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治十篇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治十篇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6:54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治篇1

(1.辽宁省黑山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21400;2.辽宁省黑山县动物检疫站121400)

1猪肺疫?

本病可对养猪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患猪体温升高,一般不超过41.5℃;咳嗽,常由口鼻流出泡沫样液体,呼吸促迫,呈犬坐姿势;颈部的咽喉区域常肿胀,可见该处高热红肿;耳、颈及腋部皮肤有出血点,按之不褪色。?

本病潜伏期为1~3天,有时可达5~15天。最急性型突然死亡,看不到临床症状。亚急性型病程稍长,体温41℃左右,食欲废绝,卧地不起,呼吸困难,有时呈犬坐姿势,咽喉发热肿胀,口流泡沫,发绀、皮肤出现红斑,1~2天死亡。慢性型为慢性肺炎和慢性胃肠炎,病猪表现持续性咳嗽与呼吸困难,鼻流脓性分泌物,进行性营养不良、消瘦、下痢,最后衰竭死亡。?

药物治疗可用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九一四和磺胺类药物等,但必须在发病早期用药。猪肺疫的病原菌主要有a型和B型,两者无交叉免疫,同时接种两种血清型的疫苗。仔猪40~50日龄后用a型猪肺疫疫苗(菌种731株)t和B型猪肺疫病苗(菌种eQ630株),用铝胶生理盐水溶解后头仔猪注射1头份,种猪每年接种2次,每头注射2头份。可与猪丹毒疫苗混合接种。?

2猪霉形体肺炎?

猪霉形体肺炎又称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发的一种慢性肺炎,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

本病的潜伏期为7~15天,主要症状为咳嗽、气喘。在早、晚或夜间突然驱赶,则症状明显。病初轻咳,继而呈现痉挛性痛咳。患病中期出现喘气症状,腹式呼吸,每分钟达80~100次;后期呼吸深而慢,张口呼吸,站立或犬坐,最终窒息死亡。慢性病程很长,可达2~3个月以上,开始食欲变化不明显,随病程的加重,减食或不食。身体瘦弱,生长发育停滞。?

为了保护猪群不受喘气病的侵害,需要及早对仔猪进行免疫接种。在仔猪感染支原体前就要进行免疫,这时诱发的免疫保护效果会很好,而且保护时间会很长。由于无法预测仔猪在何时会受到感染,所以仔猪出生后,就应尽早进行预防接种。另外,早期进行免疫接种要考虑到母源抗体对疫苗产生的不良影响。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的抵抗力。购进猪实行隔离观察,严格检疫,防止传染本病。坚持自繁自养,减少猪的流动。病情严重的患猪前期将土霉素油剂与卡那霉素交替使用,效果较好,猪喘平、四环素、金霉素也有一定疗效。?

3猪流行性感冒?

本病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常突然发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原为猪a型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猪和带毒猪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对一般消毒药物敏感,对日光和热的抵抗力较弱。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可发生,部分地区架子猪发病率高,经产母猪、仔猪发病率低。病毒经呼吸道吸入后,在易感猪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内繁殖,很快发病并向外界排毒。往往2~3天即可传播全群,多呈地方性流行。但有时可呈跨地区的暴发大流行。本病发生和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春夏秋的季节之交,特别是天气骤变、忽冷忽热时最易发生,部分地区5~9月份为高发季节。?

本病潜伏期平均为4天,呈急性经过,患猪发病突然,体温可高达41℃;食欲废绝,精神萎顿,喜卧,四肢有痛感,步态不稳,流清水样鼻液,咳嗽,呼吸加快,病猪多在1周左右康复,死亡率低。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常可继发感染肺炎、胸膜炎、弓形体、附红细胞体、链球菌等,则死亡率增高。?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治篇2

关键词肺功能检查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肺功能检查是一种物理检查方法,对身体无任何损伤,无痛苦和不适。肺功能检查具有敏感度高、重复检测方便和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1]。肺功能检查是临床上胸、肺疾病诊断、严重度评估、治疗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检查内容,广泛应用于呼吸内科、外科、麻醉科、儿科、流行病学、潜水及航天医学等领域[2]。肺功能检查可以协助临床诊断,是一些肺部疾患的早期诊断手段外科胸腹部手术病人术前肺功能测定有助于评估外科手术耐受力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判断手术完全性。肺功能检查项目大致有肺通气功能、肺换气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气道阻力、运动心肺功能等检查。未开展肺功能检查时期,我们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胸部X线及Ct检查来诊断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确诊率低、漏诊和误诊率高,咳嗽变异性哮喘更是无法确诊以致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对于外科胸腹部手术病人,我们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胸部X线或Ct检查来判断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其结果常常事与愿违,有时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甚至引起医患纠纷。开展肺功能检查以来我院慢阻肺、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漏诊和误诊率明显减少、确诊率大大提高;外科胸腹部手术能做到有的放失,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使我院的诊疗水平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分别整理采集我院2003~2005年与2007~2009年呼吸内科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2003~2005年:500例,男258例,女242例,年龄40~78岁;2007~2009年:500例,男255例,女245例,年龄为42~80岁。采集我院儿科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2003~2005年: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5~11岁;2007~2009年: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4~11岁。采集我院外科收治的胸腹部外科手术患者,2003~2005年:100例,男53例,女47例,年龄50~80岁;2007~2009年: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48~80岁。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我院2003~2005年呼吸内科及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慢阻肺、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胸部X线、Ct检查;而对外科胸腹部手术患者也是通过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胸部X线或Ct检查来评估术后肺部并发症的。自从我院2006年引进意大利科时迈肺功能仪,于2007年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我院2007~2009年呼吸内科及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慢阻肺、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以及对外科胸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评估肺功能检查(包括肺通气功能、肺换气功能、激发试验、舒张试验、气道阻力等)已成为常规。

结果

我院2003~2005年呼吸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中慢阻肺的确诊率只有26.9%且这些患者已经为中晚期,早期患者漏诊率几乎为100%,大大阻碍了慢阻肺的防治;呼吸内科及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支气管哮喘的确诊率为35.6%,主要是通过经验性治疗后得出诊断;而咳嗽变异性哮喘漏诊和误诊率几乎为100%;其结果延长了病程及患者的痛苦、浪费了资源。外科胸腹部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9%,导致原本手术非常成功的患者最终因肺部并发症致残甚至失去生命。

我院2007~2009年呼吸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中慢阻肺的确诊率达到97.5%,做到了对慢阻肺我国第三大疾病杀手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通过肺功能检查中的激发试验和舒张实验呼吸内科及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支气管哮喘的确诊率上升为85.6%;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通过肺功能检查中的激发试验确诊率上升为72.9%。外科胸腹部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为8.3%,这大大提高了我院的诊疗业务水平,方便了患者,体现了患者的利益。

讨论

肺功能检测方法是让患者鼻子被夹住,保持用嘴呼吸,尽可能含紧连接传感器的呼吸过滤器口嘴,保证测试过程中不漏气,尽可能配合操作者的口令,即时做呼气和吸气动作尽最大可能吸气,然后以最大力量、最快速度呼出。肺功能检查是无创的,具有敏感度高、重复检测方便和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与X线胸片、Ct等检查相比,肺功能检查更侧重于了解肺部的功能性变化,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1]。肺功能检查对于早期检出肺和呼吸道病变、诊断气道病变的部位、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评估肺部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定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估外科手术耐受力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健康体检、劳动强度和耐受力的评估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等均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2]。据资料显示,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我国致死的常见病因,高居农村人口死亡病因的第1位,城市人口死亡的第3~4位。在广大基层和农村地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疾病是非常常见和多发的慢性疾病,其肺功能损害缓慢但不断恶化,因无相应的检查,故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当病情越来越严重而求医时,其肺功能损害常常已不可逆转,对病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严重的负担。因此应未雨绸缪,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加以重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而肺功能检查将发挥重要作用。我国肺功能的研究和应用已有60多年历史,1961年吴绍青等编著了我国第一部肺功能检查的专著《肺功能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经过许多人的共同努力,推动了我国肺功能检查的开展,促进了医疗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仍然存在对肺功能检查忽视的现象,有些医院甚至对喘息病人从来不作肺功能检查,对胸腹部手术病人术前也不做肺功能检查,术后出现并发症再去找原因,尤其在基层医院普遍。从我院实例来看,在基层医院开展肺功能检查是可行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响应钟南山院士的呼吁把肺功能检查列入常规检查项目。

参考文献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治篇3

徐州医学院门诊部,江苏徐州221009

[摘要]目的为了解高校发热病例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治,防控感染性疾病。方法对2013年1—12月首诊于医学院门诊部的404例发热学生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该组发热病例以中、低度发热为主,大一学生多于大二及大三,且以呼吸及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高发。结论感染是高校发热病例的主要致病因素,应加强探索呼吸系统常见病的发热原因及诊治规律,注意筛查并隔离传染性疾病,防止疾病蔓延。

关键词发热;高校;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中图分类号]R4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9(a)-0153-03

[作者简介]李红(1968-),女,安徽明光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内科诊疗与高校保健工作。

发热是医院门诊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病种繁多,是内科临床诊治的重点及难点。目前由于流感、禽流感、SaRa病例的出现,对学校、集体场所等人群聚集地方发热病例的筛查及诊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的预防并早期诊治发热性病例,及早发现具有流行病学特征的门诊发热病例,现对2013年1—12月间首诊于该高校门诊的404例发热学生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3年度1—12月所有首诊于该高校门诊的发热学生病例。

1.2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判定发热以腋下测量体温升高为标准,测量前排除影响体温测试的各种因素,测量不少于10min以达恒温。正常腋温在36~37℃,若腋温>37℃尤其超过37.2℃,可初步认为发热[1]。其中低热为37.2~38℃,中度热为38.1~39℃,高热为39.1~40℃,>40℃为超高热。

1.3资料收集

所有患者均详细登记个人资料,测体温、问病史、进行体检,必要时选择血尿粪常规、X线摄片或至上级医院做其他相关辅助检查,做出初步诊断,及时治疗;不能诊断的发热待查病例转诊至上级医院,转诊后及时随访,补全后续资料。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版本统计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及构成比进行描述,并采用χ2检验。

2结果

①404例发热学生病例中,女生226例,男生178例,年龄17~28岁,平均20.37岁,以低热及中度热为主,高热较少,超高热仅1例。男女生患病人数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61,p>0.05)。男女患病人数占比及发热程度构成比,见表1。

②首诊于该高校门诊并能够确诊的363例发热病例中,发病原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多,计295例,占总病例数达73.02%,其次依次为急性(胃)肠炎、胃肠型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未发现有传染病暴发情况。因条件所限该校门诊不能确诊的41例病例以‘发热待查’转诊至上级医院。发热患者疾病构成,见表2。

③41例‘发热待查’病例转诊至上级医院后,20例因种种原因失访,另21例经追踪随访获得准确信息,其中仍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计13例,2例肺结核位居第二。具体发热待查病例后续随访情况,见表3。

④404例发热学生病例按年级划分,以大一、大二、大三为多,患病率依次递减。因医学院校专业最后1年均在外实习,五年制专业大四在外见习较多,故大四发热病例明显减少及大五发热病例没有均为情理之中。该校研究生1年级基本在校上课,后期在临床一线较多,故发热病例也较少。发热患者年级分布见表4。

⑤404例发热病例按发病月份划分,以9、10月较多;3、4、5、6月及11、12月相差不多;1、2、7、8月份分别因在校时间长短(寒暑假原因)发热病例数表现出对应的因果关系,即在校时间越长的月份发热病例越多。具体发热患者月份分布,见表5。

3讨论

该校2013年404例发热病例整体情况类似往年,未发现传染病暴发情况。从表4中可以看出,大一、大二、大三病例较多,其中尤以大一新生为多;而在表5中,以9、10月为多。综合表4表5可以看出,秋季为发热疾病比较集中的时期。大一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加之军训,且9月暑热尚存,最易患病,历年如此,已成规律。建议学校各相关部门应及时做好大学新生的健康教育和各项后勤保障,以提高学生防病治病能力。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公众的知识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2],而高校是宣教的最佳场所之一。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治篇4

2017年5月2日是全球第19个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题是“Betterair,BetterBreathing”。为提高哮喘患者及家属对哮喘疾病的认知,帮助哮喘患者规范诊治,从而逐渐走出哮喘阴影,自由呼吸,我院于5月2日—5月7日启动“世界哮喘日”宣传周活动。

一、宣传周活动安排

(一)哮喘知识科普宣传

5月2日—5月7日,医院门诊大厅哮喘知识科普图片展览。

(二)专家专题讲座《儿童哮喘诊治进展及对成人肺功能的影响》

(注:因人员限制,专题讲座仅针对本院医务人员,敬请谅解!)

(三)大型义诊活动

2017年5月6日在我院门诊一楼举行大型主题义诊活动。

大型义诊具体安排:

(一)活动时间:2017年5月6号(周六)上午9:30~11:00

(二)活动地点:余姚市人民医院门诊一楼健康大讲堂

(三)活动安排:现场义诊,另免费提供小儿肺功能检测10名、成人简易肺功能检测20名

(四)义诊号源及预约方式:

本次活动共提供小儿呼吸(哮喘)疾病义诊号80个;成人呼吸

内科疾病义诊号40个。(注:义诊预约不指定专家,就诊现场由工作人员随机安排)

1.现场预约:门诊一楼总服务台

2.电话预约:请拨打xx(本院客服中心)进行预约

(五)专家简介:

吴xx主任医师,现任大内科主任兼呼吸内科主任,宁波市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选,宁波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

擅长呼吸内科疑难杂症;呼吸危重症;介入肺脏病学。

糜xx主任医师,1983年温州医科大学本科毕业,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任儿科主任二十年,现任浙江省儿科分会委员,宁波市儿科分会委员。曾在杭州上海儿科医院专科进修培训,对儿科呼吸,神经,发育,新生儿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魏xx副主任医师,儿科综合病区(儿一)主任。擅长儿科各类常见疾病的诊治,特别是小儿呼吸系统(哮喘)疾病、小儿心理行为疾病的诊治。

符xx副主任医师。擅长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儿童哮喘的诊治。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治篇5

   在呼吸内科轮要二个月了,现把二个月的工作总结如下:

   从临床表现上来看,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我发现,大多数呼吸系统疾病都有咳嗽、咯痰、咯血、胸痛、哮鸣、发热、气急等表现,这些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它们有可能是感冒、支气管炎等轻症的表现,也可能是重症肺炎、肺癌等致命疾病的早期临床症状,如果不进一步检查确诊,很可能就会导致延误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对待呼吸系统的疾病,不能仅凭病人的某一临床症状或体征而想当然地作出临床诊断,而应进一步地进行必要的检查,取得确实可靠的临床资料,通过严谨正确的临床思维,慎重地作出诊断。事实上,呼吸系统疾病病种繁多,但归纳起来可分为感染、肿瘤及结核三类。感染疾病按病原学分又可分为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等,肿瘤主要是肺癌,其它类疾病往往是目前原因不明或目前尝无明确归属的疾病,这些疾病往往都是少见病或是只需了解的疾病。

   在询问病史方面,除了需要掌握问病史的一般方法外,还应该注意学习呼吸系统疾病在问病史方面的特点。呼吸器官强大的代偿功能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之一,如果不对本身缺乏特异性的症状进行详细的了解,就很难对进一步的临床检查及诊断提供有用的资料,所以在问病史时往往满足于病人有什么症状,而忽视了对这些症状的进一步了解,使得临床资料缺乏应有的价值,例如,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大多都有咳嗽这一临床表现,如果仅仅满足于病人有咳嗽这一症状,而不进一步的深究,这种临床资料对于疾病的诊断的作用显然是十分有限的,如果对咳嗽这一症状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弄清咳嗽的时间长短;咳嗽的性质是干咳还是有痰;咳嗽的规律是阵发性还是持续性,是偶发性还是反复发作;其程度是轻还是重;声音的大小、频率的高低;与气候及气节的关系;是否有昼夜节律性;与体位、运动的关系等问题,通过如此的细致的了解后,就会发现,尽管许多疾病都有咳嗽,但各种疾病的咳嗽仍然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发现和认识这些差别,将会为疾病的诊断及进一步检查提供有效的临床资料。

   在治疗方面,由于呼吸系统感染在呼吸科十分常见,因此在呼吸科抗生素的应用十分广泛,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治疗的关键,因此,熟悉和了解常用抗生素的适应症、体内代谢途径、毒副作用,以及联合应用的协同作用、拮抗作用、配伍禁忌的有关知识也是很重要的。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治篇6

【关键词】老年人;重症肺炎;死亡;危险因素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老年肺炎发病率、死亡率高,而老年人自身抵抗力低下、存在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肺部炎症易迁延并急性加重形成重症肺炎。老年重症肺炎死亡率极高,严重危害老年人的生命。本研究收集本院iCU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死亡及存活病例共119例,通过对119例老年重症肺炎病例回顾性研究,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探讨老年重症肺炎诊治方法,以提高老年重症肺炎诊治水平,提高老年人重症肺炎患者生存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iCU119例年龄65以上重症肺炎病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死亡组79例,存活组40例。

1.2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iDSa/atS)的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主要诊断指标:①行机械通气;②出现感染性休克,需用血管活性药物。次要指标;①呼吸频率≥30次/min;②pa02/Fio:≤250;③多肺叶侵润;④意识错乱或定向障碍:⑤尿毒症(血BUn水平≥200mg/L);⑥白细胞减少(白细胞计数

1.3排除标准年龄

i.4方法

1.4.1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按照重症肺炎治疗规范及患者病情进展情况进行治疗,给予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纠正呼衰、维持循环稳定、纠正离子及酸碱失衡、器官保护,对于达到呼吸机治疗标准的患者进行气管插管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

1.4.2观察指标分析对比两组间可能影响预后危险因素:年龄、意识、呼吸频率、血压、血气分析值、胸片结果(有无胸腔积液、单侧或双侧肺部病变)、有无并发多脏器衰竭,所有患者入院后计算氧合指数。

1.4.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死亡组与存活组间可能影响预后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应用X2分析值判定,p

2.结果119例老年重症肺炎存活组与死亡组预后危险因素比较

表1提示患者年龄≥75岁、意识障碍、呼吸频率≥30次/分、血压(SBp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加严重,老年疾病的发病率[2]也越来越高,而肺炎又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呼吸疾病,由于老年人的年龄比较大,所以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有所下降,肺炎已经成为严重威胁老年患者[3]健康的一项疾病。因此对患者的诊断与治疗都非常重要。据有关报[4]道,老年肺炎发病率为老年人患病总数的2.5%~4.0%。我国正处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由于老年人的特殊体质,常合并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其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同于青壮年,有其特殊的表现。老年肺炎特点:(1)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身体状况恶化和基础病加重(如食欲减退、厌食、倦怠、消瘦、精神萎靡、突然意识模糊或障碍等),缺乏特异性,诊断较难,易误诊、漏诊。(2)症状体征不典型。老年人防御功能减退,呼吸系统功能减退,机体反应能力和体温调节功能降低,呼吸系统咳嗽、咳痰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呼吸急促和(或)呼吸困难、咳嗽,或以基础病为表现。(3)合并症多。老年肺炎易迁延、加重为重症肺炎,老年人出现重症肺炎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①老年人呼吸系统屏障及免疫功能衰减,加上有使用多种抗生素史而至多重耐药出现,极容易导致病菌感染难以及时控制;②老年人大多合并多种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CopD等,出现肺部感染后,病情易被基础疾病症状掩盖,进展迅速,严重者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转入iCU时基本已处于疾病终末期,已出现呼吸衰竭、意识障碍、自主呼吸功能不全、严重脓毒血症、休克、心律失常、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并发多器官衰竭,病情重且复杂,使治疗难度更大。本研究提示年龄≥75岁、意识障碍、呼吸频率≥30次/分、血压(SBp

参考文献:

[1]meudelLa,wunderinkRG,anzuetoa,etaLinfectiousDiseasesSociety

0famerica/americanthoracicSocietyconsensusguidelinesonthemanagementof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inadults[J].ClininfectDis,2007,44(2):27-72.

[2]杨艳娟,程德云,李熙霞,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病原菌检出情况与病情评估.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8(12):742-744.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治篇7

【关键词】肺部感染;诊断;治疗结果;老年人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60-01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为老年人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现将我院2005年3月――2007年3月收治的老年人肺部感染7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86例中,男47例,女23例,年龄60-79岁,平均66.5岁,其中60-69岁50例,70岁以上20例。发病因素与季节:受凉及上呼吸道感染53例(75.6%),吸烟引起11例(15.1%),无明显诱因可查7例(9.3%)。起病大多缓慢,隐匿,病程5-35d,平均10.5d。冬春季发病较多,以12月及3月,分别占31例(44.2%)和20例(29.1%),其它季节占19例(26.7%)。

1.2临床表现70例中发热45例(63.9%),咳嗽49例(69.8%),咳痰47例(67.4%),有呼吸困难59例(83.7%),肺部湿罗音29例(41.0%),肺部呼吸音弱23例(32.6%),心悸59例(84.9%),脉搏加快54例(76.7%),心律不齐15例(20.9%),疲乏无力17例(24.4%)精神障碍4例(5.8%),休克2例(2.3%),伴恶心、呕吐27例(38.4%),腹痛腹泻21例(30.2%)。

1.3胸部X线检查全部病例均行X线胸片检查,其中28例呈大片状阴影,占39.5%,42例呈小片状索条状阴影,占60.5%。

1.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4×109/L30例(43.0%),其中中性粒细胞增高45例(63.9%)。血沉增快20例(27.9%)。70例均作痰液培养,致病菌生长43例(61.6%),其中革兰阴性菌30例,以克雷伯氏杆菌、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3例,以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主。

1.5感染类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18例,肺心病并肺部感染11例,肺结核并肺部感染11例,支气管哮喘10例,脑血管病并肺部感染8例,支气管扩张7例,肺脓肿2例,糖尿病并肺部感染2例,肝硬化、慢性肾炎并肺部感染各1例。

1.6诊断情况本组病例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检查,入院时确定诊断60例(86.0%),其余10例均入院1-3d本确诊,早期均误诊为胃肠炎、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肝病等。

1.7治疗与转归本组病例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以抗感染为主,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予以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或左氧氟沙星等治疗,并根据病情予以对症治疗等。结果治愈49例(69.8%),好转15例(20.9%),总有效率为90.7%,病情加重自动出院5例(7.0%),死亡1例(2.3%)。

2讨论

2.1老年人肺部感染的发病多见于冬春季节,且与感冒受凉及上呼吸道感染有关,是常见的诱发因素[1-3]。其发病机制是由于:①老年人呼吸道纤毛运动能力下降,呼吸道分泌物容易积聚,使呼吸道黏膜上皮易受损害;②免疫球蛋白a分泌减少,加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减低,造成呼吸道功能减退;③老年人咽喉反射降低,胃内容物和咽喉分泌物容易吸入气管内,带入病原微生物或理化致病因子而诱发呼吸道疾病;④老年人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糠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在疾病诱发因素的作用外,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尤其是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及肺气肿,长期吸烟常有慢性支气管炎及分泌物增多等,是诱发肺部感染重要病理因素。本组资料显示,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并肺部感染占绝大多数,计59例(83.7%),老年人肺部感染患者起病常隐匿,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部分患者根本无呼吸道症状,而是以其它系统疾病症状为首发。

2.2分析本组病例有以下特点:①老年人肺部感染常存在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中以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肺结核、支气管哮喘多见;②临床表现不典型,本组虽然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但肺部体征不明显,肺部无湿罗音41例(59%),白细胞总数

总之,对老年人肺部感染患者只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时诊断,早期综合治疗才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史青.老年人严重肺部感染68例临床分析[J].贵州医药,2004,28(5):448.

[2]甘赞.老年人肺部感染128例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2004,16(2):144-145.

[3]张清君.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4,9(3):262.

[4]曾凡荣,吴平,马厚勋,等.老年人肺部感染临床特点[J].老年医学与保健,1995,1(1):23-25.

[5]顾玉旗,刘宝勤.老年人肺部感染305例临床分析[J].中原医刊,2004,31(8):33-34.

[6]宋晓玲,刘含章.老年人肺炎95例临床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报),1998,3(6):115-116.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治篇8

【关键词】鼾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pSG监测;呼吸紊乱指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现代睡眠医学和呼吸界关注的重点。其中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是确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金标准,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拟就在我院呼吸科就诊的鼾症患者pSG资料以及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评价pSG在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并对oSaS的一般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总结。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2008年8月间在我院就诊的鼾症患者170例,按照呼吸紊乱指数aHi>5和

1.2方法用Sw-Sm2000C型pSG系统记录一夜脑电、眼电、肌电、口鼻气流、胸腹呼吸运动、血氧饱和度(Sao2)、心电、血压等参数。全部数据均先自动分析再手动复核修正。

1.3判定标准呼吸暂停是指口鼻气流停止≥10s;低通气是指口鼻气流下降50%伴有Sao2下降>4%;呼吸紊乱指数(aHi)>5定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按呼吸紊乱指数(aHi)及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的程度将病情分为3级:轻度:540、Sao2<80%。醒后血压升高15mmHg以上认为有醒后血压升高[1]。

1.4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比及百分率表示。

2结果

2.1一般情况170例受检者男139例,女31例,年龄23~85岁,平均(55.25±12.99)岁,不同年龄患病情况见表1。其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47例(86.47%),23例单纯鼾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男127例(86.39%),女20例(13.61%),男:女为6.35:1。表1不同年龄患者的分布

2.2睡眠呼吸暂停情况147例SaS患者中呼吸暂停最长时间146s,aHi5.36~83.98,平均(34.02±21.36),其中轻度50例(34.01%),中度35例(23.81%),重度62例(42.18%);Sao2最低为40%,呼吸暂停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10%~80%,不同病情的患者Sao2降低严重程度分布见表2。表2不同年龄的病人Sao2降低严重程度分布

2.3醒后血压和心脏异常情况147例患者监测血压、心电情况,发现醒后血压升高者有41例,占27.89%;心脏异常者有88例,占59.86%。不同程度睡眠呼吸障碍发生醒后血压升高和心脏异常情况见表3。各种心脏异常情况在不同程度睡眠呼吸障碍的分布情况见表4。表3不同程度睡眠呼吸障碍发生醒后血压升高和心脏异常情况表4各种心脏异常情况在不同程度

3讨论

睡眠呼吸障碍,尤其是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具有潜在危险的常见疾患。据文献报道,人群患病率高达2%~4%[2]。本组170例受试的鼾症者中,发现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47例,占86.47%。其中男性构成比显著高于女性,与国内外相关报道中男性较女性常见的结论相似。有研究结果表明[1],30~70岁是发病的高发年龄,70岁以上患病率下降。本组147例oSaS患者中高发年龄段50~59岁,其次为40~49岁和60~69岁,而40岁以下以及70岁以上患病构成比则相对较小。本组oSaS病人中无论是暂停指数还是缺氧情况,重度患者较轻、中度患者显著增多,但从表1和表2分析可知:不论轻度还是中重度oSaS患者,其患病年龄的高峰期均分布在40~70岁之间。由于夜间睡眠期间反复出现的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导致的动脉Sao2下降和组织缺氧,被绝大部分学者认为是引起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性格改变等一系列症状的直接原因。而重度患者更趋向于发生上述病理生理改变[3]。睡眠呼吸障碍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低氧血症,由此引发多系统器官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已观察到与其相关的、主要的心血管事件是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功能衰竭、心脏缺血性发作及急性心肌梗死等[4]。低氧血症时心律、心率、血压和心搏量的变化可能使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增加了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但这种因果关系尚缺乏能够排除心血管疾病易患因素、质控良好的临床试验研究证实[5]。可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可以认为,对睡眠呼吸障碍的早期认知和治疗将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6]。本研究表明睡眠呼吸障碍患者中27.89%有明显的醒后血压升高。这部分患者的血压在白天并不一定高,但睡眠时或醒后血压升高更明显,且往往口服降压药物时疗效极不稳定[7]。同时研究也表明,本组睡眠呼吸障碍合并心律失常等心脏异常比率高达59.86%,其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鼾症者。可能由于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患者呼吸暂停后出现的血氧饱和度降低、心脏冠脉系统血管痉挛、急性心肌缺血有密切关系[8]。能够确认睡眠障碍患者aHi指数越高,呼吸暂停时间越长,血氧饱和度下降越明显,缺氧越严重,心律失常就越严重,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和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有密切的相关性[9],本研究也得到同样的结果。对这类患者是否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何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值得临床研究的问题。所以在临床中观察到有睡眠障碍疾病合并有高血压、心律失常时的治疗,一定在治疗睡眠障碍的基础上,再同时治疗与其同时存在的高血压、心律失常,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有些病人进行了Cpap和Bipap通气治疗,其合并的高血压、心律失常可以大大减轻甚至完全消失[10]。

综上所述,pSG监测可以从呼吸、心血管、脑电及睡眠效率等多个方面了解病人多器官系统情况,目前仍然被认为是诊断oSaS的金标准,其对早期发现潜在病变,综合评价病情进展,帮助临床制定更全面的治疗措施有重要意义[11]。

参考文献

1黄席珍.睡眠呼吸暂停诊治进展与国内16年来的经验.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8):463-465.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草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4):195.

3王玮,康健,王秋月,等.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与不合并oSaS患者夜间血氧及睡眠结构的比较.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107-109.

4吴学勤,张世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律失常.临床心血管杂志,2001,17:191-192.

5陈白屏,程显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心血管的影响.中华内科杂志,1995,34:420-422.

6张海澄.应用心电监测技术初筛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心电学杂志,2004,2:114-118.

7吴学勤,叶非常,梅桢峰,等.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心律失常机制探讨.现代诊断与治疗,2000,11:231-232.

8张健,惠汝华,裴卫东,等.高血压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血压昼夜节律研究.中华血管病杂志,2000,28:38-40.

9崔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夜间及白日血压增高的机制.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9,19:57-58.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治篇9

系统/疾病

主要内容

要点

一、呼吸系统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概述

(2)临床表现和病程分期

(3)治疗和预防

(二)支气管哮喘

(1)概述

(2)临床表现

(3)诊断

(三)肺结核

(1)临床表现

(2)临床类型

(3)治疗原则

(四)肺癌

(1)病理分类

(2)临床表现

 

四、女性生殖系统

(一)妊娠与分娩

(1)妊娠诊断

(2)影响分娩的因素

(3)分娩的临床经过

(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1)分类

(2)诊断

(3)处理原则

(三)产后出血

(1)病因

(2)诊断

(3)处理原则

(4)预防

(四)产褥感染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

(4)处理原则

(五)子宫颈癌

(1)病因

(2)临床分期

(3)临床表现

(4)诊断

(六)子宫肌瘤

(1)分类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血液系统

(一)造血系统疾病

(1)概念

(2)分类

(3)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4)诊断

(5)治疗原则

(二)输血

1.合理输血

(1)输注血液成分的优点

(2)常用血液成分的特性

(3)合理输血的原则

(4)输血适应证

(5)血液保护

2.安全输血

(1)输血基本程序

(2)输血不良反应

六、内分泌系统

(一)总论

(1)概念

(2)病因及诊断

(3)治疗原则

(二)糖尿病

(1)定义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分型

(4)综合防治原则

七、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疾病概论

(1)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病因

(2)常见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八、运动系统

骨折

(1)临床表现

(2)X线表现

(3)急救目的和急救固定的目的

(4)治疗原则

九、儿科疾病

(一)感染性疾病

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猩红热)

(1)常见呼吸道发疹性疾病的病因

(2)各种皮疹特点和出疹规律

(3)常见并发症

(4)治疗与预防

(二)小儿结核病

原发型肺结核

(1)临床表现

(2)诊断

(3)治疗

(三)消化系统疾病

小儿腹泻病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四)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肺炎

(1)肺炎的分类

(2)急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3)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临床表现

(五)心血管系统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概述

(1)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2)几种常见先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十、传染病

(一)病毒性肝炎

(1)病原分型

(2)临床分型

(3)甲、乙型肝炎的血清学诊断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1)临床表现

(2)诊断与鉴别诊断

(3)治疗原则

(三)伤寒

(1)临床表现

(2)诊断与鉴别诊断

(3)治疗原则

(四)肾综合征出血热

(1)病原分型

(2)临床表现分期

(3)诊断依据

(五)细菌性痢疾

(1)病原

(2)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

(3)粪便检查特点

(4)诊断依据

(六)霍乱

(1)临床表现

(2)诊断与鉴别诊断

(3)治疗原则

(七)疟疾

(1)疟原虫生活史

(2)典型间日疟的临床表现

(3)诊断依据

(4)主要预防措施

(八)日本血吸虫病

(1)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2)诊断依据

(3)病原治疗

(4)主要预防措施

(九)艾滋病

(1)病原学

(2)传染途径

(3)临床表现

(4)诊断

十一、性传播疾病

(一)淋病

(1)病原体及传播途径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

(二)梅毒

(1)病因

(2)分期及临床表现

(3)诊断及治疗

十二、其他

(一)无菌技术

(1)灭菌、消毒概念和方法

(2)手术中的无菌原则

(二)急性中毒

(1)中毒的概念

(2)病因

(3)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治篇10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临床特点;确诊率;漏诊率;误诊率

急性肺栓塞(ape)是由于内源性、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者肺动脉的分支,从而使得局部肺组织缺血缺氧造成气体交换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ape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因为其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故而漏诊率、误诊率也相当高,治疗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使得死亡率也与日俱增。本次研究旨在对22例ape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及早确诊,尽早治疗,降低死亡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住院的ape患者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23~61岁,平均55.6岁。有术后卧床病史的占31.3%,脑血管病史的占25.7%,呼吸系统病史的占13.2%,心血管系统病史的占11.0%,还包括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史等。

1.2方法患者急诊入住后,均采取心电图、彩色超声、胸部Ct及其他辅助检查确诊。将22例ape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12例,单纯依照临床表现、心电图、D-二聚体、血气分析及胸部X片诊断,另一组为观察组10例,加以胸部螺旋Ct辅助诊断。观察两组的阳性检出率以及确诊、漏诊和误诊率(如表1所示)。

1.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以n(%)表示、经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

2结果

两组临床表现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胸部螺旋Ct的阳性检出率远远超过胸部X片,观察组的确诊、漏诊以及误诊率与对照组比较,p

3讨论

近年来,我国急诊上常见急性肺栓塞,而且与日俱增,因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漏诊率、误诊率相当高,死亡率也随之升高。本研究表明,急性肺栓塞的常见危险因素是手术后长期卧床,可能和血管内皮受损、术后活动量减少使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1]。除此外,还包含有肺炎、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房颤、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这些疾病都有血液高凝状态、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容易促使pte发生。但是临床上并不常见典型的“三联征”,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相当一部分pte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而突发急性肺心病,甚至猝死。不过大多数仍然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来诊。故而对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闷应考虑急性肺栓塞的可能性,要保持高度警惕。还有的患者呼吸困难伴有咳嗽咳痰、发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以及胸片肺纹理增高、肺部浸润影,就会被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本研究发现pte患者心电图常见t波倒置、非特异性St-t改变,SiQⅢtⅢ,相当一部分患者还伴有心肌酶增高,因此易被误诊为冠心病;患者若是因脑缺血缺氧,导致头晕、晕厥、甚至昏迷,就会被误诊为脑血管疾病。因此,对于急诊医生来说,要时刻考虑到pte的可能性,才能进一步行胸部Ct或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本次实验结果显示患者往往存在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考虑可能与缺氧造成过度换气有关,“解立新”的研究指出,当肺血管床阻塞15%~20%就可使氧分压低于80mmHg[2],这有助于pte的诊断。本次研究还发现所有患者D-二聚体均升高,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但其特异性差,很多疾病如感染、妊娠、休克、心梗、手术都可出现,因此还需结合胸部Ct或肺动脉造影。pte的死亡率很高,治疗应及时有效,给予吸氧、止痛、改善心肺功能,最重要的是行抗凝溶栓治疗,如肝素、低分子肝素、尿激酶等应用,监测aptt、血小板,使其达到1.5~2.5倍,有研究显示,尽早采取抗凝溶栓治疗,可使死亡率明显下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