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安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42:55

煤矿企业安全篇1

关键词:煤矿企业;采矿;安全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能源,而在现代社会,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其生产的情况就将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煤矿产业作为一个高危险性的产业,其安全体系的构建关系到煤矿作业中的每个人。只有提高煤矿作业的安全性,工作人员才能更加积极地工作,提高煤矿产业的产量,提高工作效率。作为煤矿工作的领导要高度重视煤矿作业的安全性,要不断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改善当前安全体系不完善的局面。由于小煤矿的管理和生产技术都比较的有限,导致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也不断的增加。据资料统计显示,全国煤矿企业因为安全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分别为2003年5670人,2005年6434人,2007年5986人,2009年3786人。从2003年至2006年10月底,中国煤矿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88起,平均每7.4天一起。2009年全球煤炭产量约50亿吨,煤矿事故死亡总数约8000人。

一、我国煤矿采矿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

(一)煤炭企业安全投入不断减少

从历史和政策的原因来看,煤矿安全投入欠账非常大,仅国有煤矿在安全工程、装备和设施方面欠账就达500亿元左右。私营小煤矿的安令投入则更少。安全投入的减少自然就会导致安全措施的不完善,这对于煤炭采矿的安全是非常的不利的。

(二)放松对施工现场的管理

现场安全管理存在许多侥幸的思想,这样就导致纪律和管理松散得问题。一些领导干部人事管理工作作风不扎实,工作安全抓得不是真实的不细中存在的问题,对很多人的关心更多的是浮在上面。一些单位现场监督检查工作也很懒洋洋的,不能严格执行“三不生产”的原则,导致劳动纪律松弛、非法命令经常发生,都违反了这些规则。过去一直坚持良好的质量标准化工作也出现较大松动,使安全生产失去可靠基础。

(三)有的煤炭企业技术管理混乱

一些矿井的许多重大隐患和问题长期存在,有的共事从一开始设计时就存在和留下了安全上的隐患,在生产过程中又迟迟得不到整改。如采区部署不合理,工作面密度过大,甚至在高瓦斯区域内密集布置许多采掘面,造成了风险过多,通风系统复杂,发生事故后容易造成事故扩大。

二、降低煤矿采矿安全事故的对策

作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煤炭开采因为其生产环境的特殊、条件的不同,导致事故的发生率也较高,所以安全生产就一直是社会关心的问题。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珍惜生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煤矿的施工安全是煤矿企业的职责。因此,加强基础安全工作是当务之急。

(一)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体工作应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着无疑是所有的企业的工作目的。但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而非安全则不能生产。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企业事故总要或多或少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仍然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处理。这本身就是直接经济效益的损失。此外,由于劳动事故的影响、工作人员的心不稳,难以进行生产,这也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加强基层班组的管理队伍建设

把安全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层班组。班组建设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重产量轻安全,是班组存在的普遍问题,因此要把班组建设纳入安全管理总体规划当中来,彻底扭转重生产轻安全的不良倾向,夯实安全基础。每个班组要求要有兼职安全检查员,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指示指令在煤矿采矿中贯彻到底。从建立标准体系、达标、考核奖惩等环节着手,把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结合起来,建立企业内部全员、全过程的安舍质量管理体系。

(三)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科技水平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有效地优化煤矿安全生产环境,从而从根本上预防和杜绝事故的发生。随着企业效率的不断提高,加强对安全生产的投入,提高装备水平就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为了实现煤矿的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生产目标,增加对煤矿开采关键生产技术投资,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形成一个完整、高效、覆盖了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构建有效的煤矿作业安全体系

(一)加强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当前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要改善煤矿作业的安全,必须有相关的技术型人才的加入。对此,煤矿领导阶层可以提高对相关技术人才的福利政策,提高对技术人才的重视,以此来引起相关技术人才愿意加入煤矿作业中来。同时对现有的工作人员做统一的培训,使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违规操作的危险性和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避免工作中的违规操作,这样就能大幅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加强监督提高工作人员整体安全意识

在煤矿生产作业中切实建立相关的监督机构。通过不定期地开展相关的会议,专门提及有关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让每个人意识到安全生产切实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只有每个人在思想上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才会使员工之间互相监督,互相提醒,从而杜绝错误操作和违规操作的发生。

三、结束语

根煤矿作业应该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不断加强安全体系的建设。要不断加强思想认识,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不断增强工作人员安全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通过煤矿事故的案例不断的总结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运用到生产实践当中,以期最大限度的减少甚至的杜绝煤炭采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煤矿企业安全篇2

安全事故是我国煤炭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始终是煤炭企业头等重要的工作任务。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灵魂,是企业全体员工对安全工作集体形成的一种共识,是实现安全常治久安的强有力支撑。因此实施安全文化工程,坚持以“安全塑文化,用文化保安全”的原则,突出安全文化建设,真正以安全文化铸造安全盾牌,从而保证和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稳定发展,已是所有煤炭企业的共识。本文就什么是煤矿安全文化及安全文化建设这两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安全文化观点

煤矿行业作为一个高危行业,煤炭开采的特殊环境对人自由度的限制,较之其他行业要大得多。水、火、瓦斯、顶板、煤尘五大自然灾害时时威胁着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煤炭员工相对较低的文化素养,简单的劳动技能和闭塞的社会视野又制约着安全开采、科学开采。因此,培育煤矿特色安全文化,塑造出具有科学知识和正确思维方法的高素质的煤矿人,显得尤其必要和迫切。但安全文化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目前为止,对于什么是安全文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一)安全文化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持广义说的一般认为,安全文化是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含健康)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自然的、人为的或天灾人祸的);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种无所不包、统而论之的观点指导意义不强,工作中不易把握。

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对安全文化给出了相对狭义的定义:“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这一定义把安全文化限定在人的精神和素养方面,体现了安全文化的本质。

(二)煤矿企业在实践中对煤矿安全文化的定义

从理论上提出广义安全文化的观点是合理的。但对于促进安全工作来说,使用狭义安全文化的概念则更有实际意义。由此,煤矿企业在安全工作实践中把煤矿的安全文化定义为“全体员工所共持的安全理念和安全愿景,以及良好的安全心态,这种理念、愿景和心态能够有效地塑造员工和团队在煤炭开采中的行为举止。”其内涵有三点:

1、安全理念和愿景,不仅领导者持有,还要“全体共持”。煤炭开采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所共持的最高价值,就是“生命至上、规章至尊”;我们所要追求的愿景,就是讲科学、遵规律,不断减少人与环境的对立,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提高员工通过驾驭现代科学技术,征服自然的本领,增强员工高尚文明的社会地位感。

2、培育安全文化关键在塑造“员工和团队的行为举止”。煤矿的复杂多变性,给员工心理、意识带来深刻影响。塑造员工的行为举止,必须扭转员工在特殊环境中形成的侥幸、压抑、摆脱、盲目的扭曲心理和凑合、马虎、应付的行为习惯,使员工在煤炭开采中,始终渗透着良好的心理、作风和行为,提高应对、处置、规避各种危害的能力。

3、由“理念和愿景”到达“行为举止”上,必须经过一个中介,这一中介称之为:“文化的制度化”。它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枢纽”,决定着安全文化建设的成败。

(三)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塑造本质型安全人

“本质安全”,其实是指安全管理理念的变化。即煤矿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其基本特征是:人的安全可靠性;管理的科学性;环境的安全可靠性。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才能达到本质安全,而管理的科学是实现人与环境相互协调的纽带。从系统的方法论分析,结论便是:人的本质安全是其矛盾的主导方面,培育安全文化的核心是塑造本质型安全人。?

1、人是安全开采的主导因素。

当今中国煤矿事故频发,究其祸根在于低素质的人。只有用安全文化启迪和教化,塑造具有科学知识和正确思维方法的高素质的人,才能掌握安全开采的主动权。

2、人的行为处于安全开采的基础地位。

相对于设备、制度等方面,人的行为的不确定性是安全中的一个极大的变数。安全工程专家海因里希说过,88%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中国煤矿事故当中,人的因素几乎达到90%。

3、人的生命是第一宝贵的。

安全开采本身是对人的生命权益的维护。“生命至上”是本质安全的基本准则。人是人的活动及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归宿。安全开采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存价值的提高。?

基于上述观点得出:培育安全文化的核心是塑造本质型安全人。同时,人又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因此,塑造本质型安全人的过程就是培育安全文化的过程。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安全生产长期结合形成的特有的文化产物是在煤炭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安全管理、管理制度、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的综合反映。因此,搞好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对于实现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好转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职工的安全思想境界

大量涌入煤矿的农民工带着农耕文化特点,对于井下违章作业可能导致的后果缺乏认识。同时,部分社会闲散劳动力进入煤矿,其中有些人员安全道德水准过低,贪图一时便利而为自己和他人留下安全隐患,甚至还出现为个人利益无视他人生死的可耻行为。安全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将有助于职工摒弃陈旧落后的安全观念,树立科学的安全发展观。

(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职工识别和处理“物的不安全状态”

煤矿生产作业场所在地下,受环境制约因素较大,随时会受到各类自然灾害的威胁。如果作业人员对井下不安全因素认识程度不高,就极易发生事故。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受过教育而又经验丰富的井下作业人员,对不安全因素和事故前兆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安全文化能够帮助人们识别事物的不安全状态,并指导人们对不安全因素采取防范和化解措施。

(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职工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行为受思想的支配和控制,安全思想进入到人们的头脑当中,就会成为安全行为的支配力量和不安全行为的控制力量。安全文化一旦形成,其中包含的精神理念、价值和道德准则就会在企业里广泛传播和渗透,成为促进企业安全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内在基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把安全价值观落实到安全管理工作之中,创建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引导职工用安全文化理念想问题、办事情,使安全文化理念成为自觉的行为规范,最终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三、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重点

要充分发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必须立足于实际,不断培育发展有特色的安全文化,以适应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

(一)培育和发展安全文化理念

总结和培育出符合企业实际、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理念,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煤矿职工构成的复杂性和文化观念的多元性要求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以提升全员的安全思想境界为着眼点,重新构建员工的安全价值观,当前突出“安全发展”这一主题,抓好传统安全理念的普及,做好岗位职责、岗位工作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的修订完善工作。通过安全理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营造团结互助的“安全团队精神”。

(二)培育和发展安全行为文化

安全行为文化要以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为目标,积极探索安全工作的新方法、新手段,营造不安全行为的“自控”氛围,建立持续发展、不断改进的安全监管体系。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的自身素质和责任心。只有增强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养成遵守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的习惯,并通过引进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及自我认证、第三方认证等形式,才能促进安全体系建设水平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三)培育和发展安全制度文化

安全制度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培育安全制度文化,就是要把安全制度机制建设放在煤矿安全实践过程中加以应用和把握,不断对规章制度进行整合和完善,从而建立为广大职工所主动接受、自觉遵循的安全管理制度、机制和行为规范。其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重中之重,企业必须坚持领导干部入井带班、隐患排查、现场管理等各种安全制度,确保安全制度责任落实到位。

(四)培育和发展安全环境文化

安全环境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部分。硬环境包括安全综合监测监控系统的开发,安全监控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资金的投入以及安全基础设施、职工的生产条件,工作环境等;软环境包括职工的精神需求、安全周期、安全品牌、企业形象等。加强安全环境建设要从提高装备水平入手,转变煤矿生产方式,加大安全投入,不断完善安全设施,探索现代安全管理手段。同时,还要抓好质量标准化建设和安全品牌文化建设,提高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为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保证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企业的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安全文化的本质核心是塑造本质型安全人。实现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而人的本质安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导因素。因此,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核心主题。

煤矿企业安全篇3

此外,对于一些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瓦斯抽采区域矿井防治水工作和井巷运输装备的隐患排查工作也应给予重视,尤其是对存在变化的因素,如人员的变动、季节或气候条件的变化、开采深度的变化等现象,必须严格执行“三必须”政策,即:领导必须到现场了解情况,必须制订严格的防范措施,施工过程中必须由领导跟班情况。以此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1为安全亮剑,需要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体现在平日对员工的晋升、教育及赏罚方面。首先,企业应给员工提供宽松的晋升机制,可以通过民主推荐、竞争上岗等方式,使一大批有现场经验、有群众威信、有管理水平的优秀员工走到管理层,参与工作计划的制订与实行。实行能者上的晋升机制,使企业上下员工时时处处有危机感,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业务能力,有利于葆有领导层的先进性,更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斗志。其次,操作规程标准化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为此,我们建议煤矿企业能在平时的工作中,将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贯穿工作的始终。我们提倡“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将最标准的操作规程教授给员工,将课堂设在工作现场,将“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渗透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领导起带头作用,引导职工自觉遵守安全作业标准流程,坚决抵制“三违”,增强员工的安全操作意识,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也可结合典型案例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学习与培训,将培训知识通过班中实际操作、技术比武等形式加以实践。与此同时,建立与此配套的学习激励机制,将之与政治待遇以及工资待遇挂钩,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努力将员工培养成“懂生产、精技术、通安全、熟管理”的业务尖子。第三,对于员工工作中的失误,我们不能一再苛责,而应以教育为主,处罚得当。堵不如疏,员工在工作中总会经历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对于因生疏导致的失误,领导一定要耐心教育,切不可以罚先行。平日的工作中也应深入开展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使员工从内心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但对于明知故犯的“三违”人员,一定要予以严肃处理,以正行风。只有处罚得当,才能体现出人性化管理,使员工在工作中有归属感。

2为安全亮剑,需要落实责任到人

在平日的工作中,明确每个员工的具体生产任务、责任及权利,建立和健全相关制度,量化安全监管责任与任务,做到事出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只有职责明确,功过分明,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安全生产才会有保障。对于领导层,我们建议干部牵头,跟班下井,带队检查与管理,争取“职工三班倒、班班见领导”。领导是员工的主心骨,有领导在一线管理、决策,有利于事故、故障发生的及时安排应急工作。只有企业上下同心同德、各司其职、尽职尽责,煤矿企业的发展才能迎来良好势头。

3为安全亮剑,需要做好细节工作

细节决定品质,细节决定成败。在下井这种高危职业面前,细节显得尤为重要。如在日常的工作现场,我们应搞好现场卫生,杜绝易燃品的出现,维护好机电设备的整洁、安全附件的齐全;交接班过程中,交清问题,如哪些问题已处理,哪些隐患需要下一班人员注意;生产过程中密切注意生产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发挥员工的执行力,做到相互监督、相互提醒,遇到危急情况时在自保的情况下互助。

4为安全亮剑,为生命保驾护航

煤矿企业安全篇4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投资主体多元化,办矿形式多样化,特别是一些非煤企业涉足煤炭开采,给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带来新的课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52号),根据近期煤矿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国家煤矿安监局决定对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一次专题调研。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专题调研的主要内容

(一)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的基本情况。

1.中央管理非煤企业在进入煤炭开采业之前的主要经营范围。

2.中央企业直属、独资和控股煤矿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

3.中央企业总部与直属、独资和控股煤矿的隶属关系、所有制形式、管理体制。

4.中央企业直属、独资和控股煤矿生产矿井的生产经营情况;在建和规划矿井情况;矿井主要灾害及防治措施、从业人员素质及培训等情况。

5.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的其它基本情况。

请填报附表1.1、1.2和附表2。

(二)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的安全管理状况。

1.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的安全生产现状。

2.中央企业直属、独资和控股煤矿内部安全管理体制、机制。

3.中央企业直属、独资和控股煤矿内部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及构成情况。请填报附表3。

4.中央企业直属、独资和控股煤矿"十五"以来发生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煤矿事故明细。

(三)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和措施建议。

1.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接受相关部门安全监管监察和行业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包括:安全工作的体制机制、监管监察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2.中央企业总部对所投资控股煤矿安全管理方式方法及所存在的问题。

3.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自身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在哪里?是否存在"盲区"?

5.对做好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意见。尤其在体制、机制、监管等方面有什么建议?如何更好地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

二、专题调研方式

在书面调查的基础上,适时选择部分中央企业投资控股的有代表性煤矿进行实地调研,从而为下一步出台加强相关工作的意见做好准备。

三、工作要求和时间安排

煤矿企业安全篇5

关键词:安全管制责任规则煤矿企业安全行为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304-01

我国国土面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煤炭资源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资源类型之一,长久以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但是作为世界上煤矿企业安全事故高发的国家之一,长久以来我党及其相关政府部门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一安全隐患问题,出台了多种政策和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煤矿行业的自身特点人员结构或管理方面的原因导致其安全隐患依旧存在,并严重影响着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我国煤矿企业安全行为发展的现状分析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煤矿企业的工作现状,对若干有代表性的煤矿企业进行一系列的走访,同时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相关数据,将我国煤矿企业安全行为发展的现状总结为以下几点:

1.煤矿企业安全投入设备严重不足

根据本文对现阶段我国煤矿企业的实际调查发现,其中导致安全隐患的一个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煤矿企业的安全投入设备严重不足。特别是在最近几年,随着传统产业经济的日趋衰落,煤矿企业作为传统经济中极具代表性的产业类型无疑也遇到了其发展的瓶颈,煤矿企业的发展速度逐年下降,整体的走势也非常不利。在这一时代和经济的大背景之下,煤矿企业开始在经济方面进行资金的紧缩,从而导致其对于安全产品的投入逐年减少,甚至到了乐夭蛔愕牡夭剑特别是在一些管理相对松散的小煤矿企业,由于其本身经济实力相对薄弱,加之近些年来煤炭价格的连年下跌,导致很多小煤矿企业入不敷出,自身的经营和发展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更加谈不上对于安全行为和安全产品方面的投入,这也导致现阶段我国中小型的煤矿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是大型煤矿企业事故率的5倍以上,甚至更多。除此之外,对于很多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来说,他们往往将发展的最主要的目标放在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上面,进而导致其在发展中出现过度开采的局面,甚至还会出现很多的不安全的开采方式,也为日后的作业埋下了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

2.煤矿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偏好问题

对于煤矿企业在其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安全事故来说,其具有非常明显的不确定性,具体来说主要指的是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安全行为和施工作业的安全度来尽可能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对于安全事故的风险偏好问题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对于发生安全事故的工作人员来说,安全事故带给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极大伤害,甚至还会严重威胁到他们的生命,这种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其次,对于煤矿企业的经营者,安全事故只是意味着一定的经济赔偿,甚至还有很多的煤矿经营者已经为企业的员工购买了保险,因此他们无需付出太多的代价,而这一代价与他们可能要在企业经营和发展中的安全行为投入要少得多,因此很多企业经营者宁可在企业发生安全事故之后进行赔偿也不愿意为企业的安全做出更多的投入,这也从根本上导致了现阶段我国煤矿企业安全事故的频发,需要相关部门引起高度的重视。除此之外,很多煤矿企业为了躲避相应的安全投入设备方面的花销,不惜以员工的生命安全做代价,各级安全管理部门没有履行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进而导致很多企业酿成非常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之后才开始考虑安全投入设备的问题,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3.煤矿企业安全运输问题

大吨位重型卡车运输矿岩,是大型露天矿山运输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卡车车体庞大,存在盲区问题,在盲区范围内司机看不到卡车周围的人或物体。加之运输线路复杂,弯道、斜坡道较多和作业环境恶劣,车辆相撞事故时有发生。矿山运输又不同于高速公路的一般运输,有它自身的特点:

3.1道路分布复杂;3.2车辆载重量大;3.3驾驶工作枯燥;3.4受天气环境影响。多年来,技术人员一直关注着如何在大型露天矿对重型卡车的防碰撞进行有效的预防,但是其效果并不是很好。

二、对于现阶段我国安全管制、责任规则与煤矿企业安全行为的相关建议

本文通过对上述我国煤矿企业在其安全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煤矿企业安全行为管理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煤矿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其发展的相关建议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不断完善煤矿企业安全管制和责任规则

想要从根本上改变现阶段我国煤矿企业在其经营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问题,首先就应该从企业的制度方面入手,不断对煤矿企业安全管制和责任规则方面进行入手,严格对煤矿市场的准入制度进行规范。在提高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加大对于安全设备方面的投入,促进煤矿企业安全产品的发展。

2.不断加强安全管制的执行力度

根据本文对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和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很多企业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安全管制方面只是采取一些应付政府及相关部门检查的做法,并没有真正的将安全管制落实到实处,甚至还有很多企业自身在安全器材方面仅仅采用租赁的办法,检查风头一过,会将安全器材进行退还,这种现状亟待改善。本文认为想要从根本上扭转现阶段我国煤矿企业安全问题,应该不断加强安全管制的执行力度,同时以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去对煤矿企业进行一定约束,坚决杜绝应付检查的行为,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安全意识,促进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相关煤矿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方面的制度的制定的时候,并不能单纯的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规章制度,应该更进一步结合自身生产和员工组成的实际情况,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同时制定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

3.不断健全煤矿企业安全成本的内部化制度

对于煤矿企业安全成本的内部化制度来说,其主要指的是企业在其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内部自身的各种制度,具体来说,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针对不同的煤矿企业在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扶植政策。对于一些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环境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相对较强的新型煤矿企业,国家可以对其进行大力的扶植和帮助,不断推动其发展和进步。

4.不断提升大型矿用车运输的安全性

随着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了有效避免在煤矿企业厂区内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大型运输车辆的碰撞事故,相关部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论证开始在矿用车上安装毫米波雷达防碰撞系统,通过这一系统的安装能够有效的提升汽车运输的安全性,其系统可以有效对超声波、激光、微波以及红外线等进行有效的识别,帮助汽车准确躲避各种碰撞,据不完全统计,利用这种系统的矿区用车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减少到原来的20%,大大提升了矿区用车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对于煤矿厂区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当下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起到非常关键作用的煤矿企业的发展问题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探讨,重点对煤矿企业的安全行为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希望能对煤矿企业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经阳.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要素集成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

[2]芦慧.“名义―隐真”文化错位与安全管理制度遵从关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

[3]冯群.煤矿安全监管中寻租行为的生产力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

[4]牛立东.资源整合煤矿安全监管信息化模型研究与实践[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

煤矿企业安全篇6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人类为防范生产、生活风险,实现生命安全与健康保障、社会和谐与企业持续发展,所创造的安全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总和。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的主要方面。一套完善的安全文化体系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基础,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煤矿企业在推行的一种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它是以提升人的潜意识为出发点,建立起以人为核心内容的安全文化新对策和新手段。在煤矿企业中推行安全文化可以规范煤矿职工的安全行为,提升安全管理,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由被动地服从管理状态,转变成主动地根据安全需要服从管理或自觉行动。

一、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以安全为目标,以管理为抓手,强化职工的安全文化意识树立健康的安全人生观、价值观是时展的客观要求。煤矿企业文化包括为保护职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身心安全与健康的物质条件和作业环境,也包括职工的安全意识、价值观、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精神因素。

近年来,党中央不断强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全国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在贯彻执行这一方针。煤矿企业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例外。以人为本、关心职工、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已成为煤矿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出发点,也已成为现代煤矿企业最具战略性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加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建设和发展煤矿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近年来,煤矿企业员工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同时煤矿企业的安全和效益也显著提高,充分显示了加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在促进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当前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很多煤矿企业已经在实施安全文化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程序和措施有待优化,不少煤矿企业在建设安全文化的过程中措施不合理,导致付出的工作量、投入的资金与预期的目标具有较大的差异;二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氛围有待加强,表现在一些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及一线职工安全认识不到位,认为安全文化不过是“搞形式”和“走过场”,对安全生产没起到多大作用;三是企业自身的特色不明显,虽然每个煤矿影响安全的因素具有相似性,但每个煤矿又有各自的不同性和特殊性,安全文化的建设要体现出这些不同企业的特点;四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手段应更加灵活,当前安全文化建设的手段基本类似的,灵活性远远不够。

三、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1.健全制度文化建设

企业制度文化建设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煤矿企业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健全各项安全制度。一是安全生产制。实行安全生产制是煤矿企业的立足之本。只有不断加强安全保障,实现安全生产,才能取得员工的支持,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二是安全检查拉网制。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实行拉网式检查办法,平时检查,各级部门、班组进行检查,节假日检查,专项检查……不留死角,才能使安全生产制得以真正落实;三是安全隐患排查制。狠抓安全隐患的治理,把着眼点放在事故的提前预防上,健全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实行跟踪制,落实人员、落实时间进行整改;四是安全信息公示制。严格安全信息管理,推行安全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生产月活动,确保安全观念深入人心,做到“人人共查,人人监督”.

2.重视班组安全文化

班组安全文化是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和重要组成部分。班组长在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中起着决定作用,班组长的责任就是通过管理和沟通,使组员知道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通过各项安全教育与学习,严格按照规范实现安全操作,并形成自觉的行为,这种自觉行为就是文化建设的无形体现,最终在班组内形式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相互交流的工作态度。

3.加大对员工的安全知识培训

近年来,煤矿安全事故尽管比起以前大为减少,但仍然时有发生,主要原因在于员工的整体素质较低、安全意识较差。为此,要实现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首先,应采取分层次的岗位教育。要做好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并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安全培训方式,加强班组教育。将安全生产的理念渗透到职工的思想当中。安全知识是安全生产的基础,通过培训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充分了解井下作业的各种危险因素、事故潜在的征兆、预防事故的手段等,进而提高员工各种防灾抗灾的能力。

4.与党的群众路线相结合

党的群众路线指出:一切依靠群众。只有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进一步转变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进一步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爱戴才能成功。把广大职工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以有利于职工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真正实现“一切为了群众的利益”,领导干部改进作风、端正态度,放下架子,平易近人、设身处地为职工考虑,才能建立一种互相新任的关系,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得职工增强主人翁意识,把安全文化建设当成是自己的事情,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想主人事、尽主人责。尤其是党员干部更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全体职工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齐心协力完成安全文化建设大业。

参考文献:

煤矿企业安全篇7

关键词:煤矿;安全培训;对策

1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培训质量低

我国大部分煤矿的从业人员都是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他们没有相关的从业知识,拥有的岗位技能水平无法适应实际操作需要,而煤矿井下工人的工作相当危险,煤矿工人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无法满足生产需要,与他们所从事的危险的岗位所提出的要求不相符合。现在很多培训机构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培训时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相应的考试也没有严格的要求,使得很多工人对于培训和考试没有积极的认识,只是应付性的完成。对于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没有增加实际操作的安全培训,过于重视理论知识,使得特种作业人员不能完全的将培训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因此培训的质量过低。

1.2对安全培训重视度低

煤矿企业的利润较大,很多企业管理人员没有安全意识,没有把煤矿安全生产的培训纳入企业的工作范畴,没有落实对于员工的安全培训的工作,对于安全培训只是当作检查时的挡箭牌,流于形式。特别是一些较小的企业,因为管理人员想要谋取更多的利润,对于文化水平低的员工,也不进行安全培训,使得下井工作的工人没有安全意识和自救的常识,企业甚至不按规定进行施工,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些较大的企业虽然有安全培训的工作流程,但是培训没有根据员工的真正需要进行,管理人员也没有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

1.3安全培训信息不全面

特种作业和煤矿的生产主要负责人以及安全生产管理者,他们的资格证是全国范围内通用的。而煤矿从业人员的流动性较强,对于相关证件的查询、发放以及监督等方面的管理有一定的难度,而国家对于这方面的信息化的建设存在着缺陷,所以对于这些证件的真伪不好鉴别。容易让一些非法机构钻了空子,借机代办假证,工人没有受到培训却拿到假的资格证件,在其工作过程中如果出现危险,将会危及生命。

2安全培训问题相应的解决对策

2.1强化安全培训工作

煤矿企业在对职工进行相关安全培训时,教材的内容都是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状况相脱离。进行安全培训时,很多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对于理论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实际操作的培训却十分忽视。基于这种情况,相关的技术负责人员应该对于培训工作的内容进行重新研究和修订,同时做安全培训的讲师要为工人讲解安全生产的概况的同时,所讲授的内容要贴近该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于不同的企业的教学内容也要有所区别。煤矿生产作业的设备,企业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安全培训时讲的案例,也要和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向企业征求相关意见,避免讲授内容与实际脱节。安全培训过程中,应采取实物教学、现场教学的方法,让职工产生现场感,并与职工进行交流和沟通,解答职工的疑问,让职工能更好地、高效地接受培训知识。

2.2提高煤矿职工的薪资待遇

煤矿企业的工作危险性大,内部职工的流动性也较大,因此可以提高职工的工资待遇来稳定施工队伍。对于职工的福利,可以为职工提供意外伤害险或者养老保险的安全保障,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对职工的待遇水平,帮助职工了却后顾之忧,让职工稳定自己的情绪,提高职工工作满意度。另一方面,对于职工的安全培训要进行,提供职工的素质水平和安全意识,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让职工感受到企业对于职工生命的重视,只有解决了煤矿职工的实际需求,职工才能更安心地投入到生产工作中来。对于煤矿职工来说,虽然煤矿业发展较好,但是对于煤矿职工的待遇却没有什么改变,因此,如果企业能够对职工的待遇和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位,职工的稳定性就会提高,企业队伍稳定,才能安全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增加。

2.3全面做好安全培训相关工作

一部分煤矿企业对于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做计划安排,导致无法与相关培训机构做好协调工作,以至于安全培训工作没办法正常进行,被延期或者可能被搁置。因此,每个煤矿企业都应该对安全培训做好计划准备工作,保证培训能如期顺利地开展。在做培训计划时,企业要对每个工种进行区分,根据不同的工种来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人员,企业要对培训机构和人员有清楚地了解,并与培训机构交流和交代清楚企业的现状和需要在哪方面进行重点培训等内容。除了企业管理人员要提高对安全培训的重视,企业也应该对职工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职工对培训的重视,从而保证培训效率。企业在对于培训的安排过程中,不能有一劳永逸的想法,要在固定的时间段进行培训,同时,培训内容也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工作内容的变化进行不断地更新,达到培训的最佳效果。对于煤矿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提高,企业就能长远发展,经济效益也会不断增加。

3结语

煤矿企业的工作是高危险的工作,煤矿企业应该重视对于职工的安全培训工作,如果有一点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很多生命的结束,对企业和国家都是一种损失。因此,煤矿企业和相关培训机构都要付起相应的责任,认真对待煤矿工作中的任何问题,让企业能够安全生产。

作者:赵玫芳单位:长治市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煤矿企业安全篇8

从我国安全生产发展的三个时期和历经的三个发展阶段,充分说明煤矿企业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的相关安全机构很重视的问题,也是受到人民所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上我们已经是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了,但是煤矿安全问题一直也没有得到好转,问题依旧存在。这样的现状一方面说明了煤矿安全问题确实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煤矿行业确实有着很高的危险性,煤矿安全问题是个难度相当大的问题,但是这些是没法回避的,这是由煤矿行业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另一方面说明了,在煤矿安全问题的解决上我们曾做出的工作还是有所欠缺的,矿难事故的频繁发生说明了煤矿安全管理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安全管理的体制上还没有完善。现在正是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处于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国家发展中的一个新阶段,各行各业面临的都是一个新的形势,那怎样才能让煤矿企业在新形势下强化安全管理,落实煤矿安全相关处理工作,让我国的煤矿行业走出安全的困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工作任务。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肯定会对改善煤矿安全问题有所帮助,落后的管理运行模式必定会影响煤矿企业安全水平的提升。在煤矿企业中实行安全管理的机制是为了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矿难的几率,让煤矿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不让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和伤害。减少了煤矿的安全事故,也就显示了我们在煤矿安全上所做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好的成效。再就是矿难的发生伤害性是非常的大的,很容易就造成生命的丧失,我国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生命是最宝贵的。

安全事故的减少就减少了对于人民的伤害,再就是我国现在是处于发展中阶段,各种的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如果煤矿安全问题得到了良好的解决,对其他行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上也能够起到借鉴的作用。煤矿安全问题的解决,对于企业来讲,可以对企业整个的管理机制都有所完善;对于整个煤矿行业来讲,矿难事故的减少,也是一种行业内的进步;煤矿安全问题一直都是我国安全机构关注的重要问题,煤矿安全问题的改善,也是国家在煤矿行业上的进步,因为煤矿行业是我国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也有利于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二、我国煤矿企业的现状

一个成熟的企业不仅仅是体现在它的经济实力上,更是体现在企业的各个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和企业内部的制度是否完善上。在企业内建立完善的安全监察管理机制,能科学有效的对企业进行管理,再就是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也是企业逐步走向成熟的体现。对于企业内部的安全监察管理机制的建立一直以来都是国家所提倡的科学管理方式,所以国家要加大对企业内部体系建立的检查力度。在安全管理上,把国家监察与企业监管相结合,才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我国自2001年以来在专项整治企业安全生产的问题上已经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很多的安全事故已经明显的减少了很多,安全形势得到相应稳定。但是在重点的行业来看,像煤矿企业,虽然整治活动也起到了相应的作用,但是整体的水平依旧比较低,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观。毕竟很多企业的技术并不是最发达最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整体水平也不高,还有就是,部分地区整治措施不到位,工作落实不到位,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也就导致重大、特大事故还是经常的发生。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安全问题整治的时候,要建立科学的规范的工作机制,扎实稳健的进行企业内部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管理。

我国的经济正在蓬勃的发展中,健康的经济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所以对于加强企业内部的安全问题,完善企业的管理体制,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煤矿企业。煤矿行业是能源行业,也是一种高危险性的行业,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安全隐患在煤矿企业中处处存在,严重影响和损害了人民以及国家的利益,这是我国煤矿行业中现状。煤矿安全问题并不是那么的简单,因为煤矿安全是由防火系统、通风系统还有防尘系统等等系统构成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系统,煤矿安全还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并且程度还比较大,也就使得矿难事故时有发生。严重的矿难事故能够对矿工及其家人造成严重的损害,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虽然,我国的相关安全机构非常重视对于企业安全意识的培养,但是问题依旧存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安全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我自己是这样分析的。

第一,思想上的不重视。我们经常的将“安全”二字挂在嘴边,在煤矿企业中更是这样,经常的说安全,讲安全,时时刻刻让员工重视安全问题,但是时间长了,久而久之没有出现安全问题,人们的安全意识就开始下降了,思想上就放松了对安全问题的警惕度。

第二,存在走形式的严重问题。在企业中进行的安全培训学习活动时,很多人并没有领略到学习的真正意义,部分人仅仅是为了应付或者是为了拿证便于以后的发展才参加的培训活动。

第三,教材混乱的现象严重。由于国家对于矿工的重视,也是因为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关于矿工培训的书本有很多,很乱,没有规范的书本。

第四,心态问题。因为现在的矿业生产中,在一线工作的大多数是农民,这些员工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在社会上的经济能力不是很高,为了多拿点奖金,多挣些钱,就不会严格的按照公司的要求来,因为他们觉得如果按照要求施工的话,在工作中就比较的麻烦,也耗费力气,这种的心态往往就会造成安全事故。

心态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员工身上,在领导层面上也是严重存在的,由于企业和管理层要工作效率,要进度,领导就催促员工,不顾及工作质量只是催促工作进程,这样的行为也是安全事故的隐患因素。还有就是在对于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并没有落实到实处,仅仅是注重形式,在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只是重于说教,没有从实际中去落实,死板的说教形式,不能让员工真正的理解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三、怎样做到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问题。所以,做好企业的安全生产事关重大。促进企业安全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文化思想上的要求,只有国家的企业健康的发展,才会在社会上形成健康的文化,积极的思想,才能促进我国现代文明的发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健全企业内部安全监察管理机制,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安全稳定发展。对于煤矿企业安全问题,我们国家也是非常关注的,国家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企业进行的指导工作是比较的多的,这就已经体现出了国家对于企业的重视。但是由于国家机构的过多指导,在企业有些内部出现了相反的效果,国家机构在进行指导工作的时候,或多或少的就会参与到煤矿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中,长期以往,就形成了“管理代监察”的现象,也就是企业自身产生了惰性,不会再积极的进行安全上的管理了。还有很多的企业为了减少经济上的效益,弄虚作假,不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来进行企业安全上的监管,这样就助长了社会上的不正之气。这样的违法乱纪现象不仅仅会在社会上产生不好的影响,最为直接的就是损害了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那怎样才能改善,上述提到的所有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从多方面上去考虑了。

第一,要明确安全责任目标,很多的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关的安全部门,但是安全问题,丝毫没有好转。原因可能就是,实质性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只是喊口号了,没有实际行动。所以要把安全问题,作为企业的工作任务目标下达下去,让安全生成成为煤矿生产经营中的硬性任务。让各个管理层,明确自己再安全生产上的责任,建立“一把手”是安全的第一责任负责人的制度,并且让分管的领导作为安全事故的第二责任人,这样的体系可以从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中抓住重点,更好的完成安全工作任务。在企业中对各个级别的,各个工作类别的领导以及员工进行安全责任的制定。把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层层落实下去,做到万一有安全事故发生的时候,能够自上而下的找到发生事故范围工作负责人。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第二,在安全教育上一定要下足功夫。思想决定行动,思想的高度会在行动上体现出来,我们都知道,正确的思想能够使人得到良好的发展,使人在生活工作中坚持走正确道路,相反,假如在思想上出现了问题,那么可能就会使得一个走从此走向下坡路。由此可见,正确的思想是非常的重要的,在煤矿企业的生产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在思想上重视了安全的重要性,在行动上就会注意安全。所以,我们要想尽办法,调动起员工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度,进而变“要我安全”成“我要安全”。所以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经常组织员工学习关于安全生产的国家大法。并且要很据不通的岗位需求进行专业的教育和培训。让安全二字永在人民的心中。我们都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讲的就是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不管是在经营中也好,管理上也罢,都要重视规则。放在煤矿企业中就是要按程序办事,按照要求工作,对于矿工来讲就是工作岗位要求怎样进行安全的操作,就要所按照规定的正确流程来。这样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家庭的负责,对企业的发展负责。讲到培训教育问题时候,必须要提的一定是矿工的知识培训。一般情况下出现矿难事故的都是在一线进行生产的工人,他们大多是家庭情况不是很好,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的一部分弱势群体,都是抱着能多挣点钱就多挣点钱,减轻家庭的经济困难的心理,但是这样的相法也就让他们忽视了平安是福的简单道理,对他们进行安全生产思想的灌输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这项工作如果没有做到位,没有做好,就很容易会产生安全事故。所以说一定要加强对所有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自身对于安全生产的意识。

第三,安全防范工作要做到位。要加强安全生产上常规检查。无论什么事情都应该先做好预防工作,并不是等到事故发生了以后在进行补救,这样的话第一是时间上的浪费,现在的社会中时间就是金钱;第二对自己的形象影响不好,当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以后,不管再怎么进行补救,都不能抹掉那种已经产生的影响;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上,如果等事情发生了在进行补救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因为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就可能是生命的丧失。所以在煤矿企业的管理中,对于安全事故的预防一定要做到位。无论企业怎样的重视安全生产问题,时间长了,就可能会出现懈怠的心理,员工也是这样的情况,时间一长就有可能不再那么重视了,所以就对国家的相关安全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狠抓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还有长期的抓。不间断的对企业进行检查,另外企业也要经常性的检查员工的安全操作性。

四、总结

煤矿企业安全篇9

煤矿80%的事故是人为因素引发的,“安全第一”的思想没有真正扎根于员工心中,遵章守纪还没有成为自觉行动,要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强化基层煤矿工人以及技术人员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全煤炭行业700多万从业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只占到3%,而发达国家是60%以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基层抓安全抓管理切实把安全生产落实到每个生产单位上。煤矿安全管理研究了人为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起因。从而做到根据不同的事故起因做不同安全规范措施,积极有效的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率。不安全行为的起因分析可以概括为:

(1)非随意性不安全行为的起因。操作者对自身行为的不安全性质或危险性并没有清醒的意识,是个人未能随意控制其行为性质的情况下做出的行为—非故意性的不安全行为。①新工人、临时工、季节工缺乏知识和经验,安全知识不足、安全培训不够,往往对自己的不安全的危险性根本不知道。②上班之初和下班之前注意力分散思想被工作之外的事情占据,导致错误操作,或对重要的危险不加注意,产生发生伤亡事故的机会。③情绪波动;④感知、记忆、判断失误。主要表现为联络和确认不充分误解信号造成失误,信号感知与判断错误,遗忘。⑤疲劳状态下的失误。疲劳时会产生下面不良的心理状态:无力、注意力分散、感觉方面失调、记忆和思维障碍、意志减退。⑥应激状态下的失误过渡的应激状态会使思维出现混乱,分析、判断能力减弱、导致个体行为紊乱。

(2)故意性不安全行为是指作业者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安全规程,但由于某种动机或习惯行为模式的作用,而有意识地做出的可能带来危险的操作或指挥行为。①效益第一的价值观:抢时间、抢进度、抢产量不按规程生产。②侥幸心理:闯运气;③经验主义观:技高人胆大;④好奇心理:越是写有“禁止入内”、“不准乱动”等字样的地方越会激发其好奇心。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制定相匹配的规章制度,有效的规范操作,保证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进行。

二.煤矿安全管理是全面落实国家社会对安全生产要求的重要保证

近年以来国家安监总局要求煤矿企业实施安全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有效防范事故发生。针对社会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严重关切,煤矿安全生产任重道远。实践证明制定完善的煤矿安全管理措施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核心,要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切实加强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和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加大安全投入。针对国家的要求煤矿企业必须健全完善企业内部责任体系,构建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链,并强化岗位安全责任制的落实,确保每个环节、每个动作,每人每分每秒都要将岗位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只有这样煤矿企业才能真正实现安全高效生产。当前从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安全知识溃乏,在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失误较多,不能够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做出科学的安排部署,而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三违"现象严重,为此做好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三.小结

煤矿企业安全篇10

关键词:安全事故;安全文化;煤矿企业

一、煤矿企业安全文化体系

(一)安全文化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持广义说的一般认为,安全文化是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含健康)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自然的、人为的或天灾人祸的);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种无所不包、统而论之的观点指导意义不强,工作中不易把握。

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对安全文化给出了相对狭义的定义: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这一定义把安全文化限定在人的精神和素养方面,体现了安全文化的本质。

(二)煤矿企业在实践中对煤矿安全文化的定义

1.安全理念和愿景,不仅领导者持有,还要“全体共持”。煤炭开采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所共持的最高价值,就是“生命至上、规章至尊”;我们所要追求的愿景,就是讲科学、遵规律,不断减少人与环境的对立,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提高员工通过驾驭现代科学技术,征服自然的本领,增强员工高尚文明的社会地位感。

2.培育安全文化关键在塑造“员工和团队的行为举止”。煤矿的复杂多变性,给员工心理、意识带来深刻影响。塑造员工的行为举止,必须扭转员工在特殊环境中形成的侥幸、压抑、摆脱、盲目的扭曲心理和凑合、马虎、应付的行为习惯,使员工在煤炭开采中,始终渗透着良好的心理、作风和行为,提高应对、处置、规避各种危害的能力。

3.由“理念和愿景”到达“行为举止”上,必须经过一个中介,这一中介称之为:“文化的制度化”。它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枢纽”,决定着安全文化建设的成败。

(三)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纵向结构

在煤矿企业安全文化中精神层文化是核心,制度层文化是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中间环节、及建设依据;物质层文化是基础,是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外在表现。三个层次的文化有机的结合,同时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使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一)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

1.凝聚和激励作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可以把企业、职工群体的价值观、心理情感粘合在一起,为追求共同的利益目标而奋斗;对于错误的批评纠正、正确的表扬肯定,这样对职工的行为予以嘉奖的同时,激励了员工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也激发了潜力使其努力工作。

2.规范和导向作用。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安全制度文化。有形的是国家的法律条文、企业的规章制度、约束机制、管理办法和环境设施情况。煤矿企业利用有形的安全制度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通过对违规制度的惩罚,实现对职工的规范作用。无形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员工群体的理念、认识和职业道德,形成对职工的一种自觉的约束力,这种有效的“软约束”可以削弱职工对“硬约束”的反感。从而实现有形和无形约束力的相互结合。当然,在对企业员工进行规范的同时也是对员工思想观念的一种导向作用,使职工对安全的认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三、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重点

(一)培育和发展安全文化理念

总结和培育出符合企业实际、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理念,突出“安全发展”这一主题,抓好传统安全理念的普及,做好岗位职责、岗位工作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的修订完善工作。

(二)培育和发展安全行为文化

安全行为文化要以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为目标,积极探索安全工作的新方法、新手段,营造不安全行为的“自控”氛围,建立持续发展、不断改进的安全监管体系。增强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养成遵守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的习惯,并通过引进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及自我认证、第三方认证等形式,才能促进安全体系建设水平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三)培育和发展安全制度文化

安全制度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要把安全制度机制建设放在煤矿安全实践过程中加以应用和把握,不断对规章制度进行整合和完善,从而建立为广大职工所主动接受、自觉遵循的安全管理制度、机制和行为规范。其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重中之重,企业必须坚持领导干部入井带班、隐患排查、现场管理等各种安全制度,确保安全制度责任落实到位。

(四)培育和发展安全环境文化

安全环境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部分。硬环境包括安全综合监测监控系统的开发;软环境包括职工的精神需求、安全周期、安全品牌、企业形象等。加强安全环境建设要从提高装备水平入手,转变煤矿生产方式,加大安全投入,不断完善安全设施,探索现代安全管理手段。同时,还要抓好质量标准化建设和安全品牌文化建设,提高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为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保证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