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十篇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十篇

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5:44

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篇1

关键词:计算机样机软件维护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00

高校的计算机教学机房承担着繁重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实习和各种其它用机任务。如何做到既方便教学用机,又能减轻机房管理者的管理维护工作量,已经成为衡量机房管理技术的标志之一。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从维护计算机教学机房中教学计算机软件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方法,以供参考。

高校计算机教学机房每学期都承担着不同专业的教学上机实习任务,同时还承担着各种计算机上机考试任务,这就要求机房内的计算机系统能快速地切换到教学环境或者考试环境,减少对教学用机环境的影响;而在教学用机环境中,有时辅导教师又需要增加安装某些软件用于教学,这就要求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迅速地将该软件安装到指定的机房内的计算机上。在计算机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又必然会出现各种软硬件故障,这也要求能快速地排除计算机的各种故障现象,减少故障计算机的待修时间,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

当代的大学生求知欲望强烈,敢想敢做,而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经常无意地损坏计算机系统、更改计算机系统的配置文件;携带含有计算机病毒的存储介质进入机房使用,使得计算机机房管理员的维护维修工作量相应增加。

作为教学计算机机房,从维护维修的角度,无论计算机是何种配置用于何种用途,都可以看作是在计算机系统上运行某些应用软件,只是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运行不同的计算机软件而已。对于各种计算机故障现象,都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硬件故障现象和软件故障现象。对于硬件故障,只要有备件作保障,就能保证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及时修复。而对于软件故障,排除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一般来说都是从如何保护计算机软件的角度来考虑,一是安装专门的软件来保护计算机硬盘上的数据,目前已经很少应用;二是采用加装硬件的方法来保护计算机硬盘上的数据,如加装专门的硬盘保护卡,这是目前主流的方法,由于硬盘保护卡是直接连接到计算机系统的主板上,使得计算机系统在启动时,就将其视为自己的硬件标准配置之一,从而达到了保护数据的目的。而要维护好机房内各种用机环境下的计算机系统,只要备份好一台计算机系统作为样机,再通过每台计算机上硬盘保护卡上提供的网络拷贝功能,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地将样机计算机硬盘上的数据通过网络拷贝功能,拷贝复制到指定的那些计算机中,从而保障各种用机的需求。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的方法,都有一个准备样机的过程,这就需要对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有一个总体上的规划方案。

根据教学计算机机房不同的用机环境需求,首先要选择好操作系统平台的版本和各种系统软件的版本,对于各种计算机考试用机环境,其操作系统平台和系统软件的软件版本,一定要满足各种考试环境对计算机系统的要求,安装方法要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有些软件在安装时需要选择“完全安装”,那就不能更改为“典型安装”;对于教学用机环境,所用操作系统平台和各种系统软件的软件版本不能追求最新最好,只要能满足当前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即可;配合各种教学需要,再安装一些专用的其它应用软件等。

对于教学机房内的计算机系统硬件配置,除了要求机房内网络畅通以外,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上,每台计算机都要加装专门的硬盘数据保护功能,最好是独立的硬盘保护卡。此硬盘保护卡既要能单独发送硬盘保护卡的相关参数,也要能支持一对多的批量网络拷贝功能,在使用网络拷贝功能时可以选择一次发送拷贝复制硬盘上单个分区或是多个分区、每个分区内的数据是只发送有效数据还是发送全部数据,要支持开机时自动登陆、要有自动分配每台计算机ip地址和计算机名称的可选择项,要能保护计算机主板上CmoS参数,对硬盘中的各个逻辑分区内的数据要能设置不同的保护还原方式,支持多操作系统启动。而对于硬盘上各个逻辑分区容量的划分,以单操作系统为例,一般选用逻辑C盘作为操作系统的启动盘,再根据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安装容量,加上活动空间,一般划分为50GB到100GB;而逻辑D盘作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备份区,所有安装到计算机上的在用或备用教学软件,都拷贝到D盘上做一个备份,其容量划分为100GB左右;硬盘上剩余的容量划分给逻辑e盘,作为用户的数据区。

利用硬盘保护卡能有效地保护主板上CmoS参数这一功能,可以将计算机系统参数采取开放式的管理模式,满足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允许学生自由进入,查看修改各项参数的设置情况;利用硬盘保护卡能有效地还原逻辑盘上数据的功能,允许学生查看和修改硬盘上所有的文件,满足大学生试一试的特点,使学生在各种探索过程中学到知识从而掌握知识。

利用硬盘保护卡对硬盘上各个逻辑分区可以设置不同的数据还原方式,将硬盘上的启动盘即逻辑C盘设置为每次开机就立即还原,有多个操作系统时,再加上其它启动盘的逻辑分区;逻辑D盘设置为开机还原;逻辑e盘作为使用者的临时数据存放区,可以设置为半天或每次还原,其共享方式设置为只读。在实践中,逻辑e盘如果设置为不保护还原,则到第二天,e盘上携带的计算机病毒就会影响到整个机房内计算机的使用,严重的时候,还会使机房内的所有计算机系统全部瘫痪,无法使用。

作为样机的计算机系统,要选用一台配置与机房内待装软件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完全一致、性能最佳的计算机,另外准备二到三块与样机同型号同规格同参数的硬盘作为备用。使用专用的计算机分区软件,将硬盘上原有的分区信息全部删除后,立即重新启动,以清除原有硬盘上可能存在着的计算机病毒。再根据规划好的硬盘上各个逻辑分区划分容量,划分硬盘上的各个逻辑分区。

将选定的的操作系统软件安装到启动分区上作为启动盘,此启动盘上的操作系统平台制作成功后,立即用GHoSt软件刻录到第一块备用硬盘上作为备份,防止在后继安装过程失败时,减少重新制作启动盘的过程。再逐一安装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需要特别注意各个软件安装的顺序和步骤,同时将应用软件的源文件拷贝到D盘上做一个备份,再逐一调试各个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有关参数,将状态调整到最佳。记录下更改后的各个参数,为以后积累资料。做到宁可安装时辛苦一些,费事一些,也要方便学生使用时调用方便。配置、连通好网络参数,为系统安装漏洞补丁。并将杀毒软件升级到最新版本,调整有关参数,如取消自动升级、关闭开机扫描等,使得安装硬盘保护卡后,避免每次开机都要回答某些对话框的麻烦。做好其它一些参数的调整,如显示器电源设置为从不关闭、取消显示器屏幕保护等,这是为了保证在学生上机过程中显示器上始终显示的是需要的界面,用GHoSt软件刻录到第二块硬盘上作为备份。逐一调用各个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检验其完整性。安装硬盘保护卡并设置好有关参数,如保护主板上CmoS参数,设置还原方式等,用GHoSt软件刻录到第三块硬盘上作为备份。

将准备好的样机上的网络参数调整到与待装软件的房间内的计算机上的网络参数相一致,并且保证本网段内的网络畅通,与外网在物理上要彻底断开,以防止网络间的相互干扰。将样机作为批量网络拷贝的发送端,启动到等待登陆界面,再启动本机房内其余所有计算机,作为接收端登录到发送端上。在发送端上选择要发送的逻辑分区等数据,确定后即可以将发送端计算机上的数据同时发送拷贝到所有的计算机上。对样机上的硬盘逻辑分区重新划分以后,在首次网络拷贝样机上硬盘的数据时,需要将硬盘做一个整盘发送,以便将硬盘上新的分区参数也同时网络拷贝到所有的计算机硬盘上。发送成功后,将每台计算机上的ip地址和计算机名称逐一更改为设定的参数,并保存到每台计算机的硬盘保护卡中,使之固定。以后在使用网络拷贝时,就能保持原有的ip地址和计算机名称不变。

针对需要批量安装某些应用软件的情况,只要在本机房内选择一台性能较佳的计算机作为样机,事先安装好软件,调整硬盘保护卡的参数,利用网络拷贝的功能发送拷贝到所有的计算机上,即实现了批量安装应用软件。针对辅导教师有临时性的文件要下传给上机学生的时候,一是在课前,利用硬盘保护卡的网络拷贝功能,将文件网络拷贝到机房内所有计算机上的逻辑e盘中,这个发送过程只需要很短的时间;二是用专门的电子教室软件发送到指定的计算机上;三是全体用机的学生共享机房中指定的某台计算机上逻辑盘中的数据;四是用学生的移动存储设备到指定的计算机上拷贝后使用。

针对各种由于计算机硬盘原因引起的计算机系统软硬件故障现象,可以采用更换计算机硬盘的方法来判断和排除。当教学机房有教学用机任务,或者维修时间要求紧迫时,采用更换计算机硬盘的方法比较有效。毕竟更换一块计算机硬盘比复制一块计算机硬盘上的数据在时间上要快很多。而需要更换的硬盘,只要按照本机房内在用计算机硬盘上的数据,事先刻录复制好数据,作为备用。当需要时,只要更换上备用的硬盘,修改相应的计算机ip地址和计算机名称等网络参数,即可快速投入使用。对更换下来的硬盘及时进行检测检修,返修或重新复制数据作为备用硬盘。计算机备用硬盘上数据的复制方法,一是在单台计算机上用Ghost软件,选择硬盘对硬盘刻录复制的方法;二是利用硬盘保护卡的网络拷贝功能,选用同型号的安装有硬盘保护卡的计算机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网络拷贝。相对而言,用Ghost软件复制硬盘的方法应用面较广,单个计算机硬盘的复制时间较短,当待复制的计算机硬盘较多时,总体上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且操作复杂一些,若条件允许,还是选用网络拷贝的方式较好。随着教学机房内计算机使用年限的增加,计算机硬盘必然要有损坏,更新后的计算机硬盘,其硬盘容量一定要大于或等于早期的硬盘容量。而不论采用何种复制硬盘上数据的方法,一定要将容量较小的硬盘,即计算机系统原先配置的硬盘作为源盘或是发送端,容量较大的硬盘只能作为目标盘或是接收端。

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篇2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技术;不可靠性;

由于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快捷、方便、范围广、灵活性强等特点一直备受广大群众的青睐。自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其信息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弊端也越来越凸显。因此,对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性进行全面的探究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计算机软件技术概要

计算机系统主要包括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软件是用户与硬件之间的接口界面。用户主要是通过软件与计算机进行交流。软件是计算机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为了方便用户,为了使计算机系统具有较高的总体效用,在设计计算机系统时,必须通盘考虑软件与硬件的结合,以及用户的要求和软件的要求。

计算机软件技术是指对计算机语言进行处理并对计算机资源与操作过程进行管理的各种实现技术。其中程序设计语言、编译技术、操作系统及实用程序、数据库技术与软件工具及实现技术等都是计算机软件技术研究范畴的体现。计算机软件技术常被分成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和人工智能等几大类,软件技术是通过把具体问题以模型的方式建立起来,通过编出程序将问题解决,并把预期的处理结果显示在计算机上。可以说,软件技术是所有功能软件的创建基础。

2、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特性

2.1复杂性

正是因为软件本身不可见,功能上又要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在加上在软件设计和开发时还要考虑它对运行环境多样性和易变性的适应能力,因此现今的任何一个商品软件几乎都相当复杂。不仅在功能上要满足应用的要求,而且响应速度要快,操作使用要灵活方便,工作要可靠安全,对运行环境的要求很低,还要易于安装、维护、升级和卸载等,所有这些都使得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开发成本也越来越高。

2.2功能性

计算机的运行,与一般的文字创作不同,其对计算机程序的依赖程度非常大,由于功能强大,使人们在使用时变得更为方便。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功能性稳定的前提条件是其程序的正常运行与使用,因为计算机程序的运行决定了其功能的好坏,也就是说即便其具有再多功能,若计算机程序无法运行和被使用,其功能也是没有价值的。计算机的程序具有可执行性、序列性与目的性三个特征可执行性是指计算机程序要想具有价值,必须保证计算机处于能够正常处理与执行程序的条件下:序列性是指计算机程序的代码化指令序列、符号化指令序列与符号化语句序列:目的性是指计算机程序在运行过程中要以达到某种目的为前提。

2.3依附性

软件不像硬件产品那样能独立存在,它要依附于一定的环境。这种环境是由特定的计算机硬件、网络和其他软件组成的。没有一定的环境,软件就无法正常运行,甚至根本不能运行。在这台算机上极有价值的一些软件,可能在另一台计算机上毫无用处;计算机硬件损坏或重新配置之后,它也可能变得一文不值。

3、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性分析

3.1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可靠性界定

何为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可靠性?软件性能、质量与属性是对计算机软件技术可靠性与否的一个衡量标准。也就是当计算机软件在特定时间与环境下使用时,不会发生系统故障的概率,用这个概率,可以衡量一个软件的性能好坏以及是不是存在故障风险,属于缺陷函数,是系统用于输入和系统使用过程中的函数,与硬件可靠性的定义较为相似。然而,由于软件开发学是软件技术开发中可靠性与否的基础,软件技术在开发中常常会给用户及计算机软件技术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即便对于软件设计与软件流程等方面都有健全的设计体系与质量保障体系,计算机软件技术仍存在很多不可靠性表现。

3.2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性表现

(1)软件失效方面。硬件失效是指由于硬件材料是硬件技术的研究方向,而一旦硬件材料损坏,会严重影响到硬件易老化损毁程度,因此物理故障是硬件失效的一种表现,同时硬件失效也是器件物理变化的必然结果,有浴盆曲线现象。相比于硬件失效,开发出来的软件通常不会出现磨损现象,且没有浴盆曲线现象,但是容易存在陈旧落后的问题,而且由于软件程序较为容易篡改,可以人为改编也可以通过编写其他程序来入侵,因此软件的失效还表现在其自身的缺陷以及改编程序给软件程序带来的数据错误等。

(2)软件技术的可靠性与硬件技术的可靠性可谓具有相通性。表现在二者都借用复杂的缺陷函数来定义故障的标准:通过可靠性增长来提升自身可靠性:在特定条件与环境下来完成系统预定功能等。然而,软件技术与硬件技术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对于硬件来说,决定其可靠性与否的是非人为的时间性因素,而与软件不同的是,决定软件可靠性与否的恰恰你是人为因素,因为从软件开发技术角度讲,要想满足客户需求,就需要从用户要求出发,来对程序进行分析、设计与实现,是一种“思考创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通过设计师的思维与各项技术来实现。然而由于思维的局限以及技术水平的有限,难免会出现一些遗忘、疏忽、不合理等问题,从而造成软件技术的不足与漏洞,甚至严重时会造成软件失效或崩溃,因此人为因素对软件可靠性与否起到了决定作用。

(3)从技术的维护方面可以发现,在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维护上,主要是采用预防}h}维护技术,通过断开失效部件来诊断故障而软件功能的维护则是通过修复或者更换被损圳、的系统,然而不足之处在于,软件一旦被损圳、,就只能通过重新对失效软件进行设计的方法来恢复软件功能。

(4)最后在计算机开发方面,硬件技术的开发有较为可靠的检验方法与准确的理沦体系,然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可靠性检验目前尚未建立,且没有较为完整的理沦体系支撑,相比于市场相当成熟的硬件开发,软件开发仍处于有待发展阶段。

4、解决计算机软件不可靠性的意见及建议

4.1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一般来说,软件的不可靠性是由软件差错引起的软件故障,软件差错则是在进行软件开发时所留下的人为失误。因此,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是首要问题,这样就可以让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定义之后,对客户所提出的要求能够心知肚明;第二,要着重注意各种技术方面的错误;最后在避免错误的同时要认真思考,直到内容、文档、版本达到一致,根据工程的具体需要进行材料的选择。

4.2提高评审质量

工作人员未对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没有经过评审和维护工作,从而使得计算机软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为了防止这类现象的发生,要及时的对开发软件进行评审,同时软件评审人员要配备各个领域专业人员,以提高评审质量。评审人员通过评审组提交的文档来衡量软件来开发是否符合要求,从而保证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质量。

4.3建立有效的质量检测

虽然国家对于计算机软件技术制定了相关规范,但是在质量测试、评价修改以及技术改良方面缺少监测机制。所以为了保证软件的开发的质量,有必要建立完善的“三检体制”,提高软件设计的整体水平,减少软件开发的错误,进而有利于核心技术的提高。

结束语

总之,想要提高其可靠性,在软件分析的时候,就要全面,客观,精细,这样才能够保障其顺利的投入使用。我们必须要弄清楚其不可靠性的原因,才能够对其进行治理,进而推动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篇3

1计算机软件技术概述

计算机软件技术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但通常我们将计算机程序、方法以及计算机运行时所需的各种数据统称为计算机软件技术。如上所述,计算机软件技术一种较为先进的技术,对于当今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又因其具有操作便捷、运行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而备受现代人们的喜爱。计算机软件技术分类的方法较多,但我们常将其分为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以及人工智能等几个部分。计算机软件技术是计算机实现其功能目标的保障,如果没有计算机软件技术,那么计算机就和普通的机器没有区别。如今是一个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在这种环境背景下要想充分发挥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优势,就应加大对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2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分析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软件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其发展进步中,难免会存在一些不可靠性表现,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其不可靠性。

2.1计算机软件的可靠性定义

近年来,计算机软件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同时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也逐渐趋于正规化和规范化,软件产业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快速发展和进步的支柱型产业。在学术界,将计算机软件的可靠性定义为能对软件性能、工作效率等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和评价的标准。即我们所说的,在一定的环境下、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使用计算机软件而不会引发系统故障的概率。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推广,如何确保计算机软件的可靠性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根据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特点,我们发现要想提高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可靠性主要还是应该做好软件开发工作。

2.2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可靠性表现

我国软件技术发展一直备受关注,也制定了许多相关政策对其发展给予一些必要指导和帮助。因此我国软件技术与产业在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进步较为稳定,但是与全球软件行业发展的程度来看,我国计算机软件的发展依旧存在诸多问题。

(1)计算机软件技术与计算机硬件技术不同,计算机硬件技术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硬件材料的性能决定的。计算机硬件技术的科研重点就是解决硬件材料问题,从而增加硬件的使用寿命;计算机软件技术不存在磨损问题,也不存在使用寿命问题,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问题主要是软件程序的稳定性问题。在使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时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软件程序问题,程序一旦出现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软件失效。而软件技术工程师在开发软件时很难预测到软件程序会出现问题,这就增加了软件技术开发的难度;

(2)软硬件技术的可靠性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与互通性。两者同样运用复杂的函数作为定义缺陷和故障的标准。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性。软件技术开发过程是一个“思考创作”的过程,主要是以用户的需求为基准,通过建模、编程等步骤解决用户的问题。这一过程,主要是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体现。但由于是人的思维过程,一定会存在思考不到位的情况,致使计算机软件技术存在漏洞和不合理性。这些漏洞和问题有的可以在软件测试阶段被检测出来,有的却难以被发现,只能等到用户使用过程中才会被发现,而一旦出现了这些问题就会造成软件失效或崩溃;

(3)计算机软件与计算机硬件在技术维修方面存在差异,计算机硬件的故障主要集中在硬件系统方面,这些故障往往都是属于可维修的故障,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计算机软件系统一旦受到破坏就很难维修,一般只有通过重新设计软件才能解决问题。

3解决计算机软件不可靠性的对策

针对上文介绍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不可靠性的表现,下文将具体介绍一些解决对策,以解决计算机软件的不可靠性。

3.1减少软件出错

当软件出现差错时,引起软件故障,降低了软件可靠性,而致使软件出错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原因。因此,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做到下述几点。第一,要确保软件开发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平;第二,对于语法错误等技术性问题必须严格注意。此外,当计算和计划错误的时候,软件开发人员要进行认真的思考,直到最后版本等内容完全一致,还要学会分析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好材料的选择。

3.2注意软件的评审工作

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工作人员并未参与其各阶段的评审工作,因此有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各阶段都符合相关要求,避免跨越阶段现象的出现,要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组织测评工作,确保软件开发的准确性。评审人员要包括设计师、管理者等全体人员,保证专家评审的质量,这对提高工作质量有很大帮助。对评审组来说,主要工作就是对设计师提交的软件文档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审核,通过专业人士的管理,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更好的维护,保证计算机软件的更深层次发展。

4总结

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篇4

关键词:硬件;软件;计算机;要求;目的

一、引言

计算机机在商业和家用方面已经普及使用,有台式的、有手提便携带式的、有微型的、还有中型的和大型的等,对计算机维护和维修的基本要求就是利用软硬件知识去保证机器正常使用。在各行各业的使用场所,有不同层次的维护和维修要求,这是行业的基本要求,要求的维护和维修技术等级肯定要比家用普及型高。对计算机维护和维修需要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下面就以家用台式计算机为主体进行分析。

二、家用计算机的使用要求

现在,通常的家用计算机主要是青少年用于配合学校学习而购置的,硬件以单CpU台式机为主,配以微软系统软件、oFFiCe软件和防病毒软件为主。实际上,青少年把计算机用于学习的时间不多,多是用于上网浏览和打游戏。所以,他们使用的硬件往往是比较近代的产品,配置也比较高新;对应用技术软件则要求不多,至多在添加设备扫描仪的同时加上图形(例如pHotoSHop)软件。

三、家用计算机的维护要求和目的

3.1硬件的维护要求和目的

越高档的计算机,它的硬件就越要求好的运行环境,好的环境就需要好的维护措施,才能防止运行环境变坏,才能保证计算机运行良好。所以,提出下列要求:

(1)定期检查电源散热风扇是否运转正常,灰尘多时要拆开清洁。目的是防止电源风扇停止转动而影响电源部件的散热需要。

(2)定期清洁软盘和光盘驱动器的磁头与光头(如半年一次)。目的是防止磁头或光头因为灰尘或脏物造成读盘出错。

(3)定期检查CpU、显示卡等部件上的散热风扇是否运转正常。目的是防止风扇停止转动而影响CpU和显示卡等主要部件的散热需要。

(4)计算机要定期进行使用,避免长期放置不用。目的是防止计算机元件因为接触不良或电容失效而影响需要使用时无法工作。

(5)开机时应先给外部设备加电,后给主机加电;关机时应先关主机,后关各外部设备,开机后不能立即关机,关机后也不能立即开机,中间应间隔15秒以上。目的是防止电源电压对计算机元件的意外冲击而损害。

3.2软件的维护要求和目的

(1)开机后,系统软件没有完成进入正常使用时,不能立即关机。目的是防止不但容易损坏软件,也会容易导致硬件损坏。

(2)基本应用软件安装使用正常后,马上进行系统区域备份工作(可利用GHoSt软件备份到另一硬盘区域或另一个硬盘,还可以刻录到光盘上或U盘上)。目的是为快速修复系统软件作好预备工作。

(3)必须安装有防病毒软件后才能复制非本机的文件进入本机和上网浏览,防病毒软件发出提示时,不能确认的不要允许通过,防病毒软件必须要定期升级更新。目的是防止病毒软件损害计算机内的软件甚至是硬件,病毒软件几乎每天都在更新,所以防病毒软件也要求能自动更新。

(4)随时或定期做好自编文档、自拍图片和录象等备份工作(方法参照第2条)。目的是防止因为计算机系统软件或硬件的损坏而导致自己的劳动果实丢失。

(5)不要随便删除系统盘上的软件。目的防止系统软件链被意外损害而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6)同类型的软件不要全部安装使用,只挑选一种。目的是避免软件冲突,例如把2个以上防病毒软件安装在同一主机,就可能因为双重工作甚至相互争先而导致软件运行速度下降,严重的会引起停机不工作。

(7)执行软件工作,没有必要的话,尽可能不要同时执行同类型的多任务工作。目的是防止CpU工作量大,耗能也大,速度也会降低,软件容易出错。例如同时进行多任务复制或下载工作,一个任务只需要30分钟,两个30分钟的任务,不等于在30分钟同时完成,而可能会变成需要60分钟才能完成,三个以上的任务就更加难以确定了,除非主机性能等各方面因素都良好会有例外。

(8)关机时按系统软件的要求进行操作,不要直接使用硬件按钮简单地进行关机。目的是避免系统软件出错或损坏,导致下次开机不能使用,或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启动软件自动进行扫描检查。

四、家用计算机的维修要求

今天,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变得更加密不可分,许多原先由硬件实现的功能改由软件实现。对计算机来说,软件成份占了相当部分。很多软件故障,客观上也表现为硬件的故障。有些故障是可以明显而容易地区分到底是硬件还是软件上的问题。有些则需要作一定的工作才可以判定到底是软件故障还是硬件故障。这就要求维修人员既要具备硬件知识,又要具备相当的软件知识。因此,提出下列要求:

(1)熟悉计算机硬件各部分功能,熟悉硬件自带软件的使用,熟悉组装过程。

(2)熟悉计算机通用系统软件的快速安装与使用,熟悉常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例如office等软件)。

(3)会使用测试卡、万用表等工具检查硬件基本数据状态。

(4)会对比分析硬件的正常与否,用替代法判断硬件的好坏。

(5)会使用工具软件检测硬件的性能。

(6)会使用工具软件调整或修复可以进行修复的硬件,如BioS数据,硬盘物理部分损坏等。

(7)会分析检测主机关联设备的正常与否,会检测常见设备的正常与否,如打印机。

(8)会分析主机故障的原因是属于硬件引起还是软件产生的。

(9)需要熟悉局域网有关硬件和软件的安装和应用,会分析网络故障的原因是由硬件还是软件引起的。

(10)对每次出现的故障和维修结果,要进行记录和总结,积累维修资料,多翻阅学习计算机软硬件书刊,以提高维修的效率。

五、非家用计算机的维护和维修要求

(1)必须具有家用计算机维护和维修技能。

(2)要了解和熟悉本单位或行业的计算机硬件构造,知道部件的性能。

(3)要了解和熟悉本单位或行业的软件的安装和使用,要设置软件的备份工作。

(4)要熟悉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和使用,例如针式打印机的个别断针应急维修,可以使用软件暂时修复使用。

(5)对24小时运行的机器,要定期在机器闲时阶段进行停机或不停机检查和维护。

(6)对配有的UpS电源,进行定期的放电和功率测试,防止UpS电源失效而无法起到备用电源的功用。

(7)设置运行维护记录表格,定时记录有关状况,以保证维护工作执行和完成。

参考文献:

[1]王佩珠.电工电子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5).

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篇5

关键词:人工智能;计算机体系结构;硬件;软件

人工智能是让机器模拟人类思维和行为方式,从而让其在某些方面达到人类智能的水平。它的研究涉及了多门学科知识,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但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是人工智能实现的基本保障。本文从计算机体系结构入手,介绍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过程和趋势,以及对人工智能发展起到的作用。

1计算机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体系是一个多级层次结构,通常将其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部分主要有输入/输出设备、存储器和CpU。软件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现代集成技术使得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但是性能却越来越强。硬件作为计算机基本的组成部分,是作为物理底层为上层软件的运作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持。在计算机体系设计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计算机硬件运行和服务的效率,使上层软件的运行更加快速和流畅。随着上层软件种类和功能的不断增加,对底层硬件的要求越来越高。硬件和软件的兼容、配合以及交互成了体系设计最大的问题。分布式体系结构提升了硬件的处理能力,但同时增加了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操作性。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云平台区块链技术的成熟,计算机体系从传统的单机系统扩展为以网络结构为基础的多系统多体系平台。这种模式从理论上看,大大增加的了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但对于用户体验而言,这种复杂性完全可以忽略,用户不需要对其有更多地了解,也不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相反,用户体验到的是方便、快捷、高效的运行环境。集群计算机体系结构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它通过以太网或infiniBand网络作为内联方式,使用Linux操作系统和并行编程接口,采用价格比较低的服务器为运算节点,整个系统较之前系统的成本明显降低,而且公开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1]。软件作为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上层应用,在20世纪80年代前,只是为专门的计算机而定制的小程序,功能比较简单更没有形成产业。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硬件集成化程度提高,计算机体积变小个人电脑普及,各种功能齐全的软件也应用而生,软件开发逐渐标准化产业化。进入21世纪后,英特网普及,开源社区发展迅速,开源软件开始流行,软件开发也逐渐向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其开发策略也从原来面向过程的编程转化到了面向对象的编程,开发的软件功能更强大也更具有人性化,为人类在生活生产中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使得计算机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好的互动,在网络环境下发挥更好的性能。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更有效的运行环境。

2计算机硬件的发展

1946年,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研制成功,它的主要特征是体积大、耗电大,运算速度慢;1959年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诞生,与电子管相比晶体管寿命长、体积小、运算速度快;1965年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产生,集成电路技术使计算机在性能和结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主要的代表就是iBm公司研制的360系列计算机;1971年以后,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以英特尔公司推出的x86系列和奔腾系列微处理器为标志,它不仅大大缩小了计算机的体积,而且还提高了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在处理器的研制上,英特尔公司不断刷新着主频记录,处理器一直以摩尔定律的速度在发展,其处理能力每18个月到24个月就增加一倍。1972年的8080处理器,主频2mHz每秒处理50万条指令;1978年的8086处理器,主频8mHz每秒处理80万条指令;1982年的80286处理器,主频12mHz每秒处理270万条指令;1989年的486DX处理器,主频25mHz每秒处理2000万条指令;1993年的奔腾处理器,主频233mHz每秒处理4.35亿条指令;1997的奔腾Ⅱ处理器,主频333mHz每秒处理7.7亿条指令;2000年奔腾Ⅳ处理器,主频已经达到1.4GHz[2]。当英特尔还在一心追求处理器高主频的时候,另一家公司nViDia在1999年8月了一种专门做图像运算工作的微处理器GpU(GraphicprocessingUnit)。GpU采用的是一种全新的架构模式,它将几何转换与光照功能以硬件的形式集成在图形芯片中,由图形芯片直接负责几何转换和光照操作,这使得处理器性能大大提高。与CpU相比,GpU在高清视频、数码照片处理、3D渲染等方面的表现非常优越。GpU的诞生,使得对处理器的研制从追求高主频转换成追求高性能,nViDia与ati两大公司为此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直到2008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兴起,以及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市场对高性能已不再是唯一的诉求,性能适中的轻量级GpU成为了下一个发展方向[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神经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采用多处理器集成的架构模式使得算法实现的装置体积巨大。为此,2015年,谷歌推出了tpU(tensorpro-cessingUnit),它是一种专用于神经网络计算的处理器,主要用于深度学习、ai运算,其算力较GpU有很大的提高。alphaGo是第一个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最初它内部安装了1202个CpU和176个GpU用于运算处理。2015年引入tpU之后,与李世石对战的alphaGo,只有48个tpU负责所有的计算任务。存储器是计算机硬件的另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计算机体系中一般采用外存、缓存、内存多级存储策略。外存容量大成本低但相对读取速度慢,通常用来保存需要长久存放于计算机内的大量数据,例如系统安装的软件、用户的资料、数据库等;缓存是为了提高数据读取的命中率而引入的一种机制;内存数据读取的速度与CpU相当,可以和CpU直接进行数据的交换,是CpU处理数据的来源。但因为内存是通过大量的晶体管构成寄存器来保存数据的,所以采用的硅片面积比较大,制造成本高,在系统中容量配置相对小些。但是随着电子制造技术的提升,现在pc机硬盘的配置可以达到1tB,内存容量如果是64位操作系统一般都在4GB。计算机存储器容量的增加可以满足人工智能时代海量数据的存储。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计算机输入系统也呈现多样化形式。数据来源不再是单纯的以键盘输入为主的模式。摄像机微型化之后,计算机系统普遍都安装了摄像头,通过摄像头可以实现视频的采集;而在计算机系统中安装声音采集器可以实现语音输入。传感器可以模拟人类感官让计算机可以像人类一样从自然环境中获取信息,常见的有触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力觉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等。计算机的这些新型输入方式更接近于人类日常生活的习惯,也使计算机用起来更人性化,智能化。计算机硬件的这些特性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本保障。

3计算机软件的发展

计算机语言是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主要工具,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20世纪50年代,为了方便人们操控计算机的运行,机器指令顺应而生。它采用的是二进制编码,增加了计算机的可操作性,但对用户而言可读性不高,调试难度大。汇编语言是第二代计算机语言,用字母和单词(add、sub等)代替一些特定的指令,增加了程序的可读性,但它是直接面向硬件的操作指令,程序的可移植性差。之后,出现的高级语言其表现形式更接近于数学语言和自然语言,可读性强。而且不依赖于计算机硬件,能在不同的机器上运行,可移植性强。计算机语言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普及,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计算机语言也逐渐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提出“人工智能”概念之后,1958年麦卡锡和明斯基的人工智能项目组,开发了LiSp语言。LiSp使用表结构来表达非数值的计算问题,实现技术简单是使用最广泛的人工智能语言。1972年一种基于谓词逻辑的编程语言prolo生,它是面向逻辑面向用户的一种编程语言,主要用于描述知识的逻辑关系和抽象概念,也称为描述性语言。prolog依照人的思维逻辑,运用数理逻辑中的谓词逻辑来描述解决的问题方法,告诉计算机“要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做”。prolog编写的程序更接近于自然语言,逻辑性强易写易读易于正确性证明。1982年,由Larrywall设计的perl语言是运行在Unix环境下的一种脚本语言。perl对文件和字符有很强的处理能力,主要用于大型网站开发。20世纪90年代初,荷兰人Rossum设计了python语言,其语法清晰、简洁,并且拥有大量第三方函数模块,编程简单但功能强大,很快成为了人工智能主要的编程语言[4]。在大数据背景下人工智能发展更加迅速,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需处理的海量数据,而且这些数据来源广泛,特点多样,若是利用传统的算法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确定数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也导致整个系统运行变慢,性能下降。而人工智能语言编写的软件利用模糊逻辑粗糙集理论在不影响系统性能的情况下,可以对海量数据实现快速推理和分析,挖掘数据深层次的价值,得出其背后隐藏的规律,有效地帮助人类作出合理的决策。进入21世纪后,网络高速发展,开源软件由于开放二次开发的权力,具有低成本高安全的特性受到了各国企业和政府的支持得到迅速发展。开源软件是在遵守一个开源协议的前提下,将程序的源代码公开,允许其他人学习修改和,也可转化成任何形式的实用软件的一类软件。截至2006年底,全球研发和应用开源软件的企业占到了总数的50%以上。而人工智能开源软件(openCV、nLtK、CntK、tensorFlow等)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深度学习等领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4结语

人工智能的发展涉及生物学、神经学、仿生学、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领域。用来支持人工智能实现的计算机系统,也逐渐表现出一种软中有硬、硬中有软的混合模式。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s,FpGa)就是一种典型的代表。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系统设计,其硬件功能的实现可以通过软件设置来完成,通过调试软件参数就可以实现硬件功能的改进。这种全新的软硬件设计理念使计算机系统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了人工智能的应用效率,为人工智能构建了一个更具可扩展性的大脑。

参考文献

[1]刘细妹.计算机体系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3):98.

[2]付华.浅析计算机硬件发展史[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3):249-250.

[3]Janlen.光影之路GpU架构发展史[J].微型计算机,2011(33):99-117.

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篇6

关键词:硬件软件计算机

一、引言

计算机在商业和家用方面已经普及使用,有台式的、有手提便携带式的、有微型的、还有中型的和大型的等,对计算机维护和维修的基本要求就是利用软硬件知识去保证机器正常使用。为了保证家用计算机不影响正常的生活,我们对家用台式计算机为主体进行分析。

二、家用计算机的使用要求

现在,通常的家用计算机主要是青少年用于配合学校学习而购置的,硬件以单CpU台式机为主,配以微软系统软件、oFFiCe软件和防病毒软件为主。实际上,青少年把计算机用于学习的时间不多,多是用于上网浏览和打游戏。所以,他们使用的硬件往往是比较近代的产品,配置也比较高新;对应用技术软件则要求不多,至多在添加设备扫描仪的同时加上图形(例如pHotoSHop)软件。

三、家用计算机的维护要求和目的

1.硬件的维护要求和目的

越高档的计算机,它的硬件就越要求好的运行环境,好的环境就需要好的维护措施,才能防止运行环境变坏,才能保证计算机运行良好。所以,提出下列要求:

(1)定期检查电源散热风扇是否运转正常,灰尘多时要拆开清洁。目的是防止电源风扇停止转动而影响电源部件的散热需要。

(2)定期清洁软盘和光盘驱动器的磁头与光头(如半年一次)。目的是防止磁头或光头因为灰尘或脏物造成读盘出错。

(3)定期检查CpU、显示卡等部件上的散热风扇是否运转正常。目的是防止风扇停止转动而影响CpU和显示卡等主要部件的散热需要。

(4)计算机要定期进行使用,避免长期放置不用。目的是防止计算机元件因为接触不良或电容失效而影响需要使用时无法工作。

(5)开机时应先给外部设备加电,后给主机加电;关机时应先关主机,后关各外部设备,开机后不能立即关机,关机后也不能立即开机,中间应间隔15秒以上。目的是防止电源电压对计算机元件的意外冲击而损害。

2.软件的维护要求和目的

(1)开机后,系统软件没有完成进入正常使用时,不能立即关机。目的是防止不但容易损坏软件,也会容易导致硬件损坏。

(2)基本应用软件安装使用正常后,马上进行系统区域备份工作(可利用GHoSt软件备份到另一硬盘区域或另一个硬盘,还可以刻录到光盘上或U盘上)。目的是为快速修复系统软件作好预备工作。

(3)必须安装有防病毒软件后才能复制非本机的文件进入本机和上网浏览,防病毒软件发出提示时,不能确认的不要允许通过,防病毒软件必须要定期升级更新。目的是防止病毒软件损害计算机内的软件甚至是硬件,病毒软件几乎每天都在更新,所以防病毒软件也要求能自动更新。

(4)随时或定期做好自编文档、自拍图片和录象等备份工作(方法参照第2条)。目的是防止因为计算机系统软件或硬件的损坏而导致自己的劳动果实丢失。

(5)不要随便删除系统盘上的软件。目的防止系统软件链被意外损害而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6)同类型的软件不要全部安装使用,只挑选一种。目的是避免软件冲突,例如把2个以上防病毒软件安装在同一主机,就可能因为双重工作甚至相互争先而导致软件运行速度下降,严重的会引起停机不工作。

(7)执行软件工作,没有必要的话,尽可能不要同时执行同类型的多任务工作。目的是防止CpU工作量大,耗能也大,速度也会降低,软件容易出错。例如同时进行多任务复制或下载工作,一个任务只需要30分钟,两个30分钟的任务,不等于在30分钟同时完成,而可能会变成需要60分钟才能完成,三个以上的任务就更加难以确定了,除非主机性能等各方面因素都良好会有例外。

(8)关机时按系统软件的要求进行操作,不要直接使用硬件按钮简单地进行关机。目的是避免系统软件出错或损坏,导致下次开机不能使用,或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启动软件自动进行扫描检查。

四、家用计算机的维修要求

今天,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变得更加密不可分,许多原先由硬件实现的功能改由软件实现。对计算机来说,软件成份占了相当部分。很多软件故障,客观上也表现为硬件的故障。有些故障是可以明显而容易地区分到底是硬件还是软件上的问题。有些则需要作一定的工作才可以判定到底是软件故障还是硬件故障。这就要求维修人员既要具备硬件知识,又要具备相当的软件知识。因此,提出下列要求:

(1)熟悉计算机硬件各部分功能,熟悉硬件自带软件的使用,熟悉组装过程。

(2)熟悉计算机通用系统软件的快速安装与使用,熟悉常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例如office等软件)。

(3)会使用测试卡、万用表等工具检查硬件基本数据状态。

(4)会对比分析硬件的正常与否,用替代法判断硬件的好坏。

(5)会使用工具软件检测硬件的性能。

(6)会使用工具软件调整或修复可以进行修复的硬件,如BioS数据,硬盘物理部分损坏等。

(7)会分析检测主机关联设备的正常与否,会检测常见设备的正常与否,如打印机。

(8)会分析主机故障的原因是属于硬件引起还是软件产生的。

(9)需要熟悉局域网有关硬件和软件的安装和应用,会分析网络故障的原因是由硬件还是软件引起的。

(10)对每次出现的故障和维修结果,要进行记录和总结,积累维修资料,多翻阅学习计算机软硬件书刊,以提高维修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佩珠.电工电子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5).

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篇7

关键词:硬件软件计算机

一、引言

计算机在商业和家用方面已经普及使用,有台式的、有手提便携带式的、有微型的、还有中型的和大型的等,对计算机维护和维修的基本要求就是利用软硬件知识去保证机器正常使用。为了保证家用计算机不影响正常的生活,我们对家用台式计算机为主体进行分析。

二、家用计算机的使用要求

现在,通常的家用计算机主要是青少年用于配合学校学习而购置的,硬件以单CpU台式机为主,配以微软系统软件、oFFiCe软件和防病毒软件为主。实际上,青少年把计算机用于学习的时间不多,多是用于上网浏览和打游戏。所以,他们使用的硬件往往是比较近代的产品,配置也比较高新;对应用技术软件则要求不多,至多在添加设备扫描仪的同时加上图形(例如pHotoSHop)软件。

三、家用计算机的维护要求和目的

1.硬件的维护要求和目的

越高档的计算机,它的硬件就越要求好的运行环境,好的环境就需要好的维护措施,才能防止运行环境变坏,才能保证计算机运行良好。所以,提出下列要求:

(1)定期检查电源散热风扇是否运转正常,灰尘多时要拆开清洁。目的是防止电源风扇停止转动而影响电源部件的散热需要。

(2)定期清洁软盘和光盘驱动器的磁头与光头(如半年一次)。目的是防止磁头或光头因为灰尘或脏物造成读盘出错。

(3)定期检查CpU、显示卡等部件上的散热风扇是否运转正常。目的是防止风扇停止转动而影响CpU和显示卡等主要部件的散热需要。

(4)计算机要定期进行使用,避免长期放置不用。目的是防止计算机元件因为接触不良或电容失效而影响需要使用时无法工作。

(5)开机时应先给外部设备加电,后给主机加电;关机时应先关主机,后关各外部设备,开机后不能立即关机,关机后也不能立即开机,中间应间隔15秒以上。目的是防止电源电压对计算机元件的意外冲击而损害。

2.软件的维护要求和目的

(1)开机后,系统软件没有完成进入正常使用时,不能立即关机。目的是防止不但容易损坏软件,也会容易导致硬件损坏。

(2)基本应用软件安装使用正常后,马上进行系统区域备份工作(可利用GHoSt软件备份到另一硬盘区域或另一个硬盘,还可以刻录到光盘上或U盘上)。目的是为快速修复系统软件作好预备工作。

(3)必须安装有防病毒软件后才能复制非本机的文件进入本机和上网浏览,防病毒软件发出提示时,不能确认的不要允许通过,防病毒软件必须要定期升级更新。目的是防止病毒软件损害计算机内的软件甚至是硬件,病毒软件几乎每天都在更新,所以防病毒软件也要求能自动更新。

(4)随时或定期做好自编文档、自拍图片和录象等备份工作(方法参照第2条)。目的是防止因为计算机系统软件或硬件的损坏而导致自己的劳动果实丢失。

(5)不要随便删除系统盘上的软件。目的防止系统软件链被意外损害而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6)同类型的软件不要全部安装使用,只挑选一种。目的是避免软件冲突,例如把2个以上防病毒软件安装在同一主机,就可能因为双重工作甚至相互争先而导致软件运行速度下降,严重的会引起停机不工作。

(7)执行软件工作,没有必要的话,尽可能不要同时执行同类型的多任务工作。目的是防止CpU工作量大,耗能也大,速度也会降低,软件容易出错。例如同时进行多任务复制或下载工作,一个任务只需要30分钟,两个30分钟的任务,不等于在30分钟同时完成,而可能会变成需要60分钟才能完成,三个以上的任务就更加难以确定了,除非主机性能等各方面因素都良好会有例外。

(8)关机时按系统软件的要求进行操作,不要直接使用硬件按钮简单地进行关机。目的是避免系统软件出错或损坏,导致下次开机不能使用,或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启动软件自动进行扫描检查。

四、家用计算机的维修要求

今天,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变得更加密不可分,许多原先由硬件实现的功能改由软件实现。对计算机来说,软件成份占了相当部分。很多软件故障,客观上也表现为硬件的故障。有些故障是可以明显而容易地区分到底是硬件还是软件上的问题。有些则需要作一定的工作才可以判定到底是软件故障还是硬件故障。这就要求维修人员既要具备硬件知识,又要具备相当的软件知识。因此,提出下列要求:新晨

(1)熟悉计算机硬件各部分功能,熟悉硬件自带软件的使用,熟悉组装过程。

(2)熟悉计算机通用系统软件的快速安装与使用,熟悉常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例如office等软件)。

(3)会使用测试卡、万用表等工具检查硬件基本数据状态。

(4)会对比分析硬件的正常与否,用替代法判断硬件的好坏。

(5)会使用工具软件检测硬件的性能。

(6)会使用工具软件调整或修复可以进行修复的硬件,如BioS数据,硬盘物理部分损坏等。

(7)会分析检测主机关联设备的正常与否,会检测常见设备的正常与否,如打印机。

(8)会分析主机故障的原因是属于硬件引起还是软件产生的。

(9)需要熟悉局域网有关硬件和软件的安装和应用,会分析网络故障的原因是由硬件还是软件引起的。

(10)对每次出现的故障和维修结果,要进行记录和总结,积累维修资料,多翻阅学习计算机软硬件书刊,以提高维修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佩珠.电工电子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5).

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篇8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发展;创造

1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当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被应用在军事方面的时候,极少有人会意识到这个创造能在若干年后广泛的被应用于国计民生的各个环境中,尤其是借助了互联网作为平台之后,“地球村”已经绝非再是一种概念,凭借计算机各个终端中的相互关联,已经完全演绎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真实场景。互联网环境在不断的发展,无线数据信号传输所带来的便利带动了计算机技术的革新,越来越快的信息处理器仅仅是从硬件方面对计算机技术的提升,软件方面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与推广也是日新月异。

2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创造

回顾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可以明显的看出其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特点,在所谓“冷战”时期又有计算机被大量的应用在了军事方面,由于涉及到了海量的数据运算,因此对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革新极为重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计算机硬件技术一直是各大硬件厂商技术攻关的重点。而当互联网平台搭建起来之后,计算机又被快速的融入到了国计民生的各个环节中,需要不同的软件尤其是操作系统来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根基,因此一大批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团队甚至是个人又引领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潮流。总而言之,在软硬件两个不同的发展历程中,计算机技术借助信息处理器和操作系统两方面里程碑式的创造,让世人的生活完全迈入了计算机信息化时代。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与互联网技术结合之后,进而衍生出了互联网+时代的生活。

3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选择

针对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分析来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已经逐步的趋于理性化,虽然在宏观上来说仍然本着软硬件两个方向分别开展技术革新与创总工作,但是相互之间的融合甚至是依附关系也逐步的日渐明显。归纳起来说,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本着四个原则:

3.1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不再盲目的追求“速度”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的确需要硬件技术达到一定的高度作为支撑。但是相对于以往盲目的追求利用硬件技术的革新来提升其运行与计算速度而言。目前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的选择已经不再盲目强调这一点了。一是,计目前计算机硬件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上,无论是处理器还是内存,精巧的体积与超高的性能在一般的民用层面上已经完全能够达到相关的要求,除了极为专业的运算之外,硬件技术已经没有再进行大规模提升的空间;二是,通过对计算机硬件运行速度的破坏性实验数据来看,当其运算速度长期保持临界值状态的时候,会导致其大大的缩短使用寿命,频繁的更换计算机硬件的话,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并不是好事;三是,目前计算机硬件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已经相对稳定,如果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技术革新,势必会让其成本激增,这样反倒不利于现有硬件的普及与推广。

3.2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不再盲目的追求“简单”

当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还处于3.1时代的时候。诸多计算机业内人士就大胆预言说计算机软件技术已经到了“一键式”时代了。的确,视窗操作系统完全颠覆了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个体式”发展格局,把软件技术完全囊括在视窗操作系统的“配套式”发展模式下。不过,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日臻完善,这种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弊端也较为明显的显现出来,因为视窗系统的漏洞导致的大规模病毒扩散、数据泄漏等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目前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已经也不再盲目的追求这一点了。一是,视窗操作系统的简便操作给系统的稳定带来很多的隐患。黑客大规模的利用视窗操作系统的漏洞来窃取相关核心数据已经并非个案,而视窗操作系统对对应措施仅仅是在事后做出技术修补,这对于大多数专业化运行体系而言绝对是一种巨大的阻力;二是,视窗操作系统商业化概念炒作的盛行导致了更新速度的提升,但是在这种系统更新的背后其核心技术并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突破,反倒是客户需要因此支付高额的费用,从节约成本的角度上考虑,过度依赖视窗操作系统并非明智之举。

3.3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之间存在交叉与融合

黑客问题一直是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一个绕不过去的矛盾点。在软硬件技术各自为战的时期,虽然都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是效果并没有太明显,但是将软硬件技术融合在一起之后,采用硬件防火墙与软件防病毒系统兼容的形式,可以极大的提升计算机运行终端的稳定性,这就让软硬件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抓住了融合与交叉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城域网”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优势。

3.4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都考虑了外部环境因素

互联网无线环境的推广与应用,给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指引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软件需要配合在无线环境下确保各应用系统的信息处理稳定,硬件需要在无线环境下确保数据终端传输信号的过程中精准。因此,目前全球各大计算机软硬件供应商都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目标围绕着适应外部因素的变化作为一个全新的“风向标”。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从技术的角度上满足计算机的实际运行与应用,一方面可以从营销的层面上满足软硬件设备的市场需求,最主要的一方面是,在无线环境下,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都区域模块式发展的新方向,广泛的参与其中之后,对于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完全能够把握先机。

4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计算机技术的革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创造也会越来越重视实用性和技巧性,这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规律,更是时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康文德.计算机技术在面向市场需求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1).

[2]段彩霞.论述通信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1).

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篇9

关键词:硬件;软件;计算机

一、引言

目前计算机已经被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类型上说有大型机、小型机、还有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微机。微机又以笔记本计算机和台式机为代表,所以为了让使用计算机的我们能够更好的对它进行维护和保养就很有必要了解一定的软硬件知识。

二、家用计算机的基本情况

现在,大多数家庭使用计算机的目的一是为了青少年的学习、另外则是出于家长们为了方便工作和休闲娱乐。实际上,很多家庭购买计算机的出发点是好的,实际上使用计算机多以娱乐游戏为主。为了满足一些大型游戏能够顺畅的运行,计算机的硬件往往比较先进,性能优良,而计算机中的软件多以像oFFiCe软件、杀毒软件、浏览器等为主。

三、家用台式机的日常保养

(一)硬件的维护要求和目的

越是配置高的计算机我们就应该更加注意对它的日常维护,让它尽可能的为我们正常服务。建议如下:

1.对计算机的主板要注意保持使用的清洁,避免因电路板上积灰短路而烧毁主板。

2.对cpu来说,必须注意CpU风扇的维护,若风扇处问题会导致其温度过高而出现频繁重启等故障,所以应经常清除风扇上的灰尘保持风扇的正常运转。

3.在清洁主板的时候注意对内存的保养,可用橡皮将内存的金手指部位进行擦拭,防止出现氧化而导致接触不良。

4.对计算机的硬盘也要经常维护,注意防震、防尘、防潮、防高温、防磁、还要防止突然断电,这些都会对硬盘造成损害。

5.开关机一定要按照规定进行,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外部设备进行维护。

6.对整机的维护是建立在各个部件正常维护的基础上的,保证正常湿度、温度、避免电磁干扰,保证电源有足够的功率和稳定电压。

(二)软件的维护要求和目的

1.开机后,系统软件没有完成进入正常使用时,不能立即关机。目的是防止不但容易损坏软件,也会容易导致硬件损坏。

2.第一次装机后,应及时对系统进行备份,以便将来系统出现问题时进行恢复还原。

3.一定要安装杀毒软件,以免病毒通过浏览器等渗透进你的计算机对你造成损害。

4.对你的文件系统要统筹安排,避免杂乱无章的进行文件管理,再日后的查找文件时候能够轻松快速的查到。

5.不要轻易的对系统盘进行文件的删除、修改等操作以免损害系统文件,造成操作系统瘫痪而无法使用计算机。

6.注意软件冲突,同类型的软件经常会相互争夺系统资源,造成系统的死锁,而导致计算机死机。所以同种类型的软件选择一种进行安装即可。

7.关机时按系统软件的要求进行操作,不要直接使用硬件按钮简单地进行关机。目的是避免系统软件出错或损坏,导致下次开机不能使用,或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启动软件自动进行扫描检查。

四、家用计算机的维修要求

微型计算机中出现的故障有很多种,单个用户不可能遇见所有的故障,在维修的时候应根据故障的表现形式加以分析判断,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有些则需要作一定的工作才可以判定到底是软件故障还是硬件故障。这就要求维修人员既要具备硬件知识,又要具备相当的软件知识。因此,提出下列要求:

1.了解计算机主要部件的性能指标及功能,能够进行拆装机。

2.能够熟练的安装操作系统,能根据需要安装必要的应用软件如浏览器、杀毒软件等。

3.会使用主板测试卡、万用表等工具检查硬件基本数据状态。

4.会对比分析硬件的正常与否,用替代法判断硬件的好坏。

5.会使用诊断软件对硬件进行检测。

6.硬件故障的查找原则应该清楚。

7.CmoS的常见故障应该及时准确的发现并排除

8.会分析主机故障的原因是属于硬件引起还是软件产生的。

9.应该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在使用局域网的时候应该防止病毒入侵及常见软件的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保成,向炜,宋清龙.计算机组装与维护[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篇10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开发;发展

由于计算机对人类的生产和社会活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显示出超强的生命力。计算机由最初阶段的军事科研应用领域逐渐发展到当前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这显示出计算机产业有着相当巨大的规模,并且对整个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有着带动作用,并且因此导致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计算机这属于信息社会当中必须的工具,这也是人类迈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计算机当中的硬件就是各种计算器械和设备,而软件就是在计算机系统当的相关文件和程序。

1.软件开发的过程

软件开发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现“软件危机”,软件产品开发周期长,错误多,难以维护和适应修改。当时的荷兰物理学家e.w.Di-jkstra提出“结构程序设计方法”,由此出现了软件开发的最早理论:结构化分析和结构化设计。(2)软件的编制每次都是从零开始,这是造成“软件危机”的根本原因。整整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到七十年代才获得成功。由此出现了软件开发的第二大技术理论体系: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3)在1998年日本京都召开的“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CB-SD)”国际专题学术会议上,一致认为软件开发技术离不开构件和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现简称“架构”,由此出现了第三大技术理论体系: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4)后来随着分布式的出现,出现了第四大技术理论体系:面向服务的架构。

2.2013年软件开发行业的发展

软件开发技术是时下最主流的高端技术,研究软件开发有哪些进步的最佳方式就是从软件开发的开发方法入手,软件开发方法的变化历程见证了软件开发与过去相比的所有进步。

2012年是国内云计算实现落地的一年,特别是微软和上海政府的成功合作,给国内实现云落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云”落地了,我们如何使用这片“云”?拿什么使用?答案是云应用。谈到云应用,当然离不开云开发。可以说,云计算的发展,也改变了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在国内超过百万的开发者当中,特别是移动开发,盈利的不到2成,绝大部分开发者都面临资金、技术和用户的多重短板;横跨多平台的复杂开发和测试环境,让开发者团队在不同的平台甚至不同的编程语言损耗开发精力。而云开发恰恰可以解决以上的问题。

第二个关键词是移动开发。毫无疑问,移动开发是开发领域的一个子集,包含在开发之中。但先如今,仿佛其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桌面开发。

第三个关键词:BYoD指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这些设备包括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等。现在更多的情况指手机或平板这样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

目前,许多企业开始考虑允许员工自带智能设备使用企业内部应用。企业的目标是在满足员工自身对于新科技和个性化追求的同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在移动终端上的成本和投入。

BYoD时代的到来,离不开硬件设备的支持,但同时,企业也更加需要软件的支持。作为员工,我们需要相关的软件来进行更有效率的办公,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通过合理的措施,来管理这些软件。

3.软件开发的发展

通过研究发现,人们为了做到有效替代人力劳动,则开发出计算机来进行工作,而其中的思想渊源则是所具有的通过机器来做到操作的目的。而当整个计算机械的水平达到已成程度和水平,那么才能在现实当中出现软件,在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运算过程当中,人类则是依据自己脑海当中的想法来让机器进行工作,而这就必须做到人和机器两者之间对话的实现,要不就是对于人的思想机器能够做到有效而准确的接收并且对于那些运算去执行。而在十八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著名的法国纺织机械师为对笨拙并且繁琐的编织机进行改变,则使用带孔纸带来进行有效控制,而到了八十年代另外的机械师杰卡德对于布乔的设计做出有效的改变,而在十九世纪初设计出自动提花编织机,这一机器则开启了机器自动化的序幕,并目在穿孔卡片当中做到使用软件程序做到对硬件运算的有效控制。而在之后的时间从演化速度来看,发展硬件比软件显得更为迅速。

这其中的原因为在早期的计算机当中,并没有严格划分硬件和软件。并且长期以来计算机所具备的功能仅仅是对于大规模简单运算的完成,斌不会做到简单的控制技术的应用,从实际上来看计算机的硬件技术也就是计算机技术。

而在二十世纪伊始,所存在的软件也就是延伸硬件其中的某种功能,在这段时期内保护软件则是对计算机硬件技术的保护上进行体现,要想在某项计算机技术当中得到保护或者得到专利的申请,则必须实现出现某种功能。这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都维持着发展硬件比软件更快的速度。

软件开发行业的前景,归纳为以下几点:(1)高成长:全球软件市场以每年13%的平均速度增长,远大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2)高智力投入:所需固定资产少,生成成本少,纯脑力活动为主;(3)服务性强:软件产品售后服务工作量大,而且软件开发商在做系统集成时必须对用户的需求有深入的了解,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得到用户的密切配合,因此兼具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特点;(4)高附加值:软件的相对附加值高,大约是CpU的2倍、存储芯片的3倍、硬盘的5倍;(5)全球性强:尤其因特网的出现,给软件开发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使得软件产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销售到全球,同时,软件开发又是一个受名族文化、风俗、习惯影响较小的产业。

综上所述,由于当今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扩大,因此软件开发行业将会继续研发和发展,在开发方法上更进一步,研发出更省时省力,让开发人员方便的软件开发方法,从而方便用户,提高软件开发的水平和知名度。[科]

【参考文献】

[1]周博文,杜山泽.《社会管理创新:从伦理观念、管理理念到思维方式的转变》.载于《行政管理改革》,2012(11).

[2]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