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34:58

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篇1

一、全县农业发展现状

在“十一五”之初,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针对农业生产信息闭塞、区位无优势、农业经营主体综合素质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强等因素和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低、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低的“三低”局面,组织全县广大干部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并组织各级干部外出农业发达的省、市进行了多次考察,结合典型农业县实际,提出了“种蔬菜、兴畜牧、扩林果、输劳务、建沼气、强加工、抓中介、树品牌”的农业发展24字方针,随后在北京、四川等地考察学习后,针对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提出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信息化、市场化程度也逐步得到提高,农业主导产业以笨鸡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以核桃、酥梨为主的林果产业,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以小米为主的小杂粮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的特色农产品不断丰富,农民人均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从年的1840元提高到了年的2296元,年均递增5.69%。但从总体上看,我县的农业生产正处在由传统农业艰难的向都市型现代特色产业发展的转型、崛起、跨越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县农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几方面突出的问题。

(一)全县农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1、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逐步确立

从指导农业生产情况看,指导农业生产的各级领导的思路不断更新,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正在逐步确立,并在指导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念传输给了农民,同时也取得了可喜的实践和丰富的理论经验。从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发展产业化农业的经营主体看,广大农民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产业化经营和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也正在确立,发展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在建设现代市场农业的大潮中形成了一种敢闯、敢干、敢拼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正在逐步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的方向转变。

2、产业发展的规模不断壮大

全县农民依托传统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围绕蔬菜、畜牧、林果、小杂粮四大产业,扩大基地生产规模,推动了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在蔬菜基地的生产上,按照“中增绿”产业发展的规划,稳定发展箕城、西马、社城、北寨、郝北、云竹6个中部乡镇的早春、延秋蔬菜和以芦笋、朝天椒为特色的露地蔬菜1万亩,以发展温室大棚,移动拱棚为主的食用菌和西红柿、西葫芦等品种的设施蔬菜620亩,在南王村还建起了库容量200吨的蔬菜保鲜储藏库。在林果业基地建设上,全面落实封山禁牧办法,巩固了18万亩的退耕还林成果,以改善生态、人居环境的造林绿化,每年增加2-3万亩左右。在改造红枣、核桃、酥梨、苹果的基础上,近两年来,每年又新发展核桃5000余亩,近年来干鲜果累计发展了3.5万亩。在畜牧基地建设上,在稳定猪、牛、羊生产的同时,重点推动笨鸡产业的发展,以创新养殖模式、规范生产规程、加强品牌认证,地理保护等为着力点,推动了笨鸡产业迅速壮大,笨鸡饲养量达到了120万只。在小杂粮基地建设上,在巩固以前老品种的基础上,以引进绿油谷、药用大黑豆、红扁豆、水果玉米、五彩玉米等各种特色杂粮品种来推进小杂粮种植规模的扩张。截至现在,全县杂粮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万亩。

3、农产品不断丰富

围绕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和从事加工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政府各部门的扶持引导下不断壮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相继开发出了箕城牌白酱油、北寨小麻油、河峪小米、杂粮面、赵国陈醋、西马酸菜、主力阿胶系列食品、然晶蜂蜜系列产品、野狼山庄肉羊加工等优质农产品。所有农产品的标准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同时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都设计了较为精致的包装。优势产品的开发,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扩大了市场占有量。

4、市场销售能力不断增强

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思路的指导下,农业生产取得了质的飞跃,但横向与周边兄弟县市比,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产业发展受地域条件的制约,规模小、产品少,品牌效应不突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层次低。农业生产尚未摆脱靠天吃饭和小农生产方式,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商品化、品牌化程度低,农业生产和产品研发的技术含量低,产业规模不大,大部分农产品的加工以传统工艺为主,特别是产业链条短,大部分农产品仍是初级产品,没有打造出知名品牌,品牌效益差,市场占有量小。

规模小。四大主导产业虽然基本培育形成,但由于受立地条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约,难以形成成千上万亩的特色产业园区,直接影响到标准化生产水平的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共122户,从业人员达438人,百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仅有5户,各种农副产品的加工转化率低,据初步统计仅为10%左右,低于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26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

产量低。全县粮食产量在正常年份可稳定保持在5000万公斤左右,蔬菜、水果、畜禽肉蛋、小杂粮特色产业产量偏低,特别是像笨鸡蛋、河峪小米、社城黑小米、然晶蜂蜜等取得绿色、有机认证、地理标志认证或登记的省优产品、名牌产品产量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增收慢。对于农民增收来讲,虽然每年都保持增长趋势,但由于农民增收渠道狭窄,主要靠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且大部分农业生产只为农民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产品的市场化、商品化程度低,导致人均增收幅度小,增收缓慢,这仍将是“十二五”期间重点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主要成因

1、自然资源条件的劣势所致。县域内的立地条件、资源条件相对差、产业发展难以突破自然资源制约,只能以小规模、特色化的发展方向前进。

2、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资金制约。县财政极度紧张,用于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农民缺乏原始积累,投入农业发展的资金有限;金融部门扶持农业发展,受金融风险、产业规模、政策导向等门槛的制约,落到实处的少之又少;上级政策优惠难以打破县级资金配套体制的束缚,特别优惠的政策和项目又难以落户。

3、服务体制不健全。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不能很好地适应推进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的转型发展,服务农业的质量和水平低,尤其是现行的体制下,条块分割、部门掣肘,导致人才、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浪费。

4、市场体制不完善。市场主体、农民主体培育不充分,企业和农民对政府的依赖性强,不能很好地根据市场需求寻找发展空间,市场销售还未真正形成固定的网络。

二、加快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及重点

在“十二五”期间,加快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大幅增收,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客观审视的优势和劣势,努力将优势变为强势,将劣势变为优势,突出发展方式和方向的转变,实现赶超式发展。为此,“十二五”时期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是: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统筹全县自然资源、产业基础、产品优势、地理区位、生产技术等各种要素,推进融生产、生活、生态、示范、旅游、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大系统,促进农业与二产、三产之间的渗透融合,形成产业融合、功能多样、生产精细、开放广阔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

根据总体思路定位“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15年,减少大田作物种植面积,给特色杂粮和蔬菜发展留足空间,全县粮食总产量要保持在4000万公斤左右;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引导,努力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5%,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努力引导农民实现多元渠道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26元,年均递增15%。

实现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的具体目标是:要保护优良生态环境,营造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围绕推进畜牧、林果、蔬菜、小杂粮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在规划区域范围内,按照高效、集约、精准、生态的要求,大力发展四大主导产业及产后加工业,使农业发展走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实现标准化作业、无害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特色化开发的路子,最终实现优良生态、优美景观、优势产业、优质产品的目标,以“四优”目标拓宽农民增收领域。

(一)优良生态目标

要通过整合土地、水、森林、草地等资源,构筑生态良性循环系统,维护生态平衡。在巩固好18万亩退耕还林成果的基础上,实施好交通沿线、环城、村庄绿化以及云竹湖周边绿化工程;结合封山禁牧工作,大力实施种养畜工程;加强水资源的涵养保护工作,做好小泉小水治理,建设天蓝、水清、山绿的生态,满足都市人乡村生态游的需求。

(二)优美景观目标

要在维护好优良生态的基础上,结合交通沿线绿化、新农村建设,实施好新农村试点村、重点推进村的干水果经济林工程,建设一批人居环境优美整洁的新农村和生态经济景观林。同时,按照全县“中增绿”产业布局规划,在浊漳河、泉水河、武源河、云竹湖下游沿线发展绿色生态景观农业走廊,开发农业的生态、美学价值,满足都市人农村旅途景观游的需求。

(三)优势产业目标

围绕四大农业主导产业,抓好畜牧、林果、蔬菜、小杂粮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突出基地建设的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特色化特点,建设一批融现代农业、乡土风情、观光休闲、旅游度假、了解农业知识、体验农耕文化为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形成每村一特色的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格局,满足都市人乡村综合游的需求。围绕此目标,发展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的重点为:建设好“三区、四带、四基地”。

三区:在以河峪、云竹、兰峪、讲堂、郝北、箕城、北寨部分地区为主的山地丘陵生态区,重点建设好以谷子为主的原生态小杂粮区8万亩;以箕城、西马、社城、郝北、北寨、河峪、云竹部分地区为主的川地建设高效果菜区10万亩;要以河峪、云竹的云竹湖周边村庄、北寨乡泉水河沿线村庄为主,结合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重点建设休闲、观光、采摘为主的旅游度假型综合农业园区。

四带:在浊漳河、云竹河、泉水河两岸建设专用玉米、蔬菜产业带;在云竹湖周边、武源河、泉水河两岸建设水果产业带;在以河峪、云竹、兰峪、讲堂为主的东西部山区建设谷子杂粮带;在西马乡新村——白北沟一箕城镇银郊片、东汇片、浊漳河沿岸和云竹、兰峪、讲堂、河峪、北寨等自然植被丰富的山庄窝铺分别建设以肉牛,肉羊繁育,蜂蜜产业发展,生猪生产和笨鸡养殖为主的生态畜牧养殖产业带。

四基地:主要围绕全县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合理引导,人力、科技、文化等人文资源向四大主导产业合理流动、集聚,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现代化、特色化的畜牧、林果、蔬菜、小杂粮规模生产基地,并做好地理标志性品牌的保护。

(四)优质产品目标

以农业生产基地为依托,围绕现代都市人生活需求和消费导向,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创意农业,突出品牌建设,做好优质农产品的文化注入,完成农产品的工艺化过程,提高农产品的观赏性和附加值,生产满足都市人生活需求的一系列绿色、营养、质量安全的优质农产品,满足都市人饮食需求。

为此,今后农产品建设的重点是:要引导农业主体、市场主体,以市场对无污染、无公害、绿色时尚、营养健康、质量安全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发挥我县无污染、无公害、独特自然资源禀赋的优势,将产业规模小、产量低、产品技术传统等劣势转变为打造兼具地方特色、地域保护、文化美学价值内涵丰富的精致产业、产品优势,迎合当前城市人需求心理。特别是要针对特色农产品的节日消费高潮和消费旺季,细划消费群体,实行分级包装、加工,打造农产品价格与价值背离的高附加值精品、名品,促进农民大幅度增收。具体从产品的开发上要引导农业主体包装开发青、草、莲、鲤、鲫、银独具云竹湖淡水生态品牌的云湖水产品系列;打造笨鸡蛋、蜂蜜、笨鸡肉、羊肉等具有地域保护的特色畜禽产品等;提升白灵菇、芦笋、西红柿、黄瓜、酸菜等取得无公害认证的绿色生态蔬菜的知名度,扩大销售量;策划核桃、酥梨的精美包装,发展核桃、酥梨系列深加工饮品;提升具有认证层次不同河峪小米、黑小米、荞麦、苦荞麦等系列杂粮产品的包装档次,发展具有品牌的陈醋、酱油、食用油、白酒等小杂粮深加工产品系列。以此来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利润空间和农民的增收幅度。

在打造优质安全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同时,更要注重解决市场销售难题,才能实现农民大幅度增收目标。为此,要围绕全县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与打造,采取多元化的现代营销手段,开拓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量,形成稳定完善的市场网络。具体要引导农业主体,建设以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类产地批发市场和外地鲜活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建设农产品绿色通道,建立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从事加工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目前的外地销售网络,优化整合资源,创立具有纯天然、绿色品质和品牌特色的名优特农产品专营销售网络;借鉴岚峪笨鸡蛋、河峪小米直供省直相关的经验、引导农业主体探索发展与省内外、企事业单位直供的市场销售模式;吸收知名企业利用农产品原料的生态品质、定制特色农产品,走从包装设计、产品研发、宣传推介到市场包销全过程由企业负责的定制模式(如社城黑小米);发展由科研单位、客商、企业提供优良品种、技术服务、市场包销的订单销售模式(如今年河北客商推行芦笋种植模式)。此外,还要继续引导农业主体发展节假日展销、会展销售、网络销售等模式,最终以多元化的现代营销体系,促进农产品的通畅销售。

三、构建完善推进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和措施

为快速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实施进程,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实现农民快速增收致富。要按照政策集成、部门联动、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机制,重点开发农业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活功能和科技示范功能,发展精致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模式。具体从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完善七大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和建设新农村四个方面保障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夯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努力争取上级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制订出台夯实农业基础建设的政策,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开发利用好云竹湖、双峰水库、小型水库等水利工程资源,抓好水土保持、土地整理等项目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激活水、土地、森林等生产要素潜力,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向服务都市人生活需求方面转变,为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的实施打好物质基础。

(二)建设完善七大保障体系

1、建立现代都市型农业的规划保障体系。各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要把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纳入本乡镇、本单位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全县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布局的框架内,结合本地资源、市场、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因地制宜制定种植业、养殖业和休闲观光旅游业等具体规划,尽可能提高规划的合理性、实用性。

2、建立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组织保障体系。为促进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要成立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各涉农部门、县直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乡镇长为成员的领导组,使各部门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支持、参与、服务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同时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形成县乡促进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

3、建设好产业体系。在建设好农业产业和加强农产品开发的同时,更要开发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美学功能和文化内涵等。具体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历史文化、自然文化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开发,形成农业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渗透融合体系。特别要聚合旅游业发展的“吃住行、游玩购”六大要素,打造功能完善而且独具特色的集农业产业开发、文化产业开发和休闲观光为主的旅游产业相统一的农业观光体验园区。

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现代农业;实践探索;基础条件;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3-0041-02

一、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中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时代性特征。纵观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改革开放前为第一阶段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主要是从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理解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重在改善农业生产手段和生产条件。这期间全国各类水利设施资产总值达到1000多亿元,建成了4700万公顷的灌溉农田、6万多座农村小水电和4700多万千瓦的排灌装机。农业机械工业快速发展,建成了相当数量和规模的农机生产厂。农作物品种三次更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初步形成。这个阶段建设速度很快,但走了不少弯路,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二)1978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第二个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注重从发展农业科技事业和引入现代生产要素两个方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而且把生态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国策。这一时期的现代农业建设开始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道路,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农业投入机制、农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模式多元化,出现了农业专业化、农业产业化等多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但农业基本建设出现弱化倾向,并开始影响农业稳定增长。

(三)90年代末至今为第三个阶段

90年代末期,中国农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农业发展思路逐渐明确,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劳动力就业、维护生态环境等为主要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加工技术、现代营销理念为支撑和先导,通过市场机制把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一体化、多功能的现代农业体系逐步确立。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分析

(一)有利条件

1.国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基本成熟。目前中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已经具备了较大规模地支持农民和农业发展的经济条件,并且已经开始由“从农业索取剩余”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转变。这也就是说,我国社会经济条件已经能够满足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2.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农业发展面临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采取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措施,从资金投入、科研与技术推广、教育培训、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市场信息、质量标准、检验检疫、社会化服务以及灾害救助等方面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农业生产,粗略统计,现阶段中国政府支农投入和补贴每年大致在3000亿元左右,国家信贷支持在6000亿元左右[1]。

3.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05年,全国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到87.6%,非农业劳动就业份额达到53.1%,城市化水平达到43%。这些结构性指标反映出,中国不但已经到了可以不依赖农业积累来实现快速发展的阶段,而且还可以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形式,支持农业转变增长方式,进行现代农业建设。

4.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日趋改善。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截至2005年,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720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万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1.3亿亩,解决5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在农机装备数量上,2005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8397.8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226.20万部。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1.小规模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尚未发挥出来。中国土地经营规模小。尽管这些年,中国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摸索出了在农户小规模生产基础上实现农业集约经营的途径,但农户与市场的有效连接机制还不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的能力还比较弱,利益联结机制还有待完善,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还不高。以农户为主体的小规模经营对以适度规模经营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的障碍作用日益明显。

2.农业生产要素短缺。耕地面积减少日趋严重。我国的耕地面积很少,人均占有耕地不足1.3亩。据国土资源部的资料,2001、2002和2003年全国耕地面积分别减少了941万亩、2529万亩和3805万亩;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人均水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量的1/5。近些年中国北方不少地方农业的发展主要是靠过量开发利用水资源换来的;农业资金匮乏。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农业投资回报率低,造成大多数农村资金流向非农产业。

3.农业科技进步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落后于农业科学研究,许多农业科研成果还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科技人员少,组织机构不健全。目前,全国有1/3的乡镇、3/4的村尚未建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2];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差、待遇低、活动经费少,影响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

4.农业生产力水平具有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从物质技术基础看,既有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的大生产,也有使用简单工具、靠手工劳动和畜力为主的小生产;从农业生产经营形式看,既有高度社会化、商品化的经营方式,又有社会化程度较低甚至是自给自足的简单再生产;从不同地区看,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人均GDp最高的上海市已超过5万元,是最低的贵州省的10倍。这种不平衡的、多层次的农业生产力状况,决定了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不能套用一个模式。

5.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标准化农业的制约症结。农业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水土流失、土壤肥力衰退,草原沙化、荒漠化,且退化面积不断扩展。农村污染有增无减。病虫、杂草灾害猖獗,生物多样性有丧失的趋势。标准化是现代农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为了确保出口,地方自己也搞了一些地方标准,有些甚至超过国际标准,但权威性不行,得不到国外的认可[3]。

三、中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

1.构筑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农业建设的区域平台

中国农业已经形成了东、中、西三大各具特色的区域板块结构,在现有的基础上,按照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高新技术,进一步优化资源结构,发展当地特色经济和产业化经营,形成独具一格的现代农业区域平台,形成互惠互利的区域经济平台互动格局。根据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和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和都市型农业;中部地区要发挥粮食生产优势,加强商品粮、加工专用粮和饲料粮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粮食加工和畜牧养殖业;西部地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要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起来,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旱作节水农业。

2.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上要突出创新

建设现代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既要求农业生产力有大的发展,也要求农业及农村生产关系有新的变革。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必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创新,包括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农业经营体制、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等的创新。其中最重要的创新就是树立农民是现代农业的建设主体,是农业经济体制的创新主体,是农村经济市场主体的意识。因此,强化农户与市场、农户与企业公司、农户与金融、农户与科技这四个“联结机制”,进一步确立农民、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改造重组农村推广体系、农村供销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积极扶持以龙头企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育农业和农村新型经济组织,构建高效、权威、符合建设现代农业所需要的农业行政管理新体制。

3.以强化物质装备条件为手段,优先推进现代农业机械化

要加快农业生产中关键农机化技术和配套装备的研发,尽快在玉米收获等方面取得突破。大力推广机械深松、复式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节本增效农机化技术,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和提高全程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拓宽农机作业服务领域,逐步扩大跨区作业的品种、范围和规模,突出抓好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环节的机械化生产,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粮食生产机械化。

4.在项目选择上突出综合效益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考虑,使三大效益协调统一,追求最大的综合效益。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若能将农、林、牧、副、渔合理安排、统筹运作,三大效益的统一是不难实现的,关键在于如何统筹考虑、合理配置产业结构。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上应以提高经济效益驱动生态效益,生态效益带动社会效益,进而促进经济效益,达到三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

5.加强现代农业信息体系的建设

建设和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大力支持推进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为信息处理与传递手段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开发完整的农业信息标准体系,建立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创新农业信息服务方式。推动信息服务主体社会化。拓宽农业信息服务范围,为农业提供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多元化的信息。推动服务载体多样化。加强农村信息服务点和信息员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姜作培.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和建设路径[J].经济问题,2007,(6).

[2]刘志扬.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创新科技推广体系[J].农业经济,2007,(4).

[3]卢良恕.论新时期的中国现代农业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3).

thepracticepresentconditionanddevelopmentthinkingofconstruction

modernagricultureinChina

XinLing,JianGHe-ping

(instituteofagriculturaleconomicsandDevelopment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Beijing100081,China)

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互联网;现代农业;农业信息化;优势;问题;专业服务平台;对策

中图分类号F49;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5)15-0333-02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农业是行动计划的核心领域之一。“互联网+农业”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这意味着互联网与传统农业要进行深度融合。

1“互联网+”与“互联网+农业”概述

“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即将商品交易由线下迁移到互联网上,实现“在线化”,并保证在线数据可以随时被调用。在线化使得数据的流动性增强。增强数据流通,有利于数据价值的充分发挥,而在线数据正是可以促进数据以最低的成本流动与交换。“互联网+农业”即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与质量控制水平,使得农业的产、供、销等多个环节加强联系,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品质、效益等。因此,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的结合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促进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繁荣,同时也改变了农户、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者的生产生活方式。

2“互联网+农业”的优势

2.1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直接服务“三农”

在信息经济背景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充分共享,直接交易大大降低了零售成本,交易效率得到提升。农村电子商务有助于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和领域,使其成为高效率的农业信息服务站,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从而提高“三农”服务质量,将使农民直接受益。

2.2增进农户、消费者互联互动,实现双赢模式

“互联网+农业”使农民直接面对消费者成为可能,改变了农民在流通体系中的角色和地位,增进了农户、消费者之间的互联互动。关于种子是否健康、施肥是否适量、采摘是否科学等问题,消费者通过互联网与农户沟通,质量靠得住的农产品能够得到更快、更广的传播推广,用户安心又放心,农户省时又省力,实现了互利共赢。

2.3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促进农业服务体系发展

“互联网+农业”于农企而言是重大发展机遇。互联网的存在让农企根据销售情况组织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产品销售风险。互联网的开放、快速传播特性,则将倒逼着农企更加注重品牌、特色,挖掘文化内涵,树立起农业“百年老店”的形象。“互联网+农业”同时有利于现代化农业服务体系的发展,例如淘宝特色中国项目,面向全国开展地方馆的建设工作,发展原产地农产品直销模式,不仅推动了各地农产品品牌的树立,也推动建立了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商,强化了包括分销、质检、包装、冷链、物流等在内的农产品服务体系的完善[1-3]。

3“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互联网普及率较低,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制约农村电商的巨大障碍。同时,由于各地缺乏专业化农业电商服务平台,信息的搜集与无法及时到位,从而使得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出现滞后。

3.2生鲜农产品物流成本高

冷链物流是生鲜农产品应用互联网发展的限制因素。传统销售模式中农产品运输一般采用集中运输的方式,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生产者直面消费者,流通环节减少,但却增加了物流成本。目前,国内农产品电商数量约4000家,存在“千网一面”、成本高、标准不一等问题,盈利的较少,大多处于亏损状态。

3.3缺乏互联网专业人才

对于生产者来说,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互联网+农业”发展的短板。当前我国从事农业信息工作的人员在知识结构方面无法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综合素质也较低。一是缺少专业的农业信息技术人员,不具备较高的开发能力;二是由于信息分析人员的缺乏,导致大量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应用开发;三是基层信息服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亟须培养一批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信息产业经营技术,掌握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农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为农产品经销商提供准确、有效的农产品信息。

3.4标准化生产程度低

“互联网+农业”不仅是将农产品利用网络销售,其关键还在于保证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是不可避免的难题。农业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管,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当地优质、特色农产品网上交易。

4农业信息化发展亟须建设的几大平台

4.1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原产地农产品直销,以互联网为交易平台,从原产地直接定点发货,改善了传统流通模式的诸多缺点,也加强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沟通,提高信息对称性。同时,实现区域特色农产品宣传、农产品生产企业宣传及在线交易三大功能。紧密结合区域特色农业产业,挖掘农产品文化内涵,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培育,提高网上营销竞争力。并面向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和普通消费者等提供操作平台与应用接口,拓宽示范区农产品的营销途径,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4-5]。

4.2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平台

积极应用现代化的农产品安全可溯源系统,在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农产品电商能完成食品供应、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的信息采集、记录与交换。对消费者而言,商品信息更为透明,从而有利于作出正确的购买决定,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实现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检验、监管、销售等质量安全监管与控制等关键环节的无缝连接,同时记录各个环节的相关数据,通过数据通信网络上传至数据中心存储。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对农产品质量的跟踪管理、对监管对象实时管理、对信息库维护管理,以及客户端同步、统计汇总以及后督察管理等功能。面向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普通民众提供操作平台与应用接口。

4.3农业物联网平台

互联网的信息集成、远程控制、数据快速处理分析等技术优势在农业中得到充分发挥,集感知、传输、控制、作业为一体的智能农业物联网平台也日益广泛地运用于农业生产之中,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和集约化的精细农业得到深度发展。在一些现代化的种养殖基地中,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就能为远处的农作物调节温度、浇水施肥;管理人员只要打开电脑就能控制牲畜的饲喂、挤奶、粪便收集处理等工作。实施“互联网+”促进智能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精准智能管理,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面向广大合作社、种植大户、设施农业企业等用户提供操作平台与应用接口,提供种养植基地监控视频,实现农业主管部门对监管服务对象的实时动态管理,并提供远程技术服务。

4.4农技服务平台

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现代农技推广服务平台,开展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各类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在线培训教育,实现对各类培训人员的实时、动态业务管理;全面提升农技人员尤其是基层农技人员的信息化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组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开展农业生产现场信息的实时采集、农业科教资源信息的动态监测、农业生产现场的技术指导。面向农业专家、新型职业农民、种粮大户、基层农技人员等提供操作平台与应用接口,引导生产经营者从信息平台获取知识和专家支持,支持专家通过信息平台为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

4.5农业管理政务平台

建设农作物苗情墒情监测、农作物病虫灾情监测、重大动物疫情预警监测、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农资生产(经营)单位管理、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和农业投入品管理等政务管理系统。农业主管部门根据各种实时环境数据和视频、图像信息,对农作物的种养植生产过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抗灾减灾等工作进行诊断、会商、指挥和调度。面向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民提供操作平台与应用接口。通过整合各类农业信息资源,实现农业数据的数字化传输、储存与处理,搭建精准、及时、全程顾问式的信息管理服务综合平台,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管理服务水平。

4.6农业大数据中心

基于各类涉农业务系统数据,建立地区农业大数据库,对现有农业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梳理、规整、入库。整合农业业务管理部门相关数据到大数据库,搭建数据分析模型,对入库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生成趋势图型及表格等统计结果。在前台方面实现,按用户权限不同,查询不同类型的数据统计信息;同时在后台方面利用数据集成与交换平台,实现几大核心业务应用系统信息数据的实时更新,从而达到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功能。

5农业信息化建设对策

5.1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府职能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各级网络平台、网络延伸正在逐步解决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应加强基层农业信息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政府应增强在农业信息化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加强组织与监管,完善监控平台建设,使广大农民群众增强对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视,发展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

5.2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扶持力度,建立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支持与政策保障力度。鼓励各行各业加强对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领域的投入,有效吸纳社会资金,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及时制订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各项标准,完善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5.3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信息资源开发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和基础,应深度挖掘各方面农业信息资源,并不断优化农业信息采集方式。同时拓宽采集渠道,农民生产生活、农业经营管理、农村建设发展等多个领域都可作为农业信息搜集的主要方面。根据农业科研、生产和营销需求,重点建设和完善农业基础数据库。

5.4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建立农业信息化人才专业队伍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和扩大农户对信息的需求。因此,政府应作为主导力量,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等加强合作,增强信息服务水平。同时,在涉农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示范园区中扩大信息推广队伍规模,使他们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6结语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推动“互联网+农业”发展。然而,农业问题错综复杂,如何利用“互联网+”串起农业现代化的链条,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渗透到农产品生产销售、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政务管理等各环节,亟需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制定一套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方案,以“互联网+农业”为驱动,努力打造“信息支撑、管理协同,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升级版,推动“互联网+农业”高效发展。

7参考文献

[1]杨宝祝.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7(9):4-8.

[2]齐莉.物联网农业智能测控系统的特点、优势及其在温室大棚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0):615-618.

[3]柏振忠.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建设与完善的路径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0(5):118-122.

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篇4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空间非均衡;Dagum基尼系数;markov链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6)07-0145-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07.018

党的十报告中首次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要求中国农业现代化能够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起到大力支持作用,走出一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然而,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于其他“三化”的发展,因此,在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均、生产效率低下,农业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等,其中,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表现最为突出[1-2]。准确掌握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分布特征和长期演进趋势及规律,不仅是科学制定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任务,而且也可以为中国今后制定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提供翔实的理论依据。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相关话题已经成为了自然科学、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国外学者主要研究了农业现代化与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3-4]。中国学者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也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得到了很多有益的结论,经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从研究视角和方法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有,辛岭等[2]从农业投入水平、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四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而定量测算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并且指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周迪等[5]则在辛岭等[2]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且分析了中国2001-2012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和演变特征。也有学者基于灰色优势分析方法,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趋势分析[6]。第二类:从理论上阐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夏春萍等[7]、周战强等[8]、陈锡文[9]通过对“三化”发展的现状和理论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需要协调统一发展;徐大伟等[10]则利用协同效应与机制设计理论,针对“三化”同步的内在机理进行了详细探讨,并且指出“三化”需要同步发展。尹成杰[11]则认为要坚持把农业现代化建设放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位置,牢牢把握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特色;也有学者认为“三化”发展须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协调”有机结合起来[12]。第三类,通过实证方法,阐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吴振明[13]在分析“三化”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三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了“三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化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王贝[14]对中国“三化”之间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协整检验,分析了中国“三化”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内相互影响关系。

钟水映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及动态演进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7期通过分析上述文献,可以发现,现有的文献主要集中于探讨“三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发展政策,而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及其演进过程,国内鲜有学者对其进行分析。为了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补充:第一,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村生态发展水平等四个维度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运用客观分析方法――熵权综合指数法测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用该指数衡量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第二,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方法,计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程度,同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解,从而揭示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的构成及其来源;第三,运用了markov链方法考察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内部动态演进过程。

1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多维度去识别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测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已经基本形成了共识,但是目前中国尚未形成相对统一和相对完整的用来衡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学者们对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辛岭等[2],周迪等[5]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业社会发展水平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李丽纯[6]则从收益和成本两个角度构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笔者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综合性、重点性、可行性、代表性、动态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同时重点参考了辛岭等[2],周迪等[5]的研究成果。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社会发展水平、农业生态发展水平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其中,农业投入水平方面,主要从动力、水利灌溉、化肥、资金、技术人员等角度出发,选取单位耕地面积总动力数、有效灌溉面积比、单位耕地面积有效化肥施用量、劳均财政支农投入、农业技术人员比重等指标进行衡量。农业产出水平方面,主要从农业生产技术和人均收入角度出发,选取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人均GDp、农业增加值比重等指标进行衡量。农业社会发展水平方面,主要从改进农业生产、生活设施的角度出发,选取人均粮食产量、谷物单位面积产量、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均用电量、人均住房面积、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进行考察。农业生态发展水平方面,主要从农业生态改善角度出发,选取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治理率、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面积占比、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占比等指标进行衡量。最终构建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水平X17森林覆盖率%X18水土流失治理率%X19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面积占比%X20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占比%2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2.1熵权综合指数法的原理与思路

熵(entropy)是由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在1850年提出,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各指标数据集合所提供的某种信息熵值的大小,客观地确定各指标权重的赋权方法,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主观因素在确定权重时产生的影响。熵权综合指数法的理论建模步骤主要涉及到五个方面,依次为建立决策矩阵、决策矩阵标准化、计算特征比重和信息熵值、定义差异系数与确定熵权以及计算综合指数。由于熵权综合指数法应用极其广泛,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详细的建模步骤读者可以参考苏静[15]一文。

2.2Dagum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方法

Dagum基尼系数是DagumC在1997年提出。在考察空间非均衡问题上具有其非常独特的优势,已经有不少学者将该方法运用到了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中[16-17]。Dagum基尼系数的定义如公式(1)所示:

G=∑kj=1∑kh=1∑nji=1∑nhr=1|yji-yhr|2μn2(1)

其中,yji(yhr)表示j(h)地区内任意省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μ表示全国农业现代化总体发展水平,n表示考察对象的总个数,k表示划分的地区数,nj(nh)表示j(h)地区内省份的个数。在计算Dagum基尼系数之前,还需要对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平均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如公式(2)所示:

Y―l≤Y―h≤…Y―j≤…Y―k(2)

按照Dagum基尼系数的分解方法,可以将基尼系数分解成三个部分,分别为:地区间差距的贡献Gnb,地区内差距的贡献Gw以及超变密度的贡献Gt,且满足:G=Gw+Gnb+Gt。

2.3markov链方法

markov链方法是通过构造markov转移矩阵,描述各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动态演进特征。其基本原理:markov链是一个随机过程{X(t),t∈t}的状态空间,假设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转移概率只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i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j有关,与n无关,就可以得到时齐的markov链[18-19],如公式(3)所示:

p{Xn+1=j|X0=i0,X1=i1,X2=i2…,Xn-1=in-1,Xn

=i}=p{Xn+1=j|Xn=i}(3)

如果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划分为n种类型,通过markov链就可以得到一个n×n维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转移概率矩阵p,p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满足pij≥0,ij∈n,∑j∈npij=1,ij∈n。markov链分析过程中,重点就是求出状态转移概率矩阵p中的每一种状态转移概率pij,根据最大似然估计可以得到pij=nijni。nij表示考察期内由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i转移到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j的出现次数,ni表示第i种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出现的总次数。markov链分析当中,下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判断markov链的平稳分布,假设markov链中Yt为1×L的行向量,表示t时期考察变量的分布状态概率矩阵,如果满足Yt+s×ps=Yt,则说明markov链服从平稳分布,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到Yt的稳态分布Y。

2.4数据来源与区域划分

本文所使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国泰安、中经网等数据库资源。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考察的时间跨度为1997-2013年。截面单元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不包括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同时,考虑到分地区讨论更加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采用了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标准,将中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

3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来源为了进一步刻画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笔者根据Dagum在1997年提出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分别计算出1997-2013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基尼系数,并且进一步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进行分解,同时测算出中国三大地区的基尼系数,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3.1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及其演变趋势

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差距的演变趋势,可以发现,从1997-2013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演变趋势。具体来看,总体差距由1997年0.2442大幅度上升到2001年达到最大值0.2824,而2002年开始又转为下降趋势,并且在2004年达到极小值0.2539。随后开始上下波动,并且在2011年达到最小值为0.2420,2013年则上升到0.2541。若以1997年为基期,2013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年均上升0.25%。

3.2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及其演变趋势图2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及其演变趋势,从图2可以发现,在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呈上升趋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则呈下降表2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趋势。具体来看,在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内差距一直呈现出上下波动趋势,由1997年0.0871上升到2002年达到最大值0.1331,而2002年之后,则不停的上下波动,2013年达到0.1320。中部地区内差距波动较为明显,其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5年,由1997年的0.2109波动上升至2001年达到最大值0.2205,然后逐渐下降至2005年的0.1419达到最小值,下降幅度达到33.25%。这主要是因为河南、山西、湖南等省份在1997-2005年之间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出现较大提高,与其他中部省份的差距逐渐减小。第二阶段从2006-2013年,由2006年的0.1452小幅度上升到2013年的0.1637(除了2008年之外)。这主要因为吉林、江西、山西等省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此期间发展较慢,与其他中部省份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增大,从而导致中部地区内差距有所提升。西部地区内差距变化趋势跟中部地区较为类似,其地区内差距的演变过程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97-2006年,地区内差距由1997年的0.2126先上升至2001年达到最大值0.2179(除了1998年之外)。随后不断下降,在2006年达到0.1554,相比1997年而言,2006年下降幅度达到26.90%。这主要是因为宁夏、、四川等省份在1997-2006年之间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快,与其他西部省份的差距在不断减小,从而使得西部地区内差距有所下降。第二阶段从2007-2013年,西部地区内差距呈微弱的上下波动趋势,2010年达到最小值0.1464,图2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内基尼系数的演变趋势

而2013年又上升至0.1720。这主要是因为青海、发展水平较快,而贵州、广西等省份发展较慢,从而到导致西部地区内差距有所上升。若以1997年为基期,2013年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年均上升2.63%,而中部、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年均分别下降1.57%、1.32%。

3.3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差距及其演变趋势图3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差距及其演变趋势,从图3可以发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差距较为明显,从总体上来看,东西部地区间差距最大,其次是中西部地区间差距,而东中部地区间差距最小。

从演变过程来看,东中部地区间差距由1997年的0.1773,波动上升至2005年的0.2195,达到最大值,随后出现微弱的下降趋势,2013年达到0.1910。东西部地区间差距由1997年的最小值0.3770,波动上升至2007年的0.4670达到最大值,而2007年之后,呈下降趋势,2013年达到0.4243。中西部地区间差距的演变趋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1年,在此期间地区间差距呈现小幅度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0.3368上升到2001年达到最大值0.3588,上升幅度达到6.53%。这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区的部分省份,如四川、、广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快,与中部地区的部分省份,如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慢,两者形成了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其地区间差距有所上升。第二阶段从2002-2013年,其地区间差距出现上下波动趋势,由2002的0.3434波动下降到2011年达到最小值0.2886,而2013年又上升为0.3067。这主要是因为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省份提升较快,与其他中西部省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减小,使得中西部地区间的基尼系数有所缩小。若以1997年为基期,2013年东中部地区、东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地区间差距年均分别上升0.47%、上升0.74%、下降0.58%。

3.4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差距的来源及其贡献率图4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差距的来源及其贡献率。从1997-2013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变化不大,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具体来看,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最小。

从演变过程来看,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从1997-2013年变化非常平稳,基本维持在20%左右。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波动较为明显,其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5年,在此期间基本上呈现出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67.08%上升到2005年达到最大值81.83%。第二阶段从2006-2013年,一直呈现出微弱的下降趋势,2013年达到75.93%。超变密度的贡献率在考察期内,其演变趋势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5年,由1997年的12.39%下降到2005年达到最小值1.84%。第二阶段从2006-2013年,一直呈现出

率年均上升0.78%。

4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markov链分析结合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况,同时借鉴了周迪等[5]29做法,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划分为5种类型,其中,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值的50%称为低水平省份,用类型Ⅰ表示,区间为(0,0.1];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平均值的50%-75%之间称为中低水平省份,用类型Ⅱ表示,区间为(0.1,0.2];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平均值的75%-125%之间称为中等水平省份,用类型Ⅲ表示,区间为(0.2,0.4];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平均值的125%-150%之间称为中高水平省份,用类型Ⅳ表示,区间为(0.4,0.5];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值的150%称为高水平省份,用类型Ⅴ表示,区间为(0.5,1]。

表3给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转移概率计算结果,表3充分展示了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内部动态性信息。根据表3可以看出,对角线上的转移概率明显要高于非对角线上的转移概率,说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之间流动性较低。具体来看,表3的第2行说明有85.71%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低水平状态,而有14.29%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则上升到中低水平状态。表3的第3行说明有88.19%的省区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保持仍然保持在中低水平状态,而有9.72%的省区上升到中等水平状态,并且有2.08%省份下降到低水平状态。表3的第4行说明有89.79%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中等水平状态,而有5.53%的省份和1.7%的省份分别上升到中高和高水平状态,并且有2.98%的省份下降到中低水平状态。表3的第5行说明有69.49%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中高水平状态,而有10.17%的省份上升到高水平状态,并且有20.34%的省份下降到中等水平状态。表3的第6行说明有60.87%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高水平状态,而有26.09%、13.04%的省份分别下降到中高水平状态和中等水平状态。

表4则显示了1997-2013年的初始分布和markov链的稳态分布,根据表4可以看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长期均衡状态将处在中等、中高、高水平状态,其中,中等水平最高,达到57.19%,其次是中低水平,达到17.52%,再次是中高水平达16.07%,而高水平、和低水平分布较少,分别为6.66%和2.56%。相对于初始分布状态而言,稳态分布中处于低水平和中低水平的省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高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上升了6.66%,中高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上升了16.07%,中等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上升了18.48%达到57.19%,中低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下降了27.64%达到17.52%,而低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下降了13.57%达到2.56%。这也表明了中等以上的水平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从长期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会逐步向中等以上水平发展。

5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使用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1997-2013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熵权综合指数法测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并且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内部动态演进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如下:

(1)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呈先上升、后下降演变趋势。从三大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呈现出上升趋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则呈现出下降趋势。地区间差距是造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的首要原因,并且其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呈波动上升趋势;而超变密度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呈先上升、再下降的演变趋势,地区内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变化较小。

(2)markov链分析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流动性较低。从整体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低水平省份将逐步减少,总体向中等、中高和高水平状态的趋势发展。针对本文实证结果,由此得到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农业科技人才回归。根据本文实证分析结果可知,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排名最后的五个省份均分布在西部地区(分别是贵州、青海、、宁夏、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本身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东中部而言,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依靠国家和其他地区的支持。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应积极引导农业科技人才回归。通过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条件,进而为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坚实的基础。

第二,加强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发展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发挥省区之间的协同效应。根据实证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明显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加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交流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区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中西部地区可借鉴东部地区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先进技术经验、管理经验来提高本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以缩小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发展差距,进而降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程度,最终实现全国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均衡发展。

第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地区要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有效发挥特色农业现代化。具体而言,东部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集约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中部地区可以依托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优势,加强土地制度创新,适当调整土地经营政策,进而推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多样化规模经营方式。对于西部地区而言,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很多农业生产难以实施,因此,西部地区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化农业。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曾福生,高鸣.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现代农业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13(1):24-39.[ZenGFusheng,Gaoming.aanalysisof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andurbanizationanditsimpactfactor,withaperspectiveofmodernagriculture[J].Chineseruraleconomy,2013(1):24-39.]

[2]辛岭,蒋和平.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6):646-650.[XinLing,JianGHeping.SettingupevaluationindexsystemandcalculationdevelopmentlevelofChina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J].Researchof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2010(6):646-650.]

[3]GiBBonSDS,KoninCKR,HaSani.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povertyandinequality:thedistributionalimpactofthegreenrevolutioninregionsofmalaysiaandindonesia[R].westmead,Farnborough:teakfieldLtD,1980.

[4]BaHiiGwaG,RiGBYD,wooDHoUSep.Righttarget,wrongmechanism?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andpovertyreductioninuganda[J].worlddevelopment,2005,33(3):481-496.

[5]周迪,程慧平.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及趋同演变[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5-35.[ZHoUDi,CHenGHuiping.evolvementofconvergenceandspatialpatternsof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inChina[J].Journalof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2015(1):25-35.]

[6]李丽纯.后现代农业视角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测评[J].农业经济问题,2013(12):7-14.[LiLichun.theanalysisofthelevelofChinese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efficiencybasedonthepostmodernagriculture[J].issuesinagriculturaleconomy,2013(12):7-14.]

[7]夏春萍,刘文清.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5):79-85.[XiaChunping,LiUwenqing.aempiricalresearchfor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relationshipbetween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andurba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basedonVaRmodel[J].Journalofagrotechnicaleconomics,2012(5):79-85.]

[8]周战强,乔志敏.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2(10):12-15.[ZHoUZhanqiang,QiaoZhimin.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J].Urbandevelopmentstudies,2012(10):12-15.]

[9]陈锡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步伐[J].经济研究,2013(2):4-6.[CHenXiwen.Buildanewtypeofagriculturalmanagementsystemtospeedupthepaceofdevelopmentofmodernagriculture[J].economicresearchjournal,2013(2):4-6.]

[10]徐大伟,段姗姗,刘春燕.“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与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协同学和机制设计理论[J].农业经济问题,2012(2):8-13.[XUDawei,DUanShanshan,LiUChunyan.Researchontheinternalmechanismandinteractionrelationshipofthesimultaneousdevelopmentofthedevelopmenton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inChina:basedoncollaborationandmechanismdesigntheory[J].issuesinagriculturaleconomy,2012(2):8-13.]

[11]尹成杰.关于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及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6):5-9.[YinChengjie.afewquestionsaboutthecurrentagriculturalruraleconomyandtospeeduptheconstructionofmodernagriculture[J].agriculturaleconomicsandmanagement,2011(6):5-9.]

[12]王永苏.试论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中州学刊,2011(3):73-76.[wanGYongsu.trytotalkaboutthecentralplainseconomiczone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coordinateddevelopment[J].academicjournalofZhongzhou,2011(3):73-76.]

[13]吴振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协调状态测度研究――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7):101-105.[wUZhenming.thequantitativestudyoncoordinateddevelopmentof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thewesternregionofChinaasanexample[J].Statistics&informationforum,2012(7):101-105.]

[14]王贝.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1(9):21-25.[wanGBei.Researchontherelationshipbetween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ofChina[J].Urbanproblems,2011(9):21-25.]

[15]苏静.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5:107-108.[SUJing.China’sruralpovertyreductioneffectoffinancialdevelopmentresearch[D].Changsha:HunanUniversity,2015:107-108.]

[16]DaGUmC.anewapproachtothedecompositionoftheginiincomeinequalityratio[J].empiricaleconomics,1997,22(4):515-531.

[17]刘华军,赵浩.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非均衡与极化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5):44-53.[LiUHuajun,ZHaoHao.SpatialinequalityandpolarizationofhightechindustrydevelopmentinChina[J].R&Dmanagement,2013(5):44-53.]

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篇5

>>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贵州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共同发展路径探究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研究辽宁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农业现代化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促进研究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如何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驻马店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研究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中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协调度研究南京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浅谈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金融创新发展问题及其对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关注制度创新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典范黑龙江省垦区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协调性与发展思路研究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径分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10]晋彦华.2014年衡阳市人口发展状况简析[eB/oL].[2015-04-10]..

[11]谌孙武.新常态下农村改革发展之要[J].中国乡村发现,2015(1):57~62

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互联网时代;发展策略

一、农业经济发展特

1.信息化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所提供的各类信息对农产品的品类选择与生产规模制定起到了明显调节作用。现如今,农业发展中对农产品的发展模式更趋向于追根溯源状态,从农产品的种植阶段开始建立成长档案,将农业经济所涉及到的各类产品在成熟度、水分补给量、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生产地等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全方位监控与存储并展现给农业经济活动中的各级供应商以及最终消费者,其目的在于保障农产品的安全与健康程度[3]。在信息化模式下,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信息的流通性,在缺乏信息有效流通状态下,农产品的市场选择以及时间选择均可能处于劣势状态,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2.智能化发展

我国不少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利用实时监控手段洞悉市场走向,了解市场信息,通过建立信息平台让农业生产者与经营者了解农产品价格走向以及市场需求情况,从而对农产品的供给量更加精确地展开指导。在智能化状态下可自动分析农产品所需要的生长环境、生产条件等,从气候条件、土壤质量等方面,以技术手段展开仪器测量分析,为农作物提供更具适应性的种植环境,从而实现产量与质量的最优化[4]。在智能化发展模式下,农业生产的流通性有效加强,利用各类技术手段、软硬件配备实现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是必然趋势。

3.电子商务化发展

早在2004年,电子商务悄然崛起。在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依靠电子商务扩大规模、拓展市场已经属于常态。在销售模式上,通过互联网创设销售平台或进行产品推广是最明显的变化之一[5]。依赖于苏宁、京东、阿里等趋于完善的电商平台,我国农产品的销售正向着网络化发展。根据相关数据调查,在2017年,我国农产品在农村网络零售销售总额中占到了1/5比重,预计2500亿元左右。相较于传统线下面对面销售的模式而言,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的发展让农产品的销售模式有了根本性改变,带入了全新的时代。依赖于网络电商平台展开线上交易的模式开始逐渐被更多人接受,随着80后、90后甚至00后开始用网络购买农产品,相信在未来农产品销售模式的电商化比重将逐渐占据主流。电子商务化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最显著特征以及必然趋势。

二、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产业结构创新

互联网时代下,各种新技术与新理念的应用必然会对农业产业结构有所推动,促使其加快创新与改革步伐,让农业经济发展在科技含量方面浓度更高。在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状态下,其模式大多以小农经济为主,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地理环境等负性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业生产者及经营者收入利润下滑[6]。为了弥补传统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限制性与不足之处,利用互联网时代一体化发展与产业化发展逐渐取代了小农经济模式,生产技术的先进性运用还可明显推动经济发展以及土地利用率。互联网运用各种新技术产品体现出其独特性,在向大众展示农业经济产品时可帮助农户找到更具适应性的发展途径与方法。在互联网的全面性下为农业种植者与经营者提供农业发展信息,在足不出户状态下便可知天下事,了解农产品市场状况与发展走向。再者,互联网的包容性让农户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便可查询到有效信息,评估产品市场以及价格走向,了解国家在农业发展方面颁布的新政策,让农产品结构适时调整。

2.农业产品革新

互联网的创新性、综合性、开放性特征让农业经济产品不断革新,使之更符合市场需求。在互联网思维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生产模式、发展理念等均得以推动[7]。农产品的质量更高、种类更丰富,经济效益自然而然得以提升。农业产品的革新更多体现在产品质量以及实效性方面,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大多可达到追根溯源状态。在健康理念逐渐受重视环境下,产品革新中质量保障将成为其发展的强有力助推器。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技术的灵活运用让农业经济发展得到了跨越式进步。农产品的革新是农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标杆,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产品的流通性与信息的流通性通过互联网得以明显加强,其发展模式逐渐摒弃了传统资源型状态,并逐步转化为信息技术型。

3.提升经济收益

由于在互联网环境下,农业生产者会种植更具市场需求性与适应性的农产品,而农业经营者则对市场洞悉力更强,因此其经济效益处于稳步提升状态。互联网时代下,信息的流通性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显著优势,农业经济发展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可对各种农业经济相关信息有效处理分析,帮助农业经济各环节人群实时掌握市场变化,并对经营管理决策、生产结构等及时调整。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让农民的思想逐渐转向现代化,在保障生态效益与产品质量的基础上,积极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若可合理利用农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全面性、综合性、多样性、实效性特征及时获取市场动态,让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不会对农产品生产与经营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同时,农户可利用互联网节约销售成本,通过网络平台加快产品流通速度。

三、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1.精准化方向发展

由于互联网时代下各类信息的有效分类、收集与整理为农业经济的流通性带来了较大变革,因此在农业生产方面应向着更精准化的方向进展,包含病虫害、产品光照、温度调节、土壤肥力、土壤湿度等。在信息化手段下对各类数据展开精准分析与分类整理,为农产品的种植提供数据支撑并加以调节,尽可能达到质量最优状态。实现供应商与农作物生长之间的无缝对接,让农产品市场上高质量农产品比例逐渐升高。软件与硬件的协调配合是精准化农业发展的前提,在硬件方面,需广泛投入农业生产传感器,在智能化设备下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并对肥料、水分、温度等自动控制调节,实现精准定位农业发展;在软件方面,则应强调数据库系统的有效建立,优化整合各项数据,分析卫星遥感资料、气象资料、病虫害资料等,掌握农作物各生长阶段的精确化情况,建立农产品成长档案。采用跟踪检测方式对农产品从种植到流入市场中的各个环节展开流动性记录,一方面,可提升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另一方面,也可达到监督作用,提升农产品质量。只有在精准化发展下,才能够让农业借助互联网信息时代实现现代农业模式。

2.开辟销售渠道

互联网的发展让电子商务渠道在销售环节承担着重要作用。农产品的销售同样可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为产品的流通打造更广阔的空间,并提升自身经济价值。首先,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可增加订单业务并拓宽销售市场,传统销售模式中受到地域限制,其农产品的流通范围存在明显限制性。但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以及物流行业的突飞猛进,全国范围内农产品在两地之间的流通短则当日可达,慢则3~4天可达,其市场明显拓宽。农业生产者可与企业或超市签订农产品订单,实现订单式供应。根据市场供求双方实际需求,在农业生产种类及质量上有所针对性。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无缝对接,让生产与销售均避免盲目状态。其次,可借助天猫、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在这类已经发展成熟的平台上展开销售,通过网络销售渠道实现一体化发展。这种借力销售的模式,可明显降低销售成本,实现线下与线上资源的有效整合。在经济条件与技术允许情况下还可尝试打造自有互联网平台,与消费者展开互动沟通,打造品牌效应,提升经济价值。

3.强化人才培养

在互联网时代下,要想让农业经济发展通过流通性得以提升,必须强调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其互联网能力与互联网意识。首先,在宣传上需加大力度,让农业生产者与经营者认识到互联网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相结合的必然趋势,树立相关发展理念与自信心。其次,地方政府应强调规范化管理以及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农业生产者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在配套培养制度下,让其接受更具先进性的生产理念灌输,让其认识到生产符合市场需求、质量高、可追根溯源的农产品对产品流通的意义所在,以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三,可组织成立相关专家团队,及时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予更正确的指导。最后,鼓励农业生产者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自觉主动加入“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之中。

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篇7

党的十特别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实现现代化则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之所在。王国敏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最终成果《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近期正式出版,专门就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是一部关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研究领域的最新力作。该书具有以下鲜明特点和研究特色。

对象的聚焦性。全书紧紧围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问题展开,以农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为战略目标,高度聚焦于农业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区域实现”两大基本问题,突出分析了约束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的人地矛盾紧张、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严重短缺等“关键瓶颈”,并立足于不同地区受瓶颈约束的现实状况,深入查找农业现代化“重点突破”的关键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研究和分析适合不同区域农业现代化道路“梯度推进”和“差异化发展”的具体实现模式。

指向的实践性。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制约我国现代化实现的难点和焦点问题,具有现实的紧迫性。该书从历史探源视角,在系统梳理和认真研究了农业现代化的经典理论、进行了必要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把研究重点紧紧指向如何立足国情、农情,在我国农业面临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三重压力下实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实问题。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科学测算的基础上,着力分析了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有利因素和制约瓶颈,分别针对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不同条件,研究归纳了现代化实现的不同模式和具体路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行性。

内容的系统性。全书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环环相扣,逻辑层层递进,结构浑然一体。该书首先从阐释经典作家对农业现代化的论述和国外农业现代化经验入手,系统研究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现实状况以及制约因素,特色现代化道路实现的主要目标、基本方略、责任主体和主要手段,接着突出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农业发展区域导向和农业主体功能区建设状况,科学构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的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不同实现模式,最后从整体上研究了确保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的保障体系和可持续发展机制。

观点的创新性。书中第一次在理论界科学界定了“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农业现代化模式”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范畴,提出农业现代化模式是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可以在走同一条道路的前提下实施不同的模式。指出农业现代化道路侧重于“性质”问题,决定农业现代化的方向,而农业现代化模式强调农业发展的具体方式及发展形式上的规律性,更具现实操作性,在此基础上提炼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六大特色”。科学分析了约束中国各地区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的“关键瓶颈”,创造性地提出了“自然区域”、“行政区域”和“农业主体功能区”相统一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区域差异化实现模式。

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篇8

关键词:国内外;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现状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S23-01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改变了农业的生产方式,将传统的人力、畜力作业转变为先进的机械作业,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要积极推进农机化技术的创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1国外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1.1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现状

近些年来,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农业生产已经实现高度机械化,无论是农机具的配套上,还是农业的产业结构都是较完善的,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生产体系。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等这些高新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将会创造出更加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以及生产出技术更高的农机具,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1德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早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就已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而且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的研发新技术、新农机,近些年来,德国的农业机械已经实现了大型化和大功率化,这很好地适应了农场规模不断扩大的需求。首先,复式作业机和联合作业机出现发展新高潮,如:免耕深松、灭茬、施肥、播种1次完成的机具的制造,多种高性能机具前后挂接的联合作业机,集收割、捡拾、压捆、装载为一体的牧草收获机,集去叶刨掘、收获、清土、装运为一体的马铃薯收割机等机械的推广与使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机作业的效率,而且也起到了保护性耕作的目的。其次,保护资源环境的农业机械的生产,这是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的的生产。如:深松灭茬圆盘,属于保护性耕作。喷灌机械利于节水。再次,高新技术的大幅度应用,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如:卫星定位、激光制导等技术。

1.1.2美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美国具有人均耕地较多、农业技术水平较高等特点,农业的生产方式是大规模集约化经营,为了适应这种生产方式,美国研制出了很多大型高效农业机械,如:青饲料联合收割机、74~340kw大功率轮式拖拉机等。

1.1.3英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

英国属于中等规模集约化经营,为适应此生产方式,英国主要以生产中型农业机械为主。

1.2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发展状况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促进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发展,不断地将激光技术、产量计量器、超声波技术、微波技术等高、新、光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上,从而使农业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如:微波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杀死了农作物上的昆虫以及干燥谷物。

2国内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2.1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2.1.1市场上新农机产品不断增多

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国内农机市场开始逐渐活跃起来,各种新农机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极大地促进了农机业的发展。如:80型拖拉机、70型拖拉机、迪尔天拖自60型拖拉机、72型拖拉机等多种型号拖拉机的热销,深受消费者的好评与喜爱。

2.1.2特色和个性化产品的不断涌现

随着农机事业的高速发展,农民开始对农业机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求农机不仅质量上要有保证,而且对外观、机具内部布置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以拖拉机为例,近几年,流线型拖拉机逐渐涌现,并已成为一种时尚,同时将人机工程技术应用到农机具的室内布置和形式上,致使特色和个性化产品不断涌现。而且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一些企业的目标是逐渐打造一批在质量、性能、用途、外部形态、内部布置均满足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机械,从而使农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我国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再加上积极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总结出了采取自动化、智能化的作业方式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进步,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接下来以农用传感技术以及电子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进行分析:

2.2.1农用传感器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

农用传感器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准确的、迅速的评价农产品的生物学性状和活动,而且也有助于实现机器工作状态的准确监测,以便及时进行调整,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控制。近几年,我国对农用传感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而且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显著。如温度传感器的使用,不仅解决了温度测量不精确的问题,还有助于粮食的烘干和储存。

2.2.2电子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

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使用,使农业机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实现成为可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电子技术就逐渐发展起来,且发展十分迅速。如:电子装控装置在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机具上的应用,农机操作者可以随时掌握机器的工作状态,以便及时的对其故障进行检测,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农机的使用安全。

3结语

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使农业机械逐步向精准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这不仅能够提高农机的工作效率,降低农业成本的投入,而且促进农业的稳产高收,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立群,孙福田.新型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协调关系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

[2]姜涛,李树军.我国农机科研事业的发展研究[J].农业机械,2007(9):120-134.

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篇9

前言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主体,农业经济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尽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已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角度,使其发展遇到瓶颈。因此,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以及发展举措探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意义分析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实质在于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具体体现在信息化市场、资源以及科教等方面,尤其在信息化资源方面是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资源的必然途径。现阶段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首先为农业经济转型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使现代知识型发展模式逐渐取代传统发展模式。其次,农业科研人才的培育。经济管理信息化能够推动知识的快速传播以及农业科技研究的不断进步,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经济管理信息化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必然途径。经济发展质量以及农民生产积极性很大程度得益于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农业收入不断升高的基础上,农民更致力于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并投身于农业发展过程中[1]。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取代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已处于关键阶段,如何正确利用信息化将是促进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发展知识型农业的重要手段。然而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管理并未真正落到实处,许多政府部门在贯彻信息化管理要求时多流于形式,使信息化无法真正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学科与资源。

(二)资源整合能力差

相比工业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在采集农业信息过程中更侧重于以点盖面,收集信息渠道过于单一,使相关的农业信息失去基本的准确性与权威性,也由此出现了“信息孤岛”现状,导致信息化经济效益逐渐减弱。尤其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对信息化经济管理缺少相应的规划手段,即使采集到国外一些农业信息,也很难对其充分利用,更无法在农业生产方面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

(三)落后的基础设施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是检验政府职能的必要手段,只有使其自身成为市场服务主体,避免完全依托于经济管理智能,才可正确分析农业经济市场,引导农业经济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然而大多地方政府部门在产业化程度、农业现代化程度等方面并不高,使信息化进程极为缓慢。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政府部门对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力度不足,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缺乏基础保障。

(四)信息化建设队伍水平较低

农信信息化的实现不仅要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还应保障具有高素质的信息化建设团队,以此推动农业现代化生产经营,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目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信息化建设队伍方面所表现的现状不容乐观。许多信息化建设人员并不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很难为农业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而且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主要为农民,但因大多农民未接受过正规的信息化指导培训,使相关的技术应用水平难以提高[2]。

三、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举措

(一)强化信息化建设意识

作为现代农业主要标志,信息化建设应深入到政府部门以及农民发展意识中。针对农业发展中对信息化建设认识的缺失,要求政府部门应发挥模范先锋作用,引导农民投身于信息化建设中,并采取相关的措施培养或鼓励更多技术型人才积极参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这样才可使农业经济管理中政府部门、人才以及农民的作业充分发挥出来。

(二)合理规划农业信息资源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资源未实现合理配置,原因在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对此现状需从三方面进行完善。首先,立足于信息化发展现状,统一信息标准。政府部门可根据当前农业经济市场以及信息化应用程度,制定相关的信息标准,以此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保障。其次,信息收取渠道的开拓。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要求进行信息的交换与采集,相关部门应构建并拓宽更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信息收集渠道,如农业市场环境中的供需变化或国外先进农业技术等。最后,信息资源有效性的检验。许多现代农业发展信息并不完全适用于各区域的农业发展,需在正确分析后在可投入使用。

(三)基础设施的完善

信息化建设的完善要求政府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同时也可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其中,促使先进技术对信息化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对更利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相关设备如计算机等也需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以此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四)人才队伍建设的强化

受有限的信息化知识影响,信息化建设更侧重于采集信息与信息方面,未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对此现状要求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农民群众应快速提高信息化知识水平并将其应用于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具体措施首先可进行农民经济信息培训工作,普及信息化知识尤其在如何利用先进技术方面。其次在培养农业复合型人才过程中还需注重引进人才,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使信息化建设质量得以提高[3]。

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篇10

关键词:农民工;闲暇生活;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新视角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农民工的闲暇生活也越来越丰富。怎样安排好自己的闲暇时间成为摆在农民工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鉴于此,农民工闲暇生活与其职业可持续性发展研究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一、闲暇生活与职业生涯可持续性发展是农民工研究的新视角

当前的农民工研究主要涉及到社会权益保障研究、子女问题研究、城市化研究、就业研究、回乡创业研究、生存现状研究等主题。与此同时,闲暇生活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目前国内外有关闲暇生活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主题:闲暇生活及其教育功能、不同群体闲暇生活的现状调查研究以及闲暇生活教育及其模式探讨。

一方面,农民工研究和闲暇生活虽已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文献检索发现,现有研究涉及到农民工闲暇生活的研究较少,农民工闲暇生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考虑到闲暇生活对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很有必要。另一方面,虽然对农民工职业生涯发展的研究不在少数,却很少有研究者从闲暇生活入手对农民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研究。就笔者视野所及,尚未发现直接涉及该主题的研究。目前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农民工闲暇生活现状与改善及其与农民工犯罪、城市化等问题之间的关系。然而,职业生涯发展是决定农民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决定了农民工的生存质量,如果能够从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入手来考察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尝试。

二、农民工闲暇生活与职业生涯可持续性发展研究的内容构想

为达到了解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现状,揭示其在推动农民工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重构利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闲暇生活模式的总目标,农民工闲暇生活与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研究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核心概念的界定。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对农民工群体及农民工研究专家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一步界定“农民工闲暇生活”和“农民工职业生涯可持续性发展”的本质内涵与内部结构。

2.测评工具的编制。依据测量学理论编制相关问卷,为下一步调查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现状、揭示闲暇生活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可持续性发展中的作用提供可靠的研究工具。

3.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状况调查研究。对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其闲暇生活总体状况及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并探究其中的原因。

4.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状况与其职业生涯可持续性发展的关系研究。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大规模调查,探讨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在推动其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方面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其内部作用机制。

5.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模式的重构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构建利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闲暇生活模式,并在实践中检验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农民工闲暇生活与职业生涯可持续性发展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1.理论意义。闲暇生活是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建设及其职业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系统探讨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的本质内涵与内部结构,考察闲暇生活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既可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又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农民工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研究。

2.实践意义。本研究将重点揭示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与其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力图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的干预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这无论是对农民工本人还是对用工单位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同时,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的干预研究也可为政府结构进一步加强农民工的精神文化建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任丽新.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困境与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2009,(07).

[2]李后建,卞小娇,尹希果.农民工个体因素对就业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金融危机影响下返乡农民工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2,(03).

[3]马纯红.困惑与挣扎:80后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12,(01).

[4]黎海燕.闲暇德育之价值根源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