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智能制造概念十篇智能制造概念十篇

智能制造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2:56

智能制造概念篇1

锂电池概念股王者归来。第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以结构优化推动绿色发展。第二,受碳酸锂连续提价,锂电池现原料荒的驱动。第三,锂电池概念股自去年11月中级升浪后,调整3个月触发技术性反弹。本周市场锂电池概念股成为市场反弹的中流砥柱,以当升科技、亿纬锂能、赢合科技为代表的锂电池龙头成为本周涨幅榜的王者,并掀起江苏国泰、融捷股份、拓邦股份、赣锋锂业等锂电池概念股,易事特、合康变频、万安科技等充电桩概念股涨停潮,成为市场既赚眼球又赚钱的投资热点。

VR概念股强者恒强。VR概念股是科技创新主线的反弹先行官,棕榈园林兼具虚拟现实和高送转题材,成为3月涨幅榜的领军人物,已经进入中线牛股路程,并带动以川大智胜、奥飞动漫、东方网力为代表的VR概念股,以顺网科技、奥飞动漫、金利科技、凯撒股份为代表的VR游戏概念股,让市场领悟到了科技创新的魅力。此外,以中科金财、高伟达、金信诺、天玑科技为代表的大数据概念股也有良好的表现。

智能制造产业成为新风口。今年是中德创新合作年,“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对接工作稳步推进中,随着德国总统将于下周开始的访华活动,以及4月下旬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事件驱动,中国智能制造业必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回顾本周市场的表现,在以科大智能为主力前锋的率领下,以东方网力、思创医惠、长高集团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概念股,以华中数控、华东数控、东方网力为代表的智能机器概念股,以亚太实业、天泽信息、万安科技为代表的智能汽车概念股,构筑了智能制造概念股的进攻路线图。

智能制造概念篇2

科技创新是创小板市场结构性牛市的投资大主线是毋庸置疑的,而国企改革是主板市场投资大主线的观点,在本周得到市场印证。

科技创新投资继续演绎牛市行情,特斯拉、智能科技、移动互联网龙头尽显英雄本色。特斯拉概念股走势强劲,万向集团在对美国混合动力车制造商菲斯特的竞拍中胜出,成功打通万向集团电动车产业链,万向钱潮连续3个一字涨停板,成为继金瑞科技后特斯拉概念股新的王者;此外,以国机汽车、天汽模、首钢股份等特斯拉合作概念股也有不错的市场表现。在智能科技主题投资上,以和晶科技、金亚科技、美菱电器为代表的智能家居概念股,以顺威股份为代表的智能机器人概念股,以九安医疗、博晖创新为代表的的智能医疗概念股(智能穿戴的升级版),深受市场主力机构的青睐,成为智能科技的龙头品种。在移动互联网主题投资上,以新开普、国民技术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概念股,以搜于特、星期六为代表的微信商城概念股,以方直科技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概念股,高居科技创新投资主线的涨幅榜。

国企改革投资揭开主板牛市红盖头,中石化掀起油改概念股涨停浪潮。本周四晚,中石化公告《启动中石化销售业务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的议案》具有历史性意义。笔者认为,中石化率先启动混合所有制,是国家最高决策层在打破垄断的实质性举措,标志着央企改革的第一枪已经打响。本周市场,受中石化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油气改革概念股全线爆发,以中国石化、上海石化、仪征化纤为代表的中石化下属概念股,以泰山石油、广聚能源、国际实业、龙宇燃油为代表的的油品销售概念股,以天利高新、茂化实华、通辽化工、恒逸石化为代表的油气开发概念股,连续涨停成为本周市场最亮丽的风景。笔者认为,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推进,一些被国企垄断的行业和领域或将逐步放开,同时国资国企证券化的进程也将再次加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国家安全委员会两大高层决策机构将进入全面运转阶段,国企改革提速的步伐越来越近。

综上所述,笔者坚定看好国企改革投资大题材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应从三大投资主线挖掘国企改革机会。第一,具有资产整合或资产注入题材的概念股;第二,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受益概念股;第三,亏损的国企有望通过发展职业经理人制度,实现脱胎换骨带来的投资机会。具体到投资领域,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石油、电信、医疗、铁路等打破国企垄断,引入民资参与投资机会。

展望后市,短线积极看好油气概念股和世界通讯大会的投资机会,建议投资者积极大胆的参与油气改革受益股,逢低介入智慧医疗概念股。

智能制造概念篇3

关键词: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语义分析;知识体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意指将“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传授给本科生或研究生。构建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通常有两种途径:(1)经验归纳法,从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已经获得的知识集合中选择出若干,认为这些知识应该归属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且将其结构化与系统化。(2)概念演绎法。追问“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确切含义为何,由此联想其涉及的主要方面,概念推演形成的轨迹即是知识体系。两种方法的结论应是一致的。就实际操作而言,前者的主要环节是“选择知识”和“搭建体系”,而“选择什么”和“搭建成何样”就与研究者的偏好相关,常出现观点相左的情形;后者的主要环节是“明确语义”和“语义延伸”,能被称为概念的东西总是成熟的,即已有大量的先前研究,对此人们的分歧较少,而从概念出发的语义延伸又是遵循演绎逻辑的,由此而得的知识体系就易被公认。

本文的研究采用概念演绎法,具体的讨论依层次递进展开,首先明确“智能科学与技术”的中文语义,其次讨论该语义涉及的关键概念之内涵,进而合成这些关键概念的具体内容,继之概括“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最后设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2 “智能科学与技术”的语义

尽管有逻辑上的先后,“科学”与“技术”通常被认为是并列的两种人类文化活动。“智能科学与技术”就应被分为“智能科学”与“智能技术”。

智能是某种行为主体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表现的行为。这种具有智能的行为主体目前(也许永远)只有两类:生物(其中主要是人类)和机器。若以人类代表生物,智能就有两种表现形态,人类智能(humanintelligence)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后者是对前者的模仿与延展。

科学是为了获得所考察对象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依据某种原理设计制造各种人工系统。由此,“人类智能科学”、“人工智能科学”、“人工智能技术”是无歧义的,而“人类智能技术”就不成立(确切地说,是间接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方式表现出来)。

基于上述分析,“智能科学与技术”的语义由三部分构成,“关于人类智能的科学”、“关于人工智能的科学”和“应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根据惯常的教育与研究分工,前者是心理科学领域的重点所在,后二者则是信息科学领域的前沿方向。目前国内所开办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大多属于理工科本科,其侧重所在自然是“人工智能”。

支撑着“智能科学与技术”及其三部分构成的关键概念是“智能”、“科学”与“技术”,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有助于推演出“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

3 关键概念的剖析

3.1 “智”对应于intelligence

汉语中的“智”是“知”的后起字,而“知”是“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指认识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知”添加了“曰”即为“智”,再清楚不过,“智,知而道出也”。智,就是人们日常口语中的“知道”。

英语中的intelligence源于拉丁语的动词intellegere,意思是tounderstand。而intellegere是inter(interl与legere(tochoose)的合成词,故它所表达的是“在推理基础上的理解”。

可见,汉语的“智”关注知识(识,知也。《说文》)及其共享;英文的intelligence则强调知识及其可靠来源。有所差异并不妨碍将不同文化系统中的这两个概念对应起来。

3.2 “智”的派生词

尽管语义十分贴切,却不可将intelligence直接汉译为“智”。在现代汉语中,单字形式的名词一般不用于表达抽象概念,因为单音节的高频率使用在言语交流中难以通畅顺口。通常都是采用双字形式的名词。“智”需要再添加一字。处理的办法无非两类,同义重复或附加意义。前者生成的是“智慧”,后者得到的是“智能”和“智力”。

智慧之“慧”,一方面与“智”同义(知或谓之慧。《方言》),另一方面又与佛教名词“般若”(praina)相连,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佛是高深至上的,这样,智慧的真理性就毋庸置疑。作为汉语词汇的“智慧”固定下来之后,除了与英文的intelligence相对应,还与英文的wisdom(wise“聪明的”+dom“性质或状态”)相一致。更重要的是,wisdom就是希腊语的sophy,由此构成了philosophia(英文philosophy)。“智慧”连接着中国的佛教(与中国哲学相通)和西方的哲学。智慧是哲学层面的。

“智能”和“智力”都是“智的能力”的简称。推敲其中的意味饶是有趣。作为物理学概念的“能”和“力”,二者是一种源流关系,因而在汉语的习惯中,“能”更本质,“力”则外显,暗含着有高下之分。这样,智能有“智能人”、“智能机器”、“智能科学”等,智力则是“智力游戏”、“智力玩具”、“智力商数”等。层次的感觉是明显的。智能和智力是科学层面的。

“智”的派生词最常用的有三个:智慧、智能和智力,它们均可英译为intelligence,但在汉语中分别属于三个层次,即哲学领域、科学领域(较高层次)和科学领域(较低层次)。

3.3 关键概念的文化比较

将与“智”相关的中文概念和与intelligence相关的英文概念进行对比,可看出中西方文化的相通与差异,有助于更深刻明晰地理解“智能”的语义。表1是基于英语概念的文化比较。从中可见,“智能”较高于“智力”在西方文化中表现为对现在分词的偏爱。

表2是基于汉语概念的文化比较。英语的intelligence可以笼统地表示汉语的“智、智慧、智能、智力”。现限定“构建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是一项科学研究(即不考虑“智慧”),再用“智能”作为“智能”和“智力”的统称,这样,“智能”就成为将要继续讨论的唯一概念。

3.4 智能之“能”

前已阐明,智能就是“智的能力”。这种能力究竟为何,学者们曾有过大量的讨论。其中一种通俗简洁的表述被包含于后者之中。在人工智能中将二者分开,缘于它们的对象不同,前者针对的是自然界,后者则面向人类已有的知识积累。“推理”是生命体存在的基本前提。所以,关于人工智能的科学只有两个分支:机器感知/发现理论(派生于人的认识论)和机器推理理论(基于人脑推理理论的讨论)。

(4)应用人工智能的技术。第3.6节说明,技术就是应用手段、技能和方法设计与制造人工系统。图4模型所示意要设计与制造的人工系统只有专家系统和机器人。所以,应用人工智能的技术主要有两个:专家系统技术和机器人技术。

(5)基于现状的人工智能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内容调整。前面将“机器感知”和“知识发现”归于科学范畴,其根据就是因为它们均是客观存在。然而,现在的“机器感知”还非常简单,对于诸如表情、语气等稍微复杂的客观现象就无能为力:“知识发现”也主要依赖于基于语法的关键词匹配,而对于如何有效地理解语义特别是语用还差得很远。鉴于如此现状,将“机器感知”和“知识发现”归于技术更合适一些。

(6)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集成上述的观点可得图5所示的知识体系。理论是概念、原理的体系(《辞海》),本身就是知识体系。技术包括手段、技能和方法,也是知识或知识指导下的操作。所以,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由两个理论和四种技术构成。

图5的表示是粗线条的。正是因为它没有将与“智能”有关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全部罗列出来,才有了一个简洁的框架,以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和添加,最终形成一个系统的图景。

6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的使命就是将图5所示的知识体系教授给本科生或研究生。学校教育总是以课程方式进行的。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必须转化为课程体系。基于图5所示模型、兼顾目前大学课程设置的现状、特别是参照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国内率先开办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的探索性经验,提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的一种方案,见表3。

如表3所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对应于智能科学与技术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见图5),共六门主干课程:

(1)“脑与认知科学”。包括“脑科学”与“认知科学”。

(2)“机器学习”。推理是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机器学习包含机器推理,在一般意义上可以认为二者同义。目前讲授机器学习的大学课程主要有:“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是实现机器学习的一种方法)、“计算智能”。后者包括“模糊计算”、“神经计算”、“进化计算”,讲授一些具有前沿性的理论与方法。

(3)“机器感知”。包括“机器视觉”模仿人类的视觉、“计算机语音技术”模仿人类的听觉、“自然语言理解”模仿人类对语言与文字的理解。

(4)“知识发现”。包括“信息检索”和“数据挖掘”,前者在数据库中进行关键字匹配、在万维网上进行关键字匹配、在语义网上进行语义匹配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后者将信息组织到数据仓库中以便寻求信息之间的规律性关联即获得知识。

(5)“专家系统”。该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包括管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多agent系统。它们是人工智能为人类提供的实用型信息产品。

(6)“机器人”。利用机器来获得身心的解放与扩展是人类的梦想和永远的追求。拟人机器的设计与制造涉及诸多学科,在大学的专业教育中只能讲授一些基础概念。

可以将整个“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看作是一个对知识进行“输入一加工一输出”的结构。由表3可见,与知识输入有关的是“机器感知技术”和“知识发现技术”;与知识加工有关的是“脑科学理论”和“机器推理理论”;与知识输出有关的是“专家系统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在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中,分工专门研究知识输入、知识加工、知识输出,就构成了其三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知识处理、智能理论与方法、智能系统与应用(如表3所示)。

7 结论

(1)智能科学与技术是人类智能科学、人工智能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总称。技术的标志是用于设计与制造人工系统,因而“人类智能技术”并不直接存在。

(2)“智能”是“智的能力”的统称。中文的“智”之本义是“知而道出”,与英文的intelligence(本义“推理基础上的理解”)尽管侧重不同,仍被认为语义相等。现代汉语不习惯单字形式的概念,“智”便有了三个常用派生名词“智慧”、“智能”和“智力”。前者属于哲学概念:后二者属于科学对象,是“智的能力”的两种不同简称,亦有层次高下之分。在科学领域,“智能”通常涵盖“智能”和“智力”。

(3)智能科学是指,认知智能事实、归纳智能规律、总结智能理论。

(4)智能技术是指,设计与制造人工智能系统的手段、技能和方法。

(5)智能(intelligence)应该是“能智”。即能知、能日、能推理、能理解、能应用。

(6)智能是以知识为主线的三个环节的序贯过程。智能表现为知识在知识获取、知识推理、知识应用三类活动中的定向流动和逐级提升。

(7)智能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知识表示。人类智能的知识表示是在文化传承中自然实现的,而人工智能的知识表示则依赖于专门的人为规定。这样,智能的内容就有四个部分:知识表示、知识获取、知识推理、知识应用。

(8)智能最简明最本质的定义是:知识+推理。人类智能的特征是,知识用自然语言表示、推理在人脑中进行;人工智能的特征是,知识用机器语言表示、推理用机器实现。

(9)人类智能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感官感知、信息检索、人脑推理、实际问题解决方案、实际问题解决方案的执行。

(10)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智能的模仿与延伸,其主要内容也相应有五个:机器感知、知识发现、机器推理、专家系统、机器人。

(11)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由两个理论和四种技术构成。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涉及关于人类智能的科学、关于人工智能的科学、应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具体有脑科学理论、机器推理理论、机器感知技术、知识发现技术、专家系统技术、机器人技术。

智能制造概念篇4

智能化家具设计的核心点在“智能”上,使家具实现“智能”是智能化家具设计的基本目标。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将家具本体知识模块作为情景分析的重点,而产品与环境,产品与市场,产品与人等知识模块居于家具本体知识情景分析之后,由此可以把智能化家具内在情景知识分为家具结构知识,家具行为知识和家具功能目标知识三个情景设计知识模块,如图1所示。在智能化家具情景知识分析中,结构知识模块主要有五个大的部分组成,即智能控制设备、智能执行设备、传感装置、家具本体结构和智能传动机构。如果将智能化家具比作人体,家具本体结构与非智能家具一样,是家具的“躯体”,用于连接和支撑其家具功能部分;传感装置是家具的“五官”,用来感知外界和躯体内部的变化,准确测出其当前状态,保证系统进入控制状态;智能控制设备相当于家具的“大脑”,是智能化家具的灵魂;智能传动机构则类似家具的“四肢”,用于完成控制设备传达的任务。智能化家具行为知识模块主要是指不同的家具结构在“智能化”功能实现过程中通过何种行为发挥作用,如智能控制设备主要是按照预先编好的程序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逻辑处理、控制量计算等,并通过连接电路向智能系统的各个部分发出控制命令,指挥整个系统有条不紊的工作;智能执行设备的主要行为是根据控制器发出的指令,直接控制执行装置工作;传感装置的作用是把位移、速度、力、温度、光度等物理量和浓度、成分等化学量转换为电信号;家具本体结构是所有功能的支撑结构,完成系统的结构功能;智能传动机构主要是借助一些传动装置对系统作直接、物理性的作用,来达到系统所希望的状态。智能化家具功能目标知识主要是表征智能化家具最终所要实现何种智能化的目标,是概念设计思考的落脚点与归宿所在。根据不同领域智能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家具产品本身的特点,智能化家具功能目标知识模块主要包括智能尺度参数调节,如角度调节、高度调节、长度调节、宽度调节、开合度调节、升降度调节、折叠度调节、旋转度调节等,智能感觉系数调节,如亮度调节、温度调节、湿度调节、感应度调节等,以及智能保护功能,如消毒、杀菌、防虫、防蛀等。

2智能化家具情景分析

设计模型笔者在前面提到,情景分析主要适用于产品概念设计阶段,就智能化家具而言,构建具有一般性的情景分析设计模型,对智能化家具产品的开发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情景分析设计过程通过情景知识的分析来产生设计设想,进而通过情景知识的限定,来优化设计概念的过程。因此情景知识是设计分析的基础,设计限定所产生的矛盾以及设计需求所产生的概念是设计的关键,鉴于此,笔者认为基于情景分析设计的方法,智能化家具设计模型的建构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用于情景分析的设计知识,可以分为六个部分;二是情景分析过程中通过不同的设计限定所产生的矛盾冲突;三是根据情景分析,设计需求所形成的设计概念或设想。矛盾冲突与设计设想之间通过互相交融,以达到设计上的平衡,进而形成合理的设计方案,智能化家具情景分析的知识包括六个基础模块,即环境知识模块,智能化家具知识模块,用户知识模块,用户与环境的交互知识模块,智能化家具与环境的交互知识模块,用户与智能化家具的交互知识模块。由于智能化家具的特殊性,关于智能化家具本身的知识模块在前面已经进行了详细介绍。环境知识模块主要是指智能化家具外在物质与精神空间对设计所产生的影响,一般与产品、用户结合起来分析。用户知识模块对设计概念起着的限定作用,用户的身份、地位、认知、爱好、文化、心理、交往人群,购买力不同,对智能化家具产品的需求也不一样,所形成的设计概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情景分析设计过程中,用户、环境及智能化家具三者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它们互相交互的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具体的设计知识模块。一是用户与环境的交互知识模块,能决定着设计概念的功能和智能化家具产品设计信息传递的是否合理。用户与环境之间的功能活动,能更深层次的挖掘用户的潜在,有针对性的需求;智能化家具产品在环境中信息传递的合理性,对设计概念起着重要的限定作用,不同信息传递方式对应不同设计概念,信息传递的类型也会影响设计概念的种类。同时,智能化家具材料、色彩、功能、形态、风格符号、使用、购买模式的喜好等知识因素,也受外部环境对用户影响。由此可以发现,环境与用户交互知识情景分析,将某种环境下的特定事件的过程分解成了若干细节,使设计师能够注意到用户所没有留意的问题,从而发现智能化家具设计的相关机遇与设想。二是用户与智能化家具之间的交互知识模块,能为设计设想或概念提供直接的目标与需求。

通过用户习惯的操作方式、使用步骤、操作的精确性、健康安全要求、信息通道匹配方式和使用者的心理模型、美学要求、情感要求等,来确定智能化家具所要具备的结构、功能、部件设计、工艺材料、产品的形态语言、指示符号、界面排布等多方面的内容。关于用户与智能化家具交互知识模块所涉及的知识很广,包括人体测量学、心理学、认识学、运动学、生理学、美学、医学和工程技术的多个领域。不同的知识,对设计概念起着重要的限定作用,如人体测量学通过的人体尺寸的测量,能确定人体不同部位的尺寸、运动姿势、活动范围、肌力等,这些知识可以决定智能化家具控制器的形状、尺寸、操作方式、所需的驱动力等,进而决定使用者的操作方式、效率、准确性、舒适度等。三是智能化家具与环境的交互知识模块,对设计概念的生产也有着重要的限定作用。就智能化家具而言,智能化产品系统必须要面对大量的周边环境要素带来的问题,如社会经济、现有产品、社会潮流、制度法规(如安全标准)、市场状况、美学价值、技术条件限制、文化规范、品牌形象、用户期待、产品所在的微观环境要求等知识内容,都对智能化产品设计构思产生规范与限定作用。

情景知识是情景分析设计的基础,在智能化家具设计过程中,通过不同模块的情景知识以及情景知识的交互,能发现和挖掘不同的设计需求(需求1、需求2……需求n);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生成不同的设计概念或设想(设想1、设想2……设想n);同时,不同模块的情景知识以及情景知识的交互,又能形成不同的限定条件(限定条件1、限定条件2……限定条件n),在限定条件与设计概念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完善合理的设计方案。

3结语

智能制造概念篇5

江鹏程:华软目前管理资金的规模大概是130亿人民币,投资主要领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概占70%,同时会扩展其它领域,例如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始终坚持信息技术是主要投资方向。华软资本最近出了一本书《2049智能崛起》,联想30多年以后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会引发什么变化,来找一些方向性的投资的机会。

《融资中国》:华软为什么会选择装备制造业?

江鹏程:选择这个领域是因为第一我们要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第二点我们会选择国家七大战略新兴行业。对于装备制造业很看好,在两年前华软就定了策略方向,那个时候还没提到工业4.0等概念,智能制造的背后一定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现在的工业制造会有很大的提升。有些装备制造可能很高端,但那些不一定是华软的投资方向,我们看的是工业4.0对工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这样的改变都是一步一步来的,不是一蹴而就。

《融资中国》:工业制造4.0概念真正落实到企业中需要多长时间?

江鹏程:工业4.0不完全是一个概念,它是逐渐发展的过程,不能说立马达到工业4.0的标准,但是工业自动化,工业流水线的智能化是一直在进行的。例如iphone配件很多都是在国内生产,在这些生产企业里面会广泛应用到无人管理和高效智能控制,达到4.0是逐渐的过程,但绝对不是摸不着的东西,不仅仅是一个概念。

《融资中国》:工业4.0细分哪几个方向?

江鹏程:我们不讲方向,讲解决问题。如生产线的物料搬运,是不是能达到节省的目的,如工厂设计,什么地方会应用到机器人,后面会有搬运系统,有嵌入式软件,也有独立的某一个环节机器人手的应用,这些应用能够提高效率。机器人手臂放哪里,怎么设计,每秒怎样能够完成更多工作,这些都是很现实的东西。

《融资中国》:在物联网人工智能方面有哪些布局?

江鹏程:物联网很早之前就有布局,物联网本身是分层的,最底层,中间系统设计和应用,各个层面投资的时点不同。我们做了一些投资比如RFiD(射频识别)的一些应用,也有一些项目投完被收购了,这个方向我们绝对认可,包括我们新书里提到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最重要的四个方向“大物移云”,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以这四个作为我们新一代信息技术未来发展最主要的内容,我们会持续看好,做投资的话会看在这个企业在物联网某个阶段解决了什么问题,它能否在未来三到五年中持续的增长。

智能制造概念篇6

蒋志培(注2)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

知识产权的称谓来源于18世纪的德国(注3),将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概括为知识产权的主要是著名比利时法学家皮卡弟,这一学说被广泛传播,得到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承认(注4)。对我国来说,知识产权是个外来语,是对英文inteLLeCtUaLpRopeRtY的一种翻译。对知识产权的概念或定义和其特点,我国学术界各种观点和争论颇多(注5)。有的学者主张从知识产权的范围了解该概念(注6),有的学者认为应当用概括式给知识产权下定义(注7),还有的学者建议在民法学研究中建立大于知识产权范围的无形财产权体系(注8)。

从国际上看,对规范知识产权领域立法、执法和一般民事行为影响重大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本身并未给知识产权下概括性的定义,它们只是规定列举了知识产权应当包括的范围和权利种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编著的《知识产权法教程》则从知识产权保护客体的角度提出:知识产权是同情报有关的财产,这种情报能够同时包含在全世界任何地方无限数量复制件的有形物体中。这种财产并不是指这些复制件,而是指这些复制件中所包含的情报(注9)。但该教程无须经过条约成员的签字和投票,也因而不具有法律的拘束力。

对于条约和法律来说,在一般情况下只要规定了权利的具体范围和如何调整此种权利关系、保护此种权利的实现,也就完成了任务。而此种任务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排除了应当在理论上在深入对其认识的基础上给予其合适的理论概括,包括赋予其准确的概念。

由于国际上有专门制定和操作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组织,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谈判和各种理论观点对我国影响颇深。以至于学者评价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的几次"热"与"冷"根源均来自国际双边谈判和国际公法领域(注10)。又由于现代知识产权制度进入我国是近20年的事,我国虽然在知识产权理论教学研究的巨大成绩(注11),但应当承认我国现代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理论是正在建立和发展中,不能说成熟和完善,这不但因为我国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起步晚,还由于全球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客体范围和内容的不断扩大和深化,不断给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理论研究提出崭新的课题。而知识产权的概念是有关知识产权立法活动、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是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注12)。因此,知识产权不但仍旧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和迫切需要深化研究的领域,我们对知识产权概念的研究十分必要,而且随着对它及其他问题的研究将不断澄清知识产权领域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并指导知识产权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实践,使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理论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起来。

概括地说,我国知识产权学术界对知识产权的定义主要有三种观点:

其一,范围说或列举说。知识产权概念的范围说或列举式说,源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条(8)款,又被对世界经贸影响力更大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的第一部分第一条所重复。上述两个国际公约对知识产权划定的范围,是当今世界各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通例,"迄今为止,多数国家的法理专著、法律,乃至国际条约,都是从划定范围出发,来明确知识产权这个概念,或给知识产权下定议的"(注13)。

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条(8)款规定的知识产权定义,知识产权包括下列权利:1、与文学、艺术及科学作品有关的权利,即版权或著作权。2、与表演艺术家的表演活动、与录音制品及广播有关的权利,即邻接权。3、与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一切领域的发明有关的权利,即专利权(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非专利发明的权利)。4、与科学发现有关的权利。5、与工业品外观设计有关的权利。6、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及其他商业标记有关的权利。7、与防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权利。8、一切其他来自工业、科学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注14)。tRipS协议第一部分第1条2规定本协议知识产权是指本协议第二部分第1至7节中所包括所有权利,即1、版权与邻接权;2、商标权;3、地理标志权;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5、专利权、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7、未披露过的信息权。(注15)根据上述国际公约给知识产权下的定义,知识产权是指发明、发现、作品、商标、商号、反不正当竞争等一切智力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这是各国真正专家们多年讨论的结果"。(注16)

其二,概括说。我国不少学者采用以概括式的方法对知识产权进行定义。如高等学校法学统编教材《知识产权法教程》所下定义为:"知识产权指的是人们可以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又如《知识产权法详论》(注17)对知识产权的定义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从事智力活动而创造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再如《知识产权侵害赔偿》中使用的知识产权概念,是指智力成果的创造人依法享有的对其智力成果的权利和工商业活动中商业标记所有人对其商业标记的权利的总称,包括工业产权和著作权(注18)。

其三,无形财产体系说。近几年来,有的学者认为以知识产权名义统领下的各项权利,并非都是来自知识领域,亦非都是基于智力成果而产生,知识产权的"知识"一词似乎是名不符实(注19)。因此该学者建议,参照无形资产的类别,在民法学研究中建立一个大于知识产权范围的无形财产权体系,以包容一切基于非物质形态(包括知识经验形态、商业信誉形态、经营资格形态)所产生的权利。该无形财产权包括创造性成果权、经营性标记权和经营性资信权等3类权利(注20)。

所谓概念(ConCept)的含义,是指在头脑里所形成的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注21);对某事物内在、潜在和优先的看法、总体的观念(iDeaUnDeRLYinGSometHinG,JeneRaLnotion)(注22)。所谓定义,是指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简要说明(注23);对词语等确切含义的表述(StatinGtHeeXaCtmeaninG(oFwoRDS,etC.))(注24)。可见确切的概念、准确的定义,无论中外,始终是人们追求深入认识某一事物、准确把握该事物本质属性的明确表述。这种表述不但存在,而且在人类认识世界的长河中必须作出,并且能够作得越来越完美。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们对某一事物内在本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螺旋式上升,不断反复无穷尽的过程;每一步认识的深化即使存在偏差或错误,都是向真理跨进了一步。对知识产权概念和对该领域中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范围也要遵循这种世界观。

所谓范围说与概括说分别从被研究对象的一翼入手、深入,范围说着重在知识产权含概的范围上,让人们对知识产权都包括什麽权利一目了然;概括说不满足于对知识产权范围中权利"帐单"的列举,试图把握和概括知识产权的本质,但有时又太牵强附会。无形财产体系说看到了人们对知识产权概念认识的不满足,力图作出新的概括,解决人们的认识中、认识与实践中存在的矛盾,意义重大。但以无形财产体系的新的概括代替已经约定俗成的知识产权,不但在国内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存在理解问题,而且在与国际交往中也会使国际同行产生某种程度的沟通困惑,还不如就说大家都懂的"inteLLeCtUaLpRopeRRiGHt"(知识产权)来得痛快。

如果进一步深入分析上述关于知识产权概念的三种主张,发现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虽有侧重点的不同,但很难就说它们那一种主张就是片面的。那麽,能否在无形财产体系说的认识理论基础上,汲取范围说与概括说的有益侧重点,再提出对知识产权的一种新的定义,或者对以上叙述的定义进行更深入、新的理解呢?这是可能的。

在英美法系中,知识产权被解释为受到专利、版权和商标法等法律保护,与设想、设计、音乐创作、艺术成果和文学作品有关的权利。每个法都赋予作者、艺术家、设计人等权利人以商业利用其成果的权利,都创设了一类无形财产(注25)。当今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美术、技术和组织等的智慧产品是人类最有价值的财产(注26)。知识产权的"知识"可能成为自命不凡、炫耀的概念,但它获得了最通行的传播;知识产权的"产权"确立了一个涉及鼓励、促进人类创造性的法律角色的主要政策(注27)。知识产权法是关于保护、促进人类创造性而排除违法限制其成果传播的法律,它涉及人类智慧创造的全部:文学、可视艺术、音乐、戏剧、有用信息的编辑、计算机程序、生物工程、电子工程、技术、化学、产品设计、新植物种类、半导体布图设计、人类识别特征和贸易识别符号等(注28)。

在大陆法系中,除德国最早出现知识产权的概念外,承袭了德国民法大部分内容的日本,在范围上及用语上均有与德国相近的地方(注29)。法国民法典虽然没有规定知识产权的概念,但它却是法国各种知识产权法的产生的依据,它还使知识产权与有形财产权在转让等处置方面,以及在诉讼程序上进一步得到统一(注30)。1992年法国颁布了《知识产权法典》,成为了大陆法系的一个突出典型。先受德国后受日本民事立法影响较大的我国台湾知识产权学者认为,知识产权(英文inteLLeCtUaLpRopeRtY,简称ip,或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简称ipR,我国台湾称为智慧财产权)指法律赋予财产权保护的心智创作品,有别于动产或不动产,一般认为是无体财产权。但是只有少数情形能享有法律上财产权的保护。法律上所保护者,由各国依照自己的国情及文明发展,予以界定(注31)。知识产权用语内涵随着时代与使用者而有不同。依照早期的欧陆用法,它针对著作物,很少用来指商标。时出今日,此用语已获得国际承认,出现在多项国际协定,包括范围较观广,而且日益扩大的趋势(注32)。可以看出,两大法系以至整个世界的知识产权界都是从本质属性和明确的范围两个方面界定知识产权和其概念。我们还能看到,虽然技术发明、商品、文学艺术作品等知识产权所依存的实体自古就有,但知识产权则只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在法律中作为一种财产权出现(注33),并且其涵盖的范围不断扩大。

因此,我们在分析当今各类被通称为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的基础上,应当首先着力把握被知识产权所保护众多对象的本质,既注意保护对象的整体本质,又要注意每一类保护对象与它对象的本质差别;然后(或同时)掌握其整体和每类所保护的确切范围,并将其本质和范围两者结合起来,以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知识产权及其概念。

笔者曾遇到这样的案例:作者的一部普通书稿被印刷厂不慎丢失,作者以印刷厂侵犯其知识产权(著作权)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一审、终审判决被告侵犯了原告的知识产权(著作权),判决该作品视为发表,被告赔偿原告稿酬和精神损失共几十万元。此案原告要求保护的和受诉法院判决予以保护的,是不是知识产权(著作权)?还有一个案件,某书画社委托某金属制品厂制作合金纪念币800套,双方经公证订立合同并履行,该书画社在经抽样验收接受全部纪念币后,公证现场销毁了制作纪念币的全部模具。事后两年余,书画社以接到消费者退货发现部分纪念币英文字"woRLD"少了字母R为由,向法院起诉该金属制品厂歪曲篡改其设计作品、侵犯知识产权(著作权),要求赔偿损失。受诉法院判决该金属制品厂构成侵权赔偿书画社经济损失几百万元。第三个案例是某勘探大队与某乡镇企业之间发生的纠纷。该勘探队于70年代对某县石膏矿床进行了地质勘探,完成《某石膏矿地质勘探报告》和《补充地质勘探报告》。1991年6月钟某、陈某承包开采石膏矿,使用了地质勘探队的地质资料。双方因钟某等拒付地质资料使用费引起纠纷,某地质勘探队向法院起诉要求保护其知识产权。一审法院判决经审理认为原告不享有权利,驳回某地质勘探队的诉讼请求。后经最高人民法院上诉审予以改判。最高法院认为,地质勘探队经勘探取得的地质资料,受我国矿产资源法和有关法规的保护,依法属于有偿使用范围。地质勘探队依法对该资料享有使用权和转让权。某石膏矿及陈某等未经许可使用该资料,并拒付合理使用费构成侵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最高法院根据该石膏矿床的地堪投入及其重置成本、勘探风险、行业利润,被告使用资料开采矿床的规模、范围、获利情况等综合考虑,终审判决石膏矿及钟某、陈某等向地质勘探队支付人民币209万元使用费,各被告间承担连带责任。

上述3个案例当事人争讼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原告向法院提起保护的权利是不是知识产权,他们享有什麽性质的权利?在此,权利人和审判案件的法官所遇到的不仅仅是在知识产权法列举的权利范围内"对号入坐"的问题,而的确有一个如何从本质上把握知识产权的属性、深刻认识知识产权本质的问题,不该将不是知识产权的认定为知识产权,也不该将本属知识产权范围应当保护的却不作为知识产权保护。从范围上来说,前两个案件都是以知识产权范围中的著作权予以保护,表面上是在知识产权范围内;后一个案件地堪资料还有属于"智慧财产"的使用权和转让权吗?这些都属于对知识产权概念本质把握的问题。我们有理由认为,深刻认识知识产权的本质,把握知识产权的内在属性,以及各类知识产权属性的区别,与掌握知识产权法律规定的保护范围,是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在知识产权的立法或最高审判机关行使司法解释权的过程中,把握国际条约对知识产权内在属性的规定性,比展示和列举其保护范围要重要得多。尤其在像我国知识产权现代保护机制起步不长、国民知识产权观念不强,知识产权法制又屡受干扰的情形下,从本质上把握、从范围上界定较全面、深入地开展对知识产权等概念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因此,笔者认为,在对知识产权本身和有关概念的研究中,应当注意:知识产权本身与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不同的,知识产权的客体与其客体依存的载体也相互区别。在把握知识产权的概念和其特点时不应将它们相混淆。

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是一种"信息"(注34),此种信息依附于一定的载体之上。不断被复制的这些载体,在市场上价值的体现主要在于其所蕴含的信息。此种信息主要来源于人类的智力创造性劳动,信息的属性是人类智力创造的一种知识财产和相关的精神权益。而知识产权则正是此种知识财产和精神财富在法律上的体现,知识财产和相关精神权益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正像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阿帕德·鲍格胥博士在wipo日内瓦总部大楼大厅圆顶的题词所说的,"人类的聪明才智是一切艺术成果和发明成果的源泉。这些成果是人们美好生活的保证。国家的职责就是要保证坚持不懈的保护艺术和发明。"

在民法中,对独立于民事主体的客体保护制度渊远流长,从罗马法的客体制度到充分发展的大陆法系客体制度(注35),以及英美法系的财产制度(注36),其保护逐步扩大到知识财产的范围。法国法学家将财产分为动产、不动产和知识财产(注37)。在英国法理论中,知识产权属于"诉讼上"的财产。还有一些西方学者也将其称为无形财产权(注38)。我国学者对知识产权保护客体则用过智力成果、无体财产、无形财产、知识产权、知识产品(注39)和智慧财产等。这些观点都各有提出的理由和客观依据,但又常常使人并不满足。在我国,到底如何概括知识产权的客体最为得当,也最能反映国际知识产权的发展潮流呢?

笔者赞成这样的观点,智力成果的概念偏重于客体的精神属性,而知识产权则主要为一种财产权,英文inteLLeCtUaLpRopeRtY我们译为"知识产权",但其含义仅为财产,并不能得出全部知识产权都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双重属性,有学者曾透彻地分析过此问题(注40)。

无体财产、无形财产的表述,强调了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主张无形性是知识产权第一和最重要的特点,且该特点把它们同一切有形财产及人们就有形财产享有的权利区分开来(注41)。但是权利作为主体凭借法律实现某种利益所可实施行为的界限与范围,概为无外在实体之主观拟制。在此意义上,从罗马法学家的近代民法学家将具有一定财产内容的权利视为无体物。将知识产权的客体与知识产权的本体都概括为无体物,显然易造成法律概念上的混乱(注42)。民法上的无体物已有约定俗成的说法,是为法律所拟制的权利(注43)。这也就是说,无体财产除知识产权外还有先于知识产权而归结到"无体"之中的其他民事权利,如物权设定或债权转让的标的。

知识产权虽然是国际公认的知识财产的概念,但将权利自身又作为自身权利的保护对象,就象毫无意义的同意反复不可采取,不利于准确地把握知识产权所保护的客体。

知识产品概念的提出确实是令人兴奋的另辟蹊境,它表现了客体的非物质性,也突出了其为人类创造的兼具商品和财产特点产物的属性。但是知识产品与知识财产两个概念相较,知识产权的范围和拥有其的主体范围更广泛,就象用英文inteLLeCtUaLpRopeRtY来描述,比用inteLLeCtUaLpRoDUCtS更为普遍、更易为人们所接受一样。此外知识产品的表述还易使人们对其与知识产权物质载体相混淆。

考虑到知识产权中保护的精神权益内容,其与知识财产相关的精神权益也应当作为知识产权的客体。然而,涉及民事主体的精神权益不都与知识产权有关,因此,只有与知识财产相关的精神权益才能作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所以,笔者认为将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概括为知识财产和其相关的精神权益最为适当。

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无一不是在人类智力创造和知识财产聚集历史地、社会地发展阶段不断充盈、扩展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从而使人类创造的知识财产和相关精神财富或权益得以保护。知识产权此种属性经一、二百年的发展通过一系列国际公约、条约的签订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国际公约并不能取代各国的国内立法,更不能代替各国知识产权的执法和理论研究。在国际知识产权领域达成的共识的基础上,各国根据不同具体情况立法与执法,以及不断发展的理论研究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各国政府和知识产权法律界的肩上。因此,根据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和国内知识产权法界定的保护范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智力创造的知识财产及相关精神权益是知识产权所保护的客体,知识产权是知识财产和相关精神权益的法律体现,是国家法律赋予智力创造主体并保障其创造的知识财产和相关权益不受侵犯的一种专有民事权利。它是一种绝对权或对世权,任何人都有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义务。一旦侵害了他人知识产权,就违反了某一民事主体应当承担的法定义务,就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转贴于

我们从问题的整体和实质方面区分和界定了知识产权的客体和知识产权的概念后,还应当以国际条约和国际公约、内国知识产权法规定的知识财产和相关精神权益的范围和表现形式为标准,既把握权利的实质又掌握各类知识产权领域具体情况和表现形式,把握权利的法定范围,及不断发展处于发展、变动状态的国际条约、内国法和知识产权界约定俗成的知识产权的范围。在通常情况下,国际条约、公约是通过国内立法在内国发生法律拘束力的。因此,前述范围的确定应当以本国知识产权法为标准和依据。

国内知识产权界对知识产权所具备的特征有不同的表述。通说将知识产权的特性概括为无形、专有、地域、时间和可复制性(注44)。也有的学者将知识产权的特征概括为权利双重、法定、专有、地域和时间性(注45)。还有学者概括为保护对象的创造性、客体的支配权利性、地域性和公共利益限制性(注46)。论述知识产权的特性,应当定义为知识产权本身的特征,即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与其他民事权利相比较而具有的特征。不能将权利客体的特征与权利本身的特征相比较,这会产生概念的混淆和逻辑的混乱(注47)。另外也应当注意知识产权中的各类组成部分如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技术秘密等都各有属性的区别,有的特征某一类知识产权具有或最为突出,而在其他类知识产权则不具有或不很突出。这也决定对知识产权整体特征的概括。从上述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主张分析,专有、地域和时间性基本上无争议。法定性,有的学者称为依法确认性(注48)。法定性是揭示知识产权的产生或取得一般为法律的直接确认,依法确认的形式为先由权利人向主管机关申请,然后由主管机关负责审查(注49)。经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即由主管机关通过核准、授予或者登记等方式,赋予某一项知识财产、智力成果以受国家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注50)。所以将法定性作为知识产权的特征,专家们争议也不是很大。权利的双重性在著作权领域表现得十分突出,且在掌握著作权概念时必须把握著作权权利双重性的特点,否则就不能掌握著作权的实质和根本。但在其他众多的知识产权家族中,并没有人身权利的性质,通常表现为单一的权利属性(注51)。所以就权利的双重性作为知识产权的整体特征,似有牵强(注52)。作为知识产权客体的知识财产和相关精神权益具有无形性的特点,但认为无形性是知识产权本身的特征就引起了逻辑上的混乱,不是所谓该项权利的无形性,而在于其权利客体即知识财产的非物质性特征(注53)。然而,鉴于知识产权客体无形确系知识财产有别于其他财产的独特特点,也可以将其客体的非物质性作为知识产权的特征之一。但是那种特征不能涵概各类知识产权情形不仅有"权利双重性"问题,还有商业秘密就不具有时间性、发现权不具有独占性等等。

因此,笔者认为,知识产权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其权利客体的非物质性与可复制性,法定性、独占性、地域性和时间性。其中前两项为知识产权利客体与其他民事权利客体的差异而成为知识产权的特征;后四种为知识产权本身的特征。

我们在前文已经论述过,知识产权的客体为知识财产和其相关精神权益。这一客体与其他民事权利客体如有形财产相比较,最为显著的特征是非物质性和可复制性。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既生产出具有外在形体的物质产品,又生产出不占有空间没有外在形体的非物质产品。知识财产和其相关精神权益就是人类以智力劳动创造出的非物质产品,虽然知识财产和精神权益有依存的物质载体,但该载体不同于知识财产和相关精神权益。只有掌握知识财产和精神权益的非物质性,才能更好地深刻理解和准确掌握知识产权的内涵和外延,才能更好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客体的可复制性,是指知识财产和相关精神权益虽"无形"但一般可以复制,如果不可复制就不能成为知识产权的客体。作者的思想、作品如果不复制在有形载体上如纸张、磁带等,就不成为著作权保护的对象;如果专利权保护的技术方案不能被复制在专利产品上,并能被不断地复制,就不能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trips规定受保护的商业秘密应当具有可复制性,否则其就不能在商业领域中被利用,就不具有任何市场商业价值。知识财产的可复制性,区别了其与一般科学原理等理论的界限。

知识产权法定、独占、地域和时间性的四个本身的特征,其中法定性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的产生上,知识产权不但一般的是被国家法律赋予的一种权利,而且其主要权利的产生是具体的经过法律程序而被国家法律所认可的。独占性或称专有性,是知识产权存在形式的特征,它总是作为权利人的一项排他权利而存在的,如果不具有了权利人的独占地位,权利人也就失去了权利。知识产权的独占性,不同于其他民事权利的排他性,如在有形财产中,法律不限制人们对相同房产享有所有权,但对一所房产不能同时转让给多个受让人。而在知识产权中,对一项技术享有的专利权可以排斥任何使用该项技术的人,甚至它是另行独立开发的此项技术。各类知识产权的独占性并不是都呈现出相同的表现形式。如商业秘密的独占性,并不能排斥他人通过合法手段取得的相同的商业秘密。但以此否认商业秘密的独占性,也缺乏说服力。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和时间性,是为知识产权划定了时空范围:地域性总是在一定主权国家的领域内或不同地区的法域内,众多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等的订立,使地域性有时会变得模糊,但地域性的特征不但是知识产权最"古老"的特征(注54),也是其最基础的特征之一(注55);时间性主要指知识产权的权利的有效期,其产生的更深刻的根源是对权利的一种限制,技术和知识都要得到广泛地传播,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过了法定的时间此种财富就回归于社会或君主,符合科技和知识发展传播的规律和频率,促进人类智慧劳动的成果不断产生。

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知识产权制度发源于欧洲,专利法最先问世,英国1623年的《垄断法规》(theStatuteofmonopolies)是近代专利保护制度的起点(注56)。继英国之后,美国于1790年、法国于1791年、荷兰于1817年、德国于1877年、日本于1885年先后颁布了本国的专利法。虽然1618年的英国首先处理了商标侵权纠纷,但最早的商标成文法应当被认为是法国1809年的《备案商标保护法令》(注57)。1875年法国又颁布了确立全面注册商标护制度的商标权法。以后,英国于1862年、美国于1870年、德国于1874年先后颁布了注册商标法。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版权法当推英国于1710年颁布的《保护已印刷成册之图书法》(注58),被称为《安娜女王法》。法国在18世纪末颁布了《表演权法》和《作者权法》,使与出版印刷更为密切相联的的专有权逐步成为对作者专有权的保护(注59)。以后的大陆法系国家,也都沿用法国作者权法的概念和思路(注60)。日本在1875年和1887年先后颁布了两个《版权条例》,于1898年颁布过《版权法》。1899年日本参加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当年在过去版权立法的基础上颁布了《著作权法》(注61)。反不正当竞争的概念来源于19世纪50年代的法国,而世界上第一部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说为1890年美国的《谢尔曼法》(注62),一说为1896年德国制定的《不正当竞争防止法》(注63)。但美国是最早产生现代意义上竞争法的国家,其立法包括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两个方面,除大量判例外,还有《谢尔曼法》、《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克莱顿法》和《鲁宾逊-帕特曼法》(注64)。英国现代竞争立法相对较晚,但以案例法著称的英国反不正当竞争的规范可以追溯到15世纪,较全面地反不正当竞争法则完成20世纪的中叶,较有代表性的法律有《限制性贸易管理法》、《转售价格法》、《公平交易法》等(注65)。1905年德国对《不正当竞争防止法》重新进行了制定,并多次进行了修改。1957年又颁布了《反对限制竞争法》,使德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体系更加完善,为德国的经济高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日本步德国的后尘,又在二战后受美国的影响,其反不正当竞争立法主要有1933年的《反不正当竞争防止法》,该法以后经过多次修改,1993年曾作了较全面的修改。在此法中具体界定了12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了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除法力度,除高额罚款外,还有刑事制裁(注66)。转贴于

智能制造概念篇7

关键词:方位训练 形象思维 智力开发 概念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缺乏,影响到看图和制图能力的提高,这对教学很不利。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是《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工作者长期以来所共同探讨的问题。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认识规律,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还是可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的,方位训练就是其中一种,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一、方位训练与学生现阶段智力发展水平相吻合

智力的开发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早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开始提倡创造教育,以开发国民的智力。智力的开发也是可能的,虽然智力水平受遗传因素影响,但环境与教育却是智力发展的决定条件,我们可以通过改善教育环境、改进教育方法来开发个体的智力。尤其是青少年,他们蕴藏着智力发展的极大潜力,通过科学的、适时的训练和培养,我们就能将智力开发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

方位训练一方面具有简单、易掌握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具备促进视觉——空间智力有效开发的作用和条件。方位训练只是要求学生判断左右、上下、前后的方位,而在这简单的判断中,学生对其空间位置自然地产生了联想。这种训练学生较易接受,学生能看懂会做,这才有兴趣学下去。

实践表明,方位训练是学生现阶段智力开发的有效途径。

二、方位训练使三投影体系的概念逐渐形成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关键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的掌握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获得和运用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现成的经验。掌握概念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复杂的、在头脑中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方位训练能有效地促进概念的形成。

1.方位训练使三投影体系的概念渐渐清晰。

在三投影体系的教学中,尽管教师在课堂上一方面使用模型教具,另一方面使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不少同学还只是模模糊糊地有个印象。

让学生进行方位判断的练习,空间坐标会慢慢地渗入其间,投影的规律也渐渐融入其中。实践表明,通过多次练习,同学们对三投影体系由有点印象到基本了解,由懂了是怎么回事到熟悉起来。这样,三投影体系的空间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就自然而然地渐渐清晰起来。

2.方位训练顺应了概念形成过程的客观要求。

前面已经提到,掌握概念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复杂的、在头脑中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假设考验说认为:人在概念形成过程中,需要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存贮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即设想所要掌握的概念可能是什么。

方位训练能满足概念形成过程的客观要求。

其一,单纯的三投影体系教学,是一个简单的传递过程。方位训练,使这个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分析、思考。

其二,方位训练所要利用的只是上下、左右、前后的概念,这在学生的头脑中已是非常牢固的了。在运用原有概念掌握新概念这一点上,方位训练真是最佳选择了。

三、方位训练使形象思维的难题迎刃而解

很多学生都感到《机械制图》难学,他们却不知道难在哪里。这是因为中职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之前,较少接触形象思维,他们运用较多的是逻辑思维,面对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同学们一时难以适应。

方位训练能解决这一难题。

首先,方位训练通过实例,对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能力进行训练,而且是从最简单的开始,使形象思维这种新的思维方法在学生的头脑中渐渐形成。

其次,方位训练,让投影的展开与合成反复进行,循环往复,使形象思维中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式得到了较好的巩固,使这种新的思维方法渐渐地稳定下来。稳定才不易乱。

此外,方位训练通过实例,使形象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这种方法来得自然,做也简单。

综上所述,方位训练能较好地解决培养形象思维能力这一难题。

智能制造概念篇8

[关键词]知人者智;现代智力理论;高校思政课;智育功能;多重向度

[作者简介]宋剑,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515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1)10-0200-04

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来说,不仅要应对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生活、精神生活,而且要应对以人际交往为中心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不仅要在以知识、符号为载体的文化世界里提高学业智力,而且要在以行为、交往为中介的社会世界里提高社会智力、成功智力、情绪智力、实践智力等多元智力。高校思政课不仅要通过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大学生的学业智力,而且要通过案例教学、对话教学、体验教学、合作学习、角色体验、移情训练与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发展大学生的社会智力、成功智力、情绪智力、实践智力等多元智力。

一、智力的复杂性:智力概念、智力结构、智力模式与多元智力

智力是一元还是多元?智力是否纯粹的认知?这些问题从一开始就是心理学家探索的根本问题。现代多元智力理论揭示了一直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智力测验及其方法的局限性,突破了学业智力的研究范围和纯认知的理性主义传统。将生理、情绪、情感、行为、人格、人际关系、社会与文化因素纳入智力研究范围。体现了智力理论研究从“脑”向“身”、“心”及其生理基础、社会与文化背景的拓展与转变,揭示了智力的复杂性。

智力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定义有150多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智力概念作心理学的回顾,可以一直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两位学者:弗朗西斯・高尔顿和阿尔弗雷德・比奈。1883年,英国学者高尔顿提出,智力是简单的和可测量的,“智力是能量和敏感性”。1905年。法国学者比奈将判断作为智力的核心,将智力定义为“良好的判断、理解和推理能力”。1921年,《教育心理期刊》的编辑们举办了以“智力及其测量”为主题的研讨会,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智力进行了定义。如“对客观事物进行适宜反应的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感觉能力、知觉性再认能力、快速、联想的广度或灵活性、敏捷和想象力、注意广度、反应的敏捷与警觉”:“充分调整自己以适应生活中新情境的能力”;“获得能力的能力”;“从经验中学习或获益的能力”;“感觉、知觉、联想、记忆、想象、辨别、判断和推理”;等等。1939年,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韦克斯勒将智力定义为“个体有目的地行动、理性地思考和有效地应对环境的整体能力”。1972年,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智力定义为“组织或平衡认识结构以适应物理和社会环境的高级形式”。1985年,斯腾伯格提出“智力是由那些被有目的地用于适应、塑造和选择现实环境的心理机能所组成的”网。1986年,林崇德将智力定义为“为成功地解决某种问题(或完成任务)所表现的良好适应性的个性心理特征”。人们从不同角度来理解智力的事实,为多元智力概念的提出和多元智力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与机遇。

从心理学研究智力结构的历史来看,20世纪60年代以前是因素分析取向,60年代是信息加工取向,80年代以后是智力层面研究取向。智力结构研究只要坚持因素和结构的观点。就会不同程度地强调智力的多元论。特别是智力的层面研究取向将因素分析与信息加工结合起来。促成了多元智力理论的发展,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和霍华德・加德纳。斯腾伯格提出了三元智力和成功智力的概念,而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的概念。林崇德认为,“多元智力”是心理学长期研究的课题,智力是一个较难穷尽组合的多元结构,涉及到智力的先天与后天、认知与社会认知、内容与形式、表层与深层等关系的错综复杂性。因此,智力结构是一个多侧面、多形态、多水平、多联系的结构。智力结构研究范式的转变与智力结构的多元性揭示了智力的复杂性。

从智力模式看,人类智力理论所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人类智力与人的内部世界、外部世界以及个体经验的关系。对智力与人的内部世界关系的考察,形成了“地理模式”(智力就是心智的地图)和“计算模式”(从人在理智思维时的信息加工过程来理解智力);对智力与人的外部世界关系的考察,形成了“人类学模式”(把智力看作文化的产物,智力的本质全部或部分地由人的生活环境性质所决定);对智力与个体经验关系的考察,形成了“生物学模式”(把智力看作是一个进化系统)和“社会学模式”(智力是社会过程的内化)。1985年,斯腾伯格对不同的智力模式进行了概括和评价,并提出试图同时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的“管理模式”(把智力理解为心理上的自我管理)和“三元智力理论”。

二、社会智力与情绪智力:高校思政课智育功能的社会性和人文性

(一)理解、交往与学会关心:高校思政课社会智力培育功能的社会性

1920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社会智力”概念,认为社会智力是“理解他人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在社会情境中明智行动的能力”。社会智力概念的提出使社会智力的定义与测量沿着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以及社会认知与社会行为整合三个方向发展。从行为后果出发。社会智力被理解为个体社会能力的有效性或适宜性:从社会认知的角度看,社会智力被理解为“译解社会信息的能力”,Guild认为社会智力是个体对自我以及他人思想、动机、情绪、情感等的认识;从社会认知与社会行为整合的角度,marlowe提出社会智力是一种理解人际情境中人们(包含自己)的感受、思想和行为。以及据此作出恰当反应的能力。对于社会智力的结构,刘在花、许燕将其概括为两维结构说(认知-行为、流体-晶体智力)和三维结构说(感知-认知、分析-行为、知己-知人-人我互动)两种类型。对于社会智力的测量。苏利文和吉尔福德等人于1976年开发了著名的社会智力六因素测验。即理解面部表情的能力、提取行为信息和理解不同情境中行为表现的相似性的能力、对社会关系的觉察能力、通过行为表现理解社会事件发生过程的能力、改变或重新定义行为意义的能力、从已知的社会信息中预测未来行为的能力。尽管学者们对社会智力的定义、结构与测量有不同的看法。但将社

会认知与社会行动作为社会智力的核心内容是共识,充分体现了人类智力的社会属性。

高校思政课是否具有培养大学生社会智力的功能与价值?应该说,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智力恰恰是实现高校思政课“育人”功能的内在要求和本质规定。高校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往往被认定为“德育”的专属职能。实际上是忽略了现代智力理论的多元视野。很多人只知道“做人”、“做事”是个道德问题。却不知道“做人”、“做事”还是个智慧问题。正如邓小平所说,人们只知道谦虚是美德,而不知道谦虚是智慧。以社会认知和人际交往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社会智力培育,体现了现代智育与德育走向一体和共生的趋势。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高校思政课在培养大学生社会智力方面的功能与特点,就是“知人者智”。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知人者智”中的“人”,在《老子》的语境中指的是狭义的个人,即作为个体存在的他人。而在高校思政课语境中是广义的人、“总体的人”,不仅包括他人。而且包括自我;不仅包括以组织形态存在的民族、国家和社会,而且包括以整体存在的人类。高校思政课所要培育的社会智力的实质是让大学生对人作为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的综合体有深刻的理解与科学的运用。从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结构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立足于个体人生从道德与法律的视角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智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立足于中国社会从国家与政治的视角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智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立足于中国历史从历史与发展的视角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智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思想与理论的视角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智力,“形势与政策”课立足于社会现实从事件与行动的视角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智力。因此,通过案例教学、对话教学、体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综合运用,促进大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提高大学生在社会事件、社会交往中的行动能力,进而在人际理解与社会交往中学会关心,就成为高校思政课社会智力培养应有的教育目的与教学价值。

(二)敏感、移情与学会用情:高校思政课情智修养功能的人文性

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提出存在不同观点,曾性初认为最早是德国人巴布娜・柳纳于1966年提出来的。王晓钧指出。Geman在1966年曾使用过“情绪智力”一词,但首次将情绪智力视为理论概念,由此发展出一套理论。而始终位居此学术领域前沿的人却是mayer和Salovey。1997年,mayer和Salovey指出情绪智力包括: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的情感的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戈尔曼认为情绪智能应包括五个方面:“自我觉察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冲动控制能力;人际技巧。”情绪智力揭示了人的情绪、情感与认知、理性的内在关联。情绪认知、情绪控制与移情作用使情绪智力与德性培养产生了内在的一致性。情绪智力因其对他人的同情、理解、尊重和支持而具有鲜明的人文性。

学会激发、控制与合理运用自身的情绪和情感,不仅是大学生走向理性、成熟的客观要求,而且是大学生自我激励和有效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各种问题的内在需要。大学生因为利益竞争、人格受损、失恋分手等人际关系问题。在交往中出现情绪失控而杀人、自杀的事件和报道屡见不鲜。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大学生严重的“自我中心”和自私自利,对他人的情绪、情感、需要、利益和人格尊严缺乏敏感性,特别是缺乏对自身与他人情绪、情感的理性认知与有效控制,让挫折感、攻击性、任性、狭隘、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和情感冲破了理性、道德和法律的控制,使自身成为优越感、占有欲、报复欲等不良德行和病态欲望的奴隶。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情智的培育,应注重提高大学生对他人情绪和感受的敏感,促进换位思考的移情能力和同情心。提高平等相处的人际能力,学会尊重他人人格。高校思政课还应注意减少和消解社会生活中炫富与浮燥心态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引导大学生克服“自我中心”和人际竞争引发的负面心理与行为,做到不以聪明自居而嘲笑他人愚笨,不以富贵自居而鄙视他人人格。

三、实践智力与成功智力:高校思政课智育功能的实践性与价值性

智能制造概念篇9

论文摘要:分析产品设计中的认知模型,探讨设计中概念生成与交互的具体过程和作用。以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建立方法论基础,为设计师个体设计或团队设计的过程、组织和策略提供设计方法。

Keywords:conceptgeneration;interaction;cognition;innovationdesign

abstract:thecognitivemodelofproductdesignwasanalyzed.theconceptgenerationandinteractionprocessesandtheireffectsonproductdesignwerediscussed.thepurposesistoprovideinpidualdesignersordesignteamswithdesignmethodsoftheprocess,theorganization,andthestrategyindesignprocessaccordingtothedesigntheoriesandtheirpracticalapplications.

概念设计活动是一个从设计任务的要求开始,到概念生成及其可视化的过程。不论是设计师的个体设计,还是团队设计、协同设计,通过研究影响设计的行为和认知因素就能揭示概念设计活动的根本规律。或者说是设计问题中,研究从问题域到解域的具体解决过程、任务和步骤,对于设计研究和设计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概念生成中的认知行为

概念生成是指设计师或设计团队能迅速产生多个有用概念,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也是一种认知活动。

传统设计模型将设计作为分阶段、线性或循环的过程进行形式化表达(符号化表达)。设计过程按照分类学分解为若干子阶段和子任务。尽管各种设计模型命名原则不同,设计子流程某些主要种类大体一致。设计过程主要被分为:问题/情境、综合/生成、表达和评价。

marvinminsky在其有趣的书《思维的社会》中提出:无论是人类的思维还是人工智能的思维,都是由原本简单的元素相连而组成,当这些元素组成一个整体时,他们又变为无限复杂的。

设计活动中,概念生成的思维活动应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创造性思维的实质,表现为“选择”、“突破”、“重新建构”这3者的关系与统一。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点在善于进行“重新建构”,有效及时地抓住事物新的本质,构筑建新的思维支架。创造性思维包括:灵感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分合思维、逆向思维和联想思维[1]。从方法论上讲,强化创造动因的团队激智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CBS法、KJ法等,都会结合运用各种创造性思维方法。

研究具体的设计思维过程需要建立认知活动模型[2]。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研究设计思维(designthinking)。Schon,D(1983)建立的设计模型能够从认知方面来获取“设计师脑中的进程”,即把设计当作一种“反射性活动”,从设计问题到设计结果是一个接受(感知)—反射(解释)—反应(转化)的反射活动。Schon认为,设计是“与视觉媒介的交互”,目的是“为进一步设计提供信息”的过程,即设计思维的本质是通过与视觉媒介(包括纸媒介、数字媒介等)的交互过程,获得新的设计信息,实现设计创新。在这个研究中,设计情境(designScenario)被定义为2种属性,也就是2种问题形式:创造性设计与常规设计;2种限制情景:无限制问题与限制问题。

2 设计过程中的交互

设计研究表明设计师通常不是显性地意识到他们按照某种设计交互顺序做设计的。对于实践,研究案例表明设计师应该有意识地运用交互,来实现设计创新。交互作为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体现了设计思维的本质,是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设计师在个体或团队设计概念生成过程中的交互,是一种认知活动的交互,包括人机交互HCi(Human-Computerinteraction),人人交互HHi(Human-Humaninteraction)。交互实质上是“2个(或多个)参与者之间交替听、想、说的循环过程”或者说是“两者之间(无论是生命体还是机器)连续的作用和反应的过程”。对于设计,交互取决于设计表达和生成,表达是交互的对象,生成是交互的结果。事实上,设计表达和生成能力强的设计师其交互能力和水平也高。

交互的信息是交互的实质,包括数据、图像、语音、行为。交互过程中,交互媒介也可分为传统的纸媒介(paper-based)和数字媒介(digitalmedia),见图1。基于纸媒介的交互,其交互信息是隐性的,基于数字媒介的交互信息被显性化了。后者较于前者,更加系统化、更加完整表述和更易被人接受和操作。

从设计认知活动分析,交互可分为:与自由形态的交互,例如和自己的手绘之间的交互;与数字形态的交互,如与建立的几何描述模型的交互;与由形态语法或拓扑机制发展而来的特定机制生成的数字表达的交互;和与由设计生成工具所表达生成的数字环境的交互[5]。

人机交互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人通过人机界面向计算机输入指令,计算机经过处理后把输出结果呈现给用户。人和计算机之间的输入和输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交互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其中数据交互作为人通过输入数据的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并且它是人机交互的重要内容和形式。

人人的交互是一种交流的活动,可表现为对话、问答、演说或者会议等,也通过计算机来辅助人人交互,甚至通过网络来实现远程的交互,人人交互不排斥人机交互。在数字环境下,可以设计并实现一个原型系统将多个参与人员和应用程序集中起来,实现不同地点的用户能同步或异步地交互。也可以通过传统媒介,运用团队激智方法在同一地点同步的交互。

3 概念设计认知模型

概念生成的过程是怎样的?它和交互是怎样的关系?它在设计师的认知行为中扮演的角色?设计概念是怎样被提升、组合、适应、重用、抛弃和丢失的。设计研究者和认知学家都发展了各种程序模型来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行为。这些模型通常是从观察设计流程和设计草案而分析发展来的。French(1985)提出了一个设计程序模型:分析问题,概念生成,图式(schema)化,和细节设计。这些模型,阐明了设计中的工作步骤或思维步骤[7]。

从研究设计活动的流程和内容,来分析可能的交互机制。iDeF0是以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技术(StructuredanalysisandDe-signtechnique,SaDt)为基础建立了一种系统功能表达的工具。该模型帮助我们认识概念生成程序的不同阶段。在iDeF0中,由一个活动所生成的内容作为输出,它可以被输入、控制,或机制。这些活动控制,见图2。基于iDeF0(may-er,1992),建构了一个概念设计的认知模型(YanJinandpawatChusilp,2005)。

图2的模型包含概念设计过程中4个关键的认知活动和一个交互机制:分析问题,包括理解现存问题和探索再设计中需要满足和保留的需求和约束[4]。通过任务分析,设计目标被提出,约束和需求被定义。作为问题分析,问题求解标准也从设计目标中决定。问题分析的输出是一个完整的问题情境描述。

想法(idea)生成,指生成新的初始概念。根据所给的问题需求和约束条件,设计师从他们记忆中提取相关的记忆信息和知识来创造初始的设计概念。基于Finke(1992,Creativecogni-tion-theory,research,andapplication),oxman(2002,thethinkingeye:visualre-cognitionindesignemergence)和前面的认知交互模型,想法生成活动不只是记忆提取,而且是“两者之间(无论是生命体还是机器)连续的作用和反应的过程”。组成概念,是初始设计想法到设计概念的发展和构建过程。这个活动中设计师联结思维中先前生成或别人的想法或概念,这种想法的联结会转换为更加成熟的设计概念,组成可以看作是新的生成。

概念评估,是评价组成的概念是否满足设计需求,约束条件和评估标准。作为一个认知的过程,评估意味着设计师确认生成的概念是相关的、有用的、好的。相关的和有用的决定了概念是否满足需求和约束条件,同时设计标准决定其好坏。

概念设计认知模型中的交互机制,是为问题分析、想法生成、组成概念以及概念评估提供的一个支撑平台,通过传统设计环境的纸媒介,或是数字设计环境的数字媒介,设计信息通过交互机制,被交换和操作后形成设计认知互动。

图2中,交互机制中a可是点对点,也可以是点对多点的一个交互过程。交互机制本身可是一个CaD系统,或一种团队激智方法。如草图风暴法,其关键在想法或概念的相互激发。这个机制的优点是将多样的设计信息显性化,提供给不同背景的设计师。

作为交互机制本身存在一个二律背反,交互的信息越多越利于生成更多、更完备的设计概念,设计创新度也高;但交互的信息越多,设计师的精力和时间成本越高,不利于概念生成的。所以一个好的交互机制应该是有条理,分阶段,信息管理合理的。例如:参加一次团队激智的成员不宜多,避免交互过于繁复。设计一个交互机制应该是符合伦理,意图明确,注重实效,并包含合适的认知和情感刺激的[3]。

4 案例分析

这里对一个创新性设计案例进行分析,这个案例为团队设计并且是多学科协同设计的过程。由一组研究生和相关专家组成的设计团队来完成一个产品——奥运火炬的概念设计,生成其造型特征并用一个宣传短片明晰和深化其概念,提供给后面进一步的设计。明确设计任务后,向团队成员说明设计要求和设计目标。

向设计师说明要加强交互在概念生成中的运用。见图3,运用草图风暴和书写风暴相结合作为交互机制,这种同步激智方法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规定约15min为一个循环,团队成员为10人。生成大量想法后,开始将这些想法进行组合,由相关专家评定,按照获得的信息进行进一步概念生成、组合,几个循环后进行细节设计,生成故事板和火炬的造型特征。由于设计过程有明确的交互机制,设计概念生成更加有序、有效和快速。

为了进一步研究交互机制对概念生成的影响,还把这个设计流程引入到实际设计公司,观察在更加广泛和实际的设计情景中,交互机制的应用。采用近距离的观察来发现实际设计环境下认知活动,并用自然语言法(nLp)对设计过程进行分析[6]。设计的对象为手机,观察者作为团队的成员之一,研究发现,见图4。

如图4,设计师的设计活动都可以解释为设计师的信息处理通过设计过程中交互机制里传递的信息,以设计目标和设计流程为标准,将其进行分类和进行定性描述。可以看到设计信息应是显性的,促进性的。公式化的信息更加高效并符合设计问题情景,但是会缺乏创新性。另外作为背离问题情景的信息,不应全部否定,其中部分信息具有高创新性,可以修改后重用。

5 结 语

概念设计的认知模型明确了设计概念生成过程和交互过程,以及相互的联系,可以更好地分析设计的本质过程,提高设计交互的效率和设计创新性。从分析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概念生成和交互的行为特点,可以构建更加完备的设计交互机制来促进设计。

参考文献

[1] 简召全.工业设计方法学[m].修订版2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 赵江洪.人机工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CoopeRalan.软件观念革命:交互设计精髓[m].詹剑锋,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 黄旭,赵江洪,谭浩.基于案例的产品设计系统中程序型知识检索研究及实现[J].包装工程,2006,27(4).

[5] oXmanRivka.theoryandDesignintheFirstDigitalage,Facultyofarchitectureandtownplanningtechnion[J].DesignStudies,2006,27(3).

智能制造概念篇10

关键词:德国“工业4.0”;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改革措施

引言

2011年,德国联邦教育局和研究部推出德国“工业4.0”,与美国倡导的“工业互联网”和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相似,核心是智能制造,,主要是为了提高德国制造工业的智能化水平和竞争力[1]。“工业4.0”是德国政府对整个工业发展过程重新划分而提出的一个新颖概念。提出这个概念的德国产业界和学术界人士认为,技术不断精进的情况下,工业发展历经机械化的“工业1.0”、电气化的“工业2.0”和自动化的“工业3.0”三个时代后必然会步入智能化的“工业4.0”阶段。智能化时代,核心技术特征是“虚拟—实体系统”。“虚拟—实体系统”是指工业发展会以原有的互联网和信息系统为基石,融入服务网和物联网的新血液,紧密衔接实体世界与虚拟的信息网络,形成新的智能整体[2-3]。在工业范畴中,“虚拟—实体系统”可演变为以智能代替人控的“智能工厂”。在“智能工厂”中,可进行交互控制的智能机器提供生产,保证生产信息可以实时监控和传输;大数据存储系统保障核心控制系统,串联起生产原料采购入库、产品制造检测、成品物流输送等整个完整的流水线,同时可收集各环节传来的信息,以人工智能对其分析判断,决定具体的生产方案,并自动完成加工制造。这样就形成了精准按需生产、高度个性化制造的模式,达到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值的目的。德国“工业4.0”的出现无疑会撼动传统加工制造的机械产业部分,并迫使其产生重大变革,所以从事该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紧跟产业改革的步伐,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到改革与发展一致前进。同时,机械行业相关的人员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因此必须改革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模式,从教育源头抓起,逐步提高人员的专业素养,最终变革产业模式。

1建立绿色智能化制造的新理念

“工业4.0”概念的核心为智能制造,希望工业生产全面使用智能系统指导生产过程,做到人机互动,甚至可以将3D技术融入工业生产中。因此,培养储备力量的教学环境必须主动适应这一工业变革,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打破传统粗放生产的旧观念,形成创新的智能制造新思想。作为未来生力军的学生,尤其是机械、电子等相关专业的学生,需要在高校学习中形成符合“工业4.0”要求的智能化生产新思想,这也要求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出与智能化制造相关的引导。

2教学内容多样化和具体化

虽然德国“工业4.0”的技术涵盖的领域较为广泛,但核心基础均为机械。因此,要求未来的机械工程师不仅要在自己的机械专业做到高精尖,还需要对相关电子、信息等专业知识有足够的储备,而学校机械专业在其培养计划中都应意识到学科的交叉学习,并做出相应改动。全面改革的德国“工业4.0”是希望智能化的工厂和生产系统能够代替传统方式。因此,机械专业学生的课程计划应涵盖与此智能化相关的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传感器、通信系统等课程。因为课时无法兼顾的学校,也应尽量利用课外实践课、选修课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挤出时间为学生解答疑问,帮助学生弥补相关知识,从而拓展机械专业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

3引导学生向着知识多元化发展

“工业4.0”的实现要求其从业人员掌握了解自身专业和相关领域的知识。因此,作为未来生力军的学生,在储备知识的阶段需要涉猎多方面知识,多元化发展,做到本专业高精尖,相关专业全了解,以成长为全能人才。但是,现在的高校教育制度仍旧是学分制,造成了学生学习十分局限的现状。学生很少主动与其他专业学生交流,学习知识面狭窄。所以,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为学生安排与其发展相关的系列专题讲座,定期举办跨专业学习交流会,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身知识素养,鼓励和引导学生成长为适应时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4基于学科竞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德国“工业4.0”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创新,但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因此,积极参与专业学科竞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