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总结十篇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总结十篇

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58:55

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总结篇1

在本学期的城乡教师结对帮扶工作中,我校本着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思想。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城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城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总结范文一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使新上岗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学校积极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注重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实施“教师成长帮扶工程”,有力的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全面成长,使青年教师不仅能迅速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而且使许多青年教师成长为教育教学的骨干、学科带头人,有力的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一、结对帮扶工作目标

1、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交流,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加强学校管理,形成校骨干教师帮扶年轻教师的特色。

2、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帮扶工作,通过骨干教师上公开课、讲座、交流谈心等形式,解决年轻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困惑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打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实行措施

课堂教学方面:课堂教学改革始终是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师资的培养就要把老师工作的兴奋点聚集到课堂教学中来,主要开展以下一些活动:

1、每个月互相听一节:课前,做好精心的安排和认真的备;

在听课的过程中,适时点评,将课堂的亮点及时记录下来,并作认真好听课记录;课后,进行评课反思,并将优秀的方法运用于课堂。

2、从课堂教学入手,帮助新教师进行板书设计、规范上课环节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再向课堂外下功夫,帮助新教师从教材分析、备课、课后反思、作业

批改等环节进行改善,针对新教师教育教学的薄弱环节问题,进行专题研讨,针对新教师从理念上、教育教学方法上等一系列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进行理论指导,使新教师教学水平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三、存在的问题及有待改进的方面

新老教师结对帮扶对老教师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一番整理,另一方面也从新教师那里学到不少东西,学校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帮扶的作用和效果是明显的,但如果长期只是校内的帮扶,则多少有点近亲繁殖的味道,不利于新老师的进一步提高。因此老教师建议学校支持新老教师参加一些校级性的培训活动、学术活动,听一些知名特级教师的课,开阔眼界,取经传经,使学校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一个整体的较大的提高。

说实在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工作和自身的不断学习,新教师也逐渐成熟起来。已经初步掌握了备课上课的技巧,逐步从门外汉转变理手行家;老教师也会注入鲜活的血液,感受先进思想带来的冲击。

城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总结范文二本学年我承担帮扶朱燕老师的工作,在工作中,我们本着“认真、踏实、团结”的工作态度,本着“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实施结对帮扶工作,以此推动结对帮扶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运作。

一、高度重视,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结对帮扶农村教师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发挥结对教师示范辐射作用,有利于加深教师关系,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帮扶方案,有效地引导和促进了我俩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重视交流,达到优质资源共享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通过一起学习、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课堂教学方式,强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研究,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本人指导结对帮扶对象朱燕老师用新理念处理旧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备好每一堂课,使其投入到课改的实验热潮中。在课堂上,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入课堂,在这堂课上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本人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积极挑战自我,勇挑重担,承担各级对外公开课;并通过电话、信息传送给她,让她早做好调课准备,前往学习。展示了简明新颖的课堂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艺术,全新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她受益匪浅。

三、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机制

为切实了解和评价我俩在结对帮扶工作中的效果,共同提高业务素质,我俩建立了稳定的互访机制。一是电话联系,了解帮扶工作实施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相互协调,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二是面对面交流,开展教研活动,主要以公开课、示范课、集体备课为载体,来提高我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三是接收邮件联系,主要通过教育教学资料:教育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论文、题组设计、数学试题等形式交流,达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这样,建立结对帮扶互助互学活动,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具体措施

1、师德方面

树立依法执教,为民服务的精神。首先,我们的教育活动要依法,我们将进一步学习、领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精神,严格遵守教育教学常规细则,依法治教。其次,我们将进一步树立为民服务的思想。我们的从事的职业是服务性行业,我们教学要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祖国的未来负责。

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谁不珍爱自己的岗位,谁就不能干好自己的工作。我们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面对学生;要敢于争先创优,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日新月异,我们将时时注重学习,同时要勇于从旧的教学思想中跳出来,开创新的教学思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争做新时期教学改革的弄潮儿。二是要有团结协作精神。我们的教育事业是一个团队的事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氛围,互帮互带,取长补短。有经验有成绩大家一起分享,有困难有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2、教育教学方面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通过一起学习、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我们将通过重温《课程标准》及解读,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发展观,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2)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总之,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是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举措,在结对帮扶工作中,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努力,加强师德修养,钻研业务,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为逐步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城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总结范文三随着教学工作的结束,教师结对帮扶工作也进入了最后的总结阶段。在本学期的教师结对帮扶工作中,我校本着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思想,从课堂教学入手,严格执行县教育局及中心小学的有关规定,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构建高效课堂,作为此次帮扶活动的重点,为年青教师、骨干教师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切实开展帮扶工作,提高学校办学能力。现我将本学期的教师帮扶工作总结如下:

一、促进帮扶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结对帮扶工作中,我校采取“辅导教师上示范课—被帮扶教师上公开课—帮扶教师点评—青年教师反思修改教案”的双向互动的方法,促进结对帮扶教师之间的互助互促,共同提高。同时学校,积极为结对帮扶教师搭建骨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学校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将结对帮扶教师送上个人发展的快车道。学校通过开展教学教研讨论,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校本发展培训等策略,,加强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形成了尊重人才,人才乐于奉献的局面,真正使骨干教师能引进来、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为发展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过程管理

1、抓好计划制定

我们召开了教师结对帮扶专题会议,把县教育局及中心学校结对帮扶的工作的培养设想与内容传达给了每一位教师。各位帮扶教师根据学校的要求制定出个人长期发展规划、学期的发展计划、个人发展计划。

学校将教师的发展规划收录存档,并根据教师发展规划对各教师进行监督、帮扶,帮助帮扶教师快速成长。

2、抓好中期督查

根据学校的计划安排,教师在制定好个人的成长计划后,即进入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学校要求教师们要留下体现自己工作的过程性材料。学校将在学期中对每位教师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3、抓好教学反思的撰写

学校督促教师写好每周反思,教学反思,写好教学随笔,并积极督促各教师做好学期末教学反思论文的撰写。切实让帮扶共组,有实效出成果。要求各教师自己做好教学反思,及时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实现提高,在反思中实现成长,让帮扶活动真正结出硕果。

三、抓好信息化教学的运用

我校充分借助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有利条件,让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真正显示效果。学校要求各帮扶教师必须节节使用多媒体教学,使计算机能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师电脑应用能力,让青年骨干教师都能熟练掌握并应用简单的课件制做并能独立制作课件。我校还将教师的课件运用与学校的课题研究相结合,促进各教师积极探索多媒体使用的有效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构建高效课堂。

四、成绩和不足

经过此次帮扶工作,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化使用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但是,在帮扶过程中仍存在不足。

(1)教师不同科导致帮扶工作存在困难,大大降低了帮扶工作的成效。

(2)帮扶教师在课件制作方面有了一定起色,但整体质量不高。

(3)由于不同科,在无形中增加了帮扶教师的负担。到后期,教师工作出现松懈。

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教师资源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内义务教育城乡教师流动是必要的。教师合理流动,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缓解城乡教师资源不平衡的压力,而且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教师流动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合理流动应该是双向的、多维度的。但目前义务教育城乡教师向上汇集性流动“趋之若鹜”,而向下分散性流动“举步维艰”,教师的不合理流动,严重阻碍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1.教师向上集中势头猛

在居住城镇化背景下,教师向城镇学校、重点学校汇集性流动是当前的基本流动态势。根据近几年教师流动的现状分析:江西省教师流动在区域上主要是从乡镇向县城流动,村小、教学点向乡镇中心学校流动;学校之间主要是从普通学校向重点学校;流动主体上主要是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流动;流动年龄结构上主要是中青年教师流动;流动学历层次上一般是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流动;流动方式上主要是通过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关系户找关系、进修学习后上调。

2.教师向下分流困难

教师分散性流动是指把城镇学校、重点学校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疏导分流到普通学校和村小、教学点。目前,教师分散性流动举步维艰。城镇学校、重点学校中潜在的社会价值、学校教学条件差异等因素,使骨干、优秀教师向下分流极其困难,甚至有些教师宁愿丢弃工作也不愿意到乡村学校任教。为了使城镇学校、重点学校的骨干、优秀教师能够有序、合理地向下分流,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1]。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执行细则,但实施效果甚微。江西省教育厅“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查组调研了解到,绝大部分的县城校长、教师都反应不愿交流轮岗到乡下任教。

3.不合理流动的整体后果

骨干、优秀教师都汇聚到城镇、重点学校,导致乡村学校的教师队伍质量整体下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年龄两极分化。一边是新补充的教师,初出茅庐的“新秀”,一般教龄还不满3年;另一边是学校的“元老”,教师职业的“老江湖”,基本快到退休年龄。据调研,江西省义务教育学校50岁以上的教师占义务教育学校聘用教师总数的28.36%。其中,城区(县城)初中50岁以上教师占比为18.72%,城区(县城)小学50岁以上教师占比为17.73%,乡镇初中50岁以上教师占比为23.46%,乡镇中心小学50岁以上教师占比为38.50%,村小、教学点50岁以上教师占比为38.98%。很明显,农村小学50岁以上的教师占比接近四成,年龄明显老化。而我省学生数在10人(含)以下的微型学校有1906名50岁以上的教师,占比为57.24%,超过半数。二是学历低层化。据统计,我省义务教育学校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义务教育学校聘用教师总数的86.84%。其中,城区(县城)初中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比为97.19%,城区(县城)小学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比为90.17%,乡镇初中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比为96.96%,乡镇中心小学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比为98.82%,村小、教学点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比为63.13%。而全省学生数在10人(含)以下的微型教学点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仅占微型教学点聘用教师总数的30.63%。三是教师性别结构失衡。近几年新补充的教师呈“二八定律”,即80%是女性,只有20%是男性。四是中高级教师断层。乡村学校教师一般都没有职称,中级教师是“珍宝”,高级职称教师则是“稀宝”。城乡教师的不合理流动,拉大了城乡教师资源的差距,严重影响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教师流动现状的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城市经济发展明显优于农村。在城乡二元分化和城乡教育差距大的社会背景下,教师单向不合理流动的原因主要有城乡教师待遇差距、教师政策制度上的缺陷等。

1.城乡教师待遇差距悬殊

目前,城乡教师收入存在差异,虽然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相同,但工资构成中的津补贴以及医疗等社会保障福利却存在较大的差距。城镇学校所获得的各种奖金、福利性补助明显比乡村学校要高。除此之外,城镇学校的教师一般都有额外收入。城镇经济条件有先天的优越性,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乡村,因此,衍生出大量的课外辅导班、托管班等,城镇教师通过在外兼职、课外辅导、家长在节假日的节日问候等方面获得不菲的“灰色”收入,而农村学校的教师只能望“羊”兴叹。这是拉大城乡教师收入差距、导致乡村教师心理不平衡的主要根源。

2.城乡生活条件差距大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城市的娱乐生活和文化生活相应“水涨船高”。按照巴格内(D.J.Bagne)的“推拉理论”,城市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层出不穷的电玩游戏、各式各样的美食、美轮美奂的建筑,这是教师千方百计想留在城市学校的“拉力”。相比之下,乡村学校生活条件简陋、文化生活枯燥、情感生活单调。通过调查访谈了解到,江西省大部分县的乡村都缺教师周转房,甚至有的县连一套教师周转房都没有。乡村教师大部分住的是学校教室改造的宿舍或者居住在学校附近的农户家里,住宿的地方几乎没有网络,条件好的地方会有电视,吃饭没有教工食堂。乡村艰苦的环境构成了教师向城里流动的“推力”。

3.促进教师分散性流动的激励力度不够

边远贫困地区尤其是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条件艰苦。为鼓励和吸引教师到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任教,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2013年教育部、财政部了《关于落实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通知》的文件。2013年,江西省对边远山区补贴金额作了第二次调整,边远地区每人每月提高到210元,最边远地区每人每月提高到360元,调整后的标准,从2013年1月1日开始执行。然而据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资源配置问题”课题组的调查发现:很多教师觉得当前的补助资金太少,对教师缺乏吸引力。目前江西省某些县的边远山区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存在“折扣”,补贴金额居然还是按照2008年最初的边远地区每人每月70元,最边远地区每人每月120元。这种“折扣”现象普遍存在,极大挫伤了教师去边远山区任教的积极性,阻碍了教师“进山区”的信心和步伐。

三、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对策

乡村学校设备不健全,教学、生活环境差等“先天缺陷”,按照信息经济学理论,“理性人”很难选择到乡村任教。为实现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实行差别化边远地区津补贴制度

首先,在考虑教师工资均衡化,追求同工同酬的同时,应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对贫困边远山区的津补贴金额,不能搞一刀切,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山区学校与县城的距离来划分补贴等级。以现行教师津贴金额为基础,对相应更高等级的贫困边远山区再增加20%。其次,对贫困山区学校服务年限超过5年的教师,应以5年为基础,每增加3年提高一个年份等级,在相应边远等级补贴金额的基础上,每上升一个年份等级增加10%。最后,边远山区补贴是吸引、鼓励教师到边远山区任教的有效形式之一,是对边远山区教师“心里的关怀”,各级部门应按照政策要求,使边远山区的补助达到全覆盖,并把补助资金不折不扣地发放给边远山区的教师。巧用“待遇留人”,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时间越长、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从而提高贫困山区学校的吸引力,使得贫困边远山区的学校能够“进得去”教师。

2.改善乡村学校教师生活条件

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只有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较高层次的需要。要想留住教师安心教学,必须先解决衣食住行这一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首先,加强乡村学校周转房建设力度。相关教育部门应做好规划,选择一个连接附近几所村小、教学点的“黄金”位置,建设符合标准的教师宿舍,对教师进行集中管理。它不仅便于对教师资源的有效管理,也给各个学校的教师提供了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其次,加大学校教工食堂建设。《汉书・郦食其传》曰“民以食为天”,解决食堂问题,是使教师安心留在乡村学校的基础工程。相关部门应尽快落实建设学校食堂,尽可能实现一校一食堂。最后,加快学校网络建设。电教管理部门应加快学校信息网络建设,实现校园宽带网络校校通,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是与外界互联互通的媒介。教师通过网络,了解时事政治,及时更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学习网络课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亲朋好友聊QQ、微信,丰富教师的情感生活。

3.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

在教师职称(职务)评聘条件和程序办法上,实行差异化管理。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时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的刚性要求;城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职务),应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相应年限的任教经历。为吸引教师到乡村任教,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在本地区中小学教职工岗位结构比例内,预留一定的中、高级岗位,专项用于评聘在乡村任教多年的教师。

4.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

教师荣誉是对乡村教师工作的肯定也是精神鼓励。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应按照有关规定颁发部级荣誉证书,在乡村学校从教25年以上的教师应按照有关规定颁发省级荣誉证书,在乡村学校从教15年以上的教师应按照有关规定颁发县级荣誉证书。在职称评聘中,有荣誉证书的乡村教师,在满足基本条件后,具有直接“晋级权”,使得乡村学校能“留得住”教师。

5.统筹安排教师编制

通过以县为单位预留一定比例的教师机动编制,用于补充乡村中小学紧张的学科教师。积极探索城乡教师岗位定额制度,实行“人走岗位留”的岗位管理办法。乡村学校的中、高级岗位如有空缺,优秀教师流动到乡村学校时没有达到岗位要求的中、高级职称,可实行“低职高聘”的办法,吸引城镇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推动县(区)域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的总体均衡。

6.加强乡村教师本土化建设

异地教师是乡村学校教师向外流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外地教师通过招考的形式考进乡村学校,因不适应当地乡村生活、文化环境,对学校缺乏归属感、安全感,他们流动动机相对更强。可通过在“三定向”招生中对边远山区的本村本乡的定向生源在分数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在“特岗教师”招聘文件中,通过对本县的考生给予一定的分数优惠等措施提高乡村学校本地教师比例。各县应加快建立教师信息互通系统,便于各地了解教师归属地等信息,在条件合格的情况下,对两地相应本地教师,建立“人事对调”绿色通道,提高教师本土化。

7.完善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制度

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是促进教师双向、合理流动的一种新尝试。轮岗交流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快完善制度中存在的缺陷。首先,一方面要明确执行交流轮岗制度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制作各项工作的责任书、时间表;另一方面对参与交流教师在交流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应做明确的规定。其次,优化配套制度,对参与交流的教师在评奖评优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最后,完善对交流教师的考核制度。对参与交流教师教学业绩进行科学的考核,公平地评价其贡献,应将对学校及教师自身的各种奖励及优惠政策直接与参与交流期间的考核结果挂钩,承诺给参与交流的学校和教师奖励及政策优惠,分阶段履行,切实做好有偿交流、优质交流。

参考文献

[1]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Z],教师,[2014]4号.

[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Z].人民教育,2015(6).

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总结篇3

分步推进,统筹配置师资

2005年,我县实施城乡教师双向流动试点,安排30名北京城区教师到农村任教;同时,抽调50名山区学校校级以上骨干教师到县城学校学习提高。交流期限为一年。

2006年,正式启动教师岗位交流制度,将交流时间由一年延长至三年。从2006年至今,共有1050名中小学任课教师参与了交流,山区进城交流552人,城内交流到山区468人,城内校际交流30人,交流教师人数占到了全县中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近30%,涉及到52所学校,涵盖了所有的中小学学科,成为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为加快密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实行教师岗位交流的基础上,2007年初,我们积极探索实行校级干部岗位交流制度,促进城乡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共同提高。33名学校正职干部进行了首批轮岗;2010年11月,31名正职干部进行第二轮交流。干部交流期限为6年。

有序开展,统一管理要求

为确保教师岗位交流工作的有序开展,我县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部署。

1.严格条件,明确待遇

交流的主体是教师,交流工作成功的关键也是教师,所以,首先要把好选人关。县教委明确规定:上年度被评为中级、高级职称且无山区工作经历的县城教师必须到山区学校交流。县城学校一定要把政治素质好、教学能力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校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优先选派到山区;山区学校要选派45岁以下的青年任课教师到县城或平原地区学校交流,优先选派校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或有进取心、学习意识强、具有培养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到城内交流。

为解除交流教师的后顾之忧,对交流教师的待遇做出明确规定:一是交流期间原聘用合同不变、工资关系不变、福利待遇不变;二是年度考核、评优等级、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等,参加交流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三是交流到山区的教师每人每月享受40-70元的交通补助,享受农村教师每月600元绩效工资,如果是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享受山区标准的每年一次性奖励。

2.政策配套,细化管理

交流之初,县教工委、教委就制定了《密云县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岗位交流工作的意见》、《密云县教育委员会中小学教师岗位交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使这项工作从一开始就做到了规范、科学。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对交流教师政策逐步进行完善和细化。对岗位交流教师的岗位设置、绩效工资发放、课时津贴核定、绩效考核等问题,进行了具体规定,保证了交流工作的顺利进行。

各校对交流教师本着“一样管理、一样使用、一样对待、一样培养”的原则,共同管理交流教师这支队伍。如大城子中学、季庄小学、石城小学、北庄小学,交流教师占专任教师一半以上,古北口中学、北庄中学等5所学校,交流教师占专任教师约40%,可以说,交流教师担起了学校工作的半壁江山。而有些学校的某个学科完全由交流教师担任,如北庄小学、新城子中学的体育教师、密云四中的物理教师都是交流教师。各校在坚持“发挥优势、用人所长”原则的同时,妥善合理安排交流教师工作,提供研修、外出学习、做课、评课的机会,为交流教师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3.提高认识,加强宣传

教师对交流工作的认识程度直接决定其是否真心愿意参加,是否全身心投入到此工作中。城乡教师岗位交流,打破了校际壁垒,改变了原有的管理秩序,增加了一定的工作困难。为提高全体教师对交流工作的认识,推动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深入发展,我们高度重视宣传,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无论是教委、学校,还是交流教师,都要看清形势,顺应潮流,提高认识,以勇于改革的心态面对教师交流带来的新问题,以积极探索的精神完善交流教师管理的各项措施,以跨出校门找差距、新的环境求提高的激情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委定期组织交流学校校长研讨会,研究分析交流工作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总结经验,增强交流效果。每年暑假前召开一次总结表彰大会,总结交流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表彰交流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总结教师岗位交流工作成果、分享交流教师成功经验,我们出版了《为有源头活水来——密云县交流教师文集》一套,同时利用县电视台、广播、网络等多种途径,宣传交流工作中所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

双向交流,同发展共受益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密云县初步实现了教师的合理流动,有效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总结起来,实施教师岗位交流制度以后,带来三大显著变化。

第一大变化:城镇教师下乡“播洒爱心”,重塑师德,引领山区教育共提高。

交流到山区的教师切身感受到了山区教师的艰辛,在师德修养方面得到了熏陶和重塑。比如:交流到太师屯小学的郑凤华老师,每天晚上11点之前几乎没有休息过,认真探索适合山区学生特点的教案,由于双眼疲劳过度,医生开出假条准予休养,但她还是念念不忘学生们,坚持上班。艰辛的付出换来了成绩的丰收,她所教授的班级,在抽测中获得了山区第一的好成绩,她辅导的学生在口算、数智等活动中多人获得一、二等奖,她连续三年被评为师德先进个人。

交流到山区的骨干教师通过示范引领,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传递”到山区教师手中,培养出一大批新的山区教学骨干。项连弟、宋立亚、崔连辉等市、县级骨干或学科带头人,交流到山区学校后,主动承担起培养教师、传播课改理念、带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任务,通过带组、带人、指导活动,为山区发展培根固本,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几年来,交流到山区的教师,有11人被评为市级骨干,67人被评为县级骨干。

第二大变化:农村教师进城潜心“学艺”,抓住机遇,奋勇拼搏敢争先。

从山区到县城的教师,充分利用城内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和良好的生源条件,珍惜学习锻炼的机会,勤修“内功”,迅速成长起来。比如:密云三中接收的43名交流教师中,有7人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其中1人晋升中学高级,6人晋升中学一级;密云四小接收的16名交流教师,其中3名晋升为小学高级,现在已有10人为小学高级。几年来,交流到城内的教师,有20人被评为市级骨干,49人被评为县级骨干。

第三大变化: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双赢,全县百姓得实惠。

岗位交流为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搭建了锻炼、交流和发展的平台,经过几年的历练,双方学校都培养了一批新的骨干力量。2006年至今,在岗位交流中,有124名工作成绩突出的交流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其中,23人评上高级职称,101人评上中级职称。

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总结篇4

1.观摩学习课堂教学,加强教师结对互动

要更好地开展结对数学教学工作,实现双方学校学生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和谐有效共享,可以先请乡村学校教师前往结对城市学校旁听教师的讲课活动,观摩城市教师如何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学习更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在听课活动结束后,再将城乡双方教师聚集在一起,针对数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展开详细交流。首先由上课的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想法进行详细阐述,加深在场其他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再由乡村学校教师对讲课教师的课堂活动进行点评。经过对教学活动的观摩学习以及双方之间的交流互动,彼此能够更加了解对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也能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秀教学经验,调整教学形式,以确保结对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在小学二年级数学“搭配”的教学活动中,乡村学校教师通过观摩,可以了解到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会利用互联网设备设计开宝箱的游戏,且将学生喜爱的小猪佩奇卡通形象与游戏结合起来,瞬间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游戏展开深入思考,并踊跃回答多种数字排列方法。通过课堂观摩和教学研讨,乡村教师能够学会和掌握更多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教师结对的方式来帮助和促进乡村教师更好地提升与发展。

2.打造数学同步课堂,共享课堂教学资源

城乡结对互动,除了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外,还可以借助网络的神奇力量,打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空间壁垒,让城乡学校的学生实现课堂同步学习和互动,真正做到教学共享。这种创新性的结对课堂,充分体现出了“互联网+”下教育的优越性和便利性,既能让乡村学校的学生体会到城市学生的课堂氛围与学习方式,也真正做到了课堂教学的零距离,两个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展开互动交流,乡村学校的学生还能回答城市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这种趣味性的教学课堂中,也更有学习热情。例如,在开展“认识公顷”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互联网设备,打造数学同步课堂,乡村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大屏幕观看城市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还能与教师进行对话,教师先询问两边的学生,都知道哪些面积单位,以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1cm2、1dm2、1m2的物体分别有哪些呢?双方学生因为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会说出许多截然不同的答案,城乡学生也能通过对方的回答开阔自己的思维。随后,教师在课堂上开展认识1公顷的合作探究活动,乡村学生在观看城市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时,能够了解和学习到更多新颖的合作学习方法,在以后的数学课堂中,乡村学校学生也能更好地与教师展开互动交流,积极主动地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3.结对进行教学研讨,提升合作课堂效果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城乡结对互动教学,要求学校和教师利用好手中的资源与设备,探索更加契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先进数学教学模式,真正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城乡双方义务教育事业的优质均衡发展。为此,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还要积极利用网络视频技术开展结对教研活动,提升同步教研工作的时效性,促进结对教研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开展线上同步教研工作时,首先由双方分别介绍本校该年段数学备课组的日常工作,包括如何制订教学计划、如何分配集体备课任务、如何命制过关卷和单元卷、如何开展特色活动、如何共享优质资源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如此一来,结对教师就会对双方的备课工作了解得更加细致深入。这一环节结束后,结对双方备课组教师,再针对单元测试卷的磨卷内容展开交流探讨,包括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主要内容的讨论。通过这种线上同步研讨的方式,双方学校教师能够在互相沟通的过程中,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研讨活动也真正做到了求真务实,契合教学新常规的工作要求,与会教师能够在研讨过程中,受到良好引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确保结对互动教学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网络视频技术为两校教师开展教研交流工作,构建了更加顺畅的渠道和平台,进一步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数学课堂教学差距,真正实现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4.丰富同步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为了确保城市学校能够为乡村学校提供更加优质的帮扶服务,提供支援的学校要从本校学生和被支援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开展同步数学课堂活动前,做好一课三磨工作。要组内进行磨课,其次教研单位内进行磨课,并借助互联网平台,实施高质量的同步数学教学活动。这样的互联网+数学同步课堂,能够为双方学校的学生提供更多互动的机会,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各抒己见,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例如,教师可以在数学同步课堂上,设计辩论式的两校学生互动任务。例如,在开展“观察物体”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游乐园的生活情境,并在情境动画中融入加减法的问题,请两边的同学动脑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最后,双方学生可以列举出多种不同的解法,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算式列法进行归类,然后请两边的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更喜欢哪种解法,这种解法叫什么,喜欢这种解法的理由。在双方的互动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与此同时,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还需要重视教学活动后的教学反馈工作。在同步课堂结束后,双方教师需要针对课堂教学的情况展开交流,在交流中反思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课堂教学互动情况。通过课后的交流与反思,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确保后续的同步课堂活动取得更好的成效。

5.拓展线上教学模式,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结对学校之间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学校之间还可以利用天天智慧课堂进行网络直播教学,共享双方学校的优秀直播课例;还可以针对数学教学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开展网络拓展课程共享活动。通过这两种结对互动的方式,能够确保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良好的互动,教师在一起观看直播课例的过程中,可以共同参与教学研讨工作,积极发表自己对课例的看法,并通过评论区进行留言互动,双方教师在评论留言互动的过程中,也做到了互相交流心得和经验,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学生们在一起观看拓展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共同钻研和探讨教学内容中的实践部分,以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拓展课程中的教学任务,实现两校学生之间的更好交流互动,令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视野得到更好的拓展。

6.组织线上交换课堂,实现两校互利共赢

为了更好地实现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教师的教学风格,城乡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线上数学交换课堂活动。这种新的线上教学模式,可以让两校教师不走出校门也能参与精彩的教学研讨工作,实现两所学校互利共赢的教学研修效果。例如,在开展六年级数学同步课堂活动时,城市学校教师先为学生讲解一堂关于圆的知识的复习整理课,以“圆形是最美的图形”引出问题,为什么圆形最美,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引导学生总结出圆形一中同长的特质,随后,教师为学生展示圆形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圆形区别于其他图形的特质,通过这种授课方式,为乡村学生带来更多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紧接着,由乡村地区教师为学生们上一节“生活中的比”数学课,教师以生活中的照片为主线,串联起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理解和掌握比不同部分的名称和比值的概念。在两校教师默契的配合下,不同学校的学生之间也能充分展开互动,学生们有了更多不同的学习体验,思路得到了更好的拓展,城乡学生携手,共享同一堂精彩的数学课。

7.城乡结对话“双减”,开启数学教育新篇章

在“双减”政策的倡导之下,如何更好地推进城乡结对现代化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成了城乡学校教师首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在“双减”政策之下,城乡教师可以开展双减同步课堂,展示全新的数学教育风采,不断拓展“互联网+”背景下的数学教育新思路。以“双减”背景下的数学同步课堂“什么是周长”教学为例,双方学校的教师首先通过教学研讨,深入把握两校学生的具体学情,在此基础上,教师们围绕“周长的认识和测量”“化曲为直”数学思想的运用、“有序数、同边相加、平移线段”数学方法的运用等内容,设计趣味化的数学教学方案,学生们在由两校教师共同构建的双减同步课堂中,体会到了更多学习数学的乐趣,数学思维得到了有效拓展,积累了更加丰富的数学知识经验和数学学习方法,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减压力不减效率,减负担不减质量。基于“双减”之下的城乡结对教育活动,还要求教师设计更加有效的同步课堂作业管理模式。双方学校的数学教师,除了要做好前期的协同备课、中期的协同教学以及后期的协同反思以外,还要充分重视前置性作业、课堂作业以及课后作业的有效设计,并且充分落实和完善新的作业反馈策略,有效落实“双减”政策下的同步课堂作业设计。最后,教师还要在双减的政策背景下,做好数学教学“增”的工作,主要包括课前对学情差异的准确预见和深入分析、主教和辅教在协同备课时做好任务分配、准确预见同步课堂教学互动,只有做好以上“增”的工作,才能确保异地学校学生与教师“身在远,声相近”,体现出更加显著的线上同步课堂成效。

8.结语

城乡结对互动离不开双方的积极配合与共同努力,学校和教师应当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利用网络设备和网络教学资源,打造空中课堂、线上课堂、牵手课堂,探索更加高效的结对互动教学模式,加快实现教育公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参考文献

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总结篇5

《计划》的出台既是现实需要,也是基于长远考虑。乡村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涉及乡村义务教育阶段1亿多在校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其质量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我国的长远发展。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则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关键。然而,作为乡村教育的“血脉”,乡村教师却面临着薪资福利不高、生活条件艰苦、专业研究氛围淡薄、社会认可度不高的处境,直接导致乡村教育面临着教师“不想进、留不住、教不好”的局面。虽然教育部、各地区教育部门采取了多项激励性措施,例如我区近年来积极推行免费师范生政策、乡村特岗教师计划等,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不足、乡村教育教学质量偏低、城乡教育水平差距拉大仍然是客观现实。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邓小平曾指出:“要调动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光空讲不行,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切切实实地帮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计划》的出台可谓是一场浇灌久旱乡村教育耕地的“及时雨”,它以中央文件的形式直面多年来影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病灶”,明确提出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等改革举措,并要求各地政府认真执行,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情况纳入地方政府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计划》出台后,要解决乡村教师的流失问题,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不是少政策、缺保障,关键在于如何严抓落实,做到“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这需要各地方政府认真思考,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举措,加强督导,切实执行。

首先,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计划》,高度重视部署工作,广泛征求一线教师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细化目标任务。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障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例如要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薪资待遇政策,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保险金,要加快实施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切实解决教师的食宿、交通等问题。同时,建立督导检查制度,实行专人督办,不定期检查,确保各项政策传达到每一位乡村教师、每一项政策落到实处、每一项教育资金专款专用,让教师真正受益。还要注意加强宣传工作,在社会上树立乡村教师的崇高形象,提高大众对乡村教师岗位的认可度,提升乡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乡村学校。

其次,相关部门要认真分析以往工作的得失,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创新举措,为工作的开展“把好脉”。一方面,对以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对于较好的做法,应当坚持并予以完善。例如,南宁市西乡塘区近年来积极进行教育共同体建设,以“1+1+x”的方式组建初中同盟,以“1+x+y”的方式组建小学共同体,要求各共同体通过建立理事会来加强教、研、训等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管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促成城乡学校的和谐发展。又如,柳州市制定了《中小学教师队伍轮岗交流工作方案》,参与县域教师轮岗交流和支教的教师可获得2万元、1.6万元和1万元的补助,等等。另一方面,对目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诊断”问题所在,切实解决现存问题。例如,在规范编制方面,调查为什么有些乡村学校已经超编却没有教师可用,思考如何科学规范与补充教职工编制、如何制定动态编制制度等问题;在城乡校长、教师交流换岗方面,调查轮岗教师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思考如何实现交流轮岗的长效性与合理性;在教师培训的问题上,调查以往的培训项目是否贴近乡村教师的需要,乡村教师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培训;在考评机制方面,应从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乡村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的独特性,避免一味“城市化”乡村教师。

最后,学校方面要积极配合,切实落实《计划》及上级部门的要求,从物质方面与精神层面着手,设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如加强校本教研,加强城乡学校间的对流等,让教师对学校、学生产生割舍不开的感情,让教师觉得乡村教师也是一份有尊严、能实现个人价值的光辉职业。

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中小学校;教师流动样态;基础教育

一、中小学教师流动样态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原来封闭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流动日益频繁,曾先后出现过两次流动大潮:20世纪80年代,由于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低、教师工资拖欠严重等因素影响,教师纷纷流出教育系统,主要表现为“下海经商热”、“从政热”等。90年代以后,随着中小学教师工资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教师职业受到青睐,中小学教师流动主要是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非重点学校流向重点学校,从农村流向城镇学校,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或省会城市。

由于东西部、城乡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教师流动一般都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因此,本文选取以西部宁夏固原地区的原州区和彭阳县、甘肃庆阳地区的西峰区和环县与青海海东地区的乐都县和平安县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这些样本都是西部或国家贫困地区,具有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的典型性。由于各地教育局的统计报表数据都是宏观的,没有流动教师具体的学科、年龄、流向地等情况的统计,难以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小学教师的流动现状。因此,笔者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按照县城、较好乡(镇)、偏远乡(镇)三个层面选取样本学校,这些样本学校具有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的共同特征。同时对样本学校流动教师的年龄、学科、流向地、流动形式、流动人事变化等方面进行了调查,①依此将中小学教师流动形式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市场流动与行政流动

按照教师资源的配置方式,教师流动可分为市场流动和行政流动。教师市场流动是指教师与学校之间以市场交易为原则实现的人事流动;教师行政流动是指教师与学校之间按照教育行政决策与教育制度安排实现的教师人事流动。在本文中,教师市场流动仅指由招聘教师学校根据学校所需学科教师人数,通过考试、讲课、面试等程序选拔的教师,而不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分配的教师。但只有县级、市级学校才有自己招聘教师的权力;教师行政流动仅指通过教育局或乡(镇)教委进行的教师人事流动。样本中学教师市场流动与行政流动的数量分别是166人和44人;小学教师市场流动与行政流动的数量分别是20人和56人。这反映出中学教师流动形式主要是市场流动,行政流动相对较少;而小学教师流动形式正好与中学教师流动形式相反,其流动主要是通过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调整(见表1)。因为中学教师流动主要是通过教师招聘形式完成的。

教师市场流动侧重师资配置的效率,而行政流动则侧重于师资的公平,两者反映了教师资源配置过程中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自实施教师“聘任制”以来,由市场配置教师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教师的无序、负向流动,进一步加大了地区、城乡学校之间教师资源的差距。因此,要引入两种并行的教师资源配置方式,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合理划分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教师管理权力,采取行政干预下的教师市场流动模式,促进城乡校际之间的师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施。

(二)刚性流动与柔性流动

从流动教师的人事关系角度,可将教师流动分为刚性流动与柔性流动。教师刚性流动是通过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以行政命令方式实现的教师流动。教师在流动时,同步办理人事、户口等关系,随其到新的单位,与其原单位彻底断绝人事关系。教师柔性流动是指县城或乡(镇)中心小学的骨干、优秀教师到农村偏远地区中小学支教,并指导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定期开设示范课等,但其编制、待遇和岗位在原学校保留不变。教师柔性流动不受户籍、档案、人事关系等因素的制约,其核心是把人事关系与才能使用分开,用人单位主要是用其才智,不强调人事、户口等关系的同步转移。本文中的柔性流动教师仅指支教教师。从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中小学教师流动主要是刚性流动,柔性流动较少。中学教师刚性流动与柔性流动的数量分别为199人和11人;小学教师刚性流动与柔性流动的数量分别是70人和6人。

(三)乡(镇)校际之间、城乡校际之间和跨地区教师流动

按照教师流动的地理空间,将教师流动分为乡(镇)校际之间的教师流动、城乡校际之间的教师流动和跨地区教师流动。

1.乡(镇)校际之间的教师流动

为了均衡各乡(镇)学校之间的师资配置,教育局或乡(镇)教委根据各学校的学生人数和教师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整,从而使乡(镇)中小学校之间的教师发生流动。从样本学校统计数据来看,2005—2009年乡(镇)小学与中学教师流动数量分别是35人与29人,反映出乡(镇)小学教师流动量高于中学(见表2、3)。近年来,通过学校布局调整,一般每个乡(镇)只有1所中学。因此,乡(镇)中学教师流动主要是不同乡(镇)中学之间的流动。乡(镇)小学之间的教师流动主要是在本乡(镇)内的小学之间进行。

乡(镇)校际之间的教师流动特点是:从偏远山区学校流向川区或交通便利的学校,从川区学校流向郊区学校。一般来说,交通方便和川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相对稳定,而偏远山区和交通不便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很不稳定,由于生活、工作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他们不能安心工作,努力寻找机会调往交通方便或郊区中小学校。

2.城乡校际之间的教师流动

城乡校际之间的教师流动是指县域内城乡学校之间的教师流动。根据对样本学校教师流动数据的统计,2005—2009年城乡中学与小学教师流动的数量分别为168人和28人。在所有中小学教师流动类型中,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数量最大,总计196人;其次是乡(镇)中小学校之间的教师流动,总计为64人(见表2、3)。其原因是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城市化发展速度很快,致使县城中小学学生数量剧增,学校不得不大规模改扩建校舍,扩充教师编制。近几年,城区中小学每年都从农村中小学选拔大量优秀教师,农村乡(镇)中小学的优秀、骨干教师都流向了县城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的优质师资。与此同时,为了补充农村中小学师资,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支教和特岗教师分配到农村乡(镇)中小学校。因此,农村中小学每年都有大量的教师流进流出,人事变动很大。流进的是刚毕业没有教学经验的新教师,他们当中大多数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强性分配的,因而不安心在偏远农村地区工作,待工作一两年之后,会找关系调往交通方便的川区或郊区学校。

另外,在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中,农村中学与小学流出教师数量分别为196人和44人,中学教师流动量远远大于小学教师流动量(见表2、3)。近年来,学校实行教师编制管理,由于县城小学教师几乎没有跨地区流动现象,只有当学校在编教师退休后,才有空缺编制。因此,与农村中学相比,农村小学流向县城小学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小。

3.跨地区教师流动

从教师跨地区流向来看,主要是从县级或市级中学流向省会学校、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样本学校跨地区中学教师流动数量是64人,大部分是县级或市级中学,农村中学很少(见表2)。一般来说,跨地区流动的教师都是中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国家或区级优秀教师等,他们都是地方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流失不利于本地区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对本地区的基础教育有一定的影响。教师跨地区流动的内在动机首先是物质生活环境的需求。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工资待遇普遍低下,追求较好的物质生活环境成为他们流动的客观需求。

从教师流动样态来看,乡(镇)中小学之间的教师流动主要是乡(镇)内部学校之间的流动,这种教师流动只是乡(镇)内部学校师资的重新分配,不存在教师流失现象的发生。跨地区教师流动几乎仅限于县级或市级中学教师,虽然都是骨干教师,但数量相对较小。相对而言,城乡中学教师的流动数量最大,从县城中学的教师流向来看,流入与流出教师数量分别为161人和76人(见表4),反映出县城中学教师“出的少,进的多”,流出的是优质师资,但流入的是农村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他们可以直接进入教学一线,独当一面,无需学校再进行培训。因而县城学校有很大的选择权,后备充足,教师流动是双向的、平衡的。但农村中学教师却是“出的多,进的少”,农村中学流入与流出教师数量分别为195人和196人(见表4)。从宏观数据来看,似乎流出与流入教师数量基本相等,但流入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支教教师,他们没有编制。因此,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出量大于流入量,而且教师队伍是不稳定的。农村中小学对进入的教师没有选择权,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分配,往往是分配的教师非学校急需科目教师,长时间这样做必将造成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整体素质下降。而且现有教师流失后,其空缺岗位得不到及时填补;即使得到补充,也都是刚分配的新教师。由于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他们的成长还需要有一个过程,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中小学教师流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城乡中学之间的教师流动。尤其是农村中学教师大量流向县城学校,形成单向流动,不存在县城中学教师向农村中学回流的现象。这使乡(镇)偏远农村中学教师队伍极为不稳定,教师年龄结构失衡,教师素质明显低于县城教师,加大了城乡师资的差距;同时,也导致了县城中学教师老龄化趋势明显,教师梯队年龄结构严重断层,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特别少。从流出教师的年龄统计数据可以证明这一情况:30岁以下、31—35岁和36岁以上的教师分别占流出教师总数的11.8%、22.4%和65.8%,其中大部分流出教师年龄在40岁左右(见表5);而在农村中学流出教师中,30岁以下、31—35岁、36—40岁和41岁以上流出的教师分别占流出教师总数的0.9%、29.3%、30.8%和30.8%,其中大部分是中间阶层的年轻教师(见表5)。而流人的却是刚毕业的师范生,他们一般年龄都在25岁以下。剩下未流动都是年龄较大的老教师,这造成农村中学教师队伍老龄化趋势,使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二、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合理性标准建构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是对人才流动同一社会现象的动态、静态两种不同角度的分析。社会分层是从静态角度描述社会垂直结构的性质、状态、内容和形式,以及各层次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基本秩序;而社会流动则是从动态角度描述社会分层结构分化的时空范围、方向和速度。因此,社会分层是社会流动的前提条件,社会流动又会促进社会分层结构的不断分化与重组。通过社会流动形成或重组社会的层级结构,使个体进人新的社会层次或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社会位置。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社会位置向另一个社会位置的移动,它既表现为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动,也表现为个人社会角色的转换,实质上是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社会流动作为社会成员的社会关系变化的反映,是通过改变一个人获取财富、权力和声望的机会,从而促使社会成员积极、主动地实现向上层社会关系的流动,推动社会的变迁。一般来说,社会流动是否合理主要可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判断:从量的角度来看,社会流动并非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适量为好。即社会流动只有在特定阈限范围内才是好的,其最低阈限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最高阈限是不能超过社会的承受力。社会流动必然会导致各种社会地位上的具体成员的变动,也可能导致整个社会地位配置结构的变更。如果这种变更超过了社会的承受力,就会起破坏作用。如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流量、流速、流向超过了城市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和程度,那么,这种流动就会起消极作用。从质的角度来看,一种社会流动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并符合机会均等原则。有利于社会发展是指社会流动的方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一致。通过社会流动,能够促进人才的合理分布,充分发挥人才潜能。机会均等原则是指:第一,任何流动机会都应面向所有合乎条件的人开放,而不能只向一部分人开放;第二,任何社会地位的条件应是建立在人们后天努力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先天基础之上,即人们只有通过后天努力才可以获得。

社会分层理论与社会流动理论是将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具有一般普遍性。社会流动是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关系结构中从一个社会位置向其他社会位置的移动。教师流动是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教师的位置移动,既是教师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发生职业角色的转换,也是教师个人社会关系的重建。因而教师流动是一种职业流动,应属于社会流动。所以,可应用社会流动理论来分析研究中小学教师流动,可依据社会流动的合理性标准来建构教师流动的合理性标准。根据社会流动的合理性标准,教师流动是否合理主要可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判断:

(一)中小学教师流动量的合理性标准

从量的角度来看,由于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作为教育中的学校组织,既要求不同学校组织中的教师应相互交流,又要求教师队伍保持相对稳定。流动量太大对教师队伍的稳定产生影响,太少又达不到交流的效果。因此,教师流动要有一定的比例。首先,学校也是一种组织,可依据卡兹组织寿命学说与库克曲线来分析学校组织中教师合理流动的必要性和意义。

(1)卡兹组织寿命学说

美国学者卡兹(Katz)从保持医院的活力角度提出了医院组织寿命学说。通过对科研组织的寿命研究,卡兹发现组织寿命的长短与内部信息沟通和获得成果的情况相关。他通过大量的数据调查,统计出一条组织寿命曲线,即卡兹曲线。该曲线表明:在一起工作的科研人员,在1.5—5年期间,信息沟通水平最高,获得成果也最多。而在不到1.5年的时间里,成员信息沟通水平较低,获得成果也不多。这是因为相处不长,组织成员之间还不熟悉;而相处超过5年,由于大家过于了解和熟悉,在思维上形成了定势,导致反应迟钝和认识趋于同化,这时组织会呈现出老化趋势(如图1)。因此,组织的最佳年龄区为1.5—5年,超过5年就会出现组织老化,解决的办法是通过人才流动对组织进行改组。

(2)库克曲线

美国学者库克(Kuck)从如何更好地发挥人的创造力角度出发,提出了另外一条曲线(如图2),论证了人才流动的必要性。库克曲线是根据对研究生参加工作后创造力发挥情况的统计而绘制出来的。oa表示研究生在3年的学习期间创造力的增长情况;aB表示研究生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初期,第一次承担任务的挑战性、新鲜感、新环境的激励,使其创造力快速增长;BC为创造力发挥的峰值区,这一峰值水平大约可保持1年左右,是出成果的黄金时期;CD为初衰期,创造力开始下降,持续时间约为0.5—1.5年。De为衰减稳定期,创造力继续下降并稳定在一个固定值,如不改变环境和工作内容,创造力将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前。为了激发研究人员的创造力,应及时变换工作部门和研究课题进行人才交流。如图l所示,一个研究人员到一个单位工作创造力较强的时期大约有4年(aD)。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开辟新工作领域的实践中,来激发和保持自己的创造力,即走完一个s型曲线,再走下一个s型曲线。

由此可见,某一个组织如同个人一样,有一个成长、成熟和衰退的过程,组织的这种变化过程也决定了组织成员的发展与成长过程。组织也有一个最佳年龄区,即1.5—5年。如果组织超过了5年,就要进行人才流动或改组。教师在参加工作的初期,有一种承担任务的挑战性、新鲜感与新环境的激励。在学校组织中,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流、学习和探究,富有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有利于教师之间的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和共享;有利于鼓励不同教学思想的碰撞,使教师之间互惠互利、优势互补;有利于整合教师个人的零碎实践性知识和经验,获得更多的专业发展所需知识,增强自身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中小学校组织中,教师合作大多是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进行的,其形式主要有集体备课、集体听课与评课等。而教研组、年级组或学科组都是我国传统的教师组织团体,如果教师组织成员在一起的时间过长,教师之间过于了解和熟悉,在思维上就会形成定势,导致认识趋于同化。尽管每个教师都有自己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但由于交流范围的有限和知识共享的限制,教师相互之间可用来交流的资源就会变得越来越少,这时组织会呈现出老化趋势,教师合作会流于形式。如果教研组或年级组的教师长期没有变化,集体听课与评课形式就会变得单一,教师就会发表一些无关紧要的评论,敷衍了事,阻碍教师与外界的知识交流和共享,严重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为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潜能和聪明才智,通过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师流动,使教师在不同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激发和保持进取心和新鲜感,将已经取得的优异成绩作为下一步努力目标的起点,以取得更多的丰硕成果。因此,学校组织中教师流动率过高或过低,对学校组织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流动率过低,学校组织将缺乏活力与创新;流动率过高,则意味着优质师资的流失,可能会导致学校组织中的教师士气降低。

其次,人才流动是实现社会人才最佳配置的根本途径。人才(年)流动率是以社会各单位1年内人才流出总数与社会该年所有人才总数的比率。其中人才是指现达国家企业的一般雇员,也指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因而人才也包括教师。世界发达国家的人才流动率一般都在10%以上,这个流动率可以使人才配置能够围绕最优状态而流动,达到人才使用的高效率。美国著名劳动经济学家摩尔根认为,一个社会要保持经济的高效率运行,达到人才资源配置优化,一般只有10%—15%不同层次的人才处于流动状态,就可以达到一切实际目的了。

日本中小学“定期流动制”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之间师资的均衡发展,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了教育公平。教师“定期流动制”的操作方案比较完备,其中也对教师流动的期限作了详细规定。以东京教师流动政策为例,其《实施纲要》规定:凡是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10年以上以及新任教师连续在同一所学任教6年以上者都必须到其他学校进行流动。根据日本文部省对近年来教师平均流动率推算得出:全国教师平均每隔6年流动一次。依据日本文部省1996年度末统计资料数据,当年有96033名中小学教师实行了流动换岗,流动率为17.1%。其中,在同一学校任教时间未满6年的教师比率为76.3%,达到6—10年的比例为18.1%,达到10—15年的比例为4.1%,而长达15年以上的教师比例仅为1.5%,反映了教师流动频率较高。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师流动率应保持在15%左右,就能使各个不同层次学校的教师都有流动的机会和可能,以更好地优化教师队伍,促进学校师资配置的均衡发展。

教育是一项特殊的事业,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从教育教学规律看,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建立在稳定的教师队伍基础之上的。因此,学校教师的流动首先应以稳定为前提,不能为流动而流动。教师队伍应保持相对的稳定,但这种稳定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在教师合理有序流动基础上的相对稳定,要有利于学校组织的发展。教师流动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没有教师的流动,教师队伍就没有活力,教师的稳定就难以持久。但如果没有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教师流动就会处于混乱与无序之中,又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中小学教师流动质的合理性标准

从质的角度来看,教师流动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学校或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并符合机会均等原则。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是指教师流动的方向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相一致,即要将教师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通过教师流动,不仅能够实现教师的个人价值;同时,还能够促进学校之间的师资合理分布与本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机会均等原则包括:1.普遍性原则。任何流动机会都应面向所有符合条件的教师开放,而不能只面向一部分教师。2.筛选标准的普遍适用性。任何社会地位的条件应是建立在教师的后天基础之上,而不能建立在其先天基础之上。即教师获取社会资源应通过其后天的努力得到,而不是其先天资本,如家庭背景、社会人际关系等。3.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师合理流动除了符合社会流动的一般标准外,还应符合自身的特殊要求。教师职业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影响深远的社会公共事业,它的合理流动不同于一般的人才流动,具有自身的特殊、具体的标准。因此,在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关系上,个人价值应服从社会价值,应将教育发展的大局作为首位,当教师个人利益与教育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教师个人应以服从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为重,适当牺牲教师个人的利益。

当教师个人的目标方向与学校的目标方向一致时,教师的潜能才可得到充分地发挥,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人的发展,也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目标的顺利完成以及学校良性、可持续发展。相反,如果教师个人与学校的目标方向不一致,不仅教师个人的发展受到限制,而且学校的工作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合理流动应该是:教师能够流动到与自己目标方向一致的学校,使自己的努力方向与学校组织的期望相一致,以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既使教师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又能促进学校更快地发展。同时,学校还能够吸引来骨干、优秀教师,以优化学校师资结构,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素质,顺利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总之,合理的教师流动实质是教师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首先,教师流动要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教师流动应有利于教师个人的发展。只有符合这两个标准,才能成为合理流动。

三、中小学教师流动合理性标准的可行性分析

(一)政府是教师合理流动实施的有力保障

日本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制”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流动制度法规,操作规范、公开,有章可循,保证了教师流动的公平性,它为日本中小学校的师资均衡发展、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发挥了巨大作用,从而实现了基础教育的公平、稳定发展。中国和日本的中小学教师都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和调配,日本中小学教师管理实行的是教育公务员制,我国中小学教师属于事业单位编制,具有“准公务员”性质。因此,日本的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制”对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教师管理人事权限于市、街区和町一级,管辖范围较小,缺少相关的政策支持,为了改变当时的现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关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及营运的法律》,取代了《教育委员会法》,由县一级教育主管部门管理教师的人事权,教师交流工作才得以逐步推行。到了60年代初,教师“定期流动制”开始得到很大发展,并逐步趋向完善和成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规范的制度和法律。

目前,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制度、法规的缺失,地区、城乡学校之间的教师工资待遇差距较大,教师人事关系仍属于“学校人”而不是“系统人”,我国还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法律、法规仍不健全,造成了教师聘任制违约、随时调离工作岗位等现象发生,导致了教师的无序流动。因此,国家应制定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的制度政策,以法规的形式确定教师流动的义务、对象、范围、基本原则及年限、程序、流向偏远地区学校的相关津贴标准等,并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操作,保障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公正、公平和有效,形成一套由政府组织和主导的行之有效、完善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度。

我国实行的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政府行为更容易达到促进教师流动制度与法规、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具体措施的出台,如实行统一的学校教师工资待遇,以确保县域内教师福利待遇的统一;提高偏远地区教师的经济待遇,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也给予一定的照顾和倾斜,对流动到薄弱地区学校任教的教师在经济上给予奖励,在精神上予以支持等。教师合理、有序的流动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而普通学校、薄弱学校教师通过流动到优质学校,也可以使自己在良好的氛围中获得更快地提高。教师定期轮换流动,不仅能缓解各校教师在编制上的矛盾,也能均衡各校的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二)制度政策是教师合理流动公平性和稳定性的保证

“二战”后,日本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制度,保证了教师定期流动公平、公正地进行,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1949年日本颁布了《教育公务员特例法》,将教师定性为国家公务员,这样教师的定期流动就属于公务员的“人事流动”范畴。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保障法律,如《关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及营运法律》《偏僻地教育振兴法》《教育公务员特例法》《国家公务员法》《行政不服审查法》等,使该项制度才得以逐步推行,到20世纪60年代初趋于完善,并一直沿用至今。其中1954年颁布的《偏僻地教育振兴法》(1974年第四次修订)中规定:“为协助在偏僻地区学校工作的教员及其他职员的住宅建造及其他生活福利,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将其作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任务之一。对流向偏远地区的教师,从变动或搬迁之日起3年内,除本人工资之外,对其增发偏僻地区津贴,津贴数额为本人月工资和扶养津贴总额的25%以内。此外,还有其他形式的津贴,如寒冷地区津贴、单身赴任津贴等。由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出台了《关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及营运的法律》,将教师的人事管理权限集中到了县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并规定教师要实行定期流动制。

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政策,《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乡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地(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流动制度。”《人事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也强调:“建立城镇教师到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坚持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职务应有一年以上在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但没有制定具体的教师流动政策、法规。因此,我国应制订教师定期流动的相关制度政策、法规,特别要强调教师流动的义务性。各地区再依据国家制定的宏观教师流动制度、政策与法规,结合本地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操作性较强的县域内中小学教师流动制度、政策和法规,并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以确保教师流动政策的稳定性和有效实施,从制度上保障流动教师的利益,消除教师对流动政策执行的疑虑,以促进优质师资的共享以及教师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总结篇7

近几年来,围绕“资源优化、城乡均衡、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我县认真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和“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多措并举,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一、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为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连年推行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农村学校生源逐年减少,由此导致农村中小学校网点过多,分布过散,办学效益差,教育资源浪费。“普九”达标时,全县共有学校579所,经过几轮布局调整,至2010年,全县中小学490所,学校总量仍居全市前列,“小而散、零而乱”的学校布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有限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学校布点过多,规模过小,不利于形成教育教学的规模效应,严重影响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为此,我们实行了如下措施。

一是科学调整学校布局,促进教育均衡。按照教育及区域人口发展规律,立足长远,适度超前;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成熟一批,调整一批。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优先进行有危房改造任务、项目建设任务的学校及县城、集镇所在地的中小学布局调整。至2020年,全县达到“村办教学点、联村办完小、乡镇办初中、县城办高中”、“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学校补充”的教育均衡发展新格局,实现全县中小学布局合理化、学校建设标准化、教师配备均衡化、教育质量优质化、学生接受教育公平化的“五化”目标。

二是建立和完善教师补充长效机制,促进教育均衡。着力解决我县中小学教师在区域、学科、年龄等方面不够合理的问题,力求达到各中小学师资力量均衡配备。根据学校布局调整与发展规划、人口与生源变化情况,结合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科学核定学校教师编制,切实保障编制紧张学校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学点分散地区的师资需求。完善编制动态管理机制,严禁挤占、挪用和截留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坚决清理并归还被占用的教职工编制,对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限期返岗或解除聘用。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统筹掌握2%的编制和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根据需要直接调配使用到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积极争取省编计划,实现完小及以上学校教师公办化。积极引进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

三是大力实施“素质提高工程”,促进教育均衡。以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为龙头,形成分层分类培养机制,构建覆盖全员的教师培训新体系。着力抓好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研修提高,每个层次按学科分类组织,将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形成义务教育学校全员岗位培训的有序体系。加大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和科学等紧缺学科教师培训力度。多途径开展学历提高教育。以开展远程培训计划为抓手,形成团队共进的研修机制,开拓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新渠道。以“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为依托,搭建“蕲春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网络平台,推进网络团队研修模式,以“名师工作室”、“教师博客”为主要方式。组织学科骨干和全体教师参与名师主持的网络研修活动,开展主题研讨,逐步形成由名师引领、骨干指导、全员参与的网络研修团队,实现名师骨干和全体教师的共同提高。以校长培训模式创新为突破口,构建提升校长治校办学能力的新途径。通过选派一批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到外地教育发达地区的优质学校挂职锻炼,组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校长到县内城区学校开展挂职培训,适时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异地培训,提升校长的教育管理能力和治校办学能力。

二、实施“南师北调”,创建“克隆模式”,

为山区学校提供“示范窗口”

县教育局实施“南师北调”计划,创建扶贫支教“克隆模式”,即由城区“窗口学校”派出校长、教师和后勤人员,到山区代办学校。

为了确保“克隆”工作的顺利进行,每年秋季开学前夕,县教育局政工、师训和教研等部门,对各支教学校的教学管理、人事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等方面的作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结合山区学校实际,制定了以教学教研和学校评估考核为主要内容的示范学校“克隆”计划,成立了有教科研业务骨干参加的创建工作指导专班,协助“代办学校”对支教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强化全新的育人理念,规范学校管理章法,明确支教学校和支教人员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出台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激励措施。

支教期间,山区受援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由城区支教人员使用和管理;支教人员的工资关系不变,但年度考核在任教学校进行;同等条件下,支教人员评职晋级优先;两校统一使用新课程标准,统一使用教学计划,同步组织教学教研活动;学期中,两校教师相互听课评课,适时交流经验;支教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必需品,由原校提供。

为了加大指导力度,城区学校领导每周进山到校,与派出的向桥乡小领导一起,总结上周支教工作经验,寻找支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新的教育教学实施方案;并按派出学校内部管理贯例,每月对各科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对成绩突出者进行奖励,强化教学的过程管理,同时举行期中、期末考试。试卷统一制作,监考教师统一安排,阅卷评卷教师统一调配,对教师的激励考核统一实施。

近两年来,为实现全县中小学专任教师在学科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上的基本均衡,我们建立教师定向交流机制。加大城镇学校对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对薄弱学校的“支教”力度,定期选派城镇学校、优质学校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支教,建立学校之间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关系,指导帮助受援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教师互动交流机制。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互派教师交流任教,建立长期稳定的教师“手拉手”关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师业务能力的均衡化。建立优秀教师访问交流机制。骨干教师和省、市、县名师对边远薄弱学校进行兼职指导,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建立乡镇内联校走教交流机制。对乡镇内小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学科教师进行联校走教,解决少数学科师资紧缺的问题。建立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完善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三、实施“资教计划”,优化教师结构,

为山区学校“输血增氧”

自2004年我省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至今,蕲春引进资教生和“三支一扶”特岗教师497名,招录新机制教师696人。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我们倾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结对帮扶,使其尽快进入角色。针对资教生和新机制教师知识前卫、满腔热血,但教学经验缺乏等特点,教育局组织新老教师结对帮扶,让老教师为他们介绍班级情况和学生情况,提醒他们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区别对待,注意教学方法。与此同时,通过“公开课”、“优质课”等教研活动,为资教生和新机制教师提供示范,让他们通过对比照镜子,使其较快在各自的工作岗位“起跳”。

二是提供舞台,成就青想。我们对资教生和新机制教师高看一格,厚爱三分,在提干、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至目前,全县有637名资教生和新机制教师担任班主任,100多人在教学一线光荣入党,63人担任学校中层干部,15人被提拔为学校正副校长。还有许多资教生和新机制教师作为纳新对象,正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各乡镇党委、政府关心资教生和新机制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拿出了很多办法和措施。张榜、大同、檀林等乡镇党委、政府在重大节日时,都到受援学校看望和慰问资教生和新机制教师,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我们还针对山区闭塞的实际情况,每年为资教生主办春季相亲会和元旦联欢会,搭建交流、交友平台,巧妙地解决了他们的婚恋之忧。

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 小学 东新区

城乡结合部是指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城乡结合部”亦称“城中村”[1,2]。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转变的地区,其人口与社会结构特征地过渡性也十分明显,具有动态性,在这里不仅有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相互混杂,而且还存在着本地常住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的异质反差[3,4,5]。城乡结合部小学由于所处区域位置亦城亦乡,生源不稳定;服务半径较大,不便于学生就学;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教育资源短缺,城乡差距拉大。

1 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2010年周口市委、市政府确定东新区区划范围,位于周口市东北部,面积达155平方公里,下辖文昌办事处、搬口办事处和许湾乡,主要功能定位为周口市行政文化中心。近年来,东新区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建设速度逐渐加快,逐步形成了以“行政办公、文化教育、生活居住、综合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城市新名片。随着东新区的快速发展,目前大面积的农业用地将被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大量外来人口迁入本地区,给本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带来实质性的进展,区域内将逐步成为城市建成区,与此同时形成一个特殊的地带——城乡结合部。本课题以典型城乡结合部——东新区发展核心区文昌办事处为研究对象,对此城乡结合部小学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发展意见和建议,旨在为促进城乡结合部小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2 研究方法

本项目主要通过查阅文件资料、实地调查走访、听课、基本信息统计等方式了解教研情况和学校的教学情况[6,7]。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学校基本情况、教师基本情况、学生基本情况等。

3 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以东新区典型城乡结合部——文昌办事处辖区小学的学校现状、师资队伍、学生基本情况三方面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设计与步骤,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3.1 文昌办事处小学现状情况。

表1东新区典型城乡结合部——文昌办事处小学现状情况表

从表1可以看出,各学校多媒体班级和普通班级数量严重失调,学校占地面积小,校舍建筑年限久远,建设标准低,学校运动场面积少,且缺少运动器材和设备,无室内活动室等问题,这对于开展现代教学,实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不利的;且在调查中发现,三所学校均坐落在社区居住区内,教学环境噪杂,学校向外无预留发展空间,造成学校内部用地紧张,外部无法扩建。

3.2 师资队伍基本情况调查。

表二师资队伍基本情况统计表

通过调查统计,得出三所学校师资的基本情况,见表2,从中可以看出:三所学校教师在性别上以女教师为主,且大多数居住在郊区,本村居民较多,其中大多数是转干教师身份;在年龄结构上,43岁以上中老年教师占总数的69%,43岁以下(含43岁)的教师占总数的31%,在所调查的文昌办事处辖区学校内,40岁以下年轻任课教师三所学校只有14人,而在中老年教师队伍中,未来三年将有70%教师达到退休年龄标准,且无特岗年轻教师进行补充,城乡结合部师资队伍老龄化问题尤为严重;在学历层次上,第一学历以中专(中师)学历为主,大多数是通过进修获得本科或大专学历,第一学历本科的师范生所占比例较少,无硕士研究生;在专业分布上,数学、语文教师充足,而体音美、计算机都只有1名教师,无专职英语专业教师。

3.3 学生基本情况调查。

表3学生基本情况统计表

注:“外地”指东新区范围外的所有学生。

从表3中可以看出,城乡结合部地区学生生源复杂,主要来自农村和郊区,无来自城市的学生,只有6%来自外地,这些外地学生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或外地亲戚的孩子,在最近今年外地学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有68%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65%来自失地家庭,在城乡结合部,大面积土地被征用,失地家庭父母外出务工较多,造成大部分儿童成为留守儿童,这些学生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或不经常在身边;学生人数由2009年的783人减少到2011年532人,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

4 小结与展望

4.1 创建稳定的外部环境。城乡结合部与城市相比工作条件艰苦,社会矛盾突出,工作环境差。因此,政府应适时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师资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还要逐步改善教师工作环境与生活状况。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改造、建设和管理,改善学校的生存状况,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舒适安全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4.2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城乡结合部小学师资队伍结构性不合理。为改善现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教师资格考试聘任制度,积极吸收高素质年轻教师加入到小学义务教育的队伍中,拓宽小学师资队伍高学历人才的来源。同时设置义务教育公益岗位,实行教师聘任制,吸引现有社会资源,如特岗教师、公益教师、见习教师等,充分利用周边高校资源优势,如周口师范学院、周口幼儿师范学校等,大胆为这些高校优秀学生和志愿者提供见习机会和平台。

4.3 加强交流合作。城乡结合部相对中心城区环境建设滞后,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压力大,存在严重的教师资源短缺的现象,为了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建立中心城区与城乡结合部教师交流合作机制,加强城乡结合部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4.4 合理布局,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城乡结合部随着土地的大量流转和征用,大量市政道路和建设项目的建设和落实,以及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造成原来的社会布局结构和生活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调整现有小学的布局结构已势在必行。结合新区建设详细性规划纲要,以及上级有关小学和学前教育的要求,高标准,高要求,在整个新区范围内重新调整和建设小学和幼儿园。(本文系2011年度周口市社科联调研项目《城乡结合部小学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以周口市东新区为例》(项目编号ZKSKDY-2011-092,项目负责人李雁冰)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金金.吉林市城乡结合部小学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吉

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0(24):3~5

2 卢俊松等.我市城乡结合部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0):115~116

3 许建国.河南城乡结合部中小学生心理困境与对策探析[J].科技

纵横,2011(7):204

4 李春梅等.城乡结合部普通中学学生心理偏差问题[J].重庆教育

学院学报,2011,24(2):13~15

5 朱芸等.农村人口转移过程中的城乡结合部引导与发展问题[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6):5~6

6 姜梅等.城乡结合部小学英语教学状况探究——以昆明市落索坡

小学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157(6):217~219

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师;路径;策略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实现四个现代化,国家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动力很大程度上都集中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上,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教育兴,则农村兴;教育强,则农村强。老师强,教育才能强!作为江西省南部的一个大市,因受各种因素制约,赣州社会经济与文化事业仍发展滞后,导致农村教育落后,特别偏远的山区县乡,农村教师问题非常突出。健全完善农村教师引入、培训、交流机制。教育质量的好坏关键在教师,要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必须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而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据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2月我国总人口13.39亿,其中城镇人口6.6亿,占我国总人口的49.68%;农村人口6.7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50.3%。其中岁6以上农村人口6.09亿中,文盲0.44亿人,占7.22%;小学文化程度2,32亿人,占38%;初中文化程度2.74亿人,占45%;高中文化程度0.47亿人,占7.7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0.12亿人,2%占。从以上统计结果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数占农村岁以上人口总人数的90.22%。我们农村的教育形势还是很落后!

造成农村教育严峻形势重要原因是农村教学机构日益向城市聚集。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从高中到小学,城市的学校数量均明显处于增长的趋势,而农村教育则正好相反,教育机构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尤其是高中学校,数量急剧减少,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面临没有高中的境地。经过国家的“撤校并点”,农村地区中小学校数量也在不断减少。从2002年到2011年,十年不到的时间里,农村地区高中数2312所减少到了848所,减少了63.6%,初中,39735所减少1535到所,减少了61.9%;小学从384004所减少到169405所,减少了56%。同一时期,城市地区高中和小学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初中学校数量减少49.7%了。和全国大多数地方情况一样,赣州的基础教育也走过了这样的一段历程。目前,赣州市共有3771所义务教育学校(含小学教学点),132万在校学生。其中,有小学2140所,教学点1242个,在校生91万人,专任教师4.18万人;初中389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生41万人,专任教师2.31万人。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3696所,在校学生116万人,分别占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数及学生总数的98%、88%。比起70-80年代减少了30%。县内有普通中学22所,比上年减少8.33%;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077人,比上年减少9.3%.县内有小学162所,比上年减少7.95%;小学专任教师1449人,比上年减少20.08%,小学在校学生30513,比上年减少0.76%。

造成农村教育落后除了因为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经费投入不足且结构不合理外,农村师资力量匮乏薄弱且结构不合理是主要的问题。农村教师无论是在福利待遇,培训、晋升等方面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以上主要问题是制约农村教育顺利发展的严重障碍,而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就必须找到促进农村教师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1乡村教师的充实

农村教师队伍数量少,并且流失严重。农村师资面临的是先天“缺血”和后天不足的双重困境。不仅如此,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也让人堪忧。主要表现为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学科结构设置不合理以及教师性别结构的不合理等。针对以上问题,可采取以下几点解决:

(一).分配优秀师范院校毕业生,应重视招聘和培养本地生源的教师。已经吸收进来的老师,必须有2-5年的实习期,待遇可以提高到公办老师水平,但手续要等考察好后才办,不是有特别的成绩的,除了基本工资(占工资总额的30%可以定低)其他70%要以担任的课时,班主任的任务和成效来计算。在各项的指标与工资挂钩评比时,要排除走人情关系来评比的可能,一有发生可以投诉查处。

(二).根据赣市府发(2001)8号文,近几年来有很多老师是被离职的,如寻教字(2002)39号就一次性自动离职了40位有经验,有成就的老师,余字[2005]44号文件也是被离职了一批老师,在赣南至少有几年这样清理老师的,数目也很大,如寻乌2001年清理了38个,2002清理了40个,2003年后也一直有被离职的老师!因为赣南好多县在清理老师的过程中,程序没做全,《限期返岗通知书》没送到本人手上。所以很多有经验,也有责任心,的老师被清除了,而并不是他本人意愿!吸收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被自动离职的教师,他们有经验,也有责任心,也愿意长期呆在农村,作出贡献,也有开阔的思维,见识也广,会给一个地区的教育带来一股新风!

(三)。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加以抑制和改进优质农村教师调往城区,要采取高于校长和教师定期轮岗制度。保证农村基础教育学校优质教师资源存量。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教师资源由县教育局统管,教师的编制不是归属于哪个学校,而是一个县的!不分农村和城市老师,即以市县为单位组建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库,对各校的校长和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进行统筹配置,按照相应的比例和期限相互轮岗,哪里需要就派往那里!全县老师轮岗,在教学生涯中每人都有多次的乡村任教的轮岗经历!以确保各学校的师资和管理方面的存量,教育部将牵头制定中央有关部委任务分工方案。省、市、县、乡各级人民政府要制定贯彻落实的实施办法和细则

(四).形成全民关注教育的氛围。

另外选派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定期支教等,充实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只要有教师资格证,都有资格应聘乡村教师,不一定要编制,可以签劳动合同形式!

允许一些有志为乡村教育服务的退休人员,社会成功人士进入学校服务。力争使乡村学校优质教师来源得到多渠道扩充。

2乡村教师如何留住的问题

一,满足教师的第一层次的需求---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处。提高待遇保障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政策倾斜,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和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使用机制。制定办学条件、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等农村基础教育重点倾斜制度,让基础教育的教师拿到与城市学校教师一样的工资,获得相对较高的薪酬待遇;2是加强经费监管。要把资金和投入更多地用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迫切需要的领域,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规范使用,强化监督,坚决杜绝截留、克扣、虚报、冒领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4.重点扶持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学校,推动其软硬件建设上台阶。为鼓励优秀人才引进和教师安心教学,地方财政在实行教师工资统发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每人每月的补贴增发。

二,满足教师的第二层次的需求.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的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在定编定岗中也向农村基础教育倾斜,新增教师首先用于满足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的需求。二是师资培训政策也向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倾斜。针对其教师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政策对他们进行培养和培训。

3满足教师的第三层次,社交需要

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宿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1.学校要合理布局。学校布局合理有利于缩小教育发展的区域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规模效益。把学校布局于环境条件更好的地方,有利于吸引和稳定优秀的教师人才,利于推行优质的教育教学。

2.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满足他们接触社会,与人交往的愿望,成就他们的事业心,积极向上的好想法,开阔的社交环境和婚恋环境。

3.还应注重学校、教师与外部的交流互动,可以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如与城镇村学校交流互动,争取城市学校的帮扶指导,到城市学校观摩教育教学,接受城市学校的支教。当然,也可以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与地方师范院校联合建立合作基地,充分利用高校教师教育的力量合作开展教学科研项目,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4满足教师的第四层次的需求;尊重需求

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增强农村教师被尊重的需要

加强表彰宣传。建立健全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加大对乡村教师的表彰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认可、鼓励、支持优秀人才在乡村学校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职称(职务),乡村教师队伍的定编定岗、培养补充、交流轮岗、培训提高。

除通过工资改革提高待遇,大胆提拔工作努力、成绩突出的年青教师、骨干教师,还要节假日看望教师,慰问教师及其家属。

5满足教师的第五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需要

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关键是乡村教师如何教好的问题

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所以评价教师好坏要提高质量为核心,杜绝表面工作注重本质、从注重文凭职称等硬件要向硬件软件并重转变,加强建设乡村教师队伍。(一)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要给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促进其个人专业发展,以事业留人。鼓励多把业余时间用在科研,创造方面,让社会形成搞学术,搞专研成为学者的风气!提高教学质量为荣的氛围,有志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二).农村基础教育学校也要苦练内功,不断夯实和提高自己的办学实力与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稳步提升;教学目标定位科学;坚持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鼓励教师编写《校本课程》,国家有偿使用!让老师既有收益又有事业。全面提升乡村教师素质能力。

6满足教师的第六层次的需求。自我超越的需求

如高峰体验,灵性成长。但它更多地是由日常生活中的神圣感所构成。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神圣的平和与宁静,高峰体验在自我实现者的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国家应该在思想政治领域多多地宣讲教师行业的重要性,充分应用学生,同事,领导,实绩等方面综合品比!提高农村教师的精神境界,提起他们的事业心,让他们从事教育事业的高尚性,热爱这份职业,社会舆论要提高教师的地位,要高于其他行业,公务员,还有其他垄断企业,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让他们以教师为荣,以这个行业为傲,为了站稳这个行业,值得全身心地为他奋斗为他努力为他创新,这样的话。何愁提高不了教育水平和质量呢?又怎么会出现那么多负面东西呢,,老师们都是社会有文化话有知识的,他们会不断向上,实现人生的六大要需求!总之国家想以、待遇、感情,事业方面留住农村教师是有效的,但最有效的是要价值观留人。有何种价值观就会有何种价值驱动;有何种价值观就会有何种人才。

参考文献

[1]庞丽娟,姜勇,洪秀敏.迈向和谐的教师教育:问题与展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1).

[2]刘新玲,苏淑珍.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基础教育和谐发展问题研究[J].教育与考试,2007(9).

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总结篇10

在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间教育也不一致,城市学校有明显优势,教育水平远高于农村学校,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优质的教育资源配备不够平衡。要想在短时期内解决这一问题并非易事。因此引入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均衡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也使得异地教学被落实[1]。同时也使城乡教学水平的不均衡得到有利缓解,为我国城乡教学的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信息技术提高城乡师生综合素质

建设网络学习,为城市与农村的异地教学搭建了良好的信息平台,加快了不同地域的师生交流。因为城乡师生生活环境的不同,对知识的理解也就不同,在两者交流的过程中,会令其产生新的体会和领悟,有利于他们形成创新的思维方式,视野得到开阔。在这个特殊的网络共同体内,学习者本身就是重要资源,不管是城市师生还是农村师生,他们都有自身的优点,都会为他人提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东西,以此达到城乡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信息技术为异地教学提供帮助

(一)提供互动工具

以QQ为例,最早QQ软件被视为聊天工具,它的主要特征就是交流功能强大,随着QQ的使用和普及,它的功能也逐渐完善。不仅能够满足个人的交流需求,同时也能够解决群体的交流。他不仅打破时空局限,还能够解决用户的身份约束。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城乡师生可以进行信息交流,既能够一对一学习,又能够一对多的教学,能够利用文本交流,又可用视频或音频进行交流。借助它,城乡师生随时可以探讨学习和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城乡师生也可借由此软件分享各自的喜好,以达到开阔视野的目的。城乡师生还可以借由它进行直接的教学。并且,QQ交流可以匿名注册,大大减少在面对面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的羞怯或顾虑,因而更加大胆和真实的表现自己[2]。可以看出,QQ作为一项技术产物,为城乡的师生提供了一个高效平等的交流平台。

(二)提供资源共享

以DeLiGHt5.0为例,它是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达到教育水平均衡发展专门设立的一项平台。它的突出特点是能够做到画面管理,多分屏功能;有对白板、对话和信息的录制功能,能够使计算机的桌面改成高清视频。通过这项技术,老师可以同时为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进行授课,也可与学生实时交流,若学生接收到老师的实时提问,还可举手直接回答问题,实现异地“面对面”教学。由于画面的清晰度高,DeLiGHt5.0的优势十分明显:老师可以对不同区域的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城乡学生对问题积极讨论,丰富了学习所用的资源,实现了学习中所需信息的共享。

(三)提供资源存储

以教育Blog为例,它是一类博客,专门应用在教育领域,是信息技术结合教育的产物,来源于教师对工作学习的感想记录,以日志的形式表现出来。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Blog的功能也随之不断完善。当前,几大主要模式有:目录;图片;视频;信息;用户评论。教育Blog的优势在于,它能够让城乡异地的教师在彼此的Blog中汲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感受对方的教学优点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城乡教师还可以通过它把自创或收集的资料存在上面,也可将平时教学所用的图片,视频或ppt等有价值的资料上去[3]。它具有独特的信息分类方式,和给用户的信息分类权限,使其内容的组织性较强,所以它是一个相当好的信息存储空间,为城乡的教育发展提供了条件。

四、优化发展资源结构,建立长效机制

(一)改善结构,开发教学资源

在现代教学中,信息技术已成为师生教学的基本工具,所以,信息技术是教育知识探究和分析交流的重要工具。资源建设的目标就是免费提供教学资源,为城乡教师提供多种选择和运用。国家应该设立专门为城乡师生提供资源的经费资金,让城乡师生的教学资源能有足够的经费保障;加强改善管理制度和运行手段,努力消除阻碍因素;强化执行力度,大力开发推广新技术,消除在实现资源共享过程中的障碍。

(二)培训农村教师,普及信息技术教学

在经济相对于城市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运用信息技术这一平台,使农村地区的教师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提高教学水平;使这些地区的适龄儿童的到相应的教育机会,让师生都能够掌相对的信息技术,具备一定水平的信息技术能力,跟得上现代信息发展的步伐;从而使这些地区的学生有能力继续学习。提高农村地区教师教育标准,对培训教师的经费加强支持,在各级政府的教育预算中,应加大这一项的支出,不能低于总体经费的30%。教师的技能培训要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需要,要与当代农村学生的教学实际密切结合[4]。在着重培训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要让教师学会灵活运用数字化信息的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完美结合,根据农村教师的水平要为其提供多种选择。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