首页范文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十篇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十篇

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0:15

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篇1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为目标,把科技招商放在创新载体建设的第一优先位置,不断强化“项目为王”的理念,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创新科技招商方式,加快集聚各类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创造和转化更多的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和推动“三个”建设。

二、目标任务

1、总体目标:经过3-5年努力,每个创新载体在集聚知名院校所、研发机构、公共服务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等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上取得明显突破,成为区域内最重要的在省内外具有较高水平和知名度的技术创新基地、科技成果转化输出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高素质人才集聚基地。

2、各创新载体年度目标:

(1)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在创新载体内建设教育、科研或科技服务机构2家以上;

(2)引进并建成市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以及各类产业研究院等研发机构10家以上;

(3)引进并建成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风投、创投等公共服务机构2个以上;

(4)引进高新技术孵化企业20家以上;

(5)引进各类人才1000名以上,其中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优秀博士人才4名以上。

三、招商重点

1、突出本地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导入。充分利用各类创新载体良好的平台环境、宜业宜居环境,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把本地重点企业建立的“三站三中心”导入创新载体内,率先实现本地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集约发展,加快本地研发机构做强做高,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域外科技创新资源的吸引力和集聚力。

2、突出知名大校大所引进。大力引进与本地产业创新需求相衔接的国内外知名院校所,在创新载体内新办符合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研究生院、分校、学院、继续教育机构、科研和科技服务机构,设立相关分支机构或建立产学研联合体。

3、突出高端研发机构创建。以政府投资为引导,招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建设一批对接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重点引进一批科研院校所在创新载体内设立前沿技术重点实验室、特色产业研究院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力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来我市创新载体设立研发总部或分中心。对已建或在建的公共研发平台和企业研发平台,要围绕行业一流水平,高起点定位,强化改造提升,加快建设一批部级重点实验室、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和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突出公共服务机构培育。各地围绕自身产业定位,积极吸引国家检验检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入驻创新载体设立分中心或分支机构。加快建设技术交易、专利、人才培训、管理咨询、网络信息及人力资源开发等中介服务机构。着力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风投、创投机构在创新载体内创办公司或设立办事机构。积极引进科技支行、科技小额贷款和科技担保等金融机构。

5、突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引进重要产业关键环节项目、关键共性技术项目和产业前沿技术项目,大力招引院校所高新技术科研成果、最新国际科研成果和企业高端研发成果,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孵化,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6、突出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围绕重点产业和科技优先发展领域,大力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和创业创新团队。强化人才招引服务体系建设,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溢得出。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市、县领导挂钩联系、督查推进创新载体重大项目招引机制。“创新”建设工作小组负责全市创新载体招商工作的组织推进,各地政府和各园区管委会是创新载体招商的责任主体,要制定招商行动方案,创新招商方式,完善招商项目规划,建立专业招商队伍,确保招商工作落到实处。

2、强化目标考核。结合“创新”建设工作小组成员季度例会,分阶段交流和点评创新载体科技招商进度,确保各创新载体招商和建设工作有序有效推进。每年由市创新办组织对各创新载体的招商和建设情况开展一次星级考核认定,并将考核结果计入市“创新”建设和创新型经济目标管理考核得分。

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篇2

治理结构:非独立建制模式对创新载体产权重组的制约

产权关系的界定和重组是多载体联合组建创新基地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在现行体制下,不同创新载体基本上采取的是非独立建制模式,分属不同部门、行业和科研单位,具有不同的产权关系和功能定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都是依托某个大学、科研院所或企业建立的,采取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依托单位的三级管理模式,并不具备独立法人机构的地位,没有独立的人员编制,自然难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科研实体。对此,管理部门仅能要求其“相对独立”。如历次文件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要求都是“成为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实现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重点实验室到底是国家的还是依托单位的,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各个依托单位的理解和执行也不一致。如设在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通常有三种模式:高校的二级独立行政实体;依托于二级学院的系一级的行政实体;依托于一个或多个学院的虚实结合的科研体。在这三种模式下,人事、招生、实验条件都要靠依托的院(系、所)或实验室主任去争取,严格地说,国家重点实验室名义上是国家建设的,实际上是依托单位的,其发展好坏取决于依托单位的科研实力和支持力度。除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外,其他各类创新载体也有类似情况。产权关系不明导致这些创新载体的功能定位模糊、公共投入不足、评价管理随意等问题。

激励机制:各类载体的既有运行制度构成跨边界合作障碍

由于各类创新载于创新链的不同环节,有着各自的顶层设计、任务使命和管理制度。即使同一环节、同一类型的创新载体,也受所在部门或领域、所在依托单位的管理和影响,形成了既定的管理模式和运行规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跨边界合作所需的激励机制构成一些难以回避的障碍。

不同创新载体在趋同、融合下的利益冲突

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各类创新主体曾经较为单一、明确的功能定位和边界划分变得日益模糊,在功能融合的同时,也形成现实的竞争关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不同时期依托各类创新主体建立起来的各类创新载体,由于欠缺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同样存在功能交叉及竞争关系,认定、评价、激励、约束等各项运行制度缺乏很好的衔接,部门色彩和领域色彩很浓。这些创新载体自成体系的运行制度在国家目标的制衡下,历经多次博弈和调整,形成了功能定位“趋同”与创新目标“分离”并存的现象。

决策机制:联合载体的学术交流甚于组织合作

为推动不同类型创新载体的开放、合作、联合,我国各部门、各科研单位已经进行了多年探索,但目前还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这里继续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进行探讨。早在1987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中就提出鼓励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原国家农牧渔业部、原国家卫生部系统的研究所和高校之间联合建立新兴交叉学科的实验室,且鼓励产业部门和企业同高校、中科院研究所建立跨部门的联合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之间的合作包括重点实验室之间的合作、重点实验室与国内科研机构的合作、重点实验室与国外成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合作方式包括联合投入、共同立项、合作申请项目、联合举办工作周、研讨会等。1984―1993年成立了15个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1999-2007年成立了9个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2002年开始建立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为满足跨学科、跨领域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在2至3个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或部门实验室的基础上,创建了跟国际一流实验室衔接、规模较大、学科交叉、理事会管理的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试点工作被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3年和2006年分别启动了两批试点。

这些联合实验室在实际运行中仍有各种问题:一是有的联合实验室成立的目的在于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牌子,后期联合流于形式。二是行政捆绑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参建单位在行政体制卜的差异,使得组织上的实质性合作流产,共同办公和联合实验的机制无法落实,只能各管各的,从组织合作蜕化为学术交流。三是联合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多为院系等二级单位,行政级别不够,没有权力实质性地加强与兄弟单位的联合,与依托单位以外的科研机构合作更为困难。缺乏组织整合的联合实验室在合作中顶多以虚拟组织的方式进行非正式决策,期望中的合作共建、协同研发、成果共享、风险分担等实质性联合决策机制难以实现。

可资借鉴的经验及完善治理结构与机制的途径

尽管对于依托联合创新载体组建创新基地面临上述困难,但在改革开放和对外合作的过程中,我国在公共研发组织产权调整和治理结构再造这一核心议题上,已经摸索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国有企业和转制院所的产权改革和治理结构再造

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范围的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拉开序幕。经过产权改革,在很多领域已经形成了国有、民营、个人甚至外资相结合的混合产权结构,不仅有资本入股,也有科技成果资本化、劳动力等要素的入股。在国有企业的联合产权制度下.资本股东、劳动者、企业管理委员会三者融合的治理结构已经形成。与此同时,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推进,从2000年推行科研院所转制以来,原政府所属的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等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将包含仪器设备、科技成果在内的国有资产通过委托关系实现财产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相关创新载体的联盟式合作

借助网络化组织的运行模式,我国一些创新载体在制度框架内探索了联盟式的合作模式。20世纪90年代初,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实验室、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红外物理实验室、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实验室等5个研究方向相关、学术交流密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发起了“凝聚态物理及相关学科重点实验室联合网络系统”,之后成立了“固体微结构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等网络化的实验室联盟。2009年由8个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组成了“固体地球科学领域重点实验室联盟”,成为本领域的学术研究联盟、人才培养联盟和科学发展联盟。

共同设立联合执行体开展跨边界管理

要解决多个部门、不同性质单位共同参与的科研组织的跨界管理问题,“协调难、决策慢”是一个通病。共同出资设立联合执行体并分派专人管理是一种有效方式。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计划和iteR计划都采取了类似的机制。伽利略计划设置了联合执行体负责伽利略开发阶段的管理,在同一章程下保持各厅有足够的参与权、话语权。为系统实施和运营阶段的管理做准备,并通过竞标者之间的竞争,把伽利略计划实施和运营的特许经营权授予私人特许经营商联盟的联合企业。iteR组织在理事会下设管理咨询委员会、科技咨询委员会、财务审计委员会和测试包层项目委员会,组织内部的管理、技术和工程部门,以及国内执行机构。国内执行机构负责参与方与iteR组织的日常业务沟通。联合执行体尽管在前期可能需要大量的时间用于沟通和协调,但是一旦消除障碍达成共识,执行效率就会显著提高。

在现有创新载体基础上,应以契约制为基本原则,以提高公共科研使命、效率和质量为主要目标,通过更为刚性的组织间合作,建立和完善不同创新载体联合组建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治理模式。

鼓励多部门联合组建独立产权的新机构

由于非独立建制的模式并不利于明确产权关系和各方权责,在现有创新载体基础上组建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应优先鼓励以独立产权的形式登记注册新的机构。独立产权制度可以淡化依托单位和人员身份色彩,也可避免松散联盟影响合作效果等问题。如果要整合的多个创新载体主要分布于一家单位内部,独立产权就不是问题。对于创新载体分散在多个单位的情况,可采取折中或过渡方案。在建设初期,各参与方按照贡献大小建立联合产权或紧密合作关系,磨合后逐步过渡到独立产权。研究人员由参建单位分派核心员工到联合基地设立的实验室,保持原单位的身份,接受原单位的考核和矩阵式管理。高级人员以固定为主,中级和辅助人员以项目组为核心,保持足够的流动性。

成立第三方管理机构和运营机构

在创新基地的建设期,政府部门可设立或授权第三方单位,建立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所有联合建设的创新基地开展规划、认定、评价、政策制定等宏观管理。创新基地的行政主管是政府部门派出人员,而不是从各载体中抽调人员组成。对于创新基地的运行,则由参建各方共同出资并派专人成立管理委员会,作为独立的执行机构负责创新基地的运营管理,主要执行创新基地的决策事项并向创新基地综合管理机构报告工作:

坚持理事会决策下的法人治理结构

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篇3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参加**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员、广大干部职工和指战员,向荣获“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和“航天功勋奖章”的费俊龙同志、聂海胜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向大力支持和热情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全国各族人民,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的重要开局。我们仅用两年时间就实现了从神舟五号“一人一天”航天飞行到**“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伟大成就,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又一辉煌篇章,是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奏响的又一壮丽凯歌,也是中国人民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的又一重要贡献。全体中华儿女都为此感到无比骄傲和荣耀。

**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再一次雄辩地向世人昭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道路上不断创造非凡的业绩。

**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体航天工作者团结奋斗的结果。参加工程研制、建设、试验的各个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勇于创新,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成果。同时,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还带动了我国基础学科探索的深入,推动了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群体的形成,特别是锻炼和培养了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广大航天工作者为祖国航天事业建立的卓越功勋,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3年来,广大航天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主要表现为:

———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广大航天工作者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选择与党的需要、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始终以发展航天事业为崇高使命,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奋力拼搏、挑战极限,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比世界航天大国起步晚30多年的情况下,广大航天工作者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攻克了飞船研制、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轨道控制、飞船返回等国际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不仅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创造了对大型工程建设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宝贵经验。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广大航天工作者始终坚持把确保成功作为最高原则,坚持把质量建设作为生命工程,以提高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中心,依靠科学,尊重规律,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实施,在任务面前斗志昂扬、连续作战,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在成就面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创造了一流的工作业绩。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全国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自觉服从大局、保证大局,同舟共济、群策群力,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难题共同解决,有风险共同承担,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凝聚成一股气势磅礴的强大合力。

———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凝聚着我国几代航天人的艰辛和奉献。长期以来,广大航天工作者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以苦为乐,无怨无悔,为航天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奉献了聪明才智,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书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敬可佩的时代英雄。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智慧、热血和生命铺就了通往太空的成功之路。

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增强全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充分显示出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发展科技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作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向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描绘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要把这个蓝图变成美好现实,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更加注重科技运用和推广,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第一,要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创新迅速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越来越快,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必须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深刻认识科技进步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着力提高利用科技手段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发展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我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作用,努力实现我国科技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努力形成全党全国共同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良好氛围。

第二,要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显著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和基础。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真正赢得发展、造福人类,必须注重自主创新。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精神的民族。五千多年来,我国人民的许多重大发现和发明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必须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明确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大力倡导自主创新精神,完善自主创新机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积极发展战略高技术,特别是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为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强大支撑,为保持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为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供强大支撑。

第三,要始终把科学管理作为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环节,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表明,越是现代化,越是高技术,越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大建设项目,越要加强科学管理。我们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强化质量效益观念,切实转变传统的人力密集型、数量规模型的管理模式,积极创新科学管理的体制机制,大力提高科学管理能力。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加强战略筹划,着眼全局和长远确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思路,快速高效地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机制,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努力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佳组合,产生最大效益。

第四,要始终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本质上是一场人才竞争。科技竞争,说到底也是人才竞争。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是提高我国科技实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人才,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人才,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也在人才。我们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大力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不断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着眼于我国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以培养造就战略科技专家和选拔凝聚科技尖子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各类专门人才,使他们成为新世纪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特别要重视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为他们积极营造生动、活跃、民主的创新氛围,使他们具有崇高的理想抱负、炽热的爱国热情、旺盛的创造活力。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努力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形成推动我们事业发展的强大人才队伍。

无垠的太空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太空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研究,完全是出于和平目的,是对人类科学事业与和平事业的贡献。中国人民愿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为和平利用太空而继续努力,不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篇4

在十八大新闻中心举办的第二场集体采访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马兴瑞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并介绍了有关情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根据国务院深化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经国务院批准,于1999年7月1日在原中国航天工本文由收集整理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承担着我国全部的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飞行器等宇航产品及全部洲际战略导弹和部分战术导弹等武器系统的研制、生产和发射试验任务;同时,着力发展卫星应用设备、新能源与新材料、航天特种技术应用、空间生物产品等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是我国境内唯一的广播通信卫星运营服务商;是我国影像信息记录产业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产品提供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面向国家需求,坚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围绕承担的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第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通过自主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成就,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科技发展道路。

立足国情突出顶层谋划和设计

发展航天必须立足国情,从战略大局出发,突出做好顶层谋划和系统设计。中国航天依靠独立自主地发展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再到独立自主地实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和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专项,取得的每一次成功、创造每一个新的里程碑,都印证了这条宝贵的基本经验。以载人航天工程为例,中航科技的航天专家从国家需求、基本国情、任务拓展和后续发展等方面统筹考虑和系统论证,提出了“发射载人飞船、建设空间实验室、建设空间站”的三步走战略。在如何选择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方案和技术途径这一关键问题上,经过科学论证,最终决策把载人飞船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起步,创造性地制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舱方案。事实证明,这是一条适应中国国情和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道路,也保证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20年来一步一个脚印的稳步前进。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抢占战略制高点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始终把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根本任务,着力把握国际航天科技发展趋势,走出了一条投入少、发展快、效益高、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工程创新途径。在载人航天工程中,中航科技按照“三步走”的战略,突破了三舱结构飞船、高可靠运载火箭、载人返回、航天员出舱、空间交会对接等一批国际公认的技术难题,掌握了完整自主的载人航天能力,大幅提升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在北斗导航工程中,中航科技基于自身实际,提出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国际一流、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目标。经过8年发展建设,自主可控、覆盖亚太地区的第二代北斗卫星区域导航定位系统成功建成,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能力的国家。在探月工程中,中航科技通过系统集成和优化设计,提升了嫦娥二号可靠性和任务拓展能力,在完成绕月探测主任务后,开展了深空和小行星探测,使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明年下半年,将实施嫦娥三号的发射和落月的巡视勘测任务。这也是中国第一个飞行器能够软着陆在地外天体上。它主要的任务是实施落月巡视勘查勘测,包括对月球土壤的勘查、勘测,以及月球环境的勘查、勘测,也包括要突破一些新的航天技术。在月球上,它完成一个作业要15天左右,将为中国的深空探测奠定好基础。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增强核心能力的整体提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航天系统工程理念贯穿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坚持以系统级研发中心和专业研发中心为核心,部级实验室、工程中心为基础,与高校共建的合作创新平台为拓展,不断完善“系统集成创新为主导、专业技术创新为支撑、前沿领域创新为基础,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创新机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成立以来,共获得5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在申请的一万多件专利中发明专利超过80%。我国已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航天科研生产制造体系,运载火箭的年产数量从4~6发增加到18~20发,卫星年生产能力从5~6颗增加到25~30颗。明年下半年将实施嫦娥三号的发射和落月巡视勘测任务;而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预计在2014年底实现首飞。一旦长征五号发射成功,低轨道运载能力有望提高到25吨,这是目前世界上运载能力最好的运载火箭之一。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今后可以发射20吨级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大型空间望远镜、返回式月球探测器、深空探测器、超重型应用卫星等。

集成国内优势创新资源,带动相关科学领域协同创新

中国航天科技是一项复杂的大系统工程,具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特点,公司特别注重发挥作为系统总体单位的牵引带动作用,凝聚国内各方面创新资源,大力推动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极大地带动各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载人航天工程为例,全国共有3000多家科研生产单位参与研制,涉及机械电子、化工材料、生物医学等诸多行业,在工程的带动下,不仅促进了空间科学、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在生物医药、农业育种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成果。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培养造就年轻一代的创新型领军人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进一步凝练了“以人为本、自主创新、开放合作、包容自励”的创新理念,通过设立航天功勋奖、创新奖、贡献奖等,努力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中航科技着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特别注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充分发挥年轻人思想解放、勇于创新的精神,给予他们信任、赋予他们责任。目前,我国已拥有了一支极具创新力的高科技航天人才队伍,35岁以下的人员数量已占到了50%以上,而美国、俄罗斯50%的航天人员在50岁和60岁以上。正是因为凝聚和造就了一批年富力强、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能打硬仗的年轻科技人才,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才有了坚实基础和蓬勃活力。

当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在加快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加速发展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本文由收集整理服务业四大主业,积极推进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致力创新,勇于开拓,全力铸造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努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和平利用空间的伟大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篇5

[关键词]创新导向;区域科技公共平台;资源整合;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模式,科技资源占有、配置、开发和利用的方式随之也逐渐发生变化。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是支撑和推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各国均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投入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我国在《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科技创新的发展环境,提升支撑科技创新的水平。突出本地产业创新特色,加强区域科技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是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高、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资源共享的区域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社会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本质来看,是服务型政府理念的体现,即由服务政府向社会提供的一种科技类的服务产品,该产品主要就是为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服务的载体,并以提供具体的服务促进载体建设和完善,弥补创新主体创新资源不足的劣势,在一定程度上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区域科技资源。从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组成来看,可以归纳为三类科技平台。

(一)共性技术平台

许多国家将支持共性技术研究作为科技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共性技术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广泛采用,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一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企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类技术,对整个行业或产业技术水平、产业质量和生产效率都会发挥迅速的带动作用,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类技术。共性技术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共性技术有很强的外部性,因此导致较严重的市场失灵。共性技术具有相当广泛的用途,可以在一个行业甚至多个行业得到应用。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一般情况下单个公司不愿意或很少投资于共性技术研究,势必导致共性技术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二是共性技术研究一般处于竞争前阶段。共性技术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共性技术研究成果上,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生产或产品的需要进行后续的商业化研究开发,形成企业间相互竞争的技术或产品。根据对国民经济的重要程度和外部性大小,可以将共性技术划分为关键共性技术、一般共性技术和基础性共性技术。从各国实践经验可以看出,支持共性技术研究作为一种政策工具,最重要的是抓住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大、影响面广的特点,从本国国情出发,在不违反国际规则的前提下,支持本国产业进行共性技术研究,为提升国内产业竞争力奠定技术基础。

(二)创新创业平台

创新创业平台主要针对地方创新创业需求,增强基层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地方科技创新能力,以综合性、专业性和区域性三大类科技创业平台为重点,统筹规划建设区域科技创业平台体系,依托各类科技创业载体建设创新创业平台。

创新创业平台是指聚集科技创新创业创意企业、研发机构、公共技术、商务服务机构,集成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联合官、产、学、研、介,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项目)孵化的聚集体。集专家公寓、休闲、商业中心、中介、体育、文化、教育设施以及绿化等配套设施于一地,成为科技创新创业创意人才开展研发、试验、中试及生活的聚集地。其中创新载体主要是指聚集为科技创新提供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各类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的载体;创业载体(孵化器)主要是指聚集科技型创业企业以及促进成果转化、孵化的载体;创意载体是指聚集以创意产业为支柱的现代科技服务业的载体。

(三)资源共享平台

资源共享平台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科技的主要需求,以科技资源集成开放和共建共享为目标,以提供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和解决重大社会共性问题为主要任务,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资源共享平台涵盖工程技术文献信息资源和数据库、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检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平台,集成优势资源,打造区域创新中心。

二、区域科技公共平台资源整合

区域综合资源服务平台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综合系统集成;二是无缝存取连接。由于以往区域内各个主体的资源平台基本上是各自规划、独立建设,相互之间的协调性、互通性比较差,因此架构面向区域创新的资源服务平台,需要通过网络系统把区域创新系统内的各种资源结合起来,建立统一的数据和信息交换平台,提供面向用户的跨区域、跨部门的共享服务。(见图1)

这一系统先通过政府、高校、企业、研究机构、中介建立各自的资源整合服务系统,然后提交给综合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再传递给需要的不同层次用户。用户不仅包括平台内各团体用户,也包括普通个人用户。

三、区域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体系建设

整合区域内科技资源,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和科技的崛起,已成为各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发展要求,需要各区域以政府主导搭建基于区域创新的区域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体系,包括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平台基本架构和功能拓展。

(一)政府主导,多方共建,突出资源共享

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共建、自建等多种方式,以区域科技资源共享为首要目标,省、地、市各级区域科技资源进行整合。如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目前已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共享平台依托全省十三地市子平台,初步整合集聚了省内特色产业资源信息,包括齐齐哈尔的装备制造业、鹤岗和鸡西的石墨产业、佳木斯的农机、电机、电缆等产业的资源及技术、研发与市场信息;并利用平台集聚的这些资源信息,面向企业开展资源共享服务。

(二)“总门户+服务端点”成为基本布局

如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承担着资源统筹、资源共享的核心作用,负责整个服务平台网络的运营管理,并对服务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省服务平台提供中小企业服务的统一入口,提供在线服务和呼叫服务的入口。基本建成1+1+2+7的省服务平台网络体系,包括:1个运营管理中心;1个共享数据资源中心;2个服务入口(在线服务和呼叫中心);7个应用管理系统。以共享数据资源中心为基础,建成覆盖全省的、以在线服务系统、呼叫服务系统和服务资源门户为龙头、以网络运营管理、服务质量考核、企业信用管理、知识库管理为支撑、以专业化系统为补充的上下互动的大型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各个系统之间将通过资源共享交换接口实现信息互动和资源共享。(见图2)

(三)拓展公共服务平台知识服务功能

科技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绝不仅仅只是以资源和服务共享为最终目的,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实现从科技资源服务到知识服务的深层次转化,用知识服务来支撑整个平台运行和发展。知识服务的内涵和能级直接体现了科技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价值,在实现科技平台应用升级和功能扩展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国内一些科技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已经初步具备了知识服务的基础和空间,它们拥有多元化的信息资源、人才结构以及知识交换和协作空间。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除整合万方数据库、清华同方数据库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哈尔滨镜像站外,平台还整合了包括俄罗斯科技信息数据库、新兴产业战略情报数据库、企业创新创业动态数据库、重点产业发展动态数据库等14类特色文献数据库,年均完成文献下载、全文传递等服务15万次左右。其服务已从传统的文献检索、原文传递向代查代检、情报收集、科技查新专家特约、产品研发、检验检测等知识服务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涂勇.地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0)

[2]桂萍.国内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8(7)

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篇6

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向:

(一)产业内涵发展。加快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聚焦支持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方面的工业强基项目;重点支持促进绿色发展、优化产品结构、促进安全生产、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技术改造项目,推动制造业高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支持新型载体建设,推动园区转型升级。

(二)产业技术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支持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促进国际先进技术的加快消化吸收与集成创新,促进各类创新主体有效对接、要素集聚和协同创新,支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

(三)高端智能装备首台突破和示范应用。支持制造企业和用户开展联合研制并协同创新;支持高端智能装备及关键部件实现首台(套、批)突破、应用示范及检验检测、研发、试验、验证、台架等的平台建设。

(四)生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对接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通过组织结构优化和业务流程再造,做大做强外部服务市场;支持生产业功能区加强园区建设管理和服务;支持具有行业先进性、有市场需求以及服务中小企业的平台型企业发展。

(五)实施品牌战略。支持城市品牌塑造、区域品牌提升、行业品牌打造、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建设;建设各类品牌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其能力提升;加强工艺美术保护,支持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保护、发展,做强做精。

(六)研究和培育“四新”经济。鼓励“四新”企业发展和团队建设;推动“四新”企业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开展合作,支持产业创新联盟,促进“四新”经济发展。

(七)国家支持本市重大项目按照规定予以的地方配套。

(八)其他经市政府批准的事项。

专项资金可以采用以奖代补、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股权投资、保费补贴和购买服务等支持方式,具体支持方式和标准由各领域实施细则确定。

原《上海市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沪经信法(2013)353号〕、《上海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沪经信法(2012)972号〕、《上海市加快自主品牌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沪经信法(2012)766号〕、《上海市总集成总承包工程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沪经信规(2009)260号〕、《上海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沪经信规(2009)259号〕废止。

《上海市“四新”经济创新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战略部署,着力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强建设科技创新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团队,培育和建设一批以“四新”经济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新载体,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决定开展上海市“四新”经济创新基地建设试点工作,在全市范围(重点在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选择一批在“四新”经济细分领域具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产业园区,作为培育“四新”经济、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

试点条件:试点区域符合上海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资源集约等方面符合国家和本市相关要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良好。试点区域的申报主体注册地和税管地均在本市,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整体发展状况良好,具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能够承接政策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试点工作,开展先行先试。此外,还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发展方向明确。申请成为上海市“四新”经济创新基地的各类园区载体,应具有发展“四新”经济细分领域的战略规划和实施计划。“四新”经济细分领域包括引领制造业发展趋势的重点领域、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重点领域、跨界融合催生的新型服务业态等。结合“四新”经济细分领域的不断拓展,申报试点时可结合实际增加相关领域。

2、服务体系健全。申请成为上海市“四新”经济创新基地的各类园区载体,应具有较为健全的企业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已经(或认定后两年内)具备相应“四新”领域的专业性创业企业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可有效提供相应的公共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中介服务、创业企业孵化服务、科技金融服务、人才服务等,强化“四新”经济在园区内的示范应用,在研发、中试、产业化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技术条件和服务环境。

3、基础设施完善。申请成为上海市“四新”经济创新基地的各类园区载体,应已具备相对优质的基础设施环境,或具有明确的相关规划和实施计划(原则上应在2年内初步见效)。从满足“四新”企业和人才对园区空间和形态的需求角度,合理确定用地功能、规划参数、地下空间、路网布局,加强公共绿地、开放空间、公共服务设施等的规划;完善景观设计、建筑形态和内部空间设计;对信息基础设施进行适度超前规划,率先推进宽带城市、无线城市建设,优先进行4G网络覆盖、公共场所wLan覆盖,加大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物联网及各类云平台建设力度,加快园区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和智慧园区建设;打造高品质的宜居宜业载体空间,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4、四新企业集聚。申请成为上海市“四新”经济创新基地的各类园区载体,应具有明显的“四新”经济发展特征。拥有一定数量的、在相关细分领域中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点企业及创新活力的若干中小微企业,拥有领军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国际水平的重点团队。相关“四新”领域所属企业合计研发经费总量占园区本领域销售收入比例达到5%以上。

支持措施:

1、聚焦支持试点区域的建设发展。在试点区域优先布局重大项目、优先导入科技资源、优先引进高端人才。市经济信息化委对试点区域相关规划编制(修编)工作给予优先协调、加快办理。

2、推进“四新”经济的先行先试。优先赋予试点区域创新政策,率先推进试点区域的行政审批管理服务、公共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创业孵化服务、人才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等管理服务的创新发展。

3、聚焦重点项目给予财政资金资助。对张江示范区内的试点区域,按照《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沪财预〔2012〕141号)及本市其他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给予重点资助。

4、对试点区域的管理运营机构(园区开发主体)给予重点支持。优先给予各类工业用地(含研发总部类用地)供应。优先支持其按照《关于本市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工作方案(试行)》(沪府办〔2014〕25号)要求,开展相关盘活存量工业用地工作。并在人员培训、合作交流、业务咨询、行业自律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

《开展上海市“四新”经济创新基地建设试点2015年度申报工作》(沪经信区〔2014〕915号)

张江示范区内的园区,受理时间已于2015年3月31日截止;本市其他区域的园区,受理时间为2015年5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

市经济信息化委工业区管理处徐静娴23112694;

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篇7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建设

创新实践始终贯穿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奋斗历史,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全面建设创新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永葆生机活力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完成执政任务、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需要。基于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各高校都必须重视建设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的基本内涵

创新一词最早源于拉丁语,其原意主要包含有三层含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一般而言,创新是指人们为了主动适应发展需要,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新思想、新举措、新事物的活动。新颖性、独特性、价值性是创新的基本特征。

虽然各个政党在创新意识强弱、创新能力强弱、创新范围大小、创新程度深浅、创新成果多少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任何一个政党都客观存在着创新特质。一直以来,我们普遍从性质认定、印象判断等认识要素去诠释政党问题,很少从创新特征角度来系统研究政党问题。目前,已经有专家学者开始从创新特征角度来研究政党建设问题:黄明哲教授认为创新型政党是指不断推进执政理论、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等方面创新的政党;王守光教授认为创新型政党是指着力推进领导方式、治国理政方式、管党治党方式等方面创新的政党;廖晓文先生认为创新型党支部是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支部,是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党支部,是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党支部,是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党支部。虽然关于创新型党组织的科学概念和基本内涵还在探讨之中、还没有统一界定,但是理论界普遍认为建设创新型党组织是增强党组织是生机活力、实现党组织奋斗目标的根本举措。

根据创新的基本特征和学生党支部的核心职能,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的基本内涵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以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持续创新为创建理念的学生党支部,二是以时代性、综合性、系统性、针对性为创建原则的学生党支部,三是以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内容、创新工作载体、创新工作环境为创建途径的学生党支部,四是以顺应时展要求、体现高校行业特色、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创建目标的学生党支部。

二、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意义

教育始终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联系和团结广大青年学生的桥梁纽带,是高校党组织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坚强战斗堡垒。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建设问题,关系到高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关系到我们国家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建设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始终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奋斗才能顺利完成。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推进文化承传创新、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全部过程中,既需要学生党支部积极组织大学生党员的率先参与,又需要学生党支部积极发动大学生的广泛参与。

2.建设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是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

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始终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学生就业择业指导、校风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困难学生帮扶等引领大学生健康才成长成才各方面,都客观需要学生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3.建设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是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客观需要

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实现和谐相处,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目标。学生党支部在营造和谐氛围、倡导学生共同发展、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引导学生顺利就业、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化解各种矛盾冲突等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各方面,一直发挥着其他组织都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

三、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原则

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崭新的创新工程。在建设创新型学生党支部的全部过程中,必须遵循时代性、综合性、系统性、针对性的建设原则。

1.时代性原则

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发展,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都迫切要求我们必须用最新理论成果、最新实践成果、最新建设经验来指导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工作。在建设理念、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载体、建设方法、建设手段等各方面,都需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总结新经验,充分体现时代性原则。

2.综合性原则

在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建设过程中,既要不断创新党员发展工作模式,又要不断创新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既要不断创新党员教育内容,又要不断创新党员教育载体;既要不断创新党员管理工作内容,又要不断创新党员管理工作方法;既要不断创新党员联系群众的工作体系,又要不断创新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平台,充分体现综合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在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建设体系上,既要创建科学管用、运转高效的党支部工作机制,要创建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学生实际的党支部工作内容,又要创建形式活泼新颖、学生乐于接受的党支部工作载体;在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建设进程上,既要始终坚持长远规划、整体推进,又要始终坚持立足现实、重点突破,充分体现系统性原则。

4.针对性原则

在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建设重点上,既要解决好学生党支部最突出、最直接的自身建设问题,又要解决好大学生党员最关心、最现实的自身发展问题;在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建设要求上,既要充分考虑各个高校的历史背景、现实情况,又要考虑大学生党员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实际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体现针对性原则。

四、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路径

我们要紧密围绕顺应时展要求、体现高校行业特色、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建设目标,重点推进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内容创新、工作载体创新、工作环境创新。

1.创新学生党支部工作机制

创新党支部工作机制是建设创新型学生党支部的前提。需要建设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共管齐抓、各负其责的工作体系,形成系统完备、运转高效、富有活力、科学管用的工作机制。一是创新管理机制,健全学校党委组织部宏观管理、院系党委具体管理的学生党支部管理体系,明确学校党委组织部和院系党委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确保领导重视到位、工作队伍到位、工作责任到位。二是创新保障机制,完善学生党支部建设经费筹措机制,健全学生党支部活动场所保障机制,保证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基本需要;健全高校党务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业务培训机制、关怀帮扶机制,建设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数量足的学生党支部工作队伍。三是创新激励机制,健全先进学生党支部评选表彰机制,宣传先进学生党支部典型事迹,激发建设创新型学生党支部的积极性、主动性。

2.创新学生党支部工作内容

创新党支部工作内容是建设创新型学生党支部的核心。需要增强党支部工作内容的时代性、针对性、科学性,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要求。一是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内容,从解决大学生党员思想困惑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实践成果、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最新建设经验纳入大学生党员教育内容;从满足大学生党员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把提高创新能力、就业能力、管理能力纳入大学生党员教育内容,着力增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内容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二是创新党员管理工作内容,积极推进党员管理全员化、动态化、网络化建设工作,开发和启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和党员手机通讯集群系统,建设网络视频会议、网络组织生活、网络民主决策平台,开展争当优秀党员活动、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党员行为监管活动、党员谈心谈话活动,注重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创新党员发展工作内容,重视开展学生入党启发教育活动,主动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持续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建设质量高、数量足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完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机制,创新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模式,提升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水平。

3.创新学生党支部工作载体

创新党支部工作载体是建设创新型学生党支部的关键。需要突出支部工作载体的新颖性、多样性、实效性,主动顺应形势发展,紧密贴近学生需要。一是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载体,创建远程教育载体、网络教育载体、手机短信教育载体、QQ群教育载体、博客论坛载体、主题学习实践载体、创先争优活动载体、结对帮扶群众载体、志愿服务群众载体、挂职锻炼载体、参观考察载体、社会调查载体、课题研究载体等新颖的教育培训载体,增强党员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党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创新党员关怀帮扶工作载体,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活动,帮助学生党员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动力;开展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党员提高创新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帮助学生党员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举办考研经验交流会,帮助学生党员掌握考研策略,提高考研成功率;举办就业经验交流会,帮助学生党员掌握好就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实力;开展困难党员帮扶活动,增强学生党员的归宿感和自豪感。三是创新党员服务群众工作载体,在校内广泛开展学习困难同学、生活困难同学、心理障碍同学、就业困难同学的结对服务活动,在思想上关心困难同学、在生活上帮扶困难同学、在学习上指导困难同学、在就业上帮助困难同学,不断增强学生党支部的感召力;在城市广泛开展困难群众帮扶、社区建设支援、企业技术援助等服务活动,在农村广泛开展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农业科技、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支援活动,不断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影响力。

4.创新学生党支部工作环境

创新党支部工作环境是建设创新型学生党支部的保障。需要重视培育创新意识,积极倡导敢于创新、勤于创新、善于创新、持续创新的创新精神;需要形成崇尚创新舆论,努力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新氛围;需要完善创新工作机制,重视健全鼓励创新、支持创新、推动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机制;需要整合创新工作力量,着力建设创新热情高、创新能力较强、队伍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不断激发广大党员的创新激情、创造潜能,全面推进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进程。

全面建设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高校党建工作任务。各个高校都要重视建设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全面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着力建设素质高、能力强、规模大的大学生党员队伍,为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黄明哲,赖路成.关于建设创新型政党的若干思考[J].理论视野,2006(6):34-36.

[2]王守光.建设马克思主义创新型政党的必然性[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6):152-155.

[3]廖晓文.创新型党支部建设[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4]范宝祥.国际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6):39-40.

[5]邓群.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2,(7):118-119.

[6]左红梅.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创新实践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22-124.

*基金项目:本文系黄开勇主持的广西高校党建立项研究课题“建设创新型学生党支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篇8

1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1.1内涵正确理解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内涵、结构,是科学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有丰富的内涵、复杂的组成要素,具有与时俱进的动态特征,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从内涵上讲,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首先要回答“为谁服务”和“服务什么”2个最基本的问题。“为谁服务”应该是为企业或产业创新提供支撑服务,并且为企业或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不同科技要素具有不同内涵性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撑服务。“服务什么”,从狭义的角度看,至少应在“科技情报、科技知识、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科技平台”5方面提供服务;从广义角度看,为企业和产业科技创新提供全过程支撑服务。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指引》指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由科技服务机构、平台和人才等构成,集成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向社会提供研发设计、科研条件、创业孵化、技术交易、知识产权、技术投融资等各类专业化服务的科技创新支持系统。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产生、流动,并在流动中促进区域科技创业、企业成长、集群创新、产业良性发展或有序更替。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特色是,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石油装备产业进行规划设计,提供石油装备产业全过程科技创新服务,在完善石油装备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向其他产业扩展,最终建成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对于石油装备产业,它涉及产业链、服务链和创新链3个环节,图1为科技创新体系互动关系。其中,产业链包括石油装备中勘探、钻井、采油集输和作业等主流装备;服务链包括为企业创新提供科技情报、科技知识、科技人才、科技金融和科技平台等主要服务内容;创新链包括知识创造、科技创业、企业成长、产业发展和集群创新等,三者交错融合、互相引导、互相促进。

1.2政府在科技服务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地方政府在区域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具体来说,政府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扮演3种角色:①规划者。要从宏观层面谋划,制订科技体系总体规划,建立导向,同时,全面协调各方参与主体。②参与者。制订实施政策,规划空间布局,给予土地支持和政策倾斜等。③修正者。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政府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观察、评估,修正方向,并适时控制。另外,要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2建设基础

2.1区域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建设的支撑基础目前,科技部火炬中心以部级高新区、科技园区、特色园区和特色产业为支撑规划建设。其中,重点以部级高新区为基础规划建设。以国家高新区和部分城市为重点进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系统设计和战略提升。这对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是国内唯一一个以区域优势产业——石油装备产业进行规划设计的体系,这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东营市是国内最集中的石油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域,2014年,东营市石油装备主要企业发展到8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8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2亿元,产值占全国同行业总产值的1/3.东营市先后被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被科技部火炬中心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石油装备特色产业基地”,被科技部高新司授予“国家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称号,被省政府确定为“山东省油田钻采技术及装备特色产业基地”。2011年,东营石油装备产业集群被列为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产业集群试点。

2.2服务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创新产业集群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集群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为区域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多以区域主导或优势产业集群为基础,围绕主导产业规划。各创新服务体系试点城市建设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产业特色选择建设模式。例如,在中关村,大学和科研机构云集,国际化发展优势明显,它重点规划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和国际创新枢纽;苏州市则依托科技金融优势打造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东营市依托石油装备制造业的优势进行规划设计,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另外,科技服务体系规划要以战略新兴产业为目标,重点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探索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互动机制和战略。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动了现海洋石油装备产业和非常规油气开发装备行业的发展。

2.3创新载体支持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载体,而部级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科技服务的主要实施者。目前,东营市建有1家国家大学科技园、4家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部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部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家部级检测中心和4家部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并设立了国家创新驿站东营站点,部级科技服务机构总量在山东省地级市中名列前茅。另外,省级科技服务机构是东营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和骨干,东营市建有1家省级高新区、4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省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6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和5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3建设思路和原则

3.1明确总体目标,突出区域特色以特色产业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在此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总体目标,突出区域特色,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创新的特殊要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东营市石油装备产业集群是东营市的支柱产业,是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支撑点。因此,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规划坚持个性化的设计原则,努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将科技创新与石油装备产业优势资源、基础条件、产业提升方向相结合,符合区域产业特色。

3.2坚持发展与整合相结合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发展与整合相结合,以现有科技创新服务资源为基础,在发展壮大现有创新载体的基础上整合创新载体,不断提升现有创新载体的服务能力。同时,要新建一批创新载体,不断完善基础建设条件,聚集各类创新要素,促进现有产业向高端科技服务业态转型,辐射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3.3提供特色产业全过程服务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全过程科技服务,具体包括2方面的服务: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和产业对不同科技要素具有不同内涵性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撑服务;②提供从创新需求激活,到技术转移、科技研发服务、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等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就是提供石油装备产业全过程服务。

3.4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是服务区域的特色产业,需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它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科技企业创办、技术研发、成果推广、技术交易、风险投资、融资担保、人才交流、管理咨询和信息传递等方面提供多功能服务的网络系统,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需求。同时,落实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3.5统筹部署,规划先行,重点突破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坚持“总体布局,重点突破”的原则,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坚持国际化、集群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端化的发展方向,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重点实施战略新兴产业方向的技术创新,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3.6加强服务模式创新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加强服务模式方面的创新研究,围绕特色产业形成可供推广的服务模式。东营市围绕石油装备产业形成多个创新模式,比如科技服务集聚模式,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生态谷”建成集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于一体的国家大学科技园;12341电话科技热线的科技信息绿色通道模式;方圆公司项目企业化、技术资本化、绩效指标化、成果社会化的科技金融模式等,这些创新模式将引导区域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

4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任务

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要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特色领域进行规划和布局,为解决相关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从科技创新需求激活、关键要素突破性提升、服务能力整体性提升和国际化服务几个方面重点建设,在完善特色产业规划的基础上,向全行业扩展,使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等关键要素服务于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如图2所示。

4.1挖掘和激活创新需求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首要问题是科技创新需求激活,这是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内在动力。通过国家创新驿站、部级技术转移中心、12341科技服务热线和省市级科技服务机构等,有效挖掘和激活创新需求,建立以需求导向为主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4.2促进科技服务体系的关键要素积聚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最关键的要素是科技研发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和科技人才服务等。实施创新载体建设工程,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要素积聚。通过新建一批高端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优化现有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布局,实现创新资源积聚。另外,要助推重点企业建设部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等高端创新平台,优化和新建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同时,还要探索多种金融创新模式和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实现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结构的优化、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和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提升。促进区域服务机构间的协同合作。区域内科技服务机构数量比较多,一般来说,各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不多,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建立服务机构协同合作机制,以加强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建设,促进服务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和集成,不断提升区域整体服务能力。

4.3坚持体制创新,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机制创新带动技术创新”的原则。在具体工作中,要找准制约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的关键问题,率先突破,大胆探索,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完善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科技服务新机制、新模式和新载体。创新工作机制,促进人才、知识、信息等科技要素快速流动。重点围绕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市场扩展、标准建立等开展全方位的创新服务。通过构建全程化服务链条、强化专业化服务能力、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不断提升东营市科技服务的能力。

4.4实施国际化服务,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国际化服务是区域科技创新服务的重要内容,用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来推进区域产业向国际化发展。企业国际化是产业国际化的基础,因此,要重点助推相关企业,让大型企业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走向国际、参与国际竞争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建设石油装备产业国际交流中心,将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品牌国际化、企业国际化等,全面提高东营市国际化服务的能力。其中,企业国际化是关键。

4.5扩展工程,实现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全覆盖依托特色产业实现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该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全过程科技服务,对该产业科技的创新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它毕竟不能覆盖整个区域产业,所以,需要实施扩展工程,在借鉴主导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向其他产业扩展,逐步建成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以石油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进行规划设计的。这就需要研究在石油装备产业专业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借鉴石油装备产业专业化规划经验,向石油化工、轮胎橡胶、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全面提升其科技服务水平和能力,逐步建成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5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实践

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旨在科学指导东营市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特色鲜明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有效支撑石油装备创新发展,带动其他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5.1建设思路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有以下3点:①针对全球石油装备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需求,结合国家“调结构,转方式”的要求,培育发展海洋油气开发装备、非常规油气开发装备、复杂油气藏开发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实现产业升级。②以“国际化、集群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端化”为基本思路,通过高端要素集聚、支撑平台建设、国际市场开拓、创新网络构建、体制机制创新等,实现东营市现代服务业对本市和黄河三角洲其他城市工业的强力支撑。同时,还要培育科技服务业的新业态和引领区域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将东营市建成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中心、服务中心和创新中心提供基础。③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方式采用循序渐进、重点突破的方式进行。首先要选择石油装备优势产业,建设石油装备产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向区与其他优势产业扩展,最终建成区域科技服务体系。

5.2建设任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围绕石油装备产业开展试点,以建设8大工程为主要任务:①建设国际化、社会化和网络化的石油装备产业技术转移体系。依托国家创新驿站、部级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科技服务机构,挖掘和激活创新需求,建立需求导向的技术和成果转移服务机制,构建国际化、社会化和网络化的技术转移网络,形成完善的石油装备产业化转移服务体系。②建设以部级研发机构为统领的高水平研发体系。发挥政府引导和协调作用,加快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创建工作,支持优势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合作建设省级研发机构,形成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的石油装备产业研究开发体系。③建设以高水平专业化为特征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搭建以资源共享为主的检测试验平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知识产权管理与交易平台、科技资源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和培训平台,以中国黄蓝经济区石油装备网为载体,实现专业服务平台集成核共享。④构建社会化、专业化的科技创业服务体系。针对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孵化和成长需求,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部级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实现从注重基础服务向注重增值服务的转变。⑤构建多元化科技金融体系。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利益共载、风险共担机制,构建完整链条的科技金融体系,成立种子资金、创投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围绕石油装备产业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对创新团队和创业企业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进行全生命周期投资,助推科技成果产业化。⑥建设高端人才服务体系。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利用更加灵活的机制和体制加大对国际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逐步完善人才培养和使用体系,优化人才梯度结构。对于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要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进而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供智力保障。⑦打造石油装备国际化品牌。建设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国际交流中心,扩大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的影响力,支持企业国际化战略,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宣传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实现品牌和服务的国际化提升。⑧实施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扩展工程。东营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遵循“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原则,在石油装备产业专业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基础上,向其他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和能力,逐步完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5.3建设目标2015年试点任务完成后,力争实现6个目标:①培育20家以上高端创新平台。其中,新型研发机构不少于2家,并建成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院士工作站10家。②培育30家以上服务专业化、运行规范化、发展规模化的骨干科技服务机构。其中,部级科技服务机构10家以上,以带动或培育200家以上科技服务机构在东营聚集。③在技术开发、创意设计、知识产权、服务管理、现代会展等领域,积极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科技服务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④促成30项以上的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和重点项目落地东营,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年增长率不低于25%.⑤各类孵化器面积达8×105m2,在孵科技型企业800家以上,建设2×105~3×105m2的加速器,引进或新建30家以上科技金融机构。⑥引进培育“黄河三角洲学者”50人,引进国家“”人才10人,泰山学者20人。到2020年,基本形成国际化、集群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端化的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黄蓝国家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服务支撑。

6总结

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篇9

材料一: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第2次应用性飞行。

材料二:2016年10月19日凌晨3点半左右,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完成为期30天的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知识链接】

一、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有哪些重要意义?

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促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实现中国人的太空梦想,和平利用太空资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等。

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得以成功实施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主要原因: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贯彻“四个尊重”方针;科技工作者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和平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等等。

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不断取得新突破,靠的是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1)载人航天精神。

(2)它的具体内涵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它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四、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得益于实施了什么战略?大力实施这些战略有哪些意义?

(1)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2)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有利于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变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有利于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五、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学习,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等等。

【跟踪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担任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航天任务的航天员是。这是我国第次载人航天飞行。

a.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B.景海鹏、刘旺、刘洋四

C.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五D.景海鹏、陈冬六

2.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关键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它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这说明()

a.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居发达国家行列

B.创新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C.科教兴国,创新是关键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正在印度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第一时间致电表示热烈祝贺。这表明我们国家()

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②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③鼓励有知识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④鼓励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②

4.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

①标志着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

②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③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④推进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在10月16日上午举行的神舟十一号航天员与记者见面会上,航天员景海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经历过五次选拔,包括一次落选、一次备份。作为一名航天员,每迎接一次飞行任务,就要按统一标准重新选拔,确实存在着竞争。一个团队只有竞争才能出战斗力,但航天员这个团队除了竞争,更有携手并肩、传承帮带……”这告诉我们()

①善于合作,往往有助于事业的成功②只要执着追求,任何理想都可以实现③竞争与合作既对立又统一④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必经之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

①标志着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②是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结果

③表明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④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结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今年以来,无毒无污染大推力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高分三号卫星、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均成功发射,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靠的是广大科研人员的()

a.良好竞争意识B.团队协作精神

C.强烈的责任感D.终身学习能力

二、非选择题

8.材料一: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了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材料二:2016年10月19日凌晨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顺利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1)看了这些鼓舞人心的消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想。(至少两个角度)

(2)为早日实现“航天梦”,我们青少年可以作出哪些贡献?

9.随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的,有香港中学生太空科技设计大赛的3个获奖项目,即“太空养蚕”“双摆实验”以及“水膜反应”。航天员将在轨完成这些实验,帮助中小学生认识了解微重力环境中事物的状态变化。

“水膜反应”“太空养蚕”“双摆实验”,是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办的“香港中学生太空搭载实验方案设计比赛”中的冠亚季军作品。三年前,神舟十号在太空中的一堂“科学课”,在一批香港学生心中埋下了太空实验的梦想之种。三年后,3个实验从香港学生团队设计的70多个实验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随神舟十一号飞天的机会。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航天员将在轨完成香港中学生太空科技设计大赛的3个获奖项目实验,帮助中小学生认识了解微重力环境中事物的状态变化。此项科普项目有什么重要意义?

(2)“香港中学生太空搭载实验方案设计比赛”的3个获奖项目,获得了随舟十一号飞天的机会,给我们青少年什么启示?

10.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为此,某校九年级一班的时事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时事报告会,并收集了以下新闻资料,请你参与其中共同完成以下任务:

【新闻播报】20多年前,“神舟”工程涅而生,“神舟”飞船你追我赶,在苍茫宇宙中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后来居上。尤其从“神五”开启首次载人航天之旅,到“神六”实现多人多天太空飞行;从“神七”航天员在天空留下中国人第一行脚印,到“神十一”两位航天员入住“天宫”……由“试验”跃升为“应用”“服务”,中国“太空高度”越飞越高,不断开启新的征程。

(1)请你说说是怎样的一种精神,让中华民族的古老梦想,在短短数年一一成为现实?

【感悟体验】时事兴趣小组的一位组员在汇报时这样说:“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这些也为我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2)为了使此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积累的宝贵经验得以推广,我们应该怎样做?

【榜样力量】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几代航天人都把自身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远离都市的繁华和外界的喧嚣,在漫漫戈壁滩和静默的发射场工作奋战。他们用梦想和志气告诉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即便前方充满艰险,但决不能放弃对梦想的追逐。

(3)为向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学习,报告会结束后,同学们准备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请你写出三条倡议?

参考答案

1.D2.C3.a4.B5.D6.C7.C

8.(1)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我们青少年应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把创新的热情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

9.(1)①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求知欲、好奇心,激发他们自身潜在的创造力。②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科技创新造就大批优秀人才。③有利于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培养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行为习惯。

(2)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敢于质疑,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培养团队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珍惜在校学习机会,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0.(1)载人航天精神。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其内涵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篇10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232-0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多元化的深入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隔,文化的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紧密相联,经济发展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文化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如今,文化已然成为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群众文化建设创新的意义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体系建设之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之需要,因而实行群众文化建设创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1)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创新是社会主义建设价值体系构建之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体现于构成社会的成员的生产生活行为。主要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体现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新时代创新精神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和价值观。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提出了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的战略任务[1]。

(2)群众文化建设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之需要。和谐文化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之目标,和谐文化是社会的精神食粮。在新时代,构建和谐社会是国家发展的战略决策之一。同时也是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群众的利益与愿望。和谐社会是政治、文化、经济的高度和谐与统一,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整合与传播效能,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因而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群众文化地位举足重轻,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3)群众文化建设创新是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创造力与凝聚力的源泉,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丰富国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国人民的一致愿望。”群众文化的提高与时俱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表现,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推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新时期是一个思想、观念、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并存[2]。因此努力增强群众文化创新建设,是巩固发展和谐社会,发展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

2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群众文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是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沉淀,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又富有社会含义的一种社会现象。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进行建设与发展,然而群众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文化办与群众文化办之间的误区。群从文化办几经发展更名为社会文化办,提出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引进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群众文化生活,搞活文化产业,对国办文化事业单位的不足进行补充。但是这一决策传递给管理层一个错误信号,理解成了群众文化由群众办解决,专业文化由政府办解决。因而导致决策领导层认为,群众文化事业是群众自己的事业,顺其发展,甚至让群众的文化事业单位,自负赢亏,自生自灭。

(2)群众文化单位进行文化服务活动视为文化产业的错误认识。群众文化事业进行文化服务具有一定的商业性质,但是更具有一定的事业属性,包括引导性、示范性与公益性。然而文化事业与文化企业就象硬币的正反面,一般来说,文化产业是利用文化进行赚取利益,把企业效益最大化。然而文化事业需要用钱进行发展文化,最终目的是追求更大的社会效益。文化企业是文化事业发展的手段,文化事业是文化企业发展的目的。但一直以来,无论是社会理论界还是决策层都,都把开展文化服务的行为视为兴办文化产业。

[3]从本质上讲,文化企业与文化事业的区别在于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不同,开展文化活动是职责所在,其目的是通过活动的开展,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需求的同时,提高国民的整素质,寓教于乐,然后服务之收益是补充财政之不足,对群众性公益文化活动的投入、指导是为了最大程度的满足群众合理的文化需要,提高群众的审美情趣、文化素质。

3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群众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文化发展的源动力,同时也是群众文化建设单位的本质特征和优势所在。文化的表现形式都是借助于载体,没有载体文化就失去依赖空间,据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精神载体、虚拟载体与物质载体。这三者相辅相承,有机结合,是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表现。

(1)群众文化创新建设与发展,需优化物质载体。物质载体是精神载体之基础,是城市之灵魂,是以国家政府等公共部门向群众提供以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权利为主要目的。提高群众品位,满足群众生活之需要是物质建设的宗旨。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是人民群众之文化建设,群众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立场。尊重群众意识,对不同年龄阶段,各种职业特色的群众文化差异全方位考虑,避免群众文化建设出现低俗化、老龄化、单调化及消极化现象的发生,对差异性进行探索,寻其共性,对差异文化予以尊重,根据差异性创新精神载体。

(3)群众文化创新建设与发展的新亮点,注重虚拟载体创新。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网民数量迅速增长,互联网的发展,拉近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世界各国的群众公共情怀在互联网上迅速凝结,形成各种虚拟团体。以博客、微博为网络媒体代表,在互联网上将信息准确、快速、安全的传播,虚拟载体是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的创新亮点。作为文化工作者应借助互联网充分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掌握文化的主导权[4]。对网络文化成立快速反应机制,引导舆论,注重参与性,以先进的互联网创意技术为引导,创建群众文化惠民平台,创意文化产业平台,树立群众文化新坐标。

4结语

总之,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必须符合社会发展之需要。但是群众文化的改革创新必须适应经济改革与发展,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文化生活之需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科技教育与文化事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之需要,也是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科技革命新形势之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课题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成就与问题[J].理论动态,2011(5).

[2]张剑.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