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21:53

课程建设的核心篇1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建设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059-03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workprocessBasedCurriculumDesignmethod)是由德国不莱梅大学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itB)FelixRaun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对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增强学生对工作过程性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优势,由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的优点和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实施的依据都是工作过程,这就使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看似非常直观,其实不然,因为工作过程仅仅是该课程模式的出发点和目标,其中的实施过程不仅仅涉及课程内容本身,而且在师资配置方面和软硬件环境方面都需要进行相应的配套。

本文以作者在高职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线索,围绕课程建设的根本、课程建设的“软实力”以及课程建设的“最终归宿”三大主题展开论述,对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材选取、教师素质、学生管理、教学方法、校企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一、工作^程为导向的核心课程建设的根本

在核心课程建设中,课程设置及教材选取是影响每位老师授课质量以及每位学生学习成效的直接因素。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缺乏创新,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境况不合拍,教材落后,没有进行实时跟进,与社会实际脱节,不利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因此,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及创新性,教材选取的实用性与社会性对高职教育举足轻重。

(一)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根据专业知识的由浅入深进行课程的先后排序,以及根据专业基础知识的储备过程进行基础课程及专业分支的选取,是课程设置最基本的原则,其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构建。然而,课程设置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一是课程顺序排列不合理,未按照基础课程先学,专业课程后置的顺序排列,导致学生在专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学习高阶课程,收效甚微;二是专业种类与教育质量失衡,一些学校过度追求专业种类的丰富性,存在跨专业排课、课时被压缩等现象。针对以上两个问题,首先,高职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必须掌握好,大一期间基础课程应浅显易懂,不过分追求理论难度。在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更应注意前后课程的衔接,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其次,适当增加实训项目,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根据本人教学经验,在实训项目中高职类学生兴趣浓厚,学习效果明显,知识掌握牢固。同时,这也要求高职院校配置充足的实训环境与实训设备,保证实训项目的正常进行。

(二)课时安排的合理性。对于教学课时,由专业特殊性确定专业总课时,总课时包括公共基础课时、专业基础课时、专业核心课时以及选修课时等。本文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时(以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安排的分配见表1,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图2所示课时分配更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

由图2可看出,实践课课时占据三年学时的一半以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呈平均分配趋势。这是因为,高职院校的本身定位以及培养的目标学生所决定的,不同于高等教育四年的学习时间,高职学校只有三年时间,但高职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专业技能,因此实践课程的“高比例”配置更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技能与理论知识。高职院校学生在理论学识的基础上更为强调专业的应用,需要大量的实践课程做支撑,当然不同专业的要求不同,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安排也会有相应的调整。其中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程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专业的知识储备量以及专业实践操作都不尽相同,应根据专业情况确定课时量,因此在课时安排上肯定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有些学校在三年的大专教学时间内限制了教学课时,同时却只是盲目删减课程,删减的过程中又不注重课程的前后衔接以及专业课程的选取,导致学生前因不知后果,专业课时的短缺也使得学生只学到皮毛,“懵懂”完成三年学业。学生的学期课程安排应由专业教师及专家教授进行商讨进而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安排,而不是单纯地从网上摘抄或所谓借鉴他人成果。经探讨确定后的课程设置应由多家职业学院进行专家审核,相互探讨,根据专业的具体发展情形,适当调整课程,对不合理部分进行修改,这不仅可以起到对职业学院的约束作用,也是规范课程设置的最好办法。

(三)教材选取的实用性。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必须依托教材,但是目前市面上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种类繁多,其中有不少精品教材,也有很多照搬照抄甚至错误的书籍。各科授课教师在选取教材时应认真翻阅、仔细比较、选取精品。对于高职教育的教材选取应偏于简单直接,高职学生大多为未能达到高中毕业资格的群体,对于这类学生基础薄弱,接受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限制。高职教材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基础内容简单明细,课程难度循序渐进,案例论证生动贴切,教材更新与时俱进。根据项目举例穿插理论依据来进行编排教材的方法多为现在高职类教材所采用,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基础理论的描述方法没有改变,复杂度并没有降低,学生理解及掌握起来并不轻松,而且还要在后基础理论没有接触的情况下去完成前一个含有后续理论的项目,往往很难理解,教师讲解也更具压力,因此选取教材不能盲目跟风,以项目编排的教材马首是瞻,而是应选取原理通俗,举例恰当贴切的教材。这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更快速的掌握专业知识。

二、“软实力”构筑核心课程建设

在工作导向为核心的课程建设中,其软实力建设尤为复杂,也是课程建设好坏的决定因素,其中教师素质、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一)教师素质的针对性。对于高职教育的教师来说,应当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此类的专业技能不局限于书本知识,更应看重的是实践能力,这是高职类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

1.教师的选择与聘任。一是引进“双师型”教师。对于高职院校,同时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更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未来的职业发展;然而,“双师型”教师都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往往能在企业中获得学校所不能企及的“报酬”,某些没有教师情怀的行业翘楚一般也不会考虑教师职业。因此,高职院校应学习企业,应差异化招聘,提高薪资水平,吸引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将其优秀的教学模式进而辐射到学院乃至学校,造就良好的“双师”教育环境。二是鼓励年轻教师参与企业历练。“双师型”教师可遇而不可求,在这种情况下,聘用经验丰富的专业技能型人,鼓励年轻教师参与企业历练不失为解决办法之一。专业技能型人才项目经验丰富,从他们那里学生能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东西,而且能在项目实践中学到更多对工作有利的经验,增加其在工作竞争中的优势。更多的年轻教师经过企业锻炼,在实践中丰富个人的教学素材,了解各专业课程在各领域的应用及具体作用,从而在进行教学工作时更具针对性,教学内容也更具吸引力。三是引进工作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学校人才流动较为缓慢,大多是无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此时,招聘企业工作经验丰富的兼职老师,从真正职场人的角度,给学生进行实践课程教育,开阔学生的职场视野。很多企业都有给刚入职场的新人进行培训的企业讲师,如果能招聘到企业讲师定期给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职场的需要,进而改进自身知识点的不足。但兼职教师的可控性不强,学校应严格审查兼职教师的资质,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加大对兼职老师的考核和监督。

2.教师评估及科研发展。一是规范教师考核机制。教师的评估机制一直为很多人所诟病,但是其中存在各种矛盾以及各种细节,其解决办法确实不能一蹴而就。另外,教师的科研发展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往往“不那么重要”,这对于教师的自我发展和与时俱进的要求格格不入,这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亟待解决。目前,教师考核制度在每个学校都不一样,很多时候都是走过场,这很容易导致教师教学懈怠,甚至很多教师以“资深”自居,认为一旦进入体制就一劳永逸了。对兼职教师则基本上不存在考核一说,而这些都会导致教师的懈怠,从而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当然评价一名教师是否教得好的标准是多样性的,不能由单一方面决定。除完善学校考核体制外,老师自身职业要求、相互之间的监督、学生的意见都是需要重视起来的部分。二是提升教师自身科研能力。教师除教学外,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既能巩固本专业的技能掌握,同时也能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研发,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相应能力和精力,目前高职类学校教学教师一般课程安排较多,据调查平均24课时/星期,这么高密度的教学安排必然导致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其他科研活动,根据本人经验及咨询大部分教师,课程安排平均12课时/星期的教师能有较为足够的精力进行科研活动。通过表2对比可以看出,教师的课时安排为24课时每周时,需要额外时间来进行学生教学相关工作,每周12课时左右能有部分时间结余能进行良好的科研活动。虽然没有相关法制规定教师上课时间,但是上课课时过多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师的教学质量,加重教师负担。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应具备良好的动手实践科研能力,同时良好的科研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也是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践的最好体现。

(二)学生管理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不同于高等院校的学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欠缺,但同时个性鲜明,不容易服从管理,专注力持续时间不够,这都是影响老师上课以及学生管理有效性的直接因素。

高校的教管分离模式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并不适用,高职学生的依赖性和服从管理的心态呈两极分化态势,这种情况下的学生对没有朝夕相处的任课教师与事必躬亲的辅导员心理上是有一定的区别对待的。辅导员往往对高职学生能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但任课教师的谆谆教导往往效果不佳,无论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上,都难以对学生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也是课程建设中的一大难点,也是很多课程建设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潜在问题。本文提出的这一点是本人在作为单独任课教师以及任课教师兼辅导员岗位后学生的真实反映中得出的,两种区别分别体现在后者所带领的学生积极性以及专业技能方面有显著提高。

目前,对高职类与高等教育类学生进行分类可分为科研型、应用型和实践型,在管理和教育的方法上存在一定差异,甚至存在一定的矛盾,科研型学生往往具备更充分的条件去进行应用和实践,而实践型的高职类学生反而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进行实践操作。这其中存在的矛盾也凸显了资源分配的不均以及导致高职类学生“学业不精”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因此,对高职类学生的教学管理应提供更为高效、丰富的实践条件和实践环境。这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协同帮助。

(三)教学方法的实用性。长时间以来,教学方法一直在不断地进行创新,然而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在法追求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应更注重考量教学方法的实用性。

对于不同专业的课程甚至课程的不同章节都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多为高职院校所采用,但有些学校忽略了实践教学的时间节点选取,有些甚至大一或者大三上w期开始实践,这类时间选取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在没有掌握好扎实的专业技能之前过早投入社会实践中,很容易力不从心,甚至产生对本行业的厌倦感。社会实践应在不影响学生专业技能学习以及掌握一定的基础技能时进行,学生“工作”更为轻松,社会企业也更能接受。此外,不应盲目追求所谓的“科学”教学,完全交由“多媒体”去执行,板书方式的教学方法有其一定的优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

教学方法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应用是否得心应手,同样的教学方法可能适应某些教师,但对于其他教师则可能无法应用自如;学生理解是否轻松自如,学生觉得教学内容“好玩简单”的课程,大多数学生都能学好本课程;教学目的是否准确传达,明确教学目的,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以点代面。

然,现在也有很多新兴的教学模式如:微课、慕课等一系列的课程教学给了我们启发,在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时此类教学方法也可以借鉴到各专业及个学科中去。

三、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核心课程建设的“可靠支撑”和“最终归宿”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职业发展,那么企业便是学生今后的直接服务对象,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结合也一直是政府和专家学者极力推崇的。此类校企结合模式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合作一般偏向于名校王牌专业,对于一般学校或者非典型专业一般很难引进企业与之合作,所以,真正做到校企合作全面覆盖还有很长的路。因此,高职院校在选取校企合作对象时应仔细考察,选取切实能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技能的公司进行合作。此外,对于校企合作除了工作岗位上的互通,工作技能的传授也可以纳入合作范围,可以定期邀请相关企业单位突出技能型人才为高职院校学生做专题演讲,既可以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也能让学生感受化知识为生产力的转变过程,提升专业自豪感,提升对本专业本行业的兴趣。

当然,也不能局限学生于自己专业,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应鼓励他们多参与到各行各业中去,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学校教授的专业技能与知识除了能让他们具备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目标,在从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期去走出迷茫的阶段,给予正确的指引。

总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方法作为一种先进的课程建设方法,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当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好好利用这一方法。应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方法,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改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好、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FelixRauner.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高林,鲍洁,王莉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及实施条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3]姜大源.“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突破[J].职教论坛,2004(24)

[4]邓光,傅伟.高职教育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基本内涵[J].中国高教研究,2010(9)

[5]朱强,江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6]刘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6)

课程建设的核心篇2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改革

所谓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幻,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劳动者来说,包括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等6大模块,其中前三者属于社会技能,后三者属于方法技能。

一、职业核心能力解析

人们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能力(关键能力)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8项职业核心能力的总体框架,除“外语应用”外,以国家7项职业核心能力体系作为课程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人的职业核心能力是一个综合体,在8个单模块课程基础上,可以分别从“技能/技巧”“个体/社会”两个维度,把课程分为“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两大组合型的课程模块。

在教学中,根据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念,训练的过程是“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估”这样的科学训练程序(简称otpae五步训练法),在每节的能力点训练中,均按照“目标”(呈现每节特定的学习目标)、“任务”(描述该能力点在实际工作任务中典型状态、呈示学习的意义)、“准备”(对理解与掌握该能力点“应知”内容进行列举和说明)、“行动”(采用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训练)、“评估”(通过教师、同学和本人的自我监控,及时了解学习成果,获得反馈)组织训练。

二、我部门对职业核心能力的探索

对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理论部在2010年已参加过一次。在培训回来后,几位老师都在上课过程中融入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由于概论教研室负责《形势与政策》《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门课要求学生有一定历史知识、政治知识和时事敏感性,理论性较强,比较难互动,因此学生对这两门课的上课热情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下学期开始,概论教研室也开始把职业核心能力融入课程,希望以小组合作形式丰富课堂内容。

由于本人在概论教研室,在参加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后,我特地针对《思想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这门课程,把职业核心能力融入做了一个课程设计。《概论》是门综合了历史、政治、时政等多方面的课程,一些章节理论性较强,所以鉴于我院学生理论基础比较薄弱,这些章节还是传统的教师讲授,教学质量会更好。但是,一些章节时效性较强,内容学生容易参与进来,这些就成为我们《概论》课课程改革的试验田。例如,我们会尝试从以下几个章节入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具体内容如下:

(一)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加快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

分组把学生分成国家决策组、企业组,查找资料分析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困境,以及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整,通过讨论启示学生思考如何在经济转型中不被社会淘汰。

这需要相关的历史知识、经济知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合作与协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网络应用能力、辩论和演讲能力。在正式上课进行时通过角色扮演、辩论或讨论的方式进行。在角色扮演中,所培养的能力与上课进行的方式,在下面章节学习的体现中都是一样的,所以在以下章节的活动探讨就不作更多赘述了。

(二)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与民众的调和

分组把学生分成政府组和民众组。查找资料了解如果让社会主义社会从争议社会转变为和谐社会。政府的诉求是什么,民众的诉求是什么。通过辩论让学生思考官司与民如何在社会转型中取得共识,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三)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两岸发展现状分析

分组把学生分成中国大陆组、中国台湾组、日本组和美国组。查找资料了解台湾的历史和两岸关系最新发展。分析发展现状,及祖国统一问题。

这一章节则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军事知识,这些知识如果平时积累不足的话,也可以在网上或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

(四)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一超多强”格局各国的诉求

分组把学生分成中国组、美国组、欧洲组、日本组和俄罗斯组。通过了解各强如今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现状,分析当今形势下,各强的需求,从而了解他们的外交政策走向。

在进行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自身立场的阐述,对当今热点争议问题进行辩论或讨论,在此过程中更深刻理解各国立场,以及大国的外交政策考量,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如今所处和国际形势。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概论》大多章节理论性较强,需要老师的讲授才能让学生理解。但上述所选取的章节可以紧贴时事发展,课程专题内容比较吸引学生,因此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能更好地了解某一方面的内容,通过和其他“角色”辩论或讨论,能得到更全面的知识。而在分组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兴趣点,以至与人合作的能力。为了自己组的荣誉而主动地去学习,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总体来说,这个课程设计如果能正常执行,教学效果应该是不错的。因为这个项目的执行,可以让学生们与人合作、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自主学习,在角色扮演中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避免了老师长时间的讲授却得不到相应的教学反馈。

课程建设的核心篇3

关键词:通识教育;通识核心课程;实践

浙江大学自2006年开始,在学校前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正式将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学校三大课程体系之一,即通识课程、大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体系虽确立的道路,但课程内涵建设任重道远,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进而不断提高,浙江大学的通识课程建设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但也收获了许多经验。

一、现状

2006年,学校经过多方调研和研讨,将通识教育界定在“大通识”的概念上,认为通识教育在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为学生了解历史、理解社会和认识世界提供多种思维方式和广阔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均衡的知识结构。因而将学校原有的“思政”、“军体”、“外语”、“计算机”四大类课程均定位在通识教育课程上,并称之为通识教育必修科目。除此之外,又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要求,新设置了通识教育选修课,即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经济与社会、沟通与领导、科学与研究、技术与设计六大类。通识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共47.5学分,占总学分近1/3。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为学校全面开展通识教育提供课程教学平台和学分保证,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索通识课程教学提供了从理论到课堂实践的机会。但经过三年多的实践,通识课程的质量,尤其是六大类通识选修课的质量遭到了质疑,主要集中在:

(1)课程零乱,缺乏规划。当初,六大类通识课程的确立主要由各院系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方向和个人特长申报,虽然也经学校通识课程建设指导小组审核,但由于对通识教育理解上不到位,各位专家之间存在不同的意见,经审核的课程质量参差不齐。

(2)教学模式单一。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基本沿袭了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一二百人的教室中大班授课,而且大部分课堂存在满堂灌的现象,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师没有发挥应有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学生也缺乏必要的思考和感悟。

(3)质量监控不到位。对通识课程质量监控主要通过学校教学督导组常规听课、学生评价和选课情况来进行,但近几年由于受到学校按类招生后,主修确认带来的压力,学生功利因素影响,容易学习并能取得高分的课程受到学生热捧,使原来出于良好意愿设置的学生评价结果渐趋不真实。由于没有建立恰当的与主讲教师的沟通渠道,加之教师对通识教育缺乏共同的认识,课程质量得不到监控。

(4)政策措施乏力。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从政策层面上保证教师安心从事教学,潜心研究。但目前,从事通识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来自各专业领域的学术教师,他们身兼数职,很难有精力长期保证通识课程教学。而学校又以科研到位经费、数等科研成果作为考核教师业绩的主要依据,教师受功利主义影响,很难专心从事通识课程教学。

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引发了争议,也引起学校高度重视,思考和改革势在必行。

二、思考与改革

谈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建设,绕不过去的问题是要回归到通识教育的本质上来。我们认为,通识教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即培养学生具有宽容、真诚、稳健、合群、进取的人格特征,以及追求真理的精神与能力。因而在课程设计上强调:(1)要正确处理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之间的关系。(2)要赋予课程灵魂,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的启发大于知识本身的传授。在课程教学上强调:(1)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连贯、清晰的表达力和对知识的敬畏感和神圣感。(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给学生思考、启迪和收获。为了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经过全面分析,学校适时成立了通识教育委员会,启动了通识核心课程建设计划。通识核心课程是基于学校原有的六大类通识选修课之上新设立的一类课程。之所以称为“核心”,是因为它们被赋予了更多的要求,是希望将它们建设成为普通通识课程的标杆,核心课程建设采取“成熟一门开设一门”的原则,逐步取代六大类通识选修课的做法。通识核心课程的建设从课程规划、内容组织、教学模式、质量跟踪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多种措施联合出击,谋求突破。

1.规划和“顶层设计”

要达到通识教育的目标,课程方案顶层设计尤为重要。为此,通识核心课程由通识教育委员会对课程设置的目的和知识覆盖范围进行“顶层设计”。“顶层设计”的优点:(1)有利于课程建设规划,避免由于各学科教师自行申报带来的混乱。(2)可以根据规划,有意识地寻找和物色合适的教师来上课,避免了以往等着教师来申报的被动局面。由于通识委员会成员来源于文、史、哲、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对通识教育有比较深入研究的专家,经他们设计的课程框架,更符合通识教育理念。

(1)大学分设置课程。考虑到知识的厚度和学生消化、吸收过程,所有核心课程基本按3学分或4学分设计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学分少,要求低,学习周期短,无法真正整合学习内容,并有所思、有所想。通识核心课程学分安排上相当于我校数理化公共基础课的设置。

(2)教学大纲评审法。申请讲授通识核心课程的教师,须过评审关,评审采用国际通用的教学大纲评审法。主讲的教师须提交详细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包括:课程介绍、教学目标和可测量的结果、课程要求(含授课方式和成绩评定)、教学安排等,要求教学安排必须细化到每一次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学生所需阅读的资料和所思考问题等。通识核心课程采用的大纲评审法,从课程设计源头保证了课程质量。

课程建设的核心篇4

一、核心素养培养和课程资源建设概述

核心素养培养与课程资源建o的应当是在遵守中学语文教学规律和遵循学生实际情况而开展起来的教学活动,要以全体中学生为对象实施素质化与资源性的中学语文教学,简要概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育要求需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通过帮助学生建立起崭新的价值观念,从而让学生形成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系统。其二,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广大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发展,从而为教师能够在新课标的教学框架下更好地承担教学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三,在中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还需要教师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与学习能力。只有在保障教师具有专业教学能力与综合教学水平后,才能使得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思,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技能。

二、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课程资源建设的方法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强化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课程资源建设的相关工作,关键应当从以下方面予以把握。

1.结合语文素养与课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语文素养培养”同中学语文具体课程内容找到完美的契合点。素养指的是在长期的学习与实践范围内所塑造建立起的一种高度品质.这其中包含了功用性和非功用性等不同类型,关于素养的培养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长久的积累积淀。所以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注入其中,往往便能够收到较为优异的成果。在中学语文课程设置中.学生会接触到语文、自然、文学、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等不同学科知识,这些课本中的优秀作品不仅是作者智慧的结晶,而且也是基础文学字词与综合知识面的集中体现。当学生改变将语文作为“工具性”的观念,而发自内心的将熏陶积淀语文素养当作中学语文学习的要义,那么所能获得的学习成果也必然是十分丰硕的。

以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二单元中《再塑生命的人》该篇课文为例,要实现对于该篇文章的学习,除了基础性的字词掌握与中心思想了解后,让学生能够加深对于“残疾人”这一群体的认识,并且向其坚强、勇敢的精神品质进行学习,那么教师便可以通过设置丰富的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与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体验黑色世界”这样的主题设定,让学生切实感知到盲人作者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珍惜光明、珍爱生命的情感。经过整场教学活动之后,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眼睛的重要性与光明的美好,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与鼓励学生无论在何种艰难的环境下,都要内心充满光明与希望,并让学生从心中树立起要更加勇敢坚定的信念。

核心素养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概括,同时也是有效交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核心素养,加强关于语言知识与交际能力的训也是十分重要的。以六年级上册中《有的人》一文为例,该篇文章是臧克家为了纪念著名鲁迅先生所作的抒情诗,该篇课文慷慨激昂、字字铿锵有力,歌颂了与人民为伍的革命家为了人民而奉献奋斗的伟大精神。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领会到课文感情,同时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以“精神不朽、吾辈传承”为题目开展限时演讲,则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结合教学资源与课程反思

将中学语文中丰富的资源探索与课程教学反思相互结合起来。要使得中学语文教学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果,利用多渠道、多元化的课程资源则显得尤为重要。要加强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特点的实践与经验总结,从课程实施情况来看,还需要广大教师将现代创新、新型的教学手段积极的运用起来。对于不同的学科来说,其所需要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普通化的教学方式只能符合简单化的教学需要,而针对特定学科知识点的学习,则要求教师将分析与讲解摆在突出位置之上。换言之,就是选用最为有效、自然的方法让学生可以从中更为全面、细致的了解文学形象、文学世界与文学境界的内涵。同样以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单元中的《再塑生命的人》为例,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残奥会上的《千手观音》节目,让学生通过观看赏心悦目的表演,能够感受到残疾人自身所具有不屈不挠的坚韧毅力。其次.教师还可以让班级中的学生参加游戏活动,让学生蒙住眼睛拄着拐杖往前行进,准备好有趣的奖品与道具,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在课堂活动结束后,学生便能够感受到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残疾给人所带来的影响是多么不方便。

课程建设的核心篇5

关键词:电气工程;核心课程群;工程能力;培养;立体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177-02

电气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工程性很强,其目的是培养在与工业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管理与决策等工作,或从事各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以及使用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所培养的学生除了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

一、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工程能力培养立体化建设的必要性

电气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包括“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运动控制系统”、“电气系统及继电保护原理”、“供配电技术”等课程。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遵循的是先基础后专业,即首先学习“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系统分析”,然后学习“运动控制系统”、“电气系统及继电保护原理”、“供配电技术”等课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实践教学主要为分离的认识验证型和简单设计型实验,在开设时间上受限于理论课,且实验各课程间系统性不强,极易形成理论和实验实训脱节。对电气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来讲,由于缺乏必要的工程训练体系支撑,平时的课程设计、综合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往往是独立开设且前后联系不紧密,这样,学生通过这些实践环节很难形成逐步深化提高的工程训练实践技能,无法实现电气工程类专业实践实训能力的系统化,更无法保障综合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综上所述,对基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工程能力培养立体化建设进行探索和实践,对于提高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完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工程能力培养立体化建设方法及体系

电气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必须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实际操作为前提,以工程技术为主,以工程能力为培训的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操作、工程技术和工程能力、创新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并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和自主式的实践模式。因此,我们对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工程能力培养立体化建设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立体化建设体系。基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工程能力训练包括基础训练、综合训练、提高与创新训练三大层次。

(一)基础训练层次

基础训练层次包括基础的工程实验实训内容,主要涵盖“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等基础课程的知识,有的课程依托信息学科进行实验实训,为学生后续利用信息技术打下基础。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基础理论相关的工程基本技能,加深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入门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一方面,使学生直接接触实际的测试、控制元件与系统,在传感器、电力电子器件、电机、简单控制系统等方面受到具体的感性认识与初步训练;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例如要求学生掌握基于matLaB、Labview的控制、信号处理、电力系统分析的建模与仿真等,为实际的工程设计与研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综合训练层次

综合训练层次包括一般综合训练和专业综合训练,涉及应用型和设计型工程训练两大类型,都强调训练的开放性和系统性。一般综合训练要求能将基础课程与“运动控制系统”、“供配电技术”、“电气系统及继电保护原理”、“电气测控与仪表”等专业课程的知识进行融合应用。专业综合训练主要涵盖上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的知识,要求学生能对多门课程知识进行综合实践,独立完成训练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设计型和应用型的实践操作训练,具有与电气工程理论相对应的基本操作能力和专业性的工程技术能力,加强对电气工程基础操作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为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训练提供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三)创新与提高训练

创新与提高训练包括一般创新训练和研究提高训练,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电气工程知识,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领域问题的实践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已学的电气工程理论知识和仪器仪表的使用知识,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优化,让学生能完成研究分析,自己动手设计训练方案、实验电路、编写程序,并在学习实际应用系统、了解工艺结构、运行调试、分析与排除故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为学生竞赛提供支撑。

三、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工程能力培养立体化建设实践

1.建立有层次的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工程实践训练体系,以更好地优化工程应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方式。为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知识,并具备实践应用的能力,分阶段、分层次地重点对电力电子、运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实验实训,并将课程设计、综合设计、毕业设计融合进来形成实验实训体系。

2.为使学生形象化、立体化的理解电气工程学科的主要知识点及各课程间的关系,也为了锻炼学生的设计和研究能力,教师设计和开发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核心课程群中紧密结合课程知识点的仿真题目和设计题目,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和实际应用课题的印象。

3.在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能力。对于毕业设计选题,需要合理分配方向,提高工程应用型题目所占的比例。在相关开发项目题或者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利用项目驱动的设计方法,使设计内容尽可能地符合工程实际。同时教师也应该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来进行毕业设计的选题,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本领域的前沿技术。另外,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逐步具备产业研发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4.构建“分层次,课内外结合,创新实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方式,逐步整合电气工程实践训练课程,探索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开放创新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新方法和新体系,以及多学科基础知识交叉渗透的工程训练教学大平台。

5.分层次采取实践教学方式。基础训练层次,往往是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学生的认知训练。综合训练层次,是教师设计初步方案,再由学生选择实验设备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实验内容进行具体分工,在共同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创新研究层次,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行设计、自编工艺、自己制作、小组组装等程序,完成从理论设计到产品雏形开发的全开放学习过程。

6.从低年级开始,选拔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与合作企业的实际项目研究。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学生可以对电力行业相关项目开发过程和各项开发管理规程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电气工程专业知识与实际工程规范,在较高层次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对产品进行开发设计、技术改造的能力。

7.加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相关课程教师间的交流,组织教师对同一课程及前后衔接紧密的课程内容的教学方式进行交流探讨,尽量让每一个教师在几年时间内对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都能够讲解一遍,使得每一个教师对整个课程群有透彻的了解。坚持“以科研促教学”,鼓励教师参加电气工程学科的相关科研活动,了解该学科的最新前沿动态,教师对教材相关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入,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四、结语

构建了基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工程能力培养立体化建设体系,并对基本涵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主要内容的,融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于一体的工程训练方法及其实践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在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工程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J].高校教育工程,2010,(3):71-72.

[2]吕念玲,苏图,殷瑞祥.独立开展实验教学竞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1):20-22.

[3]桑新民,谢阳斌.在学习方式的变革中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J].高等教育研究,2012,(5):64-69.

[4]赵枝娥,苏小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152-153.

[5]高燕,郑文,刘文洲.强化能力培养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147-148.

[6]徐滤非,胡学芝,吴鸿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24(1):57-64.

课程建设的核心篇6

【关键词】工学结合;职业能力;实施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外贸单证实务》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开展“工学结合”模式下,外贸单证实务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探讨,是解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真正融合、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和质量保障。

一、工学结合《外贸单证实务》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工学结合已成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主要模式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即学习中有工作,工作中有学习。无论是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体系、日本的“产学合作”,还是世界合作教育协会提倡的“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它们的中心都是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

(二)实施工学结合模式下课程建设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外贸单证实务》是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所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开展工学结合《外贸单证实务》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让学生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提升技能,课程的教学难点将在实际操作、切身体验中突破。因此,建设工学结合《外贸单证实务》优质核心课程,有利于《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对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来说,是必要和紧迫的。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外贸单证实务》的课程建设理念

课程建设理念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关注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创新能力。《外贸单证实务》课程的设计应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以培养外贸单证员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报关员报关工作实践为主线,以项目为导向,建立基于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体系,做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并重,将陈述性知识穿插于程序性知识之中,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最终形成“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资源共享”的全新课程体系。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建设的实施

(一)加强课程内涵建设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核心在于内涵的建设。课程内涵建设包括确立课程地位、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完善评价体系等,它们构成了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依据职业岗位分析,准确进行课程定位

与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密切相关的职业岗位有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国际货运员、报关员。与《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密切相关的职业岗位是国际商务单证员。先修课程为《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后续课程主要是《外贸单证实务实训》和顶岗实习。按照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要求,要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将国际商务单证员职业岗位应具备的知识目标、专业技能目标和专业素质目标落实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环节中,构建“理论教学+课内实践+课程仿真模拟实训+顶岗实习”的课程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高职人才培养特色。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构建与岗位技能要求相适应的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内容体系包括确定内容选取模式、教学内容的选取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采用基于双元课程建设主体的DSie内容选取模式

为了突出国际商务单证员的职业能力目标,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打破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创建了DSie内容选取模式,即专任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编写教材、共同授课和共同对学生进行辅导、共同命题,进行双元课程建设(Dualcurriculumconsruction),直接从企业的现实情景中筛选素材(Selectingmaterial),并实施教学(implementingteaching),培养学生掌握制单结汇职业技能,通过教学效果检验修改(examingandrepairing),发现偏差进一步改进教学技能点和教学项目,如此循环进展,使教学总是与实际岗位相贴近,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2)模拟工作流程实施教学过程

在课程内容的排序方面,突破按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排序,以岗位工作过程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参照系,按照对实际的工作流程经过归纳整合后的岗位工作顺序排列技能项目,同时安排与技能集成的陈述性知识,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3)构建多层次螺旋式上升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使实践项目与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相对应,实践教学的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项目教学法,按照由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再到顶岗实训的多层次螺旋式上升的渐进式模式,由简单到复杂,对学生进行反复强化训练,保证实践教学效果,体现实践教学的生产性、职业性、开放性,实现教、学、做合一。

3.选择以“工学结合”为指导的教学方法,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

在教学方法上抛弃了传统的讲授式、单向式的教学方法,选择以“工学结合”为指导的教学方法。主讲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团队合作法、实物展示形象教学法、角色扮演模拟教学和现场教学等方法有机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心由“教”转向“学”,学生多动脑、动手,以学生的操作训练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主要以启发、激励、答疑解惑、团队合作等形式体现。在教学活动安排中,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分角色业务实训,在操作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而教师的作用则以引导、督促、检查、有针对性地讲解、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体现“教、学、做”相结合,实现“学中练,练中学,业务训练完整化,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

4.推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内容体系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面向综合职业能力,因此课程考核的原则和考核内容体系既要考虑专业能力,又要考虑专业之外的能力,如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创新能力等。

课程考核内容体系包括职业素质考核、理论知识考核、综合技能模拟实训考核(包括撰写实训报告)三项。其中,职业素质考核占30%,理论知识考核占30%,综合技能模拟实训考核占40%。职业素质考核标准包括纪律表现、思想修养、动手能力、职业道德、人文精神、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加大实践技能的考核力度,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从“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的转变。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核心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核心课程师资队伍是决定优质核心课程质量的首要条件。建设一支教学能力强、学术水平高、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有力保证,师资队伍中要有一定数量的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形式为教学服务,专任专业教师要从自身情况出发,切实规划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付诸实施。

2.采用“走出去”的策略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

“走出去”,即积极安排主讲教师定期到单证岗位第一线接触实际的单证结汇业务。通过实际的演练和操作,增强教师对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难点的更深认识。进一步强化和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

(三)加强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建设

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是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基础,它既是课程教学目标和职业技能目标的具体体现,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1.加强教材建设

在教材的建设上,我们把握的原则是:一是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二是必须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实际水平。

2.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课程组经过两年的努力,建设了《外贸单证实务》课程网站和4a网络教学平台。今后还将不断完善。

学生可以利用课程网站自我检测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利用课程网站在课余时间向教师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可在线答疑并参与学生小组讨论。

4a教学平台不仅仅是将教学材料在网上,而更多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与交流。该平台一方面为教师在网上实施教学提供全面的工具支持,另一方面,教师在平台上先行组织教学内容,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并且师生利用平台即时讨论交流、进行头脑风暴式的协作学习,具有发挥团体智慧、实现“1+1>2”的差异化效益。

3.密切校企合作,提炼完善工作项目

现阶段,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不仅是企业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完成各个学习项目的过程中,学生成为“工作”的主体,教师则成为项目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并在运行中搜集多方的反馈建议,进一步提炼完善工作项目。

(四)坚持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融合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我国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趋势。针对职业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的融合也将是必然趋势。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具有开放性、自主性、交互性和个性化优势,改变了师生在教学中的传统角色,使学生成为教学中心,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但传统教学可以传授给学生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因此,外贸单证实务应在坚持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实施网络教学,力求使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相互融合。

开展“工学结合”模式下,外贸单证实务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对于带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与完善,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实现课程教学与专业岗位零距离无缝对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对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J].职教论坛,2008(1).

[2]梁莹莹,等.高职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8(6).

[3]魏艳秋,等.高职院校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的困难与对策研究[J].教育论坛,2010(9).

[4]潘琦华.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J].南昌高专学报,2010(2).

课程建设的核心篇7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公之于众。新形势要求我们每个学校按照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开展育人活动。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的重庆市第十八中学(以下简称“我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并钟情于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至高境界。她的核心理念是“树本砺新”,校训是“海纳百川,德建名齐”,使命是“养书生本色,蕴英才气象,修专业深度,立文化高度”,教育宗旨是“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学校在这一办学思想的引领下,始终都在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关注学生身心素养的提升。近年来,学校在特色课程建设及其实践路径的探索中,对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有一些深切的认识与体会。

一、深化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我们大力推进适合本校学生的个性化课程――“四C”课程体系建设,通过顶层设计、总体规划,以“树本课程”“砺新课程”“海纳课程”“百川课程”为基点(四大课程取名来自我校核心理念和校训),全面丰富课程内容,使之呈现系统化、生活化、本土化、实践性等特点。

1.“树本课程”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

我们通过遴选、整合、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深度加工和再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重庆本土的特点和需要,达到国家课程在学校文化基础上的融合与建构,着力探索国家课程“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评价、分步达标”。我们将国家课程整合为三级目标,主要实施分层教学,辅以走班选课:

一级目标即国家必修课程规定的课程目标,注重夯实基础;

二级目标是在完成一级目标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度拓展提升;

三级目标是在二级目标的基础之上进行拔尖培养。

国家课程校本化初见成效,提高了教学效益,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目前,我校“文史哲融通视域下的大语文课程创新基地”和“英美文化视域下的体验式英语课程创新基地”被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市级课程创新基地”。

2.“砺新课程”凸显校本课程精品化

我校将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等地方课程内容选择性地融入学生校本课程课表,对学生进行鲜活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熏陶。校本课程依据“立足校本实际,满足兴趣爱好,体现地域特色,着眼未来发展”的原则,围绕“文化素养类”“生活技能类”“社会服务类”“人生价值类”四个序列已开发出近70门特色选修课,如诗意书写、现代戏剧表演、重庆旅游地理、生活中的美学、腰旗橄榄球、校园足球等。

我们力求探索让每一位学生拥有一项运动技能、一项体艺爱好、一项兴趣特长,让学生会学习和健康生活。其中,“几何画板与数学学习”“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众多选修课程中脱颖而出,2015年双双进入重庆市首批精品选修课程序列。“法律与生活”“美丽山城的创意表现”成为2016年重庆市第二批精品选修课程。

3.“海纳课程”实现社团活动课程化

“海纳课程”旨在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培养多种兴趣。我们以社团为单位,以兴趣活动为载体,突出前瞻性、活动化、系统化、多元化特点,要求形成“社团有特色、人人有项目、周周有活动”的特色课程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社团管理上我们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课程化整合。编写社团活动课程标准,规定“海纳课程”质量要求,明确课程意义、实施计划、资源开发、制度建设、评价保障,确保“海纳课程”活动更加规范有序,体现课程特征。

(2)专业化指导。定期组织社团负责人进行专门培训,包括对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日常活动的开展、学校文本资料的撰写等,指导教师编写培训教材。

(3)自主化管理。放手让学生管理,锻炼学生的领导力,实现社团自主管理、多样发展。

(4)常态化实施。除了初三、高三两个毕业年级,其余年级的学生每周安排两个下午的第四节课开展社团活动。

(5)激励化评价。每学期开学,社团负责人提交学期活动计划,团委组织评审,评定星级社团,发放不同额度的社团活动经费。连续获评五星的社团,学校将其重点扶持、打造为学校的特色社团。

学校现有41个社团供学生选择参加,包括动漫社、汉服社、摄影社、音乐社、书法社、绿色环保社、街舞社、美食社等。社F活动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丰富、完善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平台。2015年,学生管乐团获得了重庆市一等奖;2016年美术社任荟宇、黄雪、张晓婷三名同学顺利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4.“百川课程”拓展人才培养多元化

我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的综合型人才、培养与科学对话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世界沟通的开放型人才。“百川课程”包括五大奥赛、四大竞赛、Cap、科技大赛、发明专利、领导力培养等课程。我们旨在培养学生成长为具有研究与创新素质、社会责任感与务实精神、人文与科学素养、交流协作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创新培训,培养实践能力。学校引进两名物理博士、两名化学博士,组建创新人才培养专职、兼职教师辅导队伍。在课程、师资、实验室等方面予以优先配备和经费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及科技创新活动。

(2)配备人生导师,指导生涯规划。新形势要求教师立足于生涯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增强学生对自我的认知,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在教师引导下尝试初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并引导学生思考实现这个规划的途径、步骤和方法。我们的生涯课堂以体验式、对话式、活动式为主,打造“生动”课堂,让学生深刻洞察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智力结构等,让学生运动身体、搅动心理、触动心灵、行动个体、转动生涯,以达到学业指导与生涯规划的有机统一。学校通过学业规划指导课,促使学生明确自身未来目标、阶段目标、当下目标,并时时检查落实,逐一达成目标;通过职业生涯指导课,引导学生对未来职业作长远规划;通过高考志愿填报指导课,指导学生有效填报志愿、选择理想职业。

(3)开辟社会课堂,培养担当精神。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使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具备现代人格、形成世界公民意识、拥有健康心理素质。

(4)进行鉴赏体验,提高人文素养。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名师专题讲座、观摩历史与文化名胜、体验中外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欲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5)开展交流合作,增进沟通协调。我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外交流活动,强化人文关怀、互助友爱与合作精神,提高交流与协作能力。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结成联盟学校,开展创新人才培养交流、学习、研讨。

(6)积累国际经验,拓展国际视野。我校组织多种英语学习活动,通过英语演讲、西方文化讲座、模拟联合国、外语交流活动、海外游学等途径,开阔学生国际视野、积累国际经验。我校与英国卡迪夫公学、加拿大海福格尔学院结成国际友好学校,开展游学、互访活动。我校国际部高三年级的李立希、贺杰等同学已分别收到来自全球排名前三十的伦敦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墨尔本大学的预录通知书。

二、初探课程实践途径

1.生本课堂

我校以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构建优质高效的“砺新”生本课堂。我们致力于“共性+个性”的课堂追求。“共性”是指彰显“五学”基本要素:情境导学(激发兴趣、完成导学案、检查完成情况);尝试汇学(学生尝试理解、解决问题,展示);合作共学(学生讨论、师生交流);点拨激学(精讲点拨、开拓思路);达标创学(检查达标情况、创生新的问题),在“共性”生本课堂的基础上,施展教师个人才华,打造富于“自主、开放、活跃、卓越”特质的“个性化课堂”,引导学生乐学善学、勤于反思。

2.走班选课

我校通过市级课改重点课题“走班选课管理研究”,形成了以“三主五环”为操作模式的选课走班制。在初中各年级设置了“三自三生”精品选修课程,在高一年级设置了校本选修课程(选修ii),在高二年级下期设置了国家选修课程(选修ia、iB)。高中各年级均实现了全年级走班选课,尝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喜欢的老师。目前正在进行市级重点课题“新高考背景下的走班选课实践研究”。

3.海量阅读

我校正在着力打造“林泉书院,天然氧吧”的书香校园,力争做到处处有书读,时时可读书。一是最大限度地创设读书空间。学校斥资打造绿韵书香校园,现有可供学生阅读的五层楼高的图书馆,目前有图书30万册以上;同时开放电子图书馆,学生可免费下载资料。二是把阅读室建在年级内。由学生自主管理,方便学生阅读。三是把阅读排上课表,常态开展师生“海量阅读”活动。四是全天候开放阅读室。特别是周末,我们向学生全天候开放阅读室、微机室、实验室。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每学期都有读书推介会、征文活动、演讲比赛、论坛活动等。

4.艺体活动

坚持“两课两操两活动”,定期召开体育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学生每天坚持集体晨练半小时,其身体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同时晨练活动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体质好了,参加体育比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初中男子铁人三项获全国团体冠军,初中男子足球获得了重庆市第四名、高中女子篮球获得了重庆市第五名,江北区中学生篮球比赛囊括了全部冠军。

5.自主管理

以社团为组织形式,成立自主管理委员会,形成学校、年级、班级三级管理模式,41个学生社团常态开展活动,培养健全人格,实现自主管理。

各种自主管理活动,使学生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他们具备了现代人格,形成世界公民的意识,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求真务实精神。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活动,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6.社会实践

我校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强化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开辟校内实践场所,通过汽车模拟驾驶室、生态植物园等为学生提供教学、实习场所;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与重庆科技馆、重庆自然博物馆、重庆市少管所、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街道建立友好合作p系,提供学生参观学习和实践场所;深入社区,为老年公寓、福利院提供服务和帮助;深入工厂、企业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明确了肩上的社会责任,更加认同自己的家乡和祖国。

7.寄宿生周末活动

由于我校铁山坪校区毗邻主城区“四大肺叶”之一的铁山坪森林公园,各年级均有不同数量的学生寄宿于此。我们为他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周末活动。以专家讲座、影视欣赏、心理乐园、艺体活动、电子阅读、科技活动等形式,安排好学生的周末学习和生活。美丽的校园、缤纷的活动、人性化的管理,让回家的学生羡慕不已,让留宿的孩子乐在其中。

三、积淀课程建设成果

我们立足学校实际,制定发展规划,通过特色课程建设,提升学校文化,积淀课程建设成果,精心打造优质品牌强校。目前,初步形成“4C”课程体系。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绿色办学生态逐渐形成。

其一,心理健康教育市内外知名。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积累,形成了“三线一环”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每学年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月,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比如心理讲座、现场心理咨询测评、校园心理剧比赛等。在此基础上,我们成立“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理想前途、学业规划、职业选择等引导。学校被评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十佳学校”。

其二,艺体教育蒸蒸日上。艺术、体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两面旗帜。一年一度开展“钟声体育节”师生健身活动,开展各类绘画比赛。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舒活了学生筋骨,激发了学生灵感,释放了学生心灵。学校被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命名为“传统体育项目学校”。

其三,创新教育方兴未艾。学校成立“创新人才培养中心”,实施雏鹰计划,与知名大学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全方位落实学科竞赛辅导、大学先修课程学习、学科夏令营选送等工作,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超前学习。学校首期建设6间创新实验室、12间智慧教室、100平方米3D打印实验室、500平方米学生创客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创新空间。学生参加机器人大赛获得全国金奖、重庆市长奖、江北区长奖。

其四,海量阅读如火如荼。学生通过常态开展系列读书交流活动,提升了综合素养。我校学生通过海量阅读,参加全国财经和“语文报杯”大赛均获得全国特等奖。2016年参加“北大培文杯”创意作文大赛获得英语组全国一等奖。

四、困惑与思考

虽然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但也存在一些困惑。一是如何使学生的核心素养进一步彰显的问题。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需要每一个校长、每一位教师矢志不渝、沉心静气的探索,教育是“静悄悄的革命”,需要我们静待花开。二是核心素养下的“四C”课程体系进一步科学化的问题。课程设置必须在培养核心素养的前提下进行。虽然我校有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但课程体系尚需丰富和完善。三是核心素养下的“四C”课程体系进一步校本化的问题。学校要用心培育教育生态,打造特色亮点,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课程建设的核心篇8

高职高专“网络办公自动化及信息安全技术”专业方向是一个新兴的专业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就业前景;另一方面,单纯的计算机应用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复合型人才更受欢迎。企业普遍缺乏信息化人才,特别是既懂业务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国内院校传统方式的专业划分,使得学生掌握的技能很难做到全面系统而有针对性,与实际岗位需求有一定差距。

本文旨在探索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思路,研究“网络办公自动化及信息安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网络化办公技术”的改革方法及途径,探索如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且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实现学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培养。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网络化办公技术”系列课程在传统的“办公设备维护”、“办公软件”、“工具软件”、“操作系统”等课程基础上进行有机整合填充,前后紧密衔接,形成完整体系,培养学生掌握各类oa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技巧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掌握办公软件和后台数据维护的基本方法;掌握各种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等。

由于计算机技术变化迅速,“网络化办公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无疑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高职特色的有效途径。

首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该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问题,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学生对知识更容易接受,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由于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课内时间利用率高,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此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还有助于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方案设计与实施

1.方案设计

具体教学方案要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并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针对课程的工具性、基础性、专业性、职业性、时代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等因素构建。

首先要通过行业调研分析归纳网络办公自动化及信息安全技术岗位的标准及核心技能,总结以往教学中的经验,比照现有教学大纲,找出需改进之处,形成基本思路。同时成立由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全程参与课程的建设和督导,保证课程内容先进、实用。

其次研究“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根据职业岗位要求逐步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教学资源立体化建设,建立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主教材、实训指导讲义、教学课件、网络课程等。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是教:教师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先导,逐步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组织方式,积极尝试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团队学习、情景教学、项目嵌入以及现代新型师徒式等多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学:首先要培养学生树立好学、乐学的优良学风和学习主体意识,并不断完善学生自主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途径逐渐多元化。通过学院的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了解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教学资源及行业信息,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网上互动交流,打破时空界限,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是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延伸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开放专业实训室,同时积极开拓企业办公实习基地,使学生真正直接参与工作过程,形成职场化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

三、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加强课程内涵建设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一种教育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无论是工还是学(读)都把学生作为行动主体,手脑并用、学中做、做中学,有利于人的协调发展;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更体现了职业教育新的价值取向,即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从学科学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实践过程为主,从学科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还是一种育人模式。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前厂后校、订单式培养,这些概念与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有着极高的关联度,彼此间相互包容、渗透和替代,都体现了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读书与劳作的有机结合。其中校企合作表明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之间的联系,工学结合表明学习者的劳动与学习两种行为之间的合作,是两个核心概念,都强调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重视学习与劳作的“双交叉”、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这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模式。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又是一种工作探索。坚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政府部门力推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进行试点的一项工作任务。教育部首批确定了107所试点院校,要求试点院校要与企业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要求可以在部分专业试点,也可以在所有专业开展半工半读;要求在工学交替的具体形式上,可以先在学校集中学习,然后到企业实习,也可以采取工学多次交替方式;要求探索建立适应半工半读的招生、学籍、教学等学校管理制度,探索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实行弹性学制;要求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学校和企业合作互惠、共同发展。

课程建设的核心篇9

关键词:音乐表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2012年9月至12月,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完成并顺利通过了人才培养和省级示范评选考察工作。为了完成“乘势而上、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系音乐表演专业选定《声乐》、《即兴伴奏》和《舞台表演》三门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并以专业核心课程为龙头,带动新一轮的课程建设,使本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为确保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科学、规范、合理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音乐表演专业核心课程的确立

(一)分析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以及学院目前单招的声乐专业,确定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声乐演唱及表演能力,熟悉社会基层演艺市场,能胜任社会基层文艺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专业所对应的典型岗位是表演经验丰富的歌唱演员和文艺编排者。

(二)分析典型工作任务

随着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大学生所面对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社会的不断发展,迫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也发生了改变,由以往的包分配转变为自主择业,这是社会发展需求下大学生就业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学院艺术系各位领导应组织教师就本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广泛的研讨,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认真分析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内容,从而在实际教学中制定以学生胜任工作任务为核心的学习项目或课题,并以此为基础合理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核心课程目标,可以分析得出,音乐表演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是:歌唱、文艺编排中需要的即兴伴奏和舞台表演。

(三)核心课程在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模块化课程体系一般将课程分为基础学习模块、专业学习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和素质教育模块。其中基础学习模块包括德、智、体以及人文艺术等课程;专业学习模块包括必备的专业基础、专业组成、专业核心以及专业过渡等课程,其中又以专业核心课程最为重要,该课程的主要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专业能力,而学生的岗位核心专业能力是满足职业岗位基本就业能力需要的前提和基础;素质教育模块主要包括学术讲座、就业讲座、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课程;专业拓展模块属于单一的课程,主要作用就是拓宽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技能应用水平,增强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声乐》、《即兴伴奏》和《舞台表演》这几门课程是本专业中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奠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竞争力基础的主要途径不仅能够提高该专业就业后的实用性、操作性、发展性,还能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体验到真正工作者状况,形成一种角色转换。因此,在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时应将这几名课程作为首要任务。

二、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的意义

随着我国文化教育事业进程的不断加深,高职教育也得到了良好、快速的发展,同时这也就加剧了各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当前,科学合理地进行内涵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各高职院校提高竞争力的法宝。而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内涵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水平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这就体现出了高职院校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的意义。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结合院校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音乐表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遵循的原则

(一)遵循先进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原则。在对音乐专业核心课程进修改革和建设进程中始终沿着现代化的职交教理念与改革的方向,且在对课程和项目进行设计时,对现实条件进行了充分考虑,并采取积极而又稳妥的策略,通过不断创造条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推进,并将各方面的核心力量进行综合和利用努力推进核心课程建设。

(二)遵循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结合原则。高职教育是在为了更好满足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所以教学内容应与工作职业紧密相结合,以此来适应市场需求,紧跟时展需要。但是由于音乐表演类课程具有极大的动态性,时刻都在发生变化,例如新知识、技术的引入和应用,而这也就增加音乐表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困难,使得音乐表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必须经历不断开发、调整并完善。此间,应注意不能够随意开发,调整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否则即便最后完善了课程方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必定会存在这样活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时,必须具有前瞻性。

(三)遵循行业性与地域性相结合原则。根据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行业特点和学院条件装备、师资水平、生源素质,尽量做到“就业于当地、服务于当地”,在设置课程时应结合当地的地域特征进行充分考虑。例如在《舞台表演》课程中适量的加入贵州民族民间表演元素。

(四)遵循技能训练与社会实践锻炼相结合原则。音乐表演核心课程大多都属于技能型课程,且又是一门社会实践经验要求较高的专业课程,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中的技能训练存在只注重于单项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社会实践锻炼方面的综合训练,造成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职院校中课程分离情况严重。学生不仅应具备良好的单项操作能力,还应经历相应的社会实践锻炼,这样才能能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更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比如让学生组织一场演出,他们就能把舞台表演运用到演唱当中,甚至可以为同学做伴奏,同时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四、音乐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保障条件

(一)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

(1)计算机机房

(2)艺术系实训训练中心

专业建设初期,实训条件包括琴房20间、钢琴若干台、排练厅、数码钢琴室、音乐教室、形体舞蹈室、大礼堂等。

2.校外实训基地

(1)贵州令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贵州比特率网络信息传播有限公司

(3)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率

(4)校内外各种专业比赛及演出场地

(5)大型室内歌舞剧《银秀》

(二)师资队伍情况

本专业教师来源分为2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本院专职教师,另一部分是来自行业协会的外聘专业教师,总共由9人组成,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助教4人,平均年龄为36岁,专业均为音乐学。“双师”结构所占比例为90。学历层次为本科生3人,研究生3人。

五、基于核心课程建设方案的概述

建设核心课程方案主要是对课程建设的目标与思路、组织与管理、内容与任务、方法与步骤、特色与预效等进行确定。

(一)建设理念

一是在坚持育人为本和德育为先的前提下致力于学习的学习全面发展,为学生学好音乐表演专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以此作为育人的理念;二是将就业作为导向进行课程建设;三是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始终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四是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将工作过程作为导向;五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将行为作为导向。

(二)建设思路

始终将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作为先导,将实际作品和真实工作作为载体,并按照行业与职业标准,结合国家精品课的共享课程指标,在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实行校企双方参加,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主导,将促进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提升、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以及创业和就业能力的提升为首要任务,从而更好地对课程进修改革和建设。

(三)建设程序

课程建设流程的确定,首先是结合实际进行课程开发和建设团队的组建,并进入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其次就是对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从而再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开发和设计,再次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致力于教学演一体化教学环境的构建,最后通过实施行动导向,对过程进行多元化的考核,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促进课程的全面开发和深入建设。

(四)组组管理

一是组建由行业企业专家和高职教育专家以及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程建设团队;二是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切实加强管控,对课程建设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切实加强课程建设分工,对课程建设进度及时汇报,并将课程建设项目及时实施,对实施过程中的成效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此外,还应在课程建设时加强统筹管理,尤其是资金必须得到保障,同时做好相应的验收与核查工作。

(五)建设任务

一是对课程标准进行开发,并在确定课程体系中,作为课程建设团队就应及时进行课程标准的制定。在制定过程中,应结合行业标准以及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对课程目标、任务、内容、教学模式、评价策略等进行科学的设计和确定。

二是对课程内容、框架体系等进行确定,结合音乐表演专业的性质和培养的目标要求,对课程模式进行科学的确定。

三在设计课程资源时,应结合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对资源建设计划进行设计,对课程建设教材进行开发,并制定特色课件,准备虚拟资源。

四是致力于课程教学模式的完善,切实加强教学方法的建设,在核心课程教学模式完善过程中,应紧密结合校内学习和实际工作之间的一致性,结合课程特点,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将教学演一体化体现出来,而在教学方法的建设和设计过程中,应结合课程内容与学习的特点,对案例进行灵活的应用,采取分组讨论、情境教学和角色扮演以及启发引导等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使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思考和实践中来,为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对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使用,并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借助直观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及网络教学资源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

(六)建设方法

结合课程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进行课程的建设。例如在进行课程建设时采取调查研究法,作为课程建设团队必须进入行业企业一线深入调研,掌握其对人才和岗位的需求,认识到学生在岗位工作中适用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和处理,将用人单位的要求和课程的建设进行有机结合,从而确保课程改革和建设方案满足涉及的需要,从而将针对性和实践性彰显出来。而如果采取教研总结法进行课程建设,主要将教研立项作为主要的途径,在核心课程建设时必须进行教研立项,同时学校应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进行大力支持,从而建设过程中明确建设的目的、方法和成效,从而形成经验财力和改革模式。此外,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还可以采取试点对比分析法,主要是结合核心课程,针对性的选择试点班级和教师来试验,对试点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记录,并通过全面分析找出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同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七)建设步骤

一是在设计阶段,此阶段进行课程建设方案设计,主要结合专业建设和改革目标要求,对课程的建设方案进行科学的设计。

二是在调研阶段,此阶段进行课程建设方案调研,主要就是组建课程建设团队,团队成员应采取专兼结合的原则,同时深入到行业企业的一线,切实掌握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完成各类工作需要的各类专业知识、素质、能力等进行调研,并掌握岗位在职业资格、职业道德、团队协作方面的要求,从而对课程改革思路进行全面的掌握,为课程的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辩证阶段,此阶段进行课程建设方案论证,主要就是聘请相关专家和人员对教改内容进行科学的辩证和论证,确保课程建方案的整体策划性较强,改革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十分明显。

四是开发阶段,主要就是对校企结合课程标准进行开发,对教学情境和项目进行设计,从而致力于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开发。

五是实施阶段,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就是对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进行设计,从而确保教学环境的有效营造,应选取相应教师和班级作为试点,并进行课程改革试验,从而对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记录和处理。

(八)核心课程建设预效

通过音乐表演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后,课程定位更加准确、市场与课堂联系更加紧密、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演”一体化,我们队课程建设的预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的专业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就业质量和效率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子夜资源的考核通过率大幅度的提升,专业过级获取率高,在各种技能大赛中所获得的奖项越来越多。

二是课程建设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成为省院级重要课程之一。

三是课程课程建设成果增多。开发“教、学、演”结合特色教材及相应的实训教材与指导手册、开发虚拟教学资源及适用课件等;教师指导学生举办较高水平的独唱音乐会、毕业汇报演出;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歌唱比赛获奖等。

六、结语

音乐表演专业在学院作为新专业于2011年秋季开始招生,专业各方面的建设均处于探索初期,除了师资和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尤其核心课程的建设显得更加紧迫重要。本方案是按照目前相对匮乏的教学条件来进行制定实施,同时,也是本专业对课程建设及改革的初次尝试,课程建设的预设效果或许达不到预期,因此方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教师、实训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及增补,力求核心课程建设达到理想效果,从而带动整个课程建设及改革的进行,更好地完成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成为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玉环.新评估方案指导下的高职课程建设研究[J].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2012,(01).

课程建设的核心篇10

一、音乐表演专业核心课程的确立

(一)分析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以及学院目前单招的声乐专业,确定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声乐演唱及表演能力,熟悉社会基层演艺市场,能胜任社会基层文艺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专业所对应的典型岗位是表演经验丰富的歌唱演员和文艺编排者。

(二)分析典型工作任务

随着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大学生所面对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社会的不断发展,迫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也发生了改变,由以往的包分配转变为自主择业,这是社会发展需求下大学生就业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学院艺术系各位领导应组织教师就本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广泛的研讨,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认真分析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内容,从而在实际教学中制定以学生胜任工作任务为核心的学习项目或课题,并以此为基础合理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核心课程目标,可以分析得出,音乐表演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是:歌唱、文艺编排中需要的即兴伴奏和舞台表演。

(三)核心课程在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模块化课程体系一般将课程分为基础学习模块、专业学习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和素质教育模块。其中基础学习模块包括德、智、体以及人文艺术等课程;专业学习模块包括必备的专业基础、专业组成、专业核心以及专业过渡等课程,其中又以专业核心课程最为重要,该课程的主要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专业能力,而学生的岗位核心专业能力是满足职业岗位基本就业能力需要的前提和基础;素质教育模块主要包括学术讲座、就业讲座、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课程;专业拓展模块属于单一的课程,主要作用就是拓宽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技能应用水平,增强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声乐》、《即兴伴奏》和《舞台表演》这几门课程是本专业中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奠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竞争力基础的主要途径不仅能够提高该专业就业后的实用性、操作性、发展性,还能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体验到真正工作者状况,形成一种角色转换。因此,在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时应将这几名课程作为首要任务。

二、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的意义

随着我国文化教育事业进程的不断加深,高职教育也得到了良好、快速的发展,同时这也就加剧了各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当前,科学合理地进行内涵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各高职院校提高竞争力的法宝。而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内涵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水平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这就体现出了高职院校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的意义。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结合院校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音乐表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遵循的原则

(一)遵循先进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原则。在对音乐专业核心课程进修改革和建设进程中始终沿着现代化的职交教理念与改革的方向,且在对课程和项目进行设计时,对现实条件进行了充分考虑,并采取积极而又稳妥的策略,通过不断创造条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推进,并将各方面的核心力量进行综合和利用努力推进核心课程建设。

(二)遵循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结合原则。高职教育是在为了更好满足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所以教学内容应与工作职业紧密相结合,以此来适应市场需求,紧跟时展需要。但是由于音乐表演类课程具有极大的动态性,时刻都在发生变化,例如新知识、技术的引入和应用,而这也就增加音乐表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困难,使得音乐表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必须经历不断开发、调整并完善。此间,应注意不能够随意开发,调整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否则即便最后完善了课程方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必定会存在这样活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时,必须具有前瞻性。

(三)遵循行业性与地域性相结合原则。根据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行业特点和学院条件装备、师资水平、生源素质,尽量做到“就业于当地、服务于当地”,在设置课程时应结合当地的地域特征进行充分考虑。例如在《舞台表演》课程中适量的加入贵州民族民间表演元素。

(四)遵循技能训练与社会实践锻炼相结合原则。音乐表演核心课程大多都属于技能型课程,且又是一门社会实践经验要求较高的专业课程,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中的技能训练存在只注重于单项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社会实践锻炼方面的综合训练,造成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职院校中课程分离情况严重。学生不仅应具备良好的单项操作能力,还应经历相应的社会实践锻炼,这样才能能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更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比如让学生组织一场演出,他们就能把舞台表演运用到演唱当中,甚至可以为同学做伴奏,同时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四、音乐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保障条件

(一)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

(1)计算机机房

(2)艺术系实训训练中心

专业建设初期,实训条件包括琴房20间、钢琴若干台、排练厅、数码钢琴室、音乐教室、形体舞蹈室、大礼堂等。

2.校外实训基地

(1)贵州令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贵州比特率网络信息传播有限公司

(3)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率

(4)校内外各种专业比赛及演出场地

(5)大型室内歌舞剧《银秀》

(二)师资队伍情况

本专业教师来源分为2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本院专职教师,另一部分是来自行业协会的外聘专业教师,总共由9人组成,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助教4人,平均年龄为36岁,专业均为音乐学。“双师”结构所占比例为90?。学历层次为本科生3人,研究生3人。

五、基于核心课程建设方案的概述

建设核心课程方案主要是对课程建设的目标与思路、组织与管理、内容与任务、方法与步骤、特色与预效等进行确定。

(一)建设理念

一是在坚持育人为本和德育为先的前提下致力于学习的学习全面发展,为学生学好音乐表演专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以此作为育人的理念;二是将就业作为导向进行课程建设;三是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始终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四是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将工作过程作为导向;五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将行为作为导向。

(二)建设思路

始终将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作为先导,将实际作品和真实工作作为载体,并按照行业与职业标准,结合国家精品课的共享课程指标,在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实行校企双方参加,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主导,将促进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提升、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以及创业和就业能力的提升为首要任务,从而更好地对课程进修改革和建设。

(三)建设程序

课程建设流程的确定,首先是结合实际进行课程开发和建设团队的组建,并进入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其次就是对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从而再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开发和设计,再次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致力于教学演一体化教学环境的构建,最后通过实施行动导向,对过程进行多元化的考核,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促进课程的全面开发和深入建设。

(四)组组管理

一是组建由行业企业专家和高职教育专家以及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程建设团队;二是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切实加强管控,对课程建设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切实加强课程建设分工,对课程建设进度及时汇报,并将课程建设项目及时实施,对实施过程中的成效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此外,还应在课程建设时加强统筹管理,尤其是资金必须得到保障,同时做好相应的验收与核查工作。

(五)建设任务

一是对课程标准进行开发,并在确定课程体系中,作为课程建设团队就应及时进行课程标准的制定。在制定过程中,应结合行业标准以及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对课程目标、任务、内容、教学模式、评价策略等进行科学的设计和确定。

二是对课程内容、框架体系等进行确定,结合音乐表演专业的性质和培养的目标要求,对课程模式进行科学的确定。

三在设计课程资源时,应结合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对资源建设计划进行设计,对课程建设教材进行开发,并制定特色课件,准备虚拟资源。

四是致力于课程教学模式的完善,切实加强教学方法的建设,在核心课程教学模式完善过程中,应紧密结合校内学习和实际工作之间的一致性,结合课程特点,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将教学演一体化体现出来,而在教学方法的建设和设计过程中,应结合课程内容与学习的特点,对案例进行灵活的应用,采取分组讨论、情境教学和角色扮演以及启发引导等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使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思考和实践中来,为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对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使用,并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借助直观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及网络教学资源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

(六)建设方法

结合课程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进行课程的建设。例如在进行课程建设时采取调查研究法,作为课程建设团队必须进入行业企业一线深入调研,掌握其对人才和岗位的需求,认识到学生在岗位工作中适用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和处理,将用人单位的要求和课程的建设进行有机结合,从而确保课程改革和建设方案满足涉及的需要,从而将针对性和实践性彰显出来。而如果采取教研总结法进行课程建设,主要将教研立项作为主要的途径,在核心课程建设时必须进行教研立项,同时学校应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进行大力支持,从而建设过程中明确建设的目的、方法和成效,从而形成经验财力和改革模式。此外,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还可以采取试点对比分析法,主要是结合核心课程,针对性的选择试点班级和教师来试验,对试点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记录,并通过全面分析找出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同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七)建设步骤

一是在设计阶段,此阶段进行课程建设方案设计,主要结合专业建设和改革目标要求,对课程的建设方案进行科学的设计。

二是在调研阶段,此阶段进行课程建设方案调研,主要就是组建课程建设团队,团队成员应采取专兼结合的原则,同时深入到行业企业的一线,切实掌握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完成各类工作需要的各类专业知识、素质、能力等进行调研,并掌握岗位在职业资格、职业道德、团队协作方面的要求,从而对课程改革思路进行全面的掌握,为课程的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辩证阶段,此阶段进行课程建设方案论证,主要就是聘请相关专家和人员对教改内容进行科学的辩证和论证,确保课程建方案的整体策划性较强,改革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十分明显。

四是开发阶段,主要就是对校企结合课程标准进行开发,对教学情境和项目进行设计,从而致力于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开发。

五是实施阶段,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就是对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进行设计,从而确保教学环境的有效营造,应选取相应教师和班级作为试点,并进行课程改革试验,从而对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记录和处理。

(八)核心课程建设预效

通过音乐表演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后,课程定位更加准确、市场与课堂联系更加紧密、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演”一体化,我们队课程建设的预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的专业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就业质量和效率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子夜资源的考核通过率大幅度的提升,专业过级获取率高,在各种技能大赛中所获得的奖项越来越多。

二是课程建设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成为省院级重要课程之一。

三是课程课程建设成果增多。开发“教、学、演”结合特色教材及相应的实训教材与指导手册、开发虚拟教学资源及适用课件等;教师指导学生举办较高水平的独唱音乐会、毕业汇报演出;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歌唱比赛获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