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概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05:46

礼仪的概论篇1

【关键词】典籍;概念体系;佛经汉译;圣经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217-01

文化交流传播中,经典典籍的翻译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我国典籍传承了中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记载了古人对于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的思考。对于我国典籍的英译有利于西方世界了解中国,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虽然人类基于相同的人性,相似性大于相异性,然而由于地理环境,语言习俗的不同,东西方人民在认识模式,思维模式上都存有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在东西方文化典籍中呈现出来,造成翻译上的困难。而要解决这个困难,完成中西典籍中的概念体系建构是不可逾越的一步。

一、中国“礼仪之争”的启示

明朝万历年间,基督教随传教士来到中国。如何向中国人民传授耶稣福音,如何翻译基督宗教中的一些宗教名词引起了传教士内部的一些争议。为了便于传教,利玛窦引用中国人熟悉的概念“天”“上帝”来翻译God;而利玛窦的继任者龙华民认为中文中的天是“义理”,指苍苍之天,而“上帝”一词也不是代表创造万物的主宰,因而主张废除“天”,“上帝”,“天主”,“灵魂”等词,一律采用音译,主张将God音译为“陡斯”。正式由于对于中国文化和基督教中概念体认的不同引起了双方的争议。

二、佛经汉译的启示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播,已经融入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些佛教思想作为潜意识已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代中国人的头脑中。佛经的翻译在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公元148年安世高译出《安息般若三昧经》到北宋1111年大规模的佛经汉译结束。这900多年间,佛经汉译也是在实践中一步步发展完善,在中国文化中建立起自己的概念体系,使汉译佛经成为我国宗教,哲学和文学艺术典籍中的瑰宝。

佛经汉译的活动走过了一条归化―格义―会通―异化的历史道路。在佛经汉译初期,佛经的翻译经常是节译,译者主要为外国来华僧人。对于佛经的翻译,他们往往比附道家的概念术语。这种附会法机械套用中土的名词概念,追求形式上的对应,并未经过深层次的佛理考究,时常貌似而神离。随着佛经翻译规模从节译到全译的扩大,概念术语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由于附会法对于佛教义理的歪曲,这是大多数佛经译者都摒弃了以往比附道家的习惯,开始采用格义法翻译佛经中的概念术语。格义法不拘泥于文辞层面的对应,而是以义理诠释的高度寻求两种文化的契合点,使两者融通交汇。而由于格义法多纠缠于局部概念,常常违背佛理的本来精神,导致理解上的障碍。到鸠摩罗什时期,为求得原初义理,罗什放弃了格义法,创设了许多佛教的专用语汇,极大地增强额汉语的表达能力,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三、《圣经》翻译的启示

西方《圣经》的翻译也经历了由直译到意译,再到直译,意译相协调相统一的过程。最初额圣经翻译就是以直译为主。基督教神父认为《圣经》是上帝的默示,为了避免在翻译中的主观随意,译者就只好在词序和措词等方面采取死译,字字对译。到公元5世纪,在罗马教皇达马苏一世的授命下,哲罗姆分别从希伯来文和希腊文本把《旧约》和《新约》翻译成了拉丁文《圣经》,成为了拉丁文读者的标准《圣经》译本。在哲罗姆的翻译中,他认为各种语言在用词风格,表达习惯,句法以及语义内容方面都互为区别,因此不能采用逐词翻译的方法;同样他也认为宗教经典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还是以直译为主,但不绝对排除意译的成分。

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者威廉.廷代尔是《圣经》翻译中采用意译的代表人物。廷代尔的《圣经》译本兼顾学术性,简明性和文学性各方面的需要,以通俗易懂为重点,尽量采用大众化的英语词汇和普通人叙事表情所惯用的主动而又具体的表达形式。这种翻译方式的转变是于翻译目的和对象有关的。宗教改革运动促使普通大众也有权利阅读学习《圣经》,为了让教义被大众所理解,必然要采用人民大众的语言。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认为现代的《圣经》译者们在下列翻译原则方面达成了共识:

1.采用希伯来语和希腊原本。

2.根据最佳的学术判断确定释义。

3.译作应能被目标读者听懂并接受,达到既定的使用目的。

4.不把背景信息省去或写入译本中,而融入注释,导入和词汇表中。

四、构建典籍英译概念体系

综合中西佛经,《圣经》的翻译史可以发现,典籍翻译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无论是佛经汉译之初的附会,还是《圣经》翻译肇始的直译,译者不是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式就是以宗教神启的名义采用异化的方法。随着文化交流的加强,译者对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及宗教,哲学等文化概念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典籍的翻译也逐步走上了正轨,建立了双语对应的概念体系。随着中国社会的日益强大,中国典籍的英译也呈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要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被世界人民所理解,首先要打好典籍翻译的基础,即构建汉英概念体系,树立典籍概念体系英译意识,编纂相应辞书,确定文化承载词的确定释义,减少一词对应多种译语的混乱现象。

参考文献:

[1]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84.

礼仪的概论篇2

 

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

我们都知道礼仪是人类的社会活动中,维护一定稳定的秩序和保持一种和谐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则。规范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规则、准则的总称。所以从概念上来说,礼仪是一种规范。其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些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社会关系中衍生出来,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我们从古今中外来看待礼仪,都是以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规范交流的过程,是塑造外在形象的手段,所以礼仪是一种外在规范。

而对于修养,是一种正确态度,是内在素质的体现。纵观中外历史,从概念上和意义上来定义礼仪是内在修养是行不通的,更是荒谬之谈。如中国的古代的“君臣之礼”、“男尊女卑”等等礼仪,却把人化为贵贱之分;又如在西方宗教教礼的疯狂时期,支持“地心说”的伽利略,希腊哲学家希帕提娅等人都被迫害而亡;又如现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元首和领导人,是很注重外在礼仪,看似翩翩君子,可他们代表的政府却干扰别国的主权,抢夺别国的资源,或对曾经在二战期间犯下的罪行极力狡辩;再如我们党内的极个别腐败分子,平时道貌岸然,说起话来彬彬有礼,却是道德的沦陷,损害党和群众的利益。以上的这些礼仪,如果说是修养,是内在良好素质的话,在座的没有一个人会同意这种观点的。

礼仪的概论篇3

一、“敬”、“让”是《礼记》的高频词

《礼记》作为儒家礼育的主要教科书之一,将“敬”“让”思想的教育放在一个非常显著的地位,“敬”、“让”都是《礼记》中的高频词。将“三礼”中“敬”“让”二字出现的次数加以统计比较,《周礼》中“敬”和“让”各出现9次;《仪礼》中“敬”字出现13次,“让”字则出现了46次。三者相较,“敬”和“让”在《礼记》中都是远远高出《周礼》和《仪礼》的高频词。《礼记》49篇文章中含有“敬”字的多达36篇,“敬”字共出现231次,除去11个含有敬字的人名外,在恭敬、端肃、尊敬等意义上使用的敬字仍多达220个,其中含有10个以上“敬“字的篇章有《郊特牲》、《内则》、《乐记》、《祭义》、《祭统》、《表记》等6篇,而在《祭义》篇则有31个“敬”字。“让”也是《礼记》中的一个高频字,共出现73次,其中《曲礼》篇出现6次,而《坊记》篇中更是出现高达10次。

《礼记》关于“敬”和“让”两个德目的大量精辟论述,对传统礼文化作了许多独到而深刻的阐扬,提出了《仪礼》和《周礼》中所未曾出现的名词术语,如关于“敬”,《礼记》就有“恭敬”、“庄敬”、“肃敬”、“尊敬”、“容敬”、“敬让”、“敬长”、“敬从”、“敬养”、“敬心”、“敬色”等十余种组合。而关于“让”也有“退让”、“敬让”、“尊让”、“辞让”、“齿让”、“揖让”、“让善”、“让德于天”、“让于贤”、“见利而让”等词语。特别是,《礼记》首次将“敬”“让”并提,5次出现了“敬让”一词,分别为《经解》1次,《表记》1次,《乡饮酒义》1次,《聘义》2次。《经解》篇则首次出现了“敬让之道”的提法。

“敬”“让”成为《礼记》的高频词,首先是由《礼记》作为《仪礼》的解释文献而决定的。《仪礼》是“三礼”中成书较早,是记载古代礼仪制度的著作,它文字艰涩,内容枯燥。它所记载的商周时期的典礼制度名目繁多,仪节繁缛复杂,故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说。故《仪礼》中出现的“敬”“让”二字,其主要含义仅限于制度记载和仪节描述,出现频率也不高。“让”字在《仪礼》中虽然出现46次,但基本上都是礼仪、礼节的描述。其中“三让”有6次,“揖让”达25次,都停留在仪节描述的层面,鲜有道德层面的意义。而《礼记》作为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其目的一是诠释《仪礼》和考证古礼,二是通过记录孔子等古圣前贤和孔门弟子的言行杂事,反映儒家“礼”的生活实践。

“敬”“让”之所以成为《礼记》的高频词,更在于《礼记》的根本目的是要对儒家所倡导的“礼”作出理论上的阐发,这是儒家礼育的内在要求,与儒家礼育的内容高度一致。儒家礼育是儒家关于礼的制度、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教育与培养的一种教育体系与教育思想,其核心内容和主导方面是通过儒家礼制、礼仪等方面的多层面、全方位的教育,阐扬与培育儒家所倡导的礼的基本精神,即礼义。儒家礼育将“敬”“让”精神教育放在首位,《周礼•大司徒》就有明确的记载:“施十有二教焉。一曰以祀礼教敬,则民不苟。二曰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对此,唐贾公彦疏解:“‘一曰以祀礼教敬,则民不苟’者,凡祭祀者,所以追养继孝,事死如事生。

……故《礼》云‘祭,极敬也”。是以一曰以祀礼教敬。死者尚敬,则生事其亲不苟也。‘二曰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者,谓乡饮酒之礼,酒入人身,散随支体,与阳主分散相似,故号乡饮酒礼为阳礼也。

乡饮酒即党正饮酒之类是也。党正饮酒之时,五十者堂下,六十者堂上,皆以齿让为礼,则无争,故云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也。”[1](p247)儒家认为,以祭祀的礼教民尊敬,那么人民就不会苟且随便;以乡射、饮酒之礼教民谦让,那么人民就不会相争。

二、《礼记》“敬”“让”的基本内涵与伦理意蕴

《礼记》的敬让思想,同孔孟等早期儒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礼记》中的“敬”“让”语词,除少数是在礼仪意义上解释古礼外,大多含有丰富的伦理意蕴,它要求上至最高统治者下至普通百姓,为政治事、修身做人都必须恭敬谦让。

在先秦儒家著作中,“敬”的基本含义,一是恭敬、端肃,二是尊敬、尊重。《易•坤》曰:“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意谓君子主敬用来使内心正直,处事合宜用来使对外方正。孔子在《论语•子路》中答颜渊问仁时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认为恭敬之德与忠诚之德一样,是不可废弃的。让,在早期儒家思想中的基本含义是逊让、谦让。《尚书•尧典》说:尧“将逊于位,让于虞舜”又说“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赞颂尧处事敬慎节俭,明察四方,善于治理天下,思虑通达,对人恭敬谦让。

《礼记》继承了先秦儒家“敬”“让”的基本思想,同时又作了新的阐发。《礼记》肯定“敬”的基本含义是指态度恭敬、行为端肃,是对他人的尊敬和尊重。同时将敬的含义进一步细分为:(1)恭敬、虔敬,如《礼记•曲礼上》(下引《礼记》只注篇名):“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2)尊敬,如《祭义》:“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3)孝敬,如《祭义》:“孝敬之心”。(4)敬重,如《学记》:“大学始教,皮牟祭菜,示敬道也”。(5)敬意,如《哀公问》:“所以治礼,敬为大”。(6)严肃认真,如《曲礼上》:“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7)谨慎,如《表记》:“事君慎始而敬终”。《礼记》“让”的概念,除了一部分是关于礼仪、礼节、礼数的意义(如“揖让”、“三让”等)外,其主要含义是“退让”、“辞让”之“让”,指为人处世要谦虚逊让,在世俗的功名利禄面前能先人后己,退让不争。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含义:(1)谦让、逊让,如《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谓之君子。”《祭义》:“天下之礼,致反始也,致鬼神也,致和用也,致义也,致让也。”《表记》:君子“信让以求役礼”“让于贤,卑己而尊人”。(2)归让,如《祭义》:“天子有善,让德于天。”(3)不争,如《乐记》:“明乎《齐》之音者,见利而让。……见利而让,义也”。(4)“齿让”,即尊重年高德劭者。如《文王世子》:“将君我而与我齿让。”此外,还有谴责、责罚之意,如《射义》:“数与于祭而君有庆;数不与于祭而君有让。数有庆则益地,数有让则削地。”此义在《礼记》中已非主要。

“敬”、“让”内涵虽异,却密不可分。从《尧典》“允恭克让”到《曲礼上》“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儒家将“敬”“让”紧密联系在一起。《礼记》将先秦儒家“敬”“让”两个单独概念变成了一个复合概念,多次出现“敬让”一词,《经解》则首次提出了“敬让之道”:“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道也。”认为礼就是恭敬谦让之道。《表记》说:“敬让以行,此虽有过,其不甚矣。”认为行为举措只要做到恭敬谦让,即使有过错也不至于很严重。

《礼记》对“敬”“让”思想的阐释,含有丰富的伦理意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礼记》在“敬”“让”这两个德目的阐释中,将“敬”“让”视为君子必具之德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曲礼上》:“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要求君子态度恭敬,自觉节制谦让,以发扬礼义。《聘义》说:“敬让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将恭敬谦让视为君子相互交往应有的正确态度和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君子为礼以“敬”,不但对君主和位高者要尊敬,对普通人也必须尊重。

《曲礼上》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礼,则志不慑。”强调要以谦卑的态度来尊重和礼敬他人,尊重他人人格。《礼记》在强调君子要遵守“敬”的道德规范时,也十分看重“让”。《表记》引述孔子的话说:“君子恭俭以求役仁,信让以求役礼。不自尚其事,不自尊其身,俭于位而寡于欲,让于贤,卑己而尊人,小心而畏义,求以事君。”认为君子恭敬节俭以求行仁,诚信谦让以求行礼,不抬高自己做的事,不自己尊大自己的身份,安于职位而节俭寡欲,见贤就让,自我谦卑而尊敬别人,小心谨慎生怕违背道义,以求忠心侍奉君上。《曲礼上》也说“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这些论述都说明,《礼记》视敬让为君子应具之美德和应守之规范。

其次,《礼记》阐释敬让之道,坚持道德规范与道德情感的统一,且特别重视道德情感的发挥。

《礼记》解释《仪礼》,既通过各种仪节和具体行为规范来阐释敬让之道,同时要求为礼之“敬”必须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礼器》说:“君子之于礼也,有所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有美而文而诚若。”君子对于礼,是竭尽情感和诚心的,表达内心的敬意是出于诚,完成外在的美好文饰也是出于诚。《礼记》追求道德规范与道德情感的统一甚多,其将“敬”视为人子之道,要求子女(儿媳)对父母(公婆)必须孝敬的一系列论述尤为突出。如《内则》说:“以适父母舅姑之所,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出入,则或先或后,而敬扶持之。进盥,少者奉槃,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问所欲而敬进之……”“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应唯敬对。”“子妇孝者敬者,父母舅姑之命,勿逆勿怠。”“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父母有婢子若庶子庶孙,甚爱之,虽父母没,没身敬之不衰。”还引用曾子话说:“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是故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对父母不仅必须具有敬的情感,对于他们的衣食住行、疾病痛痒都必须恭敬地关怀备至,对父母的意愿也不能有丝毫的违背,“父母之所敬亦敬之”,且这种孝敬的情感必须保持终身。

诚然,《礼记》所倡导的这种孝敬有着盲目服从的愚孝等封建的落后腐朽成分,但其强调道德外在规范与内在情感相统一的观点是应当肯定的。

第三,《礼记》阐释敬让之道,首次提出了“敬业乐群”这个职业道德的核心概念,对为政者的职业道德(政德)提出了以敬为本的道德规范。《礼记•学记》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库,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按杨天宇先生的解释,这段话在说明周代各级学校的设置情况后,讲人们每年进入学校学习,隔年考试一次。入学一年的考察他读经断句并辨别他的学习志趣,入学三年的考察他是否专心学业并与同学和乐相处。这种将“敬业乐群”中的“业”解释为学业的观点是符合《学记》本意和当时实际的。到唐代孔颖达将“业”赋予较为宽泛的解释。孔疏曰:“敬业,谓艺业长者敬而视之”[2](p1053)孔颖达眼中的“艺业”已不是单指“学业”,而是泛指人们所从各类之业,是一个包含学业而与现代所谓“事业”类似的概念。宋代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3](p959)可见,后世学者们已将“敬业乐群”中的“业”由学业扩展到了各项事业,敬业乐群也就成为了职业道德的一个核心概念。《礼记》特别重视为官者的政德修养,将“敬”视为为政之本,要求当权者为政以敬。《曲礼上》开篇就说:“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认为为政者必须为礼恭敬,以安定人民。《郊特牲》说:“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也。故其数可陈也,其义难知也。知其义而敬守之,天子之所以治天下也。”将最高统治者深知礼的意义而恭敬地举行各种典礼视为治理天下的制胜法宝。《哀公问》说:“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爱与敬,其政之本与!”将恭敬庄肃地对待礼视为为政之本。

《檀弓下》则引用历史的经验告诫当权者要为政以敬:“‘有虞氏未施信于民而民信之,夏后氏未施敬于民而民敬之,何施而得斯于民也?’对曰:‘墟墓之间,未施哀于民而民哀;社稷宗庙之中、未施敬于民而民敬。殷人作誓而民始畔,周人作会而民始疑。

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月令》要求当政者认真严肃、专心谨慎努力地对待农事,九月秋收之时,“申严号令,命百官贵贱无不务内,以会天地之藏,无有宣出。乃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谷之要,藏帝藉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这些都反映出,《礼记》要求为政者要以敬为本。

三、《礼记》敬让思想的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

《礼记》所阐扬的敬让思想,丰富了中国伦理思想史的宝库,在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产生了巨大影响。

《礼记》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敬让之道”的概念,是对孔孟等先秦儒家敬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孔孟的视野中,恭敬与谦让既是礼的基本精神,同时也是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孔孟既重视“敬”,也重视“让”,十分强调敬让对于礼的重要性。在《论语》中,孔子对为礼必须恭敬谦让就有许多论述,主张“为国以礼”(《论语•先进》,下引《论语》只注篇名)、“以礼让为国”。(《里仁》)”。在《学而》中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恭近于礼”。《颜渊》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子路》说“居处恭,执事敬”。《卫灵公》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季氏》说,“貌思恭”,“事思敬”。

《宪问》说“修己以敬”。《孝经•广要道章》中孔子认为:“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可见,孔子将恭敬视为礼的基本精神。孔子旗帜鲜明反对为礼不敬的行为:“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佾》)同时,儒家也反复强调让的重要性,孟子将辞让之心看成是礼之端。

《左传•襄公十三年》说“让,礼之主也。”视谦让为礼之主体。礼要靠逊让来体现和落实,逊让、谦让也是礼的基本精神。“敬”“让”含义虽有别、要求不尽相同,但都要求道德主体“辞尊居卑”、“自卑而尊人”。从根本上说,“敬”与“让”的精神是一致的。

所以,儒家或以恭敬释礼,或以逊让释礼,或则两者并释。故古代礼敬之说与礼让之说并存。《礼记》作者深明此理,故将“敬”“让”二字结合,提出了“敬让之道”。

《礼记》阐扬的敬让之道,凸显了传统礼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朱熹在阐释孔子“修己以敬”的思想时,认为“二程专教人持敬,持敬在主一”,赞扬“程先生所以有功於後学者,最是‘敬’之一字有力。人之心性,敬则常存,不敬则不存。”[4](p185-187)认为“学莫要於持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少个敬不得。”[4](p185-186)指出“‘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敬’之一字,真圣门之纲领,存养之要法。”[4](p187-188)朱熹解释孔子“礼让为国”时,也高度重视“让”德:“让,是那礼之实处。苟徒跪拜俯伏而以是为礼,何足取信于人。让者,譬如凡事宁就自家身上扶出些子辞尊居卑,辞多受少的意思,方是礼之实”。[4](p597)然而,敬让之道在宋代以前却未引起应有重视,故朱熹感叹“自秦汉以来,诸儒皆不识这‘敬’字”。[4](p185)

《礼记》首次提出的“敬业乐群”概念,则既是对孔子“居处恭,执事敬”“修己以敬”、“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敬事而信”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职业道德的精辟总结和高度概括。前面我们已经说到,经过后世孔颖达、朱熹等学者们的阐释和发挥,“敬业乐群”逐渐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职业道德的核心概念,影响极为深远。

《礼记》所阐扬的“敬让之道”,在我国古代社会,因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儒家思想家们的传道鼓呼,以礼仪为载体,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本质和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礼制服务的,其封建糟粕必须坚决摒弃。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敬让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凝练出来的一种优秀传统美德,而非封建统治者的专利。敬让作为重要的道德规范,其所蕴含的恭敬谦让、待人有礼、尊重他人、敬业乐群的精神,在古代社会对于形成互尊互敬、友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礼记》所阐扬的敬让之道,对中华民族传统敬让美德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礼记》所倡导的敬让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敬让精神应当成为贯穿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一根主线,成为统领之纲。

因为敬让之德内蕴统领量能。譬如“敬”,既表现为对事业的敬意和尊崇,也表现为对他人的敬意和尊重,还包括对自己人生的敬意。只有敬业,才能成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只有敬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谐人际关系;能够敬己,才能自尊自信。《礼记》对君子、为人子(女)者、为政者所提出的渗透敬让精神的一般道德和职业道德的种种具体行为规范,仍然具有借鉴意义。《礼记》所倡导的以端肃庄敬的态度来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仍然没有过时,其所包含的积极因素应当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有益养料。

建设和谐文化,应当继承和借鉴儒家礼育运用一定的礼仪形式实行敬让教育的历史经验。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用礼仪修身齐家、和谐人际关系,是中华文明的一大亮点,也是儒家礼育的特色。但曾几何时,传统礼仪教育被废止,传统的敬让观念(如孝敬等)遭到猛烈批判被全盘否定,使得我国目前至少有两代人完全没有接受过礼仪教育。清华大学彭林教授感慨地说,“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几乎没有礼仪教育的课程。一个完整地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对礼仪仍然一无所知,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民族的悲哀。”[5](p34)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由于思想道德教育的软弱无力,优良传统未能继承和弘扬,导致我国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人们交往过程中不知礼、不守礼、无礼、甚至违礼的现象比比皆是,不敬业、不尊重他人、不谦让而见利忘义、争权夺利、损公肥私等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制假售假几成社会公害。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步伐。要彻底改变此种状况,迫切需要借鉴儒家以礼仪为载体进行敬让教育的历史经验。恭敬谦让是礼的核心,也是礼所要表达的主题,它必须借助一定的形式来表达,这就是礼仪。

礼仪的概论篇4

[关键词]礼;名;象征化;社会规范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不仅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也一直是儒家学说的中心问题之一。它作为儒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既起着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规范作用,又起着“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的道德伦理约束作用。而“名”作为与“礼”相辅相成的道德伦理概念,一直在起着强化和实现“礼”的重要作用。那么,究竟什么是“礼”?什么是“名”?“礼”与“名”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其背后又蕴藏着儒家怎样的理想与理念?对于现实社会又有怎样的影响与作用?下面我们就来简单探讨一下。

一、何为“礼”

“礼”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礼”,从示,从豊,像用祭器“豆”中所盛食物祭祀神祖之形。其本义是祭神。《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徐锴注笺:“礼之言履,谓履而行之也。礼之名,起于事神。”“礼”的内容广泛,包含礼义、礼乐、礼仪、礼俗、礼制、礼教等方面的涵义。古代典籍对礼的内涵也有丰富的论述,例如《礼记·曲礼上》:“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1)《左传·隐公十一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2)古代的“礼”在道德、政治、教育、军事、宗教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后来“礼”引申为规范社会秩序的行为准则和伦理道德的标准,包括孝、慈、恭、敬等。儒家文化中的“礼”,既是道德的标准、是非的准则、教化的手段,又是政治关系与人伦关系的定位体系,集思想、政治、文化于一体。

其后,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礼”的内涵逐渐由外在的仪式向内在的观念转变,这种由外在形式向内在思想发展的转变,在孔子时代的变化尤为明显,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三点:第一,从仪礼的规则到人间的秩序,他们更注重“礼”的意义;第二,从象征的意味中,他们发展出来“名”的思想;第三,推寻仪礼的价值本原,进而寻找“仁”,即遵守秩序、尊重规则的心理与情感的基础。(3)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目的就是通过等级礼制的规范和制约,使人们形成一种遵循仪式的自觉习惯,社会上每一个阶层的每一个人都能够按照符合自己身份的礼仪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不越矩,那么,整个社会就能够井然有序了。

二、何为“名”

“名”在最初仅仅是指事物的名称或概念。之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伦理思想相结合,而逐渐成为与其密切相关的名称及各种规范与界限,代表一个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身份和位置,形成儒家学说独特的名分观。“名”即名分,其概念是孔子最先提出的,据《论语·颜渊》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5)孔子认为国家秩序的重建,首要问题是解决名分问题,正君臣之名,使得“君有君德,臣有臣道,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6)。由此政治体制得以顺利运转,实现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固与和谐。其中,孔子在《论语》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他的名分观,如《子路》篇中载: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7)

由此可见,孔子对于名分的重视程度,孔子在此强调的“名”,“正名”,即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它包含一种社会人身分的认定,这种认定既是公开的又是合法的,从而为社会大众所认同,然后,人就可以根据这种认同在社会里行使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和职责。

三、“礼”与“名”的关系

关于“礼”与“名”的关系,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也曾这么辨析道:“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如此,贵贱有等、尊卑有度,形成了一种等级俨然却又井然有序的礼制秩序,每个人都是这个秩序链中的环,按照被规定好了的方式与他人关联在一起。这种秩序规定社会成员中各个人的权责,确认每个人应怎样按名份认可的内容要求自已,并要求别人如何行为,甚至如何思想。(8)

以上关于“礼”与“名”的关系仅仅是学界探讨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葛兆光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一书中关于“礼”“名”的阐释,则是从思想的另一方面对其进行深刻阐述,诚如其所说:

“礼仪……所象征的是一种秩序,保证这一秩序得以安定的是人对于仪礼的敬畏和尊重,而对仪礼的敬畏和尊重又依托着人的道德和伦理的自觉,没有这套礼仪,个人的道德无从寄寓和表现,社会的秩序也无法得到确认和遵守。”(9)

“对于‘名’的重视态度,其实与对仪式上象征的重视态度相关。……巫祝史宗所主持的仪式……其本来只是一种符号、一种暗示、一种隐喻,并不是事实世界本身,它们整饬有序,就可以暗示和促进事实世界的整饬有序,而它们的崩溃,就意味着世界秩序的崩溃。”(10)

这是从象征与符号产生的心理威慑作用来谈的。由于人们在心理上接受了对某一符号、仪式、概念的敬畏,而这一符号、仪式、概念的力量又被人的心理当作是现实的实际力量,开始发挥它的规范制约作用。就拿古代的天子名讳来说,虽然它只是一个象征符号,然而人们却不敢轻易冒犯,否则似乎真的会损害天子似的,故而,当人们接受了这个避讳,就从心理上形成了对这一个符号的敬畏。“礼”与“名”的这种象征化与秩序化,正是孔子希望寻找到一种有条不紊,上下有序,协调和睦的理想社会的用意。然而,为何人们似乎就能够理所当然的接受这种心理的象征威慑作用?《礼记》说:“礼缘情而作”,意思是说礼是从人的感情出发而制定出来的。的确,人是感情极为丰富的动物,对于人而言,如果他能够合理地控制情感,不仅有利于身心的健康,而且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使社会各阶层的人名符其实,各安其分;反之,就会“民无所措手足”,国家失序,礼崩乐坏,各不得安。“礼”正是基于人类的宗法血缘亲情而构建的符合人性人情需求的一种社会规范制度,它是基于人性对于民众心性的合理而自然的引导,如郭店楚简《尊德义》言:“民可导也,而不可强也”,“道始于情,情生于性”(11),儒家礼名之制正是发端于人类的喜怒哀乐之情,亲情血缘之系,人性之自然而作的一种制度,也正是因为这种发自于人心的自然的情感,而使得礼的执行也显得尤为亲切和熟悉。表面上,“礼”的执行与强调,其实就是一次次对社会人身份的适宜正定,而社会人的身份和职责一经正定,便相应的取得了社会权威的合法认定和民众的心理认可,由此而行事方能“名正而言顺,言顺而事成”;反之,一个人若无法取得社会民众和权威认定的名分,那么他在社会上的任何举动都将遭到质疑,而无法取得民众的认同和支持,做起任何事来也会举步维艰的。

由上分析可见,“礼”与“名”实则是相辅相成,相互实现的。践行“礼”的前提是“正名”,然而,反过来,“礼”的各种规定和执行又维护了“名”所确立的人伦社会关系。名分的确定与认同,就是对社会人身份的确定与认同;如此,确定了适合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才能开始实行与自己身份地位相符合的“礼”,最终实现礼的有效执行,对社会秩序的有条不紊产生某种积极地影响。在这过程中,“礼”的执行实则又是对“名”的一次肯定,也就是说,“礼”反过来又对“名”进行了一次“正名”。儒家文化向来讲求“和谐”的中庸,其强调重视“礼”“名”,实则也是其调整和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天地自然和谐的理想构图的实现方法之一。诚然,由于时代的限制,这些理念里面也存在有不少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其中追求人性的美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天地自然和谐的理念,却是我们传承不衰的最终原因。

注释:

(1)王文锦.礼记释解[m].中华书局,2001:2。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中华书局,1981:76。

(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92。

(4)张燕婴,译注.论语[m].中华书局,2006:171。

(5)张燕婴,译注.论语[m].中华书局,2006:177。

(6)俞荣根.孔子法律思想探微[J].中国社会科学,1983(4):35。

(7)张燕婴,译注.论语[m].中华书局,2006:187。

(8)白华.儒家礼学价值观研究[D].郑州大学,2004:170。

(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93。

(10)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94。

(11)彭林.中国传统礼仪概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9。

参考文献:

[1]王文锦.礼记释解[m].中华书局,2001.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中华书局,1981.

[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张燕婴译注.论语[m].中华书局,2006.

[5]荀况,张觉校注.战国[m].岳麓书社出版,2006.

[6]彭林.中国传统礼仪概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礼仪的概论篇5

关键词:日本傩文化;先行研究;新视角

一、日本傩文化之简介

傩,是一种古老,奇异而又神秘的文化现象。傩文化以傩仪(傩礼)为核心,以傩舞、傩戏、傩艺、傩俗为主要内容。尤其是其中的傩礼更是熔多元宗教礼仪、民俗、艺术、面具于一炉的复合文化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据众多先行研究得出的结论,傩礼从三千年前的周代开始成为国家宗法制宗教,影响着国人的精神生活。而后通过傩礼、傩礼、傩戏、傩俗、傩艺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庞大的傩文化丛系,经历了三千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然顽强地残存于许多省、区的广大农村。并且在汉、唐时期,它先后传入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与其各自民族的本土宗教,民俗、艺术相融合,创造出了自己的傩文化特征,最迟于宋代已形成东亚傩文化圈。傩文化不仅是我国最古老,生命力最顽强,历史积淀最深厚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从世界眼光来看,也是东亚稻作文化圈中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研究日本傩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日本傩文化相关先行研究之概括

日本,与中国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和东亚稻作文化圈,因此,傩文化研究也构成日本的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中的重要内容。

首先,总体来说,日本的傩文化与韩国、越南等地的傩文化一样,都呈现出“先同后异”的特点,即均从中国流入,在进入其国家的主流社会,又都展现出各自的一个民族化过程,从汉末开始到唐代显庆年间逐渐形成了中越韩日国际傩礼圈。而在正果国际傩礼圈中,傩传入日本的时间最玩,但其变化也最大。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才促使了中日两国相关专家学者对中日两国傩文化的携手同探。例如,诹访春雄就认为,若要研究日本民俗文化一定不能离开东亚稻作文花圈的视野。我国学者林河也持与此相同的观点。

其次,具体来说,中日两国的相关先行研究主要关注在傩礼、傩与能乐的关系、现存傩俗等三大方面。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一)傩礼

如上所述,傩文化以傩礼为核心,研究中日两国各个时期傩礼的状况不仅可以理清中日两国礼制历史发展阶段的脉络,也还可以勾勒出一幅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的瑰丽画卷,因此,对傩礼的研究理所当然地成为首要问题。不同学者对傩的奋起也不尽相同。我国学者钱笰、曲六艺就将日本傩分为五个时期:

(1)巫傩时期——包括绳纹、弥生、古坟三个时期;

(2)古代早期大傩之礼——包括飞鸟、奈良时期;

(3)古代中期傩礼——平安、室厅时期;

(4)古代后期傩礼——安土桃山、江湖、明治、大正和昭和前期;

(5)现代傩时期傩礼——昭和后期和平成时期。

(二)傩与能乐

傩,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最早关注傩文化研究的是戏剧学家,因此,傩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又因为傩文化的核心内容为傩礼,所以傩又被成为“仪式性戏剧”。

日本的民俗艺能众多,总数大概在两万种以上,其中很多都具有傩的成分。后滕叔将日本民俗艺能分为神乐、田乐、风流、祝福艺能和外来系等五大种类。其中外来系又分为伎乐、舞乐、行道、追傩、散乐(飞鸟时代中国的大傩传入日之后,中国的散乐菜传到日本,散乐又为猿乐之前身)等。日本能越的形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既包含了伎乐、舞乐、散乐,又包含了田乐、神乐、踏歌等艺术部分。虽然日本能乐形成中的部分细节仍需进一步考证,但研究者们对其大致的演变路基本达成了一致:中国的大傩——日本的追傩——猿乐在寺庙追傩中生成——猿乐发展为能乐。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如果没有中国的大傩,就不会有日本的能乐。

(三)傩俗与傩事

日本的古代傩俗与韩国一样,也曾全部引进中国的两大傩事——驱疫和送葬。如早期的皇室葬傩俗中,就同中国一样,有方相氏先导送殡的环节。而且众多的傩事活动的举办主体都是神社、寺庙和村寨。节分豆打是现代日本最主要的傩事活动,它在神社、寺庙和官方都是常用的形式或常用的项目,某些寺庙和神社甚至将豆打作为一定仪式的主要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以桃崇拜为主体的桃傩俗在日本非常发达。发展到现在,日本桃傩俗之丰富,是整个国际傩礼圈的其他国家都赶不上的。长期以来,日本学术界对桃傩俗的研究相当深入和广泛,不仅在人文学科有着大量著作,而且在植物学、医药学等方面也都有种类繁多的专著。

自从八十年代学术界开始关注傩文化、将傩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大概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阶段):表象研究、结构研究、意义研究等。迄今大部分的中、日傩文化研究都侧重于戏剧、音乐、舞蹈、服饰、历史等傩文化构成要素的研究,而以整个傩事的结构、象征体系及其社会文化意义为研究对象的则极少。以上是关于日本傩文化相关先行研究的大致情况。

三、日本傩文化研究之新视角

日本的傩文化是农村社会的传统仪式文化,与在中国一样,它起到了维系日本农村社会关系、传统文化的作用。但随着现代化、全球化的发展,势必又破坏着其生长的土壤,影响着其生存的境地。傩作为一种古老的仪式,蕴含了丰富的象征,如以颂辞、诗文、韵白、咒语等语言形式出现的符号象征;以道具、服饰等物件形式船舷的符号象征;以行动、姿势、舞蹈、歌唱、扮演等行为形式出现的符号象征,这些符号构成了一个仪式象征体系,通过它人以实现与神的交流,满足信仰的需求。自学术界开始将日本的傩文也纳入亚洲傩文化研究范围以来,其研究的内容大概可以总括为三大类型:表象研究、结构研究、意义研究。迄今为止大部分的傩文化研究都侧重于日本艺能中的戏剧、音乐、舞蹈、服饰、礼仪史等具体的傩文化构成要素,而以中国人的眼光来省视整个傩事的结构、象征体系及其社会文化意义为研究对象的则极少。因此,用文化人类学仪式理论、象征理论、阐释理论、符号理论等理论来研究当前的日本傩文化,应该是一个理想的新视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一届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它指出:文化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多样性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且还是个人和群体享有更加令人满意的智慧、情感和道德精神手段。

事实上,对日本傩文化的象征研究,不仅限于傩文化相关的事项研究、具象研究,也可以从傩文化的象征研究来透视日本传统文化的变迁和社会的变迁,对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日本多元的、丰富的文化有着较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诹访春雄著.凌云风译.日本的祭祀与艺能[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曲六艺、钱茀.东方傩文化概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3]孙文辉.无傩文化之祭——文化人类学的中国文本[m].岳麓书社,2006.

[4]林河.中国巫傩史[m].花城出版社,2001.

礼仪的概论篇6

关键词:头脑风暴思维导图教学商务礼仪

一、引言

思维导图法是一种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与能力的有效的思维工具,它利用图形和网状的连接结构,并配以关键词等,以提高人们对信息的筛选、优化、记忆等能力;头脑风暴法则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思想自由性与范围扩展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科学的、可行的观点和思想。思维导图法通常单独应用在中职商务礼仪的教学过程中,但是仅凭一种方法教学具有十分明显的弊端。经过研究,头脑风暴与思维导图的综合运用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那么传统思维导图的运用过程中存在怎样的问题呢?思维导图与头脑风暴相结合,效果如何?又应该怎样进行实际的操作呢?

二、传统思维导图运用过程中的问题

单独的思维导图的运用具有的效果是无法否认的。一方面,思维导图法是一种具有很高的可视化程度的方法,它能够提高思维优化的效率;另一方面,思维导图能够以图示表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学习过程中的理解与记忆。思维导图为中职学生提供了一种知识表示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与适用程度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传统的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具有较为明显的弊端。

(一)思维导图无法训练思维技能

思维导图只是提供了一种简单的记忆、优化信息的模式,但它无法训练思维技能,无法为学生提供激发思考与创新的方法,这样通常得不到很好的效果,更有甚者,甚至可能产生思维僵化等问题。在中职商务礼仪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通过思维导图构建思维框架、理清思路,但对于不具有优秀的思维模式的学生来说,要想形成新的高效的商务礼仪思维模式,则收效甚微。

(二)思维导图无法表示较多且关系复杂的概念

在商务礼仪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较多而且关系较为复杂的概念的学习、记忆与优化,反而更加得不偿失:很容易导致学生思维混乱、理解扭曲甚至记忆错位,增加了学生理解、优化与记忆的难度,在新旧知识的连接上,应用此方法也会出现许多问题。

(三)思维导图的效果问题

在商务礼仪的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学习要经历理解、应用、效益三个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会逐渐理解商务礼仪的概念,在头脑中建构思维体系,进而投入实际的商务应用中并获得相应的效益。但是,不同的人实现如上过程的时间不同,通常会受到个人的习惯、投入训练的精力等方式的不同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控制学生的商务礼仪学习时间时难度很大。

三、思维导图与头脑风暴结合运用的必要性

思维导图与头脑风暴的结合运用,能够增强商务礼仪教学应用效果,避免传统的思维导图法的各种弊端。在学习、理解、优化与记忆的同时,合理锻炼思维灵活性,使思维技能得到促进与提高,从而增强商务礼仪技能的应用能力;在思维导图模式下的商务礼仪的学习过程中,头脑风暴的结合为学习增加了创新的元素,丰富了学生的专业商务礼仪方面的思维,免去了处于思维僵化模式的危险境况;在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方面,头脑风暴的结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注意能力与参与意识,节省了深入发展应用知识的时间,使商务礼仪的教学效果更为显著。由此可见,思维导图与头脑风暴的结合运用具有必要性与实践意义。

四、在实际运用思维导图时加入头脑风暴方法

第一,教师用思维导图法将商务礼仪教学知识的内容表现出来,提供给各讨论组学生;

第二,教师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根据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涉及领域的不同,对讨论内容进行明确的分工;

第三,讨论组学生从思维导图入手,深入学习与理解理论知识,并查找相关资料等,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

第四,讨论课上,鼓励学生小组积极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思考讨论,自由发言,并试着对所得出的各种思路进行筛选、查验,从而找出真正切实有效的观点(支持以辩论的形式论证商务礼仪知识问题);

第五,要求学生在进行头脑风暴式讨论的过程中,记录讨论成果,并最终以讨论报告的形式体现出来,并辅以小组讨论成果的思维导图;

第六,教师收集、整理成果,并进行小组成果交流会,交流头脑风暴讨论中的所得以及讨论方法等。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教师向各讨论组分配讨论内容之前,应当举出头脑风暴法讨论的方法以及实例,使学生真正掌握该方法,并投入到应用中去;

第二,讨论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散思维,努力思考,争取得到自己的成果;

第三,讨论过程中,如果小组成员一时间都没有好的思路,应该予以放松,适当转移一下注意力,休息一下,再进行讨论,以防止学生思维疲劳;

第四,应该适当替学生整理一下讨论成果:教授学生按照科学性、合理性等基本原则筛选、查验以及整合头脑风暴法的运用所带来的各种思路,学习制作思维导图的方法,使其将思路整理清晰,从而高效地检索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并能够自主创作思维导图,将成果完美地表达出来。

六、结语

传统的思维导图法的商务礼仪教学模式的弊端已显露无遗,而新的思维导图法与头脑风暴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体现出了它的优点。在这套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对商务礼仪知识的学习、优化、记忆、应用以及创新方面都会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其效果更加明显。学习思维导图法与头脑风暴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实践适用性。

参考文献:

[1]李冀平.浅析思维导图法与头脑风暴法的融合应用[J].学周刊,2011(1):33-34.

[2]林惠.头脑风暴与思维导图的完美结合――如何在《广告创意设计》课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广告创意思维模式[J].2012(2):121-124.

[3]吴晓茜.一样的文本不一样的精彩――《文本信息的表达与加工》教学偶拾[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2):55-56.

[4]陈旭初.在更大的舞台上跳思维的体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谈[J].湖南教育:下,2011(6):111-115.

礼仪的概论篇7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儒家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思想关注社会、政治、生活和个人修养,对中国社会生活作用巨大。在当今社会,国家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交往日益扩大。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逐渐成为外国学生的热门选择。为了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教学。批判地继承儒家礼仪之精华,不但对现代文明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汉语教学,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播和理解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礼仪儒家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一.礼仪定义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著称,礼仪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什么是礼仪,想必大多数人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

自古以来,由于古代文字深奥艰涩,礼学就被认为是难治之学,只能吸引少数学者的目光。然而,基于礼学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它仍为历代学者所重视。产生于先秦和西汉的《周礼》《仪礼》《礼记》,后称为“三礼”,是我国最早的礼仪研究成果,一直流传至今,并成为后人研究礼仪的经典文献。

一般认为,礼源于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风俗习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礼被引申为宗法制度中的行为规范准则,以此区分尊卑、贵贱、亲疏。随后,礼从宗族内部扩展到国家政治范畴,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西周以后,礼被进一步发展成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手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关于礼的界定,由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外延的宽泛性,古今学者都未能给礼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礼的本质。其一,礼是祭神求福的行为;其二,礼是最高的自然法则;其三,礼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是立身的根本;其四,礼是国家政治的根本准则。

本人认为,礼仪是礼节和仪式,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二.儒家礼仪精神

对儒家礼仪精神的探求,直以来都是礼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将礼的精神概括为“仁”“礼”“敬”和“诚”。这里主要分析“仁”和“礼”。

1.仁

“仁”作为儒家礼仪精神之一,主要表现在仁是礼的根本内核。在儒家礼仪思想体系中,“仁”是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从理论卜讲“仁”是“礼”的核心,是“礼”的内在道德依据,失去了“仁”的精神,“礼”也就不能称其为“礼”。“仁”又可以概括为仁者爱人、仁者立人、仁者恕人等几个方面。孔子没有把“仁”看作一个固定的德行或者限定于某一种德行,而是把一切德行都看作“仁”,看做是“仁”所显现出的恭敬辞让、谨慎勤俭、廉直义勇、宽恕惠敏等的德行。因此“仁”是统摄一切德行的根本和道德创造的根源。

在儒家礼仪思想体系中,仁是内在的道德范畴,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仁里而礼外”。礼以仁为根本,是仁的外在性规范;仁以礼为形式,是礼的内在性原则。孔子首先引仁入礼,并将“仁”视为内在的道德原则,将“礼”视为外在的行为规范。所以,他发出了“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感叹。正是说人之仁德是施行礼乐的前提,倘若没有仁德,礼乐便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依仁以成礼”是要求各类礼仪制度、行为规范的制定应以仁为依据,符合仁的精神。“设礼以显仁”就是要通过外在的“礼”来显现内在的“仁”。所以说,无仁,礼则失去本源;无礼,仁则难以显现。因此,守礼即为行仁、践仁,是仁的体现和展开。

2.礼

据历史定献记载,礼最旱出现在夏代,夏礼较为简朴,经过夏、商、周三代,礼的发展更为成熟、完备。历代统治者和儒学思想家都重视礼的道德功能,不仅包括秩序性制度,而且包括伦理道德规范,以礼制规范人们的行为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主要强调的是社会秩序,通过各类伦理规则制约人的行为,使人能够明辨是非曲直,遵守社会规则秩序,保持社会的稳定。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此处所讲的“规矩”,就是礼,就是规范与制度。

孔子非常重视礼的作用,他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又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爱表现出来就是礼,礼是人们交往的行为规范,父子、长幼、师生、朋友、君巨等之间依靠礼来维系,没有礼,人们的行为就会失去规范。在孔子看来,礼并非一种单纯的规范、形式,而是具有象征性的意义。礼乐仪式不仅表达和唤起人内在的情感,而且培养人的职责和使命意识,因而孔子特别强调礼乐的教化陶冶作用,通过“礼”来控制、规范人的言行举止,通过“乐”来调整、提升人的内在德性,故而有“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之说。礼发挥作用的途径是由外而内,从外部来约束人性,防止行为不端,规范人的行为举止,让人们在行礼过程中去领悟礼的内在真谛,使德行内化,这也就是礼作为外在形式的价值所在。

三.儒家礼仪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启示

儒家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思想关注社会、政治、生活和个人修养,对中国社会生活作用巨大。

在当今社会,国家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交往日益扩大。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逐渐成为外国学生的热门选择。为了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教学。

批判地继承儒家礼仪之精华,不但对现代文明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汉语教学,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播和理解有重要作用。

1.将儒家礼仪精华融入课堂

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儒家礼仪精华,融入课堂教育之中,帮助学生树立中国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正确印象。很多老师反映留学生来了中国都学坏了,这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中国社会中一些不太好的方面,而忽略了好的方面。

儒家礼仪精神强调在与人交往中要“仁厚”“诚信”“谦让”,《论语》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孟子也说“爱人者人恒爱之”,强调的是人们在交往中要宽仁厚道、友爱互助。“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种克己谦让之风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所要倡导的。

因此,我们应将礼仪教育融入到课堂之中,帮助学生树立对中国的正确印象和自身礼仪修养的提升。

2.用“礼乐思想”营造课堂氛围

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除了将礼仪常识和规范理论融入课堂教育外,构建良好的校园礼仪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让同学们处处感受到礼的存在,潜移默化地接受礼仪熏陶。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展示中国礼仪风范。例如,举办各类与文明礼仪相关的展览、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促进校园崇尚礼仪风气,在愉悦的文化氛围中实施礼仪教育,进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规范和思想认识。

3.发挥“身教示范”作用

儒家不仅重视道德教育和个人的自我修养,且提出了一整套身教示范的思想。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者,正也”、“苟正其身矣,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就是说,要正人,先正己,己不正,如何能正人。孟尹也指出:“舒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意思就是,自己不正,是不能正人的。儒家身教示范虽然多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其提倡身教示范的思想对教育者无疑是有益的,值得我们汉语教师汲取。

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关键。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礼仪教育的传播者,教师的言行举止以及礼仪礼貌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必须懂得身教重于言教正人务必先正己的道理,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效仿的榜样。因此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礼仪修养,要用自身的行动为学生作出表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文化史上,“礼”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儒家礼仪作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范畴广泛、影响深远的民族文化载体,己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含了许多值得我们吸收和继承的超越时代、超越国度的永恒的普遍价值。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不能舍弃也不能盲从,而应该认真研究和吸收借鉴积极成分。所以,对儒家礼仪文化的研究和学习,特别是深入挖掘其思想的现代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今天,儒家礼仪为人们提供了一系列不同于法律制度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人们通过对礼的自觉信守和实践,主动地去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和良好的社会氛围,这种态势不但将大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也会给世界展现一个以“仁”“礼”为核心的,礼仪之邦的大国形象。

批判地继承儒家礼仪之精华,不但对现代文明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汉语教学,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播和理解有重要作用。作为汉语国际教师,作为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者,要在不断提升自身礼仪修养的同时,向学生展现中国礼仪文化,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

参考文献

[1]邹昌林.中国礼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唐贤秋.道德的基石)先秦儒家诚信思想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白华.儒家礼学价值观研究:[博士学位沦文].郑州大学,2004

[5]马国华.孔子的礼治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2005

礼仪的概论篇8

主旨:积极推进全院东校区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广泛宣传普及文明礼仪知识,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文明素质修养,让文明与礼仪深入人心。

活动范围:东校区

活动对象:东校区全体同学

大概时间:20*.3下旬—20*.4上旬

大概内容:①分初赛和复赛两部分礼仪队队员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工作锻炼,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在下个学期里,我们部门将有如下计划工作:

一、继续秉承学生会的宗旨,传达学生会的思想,整顿部门内部问题,加强部门内部管理。使各成员树立正确的意识,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质量。

二、总结过去工作中的失误,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尽量做到每次礼仪工作都圆满顺利,不出纰漏。

三、继续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成员之间、队员与队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努力促进学生会的凝聚力。

四、整理好部门的所有资料,包括工作计划、活动计划等,并且备份上交。

五、以上工作计划均通过创新活动达到目的,具体活动待定。希望在新的学期里的工作能比上个学期完成的更好!礼仪队工作计划修订案

一礼仪队的重要作用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以礼待人,有时侯礼的作用不可估量,从某种意义上讲,礼仪比智慧和学识都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能否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独树一帜,不断发展壮大,因素固然很多,其中,良好的形象无疑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的市场竞争是一种形象竞争,学校树立良好的形象,因素很多,其中高素质的学员,高质量的礼仪修养无疑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校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学院,我校的学生代表我校的形象,我校的礼仪队更是我们学院的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看出我校的学员有多么优秀。所以说,我校的形象与礼仪队员的举止行为有关,与礼仪队员的技能技巧有关,更与我们的礼仪修养有关。学员的礼仪修养不仅体现了本人的自身素质的高低,而且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实质。

如果每一个学员都能够做到接人待物知书达礼,着装得体,举止文明,彬彬有礼,谈吐高雅,学校更会赢得社会的信赖,理解,支持。反之,如果大家举止失度,接人待物冷若冰霜或傲慢无礼,就会有损学校形象。人们往往从某一个学员,某一个小事情上,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礼仪能够调节人际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调节器,人们在交往时按礼仪规范去做,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缓和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一般来说,人们受到尊重、礼遇、赞同和帮助就会产生吸引心理,形成友谊关系,反之会产生敌对,抵触,反感,甚至憎恶的心理。

礼仪具有很强的凝聚情感的作用。礼仪的重要功能是对人际关系的调解。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在平静中会突然发生冲突,甚至采取极端行为。礼仪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如果人们都能够自觉主动地遵守礼仪规范,按照礼仪规范约束自己,就容易使人际间感情得以沟通,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种事业的发展。

所以礼仪是学校形象、文化、学员修养素质的综合体现,我们只有做好应有的礼仪才能为学校在形象塑造、文化表达上提升到一个满意的地位。

礼仪队是学院艺术团组成部分之一,将为学院和社会各界的许多重大会议和活动提供礼仪服务。随着校园文化的不断加强,我学院礼仪队将在各项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礼仪队的管理

内部团队建设

(一)人员招新及配置

我学院礼仪队是个新部门,内部人员招新是个首要问题。主要以学生会招新为渠道采纳人员,但也接受学生会内部调剂,欢迎有相关方面兴趣及能力的同仁加入。但是,礼仪队不同于其他部门的地方在于,礼仪队需要的人员比较多元化,本部门人员对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及兴趣特长都有一定的要求。总人数控制在30名左右。

(二)例会制度依照学生会制度,礼仪队实行例会制度,及时完成本队工作,并配合其他部门搞好学生会整体工作。每两周举行一次例会,所有成员不得无故缺席,如有特殊情况须提前请假。队负责人记录例会出席情况,作为学期末学生会成员评定的依据之一。

(三)礼仪队建立干部管理制度,设有队长,后勤委员,策划委员,培训专员。1策划委员主要负责活动管理,负责与书记老师及各活动机构的联系,了解计划好每次活动的人员、服装等的需要。随时处理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

2后勤委员主要负责服装、化妆品管理:负责礼仪服的回收、清洗、保管。保管化妆品,留意化妆品的消耗使用情况。以及通知、财政管理:根据从活动管理处得到的信息通知好所需礼仪。记录好每次活动的支出收入,记录成账本,定期向部内公布财政状况。

3培训专员将在培训课程安排这一章节座详细介绍。

招新之后,两校区礼仪队将举行礼仪队全会,让新成员更透彻地了解礼仪队的性质及工作程序。之后,也将对新成员进行礼仪接待方面的培训,使其早日熟悉礼仪工作并更好地展现学院风采。

三礼仪队培训课程安排

(一)理论方面的训练:

1.风度和仪表的理论训练——主要包括气质、谈吐和外表、衣着、化妆及举止等方面的训练。

2.日常礼节的理论训练——主要包括常用礼节、方位礼节、介绍与馈赠等方面的技巧、原则和种类的训练。

3.专项礼仪训练——包括会议礼仪、典礼仪式、聚会礼仪等方面的训练。

(二)实践方面的训练:

1.设有专门的训练场地,并规定专门时间由教师进行系统训练。

2.按如上理论方面的知识依次进行礼仪专业的实践训练。

礼仪队将更好的约束队伍,更积极配合学院及社联的各项工作。使礼仪队更有实力,更有资格能够成为社团之间的模范。成为在校师生之间颇受好评是社团。将礼仪队的宗旨“仪表端庄、举止优雅、礼貌待人”做到最好。

四礼仪队工作安排

由于本学期邻接期末,我对礼仪队下学期的工作做出了以下几项安排:

首先,我要以身作则,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其次,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以培养成员的综合素质为中心,每周一次到两次形体训练,让同学们真正了解和学到更多关于礼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出礼仪的时候要求同学们养成有紧迫感、守时的好习惯,在队里开展一些对同学们生活、学习有益的活动。

礼仪的概论篇9

关键词:国际化礼仪;汉语国际教师;中华礼仪;西方礼仪

中图分类号:H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众所周知,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礼仪。而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在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礼仪的国际化在国际间的交往中的作用日趋显著。因而,我们在学习自己国家的传统礼仪的同时,重视国际化礼仪的知识:了解国际礼仪的含义、特征;搞懂国际化礼仪与中华礼仪以及西方礼仪的历史渊源;认清国际化礼仪与其他名族的传统礼仪的区别与联系;树立起正确恰当的态度对待国际礼仪和学习国际礼仪,从而使其为我国的国际交往服务。作为汉语国际推广者的对外汉语教师,也应对其有深刻的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文化障碍,在和睦的师生关系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率,便于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

一、国际礼仪的含义和特征

狭义的国际礼仪只要是指正式的、官方的礼仪。而广义的国际礼仪不仅包括正式的、官方的外交礼仪,同时还包括不同国家人民之间在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共同认可和遵守的各种礼仪形式。更详细地定义为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不同国际的人民之间在长期的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并逐渐为国际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以一定的程序和模式来体现彼此之间的平等友好、相互尊重的行为规范体系。国际礼仪作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同和遵守的行为规范,有着其显著的五大特征即普遍性、包容性、相对性、传承性和约束性等。

二、国际礼仪与中华礼仪的渊源

被称为礼仪之邦的中国,早在西周时期的“周礼”里就体现出我国较完整的国家礼仪制度。另一方面无论是古、现当代的中国,还是近些年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全球国际间的交往中都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当今世界流行的国际礼仪许多都明显有着英国礼仪的痕迹,受西方的影响较大,但是国际礼仪也从中华礼仪中国有所吸收如:国际礼仪与中华礼仪一样也追求人际交往的和谐顺利。

三、对国际化礼仪的思考

(一)各民族礼仪的国际化倾向

大多数国家和民族的传统礼仪都有不同程度的国际化倾向。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广泛,也为了确保国际间的交往顺利进行,不得不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进行调整,使其与交往国迎合与全球大多数国家或民族的礼仪迎合。礼仪国际化之后便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分不清本国礼仪与国际礼仪的界线。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在学习了国际礼仪后便忽视了本国的传统礼仪,因而全球或许会有许多传统的礼仪会因被国际礼仪取代而逐渐消失。

(二)国际礼仪的动态发展

国际礼仪并不是一个界定了的亘古不变的概念,也不是一个各国都必须永远共同遵守的国际交往准则。即便到了21世纪的今天,国际礼仪仍处于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充实自我的过程中。国际礼仪将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国际礼仪还会不断地吸纳一些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传统礼仪,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为全球国际间的交际贡献最大的力量。

(三)认清国际化礼仪

虽然现在国际化礼仪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人们对国际化礼仪的认识和定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常常混淆国际化礼仪、中华礼仪和西方礼仪三者之间的关系。要通过学习来搞懂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要知道三者之间在长期的发展中相互吸收、相互渗透。

其次,不能将国际化礼仪完全等同于西方的传统礼仪而一口否认中华传统礼仪,不能盲目地崇洋,认为西方礼仪优于中华礼仪甚至能取代中华礼仪。西方礼仪是一个较大的概念,并不是在所有的所谓的西方国家都流行且推行的礼仪。虽然国际化礼仪大多有英国礼仪等西方礼仪的痕迹,但要明白国际礼仪是世界各国人民在长期交往中逐步形成的、约定俗成的。

1.对国际礼仪的态度和对其的应用

作为21世纪的中国人,一方面,我们不能一味的接受国际礼仪而忽略了中国传统的中华礼仪;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味排斥国际礼仪而忽视了国际礼仪的重要性。而是要我们学会在合适的时间、场合使用正确恰当的礼仪,从而促进人际交往和国际交往的顺利进行。因为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联系愈加密切,交往更加频繁。作为国际交往的活动行为规范的国际礼仪必然会全面推广和普及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是否懂得和遵守国际礼仪将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也需要将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礼仪传承和发展,是发扬光大而不是盲目地排斥甚至遗弃。汉语国际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汉民族甚至是国家的形象,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更应该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实际的汉语教学中,在与不同国际的学生的接触中,端正态度,正确恰当地运用国际礼仪。

2.国际礼仪的学习

我国社会活动的范围在改革开放后逐渐被拓宽,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多,不同国别的人之间的交往也越加频繁,有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去,也有很多外国人走进来。为了顺应时代的需要,加强与各国人士的交往,我们要懂得学习和遵守国际礼仪这种世界各国人民文明、智慧的结晶。。正如李晶教授在其《现代国际礼仪》中谈到的一样“在中国正走向世界,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学习和遵守国际礼仪对于树立中国和中国人民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形象,促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与沟通,增进同世界各国建立长期、稳定、互信、友好的国家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学习国际礼仪时,不是学习其外在的表现形式,也要学习隐藏在形式背后的精髓和内涵。并在学习国际礼仪的同时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语国际教师也算得上是中华礼仪的传承者和推广者,同时是国际礼仪的学习者和遵守者。

小结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传统礼仪逐渐受到了国际化倾向的冲击。中华礼仪的国际化对中国的国际交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中华礼仪本身的传承和发扬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本文试从对礼仪的国际化的几点思考出发,引起学界更多学者的关注,从而对国际礼仪的应用的同时将中华礼仪发扬光大。起着文化与语言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作用的汉语国际教育者更是要不断学习,主动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积极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一方面,做到不卑不亢,发扬中华传统礼仪;另一方面,做到不骄不躁,尊重他国的礼仪习俗。

参考文献:

[1]李晶,《现代国际礼仪》[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2]李荣建,宋和平.《社交礼仪》[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3]李莉,《国际化礼仪的特征》[a].《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6卷第5期.

礼仪的概论篇10

[关键词]高校课程社交礼仪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190-02

当今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无不体现着合作共赢,充分沟通的关系。当代大学生,是未来职场的生力军,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敬人、律已的处世观和运用规范、得体的言行,掌握与人和谐相处的技巧,为自己创造一个与周围环境共融的发展平台。

一、什么是社交礼仪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培育了知书达礼,待人以礼的中华儿女。说到礼,我们会想到礼仪、礼节和礼貌。礼貌主要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言语、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侧重于表现人的品质与素养。礼节,是指人们使用于交际场合的,表示尊重、友好的常用形式,礼节是礼貌的外在表现形式。如我们常说某孩子非常懂礼貌,其实就是这个孩子通过言行这样的外在形式,向人们展示出的品质与修养。

礼仪,则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律已、敬人的规范化行为。礼貌是基础,是礼仪的外化形式,礼节是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礼仪的概念要大于礼节和礼貌。

社交礼仪,即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运用和遵守的礼仪标准。社交礼仪的核心是敬人、律已。尊敬是基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多为对方着想,“其身正,不令则行”,人首先要自律,才能推行政令,让人们朝着规范的方向走。

二、开设社交礼仪课程的必要性

(一)学习社交礼仪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在各阶段教育中,普通存在社交礼仪教育缺失和人际关系沟通交流不畅,从而导致大学生有一些不文明的言行、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自卑、敏感、自负的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像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案这类的极端事件。家庭教育中,大多父母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忽视对孩子的礼貌礼节的教育;学校教育中,老师们关心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忽略学生的社交能力,一味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提高;社会环境中的人人为已,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也直接影响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由于以上原因,让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感受的行为模式。而进入大学,离开家乡熟悉的环境、没有了父母的迁就,进入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更加渴望友谊、交流情感,更加希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一切需要的满足,都必须要有意识地去改变自己,学习社会交往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以尊敬他人为基础,辅以规范的礼节,从而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激励大学生更加自信地学习、生活,为以后良好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设社交礼仪课程,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高素质人才,至少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方面:基本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基本素质排在第一位,包括与人沟通、交流、写作、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比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卡耐基等大师通过研究得出: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因此,开设社交礼仪课程,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

(三)开设社交礼仪课程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需要

社交礼仪是建立在礼貌基础上的礼节和仪式,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社交礼仪时时处处以敬人为基础,通过规范的言行,建立与人共处的融洽环境。社交礼仪不仅有道德的内核,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讲,有强烈的需求,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让学生达到尊敬他人,谦虚自律的道德要求,使学生在实践中体悟,在体悟中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四)开设社交礼仪课程,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

中华五千年文化,遗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化财富,尤其是文化财富,屹立于世界东方并被世界人民所叹服。礼仪被看作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象征,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礼仪方面的规范,大到朝纲社纪,小到乡规民约,无不有明确的规定,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尊师重道的礼仪,“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好学的品质,如孔子一生作为“克己服礼”的典范,对他的3000学生循循善诱的教诲以及他的学生所表现的正直、谦逊的品质等,都是社交礼仪的文化内涵。通过社交礼仪的学习,让学生从中获取精神营养、传承中华文化,做一个道德高尚、与时俱进的中华儿女,为社会发展、国家富强贡献力量。

三、社交礼仪教学的建议

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避免形式化、书本化,避免仅仅让学生掌握规范的肢体动作而忽视礼仪文化的熏陶。要让学生在学习社交礼仪规范的同时,知道这些规范蕴藏的深层次内涵,与传统文化融合,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让学生在社会交往中,不自负,不自卑,养成谦虚、宽容、真诚的品质,积极与人沟通,自信地参与社会活动。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这门课有兴趣,学生才会学得进、学得好。因此,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社交礼仪是各个专业开设的基本素质课程,一般是在大一开设,教师应根据大一新生的特点,找到他们渴望沟通交流、渴望展示自我的心理。用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带动学生找到人际交往中的归属感,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效果。

(二)加强师资建设

人们往往认为什么专业的教师都可以教授人文素质类课程,这是一个误区。所谓术业有专攻,社交礼仪这门课程,除了要求教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外,还要具备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具备社交礼仪行为规范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是从业经验,具备“双师”素质,才能运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礼仪修养和个人素质。

(三)积极开发教学资源

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最显著的区别就是教学资源的多样化。首先,社交礼仪应积极开发适用的教材资源,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对地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的特点,编制教材或教学大纲。其次,应利用多媒体技术,积极挖掘网络资源,吸取最先进的学科理念,与学生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最后,要完善实训课程。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开发社交礼仪的实训课程并形成模态的形式,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在体会中提高。

古今中外,无不重视礼仪。孟子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记·礼器》:“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一切成就都被看成骄傲、自负、无用和愚蠢”。学习社交礼仪,不仅可以提高个人修养,让人际关系内外和谐,还能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在高校各个专业开设社交礼仪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金正昆.社交礼仪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2]金正昆.商务礼仪简论.北京工商大学学院(社科版),

200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