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育信息化行业投资十篇教育信息化行业投资十篇

教育信息化行业投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3:43

教育信息化行业投资篇1

基础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提出了未来5年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目标: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家公共教育信息化平台,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推进多层次、多功能的资源开发、交流和共享机制的形成,提高各类社会成员的信息素养,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终身学习的需求,提升现有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国家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同时,确定了未来5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由硬件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系统、服务体系等主要业务系统,公共资源、公共应用、公共服务等主要数据系统,管理体系、标准规范、法律法规、培训服务以及关键技术攻关等支持环境组成。

硬件投资优势明显

从教育信息化投资结构来看,硬件投资仍然占据绝对优势,份额为68.0%,但从2003年到2006年的变化看,它的份额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软件投资份额在不断提高,2006年达到23.1%。服务的份额增长很快,2006年达到了8.9%。

呈现高投入、低增长态势

计世资讯预计,2007年教育行业信息化将呈现高投入、低增长态势,在政策因素(重点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技术因素(下一代互联网影响重大)、人为因素(要加强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的共同影响下,2007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以下特点:加快基础教育信息化步伐;推进中西部地区信息化,缩小数字鸿沟;促进信息系统的整合;移动教育逐步启动。

具体而言,计世资讯预测,2007年中国教育行业it投资额预计达到336.7亿元,保持高投入、低增长,增长率为10.5%。平缓增长的原因主要就是教育行业已经经历基础设施建设高潮,进入稳定的增长和理性投资状态,另外,教育行业it设备更新换代比较慢,大规模更新换代时间还不到。2007年,教育信息化投资动力主要来自于基础网络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以及小规模的设备更新。

2007年,在教育信息化的投资结构中,硬件投资将出现明显下降,达到67.3%;软件比例增长较慢,为23.4%;而服务所占比例增长很快,达到9.3%。

图12003年~2006年教育信息化投资情况

教育信息化行业投资篇2

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能力分析

投资需要资本。一定程度上,资本规模决定投资能力。教育投资即家庭为取得子女在未来的教育收益需支付一定的货币。家长对教育的投资并不是逐级上升的,比如农村幼儿园学费就不低,笔者通过对湖南岳阳农村地区部分幼儿家长访谈得知:幼儿园每一学期的费用为1500~2200元不等,一年3000~4000多的学费也接近于大学某些专业学费了,基础教育虽然已实行了免费的义务教育,但父母为了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情愿节省每一分钱为孩子教育做储备,有些家长甚至借钱或借贷。

现阶段的中、高等教育是以投资收益为主、投资能力为辅原则的政府、企业和家庭三方分担模式。三方分担模式下微观投资主体的家庭的教育成本负担主要体现在学杂费、生活费、资料费以及交通通讯费的支出上。这些费用的支出直接依赖于家庭的收入状况。家庭收入状况决定了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能力。家庭收入高,其投资能力强,反之,则弱。

表1显示无论城镇家庭可支配收入还是农村家庭纯收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农村家庭纯收入逐步增长,但是,城镇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家庭纯收入,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两者之间收入差距甚大,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的3.3倍,具有显著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没有包括城市居民在医疗、住房等方面间接得到的福利性收入部分,如果考虑这部分福利性收入,城乡收入差距将更大)。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是没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也就是说,高等教育收费对城乡需求者是统一标准,没有城乡差别。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在总体收入水平很低而恩格尔系数又很高的情况下,艰难地维持着家庭教育投资,而且,如果考虑到农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有一部分是不能随时转化为货币的实物,那么,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投资要通过借贷来完成。甚至贫困的农村地区要9个农民全年的纯收入才能支付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7000元教育支出。农村家庭收入增长速度远不及教育支出的增长。这无疑给农村家庭投资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压力。

农村家庭教育投资风险分析

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来看,教育是明显的消费,又是潜在的生产。人们把教育投资看成是生产性投资,把教育看成是受教育者个人提高社会地位与工资收入,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条件。对于农村家长来说,吸引其为子女付出教育费的除了货币收益之外,还有社会地位、荣誉等不能直接货币化、不可估量的身份收益。教育成本和机会成本是教育投资的确定性因素,是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支付能力做出选择的,教育投资的就业前景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自2003年开始,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始终横盘于10%~15%间一旦投资对象失业,不但这些货币收益不能转变成现实,而且投资成本恐难收回。失业还会对失业者的个人自由、主动性和技能产生范围广泛的副作用:失业助长对某些群体的“社会排斥”,导致人们丧失自立心和自信心,损害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劳动力市场还不够完善,劳动力市场处于信息不完全状态。强调信息、资源、要素的就业市场增加了农村学生的失业风险。在注重人际关系网的中国社会,无论运用人力资本获得多么成功的职业地位,都不能掩盖社会资本在求职中的运作空间。在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经济地位决定了农村家庭掌握的社会资本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是匮乏的。另外因为农村信息不完全的原因,学生失业的概率是学生或家长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作出的主观判断,尤其是他们很可能将个别回乡务农的大学生案例作为教育投资风险而无限放大,从而放弃投资。

就业后收入过低也是一种风险。在行业、岗位同样面临竞争的形势下,收入过低不仅延长了投资成本回收期,缩短了收益期,还制约了个人可行能力。尽管收入不是产生可行能力的惟一工具,但收入不足确实是造成贫困生活的很强的诱发性条件。

教育投资能力不足的衍生行为———借贷分析

借钱或借贷在投资中等、高等教育上更为明显。农村家庭投资教育的借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民间借款。农村家庭以血缘关系、朋友关系以及良好的邻里关系为基础,向亲属、朋友、邻居等借款支付教育成本,借款无需支付利息,这在上世纪农村地区较为普遍;另一种是助学贷款。农村家庭以投资对象的未来收益及投资受益人的信用为基础,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完成子女高等教育的投资。2004年以前的助学贷款利息由政府财政和个人对半承担,2004年之后利息全部由个人承担。国家助学贷款只局限于高校,所以信息闭塞的农村鲜有人知。换句话说,投资主体不再是农村家庭,而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村家庭子女。投资主体只有入学后,才可能进行助学贷款。

如果子女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没有选择入学,那么助学贷款几乎不可能发生。潜在的借贷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民间借款机会锐减。收入能力决定借贷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农民资本意识的增强和投资渠道的增多开始冲击传统的血缘关系及邻里关系,零利息借款变得日益困难。即使农村家庭以略低于银行的利息向亲属和邻里借贷成功,借贷成本的提高同样加大了投资压力。事实上,贷方更有可能因为不断降低的高等教育收益率及不断加大的失业风险而婉拒放贷。另一方面,助学贷款日益艰难。尽管国家为落实教育政策建议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助学借贷力度,但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商业逐利本性注定对小额性和分散性的助学贷款不感兴趣。前些年出现投资受益人就业后拒不履行借贷协议的不良行为以及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助学贷款的信心遭受新一轮的打击,助学贷款口径进一步收紧,助学贷款变得日益艰难。

增强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能力,降低投资风险的政策思考

增强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能力,降低投资风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化,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大“三农”支持力度达到“增收”目的;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起到“控险”效果;完善贷款资助体系发挥“减压”作用。

(一)加大“三农”支持力度达到“增收”目的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

农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虽然农业的经济地位有所下降,但是,农业经营性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在50%以上。而且,农业收入对绝大多数农民而言,是其生存的基本保障。因此,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重点首先应在于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进一步增加对农户的农业补贴,这对农民的收入继而对其教育投资能力起到很大的影响。

2.加大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

从表2近年来人均工资性现金收入占人均年现金总收入三分之一的比例构成来看,此部分已是农村家庭总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村家庭人均工资性现金收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实施城镇化战略引发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因此,必须顺应这一趋势,继续加大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力度,不断增加农村家庭的工资性现金收入,增强农村家庭投资教育的能力。

(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优化农村公共信息环境及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起到“控险”效果

1.改善就业市场环境,破除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困境

影响高失业率的宏观因素包括扩招政策出台后与之配套的就业政策没有很好的跟进,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失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诱发的企业转型,产业行业发展的结构性调整,这些方面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恶化了就业市场的盲目性,造成部分毕业生失业与部分用人单位“用工荒”并存的困境。要破此困境,应建立健全各级政府主导的人才市场、就业服务机构和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构成的就业服务体系。引导高校就业部门与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就业服务中心的加强交流合作,积极组织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网络招聘等就业服务活动,切实增强各渠道就业信息功能,畅通人才供需信息渠道,破除因信息孤岛形成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2.加强农村公共信息网络建设,优化农村公共信息环境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着力进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经过近20年的发展,农村的基础通讯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2007年全国农村行政村通电话率达到98.9%。但是,在网络时代,各类信息的获得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的。而农村的网络信息建设还相当落后,较闭塞的信息环境无疑加大了农村家庭教育决策的不确定性风险,制约着他们对其子女教育投资决策的正确判断。因此,应该加大农村公共信息网络建设,增加农村家庭获取各类信息的可能性。

3.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降低失业风险

在优化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就业政策与信息平台等外在条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高校毕业生要通过夯实自己的内在基础来提高就业创业能力。首先,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高校,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行业调整的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制定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既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又注重学生的实践创新,既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使高校毕业生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经受住就业市场的考验;其次,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及就业创业的指导。

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强化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意识,要借助社团、协会、“挑战杯”等平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和创业实践指导,培养他们的就业关键能力以及创业的核心能力,深化“内功”,提振就业信心。这样,高校毕业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就业市场的检验,失业风险才会有实质性的降低。

(三)完善贷款资助体系发挥“减压”作用

教育信息化行业投资篇3

关键词:黑龙江继续教育;信息化;问题;对策教育部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要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构造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与衔接的社会化、多样化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这说明,我国已经将建立终身教育框架下的成人教育体系作为推进学习化社会建立的主流手段。

一、黑龙江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只问投入,不问产出

高校在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的不良现象,缺乏投资效益分析和评价体系。黑龙江省高校每年将大部分专项经费投入到硬件设施建设中,对软件系统建设却投入不足,软件与硬件发展不平衡现象在各高校中普遍存在,以校园网建设为例,根据调查,黑龙江省共有高校八十多所,这八十多所高校均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校园网,由于重硬轻软,重投入轻管理,出现先进的硬件设施环境缺乏优质信息资源和软件应用系统支撑,同时还反映出信息技术在管理上的应用不但少而且层次较低,教育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则相对落后。还没有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与学校教学及管理的深度融合。2.规划不统一,系统难集成,数据难共享,整体效益不高由于对管理计划职能的忽视,在信息化建设初期缺乏统筹规划,黑龙江省各高校之间各自为政,分散的重复资源建设比比皆是,这不仅增加了高校和软件企业的开发成本,也使得信息化优势学校中好的经验、优质的资源并没有在区域内甚至省内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还有就是各院校系统开发平台不同,数据平台各异,数据结构多样,信息标准缺乏,使得各家、应用软件上没有有效的系统集成,各类数字化教育资源交流成本提高难以交换不能共享,也有碍于更高层次上的信息处理。

3.继续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

黑龙江省继续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高水平应用人才缺乏,人才拥有量远不能满足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求,信息技术专业教师队伍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为:数量少、待遇低、专业素质偏低、技术能力不强、稳定性差、职称低。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有很多,比较突出的是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缺位导致的,目前黑龙江省还没有从政策上解决教育技术专业教师的编制、待遇问题,一直以来,相关专职教师在职称评定中处于劣势,在高校内部,这部分员工的工资大多低于校内平均数。同时,系统化的教师培训特别是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也缺乏机制和经费保障。学校的教务处、科研部门几乎从不就教师支持信息化教学需要学什么、怎么培训等和业务部门进行沟通协商,培训内容和方式与实际应用脱节,不能真正有效解决教师应用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导致资源库开发队伍的教师跟不上信息化的发展节奏。

4.资源设计、开发和维护与使用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资源建设内涵亟待提高

黑龙江省继续教育的学员多是基于岗位或个人需要而进入高校参加继续教育的在职成人,具有成熟的人格和一定的社会经验,学习动机明显,学习时间分散,自主性较高。高质量的资源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组织设计,调查发现,黑龙江省各类继续教育信息平台能提供的教育资源质量良莠混杂,参差不齐,有的仅以静态资源呈现,是现有教材和纸质材料的翻版;有的缺少对学习重点、难点的转化和拓展,教学互动性差,对学习者的支持意义有限;有的则偏重于理论的系统性和技术的运用,制作精美却忽略了其应有的教育性。另外资源的灵活性差,后续完善、维护及时性差,与学员的日常需求脱节。

二、黑龙江省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建议省里出台统一指导意见,调整教育信息化投资结构,加大应用、保障投入力度

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全局出发,改善信息化建设投资结构,要突出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合理规划硬件建设、软件资源、教师培训等在信息化投资结构中的比率,需要加大软件资源、教师培训的投入,将应用研究纳入投资结构中统筹,使信息化投入与应用基本匹配,建设与应用协调发展。省里统一出台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指导性意见,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任务,以应用为导向,研究并确定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比例参考;二是调整建设和保障的投入比例,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信息化应用保障经费缺位的问题,建议省里在信息化专项经费或学校公用经费中,明确安排相应比例的办学经费用于信息化设备和软件系统的维护、更新、升级、耗材使用和网络月租费,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有机不敢开等问题,提高信息化装备的利用效益,促进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

2.倡导各高校树立开放意识,加强合作共享

高校应建立一套数字化的编码、传输和播放学习设计格式和模型,为高校之间各类资源的快速传递和顺利交换解除技术上的壁垒。与此同时要倡导各学校树立开放意识,高校应该认识到开放是资源共享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动力和突破口。开放性是信息化的典型特征,高校继续教育办学者,包括教师、管理和技术服务人员,都应该树立起积极的开放意识,携手合作,互通有无,在新的起点上共同建设数字化继续教育资源,将劣势转化为优势,逐渐形成资源特色。合作是资源共享最主要的特征,它既有利于资源进化,也可以促进新资源的再生。共享不但不会削弱彼此的竞争力,而且有利于高校自身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的提高,社会影响力也会随之增强。[2]根据学科、专业和自身需要,高校继续教育资源建设可以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进行共享:可以是政府主导式,由政府权威部门牵头,高校在统一的资源转换平台下按一定标准;可以是结盟共建式,各高校依据各自资源优势通过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的方式,平等协商,共同进行资源建设开发社会合作式;可以是校企合作式,高校与软件公司等联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进行教育资源开发和运作。

3.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素质

高校要根据建设项目需要,积极组建一支结构合理、技术全面的资源开发队伍,其中既要有相应学科方面的专家,也要有教育技术专家、媒体设计、软件设计等方面人员,此外,高校应重视继续教育资源建设主体的能力培养,挑选那些既具有专业水平和计算机技能,又熟悉继续教育规律的教师进行继续教育资源研发。依法保障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考核、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依法保障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在工资水平(含福利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和其他专科教师同等的权利和条件,并对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兼任设备维修、网络维护、课件制作等其他工作进行特殊津贴,改变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待遇低、稳定性差、技术能力不高的现状。建议教师培训由电教部门和教研部门在征询教师意见前提下开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培训、培训内容和方式与实际应用脱节。在培训中相前部门给予专项经费的支持,保障实施持续性的培训项目。

4.建设符合继续教育特点的资源,最大程度满足学员需求

更要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致力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要围绕实用性,提供的资源与成人的日常生活和个性需求密切相关,能解决学员在工作、生活和学习等真实情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要力求方便易得,继续教育资源内容应少而精,体量趋向小型化、片段化,在统一的知识网络框架下分解为独立的知识点,并可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组合与定制,还应兼顾支持在各种移动终端下访问、提取,适应个体学习时间、地点方位方面的差异特征,有效满足学员的自主性需求。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也要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高校应尽快对目前应用的各种技术进行有机整合,在全新的理念、架构下实现继续教育资源全面共享,将继续教育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刘建同.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有关情况和工作考虑[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9):14.

教育信息化行业投资篇4

[关键词]基础教育信息化;负效应;社会影响;投入失衡;整合失业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柳春艳(1979—),女,甘肃兰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e-mail:。

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与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基础教育信息化在信息基础设施及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加强信息素养、信息化应用以及信息化管理方面也有了极大改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继续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重申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立定目标,到2020年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由此促进教学手段、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这份纲要为继续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提供了依据,也为长期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工作人员树立了标杆。然而,在执着于将信息技术的优良血统嫁接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同时,教育信息化的运营却逐渐呈现出了负效应,并且这种负效应在基础教育信息化中的呈现形式更为独特,带来的社会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在追逐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同时,需对其运营的负效应及社会影响进行研究。

笔者认为基础教育信息化运营负效应主要呈现在“投入失衡”和“整合失业”两方面。本文将分别从建设层面和素养及应用层面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运营状况进行剖析。从空间来看,“投入失衡”和“整合失业”是并存现象,但从时间来看,二者并非是平行并列关系,前者是导致后者的部分原因。

一、投入失衡

本文从投入力度失衡和投入方向失衡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投入力度失衡

1.整体投入失衡

判断教育投入是否失衡,关键是看教育的供给与需求是否匹配、均衡,供小于求或供大于求都是教育失衡现象。教育的供给,主要看对教育的投资,这里的投资不能只局限于资金或物质,精神投资和心理投资也应该成为其主要构成部分。就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投资而言,突出了两个现实矛盾:(1)从基础教育长期追逐升学率的现实角度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供给大于需求。与政府行政部门大力倡导的教育信息化相比,高分和高升学率更能引起社会的一致关注,虽然基础教育阶层也会顺应政府和时代要求,在信息化教育方面做一定努力,但是,他们更愿意迎合社会整体需求来提高升学率。因此,如果现行的教育制度及评价体系不作彻底变革,即使投入再大都不能改变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2)从发展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长远立场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供给小于需求。应试教育是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要变革一种历史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只靠现有的教育信息化投入比例来创造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更是一件难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变革传统教育结构、培养创新型人才,它必须要配合各部门各阶层彻底变革现有教育体制中的弊端,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知识认同感,健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从这个角度看,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是一个持久、长远、全面的工程。从上述两个矛盾可以得出: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不太适应教育需求。教育制度与社会现象及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按照现有制度制定和投资一定不能适应教育现状,更不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

2.区域及城乡投入失衡

在我国,无论是财政总预算还是教育预算,区域及城乡存在显著差异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查阅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1]显示,、青海、宁夏、甘肃等老少边地区的教育经费虽然每年都有增长,但仍然是全国投入比例中最少的,平均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的15.35%,并且相当一部分要维持高等教育,将这个比例映射到信息化教育中就更显杯水车薪。200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城市、县镇、农村地区生机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城市地区生机比达到20:1的学校达到了80%,县镇地区为54%,农村地区仅为37%,而且有40%的农村中小学没有计算机[2]。2012年底,笔者对甘肃省榆中县的8所农村小学进行了调查,情况最好的机房能够满足最小班额平均1.7人一台计算机,这与东部发达地区1:1的生机比还有一定的差距。2012年调查数据显示[3],上海市农村中小学的师机比为0.97:1,而甘肃省榆中县的农村小学师机比为7:1。上海市农村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中,硬件配置、资源建设及人员培训所占经费比例为11:4:5,它们的目标是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向深化应用阶段发展,而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小学还在为缺乏基础设施犯愁。

教育的供给关系在这里找不到均衡,无论中东部还是西部地区学生,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学生,他们都是创新型人才的储备力量。如何获得同等的教育待遇、如何发展成相同的创新型人才等。这些都是教育投资必须考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3.特殊关注的少数民族地区投入过度

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社会稳定等因素影响,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格外受到社会关注,对这些地区的教育投入除政府加大统一划拨比例外,社会捐助也是其主要来源。于是,大量的物力、财力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涌入其中。然而,这种投入并没有引发这些地区的基础教育变革,有些甚至成了学校负担。以捐助的计算机来说,笔者在走访舟曲的几所小学时发现,大量的计算机闲置在库房,究其原由,要么是教师的信息素养跟不上,教学中无法使用,要么是捐助数量过多,无处安放。遗憾的是,新闻还在继续报道某某公司再次为某某灾区的师生捐助了多少台计算机。这种特殊关注在点燃学生求知欲望、带给教师教学希望的同时,也造成了重大的教育浪费。同时反应了另一个问题:政府部门和学校要建立规范化的资金筹措和管理机制,明确政府、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管力度,使资金筹措方式和渠道规范化、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

(二)投入方向失衡

1.大力建设设施及资源,放任教学应用效果

笔者赞同何克抗教授对教育信息化两个阶段的划分。第一阶段强调软硬件基础设施在数量上的快速发展;第二阶段强调要通过教育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实现教育质量的显著提升。[4]由此来看,教育信息化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提升教学质量。然而,基础教育信息化在二十多年的推进过程中往往驻足并满足于基础设施及资源建设,迟迟不愿进入第二阶段。毫无疑问,设施及资源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和本源,没有它们,教育信息化无从谈起,同时,它们也只是手段而非目的,长此以往,信息化教学将本末倒置。在全国基础教育条件及设施相对完善的同时,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和研究重点也应逐步迈入第二阶段,即由技术与资源建设转向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使信息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但是,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普遍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建设,却很少把信息技术与提高教学质量放在一起衡量,放任教学应用效果,将使用信息技术当成了教学目标。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忽视了投入应该带来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

2.偏重教师基础素养提升,忽视深化能力培养

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对各学科教师都进行了信息技术基本素养的培训,但是,这种培训只集中在基础软件的使用,并没有深入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优化教学的方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多种手段与方法,更没有对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方式变革、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自身专业能力发展等知识深化能力进行培训。也就是说,基础教育信息化培训对教师基础素养提升投入过度,对深化能力培训投入严重不足,使得培训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满足学科教师实现有效信息化教学的需求。教育信息化投入与其他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最大的差异在于除了高额的建设费用外,维护、管理、人才培养费用要远远高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此,只做前期的投资远远不能收回教育成本,更无法看到教育效益。

3.重教法轻学法,有碍于创新人才培养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反复强调教师在整个“授业、解惑”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素质、教法决定了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受到教学质量的影响。这种思想长期影响教学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结构形式,教学中一直沿袭重教法轻学法的习惯,信息化教学也难逃此劫。中小学信息化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却很少提及学生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教与学是两个互动的过程,且“教”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终极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那么,“教”的落脚点在“学”,这个“学”包含学生和学习两方面。因此,只有关注学生和学习过程,才能真正落实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础教育信息化虽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但是其运作方式还是未能逃脱“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实际投入中只考虑教师的单一培训,却忽视了教师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有失教育本源。

二、整合失业

教育信息化的直接呈现方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呢?本文参考何克抗教授的观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5]。从其内涵看,这种整合是一种深层次整合,而非表面的、肤浅的混合或融合,它涵盖了整合的目标、内容、途径及方法。这个定义清晰地表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变革教学结构,而变革教学结构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终极目标,也是整合的落脚点。为了变革教学结构,首先要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使得信息化教学具备外在形态,然后考核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是否通过完备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实现了新型的教与学方式,只有在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达成这两个属性,才能真正变革教学结构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媒体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精髓。这个理论清晰地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育中的地位——信息技术是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的传承载体,与教师和学生一起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角色,而不再是简单的被动教具。

但是,现实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与力度远远达不到理论要求,“整合失业”现象显著。借鉴马宁、余胜泉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层次划分的观点[6]及何克抗教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研究观点,[7]笔者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扮演的实际角色为依据划分整合层次,并以戏剧为类比对象对整合层次与整合内涵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一)装饰性整合

装饰性整合在农村及偏远地区比较普遍。由于大力建设基础教育信息化设施及资源,大部分学校的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善,在多媒体教室开展教学活动已比较常见。然而,从不使用信息技术的课堂也不在少数。教学内容依然由教师“独唱”完成,学生只是听众,教学方式依旧是粉笔、黑板、教材,信息技术被硬生生地拖入教学环境,默默地闲置在一边,充其量算是教室饰品。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好比戏剧舞台上的幕布,只起到将后台演员与前台观众隔离的作用,用来区分多媒体教室与否,而无关乎是否使用,是否有效。这种整合方式经不住任何考量,貌似营造了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实际是虚设信息化教学氛围,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整合。

教育信息化行业投资篇5

关键词:空间建设;信息化;内涵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3-0018-02

“利用职教新干线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是我校建设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特色项目。2010年12月被教育部正式立项,随即启动建设任务。2011年8月,省教育厅指定湖南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我校对口支援单位,我校信息化建设进入提速阶段。截至2012年3月31日,全校师生共建设空间1000个;建设空间资源课程70门;上传教学课件6000个;教案8000篇;教学视频7208个;视频观看近12万次;上传文章8万多篇;文章浏览91万人次;互动交流120多万次;接受访问100多万次。师生个人空间建设有力地带动了学校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力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和内涵发展。

一、全力保障空间建设

1.加大人力投入。学校大力引进计算机专业教师,目前计算机专业教师共52名,达到全校教师的六分之一。学校抽调了6名计算机专业教师组建信息中心,信息中心负责空间建设设备设施的配置、指导、管理、考评工作。学校空间建设实行“层级管理、责任到人”,所有校级领导包到各部门,所有二层骨干包专业组、教研组,行政干部和年级组长、专业组长、教研组长对该组所属部门所有成员个人空间建设进行指导和管理。我们还把所有计算机专业教师分派到各专业组、教研组、年级组、班级进行师生个人空间建设的技术指导,形成了人人参与空间建设的良好氛围。

2.加大培训投入。我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培训。从2010年11月份开始,先后派出21名计算机专业教师外出参加省、市和行业培训。积极邀请专家来校进行全员培训。学校请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文理学院专家来校对全校教师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培训。2011年暑假,学校自行组织计算机教师对其他学科教师进行课件制作等培训。请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专家来校进行空间建设培训。学校还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了信息化培训。并对全校师生进行了信息化水平测试,对达不到要求的部分师生再次组织培训,直至合格为止。目前,所有教师人人会制课件,能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学,所有学生个个能建空间和利用空间学习、交流。

3.加大设备投入。我校信息化建设前期投入了100万元进行硬件设施的全面改造,建成了千兆主干、百兆桌面的校园网络,配有多媒体教室54个,多功能报告厅3个,校园网络覆盖全校所有办公室、教室、寝室。投入210万元给321名教师每人配备一台手提电脑。2011年下半年,又投入150万元新配400台电脑建成学生电子学习室,投入50万元建成信息中心,投入70万元进行校园网络的改造升级。学校向中国电信申请开拓家校通业务,电信公司为我校铺设了校园网的大部分主干设备。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条件已经初具规模。从2012年开始,启动学生每人一台电脑计划,每年投入100万元建设学校信息化课程资源库,投入50万元进行信息化教学奖励。每年新配置1000台学生电脑,到2015年,至少配置4000台学生电脑,总投资约1600万元,使全校每个学生人手一台电脑。资金来源由学校、企业共筹,目前服装、数控、模具、电子、酒店管理、汽修等专业的校企合作单位已与学校签定共建协议。

二、充分利用空间服务教育教学

1.利用空间促进教学信息化。我校把“利用信息化教学,提升课堂吸引力”作为一项科研课题,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空间的资源,结合学生特点,进行网络化教案,在师生空间进行网上教学,网上布置作业,学生在网上学习,网上交作业(作品),教师在网上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进行网上实训,通过虚拟仿真实训室,进行实景视频教学,在网上对合作企业员工、学员进行新技术培训。师生与企业专家网上交流不受时空限制,企业的模块化教学视频广泛应用于课堂。重点专业教学开放率达到10%,其他专业课、文化课、德育课和讲座培训开放率达到5%。职教新干线网络学习平台使用率达85%以上。重点专业学生每星期网上学习达3小时,其他专业学生每星期网上学习达2小时。空间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011年学生巩固率较2010年的72.8%提升到92.6%,课堂教学满意率由86%提高到95%以上。

2.利用空间促进教研信息化。通过个人空间和机构空间,学校定期、定人开展网络教学研讨活动,全员开展网上说课、评课、反思、教案探讨。每位教师每月的研讨课不少于一节。拍摄课堂教学实录,组织教师对课堂教学实录课进行网上评课。进行教育教学文章、教学案例和相互的点评。网络教研带来教研方式的深刻变革,使教师内外交流更加便捷、视野更加开阔、学习资源更加丰富。网络空间的那些教学资源相当丰富,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冲击着教师的视野,促使教师不断反思教育教学行为,实现专业成长和能力发展,使教学提质增效。

3.利用空间促进德育信息化。每个班的班主任、德育导师和学生建立一个空间群,进行师生交流,及时班级信息,展现班级风采,展示学习的成果,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学校德育课教师及时更新心理辅导的文章、案例,开展网上师生对话,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调试。鼓励学生通过空间进行沟通和交流,把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向德育导师提问或倾诉。教师把学生的留言进行分类整理,认真总结学生在留言中集中反应的问题,发现学生的心理动态规律,对学生的整体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形成德育工作的第一手资料。

教育信息化行业投资篇6

摘要:随着我国2015年教育信息化战略的正式开启,全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由于缺乏资金、师资力量不足、重视度不够等诸多因素与城市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从资金的投入、教师的培训、资源的共享等方面入手,提出多项措施,以缩小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城乡差距。

关键字: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城乡差距;措施

一、 背景

 “十二五”以来,国家将教育信息化的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推进落实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国家政策引导与保障下,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合作与共同努力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很多进展。

首先,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政策相继出台,我国在2015年正式开启教育信息化战略[]。其次,宽带网络逐步接入全国校园,截至2015年9月,全国中小学校(除教学点外)互联网接入率达到85%,81%的农村学校实现互联网接入。再次,随着教育部在2013年开始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开展,研究制定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的施行,全国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普遍得以提高[]。最后,随着我国“互联网+教育”[]在理念、思维、技术、平台和产品的优势中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教育企业呈现出爆发性发展的趋势,在线教育也在大众市场不断加热。

二、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城乡经济发展呈现出的不均衡性,农村中小学教育在信息技术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技术教育经费不足

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虽然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仅占GDp比例的2%,但是这些经费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因此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严重滞后,甚至即使有些地区配备了设备,一些学校也因为不愿意多缴纳电费、网费等费用而无法展开信息技术教育。

2.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匮乏

教师队伍是制约教育目标实施状况的关键因素。目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由于受重视程度、人员编制和教育经费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状况存在严重问题。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一方面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数量不足,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3.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度不高

由于应试教育的理念,很多农村中小学的领导依旧以一些年末的升学率、考试合格率等来衡量教学质量,而对教师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教育的创新方面不够重视,长此以往,很多教师不愿在利用ppt等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年轻的教师更加生疏,年级稍大的教师也疲于学习。

4.信息技术教育无法延伸

农村家庭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家庭电脑普及率极低。就算有些农村学校的老师想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是学生回到家中,依然没有办法进一步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学习、查阅资料等等。

三、 缩小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城乡差距的措施

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最基本的现状之一,即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即重点,就是要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城乡均衡发展。要大力发展我国的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

1.提高对于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

(1)政府要以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为重点,教育经费应该向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使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促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要以注重实效、确保教师“够用、好用、实用”为原则,制定不同类型学校信息基础设施、软件资源的建设标准和规范,确定合理的投资比例结构,正确引导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也保证了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2)政府要在政策上解决增加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投资的渠道。现阶段光靠国家的投资很难满足当前农村教育信息化的需求。这就需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扩大融资渠道;制定相关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采取以政府为主体与社会捐助的联合投资方式,也可以采取政府或学校与商业机构联合投资的模式,鼓励it企业参与信息化建设。

2.培养和引进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

搞好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教师信息化知识的掌握与教学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决定教育信息化推广与应用的关键。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对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重大的意义。

(1)扎实做好当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要根据农村教育、学校信息化基础和教师的信息能力特征,选择适合于农村教师需要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培养他们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的改变;重点解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如何应用的实际问题,增强教师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意识能力,注重提高教师把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渗透到学科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意识和能力。

(2)搞好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发挥学校内部培训的优势和潜力,利用本校的各种资源,制定适合本校教师特征的培训计划和内容,搞好教育技术的校本培训。组织各学科经验丰富、信息素养较高的骨干教师,通过优秀案例对教师进行培训,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现实教学问题,也可以邀请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到学校作专题讲座。

3. 提高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

(1)政府及教育部门要多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及学生及其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政府及教育部门要多组织开展一些对校长及教师进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培训,使他们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的能力。

(2)通过设立一些教育创新课堂的比赛,提高教师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

4.加强优质资源建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1)以县为单位,建立本学区资源中心。学区资源中心对外负责与上一级资源中心的联系,对内组织本学区资源的征集、引进、开发、研究、评价、交流等工作。在本学区内组织和指导教师以个人或团队协作的方式做好校本资源建设,收集整理经过教学检验,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便于教师应用的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主题、专题和学科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促成区域性的校内外资源的交流与共享。

(2)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政策,引导、鼓励企业按照教学需求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形成良性的信息资源建设市场机制。相关企业向一线教师提供粒度更小,便于编辑、修改和二次开发的积件式教学资源,方便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个人的教学风格进行选取和组合,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案。

5.推进传统课程与“互联网”教育的融合

(1)政府及教育部门组织城乡教育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帮助形式,通过优秀教师课堂网上直播、录像等形式,实现城乡教育的优秀资源共享,让农村中小学的孩子们也能实时获取城市的优秀教师教育资源。农村中小学可以在平时组织教育教学交流会,与教师们分享一些网络上的在线教育资源,使学生们通过“互联网”不仅可以体验本地区的优秀教育资源,还可以了解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学生都在学习哪些知识,开阔视野。

(2)在农村中小学开设一门网络学习课或现代学习技术课,每周安排一定的学时让学生在课堂里上网,在教师的指导下检索资料、进行网络学习与探究。教会学生如何搜索、如何选择、如何思考、 如何交流、如何网络写作这五大网络学习技能,让他们从小养成通过网络学习的意识、习惯与能力。还可以进行课程融合改革,将传统的学科分类进行拆分与重构,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技术进行开放性学习。

(3)随着我国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很多农村地区家中虽然仍然没有购置电脑、接入网络,但是基本可以购置智能手机,这就大大可以解决信息技术教育的延展问题,学生回到家中,仍然可以借助手机来获取知识。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手机,向学生家长推送相关的教育材料,使信息技术教育得以延伸。

教育信息化行业投资篇7

1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教育管理模式的优势

1.1提升管理效率

信息化资源主要通过硬件设备与软件资源的结合,它打破了传统的人工教学管理模式,给高职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还带来了稳健的技术保障,使得高职教育管理工作趋于平稳,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比较明显的是数据库系统的应用,通过这一软件应用,解决了高职生的数量日益增多的问题。由于高职的不停扩招,致使高职对于学生管理成本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传统管理模式业显得非常落后,而新型信息化的数据库可以完全弥补这一缺陷,通过数据库资源可以全面完善地记录学生信息,便于查看与保存。只需要录入与分类,就可以永久储存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易丢失,后期管理与查询也更加方便。

1.2降低管理成本

传统的管理方式主要依靠人工,而人工效率有限,随着工作量的增大,人工数量也必将增大,在高职教育管理中人工成本占也比较高。而信息化资源存储量大,操作简单方便,很好地弥补了人工资源的不足。相比较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数量的增多对于信息化资源的影响却不大。然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前期投入的成本与付出的精力比较大,而且在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很多未知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虽然在信息化系统进入正轨之前并不能真正减少人工成本,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此类系统运行正常后可以逐步减少人工劳动力,具有可持续性。[1]与此同时,建成一套有效的高职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员管理成本,后期的管理也变得更加便捷与方便,便于管理者提高管理的专业性。

2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教育管理模式创新遇到的问题

2.1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许多高职学校都适应发展需求,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便利,但是在很多落后偏远的地区,很多高职管理者传统守旧,依然坚持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长此以往,学校管理便会趋于落后。由于这些学校无法享受到信息化的便捷,所以其自身竞争力业有所下降。信息化过程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前期的投入与付出的辛劳也比较大,而后期见效相对较慢,而且在新老管理方式交替的时候也比较烦琐,所以导致很多管理者对于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应用积极性不高。他们认为,与其花时间精力去进行创新改革,结果还未知,不如采用因循守旧、坚守旧的发展方法,比较省心省力,这就使得信息化资源无法被利用。

2.2资源分布不均

由于现代高职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所以导致很多高职教育都把重点放在应试教育上,同样在采用信息化改革时候也将重点放在有利于应试教育上面,往往将很多硬件设备放在首位,突出体现在将信息化资源应用在教学设备、计算机的引进等提供教学水平的硬件设备上,信息化应用的指标也主要放在对学生成绩和检查指标需要的上面,而忽视了更多后勤管理需要的管理设备和教学管理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应用软件,如教学资源信息储存所需要的数据库信息资源被忽视,使得资源分配不均。

2.3信息化资源质量问题

由于高职教育管理者在选择信息化资源时候的分布不均匀,例如偏向教学部门的资源多,后勤部门的资源少,这就使得众多管理部门之间系统构不成完整的资源链,所以信息化资源无法构成整体性,整体系统质量偏低。[2]而很多学校在采购信息化系统时过于急功近利,有的时候是迫于政策压力不得不执行,所以往往草率了事,缺乏专业的人员指导和专业的培训,导致采购的很多信息化资源达不到所需的要求,后期在使用过程中也形成了诸多问题,不利于管理模式的创新。

3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3.1提高重视程度

首先,高职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信息化资源的重视程度,除了充分认识到信息化资源带来的便捷用途外,还应该积极宣传与推广信息化资源的优势,使得高职师生能更快地接受信息化资源。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促使高职的师生都应该对信息化资源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信息化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高职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高职的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资源的重要性,并积极全面地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去,而高职师生则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进行教学与学习。

3.2资源合理配置

信息化资源的投入不仅需要硬件设备的投入,更加需要软件资源系统的投入,所以高职管理者应该在硬件投入的基础上不断加大软件投入,通过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相结合的做法来提高管理水平。同时,管理者要有效利用信息化资源进行整合学习,通过不同部门与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资源整合,使得信息化资源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信息链资源。管理者在不同部门之间配置的信息化资源,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来进行,在教学与后勤两部门之间都配备不同的信息化资源。只有均匀合理地分布信息化资源,才能更好地利用信息化资源,避免出现资源部均的现象。

3.3加大监管力度

高职管理人员应该聘用专业的信息化资源管理人员,对信息化资源从采购到按照到后期运行都进行全程监督,使得信息化资源在采购运行过程中的合理配置与分布。在初期,采购与选择适合要合理进行信息化资源配置,做到因需而购,采购过程中要注意产品的质量与性能,避免购买到不合格产品;采购结束之后的安装过程要监督,防止出现问题,安装过后要组织师生对信息化资源软件进行培训学习,使得高职师生能更快适应信息化资源。在这期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沟通问题与不熟悉软件带来的问题,这就需要专业人员对软件运行的问题进行沟通解决,以使得师生能更快适应新的信息化资源,最终在各部门之间建立起信息网络,使得各部门之间很多网络资源可以共享,并且各部门之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情形。[3]

教育信息化行业投资篇8

摘要: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的问题逐步凸显,区域信息化建设资源配置不齐,缺乏区域管理和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投资金额不匹配和应用效率差,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如何结合本区域实际,加快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多元化运行机制,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努力培养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是迫切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运行策略

区域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包含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以及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等几方面。其中,信息网络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目的,信息化人才、信息技术产业、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保障。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1.区域信息化建设资源配置不齐。区域各校间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性规划、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比较分散、标准化建设不完善、信息系统整合和信息资源共享水平缺乏、保障体系不完备等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成效以及市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实现没有迈向制度化、规范化、实用化。

2.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率差。近些年来,大规模实施教育信息化,无论是从教育管理信息化还是从教学上来看,都并未取得应有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校园网络80%处于闲置状态,不少单位在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过多地倚重于软件应用系统,忽视整体应用软环境的建设、管理制度的调整和相关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出现了实用性差、难获取等症状。针对个性化开发,没有结合城乡差别、学生差别来设计。有的学校重视基础设施的投入,课件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实践需求,而不关心如何使这些设施真正在教育中发挥作用,导致投资的严惩浪费。应用仍然处于最简单的层次,教育信息化资源缺乏长远目标和创新思路,没有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3.缺乏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缺乏有效的教育信息资源区域共享机制,是当前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有效应用的最主要的障碍。因为区域学校之间信息资源都是自己建设,不同的应用系统由不同的厂家提供,缺少互相操作能力,又没有一个统一的运行机制。这就出现了当前学校资源库“闭关自守”政策,不对社会开放,使其相关有数据资源相互隔离,区域之间得不到共享,在校校建库的资源开发应用模式下,各级各类学校之间资源共享没有很好地利用,都变成网络环境下无数信息孤岛。

二、健全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运行的关键

1.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高效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健康持续发展。建立以政府主导、专家引领的模式,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步伐。坚持经济、实用、高效的原则,建立和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机制,确保教育信息化快速协调发展。加强区域间、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努力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教育管理和教学的现代化水平,建设思路的转变,从以往的关注硬件、软件和内容建设方面过渡到活动、流程和关系,关注教学与管理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促进信息流通,形成动态平衡。在应用中更好地将人、技术、实践与价值融合在教育活动中,通过有效问题的解决,能够持续、深层次地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发展。

2.创新思路建设长远目标规划。近年来,各地在信息资源建设上投入巨大,但在资源建设定位、用户分析、内容、目标、技术标准、应用途径等方面却常常糊涂不明,缺乏长远考虑,造成资源投资效益极为低下,因而要从以硬件为中心的引领思路转变到以应用为核心的引领思路上。从教育信息资源自身特点来看,在同一区域内,从开放、远程、多元化和人本的角度来考虑,以应用为核心进行社会调研,围绕需求来解决问题,规划相关硬件、软件、资源、培训、制度调整和服务等,坚持以人为本,组建一个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库和区域分布式教育信息网络管理中心与网络管理平台。市教育信息数据中心负责本区域全部数据交换和存储服务,管理和支撑区域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教学资源索引数据库、优质教学资源库等等。在新形势下更要突破性地研究创见和规划思路,使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达到显著成效。

三、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运行的对策

1.加快区域教育信息资源整合技术的推进。针对目前资源结构缺乏以及教学针对性差的普遍现状,在区域范围内与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组织,在有效保证区域现状和发展的同时,实现不同区域教育网互通、解决长期困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网络传输不畅通、管理不到位的困惑。区域共享是信息资源开发应用的必然趋势,技术整合是实现信息资源互连互用的关键技术,能解决资源的异种异构问题。目前,互操作技术主要是解决硬件和平台操作系统的不兼容,文法层面的互操作技术,解决不同语言和数据表达方面的差异。互操作技术能够解决不同数据模式的沟通,实现信息交换中术语的意义差别;通过教学应用层面的互操作,直接实现将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相绑定的应用互操作。资源整合技术保证区域信息化教育资源的高度教学,应用价值和同构资源的管理。实现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平台、教育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通过结合智能、数据挖掘、网格计算等技术,将能够从技术上有效地实现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整合。

2.建设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转变在投入问题上的观念。作为政府教育部门要建立稳定的投资机制,保证财政投入是必要的,引导多方力量来共同投资。实现教育信息化与资深it企业的接轨与合作,探索学校与企业互赢互利的管理与商业运行模式,逐步试行第三方服务商对硬件基础设施以及网络的维护与管理服务承包模式,降低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拥有成本,提高效率。

3.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益。基础教育信息化实践应用其研究的关键技术,在于绩效模型的建立与理论依据。教育信息化绩效主要是指区域教育信息化实践成效和结果,着重体现区域教育信息化是否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否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以区域为单位组织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推动区域整体应用效益和效果提升。信息化教学从个别学校的实验转向成片、成区规模化质量的提升、效益的提升,从关注技术教育应用的表面转向各学科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实际提高。以区域为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可以使教育投资、软硬件建设、资源建设、师资建设等教育信息化工程中的关键要素得到合理的调配,从而推动整个地区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认为,区域教育信息化构建要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这样整个系统才能既能考虑到整体优化和进化,又能考虑到易于设计和方便使用,从而最终能够适应新形势下人的发展需求;坚持以应用为核心弥合中坚种群和优势种群的优势与不足,在应用中将优势种群的能量逐渐转化到中坚种群的发展上,在应用中更好地将人、技术、实践与价值融合在教育活动中,逐渐形成以应用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价格观。

教育信息化行业投资篇9

关键词:教学资源整合;教育信息化;医学院校

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各医学院校不仅建有与internet、Cernet相接的校园网,校内各职能部门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建立了局域业务网,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从微观的角度而言,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已具规模,管理与教学都现代化了;但同时各自为政、信息孤岛、资源割据、重复建设、管理滞后等不良现象更为严重。因此,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建设迫在眉睫。而医学院校随着全程医学教育模式的推进、全球医学人才培养新要求,以及其临床医学教学对附属医院固有的依附性,更需要从系统的角度着眼,运用资源整合理念,从战略层面整体规划,构建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模式,将学校内各部门、学校与医院、实习基地等各种教育教学资源,通过挖掘、调整与重组实现分类分层优化配置与建设,产生“1+1>2”的整合效益,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提升学校的管理与教学品质。

一、概念的界定

1.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

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信息技术与各种教育方式、课程整合的关键,是高校教育教学现代化进程推进的核心。以不同的视角来分析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而言,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是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种数字化素材、课件、网络课程和各种认知、情感和交流工具。从广义上讲可以理解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为维护和支持学校现代化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而投入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与信息等。具体而言,可以大致分为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也可以分为信息化教学材料、支持系统和教学环境等。教学环境主要指学习者与教学材料、支持系统之间在进行交流过程中所形成的氛围;支持系统则指支持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内外部条件,包括设备的支持、人员的支持、信息的支持及学习能量的支持等;信息化教学材料,其实质就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狭义内涵。因此,本文将围绕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广义内涵来构建医学院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建设模式。

2.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

整合是指系统各部分、各要素关系的协调统一,一方面是实现量的扩张,把新的部分纳入到系统中来;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系统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使系统实现由无序到有序的转变,或者从一种运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的转变。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则是指在新教学理念和新技术结合的支持下,通过挖掘、调整、重组各部门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分类、分层配置优化,从而把学校内部及学校与外部彼此相关却又彼此相对独立的职能部门整合成一个教育教学运行系统,使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的运行质量和整体水平,在资源共享、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上增强学校教育教学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

二、整合构建模式

在战略思维的层面上,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是系统论的思维方式,在战术选择的层面上,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是优化配置的决策。因此,信息化教育教也要构建整合建设模式,并不断地通过实践加以总结、提炼与完善。

1.整合建设原则

(1)科学性原则。对整合建设的具体对象、内容及方式进行科学论证、合理挖掘,使资源得到有效组合,以取得最好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功能。

(2)全局性原则。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建设是为了构建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系统性运作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系统。因此,应由学校主管部门在把握学校整体发展的前提下,从学校全局角度统筹规划,包括机构的设置、物质设备资源的编制、人力资源的投入、管理运行机制等,从而提高学校总体资源综合效能。

(3)层次性原则。根据信息化教育教学各种资源本身的性质和功能,结合教育教学的不同目的,及教育对象的不同需求,按多种类型、多种层次、多种方式进行多维整合。

(4)连续性原则。整合建设中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既要考虑资源整合后产生效益的可持续性,同时也要考虑到整合建设本身应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连续、系统、动态去发展,才能使整合的系统发挥持续性效用,才具有生命力。

2.“122”整合建设模式

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整合的目的在于形成信息化时代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架构一个系统化开放服务的教育教学管理与运行系统。鉴于此,我们可以在遵循整合建设原则下设计一个“122”整合模式。“122”模式中的“1”是指1个机构、1个数据中心、1支专业队伍。首先,从规划、管理的机构设置上,应该考虑设置一个实体的“信息中心”或“管理中心”等,由该机构或职能部门统筹规划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的投入、分配、使用及运作效能管理。其次,从数据的管理与维护上,建立一个虚拟的“信息数据中心”,或“教育信息资源库”,采取分布式建设、集中管理的方式,依托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云技术将分散在各部门的业务数据集中收割,挖掘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再次,建立一支专业的信息数据维护队伍,负责相应的专业数据、资源库管理与维护;为各部门共享使用提供服务保障。

“122”模式中的“22”,分别是是指2个层面、2个方面的整合。2个层面,即实体层面与虚拟层面;2个方面,即人力、物力方面,或软件与硬件方面。同时2个层面与2个方面是相互融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实体层面主要包括设施、设备及环境的整合利用。首先,“管理中心”、“信息中心”或“数据中心”的建设,相应硬件设施设备的集中投入就是一个实体方面的整合。其次,从应用的角度可以考虑建立“实验室中心”、“计算机实验中心”、“信息共享空间”等,将所有教学实验、学习所用工具、信息化资源集中规划在一起,设计开发或引进资源共享平台管理软件,集中管理,统筹时间,开放服务;搭建一个系统规划、统筹使用的教育资源应用共享硬件平台。其实质就是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硬件投入产出效益、从管理到应用的实体共享。所谓虚拟层面,不仅包括开发建设统一的资源管理系统,也包括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云技术挖掘整合各种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立教育资源信息库。

有了系统管理使用的共享硬件平台,更重要的就需要有能在平台上运行的具有知识内涵的信息资源。除了数字化图书馆提供的教学参考资源外,更多的要挖掘整合各教育单位、实习教学单位和教师手中的教育教学资源,并将其数字化,收集、引进整合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等;从而形成一个学科体系完整、知识内容丰富、查询方便、运营机制有效、可共享、综合性的教育信息资源库。其实质就是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软件投入产出效益、从管理到应用的虚拟共享。

三、整合建设保障

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建设,不仅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有形的建设;也需要我们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制度保障、机制激励等,从思想认识、管理规范、人才培养等方面保障整合建设。

1.转变观念,调整机制

(1)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建设需要全院师生达成共识,齐心协力才能真正完成并发挥效益。无论是管理的决策、职能部门的建设实施,乃至师生的投入与充分利用,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首先,管理层的决策是整合建设实施的前提,只有学校管理层有实施的决心,并付诸于行动,才能使整合建设成为可能。其次,如果各职能部门在整合建设中,思想认识不到位,配合不到位,就可能影响整合建设的质量。再次,整合建设也需要我们全院师生的全力配合,有了师生的理解与支持,整合建设推动将更加顺利,整合建设投入产出效益及利用率才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学校全局出发,以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利用率评价为导向,调整学校管理机制及资源编制,实行整合建设过程监测机制,建立评价结果反馈机制,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建设运营体系,为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提供保障。

2.健全制度,规范建设

首先,为满足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性,使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达到“1+1>2”的效益,学校管理中心或信息中心应发挥主导作用,将所有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纳入统一的规划、统一的开发平台和标准;尤其是建设的标准化,是增强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性、互换性、通用性和兼容性的关键。《教育资源建设中技术规范》详尽地规定了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中的一切技术细节,因此,管理部门应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制定规范的技术标准,并强化规范化标准的执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精心设计、讲求实用,降低整合成本,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其次,建立“数据收割”、“信息资源库”内容审批制度,由信息采集部门、信息管理中心部门分级审批,层层负责,并由数据中心组织专人入库,确保“数据中心”、“信息资源库”中数据的安全、准确与更新,为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保障。

3.加强人才培养,着力应用

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建设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工程,为了使整合建设效益得到有效发挥,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引进和培养力度,把德才兼备的网络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到整合建设中。有必要促使教师从思想上意识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采取一定的评估和激励机制,让我们的教师主动提升信息技术教育技能,主动将信息资源、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因为,教师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应用者,也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设计者和推广者;只有他们具备了较高的信息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才能助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发挥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整合“1+1>2”的效益。

四、结束语

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建设任重道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学校情况不一样。有关其战略层面的规划、模式的构建,及保障机制的建立是每个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建设成败的基础与关键。一旦信息化教育教学整合建设基础与保障机制构建完成后,战术层面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建设方案、路径、措施与实施只需进一步探索研究便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徐福荫,王志军.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2011[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536.

[2]雷体南,金林主编.教育技术学导论[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2-53.

[3]张飞.基于资源整合理论的徽文化旅游圈构建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9(9):114-116.

[4]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S].2002.

[5]潘穗雄,邹应贵.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整合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3):7-9.

教育信息化行业投资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现状对策

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一些深层问题和矛盾也逐步暴露,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现教育现代化。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核心标志,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提高高职院校管理水平的综合平台。高职教育信息化基本建立了公共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建立了网络学习与其他学习形式相互沟通的体制和网络课程,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广泛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具体来说,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其内涵为用现代信息技术构造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教育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架起一座无限开放的平台,所有的教育资源将在这个平台上得到沟通和交流,新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模式将在这个平台上产生并得以运行。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把学校建设成一种充满信息、方便学习者获取信息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

2.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对信息化认识不到位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信息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引八过程,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育系统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

高职院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模式,许多院校的教师对信息化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改善教学环境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因此在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带有一定的偏见和盲目性。有些高职院校认为只要建设就有了信息化,甚至把建设搞成形象工程,而忽视了搭建信息化应用平台和系统管理;大部分教师认为只要会使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教学就足够了,而不去思考如何使用网络促进和改变教育教学,忽视了教学主体由教师转为学生的变化;高职院校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比较低,孤岛现象比较严重,缺乏系统性开发和利用。有些院校领导对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信息意识淡薄,忽视校园信息化工作,校园网建设和应用严重滞后,不利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2.2信息化建设组织不得力

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信息化管理有别于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更多的是技术管理和协调管理,因此需要一个定位明确的信息化管理机构。不少高职院校对信息网络管理机构的定位不够明确。如有的学校将机构挂靠在院办、教务处、科研处、宣传处或图书馆等部门,也有的放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极少数学院为此成立独立的部门。如果机构无法正确定位,将造成机构的性质和职权无法得到认可:再者,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管理的组织来落实这项工作,全校的信息化建设将得不到统一的规划。目前高职院校各院、系、部等职能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往往各自为政,相互之间信息交流很少,形成了信息孤岛,不但导致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还造成各部门所采用的软件系统不一致、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的有效开展。

另外,许多高职院校在校园网建设中往往忽视信息化规划工作,如在规划设计学校校园时很少考虑校园网建设,楼宇之间和楼道内缺乏科学的弱电系统和布线管道,给校园网的实施带来困难;在网络设备和软件建设上也缺少规划和预测,使网络设备的扩展和管理不一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建设过程中忽视网络信息安全的规划和配置,导致网络使用中出现较多的安全问题和故障。

2.3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教师是信息技术的传播者,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关键在于教师队伍信息化技术素质。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教师的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不能适应高职院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有些教师不熟悉计算机软硬件知识且不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工具:有的教师制作教学课件有困难,不能运用网络获取、组织教学信息:有些教师虽然能运用软件组织教学,但存在着平辅直叙、方法单一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国务院先后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等文件。先后推出”信息技术及应用培训”教育工程(“itat教育工程”);由CeaC(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信息化培训i认证管理办公室与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Jt类专业协作委员会等单位共同参与研发的“CeaC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双证专业和课程项目”和“CeaC职业技术教育计算机公共课程教改方案”i部级1t职业技术教育培训鉴定认证项目,国家信息网络技术水平认证(nCine)。然而目前,只有少部分高职院校把信息化教学列入教改课题和教改内容之中,教育信息化的利用存在着盲区。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存在技术障碍,学校行政人员不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办公管理软件,高职院校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也成为制约高职院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障碍。

2.4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耗资大、周期长的工程。除建设投资以外,学校信息化系统的维护、购买网络设备、完善校园网都需要有较大的经费投入。现在的高职院校普遍底子薄、经费紧张。教育信息化是非营利性质的,与企业信息化不同,教育信息化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的协调发展。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正严重困扰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2.5信息化标准不统一

目前,高职院校缺乏一套全国统一的教育信息化标准,从而导致校内、校际间信息系统彼此不兼容。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上级机构在向高职院校采集数据时采用的数据标准往往不统一,无形中加大了高校的工作量,也影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如果有一套统一的标准,那么各个高校就可以建立一个标准统一的数据库,根据不同主管部门的要求随时调用相应数据。

不但高职院校存在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不统一问题,全国各级各类院校也是各自独立、孤军奋战,教育信息资源不能适时交流,教育信息资源重复开费严重。也制约了高职院校信息化效益的发挥效果。

2.6信息化管理与协作难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管理与

协调问题.比如有的学校,几个部门同时搭建平台,相互不兼容,造成重复建设,浪费严重。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也缺乏校企之间的合作,经验缺乏。对于合作企业来说,参与信息化项目往往是短期行为,实施完就走人,导致了高校对企业参与信息化建设的不信任。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高校依托自己的技术优势,逐渐排斥企业的参与,这样以来就又制约了高职院校和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共同协调发展。

3.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建立健全学校信息化管理体制

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充分认识信息化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重要性。加强使用信息化手段的意识。同时,我们应该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部署、安排教学工作,加强信息化的利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学院领导应该重视信息化建设,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成立专门机构,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在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中,学校应该按照学校的战略发展规划,对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加快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步伐。在建设规划中要兼顾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

首先要准确定位信息化管理机构,明确信息化管理机构职权范围,成立独立的部门进行统筹管理,统一实施。只有实现了集中管理,才能切实做到分工协作、规范管理。同时,还应该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负责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可以在信息化建设时成立领导小组、专家小组以及实施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工程的领导、组织、协调和重大问题的决策;专家小组负责对工程的技术路线、方案和产品选项等重要技术问题进行咨询、评估、论证和指导;实施小组负责对整个工程项目实施的具体工作,包括调研、需求分析、规划方案设计、标准的制定、组织培训、示范项目的推广应用等。另外,各系部、处室、学院还应该设立数字化校园信息化联络员以便于管理和协调。由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一实施。真正做到数据集中,设备集中,应用集中,系统集成。从而保障学校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3.2加强管理。完善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本要素的构成,应该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我们应该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着眼未来,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工作流程及操作规范、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制度、信息化维护制度、网络管理制度等;建立校园信息化评价体系,制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实施办法、运行机制的职权、细化部门信息化的职责、校园信息化使用效果的测评等制度:完善信息化工作的领导负责制、协商和执行制度,使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建设有序、管理有方、高效运行。高职院校信息化项目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同企业资源的优势互补加强校企合作,广泛和相关企业建立交流平台和信息交流通道,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探索出一条学校和企业合作的良性机制,利用双方优势实现“共赢”。

3.3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主力军,学校应通过有效途径尽快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建议技术部门和管理部门相互配合,成立一个专门的教师培训中心,每年定期组织针对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学习、交流、竞赛等各种形式使大家真正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切实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真正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同时还应该不断丰富教学信息资源,建立师资库、学生库、教材库、档案库等,不断收集教学素材,制作或购置多媒体教学课件。以上措施的有效实施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业务应用水平。

3.4建立相对稳定的投资机制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信息化投资力度,建立相对稳定的投资机制。如学校可以建立校园信息化基金,把学校的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纳入信息化建设之中,做好经费预算,从而在一定程度保障了信息化建设的投资。

促进高校的信息化,政府也责无旁贷。要保证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持续性,国家应从财政上加大支持。政府可以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要建立起“政府投资、学校筹资、社会引资、银行贷资”的多元投资体系,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开辟财源,提供物质支持,保证高职院校信息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3.5统一和制定行业信息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