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十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十篇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8:58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1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任务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177-02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根本的问题,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方向,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方法。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与前提。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做好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首先明确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而明确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又必须先明确何为思想政治教育,所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的问题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根基。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与教育的含义

思想是一个具有多种含义的概念。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思想是指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也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是认识的一个飞跃过程。有时,我们也习惯把“理想”称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如思想。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的意义就更具外延性,它包括人们的思想认识、思想意识以及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意志等诸多精神因素的总和。换句话而言,凡是人的大脑对外界的任何反映,都能称之为思想。

“政治”与“思想”一样,也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一般而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源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所服务,是实现经济目的的手段。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的含义主要指的是人们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政治立场以及人们在言论与行动中所坚守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与政治方向是一致的,鲜明正确的政治立场就是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福利。所以,必须通过有感召力、有说服力、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自觉的努力为人民工作。

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却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则主要指的是教育的广义方面,即对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进行有目的的影响,以期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与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理解

一般而言,政治思想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概念是没有实质性的区别的,在我们党的许多重要文件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著作中,都使用过这两个概念。但无论是用哪一个概念,其基本精神都是讲党的思想教育工作和理论工作都要为党的政治任务所服务。政治思想教育着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则着重强调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以保证党的政治任务的完成与奋斗目标的实现为宗旨,以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和普遍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任务,以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内容,以充分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为目的,面对广大干部群众而进行的思想教育与思想转化工作。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含义中,我们就不难发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所以说,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是认清其目的与任务的根基。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任务的内涵和分类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活动,在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上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它是开展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依据和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通常可以分为直接目的、根本目的与最终目的三个层次。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则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这项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与承担的责任。与目的一样它也具有层次性,我们通常将其分为具体任务,基本任务和根本任务这样的三个层次。

就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任务而言,二者有着许多相通之处。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的亦即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就是对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也就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在这个意义上他与自身的基本任务是同等内涵的概念。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则是要通过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来解放人的思想,培养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在很大程度上讲,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之所在。如果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的(基本任务)和根本目的(根本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要达到的效果的话,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则外化成为它的宗旨即为党的政治任务的完成和奋斗目标的实现所服务。在当前形势下,也即是为力求国家稳定团结、深入进行改革开放,创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服务。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任务的价值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而目的与任务的确立则又处在一个先导的地位。恩格斯曾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借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为其活动的顺利开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还能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因为人一旦活动有了目的性,就难免不具有方向性与持久的动力性。其次一点,目的也为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成效提供了依据。目的即是活动所也达到的预期效果,当一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完成后,结果的呈现与预期效果的一比对就能衡量出该项活动的成效来。

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确立一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达成的实践。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开展与完成也是大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造就新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一个强有力举措。只有任务的顺利完成,才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并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奉献的忠诚劳动者,进而为目的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力量保证。

三、新时期、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根本任务)为确定一定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的(具体任务)指明了方向。所以现阶段,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要以造就一大批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服务的社会主义新人为根本,同时结合当前党所面临的形势与所要完成的任务与奋斗目标的实现而制定出具体的任务。

(一)加强形势政策教育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分析形势任务,制定实施政策,是一个政治组织的主要任务。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可以帮助党员干部群众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掌握政策。进而能够循着党的具体路线方针而努力奋斗。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集中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对于统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而团结奋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弘扬主旋律教育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要在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十四大以后,同志明确指出:“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要使之成为我们的主旋律。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建设和发展的实践证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是中国人民克敌制胜、实现民族复兴的法宝,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动力和源泉。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是我们党的精神实质,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国内外各种矛盾、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指针,也是完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定义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义

在《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问题》中指出,“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问题,动员广大干部和群众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革命目标努力奋斗。”张蔚萍教授2009年11月19日在河海大学所做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历史回顾”学术报告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治党治国的科学,是对干部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荆惠民主编的《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中认为,“一般而言,思想政治工作,是专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为引导和促进人们认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政治取向、政策主张而进行的宣传、动员、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及其科学理论。”袁礼周主编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理论基础》中给出的定义是:“思想政治工作是用无产阶级的政治思想、政治理论、政治观点,教育人民群众,解决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为问题,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当前和长远的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活动。”孙其昂教授在《思想政治工作学概论》中是这样定义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定政党或社会团体要求,有目的、有组织地采用多种手段对人民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育新人,动员大家为当前和长远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

邱伟光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给出的定义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塑造一定社会新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实践活动,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这个观点更多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教育内容。王礼湛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有组织地定向引导人们形成符合特定社会和时代以及人类自身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品格的教育工程。”陆庆壬老师在他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进而指导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陈秉公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是这样定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和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张耀灿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定义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性以及社会的需求,特性主要是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实践性。王勤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塑造人们的品德,进而指导指导人们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秦在东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中是这样定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社会政治集团或政治组织机构,为实现其特定的政治目标,通过一定的精神方式和相应的物质载体,对所辖区域内的民众施加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意识形态影响,使之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教育活动。”杨生平老师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理解问题》一文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个阶级或集团为了建立或巩固其政治统治而进行的符合本阶级或本集团根本利益的,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和宗教思想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教育。”郑永廷教授在论文中指出:“我们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作如下概括: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性、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主体性的增强,其作用越来越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多属性、多因素的特殊活动。”这个观点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变性、多属性、实践性和社会功能的重要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涉及不深。苏振芳老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可定义为: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进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这个观点与张耀灿教授的定义比较接近,但强调了更多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定义的特点

综上所述,专家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都给出了自己的定义,虽然在表述上有所差异,但是也有共鸣之处。权威观点存在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大部分学者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袁礼周、孙其昂、张耀灿、郑永廷、陈秉公、王勤、秦在东和邱伟光等学者都直接指明这一特点,而陆庆壬和苏振芳老师则用了“社会行为”一词,二者大体相差无几;第二,以内容解释概念的倾向,以陈秉公和邱伟光老师为代表,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的具体内容;第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特性,张耀灿和郑永廷老师都指出了这一特点。

近年来关于实践思想政治工作的称谓逐渐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研究会一直继续下去,就目前的一些研究成果来看,在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时,学术界仍然存在一些分歧,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探讨和磋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观点也有着相通之处,学者专家已经达成了基本的共识。

【参考文献】

[1]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7-28.

[2].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

[3]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1.

[4]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2.

[5]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理论属性

[作者简介]刘新庚,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高超杰,中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河南理工大学教师,河南焦作454000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4-0083-05

理论属性指的是学科理论表现出的内在联系性和逻辑性,是反映学科最一般、最本质的特性,是划分学科归属的根本标准。学术界对于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确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下属的二级学科曾有许多争论。有学者认为“这种划分存在逻辑上的不周延”。学科属性不清晰,势必制约学科的纵深发展。而回答这一问题,则必须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表现出的政治学、教育学尤其是德育学的属性特征;二是如何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属性:三是如何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的“中国特色”问题。正是基于这三个方面的内在逻辑,可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出更清晰的认识和界定。

一、从学科分类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属于软科学领域,是多科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

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托尼·比彻(tonyBecherl从认识论和社会学角度运用四个维度对所有学科进行了分类。托尼·比彻所讲的认识论视角包含硬,软(softversushard)和纯/应用(pureversusappli-ante)两个维度。硬/软维度是以学科领域的所有学者对某一特定的研究范式或理论体系的认同程度来描述学科理论属性的一个指标,认同度高,则学科硬度高、软度低;认同度低,则学科硬度低、软度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是在大量借鉴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这不仅有基本理论的借鉴与融合,还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的植入,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理论属性上是一门研究范式多元的软学科,不像自然科学领域内的交叉学科有着认同度较高的研究范式。多范式的问题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借鉴移植。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上述学科的结合部、交叉处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学术概括和规律的理论探究。这一形成方式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多科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的理论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的融合。“思想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思想观念的教育。“政治教育”是统治者向社会成员传播政治观点、培养政治情感、使社会成员形成一定的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理想,并达到政治参与和政治认同目的的实践活动。两者的融合结果,就是思想教育有了政治特别是主导政治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样融合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是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政治性的要求与人们的思想现实的差距只能靠商谈、对话和理性说服以达成共识。这种共识的达成是因为“对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共享信念——他们对话行动中提出的有效性主张的主体间承认所产生、甚至所强化的那种共享的信念——蕴含了对涉及行动之若干义务的默认。就此而言,这样一种认可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事实”。也即是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达成政治教育的目的。为实现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理论指导方面就涉及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作为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自然有了融合性的多范式的理论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融合。在研究者的视野中;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是有着明显的区分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文学科的核心是文史哲,对象是人文世界,人文世界具有精神性、意义性和价值性的特征。“研究人的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人文学科区别于社会学科的重要特征。社会科学旨在探寻社会规律,获得关于社会事务及其运动变化的知识,社会科学所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与效果;人文学科的旨趣在于探寻人的生存意义,表达某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为人的行为确立某种价值导向同。另外,国际上有四种比较权威的学科分类体系在社会学科(socialsciences)与人文(humanities)上有着清楚的分界。那就是认为社会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有时也起到连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作用。从研究对象上看,社会学科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的行为;人文学科研究人的文化生命,即人的本质。从研究作用上看,人文学科能够提供价值体系,对人的精神起根本作用,因而对人和社会似乎不具有明显的实际运用;社会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较为直接,如法学、管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借鉴的相关学科中,哲学、伦理学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则属于社会学科的范畴,教育学一般也归于人文学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既有人文学科的属性,又有社会学科的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人学范式走的就是人文学科的研究道路,社会哲学范式则是走的社会学科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学更多地关注的是社会政治关系和道德关系,更应该属于社会科学的领域,只不过它是带有人文学科特征的社会科学。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坚持了一条交叉发展的路径。交叉学科是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形式与重要趋势,也是科学深刻变革与日益丰富的表现,是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学科,学科之间的融合是通过交叉来实现的,学科交叉是新兴学科产生的必然途径。进入20世纪之后,由两门学科交叉产生的学科不断出现,跨度也越来越大,也出现了三门以上学科交叉的新学科,如医学化学地理学、物理生物化学、教育社会心理学等。按照交叉程度可以将交叉学科分为六种类型,即比较学科、边缘学科、软学科、综合学科、横向学科、超学科或元学科[91&80-82)。思想政治教育学最初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科学化而形成的学科,逐渐与政治学、教育学和伦理学等交叉融合,又大量借鉴了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概念。从交叉程度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属于边缘学科和软学科的层次,但尚不能达到软学科要求的以管理和决策为重心问题的层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具有软学科特征的交叉边缘学科。

二、从价值取向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指向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是服从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应用性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理论教育和课程设置都是围绕主导意识形态的需要展开的。“在正式课程方面,意识形态试图回答这类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对谁最有价值……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常常是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形成课程。”[10w172)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践回答。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在本质属性上反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科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而诞生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理论宣传、理论教育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早在1847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章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宣传工作”的概念。并要求大家要有“革命的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他们也规定了理论教育的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和具体形式,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也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列宁提出了“政治教育工作”的概念和“灌输理论”,指出“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共产主义者”。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则成了学科建立的直接理论依据。提出:“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武装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完不成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生命线。”“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问题提上日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得以建立。这一阶段,我们党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从经验总结到理论建构的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更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了新时期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也是顺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的理论成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灵魂的学科。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直接的理论依据,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和实践创新。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根本理论依据。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也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架构,塑造着学科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体来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肯定了思想意识和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证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地位;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则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的确定依据;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告诉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众多理论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学科建设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宗旨的重要原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人学研究范式建构的重要理论依据。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论述构成了学科的直接理论依据。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我们党也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概括为认识和改造世界:邓小平指出是培养四有新人;另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灌输”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关于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论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要齐抓共管的思想等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来源。我们党近年来出台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更是继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也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理论研究的直接理论依据。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坚持全面发展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人应有的本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学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深入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二是深入研究社会思想意识的变动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引导人们形成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其理论出发点和价值追求都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只能在共同体中才能实现。因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能力的手段……个人才能有个人自由”。这一思想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目标。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更是鲜明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从以上经典论述可以看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命题和价值追求,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思想政治教育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作为学术诉求,是从实践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具象化,也是其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科应有的学术价值取向。

三、从比较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向度”的意识形态教育类学科

国外也是有意识形态教育类相关学科的,如宗教学科、公民教育学科等等。而作为独立学科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有。我们可以称之为是学科研究取向上的“中国向度”,意思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科存在的意义主要在于结合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实际,指导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并获得理论上的创新成果的意识形态教育类学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这里主要指“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理论属性上的“中国向度”主要源于以下两点:

(一)德治传统是学科“中国向度”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社会的思想文化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思想为代表伦理型文化。道德理想的播化成为社会秩序建构与维护的关键性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这种思路在治国主张上的体现,就是对“德治”的肯认与推崇。统治者的道德成为德治是否顺利实行的关键环节。圣王和君子作为儒家思想的理想人格,居于社会政治生活和道德生活的核心,这就创设了政治生活与道德生活相统一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得“内圣外王”成为儒家人格修养的纲领性要求。由此推演出“三纲八目”的修养途径和慎独的修养要求,目的在于塑造道德上成“圣”而政治上“王”之的理想政治人才。因为没有法的约束,过分强调道德的自我调适能力,儒家的德治最终发展到了“人治”。同样,法律如果失去道德性,将不成其为法律,而是对人性的亵渎。法律的制定必须要求相应的道德基础作为基本价值取向,这也就是西方的法律都不与《圣经》道德相违背的原因。我们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自然也要符合我国的德治传统倡导的伦理道德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尽管在理论基础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但它厚植于我国深厚的传统“德治”文化的土壤必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理论的契合,深受传统德治融“政治”于“道德”,以“育德”而“为政”思想的影响,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政治类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或许也可以看作儒家“内圣外王”学的现代性表达,“内圣”讲的是思想道德的塑造与修养,“外王”讲的是政治实践,“内圣外王”学的核心是道德教化和政治实践,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学科的理论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集体智慧结晶,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政治和思想财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概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设与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大体上是同步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意识形态性的时代特征就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04年,党中央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并在随后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六个二级学科,将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其实质也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统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形成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奠定学术基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产物,它直接的理论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中国向度”主要指学科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建构。然而过分强调“中国向度”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一样。由于缺少自觉的比较和对话的维度,结果会把“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政治教育变成只有“中国特色”的“自说自话”的体系,最终走向封闭僵化的学科道路。因此,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国际视野是学科建设的自觉追求和重要命题。

首先,从实践理性层面上,要确立全球化语境和国际视野中的中国问题视域。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各种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呈现出复杂联系和共性特征,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本土性问题同时也成为世界性问题,任何世界性问题都同时也表现为本土性问题。就我国现实来说,经济问题都会在社会思想政治领域有所反应,而价值问题、伦理问题、政治问题更是直接地影响着人们思想意识变化。西方发达国家所经历过的现代和后现代的问题,我们正在不同程度地体验或面临;我们在发展中所成功解决的实践问题和路径探索、理论创新都不是孤立层面的“中国特色”的问题,而是国际视野中的具有“普世意义”的中国问题,是与全球性问题相互交织的中国问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实践经验既是中国的财富。也应当成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共享的精神财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应当从这样的高度和视野来审视中国问题,设计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对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政治问题进行总结和升华。

其次,从文化精神层面讲,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应该在开放交流中碰撞交融。以此为新的契机形成新生的文化精神更能丰富普世价值的现代性内涵。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不可能在文化世界里唯我独尊。它既然是一种文化类型,就必然有着自身的优势和弱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我国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文化诉求不能只停留在强调自身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的城堡里,而应该以更加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走出去,广泛开展与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热点的对话碰撞,努力对全球范围内思想文化领域的焦点问题作出“中国回答”,由此获得一种包含着中国文化价值的世界性的文化精神。这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所应该具有的文化底蕴。否则,只讲究中国特色、中国元素而不能在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中占有一席之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科存在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和力量就显得微不足道。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4

论文摘要:中美两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各自社会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都设置了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将这两个典型国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这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有益处。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扩大和深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国家为了使国民适应现代社会尤其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国家从本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国情出发,采取了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丰富多采的面貌。高等院校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关系基础上的社会组织机构,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点及品德的形成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把高校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中国、美国尤具代表性。美国作为现代西方国家的代表,是政治、经济都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中美两个典型国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这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有好处。

一、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

(一)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

1.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

社会主义中国非常重视高校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观点及其品德方面的作用,把高校看做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www.133229.com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坏关系到学生能否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能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教育学生,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中国高校通过系统的思想理论教育、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正确认识国内一系列重大问题,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培养共产主义道德,确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各级高校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及集体风气的培养,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活动都从培养造就人才出发,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各种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二)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没有一个“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等学科意义上的名称外,具备包括队伍、理论、职能、系统等一切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在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历史教育等名义下进行了大量的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美国高校普遍要求学生必修的人文、社会、管理、经济等课程中都大量渗透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同时,其高校普遍开设的公民教育、大学新生人学教育等课程与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类似。在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政治课程起着主要作用。从课程内容上看,基本上都是从唯心主义观点出发,为资本主义辩护,将“西方生活方式”理想化,向青年学生宣传资本主义的神奇。同时,竭尽全力歪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实践。

美国高校通过具有适应兴趣、自愿主动、丰富生动、寓教于乐等特点的课外校外活动,向学生灌输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在美国社会牢牢扎根,造就了强烈的公民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但是,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是维护其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因此,无论是美国人的公民意识、还是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毫无疑问地都反映了美国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培养出的个人主义者必然反映出理想淡漠、享乐主义等消极的一面,其爱国主义也必然渗透了霸权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的因素。

二、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

中美两国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相差甚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在理论基础和培养目标上尤其明显。

(一)理论基础的根本不同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先进、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的。而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政治社会化”为理论基础的。

1.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三部分构成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部分有机地构成了现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遵循这一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这三个部分完整、系统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这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为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更为丰富、坚实的理论基础。

2.政治社会化理论对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

政治社会化理论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性内容,事实上充当了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统治阶级通过传播政治文化,进行公民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事实上,资产阶级学者对政治社会化过程的研究,就是为了给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各种依据,从而使资产阶级有效地实行社会控制,最终达到确保资本主义社会长治久安的目的。

美国十分重视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稳定发展,重视国策、政策等政治输出的条件和稳定性。并且把人的政治社会化工作从儿童教育做起,从父母的示范作用和家庭的良好教育做起,尤其强调高校的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突出地位。将这一理论运用到美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少年进行政治社会化的教育,传播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是极为有效的。

(二)培养目标的根本不同

因社会政治制度和国情的不同,中美两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两国都要培养符合本国现存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要求的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中最积极、最富有创造精神的因素。青少年作为各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于国家的独立与完整、生存与发展尤为重要。

1.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归根到底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四有新人”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胡锦涛同志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在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培养具有和谐意义的优秀人才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培养目标

2.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美国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称呼,只有打着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之名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时的教育活动,因此在培养目标上也表述各异,但其实质都一样,即培养道德上成熟且具有民主理念和民主行为的公民。这也是和美国社会的基本思想、基本价值观紧密相连的。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培养的人不仅包括诚实、守信、勇敢、勤奋等一般的道德品质,而且特别强调美国社会的价值观。美国自认为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自认为其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是世界上最优秀、最先进。为了维护这种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美国不仅把对它的了解当作基本的道德素质来培养,而且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培养民主公民。可以说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把道德目标与政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把道德目标作为政治目标的基础。

美国把培养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成效与问题共存。一方面,它使个人主义价值观牢牢扎根、造就了强烈的公民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政治冷漠、信仰危机、阶级对立等社会问题。究其根本,这是由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所决定的。不合理现象只有在不合理的制度消灭后才能消失。

(三)实施方式的根本不同

1.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式

在长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式上,中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施方式。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便明确方向,使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具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更要联系实际,反对本本主义、主观主义,反对任何脱离实际的行为和倾向。

第二,教育与利益相结合的实施方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把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把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结合起来,把思想问题、思想教育与具体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第三,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预见性。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另外,还要准确地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在前面,不做事后诸葛亮。

第四,身教重于言传。教育者必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任何事情从自身做起。只要这样,才能引导受教育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解决好现实的思想问题。

2.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式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向采用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方式。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来主张传授和灌输,即认为思想、道德、政治等价值观的形成,需靠外部的力量,这又被称之为直接方法。直接方法包括口号、规则、信条等。它还鼓励受教育者学习和了解价值观念,即注重启发式教学,强调激发内在的主动性,这又被称之为间接方法。间接方法包括利用各方面的活动进行引导。

在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这两种方法交互使用,发挥出很大的作用。这些实施方式有很大的隐蔽性,造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从来不搞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与宣传的错觉。

三、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一)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西方发达国家曾因片面追求高科技而忽视青年人的人格教育,造成公民道德败坏、家庭崩溃等社会问题,现在美国已采用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汲取其教训,加强对社会成员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注重教育效益的研究。

(二)坚持“意识形态化”,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导向

美国旗帜鲜明地宣扬本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宣传资本主义如何优越,宣传自己的资产阶级民主建国理念。所以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题中应有之义,绝不能忽视。中国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并且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含义,坚持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的理论基础和先进性的培养目标。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和平演变。

(三)将高校德育重点转移到发展道德思维和培养道德能力上来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5

关键词:正名;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8-0161-05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到现在已经历90多年。90多年来,我党对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十分重视,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外开放事业广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当前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问题,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与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良好氛围,是摆在我党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伟大任务。因此,科学地挖掘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并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

随着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于2005年的设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相继成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在今天的学术界,思想政治教育又成为了热门话题,似有成为某种特别的“显学”的倾向。然而,在这种貌似学术繁荣的背后,却隐含着这样一种陷阱。即某些研究者急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进行淡化处理。或试图以某种价值中立的名义来祛除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的政治色彩。

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认真地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问题”,即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名”问题,“名正”方能“言顺”,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都应该依据于某种恰当的理论逻辑起点与深层的概念内涵。唯有特定的理论梳理与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实效性”与“长效性”方可得到逐步的解决。而为了求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名”真实意蕴,我们首先需考察学术界对何为“思想政治教育”都作了哪些定义。

通过我们对国内十二种文献综合比较分析。发现这些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展开论述:有以功能角度而言,如陆庆壬、王勤、苏振芳主张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特定目标的实现。思想品德的转变与指导实践行为”为核心;有以内容的角度而言,如陈秉公、邱伟光与教育部思政司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有以目的的角度而言,如袁礼周认为“解决问题,提高能力,为当前和长远目标而奋斗”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有以主客体价值关系而言,如张耀灿、仓道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在于主客体需要的满足;有以目的与内容相结合的角度而言。如孙其昂认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育新人,动员大家为当前和长远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议题。

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从多维度展开了争鸣,没有形成绝对一致的意见,但这并不代表着这个领域研究的弱化。恰恰相反,多样化的探索正说明学者们对基本概念,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元问题的充分兴趣。正所谓“名正言顺”——展开对这个学科的本质内涵的探究,离不开概念的逻辑起点。

二、“思想”与“政治”的“教育”抑或“思想”的“政治教育”?

我们党在开始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之前,经历了一个长期的酝酿和成型的过程,就一般而言,我们将之归纳为:政治工作(教育)一思想工作(教育)一政治思想工作(教育)一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这四个主要阶段或环节。

早在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开始以“政治教育”或“政治工作”作为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名称之一。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经过政治教育,红军都有了阶级觉悟”。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

开,会上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这说明“政治工作”作为我党的重要理论教育手段,已是比较成熟了。列宁曾指出:“对人民进行政治教育——这就是我们的旗帜,这就是全部哲学的意义。”政治工作和政治教育对于任何一个政党而言,都是首要的工作任务,这个概念的提出与运用,对于从事党的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带来的极大的方便。但同时,当政治教育与政治工作被广泛地运用于一般性的场合和领域时,其概念的明确性与范围的确定性,则显示出其比较局限的一面:思想政治工作,首要的和主要的是一种思想教育与思想工作。

鉴于政治工作与政治教育的局限性,思想教育和思想工作是作为对前者的补充而提出来的,是对前者的深化与推进,因为政治教育的首要方面是思想方面的教育,正如所说:“要以思想教育为主”,而列宁也认为:“一分钟也不要忘记政治斗争,不忘记用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教育整个工人阶级。”政治斗争依据的是思想的教育,因此,思想工作对于完成政治任务具有中心环节的作用。但是,政治思想工作在实际的运用中所存在的不足,一方面是由于政治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另一方面也由于特定概念具有“包打天下”的雄心。将政治与思想的关系作一个调整,即将思想放在政治之前而成“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这一概念,原来作为一个词的政治思想,现在则成了两个词:思想与政治,而我们以为,要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并不能宽泛地界定:“由于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在内容上有交叉,就使之成为一个浑然一体的概念,从而增加了所能概括的内容范围。因此,不仅包含了政治工作中的思想工作,包含了政治工作之外的思想工作,而且包含了政治工作中的非思想工作,并且突出了思想工作的政治性。”这个解说,将凡属于思想教育范畴与政治教育范畴的内容皆涵括在内,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家族的日益庞大与繁杂。从过去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扩展到纪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甚至当人的心理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又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其中,这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本质内涵在理解上存在着差异,也在于对实际“思想政治教育”所承载的任务过于庞杂所致。但是,不管实践中我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充满多少的期待,或是基于其过于庞杂而导致实效性的可能缺失的认知,进一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本质是很有必要的。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个存在着诸多争议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即是思想政教育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是其价值规定与根本指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基础的、根本的意义。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其“政治性”,即思想教育中的政治立场。

要认清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基于其“政治”的属性,就首先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的来源及其含义,孙其昂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源自社会系统中的政治价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定性:首先,政治观念是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理论与价值观。统治阶级思想在社会思想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也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精神内涵。在这样的社会中,支配人们行为的是思想意识,也就是政治价值观决定和支配的行为。其次,政治关系体现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作为上层建筑构成要件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反映了一种社会关系,即是统治阶级思想与被统治阶级思想、统治阶级内部思想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调节政治思想关系,对政治关系的协调发展贡献精神手段,另一方面也从属于社会实践活动,倚重于政治关系。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导向其成为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的一个必然结果,而政治制度又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与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作为我党理论建设的一个文化传统,是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延伸与具体体现。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倚重政治权力的运行。而具有真理教育与政治权力的双重力量,是政治权力的教育领域的延伸。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以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所蕴含的本质属性在于“政治性”,而这种“政治性”禀赋,就其根本意义上而言,在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必须保持与党的中心任务、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基础上。而且,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层面的政治与教育的结合,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教育活动,是观念世界的政治灌输与改造活动。

因此,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思想”与“政治”的教育,而是“思想”的“政治教育”,换句话说,也就是“思想”的特定“意识形态教育”。我们以这种构词方式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是多此一举,或是概念上的倒退回“政治教育”的阶段呢?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我们认为,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思想”层面的教育活动,在于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根本上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心灵世界的,而不是外在物质世界,因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观念的传达,而不是“物质”的给予,虽然,“精神”的能动作用能够引起“物质”的变化,但这并非“精神”与“观念”的自有属性。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分包容,将是导致其实效性、长效性在逐步丧失的重要原因,因为,不同范畴的教育内容。具有不同的教育手段与教育规律,强扭一种方法、一种方式、一种模式的教育,必然导致针对性的下降乃至最终丧失。“思想”的“政治教育”既保证教育对象的单纯性:“思想世界”,也保障教育的价值判断的“政治性”,是根本性与价值性的有效统合。

最后,“思想”的“政治教育”为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的教育与建构提供了正当与合理的出口,既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正本清源”,也为“意识形态”的科学创新发展,保障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思想”的“政治性”教化是“意识形态”构建的首要任务。

那么,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

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

要准确地理解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首先需要明晰何谓“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一词最早在19世纪初由法国哲学家特拉西(destuttdetracy)提出的,用以指称“观念的科学”。特拉西认为,作为观念学的意识形态,其主要的任务在于研究认识的起源、界限和认识的可靠程度。除了理论上的、哲学认识论上的意义之外,特拉西还赋予了意识形态学说以实践的意义:作为一切科学的基础,意识形态是负有社会使命的,它的目标在于为人类服务,甚至拯救人类。基于这一主旨,特拉西和他的信徒们曾设计了一种国民教育制度,以期把法国改造成一个理性的、科学的社会。自特拉西提出“意识形态”这一术语后,西方社会首先开始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比较系统阐述,如:德国哲学家卡尔·曼海姆撰写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阐述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理论之间的相似性,并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对意识形态的含义、类型进行了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方式”,并将“意识形态”区分为两种情形:即“特殊的”(特别的)意识形态和“整体的”(总体的)意识形态。

但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并没有明确界定“意识形态”这个概念。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也没有专门解释过这个概念,即使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阐释意识形态的专著里也没有概念式的注解,只是在恩格斯致弗梅林的信中提出“虚假的意识”的说法:“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有意识地、但是以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行动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恩格斯:《恩格斯致弗梅林》)

而就一般的西方学者而言。他们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和把握主要分成两种用法。

其一,是以“中性化”的态度来概括意识形态含义。如:《布莱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认为:“意识形态是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观点的表达形式,它以表现、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的方法来形成、动员、指导、组织和证明一定行为模式和方式。并否定其他的一些行为模式和方式。”哈里·约翰逊认为,意识形态被运用得最为广泛的定义,是指构成一种社会政治纲领的整套主张、理论和目标。美国哈泼·科林斯出版社出版的《美国政府与政治》辞典对意识形态作了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观点就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关于人与社会本质的政治信念的综合体系:是一种最好生活方式和最佳社会机构安排的观念的有机集合体。《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的一种形式。其中实践的因素与理论的因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观念体系,旨在解释世界并改造世界。”从上述学者对意识形态的分析可以看出,他们把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实体性概念,认为意识形态是信条系

统或信念体系,是一定阶级和利益集团的政治主张和理论体系。其二,是以“否定”和“贬义”的方式来解释意识形态概念。如:法国政治学家莫里斯·迪韦尔热在《政治社会学》一书中认为,意识形态是“解释一个社会的系统方法”。并强调,意识形态“是一种维持或摧毁、维护或批判一种社会所采取行动的依据。”美国学者阿瑟·施莱辛格认为,意识形态“指的是以组系统的僵硬的教条和信条,人们根据这些教条和信条试图了解世界,并试图保存或改变整个世界。”在全球化浪潮下西方出现了所谓“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意识形态观,并以此为基础来解释意识形态。20世纪50年代以来,“意识形态终结论”之争一直持续不断。在“终结论”的争论中,就包含着对意识形态含义的不同认识,正如美国学者西摩·马丁·李普赛特在其《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中指出的:“大体上说,关于意识形态终结的分析是否正确的激烈论战,是围绕‘意识形态’一词的不同含义展开的。”从法国雷蒙·阿隆的《意识形态的终结》(1954年)一文,到美国丹尼尔·贝尔的《意识形态的终结》(1960年)一书,再到美国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1992年)及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996年)等,他们总体上声称意识形态,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乌托邦,是一种“欺骗”和“杜撰”,是“虚假的观念和意识”等。

1964年埃利希·哈恩在《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一文中认为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或术语很可能在双重含义上被运用。一方面,它被马克思和恩格斯具体地理解为虚假的意识的标志;另一方面,它被马克思主义和其他一些人的文献中,它主要是作为一个阶级的社会意识的总体概念而出现。”p·c·罗兹在《意识形态概念和马克思的理论》一书中认为:“马克思已经把意识形态理解为‘虚假的意识’,也理解为‘形而上学’和‘宗教’的整个‘上层建筑’”这二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专家都认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具有否定性,是为“虚假的意识”,可以说是非常切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本义,因为恩格斯在弗·梅林的信中就曾直接地道出“虚假意识”的说法。从否定层面来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也就真正地掌握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核心主旨。

但是,我们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与恩格斯所运用的“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概念,实际上,他们是基于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与虚假性揭示的前提上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无疑是以真实世界的实践学说为基础。反映人类生产活动与思想认识发展的科学规律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真实性。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意识形态作为对资产阶级的批判武器是不能普泛至马克思主义范畴,列宁批判了伯恩斯坦制造的所谓“意识形态与科学分界”,指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与真实性,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贡献。以此,著名学者邢贲思认为: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中的一部分,并属于社会意识中层次较深的具有理论形态的这一部分。俞吾金也认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是“在阶级社会中,适合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

此外,宋惠昌、刘建飞、朱兆中、李英田等多位学者与上述两位一样,都比较一致地认为,意识形态是作为一种特定目的、特定团体的某种社会制度、阶级理论与观念系统的综合物体。他们普遍认为,意识形态是“政治性”话语方式的独特路径。但是,当我们进行中西比较时,就会发现,意识形态实际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意识形态一种类型认为,这种意识形态实际上相当于与物质世界对应的精神世界或精神文化和思想观念:另一种类型认为,这种意识形态是为某一定的阶级和利益集团的自身利益需要而表达出来的价值观、思想和主张。从狭义的意识形态来看,它实际是指一定社会制度下的统治阶级和社会集团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提出来的思想体系和理论主张,这种狭义主张,实际就特定的“政治性”话语的掌控方式,而且通常是为“统治阶级”的特有宣传手段。

意大利共产党领袖、著名的理论家葛兰西通过区分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提出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即相对于政治社会的“政治领导权”和相对于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或

精神的和道德的领导权”。后者的实质就是意识形态领导权,而这种领导权在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教育关系,是靠先进的知识分子批判旧的意识形态并传播新的意识形态的方式来实现的。葛兰西说到:“这种批判使旧的意识形态已拥有的重要影响的分化和变化的过程成为可能。先前是第二位的,从属的或甚至是附带的东西现在变成了主要的东西,变成了一个新的意识形态的和理论的复合体。”正是通过教化的落实转化了新旧意识形态,使无产阶级掌握了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进而完成政治领导权的夺取。葛兰西依据政权建立的过程。区分两种领导权,但在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中,是无法分离这两种领导权的。因此,“政治领导权”与“意识形态领导权”在思想政治教育看来,就不可避免地需要统合二者,也就是“思想”的“政治教育”,而这种教育即依据“政治领导权”的必然出发点。

思想政治教育从产生于“政治工作”的历史,就注定了其最高宗旨不是致力于获取知识世界的境界。思想政治教育从显在层次的意识到潜在层次的意识都渗透着“政治性”意识形态的空气,那种以为可以脱离特定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幼稚、荒谬,而且需要全面地批判。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6

关键词: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模式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3―0056―03

改革开放以来,公民教育研究历经艰难的复苏期、现实的诉求期和道德化时期,现处于精细化发展时期。公民教育是一个论域还是一个学科?如何处理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现行学界主要有“转型说”、“融合说”等。这是一个学理研究不足的课题。本文认为公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一个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属性的重要部分。这要从国民教育和国民思想政治教育说起。

一、国民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部门

当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诸多部门,如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等。国民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所有部门,面向全体国民,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性部门。

1.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

以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标志,西方结束了三十年战争,形成了近代民族国家体系,民族国家间的竞争将主要采取和平的手段。国民教育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基本手段,各民族国家纷纷诉诸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在论述经济学说的同时细致地探讨了国民教育问题。他认为国家应当提供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他在阐述社会分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时,指出分工带来的弊端,论述了实施国民教育的必要性。其国民教育思想中较有特色的部分是主张国家强制性地开展国民教育,为实现这一教育目标,他主张国家必须在各教区、各地方设立实施儿童教育的小学。斯密的国民教育说在一定程度上为受教育权,尤其是为义务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与英国国民教育理论发展同时,法国的国民教育理论也伴随其国民教育实践发展起来。拉夏洛泰、杜尔阁、米拉博等相继对国民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主张建立一个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为法兰西国家的强盛培养合格的国民。这些作者都主张学校由国家办理,对所有国民实行一定程度的免费教育,按国家的智力和道德标准塑造国民。

国民教育理论是一系列教育思想和观点的总称,它包含了政体教育论、人的性格形成论、国家教育论、民族教育论等观点。从这诸方面的内容来看,国民教育的特征主要有普及性、民族性、世俗性、基础性、时代性。由于近代工商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国民教育的内容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既包括德育、智育、体育,还包括一定程度的美育和劳动教育。但这些教育的灵魂是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目的是培养资产阶级统治所需要的管理人才和劳动工人。一开始的思想政治教育蕴含在国民教育其他内容之中,具有潜隐性,但随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成熟,思想政治教育从国民教育的其他内容中相对独立出来,进行单独实施、集中进行,这就是国民思想政治教育。

西方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形态是宗教教育、道德教育、政治社会化等。在有着基督教传统的英国,宗教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有特色的部分。1944年教育法规定,学校有义务实施集体礼拜和宗教教学,宗教课的时数在不同学校有不同要求,小学的宗教课时数比算术课时还多,比自然课的时数甚至多3倍。随着宗教影响的减弱,英国思想界和教育界中“由道德教育解决道德问题”的观点逐渐确立,一些大学相继成立专门性的道德教育研究机构,如牛津大学的“道德课程发展课题组”、莱斯特大学的“社会道德教育中心”等。德国的政治养成教育十分典型,受到德国社会的大力支持,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均设有政治养成教育中心机构,“联邦德国从事政治养成工作机构的名册足有五百多页”。美国的政治社会化在西方政治教育方面独领。西方的国民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分门别类的形式进行,与我国的整体性进行有别。

2.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门归属

中国近代也有国民教育及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及实践,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揭开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一页。基于当时的国情以及党成立初期的情况,党不可能在全国展开面向全体国民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从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开始。伴随第一次国共合作,黄埔军校思想政治工作展开,我党有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在以后的岁月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军队中展开,形成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我党在解放区还进行了动员农民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从建国开始,我党才有面向全体国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学界对部门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归类,张耀灿教授认为主要包括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职工思想政治教育、非公经济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等部门。这些部门还可继续拓展,但这种列举式的做法很难穷尽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门,这些部门之间关系也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如同法律的部门有刑法、民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等部门一样,在这些部门之上有一个总揽所有部门法的母法――宪法一的存在,否则这些部门法很难构成一个内部和谐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也一样,有一个贯通所有部门的国民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存在,国民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部门统一起来,并赋予新的精神。

国民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部门,这个部门的特点主要如下:第一,国民思想政治教育面向所有国民,培养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一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不同的受教育者有不同的层次要求。对统治阶级的先进分子要求系统掌握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培养统治阶级的接班人;而对本阶级的普通成员则只要求形成基本的阶级意识,达到阶级自觉;对于被统治阶级则只要达到认同现有阶级统治即可,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第二,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用统一的思想政治观念整合所有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一国思想政治教育有诸多部门存在,但统整这诸多部门的是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这些教育内容对所有其他部门都是通用的。不论哪个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些都是统一的要求,也正是这些基本内容为各部门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第三,国民思想政治教育弥补部门思想政治教育列举式的不足。当代中国的部门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党内、军队、学校、职工、农村等领域。而国民思想政治教育则具有弥补这一漏洞的作用,它面向所有国民包括流动人口、留守儿童甚至乞丐等,把难以列举的领域涵容进去,确保思想

政治教育覆盖整个社会。

二、公民教育是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的确立是国民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成熟的标志。当今世界各民族国家普遍确立了公民教育目标模式,但这一目标模式的确立却经历了艰苦的探索。

1.西方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模式的确立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模式即培养目标的具体展开,它具有价值性和可操作性。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在确立其目标模式过程中做出了积极探索,也付出了惨重代价。英、法、美诸国还较顺利,其中“美国从建国之初就十分重视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支撑美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石,承载着培养美国民众国家精神、民主价值观念和公民意识的历史使命。”德、意、日三国的国民思想政治教育却走上了弯路。近代德国建立了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德意志帝国,民族主义教育得到推崇,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教育。直到二战后,德国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重新确立为公民教育。日本的国民思想政治教育从明治维新始,1890年,明治政府以天皇的名义颁布《教育敕语》重申日本的教育是把培养忠顺天皇的臣民作为首要目标。昭和前期(1926-1945)日本帝国主义法西斯化,国民思想政治教育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日本政府和军部为加紧向外发动侵略战争,把国家置于军事控制下,其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为培养“尽忠报国”的忠良国民。二战后,针对日本侵略战争的起因,美国和反法西斯盟国责令日本禁止军国主义教育,强令教改。1945年9月成立公民教育刷新委员会,以公民科代替修身科,从此日本的国民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走上培养公民的轨道。

2.公民教育的现代属性

各国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经过长期探索普遍把培养现代公民作为目标,这是由公民教育的价值属性决定的。这一目标确立的过程就是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属性日益彰显。这种现代属性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人之主体性的张扬。公民概念产生于古希腊,但近代对公民概念的使用不是对希腊城邦国家那种“公民”称谓的简单重复,而是有了质的飞跃,体现了对人的发现、尊重,人之主体性得以觉醒。法制教育是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是法律关系的主体,既是宏观主体又是微观主体。公民一出生就有了公民身份,这是一个法律事实。在此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公民教育,公民身份向公民意识转化,人成为能动地维护自己权利的主体。成熟的公民并非伴随公民身份自然诞生,要经过长期教育生成公民意识之后公民才真正生成。第二,权利意识的发展。所谓公民教育实质上就是为现代社会和国家培养现代公民的教育,权利观念与责任观念相比是首要的。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理论主要基于民族主义立场,是一种国家本位的公民教育,强调个体对于国家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随着人权意识的普遍兴起和现代国家职能的转变,公民教育观念由国家本位转向公民本位,从单纯强调义务,走向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现代公民教育就是要塑造现代社会的权利主体。第三,类意识的觉醒。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如何培养适应全球化进程的具有国际观念和类意识的公民成为各国面对的重大课题。世界公民概念的提出要求现代公民教育不但要立足于本国而且要有全球意识。这种教育的实质是以“个人――社会――国家――世界”四者关系为中轴的教育,体现时间演进与空间扩大的一致性。

3.我国公民教育目标模式的确立

我国全面系统的国民思想政治教育从建国开始。其目标演进经历了几个阶段。在谈到教育方针时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表述实际上形成一个目标模式,提出了“二有”问题,即“有社会主义觉悟”和“有文化”,但这“二有”限定的是“劳动者”,而不是“公民”。“培养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建国后又一常用的提法。这里提出“红”和“专”的问题,但限定的是“接班人”,仍然不是“公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邓小平提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目标,这一目标实质上构成新时期国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目标模式。这里的“四有”是在前面的“二有”基础上发展而来,但从“新人”到“公民”的演化仍然需要一个过程。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是我国首次明确提出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目标模式。1995年2月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指出“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此乃“四有”公民目标模式在中学的具体化。2001年2月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公民教育目标模式在公民道德教育领域进一步具体化。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使公民教育目标模式在公民意识教育方面得到深化。总体来讲,自1986年确立公民教育这一目标模式以来,这一模式伴随时展,逐步走向具体化,可操作性愈来愈强。

三、考察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意义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无论在实践领域还是在学术领域都还未理清。把二者关系梳理好,让二者各就其位,不但有利于教育实践运行,而且有利于学科建设。

1.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公民教育的实践运行

如何加强公民教育?这在实践上是一个难题。学界对此已有论述。第一,转型论。有论者在借鉴德育向公民教育转型的基础上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向公民教育转型,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在公民教育上。论者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已显了其局限性。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转变理念,确立‘公民教育’的基本定位,实现向‘公民教育’的转轨。”本文认为,中小学德育的对象是没有职业定位的学生,培养“四有”公民是中小学德育的基本目标,但大学德育的对象是将要走出学校的准职业人员,把大学德育的目标定位在公民教育上就不妥,如军校学生的德育目标就是培养军人,公民教育不能涵盖。社会上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很多,不是公民教育所能涵容,如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党员。故把“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在“公民教育”上,促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是不妥当的。第二,融合论。该论认为应该把公民教育内容融入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灌输为特征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遇到了挑战,因此,必须推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新的方向发展。而现代化的公民教育构成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内容。”公民教育应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这是一定的,但如何融入则是一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

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教育显然与这五项教育内容不能并列。

本文认为,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公民教育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一个基础性部门,与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等部门相同。但这是一个特殊的部门,公民教育的要求贯通所有部门,又是这些部门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的基础。也就是说,中小学德育应主要进行公民教育,目标就定位在公民教育上,但高校德育的对象是处于学生与职业者的过渡阶段,公民教育仍然是基础,但应分学科、分专业进行职业定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法学专业的学生应接受司法职业道德教育,师范院校的学生应接受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等)。社会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分部门进行(如党内、军队、农民、企业等),同时还应以全社会为范围进行公民教育,向诸部门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公民教育精神。在部门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覆盖的社会领域,公民教育应查漏补缺,覆盖全社会。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公民教育部门的基础性。

2.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分支学科建设

按照张耀灿教授的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分为基础理论分支学科和应用理论分支学科,而应用理论分支学科又可按不同职业群体划分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职工思想政治教育、非公经济思想政治教育、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等等。按职业群体来划分的分支学科很难穷尽所有职业,且现代社会职业部门十分繁多,应用理论分支学科也不可能把每一个职业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建设一个分支学科,需要一个统领这有限分支学科的学科,它就是公民教育学科。但公民教育的研究现状如何呢?它的学科归属是什么?学界仍未成定论。黄崴、黄晓婷认为我国学界从不同角度开展研究,形成了哲学、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全球化视野的公民教育观。m哲学视野的公民教育观受其哲学思维影响,不同的哲学观形成不同的公民教育观;法学视野的公民教育观对公民提出的是基础性的要求,即作为个体的人成为公民的基本条件和底线要求;伦理学视野的公民教育观强调增强公民道德意识,成为积极意义上的好公民;政治学是最早开展研究公民教育问题的,其研究成果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社会学构成公民教育研究的一个现代视角,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公民社会;从心理学角度看,现代公民意识的产生体现了人们由传统性人格向现代性人格转变的过程;全球化的推进,要求培养适应全球化社会的公民,故全球化也是公民教育研究的现代视角。总体来讲,多学科领域展开公民教育研究,形成了多元的公民教育观。

本文认为,公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应用性分支学科,这个学科的名称可以命为“公民教育学”。这样的定位理由如下:第一,这种定位解决了公民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问题。我国的公民教育研究不同于西方的公民学,由于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必须寻找它的理论基础,只有这样,学科才有坚实的根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公民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公民教育的理论构成其直接理论依据。而当前中国学界关于公民教育的研究尽管形成了多学科视野,但由于理论基础的不自觉,造成公民教育很难作为一个学科而成长起来。第二,这种定位解决了公民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公民教育研究需要而且已经形成多学科视野,它的学科性质即综合性应用学科,这种学科性质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样的。当前学界形成的多学科视野并不能说明公民教育没有自己的学科归属,而只能说明公民教育学科性质的综合性。第三,这种定位也解决了公民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公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公民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公民教育规律。公民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一致的,即以阶级分析法为统领的社会科学方法与以人学辨证法为统领的人文科学方法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刘争先.改革开放以来公民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科

学研究,2009(12):23―26.

[2][美]贾诺威茨等.军人的政治教育[m].北京:出版社,

1987:191.

[3]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创新探析[J].学校党

建与思想教育,2007(5):9-12.

[4]陈正桂.美国公民教育的特征及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131―134.

[5]伍柳氏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定位[J].邵阳学院学

报,2009(2):27-30.

[6]李洁.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内容[J].教育研究,

2008(12):100-101.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政治性;人格性;育人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64-02

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给它下一个定义的话,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社会或者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活动。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什么?笔者认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立论之基,它不但在理论上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而且在实践上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颇为流行。在学术界,众多学者纷纷去思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并且取得了诸多成果。翻阅图书资料,搜索电子资源,有四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著作,其中专著只有一本,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合亮著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缘起及本质的研究》。通过上网查询,发现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为主题的文章,有261条记录。简单翻阅上述文章,不难发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论述,学者们众说纷纭,大体看来,有以下三种意见:有些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一元论,即: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性。还有一些学者持有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二元论的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科学性与价值性,功能性与目的性。另外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多元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阶级性,互补性,目的性,实践性和超越性等。

二、我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分开来讲,有三个词组成,即: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找出一个词高度概括一下的话,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教育,把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落脚点。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教,传授知识;育,培育人格。在笔者看来,给思想政治教育下一个定义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会和社会群体对社会成员传授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政治观点,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人格培养,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从我理解的角度来看,育人性和人格性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如果上升到深层次角度来说,政治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1.育人性

从理论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新人。那么怎样提高人们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怎样培育四有新人?显而易见的,是通过教育。邓小平在20年前的南方谈话中说到:“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关键在人”。邓小平还说过,“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这条发展路线,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教育后代。”通过邓小平的这两句话,从中读出了人的重要性,更读出了教育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根本;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也是目的;人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所在也是其命脉所系。这两句话深刻地说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也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性的本质。从实践上来说,当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经常用的方法就是灌输法,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教育者总是言传身教,苦口婆心,用尽各种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够更好的全面发展。不管是从理论上来说还是从实践上去看,都能明显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性的本质。

2.人格性

关于人格的概念,在中西方不同文化中以及不同学科中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要论》中,人格是指做人的资格,包括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气质等内在素质的总和,以及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外部形象,综合体现为人的自尊、自主、自由与创造等人格因素。在前文中我们也提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新人,我认为四有新人就是人格性培养的具体方案。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是促进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侧面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培养人格性。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通过灌输理论,或者以身作则,都能影响受教育者人格的培养。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把培养人格性放在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位置,正古话所说,要成才先成人,而成人的关键就是人格性培养。培养人格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

3.政治性

凡是最能体现一事物、对该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的属性就是该事物的本质属性,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事物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指的是其内在一成不变的东西,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所是以及其自身的同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固有的、稳定的、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与发展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区别开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政治利益的实现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是随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精神生产和主导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方式。统治阶级凭借其手中的权力,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宣传本阶级的意识,论证本阶级统治的合法性,来维护阶级统治和社会稳定。所以说,是统治阶级实现其政治目的的重要手段,是为政治服务的,政治性理应是其根本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意识形态的强烈政治性。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具体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政治教育主要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政治理想,政治规范的教育。政治教育属于方向性教育,体现了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思想教育的具体内容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的培养等。在阶级社会里,各种世界观、人生观都带有阶级的烙印。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教育,主要就是进行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看成是人生的最高目的。所谓道德教育,就是为使人们践行某种道德义务,而对人们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马克思曾这样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结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由此可见,道德是现实生活的反应,道德是带有阶级性的。综上所述,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哪方面的内容,无不带有鲜明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即使是当今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一些漠视和冷淡,我们也绝不应羞于承认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实现路径的政治性。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抽象的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批判以往哲学家所谓的概念性的虚幻的幸福,指出现实的人是考虑一切历史问题的出发点,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承载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本质的异化,以及人的主体独立性的丧失。因此马克思强调的人的自由发展是靠改变现实的生产交往关系来实现的,即通过政治的渠道获得的。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人民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这为人的自由发展创造了现实的条件。所以说,当前我们所强调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引导人们更准确地理解认识社会主义的内涵,坚持社会主义信仰,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其政治性。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经济成份多样化带来了利益的多元化,进而导致人们思想的多元化。所以说,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的压力。如何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合力,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面前的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焕明.思想政治教育要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3]孙其昂.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J].南京师大学报,2002,(5).

[4]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8

关键词:改革开放;30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中国共产党人有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但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学问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真正开展学科建设,则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事。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每一步发展,都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当我们今天热烈庆祝改革开改3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时,认真回顾和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成绩和经验,不仅倍感亲切、振奋,而且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历史背景和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得以开展并不断取得新突破,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必然性。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与马克思主义同时产生、同步跟进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来都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其价值目标必不可少的中介、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桥梁。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更是如此。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环境所限,当时尚不具备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的条件,但它是一门潜学科,已具有深厚的根基。正如同志所说的那样,我们对“政治工作的研究有第一等的成绩,其经验之丰富,新创设之多而且好,全世界除了苏联就要算我们了,但缺点在于综合性和系统性的不足”,因此,加紧研究“不可或缓”[1]。

建国后,我们开始正规化培养政治理论教员,但较长时期里都未正规化培养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未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而在1957年后,我们的工作出现“左”的失误,教条主义盛行,形而上学猖獗“,”中达到了顶点,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声望和形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点。我们党重新恢复和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和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中,针砭时弊,鲜明地提出了“完整准确地理解思想”的问题,号召“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2]。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我们的经验教训很多,最根本的一条是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在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追问中,邓小平同志从多方面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思想的精髓。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由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正确地评价了思想和同志的历史地位,对思想的科学体系、基本内容与活的灵魂作出了全面、准确的概括,对走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经验也作出了初步的归纳,并重申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基本完成,它有力地指导着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这些都为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拨乱反正指明了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命题和任务的提出和讨论的开展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出现的。这一讨论及其成果既是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的前奏、前提和基础。它表明,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学问作为一门科学来开展学科建设不仅必要和迫切,而且已具备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二、改革开放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历史进程

回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30年的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来认识。

1.第一阶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讨论,确定学科和专业的名称(1978~1983年)“”结束后,我们在批判“”的“帮八股”的恶劣学风和肃清其消极影响中,努力恢复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1978年,同志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同志关于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后,部队和地方许多思想政治工作者撰文论及这一问题。1980年5月,在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全国机械工会联合召开的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新命题,并在讨论中提出了一些研究设想。这个会议的主题引起了全国同行的关注,随之开展了热烈讨论。这次讨论的成果选编《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一书于1981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张蔚萍、张俊南合作的《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于1983年出版。这些都表现出思想政治工作战线将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综合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努力。为了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及其理论研究的领导,1983年7月中共中央批转了《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该文献不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了较全面的论述,而且首创性地提出,有条件的高等院校“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在全国形成一个初级、中级和高级的政治工作干部的教育训练体系”[3]。这一精神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而且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依据和直接导引。

1983年暑期,教育部为了落实上述精神,召开了政工专业论证会。会议确定学科名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所依托的专业名称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初步议定专业的课程设置,委托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编写部分主干课教材,并决定1984年即开始招生。

2.第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在探索中前进,不断取得新突破(1984~1996年)

1984年4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6月又发出《关于在六所高等院校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的意见》。文件规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首先为高校培养辅导员,要求从理工医农各专业一年级学生干部中择优选拔、推荐入学、定向培养,学满三年、修满学分,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回原选送学校安排工作;第二学士学位生则从理工医农各专业的辅导员中择优选拔推荐入学,定向培养,修满两年规定的课程和学分后,除原有的学士学位外,再授予一个法学学士学位,回原校工作。秋季,第一批招收的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生入学。有的学校既招收本科生又招收第二学士学位生;其中的师范院校原来就有的政治教育专业仍继续招收本科生。有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统开展学科建设便有了可靠的依托,通过专业建设,既培养专门人才、推进大学生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又出理论成果、推动学科建设发展、不断攀登新台阶。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规范化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形成层次完善的学科专业体系,使学科建设有可靠的依托这一阶段,学科专业点从本科点、硕士点到博士点的发展,形成了层次完善的学科专业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点从最初的12所高校逐步发展增多,此外,几乎每个省(市、自治区)还选择条件较好的高校举办大专起点本科班,在原国家教委的支持、指导下,华东师范大学等四所高校从1986年起还挂靠教育学等相关学科试办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综合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科学”,要求高校办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造条件培养这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造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开辟一条新路”[4]。同年9月,原国家教委即印发《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硕士研究生实施意见》,这一年除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列入普通高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外,还批准十所高校于1988年开始招收硕士生,同时,为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科专业作准备,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试办“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等方向的研究生班。1988年,原国家教委批准中国人民大学挂靠在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博士点上,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原理)博士生。至1989年,有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教育这两个本科专业的学校达62所。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正式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硕士授权学科专业。这一时期,全国高校获得这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各有35个。199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在布置增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工作时,考虑到学科整合发展的决策已定,要求在本次申请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联合申请。1996年正式批准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增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博士点调整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至此,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专业已形成了正规化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层次完备的学科体系。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打牢学科建设的坚实基础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自“六五”规划开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断获得部级、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如胡正清教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七五”规划重点课题,出版了《思想规律与思想政治工作》;陆庆壬教授获得了教育科学规划“七五”重点课题,出版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张耀灿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八五”规划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改革”,出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研究》;龚海泉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建国以来大学德育基本经验研究”,出版了《当代大学德育史论》,等等。朱江、张耀灿在高校辅导员培训教学和研究基础上1986年出版的《大学德育概论》一书,于1989年被改革开放十年来优秀教育论著评审委员会评为优秀教育论著。据不完全统计,到1990年,已出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著作350种。每年都有数百篇。原国家教委组织编写了统编系列教材,其中郑永廷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于1995年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陈秉公著《思想政治教育学》获第一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组织编写的《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丛书》,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其题写丛书名。各条战线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以及他们办的刊物,为学科研究成果提供了交流平台和发表的阵地,也推动了研究领域的拓展、理论研究的深化。

(3)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和研究队伍,使学科建设获得人力资源保证这支队伍包括两大系统:一是高校系统,自1984年创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至1997年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前,超过70所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硕士点35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35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3个。高校除这些学科点的专业课教师数达千人外,还有相当多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定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师职称,大学生辅导员中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许多人还兼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或兼任硕士生导师。总之,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这三方面人员,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力量。二是高校以外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力量,主要包括党政系统、企业系统、军队系统三部分,这些系统的宣传、政工部门组织,领导着思想政治工作及其研究,每年也产出不少学术成果,是值得重视的力量。

3.第三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走上整合式、跨越式发展之路(1997年至今)

周远清同志认为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高等教育是“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的30年,这9个字也适用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评价。特别是1997年至今这个时期,改革力度更大,发展更快,提高更是显著,其主要表现如下: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整合发展,增强专业的适应性当今世界,新兴学科虽然不断增多,但是整合发展是主要趋势。1988年4月,原国家教委下发《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针对专业设置存在过细过窄、盲目追求小而全的现象,打算将师范院校的“政治教育”专业改名为“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专业,1990年6月正式定名为“政治与思想品德教育”专业。1991年4月,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政治与思想品德教育专业改革的意见》。1993年7月,在调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时,将政治与思想品德教育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合并,统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归属于教育学门类,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下保留培养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师(师范性)和培养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非师范性)两个招生方向和培养目标。1998年公布的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修订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又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调整回到法学门类政治学科之下,并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师范类的培养目标是“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而非师范类则培养“能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颁布的新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正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整合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博士能“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高层次的教学、科学研究、宣传和党政工作”,硕士能“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学研究、宣传和党政工作”。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业口径和培养目标不宜过窄,要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来调整专业设置,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专门人才的整体素质,增强专业的适应性。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统一,培养的专门人才不仅要能够从事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而且还要能够从事宣传思想工作和党政工作,学历层次越高,越应如此。实践证明,这样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受到了用人部门的欢迎,许多人成长为“双肩挑”或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调整到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定位更为明确、合理改革开改以来,学科专业目录经过三轮大的调整、修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几次变换。在本科目录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虽然始终是一个二级学科,但是1993~1998年一度归属于教育学门类,最终才又回放到法学门类政治学科下。在研究生目录中,1997~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法学门类政治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虽然整合发展思路是好的,但是整合力度过大、过宽,使这么重要、这么宏大的专门领域与它在学科体系中这么低的地位很不相称。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一概不是、也没有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和专业的地位,都只是统一在一个二级学科中的一个研究方向而已,在学科体系中不仅低于管智育的理工医农等等许多学科,而且也低于体育(体育是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的地位。所幸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国际、国内大局,从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出发,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历史经验,作出了改革、创新的战略决策,2005年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5]这一文献不仅最早地传达了中央关于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决策信息,而且也第一次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的学科建设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等项重要工作之间应有的支撑和依托关系。这不仅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明确自己从事职业的学科依托、学科归属、学科定位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而且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专业教师指明了职业目的和服务职责。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增设和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正式确定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研究生学科目录中不仅重新确立为二级学科,而且明确地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目标的生命线、中心环节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科定位更为科学,更加合理。

(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布局趋于均衡,实现跨越式发展在2005年第十次审批增设硕士点、博士点后,为了及时贯彻落实增设和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的决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6年1月单独组织受理了全国高校增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的申请。为了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促进研究生教育均衡发展,在审理的政策导向上有明显改进,由过去的“在同等条件下向西部倾斜”改变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向西部倾斜”。经过审批,新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新增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20个,硕士点144个。至此,新批准的加过去老点调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共有博士点66个,硕士点253个。此时,本科点约有300个。除新设的一级学科点外,二级学科点成倍增加,西部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也有较大增长。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就博士点而言还属空白的地区,只剩下、青海、宁夏、贵州、海南等少数省(区)了。跨越式发展不只是数量增加、规模扩张,而且注重了质量提高。如山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专业教改研究成果于2001年获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统编教材《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于2002年获教育部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一批专业课和公共课被评为部级精品课;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2007年还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特色专业;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被评为部级重点学科,2007年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被评为部级重点学科。在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力度大、抓得紧。之所以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最根本的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性质所要求和决定的。因为只要是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高专、民办高校,都要普遍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都要配备大学生辅导员,事实证明,过去发展慢了,布点太少,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滞后,都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的顺利发展,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发展。回顾改革开放之初,薄一波同志说过思想政治工作是治党治国的科学[6],同志说过,只要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永远是一门科学。这些高瞻远瞩的见解启示我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发展快一些、布局均衡些,是完全正确、必要的。

(4)科研支持力度加大,理论研究成果数量更多、质量更高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决策,、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部署,设立相关研究项目,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逐步形成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共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建设新局面。”据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和各省的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厅社会科学经费均有大幅度增长,设立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一般课题、重大课题。如近几年来每年教育部均设社会科学重大课题40项,采取招投标方式立项,每项资助额度30万元至80万元不等,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不少。如2004年武汉大学顾海良教授中标主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研究”,现已顺利结题,出版了系列成果。2007年西南大学黄蓉生教授中标正在主持开展“大学生诚信制度建设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青年学者申报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研究”、“比较公民教育研究”“、生命价值观问题研究”等课题均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今年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教育部列出了十多个课题单独招标,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类课题就有两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招收和培养博士生以来,大大促进了科研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每年都举办学科建设研讨会、博导论坛和学术会议。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都出版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丛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还出版了博士文库。一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博士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论文,有的还评上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如武汉大学骆郁廷的博士论文《精神动力论》不仅被评为省优秀博士论文,而且还荣获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在2006年底被评上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的马克思主义类成果7项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就有:张耀灿等的合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赵存生的论文《关于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几个问题》,郑永廷的研究咨询报告《关于宗教、迷信对高校学生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三、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再创辉煌

改革开放30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登上新台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撑。事实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论把它放在哪个门类和学科之下,不论它是作为二级学科还是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它都必然遵循学科建设的客观规律或快或慢地向前发展。因为社会需要它,事业需要它。但学科建设的发展绝不可能自发实现,关键在于我们的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党的十七大报告号召我们“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继续前进、再创辉煌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特别是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七大指出,当今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就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有了更为明确的指导思想、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加之现在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其中的五个二级学科都是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学科,为我们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我们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认清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目标中生命线、中心环节、中介、桥梁的地位作用和职责使命,认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学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学科,是适应性很强、社会需求量很大的一个应用学科。要在加强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规律性,努力探索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达到使受教育者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目的。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大学生政工队伍都应强化学科意识,以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强化学科意识中整合力量,通过发挥学科建设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发展创新的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方向,努力在“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上下功夫。在学科建设中既要着重搞好时代感、现实性强的应用课题研究,又要加强实践基础上的基础理论研究;既要抓好主干学科的课题研究,使史论结合的主干学科体系更为完善,又要抓好分支学科的课题研究;既要搞好以发展学生智力因素为主的分支学科课题研究,又要大力开展以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为主的分支学科课题研究。过去我们对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分支学科建设开展不够,在全面贯彻中央2004年16号文件中有了很大进步。学科建设只有达到发展智力因素和发展非智力因素研究的有机统一,才能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促进学生知、情、意、信、行的均衡发展,培养出理论与实践统一、知行合一、品德优良的人才,使学生不仅学会做事,而且首先学会做人并学会创造。科研方法的创新是学科体系和学术观点创新的关键条件。在学科建设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跟踪理论与实践前沿,树立问题意识,大力倡导和开展调查研究,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中努力实现学术观点创新。在学科建设中,科研方法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统一、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统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咨询研究结合;既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资源,古为今用,又要借鉴国外有益文化和先进经验,洋为中用;要注重开展跨学科研究,既坚持解放思想、博采众长,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通过长期积累,自成体系,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

3.树立服务观念,努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应用学科,更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把指导和服务于实践的成效作为学科建设衡量的标准和尺度。要把思想理论教育教学和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作为学科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要经常注意调查了解群众、学生的思想状况,针对他们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规律;要关注种种社会思潮对人们的思想影响,研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着力点;学习、总结、吸取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经验,在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规律性中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根本和基础,只有搞好科学研究、推进学科建设,才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好更多的理论支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研含量,为提高其实效。

要把学科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龙头,把专业建设作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依托。不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大学生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备课、专题研修,还是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都承担着繁重而光荣的任务。现在,国家每年都单列一定的招生指标用于招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010年前总数将达到40个的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也全部设在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要通过出色地完成专门人才的培训、培养任务,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服务,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奋斗进程中,实现学科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只有在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撑的服务实践中不断汲取养料,才能保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54.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9.

[3]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81.

[4]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419-1420.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9

关键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 本质诉求

0引言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全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它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的充分发挥,也就是说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要素的协调和配合。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素质、科学的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全面的文化素质、较强的能力素质。其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诉求。

1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人为本的最高境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诉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的指导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是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教育发展史上的特定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和一种思想体系,它是在资本主义统治链条的薄弱环节产生和建立起来的,它的基本特征是以消灭剥削制度,人民当家作主,高度文明,高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作为自己的目的。社会主义的这一基本特征,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进行。要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需要从其目的、内容和作用进行分析和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以“政治”为中心的意识形态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陈秉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其明确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的政治目标和任务。其内容是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综合教育。其目的与内容规定了其作用就是对教育对象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促进。为实现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2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任何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个由相应要素构成的系统,都具备相同的基本要素.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结果五大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一不可。思想政治教育者总是依据社会的要求制定教育目标,并要求受教育者能按社会的要求接受教育,以实现最终目标,然而,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的个人需要与社会要求往往不一致,二者间必然形成一对矛盾。而且只有当这一矛盾得到了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总是具有一定的目标性,并为一定的目标服务。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和知能结合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再次,思想政治教育也总是具备一定的功能,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关键期,有必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最终实现大学生的人格和知能的全面发展。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教育,它必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密切的联系,并形成特定的世界观、政治观、法律观、道德观,从而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但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全面发展的人必然是社会关系的极其丰富,各种能力得到最大发展。将具有更强大的生存与创造的能力以及追求自我发展的能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人类的理性追求,也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四有”是党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本质诉求。

3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诉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往往是根据自己的不断发展来追求自己认为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在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大学生们获得信息的途径也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引导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和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分清是非曲直,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让大学生自觉抵制盛行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这是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观、道德观的基础,也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传播最终是要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4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诉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代表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人们个体需要的满足之间的矛盾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的根本矛盾,它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着许多自身具有的特殊矛盾,比如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需要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等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些特殊矛盾决定了它有自己的特殊性。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这些矛盾运动的最终结果,思想政治教育者是社会要求的代言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不能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矛盾决定其教育过程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教育领域内所进行的一种与政治密切相关的意识形态活动。它的直接目的是通过教育为政治服务,从而为促进大学生和社会的发展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与政治密切相关的教育手段促进和影响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发展提出的要求,从而促进人类自身全面发展,最终达到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殊性之所在。其最终目标和本质诉求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5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诉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切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五大要素”,各要索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动态的、整体的存在,单个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不能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只有当各要素组合在一起时,才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或活动,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需要各要素的紧密结合。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的五大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自从不同的方面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并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他是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个体的人或由许多人组成的团体;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即按照一定社会的目的要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所采取的措施、手段和环节去行使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作用的客观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结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效果。上述这些因素联结起来,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10

关键词: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4-0084-04

回顾和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历程与历史经验,有助于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新时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可以讲两句话:一是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辉煌成绩;二是任重道远,还有许多带有根本性的开拓研究空间。”[1]成绩与问题并存的局面凸显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化建设的重要性。为此,在新形势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科学化问题,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化的前提:目的与规律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化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目的与规律的统一性。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加强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功能;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走学科化、科学化发展道路。目的与规律的统一最终就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相得益彰。

1.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处于思想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多样、社会思潮多变的局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更是迫在眉睫。作为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本质属性是毫无疑义的。无论怎样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文化、教育功能,都不能忽视和抹杀思想政治教育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稳定的根本职责。从当前形势发展来看,遮蔽阶级立场的调和论以及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的模糊论的危害性更为巨大。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立足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实际需要,创新理论与深化实践只能根植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客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目标的合理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是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行辩护、论证的过程,也是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泛化、淡化、儒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做斗争,逐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过程。

2.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规范发展。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规范发展,其实质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规律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规范发展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遵循一般学科建设的规律。即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研究范式等进行清晰而明确的界定,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首要条件。尽管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但仍然存在着学术概念不够准确、学科边界不够明晰、研究方式不够周全的问题。为此,准确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概念、科学区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式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谋求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这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从社会实践活动层面进行分析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来源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规律性。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但服务社会发展与坚持以人为本的统一、教育者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统一、教育自觉影响与环境自发影响的统一等基本规律已取得基本共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进行学科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走向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3.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相得益彰。在《共产党宣言》的结束语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2]307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无产阶级的阶级属性。在阶级社会里,任何执政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首要的目的就是强化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建设对于党和国家的重要性已从苏共、苏联解体中得到印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无疑更应该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服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功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与表达。科学性是一门学科屹立于学科之林的基石,科学性之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尤为重要。时代主题转换以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变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重心有所调整,要求其在坚持服务意识形态建设的同时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不断科学化的结果,这就要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关系,在新形势下继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基础上更加突显其科学精神,注重知识理论教育与服务国家意志、社会需要并重,将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有机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化的基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继承孕育着创新,创新蕴含着继承。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既要及时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注重学科建设的内涵积淀;又要努力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时代气息,注重学科建设的外延拓展。

1.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继往开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继往开来前提在继承,继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优良传统。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这是科学合理继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优良传统的有效途径。纵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第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归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学科定位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性。由上世纪80年代的创立与初步发展到现在的跨越式深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增设和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越跨式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未来发展的根本准则。第二,始终坚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价值。任何学科的建设发展都是以传承知识、培养人才为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亦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所要培养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主要是以培养思想觉悟好、政治素质高的人才为根本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实现引领历史潮流和发展方向的根本使命,需要不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返本开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返本开新重在创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时展促使思想观念、信息技术、社会环境等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创新已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实现科学化的必由之路。返本开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做出的科学应对,它所强调的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返本开新,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回归本真。本真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研究论域、运动形式要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返本就是将历史与逻辑的思维方法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和发展,以培育“思想政治教育观”这一学科根本性问题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规定,紧密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聚焦问题。关注问题、解决问题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应当更大层面地唤醒本学科领域的问题意识,培育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回应问题的勇气,以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切准‘真’问题、聚集‘大’问题,回应‘新’问题、重话‘老’问题,并将之贯穿学科建设的全过程。”[3]及时回答实践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

3.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传统与现代并存发展。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继承与创新,核心问题在于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继承传统与走向现代的关系。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科学化需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更需要将传统精髓、优秀品质、宝贵经验赋予时代内涵和现代风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实现继承传统与走向现代的并存发展,特别要注意提防和新儒学思潮的侵袭,也要防止新自由主义思想、普世价值观的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一方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教育工作,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或放弃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传统和根本;另一方面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现代化进程,人才培养、目标理念、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教育实践等都要与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相接轨,紧扣现代社会发展脉搏。继承优良传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稳步发展的内在要求,弘扬创新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以继承优良传统推动学科的创新发展,以推进创新发展延续学科的优良传统。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化的关键:交叉与独立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特质映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借鉴的可能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化发展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独立的必然性。强化学科借鉴与坚守学科立场的协调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化的关键。

1.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交叉发展。美国学者约翰・埃利亚斯(JohnL.elias)指出:“道德教育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仅仅通过一门学科来探讨这一领域既是有限的,也是危险的。”[4]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过程的实践性、研究结果的应用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交叉发展的必要性。概而论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交叉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含其它五个二级学科的交叉;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它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交叉;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相关自然科学学科的交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二级学科之间的依托与整合从根本上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地位,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色,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石更为稳固、指导思想更为鲜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借鉴与吸收相关哲学社会科学有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视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知识论和方法论的支撑,党和国家近年来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利契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新兴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也取得一定成绩,相关著作《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新视野的系统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分析》、《断裂处的光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论》以及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的学术论文对于扭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单一、线性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2.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特立独行。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特立独行,强调的是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强调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立独行并不是反对和放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综合发展,回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打独斗、固守本位的局面。当然,强调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立独行并非空穴来风,据《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0》收录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十年博士学位论文调研报告”指出:“在所收集的306篇博士学位论文里面,虽然绝大多数还是可以看出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性质,但的确也有相当大的比例,占论文总数的31.4%,与其他学科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伦理学、政治学等相互重叠,不恰当地包含着相当宽泛的‘外延’。这些问题的存在,凸显了选题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不够,学科意识泛化现象倾向严重。”[5]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学科属性的淡化和泛化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低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地位不高。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立独行最根本的就是要以学科意识统领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教育实践、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并将学科意识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始终。

3.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借鉴与独创双向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交叉发展的派生性体现了学科独创发展的本源性,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依托、借鉴、融合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地位、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效果。脱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质属性的借鉴与创新并不可取,这样只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丧失意识形态领导权、降低学科地位、走向名存实亡的危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立独行的本源性决定了学科独创离不开学科交叉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强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意识需要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交叉发展的路线,通过学科交叉发展来开拓学科视野、充实学科体系、丰富学科内涵。忽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交叉发展的独立发展也是错误的,这样只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面临定域关注、精细发展、学院走向、解题低效的危机。[6]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借鉴与独创的双向互动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交叉借鉴与独创发展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建设,从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化的保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也是衡量学科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标尺,理论与实践统一的程度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化的水平。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科学化,需要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根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实践进程,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性与实践性协调并进。

1.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根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根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化进程中需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首先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方法内在统一的整体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则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当前之所以会出现诸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误解、肢解、曲解,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观照。尽管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存在着不同看法,但从理论特征、社会理想、理论品质和政治立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科学概括[7]是可行的,沿着这一思维理路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基础的科学化。其次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代接轨、与实践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展和社会实践紧密相连,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现状,用取得不俗成绩、存在不少问题来概括应该是客观而公允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的成绩主要集中于主干学科基础研究方面,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为代表。鉴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时间相对较短,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以加强主干学科研究为重心,夯实学科理论根基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但囿于研究条件和视野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成果总体呈数量少、质量低的局面,严重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随着学科的不断分化与高度整合,众多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的交叉发展日益壮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分支学科研究视域狭窄、应用理论特别是实证研究欠缺。今后“要提倡、鼓励实证研究、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因为这些都是有价值的应用研究,这种研究往往能够创造新的经验和方法,揭示新的规律和内容”。[8]思想政治教育主干学科基础研究是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分支学科应用研究摆脱低水平徘徊、走向精深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分支学科应用研究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主干学科基础研究摆脱空洞化怪圈、走向实践的必然。

2.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实践进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实践进程,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关注现实、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力度,进而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理论的真理性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同样实践也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化水平的唯一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而且只能以思想政治教育阐释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效度来考量和评价,并最终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实践进程之中。处于社会分化与转型期的社会主义中国,在全球化潮流裹挟之下出现思想文化多元、意识形态纷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带来价值取向多样、道德观念模糊,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而相应监管滞后产生“双刃剑之痛”、虚拟网络安全等众多现实问题迫切需要得到科学理论的指导。为此,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实践进程是发挥其应有作用、走向科学化的必然。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通过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践思维方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行动研究范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转化、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等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实践进程。

3.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性与实践性协调并进。一般意义上讲,学术性即学理性、理论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遵循科学理论研究的规律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跨越发展使得其科学研究成果在质和量上都有显著提高,但其学术性依然遭人诟病。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注于理论宣传、政策解读过度而导致学术研究偏废;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成果对实践经验凝练概括不够而导致学理性不强。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理论研究、提炼升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术性的有效途径。“实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56指的是广义的实践,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实践性则是狭义的实践,主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观照和参与社会实践而言。实践性既是社会与人的本质属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的本质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研究、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都是为了更好地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是要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陷入经院化和经验化的倾向。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性与实践性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学术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跻身、屹立于学科之林的必要前提,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社会生活中扎根、开花的坚实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实践性带动其学术性发展,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性推动其实践性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澍军.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的若干重大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词[J].思想理论研究导刊,2010,(10).

[4]elias.moraleducation:SecularandReligious[m].Roberte.KriegerpublishingCo.inc,1989:56.

[5]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0[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75.

[6]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