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生理健康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54:35

女生生理健康教育篇1

关键词:女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就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未来世界经济和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实质是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当今,随着国家提出的大众化教育政策的推广,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女大学生更是大学校园里不可缺少的一道亮丽风景。女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她们的发展,决定了她们能否成材,因此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女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

(一)对未来信心不足,成就意识不强。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在成才与发展的道路上将面临更多的困难与障碍。女大学生凭着自身的实力走进高等学府,又以自己智慧和努力与男生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比起一般的女性,她们更为自尊、自立与自强,这种独立意识的日益完善,是创造优良品质的心理基础。但几千年来的思维定势造成的深层次社会偏见尤其是求职中用人单位的偏见所造成的一些消极心理定势,也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来。调查显示:自信自强的女大学生仅占22%,而56%的人认为自己缺乏一种稳定的自信心。有些女大学生自我评价低、缺乏信心、不敢面对现实和未来,这种自卑感直接影响了创造力的发挥,导致女性人才的自我埋没。信心不足带来的结果是成就意识偏弱,表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女大学生存在目标失落和目标模糊的问题。她们把上大学作为人生奋斗的顶峰,觉得读了大学就完成任务了,缺乏干事业的雄心壮志。由于在个人发展上缺乏目标,学习失去动力,进取意识也日趋淡薄,慢慢地与成功的道路背道而驰、渐行渐远,最终沦为弱者的角色。

(二)存在嫉妒心理和虚荣心理。嫉妒是一种极想排除或破坏别人优越地位的心理倾向,是含有憎恨成分的激烈感情。嫉妒之心是由自卑而起的。因为在比较中发现别的女生某个方面优于自己,而自己又认为无能力赶上别人,便会导致嫉妒心理的出现。嫉妒心理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它会导致消极的想法和心理落差,攀比也随之而来。有的女大学生由于嫉妒心理,而去破坏他人的东西,或者暗自贬低对方,甚至不惜降低自己的人格,搬弄是非,或散布流言蜚语。这种嫉妒心理,其结果必然造成女性人才的内耗,危害极大。

虚荣心理也是因自卑而起。人际关系学说指出,当人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时,如果过分注意别人的看法,往往会强化从众心理,导致虚荣心理的产生。某大学对多名大学生花钱情况的调查结果是:扣除学费支出,一个学生9个多月在学校的花费超过该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1%以上。其中用于伙食费的占47.6%,用于学习的仅占4%,个别学生在学校讲吃、讲穿、贪玩,就是不讲学习。高消费在学生中引发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尤其是在女大学生中间,部分人因为虚荣心理,盲目追求、攀比不切实际的东西,比吃比穿,迷失了方向,不能专心学习,慢慢地就会在竞争中被社会淘汰。

(三)恋爱心理问题。大学生的恋爱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遇到各种波折是在所难免的,如单相思、爱情错觉、失恋等恋爱心理挫折对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是一种考验。如果承受能力较强,就能较好地应付挫折,否则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尤其是对女大学生而言。因此,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进入大学校门的女学生,随着不断成熟以及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她们渴望爱情降临,但是由于生活阅历的缺乏和恋爱中的盲从心理的影响,导致相当多的女大学生都有恋爱受挫的经历,其中少部分还因为不能正视恋爱的挫折和无法排遣失恋的痛苦,出现消沉、悲观甚至轻生厌世等情绪反应。只有极少数女大学生能够对爱情与学业两者做出合理的平衡处理,显示出成功的融合。

(四)学习心理问题。学习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方法不当、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不佳等原因引起的心理困惑。上大学是许多女大学生的终极目标,进入大学课堂之后,新的目标尚未形成,出现迷茫彷徨等心理状况。有的学生中学时代一直是学校的尖子,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家长的夸奖,自我感觉良好。进入大学以后,原有的优越感不明显或消失,学习上再遇到困难问题,自信心马上下降,甚至产生自卑感;有的学生,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心理压力加大;还有的学生,没有读到自己理想的专业,心里不舒畅,也没有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目前的专业,导致学习吃力。过度焦虑导致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僵化,严重影响女大学生的健康。

(五)求职择业带来的心理压力。种种迹象表明,女大学生在求职中处于弱势地位,分析起来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跟男女生理差异和承担社会角色不同有很大关系,男生身体素质比女生更强,能单独出差或独当一面,更能吃苦,更愿意到基层工作;女大学生结婚生子以后要比男性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这多少会影响她们事业的发展,导致很多用人单位招聘时男生多于女生;其次,体现为自然原因,即行业、工种的限制,如建筑企业、军队更多愿意考虑男生;第三,部分女大学毕业生不了解就业信息,专业基础差,求职技巧差,存在依赖心理、追求稳定工作心理、性别自卑心理、甚至有的还患上了社交恐惧症,将就业的希望寄托于家长、老师和学校身上,加上师姐们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性别歧视现象、专业受限等,这些都是不良的心理状态。

二、如何加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进行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辅导。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不善了解自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女大学生常常把他人评价作为标准,过多关注自己是否符合别人的评价标准,而健康和成熟的最重要的特征是独立于他人评价,能够基于个人经验完成对现实自我的客观评价和认识。青年时期的女大学生,心中承载着无数的梦想,她们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美丽的“理想自我”,但当她们踏入大学以后,就发现现实与理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理想自我的渴望与对现实自我的不满构成了这一时期女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开展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就必须引导女大学生对个人有正确的估价,既不能自轻自贱、自惭自卑,也不能自骄自傲,自我中心。具体来说,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帮助女大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树立正确的理想,有理想才有行动的动力;其次,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正面引导为主流,运用各种方式,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包括共产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诚实守信教育、艰苦创业精神教育等,尤其是以“自信、自尊、自立、自强”为核心的教育,使女大学生以这样的信念为基础,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多参加社会实践,广结友谊,放开心胸,远离狭隘,最终使每个女大学生都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帮助女大学生疏泄不良情绪。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对促进大学生成长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和教育资源,建立一支稳定的心理咨询队伍,加强心理咨询人员与女大学生之间的联系,把心理咨询工作广泛地开展起来;另一方面应督促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加强学习心理咨询知识,承担起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心理危机,提高心理素质的责任。两者互相结合,有利于及时发现女大学生存在的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以及因学习困惑、恋爱挫折、人际冲突等引起的心理问题,抓住时机给予及时的疏导和治疗,使他们分清女大学生中出现的是生理问题还是心理问题,是思想道德问题还是心理健康问题,综合解决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加强人际交往技巧辅导,引导女大学生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阶段,不仅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学会在人际交往中如何顺畅地沟通。人际适应不良是目前困扰女大学生的重要刺激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与她们缺乏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巧有直接的关系。其自身情绪和情感的内隐性特点,也加大了人们了解她们内心世界的困难。因此,高校应通过集体咨询等方式,让女大学生系统地掌握社会适应知识和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人际交往的技巧,引导她们正确把握人际关系交往的方向和重点,有所选择、有所控制、真情实意、取长补短,从而有效发挥人际交往在交流信息、沟通情感、联结友谊、促进发展中的作用。

(四)进行正确的爱情观和职业观辅导。女大学生的恋爱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遇到各种波折在所难免。单相思、爱情错觉、失恋等恋爱心理挫折对女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是一种考验。如果承受能力较强,就能较好地应付挫折,否则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加强正确恋爱心理的咨询与辅导是女大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任务。在对女大学生爱情观的引导上,核心是教育她们把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放松了学习,更不能因为追求爱情迷失自我,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在女大学生职业观的指导上,高校可以通过有效的职业咨询和具体的就业指导,帮助女大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尽快走出就业困难的境地。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各种讲座,包括就业成功的师兄师姐的讲座以及成功人士和创业指导的讲座等,帮助女大学生认识到初次就业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既不能自负骄傲,瞧不起工作,也不能自暴自弃,惧怕和夸大挫折,应该保持冷静,树立自信,找出挫折源,分析原因,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最后付诸实施,在一次次挫折中成长起来,最终走向成功;其次,高校应积极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开展实践指导,帮助女大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更好的定位自我,锻炼能力,了解社会现实和自我需求的差异,学会在社会要求和个人能力之间灵活和折中,更好地适应社会,最终实现自我与社会的协调统一。

(五)强化女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其学习需要引起并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和态度。它是大学生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的内在动力。大学生的学习需要是直接的学习动机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学习动机从心理态度上反映了其学习需要。它驱使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朝着一定的目标前进。学校应该启发学生对社会需要、社会期望的正确认识,并创造条件以利于学生自我定向、自我定位,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同时,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校应引导女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培养浓厚的兴趣,促使其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作者单位:池州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史仲芳.心理与健康[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

女生生理健康教育篇2

关键词:女生心理健康幼师教育对策

一、引言

文章通过对幼师女生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的分析,提出来幼师女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开展心理辅导,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高度重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是使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1]引导主动学习,挖掘心智潜能,解答青春困惑。培养健康情感。

二、心理健康的建设

1.教师是学生的标榜

教师的身体健康,而且会直接影响幼儿心理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2]心理健康是青少年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迎接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的心理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教育。父母和教师仅仅关心儿童的身体健康永远是不够的,必须要关心儿童的心理健康,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教师作为一个光荣的职业,需要为人师表,对儿童的成长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2.网络问卷调查

在网上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科学理性的心理问卷调查对所研究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由于在网络上的范围比较广,涵盖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人们。研究问卷需要说出自己的国家和所在地区。11.26%的教师有明显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偏执、抑郁、强迫、敌对症状等方面。[3]心理健康不论是对成年人还是幼年或者青年,都是有很重要的影响的。心理健康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师女生并不同于男生,女生的天性就是含蓄,心胸没有男生的宽广。心思缜密。针对女性的特点,需要针对女性特点对女性专门进行心理辅导。测试结果表现出女性与男性在相同的事件下考虑事情的方面不同。

3.女性的特点

面对学生,教师需要以榜样的姿态,以标准化、规范化的形象出现,时刻做到自控,有时甚至需要强制自己控制正常的需要和行为。而在生活工作中,教师虽然作为一个神圣的职业,但是教师毕竟不是神,她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情绪表现,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各种需要。由于作为一名向导所以不断地在工作中作为一位标兵而在生活中又回归到平凡的生活,使得教师的神经高度紧张,而又不能随意地说出这一情感。这种长时间的教育方式会使教师产生心理疲惫心理厌倦。相对于幼儿教育虽然是女教师比较细心,贴心,但是女教师的心理素质并没有男教师的好。

三、幼儿教育的对策

1.社会保障

政府部门不能对幼年教师忽略。这个职业虽然不涉及升学的严重性,但是作为幼年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起到决定性的引导作用。对幼年教师这个职业能切实的保证教师的合法权益,使全社会各行各业和每个学生的家庭都能与幼儿园一起承担教育的责任。幼师学校要慎重选择学生。新生入学前,除了进行学习成绩考核及技能技巧、专业思想的面试外,还需要对其心理素质做出具体的评估。只有心理与健康都合格的人员才能使幼儿教师培训机构有较高的起点。

2.心理讲座

有关部门应该定期进行心理讲座,对幼年教师进行心理疏通与心理辅导。可以邀请一些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开展学习讲座来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建设。校园内应该营造良好的氛围,使人身心愉悦。轻松。可以在校园内建立广播站,放一些孩子们喜欢的歌曲。落地大屏幕放一些幼儿教育的宣传片。利用现代化设施来进行积极的引导。

3.加强教师深造

学校方面对幼年教师应该进一步的进行深造。建设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氛围,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保护意识,幼教工作协调安排。幼儿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明确的奋斗目标。这是教师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源泉和动力。为教师提供外出业务进修的机会,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教学技巧和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应当创造条件使每个教师有获得工作上成功的可能。鼓励心理内向的教师。因人而异。不同的人不同的对待。幼儿教师也要学会自我疏导,保持着健康积极的心态。如果教师性格古怪,导致幼儿不愿意与之接近。也会影响同事关系,无法正常地生活。加强心理自我保健,加强性格缺点的磨炼,培养良好的性格;调整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培养健康广泛的兴趣,让每天的生活充实,不乏味。

结语:

幼年女教师在我国学校中占有的比例非常之大,加强建设这只重要队伍的心灵素质尤为重要。她们是人生启蒙的良师。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社会,学校都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力度。让我国的幼年教育更上一层楼。幼儿的成长和幼儿的教育又并非一日之功,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希望我国的幼年教师在幼年教育的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教育出越来越多高素质的“树苗”。

参考文献:

[1]王岩.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维护对策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8).

[2]孙戈.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J].文教资料,2011(25).

女生生理健康教育篇3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女性特征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思考

在学校教育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健体”和“健心”的双重塑造功能。英国教育家洛克早在17世纪就提出了“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之说,首次从理论性层面上阐述了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现代健康论”奠定了良好基础。全面科学的“健康”含义,并非仅指“没有疾病或者身体虚弱”,而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三方面的完好发展状态”。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之作,高职女生多介于青春期发育阶段,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对于她们来说,此时能否获得健康有益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非常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对此作出简要性阐述。

一、简析高职女生心理健康与体育学习状况

高职女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关键时期,与男生群体和其他同性相比,更有着相对复杂的个性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曾经高考失败留下了永久性创伤,她们的心理压力始终是“精神雾霾现象”,非但挥之不去甚至有增无减;②随着社会开放性程度的不断提升,多元化文化思潮不断渗透和冲击着校园,她们在欲拒无力状态之下显得非常地矛盾、纠结和进退两难。③社会、家庭和自身的期望值很低,日益加剧的心理自卑阴影使得精神负担越来越重,许多中职女生有不堪负重之感。④对激烈竞争的未来就业形势一方面充满着无限向往,另一方面又感到非常失望。这种不良心理因素时时地纠缠着、困扰着,她们的精神灵魂难得出现片刻的安定和宁静。⑤青春期现象不期而遇地迎面扑来,往往表现出含羞、烦躁、焦虑、抑郁和恐惧等不适情绪,性格心理显得相当地不稳定。⑥体育课程往往以体能和技能训练为主,身心消耗较大,这对于青春期且普遍带有“90后”“00后”时代特质的高职女生而言,确实存在勉为其难的成分和因素。⑦体育课程或有严重失衡偏颇现象,教学方法简单机械且活力有限,更是缺少特别的重视和关爱,怎能不让高职女生心生消极学习心态呢?

二、对高职女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简要性实践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积极有效地开展情趣体育教学活动。由于性别差异和生理特征等因素的综合性影响,高职女生往往存在着含蓄、害羞、敏感、烦躁和怕被嘲笑等心理现象,从而表现出厌动好静、心理疲惫、协调能力下降、动作迟缓和耐受力较差等动作。在职教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基本完成任务目标的前提下,努力根据女生性别特点和心智发育的规律性,尽可能安排一些刺激性较小、难易度适中、运动量不大和动作频率有利于自我调节的项目运动,并充分显现柔韧度和协调性较强的优势,不断激发课程学习情趣,有效调整她们的体育活动状态,逐步增强其积极进取精神和成功信念。比如,把划线立定跳远改为呼啦圈连跳活动;多推广和实践健美操、韵律操、瑜伽以及乒乓球、排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运动。既可同样达到锻炼体魄、强身健体的体育训练目的,又能在提振精神和陶冶情操中赢得“双塑”效果。

2、坚持专业贴近原则,积极有效地开展实用体育教学活动。职校教学任务以专业发展和社会就业为根本取向,非课程活动都应当围绕这一中心开展奠基性和服务型教学。有鉴于此,在职校女生体育教学过程中,执教者应当根据专业取向、性别特征、身体素质和爱好特长等因素,努力开展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因人施教”活动,只有这样,既可积极迎合学习需要,充分调动她们的主观能动性,又能为塑造其乐于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源源不断地输入活力元素,从而为促进她们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性基础。比如,对于金融专业职校女生,努力引导她们进行前后抛实心球练习,一方面有利于发展肌肉力量,有效防止颈椎病及躯干后部肌肉劳损等职业病的产生;对于计算机专业职校女生,努力引导她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头部、颈部和腰部等重点部位的强化训练,有效地防治神经疲劳、视力下降、腰酸背痛和下肢静脉曲张等症状;而对于文秘办公自动化专业职校女生,则应努力引导她们着重进行仰、卧、起、坐、踢等运动以及身段、体形等方面练习,有效训练肢体的柔韧性、灵活性以及精神气质的培养……

女生生理健康教育篇4

近年来,随着在校大学生中女生群体人数的迅速增长,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因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引发的休学、退学、轻生、犯罪等事件时有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压力的冲击下,在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的时候,很多女大学生都感到迷茫彷徨。心智的不成熟使得她们在困难面前退缩,造成一系列心理问题。在社会转型期的女大学生们的思想观念较之以前更为复杂,承受着更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对着更多的心理困扰。因此,加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一、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正处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的变化复杂而深刻,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是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要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

面对社会的变革、文化的激荡,及价值观的变化,较之男大学生,女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在她们成长和发展的道路上会面临着更多的困境和阻碍。这就意味着加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是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女大学生由于生理上的弱点又使她们抗干扰能力相比较差。她们过分关注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与议论,较容易被他人左右自己的意见或者是情绪,一点点小事情就会造成她们的情绪波动。这必然导致女大学生在意志方面的某些品质缺陷,也使得她们的成就动机容易发生动摇,缺乏坚定的信念与执着的精神,影响她们在事业上的追求,其自身的潜能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导致她们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作为人才储备的女大学生,加强她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帮助树立她们的自强、自立、自信,对挖掘她们的潜能,把她们培育成全面发展,能适应各种社会环境的栋梁,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分析

女大学生较之男大学生在心理健康问题上比较特殊,困扰女大学生最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第一,对未来信心不足,成就意识不强。女大学生在成才与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比男大学生面临更多困难与障碍。社会的偏见造成有些女大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定式,表现出自我评价低、缺乏信心、不敢面对现实与未来的自卑感。信心不足则会带来成就意识薄弱。第二,嫉妒和虚荣心理的存在。嫉妒之心由自卑而生。在比较中,女大学生发现别人某个方面优于自己,而自己又自认为无能力赶上别人,便出现嫉妒心理。虚荣心理也是由自卑而起的。从人际关系的角度说,当人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时,如果过分注意别人的看法,从众心理就会强化,导致虚荣心理产生。部分女大学生因虚荣心理,盲目追求、攀比不切实际的东西。第三,恋爱心理问题。大学生的恋爱受多种因素制约,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遇到各种挫折是在所难免的。诸多恋爱心理挫折对大学生的心理承受是一种考验,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的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尤其是对女大学生而言,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有重要影响的。第四,学习心理问题。学习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不佳等引起的心理困惑。女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因各种因素产生的心理压力,过度焦虑导致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从以上看,困扰女大学生的重要刺激源就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知识的缺乏以及人际交往技巧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女大学生自身情绪及情感具内隐性,又加大了人们了解她们内心世界的困难。究其原因,第一,当代女大学生多为独生女,通常有“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我行我素,为人处世、言谈举止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而非独生女的大学生,姊妹多,由于家庭贫困或者其他一些因素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从而极易产生孤独、苦闷和自卑的情绪,自尊心也会受到创伤。第二,女大学生失去了在中学时代作为佼佼者的优越感,这使得她们开始怀疑、否定自己,产生自卑感,因而不愿向他人敞开心扉。第三,现代女大学生有较强的个性,存在不服输的心理,不易看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充满了猜疑与嫉妒,导致人际关系危机。

总体而言,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特点是以自我为核心,难于悦纳自己、人际关系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敏感,注意力内投,形成各种心理障碍。要帮助女大学生们有效克服上面所说的问题,我们就必须加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她们认清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引导女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女大学生们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能够清醒地认识周遭的环境和自己前进的方向。

三、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议与对策

在校期间是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一个健全的人,不仅要道德高尚,知识丰富,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针对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以下几点着手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进行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辅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不了解自己造成的。女大学生常常把他人评价作为标准,过多关注自己是否符合别人的评价标准,而健康和成熟的最重要的特征是独立于他人评价,能够基于个人经验完成对现实自我的客观评价和认识。开展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引导女大学生对个人有正确的估价,既不能自轻自贱、自惭自卑,也不能自骄自傲,自我中心。具体来说,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帮助女大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树立正确的理想,有理想才有行动的动力;其次,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正面引导为主,其他方式为辅,全面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三观教育,包括共产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诚实守信教育、艰苦创业精神教育等,尤其是以“自信、自尊、自立、自强”为核心的教育,使女大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广结友谊,放开心胸,远离狭隘,最终使每个女大学生都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对促进大学生成长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和教育资源,建立一支稳定的心理咨询队伍,加强心理咨询人员与女大学生之间的联系,把心理咨询工作广泛地开展起来;另一方面应督促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加强学习心理咨询知识,承担起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的责任。两者互相结合,有利于及时发现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以及因学习困难、恋爱挫折、人际冲突等引起的心理问题,抓住时机给予及时疏导和治疗,使他们分清女大学生中出现的是生理问题还是心理问题,是思想道德问题还是心理健康问题,综合解决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3.加强人际交往辅导

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阶段,不仅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学会在人际交往中如何顺畅地沟通。高校可通过团体心理咨询等方式,让女大学生系统地掌握社会适应知识和人际交往的技巧,引导她们正确把握人际关系交往的方向和重点,有所选择、有所控制、真情实意、取长补短,从而有效发挥人际交往在交流信息、沟通情感、联结友谊、促进发展中,使女大学生能够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4.强化正确的恋爱观和职业观辅导

在对女大学生爱情观的引导上,核心是教育她们把学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学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放松了学习,更不能因为追求爱情迷失自我,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女大学生职业观的指导上,高校可以通过有效的职业咨询和具体的就业指导,帮助女大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尽快走出就业困难的境地。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各种讲座,包括就业成功师姐的讲座以及成功人士和创业指导的讲座等,帮助女大学生认识到初次就业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不能自暴自弃,惧怕和夸大挫折,应该保持冷静,树立自信,找出挫折源,分析原因,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最后付诸实施,在一次次挫折中成长起来,最终走向成功;其次,学校应积极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开展实践指导,帮助女大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更好地定位自我,锻炼能力,了解社会现实和自我需求的差异,学会在社会要求和个人能力之间灵活和折中,更好地适应社会,最终实现自我与社会的协调统一。

女生生理健康教育篇5

当前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普遍存在男女生比例失调的情况,这使得男生承受着因为性别比例相差太大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该文尝试对男女比例对男生心理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该专业男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1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男女生比例的现状

笔者所在学校汉语国际教育专学生共146人,其中男生26人,仅占总人数的17.8%。而根据调查显示,我校汉语国家教育专业女多男少的情况并非特例,其他省市高校该专业都出现了此类情况,这就说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男女比例失调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男女生比例对男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1缺乏自信心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语言要求较高,女生在语言方面往往比较有优势,因此在学习中,女生常常超过男生,甚至成绩相差悬殊。该文对该专业所有学生期末成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专业四个年级的前20名均为女生,男生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学习上,男生远远不如女生突出,久而久之,导致男生自信心缺乏。

2.2易产生孤单感

男生由于人数少,开展活动也相对困难,有的班级甚至连篮球队都无法组建,学校的各类比赛也经常因为人数不够而放弃。班级女生组织的活动,男生也很难加入,这使得男生容易感觉孤单。

2.3班级存在感弱

由于女生人数远远大于男生,因此女生在班里充分掌握着“当家做主”的权利。在四个年级的班干部中,男生仅占2%。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中,女生的身影遍布在各个角落,而男生几乎不参加任何活动。这种情况更使得男生怯于表现自己,在课堂上,男生往往全部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很少参与课堂发言和讨论,班级存在感弱。

2.4男性性格弱化

“阴盛阳衰”的环境使得男生在性格上缺乏阳刚之气,男性的性格特征被弱化,表现为:缺乏自信、不敢表现自己、不敢冒险、缺乏果敢和勇气、遇事退缩、斤斤计较等。

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男女生比例失调,不仅对男生的心理健康有所影响,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该专业女生。因此,学校有必要开展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该专业男生优良的心理素质,发挥其心理优势,改善其负面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1学校对男生心理健康的引导

3.1.1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心理健康讲座

学校应定期对该专业男生进行心理测评,针对出现的问题开展专题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出现的负面状态。由于男生数量较少,辅导员可以结合心理健康讲座及学生的特点进行一对一个性化心理辅导,纠正其心理问题,帮助其保持心理健康状态。

3.1.2开展展现男生风采的文体活动

学校应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开展能够展现男生风采的文体活动,扩大男生的参与面,挖掘男生的自身价值,发挥男生性别优势,保持男生阳刚之气。

3.1.3训练男生的创新思维

与女生相比,男生思维更加活跃,视觉空间能力、观察能力、数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都优于女生。男生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参与各种创新活动,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创新社团、班级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不断训练自己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3.2男生自我心理调适

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提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

(1)学习方面。

进入大学后,面对女多男少的局面,男生首先要端正学习动机,认清所处的状态,重视学习,增加学习动力。其次,改善学习方式。大学的学习不同于中学,男生要根据自身情况,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最后,发展自身特长。应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拓宽学习内容,扬长避短,施展才能。

(2)人际交往方面。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男生的心理健康。面对男女比例失调的情况,男生首先应增强自身责任感,正确与异性相处,既要学会委婉拒绝,也要学会理智去爱。把握好与异性交往的分寸,做到自尊、自爱、自制。

其次,学会心理调适,克服人际交往中的负面情绪。大学阶段的男生,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再加上多数为独生子女,容易产生冲动、语言攻击等行为,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男生要学会克制自己,冷静、理智对待发生的问题。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通过运动、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和消除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学会包容,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女生生理健康教育篇6

关键词:健康教育;妇女保健;作用

健康教育指的是在医疗卫生工作中医护人员针对患者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所实施的具有诱导性的教育活动。而相对于其他方面的医疗卫生工作而言,妇女保健工作中的健康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可以说其早已成为一项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要行为准则[1]。健康教育的实施对于更好的开展妇女保健工作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不但可以使广大妇女对有关保健知识有所了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更能纠正一些在以往妇女保健工作中的误区并挺高全社会对于妇女保健工作的认知[2]。

1当前妇女保健工作的常见问题与实施健康教育的意义

就目前而言,在我国很多一些市级以下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力资源、资金投入以及设备等可利用资源都不是很充足,同时在妇女保健工作中相对固定的服务模式和技术方法与现今的妇女保健需求也存在显著的矛盾,致使许多妇女不能得到便捷优质的保健健康服务[3]。同时在当前,在妇女保健工作中的有关人员对健康教育的理解仍停留在对广大妇女们进行单纯的说教与科普宣传方面。而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过程应是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尤其是妇女保健工作中,面对妇女这一特殊群体,需要相关人员有有更为全面的服务观念,而这些服务观念中就包括着一些先进的健康教育理念与健康教育技巧[4]。可以说在妇女保健工作中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对于当下群众对妇女保健的重视程度不足,开展妇女保健工作的效果不佳,解决硬件方面的缺失等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所以,寻求一种科学、高效、有效开展妇女保健特色的现代化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成为了一个迫切的、值得探讨的问题[5]。

2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工作的作用

2.1妇女保健工作中的先导作用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一些健康咨询的服务,拉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群众特别是妇女群众之间的距离。通过现有设施向妇女群众以及女性患者,提供必要的保健知识与健康指导,如通过反复的宣传教育,使孕妇学会围产期的自我保健,认识到自觉进行产前系统检查以及母乳喂养的重要性[7]。发挥妇女保健工作的特色,通过开展专科、特色的咨询与宣教活动切实的让群众充分认知到妇女保健工作的意义;例如优生优育门诊、产科高危妊娠、妇科病等对一些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妊娠指导和围产期保健指导和监测,以确保妇女群众的健康。在妇女保健中的婴胎儿培养方面,可以通过相关人员的指导来帮助孕妇进行各种类型的胎教,这实际上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具有很重要意义的[8]。

2.2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妇女保健工作中,患病的患者实际上是健康宣传与教育针对的主要对象,在妇女保健工作中在患者住院的情况下一半由病区责任护士进行入院宣教、心理指导,开展整体护理[9]。可以通过进行医患座谈会的方式来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于了解,尽量的减少患者的心理同时促进其主动配合相关的治疗与护理。

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患者以及其家属的需求,通过和患者、家属构建起来的和谐关系可以更好的渗透预后及康复保健知识,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整体上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10]。

医院中实施妇女保健工作的相关部门可以结合各种活动以及重大节日的实际情况开展街头的健康咨询义诊服务,以及结合一些"上山、下乡"的方式实施妇女病普查和健康咨询指导、疾病防治指导工作,以此来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有效提高[11]。

2.3妇女保健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社会效益通过多种形式实施的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从多个方位提高社会对妇女保健工作的认知。健康教育活动吸引了妇女患者及其家属对健康保健的注意不但提高了医院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妇女保健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美化了自身形象[12]。而一些例如婚前保健中的卫生指导、婚前卫生咨询与婚前医学检查的实施更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帮助欲婚男、女充分的了解婚姻与健康、保健之间的关系,将遗传病等的发生率降到最低。而在妇女哺乳期,可以通过发放母乳喂养手册或者是提供义务医疗咨询的方式来提高了孕妇的自我保健知识与能力[14]。对于更年期的妇女在实施健康教育中更应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解除该年龄段妇女的思想顾虑,指导其加强锻炼、改善生活习惯与心态、健康饮食和疾病预防等。

3妇女保健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的要点

首先要认识到的就是健康教育要因人而异,提高健康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和通俗性。同时健康教育的形式需要多样化,除了利用传统的墙报、宣传单外,还可以借助现代的电视、报刊或者网络等来提高健康教育活动与工作的趣味性、生动性[15]。在妇女保健工作中的健康教育一定要保证目的性、计划性。根据不同的情况开展相应的教育计划,同时随时的根据不同患者们的接受能力以及心理状况作出适当调整,尽最大可能的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其次,是要改变广大妇女在健康问题上还停留在"有病求医"的认知上,指导广大妇女群众形成良好的保健意识[16-17]。最后,还要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在妇女保健工作中的有关人员进行护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的实施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营养学等方面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具备交流的技巧,掌握适当的护理健康教育方式、手段,引导患者自觉的采取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进而改善、促进自己的健康达到精神与身体等方面的健康状态。需要在实际护理的过程中学科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教育学、心理学相互的作用与结合[18]。所以,一个合格的妇女保健工作者就应该在不断的学量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习更多专业以外的技能、技巧来不断的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毅途,杨春霞,麦健飞,等.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的作用研究[J].河北医学,2012,18(6):855-857.

[2]王善菊.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的作用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10):206-207.

[3]王秀云.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6):318-318.

[4]雷延虹.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的作用探讨[J].健康之路,2013,12(1):126-126.

[5]贾晓红,高英杰,马庭鑫等.重视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4):2034-2034.

[6]罗艳,王若虹,徐芸,等.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20):118-119,137.

[7]程跃侠.探讨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的作用研究[J].医药前沿,2013,(23):98-98.

[8]丁小玲.更年期妇女保健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9,20(5):570-572.

[9]杨红丽.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的作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2,(10):254.

[10]袁丽,修新红,王晓明,等.青岛市围绝经期妇女保健需求情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2):159-160.

[11]张淑彩,魏晓丽,耿丽萍,等.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的研究进展[J].护理杂志,2004,21(5):44-45.

[12]姚凌毅,徐国智,龙智基,等.健康教育对提高更年期妇女保健知识知晓率的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4):1911-1912.

[13]李惠珍,刘新莉,杨玲,等.浅谈妇女保健需求与健康教育[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9):550-551.

[14]黄越华,陈荔丽,陈树珍,等.健康教育是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孕产妇获得产时保健的有效措施--附659例育龄妇女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2,17(4):230-232.D

[15]赵小红,柯汝淑,王沁芳,等.妇女保健工作者参与学校青春期女生性健康教育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2682-2684.

[16]孙保华.社区妇女保健知识需求与实践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10):32-32.

女生生理健康教育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女童;心理健康教育;成因分析

女童是特殊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女童因家境极度贫困而容易导致失学或休学。少数民族地区的家长封建意识观念很浓厚,往往存在“狗不耕田,女不读书”的观点,很多女童读完初中就失学了,在她们得到资助重返校园后,在和同龄人或长辈的相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孤独、自私、自卑等,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不足,意志力薄弱,经不起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依赖性强,独立自主的能力差等。这些心理影响女童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如何加强女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她们的心理素质,使她们成为具有健全人格、适应时展,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一、女童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少数民族女童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1.心理健康教育普遍不受重视

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不够,一些学校由于教育整体水平落后,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更未纳入学校的教育课程中。

2.闭塞的成长环境

少数民族地区的女童由于长期生活在与外界缺乏各种信息联系的环境中,与经济发达的女童相比,在行为上表现为较羞涩,怕见老师、怕见长辈、怕见客人;有的女童对汉语还不熟练,听力也很差。家庭环境不利于女童学习,独立完成作业又有困难,这些障碍使她们无法坚持学习,导致她们考试成绩不佳,这种学习上失败的心态可以称为学习适应能力的先天不足。

3.传统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

传统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使女童处于非常不利于其健康发展的环境,在对外交往中逐渐形成了防御和畏首畏尾的扭曲心理。这种自卑的心理影响了她们创造能力的发展。在自卑心理的束缚下,一般女童承受精神压力的能力较差,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一旦受到挫折,或受到轻蔑、嘲讽时,会陷入更深的自卑中,在自我心理上设下层层障碍。

二、加强女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策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女童心理素质水平,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工作。

1.加强女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渗透

所谓的日常渗透是指要把女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渗透到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中去。这几年,全国各个小学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包括女童对心理健康的认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深刻的变革以及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女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愈来愈重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渗透不仅可以从点到面地完善女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也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经常渗透可以通过三个渠道。首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学校网站,例如凭祥市东南亚外语学校在充分利用自身硬件资源的基础上,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其次,可以通过广播讲座,或设立每周墙报专栏,介绍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和提高心理素质的一些方法和技能。最后,通过教学,把女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渗透到学校日常教学中,例如专业课教学可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女童认同良好健康的心理是其融人社会、成就事业的必备条件,同时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灵活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女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促进女童心理健康地发展,特别是批改女童作业时,应给予鼓励性评语,以调动女童学习的积极性。在女童成绩记录册中,要求教师多用肯定和鼓励性语言对女童的成绩给予评价,对未来的学习提出具体期望,并给出所提期望的理由和对其提高成绩的信心。对女童而言,期望越具体,效果越明显,鼓励的作用也越大。

2.加强心理干预,解决女童心理问题

心理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女童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一般心理问题给予直接或间接的辅导和帮助,并对有关心理障碍或轻微精神疾患进行诊断和矫治的过程。女童的心理是脆弱的,家庭不幸、学业失败或贫困因素,往往使她们形成消极心理。因此,对女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这对调整女童的消极心态、缓和她们的挫折感、平衡心理危机有极大帮助。心理干预时,一般先找出形成心理障碍的原因,然后加以疏导,缓和其心理危机,待其心理逐渐平衡后,让女童充分认识到经历种种心理挫折的两面性,即学会吸取教训,从逆境中奋起,引导她们试用一种积极心态来面对生活的苦与乐,培养她们对生活的体验情感。对于突发事件,在可能情况下要进行心理帮助,如同学问纠纷,亲人病重,意外事故等,都应及时进行心理帮助,主动给予关怀。

3.提高教师素质,丰富咨询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为女童成长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艺术,它需要高超的咨询技巧。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修养素质水平的高低,通过口头语言、肢体语言都可反映到其教学和工作中,从而对女童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公正与偏见、欣赏与鄙视、赞扬与批评可能会对一部分女童造成打击。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很必要,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给予关注:①进行心理健康讲座,给教师发放心理手册等形式;②接受教师个体来访;③不定期为教师提供事业、家庭婚姻等方面的心理管理知识和技巧。这些措施可以由学校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教师进行指导。

对女童开展心理咨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内容上看,既要重视资料的提供与获得、环境因素的改善,也要重视女童的需要及其情感活动;在活动方式上,既要注重个体辅导,也要注重团体辅导,应正确处理个别行为和群体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切智慧、成就、财富、幸福的基础之一。“女童是明天的母亲”,培养她们使之成为有自信心,有自制能力,关爱他人、热爱生命、勇敢、适应能力强的女童,这对其以后的成人、成才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中心编著.中国教育绿皮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续梅.为了西部的孩子,为了西部的发展.中国教育报,2004-06-07.

女生生理健康教育篇8

关键词:网球;大女学生;心理健康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着许多心理压力与危机,同样也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身心健康教育事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目前,有数据表明,高校大学生发生心理健康不不容乐观,而高校女生心理出现障碍和危机的情况更为严重。本文选取网球选项班的女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16周教学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研究网球对大学女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调查研究了课外女生网球锻炼次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同时,试图寻找发展高校发展女生网球运动的途径,目的是拓宽和完善大学女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为学校体育中开展对大学女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同时,为进一步完善网球在高校女生的普及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网球选项班女生130名,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调研查阅国内外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资料相关资料几十篇,通过对资料的分析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2.2、问卷调查法心理健康水平测试选用国内外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包含了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可以概括为9组症状群。该量表经国内学者修改与使用,被公认为具有容量大,反映症状全面,信度和效度较高的优点。2.2.3、专家访谈法对有关专家教授进行走访咨询,听取他们对网球教学、体育锻炼及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分析和独道的见解。2.2.4、数理统计法对有关的原始数据运用SpSS13.0在windowXp操作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女生网球锻炼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女生学习网球前后的健康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通过12周网球的学习锻炼,女生各因子得分较教学前都有了下降,其中“焦虑”因子前后比较都出现了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网球运动同其他运动项目一样,对人体多种功可产生有益的影响,对人体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因其具有趣味性,对抗性及技能多样性等特点颇受大学女生群体的喜爱。女生在学习的初期可以很快进入动作的模仿练习,良好的兴趣引导对网球动作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学习的初期,也有部分女生,对动作掌握不好,或者是动作容易遗忘,往往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但随着教学的深入,网球动作技能逐步掌握后,加之趣味性的比赛对抗,焦虑的情绪就会很快得到缓解,在网球比赛中能获得良好的运动体验,这对减轻抑郁,缓解人际之间的矛盾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2、课外网球锻炼次数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通过调查,在130名学生中,有23名学生每周练习网球3次以上,占到总人数的17.69%,每周锻炼少于1次同学,有107人占到82.30%,这说明女生选择网球进行自我锻炼的情况还是不容乐观的。每周练习网球3次以上的同学与其他同学心理健康状况相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练习网球每周3次以上的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要明显优于其他同学(见表2),通过进一步比较,在“焦虑”和“敌对”因子两者呈现显著性差异,在“强迫”、“恐怖”、“偏执”因子两者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从表2可以得出,每周课外坚持练习网球练习能够较好地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这是由于经常练习网球,能提高身体爆发力,改善身体的协调性,提升有氧耐力和灵敏反应,通过经常性的网球锻炼,提高了女生身体综合素质,既调节人的紧张情绪,缓解精神焦虑,又通过比赛交流,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体验了比赛的成功与挫败,在网球锻炼中获得愉悦和良好的心理体验,这对提高女生抗压力和挫折力都有所帮助,也对维护女生心理健康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3、高校发展女生网球运动的途径

3.3.1、培养女生网球兴趣,增强运动体验。通过调查,选项班的女生,在学习的初期都有着很高的学习热情,对掌握网球技术充满兴趣和信心,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对网球学习的良好的兴趣和热情,这是学习的关键。如果在教学的初期,网球学习难度和进度安排不合理,很容易让其产生挫折感,造成女生还没有来得及体验网球的乐趣,就失去学习的动力和进一步体验的意愿。3.3.2、加大硬件投入,改善教学环境。目前,由于学校室体育馆面积有限,网球教学更多是在室外。室外教学,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被其他因素干扰,如阳光,风力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动作讲解更清晰,动作示范动高质量,也希望学校能进一步加大对体育馆室的建设,形成良好的硬件条件。3.3.3、以人为本,提高网球教学质量。以学生为本,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进行创新和突破。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个性化,教师专业化,教学多样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调整,积极创新出新的教学模式,倡导差异化教学,多样化教学和体验式教学。评价中更体现标准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注重整体性教学评价和过程性评价。3.3.4、加强课外网球锻炼实践,培养自我锻炼的习惯。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加强课外网球锻炼的时间,是提高运动技术的重要途径。可以构建网球“多元化,多层面,自主化,自治化”的多元课外体育活动体系,既有学校组织的网球联赛,又有个各学院、体育单项协会、体育俱乐部及各类团体,组织的网球比赛和活动,对促进女生网球运动的发展,提高女生网球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培养女生进行自我锻炼习惯的培养,进而促进女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提高,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4、结论

4.1、网球练习对改善大学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有积极的功效。4.2、课外网球锻炼次数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表明了经常进行网球锻炼对减轻抑郁,控制焦虑,调节情绪都有良好的效果。4.3、高校发展女生网球运动的途径是,培养女生兴趣、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网球锻炼等方面。

5、建议

女生生理健康教育篇9

【关键词】健康教育;生殖健康;育龄妇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对身体的健康也加强了重视。对社会群体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产生,避免因不好的生活习惯而危害到身体健康,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虽然目前我国所开展的健康教育已经获得了不少的成效,但在生殖健康这方面,受传统落后思想的影响,相关的健康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阻碍。近几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开放,对生殖健康形成了正确的认知,加上国家颁布的《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决定》等一些政策的支持,生殖健康的相关教育工作也在慢慢发展起来。我国各城市的社区中,妇女保健是卫生服务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积极开展生殖健康的教育对育龄妇女的健康具有积极意义。为了更好的了解社区内生殖健康方面的教育工作具体情况,笔者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社区内,建档的育龄妇女有1400名,运用电脑来从中随机抽取了300名作为研究对象,在这300名育龄妇女中,从年龄状况看,处于15-19岁的为70名,所占比例为23.3%,处于20-29岁的为90名,所占比例为30%,处于30-39岁的为80名,所占比例为26.7%,处于40-49岁的为60,所占比例为20%。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妇女为150名。从学历状况看,文盲为10人,小学为60人,初中为90人,高中为40人,大专及以上为100人。从工作情况看,科技人员为60人,教师为80人,金融行业为40人,在家待业为30人,其他职业为90人。

(二)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问卷中包含三部分内容:生殖健康有关知识、生殖健康的状况、妇科疾病的检查情况,可以从日常卫生、性病防治、解剖生理、性生活质量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着手,对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的300名育龄妇女进行调查。在问卷调查中,一题为两项,答对一项为1分,全对为2分。对150名已婚妇女性生活的质量进行调查,将具体的满意度情况记录在调查表中。在调查的同时,社区积极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健康教育,向研究对象发放与生殖健康有关的手册,对其干预持续一年时间。

(三)观察指标

从研究对象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意外怀孕、妇科疾病的发生情况以及产生的医疗费用等方面着手,研究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并详细的记录下来。对已婚妇女在接受健康教育前后对性生活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并将数据记录在调查表中,进行统计。

(四)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设置为α=0.05。

二、结果

(1)将接受健康教育前后所做的问卷调查中获得的成绩以及意外怀孕的情况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接受健康教育之后,问卷中获得了更高的成绩,意外怀孕的人数也比之前少了很多。

(2)将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的育龄妇女发生妇科病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示,在接受健康教育之前,发生妇科病的为150人,之后变为了70人。

(3)将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的育龄妇女对性生活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可以得知,在这150名已婚妇女中,原本整体上对性生活的满意率是60%,接受健康教育之后,上升为80%,明显超过了接受教育之前。

三、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性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以往开放了很多,但与此同时,也导致很多育龄妇女患上妇科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发生生殖道感染疾病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危害生殖系统,甚至是全身心的健康。相关研究表示,与健康妇女相比,发生生殖道感染的育龄妇女更容易患上性病。以往很多的社区中,将卫生教育的重心放在对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等进行预防和治疗方面,对社区中妇女生殖健康不够重视,导致越来越多的妇女患上生殖道疾病。国家和社会应该对生殖健康引起重视,加大与医学领域的合作,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为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提供保障,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加大对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生殖健康的重视,尤其是育龄妇女,要让她们知道妇科病发生的原因,对性器官有全面正确的认知,从根本上减少育龄妇女感染妇科病的几率,指导她们养成卫生的、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护好自己的生殖系统,维护身心健康。开展健康教育,可以让育龄妇女掌握正确的方式来做好避孕,避免因避孕不当而意外怀孕,从而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做好社区的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国家、社区以及个人共同努力,积极配合,才能获得成效。作为社区的护师,要形成正确的服务观念,努力为社区群众服务,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

调查结果显示,开展健康教育之后,患上妇科疾病的妇女明显减少,对生殖健康有关的知识也有了更全面、正确的了解,对性生活的满意状况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满意度逐渐提升。育龄妇女们积极改变了以往生活中不好的习惯,开始注重生殖系统的保护。健康教育的工作获得了很大的成效,值得加大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区内开展生殖健康相关教育具有积极意义。社区应对生殖健康加大重视,通过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发放手册等等方式来做好生殖健康的预防工作,帮助育龄妇女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遭受妇科疾病的困扰,也减女意外怀孕的几率,保护好她们的生殖系统,并更好的享受性生活,促进妇女身心健康发展。

女生生理健康教育篇10

【关键词】健康教育;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对女性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渐退化直至消失,女性也会表现出烦躁易怒的情绪。国际上认为女性更年期一般是从41岁开始,并且经调查统计大部分女性可以在自身心理及身体调节情况下顺利度过绝经期。但是少数妇女在这一阶段会出现较强烈的身体和心理的变化,伴发一系列的疾病,导致妇女不能顺利度过这个时期。因此,如何去做好妇女绝经期的工作,是护理工作值得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月,开设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指导一日门诊简称更年期一日门诊,对250例更年期女性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50例,年龄38~55岁。潮热、出汗、心慌230例,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失眠180例,易激动、多疑、健忘50例,抑郁20例,肢体感觉异常20例。

1.2方法

1.2.1辅助检查早上到门诊根据个人情况做相关辅助检查,如测血压、血糖、血脂、性激素、甲状腺功能、心电图及骨密度等。

1.2.2饮食指导在医院统一就餐,健教护士详细记录早、中餐饮食情况,并结合日常生活起居情况进行分析,做出饮食方面的个性化评估和建议,对其生活方式给予正确指导。

1.2.3心理疏导健教医生或护士讲解更年期相关疾病知识,带领大家一起做一些简单有趣的互动游戏,让大家在活动中增强沟通,缓解压力。

1.2.4专家诊治根据相应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安排专家对患者进行会诊,以便对相关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需要药物治疗的更年轻女性进行科学合理用药。

2结果

对250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其中130例不用服药而自愈。其余120例在实施健康教育的同时服用药物治疗,其中治愈110例,有效10例。

3讨论

更年期也称围绝经期,是妇女都必须经历的由月经失调到断绝。雌激素分泌减少,卵巢功能下降甚至消失,内分泌失调为主的生理过程[1]。而每个妇女的社会背景、文化程度、个体差异、内外环境等不同所表现症状轻重不一,持续时间长短不一[2]。因此,更年期女性的健康教育是重要和必需的。

更年期综合征主要包括3方面症状:①不时出现潮热的症状,这主要是因为卵巢功能减退导致,并且雌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引发月经紊乱等症状。②更年期妇女的心情及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出现忧虑、多愁、心情不愉快等症状。③除了心理上的敏感外,生理上更年期的妇女容易出现失眠、头晕、头痛、抑郁、易激动等,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的倾向[3]。

更年期妇女这一系列的变化会让不了解这种情况的其他人感觉奇怪,也会给家人和朋友造成痛苦,从而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和正常生活。因此,对每个绝经期妇女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是很有必要的,并且如果可能的情况下,对妇女身边联系密切的人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也是可以的。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可以纠正更年期妇女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使其重新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家庭和工作的集体环境中,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可以在各个方面对绝经期妇女进行指导,比如指导更年期妇女选择适合自身的健康饮食,满足自身的健康要求,另外鼓励绝经期妇女积极参加各项体育运动锻炼,调整心态,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每天的生活。健康教育是一项投入少、收益高的社会工程,具有群众的最广泛性和社会最大广泛性。它通过一系列系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改变人们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减少患病的危险性,是预防和减轻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有效方法[4]。

我院开设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指导一日门诊,对250例更年期女性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50%以上可达到不用服药而自愈,90%以上通过健教与用药相结合而治愈,有效率100%。更年期一日门诊健康教育相对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效果更明显,主要表现在:(1)生活方式指导更有效,通过仔细的观察分析病人的饮食情况,制定出适合个性的饮食指导。(2)心理疏导更有效,通过做一些互动游戏,在活动中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较传统健教方式易于患者接受。(3)心态调整更有效,通过集体活动可以结识受同样不适症状困扰的新朋友,能相互沟通、互相鼓励,更容易保持乐观、积极心态。(4)治疗相关疾病更有效,通过辅助检查及相关专家会诊,对更年期相关疾病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总之更年期这一特殊时期是女性必经之路,关系到围绝经期本人的身心健康,确实对家庭与社会和谐稳定以及能否顺利安度晚年至关重要[5]。笔者认为,我院开设更年期一日门诊,通过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实施健康教育,强化心理疏导,倡导乐观、积极的心态,以及科学合理用药,逐渐让参与者养成有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的减轻更年期女性的不适症状,提高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较传统健教方式效果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李.妇产科学及护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194―195.

[2]魏菊.女性更年期健康教育与指导[J].医学信息,2011,24(10):6970.

[3]李一平.女性更年期人格特征与心理疏导[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