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神经内科基础护理十篇神经内科基础护理十篇

神经内科基础护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8:57

神经内科基础护理篇1

【关键词】神经外科;优质护理;基础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87-01

神经外科具有专业性比较强的特点,主要的医治对象是由外伤造成的脑脊髓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情况下,护理人员在神经外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往往担负重要职责,需要较高的技术专业性,与医师进行紧密的配合,保障治疗的顺利开展,本次研究对优质专科护理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3年9月期间某医院住院部收治的156例(男105例,女51例)神经外科患者临床护理实践,年龄25~67岁,平均(34±6.5)岁;病因:钝器击打67例,车祸57例,高空跌落13例,其它19例。将所有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优质组与对照组各7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病因、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基础专科护理制订了表格式基础护理项目培训单。培训单包括了基础护理培训的各个方面。阶段:分为新护士(3个月内)、一年内、三年内、三年以上4个阶段;内容:包括所有基础护理操作项目;时间:有各项操作接受培训时间,有各项操作通过考核时间;考核方式:分为理论考试(口述或笔试)和操作考核两部分。有了基础护理项目培训单,使实施培训者和接受培训者目的更加明确,对哪些内容已经接受培训,哪些内容已通过考核,哪些内容虽已培训但迟迟未通过考核,了如指掌。从而指导护士找出薄弱环节,予以强化,直至完全掌握。

密切监控各项生命体征,特别是脑部损伤患者,严密观察脑疝症状;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畅通,定时给患者扣背理气驱痰,重症者给予呼吸器辅助;预防消化道出血,执行抢救预案,定期监测胃液pH值、血常规等;留置胃管护理,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定期检测胃液,若出现应激性溃疡,进行有效的胃肠减压,行胃内降温止血;基础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基础的健康教育。

1.2.2优质专科护理护士是医院基础护理的具体操作者,应在抓基础护理工作中不断强化护士的思想,树立主动服务、按需服务、不依赖家属等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让护士真正理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内涵。督促护士深入病房主动提供服务,使呼叫器的使用率下降50%。在基础专科护理的基础上,执行全面优质护理。选用院方长期培养的专科护理人才,组成专科护理小组,定期排班,增加护理人员,实施护理责任制,确保护理工作全面落实到位;制定执行严格的质量标准,对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翻身、进水食等护理质量进行评定,并不断总结修改,确保患者舒适、安全;行心理护理进行全面细致的健康教育宣讲,促进护患和谐,提高家属与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抑制不安全因素。

1.2.3研究方法自行制定调查问卷对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感染并发例次。

1.4判定标准问卷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90分以上者;满意:80~90分者;基本满意:60~80分者;不满意:60分以下者。

1.5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数(n)率(%)表示,p

2结果

2.1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优质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非常满意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基本满意与不满意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促进了病区基础护理质量的发展分析当前我国多数医院护士工作模式,即治疗班的护士只负责注射,药疗班的护士只负责发药,形成了以护士处理医嘱为中心的分工护理模式。在这一工作模式下,普遍存在重技术、轻基础,重医嘱、轻护理的工作现况,护士仅负责份内技术操作性工作,而缺乏对病人身心整体反应的关注,更谈不上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的整体护理。神经外科护理对专业性与技术性要求较高,本院进行神外护理专科人才培养,成立专科护理小组,提高护理标准。

研究中发现,患者及其家属受健康教育水平对治疗与康复水平有显著影响,优质组中因患者及其家属因素造成的意外较少,患者自主护理能力较强。现阶段神外专科护理路径已经较完备,研究中优质组并未改变护理路径,提高护理标准对治疗康复结局影响并不显著。优质基础护理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在进行基础护理操作过程中,护士通过与患者的沟通,掌握了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况,及时为其排忧解难。同时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促进了他们的康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从而使护患关系得到了良性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神外患者行专科护理,应在提高护理的专业及技术性的基础上,着重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医患和谐,抑制意外事故造成的感染并发。

参考文献

[1]尹晔.健康教育在神经外科护理活动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9).

[2]陈东勤,梅娜.神经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中外健康文摘,2012(22).

神经内科基础护理篇2

摘要目的:探讨身心并护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其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心并护模式在临床实践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值得推广。

关键词神经内科;身心并护;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3.015

神经内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一旦发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1]。很多患者在治疗前会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身心并护模式的护理方式对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我们选取在我院

作者单位:529400恩平市广东省恩平市人民医院内一科

莫美华:女,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

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部分患者采用身心并护的护理模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25例。年龄24~68岁,平均47.6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为神经内科疾病,其中重症肌无力21例(占30.00%),三叉神经痛13例(占18.57%),坐骨神经痛11例(占15.71%),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0例(占14.29%),遗传病8例(占11.43%),周围神经病(四肢麻木、无力)7例(占10.00%)。根据随机原则将其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用药护理。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经常服药,容易产生厌恶感,可能发生不吃药、自己减少药量的情况。由于无法遵从医嘱服药,因而很难达到治疗目的,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病情的改善。护理人员要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向患者说明不按时服药的后果,引起患者的重视。(2)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神经内科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后遗症的几率较大,致残率较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协助患者进行神经功能锻炼。药物治疗结束后定期到医院复查,还要向患者普及神经内科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认识、了解疾病,掌握疾病的预防、治疗方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心理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保持良好沟通。许多患者由于疾病产生伤感、抑郁、烦躁、孤僻、易激动等不良情绪。对此护理人员要耐心与之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解答患者疑问,尽量帮助患者消除顾虑,配合治疗。(2)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患者初入医院时,容易产生陌生感和焦虑感,护理人员及时主动与患者接触,真诚地与之交流,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建立信任感。同时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情况、治疗方法等,消除其心理顾虑,自觉配合治疗。(3)争取家属配合。在治疗过程中向家属进行宣传教育,普及疾病知识,避免患者受到不良外界刺激,争取家属的配合,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4)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病房的环境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起着巨大作用,适宜的温度、湿度,良好的通风,柔和的光线,干净的床单、被褥都会让患者感到温馨和舒适,有助于患者康复。

1.3观察指标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共设20道题,每题分值为1~5分,最终得分>80分视为非常满意;60~80分视为比较满意;<60分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小结

神经内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中老年人是发病高危人群,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2]。由于疾病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或存在较多不良因素,会对患者脑部产生巨大影响,发生后遗症或并发症的几率较大[3-4]。因此,一旦发现应该及时接受治疗。

有效合理的护理对疾病的康复也十分重要,可以起到降低后遗症和并发症的作用,还可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控制[5]。我们对部分神经内科疾病患者采用身心并护的护理模式,结果显示患者满意度良好,对我们的服务表示肯定和支持,说明该法在临床实践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蒋雪红.关于人性化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2,20(11):4578-4579.

[2]张菊.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03.

[3]季艳男.神经内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11):148-149.

[4]马延爱,宋雁宾,霍春暖,等.“身心并护”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武警医学,2013,24(11):939-941.

[5]卢如碧.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3):135-136.

神经内科基础护理篇3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带教提高护生的工作能力。方法:根据本院的带教经验,将神经内科护生带教从制定带教计划开始,由浅入深地加强理论培训、操作指导、技能考核。结果:通过带教老师的理论培训和临床示范指导,全部护生均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结论:此方法对神经内科护生带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生;带教

【中图分类号】R642.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124-01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及21世纪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培养适应现代化护理学及社会需求的优秀护理人员是重要课题。医院是护士实习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必经之路,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须场所。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的过渡,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续。神经内科的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意识、精神、视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容易发生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基于神经内科的工作特点,我院根据神经内科的特点安排好带教工作,使护生顺利完成学习计划。

1、科室简介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我院神经内科创建于七十年代,科室设置齐全,拥有重症监护中心、神经科普通病区、神经科康复病区、神经科门诊(脑血管病门诊、介入门诊、头痛门诊、癫痫门诊、帕金森门诊、失眠门诊、面神经疾病门诊、心理咨询门诊)等,规模在全省三级综合性医院居于领先地位。医院结合人员情况和科室特点,指派专业思想牢固,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语言表达能力好的护士担任带教工作,并设带教组长,由护士长负责。

2、带教方法

2.1制定带教计划

医院根据实纲要求,结合神经科疾病特点制定,按照实习计划完成各项任务,使护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渐完成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准确的过程,鼓励学生勤巡视病房,多与病人接触,消除紧张情绪和胆怯心理。

2.2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引导护生正确认识护理学科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积极引导护生意识到自己的职业责任,从而萌发职业自豪感。要把护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素质的护士。开始实习时,向护生讲清护士应具备的良好素质,从日常小事做起,注意个人和公共卫生,要讲文明,懂礼貌,尊重病人和老师,进病房做到衣帽整洁、仪表端庄,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对病人态度和蔼、关切、热情。在病室内要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2.3理论培训

由老师向护生介绍病区的工作环境和各项规章制度。如查对制度,护理分级制度,无菌操作规程,医疗用物处理制度等。在讲解过程中注意态度和谐,热情,减轻护生胆怯、紧张心理。在以后的实习期间,循序讲解神经内科疾病种类,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鉴别、护理要点及治疗;专科常用药的药物性质、注意事项及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要点等。通过临床实例讲解,使护生更好地掌握神经内科的有关理论知识,并将课堂所学内容与临床结合,为自己的临床护理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2.4技术操作

在护生实习中,多数护生有重技术操作,轻生活护理的心理。针对这一错误心理,并结合神经内科疾病特点,多数患者伴有偏瘫、意识障碍,老师要注意培养护生重视生活护理的重要性。另外,护理工作繁重而琐碎,老师要禁忌让护生专干跑腿的工作,要重视他们的技术操作,做到放手不放眼。操作中严格无菌观念,同时讲解操作技巧,如老年人血管脆性大,穿刺时应加大进针角度,直刺血管等;在抢救时,让护生融入抢救中,增强其时间观念,紧张意识及配合能力。学会抢救仪器的使用,如呼吸机、除颤器、监护仪等。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增强护生的自信心,为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培养护生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把课堂理论学习与临床实际结合,认真执行各种操作规程,严格无菌观念,熟悉各种规章制度。

2.5严格考核

护生出科前一周在护士长指导下进行考核,考核内容(1)理论考核:包括基础理论知识、急救知识、专科护理知识、院内感染知识等;(2)操作考核:包括两项基础护理操作。考核合格方能填写实习手册。

3、结果

实习结束前,由带教组长、护士长和带教老师给护生做鉴定,从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工作能力等几个方面综合分析。经考核,在我科实习的学生全部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4、讨论

4.1护士长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和合理安排是搞好临床教学的关键。制定严谨的带教计划,选择合格的带教老师,定期征询护生意见,不断改进教学。

神经内科基础护理篇4

关键词:神经内科优质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66-02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一项以患者为中心,在强调基础护理重要性的同时,针对患者机体、心理、社会关系开展的一种优质护理服务。神经内科患者往往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且多数生活不能自理,基础护理工作量大,这就需要神经内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将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引入我院神经内科病房,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46.1±10.2)岁,病程0.5年-8年,平均3.5年;其中脑梗死43例,短暂性脑缺血35例,癫痫2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各种基础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具体如下。

1.2.1优化护理流程。神经内科的护理人员应从病人入院、治疗、出院的全过程做起,不断优化临床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24小时连续的、无缝隙的责任制护理。将护理病区分成两个责任组,每组均实行高年资护士、低年资护士、培训制护士的捆绑式管理,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的护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实行轮班制,在患者数、危重患者数增加时,实行弹性排班制,设立中、晚帮班,较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采用表格化护理文书,原则上保证每天书写护理文书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以节约时间,为医生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护理工作中不耽搁治疗,尤其是对急重症患者;在床旁交班时要求先交后接,并按照病情、治疗、护理、管道、特殊处理皮肤等顺序交。

1.2.2开展人性化服务。在每一个护理环节中,都要强调关爱、尊重患者的服务理念。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要起立迎接,并向家属或患者本人主动介绍病房环境、管床医生、护士,医院相关规定等。治疗过程中,要认真完成每天的基础护理内容,还要每天为患者送水到床头、为患者热饭、订饭,在保证患者的生理护理完善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患者的心理、精神、人文环境等方面的护理,在患者在护理行为中感受到安全感。

1.2.3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采取自学、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培训方式开展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重点包括人文知识讲座、沟通技巧、护理技能、职业道德等的教育培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开展专科知识讲座,让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最新的最实用的护理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使护理人员在工作时始终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了患者的主动服务意识。通过开展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考试,帮助护士提高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对基础技术操作的熟悉,对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等急救技术的熟练掌握等,使专科护理服务更加精细化。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理统计,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患者满意度调查。实施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满意度达96.0%,与对照组的80.0%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表1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组别n满意人数满意度(%)观察组504080.0对照组504896.0*注:*p

2.2两组病人住院天数比较。实验组脑出血、脑梗死、癫痫病人平均住院日均较对照组明显均缩短,具体见表2。

表2两组病人住院天数比较(d)

组别n短暂性脑缺血脑梗死癫痫观察组507.1126.4318.58对照组509.0529.9923.433讨论

常规的护理模式多偏重于临床,护士仅注重执行医嘱而忽视了患者的住院需求,优质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因此更加符合现代护理要求。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后,病房变得整齐卫生,一级护理和危重患者的生活护理做得很到位,护士的自我价值也在护理过程中得以实现,患者感到各方面均被关心,时时刻刻被重视,因此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也提高了科室的社会效益。本研究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结果显示,开展优质护理,患者的满意度达98.33%,并且病人的平均住院日缩短,身体康复较快。因此,优质护理进一步夯实了基础护理,推进了护理工作,使群众满意,适合在神经内科病房开展。参考文献

[1]邓小虹,陈静.以医改为背景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1):19

[2]王清风,房庆华,贾淑艳,等.经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4)

神经内科基础护理篇5

【关键词】优质护理;神经内科;护理;应用效果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50-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院护理的期望越来越高,因此医院适时提高护理质量是势在必行,而且由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强,也促使医院不断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1]。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我院关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我科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便捷、温馨的护理服务,在我院护理部指导下,我科主动申请成为本院第一批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区,通过一些列的措施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神经内科现有住院床位46张,护士共18人,其中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和护士分别有1人、3人、8人、6人。硕士学位1人,本科11人,专科6人。

1.2方法

1.2.1营造优质护理服务氛围首先组织神经内科全部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我院具体的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并认真对学习培训的结果进行考核,以确保全科护理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优质护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其服务理念[2]。此外还可以对基础护理以及二级护理的服务项目和内容进行公示,在每个病床设立提醒牌,将优质护理的服务理念加入到向患者及其家属的宣传教育中,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默契配合,方便工作的开展。最后设置每季度优质护理服务之星,对于优质护理服务优秀的护士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与每月的绩效考核关联。从而使全科护理人员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1.2.2改革创新护理工作模式①对现有排班进行改革:由护士长全权负责排班工作,主班护士则主要负责后勤工作以及处理医嘱等,其余的护士全部分配到管理具体的患者。②分组式责任护理:对原有的排班方式进行改革,建立分组式责任护理模式[3]。将全科的病床位分为两组,每个责任护士负责到具体床位,平均每位责任护理负责8名患者,此外每组的责任组长还需要实时掌握本组患者的实际病情,指导本组责任护士完成相关的护理任务。③细化基础护理:对护士的一些基础护理工作要进行细化,如护理人员处每天完成基础的护理工作之外,还需要为患者送水,订饭等,此外我科还将每周三定为患者护理日,护理人员为患者修洗头、指甲、剃胡须等工作[4]。同时加强了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与需要,入院到出院各时期、各环节进行健康指导,包括疾病知识、简单治疗过程、各种检查项目、各种功能训练及饮食与活动的意义等。④倡导全方位的优质护理:全方位优质护理时提倡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我院实行四个一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即一个诚挚的微笑、一张干净整洁的病床、一个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以及一杯热气腾腾的水[5]。此外对于每天的工作都要有安排,切表明工作的重心重点,对每天工作发生的问题及时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

1.2.3简化护理文书我院精神科率先根据国家护理文书标准简化了护理文书的书写记录,取消了对二、三级护理的记录,并对于病重、病危患者重新设计改进了表格式的护理记录单。这样有效地减少了护士花在护理记录上的时间,使护士有更多时间对患者进行护理。

1.2.4建立护士绩效考核方案根据护士的不同工作年龄、职位以及夜班和不同的工作质量决定其奖金系数,分为多个不同等级,体现高责任、高报酬和高技术的科学绩效分配原则。此外还给予每位患者投票权,选择患者最满意的护士,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以鼓励护士都能在实际护理服务中尽心尽力做到最好。

1.2.5医院支持措施我院也给予我科实质的支持,如改善了患者住院环境,建立患者电子病历等,有效减少了护士记录医生嘱咐的时间,此外还成立了专门成立的后勤支持小组,主要负责病区抽样标本送检、领取药品及医疗护理表格、无菌及一次性物品的下送等工作,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使其能够更加专注于对患者进行护理。

2效果

2.1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根据对患者及其家属的问卷调查及实际访谈,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后,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由之前的95.2%提升到99.0%。

2.2临床护理质量提高自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之后,我科每月的护理安全、基础护理质量检查、病房管理以及医院感染等各项指标的达标率均得到明显提升,达到98.0%。

3讨论

我院神经内科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之后,住院病房相比之前更加卫生整齐,病重病危患者以及一级护理质量也相比实施前有较大程度的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同时我科的经济社会效益也得到提高。但是我科软硬件设施相对落后,我们只能通过现有的条件加上全科护理人员的不懈努力,集完善、评估、改进为一体,不断总结护理经验,力争将护理质量再提升一个档次。

参考文献

[1]张方方.探讨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的实践方法与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862-3863.

[2]李晶伟.前瞻性护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广州医药,2013,04:79-80.

[3]张蕴婷.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的应用与实践[J].基层医学论坛,2012,06:800.

神经内科基础护理篇6

关键词:神经内科;舒适护理;应用效果

神经内科患者多为失语、肢体偏瘫、老年患者,致残率高、病程较长、病情恢复缓慢、活动不便等,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均造成了严重影响,单纯的护理操作无法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1]。我院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介入舒适护理,实现了护理复位的创造性、个体化、整体化和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88例,其中,男51例,女37例,年龄44~82岁,平均为(62.4±4.8)岁。原发病:38例脑梗死,16例脑出血,16例颅脑损伤,11例脑卒中,7例癫痫。患者均自愿并知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年龄、性别、原发病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包括病情与生命体征观察、呼吸道管理、导尿护理、常规护理以及护理记录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术式护理:①生活护理:因神经内科患者常合并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基础生活需要帮助,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完善个人清洁卫生管理,帮助其穿脱衣物、洗漱、下床活动等。此外,因患者多需长期卧床休养,故应加强皮肤以及口腔护理,定时协助患者翻身,以免发生压疮。对于发生压疮者,应遵医嘱予以用药治疗等。加强饮食指导,增加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等的摄入量,多食新鲜蔬果,多饮水,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促进病情康复。②环境护理:加强病房管理,维持病房温湿度适宜,适时开窗通风,确保室内光线充足、通风条件良好。定时进行病房空气以及物体表面消毒。完善病房基础设施,设置阅读栏等,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③心理精神护理:因神经内科患者多需长期住院,且多合并语言表达以及肢体运动障碍等,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在疾病痛苦影响或者受挫时,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严重者甚至丧失治疗信心。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其主诉,充分尊重和理解患者,以使其产生被尊重感、重视感、安全感以及满意感。④社会护理:充分了解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职业、家庭成员关系以及人际交往情况等,主动与患者亲友联系,并鼓励其主动来院探望患者,鼓励和支持患者,以使患者保持身心愉悦,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促进病情康复。

1.3观察指标分别于护理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以SaS≥35分、SDS≥41分表示焦虑或抑郁状态。采用科室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级,以满意和一般之和表示总满意度。统计两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

1.4统计学分析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SDS及SaS评分比较护理后两组的SDS及Sa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2.3两组住院情况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3讨论

舒适护理是现代护理常用模式之一,它强调从人的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护理,并实现这些方面的最佳状态。也就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各项护理措施消除各种原因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感受,在满足常规护理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舒适度,从而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2]。舒适护理充分适应了现代医学模式与护理模式的转变,以提高患者的生活与生存质量作为最终使命,目前已成为临床护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及最终目标[3]。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受疾病痛苦、长期卧床或治疗、长期康复训练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病理生理变化、负性心理、缺乏正常社会交流等情况,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实施舒适护理,强化对基础生活的护理,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生活需求,有利于消除其无助感,提高其生活质量。陈娜[4]等认为,环境因素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疾病转归等均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能够降低外界环境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刺激,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度,有利于使其维持愉悦的心态,从而积极地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针对患者的个性特点、家庭及社会背景、等,实施针对性、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满足患者的心理和精神需求,改善其心理状态,树立胜病信心,亦有利于病情康复。此外,通过为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为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康复创造有利条件。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获得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调查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达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此外,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及生理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促进病情康复,节约医疗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毅梅.浅谈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运用[J].中外医疗,2011,30(18):164-165.

[2]李风梅.神经内科舒适护理120例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5):32-33.

神经内科基础护理篇7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神经内科;护士带教;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074-01

临床带教是护理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教质量的好坏将影响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发展。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神经内科由于其专业性强,临床带教较为困难。我科在参考其他兄弟单位的临床带教方法的基础上,将临床护理路径(Cnp)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神经内科低年资护理人员的临床带教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轮转的神经内科护理人员通过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进修时间为12周。均选择资深护理人员进行带教。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具体方法:低年资护理人员入科,由带教老师介绍病区环境、物品放置、规章制度、注意事项、各班职责、工作流程、进修任务、教学内容。

实验组采用Cnp教学方法。按照神经内科的疾病分别制定护理路径,结合进修计划制定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具体如下:第1周,进修入科介绍熟悉科室环境,评估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情况,制定具体教学计划,低年资护理人员观摩、强化正确的技术操作规范,不要示范错误动作。进行医疗法制教育,学习有关法律条文。第2周,向低年资护理人员讲解神经内科基础知识如病理、生理、解剖,进一步讲解神经内科常见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重点教授带教人员在工作学习中的经验教训、心得体会,通过灵活的教学,使低年资护理人员尽快掌握学习要点。参与简单的治疗工作及辅工作;参加交班,熟悉科室工作人员。第3周,低年资护理人员了解整体化护理方法及健康教育,给予患者个性化护理,按部就班进行工作。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基础护理及专科操作,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完成较复杂的专科护理操作。不得在带教老师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进行操作。指导低年资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带教老师协助完成1-2例非手术患者从入院介绍-入院健康教育-恢复期健康教育-出院指导,为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完成护理病历,进行护理效果评价。低年资护理人员熟悉工作后,带教老师协助完成1-2例手术患者的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护理,完成护理病历,进行护理效果评价。第4周以后,能独立完成护理病历。在老师的配合下,进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配合及护理。进修期届满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填写进修手册。

1.3结果的评定标准理论操作评分标准:优≥90分,合格≥75分,不合格

1.4结果的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结果

结果表明,实验组的理论、操作、综合素质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本研究表明,Cnp的优点在于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是病人在住院期间针对特定的病人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检查、用药、治疗、护理、技能指导、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对何时该做哪项检查、治疗及护理,何时可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病人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传统教学法有着自身的缺点:没有要求学习进度,易使低年资护士思维被动,学习主动性差;教学方式混乱,教学随意性大,缺乏全面性、系统性。

神经内科基础护理篇8

关键词基础护理无陪护病房精神科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59

卫生部发出《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后,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以患者的满意为目标,以护理的质量为核心的护理理念,实行封闭式管理,及时、专业、规范、持续、安全的为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1]。患者住院期间无需陪护,患者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均由护士完成或护士协助患者完成,减轻了患者的家庭负担,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0年1~12月已康复的住院精神病人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及内容:我院有3个封闭式精神科病房,1年分4个季度定时由护理部下病房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参照医院评审服务态度的项目以及患者需求,自行设计了14个问题,测评重点是护士的服务态度、语言、行为、技术操作、主动服务意识等方面,为打消患者顾虑,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见表1。

护理:⑴护理方法:①建立健全封闭式病房护理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让患者按时适当活动的同时又得到充分的休息。②家属送患者入住时予以热情接待,介绍住院环境、住院制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陌生感,使患者有如在家的感觉。签订“入院宣教书”,互留电话以保证医患之间的联系通畅。家属随时可了解患者在院情况,消除顾虑。③专科护士岗前培训,强化护士的责任心,严格护理人员的管理,确保患者安全,明确各班职责,实行双班制,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双交双接。确保医嘱准确无误的执行,使患者尽早康复。④每周组织1次丰富的文娱(体育)活动,丰富患者精神生活,充分发挥患者的积极能动性,构筑愉快、温馨的住院环境。⑵护理内容:①入院护理:患者入院时洗澡更换病号服,仅可带少量符合安全要求的洗漱用品入院,禁止刀、剪、打火机等危险品带入病室。②安全护理:精神科患者由于幻觉、妄想的存在,没有自知力,而躯体无障碍,能自由活动,常常出现异常的行为表现,最为严重的是自杀、伤人、毁物、外走,因此安全护理特别重要[2]。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时的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加强巡视,多与患者交谈,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动机,随时排除不安全因素;对有冲动、伤人、毁物、逃跑、自伤、自杀等特殊行为的患者活动不离护士视线或予以隔离,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并专人看护。病室钥匙不能一把单独使用,应和几把相类似的串在一起,防止患者盗抢后顺利开门外走。③基础护理:每天早、晚护理人员为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洗脸、刷牙、梳头、整理床单元,晚间护理时还为患者洗脚,洗外阴;恢复期患者进行督促或协助个人生活;每周为患者剪指(趾)甲1次、协助患者洗澡、洗头2次;及时为患者更换脏(湿)衣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协助不能自理者完成;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其需求并尽量满足,尊重患者个人生活习惯。④饮食护理:不思饮食,应选择其喜爱的食物,劝其多进食;不主动进食者护士喂食时要慢;对有幻觉、妄想怀疑食物中有毒者,可由其他患者或护士先食,以解除患者顾虑[3];暴饮暴食给予规定的食量单独进食;木僵、药物不良反应不能进食予以补液或鼻饲。只有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才能保证治疗的正常进行,否则延误了病情,也加重护理难度。⑤服药护理:严格遵守三查七对,一定要确定患者服药到肚;拒药的患者要进行耐心的劝导,劝导无效后用鼻饲给药或静脉给药。⑥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定期组织学习相关疾病和药物知识,提高患者对精神疾病的认识能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认识到维持治疗的重要性,认识到疾病的预后与药物的关系[4]。消除患者的自卑心理,使患者更好的回归社会。

结果

通过夯实基础护理实行无陪护病房在精神科的应用,2010年满意度最高,达95.9%,明显高于2008年、2009年的护理满意度。且2010年无1例护理纠纷发生,明显低于2008年、2009年。2010年不同季度满意率调查及连续3年满意率调查,见表2、3。

讨论

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专业、规范、安全、细致人性化的护理,和谐温馨的就医环境保证了患者的疗效,在精神科实施无陪护病房即为患者家庭节约了经济,又为家属节约了时间,同时减少了病区的人员流动,为医患沟通提供渠道。精神科无陪护病房真正地做到了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通过在精神科夯实基础护理,实施无陪护护理,其优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①减少了医护人员与陪护的冲突,提高了护士的专科护理水平。②专业的基础护理,即使患者感到舒适、整齐、干净,减少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护士做基础护理直接与患者接触,全面了解患者、促进了护患沟通,是观察病情的重要手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第一手资料。③没有家人在身边,降低患者的依赖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患者回归家庭、适应社会奠定基础。④降低了病室人口密度,减少人员流动,提高空气质量,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病房的干净、整洁并能减少疾病的传播。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几率。⑤实行无陪护护理即为患者家庭节约了人力,又减少了经济开支。⑥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找出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组资料也证实了上述结果,2010年满意度最高达95.9%,明显高于2008、2009年的护理满意度。且2010年无1例护理纠纷发生,明显低于2008、2009年。

综上所述,实践证明在精神科夯实基础护理,实施无陪护护理是切实可行的。虽然开展无陪护护理多年,但仍存在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断的学习及完善,认真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进一步提高护理品质,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

参考文献

1张强,艾洪涛.让护理回归本来[J].当代护士,2010,5:4.

2李凌江.精神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5.

神经内科基础护理篇9

【关键词】跌倒;危险因素;神经内科;护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51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55-01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情况较其他科室多,跌倒容易造成患者骨折、脑外伤,甚至死亡,影响患者生命安全,也是诱发医院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对于神经内科而言,多数患者年龄较大,加上自身疾病较多,部分患者有认知障碍、运动障碍等,使得跌倒的几率上升[1]。为了研究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本文对我院神经内科33例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有效的护理对策,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012年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共130例,其中住院期间出现跌倒患者33例,全部为住院期间意外跌倒。其中男性跌倒患者18例,女性跌倒患者15例,跌倒患者年龄在23-88岁,平均年龄为66.5岁。住院时间7-64d,平均住院时间为19.8d。

1.2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33例神经内科跌倒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重点调查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相关的影响因素。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性别、病史、跌倒史、药物史、肌体肌力。影响因素:视力、听力、认知能力、运动能力等。

1.3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包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单位。

2结果

在13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跌倒33例,跌倒发生率为25.4%。在33例患者中有5例因为自身基础疾病发生跌倒,占总人数的15.2,有6例因为年龄因素跌倒,占总人数的18.2,有4例因为药物因素跌倒,占总人数的12.1%,有3例因为环境因素跌倒,占总人数的9.0%,有4例因为运动障碍跌倒,占总人数的12.1%,有5例患者因为视听功能障碍跌倒,占总人数的15.2%,有6例患者因为认知功能障碍跌倒,占总人数的18.2%。

3讨论

3.1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①自身基础疾病:神经内科患者多伴有较多的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等,使得跌倒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其他科室。②年龄因素:神经内科大部分患者为老年患者,此年龄段的患者出现明显的退行性变化,适应性较差,发生跌倒的几率较高。③环境因素:地面湿滑、病区光线太暗、患者穿拖鞋活动等均会导致跌倒的发生[2]。④药物因素:神经内科患者应用口服药较多,很多药物有镇静、扩血管等作用,对患者的神志、平衡、视觉等产生影响,引发跌倒。⑤视听运动障碍:神经内科患者常存在视力听力障碍、运动障碍,患者肢体功能的协调性不好,引发跌倒。

3.2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护理对策①创造好的病区环境:医院应该合理布局病区,安放相关设施,病床不能太高,地面要铺防滑地砖。在病人活动区尽量减少障碍物。发放的病号服大小长短要合适。走廊楼梯厕所等处要设扶手。②加强在职护士的安全培训:对护士进行继续教育,让他们了解跌倒高危因素,对高危人群准确辨别,护理中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③进行高危人群评估:入院后要对患者跌倒危险进行分析,将认知受损、肢体障碍等患者列为高危人群,制定个体化安全护理计划,加强巡视,满足患者的需求,避免患者擅自行动出现跌倒。④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一些服用安眠药、镇静药物内的患者,护理中要防止他们在未完全清醒的情况下下床活动,服用降糖药、降压药的患者,要遵医嘱用药,防止乱用药,服药后要观察患者反应,存在药物反应的患者不宜下床活动。⑤加强健康教育:护士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他们对患者的活动能力有清楚的认识,对跌倒引发的不良后果加强重视,叮嘱患者家属提高护理工作,卧床患者要应用床档或者是束带,防止坠床[3]。患者下床活动要穿合适的鞋子,尽量抓着扶手行走。另外,要为患者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促使患者进行积极的锻炼,避免因为活动量少,肢体功能减退出现跌倒风险。

参考文献

[1]郭小丽.神经内科病人防跌倒的细节管理与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162-163.

神经内科基础护理篇10

[关键词]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6(a)-0157-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医疗护理需求的不断提升,对护理服务的内涵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10年,卫生部倡导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旨在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1]。近年来,本科根据精神疾病专科及其患者的特点,通过树立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优化护理模式,强化基础护理,加强健康宣教,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等建设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于2011年1月正式将优质护理服务引入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现将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前2010年1~12月713例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86例,女性227例;年龄16~72岁,平均(43.5±9.3)岁。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后2011年1~12月825例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男性554例,女性271例;年龄14~71岁,平均(43.3±9.5)岁。两组患者病种均以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情感障碍、强迫症、躁狂症、恐惧症等为主,研究期间科室病床数、护理人员等均未出现变化。本研究经医院批准同意,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病种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均衡性好,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予以疾病相应的常规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在疾病相应的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优质护理服务[2-3]。(1)树立优质护理服务理念: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内容,领会护理学科的内涵及实质,并结合身边榜样的宣传,转变理念,提高认识,倡导在护理工作中彰显爱心、理解和包容。(2)优化护理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内涵:由功能制护理向责任制整体护理转变,制订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及质量控制标准。对现有护理人员实行分层级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落实责任护士负责制,全方位护理,人性化护理、专业化护理及全程无缝隙服务等,增强护士责任感,开展走动式查房服务,鼓励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以促进其信任。(3)夯实基础护理:进一步完善基础护理措施,细化相关护理服务流程。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依据病种的不同提供相应的无缝隙基础护理服务,使基础护理得到持续的保障。在护理过程中,对潜在的风险因素予以评估,及时予以干预,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4)开展健康教育,重视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技能:根据不同病种患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选取健康教育内容和生活技能方案,搭建精神科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健康交流平台,促进医生、护士以及患者之间的理解和交流,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进一步增强护患关系。(5)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完善病区基本设施,创建清新、舒适、温馨的诊疗环境,以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6)以岗位管理为切入点,建立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落实奖惩措施:逐步建立起比较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以按劳分配、优绩优酬为基本原则,以量化指标作为奖惩的统一标准,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1.3评价内容

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满分均为100分,主要内容包括:(1)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感染控制、护理安全等;(2)健康知识知晓率;(3)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理工作质量比较如表1所示,可见除健康知识知晓率外,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感染控制、护理安全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科护理的目的在于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治疗、缓解或控制患者的精神障碍,以期提升患者的精神状态达到最佳境界。综合文献[4-6]研究结果并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实践,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客观问题主要体现在:(1)患者意识状态不稳定,护理风险因素多,患者可控性较差;(2)护士缺乏工作热情和责任心;(3)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基础护理质量不高;(4)医院管理层面对护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5)健康教育效果差;(6)后勤保障系统未完善;(7)绩效考核主要倾向经济效益和工作量,但在工作风险、技术性层面上倾斜不足。因此,提高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应从上述方向着手完善。

国家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不仅仅是护理行业内部的一场运动,也是优化医院服务、加强内部管理、改善患者体验的切入点。尽管精神科护理工作有其特殊性,迥异于综合性医院的其他专业科室,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同样适用于其护理工作[7-8]。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在病种相应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服务,主要体现在通过树立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进而优化护理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内涵;在夯实基础护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重视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技能,同时加强了科室环境优化,提高了后勤保障的力度;以岗位管理为切入点,建立起比较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充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感染控制、护理安全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提高了综合护理工作质量,也进一步融洽了护患关系,满足了患者及其家属个体化的护理需求,这与相关文献[9-10]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体现在提高了综合护理工作质量,包括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感染控制、护理安全评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也得以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精神科的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是值得开拓的一种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马晓伟.转变模式求真务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深入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2):5-8.

[2]叶琳,李晓雯,王芳.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79-2381.

[3]刘燕,孙华宾.成组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14):1285-1286.

[4]王建荣,皮红英,马燕兰,等.新形势下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践[J].护理杂志,2010,27(8):1201-1202.

[5]黄叶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探索与实践[J].护理杂志,2010,27(8):1208-1209.

[6]金跃玲.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4):590-592.

[7]龚美芳,陆群峰,王静,等.扁平化责任包干制护理工作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5):3055-3057.

[8]胡芬,朱小平,程晓琳,等.医护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要性认知情况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1):1282-1284.

[9]刘贞.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试点科室的实施[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1):3806-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