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散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32:36

史铁生散文篇1

[关键词]史铁生 散文 倾诉体式

史铁生作为当代一个卓有特色、富有成就的纯文学作家,他以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人生哲思,创新了当代散文,同时也创新了散文的体式。史铁生的散文对众多散文的体式兼收并蓄,融为一炉。他的散文中融合有日记体的自由随意,书信体的平易亲切,哲思文的精美奥秘,随笔体的从容素朴,写景文的幽微细腻,抒情文的诚挚激越,等等,形成了他散文自由、开放、雅朴、丰盈的倾诉体式。

史铁生散文的这种倾诉体式,从整体结构形式看,多是分节而定,如《我与地坛》、《好运设计》、《随笔十三》、《墙下短记》、《外国及其他》、《自言自语》、《病隙碎笔》等散文,其中有的各节间以隔行的形式表示,如《好运设计》等,有的以序数词兼小标题标示,如《自言自语》等,多数散文则是以简单的序数词隔开。这样的结构体式,以往的文体中也常见,并不新鲜,然而史铁生却在这样的简单文体中注入了丰盈而富有个性的内涵,而且在语言形式上也别具特色,这样就使这种结构形式成为他表情达意的个性化工具。这种简单朴素的开放型结构方式,恰为他断断续续、复杂丰富的思考提供了容纳回旋的空间,同时他散文的内容又都归属于生命体验和人生哲思这个庞大的体系。如此,相对分散、独立、而又完整,便于充分展现生命体验和哲思的各个侧面,如一个多侧面的庞大立体柱,各个侧面形成了,“柱”也就完成了,而这样的“柱”却是无面无底的,内涵可以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填充,无限延伸、不断丰富。而且,各侧面在内涵上有机地联系着,即使没有语句外连,给人的感觉也是外脱内连,倒显出一种自由、开放之姿,实却是共有一个永远逃不脱的核心,无论如何千变万化,最后的落脚点还在人生体验和哲思,尽管其中有论人生根本处境和出路的,有议文学创作和写作动机的,有叙自我生命经历的,有感现实生活的,有思未来命运的,有说“佛”论“教”的,有表亲情蜜意的,等等,侧重点各有不同,但还是围绕着核心运转。其中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作者史铁生对生命至死不渝的追问、求索和关怀,频繁而重大的病痛折磨使得他多少次徘徊于死亡边缘,但他生命的热血却从没有冷却过,而疾病毕竟让他精力不济,力不从心,也许这样的结构体式是他迫不得已的一种选择,也许是他有意地以简单朴素求丰富生动,以外在的平淡单一求内在的自由、开放,也许两者都有。总之,这种简单的结构体式恰好最适宜他的处境,最适宜他不断思索、不断创造着的思维内涵,最终成为他别具个性的结构体式。

《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倾诉体式的一个典型代表。它包含有五十七节。这里以前十六节为例来体会他这种倾诉体式的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独特内涵。第一节,写命运是一个需要各种各样角色的人间戏剧,每一个人都要受到命运的限制。其中以“我”要去法国看“世界杯”的假设情形为例来表述。第二节,写命运以疾病局限了我。并写了我对“墓志铭”的想法。第三节,写“我”四十八年大约有一半时间用于生病,但我竟然“铁生”了下来。第四节,写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是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自己的生病经历,让自己醒悟到:“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第五节,以自己的体验说明“朝拜”需要一个纯洁的心地。第六节,写人需要真正的信心,人必须接受苦难,“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这是信心的原则”。第七节,写人是世界的一部分。第八节,写世界不可能因为人这个部分而改变其整体意图。第九节,以撒但和约伯的故事说明:“背运的时候谁都可能埋怨命运的不公平,但是生活,正如上帝指给约伯看到的那样,从来就布设了凶险,不因为谁的虔敬就给谁特别的优惠”。第十节,写“上帝不许诺光荣与福乐,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命运并不受贿,但希望与你同在,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第十一节,以自己的已故好友周B英为例,表明:真正的信心前面唯有希望,信心的恩惠只在渡涉苦难的时候可以领受。第十二节,写从本质上讲,“‘人定胜天’是句言过其实的鼓励,……生而为人,终难免苦弱无助”。第十三节,写世界上有三类“神”,第三类“神”是博大的仁慈与绝对的完美。它在人行走时总给人指路。“在人的字典里,神与完美共用一种解释”,它可望而不可及。第十四节,写第三位神才是可依赖的。“他把行与路做同一种解释,就是他保证了与你同在。”第十五节,写自己终于找到了第三位神,“他只存在于你眺望他的一刻,在你体会了残缺去投奔完美、带着疑问但并不一定能够找到答案的那条路上”。那也是“一切写作行为都该仰望的方向”。第十六节,以自己的写作体验说明人人都需要忏悔。

这十六节中,无论是写自己的体验,还是写他人的经历,或是写自己的思索,都总是围绕着生命体验和人生哲理。其中有些内容明显地关联,如第一节和第二节。有些内容则似乎无所关联,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等。而其实这些节间也是相互关联,并在内涵上逐渐深化的。第四节,写了自己的生命经历和体验,除了表明自己的省悟之点,同时也表明自己受着种种磨难。这样,第五节写到为自己受磨难后的“走运”而“瞑揖默谢”,就显得自然而然。接着转向写人们劝自己拜佛保佑,如此下边关于“朝拜”心情的阐述就不显得突然。“朝拜”,自然要牵涉到信心,于是第六节主要阐述了自己对信心的看法。不断的苦难不断地需要着信心,那么人生能战胜所有的苦难吗?人能改变宇宙的整体意图吗?因此第七节就写了自己对“天人合一”的看法。第八节就肯定了人对世界整体意图的不可改变性。那么人还怎么样生活?人怎么样才能看到希望呢?紧接着的几节内容就论到了人的“神”,即人的理想和追求“完美”的精神,直到把艺术或文学也归于这神光的照耀之下。可见,这种倾诉体式的内涵不是割裂不通的,而是相对独立、相互联系,又放射状、纵深式地向前推进,直到融成一个庞大的感性而理性的体系。其中,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性哲思让这种体式丰盈而富有个性。如他以自己的生病体验说明了人的一种别样的“幸运”。“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正因史铁生的思索来自子他的人生体验,他在简单的体式中能自如、自然地和读者或作贴心的谈话,或作坦然真诚的独白,或成一种倾诉中的倾听姿态。史铁生的倾诉让古旧而又简单的结构体式获得了深厚而鲜活的生命。并且他在句式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灵活运用,使得这种体式,在简易中显出丰富深厚,在坦诚直率中蕴含着哲思和美感。

史铁生的散文中常用追问式、假想式、自述式、推断式等语句形式,使得他的散文体式更趋向于交流和倾诉的特色,同时也便于其语意蕴藉含蓄。《病隙碎笔》的第五十一节写到:人的处境是隔离,而人的愿望是沟通,这两样都存在于人的自然命运之中。第五十二节追问:“可这有什么用吗?通常的嘲笑和迷惑就在这里人不可能永生,这一切又有什么用呢?爱有什么用?心魂的敞开有什么用?热情又有什么用呢?但,什么是有用?”经过追问和交流,他让人们终于明白了:人是飘荡在宇宙中的热情消息,是这宇宙之热情的体现。接着就又追问:热情何用?“从必死的角度看,衣食住行又有何用?……倘发狠去死,一切真都是何必?但是,说人只是为了活着,意思就大不一样,丰衣足食地关在监狱里如何?”这样,似乎“死”可以结束一切了,但在第五十三节中,他又继续追问:“但是死,那么容易吗?我是说,谁能让‘无用的热情’死去?谁能让宇宙的热情的消息飘散?谁能用一瓶安眠药让世界永远睡去?”史铁生站在人类生命的高度,让他的追问通俗而又深刻,引起读者的深思,而达到精神层面的交流。尔后,以“花瓶”和“魔瓶”来喻宇宙,形象生动地表明了人之生命消息必然万古流传。

在这样的倾诉体式中,史铁生从自己的生命体验出发,探索着人类生命的内涵,因此他往往在散文中以自叙式的语句来叙物表情,其中景物都渗透着他的情绪和哲思。如《我与地坛》中,“我”对那一阵阵唢呐声的感觉,四周古树参天,空旷的祭坛坦荡地独对苍天,我虽看不见吹唢呐的那个人,却只听见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或许这几个词都不足以形容它,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作者以自述式的语句写出了自己对命运的复杂、丰富的感受。命运的步伐亘古响来,“祭坛”上灵魂的扣问也自古至今,那时而低吟高唱,或悲怆或欢快,或缠绵或苍凉的唢呐声,不就是心魂苦苦的抒怀和执著的寻觅之声吗?这种生命之曲自然随人类而生,亘古不散,还将继续播扬,响在未来。作者的叙写形象生动,极富抒情性和象征意味,文意因此蕴藉而深厚,文体因此丰盈而美妙。

《好运设计》中则大量运用了假想式和推断式的语句,形成平易亲切的交流氛围,让读者和作者一道设计、讨论、探寻,最后把目光聚焦于过程,突出了过程之存在及其特有的意义。其文亲切而诙谐,极富诱惑力。如“既然是梦想不妨就让它完美些吧。何必连梦想也那么拘谨那么谦虚呢?我便如醉如痴并且极端自私自利地梦想下去”,这样的语句能不让人敞开心魂吗?其中“我”、“你”人称词的转换和“你”的大量使用,更让你感到置身其中,而想入非非。这就对了,作者的目的就便于实现了,他的散文体式也因此充满生活气息,而生机勃勃。

史铁生散文篇2

论文关键词:人生观,景物描写

 

2010年的最后一天,史铁生因病去世。坐在轮椅上的他,曾以一支笔教会我们思考。他依靠着对生命的坚强、乐观创作了知名散文《我与地坛》、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以及《老屋小记》等优秀的作品,感动了一代读者。这些用汗水和心血凝成的文字,并未因作家的离去而丧失价值。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中的一二部分已被选入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在史铁生逝世不久之际,重读这篇课文,对史铁生的人生观有了另一种感悟和理解。

所谓人生观应该包含着对出生、活着和死亡三个问题的思考。出生是经常为人们所讨论的话题。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有目的还是无目的的?很多哲人一辈子都在探讨这个问题。然而史铁生对于出生的问题,这样认为:一个人,出生了人文历史论文,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在他看来,出生是个不必要讨论的问题,应该自然接受。对于死亡呢?古往今来,无论名流千古的伟人,还是平常普通的百姓,都在潜意识里非常惧怕死亡,这是人之常情。但经历了巨大的人生苦难的史铁生,沉浸在地坛的宁静中,对于死亡早已参透: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将死亡比作节日,史铁生已然抱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来看待生死了。

参透了“生”与“死”,“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史铁生自己说“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而事实上,文中的景物描写,分明又是对这个问题的暗示和回答。但是很多教师在执教中对于这一问题或避而不谈,或浅尝辄止。要回答“怎样活着”这一问题,我们不妨看看文中几处景物描写。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对于这段景物描写的理解,不少教师认为是作家初到园中,笔下景物的荒芜冷落人文历史论文,而野草的自在坦荡“我”却不能,正是他悲苦心情的写照。这种理解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再细细看看这些景物: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一段段高墙,玉砌雕栏,这类景物的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是人工建造的,是非自然的景物,它们象征着尊贵、庄严、肃穆,然而它们的结局呢?却是被剥蚀、淡褪、坍圮、散落,好不惨淡!“是非成败转头空”,在史铁生看来,这类景物并不是他所欣赏的美,真正令他欣赏的则是祭坛四周愈见苍幽的古柏树,是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是亘古不变的太阳……这些景物是大自然的杰作,是非人工加造的,它们虽然平淡,却可以自在,可以永恒,甚至辉煌。在史铁生看来人文历史论文,这些才是人间之大美!

人工与自然景物的两相对比之下,作者的审美观显露无遗,两类景物的对比正是作者对两种生存状态的对比与思考。一个人的审美观总是与他的人生观相交叉、相一致的。自然的、充满生机的景物是美的,这样的人生也是美的。

作者对于这样的自然之美的观察可谓细致入微。他在地坛中“坐着或躺着”,看着周边的世界。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地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史铁生是一位智者,他遇到问题善于观察,也善于思考。在双腿残疾的日子里,他却于细微处看出大千世界的灿烂辉煌。在园中目睹万物皆自由,到处充满生机,心灵摆脱了死神的纠缠,胸怀大为开阔。一切景象人文历史论文,蚂蚁的摇头晃脑、瓢虫的展翅升空,在他眼中都变得美妙异常,就连小小的水珠也倍增光彩,充满诗意,被作者描写地如此光芒万丈!

清人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所描写的自然之景中,有着鲜明的主观投入,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一种愉悦之情,作者已完全融入到这生机勃勃,生意盎然的大自然中,正像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所说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自然之物是美的,这样的自然之态也是美的,自身浸润其中,融为一体。作者在园子里发现了生命的原生状态,而此时的他已渐渐地心清如水了。

“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落日、雨燕、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泥土的气味,这些都是平凡之极的景物,但是在作者看来,虽为落日,却也能照得灿烂;虽为古柏,却有着执著的追求;虽为落叶,却飘摇歌舞,为秋天增添一点灵动的色彩。平凡的事物也可以如此美丽人文历史论文,平凡之极也可以绚烂之极!领悟了这点,作者似乎参透了生死,他便彻底释然了――心清如水,淡泊宁静地安心人生。

读懂了这些景物,才能真正读懂史铁生。既然生与死是不可改变的,那么无需为之焦虑,这不是颓废,而是一种从容,从容地接受自然法则。史铁生早已在自然景物中参透了人间生死,平凡也可以绚烂,自然才是永恒,所以他选择了安心人生。

史铁生已离我们远去,但这个伟大的作家留给我们的感悟和启示有太多太多,他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想起巴尔扎克的名言:“苦难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参考文献:

1、刘巧芳《<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的人生观》,文学教育,2009年04期

2、刘小华《解读景物就是解读生命》,中学语文,2007年01期

3、韩晓武《感悟作者心灵的律动》,中学语文,2006年11期

4、韩建超《物我交融理深情长―<我与地坛>中的三处景物描写赏析》,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6年Z2期

史铁生散文篇3

【关键词】史铁生自救接受现实三重困境

在21岁那年坐上了轮椅的史铁生,从众生喧哗中回归内在的心魂,用自我生存的记忆与印象重构他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重构了他的人生信仰。作为个体,不可避免具有的局限性导致截瘫之初的他也陷入了精神的绝望,随后他在与地坛的朝夕相处中逐渐产生了自己的生命体验,这一体验带动了他信仰的重建。

一、从精神的绝望中出走

截瘫初的史铁生脾气异常火爆。人生在世,存在许多偶然性,而时间的线性流逝则决定了偶然所致的必然无法改变,个体在世状态的脆弱性因此凸显。史铁生因截瘫被抛入命运深渊,正如他的出世实则也是被无预备地抛入人间。在一个鲜活生命的面前,生存境遇的裂缝被放大,以致成为生命所不能承受的重担。

在《来到人间》中,他阐释了人生来便被无情“抛”入人间的状态。罹患“侏儒症”的女孩正像史铁生的夫子自道:“一个人快要死了,无论如何我们可以安慰他……对一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呢……你能知道这个娇嫩的肉体和天真的心灵将来会碰上什么吗?”史铁生也正如此,他不知道自己将要碰上什么。

对截瘫青年来说,成为与正常人严格区别的残疾人,意味着被彻底隔离,肉体上的区别将演化为精神到社会身份的一切差别。这种旁人无可救助的痛楚,会彻底激发心灵的孤独。作者只能用被击打得近乎破碎的精神独自面对,期间将是漫长的痛苦。

在《我与地坛》中,他通过对母亲的回忆,在充满忏悔的文字中发掘了彼时的他经历着的痛苦:“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除了应对心中满溢的孤独,他同样面对一个最迫切的问题,那便是无数哲人思考的生之意义。失去行动能力的他该如何创造价值满足自我需求,他的道路是写作。用写作收获世人的肯定,进而获取生存的凭借,史铁生通过写作将视角转入内心,探求生的意义。写作是为了活着,而史铁生通过写作,开始从绝望中出走。

二、接受现实,将幸福于过程

史铁生在地坛的独处,对生命意义以及死亡有了新的感知。死亡只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史铁生将自己从截瘫之初面临的绝望处境中拉出,消解了死亡在他心中所制造的虚无感。史铁生思考的“生命的意义不再与历史的或形而上的终极目标发生关联”,是立足自我的生命体验,思考并解答“存在或毁灭”的命题。

史铁生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怎么活下去?史铁生在《好运设计》中用逻辑上的归谬法论证了幸福与痛苦必然相伴相生的必要性,从而否决了人生没有痛苦则将更加幸福的伪命题。

他通过一系列对来世的“好运设计”暴露了这种设计内部的阴影:“没有挫折,没有坎坷,没有望眼欲穿的企盼,没有万死不悔的追求与等待,当成功到来时你会有感慨万端的喜悦吗?”人生在世,必然会因为各种不如意而引来坎坷与挫折,而也正因此反衬了幸福的难能可贵。

史铁生最终论证出人类永远无法单纯拥有幸福,因到最后,人类终将面对死亡,所有的幸福被一笔勾销,在那种处境中人将遭遇彻底的绝望。形上终极的幸福无法从他的生命体验中产生,能产生的是对个体生存状态的深刻哲思。

史铁生在这种哲思中发现:“一个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面对荒谬的存在,将目光于生活过程的每分每秒,选择将其转化为人生创造的动力,“怎么活下去”的问题便得到了解答。

三、困境中自救,获得皈依

解决了怎么活下去的问题,史铁生试图解决靠什么活下去的问题。在《原罪・宿命》中,史铁生向读者展示了宗教与科学的博弈。“原罪”部分围绕十叔与阿夏父亲对未来的认知展开叙述,十叔认为人总要信仰一个神话;而在阿夏父亲的认知中,即使面对世界末日也仍认为人类可以借用发达的科技逃生。最后阿夏对父亲发出了一连串的疑问:什么是迷信?什么是盲目?什么是科学依据?阿夏父亲无言以对。

一条茄子,一个无心的碾压,一场意外车祸,意外地压断了“我”的脊髓,所有美梦在那“万恶的一秒钟”内烟消云散,世界没变,但人生轨道已然改变。人生因无可预知的偶然而导致的灾难在肇事者的身上找不出应该责罚的理由,灾难的承受者如何宣泄内心的苦痛?在《病隙碎笔》等散文中已经有了探讨。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史铁生领悟到面对既成的事实,我们唯有选择承受。但正如人的脊髓十分脆弱一般,这种承受也容易导致人的崩溃。于是,我们需要自救,即“上帝只救自救者”。

在史铁生看来:若人人幸运,则世界这幕戏剧亦不会好看,上帝没有给予幸福的许诺,但是给予使众生“在苦难极处亦不可消失的希望”。上帝无法许诺幸福,但却使众生保持信心。这信心便是承受苦难的凭借。

史铁生一手伸向上帝,伸向了自己所能依偎的外在精神;一手伸向内心,在自我与上帝间寻找到了使自己获得独立的信仰。正是联系内心与上帝的信仰使人超脱科学理性带来的认知缺陷,从精神领悟的层面获得自救,摆脱人生的虚无。

结语

史铁生对信仰的虔诚使他感知到了信仰在人与万物之间的联系,他说:“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再,唯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明月,入目慈悲。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

史铁生的自救之路,正是在于使灵魂永葆健全与充沛,于希望中使灵魂在当下眺望信仰的终极。当人生已经无法拥有一个健全的躯体时,史铁生便将精力倾注于灵魂的锻造。对史铁生来说,截瘫导致的苦难并非是最深重的,最深重的是灵魂因此失去了信仰与希望。而信仰与希望,正是一直支持史铁生实现自救的法宝。

参考文献

[1]史铁生《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史铁生《命若琴弦》,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史铁生散文篇4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a)-0000-00

1前言

校舍安全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重庆市委、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学校校舍建设和安全问题,校舍会正常老化,加之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目前仍有相当部分校舍达不到抗震设防和其他防灾要求,近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正式启动全国校舍安全工程,在对地震重灾区的中小学校校舍进行抗震加固、迁移避险的同时,也对地震以外的地区按抗震加固、综合防灾要求,集中重建整体出现险情的危房、改造加固局部出现险情的校舍,整治消防安全隐患。

2我区校舍消防安全现状

笔者所工作的重庆市江北区虽不属地震灾区,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各街道、镇校舍的消防安全隐患较多,现状不容乐观。江北区域内,各类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共有100余个,在校学生十几万人。近年来,全区学校虽未发生火情,但各类学校舍消防现状导致在消防安全管理上存在有不利因素,如何做好学校舍消防安全工作成了一个现实的课题。

2.1主要存在的火灾隐患

(1)安全疏散楼梯不足。绝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楼、住宿楼安全出口数量不足,安全疏散楼梯间形式不符合要求,安全疏散距离大于国家技术规范的要求,存在疏散通道堵塞现象。例:在检查教学楼、住宿楼建筑中,就有过半教学楼、住宿楼存在该隐患。

(2)消防器材配置不足。部分学校的教学楼、住宿楼缺乏应急照明、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等必要的安全疏散辅助设施;现有的消防设施、灭火器等存在类型、规格不符合要求和量少质差、维护保养不善等问题。

(3)违规安装铁门、铁栅栏。部分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只有一个安全疏散楼梯;安全出口、房间窗户上安有铁栅栏、铁门、卷帘门等现象。

(4)部分学校没有消防车通道。

2.2原因分析

(1)历史遗留问题多。由于经济和历史原因,江北区有些较偏僻点的街镇社会公共安全基础设施严重缺乏,中小学校消防设施历史性欠帐多,难以满足需要。有些乡镇学校还有一部分学生宿舍耐火等级低;有的学校由于受城镇规划限制,消防通道狭窄,有的根本就没有消防车通道,建筑没有火灾扑救面,消防水源严重不足;有的教学楼、宿舍建筑未经消防审核擅自修建,未经消防验收擅自投入使用,造成先天隐患。

(2)人员密集大,安全通道少。很多教学、住宿楼在设计之初是符合防火设计规范的,但投入使用后,部分学校的安全出口数量不足、安全疏散楼梯间形式不符合要求,安全疏散距离大于国家技术规范的规定。也有部分学校为了便于管理,从日常的防盗安全或学生人身安全考虑而强行将过道隔断、锁闭大多数消防安全出口,或在安全出口、房间窗户上安置铁栅栏、铁门和卷帘门,只留有一个出口用于日常进出,使“安全出口”名存实亡。

(3)经费投入不足,消防器材、设施短缺。加强经费的投入、改善消防设施,是预防火灾的一个重要手段。学校建设资金缺口大,业务经费保障也较困难,教学条件得不到及时改善,改善消防基础设施更无从谈起。

(4)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近年来,通过“消防进学校”和“警校共育”活动,使得师生员工的消防观念有了一定的提高。有的学校在传授知识时,根本就忽视了消防知识普及。有的校舍的具体管理工作由临时工或农民工承担,人员流动性大,上岗前未接受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发生火灾时有的连自身如何逃生都不知晓,更谈不上如何指导学生疏散和救火。还有很多师生缺乏用火用电常识,处置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较差,学生宿舍往往擅自违章使用电炉、电热水器等大功率电器,一旦起火,将不堪设想。

3抓好落实,搞好宣传培训,注重实效,做好校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是一项社会影响深远,工作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经过近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好校舍消防安全工作。

一是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下大力气解决历史遗留和基础设施问题。各级党委政府是解决学校舍存留问题最有力的推动者。很多历史遗留和基础设施建设都不是某一个职能部门能够解决的,只有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工作实际情况,积极协调,召集有关职能部门联合执法,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进一步强化学校完善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各乡镇学校要根据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规章制度,狠抓本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严格完善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学校领导中要明确专人负责消防安全,学生宿舍管理工作要“一把手”亲自抓,要落实各宿舍楼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禁止未经消防安全培训的人员上岗值班,要把防火工作落实到实处。

史铁生散文篇5

铁路文化公园

地址:厦门文屏路至和平码头,全长4.5公里

门票:免费

一段铁轨,一条步道,串起一座城市最美的风景。

行走在厦门,不可遗漏穿城而过的铁路公园。它东起文屏路,西至和平码头,全长约4.5公里,是由一条闲置近30年的的老铁路改造而成,原是鹰厦铁路战备延伸线。它虽然被人们淡忘,但如今政府把这条闲置的铁路改建成一个带状公园,串联起金榜公园、万石植物园、鸿山公园等周边景点及社区,构建了一条城市区域慢性步道系统。

铁轨铺就最美步行道

铁路公园本质上是一条长长的步行道,铺地用的闽南红砖与红色木板伴着老铁轨、旧枕木逶迤而行,基本保留了老铁路的原貌,透出老铁路独有的怀旧情怀。路面平坦干净,两边绿树浓荫,各色三角梅缤纷绽放,虽然贴着城市边沿延伸,却又远离汽车尾气。沿线既有原生态景观,又有现代城市印记。沿线的居民受益多多,可以惬意漫步去上班,也可随时走出家门在这美丽幽静的铁道上散步休闲。

整条老铁路带状公园从北到南分为铁路文化区、民情生活区、风情体验区和都市休闲区四个区块,四个区块风格统一、协调,但又有各自不同的主题,各具魅力。

文曾路至万寿路段,是长850米的“铁路文化区”。只见在旧货市场西侧,老铁路边建起了一个小广场,5张崭新的抛光石桌放在树阴下,桌面上还贴心地刻上了象棋棋盘。每张石桌都配了4个石凳。这一段可以看到巨石安卧铁路旁,芦苇、蟛蜞菊、爬墙虎之类野味十足的“原住民”植物缘石而生。原本破旧的铁路道班房,也被用防腐木与钢材装饰,改造成“铁路之家”的特色小卖部。小月台、火车厢小卖部等景观小品和设施,足以会唤起人们对“古早”火车的记忆。

万寿路至虎园路段是“民情生活区”,这一段居民区较多,所以公园景观的设计突出生活的情趣,充满历史人文气息的雕塑小品是老铁路公园的亮点之一。

时光隧道变展馆

在虎园路至思明南路段的“风情体验区”,最值得称道的是一座经过改造的铁路隧道――鸿山隧道。长约700米的隧道不再有以前的恶臭、昏暗,变得整洁明亮,两端隧道口可以看到两座大型浮雕。北端的浮雕描述的是上世纪50年代鹰厦铁路建设时的情形,以及铁路通车后蒸汽机车驶过时人们欢呼雀跃的场景。南端的浮雕描述的是高铁时代来临,和谐号动车组从厦门驶出的景象。还有老铁路公园建成后,市民在公园内游览的景象。隧道内的墙壁上安装许多图文并茂的大型看板,展示了厦门铁路的发展史。其中的沧桑巨变让人唏嘘,仿佛走过了一座长长的时光隧道。

继续前行至和平码头是“都市休闲区”,这里是铁路公园的最南端。有一座充满闲适氛围的咖啡馆伫立在铁道边,为老铁路画下一个韵味十足的句点。粼粼的海水对岸,鼓浪屿近在咫尺,郑成功塑像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

史铁生散文篇6

1.城市孕育多元、丰富的历史文化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形象中鲜明、突出的部分,是城市的灵魂,它植根于城市的地理环境和城市自身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反映了城市的区域特色。看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即可找到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成因。过去自然地理环境的明显地域分化导致的地域文化差异性一直在影响城市形象,同样,遍布城市地下空间的地铁轨道交通也基于共同的区域性历史文化因子,受其影响,城市一般依托典型的地域文化塑造差异性和个性。此外,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这种底蕴所形成的地方精神有利于当地居民素质的提高,对后代乃至城市的未来影响深远。根据受众的感官和精神层面,可以把城市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涵盖领域区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形态呈现类型。有形文化形态呈现类型真实、具体,有较高的观赏性,包括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格局、传统风貌、历史文物、古建筑遗址、古文化遗址、园林名胜、特色植物、零星分布的特色风物等。无形文化形态呈现类型更多的是精神文化在物质上的间接呈现,具有潜移默化的精神指导作用,包括、历史文献、价值观念、思想体系、语言文字、城市传统民风民俗、传统曲艺民谣、城市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城市现代都市文化精神风貌等。2.历史文化展示与地铁空间公共装饰艺术的互动机制(1)地域历史文化是地铁空间公共装饰艺术的基石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建构和积累下来的,文化可以区别民族,同样可以区别城市地铁空间公共装饰艺术。笔者调研那些能够被人们记住和称道的城市公共装饰艺术时发现,它们大都是城市现代化和历史文化的产物,凸显了一座城市艺术景观形象的文化建设工程。同样,很多一、二线城市在迅速发展地铁轨道交通的同时,正致力于依托地域文化,择优打造能够彰显城市特定历史文化形象的地铁空间公共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形式主要是壁画和墙画。但这些公共符号如果只停留于表现悠久历史、人文风景、物产丰富的一般表象描述上,便会趋于雷同,流于表面。(2)地铁空间公共装饰艺术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李建盛在《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一书中指出,公共艺术总是一种历史性地传承、表现和建构城市文化的艺术。他指出,北京城市雕塑60年的建设基于北京城市文化的目标定位,社会成员的归宿感、共同体验的积淀都和城市的文化形式相联系。如果在地铁空间公共装饰艺术构建中抛开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孤立在现代城市空间中,人们只能远观不能近察,难以触碰,就谈不上凸显特色。因此,在地铁空间公共装饰艺术构建中,要深入认识城市文化特色的内涵,清晰定位城市历史文化形象设计主题,这样才能让受众从单纯的视觉刺激转为与包含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的时代精神产生共鸣。这是公共装饰艺术从业者肩负的历史责任,他们有这样的机会将地域文化盘活,使其重新焕发生机。

二、基于城市历史文化的地铁空间公共装饰艺术构建特点

1.历史文化主题引导下的装饰风格的多样性历史文化主题引导下的装饰风格的多样性,指的是城市历史文化主题丰富而深厚,使城市地铁空间公共装饰艺术构建通过多层文化叠加、古今文化连贯、主导文化凸显的方式,秉承诸如巴蜀、荆楚、岭南、吴越、秦汉文化所形成的城市文化张力,贯通现代经济、社会、人文、建筑等领域,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发展。内容丰满的地铁空间主题文化引导下的公共装饰艺术风格多样性呈现出具象、抽象、创意、寓意表现,可以轻易地使人们融入城市文化,根据不同主题应用不同的材质构成不同的艺术风格,塑造深刻的文化印象。在加工装饰艺术中,所用的材料非常多,而且材质的形状、纹理、质感等都有所区别,不同的材质可以渲染不同的氛围。2.城市文化与艺术创新并重以文化为基础的公共装饰艺术的创新应该注重审美创新、美感设计和内涵表达。艺术是城市文化的核心表现,体现人的心灵世界和价值追求。《考工记》云:“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艺术永远是求新的,创造艺术的源泉就是创新精神。文化创新就是以践行艺术创新为内在动力,推动城市特色、风格和价值增值与内涵提升,是对城市形象的重建。地铁空间公共装饰艺术创作首先要满足大众的审美和文化需求,其次要提升全民的审美水平。多元、包容、综合、创新是地铁空间公共装饰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寓城市历史文化于地铁空间的公共装饰艺术样本分析

物质形态历史文化展示类主题的装饰样本以写实具象再现、叙事性重现居多,刻画真实,注重渲染氛围、感召受众。相对于物,非物质形态历史文化精神气质的表达具有隐蔽性,注重以寓意和创意激发人们思考。南京是四大古都之一,“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让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名扬天下,奠定了南京丰富、厚重的地域文化特色。南京地铁中华门站的《明朝遗韵》、南京站的《金陵揽胜》、中胜站的《云彩地锦》是让人流连忘返、赞不绝口的物质形态观赏型公共装饰艺术。《金陵揽胜》在公共装饰艺术的构建中通过散点式构图、青花青釉瓷板画工艺展现了南京的自然景色、名胜古迹;“月圆月缺”“涟漪波纹”“窗花残荷”是优美的玄武湖自然之景的典型特征,堆漆技法表现出色。中胜站墙画上飞舞的蛟龙图案,衬托出通透繁冗、华丽富贵的气韵,将云锦历史文化形象植入人心。东莞地铁空间的公共装饰艺术美融入了岭南的历史文化和西方海洋文化,从东莞美食和老字号招牌的综合材料拼贴壁画,到千角灯打散重构的壁画,水乡赛龙舟的镶嵌壁画,“僧人沿山种茶”壁画,引入自然的东莞市花白兰花的壁画,虎门销烟和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锻铜壁画,诸如此类的历史人文和现代社会交相辉映的例子数不胜数,它们共同构成了昨日光辉和今日繁华的城市形象。

四、基于历史文化的城市地铁空间公共装饰艺术构建思考

1.宏观控制和精于细节城市地铁空间的公共装饰艺术构建要从宏观着眼,在宏观上进行控制、限定和指导,考虑乘客的视觉体验和乘客心情的舒缓程度。同时要针对细节提出要求,最贴近人的空间要素和以人为本的单项设计需要精做。通常,公共装饰艺术在地铁空间中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在于过分追求整体效果和设计细部不够人性化、粗糙。从宏观上,我们要注意实用,在历史文化主题的引导下,恰如其分地进行装饰表现。2.美感与美观的一致地铁空间公共装饰的美感即合理的功能、高质量的材料灯光配色、尊重人的空间尺度、优美的造型形态和空间维度转换的构成美等空间中各要素的综合感受。美观是城市地铁空间的公共装饰艺术形象设计者和决策者十分关心与努力追求的目标。如,一些城市为了提升地铁装饰的文化层次,一味追求抽象的形式美,导致文化视觉意象的传播效果发生偏差,没有可被亲切感受的形式或确定的形象。有学者指出,“那些已经被高度抽象为其中的一部分视觉语义符号,引不起受众对其美感的理解”。所以,构建美的空间,知晓从哪些方面追求美,是我们要明确的重点,不能错以美观代替美感。3.形式与内容的从属关系城市地铁空间独特的结构脉络散布在城市中,它们是组成城市文化的一个个分子,且相互独立。如果这些文化分子统一反映城市主题,则会使站点失去特质和魅力;如果这些分子各自为政,不发生联系,就会将城市整体形象割裂成零乱的碎片。城市的历史文化内容是唯一的、排他的,各站点代表的区域文化与城市主题文化之间是从属关系,构建公共装饰艺术形式应从属于各站点代表的区域文化,要注意构建好文化叙述框架,整体上要相互联系、一脉相承,有交叉和互动。

作者:李琛单位: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建盛.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史铁生散文篇7

【关键词】武汉;高铁;4小时旅游圈;Swot分析

一、当前是武汉成为“4小时高铁旅游圈”中心城市的重要机遇期

(一)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的要求、历史的责任、时代的需要

2010年3月,国务院批复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明确武汉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中央的意图非常明确,就是支持武汉加快发展,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担当更大使命,发挥更大作用。2011年4月,省委、省政府在武汉召开办公会,省委书记李鸿忠明确要求武汉“复兴历史的大武汉,做湖北的大武汉,更做中国的大武汉和世界的大武汉”,成为“龙头武汉”、“支点武汉”和“跨越式发展的武汉”。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教训,都深刻地说明:一个城市的目标定位是否科学长远,比什么都重要。有什么样的眼界,就有什么样的目标定位;有什么样的目标定位,就有什么样的城市未来。

(二)壮大旅游支柱产业是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

战略部署

武汉应抓住历史机遇,以“中国·武汉高铁经济示范区”为平台基地,巩固提升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湖北第十次党代会上报告中提出的“强化服务业的战略地位。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三化”同步的战略重点,优先发展金融、物流等生产业,加快发展商贸、流通、社区服务等生活业,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加快整合和开发旅游资源、壮大旅游支柱产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结构优化、比重提升,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的精神方针。

(三)打造“4小时高铁旅游圈”中心城市符合武汉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规划

随着2013年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在我国建成,将形成东南西北以武汉为圆心的4小时经济圈。2012年6月19日,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在“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动员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要把武汉建成全国旅游目的地。武汉建设全国旅游目的地,条件优越,潜力巨大,关键是要在改善软硬旅游环境上下功夫。国家中心城市,也应该是一个全国旅游中心城市。要高标准谋划武汉的旅游发展,努力把武汉打造成特色鲜明的全国旅游目的地和世界性旅游城市。要进一步策划引进一批像东湖欢乐谷、汉秀剧场、电影文化主题公园等大型旅游项目;策划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节庆活动;要大力提升传统旅游景点的层次,充实文化内涵,增强吸引力;充分挖掘城市潜在旅游资源,培育一批具有武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武汉旅游的整体实力。”

(四)借力高铁武汉必将成为“华中旅游集散中心”

当前,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高铁网的建设和开通,以武汉为中心的中国高铁旅游经济圈正在形成。早在2011年2月21日,省民盟向省政协提出建议,要借高铁经济,整合武汉的旅游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等,将武汉打造成“华中旅游集散中心”。据统计,2012元旦小长假时期,全省欢迎海内外旅游者398.9万人次、旅游收入13.77亿元,创湖北历年元旦小长假最好水平。

二、武汉建设“4小时高铁旅游圈”中心城市的威胁分析

(一)温涌动车事故后高铁降速影响“4小时高铁旅游圈”建设

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D301次动车D3115次动车在温州发生追尾事故,事故造成40人死亡,约200人受伤。2011年8月10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高速铁路及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对已经批准但尚未开工的铁路建设项目,重新组织系统的安全评估;“暂停审批新的铁路建设项目”。比如,8月2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开始实施列车降速后第二阶段列车运行图,武汉铁路局管内以及京广、合武、武九、武康等铁路线,涉及多趟从武汉始发动车组列车运行速度下调。这些外部因素都会对武汉建设“4小时高铁旅游圈”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二)高铁旅游成本较高、票难买,从而抑制潜在旅游需求

在肯定高铁改变旅游方式,提供前所未有便利的同时,不少业界人士表示,高铁票价过高是一个不低的门槛。“以武汉为例,高铁往返的车票价便超过1000元,与大巴游的全价几乎相等了;而且与淡季的机票价也不相上下。”从笔者的调查来看,江城旅游市场上推出“纯高铁游”线路的旅行社寥寥无几。武广高铁和郑武高铁票价贵造成游客出行成本高,汉宜高铁票难买造成旅行社组团困难,这些都导致高铁游在江城水土不服。

(三)以武汉为中心城市建设“4小时高铁旅游圈”所涉及面广而复杂

以武汉为中心城市建设“4小时高铁旅游圈”,将打破运行了几十年的旅游产品设计、销售和合作的模式,需要在时间、空间及合作模式上浮做出创新,因此所涉及面广而复杂。首先在地理空间上设计湖北、湖南、广东、江西、江苏、安徽、河南、河北、陕西、浙江、北京、上海、重庆等四个省份和三个直辖市;其次,在行业上涉及行政机关、铁路部门、酒店业、旅行社业、景区、媒体、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等多个行业。

三、武汉建设“4小时高铁旅游圈”中心城市的优势分析

(一)武汉建设“4小时高铁旅游圈”中心城市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及交通优势

高铁是区位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的重要条件,武汉作为中国高铁的枢纽中心站,高铁必给武汉建设“4小时高铁旅游圈”中心城市带来了空间上的区位优势。2012年10月1日郑武高铁正式通车,国庆节从武汉乘坐高铁到郑州全程最快105分钟、到西安最快4小时。加上2012年7月1日通车的汉宜高铁、2010年12月23日通车的宜万铁路、2009年12月26日通车的武广高铁、2009年4月1日通车的合武高铁等,全国高铁建设将武汉置于全国高铁中心节点城市的战略地位。高速铁路大大改善旅游目的地可进入条件,且由于交通时间大大减少,区域中心城市集聚与扩散效应显著提升。届时,武汉“4小时高铁旅游圈”将沿着高铁网伸展至京津、长三角、珠三角、以及西安、太原和重庆市区,活动范围成网格状展开。由于高铁的力量,武汉到各地的时间大大缩短,武汉的旅游竞争能力将大大提升。

(二)武汉城市交通建设能确保高铁中心城市出行的快速

和畅通

2011年11月17日,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暨第25次学术研讨会在汉举行,这是中国城市交通规划领域的最高层次会议。借此机会,武汉市副市长孙亚提出了六大保障城市畅通的战略与对策。孙亚介绍,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武汉将建立都市发展区“五环十八射”的高快速路网络;构建主城“三环六联十三射”的快速路骨架系统。“十二五”期间,武汉将有序推进汉口、汉阳、武昌三镇自成体系的区域路网建设,特别是三镇内部的支路微循环系统建设,实现二环以内30分钟畅通工程目标。

(三)湖北拥有特色鲜明、丰富的旅游资源

湖北省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构成了湖北旅游的主要内容。山水名胜与文物古迹二者兼备,遍布全省。长江三峡驰名世界、人誉“第一山”的道教名山武当山、号称“华中屋脊”和“绿色宝库”的神农架;湖北人文旅游景观具有时代跨度大,历史价值高的特点,这里有古人类长阳人遗址、屈家岭文化遗址、古三国胜迹和楚都遗址“纪南城”;武汉有辛亥革命遗址起义门、阅马场、又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及“八七会议”会址……这些地方都足以让湖北成为一个值得涉足的地方。

四、武汉建设“4小时高铁旅游圈”中心城市的劣势分析

(一)武汉旅游接待硬件不完善和软件水平不高的问题突出

武汉市旅游局局长张侠表示,高铁开通以来,在收获天量客流的同时,也暴露出旅游硬件上的一些问题:旅游团队接待车辆不足、城市交通拥堵、景区间交通不畅、停车困难、游客返程车票预订难、旅游配套设施亟待增加、武汉市重点景区指示标牌少,无法满足大型团队的接待要求;接待餐厅服务不规范,对旅游团队用餐习惯不熟悉,游客“吃冷饭”、上菜慢等现象时有发生,加上接待餐厅对旅游团队不重视,散客多了就临时取消团队用餐,让游客对武汉商家留下不诚信的印象;旅游团队购物店太少、适合高铁旅游团队的中档饭店和高品质三星级酒店、商务酒店数量不多;樱花节期间,来汉游客剧增,出现一床难求的现象;导游数量和质量跟不上需要。张侠说,导游工资低,没有社会保障,所以人才流失严重。大量高铁团来汉,各大旅行社都出现了“地接荒”,会说粤语的地接更是少。

(二)武汉城市文明建设进程缓慢

从2008年来,武汉市咬定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积极申报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但是,2009年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和2011年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的目录中武汉市都是榜上无名。这都说明武汉在政务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建设和发展不足,离杭州、长沙、深圳、青岛、大连等全国文明城市的距离较大。上述因素的不完善,都将成为武汉建设“4小时高铁旅游圈”中心城市的障碍。

综上所述,在大力建设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重要历史时期,武汉应积极发挥高铁网络中心枢纽城市的角色和作用,克服相关困难和阻碍,协调各方面的利益,积极建设“4小时高铁旅游圈”中心城市,发展高铁旅游经济,助力武汉争创全国中心城市。

参考文献

[1]赵玮,李艳芳.高铁时代的湖北旅游区位机遇[J].特区经济.2012(7)

[2]吴锋.高铁中心节点城市背景下武汉的改革模式与战略选择[J].武汉学刊.2012(2)

[3]徐长乐,郇亚丽.高铁时代到来的区域影响和意义[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6)

[4]李鸿忠.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中国经济网.2012-6-15

史铁生散文篇8

   关键词:地铁防排烟隧道通风

   1科学地设置防排烟设施及事故状态下进行合理的防排烟处置,对于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地铁站台、隧道设置通风排烟设施是由地铁的建筑结构决定的。与地面建筑相比,地铁工程结构复杂,环境密闭、通道狭窄,连通地面的疏散出口少,逃生路径长。发生火灾,不仅火势蔓延快,而且积聚的高温浓烟很难自然排除,并迅速在地铁隧道、车站内蔓延,给人员疏散和灭火抢险带来困难,严重威胁乘客、地铁职工和抢险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这是造成地铁火灾人员伤亡的最大原因。经统计,北京地铁自1969年至今的34年运营历史中就曾发生过151起火灾。1969年11月11日,北京地铁客车行至万寿路东600米处时,在隧道内因车下放弧引燃车体起火,造成300多人中毒,3人死亡的重大事故。1987年11月18日英国伦敦地铁国王十字车站电梯引发火灾,造成32人死亡、100多人受伤。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中央路地铁车站因纵火造成火灾,造成196人死亡、147人受伤。国内外地铁火灾的历史充分证明:地铁车站、客车和隧道不仅会发生火灾,而且一旦发生火灾将很难进行有效的抢险救援和火灾扑救,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灾害事故。根据国内外地铁火灾资料统计,地铁发生火灾时造成的人员伤亡,绝大多数是因为烟气中毒和窒息所致。而且地铁是人员高度密集的公众聚集场所,恐怖集团、邪教组织、对社会不满分子均有可能把地铁作为袭击的目标,人为破坏造成的火灾,其损失和影响将更为严重。因此,有地铁的国家,均对地铁的通风排烟设施极为重视,不仅将通风排烟设施做为地铁必备和最为重要的安全设施,在各自国家的规范中明确提出了很高的设计标准和设置要求,而且无一例外在地铁的站台、隧道都设置了机械通风排烟设施。由此可见,在地铁站台、隧道科学地设置防排烟设施以及事故状态下合理地进行防排烟处置,对于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目前国内地铁站台、隧道设置的通风和排烟设施的情况

   因建设年代不同,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的通风和排烟系统不尽相同。总体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通风和排烟同为一个系统,即通风和排烟系统均由相同的风机、消音器、风口、风道和风亭组成。由风机的风叶进行正转或反转,来实现系统的送风或者排烟。隧道、站台内的烟气流动方向为沿隧道或站台水平方向流动。站台发生火灾,通风排烟方式是站台隧道入口上部的风机反向运转,将站台内的烟气由风口吸入风道,经风道尽头处的风亭排到地面;隧道内发生火灾,区间风机反转吸风,站台风机正转送风,使隧道内烟气从事故发生处流向区间风口,经风口进入风道,再从风道尽端的风亭排到地面。

   另一类是通风系统和排烟系统分开设置,各自分别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即通风系统和排烟系统是由各自独立的风机、消音器、风道、风口(排烟系统含风亭)分别组成。进烟口、通风口分别设在站台行车道上方和站台集散厅顶部,站台内的烟气流动为垂直方向流动。

   因建设年代早,北京地铁的站台和隧道采用的是通风和排烟共为一个系统。上海、广州地铁的通风和排烟是将两种方式结合使用,即隧道内采用第一种方式,站台上采用第二种方式。

   国内地铁设置的通风排烟设施的实际排烟能力至今没有经过重特大火灾的实践检验。站台的通风排烟设施在通风排烟的设计能力上,能够有效解决站台火灾的排烟问题。北京地铁每个站台及隧道的通风排烟系统均采用双风道、双风机,单台风机的设计排气量为每小时20万立方米,(即每分钟3333立方米,每6分钟为2万立方米),每个站台或隧道通风排烟系统的通风排烟能力为每小时40万立方米,北京地铁多数站台的体积为6000立方米至10000立方米。依靠现风机能力,仅需1~1.5分钟即可对站台内空气实现一次换气。现《地下铁道设计规范》对疏散的要求是6分钟内将一列客车及站台候车乘客疏散完毕。按此要求,在车站乘客6分钟的疏散时间内,排烟系统能够对站台实现4~6次换气。因此北京地铁站台的通风排烟设施是具备了足够的设计排烟能力。作者虽没详细了解上海、广州地铁站台通风、排烟系统设计的具体情况。但上海、广州地铁均为九十年代设计建造的,建设年代近,且通风排烟方式较北京地铁的通风排烟方式更为先进和有效。因此,上海、广州地铁站台的通风排烟系统应该具备了有效的排烟能力,能够保证人员的疏散安全。

   3地铁站台、隧道的通风和排烟存在的问题

   3.1地铁隧道在通风排烟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隧道内排烟的原则是沿乘客安全疏散方向相反的方向送风。这样既可以阻止烟气与人同向流动,又给疏散逃生人员送去新鲜的空气。地铁隧道内起火部位与客车的位置关系决定了乘客的疏散方式。而乘客的疏散方式又决定了隧道内的排烟方向。因此,隧道内发生火灾时,起火部位与客车的位置关系既决定了乘客的疏散方向,又决定了区间两端站台风机和区间风机的送风排烟方向。

   发生火灾时,起火部位与客车大致有三种位置关系,即起火部位位于车头、车中或车尾。

   当起火部位位于车头时,乘客必然向车尾即后方车站疏散,后方车站的风机送风,前方车站的风机排风,使隧道内的烟气流动方向与乘客的疏散方向相反。

   当起火部位位于车尾时,乘客必然向车头方向即前方车站疏散,前方车站的风机正转送风,后方车站的风机反转排风,使隧道内的烟气流动方向与乘客的疏散方向相反。

   若火灾发生在客车的中部,起火处前部车厢的乘客将向前方车站疏散;起火处后部车厢乘客将向后方车站疏散。无论客车迫停在区间隧道的任何位置,乘客自然分成两部分分别向隧道两端进行疏散。在此种情况下,用地铁隧道现有的排烟设施无论采取怎样的排烟措施,隧道内烟气流向必然与部分乘客的疏散逃生方向相同,威胁同向逃生乘客的生命安全。

   由此可见,现在地铁隧道采用的通风和排烟共用一个系统的方式,势必造成烟气在排入风道前与疏散逃生人员均同处隧道内,这种通风排烟方式既不科学合理也不安全有效,无法从根本上保证隧道内避难人员的安全疏散,因此没有彻底解决地铁隧道的通风排烟问题。

   3.2地铁风机的实际耐火性能以及《地下铁道设计规范》对风机耐火性能的规定要求过低

   《地下铁道设计规范》规定“火灾状态下不超过150℃时连续工作1小时”。北京地铁风机的轴温继电器的正常工作温度为90℃,风机的实际火灾工作时间和工作温度均与《地下铁道设计规范》的规定相同。然而地铁的特点及地铁火灾的历史充分证明了:抢险救援力量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抢险救援工作和灭火作战任务。因此《地下铁道设计规范》对火灾时风机的150℃的最高工作温度和1小时的工作时间的规定以及北京地铁风机的实际耐火性能,均不能满足实际地铁火灾的防排烟要求。此外,风机的电源箱设在风机房内,电器线路也没有经过防火保护,火灾状态下风机的电源系统必然在短时间内被高温烟气损坏,使风机停止运行,无法进行通风和排烟。

   3.3北京地铁站台防排烟设施不完善

   一是没有实施防排烟分区,二是站台通向站厅的出口处也未设挡烟垂幕。

   4地铁站台、隧道通风排烟问题的整改意见

   总原则是实施人、烟分流。即在地铁发生火灾时,用设施将人员和火灾烟气有效分隔,使避难人员在无烟气的环境中进行避难和逃生。

   4.1改变通风排烟系统的通风排烟方式

   在站台、隧道顶部设置排烟管道,将通风系统和排烟

   系统分开设置,用垂直方向的排烟方式取代水平方向的排烟方式。

   因为自下向上是烟气本身的扩散规律,且排烟管道内气体的流动降低了烟道内部压力,使隧道和烟道形成压差,这种“吸啜效应”进一步加快了隧道内的烟气进入烟道中的速度,从而提高了排烟效率。此外通过排烟管道也使避难人员和烟气进行了有效的分隔,从而使避难人员的安全有了更好的保障。

   4.2充分利用上下行隧道并行的特点,对现有隧道安全设施进行改造和完善

   应在上下行隧道的联络通道处安装甲级防火门,使上下行隧道各自成为独立的防火分区,并在隧道内设置应急事故照明和蓄光型或蓄电池型疏散导流指示标志,使上下行隧道相互作为紧急事故避难通道。保证事故状态下,避难人员能够尽快由起火隧道疏散到非起火隧道。这样不仅可以使避难人员免受起火隧道中烟气的伤害,而且能够在非起火隧道中进行安全有序的逃生。

   4.3完善地铁站台的防排烟设施

   在站台按规范标准设置防排烟分区,在站台通向站厅的楼梯口处设置挡烟垂幕。

   4.4提高地铁排烟风机及其供电设施的整体耐火性能

   提高规范对地铁排烟风机耐火性能的标准,提高地铁排烟风机的实际耐火性能。将设置于风机房内的风机电源箱迁出风机房;对风机房内的电气线路进行耐火保护,提高电气线路的实际耐火性能。从而使地铁排烟风机的整体性能真正能够满足防止重特大火灾的实际需要。

史铁生散文篇9

关键词:史铁生我与地坛劫难七印深渊拯救

深渊与拯救乃是个体和社会的生存意义的恒长主题,“神往往不过是叫许多人看到幸福的一个影子,然后便把他们推上了毁灭的道路,”(梭伦语)一个本是活蹦乱跳的男孩子,突然只有靠两手摇着轮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史铁生不能走路了。当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他的双腿忽然残疾了,他从此坐上了轮椅,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这种并非普遍性的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幸运的是他寻找到了叙事,叙事重新使他找回了生命感觉。刘小枫在《拯救和逍遥》中说,“当人感到处身于其中的世界与自己离异时,有两条路可能让人在肯定价值真实的前提下重新聚合分离了的世界。一条是审美之路,他将有限的生命领入一个在沉醉中歌唱的世界,仿佛有限的生存虽然悲戚,却是迷人且令人沉溺的。另一条是救赎之路,这条道路的终极是:人、世界、历史的欠然在一个超世上帝的神性怀抱中得到爱的救护。审美的方式在感性个体的形式中承负生命的欠然,救赎的方式在神性的恩典形式中领承欠然的生命。”(p33)而史铁生却在这两条路中寻找到第三条路,在对自我“沉重肉身”的承担中,建构自我的生命诗学。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王德威评论说,“史铁生以肉身为道场,成就了文学与生命的奇观。”

九十年代散文随笔的写作“繁荣昌盛”,但迄今为止能够给人心灵震颤和生命感染的只有少数几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是其中之一。多年以后,当史铁生创作了那篇著名的散文《我与地坛》的时候,他才真正的意识到残疾对于他不幸的命运到底意味着什么。于是他“是以个体的生命为路标,孤军深入,默默探测全人类永恒的纯净和辉煌”(韩少功语,见《当代文学100篇》,学林出版社,陈思和主编2000年9月1301页),这篇作品几乎包含了史铁生创作中的全部精神因子,浸透了他一己生命的至深思考和至深情感。韩少功把它称为“灵魂的声音”,于是乎,对它的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阅读已经成为严肃的甚至痛苦的仪式。

《我与地坛》整篇作品内容共分七节,而从一个更加高的层面上去审视这篇文章,显然,作者是站在一个更高的思想视点上,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无间隔解析,全部讲述所围绕的核心是有关于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高昂的是人的生命意识。

解读《我与地坛》的一个重要点,是对于“地坛”的理解。在作者笔下,“地坛”显然这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建筑”,而是被他视之为精神栖息的家园和抚慰心灵伤痛的思想归宿。曾有西方学者认为:“疾病主题的重心过去侧重于与自然的冲突,如今转到了与社会的冲突。”这种冲突主要是精神的,它直接渗入到残疾者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他在任何时候都能感觉到的紧张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残疾者所感受到的最深刻的痛苦是一种被弃感――一种被所属群体和文化无情抛弃的精神体验,作为残疾者,他本该理解并接受别人或社会给予他的同情和照顾,但史铁生却不愿这样,“平等”才是对话的无限性,“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的时间有些人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地坛用一种平等的眼光看待穿过园子的人和留在园中的“我”。于是荒芜和冷清的地坛能成为我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地坛中宁静的月光,地坛冥冥中的等待,让史铁生获得了一种解脱,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最后获得了对“生”的答案:“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一个事实。”对于这样的解读,仅仅是地坛作为物质意义上建筑,经过时间的浸润而对史铁生生命欠缺的召唤意义层面上进行的,虽然“我”在对地坛建筑的存在的意义的思考中获得了“生”的意义,但我总觉的还是仅仅停留在对物质意义上的建筑,对“我”的启示,人是会思想的动物,诗人何为,正是用语言文字建筑人类的精神家园,于是在我看来,对于“地坛”的存在,史铁生是种精神上的建筑,是种作为“动词”意义上的“建筑”,他用思考、幂想建筑的是一种超越肉体的“思想的地坛”,它是绝对的自我之所,是“我”的生命方向。这种思想的地坛的建筑(动词),才能使得史铁生把痛苦从肉体中抽离出来,获得一种生命的通达。

刘再复先生在答颜纯钩、舒非问时,曾精辟的谈到文学的四个维度,他说中国的现代文学只有“国家・社会・历史”的维度,但缺乏另外三种维度,一个是叩问存在意义的的维度,第二个是缺乏对超验的维度,就是和神对话的维度,和“无限”对话的维度。第三个是自然的维度。一种是外向自然,一种是内向自然,即是生命自然。这四个维度都健全的作家,在当代除了贾平凹、莫言、格非、余华、于坚等少数几个人之外,史铁生也是为数不多人中的一个。

参考书目:

史铁生散文篇10

然而,当我写下这个开头的时候,杭州即将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天气预报的气温一日低过一日,仿佛从元旦开始,就再也没有暖和过来的时候。从那天开始。

我知道你在天堂

2011年1月2日,杭州小雪。

在这个南方的城市,每年飘雪的日子,大概一只手就能够数得过来。人们都说,最美的西湖是积了雪的西湖。有个说法,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有了雪,断桥才是《白蛇传》中白娘子与许仙相遇的断桥;有了雪,南山才是古往今来诗词歌赋中汇集西湖灵气的南山――那样清冷淡雅的西湖,才是文人墨客心中的挚爱。苏杭天堂之境,美轮美奂,是谪仙也舍不得离开的。

然而当我在纷飞的小雪中走过西湖的一段堤岸时,只觉得天很阴,湖上仿佛凝着拨不开的雾气,灰扑扑的一团,沉沉地压在心上。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一天是元旦三天假期中最惬意的一天。前一日的快乐聚会还留着淡淡的欢愉在心头,而操劳的工作还要隔一日才会重新降临。我们挥手告别2010年,迎来了2011年。新的一年总会带来新的希望,尽管2010年带走了史铁生。

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我顶着寒风,走到公司,打开电脑。设置了自动登录的QQ,在屏幕的右侧亮起,一切和平日并无不同。

从我迈出校门的那一刻开始,生活就向我展开了它的另一面:工作周而复始,QQ上每日传递的消息也只是平凡人的悲喜――但是这一日不同,我收到的第一条消息,来自一位好友,只写了短短一句话:“史铁生走了。”

我关了消息,开始工作。一个小时过去,两个小时过去,我陆陆续续又接到其他人的消息,传递着同一个信息。

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人们传递着同一个消息:“史铁生走了。”

有些人茫然,有些人伤痛。

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史铁生走了。

不管世人怀有怎样的心情,元旦的三天假期,还是到来了。2010年的最后一个夜晚,我听到窗外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庆祝着新一年的来临。那时候,我并没有想起他。

元旦的第一天,我和友人在河坊街闲逛,看手工艺人制作糖画、面人,看无数游人嬉笑着穿行在石板路上,看胡庆余堂高而长的院墙。那时候,我没有想起他。

可是这个冬日,当我走过西湖的堤岸,当我拂过落在发间的雪沫时,却忽然想起他来。

生命给予过他快乐,也给予他伤痛。他是热爱生命的,不然不会写下那些文字。我以前不喜欢读散文,总觉得它不如小说曲折动人,不如诗歌慷慨激昂。直到我读了余光中,读了北岛,读了史铁生……我才渐渐明白,那些走走停停的文字,是最难得的老友絮语。他们热爱生命,他们热爱这个世界,所以,他们才写得出那些文字。

对于史铁生来说,文字就是生命。

记忆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我面对着天堂胜景,回忆起史铁生。雪花是美的,西湖是美的,生活也是美的。

晚上,当我回到家中,收拾好所有东西,打开笔记本的时候,突然想起了曾经在史铁生书中读到的一段故事。在他因为疾病郁郁不乐的日子里,他的母亲担忧至极,每日候他出门之后,也追随到地坛公园。他久不出来,母亲不敢打搅他,只是悄悄地在院中盘桓,或者询问走出公园的路人,是否见到院中有一个坐着轮椅的小伙子。

后来,母亲因为操劳和病痛离世。他在园中呆得再久,也没有人会走过那些荒僻的小径去找他。

她应该是去了天堂,而今,他也去了。

杭州是不是天堂?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那些凝聚了心血的文字能够合着天堂之音奏出世上最美的曲子,我知道,他们都去了天堂。

此时此刻,电视里的节目正在播放有关极光的纪录片,记者摄影师一行等待了许久,最后还是与欧若拉的恩赐擦肩而过,众人的遗憾声中响起恩雅最美的那首歌《onlytime》:

谁能说出,

道路伸向何方,

岁月流逝何处?

――唯有时光。

又有谁能说出,

是否爱之成长,

如心之所愿?

――唯有时光。

……

空灵透彻的歌声,仿若能够涤荡去所有的烦恼与尘埃。即便所有人都忘记,时光还会记得,你在地坛留下的那些故事。

我知道你在天堂,幸福安乐。

有些故事,无法言说

第一次读到《我与地坛》的时候,我总想着能够写出这样故事的人,一定是一个经历过很多很多挫折,却始终坚强的人。

这样的人,在年少的我看来,是不会被任何事情击败的。后来我慢慢长大,终于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生命不易,不允许稍有差池。然后,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我听到了他被死神带走的消息。

可是,我还是要说,他并不是被死神击败了。他最终应是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活着的时候,人可能终日庸庸碌碌,蝇营狗苟。而当生命消逝的时候,人所保有的也只是回忆。笑的回忆,哭的回忆,所经历的一切都成了往事。即使是当时觉得很丢脸的事,现在想来,也是甜美的。

因为那故事里,有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那些爱过我们的人。这不是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的东西吗?

佛像的面容,看上去似笑非笑。而安详的面容,总是带着笑意的。做一个好人,得到的最大奖赏,应该就是这种平淡安宁的喜悦吧。很累很累的时候,向往一个人安静地坐一会儿。闭上眼睛,听听风声,心跳平稳下来,身体舒畅,自觉已融合在周身的环境当中,这也许就是古人讲的所谓“物化”。

哲学在这里显示了它的高深之处。人们所追求的,其实就在路的起点。不管是“反身求成”,还是兜一个大圈子,终归是回到了最初开始行走的地方。

那么我们这样辛辛苦苦地追求,意义又何在?

这大抵可以从行走的过程中找到答案。人之一世,抛却中间欢喜悲伤种种,留下的只是经历而已,或者称之为回忆。说过程重于结果,不是逃避,恰恰是直面人生最真实的状态。虽然无法判定“返璞归真”与“不染凡尘”哪个更好,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达到“见山不是山”已经不易。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物质生活的诱惑力是比枪炮更可怕的东西。

“见山还是山”这样终极的超然,几乎在书里才看得见。相形之下,“终南捷径”倒是更常见些。寻求心灵的成长,或者说培养自己体内的“人性”,是很艰难的路程。求助于那些已然走在我们前面的人,或许是一条捷径。然而“那些对美德孜孜以求,在生活中身体力行的人往往拙于表达”,我们追随的可能只是一个语言的巨人。发现这样的事实,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那么,我们是否就要不顾一切,在内心嘲笑这些给我们指导,却不践行的人?

我想起那个不会游泳却成为游泳教练的人。他淹死的结局,是偶然,亦是必然。我们可以设想,那些语言的巨人也许会遭遇一样的不幸。然则,教练带出的学生却是可以劈波斩浪的健儿。不会做,不一定说得不对。对于我们来说,不论教导者如何,只要他说的是真理,就应该从中获益。

走错了路的话,改正的机会有多少?我想起基督教故事中的两兄弟,该隐与亚伯,神在该隐杀死亚伯后的询问,如果得到一个诚实的回答,加上一个深刻的忏悔,该隐就不会被神遗弃。因为神的问题,本身就是一扇宽恕的门,只是看你有没有勇气推开它。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心灵,才是最难做到的。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得到多少,而在于你坚持走了多久。

年轻的史铁生,曾经让母亲那么担忧的史铁生,当他拿起笔来记述那些发生在地坛中的故事时,他已经懂得了太多太多隐藏在生命背后的事情,因为他走得足够远,竭尽全力,从未停步。

所以,《我与地坛》是对母亲的怀念,也是对母亲的忏悔,也是从疾病与困难中生发出的活下去的希望。

春天总是让人快乐的季节。岁月流逝,生生不息,都是世间的常态。

附:史铁生精彩语句及赏析

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萎靡不振。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赏析:人,只有量力而行,该放就放,当止则止,才能在轻松快乐的节奏中,收获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功。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赏析:微笑着弹奏从容的弦乐,去面对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独,去战胜忧伤。

人生如梦。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因此,一个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浮生若梦”“人生几何”,从生命的短暂性来说,人生的确是一场梦。因此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怎样活得有意义,便成了人们的一个永久的话题;“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永恒的自然相比,人生不过是一场梦。

赏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这大自然的包容中,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人过留迹,雁过留声”,人来到这世界上走一遭,应当留下一点足迹,一点与山河同在的精神。

我可以把我的友谊在水彩画幅创作得光彩熠熠,衷情中义。也许有一天,当时间流逝,早已不小心掉进了遗忘的心湖。记忆的湖水冲淡了美丽的色彩,淡却了当年的铁胆铮铮之情,笑傲江湖,乘风破浪。那幅画早已变得龌龊不堪,不得不令人深深惋惜。也许是女娲给人类创造了甜美彩画,怕人类不珍惜,加点神水的斑迹,希望给人类带来多姿多彩的画面,在坎坷中锻造人类的灵性吧。

赏析:真不知是人心暂时停留了人生水彩的保质期,还是岁月冲淡了人生水彩的夺目光环。

人生如画,生活本身是一幅画,但在涉世未深时,我们都是阅读观画的读者,而经过了风雨,辨别了事物,我们又变成书中的主角,在各自演绎着精彩。幸福更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缕花香,当花开放在心灵深处,只需微风轻轻吹动,便能散发出悠悠的、让人陶醉的芳香。我们,都有责任!

赏析:每每想任性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心中总有个声音在提醒自己,这件事不能这么做,会造成怎样的后果。这就是责任。■

相关链接

史铁生,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成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等;散文随笔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以及《史铁生作品集》。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老舍散文奖”等。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2011年1月4日下午,史铁生先生追思会在北京举行,近千人来到追思会场,为逝者献上鲜花,一同悼念缅怀他的人生轨迹。几天后,史铁生捐献的肝脏在另外一个人的身上移植成功。

相关链接

我们从史铁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宁静。

――蒋子丹

在红卫兵一代中,史铁生也许是极少数能够超越自身,具有现代意识的作家。

――许纪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