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农学就业方向十篇大学农学就业方向十篇

大学农学就业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5:33

大学农学就业方向篇1

论文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  就业需求  课程体系  改革

论文摘要: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总结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为四大类型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其近20年就业方向变化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科研单位就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愈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行政单位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也实行统一招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导致进入教育科研单位的门槛提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学位的要求不高,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更多就业于各类企业。

(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

从199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双向选择。由于就业政策和就业领域的变化,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表2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经管学院近5年就业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一个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近2年就业率下降明显。虽然与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对比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对比经管学院平均就业率而言明显较低。

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及选学课程意愿的调查

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选择能快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或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

(一)专业方向的选择意愿

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2003级开始,让学生在大三实行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方向为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近4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情况如表3。

从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情况来看,除04级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选择基本持平外,其余几届学生大部分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就业需要。

(二)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

为了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农林经济管理教研室对三、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这一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管理类课程占到60%,而经济类课程只占20%。

“在对就业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这一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会计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法。管理类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学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上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授予学生的学位从早期的农学学士到中期的经济学学士以及现在的管理学学士,体现了教育界对这一专业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最初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强调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成为农业经济专业。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前,国家更多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学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部门成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变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逐渐成为接纳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具备较强微观管理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近年来,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课程,但与一般的管理专业相比,从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差距。

(二)“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全国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通病),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方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听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2)在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专业课程实习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三门课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很难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来进行。

(三)课程体系的“专”和“宽”的问题

由于农林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宏观性和宽泛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较多其它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会计类课程;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农业保险学等金融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贸易类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结构,但受到学时限制,使得这些“宽”与“专”相互竞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始终是现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微调,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体系构成等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的目的除上述外还包含着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竞争力。如果大学是“工厂”,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评价这个“工厂”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产品”是否受社会欢迎。社会欢迎就意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强,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应时时把握学生就业需求目标,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实现就业而服务。

(二)把握好专业的“共性”和“个性”

从“共性”的角度来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通用型课程应是其主体,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需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来体现这种“个性”,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

(三)细化专业方向的划分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全国绝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的划分,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划分了“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前者偏重于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是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的方向;后者偏重于实践,是为学生就业而服务的方向。但这种划分可以更加细化,如“企业管理”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农业企业管理”、“涉农企业管理”等。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增加与工商管理的差异竞争优势,增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学农学就业方向篇2

农业高校

大学生

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面对“金融海啸”和“就业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尽可能给诸多个性鲜明的大学生一个共同的公平的起跑线;必须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必须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必须坚持总揽全局、统筹兼顾的方针,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业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接。

如何在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真正地、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农业高校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是当前农业高校教育领域里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面对“金融海啸”和“就业难”,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给诸多个性鲜明的大学生一个共同的公平的起跑线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是大学生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金融海啸”,经济变差是近两年来不争的事实;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更是一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教育“热点中的热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成长中的烦恼”中的烦恼。“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有2700万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每年净增70万人左右[‘〕。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64万人;2009年达61i万人,比2008年增52万人;但就业市场却是有减无增,2008年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应届高校毕业生能否找到饭碗,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f21。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对象是大学生,是诸多个性鲜明的“人”,如何更好地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率、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之光普照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旨所在。作为农业高校教育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生为本,服务至上”,关心其疾苦,考虑其需求,尽一切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不以智力高低定亲疏,不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业高校毕业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层层落实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大胆解放思想,更新工作方式,创新就业服务手段,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运用信息技术,改善就业招聘工作方式,充分利用因特网,实现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建立就业信息库,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规范性,让更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掌握对方的供需信息,避免盲目性,降低毕业生就业成本,保障学生各项权益,尽可能给诸多个性鲜明的大学生一个共同的公平的起跑线,给农业高校大学生中的“每一棵小草”以开花结果,张扬主体意识、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让农业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的公平[’〕。

二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激发其创造潜能,必须改变“千人一面”的传统就业指导模式,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因此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又好又快发展。

(一)必须更新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激发其创造潜能

从事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尤其要注意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小农经济条件下根深蒂固的“权力本位”,“重管理,轻服务”,“重共性,轻个性”,“重从众,轻创造”,“功利性、工具性、季节性、一次性”等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克服服务内容单一陈旧,方法简单生硬等缺陷[’],着眼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农村、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成材就业的新要求—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以人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首创精神,注重激发学生发展的潜能: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的意见与见解;尊重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尊重学生的创造成果。要根据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配合学校有关部门适时修订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计划,为大学生就业把握好方向,确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和招生导向,科学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结构,当好人才培养的风向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秉承和拓展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农业教育非实践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的办学宗旨,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克服“在黑板上种小麦”、光说不练的天桥把式,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能力与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改变“千人一面”的传统就业指导模式,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拓展能力,具有发展潜质和主动竞争能力的高校大学毕业生[’〕。

《二)必须坚持面向全体与面向个别相结合,职业生涯的常规教育与专门规划指导相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的全程指导

我们所办的教育,不仅仅是面向青少年学生的教育,而应该是面向全社会、全体人民的教育;不仅仅是对在校在读期间负责的教育,而应该是对人的一生负责的教育;不仅仅是面向少数尖子生的教育,而应该是面向所有受教育者的教育。从横向看,是惠及人人的“普世教育”;从纵向看,是伴其一生的“全程教育’r[6]。所以,在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应该消除三个误区:消除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对毕业生指导的误区;消除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就业知识与技巧指导的误区;消除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学生毕业阶段指导的误区。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马克思的观点—学校教育就是“通过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包含两个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但又不可分割更不能相互代替的方面。第一,“学生综合素质的积蓄过程的指导—就业的准备性指导”,即既要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方面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常规教育,又要在专业发展方面要给予个别的或特殊的指导,通常由全体教育工作者来完成;第二,“劳动就业基本知识与具体操作层面的指导—就业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即除常规教育外,还要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对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包括职业设计与规划、职业教育与培训、社会认识与市场分析以及就业方法与技巧等方面予以有针对性的专门规划和指导,通常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来完成。面向农业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面向农业高校全体学生的教育,面向农业高校全体学生的就业指导,向社会化的下一个阶段—社会输送合格的公民“坯子”,这是农业高校高等教育的职责;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定位和学科侧重,对于学生将来的社会就业和职业发展大有裨益,以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和科学化的就业指导更好地为农业高校大学生服务,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设计、自我决策、自我发展和自我心理调适,主动提高其职业发展能力、竞争能力、生存本领,让每位农业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上都能寻求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是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追求〔’〕。

三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专业教育指就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对学生实施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的除职业性和专业性以外的那部分教育,它的内容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它的实质是“和谐发展的人”的培养。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只有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健全的人、“和谐发展的人”和负责任的人,才是大学完整的教育,才是对学生将来就业最好而有效的指导川。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曾指出:“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

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的人。”而中国的大学恰恰陷人技术至上的误区,一味强调学生技能培养,缺乏对人的心灵和谐的关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事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尤其要言传身教,并配合各科任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襟;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帮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价值观判断是非,学会用自己的头脑进行学习和思考,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川;引导青年学生克服几千年来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农耕文化积淀形成的“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自私狭隘心理,弘扬中华文化精华,“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优其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反对文化虚无主义观点,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增强报效祖国的自豪感。

大学农学就业方向篇3

abstract:accordingtothecurrentprofessionaltrainingrequirementsofagriculture-relatedspecialties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makeadiscussionfromprofessionalsettings,personneltrainingobjectives,determinationoftheoryandpracticeteachingsystem,comprehensivequalitytraining,combinationofproductionandstudy,inordertoprovideausefulreferenceforthetalentstrainingmodereformofagriculturalhigheroccupationeducation.

关键词:能力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三农情怀

Keywords:ability-oriented;talenttrainingmode;feelingsoftheagriculture,countrysideandpeasants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223-02

0引言

自2004年开始,国家连续出台文件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三农”问题成为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而中国传统农业也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型,人们对农业生产的认知从“体力型”转向“知识型”,拥有农业技能的人才无疑是转型发展之必须。但是由于社会上涉农工作岗位单一,高校涉农专业的毕业生走向农业岗位后需要不断深入基层,不仅工作辛苦,社会地位也不高,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报考涉农专业,高校招生时也不得不降格以求,并且考生及家长对农业和农业院校认可度低,农村与城镇生源人数差距很大。除此以外,我国部分高校在涉农专业教育方面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考核和学历,轻技能应用”的问题。如何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农业高职院校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高职学院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确定、综合素质的培养、产学结合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1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我国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高等农林教育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处于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地位。”要培养“面向农林业生产一线以及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需要,深化面向基层的农林教育改革,培养数以万计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懂经营、善管理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因此,培养更多的熟悉并热爱三农、具有服务“三农”意识的大学生是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高等农林教育的重要任务和责任。

服务“三农”意识的教育属职业教育范畴,它除了培养学生必须具有服务“三农”的职业意识外,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激发学生对涉农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基于兴趣导向去自主学习农业专业技术,并对农业行业和自身的未来就业拥有信心和高昂的热情。

服务“三农”意识的教育需要高校开设农业专业课程,通过专业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在国内关于此课题暂时没有相关学术作品,根据国内文献检索,针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情感教育,仅有《大学生村官情感教育问题探讨》(姚琳2009)一文,文章提出大学生村官要树立起尊重农民、热爱农村、关心农业的基本感情。但是国内学者对提高大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大学生基层就业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吉林农业大学郭为民、王成章的《农业高等院校大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培养》、北京大学张秋山的《农村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向调研分析》、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李文涛的《论大学生基层意识的培养》等,分别研究了提高大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大学生基层就业问题及大学生基层培养意识的障碍问题等。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关于涉农专业大学生提高服务“三农”的意识问题研究较多,在关于如何培养涉农专业大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方面研究较少,亟待完善。

1.2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虽然西方发达国家关于此类研究甚少,但是关于对大学生职业指导、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我国可以采纳借鉴。在西方,职业生涯理论是慢慢形成的,期间与职业辅导的关系密不可分。美国是最早开展大学生职业辅导的国家,早在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帕森斯教授就创办了职业咨询所,对每个入学的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从而确定专业和职业定向,便于在毕业前期确定择业目标。而在日常的学习中由于学生确定了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定向,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加强自身需要的某些能力,学会掌握职业发展策略,形成毕业辅导与日常规划相结合,注重知识、注重能力。

2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对涉农人才的需求

2.1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现代农业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的有效途径。

2.2现代农业对涉农人才的需求我国虽然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但现代农业发展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比较缓慢,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够。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培养一批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现代农业人才至关重要。

3基于能力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涉农人才教育思路

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服务“三农”,从职业情感教育层面培养大学生到农村和农业战线工作,具备服务“三农”的热情、能力和素质,对大学生服务三农的热情和素质培养,提出“一课程、一活动、一讲座”的理实一体化农科人才教育体系(见图1)。

3.1理论教育模块――通过理论讲学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改变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段式的学科教育为模块式能力体系教育;由注重专业教育向注重素质教育转变;由专业教育“一元化”向辅修制、双证制的“二元化”转变;由以教师为主的单主体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体转变。要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专业理念,就应该在课程体系上进行优化设计,合理划分涉农专业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和课时比例,必修课程,2个学分(1+1)。理论教育模块(含农科专业课程和围绕专业举行的三农讲座)占1个学分。

该模块主要针对全校所有专业学生设立,主要任务和整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查阅资料,了解当前“三农”问题以及国外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培养全校各专业学生“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情感。树立求真务实,特色鲜明,立足专业,服务三农的志向。

3.2实践教育模块――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专业技能实践融入模块(学校统一按生源地组织学生走进农村、了解家乡的调研活动)占1个学分。

本模块以家乡三农发展为立足点,了解家乡农村环境,农业发展现状,培养“热爱家乡,情系三农”的情怀,树立当代农业发展观。

实践教育模块主要通过由学院组织的“走进农村,了解家乡”大学生调研活动,进一步提升对家乡新农村建设、产业状况、农产品的供销产业链、家乡农产品的发展历史、发展环境、未来发展前景的认识。如当前许多农业学院的特种动物养殖技术专业确立了“建立专业基础公共平台,实践教学实行分流,按模块嵌入主要生产环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5+1的教学法模式”。中草药栽培技术等相关专业形成了3+2+1的教学模式、双循环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多元启动的二主二辅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与丰富多彩全园素质教育模式。农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行了“融合式理论教学与开放式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循环培养模式。

3.3文化养成模块――重点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通过“三农”宣传阵地、社团、志愿服务等形式,加强“三农”情景教育,深化对农村农业农民的认识,形成具有三农氛围的校园文化;各社团组织一定数量的走进三农、服务三农的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以三农为载体的志愿者活动,培养“三农情怀”。①加强微博、空间等网络媒体和纸媒等三农情怀宣传阵地建设,宣传三农政策、农业创业典型事迹等。②通过农村社区志愿服务,了解农村,加深对农民的感情,培养农村认同感。③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农村农业农民题材选用,以文艺形式,挖掘三农的魅力,增强三农吸引力。④通过主题论坛、演讲、征文等,农业创业、农村工作典型事迹宣讲、认知交流。⑤通过三农主题社团建设,开展三农特色活动,培养自主能力,培养从事农村工作、农业创业的学生骨干。⑥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新苗人才计划,引导学生思考三农问题,认识和探索发展规律,通过农业创业实践,挖掘、孵化农业创业项目,培养骨干。

3.4以校、地合作为纽带,实现产学结合加大力度开展院校和地方合作,签订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院校的人才、信息和科技等优势,指派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地方实习和学习,如此不仅能够为地方科技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也能够发现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高校树立新的研究课题,推动院校的科研与创新。

比如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立足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先后与吉林省的九台市、双辽县、郊河市、长春市双阳区等十多个县、市、区、镇建立了院地合作项目对接,充分发挥学院教育培训、科研开发与推广等优势,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获吉林省政府校企合作优秀奖和吉林省人才优质项目二等奖。

4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职业院校涉农专业调整成为了当务之急。目前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把专业调整与专业内涵建设结合起来,从而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在涉农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明确专业建设的思路与方向,依托学校现有资源,充分发挥优势专业作用,立足涉农产业,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案和方法,彰显办学特色,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践性优秀人才,较好地满足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学梅.福建省农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5).

大学农学就业方向篇4

摘要:当前,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日趋严峻。本文主要探讨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如何以服务地区经济为宗旨,改革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希冀为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实现人才差异性培养提供一新思路。

关键词:地方农业院校课程设置人才差异性培养

一、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大多开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和本世纪初,在学校内部属弱势甚至边缘学科,其教师多由原来的“大学英语教学部”抽调而来,在职称、学历结构方面比较薄弱。如,河北某大学外国语学院于2002年建院,其前身为大学外语教学部,只承担公共外语教学任务。在其建院之初,教师中七成为本科学历,八成为中低职称;经过十年发展,现在全院教职工中虽绝大多数都拥有硕士学位,但其中只有博士一名,在读博士三名;中低职称教师仍占六成以上。这些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成立时间短,人文底蕴存在先天不足,而又找不准自身合理定位,专业特色不明。以河北某大学为例,其教师皆毕业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很难胜任涉农等特色专业英语课程;其课程设置基本为低年级综合英语、泛读、口语、听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英语专业基础课程,高年级开设文学、语言学、翻译等专业课;其所用教材也基本沿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英语专业教材。也就是说,其在师资配置、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等方面与综合性或外语类大学并无二致,没有结合农业院校其它学科优势,无法体现农业院校英语专业自身特色,使学生被迫与毕业于历史更悠久,师资力量更强的老牌综合性大学或外语类大学的英语专业毕业生直面竞争,造成就业困难的不利局面。

二、服务地方经济的农业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构想

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人才培养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严重脱节,要想扭转改善此不利局面,必须改变学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设置。地方农业院校多为省属高校,本就应为本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其毕业生也大多会留在本省,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所以这些高校要根据本省或本地区经济发展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依托自身学科优势,找准自身定位,探索特色化的英语专业人才差异性培养策略,并据此对自身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下面笔者以河北某大学为例,以服务河北经济建设,满足河北人才需求为宗旨,对其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进行探讨。

河北省是一农业大省,农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柱性产业。但要促进河北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势必要以科技创新为本,调整我们落后的农业产业化思路,借鉴学习外国先进的农业产业体系,引入国外先进适用农业科技,并在省内推广;要大力推进河北省名优特农产品的对外推广,争取打入国际市场,拓宽农民增收途径。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大量通晓农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为了适应这种农业科技化和国际化的趋势,河北某大学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结合自身农科优势,瞄准“三农”发展和新型农业经济发展对涉农英语人才不断增加的需求,找准自己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河北某大学自2011年起,将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分为农贸方向和英语语言文学方向,农贸方向开设农业英语,科技英语翻译等课程,便是依托本校学科优势,体现学校特色的一次有益尝试。但囿于师资局限,相关课程科目少,课时有限(农业英语开设两个学期,共64学时;科技英语翻译只开设一个学期,32学时),很难让学生对农业知识有一个相对全面、系统的了解。建议将农贸方向再拆分为农业和对外经贸方向,给农业方向的学生增设农业科技英语翻译、农业经贸英语翻译等课程,并利用学分制鼓励引导学生选修本校其它学院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如动植物检疫专业英语、园艺专业英语、食品专业英语等,完善学生农业知识体系,增强其毕业时市场竞争力。

对外贸易也在河北省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石家庄海关统计,2012年全年河北省进出口总值505.5亿美元,规模位列全国13。除了特色农产品、纺织服装、钢铁、医药等传统出口产品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外,以光伏新能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和以汽车为代表的机电产品出口发展迅猛,逐渐取代传统产品及初级制成品成为河北省的主要出口商品。河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日趋活跃,外贸进出口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欧盟和美国一直以来是河北省的最主要的贸易合作伙伴,2012年分别为河北省第一和第二大出口地,第三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这种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势必需要大量既精通外语,又通晓国际贸易规则,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河北某大学可以将英语专业农贸方向再拆分为农业和对外经贸方向,删除对外贸易方向的农业英语、科技英语翻译等课程,增设强化其剑桥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写作与翻译、外贸谈判、跨文化商务交际与礼仪等课程。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报考剑桥商务英语证书、报关员、单证员、外贸员、涉外文秘等资格证书,并可给予适当的学分奖励。多为学生创造在外贸企业和翻译企业实习、培训的机会,增强其处理英语外贸函电,应对外贸谈判等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和商务英语翻译与写作能力;多为学生创造在学校或市里举办的国际性会展当口译或服务人员的机会,开拓他们的视野,使他们能做到学以致用。

三、结语

地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在办学历史,人文素养,师资力量,学生基础等诸多方面皆无法与综合院校和外语类院校英语专业相抗衡,造成自己英语专业毕业生求职举步维艰。地方农业院校的英语人才培养应立足于本地区工、农、商、服务业等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本校学科特点和优势,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只有实行差异性人才培养策略,才能使自己的毕业生形成其特有的市场竞争力,能够做到就地就业,学以致用。(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课题编号:201301417;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课题编号:201301100。

参考文献:

[1]鲁林岳.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地方高校发展与转型的价值导向与追求[J].中国高教研究,2009.1

[2]孙如凤,季春燕.复合型人才是对外开放的基础支撑-以宁夏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为例[J].福建论坛,2006.6

大学农学就业方向篇5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台州318020)

摘 要:培育品牌学生是农职学校健康发展的生命线。为此,农职学校要十分注意社会需求,培育品牌在校生和品牌毕业生。

关键词:农职学校;品牌学生;培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6-0239-02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其重要标志是,我国农产品供给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结束了长期短缺的局面;农村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为农村经济第二次腾飞开辟了航线;我国加入wto后,加快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农村经济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进入新的阶段后,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所谓新的机遇,就是由于农产品供给形势的好转,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也为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扫除了主要的障碍,同时也为更多的农产品进入国际农产品市场,参与国际大流通打下了基础。所谓新的挑战,就是面临农业结构调整的困难,面临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阻力,面临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我们有多重的约束,有环境的约束,也有体制的约束,但更大的约束是农民素质的约束。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取决于要有一个发达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因此,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对农民的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农业与农村迎接挑战、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首要任务。为此,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指出,大力发展人力资源,要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任务,是当前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迫切要求,要在更加适应社会需求与提高教育质量两个方面上下功夫。品牌意味着价值,学校价值的提升,意味着社会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认可,更加意味着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良性发展。农职院校树立品牌意识,顺应市场发展,有利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适应农村和农业新的发展,有利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适应农业竞争国际化的要求,这也是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有力途径。

一所农职学校品牌价值的含金量并非只是历史事件的堆积,它与一个学校所造就的学生是紧紧联在一起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造就新型农民,对农职学校来说,其产品就是要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职学校品牌的外溢性主要由其产出的人才来集中体现。一个农职学校学生质量如何将是决定该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人才是检验一所学校对社会贡献的标尺。一所学校即使很有名,如果培养不出优秀的学生,则说明它还是失败的。一所学校只有英才辈出,才能对这所学校的品牌起到积极传承作用,学校才会有无穷的生命力。所以说,历届培养出的人才声望和成就是农职学校品牌的“活广告”。

农职学校培育品牌学生包括培育品牌在校生和品牌毕业生。

一、培育品牌在校生

培育品牌学生即农职学校培养大量思想进步,素质高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特别是对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为农职学校培育品牌,提高在社会和市场中的知名度、美誉度。农职学校培育品牌学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转变教育观念。首先教育质量观要转变,由偏重知识传授转向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偏重学历教学转向能力教育;其次人才培养方式观的转变。由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学习的“双重主体”模式。(2)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和学校自身特点,搞好专业建设。农职学校面对的是地方农业经济,当前我国的农业正在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农业产业化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业正在改变着它的传统意义:生产环节人员减少;服务人员增多,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的是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新型人才。同时,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也迫切要求农职学校能够培养出更为宽泛的人才,农业、农村、农民的一系列变革都在剧烈地改变着原有的农业岗位,新的岗位群应运而生。涉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民素质提高等各领域都对农职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农职学校必须改变原来单一面向农业生产的局面,建成一个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综合专业体系,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3)要彻底改变专业定向教育模式下的“专业”观念和“定向”思维,建立一个既有针对性、适应性,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人才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又能够随机进行调整的教学目标体系。(4)职业教育要切合实际,与社会需要相结合。要改变把职业教育等同于一般学历教育的做法,改革学校在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能适应培养技能人才的需要,重文化课、基础课和理论课,所开设的专业课也是偏重于理论教学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把学生的技能培养放在第一位,把职业教育和当前实际、社会实际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和学校的硬件设施及师资情况,积极开发新兴专业,使培养出的人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紧密衔接,力争使学生毕业后就业有门路,创业有出路,发展有基础。学校应不断适应社会对技术进步的要求,打造老专业:根据社会对技术变化的需求,按照以“提高技术为基础,培养能力为中心”的思想,全面对专业进行升级改造,并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更新改造。

二、培育品牌毕业生

品牌学生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大力培养品牌毕业生,以期获得巨大的社会公众效应。对品牌毕业生的要求是应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能够成为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从事3—4个不同行业工种岗位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自立意识、创业意识。打造品牌毕业生,农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岗位分析人手,应真正确立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创业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的择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另外,要建立毕业生追踪、回访、宣传的完整体系,并以此不断激励在校学生,形成毕业生流向社会的固定模式。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宽的就业市场和就业层次,这样,品牌就业市场随之建立。

参考文献:

[1]朱龙兵.农职教育改如何加快发展[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3年9期.

[2]王力红.迎合市场竞争需求积极开展农职教育[J].吉林农业,2011年第19期.

[3]潘岳生,戴文静.打造学生品牌:高职院校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J].中国民族教育,2009(Z1):10-12.

大学农学就业方向篇6

   农业标准是农业效益最大化的根本,是农业利益得以保护的最好工具。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农业直接面向市场发展,标准规则成为发展遵守的必须章法,农业标准化势在必行。农业标准化,可大大提高农业过程和结果效率,促进农业领域的规模经济形成。进而取得更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农业标准还能够以壁垒形式,保护国家和集团的利益不受损失,拓展农业经营的时空范围,获取更大的系统效益;大量农业标准的应用,可使农业过程简化和优化,不但迎合了农业发展的快速要求,而且促使我们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农业的标准化,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标准化已开始转向理性化的新阶段。农业标准化的国家重视与推动,使农业标准化在我国农业领域真正步入了划时代的轨道,使农业真正产生了现代的气息。近10多年来,全国范围内的农业标准化工作上下齐动,如火如茶,所呈现的规模与声势史无前例。人们对农业标准化的接受和行动,从过去的不理解,到现在的公众共识和不断加温,使发展速度持续提升,迅速从热情转向理智。全国调研表明,从2009年起,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从事农业标准化管理与推动的各类人员,逐渐地存提出同一个问题:“农业标准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搞法?”农业标准化如何落地生根,怎样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成为国人的共同心声。

   随着发展的深化,农业标准化的一些理论问题日显出来。长期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推动,无论是研究机构还是人才培养,不管是科研成果还是农技推广,均建立起了一整套的体系机构,运行机制十分健全。以农业科技推广为核心的扶农、促农的教育和动行,使得推广的理念和行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然而,提出农业标准化并且农业必须走标准化的道路时,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标准化落实,似乎就有了扯不清的关系,甚至有些冲突,一下子又产生了“农业标准化和农业科技怎样摆布”的疑问。很明显,这是一个关系问题,也是一个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需要搞清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必须明确农业科学、农业技术和农业标准的关系;想明确这种关系,就得了解什么是农业科学,什么是农业技术,什么又是农业标准。鉴于此,结合多年研究结果,本文加以分析论述,供同仁商榷,抛砖引玉。

   一、关于农业

   农业是永恒的伟大事业。关于什么是农业,似乎是一个不该提出的问题。人们可能会说,一个以农耕为文化发展起来的国家,谁能不知道农业?诚然,我国自古靠农业,迄今仍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成为我国各行各业中最古老、又不可弃的一业,距今发展1万多年,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即原始社会后期。口’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经济史上的一次大革命,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依靠自己的劳动来提供生活所需物质,并随着人类的进步而永恒相伴。农业生产,具有一切社会生产的共性,也是按照经济再生产的规律向前发展;农业生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即生命物质和有机物的再生产运动。迄今为止,多数人理解农业,往往不加思索地将其与粮食生产联系,至于花卉、药材等的生产是否属于农业,未必承认。真正的农业,是“以土、水为基本生产资料,以太阳能为基本能源,以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为生产对象,通过劳动,生产所需物质的事业。”

   中国农业有自己明显的特征,无论是发展时空还是结构内涵,均与别国不同。首先,国家发展的历史,是农业发展为主的历史,从而形成了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国家文化。其次,有史以来,国家文化延脉,以农为本,以粮为纲,形成独特的小而全的农业生产技术单元体系,操作层面上的精耕细作,在全球堪称一绝。第三,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将农业劳动群体与土地死死捆绑,构成了社会性对农业歧视,从而在思维意识和行为推动两个层面上产生了无形制约。最后,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典型构成,导致了不求进取、得过且过、封闭固执和安于现状的社会心态,成为农业乃至国家发展的桎梏。尽管农业有着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且在国家历史中形成了深厚的优良文化,却因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鄙视,使农业的真正社会地位不能还原,发展的社会心理地位不能摆正,导致了农业发展人才的自然流失,从农事业一直在矛盾甚至恶性循环中艰难行进。新中国成立后,人人平等,农民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随之有所涌现,大大推进了农业发展。然而,迄今为止的城乡二元制结构,仍然不能完全解放农民的枷锁,社会对农业的认识和对农民的看法心理错位仍待变革。

   农业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一个综合再利用。人们在一定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劳动完成自己的所需。然而,在从农这一事业中,所需的资料、能源和对象,不是随便组合的,也不是能够随意转移的。任何具有特定生产目的的农业格局,必须在特定的生态条件下进行,必须在特定功能支撑下的系统中运行。这种系统,始终处在灰色状态,是一种地道的灰色系统。其灰度,与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标准化水平之间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只有对复杂农业特定生产过程的内在联系和系统功能及其运动的关键有所了解和掌握,才能够加以人的劳动和生产组织,推动其正确的发展,达到从农的真正目的。要了解和推动任何特定农业系统,只有通过探索和发明工作来完成。所以,农业也可表述为“特定自然生态系统+人类探索发明+目标性劳动结果”的过程完成。农业标准化,实质是对这种过程内的发现、发明和劳动进行最佳水平上的简化、优化的规定,形成能够支撑和推动人类优良劳动的最佳核心——标准。

   二、农业中的科学、技术和标准

   提起“科学”、“技术”两个词汇,人们可能在崇尚中会加带一些神秘,而“标准”的提出与被广泛地知晓,使其不再变得那么神秘。其实,标准以内涵形式的出现和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其历史比“科学”和“技术”早得多,其功能绝不在它们之下。重要的是,这三个概念在农业领域指向发展时,就辩不清其位次和功能了,因而形成了目前推动农业标准化时,总有一种说不清的困扰。为打开这个结,辨识农业科学、农业技术和农业标准概念以及内容的不同就十分必要,我们先从各自的定位说起。

   (一)农业科学

   我们需要正确理解科学,正确理解农业科学。论农业科学,先得搞清什么是科学。当我们放置于这个词汇到概念的解释时,会突然发现,解释就变成了很麻烦的事情。追溯“科学”的来源,仅仅向后只退百年左右。一百年前,东方人对西方的学问只有所了解,发现当时的西方学问是以分类的形式,一科一科的记载和描述,不像中国的学问,从开始发展起。就浑圆一起,不分文史哲政等单一科目,以通才之学存在,是同同之学。我们引入西方的学问,为表明与国学的不同,就将一科一科的西方学问名曰为“科学”了,此后的时期中,“科学”的概念,由对一个“分科的学问”的简称演变到成为学术追求的最高目标,使其抽象化、也形象化了。近百年来,“科学”一词成为现代生活中最具魅力的语言了。可见,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与我国发展哲学思想在初期确实是不同的。“科学”是对西方文化的一种区别性表达,这已经是过去了。当今的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对各种定量规律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特别是,比照科学发展的趋势,从上世纪末出现学科交叉,再到文理交融,直至系统科学思想的形成和应用,把原有的西方分科学问和不断细化的程序给颠倒过来,从另一个角度又彻底地融会起来了,显示出“通才之学”的精深与超前性的影子。看得出来,当今科学发展的大势是两极趋势,即沿袭西方发展的精细化分科向更窄、更深的领域探索和趋向于国学发展的大同融会,向更宽、更广的宏观领域发掘,同时两者在不断地走向联合、共促。国学,不是征服和控制的知识,是一种人和自然相协调、“天人合一”的知识体系。通过天人合一,揭示了人和自然的内在联系。这样一种体悟,跟传统的西方科学是很不相同的。当然,西方这种细化分科的知识体系对当时科学的发展确实起到了十分有益的推动作用,对人类在前期认识自然非常有用。如今国学这种深厚和前瞻性似乎有了用武之地。

   “科学”虽然没有定义却可以自我完善。究竟什么是科学,直接地说,是给不出一个确切的定义的,只能从人类整体文化中加以理解。因为科学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尼采说,历史性的东西是给不出定义的,因为定义一给就死了。当然,科学寻求的是对自然现象从逻辑上最简单的描述,科学与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其它一些认知方式之间有着最本质的差异,这种差异,就在于他们对待未知及对待自身的方式是迥然不同的。由于追寻着客观,科学就具备了自我纠错的能力。科学的自我纠错、自我完善的能力是许多其它认知方式所不具有的。科学肯定也会犯错。这是因为,我们的各种知识体系是有局限的,需要一种能够客观理性地对待自身局限性的认知方式,科学就具有这种素质。我们通过科学方法所获得的知识,远比通过其它认知方式所得到的东西更客观、更接近正确,同时也更有希望达到正确。

   通过对科学的解释,再来理解农业科学的涵义,就不那么复杂了。农业科学,就是在农业领域所从事的科学工作。农业科学与其他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关键的区别在于农业科学是对生命及其规律、生命与环境关系本质的探索。实质上,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能够明显觉察出来,农业科学与其它科学的分科边界是越来越不清楚,交叉的界域也越来越宽广了。农业科学的包容性和吸收能力,是其它科学所不能及的。

大学农学就业方向篇7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对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正面临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小农业”向“大农业”的转变。要顺利实现和完成这种转变,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提高劳动者素质。要提高亿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仅靠普通教育是无法完成的,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担此重任。

新疆农村职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属西部欠发达地区。随着普通高校的扩大招生以及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存在的某种偏见,加之职业教育质量不高,出现了学生招不进、留不住、就业难等问题,使职业教育出现严重滑坡现象。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2006年统计年鉴,2005年全区共有中等学校2176所,其中普通中学1952所、中等专业学校79所、职业中学87所、技工学校58所。不难看出,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据悉,新疆农村现有劳动力中近三分之一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其中80%以上的初、高中毕业生,只是带着语文和数理化知识回到农村,由于缺乏从事农业生产应具备的劳动技能、专业技能和创业知识,他们只能通过“以劳带学”的方式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和专业技能,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

当前新疆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突出矛盾是,一方面,农民对职业教育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另一方面,职业学校却“等米下锅”。导致这一矛盾的根源之一,就是现行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未能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办学功能单一几乎所有的职业学校都办成了学历教育、正规教育,非学历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只是一种补充形式。在课程设置方面特点不突出,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农村与地方特色,脱离了农民的实际需求,片面注重学历职业教育。而实际上农民更愿意上短期的实用技术培训班,以便学到市场需要的技术、技能。

办学体制单一目前,新疆的农村职业学校仍实行国办模式,即政府单一办学。由于职业教育的特点,办学需要教学实验设备和实训基地,受经费投入的限制,大多数农村职高办学条件落后于普通高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缓慢,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难以实现多元化。

教学制度单一职业学校教育几乎都是长学制,基本是3~4年。缺少1~2年或几个月的短学制,也缺乏符合农村特点的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等弹性教学机制或学分制模式,未能形成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办学形式单一由于职业教育实行学校本位模式,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终端教育和一次性职业教育。只注重学历教育,忽视继续教育,使得许多希望深造或培训的农村劳动者失去了机会。其实农民更欢迎的是开放式教育,即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教育培训方式,并自主决定学习或培训时间以及所学课程。

因此,加快农村职业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的改革刻不容缓。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

学院办学模式分析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原新疆农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升格的高等职业教育学院,该学院在短短的4年时间内,在校生由2000多人迅速扩大到近6000人,学院连续3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未毕业就已被企业录用。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模式有如下特点。

以就业为导向,创新职教理念针对传统的职业教育存在着“黑板上种田,课堂上养牛”的现象,该学院提出了“两个零距离”的新职教理念:一是教育教学和社会需求“零距离”;二是学生能力和岗位需要“零距离”。以就业为导向,从“以知识为基础”向“以能力为基础”转移;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就业通行证。

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办学体制学院针对新疆畜牧人才短缺的问题,与畜牧局及11家畜牧龙头企业共同组建了畜牧学院,打破了传统的办学体制,把政府、行业、企业与高校紧密结合起来,让政府、行业、企业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实现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院就培养什么人才,使“订单教育”变成了现实。

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办学模式学院针对乡(镇)生产一线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直接为基层定向培养。采取灵活学制,农闲进行理论教学,农忙开展生产实习,达到了“理论实践不脱节,学习生产两不误”,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科技致富带头人。

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学院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原则、两个尝试”的人才培养方案。一个原则,即先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后建立理论教学体系。两个尝试,一是在课程安排上,尝试先专业课教学,后基础课教学;二是在某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尝试先让学生动手做,然后归纳总结,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学习。

该学院的成功办学经验,在新疆树立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典范,并多次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交流。

几点对策与建议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5年全区新招的普通高中生为145044人,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初级职业中学)招生数为47298人,二者的比例为7.5∶2.5,说明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极不相称,职业教育比例偏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确保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实现,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转变办学理念,健全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新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各职业院校应转变办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从农业生产、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打破教育常规,变封闭式教育体系为开放式教育体系,变文凭教育为职业技能教育;把教育培养的重心转移到培养初、中级农业职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方面来;把农业职业学校办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基地;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多形式、多层次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使千百万农村青年能进入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和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切实解决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农村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改革教学学制,形成多层次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教学学制对解决当前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出路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它突破了固定学习制度的限制,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人翁地位,也体现了全民教育的教育理念,使受教育者人人都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因此,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应根据不同的培养教育对象,采取多种形式的学制管理机制,使受教育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育、培训方式,逐步形成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办学机制。实行多层次职业教育学制,可以扩大教育培训范围,增加学校招生生源,解决招生难的问题,提高办学投资效益。实行多样的教学学制可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确定其学习方式。特别是农村务农的学生,或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则可以随时选择就业或学习,而不必受学制的限制,从而实现终身教育。

调整办学方向,走产教结合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农村职业教育要办出特色和水平,就必须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并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走产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关键在于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它是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应对社会需求、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发展等因素进行调研与科学论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使课程设置更具有农村经济特点,办出专业特色,构建起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教育资源利用率和整体效益。

拓宽办学渠道,实现办学投资多元化随着新疆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产业化的突起,职业教育已成为重要的教育产业资源,并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社会上存在着多方办学的内在动力。针对农村职业教育较为薄弱的问题,各地、县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以加强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另外,应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发挥好职业教育的整体功能。同时还要充分调动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鼓励企业、行业组织、个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各级政府要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本地区职业教育总体规划,落实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兴办职业教育。

加强职前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衔接,构建终身职业教育框架随着高新产业的普及和劳动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在未来的几十年内,知识型劳动者必将成为社会劳动的主体,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者应该是既具有现代科技知识又掌握一定技能的新型劳动者。现代教育倡导的是终身教育观念,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应从源头上提高农村新生劳动力的素质,通过加强职前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衔接,构建起终身职业教育框架。因此,各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应树立大职教观念,包括职业预备、就业、职业转换以及技能提高和再就业教育,并主动承担起农民继续教育的重任,发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两大功能,在农民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农村职业教育承担着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的重任。我们只有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转变教育理念,创新办学思路,调动和发挥全社会力量,农村职业教育才会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龙威.关于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oL].

大学农学就业方向篇8

关键词:农业高校;四位一体;基层就业

作者简介:邵华(1979-),男,湖南临澧人,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助理研究员。(湖南长沙

410128)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222-02

当前,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升级,广大基层迫切需要大量受过高等农业教育的技术人才,然而当前农业高校毕业生“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这两方面所带来的失衡状态不仅给社会的稳定和就业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也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农业高校做好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就业工作中关键而紧迫的现实课题。

一、农业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首先,农业高校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摇篮,传播与创新农业科技的重要基地,服务农业、农村、农民是其根本的办学宗旨,为农村基层输送人才是其神圣的职责。而农科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其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客观需要和理性选择。

其次,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科技人才奇缺,广阔农村强烈呼唤农科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据统计,目前我国平均每万名农业劳动人口中只有农业科技人员6.6名,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2.6名;而发达国家平均每万名农业劳动人口中,具有大学学历以上的农业技术人员40名,差距相当惊人。[1,5]

第三,农业高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农村学生对农村生活、工作环境更具有适应性或适应周期短,他们熟悉、了解农村,对农业、农村、农民有朴素的感情,因而能更好地发挥作用。[1,6]

第四,目前在基层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或载体方面,农科大学生与他类大学生相比具有明显优势,除了农技推广部门是农科大学生对口就业部门或岗位外,他们还可以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农业科技示范、承包、基层管理工作。[1,2]

二、湖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实践探索

湖南农业大学作为农业部与湖南省共建高校,多年来,坚持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三农”,服务社会,紧紧围绕湖南“四化两型”社会建设,深化改革,突出特色,通过构建引导、培训、激励、保障“四位一体”的毕业生基层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开创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1.健全导向机制,引导毕业生面向西部和基层就业

一是舆论宣传营造大学生基层就业氛围。学校每年开展以“基层就业创业”为主题的“校院两级基层服务活动月”活动;利用校内外各种宣传媒介,宣传基层就业毕业生优秀事迹;通过讨论会、演讲赛、辩论赛、基层就业形势报告会、优秀校友事迹报告会等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主动挖掘和大力弘扬他们献身基层的崇高精神,积极营造基层就业大有作为的良好氛围。

二是校政合作增强大学生基层就业责任感。学校通过与政府和社会合作,开展基层就业讨论,积极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2005年4月,学校联合团中央、中国青年报和团省委,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一场“就业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大讨论,引导广大毕业生就“农大办学目的是什么?农大学生理想和责任是什么?农大学生应该怎样选择自己的工作岗位?”进行思考。2009年4月,学校与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教育厅共同举办了“价值取向与就业选择”文化论坛;多次承办湖南省“基层大有作为”巡回报告会、湖南省“扎根基层建功立业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等,让大学生了解基层呼声,增强服务基层信心,坚定投身基层决心。

三是亲身体验积累基层就业工作经验。学校定期举办专业技能大赛、科技创新活动、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专业文化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选择基层、服务基层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大学生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为大学生真正深入基层创业进行人生演练和经验积累。

2.健全培养机制,提升毕业生服务基层工作能力

一是大力实施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能力。近几年,学校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新情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按照“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要求,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切实提高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

二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坚定大学生基层就业信念。学校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纳入低年级必修课,从大一、大二就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服务基层意识;在高年级学生课程中设置“基层就业系列专题讲座”等课程模块,作为公共选修课程,巩固大三、大四等学生基层就业意识。

三是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缩短到基层就业的适应期。学校依托新农村发展研究院、30个联合共建新农村科技示范乡镇、200个科技战略合作涉农企业、590余家就业基地,组织大学生广泛开展科技支农、企业帮扶、社会调研、挂职锻炼等各类实习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将所学知识与社会需要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基层服务能力,增强学生日后到基层就业的意识,缩短到基层就业的适应期。[3]

3.健全激励机制,促进毕业生基层建功立业

一是考前引导机制。学校每年都组织社会培训机构对参加组织选调生、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者、特岗教师等项目的毕业生进行专题培训。为吸引更多大学生参加培训,志愿服务基层,学校设立专门经费,对参加培训的毕业生给予报名费和培训费补贴。

二是上岗后奖励和优惠机制。如对入选国家和地方基层服务项目,签约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艰苦行业以及基层社会管理行业等基层单位的毕业生,一次性给予每人2000元至5000元的奖励;对在基层服务的毕业生在工作期间考取本校研究生的给予一定加分,已考取本校研究生但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可保留学籍至服务期满;对在基层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学校为其创造条件,无偿提供技术援助等。[3]

三是全过程考评和资助机制。在每年的就业工作目标考核中,学校将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单列项目,纳入到对各学院就业工作的整体考评体系,并增设“基层就业先进集体”单项奖;设立“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专项基金”,对各学院在引导、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方面开展的第二课堂、基层就业培训、社会实践、回访调研、专场招聘会等活动,由学校进行经费补贴。2012年,学校用于基层就业奖励、培训补贴等费用达到45.78万元。

4.健全保障机制,构建毕业生基层就业坚强后盾

一是健全机构完善服务。学校将招生就业指导处作为正处级建制,并成立了选调生办、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办、大学生村官选聘办等机构,安排专人负责毕业生下基层就业服务工作,对项目宣传、基层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咨询报名、考试、面试、签定就业协议、办理离校手续、转迁档案及户籍关系等实行一条龙服务。[4]

二是搭建平台促进服务。学校通过定向培养、校企联合办班等多种形式,与59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同时,通过就业信息网、就业服务专栏、短信平台、QQ、电子显示屏等及时用人单位需求信息,为学校毕业生顺利到基层就业搭建了良好平台。

三是跟踪走访终身服务。近4年来,学校坚持开展“下基层走访调研活动”,先后派出16支由校领导带队的专家组,到新疆、贵州、甘肃、广西等西部省区的21个市州的50余家基层用人单位,共看望基层工作毕业生280余名,收集基层就业信息1200余条。[3]

三、总结

通过几年大力推行,学校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一是总体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近3年来,学校每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85%左右,稳居湖南省内高校前列。二是毕业生服务基层下得去、稳得住、扎得牢。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毕业生在湖南省市、县、乡农口部门和乡镇工作人员占全省市县乡工作人员的比例分别达11.5%、38.3%和23.3%。2010至2012年,学校参加基层选调、村官计划、西部计划、特岗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的学生分别为104、149、208人,居湖南省高校前列。三是毕业生服务基层工作认可度高。因学校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倍受基层领导干部及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毕业生彭万贵在基层工作表现出色,作为湖南省唯一的大学生村官代表被同志在中南海亲自接见。湖南省委组织部从2012年起,将全省村官培训工作委托学校承办。学校连续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最受农业企业欢迎农林院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参考文献:

[1]钟咏,邵华.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就业浅议[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12).

[2]熊新山.农业院校要率先打通人才通往农村的道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3).

[3]莫利拉.农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认识与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0).

[4]李让恒,李苗.湖南农大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建功[n].中国教育报,2005-05-24.

大学农学就业方向篇9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只要选报了农学专业,一辈子就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田间生活扯不断联系。最具有代表性的农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生活,便符合了大多数人对于农学专业读研生活以及就业方向的想象。但是,近几年现代农业的概念远远超过传统农业中的种菜种粮、养猪养鸡的范畴,农业已经涵盖生态、营养、动植物检疫、食品加工、克隆、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农村社会的发展规划等诸多内容。

随着现代农业的进步,农学专业也发展迅速,出现了园林艺术等与新潮的绿色农业、旅游农业联系紧密的专业。在这期栏目里,我们将会为大家解答农学专业读研以及就业方面的问题,为此,特别采访了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处镇志勇副处长,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学院院长曹凑贵教授,以及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学院的优秀研究生郑敏同学。

【主歌】“专家说”

“真正的就业是让知识学有所用”

《求学・考研》:目前,研究生招生工作已经基本结束,2011年华中农业大学的招生情况怎么样?与2010年相比有什么新特点?

镇志勇处长:2011年华中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的报考人员一般是应届毕业生,在职考研的人数较少。一般报考的是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工程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和社会工作硕士。我校是全国首批获准农业推广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和社会工作硕士等专业学位授权的试点单位之一,其中农业推广硕士招生领域达12个,是中南地区招生覆盖学科门类最广、培养力量最为雄厚的高校之一。最热门的报考学院和2010年相同,主要是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园艺林学学院和mBa。

《求学・考研》:农学一向是华中农业大学最吸引考生关注的地方,在农学研究生招生方面,2012年有没有一些新政策和新计划出台?

镇志勇处长:主要是在2012年的研究生推免工作中,在对待外校推免生方面,只要是符合对方学校推免资格的学生,我们一般都会接受。在复试中,我们会关注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研潜力。我们学校准备在2012年申报生物信息学这个新专业,预计在2013年可以实施招生。

《求学・考研》:调剂阶段是考生们最紧张的日子,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接受考生调剂的情况怎么样?今年调剂的学生一般会被哪些专业录取?又有哪些新特点?

镇志勇处长:华中农业大学特别注重研究生考试的调剂工作,努力做到一切为考生着想。2010年调剂了200多名同学进校,调剂出去1099人,调剂成功率很高,学生的满意度也较好。比如,我们在考研调剂时期会每天更新研究生招生的网页,告诉考生们当天的调剂信息。因为本校的农学专业性非常强,所以每年对口调剂的学校都差不多。我们还会把外校调剂的信息放在研究生招生网站上,方便那些对外校信息不是很了解的学生。我们也统计了以前考生调剂的去向,给考生作参考。

《求学・考研》:最近有些媒体说,高考的报名人数缩水了,而近几年研究生就业状况和薪资水平都没有很大的改善,很有可能导致考研人数减少。对于这种状况,华中农业大学会怎样面对呢?

镇志勇处长:我认为“考研热”冷却下来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因为生源数量减少,以后必然会导致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减少。但是,华中农业大学一直坚持着研究生精英教育的理念,并没有计划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反而一直在控制研究生的招生数量。我们每年的研究生导师增长速度一直高于研究生增长速度,努力提高研究生教学的质量,为学生负责。

《求学・考研》:我在前几年的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展览上看到,有一些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学生开果园创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这种现象,很多同学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花了这么多钱读研究生,到头来还是自己创业,您怎样看待?

镇志勇处长:大学生应该转变一下对于“成功就业”的定义,我认为真正的就业就是让自己的知识学有所用。当你在从事一项工作的时候,你能够把你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这是一件最快乐的事情。现在有很多学生从事着和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就业市场很多方面需要时间来发展和完善,一部分原因是同学们的“屈就”心理。华中农业大学每年都有一部分学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创业,比如开果园的同学,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懂得育种、施肥等等在果树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他是不会取得创业成就的。我觉得对于那些“屈就”自己,去一个专业不对口单位就业的学生来说,这种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的学生是值得学习和钦佩的。

【副歌】“老师说”

“农学专业的‘辛苦’是为了发现问题”

《求学・考研》:不论是高考报考,还是研究生选择专业方向,大家在面对农学专业的时候,总会认为这个专业会比较辛苦,报考率不是很火热,您怎样看待这个现象?

曹凑贵教授:我觉得大家对农学专业的了解比较片面,从传统的观念来讲,很多考生都觉得这个方向非常辛苦。农业不是一个简单的产业,而是国家的事业。目前,粮食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安全问题这三大安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与国家的政治稳定有重大联系。所以,就这一方向而言,从事农业的前景和潜力是巨大的。

而且,现在的农学专业已经改变了很多,在就业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方向,比如生态农业等。农学专业的“辛苦”是为了发现问题,我们学农学就是为了解决“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一种植方式的辛苦。既然大家都觉得从事农业辛苦,为什么我们不加入到这个行列里来,去努力研究出可以不那么辛苦的种植途径和方法呢?

《求学・考研》: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那现在有没有一些新兴的就业机会,不存在人们传统意识上的“辛苦”呢?

曹凑贵教授:实际上现在农业这一块,观光农业、旅游农业都是非常流行的。比如江浙、上海一带,你很难分清楚哪些是工业、哪些是农业,它们很大一部分都是工厂化生产。另外,如果学生就读生物智能、生物技术、转基因和基因工程等新兴农学专业,就业环境将会展现出现代农业的特色。

《求学・考研》:农学专业和生产实践息息相关,农学学科的教学是怎样体现这个特点的呢?

曹凑贵教授:老师为什么要做科研?老师做科研就是为了能突破课本到课本的局限,在科研前线上发现实验中所反映的问题,然后以案例的方式在课堂上讲解给学生,大家一起分析总结。这样,学生也会比较感兴趣,学到的知识也会比较扎实。

《求学・考研》:农学专业的学生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乡镇,城市的同学在上大学之前可能对农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比较少,而来自乡镇的同学可能对这些基础知识就比较了解,而且有亲身的体会。您觉得这两种来源的同学各有什么特色呢?

曹凑贵教授:来自城市的同学可能会缺乏一些生活背景,比如他不知道农民劳动的艰辛,但是他的知识面和信息来源非常广,思维方式也比较多样化。而来自乡镇的同学性格比较朴实、稳重,在田野实验中态度会很积极。这两类同学各有千秋,只要有兴趣,都适合就读农学专业。

《求学・考研》: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农学专业的学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艰苦的野外实验,您如何看待这种实验?

曹凑贵教授:做科研是一定要做实验的,不同学科的实验有不同的方式和基地。生态学和作物栽培学的实验大多数都是在田野间进行,所以你会发现我们虽然有很多实验室,但老师和学生们大部分时间在田间野外。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差别,农学的实验比较特殊。有的实验很长时间都没有结果,在实验中也会遇到其他学科没有的困难。农学很多实验需要在野外进行,水、阳光等条件难以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的进展。比如2011年我们在野外的试验田降水很多,水稻基本上都被淹了,这是一笔很大的损失。可是,这种棘手的情况是比较多的,这种试验不同于实验室的实验,是野外的大规模生产试验,也是考验我们研究成果有没有用的一种方法。

《求学・考研》:一般什么单位对农学专业学生的需求量比较大?

曹凑贵教授:这几年,有很多单位在华中农业大学招聘,特别是一些基层或地县级城市的农学相关单位。但我们的学生很少愿意去,所以这些单位也很难在我校招到合适的人才。我们的毕业生也很少有人参加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可能是因为大家刚毕业不愿意深入基层,都想去大城市闯荡一下的缘故。

【间奏】“学生说”

“田野实验最能证明你的毅力”

《求学・考研》:在你周围的同学里,城市同学和乡镇同学的比例怎么样?

郑敏:在我周围的同学里,乡镇同学要多一些,因为他们对一些基础知识比较了解。城市的同学一般都会选择华中农业大学的其他专业。

《求学・考研》:农学专业有很多的田野实验,你的田野实验是如何开展的?

郑敏:我近期在做的是水稻试验。水稻的生长期是5到10月份,我们在这段时间内会分两批轮流驻扎在两个实验基地,主要工作是取样,观察水稻生育期的发展、植株的采集。在做取样的时候,需要当天就把取样的植株运回武汉的实验室分析,因为农学专业的实验对时间的要求很严格。这些严格要求的实验程序培养了我做事踏实认真的态度,对以后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求学・考研》:你们在实验基地的生活条件是怎么样的?

郑敏:以前我们都在农户家里租房子,和农户们一起住。农户给我们做饭,但生活一般都要受他们限制,比如一定要和他们差不多同一时间睡觉,不能影响他们的作息时间,这就很影响我们在晚上做实验分析和讨论。后来,我们就单独租房子或者学院自己建房子。就日常生活来说,女生比男生面临的困难要多一些。比如洗澡没有专门的浴室,有的男生直接用井水洗,但因为井水太凉,女生往往受不了,只能把井水打到房间里去擦洗。2011年华中农业大学实验基地的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生活设施基本完备,热水器、空调和网络都在安装之中。虽然刚开始条件艰苦,但是时间久了大家都会适应下来,我们的吃苦精神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现在回忆起来,我觉得田间实验是我们步入社会前不可或缺的一课,因为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想要获得事业的成功,必须有坚韧的毅力和吃苦的精神。

《求学・考研》:那在具体的大田试验中,研究生具体要做的有哪些事情?

郑敏:基本上我们每天都要顶着烈日下田,只是中午太阳太大的时候会休息一会儿。整田的工作有时会让农民帮忙,但有些导师要求整田工作也必须由研究生自己完成,比如做好田埂、播种等。一般的施肥、浇水都是研究生自己做,因为雇人去做很难达到实验的满意度,一旦中间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有可能我们一整年的心血都白费了。我们工作中也很少使用农用机械。

《求学・考研》:那下田是田野实验中最辛苦的工作吗?

郑敏:是的。夏天的时候,外面的温度可能是三十七摄氏度,水田里的温度可能已经达到四十摄氏度,这时下到水田里数分蘖的话,头需要一直扎在底下仔细数,因为有的会有三十几个,要数很久,这样非常容易中暑。如果你想向用人单位证明你的毅力和吃苦能力,你曾经做过的田野实验将是最好的证明。

《求学・考研》:你们做实验遇到过失败吗?遇到失败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做的?

郑敏:本科毕业那一年的暑假,导师都会和研究生们确定研究方向,方向一旦确定,就可以开始做实验,这样算来我们有三年的时间做实验。因为每一种作物的生长时间都不同,所以会导致实验数据存在差距,一旦一个数据出现问题,一年的精力就白费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一年的实验做出来了,我们发现和已经发表的结果不太一样,第二年继续做,还是发现数据不对,剩下最后一年就无法做论文了,因为我们的论文都需要两年或者三年的数据。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在失败的第一年或者第二年就变换研究方向,在别人正确的研究结果上再做深入研究。所以我们对每一次实验都要特别认真。

《求学・考研》:你的家乡在浙江省,毕业后会回到家乡吗?

郑敏:虽然家人希望我考家乡的公务员,而且研究生考公务员比本科生更有优势,但我仍然倾向毕业后留在武汉。现在国家有中部崛起的政策,而武汉又处于发展中的长三角经济区,所以我比较倾向在武汉就业。目前的准备是留校当辅导员,我发现自己更喜欢从事行政类的事务,而且我认为作为一个女生,做行政类事务也特别适合。

《求学・考研》:你觉得周围的农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有什么区别?

郑敏:本科生的就业一般比研究生容易一些,因为研究生研究的方向更局限了,而且本科生没有研究生那么好高骛远。本科专业学的很多,很多方向都可以找到工作,也有同学去做财务或者文员方面的工作。不过,我的大部分同学还是在找工作的时候极力靠近所学专业。

大学农学就业方向篇10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农村社区学院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这一战略举措,决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成为“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的发展和强大,离不开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其中,教育是关键。目前,我国的农村教育发展缓慢,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无法推动经济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另辟蹊径,寻找新的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能够为新农村培育与塑造建设主体的源泉。鉴于此,高等教育应积极探索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办学模式,承担起作为教育龙头应该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应尽的责任,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面对新农村建设高等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种结合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霍尔西说:“中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的逐步世俗化,增强了大学作为技术变革因而就是社会变革的发源地的潜力,直至今日,大学正开始成为新型社会的经济基础的一部分”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来考虑,发展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一方面,需要高等教育根据实际需要培养相应的人才,培养能够“下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对新农村的辐射力的增强,既可以解决农村人才缺乏的问题,改变我国人力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又可缓解沉重的就业压力,促进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新农村建设:高等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近代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和进步都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指出:“巨大的经济运动总是伴随着教育上的扩展,今天的许多事实证明,经济发展所需求的新的就业机会的出现强烈地刺激了教育上的扩张。”

1.新农村的需求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归根结底是人的建设。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各级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是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他们都是新农村建设的建设者,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而受教育程度则直接决定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马克思说:“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所运用的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体力是一种人体结构上的生物功能,是有限的;智力则是一种认识上的、观念上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智力的发展,实质上是“延长了他的自然肢体”,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体力的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之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然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在于科技。科技将成为未来农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农业科技的水平如何,又特别依赖处于龙头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没有高等教育为新农村的生产发展服务,农业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新农村建设也就不可能实现生产发展的目标。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综合能力差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4.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2.2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43%。农村缺人才,缺技术,这在根本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新型农民的塑造,对农村丰富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不能仅仅停留在农村原有的教育层面上,需要高等教育的积极加人。

2.新农村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的扩张

新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业群,这就需要大量的农业产业工人及各级人才,促进了大量就业岗位的形成,这对目前处于扩招与低就业矛盾境地的高等教育来讲,是一个新的就业推广渠道。“农业系统最需要毕业生,具有消化吸收能力的是乡镇农业科技推广站和农场、渔场、牧场”。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实: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民比受过较少教育的农民对从事农业特别是非农生产活动具有更大的适应性,而且在从农业转向非农业生产过程中,受过较多教育的劳动者处于有利地位。当前,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人们关于高等教育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居民希望接受更丰富、更多样的教育,他们对教育将有更新更高层次的追求,而且对教育的需求将变得更为主动和理智。这种需求必然引起高等教育规模上的扩张。同时,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他们对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和高等教育投资的意向增强,这就为高等教育在农村的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新农村建设:高等教育面临新的选择

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有赖于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选择,尤其是受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和民族文化的影响。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的:“我们现在所设想的这个教育机器是否真正满足了我们时代个人的与社会的需要和愿望?”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发展高等教育首先应考虑农村市场对人才结构和层次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树立为农服务的就业思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决定了人才的需求结构和层次。新农村的经济发展要求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延长传统农业产业链,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形成以工业带动农业,以服务业带动工业,农工贸一体化的新农村产业群,将带动至少三成的农业人口从田间地头走进工厂车间,成为具有全新知识结构和技能的农业工人。同时,随着服务业的发展,要求超过半数的农业人口掌握一技之长,成为农村和乡镇服务业从业人员。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调整专业结构。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不仅过窄,而且重复设置,“千校一面”、“千系一面”现象严重。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应根据新农村的实际需要开设新的专业,开设新课程,主要包括:市场农业、国际化条件下的农业生产与经营、农业科技常识、新型农产品的推广与普及、农村基层的管理以及各类实用技术,如美容美发、裁剪、烹饪、花卉栽培等技能培训。

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求摒弃传统习惯的糟粕,传承和引领科学、合理的风俗习惯,不断建设乡风文明,形成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乡风习俗、文明习惯,呈现“乡风文明、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新农村精神风貌。要求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开设有利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专业课程,进一步扩展高等教育的功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辐射源的作用。

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评估仍是以学位为本位,以培养社会精英人才为重点。而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需要转变观念,以长远眼光放眼于高等教育的未来,以社会贡献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树立新的人才观,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与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也是人才的观念,积极探索为新农村培养更多、更实用的科技人才的办学模式与道路,树立新的为农村服务的就业观,鼓励毕业生“下乡”,在农村就业、创业,从而推动高等教育向农村渗透的步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二、农村社区学院是高等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理想模式

新农村建设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将导致高等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其中之一便是为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新农村建设者提供更多样化的教育机会。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应更为灵活、更为多样。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人学率达到22%,但仍有78%的人不能接受高等教育,其中,大多数是农村青年。主要原因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很不合理,过分集中于大中城市,而农村的高等教育机构寥寥无几。这是城乡教育发展巨大反差的缩影,很难想象文盲充斥的农村能够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很难想象农民教育可以缺少高等教育载体而仅仅委托给农村中小学校;很难想象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要花费多少时间和金钱赶到省城接受培训。空间上,没有高等教育机构在农村的分布,发展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都只能是一句空话。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在基于新农村建设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时,要力求建立一种“就地取材、就地消化”的新模式,在本地区办高等教育,既可以把最好的教育送到乡下,又能让农家子弟人人可以上大学。纵观多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程及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发展,在广大农村地区开设社区学院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一)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成果

美国社区学院正式成型于20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哈珀先生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创建现代意义上社区学院的开山鼻祖。1907年,社区学院的办学形式被引入西部的加州地区。到1915年,全美的社区学院已达70余所。1925年,全美的社区学院数量激增到200多所。1945年,二次大战的尘埃落定,给社会学院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并使社区学院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加完善的形式在全国各地大量涌现出来。现在美国有1400多所社区学院,约占全美国高等学校的三分之一,而社区学院的在校学生人数则占近全美大学生总数的一半。

美国社区学院具有显而易见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近年来被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借鉴与效仿。社区学院建院投资小,回报快;学费低廉,受到中下阶层和学生家长的欢迎;开放式的自由入学制度,即只要拥有高中毕业证或同等学力证明,则可以被社区学院无条件录取;课程设置丰富多彩且富有弹性,力求在最大限度上满足社区和市场对各种类型人才的需要;两年的学制,毕业后可以拿到一张文凭(相当于我国的大专文凭),拿这这张文凭就可以以较高的文化和技术素质顺利走上就业岗位或者可以凭借这张文凭直接转入四年制大学继续攻读三四年级的相关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士学位文凭。

(二)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

社区学院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的模式在我国的出现只是近几年的事情。早在1995年上海成立了金山社区学院,之后,上海相继成立了长宁社区学院等七所社区学院。1999年北京成立了朝阳社区学院,2000年成立了石景山学院,之后,城区相继在原区职工大学的基础上成立了社区学院。现在。天津、南京、浙江绍兴等许多省市都已经或正在筹备建立社区学院。社区学院的基础和雏形基本上都是在地区职工大学的基础上,整合社区内教育资源,本着“政府统筹、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功能多样、服务社区”的原则和“面向社区、服务社区”的办学宗旨,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开展社区内多类型、多层次的教育。

(三)发展社区学院的现实意义

自社区学院在上海、北京等地区出现后,各地纷纷结合本地区的实践去探索,虽然社区学院还有待教育部的认可,但各地的实践经验表明,社区学院是与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高等教育模式,是任何其他类型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它将深深根植于社区这片沃土,在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成为社区高等教育的中心、文化中心和培训中心,真正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中高级农业技术与农村管理人才严重短缺,但由于当前的城市高等教育与农村教育存在严重的脱节,无法及时填补新农村建设人才的空白。而在农村地区开设社区学院,可以有效填补这一空缺,一方面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另一方面为城市高等教育输送合格生源。

1.发展农村社区学院有利于满足人才的供给与需求

高等教育机构大多设在大中型城市,远离农村地区,对新农村建设的信息了解相对滞后,可能会导致对人才的培育出现专业上的偏差。当前的高等教育的门槛较高,广大农民被排除在外,即便是进入了高校接受学习与深造,但可能会由于无法适应长期的封闭式的教育而选择放弃,他们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相应的技术与技能。而农村社区学院能够根据当地农村社区发展的需求变化作出相应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上的调整,采用灵活多样的运行机制。

2.发展农村社区学院有利于实现教育与社会的一体化

当前的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抓教育就是抓升学率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受学校教育模式的影响,追求学校教育的专业与学历,没有意识到项目与实效是其应有的追求。可以说,农村教育未能很好地实现与农村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我国进行了多年探索的“农科教”结合,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因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制度保障,未能形成良好的机制,处于发展的两难困境。而农村社区学院属高等教育的范畴,实行的是一种社会性的、开放的、灵活的、自由的、不脱离群众的教育路线是集学位教育、技术教育、转岗教育、继续教育、文化补习、短期培训等多项教育服务的综合性的实用型大学。同时,农村社区学院的教育成本相对较低,学生又能够就近学习,花费较少,而且,部分学生还可以再进人本科学习。这种符合农民需要的高等教育,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到高等教育的行列,迎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同时也加速农村教育社会化与农村社会教育化的统一。

三、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社区学院办学与管理

坚持“就地取材、就地消化”的办学方向,培养建设新农村的新型人才,是农村社区学院办学的立足点。农村社区学院是一所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村居民提供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高校。通过建立一种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与管理体制,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出一批有一定理论知识特别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适应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人才,同时,培养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认同意识,帮助他们提升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树立维权的法律意识,从而带动整个农村地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农村社区学院的特殊性不仅体现在办学地点的选择上,还主要体现在它的教育形式、教学方式、学校管理等方面。

(一)农村社区学院的教育形式

根据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结构和层次的要求以及广大农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农村社区学院应该开展职业教育、通识教育、升学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并开通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之间的联动渠道,建立开放的教育系统,构建各类教育相通的“立交桥”。

1.职业教育

农村社区学院应把职业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形式,优先发展职业类教育。全国第三次全教会提出了“根据需要和可能,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社区性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议。农村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主要是针对已经接受过普通教育或者初中教育的广大农民群众,对他们进行必要的、面向新农村建设的高级职业专项技能教育和培训,强化从业能力、职业意识和专项技能。农村社区学院无疑对有志于从事新农村建设但又缺乏技术和技能的农村人口打开了一扇大门,对急于脱贫致富的农村居民来讲开拓了一条能够给他们带来经济效益的道路。而且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他们需要职业转型所需的技能和技术。这就要求农村社区学院必须紧密结合农村居民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职业类教育,把教育方向拓展到工、农、商、技艺、服务等领域,按照不同行业领域的要求设置专业、制定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

2.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是农村社区学院教育形式的重要内容,旨在强化学生的一般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造力。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建议是:“通识教育是全部高校学生都应该接受的一种教育,而不管其所在院校和课程如何。”忽视通识教育,正如马克思所说,“只能发展自己能力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方面,只熟悉整个生产中的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部门的一部分”,会使得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越来越片面。农村社区学院塑造的不仅仅是技术能手,更应该是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的人才。通识教育能够为个人的进一步学习和专业化培训奠定基础,是农村社区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

3.升学教育

农村社区发展学院是高等教育面对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教育模式,应该与本科教育建立有效的联动,为有潜力或能够进一步接受教育的部分学生提供了机会。只要能在两年学制内修满课程就可以顺利毕业,并领取资格证书。只要凭此资格证书并通过入学考试就可以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攻读三四年级的课程。

(二)农村社区学院的教学方式

农村社区发展学院是基于新农村建设的高等教育模式,主要是为新农村建设培育中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农村社区学院具有跟研究型大学“课堂为主”所不同的教学方式。农村社区发展学院以职业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形式,对技术技能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对技术技能的掌握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针对职业教育,应采取“学院+基地”的教学方式。“基地”主要是指农业示范农场以及工业实习企业,“基地”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专业以及新农村的生产实际决定的。在课程设置上分为基础课、职业课与培训课等三个部分。基础课主要包括德育与体育课程,加强了法制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学生可以选修其中部分或者全部课程,其中实践培训部分应占较大的比重,实验课与生产实习课的时间应不低于总学时的1/3。这种让学生边学文化课程和专业知识,边进行生产实践,边创收致富的“三边”教学,或者称之为“三园”(校园、创业园、家园)的教学方式,把学校、学生、农业产业紧紧连在一起,使教、学、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就业上岗有优势,回家创业有技能,能很快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合格建设者。

(三)农村社区学院的管理

由于农村社区学院生源、人才培养方式、目标等方面的特殊性,农村社区学院在招生、学制、师资等方面应实行可选择性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