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素养十篇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素养十篇

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6:04

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素养篇1

关键词:智能制造;通识能力;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的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下新岗位的方式、内容、方法、工具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智能制造不再针对某个领域、某个专业,而是覆盖了各个产业,贯穿于产品、制造、服务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引领和适应”的对应关系[1],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都必须了解国家的战略布局,明白智能制造无处不在,要有家国情怀,主动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融入国家的发展战略,服务国家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一、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

(一)国家战略加速产业转型,提出人才培养新需求

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实现制造强国、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打造“全球电子信息高端研发制造基地”;成都市《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加快构建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建设”。智能化成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快速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力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快速转型发展,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数控化,亟需具备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等多种技术技能复合的人才支撑。

(二)智能制造多种技术融合,提出人才培养新标准

2021年新职业“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标准和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报告指出,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等智能生产装备通过信息技术有机连接,通过各类物联网感知技术收集生产过程中各种数据,通过工业软件系统在线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实现智能化生产,该领域预计到2025年达到450万人的人才缺口,其中机械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总量将达到377.6万[2],高职学历的需求总量预计达149.08万,占比39.48%。智能制造领域的新岗位,需要大量能将软件应用、数控加工、机器人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多技术技能融合的产业工人。这对专业升级发展、数字化改造提出了新标准,亟须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提出人才培养新任务

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四川省政府《关于推进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全生命周期”职业学校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打造“四园同构”的产教城融合园区和“中国匠谷”等高地。作为拥有技师学院的在蓉高职院校,实施高职与技师融通发展、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构建成为学校的责任,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成都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园区和企业发展,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智能制造产业工匠。

二、智能制造对技能人才通识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工业4.0时代,智能化赋能知识经济,劳动者仅凭一技难以适应产业发展,这就倒逼职业教育由“唯技而教”的专才教育走向通识教育和终身学习。通识教育,亦称之为通识能力,于20世纪80年代自美国引入,结合中国文化对“通”和“识”的解释,被翻译为“通识教育”,是指一种在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行业中能够共通的普遍知识和基础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适应能力、道德关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创意能力、理论到实践的能力等。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对全球的教育改革都有着重要影响,其教育的四大目标之一就是:教育学生如何成为社会一员,享受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承担对地方、对国家、对世界以及对自己的责任。在智能制造时代,要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出职业院校学生以下通用能力。

(一)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精神

一流的制造需要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技术则需要一流的精神,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从资源禀赋优势走向创新制造优势,迫切需要坚持如一的品质,坚忍不拔、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3]。制造业文化就是工匠文化,只有对事业具有高忠诚度,才能全身心投入,秉持严谨的职业操守、崇高的职业品质,培养敬业、专注、精益、坚持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才能在制造质量和制造水平上取得持续不断的进展。

(二)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

智能制造是对传统制造的全方位提升,更是新技术、新思维、新概念、新模式不断涌现、广泛应用的典型业态,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要贯穿于智能制造全过程[4]。创新精神是推动工业制造突破传统模式、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精神,要求学生勇于挑战固有框架,不断追求新思维、新事物、新理念、新方法,探索新的规律,获取新的成功。创新思维是打破惯常思维、求新求异的独特思维,是人类创造性的获得灵魂和核心,是人的创造力迸发的源泉。

(三)多元的人文素养

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中,人机工程、柔性制造、仿生制造、个性定制等一系列多元化、复合型、综合化的制造发展,必将与社会学、经济学、文学、哲学、美学等人文社科发生更加紧密和广泛的联系与交叉。智能制造人才的人文素养也将成为面向未来发展的一种必备素养,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为服务成都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自觉担负起支撑地方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全力打造“智能制造专业群”,推广智能制造的“大众教育”,培养学生跨领域、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能力,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一)瞄准人才需求,科学定位培养岗位

对接成都电子信息制造业网、智、软、端、屏、芯六个领域中的智能终端,专业群确定了工艺设计、生产线规划、过程实施、监测反馈四个智造链主要环节,其拥有工艺设计和优化、智能产线安装和调试、智能设备操作调试与编程等十个典型工作岗位。基于岗位数字化、智能化要求,对十个典型工作岗位核心能力进行分析,构建产品数字化设计、智能产线设计与调试、智能生产设备系统集成与运维、智能生产数据监测与反馈四个岗位群,这些岗位群需要多个专业交叉融合培养,满足复合型学生就业需求。学校将人才培养定位为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掌握产品数字化软件设计、柔性制造单元调试、高档数控设备操作、工业机器人柔性集成、生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技能,具备智能化、数字化融合意识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智能制造产业工匠。

(二)立足核心素养,打造培养“工匠素质”的课程体系

一是加强通识课程的德育素养、信息素养、创新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将工匠精神教育融入思政课程教学。增设职教模块理论,形成有利于厚植工匠精神的思政教学体系,将工匠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天府文化、中华优秀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之中[5]。二是以融合的思想重构专业课程。对接新职业标准和相关“1+X”证书职业标准,以项目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在课程中挖掘知识、探究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有三大来源:基础理论层面、应用研发层面和实践性层面,制造行业的工艺和技术的创新发现只能通过“干中学”而习得。实践出真知,实践才是创新的唯一途径,因此要引导学生注重实践。三是开设“智能文明”“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等公共选修课程,提高学生智能化素养,引导学生明白创新来源于制造一线,制造工厂本身就是一所“创新大学”,塑造学生人文情怀,增强对智能化产业的柔性适应力。

(三)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核心能力培养

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按照职业工种等级标准整合原有实训室,建设数控车、数控铣、pLC编程、现代信息技术、工业机器人等通用技能实训室,服务智造链四个环节通用能力、基础能力和双创基本技能培养。学校采取引企入校、校入园企等方式,依据理虚实一体化建设原则,重组、新建产品数字化设计、数控智能加工、数字工厂仿真训练等实训室,提质建设智能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西门子数字化工厂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基地重点支撑专业群核心能力课程、拓展能力课程和双创能力课程的实施,以及专业群核心工种的职业资格高级—技师和“1+X”证书中级—高级认证考核。实训基地向群内外学生开放,采取学分认证置换方式,开展兴趣培养、第二课堂学习、专业社团活动、技能竞赛等,引导学生建立研发—生产—营销的全生命链、系统化思维模式。

(四)打造工匠学院,服务工匠人才发展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与成都市总工会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共同筹建“成都工匠学院”,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运行新机制。“成都工匠学院”聚集“成都工匠”优质资源,全力打造技能人才培育、现代产业发展精准服务、工匠人才社会价值实现的三大平台。依托“成都工匠学院”组建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建设产业学院,打造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重点开展选育“工匠之师”,实施“匠中育师”计划;开展项目化、实战化“师带徒”,实施“以匠育工”计划;开展技能人才培训,实施“滴灌援企”计划,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制造是本体,智能是灵魂。在智能制造背景下,职业教育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应多关注工匠精神养成、创新驱动以及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竞争力的社会变革参与者。

参考文献:

[1]张培.“互联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价值取向及路径研究———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逻辑[J].成人教育,2017(10):53-57.

[2]马雪峰,陈晓明,许朝山.智能制造机械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匹配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1):5-15.

[3]叶美兰,陈桂香.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的选择[J].高教探索,2016,10(10):27-31.

[4]李耀平,郭涛,段宝岩.面向智能制造的人才培养策略[m].第1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3.

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素养篇2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企业应用型人才;农村职教;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4-0019-04

【作者简介】谢革新,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扬州,225200)综合科科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教育社会学。

一、缘起

众所周知,一个时期以来,职业教育特别是以中职教育为主体的农村职教仍在艰难中前行。我们认为,造成当前农村职教发展步履维艰的根本原因,正是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所指出的,“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走出困境、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村职教的主体是中职教育,它地处农村,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用人才。农村职教是整个职教的重要基础,农村职教的发展事关整个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当前,农村职教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差距有多大?这是农村职教工作者寻求问题解决的第一步。在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组织下,笔者于2014年8~10月间深入苏中地区的扬州、泰州两市境内的21家大中型企业,开展企业应用型人才状况的调查研究。本次调查的对象为21家企业的领导人和人力资源部、技术部、研发部、车间等企业管理层负责人,调查共涉及50670名企业员工。调查共开展实地调研访谈21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292份,其中有效问卷254份,问卷有效率为86.9%。问卷调查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应用型人才现状,二是企业应用型人才愿景,三是企业对包括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普通大学教育(包括本科、大专)和普通中学教育(包括高中、初中)四类不同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评价。调查力图通过了解企业对具有四类不同教育培养员工群体的岗位能力和岗位之外为岗位能力提供素质支撑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能力的映像、评价、愿景及比较,摸清当前农村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调研结果

1.岗位能力。对“安心本职工作”的评价结果依次为:大专本科38.28%、中职33.98%、高(初)中14.45%、高职13.28%;对“胜任本职工作”的评价结果依次为:大专本科50.79%、中职26.38%、高职15.75%、高(初)中7.09%。从这两项调查结果看,中职教育背景员工群体表现较好,仅次于大专本科。对“敬业精神很强”的评价结果依次为:高职72.84%、大专本科67.89%、中职61.79%、高(初)中45.59%,中职教育背景员工群体表现略欠,仅好于高中教育背景员工群体。对“岗位动手能力很强”的评价结果依次为:高职74.12%、中职67.26%、大专本科28.54%、高(初)中27.21%,中职教育背景员工群体表现次于高职教育背景员工群体。我们发现,虽然目前企业需求排第一位(占企业人才需求的49.61%)的仍是技能操作型人才,但是企业对招聘员工的学历层次要求排第一位的却是高职、大专(占48.42%),企业最主要最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引进渠道是高校招聘(占39.30%)。这从侧面反映出目前中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方面――动手能力上并未完全达到人才培养要求,或者说并未完全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我们在调查中同时看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与企业深度合作机构排第一位的是高校(包括高职、大专、本科)(占68.90%),目前中职在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联合培养上相对欠缺。

2.智力因素能力。对“岗位继续学习能力很强”的评价结果依次为:大专本科86.71%、高职69.78%、中职50.30%、高(初)中39.46%。对“思考与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依次为:大专本科64.88%、高职7.92%、高(初)中5.96%、中职3.83%。从上面结果中可以看出,在企业岗位继续学习能力、思考与创新能力上表现最优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贡献最大的员工群体依次是普通本科、大专、高职,同时显示被企业所看重的应用型人才关键能力的认可度是和其受教育的层次、年限成正相关的。说明在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企业岗位人才的智力因素能力越来越关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而越来越被企业所青睐;同时还说明在这一新常态的新背景下,中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单一、层次偏低和智力因素能力培养欠缺等问题凸显,中职毕业生缺乏技术含量高的岗位的就业竞争力和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都影响了中职教育的吸引力。

3.非智力因素能力。在对“完全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评价中,职业教育背景员工群体的得分仅为46.80%。在对“员工职业素养”评价所设置的5个选项中,职业教育背景员工的得分占比依次是:职业道德47.06%、专业知识17.25%、创新能力16.47%、团队意识15.69%、沟通与协作能力3.53%。从上述两项评价的结果中可见,虽然职业教育背景员工群体在非智力因素能力方面的职业道德上获得了充分的肯定,但是整体而言职教背景特别是中职教育背景的员工群体在非智力因素能力方面发展不尽如人意,在适应企业发展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上的表现也不尽人意。说明中职教育毕业生的非智力因素能力较差,适应现代职场和企业发展的能力不够;同时反映出当前各地方中职校在非智力因素能力培养方面不平衡、有欠缺,对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4.应用型人才对企业的吸引力。企业应用型人才的引进渠道主要是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占39.30%)和人才市场中介招聘(占30.74%),合作职业学校上门推荐和网络招聘仅各占10%左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度合作机构的选择主要是高等职业院校(占39.37%)和本科高校(占29.53%),中专、中职学校仅占15.75%;企业引进应用型人才的学历层次要求的选择主要是高职、大专、本科及以上(占69.29%),中专、中职仅占28.35%。企业的上述选择反映出应用型人才对企业的吸引力,从这一调查结果可见当前中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培养的人才吸引力较弱,受企业青睐度在降低,出口的空间在被压缩。

综上所述,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今天,人才培养没有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与经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上出现问题,这就是当前中职教育特别是农村职教发展的瓶颈所在。

三、背景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国家层面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纲领和指针。《决定》明确要求,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这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职教发展的新背景。按照《决定》的要求,职教必须“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因而必须在适应和服务于这一新背景的前提下实现发展,加快推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按照《决定》的要求,要“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

基于当前农村职教角度的审视和领会,结合《决定》的精神,笔者主要有两点认识。第一,在国家层面,《决定》中涉及的中职教育强调了两个对接:“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和“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两个对接是破解农村职教发展瓶颈的牛鼻子。首先,“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之间互为前提和依据。“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是“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的前提和依据,因为“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即提高人才培养的吻合度,这是大力推进农村职教发展的出发点,要在这一出发点上推进和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中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必须符合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的要求,必须放在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中来实现。其次,“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也是“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的前提和依据,因为“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是大力推进农村职教发展的最终落脚点,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这一宗旨,在当前新背景下就必须着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着力“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其次,“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和“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它们都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前提和依据。第二,针对一个时期以来中职教育特别是以中职教育为主体的农村职教的人才培养与当前经济社会需求在吻合度上出现的偏差,我们认为只有变革才能突破,才能适应新常态这一新背景的要求;我们要从当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和新常态的要求出发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做文章、寻出路。

为此,我们农村职教人和农村职教办学者应抓住国家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重大战略部署的有利契机,积极顺应这一趋势;依据新常态背景下行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的需要,变革农村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吻合度。

四、对策

第一,在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上,“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提高人才培养吻合度。一是在农村职教的专业设置上,参照研究最新版本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开展对当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行业企业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广泛调研,紧跟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节奏,重点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鼓励发展的产业和行业,紧贴产业、企业、职业岗位,结合建立、完善与高职人才培养相衔接贯通和农村职教自身办学优势设置专业,科学、准确地确定开设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压缩、撤并或撤销供大于求、技术含量低、薪酬待遇低、工作稳定性差的陈旧专业。二是在农村职教的课程设置上,依据农村职教各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通过深化与行业企业一体化合作,研究和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要把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课程之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二为一,合并进行,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直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让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均受益;针对农村职校学生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特殊性,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分层教学思想,每个专业的课程都可依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基础进行分层,分别制订两个或多个层次的课程设置方案。三是在农村职教的宣传上,要在农村地区加大现代工业文明和现代企业文化的宣传,要大力宣传新兴产业和企业,大力宣传经过现代信息技术革新与改造后的现代企业的新兴岗位和新兴技术;认识到职教的专业与企业的岗位是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提升社会公众对企业岗位的熟悉度和认同度。

第二,在专业技能和顶岗实习课程教学上,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一是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上,要借助行业企业的力量,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确保在实际场景中进行。二是在专业技能和顶岗实习课程教学上,实行学徒制和分层制培养,借助企业的力量在专业技能上实行现代学徒制和分层制培养。三是在专业技能和顶岗实习课程教学评价上,和分层制培养相对应实行分层制评价,即将学生和师傅对应地分为基础技能型、技能操作型、技术应用型、技术创新型等层次和创新创业型等方向,要求分别达到各自层次的技术技能培养要求。基本层次的要求是要掌握一至两个岗位的操作技能并尽可能适合中高职衔接需要,较高层次的要求是要掌握多个相关联岗位的操作技能,同时完全适合中高职衔接需要,更高层次的要求是要掌握岗位群的关键环节的操作技能和一定的技术应用与研发能力等,通过分层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层次、方向上成才。四是在特长学生的培养上,要打破常规,进行个性化培养,为其营造更大的成长空间,将这部分学生纳入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计划,选择行业企业中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对其进行特殊培养;利用和区域内有影响的企业合作,同时和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将高年级特长明显的学生直接带到企业技术研发一线,由师傅团队在研发中教学,在问题解决中培养,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既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持,同时又为地方企业培养适合的、留得住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第三,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上,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进入高职和未来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一是在德育工作和精神品质的塑造上,要发现和挖掘地方行业企业中取得成功的典型人物和人物事迹,使学生认识到人的精神品质决定了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消除社会上认为文化基础差就一定不能成才的偏见和思维定式。二是在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上,要认识到文化基础课关乎职校学生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终身受用的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将来职场竞争力的基础;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要瞄准学生进入高职和继续深造、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需要;要根据农村职校学生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分层制,充分运用互联网+、智能化环境下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四,在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上,要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具有新的内涵,直接关乎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等职场必备的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要把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等基本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纳入到课程设置和学期的教学计划之中;同时要融入农村职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利用职教教学与社会、企业岗位实践提供的真实教学场景接触密切的特点,在开展专业实践教学的同时进行以职业精神、职业素养为核心和表现形式的职业学校非智力因素能力养成教育;师傅和教师既要教授技术技能又要注重培育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等非智力因素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05-02.

[2]张德江.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R].中国人大网,2015-6-29.

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素养篇3

【关键词】基础教育美术教育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美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会基础理论知识与美术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审美与修养。而美术教师是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第一教育资源,对美术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素养有一定的要求,而且,伴随着小学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给现代美术教育及其工作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基础教育中美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专业素养

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进程中的重要教育组成部分,教师应当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要从其专业能力、个人艺术修养以及个人教育研究与教学能力方面来分析。

(一)美术教师个人专业学科的知识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能够胜任美术教育教学的工作,首先应该具备其所要教的专业学科的知识。教师所传授的课堂知识必须是系统的、有组织的学科,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定是要能够充分说明学科代表性观念,明确学科的探究方法,并且能够挖掘学生创造力、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教学内容。美术教师自身要具备的所教专业的学科知识,包括美术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美术学科在教授时的策略与美术课程的设计等。教师在课堂教育过程中,除了关注学生对美术学科本身的理解之外,更重要的是以学生的个人基本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在教学方式上也要灵活多变,不能一味地恪守引用教学模式,要关注学生对美术课题研究能力的培养。

(二)美术教师个人要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

个人的艺术修养是指一个人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与水平,包括对各种艺术形态的认知度、分析与判断力,以及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认知度。比如一名艺术工作者,他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其艺术修养。而作为教书育人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其个人的艺术修养是所从事美术教师职业的基本条件。基础教育面对的是广大中小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所接触的任何人或者事物,都会对其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进行美术教育过程中,美术教师个人艺术素养的高低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美术教师要注重个人自身艺术素养的提升。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对美育的接触主要是美术的普通教育,除了接触一定的美术技巧以外,更应该让其领悟到艺术内在的共通规律。在课堂教授美术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个人创造力的培养,以及对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了解美术作品中的美感与理念,借助美术技法来理解美术学科的理论知识,通过各种美术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作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掌握必备的绘画技能是前提,更为重要的是其应当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是能够提升自己并积极影响他人的美术教育人才。

(三)美术教师对美术教育的研究与教学能力

教育工作者要求具备的专业知识中,还包括对教育的认知、如何教育等,也就是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性知识。美术教师应具备多种学术知识,例如教育学、心理学、美术教育原理以及儿童心理学等,另外,还包含一些实践性的知识,例如对美术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策略制定。美术教师还应具备对课程情景设计以及课堂教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经过总结、反思,升华成为教学经验的累积。美术教师要求其掌握的学科类知识比较精深,基础知识要深厚,美术专业技能与知识要扎实,教育教学知识要精通并能够根据学生状态有所变通,三者相互统一,共同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发挥其作用。

(四)教师个人的专业智慧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需要睿智、机智、理智、明智、大智、德智,是多方面素养的一种综合性效应,是各方面知识、技能、思想、修养的升华。“唐宋家”之一的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隐含了中国古代对教师提出的“智者”和“仁者”的双重要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慧说:“一个坏教师教学生真理,一个好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我国也有“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之说。这些话语隐喻了教师的智慧形象和智慧性格。而教师到了一定的境界,也就达到了专业智慧的水平。对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教师而言,具备这种专业智慧,对于初级阶段的美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名专业的美术教师,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自身的艺术气质与人格魅力,优秀的美术教师不需要太多的动作,他本身就有一种能够吸引别人听他说话或者愿意与他亲近的能力。而自身具备强烈人格魅力的美术教师,在其课堂之上,会自然而然地吸引学生主动投入课堂,被教师对待生活、对待工作以及对待艺术的热情态度所感染;真正有魅力的教师,他们的批评会使学生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中的问题,而不会使人沮丧或者失去信心。因此,在美术教育中,美术教师的人格魅力与艺术气质,能够对其美术教育工作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基础教育中提升美术教师基本专业素养的一些方法

(一)培养美术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提高美术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

教师个人的自我发展意识,是不断完善美术教师基本专业素养的关键因素,其主要内容是使教师了解到自我意识形成发展的过程,自我提升意识对于自我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自我意识,实现自我专业能力以及修养的提高;另外,通过自我意识进行自我调节,保持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来培养自我提升意识,进行自我教育。因此,美术教师必须要树立起正确的自我提升意识。此外,美术教师必须要具备自我成长的能力,才能不断地吸取新概念、新技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保持敏锐的眼光和积极探索意识。通过现实教学过程,不断累积经验,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自我调整,从而改进教学;另外,美术教师要能够主动地去掌握各种教育教学方向的新理念,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量,提高理性上对美术教育工作的认知,并能够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善美术教学工作,以提升教学效率。

(二)通过有效的管理体制与制度,为美术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系统、科学、合理的规划,美术教师需要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才能做好教育工作,与此同时,要为教师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资金条件、信息与社会舆论条件等,使美术教师在感到压力的同时,更有现实意义的帮助与鼓励,促使教师事业的发展。只有整体的教育环境进一步提升,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进行。除此之外,要加强对美术教师职业培训的力度。对教师的职业培训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即便是已经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艺术修养以及教学能力的教师,仍然需要经常性地进行在职培训,养成其对自身专业精益求精的钻研态度。现代艺术教育越来越细分、专业化,并且朝向多元化发展,这就必然要求美术教师面对新形势,不断地更新自我、提升自我。

(三)培养美术教师对美术教育工作的热情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定的动力,这种动力就是投入的热情。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作为引导学生的美术教师,对自身的工作需要保持一定的热情。作为美术教师能够积极投入工作的热情,来自教师对自己学生的热爱,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内心,真心地去关心学生,并且能够充分地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保持作为教师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能够真正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关注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起对学习和生活的正确态度,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另外,教师对美术工作的热情还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创造力,一名好的美术教师需具备标新立异的创造力,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活泼,使学生更大程度地吸收课堂知识。

(四)美术教师要不断开阔自身艺术视野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还应该具备与其他专业学科之间的链接能力,教师除了具备本专业的教学能力之外,还需要不断开阔自己的艺术知识视野,扩充知识容量,广泛涉及其他学科,并要善于发现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密切关系。现代艺术教育,是属于综合性质的教育,各科专业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相关学科的学科交叉性知识,以丰富课堂内容,避免学科知识的孤立。

美术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提升,需要体现出一种积极主动的自主性与创新性,这样才能够具备较强的专业教学能力,走进现代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教育,促进美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结语

在现代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美术教育相比传统教育而言,已经被重新赋予了新的内涵,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在不断深化,这对从事美术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我,不断累积自身的知识阅历,丰富知识结构,提升各方面的素质,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以适应现代艺术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更好地进行美术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曾珊珊.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教师的专业基本素养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0(5).

[2].催生教师专业智慧.成就教师幸福人生[J].党史纵横,2011(11).

[3]寇尚乾.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15).

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素养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化学教学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往往会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兴趣、动机、理想、气质、性格、品德、情操、情感和意志等等。它在人的行为或心理的活动中起着动力性和方向性的作用。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一样,同样有着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良好道德情操的培养和形成也有一个知、情、意、行的谐调统一的发展过程。

中学时代,正是一个人的智力因素迅速发展,非智力因素逐渐形成、发展和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只有让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同步发展,其心理才能算是真正的健康发展。人的心理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两者应协调发展,这样学生才能健康发展。

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化学实验的动手技能及德行等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端正教学思想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基础的教育,其根本出发点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化学是中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又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快乐。这就要求我们决不能把化学教学搞成学生的课业负担,大搞“题海战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使学生负担过重,妨碍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也要承认学生的客观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作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既要保障优秀学生的正常发展,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又要让所谓的后进生不气馁不放弃,每天都有进步。对于由于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造成学习成绩上的暂时落后的学生,作为化学教师应利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以及化学趣味实验等有利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迎头赶上的学习动力,使其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现代意识、学会思考

进行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是衡量素质教育能否得到强化的重要标志。在化学教学中主观能动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1世纪更需要能力型人才,因而我们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学中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

让学生从解释身边化学现象、处理身边化学问题做起,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处理一些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例如,可结合消防常识介绍一些灭火器的类型、用途及操作方法。如在介绍泡沫灭火器时,可问学生:灭火器中盛装的是什么溶液?玻璃筒中装的是什么?铁筒中装的是什么?使用时发生了什么反应?它的灭火原理是什么?灭火时应该怎样操作?其次,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化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了解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从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工程等领域,摘取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材料,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他们应用化学知识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自觉性。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化学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条件的学校,应有计划地给学生安排一些探索性的实验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选定、安装仪器,配制药品,进行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在教学中,科学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能力培养的核心因素。我们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比如联想思维,对有相似特点的事物通过对比联想,推测其它方面的相似性。化学教学中,有许多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似的结构特点,因而具有相似的化学特性学生一旦掌握了联想思维的方法,就可举一反三,减轻学生负担。

三、提高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为学生选择适合的练习题,使学生免入题海之苦。首先是要让学生及时消化和巩固新学知识,使新学内容与原有知识同化后,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即所谓“形成性练习题”。随即要做提高题,提高题即是对某一知识点从不同方面和不同深度进行阐述,解题时对该知识点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以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需要运用类比、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思维方法,使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严密性、创造性等各种思维品质得到有效的锻炼。

再次要通过典型习题讲解,不仅教给学生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练习之后去整理知识、使知识在头脑中清晰化、条理化、网络化。因此,每做完一道习题应该进行一番反省思索工作,如这一问题我是怎样解决的,应用了哪些相关知识?我是怎么想到这种解决办法的?还有其他解决办法吗?

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素养篇5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素质教育是当前各类学校教改的热门话题之一。文章对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实施素质教育作了探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教育部也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对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意见,但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是值得每位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认真去探讨的,本文就这方

面作一些粗略的探讨。

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素质是能够稳定、长期发生作用的基本能力结构,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心素质等。

由于素质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结构体,所以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及定义也是众说纷纭的,但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素质教育思想所强调的是,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以学生为本,要注意素质的提高。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会陷入以下的误区:(1)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教师的教学过于控制人的个性的发展,即过于鼓励学生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专心听讲的“好学生”角色行为,抑制学生独立思考、独辟蹊径、与众不同的“独立”行为;过于重共性轻个性、重义务轻权利、重服从而轻内在能动;(2)以为开发智力就是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内容,或者是全部内容,并有意无意地用开发智力来代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认为在教学法中多设计一些问题,多启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就素质教育了。其实创造力与智力不同,创造力包含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人的个性和独立性等。创造力强的人智商一定高,但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创造力就强,也就是说,培养创造力一定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因此,混淆开发智力与培养创造力的区别,用开发智力代替培养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一大误区。(3)认为“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技能,把“教”变成了“训练”。“教”和“训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的内容是深邃丰富的且许多内容是没有唯一答案的,没有错与对、好与坏之分的,如书画的欣赏,“教”的方式是点到为止的。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是“教”的方式,点到为止地把知识或技能传给学生,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性;“训练”则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受训者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忽视受训者的主动性。许多教师没有区别“教”和“训练”,把“教”混用于“训练”,甚至把“教”变成了“训练”,把学生训练成掌握某种技能或训练成考试高手。(4)学校或教师只注重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而轻视学习的过程、学习方法及解决问题的独特性。

二、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得明确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

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所提出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目标可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个掌握、四种能力和一个健康。

1.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同志曾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也强调:加强与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树立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把德育教育放在各项素质教育工作之首。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重要的。未来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没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是一个庸才,因此,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要把它纳入教学计划和工作计划,并采用有力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切实有效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更好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点,这也是教师要提高的素质之一。

3.“三个掌握”是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是适应专业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本条件。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在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专业知识、掌握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以胜任某专业技术工作,成为初级专门人才。

4.“四种能力”是中等专业人才的必备能力。

继续学习的能力: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不继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就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学习将伴随人生的全过程,学会学习、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职业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新型的职业的不断产生决定了现代职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次选择职业定终身的传统择业观念已不是新时期的择业观,一个人一生中会面临着职业的多次变化,即使是同一个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职员也会有新的要求。如果一个人只能在已习惯的、固定的模式里工作,那是很难成功的,在职业选择面前也会显得束手无策的。因此,作为职前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培养学生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立业创业能力:由于国家改变了以前“包分配”的就业制度,一些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人仍在待业或失业,这现象的主观原因就在于毕业生缺乏立业创业意识和能力,被动地在等待社会提供就业机会,而没有主动的立业创业。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光有文化知识和职业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立业能力和意识,具体内容有:更新观念,实现学生从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的思想转变;激发学生创业动机,培养对创业的浓厚兴趣,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调动学生创业的情感,锻炼其创业意志,形成对创业起调节、整合作用的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

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生活的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社会环境的和谐美好等均是这种能力的表现,是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能力。

5.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适应社会的保障。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生活节奏紧凑、工作繁重压力大的环境,一个身体孱弱、心境烦闷、情绪低落的人不可能有勃勃的兴致及充沛的精力去适应激烈竞争的职业世界的。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要有强壮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才能适应社会,才能为社会作贡献,才能成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高明海.从高职素质教育谈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J].职业教育研究,2006,(3).

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素养篇6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生源好,文理科基础较宽厚,接受新知识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后劲足。对他们的培养应适应其特点,具备精品意识,优化课程体系,以培养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医学人才。但目前我国培养的医学生,普遍存在书本知识背得滚瓜烂熟,遇到病人却无从下手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1)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缺陷;(2)受市场经济冲击,临床医生对医疗重视程度普遍超过教学,并且临床教师医疗任务繁重,部分临床教师只能应付临床教学工作;(3)部分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对现代教育教学缺少应有的重视和深入研究;(4)学校对临床教学投入不足,尚未建立一套良好的奖惩机制,难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3]。这些原因使得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面临巨大挑战[4]。我们认为结合国情、师资配备等情况,吸取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合理优化课程结构,应是当前较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选择[5]。

   2基本思路

   国家相关文件指出,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的是适应我国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的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应以多种教学模式及规范考核来提高七年制临床医学研究生教学质量,突出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医学生个性发展。我们通过本次调查,参考部分内地重点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经验,在探讨及征求专家和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培养模式思路:强化目标,加强两头,注重素质,优化中间,强调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保持基础宽厚的特色,调整科研、论文规格,注重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保证这一思路的贯彻,在七年制培养框架下,坚持七年“一贯制”,注重“二加强”,强调“三综合”,提出“四贯穿”,全面实现“五个优化”的基本结构模式。

   2.1强化目标

   (1)强化七年制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学高层次人才,定位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2)在七年制总体教育中,强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基础、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教育并重,全面加强素质教育;

   (3)着眼于医学生临床能力、工作水平及科研基本方法的培养。

   2.2坚持七年“一贯制”

   实施文理医结合,本硕融通的七年连续培养模式:

   (1)考虑到七年制既不是本科教育修业年限的延长和课程门数的增加,也不是五年制本科教育加研究生教育,要有质的变化,应跳出“几+几”的框框,把七年制办成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因此,应有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安排。

   (2)走文理医相结合的道路,更有利于七年制宽厚型、复合型、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2.3注重“二加强”

   (1)加强自然科学基础与医学课程的相互衔接,医学基础课之间及与临床课程的交叉与融合,促使学生尽早接触临床;

   (2)整个课程教学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2.4强调“三综合”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趋向综合化。以课程交叉融合为主线,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及其边缘课程的有机组合,自然科学基础与医学基础课程的相互衔接,医学各基础课之间及与临床课的交叉融合,既有利于医学生的素质培养,又能减轻医学生的学习负担,并可根据不同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5]。

   2.5实施“四贯穿”

   人文素质教育、预防战略教育、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及综合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2.6实现“五个优化”

   实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优化。

   3总体培养目标及基本培养要求

   培养具有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医学知识和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医学人才,并达到硕士水平。在原基本培养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6]。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为适应知识总量的急剧膨胀、知识和技术陈旧率加快及未来信息社会的其他特点,要求医学教育必须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医学高层次人才,即具有雄厚的基础,知识面宽,创造性、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出具备自学能力、独立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社交及合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在七年制总体培养框架下,坚持“一贯制”、“二加强”、“三综合”、“四贯穿”的基本做法,教学过程实行“二、二、三”3阶段,临床教学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实现七年制总体培养目标。

   (1)“一贯制”。它是“文理医结合,七年一贯制”的基本培养模式。医学科学发展至今,已不再是单纯的生物医学科学。其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互相渗透、融合,高新技术大量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医学又与工、理科交叉融合。为适应当前世界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走文理医相结合的道路更有利于七年制宽厚型、复合型、创造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七年制医学教育是七年一贯统筹安排教学课程,重素质、重基础、重能力培养的一种高层次人才培养形式[7]。

   (2)“二加强”。①加强基础课与临床课的紧密联系,拓宽和加强基础知识,基础课实施两段式教学,在临床教学通科实习结束后,开设高级基础课,使学生“返回基础”,巩固和加深基础理论知识,奠定宽厚坚实的根基;②整个课程都有利于加强综合能力培养。

   (3)“三综合”。它指课程结构设置、教学内容讲授及教学方法运用趋向综合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总量的高速增长,新的边缘学科、综合性学科应运而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各类学科的相互作用和渗透,使得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出现了综合化占主导的趋势。高等教育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综合化趋势,也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世界性趋势之一。日本教育家强调,没有综合化,就不会产生伟大的文化和伟大的人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新形势下大学培养目标:仅仅能够培养适应迅速变化的人是不够的,还应当培养全面的人,以各种广泛知识武装的人,既要有科学,又要有文化。所以,七年制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必须走综合化道路。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注重整体优化,加强文理基础教育与医学基础教育、医学基础教育与医学临床教育、医学伦理教育与医学实践、科研训练与课程教学、专业课程与学位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渗透[8]。设置综合性、边缘性课程,选择综合性教学内容,全面考虑医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合理性及综合素质的整体性培养。同时,根据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四贯穿”。①人文素质和道德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以医学伦理学为重点,把伦理道德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提高综合素质,首先必须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严格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可以为一个重大的、对个人及智力要求很高的工作提供充分准备。强调对七年制医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道德品质及法律教育,做到教学过程与育人过程的有机统一,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主要内容:爱国强民教育、自我约束教育、协作精神教育、献身精神教育。②预防战略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以预防医学课程为重点,开展以社区服务为对象的卫生保健实践,加强医学生的三级预防观念。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社会化已成为医学现代化的主要标志[9]。21世纪将是以预防为主的时代,需培养出“既有治病的本事,又热衷于疾病的预防;既对病人的社会和心理需要有足够的了解,又能在开处方时考虑到病人的经济负担”的“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而不仅是培养能治疗病人的医生”。③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现代化教育应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适应现代社会特别是经济发展和新技术革命提出的人才方面的要求;二是要有效利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促使其自身现代化。七年制医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熟练的计算机技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达到现代化的教育目标。④综合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必须改革以往教学内容和方法,既要传授科学文化,更要注意培养学生智能。传授知识和培养智能是教育的职能。传授知识是基本任务,发展智能是主要目的。对个人发展来说,知识是基础,智能是关键。智能发展了才能更好地掌握、运用和发展知识。高等教育是人才智能培养的高级阶段。七年制必须把智能培养放在主导地位,将知识传授与智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在智能培养上,注重医学生自学、实际操作、创造、研究、思维、表达、协作及获取信息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素养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3-0188-01

一、紧跟形势,转变教育思想

国家教委发出“素质教育”的指示已经有了相当的时间了,但小学的教育教学仍受“升学第一”的应试教育影响。通过学习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和“义务教育必须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的指示,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片面追求“升学率”是违背教育目标的,势必造成老师在教学中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学生对脑力劳动产生厌恶情绪,从怕学到厌学,从厌学到逃学。学生疲于奔命在繁重的记忆任务之中,只知“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要使“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必须真正明白“应试”考试的弊端,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明确培养能力,优化个性,发展特长,全面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技能素质的教育目标,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小学数学是整个素质教育工程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不仅能使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还能学会据事论理的推理能力。因此,搞好数学素质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为培养德能、智能和体能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把握实情,优化工作效率

陈永林同志在《谈小学数学素质教学运行机制》一文指导我们“要使素质教育的教学落实到各个年级,合理配合各年级教师是个关键”。分析和掌握了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工作效率、改革意识和合作精神以后,我们对教师工作的安排就作出了合理的搭配,优化组合,使各年级之间的教学力量基本平衡,避免年级间学生成绩“马鞍形曲线”的现象出现,并能有力地提高教学工作效率,使学校的素质教育及其它各项工作在各年级落到实处。

三、注意实施因材施教,发展智力

进行素质教育,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研究能力问题,要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一个人具有某种能力,只体现在具体的活动之中。写作能力强的人,常常是文思敏捷,左右逢源,灵活自如地运用书面语言,写出较好的文章;运算能力强的人,能迅速而准确地演算出一道道数学题。要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十分重视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长于此短于彼”。教师要因材施教,使学生扬长避短,使不同能力的学生能得锻炼和提高。

关于智力,一百多年来,国内外心理学家都在研究,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能力是从个体在活动中所发挥的能量分类的作用来说的,智力是从个体内在活动通过能力体现出来的特性来说的,研究智力就是研究能力中体现出来的智力特性或智力因素。过去有的教师不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上课做笔记,课后理笔记,考试背笔记,理解的要记,不理解的要强记,结果是考试全忘记。这样,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力训练,相反还阻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多年来,笔者探讨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的问题上,特别注意抓提高学习效率,尽量防止和克服负诱导现象的产生。因此,在教育教学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三性”:

(一)学习的独立性。能否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衡量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志。高斯读小学时就能独立发现了等级数求和的公式,爱迪生一生作出一千二百多项发明。这些科学上的成就都与勤奋分不开,但更主要的是狠抓了独立发现,独立钻研能力的培养。假如教师没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钻研的能力,假如没学生勤奋好学,契而不舍的独立研究精神是无法取得素质教育的提高。

(二)思维的灵活性。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急中生智是灵活性的典型表现。小小司马光如果缺乏灵活性,就不会当机立断打破水缸救出小孩;曹操用大船称象,这虽然与曹操对水的原理的感性认识分不开,但了缺乏高度的智力和灵活性,就不可能迅速的“迁移”已有的知识经验,触景生情作出对策。灵活性是智力的直接表现。假如学生平时没有独立钻研,勤奋好学,没有对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话,就不能攻克难题,取得好成绩。

(三)教学的基础性。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开展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研究,平常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进取性,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学习能源开发出来。做到既传授知识,又教给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这样既能启迪学生掌握知识的欲望,又能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我校有的班级学生听课时,思维敏捷,对知识理解掌握较好。我们做到加强“双基”实而不死,培养能力活而不空,使知识与能力同步,相得益彰,协调发展。

四、开展课外活动训练,优化个性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正常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扩大知识面,锻炼独立思考,活动能力都是非常有利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我组织学生成立活动小组。在各组的活动中,学生自己找资料,定场地,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开展讨论,教师从旁点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探索,刻苦钻研的精神。同时,小组活动由学生根据自己个性发展的需要,自顾选择,自己参与,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浓,自觉性就高,通过自己动脑、运嘴、动手、动笔、实验的训练,体验到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兴趣和取得成果令人欢乐的喜悦。

五、重视培养创新

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素养篇8

【关键词】智能制造;高职学生;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指的是个体在相应的职业生涯中表现出来的个人的综合素质,它主要是相应的工作岗位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要求。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主要指的就是高职学生通过日常的教学培训还有自身的锻炼,由此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及职业道德等相关方面的素质。具体而言,其主要涵盖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奉献精神等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培养方式,更应该的是结合社会的需要培养更适合社会发展高职学生。

一、智能制造下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科技的极速发展,工业制造朝着智能化发展,所谓的智能化是相对于传统的手工以及简单的机器化而言的,它相对于传统手工以及机器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化更强,在智能化背景下制造工业发展更为迅速并且生产的产品更加专业化,它促进了社会的变化,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会与传统的从业人员有所不同,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及时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积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生。

二、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不到位。尽管现代社会智能化发展迅速,但是许多的高职院校依然秉持着自己的传统教学理念没有改变,即“重理论轻实践,重学习轻应用,重教学轻实训”,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许多的高职院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会以传统教科书中的知识为教学点,将书本中的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不追求理论的变通,甚至不顾理论与实际的严重脱节却仍将其强塞给学生。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有许多的老师只是机械传授书本的知识而忽略了社会实际的变化,仍然以课堂———书本为主,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给学生灌输职业技能、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等相关方面的内容,这就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严重脱节,跟不上智能社会的发展,无法训练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职业素质,最终没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被社会所淘汰。

(二)学校对学生适应智能制造背景下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当今的高职院校课堂,一般都开设有专业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相关的课程,但是很少有高职院校会开设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课。这和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一直以来,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总是以书本的理论知识为主,很少会将实践引入到课堂当中,更不会去关注书本以外的东西,在日常的教学当中灌输的思维是只要将专业理论课学好就是学霸,而且专业课才是学习的关键,其他科目的学习只要一般了解即可,正是由于学校、老师的不重视导致学生也不重视,或者说是不理解其重要性,因此在学校期间没有积极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最终没能形成完整的素养体系,导致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三)学生自身因素导致其职业素养培养的缺失。当前高职学生的身上虽然存在着许多的优点,比如聪明、灵活、接受能力更强等等方面的优点,但同时他们身上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比如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做事急功近利,缺乏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等,这些问题就导致了他们的职业意识不强。所以在日常的学习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会认为只要在校的学习成绩好毕业后自然就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因此,他们往往只关注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也忽视了社会对就业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他们一昧追求理论知识的高分,却忽视了实践训练,久而久之就跟不上迅速发展的社会了,在当今智能制造背景下许多学生所学到的简单的理论知识已经不足以应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了,他们对职业素养的认识还停留在前人的认识层面上,没有能及时与社会接轨,这就导致了当他们走入工作后不能适应工作岗位又或者是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三、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策略

(一)转变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方式。许多高职院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往往只重视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或者是只重视一些书本中存在的过时的理论学习,而忽视新的理论学习,这些都导致了学校的教学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因此,在智能制造背景下学校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一方面是转变其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平常的教学当中,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与社会发展同步的甚至是超前的,老师应该将不断变化发展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仅仅局限于之前的理论知识,在智能制造背景下,老师需要结合当今社会智能化的背景教给学生有关智能化的有关知识,使学生不断认识到社会的变化。另一方面,老师不仅仅只是在课堂上给学生们灌输理论知识,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校外实训基地课堂化,校内实训基地工厂化”双化基地建设,让学生通过实地的实习经验结合认识到自身该如何发展,并且懂得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通过这种方式懂得各种素质是企业所需要的并从中认识到自身发展过程中已存在何种优秀品质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还有何种品质是自身还需要提高的,这样的结合才能够使学生不断增强其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以及不断培养其职业素养。

(二)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当今社会,高职学生有着其自身发展的优势,比如接受能力较强,思维较活跃,但是,不可否认的就是他们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比如侥幸心理较强,责任心不强,玩心较大等缺点,这些不足将会影响到他们自身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该如何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这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智能制造背景下要求学生拥有更高的信息能力、创新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该与时俱进教授学生们更多的信息搜集、处理能力以及一些信息技术知识,并且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挥他们自身的优点比如接受能力强、头脑机灵等这些方面,将他们培养成为更加适应智能化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另外,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仅包括他们的技术能力,还包括一些人文素养,比如,责任心、奉献精神、团队精神企业管理能力等等这些方面素养。一个合格的工作者不仅仅只是在技术领域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要有各方面的能力,只有将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相结合才能够适应当今智能化制造环境的发展。

(三)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尽管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当中也不断更新其教学理论,但是更新的速度还是跟不上极速发展信息化社会,为了化解这种尴尬,要开展校企合作的模式,增加校企融通课程的数量,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但企业正在大量运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校企合作,将学生投放到企业中去,他们可以在企业这个大环境中更好地具备一些人文素质。

四、结语

在当今智能化制造背景下该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对学校、对社会来讲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也为了让学生提高自身社会竞争的优势,在这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加大投入,更加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丽娟,朱智.浅谈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现代企业文化,2013,21

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素养篇9

1 当代创新教育的社会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已成为推动和牵引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学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先人物,注意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进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科学判断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关键,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式,改革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目标的教育,加强创新教育研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尽快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摆在我国面前的必然选择。

2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历史重任

创新型人的发现、培养和使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由于高校具有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人才荟萃、教育与科研密切结合以及国际合作交流广泛等优势,因此高校特别是一流高校,对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肩负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以知识传播为根本任务的目标体系,在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大学生,理解能力较高,直觉判断较为准确,道德认识清晰,但人文知识较为薄弱,创新能力较为欠缺,缺乏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随着我国教育界对传统教育的反思,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紧迫性、必然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各校纷纷致力于创新教育及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知识教育系统似乎已有解题的办法,但作为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的体育教育,在创新教育系统工程的建立之中,应怎样定位?角色如何?它具备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价值功能吗?它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应有什么对策?笔者将以此为研究课题,力求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3 “创新”及“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里成功地生产,吸收和应用新的事物,它提供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并使得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成为可能。“创新”是人们从新的视角,以新的方式,用新的综合为自己、为社会展现新的世界,提出新的理想。“创新”就过程来说,就是对现有知识和信息不断做出新的组合,涉及对解决问题新的办法的选择和检验,就结果而言,“创新”就是发明,发现,形成新的观念,创建新a的理论体系。

高等教育要创新,教育本身的创新至关重要,“创新教育”就是教育者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新的教学关系、教育视野、教育方式及教育内容,通过教育这种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活动形式,在教育过程中,构建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活动。通过创新性、实践性的学生主题活动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意识地将潜存于个体身上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创造潜能引发出来,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创新思想,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的创造能力,实现社会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

4 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

4.1 知识结构(智力因素)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新型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知识分为二类,一是创新所必须的基础类知识,二是使创新活动得以进行的技艺性知识。在知识结构中,基础类知识和技艺性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二者缺一不可。前者是创新活动的源泉,没有它,创新便成无本之木;后者是进行创新的指南,是一种保证之力,没有它,创新可能难以进行。

4.2 能力结构 能力是创新型人才所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包括・般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一般性思维是人脑通过分析,综合活动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事物间规律性联系的能力;创新性思维则是一种打破常规、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具有思维的高等敏感性、开放性、灵活性、独特性等特点;创新能力是指在具有渊博知识、广阔视野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去开拓新领域,吸收整合原有知识来创造新的知识,具有认识问题的新颖性。

4.3 个性结构 个性结构主要包括创新风格和创新意识以及其它有利于创新的非智力因素。创新风格是指个体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行为特征,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坦然面对失败,敢于冒险,只服从真理,有着较强的成就动机等,创新意识是指能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以创新为乐的观念和意识。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广义上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狭义上通常被概括为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加认识过程,不直接承担对机体内外信息的接受、加工、处理等,但非智力因素对认识过程起着制约作用,对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具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和强化等多方面功能。智力活动属于认识系统,非智力因素属于动力系统。

人的创新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过程。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个体的态度、体验、倾向即情感和意志的心理活动,它对创新发挥着激发、坚持、加强或15且碍、中断和削弱的作用。创新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和调节作用在个体身上的反映是十分明显的,在艰苦的创新活动面前,有的知难而进,有的知难而退;有的一经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有的智力很高的人,由于精神紧张、意志薄弱,造成智力上的抑制,根本无法进行创新活动,而有的人却能经受住考验,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取得创新活动的成功。

人们对非智力因素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认识由来已久,中国古代有一句名言:“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就是说得这个道理。古今中外大量事实表明,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个人的成功既要靠智力因素,更要靠非智力因素,它们的作用是紧紧分不开的,其中非智力因素起着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法国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说:“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妙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爱迪生认为:创造发明只要求一点灵感,但必须付出

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这九十九分血汗的付出就是属于非智力因素性质的,是人的坚强意志和性格的表现。因此,在创新教育中,我们只注重开发智力显然是不够的,应该把眼光放在尚未充分开发而蕴藏着巨大潜能的非智力因素领域。,

5 体育教育在创新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角色亦称社会角色,它指个人或集体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的权利来履行相应的社会职责的行为。在当前全社会进一步明确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教育,并且确立了新的教育质量观的大前提下,体育教育从思想上理论上必须明确两个问题,一是当前社会对体育教育的社会期望是什么,是继续停留在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中心的传统教法上,还是突破旧的传统、迅速转变思想,向培养创新性人才方向发展,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国家教委领导说:“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体育教育具有发展学生生物、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三大功能,而当前体育教育的现状是几十年来我们非常注重其生物功能,对发展学生的体质教育具有非常强的控制力,遗憾的是,虽然体育教育也有发展学生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功能,但无论在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的控制方面,基本处在自由发展的状态,现状与目标之间是巨大的反差。怎样迅速改变体育教育的现状,使之更好地实现体育教育的三维目标,是我们要明确的首要问题。其二,创新性人才素质结构告诉我们,具有较高的非智力因素是创新性人才举足轻重的因素,而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则有其他专业无法代替的独特功能,体育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环境等方面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都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它能很好的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意志,团结合作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动机、情感、意志、个性这些因素用正而说教、强行灌输的方法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这是不容置疑的。体育教育的角色是明确的,关键是如何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解决好体育教育改革的目标、思路,明确自己的定位,把握住自己的角色,认真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这才是体育教育在创新教育中应承担的责任。

6 体育教育在创新教育中的角色实现

在创新教育中,体育教育既是内容又是手段。首先要克服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观念,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技艺增强体质这单一目标,而是必须转变观念,建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创新素质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新体系,从体育教育目标、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

6.1 积极转变教育思想教育思想的转变,是全面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思想下的价值观、质量观、教师观、学生观,从知识教育(体育技能教育)转变成创新型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各个环节、因素、价值链中始终贯穿创新型教育的主线,变知识再现型学生为知识发现型学生,变学生的适应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变传统的知识质量观为包含知识、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变知识传授性教师为创造型教师。体育教育要发挥本专业的独特功能,在注意发展学生体质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这是关键之中的关键,要有具体的措施,在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标准等方面注入创新教育元素,使创新教育的实施不成为一句空话。

6.2 体育教育目标的改革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有目的有目标的行为,体育教育自然也是如此。不同的时代体育教育有着独特的目标体系,这些目标是当时的社会对体育价值取向的具体化,也是对体育功能及重要性的认识,由于体育教育具有多样的功能和特征,使得体育教育也具有了多方面的价值取向。在当前高校普遍开展创新教育,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环境下,体育教育目标必须改革,体育教育目标要从提高我国当前和未来国际竞争力的需要,要从推动国际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更要顺应国际教育趋势的需要和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出发,形成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观,紧扣创新这个主题,发挥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独特功能,实现从“以运动技能为中心”向“以运动过程的体验为中心”的转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创新个性品质,在整个体育教育体系中形成自己的创新教育主线。

6.3 加强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发现: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性之间呈正相关,实施创新教育关键是教师。我们要做好高校体育教育的创新工作,必须要依靠并充分发挥全体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高校体育教师还难以适应这种巨大而深刻的变革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知识结构、教学技能(创新教育技能)与创新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变革必然会带来阵痛。因此,全面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及创新素质,建立一支业务精湛,对创新教育主导性强的教师队伍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急任务;我们要对教师大力宣传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政策要求,使他们尽快转变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加强创新教育及教学法的研究、转变角色、重视对体育教师创新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努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教学技能及相应课堂教学的控制能力,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6.4 教育内容的变革 创新教育为适应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开了许多诸如思维科学,创造心理,宗旨在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体育教师要对原有的运动技术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删减、增补就显得更为重要。依据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规律,充分挖掘现有教材所蕴含的非智力因素的内容,适当删除一些只单纯关注运动技能培养方面的内容,课内外相结合解决教学时间不足的矛盾,大胆的增加一些有利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师当务之急和努力方向,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手段。

6.5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也表现在教育手段和方法上,传统的体育教育方法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教师们热衷于传授体育技能,目标只是教会学生某些运动技能,对于其它的教学目标则置之不问,任其自由发展,更谈不上创新教育,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利于人才培养,必须进行改革。

改革教学方法要摒弃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加强演绎法和归纳法的训练,以引导为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情景、心灵、观念着手,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营造和谐气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提倡师生共同研讨问题、自由的双向交流,通过情境教学法、设立目标法、竞争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开拓精神、发散式思维和参与意识,全面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6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高等体育教育中,既要注重全体学生体质的增强与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富有个性的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要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培养,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是现代社会对学校体育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加强对非智力因素培养途径、方法的研究,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培养他们的兴趣、情感和意志及创新的动机,提倡个性教育和个性化教学。许多成功者的经验证明,具有稳定、良好的个性品质,具有较高的非智力因素水准,才能更好地运用其所学知识,来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个性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之成为优秀的创造性人才。

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素养篇10

关键词:高师院校;思政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学习意义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182-03

引言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教学应用型人才的摇篮。高等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较高的政治素质与道德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大发展潜力,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基础教育领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同时也适合在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特别是城乡基层组织从事宣传、教育和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1]的重要基地。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应用型课程学习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托。为此,我们拟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学习的意义与策略进行论析。

一、高师院校思政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的含义、特性与内容

(一)思政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的含义

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是旨在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与素养的那些具体课程,是思政教育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媒介,是符合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要求的学习内容。它以高等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依存体,以思政教育专业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与素养的培养为依归,是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学习活动展示的重要平台与施展空间。

(二)思政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的特性

1.应用型课程具有系统多元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是适应学生多元智力发展而逐渐建构起来的理论化和系统化的知识与方法论价值体系。其基本含义:(1)课程本身是系统的多元的,包括工具性应用课程,专业技术应用型课程,拓展性研究应用型课程等。每一门应用课程都有特定研究对象、特殊领域规律、特殊的技能技巧等系统理论及其方法;(2)课程学习和培养的要求是系统的多元的,有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掌握的要求,有技能运用与操练的要求;(3)学习主体的学习所得也是多维的,从应用课程学习中获得应用性知识和方法,提升知识运用能力的。

2.技术操作性。应用型课程的技术操作性,是指应用型课程理论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实施步骤、程序、格式等。技术操作性是学习者的理解和掌握为前提,是以学习主体分析和处理具体问题为外在表现形式,是以服务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为宗旨。技术操作性存在于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之中,以具体活动为展示平台。技术操作性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学习者个性不同、所学专业知识不同、熟悉的技能不同,技术操作的方法和侧重点就不同,这就是技能操作的主观性特点。学习者进行技术操作所使用的工具、方法,所遵循原理和规律等,就是客观性的表现。

3.发展性。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社会生活变化、应用型课程要与时俱进。体现为新兴应用型课程的涌现、新兴理论与方法的创立、众多应用型课程的交互融合形成边缘性学科等。应用型课程源自社会实践,服务于社会实践,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其内容越来越丰富,技术手段越来越新颖和先进。

(三)思政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的内容

依托于思政教育专业的应用型课程按其性质和作用,我们可以分为“工具”类、“生存技能”类、“专业技能”类、“拓展”类等应用型课程。

1.“工具”类应用型课程,主要有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VF程序设计等。从性质上看,它们是公共必修课程;从作用上看,是学生学、做、用的工具。

2.“生存技能”类应用型课程,主要有大学体育、职业规划与创业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机关应用文写作与处理等。从课程性质上看,它们属于通识平台课程;从作用上看,它们可以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

3.“专业技能”类应用型课程,主要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学政治课教学论、社会调查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教学测量与评价、班主任工作艺术、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从性质看,它们是思政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从作用上看,它们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4.“拓展类”应用型课程,主要有领导艺术与方法、社会工作艺术与方法、科研方法与技能训练、谈判学、演讲与口才等。从性质看,它们是专业方向课程,从作用看,它们可以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强化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上述应用型课程内容划分只是从“侧重于应用”角度来说的。事实上,任何课程的理论知识都强调应用,且通过各种方式凸显其应用价值。

二、高师院校思政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学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