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功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21:50

农业经济功能篇1

[关键词]农业多功能性;农业;旅游业;贸易业;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8-0089-02

1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的提出及含义

农业多功能性的概念是日本提出的。它是日本为了保护其农业,在1999年颁布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中正式确立的。对于日本人而言,如果仅仅从国家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就可能会选择放弃农业,以赢取GDp总量的增长;但如果从多功能性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就应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因为农业不仅能确保粮食的稳定供给,而且还能带来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多种效用。

农业多功能性的概念是农业除了提供粮食、食品等商品产出的基本经济功能外,还具有与农村农业环境、农村农业景观、基本生物多样性、农村基本生存与就业、食品基本质量卫生、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以及农村农业基本文化遗传等非产品产出相关的生态、文化、环境和社会功能,农业多功能性的因素包含这些非产品产出。国际上各个国家对农业多功能性投入了极大地关注,这尤其表现在各国的农业、旅游业、国际贸易中。

2基于农业多功能性看中国经济的发展

2.1农业多功能性对农业的推动作用

首先,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确保农业投入政策的正确轨道。

目前,我国农产品存在加工不足、加工消费不强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信贷投入、财政投入在内的投入体系不完善和投入不足引起的国民消费不足造成的。无论我们是采取拉动内需的措施,还是采取参与国际竞争的方法,都需要增强对农业的补贴和投入,保持并不断提升农产品各方面竞争力的切入点。除加大科技投入以外,主要是加强对农业品和农民的补贴政策。国家补贴给农业的领域与国家基金支持的范围需要我们从现在和将来两个方面考虑农业多功能性对“三农”问题解决的指导性机制。农业投入政策应该确保农业在维持一些地区的社会和人文的相对平衡,保持国家财富的稳定增长、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农作物和家畜品种的丰富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其次,强调农业多功能性之农业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我国是农业大国,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基本就业和基本社会保障压力。从欧洲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来分析,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逐步向城市和非农业行业转移是发展的基本趋势。但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巨大,并且城市和工业吸纳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的能力是极为有限的,所以通过农业来提供就业岗位进而减小我国社会就业压力必定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农业对隐性失业的容纳能力很大,并且兼业型人口也大量存在,这些都可以缓冲由非农产业发展波动所引发的就业问题。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强,基本社会保障程度低;对人口众多的农村社区来说,政府及商业机构都难以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基本救助、扶贫济困等方面提供足够好的保障。这些促使农民只能自力更生,在很大程度上,农民只能依赖农业、依赖土地。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具有双重功能,既有生产资料的功能,也有农民基本生存保障的功能。

2.2农业多功能性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

农业多功能性不仅对农业有推动作用,而且对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社会,随着旅游产品的丰富化、多样化,农业多功能性在旅游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首先,农业的多功能性之生态功能。我们选择旅游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源于它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系统。若能很好地开发利用农业的生态功能,则将会满足现代都市人对基本田园景观、乡野情趣、新异农事活动、绿色农产品、基本生态维护、基本生态恢复等方面的需求,从而实现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

其次,农业的多功能性之文化功能方面。农业的多功能性之文化功能方面表现在保护文化丰富性以及提供教育、娱乐、审美和休闲等作用上。乡村民俗文化是文化中的一大支脉,它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既包括物质文化资源,也包括精神文化资源。物质文化资源主要指在农村生活、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长时间形成的文化氛围,比如基本饮食方面的文化、基本服饰方面的文化、基本语言方面的文化、基本礼仪方面的文化等。精神文化资料主要指在农村生活、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长时间形成的精神文化追求。游客对乡村文化的追求往往是这两者的结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是开展旅游活动的本质,只有满足了游客的基本文化需求才能成功地开展旅游活动,而且具有这种特性的旅游项目、活动才是有持久性的、生命力的和开发价值的。由此可见,农业的文化功能是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关键。

2.3农业多功能性对贸易业的推动作用

我国农业贸易方面关注的重点主要放在小麦、玉米和大豆三个主要的进口农产品上。我们可以基于此来测算我们国家农业的多功能性。主要原因是针对我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比较优势的作用,小麦、大豆和玉米的进口可能会增加。重视农业的多功能性,可以增加我国与农产品出口国在谈判时的筹码,保护国内小麦、玉米和大豆生产者的利益。

从量上看,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四大稻米出口国,但这种形势已经在逐渐的发生变化。2001年,尽管中国大米总体上仍呈净出口为正的局面;但现在逐渐呈现进口增长,出口下降的趋势。中国大米出口的国家主要是科特迪瓦(72.64万吨)、古巴(14.46万吨)、伊拉克(10.99万吨)、日本(7.1万吨)和利比亚(6.1万吨);同时中国又从泰国进口(16.13万吨);并且,现在,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和伊朗的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刘桂才,2002)。许多学者认为,如果没有其他意外,中国大米的前三个主要出口国在短期内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动。笔者认为一些人担心别国利用农业的多功能性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问题缺乏依据。主要原因是:欧、日、韩等支持农业多功能性的国家把农业多功能性当作保护国内粮食安全的技术壁垒措施。粮食安全的主要品种是水稻、小麦、玉米等基本主食品种,而不是基本副食品种。对于其他农产品而言,各个国家一般都是通过非贸易技术壁垒措施来限制别国进口的。我们可以通过修订我国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来限制别国进口,当然,我国农产品出口也被别国通过使用此方法来限制。因此,这一点与农业的多功能性问题没有很大的直接联系。

3我国推进农业多功能性的对策措施

3.1切实强化农业四大现实功能

(1)保障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包括粮食安全和食用产品质量安全。我们应努力确保优质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和供给,这是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头等大事。为此,我国可以通过发展农业的多功能,在不断扩大安全的、优质的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的同时,逐步地变“藏粮于农民”、“藏粮于仓库”为“藏粮于工业”、“藏粮于技术”。

(2)创造就业机会。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人口从事农业劳动,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农村几亿多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还很大,农业仍将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产业,因此通过农业来扩大就业是必要的。为此,我国可通过发展农业的多功能,延长并适当拓宽农业产业的价值链条,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村较多的富余劳动力这一“储水池”不至于“大决堤”。

(3)增加农民收入。农业是农民增收的最基本产业,而且,从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农业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还有很大的潜能可挖掘。为此,我国可通过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拓宽农民创收和增收的渠道,为农民增收作出贡献。

(4)保护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要保护生产力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维护生态环境。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发展的角度来讲,我国决不能再走某些发达国家所走过的破坏生态环境的老路。为此,我国可通过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正确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和治理,实现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3.2转换农业经营模式

(1)要加强改善种植业的内容和结构。农业特别要注重土地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产品的使用量,提高有机肥的使用,逐渐提高土壤肥力及产出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整合各区域间农业发展战略。针对各地区的差异发展不同的农业产业的资源禀赋情况,突出优势,抓住重点,逐步形成和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并通过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使不同农业区域的农业发展实现有效的互动、推动和补充,进而推动各区域间的农业融合成为一个统一体。

参考文献:

[1]方志权,吴方卫.日本多功能性农业对建设我国都市农业的启示与借鉴[J].生产力研究,2007(24).

[2]吕耀,谷树忠,王兆阳.农业多功能性与国际农产品贸易政策改革――兼论我国世贸谈判的应对策略[J].经济地理,2004(11).

[3]尹成杰.农业多功能性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7(7).

[4]尹燕,孔雁婷,芮敏.基于农业多功能性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江宁五朵金花为例[J].调研究,2014(3).

[5]陈秋珍,JohnSumelius.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2007(3).

[6]李铜山.论农业多功能性及我国的发展方略[J].重庆社会科学,2007(5).

农业经济功能篇2

>>辽宁省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服务好合作社,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增加的灰色关联分析河北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天津市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间信任程度与合作满意度的灰色关联分析着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加农民收入多元视角下农民合作社增加农民收入的机理研究试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农业合作社对农民收入的介入机制研究灰色关联理论运用于农民收入分析的研究山西省农民收入来源与结构分析广西农民收入的灰色预测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析与思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探讨与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与对策分析农民收入差距分析与思考职业农民收入水平与培训需求关联性分析新型农民合作社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功能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赵兴泉.加快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体系――兼论浙江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发展之路[J].农村经营管理,2014(5):1619.

[3]王威,樊增强.论功能观视角下的农户合作金融组织[J].经济纵横,2006(5):1921.

[4]张学鹏,杨子平.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功能定位及模式选择[J].开发研究,2006(6):6567.

[5]李小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功能转化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0(5):190192.

[6]唐宗j.合作社功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经济研究,2007(12):1123.

[7]徐旭初.农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逻辑:基于赋权理论视角的讨论[J].农业经济问题,2014(1):1929.

[8]费广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民合作组织的生态文明功能[J].农村经济,2012(2):104108.

[9]刘沫茹,苏中宇.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功能及法律定位[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1):1012.

[10]崔宝玉,张忠根,李晓明.资本控制型合作社合作演进中的均衡――基于农户合作程度与退出的研究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08(9):6371.

[11]郭红东,楼栋,胡卓红,等.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9(8):2431.

[12]孙亚范,余海鹏.立法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和运行机制分析――基于江苏省的调研数据[J].农业经济问题,2012(2):8996.

[13]黄季j,邓衡山,徐志刚.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及其影响因素[J].管理世界,2010(5):7581.

[14]高建中,袁航,李延荣.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发展程度及影响因素[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6):2833.

[15]王忠海,赵国杰,郭春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系统与属性分析――基于北京市房山区的实践[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1012.

[16]赵晓飞.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流通功能[J].宏观经济管理,2009(8):5254.

[17]郭晓鸣,廖祖君.公司领办型合作社的形成机理与制度特征――以四川省邛崃市金利猪业合作社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0(5):4855.

[18]赵晓峰.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机制与促进对策――基于农业部6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3(6):122127.

[19]王拓,高建中.基于农户需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建设研究[J].农村经济,2009(11):123125.

[20]王曙光.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历史演进:一个基于契约――产权视角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11):2127.

[21]黄祖辉,高钰玲.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实现程度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村经济,2012(7):416.

[22]陈新建,谭砚文.基于食品安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以广东省水果生产合作社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3(1):120128.

[23]申龙均,韩忠富.韩国综合农协对我国发展农民综合合作社的启示[J].经济纵横,2014(5):104107.

[24]何继新.综合农协“三位一体”多中心公共行动分析――基于多中心治理框架理论[J].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5007503.

[25]胡振华,李谦.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制度创新研究――基于组织绩效的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1):109116.

[26]苏立胜.关于“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3(4):4344.

[27]仝志辉.“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的目标和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4(2):1718.

[28]陈林.农村金融深化有赖于农民组织化――兼论供销社综合改革与“三位一体”合作组织[J].银行家,2015(7):101102.

[29]金美玲,李允标,李芬,等.农村产业结构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灰色关联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2(5):2024.

[30]袁嘉祖.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3135.

[31]刘宇翔.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扶贫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7):3745.

农业经济功能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二元经济;结构视角

中图分类号:F830.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3010107

一、问题的提出

视角即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如果说认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客观事物可知否、如何知和为何知,那么视角则与如何知直接相关。恰当科学的视角,是认识内部逻辑以及逻辑推论与经验事实实现一致的前提,能够促进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具体历史的统一。改革开放后,伴随二元经济转换和市场经济转型,我国逐步形成政策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与其他类型金融“四元”并立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并未导致农村金融发展的“深化”,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着由“虹吸”效应导致的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由“收缩”效应导致的农村融资大幅萎缩、由“补缺”效应导致非正式金融禁而不止的“农村金融脱农化”、“农村金融非农化”现象。

关于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金融发展相悖离现象,理论界与实务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但大部分从剖析农村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供给入手,局限在机构设置、功能发挥、模式构建和体制完善等制度层面进行研究,较少触及决定这一系列制度的经济基础的研究,较少触及影响这一系列制度的视角、范式的反思,因此往往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金融发展的“悖论”,实质是农村金融研究及决策与农村金融环境及条件、农村金融认识与农村金融实践相脱节的表现,对此进行视角、范式等观念层面的反思与重构,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金融的“知行合一”。

本文旨在对农村金融的视角进行反思与转换,以试图从观念层面对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金融发展的“悖论”进行反思与分析。文章突破就农村金融机构本身谈农村金融、就农村经济增长或农户需求谈农村金融的传统“机构视角”、“微观视角”,将二元经济作为农村金融的内生变量,构建农村金融新的“结构视角”,就二元经济转换谈农村金融。本文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第二部分探讨构建结构视角的必要性与客观性;第三部分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首次系统回顾梳理;第四部分结合我国二元经济转换,对结构视角下农村金融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不同于传统视角的观点结论;第五部分就下一步研究方向、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二、农村金融问题分析的视角

笔者认为,长期以来在我国农村金融理论与实务界占主导地位的有两大视角,分别是机构视角和微观视角。这两大视角产生于一定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但亦有其缺陷。为此,笔者提出第三种分析视角――结构视角。

1.机构视角

所谓机构视角,是指站在农村金融机构本身角度研究农村金融理论与制度安排的一种立场和观点。机构视角认为,农村金融机构存在供给不足、机制落后、绩效不高等问题,有必要对比理想的农村金融机构标准进行农村金融的机构网点扩张、微观效率提升和体制机制重建,以通过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机构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主要表现为:一是职能范围调整,主要是新设农业发展银行及业务范围调整。二是体制机制重建,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完善合作制改革,中国农业银行股改上市,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并商业化。三是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先后由中国农业银行管理、由中国人民银行托管、交由地方政府负责、组建县联社和省联社。

机构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虽然一定程度扩充了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面、增加了农村金融供给、促进了农村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好转和可持续能力提升,但是存在明显缺陷:一是忽视外部环境对农村金融的真正需求。一方面,它不是从外部环境对农村金融的需求而是站在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看待农村金融功能,使得农村金融与农村、农民、农业的匹配性、关联性不强;另一方面,强调对既有机构进行改革,而忽视需求分析,也自然使其忽视对农村金融系统外部环境的宏观把握以及视野的宽度拓展,使其无法科学认识我国农村金融外部经济环境的本质特征。二是忽视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村金融的约束。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二元经济转换与市场经济转型交汇期。在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机构视角强调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明晰、治理结构完善、历史包袱减轻等问题的解决,并逐步以商业化为取向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虽取得明显成效。但商业化取向的改革,严重忽视了二元经济结构在我国的长期客观存在,在资本逐利性下,随着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健全”,农村金融资源却持续“外流”。据统计,以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为标志,一系列商业化改革启动后,1994―2009年农业贷款占总贷款比平均值为5.06%,比1978―1993年平均值6.96%下降近两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大量农村金融资源外流。

2.微观视角

所谓微观视角,是指站在农村经济增长或者农户需求角度研究农村金融理论和制度安排的一种立场和观点。微观视角认为,农村金融应从农村经济增长或者是农户对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出发,在考察农村金融系统与外部经济环境之间功能耦合关系基础上把握农村金融功能,并据此安排农村金融机构与业务。

微观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按照需求主导的微观功能路径推进,表现为:一是强调资金支持农村。2006年中国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扩大和创新抵押担保机制,当年中国银监会允许设立“只贷不存”小额贷款公司;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等。二是强调农村金融需求。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特点加快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并探索建立更加贴切农民和农村需要的小额信贷组织。

微观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强调需求导向,关注农村金融功能,一定意义上讲,正确回答了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问题,使农村金融改革的逻辑起点回到正确原点,有效解决了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问题,一定程度缓解了农村金融非农、脱农问题,但存在农村金融功能定位过窄,即强调微观功能,忽视宏观、中观功能的缺陷。

总之,上述两类视角的共同缺陷在于将二元经济――我国经济最本质的特征――作为农村金融的外生变量,从而导致农村金融的理论前提假设、外部环境把握、基本约束条件与经济现实不完全吻合,导致了农村金融难以做到“知行合一”。因此,农村金融亟需进行视角转换。

3.结构视角

众所周知,发展中国家经济最本质的特征即经济结构二元性,实现二元经济转换是事关全局的历史任务。而二元经济转换的实质就是工农业之间或城乡之间的资源转移,并归根结底会以资金形态表现出来。作为资金动员、转移、配置的重要中介,农村金融和城市金融一体化内生决定于二元经济转换过程,而且农村金融还是一个与二元经济转换相伴相生的特有经济范畴。因此,可以说,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具有本质必然联系,构建结构视角是农村金融的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二元经济是农村金融的基本前提假设。前已说明,传统一元经济、现代一元经济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是一个存在于二元经济过程的历史范畴。二元经济转换不同发展阶段、战略安排下的资本形成、劳动力转移、技术进步、部门之间不平衡增长等决定了农村金融的产生、发展、消亡以及功能内涵。反之,农村金融以其广泛、强大、持续的资金动员、转移、配置功能,对工农两部门或城乡之间的资金动员、资本配置及其背后的生产要素流动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对二元经济转换产生显著的促进或延缓作用。

其次,二元经济是农村金融的主要经济环境。按照金融功能观和金融生态论,农村金融是一个特殊的金融生态系统,其中,外部生态系统提供农村金融投融资主体的活动范围、服务对象和经济、法律、信用、市场、制度环境,决定影响后者的运行机制、生存状态;反之,农村金融投融资主体通过实现农村金融的一系列功能反作用于外部生态系统。而就农村金融外部生态系统而言,经济结构二元性及其转换显然是其本质特征、矛盾的主要方面。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经济结构二元性及其转换决定了农村金融的基本功能、活动范围、服务对象等。

最后,二元经济是农村金融的根本约束条件。农村金融虽与城市金融一体化内生于二元经济转换过程之中,但只要二元经济转换仍未完成、农业与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存在差距、农村劳动力还未完全转移出去,那么农业部门将会持续向非农业部门提供资本积累和资金支持、农村金融资源将会持续向城市流动。因此,可以说二元经济是农村金融的一个根本约束条件。因此,可以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中国的基本体制矛盾和约束条件,这决定了农村金融的特殊性,因此,必须根据这一矛盾和条件来研究安排农村金融改革。

总之,机构视角往往从农村金融本身谈农村金融,微观视角则是局限农户、农村经济增长层面谈农村金融,而新视角则“跳出农业谈农业”,把农村金融放在发展中的经济社会系统长河中去研究,放在中国经济的最本质运动中去把握,是对机构视角、微观视角的一次“扬弃”。

三、研究进展

构建农村金融的二元经济结构视角以及探讨二元经济结构视角下的农村金融发展,基础在于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之间存在本质必然关系,实质就是揭示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之间存在的本质必然关系。但是,迄今为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的研究都还不够,暂未见专门系统研究。深刻认识二者关系,有必要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

(一)国外研究现状

Gurley和Shaw通过建立一种由初始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演进的金融发展模型,以此证明经济发展阶段越高,金融的作用越强[1]。patrick提出了金融发展需求追随型和供给领先型模式,并认为经济发展初期供给领先型处于主导地位,而随着经济发展,需求追随型金融逐渐居于主导地位[2]。直接探讨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家是mckinnon。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存在“被分割性”,在分割经济中金融市场也是分割甚至是缺失的,其所实行的金融抑制政策使一些独占许可证的进出口业、高度受保护的制造业、大型跨国公司甚至政府机构享有能够获得银行放款的特权,而农业等很难获得银行放款,从而束缚了经济发展,限制了资本积累,导致了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因此应当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消除金融抑制[3]。西班牙经济学家Galbis建立了一个两部门金融中介模型理论,认为在社会资源一定的条件下,改进金融中介储蓄和投资的配置机制,使社会资源由生产效率低的部门(可视为农业部门)转向生产效率高的部门(可视为工业部门)可加速整个经济的增长和发展[4]。Greenwood和Smith认为在经济发展初期,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很低,由于缺乏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金融服务供给无从产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由于其收入和财富达到临界值,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就建立起来,而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不断发展[5]。

(二)国内研究现状

1.二元经济转换决定农村金融发展

陈锡文认为造成农村获得信贷资金困难、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深层原因在于二元经济结构[6]。温铁军认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的基本体制矛盾和约束条件,这决定了农村金融的特殊性[7]。温涛等认为经济二元性使得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同时存在于我国金融发展过程,即以农村金融抑制为代价达到城市金融深化目的[8]。曾康霖认为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二元金融并存格局的主要原因[9]。除了这些整体抽象探讨外,一些学者还结合二元经济转换的不同阶段就二元经济对农村金融的制约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

(1)传统一元经济阶段

传统一元经济是二元经济转换的起点与初始条件,探讨传统一元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关系,对理解二元经济与农村金融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一元经济决定了小农的行为模式、金融需求,小农命题不同,对农村金融的理解安排也不同。其中,“理性小农”命题认为,传统农户相当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单位,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在于激励农民为追求利润而创新的行为。基于这一命题,可以认为或者与传统农户相适应的农贷制度是富于理性的,或者只需要将现代商业性金融体系直接延伸到传统农业经济就可以了。相反,“道义小农”命题认为,小农经济坚守的是安全第一的原则,具有强烈生存取向的农民宁可选择避免经济灾难,也不会冒险追求平均收益的最大化。基于这一命题,可以认为传统农户只可能存在为了生存与安全需要的被迫借贷,而不存在为了促进生产的投资与借贷,因此应提供以求助为中心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2)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转换初期阶段

传统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转换必须打破“低水平陷阱”、推动工业化,与之相适应农村金融是作为动员农村资金剩余实现向工业部门配置的重要手段。林毅夫从建国后国家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赶超战略”出发,认为资本稀缺决定了金融资源配置偏向城市重工业,农村金融只是动员农村储蓄向城市提供工业化资金的一个渠道[10]。陈军和曹远征从金融体系目标函数为资本积累最大化出发,认为工业化战略决定了金融体系的目标函数是资本积累最大化,而在资金十分稀缺、分散存在于经济体系之中、金融市场并不完善等约束条件下,农业和农村部门必然成为重要的输血基地[11]。周立从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关系角度入手,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向工业化、城市化配置资源及方便政府控制而并非为解决农村融资困境的形成逻辑[12]。王曙光则提出“制度变迁成本分担假设”,认为实际承担发展中国家早期的工业化以及后来经济转轨国家制度变迁成本的金融主体是农村金融部门[13]。

(3)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转轨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二元经济转换与市场经济转轨的交汇期。一方面,农村融资大幅萎缩、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另一方面,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曾一度并存,后非正式金融又禁而不止。张杰认为,在经济转轨期财政配置资源功能弱化,为保证国有经济产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相对比重的缓慢下降,国家必然从农村汲取大量金融剩余支持国有经济[14]。这与mckinnon关于在中国改革开始的关键时期占总人口3/4以上的中国农民以净贷款人的身份为其他经济部门贡献了金融剩余的观点是一致的。众所周知,为满足改革开放后资本密集型大型重工业企业、国有企业改革资金的刚性需要,形成信贷资源配置向城市、国有企业集中的现象。关于后者,很多学者认为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共存与二元经济格局相关联,二元经济导致了二元金融。

(4)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阶段

由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转换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转折点,与之相应,农村金融制度也应相应调整变化。蔡提出随着人均收入提高、农业产值和劳动力比重下降、农民人数减少,城市居民农产品消费比重降低、社会进入多数人支持少数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阶段,二元经济结构特征逐渐消除。与之相适应,应当形成金融资源从非农产业和城市向农业和农村流动的机制和渠道,保证对农业的反哺和对农村的支持落到实处,因此,应按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原则重新塑造金融体制[15]。

(5)现代一元经济阶段

现代一元经济下,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融为一体,城乡经济发展以较快速度趋同是金融发展二元性消除的前提条件,武翠芳认为随着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减弱,农村资金外流速度和数量将会减缓,而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是解决农村资金外流的根本之道[16]。

2.农村金融反作用二元经济

(1)农村金融抑制对二元经济转换的作用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实行农村金融抑制政策,关于其对二元经济转换的作用很多人进行了讨论。周振等认为农业部门金融剩余转移越强、非农部门资本存量越多,这虽然能促进二元经济总产出的增加,但受金融资源流动性效应影响,又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17]。一部分人认为评价农村金融抑制是否阻碍了二元经济转换,必须进行具体分析。王少国认为金融发展在二元经济转换的第一阶段主要应发挥二元强化效应,即应动员尽可能多的农业经济剩余和非农业部门储蓄,投入到收益率高的非农业部门中,推动非农业部门快速发展,以促进二元对比系数降低,打破传统一元农业经济结构[18]。

(2)农村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转换的作用

从其他国家成功经验来看,日本注意通过金融制度完善和金融市场发展,促使金融资源在农业和非农业部门之间合理流动,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观点是一致的。周振等认为应在转移农业金融剩余、增加非农资本存量同时,以更大的资本比例投入到农业部门,以削弱二元经济刚性。此外,国内一些学者还对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四、基于结构视角分析农村金融

通过梳理,我们看到国内外一些学者已对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进行了研究,一些人还站在结构视角结合二元经济转换,对农村金融的产生、发展、消亡规律以及农村金融的功能作用进行了探讨,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但整个研究还处在间接提及多、系统研究少,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抽象分析多、具体分析少的阶段,还需进一步深化。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我们拟基于“结构视角”,结合我国二元经济转换进程,对农村金融发展问题作一分析。笔者认为,这是对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关系进一步深入认识的关键所在,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一环。

(一)不能简单否定农村金融抑制现象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农村金融抑制政策,对这一现象进行客观科学认识,不仅关系到历史现象评价,而且与农村金融改革直接相关。我们认为,对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不能仅站在农业一部门立场笼统抽象评价,持简单否定态度,必须结合二元经济转换具体阶段进行历史评价。

在二元经济转换第一阶段,经济发展的任务主要在于摆脱“贫困陷阱”,打破“低水平均衡”,正如青木昌彦所指出:“任何欠发达国家都必须依靠从传统农业部门抽取资源,启动其工业积累……部门间资源转移将一直持续到工业部门能够自己融通投资资金实现增长为止。”[19]在这个“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的阶段,农村金融的功能主要在于动员农业经济剩余,推动非农业部门快速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和现代非农业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尽快形成,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工业现代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农村金融抑制如果没有以农业部门发展停滞甚至下降为代价而促进了二元经济结构形成、演进,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它促进而不是阻碍了二元经济转换。

进一步分析,农村金融抑制评价问题实质是农村金融如何合理协调其农业功能与工业功能的问题。在金融资源有限背景下,由传统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再向现代一元经济转换中,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两部门平均收益率不同相关,金融资源始终存在两部门之间的不平衡配置或者说争夺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农村金融天然涉及两个部门之间的资金动员与配置问题,必然具有支持农业和工业的功能,并且必然经历一个由支持工业为主、支持农业为辅到支持农业为主、支持工业为辅的过程。片面强调农业功能,将可能使工业部门发展缺乏原始积累或资金投入,延缓工业化进程和整体经济增长;片面强调工业功能,将导致农村金融资源过度抽取,限制农业发展,降低农村消费能力,拖住工业化步伐。因此,发展中国家一定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结合二元经济转换的阶段性需要,通过农村金融及其与城市金融的配合协调,努力实现农业与工业部门之间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两部门发展良性互动。

(二)农村金融功能是宏观、中观、微观三大功能的统一

坚持需求导向,把握金融功能,是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首要前提。结构视角将决定农村金融需求的外部生态系统由农户、农村经济增长扩展到二元经济,不仅符合经济现实,而且给我们科学全面认识农村金融功能提供了可能。

结构视角告诉我们,在我国当前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期,农村金融除具有清算和支付结算、促进资本积累、提供价格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经济资源、解决激励、管理风险等微观功能外,还具有满足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公司+农户”模式推广,农产品储藏、保鲜、运输、分割、精深加工、批发零售链条整合延伸等需要的中观功能;以及满足传统农业现代化改造、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等需要的宏观功能。因此,我们既要加快与农村微观金融功能相匹配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微型金融改革,合理引导农村非正式金融发展;又要通过出台类似美国《社区再投资法》等法规,约束与农村中观功能基本一致的农村商业性金融向农业投资;还要高度重视与农村宏观金融功能基本耦合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充分合理发挥其功能作用。

(3)农村金融不能完全商业化

在二元经济转换与市场经济转型交汇期,农村金融改革是否商业化问题是理论与实务界争议很大的问题。一方面有人主张实行农村金融商业化改革;另一方面有人则认为商业化将导致农村金融资源大量流出,出现严重市场失灵现象,使农村金融改革远离初衷。

笔者认为,农村金融是否商业化必须结合二元经济转换过程进行分析。在传统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转换的起步阶段,金融资源的有限性、农业支持工业的战略选择等因素,决定了农村金融运行常常以政府为主导,从而保证上述战略实施;在起步阶段完成至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前,一个社会逐渐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农村经济获得一定程度发展,农村金融此时应逐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同时政府还必须保留适当的干预;当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后,则应推进以市场为主导的内生式、成长型农村金融改革。换句话说,随着二元经济转换,农村金融将经历一个从金融抑制―金融约束―金融自由化的过程。当前,在二元经济约束、工农两部门比较生产率差异仍然客观存在背景下,按照城市金融改革模式,如果单纯强调农村金融商业化,固然可以提高农村金融的可持续能力,不仅难以达到资金回流农村的主观愿望,只会使这一流动加剧、加速,最终难以实现农村金融改革自身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的统一,难以实现农村金融福利、覆盖面与可持续性的统一,使改革远离初衷。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一矛盾和条件来研究安排农村金融改革,不可简单商业化。

(三)农村正式与非正式金融应优势互补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普遍存在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的“分割”与“共存”现象。一方面,正式金融以其规模、机制等优势可能会排斥非正式金融的生存,非正式金融则可能因其信息、成本等优势而占领一部分正式金融的服务领地。另一方面,正式金融将给非正式金融的运作发挥一定的示范作用,非正式金融又会在正式金融供给不足时发挥一定的弥补作用。

结构视角认为,一方面内生于传统农业的非正式金融具有成本、担保等优势,与传统农村、传统农户相藕合,如果二元经济转换没有完成、传统农业依然一定范围存在,那么它就有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提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建立在地缘、血缘关系之上的社会信用资本将会渐减少,而非正式金融因其交易对象、信贷规模、交易范围的有限性及金融监管的复杂性,将使得其既不足以满足“交易范围扩大”后农村微观金融需求,又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提升、传统农业改造等农村宏观金融需求。为此,在整个二元经济的转换阶段,我们应当在发展正式金融的同时,在坚持有效监管、风险可控前提下给予非正式金融适当的承认和扶持,以形成二者之间优势互补局面。

五、研究展望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可以说,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二元经济转换的阶段性目标,而“四化同步”则是二元经济转换的战略性路径,而在此过程中农村金融作为关联城乡金融资源的金融媒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农村金融与二元经济的关系,科学认识并自觉运用其中规律,需要我们借鉴历史唯物主义、系统论、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金融生态学的一系列观点方法与研究成果,对相关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笔者认为,其一,关于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历史评价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对工业化进程中两部门之间的不平衡增长、农村金融抑制的必然性、农村金融抑制的“度”如何把握、农村金融如何为两部门资源合理协调配置服务、日本等成功实现二元经济转换的国家如何处理类似问题等方面展开分析研究和实证检验。其二,关于农村金融功能科学全面把握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自觉将农村金融研究与发展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深入实际调查分析二元经济转换背景下农村金融多元化、多层次、动态化的真正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及时调整并前瞻安排农村金融供给。而就我国当前而言,农村金融理论一是应高度重视刘易斯拐点是否真正在我国出现的研究,并据此安排农村金融改革;二是应充分认识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宏观、中观功能实现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加快推进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其三,关于农村金融是否商业化改革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对农村金融中的市场与政府关系、我国二元经济所处阶段等进行进一步研究论证。其四,关于农村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关系问题,还有待于我们不仅结合部门二元结构转换而且结合地理二元结构转换等,对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农村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互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Gurley,J.G.,Shaw,e.S.FinancialStructureandeconomicDevelopment[J].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1967,15(3):42-47.

[2]patrick,H.FinancialDevelopmentandeconomicGrowthinUnderdevelopedCountries[J].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eChange,1966,14(2):174-189.

[3]mckinnon,D.J.moneyandCapitalineconomicDevelopment[m].washingtonD.C.:Brookingsinstitution,1973.

[4]Galbis,V.FinancialandeconomicGrowthinLess-DevelopedCounties:atheoreticalapproach[J].JournalofDevelopmentStudies,1977,13(2):58-72.

[5]Greenwood,J.,Smith,B.D.FinancialmarketsinDevelopmentandtheDevelopmentofFinancialmarket[J].JournalofeconomicDynamicsandControl,1997,21(1):145-181.

[6]陈锡文.资源配置与中国农村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04,(1):4-9.

[7]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8]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9):30-42.

[9]曾康霖.二元金融与区域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10]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陈军,曹远征.农村金融深化与发展评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2]周立.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与实践调查[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3]王曙光.金融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14]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m].金融研究,2005,(2):1-12.

[15]蔡.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6]武翠芳.中国农村资金外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7]周振,谢家智,高庆鹏.内生金融发展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20-23.

[18]王少国.金融发展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金融贡献[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9]周振,谢家智,高庆鹏.内生金融发展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m].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

[19]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theRuralFinancialproblemsUnderStructuralperspective

YanGDeping1,SHenGwen2

(1.GuanghuaSchoolofmanagement,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2.ChinawelfareLotteryDistributionandmanagementCenter,marketingDepartmentthree,Beijing100054,China)

农业经济功能篇4

关键词:都市生态农业;林下经济;农业发展方式

一、现代农业“三个导向”与都市生态农业发展

(一)“三个导向”农业现代化道路体现绿色可持续性发展

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现代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经济社会环境的新变化,生态环境恶化、温室气体增加,生态危机已成为农业持续发展的障碍。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技术进步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业发展实力和发展层次,是现代农业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的转型势在必行。十后,国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农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在对我国农业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密集调研的基础上,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三个导向”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即以解决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都市生态农业撑起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一片蓝天

现代农业的发展,要充分体现“三个导向”的发展战略,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都市生态农业的发展,践行了“三个导向”,实质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从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看,未来环境修复与治理成本极高,都市将会为今天快速挤压式的增长付出巨大代价。只有都市生态农业才是都市农业的未来发展道路。我国各地生态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经济、社会、生态多重效益,为现代都市及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撑起了一片蓝天。从发展实践看,都市生态农业以进一步开拓农业的多功能性以及高效、绿色、可持续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生态和农业生产有机结合,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提高农业发展可持续能力。在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中,注重将农业生态建设贯穿现代农业发展全过程,以生态系统循环持续发展机理安排农业发展道路、调整农业结构,以此来缓解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控制农药化肥等的投入,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排放,注重农产品质量和品质,充分体现了“三个导向”现代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性。

二、林下经济助力都市生态农业发展

(一)林下经济是都市生态农业的重要形式

本世纪初林下经济在我国开始逐步兴起,林下经济目前已成为我国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和林业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观光旅游、农林牧产品综合开发等,获得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中,近郊区和都市生态区发挥林业产业生态的优势,逐步将林下经济开发作为都市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而加快发展。在国内外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中,林下经济得到重视。德国是发展都市生态农业较早的国家,在都市农业发展别注重生态发展,高度重视林业的生态效益,将林业作为都市农业的重要形式。德国往往在一些大城市加大林业经济发展,将许多发达工业城市打造成“森林城市”。在国内都市农业发展中,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等大城市也非常关注林下经济的开发,加快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如北京市近年来在首都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发展了林药、林菌、林桑等十种经营模式,林下经济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已成为北京市都市型现代林业的主流形式之一。林下经济服务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农民增收,并为首都发展提供生态屏障。

(二)林下经济关注生态等多重效益,助力都市生态农业

1、林下经济实现生态、社会、经济多重效益。近年来,为加快林下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林下经济的多重效益,国务院办公厅于2012年出台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2012〕42号)。2013年10月,国家林业局公布了首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名单,以典型带动林下经济发展。从我国各地林下经济发展的目标看,林下经济有助于发挥多重功能,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等多重效益。如北京市在林下经济发展中,注重发挥其生产、生活、生态多种功能;上海市林下经济最终目标是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天津市在林下经济发展中,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主题,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

2、林下经济多重功能开发,有助持续发展。林下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和林业生态环境,将林、草、农、牧有机结合,采用林菌、林药、林禽、林畜、林游等模式,进行多功能农业开发,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发展,既有利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又有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推力。以林禽发展模式为例,我们可以从图1看出,在林下空间养殖鸡鸭,缓解了土地压力,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利用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提质增效,又很好地避免了环境污染,在林——禽产业互动中“生态”和“利益”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

3、特殊的空间,拓展都市林下经济的特殊功能。在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中,近郊和都市区林下经济处于特殊的空间,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优势,而社会对其也会有特殊的需求,特殊的需求就要求发展特殊的功能农业。以生态为首要目标的都市林下经济,有很好的生态维护功能,一方面为现代都市发展提供强大的生态屏障,帮助现代都市污染防治。另一方面实现资源多级循环利用,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当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唤起居民回归自然、绿色消费等意念。都市区林下经济所处的这一特殊的空间,要求满足都市区发展的这些特殊社会需求。

三、都市林下经济模式选择与发展对策

与山区、丘陵林业经济发展和其他区域林下经济的发展不同,都市林下经济处在现代都市发展这一特殊的发展空间,还有特殊的社会功能,这是都市林下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因此,对于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林下经济,在进行模式选择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特殊性,首先必须服从城市需要,服务现代都市发展,凸显都市林业的特殊空间地位,农、林、工、服多产业联动,开拓都市林下经济的都市服务功能。林下经济为现代都市发展提供强大的生态屏障,保持持续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和领先的技术和服务功能,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城市污染的防治等多重功能。在具体模式选择上,要发挥都市旅游休息市场优势,重点发展林下休闲体验、林下旅游等林下经济。做好都市林下经济科学规划,因为科学发展,规划必须先行。

1、加快都市林下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技术突破是林下经济发展的关键。林下经济是典型的林业生态环境依赖性产业经济,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是发展的基础。都市林下经济实现持续高产出、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升都市生态屏障功能、充分发挥林木和其他生物的综合效益,急需科技创新。都市林下经济发展要求加快农林技术创新,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重效益。目前,受技术水平限制,我国都市林业经济持续发展技术成果不多,储备不足,限制了都市林下经济的发展能力。

2、加大投资力度,调动农民积极性。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都市林下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改造,这就要求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实践已证明,林下经济是一项投入、产出较高的产业,如果没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很难产生相应的规模和效益,单靠农民自己和市场机制是难以解决的。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对林下经济的资金投入,支持鼓励农民发展林下经济,提高生产水平,同时引导农民、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充分调动农民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发展林禽、林畜、林菌等多种林下经济模式,林业与其他产业多产业联动,打造林下经济产业集群。

3、注重特色培育,拉长林下经济产业链。依据本地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创建特色是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都市林下经济特殊的地理空间和特殊的社会功能,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充分体现并依此形成特色。在我国未来都市林下经济发展中,我们要按照“林木发展,生态第一”的原则,着力打造林下经济产业化集群,积极培育都市林下休闲体验、都市林下旅游、都市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等产业化集群。围绕集群培育,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使每个集群都有一批叫响全省、全国的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作者:刘君单位:安阳师范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孔祥智,周振“.三个导向”与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J].江汉论坛,2014(7):42-49.

农业经济功能篇5

[关键词]农业多功能性可持续农业发展

一、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的提出及意义

农业多功能性(multi-functionalityofagriculture)的概念是日本为了保护其“稻米文化”,在1999年颁布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中正式确立的。日本政府认为,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可以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农业的地位,有助于唤起国民对本国农业的热情。对日本而言,如果仅仅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问题,就可能会放弃农业,以换取经济总量的增长。但如果从多功能性的角度来考虑,就应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因为农业不仅能确保粮食的稳定供应,而且能带来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多种效用。

此后,得到与日本相似的农业生产条件和贸易立场的韩国响应,积极支持宣传农业的多功能性。欧盟一些国家也相继加入日本和韩国这一集团。之后,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相继出现在联合国的文献决议之中。如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

欧、日、韩等国注意到农业对保护遗产、确保粮食安全、保持空间上的平衡发展、保护地面景观与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认为农业多功能性概念有助于重新审视和认识农业这一古老产业,从而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制定新世纪的农业发展战略,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就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二、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解决一向被认为是“两难”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新的思维范式。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而又面临诸如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危机的双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可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领域的体现。

1、“可持续农业”概念提出

可持续农业(sustainableagriculture)思潮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与这些国家由于农业发达而相对看轻农业的增产目标及转向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活质量改善不无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绿色革命”以后高投入集约农业的弊病逐渐显现出来世界农业发展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多种危机的严重挑战。各种环境问题频频向人类发出警报:农业生态稳定性下降,生物物种减少,施用农药导致害虫天敌被杀死,农药残留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大量使用化肥引起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等。potter&Goodwin研究认为发达国家普遍对农产品进行补贴,人为抬高了部分农产品价格,诱导农民大量种植有补贴的这些“计划产品”,鼓励了水、肥料和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产生了多方面负的“外部效应”。这一系列问题促使业界对这种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反思,发展可持续农业有利于上述难题的解决。

可持续农业这一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加州“可持续农业研究教育法”中提出来的。1987年7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云集挪威奥斯陆,提出“2000年粮食:转向可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1988年在美国成立了“国际可持续农业协会”。198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通过了有关可持续农业发展活动的第3/39号决议。1991年Fao在荷兰召开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形成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SaRD)的《登博斯宣言》。在其中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即:“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调整技术和机制变化的方向,以便确保获得并持续地满足目前和今后世世代代人们的需要。因此这是一种能够保护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活力、社会上能广泛接受的农业”。从此可持续农业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形成。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但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都具有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生产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四个方面的目标特征。Bromley(2003)认为,农业可持续性是人们寻求对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最佳思维,并非是在无限的未来寻求有关消费和福利最大化的路径或过程。针对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应提出不同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好的区域发展战略应包含一些共同的要素,其中包括和平与安全的保证、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市场激励的供给、市场制度的健全以及对物质、人力、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本等方面进行适当比例的公共和私人投资,而各区域战略的不同之处则在于依据不同的区域比较优势设计不同的投资规模与结构。

2、农业多功能性与可持续农业

过去人们对农业的功能主要定位在要求农业提供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求的经济功能上。日、韩、欧盟等国提出与倡导的农业多功能性理念与当今世界流行的“现代农业观念”相一致,不仅要求农业的经济功能,同时也强调其政治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Fao的专家们把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提高农业生态系统质量作为全球环境保护、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他们强烈呼吁要把过去那种单纯地把农业生态系统看作是生产农产品的单一功能,转变为生产食品、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多功能实体。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提出了“基于农业多功能特性考虑的农业政策、规划和综合计划”,而农业“多功能性”的思想正是源于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内涵。农业功能多元化与可持续农业二者有很强的相关性。农业多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可持续农业的技术体系和政策体系支撑,而可持续农业的实施最终以实现农业的生产、经济、环境、社会等功能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利用农业多功能理论和分析方法,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功能之间的协调和平衡问题,有利于实现农业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农业发展到今天,最高层次是具有多功能性的可持续农业。这种可持续农业,是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有机结合,是在遵循可持续农业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强调农业的多功能特性,在技术路线上采取能够充分发挥农业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功能,并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对多种功能的实现提供支持和保障。这种可持续农业属于可持续农业的一种高层次的具体发展模式。三、农业的多功能性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的多功能性应该成为各国政府制定支农政策的理论基础。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了任何国家政府都要重视构筑农业产业体系间各个环节的互动,而非传统的单一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功能。

对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而言,提供基本食物、满足消费需求,仍是我国农业的最基本的功能。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陆庆光教授说,农业问题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也是新一届中央政府下决心解决的重要问题。新时期,农业的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农业产业化是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关键,并指出,农业产业化发展应坚持农业的多功能性,注重发挥农业在生态、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张陆彪曾建议我国政府应尽快明确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立场,并开展我国农业多功能性立场问题的深入研究。陶陶和罗其友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我国农业的功能划分为农产品供给、就业和社会保障、文化以及生态4方面的功能,并探讨了农业的功能分区[4]。2004年农业部制定了旨在推进今后全国农业资源和生态建设的《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这是农业部门第一次系统规划此领域的工作,也是首次全面强调农业多功能性问题,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确保粮食自给,关乎我国食物安全和国家安全。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绝不能依靠国际市场解决。要确保粮食稳定供给,以及维持农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多功能性理念的确认以及日、韩、欧等国政府为之付出的努力,对我国新世纪农业发展是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的。

1、强化国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强调农业多功能性,促使人们重视农业的地位,有助于唤起国民尤其是城市居民对农业的热情,统一国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粮食安全关系民心稳定和社会稳定。如果从粮食安全和农业多功能的角度,考虑到一旦面临战争、灾害等非常因素,就应当加强农业。因此,即使大米和小麦等粮食在国内生产远不如从国外进口经济划算,也应该在降低国内生产成本的同时立足于国内生产,以确保粮食稳定供应。农业具有多功能性,但农业又是弱质产业。农业不仅对实现粮食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实现生物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支撑其他多种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强调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忽视农业,要特别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农业经济功能篇6

[关键词]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价值分析

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历着从传统的农业大国向新兴工业国家与商品经济国家的演变。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的中国农业,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开始走上现代化之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经营领域,都市农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尤其在一些大城市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些发达国家较早实现了农业现代化,都市农业的发展也日趋成熟,并逐渐形成了都市农业的理论;在中国,都市农业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新发展方向。我国一些大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都市农业已有一定规模。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2005年,该区农业工作根据新的功能定位,把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主线,投入大量人力、资金和技术,在设施农业、旅游农业、采摘农业等农业领域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获得了良好的效益。2007年8月,笔者在北京市房山区进行了都市农业的专题实证研究和考察,对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的价值有了更清晰具体的认识。

一、都市农业及其多功能化经营

都市农业(urbanagriculture,简称Ua)一词最早见于1930年日本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以易腐败而又不耐储存的蔬菜生产为主,同时又有鲜奶、花卉等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称之为都市农业。尔后,有的学者以与城市中心的远近距离作为界定“都市农业”的标准,并提出“城郊农业”的相关概念(孙仲彝,1996);有的学者从行业属性和产品特征等方面来界定都市农业的内涵(党国印,1998)。

综合众多学者观点并结合实地考察,我们认为,都市农业是这样一种经济产业:它处于城市内部或城郊地带,为城市居民提供食物资源和非食物资源与服务,农民与市民直接互动、两地资源流通共享。相对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而言,都市农业具有如下特点:(1)从地理空间来说,都市农业不限于近郊或远郊,可在足够短的时间内进行信息、资源的流动和市场互动的地理空间都是都市农业的地理范围。(2)都市农业以城市为目标市场,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多重的产业功能、复合的经济结构、高投入高产出等主要特征。(3)都市农业在产业功能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除了传统农业的生产、生活功能,为市场提供基本的食物资源,还具备生态屏障、社会文化等多重功能和价值。

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都市农业呈现多功能化经营的趋势。多功能化经营即指该产业突破传统的经营理念、经营内容和经营机制,构筑多元化的产业链条,以多元的产品和服务赢取更大的效益空间。在新的发展时期,都市农业完全按照市民的多种需求构建培育,成为融生产、生活、生态、科学、教育、文化、休闲旅游、出口创汇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体系。以北京房山区都市农业为例,当地最常见的现象是经营者同时兼营食物生产、科技产品开发、旅游观光休闲、体验教育等多项内容,相应地生产和提供多种不同农业产品和农业服务。这与传统农业相比不单是经营内容的拓宽,它在经营管理机制和动力、对科技和信息的利用以及生产效益等方面的优势都是传统农业所不能企及的。

二、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的价值分析

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的价值是指:由开展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所引致的、当前技术和理论能够衡量或者预见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作用效能(程度),包括可货币化度量的直接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非货币化度量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从内容角度讲,这一价值评估是人们对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识别、确认和评定的一种价值观念反映。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和理论归纳,笔者将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的价值总结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经济价值

作为一个经济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都市农业也通过生产和经营自身特有的产品和服务并推向市场,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产业效能,获得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合理布局生产产业,调整并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养殖业结构,生产粮食、蔬菜、肉禽等常规食物,开发名特优、鲜活嫩农副产品,提供新鲜、卫生、安全的蔬菜、水果、豆奶制品等来满足中心城市人们不同层次的物质需求。和传统农业相比,都市农业凭借突出的区位优势、畅通的信息平台和大量的资金技术投入,能较快地实现产业的集约化和市场化,从而具备更高的经济价值和更大的市场潜力。如北京房山区长阳镇2005年开始种植花卉,每月向市场推出花卉上万盆,仅“十一”假期卖出花卉12万盆;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房山区的花卉订单达到500万盆,为当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都市农业的发展还有利于城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更新。如北京房山区大部分农庄在基础生产之外还开辟了旅游观光、采摘体验等经营项目,为城市居民的周末、假期提供了上好休闲娱乐之处,第三产业顺势拉动起来,为该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不少农场或农业科技公司打造了自己的名优品牌,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收益。地处窦店镇的富恒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即通过都市农业的多功能化经营实现了每年800多万元的产业利润。

(二)社会价值

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不仅向市场提供物质劳动产品,也为市民打造了“精神家园”,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起着社会劳动力“蓄水池”和稳定“减震器”的作用。

1.食物保障和食品安全。都市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日常所需食物、蔬菜、牛奶、水果等,满足不同层次的物质需求,改善家庭食物摄入,提高儿童营养。城市人口密集、工商业繁荣,相对而言远离了农村,但食物及资源的供给大部分仍来源于农村,不管从时间还是空间的维度来说,都市农业与乡村农业和外国提供给城市的食物资源形成了互补,有效缓解了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需求。从房山区的情况来看,截止到笔者调查时,该区累计已建立各种设施大棚10000栋,常年四季向市区甚至向外地供应蔬菜、水果及牛奶等各类食物和营养物质。

2.为城市居民提供第二个生活和休闲空间。都市农业区往往辟有景观绿地、采摘农园、花卉公园等,有的还建造了别墅式农居,为市民下乡度假休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现代都市农业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活动,它们还成为城市居民接触自然、观光休闲、体验农业、减轻工作与生活压力、放松身心、强健体魄的休闲产业。我们在房山考察看到,每到周末,就有不少市民涌向城郊农业园区,享受田园生活。

3.增加就业机会。都市农业的多功能化经营拓展了产业的发展空间,延伸了产业链条,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的从业者,也就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据统计,2006年房山都市农业解决了10000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全区人均累计增收8000元,实现了经营者、劳动者和社会的多方受益。

(三)生态价值

有专家指出都市农业对城市生态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底斯特拉,吉拉德特,2000)。在现代社会,由钢铁水泥构筑的城市往往遭遇诸多生态、环境方面的困扰:如环境污染、热岛效应、公共空间缩小等等,使城市生态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市民生活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于是都市农业的生态功能和价值开始凸显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在世界上一些大城市的都市农业部门都探索出了一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具体经营模式,使都市农业在为城市提供食物供应的同时,也产生了强大的生态价值。主要表现在:为城市涵养了水源、为城市提供了天然的生态屏障、为市民提供了绿地、净化了城市空气等。据房山区相关部门介绍,房山是北京的“肺”,对北京气候有重要影响。到2006年底,生态环境建设、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很大成果,全区建设大型秸杆气化站、沼气工程多处,推广太阳能光电、户用生物质炉近万户,同时还建设生态家园富民工程2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工程1处,这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创造了巨大的生态和社会价值。

(四)人文价值

都市农业的人文价值主要表现在它能提高农民素质和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传播农耕文化。在主观上,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要求经营者有更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更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更高的经营技能和市场运作能力。发展都市农业,政府就要重视新型农民的培养,这种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农民整体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农业和其它相关科技被充分运用到产业链中的每个环节,极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产业效益。如2005年初,房山区为了发展都市农业,邀请农科院农林专家给当地技术人员和农户讲课、培训,还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各类农林业院校合作,定期举办大型培训和讲座,从开发育种、温室栽培到产业合作、市场营销,从投资经营、节能减耗到企业责任与社会效益,为都市农业从业者进行系统深入讲解,使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由此快速提高,房山区的都市农业相应得到较快增长。相比乡村农业来说,都市农业的商品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都很高,农民发展都市农业,可以获得较高收入。如,房山富恒农业公司依托强大的首都市民消费群体和农产品消费市场,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出来的“迷你小黄瓜”在首都市场上可卖到4元1斤;生产的“牛奶草莓”可卖到100元12个。足见发展都市有机农业能够给经营者带来丰厚的回报。使经营者获得较高利润是一种产业的人文价值最重要体现。此外,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还促进了农耕文化在都市社区的传播和影响。随着都市农业的发展,房山区建立了多个农业文化展览馆,一些都市农业企业辟有农业生产展览区和体验区。也就是说,房山都市农业可为首都市民提供了解农业生产、学习与体验农业生活、感受农业文明的场所和机会,较好地传播了农耕文化。

三、总结

如上所述,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指人们突破传统的农业经营理念、经营内容和经营机制,构筑多元化的农业产业链条,以多元的产品和服务在城市区域发展农业的经营模式。与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相比,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等几多方面的社会价值。但是要使都市农业产生多方面价值,需要建立一种平衡经营者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产业运行机制。因为都市农业经营者追求的产业价值与政府追求的产业价值存在一定差别。比方说,政府希望农民能生产足够的粮食以保障城市供应,而经营者可能认为粮食生产并没有很大的盈利空间而选择放弃或者减产。这就需要政府提供各方优惠和扶持,以保障粮食产量。可见政府和社会找到符合全局利益的平衡点是都市农业发挥多方面价值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尼科巴克等,编,蔡建明等,译,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m],商务印书馆,2005年

[2]谷中原,多功能农业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3]林耀初,胡月晓,都市农业产业定位研究[J],山东经济,2006年04期

农业经济功能篇7

   (一)筹资与投资功能筹资与投资是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企业通过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能够迅速地把分散在社会上的闲散货币集中起来,形成巨额的、可供长期使用的资本,用于生产和经营,从而开辟了不同于间接融资(银行贷款)的直接融资渠道。同时,这些股票、证券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直接投资工具。这一功能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在于:改变社会资金配置方式,开辟农业直接融资渠道,有利于克服农业发展的资金制约。

   (二)转制与监督功能

   证券市场还具有促使公司转换经营机制的功能。证券市场对经营主体有一定的要求,公司要成为上市公司,必须先改制成为股份公司,按照股份公司的机制来运作。企业要在证券市场发行证券,也要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要有良好的业绩。这就使企业时时处在各方面的监督和影响之中。这些监督包括:①股东的干预。股东作为投资者必然关心企业的经营和前途,并且通过授权关系或“用脚投票”实施他们的权力。②股价升跌的压力。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股价,股价提高,对公司是一种激励;经营不善产生的价格下跌可能导致外部接管,在这种制约下,管理层不得不认真地为公司服务,股东的权益因此得到相应的保护。③社会的监督,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交易所的监督和制约,所有这些制约,促使上市公司形成健全的内部运作机制。

   这一功能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在于:(1)有助于促进农业企业的机制转换,培育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重要作用要求它具有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优越的组织形式。相比而言,上市公司具有体制上的优势。对照上市公司的要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培育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2)启发和影响各类农业经营组织的企业化转变。证券市场不仅培育农业大中型上市公司,而且以它的标准、效率启发和影响着各类农业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企业经营方式有较高的效率,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方式逐步向面向市场的农业企业经营方式转变;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者逐步向具有市场意识、投资意识、管理意识的农业企业家转变。

   (三)资源配置与结构调整功能

   证券市场的流动性特征会引导资金流向效益好且有发展潜力的部门或企业,从而发挥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功能。在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缺乏一个引导资源尤其是资金流通与配置的市场机制。证券市场恰好提供了这样一种机制:在证券市场上,资金在利益的引导下流向效益好的行业、企业,抛弃收益率低、缺乏增长潜力的证券,从而实现包括资金在内的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一功能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在于:(1)消除行业壁垒,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要进入证券市场,要在证券市场不被冷落,必须先要成为能够赢利的行业,成为比较效益较高的产业。在过去农工商脱节、供产销分离和农业劳动力过多的情况下,农业部门仅限于原料性初级产品生产,加工和运销环节的增值流向了工业和贸易部门。然而,在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条件下,农业的比较效益和市场地位可以大大提高。资源配置功能促使农业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增强赢利能力。(2)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遏制和克服重复建设。农业部门的经营性资产中,存在不少重复建设项目,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重复建设是计划经济和部门分割的必然产物。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导致重复建设的旧体制还会发生作用。利用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可以有效地遏制和克服重复建设的弊端。这是因为,首先资本的趋利动机会冲破农业经营管理中的部门分割,促进资源的自由合理流动;其次,证券市场大范围的兼并收购、资产重组和产权交易,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四)分散风险功能

   证券市场通过提供各种不同性质、不同期限、不同风险和收益的证券,既给投资者和融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融资渠道,同时也提供了分散风险的渠道。首先,融资方通过发行证券筹集资金,实际上将其风险部分地转移和分散给投资者。上市公司的股东越多,单个股东所承担的经营风险就越小。其次,投资方可以根据不同偏好,通过买卖证券和建立投资组合来转移和降低风险。证券市场的流动性特征解决了投资者难以变现的后顾之忧,证券市场的出现,为各种长短期资金相互转化和横向资金融通提供了媒介和场所。人们可以用现金购买有价证券,把消费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人们也可以卖出有价证券,将其变为现实购买力,以解决即期支付的需要。这一功能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在于:农业生产的根本特征决定了它所特有的生产周期长、存在自然灾害等风险。证券市场的分散风险功能有利于化解农业企业的风险压力,有利于农业的长期发展。

   (五)社会功能

   对于转轨时期的中国,证券市场还有其超越经济领域的社会功能。首先,证券市场的出现加速了中国经济转轨和社会现代化的发育过程,广泛而深入地传播了市场经济的基础知识和价值观念。其次,证券市场成为联系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与公民切身利益的纽带,起到了社会凝聚作用。证券市场是政治、经济的“晴雨表”。国际形势、国家政局、体制改革、经济增长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投资者的投资收。81.证券市场与中国农业发展益,也都会在证券市场中得到反映。证券市场的走势,投资者的心态、倾向也会反馈到国家有关部门,从而影响有关决策。同时,从自身利益出发,企业、投资者必然对国家政治生活、经济形势、企业经营状况保持高度的关切,并且成为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坚定支持者。

   这一功能对农业发展的意义在于:(1)有利于加强政府和公众对农业的关注。在证券市场上,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每天会吸引千家万户的注意,投资者会因此而更加关注农业政策、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证券机构更会认真研究农业方面的信息,关注农业企业的经济活动。而这些信号会反馈到决策层,从而影响有关政策的制定和决策的实施执行。(2)促进农业部门经营观念的创新。证券市场浓缩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元素。农业与证券市场的联连,带来了经营观念的变化。例如,从只重视产品经营到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并重;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到既追求利润最大化,也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从只重视土地、农具等有形生产要素,到重视股票、债券等无形生产要素等。这是经营观念、思维方式的重大进步和创新。综上所述,证券市场为农业注入了多种现代生产要素,农业需要证券市场。同时,证券市场也需要农业的参与。农业对证券市场的重要性在于:①没有农业的参与,证券市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将大为降低,证券市场的重要性将大打折扣;②农业所形成的食物与纤维系统是世界最大的产业部门,没有它们参与,证券市场是不完整的;③农产品市场是永不衰落的市场,农业为证券投资者提供了适宜长线投资的工具,有利于减少证券市场中的短线投机行为。

   二、农业利用证券市场的途径

   (一)农业利用股票市场的途径

   股票市场是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主体。在债券、基金等证券品种尚未充分发育的情况下,股票市场率先支撑起中国的证券市场。目前,我国农业对证券市场的利用主要是通过股票市场进行的。至1999年底,共有57家农业概念的股份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其主营业务和资金投向涵盖农产品加工、畜牧饲料、种植、种子、渔业、水产养殖、林业、农产品流通、化肥、农用机械等领域,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

   农业利用股票市场的步骤是:1.农业企业化。农业企业化的含义是:加快推动各种资源向农业产业化转移,对各种商品化农业的经营性资产实行企业化管理,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规范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化是农业企业进入股票市场的前提。农业经营性资产必须经过企业制改组,才具备进入股票市场的条件。

   2.农业企业股份化。农业企业股份化是指农业企业建立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为农业进入股票市场奠定微观基础。农业企业股份化过程表现为多种形式,例如,农户联合兴办股份化的企业;对乡村集体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农户取得股东资格;农户以其交售的农产品或服务参股龙头企业,作为优先股东,分享企业利益,不参与管理;专业合作社参股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进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农业产业化链条不同环节的企业间相互持股,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必须指出的是,农业企业化过程是一个多样化的过程,是一个多种模式并存的过程。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原因,我国农业经营必然存在多种组织形式,农业企业也会表现为不同形态。这种多元化的组织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都会存留下去。

   3.农业股份公司证券化。(1)扶持现有农业股份公司上市。在农业企业股份化的基础上,扶持和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股份公司进入国内外股票市场发行股票,走上资本经营的“快车道”。通过股票市场的筹资功能,募集资金迅速扩张企业规模,取得规模效益;通过股票市场的转制功能,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管理水平;通过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断培育优质资产,改良弱质资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并运用并购、重组等资本经营手段,走集团化、规模化发展道路;通过股市的巨大影响,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的知名度,扩大企业的无形资产,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让全社会了解、关心、支持农业产业化,让农业上市公司成为产业化经营的有力的龙头。

农业经济功能篇8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织农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等方面具体有4个方面的功能。

1.组织功能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组织功能十分明显,具体可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一是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组织成员进行生产与销售,促使农业生产由行政管理过渡到由合作组织协调管理;二是根据国家产业规划以及市场信息,组织和协调农户进行专业生产,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三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把分散的专业户、专业村,通过专业合作,创建起各种类型的专业生产合作社,组织农民共同闯市场,有利于提高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四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通过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可以直接组织农业劳动力有序地流转到第二、第三产业,逐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2.中介功能

各地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大公司、大企业、大市场不可能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同样,分散经营的农户,既无法直接加入大公司、大企业的经营序列,也无能力进入大市场参与销售农产品的竞争。在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中,农户为避免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需要“合作经济”这一中介组织。同样,公司、企业也需要一个中介组织,以节约交易成本。无论公司、企业,还是农户,作为产业链的两端,都需要一个中介组织,使公司与农户对接,使市场与农户对接。

3.载体功能

载体功能是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单纯的组织功能、中介功能中“跳”出来,逐步向产前和产后延伸,即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兴办各种经济实体,逐步将自身的组织演变成社区性的产业一体化组织或专业性的产业一体化组织。实现由组织、中介到经济实体的转变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对增强合作组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成员收入具体十分重要的意义。

4.服务功能

向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有效服务,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必不可少的手段。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根,是扎在农民这块土壤中的,因此,它对农户的服务最直接、最具体,从而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不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维系农业产业化链条各环节得以稳固相连,并延伸的生命线。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先进农业科技推广,增强农民市场竞争能力,培养农民民主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目标的有效载体,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关键的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农民提高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风文明的物质基础。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单家独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种养面积小,产量低,农业生产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加上信息不灵,科技含量低,经济实力弱,农业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地位更加突出。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由农民互助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通过联合生产,规模经营,可以有效地将分散的资金、劳动力、土地和市场组织起来,解决市场“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和适应问题,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进入市场,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生活富裕的目的;也有利于解决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经营与扩大规模经营的矛盾、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矛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户和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逐步提高在市场竞争中的谈判地位。

第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渠道。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建设新农村,应当重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化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搞好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科技文化职能技能,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成员提供的主要职能之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训,往往结合合作社经营的项目,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和农时的特点,通过室内讲授、科学示范与现场指导等方式,传播新技术、新信息、新成果,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现实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容易引起农民浓厚的学习兴趣,既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也促进了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普及、推广和应用。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也为广大农民学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等方面知识提供了平台,可以使农民在科技推广、分工协作、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对外联系等方面得到锻炼,有利于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适应市场经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第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培养农民民主意识、合作意识的有效场所。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其最大的特点是“民办、民管、民受益”,实行自愿加入,民主管理。每个专业合作社都要求制定合作社章程,理事会、监事会职责,社员代表大会职责,以及培训、财务管理、分配制度,对规范社员行为、实行民主集体管理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合作社社员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每个农民都有根据自己的经济利益、经济要求参与民主决策,进行民主监督的主观愿望和内在积极性,使得广大社员在直接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管理和监督实践中,得到民主管理的锻炼,逐步增强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和监督意识。可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进行自我教育,加强民主管理,实行民主自治的学校,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农业经济功能篇9

基于都市农业多功能性推进农业园区化发展

蔡建明 韩 非 张菲菲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逐步步入城市社会,都市农业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必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立足国情,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农业园区化道路,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农业园区作为都市农业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形态。农业园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都市农业的空间组织单元,已经成为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载体和有效模式。

都市农业的概念

“都市农业”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大体始于20世纪30年代,由日本学者青鹿四郎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成为城市时代新型农业发展的一个崭新理念。当前国际上普遍认为都市农业是指位于城市化和半城市化地区的一种综合农业经济行为,包括从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到食品安全监管和休闲体验的整个经济过程。它具有比乡村农业更强的多功能性,体现在生产(多元和高效经济并存)、生活(弱势群体参与和和谐社会构建)、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优美环境重建)和生情(自然景观教育和健康文化创造)等诸多方面,县城市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良好切入点和城市地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因此需要被有效地纳入到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中来。由都市农业的概念可以看出,它与乡村农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区位、经济系统和多功能性三个方面。其中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使其具备了发展从一产到二产到三产乃至四产的广阔前景。

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

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可从复杂的图1中得到体现。从图1可以看出,它几乎影响到整个自然和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具体说来,它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如下几大方面:

1、生产功能:提供农副产品,促进食品安全

由于紧邻城市,可以充分利用其雄厚的技术、资本和市场信息,都市农业的生产功能通常更具有现代化和孵化示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通过合理布局生产保障型产业,在城市周边生产特种粮食、蔬菜、肉禽蛋奶等常规农副产品和开发名特优、鲜活嫩农副产品;调整并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养殖业结构;提供新鲜、卫生、安全的蔬菜、水果、花卉来满足中心城市人们不同层次的物质需求。除此之外,都市农业还可通过与其他产业的结合,生产加工出诸如清洁能源、医用农业疫苗、转基因动植物等高新产品和在严格监管下的更安全健康的食品。

2、社会保障功能:拉动就业,增加收入

都市农业能够通过延伸产业链为城市增加就业机会,优化城郊的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值和农民增收。在发展中国家,都市农业还能为城市贫民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或通过补贴家用,提高他们的营养供给。同时随着都市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及城乡互动,它已经成为一项“永不过时的夕阳产业”,或称为“都市朝阳产业”,为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就业和投资。

3、生态保障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都市农业是城市区域的当然生态保障,其功能主要体现在:

(1)增加绿地。充分发挥都市农业洁、净、美、绿的特色,在都市开辟城市森林,创建公用绿地,充当都市的绿化隔离带;

(2)维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都市农业资源,可增加物种的多样性,营造优美宜人的绿色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3)防御灾害。除防止城市环境污染以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外,都市中预留的农田还可在灾害发生时(如地震、SaRS等),成为市民的避难空间,减轻受灾程度;

(4)预留空间。可在防止城市空间过度蔓延的前提下,为未来城市扩展预留弹性空间,实现城市合理有序的空间发展。

4、旅游健康功能:建设田园城市,为都市居民提供新的休闲、娱乐方式

除一二产业功能外,都市农业还可以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生产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乡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乡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发展第三和第四产业,即发展传统服务业和以体验为主的休闲业。也就是说,它不仅可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从事农业旅游等活动,还可以为居民提供新型休闲的场所与机会,通过参与和体验农业生产活动,减轻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使其达到舒畅身心和强健体魄的目的,提高生活品质。

5、教育功能:认知体验农事劳动,了解传统的农耕文化

都市农业可以让城市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就近接触农业、体验农事劳动和农耕文化,在回归大自然的过程中受到了教育,了解农业的生产过程,体会农家生活的乐趣和艰辛,使其更加珍惜和热爱生活。除此之外,它还可以与学校和社区进行合作,打造青少年教育基地,培养其热爱劳动的思想观念。

6、示范辐射功能:推广农业科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都市农业还可通过会展、基地示范和培训等手段对周边区域产生示范辐射功能。它至少能在农业科技和思想观念两个方面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作用。一方面,都市农业依托城市的经济实力、农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在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方面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都市农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将对周边农民和相关企业起到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创新能力的作用。

世界农业园区化趋势及我国农业园区化发展现状

通过从历史背景、组织形式、生产特点、营销与物流、功能作用和扶持政策等方面,对美国、荷兰、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都市农业发展的比较研究,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世界农业发展越来越趋于园区化,即乡村地区的大中型农场化和半城市化地区的园区化。园区化有利于应用工业化的技术和管理成果,实现农业生产的专门化和规模化,同时开发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

我国在都市农业发展中,也出现了大量众多类型的农业园区,仅各类农业科技园区就多达4000多个,其中部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

区1个,科技部认定的部级农业科技园区36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区等600余个。当前我国农业园区发展中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1、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突出

目前我国部分园区受上级政府的干预过多,运作效率低,未建立现代化企业组织模式,农业产业化水平很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

2、建设资金不足、缺少相关政策扶持

与国外相比,我国农业投入的补贴远远不足。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本对农业投入补贴大于70%,美国大于55%,荷兰等欧洲国家介于30%~40%之间,而我国农业投入补贴大大低于30%。由于农业基础投入过小,园区投资效益偏低,示范带动作用有限,后续发展能力受较大影响。

3、园区科技转化丰低,市场推广能力不强

据测算,我国技术进步对衣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9%,而一些发达国家已达到70%~80%,农业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进程也相差5~10年。

4、缺乏科学规划,功能定位不强

我国农业园区在建设初期,由于缺乏科学、务实的规划作指导,导致园区功能定位不准确、发展目标含糊,“盆景效应”、“形象工程”等重政绩轻实效的不良现象频繁出现。

5、经营主体不明确,管理机制不完善

由于部分园区经营管理机制和管理体制并非完备,存在产权不明晰、机制不规范、债务不清和资产约、束力不强等问题,从而出现了“只进不出”、“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没有经济效益。非但起不到示范带动作用,反而成为当地的负担。

我国农业园区化发展对策

1、做好科学规划和园区功能定位

在建设农业园区之前,要根据园区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及其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来对园区进行科学的规划,并依据其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功能定位,明确其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从一开始就将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纳入到园区的战略和空间规划中来。这是奠定农业园区总体格局的核心。

2、进一步完善农业园区的管理体制

通过借鉴国外农场农园管理中的多利益群体参与模式,建立起“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指导委员会+协会促进+项目企业化运作+经营服务市场化”的组织运作模式。这是保证农业园区高效运行的关键。

3、引入多种经营组织模式

农业园区的经营模式可以包括以下组织形式:“公司+农户”、“园区+企业”、“园区+企业+农户”、“园区+企业+协会”等。各地的农业园区需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的特色经营之路。这是农业园区能力建设的保证。

4、拓展农业园区的多元功能

最为重要的,农业园区的发展要依托城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市场资源和政策等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开拓其多功能性,使其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形态,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这是确保农业园区可持续盈利的根本。

结论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逐步步入城市社会,都市农业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必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纵观世界农业发展的大势,园区化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发展模式,因为它不仅有利于专门化生产,提高效率,还有利于通过基础设施等资源共享,实行规模化生产,发挥产业聚集效应,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农业的整体竞争力。立足国情,我国都市农业发展也亟须走园区化道路。为此要基于都市农业多功能性,大力推进农业园区的建设和健康发展。

嘉宾背景链接:

农业经济功能篇10

关键词: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农产品

作为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我国都市农业的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城郊农业,最早将都市农业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的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都市农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发展态势良好。

一、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

与传统农业相比较,都市农业具有发展导向的差异性、农业功能的多样性、产业间的融合性等特点,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开放循环的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城乡要素流动,一产必然向二、三产延伸,二、三产自然反哺农业,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互促,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高度融合,农业的内涵不断拓宽。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和肥等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可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设施农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是最有活力的农业新产业。设施农业的发达程度是现代农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种苗业。充分利用城市科技、人才、资金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良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农业高端产品,积极发展农作物良种、蔬菜种苗、花卉苗木、优质畜禽、名优水产良种培育基地和现代化包装业。

(三)农产品现代物流业。逐步在城市形成以大型物流企业为龙头,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超市为基础,布局合理、辐射力较强的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健康发展。

(四)观光休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后出现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以田园景观和自然资源为依托,利用农村设施与空间,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经过规划设计与建设,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农业经营特色的经济区域。

(五)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园区是集科技核心区、科技示范区和科技辐射区三种功能为一体,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新型农业企业。它以企业化的方式独立运作,以农业科研、教育或技术推广单位为技术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转化科技成果为中心,以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的示范、推广为手段,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并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企业利润增长和农民富裕为目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六)循环农业。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等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满足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的现代农业增长方式。

(七)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循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我国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并无太大改观,而都市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尤其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实践表明,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将成为制约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都市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影响都市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

(二)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对农产品在市场运行中还存在较多的行政干预。农副产品的产销信息相对闭塞,其生产经营组织、营销手段和方式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

(三)资金、科技投入不足。资金来源单一,资金的使用缺乏规划。都市农业是依靠大城市提供的高科技来发展的,目前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不到0.1%,农业技术推广费用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不到0.2%,这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科技投入不足。资金的使用缺乏规划表现为开发项目没有重点,融资渠道不畅。另外,目前我国发展都市农业的科技投入不够,主要表现在科技原创及突破性创新少,技术集成不够,新型资源整合平台缺乏,科技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

(四)政府规范和扶持力度不够。伴随都市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政府以新的经济活动规则来规范和扶持。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一个权威的主管部门来统管都市农业发展的相关工作。地方政府也不大重视制定都市农业发展规划,更缺乏具体的法规政策,使都市农业发展艰难。三、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对策

未来中国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应呈现“五个化”:一是功能发展多元化;二是产业发展集中化;三是手段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四是经营国际化;五是农民高素质化。基于此,发展都市农业应采取以下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