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十篇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十篇

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3:26

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篇1

关键词:能源;舆情;传播

本文通过对2015年以来监测到的网络舆情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其中的传播规律和传播路径与之前发生了变化。笔者总结了2015年至2016年能源行业的网络舆情,从中选出5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出其中的变化规律。

一、网络舆情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历史网络舆情监测资料,本文选取“大唐计提减值准备预计减立31亿元”“内蒙古煤化工企业偷排污水”“重庆金佛山水利工程山体坍塌”“西安南郊变电站爆炸”和“河北一农业改造项目未用指定高价设备,电力公司拒供电”5个事件进行分析。事件舆情量的统计来自于网络媒体、贴吧、博客及微博数据。其中,论坛、贴吧评论和微博评论未计算在内。网络舆情总量分析结果如下:(一)微博是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阵地网络舆情总量包含微博、媒体、贴吧、博客等舆情量,不包含评论数据。根据舆情量统计发现,微博是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阵地。在5个事件中,微博舆情量平均占比为48.32%,其中,“西安变电站爆炸事件”的微博舆情量比重最高,达64.51%,其次是“煤化工企业偷排污水事件”,微博舆情量也在50%以上(如表1)。(二)微信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利用有序聚类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划分5个事件的舆情传播阶段。除“煤化工企业偷排污水事件”的传播时间较长外,其他4个事件的舆情传播在一个周内就进入缓解期,传播时间较短。网络舆情传播阶段分为潜伏期、发生期、爆发期、喧嚣期、缓解期、反复期和长尾期。对比历史数据,网络舆情的各传播阶段之间界线越来越模糊,时间间隔逐渐缩短(如表2)。“煤化工企业偷排污水事件”和“西安变电站爆炸事件”的总舆情量比较大,网民关注度比较高。突发性、污染环境、波及面积大等的事件容易引起网民的关注。(三)潜伏期大幅缩短,呈现消失倾向5个事件中,4个事件的舆情传播潜伏期均在1天以内,尤其是“西安变电站爆炸事件”,事件刚一发生,网民随即就将事件在新浪微博上,说明网民对网络传播媒介越来越重视。网民比较关注的民生问题、环境问题、安全问题、金融等在网络上的曝光率相对较高、也比较迅速(如表3)(四)网络舆情传播24小时内进入爆发期5个事件中,有4个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在24小时内就进入爆发期,“大唐计提减值事件”“金佛山水利工程坍塌事件”和“西安变电站爆炸事件”在网络上曝光后,舆情量迅速(发生期仅有1小时左右)进入爆发期。事件目击者或受影响对象的特征是影响舆情事件传播范围的关键因素。对于“西安变电站爆炸事件”,事件发生不久,舆情量就迅速上升,远高于其他事件的舆情量,并于第2个小时进入爆发期,该事件在第1天舆情总量就高达1337条(不含转发量和评论),若考虑转发量,舆情量则上万条。“西安变电站爆炸事件”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关注人数,一方面是因为事件本身影响大,另一方面事发地点在几所大学附近,相比其他群体,大学生更擅长运用网络进行舆情传播。通过对比发现,事件影响程度相近的“金佛水利工程坍塌事件”的舆情量却远低于该事件。媒体是影响网络舆情速度的重要因素。5个事件中,仅有“煤化工企业偷排污水事件”的舆情第2天才进入爆发期。其他4个事件,媒体介入时间均比较早,微博等其他媒介介入时间比较同步,舆情量很快达到高峰;而对于“煤化工企业偷排污水事件”,媒体在第40个小时开始报道此事,在此之前舆情量很少,报道5个小时之后达到舆情量高峰,且微博舆情量也迅速激增。通过建立舆情量与媒体(哑变量)的动态时间序列模型,观察媒体对舆情的关系。首先对舆情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发现,舆情量是平稳非白噪声序列,不存在周期性、季节性或趋势性因素。根据舆情量与媒体的回归结果,舆情与媒体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媒体的回归系数值为27.93,然后采用BiC值选择p和q的取值,不同p和q的取值对应的BiC值如图1:通过图1可以看到,p为1,q为12时,BiC值最小,此时模型为aRma(1,12),残差的白噪声检验p值为0.9963(LB),模型效果比较显著。舆情量与媒体(哑变量)的动态时间序列模型如下:percep1t=-1.26+27.93*mediat+0.45*percep1(t-1)+εt-0.044ε(t-1)+0.063ε(t-2)-0.17ε(t-3)+0.17*ε(t-4)+0.14*ε(t-5)+0.0823*ε(t-6)-0.019*ε(t-7)+0.018*ε(t-8)-0.094*ε(t-9)+0.054*ε(t-10)-0.41*ε(t-11)-0.59*ε(t-12)其中,percep1t表示舆情量,mediat表示媒体,媒体对舆情量影响的检验p值为8.43e-06。(五)涉事企业的表现是舆情传播进程的决定性因素在“金佛山水利工程坍塌事件”和“西安变电站爆炸事件”中,涉事企业在第一时间积极采取措施缩小事件的波及范围,减少损失,所以负面舆情量比较少,舆情量下降速度较快。“金佛山水利工程坍塌事件”舆情传播在第3天就进入衰退期;“西安变电站爆炸事件”发生后,变电站经过抢修,在第13小时99%的区域已恢复供电,相比第一天(1377条),第2天的舆情量(209条)大幅下降。由于又有消息披露,变电站爆炸对附近三星生产厂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舆情传播的过渡期持续了4天,于第5天进入衰退期。在“煤化工企业偷排污水事件”中,自该事件在网上曝光后,第2天多伦县公安局以污水是否对土地造成影响为由介入调查,舆情量迅速上升;第3天,多伦县政府公布调查结果并控制相关责任人,同日,舆情量达到最高;第4天之后,舆情量开始下降;第7天,有媒体披露,环保部门巡视煤化工企业12次,而该企业一直采取无视态度,再次被推向了舆论高点,且负面舆论越来越多;直至第11天,企业才采取措施,大唐国际责令煤化工企业停产整改。据了解,煤化工企业亏损比较严重,且在此时间段,大唐国际正在与其他企业商谈并购煤化工企业事件,结果失败,最后,于次月1日,以1元的价格出售给了母公司。

二、网络舆情演化机制

以“西安变电站爆炸事件”在微博中的传播情况作为研究对象。(一)典型网络传播机制模型eR模型是随机网络模型,给定n个节点,没有边,以概率p连接任意一对节点,节点的度数服从均值为λ的泊松分布。小世界模型是为了描述一个局部有序系统到一个随机网络的转移过程而提出的,是始于一个具有n个节点的一维网络,网络节点与最近的邻接点和次邻接点相连接,然后每条边以概率p重新连接。无标度网络模型具有稳健性、脆弱性,存在中枢节点,以及度呈幂律分布。(二)舆情传播遵循无标度网络模型因数据采集比较困难,所以选取了“西安变电站爆炸事件”部分时间点的微博转发数据,转发量数据共1147条,涉及1174个用户,即传播节点1174个,边1147条。采用Gephi软件,将“西安变电站爆炸事件”在微博中的传播途径以可视化方式展现出来,如图2。

三、微博V认证用户、微博达人等对舆情传播发挥了很大作用

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篇2

一、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建设的迫切性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舆论传播渠道日益多样,社会舆论传播呈现多层次、多元化态势。互联网已成为社会生活中表达民意、畅通民情、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网络舆论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须直接开辟舆论引导的新领域、主战场。

(一)社会舆论的重要来源

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之间少有联系,单个事件的影响范围有限;在网络时代,信息传递是即时、网状、海量、互动的,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信息传播十分迅速。手机、网络等技术平台具有自主性、隐蔽性、互动性、开放性、多元性和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等特点,敏感的社会问题一旦在网上出现,便能迅速地形成舆论焦点,引发社会关注,影响社会稳定,这就使得舆论引导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加。而且,网络舆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许多社会舆论都是由网上发酵演变而成的。

(二)社会情绪的释放出口

当前,社会转型使利益群体逐渐显性化,冲突和矛盾不断凸显。社会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增多,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相关,更与利益关系严重失衡、有效的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机制严重缺位相关。相关部门如果对社会矛盾处置不当或对由此引发的社会情绪的释放引导迟滞,就容易使一些网民产生非理性的情绪,引发。现实情况一再说明,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有一个让人们情绪得以宣泄的出口,社会利益诉求和表达需要“出气口”,需要“减压阀”,互联网的自由开放,为社会情绪的释放找到了一个出口。

(三)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交流、交融、交锋的重要平台,谁能让自己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进入网民的头脑,谁就容易掌握话语主导权并引导网民的价值取向。各种思想观点都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阵地”,并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影响。多种观点的交锋和激荡,使相同或相近立场的受众形成各自的“圈子”,使思想状态进一步呈现出“裂变”态势。网络舆论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为确保主流文化、主流媒体、主流意见在舆论引导中占据权威地位的必要性在增加、难度在加大。

(四)民意民智的汇聚渠道

网络的巨大影响早已透过社会,渗透到政治层面。从地方官员到中央最高领导,中国官员越来越重视互联网与新媒体,并将其作为了解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2008年总书记与网友在线交流彰显出了我国最高领导层在信息时代对待民意的态度以及执政风格的更加开放和自信。总书记此举为中国各级官员做出了表率。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官员利用互联网了解民意,汇集民智,从而更进一步推动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和执政的风格开放以及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加速。

二、互联网时代我国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网络舆论引导管理主体有待明确

从我国现阶段网络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管理部门多达十余家,有信息产业部门、新闻部门、文化部门、工商部门、公安机关等。由于管理部门众多,彼此之间职责交叉、权限不清、分工不明,因而存在着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缺乏合力的现象,好像是齐抓共管,实际上很难形成合力,不利于提高效率。正是因为管理部门众多,造成没有真正的管理和引导主体,没有统一的协调和行动,无法适应网络舆论迅速形成和传播的特点,也就很难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的引导。

(二)网络舆论引导管理理念有待转变

部分政府部门、行政机关和企业不重视网络舆情,在一些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往往采取信息隐瞒的做法,这就反映了其对公众知情权的漠视和对舆论引导工作的忽视。同时,对网络舆论的特点和规律也缺乏足够的把握,因而在管理中往往重“管住”,轻“预防’。强调“管住”的多,对如何促进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研究的少。重视已出现问题的解决,轻视预见性、前瞻性的预防。常常是疲于应对,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出了问题才想办法,更多的满足于不出问题。对新技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问题缺乏预见性,没有建立起网上舆情研判机制。而且,由于网络舆论传播速度快、影响大、控制难,一些部门还存在着畏难情绪,在工作中存在应付、只要不出问题就行的思想。

(三)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建设有待提升

队伍建设是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保障。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不但需要懂技术的专业人才,更需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业务素质的人才队伍。然而,目前网络舆论管理部门从业人员会经常低估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和传播主体的理解承受能力,反应迟缓,被动应对,缺乏责任意识,对已经形成社会热点、焦点的问题和事件,应该解释的不去解释;对于经调查属实的消息,不能及时通过媒体公开报道处理结果,消除不良影响;对经调查存在不实之处的消息,也不能及时地向全社会通报事实真相,还事实本来面目,因而导致网络舆论“暴政”频发,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无序状态。

(四)网络舆论引导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现阶段,对网络舆论引导的方式往往不适应网络舆论传播方式的客观需要。一是还采用对传统媒体的老办法,下发文件进行规范、按属地进行管理、按部门进行分工等。但是,网络舆论的特点不同于传统媒体,它的主体自由而分散、传播渠道多元而共生、内容散乱而复杂,网络舆论的这些特征极大地影响了网络舆论的形成与演进,造成了网络舆论的新闻源头不可控、网络舆论快速转化不可控、网络舆论分散性与多元化不可控、网络舆论极易出现被放大而难控的局面。二是现行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模式仍以静态舆论事后处置管理方式为主,不适应网络舆论传播动态方式的客观需要。

(五)网络舆论引导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相对于互联网产业的突飞猛进,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使有些网络公关公司、、分裂组织及个人的非法行为扰乱了网络舆论秩序,甚至威胁到社会稳定。对于网民,缺少网络主体资格的管理法规使别有用心之人、、分裂组织在网络上有可乘之机;对于网站,缺少网站监管责任和义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网站对侵权行为、侵犯国家利益行为的治理不到位;网络舆论监管也缺少具体界定公民隐私范围、国家利益范围的法规,造成对滥用自由表达权,随意威胁、中伤、诽谤、侮辱他人的行为及触犯国家利益的行为查处不力的后果。

三、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柔性管理原则

美国传播学者提出的“弱效果理论”认为:“宣传可以强化公众原来的偏好,但是并没有、而且可能也不能够,改变它们。“鉴于此,应该进一步改进硬性管理方法的同时更多地通过柔性手段来管理媒体,研究运用新闻语言,遵循媒体规律,潜移默化地影响媒体,以实现宣传目标。特别是由党和政府主管的主流媒体,更要尊重传媒规律,改革话语符号系统,调整言说方式,提高新闻业务水平,提供更多高品质的分析性新闻,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主流媒体的竞争力,承担起主流媒体本应肩负的引导舆论、教育民众、服务人民的重任。

(二)第一时间原则

正面的声音如果跟不上,负面信息就会乘虚而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党和政府主管的网络媒体要利用网络传播快捷的特点,及时与相关部门主动沟通,在第一时间权威信息,做到关键时候不“失语”。同时,针对网民最关心、质疑最多的问题,或请专家学者解答;或请相关部门直接与网民对话交流。总之,网络媒体应通过准确、客观、全面的报道来满足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消除可能产生负面舆论热点的信息盲点。

(三)主流引导原则

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具有的心理。比如有些网民经常会盲目附和多数人的观点,而不会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即便有少数网民表达出了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受到其他网民的群起反对,强势的声音逐渐成为主流意见,最终可能导致网络舆论发展走向极端。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培养网络发言人、网络评论员、网络论坛版主、名博客博主等“舆论领袖”,强化其正向引导力。尤其是当受众面对大量的无法分辨真伪的网络信息和一些偏颇的极端言论时,就更加需要“舆论领袖”来分析解惑,强化主流舆论,争取中性舆论,孤立不良言论,从而避免网民盲目跟从他人意见,使多数网民在“舆论领袖”的正确引导下,达到网络舆论引导的最佳效果。

(四)疏堵结合原则

网络信息的爆炸性增长极易导致信息失控,使大量虚假性、非理性信息充斥网络,不仅会误导网络舆论导向,而且会给对社会及其文化的正常发展带来负面效应。因此,对网络舆论的把关至关重要。基于网络媒体的新特点,舆论把关应当讲究方式方法。要从过去的“严把关”到现在的“巧指路”,从过去决定人们“看什么”到现在教人们“怎么看”;从过去以“堵截”为主,即把守好进入网络媒体的“入口”,对错误的舆论采取堵塞和封杀的方式,到现在的以“疏导”为主,即立足于平等对话和协商,与网民进行互动的心灵交流,在充分尊重人们言论自由、允许各种不同观点和意见发表的同时进行积极的疏导,实现疏堵结合。

四、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把握网络舆情规律,建立网上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

网络舆论的出现和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是能够预测和把握的。因此,我们必须变被动为主动,摒弃“重管住、轻预防”的做法。凡是网上出现舆论敏感问题,首先是有相关事件发生,然后是媒体介入,再次才是网络的放大和二次传播。因此,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网络舆情汇集报送分析工作,对网络舆情的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大胆研判,及时发现一些敏感性、倾向性的问题,为领导和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掌握民情、果断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及时杜绝和防范一些网络炒作事件,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二)加强主流媒体网站建设,增强政府正面引导舆论的能力

把传统媒体网站、政府新闻网站等主流媒体网站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形成网络舆论引导的合力。由于主要新闻媒体在社会和公众中有较高的媒介公信力,当人们在网上要获得新闻信息时,总是把传统媒体网站、有影响力的新闻网站和重要的门户网站作为主要甚至是首要的选择。因此,主流媒体既是维护公民知情权的重要社会力量,发挥着信息传播主渠道的作用,同时也是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排头兵。因此,要建设一批政府管得住、网民信得过的主流媒体网站,以较大的规模和影响力在网络舆论中做好引导工作。政府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为其提供新闻上的优先权,促进有影响的网站与传统媒体的合作,以增强信息互通,形成舆论联动,确保网络舆论引导的合力。

(三)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提高政府网络舆论的应对能力

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我国各级政府顺应网络发展,应对网络挑战的必然产物。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旨在通过网络即时、主动、准确地权威信息,尽快澄清虚假、不完整信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尽管一般认为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是传统新闻发言人在网络上的延伸,但网络发言人应具备的素质则不局限在技术意义延伸上。网络舆情的复杂性、信息的海量性、网络镜像的放大特点等都对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讲官话套话、避免成为信息的“二传手”,掌握政府部门的相关业务,熟悉网络的运作规律,能够准确地把信息出去并取得最佳传播效果。

(四)构建技术管控体系,强化网络引导的技术保障

技术是网络管理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各类网络研判分析软件,可以将无序复杂的网络信息变为有序鲜明的网络舆情。建设一个网络舆论前期的采集分析系统,就是要在网络舆论还没有形成或即将形成前,通过对重点网站的信息进行分析,了解网民的基本动态;要完善网上信息实时监测和跟踪系统,发现情况及时处理,积极构建网络信息路由、路径控制系统,不断完善网络信息源控制、追溯和查究机制。要结合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网络舆论分析反馈,从中找出有害信息分布的规律、栏目、网站、重点时段和重点地址段,根据有害信息的蔓延规律和分布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封堵,做到危机舆论以预警、监控为主,并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主动出击。

(五)建立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提升网络舆论引导的时效

根据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突发事件往往是网络舆论形成的源头。因此,必须重视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一旦突发事件发生,首先,要利用重点网站在第一时间有效信息,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其次,要发挥网络优势,不断跟进,不间断进行报道,保持权威信息地位。政府网络舆论发言人必须及时到位,掌握事件的全面情况,及时准确地信息,以在突发事件新闻中占有先机,为舆论发展确定方向,提高舆论引导的效力;第三,要建立与网民自由交流互动的平台,借此为网民解疑答惑,接受网民咨询,消除误解,化解矛盾,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篇3

关键词:电子政务;网络舆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3013805

人类步入21世纪,e时代也随之应运而生,e时代的诞生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推广而变得更有意义。网络的功能和网络信息内容急剧变化,网络已不局限于作为提供信息交流和信息服务的平台,而演化成了拥有强大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动员力的重要新闻传播工具,其自由与迅速的特点,使得网络舆论的形成空间和发展速度空前。当今社会处于网络舆论事件瞬时爆发的大时代背景下,这对社会心理、民众情绪产生了极大的干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同时也对政府对公众网络舆论的控制、协调和引导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注重网络舆论管理的科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尤其是突发舆论事件的应急处理,是政府制定管理机制的重点,这一重点逐渐受到,并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本文选择网络舆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为研究对象,从网络舆论的传播机理入手,探讨网络舆论和突发舆论事件管理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网络舆论应急管理研究回顾

国内外研究者对“舆论”的定义各有侧重,综合起来可将舆论简单定义为:“公众表达对公共事务的一种较为一致的看法。”突发舆论事件是现今互联网传播中值得关注的一大热点现象,其本身所具备的不可预测性、敏感性及影响力大的特点,通过网络的高速高效传播,使得其难以控制的特性也变得尤为突出。如何科学合理的管理网络突发舆论事件,国内外针对这一复杂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国外网络舆论管理的主要方式

网络作为一种电子媒介归属于传统的广播电视的范畴之列,目前包括美国、法国在内的国家都认定这一主流划分方式[1]。对网络舆论的管理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通过政府立法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性规范网络舆论;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对网络舆论进行控制筛选,对网络的信息传播实时追踪和监测;行业自身提高自律意识,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奖励网络公司的良好表现。如美国在1998年出台《网络免税法》,对自律较好的网络商给予两年免征新税的待遇。

可以认为,国外的网络舆论管理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方式,两者互相补充,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其对于网络舆论归属的划分界限并不十分明晰,将其置于传统媒介的管理体系之下,不能很好地应对网络高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缺乏一定的独立性。

(二)国内网络舆论管理的主要方式

国内对于网络舆论,特别是网络突发舆论事件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但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仍然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主要对网络舆论的特性及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方面进行了相关内容的探讨。

刘鹏飞、周培源[2]认为,互联网已经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源头,通过网络曝光的热点事件接近2/3,重大突发事件在事发当天发酵的超过半数。互联网话题集聚能力明显增强,虚拟与现实社会互动的影响力提升,并且常常给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造成舆情应对压力。梅松[3]则指出了当前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即在网络运行方面,政府行政部门多头管理;在网络舆情预警方面,政府分析与判断缺乏针对性;在处置不良网络舆情方面,凸显法律法规不足;在整体协调方面,部门间联动机制不够。

总体来说,中国学术界和实践界都开展了对于网络舆论传播的多项研究,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已经从多角度展开。但就网络舆论有效管理问题还少有涉及,这一点国内外的研究都尚未取得显著的成果,尤其是网络舆论危机管理方面,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在如何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引导和管理的问题,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实际处理上,各项研究的视野显得较为单一狭窄。

二、网络舆论及网络突发事件的特点分析

对具有积极作用的网络舆论进行引导和对情绪化,偏激化的网络舆论进行有效的监管是必要的。显然,通过对网络舆论传播机理的分析,探讨网络舆论以及网络突发事件的传播特点,以此为基础,探讨在现有法律和技术的前提下构建网络公共舆论的管理体系也是可行的。

(一)网络舆论传播机理

网络公共舆论的传播机理是由引发网络公共舆论的网络新闻报道的传播者选择网络这一传播载体和一定的方式将新闻报道传播给受众,受众再通过传播的载体和方式进行反馈的一系列过程及涉及的实体组成的一整套传播机制。其涉及的实体主要有网络舆论传播的主体、受众、传播的内容、传播的载体和方式。而网络突发舆论事件的形成过程如下:在其形成之初,会有涉及面不广的小范围事件作为导火索,经过网络舆论的传播推动,不断放大并成为大众关注热点,最终演变为网络突发舆论事件。导火索事件,网络舆论的推波助澜以及最终形成的网络突发舆论事件构成完整的研究对象。

(二)网络舆论及网络突发事件的特点

1.突发性及传播放大性

由于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极快,一旦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特别是一些突发性的灾害新闻或重大事件,很快就会在网上呈现雪崩式的爆发状态,传播、扩散,形成舆论,产生影响。各类信息可以经由网络迅速扩散,极易造成舆情的瞬时爆发,尤其是虚假信息的传播,对社会心理、民众情绪产生极大的干扰,影响人们的理性判断能力,从而造成混乱,影响社会稳定。

网络突发舆论事件具备所有突发事件的共性,即其爆发的时间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例如,2012年11月发生的重庆市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的“不雅视频”事件,最先由资深调查记者纪许光于2012年11月20日通过新浪微博手机客户端这一事件,之前并未出现任何预兆。而在不到24小时之内,该条微博被广大微博用户和各大权威媒体竞相转载和评论达十万余次,同时这条新闻出现在各大报纸及网页新闻首条,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产生了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这也反映了突发事件的传播放大性特征,不仅限于同一种媒介形式,而是跨媒介多渠道地进行传播,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多种媒介渠道所用,迅速达到舆论传播各项指标的峰值;当错误的舆论通过网络无限放任地进行传播时,舆论危机随时可能出现,并进而引发社会公众的违规和过激行为,导致社会混乱。

2.内容的广泛性和发散性

网络舆情信息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和事件包罗万象,舆情表达和传播途径也出现多元化。公众对同一问题持有的看法和态度不同,以及利益、需求、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多样化。互联网打破了地域阻隔,使得西方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的渗透无处不在,体现不同价值观、意识形态的网络言论随处可见。

这些事件的发生及报道,很大程度上会给社会民众带来一定的思想引导作用,也能够激起很大一部分群体的认同及呼应。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将会给社会的安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极大的损失。如,2012年11月发生的“官员为情妇写离婚承诺书”事件,经初步核查,情况属实,山东省纪委已经立案调查,并表示会将调查结果及时公诸于众,而非刻意对事实本身进行回避或打压传播者,使得民众对于政府的信赖度又一次加深。相反,如果隐瞒事实,避而不谈,会激起民众的强烈反感和愤慨。而在2012年5月的河南南阳“平坟事件”中,政府不仅对事件采取消极回应态度,还动用非常规行政手段对媒体施加压力,要求删除相关报道,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3.组织群体性与个性化

舆论的主体是民众,舆论表达总是倾注了个人的情感、意志和认识等主观性的因素。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匿名状态下更容易摆脱角色关系的束缚,容易个性化。网民中的“群体极化”倾向更加突出[4]。网民舆论表达的个性化和群体极化特点并不矛盾,个性化特点在Blog上体现得更加明显,而群体极化在BBS上可能会更加突出[5]。例如,2012年3月初发生的“青岛植树事件”中,青岛政府启动了“增绿行动”,力图将这座海滨城市打造成森林城市,第一个月便种下了180万棵树。由于铲掉草坪种树、人行道上种树、植树密度过大、该植树的区域不植树等不当行为,使得市民们的抱怨情绪与日俱增,网友们针对此事发表了大量不满言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从这些言论中抽取了500条样本进行了倾向性分析,有36%的网友认为40亿株树过于奢侈,22%的网友认为青岛植树缺乏群众调研,认为“应理解地方政府难处”的网友占11%,期待地方政府能予以回应的占14%,剩下17%的网友则支持“植树存在较大猫腻”的观点。可以看出在海量的不满声音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

4.互动即时性与联动性

网络舆论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网民与政府、网络媒体的互动以及网民间的互动。另外,在网络环境下,舆论的传播和表达具有较高的时效性。通过网络媒体迅捷的报道,网民在获知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内就可以在网上发表言论。而正是通过这种即时的互动使得突发事件能在短时间内得到传播,迅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也对社会相关各界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这种网络突发舆论事件的联动性使得局部事件会波及整个区域,演变成区域甚至全局危机事件,会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就如同近两年发生的“权贵二代”豪车撞人事件中,牵扯出了大量政府行政机关“办案不力”,官员违纪,“酒驾”等各种不良社会现象。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网络舆论的迅速扩散,折射出所谓的有钱有权的父辈一代对于子女教育的缺失,其子女一代自身素质的严重缺乏,以及串通有关行政执法机构的极为严重的违纪行为,都使得广大民众对于政府的信赖感急剧下降。网络舆论的联动性、互动即时性要求政府在处理连带事件中应更加公正谨慎。

三、中国网络舆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网络传播的特性使得一些虚假信息可以经由网络迅速扩散,极易造成舆情的瞬时爆发,对社会心理、民众情绪产生极大的干扰,影响人们的理性判断能力,造成混乱,影响社会稳定。当前网络舆情事件应急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刻意回避和过度控制造成舆情泛滥

以往政府常常采用避而不谈、封锁消息的办法,淡化处理突发事件,其目的为防止信息扩散后增添后续“扫尾”工作的难度,同时也会引发社会的震荡,严重影响政府的形象,极大程度地削弱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6]。

(二)缺乏合理有效的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回应速度慢

由于中国现有的舆情监测体系的信息传递仍然由单一渠道进行。这种管理方式很容易造成政府还未来得及表明自己的态度,为积极引导舆论创造良好的环境,网络上已经在热“炒”了的尴尬局面[7]。由于网络舆情事件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在网络舆论爆发时,现存的自上而下的监测方式不能形成统一的应对机制,尤其在处理跨区域、跨部门的舆情事件时会造成政府回应缓慢,应对不力,工作极为被动的不良结果。另外,由于中国处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经验水平比较低,网络传播方面的软硬件条件都存在诸多不足,也使得当前许多事件的处理存在固有的缺陷和不妥之处。

(三)技术手段落后

在进行舆情监测时,其核心是内容分析和比较分析,分析中一手材料的掌握至关重要。由于网络上的信息大部分都是经过加工的二手资料,这就需要有专门从事信息分析的机构以及信息分析筛选技术。当前中国舆情监测的手段比较落后,很多舆情信息依靠网络管理员或者信息安全人员人工监测,这种方式显然不适应网络舆情监测的需要[6]。

(四)媒体不作为

一直以来,媒体以其强大的公众影响力引导着大众的价值观走向。而由于受到政府相关官员管制方面的约束,对于某些敏感的热点事件,总是不能在第一时间抢先报道。尤其是各大网站热点议论的“特殊话题”,它们大多映射了社会环境的阴暗面,会造成社会的负面影响,因此广大媒体纷纷采取回避、转移视线的做法。前面谈到了刻意回避和过度控制造成舆情泛滥,而媒体的“不作为”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舆情的泛滥起到纵容的作用,会产生更大的负面效果。

(五)网络公共舆论管理的法律法规缺失

纵观中国网络管理的法制发展历程,从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2005年《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06年《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到200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程序规则》等多部法律法规,对中国网络的经营、网络域名的注册和网络新闻的传播都作了一系列的规定,但是对网络公共舆论的管理方面缺少法律应对。

四、网络舆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对策

(一)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中心,及时进行信息疏导,保证真实信息公开

政府应保障信息流畅与公开,由统一的应急管理中心进行真实信息的疏通。鉴于突发舆论管理的多元性特征,综合多方面考虑,可以使用组织结构图中的矩阵式结构对部门进行设计。

矩阵式组织结构具有双道命令系统,两道系统的权力平衡是这一组织结构的关键。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打破了单一指令系统的概念,兼备职能式和项目式职能划分的互补型优点,加强了横向联系,专业设备和人员得到了充分利用,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弹性共享。同时具有较大的机动性,促进各种专业人员互相帮助,互相激发,相得益彰。

图1为网络应急管理中心组织结构体系,其中网络应急管理委员会由网络传播控制的核心管理部门担任,应急工作小组为职能部门,由具备协调资源职能的人员担任组长,各应急项目负责人分配任务,协同完成应急管理的相关任务。这种交叉式管理的模式要求负责具体项目的人员同时向横向和纵向的领导人员报告,加强了横向部门之间的联系,打破了单一指令的局限性,注重了多元效果的实现,有利于高效合理地处理突发舆情。

图1网络应急管理中心组织结构体系

(二)完善应急预案,及时响应突发事件

中国的舆情监测体系亟需改变,形成信息的双向传递与及时反馈,应由应急管理委员会建立一致的行动协调机制,在处理跨地区、跨部门的舆情事件时及时反应,快速行动。同时,清楚划分现有各网络管理部门的职责及相互关系,解决网络公共舆论管理过程中部门间职责不清带来的“管理真空”问题。建立相关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协同管理的平台。通过平台的搭建,使各个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某一网络舆论的传播现状,迅速做出反应,减少网络管理部门应对网络舆论的滞后性。

(三)舆情监测技术手段的提升

在应急管理委员会指挥下设立的应急工作小组中,应包含专门的舆情信息处,负责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定期按部门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类整理,针对各部门的情况,提供简单的舆情监测分析报告,及时向各职能部门进行反馈[8]。相关部门通过各自的分析报告,在第一时间内获得与本部门有关的最新网络舆情,并加以研究和判别,决定相应的应对方式。应急管理委员会还应建立网上突发事件的即时通报机制,当出现重大危机事件时,由应急管理委员会指挥组织舆论突发应急处理小组,并协同专家咨询机构等相关部门进行会商,为应急预案的实施提出快速决策依据。

(四)主流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回归

加强主流媒体网络建设,找回主流媒体“网络话语权”,用主流的声音影响舆论。发挥主流媒体的品牌效应,赢得受众的信任,改变过去的受众观,积极利用网络快速有效的交互式反馈机制反映和引导舆论;采用客观报道的态度进行网络新闻报道,以事实为依据,引导受众做出正确的判断。

(五)网络公共舆论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

制定出台网络公共舆论管理方面的专项法律。强化行政和法制的规范化管理,推进网络新闻立法进程;加强网络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强化行业自律。保证网络立法的全面有效性,在制裁网络不法行为的同时兼顾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信息网络的发展。

五、结语

网络舆论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极为深刻。对此,依据网络舆论的传播与作用机理,在现有法律和技术的支撑下,政府应继续加强对网络突发舆论事件的应急管理,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为进一步实现网络舆论全面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保障社会的安定和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燕道成,蔡骐.国外网络舆论管理及启示[J].当代传播,2007(2):59-62.

[2]刘鹏飞,周培源.2011年网络舆情走势与社会舆论格局[J].新闻记者,2012(01):3-9.

[3]梅松.当前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党政干部论坛,2011(7):19-21.

[4]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出版集团,2003:47-51.

[5]刘毅.网络言论传播与民众舆情表达[J].电影评介,2006(14):102-103.

[6]徐晓日.网络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理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9-93.

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篇4

【关键词】网络传播网络舆论影响引导

所谓网络舆情,是指以第四媒体――网络为传播媒介,反映出来的舆论状况。网络舆论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产生的。由于互联网的方便、迅捷性,使得网络舆论具备了一系列相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受众数量大,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渗透性强;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集聚性等等。这些特性决定了网络舆论在公众生活中必将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双重影响。我们应该利用好互联网这项高科技产品,正确地引导网络舆情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按三个“有利于”原则,做好引导工作

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来的,它是人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闻媒体既是党领导人民的工具,又是党为人民服务的媒介,所以,新闻媒体,包括网络以及网络上传播的各种舆论,都应该遵循三个“有利于”原则,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要位置,发挥好其本身所应该具备的引导作用。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舆论作为公开的社会评价,它所实现的社会功能是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众意见直接或间接地干预社会生活。这种干预应该是积极的、正面的。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才能利用其自身强大的影响力发挥好其所应该具有的社会功能。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求各个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作用,正确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善于报道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党和政府所关心的新闻事件,对那些有法可依、有政策可循的倾向性问题进行舆论监督。

2、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坚持新闻真实性,即新闻报道的五要素都必须符合客观实在。新闻真实性原则,是新闻工作所要遵守的首要原则,只有坚持真实性,新闻事业才能更好地维持和发展。新闻真实性原则也是网络新闻首要遵循的原则,只有真实的网络新闻,才能产生对社会公众生活起正面作用的舆论,才能使网络舆情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把网络传播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作为新闻工作的最高准则,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坚决杜绝一切虚假的、有损于人民群众利益的信息。

3、及时回应并解决网络舆情反映的相关问题

网络舆论是网民心声的表达,网络舆情是网络民意整体状况的反映。通过网络,我们可以了解民生、民意、民情,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赢得民心。

网络工作人员不但要认真正确的对待网民提出的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回帖,积极引导,做出正确的应对,还要正确理解和接受网络对于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以理服人,拿事实说话,在尊重事实中逐渐形成思想共识,赢得社会认同。

二、营造和谐的网络传播环境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化的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通信、购物、贸易、学习等等,几乎所有事物都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来完成。然而,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安全隐患。比如,侵犯隐私权、泄露重要机密、企业资料丢失乃至色情暴力犯罪事件泛滥等问题层出不穷。净化网络传播环境、营造和谐的网络传播氛围,已经刻不容缓。

1、控制虚假信息和不良言论

互联网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受众不仅仅只是单方面地接受新闻,而是可以参与其中来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发表观点。在网络上,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由于没有一定的约束力,部分网民会不顾后果的通过发表一些虚假信息和不良言论来达到个人想要的目的。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我们一定要认清网络虚假信息的危害,杜绝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不要盲目追风传播。网络论坛应该针对这些现象设定特定的论坛管理人员,培养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辨别真假的业务能力,对网络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以净化网络传播的环境。

2、利用传统主流媒体,正确引导网络舆情走向

相对于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我国的网络媒体还很年轻,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而电视、报纸、广播、网络各媒体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网络媒体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可以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发展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工具,通过它们的相关报道,敏锐把握舆情动向,加快新闻报道步伐,及时发现问题,做出正确的回应。在注重增强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正确有效引导网上舆论的同时,网络媒体也在监督着传统媒体的舆论走向,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局面。

3、加强媒介素质教育,提高网民素质

网民的素质,跟网络舆情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目前我国的网民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趋于年轻化。网民数量最多的年龄段是18到24岁,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多半是学生,并且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硕士以上的网民只占了整个网络群体的一小部分。由此可见,提高网民素质,是引导网络舆情发展的关键因素。

注重培养网民对媒介的认知能力和理性批判能力,培养网民运用网络媒介来充分实现自身发展的能力。加强网民媒介素养教育,在网上多开展一些“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等等,都是加强媒介素质教育的好途径。

三、坚持依法管理和有效引导相结合

当前,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在突飞猛进,而对网络传播进行约束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却相对滞后。以至于虚假的网络信息和一些“网络暴民”所散布的网络不良言论得以迅速传播,严重污染了网络传播环境。应该制定相关的网络传播法律法规,对当前所存在的各种不良网络行为进行约束。在注重加强网络方面的立法的同时,政府还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引导,发挥好领军作用。只有这样,网络舆情才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1、加强网络“把关人”队伍建设

“把关人”即将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家卢因曾经说过:“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可见,“把关人”担负着辨别信息是否具有传播价值的重任。加强网络“把关人”队伍建设,要坚持以德、能兼备的高标准选用“把关人”;要加强教育和学习,提高“把关人”思想理论水平和“把关”水平;要做好考察工作,强化“把关人”责任意识。只有互联网的从业人员肩负起了应有的责任,做到与时俱进,自觉地维护互联网的信誉,才能创造良好的舆论传播环境。

2、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一系列法律都对网络信息的传播做了明确规定,也有一些专门的法律法规,如:《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这些立法和规定为我们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尚未解决。比如,有些相关法律没有落到实处;缺乏系统性、民主性等。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是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和落实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使网络传播真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3、宣传网民典范,树立网络道德标杆

现在在网络上,有很多“无名英雄”,在默默无闻的为网络媒体的发展做着无私的贡献。如医生、教师等,通过网络长期免费为网民提供咨询、传授知识、解答疑难问题,还有一些在某些方面较权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士常关注时事提供意见,引导着网络舆论的走势。这些人长期都是隐形的,对于这一类人,应该作为网络道德标杆加以宣传,使之成为众多网民学习的典范,呼吁各个阶层的网民向他们看齐,营造和谐的网络传播氛围,进一步促进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和应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2、钟瑛.网络传播伦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3、金梦玉.网络新闻实务[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3月

4、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篇5

关键词:弱传播;网络暴力;舆论现象;女性群体;女性公众人物

2022年1月,“王冰冰塌房”相关内容在网络上大肆传播。网暴事件起于王冰冰某疯狂粉丝在社交媒体上的发言,该粉丝将王冰冰早年的私人信息到网络上,王冰冰四级成绩截图也被疯狂传播。有网友声称王冰冰曾经结过婚,表示现在王冰冰已经离异。针对这一披露,网络舆论总体分为两个派别,即塌房爆料派和反对网暴派,同时主流媒体对网暴事件进行发声引导,但在社交媒体上,网友的负面情绪呈持续上涨趋势。同一事件,网络受众呈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塌房爆料派在本次网暴事件中占据上风,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无法抑制事态爆发的走向,文章试从弱传播视角对此进行探析。

一、弱传播:舆论世界的哲学

弱传播作为一种公理系统假说,由邹振东教授首次提出。它指的是舆论世界弱者优势传播现象,有时也指运用弱传播理论进行传播的策略。舆论的弱原理认为,人类生活在现实世界与舆论世界这两个世界,前者是强世界,后者是弱世界。弱传播理论体系,是关于舆论世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一种理论体系,弱传播理论体系包含四大规律——舆论的弱定理、舆论的情感律、舆论的轻规则、舆论的次理论。概括来说就是弱者优势、情感强势、轻者为重、次者为主[1]。

二、网络暴力概述

(一)网络暴力的概念

心理学上认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对他人造成身体或语言上的伤害的行为被称为暴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对他人的暴力不再局限于现实世界,社交媒体上的暴力行为层出不穷,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虚拟网络世界对暴力的反映被称为网络暴力,与传统暴力相比,网络暴力表现为参与者对当事人使用言语暴力进行攻击和诽谤。网络暴力是另一种形式的社会暴力,网络空间暴力的存在也会产生相应的恶性结果,网络暴力同样会对当事人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

(二)针对女性公众人物的网络暴力

女性遭遇网络暴力的影响因素来自多方面,主要受社会环境、网络环境、网民心理等因素的影响[2]。当社会环境发生负面变动时,社会道德将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下降。网络环境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和自我监督,成为产生网络暴力的温床,网络环境高度自由化的特点,致使传播者的责任感和犯罪感被削弱,网络言论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当网民存在道德审判动机和宣泄式恶意攻击的心理基础时,其将发起网络暴力。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女性公众人物的工作与生活无法完全分割,这种掺杂性的职业特点,使得女性公众人物时刻生活在媒体的关注当中。当女性公众人物出现在大众视野时,人们认为任何人都有对女性公众人物进行评判的权利,在公共空间中,这种带有自由性和随意性的批判行为,被社会默认其属于公众人物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要素。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普及,网络受众开始滥用批判权,在社交媒体中对女性公众人物进行网络暴力的行为,呈现出泛化的趋势。网络受众常常将关注点聚焦在女性公众人物的私德问题上,由于缺乏固定明确的评判标准,对女性公众人物私德的监督手段往往会走向极端。

三、王冰冰双重身份下的弱传播现象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依据人们占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出现了主观阶层分化的现象[3]。一方面,女性公众人物在社会资源占有方面,在阶层分化中处于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庞大的网络受众在社交媒体中的信息传播范围占据上风,同一信息的快速传播极易导致网络受众产生群体情绪感染。弱传播理论认为,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原本的现实世界,另一个世界是传播的舆论世界,两个世界互为逆世界,现实世界中的强者,在舆论世界中居于弱势。在网络舆论中,人口优势是最大的优势,争夺多数人的话语权才能够在舆论风暴中夺取成功。舆论具有轻规则的特点,“爆料”“人肉”不符合伦理纲常,但在网络舆论中,受众却乐此不疲。

(一)弱传播的弱者:央视女记者

王冰冰央视女记者的身份,是此次网络暴力产生的直接原因。在审美话语权转移的背景下,一直以来以严肃著称的央视,试图重新建立起与年轻人的联系,王冰冰凭借治愈的笑容引起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弱传播理论认为,现实世界的弱势群体,一旦通过弱传播在舆论世界中成为强者,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成为现实世界的强势群体。在新的循环中,其会沦为舆论世界的弱势群体。王冰冰以邻家女孩的形象“出圈”,在获得巨大关注的同时,也在网络舆论中进入了新一轮的循环。作为央视记者的王冰冰,相较普通人,享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更高的社会地位。这种身份赋予了王冰冰现实世界强者的地位,王冰冰因早年隐私曝光遭到网络暴力,相同事件发生在普通人身上难以引起社会舆论,这种远高于社会标准的评判体系,作为现实世界强者的女性公众人物,显然在网络舆论中处于弱势。弱传播的情感律认为,舆论世界是情胜于理的传播世界,现实世界与舆论世界在情与理的坐标体系上互为逆世界。舆论的本质是不讲道理,这就是舆论的情感律。狂热粉丝以“人肉搜索”的形式将王冰冰的个人隐私到网络的行为,已经形成网络暴力的既定事实。然而,在此次舆论风暴中,对实行“人肉搜索”的侵害者的讨伐并未引起大众广泛关注,站在侵害者阵营的网暴塌房派的成员越来越多,对王冰冰的网暴愈演愈烈。舆论的爆发是情感的爆发,舆论风暴也是情绪的风暴,而不是道理的风暴,极端情绪是舆论世界的标配。在网络匿名性的基础上,当网友认为王冰冰的形象不再符合社会期望时,将会以情绪宣泄的形式对王冰冰进行道德审判,导致网络暴力事件发酵。舆论的弱定理与舆论的情感律、轻规则相伴而生,这种浮于表面的网络暴力符合弱的原理,弱传播中的情感律与轻规则,使网络暴力行为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弱传播的强者:女性身份

舆论总是围绕着事件出现,在网络空间中,事件议题所产生的场所多为由热点新闻引发的舆论议题,涉及女性的舆论议题更容易吸引公众讨论。在此次“王冰冰网暴事件”中,网络受众分为爆料塌房派和抨击网暴派,两个派别的对立使得舆论事件给人一种割裂感与混乱感。实际上,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派别问题,对立派别的形成是受众从王冰冰的两个身份出发,形成截然相反的发声态势。舆论的弱定理告诉我们,舆论场是女性的主场,舆论世界是强弱倒置的传播世界,现实中的弱势群体就是舆论中的强势群体。此外,网络空间中涉及女性公众人物的舆论事件,往往会从事件中的女性角色出发,从而引发出以女性为名的“引爆点”,当社会对女性公众人物的性别的关注超过对事件本身的关注后,则会对事件中的女性进行道德审判和情绪宣泄,产生污名化女性当事人的网络暴力。当前,女性在社会舆论中仍然处于弱势。从男性赋权角度看,女性常常是被凝视的角色,男性群体将女性幻想为所有物,认为女性的权利来源不是因为其自然人的身份,而是源于男权社会赋予女性的关注。当得到关注的女性不符合社会群体的意志时,社会将收回赋予女性的权利,并对女性进行严厉的道德审判。所以,王冰冰的女性身份,在网络舆论中占据强势地位。不过,当受众将此次爆料事件定性为针对女性的网络暴力行为时,这种针对女性的情感宣泄和盲目攻击会引起网友的众怒,从而促使部分网友以觉醒的态度为王冰冰声讨正义。

四、舆论热点中的弱传播现象

(一)舆论的次理论:主流媒体发声

扬子晚报针对王冰冰网暴事件率先发声,在微博上指出“病态追星不可取,人肉与曝光他人个人隐私,已经触及了底线”。主流媒体#病态追星触及法律底线#话题对王冰冰事件进行评论。但主流媒体的介入并未抑制住网络暴力持续发酵的形势,网友对王冰冰事件的情感负面指数依旧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舆情持续爆发。弱传播认为舆论的次理论是舆论的规律之一,在舆论形态的谱系中,主流舆论是最不活跃的舆论,次主流舆论是最活跃的舆论。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某一间房子的窗户破了一扇没有及时修理,那么不久之后,将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在网络舆论中,破窗效应中的破窗就代表着网络暴力的攻击行为。根据破窗理论,对他人进行网络暴力的行为如果不加以矫正,当网暴行得到纵容,会使更多人产生模仿现象,最终会加强对网络秩序的破坏。破窗理论揭示了网络暴力呈现出持续扩散趋势的原因。然而,在“王冰冰网暴事件”中,主流媒体的发声矫正并未起到明显的传播效果。主流舆论往往是常识性言论,“禁止曝光他人隐私”“人肉搜索触及底线”“整治网红饭圈行为”等话题在过去的网络暴力事件中被反复提及,这种在社会中已经形成了共识性特点的伦理,在舆论中难以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舆论的次理论认为,主流舆论属于共识,共识不容易引发受众关注,舆论的本质是竞争性的传播,这种竞争性传播最大的特性就是争取关注,已经形成共识的主流舆论,相较非主流舆论,缺乏争取受众关注的新鲜要素,难以在舆论中成为主角。主流媒体针对“王冰冰网暴事件”的多次发声,并未减少大部分网友对此次事件的负面情绪,即便这样的发声符合社会期望,但在舆论的世界中并未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在主流舆论共识已经形成的前提下,主流舆论的异常活跃,预示着其出现了新的情况。“王冰冰网暴事件”的发酵,使得“禁止在网络中攻击他人”这一共识面临挑战,在网暴事件持续产生负面影响的背景下,主流媒体的发声呼吁,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活跃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强化认同,巩固主流舆论的地位。

(二)舆论的主体:网络用户

舆论的主体就是能够向多数人传播的人,由于舆论集合性的特征,舆论既可以来源于多数人的传播,也可以来源于向多数人传播或在多数人中的传播。通常认为,主流媒体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主流媒体在网络舆论中的拨乱反正行为树立了其舆论主体的地位,而王冰冰是舆论中心的当事人,因此主流舆论或王冰冰为此次舆论的主体。然而在“王冰冰网暴事件”中,舆论主体显然是广大网络用户。网暴事件的源头,源于狂热粉丝对王冰冰过往信息的挖掘,受到情绪裹挟的粉丝将自身认定的真相盲目到网络论坛中,引爆舆论的首轮传播。首轮的爆发性传播,使狂热粉丝在“王冰冰网暴事件”中形成“意见领袖”。众多网友对王冰冰的私人信息产生关注,认同狂热粉丝的盲目宣泄式攻击,受到其负面情绪的感染,产生了强烈的传播效应,导致对王冰冰攻击进入了更深层次的“人肉搜索”阶段。此时,参与网络暴力行为的网友成了此次舆论事件的主体。由于舆论主体的多元性,舆论脱离正义,舆论并非具有普遍的正当性,只有在特定条件下,舆论才能成为民意的代名词。公众人物是舆论的发源地,王冰冰以“网红记者”身份出圈,与未走红前相比,“网红记者”的身份使受众对王冰冰的关注不再局限于记者的业务能力上。王冰冰走红后,大众将王冰冰定位为艺人,而艺人在舆论场中属于特殊存在,艺人以形象为业,艺人的身体是其工作的对象、工具,是生产资料的来源,也是工作的最终产品。在舆论场中,王冰冰的“网红记者”身份,更容易遭受误解。当前网络空间娱乐泛化,网络舆论场匿名性和自由化的特点,使其成为网络暴力滋生的温床。当舆论的主体缺少有效监管,便难以抑制此类以发泄谩骂公众人物为导向的网络暴力行为的爆发。

五、结语

“王冰冰网暴事件”的持续发酵,表明女性公众人物在舆论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拥有强者身份的人,在舆论场中更容易受到网络暴力攻击。大众传播时代,针对女性公众人物的网暴行为时常出现,然而,在情胜于理的舆论场中,女性公众人物作为网暴受害者很难全身而退。过去我们常常将公众人物遭到网暴的原因归结为媒介造神,当被关注的对象从神坛跌落凡间,便是网络暴力的开始。不可否认“饭圈文化”是网络暴力生成的因素之一,但究其根本,实际上是由于公众人物在舆论场中的弱势地位。常理认为公众人物在网络空间中的发声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但这种影响力只限定于特定类别的正向宣传,当其陷入舆论中心的漩涡时,在弱传播中居于弱者地位的公众人物则很难规避遭到网络暴力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邹振东.弱传播:舆论世界的哲学[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8:103-106.

[2]侯玉波,王婷.社会阶层与公正世界信念对中国人网络暴力行为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2):96-104,197.

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篇6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舆论影响的不断扩大,网络舆论危机事件不断增多,社会各界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作出了积极思考,但客观现实仍需要我们不断创新认识,深化对网络舆论危机的规律性把握。就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逻辑而言,既用舆论学原理观照网络舆论的生成,也可借用物理学的“混沌理论”观照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机制。在网络舆论危机应对思路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把网络舆论控制简单地等同于网络媒体控制,忽略了网络舆论控制与社会控制和公共管理的互动等等。革新网络舆论危机应对思路,必须全面更新危机管理思维,尊重危机生成管理规律,创新架构网络舆论危机防控管理的基本框架和策略技术。

关键词:网络舆论危机;生成逻辑;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D63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8/09-0096-04

近年来,一些重大的网络舆论事件使人们认识到了网络对社会监督的巨大作用,但网络舆论危机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诱发不良情绪,引发群众的违规和过激行为,进而对社会稳定形成严重威胁。如何因势利导,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正成为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逻辑

(一)用舆论学原理观照网络舆论的生成

舆论学告诉我们,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当社会出现某一新问题时,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基于自己的物质利益和文化素养,自发地、分散地表示出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持有类似态度的人逐渐增多,并相互传播,相互影响,逐渐凝聚成引人注目的社会舆论。政治领导集团或权威人物,按照人们的意愿,提出某种主张或号召,并引起广泛共鸣,也可转化为社会舆论。这两类舆论形成过程,实际上在相互转化,或先从群众中来,然后经权威方面传播到群众中去;或经过权威方面的组织和动员,然后再传播到群众中去。我们可用此逻辑去观照网络舆论的生成。

1.网络媒体被称为是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的日趋普及,网络因其便捷以及自由的交互性,迅速成为反映社会舆论的主要载体之一,其重要性与日俱增。网络舆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新闻评论、BBS论坛、博客、播客、聚合新闻(RSS)、新闻跟帖及转帖等等。

2.由于公众自我意愿表达的不断强化,加上人们在生活、消费上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任何质疑、批评、呼吁、诉求都可通过网络迅速得到广泛传播。可以说,网络舆论的活跃程度前所未有,不论是国内重大事件,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甚至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甚至公众人物都无法忽视的地步。以往只有权势阶层和知识精英拥有话语权,到了网络时代,普通公众都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个麦克风。显然,信息传播的渠道正在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向多向传播转变,信息舆论的开始从机构向个人过渡,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声音都能在网上集中体现,网络舆论影响力日趋增强。这样,网络舆论引导不当或疏于管理造成的危机随时都有可能像火山一样爆发。有资料显示,我国的网络媒体占媒体总数还不到20%,但是有80%的危机是从网络媒体上爆发的,而且90%以上的危机有网络媒体参与。网络无疑成为当前最有影响力的舆论场所。但是,网络舆论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极易出现偏激或非理性的盲从起哄言论,甚至出现谩骂攻击、揭露隐私、散布谣言、不良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极大误导民众思想认知,从而在网络上酿成舆论危机,影响社会和谐。

3.网络舆论的酝酿和形成非常迅速。一场网络舆论危机的形成、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即网络舆论形成阶段、危机转变阶段和危机大爆发阶段。由于外界刺激信息的出现或者突发事件的发生,网络上便会迅速形成舆论热点;如果网络舆论持续高涨,而得不到缓解或舆论对象处理不当,就会出现“一边倒”进而形成“一致性”的负面舆论,最终由一个普通的网络舆论演变成一场网络舆论危机;而当进入危机大爆发阶段时,网络舆论由隐性的舆论压力转变成真实生活中行为抗争的显,甚至造成危机事件,就会威胁社会稳定,引起社会震荡,阻碍社会发展。网络舆论危机一旦形成,因具有极强的时间性、社会性、不可预料性、震撼性和负面性等特点,一旦处理不当,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二)借用物理学的“混沌理论”观照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机制

“混沌”一词原指宇宙未形成之前的混乱状态,“混沌系统”是指一个系统,运动之初极为单纯,但经过连续变动之后,却产生始料未及的后果,这就是混沌系统。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人们习惯于用“蝴蝶效应”来形容。什么是“蝴蝶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我们还可以用在西方世界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争;

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蝴蝶效应”。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混沌系统不同于一般杂乱无章的的混乱系统,对混沌现象经过长期及完整分析之后,可以从中理出某种规则出来。也就是说,复杂现象也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可来自简单的、确定的规律(就相当于一个看起来非常复杂的波形可以分解为若干个简单波形的叠加);有些似乎强烈相关的因素之间其实并不存在任何直接的联系;而有时候小的不起眼的原因可能会形成惊人的结果。也就是说,复杂现象自身能够产生“虚假信息”。

在传统媒体时代,一个事件发生后,个体的意见很难成为舆论形成的起点,只有通过媒体筛选、呈现出来之后,才有成为舆论的可能。受众对于媒体报道的意见,虽然能通过人际传播进行交流,然而,如果这种意见不反馈并呈现在媒体上,那么其影响力和作用范围往往并不大。而在网络传播的环境中就完全不同了,因为网络舆论形成机制完全颠覆了传统媒体模式。事实上,网络已经成为一个意见的集散地,多元声音呈现出碎片化存在的状态。客观事件发生后,网络舆论中的这些意见就如同一个个不同的振动波,它们可以充分碰撞,相互改变,此消彼长,能量相互叠加,最终形成“蝴蝶效应”。比如,2008年12月,南京市江宁区房管局原局长周久耕,在通报楼市运行情况时声称“低于成本价卖房将被查”,这个事件使得初始状态发生改变。12月11日,一位网友发表了题为《遍撒英雄帖,追查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的帖子,号召众网友一起追查周久耕。不久另一位网友发表题为《看照片南京房产局长抽1500元的烟》的帖子,他上传了一组周久耕开会时的照片,并给放在周左手边的一盒“九五至尊”香烟来了个特写:市场价为1500元/条,有时高达1800元/条。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多的网民加入到对周的人肉搜索中。随着众多网友的加入,周久耕抽什么牌子的香烟、戴什么牌子的表、穿什么牌子的衣服,价值几何;周久耕的亲属任职和社会关系都在一些热门BBS反复转帖。最终该名官员被和处分。现在回过头去看这件事,网友发表的信息和意见无论是否真实或者正确,都成为该事件发展过程中新增的变量,而一个个的转帖,无疑扩大了新增变量的影响。这些变量的出现,造成网络舆论后果不可预期,使得我们无法预知当客观事件发生,即初始状态改变之后,哪些变量会出现,哪些变量会对结果造成影响,也就无法预知最终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正如蝴蝶煽动翅膀,其后果是不可预测的,可能引起暴风骤雨,也可能平安无事。网络传播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无序效果的生成,当这种不确定性中出现了非理性个体,就会生成负面效应。其实,对网络媒体而言,本身就默许甚至鼓励这种非理性个体的存在。互联网的虚拟性、隐蔽性、匿名性,必然带来意见表达的便捷性、随意性,使得个体网民毫无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甚至宣泄自己的不正常的心态,表达偏颇见解,制造、传播不实信息,以至出现网络暴力。正是由于每个变量都有可能对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而这些非理性个体的出现,就直接成了负面效应产生的触发因子。

二、网络舆论危机应对思路方面存在的问题

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这决定了网络舆论危机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学者、企业、社会组织、官员等作为主体或从政府维护社会稳定视角,或从技术管理视角,或从法律规范视角,或从公共关系运作视角等作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技巧与策略已成为热门学问。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些研究在系统审视政府、媒体、公众的互动方面,在网络舆论生成逻辑、传播渠道和回应机制以及网络伦理建设等引导、控制、治理等方面,与现实状况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现象和薄弱环节:如把网络舆论控制简单地等同于网络媒体控制,忽略了网络舆论控制与社会控制和公共管理的互动;没有更多地从网络舆论自身的运动规律出发去研究网络舆论危机控制,或者虽有网络舆论危机的研究,但对其的控制却不是建立在网络舆论危机特有规律基础上,而是“另起炉灶”,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逻辑联系。这些都有待在实践中深入探究。

三、革新网络舆论危机应对思路

基于网络舆论危机应对思路方面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必须在以下方面寻求革新:

(一)革新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应对上的缺失

政府无疑是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主体。目前,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在网络舆论危机应对中基本处于被动的局面。也有不少政府自觉强势,在危机处理中缺乏社会、媒体意识,一味强行管理管制,违背舆论生成扩散机理。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重构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互动关系,在危机应对中实现三者动态平衡,确立主动应对、多元治理思路。

(二)全面更新危机管理思维,尊重危机生成管理规律

从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机制上看,我们首先应确立并牢牢遵从如下四个原则,即责任原则、快速应对原则、信息公开原则及真诚对话原则。

(三)创新架构网络舆论危机防控管理的基本框架和策略技术

首先,应着重从监测、预警、应对三个环节构建网络舆论危机防控管理的基本框架。在监测方面,有关系统及其人员要密切关注网络舆论的内容、走向和价值观表述,将最新情况及时反映到相关部门。其实,和传统的社会舆论相比,网络舆论更容易监测。传统的社会舆论往往散落于民间,常常是通过老百姓的街谈巷议表现出来的,因此显得难以捕捉,稍纵即逝。对传统的社会舆论获取只能通过社会明察暗访、民意调查等方式进行,获取效率低下,样本少而且容易流于偏颇,耗费巨大。相对于传统的社会舆论,网络舆论更容易搜集和获取。在预警方面,运用技术手段对网络舆论内容进行判断和归纳,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网络舆论走向做好前瞻准备;在应对方面,当网络舆论变为现实的网络舆论危机事件后,有关部门应采取具体行动,化解危机、消除不良影响。

其次,要根据网络舆论生成逻辑和建构回应机制的要求,在引导、控制、治理等方面增强应对技术。具体而言,要从法律、管理、技术等层面共同入手:(1)加强舆情教育。一是公职人员要提高民意意识和舆情意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网络舆论危机;二是对全社会长期灌输公民意识,增强公众应对危机的理性素养。(2)舆论监管部门要及时监控、汇集、研判网上舆情,建立有效的舆论环境监控机制,监测舆论环境的各种变化,随时预见各种议题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可能性。(3)提升公职人员对网络舆论危机的引导和控制能力。如要掌握多种方法,学会沟通,学会说服,学会主动设置议程,学会在网络空间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等。(4)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维护网络舆论健康发展的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一是维护公民知情权,二是通过法律法规对网络以及网络行为进行规范。如强化对网络运营商监管责任的规定,使其更好地履行网络监管职责;规范网络媒体的报道行为,打造自由负责新媒体;构建网络伦理道德,对语言暴力,散布色情、虚假信息等网络不良行为进行明确规范。(5)严格责任追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6)建立危机管理小组,构建危机事务发言人制度,确保危机信息一致连续,最大限度地满足民众的知情权。坚决制止欺上瞒下和报喜不报忧,提高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及时通过网络事实真相,注意科学的评论和引导,及时向公众做出相应的解释。在事实结果没有明朗之前,不信口开河,不盲目加以评论。要尊重公众,勇于担负责任,以争取公众的信任和理解。(7)构建互联网有害信息、互联网危机舆论的技术防控体系。完善网上信息实时监测和跟踪系统,构建网络信息路由路径控制系统,不断完善网络信息源控制、追溯和查究机制。如结合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技术,一方面进行网络舆论分析反馈,另一方面进行深入的挖掘统计和分析,从中找出有害信息分布的规律、栏目、网站、重点时段和重点ip地址段,根据有害信息的蔓延规律和分布特点,主动出击,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封堵。(8)加强新闻网站和政府网站建设,增强政府正面引导舆论能力。(9)完善网络人才资源整合制度。地方各级政府应注重吸纳、培养三种优秀的网络人才:高水平的理论和管理人才,高素质的一线网络评论人才,掌握尖端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

总之,必须根据网络的技术特点,遵循价值――组织――制度的分析框架,培育政府――社会――公民的多元治理范式,实现网络舆论管理由政府行政管理为主向综合运用政府行政管理、政府立法管理、技术手段控制、网络行业和用户自律等多种管理方式的转型,使网络舆论成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建设性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卓君.公众舆论的政治社会学解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2]童星等.网络社会控制的悖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3(2).

[3]丁柏铨、刘爽.论危机事件中的信息与舆论控制[J].新闻知识,2004(11).

[4]王天意.网络牢骚的疏导及控制[J].红旗文稿,2004(24).

[5]陈红梅.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D].上海:复旦大学,2005.

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篇7

应该说迅速发展的网络媒介,为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各级公安机关更加快速、有效地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发挥出日益突出的作用;与此同时网络媒介又赋予了公安舆情应对新的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时代中网络舆情的威力巨大:“炒谁谁死,捧谁谁红。”因此如何积极、有效地应对网络舆情,营造有利于公安工作、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网络舆论环境将成为未来公安舆情应对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网络舆情及其特点

1.什么叫舆情。“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老百姓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舆情”既是人们谈天论地随意发表言论的场所,又是表述对个体事件意愿情绪的方式,不修边幅,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宣泄与言论。

2.网络舆情现状。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0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网民的职业分布广泛,社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都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对公安执法工作进行讨论、评价,不仅参与人多,而且面广,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评论都能得到集中反馈。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及依法治国战略大环境的影响,网民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都得到空前的提高,加之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出台相对滞后,这必然给公安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3.网络舆情的特点。与传统媒介舆情相比网络舆情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其一、网络舆情信息空间维度大。传统媒介中信息有限,版面所能容纳的字数和图片量是有限的;广播、电视固定的时间内只能播出固定量的新闻信息。而网络具有海量信息存储能力,它有巨大的储存和再现功能,不受版面和时段控制,而且超链接的独特功能,使得网络能很便捷地汇总、整合信息。因各类重大案(事)件发生后,网络能够迅速集中各面的信息,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这就把公安机关处置案(事)件推到了法律的前沿,无形中给公安执法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

其二、网络舆情信息具有不受审核限制。一般说传统的媒介对民情、民意总有个加工、筛选,而互联网就取消了这道“工序”。如果把传统媒介比喻为“记名投票”的话,那么互联网就是“无记名投票”。自由、平等、开放是网络创建的初衷,在这个原则上,个人的真实身份具有匿名性。这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大胆自由表达意见的安全空间,这种宽松、自由的环境促使人们无拘束地发言。

其三、网络舆情信息极具放大效应。在传统媒体时代,公民的自然舆论力量相对于媒体的“强势”显得比较“弱势”,而网络的传播方式为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更多、更方便的机会,网络也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打破更多限制的平台,传播的过程呈发散状,外在的力量难以控制,极易产生舆情的放大效应。随着社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一些深层利益矛盾突显出来。公安机关在日常处置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过程中,如若处置方法不规范、处置措施不得力,一旦矛盾矛头指向公安机关,极易引发涉警网络舆论,成为不法分子进行涉警舆情炒作工具和手段。

二、公安机关如何应对与引导网络舆情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处置。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目前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都可成为信息传播平台,各级公安机关应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在舆情信息传播上的重要地位。一方面互联网作为宣传工具和舆论传播媒介,公安机关应逐步形成与各类网络媒体的沟通与协作的意识,更新传统观念,不断培养网络信息敏感度,要清醒J识并高度重视舆论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导向作用,积极借助媒体力量,全面展示公安工作。另一方面互联网也是各类违法犯罪分子实施破坏活动的重要手段和阵地,各级公安机关应通过网络舆情研究推动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网络信息研判水平、操作本领,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

(二)加快网络舆情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

目前,我国互联网管理法律仅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新闻网站电子公告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等。整个互联网法律体系缺乏权威性的法律依据,权力交叉、责任不清问题时有发生,往往出现立法落后于互联网发展、管理脱节现象。完善现有的互联网管理法律,以法治网,强化政府的制度管理,是引导网络舆论的根本武器。

(三)积极搭建全新的网络舆情互动平台。

1.注重实际,加强合作。公安机关要经常性地主动向党委宣传部门汇报工作,不断加强交流与沟通,赢得强力支持:定期与网络媒体单位、本地网民召开联席会议,主动听取意见和建议,不断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在这过程中,既要讲究策略,加强协调。同时也要积极进行新闻宣传,为媒体提供新闻线索和素材,满足网络媒体、网民对警务新闻的需求,促进互动,实现双赢。

2.加大对公安工作的正面宣传报道。要通过网络媒体,及时把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的信心和决心传递给群众,增强群众认同感;把公安工作的亮点和成绩汇报给群众,增强群众安全感:把违法犯罪规律、治安形势通报给群众,增强群众防范感,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共筑和谐家园。

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篇8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68)

[摘要]截至2014年6月,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网民”规模已高达6.32亿,多元化的自媒体平台作为“舆情”的载体,活跃充斥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在自媒体时代下如何构建舆情治理机制,是对我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提高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现实议题。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弥合自媒体时代下政府舆情管理难题,为政府科学高效地做好自媒体时代的舆情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自媒体;舆情;舆论监督;舆情治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4.055

1自媒体概念

“自媒体”(外文名:wemedia),又被称作“个人媒体”或“公民媒体”,是指任何人或任何机构组织能够以任何方式,在任意时间、任何地点访问网络,通过现代网络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向不特定人群或特定单个人,提供并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新闻以及对任何事物看法的一种途径和即时传播方式。当前,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已成为网络传播最活跃的主体和新兴舆论场。当前主要涵盖微博、博客、微信、网站、手机短信、视讯工具、聊天工具、论坛/BBS网络社区等。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由于其门槛低易操作、平民化更个性、传播快影响广等特性,撼动了“主流媒体”在过去的绝对地位,不再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其巧妙地影响着社会舆论格局,成为公众舆论的孕育地。

2自媒体下舆情的社会影响

2.1媒介催化广而快,舆论导向不明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蓬勃发展,各类网络工具更迭衍生,改变着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获取渠道,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延展性,覆盖面更广。其信息传播从根本上解构和颠覆了传统的以“传播者为中心”的模式,自媒体中人们通过各类网络工作实现点对面、面对点、点对点、多点对多点的多元化通信模式。由于不受空间、时间和地点限制,人们各自经营着自己的“媒体”,相比传统的电视报纸,“自媒体信息”凭借其多元的通信模式、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极快的传播速度取得完胜。

然而,在自媒体信息平台上,传播者和受传者由于地位平等,彼此间互为传播主体,共同享有“私人订制信息”以及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导致“网络言论”真伪难辨、沙泥俱下,某些带有情绪性、极端性,甚至煽动性的“网络言论”使网络舆情变得非理性,舆论导向极度不明,往往“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极易导致从众心理,扰乱公共话语体系以及公民的价值判断,由此产生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因此政府应占领舆论先机,赢得话语主动权,提高政府公信力。

2.2民意传递透而畅,舆论监督力强

“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渠道的闭塞,是我国传统制度观念及体制缺陷的诟病,政府面对公共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反应滞后,而自媒体则为舆情的传递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快速、透彻而通畅是其最大优势。平时在电视报纸上难见的各类民意民情、基层信息都反映出来,政府通过它可以迅速掌握民意的真实现状,再通过数据的梳理、比对、分析,成为政府科学决策的现实依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4年11月在杭州会见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中外代表时指出:“互联网也是政府施政的新平台,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实现在线服务,做到权力运作有序、有效、‘留痕’,促进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互联,提高政府应对各类事件和问题的智能化水平。”可见,建立“政民互动”政府治理模式是我党新时期的施政方向,让“政府问计于群众”、“群众问事于政府”有机统一起来,不仅能够改变过去政府与群众信息不对称的局面,还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保障群众参政议政的权力。

同时,舆论监督是自媒体拥有且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是自媒体时代下舆情的又一显著特性。舆论监督指社会公众在自媒体平台上,发表对国家事务、社会现象等的个人观点,从而在社会的监督、检查方面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碎片式”的交互性、强大的向心聚合性、多元的传播便捷性,能使舆论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发酵、聚集,营造巨大的舆论压力,从而影响事件的发展,甚至对其结果造成影响。而自媒体时代的舆情监督也为“反腐败”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有效模式,“网络举报媒体转发社会共鸣政府查处舆论监督”的“五步走”,已成为当前反腐的基本模式。

2.3网络舆情突发性强,“非理性表达”特点突出

在自媒体平台的催化下,当一件事情发生时,网络舆论往往瞬间聚集、膨胀,最后爆发。由于其交互性、快速性,便在网友间迅速任意转发、肆意评论,从而短短分钟内便可形成规模浩大的舆论声势。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平时谨言慎行的智者,身临其境于世界杯赛场,也会跟着大众一起狂呼,做出令人吃惊的举动。这种狂热下人容易暂失理性的现象提示我们,互联网上的舆情生态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一个极小的消息源都可能导致另一场“舆论风暴”,夹杂其间的私人恩怨和各种不满情绪更容易助长传言的流散,网络舆情这种非理性蔓延,无疑更加考验现代政府的应对智慧。

舆情理性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舆情的质量、价值,也考验着政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执政能力。因此,政府在充分了解到自媒体时代下舆情的特性后,应积极掌握分析舆情内容和导向,因地施政、有的放矢、多管齐下,正确引导舆论走向,塑造政府公信力。

3自媒体时代下政府舆情治理之道

目前,我国政府在自媒体时代下的舆情处置普遍缺乏经验,政务公开、社会信息公开等相对滞后,常态化的舆情监管和引导调节上手段匮乏,在应对突发性舆情危机方面机制不健全。因此,提高政府舆情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搭建“硬控制”和“软引导”相结合的社会联动机制平台,发挥舆情的积极效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3.1坚持以“硬控制”为政府舆情治理基础

3.1.1完善互联网立法

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统治工具。从1991年至今,国务院陆续出台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电子签名法》、《互联网管理条例》等8部制度法规,同时《刑法》亦有相应的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等,但随着自媒体等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民数量急剧攀升,网络行为日益活跃,目前出台的制度法规显然已无力应对互联网及网络舆情的新变化。因此,政府必须尽快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法律法规,特别要制定针对“网络谣言”、“网络侵权”、“网络犯罪”等的法规,为社会营造一个健康、纯净的网络世界。

同时,在舆情管理实践中以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辅。由于现行法律法规无法全面覆盖政府舆情管理过程,政府还存在“照搬”或“借用”现有不配套法律法规的问题,加之我国舆情管理在立法、管理、执法等方面政出多门、标准不一,国家多部委多部门以及各地方政府“各自为政”,造成大量管理漏洞,使管理工作被动失序。对此,政府各相关部门必须与时俱进,跟上自媒体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新特点,重新评估现有法律的适用范围,从国家层面制定舆情管理法律规章,针对实践中已经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对现行的法律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和补充,建立“教科文卫”、“信访”、“公安”、“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上下联动体系,减少舆情管理的法律真空,为依法管理网络舆情提供有力法律依据。

3.1.2打造政府“上下联动”治理机制

首先是构建舆情治理政府联动机制。根据自媒体下舆情的特点可以看出,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大多存在一个“酝酿积累激化”的过程,但网络舆情信息量巨大,影响传播速度快,是单一政府部门无法应对的,必须建立起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政府联动工作机制(横向:本地间不同政府机构或相关职能部门;纵向:中央、省、市、区县级相关部门),诸如将信访部门、社会团体、教育机构、自媒体管理平台等整合到联动机制中来,组成以政府为核心,宣传部门为主导,其他相关责任部门为参与主体的“舆情管理联动工作组”。制定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强化监管考核、定期召开联勤工作会议,形成多维度、无死角的网格化治理结构,确保舆情治理政府联动机制科学高效运转。通过各级政府网站和自媒体平台,发放民意调查,畅通诉求渠道,规范工作流程,通过“分类受理、限时转办、事中督办、事后回访”的工作原则,切实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实时监测反馈舆情动向,研判舆情走势,及时预警信息,为政府科学决策、缓解社会矛盾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信息技术保障是前提。在舆情治理上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是大势所趋,然而现实中存在现有法律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相对滞后的尴尬局面,加州大学的罗斯扎克教授提到:“法律试图跟上技术的发展,而结果总是技术走在前头,这几乎是一个永恒的规律”;自媒体时代下的舆情太过多元活跃,导致依靠法律法规来治理已“捉襟见肘”。可见,舆情治理脱离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就无法取得实际效果,只能流于形式,舆情治理的落脚点终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各级政府部门在联动机制下,必须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起规范统一的预警、研判、应急信息系统。同时在舆情治理上分如下阶段:舆情信息的分类、采集和监测阶段;舆情信息的处置、识别和评估阶段;舆情的预警、决策和治理阶段,且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注意强化软件技术开发升级,保障各部门之间信息高效流动,消除地域和职能差异,最终为舆情的应对和引导提供决策参考。

3.1.3建立政府舆情应急治理机制

通常,舆情突发事件可分为萌芽期、扩散期、热点聚焦期和消退期四个阶段,表一是本人在收集整理了大量网络热点事件,阅读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研究了网络舆情与突发事件辩证关系后得出的结论。

非常规性舆情突发事件信息传播阶段性特征

通过下图可以看出,非常规性舆情突发事件在不同的阶段,其舆情对政府和社会的影响力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征。网络舆情催生着突发事件,而突发事件又使网络舆情愈演愈烈,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动态链条式的关系。在传统舆情治理机制中,政府将治理过程分为监测、评估、预警和应急四个阶段,虽然这种治理模式也根据突发事件阶段、等级的不同,以划分网络舆情的阶段、预警等级,但其并未考虑到网络舆情与突发事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是动态变化着的,传统治理机制方向太过单一,治理模式显得呆板僵硬。通常政府舆情预警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Ⅳ级(一般)、Ⅲ级(较大)、Ⅱ级(重大)和Ⅰ级(特别重大),本文认为,根据突发事件和网络舆情具有动态链条式制约关系的这一特性,并结合预警等级情况,政府需根据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的不同特性,采取系统性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才是治理之道。

3.2注重“软引导”为政府舆情治理重要抓手

3.2.1坚持信息公开,引入“网络新闻发言人”机制

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大记者”的时代,网络社会信息真假难辨,消极情绪容易蔓延,“破坏分子”乘虚而入,这时如若政府无法及时信息,引导舆论,就极易造成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首先是推行政务公开政策。在舆情管理工作中,政府要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抢先发声,抢占道德制高点、攻陷真相桥头堡、严密掌握话语权、引导舆论发展方向,通过计算机技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上采集、分析、整理信息,线下透过政府网站、公共短信平台、官方微博微信等渠道真实、准确、全面的信息,通过推行政务公开,防止非理性化舆情滋生。政府方面也要借此契机畅通诉求渠道,了解群众诉求,优化办事流程,完善规章制度,更好地为政府与群众搭建一座“连心桥”;其次是实行及时、准确、全面的消息制度。往往舆情危机发生时,群众由于不能第一时间掌握事件动态、了解事情真相,故造成许多非理性情绪化的言论,且消极情绪会严重影响政府形象,破坏政府公信力。因此,政府要在信息速度、事件解释、结果通报方面加强时效性准确性,防止不良谣言到处散播,以免引起社会不安定,引发群众恐慌。

“网络新闻发言人”指针对网民或者网络媒体所关心提出的各类问题,其代表政府在网络上公开政务信息、政府新闻或政府答复的人员。通常,政府作为信息传播主体,以网络新闻发言人为传播载体或代表人,通过自媒体平台向网民政务信息、传播重大新闻,以此来畅通政府与群众的官方权威诉求渠道,扩张沟通空间,科学互动,最大限度保障公众知情权。首先是对网络新闻发言人机制的组织结构、人员配置、工作职责、制度规章以及考核问责制进行确立;其次要注意在定位上将普通新闻发言人与网络新闻发言人员严格区分开来,针对自媒体特性重点对舆情走向、热点事件、关键人物、网友心态等方面积极把握,力争话语主动权、驱除虚假信息、引导舆论向理性发展,维护政府形象。

3.2.2加强与“意见领袖”良性互动,引导舆论走向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在每个社会领域无论人的高低贵贱,只要其是脱离了孤独状态,就会立刻处在某个领袖的领导之下”,所谓“意见领袖”,通常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良好的教育背景与扎实的专业领域知识,他们可以是BBS论坛的版主、专业贴吧的吧主、微博名人甚至可以是某位娱乐明星。人们往往会无条件信任或狂热的追随,他们的言论影响了大部分民众,是人们心中的权威、精神领袖,也无形中引导着舆情走向。因此在舆情治理和应急机制上政府有必要赢得“意见领袖”的支持与帮助,采用理性软引导方式,保持网络舆情积极健康的蓬勃发展。首先是要加强与“网络意见领袖”的沟通。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与帮助,政府定期邀请网络大咖、论坛版主、网站管理员、学术代表等就热点问题进行探讨,邀请网民参与互动,听取民声了解民意引导民向,引导舆论向高层次、高水准、科学性、实用性上发展,提高网民素质,减少非理性舆情事件发生。其次是发挥“意见领袖”正面舆论导向。“意见领袖”与网民距离较近,绝大部分是正直理性的,但不可否认也会存在情绪化,其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无疑是把双刃剑。因此,当网络舆情危机发生时,政府应第一时间与“意见领袖”积极沟通,引导“舆论领袖”在自媒体平台上积极正面、理性客观的观点言论,并通过技术手段将其观点在醒目突出位置显示,以达到正面理性舆论引导的目的。

3.2.3提高舆情队伍建设的同时强化网民自律意识

对舆情的管理要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拥有一只高水平治理队伍的基础上,还要重点培养网民的自律意识。本文尝试打造由“信息采集员+初级研判员+高级评估师”的三阶梯队舆情队伍模式,以提升舆情应对能力。信息采集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政治敏锐度,掌握区域性地方特点及基本的民俗民情,通过计算机技术支持,对网络浩瀚巨大的信息量进行监测、过滤、筛选和采集;初级研判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综合事物分析能力,将信息采集员报送的信息进行二次提炼、加工和分析,进一步筛选舆情重点信息,把握舆论方向;高级评估师,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较强的分析写作能力,通过对初级研判员报送的信息进行深层次挖掘,通过计算机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评估,按照事件等级发出预警信息,并提出科学合理化应急方案。

网民因为年龄段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素质参差不齐,加之网络纷繁复杂加之隐私性较强,网民自律意识往往较差,如若不加以强化极易导致舆情危机的发生。首先推行网络实名制,即采取连接上网时实名,在网上浏览时匿名的模式,不仅保证了网民的隐私权,同时加强了管理,增强了网民自律意识,减少了纠纷,规范了网络行为;其次加强教育。通常网络虚假言论、非理性言论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发帖者出于某种利益目的的行为,而其他网民好奇心使然,盲目跟风,以讹传讹。鉴于此,政府应通过宣传相应的法律法规,增强网民的法律意识,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屏蔽不当言论和违法网站,并引导网民遵纪守法,增强自律意识。

4结论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网络舆情事件的具体案例,浅要分析了基于自媒体时代下我国舆情的特性,映射出其对于社会层面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根据这一特性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立法、打造政府“上下联动”治理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应急机制(图表分析)等“硬控制”治理机制和坚持信息公开,引入“网络新闻发言人”机制、加强与“意见领袖”良性互动,引导舆论走向、提高舆情队伍建设的同时强化网民自律意识等“软引导”的治理机制。为自媒体时代下政府的舆情治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项平.公共网络舆情事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毕宏音.网络舆情形成与变动中的群体影响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2007(3):270-272.

[3]王宏伟.舆情信息工作策略与方法[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1(1):109.

[4]李彪.谁在网络中呼风唤雨.网络舆情传播的动力节点与动力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1):133.

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篇9

关键词:法律传播;网络影响;媒体责任

法律传播是法学理论和现实规定与生活的纽带,它像任何其他领域的传播一样,也经历了从口耳相传到借助各种随着推陈出新的介质的过程。伴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中国法治进程,法律传播也在循序渐进的发展。

一、法律传播的历史进阶

传播并不是能与其他学科和活动做严格区分的社会行为,人类任何行为都与传播息息相关。春秋末年以代讼为生的邓析,践行法律秉持“律师执业规范”并编了一部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成文法并写在竹简上,即“私做竹刑”,无意间开创了法律传播的先河。从春秋郑国的铸刑书、铸刑鼎突破“刑不可知、威不可测”的时代后,法律传播开创了一个传播新局面,得到各个朝代统治者的重视。以明代朱元璋为典型,他亲自参与制定《明大诰》,并下令必须人手一册,推行对《明大诰》的教育,使当时的法律达到普及化的程度。近代史上能稍稍抚慰饱受剥削和侵略人心的,便是从传播上得到的收益。民主、法治、人权等西方思想、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的马克思主义都渗透着法律传播。思想的解放使中国人更注重法律传播。

网络的出现使得媒介生态环境呈现出更多元化的趋势,传受关系的交互性、传播内容的多维度和海量化、传播速度的即时性等体现了网络媒体的特质,这些同样深刻影响着法律传播路径和效果。

二、网络时代对法律传播——福音战士还是洪水猛兽

(一)网络对法律传播的积极影响

1.法律的主动传播到传受交融互动——亲民的路径

法律的严肃性和技术性等特点使它并不太亲民,往往走主动法律传播路径。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主动传播的格局,互动性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传播的羁绊,公民不仅能参与立法、跟进司法信息、对法律问题探讨和辩论,而且能贡献内容。自媒体下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它并不囿于传统的刺激——反应——回馈的模式,而是制造(创造)——回馈——参与的循环互动。①

《侵权责任法》制定过程是一个体现传受互动的例证。2009年11月6日,全国人大法工委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截止到2009年12月5日结束共征集2655条意见。②通过反馈中的意见和建议,人大常委会对《侵权责任发》进行补充和完善。这其中都贯穿着法律理念和规定的互动传播和融合。

2.网络传播带来的多元化视角——沉默螺旋削弱了孤独对于个人的威慑力

网络是畅达民意的平台,在遵守法律规定和道德底线下,多种声音都能找到呈现机会,受众能得到更多思考的角度。话语权的下放和实现使人们对于法律规定的理解和法律理念有了基础。原有的沉默螺旋也在网络中逐渐被颠覆,自有意见市场的建立和原有沉默扩散论导致的沉寂逐渐被打破,对于法律的认知和法律问题的看法呈现多元化的状态。

网络的匿名性使更多人走出传统孤独的威慑。如重庆打黑中“律师造假门”事件,《中国青年报》发表《重庆打黑惊曝辩护律师造假事件近20人被捕》一文,披露了为犯罪嫌疑人龚钢模提供辩护的北京律师李庄涉嫌伪证罪。但文章中有大量法律传播带有相当的主观色彩和对法律的误读,传播界及法学界纷纷有人在网络媒体上及时发表文章征讨。我们听到了多种声音,同时也有渠道发表自己的看法。

3.多级传播的结点扩散化,意见领袖作用被削弱

“二级传播”理论提出在传媒与受众之间的人际因素是影响传媒和受众互动关系的重要变量。①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意见领袖。虽然这一理论被“多级传播”理论所修正和完善,但意见领袖的概念在网络舆情分析中仍是不可替代的理论工具。网络传播消息源的多样化和去权威性使得多级传播的结点扩散化,这里结点即指向意见领袖。网络环境中意见领袖虽然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但网民内心的服从欲减弱,表达欲望增强,它的作用逐渐被削弱。

沿上文提到的律师造假门事件来说,搜狐、新浪、凤凰等网络对此事的报道和评论,可能影响了一部分网民对于这个法律问题的意见形成和一些法律知识的认知。但在传统媒体中没有太多话语权的专家学者或从业人员通过自媒体的方式,如博客、论坛等,做法律上的解读,这使得意见领袖扩散化。

(二)网络给法律传播带来的冲击

1.碎片化传播可能带来法律传播困境——微传播的分割效用

法律本身要求严谨的逻辑和严密的体系,反映到传播上则力求完整性和真实性。但现实证明枯燥的说理已经造成了传播碰壁。但同样,网络传播环境下法律信息的异化威胁着法律活动本身。网络带来微传播时代,信息碎片化严重,同时受众有个性化的选择性心理,在选择的过程中信息很容易出现异化。网络生态环境中,虚假信息、恶意信息等和真实共存。多数网民面对爆炸的法律信息缺乏基本的判断,基于选择性心理接触、理解和记忆。这种微传播和碎片化组合的方式很容易侵蚀法律的体系性、法律事件的真实性,并容易造成恶性循环。

在“律师造假门”中,如果网民选择媒体对于辩护律师李庄过早的“定性”和对律师法缺乏理论依据和现实考证的分析,而没有从专家学者的评论中听到对律师权利义务的法律解读和对司法过程中程序正义的捍卫时,很容易形成对法律的偏见和律师行业的不信任。

2.法律舆论传播的网络暴力

当一个人独处时,很容易做到独善其身、客观理性,而加入一个无名氏的群体后,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②推及到传播领域,它同样能作为舆论暴力的理论机理。将现实中的舆论暴力转移到网络环境中,便是今天受到热议的网络暴力。

网络舆情产生是硬空间和软空间交互作用的结果。支撑“网络空间”的互联网属于舆情的“硬空间”,③舆论产生的软空间包括社会制度、社会政策、法律法规、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组织中和生活中的权威等。④软空间左右着舆情的产生,网络群体构建起一种拟态环境,它作为软空间将一种群体的无意识情感弥漫开来,网民融入被简单的善恶观和朴素的因果报应理论激发的群体中,很容易造成情绪化的意见表达和简单不假思索的是非判断,造成有悖法律本意的传播。

这种法律舆论传播的网络暴力突出的表现在所谓的“媒体审判”上。如最为典型的“许霆案”,从一审以盗窃金融机构判处无期徒刑到重审判处五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万元,我们能明显看到网络舆情对于司法过程的左右。

3.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法律传播的即时性价值与法律活动正常运行冲突

新闻追求的价值之一是时效性。法制新闻的报道同样也受时效和真实价值的影响。但作为一种特殊的领域报道,相关法律活动中的一些细节披露是信息及时公开和司法正常活动进行博弈的过程。

为了争首发和独家,网络媒体中常出现在司法机关作出结论前过早披露案件或庭审的细节,这样很容易造成传播失实,甚至会妨碍到正常的法律活动,比如在报道中透漏侦查机关的策略和计划,使得通过媒体获知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做好反侦查的准备等。这一点是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共同的问题,但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更快、波及范围更广,更值得关注。

三、对网络给法律传播带来影响的再思考

法律传播网上阵地的开辟,不仅推进了法治进程,同样也铺下了新的绊脚石。对网络给法律传播带来影响的评价是发现问题的第一步,重要的是应当考虑如何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这一方面需要依靠社会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化,另一方面要依靠网民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但网络媒体的作为最不可小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中在媒体对法院审判活动和其他相关工作的传播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侵权行为法》第36条明确了网络用户和网络提供者的权益和侵权责任承担。网络媒体在进行法律传播过程中,要遵守如此相关的法律规定,这些都为营造良好的法律传播环境提供了基础。

2009年10月9日,世界媒体峰会上胡锦涛主席提出媒体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在经济高速发展态势下,民主法治问题受到更高的关注,媒体也以空前的规模包围着公民、推动着法治的进程。胸怀一颗承担社会责任之心对于影响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网络媒体和网络运营商尤为珍贵。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张丽红.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4]赵志立.网络传播学导论[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5]庹继光,李缨.法律传播导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篇10

【关键词】网络媒体 信息传播 舆论绑架 自律

似乎是要印证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论断.网络媒体自诞生之日起就向传统媒体发起了挑战,将人们带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信息交流自由境地。然而,就在人们为自己享有信息自由权振臂高呼时.却发现自己紧握“绝对自由之剑的双手”已经开始“绑架”舆论.强化了外界关于网络“先天真实性不足”的口实。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只有构建适应自身发展的规范,倡导道德自律,才能正确地反映舆论、引导舆论.从而提升网络信息的可信度和网络媒体新闻的权威性。

一、网络技术为信息传播带来空前的自由

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正是为了打破枷锁,追求这“天赋”的自由.无数有识之士展开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自约翰·弥尔顿首次提出“出版自由”以来.新闻自由思想随着传播技术的一次次飞跃.逐渐演变成今天的信息交流自由。其主体也由政府、媒介扩大到整个社会公众。纵观人类传播的发展历史,每一次传播技术的突破都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结果,不断拓展人的交流能力,不断提高人类表达的自由度.从而一次次开拓新的生存空间。

以电脑和互联网技术为主体的络媒体融合了三大传统媒体传播功能上的物理性能,以傲然于市的开放度和自由度在现实世界之外创立了一个全新的“虚拟空间”,大众一进入网络空间,个人和组织便能够凭借电脑化的大规模信息交流系统建立多向的相互联系。同一个人或组织既可以是新闻和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成为新闻和信息的传送者.这张分散型的传播巨网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信息。在数字化层面模拟和重构了现实社会的网络空间.既保持了物理空间的多纬度和多层次性.又能引导人们进入心灵情感空间的拟像交流。在这里,行为主体是匿名的,于是真相和谎言、事实和虚构的界限被消弭殆尽,匿名信息和发表言论得以实现。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网络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在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的去中心化传播模式中.普通人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思想碰撞和意见表达的“海德公园”开始呈现,从web1.0到2.0,从公共论坛到博客,人人都可以自由地接受新闻信息,自由地传播信息,自由地发表意见。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

有关克林顿性丑闻的消息就是由美国一个网民在网上公布后,各大媒体才积极介入,使之成为世界舆论焦点而斯塔尔调查报告在网络上的传播.更使得千万网民能够在第一时间完整自由地阅读报告,畅所欲言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网络技术为这个虚拟空间带来了以往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上可以实现真正意义的新闻自由似乎已经来临。

二、网络的“绝对自由”为“舆论绑架”提供了温床

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在享受信息交流和言论发表自由的同时,为了追求“绝对自由”而深陷各种网络问题的泥潭之中,破坏性信息使网媒似乎又成了个危机潜伏的混乱世界。目前.网络问题大致上可以归纳为隐私、盗版、色情、政策、网络保护等,网络空间的虚拟性能让人们掩盖真实身份自由表达意见,也可以让人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揭露个人信息或篡改记录,对个人信息进行任意扭曲,使个人隐私权受到侵犯。网络中简便易学的信息复制技术使人们达到了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也使人们在轻而易举获得信息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侵犯了别人的知识产权。互动性能使网络成为普通人针对时政或其他敏感问题发表自由、公开、理性言论的阵地.也能使其成为别有用心之人造谣生事,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跳板。

信息的双向交流使得网络信息来源众多.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总汇.也正因此而真伪难辨。垃圾信息、虚假信息、色情暴力信息充斥其中.网络成为一个信息大杂烩,“诽谤谩骂”、“知识偷盗”、“黑客入侵”.这一切都是人们破坏了网络空间固有的传播规范所导致的后果。自由与为所欲为只有一线之隔。网络技术为人们营造了虚拟的时间和空间,但是人们的网络行为、网络思维、网络情感却是通过真实的社会互动而客观存在。网络也存在人与人、人与媒介的交往和互动.也会产生一系列的人际关系,也就肯定会存在着协调各种关系的传播规范。在网络空间里,一些人只热衷于自我的绝对自由,而不顾别人的存在和感受,甚至让另一些人深陷危言耸听、虚假诬陷的包围之中。当这些人自己被各种网络问题缠身时就会发现,他们追求的“绝对自由”已沦为了一种形式。网络新媒体在其影响力迅速扩大的同时,其角色功能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异化,特别是在行使舆论监督功能时,出现了错位和越位,对于政府行政、司法公正和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违反了社会主体各司其职的精神,“舆论绑架”时时出现。

网络“舆论绑架”常常给当事人带来道德审判,道德审判相对于司法审判来说显得更为隐蔽,却更值得我们警惕。网络媒介新闻和言论以“社会正义”、“人文关怀”等旗号义正辞严地将新闻人物置于道德的审判台上,甚至是道德的陷阱之中。例如,在此次汶川“5·l2”地震报道中,网络舆论针对万科捐款事件对王石的谩骂和讥讽,以及参照一年一度的财富榜比照捐款数目的多寡,并进而攻击少捐者等在网络上掀起一波又一波热烈“讨论”,一时间“王8的孙子”、“铁公鸡”等针对人身的舆论暴力挟网络自由的威力迅速掀起了针对富人的“舆论绑架”。而传统媒体的随后跟进,让这一“舆论绑架”愈演愈烈。

三、如何避免网络媒体“舆论绑架”现象

“绝对自由”消解了网络的空间优势,为“舆论绑架”提供了温床。如今,采取措施避免“舆论绑架”现象,成为网络媒体的当务之急。

1、网络自由需要网络自律的监护。

网络时代给人类带来的自由是认识到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责任的人的自由,让人处于私密空间的同时又置身于公共空间的虚拟社会中,人的自主、个人的意愿得到强调,相应的个人管理个人、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自律性原则也凸显出高于法律和其他伦理规范的重要性。

与信息传播紧密相关的新闻自律思想以强调媒介道德自律为核心的社会责任论成为防止新闻界滥用新闻自由权利的武器。新闻传媒的道德自律是追求良好传播效果的一条铁律,同样适用于网络社会。在因特网上传播信息是每一个人的自由,但是拥有自由传播信息权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他人的自由权。为了获得信息传播的最大自由度,强调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起自律的义务。

网络媒体自律因网络信息传播活动的特殊性而表现出不同于传统媒体自律的特点。首先,行使和承担自律行为的主体扩大了。网络自律的主体不仅包括网络媒体新闻从业人员,还包括普通的网络用户。信息报道要公正真实,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尊重个人隐私权等新闻自律内容同样可以成为普通网络用户在进行信息传播时的警示。其次,网络自律不仅包括网络信息传播者在传播信息时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感,进行自我约束,也包括接受信息时自己保护自己免受不良信息伤害。再次,网络自律不像其他社会普通道德规范那样由社会精英自上而下地制定,它是网络用户源自内心的道德需要,重在启迪用户自己管理自己的自觉性。此外,网络的匿名性使得没有恪守道德自律的个人淹没在众人之中,因此,靠个人的自觉和唤起每个人的责任心成为维持网络秩序的致胜法宝。

网络信息传播是以人为中心的,网络自律原则的制定也应该以人为本。自由并不是放纵,也不是摒弃所有限制和束缚。网络自律原则和自律公约并不是仅靠几个团体组织、门户网站发起就能实现的,应该发动整个网络社会,让更多普通网络用户参与制定并自觉维护,让人们在心里建起坚固的闸门,将有碍传播秩序的信息牢牢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