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42:57

老龄化分析篇1

关键词:老龄化老龄产业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840.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090-02

Swot分析方法是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一种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Swot分析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隶属于企业内部分析方法,是1965年由著名的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它是一种在战略管理领域广泛应用的战略分析工具,是一种能够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经济主体战略地位的重要方法,是进行机构职能和运作现状分析的有效手段。Swot分析主要对区域发展的优势、外部机会和对区域发展不利的劣势、威胁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引入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老龄产业进行研究。

一、老龄产业概述

老龄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谓老龄产业也就是与老年人的特殊需求相关的产业,对于这一概念,我国很多学者都有过定义,具体讲老龄产业就是指在社会总需求中,随着老年人特殊需求的迅速增长,以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养老服务设施、日常生活用品和社区服务、娱乐业的新型产业,国外称之为银色产业。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情况来看,老龄产业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产业,积极稳妥开发老年市场、大力发展老龄产业不仅是为了满足迅速增长的老龄人口需要,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老龄产业相较于老龄化而言,发展还比较滞后,在市场、观念、运行机制、技术开发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发展老龄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老龄产业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优势

1.我国老龄人口增长迅速,潜在需求巨大。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以此为标准,我国自2000年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以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的数据为参考,此指标从2002年的7.3%上涨至2012年的9.4%,2012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27亿人,且每年仍以800万人的速度增加。据全国老龄委预计,未来20年中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未富先老”成为中国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有关专家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就目前来看,全球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只有中国一个。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要比发达国家迅猛的多,从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从7%上升到14%需要经历的时间来看,法国需要115年,美国需要65年,而中国仅需要27年,由此可见,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催生出大量的对于老龄产品的潜在需求。

2.老年人的收入水平相较过去有很大提升,为消费提供了可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老龄人口的收入水平较过去有很大提高,从2005年至2014年,我国已连续10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与2005年调整前月人均700元的水平相比,2013年调整后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893元;毫无疑问,2014年调整后的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又将获得新增量。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十连增”后,将更好地保障和提升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加之近几年大批中高收入者进入退休老年人行列,老年人消费市场在不断增大。且近10年来,城镇老年人领取退休金的比例从69.1%上升到84.7%,城镇老年人得到基本养老保障;农村老年人年均总收入10年增长了1.5倍,其中年均公共转移性收入由60元增加到784元,增长12.1倍。老年人经济状况明显改善,收入水平的提高为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1.对老龄产业发展认识不足。到目前为止,尽管我国老龄化已非常严重,但老龄产业在我国仍是一个新兴产业,至今一些决策部门对什么是老龄产业以及如何发展老龄产业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且社会上的投资者和企业还没有看到老龄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认为老龄产业属于微利产业,大多不愿涉足老龄产业,影响了他们对老龄产业的直接参与和投入,使得老龄产业发展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老龄人口需求。

2.老龄产业供需失衡矛盾凸显。随着我国老龄人口逐年快速增加,养老服务需求越发强烈,而与之相对应的服务供应却日显短缺。2013年全国老龄委预计,未来20年中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到2025年,老年人口总数就将超过3亿,“未富先老”成为中国越来越突出的问题。而截至2012年,全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社会养老床位数仅为21.5张,城乡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的情况十分普遍。不仅如此,我国老龄产业在养老服务方面也存在矛盾,有些养老机构尽管收费较低,但生活单调,缺乏乐趣,对老年人没有吸引力;有些虽然条件较好,但又收费过高,致使许多老年人无力消费,结果是养老机构没有充分利用,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老年产品和服务普遍存在质量差、品种单一、价格昂贵等问题。且当前我国老龄产业还是以老年护理业为主,而银行、保险、住宅开发、文化、教育、旅游、运动、信息服务等行业发展比较慢,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的多种需求。老龄产业供需失衡矛盾明显。

(三)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机遇

1.新《老年法》将老龄产业列入国家扶持行业目录。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国务院早在2011年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其中,“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发展老龄产业,提出“完善老龄产业政策,把老龄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国家扶持行业目录;促进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开发;重视康复辅具、电子呼救等老年特需产品的研究开发;培育一批生产老年用品、用具和提供老年服务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老龄产业知名品牌;加强老年旅游服务工作;引导老龄产业健康发展”等。一系列政策及文件的为老龄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对老龄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规范作用,为完善养老设施、开拓养老市场、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等老龄产业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新《老年法》又将老龄产业列入国家扶持行业目录。原来只规定引导企业生产老年人用品,现在从法律及政策层面都将养老定义为一项产业,并列入国家的扶持行业目录,加大了对老龄产业的支持力度。一系列的政策层面的措施的出台为老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2.家庭养老方式的弱化为养老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但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4+2+1”家庭结构日益普遍,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结构变化使其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对专业化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将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预计到“十二五”期末,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5%,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达1240万人左右,占总体老年人口的6.05%。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对照料和护理的需求,有利于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的形成。据推算,2015年我国老年人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4500亿元,养老服务就业岗位潜在需求将超过500万个,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足够发展空间。

(四)我国老龄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传统消费观制约着老龄产业的发展。老年人作为老龄产业最终服务对象,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影响老龄产业的发展。在我国老龄市场中,老年人消费方式比较单一、老年人的消费定位主要是以温饱为主,消费模式多为理智型的消费,消费观念陈旧、落后,普遍存在不愿消费、不知消费、不敢消费的三种心理,消费结构不合理和消费社会化程度低,大部分支出是用于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精神生活消费支出比较少,传统的消费观使得老年人对很多老年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严重制约着老龄产业的发展。

2.社会保障水平低影响老年人的消费意愿。到目前为止,尽管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形成体系,但相对来讲,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还相对较低,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等方面的负担较大,后顾之忧较多,因此,尽管我国居民储蓄率雄居全球首位,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手中余钱越来越多,但人们却不敢放心消费。某种程度上,高储蓄率也反映出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尽管近年来中央政府大力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水平和覆盖面比过去大大提高,但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花费仍让居民不堪重负,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等的后顾之忧更是难以解决,这也大大抑制了老年群体的的消费热情。

3.专业人才短缺成为老龄产业发展的瓶颈。与其他具备一定发展规模的产业相比,老龄产业的专业人才明显短缺。当前,我国老龄产业的从业者大多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教育或有关老年知识的培训,主要是进城务工的农村妇女和城镇下岗再就业人员,他们普遍年龄大、文化水平低,没有相应的专业技能作支撑,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都比较低,缺乏基本的医疗、护理知识,难以胜任护理工作。加之我国目前并没有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客观上影响了从业者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进程。另外我国开设老年产业专业课程的高校和培训机构极少,培养的人才不但难以适应老龄产业发展的用工需求,更难以适应老龄产业大发展的需要。老龄产业专业人才的短缺必将成为制约老龄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三、对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对老龄产业的正确认识

随着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多渠道、多方式地宣传,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转变观念,以战略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老龄市场,从观念上充分地认识到老龄产业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导更多的人对老龄产业进行长期投资。澄清对待老龄产业的一些模糊认识,辩证地看待老年人是弱势群体的传统认识及老龄产业是福利和公益事业的传统观念,切实增强全社会发展老龄产业的意识。

(二)加大对老龄产业的扶持力度

老龄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其发展潜力很大,但老龄产业要想健康有序发展,就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扶持和引导。因此,基于老龄产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政府在老龄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首先,政府要将养老产业发展规划纳入民生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体系之中。其次,要通过扶持、引导、催化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老龄产业,促进老龄产业良性、快速发展。对于积极参与老龄产业发展的企业,政府应当从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倾斜,这种倾斜主要来自项目审批、用地审批、信贷优惠、税收减免、公用事业收费等方面。政府通过构建一整套政策支持体系,制定养老产业的发展规范,以带动老龄产业迅速发展。

(三)提高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转变老年人的消费观念

在我国,老龄人口是一个相对保守、理智的消费群体,有限的财力以及出于对将来生活潜在隐患的考虑,使得老年群体的消费能力有限,尽管老年人的需求多样,但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使得老年人不敢放心消费。因此,养老产业要想可持续地健康发展,一方面,要充分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改变老年人保守的消费观念,正确引导老年人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在注重物质生活的同时,同年轻人一样追求精神生活的发展。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和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才能让老年人放心消费,将老龄群体的潜在消费需求转化为实际的有效需求,以促进老龄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培养专业人才以提升老龄产业服务质量

中国城市失能老人大约占老龄人口总数的14%,农村大约占20%,一般情况下,3个老人需要一个护理员,以此计算中国需要1000万的养老服务人员,目前全国所有养老机构人员不到100万,持证上岗的更是少之又少。政府、社会养老机构、高校等应该联手,共同探讨现代养老服务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及新型岗位的特点,以便多方位、多途径、开展产学合作。老龄产业要想健康有序地发展,人才是关键。通过加强养老服务职业教育培训,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开辟养老服务培训基地,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营养和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快培育从事养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鼓励和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从事老龄产业相关工作,实行志愿者注册制度,以提升养老产业的服务质量,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珊珊.江苏连云港老龄产业的Swot分析.统计科学与实践,2012(8)

[2]张俊浦.论老龄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3(5)

[3]杨博维,薛晓.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天府新论,2013(1)

[4]张梅.我国老龄产业发展问题探究.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5)

老龄化分析篇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也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严峻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如何正确应对这一新兴挑战——实现人口老龄化时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而又重大的课题。本文以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特点为基础,分析推迟退休年龄这一已经在发达国家取得一定成效的举措在中国的可行性,并就其在我国的推行阻碍提出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挑战;退休年龄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341-02

引言: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与人口发展的必然结果,2000年伴随着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6.96%,中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型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改变的不仅仅是人口年龄结构,还将通过消费、劳动力供给、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及家庭养老保障对经济增长和人们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严峻的挑战[1]。近几年来,主张效仿发达国家推迟退休年龄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也激起各阶层民众褒贬不一的激烈讨论,因此立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分析推迟退休年龄在我国的可行性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特点

(一)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最多的国家,号称世界老年人口大国。据世界银行统计和预测,19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4161万人,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13.40%;1990年为9935万人,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21%;预计2030年将增加到32845万人,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26%[2]。形象的说,现在世界上每5个老年人中有1个是中国老年人;2030年将是世界上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1个中国老年人,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的特点不言而喻。

(二)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来势猛

虽然中国比所有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都晚了许多,但却是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发展势头不可小觑。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增长速度平均每年高达3.03%,大大超过世界总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1.68%。

(三)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

西方发达国家基本都是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前提下进入老龄社会的,或者说其经济发展、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三者大致是同步的,属于先富后老或是富老同步,对老龄化的承受力强,同时由于老龄化速度慢,允许其有一段较长时间准备和适应。而我国人口老龄化虽然也是伴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情况出现的,但是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仍然处于经济欠发达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780美元,远低于人口预期寿命和老年人口比重相近国家的水平,造成人口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面,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

如此脆弱的物质基础难以应对我国当前严峻的老龄化形势。

(四)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上不平衡

我国东西部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人口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社会人口流入量相对较大,人口总量的增加使得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存在着区域分布不平衡的显著特点,并呈由东部向中西部逐步递减的特征。事实上,东南沿海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早已超过国际标准规定的7%,2000年已高达11.46%;而西部欠发达地区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2000年老年人口比例仅停留在5%以下[3]。

(五)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资源丰富态势并存

显著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老龄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劳动力严重不足现象,我国存在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大。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15–59岁人口数为939616410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0.14%,较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上升了3.36个百分点,其中劳动人口数量大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推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分析

(一)有利于缓解日益庞大的养老金压力

推迟退休年龄不仅可以通过增加缴费人数和缴费年限来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而且可以通过减少养老金的支付时间来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即从“多收少支”两条渠道来改善养老金的收支均衡。据辽宁大学人口所课题组预测:社会统筹资金在2001–2008年实现基金积累3.3万亿元,若依然维持现期退休年龄不变,将从2019年开始出现年度赤字,2019–2050年净债务将达到15.3亿元,占2050年GDp的17%,经济压力巨大[4]。同时,普遍化的提前退休问题更是加剧了养老金负担,形成隐形负债,据统计:1999–2002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提前退休人数分别为:26.2万人、34.2万人、47.5万人和55.9万人,提前退休人员占当年退休总人数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分别为:15%、16%、21%和23%[5]。

因此,选择合适的推迟退休年龄方案,使得推迟退休前的养老金积累与推迟退休后的总债务逐步实现相互抵消,并且此后一直保持年度盈余,才能缓解日益庞大的养老金压力,从根本上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应对严峻的老龄化形势。

(二)实现人力资源充分利用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低龄退休是对经验丰富和尚有劳动能力的人力资源的无谓浪费,尤其是对受教育年限较长的高学历脑力工作者来讲,五六十岁正当年富力强,既有工作经验,又没有家庭拖累,更有利于为社会发挥才智;而且退休者腾出的空缺岗位时常面临着年轻人因缺乏工作经验或较长时间技能训练顶不上去的局面,从而影响经济产出,在劳动力资源短缺以及需要劳动力接受特殊训练或是经验优先的领域尤为如此。从现实情况看,低龄退休者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退而不“休”,在领取退休金的同时又重新就业,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面对这种状况,国家理应建立新的机制让日益增多的有能力并乐于工作的退休者参与经济建设[6]。当然,对于体力劳动者,尤其是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的工作者来讲,现阶段法定退休年龄还是合理的,可以实现劳动人员的及时更替,有效保证工作队伍的活力,有利于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劳动者自身身体健康状况。

因此,对智力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劳动者应当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一方面,维持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者的退休年龄不变,尤其是体力劳动者,以保障他们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另一方面,适当推迟智力密集型行业劳动者的退休年龄,或只是规定一个合理的范围(比如:男性:65±5岁;女性:60±5岁),鼓励他们依据自身身体状况和工作需要,自行选择退休年龄,尽可能为社会发挥才智,实现人力资源充分利用。

(三)维持劳动力比较优势

推迟退休年龄意味着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可以扩大劳动力供给,降低劳动力成本,保持我国劳动力的规模优势。虽然当前我国存在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如上述分析的:全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大且呈逐年递增趋势,但据预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2022年以后,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出现递减的趋势,2022年、2030年、2040年和2050年将分别递减为占总人口比重的64.5%、59.2%、57.0%和55.1%,若不加以调整和扭转,将会严重制约经济发展水平。当然,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还不是劳动力稀缺问题,而是劳动力过剩和严峻的就业问题,但是从社会发展的长期进程中来看推迟退休年龄是必然的趋势。

因此,结合当前我国具体情况和长远的发展目标,应当适时推迟退休年龄(比如:从2020年开始试行推迟退休年龄,既能弥补上述第一点中2019年预计出现的社会统筹资金年度赤字,缓解2022年预计会出现的劳动年龄人口递减问题,又不至于影响当前的就业形势)。当然,具体实施年份应当通过科学的预测和精算得出,以保证政策的合理性。

三、结论与建议

虽然现行的退休政策在短期内或许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对一部分社会群体来说是有利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将对未来的养老金制度改革、鼓励退休者和老年人参与经济活动等方面起到负面作用,对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弊端的。所以,不管是从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角度,还是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中国都必须适当适时的推迟退休年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现在的关键问题就在于何时推迟退休年龄,推迟退休年龄到多大;怎样制定合理的推迟退休年龄整体策略,又怎样分步骤具体实施。

就现阶段我国具体情况来说,即刻推迟法定退休年龄显然是不合适宜的,既不能立刻缓解养老金缺口问题,同时又会进一步恶化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问题。因此目前只是研究部门策划、制定合理推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准备阶段,同时相关部门配合做好宣传工作以减少政策施行的社会阻力,为今后推迟退休年龄道路做好前期的铺垫。

在制定政策方面,既要做长远的考虑统筹全局,又要分步骤、分阶段具体策划,以保证政策的秩序性。在设计具体推迟退休年龄方案时,也应重点考虑上述分析的“养老金压力”和“未来劳动年龄人口递减”两个因素,例如:2021—2040年男、女同时每5年推迟1岁,2041—2050年男女同时推迟1岁使得2050年达到男性工作者退休年龄为65岁、女性为60岁;或者2016—2025年女性工作者每2年推迟1岁,2026—2050年男、女同时每5年推迟1岁使得2050年达到男性和女性工作者退休年龄均为65岁。总之,推迟退休年龄幅度不宜过大,稳步推行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应对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王海燚(1992—),甘肃省定西市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经济学。

参考文献:

[1]袁蓓.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D].武汉:武汉大学,2010.

[2]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260.

[3]郭晖艳,韩俊江.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应对措施[J].劳动保障世界,2012,02:35.

[4]王利军.中国养老金缺口财政支付能力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80.

[5]邓大松,刘昌平.2006–2007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R].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3.

老龄化分析篇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人均消费;老龄人口抚养比

中图分类号:F12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126-02

收稿日期:2013-07-18

作者简介:刘源(1987-),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研究;刘壮(1989-),男,河北秦皇岛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

引言

老龄问题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议题,涉及诸多社会经济问题。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显示中国老龄化速度加快[1]。目前国际上界定老龄社会的通行标准是,当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人口总量中的比重达到7%以上或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人口总量中的比重达到10%以上时,即可认为是老龄化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口总量、老年人口数量以及65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都在增加。截至2000年,中国的65岁人口比重已经达到总人口的7%,如果按照上述标准,说明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的程度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消费的主题是人,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深,由于老年人生理上以及心理上的偏好变化,对于所需求的产品的特殊要求,必将引起居民消费的需求的一定程度的变化。

对于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由来已久。凯恩斯(1936)提出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利(1949)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1954)提出了生命周期理论,弗里德曼(1957)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说,霍尔(1978)提出了理想预期生命周期理论,这些对于消费的函数的研究为我们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与消费相关的研究一直都是宏观经济研究最热点的领域之一。在中国早在1990年就有学者对居民的消费函数进行研究。其中厉以宁、李子奈等学者用回归分析,序列相关分析,分布滞后变量模型等数学计量方法对于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关系进行研究。在这之后众多中国的经济学家(臧旭恒,1994;于永定、李军,2000;孙凤,2002;秦朵,1990;韩立岩,1998;等)都对中国的消费进行过实证分析,但从来没有经济学家将人口因素纳入到消费函数当中。究其原因,一方面原因是很难找到一个有效的、综合的变量来衡量人口的年龄结构;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和收入水平存在多重共线性,对于拟合出的消费函数会造成一定的偏差,变量与模型的显著性检验也存在不能通过的问题。本文利用1982—201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抚养比、人均消费、和人均收入等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对人均消费的影响,并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引发的一系列经济问题建议。

一、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引入与来源

由凯恩斯(Keynes)的消费函数可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因此有理由把收入看作消费的主要因素,本文用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引入变量ay。商品的价格水平是居民消费量的直接影响因素,因此本文引用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变量cpi。有经济学家认为,提高利率会增加储蓄,从而抑制消费。当利率提高时,人们认为减少目前消费,增加将来消费比较有利,从而储蓄增加,这主要体现了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但另一方面,利率提高会使将来的利息收入增加,会认为自己比较富有,以致增加目前消费,从而减少储蓄,这是利率对储蓄的替代效应[2]。所以,将利率也可以认为是居民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引入变量ir。为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的影响,本文引入老龄人口抚养比r(老龄人口数/劳动力人口数)。对于收入分配、城乡人口流动趋势、人口素质的变化等显著性不高的因素归入随即干扰项。被解释变量人均消费支出用ac表示。其中,ac、ay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cpi、ir来源于历年的《中国金融年鉴》,r来源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二)模型的构建

根据以上分析及数据,构造计量模型,为降低多重共线性、自相关等因素,压缩数据等考虑,采取对数模型:

lnact=β0+β1lnayt+β2lnrt+β3lnirt+β4lncpit+εt

“在宏观经济中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包括总消费和可支配收入在内的许多变量都遵循随机游走,突发性的振荡是永久性的”(平迪克,1999)[3]。为避免“伪回归”的出现,对于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是必须的,本文采用aDF(augmentedDickeyFuller)单位根检验。本文通过eviews5进行计量分析。其中t是趋势变量,本文中时间为(1982—2010年);原假设为H0:非平稳,即存在一个单位根。具体计量结果(见表1)。

表1aDF的检验的结果

注:D(lnac)为lnac的一阶差分形式,其余变量同。

由表1可以看出,变量lnac、lnay、lncpi、lnir、lnr均为非平稳序列,但是相应的一阶差分形式D(lnac)、D(lnay)、D(lncpi)、D(lnir)、D(lnr)均为平稳序列,即一阶差分后五个变量通过都为一阶单整i(1)。可以看出通过oSL回归的残差的t值为-4.219438,p值为0.0028,所以拒绝H0,即残差为平稳序列。因此以上五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其协整方程可以描述为:

lnact=2.066+1.035lnayt-1.108lnrt-0.064lnirt+0.018lncpit+εt

t值(4.56)(38.55)(-3.91)(-2.66)(2.30)

p值(0.000)(0.0001)(0.0007)(0.0136)(0.0305)

其中,adjustedR2=0.999;D.w=1.631;F=12093.58,p(F)=

0.0000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t检验结构均显著,R2和F统计量均显著,D.w统计量也现实出显著,可以说,模型的回归拟合程度可以对经济问题作出解释。

(三)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得出人均消费、人均收入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三者之间存在着协整且长期稳定的关系。根据模型的估计结果,我们进一步对结果进行解读。

lnr前的系数为-1.108,其经济学意义代表,人口的消费与收入呈正比关系,与老龄化的程度呈现反比例关系。这说明,伴随着老龄人口抚养比的不断提升,即老龄人口得不断增加,对于人口的消费需求起到了抑制作用。然而,这一结论与传统的生命周期理论所分析出的结果恰恰相反,传统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总储蓄和总消费会部分地依赖于人口的年龄分布,当有更多人处于储蓄年龄时储蓄率就会上升,老年人只消费过去积累的储蓄,如果社会上的老年人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国内外大多数文献都支持生命周期假说,但我们的结论为人口老龄化与消费呈负相关,这与中国国情相符。

首先,中国的老年人对于子女的生活水平十分关注,为自己的子孙节衣缩食,是中国老年人的普遍观念,大多数老人会选择为子女留下更多财产。其次,中国的社会保障体制还并不完善,面对疾病与死亡的可能性,理性的老年人通常会选择节约开支,以防储蓄不足难以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最后,中国社会上普遍的抚养老人的方式还是家庭抚养,老年人并不愿意去养老院养老,因此,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下一代预计的赡养老人的压力加重,即将赡养老人的理性的中年人会倾向于缩减开支,增加储蓄。

二、政策建议

消费行为受到年龄、心理和个人收入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将在整个生命周期理性的分配自己的消费,加上中国并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居民的消费必将趋于保守,可以预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的消费需求会进一步萎缩。面对该情况,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第一,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只有收入水平的提高才能为居民的消费带来信心,充分发挥边际消费倾向的正效应,从而有效彻底地促进内需的增长。第二,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健全的保障制度,才能降低居民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减轻老年人口抚养比增加所带来的负效应。第三,针对不同人群的消费倾向,积极调整不同年龄结构群体的消费结构,消除由于年龄结构造成的消费死角。第四,还应注意老龄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形成老年人自己的消费渠道,保证老年人的消费权益。

参考文献:

[1]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0年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状况[R].北京: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2010.

老龄化分析篇4

【关键词】新疆产业结构人口老龄化

新疆是西部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全国属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区。近几年来在党与国家的关怀下,经济增长呈现突飞猛进的态势,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也不容忽视。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高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将会加剧问题的严重性。随着新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消费发生变化、应高度重视、抓住时机,灵活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

一、人口老龄化及产业结构的相关涵义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总体年龄结构变化的一种过程,是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一种发展趋势。国际上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我国采用的是2003年5月由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具体为: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

总之,现代经济在增长过程中,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动总是同各国的工业化或工业的现代化过程相互联系。

二、新疆人口老龄化现状

新疆远离全国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差距较大,同时新疆多民族杂居,经济、社会、民族和人口本身发展的特点不同,这些因素导致了新疆地区老龄化趋势具有较大特殊性。

新疆人口老龄化总体水平较低,但增长速度较快。2008年中国社科院人口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程度以新疆最低。这份全国人口调查表明,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8.51%,而新疆只有5.43%。与全国人口老龄化的相比处于较低水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显示,新疆全区常住人口为21813334人,其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350269人,占6.19%,同比第五次人口普查上升1.52个百分点;比第四次人口普查上升了1.66个百分点。新疆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也逐渐体现出来,并呈现增长趋势。

农村老龄化高于城镇。新疆地区60%以上的老年人口生活在农牧区,加上多数青壮劳动力流向城镇,使得其农村人口老龄化逐渐快于城镇。

少数民族老龄化人口数量高于汉族。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近60%,少数民族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数量也相对多。

老年人口健康状况不乐观。由于城乡卫生条件限制,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差异显著。尤其少数民族老龄人口多聚集在南疆、北疆经济不发达地区,文化水平低,加上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健康状况更不乐观。

但是,新疆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计划生育开展的时间晚于全国其他多数地区。汉族人口是在7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实行计划生育,而少数民族计划生育直到1988年才开始进行,并且新疆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政策实行的是比汉族多一胎的政策。这样的计划生育政策,客观上使新疆人口老龄化的步伐相对于内地大多数省区要慢得多,使得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与内地相比相应地小些,这对于新疆应付未来老龄化的挑战是有利的。

三、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调整对策

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对产业结构的制约主要表现为:劳动者队伍整体的体力和精力的衰退,往往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下降,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差,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作变迁等,这些最终会影响到产业结构高级化;另一方面,老年人口的增加,将加重社会负担、减少社会积累,同样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甚至会对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老年人口的增加,将导致社会对老年保障服务的需求强烈,会使社会的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社会消费的很大一部分,将用于老年人的医疗保健以及娱乐消费中,这将给生产领域提供一个比较广阔的市场和产业前景。目前新疆老龄化程度较低是比较有利的。新疆总人口距离进入老龄化社会还有一个较长的缓冲时期。在这段期间,可充分借鉴我国在解决老龄问题上的成功经验,把人口老龄化给新疆社会经济各方面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在客观上要求老年市场需求增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强有力的针对老年人群的服务产业,第三产业是老年消费最集中的产业,从消费角度看,老龄化对第三产业将产生超强需求。其中:

第一,金融保险、医疗卫生服务、心理咨询等产业必须加强;

第二,文化性、娱乐性消费行业要尽快发展、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向上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场所,而不仅仅是建立一些行政性的老干部活动中心;

第三,扩大老年照料、护理业等劳务消费的比重,加强社会服务行业使老年家庭的家务劳动社会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08[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老龄化分析篇5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龄化社会

 

青岛市是全国较早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截止2009年初,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26.74万人,占总人口的16.65%,青岛市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也较快,老年人口基数大,给青岛市的社会经发展带来一些问题和麻烦,社会养老面临较大挑战。

1.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1老龄化时间较早。上海市于1979年在全国率先达到人口老龄化,青岛市也于1987年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全国的平均时间是2000年,青岛市的人口老龄化比全国提早了13年。

1.2老龄化程度较高。青岛市截止到2009年初,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16.65%,远远高于国际上10%的标准,以后这个百分数还会不断上升,经预测到2020年这个百分数为23.14%。论文参考网。

1.3老龄化发展速度较快。据青岛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可计算出,青岛市老年人口年增长率为3.3%,1995年时的老年人口为86.5万人,占总人口的12.59%,与2009年初的数据相比,老年人口绝对数值增加了40.24万人,所占人口的比率增加了4.06个百分点。

1.4老年人口基数较大。据青岛市老龄委的数据测算,预计到2035年青岛市老年人口将达260万人,这个数字是非常庞大的,会带来众多的社会经济问题。

1.5高龄人数较多。据青岛市2007初的统计资料显示,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为19.3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6.19%,其中百岁以上户籍老人高达694人,比2006年的统计数据多48人。在国际上实际高龄人的增长比例为3.8,我们现在年增长到5.52,青岛市的高龄化的增长速度特别快。

1.6老年人口数量女性高于男性。2007年初,青岛市60岁及以上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为93.4,70岁及以上62.1万老年人的男女性别比为81.58,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为63.56,男比女相差34.44个百分百点,百岁老人中这个比率则为20.9,男性远远少于女性。

1.7高龄女性单身率较高。论文参考网。在80岁及以上女性老年人中,三分之一以上单身,而百岁及以上女性老年人中单身率更高达79%。

1.8人口老龄化程度呈现区域性不平衡。2007年初,青岛市60岁及以上农村(农业)户籍人口占全市总农业人口的17.09%,高于全市15.93%的人口老龄化平均水平。

2.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特点的形成原因

2.1人口总量低速增长。2007年末,青岛市常住人口为838.67万人,比2005年增长2.33%,年均增长1.2%,自然增长率为4.89‰,比1990年下降5.81个千分点;由于青岛市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积极,再加上沿海开放城市人们的思想观念超前,使得人口出生率呈现逐渐降低的总趋势,1990年人口出生率为17.28‰,2007年则为10.74‰。论文参考网。人口总量的低速增长,使得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逐年提高,导致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大、老龄化速度加快,未来20-30年中,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的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开始步入老年行列,青岛市老龄化问题会日益突出。

2.2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2007年末,青岛市每个家庭平均人口为2.82人,三人及二人家庭占所有家庭的比例已达67.77%,若再加上单口之家,这个比例会更高,现在正由年轻人多、老年人少的人口金字塔结构向倒金字塔方向发展。老年人口发展潜力较大,而非老年人口后劲不足,老年人口比例会升高。

2.3人均寿命大大延长。作为北方为数不多的沿海开放城市,青岛市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近年来连续获得过“最具风情城市”、“中国宜居城市”、“城市生活质量百名第二”、中国民众最向往城市”等荣誉称号,在这样好的环境中居住与生活有利于人们的健康长寿。青岛市经济和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也为青岛市民的人均寿命延长提供了有利条件:2007年青岛市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从1995年算起年均增长15.32%,在全国的综合实力排名中,由2003年的21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8位;1987年时青岛市卫生机构共有1553个,而到2006年时已达2834个,增加了近一倍,青岛市民看病买药更加方便快捷。物质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发达了,长寿的老年人自然就会大大增加,进而会加剧人口老龄化问题。

2.4人口输入性增加。1946年到1947年两年间,共迁入人口349163人,迁出137344人,增加净输入人口211819,这些人口及其后代均已或正在步入老年时期,虽然后来有几个较大的人口迁徙波动期,但总的趋势是净输入人口在不断增加,1978年至2000年间每年平均以10000到20000人左右的净迁移人口规模发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增加,青岛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并已成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城市,再加上青岛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吸引了更多的人口来此居住,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5年时间段,青岛市仅暂住人口就翻了一番多,年均增加15-18%。另外,青岛市有着北方沿海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被评为全国最适宜人类居住城市之一,有不少外来老年人口到青岛居住养老,从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

2.5社会性因素。青岛市有着优良的尊老爱幼传统,市政府也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老年人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规等,鼓励社会和家庭多关心老年人,为他们提供好的社会养老与医疗保障,老年人生存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越来越优越,老年人口就会有所增加。

当然,导致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特点的因素较为复杂,以上分析只是基于现有数据进行分析而得来的结论,是几个主要因素。

3.应对青岛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

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会带来一系列社会经问题,比如社会与家庭养老成本增加、劳动生产率降低、影响社会与家庭的和谐发展、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经济的增长速度等,对解决青岛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如下的措施:

3.1以科学发展观来认知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必然过程,是当今经济发达城市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的积极态度去认识和应对,而不能一味地对其加以否定和过分担忧,只有持科学发展的思想才能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问题。

3.2建立完善的老年人立体保障体系。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青岛市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偏快,较有效的对策就是逐步建立与人口老龄化发展程度相适应的老年人立体保障体系,包括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老年医疗保障体系、老年社会救助体系、机构与居家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等方面,全方位和最大限度的保障老年人各方面利益,体现出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要素。

3.3加大对老年各项服务事业的财政支持。对青岛市老年文化体育设施要舍得投入,加快老年教育事业的反战速度,推动老龄产业步入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以满足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对社会精神文化及物质文化的需求,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生活在无后顾之忧的社会大家庭中。

3.4建立完善的老年人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对老年人的所享有的各项权利与所承担的义务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明确,为老年人的利益提供最有力地保障,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与建设创造法律条件。

3.5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长效机制。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所带来的社会经影响也将在今后的较长一段时期内存在,我们应本着科学发展、关注民生、建立和谐社会的理念,建立一套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长效性的老年人问题应对机制,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协调因素。

青岛市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与程度在全国城市中处在前列,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不过只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以科学积极的的态度去应对,青岛市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社会经济问题是可以解决好的。

(注:文中所采用的人口数据均来源于青岛市统计局的官方统计资料)

【参考文献】

[1]刘同昌.“空巢”现象与养老模式选择――青岛市独居老人的调查.社会,2004(12)

[2]刘同昌.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替代与社会支持研究.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J],2007(5)

[3]逯进,张旭,孙翔.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城市,2009(2)

老龄化分析篇6

论文关键词:城市人口老龄化

论文摘要:解决养老问题,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必然要求,它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存在问题及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养老问题已非常迫切摆在人们的面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空巢老人孤独而寂寞

据有关部门调查资料显示:发达城市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与子女分开居住,形成家庭生活无人照料的孤独而寂寞的空巢老人群体。因此,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问题,特别是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的关注与关心,这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帮助。

(二)“四二一”家庭模式难以承担养老问题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20多年,目前第一代独生子女已陆续进入婚育年龄,“四二一”(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家庭模式已经非常普遍。两个独生子女组建家庭后要承担四位甚至更多老人的赡养及照料。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年青一代工作、生活压力普遍加大,外出打工与经商多等客观因素存在,必然导致他们无法全身心投入照料老人。

(三)老年人经济拮据影响生活质量

城市老人随着退休,工资收入明显下降,如果没有子女的资助只能维持基本生活,假如没有退休养老保险金(特别是农村老人),加上沉重药费负担,生活的拮据就可想而知,从而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四)老年人健康问题十分严重

身体健康状况差是非常普遍的问题。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曾对本街道辖区的6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生活和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1305名老年人中,患有各类慢性病的就有1035人,占调查人数的79.13%,说明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非常突出。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党的十七大以较长的篇幅描述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中“在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中,重点提到了要加强老龄工作。毫无疑问养老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一)呼吁政府推动,逐步建立完善的养老机制

做好养老工作是一项得民心,暧人心的夕阳工程,是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政府的推动引导具体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金,二是政策,三是协调。特别要建立专项资金帮助生活困难尤其农村老年人。

(二)动员社会参与,逐步建立社会化的养老机构

1、从社会化居家养老入手,建立社区与家庭合作的养老机构。

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因此,以社区服务为载体,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切入点,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促进社区服务和居家养老的密切结合,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确保老年人在自己的社区和家庭安度晚年。

首先,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群,提供不同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对其中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和缺少家庭照顾的高龄老人,仍需要通过养老机构来解决,使他们在养老机构得到多方面的照料服务和精神慰藉。政府和社区组织要鼓励、提倡、支持低龄健康老人在自愿量力的前提下,参与社会发展和公益事业,体现“独立、参与、照料、自我实现和尊严”的老年人基本原则。也可依托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老年大学,使他们参加各种有益的文化、体育、教育活动;对生活基本能自理但又需要一定照料服务的中高龄老人。可采取日间护理中心、托老所、老年康复站等形式服务。对独居老人、残疾老人等特殊群体,社区应该将他们列为服务的重点保障对象,对他们要按照政府救助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原则,构筑多层次、多元化、多项目的贫困救助网络。

其次,要从老人实际需求出发,服务内容要从目前以求助、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为主,逐步扩展到居家帮助服务、暂托服务、医疗照顾服务、娱乐学习服务、情感慰藉服务一体化的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可以包括上门服务(居家服务)、社区设施服务(如日间照料中心、日间护理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社区支援网络服务(如社区结对关心)等,方便老年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习惯利用不同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形式。

2、从整台利用现有社区人力资源入手,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

努力造就一支由党员、干部、学生等组成的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聘请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参加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利用老年人同老年人容易沟通的优势,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服务自己。

3、从营造市场运行机制,推进养老社会化、产业化进程。

拓宽思路,改变单纯由政府、社区创办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的思路,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推动居家养老服务走社会化、产业化之路,使老年服务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以满足群体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

4、从提高老年人健康入手,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老年人不仅有物质需求,而且更渴望情感关爱,企盼心灵慰籍。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大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弘扬传统美德,大力倡导家庭亲情关怀

老龄化分析篇7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以及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对居住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一切催生了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老年住宅。文章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城市老年住宅市场需求的影响,探讨了老年住宅开发困难的原因,并对我国城市老年住宅建设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老龄化;老年住宅;需求;房地产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广州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州市老年住宅市场供给模式研究”(13G6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马天芳,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学。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之一,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根据这个标准,我国早在2000年底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老年人已超过1.78亿,以每年3.3%的速度递增。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课题组中位方案预测数据显示,到2040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3.23亿。我国是在“未富先老”情形下加快老龄化进程的,它不仅绝对数量大,而且来势迅猛,尤其在城市更为明显。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城市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与子女分开、独立居住的老年人在不断增加,城市老年住宅问题已成为社会保障事业和房地产开发产业中的新问题。

所谓老年住宅是指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和心态特征的专用住宅,是一种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模式,不仅需要在楼层、交通、医院、服务设施等方面符合老人的身体特点,更要在娱乐、学习、生活、交往、情感等方面照顾老人的心理需求。老年住宅不同于社会福利院或敬老院,它不属于国家或集体兴办的社会福利设施,而是由社会投资兴办并按市场化经营管理的老年专用住宅,其实质也是房地产市场中的一种住宅产品,其主体是由消费者、开发商与政府共同构成,三者的行为相互作用并共同影响老年住宅市场。老年住宅需具备三个特点:第一,地理位置要远离市中心,紧靠山水,绿地面积大,空气污染指数低。第二,要采用无障碍设计,在房屋和小区内要有大量扶手,走廊要宽,楼梯踏步比普通住宅要低,楼梯和室内地板砖要防滑,窗户和阳台要扩大,电灯要足够亮,居室和浴室要有报警或呼救装置等。第三,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老年住宅小区要有预防老年人常见病的中西医门诊,要有供老年人打牌、下棋、看书、闲聊、健身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图书馆、老年俱乐部等活动场所。

一、人口老龄化对城市老年住宅市场需求的影响分析

(一)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赡养功能外移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推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城市老年人口相对中青年人口数量呈快速增长状态。进入21世纪后,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使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城市已经进入老龄化,并且老年人口绝对数量较大。如广州1992年开始进入老龄化城市。2010年底,广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116.3万,约占人口总数的14.48%,预计到2015年,广州老年人口将达到140万。由于城市老年人口的膨胀,家庭养老资源逐渐变得匮乏,传统的养老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很多城市长期以来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一对夫妇结合后面临赡养四位老人这样过重的养老任务。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加上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不可避免地导致老人家庭空巢化现象。如广州市空巢老人总数已超52万,接近老年人口的一半。老人生病、心理孤寂、日常生活无人照料等这些都是子女担忧的地方。所以人口老龄化发展迫切需求专门为老人建筑的老年住宅产品来发挥服务老人、照顾老人的功能,可以预见房地产行业中老年住宅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子女愿意为父母提供购买老年住宅的资金支持

现代化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时间资源的稀缺性。有些子女有很强的孝心,也有经济上的赡养能力,但由于现代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年轻人必然会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个人事业,很少有时间与父母共处,更难抽出时间周全地照顾老人。因此,很多年轻人也迫切希望有专门为老人设计的住宅小区,软硬件服务都能满足老年人的行为与心理需求,能够妥善安置老人生活。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他们愿意为父母提供购买老年住宅产品的资金支持。这样一来,一方面他们不会因为照顾父母而影响到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他们减轻养老负担,实现孝心,使父母的晚年生活得安稳、舒心,以减轻他们的后顾之忧。因此子女因为忙碌工作而导致的家庭养老的缺位成为老年住宅市场需求的客观因素,为老年住宅养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老年人购买能力增强,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老年群体经济水平普遍提高,购买力不断增强。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中有42.8%拥有存款,仅退休金一项到2010年就增加到8383亿元,到2020年,为28145亿元,2030年为73219亿元。此外,在城市60~65岁老年人口中,约有45%会选择继续就业。除有退休金以外,还有额外的收入。按此预测,到2050年,将有73200亿元消费储蓄金。因此老年消费群体购买力不可小觑。在居住环境上,老年人对住宅“品质”有更高的要求,他们迫切希望早日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根据零点调查分析显示,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存在着一个占当地老年人口总数近6%以上的中高收入群体,认为现在的养老环境,无论从居住环境,还是养老服务水平,都不能满足他们日益提高的养老需求。这部分中高收入的老年群体,对改善目前居住环境与条件的要求十分迫切。这些都预示着我国老年住宅市场需求很大,其发展将成为整个“夕阳产业”的重要一环。

二、城市老年住宅开发困难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老年住宅市场的开发才刚刚起步,包括北京在内的各大城市住宅开发主要以中青年群体为消费主体,以老年消费者为主体的却少之又少。虽然市场上有一些楼盘中隐隐约约有老年住宅的影子,但从住宅设计的本质上来讲,能够称得上是老年建筑的可谓凤毛麟角,而从规模上讲,纯粹作为老年住宅的楼盘有两个:一个是广州的颐年园,中国第一个最大的长者社区;一个是北京的东方太阳城,目前国内最大的退休社区。不言而喻,一方面老年住宅市场需求很大,另一方面市场却供应紧缺。为何出现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老年住宅开发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一)传统养老观念难以改变

我国传统家庭讲求“养儿防老、儿孙绕膝”的伦理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即使实际生活中有诸多的不方便,老年人依然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有的老人退休后会觉得失落和沮丧,这个敏感时期非常需要子女的关心和孝顺,觉得这样可以排遣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有的老人认为自己独立居住,别人会觉得子女不孝顺,在亲戚朋友面前会有遗弃感。有的老人担心如果子女不在身边,一旦自己有头疼脑热或突发急病等事情,感觉没有依靠,缺乏安全感。作为子女,对老人入住老年住宅也同样抱有偏见。他们觉得让父母单独住在老年住宅是不够孝顺、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不应该让老年人在老年住宅孤独老去。同时,社会对于老年住宅的舆论宣传也不够,许多父母和子女不了解老年住宅产品的特点,很多人将老年住宅等同于社会福利院或敬老院,在认识上有很大误区,从而在观念上不接受老人在老年住宅养老。

(二)老年住宅的潜在需求难以转变为有效需求

我国房地产市场中老年住宅的需求仅仅是一种潜在需求,潜在需求只有被激发成有效需求后,才能激活相关市场的供给。老年住宅的开发不同于一般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发成本相对较高,它不仅包括开发住宅本身,更重要的是社区内服务配套项目的完备。其造价成本自然高于普通商品房,有数据显示老年住宅的总体造价要比普通房地产项目高五成至一倍,其售价必然偏高,会超出大多数消费者的心理承受力。我国现阶段的中老年人都是从艰苦岁月中走过来的,节俭被大多数人视为传统美德,在金额巨大的老年住宅产品面前,他们对商品的购买心理远不同于当代的年轻人,不会出现冲动性购买。尤其是当手中储蓄有限,不能独资购房,银行又不放贷时,他们的购买动机就越发理性了。从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上提供的普通住宅产品来看,多数往往在面积、设计、质量、环境和服务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不尽人意之处,而相对各方面要求更高的老年住宅来说,一旦不能提供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和可靠的物业服务保障,那么对老年消费者来说,即使有巨大的潜在需求,也必定是望而却步了。

(三)开发老年住宅运营成本高、回收期长、风险大

房地产开发商的目的便是谋取最大利益市场。所以一直以来,他们把目标人群锁定在事业有成、消费能力最强的中青年群体身上,这就造成了对这个消费群的市场争夺尤为激烈,而具有巨大潜在需求的老年住宅市场却无人问津。其主要原因是老年住宅产品开发成本要比普通住宅项目的配套费用高出许多,老年住宅要求密度低、舒适性高,还必须具有优美的环境和健全的医疗服务等小区综合配套设施,投资风险高于一般的商品房项目。除此以外,一般住宅通过销售即可实现房地产产品开发的最终目的,而消费者在购买老年住宅的过程中,可能更多地关注后期物业管理中的一些配套服务,这即意味着开发商在销售老年住宅时,必须通过一定时期内公共服务设施的运营,达到具有示范效应的建设规模后,销售才有可能全面展开,才能实现投资的回报。因此老年住宅开发所需的资金回收期比一般商品房要长,所以开发商面临的投资风险更大。

(四)政府的法律政策滞后和资金援助不够

在我国,政府缺乏对老年住宅开发的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虽然现有法律法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老年建筑设计规范》等对老年人的权益方面都有所涉及,但是老年住宅作为新生事物还不能在法律法规上找到依据。老年住宅是赢利性养老设施,而福利性养老设施的相关法律显然不合适。但它又是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也不适用于一般住宅开发经营的法律法规。同时对于老年住宅的数量、分布点、收费标准、服务质量等也没有相应的规定和监督。再者,在老年住宅的建设及其资金方面缺少适当的鼓励政策,未给予老年住宅建设专项拨款、资金援助和土地税收优惠等。再加上一些金融机构观念比较老化,他们认为老年住宅及其大量的配套服务设施的运营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资金回笼又较普通商品房长,投资风险较大,所以很多金融机构不轻易贷款给那些想建设银色住宅的私营和外资房地产开发商。因此,上述种种因素在某种程度上自然抑制了开发商投资兴建老年住宅的兴趣,即使有想法也会选择规避风险而不去实施。

三、解决城市老年住宅市场需求的对策

(一)必须改变传统家庭养老观念

人口老龄化直接导致家庭供养资源减少,子女赡养负担成倍增长。作为老年人要冲破传统家庭养老观念的束缚,要从依赖型养老转变成自我型养老,理解子女在工作和社会竞争中的压力,了解到老年住宅产品不仅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和服务,还可以提供交流和活动的平台,使他们的晚年生活品质得以提高。年轻人也应积极转变观念,面对老年住宅如此完善的设施、高品质的服务和人性化的社区环境,认识到为老人购置老年住宅并不是不孝顺的行为,积极出资出力,及时地为老人购置适合他们居住的住宅和社区,才能让老人真正安享晚年。总之,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其子女,都要树立自我养老意识,提高自我养老的能力,年轻时积累自我养老的资源,年老时经济负担就不会成为影响购买老年住宅的因素。

(二)必须保证老年住宅设计、开发规模的合理性

国家鼓励社会各界兴建新型老年住宅,并已对兴办老年住宅实行减免税政策,这些无疑会为老年住宅的发展提供极好的政策和发展空间,开发商应该具备足够的信心和市场敏感度去尝试新的市场开发。老年住宅的开发注重的是持续深入长久的服务和社区文化环境的创造,注重更高标准的产品品质、安全性、便捷性、舒适度及价格的经济性,其选址、规划、设计等都需要有更细致的考虑,一些具体的规范设计在老年住宅及社区里应该全面落实。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拓展老年住宅产品市场,吸引消费群体前去购买。作为功利性角色的开发商本身要摆正位置,对老年住宅的利润率不应该有过高的追求,它毕竟不是暴利产品,利润空间有限。此外开发商对老年住宅的开发数量和规模也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一哄而上,盲目建构,过度开发。老年住宅从目前来说确实有一定量的市场需求,并且会逐渐增加,但是这种增加是非常缓慢的发展进程,所以其数量和规模一定要控制,要有计划地进行建设和开发。

(三)政府要为老年住宅开发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政府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控和引导房地产市场中老年住宅的开发和消费,政府的干预对房地产市场中供需矛盾的解决起到主导的作用。政府应根据老龄化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及时制订有关的产业政策,在法规政策上保障老年住宅的开发实施,使老年住宅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老年住宅开发成本高,对居室和社区环境要求高,住宅设计要切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仅需要一个人性化和安全性的居住活动空间,还需要有公共性的服务网络和较齐备的医疗康复措施,包括建立社区基础设施、医疗保健设施、社区文化设施等。而且由于资金回收周期较长,政府应为老年住宅项目开发提供相关政策支持,比如土地出让金的优惠,税费的减免,低息贷款开发,项目立项审批手续的简化等等。针对老年住宅项目的监管工作也需要跟进,以防止某些房地产企业利用开发老年房地产的优惠条件获得政策优惠。在舆论上也给予宣传和引导,让消费群体走出对老年住宅的认识误区。

综上所述,我国城市老龄化加速发展的现状与房地产市场的建设发展都对城市老年住宅发展提出迫切的要求,老年住宅市场的开发需要政府和开发商的通力合作,一方面政府要运用适宜的政策来鼓励和指导老年住宅的开发与建设,另一方面开发商要注重现代城市老年人的心理行为需求,以老人为本地发展和建设老年住宅,惟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激发老年房地产市场的活力以及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参考文献

[1]查昕.城市老年住宅需求分析及对策[J].工程与建设,2007,(02).

[2]谷俊青.关注老龄化社会的居住问题(下)[J].中国建设信息,2010,(17).

老龄化分析篇8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K―均值聚类分析

人口的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可以说是标志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数量得到了一定控制,人的寿命得到延长,但是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环境造成的弊端也是不可忽略的,同时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素也是存在很多不同,分析这样的不同,对于缩小地区间差异,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贵州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人的年龄主要是由人的生理过程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年龄结构指总人口中不同年龄组人口的数量比例关系。本文选取了贵州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数据,得到了贵州省2010年的人口金字塔,如图1。

根据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判读,贵州省形成的塔形是下部狭窄中间宽,成钟形,属于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

为了具体分析贵州省内的差异,本文选取了九个地级市老年人口比重与老年抚养比,这两个数据都是从分析和度量人口年龄结构的指标中选取,如表1。

通过对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分类标准得到60岁以上占10%以上的属于老年型,从表中可以看出各地区的老年人口比重都是大于10%,期中老年人口比重最大的是铜仁地区,为14.70%;最低的为毕节地区10.87%。

表1贵州省各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和老年抚养比(%)

市名称老年人口比重老年抚养比

贵阳市11.9016.74

六盘水市11.1117.28

遵义市14.4023.21

安顺市12.8820.82

铜仁市14.7025.67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1.5019.00

毕节地区10.8718.77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4.6724.26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4.0322.43

二、贵州省人口老龄化状况的聚类分析

(一)聚类分析法简介

聚类分析就是将一批物体或变量,按照他们在性质上亲疏远近的程度进行分类。本文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类,通过spss软件来实现。

(二)聚类分析结果

本文选取了贵州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老年人口比重、老年抚养比和9个地级市在贵州省的GDp比重三个指标,运用spss软件对9个地级市的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然后得到9个地级市的聚类树图。如图2。

根据聚类结果,将贵州省9个地级市分为三类,如下:

类别一:包括四个地区,分别为贵阳、六盘水市、毕节地区、遵义;

类别二:铜仁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安顺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类别三: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三)方差分析验证

为验证以上三类地区的老年人口比重均值是否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本文又运用方差分析,结果如下表2。

表2

方差分析表

dfmeanSquareFSig.

Zscore

(老年人口比重)BetweenGroups(Combined)8100

LineartermContrast1800

Deviation7000

withinGroups0.

total8

Zscore

(老年抚养系数)BetweenGroups(Combined)8100

LineartermContrast16.88800

Deviation70.15900

withinGroups0.

total8

Zscore

(gdp占全省比重)BetweenGroups(Combined)8100

LineartermContrast10.33300

Deviation71.09500

withinGroups0.

total8

从中可以看到F只与sig值都趋向于零,因此存在明显的差异。

三、结论

通过前文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贵州省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相对较为严重,遵义市、铜仁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老年人口比重大于全国13.26%的比重,从地区的分布上看,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但是GDp所占全省比重相对较低,如表3,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相对较低,为6.8%,但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位14.67%。而作为贵州的发展较好的城市,贵阳、六盘水、毕节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相对较低,都小余12%。

表3各地级市GDp所占比重

省市名称GDp占全省比重(%)

贵阳市24.42

六盘水市10.90

遵义市19.78

安顺市5.07

铜仁市6.39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6.69

毕节地区13.08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6.80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7.76

四、建议

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现在国家也出台了“二胎”政策,但是也只是初期试行,因此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贵州处于内陆地区,接受到新思想,新观念需要一定的过程,且少数民族居多。本文希望通过对贵州省内的各个地级市进行分类,因地制宜的对各个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张善余.人口地理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方开泰,潘恩沛著.聚类分析[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

老龄化分析篇9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1.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人口老龄化(populationaging)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国际上通用将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的比例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1]。

2000年,我国农村与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分别为10.9%和9.7%,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市高出1.2个百分点。到2005年本文由收集整理,全国1%人口抽查数据表明,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2]从总体上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差异也很大,农村老年人口不管是数量还是比重都大于城市。据统计,200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3%。按城乡分,2008年我国城市、镇和乡村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9.66%、8.77%和9.79%。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77648705人,占总人口的13.26%。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93个百分点[3]。

2.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差异

曾毅(1991)认为,城市中由于人口生育率快速下降,引起人口老化,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则不仅有利于城市化的进展,更对城市年轻人口的补充有一定作用。陈桓(2002)指出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不仅仅是年轻男性,许多年轻男性都是带着妻子和孩子离开家乡,进入城市生活。杜鹏、王武林(2010)认为人口老龄化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影响,即生育、死亡和迁移。但是由于中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迁移,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城市与农村的老龄化差异加大。杜鹏(2011)指出,农村青年人口向城市迁移使得农村老龄问题要高于城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农村地区的老龄问题要比城市地区的老龄问题更加严峻。李本公(2011)农村老龄问题逐渐得到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目前快速老龄化已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而农村人口的过快老龄化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典型特征,国际社会并没有应对超过1亿人口的农村老年人老龄化问题的经验和理论模型。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

1.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缓慢,制度出现“碎片化”

张翠翠(2010)认为我国城乡之间、城市内部均存在两元分化。养老制度出现碎片化。党俊武(2011)指出,老龄人口比重增加、适龄劳动人口减少,农村人口年龄结构提前进入重度老龄化的平台期。我国农村出现未富先老的状况,不能承受快速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虽然农村已经开展新农保和新医疗,但是和城镇相比,农村的保障制度起步晚,制度建设不完全,存在很大问题。徐晓(2012)我国目前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缺乏公平与统一性,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户籍的人口的养老保险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养老制度,难以实现公平与统一。

2.社会养老资源总量不足,出现结构性困难[4]

李辉等(2012)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越来越快,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超过了养老资源的储备,我国社会养老资源的总量严重不足。冯月菊(2011)在甘肃省的一项调查中指出,甘肃省严重缺乏机构养老,床位不足,有需求的老人入住困难等问题重重。阎青春(2011)指出应深入研究和掌握农村老年人养老面临的现实问题和迫切需要,根据调查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3.养老金增值保值争议不断

郑秉文教授于2010年7月披露研究结果:我国养老金缺口大约为1.3万亿人民币。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以及随着物价提升,养老金的提高会进一步加大养老金缺口。徐晓(2012)在我国当前情况下,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和管理存在着诸如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投资环境不良、投资渠道狭窄等问题,养老保险基金由于监管不严、管理不善,甚至被一些政府机构非法挪用,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困难,不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4.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困难重重

李辉等(2011)指出二元结构下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差异很大,城市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趋于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则刚刚起步,这为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带来很大困难。何平(2009)认为,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难点在于“利益难以平衡”,城乡统筹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现实利益的调整问题,涉及地方财政的责任担当问题和一个省之内各个统筹地区之间的利益调整问题。

三、学界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策略

1.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郑功成(2004)倡导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老龄化下的养老保障体系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确保制度的高效率,稳运作,欠公平的社会保障只能适得其反。张翠翠(2010)认为应该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才能养老保险制度真正解决老龄化问题。邬沧萍等(2011)指出应与时俱进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养老保障体系,这样才能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2.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必要时延迟退休年龄

徐晓(2012)认为应该根据现实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推迟法定退休年龄,严格控制提前退休并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对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基金的增收减支有重要意义。严志钦(2011)提倡延迟退休他认为,此举有利于养老基金的平衡,延长退休年龄可以增加养老金积累年限,并减少养老金的支出年份。

3.推行居家养老服务,强化社会化养老服务

王顺东(2007)认为政府应当加强其主导作用,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财力和人力的投入力度。冯月菊(2011)“鼓励居家养老方式,开展老龄研究与监测居家养老还将是我国农村今后养老的主要形式”。赵宝华(2011)认为养老应从两点出发:一是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不仅仅关注老年人的物质层面,更应该让老年人有一个安乐晚年。二是健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居家养老模式,增强老年人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

四、文献述评

笔者对老龄化背景下出现的养老问题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进行梳理后发现,以往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多定性分析,少定量分析

虽然我国关于人口老龄化的研究也运用了数理模型,但仍缺乏必要的理论深度,而使得对人口老龄化下城乡养老困境应对策略的研究多停留在描述性分析与现象解释的层面上。我国对人口老龄化的研究,应该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使得研究更加具有理论深度。

2.多宏观层面的规划,缺少应对老龄化的微观层面的计划

在对各类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学者们多从宏观层面规划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策略,很少深入社区去研究老年人的确切需要。延迟退休年龄、推行居家养老等措施不能适用全国所有地区。应该因地制宜,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通过深入调研来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

老龄化分析篇10

[摘要]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面对的难题之一。老龄化问题的严峻性,要求我国应从强化政府责任,加大

>>少子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老龄化背景下加快完善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服务方式分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贵阳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内蒙古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房养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方式的创新建设完善内蒙古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的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模式的思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选择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探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机制的创新研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研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制度分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机构养老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人口老龄化视域下对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研究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的影响分析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与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2011-04-28.

[2]国务院办公厅.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eB/oL].中国政府网:政务,2011-12-16.

[3]梁燕君,叶惠丽.加快发展大中城市养老服务业的几点建议[J].价格与市场,2009(4).

[4]杜小平.社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趋势[J].消费导刊,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