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十篇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十篇

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25:14

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篇1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pDS反思实践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兴盛于20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的欧美。我国教育界对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多为概念介绍、发展历程回顾、影响因素分析、借鉴启发等。下面将主要从三个方面――美国教师专业发展范式、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要素这三个方面,梳理近几年国内学者对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一、研究美国教师专业发展范式

(一)研究范式的变迁

周钧(2010)的研究指出,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变迁主要表现几个方面,包括在概念方面,从技术理性转向探究合作取向;在认识论基础方面,由教师是知识的消费者转向教师既是知识的消费者,也是知识的生产者;在理论基础方面,由教师生涯阶段理论、教师知识分类理论转向教师实践知识理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在文化基础方面,由个人主义的教师文化转向合作文化;在组织结构方面,从支离破碎、互不连贯转向系统化、体系化[1]。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变迁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中,教师的职前教育的名称变更了,由之前的师范教育转变为教师教育;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由分离走向了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变化正是这些具体变化的综合表现。上升到理论高度,就像周钧先生的研究所总结的那样,无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认识论基础、理论基础、文化基础,还是组织结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些理论层面的转变,正是现实的实践层面变化的反映。

(二)研究范式的特点

刘宇(2003)的研究指出,当前美国教师专业发展范式有六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包括:教师扮演更积极主动的角色、重视教师已有经验、专业发展扎根于教师日常工作实践、重视教师的组织背景、建立教师专业团队、加强与校外专家的合作[2]。

刘宇的研究总结了美国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特点。这些特点强调教师专业团队、强调合作,这正是下文中要谈到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所强调的。其实,教师专业发展是依托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这样一种实体组织来实现的。也就是说,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变迁,离不开研究该范式赖以存在的载体pDS。

在传统的范式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强调教师的权威、学生的服从;而在现代范式下,强调教师是引导者、知识的生产者,强调合作学习,强调师生的互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传统范式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一般只停留在职前教育(培训),缺乏连贯性;而现代范式,强调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强调终身学习。在传统范式下,教师的职前培养主要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技能的训练;而现代范式下,既要求准教师习得一定程度的理论知识,又突出实践锻炼,强调准教师实践技能的养成,重视实践的取向。

总的来说,美国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传统范式走向现代范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变化比较明显的特点包括师生关系的变化、专业发展阶段的变化以及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变化。

二、研究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l,简称pDS)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以中小学与大学合作共同培B教师的形式(机构)[3]。它是由于专业教育项目而与中小学建立伙伴关系的革新机构,它的使命是培养准教师、促进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以改善实践为目的的探究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4]。简而言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就是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培养准教师的场所。

(一)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人员

薛继红(2007)从组织社会学视角来分析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认为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组织目标具有系统化、人性化的特点,认为美国专业发展学校的组织结构呈现出利用多个工作小组来开展工作,小学与大学之间存在重要角色――联络员的特点[5]。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强调建立多个工作小组,其实就相当于上文中所说的建立教师专业团队。这种利用工作组或者说是教师专业团队的做法,可以发挥老教师对准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有利于准教师体验真实情景下教师的实际角色,有利于他们尽快吸收相关直接教学经验。这样的组织人员安排及由此而形成的组织结构,对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目标(培养准教师、促进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探究环境、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有促成作用。

王会、傅松涛(2014)研究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组织机构及其人员,发现pDS的合作伙伴众多,大学教师以驻地教授的身份,成为pDS的教育教学主体之一。pDS的主要活动包括提高职前教师的培养质量,采取合作教育科研的方式,增加教育实践者的实际经验,开展学校在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方面的改革创新。通过pDS,大学与中小学之间构建了合作伙伴关系,也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知识,提高了大学教师的实践能力。总的来说,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职前教师培养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师资培养和储备,也有利于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进而有助于提高基础教育质量[6]。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组织安排始终强调合作的作用,强调各方利益相关者的通力协调合作,强调构建和保持中小学与大学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以多个组织(中小学与大学)之间开放合作的系统,有利于彼此资源的双向流动。从组织管理的角度而言,这样的组织是开放的组织系统。作为组织的学校,需要从外界获取资源,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这样的模式,可以是中小学与大学资源共享流动,促进双方的共赢。

(二)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教师培养策略

曹辉、卜广庆(2009)的研究发现,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教师培养的质量策略包括:基于真实的情景下,见习教师的合作教学设计、合作课程教学、合作策略改进、合作评价与平等对话[7]。这一职前教师培养策略,强调见习者现场身临其境,强调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见习者(实习教师)与中小学生的合作。

教师专业学校主要针对职前教师的培养与中小学在职教师的提高。通过中小学校为职前教师提供真实的教学情境,在职教师为他们提供帮助实现在合作中学习与进步。这种教师培养策略属于实践取向,更加注重实际技能的养成训练,为准教师们快速成长、获取胜任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提供了可能性。

(三)研究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特点

经柏龙(2008)研究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特点,认为pDS具有这些特点:关注中小学与大学的长期有效合作,关注组织管理的机构化和制度化,关注教师工作环境的变革,强调开展反思性实践活动和互惠式合作,强调帮助教师专业成长[8]。

教师专业学校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它依托中小学与大学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来进行准教师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反思实践能力的养成,也强调整个学校组织系统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

(四)研究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标准》

胡艳、邹学红(2010)对美国出台的《专业发展学校标准》进行评析,分析了该标准出台的背景是业已存在的pDS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衡量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参差不齐,中小学和大学实际合作中存在许多困难,缺乏评估标准无法衡量pDS实验学校的价值。胡艳、邹学红分析了该标准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介绍了美国专业发展学校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学习共同体的建立,评估责任和质量,强调合作、多样性和公平,强调结构、资源和角色[9]。

美国出台的《专业发展学校标准》是针对教师教育的改革。这一标准的出台,为pDS指明了发展方向,为pDS的发展成效给予了统一的衡量标准。标准从多个维度来制定,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和时代性。始终强调合作的重要性,这既是对实践的充分肯定与回应,又是对已有发展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三、研究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赵风波、邵兴江(2009)的研究指出有多种因素影响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的职前教育、教师专业市场(市场竞争机制)、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情况、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方式及理念、教师压力问题、教师队伍的稳定程度、教员数量的充足情r、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等[10]。

影响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很多,除了教师专业发展本身的限制性因素之外,还有国家政策因素、教育组织因素等。就国家政策而言,美国出台的《明日的学校――建立专业发展学校的原则》就对美国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当然,美国历史上还有其他法律文件或报告,也对美国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就教育组织这一影响因素而言,pDS就是其中一种教育组织。它是在现有的中小学校与大学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而形成的联盟。其他组织,比如教师协会、教育委员会而言,比较出名的美国全国教育协会(简称nea)以及美国教学与未来委员会(简称nCtaF),它们对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力也不可低估。当然,除此之外,来自美国社会公众对教育的期望与诉求,也影响着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因此,影响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较多,包括准教师因素、在职教师因素、学生因素、社会公众因素、国家或州政策因素等。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较多,这里主要从美国教师专业发展范式、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的梳理,发现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范式由传统走向了现代,更加强调合作、教师团队建设;发现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实际上是实践取向,更加强调准教师实践技能的养成性训练;发现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归根到底是国家政策导向以及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我国学者对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研究的走向是对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实践反思。

【参考文献】

[1]周钧.美国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变迁[J].比较教育研究,2010(2):74-78.

[2]刘宇.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转换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24(4):43-46.

[3]赵复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本土实践的价值反思[J].教育评论,2010(6):60-63.

[4]nationalCouncilforaccreditationofteachereducation.Standardsforpri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l-intRo-DUCtion.2001.

[5]薛继红.pDS学校: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组织――一种组织社会学视野[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S2):42-46.

[6]王会,傅松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103-107.

[7]曹辉.基于“真实情景中合作”的教师发展―美国pDS的教师培养质量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3):43-45.

[8]经柏龙.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aBC[J].教育科学,2008,24(5):81-86.

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篇2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身份建构;价值认同;偏位;失当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056-03

目前,教师专业发展遭到来自学术界关于教师“专业身份”学理方面的质疑,而这源于人们对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的界定是“宽泛、模糊、不严格”的,对教师要“发展什么”这个问题的描述是不够明确的。有学者指出,以专业理念和专业技能成熟为标志的专业发展之路对于医生和工程师等技术性和实证性很强的职业也许是有效的,但是对于规范模糊、效果滞后、意识形态复杂的教师职业则是不合适的:教师的教育工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情境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教学成果的滞后性――教育的对象是要“百年”之后才见到成效的,科研的成效是要转化为生产力才见到成效的。而在中小学校里,谁敢说教师评价的内容能脱离开学生的考试分数、能脱离开教师的、能脱离开领导的主观评价?对教学知识、教学技能和教学绩效的不断强化异化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真含义,导致了理想和现实极大的不兼容性。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教师专业发展也许只是一种符号、一种虚设、一张画在纸上的大饼。迫于升学率的压力和对教学分数的追求,许多重点学校和教师对教师专业发展一直在持冷淡或反对态度。

笔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因其根本理念的“粉饰性”和实际行为的“虚假性”而促成了“伪生态”的教师专业发展,从而脱离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及要求,余留下的只是盲目的自我乐观、狭隘的自我偏见、片面的自我估计。教育改革绝不是简单的理念倡导、强制的体制推行、过后的责任推诿。在理论研究还没有成熟、科层体系还没有解除、来龙去脉还没有理清的境遇下,不能贸然推倒重来,再刮一股教改之风。在现实生活中,含有技术主义倾向、带有工具理性基因、汲取科学主义养分的教师专业发展在追求真理的幌子下,毫不客气地避开了具有生命和生活意义的个体世界,生产出一批枯燥、单调、冷漠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倾向中,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可以表述对科学主义的片面追求,实践一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基本上是教师个人主义的另类表达,而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简化了教师文化的浓重根基。

这是一个认识上的障碍问题,这种障碍是比较隐蔽的,其危害性也是比较大的,教育界的理论专家们必须着力阐明这一标准问题。专业不同于职业或者行业,它是一种专门的职业,需要科学的知识体系还是知识建构的方法?需要复杂的技术操作还是技术创新的意识?需要严格的技能训练还是训练内容的实效?需要统一的专业标准还是执行标准的监督?专家们亦要阐明这样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发展的专业性是否超脱了公众的常识,亟待专家们的智慧解读;教师专业的发展特点是什么,评价技术的适用性又是什么,二者究竟有没有切实的结合点;教师专业发展是不是只有最低能力即可,我们是不是还要继续教师专业化的道路;教师成长是否要留待教师年龄与教师教龄自然比例关系发生与教师的自然成熟;等等。

有学者指出,十余年来的教师专业发展并没有提升教师职业生活幸福感和教师专业社会认可度;相反,教师“去专业化”研究的思潮却暗流涌动。君不见,外在的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机制是一种单纯的职称取向,反映在师范教育中是一种基本的学历获取,反映在继续教育中是一种单一的学历提升,反映在教师培训中是一种单向的知识补偿。这种忽略了教师主体内在需求的发展模式仅仅出于理性目的的需求而不管手段的合适性和有效性。教师究竟缺乏怎样的知识底蕴?教师究竟回避怎样的课后反思?教师究竟缺失怎样的发展动力?教师究竟需求怎样的在职培训?这一切都需要专家学者们阐明教师专业的本真含义,纠正概念上的模糊与理解上的偏差,使教师专业发展内在含义得以澄清:符号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因其研究成果的丰富与复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中小学教师教育理念上的“依附”,导致了教师教育思想的简单理解与机械执行;当前教育貌似完美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在现实中遭遇的尴尬源于理论界学术专家们对教师专业发展概念诠释的内讧或不一致,而目前对教师职业惰性的一味指责严重挫伤了基层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把教师推向了研究者的对立面、甚至无以复加的无底深渊。

笔者认为,教师的工作绝不是匠人的工作,教师的灵魂也绝不是技术的灵魂,如何“诠释”教师的教育经验,如何克服教师经验的“惰性”,如何让那些“不被审视、不被检验、不被提炼”的教师经验变为教师自身专业学习的资源,让工具的理性不再膨胀,让价值的理性不再缺失,让技术的门槛不再成为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切实需要课堂教学实践的专家与专门从事科研的专家们的深刻而密切的合作,从而使教师职业不再孤独、教师专业不再寂寞、教师教育的学术性与职业性的论争不再那么针锋相对。

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人伦义务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莫衷一是的境遇下,非得让中小学一线教师搞校本行动研究,且要生产出“实践性知识”,这确实为难了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们。于是,职业倦怠出现了,发展意识丧失了,教师离岗、转岗和辞职现象从未间断。在一种无以言表的穷苦、寒酸和自卑中,教师走完了历代知识分子走过的无可奈何的发展之路。而在一种“强迫性的学习氛围中”,被动的教师专业发展从理想变成空想,从笑谈变为笑柄、从事业变成累赘。究其原因,是教师角色的模糊性“表达”让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老鼠咬天,无从下口”,教师基本丧失了专业发展的激情和动力;而大中小学之间及其内部系统之间文化差异性和文化阻隔现象使得教师专业发展处于一种莫名的失衡状态;过重的工作负荷、过高的社会期望、不良的工作条件、不高的职业待遇、复杂的人际关系、狭窄的发展空间难免成为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问题还不止这些。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教师及教师群体,其专业发展动机、专业发展动力、专业发展方式、专业发展内容、专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而来自不同民族和地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内含不同信念和动力,数量众多、质量不一、分布不均、结构各异的教师“正努力而又艰难地跨越那个从半专业到专业化的界限”,其专业发展工作会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更加艰难和被动。因此,如果我们容忍专业主义继续盛行,而不顾及现实生活中教育推进的滞缓、地域环境的差异、民族语言的障碍、文化认同的缺失、生存状况的艰辛、婚姻选择的无奈;我们的教师岗位聘任会继续无序,专业标准会继续缺失,专业理念会继续陷入误区,个人主义(派别主义)还会继续泛滥,发展专业的时间和精力还会继续不足。在当今教师专业发展常见模式――教师培训的空心化,教师专业发展实用模式――校本教研的形式化,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模式――新课程改革的理想化的现实情境下,我们更需要的是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转换,消除结构,加强人文性关怀,促进内驱力发展。

因此,教师专业发展事业要求我们必须敢于正视教育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例如,教师职业的身份和地位问题,教师文化及教学文化问题,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和动力系统等一系列涉及制度与伦理的关怀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们的教师就没有可能在教学生活中把教学技巧变成为专业智能,把教学情愫转化为专业伦理,把教学理念转化为专业信念,从而实现教师人格的丰满;而当我们把这一切都做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无限的张力,我们的教学生活才会鲜活和充满快乐,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底蕴才会得以体现。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职业地位的提高,离不开教师专业内涵的提炼,离不开教师学术声望的提升。当前,教师是有一定的政治地位――事业人员编制,是有一定的经济待遇――基本工资不少于当地公务员,须经过高等教育,须持有教师资格认定,须经过有关部门组织的考试选拔,而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教师身份构建的宗法关系,问题是科学而人道的条文制定才会使教师职业看上去不但“专业”,而且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能够令人信服、令人赞叹、令人尊重;低层次物质的满足当然不能预示着教师生命的展现,然而清贫无助也不应该是“向教师生命”的回归;降低初职教师的高离职率,提升在职教师的生命尊严和生命价值绝不是简简单单说得通、办得到的。一句话,我们需要的是制度与伦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双重关怀,这种关怀是复杂的、深刻的、深入人心的,因为简单的关怀与指导不能激发教师内在优势的最大发挥。让教师重新燃起自主发展的热情、提升自主发展的能力、享受自主发展的关怀;通过制度的伦理性把教师从“升学指标、分数排名、课题数量、获奖数量、文章数量”等诸如此类的规定和要求中解放出来,构建伦理关怀型的教师闲暇生活应该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及应试教育的大潮中,“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着授知意识与育人意识、个人功利与专业伦理、教育能力与科研能力、学历提升与文化修养等结构性失衡问题”。笔者认为,在社会道德基本不景气的影响下,只谈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只谈论专业发展的自律性,只谈论教师职业的神圣,只会显示出话语的苍白与促进的无力,因为教师正在“逐渐接近或符合一套既定的角色规范或专业规准,而将所有的自我嵌入既定框架之中”。

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化;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1-0018-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也必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话语。本文将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作一些新的探讨。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内涵

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科学界定之前,我们首先应区别两个不同的概念,那就是何谓“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主要是对教师队伍整体而言,它是一个标准,一种共识,也是一项事业。而“教师专业化发展”更是主要针对教师个体而言,它是一个目标,是一种价值追求,是教师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自主发展、自我超越的过程。[1]简而言之,“教师专业化”侧重于整个教师队伍,是一个理性化的状态,而“教师专业化发展”侧重于教师个体,是一个具体的社会实践,两者不可混为一谈。在学界极力倡导“教师专业化”的概念同时,我们更应理性地提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否则光有目标而没有具体的践行,那么“教师专业化”就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整个教育生涯中,通过终身的专业训练,树立专业信念,遵守专业伦理,习得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养,实施专业自主,成为一名优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静态的理论概念,而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既包括学科专业性的发展(教师应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功底),又包括教育专业性的发展(教师应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其内涵的发展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更是一个实践的范畴,对它的真正理解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真正地体会和感悟。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1.专业信念的坚定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信念表现为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广泛认可及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执着追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以自觉的理性投入教育事业,自主自为地追求专业素质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真正走入大学生的头脑。因此,本专业价值的认可与赞同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形成专业发展意识、获得专业成长的重要保证。

2.专业素养的提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态度、专业情感、专业道德、专业形象等外在素质的集中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素养集中体现为:良好的职业态度――敬业、乐业、勤业;高雅的生活情趣――求真、求善、求美;高尚的道德情操――合作共事、团结协作、和谐共处;优秀的形象人格――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3.专业知识的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其职业特殊要求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它是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核心要素,主要解决专业服务的本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深化学科知识,即解决“教什么”问题的本体性知识。二是精通教育知识,主要是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即解决“如何教”问题的条件性知识。三是加载相关知识。为了适应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兴趣广泛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势必要加载一些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关的知识,如历史、哲学、文学、自然科学等相关的学科知识。四是总结实践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和相关知识这三种专业知识的简单叠加并不能形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它们还必须由实践性知识来加以整合,即要通过教育教学的实践,最终内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

4.专业技能的掌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技能的掌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运用信息技术的相关能力,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二是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课程资源的丰富性、生动性、形象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三是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专业化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改变长期以来的“教书匠”形象,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重点加强对理论问题和社会实践的科学研究,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去努力解答当今社会提出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5.专业自主的实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自主是指在其专业领域里依靠专业智慧,根据专业判断,执行专业任务,不受非专业的外界干预,自主确定其行为范式及实施策略。专业自主的实现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地位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自应得以充分彰显,不仅要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让他们拥有相当的自,而且要在教育改革和科学研究中让他们也拥有一定的自。只有拥有了一定的专业自,他们的创造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发展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掘,社会地位才能得到充分认可。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1.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进行了重大的战略调整,将四年制本科的7门政治理论课调整为4门,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体系由于科目变动、门数减少,课时压缩,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更广博的专业化知识;二是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更娴熟的专业化技能;三是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更良好的专业化素质。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专业底气,即复合的知识结构、流畅的语言表达、娴熟的媒体操作;要有鲜活的专业灵气,即深刻的思维品质、灵活的教学艺术、机智的应变能力;要有和谐的专业人气,即民主的教学思想、融洽的人际关系、丰富的生活体验。由此可见,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大学生思想更加成熟,他们不仅渴求知识的欲望增强,而且显现出强烈的交往需要、尊重需要、爱的需要、创造和发展的需要。同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较低的识别力与强烈的求知欲的矛盾、情绪与理智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2]当代大学生的这些强烈需要与心理特征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更全面、更标准、更专业的咨询与向导。由此可见,只有努力建设一只精明强干、学有专长、有专业依托的专家型、专业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才能切实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才能担负起培养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3.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地位的根本要求

目前社会一些人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社会政治宣传的工具,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化程度不高。要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地位,就必须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从而通过专业地位的提高,求得其社会地位的改善。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地位的过程中,如果不强调其工作需要独特的、系统的、完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其劳动的社会价值。如果不确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即不需要长时间的专业培养和专业训练,就不能充分体现其工作的不可替代性。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通过专业化发展,包括建立与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专门的教育培训制度、专门的考核认证体系、专门的工作标准与职业伦理体系,发展属于自己职业群体的专业团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的社会地位问题,也才能保证持续地向社会提供优质的、专业化的服务。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施策略

1.宏观层面:国家政策导向,优化专业环境

首先,行政部门要努力构建一个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长环境。只有在一种由国家支持、社会信任、民众认可的人文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才会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当作一项有前途的事业、职业和专业来做,从而形成一种职业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其次,宣传部门要加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宣传力度。要注重宣传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的价值性、创造性和不可替代性,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的崇高地位,从而激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主管部门要积极搭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发展平台。一方面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心本职工作,逐步向“职业化”发展;另一方面要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发展出路,支持他们走上其他社会工作岗位,坚持相对稳定与合理流动相结合,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在动态中保持稳定。

2.中观层面:学校科学管理,提升专业地位

首先,高校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进行科学规划。要把行政力量与学术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在经费投入、机构建制、人员配备等方面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做出明文规定;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科规划等方面则可以通过学术力量来规范。

其次,高校应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共同体。该共同体应以高等院校为基地,以教育实践为载体,以相互研讨为形式,在团体情境中通过相互沟通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提高性组织,它的组建可以进一步地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与专业知识的拓展。

再次,高校应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发展。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放在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解决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投入到位,并不断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地位得以充分彰显。

3.微观层面:教师积极进取,搭建专业阶梯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树立持续学习理念。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把学习贯穿终身,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的自觉追求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自觉增加学习的“长度”,努力拓展学习的“宽度”,不断提升学习的“高度”,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发展。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形成反思意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时刻有反思的意识,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自己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等,反思的真谛在于要敢于怀疑、敢于突破、敢于超越,不断向高层次迈进。

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化发展,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重视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在研究上要做到: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强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的研究;加强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并不断提升科研水平,使教学与科研相互结合,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篇4

关键词职前培养;德国;职教师资;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719.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5)13-0062-06

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其成熟的“双元”职业教育体制常被喻为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职教师资的专业化无疑就是这一“秘密武器”的核心要素。自1896年始,德国开始要求职教教师入职前必须在高等学校接受学术性教育。自此职业教育教师的职前教育转移到工科或综合性大学内开展,这一制度也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里程碑。19世纪90年代德国技术专业学校(technischenFachschule)的建立,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师成为平行于文科中学教师(Gymnasiallehrer)的另一种独立教师类型的生成。对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的研究也相继展开。2004年由德国各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Kulturministerkonferenz,KmK)通过的教师培养标准,更是把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提上了政策决议的日程,并由此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比较研究。传统研究认为,包括职业道德在内的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内容,需要从学生管理、专业教学法、教学诊断和班级管理等方面加以说明。但从教师教育的角度,特别是从教师的职前教育模式角度来分析职教教师专业化,无疑是一个崭新的视角。

一、1896年以前的德国职教教师教育概况

德国职业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其对应的手工或工商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是德国职业教育在多数情况下会以“双元制”形式出现的原因,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在德国教育体制内出现定位摇摆的主要原因。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类型,有着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典型属性和特征,这构成了职业教育学研究的基本内涵: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培养所强调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提出了与普通教育教师不同的要求,职业教育教师不仅要像普通教育教师那样承担知识传授和道德教化的任务,还要具有相关职业对应的专业能力,并能引导学生为即将从事的职业作准备、面向未来的职业世界。达成这一共识在德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8世纪以前,在中世纪行会组织中“学徒制”是典型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在手工业作坊中徒弟和师傅生活在一起,跟师傅学习从业技能及相应的文化知识。行会负责对培训进行监管,师傅要想获得带徒弟的资格,必须在行会办理相关手续,获取相应的资质。各个行业的后备劳动力直接在生产实践中由该职业的专业人员(师傅)传帮带获得,无需通过独立于生产之外的教育机构来培训。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学徒制逐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于生产力的需求,因此在19世纪前期,出现了手工业星期日学校,后发展成为手工业继续教育学校――在周末为手工业学徒提供相应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当时在星期日学校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师并没有严格的资质要求,如1846年符腾堡的一所手工业星期日学校的学生集体抗议师资缺乏和被老师要求无薪工作,后来通过调查发现,那时这所学校的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受过专业的教师教育或者培训。学徒平时跟着师傅学习手艺技能,周末去学校补习文化课和专业理论知识。这种培训形式成为德国近代“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雏形。19世纪80年代德国建立起专业技术学校(technischenFachschule),伴随着义务继续教育学校①(pflicht-Fortbildungsschule)在教育体制内地位的上升,对于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学校类型即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资格问题引起教育界越来越高的重视,并迅速成为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焦点。关于职业教育教师到底应该是专业技术人员还是教育工作者的讨论存在于德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整个过程。

二、1896年至今德国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历程

从德国职业学校教育体系发展来分析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教师专业化内容体现了不同劳动组织形态下经济政治策略的变化所引起的教育变革中所涉及的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每个阶段的讨论都围绕以下两个因素展开:一是该阶段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种教育类型在体制内的关系,二是职业教育和工商企业界的关系。这两种关系同时也影响着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标准。

(一)1896年到20世纪20年代:职业教育教师是工程师

1896年以前,职业学校的教师并没有要求具有大学文凭或工程师资质,如斯图加特艺术学校1875年一共有40位美术老师,其中从职业和艺术职业工厂出身的36名,其余4人来自师范学校毕业的美术教育专业[1]。自1896年起,普鲁士境内职业教育教师的申请人,必须具备在工科类大学接受过正式教育的证明[2]。德国职业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开始采用工程师培养模式②。

德国工程师的培训模式,即工程师必须通过在工科类大学接受学术性教育来进行职前培养,开启了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新阶段。各职业教育教师的最重要入职条件,是必须在大学接受专业教育并取得工程师资格。系统的大学教育是必须的,唯有如此,才能为从事一种独立的、知识性的工作提供必要的能力保障。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大学学习的教材和内容必须要随着技术领域的革新而不断变化,以适应工业技术的需要,才能为毕业生做好职前准备[3]。这一时期,职业教育教师的入职条件,最重要的是候选人必须具有与工程师资质相应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以保证其日后能熟练掌握所要教授学科的内容,此外再考察其教育和教学能力[4]。

普鲁士从1913年起开始专门培养专职的职业教育教师,并以一种开始为期一年后改为两年的研讨班的形式进行。这种研讨班招收的学员主要是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实际工作者、技师或工程师等。具有本行业的实际工作经验、以及进入该研讨班和日后从事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这一时期的职业学校教师,更多的是扮演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角色,而不是作为具备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法理论的教育工作者。客观来讲,这些教师实际上就是专业工程师。例如,巴登符滕堡地区工科高校职教教师的培养,与工程师培养相同内容和标准的学术教育、工厂车间实习、相关的工业和生产实践,以及系统的关于学科理论知识,构成了当时职教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客观上使得当时的职业学校和技术学校教师,主要是由一些毕业于职业和技术学校,并在工科大学接受过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培训的人员组成。该类型教师的培养模式,实际上是按照工程师的培养模式来进行课程设计,教育学和教学法并没有被列入当时教师培养的课程中。比如:从前在符腾堡公国,毕业于卡尔斯鲁厄的手工业师范教育学校的学生,很多会到当地的一所建筑职业学校就职;从1908年开始,在符腾堡毕业于高等机械学校、高等建筑学校和艺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无法直接进入职业学校任教的,必须继续学习一些如工科硕士和国家建筑师方面的课程[5]。具有行业工程师资质便具备了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资格,职业教育教师没有自身独立的职业资格要求,该模式在客观上直接阻碍了职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其社会地位的提高。

(二)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职业教育教师是熟练的教学法专家

这一阶段的讨论主要是由职业教育在教育体制内的定位引发的。这一时期教师教育的关键词就是体制任务。职业学校的教师更多被定义为即将从事机械或手工行业年轻人的教育者和引导者。教育科学和教育哲学理论开始得到重视,并成为这一时期教师教育的内容。“在我们强调职业的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应该被引起关注并加以讨论,那就是:谁应该站在职业学校或继续教育学校的讲台上?是教师还是工程师?[6]”这些青少年的教师,只能是“职业教师”,而不是工程师、手工业者或者商人。

在魏玛共和国时代③,成为手工业职业教师,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其接受的培训必须使之具备在手工业职业学校里某个或某几个职业专业领域内所必须承担的课程教学和教育工作能力;必须接受完整系统的大学课程并取得结业证书,这些课程包含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学科、工商业学科以及公民教育学科等内容,当然也包括这些相应学科的教学法[7]。事实,德国职业教育绝对不仅仅指双元制职业教育。或者说,双元制职业教育只是德国职业教育体制内的一种形式。作为公民教育的一种类型,职业教育应该也必须渗透到普通教育中去,如何更好地促进二者的相互融合,也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提供了一个视角。这一阶段的职业教育教师教育中出现了一种典型的认识: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接受了所教授专业的完整大学课程的职业教育工作者。他(她)既不是熟练操作工、也不应该是专业工程师,而应该是介于理论和实践中间,一个“熟练的教学法专家”。当时Botsch等人开发的“法兰克福方法论”(Frankfurtermethodik)④就是旨在发展新的专业方法论来改革和促进传统的职业学校专业教学[8]。法兰克福方法论逐步发展为后来著名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法,成为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体制内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平行于普通教育的理论基础,也为职业教育教师争取职业权利和社会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20世纪60年代的教师培养着重于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责任心的教育、评估能力和职业敏感性培养、职业良知和职业信念[9]。上述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当时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手工业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专业化进程。1973年德国各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采纳了上述4个标准要求并用法规的形式使之成为职业教师培养的重要内容,来规范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大学期间的课程设置及教师入职条件[10]。

在此决议基础上,KmK通过了德国职业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正统模式:获得高等学校入学资格的中等教育毕业生经过职业培训或至少6个月的实践工作进入大学学习,学制为4~5年,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毕业后进入为期两年的预备见习期,结束后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才能取得职业教育教师资格经过聘任到职业学校任教。职教教师大学学习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专业(职业和技术专业,如经济管理、电器工程、农学、健康与身体护理等),第二专业(普通教育专业,如德语、历史、宗教、体育等)以及教育和社会科学三个部分,相应的建议学时比例为211,当然,这只是一个建议的模式,各州可依据自身情况在此基础上作调整,但是大学学习、预备见习期、国家考试这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三)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去学科导向和去文科中学化阶段

学科导向是该阶段的主要特征。工程领域,或者更确切地说技术知识领域的学科导向的培养模式,成为20世纪以来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学术化和知识化以及争取和文科中学教师同等职业地位的重要策略。长期以来,德国职业学校教师为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不断努力,很长时间以来职业社会地位的提高也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其目标是争取和文科中学教师(德国中等教育第二阶段,相当于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同等待遇。这个目标直到1970年才实现,即职业学校教师和文科中学教师属于同一等级。而文科中学教师的最低要求是正规大学毕业,具有本学科系统完整的大学专业知识。所以职业教师联合会只能通过要求职前培养注重学科系统的知识结构来达到与完全中学教师同等地位的要求。学科导向或者说知识导向使得工程教育的课程模式占据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中心地位很多年,使得职教师资培养的大学阶段课程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或多或少地向工程师教育看齐。

1973年,KmK使用“职业专业”(beruflicheFachrichtungen)一词来重新定位了职教师资培养中的学科导向,正式开启了职教师资培养的新方向[11]。博洛尼亚进程后“学士硕士连读”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职教师资培养的学术化发展。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应该从大学纯粹的学科知识体系中脱离开来,或者说,二者至少不应该等同。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及集体危机处理需要的是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合力,而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因此,教师的专业能力需要通过“基于专业知识的有组织的课程内容”习得。以职业技术类教师培养为例,这里所讲的“课程内容”是由三类分别占有不同分量的学科知识组成:工程知识、社会学知识以及教育学(包括教育心理学)知识[12]。

“去特殊化”或者说“文科中学化”的经典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模式遭到了猛烈抨击。反对者认为这种理念倾向于对所有的教师类型在教育学和心理学行动能力方面均作了同样的要求,既不考虑德国的劳动力市场和文化,也忽略了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职业导向既没有作为职业教育专业化的核心内容,也没有在职业教育领域加入必要的职业知识。工作过程在职业教育中的缺失,引发了另一种观点:职教师资教育应该立刻摆脱学科专业导向。这种与前面“文科中学化”相互对立的观点,在20世纪90年代两德统一以及当时职教师资极度匮乏的背景下引发了一场关于“层级模式”的讨论[13]。比如通过把职教师资的培养从大学(Universit?t)转移到高等专业学校(Fachhochschule),从而开发一种新的培养模型,逐渐改变职教师资培养学科化的倾向[14]。

对于“文科中学化”职教培养模式的批判,使得职业教育研究把视角转向了职业世界,重新审视“专业人员”(Fachmann)这个概念的含义,并在职教师资培养的课程设定中重新考虑了对于专业人员培养的要求。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下的课程设定更多关注的是真实的工作过程。这实际上是本文第一个阶段的新的表现形式。职教师资的培养着眼于职业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即职业技术科学不等同于相关的工程科学,职校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能和相关专业的工程学知识直接划等号,而是发展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在劳动科学和职业教育的视角下分析学生未来职业的工作内容,综合大学专业学科的知识结构,将传统教师教育内容进行重新组织,这种理念在职教师资培养中引导了一种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概念[15]。这种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念以“职业专业”为起点,摒弃传统高校中关于学科专业的划分方法,转向对于“培训职业”(ausbildungsberuf)或者说“职业领域”(Berufsfeld)的研究。工业生产过程中技术工人所需要的知识应该作为该职业专业课程设定的基础,而不是工程师所需要的知识。这一阶段的讨论不仅把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转移到了新的视角,同时引发了对于专业教学法的关注。重要的是至少在这一点上相对达成了共识,即教师职前在大学里学习的专业知识,绝对不能等同于在职业学校里向学生传授的专业知识。

(四)21世纪初至今:教师是专业教学论者

第四阶段的讨论与国际范围内学生评估计划piSa⑤的推进有着重要关系[16]。这一阶段,教师的职业行动能力、专业教学法和职业经济学知识成为关注的核心。教育心理学类相关课程(教育学、教学法、心理学等)随之也被关注。教师在职业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要求,专业发展标准以及以专业教学法为基础的课堂行为设计成为教师培养和教育过程中课程框架设计的主要内容。在教师教育的每个独立阶段中都会渗透相应的职业知识[17]。对于教师职业行动能力经验型的分析成为教师教育课程设计考虑的出发点,也是教师教育法定相关培养标准制定的主要考量要素。

这一阶段的变化趋势体现为,社会学视角下的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不再成为关注的焦点,取而代之的是教育教学能力的专业化在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发展。专业化概念的提出使得学习型职业生涯成为阐释和发展专业化的最好方式,也成为教师个体不断成长和职业适应的最佳方式。“职业领域最主要的要求就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创新发展,这一点必须纳入到教育体系长远发展的考虑中去。教师自身也是学习者,并且这种学习没有终点。教师的职业就要求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18]

上述理念对于实施教师教育机构的质量和课程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教学的专业能力发展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当教师的专业化更多被理解为“教师个体的发展”[19]时,教师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的结果就是教师的职前教育职业预备见习阶段(Referendariat)⑥,额外在大学学习阶段设立实习学期。该实习学期就是为了弥补之前教师教育过程中教学行动能力培养的缺失。增加这个实习阶段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职业教育师范生自我专业成长的意识[20]。实习学期的设定,使得师范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了关注将来所从事教学的职业专业方向的课程以外,也应该开始思考作为一名准职业教育教师,其自身专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三、德国职教师资专业化展望

专业教学法的研究极大促进了德国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方面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即职业教育教师是独立于普通教育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有独立的不可替代功能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教师作为独特社会功能的承担者,应该具有特殊的职业能力要求。这就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实证研究开启了新的视角。如随着社会学概念“专业化”在教育学领域讨论的不断深化以及基于终身学习概念的广泛共识,关于教师能力模型的研究成为热点,即职业教育教师到底需要哪些能力领域实现其专业化,在职前阶段如何培养和形成,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如何发展以及如何诊断和评价这些能力等。

然而,跟许多其他学术性职业相同,教师这个职业的市场供给也会存在着随行就市的摇摆。当师范毕业生的数量超过就业市场的需求时就会出现人才过剩,导致失业率上升,当毕业生的数量少于就业市场需求时,就会引起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降低入职标准而导致教师整体质量的下降。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所引起的人才过剩或者人才缺乏状况的交替出现。为改变这种循环结构或者说平衡这种循环结构,德国学术界进行了许多研讨,政府也对此作出了努力,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当问题暂时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的时候,人们会把注意力转向研究和探讨如何降低这个问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因此,当师范毕业生过剩出现,劳动力市场不能为这些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时,出现了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呼声。“教师培养应该不要只面向学校,而是增加更多的普适性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使得师范毕业生可以到学校以外就业。”[21]这也正是目前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理论界目前关注的另一核心问题,即专业性(professionalit?t)和多能力(polyvalenz)之间的关系问题。

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篇5

关键词:历史教师;专业化成长;拓展专业知识

如何让老师教师更加专业化教学是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的重点。如何让高中历史教师“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再现他人,与别人进行交往,探索世界,学会继续不断地、自始自终地完善自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的总体要求。本文主要从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以促进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等几个方面分析介绍了如何提高历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方法。

一、历史教师要拓展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专业的历史教师应具备系统、扎实的高中历史教学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本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

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是教师教学的前提,高中历史教师要学会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所授高中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

近年来,在研究高中历史新课程方面,也出版了一些专著,例如,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新课标资源库?历史卷》,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新课程历史地理教学案例与评析》等;同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历史教学专业期刊上也刊载了高中历史新课标方面的许多学术论文和经验文章,这些都是教师专业学习值得借鉴的资料。

2、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

作为一名专业的高中历史教师,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是教学最基本的保障。首先专业教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课标所涉及的主要专题史、地区史和史学理论知识等。

高中历史教师只有完整、系统、扎实、精深地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只有深入透彻地了解高中历史新课标所列的主体教学内容及相互间的关系,才能明白它们在高中历史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才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观全局地分析教材。

3、应具备宽阔的学术视野。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它涉及到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例如,“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等专题。这些都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专业教师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宽阔的学术视野,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才有参与历史学术问题讨论的能力,使自己的专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有相当大的影响,一位专业能力扎实、对教学认真负责的教师教出的学生自然成才的几率高很多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提高教学基本技能的同时,尤其要注意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1、提高历史教学反思能力

对教学而言,教师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有可能带来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改进。可以说,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今,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已经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一条重要标准。

何谓教学反思?简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地位的提升大有帮助。

反思性学习是高中历史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比如,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所定的本节课的目标理解得如何?学生对本节课会有哪些疑难点?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是否符合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等。

2、提高课堂课程资源的运用能力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包括对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

第一,提高历史课程资源利用能力

老师要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以生动的语言、得当的肢体动作、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其精深的历史专业知识和对所授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深厚的专业能力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勾画出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去吸引学生,或者运用多媒体效果进行教学,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历史短片。

第二,利用好高中学生资源。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运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一些关于历史课程资源,如收集历史故事、外出旅游参观历史遗址时的照片、报刊杂志中有关的历史文章等。并进行课堂讨论、组织历史辩论会和故事会、编制历史剧等形式,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深入理解。

3、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课例教研和课题研究是高中历史教研的两种主要形式。

课例教研就是以“课”为研究对象的教研活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课堂实录,即对课堂教学的全程记录。课例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没有关注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其行动缺乏理论的支撑,也缺乏科学的、系统的设计。因此,教师在课例教研的基础上,还须提升为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在科学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解决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系统、有序的研究。

综上所述,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是研究者。从历史学科来说,研读史家的学术论文,对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不失为一个极重要的途径。研读史家撰写的论文,不仅能够了解何为学术论文;而且也能进一步审视学术论文是如何写成的,通过研读史学论文,使历史教师逐步掌握史家是如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史料来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历史解释的。让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接受历史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篇6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音乐教育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078-01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后,遍及全球的旨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教师专业化也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基础课程教育改革。作为未来的基础教育教师,音乐专业师范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成为专业化教师,高师院校又如何为专业化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创设条件和奠定基础,这些都值得我们每个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1现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弊端

课程体系是指包含课程结构比例、相互关系及课序流程的一个整体,体现着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结构决定了所培养出来的音乐教师的水平和质量。传统的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学科分化过细、学科之间及其内在联系不够紧密以及专业面过于狭窄等弊端,反映在教学实践上就是重理论传授,轻实践锻炼;重教学实践,轻理论研究。具体来说,表现在:

1.1课程体系的指向性模糊,师范性、教育性特点不够凸显

当前我国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与艺术专业院校所开设的课程除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外基本上是一致的,没有完全形成有师范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如缺乏教师教育发展的研究型和教学能力培养型课程;教学理论相关专业课开设偏少(仅仅局限于教学法);偏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等,体现不出明确的“音乐教育”专业定位及“中小学音乐教师”培养目标。

1.2课程设置比例失调

技能课程比例偏大,教学理论课程偏少。在课程设置上,学生的弹唱演奏等技能得到了重视,而音乐教学理论课程开设得大少,大部分就只有“教学法”课程,结果造成学生难以建立起系统的音乐教学理论体系框架,必定导致实际教学中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低下。

缺乏教师技能课程,教师专业化、职业化不突出。教师专业化、职业化是我国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音乐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具备任何一个普通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艺术教师所应特有的专门素质,即职业技能。但当前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呈现出单一学科纵深发展的态势,缺乏教师专业技能教育和科研方法训练的内容,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特征不明显,无法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

1.3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脱节

由于与中小学沟通联系不多,对基础教育关注力度不大,因此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脱离了基础音乐教育教学的实际和中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学生通过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所形成的个体知识结构和能力对其以后从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够明显,效果不够良好。

2教师专业化视野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构想

教师专业化的课程结构和体系应体现学科教育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素养,专业技能及专业精神。因此,笔者认为: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2.1完善课程结构

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就是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使学生在音乐专业学科水平和教育专业水平上达到一定社会经济文化所需求的程度。因此应将基础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职业方向教育和跨学科教育即普通文化课程音乐专业课程教育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实习等有机地组合。而且,这其中课程的比重合理与否就直接决定了课程体系的优劣和所培养的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故应根据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优化组合并合理配置普通文化课程、音乐专业课程、一般教育学科课程、音乐教育学课程、教育实习和实践课程等。

2.2加强教育学科课程建设

教师专业化客观上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而教师教育课程又是决定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核心因素。在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中,教育学科课程应属于专业性课程,它是把“学术形态”的音乐知识转换为“教育形态”的知识,再把“教育形态”的音乐知识转换为学生的专业知识并发展其能力的重要平台。所以必须大力加强教育学科课程建设,除设置普通的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学法课程外,还应开设音乐学科教育学、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课堂管理、教育测量与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

2.3增设教育科研基础理论课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科研兴校”、“研究型教师”、“教育创新”受到空前关注。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引领教育与时俱进的灵魂,成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诉求。未来所需要的不仅是实践型教师,更是研究型教师。高师院校应增设教育科研基础理论课程并通过优化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加强教学理论及论文写作指导等途径来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通过构建理论平台、引导实践研究、创设学术氛围、完善管理机制等方面来培养音乐专业师范生的初步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威.教师教育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2(1).64-67.

[2]邓志伟.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教育素质的提高与教育课程改革[J].外国教育资料,1998,(4).

[3]陈明阳,于戈文.加强高师音乐教育师范性的认识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6.14.

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篇7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师范生;职业技能

一、相关研究的背景概述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在当代教育改革实践中,教师的工作职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创造性质。不过,与医生、律师等专业相比,教师的专业性似乎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从而造成与之对应的师范生培养,在专业需求和学科性质方面也有所缺失。师范生是教师专业发展历程的起点,它决定了新教师质量以及他们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因此,作为教师培养的前沿阵地,师范院校应该承担起为教师专业化奠定良好基础的职责,有针对性的探索并开展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

(二)师范生培养和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

1992年,原国家教委师范司印发《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1994年又颁布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两份文件的颁发,对师范生应具备的教师职业技能作了系统而又明确的规定,是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依据。

但是,研究当前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现状,我们发现原有《大纲》中关于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已落后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基于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语文教育类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的现状,根据师范生职业需求和语文教师培养实际存在的问题来调整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实践教学,参考语文新课标的目标和内容,进行相对应的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优化语文教师专业技能的训练。

(三)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在当前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问题,师范教育与在职教育相割裂,没有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导致新入职教师很难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了解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将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放到教师教育一体化中加以审视,认识到师范教育是教师的职前准备期,把职前准备和职业发展联系起来,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培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文献述评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和资料,结合作者自身理解,对现有研究现状及观点作出如下归纳:

(一)关于“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内涵界定及体系建构(理论研究)

在CnKi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有记录113条,关于师范生职业技能的研究并不十分广泛。

教师的职业技能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相结合的特点。然而,反观当前各类师范院校开展的师范生技能培养活动,我们大多把师范生技能局限为“三笔一话”(硬笔、粉笔、毛笔、普通话),这显然是不够的。

1994年国家教委师范司颁布《高等师范学校教师技能的教学大纲(试行)》中指出,“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基本技能指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三笔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技能训练。”

玉林师范学院冯海英在其论文《微格教学在师范生语文教学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第18期)中将语文基本教学技能概括为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等等。

华中师范大学张莉的硕士论文《“农远工程”环境下语文教师职业技能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中归纳出的教师职业技能体系指标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教师基础技能,包括口语表达技能、非语言表达技能、书写与写作技能;第二是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课程开发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第三是教育技能,包括班级管理技能和思想管理技能;第四是教学研究技能,包括课题研究技能、说课听课评课技能、教学反思技能。

列举的前两份资料中,对师范生职业技能的讨论仅仅涉及到“基本技能”的层面,虽然具体到班主任工作、提问技能等要素,但是关注面比较狭窄。早期的相关研究中,相同的情况很多,都比较关注“基本技能”的培养,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三笔一话”,很少关注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比如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程度等能力。后来的相关研究,逐渐注重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全面性,例如在张莉的相关论述中,除了基本技能,师范生还需要掌握教学研究技能,突出了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性和科研能力的结合。

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内涵及体系建构也将在前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反映出社会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这也是此类研究的出发点。

(二)关于“师范生职业技能”的调查研究(实践研究)

1.师范生职业技能调查

在CnKi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并且包含“调查”进行检索,共有记录16条;以“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为主题,共有记录27条;以“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为主题,并且包含“调查”,共有记录4条。

盐城师范学院乔晖著《近十年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第11期)对目前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研究进行了分类,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侧重于师范生基本教学技能训练的分类研究;二是侧重于语文教学程序的技能训练的分类研究;三是侧重于语文教学元素的技能培训的分类研究。

以上提到的三类研究均比较重视语文教师如何教的技能,很少涉及如何指导学生学的技能,对教师的技能要求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不能适应当前新课标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整理,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外研究教师职业技能发展现状的论文专著较少,相关的调查似乎也没有展开,研究者的重心主要集中在依据大纲对师范生职业技能结构指标体系的拟定上,然后根据指标制定相关培养流程。

例如肇庆学院毋茂盛、王静在《高等学校师范生技能研究》中,仅是依据其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师范生应具备的3种基本技能,包括语言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并对这些技能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但是,由于研究过程中缺乏实际调查的案例支撑,这些观点显得空洞概念化,也比较片面,缺乏学术深度。

对此,笔者认为,研究可以在体系建构基础上逐步展开的,但是应该以现状调查的实际结果为依据,参考课程标准的实施,侧重师范生视角和新入职教师视角,给师范生培养的探索之路提供一个反向思维的案例支持。

2.师范院校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调查

同时,在CnKi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并且包含“师范院校”进行检索,共有记录40条;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并且包含“高等师范院校”进行检索,共有记录19条。

广西师范大学郝向鹏的硕士论文《高等师范生职业准备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情况进行了了解。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探析,并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高等师范生的职业准备现状做出了一些总结。同时阐明了阐明了高等师范生职业准备的相关内容,包括良好的教师职业意识、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出色的教师教学技能、创新的工作能力和对教师职业的关注。

像这样将师范生职业技能研究架构在具体某个高校中的调查研究还有江南大学教育学院的戴云、胡智丹写的《综合性大学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现状调查报告――以江南大学为例》([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3期);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付明叙写的《早读在师范生职业能力提升中的作用探析――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4期)等。

可以看出,关于师范生职业技能的研究同时涉及综合性大学和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虽然同样设置了师范专业,但是作为师范生培养的专科性学校,高等师范院校的政策导向、生源特点、就业前景等决定了其不容忽视的特殊性,也使得我们对师范院校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有其不可替代性。要达到相应的教师培养目标,必须使学生在掌握一般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高等师范教育的特色,将师范生培养的实践研究推向教师培养的前沿阵地。

3.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调查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和现有研究报告的整理,归纳出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

第一,重视传统手段和教学经验的继承,缺乏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二,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实践课程的有效开展和训练;

第三,课程设置繁杂,但是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

第四,职前职后教育脱节。

对此,相关研究给出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根据学生需求和职业要求,不断更新和调整师范生培养目标及方式;

第二,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应做到课内专业知识与课外实践训练相结合;

第三,优化师范生技能相关课程设置;

第四,建立职前职后连贯统一的师范生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和教师终身发展。

以上观点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调查结果和建议不够系统深入,缺乏实证材料相佐证,通常是笼统概括,很少有着眼于师范生各项具体职业技能专门展开的细化分析和建议,相关研究对师范生培养的评价机制也少有着墨。当然,这些成果对师范生培养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也因为其不完备性,使得后续课题有更广阔的发挥余地和更深远的学术意义。

(三)语文学科视阈下的师范生职业技能

在CnKi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并且包含“语文”进行检索,共有记录4条;以“语文教师职业技能”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有记录6条;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并且包含“汉语言文学”进行检索,共有记录0条;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并且包含“语文教育”进行检索,共有记录0条;以“师范生职业技能”为主题,并且包含“中文”进行检索,共有记录0条;可见,在师范生职业技能的研究领域,突出学科性质,专门探讨语文教育方向师范生培养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

周庆元所著《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概说》([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6):35.)中对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给出的定义是“语文教师在其从事的语文教育工作中,为了适应和满足工作的需要,通过反复练习而逐渐巩固乃至自动化了的动作或智力的行为活动方式。”

盐城师范学院乔晖著《近十年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研究,2005,(11):76.)中认为:“语文教师职业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根据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的复杂的教学动作方式和智力活动方式的系统。”

以上两种观点,仅仅是对“语文教师职业技能”作出了定义,并没有反映出其涵盖的内容,在论文中也没有构建相应的职业语文教师职业技能体系。

语文教师的职业技能,有学者称之为“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周海生、周秀娟所作《谈语文教师的基本功》([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1995,(5):33.)中认为“所谓语文教师基本功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和技巧,主要内容包括‘说、写、画、作’四方面。”

扬州大学乔晖的硕士论文《论创新教育与语文教师的职业技能》([D].扬州:扬州大学,2004.)因为侧重于创新教育,所以对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概括偏向教育研究技能。教育科研能力固然是语文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能代替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全部内涵。

以上的一些观点,显然不能完全概括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内涵,他们都只是对整个语文教师或者语文师范生职业技能体系的某一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未突出语文的学科性质,相关论文中关于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所有学科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基础技能。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作为专任教师,需要更加详实完整的语文相关技能。因此,笔者建议,在此类相关研究中,应该更多地关注师范生职业技能与具体语文学科的结合,构建一个基于语文学科的完整的师范生职业技能体系,它应该包括语文基础技能、语文教学技能、组织管理技能、语文教学科研技能等四大方面,在研究过程中,结合理论、各项标准、调查结果、前人研究等资源来完善各项技能的内容,形成系统化的概念。

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篇8

论文摘要:有效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全新的教学理念,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都有积极的作用。在有效教学的理念下,教师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自身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学校倡导有效教学的良好环境氛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和保障。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人,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是教师提高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思想是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具备反思意识,它要求教师要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改进教学实践行为,增长教学智慧。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研究的主题之一。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教学专业上不断发展,并应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始终的终身自我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仅表现为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量的累积,还表现为教师对自身和其所从职业的认知的成熟和深化,能够逐步建立起一种由专业自我、主观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所组成的个性化的素质体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将不断更新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水准,从而获得持续发展。

    (一)教学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

    传统观念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指由教师所教学科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所组成的学科知识的专业化,一般称之为教学专业化。其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对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教师来说,在高校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只是书本上的教学理论知识,还未用于教学实践,其仅是前人的教学经验而已,还未转化为自己的教学理论。教师需要通过教学实践,学以致用,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升华;另外,时代在飞速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经验在不停升华,任何教师都必须不断地更新已有的教学知识,充实已有的教学实践。

    然而,从有效教学的核心理念来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是更注重于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即从教学专业化转化为教师专业化。其中,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指教师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它更依赖于在教学过程长期跌打滚翻积累的教学经验,体现了教师劳动中的创造性成分;教师的专业品质比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更抽象,但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常常表现为教师对教育、对学生、对自身发展基本态度。这一转变,需要通过教师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念的变革,同时也将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立体,为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正在发生极大的变化,从以学科专业知识为主转化为提倡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及品质的提高,当然,两者是互相联系、共同促进的。教学专业化是基础和前提,教师专业化是对前者的升华和提高,良好的学科专业知识能使教师更有精力来研究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累经验;过硬的专业能力和优秀的专业品质则能更好地促使教师掌握更多有价值的专业知识。

   (二)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一体化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又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期间经历着职前与职后教育两个阶段。按照有效教学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的培养过程对教师专业发展至关重要。但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教育机构中,高师院校承担了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任务,而教育学院系统则将重点放在对教师职后的培训。这样一方面使教师职前教育远离教育现场,而教学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难以在大学中进行有效传递;另一方面使教师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师范大学投人较多,培训机构获得的资源偏少,教学水平相对低下。因此,导致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严重分离的现象,极大地阻碍和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都应该在教师专业生涯的所有阶段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现教师培养的连贯性和互补性。职前教师教育应能够使未来教师具备他们今后整个专业生涯中完成许多教学专业任务所必须的大多数或全部的能力,以获得持久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所有知识结构和态度。职后教师教育要着重于提高教师学历;着重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职业适应性,培养骨干教师;着重于学习新理论、研究新问题,培养教育教学专家。巨‘口真正实现教育思想,教学管理、内容和方法上的一体化。

二、有效教学理念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从有效教学的内涵来看,它是一套极具实践性的教学理论,主要强调教师的职后发展问题,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发展。由此可见,在研究有效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时候,必须看到两者的相互交融性,它们是相伴而行,相随而生的。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影响教学有效与否、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和必要条件,它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被验证、被激活,从而转化为有效教学的现实因素。另外,教学的双边性、反馈性决定了教学的进步既是学生的发展,又是教师的成长和提高,可谓“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是其教学日益“有效”的过程,教学的“有效”程度则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最全面、最客观、最精确的权衡尺度。围绕有效教学,本文从教师个人和学校两个层面来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与途径。

    (一)教师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自身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1.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终身学习的概念里,学习是一个不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能为人生的各个发展阶段提供全程的教育支撑。教师的职业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职业,教师应树立这种思想,以应对时展的要求,求得专业水平的提高。有效教学理论的提出为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和观念指明了方向,在此理念下,教师要树立新“三观”。一是新师生观,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潜能的发现和开发者,是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协作者,是与学生平等相处、共同发展的伙伴。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二是新教学观,即教师要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工作要回归生活、联系生活,注重自己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化发展趋势;三是新评价观,即实行发展性评价,基本特征是多元化,包括标准的多元性、主体的多样性、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手段与方法的多样性等等。

    2.教师要增强对日常教育实践的反思

    当前,我国理论色彩较浓的教育教学研究并不适合作为专业发展主体的一线教师,教师要树立起“专家”形象,必须重视自身的成长过程及其身处其中的日常教育实践,充分挖掘日常教育生活中所蕴藏的丰富的研究素材,并形成自身的教学理论,达到掌握策略,改进行为,增长智慧的目的。一是培养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养成研究的学术自觉。中小学教师研究日常实践工作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备从教育事件中提炼主题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对当下教学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会变得十分迟钝和冷漠,更难以具备对教育教学事件加以诊释的能力。教师养成发现自身所处的教育环境中的问题的敏锐性,并逐渐养成一种研究问题的自觉,对于中小学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研究能力,有重要意义。川二是善于把自己带人实践研究的情境,省思教学效果。情境决定行为,有效教学总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发生的,而情境则与镶嵌在其中的知识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应该是教师的实践经验与真实的教育情境之间持续互动的过程。教师必须融人研究情境,从中获取“原生态”的现场资料,挖掘其中所蕴藏的问题,探寻教学工作对学生发展的意义。通过对教学资料、素材的整理、分析、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把握教育教学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三是注重整理研究成果,促进成果系统化。中小学教师应努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形成文字,对自己教育教学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并从中锻炼和提高发现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创新思维、文字表达等能力,从而养成专家型教师的素质。这要求中小学教师及时地把自己对“教学感悟”的感情、体验、认识、见解、遗憾写下来,由片断到长篇,由零散到系统。这样的文字也许不会阐述得很严密、全面、深刻,但由于基于事实,是来自于教育实践中活生生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它往往是形象逼真、简明易懂的。四是积极做好成果转化,提升专业水平。中小学教师从事日常实践研究,其研究成果能使教师在深层的文化结构上提升自己的专业视野,使其由客体成为主体,能理性地、富有创意地对待自身的教育活动,并改造以往不恰当的教学习惯与行为。在此过程中,教师从教学研究的边缘逐渐走向了中心,提升了专业水平。

 3.教师要注重开展反思性教学

    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把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等作为认识或意识的对象,对其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评判,并考虑、选择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和科学性对策的过程。它是教师为实现有效教学的有意识努力的过程,同时它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教师的反思包括对教学工作的反思和对“有效性”教学的质疑,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既包括教学行为计划进行反思,也包括对教学行为进行现场反思,还包括对行为结果进行反思,从而增加有效的教学行为,进而促进有效教学成为现实。反思通过将研究纳人教学活动中,经验不断上升为实践智慧,将“他人的理论”与“自我的理论”相链接,构筑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成为教师成长之源。

    (二)学校倡导有效教学的良好环境氛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和保障

    教师任职的学校是教师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本人成长发展尤其是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以往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中人们往往过多地注重一般意义上的教师教育,忽略了教师任职的学校,从而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要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必须充分发挥教师任职学校的助推作用。

    1.学校要确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全面发展同步推进的办学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树立了正的理念,才会有成功的实践。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而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影响有效教学的直接因素。由此可见,有效教学、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三者是互为因果,紧密联系的。因此,学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同样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场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身除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应该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有一效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要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使教师和学生都获得成功。

    2.学校要明确课堂教学是教师发展的主战场

    过去人们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通过送出去进修学习的方式进行,但这种学习培训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通过培训学到的知识,与个体当前的、现实的工作、生活情境与需要关联较少,缺乏个体特定场景中特定心理体验的融人和个体内心深处精神的渗透,因此它没有真正转化为个体内在心智模式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造就了现实中口是“行”非的教师群体,其实践中的表现就是,教师“所倡导的理论”与“所采用的理论”的分裂。相反,校内课堂教学内容是鲜活的,富有特定的情景变化,教师可以在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中为自己积累足够的教学经验,并可将理论下放到实际情境中,产生出自身的特色教学,发挥出教学水平。由此可见,学校必须充分重视课堂这一师生共同成长的主战场。它对于教师而言,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对于学生而言,它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的成长。

    3.深入开展校本研训,加快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校本研训是指“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与培训,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教学实践为目的的培训。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有效教学实践,而有效的校本研训对促进教师自我反思,促进教师合作与交流,创造性地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以“教学效益至上”的有效教学理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校本研训的途径,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增长教师的教学智慧,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同步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篇9

论文摘要: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本科教学目标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本文结合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实际情况、专业特点,分析了影响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因素,从多个方面对全面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进行了论述。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全面检验,是集中训练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活化程度、学识水平和创新思维的主要标尺,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科学地组织各项工作,形成领导高度重视、教学单位严密组织、指导教师认真负责、评阅答辩严格标准的教学氛围,做到加强“三个突出”、落实“五项检查”,关注薄弱点,制定激励措施,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

一、提高思想认识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要前提

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认识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与其他教学环节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本科教学体系,是毕业前的综合训练,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升华,也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要准备。川学校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办法和切实有效的实施措施,从制度保障、时间安排、场地设备、资金支持等方面切实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环节,并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充实与加强校内外毕业实习基地,有效保障毕Zi9,:计(论文)的各项需求。各教学单位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展前成立由院系主管领导牵头的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专业特点与自身特色,制定本院系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审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和成绩评。

二、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影响因素。加强“三个突出”

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水平:一是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缺乏吸引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中常规、经典、虚拟题目偏多,部分课题仅仅是名称、数据等内容发生变化,研究过程模式化、程序化。题目与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内容和学生将要就业的单位实际生产状况脱钩,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师资不足。招生规模连续多年扩大,一线教师绝对数下降,导致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上升,加上教师必须承担的教学,科研工作,指导教师的精力投入难以保证,工作负荷较重;同时应对扩招需求,教师队伍扩大较快,年轻的新教师直接进入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在指导能力、方法和经验方面的欠缺导致指导质量下降。三是质量监控体系难以实施。毕业设计(论文)是一项环节多、耗时长的教学工作,为加强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监控体系,但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制度多、要求多、可操作性差、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致使很多监控环节流于形式。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我校在工作中加强“三个突出”。

1.突出毕业设计题目与教师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

根据我校以工科专业为主的特点,强调毕业设计的实践性,注重工程实践和设计能力的培养。2008年,我校工学类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比例为科学研究l5.5%、生产实践64.2%、教师及学生申报的自拟题目20.3%。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与教师科研、学生实习及拟就业单位生产’科研等相结合,尽量采用科学、技术、生产等领域能体现专业特点的实际问题,题目的内容具有实践性,学生参与热情高,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得到训练和大幅度提高,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突出学科特色,校内指导教师与外聘指导教师相结合

教师比例下降和年轻教师增多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学校以建筑类为主的工科特点,我校采取了聘请校外指导教师的方式,既有效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又充实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提高了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指导质量。在进入毕业设计阶段时,学校通过与实习单位签订委托协议书的方式,规定双方的职责与义务,对实习单位资质、指导教师资格严格要求,实行校内校外双师制。外单位指导教师必须是总工或正高工,每位指导教师指导一名学生,一对一指导;校内配备年轻教师作为助理指导教师,加强沟通与规范管理,弥补校外指导教师在校内规章制度和规范方面的不足;助理指导教师负责最多不超过六名学生,实行全程跟踪负责制,同时向校外指导教师学习实践指导经验。校外指导教师的引入,与校内指导教师的传统指导方式和方法也形成了对比,促进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几年的毕业设(论文)检查情况表明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实践能力和设计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教师队伍也得到了加强和锻炼。

5.突出检查关键点,由关键点控制实现全过程监控

理想的质量监控是指在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管理过程中,详细了解每名学生、每个环节的实施进度,能够及时对出现的问题做出适当的反应。但毕业设计(论文)涉及的学生数量众多,耗费的时间在3个月左右,很难将所有的监控落实到位,从而使很多监控环节流于应付制度、填写表格的形式。因此,对质量监控不能全盘一手抓,要分环节,重点查找各环节监控的关键点。环节进行过程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与管理要求能够直接反映到关键点上,因此可以通过集中精力对关键点进行监督、检查,实现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切实、有效的监控。

三.落实“五项检查”,开展基于监控点的多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的监控

我校制定监控体系过程中,将毕业设计(论文)分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初期准备与开题、中期进度监控、后期答辩与归档、学期末专项检查五项检查工作,根据监控的关键点,详细制定了检查要求和检查内容,明确教务处、各院系、指导教师的职责和对学生的要求。各院系根据检查内容和时间安排自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对检查情况进行书面总结和提交检查记录。学校组织专家组对毕业工作进展进行专项检查和抽查,加强监督和管理。

1.监控选题源头,严把指导教师资格关

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基础,更是完成高质量论文的关键,题目选择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实习等后续工作的进行,因此是监控的重要环节。选题环节包括两个监控关键点,一是题目的类型,二是指导教师资格。对题目的监控,要求改变目前由指导教师选定题目的状况,按照题目申报、审查公布、学生选题(学生申报题目)、选题确认流程进行,实行双向选择,严格实行一题的原则。各院系按专业对题目进行类型统计,由教务处进行检查,加强工程实践、教师科研等题目的开设。严把指导教师资格关,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全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必须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严格控制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最多不超过8人,平均指导学生数小于6人。教师资格、指导人数的监控促使各院系必须吸引校外工程专家,组建校内外指导教师相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

2.强化初期、中期检查力度,确保设计进程

初期检查主要从组织管理工作、教学文件、师资力量的配备、设计选题、物质条件及学生的开题情况等几个关键点进行检查。重点包括课题符合教学培养目标的情况、课题名称、内容、工作量及要求,课题结合工程或科研的实际情况,任务书下达完成情况等。

中期检查主要检查毕业设计进度、教师工作状况、学生设计状况、教研室组织管理等方面。重点包括指导教师、学生到位情况,指导教师对学生课题的了解情况,存在的问题;外聘指导教师的管理、质量保证等措施落实情况等;题目展开情况,是否与进度计划相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初期、中期检查,实现对毕业设计过程的有效监控,确保了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到位情况和设计进度的执行情况,能够及时了解毕业设计进展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5.后期检查严把教学最后关

后期检点包括课题完成时间、写作规范、论文评阅、答辩安排、成绩评定等情况。严格审查毕业生的答辩资格,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不予安排参加答辩。各院系成立由学术带头人、优秀教师等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全面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下设若干个答辩小组,各答辩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所有答辩成员于答辩前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答辩的有关事项,严格答辩程序和纪律,明确评分标准,统一答辩要求,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审查,严格控制优秀率和优良率。答辩完成后,各院系对年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认真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完成对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归档、保存工作。

4.强力度专项检查,促进工作不断改进与提高

我校连续几年来,在学期结束后,由主管校长带队,聘请由校内外一线教学和管理的专家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专项检查。根据院系数量成立9个检查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1名,由3~5名校内外专家组成,分别深入各院系,按照文件规范和检查指标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检查日期设在周末,各院系所有领导、指导教师必须到岗,全程陪同,逐项进行。这有利于及时和专家沟通,听取专家意见,学习经验,改进工作。我校已经聘请了多所高校的主管校长、教务处处长、知名教授作为检查组组长人校检查指导,既加强了学校的工作,也学习到了其他高校的宝贵经验,发现改进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促进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查找薄弱点,解决实际问题

1.开展指导教师培训工作

随着学校的发展,学生数量增多和教师队伍的充实,指导教师中新增教师逐年增多,为使指导教师充分了解与掌握学校的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抓住学校的发展定位与培养特色,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学校每年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展前,都组织指导教师集中学习与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相关管理制度文件、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指导技巧、注意事项等内容,并要求各院系进一步根据专业特点和规范要求,对指导教师组织多主题的培训和学习。同时,教师通过集中的学习,能够交流经验,群策群力解决指导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2.加强对新专业的指导与管理

新专业开设的逐年增多是许多高校共同的特征。我校将新专业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点对象,加强对新专业的管理和审查,提前与相关院系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编写指导手册、制度规范,制定从选题至最后答辩的工作流程,挑选优秀教师,积极调动优势教学资源,确保新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高质量开展。

五、制定激励措施,提高教师学生积极性

1.开展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

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活动。以专业为单位按当届毕业生数3%~5%的比例,由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提出推荐名单,并由学生本人写出3000~5000字的毕业设计(论文)摘要,经所在院系审核,报学校评审小组评审。对评审通过的学生颁发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证书。

2.开展校级优秀指导教师评选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校级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是对教师工作的肯定。校级优秀指导教师评选的首要条件就是指导的学生中必须有优秀成绩,要求指导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指导工作量饱满,指导效果优良,、学生评价高。评选活动增强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是对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经验的总结、交流与宣传过程,有助于全校教师的学习、借鉴,对提高指导水平,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起到良陛循环的推动作用。

5将毕业设计(论文)与校外竞赛相结合

仅仅是校内的评选,不能认清学校自身教学水平处于何种地位,因此,学校鼓励各专业积极参加全国性质的各类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竞赛。如我校艺术系将毕业设计坚持与“中国高校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主题年竞赛”活动紧密结合,组织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展,由学生和教师投票筛选出参加竞赛的作品。此项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夔,也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使毕业设计整体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增进了各高校之间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及学术交流,找出了与全国同行教学水平的差距,并能及时总结经验,调整教学内容,加强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

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篇10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比较;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已从尊重教师职业地位和权利的初级阶段,进入到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是教师不断成长、不断接受新知识和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它包含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提升工作能力的所有活动。教师专业发展强调终身学习和成长。本文就中美教师专业发展的比较分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美国教师专业发展

(一)美国教师专业发展概况

20世纪末,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在美国国内引发一场关于教育质量的激烈争论,进而掀起了以“重建学习体系”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浪潮,奏响了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序曲。人们呼吁重新认识教师职业,重建教师教育体系,并通过提高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质量,促进教师职业向专业化发展。

此后在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上发表题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世纪的教师》的报告提出,教师是教改成功的核心和关键,必须使教师职业成为与医生、建筑师、律师等职业一样名副其实的“专门职业”,并提出“无限的熟练教师”概念。www.133229.com

美国教师教育协会从1992年起,每年以一定的主题发表《教师教育年鉴》,用来评估和推进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他们认为课程创立不在于学位,而在于不断创新的学习标准和实践标准。

(二)美国成功教师的标准

在美国,教师是专业人员,建立有全国教师联盟,美国教师联盟教师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成功教师的标准如下。

1.对学生及其学习尽职尽责

他们致力于使知识容易被每个学生接受,对学生一视同仁,同时又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他们根据对学生兴趣、能力、技能、知识、家庭环境和同伴关系的观察和了解,在尊重个体、文化、宗教和种族差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实践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自尊、守法的公民责任及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2.了解其所教学科及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知识

充分理解其所授学科及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并与实践相结合。他们掌握一系列教学技术,创造多种教学途径,确保有纪律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他们注重发展学生自身的批判和分析能力,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他们设定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社会交往的规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系统地思考实践,从实践中总结学习

成功的教师具有教养者的风范,他们努力在学生中成为美德的榜样(如耐心、诚实、正直、尊重多样性、重视文化差别),也是智力发展先决条件之能力的榜样(如推断能力、多种角度看问题能力、创造和冒险能力、保持一种实验性和问题解决取向的能力)。同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批判和审视自己的实践,调整教学,扩展技能和知识,注重学习过程和实际效果。

4.学习共同体的成员

成功的教师通过教学实践,课程开发与其他人员合作,以促进学校整体发展与提高。

二、我国教师专业发展

(一)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立法形式说明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规定取得教师资格的相应学历标准。2000年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社会职业归为8类,其中教师属专业技术人员类。

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依然是传统的,有关政策的制定和发展计划的草拟,均将教师排除在外。在教育决策者和部分专业发展者眼里,教师先天不足,不具备当前社会发展及教育改革要求的素质,需要由外来专家设计理想教师的模型,然后根据模型应具备的知识或技能,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补救。这种专业发展思路崇拜专家的学术权威,它最关心的是将那些所谓必需的“知识”、“技能”等各项素养通过培训方式让教师获得。所以教育改革通常采取由点及面、分层推进的策略,即首先挑选骨干,将其培训为改革目标期待的教师模型,通过这些骨干,进而影响辐射到其他普通教师身上,从而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二)我国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标准

我国每年都在评选优秀教师,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像美国教师联盟教师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成功教师标准,只有一些不成系统却被公认的标准。

优秀教师应有敬业精神和明确的主体意识,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教师成为“一种专门职业”,使得教师从以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定位,提高到具有一定专业脚学术层面上,使教师工作获得了“生命力和尊严”。

优秀教师应具有明确的研究意识,体现在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优秀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自身的批判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秀教师应具备信息素养,即把信息作为产生知识的原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过程,升华为新思维、新知识。

三、中美教师专业发展分析

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高校相对较少,大学入学竞争非常激烈。同时,由于“满堂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应付升学考试比较有效,所以不少学校采纳。这种教育模式是一种竞争性的选择模式。而美国教育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合作定向模式,其大学入学率高,基础教育课程较轻,学业评价重点放在地区性的平时考查上,学校有条件安排更多的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活动。无论是竞争性的选择,还是合作定向模式,都将直接影响中美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及教育目标的实现。

从课程结构选择性来看:美国在中学阶段实行选修制,设置学术性、中间性、职业性的选修课,初、高中选修课占总课时比例各为1/3、1/2;现阶段我国课程结构比较单一。从教学内容的现实性看,美国重经济、技术及实践性知识,特别重视创造力的培养;我国重学术取向,与实践、时代及乡土实际脱节。

根据我国现状和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经验,结合世界上先进国家的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趋势,我国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四、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摆在我国教育者面前的,是教师专业发展正式代替课程改革,所以多出版一些教育方面的刊物,如美国教育研究会的年鉴和《教育研究评论》,每期都以一定篇幅的文章讨论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不要限于入行时的学位,关键要建立教师不断学习和总结机制。教师的知识可分两类: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开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比灌输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模仿教学技艺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