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控制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28:11

风险控制措施篇1

一、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系统

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系统是对高校各项经济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和财务管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贯穿于高校经济活动全过程,通过对管理对象分别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控制指标,以财务报表、预算指标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为依据,采用数学模型、比例分析等一般方法,达到整体控制风险的目的。高校应建立以动态监控资产负债率和现金流量等指标为主的风险预警控制系统。资产负债率制约着高校的发展规模与结构,同时高校的生存与发展也离不开一定的现金流量,要提高高校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必须在改善自身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现金流量两方面下功夫。

风险预警控制系统的建立对高校确定长期发展思路意义重大。高校在确定其自身发展规模时应重视其规模的质量,即规模结构的合理性。其中,资产结构的合理性主要指:保持合理的现金储备;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加速资金周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保持合理的比例。负债结构的合理性主要指:能动态地根据自身实际,考虑现有资金以及未来的财务收支状况,确定银行融资规模与结构;动态地平衡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负债比率;动态监控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权益结构的合理性主要指:精心设计权益架构,重视投入产出率,增加自身的资本积累。此外,还要优化现金流,也就是主要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信息系统,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合理调度资金,加快资金周转,提高投入产出率,动态平衡自有资金、借贷资金和预收资金的规模和结构,确保资金的边际效用最大化。

二、规范债务管理控制

高校举债规模是防范财务风险的关键。高校举债规模涉及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发展规划,涉及举债高校的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管理水平以及学校所在地的经济水平等因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高校应立足自身条件,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一步规范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债务风险:(1)建立贷款监督机制。监督内容包括贷款额度、使用方向、使用效益等。学校对贷款项目的论证必须实行“三公开”,即立项公开、论证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银行、社会有关部门的监督,形成由主管部门牵头,社会、银行和广大教职工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2)加强贷款资金使用和管理。高校必须加强贷款资金管理,形成一套“严格审批、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跟踪监督、考核效益”的贷款资金使用机制,通过对贷款项目实行“目标分解、公开招标、责任落实、日常检查、验收考核”的办法,形成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管理机制。(3)制定严格的还款计划。贷款学校在安排年度收支预算时要考虑偿债因素,将还款计划纳入单位的年度预算收支,保证还款资金来源。(4)通过“银校合作”积极推进助学贷款业务的发展,以助学贷款力度的大小作为学校选择开户银行的重要条件。(5)加强贷款管理与财务分析,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建立贷款资金项目管理责任制。(6)建立有偿备用金制度,通过有偿备用金的设立和筹措,有效防范资金风险。

三、加强预算管理

高校预算是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预算管理要求高校加强对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一方面要求提高预算与事业发展计划的关联性,确保预算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求提高预算的前瞻性,从而发挥预算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此外还要通过行政手段保证预算的严肃性,通过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计划性。

四、健全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保障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手段。健全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将有助于营造安全、高效的资金运行环境,有效实施资金安全防范,确保资金效益的发挥。

(1)营造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学校管理层应充分重视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将资金的安全作为控制的主要目标,确保财务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还要使全校教职员工特别是中层以上的干部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积极支持和参与财务内部控制。

风险控制措施篇2

关键词:保险公司;财务风险;内部控制

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一般是在其营运过程中因主动通过负债的途径融资,导致公司盈余资金发生变化而产生的风险,保险公司资产主要包括资本金、保证金、公积金等基金和一些国家规定的其他合法资产。财务风险是保险公司营运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客观风险,虽然无法完全规避,但是通过剖析财务风险潜在的表现形式,加强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谋划应对潜在财务风险的措施,有效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

一、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保险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是依靠集中保户交付的保费承担保户未来不确定的风险,而保险公司的自有资金比如资本金、公积金和未分配盈余资金数额远远低于外来资金比如准备金、保障基金、再保险基金、未付负债数额,保险公司总资产中负债占比80%。保险公司资金价格转移的高低程度由保险公司负债和营运成本的变化程度决定,资金转移价格变化直接作用于公司资产盈利状况和资金风险状况。在保险公司筹资、投资过程都存在着客观的财务风险,其表现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营运过程中坏账准备金高

保险行业竞争激烈,保险公司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争取保额大的业务而采取保费延缓收取制度,导致保险公司应收保费增长。保户信用良好不会给保险公司带来坏账损失,一旦保户信用不良,则会增加保险公司坏账损失。

(二)较低的投资收益回报

由于经营不善导致保险公司出现一定资金亏损,递减对保户承保的利润,与一般公司相比,保险公司的特性是公众性,出现亏损不仅不利于保险公司吸收资金展开新业务,也会对公司形象建设产生副作用,使产品销售不畅通,影响保险公司的正常营运。

(三)资金偿付能力欠缺

资金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在对到期负债的资金支付和对未来责任承担的资金支付能力。资金偿付要求一般公司资金不低于负债,对保户而言,购买保单目的是希望保险公司能及时给予保险金支付,保险公司的负债远高于资产,所以保险公司应该按时履行保险合同,提高偿付能力,维持现有保户,提高声誉。

(四)提存责任准备金不足

保险公司承保业务流程的特点:公司和保户签约保单,收取保户保费,一旦保户出现事故,保险公司按照合同规定及时给付受益人相应的保险金赔偿。在保险合同签订以后保险公司才会承担保险人的责任,所以保险公司必须在收取保费时、保户风险发生之前计提责任准备金,在保险公司所有的负债项目中,责任准备金是最高的。如果责任准备金不足,导致无法赔付受益人的保险金,不能合理的显示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由于计提保险责任准备金不足导致公司财务上显示盈余增加进而产生不恰当分红。为维护保户利益,提高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部门一定要按照公司规定做好责任准备金计提工作。

(五)经营成本提高

保险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成本包括责任金赔款偿付、保户退保金、业务人佣金、经营管理费用等,任何一项经营成本都有合理的金额范围,一旦超过这个范围就有可能导致保险公司亏损。

(六)资产负债匹配度低

短期匹配度低的资产负债导致公司经营受到市场利率变动的影响,长期低匹配度的资产负债比会导致公司资产无形损失。保险公司负债主要来源于流动性高、期限不固定、有预定利率成本的保费,资产负债不匹配使得保险公司资产变现能力下降,资金偿付能力变的不足,甚至引发保户大量退订保险业务,从而导致财务出现风险。

二、保险公司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举措

(一)建设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指在日常营运中对财务可能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提前做好应急方案,早一步发现风险,早一步控制风险,早一步解决风险。按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逐步构建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指标预警机制。

1.确定保险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具体的指标。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时要突出资产变现能力,同时确定偿债能力指标作为基础指标,关注财务效益指标和资产营运指标,可以作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指标体系的有现金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资金偿付能力、资金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保户续保率、退保比率等。

2.对现金流量进行实时监控,编制现金流量财务预算。保险金以及保险金流动是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对保险公司而言,能够实现健康持续发展不是完全由盈利决定,而要看公司流动资金是否能够满足用于日常经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支出的费用。只有当公司的净现金流量超过了净利润才能确保公司业务的正常运营。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基础是日常保险业务的收入与支出差额,收支差一方面体现保险金使用的方向以及范围,另一方面为日常现金流量管理提供了预警信号。

3.根据保险公司经营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策略。保险公司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指标体系以后,要对风险信号进行实时追踪检测,一旦出现了不良现象,比如应收保费增长、日常经营成本上升、保户退保率上升等,应该分析这些不良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分析潜在财务风险,提出风险防范可行性报告,制定可操作性强的风险防范策略。

(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为财务风险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内部管控机制是保险公司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良性风险管理控制系统,内控建设既是风险管理的核心手段,也是有效实施财务管理的重要构成元素。

1.在公司内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内部控制的环境包括制度和人员两个层次:第一,保险公司管理层要树立内部管控的理念,改进经营管理理念、方式,在公司内自上而下引导建立内控制度,实施内部控制。其次,保险公司要建立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包括公司组织结构、授权和责任分配方法、保险业务日常处理流程等。

2.针对保险公司日常经营业务展开全面风险评估工作。采用先进的风险评估技术,比如风险因素分析法、内部控评价法、分析性复合法、风险率风险评价法等,找出保险业务流程的主要风险点,采用恰当方法分散风险。以风险预防为主,通过对风险控制环节进行增加、补充来降低潜在的财务风险。

3.建立健全财务风险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机制。事前控制是公司在进行最终方案决策前运用风险评估分析方法对潜在财务风险进行成因分析以和变动过程分析,确保没有风险才开展业务。事中控制是在日常业务营运过程中不仅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还要用定性分析方法对财务风险状况进行实施监督控制,就是发现偏差并采取措施控制财务风险和目标的偏差。事后控制是在财务风险发生以后建立详细的档案,对导致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解决风险的措施进行详细记录,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规避风险,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三)加强保险公司财务预算

1.在保险公司内部成立专门的财务预算管理机构。成立预算管委会专门负责保险公司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规范制定财务预算总目标和预算政策,同时要制定财务预算详细具体的实施流程,并下达财务预算总体实施计划,平衡协调财务预算的执行步骤,监督完成财务预算制定的总目标。

2.建立规范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结合保险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在全员参与决策前提下制定公司财务预算的可行性目标,每一个执行部门要严格按照财务预算的目标和执行计划制定本部门详细可行的财务预算方案,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各个公司总目标和各部门财务预算的目标进行资源协调与分配,及时调整财务预算总目标和各部门财务预算的目标,目标确定以后再层层传达给下级部门执行财务预算计划。

3.加强保险公司风险文化建设。通过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将风险控制的理念植入到每一个员工的意识中,在无形中提高公司的凝聚力共同抵抗财务风险。只有以文化为指导,高层管理者提高管理能力,调整公司组织结构,完善风险监控制度,加强员工风险防范意识,才能降低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损失。

参考文献:

[1]高天天.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导向的内部控制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2]余依娜.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4:21-22.

风险控制措施篇3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风险管理

引言

由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易受行政干扰和地质情况及天气等因素影响,施工场地狭窄、战线长而工期要求紧,施工难度大。因此,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在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工程风险管理一般按照风险分析、预警、应对等过程进行,其中风险分析包括风险的识别、估计、评价过程,是风险管理中难点和重点。

1、市政工程的特点

市政工程有以下几个特性。

执行政府意志。市政工程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是政府所有、全民使用的公共设施。这就意味着市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无条件执行政府意志。政府和代表政府的一方既掌握经济资源,又拥有行政资源,因此与其他工程参建单位之间的地位是不对等的,强弱差别是明显的。

占用公共空间。市政工程建设一般处于人口稠密区且大量占用城市公共空间。如地铁车站往往修在路叉处,高架道路一般都建在主干道路上,等等。处于人口稠密区,必然要与市民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交叉影响,而公共空间是供全社会共同使用的,大量占用必然会严重影响到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

带状分布。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作业区域通常呈线状或带状分布。按照几何原理,平面物体中圆形的周长最短,正方形次之,矩形又次之。而带状物体的长宽比越大,其周长也越长;周长越长,意味着与社会公共空间接触面越大,相互间的影响、干扰也就越大。

动迁、搬迁量大。动迁是指对原住居民和单位的迁移,搬迁是指对既有设施的移位。动迁、搬迁量大,意味着建设成本的升高。而成本越高,动迁、搬迁难度就越大,速度就越慢,实际施工工期就越短,工程的施工难度也就越大。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市政工程的社会属性。上述特性中,除了第1.7外,其余均为社会的、管理的特性,而不是技术的特性。但正是这些社会的、管理的特性,决定了市政工程同其他工程的区别,也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的风险程度。实际上,市政工程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工程类型。市政这个词,本身体现的就是一种抽象的社会属性,而不是象房屋建筑、铁路、电力等体现的是一种具象的、物化的技术类型。这种社会属性的根本体现,就是政府的强力干预或称之为政府管理。

市政工程的范围。市政工程的范围,至今尚无一个确切的界定。目前最权威的划分,即上文提到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体质量监督工作指南》中包括的9类工程。但各地仍有不同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当地主管部门的管辖范围来确定。

2、市政工程风险种类

市政工程风险在宏观上与其它类别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一致,并有其特殊性。宏观项目风险事件存自然及环境、政治法律、经济、组织协调、合同、人员、材料、一设备、资料和社会环境风险。微观风险事件,是指发生在项目上或单位工程上,甚至分部工程中,亦可能发生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的某个具体部位。市政工程风险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协调、资金投人和士期风险。例如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延误带来的凤险等。从风险危害程度可进一步划分为:极端严重的风险。这类风险一旦发生足以对业主和承句商造成致命的危害,使业主和承包商破产或者倒闭,对管理者造成完全收益和机会成本的猛增,如极端政治事件、战争、特殊恶劣的自然灾害等,一属子前述a区。严重危害风险:一旦发生时会给业主和承包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这类风险多为经济风险。例如;通货膨胀、人工费、几材料费等猛涨及汇率的变化等。这类风险老欢方能事先预测,并在合同中加上公平、公正、分担化解等有关条款,则可以避免或减少这类风险。如调值公式的设立就是解决物价大幅振荡引起的人工费、材料费等增减产生的风险,这属于B、C区域。一般危害的风险为危害性轻,发生频率高。如合同条件、技术规范等。管理决策的小范围失误,有经验业主、承包商、监理工程师是可以预测的,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避免和转移,这类风险属于D区域。

3、市政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一般过程

在市政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市政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市政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机构从项目的整体和详细的范围层次对市政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从而确定项目中可能存在的严重风险,并确定风险的可能等级。如果项目管理机构是受建设方(或业主)委托管理工程的情况下,项目管理机构应将项目面临的可能严重风险通知建设方(业主),建设方(业主)将以合同等形式在项目各个参与方中进行合理分配,各参与方(包括建设方、承包商等)明确自己的风险管理职责后,结合自身面临的风险制定详细的应对计划。在风险的控制过程中,监控已识别风险和识别未知风险,并评估这些计划执行的有效性,各个参与方应将风险监控结果定期向项目管理机构汇报,使项目管理者随时了解市政项目整体风险水平,为建设方(或业主)进行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以避免风险影响的进一步扩大,确保后期工作按计划进行。如果经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后,市政工程项目中不存在严重风险,风险整体水平建设方(业主)可接受,这样,业主或建设方委托项目管理机构对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实行一般的管理就可以了。

4、市政工程风险管理的一些建议

树立正确观念。树立城市建设面临的风险将日益增大的观念。政府应把城市建设风险控制作为重大课题开展研究,从宏观角度制定控制目标和控制政策。应将风险控制目标纳入城市建设规划。

区分管理方式。把政府建设的、公益性的公共基础设施工程与通过市场销售、以盈利为目的的房产建筑区分开来,建立起针对各自特性和属性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

采取消解措施。政府管理部门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不仅要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且要进行风险预控管理,把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通过管理的、技术的、组织的、社会的措施加以化解。

建立三位一体的安全概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要突破人身安全的局限,树立工程安全、人身安全、环境安全三位一体的大安全概念。

提高施工安全保障度。市政工程建设应做到既保护环境、又保障施工,两者不可偏废。政府对此应制定相关的技术政策来加以引导。一些重要规定应强制推行,以降低风险。

全方位、全过程控制。将风险控制作为工程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不仅要研究技术风险,还要研究环境风险和条件风险。不仅要考虑宏观风险,还应考虑中观和微观的重大风险。

综合考虑招投标条件。工程招投标要重视组织风险的规避,选择合适的参建队伍。技术方案不仅要看应对技术风险的能力,同样要看应对恶劣环境和恶劣施工条件的能力。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目前最低标中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完善现场控制手段。进一步加大对施工中常规质量安全风险的控制力度。突出事前控制,抓责任制落实、标准规范执行和培训教育;强化过程监督,控制关键因素;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

缓解工期压力。当前,施工抢工期现象相当普遍,其中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政府工程中日益市场化、法制化的前期动拆迁工作与指令性的计划工期之间矛盾十分突出,

5、结语

风险管理在现代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对市政工程项目风险的来源进行了详细讨论,提出了市政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并构建了市政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模式,可作为市政工程企业项目风险管理的借鉴。

参考文献:

风险控制措施篇4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特点;风险控制方法;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体系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a)-0090-02

在社会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建设项目作为集经济、技术、管理、组织各方面的综合性社会活动于一体,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质量要求高、参与单位多、施工技术新等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了建设工程项目面临高风险的挑战。近几年来我国建筑施工项目中,频频发生各式安全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所以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与防范的探讨和研究有着更加迫切的现实意义,建筑企业如何充分利用所自己的资源,减少和控制生产中产生的风险,降低生产施工中各类安全事故的损失,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加强风险控制,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推进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风险管理控制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项目决策过程中,准确的评估风险,并做好相应的对策,及时准确地应对风险,可以降低风险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我国近年来都在完善各种建设规范,从设计到施工,从政府监督部门都工程参建各方,严格审查和监督建设项目的每个阶段。建设投资方也会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开始,提高建设项目的科学性,环保性,安全性及合理性。例如在建设工程中,现在的建设投资方从以前的建筑美规为重点设计,发展到更加重视建设项目的节能保温,消防安全,更加重视如何做好绿色、环保、安全的建设项目。从过去的设计施工,到现在的设计、图审、聘请项目管理者、监理公司等,从各个方面完善项目管理,控制项目风险。

2提高各方主体的风险控制意识

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调动各方主体的风险控制管理意识,使各方都重视项目中存在的风险,树立风险意识,从而使投资项目有效顺利的发展进行。从2014年开始,我国推行了项目质量终身制,每个项目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在项目工程前期,必须到政府建设监督部门签署项目质量承诺书,且在项目竣工验收前,在建设项目醒目处悬挂质量终身责任牌,上面标注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在该项目的具体负责人,竣工时间等信息。使工程信息更透明,也使得各参建方负责人更加重视项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3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的相关措施

要预防项目即将可能带来的风险,首先要懂得风险因素的识别,风险的评估,然后才能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对其进行控制管理。

3.1风险识别

风险控制的第一步是项目风险的识别,其目标是减少工程建设项目中各式工作所带来的不安定性。而风险识别的第一步就是要理清项目的组成、各种不确定工作的关系、项目工作与项目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则是,收集和处理大量的工作数据并进行分类,以便以后更好地评估风险事件。如在建设工程中常见的洞口临边防护,就是最简单的安全风险。对设计施工图纸的设计审查及图纸会审就是建设项目的设计风险等。

3.2风险评估

在工程建设项目完成识别的工作后,就是进行建设项目风险评估,综合考虑风险的性质、风险的发生的概率和风险的产生后项目者对风险承受能力,进而确定项目带来的风险和风险控制措施对项目所带来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采用什么措施以及控制措施实施的程度。如在建设工程项目中,比较普遍的就是重大危险性分项工程安全评审工作,针对深基坑、高支模、超高脚手架等分项工程,政府部分均要求建设方组织相关安全工程专家,对该分项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方案项目进行安全评估论证。

3.3风险控制

项目风险控制是指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通过对项目进程中的风险事件进行评估后,针对性地实施的项目风险控制活动。另外,当项目的具体情况产生不同变化时,要及时地对项目的风险重新进行分析评估,并制定新的风险管理计划。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风险监督等。

(1)风险回避是通过风险识别搜集风险数据并进行评估,从而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使得工程建设项目尽可能地不受风险的影响。例如当工程建设中图纸存在的深基坑、高支模的高危险源分项工程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投资方可以通过工程变更的方式,减少基坑的深度,及时解除高危险源,做到风险的最彻底地消除的策略。

(2)风险转移是指建设工程中通过一定的途径使得风险的承担者发生改变。风险转移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在建设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建设单位通过设定保护性条款,将一定的建设风险转移给投标方。还有在建设工程施工中,建设方通过购买工程保险的方法,将一定的工程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3)风险减轻是将工程项目建设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风险发生后产生的损失程度降低到可接受范围。例如在建设工程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在施工外架上满布安全网等都是为了在安全事故中减轻施工人员的伤害。

(4)风险监督是指对项目全过程的风险控制,项目中发现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进行监督。风险监督是对项目全过程的监督,是动态的风险监督、过程监督、预见性的监督。例如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建设单位会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优秀的监理公司,对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理,针对建设过程可能存在的施工错误,设计单位图纸问题等及时协调纠正处理,避免或减少因为这些错失造成工程返工和经济损失。

4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的风险,项目管理者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及自身的状况,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才能更好地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项目的质量和安全。该文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风险控制,做好建筑工程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对策和风险控制等一系列完善和系统的风险管理,为其他的项目累积经验,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叶小君.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J].价值工程,2014(17):77-78.

[2]陈志晖.论如何加强工程管理的风险认识[J].山西建筑,2011(10):249-250.

风险控制措施篇5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造成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与可能。由于财务活动贯穿于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中,主要体现在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利润分配等各个环节,一般来说,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个环节发生问题,都可能产生企业财务风险,导致企业盈力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从而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是企业生存发展和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内在要求。

企业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以期降低财务风险,实现企业财务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防范与控制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要建立单位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对单位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重点是对单位的经营性质、经营规模、经营方式、组织体系、机构设置、人员、资金、物资、设备、技术信息沟通情况和经营管理状况以及单位所处的外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资源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进行调查。

其次,根据调查结果,按照系统理论和方法的要求划分单位内部结构,通常包括:行政领导体系,包括行政领导的设置,各个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设置等;构成要素体系,包括人、财、物资、设备、技术、信息沟通的所属系统;经营体系,包括采购、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等系统;管理体系,包括会计、统计、审计、电子信息和网络监控等系统。

第三,根据划分的各个所属控制系统确定系统运行活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风险控制点,同时制定每一关键环节控制要点的有效控制方法和操作规范,特别关注高风险环节风险控制点的控制,防止产生财务风险。

最后,针对具体业务与事项实施相应的控制。具体业务事项的控制一般涵盖单位经营管理的各个层次和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通常包括对采购、生产、销售、预算、担保、合同协议、业务外包、企业合并、资产重组、投资融资、货币资金、存货、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控制,要特别关注重要业务事项的控制,防止财务风险的产生。

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过程中,对不相容岗位实行分离控制、相互牵制。对财务风险隐患较大的业务(如担保、对外投资)制定专项业务操作流程,并对相应岗位进行特殊培训;对重要的担保业务、重大对外投资项目实行集体决策、审批,并进行跟踪管理和监测,防止财务风险的产生。

对内部控制执行结果进行定期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制度缺陷,适时进行修订完善,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

二、实行预算管理

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所要控制的就是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财务目标)的偏离程度。财务预算是财务目标的细化,财务预算作为企业预算的一部分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部门定立了明确的目标、任务,也为生产经营控制和业绩评价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尺度。企业整体是一个责任中心,每个部门、每个班组甚至每个人都是各自独立的责任中心。这些责任中心被要求完成特定的职责(目标、任务),也被赋予一定的权力,以便对该责任区域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向下层层分解细化、下达预算目标任务和赋予权力,将预算目标层层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班组甚至每个人。然后实施预算的事前、事中控制,一旦发生偏差,及时分析问题,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纠正偏差,从而达到预算目标。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管理者应当对企业财务运营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是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一般应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长期资产适合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等指标。根据以上指标定期计算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的风险状态,及时识别财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与控制措施降低财务风险。

四、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并不意味着完全预防或消灭财务风险,而是指在一定的风险条件下,尽可能降低或减少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应对策略和补救措施,减少损失的程度和范围。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有以下几种:

第一,风险规避,即企业在进行风险决策时或在实施风险方案过程中,对超出企业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

第二,风险降低,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

第三,风险分担,即企业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通过借助他人的力量,采取业务分包,购买保险等方式和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企业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

第四,风险承受,即企业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不准备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减轻损失的策略。

企业应根据风险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适合企业实际的风险应对策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风险控制措施篇6

关键词: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2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财务管理会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这一点,开始重视财务管理,通过对财务管理进行强化,对运行成本进行降低,对财务核算进行规范以及对内控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等。

一、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概述

具体来讲,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指的是有一些无法预料或者控制因素影响到企业正常经营的财务活动,企业财务运行状况无法确定,可能会带来一些损失。从宏观角度上进行分析,则是指的是在企业融资投资以及运营分红过程中,影响到企业的运营发展。从微观角度上来讲,则是财务杠杆的利用,可能会损害到企业的发展。具体来讲,可以划分为这些类型:

一是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风险:如今,信息真实度不够是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资金安全风险出现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信息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根本,但是在我国国情之下,很多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往往不会较多的透露自身的信息,没有较多的机会进行交流,这样信息流通难度较大,很多有价值的财务信息无法被决策层所获取到,营销企业的发展。虽然大力改革了企业制度,但是资金管理水平却不符合于现代企业制度,影响到财务管理效益的提高。

二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筹资风险: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筹资风险出现于企业财务管理中;如果借款在企业资金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企业经营不善,出现了亏损,企业借款和利息的支付,就需要用自有资金来完成。如果企业的偿还能力丧失掉,就会有财务风险出现。另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利率风险,指的是改变了金融市场上的利率,这样筹资企业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损失。如果筹资之前,没有对预知收益科学确定,付出的利息高于平均利率,这样就会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投资风险:如今,很多企业在扩张中,都会采取兼并和收购等方法,但是部分企业因为没有较强的风险意识,没有将兼并和收购的风险给纳入考虑范围,盲目的收购和兼并;企业虽然得到了快速扩张,却会增加各种资金流出,并且,在快速扩张过程中,会迅速扩大原有企业机构,无法有效的沟通信息,降低了企业的运转效率;部分企业没有经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就开始投资,不了解企业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投资盲目性较大;还有部分企业在对外投资之前,没有深入研究国外的政策,这样投资方向与国家产业方向所偏离,就会造成投资风险,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四是企业在营运资金时的风险:为了对市场份额进行扩大,部分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会采取赊销的方式,那么就会增加企业的应收账款,企业的资金流也会遭到减少;如果采取了错误的管理方法,盲目赊销,就会恶性增加企业的应收账款;企业没有对相应的信用等级进行构建,没有较好的管控能力,就会有大量的坏账出现。部分企业投资生产比较的盲目,有较多的存货,扩大了仓储费用方面的资金。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一是对企业财务资金的安全控制和管理进行强化:对企业预算管理机制进行构建和完善,企业往往都会编制预算,以便有效管理资金,要结合企业确定的发展目标,围绕年度预算,全方位的跟踪和监控企业的资金流向、投融资、财务状况,对企业财务流动状况定期检查,并且将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企业,纠正和处理企业预算,保证预算能够得到落实,更好的实现企业确定的发展目标。要对企业内部控制力度进行加大,如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需要结合时展的要求,对企业内部制度进行确立,完善企业内部机构,划分岗位权责,这样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资金安全方可以得到保障。要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费用报销管理办法和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严格制定,对货币资金处理程序进行制定,企业各项资金支付业务需要严格依据企业财务管理程序来进行,及时准确入账程序得到贯彻和落实。

二是企业筹资风险的方法与控制:要大力防范和控制筹资风险,对资本结构科学确定,对筹资成本和筹资风险综合衡量,对成本和风险之间的比例严格控制,以便最大限度的扩大企业效益,避免在筹资过程中,因为利率变动而出现风险。在利率较高时期,或者从高向低过渡阶段,企业需要少筹资金,或者只是对急需资金进行筹集;而利率较低时候,企业则可以大力筹资;利率处于从低到高的过渡时期内,企业需要对长期资金大力筹集,将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给应用过来,这样企业资金压力方可以得到减少。

三是企业投资风险的控制:在企业投资控制中,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控制方式科学选择。在企业进行各项重大决策的过程中,需要将分权制给应用过来,严格依据相关制度来进行决策,并且执行过程中,也需要依据规定程序来开展,这样方可以有效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决策风险。投资规模较大的话,在投资之前,企业还需要对国家政策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解,以便促使风险得到有效降低。

四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完善:首先要对法人组织结构进行完善,企业要结合企业的法人组织结构,将生产经营特点以分布区域等因素给纳入考虑范围,对适度分权集中管理的管理体系进行构建,并且综合考虑管理成本和效益,对组织权限合理分配,以便严格控制、层级审批企业法人组织,更加高效的运行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

其次是将全面预算制度给实行下去,企业要对预算管理进行全面强化,对预算科学编制,将预算约束性给有效执行下去,并且将配套绩效激励机制推行下去,以便将各个部门的预算目标给严格落实下去,逐步推进,这样企业总体战略目标方可以得到落实和完成。将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应用过来,企业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竞争优势得到了增强。

最后是对财务风险控制意识进行提高,企业所有员工都需要树立财务风险控制意识,特别是管理层,需要对潜在风险因子进行识别,对风险成因科学分析,对可能造成的风险正确评估,避免因为风险防范控制不合理,而有一系列的为哈出现。将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措施给实施下去,严格控制重大投资、营运资金、资金筹措以及资产损失等财务管理核心环节,在经营目标得到实现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化解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危害。企业需要定期催收赊账,将对账管理制度给严格落实下去;对于部分长期不汇款赊账情况,需要借助于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货款坚决催收,促使资金周转率得到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确立和完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且会面临到内外部形势的影响,很容易有财务管理风险出现;因此,对于企业来讲,要想获得稳定的发展和壮大,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防范与控制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强化,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将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给吸取过来等,推动企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继文.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与内部控制措施[J].经营者,2014,2(9):123-125.

[2]杜衍矩.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外汇风险防范及控制应对措施[J].广州大学学报,2010,2(10):55-56.

[3]王秀丽.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及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9):188-191.

[4]郑永珠.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J].新财经:理论版,2012,2(2):201-204.

[5]高林锋.民营企业管理中的财务风险及控制措施分析[J].江苏商论,2011,2(6):155-156.

风险控制措施篇7

【关键词】医改;医院;财务风险;成因;控制措施

一、前言

“以改促发展”,是新时期我国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强调医疗体制深化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新一轮医改的大背景之下,提高医院财务风险控制能力,对于深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医院。医院财务风险的形成因素多元化,无论是外部因素中的经营风险、行业风险,还是内部因素中的管理风险、审计风险,强调提高医院财务风险控制能力,适应医院改革发展新环境。

二、新形势下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

1.外部因素

(1)医院经营风险

医疗体制改革是新时期我国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强调深化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建立“医药分开”的医疗体制。但改革是一个过程,在“医药分开”机制之下,医院补偿渠道收窄,政府补助、服务收费成为主要补偿来源。这样一来,“药品加成”所形成的费用补偿剔除,医院面临收费项目减少之后,经营成本支出增加的问题。

(2)医疗行业风险

我国医疗机构以公益性事业单位为主体,决定了医院的特殊属性。①医院人道主义等救援,无法规避,由此所形成的死账呈现上升趋势;②药品更新速度加快,由此造成药品沉淀,增加经营成本,对医院现金流转造成影响;③在医疗事业改革中,为适应医改需求,医院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无疑会让处于改革过渡期的医院面临经营风险。而且医院投资逐步融入“社会资本”,经营规模等的扩大,对医院财务管理带来压力。

2.内部因素

(1)内部管理风险

内控管理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基础,确保医院资产的安全性、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但从实际来看,医院缺乏内控管理工作的有效来战,内控力度不足,存在资金实用效率低、资金闲置等问题;财务内部监控不到位,缺乏完善的内部监控体系;职工利益与医院发展的关系紧张,职工利益分配风险发生。

(2)内部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是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效力的重要保障。但医院内部审计滞后,事后审计的工作模式难以发挥审计工作的效力。并且,审计工作范围狭窄,局限于财务上的手指审计,而对于物资采购、基建等的审计力度不足。

(3)预算管理风险

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缺乏全面而有效控制。一方面,医院缺乏对预算管理的重视,预算编制管理缺位严重,预算编制难以立足实际,做到“精细化”;另一方面,“重效益、轻管理”的思想,导致医院预算管理缺乏主动性,预算管理在医院经济运行中的导向性作用难以充分体现。

三、医院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1.夯实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成本核算管理

为适应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新环境,医院应着力于内控管理建设,通过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强化成本核算管理的有效落实。首先,立足实际需求,建立成本核算部门,确保成本核算管理落到实处。并且,通过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各部门、各岗位参与的积极性;其次,强化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专业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财务风险意识,更好地胜任财务管理工作;再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发挥。面对财务风险及时应对、有效防范,严防财务风险对医院经营管理造成较大影响。

2.建立体系: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实现预算管理科学化

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于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医院应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都在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下推进。预算编制精细化、预算执行落实到位,确保预算管理作用充分发挥。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避免预算管理流于形式,确保预算管理立足实际,为序医院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预算编制与执行建立在完善的管理制度之下,从编制、审批,到调整、考核都形成了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有助于医院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

3.防范控制: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价体系,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财务风险有效规避的重点,在于强化防范控制,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价体系,对风险进行监督、评价,进而及时有效的采取应对措施。首先,医院要完善决策评价,将医院管理决策的可能失误纳入风险评价之中,确保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其次,完善项目评价。医院的经济运行规模日益扩大,投资项目运行的跟踪评价,是规避投资风险的重要基础。通过建立投资评价体系,有针对性地对项目的财务风险因子进行监测,进而及时发现财务风险,有效应对。

4.优化调整:适应国家改革政策,主动调整管理方案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是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重点。在改革的大环境之下,医院要主动适应,调整管理方案,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科学规避外部风险因素,消除因“医药分开”所带来的经营成本增加等风险。与此同时,强化与政府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争取政策上的支持力度,平稳过渡医疗体制改革所带来的财务风险,也通过强化监督管理,为财务管理创设良好的内外环境。

四、结束语

医院财务风险控制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求财务风险控制能力的建设,一是要清楚地了解财务风险的形成因素,对财务风险有全面的认识;二是立足医院实际,从医改出发,通过管理制度的完善、管理体系的建立;风险评价机制的形成,夯实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的内外环境。

参考文献:

风险控制措施篇8

关键词:融资风险控制措施融资渠道融资结构预警机制

引言

房地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金额巨大,资金占用周期较长,仅靠企业的资本金投入与自身积累,无法满足项目在资金数量与占用时间上的需求。因此,融资成为支撑房地产企业持续运营与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同时,随着房地产企业融资规模的持续扩大,融资风险也在不断积聚,如不能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将会引发企业营运过程中的重大危机,或使企业痛失发展良机,或使企业蒙受惨重损失,甚至危及企业生存。因此,对房地产企业融资风险的分析、识别与控制,也是融资工作中的核心内容。

一、房地产企业融资风险的外部因素分析

(一)宏观调控对融资的影响

自本世纪初我国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至今,房地产业给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与活力,但同时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央政府出于平衡经济结构和控制金融风险的目的,多次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政策调控。譬如,逐步提高房地产项目的资本金投入比例;逐步上调并维持针对房地产贷款的较高利率;逐步收紧房地产贷款的审批与发放;逐步加强对房地产贷款用途的限制与监管等等。迫使企业降低商业银行贷款在融资结构中的比重,迫使企业发掘其他融资渠道的潜力,迫使企业谨慎运用金融杠杆。如果不能及时适应宏观调控给融资环境造成的变化,企业将在融资过程中陷入困境,进而危及企业的持续经营。

(二)经济环境对融资的影响

房地产行业景气程度也会对房地产企业融资产生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如果房地产行业发展健康、运行平稳,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那么企业的融资环境将趋向宽松与友善,融资过程也会相对顺利,金融机构将会愿意与房地产业保持密切与稳定的资金往来。但如果房地产行业发展停滞甚至萎缩,那么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过程将会变得漫长而艰难,企业将会因筹措资金而疲于奔命。

二、融资风险的内部因素分析

(一)融资结构失衡,负债比率偏高

房地产企业最常用和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即通过商业银行获取贷款资金。商业银行系统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房地产企业运营和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与保障。在近些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的大背景下,由于商业银行对房产抵押物的高度信任,以及贷款资金期限较长、规模较大、手续较简便,且不会削弱企业控制权等优点,致使房地产企业高度依赖商业银行贷款。过于单一的融资模式,导致企业融资结构失衡,资产负债率畸高,企业的偿债风险偏大。企业缺少均衡合理的融资结构,必然无法保障资金供给的安全与稳定。

(二)融资渠道狭窄,资金成本高企

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虽然具有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信托融资、贷款融资、商业信用与商业票据等多种融资渠道,但除银行贷款与债权型信托以外,其他各种融资渠道由于自身局限性以及外部实施条件尚不成熟造成的限制,致使企业通过这些渠道获得资金规模较小或期限较短。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仍然局限于银行贷款与债权型信托。狭窄的融资渠道严重削弱了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谈判议价能力,导致房地产企业获取资金的成本偏高。

(三)融资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风险无法预控

房地产开发经营对资金需求密集,对融资依赖性较强,融资风险必然成为房地产企业重大风险源之一。如要有效地防范融资风险,确保企业持续稳健发展,就必须建立完善的融资风险预警机制。但是,现阶段某些房地产企业却只注重追求利润,而忽略对风险的防范和预警。由于缺乏健全的风险预警机制,房地产企业一旦出现融资风险将会导致事态迅速失控,轻则损害企业声誉与财产,重则危及企业生存。

三、房地产企业融资风险控制措施分析

房地产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着内外多重风险,想要真正解决房地产融资的紧迫现状,就需要企业在内部寻找原因,充分发掘融资管理的潜力,努力完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一)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实现融资方式多元化

在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完善的新形势下,房地产企业必须进一步开拓融资渠道来满足自身发展对资金的渴求。⑴大型房地产企业可通过充实项目储备,提高企业自身资金实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积极争取上市融资。通过上市直接融资,提高企业自有资本率,降低资产负债率,还可通过增发、配股、可转债等方式,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⑵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则可充分利用典当渠道,将企业拥有的闲置资产置换为企业急需的后续发展资金。典当渠道具有灵活便捷的特性,可作为银行信贷融资的拾遗补阙,为房地产个人投资和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资金支持。⑶利用资产证券化(aBS)进行房地产项目融资。aBS属于表外融资,既可以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状况,减少流动性风险,又可以提高资信等级,降低筹资成本,增加融资成功率。

(二)努力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优化完善融资结构,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降低资产负债率,争取做到布局合理、统筹兼顾。企业应根据不同的融资方案采取合适的融资结构,还要对融资期限、融资成本,以及融资机会等予以充分考虑,在尽可能保持企业最佳控制权的同时,寻求最佳的融资结构,努力争取将综合融资成本降到最低水平。

(三)建立和完善融资风险预警体系

建立和完善融资风险预警体系,是房地产企业控制融资风险的重要方式。具体而言,就是利用房地产企业的管理资料、财务资料,以及市场营销资料等,辅之以各类数据模型和财务分析方法的运用,以对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风险进行预警与防控。融资风险预警机制可以重点处理以下四个方面:⑴为风险预警设立一个目标,确定管理对象的状态和风险范围;⑵量化融资风险,以方便科学考察;⑶对风险成因进行分析,形成风险防范策略的思路;⑷依据企业对风险的偏好程度,确定资本运作主体不同时风险效用值的情况,从而做出相应对策。

四、结语

在当前形势下,房地产企业只有不断开拓融资渠道,选择适宜的融资途径,实现融资方式多元化,才能突破单一融资模式的局限性;通过优化融资结构,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风险预警体系,才能有效地预测和防范风险,妥善地维护企业持续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丽,周明.中美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比较分析[J].现代商业,2011;4

[2]王秀玲.我国房地产融资渠道现状分析[J].上海房地,2011;2

[3]张帅.房地产融资中的六大误区[J].财经界,2010;1

风险控制措施篇9

关键词: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一:企业普遍存在的财务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企业的财务风险跟以前的企业风险有很大的不同,目前大多企业普遍存在的财务风险主要有:

1、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意味着有较大的筹资风险,我国某些企业

的短期负债比例过高,为了保持良好的企业信誉,就必须按期支付各种利息,财

务人员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短期债务的取得和偿还问题从而造成

了极大的成本和人力资源浪费。

2、投资的风险比较大,企业处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投资所受的影响因素非常多,比如通货膨胀、国家政策及金融风暴等等,都将使企业投资的不确定性加大。特别是我国的市场越来越向全世界开放,世界各国的产品会大量进入我国市场,从而冲击国内企业的产品市场,使国内的产品市场趋于饱和甚至过剩,投资回报率下降,投资的回收期限加长,投资的风险加大。

3、资本营运和资金管理风险较大,国内优势企业和国外跨国公司为抢占中国市场以获取竞争优势,竞相采取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实施外部扩张;同时国内企业的产品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一大批企业处于发展困境,在这种情况下,

资本的争夺战日趋白热化,企业在并购其他企业的同时又要防止被反收购,大大

增加了资本营运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控制财务风险主要是把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的程度上,从而减少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企业在选择了适合自身的财务风险识别法分析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之后,就能有针对性的对企业存在的风险采取控制措施。针对不同的风险分类,控制措施也不同。

1.对筹资风险的控制

资金是企业的“心脏”,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内容,企业必须用各种渠道去筹集资金,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筹资形式有多种多样,筹资方式

的不同引起的筹资风险也不同,我们在筹集到企业所需资金的同时,把筹资风险控制到最小。

(1)根据筹资战略目标和规划,结合年度全面预算,拟订筹资方案,明确筹资用途、规模、结构和方式等相关内容,对筹资成本和潜在风险作出充分估计。境外筹资还应考虑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法律、市场等因素。(2)对筹资方案进行科学论证,不得依据未经论证的方案开展筹资活动。重大筹资方案应当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全面反映风险评估情况。(3)对筹资方案进行严格审批,重点关注筹资用途的可行性和相应的偿债能力。重大筹资方案,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或者联签制度。筹资方案需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应当履行相应的报批程序。筹资方案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当重新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履行相应审批程序。(4)根据批准的筹资方案,严格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筹集资金。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应当重点关注利率风险、筹资成本、偿还能力以及流动性风险等;发行股票应当重点关注发行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以及公司控制权风险等。(5)严格按照筹资方案确定的用途使用资金。由于市场环境变化等确需改变资金用途的,应当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严禁擅自改变资金用途。(6)严格执行筹资合同约定的条款,加强债务偿还和股利支付环节的管理,对偿还本息和支付股利等作出适当安排。股利分配方案应当经过股东(大)会批准。

2.对投资风险的控制

企业筹集到资金以后就需要把资金投入到收益高、回收快、风险小的项目上

去,这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企业要想获得利润也必须进行投

资,在投资中才能获得收益。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投资风险存在于整

个投资的过程中,投资风险的控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根据投资目标和规划,合理安排资金投放结构,科学确定投资项目,拟订投资方案,明确投资目标、规模、方式、资金来源,重点关注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企业选择投资项目应当突出主业,谨慎从事股票投资或衍生金融产品等高风险投资。(2)加强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重点对投资目标、规模、方式、资金来源、风险与收益等作出客观评价。(3)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投资项目进行决策审批。重大投资项目,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或者联签制度。投资方案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当重新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履行相应审批程序。(4)根据批准的投资方案,与被投资方签订投资合同或协议,明确出资时间、金额、方式、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内容,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后履行。(5)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对投资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关注被投资方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投资合同履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理。(6)加强投资收回和处置环节的控制,对投资收回、转让、核销等决策和审批程序作出明确规定。

3.对收益分配风险的控制

收益分配风险是由于收益分配不当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不利

影响,合理的分配政策能够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声誉,不合理的分

配政策会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失去投资良机,减少盈利,增加企业负债。要加

强对收益分配风险的控制,应该注意:

(1)完善会计核算方法

企业的收益是经过会计核算得出的,如果企业使用的会计核算方法不恰当,核算出的收益就不准确,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收益的分配肯定也不符合企业的真实情况,在会计核算中要注意各种可选择方法的适用范围,尽量选择能真实反映企业客观收益情况的会计处理方法,在计算会计收益的同时,注重企业收益质量、现金流量的分析。

(2)选择适当的收益分配政策

正确的收益分配政策是降低收益分配风险的关键,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是既要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又要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不能盲目的提高分配比率,而减少企业积累,也不能盲目降低分配比率,而损害投资者的积极性。股份制公司的收益分配政策表现为股利政策,企业的股利政策应该满足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的需要,同时应该为企业提供充足的融资,为企业长期发展考虑。常用的股利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②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③剩余股利政策。④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3)企业面临的投资机会

企业面临的投资机会的多少也是企业决定分配多少股利应该考虑的问题。如果企业面临的投资机会很多,收益又相对较高,风险又较低,那么企业就应该少分配股利,把资金进行投资,从而取得更多的收益;如果投资机会较少,收益不是很高,风险又比较高,那么企业就应该适当多分配股利,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可以通过预期投资报酬率、项目预期风险率等指标的计算来分析投资项目的收益及风险情况。

4.资金营运活动中风险的控制措施(1)加强资金营运的过程管理,统筹协调内部各机构的资金需求,切实做好资金在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综合平衡,全面提升资金营运效率。(2)严格按照预算要求组织协调资金调度,确保资金及时收付,实现资金的合理占用和营运的良性循环。严禁资金体外循环。(3)定期组织召开资金调度会或资金安全检查,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避免资金冗余或资金链断裂。(4)加强对营运资金的会计系统控制,严格规范资金的收支条件、程序和审批权限。(5)企业办理资金业务,应当遵守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的有关规定,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全过程业务,严禁将办理资金业务的相关印章和票据集中一人保管。

风险控制措施篇10

关键词:FpSo;过驳;风险;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U69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16)03-0030-03

海洋油气资源的开采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x,以FpSo为中心的采油模式省去了铺设海底管道的巨大成本投人,使一些远离大陆及边际油田的开发有了商业价值。然而由于FpSo海上过驳作业过程繁琐、涉及多个部门参与,且海洋环境复杂多变,存在较大的作业风险,因此有必要对FpSo过驳作业过程进行风险分析并给出控制措施。

1FpSo及过驳方式分析

FpSo(FloatingproductionStorageandoffloading)是浮式生产储运卸货装置的简称,是海上石油工业集生产处理、储运外输及生活、动力供应于一体的大型海上设施,类似陆地终端的海上油气加工厂。FpSo具有工作水深范围广、原油储存能力大、投资省、可转移的优点,在我国渤海和南海海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原油过驳作业是油田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通过海上过驳方式外输的油田一般由FpSo和若干钻井平台构成,国内现行的靠泊作业方式分为并靠和尾靠两种。

并靠作业方式如图1所示,这种方式与港口内靠泊作业基本一致,但是由于过驳过程复杂,在恶劣海况条件下适应性差等特点,目前这种方式越来越少用。

尾靠过驳作业方式如图2所示,FpSo与穿梭油轮首尾相连,穿梭油轮通过缆绳连接于FpSo的船尾,与FpSo和尾拖轮呈一条直线。此方式更能适应恶劣海况的作业条件,且穿梭油轮解脱缆绳更安全方便,对系泊单点的影响小,目前国内FpSo大部分都采用这种方式进行作业。

2FpSo过驳过程风险分析

2.1过驳作业事故树建立

随着FpSo作业的日益频繁和穿梭油轮的大型化趋势,过驳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以往在渤海海域也出现了相应的影响安全作业的隐患。国内外也发生过穿梭油轮与FpSo发生碰撞、船舶吊车钢丝断裂、输油管接口密封不良等事故。根据以往过驳作业事故类型,综合来说,导致海上过驳作业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因恶劣自然条件如海上雾霾、涌浪风等因素造成的穿梭油轮与FpSo碰撞、服务拖轮与穿梭油轮或FpSo发生的碰撞、系缆断裂等。

2)由于海上交通密集而形成的与过往船舶的危险局面,未能正确处理导致过驳船舶与过往船舶间发生的碰撞。

3)因人员对船舶或过驳设备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的设备误操作引起的船舶间发生碰撞、失控、断缆等事故。

近年来,随着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船舶设备维护管理标准的提升,FpSo过驳作业事故呈减小趋势,但是尽管事故发生量少,但此类事故的后果和影响往往是巨大的。针对过驳作业中较易发生的溢油、碰撞、断缆失控等情况,可采用事故树的方法具体分析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和诸多因素的内在联系,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消除作业隐患,确保过驳作业安全。构建完成的过驳作业事故树模型如图3所示。

2.2FpSo过驳过程风险分析

FpSo过驳作业中穿梭油轮的动态运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靠泊作业、过驳作业和离泊作业,作业过程如图4所示。

(1)穿梭油轮靠离泊作业风险

水流变化引起风险:在靠泊过程中由于船速较低,舵效不明显,因此水流此时对船舶的影响较大。若对水流变化考虑不周则可能造成不能正常靠泊,严重时甚至发生和FpSo碰撞的风险。

风浪因素引起风险:风浪是靠泊作业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穿梭油轮一般空载前往FpSo提油,此时船舶吃水较浅,水面以上的受风面积较大,有海浪时船体会出现不均匀的受力,可能会造成油轮无法有效进行系泊作业。在风浪等因素的影响下,由于穿梭油轮和FpSo运动状态复杂无规律,系泊过程中也存在缆绳或引缆断裂的风险。

海上交通密集引起的风险:在系离泊过程中,穿梭油轮由于惯性大、航速慢,在雾、风、流的自然环境下很容易形成与过往船只的危险局面,尤其在海上交通密集的情况下,若未能正确处理会导致与过往船只发生碰撞等事故。

油纵引起的风险:油纵很大程度上影响过驳作业的顺利进行,引航员是靠离泊操作的核心部分,由于穿梭油轮较大的惯性和低速时的操纵性不良,引航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油轮靠离泊的效果。靠泊作业中若配合不当存在船舶碰撞或缆绳断裂的风险。

(2)FpSo过驳作业风险

潮流风浪等引起的拖轮或穿梭油轮偏移:在过驳作业过程中,若遇到潮流、风浪等影响,可能使FpSo、穿梭油轮、拖轮不能保持在一条直线上,甚至可能使穿梭油轮产生“鱼尾”运动影响过驳作业的安全。

原油泄漏风险:过驳作业过程中很多地方存在泄漏风险,例如输油软管的连接处密封装置密封性能不好可能导致过驳中发生泄漏;输油软管管壁长时间摩擦破损后引起的泄漏;过驳中由于人员疏忽原油从油舱溢出引发的泄漏;船体破损引起的泄漏等。

火灾、爆炸风险:原油过驳作业中最大的能量就是油轮装载的燃油化学能,一旦化学能得到释放,其危险程度难以计量。由于油气具有可燃性,遇到火源时有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的风险。

船舶稳性风险:在过驳作业中,由于过驳次序安排不当,原油过驳速度较快等原因可能引起穿梭油轮稳性不足、船体处于不利应力状况,造成船舶稳性风险,这可能会对船舶安全和船体结构造成影响。

3FpS0过驳作业风险控制措施

3.1火灾、爆炸危险的控制措施

1)在过驳作业前要根据燃油的理化特性,制定过驳作业安全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参加装卸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了解燃油的特性和危险性,懂得安全操作的要求和应急处理方法。

2)过驳作业前应检查船舶输油设备的完备性,相应的消防灭火系统应处于良好的技术钐,应在过驳处准备好相应的消防器材,输油管线的接卸按规范标准进行操作,船舶电气设备及线路应符合防火防爆有关技术规范。

3)作业现场严禁携带火种,如需明火作业,各项安全措施必须正确并得到有效落实;使用不会产生火星的合金工具,对螺栓、法兰等金属器件要轻拿轻放。

4)过驳作业中随时检查防静电装置和导通静电电缆是否连接牢固;严格控制输油流速,避免因油液流速过高或冲击油舱而产生静电集聚。

5)定时检测油舱内的油气浓度,当油气浓度高于规定值时应采取适当措施,使油气不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6)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按照规定穿着防静电服装。

7)过驳期间应注意过往船舶烟囱有无火星飘落,禁止锅炉吹灰操作。

3.2溢油风险的控制措施

1)对相关系泊设备进行操作时,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才有资格操作系泊和输油软管设备,如果认为此项作业的人不适岗,必须终止操作并替换。

2)输油软管连接前,必须严格检查软管的检查记录和法兰密封性,若没有良好的密封性,很可能在过驳中产生漏油现象。

3)过驳作业前应确认船上的溢油处理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工作人员熟悉并演习相应的应急程序,并且仔细检查船舶输油系统是否存在渗漏现象。

4)平时要加强对过驳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立即更换。

5)过驳作业中人员要坚守岗位,做到严谨负责,认真观察过驳作业情况,减少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溢油风险。

3.3碰撞、缆绳断裂风险的控制措施

1)过驳作业开始前检查FpSo和穿梭油轮系泊设备及船舶防碰垫的完备性,平时加强对系泊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2)在靠泊作业前,FpSo和穿梭油轮应确保船员熟知操作程序,能够胜任其本职工作;系泊船长应根据FpSo的艏向和最近3小时FpSo的运动规律建议穿梭油轮的航向。

3)应提前预估水流对船舶的影响并选择在流向稳定的时间段靠泊,避免水流等因素造成的船舶碰撞、缆绳断裂风险。

4)FpSo中央控制室人员要根据张力仪显示的主系泊缆的受力情况及时通过VHF和穿梭油轮进行沟通,适时调整尾拖轮的拖力以保证主系泊缆的受力处于正常范围。

5)靠泊和过驳期间密切关注尾拖轮拖缆的缆绳拉力,避免拖缆断裂。

6)过驳中当风向、潮流变化时,拖轮船长要提前考虑潮流风浪等因素,适当调整主机负荷,增加舵效,在系泊船长的指示下调整穿梭油轮相对于FpSo的位置,使其基本处在同一条直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