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英语老师年度考核总结十篇英语老师年度考核总结十篇

英语老师年度考核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54:49

英语老师年度考核总结篇1

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我国小学已于2001年秋季开始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一些有条件的小学从一年级起就开设了英语课。小学英语教育正在全国广泛地开展。当英语被纳入小学课程的时候,它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从某种层面讲是为了尽快与国际接轨,提高国民基本素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外语学习开始得越早,成果越明显。但英语毕竟不像我们的母语那样,生活中我们听,说,读,写都使用汉语,哪怕我们没有学习过多少汉语知识,我们交流起来都比较容易,这就是母语的优势。语言环境给予了我们学习的先天条件。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倍感骄傲,因为他教着别人教不了的学科,她们的工作是其他学科教师无法替代的。然而事情却并非如此。英语教师人员不够的时候,一个英语老师就要带两个年级的课,还要带体育、新疆等副课。

在小学,英语是一门让人十分尴尬的学科。

一.课程分配不科学。

没有文件明确规定英语课程的性质,英语教师的工作量。安排课程时是按照副课的工作量安排的,但是到了期末考试却要跟主课一样要参加统一考试。除此之外语文,数学有早读,英语也有。语文数学有午读,英语也有。语文数学有培优补差,英语也有。音体美有兴趣小组,第二课堂,英语也有。总之,主课老师有什么工作,英语老师就有什么工作,副课老师有什么工作,英语老师也有什么工作。有人嘲笑小学英语是“两不靠”课程,既不是主客也不是副课。而大多数学校给英语教师安排的课程过于繁多,工作量超负荷、精神压力大、身心疲惫、热情耗减。

二.评价机制不健全。

从评价考核上看,评价机制不健全。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开始实行绩效考核,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绩效考核细则各不相同,存在较大差异,似乎各有特点,各有侧重,考核标准不统一。考核办法处于摸索阶段,考核指标中难以体现教学工作的巨大投入。经常朝令夕改,让人不知所措,教师长期处于疲惫状态。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教师的评价机制不健全,评价标准单一,没有一套标准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多采取领导主观评价方式,导致有些评价结果失真。甚至出现刻板印象,部分领导不能以动态的,全面的眼观评价教师的工作,评价过程中,没有落实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高强度的工作却得不到客观的评价,这也使得部分教师对工作失去耐心和信心,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三.评先选优不考虑。

评先选优时,领导总会优先考虑主课(语、数)老师。英语教师往往被视为副课排除在外,长此以往英语教师难免会产生不满情绪,消极怠工则成了发泄不满情绪的途径,当不满积累到一定程度,申请教授其他课程也将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不公正合理的考核,极大地挫伤了英语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四.进修机会不均等。

作为学校教师,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学校一面要求每个教师都要提高教学成绩,一面又把外出学习的机会集中在主课老师身上。这种做法无疑打击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师要求上进,进取创新的态度被否定,久而久之就会情绪衰竭,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状态表现出麻木,冷淡,漠不关心,对待工作"应付了事"、"平庸懒散"。

五.课时报酬不合理。

大多数以前实行分数等级制,多上一节课加零点几分,由分数的多少决定取得年终绩效工资的高低,完全忽略教师的教学成果,后来,又改革成多上一节课可得几元钱报酬,教学不是上完课拍屁股走人即可,其后续的还有作业、练习、辅导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然而几元钱却买不上一盒润喉药,低廉的学时报酬,不但无法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而且会让教师从心理上对学校的制度,以及制度的制定者产生抵触情绪。

六.小学生不重视英语。

小学生年龄虽然小,但是对事物的洞悉绝不逊色于成年人,他们在对待语文,数学,英语作业时,也进行了排序。第一要写的就是语文作业,因为语文老师都是班主任,班主任有很多的权力,能决定他们的座位,能决定谁是班委,谁是少先队员......其次要写的是数学作业,数学老师虽然带两个班,但是每天都会进班上课,从每天见面的次数学生就能知道数学是次重要学科。最后要写的才是英语作业,英语老师带的班级多,课多,大多数老师要带到六到八个班。平均到每个班,一个班一星期只有3节课,从课程的安排上也能看出主次。语数英教师同坐一个办公室,学生家长只和班主任打招呼,在班主任的指引下也会询问数学教师,但是对英语教师向来是视若无睹,对于孩子在英语学习上的情况从不过问。加之英语是一门外语,学生由后来的新鲜感到后来的畏难情绪。使学生产生厌烦感。同时,很多家长往往认为英语相比数学语文并不重要,教育思想还停留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阶段。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都让英语教师心寒,英语教师消极怠工也就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了。

七.英语培训机构教师和学校教师收入不对等。

教师劣势的经济地位与其繁杂工作性质的失衡教师收入较低是造成教师消极怠工的重要原因之一。纵向比较,近年来我国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有所改善,但与其他行业横向比较,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总体水平不高。

英语老师年度考核总结篇2

学习语言,离不开语言环境。中国人学英语难,难在没有好的语言环境。小孩子学语言很快,就是因为身处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没学过英语的或英语水平不怎么好的人去到讲英语的国家,英语水平进步很快,也是因为身处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不断地得到真实的语言实践。所以,语言环境对于学好一门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从小学开始学英语直到高中,很多学生习得的仍然是哑巴英语,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语言环境的问题。没有真实的语言环境,好像鱼儿离开了水,无法畅游。所以在英语的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至关重要。要做到这样,就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课堂到课外,从老师到学生,从对老师的评价到对学生的评价,都要改变观念和方法,使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一个质的飞跃,从而改变英语教学不理想的现状。职中的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建议做法如下: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浸泡在英语的环境中

(一)开设教师英语口语培训班,提高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

要进行全英文课堂教学。让学生浸泡在英语的环境中,教师就必须全程用英语教学,让学生养成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的习惯。而要做到这样,首先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必须要达到要求。这是先决条件。但目前,大部分中职教师上课做不到全英上课,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口语基础差,全英上课刚开始学生无法适应,配合不好,教师只好降低要求,半英文半中文地上课,这样依赖惯了中文,到后来就变成英语课大部分时间都使用中文,学生也是大部分用中文来回答问题和进行其他的课堂活动,这样一来,慢慢就形成了习惯。更糟糕的是,教师的口语水平因为没有在工作中得到巩固和提高而慢慢下降。几年或十几年下来,要用全英上课对于这些老师来说已经做不到。所以,建议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开设英语教师口语培训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英语口语能力和教学能力。

(二)为英语教师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

中职学校的以实用为目的的教学宗旨决定了中职的英语教师必须与社会密切联系起来。但目前我们的实际情况是中职的大部分教师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没有机会与社会接触。这样,教师都与社会脱节,又怎能给学生传授社会需要的知识呢?所以有必要给教师提供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和平台。教师的水平提高了,才有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活化教学内容安排,给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场景

根据中职英语教学以实用为主的教学目的,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要根据专业的特点,专业不同,做法也不一样。下面以服装专业为例:

1.课内创设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建立模拟的服装公司。可以采用以下的具体做法:

(1)让一部分学生扮演来访者,另一部分学生扮演公司职员,公司职员进行服装制作过程,服装品牌、面料的介绍,对服装进行描述。来访者对服装进行评价,表达自己对某种衣服的观点和喜好。

(2)进行服装买卖,把整个班分成几个摊位,一部分学生扮演买家,一部分学生扮演卖家,进行服装交易的对话。

(3)模拟与外国公司进行洽谈服装交易,一部分学生扮演外国客户,一部分学生扮演公司职员,整个过程从接待客户,参观公司,到业务的洽谈,到交易成功,最后欢送客户离开公司。

(4)让学生分组在公司里扮演不同的角色,秘书接打电话、翻译文书,工人介绍服装的制作过程,汇报工作情况。经理写方案、计划和要求,与客户交流、洽谈。然后轮换角色扮演。

通过以上的方式,ρ生进行英语听说、会话、翻译、写作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接触有意义的实用的语言,并做到能熟练流畅地运用这些语言。

2.课外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

(1)从一些服装涉外公司要一些英文跟单、单据单证及一些商务往来的信函,外贸文书及各种英文文件,作为课堂讲课的内容,让学生翻译。

(2)与外国人长期合作,邀请外国人到课堂上跟学生交流,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

(3)跟一些涉外的公司或企业合作,每年派学生到这些公司去实习,接触职场需要的知识,熟悉业务。

(4)创造条件与外国的学校合作,带学生出国游学,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增长见识。

通过这些方式,开阔教师和学生的眼界,让教师有目的地教,学生有目的地学,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3.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经常有接触英语、使用英语的机会。

(1)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英语结合起来,例如学校或班级的标语用英语,班级口号用英语,黑板报用英语,让英语无处不在。

(2)组织各种英语竞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给学生提供学习英语的机会。例如:进行英文歌唱比赛、英语口语比赛、英语阅读比赛、英语单词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配音比赛、英语剧比赛等。

(3)开设英语角,邀请外国人参加,让学生有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同时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

(4)课内课外英语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尽量用英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养成用英语表达的习惯。

(四)增加课时量,保证学生每天有时间接触英语,避免遗忘

中职的教学注重专业课,所以在课时安排上,英语课往往一周只有1~2节,这样的课时量要把英语科学好是不现实的。所以必须增加课时量,起码每天有一节英语课,而且英语科的学习要贯穿高中三年。这样才能保证英语学习的量的积累。

二、改革考核和评价制度

英语老师年度考核总结篇3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经过十多年的英文学习仍然应用能力不高呢,是我们中国人的语言能力不行吗?是我们对学习英文的重视不够吗?是我们的学生学习不认真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现象?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本文从基础考核体系对实际英文应用能力的影响入手,浅谈测试内容的效度和测试的后效作用。

1.理论背景

1.1语言测试理论。

著名测试理论专家LyleF.Bachman(1996)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式。他认为交际语言能力是由语言知识、策略能力和心理能力三部分组成。策略能力是指在具体情景下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心理能力,是综合运用已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Bachman的语言测试理论模式比旧模式有了质的改进,他强调测试时要把涉及交际能力的各种因素结合成整体加以测试。

1.2信度和效度。

语言测试的信度是指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可靠度。Bachman(1996)把信度定义为“测试的一致性”。测试的效度指一套测试对应该测试的内容所测的程度。内容效度是指一套测试题是否测试了应该测试的内容或者说所测试的内容是否反映了测试的要求,即测试的代表性和覆盖面的程度。

2.现有教育考核体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我们的教育体系总体上讲是一个应试教育体系,虽然很多人都知道重视能力的培养,但实际上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考虑到的还是如何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事实证明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的学生应试能力非常强,但却总是很难开口表达。从我国各地对初级英语学习的考核试卷中你会发现对语音和语法点的考试内容占据了相当的比例,这就使得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不得不以语音语法的教学作为一个基本重点内容来进行。学生学习的重点不是能否运用英语进行表达而是音准和语法,这是我们英文学习中难以提高应用能力的结症所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都认为我们的实际英文能力不行是因为我们开不了口,听力不够好,表达不流畅或表达不出来。目前因为有大量的听力课程而使得学生的听力水平比以前大有提高,但表达不出来或不流畅仍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学生总是开不了口。而学生开不了口的原因之一是担心发音不准等语音语调的错误。如果我们的婴儿学语也从音标开始也许半数的儿童会成为哑吧,我们能容忍孩子学语时的大舌头和语音不清,却在学英文的时候总拿播音员的发音要求对待学生。因此,学生在开始学用英语来说话时花费太多的精力来考虑发音的音准和语法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增大了连续表达的难度。

3.几点想法

3.1加强测试内容的效度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虽然我们的这种应试教学的模式也应该进行改革,但是教学围绕考核的需要这本身也没有什么错,老师教学方法再好,如果考试结果不如意,谁来证明老师的教学取得了好的效果呢?所有的教学效果都必须通过考核来证明,如果考核的效果不能代表实际的能力,而我们又不得不用这种考试来表现学习效果,那我们就有必要从考核的内容和方法上来进行改革。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到印度总理辛格在国际上发表的演讲,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发音在中国的中学课堂上甚至都有可能会不及格,但是他们表达很流畅,大家能听得懂,就达到了交流的目的。我们的英语教学从一开始的学音标的高要求就把部分学生的嘴堵上了。婴儿学习语言的方法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语言学习应该从模仿开始。如果我们的英语教育的初级阶段,不要求语音,不讲语法,而只对数百句的常用句子要求能听懂和快速反应回答,让中小学生学英语从模仿开始,这也许会大大减少英语学习的难度,为将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重要的是要改革我们现行的小学初中的英语考试模式,取消对音标和语法的要求而只进行听力和回答的考试,才能使得这种以实际应用能力的初级教育得以实现。目前我们的英语教学从小学到大学都离不开从单词到语音到语法的基本步骤,造成大量的教学内容的重复,有些人从小到大学习英语几十年,到头来英文能力仍然是空白。如果我们的小学只讲听力,以能听懂多少句常用语句为考试要求。初中只要求回应常用语句和用英文表达自己需要的东西,从高中才开始讲语法和要求音准以及写作。这样学生学习的难度会大大降低,学习效果也会提高很多。不过这个设想的实现取决与我们的考试体系能根据这个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果我们的考核体系是服从与这个学习方式而建立起来的,我们的教学工作才有可能按照这个以提高实际应用表达能力为目标的方向而展开。只有改革测试的内容,加强测试内容的效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

如:2009年某市的中考题,选择题第一题:whichofthefollowingistherightpronunciationoftheunderlinedlettersintheword“move”?题目中给学生提供了四个读音选项,考查学生对move一词的发音的掌握情况。事实上平时的运用中很多学生都能很顺利的正确发出该词的读音,但是面对这一考题时,有不少学生会很茫然,不能笃定选项,更不要说达到任何英语的实际应用了。如果我们将考试内容发生小小的改革,将这个词放在一个情景中,让学生写几句话,用口语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果能让倾听者听懂,达到了交际的效果,考试的目的就达到了。所以前后两种考试,考试的内容和形式稍稍作了调整,考试的效度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如果我们的教学和考核体系向这个方向改革和发展,也许在若干年后,我们的英文表达有很多中国式的英语,南腔北调的表达方式,但是如果大多数的人都能听懂一些英文,能表达自己的要求,这不也是一种对外交流的进步和成果吗。随着我国的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许多中国式的英语不也正在让全世界所接受吗,就像longtimenosee这样的中国式问候语也正在为国外人士所接受一样。中国要想融入世界大家庭,普遍提高国人的对外语言交流水平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件大事。我们所有的外语教学工作者都应当为此而努力。

3.2利用测试的后效作用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语言测试后效(backwash)在语言测试界获得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其研究的方向趋于向纵深发展。测试后效的定义从狭义上来说,是考试对教学的影响(Hughes1989,messick1996),广义上理解是指由考试带来的任何后果(Hamplyons,1997)。在英语语言教学中,测试是一种传统的评估手段,它必然会对英语教学造成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多年来,测试成了教学的“指挥棒”,形成了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不良模式,老师和学生都成了“考试机器”,因此,我们要有效改革语言测试的方式,充分利用测试的后效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的发展。

3.2.1测试的后效作用促进学生的学。根据messick的整体效度观,考试后果是考试效度论证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考试后效是一种类型的后果。传统的考核体系注重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却忽视了测试的后效作用。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测试的后效,对学生进行测试题型的分析、归纳以及延伸,就能大大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3.2.2测试的后效作用促进教师有效改进教学。传统考核体系过多的强调考试的效度,从而忽视了测试的后效作用,导致很多教师忽视了从源头找原因分析测试结果,苦苦的致力于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是更多的关注试卷的设计。测试后,教师应该针对考生和学校的具体教学环境进行细致的、个性化的反馈,利用考试的反馈信息,对教学做出合理的判断,做出合理的调整,从而推动教学。

4.结束语

传统考核体系过多的强调了考核英语知识而忽视了英语知识的运用,这种现象的出现根源于语言测试的形式,要想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教学工作者必须尝试改革语言测试的内容,加强测试内容效度,充分利用好测试的后效作用。

参考文献

[1]孙飞从交际语言测试角度研究新大学英语六级听力测试的内容效度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6

[2]金艳浅析标准化语言测试的教学评价功能外语测试与教学2011.1

英语老师年度考核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商务英语专业本来是高职院校独有的专业,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复合型人才,社会需求推动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同时也使其成为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现如今教育部已经批准了本科院校也可以开设商务英语,这就为本身基础不够扎实的商务英语专业高职生造成生存困境,很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纷纷制定新的发展战略,进行各种教学改革,但是笔者发现大多数院系往往强调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然而本应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考试改革却没有引起相关人员的足够重视,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明显滞后于整体改革进程,现行的考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知识本位”模式,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本位要求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甚至在很多方面严重影响了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1大多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考核不合理的主要表现

(1)现行商务英语专业考试的内容结构不合理,跟其它不少高职专业一样仍然存在着重知识考核,轻视能力和素质考核,考试的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目标要求脱节。尽管经过多年的摸索,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育基本形成了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但目前绝大多数商务英语专业技能和能力的考核比重仅占考试的20%左右,比例明显失衡;考试内容仍局限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范围,侧重考核知识的识记和掌握,而不注重知识的迁移和实践应用,导致学生只学会了“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多忘记”这一针对考试过关屡试不爽的“法宝”。

(2)商务英语专业考试形式单一,大部分考试仍然基本上是闭卷笔试,多样化的考试形式结构尚未普遍形成,既不利于教师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以及学生个性差异选择考试方法,又不利于全面真实地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据调查,这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期末考试形式、时间和空间等规定太死有关,因此,专业的考试改革需要系部和学校主管部门的共同协作才能顺利完成。

(3)商务英语专业往往仍然将重心放在期末总结性鉴定性考试,淡化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测试。据笔者走访的不少办有商务英语专业的高职类学校中,学生期末总结性考试成绩往往占课程总成绩80%左右,这种以期末成绩为主确定学生课业成绩的做法,导致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过分依赖期末死记硬背搞突击,使考试的导学促教功能难以发挥。

2以《商务英语》为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若干建议

根据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和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07年首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培养在英语环境下具有较强的商务运作、商务交际和管理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了使学生较好掌握“语言能力+商务知识+综合技能”,有效获得“语言交际+商务运作+国际文化理解”的三维能力,笔者试图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商务英语》进行考试(核)改革来促进学科建设改革。

(1)由校企双方共同创立商务英语技能测试题库,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将商务英语岗位群工作中常见的工作素材加以整理、归纳、形成典型案例,编入试卷,实现“教考分离”,本着“用什么”就“考什么”的思想,校方可要求行业骨干将本行业中共性的知识、技术、技能作一明确要求,作为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考核的依据。期末考试内容从试题库中抽取。此外,校企双方还应就考核标准、试卷的难易度、有效度和区分度达成共识,以本校学生的普遍能力水平为基准,减少考试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以往由专业教师自己出的试卷,往往偏重课本知识,无法与社会所需技能进行有效衔接,这就又回到了老套的应试教育,而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试题库就能完全避免死读书的不良学习习惯。

(2)考核方式应纠正以往期末考试定终身的传统考试模式,可用视频或者音频作业,能更直观的显示学生的语言能力。这种比重分配就避免了学生在平时不好好学习,期末快要考试临时抱佛脚,最后考完全部忘光光的不良现象。由于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总体英语基础不高,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低下,仅仅以期末的一张考卷无法考察学生对语言的实际掌握能力。

布置视频或音频作业是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外语系的典型考核办法,十分值得兄弟院系学习。该系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不光看书面作业,还特别有一项让学生在课下完成的作业。商务英语专业有很多语言训练的部分,老师们会让学生自己找设备,找材料,利用课余时间录制音频、(下转第43页)(上接第24页)视频资料,最后按交上来的资料来确定学生的分数。这一举措看似简单,却是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一个考验。比如要拍摄一个关于一个商务谈判的对话,学生们就需要自己准备素材,对白,这中间确定谁是编剧,谁是导演,谁是演员,谁是剧务等其他各种复杂的环节工作,大家都希望在视频中表现良好,口语流利,这就需要每位参与表演的学生认真准备,反复排练,才能最后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如今这样科技高速发达的时代,以这种方式考核学生的口语水平,是十分符合时代潮流的,相信如今十分爱秀出自我的学生们会对这种考核方式更感兴趣。

(3)与模拟公司教学法配套,让学生所在的“公司”领导及同事对其进行业绩考核,最终列入学生平时成绩。“模拟公司教学法”起源于50年代的德国,是指人为创造的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学生在其中可经历全部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其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而又不必承担任何经济活动风险。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实践性强的《商务英语》课程组织开展。在学期初授课老师可布置每个班根据情况组织一到两个公司,每个公司要有基本的销售部、市场部、人力资源部、前台等各个部门,每个同学都是公司的一员,每个部门成立后自行选举出各自的部门经理及其他岗位负责人。在进行授课时,每位同学都按照自己的岗位职责进行相关的活动练习,十分具有针对性。学生的考核成绩也由其所在部门的负责人给出成绩,有些偷懒的同学都会被所在部门经理在平时考核表上被记为旷工,十分有职业味道,这种考核对于学生的各种职业能力和素养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4)商务英语课程考试还可采用校企合作的“项目考核法”。为了突出本课程考核的实效性,授课老师可将部分对实践技能要求高的课程考核与企业的某一“项目”直接挂钩。比如,在考核学生的“会务管理与活动组织”能力时,就可以采用真刀实枪的“项目考核法”。具体做法是:首先与有合作往来的公司或企业联系,让学生参与公司该年度的产品营销展会策划,活动开始前,请公司人员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预期效果,同时让学生明确活动的考核标准,然后组织学生分头制作“项目策划书”,最后以“项目答辩”的形式公开“竞标”,企业指导老师和在校老师适时给予指导,并对学生的表现和成果作出书面评价,优秀作品将获得公司或学校的奖励,纳入学生成绩档案。

考试既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要素,也是对教育教学活动效果测量和质量管理的工具,它与教育教学活动相伴而生,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并使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提升到新的可控水平。以上尽管是围绕《商务英语》课程考核部分来展开,却与其他教学环节和设施紧密相连,如采用模拟公司教学法,就需要学校相关的实训场所做铺垫,而校企合作进行考核部分就需要高度负责的企业人员认真配合才能得以完成。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考试模式改革必须与其他各项改革活动同步进行,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考核标准的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方法,弱化考试指挥棒功能,发挥考试整体效能,让每个学生以考试为手段提升职业素养,为最后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淑敏,范文静.高职院校英语考试中的问题及改革建议.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2]王中顺.改革传统考试模式突出高职人才培养特色.成人教育,2005.11.

英语老师年度考核总结篇5

本学期以来,高一年级英语备课组7位英语老师紧紧围绕着学校的中心工作,认真研究教材,积极探索适合本年级各分数段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英语教学方法,以期能够提高高一年级英语备课组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工作回顾

首先,本学期组内开展了听课评课活动,公开课涉及阅读课,导入课,并进行了词汇教学的有效措施,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堂教学以及如何进行听力教学等主题发言。评课中,老师们实事求是,各抒己见,客观指出授课老师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对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其次,隔周一次的小测试,备课组仔细探讨题目的设置,一周考学生的基础词汇短语的积累,一周考高考涉及的各类题型,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训练。无论大考小考,每次考试后及时进行考试分析,总结成功之处,改进不足。同时坚持不懈进行培优补差工作,努力提高优生数,减少差生面。

再次,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英语书写习惯,备课组开展了英语书法比赛,同学们积极踊跃参加,其中包括不少自称英语压根学不懂的同学,这让老师们都十分感动,更加坚定了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信念。优秀作品的展出让同学们知道了好的书写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问题总结

1.一些学生在思想和态度上有放松或放弃的现象,少数学生的导学案、作业迟交甚至不交,对他们的教育和督察力度不够。课堂教学效率还没有达到个体突破,整体提高的理想目标。部分同学英语偏科严重,这些学生只要老师多付出点,与他们谈心,鼓励他们发奋,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在老师的关怀和指导下不断努努力,就完全能成为我们的本科生。

2.试题的编写、设计有待于改进,课堂实施环节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虽然大家在努力避免“满堂灌”的授课模式,但离高效课堂的目标仍然有距离。作为老师,应该不断学习,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英语学科的独特魅力,应清晰地认识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3.没有完全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因此下学期可适当减少训练量,加快教学进度,把缺的教学进度拉平。

三、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加强备课组内互相听课评课活动。通过坚持这个教学常规,保证备课组的教学质量和教师间的取长补短。

2.加强对高考真题的研究。高一是基础,高二是重点,老师们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同时适当适量地注入高考各类题型解题方法和技巧的相关知识。老师们可以一起做历年高考题,一起研究分析每一种题型,每一个考点,确保每位老师对高考高频考点,重难点的精准把握,为高考助力。

3.备课组在某种意义上比教研组作用更大,仔细分析备课组各成员的优劣势,任务具体到人,每次集体备课每个人都要有备而来,让每个人都尽可能多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教师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展示自己的智慧,而且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英语老师年度考核总结篇6

【关键词】职业导向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院校,高职院校的教学重点是职业必要技能和职业相关知识。因而,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采取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很容易导致“工大于学”的现象发生,使得基础课程,尤其是英语课程教学效果不佳。此外,近年来涉外业务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社会岗位对高职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实际现状给高职英语的教学压力颇大,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再次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一、开展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社会各方面对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英语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使得英语水平也成为考核人才素养的一大能力要求。高职院校作为输送大量专业人才的培育基地,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岗位需求,高职院校提出了“工学结合”式的职业导向型教学模式,并得到了迅速推广和普及。

在社会中,各大企业对于高职学生在英语方面的要求因为业务的需求反而是越来越严格了。所以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公共英语教学上的压力也随之加大,这就使教学的模式需要改革创新。针对这些问题,如何通过有限的时间来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了当前英语教学的一大难点。因此,教育界应重视高职毕业生在英语方面的应用能力,进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二、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

1.高职英语教学的定位。正如前文所述,高职院校的教学重点和普通院校是不同的,因此,高职英语的教学目的也是与之截然不同的。高职英语的教学是在让学生了解必要的英语知识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学会使用英语为目的。

2.高职英语教材内容的革新。教学内容是为人才培养而服务的。因此,高职生的岗位需求必然会影响甚至决定高职英语使用什么教材。具体到计算机专业的高职英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选用的教学内容必然要和相关行业以及专业要求相适应。除此之外,还须要与各地区的区域行业实际需求、行业执行标准等相关要求适应,确保学生在校所学能够满足就业情况所需。在目前的高职英语职业导向建设改革中,适用的英语教材建设工作是重中之重。与此同时,高职英语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会使用英语,英语老师需要加强对于英语听说能力的培训,切实提高高职生的英语水平。

以民航服务类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为例,可以具体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英语老师须要先对民航服务类专业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尽可能还原和模拟民航服务行业需要使用英语的相关情景,让学生提前适应在工作环境中使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确保将来进入实际工作学生可以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其次,高职英语老师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也需要增加关于听说的训练,做到学以致用;最后,要合理分配好英语课程的具体学习时间,在打好公共英语课程的相关基础后,重点强化专业英语的学习,并合理分配学习比重和学习时间。

3.高职英语教学考核方式的革新。由于高职院校教学的特殊性,很多高职院校会选择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工学结合和工学交替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教学模式,要注意做好区分。

以往采用的英语考核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高职学生,不合时宜的考核方式也很可能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理解产生偏差。以空乘专业的高职英语教学来说,空乘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他们的工作场合大多都是在机场和客舱里,虽然有些高职院校斥资引进模拟客舱,但就总体情况而言,工学结合式的教学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英语老师进行考核时,就需要以语言知识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方法,进行综合考核。具体来说,考核内容可以涉及实际飞行过程中的值机、客票服务、空中服务、应急处置等环节,要尽可能提高模拟情境的真实度,让学生自组分配进行角色模拟练习。为了方便学生考核后可以观看自己的实际表现并总结教学,可以将考核表演录制下来,制成影像资料纳入信息库。逐步完善并形成更科学、更全面、更先进的英语考核方式,执行也更为简便快捷。

三、结语

高职英语的教学新改革,要突显高职院校的职业导向性,坚持技能和实用两大要点,以适应社会岗位的实际需求为发展和调整指标。高职英语的新型改革要坚持并贯彻职业导向特性,帮助高职学生切实提高个人的英语使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娄志刚,苏姗.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3).

英语老师年度考核总结篇7

祁斌

(茗海中学,江苏 南通 226406)

      

摘 要:初中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学习能力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英语语言的认知能力、语感基础、心理素质以及学习经验也都不同。而“以学定教”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重“教”轻“学”的片面教学方法,突显学生的主体性,主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际,探索了“以学定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以学定教;内涵;应用方法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以学定教”的内涵

(一)更加注重以生定教

以生定教是指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学习英语科目的情感、兴趣以及爱好来进行教学方法的制定,以学生的需求来制定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更加注重教学的趣味性、难易度的变换等等。关注学生学什么是很重要的,老师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有所学、有所提升,是全面为学生服务的。英语老师追求的以生定教也应当是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而在做好英语教学的个性化的基础上,让全体学生都能够获得学习进步。

(二)更加关注以“学法”定“教法”

以学法定教法是指老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应当在对学生学习方法全面分析以及了解之后,根据他们学习英语的方法制定教学方法。以学法定教法并不是指老师的教学要完全跟着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步调走,而是老师应当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开展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效率提升的教学管理。在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了解和分析的过程中,对其不良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进行纠正和改善,帮助他们克服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困难和阻碍,使其在教师的引导下积累较好的学习方法。

二、“以学定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以学定教”的有效应用,需要老师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老师应当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全面地制订出符合全班学生共同发展和进步的教学目标。如针对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老师可以要求他们只掌握一些英语单词、能够基本理解文章中的含义。而对于英语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深度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让他们深刻理解和掌握单词的含义以及文章的深层含义,获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总而言之,科学的制定教学目标需要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全面的教学目标,让科学的教学目标贯穿教学的始终。比如,在进行苏教版牛津英语九年级Unit1Lifeonmars教学时,笔者从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两方面出发进行了教学目标的设定:1知识目标:熟悉may和might,以及can和could的基本用法;熟练掌握if,that,whether所引导的宾语从句。2能力目标:根据具体语境,合理运用may,might,以及can,could,以正确表示“给予许可”或者“请求”。

(二)以学情为基础,做好备课环节

备课环节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效率的关键因素,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基础,充分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实际进行备课,对课程标准以及英语教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备课环节需要兼顾到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老师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其次老师应当在关注全班学生的进步的基础上,关注个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做到备课内容同学生的具体情况相协调,切实做到以学定教。如在学习Unit1Friends时,老师首先应当对所在班级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实施备课工作。本单元是Checkout课型,笔者进行了以下几个部分的教学流程设计:第一部分围绕thisunitisaboutfriends展开叙述、听力以及口语训练,学会用形容词来表述身边朋友的外貌和性格特征,掌握相关形容词的用法;第二个部分以设问的形式强化第一模块中关于“朋友外貌特征”相关词汇训练;第三部分是对所学词汇的检测及写作练习,并做出一些拓展训练;第四部分是阅读训练。老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进行教学备课设计,在口语设计以及词汇训练环节安排好时间,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重点培养。

(三)加大课堂练习力度

加大课堂练习的力度,及时有效的课堂练习是让学生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英语知识转化为内在的能力的重要基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来开展不同层次的英语课堂练习。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开展具有深层内涵的英语练习,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开展基础英语练习。通过分层次的有效练习,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理解深度一定能够得到加强,最大程度上提升学习效率。

(四)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在每一节课堂教学完成以后,老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以及实施进行评价,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还要开展老师评价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制度,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互帮互助,以减轻老师的负担,同时培养同学们的团结互助精神。在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考核的时候,不但要注重期中、期末的试卷考核,教师还应将学生平时的互评列入其中,让学生对于平时的学习重视起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以学定教”体现出了因材施教的科学教学理念,有利于老师从传统式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而开展有效的教学工作。在实际的教学中,英语老师应当关注个体学习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英语学习能力。同时,老师还要善于开展课堂活动,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提供制度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丁玲.浅谈实施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8).

[2]陈佳.研究性学习在英语大班教学的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8).

[3]赵海红.“初中英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1,(02).

 

英语老师年度考核总结篇8

通识教育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通识教育没有一个统一而规范性的定义,半个多世纪以来,专家学者不断地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对其做出解释,使之内涵不断的丰富,更加适应现代的教育理念。从目的的角度来看“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从内容的角度来看,通识教育进行的是非功利性的基础知识普及和深入,是生活技能和人生态度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李曼丽,1999)总之,通识教育强调的是人的发展,强调的是人的情感和道德的和谐统一,强调的是唤醒人格心灵,开发心智,最终促进人的个性自由而积极健康的发展。通识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大学的教育改革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教育发展的模式。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先后经历“选修制的出现”、“集中与分配制的出现”、“名著课程的出现”、“通识教育计划的出现”、“核心课程的出现”五个阶段。目前,以其中的“核心课程”体系在大学实践中最为盛行。1976年,哈佛大学提出一项课程设置方案,方案规定:除专业课和选修课外,本科生应该学习一套“核心课程”体系。“核心课程”体系的主持人罗素夫斯基认为:“从广义上讲,'核心课程'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用批判的态度来接受知识,使他们了解在一定的重要领域里,存在着什么样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是如何被应用的,并对他们自身有什么意义。”根据该项方案,哈佛大学的学生所修32门课程中,16门为专业课,选修课和核心课程分别是8门。

专业课、选修课与核心课程相辅相成。学生通过学课程,奠定未来专业广博的基础;学生学习选修课,能进一步挖潜其爱好兴趣,从而广泛地接触新的不同的领域;同时,学生所学专业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学生选修课的范围。与前面几种课程模式相比,核心课程模式更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多样性,同时还加强了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的联系。

(二)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形式

丰富多彩,多种多样是美国的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形式特色。各个大学的通识教育的实施风格迥异,原因在于各大学根据自身特点,研究不同课程的组合,开设多组课程,作为核心课程,要求本科生必修或限制性选修。西方经典阅读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最普遍最基本的形式。通常情况下,在美国的大学中,前两年,本科生要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三年开始进入专业的学习。美国大学强调通识教育和专业学习并重,没有削弱研究型大学的地位,相反,作为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典范的芝加哥大学是历来获取诺贝尔奖人数最多的大学。

(三)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美国的大学超越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从教育观念变革入手,带动了课程体系的创新,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基本内容,建立了合理的课程结构。例如麻省理工学院要求学生必须跨学科选课,本科生必修不少于八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的课程。此外,美国大学还大力实施跨学科教育,主要类型有以文化传统为基础的课程、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和以未来研究为中心的课程等。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多实施小班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老师的有效指导,同时鼓励学生在老师的课程安排下,自主进行学术或非学术的研究活动。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也强调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识课程中越来越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逻辑思维,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等。

(四)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

美国的大学,由大学课程设置委员会负责制订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计划,报教授委员会审批。每位教师都在第一堂课将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了解本门课程的学习目的、基本教学内容和进度情况,同时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出勤、作业、考试以及课程论文、演讲等环节的也做出具体要求。这样既有利于师生双方的配合,也方便学生监督教师教学活动的规范性。当前,高等教育正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转变。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体验性学习,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采用多媒体、网络和远程教学等现代手段。采用启发式、交流式、讨论式和流行的“案例教学、混合团队、角色扮演”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从通识教育角度思考中国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的课程设置

课程是最基础的教学因素,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1929年,应聘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的赫钦斯强调,大学之道首先在于所有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体现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上,则是基础学术训练和基础文化学习,而非片面追求英语相关课程的选修课的范围和数量。目前中国的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以读写为主,听说为辅。以笔者所在的大学为例,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后,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在英语教学方面以精读为主,听说为辅。体现课时安排上,每周两次精读,每两周一次听说,导致很大比例的学生认为,听说不重要,只要会读会写就是学好英语的标志。第三学期,听说课程结束,读写课程继续。第四学期,a级学生进行提高学习,有机会接触更多的英语课程,如商务英语,报刊选读等,从而开阔视野。B级学生依然继续读写教程。这就使得英语课程的实践结果是,学生的语法与词汇有所提高,但对于交际能力,独立英语思维能力依然没有根本的改善。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

目前国内的英语课程大都以大班教学为主,课堂以教师为轴线展开。课堂的讲授多局限于教材的词句文章的表层意义的讲解,对篇章结构的分析,而很少对所反映出的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留给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广泛涉猎的空间,导致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当前的教学方式不再围绕着黑板,粉笔和录音机,多媒体和网络已经普遍运用到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但是,部分大学英语老师在课堂上所做的就是点击鼠标,逐一演示课件内容,渐渐失去了课堂激情飞扬的讲解和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根据课件的思路上课,学生根据课件的内容被动学习,甚至由于长时间观看大屏幕引起视觉疲劳而导致注意力下降。当下课后往往大脑一片茫然,根本记不起上课所学。

(三)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目的

在当前大学英语学习中,很多学生受中学学习习惯的影响,对老师存有很强的依赖性,只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不懂的如何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并且抱有应试心理目的。平日的英语学习中,以考试题型或考试模式为中心,以通过各种英语考试为学习的终点,根本无心去了解语言之上的英语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

通识教育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的启示

(一)高校要将课程设置多样化

教育的目标是追求知识,追求个人成长。高校要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最重要的任务是转变思想,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放在首位。对于一二年级的本科学生来讲,大学英语是其未来专业教育的语言基础和文化基础,大学英语的教育要宽广,深入和坚实。我们应该从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中得到启示,如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包括外国文化、数量思维、科学与社会分析等。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多样化和全面化,体现在大学英语方面,就是要包含对英语国家经典文化,道德思维和历史,文学和艺术的了解和学习。“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之路,首先要设计五门连续学习两个学期的‘共同核心课’”,(甘阳,2006)其中两门就是西方人文经典和西方文明史。中国高校,要将相关英语课程的设置不仅多样化,更要深入的细化。要提倡以开放的心态深入学习西方的文明,通过中西的对比,真正形成自己分辨和批判的能力。

以笔者所在的大学为例,学校在第四学期增设商务英语,报刊选读和跨文化交际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英语教学内容。根据美国大学对于通识课程的设置方法,中国的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可以考虑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基础上,从文理专业角度出发,分别设置不同的英语相关的课程,让非英语专业的不同专业的学生来选择学习,课时的安排可以使每两周一次,规定学生在第四学期英语学习结束前,从而丰富学生的英语方面的基本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方式

客观讲,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而艰巨。以笔者所在大学的英语老师为例,每周十几甚至二十几节课,加上每次课要面临不同院系不同英语基础水平的七八十名学生,使得大学英语老师静心深入的研究课本之外教学内容的时间少之又少。不可否认,上百名学生的课堂和二三十人的小班课堂教学效果不可相提并论,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和时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来练习口语。这就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挑战和更好的要求。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努力在及其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抓住教学着眼点,不仅仅要立足于语言的基础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英语思维的培养,要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教学方式,除传统的课堂讲述之外,还有小组讨论(section),研习发表(seminar)和独立研究(in-dependentstudy)等。小组讨论(section)尤其适合大班授课,但是其难点一在于,小组讨论的效率,即要保证每个小组都真正在讨论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从不同角度来理解问题得出结论,而非偏离主题。

难点二在于,讨论问题的设计。小组讨论,需要教师考虑不同学生的水平,精心设计出有意义而值得讨论的问题。难点三在于,小组讨论的机制能否长期而有效的坚持下去。研习发表(seminar)的方式,就是事前几周将任务内容指派给各个学习小组,课后要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轮流担任报告人当众讲解。独立研究,一般是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来进行,更适合专业教师的专业课的教学方式。大学英语教师也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主动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三)学生要端正学习英语态度,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

学生对课堂和教师的期望值非常高,尤其在全国四六级英语考试前,甚至认为老师的几次课就能帮助他们提高英语水平顺利通过考试。所以,要教育学生明确,英语的学习是日积月累,稳扎稳打的过程,除了多听多说多读多写之外,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英语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世界,开阔视野,更在于中西对比,融会贯通,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研习中西,贵在打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用英语进行文化与思想交流能力的培养,从而使之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人才。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多种课堂评分方法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笔者所在的大学,就明确规定,在学生的英语总成绩中,试卷成绩占总分的70%,平时成绩占总分的30%。平时成绩的30%分别由课堂发言,随堂测试和考勤组成。其中,课堂积极发言,不在于是否能得出正确或者标准答案,而在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的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学生端正英语学习的态度,发挥最大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在美国的哈佛大学,课堂发言的部分一般占总分的25%-50%,可见美国大学对于学生课堂表现的重视和学生积极参与精神的培养。

结束语

英语老师年度考核总结篇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近几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据2005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统计,我国独立设置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已达1078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60%以上,2005年高职的在校生人数占全国高校总数的一半以上。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中,发展高等教育能够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全民族文化的效果。可是,随着高职教育的超规模发展,给各大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常见的困难有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师资缺乏、教学条件恶化、教学质量下降等。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教学课程中的一门基础必修课,随着国家2004年初对大学英语进行教学改革的推广实施,结合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高职的基础英语教育面临新的问题。贯彻新的《课程要求》,必须注意到以下几点:(1)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特别是听说能力”的要求;(2)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即“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3)强调了一个重要性,即“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的重要性,指出了应把“教学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4)明确了过程方法为教学管理的方法,即“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应当贯彻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要加强教学过程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确保大学英语教学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以下是结合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切身体会,重点讨论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管理问题以及我们的设想,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同行对于大学英语改革深入发展的关注。

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我院开设的基础英语课程周期为新生入学后的2个学期,在学生完成每个学期的英语基础阶段的学习时,我们就要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来考核学生,然后分析考核的结果,找出问题,找到问题的原因,从而调整我们的教学和管理方法。从2008年至2011年我们采用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但是学生的英语能力考核情况显示我院学生在各项技能上有40%以上的学生是无法达到《课程要求》中对于各项英语能力的一般要求。尤其是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两项技能上。英语能力不达标的学生甚至为多数,有70%到80%之多。这样的结果与我们的期望值相差很远。很明显,除了学生的基础差是原因之一,最主要的是我们的某些教学环节出了问题,最后影响了我们的教学质量。大学英语教学的全部过程影响教学最终结果的质量。只有系统地对英语教学所应用的各个过程进行识别,对影响教学质量的相关过程进行计划和控制。当我们的教学质量发生问题时,应当从各个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找到问题所在的根源,因为我们只有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彻底解决了,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改进。过程方法,即“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我们应当运用的保证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管理方法。回顾过去几年我们的教学历程,重新审视我们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我们发现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确存在着教学质量监控不严格、保证措施不到位的问题。

(一)首先是学生上课的考勤问题:《大学英语》这一门课程采用的是小班授课的形式,每个班级不超过50个人。但是每个班级的缺勤的人数比较多。严重的时候会有20%的学生缺课。他们并没有参与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来。虽然我们的个系部会对缺课的学生进行相关的批评教育等措施,但是由于学生上课的出勤并没有与学期的总评成绩直接挂钩,所以学生缺勤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二)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作业和预习词汇与课文的问题:教师在每次上课期间都会布置学生的课后作业,包括作文,翻译练习,词汇练习等等。但是根据教师的反映和记录,每个班大约有超过10%的学生是不会完成老师布置的其他书面练习,这些学生的各项英语能力都是比较差的。这些学生更不会主动去预习课文。老师们都是想尽各种办法催交作业,但是仍有少数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通过与学生的课间谈话,老师们发现学生普遍有一个看法,他们总认为,只要把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考好了,学期末的总评成绩就不会有问题了。

(三)学生语言的输出能力的问题:我们的基础英语教材为学生设计了视听说的练习机会,譬如跟读和角色扮演等练习环节,这些练习如果学生跟着做,对学生的发音,语调等方面会有很大的改进。

以形成性考核评定学期总评成绩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通过对《课程要求》中提出的“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教学评估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我们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

(一)考核项目和标准

1.考勤:20%

旷课一次扣2分,迟到一次扣1分,早退1次扣1分,扣完为止。全勤者奖励5分。

2.课堂表现:30%

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等各方面的情况,评定其成绩。学生课堂上认真做笔记和积极主动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每次奖励1分。

3.中期测试;10%

测试的内容可为本学期期中之前所学的内容或者教师可以自行利用其它教学资源来给学生进行测试,主要目的是督促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阶段性考核:10%

每个单元结束后,针对本单元所学词组和句型进行考核。本部分得分取所有单元的平均分。

5.书面作业:10%

每学期作业4-5次,取平均分。

6.口头作业:20%

每个单元都针对课堂所学的基本语言要点和课文内容,安排形式多样的口头作业。如朗读、背书、对话、情景剧、英文歌曲演唱等。每个学生保证至少要有2次机会,取最高分。

(二)考核程序

1.原始记录

每次上课都要进行考勤,填写考勤登记表。其他项目的考核采用班级学生平时成绩登记表进行记录,也可根据考核项目、形式等重新制作考核登记表。

2.评定分数

根据考核标准,对各项目内容进行量化打分,考核项目中凡能量化的均进行量化,不能量化的也须经过一定的量化处理,使之数量化。

3.分数合成

将考核内容各部分的考核结果根据规定的合成标准进行分数合成,得出学生课程总评成绩,以百分制记录。

以形成性考核评定成绩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分析

一般来讲,用于成绩评定的标准就是学生用于行为决策和学习的标准,“核量什么就会完成什么”。评定成绩不仅仅是一项用于评定已经完成的教学活动的工具,它还可以用于激励学习者待定的行为,因而可以预先制订未来的结果。在以前,大学英语的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所以很多学生不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出现了缺课,不交作业等现象。由于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这个质量形成的过程出现了问题,它肯定会在期中和期末考试的结果中反映出来。因此我们上述的教学改革方案是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行为路线。

(一)首先是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方面:我们对高职高专的英语能力提出五大要求,即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所以我们把这五项技能都包括在教学过程和成绩评定的范围内。我们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还要给平时上课出勤率、课堂回答和书面表达能力完成率评分,并将这些分值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内。

(二)其次是教学形式多样化:我们采用了课堂集中教学、网络自主学习、分组学习三种形式作为培养五项英语能力的教学模式。传统的集中授课模式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书本知识。而多媒体的教学主要有利于学生的听力学习过程。分组学习有助于带动基础很差的学生参与到英语学习当中来。

英语老师年度考核总结篇10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作系统梳理,同时为教学提出了一些策略。

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往往处在被遗忘的角落,在英语学科教学过程中往往充当着“说起来重要,提起来需要,干起来不要”的处于边缘和游离状态的角色。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本文就此领域试作分析。

一、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首先是教师不重视口语训练,或者训练太少或不得法

我们传统的英语教法多年以来只是重视语法和词汇教学,现在中学生使用的牛津版教材词汇量比以前新增了大量的词汇,对此许多教师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英语词汇和语法教学上,对英语口语教学只是“蜻蜓点水”,如此教学模式只能培养出哑巴英语。当然这有师资问题,也有考核问题。学生在旧的考核体系下大多作纸上练习,在试卷上能对题就是本事,能得高分就是英雄。这样一来,使得高分低能现象蔓延滋长。大家都这样,你不这样,别人就会口诛笔伐。总之这样的哑巴英语是不能用于交际的。我们和国际友人一见面一般总是有口头交际,而不是先把Hello写在纸上递给对方,如果真有先递上Hello纸片打招呼,那么我们可以百分之百推断这个人肯定不能说话。

2.缺少英语语言环境

众所周之,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以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同时语言是具有民族性的。所以每一种语言都有它存在和使用的环境。这一环境是自然形成的、独特的。在中国,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必然缺少现实鲜活的语言环境。这种环境一般主要是在英语课堂上才出现,而目前中学每班的学生人数通常很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相对较少,形不成固定的语言环境。而对于英语课程来说,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倡导真实的语言运用和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仕实现课程目标的有力保证。

3.学生开口信心不足

有的老师不能有效地创造性利用新教材,除了教材中设计的口语活动之外,他们不主动设计其他活动,学习形式单一,无法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练习兴趣。因为缺少足量的口语练习,学生不敢张口,害怕出错,加上有时教师纠错不当,挫败了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有些同学参与活动不积极,或有顾虑,担心别的同学会说自己出风头等。有的同学学习习惯不好,不愿开口,久而久之英语学习便成了“哑巴英语”。越是说不好越是懒得张口,早读时有时比晚自习还安静。本来需要学习者体验、实践参与和交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却变成了死气沉沉的默读默记。

二、加强中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1.加强听的训练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是《英语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桑德拉、黑格尔的著作《有效沟通》一书中,不去倾听排在第一位。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口语交际中,倾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而这项技巧和其他技巧一样,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因此英语口语应该重视对学生听的技巧的要求和学习。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认认真真地听,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英语学习变得越来越枯燥,更别说对学生听的技巧的培养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了。所以把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了十多年的英语,结果还是不敢讲英语,讲不好英语,究其根本就是缺乏听的训练和大量语言实践。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英语对话、“模仿秀”等活动中,让学生注意仔细倾听,并体会表演者的意思,把话听清楚。若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在听完后进行询问和了解。在听之前教师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倾听,由于听前目标和任务明确,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都显得比较认真,能够围绕主题进行必要的体验和交流,并在对他人的评价中体会同学表达中的优点很不足。在课外,学生可以收集各种关于英语的媒体,比如中央九套的英语节目,收听BBC广播,利用网络与别人进行英语交流等,现在的外部英语环境很多,而且都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的,英语实践性很强,若能坚持下来,那离拥有一口流利英语的日子不远了。转贴于 2.加强英语口语的模仿

口语练习最大的捷径是模仿。因为英语作为有声语言,强调先声夺人。有声音才有口头交流,而声音的模仿就是关键的第一步。然后是选择好的对象,从客观上把握英语的语言语调,英式英语语调起伏大,美式英语语调上高低起伏不大,总体上较平。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发音区别多在元音上,而且美式里的“儿化”音突出,平时听听BBC和Voa,对英语和美语就能有较大程度的理解了。教师在口语模仿上应优先发展。教师与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讲就如师傅与徒弟的关系,有此师就易有彼徒。尽管老师未必会影响所有的学生,但影响大多数学生是不争的事实。

3.创设学习状态,营造英语环境

“影响学习的两个核心意因素是状态和策略。状态,即创造学习的适当的精神状态;策略,代表授课风格和方式。”。但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忽视状态。“学习之门必然打开,否则真正的学习无法发生。”所以教师应积极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来营造轻松说英语的环境,消除学生说英语的恐惧感和紧张感,唤起他们说英语的欲望。

首先为了给学生营造全方位的开口说英语的学习状态,可以把教室尽量布置的尽量英语化,班牌、课程表、宣传栏、学习园地以及简单的通知等尽量用英语的形式出现,使学生可以在耳濡目染中接受英语知识,增加对英语的亲切感,为开口说英语做好铺垫。利用节日组织学生聚会、采访、晚会等活动,适时开展英语口语活动。

其次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杂志报刊、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1世纪的多种媒介组合,多媒体有了质的飞跃,如果再加上网络视频,从虚拟环境转向真人脱口秀,那就更interesting。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就会想到更多方法,口语练习就会更上一层楼。现在是网络世纪,其资源无穷无尽,教室网络化是一个大趋势,不出教室乃至不出家门,就可以和千万里之外的欧美人士交流,不仅可以得到英语母语国家人士的指点,还可以秀出自己的风采和信心,从而在鼓励与磨练中走向成功。这就是practicemakesperfect。

4.改革考核形式

目前,在英语教学中,高考这个指挥棒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现在高考英语没有口语测试,因此学校的英语教学,只准备应付笔试。如果考试和考核形式不改变,那课改就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要改变这种现状,对学生英语水平进行考核时,应增加口语项目的测试,单元测试、期中测试、期末测试、毕业会考和高考都可进行口语测试。这样才能引起师生对口语的重视。高校在自主招生时,可根据情况增加英语面试。即使只作为一个参考指标,相信对于英语口语教学一定会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金燕:《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教学与管理》,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