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观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18:57

经济学观点篇1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流派理论观点政策主张

   一、现代主要西方经济学流派的划分

   现代经济学一般指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某些其他国家与地区,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经济学说。

   西方经济学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不断发展变化,并且衍生出许多具体的流派。各流派都有各自的理论观点及政策主张,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一致、又有冲突。按照现行的一般标准,基本上是以西方经济学家们对经济活动的基本指导原则,即以如何看待国家和市场对经济的作用为标准,将现代主要经济学流派主要分为两大类:国家干预主义的各流派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各流派。其中国家干预主义的主要流派有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流派、新剑桥学派等;经济自由主义的主要流派有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

   二、国家干预主义主要流派起源概述

   1、凯恩斯主义。凯恩斯的经济思想最早属于英国剑桥学派,以研究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着称。1929—1933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大萧条,而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却无法从理论上解释,更无法从政策上提出摆脱经济困境的办法。正是这场经济大危机使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36年他发表了着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市场经济可以自动维持经济充分就业的主张,提出了一整套新的有效需求理论,并主张通过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以消除大规模失业、摆脱经济萧条。由于这些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被认为是对以马歇尔、庇古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的革命,所以称其为“凯恩斯革命”。这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也形成了以国家干预经济思想为基础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长期占据主流地位。

   在“凯恩斯革命”之后,为了学习、运用和推广凯恩斯提出的新理论、新方法,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对其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注释、补充甚至改进,这些人形成了后凯恩斯经济学派。20世纪

   五、六十年代,后凯恩斯经济学派形成了两大主要分支,一支是以美国经济学家为主的新古典综合学派,另一支是以英国经济学家为主的新剑桥学派。

   2、新古典综合学派。被称为“凯恩斯时代”的20世纪40—6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此时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和观点逐渐回归,并渗透、融合进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于是新古典综合学派应运而生。新古典综合学派在理论体系最完整的体现就是1948年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此外,随着形势的发展,70年代后新古典综合学派还广泛吸纳了其他学派的观点。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出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平息了“凯恩斯革命”后西方经济学界的争论和分歧。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也基本上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折中的接受了。

   3、新剑桥学派。新剑桥学派是“后凯恩斯主义学派”在英国的重要分支。因为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都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而其理论又与以马歇尔为代表人物的剑桥学派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相背离,于是被称为新剑桥学派。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新古典综合学派把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与凯恩斯的理论结合起来,以弥补凯恩斯经济学的缺陷和不足,是对凯恩斯经济思想原意的歪曲,是经济理论发展的倒退。他们认为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经济学是冒牌的凯恩斯主义。

   三、经济自由主义主要流派起源概述

   1、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现代货币主义学派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重要经济学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对刺激经济发展、缓和经济危机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引起了长期持续的通货膨胀。60年代通货膨胀继续发展,到70年代初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的局面。于是,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在英美等国异军突起,他们自称是“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鼓吹货币的重要作用,主张以控制货币数量的金融政策来消除通货膨胀,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但是现代货币主义者内部仍存在着分析方法、理论模型和假设条件的不同,无法将其看作完全统一的思想流派。因此,这里介绍的现代货币主义流派,主要是介绍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有关理论和政策主张。

   2、理性预期学派。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陷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大量失业和经济停滞并存的困境,战后流行多年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既无法解释,也无法解决该困境,因而陷入危机。而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在改变滞胀局面时,也没有出现人们所期待的效果,于是一些年轻的经济学家从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派,这就是理性预期学派。由于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政策主张与其他坚持古典经济学或新古典经济学的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基本理论主张大致类似,于是在实践中这些学派便以理性预期学派为主体逐渐融合,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四、国家干预主义主要流派观点及政策比较

   在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中,凯恩斯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理论得出经济中产品需求、劳动力需求和投资需求三大需求不足,即“有效需求不足”。正是由于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情况的存在,所以得出需求管理,即国家干预的必要性。但在具体政策主张上,凯恩斯又以“流动性偏好陷阱”的存在为依据,认为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因此,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采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而不重视货币政策。

   而通观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经济理论,可以明显发现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经济理论在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走的更远。其理论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宏观方面接受了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在微观方面仍采取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其核心理论是对凯恩斯经济理论的重要解释,即希克斯—汉森(iS—Lm)模型。这是将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进一步细化,加入了货币市场分析后得到的经济模型。以该模型为依据,新古典综合学派认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重要。同时,“菲利普斯曲线”使他们在政策的应用上更为灵活,如果说凯恩斯时期的经济政策还较为保守的话,那么他们的经济政策已经成为较为激进的以经济增长为目的的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

   新剑桥学派自认为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正宗和嫡传。他们认为凯恩斯在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束缚中摆脱的并不彻底,他们一方面要弥补凯恩斯理论的不足,同时还要纠正“新古典综合”学派对凯恩斯理论的歪曲。在经济理论上,新剑桥学派在继承了凯恩斯的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在政策主张上,他们仍然主张实行政府干预,不主张实行自由放任,只是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症结在于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和收入分配的失调,因此,经济政策制定的重点应该在调节收入分配、理顺阶级关系、创造社会稳定的经济环境来推动经济增长。

   五、经济自由主义各流派比较

   理性预期学派与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在实践中逐渐相融合,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可见,他们有较深的历史渊源,其基本理论和政策主张也非常类似。这两个学派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理性预期学派更为激进一些。理论上,相对于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增加了对理性预期的论述,因此政策主张上也更信奉经济自由。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在政策主张上强调货币和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承认国家干预对经济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即“经济政策长期是无效的,但短期还是有效的”。而以理性预期为基础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过多的政府干预只能引起经济的混乱,为保持经济繁荣,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简言之,就是他们认为“经济政策不仅长期无效,短期也无效”。

   六、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各主要流派主要观点及政策主张比较

   1、货币需求理论的差异。两大类经济流派的根本不同在于关于货币需求的基本理论不同,进而产生后续一些推论与结论的差异。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被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其货币需求方程为L=L1(Y)+L2(r);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又被称为货币数量论,其货币需求函数为m/p=f(y,w;rb,re,rm,dp/pdt;μ)。从以上两个重要的方程可以看出,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L与收入Y和利率有关,而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需求m/p与收益与财富y,w和各种资产收益率rb,re,rm等主要因素有关。并且两个需求函数中收入Y和收益与财富y,w表示的含义是不同的,凯恩斯的Y表示绝对收入消费理论中的现期收入,在该理论中现期收入和消费存在一定比例关系,即现期消费随现期收入改变而变,进而收入改变消费,财政政策有效。而弗里德曼的收益与财富y,w则表示恒久收入消费理论中的恒久收入,该理论认为消费只与恒久收入有关,而与现期收入无关,即现期消费不会随现期收入变化而变化,进而收入无法改变消费,同时恒久收入又相对稳定,因此最终财政政策无效。弗里德曼还认为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但在长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所以,最好的经济政策应该是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将货币供应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并根据经济增长率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2、对菲利普斯曲线解释和理解的不同。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中较为典型的分歧在于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解和解释。

   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这就意味着经济中的失业和通货膨胀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即通过适合的经济政策可以使经济达到一个预想的状态。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随着时间推移在保持原有状态的情况下会发生移动,这就意味着经济中的失业和通货膨胀只有在短期才存在这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而长期这种关系并不存在。即经济政策只有在短期才能显示出作用,而随着时间推移,经济将会回到原始状态,也就是说政策长期无效。

   理性预期学派比以上学派都更为激进。他们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且位于自然失业率的位置。这就是说除了自然失业率发生改变菲利普斯曲线会发生平移外,失业与通货膨胀不存在任何关系,即经济政策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都没有任何的效果。

   【参考文献】

经济学观点篇2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主体性地位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尽管就考试而言,学生表现尚可,然而学生对宏观经济学思想的理解与应用并不理想。据此本文拟分析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现状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索改进教学方式,以提升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

一、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现状及原因分析

1、教材内容较为抽象,政治辨别能力较差

宏观经济学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表现在假设体系、数学模型与图形推导具有高度一致性。然而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数学模型与图形推导掌握较差,对于假设理论体系背后的经济思想理解也较为零散。即使通过死记硬背,能够正确把考试题目做对,但是并不理解数学模型背后的思想。其原因在于,宏观经济学是对人类自身经济生活的思考,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抽象,其假设剔除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影响因素,难以与现实生活直接挂钩。宏观经济学每一条规律都具有悖论性质,即单个个体完全有可能不按照这一规律行为。这对一些社会阅历较为简单、对自身经济生存现状缺乏真正理解的学生来说,会有相当多的困惑和不解。此外,教材本身意识形态判断力往往不足,宏观经济学的教材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一定的差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些重要观点,如剩余价值、异化劳动、阶级等在宏观经济学现有教材中都没有得到体现。其重要原因是我国西方经济学引入课堂的时间较晚,对充分就业、供需分析、劳动力市场等概念和工具的理解和消化不足。由于缺乏这一分析,增加了学生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困难。

2、教学手段有限,课时缺乏保障

由于宏观经济学的抽象性,教师很容易陷入“填鸭式”的灌输,其表现是课堂上全面讲授概念、原理和方法,而不关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学生严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此外,宏观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多,需要花费大量的课内与课外时间,课时安排上学校往往不能保证。最终导致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较差,学生只能将精力用于记录和背诵,用于做题目,而很少主动思考和独立分析问题,对待现实问题依然会凭感觉回答,而不会用于经济学经典的问题分析方法。

3、案例教学不足,考核方式单一

案例教学法是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和创新能力强的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教学方法,其最大特点是培养重点是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我国学校案例教学法总体上尚处在初步引入阶段,与国外高校有着较大的差距。案例分析往往是混杂于教学的课件里面,案例教学课件往往也较为缺乏。目前学校宏观经济学的考核主要通过闭卷考试,卷面成绩是衡量学生掌握情况的标准。期末考试仅仅是考察记忆和考前突击能力,这种较为单一的考核形式使学生平时不太注重积累,考前死记硬背,然后作业抄抄了事。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老师需要花更多精力关注学生考试问题,因此往往又把大量时间用于讲解练习题,使学生难以全面理解宏观经济思想的本质。

二、提升宏观经济学效果的建议

1、加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

本科生所学习的宏观经济学在理论上看似浅显,然而只有教师的理解水平达到一定深度,才能做到在教学中深入浅出,使得学生掌握起来较为轻松。因此,作为教师本人,不能只是简单地背课本,对理论的发展历史及其意义要有更为广泛的涉猎,对经济中正在发生发展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要有所研究。除了教师自身拓展之外,为促进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应尝试组建宏观经济学教学团队,组织教师经常进行座谈,就宏观经济学中各流派对经济问题的看法、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研讨,拓展知识面,使得问题的研究和理解不断走向深入,以提升教学队伍整体的素质。

2、突出学生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

宏观经济学理论性较强,与学生的以往经济教育背景,与我国的国情差异很大,其特定的概念体系与数学模型让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将所学与实际生活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因此经济学“填鸭式”教学中最大的弊端是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不了学习的主体地位,无法培养独立思考习惯,提升不了学习效果。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通过个人或小组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应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方法,以现实中存在的经济问题为对象,将经济理论以更加生动的形式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使用经济指标和经济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分析与解决各类经济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其将来走向社会、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3、改进考核方式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其考核应改变单一的考试考核方式,转向采取多元化考核。根据以上分析,宏观经济学应以经济思想介绍、案例等定性分析为主,而定量分析为辅。因此在采用期末闭卷考试考核同时,平时应丰富考核方式。考试考核中减少计算题的比重,而增加学生应用知识对当前经济热点问题、经典案例分析的比重,平时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小论文等也应增加比重。

参考文献

[1]张新艳.《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外资,2012,275(10):260.

经济学观点篇3

关键词:凯恩斯经济学;大萧条;节俭悖论

中图分类号:F11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085-02

当今《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多数采用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观点,其理论主要综合了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一般均衡论和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观点,一般从讲述GDp核算开始,然后讨论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从宏观干预的角度分析两个市场的一般均衡,研究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等问题。由此可知,《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并非凯恩斯经济学的原貌,而是融合诸多经济流派的一种理论体系。因此,本文针对《宏观经济学》教学中一些容易产生歧义的概念和理论进行简单地梳理,以期有助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教学和学习。

一、凯恩斯定律

凯恩斯并没有提出“凯恩斯定律”,这是相对于“萨伊定律”来说的。“萨伊定律”的核心是供给自动创造需求。萨伊认为,由于供给能够自动地创造需求,所以,自由的市场经济总能达到充分就业,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生产过剩,然而1920年以来的大萧条使“萨伊定律”不攻自破。凯恩斯认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流动偏好、资本边际效率等心理规律的存在,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出现生产过程、大量失业、经济增长缓慢等经济萧条的现象,因此必须进行宏观干预,以拉动需求、刺激供给。这就是凯恩斯的“需求刺激供给”。这在多数教科书中称为“凯恩斯定律”,其一般表达为:当社会总需求增加时,总供给总能以不变的价格水平来满足社会总需求。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无法理解凯恩斯定律,但如果结合大萧条的背景就容易认识其中的内涵。在经济大萧条时,大量生产要素闲置,在宏观干预下,最初总需求增加时,增加的供给不会产生价格上涨的压力,所以价格水平是不变的。这仅是大萧条时期的短期经济现象。随着总需求的进一步增长,要求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要素相对变得稀缺,会产生价格上涨的压力,总供给的价格水平就会上涨。

由此可知,凯恩斯定律所描述的内容仅是在经济大萧条背景下的一个短期经济现象,并不能代表经济发展的长期状态。

二、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是具有不同内涵的凯恩斯经济学术语,在现代宏观经济的研究和教学中经常混淆,此处从凯恩斯原著的角度来考察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1.消费倾向的定义。“消费倾向”是凯恩斯消费理论的核心名词,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中定义为:“存在于Y(以工资单位计算的特定收入水平)和C(该收入中用于消费支出的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用χ来表示,于是C=

χ(Y)或C=w・χ(Y)。”其中,Y是以工资单位计算的由就业量(n)唯一决定的收入水平,C是以工资单位表示的消费量(C)。也就是说,消费倾向被定义为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函数关系,其实质是就业量与消费量之间的关系。

凯恩斯认为,“消费倾向是一个相当稳定的函数,在通常情况下,消费量取决于总收入量(二者都以工资单位计算)。”而且,消费量与收入量之间存在一个重要的心理规律:“在一般情况下平均说来,当人们收入增加时,他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会像收入增加得那样多。这就是说,如果用C代表消费量,用Y代表收入量(二者皆以工资单位计算),那么ΔC和ΔY就会有相同的正负号,但前者小于后者,即dC/dY为正值,但比值小于1。”

2.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是一还是二?凯恩斯在《通论》的第8章中明确定义“消费倾向”为一种函数关系,即C=χ(Y)或C=w・χ(Y);在此函数关系的基础上,“消费倾向”还表现出一种心理规律:在一般情况下平均说来,当人们收入增加时,他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会像收入增加得那样多,即0

在《通论》的第10章中,凯恩斯为了说明乘数理论而定义了“边际消费倾向”。他说:“人们有一种普遍心理:当整个社会的实际收入增加或减少时,社会的消费也会增加或减少,但后者的增加或减少不会像前者那样快,即ΔC和ΔY具有相同的符号,但ΔY>ΔC,其中,C为用工资单位计算的消费。这不过是重复了前面已建立过的命题。我们把dC/dY定义为边际消费倾向。”

以上的论述表明,“消费倾向”主要用于描述消费与收入之间稳定的函数关系,“边际消费倾向”则主要描述消费增加量与引起消费增加的收入增加量的比例关系,前者的内涵明显大于后者。但在更多的时候,凯恩斯并不特别区分这两个概念。例如,他在《通论》第9章中写道:“在短期内消费量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以工资单位计算)的变化,而不是取决于特定收入量下的消费倾向的变化。”

3.消费倾向与消费收入弹性。有的教科书中这样描述“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加的速度慢于收入增加的速度。如果用C代表消费量,用Y代表收入量,那么“消费增加的速度”可表示为ΔC/C,“收入增加的速度”可表示为ΔY/Y,前者慢于后者即可表示为:ΔC/ΔY・Y/C

三、节俭悖论与“节俭悖论”悖论

“节约悖论”是凯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认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悖论”。要解释“节约悖论”首先应分析储蓄与投资的关系。

1.投资恒等于储蓄。凯恩斯在《通论》第3、6章讲解“有效需求理论”时,详细地讲解了投资与储蓄的关系。他说:“当就业增加时,总实际所得也要增加……当实际所得增加时,总消费也增加,但不如所得增加得那么多。所以如果整个就业量都用于满足消费需求的增加量,雇主们就要蒙受损失。因此,要维持一定的就业量,当前的投资量必须足以吸收在这个就业量下超过社会消费量的那部分总产量。”“超过社会消费量的那部分总产量”就是储蓄,投资等于储蓄。在《通论》第8章的结束部分,凯恩斯进一步说明动态中的投资与储蓄的平衡关系。如果当前储蓄较多,说明人们更加注重未来的消费,满足未来的消费就必须扩大当前的投资,投资和储蓄就会趋于相等;反之,如果当前储蓄较小,说明人把更多的收入用于当前消费,可用于未来的投资资源就会减少,投资和储蓄也会趋于相等。总之,按照凯恩斯的理论,投资和储蓄总会趋于相等的。

2.“节俭”降低收入的“悖论”。按照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如果y、c、α、β、s、i分别代表国民收入、消费、自发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储蓄、投资,消费函数为c=α+βy,储蓄函数为s=-α+(1-β)y。当投资(i)与储蓄(s)相等时,均衡的收入就会出现y=(α+i)/(1-β),其中,(1-β)称为边际储蓄倾向。节俭指人们更加偏爱储蓄,就是边际储蓄倾向较大。人们越节俭,(1-β)越大,则y=(α+i)/(1-β)越小,这就是所谓的“节俭悖论”。但现实经济发展并非如此。二战后许多东方国家注重节俭,并没有出现所谓的“节俭悖论”,这被称为“‘节俭悖论’悖论”。

3.“‘节俭悖论’悖论”释疑。理解“节俭悖论”应从凯恩斯理论的产生背景入手。在大萧条时期,大量生产要素闲置,生产能力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急需扩大有效需求来刺激生产和供给。此时如果强调节俭的话,有效需求就会进一步下降,使经济更加萧条。

在现实经济发展中,多数发展中国家根本不存在生产能力过剩,而是急需大量投资。投资有两个来源:一是经济体自身的积累;二是引进外资。经济体自身的积累就要提倡节俭,把当期产出节俭下来,作为下一期生产的资本。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都会提倡节俭以获得资本积累来完成工业化的发展过程。由此来看,凯恩斯的“节俭悖论”并不适用于尚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中,必须关注经济理论的原创者所处的历史背景,如此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其理论的内涵和外延。现代宏观经济学综合了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剑桥学派、新古典综合派、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乃至新宏观经济学等不同流派的观点,其中既有凯恩斯主义对古典主义的批判,也有凯恩斯主义左派与之间的争论,还有西方经济“滞涨”前后新兴经济学派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这些不同时代的经济理论,其间既存在继承关系,也存在颠覆关系。当这些观点放在一部教科书中,不仅会给学生带来许多困惑,也会给研究者带来许多疑虑。如果能够结合某一理论观点产生的背景,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凯恩斯经济学的研究、教学和学习必须结合经济大萧条的背景才能更加深入和理性。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宋韵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经济学观点篇4

[关键词]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马尔萨斯;约翰・穆勒

古典经济学是经济学派中的重要体系,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作为开端,批判了重商主义政策,以生产而不是流通作为经济理论研究的着眼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会有助于经济的增长,而之后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也印证了斯密的观点。经过发展,对应旧古典经济学,发展出了新古典经济学,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即使其中的代表。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中揭示了人口的增长速度会以远远大于生产资料的增长速度,因此要采用“道德抑制”的方法来抑制人口的增长。约翰・穆勒则是古典经济学派的集大成者,但是穆勒在他的诸多理论当中都体现出了他的折衷主义思想,既不完全赞成自由放任也不完全反对国家干预。

一、亚当・斯密

斯密反对重商主义的政策,认为实现国民财富增长的唯一和最有效的道路是自由放任,经济的增长应当是“国民财富”的增长,能够增进生产的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分工,自由交换是分工的基础。

斯密认为当交换成为一种必然,交换必须是没有任何限制的、靠竞争来决定,同时,既然市场存在竞争,那么市场竞争所存在的各种要素就必须是自由流动的,“把资本用来维持国内产业,指导国内产业,各尽所能,尽量使其生产物价值达到最高程度,本来就无异各尽所能,尽量使社会收入加大。固然,他们通例没有促进社会利益的心思。他们亦不知道他们自己曾怎样促进社会利益。他们所以宁愿投资维持国内产业,而不愿投资维持国外产业,完全为他们自己的安全;他们之所以会如此指导产业,使其生产物价值达到最大程度,亦只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想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们只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促进了他们全部放在心上的目的。他们不把这目的放在心上,不必是社会之害。他们各自追求各自的利益,还往往不能那样有效。一般为公众幸福而经营贸易的人,据我所知,并不曾成就多少善事。但有这种感情的的商人既然不多,所以,用不着多费口舌,来谏止他们这种感情。”这就是斯密所主张的自由放任的政策各种交换是无规制的,那么经济体在自然运行过程中,也就是说在没有政府干预的竞争性市场会出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之后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印证了斯密的观点,英国工业革命发端于棉纺织业,棉纺织业是新兴工业,没有旧式的行会规章对其进行限制,政府有关限制条例也尚未发展到棉纺织业。同时,由于棉制品廉价易洗涤,市场需求很大,东印度公司又不断输入物美价廉的印度棉纺织品,英国棉纺织业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不得不大幅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成功的在棉纺织中发展出了大工厂大机器生产,英国棉纺织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到1812年为止,英国棉纺织业机纱锭数为5067千枚,此时,德国仅为275-300千枚,法国仅104千枚,美国只有90―122千枚。

二、马尔萨斯

马尔萨斯提出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人口增殖力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的能力更为巨大。人口没有限制的时候以几何级数率增加,但是,生活资料则是以算术级数增加。因此,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加,必须受生活资料的限制;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然增加;占优势的人口增加力,为贫穷及罪恶所抑压,致使现实人口得与生活资料相平衡。”因此,对于面对远超过生活资料的人口增长能力的解决办法就是采用“道德抑制”。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能力抚养子女,那么就不能结婚,否则的话,人口增殖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产生的贫困和罪恶就无法避免。

因此,马尔萨斯认为正是由于人口规律而不是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导致了社会的贫穷和罪恶,相反,如果废除财产私有制,实行婚姻自由,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就会导致人口的增加,最终使建立起来的平等社会制度趋于瓦解。因此必须保持财产私有制,使每个人人担负起独立养育自己孩子的责任,才能限制人口的增长,是人们不至于生殖过多的子女。马尔萨斯也竭力反对当时英国实行的济贫法,他认为济贫法的实行使不能独立维持家庭的人也可以结婚和生育子女,救济这些贫困的人只会使这些贫困的人将继续制造穷人。马尔萨斯认为贫民产生的原因是他自身贫困,只有他自己有办法救济自己,社会和政府的手段并不能真正救济他。

马尔萨斯认为工业社会中工人阶级工资底下的原因是由于工人阶级认输众多,工人的工资水平是取决于工人的人口。“一国的生活资料是一定的,如果人口增加超过了生活资料的增长、工人人数超过劳动市场需求的比例,就会使工资下降和工人生活恶化,从而使工人繁殖减少,人口增加减少。工资低廉,工人人数众多,工人为维持自己的收入,就必须加倍地努力工作,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直到后来,生活资料和人口保持同一比例,于是工人生活获得改善,工资又提高,对人口限制又会放松,工人的生活会再度恶化。工资水平就是这样随人口的增减而上下波动。”但是,社会制度才是人类贫困的根源,制度的改善和科学发展才是避免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食物增长速度的有效途径,对工人的需求即工人人口与需要的工人人口的比例决定了工资的多少,并不仅仅由工人人口单一因素决定。

三、约翰・穆勒

穆勒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作为古典经济学家,穆勒坚持自由放任的原则,反对重商主义的重重保护,但是,穆勒在国家干预和关税保护等方面也放映出他的这种主义思想。

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方面,穆勒认为只有生产的支出才能使社会富裕,不生产的支出则会使社会趋向贫困。对于生产,不管人们是否愿意,都是要受制于先前的蓄积额,在先前的蓄积额一定的情况下,除非在耕作过程中有改良,即使付出加倍的劳动也不能在同一土地上获得加倍的食物。一切生产都需要劳动、资本和适宜的自然物品,人口在没有限制的是否呈几何级数增加,生产一般并不受人口的限制,但是,如果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改良技术的速度的话,那么社会仍然将走向贫困,因此,依然有必要限制人口的增长速度。穆勒主张生产受资本的限制,资本的增加受节蓄倾向的影响,节蓄倾向受制于利润的多少,忽略了马尔萨斯对于有效需求的关注,仅仅认为生产的多少要受利润再分配的影响。对于分配,穆勒认为,虽然资本主义促进了财富的巨大增长,但是劳动产品的分配却是同劳动成反比,分配依存于社会的法律和习惯,社会统治阶级决定了分配的条件。但是,穆勒并不认为分配的不合理是由于社会制度本身造成的,认为根本原因是由于国家的法律和习惯的不合理,因此不需要改变资本主义个人所有制的基础,只要改变分配方式就可以解决。在资本主义个人私有制的制度下,生产物的分割受决定于竞争和习惯,在此之前,支配地租额和土地租借权的不是竞争而是习惯。劳动的报酬是工资,工资决定于劳动的需求和供给,也就是人口与资本,一般情况下,工资取决于资本与劳动的比例的法则,不会因为物价的变化而动摇。这与马尔萨斯对此的判断不同,马尔萨斯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低下的原因归结为劳动阶级人口众多。事实上,可以看到,在农忙时节往往工资较高,就业人口与就业需求的比例即对劳动力的需求才是工资高低的决定因素,同时,所从事的产业是否兴盛也决定了工资的高低。

经济学观点篇5

关键词:高考政治 时事政治 经济观点

在新课改继续深入的背景下,如何调整政治教学以适应新课改的变化,以及如何应对高考越来越高的能力要求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它需要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下面,我就2012年政治高考中涉及经济学知识的题目作简答评析,并简单谈谈我对于政治教学中要注重向学生传递科学的经济学知识和观点这一问题的具体看法。

一、2012年高考政治试题选析

1.关于经济学知识的时事政治题

例1 (2012年江苏卷)2011年11月,为使更多低收入人口享受到国家扶贫优惠政策,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确定了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一标准为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不变价)()

a.1274元B.2300元

C.3500元D.4000元

解析:选B。本题是对新的国家扶贫标准的考查,属于学生日常要注意收集和了解的知识。

2.关于经济学知识的基础题

例2 (2012年安徽卷)右图反映的是在商品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时,收入(m)变化引起a商品需求量(X)变化的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增加

②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减少

③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增

④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减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收入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收入是影响消费需求的基础,从坐标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收入增加,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在不断减少,所以B正确。

例3 (2012年安徽卷)读下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2011年某企业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a.50% 40万B.80% 80万

C.100% 80万D.200% 160万

解析:选C。本题考查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某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指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由4减少至2,说明个别劳动时间提高了1倍,即100%。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故选C。

二、日常教学中要注意传授科学的经济学知识

日常教学要注意对学生经济学知识的传授,依据课本,适当拓展经济学知识供学生开阔视野。

1.经济学基础知识

要解答经济学的题目首先就要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比如说货币的起源、功能、发展,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劳动与经营等知识。要切记所有关于经济学知识的题目都是“万变不离其宗”,而其中的“宗”就是最根本的、也是最基础的经济学知识。

2.适当拓展

除了要传授学生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之外,教师也要适当拓展这些基本知识。比如在学必修一《经济生活》中“投资的选择”时,就可以了解一下学生家庭里有没有炒股票或者买基金的投资行为,有没有贷款创业的行为等,进而可以由此展开延伸,可以讲述一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次贷危机;或者考虑存款利息的计算问题,比如说如果存的年数不一样,采用哪种方式和哪家银行对自己最有利等。这样可以在传授知识之外,向学生传递简单的投资知识和意识等,为培养新世纪需要的经济人才贡献力量。

三、教学中要十分注重向学生传递多重经济观点

1.教学中注意多角度解读经济事件

多角度解读经济事件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深化其初步建立的经济学基础框架。比如就目前的房价问题,教师就可以拿到课堂上来供学生讨论,然后综合收集到的信息向学生多角度解读。比如从人民群众的角度,从政府的角度,从房地产商的角度,从中间投资者的角度(炒房的人),等等。

2.关注经济人物

各个行业都有处于其领域前列的人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多关注经济人物,从而增强自身的经济素养。比如可以让学生关注著名经济学者郎咸平教授,或者关注每年的CCtV年度经济人物等。

经济学观点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新经济建设

一、我国实现社会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根本着眼点。我国的改革开放,始终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设计方案,不搞花架子,不搞一刀切,不刮一阵风,注重切实效果,有重点、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坚持市场化的基本方向,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我国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市场经济的思想和办法来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设计推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基本方法,认真处理各种关系,提高社会经济整体水平。注重处理好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农村和城市、工业和农业、经济和环境等各种关系。坚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基本观点,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全社会形成改革进取的良a好氛围。

二、新经济发展阶段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实践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政府坚持邓小平同志改革发展理论,以解放思想为强大武器,从改革创新着手,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发展的新举措。

1.新型工业化。工业是我国经济的主体。我国要确立竞争的比较优势,关键的一条就是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此,我国把引进资本引进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布局,来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一是加快重点企业发展,积极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二是加快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同时运用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层次,三是按照沿江,沿路,沿湖的发展战略。合理规划和调整生产力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

2.国际化。在新一轮利用外资过程中,一是以形成产业链和产业基地为着眼点,以开发区建设为主要载体,瞄准重点国家和地区,强攻知名跨国公司和龙头型企业,建设产业集聚地和科技“孵化器”,构筑产业链延伸的较高平台;二是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扩大对外贸易;三是引导实力较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建办境外非贸易企业,以此带动技术和产品贸易发展。

3.市场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自主性骨干企业集团;二是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壮大民营经济,重点支持一批私营企业集团和民营科技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快政府职能转换。重新定位政府职能,改变以经济总量论英雄的政府考核体系,加强公共职能,推进全国整体全面协调发展。

4.城市化。以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准的“大我国”为目标。研究城市,发展城市,针对我国经济基础好,城乡差别不大的特点,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城乡环境,统筹城乡就业,统筹城乡保障。一是以城市现代化为主导,切实加强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二是推动城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吸引力、集聚力、辐射力的重点中心镇,以此带动整个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三是以交通建设为重点,构筑四通八达的大交通网络,增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三、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党中央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新世纪新阶段出发,对发展问题提出的新理念,是与邓小平的改革发展思想一脉相承的。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贯彻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挑战与机遇并存,影响快速发展的许多不确定因素很多。加上原来的一些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技术、劳动力素质等问题,都给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经济迅速发展,增加了新的难度。因此,必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作为我国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方针,牢牢把握以人为本、发展经济、致富百姓的根本目的,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统一。为此,除了要坚持上述正确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外,还要特别重视处理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1.把科技进步作为推进我国增长的主动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减缓,人多地少,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薄弱。这种资源环境特征决定了今后我国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因此,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投入,切实提高我国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同时要利用经济国际化程度高这一特征,强化国际科技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集成技术创新资源,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经济学观点篇7

我国目前正处于第二阶段,要达到理想模式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审计准则是经权威机构制定或认可的、用以明确审计主体资格、指导审计人员工作和评价审计工作质量的专业规范。用经济学理论研究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变迁是审计准则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在总结有关审计准则制定和变迁的经济学分析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审计准则制定与变迁经济学分析的典型观点

(一)审计准则的制定: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于制度的需求是因为在当前状态下,行为主体无法获得潜在利益。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审计准则能够有效地降低审计业务中的交易费用,从而使利益相关者获得由交易带来的潜在收益。这主要表现在:

1降低审计交易中的信息费用在审计交易中,有关审计委托人不仅要了解关于审计主体的声誉评价、业务能力的评价,还要了解他们遵守协议的意愿。获取这些信息是要付出成本的,这些成本可称为信息费用。[1]审计准则可以提供规范审计行为的基本标准,把不同方面的这些标准联系起来有助于评价各个审计主体的声誉,进而帮助委托人简化决策程序,根据其潜在伙伴以往的行为方式去推断自己未来最有可能的行为方式,从而产生对未来立场的合理预期。

2降低审计交易中的权利界定费用由于有限理性和契约的不完全性,在达成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后仍然面临着权利的再度界定或进一步界定的问题。[2]审计准则能够有效降低审计交易中的权利界定费用,虽然它并不能够消除这一费用。首先,审计准则确立权利界定的基本原则。其次,审计准则直接确定审计主体权利的行使范围。再次,审计准则为审计交易中的权利争议提供了解决程序。在充斥着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具备有限理性特征的审计行为主体之间不可能签订一个能够预测契约期内所有可能事件的完全契约。审计准则确定了解决争议的程序,从而使各方在不终止合同的情况下寻求争议的合理解决。

3降低审计中的监督制裁费用对于根据理性原则进行损益计算的审计主体而言,违反制度规则的净收益必须超过由于这一行动而产生的净成本。如果他们由于违反制度而受到制裁,那么他们就要把这种制裁带来的损失纳入到成本—收益分析中。由于对声誉的珍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审计主体即使是在“短视的自利”要求与审计准则的要求不相一致时,也会遵守审计准则,履行与之相关的审计协议,从而可大大降低用于监督制裁机会主义行为的费用。(二)审计准则的变迁:制度变迁理论的解释国内许多学者赞同采用制度变迁理论解释审计准则的变迁。[3]从制度创新的动力源泉与条件来说,新制度经济学所提出的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是经济主体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制度变迁总的潜在收益大于变迁成本并不一定会导致制度创新,只有当制度变迁为权力集团带来的潜在制度收益大于新制度的组织操作成本时,才是制度变迁产生的唯一途径。[4]制度变迁可分为两种模式:一是诱致性变迁,二是强制性变迁。诱致性变迁是指审计准则的各需求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对现存审计准则不满意或者对新审计准则产生需求而发生的变迁;或者是指供给主体从其所代表的集团利益出发,当出现新的获利机会时而发生的变迁。它具有渐进性、自发性、自主性的特征,完全可用成本收益比较模型和供求模型去解释,创新者作为制度的供给者或生产者只不过是对制度需求的一种自然反应和回应。强制性变迁则是指现行审计准则的变更或替代不在于个人获利机会的发生,而是通过政府命令或法律强制实行。它可以避免诱致性变迁过程中存在的外部性和搭便车问题,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变迁成本。

(三)对上述观点的评价

1优势分析上述观点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有助于从全新视角深化对审计准则的认识,提升审计准则研究的质量和深度上述各种观点从不同的经济学视角阐述了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变迁原因,使我们对审计准则的研究跳出了传统的“就审计准则论审计准则”的局限性,突破了单一学科范围的束缚,实现了跨学科、多角度观察和分析的目的,找到新的切入点,为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变迁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使对审计准则的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2)揭示了交易费用与制度选择的内在联系交易费用理论指出,准则本身的设计、制定、实施与改革都是有成本的,进而指明对不同的制度、一种制度的不同设计,要不要建立相应的制度、要不要变革以及如何变革制度,都需要与交易费用的高低结合考虑。[5]此外,在准则的制定权力安排方面,交易费用理论也深刻指明某一种安排方式在任何领域费用都最低的情况是不存在的。理论的安排方式是寻找政府与市场结合与协调的支点,并且这种支点在不同经济环境和经济体制下应有所不同。

(3)揭示了交易费用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内在联系交易费用理论深刻认识到现实世界是一个正交易费用世界,明确指出审计准则存在的必要性,即规范现实实务,确保信息质量,维护产权利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借用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使审计主体遵守审计准则的分析更加令人信服交易费用理论在解释审计主体会在违背原初始愿望———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条件下依然遵守审计准则中包含了对个体心理的分析,实现了审计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融会贯通,使分析更加具有人性化和说服力。

(5)指明了审计准则变迁的真正根源制度变迁理论深刻揭示了审计准则的变迁是由其内部存在的各种矛盾引发的,明确了只有当通过准则创新可能获取的潜在利润大于为获取这种利润而支付的成本时,准则创新才会发生,才导致准则的变迁。这一理论挖掘出审计准则变迁的真正根源所在。

(6)合理解释现实中“次优”制度被采纳的原因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制度变迁和创新的难点或制约因素:(1)路径依赖即现存制度安排的惯性特征;(2)创新的“时滞”,也就是说一方面现存制度安排限制了制度安排的演化范围而且现存制度往往还有“残值”;另一方面是说制度创新会导致复杂的利益调整,而且发明一个以前没有的新制度需要时间和不断摸索,同时人的有限理性、信息成本和意识形态等因素也会延缓制度创新;(3)创新者的认知局限;(4)创新制度的成本。由于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次优”方案被采纳或者仍然维持原先的制度,而放弃了最优的制度变迁。

2上述观点存在的不足

(1)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缺乏现实基础第一,交易费用观中准则的制定能够降低监督制裁费用的解释,与我国实际不相符。我国目前审计信息质量偏低,审计报告的使用者无法根据其作出正确的决策判断,导致投资、决策存在盲目性;同时,国家的处罚力度不足,没有实现有效的监督和抑制作用,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资本市场有效性,出现上市公司“圈钱”行为和“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和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第二,降低权力界定费用的解释同样存在与实际不符的问题。我国目前的民间审计存在严重的权责不清现象,审计人员为能够承接业务而顺从被审计单位指令的不良现状比比皆是,这显然是与权力界定清晰的分析是矛盾的。国家审计机关人手少,任务重,导致审计组组长负责制难以真正实施,不能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严重影响了审计报告的质量。

(2)制度变迁理论无法明确解释我国审计准则的变迁途径从制度变迁的途径分析我国的准则修订,我国的变动模式不能简单的归为任何一类。目前,我国的审计准则是由政府统一制定、颁布,形式上看来是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但从其变迁的深层次考虑,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人们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发生了相应的改革,必然要求制定新的制度准则,以实现经济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从而促进制度变迁的发生。此外,我国审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会听取和征求有关审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其制定准则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民主之上的。因此,我国的审计准则的制定变迁现状无法通过制度变迁理论得到完美解释。

二、审计准则的非均衡理论解释

(一)非均衡理论的简单介绍

笔者认为,应该采用非均衡理论对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变迁展开讨论。美国的罗伯特克洛尔是现代非均衡理论之父,其基本观点是:在当代货币经济中,存在多种多样的货币中介,它使供给与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极大分离。而市场的多样性和交易的复杂性,使经济中到处充满非均衡交易,充满经济波动的诱发因素。而这一经济体系是无力通过自我调节来实现一般均衡的,故而呈现出非均衡与波动的态势[6]。非均衡理论强调的是不对称性和不稳定性,承认并正视矛盾与冲突,同时强调在矛盾中求和谐,在冲突中求稳定;它注重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来研究非均衡现象的前因后果,研究达到某个均衡的过程以及均衡变动的过程,而在这些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正是一个个连续的非均衡状态。将上述理论纳入到制度的制定和变迁的分析之中,可以看到:在审计市场中,存在多方利益关系人,他们对于审计准则的需求和供给无法实现均衡,使其矛盾不断产生和激化,这是制度变迁的诱发因素;当矛盾冲突达到一定程度,使市场不能确保经济处于有效率的均衡状态时,就可以依靠政府的干预来消除协调失灵,促使经济向最优均衡状态运动,保证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二)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变迁的非均衡理论分析运用非均衡理论解释准则的制定和变迁,需要划分五个阶段。

1首次非均衡的产生和均衡的实现:审计准则的最初制定随着两权分离的企业制度产生和经济受托责任出现,财产所有者提出了审计的要求,进而形成审计的三方关系人:委托人、审计主体和被审计对象。随后,伴随着企业股份制度的产生和上市公司出现,又提出了向社会公众公开审计报告的要求,从而使社会公众———审计信息的使用者成为审计关系的第四方关系人。显然,这四方关系人各自的立场和利益均不相同,使得审计结果无法同时满足审计四方关系人所有的要求,导致他们之间的利益矛盾产生和激化。为了平衡这种矛盾,他们产生了制定审计准则的需求。但是审计四方关系人无法达成统一共识,制定出一套审计准则体系以供实施,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严重影响了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国家为了维护正常社会和金融市场秩序,制定出统一的审计准则规范并强制实施,暂时化解了矛盾,实现了首次的审计准则需求和供给的均衡状态。

2原均衡的打破和新均衡的实现:审计准则的修订经过实践的检验以及不断涌现出的新问题和新情况,逐渐暴露出原准则的不完善和不足,以及与实际不相符合之处,不再能够满足现实中各方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均衡需求,使其内部矛盾再次激化。但是只要这种激化不足以威胁现存准则,就会仍然维持原准则的稳定。然而当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打破原先的均衡状态时,各有关方就会提出重新修订准则的要求,实现准则的变迁。但在该阶段,四方关系人的理论水平虽然有一定的提高,却仍然没有能力制定出较国家制定的审计准则更为完善、合理的审计准则。因此,修订审计准则的任务依然需要由国家承担,协调现实矛盾,并由准则制定者提出更符合现实情况的新准则,达到新的均衡状态。

3原均衡的打破和首次双均衡的实现:国家制定审计指导准则,审计主体制定统一的具体实施审计准则在该阶段,四方关系人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尤其是审计主体在从事审计活动过程中较之其他三方能够掌握更全面、及时的信息,同时对他们各自的利益和矛盾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逐渐积累出权衡这些关系和矛盾的能力,并且已经具备制定出满足各方关系人要求的审计准则,且由他们制定的准则明显比由国家制定的审计准则更为完善,更加符合现实状况。另一方面,国家审计准则制定者由于不能够全面、及时接触现实实务,导致准则制定的滞后性和不完善性,其修订的审计准则在平衡各方利益关系、满足他们对审计准则的要求方面越发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为减少矛盾,国家必然会选择放权,将审计准则制定的部分权力下放给审计主体,由他们进行协商谈判,取得共识,并凭借其与实务密切联系的优势制定具体的审计准则。但是,出于“自利性”的考虑,也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社会安定,国家必须保留部分权力,进行宏观上的指导。从而,最终实现了准则制定的双均衡状态:由国家制定出审计准则的指导性准则,把握大方向,规定基本的审计准则,以维护正常的社会和金融市场秩序;由审计主体依据不同的被审计对象制定统一的具体审计准则细则。

4原双均衡的打破和首次“单项动态”双均衡的实现:动态具体审计准则的产生随着社会经济进程的加快,经济现实和信息瞬息万变,原先的双均衡又再次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主要原因在于审计主体制定的统一审计具体准则不能依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改变和调整,跟不上信息的变化速度,严重落后于审计实践。四方关系人的利益矛盾再次激化,故而产生了破除统一标准的强制具体准则,制定动态的具体审计准则需求,即由审计主体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状况,自己选择采用的准则,解决实际问题。

5“单项动态”双均衡的打破和实现最终的“双向动态”双均衡模式:动态指导准则和具体审计准则该阶段是审计准则的最终归属,是最为理想也是难以实现的模式。单项动态双均衡看似极为合理,实则不然。首先,必须明了动态具体准则是在一定的国家指导准则范围内实施的,也就是说,这种动态是有一定限制的,它既不能逾越国家指导准则的框架,也不能在其中自主选择,而必须满足所有的指导准则。但正如会计原则中的客观性与相关性原则一样,这两者是不可同时兼得的,必须要求选择其中一种。而笔者较为赞同相关性,即最能够满足现实需要的准则就是最优准则,而不必拘泥于形式。根据这个原则,国家可制定出相关范围之内的指导准则,而审计主体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可以自主选择具体准则,满足社会各方利益者的需求,最后达到国家指导准则和审计具体准则的双向动态均衡。

三、我国审计准则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我国目前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变迁正处于第二阶段:原均衡的打破和新均衡的实现,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审计准则的制定主要依据以往的经验总结,对于新出现的情况则考虑较少;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尚有空隙,理论成果与实际工作脱节;审计准则的要求与其自身的完善程度不相符合,如重要性、职业谨慎、审计风险评估等方面缺乏可操作性;审计执法环境与现行审计管理体制不相适应等。但是从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审计职业发展较晚、审计师的职业判断和理论水平有限等实际情况看,当前执行由国家制定的普遍性较强、条款较为具体明确的审计准则是比较符合现实需要的。但是,要达到审计准则制定与变迁的理想模式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我们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审计准则的执行与变通相结合。审计人员要积极认真地贯彻执行审计准则中原则性、程序性的规定,把握审计准则的基本精神。在这个前提下,应根据不同类型审计业务的特点和需求,在具体操作中做些变通处理,以增强审计准则的可操作性。

(二)紧密联系审计工作实际,不断完善审计准则。针对审计准则中存在的相对于审计实务过于超前和滞后的条款,依据实际执行情况,通过审计实践不断加以修正和完善。

(三)健全审计准则的实施机制,提高违约成本、加大审计处罚力度。执法力度不到位不仅会直接影响审计的质量,也会严重影响审计的威信,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于违规和违法事项的惩处力度。

(四)加强审计行业内部自律,同时积极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社会对审计的普遍了解和信任,另一方面可以使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能够得到真正发挥,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合理化。

(五)提高审计人员素质,规范审计行为。首先,可以通过逐步建立审计组组长资格制度、项目组长讲评制度、审计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给审计人员施加压力,促进审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其次,通过审计项目评优等方法,激发审计人员不断上进的积极性,鼓励审计人员努力实现自身价值;[7]再次,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培训力度,通过理论和实务的双向培训,从而造就新一代高素质的审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田野.交易费用理论视野下的国际制度需求分析[J].理论研讨,2001,(10).

[2]黎文靖.会计规则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J].时代财会,2002,(10).

[3]林钟高,尤雪英,徐正刚.独立审计理论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4]陆明祥.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的总括性分析[J].基础理论研究,2002,(4).

[5]吕博.审计准则制定的制度分析—制度经济学视角[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1,(4).

经济学观点篇8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

1.怎样认识总体小康?

(1)表现:微观上看: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们的消费已经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比较富裕型消费迈进。宏观上看: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GDp)

(2)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小康的经济建设目标:p86--87

(1)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p87

二、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内涵: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四个统筹p88)

(2)原因: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②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③片面追求GDp增长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收入差距拉大等。

注意:GDp增长并不一定带来经济发展。

2.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地位: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为什么:①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②存在问题: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投资、出口、消费三者关系不合理;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消耗高等。

措施:①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创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防需求的方针。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地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措施:①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要求: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

措施:继续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高一政治经济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相关文章:

1.高一政治《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

2.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观点篇9

关键词:生产力;生产关系;斯大林的政治经济学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4-0005-006

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第一思想源泉,也就是以马克思本人的政治经济学观点和后起马克思主义者发展了的科学观点为源泉,还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为事实依据。同时,对后起重要马克思主义者的有关观点需要进行理论上的梳理与辨析。一是看其与马克思的经济学原理是否是源与流的衔接,二是看其理论观点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以其权威的地位领导苏联几十年。对他的经济学理论怎样评价,有必要进行具体辨析,不科学地批评与否定和不科学地照搬照套都不可取。斯大林有关政治经济学的著作虽然不是很多,但其影响深远。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于1958年亲自花时间仔细系统阅读并写了批注,还建议全国党政干部阅读。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从1938年出版后的长时期中,曾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广泛传播,曾是我国党政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必读著作。从现今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视角评析斯大林的政治经济学观点,可以说,既有正确的、科学的内容,也有不完全符合马克思有关理论和经济实践方面的内容,这两方面的是非需要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设中进行取舍。这里简要谈几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有两个重要概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又要重视推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完善。但是,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要素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包括哪些方面?斯大林的论述与马克思的论述是否完全一致?哪种提法理论上更科学、更符合经济社会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马恩研究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完全一致,还是应有所发展?当然,都要研究生产关系和经济规律,前者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后者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产生、发展和最终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规律。但作为研究对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不要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是有必要弄清楚的重要问题。

一、关于生产力问题

1938年,苏联出版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书,其中第四章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由斯大林执笔的。他用通俗明快的语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从整体上说是应予肯定的。其中,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联系历史发展过程的实际进行了系统论证和论述。并论述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原始氏族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但是,斯大林对构成生产力的要素是什么,讲述的并不完全准确。既不完全符合马克思的观点,也不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他对生产力所作的定义是:“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资资料生产的人――所有这些因素构成社会生产力。”[1]学界简称为生产力二要素,即生产工具和劳动力。

斯大林在世时,中苏政治经济学都以这个二要素论来定义生产力。我国老经济学家王学文同志于1950年出版《政治经济学教程绪论》,主张生产力三要素论,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讲的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王学文的生产力三要素论比起斯大林的二要素论来,与马克思的理论观点和生产实践更靠近一些。马克思指出:“撇开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只从劳动过程来考察,其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和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2]生产力是人们通过劳动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或如马克思所述,生产力是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而生产物资资料,光有劳动和生产工具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劳动对象,即原材料、自然资源等。劳动资料不仅首先包括生产工具,还包括如水电、燃料、基础设施等。马克思所讲的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也是生产过程或生产力的简单要素。其内涵远远超过斯大林的生产力二要素论。二要素论不仅舍弃了劳动对象,连劳动资料的多项内容也被舍弃了,只留下生产工具了。

如果进一步探讨马克思所讲的劳动过程或生产力的简单要素,“三要素论”也存在问题,对马克思的原意没有完全领会。人们往往忽视了马克思所讲的是“简单要素”,这是指从古到今以及今后任何社会生产都离不开的最简单、最一般的要素。这个提法本身就显示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会有新的要素加进来。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3]这表明生产力的要素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所谓“发展”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原有“简单”要素的优化发展,二是新要素的加入,是总体要素的发展。马克思还对其所讲的“简单要素”做了说明:“就劳动过程只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单纯过程来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这个过程的一切社会发展形式所共有的。但劳动过程的每个一定的历史形式,都会进一步发展这个过程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形式。”[4]“物质基础”的发展既指原简单要素的发展,也指新的物质基础,如科学的发展,“社会形式”的发展,包括诸如分工协作、企业管理等形式。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已有很高的发展。马克思已看到英国等国家在发展生产力中科技和企业管理的重大作用,看到自然力的广泛应用,他反复强调科学是生产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5]“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6]有些学者由于受原有生产力二要素三要素的观点的影响,虽然承认了邓小平讲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但到现在其论著中,还不承认科学是独立的生产力要素,只把科学作为渗透于三要素中的因素。其实,科学不仅是渗透到其他生产力要素中发挥作用,并且也独立发挥作用。马克思指出:“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7]又说:“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8]在当代社会生产中,科技创新成为加速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分工协作和自然力也是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因素。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一章中专门分析了协作的作用,认为在多数人结合劳动的条件下,结合工作日会产生一n特殊的生产力。这是社会劳动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产生的。”在社会生产中,需要利用自然力,如水力、风力、太阳能等,农业生产中更需要多种自然力。马克思指出:应用机器劳动把单纯的自然力如水、风、蒸汽、电等,变成社会劳动的力量。而上述增加的生产力,只是所用的单纯自然力的一部分。

其实,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就系统论述了决定生产力的五种要素。这是资本主义生产中已经具有的发展了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9]在《资本论》中,劳动生产力与生产力的内涵是一致的。但长期以来,人们只着眼于生产力二要素与三要素之别,并以此去套解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并误解劳动过程“简单要素”的论述,硬把《资本论》中“劳动生产力”与生产力割裂开来,硬说劳动生产力是劳动生产率,而非生产力。我曾用多个论据论证了劳动生产力与生产力是一致的。第一,在马克思论述中,经常把两者通用。兹举一个例子,马克思在论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时,指出:“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它随着生产力提高而提高,随着生产力降低而降低。”[10]显然,这里讲的劳动生产力与生产力是同义的。第二,劳动生产力概念并不是马克思首先提出的,是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的用语。李嘉图等强调生产力是劳动的生产力,即由劳动创造的生产力,而资产阶级及其辩护学者则强调资本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是生产中的主导力量,生产资料表现为生产资本,分工协作、企业管理是资方组织的,自然力的利用也是由资本支配的。所以,他们强调资本生产力而不赞同李嘉图只强调劳动生产力。马克思当然强调一切生产力要素都是由劳动发动的,所以把生产力也称作劳动生产力。第三,马克思所讲的决定劳动生产力的五个要素,在其他章节中称作为生产力的要素,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其中所讲的“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是指分工协作、管理工作等并在相关章节中作为生产力要素展开论述。第四,马克思把生产力界定为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因此,生产力或劳动生产力是具体劳动的生产力。第五,不能把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割裂开来,生产力的高低会通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表现出来。因此,决定生产力的要素也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要素。发展生产力,不是重在产值多少,而是重在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历史的发展和理论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有关生产力的论述及其所包含的多层要素,是准确的、科学的。而来源于斯大林的生产力二要素论,则是残缺不全的。斯大林去世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除个别学者仍坚持斯大林的生产力二要素外,在有关教材和论著中,都将其放弃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也放弃了二要素论。该书关于生产力的内容除了讲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外,加入了科学,还加入了马克思没有讲过的信息。这也超出了生产力三要素论。信息作为生产力的新的要素,是马克思没有看到的,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随着未来科技的高度发展,还将有新的生产力因素加进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实现消除两极分化和达到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的要素和途径在不断创新中,我国提出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需要放弃不符合生产力发展途径和规律的非科学的概念和理论观点,恢复和创新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

二、关于生产关系问题

1952年,苏联发表了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是写给为编写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召开的讨论会参与者的。在我国50年代曾作为全国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权威论著,其中既有正确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也有受历史局限性和体制束缚具有片面性而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经济制度不相适合的内容。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能不回顾和审视斯大林的这一部在我国起过深远影响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著作。

很重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部著作。他在1958年11月的谈话中主张对这部著作“要好好读,要多读几遍……目前研究政治经济学问题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他认为这部著作“正确的方面是主要的,一、二、三章中有许多值得注意的东西,也有一些写得不妥当,再有一些恐怕他自己也没有搞清楚”。[11]

应当肯定,这一著作中阐发了一些具有理论价值的观点。例如,强调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和废除规律,更不能制定和创造新的规律。还论述了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的规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并指出不能把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与国家制定的计划混为一谈。这两条规律在50年代的中央文件和中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中完全肯定和予以传播,但后来在我国的有关论著和教材中不再提了,近年来,有些学者重新提出。笔者认为,具体提法可以进一步探讨,但其理论观点是应当肯定的。因为重视科技领先快速发展生产力、自觉地按比例协调发展国民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正是马克思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著作中,斯大林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因为生产过程的社会性是由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所巩固的”[12],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再存在矛盾。而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则肯定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仍然存在矛盾。“不能把这种说法理解为仿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决没有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增长的现象。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动、最革命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无可争辩地走在生产关系的前面。生产关系只是经过一些时候,才会被改造得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13]这是正确的。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就是需要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原有体制,以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不要保留商品生产和交换,曾是苏联学界长期争议的一个问题。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曾认为社会主义将消灭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斯大林以其权威的地位肯定了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必要性。对斯大林肯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给予积极的评价,并批评了1958年有些人急于消灭商品生产的错误。但斯大林只肯定消费资料是商品,承认价值规律的作用,却否认其起生产调节者的作用。这与当时苏联的经济体制有关。他肯定商品流通在当时发展经济中的作用,但又提出要逐步用产品交换替代商品流通。这个认识会涉及后面将讲到的政治经济学的对象问题。

在政治经济学的对象问题上,斯大林既提出了一些具有理论意义的科学观点,也提出某些不够准确的值得探讨的观点。其中一个科学观点在我们论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特别是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时,应予以重视。斯大林提出:要把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领导机关经济政策的对象区分开来,不要将二者混同。“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们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经济政策则由此作出实际结论,把它们具体化。把经济政策的问题压在政治经济学上,就是葬送这门科学。”不要把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政治经济学写成经济政策的堆积。不过我们应当将治国理政正确的大经济政策和处理日常经济事务的具体经济政策区分开来,诸如实行改革开放、调整所有制结构、实行股份制等,是发展我国经济的大政策,同时又是一种重大经济理论导向,并要转化为经济实践。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要研究诸如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研究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各自性质和相互关系以及怎样在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共同发展,研究怎样搞好多种形式的股份制等。至于改革与发展中适时提出并根据条件变化而随时改变的某些具体政策,则不应成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斯大林提出的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二)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所说的‘相互交换其活动’;(三)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这一切共同构成政治经济学的对象。”[14]

有学者曾,批评斯大林把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独立的一项内容,指责这是蒲鲁东的错误观点,他们所根据的是马克思讲过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总和一类观点。这种批评不能成立。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所有制并不是如蒲鲁东所理解的那样是独立于其他生产关系之外的单独的一项。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体系的基础,会渗透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诸关系中,并起着决定性作用。比如,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的基础,它决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和交换关系。所以,我们经常把社会主义公有制称作社会主义经济,代表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总和。不过,斯大林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没有讲马克思、恩格斯很重视的交换关系。他在第二项中虽讲到“或如马克思所说的‘相互交换其活动’”,但马克思这句话所讲的是生产中劳动者分工协作的关系,是劳动交换关系,不是生产领域之外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忽视交换关系,这与斯大林认为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会逐渐不利于生产力发展和不利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观点有关。然而,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就需要确立商品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将改革的目标模式确定为由计划经济转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就更离不开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并运用其经济规律的作用。因此,斯大林论著中缺少交换关系的生产关系,不能照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中,一般都放弃这种论断了,个别学者再去坚持就脱离我国实际了。现在的有关论著中,讲述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的生产关系时,大都讲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即再生产四环节的关系。其实,马克思的论著中所研究的生产关系范围更广泛。《资本论》是从第一卷第五章《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才开始进入对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进行研究。前三章讲商品和货币,是阐述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历史前提条件,阐述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细胞的商品,阐述作为资本主义财富表现的“庞大的商品堆积”。第四章是阐述作为资本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即货币变为资本、劳动力成为商品。有了这个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结合,才能进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资本论》还讲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讲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讲了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等等。其中有不少内容是再生产四环节所不能概括的。要知道所谓“四环节”或四方面的经济关系,并不是由马克思先提出的。马克思是对某些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所讲的“论生产、论交换、论分配、论消费”的相互关系的肤浅看法进行辩证,提出自己的科学观点。马克思并没表示这四个方面的关系就是他所创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全部内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与生产力的关系

有必要讨论一下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与生产力的关系,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不要研究生产力的问题。这里也存在继承和发展的论题。任何生产关系都是以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状况为基础的。因此,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都是紧密结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进行的,但又不讲生产力是研究对象,这是因为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重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关系,阐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终将被新社会制度取代的经济规律,是为革命事业服务的。马克思没有责任为资产阶级发展生产力出谋划策,为其致力于研究怎样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提及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时,都强调要紧抓两个基本环节,一是快速发展生产力,二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斯大林在其论著中遵循马克思的理论,正确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提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特别是他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其中心思想是:社会主义要利用高度技术快速发展生产力,以满足社会的物质文化需要。其原话是:“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与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根据这一基本经济规律,顺理成章地可以提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提出创新与发展的见解。但他在讲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时,没有考虑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对象与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有所不同,没有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为发展生产力服务。这是个欠缺。在当前条件下既然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第一要务,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因而,应当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要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服务,这方面研究得还很不够,还存在许多误区和盲区;也要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这样,研究对象就需要发展。只讲研究生产关系联系生产力就不够了,要研究怎样更好更快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但是应明确的是从经济理论上和社会层面上而不是从技术或工艺学层面上研究怎样快速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说,这里不是简单地讲要研究生产力。因为如马克思所讲,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不研究如怎样采煤、怎样炼钢等,那是科技工作者的任务。无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都不会把这作为研究对象。我讲的是“怎样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是从社会层次进行研究的。可以分三个层次:其一是研究怎样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有体制,以解放生产力。比如怎样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既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其二从经济理论上研究怎样优化和发展决定生产力发展的诸要素,比如怎样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科技水平,怎样搞好分工协作,怎样搞好企业管理和发挥科技作用,怎样提高诸生产要素的组合效率。其三是从生产力的社会层面研究生产力的发展。例如,怎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式;怎样实现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m发展;怎样做大做优做强国有企业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怎样推进供给侧改革,提供和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和产能过剩,等等。怎样实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这都是属于社会层面的生产力发展问题,需要提供政治经济学的智慧,也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其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23、124.

[2]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8.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00.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00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1.

[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98.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18.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43.

[9]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3.

[10]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71.

[11]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印,1998:7.

[12]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49.

经济学观点篇10

[关键词]经济学体育设备供应商委托

一、引言

委托问题是由当事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一方拥有另一方所没有的信息,拥有信息的一方称为方(agent),缺乏信息的一方称为委托方(principal)。委托问题在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只要当事各方在拥有的信息上具有不对等性即存在着委托问题。高校体育院(系)采购体育设备同样也存在委托问题,在此,我们把体育设备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来考虑。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internet技术的发展,高校体育院(系)的专业性工作不再是某一个高校体育院(系)单独操作,而是逐步由局部过渡到整体共建、共知、共享信息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一些公司、机构已开始从事与体育产业业务相关的服务。这将促进高校体育院(系)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高校体育院(系)重点专业和课程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院(系)与体育设备供应商间委托关系的特点

根据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在供应链中,位于上游的提品的机构叫作供应商(Supplier),位于下游的购买产品的机构叫做采购商(purchaser)。

高校体育院(系)和体育设备供应商间由于占有的信息不对称,也存在着委托问题。各方均以最终用户的满意为目标。但是与纵向一体化不同,供应链上的各方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向投资者负责。供应链上各方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为了获得更有利的竞争地位,其行为也可能会损害它方的利益。

1.持久稳定的“合作”关系。高校体育院(系)与体育设备商间的合作强调建立一种持久稳定的关系,维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所带来的收益的贴现值会远远大于短期利益。“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本质强调处于供应链上的各方的合作,高校体育院(系)应集中资源发展其核心专业和重点实验室的竞争力。

供应链的思想与传统模式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高校体育院(系)和体育设备供应商都为实现最终读者满意的目标而进行协同合作的,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考虑本方的利益。传统上,由于采购高校体育院(系)和体育设备供应商都追求各自最佳的目标利益,相互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矛盾冲突。任何一方对另一方都缺乏绝对的信任,能够实现合作各方的“共赢”,通过信息共享能够大大加速新书上架的周期。

要建立稳定可靠的合作关系,不仅要找到各方利益的共同点,而且要进一步扩大共同的利益基础。对于那些很难解决的严重冲突,应以最终采购高校体育院(系)的需求与期望为出发点重新思考。毕竟,客户的目标与利益是第一位的,只有客户的成功,才能促进战略协作关系的完善与发展。

2.高校体育院(系)与体育设备供应商间的委托是多任务委托关系。传统高校体育院(系)的采购策略是展开以价格为基础的竞争,通过价格竞争来获得最低价格的产品。然而随着高校体育院(系)供应竞争的剧烈、读者需求个性化、技术创新加快,采购高校体育院(系)对体育设备质量、服务、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可能单凭价格来选择供应商。

同样,体育设备供应商不仅仅是提供折扣低的体育设备,而且还要在技术创新、质量改进、缩短体育设备到馆期、提供多种加值服务等方面做出响应。体育设备供应商在采取行动时可能会产生降低成本与质量改进、提高服务间的冲突等等。因此,在有限的经济资源和时间资源约束下,体育设备供应商需要在多目标间作出权衡。

3.实现功能及流程的整合。体育设备供应商和采购高校体育院(系)在很多方面的工作是相同的,为了提高整个体育设备供应链的工作效率,加快体育设备从供应商送达高校体育院(系)的物流速度,应该减少重复或不必要的工作重复,改善跨功能、全过程的沟通与信息分享。

体育设备供应链上的两个个体,应该把整个体育设备供应链上的所有功能活动视为一整体流程,实现部分功能的整合,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

4.信息共享。信息交互与信息共享是保证体育设备供应链高效运行的前提,有效的体育设备供应链物流管理需要准确的、实时的需求信息、供应信息。只有做到信息共享,才能使信息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有效降低总成本,提高各方的服务水平。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信息封闭向信息共享的转变。有效的信息共享必须以双方的相互信任为基础。

三、体育设备采购方对体育设备供应商的激励机制

一套强有力的体育设备供应链管理体系是保证采购体育设备采购方和体育设备供应商双方均有盈利。采购高校体育院(系)为了鼓励体育设备供应商,应该采取一些合理的机制,激励体育设备供应商的行为。从理论上讲,一个好的的激励机制要具有激励兼容(incentive-Compatible)或者是自我强化(Self-enforcing)特征,也就是说即使在没有外在强制力的条件下,体育设备供应商也愿意自觉实施,因为它能够符合体育设备供应商的利益最大化。高校体育院(系)对于体育设备供应商可以采用的激励机制有:

1.供应合同的设计。供应合同是体育设备供应商和采购高校体育院(系)为进行交易而签订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供应合同具有法律效力。通过合同条款的设计,以书面的形式规定了各自的责任、利益的分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式、风险的分担等。

2.交货时间。对高校体育院(系)而言,体育设备的时效性在高校体育院(系)的服务中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让新书及时上架,供读者阅览是非常重要的。体育设备供应商必须在快速交货和保证产品质量之间寻求平衡,如果不能按期交货是对客户忠诚度最大的打击。这要求采购方高校体育院(系)向供应商提供更为精确的需求计划。

3.对供应商的及时评估。当前,许多高校体育院(系)对体育设备供应商未能经常评估共表现,而且大多数高校体育院(系)在进行评估时仍沿用人工操作。高校体育院(系)采购人员一心寄希望于他们的供应商,即便后者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还是愿意继续保持与其建立起来的长期供求关系,因为,更换供应商往往会带来更多的麻烦事儿。密切关注供应商的情况,就能做到许多问题防患于未然。评估标准的制定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4.建立统一的评估标准。高校体育院(系)与体育设备供应商之间应该制定统一的业绩评判标准,以确保大家都在朝同一个目标努力。当高校体育院(系)把越来越多的采购项目分包出去并且越来越倚重于体育设备供应商时,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统来跟踪与合作伙伴之间的联系,并且促进双方更加高效地沟通。

四、对体育设备供应商的建议

1.重视客户服务。许多体育设备供应商在完善供应链管理的时候,把精力集中到了加强资本投入以及采购、物流和生产等上游流程上,却忽视了客户满意度、需求模式的变化等下游流程。如今,客户变得越来越挑剔,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就意味着必须让客户满意,满意率因此成了驱动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关键因素。有些公司表示,供应商的管理固然重要,但是能否了解客户的需求并予以满足,则更是关乎公司成败与否的前提条件。

2.提供个性化需求服务。对于一个具体的高校体育院(系)而言,“读者”就是上帝,每一个高校体育院(系)都有固定的读者群、有其特色馆藏,满足一些具体读者的需求。许多体育设备供应商都采取的是“延期”战略,也就是等到客户下单之后再行组织,没有主动的向采购方提供针对性强的书目,使服务的周期延长,服务的主动性差。

3.扩展服务内容。由于需求的顾客化、多样化,体育设备供应商不能靠单一的服务在市场上竞争。现在,很多高校体育院(系)由于发展核心业务的需要,多进行高校体育院(系)外业外包。在此发展现状下,体育设备业供应商应该从最终体育设备上架、面对读者的需求上考虑采购高校体育院(系)的需要,从整体利益出发,提供多方位的综合服务,包括:贴防盗磁条、打号、盖章、提供编目数据等。

五、结束语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体育院(系)与体育设备供应商间委托问题不同于传统模式下的委托。本文主要站在体育设备采购方的角度讨论了体育设备采购方-体育设备供应商间委托中种种问题,并提出如何进行激励机制设计,以期对高校体育院(系)业务外包问题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苏顺虎:物流管理[eB].(2000-08-16).[2004-01-10].省略/lw/index1.asp

[2]DanielCannCasciato.tepidwaterforeveryone?:theFutureoCLC,Catalogers,andoutsourcing.oCLCSystemsandServices[eB].(1994,10-10)[2004-0-10].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