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十篇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十篇

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6:54

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篇1

一、存在的问题

__开发区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层次不高。二是产业集中度较低,规模效益低下。三是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四是规划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五是物流、土地、工程性缺水等减缓了工业化发展的步伐。

二、如何推进工业化进程

1、培育优势主导产业,优化工业结构

要加快__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必须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和壮大优势主导产业,着力发展特色经济,寻求新的增长空间,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现有优势,深度挖掘潜在优势,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产业、优势区域集中。__最大的资源不外乎土地、建材用石灰岩,必须做好资源的科学、有效开发和利用这篇大文章,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把开发区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紧紧围绕培育和壮大建材业(拉法基瑞安、兴渝的技改升级扩能),延长产业链;不断提高冶金产业的品质和档次(中联、永兴产业升级,力争向特种铁合金,向精深方向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做强现有药品加工(德良方药业、飞龙雨、吉利堂);打造黔西南知名食品加工集聚区(州内现有的几家知名食品企业)等优势产业,形成有优势的产业带、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产业集聚度。

2、培植壮大强势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要加快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培育一批行业地位领先、规模优势明显、产品结构合理、经济效益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有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利用资金、技术、品牌和市场网络优势,进行横向重组和上下游整合,实行低成本扩张,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利用大公司、大集团的资金、市场、信息、管理、技术、人才、品牌等优势,进行优势互补,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在短期内迅速积聚资本,扩张实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创新工业发展模式,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依托工业园区,培育一批配套能力强、聚集效应明显、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聚集,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集团,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产业龙头作用。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提升企业、产品的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集群形成发展的硬环境,为本地企业家的创业和外地企业家的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篇2

   人口众多,很久以来就成为中华民族的自豪与骄傲。人口众多的优势在技术水平极其低下的农业经济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之后,新兴产业以及推动产业变革的工具所含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中西方的差距已经明显,但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和经贸关系等条件约束,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感觉到人口众多有什么劣势,甚至相反,多数中国人认为人多势众,这是优势。当然,影响中国人的这种视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战争和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直至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外资经济渐成规模,劳动力资源要素禀赋优势再次显现。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劳动力资源禀赋成为中国经济日益崛起的极其重要的特征,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一个比较优势(袁志刚,2006),这似乎成为学界的一个共识。

   但是,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古话的哲理寓意深刻,如果用这句古话来诠释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话,那么,今天的比较优势在未来就转化为比较劣势。现如今,我们利用劳动力资源这一比较优势,通过国家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国外资金,外资经济、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形成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使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加速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国制造”几乎遍布世界各地,中国日渐成为“世界工厂”,从而将因户籍制度而依附于土地的剩余劳动力晰出,中国的隐性失业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达240万个(朱之鑫,2004);同时,增加了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1983年农民家庭纯收入为310元人民币,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1978年增长近一倍(1978年仅为134元人民币),而到了1993年增长为921.62元人民币。仅就中国经济增长来说,劳动力资源作为比较优势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这仅是劳动力资源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如果从长远角度考虑,劳动力资源优势将中国铸造成“世界工厂”,也是未来利益的受损者,因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单单意味着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就业和经济增长,而且意味着对中国有限能源的巨大消耗,必然危及中国的能源安全。加之利益的驱使和“条块结合”的体制,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往往不惜一切代价,或造成资源的过度开发从而影响生态环境,或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甚至浪费。

   所以,本文在承认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对推动中国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的同时,拟从未来的视角,而非现实的利益对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与能源安全的关系进行研究,其逻辑结构为: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吸引外资,变中国为“世界工厂”,从而使中国能源过度消耗,着眼未来,实施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反思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和“世界工厂”,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制定相应的能源战略,置中国的未来能源于安全之中。

   二、文献回顾与前瞻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并成为中国近30年经济增长中最为重要的要素禀赋。在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观点中,尤为具有代表性的是比较优势理论。所谓比较优势,通称是指一个国家较之其他国家在特定商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商品的生产相对地更有效率,也即具有较小的生产成本。亚当·斯密在1776年写的《国富论》中曾多次讨论比较优势。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系统提出比较优势原理,其基本观点包括: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上均占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原理包含一系列假定条件(黄辉,2001),如国际经济是静态经济、边际成本不变等。主张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国内学者,大多是从劳动力要素禀赋对就业、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层面来分析问题的(吕政,2001;徐晓玲,2004)。但也有不少学者研究发现,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具有严格的产业和能源限制(许经勇,2005;陈庆修,2003),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密集性和能耗较小的产业或领域。如果不讲产业和能源等约束条件,滥用劳动力资源,就可能陷入“资源的陷阱”:其一,低工资陷阱。有资料显示,我国工人工资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不说,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制造业工人周平均工资是最低的,与韩国的比值为1∶8.12。低工资成本造成廉价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会遭遇两种情况,一种是产品具有竞争力,市场份额在同类产品中有明显优势,另一种是遭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近几年东南沿海一些发达地区的“民工荒”(钱凤娟、王晓娣,2005;刘湘国,2006),则说明人口红利随着未来人口结构进一步的变化和相关政策的调整终究是要消失的,为此,“避免经济增长源泉耗竭现象的出现,需要一个国家在仍然享受人口红利的同时,借助这种人口红利,创造出持久性的经济增长源泉。……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于经济持续增长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蔡昉、杜阳、王美艳,2005)。其二,高就业陷阱。目前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被制造业所吸收,其表面和现实的利益是就业机会不断增多,但如果不提升劳动力自身的技术含量及综合素质的话,廉价劳动力在未来科技不断创新的信息社会里注定是没有光明前景的,众多廉价劳动力必然随着制造业的技术进步而大量减少,从而涌向社会,造成就业压力增大和贫富分化扩大,最终危及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

   说到底,劳动力资源优势,毕竟不是人才资源优势,除去自身科技含量较低之外,还要受到来自外部诸多因素的限制,从而使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只能在一定空间内发挥作用。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实际上是世界分工格局和产业结构转换的结果,发达国家利用FDi,借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能源,将那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生产充满危险的产业或生产过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获取更高的利润(代谦、别朝霞,2006)。积极吸收和利用FDi,大力发展制造业,是中国进入工业化的一个显着标志,而工业经济相对于农业经济来说,有两个显着特征:一是生产效率高,二是能源消耗大。1990年至今,我国经济对主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已从5%上升至50%(刘伟,2006),我国的能源弹性系数,也即能源消耗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1991-2000年为0.2,而2001-2004年为1.29,2004年则高达1.6。根据中国科学院最近完成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预测,到本世纪下半叶也就是2080年中国将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照此计算,我国人均收入将达8000美元,人口—车辆比率将从1998年的125大幅提高(傅庆云等,2004a),仅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从2000年的大约30%增加到2010年的60%和2030年的80%(傅庆云等,2004b)。这种严重依赖程度,不可避免地对经济运行,甚至政治、军事、外交等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王涛,3005)。能源如此重要,不仅提示我国政府要加大新能源开发的投资力度,保持一个长效机制,而且警示我们要节能,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的关系。

   三、经验观察与结论

   为了能够有效地阐明劳动力资源利用与能源安全的关系,我们不妨假定:(1)新能源开发在未来30年极其有限;(2)现有能源探明储量和生产量不变;(3)中国的GDp年均增长为6%。

   1.人口数量、工业部门劳动力供给与工业总产值

   对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近年来,学界出现了关于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的这一传统观点的反思关于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中,有三项研究成果:《人口的迅速增长:后果及其政策含义》(由罗格尔·莱维尔主持,1971)、《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政策问题》(由罗纳德·李、D.盖尔·约翰逊主持,1986)和《终极资源》(朱利安·西蒙,1981)。,有学者提出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盖尔·约翰逊,2004)。通过表1的有关数字分析,可得以下信息:

   (1)我国的人口和经济都保持较快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下降,如第三个五计划期间年均自然增长率为26.21%,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年均自然增长率下降到18.04%,下降了8个百分点。但人口总量仍在持续增长,2005年突破13亿。

   (2)人口数量的绝对增加,使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呈绝对增加的趋势,特别是从第五个五年计划的6714万人增加到第六个五年计划的8349万人,增长率为近25%,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9697万人增加到第八个五计划的15655万人,增长率超过了60%,这四个五年计划中,工业部门劳动力保持如此高的增长率,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密切相关。这也印证了有学者关于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的观点。当然,要说明的是,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因自然灾害和政治等因素,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出现减少的状况。

   (3)我国人口主要是农村人口增长导致劳动力供给增加并不断向工业等产业转移,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工业部门的总产值及其增长率保持大幅增加。改革开放之后,第五个五年计划到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增长幅度都在50%左右,特别是“六五”计划到“七五”计划增幅为146.2%,“七五”计划到“八五”计划的增幅为284.11%。与此相联系,外资规模和贸易出口额也不断扩大。但这些都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我们是要借助工业部门总产值与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来说明这些数值增加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能我们源耗费过快过多,危及我国能源安全。

   2.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耗

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篇3

[关键词]核心能力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

一、人力资源与企业核心能力

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Hamel)教授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公司核心能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一文中提出“核心能力”的概念,并对其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能的学识”。《公司核心能力》的发表标志着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正式诞生,该文的主要观点“企业核心能力是保持竞争优势之源”被广泛接受和传播,并一致认为它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延展性、缄默性、非替代性和动态性的特性。人力资源为什么会是企业核心能力之源呢?人力资源若是企业核心能力之源必须符合核心能力的上面六个特性。

1.人力资源的价值性

一种资源要成为核心能力之源必须能为企业增加价值,进而要求其本身也必须有价值。人力资源的价值体现在人力资源活动能降低企业成本和增加企业收益等方面,例如通过技术革新减少工时、提高成品率从而增加企业价值。随着,社会物质资源越来越来匮乏,以及物质资源带来的竞争优势易于丧失,人力资源的价值性在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2.人力资源的稀缺性

全球到处都有失业者存在,人们往往会认为,这个世界显然是劳动力过剩的,人力资源是不稀缺的。假如人力资源供给是同质的,在一定程度上所有现实的和潜在的员工都具有同样的能力,人力资源不可能被认为是稀缺的。而实际上人力资源是异质的,认识能力在人力资源中是正态分布的,因此,高水平的人力资源是稀缺的。其次,由于要素市场的不完善,也会造成某些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人力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发生,也会表现出人力资源的稀缺性。因而,人力资源的稀缺性从性质上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力资源的“数量”稀缺,即一定时期内人力资源市场上具有某一特性的人力供给数量不足,导致企业为猎取稀缺人才互相挖“墙脚”,竞相争夺,但随着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这种人力资源能够迅速变得丰富;另一种是人力资源的“质量”稀缺,即由于认识能力的差别而造成人力资源特性呈现的非均质分布状态,其稀缺价值又难以用市场化标准判断,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后天的开发、培训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例如现在由于很多企业需要大量的熟练的高级技术工人,而这方面的人才又比较少,造成了技术工人的哄抢,从而技术工人的价格与日俱增,表现出很强的稀缺性,但是随着市场的介入,大量的技术培训学校的建立,这种稀缺性将慢慢消失。同样,企业内善于革新、掌握高端技术的工程师也表现出很强的稀缺性,但这种稀缺性却很难通过市场调节,必须通过企业的识别及长期的培训开发,才能缓解其稀缺带来的问题。

3.人力资源的延展性

一种企业能力如果是企业核心能力,它必须能够支撑多种核心产品。人力资源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人力资源通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建立起企业的核心能力。同时,利用人力资源的知识溢出效应和战略协同效应,对人力资源所掌握的某一核心能力进行扩散、溢出,从而使人力资源具有的核心能力扩散到相关产品或服务,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海尔集团公司依靠其拥有大量拥有制冷技术人才优势进行多元化经营,迅速使资不抵债的小企业发展为部级企业。从而,海尔成为调动人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典范,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了企业的增值。

4.人力资源的缄默性

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及延展性能够在短期内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带来超额利润,但如果其竞争对手能够模仿这些特性,那么一段时间后其竞争优势难以保持,通过市场的调节,这种优势就是变成平势或者劣势。而实际上,一种资源能够被模仿首先需要竞争者必须准确地确认竞争优势之源;其次,竞争者必须能够准确地复制人力资源集合的相关因素和这些资源作用的环境。核心能力的获得和利用依赖于其独特的历史,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当人力资源与企业核心能力之间的联系是不能完全理解时,就存在因果关系模糊。人力资源本身的难以描述的、未编码的隐性,加上企业独特的发展历史、企业文化,以及特异能力的积累,都使竞争者不能识别和模仿企业的人力资源,其事实上也就无法复制人力资源带来的核心能力及竞争优势。

5.人力资源的非替代性

作为核心能力之源的资源必须具有非替代性。即是否有其他资源,如技术,具有替代由人力资源创造的核心能力的潜力。如果有其他资源能够替代人力资源,那么人力资源就不再具有作为核心能力的潜力。在短期替代人力资源带来的竞争优势是可能的,但这种短期替代不一定能形成核心能力。因为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能替代人力资源优势的资源是不稀缺的、可模仿的和可替代的,那么它将被模仿,而人力资源将重新形成竞争优势。因此,能替代人力资源只能是那些自身也具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模仿的和不可替代的。同时,人力资源具有不可被废弃的可能和在技术、产品和市场中转化的可能。尽管技术进步的飞快步伐导致新技术废弃了原有的技术,许多人力资源是非常普遍化的。作为一种相关资源,如果公司获得具有高认识能力的个人,那么,不断地培训技术知识可以保证这种资源不会被废弃。这些都表明,人力资源在企业核心能力形成中的不可替代性。

6.人力资源的动态性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核心能力,随着时间推移、环境变迁和市场需求变化,可能会成为一般性能力。一项核心性的关键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模仿者能力的增强,可能会成为一般性的基础技术。此外,随着企业战略目标的转移,企业原来的核心能力会失去作用。因此,企业核心能力必须具有动态性,所以所有一切不具有生物性、再生性及动态性的特点的资源都不能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支源。人力资源不仅具有生物性、主动性同时具有创新性的特征。在企业中的所有资源中,人力资源不是消极地被利用,而是积极主动地按照自己和组织的意愿发挥创造性的作用,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提升了企业的价值,增强了企业核心能力,保证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动态发展;人力资源不但主宰其他资源,而且还能够主宰自身,并推动自己的发展。通过主动学习和修炼,人力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并且能够更积极有效地利用其他资源。通过增加人力资源的数量和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人力资源还能够替代部分非人力资源,从而减轻企业发展过程中非人力资源稀缺的压力。

与人力资源动态性关的一个潜在的问题是人力资源的高流动性。如果人力资源是高流动性的,一个竞争者不必模仿对手的人力资源,它只要将他们雇佣走。然而,事实上,这些资源远非完全或高流动的。首先,人力资源是不完全流动的,因为从一种雇佣状态向另一状态流动过程中存在实际的交易成本。决定所有可供选择工作状态的相关成本可能非常的高,员工必须权衡未来工作状态显著好于现在工作状态的可能性,员工也必须承担金钱上和非金钱上的重置成本。其次,人力资源具有缄默性,人力资源带来到的核心能力就有因果关系模糊或社会复杂性,哪些人形成竞争优势可能也是不明显的,即使知道哪些人能带来竞争优势,但脱离企业实际情况,这个人可能就失去其价值。将整个团队雇佣是可能的,但整个团队的有效性还可能取决于独特的历史环境和与其他团队的相互作用。极端地看,雇佣合适的团队可能意味着雇佣整个员工队伍,这构成了公司兼并。即使这样,人力资源的有效性还可能与物质资源和组织资本资源相联系。因此,独特的历史条件、因果关系模糊和社会复杂性很强地影响着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带来的负面效应。乐观的看,根据美国学者卡兹(Katz)的组织寿命学说及美国学者库克(Kuck)的库克曲线,我们可以看到企业人员的合理流动不仅不会给企业带来坏处,反而会促进企业人才循环,保证企业长盛不衰,对企业有很大的好处。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源泉,它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是价值性、稀缺性、延展性、缄默性、非替代性和动态性的。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核心能力关系

人力资源的特性决定了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源泉,但人力资源仅仅代表可能形成企业核心能力,具有产生竞争优势的可能性,最终到底能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能不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都是一个未知数。为什么?因为一个公司拥有很好的人力资源,如果不能很好的配置、使用、激励和开发的话,人力资源得不到很好的使用与开发,人力资源将无法带来任何竞争优势。因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成为企业人力资源与企业核心能力实现的一个中间纽带,扮演一个中间变量的角色。这种中间变量角色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很多企业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而只有极少的企业能够开发出作为竞争优势之源的人力资源。通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的有效性,最终才能把人力资源真正变成企业的核心能力之源。

1.招聘

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只有招聘到合适的人,才能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提供良好的基础。招聘的实质是寻找到适合企业的员工并把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使他们发挥出自己的价值,为企业创造出价值。招聘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及对称无知都使得人力资源的选择常常出现偏差,最终影响到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为此,企业建立人员信息甄别制度、人员信号传递制度、人员测评,以及提高招聘人员素质,解决招聘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才能提高人力资源选择的有效性,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打下坚实的基础。

2.人员调配

人力资源配置问题,最早产生于社会生产中的劳动分工。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不能是简单的堆积,必须对人力资源进行对其有效、合理的整合、配置与管理,才能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带来竞争优势。企业应通过边际收益法、多种投入要素最佳组合法、匈牙利法及多目标局势决策等配置人力资源,遵循能级对应、优势配置、动态调节及目标管理等人员调配原则,有效调配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员工的最大价值,为企业核心能力带来人才支持。

3.绩效考核

企业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它是否有效,不仅关系到考核的各个目标及最终目标能否实现,而且会对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乃至企业的众多管理活动造成重大影响,进而影响企业核心能力。由于绩效考核难以定位、主观性较强、指标难以全面和科学化及沟通反馈困难都会影响绩效考核的效果,进而影响员工的积极性,最终影响企业的核心能力及企业增值。因而,怎样明确绩效考核目标、建立科学化及完善的考核指标,加强考核者的教育与培训,建立反馈控制系统等实现绩效考核效用最大化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绩效考核将在提高公司员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保持企业旺盛生命力和竞争优势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4.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薪酬制度直接显示了公司的人才战略导向,薪酬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员工的利用率,成为影响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因素。由于影响薪酬的因素较多,怎样处理好薪酬的对外具有吸引力、对内具有公平性和激励性,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高效的薪酬管理,能够吸引高质量人才,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忠诚度,进而完成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和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5.培训

员工培训是提升员工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员工的思想素质,培养和提高工作能力,增强员工的企业文化认同,产生更大的绩效。现在,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并组织有关员工参加培训,使企业员工素质的得到提高,保持了企业人力资源的高质量,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许多企业培训缺乏战略性、科学性、复杂性和实用性,怎样真正发挥培训的作用,提高人力资源的价值,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6.企业文化建设与职业生涯管理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对企业起到导向、规范、凝聚及激励等作用,对企业核心能力的缄默性起到很大的作用。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有利于个人与企业发展和谐发展,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强化员工的归属感,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调动员工内在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的价值,为企业竞争优势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这些提高人力资源有效性的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怎样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使人力资源真正变成企业核心能力之源,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保持企业长盛不衰及获得竞争优势是每个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容:基于人力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

[2]周楠丁孝智: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与企业竞争优势[J].商业研究,2006,(10)

[3]徐郑锋陈红:企业价值增值与核心能力[J].经济问题探索,2007,(5)

[4]刘卫华吕全国:提高人才招聘有效性的综合途径[J].科技创业月刊,2006,(8)

[4]伯春杨: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探析[J].特区经济,2006,(7).

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篇4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社工;社区居家养老;优势视角;角色

中图分类号:G64

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养老方式,有学者针对老年人照护服务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养老机构为补充”的养老体系,以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①从近十年来“社区居家养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实践看,社会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有原来的直接服务单向提供,逐渐向照顾护理及服务购买的角色转变,其理论源头与“英国社区照顾”的理念相近。可以看出,在为老年人养老服务过程中的专业社工的参与度与受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专业社工深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是值得推广和借鉴的。

在面对我国现阶段社区中专业社工凤毛麟角的事实的同时,社会工作者如何深入社区在对居家家养老的服务输送方面做到更专业化和人性化是现实中值得实践与探索的问题。从目前形势看,大学生社工成为我国加强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那么从优势视角出发,大学生社工如何介入社区居家养老体系;凭借其自身的专业优势,在社区居家养老体系中塑造什么角色正是本文着重探讨的。

一、优势视角下大学生社工如何介入社区居家养老

美国学者丹尼斯提出的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优势视角”②,在西方运用于不同的人群和各种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中,它的实践意义是社会工作者秉承一种寻求案主“优势资源”的理念,而不是以“问题视角”看待案主,协助案主发现其自身优势、协助他们实现自身的目标,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抗拒社会主流话语权的控制。而针对老年人养老问题,专业社工也应逐渐摒弃以“问题”视角对待老年人,应协助发现其自身的优势资源,秉承着“赋权,抗逆力,整合”这优势视角的三大核心理念帮助老年人积极寻找自身优势资源,拓展生活空间。

(一)正视现实

老年人首先在生理上,生理功能和机体结构形态等方面都趋于老化,身体机能退化后的疾病困扰是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疾病不仅仅对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造成影响,也会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摧残。在心理上,大多数老年人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往往没有再社会化的意识甚至有较强的抵触情绪;他们面对自身机能的衰老会有深深的恐惧与悲观。

所以从优势视角出发,社会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帮助老年人认清现实,帮助他们分析年老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让老年人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对生活的兴趣上,提高生活信心,争取实现“自助”。社会工作者要有对老人逆抗力的坚定信念,当老年人的生活激情被激发,他们的社交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感、期望感都会增强,参与贡献的机会也会增多,从而促进居家养老工作顺利的展开。

(二)挖掘老年人的优势资源

从优势视角出发,社会工作者更多的是发现老年人的自身优势,让他们知道老年人一样可以有所作为,比如说老年自身阅历丰富,可以教导晚辈;身体状况好的老人可以参与社区内的事物管理等,由被动达到积极活的参与各种活动。

(三)将老人自身的优势运用到社区居家养老中

社会工作者在帮助老年人群体挖掘到自身优势后,鼓励老年人按照自己的期望,结合实际环境把优势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一些老年人到晚年,随着闲暇时间增多,家务负担减轻,他们可以实现自己多年想做而未能实现的愿望,如参与教育、医疗、法律咨询、著述、科研等高智力领域的工作,参加各类社区服务活动,还可以上老年大学,琴棋书画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如果老年人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其本身就为居家养老服务的推动和完善提供了动力。

二、大学生社工在社区居家养老体系的角色塑造

所谓的社会角色,指的是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③惠特克从微观层次提出:社区照顾中应存在治疗者、倡议者、辅导者、顾问。还有学者认为,专业社工在社区中应当承担服务提供者、支持者、教育者、调控者、资源获取者、中间人的角色。④老年人有其自身年龄段的特殊需求,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笔者认为,凭借其专业优势可以主要担任:老年人需求预估者、组织老年人活动的策划者、整合社区资源的实践者

(一)老年人需求的预估者

预估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是在个案的接触上,收集案主的相关资料,并对案主的问题、案主系统的功能、案主和环境的互动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形成暂时性的评估结论的过程。⑤大学生社工利用个案方法具体介入,在与老年人建立相互信赖的情感关系下,引导老年人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困难等,大学生社工与老年人一起评估资源,制定目标并实践目标。在此过程中,预估不是单一层面的,是多层次涵盖三个维度:生理,心理和交际。体现在三个层面:老年人自身需求,社区环境与资源,社会工作者自身专业伦理。由此可看,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大学生社工有过专业化的价值理念与专业技能,那么为保障老年人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为老年人需求的预估者角色发挥的潜力很大。

(二)组织社区老年人活动的策划者

社会工作大学生经过专业的课程训练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在社区活动策划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大学生社工比青年志愿者更能从专业视角出发关注案主的自助能力,而非仅仅是人道精神或体力上的帮助。专业社工在对老年人活动的策划时,会紧密的结合前期做的需求预估基础上,策划符合老年人的需要和身体承受能力的活动。例如在组织老年人健身运动活动,如果缺乏专业社工的支持,就会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理解和认识十分狭隘,缺乏组织管理,就发挥不了服务老年人的作用,而大学生专业社工以小组工作的自主与互动原则引导老年人参与活动,最重要的不是有多么丰富的专业技巧,是策划服务方案要紧密结合老年人的需要,在这方面,大学生社工的专业优势是很明显的。

(三)整合社区资源的实践者

在西方社会,社会工作者是社区资源的整合者,使服务对象能够在所处的环境中得到自身的发展。西方的社会工作是先服务再有专业培训,而在中国却恰恰相反,所以在中国的大学生社工,以目前现状来看,为服务对象寻求所需的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有限。大学生社工能做的就是在对老年人的需要做出专业评估后,只能通过与社区行政工作者沟通,由他们为其寻求更高的社会网络资源,进而对老年人进行社区照顾。同时,大学生社工要重建老年人的社会生态位,帮助他们实现与其生活环境的整合,让他们丰富日常生活,如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小组活动,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各种活动,争取达到个人优势与社区内的环境优势相结合,创造出更有优势的社会生态位。所以,大学生专业社工作为社区资源的整合者,为其提供良好的社区养老环境,尽可能的整合社区内优质资源。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体系中,专业的服务是无法取代来自伴侣的互相扶持(有伴侣的老年人)子女、亲属及邻里等的非专业照顾。这是即使在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也无法改变的中国重情重义、亲疏远近的文化内涵。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只有社区、政府、专业社会工作的的共同参与,社区照顾的网络才得以良好构建。

三、结论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老年人如何养老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担心与关注的问题,由于大学生专业社工自身能力与资源有限,对社区养老的服务也会受到限制,在本文中其影响因素及发展现状不过多探讨。我们应关注的是在有限的服务空间中,应嵌入社会工作元素,社区居家养老体系中,需要大学生专业社工这一环节的支持与支撑,需要其秉承优势视角的理念积极充当老年人需求的预估者、组织老年人活动的策划者、整合社区资源的实践者。社工不但要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服务,更要持有“助人自助”原则,深入社区。大学生社工为社区带去的不仅是青春四射的年轻劳动力,更带去了专业的知识与践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建议。大学生专业社工深入社区不仅为我国社会工作实践获得宝贵经验,更是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助力。

注释:

①张良礼.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及规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0;14.

②丹尼斯著.李亚平,杜立婕译.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③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106.

④⑤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32;44.

参考文献:

[1]赵罗英.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优势视角”模式[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2).

[2]杜立婕.使用优势视角培养案主的抗逆力――一种社会工作实务的新模式[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篇5

[关键词]企业资源;投入要素;战略资产;独特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8)06-0009-04

[作者简介]朱长丰,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浙江温州325035)

一、导言

企业资源理论是竞争优势理论。它把企业看成寻租者,企业战略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与众不同的战略来建立持续竞争优势,获取经济租金和超额利润。企业资源理论把企业看成资源集合,企业资源是企业拥有的、能够提高其战略效率和效果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流程、信息、知识等等。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经济学不同的是,企业资源理论认为企业是异质的,并且这种异质性将长期存在。企业长期存在的资源差异造成了企业生产效率上的差别,从而使得某些企业能够优于其他企业。正是建立在这一点认识上,企业资源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拥有或控制的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并不可替代的资源,识别企业的关键资源并对之进行有效的开发、培育、保护和提升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

企业资源理论的倡导人Barney则将企业竞争优势看成是企业战略执行的结果。他认为,“当企业执行某价值创造战略,而该战略没有被任何当前或潜在竞争对手同时执行时,该企业就可谓拥有了竞争优势。当该价值创造战略所带来的利益不能被当前和潜在竞争者复制时,即谓持续竞争优势”(Barney,1991)。很明显,Barney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战略的独特性,企业战略管理的目的也就是要追求独一无二的战略,众多企业采取同一战略只能使他们至多获得竞争均势。企业战略的独特性只能建立于企业资源的独特性之上,如果产业内的企业在资源上没有差别,他们将能执行相同的战略,获得相同的效果。因此,正是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决定了他们战略的不同,从而使得某些企业能够获得竞争优势。

企业资源理论在分析上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均衡分析。如在产品市场均衡状态下,拥有稀缺的高效资源的企业可以获得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在竞争对手所有的模仿努力停止后仍然可以持续。这些结论使得企业资源理论带有明显的静态性质。它忽视了另一个问题,就是竞争优势和优势资源如何随环境的变化而演化?毕竟,现实中的经济局势更多地表现为非均衡状态。竞争优势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不断侵蚀优势资源的价值,这就需要企业在不断加强对原有竞争优势的保护、提升之时,也要注意对新的优势资源的开发,二者是一个交叉的过程,如此企业才能经常性地保持竞争优势。

teece,pisano和Shuen在其于1997年发表的《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一文中,把演化经济学的企业模型和企业资源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动态能力战略观的框架。认为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不断更新自身能力。teece,pisano和Shuen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在企业内部运行的、由过程和位置所决定的高绩效的惯例。组织过程的内容(惯例)及其发展竞争优势的机会,在任何时点上都明显地由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内部的和市场的)以及由企业所采用、继承的演进路径所塑造。这种动态能力观点取演化视角,而不是均衡视角,强调资源的动态演化发展过程。动态能力战略观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理论前沿,目前的重点集中于知识、资源和能力的内生创造上。因此,本文试从“动态能力”战略观的角度,对企业内部资源结构层次及其演化路径进行分析。

二、企业内部资源层次结构

企业要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就必须构建独特的、难以模仿的关键资源。关键资源的形成是企业在一定历史路径中长期演化的结果(Dierickx,1989)。因此,要识别和强化关键资源,就必须探明企业的资源演化路径。要分析企业的资源演化路径,首先就必须剖析企业的资源构面,分析其资源构成层次。企业的资源构成层次有多种分类方法,这里根据研究目的将企业资源按其价值性、不可模仿性和社会复杂性的高低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

1.投入要素(inputfactors)

投入要素是企业资源的最低级表现形态,一般能够通过市场交易获取。投入要素是企业战略执行的必需品,但由于其高流动性和高模仿性很少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但可以为企业带来比较优势(comparativead-vantage)(亚当・斯密,李嘉图,俄林)。对于企业来说,投入要素一般包括厂房、生产和经营用地、一般员工、通用性的机器设备、原材料和基本的管理、生产和营销技能等。投入要素是下面将要提到的战略资产和独特能力的形成基础,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部分转化为战略资产或能力。如一般员工在长期从事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会掌握越来越多的生产和技术诀窍,并产生对企业的忠诚;与客户的长期交往将产生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任和关系资本。投入要素本身并不具有生产性,其生产性来自于其投入使用所能提供的生产。即使是相同的资源组合,如果对它们的使用不同,这些资源所能提供的生产也会不同,从而产生生产效率上的差异(penrose,1959)。

2.战略资产(strategicassets)

战略资产是企业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性、有计划性的长期投资积累的存量资产(Dierickx,1989;amit,1993)。战略资产具有三个明显特性:一是为企业所专有(finnspecific),其价值依存于企业本体。二是其开发是一个长期过程,具有时间压缩不经济性,(Dierickx,1989)如十年内投资五千万建立的品牌和声誉,并不能通过一年时间投资五亿来得到。三是内聚性,战略资产属于内聚资源(containedresources)(Black,1994)。尽管战略资产的建立是一个企业各因素之间的社会互动性过程,但战略资产与企业其他资源之间的边界仍能进行区分。在企业资源网络体系中,战略资产与其他企业资源之间的网络联结并不是很复杂。战略资产的例子包括专有技术、品牌、企业声誉、员工知识、社会资本等(Schulze,1994)。战略资产往往是稀缺的难以模仿而且缺少直接的替代品,Rumelt(1982)引进了因果关系模糊性说明资源能够创造竞争优势的原因。peteraf(1993)将这些导致因果模糊性的原因归纳为:隐含性、复杂性和专用性。企业资源的

不完全流动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不仅对维持资源的异质性是重要的,它们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competitiveadvantage)的重要资源。

3.独特能力(distinctivecompeteneies)

独特能力是投入要素、战略资产和企业知识通过组织活动和流程而形成的复杂资源集合,是企业配置和使用资源来完成某一组织任务或战略的胜任力水平(amit,1993)。独特能力是基于知识的资源,将行动和认知予以联结。独特能力的知识基础特性使得它们更为专有化,更具社会复杂性、系统性和模糊性,它们存在于企业人员或组织的集体记忆之中。独特能力属于系统资源(systemresources)(Black,1994),不仅其内部要素之间网络关系复杂,其与企业其他资源之间的网络关系也极为复杂,其边界并不能明确加以区分。这种性质决定了企业可以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sustainablecompetitivead-vantage),即独特能力不仅仅在于别人不能模仿和复制,而且自己能够不断地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以及产生新的竞争优势所需要的新的资源和能力(郑健壮,2005)。掌握了独特能力的企业将能在某一方面比其他企业做得更为出色,从而为其带来竞争优势。独特能力的例子包括:团队工作能力、管理供应商关系的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等。独特能力与战略资产的一大区别在于独特能力与“做”有关,而战略资产与“有”相关。我们知道,击中目标需要有好的弓箭,但能否最终击中还得有好的射术才行。战略资产就好比良弓,而独特能力就像是精良的射术。独特能力与战略资产的另一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能在使用中得到强化。能力被使用得越多,则它们就变得越强,变得更为复杂、更加难以模仿。这一特征显示了独特能力的动态或演化特征。而战略资产如果不进行继续投资或维护就会发生折旧,其价值就会退化,如企业的品牌等(宝贡敏,王庆喜,2006)。

上述三种资源的互动关系是:战略资产的形成建立在对投入要素的经常性使用基础之上,而独特能力的形成则是基于投入要素之间、战略资产之间、投入要素和战略资产之间的互动关系,而竞争优势则建立在独特能力基础之上。有时候企业战略资产也能形成竞争优势,但关联较弱,同时竞争优势的持久性也较差。

资源结构层次和企业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

根据上图,我们可将企业基于资源演化的竞争优势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即投入要素的简单组合阶段、战略资产构建阶段和独特能力成形阶段。下面将展开详细分析。

三、企业资源演化路径

1.投入要素的简单组合阶段

在资源演化的初级阶段,企业只不过是一生产函数,企业的基本功能就是将投入转化为产出。企业的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企业的信息是对称的。企业之间除了规模上的差别外,在要素组合、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在这一阶段,企业所开发的资源实际上就是投入要素,即资金、厂房、设备、员工等基本生产要素。此时的民营企业有点类似于古典经济学里面的“生产函数”。若用ip1,ip2,……ipn表示投入要素,则此阶段企业的生产函数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Q=f(ip1,ip2,……ipn)=α1ip1+α2ip2+……+αnipn

该生产函数表示企业是投入要素的线性函数,要素之间缺乏协同效应,生产要素之间可以被方便地分离。在这一阶段,企业的资源组合呈现出几个明显的特征:(1)资源的可交易性、可流动性强。其资源组合一般是资金、厂房、设备、员工、原材料等基本的生产要素,这些基本生产要素的社会复杂性和资产专用性都很低,能够在市场上进行自由交易,其价值并不会像声誉、顾客忠诚度等社会复杂性高的资源那样因脱离企业而丧失。(2)资源的可模仿性强。一旦某企业的经营模式获得成功,其他企业马上就可通过市场交易或内部开发得到所需的企业资源,并生产出具有同等价值的产品,复制成功企业的经营模式。(3)资源的可分割性强,资源之间的关联水平低,其组合缺乏协同效应。

在这个阶段,企业资源组合同质化,众多企业都专注于原始资本和生产要素的积累:普遍采用低成本战略,以低价来冲击和打开市场,并没有哪个企业能够拥有竞争优势。

2.战略资产构建阶段

按照企业资源理论的观点,企业要拥有竞争优势就必须开发稀缺的、难以模仿的资源,大量企业拥有相同的资源组合只能使他们至多获得竞争均势。企业在其资源演化的第一阶段,要素水平比较低,要素组合简单,资源的可模仿性强,再加之企业所在的产业进入壁垒很低,这种状况必然造成企业资源同质化,众多企业挤占市场,使得企业的利润降低。这时候,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就会预见到一些稀缺资源(相对当时状况而言)的价值,并抢先进行开发,从而形成战略资产。由于这些战略资产具有开发上的时间压缩不经济性,抢先开发战略资产的企业就会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从而在经营上先人一步。从当时的情况看来,这些稀缺的战略资产包括产品质量、企业品牌、企业声誉和专有技术等。尽管按现在的标准来看,这些资源还属于一个优势企业必须具备的必要资源,但在当时的经营环境下,对这些资源的预先开发已经体现了企业领导层的战略眼光。因为在当时众多企业拼命压低成本、以次充好、赚取短期利润的情况下,这些资源仍然具有稀缺性和一定程度上的不可模仿性。事实证明,现在发展的大多数有优势的企业都经历了当时这些战略资产的开发阶段。对这些战略资产的预先开发,使得这些优势企业能够在经营上保持领先地位。

如用ip表示投入要素集合,Sa表示战略资产集合,则此阶段企业的生产函数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Q=f(ip,Sa)=αip+βsaλ(ip)

其中,ef/e(ip)=α表示企业的投入要素与生产是线性关系;战略资产的指数形式表示战略资产对企业的生产贡献是非线性的,λ>1,e2f/e(Sa)2>0,投资具有规模效应;Sa(1p)表示战略资产是投入要素的函数,战略资产的形成建立在投入要素基础之上。

3.独特能力成形阶段

企业在拥有了高质量的产品、良好的企业品牌和声誉等战略资产之后,尽管能够比缺乏这些战略资产的企业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客观来说,这些战略资产仍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可模仿性和可替代性。在一些有远见的企业通过开发这些战略资产而拥有竞争优势之后,其他企业也逐步认识到了这些战略资产的价值,进行了相

应的开发。由于后发企业能够参照先发企业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减少学习和试错成本,因此先发企业与后发企业之间的优势差距将很快缩小。简言之,拥有了这些战略资产,只能给先发企业带来暂时的竞争优势,而非持续竞争优势。但是,对这些战略资产的抢先开发仍然使得这些企业积累了大量的企业知识和经验,在资金实力、生产技术、管理和营销等方面胜人一筹,为以后开发更高层次的资源――独特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些企业已经具备了或正在开发相应的独特能力,如技术创新能力、组织创新能力、市场应变能力等。这些能力是企业各相关资源的整合,具有高度的网络关联性、社会复杂性和模糊性,很难被模仿和替代,因此,能够给拥有它们的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

如用ip表示投入要素集合,Sa表示战略资产集合,DC表示独特能力集合,则此阶段企业的生产函数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Q=f(ip,Sa,DC)=ipgSaα(ip)gDCβ(ip,Sa)

函数的乘积形式表示企业的资源之间存在复杂的内外部网络联系,战略资产和独特能力的指数形式则表示二者对企业的生产贡献是非线性的,α,β>1,e2f/e(Sa)2>o,e2f/e(DC)2>o,对二者的投资有规模效应。Sa(ip)表示战略资产是投入要素的函数,DC(ip,Sa)表示独特能力是投入要素和战略资产的函数。

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篇6

关键词:新疆;加工贸易;要素;优势;劣势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国的比较优势来源主要有要素优势(如劳动力成本优势、技术和管理优势)、规模经济优势以及市场和需求方面的优势,等等。加工贸易方式通过对各国不同优势的结合,从而使世界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对于新疆发展加工贸易来说也不例外,通过开展加工贸易,新疆的优势资源和中亚的优势资源将发挥最佳效益。客观地来看,加工贸易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位置首先取决于要素优势,要素优势直接影响着引进技术的水平及其外溢效果,制约着配套产业的发展。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技术、信息也作为相对独立的要素投入生产。其中,劳动力、土地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之一,而技术革新则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因此,本文对劳动力、资源、资本和技术四种要素进行优劣势分析。从新疆的具体情况来看,新疆目前处于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源丰富、资本相对稀缺、技术落后的阶段。因此,新疆的要素优势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成本优势、资源成本优势,而在资本和技术方面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一、劳动力要素优劣势分析

(一)劳动力丰富且成本低廉是新疆加工贸易的比较优势之一。新疆正处于发展建设时期,劳动力数量自1980年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新疆总人口数量由1,283.2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095.19万人,年均增长2.34%。劳动年龄人口(16~65岁)年均增长4%。新疆21世纪前20年,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年龄人口仍将保持着继续增加的趋势,新增劳动力数量变化比较平稳。供给对就业产生的压力仍将处于上升态势。随着开放性经济的深化,新疆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程度更大,未来劳动力市场新增的劳动力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来自劳动年龄人口的自然增长。“十五’期间,由于第三次出生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开始逐步进入劳动年龄,新疆劳动力资源呈持续上升趋势。第二,技术进步带来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在农业和企业劳动力人口方面。随着新疆农业科学技术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技术装备的改进、科学的管理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节省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第三,高校毕业生持续进入劳动力市场。一方面自高校扩招以来,新疆大学生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加;另一方面新疆职业教育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每年以6%的增速进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劳动力市场。第四,离退休人员成为劳动力供给队伍中一支不应忽视的力量。目前,新疆老年人口达到171万多人,并以每年4.36%的速度增长,高出全国平均增长速度1.36个百分点;另外,新疆劳动力相对内地沿海地区成本比较低廉。

(二)新疆劳动力市场质量发展前景较好。新疆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分为小学以下、初中、高中、大专和本科以上。近几年,国家越来越注重西部建设,加大了对西部教育事业的投入,1996年新疆教育经费仅为435,879.0万元,2006年较1996相比增长了3.52倍,达到1,532,702.9万元。在国家、新疆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投资下,新疆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有较大提高,新疆各大高校、职业技校为新疆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且具有一定技术的人才,2007年普通本科、专科毕业生分别为23,376人、22,752人。新疆小学及小学以下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构成持续减少,初中教育程度的劳动力也有所下降。本科教育程度劳动力的比重大幅提高,是新疆劳动力市场上新增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加工贸易主要面对的是国外市场,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高,而加工产品的质量不仅取决于产品的设计,产品的生产技能也很重要,因而需要熟练的工人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如商务部在东莞调查显示,外资、台资进行电脑主机板的装配组装,基本都是高中毕业的女孩,这些员工具有相当的文化程度,因此极易成为熟练的劳动力,保证了加工产品的质量,因此在新疆这个少数民族聚集区,就更需要提高劳动力市场质量,培养具有高中文化以上的熟练工人和技工,高级技术工人和高级技师。在大学生的就业高峰与劳动力市场总体就业高峰重叠的大好时期,高级技能人才在未来新疆劳动力市场上所占的比重较低,将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二、土地要素优劣势分析

本文主要探讨土地要素中的资源要素的优劣势。首先,新疆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有340条,总蕴藏量为3,355.45万千瓦,占全国的4.96%,可能开发的总装机容量为853.51万千瓦;其次,新疆矿产种类多,配套程度高,资源量大,开发利用潜力很大。截至1997年,新疆已发现各类矿产138种,已探明储量的矿种68种,总潜在价值超过6万亿元。全区已探明的616个矿区中,规模属大型的75个,中型的169个,小型的372个。在探明储量中,居全国首位的有5种,居全国前十位的有41种。一些重要矿产质量较好,富矿比例较高,如煤、铬、蛭石、铁、铜、镍、膨润土、石灰石等,并拥有新疆软玉、钠硝石、皂石、水硝碱镁钒、蛋白石等一部分特色矿产。虽然有资源丰富的优势,但是地质勘查程度低,部分资源保护程度低。资源远景潜力大的矿产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石灰岩、铜、镍、黄金、铬、铅锌、铍、锂、石棉等。巨大的资源优势能为各个行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这是很多省份所没有的优势,就地取材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流通费用,降低成本。但是,新疆的深加工行业和资源的利用率都是比较低的,因此提高产业在深加工和提高产品质量、科技含量等方面的空间是新疆经济发展的方向。发展对外加工贸易是发展新疆加工业的深度、质量、科技含量的必要途径,把外商的科学技术引进来,把我们的产品推出去,这个也是加快新疆经济发展,扩大新疆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三、资本要素优劣势分析

资本包括资本货物(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和原材料等)和金融资产(股票、债券和借款等)。本文主要探讨资本货物。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见中从20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国家针对西部大开发的具体措施,其中包括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放宽利用外资有关条件、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推进地区协作等诸多方面良好投资环境。加工贸易企业在新疆进行加工贸易的机器设备、厂房建筑、原材料进口等方面都享受各项优惠政策。但是,从目前加工贸易企业的数量上看,1999

年在海关注册的加工企业数为58个,2000年注册的加工企业数为39个,2001年注册的加工企业数为32个;至2009年,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为6个,呈严重下降趋势。不少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的注册资本是以负债的形式取得的,扩大经营规模缺乏资金,流动资金靠银行贷款,资产负债率较高,个别企业平时资产负债率在50%~60%,特殊时期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0%,连年亏损,所有者权益几乎为零。因此,加工贸易企业在拥有资本要素优势的前提下要更能利用这些优势才能使新疆的加工贸易企业得到长足发展。

四、技术要素优劣势分析

(一)新疆的技术要素优势。经过长期的发展,新疆以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为依托,已经形成了一批以石油、冶金、电力、煤炭、纺织、建材、机械为支柱,以化工、皮革、印刷、食品、塑料制品等为分支的工业体系。在石油加工、棉花加工以及番茄制造等方面已具备良好的技术和设备条件。新疆还有部分优势产品和领先技术。例如,新疆在开发风能方面具有资源、规模、技术等独特优势。新疆达坂城百里风区已建成亚洲最大的风电场,技术水平一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发电量也居全国第一。此外,新疆的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国内外冶金行业最先进的各种技术,新疆的众和铝箔占全国市场的70%之多;其次是在新疆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业科学技术工作在动植物良种培育、作物林木栽培、动物饲养、农业季节化和高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业的发展向科学化前进,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新疆农业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二)新疆加工贸易中技术要素的劣势。产品附加值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是首要存在的问题。产品附加值低,对国内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小。近五年,商品出口以工业原材料、初加工产品为主,受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影响大,产品增值较少、附加值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长期以来,加工贸易稳定的、主要的出口产品是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包装物的番茄酱、氢氧化锂、铝锭、木制家具及为数不多的肠衣、相框、石油产品等,产品品种单一,且附加值低。除木制家具外,大部分产品作为工业原材料出口。由于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变化较快,对新疆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影响较大;同时缺乏技术创新优势,自主研制开发能力不足。从发展实际来看,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是后进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和技术赶超的关键所在,没有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在此基础上的模仿创新,东道国通过引进外资达到促进自主技术能力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新疆产业的技术吸收和模仿创新能力距离现实产业发展的要求和未来产业发展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在新疆,技术研发主要由科研院所及高校承担,而技术应用的主体则是企业,这种技术研发与实际应用脱节的现实使技术进步进展乏力,因而使之发展缓慢。同时,新疆加工贸易企业在引进先进技术时只获得了部分低级技术,而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都被外国所控制,如果核心技术一直得不到提高,所导致的经济后果就是我国加工贸易的利润率越来越低;其次,研发经费不足是其主要障碍;再次,机制问题制约技术进步,市场机制不完善,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都制约了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因此,加工企业缺少自主研发的主动性。

通过对新疆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的分析,我们发现解决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问题,其中方式之一就是利用原有要素比较优势,并且不断培育和发展新的比较优势,从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取利益。对于新疆加工贸易来说,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优势是最主要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我们所应考虑的则是对这一优势的发挥以及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关注资本的灵活运用和产品技术革新的比较优势的加强和培育,重点建设以区域优势资源为依托、面向中亚市场急需的产业园区,促进以产业带动贸易、以贸易刺激产业升级的良性产业链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韩润娥,中国发展加工贸易的要素分析,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1

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篇7

1研究背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国家明确提出了在“十五”期间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战略。围绕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各地区在制定“十五”发展战略时也将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作为“十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应该说,适时调整产业结构,使得产业和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一发展思路是十分正确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各地在制定产业政策时所确定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有很大的相似性。分析各省市的“九五”计划,可以发现:有22个省市将汽车产业定为支柱产业,有24个省市将电子产业定为支柱产业,16个省市把机械化工定为支柱产业。在“十五”发展规划中,虽然这一现象有所改观,但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如:绝大多数省市(无论是否具备相应的产业发展条件)都将电子信息、医药等所谓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十五”期间地区发展或者培育的重点产业。产业结构趋同既造成地区间的过度竞争,同时也造成资源(包括科技资源)配置的不协调及浪费。造成地区间产业同构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各地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不是从地区的比较优势出发,而是按照所谓的“高关联度、从而带动作用大”、“收入弹性高、从而未来增长潜力大”、“技术水平高”、“高附加值”等原则以及一切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产业来确定地区的主导产业。殊不知,用这些“理想产业”标准确定的产业或行业未必能在所有地区都获得地区禀赋的支持,而不能获得禀赋支撑的所谓“主导产业”不仅给区域发展造成损失,同时也为国内区域发展的分工与协调发展设置了障碍。这方面的教训是比较多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地区产业发展规划中,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并未发展起来(这些产业在资源的获得方面往往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而一些没有被列入重点发展的产业反而在不经意中发展壮大起来。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的产业发展政策时,应该从比较优势出发。各地区真实的主导产业,即使不是全部,也应当主要是从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行业中产生。当然,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只能说明其目前的发展状况,为了继续保持优势,必须提高其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一点又与下面讨论的竞争优势有关。2总体分析框架:产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2.1决定产业竞争能力的因素产业自我淘汰、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与产业竞争力的内生更替密切相关,而产业竞争力是由比较优势(comparativeadvantage)和竞争优势(competitiveadvantage)两方面因素所决定。比较优势最终归结为一国或地区的资源禀赋,竞争优势则与产业技术水平及制度等因素密切相关。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只是被动地适应资源禀赋特点,而创造竞争优势则是主动地催生新的比较优势或获得动态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及技术优势的综合。因此,一个地区在选取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时,其发展战略目标应当是“有限目标,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有目的地退出和放弃那些不具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把发挥比较优势与提高竞争优势结合起来,一方面立足本地区的现实区情,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分工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依据产业竞争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通过创新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保持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按照上述理论框架,研究的思路可以概括为:首先确定各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到底有哪些,然后对这些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考察其竞争优势,为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一些依据。2.2地区比较优势产业的识别方法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的空间格局是自发形成的,无须政府计划者去进行优势产业的识别、规划以及利用产业政策推动优势产业的发展。国外关于国际及区际比较优势的研究课题,重点在于验证贸易理论和对贸易格局、分工格局的形成原因进行解释。在具体的研究路径上,则是通过国际市场呈现的贸易结构数据直接对优势产业进行判断。在市场条件下,厂商可以无障碍地直接根据各行业在不同区位的利润水平状况进行生产区位的配置与调整,地区优势产业正是庞大的厂商群体选择和竞争的结果。既定行业厂商的区位选择和既定区位厂商的行业选择,在地区间形成的具体产业活动的密度差异,也就是构成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差异,赋予各个地区与其禀赋条件高度相关的、能够占有区外市场的优势产业。而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虽然政府的计划也强调生产力布局要遵循“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基本规律,但由于没有市场提供的合理的价格信号和区位成本信号,各地区的优势只能通过价格信号以外的途径进行“识别”,使得各个产业的区位优势以及各个区域的优势产业都难以得到合理的认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初期,虽然产品市场及要素市场开始形成,但由于产品和生产资料计划价格还相当普遍地存在,严重地扭曲着各地区的产品价格体系和各地区的区位成本信号。因此,虽然中央政府一再要求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要“发挥地区优势”,为了本地区的利益,依然出现各地区对“价高利大”产品生产的追逐,各地区纷纷把区域优势定位在“产业关联度高、从而带动作用大”、“收入弹性高、从而未来增长潜力大”以及一切被国家确定为主导、支柱、重点发展的产业上。由此形成种种“热点”产业的大规模重复建设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迅速深化。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大大提高,这主要表现在:(1)绝大部分产品的价格已经由市场决定,价格人为扭曲的现象已基本消除;(2)各个地区的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以及其他要素)报酬差异,大致反映了各地区要素边际贡献差异和供求关系差异,已经能够基本反映不同地区的真实区位成本;(3)市场参与主体中由于非国有部门成分的迅速成长,国有企业部门的相对萎缩,使得整个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理性化;(4)外国直接投资的介入、非国有投资者的壮大以及国有资本在竞争性领域投资的减少,使得我国竞争性资本投资的空间配置大多由市场完成。这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在具体产品市场份额争夺中,只有具备特定“要素禀赋优势”的地区才有可能为特定“要素密集度”的产业发展提供廉价要素组合的条件,才能提供特别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而只有那些能够凭借有利条件获得利润的厂商才能扩大其市场份额。因此,在大多数产品领域,对于既定的区域来说,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逐渐占有同行业更大市场份额的产业就是该地区所拥有的优势产业。这种较大份额既反映着市场对具体地区、具体产品的需求程度,同时意味着市场对具体地区具体产业(或产品)的认可程度。谁也没有理由拒绝和否认市场对地区优势的鉴别与判定。作为地区优势的识别者,不能撇开市场选择的结果,试图在厂商群体的选择之外,更“科学”地从各地资源禀赋或其他条件中找到有别于这个结果的“真实优势”所在。鉴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应该从市场竞争格局中识别和判断区域的比较优势产业。粗略地说,我们可以根据各地区某种产业的市场份额来判定该产业是否是这一地区的优势产业。然而,由于区域规模的差异较大,直接进行市场占有率的比较会低估幅员较小区域的优势,因此应根据相对份额来判断区域比较优势。“区位商”正是反映一个地区产业比较优势的较好的指标。其定义如下:其中,i—表示第i个地区;j—表示第j个行业;L[,ij]—表示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指标;LQ[,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区位商。区位商是i地区j行业在本地总产出中的份额与整个j行业占全国经济产出的份额之比。其含义是:当LQ[,ij]>1时,意味着i地区的j行业供给能力除满足本地区需求之外,还可以对外提供产品,有对外扩张的能力,意味着i地区在j行业上具有优势地位;当LQ[,ij]<1时,意味着i地区的j行业供给能力不能满足本地区的需求,需要由区外调入;当LQ[,ij]=1时,意味着i地区的j行业供给能力恰好能够满足本地区需求。2.3产业竞争优势的衡量从本质上说,区域的比较优势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是指到目前为止区域在这些优势行业占有比其他区域更高的相对份额。这种优势能否继续保持下去则还取决于这些行业的竞争优势。按照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一个区域或企业基本的竞争优势有两种:一是低成本,二是差异化。低成本优势是指区域或企业具有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率地进行设计、生产与营销同样产品的能力,价位一样时低成本将带来超额回报。差异化是指企业具备较其竞争对手在产品质量、特点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向顾客提供独特和优越价值的能力。当企业成本与对手相近时,差异化能给企业带来高价格,进而创造高盈利。两种竞争优势都能为企业带来较竞争对手更高的生产力。那么,如何获取竞争优势?波特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创新获取竞争优势。这里创新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制度创新。就企业而言,增加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投资,进行技术创新,将有助于企业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因此,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投入资金和人力,从事直接同企业经营活动和生存相关的研究与开发活动,特别是以新产品开发为主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一个区域中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该产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2000年全国R&D清查的资料,从产业的科技经费及R&D投入水平、产业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对各地区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进行分析。选取的指标有以下五个:(1)科技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2)R&D投入与工业增加值比例。(3)新产品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4)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5)工程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我们的基本分析方法是将各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行业的上述指标与该行业相应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从而考察各地区优势工业行业的竞争能力及持续发展能力。如果套用衡量比较优势时所使用的“区位商”的概念,这里我们测度竞争优势时实际上计算了各地区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科技区位商”,其目的主要是考察各地区经济上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在技术创新能力上是否也具有比较优势,从而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3东北地区比较优势行业及其竞争优势分析东北三省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发展的步伐已经大大落后于其他沿海地区。为了加快东北的发展,党中央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并将其列为与西部大开发同等重要的战略举措。这里我们利用上述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来分析东北三省在工业领域里到底还有哪些优势行业,这些优势行业是否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及继续发展的潜力。3.1辽宁3.1.1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识别。表1是1996~2000年辽宁省工业行业的区位商的变动状态。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辽宁省优势工业行业具有以下特点:表11996~2000年辽宁工业比较优势行业的区位商及科技区位商1996年2000年优势扩张科技区2000年占全区位商区位商或萎缩位商省工业增加值比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8281.670-2.51015.47橡胶制品业0.8151.115+1.0411.0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2.4922.182-1.34411.89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1.1681.003-0.7512.16工业专用设备制1.1091.007-0.6382.38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8151.030+1.0915.72(1)具有比较优势行业占的比重较低,从增加值看,只占该省全部工业的40%左右。这一比例与其他省市相比是比较低的,甚至低于一些西部省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辽宁工业在全国具有的比较优势不多。(2)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大多集中在一些资源依赖型行业。在占全省工业增加值40%的比较优势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29.5%,其余比较优势行业只占10%。(3)在部分装备制造业,如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只具有微弱的比较优势(两行业的区位商只略微大于1),且占本省工业的比重不到10%。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从市场的表现来看,原来在人们印象中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强优势的辽宁已经优势不再。(4)从区位商变动的结果看,大部分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区位商呈下降趋势。3.1.2从“科技区位商”看比较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辽宁具有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指标以及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比较的科技区位商见表1第4列。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在6个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中:技术创新水平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有四个: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橡胶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四个行业不仅具有比较优势,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从科技区位商的数值可以看到,其中橡胶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仅有微弱优势。技术创新水平低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有两个: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若用技术创新指数来衡量,这两个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分别只有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75.1%和63.8%。这两个行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令人担忧。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行业仅有6个,且其中还真正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只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两个行业,看来辽宁这一老工业基地确实存在较大的问题。3.2吉林3.2.1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识别。从区位商判断,2000年吉林的比较优势工业行业有7个: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些行业既有依赖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又有一些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从区位商的变化可以看到,吉林省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1)到2000年,虽然比较优势行业仅有7个(只比辽宁多1个),但是比较优势行业占本省的比重比较高(达到63%,远远高于辽宁省的水平)。这说明,从规模看,吉林工业的比较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2)大部分比较优势行业的优势呈现扩张之势。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两个行业的区位商下降外,其余行业的区位商均呈上升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九五”以来,吉林工业总体的比较优势在上升。(3)部分行业在全国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000年的区位商达到5.117,且占吉林工业的比重达到28.16%,这是吉林工业的首要支柱行业。医药制造业的区位商也达到2.726,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7.19%。3.2.2从“科技区位商”看比较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从表2中列出的吉林省具有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指标以及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比较的技术创新指数看,在吉林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行业中:表21996~2000年吉林工业比较优势行业的区位商及科技区位商1996年2000年优势扩张科技区2000年占全区位商区位商或萎缩位商省工业增加值比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4120.936-1.2818.59食品加工业1.0011.150+0.2283.99食品制造业1.0901.475+0.9922.55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1.9912.106+0.6801.38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1.7441.666-0.5389.81造业医药制造业2.6182.726+1.1247.19化学纤维制造业0.5481.074+2.6381.3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5475.117+0.45228.16技术创新水平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有两个:医药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这两个行业既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有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技术创新水平低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有六个,其中食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只有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22.8%,在吉林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只相当于全国该行业平均水平的53.8%。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吉林首屈一指的支柱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还不到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在该行业中,吉林的三个科技投入指标(科技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R&D投入与工业增加值比例、新产品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应该引起注意。3.3黑龙江3.3.1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识别。从表3可以看到,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一直是黑龙江的比较优势产业,而且黑龙江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行业也只有这三个资源依赖型行业,其他的重化工业及加工工业在全国并无优势。三个具有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5.8%,如果单从此数据看,似乎黑龙江的工业比较优势很明显。但是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些行业的比较优势也将日趋减弱。从表3所列数据不难看出,这三个行业1996~2000年区位商的均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较大。这预示着黑龙江在未来的发展中存在着危机。表31996~2000年黑龙江工业比较优势行业的区位商及科技区位商1996年2000年优势扩张科技区200年占全区位商区位商或萎缩位商省工业增加值比重(%)煤炭采选业1.4061.049-0.4372.56石油和天然8.2127.276-0.76967.39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2.5461.781-0.6445.88炼焦业3.3.2从“科技区位商”看比较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从三个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看,由于行业的比较优势呈萎缩状态,这三个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科技投入水平也较低,尤其是科技财力投入的水平与全国同行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些资源依赖型行业进一步扩张的余地已经不大,对黑龙江而言,培育新的优势行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刻不容缓。4关于振兴东北的一点思考通过对东北三省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识别以及对各比较优势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发现东北地区的优势工业行业的一些特点:三省在一些自然资源依赖型行业均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些优势行业的发展余地已经不大。从前面我们对三地区资源型行业区位商的分析可以看到,它们的区位商都呈下降趋势。许多人认为,东北在装备制造业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确实,在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政府以行政计划的力量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东北三省就是实施这一战略的主要基地之一,特别是一些重型装备制造业、精密仪器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主要建立在东三省。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东三省靠计划形成的优势逐渐消失,现在东三省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已经不明显。真正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只有吉林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而且其技术创新水平偏低的状况若不解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它的持续发展能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东北地区迎来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和矛盾较多,从总体上看,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1)加强战略分析和长期规划,重新评估发展的条件和发展目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问题是长期以来不断积累形成的,解决这些问题应当从长计议。环境条件的变化,要求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的基础、条件和目标进行重新评估。特别是应当深入分析和研究到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长期规划,确定要支持和发展的重点领域。例如对于装备制造业的优势的看法。如我们前面所述,大部分人都认为,东北在此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但我们的分析发现,若用市场表现来衡量,东北在此行业已经无多少优势可言。实际上,现代装备制造业对产业化分工协作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东北老工业基地内的企业大而全,小而全,企业间条块分割,形式上看一个区域内集中了大批同行业的企业,但专业化分工程度很低,并未形成“产业集聚”。实际上,装备制造业的产业中心可能已经转移到其他区域。(2)弱化政府“改造主体”的角色,将选择产业的权力还给市场。在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到底要以哪种产业为主导,以前往往是由政府来进行规划。但是许多地方的经验已经证明,政府往往事先是说不准的,许多原先被政府看不见或看不起的产业,反而发展得很好;一些政府刻意去培育的产业,却往往并未发展起来。因此,在振兴东北的过程中,应该弱化政府“改造主体”的角色,将选择产业的权力交给市场。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吸引资源的流入。

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篇8

企业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管理的主要目标不再是企业所有者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所以当企业的资源有价值而且稀缺的时候,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资源建立竞争优势;而如果要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企业的资源还应当有难于模仿和不可替代的特征。如今,基于资源的观点得到了广大学者及公司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虽然资源对企业发展有重要影响,但资源必须得到有效积累、配置和利用才能使企业取得竞争优势。但企业如何通过对其资源加以管理来获取竞争优势却缺乏理论研究,所以企业的资源管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企业资源管理创新的研究,寻找出一条新的,有助于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资源管理之路。

二、企业资源管理的构成

战略管理领域中最基本的问题是:“为什么有的企业经营的比别的企业好?”对于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资源理论的倡导人Barney认为,“当企业执行某价值创造战略,而该战略没有被任何当前或潜在竞争对手同时执行时,该企业就可谓拥有了竞争优势。当该价值创造战略所带来的利益不能被当前和潜在竞争者复制时,即具备持续竞争优势”。显然Barney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战略的独特性,而企业战略的独特性又只能建立于企业资源的独特性之上,如果一个产业内的企业在资源上几乎没有差别,那么其所能执行的战略则是相同的,而获得的效果也几乎是相同的。因此,正是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决定了其战略的不同,从而使得某些企业能够获得竞争优势。

企业主要是由以下六种基本资源组成的,即:

第一,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被称为人力资本,是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资源。企业如果没有人,很显然是不能运转的。所以人又是企业变量中唯一一个根本的自变量,其他变量最终由人来控制,可看做是人的因变量。人力资源有以下固有特性:自有性,即人力资源只能属于个人;不可分割性,即人力资源必须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来实现其价值;不可衡量性,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难以直接观察和计量;时效性,人力资源的价值依赖于其拥有的知识、技能的时效性;再生性,人力资源可以通过劳动经验的积累或知识的更新,不断创造和发展;层次性,人力资源的层次来源于人的能力的不同。人在企业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决定性的。所以企业管理的关键是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第二,物力资源。物力资源是指企业以实物形式存在的东西,包括厂房、设备、工具、原材料、产品等,同时也包括物流能力。传统企业中,尤其是在生产型企业中,物力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着一个企业的硬实力。在现代企业也一样,物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物流能力(物流能力是现代企业才具有的概念)的强弱代表一个企业的表观实力。对物力资源的优化管理是产生企业效益的直接途径。

第三,财力资源。财力资源包括企业的长期资产、短期资产、金融资产。长期资产有厂房、设备等各种设施;短期资产有存货、现金以及应收账款;金融资产包括了股票、企业债券、金融机构借贷等。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是时间的函数,即企业管理对财力的要求是如何使资金效用最大化。

第四,时间资源。时间在企业资源管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其往往又常又是被管理者所忽视的因素。时间作为公共资源来说,对每个人、每个单位都是一样的。但在竞争条件下,对每个人、每个单位在具体运用同一段时间所产生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即时间具有时间价值。企业管理者对时间这一资源的管理就必须要考虑如何充分、合理的加以利用,提高时间的价值或附加值。

第五,空间资源。在企业资源中空间资源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指物理上的空间,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场所;二是指企业所处的内部、外部环境。企业的空间是物理空间和内外环境的组合,空间是有价值的,而且空间的价值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第六,信息资源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信息不属企业资源。但信息对企业非常重要,几乎成为企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资源要素。采购时,信息可以降低成本,销售中,信息可以获得市场,产品研发时,信息可以带动一个企业甚至一个产业。尤其是在如今市场经济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谁更早、更多地拥有信息,谁就占主动优势,谁就更具有竞争优势。

上述的六种资源是企业资源的基本要素,除此之外还有企业的服务资源、客户关系、品牌、知识产权、知识资源、科技资源、技术资源等等都属于企业资源的管理范围内。

三、企业资源管理的框架

基于资源的观点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企业的竞争优势源于资源的差异,创造和维持这种差异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根据假设:不同企业拥有的资源是不同的,基于资源的观点认为当企业的资源是有价而且稀缺的时候,企业可以通过自身资源获取竞争优势;而如果要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企业的资源还应当有难于模仿和不可替代的特征。根据基于资源的观点,企业的竞争优势源于独特的资源构成,企业可以通过比竞争对手更加有效的资源识取来创造经济租。在资源识取机制下,管理人员收集信息并通过比市场更好的分析信息获取资源。当企业通过资源识取获得有价、稀缺且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的资源时,企业就可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如果企业获取资源的成本小于把该资源与已有的资源结合所产生的边际产品时,资源识取就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通过资源的识取,企业可以创造资源的稀缺性带来的租金。

本文结合基于资源的观点提出了企业资源管理的框架,如图1所示。可以从图1理解企业如何有效的选择、积累、配置和利用资源,如何通过资源配置更加有效的进行资源管理的问题,并分析了环境变化对企业资源管理的影响。对企业如何通过资源管理实现其竞争优势的全过程加以解释。

资源评估:是企业资源管理的首要环节,是整个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础,并为以后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意见。进行资源的评估,一是可以重新认识企业已有资源的价值,对现有资源加以合理的利用,同时减少价值下降的资源对企业的不利影响;二是可以发现企业为实现其竞争优势时所缺少的资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实现提供帮助。

资源的剥离:由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必须通过剥离价值较小的资源来换取获得价值更大的资源,即无法帮助企业实现竞争优势的资源应该加以剥离。但由于组织惯性,企业经常不能资源进行很好地剥离,同时也经常无法准确地评估资源潜在的价值。所以在资源剥离过程中要采取谨慎的态度,防止由于剥离了有用的资源而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伤害。

资源的获取:企业资源的获取可以有三个途径:外部购买、内部积累和建立联盟。外部购买主要是从外部的要素市场获取资源。企业通过购买来的资源发挥其潜在能力,也可以实现资源间的协同效应。内部积累是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资源。但是积累具有速度慢、时间长,有时风险大等不足,所以对企业的资源获取应当多种方式相结合。战略联盟不仅可以获得以前无法获得的资源、信息、技术和市场,而且可以联合开发新的资源。所以企业间的联盟也成为了企业获取资源、实现竞争优势、创造价值的一种重要途径。

资源的配置:资源配置能够有效地保证企业能力的发挥。在企业的资源配置中要保证资源的合理组合,特别要注意“短板效应”,防止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造成的损失,保证企业能力的发挥。同时,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各种资源强弱的搭配,即实现强弱的合理搭配,防止较弱的资源影响到较强资源作用的发挥。

资源的应用:是通过利用企业的资源来发挥企业能力而创造价值的过程。该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即使企业拥有或可以控制某种资源并对其加以合理的配置,但如果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企业也难以有效的发挥其能力创造价值。企业通过应用资源发挥自身独特的能力为一个或更多的市场上消费者创造价值。企业可以选择最能发挥其能力的市场来应用资源,因此资源的应用需要企业内部能力与外部环境的匹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的资源管理是一个连续的,不断重复的过程,资源管理到了应用阶段并不是一个结束,而是另一个循环的开端。在对企业进行资源管理的同时,企业管理人员要不间断的根据情形对其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竞争优势的实现。

四、企业资源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其一,企业资源创新管理是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竞争和贸易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从当前的发展趋势看,主要体现在:竞争速度的改变、竞争能力的改变竞争平台的改变以及竞争资源的改变。竞争速度的改变指的是企业借助自身和外界的优势以及技术的不断革新,对客户的需求变化和市场动向做出快速反应,根据客户需要不断调整生产、销售和服务的环节,组合新的产品与服务;竞争能力的改变指的是企业面对市场和技术环境的快速变化,越来越重视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这些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综合利用各种新的技术,将技术优势不断附加到产品和服务中去创造市场价值;竞争平台的改变是指以网络为平台的电子商务运作模式正在以低成本、高效率和大范围营销的优势逐渐侵蚀实物经济运作模式;竞争资源的改变意味着企业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企业投资的重点,而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和边界的扩张能力。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不断整合自己的知识资源,从控制市场和原材料转向掌握新思想、新知识和创新成果,通过对资源的创新管理来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

其二,资源管理的创新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优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优势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方面是企业现有资源的损耗速度,另一方面是竞争对手模仿的速度。从发展的角度讲,以自然资源为核心的企业竞争优势会逐渐递减,而企业软资源的再生性很强,当企业的专业人员有了第一次研发项目的经验和技能,便会使后续的项目受益,知识和技能积累的越多,再生产的成本就越低,那么企业可持续发展优势就会递增。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讲,有形资源和产品一旦进入公共环境,就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但企业软资源的隐性部分,如与企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品牌、服务等等,这些竞争对手是难以捕捉,更难以模仿的。

其三,资源创新管理给企业带来的制度差异会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竞争优势。由企业产品和规模的差异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是短暂的,但由制度的差异化给企业的竞争优势带来的影响却是长远的。在企业的组织结构的治理过程中,企业信息及技术的应用对企业的运作流程、规则、透明度与有效性有着直接影响。企业业务流程是否优化,价值链是否合理,信息是否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运作过程是否需要重组等,都构成了企业制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良好的制度基础是企业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实现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资源管理的六个组成部分所反映的企业基础体系和能力基础是企业治理中的深层要素,同时也是决定企业兴衰和能否长治久安的根本。

其四,资源的创新管理会大大提升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在工业时代,企业所获得的利润是由所拥有的物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而在科技时代,企业的利润主要由企业资源管理的合理配置和创新能力决定,因为资源管理的创新可以极大地提升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资源的创新合理管理提升产品的价值不仅可以发生在高科技企业,同样也可以发生在传统行业中,冶金、服装等“夕阳产业”也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获得高额利润而发展成为“朝阳产业”。企业资源和合理化与经济效益之间的“马太效应”会使企业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更加严重。

五、企业资源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首先,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要运作最主要的就是人才,只有人才能够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人才能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关系极大。如果一个企业拥有一大批一流人才,这其中就会产生出一些出类拔萃的一流领导,从而生产出独具竞争力的一流产品,最后获得第一流的经营业绩。企业一定要把人才开发放在突出的地位,制订合理的人才开发管理策略。具体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激发人的工作动机。动机代表了个人对欲望的追求,一个有强烈动机的人会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并且抱有积极的工作精神。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工作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虽无绝对的关系,但大致的结论是:持积极工作动机的员工多为高效率者,而持消极工作动机的员工多为低效率的工作者。因此,企业要提高员工士气及其工作兴趣和对管理者配合的积极性,激发工作动机。

(2)提高员工薪酬待遇。虽然企业管理要创新,但也得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一般来说,薪酬的多寡,时常代表着一个人地位的高低或工作成绩的优劣,所以管理者要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定出较高的薪酬、奖金标准,以激励员工。因为薪酬的高低直接回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情绪,所以,主管要考虑各方面的资料,以作科学化、公平化的考核,达到同工同酬的原则,并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拉近上下的差距。

(3)健全升迁制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除了甄试合格人员以吸收有才能的新进人员外,还应设置一定的升迁标准及优先次序,建立由下而上的升迁制度,给予员工充分升迁的机会。这不但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寻找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而且能使员工在工作的同时又积极的动力,非常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要做到人事公开、公正而合理,使员工对工作有较正确的认识,且有助基层员工工作精神的改善,也有助于改善整个企业的精神面貌。

(4)运作绩效考核。员工的薪酬和升迁都要接企业的考核,因为考核是升迁的依据,也是薪酬订定的标准,所以合理的考核方法在企业管理运行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考核时需并聘请专家担任考核设计以及进行考核后与员工会谈的工作,以消除员工对考核的疑虑,使考核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

第二,大力整合物力资源虽然已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但是物力资源对于企业的重要度还是未减,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个生产和销售以及资金来源。所以在整合物力资源时,企业可以考虑以企业产品和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为载体,建立企业技术平台,全面整合物力资源,建立以资源共享为核心的仪器设备管理新机制。在物力资源配置上,企业的大型机器和生产设备的配置必须符合学科建设和新技术开发的整体要求并尽量做到覆盖面广、通用性强和辐射面宽,需符合学科发展的方向和新技术发展趋势,支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前沿学科的发展,需和现有生产设备之间具有相关性和配套性,以便取得最佳使用效益。要把科技经费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避免生产设备的低水平重复购置。在物力资源的使用中,要在企业原有生产设备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企业的科技含量,以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益。

第三,加强财务管理,实现财务统筹。资金是一个企业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是每个企业不可缺少的资源。因此,企业的财务是企业重要的经营战略内容。企业财务管理包括投资和筹资。

企业投资主要表现在企业的投资总方向、各种投资的总规模、各种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要求、投资效益的评价标准以及实现投资战略目标的主要途径。企业投资是资金的有效配置。而资产配置就是将所要投资的资金在各大类资产中进行分配。

企业筹资是企业为满足财务个体的资金需求,从特定渠道,运用特定的方式获取资金的经济行为。企业的筹资指导思想、合理的筹资总规模目标、优化的资本结构和所采用的筹资主渠道和方式都是企业统筹所要考虑到得,以此可以来指导整个筹资管理活动目标的实现。制定企业财务筹资的原则:以满足企业最低必要资金需求作为资金筹集的数量目标。为企业投资而筹资,所以投资项目应确实必要、有利,投资方案应真正技术先进、经济可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作为争取资金来源的基础;贷款利率的高低是筹资的主要标准,所以必须选择利率低的筹资对象;在运行过程中认真考虑资金的用途和资金提供者的权利。

第四,提升信息资源管理的力度。现代企业如何围绕用户信息需求和现有市场信息资源来分布企业结构,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应用,使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上分布合理,已成为企业在声场管理中逐渐关注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非信息企业内部纷纷开始出现自立的信息服务部门,其主要目的是挖掘内部信息资源,服务于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企业要搞好信息资源管理,首先要认识信息是一种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善于应用信息技术形成竞争优势,其次要尽可能降低信息资源配置的成本。

虽然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科学,但是其对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问题仍局限于生产函数的研究。但我们发现企业经营者在人、财、物和信息等资源的配置上具有很大的弹性操作空间。所以企业资源管理的有效实施有助于企业总体战略的推进和实现,也是企业在经营中取得竞争优势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陆淳鸿:《企业资源与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科技和产业》2007年第12期。

[2]程新章:《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综述》,《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3]程新章:《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综述》,《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4]赵道致、蒋宁:《基于资源基础观的竞争优势形成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年第9期。

[5]蒋运通:《基于优势资源创建竞争优势》,《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9期。

[6]谢恩、李垣:《组织内部要素与竞争优势的获取》,《中国管理科学》2001年第9期。

[7][美]JayB.Barney:《获得与保持竞争优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penrose,e.t.thetheoryofthegrowthofthefirm.newYork:Johnwiley,1959.

[9]弋亚群、李垣、刘益:《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及其对战略变化影响的理论框架》,《管理评论》2006年第10期。

[10]makadok,R.towardasynthesisoftheresource-basedanddynamic-capabilityvieworrentcreation.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1,22.

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篇9

关键词:动态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衰减 经济转型 拟合预测

一、动态比较优势

(一)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了以时间为序列的动态比较成本理论,即从一个时间点到另一个时间点的比较优势的变化结果来考察成本问题。该理论实质上是一种静态比较理论,采用的方法是比较静态分析,即研究外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与不同外生变量对应的内生变量的差异。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筱原三代平仅仅是考虑到了不同时间点的差异状况,而最终又归结为以最后一个时间点为起点的静态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局限于结果的再次比较,而没有考虑到变动的过程。

(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在支点

1.比较优势衰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互相模仿和学习,以及各地区间经济联系的加深,原有的比较优势会呈现逐步减弱的趋势,也就是说,比较优势随着经济发展会不断衰减。延缓衰减的可行办法就是,向区域优势产业注入更多的其它区域不易模仿、学习和替代的要素,或构筑独立的经济运行模式。例如,科学和技术为核心的知识文化的注入,区域体制、机制的革新,运行模式的变革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另一个简捷有效的办法是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它可以有效保持区域优势,甚至在特定阶段强化区域的经济优势,保持区域持久的竞争优势。

2.动态比较优势的测度模型。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对某类优势经济要素的依赖程度差异,针对差异的存在和比较的必要,提出优势弹性概念。所谓优势弹性是指区域经济发展对某种类别经济要素的依赖程度,亦即对不同区域同类、同质经济要素对特定区域经济贡献程度的体现和比较。

运用特定要素的比较优势对经济的贡献(a1,a2,…an),考察特定经济优势对区域经济增长持续贡献的能力和趋势。其中地区经济增长为(G),动态比较优势指数为(e):

ea=an-an-1/Gn-Gn-1………………………(1)

对要素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区域综合动态比较优势的简单模型为:

ep=ea×ka+eb×kb…en×Ln/ea+eb+…en………………………(2)

其中en,是第a种比较优势的贡献指数,eb是第b种比较优势的贡献指数,依此类推,ea,eb…en分别为ea,eb…en的权重,en为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总体水平。该模型的经济意义在于,通过对不同比较优势对区域经济贡献率的时间序列比较,测算特定比较优势对区域经济贡献的变化情况――动态比较优势指数,即(1)式,以此为基础对区域的不同比较优势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总体水平,即(2)式,成为综合动态比较优势指数,总体上说明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综合水平。必须指出,该模型尚需大量实证资料的验证,有待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二、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转型及其动因

(一)经济转型

1.经济转型主要理论。理论界对经济转型的认识非常宽泛,主要按照以下逻辑理解。一指经济制度的转变,即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发生改变,比如苏联和东欧剧变就属于这一类型,是一种根本性变革;二指经济体制转变,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式变更,例如中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一统天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建立起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的经济体制;三指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主要是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以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四指经济结构转换,包含两个层面,从静态看,经济区域或者经济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的比例发生重大变化,也就是说经济体系的内在要素配比发生重大变化,如由工业比重较高的产业结构,逐步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方向变化。动态看,经济结构是经济主体经过长期经济过程形成的支撑区域经济运行的骨干框架,以及展开经济运行的路径,它凝结经济活动中价值的创造过程,是有序列,有组织,有特定架构的区域运行机制。五是指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变,直接体现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

2.经济转型。理解思路和框架设计的差异,以及社会制度、文化理念的差异造成了对经济转型理解的分歧。综合多种观点,笔者认为:经济转型是经济主体主导的,以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变革为主要内容,在结构、机制、效能等方面发生的经济系统变革。据此,经济转型主要由三个方面形成:第一,经济转型主要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三个层面;第二,经济系统的机制、功能、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第三,经济主体主导经济转型过程。

(二)区域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因――区域动态比较优势

动态比较优势由经济要素的复杂组合而成;可以通过开发静态比较优势,注入新内涵形成;通过生产流程和管理创新形成。笔者看来,挖掘动态比较优势,就是运用变化、发展、科学判断的方法来分析、组合、创造、消亡既往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静态比较优势,并通过创造性的方法深刻挖掘区域内符合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内生的动态比较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和不竭的发展动力。运用比较优势衰减理论及其模型可以判断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水平,为区域经济规划提供科学参考。动态比较优势必须符合经济转型目标的需要,符合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区域经济转型必须着力挖掘区域内部所拥有的综合比较优势,运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发现和创造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为区域经济转型创造要素和制度条件,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成为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因。

三、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

(一)区域静态比较优势分析

静态比较优势主要指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构成。内蒙古

中部地区形成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模式实际上就是对已经具备的资源优势的发挥和运用。因此,经济中的静态比较优势就体现为当前内蒙古中部地区的所谓优势产业。相对优势产业包括:第一类: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和核心的产业类别,包括煤炭产业、化工产业、电力产业。具体有煤炭的出产、运输、销售;煤化工、煤液化、煤转油;火力发电为基础的电力输出;第二类:冶金产业、机械装备产业、材料产业等产业类别;第三类:包括以稀土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和以生物、信息为核心的新技术;第四类:农畜产品加工类。这些优势的根基在于资源型产业,随着资源优势的衰减,经济发展必定不可持续。

(二)遴选区域动态比较优势

1.遴选标准。按照现代经济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即,一是形成内生拓展性经济体系或区域经济;二是形成环境友好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发展模式;三是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四是形成工业化为根基,信息化、数字化为主导的虚拟经济发展模式;五是深化经济体系的竞争与合作。五大标准代表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反映了未来人类的共同需求,共同描绘了区域经济转型的目标模式,是区域经济转型必须遵循准则。

动态比较优势不仅局限于资源分布以及主导产业,遴选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必须考虑以下方面。其一,现代经济中,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小并非完全取决于民族经济主体人数的多寡,也并非取决于经济主体的分布状况,人口的整体素质是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核心。还必须考虑到,政治体制,产业政策,民族文化,区位特色等多方面因素。动态比较优势是多种条件的有机结合。其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激发出文化的活力,加强了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成为动态比较优势的内在核心。其三,区域经济发展源于区域优势的发挥,从而合力获取区域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区域的动态比较优势与市场的适应性上。其四,必须符合区域产业结构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区域产业结构是围绕区域动态比较优势建立起来的相互关联的紧密整体。区域产业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首先取决于地区专门化产业与辅助配套产业之间是否协调。其次取决于地区专门化产业与区域内非专门化产业部门是否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提高区域内居民的经济利益。形成内蒙古中部地区整体的综合比较优势,取得规模效益。经济整体的动态比较优势才能权利推动经济转型。

2.内蒙古中部地区动态比较优势遴选思路与结果。按照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结合内蒙古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筛选过程与结果如下:第一类,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以及低端化工产业不符合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代价巨大,所以应该逐步削减规模。寻求其替代产品(新兴能源)的开发与大规模应用,因此新能源行业将逐步成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有代表性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第二类,冶金产业、机械装备产业、材料产业作为支撑区域经济的关键产业,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类产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竞争趋于激烈,产能过剩和产品结构问题突出,利润率逐步下降,增速趋缓。这些产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还同时产生大量副产品,经济增长的代价沉重。因此,应该以集约生产为模式,注入拥有高附加值的产业高端,经过筛选,冶金产业、机械装备产业、材料产业的高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符合动态比较优势的判别标准。第三类,以稀土资源为依托的高新技术和新材料研发,储量的垄断性占有高附加值,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体要求。第四类,农畜产品加工类。生产方式与经营方式的集约化是农畜产品加工类能够符合要求的必然出路。现代生态农畜产业,这是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产业类别。

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集中体现于以下方面:

有机整合的多元文化,区域的动态开放的多元文化,在该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个重要和核心的优势要素就是区域的多元文化,区域聚合了蒙古族游牧文化,中原农耕文明,聚集了穆斯林文化,同时囊括多样文化形态。多种类型文化通过人们的经济交流和生活民俗文化交流,形成了以多民族文化交互的极具活力的多元综合文化系统,成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文化内核。

动态城市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从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包头到呼和浩特,城市经济结构具有明显互补特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经济关联路径,四个城市的经济联系起来看,具备形成完整城市经济链条的空间和潜力。按照主导产业的关联性来看,乌兰察布处于经济链条的最上游,鄂尔多斯次之,接下来是包头,处于高端的是呼和浩特,区域经济整合和发展的主攻方向,这显然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规模化和集群化的要求。

畜牧经济是区域经济竞争潜力最大的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发展趋势来看,畜牧经济是最符合经济发展本质的经济形态,它发展的可持续性强,副产品极少,综合效益高,是内生拓展型的经济形态,符合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自由和谐发展。这种经济形态的存在自然为今后区域经济形态的丰富留存了珍贵样本和发展空间,为人类储备了最符合发展本质的经济形态和生存方式。

四、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转型与动态比较优势互动

(一)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转型的拟合预测

拟合预测是建立一个模型去逼近实际数据序列的过程,适用于发展性的体系。建立模型时,通常都要指定一个有明确意义的时间原点和时间单位。而且,当时间趋向于无穷大时,模型应当仍然有意义。将拟合预测单独作为一类体系研究,其意义在于强调其唯“象”性。一个预测模型的建立,要尽可能符合实际体系,这是拟合的原则。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转型的拟合在实质上就是将动态优势与目标模式匹配。经济转型寓于经济运行中,经济转型结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模型,经济转型过程必须符合和发挥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动态比较优势。只有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作用发挥与区域经济转型过程全面拟合,经济转型的预期目标才能完全实现,从发展趋势来看,双方的关联程度越高,说明经济转型的结果就越好,说明经济转型过程中,动态比较优势发挥的程度就越高,经济的效率与活力就越明显。

(二)动态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转型的主要根据

动态比较优势是经济运行的根基。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包括符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文化产业、符合城市经济有机联系的动态发展的经济结构条件、有机整合过程中的多元文化、符合人类发展本质的畜牧经济形态,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域综合动态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和最大资本。城市经济之间在总体来看,处于产业的不同位置,因此,城市经济之间具备很强的互补性和吸引力,为经济转型的目标――形成区域经济高度关联的有机经济体系――提供了具有很强扩展空间的经济条件。经济转型必须依靠文化转型的实现,文化的转型是经济转型的先行者,它能够表现出区域经济主体对于经济转移的总体预期和意愿,区域内所具备

的不断整合过程中的多元文化,必然激发出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力,为经济转型提供思想和意识文化条件。畜牧经济形态经济价值虽然有限,然而,考虑到人类的发展模式的多样性,畜牧经济必将对区域经济转型将产生潜在而深刻影响。

(三)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转型的互相促动

动态比较优势并不是孤立存在,经济转型是动态比较优势的整合运用过程。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构成一个具有很强活力的动态有机体系,各要素之间高度关联,形成的是区域综合动态比较优势。资源型产业的高端化、经济结构的动态调整、文化的多元有机整合。归结起来,经济要素的优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形成经济转型的物质条件;多元文化整合为区域经济转型创造了思想和文化基础,说明区域经济转型是由区域经济主体主动选择生存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畜牧经济形态对现代工业经济为主体的经济转型的过程与结果的调整与修正,对工业和信息化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外在保障。它们共同构成区域经济转型实现的主要条件,成为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因。

然而,经济转型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就蕴含着动态比价优势的丰富过程,使得动态比较优势体系也在不断的调整内容、结构、功能,所以经济转型对与区域动态比较优势起到了促进作用,动态比较优势在转型过程中得到了从内涵、外延、从内容、结构到功能的全面更新。动态比较优势系统的优化过程与经济转型过程相互促动,必然对区域经济转型的过程与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双方在互动过程中,共同完成经济转型的预期目标。

五、发挥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推动内蒙古中部地区经济转型

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篇10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竞争优势;激励机制

经过工业社会大量财富的积累,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的知识经济就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它是一种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人才为基石,以创新作为灵魂的新型经济形式。在这种宏观环境中,知识与智力被凸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的地位,知识成了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成为一种新的资本,并最终决定财富的分配。作为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和使用者的人才也随之成为社会发展、企业兴旺的必备基石。

很明显,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第一资源”,无论是成本领先战略,还是差异化战略,人力资源都是企业战略与竞争优势之间的桥梁。所以,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于企业形成和加强自身的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实现企业战略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并成为企业家和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一、人力资派管理与竞争优势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企业目标。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指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

二是指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就是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企业目标。

(二)竞争优势的涵义

为了成功,一个企业必须获取和维持某种对其竞争者的优势,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必须形成一种竞争优势或相对于其竞争者的优越市场位置。根据波特的竞争理论企业可以通过实施成本领先或产品差异策略实现这个目标。从长期来看,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获得和维持相对与其他竞争者的某种优势,这也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企业的每一项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都会影响到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

(三)竞争优势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分析

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竞争优势获取的一个重要源泉,即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通过创造成本领先和产品差异来增强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直接方面,贯彻某种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本身能够对竞争优势产生可以观测的效果。间接方面,某种人力资源管理能够

通过某些结果去影响竞争优势,这些结果转而创造竞争优势。

二、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企业拥有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但并非企业所有资源、知识和能力都能形成竞争优势,要形成竞争优势,必须使拥有的资源与其他企业相比存在异质性的特质,人力资源恰好满足这一要求。

(一)人力资源具有独特的自身价值,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超越竞争对手人是企业的根本,而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效率。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动态过程,目的在于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始终与企业战略相一致,通过人力资源形成和加强企业竞争力,进而获得竞争优势。通过组织结构设计、员工结构设计、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培训、激励机制设计和企业文化建设等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要素的控制,企业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更可以创造出新的价值。

(二)人力资源是稀有资源,不能被竞争对手同时占有和轻易模仿

人力资源与其他的经济资源的不同关键在于其不可能是一种分布广泛的资源,它的稀有性和差异反映在不同的个人身上,存在着数量和质量的差异。企业通过其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变迁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规范和组织标准文化,逐步形成了企业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个人之间的磨合而形成的组织和个人之间的一种心理契约。这种资源应该属于意会性知识长期积累的结果,而其他企业不可能通过短期的努力创造出类似于该企业拥有的资源能力。人力资源是一种不易陈腐的资源,随着人的经验,阅历的增加,其价值就越大,这一特性决定了人力资源的内涵是不可从市场上获取的,也体现了其不可替代的性质。

三、加强人力资本管理,构建企业竞争优势

(一)形成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合理的激励机制

对企业员工的激励应当划分类别与层次,区分激励的侧重点,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

企业对于核心人才的激励应当遵循在物质激励的基础上,侧重于长期激励和精神激励。特殊人才激励的主要形式应当是团队激励基础上的个人激励。通用人才与辅助人才,激励的重点应当是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尽量避免他们的工作厌恶感。

(二)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想保持并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离不开对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培训,可以采用多种途径,根据对象的不同运用适合的培训方法。

核心人才可以采用脱产培训的形式。独特人才主要安排与项目有关的培训。通用人才与辅助人才企业应自行组织培训。

(三)注重人力资本的再开发

人力资本再开发指的是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医疗保健投入。一方面企业需要为员工创造舒适、宽松的工作环境,保证员工工作的顺心;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保证员工的医疗保健。因为工作而使得员工疲惫不堪,或身体健康受到影响是得不偿失的。企业应当为员工缴纳一定比例的医疗保险,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

四、结语

从企业经营规律中可以看出,在资本的转换与增殖过程中,人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人是联系有形资本与无形资本的纽带,是工业资本、金融资本与商业资本相互转化的动力。任何企业,其决策者必须把人才培养列入战略经营和长远投资计划,加大人才开发的力度,把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层面与企业竞争优势获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浑然一体的核心竞争力模式,把招聘、培训与发展、员工晋升与授权、企业文化、薪金等都结合在一起,从根本上改变人力资源管理的不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不规范的状况,才能真正构建出企业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凤林.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