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学校美术活动策划案十篇学校美术活动策划案十篇

学校美术活动策划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7:51

学校美术活动策划案篇1

了解如何策划校园活动。

了解怎样结合校园活动进行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了解活动所涉及的部门与学科。

跨学科全面的思考与设计创作出好的策划

重点如何应用美术的形式把校园生活中设计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难点找准美术表现形式与活动策划的结合点培养综合解决问题和整体艺术策划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绳子、水彩、水粉颜色、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合作等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一年,我们学校都会组织很多活动,如艺术节、绘画展、科技周等等。它们是一次欢乐的盛会,展示自己的舞台。如果让我们班来策划一次活动,我们有这个信心和能力吗?板书课题:策划一次校园活动。

二、新授

在课前我们已经以艺术节为例,请同学们调查了关于艺术节的策划知识,你是通过哪种途径了解的?生答:专业书、网上的信息、报纸、杂志、访谈。现在我们以组为单位共同献计献策,以出示题板的方式回答问题,比比谁的方案最优秀:

(一)艺术节策划方案将涉及哪些的环节?请各小组讨论后出示题板,看哪一组同学想

到的详细:(活动时间、地点、目的、各种宣传和准备、内容安排、活动进程、部门分工、费用预算、负责组织人员等等)

(二)艺术节的内容有哪些?开幕式、集体表演、歌舞晚会、朗诵会、猜谜大赛、绘画比赛、演讲天地、游戏比赛、图书大餐、颁奖晚会……

(三)这么多的活动,应该有哪方面的准备?同学们出示:场地的租用、人员的安排、

舞台的设计、服装、道具、器材、宣传品、美术材料、奖品等等。

(四)要与哪些部门进行沟通?学校后勤部、器材室、团委、歌舞团、演出公司、美术公司、赞助单位等。策划活动的确是一个即复杂又综合的过程。

(五)哪些内容可以借助美术这种视觉形式来传达?学生讨论:策划图、策划方案、舞台布置、宣传品:如海报、吉祥物、会标、纪念册、请柬、节目单、面具、签到册、标语等等。老师总结:看来,美术的作用可真不少,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好的艺术设计将使主题更加一目了然,获得更隆重、成功的效果。

(六)以上我们把校园活动涉及的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讨论研究,我们如何用美术的形式表达策划的内容?

用大屏幕显示策划图的绘制方法、流程图、路线图、鸟瞰图、卡通图、图表加说明的几种方法,并加以解释说明各自的特点。

如流程图主要显示机构设置或表达活动流程;路线图主要显示各地点的顺序;鸟瞰图是俯视的直观效果;图表加说明更使策划图文并茂,清楚明了。

值得注意的如何使各图统一和谐:可利用几个明度相近的色块作背景或用线条、文字或图标分割或组织成组。做到有主有次,多而不乱。

三、作业

以组为单位,用所学的美术知识为学校设计一个最佳方案,可用手绘或电脑等方法。评选标准:紧扣主题;设计整体、新颖、多样;色彩和谐;图文并茂。

四、总结

学校美术活动策划案篇2

关键词:新时代;美育;公共美术;课程;改革

2019年4月1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求各高校要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部属高校须于2019年9月1日提交美育工作实施细则。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是指导和推动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南。由此可见,新时代,公共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公共美术课程的发展及其现状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7年,教育部出台《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根据该文件,全国84.6%的大学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共艺术课程,高雅艺术进校园已有13年。已为学校美育政策体系制度建设更加完善打下坚实基础。《上海市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宣布,未来三年,全市所有高校应要求提供公共艺术指导并记入学分,每个大学生在学校期间至少参加1~2门艺术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美育教育水平。2017年黑龙江省出台《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全省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通知》文件,要确保在2017年底前开设公共艺术课程。与此同时,2019年《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明确学分,大学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其专业教学计划。每个学生必须至少参加一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并在学习期间通过考核。目前参照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规定,要求普通高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本科教学计划。每个学生必须至少参加一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并在学习期间通过考核。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对于实施学分制的高等教育机构,每名学生必须通过学习,获得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至少2学分,修满规定学分方可毕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将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教育部的下属“211工程”学校和省重点学校应开设上述课程。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其他院校尽快开设。明确高等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教育特色等的优势,提供任意艺术选修课程或实践活动,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大纲》介绍了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实施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公共艺术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素质教育一部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但各省在实施该课程时基本没有统一的课程大纲。该课程有艺术介绍、音乐赏析、歌剧赏析、戏剧赏析等,没有实行统一规范的教学大纲课程。2019年教育部出台的意见中,有了决定性的基础指导文件,课程建设才有了依据,各省出台政策建立完善美育工作,公共艺术课程有待改善和完备。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日渐使我国高校学生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公共美术教育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公共艺术课程通对大学生艺术理念的灌输,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功能,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力,从而达到学生身心合一全面均衡发展。

二、改革的建议

第一,以世界的高等职业艺术教育为研究背景,以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为主线。从学校实施公共美术教育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主观、客观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新时代重视美育思想下,以国内外美育课程设置为研究资料,以高职公共美术课程改革为研究基点,解决公共美术教育体系普遍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美育的实施普遍意义。形成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科学且有目的地对课程设计、目标、内容等研究设计,形成系统的研究中的问题,然后获得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案,系统的课例等记录和分析,形成量化的研究指标,再以充分的实践证明形成结论,形成系统有效的研究。第二,对公共美术课程、美术艺术活动设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促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发展。公共艺术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有机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上的创新,包括课程结合高职院校自身院校、专业等特色、特点设置哪些课程,以及如何设置。公共美术课程人才培养是艺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制定各学年公共美术教育的工作计划、实施具体步骤、教学等工作思路,制定系统、科学、完备的教学规划和目标评价考核体系,确保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质量提高和教学收获的实际效益。第三,公共美术课程的融入艺术实践性研究:多样化的教学途径,应当将教学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不拘泥于课堂,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等,有效的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途径:搭建校园艺术展示平台、组织课间课后欣赏活动、线上微课、校园媒体平台互助、组织校社团交流等方式,2019年《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印发文件中要求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进行修订,学生艺术团队成员的选拔、挖掘,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微课平台展示课,学校的艺术实践活动应该让众多学生乐在其中的参与。第四,公共美术课程的融入思政课堂的实践性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公共美术课堂、德育与美育之间课堂融合的研究等。在新时代美育思想下,紧跟时代潮流,公共美术教育课程中思政也是课程设置的一部分,融入思政课堂德育教育,促进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教师和学生素质方面的作用。

学校美术活动策划案篇3

关键词:校本课程管理理论实践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特色高中课程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小组的组建基于学校发展现状。国家教育中长期计划强调发展特色高中,我校作为许昌市唯一一家艺术特色高中,想突破如下办学瓶颈。

第一,学校只开设普通高中的文化课课程,艺术特色校本课程和艺术专业课处于零散不固定状态。

第二,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争抢课时”现象严重。物理等非高考科目教师以省和地方课时标准为依据抢占课时,强调学生完成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性;专业课教师强调学校要生存,必须大力发展专业优势,确保学校一枝独秀的艺术特色龙头地位。而领导班子认为学校要生存发展,文化课、专业课必须齐头并进,不能厚此薄彼,否则会影响学生高考,直接影响学校形象。可是,说服教师时,学校又拿不出现成的特色高中政策性课程标准作为依据,这需要我们“磨合”出一套符合校情的校本课程标准。

第三,特色高中的校本课程自开设以来一直没有固定的专业教材,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感觉和经验临时现编的,没有统一的进度和计划,学校课程管理比较松散。

第四,教师们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学校找不到相应的校本教研师资培训机构,也没有校本专业课高考备考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和考核标准,因此,我们必须摸索出一条最优的与校本课程相适应的高考备考之路。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对象

为实现课题研究任务,我校组建了由校长、班主任、物理骨干教师和美术教师、校外专家等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校长任课题组组长和学校课程委员会主任,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领导保障和经济保障,并直接参与物理学科教学研究任务实践。课题研究小组成员职责明确,制订了比较全面的课题小组活动计划和工作纪律,确保课题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工作,按要求完成各阶段的任务和要求。针对课题研究对象,我们经过多次论证,选择了高中文科美术专业的三个实验班和两门课程,其中甲班与乙班学生入校时中招平均成绩相差30分,甲班的班主任由美术教师担任,丙班与甲、乙两个班分别在不同年级,其班主任由物理教师担任。在这三个班级中我们又分别选择了两门课程:一个是美术专业课,一个是物理文化课。总之,课题研究定位在我校拳头专业――美术特色专业上,涉及两个年级、两个学科、两个学科的班主任、同一年级两个成绩层次的样本班,主要目的是研究出最佳的学校课程系统,比较科学地设置文化课与校本专业课的课时比例,探索出比较成功的校本课程备考计划,以求得最优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课题计划的实施

课题研究目标和对象确立之后,课题小组制订了三年详尽的跟踪观察和研究计划。课题研究各阶段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与行动。

1.课题建队伍阶段(2010年5月―2010年9月)。具体工作如下: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根据研究方案,制订课题实施方案。

(2)组织研究人员进行理论学习。

(3)根据教师任课年段分工研读年段教材。

(4)制定问卷调查表,对部分师生进行调查,并分析、研究对策。

(5)建立资源库。

2.研究计划实施阶段(2010年9月―2011年2月)。主要抓计划落实、管理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时间落实。具体工作如下:

(1)组织人员进行理论学习。

(2)对记录数据进行梳理,集体备课,预设策略,教学实践,验证策略。

(3)不少于4次的外地学习交流。

(4)邀请专家对实施方案及策略进行论证,做好修正实践工作。

(5)撰写阶段性小结,研究人员撰写反思、案例、小报告等充实资源库。

3.修正课程阶段(2011年3月―2012年1月)。具体工作如下:

(1)按计划进一步实施。

(2)观察与反思撰写,每人不少于5篇,对比案例不少于4份,论文不少于两篇。

(3)再次邀请专家对形成的课程策略进行论证,形成第二阶段成果。

(4)充实资源库。

4.总结阶段(2012年2月―2013年12月)。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完善资源库。

(2)归纳总结有效的课程策略。

(3)专题讲座。收集成绩、论文,汇编研究材料。

(4)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小组重点做如下要求:

一要求三个实验班的班主任把班级内每个学生的中招成绩作为首要研究资料和数据备案,要求他们每学期定时提交本班学生的详细学情,以及每学期家长会、学生座谈会的详尽记录。

二要求教务科在课题小组的帮助下,定时备案三个实验班的课程表,认真记录文化课、校本专业课的课时数。认真记录每学期聘任教师的姓名及教师的反应和授课情况。记录分析学生各类比赛、测试、考试成绩,认真记录每次考试班级在年级的排名,学科在年级的排名情况和相关数据。

三要求物理教师集体备课撰写高一高二每个学期学业水平测试的课程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教学纲要。要求以课本为主,降低教学难度,实施分层次教学,对考试成绩不同小组进行对比。

四要求三个班级的美术教师集体备课,撰写出《美术专业的课程纲要》。内容包括:三年美术备考的教学计划和色彩、素描、速写三门专业课教学阶段安排和考核的细节性要求。

五要求课题小组成员每月召开一次详细跟踪对比每个班课程计划执行情况的例会,认真记录各班研究过程中学生、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反映的问题,认真记录课题组例会成员、班主任、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反映情况。认真梳理问题,以便调整或修改实施计划。

最后选派骨干教师到高校进修,回学校及时分享新鲜的知识与见闻;组织课题组成员到外地专业学校参观学习,进行专业经验交流,回学校及时与课题组成员对接课题存在的问题,制订出调整方案;请重点美院专家或高考备考专家到校讲学,不断拓宽课题小组成员和教师的眼界。

四、课题研究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课题研究中遇到了如下问题:

1.教师层面:因为是连续多年的跟踪,教师参与热情和认真程度不断变化。参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中途有更换,数据记录有时不完整。

2.操作层面:课题小组成员还没有掌握课题研究的正确方法,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处于粗浅阶段,不规范,对课题研究中发现的有些问题还没有能力完全解决。课题小组制订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人际阻力,有时一个很小的调整都要进行多次沟通,都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增加了课题小组工作的难度。

针对上述情况,课题小组积极寻求学校的支持,保证课题研究人员不调整,如确实需更换,及时对接任务,尽可能降低对课题研究的影响。我们积极向教育局教研部门请教,咨询课题研究专家,上网收集课题研究知识,学习成功经验和做法,使我们的研究更规范细致。针对遇到的困难,课题小组要求成员在例会上畅所欲言,互相鼓励,发挥正能量,并达成共识:做课题也是学做人,做课题也是增交际,做课题更使人长见识。

五、课题的成效与成绩

经过近三年的研究探索,课题小组在课题研究上完成了如下任务。

1.课题研究确保我校普通高中文化课物理、英语、数学等学科标准课时不减少,开足、开齐普通高中各门课程,使我校积极贯彻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消除非高考学科教师的顾虑。高一高二年级正常进行文化课教学直至高二河南省学业水平测试,全面落实物理等非高考文化课的普教教学任务。充分利用我校封闭管理的优势,高一下学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晚自习时间开设校本专业课程,高二物理等文化课学业水平测试之后,调整加强校本课程。

2.课题研究使我校建立了较为满意和完整的统揽普高文化课与专业校本课程的学校教学课程体系。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正常开设物理、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程,教学内容以初、高中知识衔接为主。高一下学期加开素描基础课,每周六节标准课时。高二年级上学期开素描提高课和速写课,保证六节标准课时。高二下学期至高三十月底开设色彩课程,每周八节标准课时。物理等文化课开课至学业水平测试,高三学年十一月前继续实行每周八节标准课时。十一月后开始美术小集训,每天下午半天全部开设美术专业课。十二月中旬开始全天的美术大集训直至美术高考。美术高考过后,全天上文化课至六月份高考前夕。

3.营造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学校加大了对教育教学的投入力度,为每位教师配发了笔记本电脑,每个班级配备了现代化的电子白板等电子教学设备,班级授课实现了“班班通”。在选用更为实用的外地校本教材的基础上,自编了我校初高中文化课衔接教材和艺术专业校本教材。

4.课题研究改变了我校学科考核机制。物理等文化课和艺术专业课的考核不再按学期进行,实行更为妥帖的打断结点式考试,使课程与考试结合得更妥帖。高三文化课备考模式,实行专业课三次模考模式。

5.课题研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文化课骨干教师和专业骨干教师。每学期都组织相关班主任和教师接受培训学习,组织教师外出写生,到中央美院、中国美院、清华美院等学习进修,请中央美院教师培训部的教师到学校讲学。我们外派骨干教师到郑铁六中、襄樊24中、杭州国美高考培训画室、中央美院高考培训画室参观学习。针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限、不能适应学生冲刺重点美院的需要的现状,我们积极主动地探索多元办学模式,吸引社会高水平专业美术人才到校执教,专家的言传身教使学校办学取得了长足发展。我校承办了两届许昌市中小学生“成长杯”书法绘画摄影大赛暨艺术专业教师研讨会,我校作为艺术特色学校先进典型,向全市中小学校艺术教育进行了汇报展示,荣幸地被推选为许昌市教育书法家协会、美术协会的办公地点。

学校美术活动策划案篇4

abstract:Basedonliteraturereviewandquantitativeresearch,thispaperanalyzesthepolicydilemmaof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physicaleducationintheUnitedStates,namely,thelackofunificationandbindingforschoolphysicaleducationpoliciesunderthefederalism,themarginalizedstatusofschoolphysicaleducationineducationpolicies,theweaksupervisionsystemsofschoolphysicaleducationpolicyimplementation,thelackofenoughresourceguaranteeforthepracticesofschoolphysicaleducationpolicies,andthelackofpracticebasesforassistantpoliciesofschoolphysicaleducationdevelopment.

Keywords:schoolphysicaleducation;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theUnitedStates;policydilemma;schoolphysicaleducationpolicy

收稿日期:20150625

基金项目: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Yetp1710);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CGa15208);北京市专项经费项目(pXm2015_014206_000069)。

第一作者简介:燕凌(1981―),女,河南汤阴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学、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作者单位:首都体育学院心理学与教育学教研室,北京100191

Departmentofpsychologyandeducation,CapitalUniversityofphysicaleducationandSports,Beijing100191,China.

20世纪中叶起,美国不断加强和完善学校体育发展政策。时至今日,作为体育强国,美国学校体育面临着种种问题与挑战。日益严重的青少年肥胖问题、体育教育中的民主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表象层层剥落,不断地揭示着美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政策中存在的顽疾。本文以政策困境为切入点,分析美国中小学学校体育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分析将为我国目前学校体育政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和借鉴。

1联邦体制下的学校体育政策缺乏统一性和约束力

由于特殊的政治经济制度,美国学校体育在国家层面无统一的硬性规定。现有的国家体育健康标准仅作为各个州实施体育教育的参考,各个州关于学校体育的政策则有所不同。虽然几乎所有的州都有关于各个阶段体育教育的相关法律,但大部分立法并不具有强制性。表1中描述了2006年以来美国各个州关于学校体育发展的政策概况,截至2012年,98%的州都具备学校体育相关政策。一半以上的州对小学、初中的学校体育课程有明确规定,只有49%的州在政策上对高中阶段体育课程有要求。2/3以上的州鼓励学校通过体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体育能力(知识、技能和实践)评估。关于每周体育课程总时间的规定,很少有州达到国家建议标准(小学每周150min,中学每周225min),小学阶段有10%的州达到标准,初中、高中阶段仅有2%的州达到了标准。只有6%的州规定小学和初中所有学生每天必须参加体育课,4%的州对高中提出这一要求。目前,所有州均未要求学校体育课中50%以上时间开展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仅有不到1/3的州虽然对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有明确规定,但是时间比例不足50%。在师资方面,约有1/4的州对师资要求提出明确要求,1/10的州对师生比提出明确规定。仅有2%的州对小学体育设施提出明确要求,4%的州对初中、高中体育设施有规定。很少有州要求学生参加年度健康评估(小学4%,初中、高中2%)[1]。

从近5年的发展趋势来看,美国学校体育教育政策有加强的趋势,但基于美国的特殊体制,其学校体育政策呈现出2大特点:一是缺乏统一性,因为美国国家体育健康标准仅作为各个州制定政策的指导,所以,各个州的差异较大,甚至有2%的州对体育教学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很多州又将部分权力下放至学区和学校,因此一个州内的学校体育政策也缺乏统一的标准。二是约束力不足,从学校体育课程的时间和强度来看,绝大部分的州都没有达到国家的建议标准。这样的政策设计背景虽然赋予各个州极大的自主性,但却使得学校体育的实践缺乏政策上的约束。

2学校体育在教育政策中处于边缘化境地

教育在每一个特定时期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决定了其教育政策的重点所在,虽然这些教育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卓有成效,但长远效应则可能令人担忧。美国的“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以及“免上体育课政策”即面临如此局面。

2.1“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noChildLeftBehindact,nCLB)

2002年,随着人们对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呼声越来越强,美国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noChildLeftBehindact,nCLB),nCLB是对1965年“中小学教育行动”(elementaryandSecondaryeducationact,eSea)的加强。根据eSea,联邦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对K12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学生提供帮助,nCLB进一步强化联邦政府的作用,通过联邦政府政策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该法案的重点是提高学生阅读和数学科目上的成绩,加强对基础学科的考核。联邦政府将根据学校在阅读和数学科目上的成绩拨款。这一法案需要所有的公立学校利用联邦经费组织全体学生每年参加全州范围内的标准化考试,接受eSea资助的学校每年测试成绩必须取得一定程度的进步(例如每年五年级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必须高于前一个五年级的成绩),如果没有达到目标,学校将面临经费削减的惩罚;如果连续2年没有达到目标,学校需要改进;如果连续5年没有达到目标,学校就需要重建。在这种局面下,学校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阅读、数学方面等“核心”科目中,而体育、音乐、艺术等所谓的“非核心”科目则因此让步于核心科目。美国教育政策中心(Centeroneducationpolicy)2007年针对“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的影响对349个学区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发现法案实施以后,62%的小学和20%的中学增加了阅读/语言艺术和数学的教学时间,城市学校更为突出,76%的城市学区增加了核心课程教学时间,农村为54%。44%的学区管理者报告说这些“增加”是以体育、课间活动、艺术、音乐及其他学科教学时间的减少为代价。表2显示的是法案实施后小学阶段学科教学时间的变化,其中可见体育课程时间减少9%(每周40min),课间活动时间减少20%(每周50min)。表3显示的是所调查的学区在法案实施前后各科教学时间的数据,从学区整体情况看,体育课程每周时间减少比例为35%,课间活动时间减少比例为28%。

表2nCLB后小学阶段各科教学时间的变化(2007)

在nCLB的影响下,体育课程时间及课间活动时间的大幅度缩减不仅使体育教学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同时也减少了学生充分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时间。

2.2免上体育课(exemptionsfromphysicaleducation)的政策

2012年美国国家体育概况报告(2012ShapeofthenationReportStatusofphysicaleducationintheUSa)中显示有33个州允许学生以下列活动代替体育课――初级预备役军官训练团(JuniorReserveofficertrainingCorps,JRotC)(18个州)、校际运动会(18个州)、军乐队(13个州)、拉拉队(11个州)、社区运动(4个州);有28个州授予学校或学区基于如下原因允许学生免上体育课的权力――健康、残疾、宗教、提前毕业等,有6个州由学校或学区决定免上体育课的原因[2]。从美国学校教育的现实情况看,以上政策具有较强的实践逻辑,体现了教育政策的灵活性;但是从学校教育的系统特性和组织特性来说,可以肯定的事实是上述政策中所列举的活动并不能系统地向学生传输体育锻炼知识和技巧,不能很好地达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目的[3]。虽然目前尚无关于上述政策对学生体质影响的数据研究,但是很多研究者、教育者对这些政策提出了质疑。

3学校体育政策实施的监督机制薄弱

执行报告是监督政策执行的方式之一。美国学校体育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缺乏强制性的执行汇报制度,表4中显示了2012年美国各州关于体育教育/体育活动政策实施情况汇报的要求,绝大部分州(小学82%,初中和高中86%)不要求学校和学区向董事会、家长、州政府汇报学校体育政策的执行情况。少数要求学区汇报体育教育/体育活动政策实施情况的州(小学12%,初中和高中6%)仅要求汇报学校体育课程总时间、学生参与程度、学校体育活动。例如南卡罗来纳州规定:每年6月15日,学区需向州教育厅汇报学校每周体育课程时间及学校提供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目前,尽管大部分的州要求将体育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中,但是很少有学校能够遵守政策所建议的时间安排,即使学校在课程表上安排了体育课,但是缺乏学生参与情况的数据,也没有体育课因故取消的情况报告,无法反映学校体育的开展情况。很多学校在报告中写到已完成相应的要求,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有调查显示2013年高中里每周都参加体育课的学生比例48%,每天都参加体育课的学生比例为29.4%[4],这一数据意味着一半以上的高中学生达不到每周都参加体育课的标准。这种学校体育执行情况的局面一方面由于政府政策执行力度不强,更重要的源于监督体制的薄弱。

学生健康评估也是反映学校体育政策执行效果的工具之一。美国除了爱荷华州,其他所有的州都有自己的学校体育执行标准,但是在标准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问责,很多学生无法达到指定标准。2008年的一项调查对180名45年级儿童的运动技能进行测试,发现大部分的学生达不到标准,这一测试结果反映了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时间不足的现状。此外,学生健康评估的工具也十分关键,naSpe在2010年提出合格的学生健康测试的标准,见表5。有调查显示,一般教师对学生体育学习评估主要基于以下标准:参与程度96%,努力88%,进步68%,出席58%,观察的技能25%,家庭作业11%[2]。以表5的内容为依据来说上述6项标准并不能反映学校体育教育在知识、技能、行为方面的目标。

所以,从政策制定角度来看,美国学校体育政策缺乏完善的执行监督机制,问责环节薄弱,使得政策执行力度不够,执行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表5实施健康测试的学校合格与否的标准[2]

合格的体质健康测试不合格的体质健康测试

小学,教学重点是运动技能,课程中要解释健康相关内容,课程侧重健康教育教学中很少诠释体质健康,学生不能理解体质健康的好处,不知道如何制定健康计划

健康测试是将个体的目标作为健康教育的一部分。中学阶段,学生利用体质测试数据设计和实施个人的健康计划体质健康测试的实施缺乏有意义的理解、诠释和应用

体育教育者利用体质健康测试帮助学生理解、享受、提高、保持他们的健康(学生在学校期间不断调整修改自己的健康目标)体育教育工作者利用体质健康测试的结果进行分班

学生在身体上做好了参与体质健康测试的准备学生没有为体质健康测试做好充足的准备

4学校体育实践的开展缺乏充足的资源保障

当前美国学校体育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亦受到许多现实问题的约束,这些问题涉及范围包括3个层面,分别来自于学校、教师和学生。有学者曾经对中小学学校体育的阻碍因素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6。这些因素主要涉及学校经费、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师资、学生心理4个方面。

表6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的阻碍因素

因素小学中学

学校层面设施不足;时间不足;课程较多;经费不足;器材不足;员工支持不足;行政支持不足;专业性不够;体育地位低;班级规模大;预算限制;基础设施匮乏;学校对体育的认识不足;师资不足;缺乏体育课程评估设施匮乏;时间不足;课程设计限制;资金不足;关于体育价值的认识不足;学校的社会经济角色认识不足;课程表安排困难

教师层面缺乏专业知识和训练;难以实施安全系统的体育教学;教学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教学计划性匮乏;体育的价值不被认同;教授体育的信心不足;对体育的热情不足;学校体育教学的经验不足;关于体育的态度欠缺;资质不够同时低估了体育活动的价值;学校的精英主义思想

学生层面学生缺乏参与热情;不喜欢体育活动;缺乏参与体育的内外部动机;心理障碍学生缺乏参与热情;久坐的不良习惯;体质弱导致的活动能力差;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的参与动机;同伴支持;同伴压力;心理障碍;懒惰

资料来源:morganp,Bourke.nonspecialistteachers’confidencetoteachpe:thenatureandinfluenceofpersonalschoolexperiencesinpe.physicaleducationandSportpedagogy,2008,13(1):129.

经费因素是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根据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Governmentaccountabilityoffice)2012年公布的报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和运动项目》(educationSchoolBasedphysicaleducationandSportsprograms),经费不足、设施匮乏是影响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5];因为经费的削减,学校没有充足的经费聘用教师、维持班级规模及购买体育器材。有的学校不得不辞退体育教师,或是聘请兼职教师;有的学校只能缩减体育课时间,一些小学2~3周的体育课总时间才30min;因此,很多学校都达不到州政府的标准;有的学校选择扩大班级规模。由于经费有限,严重影响了体育器材的质量和使用,因此,很多学校因为器材的限制只能取消某些项目的教学;很多学校由于场地限制,只能选择很多班同时上课,或是在非体育场所开展室内体育课,200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54.9%的小学、37.8%的初中、25.3%的高中只能选择在学校餐厅、礼堂、多功能教室开展室内体育课。

经费不足的问题导致了师资方面的困境,主要反映在师生比的问题上。例如,加州要求核心课程的师生比是1∶20,如果一所小学的班级规模是25人,就需要聘请更多的教师以达到州教育政策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基于预算的限制,学校只有牺牲非核心课程的教师名额来达到要求。这样的现状也充分说明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以及教育决策者对体育价值的态度。

经费和师资因素的限制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体育教师对自身职业定位的认识、体育教师职业进修学习的机会、体育教师对体育工作的热情及对学生和教学的研究、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的体育锻炼的机会等。毋庸置疑,资源保障的缺乏使得学校体育政策的推行受到阻碍。

5针对学校体育发展的辅助政策缺乏实践基础

为了促进学生体质水平的提高,同时配合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美国亦实行了诸多辅助学校体育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反映了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及学生的切身实际,但却面临着诸多现实难题。

5.1“积极交通”(activetransport)政策

“积极交通”意指以经济环保的休闲方式进行体育锻炼,以步行和骑车为主。2000年以后,很多州、学区和学校开始推行“积极交通”政策。为了配合“积极交通”的开展,亦实施了很多举措。首先是缩短学校与居民区的距离,方便学生以步行等方式去学校。其次是从国家层面改变已有交通路段的设计,通过立法实施学校安全路线计划(SafeRoutestoSchool),以此鼓励学生步行或骑车上学。2005年,有6个州实施学校安全路线计划,加州、科罗拉多州、南卡罗莱州要求学生住址距离学校2.4km以上才可以乘坐校车。截止2012年,已有11个州立法通过步行/骑车计划。目前,美国开始模仿欧洲和澳大利亚实施“走路上学”(walkingschool),该计划一般由家长志愿者带领孩子步行往返学校。

但是“积极活动”项目的推行面临着很多现实难题,包括环境因素(天气等)、基础交通设施(限速设计等)、交通隐患(校园附近交通事故)、人身安全(学校附近的犯罪事件)、家长意识(家长是否认识到步行或骑车的积极意义)等。

5.2“课后计划”(afterschoolprogram)政策

“课后计划”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另一项举措,该举措针对在校学生,以学校或社区为基础组织体育活动,每天放学后一段时间内(一般是下午3点至6点)举行体育、休闲、艺术和音乐等活动,也进行一些学业辅导和领导力培养。近20年,“课后计划”在美国发展迅速,1988年22%的小学和初中提供“课后计划”,2001年已有2/3的学校提供该计划。随着家长工作的繁忙,越来越多的人支持“课后计划”。联邦政府也大力支持“课后计划”,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社区。克林顿执政时期投资设立的“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计划”(21stCenturyCommunityLearningCenters)即具有“课后计划”的性质,惠及诸多公立学校和社区。

虽然人们支持“课后计划”的意愿非常强烈,但是这一相关政策实施也面临很多挑战。首先是通过“课后计划”提供更多体育锻炼机会缺乏相关政策实施标准和要求作为参考,目前只有70%的州设立了相关标准,但是州与州之间标准差别很大。例如,北卡罗莱州要求“课后计划”中至少20%的时间用于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而加州则要求所有儿童必须参加至少30min的中等强度体育活动。

其次是学校的基础设施问题。“课后计划”需要学校具备体育场、图书馆、计算机房等场所,并且方便向学生开放,但是实际上很多学校设施并非总是对外开放,同时很多学校缺乏足够的管理人员、经费配置,还要面临设备损坏、保险责任等问题。例如,教师要利用教室辅导学生备课、运动队利用操场进行训练,那么“课后计划”的活动空间就十分有限,很多活动难以开展。

再次是经费问题,“课后计划”意味着学校要付出额外的维护、维修成本,家长也要支付相应的费用,包括学生回家时乘坐校车的交通成本等,这些成本使得本来紧缺的经费更是一筹莫展。

学校美术活动策划案篇5

1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属性

艺术管理专业准确的学科属性定位是设立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的艺术管理,只有给予它准确的学科属性定位,才能明确艺术管理学科的地位、特性和研究方向,才能够形成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认识:

第一,从学科名称来看,艺术管理赖以形成的两个基础性学科是艺术学和管理学。而它赖以形成的两个学科都是交叉性学科,艺术学是哲学、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管理学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有密切关系,同时管理又是由这两门学科交叉形成的,可见艺术管理是一个典型的交叉性学科。艺术管理既是管理学的分支学科,也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艺术管理既是社会科学,也是人文科学。其交叉性是艺术管理与其他管理学科最明显的区别之处。

第二,从学科研究内容来看,艺术管理研究的范围不在行政领域、不在金融领域、也不在司法领域,而在艺术领域内。然而,艺术管理不研究艺术创作过程,也不研究艺术中的审美规律,它侧重研究艺术中具体的艺术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动态过程,既有对非赢利性艺术团体开展的艺术展演的研究,也有对赢利性艺术机构艺术活动运营模式的研究。由此可见,艺术管理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学科。

综上所述,艺术管理是一门应中国艺术市场发展需要,在多学科交叉基础上形成的较强应用性的新兴学科,艺术学和管理学是其学科基础。

2艺术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艺术管理是一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交叉性、应用型的新兴学科,特殊的学科定位决定了艺术管理人才不能只是某一领域的专才,而应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艺术管理专业人才,首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由于艺术管理属于交叉性学科,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管理学理论,还要学习经济学、统计学、法学和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知识;其次,由于艺术管理与其他管理学科在管理对象上的区别,艺术管理人才更应具有独特的艺术鉴赏能力;再次,艺术管理是以管理学为依托的应用型学科。它需要将管理理论、经验服务于实践,于是艺术管理人才更应具有全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人们一般认为:“艺术管理者应有艺术创意者、创作者、策划者等职能,既应具有宽广的视野,又应具有细腻的、微观的创造能力;既应富有研究素质,又具有批评内涵;既应有理论修养,也应拥有管理运作的较高水平”。[1]

2.1扎实的理论素质

任何专业的人才都需要具有完善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理论素养是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从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来看,艺术管理人才的理论素养,既应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也应体现专业性和广博性的特点。首先,从继承性和广博性的特点来看,每一个学科的形成都不可能割断同过去的联系,相关的学科理论是过去、未来和现代的相互交织,每一个学科的当展都必须以前人的理论作为自己的基础,艺术管理人才需要从中国古代典籍和西方经典中汲取理论资源。同时,艺术管理又是在当代市场经济背景下出现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具有时代性,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也应具有创新性,艺术管理人才应关注本学科的前沿动态,保持自己的学术敏锐度;其次,从专业性和广博性的特点来看,艺术管理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是管理学相关理论,艺术管理人才的理论素养需以管理学为核心。同时,艺术管理学又是一门交叉性的综合学科,在掌握管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艺术管理人才更应广泛地掌握其他相邻学科的基础理论,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可以让艺术管理人才懂得艺术经济与市场的基本规律和运营方式;艺术学的基础理论,培养艺术管理人才的人文历史素养;法学的相关理论,使艺术管理人才能够充分理解和把握国家的相关文艺政策,遵守文化艺术的法律法规等,使艺术管理人才形成完备的理论知识体系。

2.2独特的艺术鉴赏素质

艺术管理人才从事的策划、组织、经营等管理活动主要集中在艺术领域,艺术管理人才应具有独特的艺术鉴赏素质。艺术管理人才既需要掌握艺术发展史,也需要能欣赏具体的艺术作品;艺术管理人才既需要能欣赏传统的经典艺术,也需要能尊重新晋艺术家的创意;艺术管理人才既需要能发掘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也需要能予以其准确的市场定位。同时,艺术管理人才还需要能在掌握不同地区人们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推广相应的艺术作品。

2.3全面的实践能力

从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来看,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战略性新兴艺术学科,具有跨学科性质,以艺术学为根基,以管理学为指导,在现有的经济与政策环境下,对艺术品与艺术机构进行操控,达到体现艺术内涵及功能价值与满足人们文化艺术需求有机融合的目标。[2]在学科定位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懂艺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由于基础理论知识和艺术鉴赏素养最终都体现在艺术项目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所以艺术管理人才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包括对艺术项目的策划能力、项目组织和实施的能力、艺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际沟通能力,甚至还应具备初步的艺术创作能力。

3艺术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清晰准确的学科属性定位,指明了艺术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因而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因围绕构建人才的全面素质展开,在夯实专业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围绕管理对象的特殊性,提升人才的艺术鉴赏力,培养出实践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围绕这一目标,具体的人才培养措施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3.1夯实基础理论知识

艺术管理人才的理论素养是其综合素养形成的基础,艺术管理专业应把基础理论教学放在首要地位,以管理学作为主干课程。同时,开设经济学、法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课程,尤其在本科低年级阶段更应多开设理论课程,夯实学生理论基础,为高年级时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另外,专任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案例讲授本学科理论知识,有助于人才形成系统的、逻辑性强的理论体系。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初,由于未对艺术管理专业形成完备认识,面对开设的多门不同学科的课程,会陷入专业定位不明的误区。这一方面,需要各院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对艺术管理专业的特色准确介绍;另一方面,更需要在课程设置中体现主次关系,以管理学课程为主干,在不同学年开设不同的管理类课程,如云南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在大一学年上学期开设的《管理学基础》,之后的各学期中再分别开设《行政管理学》《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学》等管理类课程。在管理类主干课程基础上,再适当地进行其他相关学科基础理论课程的安排,如《文化产业概论》《民族文化学》《艺术法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

3.2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艺术管理人才需要具有独特的鉴赏力,鉴赏力的提升涉及多个方面,尤其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美育在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美育属于美学研究领域,指通过培养和提高人才的感知力、想象力和理解力,使人才形成全面的审美心理结构。在学校内开设美育课程不但有助于提高鉴赏个体的艺术修养,而且能提高全校的艺术鉴赏水平。

(2)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历史、文化知识。只是看几部电影、欣赏几次画展、观赏几部话剧,是不可能从根源上提升人才鉴赏力的,如达?芬奇的绘画同他渊博的科学知识有密切关系;美国舞蹈家邓肯的舞蹈深受西方古典文化熏陶;台湾现代舞团“云门舞集”的舞蹈“水月”、“行草”和“竹梦”等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宁静、优美传递出来,对这些艺术的欣赏都需要有渊博、深厚的文化修养。因此,广泛的历史文化知识对艺术鉴赏力的提升有重要影响。由此可见,在艺术管理专业中开设中西文化导读、艺术鉴赏类课程的必要性。当然,文化知识的积淀也不是只靠死记硬背一堆艺术理论就可以获得的,真正文化修养的培养,应是学校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重要名家、名作的艺术价值和独特意境都有一个全面和清晰的了解,不能只局限于本国的作品,如云南艺术学院地处西南,拥有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我院在设置课程时更注重民族文化艺术类课程的开设,并且组织学生前往西双版纳等地,进行民族艺术的实地调研。

(3)艺术鉴赏力的提高,离不开对艺术基本知识和规律的掌握。艺术修养既包括对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初步了解,也包括对各个艺术门类和体裁的美学特征的熟悉,所以《艺术概论》和《艺术美学》类课程一般都是艺术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4)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也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艺术作品的实践。艺术鉴赏的实践经验很重要,如多听音乐可以培养乐感;多欣赏绘画可训练视觉美感;多阅读文学作品便逐渐具有了鉴别能力。然而,艺术院校在提供艺术鉴赏机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每个学期校园内都有丰富的艺术展演活动,如云南艺术学院有的展演活动已经初步具有品牌效应,艺术管理人才在大量、经常地欣赏作品过程中,可直接提高鉴赏能力。

(5)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更离不开生活阅历的。生活经验越丰富的个人,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感受越深刻,艺术管理人才的生活阅历,更需要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积累。

3.3多渠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基础理论素养的培养、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最终都要在艺术项目管理实践中体现。因此,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应在教学活动中把实践环节放在核心地位,将校内实践活动和校外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从校内实践活动来看,可将教学活动和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多层面、多方式地开展实践活动。在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可以在课堂内适当加入实践环节,如专任教师可结合课堂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专任教师可以以团队形式设置课前的十分钟发言,发言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直接相关;这既可以锻炼艺术管理人才的团队组织能力,也可以提高人才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自我表达是人际沟通的前提。同时,专任教师也可以开展课堂辩论赛、课堂法庭辩论、课堂艺术品竞拍等活动,这些实践教学可交由艺术管理人才全程策划、组织,并安排相关学生参与,既增加了教学活动的生动性,也锻炼了人才的策划能力和组织能力。另一方面,教学活动中更多的实践活动,需要在课堂外开展。为了加强艺术管理人才的实践能力,国内相关院校都进行了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如“山东艺术文化学院于2010年建成‘艺术创意与策划实验平台’,侧重对文化创意、文化营销、文化会展、艺术市场、文化经纪等方面模拟训练以及实践锻炼……新疆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系于2011年9月建成艺术项目策划与营销实验室;广西艺术学院的广播站、策划创意协会、戏剧社及人文学院‘梦飞扬’创意工作室等成为文化艺术管理系学生的校内实习基地。”[3]同时,云南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一间,更在院内新设三个实训工作室――“ing”演出演艺工作室、“ace”展览策划工作室和心理研究工作室,这三个工作室由相关专任教师负责,学生自愿报名加入,现已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多个艺术展演项目的工作,尤其是在“ing”演出演艺工作室的负责教师杨洋自编、自导、自演的庭院话剧《问心》中,从主要演员到工作人员,都由“ing”工作室的学生全程参与完成。另外,“ace”工作室的学生也负责完成了院内多个画展的策展、布展工作,这些实践活动在具体活动中提升了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也在活动中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为艺术管理人才未来走向市场奠定基础。云南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除设置了实践工作室外,还在每个学期安排了教学实践周活动。教学实践周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为准备和操作阶段。艺术管理人才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创意策划案,然后根据策划案在校园内开展活动,如“创意市集”等;第二阶段,为展示阶段。艺术文化学院将对各团队的策划案进行评比,艺术管理人才将自己实践过程和成果以生动形式展示出来,最终获胜团队,将有机会代表艺术文化学院参加每年全国性的创意大赛。教学实践周的创意大赛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一次全面展现与考察,从中发现的问题也有助于对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修改。

校园内的实践活动,只靠教学活动开展是不够的,更应在学生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因此,艺术管理专业人才以所学知识为管理,实现对自我管理便是最基本的运用,如宿舍文化建设、班级活动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等,均可以在相关教师指导下,由人才自主策划、组织、实施。同时,日常生活和课余活动是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提高艺术管理人才的重要阵地。

学校美术活动策划案篇6

校园环境;环保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5)03―0074―01

初中美术教学在学生学习美术这门课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阶段的美术教学是引领学生进入美术自由王国的关键时期。因此,这一阶段的美术教学应着眼于美术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要注重其在学生生活学习中的综合实践运用。

一、将美术教学延伸到手抄报活动中

手抄报是初中教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学生才艺的重要平台,它对学生学习语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语文教师深化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而想让学生创作出一份高质量的手抄报,学生就必须要成功地使用美术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一定程度上,美术教学的成果决定着手抄报的品质。因此,初中美术教学应该延伸到学生手抄报活动中,成为学生办好手抄报的引领者。

美术教学延伸到手抄报活动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图文并茂,以文为本;图做绿叶,为文服务。当然,手抄报活动中,美术教学不宜成为主角,否则有悖于手抄报活动的最基本宗旨。同时,美术教学也不宜袖手旁观,否则是缺乏团队精神的体现。在整个手抄报活动中,美术教学要积极参与,全程配合,甘做配角,画龙点睛。

二、将美术教学延伸到黑板报活动中

黑板报是初中教育教学中营造教室文化氛围、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舞台,其对学生了解时政、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是形成良好学风、班风、校风的有效手段。黑板报的创办一般由班主任一手操办,而在班主任组织创办黑板报活动中,也会时时请教美术教师为创办黑板报出谋划策。因此,美术教师可和班主任多交流,多沟通,力争做到让黑板报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在创办黑板报活动中,为了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进来,创办出不断翻新、不断提升的作品,可以大致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全员策划,筛选出最佳方案。不能让一个学生受冷落,不能让一个学生做局外人。在创办黑板报活动中,美术教师应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热情,让学生分为若干组,设计出自己的方案,然后通过公议、评比、投票等方式选出最佳方案,作为该次创办黑板报的蓝图。第二阶段,精心创作,绘制出最美作品。在学生绘制作品过程中,美术教师要全程指导,对一些不足及时提出并予以纠正,促使学生精益求精。第三阶段,评价总结,找出经验和不足。在这一阶段,教师应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要看到成功之处,以鼓励学生,也要看到不足之处,以提升学生。

三、将美术教学延伸到爱护校园环境活动中

“创建绿色校园,爱护校园环境”已是每一个学生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为。每一个学生都在自觉地为“创建绿色校园,爱护校园环境”贡献自己的才智。各种“创建绿色校园,爱护校园环境”的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面对如此契机,美术教学也应该延伸到“创建绿色校园,爱护校园环境”活动中,深化教育教学成果,巩固课堂教学技能,为美化校园添砖加瓦。美术教学可以为“创建绿色校园,爱护校园环境”活动开展以下内容:1.制作图文并茂、新颖活泼的《爱护校园环境倡议书》;2.绘制“爱护花草树木”的宣传画和宣传标语;3.定期更换文化墙内容,设置“创建绿色校园,爱护校园环境”专栏;4.定期举办“创建绿色校园,爱护校园环境”的书画比赛;5.总结各项活动的成果,制订新的活动方案。

四、让美术教学延伸到环境保护教育活动中

学校美术活动策划案篇7

【关键词】校园策划问题优化对策

在现代社会,“策划”一词无处不在,无处不用。策划是一种智力活动,也是一门科学和艺术。优秀的策划不仅可以有效整合资源,实现资源优化,还可以激发创造力,提升人们的创新能力。作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的高校,近些年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而校园策划就成为锻炼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就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的校园策划是学生智慧融合的完美体现,小到一个简单的校园活动策划,大到构建校园文化的一系列策划,无不展示着学生的能力和魅力。然而,校园中的各类策划活动依然存在着缺乏系统性、创新性、连续性、时效性等一系列问题。剖析这些问题,可以有助于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校园策划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一、校园策划概述

(一)校园策划的概念

策划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一方面是针对未来的构想、谋划、制定计划、决策和实施方案,另一方面是运用各种工具及手段改变现状、达到预期目标的实施过程。校园策划就是一种针对校园内各个策划使用者需求的差异性而展开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它立足于校园内不同类别策划活动的独特性,进而开展的对未来的构想、谋划、制定计划、决策和实施方案,同时辅助运用各种工具及手段改变现状、解决现实问题、实现特定目标、提出新颖的对策、制定具体可行的行动方案,达到预期目标的实施过程。

(二)校园策划的基本类型

根据大学生校园策划服务的对象不同,可以将校园策划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即校园商务策划、学习娱乐活动策划、校园建设策划、校园活动策划。校园商务,泛指一切为校园内发生和进行的经营行为或经营活动所提供的策划。如:校园营销策划、创业策划。学习娱乐活动策划:主要指与在校大学生有关的学习发展方面的策划,以及与在校大学生日常娱乐活动有关的策划。如游玩活动策划。校园建设策划,主要包括一系列与校园内制度、文化、组织等的建设有关的策划活动。如校园文化节策划。集体活动策划,这里指大学校园内与大学生个人生活或集体活动有关的各种策划活动。如班级晚会策划、节日晚会策划。

(三)校园策划的意义

良好的校园策划的开展将有效地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趣味性,更多的激发在校大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达到丰富校园文化,创造和谐进取、积极向上、井然有序的校园氛围及服务广大在校学生的目的。对于实际参与校园策划的学生来说,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经营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并通过他们的努力结合专业特长,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二、当前大学生校园策划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校园策划的质量深刻地影响着每一所高校以及置身其中的千千万万学子。校园策划涉及了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比如校园营销策划、校园建设策划、学习娱乐活动策划、集体活动策划、创业策划。校园策划的影响不仅涉及到在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涉及到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以下结合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优-planning》的实施,有针对性地分析以下当前大学校园策划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优―planning项目申报于2012年,是应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发起的,由毛毛虫团队策划实施。该项目申报成功后,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制订了创业计划书和各项运营规章制度,成立了工作室,并进行了相应的宣传,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项目主要是面向校内大学生的学习工作需求开展各种校园策划活动。主要包括:个人学习发展规划、节日晚会策划、生日派对策划、就业创业策划等,在实施策划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结合项目的实施以及对当前高校校园策划中普遍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问题如下:

(一)校园策划整体缺乏系统性

在校园策划发展的历程中,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各种策划活动零乱地充斥在大学校园之中,缺乏系统性。学校没有统一的管理,没有比较完善的制度,没有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校园策划活动的开展会涉及很多部门,审批过程繁琐,而且常常会出现扯皮现象。另外,各类校园策划活动往往相互独立,却没有形成各自的系统。突出表现为大家各自为战,开展的活动有些极其相同,但缺乏沟通和交流,甚至在同一时间或者同一地点开展相似的活动,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力大打折扣。同一类型的策划还未形成独立的、系统的策划模式,不同类型的策划之间的有效结合就更不用说了。比如节日晚会策划,虽然不同的晚会需要侧重点各不相同的策划,但其策划的要素相近或内容具有相似性,因此可以类比地进行使用,只要加以创新和改进,就可以创造出适合自身使用的策划。然而在大学校园中,节日晚会的策划往往缺乏系统性,再加上是非专业的策划人员,不同的策划人通常都要从零开始构思自己的策划,并没有可供借鉴的案例或资料。缺乏系统性就成为制约校园策划良性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二)校园策划的形式和内容缺乏创新性

校园策划运用的广泛性不言而喻,高校校园中各类策划的形式层出不穷。然而并非所有的校园策划都具有创新的特征,许多策划者在进行策划时都会多多少少地参考一些网上得来的舶来品,阻碍了创意的发挥。很多时候策划的任务是由别人委托来做的,这样就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校园内特定环境的影响,进行校园策划通常与策划者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因此也就出现了模仿和抄袭现象的盛行。在这种情形下创新思维的运用就无从谈起。没有创造性的策划活动,是没有实用价值的,所以怎样为策划使用者提供有效、可靠、创新的策划,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校园策划的内容缺乏连续性、时效性

校园策划的内容缺乏连续性是针对一些策划过程较长的策划而言。对于一个策划过程较为复杂的策划来讲,保持其内容前后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是至关重要的。现实中,有许多校园策划由于策划的过程过于漫长而导致了策划内容的脱节,缺乏连续性与时效性。以创业策划为例,在进行创业策划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进行策划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当策划完成时还要进一步地进行审核与修改。而对于大多数在校大学生来说,创业策划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许多人会在策划的过程中放弃,也有人坚持了下来,但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显然一个人单枪匹马来完成策划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难度颇大。

三、优化大学生校园策划的对策建议

鉴于校园策划的发展仍不完善,各个方面所暴露出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以下以《优―planning》项目为例,对优化大学生校园策划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优―planning》项目自开始实施以来,努力按照较为科学的方法开展工作,在实际开展校园策划活动中虽然还存在的诸多问题,但对解决当前校园策划存在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有可供借鉴之处。

(一)成立专门的策划机构来解决校园策划缺乏系统性的问题

校园策划发展至今,依然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怎样解决校园策划缺乏系统性的问题,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对优―planning项目的实施,项目组认为解决校园策划缺乏系统性的最佳方法是:成立专门的策划机构来统筹校园策划的发展,以培养专业的策划人员来保证策划成果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分类归纳的方法使各类策划分门别类,以集体探讨的方式总结各类策划的系统构思,在分类、探讨、总结的基础上归纳出各类策划的系统策划方法,构建起每一类策划活动系统的策划模式。如在该项目中成立了专门的策划机构――优―planning工作室,工作室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工作人员岗位明确,职责分明,工作做起来就井然有序。在此,还建议学校要成立专门管理学生校园策划的机构或者在相关机构中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帮助和引导学生科学开展活动,并通过专题讲座、实际指导等方式提升学生进行校园策划的能力。

(二)以集思广益的方法来提高校园策划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性

创新思维的发挥一方面在于个人的日常训练,另一方面在于集体的智慧。针对校园策划形式和内容缺乏创新性这一问题,项目组认为,创新思维的集体发挥更具优势。以优―planning工作室的策划活动为例,每一项策划活动都有超过五名策划人员的参与,每位成员都有其优势之处,大家的智慧凝聚在一起,集思广益,充分展现集体智慧的融合,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在进行一项创意时,要求所有成员都参与,让大家畅所欲言,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策划方案的选择,前期虽然需要的时间较长,但运用恰当效果明显。创新活动还可以充分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在充分大家潜能的过程中,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还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团队。

(三)以有效的执行力来保证校园策划的连续性、时效性

任何一种缺乏连续性和时效性的策划都是不合格的。策划内容的连续性体现着策划内容的严谨与可行性,而时效性则代表着某一策划是否能在特定的时期内被使用。保证策划内容的连续性、时效性,是提高策划质量的重要因素。项目组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有充分的准备工作作为前提,不打无准备之仗,这种准备既要有基础条件的硬件要求,更要有技术思维方法制度等软件要求,工作人员要有胜任工作的能力,具备不断发展的学习力等等。其次要有集体的参与和系统化的策划方法的运用,要有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要有责任到人的工作氛围,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有负责人随时把关,检查进度,确保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实效性。对于这一方面的问题,优―planning工作室的成立,不仅具备了集体参与策划的工作模式,并且编制了一套系统化的策划方法,制订了具体的工作流程,基本确保了校园策划内容的连续性、时效性。

四、结论

校园策划必将朝着有组织的方向发展,校园策划的创新已不单单局限在内容和形式,更多地将会是思维和方式的创新。有组织地开展校园策划以及创新校园策划活动的思维和方式,是未来校园策划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周培玉.商务策划管理教程[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徐淳厚.商业策划[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学校美术活动策划案篇8

1.1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概况

创业教育始于美国,美国是最早在学校中开展创业教育的国家。美国的高校普遍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其创业教育体系完备,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美国的创业教育得到了广大社会各界人士和政府资金的大力支持,各大高校的创业教育才得以顺利开展。大量的社会非营利机构,如考夫曼基金会、全美创业教育基金会等等,为高校创业教育项目和优秀学生提供了资金和优秀奖学金、提供资金来支持和开发创业教育课程,为高校的大学生提供了更多了创业机会,同时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也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和出谋划策。截止到2005年初,美国已有16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创业课程,并且已经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体系。

美国的创业教育教学形式包括:大学生报名参加创业教育的各种课程,集中力量发展和投资新兴产业,而不是小型的商业管理;高校应积极推进创业教育,更多的采用经验式的活动教学,而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邀请知名的企业家授课,讲述创业经历;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方法,深刻表现了创业教育的内涵和有效的教学方式。

除了正式课程以外,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还包括非正式的课程教育,如创业计划大赛,高校工业园区创业俱乐部等等,比赛的优胜者常常会得到创业投资者的青睐。通过这些创业活动,大学生往往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创业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等,增加了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友谊,比赛的优胜者更能获得创业投资者的青睐。比如说,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学府每年都会举行创业计划大赛以提高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增强实践能力。此外,美国的大部分高校和机构还将创业教育专门划分到一个的专业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以便能够开发出一套完整的创业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计划。

1.2英国高校创业教育概况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英国高校创业教育迅速发展,独具特色。英国政府制定并贯彻实施了一系列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政策,包括法律保障、提供资金供给、开展教与学研究、启动创业项目等等,并且建立了与创业教育立法和执法相关的部门,如就业与技能部、贸工部、财政部和首相办公室,有着良好的创业教育政策环境,为高校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和资金支持。

在英国,政府一直认为英国的学术机构及研究机构虽然有着很好的科学基础,但是企业界的科研能力较为逊色,要想缩小两者间的差距,校企联合就是最经济实惠和最奏效的解决方案。因此,从1986年起,各研究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对大学的补助研究专案,其研究成果的商品化,全面授予大专院校自行管理。

在英国政府政策的推动下,英国高校和企业逐渐展开合作,积极开发和发展创业教育项目,比如1982年大学生创业项目在斯大林大学启动,1983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在苏格兰的8所大学内开展试点工程,然后在全英国范围内展开,并移植到其他国家如肯尼亚、新加坡和澳大利亚。项目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自我创业意识、挑选少数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并为他们的创业提供支持。

2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几点对策

2.1政府和高校应建立合理的创业教育政策和管理体制

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都有全面积极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基金会、联合会等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资金支持。并为真正走上创业道路的大学生提供低利息率的启动金,以赞助创业教育竞赛。奖励接受创业教育的优秀学生、开发创业教育课程等等。在美国的高校中,大部分有条件的高校拥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且校内设立了创业教育研究机构,设有创业教育基金,基金的来源一般是企业或是校友捐助,学生创业成功的转化等。其他发达国家也有类似机构,这些机构承担着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责任,有利地支撑着创业教育的开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连接学术界和商业界的桥梁,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孵化器”。

政府应制定企业法,确保创业企业的法律保障,颁布有关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法规,只有通过法律的保护,才能调动和协调社会各部门的积极性,共同支持创业,为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制度保障,促进学校创业教育的开展。

2.2高校应建立完备的创业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启动和提高创业兴趣,发展和完善他们需要的技能。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素质的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冒险精神,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

首先,设置完备的创业课程体系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符合本土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如美国的百森商学院有35名专职从事创业教育和研究的教师,共计开设33门课程。仁斯里尔理工大学有22名教师,开设了20门课程。伯克利学院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有20人,共计开设了23门课程。和美国的创业教育内容相比,我国创业教育课程内容过于笼统,多为“know―what”,“know―why”等价值层面的知识,缺乏“know―how”,“know―who”等实践性层面的知识。比如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共开设了17门创业管理课程,他们非常重视创业战略以及创业环境的研究,尤其是创业过程中各阶段、各层面的策略与操作议题,以及产学合作、产业网络等环境方面的议题。

其次,高校应该改进过往的传统教学方法,更加鼓励“做中学”,引进互动和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比如说,高校可以广泛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通过网络,促进常用资料的共享,如校友网络资源,帮助投资和支持创业方案有利于机构和教师之间的联络,并支持创业教师跨校流动;引入各种跨行业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将其活动和功能引入到创业情境中;企业家可以参与创业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活动,打破传统的高校教师教学的模式;高校可以邀请成功的企业家演说其创业经历;高校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到现有的中小型企业实习和工作,试图通过咨询项目等公司活动,使学生深刻了解公司的文化和价值理念;高校还可以展开案例研究教学,利用有效的公开化资源,试图开发出适合大学生的创业课程和环境等等。

2.3高校和企业应建立起合作关系

最近几年,人们日益重视现代化技术,同时也逐渐强调从大学研究中获得商业化的收入,高校知识转移活动扩大。高校越来越多掌管自己的知识产权,通过技术转移到办公室和经纪人,申请专利时科研寻求协议,高校的衍生企业,采取股权托管大学分公司及科学园区和企业等公司孵化器,寻求与企业研究合同等活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研究人员和开展了一系列的成功的校企合作活动案例。

首先,高校应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努力开展“产学研”,不断地创新开发出新产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支撑。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实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带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做贡献。利用高校,自身优势为科研攻关和各行业的结构调整与改造服务,加强产学合作和成果转让;兴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或科技园区等“孵化器”,以促进高校和现有公司间的知识产权和产品转移。

其次,高校可以适当调整知识产权转移的方法。过去的高校的知识转移就业机制往往有利于通过根据既定的技术许可进行知识转移到公司,这样,高校比较容易管理,保证低风险。但是在一些案例中,分公司投资组合的创立,其中大学拥有股权或授权的股份,可提供更大回报。在其他情况下,研究和技术承包咨询可能更为有效。因此,对于每个高等教育机构来说,应考虑所有知识转移的成本和好处,有助于使用多种渠道。

学校美术活动策划案篇9

本人自2004年3月2日入职xx公司,同年10月份至今任职研发一部项目助理。在这两年的工作中,我尽职工作,不断进取,努力钻研,吸取经验,在协调客户关系,与内部沟通,项目方案策划制作,技术文档撰写与归档,活动组织策划,以及项目推广运营等各方面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明显的进步,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下面介绍一下我目前工作的主要内容:

1)负责项目的启动、跟进、管理,与客户交流,协调合作关系

目前我曾参与协调以及项目管理的主要项目有:中山移动公司的业务应急系统、企信通、移动家校通管理平台,中山市国家税务局网站,林业局触摸屏网站,广东增值税防伪税控服务器管理系统等。原创:主要负责项目的需求分析、协调移动公司与研发小组之间的合作关系,跟进项目进度,对需求文档、技术文档、合同方案等进行拟稿撰写以及归档管理,协助项目验收。其中,业务应急系统经过一年多的程序开发、需求变更、功能叠加以及升级维护等过程,在今年11月份已经顺利通过了终验,并拿到移动公司的终验合格报告,得到移动公司市场部、业务部、业务技术支撑室、网维室等部门用户的肯定和一致好评;企信通也在今年7月份通过了初验,现进入硬件升级阶段,即将进入终验,移动公司用户反应良好;国税网站也于今年9月份成功通过了验收;另外,移动家校通管理平台也陆续在各市投入使用,功能在逐步完善当中。

2)负责项目投标方案、策划方案、需求分析等文档的撰写与策划

曾参与的投标项目有中山移动公司的综合应用管理平台、移动易缴费系统以及中共中山市委党校(市教师进修学校)远程教育管理系统等,协助完成标书有综合应用管理平台商务标、广东移动家校通投标方案、继续教育平台投标方案等,为项目前期策划的方案有“宽带家校通”项目整体设计方案、中山移动家校通白皮书、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白皮书、卫生保健系统需求分析、公安局网站方案、社保短信系统建设方案、中山市旅游局企信通系统方案等,参与功能框架规划的项目有中山市中小学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移动家校通管理平台、宽带家校通管理平台等;其中,在综合应用管理平台的投标中,我们成功被评选为2005年度入围合作伙伴;在易缴费的评标中排名第二。

3)项目推广与网站运营

从10月份开始,我开始对电信宽带家校通项目着手开展一系列的工作,包括前期的网站功能、邮箱内容规划,合同的修订,项目跟进以及前期向3所试点学校进行推广工作。自12月21日试运行以来,电信宽带家校通绿色邮箱系统目前已有2580个邮箱用户,我负责安排了3所试点学校进行培训,希望通过培训引起老师们对邮箱的关注,调动他们使用教育邮箱,目前已激活的用户有700多个,师生反映良好。

4)项目合同的撰写、审批过程跟进及归档整理

负责各项目合同的拟稿、修订、跟进,高新技术企业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等行政申请的相关资料的撰写,合同的归档整理。

5)部门行政事务协调及管理,制定客观合理有效的激励政策

制定相关政策协助部门协调内部同事之间的关系,以及制定了“员工形象礼仪准则”,客观合理地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

6)协助副总经理处理日常事务

7)组织策划部门活动

成功地策划了几个活动元旦贺年聚餐,端午节欢乐谷旅游活动,每周的乒乓球、羽毛球部门运动等,原创:成功地调动了部门同事的积极性,提高部门士气。

第二部分今后的设想和决心

过去,我在xx公司又走过了充实的一年,尽职尽责完成好本职工作,尽可能地把工作做到最好。虽然,工作中偶尔会有做得不够完善的地方,但通过失败的教训让我从而累积了更多工作经验。

学校美术活动策划案篇10

【导语】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山西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晋政发〔2016〕23号),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有利于中考、高考改革的衔接出发,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培养适应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提供有力保障。二、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能力为先。遵循教育规律,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初中毕业生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坚持统筹规划、普职并重。统筹规划普职招生规模,整体设计课程改革、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录取机制改革,为初中毕业生提供适合的高中阶段教育。坚持完善规则、促进公平。发挥考试招生的正确导向作用,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为初中毕业生创造平等升学的机会。坚持试点先行、稳妥推进。加强省级统筹,以市为主,试点先行,把握改革的力度、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循序渐进,积极探索,确保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妥实施。三、总体目标2017年启动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20年全面推进,2023年整体实施。通过深化改革,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考试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四、主要任务(一)全面建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将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考试科目:涵盖《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的全部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信息技术等13科。其中外语包括听力,物理、化学、生物包括实验操作。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相关情况(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考试方式: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采取书面考试;体育采取现场测试;信息技术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采取操作考试;音乐、美术可采取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查相结合的方式。成绩呈现: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为主,鼓励有条件的市改进成绩呈现方式,探索“等级”呈现,克服分分计较,避免过度竞争。各科目分值如下:语文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20分、物理80分、化学70分、生物50分、道德与法治75分、历史75分、地理50分、体育50分、信息技术10分、理化生实验10分,共830分。音乐、美术可用等级或“合格”“不合格”呈现,也可用分数呈现。具体形式由各市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市按照省统一要求制定。(二)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参照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或依据。评价内容:1.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成长表现,包括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和遵纪守法等。重点记录学生参与党团社团活动、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等情况。2.学业水平。主要考察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兴趣和毅力、学科特长和优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情况。重点记录学生各门课程修习、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研究性课程学习经历与创新成果、优势学科学习等情况。3.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的发展表现等。重点记录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参加体育运动的经历和表现水平等情况。4.艺术素养。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等。重点记录学生在音乐、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绘画、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经历和成果等情况。5.社会实践。主要考察在社会活动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体验经历等。重点记录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情况。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以上评价内容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制定统一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积极探索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区域内统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初中学校按照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等基本程序,为每位初中学生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市制定。(三)改革招生录取机制1.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取消省优、省三好、科技创新、电脑制作、体育特长等各类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中考政策性加分严格执行《山西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关于做好2016年山西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晋招考委〔2016〕2号)。2.严格规范自主招生。指导各市给予有条件的高中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严格控制自主招生学校数量及招生名额,将特长生招生纳入自主招生管理。普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具体办法、招生程序、招生数量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向社会公布。各市进一步完善招生程序,合理确定考核内容和形式,严格规范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将自主招生的各个环节和录取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3.严格规范招生行为。完善招生计划编制办法,各市按照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根据区域内初中毕业生数量、高中阶段学校布局、适宜的学校规模和班额科学合理确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严格规范招生时间和程序,所有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均需通过统一招生平台,按照考生网上自主填报志愿、网上统一录取的程序,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有序进行。严禁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部门及学校无计划、超计划招生;严禁违规跨区域和擅自组织招生。坚持素质教育导向,规范中考成绩,严禁教育部门、招生考试部门及学校公布学生中考成绩,宣传、炒作“中考状元”等强化应试教育的行为;严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中考成绩、升学率排名排队、表彰奖励。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工作,鼓励和引导动手能力强、职业倾向明显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除公安、师范类专业外),继续实行注册入学制度,由招生学校自主组织生源,招生部门备案录取,使有意愿的初中毕业生都能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做好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其他人员的招生工作。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面向符合条件的青壮年农民、企业职工、进城务工人员、退役士兵等各类人员开展招生工作,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弹性学制、学分积累、送教上门等非全日制的教学形式完成教学任务。4.落实特殊优惠政策。落实优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政策,招生名额向区域内农村学校倾斜。各市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比例不低于60%,完成率不低于90%。加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收贫困地区学生的比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享受与当地常住户籍人口子女同等待遇。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高中阶段学校招收残疾学生。(四)深化中考命题改革1.改革考试内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聚焦“立德树人”,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考查内容,着力提升考试评价的育人功能,发挥积极导向作用,助力推动素质教育。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增强基础性,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增强综合性,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增强应用性,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性,减少单纯记忆类、机械训练类试题,加大开放性、探究性试题的比例,带动教师教学手段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2.加强命题能力建设。统筹研究和推进命题改革,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和考试评价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切实发挥考试的正面导向作用。加强考试机构、考务组织、招生录取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建设,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做好试题试卷保密工作,确保试题试卷安全。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由省教育厅确定统一要求,各市可自主命题,也可委托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命题(信息技术考试可委托省电化教育馆命题、理化生实验操作可委托省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命题)。(五)推进中考综合改革试点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确定晋中市、阳泉市为中考综合改革试点,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重点从改革中考计分科目、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录取依据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1.改革中考计分科目。在现有中考计分科目基础上,将生物、地理纳入其中。鼓励试点市将音乐、美术纳入中考计分科目,成绩可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2.探索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使用办法。综合素质评价是中考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试点市要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中考招生录取依据之一。3.分步推进试点。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鼓励其他市在2018年、2019年提前进入中考综合改革试点。试点之外的其他地区,可以继续按照现行的招生录取方式进行招生。晋中、阳泉两市制定的中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已于2017年报省教育厅备案,施行过程中的进展情况和问题等及时报省教育厅。(六)改革监督管理机制1.加强信息公开。深入实施中考“阳光招生”,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诚信制度、监督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中考招生政策、加分项目、加分名单、高中学校招生计划、招生范围、录取条件、录取分数线、录取结果、违规处理结果等由教育行政部门和考试招生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开,公布监督举报电话,主动接受学生、学校和社会监督。2.强化制度保障。加强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招生录取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诚信档案建设,加大学校招生诚信机制建设,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考试安全体系,提高考试招生法制化水平。3.加大违规查处力度。加强对招生考试机构和考点(学校)考试招生行为的监管,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畅通举报渠道,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各种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事件和普通高中超计划招生、违规跨区域招生及乱收费等问题,严肃查处“中介”机构的非法招生和各种形式的有偿招生,严肃查处乱宣传、乱招生、乱收费、乱办学等违规违法行为。五、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级统筹规划,各市组织实施。省教育厅成立中考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和指导试点工作,研究制定推进全省中考改革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意见。各地要高度重视,建立有效工作机制,积极学习借鉴试点市经验做法,提前做好改革准备,结合实际制订本地实施方案,2018年8月底前报省教育厅备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确保改革稳妥积极推进。2.强化条件保障。各级政府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初中学校师资、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体育、音乐、美术器材等设施设备方面的条件保障,适应中考改革需要,保障正常教学需求。要加强教师校长培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要加强考试条件建设,全面完成标准化考点建设任务,切实维护“平安考试”的良好环境。3.深化教学改革。各地要将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牵引,督促指导初中学校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严禁压缩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课时,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初中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指导。4.加大宣传力度。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群众切实利益,政策性强、敏感度高。各地要充分考虑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周期性,提前公布实施方案,给学生、家长和社会明确、稳定的预期。要加大宣传解读力度,把握正确导向,及时回应学生、家长和社会关切,引导学生、家长和社会更加关注学生健康成长。要向社会大力宣传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中等职业学校免费等惠民政策,为稳妥推进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