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石油化工行业研究报告十篇石油化工行业研究报告十篇

石油化工行业研究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7:53

石油化工行业研究报告篇1

【关键词】XBRL;分类标准;石油企业;财务报告

一、XBRL概述

XBRL是一种计算机语言,是XmL(可扩展的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在财务报告信息交换方面的一种应用,用于商业和财务信息的定义和交换,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信息处理的最新技术。它可以根据财务信息披露的相关要求,将财务报告内容分解成不同的数据元素,再根据信息技术规则对数据元素赋予唯一的数据标记,从而形成标准化规范。作为一种计算机语言,XBRL是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深度应用的产物,是一种用于包括财务报告在内的商业报告编制、交换、、分析的标准化方法,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传统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等企业经营管理报告有机融合并进一步拓展的产物。XBRL信息模型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XBRL实例(XBRLinstanc)及XBRL分类标准(XBRLtaxonomy)。XBRL实例包含了报表中的具体事实(concretefacts,如销售额是多少等)。分类标准则是对具体事实的定义,确定了实例中的具体事实应该遵守怎样的语言规范,他们的形式和属性如何。具体而言,分类标准要反映出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准则,并据以定义财务报表中将要使用的各项财务报表元素,同时还要加上相关的其他信息,比如各个元素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各个元素在报表中的名称、位置。XBRL通过编制基于会计准则的统一分类标准,建立会计信息元素数据库,并定义元素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会计信息生成、报告、披露全过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

二、石油企业XBRL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应用现状

1.引入阶段

中国从2002年开始采用XBRL,2004年上交所开始要求上市公司提交基于XBRL的财务报告,中国石化、中国石油(2007年在a股上市)两大油企相继采用外挂方式,将编制好的财务报告通过XBRL编辑软件填列,按照要求进行报送,并上报XBRL实例文档,实现了年度报告全文XBRL文档的电子化披露,满足了监管机构信息管理的需要。尽管两大油企实现了XBRL报告的报送,但是与真正的XBRL应用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第一,由于当时缺乏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的XBRL通用分类标准,XBRL的应用及其效用的发挥受到了很大限制。XBRL报告与传统财务报告相关性比较低,对于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可读性也比较差。两大公司对XBRL的应用仅仅是将原有的pDF或excel格式的数据利用软件填写成另外一种格式而已,填写的过程与生成excel文件没有本质的区别,而且靠手工完成录入,重复录入工作量非常大。第二,这种方式不具备扩展性,无法与企业内部其他系统、其他信息实现链接与共享,不能有效发挥XBRL的实施作用。所以当时两大油企XBRL应用效果主要集中在上交所的监管上,其他方面的用途非常有限。

2.制定标准阶段

2008年12月XBRL中国地区组织成立,2010年10月XBRL国际大会在北京召开,同日财政部了XBRL中国国家标准和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涉及元素总数为2845个。要求从2011年1月起,包括中石化、中石油在内的13家大型企业开始试点实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并要求于2011年5月31号前完成试点实施工作,向财政部报送XBRL实例文档和企业扩展分类标准。2011年12月,财政部在试点企业反馈情况的基础上,了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扩展分类标准。石油行业扩展分类标准在满足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财务报告的披露要求前提下,吸收和借鉴了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企业的共性财务报告披露实务,反映了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业务特点。涉及元素总数为1087个,引用通用分类标准元素641个,扩展元素446个。石油行业扩展分类标准是中国第一个行业扩展标准,之所以选择石油行业作为首发行业,主要是考虑以两大油企为首的石油行业内部管理较完善、会计工作基础较扎实、会计信息化基础较好,再者,石油企业在试点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实施经验,而且石油行业扩展分类标准的适用范围相对独立,便于实施。自此,石油企业XBRL的应用进入标准化应用的新阶段。

3.初步实施阶段

为更好地应用实施XBRL和石油行业扩展分类标准,两大油企先后组织软件公司开发了扩展财务报告系统,将XBRL功能内嵌到财务报告流程中,实现在编制财务报告的同时,系统能够同步进行XBRL报告的生成工作。这种方式虽然投资较高且工作量很大,但系统扩展完成后,不仅能够实现XBRL报告的自动生成,提高财务报告报送工作的效率,还有助于与内部财务信息系统的衔接。同时,为便于使用和推广,两大油企开始着手制定XBRL应用手册,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将有利于企业更大范围地推进XBRL的实施。目前,两大油企开始研究如何在XBRL环境下衔接整合现有管理信息系统,发挥XBRL跨平台的交互优势。

(二)存在的问题

1.XBRL的推广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

虽然以两大油企为首的石油企业引入XBRL较早,但是在XBRL的应用过程中,XBRL知识的推广工作取得的成果非常有限,目前仍然局限在集团或总部层面,甚至局限在总部参与XBRL项目的少数管理人员。对于XBRL的讨论开展也比较少,很多下属企业还没有认识到XBRL的优势和作用,对XBRL产生种种误解,不利于XBRL的进一步应用。此外,XBRL是一套全新的知识,由于接触的时间较短,石油企业内部XBRL技术力量也比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XBRL的推广应用。

2.准则差异带来的XBRL应用差异

由于包括两大油企在内的石油企业同时在美国上市,从2011年年报开始,美国证监会(SeC)要求,在给SeC提交传统财务报告的同时提交XBRL格式的财务报告。尽管我国会计准则已经和国际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趋同,但趋同不等于相同。因此,在美国上市的石油企业还需创建基于国际准则的分类标准,扩展出满足SeC报送要求的国际准则扩展分类标准。这必将加大石油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3.计算机技术和XBRL的结合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XBRL作为新一代的商务报告语言,与计算机技术的关系十分密切,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对XBRL的有效应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已经存在多种处理软件,但符合我国使用者操作和阅读习惯的成熟软件基本没有。目前,石油企业生成XBRL财务报告的方式主要还是依靠手工录入,缺乏实现从现有数据自动转换成XBRL数据的手段和工具,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4.XBRL在企业内部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

石油企业大多为国有特大型企业,下属企业多,管理幅度大,财务报告级次多,内部管理报表复杂多样。虽然目前对XBRL的应用已经基本满足监管部门的需要,但是还没有将XBRL与企业内部各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衔接整合,没有发挥XBRL的管理决策作用,也就无法很好地应用XBRL技术。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一)加大对XBRL的宣传和培养XBRL专业人才的力度

深入理解推广应用XBRL技术的重要意义,学习掌握XBRL的基本理念、方法和应用等基本知识,加强企业内部XBRL人才的培养,投入更多的力量来研究XBRL技术。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人员进行区别培养,要使企业财务主管全面了解会计电算化和XBRL相关知识,认识到XBRL对企业财务系统产生的巨大影响,并能够对XBRL在企业内部更进一步的应用有一个认识。普通财务人员要掌握XBRL基础知识,熟练使用XBRL软件编制和提交财务报告。

(二)研究解决会计准则差异造成的影响

对于在国内国外同时上市的石油企业,财政部要研究如何消除或降低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对企业应用XBRL造成的影响,从宏观制度层面对上交所等监管部门的XBRL需求进行调整,力争尽早实现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标准的目标,降低企业XBRL应用成本。要深入研究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对通用标准和扩展标准的影响,在操作层面分清元素变化,减少重复工作量。

(三)强化计算机技术的支撑

加大对系统方面的研究与投入,研究从现有数据自动生成XBRL财务报告的方式,实现XBRL数据的自动转换,开发应用XBRL报送系统,实现给监管机构报送XBRL财务报告的自动化。

(四)做好XBRL在企业内部的应用

研究XBRL技术与企业内部管理报表的结合,考虑XBRL技术与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集成,打破固定格式报表的传统观念,用XBRL对内部管理报表进行标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灵活查询”,增强财务分析效率、效果,提高决策支持能力。财务人员可依据同一份财务数据,对不同的信息者定制任意多的报表展示方式,将内部财务报表转化为财务人员可以理解的财务知识,为决策分析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数据。同时,利用XBRL的技术优势建立国内外同行业可比的财务数据库,通过纵向分析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提高财务报告水平和企业管理能力,将XBRL的应用进一步扩展到财务管理领域。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玉廷.推广应用XBRL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J].会计研究,2010(11).

石油化工行业研究报告篇2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行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3)05-0028-05

一、引言

石油天然气行业属于典型的资源消耗型产业,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如地质勘探、地缘政治、生产成本、油价波动等多种风险问题。随着全球油气资源的日益紧张,石油天然气行业相对于其他的能源行业而言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考验。作为组织内部契约的显性反映,内部控制制度能够非常有效地防范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风险,为企业整体效率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制度和路径保障。因此,对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那么,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披露内容、披露质量以及披露程度的现实状态究竟怎样,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的效用性及信度又如何,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一些完善建议。

二、国内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回顾

(一)国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回顾

“内部控制”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47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所颁布的《审计准则暂行公告》中。之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先后于1963年和1988年颁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33号》和《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用以规范企业内部控制。1992年《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应时而生,成为目前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纲领性文件。2002年,美国进一步颁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要求美国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同时规定该报告需要由注册会计师审核并出具报告。

mcvay等通过对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内部控制的情况与公司的盈利状况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的实质性缺陷会带来较低的公司盈利能力。[1]Fekrat等通过研究认为投资者通过公司对外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可以更为有效地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由此更好地判断公司的实力,进而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2]Hermanson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自愿披露内控报告比强制披露内控报告对决策更有帮助。同时,调查对象普遍表示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有助于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3]

综合来看,企业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不仅能够对投资者产生影响,与此同时,也会促使该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二)中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回顾

2001年,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中国证券领域首个内部控制管理规范――《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证监会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管与指导,2003年对《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进行了重新完善与修订。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复杂化和内部经营的多元化,为了使上市公司不断提升抵抗内外部风险的能力,建立一套健全的旨在能够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200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分别颁布了各自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简称《上交所指引》和《深交所指引》),这两个指引是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的规范性文件。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2008年,中国又适时地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2010年,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方红星等以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年报为研究样本,针对沪市非金融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状况并不乐观,只有极少数沪市上市公司能够按照指引的要求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多数上市公司选择将内部控制信息分散披露在监事会报告、重大事项报告和公司治理报告中,集中详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则比较少。此外,研究还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较好的上市公司多具有以下四种特点:在海外公开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较大;外部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国有上市企业或企业规模排名位列较前的上市公司。[4]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0月

第29卷第5期王琳,等: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完善对策

宣杰、盛锁岩、常荣以2007―2010年河北省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对河北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经过3年的不断建设和完善,河北省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相比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对上市公司实质性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有关内部控制评价依据不统一、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内外部监管不力以及有关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披露的态度不积极等。[5]

综上所述,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就披露的实质内容而言,总体情况还是不容乐观的。

三、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

本文将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界定为与石油天然气生产经营相关的上市公司:石油天然气综合类、天然气管道运营类、储备运输销售类、天然气化工类、勘探开发设备类、石油化工类等。为了能够确保研究样本数据的连贯性和可靠性,本文选取了2010年度以前的石油天然气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样本(其中剔除了2012年被St的1家上市公司),共41家,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油气公司18家,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油气公司23家。下面将以石油天然气a股上市公司的2010―2012年的年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总体情况

本文将在公司年度报告及其他年度公告中涉及内部控制信息视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一种表现,若公司年度公告均未提及则视为该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未被披露。从2010―2012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41家石油天然气行业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良好,3年间均进行了披露(见表1)。

从2010―2012年中国41家石油天然气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情况来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载体主要包括公司治理报告、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等(见表2)。从整体来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载体呈现分散化状态。但是,从3年间数据的变化来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载体出现由分散化转为集中化的变化趋势,内部控制信息逐步集中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以及年报中新增的“内部控制”这一独立章节中。据调查研究,这一现状的产生与证监会近几年的政策变化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2010年年底,证监会《证监会公告[2010]37号》,公告重点提出提高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要求。2011年年底,证监会再次《证监会公告[2011]41号》,鼓励上市公司在年报增添“内部控制”部分,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的情况。2012年《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12年修订)》,调整了年度报告内容将监事会报告纳入公司治理一章,并新增了内部控制这一章节,重点披露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健全情况。

(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质量情况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是评价一个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完成情况的主要依据。深交所和上交所颁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中均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质量进行了规定,均要求公司董事会以公司内部审计报告为依据进行公司内部控制审议评估并编写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不过,《深交所指引》和《上交所指引》中关于自我评价报告的内容要求有所差异。《深交所指引》第62条规定公司自我评价报告内容需要包括至少四个方面:(1)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缺陷;(2)对本指引所重点关注的那些控制活动的自查评估进行说明;(3)对上一年度的内部控制缺陷及异常事项的改善进展情况进行说明(如适用);(4)对内部控制缺陷和异常事项的改进措施进行说明(如适用)。《上交所指引》第33条规定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所应包括的内容至少应涵盖:(1)内控制度是否建立健全;(2)内控制度是否有效实施;(3)内控制度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风险及处理情况;(4)内控检查监督工作的情况;(5)对本年度内部控制检查监督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评价;(6)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7)下年度工作计划等。可见《上交所指引》的规定较为详尽,本文以此规范为标准,对中国41家石油天然气行业a股上市公司2010―2012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统计描述。

从表3可以看出,石油天然气行业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完成的质量情况并不乐观,自我评价报告只倾向于完成对制度有效性的评价,对于内控其他情况并未能够进行充分的披露。分析中发现,石油天然气行业a股上市公司披露并未对《上交所指引》中建议的至少披露的内容进行全部披露,公司倾向于只披露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及有效性的说明,而对于重大风险处理情况以及本年度完成情况等披露较少,对于下一年度的计划只有极少数公司有所涉及。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容上看,形式化倾向较为严重,内部控制的实质性内容缺乏,甚至部分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出现大篇幅雷同现象。

表3中国41家石油天然气行业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质量

(三)内部控制鉴证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2010―2012年3年间,石油天然气行业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2010年有3415%的企业选择聘请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审查,到了2012年这一比例达到7805%。除此之外,2012年的鉴证情况显示,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较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而言,内容更为广泛,除了关注企业整体内部控制、评价是否存在缺陷、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内容外,还需要披露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方面的重大缺陷。可以看出,石油天然气行业a股上市公司对于内部控制鉴证有所重视,当然这也与近几年内控相关政策规章的频繁出台有着很大关系。

表4中国41家石油天然气行业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情况

四、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a股上市公司连续3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总体情况、自我评价报告及其鉴证情况的统计分析,发现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载体不统一且披露内容缺乏实质性。由表2可以看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载体较多,这样会造成信息披露散乱,缺乏信息报告的系统性。虽然目前内部控制信息已归拢于年报中“内部控制”章节及自我评价报告,但是对这两种载体的分工并不明确。从表3可以看出,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建全及有效性的说明,而对于内部控制运行中的缺陷、重大风险处理情况等实质性内容披露较少。除此之外,通过对各企业自我评价报告的比较发现,报告内容形式化较为严重,甚至部分公司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出现大篇幅雷同现象,这大大降低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有用性。[6]

第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上交所指引》、《深交所指引》均规定了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信息披露的具体参考标准,但从表3来看,各公司年报中相关信息的披露与该指引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没有一家公司完全符合《上交所指引》中规定的至少应披露的信息;《上交所指引》、《深交所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都要求石油公司在披露年度报告的同时,也要披露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但是通过表4不难看出,仍有相当多的公司未披露注册会计师审核意见。

第三,内部控制相关规范之间不统一。《上交所指引》、《深交所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都规定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至少应包括的内容,但是,规定的至少披露的内容并不相同,使得上市公司在执行规范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选择性,这影响到内部控制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普遍执行了国家出台的关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指引和准则,但从内部控制的内容实质来看,其披露的现状不容乐观,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效度亟待加强。本文认为,应基于石油天然气行业自身的特殊性,针对石油天然气行业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加强和不断完善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规范性、执行性和监管性,积极鼓励其自愿性披露。

(一)完善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与形式的规范性

由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披露载体不统一、形式大于实质、内容表现过于模式化的通病,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有关指引来具体引导、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统一注册会计师审核的范围,并且保持规范口径一致,从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有效性。可以要求上市公司将年度报告中董事会声明对内部控制的责任、自我评价报告结论、监事会发表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意见、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及实施的基本情况等原本分散的内容,整合统一固定在“内部控制”一章,以方便信息使用者查找。在年度报告的“附件”中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核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内容也应详细进行规范,如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可以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方面进行描述;内控检查监督情况的披露应包括对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实施的过程的说明;本年度内控完成情况以列表形式逐项说明;如果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发现缺陷,应对缺陷情况具体说明,并披露整改措施。

(二)加大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监管的力度

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的监管主体较多,为了避免出现监管盲区,防止重复监管,这就需要各部门在监管时相互配合、积极沟通,改进监管措施,建立监管机构共享的信息交流平台和信息交流机制。监管部门可以对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否、披露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和及时性进行检查。明确监事会、独立董事或审计委员会等部门在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及信息披露方面的监督责任,切实发挥其独立监管的作用。

(三)应保持中国内部控制相关规范口径的一致性

中国现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是由五部委共同制定的,之前上交所、深交所也都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作出了各自的规定,政出多门就会出现规范不统一和口径不一致等问题,所以有关部门制定法律法规时一定要相互协作、积极沟通,必须考虑与现有的政策之间的衔接性,避免导致上市公司在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时出现选择性、缺失性等问题。

[参考文献]

[1]weiLiGe.Sarahmcvay.theDisclosureofmaterialweaknessininternalcontrolaftertheSarbanesoxleyact[J].accountingHorizons,2005(9):139159.

[2]m.aLiFeKRat,CaRLainCLan,DaViDpetRoni.CorporateenvironmentalDiscloures:CompetitiveDisclosureHypothesisusing1991annualReportData[J].internationalJournalofaccounting,1999(2):175195.

[3]HeatHeRm.HeRmanSon.ananalysisoftheDemandforReportingoninternalControl[J].accountingHorizons,2000(9):325341.

[4]方红星,孙.强制披露规则下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基于沪市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12):6773.

石油化工行业研究报告篇3

内容摘要:作为反映企业履职信息载体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比发达国家企业,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披露仍有相当的缺陷,要从根本上改善需要不懈的努力。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中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背景和披露现状

从1924年欧立文•谢尔顿提出“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以下简称CSR)”这个概念以来,它就在学术界引起了诸多争议。特别是关于CSR的正当性及企业是否应当在法律约束下高效运行之外再为社会做得更多。大批知名学者加入其中,如:米尔顿•弗里德曼、哈耶克、曼恩、彼得•德鲁克、希克、弗里曼等。

与理论界所表现的激烈场面不同,企业界不同的声音不多。随着时代的发展,承担社会责任成为一种趋势,究其原因或许是有异议企业家们宁愿选择沉默。因为在企业成为社会公民日益受到公众道德压力的情况下,些许的异议可能使其成为谴责的目标,特别是异议可能被归咎于其对公众利益的漠视和过度的私欲。当然,政府及社会团体也开始颁布法律或标准,使“自愿选择”成为“强制要求”,如1977年法国政府正式颁布法律,要求雇员超过300人的组织必须编报年度社会资产平衡表;非政府组织经济优先权委员会(Counciloneconomicpriorities,Cep)于2001年发表包括禁止使用童工、强迫劳工和安全卫生、工资报酬等要素的Sa8000通用国际标准用于第三方认证社会责任等。

既然是趋势,那么向公众表明自己为社会责任如何做了多少就成为企业家们所关注的。较早时间经营者选择在会计报表、年报里为关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信息增加篇幅,“社会责任会计”也日益受到重视。不过这种形式不能全面地反映CSR的全部内容,对于公众而言也过于专业。那些有强烈展示意愿(这种意愿可能来自于社会的压力)且有条件的企业选择编制的独立报告,这些报告的名称五花八门,“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公民报告”、“环境报告”等,其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贡献、资源降耗、利益相关者、社区活动、慈善捐助、雇员健康与发展、反商业贿赂等。

在中国,自愿披露CSR报告也逐渐成为一种潮流。自2005年江西移动有限责任公司其《2004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来,已有30多家企业其CSR报告。涉及通讯、冶金、石化等多个行业,可以说进步非常明显,不过通过对比发达国家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还存在一些问题。限于篇幅,本文选择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的报告进行研究。选择中石油的主要原因在于石油化工业是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行业;同时中石油是号称全球市值第一的石化企业,且具有相当的国际性;更重要的是该企业的报告编制时参照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及国际石油行业环境保护协会/美国石油学会(ipieCa/api)相关指南的规范,是一份“与国际接轨的报告”,代表了较高的水平。与其对比的国外企业,本文选择了美国老牌石化企业埃克森美孚(以下简称em)。

中石油与em的CSR报告对比分析

中国石油自2006年始CSR报告,本文主要选择其2008年(该年该企业过两个不同版本的CSR报告,并对2007年报告做了相关修改)报告作为分析对象;而em报告较早,本文选择其2006、2007、2008年的报告进行对比。

中石油《2008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主要结构由总经理致辞、数字2008、关于我们、公司治理、利益相关者、2009展望、社会评价七大部分组成,其主要内容有能源供应、安全环保、员工发展、回馈社会四大部分,此外还用较大的篇幅介绍其在政府指挥下在汶川地震中的相关表现。另外,中石油2008年的另一独立的《中石油(哈萨克斯坦)可持续发展报告》可以看成是其补充。

em的报告称为《企业公民报告》,其结构每年都做一定调整,但基本上都包括总裁致辞、企业介绍、企业作为社会公民的绩效数据、未来能源展望、公司治理以及社会责任各具体方面。近几年在报告中突出的内容主要有社会发展与投入、人权与透明度、工作场所安全与员工健康、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这些报告的结构与所涉内容较相似,但也有一些差异点。如em报告中突出了透明度问题,因为em把努力给东道国政府施加影响(如持续推动哈萨克斯坦国家利益相关者委员会出版关于油气收入的报告),促使东道国行政透明(特别是涉及从em项目中所获收益的汇集、记录、分配)是其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em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之一。当然,这只是企业社会责任关注点的差异,本文以下从几个更重要的方面进行对比。

(一)CSR的战略性在相关报告中的体现

CSR需要系统和有规划地融入企业长久经营中,应具有相当的战略性而非简单针对社会反应。对比两家企业的报告,em报告显得更胜一筹。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用“同心圆”模式来解释社会责任,它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总目标是促进社会福利,不过伦理等要素的力量仍须与企业的核心经济职能形成良好的互动。em报告显示其接受该模式并寻找最适合自己战略的方式,它为自己树立了一个符合社会维度的价值命题,即“应对世界严峻的能源挑战”并较好地将CSR整合进了其战略框架。每年em报告都会有关于社会责任前一年的计划与承诺、今年的结果、未来的挑战和计划的对比性介绍,令人印象深刻。当然,除了没有提到参与、资助各种机构开发更高效能源使用设备(如新引擎)、方法外,中石油报告也提到诸如油气供应、新能源开发、节能降耗等内容,但缺乏事前计划与承诺的展示,显得其似乎与良好的战略规划有些距离。

(二)对利益相关者的重视在报告中的体现

毫无疑问,以弗里曼为代表人物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界影响深远。利益相关者被定义为能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被企业目标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企业的行为是包含利益相关者意愿的结果。多数企业CSR报告都会有涉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内容,一般包括利益相关者的组成、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注点、沟通与交流、重点的行动、业绩指标等。中石油报告关于这些都用简单的文字进行了描述。而em报告对以上内容介绍相对具体,且突出了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及沟通对em相关行为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em报告的编制就是大量沟通活动的结果,em通过与世界范围内的非政府组织、科研机构及关键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直接对话来最终确定其社会责任关注点的变化。2008年em还聘请独立的外部评估专家小组,对其当年CSR报告进行独立评价并从广度及深度层面提出改进意见,相关反馈被公布在em网站上。

(三)数据、资料的平衡性、相关性、全面性在报告中的体现

作为社会公民,多数企业期望社会能给予其较高的评价,因此在CSR报告中倾向使用有利于自己的数据与资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公众希望CSR报告成为真实客观认识的依据,而非企业用来包装自己的工具,因此报告中数据资料的平衡性、全面性非常重要。

以安全环保为例,中石油报告选择废水中石油的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主要环保业绩指标;而em报告除此之外,还选择了油气泄露、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总量、单位产品VoC排放、有害废弃物排放总量、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能源消耗强度、油气燃烧(Hydrocarbonflaring)总量等作为衡量指标。因此,由于生产能力、产量等原因,em报告数据经常显得不是那么地好看,如2006年由于非洲项目产量提高,使得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比2005年增加了5.4%。此外,在安全方面em所选择的指标也比中石油全面、直接,如em直接记录其事故死亡员工人数并且点明原因,而中石油却只选择较笼统的“千人事故死亡率”。

(四)报告的第三方认证

目前多数CSR报告都是企业主动披露,报告依据的资料也由企业自己选择提供的,因此如前所述报告的全面性、平衡性非常重要。中石油报告没有关于第三方认证的信息,而em每年都聘请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LRQa)对其报告进行认证。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是世界知名的质量认证公司,以公正、独立、创新享誉全球,目前有超过200家世界顶级企业聘请其为自己的CSR报告提供认证。认证的重点在于报告内容有无遵循相关指引要求;报告程序、要求在企业公司层、职能层、操作层是否到位以及是否被理解、执行;确保检查定量指标显示完整、持续、精确的程序是否到位;有无具备到位的体系来管理其报告和活动表现等。虽然对CSR报告的质量认证不包括对其具体数据的保证,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可靠性、可信度。同时,在认证过程中也能帮助完善企业的相关制度、系统,使其识别改进机会,更具有成本效益和商业优势并提高声誉。

经过以上对比,可以发现尽管中石油报告参考一系列国际标准、指引进行编制,在国内企业的CSR报告中属水平较高的,但与em报告相比依旧存在大的差距:长久战略规划不足、与利益相关者沟通不足、数据全面性及平衡性不够、无第三方认证,以上问题其实在我国其它企业CSR报告中也普遍存在,这反映出我国企业CSR报告披露仍处于初级阶段。

CSR报告的改进思考

对于中石油等企业而言,改进其报告在理论上应该比较简单,聘请知名认证机构、加强社会审计、重视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将CSR融入企业战略等等,不过社会实质期望的并不是那些漂亮的报告。即使在具有强制性的公允会计准则与第三方审计的情况下,“完美”却又充满陷阱的会计报表依旧层出不穷。信息披露不是目的而仅是手段,乐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很容易改进其CSR报告,反之却不一定成立。

除了经营者自身道德与追求外,社会环境,特别是其利益相关者的反应力,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动力,因此加强企业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公众与政府的反应力是促进我国企业CSR状况改善的重要途径。对于公众而言,其影响力主要来自于其对市场和政府的影响。对于不道德企业,公众用脚投票能够影响市场份额;民主社会下公众能够影响法律及行政行为对企业的规制。因此,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使市场公平竞争更加有效,对于加强公众力量非常重要。当然,很多企业具有自然垄断的倾向如石化、通讯,这就使得公众对行政和法律的影响更加重要。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民主进程是另一个需要努力的方向。至于政府方面,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我国政府政企分开的基本定位已经明晰。不过由于政绩或局部利益等原因,某些政府对某些企业的态度比较“温和”,加上行政效率问题,使得企业在某些社会责任的承担上具有不应当的弹性。行政缺失及相伴的司法缺失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大大削弱,因此进一步改善政府职能、提高效率是促进CSR环境改善的重要方向。

结论

综上,学者们在力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在效益上优于一般企业”时,经常忽视其样本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与社会环境,因此尽管有大量数据、完美的模型,其结论对于许多企业却缺乏说服力。由此,CSR报告容易成为企业包装后的公关工具而不是反映其社会责任状况的真实记录。改进CSR报告有助于企业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但要真正达到社会的期望还需相关环境的改变。

参考文献:

1.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08)[eB/oL].省略/petrochina/shyhj07

2.exxonmobilcorporatecitizenshipreport(2006,2007,2008)[eB/oL].省略/corporate/community

3.赵曙明.企业社会责任的要素、模式与战略最新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1)

石油化工行业研究报告篇4

关键词:石油工程地质;勘察;环境;

中图分类号:p3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1

一、石油工程地质勘测的方法

石油工程地质勘查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石油工程地质勘测、地球物理勘测、石油工程地质测试、石油工程地质长期观察等等。在注意其有用性和和适用性的的基础上,结合自然地理环境和沿线的地质条件,并且坚持点面结合由浅入深的原则,总体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石油工程地质勘查与测绘、物探、钻探、原位测试、石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测试等方法进行观测,为地质和施工做详细全面准确的信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石油工程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范围越来越广,传统的工作方法已经难以有效合理的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更要求地质勘查要朝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二、石油工程地质勘察相关问题分析

(一)石油工程地质勘察质量问题:总结地质勘查,可以看出明显地问题就是:石油工程概念模糊不清,勘查的重点内容不明确,没有针对性,方法落后或者不适宜;选定的石油工程地质分析所使用的理论、计算公式都与现实实际有比较大的不符,所适用的物理意义易混淆,不清晰;勘查报告里的地质条件不能够清楚地表达,重要的地质石油工程没有明确的界限,论证也而不能有力地反应提出的问题,问题漏洞或者结论性的错误,甚至有的没有报告结论或者没有充分地勘查就妄下结论。这些问题通常导致石油工程的审查批示工作不能够一步到位,拖拖拉拉,耽误建设时机,即使开工也会使得石油工程建设后患无穷,这种情况的后果难以想象。

(二)石油工程地质勘察周期:其实我们都应该知道,从石油工程地质的勘察到地质报告的上交,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即一定的周期。但是缺乏这些常识的例子还是存在的,比如:缺乏前期的对于石油工程建设的基础性的研究,但是一经达成项目就要要求马上写出地质报告;还有些石油工程刚刚提交了可研究性报告,就被要求立刻提交初设报告。这些情况一般多出现在地方性的小型石油工程中,国家性的大型石油工程几乎没有这种不严谨、不负责的懈怠的现象。没有充足的研究周期会使得石油工程设计的地质条件不清楚,造成投资难以控制,施工时问题重重,多次修改或者重新制定方案,以及对于承包商的巨额赔款等严重的后果。还有可能为后来的安全问题埋下隐患,造成重大的石油工程事故。

(三)规程规范的问题:在石油工程建设的是否规范、符合规定这一问题上不合理现象还是很多,甚至出现混乱的场面。例如:在设计阶段,水利系统和水电系统具体内容是不一样的,其相应的规程规范也是不一样的。经过约十年的编写与不断地报批,在一九九九年国家才颁布了相关的标准《水利水电石油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由于我国在勘测的程序以及应用新的技术水平上都已经明显地差当代的发展的一大截儿,所以这个颁布还是不免会很难把握、实施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只有高水平高素质的地质师才能对于石油工程建设的勘查得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地质分析结果和报告。其准确度以及深度都是难得的。想要培养一个地质专家,具有石油工程分析能力的能够应对复杂地质问题的真正的地质专家是极其不容易的。所谓的两三年的加强型培养即通过两三年的的集中专业培养就有会有真正的精通地质的人才是绝对不可能的,没有十几年的时间,没有大量的实地考察研究以及实践的指导、自身的敬业爱业的精神,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地质师的,还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联系,其他相关的学科的交叉性学习和渗透。

(六)技术管理问题:在对石油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的控制上,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对技术进行管理。最近几年来很多单位所提交的勘察设计报告并不是地质师亲自写的,编写报告的人员中也没有地质专家来负责,或者地质报告没有院级地质负责人审查把关,报告和图纸中的错误较多。这种情况给总院增加了审查难度,同时也有损勘测设计单位的质量和水平形象,还会延误石油工程报批的时机。当然也有上级单位石油工程审查把关不严,助长了这种技术责任心不强的现象。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清责任。规程规范和部分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应该由总院负责;勘测周期不合理,前期工作投入不够等问题应该是地方部门或者计划部门负责;质量、人才、相关专业的协调等问题自然应该由勘测设计单位负责;其它问题大家都有责任,但主要还是取决于大环境。

坚持一切从客观地质实际出发,并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即辩证唯物论观点。坚持采用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方法,即整体论观点。坚持依靠石油工程经验与创造性思维的积极贡献,即经验支持论观点。如果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者和管理者们能够把握与运用这样的唯物主义实践理念,就能够做出公正、科学、可靠的石油工程地质决断。作为地质师,既要尊重事实,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还要努力学习,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更要勤于实践,不迷信权威,不违心唯上。只有这样石油工程地质勘查事业才能永葆生机。

参考文献:

[1]陆然.浅谈民用建筑石油工程地质勘察[J].科学之友,2010(10)

[2]刘涛.民用建筑石油工程地质勘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资讯,2009(16)

[3]张美元.建筑石油工程地质勘察探析[J].商品与质量,2009(S6)

[4]陈茂濠,苏碧霞.广东省天然气利用的发展现状、环境与设想[J].能源技术.2006(06)

[5]石念光,吴秀祥.崖头煤矿资源综合利用的实践与对策[J].山东煤炭科技.2006(05)

石油化工行业研究报告篇5

服务石油工业,发展创新理论

李子丰教授一直从事石油工程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结合石油工程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对石油钻采工程中的一些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油气井杆管柱力学理论体系,指出了空化数不能判断射流的空化状态,更正了岩石有效应力的计算。这些创新理论和研究成果,不但在理论上取得了较大进步,在经济上也取得了巨大的利益,得到了国内外石油工程界和力学界的好评。

承传铁人精神,初获科技成果

李子丰教授凭借着对科学和真理的执着追求,在铁人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笔耕不辍地完成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著作。他相继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140多篇,其中Sci和ei收录30多篇。他的研究成果被《科技日报》、《大众科技报》、《人民文摘》、《新华月报》、《科学中国人》、《今日科苑》、《中国工程科学》和《中国科技奖励》等杂志和媒体报道。鉴于李子丰教授的突出贡献,1997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崎科技教育博士后奖,1998年获黑龙江省第四届青年科技奖。《油气井杆管柱力学》获1999年黑龙江省优秀著作一等奖。2008年,《油气井杆管柱力学及应用》获得石油科技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油气井杆管柱动力学基本方程及应用”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被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评为“outstanding technical editor”。2009年被聘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

建设特色专业,培养高级人才

李子丰教授热爱石油工程专业,更热爱教育事业。1999年4月,李子丰教授应聘到中国地质大学任“211工程”特聘教授,并担任石油工程学科带头人。2002年7月,李子丰教授调入燕山大学,组建了燕山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主持申报成功燕山大学石油工程本科专业和油气田开发工程硕士点、油气井工程硕士点。本科学生中,有约一半的国防生。2009年,石油工程专业成为河北省特色专业。他立自己为模版,教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在每年的教学评教中,他都被学生评为优秀。刚直不阿、目光锐利、要求严格、助人为乐,是他的特色。

坚持唯物主义,发展技术哲学

李子丰教授在哲学和物理学领域也颇有建树。“子丰教授论证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错误的。实验证明,在任何参考系中测得的真空中的光相对于光源的速度都接近于一个常数c。爱因斯坦在建立狭义相对论时,做了如下偷梁换柱的处理:第一步扔掉参考物―光源,改为“在真空中光以光速c传播”;第二步随便安上参考系,进一步改为“在真空中光相对于任何参照系以光速c传播”。然后利用洛仑兹变换,推导出了狭义相对论,得出了时间延长、尺寸缩短、质量增大、质能转换等推论。”――摘自《科技日报》

与此同时,李子丰教授也曾对美国阿波罗登月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石油化工行业研究报告篇6

英文名称:petrochemicaltechnology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北京化工研究院;中国化工学会石油化工专业委员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8144

国内刊号:11-2361/tQ

邮发代号:2-40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0

期刊收录:

Ca化学文摘(美)(2009)

CBSt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石油化工》(月刊)创刊于1970年,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中国化工学会石油化工专业委员会主办。报道我国石油化学工业领域的科技成果,介绍石油化工的新技术、新进展及国内外科技、生产动态。本刊主要栏目有:特约述评、研究与开发、精细化工、石油化工新材料、环境与化工、工业技术、分析测试、进展与述评。文章发表时滞4~5个月。

石油化工行业研究报告篇7

关键词:石油公司碳资产管理管理模式

在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共识的情况下,我国受到越碓酱蟮墓际压力。按照巴黎气候大会达成的协议和我国政府的承诺,将建立以5年为周期的全球盘点机制,我国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将进入新阶段,碳排放权交易已经成为我国推进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具。国家在七省市碳交易试点的基础上计划于2017年试运行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石油天然气生产储运和炼油化工是仅次于煤炭发电的第二和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将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国内碳市场建设速度很快,2016年1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石化企业于2016年6月30日前将碳排放数据上报;同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已在国务院履行立法程序,开展碳资产管理工作已刻不容缓。

一、跨国石油公司碳资产管理现状及启示

在环境合理容量的前提下,温室气体的排放行为受到限制,由此导致碳的排放权和减排量额度开始稀缺,并成为一种有价产品,称为碳资产。碳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碳盘查、减碳解决方案(低碳路线图)、信息公开(碳披露、碳标签)、碳中和、碳交易和碳金融等。

主要跨国石油公司都十分重视碳资产管理和新机制的探索,将绿色、低碳、可持续纳入发展战略。国际石油公司以英国石油公司(Bp)、壳牌石油公司(Shell)等走在碳资产管理前列,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碳资产管理和碳交易提供宝贵的经验。

(一)提前部署碳资产管理研究和模拟交易,把握先机

英国石油公司于1998年9月建立内部碳交易体系,目标为2010年前将碳排放在1990年的排放基础上减少10%,在这个基础上Bp加入了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随着各个国家和地区政府的管制,Bp又陆续加入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州、中国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壳牌石油公司于1998年开展气候变化及其对壳牌公司全球业务潜在影响的研究,结论是气候变化方面的领导地位将是一个构建品牌和声誉的商业机遇,在与制定规则的政府进行谈判握有发言权对公司十分关键。壳牌创建二氧化碳交易平台,参与先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运行的丹麦和英国的排放交易体系,在2002年壳牌在丹麦和英国的体系之间做成了第一笔互换交易。从交易角度来看,内部试点体系重要经验:控排企业的参与战略是减排责任在最低成本的基础上得到履行。

(二)制定集团层面统一战略,主动履约

大型跨欧盟成员国经营的企业普遍采取了集团层面统一制定战略,专业化交易公司集中运作的碳资产管理、决策和执行模式。埃克森美孚的碳管理有非常明确的量化目标,其2009年碳排放比2008年减少了300万吨,幅度约为2%。其全球炼化厂2012年比2002年至少提高能效10%。壳牌公司成立了一个由高级主管领导的新的二氧化碳部门,该部门的重要任务包括参与制定壳牌公司的二氧化碳战略并开发支撑该战略的相关技术。在实践中除满足各自集团内履约需求外,还将碳交易作为新的市场机遇,通过专业化碳资产运作获得额外的收益。欧盟碳交易体系在法律层级、试点设计、配额总量设定、市场调节机制、配额延续性、交易规则透明度与交易平台发展等方面,既有值得国内借鉴的经验,也存在需要避免的教训。

(三)多部门联合组成碳资产管理工作组,专业管理

Bp每家实体企业都有一个碳排放工作组和管理委员会,由政策法规、合规、策略、交易、财税、采购、销售、法律、宣传和系统建设方面的成员组成,企业具体负责温室气体的监测、报告、核查(mRV)和企业所在区域碳排放控制履约。Bp总部在碳减排解决方案、新技术及新合作模式、全球碳减排交易、安全及操作风险四大方面为Bp下属企业提供支持服务,其中综合供应和交易(iSt)部门对Bp全球的碳资产价格变动风险进行管理。同时,iSt下还设立全球排放的交易部门,目标以最小限度地降低Bp集团合规的成本并且通过这种优化来最大限度地提高iSt的收入,全球排放的交易部门分布于伦敦、新加坡和休斯敦,可以覆盖Bp集团内履约企业的全球范围的交易需求,并对碳资产风险进行集中管理和屏蔽。

二、我国石油企业碳资产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碳资产管理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法律约束和企业内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国家发改委已起草《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草案)》并提交国务院审议,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管理办法。随着2017年全国碳市场建成运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部分公司将被纳入碳市场,但与跨国石油集团公司管理理念和方法相比,我国石油公司碳资产管理起步较晚,由于中央企业跨地域、跨行业经营,大多对碳交易政策采取观望立场,相关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管理压力,缺乏在碳资产管理方面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目前国内碳市场建设速度很快,没有太多时间留给企业适应规则,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一)能力建设不足

控排企业是碳市场最重要的参与主体。碳交易政策在国内属于新生事物,之前纳入试点地区的企业积累了部分经验,但其他大部分石油企业下属公司并不了解碳交易对未来发展的影响,这将会影响碳市场的发展和活跃度。国际经验表明,Bp、Shell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2005)开展之前均已在内部开展了碳资产管理研究、工作和模拟交易,为正式碳交易做好准备。2016年3月19日全国首个碳市场能力建设中心落户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该中心将全面服务全国碳市场建设,协助国家发改委加快推进非试点省市碳市场能力建设。

(二)缺乏高质量监测、核查体系

准确的核算数据是上市公司碳排放数据披露和进行碳交易的基础。为建立统一的标准和相关制度,发改委出台《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和《中国石油化工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其中为所有的排放源都给出了缺省排放因子,该因子是为没有能力自测的企业参考使用,但多数企业往往仅满足于使用缺省排放因子,并不注重排放因子的实测。但这些缺省排放因子很多是针对十年前的技术情况,不能反映现今的技术水平;另外对于具体企业而言,企业不同情况不同,比如逸散排放在不同区域的差异较大,因此导致数据误差。而国外企业如Bp每年需要在工厂层面做碳排放监测计划,实时监测后提交第三方机构审核。

三、石油企业碳资产管理发展方向

距离全国统一碳市场的时间越来越近,对于重点碳排放行业石油行业,全国碳市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根据跨国石油公司的对比及差距,我国石油企业的碳资产管理应立足于国际化管理,从发展战略、管理标准、管理模式和低碳会计等层面出发,从体制方面进行创新,构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运行模式。

(一)发展战略层面

在发展战略层面上,在管理层面把碳减排目标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的综合决策和投资成本中,从战略高度上重视碳资产管理,强调低碳在价值创造、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突出地位;目前除了部分石油企业开始尝试进行碳资产管理,但碳资产管理意识的缺失以及管理能力的限制,不但影响企业对碳资产价值以及减排成本的评估,最终也会在投资决策和预算制定方面影响整个公司。通过组织结构调整保障战略目标的执行,建立专业机构或部门策划和推进温室气体的减排工作组织、协调企业及各子公司的碳交易工作,建立统筹协调的温室气体排放管控机制。

(二)管理标准层面

在管理标准层面上,执行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a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企业碳排放核算将更加规范、透明和具可比性,包括碳排放核算的方法论、排放源粒度、监测计划、数据来源、排放报告的内容和格式都会有统一的模板和填报要求。目前国内几大石油公司之前都有各自的企业标准,有一定的数据计量基础,但还需将企业现行温室气体核算标准与之对接,按照发改委指南与报告要求,调整核算方法、参数,高效出具符合格式与内容要求的报告报表,分批、有序推进地区公司碳盘查能力建设工作;同时针对企业自身情况出台碳资产管理办法。

(三)管理模式层面

在管理模式层面,建立实施碳资产管理强有力保障和支撑体系,包括组织机构、信息平台、监测系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增强控排企业的能力建设。石油行业主要为央企,地理分布广泛,建立集中管控模式可充分发挥系统内碳资源优势,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和绿色发展目标。小型石油企业也可借助碳资产管理专业机构提供的进行节能减碳咨询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碳资源整合;整合碳资产管理工作,满足国内国际政策要求;实现企业碳资产保值、增值。

(四)低碳会计层面

在低碳会计层面,完善企业碳排放权的会计计量和审计制度。企业获得的碳排放配额,会因节能减碳而成为企业潜在的碳资产,为企业创造财富,也会因为超排而成为潜在的碳负债,给企业带来损失。企业除了关注销售、采购、生产、盈利、现金流量等单项预算组成的责任指标体系外,还应该清晰地了解自身的“碳足迹”,即从产品设计、能源结构选择、低碳技术研发、投融资安排等各个环节发掘碳价值,提前预测企业未来的碳排放量。通过碳会计,一方面有助于制定低碳发展战略,优化配置碳资源,不断提升碳资产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发挥会计计量的绩效考评功能,激励和约束企业全员、全部门的节能减碳,共同提高碳资产管理效益,实现企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Z

参考文献:

[1]方施.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体系研究[D].大连:东北林业大学,2012.

石油化工行业研究报告篇8

为服务我市粮食产业大发展,根据粮食部门的工作职能,我们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为我市粮食产业发展服务。一是根据粮食工作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广泛地调查研究,撰写了《黄石市粮食现代物流中心项目调研报告》、《黄石市粮油食品加工现状及发展规划》、《如何深化“四送一收”服务》、《玉米深加工行业现状分析》等有指导性的调研报告;二是向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报告了《关于我市粮食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根据市人大的审议意见,局机关各科室结合本科室工作职能,认真研究,分解目标,分别制定出落实方案;三是出台了《黄石市2009-2020年粮油食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纲要)》。

二、发展粮食产业基地,提高服务质量

从2008年以来,我局以培植种粮大户、发展粮食生产基地为突破口,探索了“四送一收”服务新机制。为了进一步推动粮食产业化发展,体现我局服务型机关科室的深意,今年我局决定进一步深化“四送一收”服务,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为基本模式,推动订单农业和粮油板块基地建设,着力发展五大产业基地:以紫鑫、富川等油脂加工企业为主体的油菜籽、红花籽油料板块基地;以长丰米业等大米加工企业为主体的太湖糯及优质板块基地;以兴华生化、园区饲料加工企业等位主体的工业、饲料用粮板块基地;以紫鑫生物公司为主体的紫甘薯板块基地;以劲牌酒业为主体的酿造用粮板块基地。粮食产业基地建设,已成为粮食部门切实服务“三农”的平台和载体。

三、强化招商引资措施,务求服务实效

石油化工行业研究报告篇9

一、fasb、iasb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比较

(一)准则制订的背景比较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引发社会对石油天然气的供应安全的焦虑与担心,促使美国政府开始重视能源数据以满足建立国家储备的需要,并且当时指导石油天然气公司会计与报告的文件很多,导致报告的复杂与混乱且缺少可比性,因此fasb花费几十年进行了大量的石油天然气会计理论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制订并颁布了一系列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用以指导会计信息的计量与披霹。而iasb是从21世纪开始进行石油天然气等采掘业的会计理论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采掘行业企业在财务会计与报告方面的差异以利于采掘业企业的跨国经营,但是由于许多采掘业的主体自2006年1月1日起需要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和提供财务会计报表,因此iasb只能先关注于矿产资源勘探与评价这主要问题,于2004年12月颁布了ifrs6《矿产资源的勘探与评价》。同fasb相比,iasb制订的准则只是一个中间过渡产物,并且由于概念理解上的区别,iasb制订的准则在名称上和fasb存在区别,采掘业所包括的内容范围更广一些。

(二)准则内容的比较

fasb现行的关于石油天然气生产活动的规定(第oi5节)主要内容包括:总论、范围、成本发生时的会计处理、资本化成本的处理、矿区转让和相关交易、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探明矿区的减值测试和资本化的勘探、开发成本、全部成本法下的资本化利息、披露和名词解释等;而ifrs6其内容包括目标、范围、勘探和评价资产的确认、勘探和评价资产的计量、列报、减值、披露、生效日期与过渡性规定等。可以看出fasb和iasb的准则都涉及了对采掘行业矿产资源的勘探与评价的会计处理。只是fasb的准则包括从事石油天然气生产活动的企业的矿产权益的取得、勘探(包括前景勘探)开发和原油的生产和权益的取得与转让的会计处理,其内容完整并且构成了一个严密的准则体系;而iasb的准则仅仅涉及到了矿产资源勘探与评价。以下我们将就两个组织颁布的准则中涉及的共同方面一勘探与评价所包括的具体内容进行比较。

(三)确认与计量的比较

1.确认时计量的比较

fasb现行准则认为:勘探应包括钻勘探井和勘探参数井,勘探成本包括辅助设备和设施的折旧和操作成本以及进行其他勘探活动发生的成本,其主要种类有地层、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费用、为维持未开发矿区所发生的成本、干井贡献和井底贡献、钻探和装备勘探井的成本、钻勘探参数井的成本等;而ifrs6认为勘探与评价资产的计量按历史成本计量,初始计量时勘探与评价资产的成本构成包括与下列活动有关的费用:探矿权的取得、地形与地质地球物理化学研究、钻探井、土建、采样、与评价开采矿产资源的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可采性等活动、相关恢复和拆除成本等。可以看出两个组织对勘探成本构成要素的认识基本一致,只是fasb认为一般石油企业经营活动分为取得矿权、勘探、开发和生产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发生相关的成本,会计都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记录与反映;而ifrs6却将矿权取得成本归入勘探与评价支出,将石油天然气经营活动前两个阶段和为一个阶段。

2.减值的确认与计量的比较

fasb规定应对分别对探明矿区和未探明矿区进行评估来确认减损,在未探明矿区钻干井后不继续打井或租期已到而未在油藏附近打井时,则认为该矿区可能遭受减损,减损的确认和评价备抵的数目应通过矿区的摊销来实现,对于找到油天气储量的勘探井,如当年不能确定探明储量或以后发现储量不能生产时则应假设发生减损,并将其成本做费用列支;ifrs6认为勘探与评价资产的主体应每年进行减值评估并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在确认减值时应考虑ias36《资产减值》的规定和某些表明主体将终止勘探的迹象。主体确定会计政策将勘探与评价资产分配到现金产出单元或现金产出单元组中以便对资产减值进行评估,为减值测试而确定的层次可能由一个或多个现金产出单元组成。可以看出两者都规定每年都进行减值评估并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但fasb规定分别对探明矿区和未探明矿区进行评估来确认减损,减损的确认和评价备抵的数目应通过矿区的摊销来实现;而ifrs6则规定将勘探与评价资产分配到现金产出单元或现金产出单元组中以进行减值评估,并认为一个或多个现金产出单元构成减值测试的层次。

(四)列报与披露的比较

fasb认为对石油天然气矿区的取得、勘探、和开发活动中发生的成本的揭示,应按成本的发生地点分地理区域揭示,并且探明矿产权益成本很大时,要和未探明矿区分开揭示,在对油气生产的经营成果的揭示中必须说明勘探费用、折旧、折耗和摊销以及估价准备等信息。ifrs在开采一项矿产资源的技术和商业可行性得到证明之前将勘探和评价资产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类,并认为主体应披露以下信息:关于勘探与评价支出的会计政策,由矿产资源的勘探与评价所引起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的金额。可以看出fasb和iasb都要对取得矿区和勘探成本进行揭示,只是fasb对矿区取得成本与勘探成本的揭示是做为石油企业经营活动的两个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的揭示,并且需要分探明矿区和未分探明矿区进行揭示,在经营成果中也需要对勘探费用进行披露;而ifrs6则是将矿区取得与勘探评价过程所形成的资产负债收入与费用进行披露,并需披露关于勘探与评价支出的会计政策。

二、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现状

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生产公司主要有三家,即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cnpc)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sinopec)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其中cnooc的会计核算制度相对与国际惯例比较接近,类似于成果法。而cnpc和sinopec也借鉴采用了国际通行的成果法,对香港和国外10%股份股东的报告则按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油气准则的要求对现行资料进行调整,但其对国内90%股份股东的报告使用的是《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已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对上市的股份执行的iasb或fasb的准则,对非上市的股份则执行各自内部会计制度,在国内没有统一的油气上游作业信息披露规范。这样在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企业实际上是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对其生产活动进行计价与报告,这不但造成了不同企业间的会计信息的不可比,不利于投资人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投资与决策,也大大增加了我国石油企业的会计信息转换成本,并且在国际会计准则标准化的趋势下,也不利于体现我国石油企业的意愿和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借鉴国际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势在必行。

三、改进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披露的建议

通过对fasb和iasb对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制订的过程及内容的比较,并结合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现状,我们可以得到下列启示。

(一)必须建立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

在我国,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客观、公允地计量与报告石油天然气生产活动对投资者投资和政府进行管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我国石油企业会计报告由于缺乏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造成了报告内容的不规范和上市企业的高成本,这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投资者的需要,因此必须制定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规范油气企业的会计核算,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促进国际间的协调。

(二)加强石油天然气会计理论的研究

fasb和iasb两个组织在准则的制订过程中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准备工作,尤其fasb几个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制订经历十数年,其间颁布的准则的部分内容随着研究的深入分别被以后的准则所替代,最终形成了一个严整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体系。而我国制订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虽然有fasb和iasb现存的准则可以借鉴,但我国有自己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因此必须对我国国情下石油天然气会计理论进行研究,尤其是需要充分界定石油天然气资产的定义和其构成内容,以体现我国特色和符合国人的阅读理解习惯。

(三)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制订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

通过对fasb和iasb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fasb的现行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在准则名称、内容范围、对油气企业活动的会计处理的规范中,都具有更高的借鉴性。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借鉴fasb现行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来制订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在准则制订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准则名称上应该将石油天然气行业从采掘业中划分出来,因为在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重要性和其生产的特性决定有必要专门为规范其活动制订准则,其他采掘行业可以仿照执行。

准则内容上应该对油气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而不是仅仅限于油气生产活动某一环节,其具体可以分为引言、定义、费用发生时的基本会计核算、油气生产活动的揭示、矿区财产权益的转让及相关的交易、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以及生效日期和过渡等几个部分。

准则的制定需以对基本概念的界定和对会计基本原则的把握为基础,不同的概念基础或对基本原则不同角度的理解会导致不同的确认与计量结果,由于中国的财务会计有对资产做明确的类别划分并规定具体的内容和条件的习惯,这不仅便于实务操作,也便于信息使用者的阅读和理解,因此在准则中可以对石油天然气资产的定义和其构成内容首先进行严格的界定。

由于中国石油企业习惯上将其经营活动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矿权取得阶段、勘探阶段、开发阶段和生产阶段,因此在对其费用发生时的会计核算应该就这四个阶段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尤其是取得成本的核算,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必然需要对成本的取得进行单独处理,这点需在准则中有所体现,而不能因当前的情况而忽视。

石油天然气资产应采用的会计方法的选择上需要实施和完善成果法,虽然fasb和iasb的准则中没有明确规定必须采用成果法,但通过其对资本化成本的处理可以看出,两者都倾向于采用成果法,并且我国石油企业的实力也决定其完全可以采用成果法,目前需要做的是对我国现行近似成果法的进一步完善。例如可以取消储量使用费,改变cnooc对自营勘探投资不论是否发现商业性油气流,均在次年摊入油气销售成本的会计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吴杰。美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发展历史及启示[j].会计研究,2000,12.

[2]龚光明。关于建立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若干问题[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1.

[3]党红。关于石油天然气会计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2005,1.

石油化工行业研究报告篇10

7月7日,国土资源部《新疆石油天然气勘查区块招标出让项目(2015)公告》(下称《公告》),首次将中国的常规石油天然气区块拿出来公开招标。

目前,中国400多万平方公里有探矿权的区块均掌握在“三桶半油”手中,即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陕西延长石油。此次公告将新疆6区块的招标对象标准设定为净资产10亿元以上的内资公司,改革的力度前所未见。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王昆对媒体表示,此次公开招标是中国新世纪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迈出的第一步,有望结束油气上游领域长期以来由国有石油公司专营的局面。

公告10天后,利好消息再次释放。新疆石油天然气勘查区块招标出让工作组办公室了上述公告的补充说明,表示对投标人采取资格后审的方式,同时不要求企业承诺自身不含有任何外资成分,且将企业领取招标文件的时间由2个工作日延长到9个工作日。

但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张抗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此次新疆公开招标的6个区块,地质条件差,开发风险大。

多位业内人士也持类似意见,认为此次招标信号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未来参与投标的企业,很有可能陷入类似页岩气招标的窘境。

边角料

此次招标出让的6个油气勘查区块,总面积为14975平方公里,包括新疆布尔津盆地布尔津地区、塔城盆地裕民地区、伊犁盆地巩留地区、塔里木盆地柯坪北地区、塔里木盆地喀什疏勒地区、敦煌盆地罗布泊东南地区。

张抗曾长期在新疆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他表示,此6个区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各油气区块的“边角料”,属于难啃的“硬骨头”。

比如,伊犁盆地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石油勘探的重点区域,中石油、中石化都在这里有各自的勘探区块,勘探阶段都有油气显示,但几十年来尚未打出可量产的油气田。

尤其是,此次公开招标的伊犁盆地巩留区块油气资源更为匮乏。该地区远离伊犁盆地中心,位于盆地边缘的一个三角形地带,靠近山谷。张抗说:“即便这个地方有油,也是强弩之末。”

问题最严重的要属塔里木盆地喀什疏勒地区。该地区不仅位于盆地边缘,而且油藏深度均超过4000?5000米。油藏深意味着钻井成本高,打一口5000?6000米的探井需要1亿元。随着深度的不断增加,成本将呈指数级增长。

为何“第一枪”所含区块清一色的质量差?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资源规划研究所教授董大忠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此前上述6个区块属于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勘探区块,均是最近两年退出的。”

长期以来,我国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石油4家企业具有在国内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勘查开发资质。按照国务院1998年的《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规定,探矿权申请主要以申请在先的原则进行登记。也就是说,谁先申请就登记在谁名下。这导致三桶半油大量“圈地”行为。

此次6个区块就属于此前被中石油、中石化登记但未按规定要求完成最低投入的区块,因此被国土资源部依法收回。

“上游区块一直被三桶半油垄断,放开油气上游区块的探矿权类似与虎谋皮。”张抗表示,中石油、中石化最先拿出来的仅是一点点皮毛。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区块均缺乏相关的地质数据,勘探工作量很大,可谓“大海捞针”。

董大忠介绍,虽然中石油和中石化在这些区块都做过相应的勘查工作,但由于是非重点勘查地区,勘查工作并不系统。即便如此,未来投标企业想拿到这些零散的地质资料也非常困难。目前,国家并没有强制要求石油企业在退出区块时,将之前勘查的数据交给相关政府部门管理,因此这些数据都留在了中石油、中石化手中。

这也是中国页岩气开发窘境的核心原因之一。比如,在第二轮页岩气招标中,位于贵州一个页岩气区块已发现了页岩气,但不能量产,需要继续打井勘探。业内人士将其这种未有参考勘探资料、凭运气打的井,称为“野猫子井”,下一口井仍不知在哪儿打。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民营企业在开发页岩油气的时,之所以成本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无须再次勘探。美国在开发常规油气时已将所有的地质情况勘探过,每个页岩区块都有相对应的资料包,包括了详细的地震数据、物探资料、处理结果、钻井资料和试油资料,中标企业需要的仅仅是投入开发。

高风险

“公告将垄断在‘三桶半油’手中的探矿权放给了更多的企业,但对于真正中标的企业来说风险很大。”全球能源咨询机构iHS研究员刘铮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中国的矿业权分为探矿权和采矿权,本次招标针对的是探矿权招标。企业中标后须进行油气勘探,探明储量后转成生产区块,才可将勘探权转为采矿权。

在勘探阶段,每个区块的投入至少需要1亿?2亿元。由于勘探难度大,这些资金很可能将“打水漂”。即便勘探有所发现,企业从中标到真正开采出油气资源至少要3?5年。简言之,这段时间是无产出阶段。

油气输送也是一大难题。如果发现的是小油田,可能考虑通过公路运输到周边小炼油厂进行炼化,但因量小也决定了不可能有较高回报,或无法覆盖高额的投入成本。如果发现了相对较大的油气田,则需要进一步考虑进入中石油现有的油气管网进行销售。目前,油气领域中游管网的放开正处在踯躅阶段,不确定性很大。

“此次招标效果不会好。”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很有可能类似我国页岩气招标的结果。”

2011?2012年,国土资源部分别启动了两轮页岩气招标,至今两轮招标的所有区块均未发现可量产的页岩气,企业积极性骤减,致使原计划在2014年展开的第三轮招标活动至今也未正式进行。

业内人士表示,最终参与此轮投标的企业可能是类似页岩气招标的中标企业,即有电力背景和能源背景的国有企业;或是一些新疆当地有实力的企业,目的是先圈地,然后等待国家出台后续优惠政策,或陷入前两轮页岩气招标的窘境。

在陈卫东看来,油气领域的改革不可能仅通过一个招标来解决,而此次招标先于国家油气改革方案出台之前出笼,应该是迫于中央和地方双层压力的结果。

日前,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司长梁昌新一行在新疆调研时指出,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及“三基地一通道”综合能源基地,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新疆能源改革发展,将新疆作为全国首个开展能源综合改革研究的试点。

业内人士表示,新疆希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投资,中央则希望通过新疆试点,寻找一个突破口,进而推动整体改革。只有引入更多的主体,投入油气资源的开发,才能改善目前僵化的行业运行格局,进而实现能源的生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