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十篇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十篇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0:56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篇1

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既影响当前也影响2012年的经济发展。

第一,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恶化,经营困难明显加大。进入2011年以来,在货币连续紧缩情况下,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资金链条开始断裂,加之原材料涨价、工资成本提高,造成企业利润增长持续回落,亏损面扩大,亏损额增加,甚至有些企业还被迫关闭停产口当前,企业发展环境恶化主要是由宏观政策环境造成的。2008年以来,我国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实行了扩张型货币政策,向市场大量投放货币,大幅度增加贷款,当时大量贷款都贷给了国有企业和大企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获得的贷款相对较少。而2010年2月--后,为了防治通胀,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紧缩措施,这些措施在信贷收缩方面形成了对大小、国有与民营73切的效应。这种“放”对国企、大企业有利、“收”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不利,正是当前企业发展环境变化的真实反映。

第二,地方债务和资金体外套利,导致金融风险在上升。根据审计署摸底,到2010年底全国地方债务高达10.7万亿元,其中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政府性债务占46.38%。对这些债务的偿还,大多数地方政府都寄希望于非预算收入,特别是由土地出让和房地产开发带来的收入。但是,当前以及今后土地流拍、房地产“双降”必然使地方政府的非预算收入减少,偿还债务能力降低,由此将使地方债务矛盾暴露,风险增加。另一方面,2011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存款增长速度明显减缓,甚至四大银行还出现负增长。在货币紧缩背景下出现如此现象,表明大量资金脱离金融监管进行体制外套利活动。一些银行资金通过理财、信托投资等形式流向民间,一些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上市公司从国有银行获得资金后大量贷给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展套利,一些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寄售行和民间金融也利用货币紧缩环境大肆筹资并高息放贷。这些脱离正规渠道监管的金融活动蕴藏着很大的风险。

第三,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不可控因素较多。尽管从2011年7月Cpi冲顶后连续回落,但刺激价格上涨的不可控因素仍然较多。首先,2008年以来货币超经济发行形成的流动性过剩,给经济增长排放了过多的潜在刺激因素,短期内要消除这些因素还有很多困难。2002年以来,我国m2/GDp比例关系_直很高,而且还迅速上升,在2002-2008年间,二者比例保持在150%-160%,从2009年到2011年,该比例由179%上升到192%,而目前日本的m2/GDp比例关系是163%,欧元区为111%,美国为68%。显然,我国的流动性过剩压力还比较大。其次,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依然存在。美联储在实施了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又宣布延长4000亿美元的国债期限;同时,欧洲领导人为了应对债务危机将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规模扩大到1万亿欧元。美国继续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eFSF扩容,都会使金融市场形成大量流动性,会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提高中国的出口商品价格,抬高国内物价,加剧通货膨胀。再次,劳动工资成本不断上升和基础商品价格上调,推动物价上涨的压力将继续存在。2010年我国有31个省市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2011年又有21个省市区再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12月1日政府又宣布电价平均上调3分钱,同时水油气价格上涨的冲动依然不减。这些都会给物价上涨形成压力。

第四,以征地、拆迁、污染、食品安全、维权事件为代表的社会矛盾增加,影响经济发展。近两年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社会矛盾事件有上升的趋势。2011年上半年,全国公开披露的有关征地、拆迁引起的死亡事件就有11起,大连福佳大化污染要求搬迁事件上万人上街,内蒙锡林郭勒盟因煤矿开采运输扰民事件,百事中国成渝等五地罢工事件等,充分反映了在经济结构加快转型中社会矛盾又加剧的趋势。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经济增长乃至社会稳定都构成严重威胁。

几点思考和建议

目前,当经济增长幅度从高位连续六个季度持续下降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又面临挑战和选择,是继续坚持既有的宏观政策组合,还是实行新一轮的调控转型,对经济学家和决策者都是考验。

一、要认真总结政府干预经济周期运行的经验教训,实行更加科学的宏观调控。比较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增长曲线变化,我们发现2007年以来是我国经济增长波动最大的时期之_,在16个季度里我国经济增长率先是下降后是上升尔后又下降。为什么在短短4年时间里经济增长如此波动,重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经济周期作用,一个是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但是宏观经济调控在短期内实行强度紧缩和强度刺激政策也起了_一定作用。应该充分肯定的是,2007年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方面是十分成功的,但我们在运用宏观调控政策的技巧、节奏、力度把握上还需要改进和完善。今后在宏观调控政策运用上,要科学把握节奏,合理掌控力度,慎重运用组合政策。

二、宏观调控政策应该转向,由实际上的从紧货币政策调整为中性货币政策。从当前国内经济发展走势看,我以为应该改变目前的宏观政策组合,在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变的同时,实行中性货币政策。2010年2月以来,我们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提高存贷款利率,同时商业银行保证金存款准备金又决定上缴央行,2011年10月份m2增长已降到12.9%,m1增长更是降到了8.40,已经形成了从紧的货币供给环境。在经济增长幅度已经连续几个季度下降的条件下,出台的紧缩措施已对经济面形成了较强的约束。因此,为了矫正从紧的货币政策,保证经济健康增长,适度放松货币供给是必要的。同时,全球经济下滑风险加大,国内通胀与房价下行,制造业pmi进入收缩区,也给宏观政策转型创造了条件。考虑到2012年外汇占款增速减缓因素,建议货币供给增长速度m2可从目前的12.9%逐渐调到14%左右,可从8.4也分步提高到12%左右,贷款投放也要相应增加。在2011年12月底下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后,2012年可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和国际环境变化,相机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政策。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篇2

关键词:潜在增长率;增长因素分析法;贸易顺差

中图分类号:F124

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呈现增速持续下滑、通胀率逐步走低、国际收支顺差增加的格局。但进入四季度后,经济呈现了企稳回升的态势。针对目前学者们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讨论,结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发的先行指数课题,对于中国经济形势做下文的分析判断。文章分为四部分。一是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率是否偏低的讨论;二是中国经济增长率是否偏低的理论与证据;三是对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测;四是对2013年宏观调控政策提出一些建议。

一、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率是否偏低的讨论

关于2013年经济形势的判断仍有很大争议。最主要的争议围绕2013年的经济增长率是否偏低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会有不同的判断。2012年经济增长率在前三季度走低,四季度有所回升,但未必能够回到8%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判断存较大分歧。根据前些年国内外分析资料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国内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有可能在9%~10%,有的研究报告甚至认为2001-2007年期间中国的潜在增长率有可能在11%左右。如果根据以往的经验,7%的增速明显偏低。但现在争论的焦点问题是中国潜在增长率是否已出现明显下降,归纳起来看国内有几派的观点。

一是以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未来20年,中国还具备保持8%以上的增长可能性。二是复旦大学韦森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将出现明显下降,中国经济增速在未来能够保持5%~7%就不错了,与他观点类似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蔡昉教授认为,2011-2015年期间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将降到7.2%左右,2016-2020年期间只有6.1%,跟他观点类似的还有卡内基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佩蒂斯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很可能将会下降到3%~3.5%。中信出版社的《大拐点》一书,从几个方面判断中国可能已经非常接近于经济上的大型拐点。蔡昉教授也提到这方面的情况。

二、经济增长率是否偏低的理论与证据

对于中国潜在增长率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视角来研究。根据国际经验,把不同的国家发生经济增长速度转折的时间段归纳总结,进行国际比较研究,以此判断中国是否会出现类似的经济增速明显下降的转折。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艾臣格林和两位韩国学者根据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数据进行了总结,在最新的报告里,他们认为,以2005年为基准的国际价格水平来测算,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水平在达到10000~11000国际元和达到15000~16000国际元这两个时段中,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速有可能出现下降的两个风险时段。过去的研究认为只有15000~16000一个风险时段,近期的研究分为两个风险时段。

对于中国来说,按照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购买力评价,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7146国际元,按照近两年中国经济和人口增速,我们估计2012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8500国际元。按照近期中国的增长态势,2015年中国人均GDp可能达到10000国际元,这是购买力评价测算,以2005年购买力评价为基准的国际元水平。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15000国际元左右。按照这样的经济分析,2015年前后是中国经济增速明显下降的第一风险时段。2020年前后是中国经济增速明显下降第二个风险时段。这个分析和另外一种分析方法——增长因素分析法所提供的一些分析结论、论据大体上是一致的。

增长因素分析法由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索罗、以及后来美国的经济学家丹尼森等开发应用。2012年,亚洲开发银行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撰写了《超越低成本优势的增长: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报告,认为2010-2020年期间中国的年均增长速度是8%,2020-2030年期间年均增长是6%。国内其他的研究报告分析结果也与之比较类似。例如,2012年3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曾经联合的报告一些对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分析也比较相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报告中使用增长因素分析法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做出了判断。认为在近阶段,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应该还在8%以上。采用“菲利普斯曲线”方法也可佐证该判断。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的缺口与通胀之间有关联关系,当总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水平的时候,价格水平将上涨,当总产出增长率持续高于潜在增长率,尤其是增长率大幅度增加时,价格上涨率压力增大,将会提高。

2009年底至今,中国经济出现了接近于一个周期的演变过程。2009年底至2011年初,我国石油价格上涨压力较大,2011年以来价格上涨幅度走低,对照这样的运行过程,应该说中国现在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还在8%以上。否则,对2012年经济增长速度略微低于8%的情况下,价格上涨幅度和价格上涨率持续走低的现象就不好解释了。还需注意的是2012年中国工业品的出厂价格和工业生产者的购进价格都是同比下降的。

追溯我国经济运行的历史情况,工业品的出厂价格(现称为生产价格)、生产者的购进价格在1998年前后出现一次下降情况,2002年、2008年、2009年均出现过同比下降的情况。这是统计数据可查的四次同比下降。同时,消费价格的涨幅在不断走低,工业品价格同比出现了长时间持续下降。对于反证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是否低于潜在增长速度具有说服力。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还不到8%,可能还是低于目前这个阶段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文章开篇提到我国目前经济增长速度是否偏低,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了答案。低于8%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低于潜在增长速度的。因此,2012年放松货币政策、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是基于经济增长速度偏低的判断。

除了从经济增长、价格对判断形势的论据外,还有另外一些方面的论据。如在2012年全球经济较低迷的情况下,中国贸易顺差比2011年明显增大。2012年的顺差比2011年实际上增加了700多亿,增长幅度接近50%。在整个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的贸易顺差较2011年同期有明显扩大,反过来也只能说明国内需求扩张的步伐和放缓的势头比较严重,这也是能够支持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偏低的结论。

可能还有一些指标能够支持这样的判断。如财政收入明显减速,货币供应量较2011年同期大幅下降,发电量和用电量指标争论特别激烈。发电量曾经出现过零增长,年终用电量指标稍微有些增长。最近已有好转。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速比2011年同期降了10个百分点以上,出现了负利润。

以上分析说明,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并非如有些经济学者所言,纯粹是长期性、结构性因素导致的经济增速偏低;中国经济增长到了换挡期等。虽然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因素还是来自周期性方面的,因需求不足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确实应当适度放松宏观经济政策来刺激需求,提升经济增长。

当然,经济低迷的原因是有共识的,如内外需都在放缓,外需放缓主要是因为国际经济形势不佳,内需放缓是因为整个国内投资都在放缓。体现在:2012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出现了负增长。这与2012年抑制通胀,货币政策收紧有一定的关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开发的中国经济综合动向指数也表明,尽管进入2012年四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一定幅度的反弹,但与经济比较低迷时候的状况仍较一致的。这也支持了前文提出的中国经济实际上还处于周期性低谷的判断。

三、2013年中国经济预测

2012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已经出现反弹,但仍处于低谷阶段,未来将会是怎样的情况。学者们的主要分歧是经济反弹会持续到什么时间。借鉴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开发的先行指数,下文将进行一些分析判断。

(一)出口形势的预测

出口形势的分析判断有一定的难度。2012年5、6月份以来,出口增速月度之间波动非常大,10月是1%左右,12月变成14%左右。这也许与我国出口订单短期化的趋势有关。总的来看,2012年整个出口的形势走低,到现在出口形势应该说还是很严峻的。笔者判断2013年会有一个小幅反弹,最主要的是国际经济形势会有一定幅度的好转。

目前,整个国际经济形势应该说还是处于周期性低谷阶段,没有找到很好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基于这样的背景,美国、欧洲国家、日本近期纷纷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发展中国家也放松货币政策等。在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下,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好转。欧元区三大经济体德、意、法三家著名的研究机构做了一个预测,认为2012年四季度和2013年一季度欧洲经济还有可能持续下降。2013年一季度有可能持平,同比下降的。2013年二季度环比有可能出现轻微正增长,扭转目前连续环比下降的状况。

据美国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的预测,2012年四季度,美国受财政悬崖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跌至1%以下。2013年上半年两个季度也将处于低迷状态,预计在1.5%以下。但2013年下半年经济增速将上升至2%以上。整体来看,2013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因受财政悬崖的影响,速度会有所放慢。

日本证券机构判断2013年的增长速度有可能与2012年大体持平。总的来说,随着欧洲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的好转,美国经济在2013年下半年也有可能出现好转,再加上随着政策效能的发挥,新兴经济体可能未来也会有一些好转的情况。

因此,整个中国的出口的外部需求将受到一些正面因素的影响。但是仍需考虑的因素是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总的来看,认为中国出口仍然比较低迷,但增长速度总体来看可能与2012年持平,有可能会有略微好转,尤其是2013年下半年,出口增速有可能会有轻微加快的情况。

(二)投资形势的预测

中国经济最主要的拉动力量除了外需,内需主要还是投资方面的情况。2013年投资的反弹态势有望延续。材料表明,一方面中国近期投资增速有一些小幅反弹,尽管幅度不大。2012年以来基础设施项目增速均在反弹,原因是新开工项目增加,如高铁项目原来停止,而年终前后恢复施工,整个投资项目资金到位的情况有所改善。房地产方面,2012年下半年房地产成交有所活跃,预售房和售房所获得的资金使整个资金状况有所改善,成交活跃对于促进投资也有一些积极的作用。

总体来说,整个投资增速有可能将目前这种小幅反弹的情况持续下去。不太有利的因素来自保障房建设。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上半年,保障房的开工增速比较快,但是按照整个保障房计划来看,2013年之后保障房开工和建设规模都有可能较2012年有所下降,这可能对整个房地产和整个投资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但由于保障房的建设规模在房地产投资和整个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够大,如果下降的幅度不那么大,还不会影响到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步反弹的趋势。

因此,2013上半年整个宏观经济渴望继续保持反弹的势头,全年的GDp增速应该高于2012年,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有可能实现略微超过8%的增速。

(三)消费形势的预测

从消费价格来看,2013年Cpi较上年上涨2.5%。当然国家统计局解释,有短期因素的影响,但随着需求扩张步伐的加快,加之国际因素,如美欧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价格的影响,国内工业品和原材料价格2012年持续同比下降的情况会逐步得到扭转。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形势变化对此影响较大。

前文提到外贸形势可能会出现一些好转,但反复波动的态势有可能会延续。外贸顺差随着国内需求扩张步伐的加快,国际变化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外贸顺差较2012年会有所下降。国经中心研究开发的先行指数现在处于持续反弹的态势,一致指数也出现了反弹。根据两者之间有一个超前滞后的时差,我们判断目前这种经济增速反弹的态势会至少延续到年终。直到2013年三季度,这种经济增速反弹的态势都会延续下去,到四季度增速反弹的态势有可能会停止下来。

2013年价格上涨的态势有可能会有所加强,考虑到国内需求扩张步伐加快,以及国际上价格上涨的压力可能会有所增大的因素,判断2013年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有可能比2012年要快一些,但应该还在可控的范围内,估计在3%~4%的范围内。

国内外工业品和原材料的价格联动关系比较明显。中国工业品的价格和国际上的变化同步性比较好,幅度上有时有一些差异。2012年,中国的工业品价格以及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都是下降的。比如美国、欧洲的经济那么不景气,也没有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一开始我们把这两类价格指数下降作为佐证中国经济比较低迷与潜在增长速度差距较大的一个证明,同时也参考了国际上一些价格变化的情况。随着2013年整个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这种下降的态势有可能会出现扭转,Cpi价格指数、中国工业品生产价格指数、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同步性比较强的情况,给我们做出判断提供了一些支持。如,中国和美国的ppi的走势比较一致,2013美国量化宽松政策还持续下去的话,美元有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贬值。至少不会出现原来因受风险因素影响,短期曾经走高的情况。随着全球经济风险减弱,加上美国的量化宽松的影响,美元汇率有可能走软,对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有推高的作用,对中国经济也会有一些影响。量化宽松对美国的货币供应业会有一些影响,同时通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传导到国内。

四、政策建议

第一,财政政策方面。要继续落实2012年初提出的结构性减税措施。为了保障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2013年在安排财政收支目标的时,就应考虑这方面的因素。由于没有考虑到要实行结构性减税这方面的需求,对2012年经济形势的判断有一些偏差,把财政收入的目标制定得偏高,财政支出有时跟不上收入变化的步伐,财政政策未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2013年财政政策的力度应该加大一点,财政赤字的规模适当扩大。

第二,货币政策方面,2013年国际形势比较复杂,美、欧、日都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2012年中国为了稳增长,也放松了货币政策。2013年是否继续放松,恐怕要保持灵活审慎的态度,监测国际形势的变化与国内经济形势运行的态势。必要时,可以考虑适当加大货币政策的力度。如降低准备金率,在价格上涨幅度没有那么大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降低基准利率,但是这个可能性相对会小一些。

第三,出口政策方面,要稳定出口的政策,2012年国务院提出了稳定出口的一系列政策,重要的是把稳定出口的政策落实好。

第四,稳定投资的增速。目前整个投资增速仍快于投资资金来源的增速。说明投资的资金来源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因仍赶不上投资增速,所以资金方面还需要把这方面的工作落实好,能够保持投资较快增长,才能对经济增长起到较好的拉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美)索洛(R.m.Solow),等.经济增长理论[m].胡汝根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

[2](美)迈克尔·佩蒂斯.中国经济存在软肋吗:国家资本结构陷阱与金融危机[m]沈超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亚洲开发银行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课题组.超越低成本优势的增长: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R].2012-10-27.

[4]袁剑.大拐点[m].中信出版社,2012.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篇3

(1.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税研究中心,北京100732;2.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100142)

摘要:2015年第一季度,世界经济形势依旧错综复杂,但复苏的逻辑主线逐步清晰。发达国家在新一轮再工业化、再全球化中占据优势地位,并可能加剧全球经济再失衡的风险,从而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影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财政运行也进入新常态,表现出一定的体制机制弊端和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加速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迎接新常态的机遇与挑战,是克服全球经济再失衡的压力与困难的重要决策。

关键词:财政政策;全球经济;创新驱动

中图分类号:F81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7-0078-08

收稿日期:2015-05-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研究”(10aZD020);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税研究中心项目“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

作者简介:闫坤(1964-),女,辽宁大连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与财政理论研究。e-mail:yankun@cass.org.cn

2015年第一季度,世界经济形势依旧错综复杂,但复苏的逻辑主线逐步清晰,至少对于主要经济体而言,国内结构改革的方向、国际分工体系的调整和全球经济治理战略已基本达成共识,复杂经济表象下的运行秩序正在得以恢复。也许各国经济还是震荡的、无序的,但震荡之中已经具备了协同的特征,随着主导国家目标前景和驱动力量的不断明朗,各国复苏路径开始趋于收敛,国际投资、金融和贸易规则的权威性正在提升,经济运行的合力正在形成。因此,如果没有系统性风险的冲击和影响,预计2015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将转入复苏的轨道,同时伴随着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和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简政放权为特征,放手壮大市场力量;以垄断行业改革为抓手,大力鼓励公平竞争和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为载体,提升经济结构、效率和分工地位,支持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不平衡复苏进程中形成赶超型力量。

一、发达国家复苏信号增强,全球经济再失衡态势初显

2015年第一季度,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进程仍然表现为明显的不同步,美国经济已经步人潜在经济增长区间,而欧盟和日本则仍然受到金融市场、实体经济和宏观政策的压力与挑战而踯躅不前。但各国经济运行中的亮点不断增多,积极因素的作用也有所放大,国家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密切,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和前景不断明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中国以外,发达国家有可能先于发展中国家走向复苏进程,后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秩序也在强化这一特点,加之“正向供给冲击”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形成利益再分配,全球经济再失衡态势已初步显现。发展中国家需引起警惕,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直面国际市场的竞争,抓住经济复苏期的重大机遇。

(一)美国经济:从再工业化到再全球化

2015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仍在持续稳定增长的轨道上运行,各类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市场效率和企业创新等指标保持在较高水平,国内要素的边际产出率逐步下降,经济初步进入“稳态”区间,再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果进入平稳期。为提升美国经济的边际产出效率,扩大再工业化的经济驱动效应,美国将进入到技术外溢、模式外溢和产业外溢阶段,亟需推进全球经贸格局和机制调整,经济全球化发展进入到新的关键时期,国际经济组织、多边经贸规则、区域经济合作和国际产业链(价值链)等领域的调整与改革将渐次起步,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201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增速在扣除2014年同期-2.1%的增速后,实际增速仅为0.2%,虽属正常但仍弱于市场预期。剔除油价和其他附属因素影响后的核心Cpi达到1.8%,低于美联储2%的警戒线,处于温和通货膨胀水平。3月末美国失业率为5.5%,进入到充分就业区间,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进入到敏感期。从结构来看,美国的经济指标也表现出上升期的特征。受数据公布时间的影响,现在还无从获得美国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数据,预计美国私人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维持在2.5%左右,工商业投资(设备+厂房和商业用房)、住宅和知识产权的投资比例约为50:25:25,实体经济的产出增长空间明显。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虽有波动,但总体上仍处于98以上的高位,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更是上升到101.3,预计私人消费增速将超过4.5%。美国进出口形势基本稳定,贸易赤字有所下降,2015年前两个月,贸易总额达到8291亿美元,但贸易逆差仅为1136亿美元。美国主要市场的形势也保持在较好水平。美国国债仍是全球最安全、最普遍的投资对象之一,中长期国债的收益率仍保持下降趋势。美国货币供应量保持平稳.3月末m2为119264亿美元,第一季度m2的增量为2067亿美元,同比增速为6.1%,储蓄率为5.8%,保持在历史较高水平。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复苏态势,1月美国新房销售达到50万套,2月则达到53.9万套,大大超过市场预期。作为美国经济复苏的主推动力,美国工业表现平常,但基本保持在正常的高位运行,强势美元和油价波动影响了美国工业的竞争力。

美国再工业化的影响目前已经从企业层面扩展到产业层面,从效率导向转向结构导向,并开始深人影响美国国民经济的生产组织形态和商业经营模式,为全球制造业小型化、智能化和专业化的路径做出了重要探索。美国再工业化的核心是“分布式布局+智能化组织+模块化生产+多样化供给”;一是分布式布局,即改变原有工业生产“中心一”和产业链型的布局方式,每个企业(生产单元)都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开展生产,形成产品在形态、式样、质量和功能上的差异,并将产品和生产设计接人互联网,以降低商品的搜寻成本和后端产业链的组织成本。二是智能化组织,在高效市场机制的支持下,市场配置的不再是无差异的资源和标准化的中间产品(零部件),而是形态功能各异的产品。三是模块化生产,上一环节个性节和多样化以后,下一环节无法通过大规模生产提升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而必须采取模块化的方式来包容差异化、增强便利化和形成多样化。四是多样化供给,在模块化生产的支持下,企业可以向社会提供较低成本的多样化商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并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将多样化的商品进行高效配置,进而在多个“小众”市场实现规模与收益对“大众”市场的赶超。这种再工业化模式具备结构创新、模式创新和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特征,具有进一步提升效率和收益的重要空间。

从目前来看,美国再工业化进程在不断深化中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再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也开始从企业和产业链外溢到整个国民经济。当前美国再工业进程进入调整期和平稳期。如2015年3月工业生产环比下降0.6%,制造业扩张速度明显下降,处于2013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因此,美国要强化再工业化模式的影响,提升再工业化的效率和收益,有必要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形成结构外溢、技术外溢和市场外溢。即美国再工业化将启动2.0阶段,从美国国内的产业化转向世界经济的结构调整和模式创新,进而形成与产业化相适应的国际经济新规则、新秩序和新格局,中国也应积极参与其中,在接受辐射和外溢的同时,主动施加影响,使中国的利益和意愿能够得到体现和尊重。

从再工业化到再全球化,美国政府和企业需在以下领域实现突破:一是要素和资源领域,需要有更加丰富的资源供给和更加充裕的要素保障,推进资本国际间流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全球化布局。二是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继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统一各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简化知识产权国际注册的手续,实现知识产权的全球性保护。三是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平台和信息管理体系建设,从而为中间企业自主性生产提供支持,并扩大下游企业的信息搜寻范围。四是加强国际商品流通体系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制度协作、多边规则和区域经济合作等,用贸易自由化为产业全球化铺路。五是加强企业全球生产布局,以要素和资源为导向,以创新和结构提升为主要着力点,推进美国企业在全球经济贸易合作的关键区域和节点开展投资活动,利用东道国的要素和资源优势进一步降低成本,形成以企业自主性生产和差异化商品配置为特征的全球产业链,如图1所示。

美国再工业化到再全球化战略的关键是外部市场效率和交易成本的控制。因此,美国再全球化的战略重点将基于以下原则展开:一是简化多边注册和统一保护标准趋同的新一轮知识产权合作。二是以非关税壁垒和贸易管制措施为重点的多边贸易合作。三是立足于东道国的要素和资源实现自主性研发生产,以及面向国际市场的投资合作。四是推进国际互联网在更广阔领域内覆盖,以及坚持开放性和打破信息壁垒的国际信息合作。五是以扁平化、自由化和自主化为特征的新型国际产业链,以及打破“微笑曲线”的新型国际价值链。

(二)欧盟和日本:竞争和转型中的经济复苏

进入2015年以来,欧盟和日本经济运行中的亮点不断增多,各项指标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向复苏的方向发展。随着美国再工业化进程的调整以及欧盟和日本等国调控政策效应的显现,预计2015年下半年,欧盟和日本的经济都将探底企稳,逐步进入到经济上升期和复苏期。

欧洲央行在年初赢得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诉讼,为欧洲版Qe扫清了政策障碍。2015年第一季度,在国际能源和资源价格下降的有利环境下,在欧洲央行更加宽松和灵活的货币政策支持下,欧盟主要国家的经济运行取得较好成绩。3月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达到103.9,超过市场预计的103.1。投资者信心指数持续保持增势,3月末达到20,为2007年8月以来的最高值。商品零售总额增速保持较快增长,增速超过3%,为整体经济复苏在需求面上提供了重要支撑。

日本经济逐渐克服消费税政策的冲击和“第三支箭”未能有效落地的影响,经济呈现复苏势头。2015年2月受到日本企业利润增加和产出增加的影响,日本失业率进一步下降到3.5%,失业人数仅为230万人,是发达经济体中就业表现最好的国家。核心Cpi实现2%的增长,基本符合日本经济政策的调控方向,实现连续21个月的正增长。贸易环境持续改善,实现贸易顺差1.4万亿日元,是2011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对外投资保持增长,对外投资收益总额大幅增长,达到1.9万亿日元,增速达到27.5%。当然,日本经济运行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隐忧,如日本家庭消费支出仍在减少,2月为26.6万日元,同比减少2.9%,已连续减少11个月。

随着美国再工业化战略转向再全球化,美国制造业与欧盟、日本制造业激烈竞争的局面将有所缓解,甚至在再全球化部分措施的推动下,可以实现相互促进。如美国再工业化对信息化的促进和市场差异化配置能力的强化,给欧盟和日本的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中小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市场也可以直接配置中小企业的商品和服务,摆脱了对大企业订单的依赖,也摆脱了对大企业技术和标准的束缚,激活了中小企业的活力,给中小企业提供了产品多样化和差异化的控制力量,避免了中小企业的过度价格竞争。再如美国分布式布局理念也将改变原有垂直型产业链和“微笑型”价值链的局面,参与企业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和专业化,整个产业组织模式从多层次分工转向相对平行的专业化生产,国际产业链呈现扁平化特征。同时参与企业都具有一定程度差异化的垄断性,也相应地拥有必要的研发能力、营销能力和市场力量,每个生产节点都成为大“微笑曲线”上的小曲线,价值链也得到更加均衡的分布。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环境和产业发展水平,发达国家可以更早地适应这种调整和转变,从而使其产业竞争和经济发展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上。

(三)再失衡:发达国家从借入“缺口储蓄”到借人“储蓄缺口”

在美国经济率先复苏的带动下,以制造业为龙头,欧盟和日本等国通过市场形态、产业布局、企业组织和生产工序的变革,抓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有利时机,有效对接再工业化和再全球化的机遇,实现效率提升、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企业利润明显增加,就业状况显著改善,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国内消费规模日益扩张,企业投资意愿被显著激活,金融市场效率也得到较好恢复,尽管有欧洲央行Qe和日本央行QQe(质化和量化宽松)等货币政策的支持,但在去杠杆化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的资本供给仍然难以满足投资需求,利用较高投资收益率从发展中国家吸引投资,引致发展中国家的储蓄转移成为全球经济再失衡的重要表现。

从2015年第一季度各国规模以上企业的平均毛利润率来看,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基本保持在30%以上,而中国、印度和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则在15%左右,发达国家的企业具有更强的承担财务费用的能力。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储蓄存在外流压力,以获取发达国家较高的投资收益,世界范围内的“储蓄缺口”和“投资缺口”再度形成。

相较于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全球经济失衡,再失衡表现出两类典型特征:一是发达国家从借入“缺口储蓄”到借人“储蓄缺口”。所谓“缺口储蓄”是指国民收入在满足国民消费后,剩余的储蓄部分难以满足正常条件下企业和政府投融资需要,差额部分(即缺口)需要从国外借人;而“储蓄缺口”则是指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投资也保持活跃,通过对国内储蓄实施收益激励后,仍不能满足需要,其缺口部分由国外借入储蓄予以满足的情况。当前借入“储蓄缺口”的主动性更强,需求规模更大,对发展中国家内部投资挤占效应更加突出。如果说借人“缺口储蓄”是基于发展中国家存在剩余储蓄前提下的一种资源再配置,那么借人“储蓄缺口”则是基于发达国家“投资缺口”,具有明显的初次分配特征——“储蓄”成为全球性的资源配置,价高者得。二是储蓄的来源从贸易盈余转向投资替代,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恶化。在危机前的失衡阶段,发达国家的消费增长强劲,且本国生产与消费之间存在错位,形成大量进口需求;而发展中国家则加大产出,通过出口满足发达国家消费需求的同时,形成大量贸易收益。该贸易收益成为发展中国家借给发达国家弥补“投资缺口”的重要储蓄来源,具有循环性、互补性和互利性的特征。而再失衡条件下的“投资缺口”则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产出能力的扩张和产出效率的提升,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高效市场机制来满足国内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贸易外溢的收益大幅度减少,导致发展中国家出口需求持续不振,国内投资需求下降,回报率降低,消费需求也有所回落,从而被迫产生储蓄盈余。这种条件下储蓄的借出和借入不具有循环性,将逐渐抬升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成本,降低企业活力,影响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进而导致发展中国家发生系统风险。

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整体呈现“稳中有进”局面

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总体保持稳定,经济发展方式初步转向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不断改善,企业运行效率和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物价和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但受到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的影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也有所凸显,并表现在部分关键经济指标上。

(一)GDp增速运行在合理区间,物价与收入形势保持平稳

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GDp达到1406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但7.0%的增速与全年的控制目标基本一致,总体经济运行仍保持在合理区间之内。物价形势总体保持稳定,Cpi同比上涨1.2%,暂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风险。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87兀,同比名义增长9.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

(二)“三驾马车”结构保持稳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居首位

2015年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7751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5%。积极财政政策已经进入到实施层面,政策效果将在第二季度逐步显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71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网络购物依然是消费活动最活跃的部分,全国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7607亿元,同比增长41.3%。进出口总额55433亿元,同比下降6.0%。贸易顺差7553亿元,贸易顺差的规模再创新高。

(三)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深层次矛盾逐步暴露

从产业结构来看,2015年第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7770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60292亿元,同比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72605亿元,同比增长7.9%。第三产业占比高达51.6%,在反映经济结构改善的同时,工业生产增速放缓也是导致第三产业占比快速提高的重要原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仅增长6.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从居民收入结构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2.6.比上年同期缩小不到0.1。房地产行业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关键性产业。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665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27892亿元,同比下降2.9%,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压力增大。工业企业经营困难是需要关注的另一个关键性问题。2015年前两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452亿元,同比下降4.2%。

(四)货币信贷平稳增长,社会融资结构急需调整

2015年第一季度,活期存款的增长有所波动。m2余额12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ml余额33.7万亿元,同比增长2.9%;mo余额6.2万亿元,同比增长6.2%。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85.9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24.9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达到4.6万亿元,同比减少8949亿元。其中,信托贷款占比大幅度下降,易导致信托行业的运行存在较大风险,2015年应适度推动信托融资的发展,使管理水平良好的信托产品能够获得正常展期。

(五)财政运行进入新常态,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

2015年第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407亿元,同比增长3.9%;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719亿元,同比下降33.3%;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815亿元,同比增长7.8%;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564亿元,同比下降24.5%。随着国民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财政运行也表现出明显的新常态特征。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局面基本结束,而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支出刚性却在不断增强,财政收支矛盾较为尖锐。为推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积极财政政策既要坚持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又要保障重点支出和增加资金效益,政策措施、取向和力度都成为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完善和优化的重点领域。

三、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当前中国面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矛盾增多和体制改革难以推进的挑战,同时受到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再全球化和再失衡的压力。解决压力和挑战的路径主要包括建立高效率的市场、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和开展智能化的生产三方面。其共同基础是创新,即创新驱动。

(一)全球经济再失衡下的中国创新驱动战略

全球经济再失衡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在复苏中占据优势地位,并利用其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的优势,以及信息化和竞争性的市场条件,通过较高的生产效率提升资本回报率,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和需求外流。面对压力,中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1.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的对接

创新驱动战略包括“创新”和“驱动”两层含义。其中,创新是战略的基础,也是战略需要首先实现的条件;驱动是战略的目标,也是战略最终的价值表现。因此,创新驱动战略实际上包括两个环节,即创新和创新驱动,从不同侧面推进中国经济发展。创新包括创新投入、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三个环节,将直接形成对经济的投资需求,并形成新的资产和模式。而创新驱动则包括过程驱动和成果驱动两个层面,过程驱动是指创新的过程将形成对市场要素的组织和组合,并通过创新活动将这些理念、机制、模式和经验外溢到整个生产体系之中;成果驱动则是指创新活动产生的不同类型的成果,如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等,这些成果由创新主体自己使用(创业或改造),或是由创新主体授权他人使用(知识产权贸易或合作生产),并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2.创新驱动与市场效率性和产品差异化

市场效率性来自对垄断的限制和破除,对政府市场规则的优化和改革,以及对公平竞争机制的保障等。创新驱动立足于全面创新理念,通过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市场规则改革并保障公平竞争机制,通过模式创新破除垄断束缚。而产品差异化则是市场形成垄断竞争结构的基础,也是中小企业形成自身控制力的基本条件,产品差异化可以较好地保障多样化和效率性的平衡,同时避免过度价格竞争给企业和市场发展带来损害。创新驱动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形成不同的生产工艺、功能形态和产品类型,从而实现产品差异化,并通过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推动市场对差异化的商品进行配置和选择。

3.创新驱动与世界经济再失衡

世界经济再失衡的原因是发达国家先于发展中国家复苏,并且发达国家的企业更早一步适应了新的市场形势和产业组织形态,从而产生效率差异。创新驱动是解决世界经济再失衡的有效办法,即通过技术创新对现行企业生产设备、工艺和产品的改造,使其能够参与全球的专业化生产;通过模式创新对现有市场机制进行调整和完善,促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的广泛使用,从而使市场能够高效率地配置差异化的商品;通过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进国际经济规则和贸易惯例的统一,从而使中国能够直接对接扁平化产业链的前端环节,并以自主性和差异化为基础,形成价值链中的独立单元。

(二)创新驱动战略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对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国务院面对当前复杂经济形势制定的重要基础性战略,通过政府简政放权、投融资审批制度改革和对创新实践活动的全方位支持,形成中国创新和创业的新局面。创新驱动战略联结“创新”和“驱动”,既强调创新的范围、模式和方法,又强调创新成果的使用、转让和保护,因此,创新驱动战略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

1.创新说到底是人的创新,而“众”是人的集合

创新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是人类通过学习和专业的培训,掌握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从而在事物的运动速度(技术创新)、运动组织方式(管理创新)和运动形式(模式创新)等领域实现对旧的突破。而“众”是人的集合,表示人的范围、行为和组织方式。从这个角度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下的创新驱动,参与的主体是全社会广泛的劳动者和劳动者生产方式的载体——企业:参与的行为取向是彼此协作、取长补短和开拓创新,是协作条件下形成的合力:参与的组织方式是社会化和企业化的,劳动者作为个体可以参与社会化的创新活动也可以参与企业化的创新活动,而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则又以社会化的方式参与到创新活动之中。

2.创新的保障是知识产权制度,而知识产权是一项属于“众”的权利

知识产权来自于创新活动的创新性,即达到法律所规定的创新性要求,且权利人的身份又符合法定标准,就可以被授予知识产权。即知识产权的产生不是基于单个主体(劳动者或企业)的创新活动,而是基于该创新活动在“众”之中是否具备新颖性和创新性.一旦被法律授权,知识产权所包含的创新内容就成为“众”之中的排他性权利,具备了由法律所保障的社会化的专属性和垄断性,从而来之于“众”,形成于“众”,又独立于“众”。在此基础上,知识产权具备了财产属性,并成为激励“众”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机制,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就会退化为一种“兴趣”。但知识产权的财产价值与知识产权的劳动投入(价值)无关,而与知识产权的效果(使用价值)直接相关,因此,知识产权的价值增值和创新积累既要依托于更高的人类智慧,更严密的思维逻辑,也要基于良好的物质基础和设备条件。相对于“众”的低门槛,实验设施和科研装备都具有较高的成本,并很难被单一创新主体持续使用,推进大型实验设施和科研装备共用共享,切实降低创新成本成为创新驱动战略必须着力解决的重点内容。

3.创新的目标是驱动,即创新与生产的结合,而创业则是最为直接的方式

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是以创新成果的价值来进行衡量的。而创新成果的价值来自于成果与生产相结合以后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创新成果自身投入的劳动量(价值量),于是知识产权的财产权利在交易中具有内在的限制,其价格来自于商品使用,并不是商品本身。尽管创新与生产的结合可以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和许可来实现,但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是由创新者自己转化和使用,把创新收入转变为更有价值的创新产品(服务)收入和企业经营收入。因此,大众创业是创新驱动最为有效的载体。创新驱动战略下的创业关键为:一是创新成果的范围要大幅度拓展,从技术创新,到管理创新,再到模式创新等。二是创新成果要转变为创业资本,创业投资之外,知识产权自身的价值也应得到保障和凸显。三是创新转化要能够形成新的市场产出,知识产权交易、企业的生产性转化和市场准入的“低门槛”成为关键的影响因子。

四、财政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着力点与主要措施

(一)坚持市场导向,提升潜力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方向、路径、组织方式和资源实现方法都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在竞争与效率的基础上,财税政策发挥引导和杠杆作用,与市场力量形成合力,以及提升惠民生带来的经济发展潜力。一是推进ppp机制在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广泛使用。在满足政府投融资需要的基础上,与社会投资者展开合作,并通过政府采购或市场竞争方式选择优秀的市场主体担当项目建设和运营主体,实现政府公共投资领域的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二是采取财政后补助和间接投入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决策。不干预企业的研发方向、创新组织、收益分享和风险分担方法,由企业根据自身技术专长以及对市场的分析和预期,独立选择研发项目。调动一切有效资源进行研发攻关,财政在保持市场公平性的基础上,对实验条件、融资支持和用工管理实施间接投入,以分担企业创新成本。在取得相应成果后,由国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项目申请的要求,给予具有奖励性和补偿性的后补助资金,而该资金在使用要求上与前补助不同,基本上等同于企业收入并由其自行支配。三是增加国家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向社会的开放力度,为“万众创新”提供更为有效的装备和环境支持,提升中小企业的实验条件和降低研发成本,在不改变创新成果产权属性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创新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并支持创新活动自身的差异化。四是多渠道筹集创新成果转化资金,针对创业企业最大的资产是知识产权的情况,由财政提供必要的补贴资金或奖励资金,联合金融机构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提供支持,并建立相关的风险补偿机制。

(二)减税降费,综合促进

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是降低市场门槛、提升企业活力和增强投资意愿的重要保证,对企业的综合促进作用巨大。我们急需这两种手段的有效搭配,用财税政策的“加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一是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全面推进税制改革,力争重点突破和全面推进相协调。当前重点工作是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在实现全社会抵扣衔接的同时,调动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创新的主动性,优化结构,提升形态,促进研发活动,推进专业化分工。二是继续完善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结合小微企业经营成本高、市场覆盖面小、管理水平有限和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等问题,将部分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进行必要的税前扣除是正常的,也是政府对小微企业提供的市场诚信管理的成本补偿。对当前月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不足3万元的小微企业免征营业税和增值税的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制定合理的标准和机制,并全面清理对小微企业的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三是改革企业所得税制,对研发费用的核算方法和范围进行调整,增加研发费用包含的项目,如模式创新的研发投入和以供给创新来促进消费的市场调研投入等,并实施加计扣除。

(三)定向调控,立足驱动

定向调控是从政策实施效果出发,考虑政府财政承受能力和市场公平要求,针对具体对象采取灵活、科学的调控手段。一是对创业投资实施税收优惠,对投向种子期和初创期等创新活动的投资,统筹研究相关税收支持政策。适当放宽创业投资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限制条件,并在试点基础上将享受投资抵扣政策的创业投资企业范围扩大到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法人合伙人。二是建立完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统计报告制度。逐步实现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与下属公司剥离,原则上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不再新办企业,强化科技成果以许可方式对外扩散。加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管理,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除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外,在合理期限内未能转化的,可由国家依法强制许可实施。

(四)加力增效,完善体系

继续加大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支持力度,在统筹的基础上,增加投入的规模和渠道,注重政策的效果和过程的公平开放。一是承担基础研究,切实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研发机构自主布局科研项目。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加大稳定支持力度,扩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学术自主权和个人科研选题选择权。支持改革基础研究领域科研计划管理方式,尊重科学规律,财政资金应包容和支持“非共识”创新项目的部分投入。二是完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措施,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建立健全符合国际规则的支持采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策体系,鼓励采用首购、订购等非招标采购方式,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促进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完善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鼓励政策,健全研制、使用单位在产品创新、增值服务和示范应用等环节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国家法律的规定,支持放宽民营企业和科研单位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采购范围。三是统筹力量,加大支持力度,组建国有资本创业投资基金和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策应国有企业改革,提升改革收益,并带动社会资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种子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发展。

(五)厘清产权,激励到人

在鼓励创新的基础上,优化国家、企业和研发人员的分配格局,以人为本,加大创新收益对项目承担研究团体和人员的倾斜力度。一是改善政府与企业利益分配,将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不涉及国防、国家安全等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全部下放给符合条件的项目承担单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得收入全部留归单位,处置收入不上缴国库。二是优化政府与创新人员的利益格局,对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将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在重要贡献人员和所属单位之间合理分配,对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应提高到不低于50%。三是优化创新机构与创新人员的利益分配。完善职务发明制度,推动修订《专利法》和《公司法》等相关内容,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提高骨干团队和主要发明人受益比例。完善奖励报酬制度,健全职务发明争议仲裁和法律救济制度。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和分红权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对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以科技成果作价人股的企业,放宽股权奖励、股权出售对企业设立年限和盈利水平的限制。建立促进国有企业创新的激励制度,对在创新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技术人员实施股权和分红权激励。

参考文献:

[1]余晓洁,崔静.清障·重奖·引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见十大看点[n].中国信息报,2015-03-26.

[2]佘惠敏,韩霁,沈慧,等,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发热议——以“对症下药”的改革构建创新体系[n].经济日报,2015-03-25.

[3]李克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5npc/n/2015/0305/c394298-26642056.html,2015.

[4]闫坤,于树一.2012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世界经济深度调整与我国财政应对策略[J].经济研究参考,2012,(50):18-38.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篇4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宏观调控。

一、我国宏观经济概括。

从宏观环境来看,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实现平稳增长的关键时期。由于中国经济面临的通胀压力较大,并且调整经济结构的难度日益增加,因此中国将稳增长、抑通胀和调结构确定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与之相适应,中国需要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上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积极的改革,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在2010年逐步消除全球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并实现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发展,具体表现为:首先,中国的宏观经济由低谷转入回升阶段,并驶入稳定发展的轨道。其次,内生性的增长机制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三,2010年中国出口的增长势头有所恢复。这些经济发展成果的取得,是促进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基础条件。二是中国经济处于“十二五”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当前及以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的基础及优势。其次,我国的经济发展当前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那就是“十二五”开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具体来说在“十二五”规划中有以下几个方面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十二五”规划中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可以进一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二是“十二五”规划中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布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三是逐步拓宽了民间投资领域逐,对投资环境进行了不断优化;四是收入分配改革为居民收入增长加快提供了体制性保障;五是就业的增加和收入分配的改善为我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繁荣稳定提供了保障。

(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与矛盾。

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显著的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及发展不可持续的矛盾。首先就是我国的通胀预期还存在,通胀压力甚至有增强的趋势。虽然说当前的总体物价基本平稳,但是我们要看到在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下,诸多抑制和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在2011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中仍然还是存在。其次,令世人瞩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虽然在去年2011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相继推出后,市场上的商品房销售价格有走向平稳的趋势,但是随后的房地产市场又有了继续反弹上涨的态势。出现这样的情况的一方面是因为房地产市场发展长效调控机制缺失,另外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房地产的过分依赖,这就导致了房地产调控目前来看还主要依靠的是短期的行政措施,所以调控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最后,信贷高增长的同时,贷款难问题也同时存在。当前的货币信贷增长可以说还是非常迅猛,一直都运行在高位。但是我们又看到很多的中小企业发展又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了一方面信贷宽松,另外一方面贷款又难同时存在的问题。所以当前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有很大的阻力和困难。

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路径的选择。

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当前必须在保持中国宏观经济运转相对稳定的同时大力推行更多的合理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首要任务就是要继续加强通胀预期管理。

首先,当前必须要大力扶持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供应充足,要对农业产品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规则加以大力监管,以便防止炒作投机,同时避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快速上涨,确保价格稳定,另外还要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及农产品等价格变动高度关注,以便能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缓解输入型通胀带来的压力。其次就是要适度提高存款利率,要对信贷规模进行合理控制,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合理均衡汇率的形成。最后就是要通过采取法律及必要的强制行政手段来积极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对市场过度投机行为加大打击和监管力度。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为了确保我国的经济发展平稳,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通过优化财政支出可以保障投资规模合理快速的增长。具体来说首先就是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的完善和管理,对于可能出现的国际金融危机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其次要通过努力优化投资结构来严格限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同时对于代表了高科技的新能源及新材料要给予大力资金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除此之外,政府还要逐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加大投资倾斜力度。

(三)加快改革步伐,积极推行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以便能有效解决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深层次问题。

具体来说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除了要调控好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还要加快对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调整步伐。积极构建包括煤、电价、天然气及成品油等在内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价,彻底来改变资源要素价格长期不合理的情况。二是要不断加快垄断行业及部分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可以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来在国有企业内部推行公司治理制度,还可以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能够进入到部分垄断行业的领域中来。三是在我国经济内在增长动力不够强大和世界经济复苏不到位的大形势下,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要过早停止,相反还要继续采取更多的必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当前的经济发展,以确保我国的经济能保持持续回升的发展态势,同时能有效缓解经济发展的压力。

参考文献:

[1]杨晓光。2011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01.

[2]耿庆峰。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对策研究。现代金融,2008-05.

[3]王月。对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观点综述。银行家,2011-02.

[4]王延南。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前瞻。中国货币市场,2011-01.

[5]王小广。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11年展望。企业管理,2011-01.

[6]刘伟。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企业经济,2010-03.

[7]王多宏。当前经济形势下宏观调控方面的思考。生产力研究,2010-05.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篇5

一、正确认识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诸多因素

1.宏观经济状况。金融是为经济服务的,货币政策的制定,要与宏观经济的状况相适应。宏观经济状况作为货币政策实施的背景同样也影响着货币政策的效果。

(1)宏观经济运行的新特征影响货币政策效果。2004年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状况与以前大不相同,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突出表现为结构矛盾,给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增加了新的变数,给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了新的课题,影响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果。结构性矛盾突出时期,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控制经济的过快增长,防止和治理通货膨胀是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重点,货币政策的运用主要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实施适度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2)“二元经济”结构影响货币政策效果。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结构呈现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简单地说,就是发达的部门和区域与落后的部门和区域相对立而存在。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奉行单一性的货币政策势必会引起不同地区、不同部门间的不同产出,出现苦乐不均的现象,并可能扭曲地区间的经济关系,诱发地区经济金融利益的冲突和摩擦,从而最总终不能很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弱化货币政策的效力。

2.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相关主体的状况。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相关主体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业、居民个人、和金融市场等,它们的状况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

(1)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实施主体,其对经济金融宏观状况的判断能力影响货币政策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其对货币供给量的调控能力影响货币政策的效力。就治理通货膨胀中的货币政策而言,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能力下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

(2)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器,但是,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滞后制约了货币政策的传导。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虽然进行了股改,但受计划经济传统习惯的影响,其运作方式仍带有旧体制的痕迹,导致其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信号反应不够敏锐,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速度。第二,国有商业银行主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服务的现实做法与近年来民营经济对经济发展贡献巨大的现实情况,使金融资源的配置与经济发展失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货币政策的效果。第三,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程度不高,受改革过程中责任约束机制过度的限制出现了惜贷和慎贷的现象,使货币政策的传导链条受阻;同时,目前商业银行的分支行制的组织形式,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措施需要在商业银行的总行、分行、中心支行和支行逐级传导才得以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

(3)企业和居民个人。企业是货币政策信号的最终接受者,企业制度的扭曲和行为的非市场化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目前,企业改革虽然逐步深化,但是许多企业尤其是国营企业仍然没有成为完全独立的市场主体,企业预算约束软化,信用观念淡薄。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可想而知。居民个人也同样是货币政策信号的接受者。他们根据货币政策信号的变化,会及时调整自己的金融资产结构。但是在目前治理通货紧缩的过程中,受近年住房、教育、医疗等一系列改革政策出台的影响,启动居民消费的政策效用不大。

(4)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它主要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部分。从我国金融市场的现实情况看,货币市场发展比较缓慢,市场交易主体单一,市场交易品种较少,市场效率一直不高。这使得作为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公开市场操作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资本市场则存在上市公司质量不高、投机行为严重,市场监管乏力、制度建设滞后等问题,使得市场价值规律和投资理念出现偏差,使央行上调利率――股市投资减少――股票价格下降――企业减少投资――经济过热得到抑制这一机制出现扭曲,从而不利于货币政策意图的实现。

3.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关于货币供应量是内生与外生的问题源于20世纪60年代及后来的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对货币政策主张的分歧。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外生”变量,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独立决定的,它影响着真实经济关系,却不受这些关系及其变化的影响。而以托宾为代表的凯恩斯学派,则主张货币供应量是“内生”变量,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由实质经济的许多因素通过影响货币需求量来决定。客观地说近几年的金融实践证明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在加强。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货币政策的效果。

4.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其他因素。除上述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外,还有许多因素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如货币替代因素、金融创新因素、经济开放因素、预期因素以及货币化进程等。所以,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要正确判断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果必须全面、正确地分析这些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还会增加,分析货币政策的效应将更具挑战性。

二、新形势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战略取向

1.实行灵活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是选择扩张性的政策,还是选择紧缩性的政策,亦或是选择中性的政策,必须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状况具体确定。当前及未来几年,中央银行除面对比较复杂的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外,还必须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宏观经济运行将受多种确定和不确定的因素影响,所以宏观经济形势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必然会有较大的变化,货币政策不可能在较长的时期内固定不变。因此,面对新的经济形势,中央银行应实行灵活的货币政策,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恰当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向,并在对经济发展状况正确判断的前提下随时调整。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要正确把握“灵活”的程度,防止货币政策的随意性。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篇6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进入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合理区间,但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只有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根据形势变化逐步进行政策微调和深化的过程。应继续实施“双稳健”政策;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综合改革为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控制投资过快增长,防止投资反弹,又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和适度的投资增长;切实增加居民收入,努力扩大消费需求;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保持外贸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为“十一五”开好局。

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年经济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完成好这项任务,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努力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为什么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要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就是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最近两年多宏观调控的不断加强和改善,使我们能够不断解决前进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成功的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就必须既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注意通过宏观调控弥补市场缺陷和防范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大起大落。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理论认识,要求我们必须注意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保持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要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003年以来,面对经济加快发展过程中一些部门出现的“过热”问题,中央相继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坚定不移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抑制了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2003年—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连续保持在9.4%—9.5%左右的水平上;经济结构得到调整,特别是农业生产得到加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谐社会建设取得进展。可以说,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进入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合理区间。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与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密不可分的。事实证明,近两年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是正确的、有效的。为了将良好的发展势头保持下去,明年我们必须注意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同时又出现了一些需要高度重视的新情况、新问题。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存在较明显的反弹压力,某些部门的生产能力过剩问题不容忽视。今年虽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又有所回落,但投资规模仍然偏大,投资增速仍然偏高,投资结构仍然不够合理,投资率继续攀升。前几年存在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的部门已经出现产能过剩,明后年还可能进一步加剧,同时又有新的部门出现过度投资问题。这表明,投资需求膨胀的危险依然存在。第二,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粮食安全问题不可掉以轻心。由于受耕地面积限制,我国今后依靠扩大种植面积增产粮食的余地很小,稳定粮食生产非常不易。对农民增收来说,由于目前粮价下行压力较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猛,明年农民收入增长要保持今年的水平难度较大。第三,进出口不平衡状况明显加剧,负面影响值得注意。今年前11个月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已超过900亿美元,进出口增速差距十分明显。外贸顺差激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需减弱的问题。国内经济增长依赖外需程度大大提高,也意味着经济增长风险的提高。我国外贸顺差的大量增加以及外贸顺差来源过分集中于若干大国和地区,使得贸易摩擦越来越严重,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此外,国际经济环境中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如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等,都需要我们妥善应对。为了进一步缓解和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减轻其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不利影响,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必须注意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除了上述这些经济运行总量和结构性问题,我们还面临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亟需转变的问题,一些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发展问题也亟待解决。可以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存在许多机遇;但同时也处于一个重要关口,面临许多挑战。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只有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才能把明年和“十一五”时期的经济工作做得更好。

怎样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5年宏观调控的实践证明,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正确的,明年应继续实施“双稳健”政策。在新形势下,稳健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进一步减少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规模,适当减少财政赤字数量,以增强社会投资的内生增长能力。第二,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特别是调整国债资金的使用和预算内投资结构,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第三,切实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克服财政减收因素增多和财政开支压力加大的矛盾。通过深化公共财政改革,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保持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努力优化信贷结构,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增长;增加对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贷款,对农业的贷款,对有市场、效益好的中小企业的贷款;完善和健全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稳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为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在新的一年里,搞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新农村建设既是一项重大的紧迫任务,又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应认真领会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这项工作,保证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切实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针对连续几年投资规模偏大和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应继续控制投资的过快增长,注意结构调整,防止投资反弹。在政策措施方面,应注意做好三项工作:一是继续严把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从源头上控制投资过快增长;二是坚持控制新开工项目,避免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抬头;三是加强结构调整,积极处理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并防止出现新的生产能力过剩。在继续控制投资过快增长、防止投资反弹的同时,还需要认识到,投资是现阶段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必须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和适度的投资增长。因此,关键是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保持明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必要条件。在目前形势下,积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是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基本点,是调整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的首要任务。在新的一年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措施主要有: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这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基础;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这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广阔空间;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这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外部条件。

大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如何调整外贸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保持外贸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是明年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新的国际国内条件下,一方面要保持出口增长,充分重视外需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调整出口结构,增加进口,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努力保持外贸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提高国际竞争力,并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以争取对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根据形势变化逐步进行政策微调和深化的过程。只有掌握好调控的方向、时机和力度,才能真正发挥宏观调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近几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保持“十一五”期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经济波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造成的。要从根本上避免出现经济大起大落,就必须不断深化改革,标本兼治,加大改革力度,不失时机地推出有利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利于改善经济结构的改革措施,突破体制障碍,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保障。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篇7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1概述

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及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影响着政府、企业或个人对市场的决策和调控的决策。在实际分析和判断中,如果忽视了正确的原则可能造成宏观经济判断上的分歧,使得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判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难以确保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必须科学合理的分析与判断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准确的把握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从而提高个人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政府部门经济调控的有效性。

2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情况

2.1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机遇一是我国经济顺利驶入了稳定发展的正常航道;二是内生性增长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是中国出口呈现出了恢复性增长的趋势。

另外,目前中等收入国家向逐步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内需潜力巨大;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在面临市场经济改革或者调控时,自我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国民储蓄率较高,对宏观经济政策发展空间较大等。

2.2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矛盾首先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我国通胀压力有增强的趋势不利于市场调控,使得我国房地产行业和汽车行业无法形成新的增长点,房价、物价持续上涨。另外地方债务风险、局部金融风险仍然存在并在积累,诸多中小型企业发展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出现一方面贷款宽松,一方面贷款难的问题同时存在,给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3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未来趋势判断需要把握的问题

3.1确定经济变量合理的参照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以及未来趋势的判断,涉及到的宏观经济变量范围较广,往往需要正确的确定相关参照值,参照值可以是正常值、过去值或者目标值,往往需要根据实际的经济变量,以确定不同意义的参照值。就GDp增长率来讲,其主要反映的是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一个经济变量,因此可以将潜在的GDp增长率作为参照,也可以将目标增长率作为参照。实际GDp增长率下降或者上升并非都意味着宏观经济趋坏或者趋好,应该是趋近于潜在GDp增长率的实际GDp增长率上升,意味着宏观经济发展形势趋好;背离潜在GDp的实际GDp增长率上升,意味着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呈现不好的趋势。

3.2区分经济变量临时性波动和趋势性变化经济变量的变动往往呈现临时性和趋势性,对于这两种波动形式必须进行准确的区分与判断,切不可将两者混淆。对于2011年2月份我国出现进出口负值,有人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国贸易顺差多年一直扩大的趋势造成的。但是实际上造成我国进出口长期顺差的原因是消费率过低、储蓄率过高。储蓄率过高造成投资率过高,提高了产能,这必然会使得出口扩大、进口减少,造成顺差增加。这种中国经济的失衡是长期形式的,而个别月份的变化只是临时性波动,不会是趋势性波动。对经济变量临时波动和趋势波动变化的正确区分,能帮助企业决策者正确的判断宏观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提高企业市场变化的适应力。

3.3加强通胀预期的管理首先大力扶持农业生产,对农业产品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规则加以监督与管理,有效防止炒作投机。同时提高国际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动的重视程度,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缓解通胀带来的压力。另外,需要根据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趋势适度提高存款利率,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促使合理均衡汇率的形成。通过强化通胀预期的管理,在分析和判断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上,对其进行宏观的调控,能有效的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3.4重点调控房地产市场首先应结合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建立有针对性的住房供应机制;加快廉租房住房建设,使其因商品房投资下降给我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方面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对于商品房供应通常需要及时进行动态检测,对不合理的住房需求进行制止与疏通,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另外还应该强化房产税的推动工作,积极完善相关的财税和金融政策,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的管理,为房地产市场提供更多的住房资源,在缓解市场不合理住房需求的同时,也对我国宏观经济进行了调控,有利于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

4结束语

一直以来,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判断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面对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必须全面、深入的分析,对相关措施进行准确的把握,确定经济变量合理的参照,区分经济变量临时性波动和趋势性变化,强化通胀预期管理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有利于相关企业和部门对宏观经济进行实时的了解,并对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掌控,从而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经济措施,实现企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富民,梁学栋.宏观经济、政府规制与房地产市场发展――政策调控与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研究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12,

12:152-155.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篇8

心理预期是一种主观心理活动,其形成受居民的个人行为偏好、社会文化与习俗、所处的经济环境、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既是政府依据当前的经济形势作出的调整措施,又是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长远目标的战略向导。因而居民依据对宏观经济形势及社会保障性政策实施的判断及预测形成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心理预期,进而支配自己的消费、储蓄、投资等经济行为。(一)宏观经济形势及经济政策一般经济走向复苏和繁荣阶段时,居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将报有乐观的心理预期,相反,经济处在萧条或衰退阶段,居民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心理预期就会趋于悲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到居民的消费、储蓄、投资、就业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居民对未来经济形势的悲观情绪。同时,居民也通过对未来经济政策预期的乐观与悲观程度影响着自身的心理预期。因此,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稳定居民的心理预期,但政府在应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来自外部冲击的时候,在经济政策的制定上易出现不连续性和波动性,也会为居民的心理预期增加不确定性因素。(二)收入水平无论是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还是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与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都意在说明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居民的消费信心(或情绪)主要是消费者对其家庭现期收入水平及预期未来收入水平的反映。消费者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将愿意增加消费支出,相反,如果消费者对未来收入预期悲观就会减少消费支出,同时消费者也会对一项影响收入增加的政策进行判断是暂时性收入增加还是永久性收入增加进而调整各期的消费量。尤其在未来收入不确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往往会均匀一生的消费,在消费和储蓄行为之间做出选择。居民在要素市场上提供劳动,获得劳动报酬,因而未来找工作的难易程度、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因素形成其对未来就业形势的预期,进而影响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如果就业形势不乐观,将加大居民对未来收入不确定性的预期,居民以减少现期消费、增加储蓄抵御不稳定的就业形势所带来收入不稳定的风险。(三)支出水平我国居民出于对货币需求的预防性动机考虑,对未来支出表现出不确定性的心理预期主要来自对医疗、住房、子女受教育以及养老等一系列与国家公共服务提供和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的顾虑。看病难、看病贵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居民,虽然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在逐步进行,医疗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但对医疗领域的投资占GDp的比例仍然过低,只有1%-2%,低于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投入占GDp的4%的建议;我国自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后,随着住房市场化的发展,居民购房的首付款及月供还款的住房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支出和居民总收入的比例迅速提升;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也不断增加;近些年随着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使得与此相对应的保险、医疗、赡养等涉及到老年人服务业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因此,为应对医疗、住房、教育、养老等可能不断加大未来支出的心理预期,使得居民减少现期消费,增加储蓄。

居民对宏观经济政策心理预期的量化分析

对应于每一问题设有肯定的、否定的和中性的三个答案,供消费者选择。进而通过消费者对收入、生活质量、宏观经济、消费支出、就业状况、购买耐用消费品和储蓄的满意程度与未来一年的预期及未来两年在购买住房及装修、购买汽车和未来6个月股市变化的预期,测算出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最终测算结果以百分点表示。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200,100为临界值,100以上为消费者信心较足,100以下为消费者信心不足。以下表1和表2从数据上给出了我国2008年-2011年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变化情况〔2〕。1.2008年-2009年CCi走势分析。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瞬间波及全球,经济的衰退影响着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变动,从表1中可看到,自2008年8月开始消费者信心指数开始了连续5个月的下滑,2008年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7.3,为2007年以来首次跌破90,这种消费者信心不足一直持续到2009年10月,在此期间2009年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危机以来的最低值86.0,由图1可观察到该时期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趋势较明显。从2009年7月开始消费者信心指数开始回升,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首次上升到100以上。CCi指数的变动趋势对应于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危机之初,国家采取4万亿的财政投资计划和降低利率放宽信贷的政策组合来应对此次危机以实现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目标。2008年12月在此前投入的基础上突出了调整结构,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作为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推行结构性减税、十大产业振兴计划。2009年3月国家继续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机制的改革。其中4万亿的投资救市计划更加关注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突出了节能减排,危机时积极的财政政策配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起到了良好的稳定经济的作用,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使中国的经济率先出现了回暖。2.2010年-2012年年初的CCi走势分析。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两年之后,受外部环境改变、政策刺激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回升态势明显,由图1可见,2010年以来消费者信心指数走势时有起伏,但整体走势显示消费者信心指数较上年同期显著增强,消费者信心较足。2010年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危机以来的最高值108.5。但由于流动性过剩、成本推进和输入性通胀因素使得2010年以来,全国消费物价水平不断走高,Cpi由1月份的1.5%逐月上涨到11月份的5.1%,达到28个月以来的最高值,全年Cpi上涨3.3%,通胀压力也加重了消费者的顾虑。由2010年7月开始到2011年2月CCi指数逐月回落。2010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配以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来货币政策由应对危机时的“宽松”转向“稳健”体现了我国“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而稳健的货币政策紧缩流动性,控制物价、管理通胀预期。2012年年初,消费者信心逐渐恢复,消费者对经济的前景持有乐观心态,三个指数都有明显的回升,表明消费者对国家宏观调控的信心。

居民心理预期对经济政策效果的影响分析

(一)居民主观经济行为与客观经济政策的推行存在错位与时滞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旨在熨平经济波动,实现既定的经济增长率、就业率、物价水平、国际收支平衡等经济目标和运行的宏观经济方面可以采取的主要经济政策。通过建立iS-Lm模型来分析政策的作用和效果,政策效果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iS、Lm曲线的斜率,另一方面取决于iS、Lm曲线的移动幅度。经济衰退时期,扩张的财政政策或扩张的货币政策可能由于居民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使得iS或Lm曲线向右移动的幅度小于政策预定的移动幅度,相反,经济繁荣时期,抑制经济过热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也可能由于居民普遍乐观的心理预期,导致iS或Lm曲线向左移动的幅度同样小于政策预定的移动幅度,最终使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由于居民对经济政策的心理预期在前,经济政策的推行在后,而且经济政策作用一般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会充分得到发挥。政策即使在开始采用时不需要花很长时间,但执行后到产生效果却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济形势与居民的心理预期可能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将导致经济政策效果无效。(二)居民对经济政策信息的获取以及判断缺乏合理性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源于经济主体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及其在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上也都受到局限,我们不得不放下“理性经济人”假设。经济主体的心理预期在传导过程中会由于所接收外部信息的失真或对外部信息的真伪缺乏辨别力,使所获得的信息与真实信息相背离,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将缺乏合理性〔3〕。悲观以及乐观预期的放大或缩小都可能在经济政策的执行上发生很大的偏差,在过热的经济形势下,过度乐观的情绪将会使经济达到过度的繁荣,产生泡沫经济;反之,在经济形势的低迷时期,过分悲观的情绪将会使经济的低迷期延长,以至于达到更严重的萧条。综上,居民的心理预期和基于预期的经济行为会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对政府政策的预期将影响政策的实施及其政策效果的发挥,因此,国家在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心理预期对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

稳定居民心理预期提升经济政策效果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篇9

晚近宏观经济形势特点。或可在“中国式退出”命题下观察讨论。去年上半年货币信贷以30%上下罕见增速扩张,一方面较快扭转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势头,创造总需求v型回升局面:另一方面引入通胀预期和压力,并派生资产价格飙升和虚高问题。针对经济过度扩张新风险,宏调政策虽保留“积极”、“宽松”方针表述,然而实际操作自去年夏秋以来已逐步反向调整。随着收紧措施加大力度,宏观经济从今年年初增速高点快速回落到目前相对走弱状态。

多样化调控

最新一轮紧缩措施,仍延续一段时期以来宏调工具多样化特点,较多采用数量性、部门性、行政性措施。货币政策方面,存贷款利率水平至今维持不变,然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于今年1~5月经历3次上调,从15.5%提升到17%。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从去年夏季开始转而增加央票发行数量,今年回收流动性力度更为加大,2009年12月到2010年4月间央票余额增加5000多亿元。

信贷收紧措施发挥更为活跃作用。去年夏季开始银行监管部门出台多种措施限制贷款发放速度,8月甚至出台修改银行资本金定义方式征求意见稿,试图通过降低次级债计入银行资本金比例方式辅助实现收缩信贷等政策目的。与2009年政策文件规定信贷“下限”目标不同,2010年初有关部门规定新增贷款7.5万亿元控制“上限”目标,一开始就对新年信贷扩张采取强势限制立场。

整治地方投融资平台是近来“中国式退出”的关键措施。2009年初有关部门放宽对地方政府负债监管和限制标准,通过窗口指导鼓励为地方放贷融资,为地方政府以基础设施为主要对象的投资项目提供条件。政策放宽加上地方需求旺盛,推动地方负债规模快速扩大,据报道各类地方投融资平台负债2009年增长70%以上,相当于当年新增贷款三成以上,年底负债余额达到7万多亿元。估计2010年一季度地方负债增长额仍占新增贷款四成以上。

从去年年中城投债审批速度显著放缓开始,近来有关部门出台多项举措严控地方投资平台负债增长,包括叫停“搭桥贷款”这个被业内称作2009年“银十条”文件“含金量”最高的融资工具。上个月国务院19号文件,要求抓紧清理核实并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对融资平台公司进行清理规范,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管理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等的信贷管理,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行为。

面对通胀预期明显呈现形势,决策层从2009年8月下旬进一步强调治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有关部门指认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电解铝、造船业、大豆压榨、大型锻造等部门存在或潜在产能过剩,并对这些部门新上投资项目提出限制甚或禁止的管制方针。观察2003年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操作方式,在治理产能过剩多重政策功能中,紧缩投资和抑制过度扩张具有重要地位。

新一轮收紧操作再次显示我国转型时期资本市场ipo具有的宏调功能。针对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走低形势,有关部门从2008年9月停止ipos。随着2009年经济快速回升,上证a-股指数从2008年10月1816点上升到2009年6月3123点,7月一度突破3500点。有关部门加快重启ipo进程,桂林三金6月底上市标志ipo正式重启。此后到2010年4月间,ipo融资超过7000亿元,是历史上9个月融资规模最大时期之一。V型回升

房地产政策u型转变构成这次“中国式退出”又一显著特色。2009年5月政府出台有关政策,把房地产开发商自有资金比例从35%下调到20%,说明当时关于经济回升不稳和房市回升乏力判断对宏观决策思路仍有较大影响。然而房市随后急速升温,房价快速飙升并出现泡沫迹象。在股市强势增长受ipo政策干预和大小非减持自发调节双重遏制后,货币超常扩张释出的过量流动性大规模“转战”房地产,使房市成为受流动性过剩和通胀预期较大影响的“重灾区”。

房市始料未及逆转迫使有关政策急促调整。2009年12月到2010年4月。国务院接二连三出台被业内称作“国四条”、“国十一条”和“新国十条”房市紧缩政策,频率之高和节奏之快堪称罕见。具体措施包括针对购房套数实行首付和利率差别更大的房贷政策,针对是否具有特定城市居民身份实行差别房贷政策,还包括加快物业税、房产税试点,加强对土地闲置和捂盘惜售监管力度等,调控范围和严厉尺度也超乎寻常。

如同刺激政策快速推动总需求V型回升,紧缩措施对控制货币信贷和经济过度扩张也收效很快。2008年底到2009年底广义货币和信贷同比增长率提升15~17个百分点,推动总需求V型回升。实施紧缩政策后,货币信贷同比增长率过去半年间下跌8~10个百分点。货币信贷回落速度与此前上升速度一样,都是过去十几年所仅见。

货币信贷收缩促使实体经济增速回落。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11.9%,4月下旬的二季度GDp同比增长率“朗润预测”值为10.5%,由此测算2季度GDp环比增长率将回落到5.5%上下。考虑4~5月一些经济指标增速回调幅度大于此前预期,二季度实际同比增长率可能会低于两个多月前预测共识,不排除环比增速或可降到4%~5%甚至更低水平。

另外今年5月份钢产量、发电量、工业增长值、投资、零售等统计数据显示,这些关键指标增速也分别由去年下半年高位下降3/2到1/3不等。股票市场去年7月开始振荡下调,房地产经过经历多重调控也在过去几个月开始出现振荡下调局面。

紧缩过度?

目前宏调措施是否紧缩过度?紧缩过度是否会导致人为二次探底?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应对?学界正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热烈讨论。笔者认为,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确有一些偏于紧缩表现,对此在政策层面需要给以足够重视;不过只要宏观政策能够顺势而为,基本面健好的中国经济应能承受“中国式退出”带来的冲击。不至于出现严重衰退或二次探底。依据目前形势推测,如果二季度数据进一步证实宏观偏弱走势,可能会促使决策部门放松紧缩力度,避免经济增长面临进一步失速风险。

超越短期对策分析视角,把晚近经验置于较为长期宏观经济演变和政策实践背景下思考,对改进完善我国未来开放宏观政策架构具有启示意义。最新实践显示货币扩张对于提振总需求的特殊作用。也体现出货币过度扩张的后续消极影响,再次提示货币信贷在现代市场经济总需求管理中具有的中心地位。去年因为受到“百年不遇危机”判断和语

境影响,在采用超强措施刺激经济时对货币过度扩张调节有所滞后,为我们认识货币信贷与总需求关系提供了新经验。

最新实践再次提示改进完善开放宏观政策架构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新世纪宏调政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宏调政策工具过于多样化问题。集中表现为利率等价格手段运用相对呆滞,数量性、部门性、行政性工具承担较多调控功能。这一架构虽能在政策选择空间方面为调控部门提供相机抉择灵活性和便利性,然而也越来越显示出“干预微观。政出多门,难以有序微调,难以评估效果”等多方面问题。目前总需求管理面临政策叠加效应和两难选择困扰,与宏调工具多样化内在问题存在深层联系。

特定时期宏观政策内容选择属于总需求管理范畴下短期问题;然而利用何种机制、采用什么工具调节总需求,则涉及如何界定政府权力与市场作用范围,属于长期体制安排问题。需要在系统总结新世纪宏观调控经验基础上,通过系统配套改革建立和完善适应大国快速追赶要求的“开放宏观政策架构”。一是深化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让汇率更好地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相对价格功能,并使宏观政策选择摆脱“车马效应”羁绊。二是加快改革利率形成机制,让利率更好地发挥调节货币和总需求的基本功能。三是提升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更好实现平滑总需求和币值稳定目标,为经济追赶提供相对稳定的货币与宏观环境。

声音

刘福垣: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常务剧院长

中国的经济不要总是拿通胀通缩说事。必须从发展看运行,考察主要矛盾转化的状态,是正转还是逆转。转化的趋势为形势定性。这个时代生产方式的矛盾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矛盾,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已经改变了70%以上中国劳动者的分工角色,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严重阻碍人们社会身份的转变,按权力和身份分配还大于按要素分配,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现代化只完成了35%左右。在这个背景下,GDp的增长片面依赖投资和外需。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迫使中国转变发展方式、发展战略,去年、今年和明年中国的经济处于这种转变的酝酿阶段。运行状态还是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GDp维持在10%左右,物价在3到5个百分点左右波动,虽然运行质量不高,也谈不上什么胀和缩。实质性变化估计在真正开始分配机制改革的2012年。

陈东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今年年中以来,欧美经济增长逐渐减速,各国政府采取增收减支措施正在促使减速中的经济走向二次衰退,甚至可能演变为西方进入工业化以来第三次大萧条!中国应利用这次机会加快体制和结构改革,构建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新发展模式,为第二个30年持续较快增长创建良好的微观基础和市场条件。世界经济第一次大萧条引发了第一次新技术产业革命,成就了强大的英国:第二次大萧条引发了第二次新技术革命,成就了强大的美国;第三次大萧条将引发第三次新技术产业革命,预计可能成就强大的中国!世界在新一轮经济长波到来之前,有可能也有必要经受一次较为痛苦且时间较长的制度和结构调整。

声音

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从趋势看,未来国际资本流入很可能继续呈现上扬趋势。那么,在汇率被动升值、利率工具难以使用的条件下,中央会面临较大的冲销压力,并给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带来压力。因此,在全球经济复苏分化格局下,中国的汇率与利率政策选择都难以抉择,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现人民币弹性汇率、并及时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的必要性也不断强化。通过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拓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应当说是平衡外部增长的重要策略。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篇10

关键词宏观经济走势调控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识码:a

宏观经济的调控是以间接调控为主,以计划经济为指导,以经济手段为主要调控方式的综合调控,其调控的经济手段主要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宏观经济的发展更应该站在世界化、全局化的角度进行了。因此,就需要把握宏观经济发展规律,不懈地探究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势。

一、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

我国宏观经济总体上就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运行的,逐渐形成了以市场经济为主,宏观经济为辅的经济现状。因此,根据现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进行探讨。

(一)促进我国宏观经济与环境效益和谐统一。

据以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来看,经济发展速度都超过了百分之十,在这样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我国宏观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当我国一心关注于经济效益时,却忽视了环境效益。又随着人们经济实力的上升,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就逐渐由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转变为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经济重任上。促进我国宏观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不仅是人生追求更好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是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大力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

一个国家合理的经济结构应该是第三产业最为发达,其次是工业,最后才是农业。然而,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结构的发展相对来说具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因此,为了使得我国宏观经济未来长远健康的发展,就需要改变我国工业最为发达,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落后的现状。构建一个新型的、合理健康的产业结构。

(三)发展资本型的产业经济。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我国在国家竞争中一直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只能够凭借密集型的劳动力占据廉价优势。因此,在未来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就需要转变为资本混合型经济发展模式,促进高新科技的研究,培育新时代科技人才,使得我国的经济不仅能够发挥廉价优势,还能够以高质量、高技术站在世界经济舞台。

(四)平衡东西部经济发展。

现阶段我国经济整体发展不平衡,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比较落后。然而,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严重背离了我国社会主义理念的本质,严重阻碍了中华儿女共同富裕的宗旨。所以,在我国未来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就迫切需要变革这种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促进经济的全局、全面发展。

二、针对宏观经济未来发展的调控政策

促进我国未来宏观经济的合理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还需要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节。下面笔者就根据未来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对相关的调控政策进行探讨。

(一)有效进行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进行宏观调控政策的两种主要手段。合理利用财政政策就需要发挥财政收支的功能。为了使得我国未来经济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那么就可以对具有高污染的产业进行更高标准的税收,达到抑制该产业更大规模的污染。针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就可以利用财政补贴与减少第三产业的税收进行,从而使得第三产业在政策的支持下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所以,在促进第三产业的同时,也能够促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平衡东西部发展就需要通过财政资金的扶持,可以通过财政收入,把东部的税收用到西部的基础建设等,使西部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经济力量,从而转变西部经济落后的现象。

(二)合理进行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执行一般是通过银行实现。所以,为了改变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弊端,规范未来经济的走势,就需要合理的进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就可以让银行对政府需要扶持发展的对象,放低贷款要求,降低贷款利率,从而缓解其资金不足的现状,促进其长远发展。就拿为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为例,为了使得第三产业能够大力发展,就可以对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降低贷款要求,放宽还款日期,使该产业能够在经济运行中具有勃勃的生命力。

(三)完善宏观调控中监督职能。

发挥调控监督职能是使得宏观调控政策保质保量的有效途径。质监部门发挥监督职能就应该严格审核各种制度实行标准,严厉打击财政支出不落实处的现象,并以身作则。完善质监部门的监督职能,才能够有效反馈调控政策的实施结果,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宏观经济未来走势的正确方向。

在推进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具备长远性目光,准确把握我国宏观经济的未来走势,并采取相关的调控政策,才能够更好的使得我国经济更健康、更合理、更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贺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吕靖,葛孟,段密密.试论宏观调控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