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民族文化建设十篇民族文化建设十篇

民族文化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9:00

民族文化建设篇1

中南民族大学李资源教授等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201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优秀成果之一,代表了我国民族学、中共党史研究的前沿水平,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学的学术创造力,对建设中国特色民族文化具有参考价值。

第一,该书全方位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历史,在中共党史研究与我国民族文化学研究相结合领域作出了有益探索。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走向富强的重要支撑。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民族文化研究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有人对近15年学者发表的著述进行过统计,有关“民族文化”研究的著作120余部,论文5000余篇。其中《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简论》等著作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做过整体扫描,但关于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系统专门的研究可以说还是空白。《研究》对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历史进行了全程、客观、系统的扫描;对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文化体制改革、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开展了专题研究,对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少数民族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事业,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对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进行了评述。《研究》拓展了中共党史与我国民族文化学研究的新视域。

第二,《研究》从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角度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了解读。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着自身的历史脉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55个少数民族与汉族创造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形态多样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影响与融合,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同志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要深刻领会这段话,必须正确认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没有继承,所谓发展就成了无本之木,而没有发展,也就无所谓继承,继承的生命力在于发展。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有精神家园。对于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历史过程,《研究》进行了详尽的记述。《研究》重点突出了、、邓小平、、等领导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怀,他们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新文化的理论。《研究》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保护、发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法规、方针、政策等,在制度上保证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从三章开始,几乎每一章都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加以保护的实践,如动用大量资金对藏文化、伊斯兰文化、内蒙古文化等加以保护;制定特殊政策对各具特色的民族宗教、习俗、传统节庆、优秀文艺、民间工艺等加以保护与发扬;对内蒙古独特的文艺形式“二人台”以及嘎达梅林、阿诗玛、格萨尔王传等原生态民间文艺的搜集、整理、出版;对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珞巴族、赫哲族、裕固族等,采取特别优惠政策,保存与发扬他们的文化等。正是一系列日益成熟的政策与举措,保证了各少数民族文化在本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铸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核心与精神家园。

第三,《研究》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指示、宣言、决议等,党的历代主要领导人的讲话、报告和著作,党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方针,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华民族文化繁荣与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保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研究》以大量文化载体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就没有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在新时期的繁荣与发展。《研究》以大量不可辩驳的事实,论证了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制定并采取十分有效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等,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中国共产党将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文化建设提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历史回顾与基本经验的总结,《研究》对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如要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覆盖城乡的民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摸索出一套部门联动、统筹规划、多元投入的民族地区公共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机制;对于新闻出版事业,要突破单一性,呈现出多元互补格局;对于丰富和繁荣少数民族群众性文化活动,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娱乐形式,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风尚,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使其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于宗教节日、传统节庆活动,通过组创现代大型节庆活动,使民族地区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有效嫁接,互促互进,共生共荣;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继承和发扬其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市场,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在对外开放中展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对于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加强反渗透、反颠覆、斗争,确保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为巩固国防、维护祖国统一奠定坚实而深厚的文化根基;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体制改革,要着眼于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要通过健全完善一系列法规、政策和制度,引导各类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壮大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并提升其质量,根本的办法是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这些对策与建议构成了《研究》中很有价值的部分,体现了作者作为历史学者的使命与文化自觉,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提供了参考。

民族文化建设篇2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民族文化建设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文化全球化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可以称之为文化的全球性,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会发生碰撞、摩擦,有些文化会与外来文化进行组合。正确处理民族文化建设和文化的全球化之间的关系,对我国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文化的特点

当前学术界对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概括起来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大众文化观,主张从广义上定义文化,把人类实践活动及其创造物都作为文化的内容;另一种是狭义的文化观,把文化理解为精神生产的产物。不予否认的是,文化都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智慧的结晶。因此,文化主要具备以下特点:第一,民族性。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是首先作为民族文化而存在的,从物质文化方面来说,各民族有自己的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从精神文化方面来说,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习俗、宗教等等,是本民族人民在生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得出的经验和历史总结。民族文化反映着本民族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精神需求、道德观念,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在对民族文化进行建设时,因考虑不同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坚持个性与共性的协调统一发展。第二,稳定性。民族文化是经过时间的积累而逐渐沉积下来的文化,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传承下来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五千年的历史演变和推进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受住了时间的洗礼和现实的考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文化全球化的出现,使传统的民族文化与新型的外来文化产生了摩擦,产生了新文化,但是民族文化的稳定性使新文化中过多地保留了民族文化的色彩。

(二)正确认识文化全球化

第一,文化全球化是客观的必然的历史进程。现代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实现了资本、商品、技术和人员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促使不同文化体间的互动、共享与交流;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文化传播克服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阻碍,为文化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现代信息社会,互联网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得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了。第二,资本主义在文化全球化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是资本与劳动的矛盾,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点我们不应该予以否认,坚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资本主义文化适应了现代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所产生的文化,资本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文化具有很强的传播力和渗透性。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同时也进行资本主义的文化输出,决定了资本主义在文化全球化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第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并存。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会发生碰撞、摩擦,从而会造成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为了适应这一进程,抛弃自己独有的文化,全盘吸收外来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完全融合。当前文化全球化呈现出文化冲突与融合并存的局面。第四,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高也是最终的社会历史形态,每个人都自由而充分地发展,劳动成为每个人的需要而不是谋生的手段。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将社会财富集中在自己的手上。资产阶级的根本目的是用尽一切手段获取利润,占有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文化的输出具有强制性和掠夺性,为资产阶级服务。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必将战胜资本主义,最终走向共产主义,因此,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向是社会主义文化,每个人的思想得到充分的解放。

二、当前我国民族文化建设遇到的挑战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日趋下降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在文化上资本主义文化也随之进入,使我国传统文化面临一定的挑战。资本主义文化中的某些价值取向在国内盛行,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靡之风等,与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所倡导的价值取向相背离。当前我国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文化的多元化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地位构成了某种程度的威胁。外来文化进入我国后,常常占据巨大的市场。如快餐文化、影视文化等等。快餐文化中的麦当劳、肯德基对中国的传统特色小吃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再如影视文化,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大众尤其是青年人群中受到了很大的青睐,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日趋下降。

(二)全球化的脱域机制对民族文化区域的冲击

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也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资本无限增殖的欲望使资产阶级在全球建立了服务于他的跨国公司、跨国集团等等。在资本主义文化输出中,全球化的脱域机制对民族区域的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冲破一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阻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对民族区域的文化进行影响,使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三)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的影响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过程,是各民族文化在这一进程中进行碰撞、摩擦,重新进行建构,组合成新的内容,最终成为新的民族文化体系。全球化的发起者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中处于优势地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向第三世界的国家进行全球化扩张时,不仅有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更在文化输出上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四)民族文化的时代性差异受到冲击

中华民族的文化渊远流长,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生产力大大发展,人们的意识、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族文化中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逐渐被人们所抛弃,一些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全部过时了,其本身也是错误的。但是,民族文化是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是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而形成的文化,不应当全盘否定民族文化的内容。我们应该承认民族文化的时代性差异,走自己的民族文化之路。

三、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解放思想,转变片面观念

有人认为,文化全球化所带来的是全世界民族文化的同质化,世界最后所形成的文化是单一的文化,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只有挑战而没有机遇。我们应该解放思想,转变对文化全球化的看法。文化全球化也会对民族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有利于消除各民族文化之间的隔阂,达成文化共识,促进民族合作。在世界封闭隔绝的状态未被打开以前,民族与民族的融合方式是以一个民族消灭另外一个民族,或者通过联姻的方式寻求双方民族的和平相处与共同发展,对于其他民族带有自己的误解和偏见。世界市场形成以后,民族文化的全球性拓展化解了彼此间的误会,从而达成文化共识,共同发展。其次,文化全球化强化了民族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自觉,为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带来了契机。一个民族国家不仅重视自己在国际中保持经济、政治方面的独立,同时也注重在文化上的独立。外来文化的侵入激起了本民族人民对本国民族文化的保护,使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不被同质和消灭。最后,文化全球化中的文化经济功能强化了民族文化的经济实用功能。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不仅包括军事上、技术上、政治上的硬实力,同时也包括以民族文化为代表的软实力。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认同力、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基本路线和发展战略的执行力、国民的凝聚力、民族的创造力、文化的感召力以及在国际事务的影响力等等。可见,文化在国家的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机遇

(二)重视教育,指明正确方向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在民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重视民族文化的教育,为下一代指明正确的方向是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

第一,学校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是指由专业人员承担,在专门的机构,进行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形成的环境就是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最为深刻。在学校教育中,应当定期举行阅读传统文化中的精简篇目的活动,开展如“爱国主义”等为主体的班级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和课堂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播,重视培养民族文化人才,为全球化下民族文化的发展积蓄人力资本。第二,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所接触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人、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巨大。父母应当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这要求家长也应该坚持不断学习、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领悟民族文化,并与当今时代所提倡的主题和内容接轨,这样就能不断提升全民族的民族文化素质,将我国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第三,媒体环境的影响。媒体环境主要是大众传播媒介为主要形式传播各种社会信息形成的环境,可分为印刷媒介如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媒介如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印刷技术和电子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社会。在大数据时代下,民族文化的传播可以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这一形式,尤其是当今盛行的电子平台媒体,使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及时分享和学习优秀文化,同时也应当警惕网络文化的侵袭。

(三)推陈出新,抓住适时机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和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需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那么,中国的民族文化建设也应是如此。

首先,在民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适合当今种社会发展的价值观、价值取向、道德观点舍弃,吸收外来文化中优秀的、符合我国国家利益的文化。民族文化在这一进程中与其他文化相互碰撞、摩擦、借鉴和吸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不断充实和扩大民族文化的内容,提升民族文化的品质。其次,民族文化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建设的根源关键在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在经济上不仅应该走出去,我们的文化也要走向世界,当然这里的走出去绝对不是像某些西方国家那样推行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是让世界了解我们的文化。

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在一段时间内,国内出现了一味地接受西方文化而全盘否定民族文化的现象,这是不对的。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应当抓住机遇,推陈出新,将中华文明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明,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力求各国共赢一个世界。

参考文献

[1]姜淼.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民族文化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05(1).

[2]谭希培,薄明彦.近十年来国内学界关于文化全球化的研究综述[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8).

[3]王丽君.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协同发展论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8).

[4]鲍宗豪.论文化全球化――兼谈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1).

[5]胡庆华.民族精神视域下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3).

[6]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唐晋.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软实力[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

民族文化建设篇3

建设文化大区与建设经济强区是现代化建设的姊妹篇。同志曾预言,在一个经济建设高潮到来之后,必将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因为文化与经济从来密不可分,所谓文化就是人有目的的活动的结果,即人们在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因此,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一种文化活动,都具有文化的意义。文化与经济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文化是整体,是物质财富、经济财富的总和,经济只是其中之一。生产力越发达,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就越密切。只有发达的经济而没有先进的文化,并非真正的强大;如果只谈经济,不谈文化,经济的发展也难以持久。反之亦然,文化建设忽略了经济这个大前提只是隔靴搔痒。从这个角度说,今后的经济是文化经济。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从世界范围来看,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而形成的文化经济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亮点,并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从现代社会来看,产品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的比重迅速增大,文化、艺术成为树立企业形象、打造名牌、构建企业文化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事实上,在经济活动中注入文化内涵从而带来经济的飚升已不是神话。一个国际品牌的商标价值是其年营业额的数倍就足以说明内涵文化的巨大价值。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普遍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今天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绝对属于经济支柱,在日本,娱乐业产值仅次于汽车行业,而美国文化产业的总产值已经占到GDp的25%,全美最富有的公司中,文化企业多达72家。西欧的文化消费则占到了家庭支出的30%左右。中国在文化产业领域几乎处于起步阶段,尽管中国每年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但是以低廉的劳动力和加工成本投入,换来的却不是高额的利润。单以劳动力成本而言,中国仅为美国的1/50,但是商品利润却只有人家的1/2,这样的经济模式不存在长远发展的空间,在市场竞争中,中国虽然能获得一些暂时的经济利益,但最终还是要甘当配角。因此,发展文化经济是为了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打文化牌意在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出路。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新增长理论,知识的增长和运用决定着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他指出,知识可以提高投资的回报,而投资回报反过来又可以增进知识的积累;另外,知识可以通过它的功能效率,在几乎不增加额外投资的情况下反复利用,可以减轻资金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压力。因此,经济增长主要不是靠投资和就业来实现,而是靠技术和知识的投入来实现。刘易斯的这一理论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模式。文化经济就是以知识的投入和技术的提高为基础的产业,是文化产品的商品化形式,具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性质。文化经济既具有自己物化成果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又内涵精神文明而产生的社会价值,而且它以投入少、回报快、效率高、物质和能量消耗少的特点来带动全社会的生产、消费和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文化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从外延增长方式向内涵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动力,这就是文化经济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的主要原因。

所谓文化大区,其内涵包括三方面:一是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历史文化遗存,也包括现实的、与人们的精神生活发生密切关联的人才资源、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二是具有强大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和以产业化的方式满足社会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强有力的文化辐射力,包括对本民族当代生活的影响力,对于当代社会意识和道德观念的建构功能,对当代审美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等。三者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文化大区建设的不同侧面。所以,文化大区建设是一个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过程,一个不断发掘和涵养文化资源、不断发展和创新文化产业、不断强化和提升文化辐射力的系统工程。

文化资源方面,内蒙古有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和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奇特的自然风光

这是建设内蒙古民族特色文化大区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主体是以蒙古族的宗教、哲学、文学、政治等要素为基石,以英雄、自由、务实、开拓、顽强等意识倾向为基本精神,与现代文明融合而构成多元化、大众化、生态化和艺术化的草原文化。其中宗教包括萨满教和喇嘛教两部分内容。萨满教是一种原始自然宗教,相信万物有灵,主要崇拜自然、天神和祖先。草原传统文化的生态特征和艺术特征源于这种宗教哲学思想。喇嘛教哲学促进了蒙古族传统哲学体系的形成及佛教化的哲学思想的确立,是蒙古族传统思想史乃至整个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宗教占有突出的地位。各少数民族的、宗教意识及某些宗教礼仪渗透到各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和民族心理,形成一系列传统的宗教民族礼仪并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变成了民族的风俗习惯。因此,在少数民族中,其宗教感情与民族感情,宗教心理与民族心理,宗教习俗与民族习俗,宗教文化与民族文化,宗教意识与民族意识都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渗透。民族文化大区建设自然不可忽视宗教的影响与作用。其一,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相互促进的,宗教作为各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重新挖掘、提炼、筛选、弘扬,可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广大信教群众作为国家的公民,接受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使宗教与社会主义思想不断结合,证明宗教文化的积极因素可以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其二,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丰富多样的独特优势,让文化融入经济,实现文化的产业化。在这些方面,宗教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包含有丰富的建筑、绘画、诗歌、舞蹈、音乐等艺术因素,它不仅展示了宗教艺术的风貌和水平,更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对外界来说,又极具神秘的色彩,无疑是旅游业中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的重要部分。宗教节日与民族节日融为一体,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民族风情的节日,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的一部分,本身就会带来经济效益,如果在节日活动期间开展物资贸易,充分发挥节日的经贸功能,经济效果会更加显著。

蒙古族游牧文化是草原文化的主体,马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堪称马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蒙古民族与蒙古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马的兴衰一直与蒙古族的荣辱相伴。尤其是蒙古族骑兵和战车的出现,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许多民族的盛衰荣辱。从而,在人类文明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历史产物――蒙古族马文化,马文化与能征善战的蒙古民族一同被载入了史册。马文化表现为马的精神文化,马的艺术文化,以及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中形成马的物质文化。在民间流行着许多以马为名的服饰,如马甲、马褂(始于乾隆,盛于嘉庆,短衣短袖,便于骑射)、马尾帽、马靴、马司吐兰、马蹄袖(清代满族一种礼服袖头样式,流行于全国)。酸马奶是草原人民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天然绿色保健品,亦是招待贵客的一种营养丰富香甜可口的消暑良饮。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开发的宝贵资源。今天返璞归真、崇尚自然已成为消费者追求的时尚,在全球绿色浪潮中,以蔬菜、乳制品、禽蛋、谷物为主的“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并逐渐成为食品行业开发的主流,存在巨大的国际市场潜力。

内蒙古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源地之一,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名胜古迹有:五塔寺、大召、小召、乌素图召、美岱召、准格尔召、梅力更召、白塔、五当召和伊斯兰清真寺等寺庙佛塔。五当召与布达拉宫、塔尔寺齐名,为我国喇嘛教的三大名寺,堪称世界东方的一座宗教大学。大召是明清时期内蒙古地区最著名的寺院,经历了四百余年历史,有着丰富的珍贵文物古迹。明清两代的佛像,木雕二龙戏珠,铜铸镀金的各种法器,以及山门上的“九边第一泉”匾额及寺前的玉泉井,还有大殿壁上所绘制的康熙私访“月明楼”巨幅绘画等。内蒙古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民族音乐文化绚丽多彩,高扬优美的蒙古长短调民歌,轻快刚健的蒙古舞,悠扬深情的马头琴及草原风格的演奏,使蒙古族有“音乐舞蹈民族”之美誉。这些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文化艺术资源是构成内蒙古别具一格、独领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基本元素,是我们内蒙古打造民族文化产品“特色牌”的掌中宝典。

奇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及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使我们内蒙古建设文化大区具有先天条件。然而,文化资源的优势不能自动地转换为文化产业和文化辐射力的优势,对文化资源的充分发掘,系统的科学的开发,使之转化为文化商品和文化产业,满足当代社会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建设文化大区的必然要求。此外我区与当代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密切相关的人才资源、社会资源,并不具有突出的优势地位。

新时期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文化的竞争

一个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是其文化实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加大文化产业的建设力度,推动文化经济的发展,才有可能极大地增强地区文化的实力,从而形成文化的强势地位。只有打造出特色文化产品的品牌并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才算得上是文化大区。我们内蒙古的文化产业刚刚起步,文化产业对全区GDp的贡献尚不足观。当前应该大力发展以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无污染、可重复开发和不断转换等为特征的文化产业。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问题上,首先注意两个观念误区。一是把文化产业简单地理解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二是把发展文化产业简单地理解成把文化事业单位推向市场,实行简单化的“断奶”,并由此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新兴的领域,是以产业化的方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这远远不是开发几处文物旅游景点、几家文化事业单位下海所能涵盖的。比如,面对丰厚的文物资源,缺乏科学利用和有效涵养,只是为了满足文化旅游业需要,很可能是旅游线路延伸到哪里,旅游污染就出现在哪里。这样不仅文化产业难以得到健康长足发展,那些传统的文化资源,如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人文以及自然景观等等,也将不堪重负。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重点作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大力发展文化支柱行业。择优扶强,优先发展优势文化艺术门类、强势文化企业,重点扶持一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娱、文博、演艺、文化旅游、信息服务、会展等使之发展成为文化产业中的支柱行业,成为拉动消费需求增长的“热点领域”。在此基础上,优化文化资源配置,以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为目标,积极组建文化集团,提升文化事业的整体实力和品位,使文化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二是加大文化企业改革力度。实行政企分开、管办分开。对经营性文化单位实行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改革。允许各类企业(包括非公有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经营文化产业,通过市场竞争进行优胜劣汰,转换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大力开拓文化市场。积极培育产品、服务、人才、技术等各类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文化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界限,最大限度地优化文化资源的配置,发展文化流通业。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秩序。

民族文化建设篇4

贵州省位于西南内陆地区,是西南腹地,同时还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全省地貌类型较多,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四种类型。贵州省约有50多个少时民族,因地质地貌特殊保留了众多的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在黔东南地区,拥有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具有优势的苗族侗族的原生态文化、原始自然生态和原貌历史遗存的“三原”结构旅游资源。雷山西江千户苗寨是全国最大的苗寨,黎平肇兴是全国最大的侗寨,台江苗族的姊妹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节,台江的施洞是世界上独木龙舟的发祥地。除此之外,黔东南地区还有粗犷奔放的苗族祭祀狂欢舞蹈反排木鼓舞,有“行云流水”的苗族飞歌,还具有“天籁之音”的侗族大歌,有千百年屹立的侗家鼓楼,还有镌刻历史的精美苗族服饰,可以说,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丰富性、垄断性、参与性、互补性等优势,已成为贵州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黔东南地区旅游资源被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是“苗族侗族文化遗产的核心保留地”,黔东南的独具特色、原始风味的民族建筑文化、民族民间节日文化、民族服饰文化、民族饮食文化、民族婚俗文化、民族歌舞文化,被国内外游客赞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原生态民族博物馆”,是人类历史上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少数民族文化之一。该地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56项(第1-3批共有52项,加上第四批公布的4项,共有56项),位居全国地级市的第一位,可以说,黔东南地区利用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现代旅游,并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二、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

(一)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

现如今,黔东南地区以旅游引导城镇化建设已形成共识,但是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城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保护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虽然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的居民意识到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但仍旧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挤压下,影响了当地城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状况的保护情况。城镇化建设从表象上看是人从农村进入城市的过程,但是背后的生活方式、观念意识、民族习俗等发生相应的改变,并且苗侗少数民族的文化空间不断被挤压,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逐渐消失,这一矛盾从实质上而言,是保护和发展的问题,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忽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行不通的,而只重视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也是行不通的。可以说,如何在二者之间进行寻求平衡是今后民族地区发展的重点。

(二)城镇化建设规划和旅游规划之间的矛盾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城镇化建设确立后,部分区域规划不详细,甚至出现有的城镇基础设施在投入之后,城镇区域的功能却发生相应的改变。如:一些苗族侗族村寨,原本规划的是住宅区的地方,但因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城镇区域功能发生改变,土地用途也随机发生变化。此外,城镇规划与旅游规划脱节,城镇规划部门不能够及时调整土地的详细规划,致使旅游用地被搁置,拖延了城镇化建设及旅游资源的开发,个别民族村寨旅游景区建设由于未能处理好当地民众的利益诉求,而出现政府部门与老百姓之间的矛盾纠纷,导致景区规划建设未能有效监督实施而失控。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度商业化

黔东南本是富饶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该地区自然风景优美,有着较为深邃的传统文化,但是随着旅游热的兴起,在黔东南的苗族侗族地区,上到年迈的老人,下到年幼的孩童,都有可能间接或者直接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事情,商品经济观念意识增强。在利益的驱使下,苗族侗族的后代不愿意学习民族传统文化,这一现状不仅使得有些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技艺失传,后继乏人,并且在旅游业的发展下,当地居民过早的进入到发展旅游业赚钱的行列,而对提升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据调查统计,苗族侗族自治州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学历普遍较低,这对该地区旅游行业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可以说,过度商业化的发展中,当地居民的淳朴民风能被商业意识埋没,其民族文化价值被商业价值取代。

三、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建设的协同关系

(一)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1、逐渐形成产业链,提供就业岗位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事实上就是拓展城镇的服务对象,游客数量的增加使得旅游业及其他相关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产业链的发展,使得小城镇范围形成了规模较大的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场所,这些场所会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使很多原本需要靠外出打工挣钱来养家糊口的当地百姓不用外出打工就能实现在家就地就业和创业,有效地解决了“三农”问题。并且,黔东南旅游业的发展,使得苗族侗族居民开始从事少数民族工艺品、纪念品的加工与制作,直接或间接的从事相关的旅游服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旅游资源的开发除自然景观外便是利用居民闲置的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房屋进行修葺,因投资少,风险少,经营灵活等特点,有利于农民开发经营。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农副产品及其他产品多是在旅游地销售,游客作为新的消费群体,有效地解决了旅游地产品找不到市场的问题,还解决了部分产品运销问题。此外,少数居民的零售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得到现金收入,可直接获得消费者反馈的信息。由此,旅游业是关联带动性强、拉动内需较为明显的新兴产业。2、促进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的发展加速了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改善当地居民居住环境的同时,还加速了城镇的交通运输、通讯、水利供电设施的建设。旅游业的发展,以给游客提供便利优越的旅游条件去吸引更多旅游者前来旅游的目的,提高了居民生活的物质基础,此外,加速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二)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

1、城镇化建设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城镇化是城镇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农村人口在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产生了较为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公共设施建设的投资成本大幅降低,创造了更优越的市场环境。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农村人口不再单方面的向城镇转移,城镇内市场需求增多,更多的是现代服务业及新型业态在镇域内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为专业化旅游职能,不仅对旅游业的各个职能进行分化,使之更能符合当地的旅游市场。2、城镇交通的便利提升旅游业发展环境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发展城镇交通,连通城市和城镇间的重要通道,交通便利使得区域经济得以发展。此外,高铁时代下,交通更加便利,使得游客出行便利,因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旅游,可以说,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是自然景观,还包括民族文化与城镇建设融合后的多元文化人文景观的感知。

四、黔东南地区苗侗民族文化的保护

(一)提高认识

认识指导实践,因而,提高认识是对苗侗族民族文化保护的前提和基础。高铁时代下实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镇化建设,基于此,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保护和传承苗族、侗族传统文化需要意识到民族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巨大威胁。因此,苗侗少数民族首先应当意识到自身民族传统文化存在的价值,只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其保护和传承工作才能够成为可能和可为。

(二)大力保护和扶持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对于非遗传承工作,一要着力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研究制定传承人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名录体系,为代表性传承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真实的记录,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建立档案和数据库;二要逐步制定完善非遗保护政策和工作机制,加大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生活补贴及专项经费的投入,以保证非遗项目展演展示、资料整理、学术交流、带徒授艺等传承活动的正常开展;三要加强大型活动的开展与宣传,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代表性传承人的社会传播面和影响力;四要健全非遗传承人医疗保障制度,给他们购买医疗保险,保证传承人良好的身体传承条件,控制、降低因为生命健康问题给文化传承带来的风险。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分类保护实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根植于苗侗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土壤中,不能脱离生产者和享用者而独立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重视发挥基层民众的作用,苗侗族少数民族生活在西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山寨是广大民众繁衍生息、生产劳作的地方。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以这些村寨为其文化活动空间并通过村民进行传承。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涵丰富,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十大类别。应根据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各自的特点,结合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开展,实行分类保护。具体而言,如对苗年、苗族鼓藏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空间实行实施整体性保护;对苗族银饰、苗族刺绣、苗族织锦等具有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的非遗项目,通过建立文化传承专业示范生产基地实施生产性保护;对不具备市场开发价值或市场价值不大不宜进行产业化开发、传承对象少且面临濒危失传的非遗项目实施档案化保护,等等。如此,保护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民族文化建设篇5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高校校园文化民族文化传承

校园文化,指的是一所学校的校园环境文化,由学校的历史传统、校风、学风、教风、制度规章、社团文化、物质环境等构成。大学校园文化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学校开展的各种文体活动、举办的各类学术讲座、开设的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开展的特色研究等。“在中华民族建设先进文化的伟大工程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大学校园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校园文化建设关乎学生的成才成长,建设优质的大学校园文化,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大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涵养、情操、审美、兴趣、个性、气质等。中国的很多著名高校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有的高校突出精神层次的校园文化,如北京大学倡导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个性解放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倡导的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很多高校的校园硬件环境已经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升到文化景观,成为学校一张文化名片。如清华、北大成为北京的热门景点之一,武大的樱花,厦大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也吸引很多游客慕名前往。在中国,有很多带有“民族”二字命名的民族学院或民族大学,也有很多地处民族地区的高校,这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在沿袭中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流模式上,糅合进本土的民族文化特色,打造多样性和多元化的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民族文化的价值意义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民族文化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开发、保护、传播可以起到积极作用,能促进民族地区的年轻一代学子热爱祖国文化和民族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民族文化具有以下意义。

(一)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

高校是保存、挖掘、传承、传播和创造高深文化的重要场所,高等学校的第四大职能就是文化传承创新。作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的高校,同样具有传承、传播、创新中华文化及本土民族文化的使命。“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还肩负着有别于普通高校的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在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中,有意识、有倾向性地传承传播所处地区的民族文化本身就是履行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创新地方文化的职能。

(二)增强各民族之间文化认同感

“中华民族”是国家层面上的民族概念,内部又可以划分为更多的少数民族或族群,各个少数民族在历史记忆、、风俗习惯、思想行为方式等方面会存在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因此,在交往的过程中,各族群的人难免会产生“误会”或文化碰撞。这些族群之间的文化碰撞和摩擦,在来自不同民族之间的大学生身上也会有所表现。而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播大量的关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会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化解不必要的冲突,起到良好沟通效果。

(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是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导向,传承和传播的是以儒家为主要代表的中华文化,弘扬的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文化,学习和借鉴的是别国优秀的文化和智慧,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处于边缘化状态。在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为主的民族高校以及少数民族集中地区高校,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在校园的传播,大力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而会引导他们更加热爱本民族文化,更加积极去传播本民族文化,更加积极去推动本民族文化创新和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民族文化的路径选择

(一)校园的物质环境凸显民族元素

高质量、有内涵的物质载体本身就是校园物质文化的一部分,校园设施可以将民族特色的呈现和现念的发挥紧密结合起来,起到唤醒和重建民族文化记忆的目的。学校的大门、院墙、教学楼、大礼堂、读书长廊、校史馆、图书馆、体育馆、食堂等主体建筑结构,可以打造为本土地区某民族或某几个民族的建筑风格,或是在现代化建筑风格中融入民族元素。如丽江的两所高校,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设计了民族特色的建筑群,深受广大师生喜爱,也获得社会的认可,学校建筑群设计获得“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丽江师专的民族文化墙、指路石碑具有独特性。微观层面,学校的校徽、校车、指路牌、校刊封面等都可以打造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特色。绿化美化景观方面,可以根据地方地理环境气候等特征,种植适合地方植物生长的花草树木,而不是千校一面地去追求银杏大道、樱花大道等在全国高校随处可见的自然景观。如大理大学冬季的樱花景观、云大旅游文化学院的雪山倒影湖、厦大的海滩等物质文化景观,其设计理念就是考虑了地域的人文风貌和地理环境,已经成为校园靓丽的风景,成为有形的校园文化“遗产”。

(二)举办民族文化节或民族体育节

各民族学生在校园内容易形成自己的派别性,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流惨长带有群体性特征。搭建民族文化节平台能够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学校可以根据学校民族学生的来源和数量特点,常规化的举办民族文化节,让学生或教师展示各民族的服饰、音乐、舞蹈、饮食等。如贵州民族大学举办“民族文化周之苗族文化节”得到苗族学生、苗协会等高度认可;广西民族大学“三月三”民族文化节旨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壮乡文化,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维护和促进各民族师生的团结进步及校园和谐稳定;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每年招收上百名的藏族学生,学校为了增强藏族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藏族学生和其它学生的交流,每年都举办藏族文化年,其效果良好,备受藏族学生和其它学生的好评。在一些民族节日,学校可以开展与民族文化相关知识竞赛、文化讲座、文体表演。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等项目中,可以增设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

(三)开设民族文化课程

民族文化课程是系统学习了解民族文化的最好形式。目前高校文化教育重心在汉文化为中心的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及现代技能,而少数民族的文化学习处于边缘化。如很多少数民族学生一谈起中国的历史和地理时,娓娓道来,而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出现了文化断层。学校可以结合地域情况、师资力量、学生民族成分和数量等因素,在学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通识课等课程中,设置民族文化课程,如《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边疆史》《少数民族宗教史》《少数民族艺术史》等课程,也可以开设语言课程。如中央民族大学在校内课程设置方面,开设藏语班、蒙语班等选修课程。学校的教学实践课程,可以对接少数民族地区的博物馆、古村落、古镇、古遗址,可以开展田野调查,直接体验和认知民族文化。

(四)创办民族文化社团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平台,需要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心灵、性格、精神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五花八门的社团中,要有民族文化社团,给热爱和关心民族文化的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民族研究机构,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创新能起到积极作用,一些学校的民族文化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学校的重要学术资源。中央民族大学作为中国研究民族问题的重要基地,为国家制定民族政策、解决民族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位于民族地区的丽江师专也把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研究作为学校的一大办学特色,力求打造滇西北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学生中间也创办了“东巴文化研究社”等社团。

三、结语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凸显民族文化,不能脱离现代大学精神的主流,不能脱离主流价值观弘扬和践行,也不能丢弃已形成的校园精神。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民族文化教育,建立在对民族文化特质和内涵深入理解基础上,用规范、典雅、正确的形式把它呈现出来,切忌对民族文化庸俗化、媚俗化及流于形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对已有民族文化成果的融合,还应该承担挖掘、保护、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陈铭彬.论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对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05).

[2]巍巍,祝小宁.民族文化视野下特色校园文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4,(07).

[3]陈宇,韦霄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民族文化的调查和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07).

[4]葛金国,石中英.论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1990,(03).

民族文化建设篇6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建设、作用、创新

当前,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成就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通过合理和进步的教育制度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并用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健康的文学艺术和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这一任务是顺应当前形势提出的,其完成需要文化建设各个组成部分的协调配合。

一、民族音乐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民族音乐种类繁多,历史悠久,乡土气息浓厚,地方特色分明,虽然民族音乐是文化建设的分支并受其制约,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反映着国家文化建设的成果并对其产生了推动的作用。

首先,民族音乐旋律的高低,节奏的快慢都代表了创作者的思想,它对人思想和情感的引导是潜移默化的。优秀的民族音乐可以于无形中鼓舞民族斗志,提升民族凝聚力。当前中国十三亿人口,庞大的人口数字更是加大了对于民族凝聚力的需求。同时,民族音乐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国人爱国情怀的有利助推点。民族音乐是表现民间生活、生产的歌曲和乐曲,因此人民群众更加容易充满愉悦感的接受,在无形中引导民众的行为。

其次,民族音乐是新时代构筑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因。音乐来源于民族,是各个民族的产物,民族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是表现一个民族生活地域、方式、经济形态和民族特征及民族文化的重要要素。同时,民族音乐兼具民族精神的价值,就是说它有与个人和民族的灵魂保持同一性的特点,也是像民族语言、民族生活习惯、民族文化一样具有保持性和流传性。民族音乐从民族存在开始,不仅随着风土、生活手段等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受民族历史、政治背景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时代的变更必然诞生新的民族先进文化形式,新的民族先进文化形式要靠民族音乐的创新来推动,新的时代的发展也就靠新的民族音乐文化的点滴贡献而不断的进步。

再次,民族音乐文化不仅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够促进形成国民的心理文化结构,促进学生和人们智力结构的完善、并形成对民族音乐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肯定。

鉴于此,民族音乐应充分发挥自身具有的独特优势与巨大作用深深地融合到文化建设的大潮中,通过民族音乐的创新,来打破文化建设中的种种瓶颈。

二、文化建设瓶颈与民族音乐的创新途径

尽管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但是与世界各国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文化建设仍处在初级阶段,瓶颈就在于民众对文化建设的内涵及重大意义没有明确的认识,文化建设宣传力度仍然不到位,民众在日常生活很难将文化建设与自身生活、工作、学习相联系,因此不能够很好的利用身边文化建设成果来为自身发展服务,也忽视了自身在文化建设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首先,端正思想上的认识,坚定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认识我国民族音乐,不能仅仅停留在会唱一些民族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从而真正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其次,是通过民族音乐的语言将文化建设的主流趋势口号唱响,唱入人心,人人传唱。文化建设欠缺什么,瓶颈在哪里,民族音乐的创作便可以此为契机来宣传什么,通过词曲的力量与演唱者的表现力和影响力达到让民众在无形中付诸行动的目的。然而,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创业创先创优、争先领先率先”这句豪迈、“高调”的话,却被命名为“新时期江苏精神”,在江苏大地到处传扬。江苏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在南京召开时,代表们对此现象产生了强烈兴趣:难道,江苏人改变性格了吗?[1]笔者认为:所谓反其道而行之,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前提就是大胆创新,大胆尝试。

再次,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音乐创作人可以随性由心而创。当前在新闻工作者中普及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一创新途径取得了实质效果,一件件鲜活的事件报道呈现在了读者眼前,因此这一方式同样值得音乐创作人借鉴。音乐的创作,尤其是民族音乐的创作需借助对人民生活的的现实关注和与人民生活的充分融合来完成。人民生活是取材的源泉与灵感所在。正如总理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基层群众意见座谈会中指出的“对政府工作了解感触最深的是人民群众”[2]是一样的道理。

最后,全球化与多元化的时代,万物发展日新月异,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心理诉求,民族音乐的创作要充分吸收流行元素与先进科技技术。过去,传统的民族音乐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如今,流行成为时尚的象征,流行音乐已然充斥了青少年一代的头脑和心灵,流行歌曲的创作速度之快和其与现实生活的切实联系更加速了其传播的广度。然而,流行音乐的消遣作用太明显,教育作用缺失。鉴于优秀民族音乐的巨大作用与青少年一代的发展特点,新形势下民族音乐的创作需要创作者们在深入群众生活的同时,坚持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

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它用文化的意识形态构建着国民的民族心理和个人素质,不断的完善着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筑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体系,把每一个创新的契机投入到建设的浪潮中,是推进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永法刘景丽.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可持续发展.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第03期

[2]刘丽娟.浅谈音乐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第28期

民族文化建设篇7

民族高校学生来源的特殊性,使得民族高校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使民族高校的校园文化不仅成为了多民族文化的统一体、集合体,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民族教育不能仅服务于经济发展,也不能仅是民族工作的一部分,必须着眼于民族地区社会的全面发展,更要强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全局意识和正确的政治意识。”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就像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逐步完成一样,和谐校园建设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建设才能实现,在现今的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第一,由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由于民族高校的学生是由不同的民族所组成,这就使它的校园文化呈现出多种不同的文化差异,这种不同的文化差异对各民族学生的情感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也导致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这在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汉语水平不高的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些学生一般更愿意接受本民族的民族作品和文化现象,更愿意接受他们所熟悉的思想和事物。而实际情况是,现今民族高校的校园文化一般还停留在满足汉族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层面上,在少数民族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程度上还做得不是很好。所以,要积极促进良好的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民族文化建设,是一个协调各民族文化间冲突的过程,它在保留各民族文化差异和固有特色的基础上,对各民族文化重新进行整合,使多种文化达到和谐。良好的民族文化建设有助于各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吸收和接受不同的文化,使文化之间由冲突转为和谐。第二,大学精神的缺失。大学精神对于一所大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精神文化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最早定义大学概念的是《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点燃学生心中那盏真、善、美的明灯,使之能够革故鼎新治国新民,使之能够追求真理不断创新。蔡元培认为,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核心所在,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价值观激荡碰撞,物质化、利益化的观念也逐渐充斥了大学校园。在这种物化的校园文化弥漫与熏陶下,无法真正做到一所大学终极的培养目标———人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培养意义要远大于人才的培养。第三,形式大于内容。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像校园设施建设这样有形的物质文化的建设,也包括无形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随着高校办学水平、办学实力的不断提高,各高校都在校园硬件设施上加大了投入,这些都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是与之相对的,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就做得不够,这样就使得物质建设缺乏依存和表现的目标。这样就使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片面强调物质形态建设,发挥不出精神文化教育在物质形态中所表现的意义。近年来,高校逐渐向城市化、一体化、综合化而转变,学科建设不断分化、综合,这就要求学校文化建设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及其实践能力为目标,既重视课堂教学,又重视校园文化活动,使校园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许多高校都把这种课堂外的校园活动等同于课外活动或课外文化,从而把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交给学生处等学生管理部门,这样就把校园文化建设与课堂教学割裂开来,使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二、应对策略

第一,注重民族特色,共建和谐校园。各族师生要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民族团结、校园和谐,安定有序、科学发展的态势。注重民族特色,确立具有丰富内涵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大力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在广大学生中开展富有民族特色、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尽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种种制约,但也同时具备了区域、民族的优势,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就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民族高校院校文化建设中要重视突出民族特色,共建和谐校园。要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师生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也要鼓励少数民族师生学习和使用汉语,同时也鼓励和支持汉族师生学习和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努力促进各民族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严格把握民族问题的界限,不能把师生中因生活环境、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经济条件等原因而产生的差异和矛盾简单地套用到民族问题上。校园是一个各种思想的集散中心,它以文化传播为主要方法,以文化创新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进而引导社会价值取向,促进社会发展。由此可见,和谐校园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目标,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所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在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大学是一个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知识分子思想自由奔放的家园,大学校园作为培养文化精英的地方,发挥着传承民族精神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育人是大学精神的第一要务,大学的教育是全面型的人才教育。大学的育人使命,首先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国家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成为有抱负、有远见、有知识、有责任心的人。要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人优秀思想,培养学生鞠躬尽瘁的品格和服务社会的观念。大学的育人使命,其次体现在理想和信念教育上。理想和信念教育取决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正确的追求和价值取向,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历史观、社会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大学的育人使命,再次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使学生在生活中严于律己、待人宽厚,形成坚持真理的做事原则,胸怀坦荡的处事标准,自身淡泊名利,待人无私奉献,只有这样,才能学会做事做人,学会如何认知。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然要求有与之相匹配的大学精神。我们不但要继承优良传统,更要与时俱进,赋予大学精神与时代相匹配的新内涵。第三,重视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品牌是学校教育的名片,建设一流的大学,就必须注重校园文化品牌培育,打造自己专有的无可替代的校园文化品牌。通过优秀的校园文化品牌,使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特色得到有效凝练和广泛认可,满足了学生成长、成才与社会的需求。近年来,各高校的品牌意识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校园文化的品牌建设,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在这方面,民族院校也应该有自己的品牌项目,如富有民族特色学术讲座、学生活动等等。这些品牌项目对树立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和谐校园文化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培育经营好校园文化品牌,打造精品,不仅可以增强校园凝聚力,扩大学校影响,而且可以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加强学校竞争力。

三、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民族文化建设篇8

关键词:民族文化;新媒体平台;内容建设;信息传播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4-0121-02

一、民族视野下的新媒体建设要“内容为王”

基于民族文化建设而成的新媒体依然要“内容为王”,因为内容为王对现代媒体的建设有着极重要的影响,不仅作用在现代媒体的信息传播情态下,同时也作用在现代媒体的信息交互方面,因为优质富有特色的媒体内容能够有效的吸引用户的注意,才能最大程度上产生最大的信息传播效力。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业界众多人士都认为是需要优质的平台内容才能取胜的,而现在发展的新媒体只需要有着较强的信息影响性即可,但是根据现代信息传播机制来看,这种看法是极为错误的,因为随着时代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平台建设也是需要优质内容作为支撑的,技术只是新媒体平台的延伸,精致的内容才是新媒体取得广泛影响的不二法宝。因为媒体的根本就是内容,脱离信息内容的媒体平台是不能形成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的,媒体用户是在出于优质信息共享的需求下,才会关注媒体信息,关注媒体信息平台来开拓自己的眼界。因此基于民族文化传播而建设的新媒体平台依旧要打造优质的内容,在基于民族情感的视野下来凝聚优质的媒体信息,打造精品内容才能积极的获取粉丝,赢得用户关注。

二、打造民族文化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现代的新媒体平台建设的过程当中,除了媒体内容要“内容为王”打造优质的文化精品内容之外,还要在立足媒体平台发展扩大的基础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因为赋予媒体平台生命力的是人民群众,让媒体信息广泛传播的也是人民群众,只有在基于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坚持社会主义正能量信息的才能促进现代新媒体形成核心竞争力。对于现代新媒体来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首要内容,积极的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同时在现代的媒体建设规划当中还要充分考虑民族文化核心价值,一方面基于优秀的民族文化来积极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精神,另外一方面要以创新的思想和创新的概念来丰富现代的新媒体文化架构,将核心民族精神有效的融合进去,满足现代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息共享需求。因为在现代的媒体文化阵地当中,人民才是媒体信息的主要使用群体,只有在基于人民角度出发而建立的新媒体信息平台才能够积极的宣扬正确的民族价值,增强人民群众的民族归属感,认同民族文化。在现代新媒体信息阵地当中狠抓新媒体文化建设不仅能积极的传播优秀的文化信息,还能够营造稳定的信息氛围,让广大的媒体信息用户在良好的氛围当中获取民族文化信息,形成积极的社会风气。

三、民族文化性媒体的融合性发展趋势

我国的民族文化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属于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媒体阵地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来丰富各个民族的文化视野,而且还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当中牢牢的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保持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力来拓宽人们的精神视野。因为民族文化是我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意识文化认知,不仅作用在我们的潜意识当中,而且也深入到我们的骨髓当中,面临现代文化的快速变革,社会中的各个群体都在崇尚着追求个性,追求独立的思想文化,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面前。面对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优秀的民族文化被严重消磨,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力也在逐渐流失,所以在现代民族文化的新媒体平台建设中要将优秀的民族文化融合进去,将优秀的民族精神加入当中,在广泛传播优秀民族文化信息的同时,提升人民的民族自信力,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力,保持我国民族文化的高度繁荣。同时,在新媒体信息互联互通的前提下,现代社会的新媒体建设形态也呈现出了较大的差,不仅信息的传播形态更加多元化,而且众多的信息也呈现出多元交织的形态,不伦不类的信息意识和文化意识充斥在社会的每个角落,深刻影响着人民的精神。因此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媒体平台的开放,个性化的新媒体平台出现,民族文化媒体平台要在立足自媒体发展的基础上凭借着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来吸引用户关注,打造优质的平台内容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提升平台的文化价值,另外也要根据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来选定特定的民族文化主题和新兴的文化潮流来塑造自身的媒体品牌形象,整合优质的民族文化资源来拓展自身的视野,形成新媒体融合性发展的向心合力来拓宽新媒体发展的空间,让民族文化新媒体平台保持高度的活跃性,形成较大的知名度来引起广大用户的共鸣。

四、民族文化媒体平台的文化自信机制塑造

优质的民族文化媒体平台不仅在宣扬着优秀的民族文化,更在塑造着民族文化自信力,在积极宣扬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加快自身的文化自信机制的建立,因为一个没有民族自信力的民族文化不能称之为优秀的民族文化,只有在保持高度文化自信力的基础上积极的宣扬民族文化才能铸造出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新媒体建设的过程当中要树立充足的文化自信,就要塑造积极健康的新媒体文化环境,一方面是为优秀文化的传播提供基础,一方面是为现代新媒体核心价值观塑造提供环境保障。在社会文化领域中,无论是媒体用户或者是媒体信息传播者只有置身于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当中,才能形成优秀且健康的文化价值观,才能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集成与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因为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盈,人们的生活已然得到保障,但是人们的精神文化是极其匮乏的,没有优秀的民族文化来丰富人们的精神视野,陶冶人们的精神情操,因此在现代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培育和弘扬积极的民族文化是势在必行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没有优秀的民族文化来作为社会文化的支撑,人们是很难形成优质的民族情感来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只有在积极向上的媒体文化核心的塑造过程中,宣扬民族核心价值观,促进人们民族意识的提升,才能形成强大的民族文化软实力来捍卫人民的精神家园。

五、民族文化新媒体矩阵机制的建设

伴随着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除了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传播机制进行优势互补,还有充分考虑信息平台的建设,通过特定的信息媒体平台来信息,传递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共享。随着现代品牌媒体、自媒体、互动媒体等新媒体形式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用户都在关注各种各样的信息平台,一方面是在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分享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因此,在于用户具体需求的前提下来建设民族文化的新媒体矩阵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促进现代民族信息进行有效的传播,丰富人民大众的精神视野。在基于用户信息需求的前提下,首先就要明白信息的受众媒体,清楚用户真正的需求,明白用户想要的信息是什么样、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在搞清楚用户的基本需求之后,就要围绕媒体平台所圈定的范围来进行信息传播,围绕着用户的隐性核心需求来确定媒体平台的内容,充分调动用户的心灵触点,让用户关注自身的媒体平台,增强媒体矩阵的受众影响范围。在民族文化信息媒体矩阵的建设过程当中信息中介既要满足用户互动参与的主题性需要,也要在大数据的情态体系下建立相应的用户信息档案和用户信息储存机制,将直接用户信息和潜在用户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同时依据用户信息的不同,将不同群体的用户信息进行简单的分类,建立平台和用户的信息联系,增强媒体矩阵的信息影响力。最后,在实现信息优势共享的前提下,保障现代信息的有效性,在满足信息时间和空间传播的基础上拓展媒体信息的用户渠道,保障用户能够收到高价值的信息,以此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力,民族凝聚力,让积极的民族文化广泛传播,保障用户的文化信息体验,让广大的人民群众享受到正能量的民族文化信息。

六、结语

在现代民族文化自媒体建设的过程当中要根据民族文化的性质打造民族文化信息传播矩阵,建立相应的民族文化信息传播机制,塑造民族文化自信力,将优质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精品通过媒体平台有效的传f出去,保障广大的人民群众能享受最本质、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从而来丰富人民的文化视野,促进人民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增强民族凝聚力,让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树立文化强国形象,彰显自己的文化风采。

参考文献:

[1]邢书恒.张家界花灯戏传播场域演变研究[J].视听,2016(10).

[2]戈祥,陈晓艺.新媒体语境下广东连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6).

民族文化建设篇9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设探讨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096-01

一、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现状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内容:少数民族很多地区原来都处于封闭的状态,现代文明的冲击使其打破了固有的状态,导致内位文化产生了互动,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本地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少数民族本土文化发展历程而言,这种变化是瞬间的巨变和突变。由于少数民族大多数居住在偏远地区,人们的生活大多与世隔绝,因此,传统文化都相对稳定。特别是在音乐文化方面,过去人们接触的基本上只有本土的音乐,相对种类单一。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多元化音乐形式对本土音乐的冲击,本土音乐丧失了其本质的内容。旅游的开发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大多数的旅游者也是奔着少数民族各种各样的风俗特色而来,这样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大,致使长期封闭性的民族不断地进入市场。为了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少数民族音乐逐渐地成为旅游的点缀、装饰和陪衬。比如,有些规模比较大的旅游餐厅拥有一套完整的演出设施和专业的演出人员,尽管很大程度上宣传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经济效益颇丰,但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却不断地变模糊,本土民族的特色不断地减弱。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是商品化和市场化,为了保存少数民族有价值的音乐文化特色,我们必须合理处理发展和民族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

二、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有关对策

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有关对策:1.建立在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兼容博纳,努力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不断丰富世界民族的音乐文化宝库。现在很多成功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都是吸收了本民族的舞蹈、音乐、民歌等素材,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都比较浓郁,社会轰动效应和影响特别大。因此,努力保持少数民族音乐特色,扬长避短,才能有生存的空间和价值。但是珍视传统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他的民族优秀成分,相互学习和更新,兼容博纳,使得本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也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设所需要遵循的原则。2.勇于面对挑战,抓出机遇,不能忘记民族的根本。经济的发展和西部的大开发对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经济的发展为音乐文化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不断挖掘很多具有学术、历史和使用价值的东西。同时经济发展也严重冲击着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严重影响着少数民族的音乐发展和传承,特有的风情习俗和民俗活动不断地减少甚至消失。我们必须大力继承和弘扬祖先留下来的优秀遗产,采取有效的措施,正确引导本土音乐,让它不断朝着新时代特征方向发展,用新形式不断满足人们的新需求,使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欣赏的群体不断扩大,这样民族音乐才能不断产生新的光彩和活力,才能更好地发展。3.脚踏实地,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要不断加强保护,并且要发展创新。其一,我们国家应该不断强化有关部门监督意识,建立专门保护以及振兴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法律和音乐文化的结构,加强保护的力度。其二,民族音乐的博物馆要尽快建立。要大力加强保护音像文化档案,少数民族的乐器、服饰和道具等一些实物要陈列保存。加大力度保护少数民族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特别是一些优秀习俗和传统。其三,各种传统的民族音乐节日活动要定期积极地举办,为民族的音乐风采特色提供舞台空间。如,贵州凯里的“国际芦笙节”,苗族的“姊妹节”,广西南宁的国际民族艺术节等。同时也起到了传播交流的目的,积极促进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其四,民俗文化村要有计划建立,积极进行民俗活动的开展,使得传统的民族音乐有生存的空间。如侗族的康安民俗博物馆,不仅很好地提高和普及民族的音乐文化,并且提高自身知名度,推动旅游业发展,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其五,借助现代的媒体努力做好宣传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民族音乐节目,加大教育和普及的力度,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保护。其六,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资金筹集,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保护。其七,坚持教育为本,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并且积极呼吁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

三、结束语

总之,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保存和发展,不但要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将少数民族音乐保存起来,不断充实和完善我们国家的民族音乐,并且要努力为少数民族音乐寻找一条发展之路,使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俊.关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思考[J].人民音乐,

2004(4):38-41.

[2]王永法,刘景丽,孔令旭.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可持续发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3):

296-297.

民族文化建设篇10

一、制约民族文化产品市场营销渠道建设的问题

(一)组织能力匮乏制约民族文化产品营销渠道建设

民族文化产品营销渠道建设者缺乏组织营销中间商的能力。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在选择中间商决策上缺乏多元化渠道运营商布局的能力。这种依赖于单一的营销中间商的营销渠道建设模式虽有助于提升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集中资源重点开拓特定营销渠道环节的能力,但却严重阻滞了民族文化产品营销系统建设的速度。由于缺乏对渠道成员企业的有效控制能力,渠道成员企业有着较强的冲动来同时经营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的竞争对手的产品,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精心打造的营销渠道商可能将其既有客户群转移到其他相关民族文化产品上进行消费,由此产生的渠道产品销售冲突将严重损害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的商业利益。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忽视中间商渠道建设,未能设计有效的渠道运营商激励机制,从而增强渠道运营商放弃与本企业合作并转投竞争对手的意愿。再者,部分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试图运用低价营销策略来迅速扩张市场,而渠道运营商则更多地希望选择那些市场实力强和单位利润高的产品来经销,这就产生了上游供货商和下游渠道商之间的利益冲突。

(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滞缓阻碍民族文化产品渠道建设

1.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冲击民族文化产品营销理念。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民族文化产品营销环境不同于传统文化产品营销环境,其消费者行为特征亦具有较大差异。传统营销理念下的营销者更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营销理念,而如今其营销理念经由生产者中心理念、推销者中心理念逐步向社会利益中心理念方向转化。网络化营销平台的逐步兴起及由此带来的信息化时代浪潮则是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电子商务产生和发展破除了传统文化产品营销的时间限制和空间界限,切实降低了民族文化产品的营销渠道运营成本并压缩其产品谈判时间和交易后的产品流通时间,从而令民族文化产品供给者和消费者可以展开即时化信息交互。这固然有利于民族文化产品供给者更精准地把握消费者市场变动趋势,但亦对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受教育水平和知识技能的局限性,民族文化产品生产者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新型电子商务营销渠道变革的要求,从而严重阻滞民族文化产品经由电子商务渠道实现产品顺畅销售的目标。

2.电子支付模式影响民族文化产品营销渠道安全。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民族文化产品营销活动的时间连贯性和空间距离缩短性使得民族文化产品营销活动的强度增大。电商经济活动时空范围的扩大在为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提供更为广阔营销空间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渠道财务系统风险。传统支付模式下的交易双方信息以实体形式保存,纸质化交易数据不易被篡改,而与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伴生的电子支付技术增加了交易欺诈的发生几率,对民族文化产品的电商渠道运营模式的平稳运行构成根本性威胁。

(三)客户关系管理能力薄弱制约民族文化产品渠道建设

1.民族文化产品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设计者缺乏长期利益考量。传统的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通常更为重视在本地的旅游景区推介本民族文化产品,表现为旅游产品形式的民族文化产品的主要消费对象是远道而来的游客。这类消费群体具有消费决策时间短、对消费对象产品的认知水平较低等特点。部分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充分利用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认知障碍来定位民族文化产品营销策略,并据此将其客户关系管理策略定位为向具有一次性消费特征的游客高价推介产品。这种赚快钱、不顾民族文化产品的长期市场营销利益的短视型客户关系管理策略势必令多数游客产生厌恶感,放弃再次旅游和重复购买行为,并会将这份负满意心情向其亲朋好友传递,从而损害民族旅游景区和民族文化产品的良好市场形象和远期商业利益。

2.缺乏现代渠道管理技术运用能力将削弱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的客户分析能力。民族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多为具有一定异质性审美需求的中高收入群体,这部分消费者的人数总量相对较少但消费能力相对较高。由于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缺乏运用诸如CRm管理软件、大数据分析技术等现代客户关系分析技术的能力,这使其难以从海量的游客中有效甄别出这类高价值客户。多数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仍停留于重视产品生产胜于实现产品价值的阶段,多数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无法做到如同其认知其产品价值一般来认知客户价值。缺乏对客户价值的必要了解,这使得营销者缺乏意愿在客户分析上投入必要成本以切实把握客户类别、客户消费状态和客户满意度水平,并使其丧失通过挖掘客户历史消费数据渠道来扩展其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营销新机会,更削弱其基于有效的客户历史消费数据分析来重构营销组织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能力。

二、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渠道优化策略

(一)规范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渠道管理

1.规范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渠道运营者的进入资质管理。民族文化产品是源自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是归属于民族全体成员的文明荣誉。民族文化产品营销渠道管理者应当深入洞悉民族文化的内涵,根据民族文化产品的特点来选择营销渠道。渠道管理者需对经营民族文化产品的经销商进行资质考察,考察标准不应当以经济利益为唯一标准,而应引入民族文化认知度的考察。此举有助于增进经销商对民族文化产品内蕴的了解,将民族文化产品的经销权优化配置给那些热爱民族文化并能通过商业化手段来弘扬民族文化的经销商们,从而确保同步实现民族文化产品中蕴含的商业利益和文化价值。

2.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应当健全渠道冲突管理流程。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应当通过遴选合适的渠道成员企业的方式来切实剔除部分不懂得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情感的营销商,留下那些不单是为谋求企业商业利益,而更为关心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高素质民族文化产品渠道商,以民族文化的宏大文明魅力来吸引渠道商参与。再者,为克服民族文化产品营销渠道中的沟通障碍问题,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应当建立渠道的实时化沟通平台,将诸多因沟通不畅而诱发的渠道冲突消灭在萌芽状态。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应当强化渠道冲突的应急管理能力。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应当清醒地认知到,源自独立法人经营实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构成渠道冲突的根源,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应当建立快速识别渠道冲突机制和渠道冲突的快速治理机制,根据渠道运营实情来及时消除突发性渠道冲突。

(二)拓展民族文化产品的电子商务营销渠道

1.运用电子商务营销渠道来提升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影响力。电子商务营销渠道的崛起为民族文化产品的推广提供新途径,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可以通过成立专业化艺术品网站的方式来实施网络自营策略,亦可通过在诸如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国美在线等既有电子商务营销平台上建立营销网点。但是,大型营销平台的营销主体是那些销路畅通、受众广泛的普通产品,诸如民族文化产品等销路较窄且受众少的小众产品并不适合此类营销平台。故民族文化产品应当通过开辟微博、微信等面向特定消费者人群的微平台来打造个性化电子商务营销渠道。从营销策略角度分析,由于民族文化产品的消费人群较为专业化,他们拥有相对固定的消费行为习惯。故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可以针对部分热爱艺术品的人群建立相应的微信公共号和专业化艺术品论坛,通过向受众群体传递关于民族文化产品特色审美观的方式来帮助此类消费者转变其消费行为习惯,从而促使民族文化产品营销公号的受众形成排他性的消费需求。再者,通过建立微信公号等互动式营销平台,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可以帮助此类产品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形成身临其境的文化产品消费情境。针对民族文化产品消费者对指定产品的消费疑虑,营销者可以及时、有针对性的给该消费者做详尽解读,从而省去传统交易方式中高企的谈判时间成本和交易费用。

2.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应加强电子交易渠道的支付管理系统建设。电子支付环节的安全有序运行是支撑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民族文化产品交易活动顺利实施的关键。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应当提升对电子商务交易渠道的安全管理意识,加强对客户企业的信用信息的采集和管理。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应当携手民族文化社会团体和地方政府,共同建设服务电子支付的信用信息保障制度体系,加强对电子支付渠道失信者的惩戒力度,普及网络交易实名制和Ca认证制度,以打造强健的网络信用体系,保障民族文化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有序运行。

(三)强化民族文化产品的渠道客户关系建设

1.以人性化营销策略来提升民族文化产品消费者的粘性。在民族文化产品营销渠道运营中,经营者应当重视运用人性化营销理念来指导民族文化产品的客户关系建设。这是由于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有序推进,产品同质化问题日益成为阻滞民族文化产品营销渠道建设的障碍。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应当认识到,决定民族文化产品营销成败的关键不在于产品而在于消费者。营销者应从弘扬消费者人性化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向营销渠道注入人性化关怀的情感因素的方式来激励渠道运营商,让渠道运营商通过精神力量来吸引消费者,从而令民族产品的消费者形成对企业产品的持续性依赖。具体而言,渠道管理者应当首先对渠道成员企业进行人性化关怀式管理,让渠道成员形成人性化产品渠道管理理念,并将这份理念传递给渠道终端消费者。其次,渠道管理者应当对消费者提供可实现的承诺,运用超过竞争对手的可靠承诺的方式来赢得客户的尊重,进而增加客户对民族文化产品的消费粘度。

2.变革渠道客户关系管理技术。民族文化产品营销者应当强化客户关系管理的技术支撑力。从技术层面分析,民族文化产品的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改善营销者与消费者关系的管理技术,它主要由电子商务平台、前台的呼叫中心和后台的数据仓库所构成。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主要任务有:一是通过为客户端提供快捷周到的高品质客服的方式来增强民族文化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二是通过采集客户端反馈的消费者最新需求信息的方式来敦促上游业务诸环节改善其市场营销业务工作的流程,从而降低客户流失率并提升客户满意度。为此,民族文化产品营销企业应比照其他企业资产管理的方式来设计企业的客户资源管理方式,并将客户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资产来强化资金投入力度。民族文化企业应当采取决策树、神经网络算法、可视化技术来对既有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进行深度的数据挖掘,运用关联分析技术、聚类分析技术从中找寻出高价值客户群体。此举有助于民族文化产品企业建立起客户类型的马尔可夫转移矩阵,识别客户类别转移模式,然后从利用内设软件来向消费者自动推介产品与服务,提升营销者的营销效率。

作者:翁群芬单位: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小伟.文化产品市场营销中的促销模式定位及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