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采购管控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34:54

物资采购管控措施篇1

关键词:建筑企业;物资采购成本;造价控制

abstract:inthecurrentmarketcompetitionisunusuallyintensebackground,strengthenthecontrolandmanagementofmaterialprocurementcostsofconstructionenterprises,toreducehousingconstructionprojectcost,improvetheenterpriseprofitlevel,hastheveryvitalsignificance.thispaperanalyzesthemainfactorsaffectingconstructionenterpriseprojectcostinprocurementcosts,andfurtherfromthemacro,microtwoanglesproposedmeasuresandsuggestionsforstrengtheningmaterialprocurementcostcontrol,strengtheningcostmanagementofconstructionenterprises.

Keywords:constructionenterprises;procurementcost;cost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3.3

在如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在工程项目中,建筑施工企业往往把工作重心放在招投标报价与技术创新等方面,而忽略了采购过程中管理的重要性,采购管理对物资采购成本的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成本控制中也起到了基础作用。采购活动是工程项目造价的出发点,低成本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确保企业能够获得更多利润,更加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影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造价中物资采购成本的因素分析

在实际生产中,企业普遍以广义采购成本为基础,以可见成本与隐性成本的分类方法进行工程项目成本计算。根据这种分类方法,影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造价中物资采购成本的因素分析如下。

(一)可见成本因素

1、采购价格。也就是广义采购成本中的购买价格,它是企业通过任何方式取得的采购报价,是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采购成本高低的最重要指标。在建筑企业工程项目造价中影响采购价格的因素有:一是采购价格,根据工程项目具有对单一产品如水泥等的依赖性较强的特点,可以尝试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在相互信任的前提下降低缺货成本与购买成本之间的差异;其次是采购价格的底线,采购价格的底线会对一个工程项目造价带来最直接、最根本的影响,只有在充分计算了企业的采购价格底线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正确、及时的报价;三是采购原材料的供需关系,由于一般的工程项目的建造时间都比较长,因此可以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和对未来一定时间的市场脉搏的较强感知能力,对原材料进行买卖以节约采购成本;四是采购数量,采购数量的增加可以带来相应的折扣,企业应当在原材料数量的积压与采购折扣之间进行衡量,力求将采购成本降到最低。

2、交易成本。在进行原材料采购时,要对原材料进行检测与交易时,都需要花费一定数额的成本费用。

3、运输成本。一旦采购结果确定,进入采购实施阶段就会涉及到所采购原材料的运输问题。采取哪种运输方式,在运输过程中采购方与供货商以及承运方之间的付款、损失、损毁赔偿权等都会产生相关费用,造成采购成本的增加。在这期间所有产生的费用构成了运输成本,也是采购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4、质量成本。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所采购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的质量。一致性成本、不一致性成本与最终使用成本三者共同构成了质量成本。因此,为了保证物资供应方与采购方所要求的质量一致,采购方需要付出相关费用,也就形成了质量成本。

5、运营和物流方面的成本。企业需要付出相关的费用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对各种形态的采购物资进行有效的协调管理。因此采购的运营与物流费用也是采购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隐性成本因素

通常人们把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不易衡量的资源,称之为隐性成本。对隐性成本进行分析与研究,也能够降低采购成本。

1、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重点考察的是人,也是最难衡量的因素之一。一方面因为采购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一个企业的采购水平,可以起到降低项目成本的作用;另一方面因为采购人员的数量直接影响了采购成本。

2、资金周转成本。由于项目总的物资采购数量固定,因此采购的次数与进货时间会对项目的资金流量产生重大的影响,直接决定了企业的财务成本。一般来说项目的需求量是一定的,采购次数的变化会带来房屋占用与管理费用的相应变化。所以,合理得利用库存,加快库存的流转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由于采购材料、采购资金与材料库存在时间匹配上有可能存在不一致,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差,有可能节约数量可观的隐性成本。

3、信息利用成本。物资采购的数量是以对项目运作情况和工程进度等信息的了解为基础的。因此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市场化程度的集中与信息高度发达,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来获取与工程项目造价中物资采购相关信息,这也伴随着产生了信息利用成本。

二、加强物资采购成本控制,强化建筑企业造价管控的措施

(一)宏观角度措施

1、优化采购制度,做好采购成本卡控。采购是工程项目成本优化的关键环节,只有完善采购制度,明确采购计划制定、审批、方式及相关部门责任,从制度上卡控过程实施,并合理管控采购渠道,逐步建立供应商档案,为企业日后的采购进行比对和参考,便于对供应厂家信誉及原材料的筛选。同时,及时将物资采购价格进行归档,定期收集物资供应信息,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研究采购市场价格波动的本质原因和供需比,阶段性评估现有价格。

2、分析比对价格,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成本控制是企业物资采购的首先目标,针对不同现状将制订相应对策。如资金雄厚的企业可采用一次性付款等结算方式来获取价格折扣来降低采购成本;公开招标可以通过供货商相互竞争来获得采购价格底线;根据市场供需、地域性、季节性差异进行采购囤货,在获取低价同时也可能造成原材料的成本积压;运用网络信息资源,缩短供应链,直接向制造商订购,减少材料采购供应商中间环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互惠互利同时,也收获稳定可靠的技术及售后保证。

3、充分调配资源,合理配置人力。优秀人才德才兼备,在业务技能及能力知识上出类拔萃,同时他们也掌握了企业一半的资金。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以通过技能轮岗,师徒帮带,不断强化员工技能整体水平,优化人员知识结构,发挥人力资源调配最大优势。

4、细化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操作。将企业采购部门工作进行细化,规范业务流程,实施专人分工,跟踪项目落实,实时过程卡控,及时进行反馈,最终达到合理预算。一方面缩小了员工的业务范围,使其在本职工作中不断提高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分工和内部牵制,降低部门之间营私舞弊。

(二)微观角度措施

1、原材料库存管理。广义采购成本分为取得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三大成本是相互联系的,甚至会呈反向变动。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性态,使成本总和最小。因此,工程项目造价中物资采购成本需要集中考虑其综合成本。原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尽量做到及时补给,库存管理需建立库存警戒值,确保供需平衡。同时结合每日需求变量,提前做好采购,确保供应中断损失及储备成本之和最小。

2、采购管理。概算是工程项目造价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概算,不断分析工程项目中相应物资的需求量。在成本因素的前提下,结合概算结果及工程项目的完工进度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项目期内的采购次数及数量最小值,确保储存成本与缺货成本最小。

3、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的支出费用也是价值不菲,所以,采购固定资产也构成工程项目造价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固定资产的管理分为两方面,一方面结合企业需要,评估固定资产在其的战略地位,购买或融资租赁相应必备固定资产,通过递延的形式缴纳,起到延期付款与节税的作用;另一方面针对阶段性使用的固定资产可以考虑适时的经营租赁,减少成本支出和设备使用过程维护。4、商业信用。企业在业务运营过程中,和其他企业之间逐渐建立起商业信用,

4、商业信用。在与其他企业的业务往来过程中,企业会逐渐建立起商业信用,在规定的折扣期内,企业也可以获取免费的信用。但是企业有可能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需要考虑放弃部分商业信用,这会付出相应的代价。因此企业应该确保放弃商业信用与缺货成本而付出的代价之和最小。

5、节支增收。为了更好地控制工程项目的造价成本,除了采取上述措施外,建筑企业还需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其一,在“节支”方面,重点工作是加强项目材料费用和劳务分包费用的控制。一个项目的材料费用在项目成本中占有较高的比例,通常情况下不低于50%,所以,材料费用的控制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其中又包括材料消耗数量的控制和材料购买价格的控制。如:在材料消耗数量控制上,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参考定额数量,合理确定材料消耗额度,并必须配套一定的奖惩措施,节约了要进行奖励,非必须原因超耗浪费要承担损失,以提高大家节约材料的积极性;在材料设备购买单价控制上,成本控制人员必须参与大宗物资设备采购招标,必要的时候根据项目中标情况提出材料设备参考价,定期进行小宗物资材料单价比较,并参考项目中标单价情况提出费用比较清单。此外,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劳务分包时,除了劳务谈判确定分包队伍外,劳务招标也是经常采用的方式,并注意做到:尽可能采纳比较有竞争力、有信誉的劳务队伍参与施工;不要无原则压低劳务分包单价,要对劳务分包的成本做到心里有数,避免吸纳低于成本价的劳务队伍进场施工;可能的情况下,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奖励劳务队伍,规定在施工质量、进度、安全达到较高要求的情况下,劳务队伍可获得奖励,以提高劳务队伍施工积极性,施工企业、劳务队伍达到双赢。

其二,在“增收”方面,其对象主要是业主单位,要以三个方面为重点:承包合同、优势单价、技术与造价有效结合。因此,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合理利用承包合同中有利条款,必须充分认识到合同的重要性,相关条款要反复研究,仔细推敲,发现漏洞,有效利用;合理利用优势单价,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抓住设计变更的有利机会,尽量利用不同的施工工艺的特点,尽力说服业主进行设计变更,增加优势单价的工程数量,从而谋取更大的利润;注重技术人员与造价控制人员紧密配合,由于技术人员因本身工作特点的限制,对施工成本方面的了解不足,在这些情况下,成本控制人员应积极参与施工方案的制订,在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为项目谋取更大的利润。技术人员应提出能够达到设计意图的几套方案给成本控制人员进行比较论证,并将论证的结果作为确定施工方案的量化依据。重点强调这上述三个方面的目的,是为变更索赔提供有效依据,争取最大收益。

三、结束语

在建筑企业工程项目中,物资采购是整个工程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物资采购进行得正确及时,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确保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如何对工程项目造价中物资采购成本进行合理有效得控制,这是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在未来发展中一直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蓉:《建筑施工企业降低物资成本的管理方法》,《山西建筑》,2012年第23期

物资采购管控措施篇2

【关键词】铁路施工企业;物资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在铁路施工企业的物资设备中,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是选择正确的物资设备供应商,具有雄厚实力、良好信誉、优良的售后服务且价格合理的供应商才能节约工程的费用支出,从而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在价格控制方面,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价格透明化、最求低价化、运杂费最小化。在采购数量方面,要将材料的领用控制好。只有全面控制采购数量和采购价格,才能控制物资设备的成本控制,最终实现铁路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1]。

2铁路施工企业物资设备管理措施

2.1采购管理措施

在铁路施工企业的物资设备采购中,科学采购的重点环节是合同的订立。在采购之前,施工企业要和供应商制定采购的合同,合同上要明确彼此的义务和责任。通过合同的签订,有利于采购成本的降低,同时还能避免不必要的经济纠纷,确保了阳光采购,避免了暗箱操作。另外,物资设备采购计划的制定也有利于控制采购成本。在施工企业施工之前,相关部门要全面预算物资设备的需求量,结合库存物资、节约指标、废旧利用等种种因素,然后制定出详细的物资设备采购计划。只有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采购成本。此外,降低物资设备采购成本的最重要的内容是控制采购的单价和采购的数量。

在价格控制方面,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价格透明化、最求低价化、运杂费最小化。首先是价格透明化。招标采购通过招标最后将中标的供应商确定下来。招标采购不仅确保价格的公开公正和透明,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价格,还有利于避免暗箱操作这种行为的发生,有利于控制采购的成本[2]。询价采购是由几个人做详细的市场调研,然后与众多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最后得出合理的价格。这样他方法也有利于价格的公开和透明。其次是追求低价化。过分追求最低价并不是明确的选择,如果一味的降低价格,导致供应商没有利润可图或者利润较少,供应商有可能提供劣质的物资设备,降低了工程的质量。低价是施工单位和供应商协商得来的,也就是所说的讨价还价。所以,在谈判之前,施工企业要全面了解供应商的具体情况包括供应商的商业信誉、供应能力以及综合的实力。施工企业要和供应商的情况进行对比,找出对方的劣势,更好的了解对方。追求双赢是合作的前提条件。只有双方都有利可图,这样的合作关系才能长久,但是在谈判中自己也不能过分让步。最后是运杂费最小化。运输成本控制也是降低采购成本的重要环节。在采购时最好选择就近原则,同时选择最低价的运输方式,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运输的费用。在运输物质设备时最好一次运输到位,尽可能减少二次倒运,如果是大量物资设备的运输,在运输之前一定要制定详细的运输计划,做好安排工作。在采购数量方面,要将材料的领用控制好。在施工现场常常会出现不到位的物资领用管理、领用物资设备后没有及时管理、闲置的物资设备得不到正当处理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有些施工企业身孩子没有核算设备的领用,缺乏对物资设备的管理和监督,从而使采购成本增加了。对于材料物资的管理方面,一方面要控制设备物资的出入库情况。要严格控制物资设备的出库,结合具体的情况确定设备的损耗率。另外,个人利益要和材料损耗相结合,实行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对于材料的节约要给予奖励,对于材料的过度损耗要给予惩罚。对于材料的额外领用,一定要经过相关负责人的严格审核,审核通过之后才能领用。另一方面是对物资设备进行库存清点[3]。对于库存物资设备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找出解决的办法,防止相似的问题再次出现。在每个月的月尾,要详细盘点现场的库存,特别是半成品和成品。另外要实行分阶段的判断,对于出现盈亏的阶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达到对整个工程的物资设备进行控制。

2.2供应商管理措施

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是选择正确的物资设备供应商,具有雄厚实力、良好信誉、优良的售后服务且价格合理的供应商才能节约工程的费用支出,从而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最终实现铁路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于供应商管理措施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铁路施工企业要和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降低物资设备的成本。铁路施工企业工程的主要特点是造价高和工程期长,施工企业通常需要在同一个施工地点施工很久,因此选择固定的供应商有利于铁路施工企业的发展,供应商一旦确定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通常都不会更换,因此要和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对施工企业和供应商都是有利的。一旦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后,在物资设备的采购上,这个供应商的报价肯定比那些不熟悉的供应商要低,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物资设备采购的成本。另一方面铁路施工企业要强化和供应商的关系,从而挖掘到更多的利润。通常情况下,在工程项目中和供应商的沟通都是采购部门,缺乏项目管理者的参与,这样难以和供应商维持良好的关系。因此,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应该强化和供应商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将具有雄厚实力、良好信誉、优良的售后服务且价格合理的供应商作为长远的合作对象。供应商和施工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之后,双方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交流,使对方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为了强化和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施工企业内部要各个部门的合作和所有员工的积极配合。如果施工企业和供应商的关系出现危机,双方都有责任修复这段关系,及时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找到最佳的合作途径,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2.3施工现场管理物资设备的措施

当前,铁路施工企业在施工现场的物资设备管理问题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方面是没有完整的物资设备管理制度。物资设备的成本是工程项目的重要部分,只有控制好物资设备的成本才能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企业对于物资设备却缺乏完善的物资设备管理机制,导致采购计划较随意,不利于采购成本的控制。另一方面是设备的费用高而利用率低。设备的利用率低主要是缺乏对设备物资的维修和保养,从而大大降低设备的效率。对于设备物资的成本控制管理,一定要严格控制材料费用。相关采购人员要及时对市场进行调研,充分掌握材料物资的市场价[4]。

3结束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对铁路施工企业来说不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而物资设备管理是铁路施工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施工企业中提高企业物资设备水平一直是研究者不断钻研的内容。但是仅仅靠研究者的钻研是不够的,还需要铁路施工企业也要在不断的施工中总结经验,不断的创新,才能不断提高铁路施工企业物资设备管理水平,同时也不要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可靠意见,共同促进铁路业的发展[5]。

【参考文献】

[1]刘兴涛.对铁路基层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工作改革的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10,5(04):957-958

[2]杨贵钧.主动适应形势要求强化物资设备管理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做贡献[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0,4(04):366-367

[3]任伟良.试论企业物资管理在铁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10,4(03):347-348

物资采购管控措施篇3

【关键词】物资管理;成本控制;采购计划;物资发放

一、前言

物资管理,指的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资,从采购、使用到储备的整个过程进行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与控制。企业实施物资管理,是为了通过管理物资,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益。物资管理主要包括了编制物资计划、采购物、储备物资、发放物资四个主要环节,这些环节构成了一条物资供应链,所有环节都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任一环节管理不到位,都会影响到整条供应链。因此,对于企业来说,物资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是控制生产成本的关键。

二、物资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措施

(一)编制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

在物资管理中,编制采购计划是首要环节,它是在实施采购行为前,对采购成本的进行的一种客观预测和估计,是对采购资金进行的一种合理规划。在物资采购计划中,合理地对采购资金进行了配置,规定了采购资金的相关使用标准,根据这些标准,可对采购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监督,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在物资采购数量方面,要加强计划管理,尽量做到采购数量的细致化、精确化,避免不必要的采购,降低采购成本。采购计划应当根据企业生产需要进行编制,所有的物资储备、采购都是为了满足生产需要。对各部门信息进行汇总后,再编制采购计划,可提高计划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可操作性。初期制定计划时,生产部门应当以用户需求、预期产量、生产能力等为依据,正确估算出物资的种类与数量,填写物资需求清单后报物质供应部门。物资供应部在阅读物资需求清单后,应当组织人员进行市场调研,掌握物资的市场行情及价格信息。流动资金信息由财务部负责提供,财务部通过资金净流量对采购计划规模进行控制。企业在汇总各部门信息后,统一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安排物资的采购、储存、使用行为。在制定计划后,计划的落实、监督工作均由物资供应部负责,可通过定期召开例会的形式,实现对采购行为的监督,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降低采购成本

物资采购,是指在问价、比价基础上,使用资金从市场购入生产所需物资的一种行为。在采购物质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方面的成本构成要素:订货、购置。特别是购置成本,其在物资成本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可直接影响采购成本的高低。

在订货成本方面,企业要确保购入的是价廉质优的物资,必须事先充分了解行业动态、行业政策及最新行情,从而在采购时能处于主动地位,免受供应商片面之词的影响。在制定采购计划后,物资供应部就要开展市场考察,弄清不同供货商提供的物资品种、价格、质量、优惠活动等,多方比较后择优而用,以降低采购成本。对于供货商的选择,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供货商进行考核和管理。首先要完善选择供货商的程序与标准;坚持落实索赔制度;采购结束后及时评价供货商;重视货物质量检验与多家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这些方面的考核,来选取合格的供货商。

在购置成本方面,一些供货商针对及时付款或购买量大的客户,会开展优惠活动,以快速回笼资金,在采购物资时,可通过批量购买或及时付款来享受优惠;一些季节性物资的价格,会随着季节产生变化,采购部门可选择在销售淡季购入物资,以节省采购资金;对于大宗设备或材料的采购,可采用竞争性谈判、招标采购方式;企业要选择信誉良好、诚实守信的供货商,签订长期合作合同,以保证货物质量,同时也可获得一定的价格优惠。

(三)合理发放物资

首先,要控制好物资的消耗定额。物资消耗定额的设置,可在正常生产状态下,控制物资的消耗量,节约生产成本。控制好物资消耗量就是控制好成本。在物资消耗定额控制中,要强化管理意识,实行全方位控制,杜绝物质的浪费和丢失。物资供应部在设定消耗定额时,要以各部门的材料消耗量为依据,不能设置过大的消耗定额。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监督物资消耗情况。在企业中,只要是可以实施定额管理的部门、项目,都要采取定额管理措施,以控制物资消耗。其次,物资供应部在发放物资时,要认真核对定额,做好发放物资记录。实行定额管理后,各部门要对物资使用情况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针对管理不善、浪费、丢失的部门或个人,要严格落实处罚制度,对于管理严谨、物资使用节省的部门,要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降低物资储备成本

企业进行物资储备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突况。针对不同的行业,其物资储备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其物资储备包括工具、原料、消耗性物品、劳保用品等。做好物资储备,能保证企业在物资短缺时期正常开展生产活动,增加企业利润。对于企业来说,必要的物资储备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但也不可盲目地、大量地囤积物资。若物资储备量大于生产需求量,必将增加储备费用,包括保管费、仓储费、折旧损耗费、搬运装卸费等。针对有使用期的劳保用品、工具、原材料,还可能因储存时间过长,导致物资过期,无法使用。物资储备应当以“满足生产需要,物质储备数量最小”为原则。要降低物质储存的成本,很多企业都选择了“零库存”管理办法:

1、协作分包。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很多的生产环节中应用到的材料,都可由供货方承包下来,让供货商与企业协作生产,以达到零库存目标。

2、代保管。事先签订合同,让供货商将物资储存在企业的仓库中,企业在使用物资后结账,用多少结多少,实现零库存。

3、供货商配送。采购部与供货商在合同中约定,企业在缺少物资时,供货商要及时、快速地配送物资。这样一来,货物就会在供货商和生产线上流转,而不用通过仓库储存,实现了零库存。

三、总结

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物资管理必然会成为现代企业实施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它会对企业效益、企业发展产生最直接影响。企业管理者应当在经营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管理方法,全面提升物资管理水平,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令,李华新.工程项目物资管理中成本控制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8):236.

[2]韩晓波.加强物资管理控制项目成本[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4):114.

物资采购管控措施篇4

近几年发生的管道工程项目物资采购质量问题或事件,不仅直接影响油气管道质量和能源通道运行安全,还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因此,认真分析研究以往物资采购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进而逐步完善管道工程项目物资采购质量控制体系是解决物资采购产品合格率问题的关键。

一、管道工程项目物资采购存在的问题

1.技术招标文件标准低、漏洞多

在管道工程项目的设计请购文件中,技术规格书的系统内部工程大多依据上级颁发的技术文件,标准较低。大型设备的主要原材料、元器件、成品检验等未能给出明确详细的制造及检测标准,主设备和配套设备供货商资质内容规定较粗,尤其是成套设备外协件资质要求不明确;技术招标文件规定不详细或存在漏项,技术澄清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招标采购时间,也给厂家投标留下“空子”。

2.设计请购文件升级过于频繁

设计请购文件升版频繁,造成了技术要求和规格数量的不确定性。按照过程版请购文件排产,往往导致变更较多、物资剩余。另外,以往项目中设计技术规格书及数据单参数设置倾向性较强,形成了暗地里指定物资或者主要部件“品牌”的局面,在实际招标采购时其他质量性能更优的产品无法参与投标,导致竞争力不足或招标流标情况严重。

3.采购招标文件不详细

由于采购招标文件技术评分标准较粗,无法评判各厂商的实际技术能力,无法达到在价格合理的基础上选择技术实力较强厂商的目的。

二、采取措施

为了加强国内工程物资采购管理的能力,规范物资采购行为,确保采购物资质量,为管道工程建设提供质量保障,笔者提出以下控制措施。

1.完善设计请购文件内容,加强设计文件进度管控

(1)设计单位针对以往经常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物资适当提高设计标准,结合技术规格书,在技术数据单中细化技术要求,细化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物资的检验检测要求。

(2)设计单位应细化明确主设备和配套设备供货商资质要求,细化优化技术评分标准,评分细则要能区分投标方案优劣和产品质量档次,必要时组织相关行业专家内部评审后再。同时,设计单位应加强设计请购文件、技术协议等有关文件的审核,重点管控设计标准的符合性,明确技术文件强制性条款、企业资质等要求。比如,压力容器、压力管道、3C认证、消防或防爆认证和工业生产许可证等生产资质要求。

(3)加强设计文件进度管控,减少技术请购文件变更频次,提高技术文件准确性。对于短周期材料,设备采购须坚持与施工图一致排产订货。对于长周期材料,设备订货招标、采购周期满足总体工程计划的前期下坚持与施工图一致排产订货,如果无法满足工期要求则建议采取如下措施:在设计暂时不具备请购文件归零条件时,采办单位可根据非归零版文件组织采购方案编制及招标,以完成规定采购程序,尽早定商定价,及时反馈厂商技术文件满足施工图设计进度,但合同排产及合同签订时必须依据归零版技术文件。大型复杂设备技术协议签订时涉及多专业交叉,则应明确设计单位各专业联合审签制,确保相关专业接口清楚,避免错订、漏订、与其他专业不匹配等问题发生。对于分段施工、分段投产项目,可根据现场需求进度和设计施工图进展,安排设计单位分批、分期签订技术协议,采取分批交货方式控制交货批次,降低设计变更带来的风险。

2.建立国内工程项目物资合格供应商名录,加强供货商管理,并实施动态管控

(1)按照项目类型整理国内工程供应商名录,各项物资(采办包)范围集中趋向于4~6家优秀供应商,达到“少量优秀”的目标。针对新建项目,结合合格供应商名录,确定潜在供应商范围,严禁在供货商名录之外向业主推荐供货商。定期开展对供应商的考核,必要时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工厂定性定量考察,实行“能力认可”制度,明确供货商实际制造装备、生产能力、供货范围。加强供应商名录的维护和动态管理。对于出现违约和质量问题的供货商,应加大处罚力度,包括通报、暂停投标资格、列入黑名单等。至于公开招标采购的物资,对供货商名录之外的厂商需严格进行资质预审,进行实地考察后方可允许投标。

(2)规定在中国境内生产制造产品原则上必须由制造商直接投标,如果受到其销售体制限制,制造商不直接向用户销售而由商销售则必须经过事业部审批。在项目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尽量与国外制造商或其中国派驻机构(分公司)直接签署采购合同,鼓励“直采”并在合同结算条款上给予优惠和支持。境外生产产品应严格限制贸易商、商投标,对于由贸易商、商投标的物资,应提高贸易商、商参与门槛并规定贸易商资质及商等级、年限,研究使用采购方、商、境外制造商三方订货合同,界定其责任与义务。与有资质且信誉良好的贸易商、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避免中间商“偷梁换柱”、“以次充好”、“贴牌代工”、围标串标等问题发生。

(3)供货商名录准入本着“谁推荐谁负责”和“质量问题一票否决”原则。加强日常供货厂商入网管理,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强制性型式试验报告、爆破试验报告、压力容器资质、压力管道元件、工业生产许可证等资质进行符合检查,可通过专业机构咨询、网上查询复核,避免厂商弄虚作假。

3.管道工程项目总体采办计划和招标(谈判)采购文件

(1)完善工程项目总体采办计划。一是针对物资的重要程度、技术复杂程度和质量风险高低进行分析,对于关键性物资应提高技术、商务评分权重,降低价格评分权重,避免投标商低价恶性竞争。二是增加质量检验管理条目,明确各物资质量检验等级,实施分级管理。列出物资质量检验计划和管控等级,即明确实行驻厂监造、生产过程检验、产品抽检复验等。三是扩大驻厂监造范围,在监造目录内的物资必须100%实施驻厂监造,对于监造目录外的物资,可通过分析研究,认为有必要实施驻厂监造的,在项目总体计划中纳入到物资监造目录。

(2)优化招标(谈判或询价)方案。一是邀请招标采购严格控制短名单准入,公开招标采购适当增加技术、商务权重。商务得分权重比例范围以20%~35%为宜;技术和价格权重可以根据采购物资实际情况设置为25%~50%或30%~50%。权重比例设置原则上应根据材料设备重要程度、技术复杂程度和质量风险大小设定,对于低价中标采购的物资要提高质量检验等级或者加大检验频次,以确保产品质量。非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或询价)则根据物资特点合理调整评审办法,在实行以往的“技术通过最低价中标”之外,推行“综合评审法”和“性价比评审法”。对于技术复杂、质量风险大的物资需增加技术专家评委人数。二是优化细化评分标准,结合物资实际合理分配分值;如果设计提供的技术评分标准不够细致,可以聘请第三方专家进行评审、细化。三是对于后期售后服务工作量大、次数多的物资,厂家投标时必须明确固定人数、天数的服务费用及服务费单价,超出后按照合同规定支付费用。四是在招标文件中增加规定:招标方有权在中标通知发出前或后对中标厂商进行工厂考察及投标响应文件的复核,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如发现中标厂商存在与投标响应严重不符、弄虚作假或生产实力较差的情况,招标方有权取消其中标的权利。五是在招标文件中要求厂商投标时明确自主生产和外购范围,主体设备严禁外包,同时要求描述外购单位资质,附带相关资质资料及合格供应商准入情况。六是针对不同物资列明要求供货厂商提供的竣工资料清单,招标文件中应明确供货商需要提交的竣工资料清单及厂家资料提交份数、装订要求,以便规范和加快竣工资料编制、提交。

4.建立采购物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提高管控能力

(1)建立采购物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编制重点物资质量管控清单,确定质量检验等级,定期开展物资采购质量检查工作,加强物资到货前的供货商资质能力检查、生产过程中检查以及注意物资发货前的工厂验收。以供货商工厂产品生产制造过程、外购材料、第三方驻厂监造履约和现场人员履职行为、关键产品检验和复检等作为重点,对采购单位质量管理行为定期检查和飞检。

(2)物资到达中转站现场后的质量管理应纳入项目现场质量管理范围,开展现场物资的质量检查管理工作,定期检查中转站物资质量管理的合规性。对关键物资的验收,应依据订货合同对现场物资外观、数量、资料等进行查验。

(3)物资从中转站出库运输到安装现场,运输过程的物资质量、安装现场的仓储保管质量、安装过程及调试质量应纳入现场质量管理范围,施工单位应有专人负责物资领用,按物资存放保管要求进行保管,按严格设备安装调试说明进行安装调试,确保物资运输、安装、调试质量的正确性,避免物资现场破损,减少供货厂商现场服务次数,降低售后服务成本。

5.采购量少、金额小、易出质量问题

物资的采购管理措施采购数量少、金额小但极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物资实行框架协议采购。通过公开资格预审,必要时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工厂能力考察,确定合格投标厂商组织招标采购,按框架协议采购。采取措施,杜绝关键工序或整体“转包”现象发生。

6.加强采购物资质量数据收集和信息化管理

加强物资质量信息化管理,积极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达到信息共享,收集储存并及时维护各工程项目完整的物资采购质量数据信息,确保后期物资数据可追溯性,积累管理经验,为后续工程项目的物资采购管理提供借鉴。

三、结语

物资采购管控措施篇5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为了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确保资金、资产、资本集约高效利用,企业物资部门致力于做好物资供应、合理调整仓储结构、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认真分析自身经营情况,查找突出问题,强化成本控制,拓展利润空间,下面就我单位降低“物耗”的相关内容做点粗浅的分析:

一、什么是物耗

物耗是物资消耗的简称。物资消耗是企业的一个主要负担和成本构成。企业常用物资消耗定额来衡量物资消耗的程度。物资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和技术条件下,制造单位产品或完成某种生产任务,合理消耗的物资数量。由于各种物资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规定物资消耗定额的对象也各有所不同。随着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到来,物耗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有效控制。

企业降低物耗的目标任务

总目标:1.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要把工程项目费用控制在预算之内,杜绝质量事故,杜绝返工,严格验收把关。2.物资采购要确保通过开展广泛的市场调研,制定合理的采购预算,加强各环节成本控制,进一步降低物资消耗水平3.运行维护要不断减低中心运行维护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省能源成本支出,确保中心正常运转情况下,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

分季度目标:1.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第一季度要认真做好项目设计前调研,提出设计要求具有合理性,功能完善;第二季度要编制好技术规范书,提出预算编制要求,把好预算审核关;第三季度要做好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管理,保证质量,减少能耗;第四季度要做好工程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加强过程结算管理,保证结算合理性。2.运行维护要将中心全年综合能耗指标分解每个月、每个季度,制定季度综合能耗指标,确保完成全年综合能耗指标。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工程设计管理

1.充分进行设计前调研,提出合理性需求。委托正规设计院进行设计,每项工程项目设计前,认真查找资料,了解市场材料价格,向设计院提供的设计要求具有合理性。针对我单位2015年的非生产性技改、大修工程项目,委托具备正规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根据工程内容充分了解市场价格,采用“限额设计”方法控制工程总价;设计方案依据节能环保原则采用先进技术、节能环保材料、节能高效设备等手段控制能耗;初步设计图纸完成后组织使用人员、相关专业人员在节能方面进行审核,较少设计施工图变更,节约工程施工造价;在设计合同中约定工程竣工图的完善,负责完成竣工图纸,保证竣工图的完整性、合理性,节约后期维修成本。

2.规范、合理编制技术规范书。做好预算编制核对,确保预算合理,工程量清单条目齐全、描述完整、工程量计量准确。

(二)加强物资采购环节的控制

1.准确编制用料计划,加强计划的刚性约束,做到按需采购。严格执行批次采购计划,充分进行市场调研,严格按照《参考价格模板》进行估价,对于在《参考价格模板》中没有参考价格的,需求部门对价格进行广泛调研,确保估算价格合理;严格执行公司采购目录,按照公司两级集中采购目录提报需求计划。

2.持续优化集中采购策略,合理应用采购组织模式。实施合理高效的采购方式和组织形式,主要采取批次计划采购、协议库存采购、超市化采购三种采购方式。

(三)做好施工全过程管理,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1.施工单位进场后施工水电采用挂表计量方式,严格控制施工期间水电浪费,出现水跑冒滴漏及时制止,对施工单位用能考核;加强施工全过程管理,严格按照国网工程管理制度与中心项目管理工作流程进行管理,杜绝安全质量事故、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精选设备材料。

2.加强验收环节和结算环节管控,确保质量,实行费用控制目标。认真执行验收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验收质量,杜绝返工和不合格工程投入使用。

3.加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实现“概算不超估算、预算不超概算、结算不超预算”的三控目标,采用预算、结算多级审核方法,保证预算、结算的合理性、准确性。

(四)运行维护

1.管理措施:要求各用能部门根据本部门实际的运行情况制定本部门节约运行成本,加强综合能耗管控的具体实施办法,要求具体到事,责任到人。

物资采购管控措施篇6

关键词:采购质量;管理机制;管理理念;质量意识

abstract:engineeringepCprojectequipmentandmaterialsprocurementcostsaccountforabout60%ofthecostoftheoverallproject,procurementquality,willdirectlyaffecttheproductionprojects,thequalityoftheproducts,butalsotoreducetheproductcost,timely,safeorganizationofmaterialsupply,allhasthevitalsignificancetoguaranteetheprojectconstructionproductionsmoothly.inthispaper,throughtheanalysisofthemainproblemsexistinginChineseconstructionenterprisematerialpurchasequalitymanagementintheprocessofinternationalization,putforwardspecificmeasures,and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onhowtoimprovethepurchasingqualitymanagementofepCproject.

Keywords:procurementquality;managementmechanism;management;qualityawareness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中国工程企业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国内外工程类epC项目逐渐增多,设备材料的国际化采购工作量不断地增大,物资采购质量管理工作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物资采购质量管理就是为使采购物资的质量达到规定要求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活动的总称。物资产品是构成工程产品的一部分,物资产品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质量。这就要求企业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物资采购质量管理体系,加强采购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在采购过程中全过程进行监控管理,以实现物资“安全、及时、经济”供应,保障工程工作顺利进行。

当前epC项目物资采购质量管理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

1、质量管理理念跟不上国际化工程项目的要求

随着中国工程企业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地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国际舞台上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但在管理理念上和世界上知名的工程公司存在很大的差距,具体体现在:缺乏物资采购质量管理的前瞻性,管理内容以偏盖全,往往以物资产品检验为中心替代物资采购质量管理,主要工作停留在工程物资的过程和最终验收的具体事务上,缺少整体的物资质量管理策略,经常会在工程物资过程检验或最终验收中出现不合格品,给epC项目的整体工期造成延误,效益造成很大的损失。

2、质量管理体制不完善,执行力不足

很多企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重量不重质”,“摸着石头过河”,依然引用国内的管理模式,造成epC项目物资采购质量管理体制不完善;在项目迅速膨胀的情况下,物资质量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跟不上项目的发展,良莠不齐,部分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制度很难对管理人员形成激励和约束力,造成epC项目物资采购质量管理部分职能难以得到有效的履行,整体管理执行力不足。

3、对供应商考核审查不到位,选择不当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epC项目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物资采购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中国企业往往以价格为导向选择供应商,没有对供应商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查,没有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忽略了对供应商整体基本情况作充分了解和掌握,导致部分产品因为供应商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不足而延期交货,甚至无法完成产品的交付。

4、采购合同质量约束条款不够明确,合同约束力差

物资采购合同是约束买卖双方履约的基本保证。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由于设计技术文件准备不够充分或技术澄清工作不彻底,合同中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够明确,有些合同缺少质量保证金条款,合同约束力差,导致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不能满足epC项目的实际需求,从而影响到项目整体质量,导致项目延期交付,给项目造成重大的损失。

5、对工程分承包商的主要材料采购质量监控不到位

在epC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部分工程主材是由分承包商按照分包合同的规定进行采购的,由于缺少有效的管理和监控,为了节约采购费用,降低成本,分承包商所采购的物资往往会以次充好,使用低劣的产品,这会直接影响到epC项目工程的整体质量,延误项目的整体交付。

epC项目物资采购质量管理的应对措施

epC项目工程产品的质量很大程度地体现在该工程所采购的物资产品质量上,物资采购质量在epC项目的质量管理和物资采购管理中具有特殊的位置,如何加强对采购质量风险的管控,规避采购质量风险,对epC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1、树立物资采购质量管理的新理念

epC项目物资采购质量管理要树立“质量预防为主、全过程监控、事后反馈”的管理理念,针对项目的特殊性以及国际化采购的特点,物资采购的质量管理工作要从内部质量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供应源头抓起,在实施过程中全过程监控,并建立一套完整的物资采购质量反馈机制。也就是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对合同签订前的技术准备工作、供应商的选择、质量检/试验措施以及合同文本的质量条款等前期工作进行精细的管理控制,确保合同标的物在生产制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加工制造,确保产品符合epC项目的需求。物资采购质量管理融汇贯穿于整个项目的执行中。

2、完善管理体制,细化考核

完善和健全物资采购质量管理制度,制定物资采购质量管理策略及标准,把质量管理摆在突出的位置来抓,实现物资采购质量管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常态化。把物资采购质量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确保每一个管理者工作到位、尽职尽责。细化考核,强化各岗位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使质量管理工作贯穿物资采购工作实施的全过程,确实可行地做到分工有序,职责分明,总体协调,齐抓共管,形成物资采购质量管理的一体化的良好格局,全面提升物资采购质量管理水平,实现采购质量的有效管理和对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

3、加强对供应商的考核管理,正确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建立定期的供应商质量认证考核制度,从供应商的资质文件入手,实地考察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近阶段的生产任务的饱满度,历年来的供货记录,以及售后服务的情况,和考核优质的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在不停的质量考核审计中,帮助、推动和提升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已达到长期合作共赢的目的。

4、加强合同管理,实现对供应商的有效控制

细化采购合同文本,根据项目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编制合同的技术文件,积极地做好技术澄清工作,把所有的技术文件和澄清附录作为合同的一部分,并在合同中进行严格的约束,并严格建立和执行“合同质保金”制度。严格根据采购合同进行一系列的监造、催交、验收等活动,实现对供应商的有效控制。

5、抓好过程检验和到货验收工作,形成完善的反馈机制

物资采购质量反馈管理机制是以工程物资的到货验收、追溯、质量跟踪为主的一种管理机制。在物资出厂前和到货后,通过质量抽检、验收、产品使用中反馈的质量问题,及时传递到供应商,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实现物资质量的可追溯性管理。建立物资质量管理记录台帐,并根据物资采购质量情况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评价,作为合格供应商的评审、考核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对相关的业务相关责任人进行考核,促使业务人员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采购质量。

6、规范分承包商采购行为,确保所采购的物资质量安全可靠

在epC项目分包合同中明确规定分承包商的供货范围及其所采购的工程材料的质量管理程序,坚持做到分承包所使用的供应商在epC项目所选择的合格供应商名单中或经过项目审核批准后的供应商,确保分承包商所采购的物资来源质量可靠。严格执行epC项目物资到货联合验收制度,确保分承包商所采购的物资质量可靠。

搭建和规范管理平台,提升物资采购质量管理水平

1、构建质量管理平台,做好管理策略规划

epC项目伊始,项目部就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所采购的物资内容,从物质采购质量管理体制入手,搭建和完善物资采购质量管理平台,完善物资采购质量的管理制度,使管理制度规范化、程序化。制定本项目的物资采购质量管理策略,就项目物资采购质量管理提出管理目标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实施计划,针对设计、采购价格、采购合同、供应商技术水平和能力等可能造成物资采购质量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对设备材料大小、制造周期、重要性等因素制定不同的质量实施计划,在质量实施计划中,对关键性的物资设立多点监控检测的办法,并对不同阶段的物资采购的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预防、监控。

2、坚持科学理性的采购原则,细化供应商动态的量化考核

epC项目的物资采购要始终坚持科学理性的采购原则,要把物资采购质量放在第一位,在采购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物资采购的价格,更要关注物资采购的质量和使用生命周期,坚持做到总成本最低,性价比最优的科学理性采购。加强对供应商的动态量化考核是实现有序竞争秩序,整合供应商资源,从源头抓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动态量化考核就是对供应商资质、质保体系、生产能力、供货记录、价格、交货期,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备案。通过细化供应商的动态量化考核内容,并根据考核结果不断优化供应商的结构,逐步形成以业绩引导的订货机制,达到对供应商产品质量的源头风险控制。

3、增强项目全体采购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加强队伍建设

epC项目设备材料采购工作量非常大,需要建立一只强有力的采购质量管理团队。通过加强采购人员的质量培训工作,通过学习和自我学习的方式,学习掌握本岗位物资采购流程,熟悉本专业的技术标准文件以及业主的技术要求,确保全体人员“懂专业、精业务”。用质量岗位职责和激励机制来约束、引导采购人员的质量行为,通过考核的方式来强化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

4、和设计、施工相结合,实现项目质量管理的有机融合

物资采购质量管理是epC项目质量管理的一部分,物资采购质量管理工作和设计、施工的质量管理是相辅相成的,设计图纸技术的缺陷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物资采购质量问题,采购的物资如果忽视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技术要求也会造成物资进场无法使用的情况。所以物资采购质量在很多方面和设计、施工是息息相关的,和设计、施工实现有机的融合,促使epC项目的质量管理再上一个台阶。

物资采购质量管理是epC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构成工程产品质量的重要部分。提高物资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一定要用创新的管理理念,健全的管理体制来规范物资采购质量管理行为,对物资采购的每个环节进行严密的监控,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管理的执行力,全面提升epC项目物资质量的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张爽,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J],商业经济,2010,(15)

金锡万,物资采购质量风险防范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1,(8)

赵道致、王振强,采购与供应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谢家平,2011mBa讲义-供应链管理,上海财经大学,2011

物资采购管控措施篇7

关键词:工程项目;物资材料;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针对相应的工程项目,往往采取相关的准备,准备工作包括合理设置施工现场、科学考察施工环境和选购物资材料等方面。在进行工程项目的准备工作时,在确定施工环境和施工现场后,针对项目工程所需的物资材料,往往结合工程项目的要求,进行相应的物资材料选购工作。针对物资材料的选购,应加强有效的控制措施,进而确保物资材料质量符合工程项目的需求,有利推动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加强控制工程项目物资材料的质量问题,对确保工程质量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工程项目物资材料管理现状

建筑工程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针对工程项目需要的物资材料,往往结合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选购工作,在进行物资材料保管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经过相关研究分析,合理分析工程项目物资材料发生质量问题的原因:选购人员不负责,管理人员维护工作不到位[1]。

(一)、选购人员不负责

建筑工程在进行工程项目物资材料选购过程中,往往利用施工方案的要求来确定物资材料的选购工作,针对工程项目需要的物资材料,缺少完善的介绍和具体性能综合要求,造成采购人员在选购物资材料过程中,发生选购材料不符合项目工程需要的现象[2]。同时由于选购人员在选购物资材料过程中,局限于物资材料的性能认识水平,不熟悉实际物资材料的综合性能,因此选购物资材料过程经常发生选购材料的质量问题。因此选购人员对选购工作不负责,造成物资材料在选购过程中发生严重的质量问题,进而影响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二)、管理人员维护工作不到位

工程项目对物资材料的管理工作,一般借调施工人员进行物资材料的管理和维护。由于施工人员缺乏系统的维护技术,造成物资材料在储藏期间得不到有效维护,发生严重的质量问题,进而制约在工程项目的作用。工程项目应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物资材料的维护工作,同时技术人员应针对物资材料的维护技术,展开教育引导,提高施工人员对物资材料的维护水平。对物资材料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制约物资材料在工程项目中发挥明显作用。

二、工程项目物资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一)、编制物资管理制度,严把质量关

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物资材料质量,应针对物资材料编制完善的管理制度,有效记录物资材料的维护和出入库情况[3]。编制物资材料的管理制度,首先应制定完善的物资材料供求计划和选购方案,首先针对工程项目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科学制定物资需求计划,其次根据拟定的物资需求计划,合理选购物资材料,确保物资资料在项目工程的综合运用。同时针对选购的物资材料确定维护方案和管理措施,确保物资材料在仓库储藏期间得到正确的维护和有效管理,满足工程项目的施工需要。例如针对物资材料的管理,可以实行月计划和季度计划的供应方式,在对物资出入库登记时,应具体结合月使用情况和季度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确保物资材料选购方案。另外在进行物资材料维护过程中,应结合物资材料的施工性能进行相应的处理工作,确保物资材料施工性能的维护。加强对物资材料的管理,是确保物资材料在工程项目中正常使用的前提,也是控制物资材料质量的必要措施。

(二)、注重人员的选择与分工,从管理抓起

在材料管理人员的选择上,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要热爱材料管理工作;二是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三是要有吃苦耐劳精神;四是要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五是要诚实守信。近年来公司在材料管理人员的配备上下了大功夫,让一些具有较高素质的大学生加入到了材料管理队伍里,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明确工作分工和职责范围是做好材料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项目施工管理中,项目要对材料人员进行了明确分工,让每个人明确自己应干什么,应怎样做,工作中相互监督,相互帮助,杜绝工作脱节情况的发生,减少工作失误,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材料的领用及发放管理,严把出口关

照单发料,循规蹈矩,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材料的释放,做到层层把关,禁止任何不合格品到达施工现场,提料单的检查审核,审核过程必须涉及到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施工经理,供应部长的签字确认,同时还要有总承包施工经理的书面确认,现场做到按需申请,材料部门做到按需释放。

材料外观检查及数量控制,发放前注重材料实体的外观复查,避免外观缺陷的材料运往现场,同时关注色标标识的正确性,以免现场错用的出现。

材料的运输交接及资料的反馈保存,运输过程注意成品的保护,杜绝磕碰,震动等对材料实体造成损坏,影响施工进行,同时交接记录手续齐全,确保材料的可追踪性。

三、完善项目工程物资材料质量控制的途径

(一)、加强经济控制

针对项目工程物资材料质量的控制,首先采购方面,应通过资金的调节作用,合理控制物资材料的资金投入,确保物资材料采购工作稳定合理进行,同时也是合理控制物资材料资金投入的有效措施。现阶段处于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时期,物资材料的价格相对不稳定,波段起伏明显。因此施工单位应通过物资材料资金的投入,合理控制物资材料的采购工作,确保采购人员与稳定的供应商处于联系,间接确保物资材料质量。

其次仓库方面,应加强监管控制,加大奖惩力度,严格执行奖惩制度,材料严入严出,确保到货检验及时,入库准确,材料领用严格按照管理办法,逐层审核,最大程度上杜绝错发,错领,错用引起的巨大经济损失,一经发现,加重处罚,绝不姑息。

(二)、加强施工技术

针对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物资材料的施工技术和使用情况,应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确保物资材料在施工中的正常使用,合理控制物资材料的人为损坏造成物资材料供应困难现象的发生。技术人员应针对物资材料的施工性能提出施工要求,并加强施工现场的指导监督力度,切实提高施工人员对物资材料的使用水平,进而合理控制项目工程物资材料的正常使用。

(三)、完善管理制度

物资材料在项目工程中的运用,项目工程管理单位应加强物资材料的管理制度,实行预算分析和定额结算的管理模式,合理控制物资材料在项目工程中的消耗情况。另外物资材料的维护情况,也应加强记录管理,确保维护工作落实,有效维护物资材料使用前的整体施工性能,进而确保物资材料质量。

(四)、材料实体可追踪

物资材料在生产,到货,仓储,出库,使用等,各个环节都有其不同的管理,维护处置办法和规定,但也都围绕一个共同点就是材料的可追踪性,要从文件管理着手,从材料实体上上手,做好文档编辑,文档归位,实体上标识鲜明,移植及时准确,成品半成品均要进行过程比对,防止错误的放大蔓延。

结束语

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应针对物资材料加强质量控制管理措施,进而维护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应针对施工计划和市场价格因素,综合制定物资材料的选购工作;其次物资材料部门应加强对选购的物资材料建立信息档案库,具体管理物资材料的出入库统计和维护情况,确保物资材料施工性能正常;再次技术人员应加强物资材料施工性能教育培训,进行施工现场监督指导,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合理利用物资材料。物资材料质量的稳定,有利于物资材料在项目工程切实发挥基础作用,进而有效维护项目工程质量,以促进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兴军.浅谈工程项目物资的质量和价格控制[J].基层论坛,2006,((04):43-44.

[2]陈研君.浅谈工程项目物资供应的控制和管理[J].科学管理,2009,(52):176.

物资采购管控措施篇8

关键词:物资;采购;供应;风险;过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K8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物资采购供应过程控制是一种风险控制措施,实现把握物资供应工作主动权,对物资供应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主动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其根本目的就是保证生产建设物资能够安全、及时、经济供应。2008年以来,中原油田按照总部物资供应传统业务改造的要求,以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物流控制为重点,全面加强物资供应过程控制工作,有效降低了物资采购风险,提高了物资安全、及时供应保障能力。

一、增强物资需求与采购计划的风险控制

1.需求计划及时性

(1)强化需求计划编报时间控制。按照年度计划为主、月度计划为辅的编报模式,每年10月份编报下年度物资需求计划,年度需求计划要占全年使用量的75%以上;每月1-15日前编报下月度需求计划,超时段编报,纳入使用单位计划提报及时率考核。

(2)强化需求形成过程控制。对油田改扩建、检维修等项目,组织人员提前介入需求形成过程,按照项目周期和施工进度,指导设备材料需求计划编报,为物资采购准备和排产制造留足时间,提高了物资供应工作的主动性。

(3)明确需求计划编报提前期。编制了油田生产建设主要物资的采购周期对照表,对使用单位的需求计划编报提前期进行明确规定,改变了过去物资需求计划及时率只有定性要求没有定量时限的情况,保证了物资需求计划提报的及时性。

2.需求计划准确性

(1)严格需求计划编报审核制度。对物资需求计划编报实行生产单位和专业部门“两级审核”制度。

使用单位对基层井、队、站提报的需求计划,每月物资部门组织财务、技术、生产、作业等部门召开物料平衡会,按照生产运行计划和需求紧急程度,从资金预算、规格型号、技术要求、使用时间等方面进行综合平衡和核实确认。

油田生产、装备、技术、科研等职能部门,按照专业管理范围和储备资金占用责任,对各单位编制的油套管、井下工具、采油助剂、钻井助剂、矿建料、防洪料等需求计划,统筹进行资源平衡,严格计划审核把关,保证了需求计划准确性。

(2)严格需求计划变更责任追究。使用单位提报需求计划后,由于技术参数调整、需求数量变化、工程施工进度等原因需要变更的,即时告知采购部门终止相关业务,并履行严格的计划变更审批程序;同时,任何形式的计划变更都要纳入对责任单位的需求计划准确率考核;对因计划变更影响生产经营、工程建设或造成库存积压的,追究需求计划提报单位、审核部门以及当事人的责任。

(3)强化物资计划执行考核。开发应用物资计划管理辅助系统,系统每月按照设定考核计算公式,自动导出各单位的需求计划准确率和领料及时率进行排名通报,同时自动导出业务部门的采购计划执行率和合同履约率进行排名通报,保证了物资计划执行的严肃性。

3.需求计划标准化

(1)推进计划提报程序标准化。2011年,在系统中对需求计划模块功能进行了增强,油田需求计划全部实现了线上提报,分公司单位和勘探局单位的提报程序、数据采集、管理要素、考核要求做到了规范化、标准化,有效保证了需求计划准确率。

(2)推进物料编码标准化。对油田eRp系统内7.6万条物料编码进行全面梳理,删除和冻结非标码、个性码编码10304条,使用单位的物资需求计划必须按照标准物料编码提报,强化了需求物资信息标准化。

(3)推进物资需求标准化。编制了14个大类、134个品种的《物资需求标准化品种目录》,明确了品牌范围、规格型号以及对应的编码列表。了重要设备原厂配件、井下修井类工具、机电产品的《标准化采购技术规范指引》,从产品命名、物料编码、参考价、采购渠道、产品执行标准及检验验收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规范,使用单位只需按照对应的指引和编码提出需求数量,物资部门即可按照统一规范的产品名称和技术标准实施标准化采购。

4.采购计划控制

(1)严格物料综合平衡控制。在编制采购计划时,首先坚持eRp系统mRp平衡,同时,在油田需求物资消耗数据库中,坚持对7万余项物资的历年消耗数据与采购计划自动进行检索比对,查找分析消耗异常原因,确保采购计划的准确性。

(2)强化采购计划会审程序。会同油田管理、技术部门和使用单位,着重审核计划与生产的匹配性,采购时间与工程进度的匹配性。在石油专用管采购计划编报前,物资部门组织油气技术、勘探开发、生产设计等部门,对生产任务、需求数量、规格型号、供货进度、改代利用进行集中会审,确保了计划的准确性,有效防范了新增积压。

(3)加强采购操作程序控制。出台了《中原油田重要物资技术评审实施办法》,对固井材料、通用设备、防喷器、钻具等35个类别的重要物资,由专业管理部门成立评审组,对其规格型号、技术参数、检验标准、供应商选择范围等进行技术论证和联合评审,物资部门严格按照评审结果实施采购,实现了重要物资采购决策与执行的程序化、制度化管理。

(4)采购计划执行控制。将会审后的采购计划导入系统,采购部门严格执行;确因需变更的,要严格履行变更程序;设置采购计划执行率考核指标,过程控制部门对计划执行的全过程进行实时跟踪和监督考核,有效控制无计划、超计划采购风险。

(5)加强供应商选择控制。严格落实供应商业绩引导订货机制,每年油田自采物资品种综合业绩排名,评选aB级供应商名单,并将排名和名单与采购策略管理程序进行集成应用,作为物资采购渠道初选的主要依据。

二、严格物资分类分级管理

1.重要物资列入a类和一二级物资目录

将钻机、大型压裂设备、关键井控设备等48项重要物资列入a类和一二级物资目录,从需求时间、技术交流、商务谈判、排产进度、到货验收、货款支付等环节,制定了相应的过程控制措施,并纳入年度采购策略管理;对列入目录的物资,业务人员根据采购合同在电子商务平台制订过程控制计划,按照物资采购进展情况,在系统中实时输入过程控制相关信息,实施线上控制。

2.强化供应协调与跟踪管理

对油田重点投资项目所需设备材料,要求过程控制人员提前介入项目立项和设计,对项目所需的重点设备材料,建立线下物资供应全流程控制台账,从需求时间、资料交付、合同签订、催交催运、安装调试等方面,每周进行信息跟踪与维护,实行项目物资供应旬报制度,及时反映项目运行和供应进度信息。

三、完善与风险控制相关的制度与运行机制

1.改革机构设置与制度配套

2011年,成立物资供应过程控制科,按照从需求产生到需求满足的全业务过程控制管理思想,负责物资供应过程控制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和考核。在油田层面出台了《中原油田物资供应过程控制实施方案》,在供应处层面出台了《物资供应过程控制实施细则》,为过程控制工作扎实推进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

2.完善现行的运行机制与管控方式

结合中原油田生产实际,对物资采购供应业务操作进行全面梳理,按照计划、采购、执行三个阶段,找出了8个业务环节的84个风险控制点,逐项制定了相对应的170个风险防控措施和工作标准,建立了系统、规范的物资供应过程控制工作运行机制,提高了过程控制专业化管理能力和工作效能。

四、严格合同执行过程控制

1.开发了物资质量控制信息程序

对油田采购物资涉及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以及集团公司的物资采购技术条件标准进行了梳理,将53122项常用物资的产品技术标准维护到eRp系统中,建立了产品技术标准数据库。技术标准与物料编码一一对应,业务人员在订立采购合同时自动带入产品技术标准,既保证了产品质量技术标准采集的准确性,又提高了合同签约效率。

2.加强对合同执行和履约情况实时监控

要求每个采购业务科室都要建立物资采购合同(协议)履约台账,并在油田物资采购管理辅助系统开发了合同执行管理控制功能,由系统按照到货物资验收单自动核销合同,做到了对合同执行和履约情况实时监控。对纳入油田a类和一、二级物资过程控制目录的重要设备材料,要求采购部门必须在合同条款中明确外购原材料和外协件的供货渠道,以及相应的违约责任;必须编制物资供应过程控制方案、制造进度计划,作为采购合同的附件。另外,对重要化工产品的原辅料、电器设备主要元器件、劳保布料等直接影响供应物资质量的原材料或配件,由业务部门统一采购后,向加工制造商供货,并在合同条款中明确产品制造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

3.提高了合同执行的严肃性

将合同履约率和交货情况纳入对采购业务科室和供应商日常考核,月度分析通报,季度考核兑现,提高了合同执行的严肃性。制定了物资供应时效考核办法,从需求计划接收、采购计划审批下达、编码新增办理,到合同签订、合同执行整个业务流转全过程,明确了20个业务操作环节的时效标准,每月跟踪检查,季度通报考核,凡是时效超过30天的都要进行考核分析,对超过时效的单位扣罚绩效得分,对责任人扣罚绩效工资。

4.加强货款承付过程控制

(1)按照专业化分工流程化操作机制建设要求,由过程控制人员根据合同执行及到货验收情况进行货款支付申请;对出现产品质量、延迟交货等问题的违约供应商,严格依据合同条款进行索赔或扣减货款。

(2)对发料形成货款暂估实行每月清零制度,对过程控制部门暂估余额和挂账及时率进行考核,对供应商货款严格按照挂账时间顺序进行公示、承付,有效减少了人为因素。

(3)将货款支付与产品质量及使用效果挂钩,对化工产品按照投入产出比付款,对钻头按照钻井进尺付款,对生活用煤按煤炭发热量计价付款,有效控制了资金支付风险。

五、切实加强物资供应过程的质量控制

1.实施物资质量凭证采购制度

将6种国家强制性认证和工业生产许可证产品纳入凭证采购目录,对518家供应商相关资质证件进行备案登记,业务部门严格实行凭证采购,防范了采购物资质量风险。

2.强化加工制造过程的质量监控

制定了14个大类、529个小类物资的油田《必检物资目录》,并在eRp系统中固化控制,物资到货后按目录自动识别、报检,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入库,同时油田质量监督部门对在库和现场使用物资进行随机抽检;对燃油注气锅炉等重要设备材料严格按照质量控制等级要求,采取驻厂巡检、出厂检验等方式。对重要物资和关键设备的制造过程实行现场巡检制度,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原材料外购渠道、外协件品牌等条款,组织人员定期到生产厂家实地检查,对产品加工制造质量记录进行现场验证,及时掌握供应商排产制造进度及质量状况。

3.加强物资使用过程质量控制

对生产常耗物资,定期开展现场质量调查和回访,每月下发《采购物资质量管理通报》,并从产品材质、生产工艺、验收标准等环节,全面开展供采购物资质量治理活动,先后对压力表、三角带、截止阀等15项物资实施了专项治理,供应物资质量档次和用户使用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另外,对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装置改造项目用料,在签订采购合同时明确相应的供应商回收条款。对通用物资均采取供应商寄售方式供应,工程结束后余料全部退回供应商;对项目加工定制的专用物资,根据施工进度与供应商明确约定排产制造、交付安装等供货条件。近年来,在油田本埠各类检维修、改扩建工程项目中未形成工程余料。

六、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中原油田分公司对于物资采购供应风险过程控制理念的加深认识与实践应用,确保了物资采购供应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同时,通过对风险过程控制策略的不断改进与完善,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由“救火式”事后处置向“预防式”风险管控的转变,这对于促进企业物资采购供应工作整体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邓永国.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12):44-45.

[2]张书平.企业物资采购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2(30):7-9.

[3]袁泉,马前.浅谈石油企业物资采购风险评估与管控[J].市场研究,2012(03):51.

[4]马前.浅析油田企业物资采购风险及管理控制[J].经济师,2009(12):37-38.

[5]李冬玲,秦有铁.浅谈中石化紧急项目的物资采购供应管理[J].中国市场,2014(06):19-20.

物资采购管控措施篇9

关键词:物资管理;内控制度;作用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一、企业物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人力成本逐渐攀升的今天,如何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收益,是所有企业均在思考的问题。降低原材料成本最直接的途径,一是降低其采购成本,二是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避免原材料浪费、提高材料使用率,而这些都涉及到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

物资管理是企业施工生产经营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物资采购成本占施工总成本约60%-70%,物资是企业生产经营重要的管理对象。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物资管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宏观发展环境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企业的物资流通渠道和购销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管理体制的完善,很多企业逐步地开始实施更为有效的物资管理办法,如采用施工企业物资管理软件等。但是,大多数企业在技术、资金投入等诸多方面仍然是属于比较落后和小规模的,因此不可能进行高效的信息化控制和管理,这些企业在外部条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物资管理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企业领导重视不够

一些企业领导对物资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入,对物资管理工作不以为然,物资管理系统单一,没有规范物资管理各个环节,因此会对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2、物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基础还需完善

物资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应的管理体制应该在计划、采购、供应、管理、使用等环节上有严格的规定。近些年来,虽然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了包括物资计划管理、采购管理、供应管理、仓储管理、供应商管理等在内的各项管理制度,但制度的适合性、全面性、实效性较差。同时,由于制度与制度之间联系松散、缺乏协同,造成整个管理制度不成体系,甚至相互矛盾,不能达到系统协同效果。

3、物资管理环节上的问题

(1)采购环节的问题。采购是物资管理的重要和核心内容,物资采购包括实物资源管理和客户资源管理。如果没有政策规范性指引,企业实物资源管理和客户资源管理形成的是很可能自己约定俗成的一套模式,这种模式往往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成长性。由于在物资采购环节没有系统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不能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另外,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供应商的运营绩效对其下游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为了实现低成本、高质量、快速反应,就必须高度重视供应商的评价选择。但是,有些企业在采购环节上,由于对市场经济规律的特点和市场风险缺乏深化的认识,采购工作存在简单化、不规范化的倾向,许多的物资采购招标活动不够规范,尤其是有些企业往往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带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供应商准入制度,这些都人为地增大了企业的供应风险。

(2)库存管理环节上的问题。库存作为供需之间的缓冲,一方面,适量的库存可以应付规律与偶然性的需求变化,起到应急和备用的缓冲作用,另一方面,一定数量的库存又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延长了资金的周转,因此,如何采用有效的库存控制策略,在保证生产连续性和保持一定程度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库存水平而不影响施工生产是库存管理的重要目标。

4、物资管理队伍素质还有待提高

从一些调查研究发现,物资管理领域的腐败现象相当严重,有的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各种名目的“提成”、“回扣”、“好处费”等扰乱了企业正常的物资采购监督管理。同时,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和不断国际化、扩大化,企业物资管理工作日益繁重,物资采购和供应当中会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对物资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物资管理人员只有不断加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问需于基层、问计于一线,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才能应对日益繁重的物资管理任务。

5、物资管理绩效评价尚需完善

对企业项目物资管理进行绩效评价,可以判断项目的物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物资管理能力。按照建设“五型企业”的要求,很多企业在质量效益、资源节约等方面建立了包括资金占用率、库存增长率、废旧物资回收率等考核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但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的物资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6、风险预控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

近几年来,有的企业已经开展了风险源管理活动,进行风险源辨识,建立风险库,对市场风险、运营风险、采购风险、成本风险有了较明确的认识,也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但要从根本上防范和应对风险,从本质上保证物资管理工作安全,还需建立长效的预控机制。

二、内控制度的内涵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或单位为了保证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资产的安全完整性,而在企业或单位内部实施的一系列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制度措施,以达到控制资产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益及防止舞弊的目的,同时为实现良好的经营效果、法律法规的遵循以及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提供合理的保证。内控制度是由企业管理者、董事会和其他员工共同实施执行的。内控制度在管理中的目标包括: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安全,确保资产能够合理有效的使用;保证企业内部制定的管理政策、制度以及会计信息能够及时传达,并能够得到贯彻执行;做好科学预算,合理控制成本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避免资产浪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预防产生各种错误,管理中的漏洞和缺陷一经发现和查明,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保证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为了有效保证内控制度的实施,企业应当制定明确的考核制度,明确规定各项经济业务的管理程序和职责分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合理运行的前提是合理健全的组织机构和明确的职责分工。每项经济业务运行的过程中,应当有两个或两个部门以上的工作人员参与到其中进行分工负责,以达到相互制约的目的,防止虚假信息的产生,保护资产的安全。企业在贯彻落实内控制度时应当重视执管理人员的选用问题,只有选用较高能力的工作人员来执行内控制度,才能真正发挥内控制度的作用。内部审计机构、国家审计部门也应当起到监督作用,使内控制度更加完善,杜绝内控制度管理人员,避免因为管理效应弱化,管理力度递减,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等情况的出现。

我国一部分企事业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内控制度,使企业的运行、业务管理在一定范围内有章法可循。但是,还有一部分企业的管理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再加上内控制度自身的局限性,导致一些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观念不合理,缺乏竞争意识;法人治理机构不够规范;外部监督力度不强,监督环境不到位等。我国企业应当在原有管理效果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内控制度的创新,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层人员、管理系统和监督系统的职责,使各个部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同时加强外部监督的力度,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使企业的内控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有利条件。

三、内控制度在物资管理中的作用

1、梳理物资管理流程,完善管控措施

为了保障物资的安全,提高物资的使用效益,完善物资的管控措施,企业应当全面梳理物资管理流程。在梳理过程中应当先从大类进行区分,再进行细化和梳理。比如,存货的梳理,应当先从原材料、周转材料、半成品、成品等进行梳理;在梳理流程中应当注意各个环节的整合,比如,对存货的梳理可以从验收入库、仓库储存保管、领用出库、存货盘点以及存货处置等环节进行梳理。在物资梳理整合过程中,应当对照现有的企业管理制度,检查是否落实企业的相关制度措施。完善物资管理控制措施的关键步骤是物资的梳理。通过物资梳理可以发现企业物资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企业可以将这些问题加以分析,查找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健全物资管理的相关制度措施,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强化物资管控措施,保证企业物资的安全完整,提高物资的使用效能,防范企业资产风险,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能力。

2、落实内控制度,规范物资需求

企业在物资管理工作中的预算编制不科学,物资需求计划不够规范,对物资的消耗规律掌握不够明确,对生产物资需求量的预算不合理,可能导致企业的物资使用和管理没有达到精细化的要求。通过内控制度的要求使物资问题得到解决,首先是物资需求的预算问题,科学合理的预算应当由项目技术经营部门负责执行,提高物资需求预算的准确性和可执行性,防止物资的积压和不必要的浪费。在完善物资预算制度的同时,也应当进一步完善物资消耗控制管理工作。在使用过程中由作业部门和使用单位执行物资的控制措施。完善考核管理办法和物资消耗控制制度,明确物资使用去向,以保证物资使用和消耗在预算范围之内。严格遵守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完善物资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目标体系。企业应当按照内控制度的规范管理物资,明确物资管理分工,延长物资使用周期,避免出现物资积压、成本过高、物资使用效用较低等问题的出现,使物资管理和使用处于一种优化状态。

3、固定资产的维护和升级改造

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建筑物、房屋、机械、机器、运输工具,以及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需的物资条件。企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能力和长期发展能力与固定资产是否安全完整息息相关。企业应当对固定资产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进而设计出合理的使用流程,健全管理控制措施,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安全和高效运行。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程序包括固定资产的取得、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造册和运行维护。固定资产的取得时的内控措施是:企业根据合同和货单进行严格的验收;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特点加强管理工作。企业在取得固定资产后要对其进行详细的登记,编制目录,建立卡片,便于统计和管理企业的固定资产。企业应当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升级改造,以便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保证施工生产的节能环保。

4、加强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延长物资使用周期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应当加强对就物资的回收利用力度。延长物资的使用周期,充分发挥旧物资的作用,利用内控制度对物资的管理进一步挖掘企业的内部潜力和物资的使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对物资使用和消耗动态的掌握,对企业各项目的物资回收情况进行梳理整合,对于有利用价值的物资加以维修,变废为宝。对于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物资进行清仓工作,通过信息化管理将企业隔部门的物资纵向连接起来,加大了物资管理力度,重视旧物资的再使用和管理,核实旧物资的价值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使企业的物资管理保持良性循环状态。

在当前形势下,延长物资服务年限,发挥废旧物资作用,不失为缓解采购资金紧张,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有效办法。作为企业物资管理部门,就应该做好此项工作。物资经过修复过程,确定报废,其用途方向又是一个节约成本的大课题。是直接进行废物处置,还是根据报废等级选择适当的工艺处理,投入新的使用流程。两种不同的处置方式,给企业效益带来的差距是巨大的。

对于常规维修材料的修复利用工作也不可忽视。其一通过对废品的回收能够反馈正确的物资消耗信息。其二是可以通过回收的物资加强修理工作,变废为宝。要保证这两个方面功能的实现,必须通过企业内控制度的执行进行控制。加强信息化管理,通过掌握物资的消耗动态,对基层单位的物资回收情况进行考核。对于有回收利用价值的物资核定回收率,通过物资消耗纳入网络化管理,实现日清日结。项目部将实际消耗进行网络记帐,通过网络把物资管理单位进行纵向连接起来,实行垂直信息传输,加大了管理力度,及时撑握废旧物资回收的动态。实现从eRp的发出到消耗系统的使用,再到废旧物资回收入库,形成了一个废旧物资管理的系统环,实现了有发出,有使用就有回收,回收物资有帐、有实物。

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因素日益增多。物资管理工作是否合理科学已成为影响企业是否能够长足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强内控制度在物资管理工作中的执行力度,明确物资管理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陈梅.浅谈内控制度在物资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科技与企业,2011,04:47-48.

[2]王正方,徐英田,李瑞臻.企业物资管理监控机制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2005亚洲国际过程自动化技术与装备展览会论文集[C].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2005:4.

[3]张伟.企业内控制度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08:192-193.

物资采购管控措施篇10

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材料物资的费用总支出的三成以上,所以材料物资的管理工作对工程建设非常重要。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增加,材料物资管理工作的水平应该有所提高。这里阐述了采购供应现场储存管理的相关内容,提供了水利水电工程材料物资管理的优化措施,希望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材料管理的工作,使水利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材料物资管理;提高措施

0前言

材料物资管理工作是相关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对材料的采购、运输、储存的控制,避免了因材料质量问题给工程造成的影响。有效提高材料物资管理工作效率,为优质工程奠定基础。

1材料物资管理的定义

材料物资管理是在施工过程中,对所需要的材料进行采购、运输等过程进行控制。通过物资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成本,为企业的市场竞争提供帮助。在材料物资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物资供应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同样有类似的问题,因为在施工中,材料的供应会对工程的进度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对这项工作进行重点监控。

2材料物资的供应方式

现阶段的材料物资供应方式有两种,甲方提供以及施工方自行采购,这两种方式在不同的状况下都有一定的好处以及劣势,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下面简单描述这两种提供方式的相关内容。

2.1甲方提供

由甲方提供的材料,在质量方面比较有保证,也可以为工程的质量打下基础。因为各项材料的质量都有确定的数据,所以在进行评标过程中,不会出现不平衡报价和调差等问题。因为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材料价格波动问题,对投入资金产生影响,进而造成工期的延误。如果由甲方提供材料则需要其指派员工进行相关工作,以控制材料的费用。材料全部由甲方提供,在施工中很容易出现双方沟通不及时,造成材料供应不及时,导致工程延期,还会多出很多不必要的费用[1]。因为在施工中各种材料的用量很难确定,如果供应材料的价格比市场销售价格低,很容易出现倒卖情况,使材料成本提高。

2.2施工方自行采购

如果由施工方自行采购材料,在价格方面的主动性更高。可以根据工程进度采购需要的施工材料,减少材料堆放等问题,并且可以控制工程的资金。但是施工方必须承担材料物资带来的各项风险,且还会增加材料的管理等负担。在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如果想要控制物资的成本,就很难保证物资的质量。而且在施工期间如果材料价格出现变化,也会对工程进度产生影响[2]。

3采购、供应、现场储存管理

根据工程的要求,制定材料的质量要求,并由采购人员进行采购工作。在施工所在地的选择信誉高、质量有保证的材料供应商,保证材料质量的要求,供应时间等细节,避免在施工之后出现问题,对工程的质量和完工时间造成影响。材料的供应计划需要根据工程施工之后的进展进行调整,减少材料的现场储存,节省相关的资金投入[3]。

4水利水电材料物资管理的优化措施

4.1优化物资管理机制

通过优化物资管理机制,使物资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需要通过将物资管理中的各项内容落实,保证其中所涉及的采购、管理等各项工作都有专门的负责人,不会在出现问题时没有人承担责任。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施工的实际需求制定物资提供的方案,再送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工作。通过采购权限的审核,确定采购计划的实施,有效地降低物资管理中各种对质量产生影响的问题出现[4]。

4.2物资材料供应计划书的标准化

在开始施工之前,施工部门应该先制定材料供应计划书,准确的提供施工材料标准,避免因为使用了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影响工程质量。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应该指导采购人员辨别施工物资的质量和不同材料之间的区别,以免出现误购现象。通过以上工作可以实现对采购时间的控制,降低成本管理方面的各项内容的实施难度。

4.3物资采购工作的管控

在进行采购工作的同时,应该制订相关的采购规范,促进相关工作的完成合理。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采购计划完成采购工作,保证物资采购的准确性。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材料供应商,并强化市场调查的各项手段。在采购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其工作进行评价,全面发挥监督部门的作用,使采购工作的各项内容公开化,避免出现价格等方面的争议。

4.4用信息技术进行材料物资管理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材料物资管理工作中,也可以使用信息技术。通过相关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地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率。管理系统软件,可以保证物资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各项工作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对运输物流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控,减少配送过程中的成本支出。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保证各项物资提供的准确性,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更有力地保证。

4.5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材料物资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就是提高物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素质。因为物资管理人员是相关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所以如果其能力不能支持相关工作的有效实施,导致材料物资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施工人员的手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材料管理可以在双重保障下有效展开,使材料物资管理工作更好地为施工方服务。

5结论

在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中,应该加强材料物资管理工作的力度,促进相关工程的价值全面提高。通过各项优化手段,促进物资管理的改革,才能在工程中为其提供有效、准确的材料供应,确保工程可以在要求的时间,有质有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关于开展2012年度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法申报工作的通知[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3,33(5):86.

[2]文政,王恒志,梁延民.水利水电工程中设备材料供应管理探讨[J].河南科技,2013,12(1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