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03:28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篇1

【关键词】版式设计教学整体原则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2-0091-02

版式设计是设计师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知识,版面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平面设计的质量,所以提高对版面的修养及对版面各种形式语言的探索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设计语言及设计素质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版式设计课程是该专业的重点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版面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理解版面设计是将多种视觉传达元素,按照审美法则和人们的视觉经验进行编排组构的一种视觉表达形式。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版面设计的方法和设计程序,以提高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设计版面的能力。本课程的重点是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版式设计中文字、图形、色彩三要素的构成关系,通过课题设计理解黑、白、灰整体分区概念;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各种设计原则及表现。

在版式设计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关注版式设计中的一些细节,诸如变体字的造型、文字绕图编排、图形的特效、过多变化的色彩等,忽略了版面的整体构成,而这却是版式设计最先应该建立的概念,所以在版式设计的课程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建立设计的整体观应该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而这些又必须贯彻在教学中,我们尝试让学生将编排元素抽象为点、线、面,运用黑、白、灰的构成原理进行整体布局;要求对优秀版式设计的形式语言进行分析;在具体教学环节的实施中强调设计原则的把握,成为版式设计课程教学的重点所在。

一、版式设计中的整体概念

“整体”是版式设计的前提,好的版式设计,最终目的是使版面具有条理性,更好的突出主题,达到最佳的诉求效果。如何帮助学生在版式设计中建立整体概念,我们应从以下两方面来引导学生:

1.建立信息等级,以明确的主次关系传递设计主题。

素描可以通过明暗关系来强调画面的主次;色彩也能通过冷暖色调的对比来表现空间与光影,突出对主体的烘托。版式设计中,我们同样把主次关系放在首位,从而提示阅读者哪些是重要的信息,在哪里能获得重要的信息。面对纷乱繁杂的信息,版面设计就是要从混乱和随意中找到条理,给阅读者提供明确阅读点。成功的版面设计应该使阅读者知道哪个信息最重要,应按什么顺序来阅读从而知晓所要表达的主题,这种依信息主次的设计,称为信息等级编排。即使在似乎偏爱表面视觉混乱的当代设计作品中,设计师也会运用信息等级编排使观众理解所要传递的主题,便于读者可以很轻松地理解。

(1)信息等级的建立

在具体设计前,围绕主题,对文本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和提练,将文本中相互关联的内容归为一类,依信息主次建立起信息等级,编写出“设计大纲”。例如,将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正文等进行树状排列,这样便于设计时对各级标题及正文的字号、字型、色彩进行总体的把握。信息级别的寻找通常以三到四个级别为宜,过多会造成另一种混乱。事实上,“设计大纲”一旦编写完成,明确的分区也就自然建立起来。

(2)表现元素的选择

构成版式设计的标题、正文、图形是版式中的可见元素、或称正形;不可见的元素是空白空间,又称负形。在对文本信息进行分类的前提下,选择可见元素中适合传递主要信息的最佳元素,比如图片或标题字等,在选择时必须要随时想到元素中哪些典型的方面或部分能够集中地提示信息自身。只有通过对文本信息的具体分析,才能在设计中以独特和精确的形式表现主题,使信息传递达到清晰连贯而不至于本末倒置。整体概念就是建立在主题思想的单纯而突出的表达之中。

(3)将编排元素抽象化,用以研究黑、白、灰的整体布局。

抽象,就是大脑在完全超脱了具体事物的形象或完全不受它们约束的情况下所进行的组织活动。抽象的形便于我们抛开细枝末节从整体上去把握各编排元素间的构成关系,同时也便于我们运用平面构成中黑、白、灰的构成原理来分析版式中的整体布局。我们在作品分析中,强调将作为正形的编排元素与作为负形的空白空间在视觉上看成一个整体,将其统一归纳为黑、白、灰三种空间层次关系。通过黑、白、灰的明度对比,使主题元素更加突出,各编排元素之间建立起先后顺序,使信息层次更加分明,在教学中以平面构成的原理来引导学生把握正负形之间的整体关系。

2.简洁的图形构成版式的整体感

整体而不杂乱的版式设计取决于三个方面:其一,编排元素所形成的外轮廓形;其二分区所形成的外轮廓形;其三,空白空间所形成的负形。形与形之间只有具备简洁的外观才能使版式呈现出整体的视觉效果。

设计中的简洁不等于简单。“简单”,主要是从量的角度去考虑。它是指某一个式样中只包含着很少几个成分,而且成分与成分之间的关系很简单。如果用这种简单的形式传达一种简单的信息,肯定会产生出简单的结果,在设计中,只能导致某种厌倦感和单调感。“简洁”在设计中具有与“简单”相对立的另一种含义。好的版式设计是把丰富的意义和多样化的形式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统一的结构中。在这个整体的结构中,所有的细节不仅各得其所,而且各有分工。任何简洁的形式最终都要传达出一种远远超出形式自身的意义,让读者有回味的余地。

构成简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使图形具有对称和规则的轮廓线

根据平面构成的原理,左右对称的形较之左右不对称的形容易成为图,同时形的轮廓线越单纯越易成为图。在版式设计时,我们要习惯于将编排元素抽象化,将它们归纳为一定的抽象图形,并使形的外轮廓呈现出对称性和单纯性。

(2)整体形应具有单纯性

版式设计是由各编排元素的抽象形共同构成的整体结构,这个整体结构也同样呈现出形的特征,只有当整体形的简洁程度比各个组成部分的形的简洁程度高,版式就显得简洁,整体就愈显得统一。但是,如果各个组成部分的形的简洁程度比整体的简洁程度高,那么,这些部分形就会从整体中独立出来,从而破坏整体形的简洁性。

(3)空白空间应具有形的性质

版式中的空白空间是提供视觉休息的地方,位于图形与文字之后,但它不仅仅是作为设计的背景而存在,空白空间决定版式设计的整体效果,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形状,与其它编排元素共同构成版面中虚与实错综复杂的空间层次。空白空间“形”的性质越明确、形状越有规律,衬托出其它编排元素相互间的构成就越整体。因此,空白空间应该被和谐、均匀地用在设计中,而不是被四分五裂的分割。设计过程中,要经常审视负形呈现出的整体形状。

二、通过版式的语言分析建立整体概念

如何在版式设计中进行信息等级的处理以建立整体概念?如何将抽象化了的编排元素以研究黑、白、灰的整体布局呢?我们尝试从优秀版式设计作品的分析入手,导入课程内容。

1.版式设计中,信息等级处理是成功设计的关键。

2.理解黑、白、灰关系在建立版式整体概念中的作用。

在分析作品中黑、白、灰关系时,首先要分析哪些是不变因素,哪些是可变因素。编排元素中,图片是由摄影师提供给版式设计师的作品,通常为不可变的元素,因此,在有图片的编排中,首先要分析图片的明度关系,由此决定其他编排元素在版式中的明度关系,完成版式整体的黑、白、灰布局。

纯文本信息包含标题字、副标题、引文、说明文、正文几部分,是用来构成画面黑、白、灰关系的主要编排元素。标题区的明度关系可以通过字型、大小、粗细、色彩来表现;正文区可以通过字号、字型、字间间距、行间间距的不同选择来表现灰度层次,这些可变元素的灵活变化,营造出版面的美感和空间感。

某种程度上,平面设计就是形状的安排和组织,通过分析作品来建立整体观,必须在脑中抛开标题、文字、视觉资料和其他元素的含义,抽象的去看待它们,通过将编排元素归纳成几何形,便于分析形与形之间黑、白、灰的构成关系,领悟如何将编排元素进行整体设计的思路。因此,分析一件设计作品,一定要从“整体”入手。

优秀的版式设计往往是将各种编排元素融为一体,以整体的形式与张力传递出视觉信息,从而突出作品的原创主题,使之更具有艺术感染力。我院艺术设计专业版式设计课把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版式设计中文字、图形、色彩三要素的构成关系作为课程的重点,难点是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关系,譬如,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之间整体与局部的构成关系。根据以上重、难点,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做了细心的斟酌和筛选,以求有效的培养学生在版式设计中的整体意识。

参考文献

1曾强.版式设计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篇2

关键词:招贴设计;版式;构成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058-01

一、招贴设计中版式的构成要素

1.图形要素。图形是招贴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图形,就是人为的创造能呈现一定存在价值的视觉图像。图形作为一种视觉要素,和文字一样,都是为了传播某种信息而存在。它占据着一定的空间,有一定的功能性,也存在着一定的信息量,是招贴设计里最具活跃性的视觉要素,最能刺激人们的视觉神经。

在招贴设计中,图形可以有效地激发观者的兴趣,将招贴设计的独特魅力展示于观众。因此,的合理的运用图形要素,不仅能起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是突出设计理念,表达设计者思想内涵的重要途径。

2.文字要素。文字是招贴设计中的核心内容,相对于图形来说,是视觉传达中最直接的广告传播方式,在视觉要素里也是最具理性和说服力的语言载体。文字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在招贴设计中可以准确的向观者传递设计的主要内容。在一幅招贴的版面设计中,运用不同的字体大小,会给人留下不同的视觉感受。要想达到字体和版面的和谐统一就要尽量保持字体的风格一致。一般来说,在一幅招贴作品中,我们可以适当的选择两到三种字体通过调节字体之间的间距或大小来实现整个版面的活跃气氛,从而获得独特的视觉表现力。

3.色彩要素。色彩比任何视觉要素都更有表现力,它可以使任何平淡无奇的设计增加无穷的艺术魅力,比任何传播媒介都更能吸引观者的注意力。色彩具有的广告传播效益是招贴设计中必不可缺的重要前提。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色彩的美妙总是可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拉近人与物质的精神上交流。

在运用色彩进行招贴设计时,首先要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合理的运用色彩,选择适合设计主题的颜色进行版式的编排和设计。在使用当中,可以基于版面的统一性,运用多种色彩的组合进行设计,以增加招贴的层次感和节奏感。此外,也可以选择对比较强烈的色彩搭配,以突出设计的主题性,加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二、招贴设计中版式的构成特点

每一幅招贴设计都有自己独特的编排特点,各种图形、文字、颜色的不同组合导致了招贴设计有着各自不同的结构特征。针对招贴设计所呈现的不同特征,本文大致总结为以下几种。

1.版式构成的统一性。版式构成的统一性体现在图形、文字、色彩三者的一体化。招贴的版式编排设计要求建立统一的视觉秩序,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避免杂乱无章的排版秩序,妥善处理好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既要重视图形的主导作用,又要强调图文一体的版式构成规则。在色彩上也要与设计主题相契合,充分发挥其装饰性的艺术表现力,使版面编排之间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进一步凸显图文一体的整体化编排意趣。

2.版式构成的简约性。简约一词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它与简单不同,简约是通过深思熟虑之后,以高度概括的方式得出的设计思路。德国建筑师米斯凡德罗曾提倡:“Lessismore”(少即是多),简约的设计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在招贴的版式构成中,简洁的图文搭配和色彩构成往往更能吸引观者的注意力。因为观众的视觉注意力是很短暂的,简约的版式编排能最大限度的对设计主题进行概括,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相反,繁复的设计元素只会大大削减招贴的视觉效果,也会降低主题信息的传递。因此,版式构成的简约性,对招贴设计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3.版式构成的艺术性。版式编排的艺术创造在招贴设计中是非常必要的。一幅别具一格的招贴设计,版面的创意独特是重中之重。这种具有独特艺术性的招贴设计,不仅更加符合人类的审美意趣,同时也是提升设计艺术价值的重要保证。单纯的版式构成只能向观者诉求设计的基本内容,有了一定的艺术创造性,才能使观者从视觉中获得心理上的审美愉悦。一般情况下,运用夸张、幻想等艺术手法是提升版面美学艺术魅力的重要基础。考虑到版面中一定的要素关系,也可以适当地运用叠加、拼接、重复等方式,处理好版面整体的艺术韵律。只有把艺术作为一种编排要素加入进设计当中才能更好地展现招贴设计的形式美感。

三、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招贴的版式构成设计也在长期的艺术演变中不断呈现出新的艺术形式。但是无论版式设计的变化如何,其根本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其广告媒介的基本属性。合理的运用版式设计不仅能充分的体现设计主题,也为招贴设计营造了强烈的视觉感。相信在未来的发展变化中,招贴版式设计会带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广告时代。

参考文献:

[1]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2]季阳.平面广告艺术[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篇3

关键词:版式设计平面广告视觉流程形式法则

版式设计是在进行广告设计时,根据广告主题的要求,对传达内容的各种构成要素予以必要的关系设计,进行视觉的关联与配置,使这些要素和谐地出现在一个版面上,并相辅相成,在构成上成为具有活力的有机组合,以发挥最强烈的感染力,传达出正确而明快的信息。版式设计是平面广告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

1.平面广告版式的基本原则

平面广告版式设计不能像绘画创作那样以表现内心情感为首要目的。在用其传达具体信息的行为过程中,应当根据版式的功能性需求,依照版式设计的原则来办事,所谓艺术化的创造,当以符合原则为前提,这是由平面广告版式艺术和特殊性决定的。平面广告版式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

1.1可读性

版面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平面广告的版面结构清晰合理,视觉流程通畅,信息传达明确。它有助于增强观众对平面广告的注意,加强对内容的理解,使平面广告具有良好的诱导力,鲜明地突出主题。

1.2整体性

将各种视觉要素作整体的安排和考虑,也就是说将版面各种编排要素——图形、文字在编排结构及色彩上作整体设计。版面构成是传播信息的桥梁,所追求的完美形式必须符合主题的思想内容,这是版面构成的根基。只有把形式与内容合理地统一,强化整体布局,才能取得版面构成中独特的社会和艺术效果,才能解决设计应说什么、对谁说和怎样说的问题。强调版面整体协调性原则,也就是强化版面各种编排要素在版面中的结构及色彩上的关联性。通过版面的文、图间的整体组合与协调性的编排,版面具有秩序美、条理美,从而获得更良好的视觉效果。

1.3主题性

版面设计追求的完美形式必须符合平面广告的主题思想,这是版面设计的前提。版面设计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传播客户信息的手段。设计师以往中意自我陶醉于个人风格及与主题不相符的字体和图形,这是造成设计平庸失败的主要原因。一个成功的版面构成,首先必须明确客户的目的,并深入去了解、观察、研究与设计有关的方方面面。版面离不开内容,更要体现内容的主题思想,用以增强读者的注意力与理解力。只谈形式而脱离内容或是只讲内容而缺乏艺术表现,版面设计都会变得空洞与刻板,也失去版面设计的意义。只有将二者统一,找到一个符合两者的完美表现形式,版面设计才会体现出它独特的分量和特有的价值。

2.建立合理的视觉流程

我们在欣赏平面广告作品或接受外界信息时,视线会不自觉地跟随版面中的编排轨迹移动,这种贯穿整个版面的视觉路径就是所谓的视觉流程。因此,建立合理的视觉流程,是在平面广告版式设计过程中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视觉流程的形成,是由人类的自身的视觉特性所决定的。由于生理上的原因,人们在阅读信息的时候,总会追寻某种规律,养成一种自然流动的观看习惯,例如浏览的先后次序、方向等。这种视觉的流动倾向,无形中形成一种脉络,似乎有一条线、一股气贯穿其中,是整个版面有一种运动的趋势。视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般的浏览习惯是从上到下、从左至右。从版面上,上半部比下半部给人感觉更轻松、自在,同样,左半部比右半部显得更舒适一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版面的视觉影响力是上方强于下方,左侧强于右侧,这样版面的上部和中上部就成了视觉要素的最佳选择区域。

在平面广告版式设计视觉流程的种类,分为单项线导向视觉流程、重心诱导视觉流程、散点视觉流程和导向视觉流程。

2.1单项线导向视觉流程

单项线导向视觉流程是指受众的视线沿着构图中各元素以单一的方向有序的观看下去,如从左至右、从上到下等,形成视觉上的单向的观看次序,画面中简洁无形的线给人以简洁有力的效果,视觉导向清楚、奔放,富有生命力。横向、竖向视觉流程给人以正式、规矩的感受,那么斜线视觉流程则是一种动态的构图,给人不稳定感,运动感,而曲线视觉流程形式给人以节奏韵律之美。

2.2重心诱导视觉流程

视线往往从版面重心开始,再移动到其他地方。这种视觉流程强调的就是版面重心的内容,对于版面之外的形象编排主次则相应弱化,这是一种比较含蓄的视觉组织方法。

2.3散点视觉流程

散点视觉流程是指版面的各元素无规律、自由分散排列,呈现一种常规的、无序的、极其个性化的形式。给人以凌乱、活跃自在的视觉体验。阅读时读者有很大的自主性,视线随意地在画面中流动,适合感性化、个性化的题材。

2.4导向视觉流程

多用点、线、箭头、手势或其他基本形象,诱导观者对视觉元素进行观察,从而把版面串联成一个整体,引导读者进行前后有序、主次分明、轻重缓急、恰当、流畅舒适的阅读。此外,构图骨胳引导的视觉流程,由呼应引导的视觉流动,都是设计中行之有效的手段。

3.平面广告版式设计的形式法则

平面广告版面编排离不开艺术表现,美的形式原理是规范形式美感的基本法则。在平面广告版式设计中常用的几种适用的美学原理: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虚实与留白、比例与分割、变化与统一等形式没构成法则来规划版面,把抽象美的观点及内涵作一个简单的阐述,并从中传达美的体验和感受。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篇4

关键词:版式设计;视觉流程;应用研究

一、版式设计的概念

版式设计是广告设计的基础。设计人员科学挑选构成要素,并选择与之配套的形式,最终才会形成优秀的设计作品。版式设计将视觉元素按照合理的视觉流程进行空间组合,从而实现行之有效的视觉传达,这是版式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因此,设计人员要对点、线、面等构成要素进行变化和组织,加强版式设计视觉效果的表现力,获得最终的设计作品。

二、视觉流程的概念

视觉流程指欣赏主体(人)的视线在版式设计中构成元素之间实现空间、时间的运动,这一运动的轨迹就是视觉流程。根据相关研究可以看出,视觉流程有着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单向、反复、曲线、重心、导向、散点等。其中,单向视觉流程的流动线简洁清晰,带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反复视觉流程的流动线具有秩序和韵律;曲线视觉流程线相较于单向,其有一定的变化,具有流畅的美感;重心视觉流程则具有突出的视觉凝结点,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导向视觉流程则体现了构成元素的方向感;散点视觉流程则更加轻快。根据以上几个主要类型的视觉流程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晰认识到不同的视觉流程有着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视觉效应。

三、版式设计与视觉流程的关系

视觉流程是兴趣点移动的过程,也就是说视觉流程是版式设计的基础,因此在版式设计中要注重视觉流程的规律。

视觉流程的设计结果就是版式设计。二者是一个共生的状态,同时也是相互满足和相互实现的过程。如报纸版式设计由标题、广告语、文案、图片等一系列构成要素构成。那么设计人员设计的过程其实就是处理版式设计与视觉流程设计的过程。只有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对视觉流程恰当把握,才能设计出富有个性的版式。

四、视觉流程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对不同种类的视觉流程的讲解以及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视觉流程的选择,从而形成不同风格的构图。

1.根据规律的把握,找到视觉流程的规律

设计人员要根据刺激度的转换实现视觉流程的移动,从而找到其中的规律和顺序。其中常见的几个规律有视觉刺激度由强到弱进行移动、由左上方向右上方进行移动、兴趣向不感兴趣的方向进行不稳定性移动、多变向规律性移动等。根据以上几种规律的总结,优秀的设计人员在进行版式设计的过程中会以此为基本规律进行设计。根据规律,首先要注意视觉流程的逻辑性,要对市场或受众进行感性和理性的分析,从而确定符合认知心理和思维活动顺序的逻辑,保证版式设计的主次符合规律、清晰有序。

2.寻找最佳视域

视域是视线夹角形成的区域。针对版式设计进行页面视域的划分可以看出,页面不同视域带来的心理感觉是不同的。上面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而下面则是紧张、压力和沉重的感觉。因此在进行版式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诉求进行上下、左右视域的界定。例如在进行体育类报纸的版式设计时,可以选择动态的视域,如对角线形式。这一视域的选择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动态感。实现优秀的版式设计离不开对视觉流程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也离不开对最佳视域的选择。

3.发挥视觉流程的主导性

版式设计在视觉流程的引导下,能够合理引导受众的视线流动。因此要充分发挥视觉流程的引导作用,以此实现元素设计,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如一些p肥产品的版式设计往往选择女性、男性的形体线条作为版式设计分割线,其实这一个设计过程就是在发挥视觉流程的引导作用,通过引导视觉线的流动,实现广告设计的诉求。

参考文献:

[1]张苏,周文辉.论视觉流程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9,27(1):144-147.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篇5

[关键词]版式设计中国画构图留白疏密

古语讲,欲画“必先立意,然后章法是也”。在传统中国画中把构图称为“经营位置”、“章法”或“布局”。构思是立意,构图是立形。在《古画品录》中提到“六法”之一的“经营位置”作为品评绘画的标准之一,道出了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一幅画构图处理是否理想,直接关系到作品创作的成功与否。其作为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基础,同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一样,不断地被新的意识观念的转变引申到更加广阔的表现空间。在现代版式设计教学中,同样讲究构图的重要性。虽然传统中国画构图与版式设计叫法不同,但两者原理如出一辙,即充分调动画面中各种组成元素对画面进行整体美的构造。中国的版式设计教学要凸显自身的教学特色,应把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文化与版式设计相结合,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对教学方式作适当调整,应用于设计实践之中,将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下面就从中国画构图中的计白当黑、疏密处理以及主次关系三方面方面来谈谈中国画构图对版式设计教学的启示。

一、计白当黑

在传统中国画中,“计白当黑”是构图的重要方式。出于对美的需要,中国画在构图中对空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空白自然成了想象中的意境和情调的重要内容。所以中国画的空白也就成了想象中的空间。空白所强调的是“虚”,实际上突出的是“实”,与主题形象在画面上的安排紧密相关。为使空白合理,画面的主要形象和情节正是由这些“虚”的空白衬托出来的,使画面的意境更加深远。可见空白在中国画里是相当重要的。在中国绘画史上,利用“留白”布局来表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营造深远意境的佳作很多。山水画中天和水的地方往往不做笔墨色彩的处理,留出白底,以使画面虚实关系格外相生。人物画,花鸟画也往往不画背景,为使主题更加突出。例如齐白石画的虾并没有画水,但大片的空白就表示是水,由此可见,空白使虾更生动传神。这正是中国画中“空白”的魅力所在。例如马远的《寒江独钓》,画面上只画一条小船,几条波纹,近景和远景都在空白中留给观者想象。中国画的笔墨、色彩、线条、形象之间的关系往往在空白中得到协调。

现代版式设计作品中有很多都是通过巧妙的留白而使画面的主体得以凸显,留白处颇多余味。例如靳埭强的海报作品《乐山》、《水墨年代》《爱护自然》等,都采用了中国水墨画典型构图方法“大面积的留白”,在空旷的纸上的中心位置,抽象的红点,色彩并不明艳,但中心凝聚的红色随着水分和纸张渗透开来时,有一种敲击心灵的震撼。红点作为设计元素,成为作品的视觉焦点,是“造化与心源”的表现,画面的空白释放出更多想象空间,正是水墨将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气质升华,将对生命的感悟从这些有形的画面中无形地诱发出来,引发观赏者的思索。事实证明,通过对留白的巧妙处理,可以使版式设计的主体内容更加突出,所产生的独特张力令观者对空间产生无限的联想,并留下深刻的印象。现代的许多版式设计作品都利用大面积的空白来烘托主体,也越来越受到现代设计师的重视。

二、疏密处理

王伯敏编的《黄宾虹画语录》提出:“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是国画对于布局、构图的一种阐释和理解,充分说明了中国画构图中疏密关系的重要性。疏密是中国画构图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就要求在安排画面时,一定要“疏密”得当,即处理好对比与统一的关系,画面的层次感才能更强。例如画竹运笔用线,线条交叉,有疏有密,达到对比与统一的画面效果。版式设计是指在有限的版式空间里,将版面的构成要素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排列,并运用造型要素以及形式原理,把构思与计划以视觉表现形式表达出来,寻求艺术手段来正确地表现版面信息。由此可见,无论版式设计还是中国画构图中的疏密,它们都是在二维空间上的各种组合元素之间的对比,组成元素之间都存在方向、大小、长短等的差别。这种有节奏的对比与统一的审美,在现在很多版式设计作品中都得到体现。例如靳棣强先生的《香港艺术家年奖》海报画面视觉效果强烈,就是利用对比关系达到相互衬托、突出主体、相对统一的画面效果。只有处理好各组成元素间的疏密,才能打破画面的刻板、呆滞,更加有利于烘托画面主题、集中读者的视线,使版面布局清晰、疏密有致,从而产生有节奏的艺术效果。

三、主次关系

北宋李成《山水决》中这样论述:“凡画山水,必立宾主之位,次定远近之行,然后穿凿景物,摆布高低”。画任何物象,尽管其形体不等,都必须精心考虑它在画面上的适当地位,首先要做的就是突出主体物象,还要把所有的物象联结一体,成为完善的画面,可见主次关系的处理在构图中显得相当重要。同样道理,版式设计强调鲜明的主题视觉传达,可以借鉴中国画构图中的主次关系的处理手法,确定版式设计表达的主题内容,使画面更加具有层次感以及节奏感,有助于读者对版面的注意,增强版面的诱导力,增进读者对内容的理解。

从中国画构图中吸取养分,运用到现代版式设计教学中,有利于发展版式设计的民族化新风格,也有利于版式设计课程的创新。这方面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许晓伟.论平面设计中的空白空间[J].艺术教育,2006.

[2]赵海棚.中国画构图与现代平面设计方法[J].美术观察,2008.

[3]孙冬梅.中国画章法与现代平面设计形式之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篇6

【关键词】楚文化;版式设计;色彩;图形纹样;排列构成

【abstract】Chuelementsofculturalhistoryandcontemporaryartisticdesignelementsoftherationalcombinationoflayout,designoflayoutdesignfromthecombinationofelementstostart,intotheChucultureDesignartcolors,graphics,arrangementandotheraspectsoffeatures

【Keywords】ChuCultureLayoutDesignColorGraphicpatternsorderform

经济高速发展对现代平面设计所产生的影响日益深刻,上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与工业化发展,因而产生的作为平面设计的重要类别的版式设计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版式设计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所涵盖的领域越来越广,范围也日益拓展延伸,涉及到包装、广告、报纸、书籍、产品手册、宣传单、公关赠品、网页设计等各类平面设计领域。

从艺术性的价值角度来看,版式同样也是作为某一个体或群体事物的艺术表现的载体,尤其是在文化方面,随着物质追求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的精神要求也日趋上升。版式设计已经不再是仅仅为围绕着经济物质的价值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起版式设计成果和产品自身所蕴含的艺术审美性。

在世界各国的版式设计都迅速发展并逐渐形成特色,世界经济离不开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时,世界文明也离不开中国文化的璀璨光辉。文化元素所影响的设计者思想是能够左右设计者自身的设计理念的,而设计理念是关系到版式设计意新、形美、变化而又统一,并具有审美情趣的关键。我们中国的版式设计也不应仅仅局限于国外的设计风格,而是应该综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的宝贵财富,来发展独具风格的版式设计。

随着中国在世界发展潮流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展现在世界的面前,形成一股中国风的追捧热潮。其中,楚文化是一支充满魅力并且独具风格的南部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

楚文化为楚族楚国楚地人民所创造,在缔造和发展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曾起过不可估量的作用。楚文化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角度审视楚文化的发展轨迹,还可以进一步发现它在创业、开放、创新、爱国、和合所具有创新特质,楚文化的这些创新特质,既是历史时代的产物,又是伟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更是当今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精神遗产。楚文化的研究和应用已不仅是一种流行更是一种发展趋势。

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汉字或图形或色彩都独具特点,顺应发展的步伐,我们理所应当的将楚文化元素融入到版式设计当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好传统文化元素尤其是楚文化的宝贵资源优势来发展独具中国特色的版式设计理念,来创造我国版式设计更好的发展前景。

楚文化的设计特色自始至终都是文化宝库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洗礼之中,变得尤为光彩夺目。

楚文化地域所出土的艺术品是楚文化设计特色最显著的代表,色彩搭配丰富绚丽,造型奇特神秘、精致新奇,纹饰繁密、品种繁多、铸造精良。无一不展示着古代楚国人民非凡的创造能力、无尽的才智和想象力,体现着无穷尽的生命活力,代表着楚人独具一格的审美观和文化精神,代表着同时代的最高艺术成就。

色彩

在色彩方面,大自然的神奇创造了色彩,将原本单调的生命变得绚丽缤纷,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它为人类的世界增添了乐趣和美好,人们从不同的色彩视觉中享受不同的心情,感受不同的情感。在版式的设计中,色彩心理对于整个版式的效果影响是什么重要的,色彩的运用恰当与否自然也是版式设计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了。

楚人对其有着强烈的爱好。在楚文化历史遗迹中的相关资料记载显示:“楚人尚赤,日中有火,火为赤色”。黑、红两色对比鲜明、强烈,一直以来为中华民族所追捧,黄色则是若干王朝所钟爱的皇家色彩。

楚地出图的漆器数量极多。楚人喜爱漆器,漆器能够展示绚丽迷人的色彩,根据发现,已出土的漆器有红、黑、黄、白、绿、蓝、紫、褐、金、银、桔红、海蓝、暗红等诸多色彩。如透雕座屏彩绘,就运用了红、绿、黑、金、银等数种漆色。。楚人漆器多使用红、黄、黑三色,楚漆器多以黑漆为底,以红漆和其他各色描花。

丝织物和刺绣在楚人的手中也表现出艳丽丰富的色彩。楚墓出土的丝织品颜色多样,有红、黄、绿、蓝、紫、棕、褐、黑及藕色等。五颜六色的丝织品,能满足楚人对色彩的欲求。刺绣的色彩也十分复杂,有红、绿、蓝、棕、黄、褐、黄、金黄、深红、朱红、桔红、草绿等等多种色彩。

从色彩心理学角度,运用心里色彩理论(心理色彩指彩测试心理学家吕舍尔分析的颜色与性格的关系,包括:红色、蓝色、黄色、绿色、.茶色、紫色、灰色、黑色)分析在版式设计中具有楚文化特点的红、黄、黑三色则能够更好的在版式设计中合理的添加楚文化地域特色,让受众注意到版式设计成果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红色,类似于新鲜血液的颜色,是三原色和心里原色之一,红色代表着激情和光荣,红色代表永不言败的精神气质,象征热情、权威、自信、性感,是个能量充沛的色彩。当人们想要展现权威与自信的时候,红色将会是不错的选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吉祥、喜气、热烈、奔放、激情、斗志、革命。五行中的火所对应的颜色就是红色;在中国古代,许多宫殿和庙宇的墙壁都是红色的,红色传统上表示喜庆。

在上图中,红色让整幅画面的色调产生跳跃感。让人眼前一亮,深深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并且采用红色来表达激情与热烈,与主题呼应。

黄色,是所有色相中最能发光的色,给人轻快,透明,辉煌,充满希望的色彩印象,艳黄色象征信心、聪明、希望;淡黄色显得天真、浪漫、娇嫩。设计运用时,稍添加别的色彩就容易形成新的色彩。中国封建朝代,明黄色是皇帝专用颜色,如“以黄为贵”。在中国的五行学说中,黄色是土的象征。另外,黄色是黄金的颜色,因此也有财富的含义。和红色一样是四个心理学基色之一,以及减法三原色之一,代表活泼、明快与温暖,喻示开朗外向的性格和着远大的理想。

上图的设计作品使用黄色作为主色调,轻快、活跃充满前进的希望,让那个人对奥运的精神特点有了一个形象化的认识,同时还能展示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庄重和威仪。

黑色,黑色是一种具有多种不同文化意义的颜色。而且一向不会过时,一直都位于时尚的前沿.。象征高雅、低调、权威、创意等;也意味着防御、执着和冷漠,当人们需要白线权威和专业、展现品味时多使用黑色。在时装界,黑色代表稳定、庄重的样式,为万能搭配色,能与所有颜色搭配。黑色具有高贵,稳重,科技的意象,也是一种永远流行的主要颜色,适合和许多色彩作搭配。而在心理学角度中,作为心里原色的黑色代表独立性强、努力上进、神秘和无所不能的力量。

图形纹样

在图形纹样上,楚人信仰神灵,相信天地万物皆是由神所创造和主宰的,神也成为他们想要表现的主要。各种神的形象都是来自于人们对自己生活所见部分的重新组合。传说中的龙凤就是一种虚拟的动物,之后再与现实生活中的其他相结合构成想象神灵形象,在楚地出土的青铜器、丝织物等历史文物当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如曾侯乙墓编钟架铜人、虎形挂钩、编磐架立兽、蟠龙建鼓座、墓兽和虎座飞鸟。

凤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被认为是百鸟中最尊贵者,为鸟中之王,有“百鸟朝凤”之说,与龙、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天下太平的象征。古时比喻有圣德的人,也是中国皇权的象征。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龙凤呈祥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图腾。民间美术中也有大量使用龙凤作为吉祥标记的类似造型,使用在物品上。“凤”其甲骨文和“风”的甲骨文字相同,即代表具有风的无所不在,及灵性力量的意思;

虎,我国古代对虎的形象十分崇拜,对虎的崇拜源自楚文化中对虎的图腾崇拜。人们虎看作是百兽之王,一直受到汉民族的崇拜,是正义、勇猛、威严的象征。自汉代以后虎一直成为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而没有成为帝王的象征,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与发展,崇虎的文化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观念。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兽面和殷商青铜器上的兽面都与虎的形象相似,而到今天我国的彝族、白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称虎是其祖先。

羊,羊象征洁珍贵,示吉祥之意,是“祥瑞”的象征。羊,与上古先人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不仅是供膳的,又是祭祀的祭品,伴随中华民族步入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影响着我国文字、饮食、道德、礼仪、美学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除去上述的有关于神像传说的图形纹样外,在楚地历史遗迹当中还有像云纹、几何纹、等多种造型活泼、别致的样式,这些样式多出现在玉器造型、青铜器的坠饰等多个品种的文物上,充分体现了楚国劳动人民对于美的热爱和极致的表达。

排列及其组合方面,楚人也有自己图特的表现方式,以此来阐释对于自己所处时代的文化精神的表达。尤其是楚人重视曲线、弧线的飘逸和动态的美感。像青铜器中的升鼎,动态活泼,栩栩如生。楚人善用线条,改变了原有呆板、压抑之感的气氛。动态美在楚人的漆器等表现更为淋漓尽致。这些回旋卷曲的排列,难以捉摸,给人一种飘逸之感。形成、流畅的动感。

排列构成

楚人把南视为至尊,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座北朝南,皇帝登基为“南面称尊”;战败则称“败北”。这更说明楚人在工艺美术的视觉表达安排上,严谨而又富于艺术性的特点。在楚地出土的织锦、刺绣等文物遗迹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版式设计是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广告设计的精髓之处,在平面设计中其运用更是随处可见。楚文化是中华文明千年的宝贵一场,是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遗留。二者的结合是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与古文化遗产相结合,既促进文化的发展,又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获取更大的价值。由大的艺术门类出发,一句可操作性原则选择了版式设计这一当今社会广泛运用的类别。将历史地域文化元素的艺术性和版式的实用性结合。既有历史艺术价值又体现出现代的气息。

版式设计将其所含的构成元素如:文字、色彩、图形等,借艺术形式的表现方式来建立起版面良好的视觉组织秩序,以便于更好的更好的传达主旨内涵,达到版面最有力的诉求效果的一门平面设计中相对具有独立性的设计艺术。

版面的装饰因素是由文字、图形、色彩等通过点、线、面的组合与排列构成的,并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的手法来体现视觉效果,既美化了版面,又提高了传达信息的功能。在整个平面设计中包装设计、标志设计甚至展示设计都受到版式的影响。

由版式设计这一入手点开始,依据正常的艺术设计有总到分思维逻辑模式,考虑到构成完整版式设计作品的元素,然后再由这些元素出发进行创作设计的思考。其次,变通性特征户要体现在该项目的研究不拘限于版式设计这一种思路,而是变通的融合了与版式中文字,色彩,图像相关的其他设计方法。例如有文字推出的字体设计模式、色彩推出的色彩构成理论、图像推出的图形设计思路等,虽然这些模式、理论和方法在版式设计元素之外,但是却都可以在版式元素中加以运用。此外,研究涉及的图形设计本身也包含着扩散性思维的设计思路。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坐落于荆楚文化古城荆州,因此标志主要图形元素为逐日的飞凤为原型,展翅的飞凤同时又蕴藏着"人""文"的汉字形象在其中.另外,图形的设计元素还如同一名奔跑的少年.整个图形元素象征着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人文的特点,体现了学校的"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特色,表现出学校培育人才和厚德载物的良好氛围.

色彩方面,该标志采用红色为主的色调,使标志整体充满激情与活力,既符合国际现代的简约设计风格,从色彩心理来讲又能在第一时间抓住注意力,充分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其中,展示了文化特色。

此标志的设计充分运用了楚文化历史遗留中的相关设计元素,图形的原型为金凤展翅,色彩由黄色向红色过渡,将数字8隐含金凤的形象之中,又能够清楚的表现主题。

版式设计无论是从其自身的设计元素角度看,还是从其设计成果的角度分析,都是一项较为复杂的门类,它涉及到包括版式设计、基础图案、三大构成(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装饰画、图形创意、字体设计、插画设计、书籍装帧、广告招贴设计、网页设计、楚文化的色彩和纹样理论、心理学色彩理论在内的诸多领域的知识。由版式设计向引出其中所涉及的构成元素,即文字、色彩、图形极其之间的搭配,而后有这些构成元素扩展推出其他的平面设计门类的知识;在版式实用性和艺术性二者结合的角度考虑时,考虑在版式设计中融入具有中华文明特色的文化元素,在中华文化中选择了南部文化的杰出代表―楚文化,将楚文化作为设计元素的文化设计理念之后,依据版式设计元素要求择取文化相应的要素进行研究,寻找二者最好的融合点,是我们将文化历史财富与现代化设计相运用的重要理念。

参考文献

[1]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2]《江陵马山1号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

[3]《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4]后德俊《楚国矿冶髹漆和玻璃制造》,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5]《国宝大观》,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

[6]《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

[7]《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

[8]《色彩构成》,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篇7

【关键词】平面设计;板式;技术

一、版式设计的视觉要素与构成要素

对于版式设计而言,其主要构成要素分为:文字、图形以及色彩等,其中图形和文字的重新组成和编排则是板式设计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元素。从某种角度上说,图形与文字的版式编排方式将决定着整个编排设计作品的视觉效果。图形与文字在版式编排设计中的作用就是传达大量信息给受众,而图形在版面当中的特点是直接和抽象的。对于文字,它则是一种很具体的视觉元素,它通过改变字形的大小、字重、宽窄、字形等样式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无论是哪一种字体,给人的心理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图形与文字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在版面编排设计中是极其常用的表现形式,对设计师来说图形和文字的编排运用能力至关重要,组合不同给予不同效果的版式编排设计。一个好的图形与文字的版式编排设计必须是合理的组织排列并有效地传递必要信息,并且手法独特、个性突出、创新性强。在版式设计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构成要素通常指的是:在一定的平面载体表现当中,将视觉要素之间进行重新组合的一种关系要素,这种关系要素通常可以分为:群组、空间、动势与节奏。而对于版面的设计来说,群组同样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从一定的视角上可以看出,编排设计的主要核心问题就是应当如何去处理好群组之间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对于群组之间所表现的问题来说,它不仅仅是一种客观上的视觉形象展现,而且还是对各元素之间进行编排设计的主要手段体现,是设计者进行设计时候所需要链接各元素的重要环节,同样也是进行画面编排体系中的重要组织节点。在进行平面设计的时候,每一个元素之间都必须要有一个特定的空间区域,设计师将所需要设计的内容重新组织从而编排在这当中,这种对于空间的界定已有非常久远的发展历史。在进行编排之后的画面表现上通常会有着一种特殊的表现力,这种表现力则展现的是一种客观事物所具有的运动规律以及心理特征,同时也充分体现着人们对于各元素重新的界定和解读。例如:编排画面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形体特征以及图像的走向、肌理所表现的密与疏,色彩表现出来的色相、明度、纯度等,都可以在进行重组的时候充分吸引人们的眼球。画面上的动势是设计师要认识并加以运用的重要构成要素。从版式编排设计的角度讲,节奏是各种视觉元素在相互关系上的又一种主要的构成表现。节奏实际上是视觉流程阅读顺序的展开表现,是随着主观视觉对画面各种要素观察、解读的流程中,对各种要素相互关系的一种把握。

二、版式设计的形式法则与设计方法

版式设计离不开艺术表现,美的表现手法是规范形式美感的基本法则。它是通过节奏与韵律、对称与权衡、对比与调合、比例与适度、秩序与变异、虚实与留白、变化与统一来体现的。

(一)均衡与对称

均衡与对称是版式设计最为常用的规律,它几乎应用于每种不同的版面设计风格中去,笔者认为这是于咱们人类自身形体特征以及生物对称生长脱不开关系的。而在具体应用中,这种对称式的构图方法,会让人感受到稳定、和谐的视觉效果。

(二)网格式构图

网格式构图是西方的设计方法,就是通过将版面分割成为不同的方格形区域从而达到一种设计感。这种划分既可以是规则直观的格线,同时也可以是潜在的不可见的格线。这种设计虽然快捷方便,但也有其缺陷所在,比如说这种局限性设计不够活泼生动,过于呆板。就是将图形元素去底化,使其边缘不规则化,没有了方形的底,图形突破条框边界的约束,会变得生动,在版式中更活泼自然。

(三)留白与虚实

留白并非空留出纯白色的大面积,它可以通过一种饱和度较低或者明度高的单一色来表现这种视觉效果。留白的目的是为了将中心主题更好地衬托和彰显出来,这种主题可以为文字亦或者是图形。从而给所需要表达的视觉中心更加多的视觉空间。虚实也是版式设计中突显中心的一种重要法则规律。虚实的应用比如有,将背景区的图形的轮廓变得模糊不肯定,类似于摄影中的大光圈,将背景物虚化形式,以及色彩变淡或是变灰等方法。

(四)秩序与变异

好的版面设计能够给人以舒适的可读性,从而方便人们阅读。因此,对于一个版面设计而言,这种排列的秩序感与条理性非常重要。然而“变异”可以将这种规律性打破,所以说变异点就成为了设计中较为出彩的关键。版面设计,要在整体中讲求条理的秩序,而其局部运用变异的方式,从而突破规律。方法多样,比如外框法、同色系法、线形书架法等等。

(五)统一性法则

这种法则通常可以在多页型设计以及系列型设计中被广泛地应用,而且着重在设计当中采用具有一定相同特点的元素进行合理的组合和运用。例如,采用相统一的图形装饰框进行装饰,这种装饰可以让人们充分感受到视觉上的相同性和联系性,并且使得整个构图形式更为统一化。而这种统一性的特点不仅仅只是表现在对于图形外部的装饰上,同样在色彩组合上也有一定的体现,例如:在进行页面设计的时候,将页面当中所表现的色彩组合运用同一种色系进行表现,可以充分体现出整副画面给人的视觉整体性。而对于这种统一性来说,图形排列形式的规律性也同样会表现这一特点,例如:在进行图形重构和组织上,相同的规律性特点也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形成一定的联系,达到视觉上的统一。在设计发展及演变过程当中,也会产生不同的编排方式以及视觉特点。因此,在进行编排设计的实践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根据构图方式的不同,依据色彩、图形特点等元素的变化进行一定的重新组合和训练。如进行均衡、对称、对比、自由为类型的构图练习,也可以根据画面的编排模式,如直向、横向、斜向和散点等方式进行设计练习。

三、版式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

在编排方面,招贴广告设计通常会采用对比构图以及均衡的方式进行表现,从而让图像当中的主要特点极为突出,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他次要的文字图形则通过打散、“出血”、靠边等方法减弱。而有的作品则主要是通过对画面动势进行处理,将这种形象处在各种动势的冲突焦点之中。在招贴设计中,如何对各元素之间进行平衡处理则是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重要课题。现代包装设计一个最主要的功能是传递信息,即宣传有关包装内的产品、生产产品的企业,以及如何使用产品的知识等。因此设计好一个包装首要考虑的是正确安排包装上的信息。在编排的时候要突出主题,同时做到清晰有序。版式编排设计是一种与文字紧密结合的视觉形象,给予我们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而且跟图形文字的平面设计一样,对我们的视觉、感观都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影响。笔者认为版式编排设计是平面设计中一种更为直接、更为形象的艺术设计。它通过文字的有机排列、色彩的搭配、几何形状的组成、图形的合理放置、甚至更为别具匠心的材料的使用,还有各要素的和谐搭配表现出这个设计的特色。作为一个设计师更应该这样,要把自己的真实情感和需要反应的感情表现出来,还要把自身内在的思想要表达的东西挖掘出来,并呈现出自己的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朱国勤,罗盛编.编排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2):10.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篇8

关键词:数字出版物设计非线性思维

检索:.cn

abstract:Startingfromprobingthedesigning-waysofdigitalpublications,thispaperistoexplorethenonlinearwayofthinkingbehindthedesigning.theauthorwouldexplainintensivelyaboutmulti-dimensionalintegration,variableratiodivergence,bifurcationlaunch,anddiscontinuousjumpingwaysofthinkingtoexplainthenonlinearwayofthinkingiscruciallyimportantinproducts-designing,itpromotesthecreativityandexpression,andendowstheworkswithfreshvisualeffectsandaestheticflavors.

Keywords:Digitalpublications,Design,nonlinearwayofthinking

internet:.cn

一、引言

“非线性”是相对于“线性”而言的,原本是一个数学概念,现在已经成为科学界的前沿与热点,非线性科学不仅对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使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变革――由线性方式转变成非线性方式,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所谓非线性思维方式,就是指通过多维整合、变比求异、分叉放射和间断跳跃等方法和程序把思维诸要素结合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思维运行样式。非线性思维方式是对线性思维方式进行了科学的扬弃而形成的更高级的思维模式,是更加科学、更富有成效的思维方式。非线性思维已经广泛地运用到众多艺术和设计学科领域中。

二、数字出版物设计中的非线性思维方法

数字出版物是根据人类大脑的非线性思维方式,以超文本和超链接方式非顺序、非秩序地组织管理复杂信息,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运用非线性思维方式设计数字出版物能够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符合数字出版物的本质特征以及读者的主观需求,将会大大提高数字出版物设计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一)多维整合方法

数字出版物的本质属性表现为多维的非线性特征,设计者只有通过多维整合方法才能使数字出版物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有机整体。所谓多维整合,包括多维空间整合、多种元素整合以及多向思维整合,即设计师要对数字出版物超越时空的多维空间进行整合,处理好多种元素之间的关系,将多向思维贯穿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

1.多维空间整合

传统纸质出版物的设计范围一般就是最终成品的开本尺寸,而数字出版物的设计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开本大小和纸张的概念,往往超出屏幕区域。读者看到的一个画面通常只是短暂一刻,通过不断地切换、不断地跳跃,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关系的页面也可以叠加、重合、交错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系列非线性的复杂页面载体。因此,设计者必须建立起多维的空间观念,超出屏幕画面之外的表现空间,全景的设计页面之间的变换和延展,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2.多种元素整合

在传统的出版物中,设计的信息载体较单一,而数字出版物则需要对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动画等各类元素进行加工和处理。为了准确、快速、合理、可靠地反映设计意图,同时最大程度地调动读者的兴趣和方便读者参与设计交流与评价,数字出版物的设计需要对多种元素进行整合设计。多种元素整合的设计思维要求设计者将各种信息以丰富的视觉语言形式表现出来,使大量的信息元素有机的组合在一起,让数字出版物成为信息元素与思维的统一体。

3.多向思维整合

数字出版物的复杂非线性特征决定了设计者需要在构思和创作的整个过程中,打破单一思维结构,建立多向思维的观念模式,这才是数字出版物设计的最佳解决办法。设计者在从单一思维转向多向思维时需要注意:将纵向联系的认识和横向联系的认识结合起来;把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联系起来;把全局认识和局部认识结合起来;把静态思维和动态思维结合起来。

(二)变比求异方法

非线性思维反映了事物发展变比求异生动的美学观,需要在统一和谐中求得新的变化,在变化中求得强烈的对比,在对比中突出独特的差异。数字出版物设计中的变比求异手法,就是把不同造型、不同色彩、不同动静等矛盾的设计因素合理安置在界面中,使这些设计元素集中在一个和谐的艺术统一体之中,形成相互比较、相互呼应的关系。

1.造型设计元素对比

数字出版物界面布局中常用的造型对比的手法包括形状对比、大小对比和线条对比。形状对比要求在设计中考虑自然形与人为形、几何形与随意形、直线形与曲线形、简单形与复杂形等不同形状的对比关系。造型的大小对比就是要处理好文字、图形、图像、导航等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为了使画面主要形象和主题内涵突出,需要根据对比的要求,把握数字出版物中多个视觉元素之间的主次关系。线条的对比形成画面生动的节奏感,在视觉上表现出一种韵律美,设计者应该掌握和灵活控制丰富多样、生动变化的线条语言,根据每种线条所体现的性格和美感特征,进行合理的对比设计。

2.色彩设计元素对比

色彩对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色彩放在一起,由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明显的对照或引起视觉上的变幻。色彩对比的目的是寻找色彩之间的差别,在对比的同时要把握好色彩之间的调和关系。可以在局部小范围内有一些强烈的色彩对比,但整体色彩效果应该是和谐的;为了使数字出版物富于变化与统一,可以运用颜色对比区分不同的内容与页面,同时还要保持内容与页面色彩的整体协调性。

3.设计元素运动变化

心理学指出,吸引人注意的是各种运动和变化,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相比,前者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和好奇。在数字出版物设计中,让设计元素运动起来是一种独特的增强视觉效果的方法。需要注意动态元素必须与出版物的主题内容相符合,动态元素的数量、变化不能过多。那些充斥着过多运动变化效果的数字出版物,一方面会减弱动态视觉效果,让画面显得凌乱,没有重点;另一方面会扰乱人的注意力,增加读者的烦躁情绪,引起他们强烈的反感。

(三)分叉放射方法

数字出版物包含的信息内容有着相互间的逻辑或因果关系,但这种关系是隐性存在的,读者在不知道的情况下阅读可以照常进行。作为设计者必须考虑这种关系,运用分叉放射方法进行各层界面设计、内容结构排列方式设计,并处理好界面之间的关系。

1.各层界面设计

设计者借助超文本链接的方法,使数字出版物整体界面表现出层次多、交叉多的特征,一般由以下几层界面组成:①主界面,它是数字出版物的总导航,一般是正式进入出版物的第一个画面,通常采用菜单、图标、热区等方式提供关于浏览内容的选择。②各级界面,基本上包含有标题和通向各级界面的链接。③展示页面,是界面的最后一页,对内容进行展示。设计者需要根据每一层界面的特征进行设计,合理的发挥它们的功能和作用,使读者轻松自如的在界面之间有选择性的阅读。

2.分叉放射型结构设计

数字出版物是以“单元体”为基础,通过加入多组链接和层界面,打乱了线性的分布形式,呈现出非线性的分叉放射型结构排列方式。各层界面都有相互联系的信息内容,而这些信息之间有平级或不同逻辑的关联,它们之间的连线则是片段内容之间的交互关系。数字出版物常见的内容排列结构有树状、网状甚至还可以是任意自由的发散结构,像是一个多维、交错的非线性系统。

3.界面整体风格设计

数字出版物的分叉放射型多层结构要求设计者在突出各级界面个性的同时,还要保持界面整体设计风格的一致性,创造出多样统一的视觉效果。设计者要注意所有界面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界面的结构排列方式,利用各种设计元素在视觉表现形式的相互呼应和信息内容上的逻辑关系,合理设计数字出版物的界面整体风格,实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视觉效果上和心理感受上的连贯性。

(四)间断跳跃方法

数字出版物界面之间是自由链接的,是数字化信息在虚拟世界的“象征环境”中的运动产物,是人脑“过电影”似的想象过程中映射出的一种象征符号系统,这种系统模仿了人类想法自由流动的思维方式。因而,数字出版物的设计思维需要符合人的大脑随意畅想的思维过程,采用间断跳跃式的思维方法。

1.跳转的自由性设计

数字出版物开辟了信息选择、信息跳跃和信息链接的新途径,使得读者的阅读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呈现出开放的状态,人们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选择信息的内容。在数字出版物设计中设计者要充分地考虑这种自由的跳转设计:为什么要设置跳转,在什么位置可以跳转,会跳转到什么位置,跳转的路线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考虑和精心设计的。

2.非线性的叙事设计

数字出版物的非线性叙事设计手法,是指使用自由生组、倒叙、跳接、重复切换与反转等高技术难度的编辑处理,来表现故事内容的发展与时空演示的程序。非线性叙事可以从任何一点开始,向任何一个方向展开,体现出交错、重叠、跳跃、杂糅等特征。固定在某个位置的元素被彻底激活,变得流动自如;元素与元素之间可以任意组群,群组的信息也可以被打散再进行重组,时间轴被空间化了,变成一个内在坐标,可以在任何一点被间断。

3.为读者跳转指路――导航设计

读者在字里行间自由跳转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明确的引导,很可能迷失在“链接深渊”之中。也就是说,读者在不断的链接之中改变了原来阅读的方向,与最初思路的差距可能会越来越远,而不知该何去何从了。因此,合理的导航设计是必要的,设计者需要在自由和控制之间寻找平衡,指引读者在愉快满足的感受中流畅地走完全程,带走全部的讯息。

三、非线性思维方法对数字出版物设计的重要作用

非线性思维的重要应用价值在于对数字出版物的设计理念与创意空间的变革与拓展。数字出版物的非线性特征带来了设计理念的转变,为设计师提供了新的创作平台和多种思考角度,设计师需要认识和发挥非线性特征的积极因素,才能够有助于提高数字出版物的设计水平。非线性思维最具创造性,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影响和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审美观点,重新改写了线性思维单一、片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为设计者提供了新的创作动力和创作方法。

同时,运用非线性思维设计数字出版物也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力,拓展了作品的设计表现空间,让艺术与技术在相互交融中绽放出绚烂的色彩。另一方面,非线性思维指导下的数字出版物设计满足了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让人与计算机的配合更加契合,动态性和趣味性增强,使信息传递更具有人性化的关注,作品更具和谐美感。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篇9

【关键词】构成构成三要素书籍设计

“构成”是一个浅显易懂的词汇,具体来讲就是在二维或三维的空间里运用多种造型元素,运用一定的秩序原则和方法通过打散、重组形成一个新的形象。构成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后期学习专业知识做铺垫、打基础,引导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思维得以启发,打破传统的常规认知,让思维模式得到拓展。包豪斯设计学院很多重要的理论对艺术教育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教学中的研究和创新为现代构成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包豪斯学校的创办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曾提出“艺术与技术的统一”的观点,强调艺术与技术之间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着相辅形成的关系。提倡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寻找和发现新的造型方式和表达形式,对点、线、面、体等这些抽象艺术元素进行加工整理,着重强调这些元素中的形态、色彩、肌理的形象表达。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统称为三大构成,是设计类的基础课程。构成基础课程能够为设计者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使设计者在掌握一定的设计原则之后可以遵循一定的设计规律进行设计,并且使设计者对形态美学和构成原理的认知有一定的驾驭能力。

一、构成在书籍设计中的重要性

书籍是阅读形式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及传承的重要载体。传统纸质书籍最基本的形态都脱离不了构成的基本理论,构成设计的主旨影响着书籍设计的整体形态与风格。书籍外部的封面设计和书籍内部的版式设计都可以运用构成基本法则进行艺术表达。书籍设计是一项贯穿始末的视觉活动,是针对书籍这一载体而进行的一项艺术性、功能性的整体规划形式。合理有效的利用构成设计中的构成方法、空间形态的构成,可以提高书籍设计的整体视觉效果。通过有序的设计元素编排,让读者在感官上得到满足,最终使书籍设计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具有独特美感和时代感。

二、构成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

书籍设计是平面设计领域中一项重要的门类。书籍设计是一项庞大的工作,是对一本书进行整体的形象设计,包括书籍的开本、封面设计、文内插图设计、内文版式设计和装订方式等。书籍设计的形式和风格要吻合书籍的内容和内涵,然后运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构成方法,最终形成从“皮肤”到“血肉”有条不紊的视觉再现。

在书籍设计中,封面、内文版式设计、画面的虚实对比、色彩的搭配、字体设计、纸材的选择、毫厘不差的印刷工艺、信息要素的统一都需要构成法则进行协调和统一。

朱赢椿是我国知名的书籍装帧设计师,他所设计的书籍《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以朴实的线装加以装订,没有外包,书脊部分将红色的线有意识的外漏。封面运用火红的红色,犹如传统婚庆“喜帖”一样,展现着作者本人对爱情的真挚和坚贞不移。设计者别出心裁的在“切口”处裁切有意识的留下了毛边,形成了朴素无华的形式美感。书籍内容以图绘方式记录了夫妻俩生命起浮的故事,点点滴滴的画面朴素无华,记录着同美棠的生活片段,书籍封面和装帧方式都呼应了朴实无华的主题。在内文版式的构成中,设计者特别注重留白和疏密的编排,书籍当中插入了大量的图片,对于图片的轮廓也有意识的运用加粗、舍弃等方法,形成了节奏舒缓、亲切温馨的阅读效果。

朱赢椿设计的另一部作品《肥肉》,整本书的样子很像一块五花大肥肉。“切口”处轻轻捻开呈现的色彩也是一块肥腻的肥肉色彩,设计者运用这种动态的渐变手法,有效地强化了该书的主题。书的封面隐去了书名,书脊上的“检疫图章”变身“食品质量安全追溯标签”,形成了点、线、面的抽象构成效果。出版日期变成了“包装日期”,还写明了“净含量400g”,上架建议也改成“文学(肉类)・散文(五花肉)”。如果不喜欢这面长膘的封面,读者还能自行拆解出书封B――一块扑鼻的红烧肉,另附加一张计划经济时代的猪肉票。在书籍扉页中,画家姚媛在酱油色的东坡肉周围添加了荷叶和桃花的水彩画,二刚的书法“肥肉”两字硬是把墨汁给晕染开来,如同肥肉里滋滋渗出的油。内文版面中的线状、点块、实图展现出轻松跳跃、动静结合的阅读体验。版式造型轮廓处理精巧,虚实相生。这本书运用了很多构成元素表达手法,是现代设计中深入应用构成原理、实验性很强的作品。

我国知名设计师吕敬人设计的书籍《马克思手稿影真》,采用了纸张、纯牛皮、木板、金属等多种材质,并且采用了雕刻印刷,强调肌理表达。这些突破了传统平面视觉的局限,不论是视觉还是触觉都给观者带来全新的视觉盛宴,很好地诠释了肌理构成,深化了传统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

从整体到细节、从庞杂到系统、从空间到时间、从抽象到具象、从逻辑思考到幻觉遐想、从书籍原始形态到传达真实语境,书籍设计者都细致入微的进行了综合考量。通过各个要素强化了书籍的主题和内容,在开本的设计上也吻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提升了书籍的整体视觉形象。设计者将三大构成中的点、线、面、质感、色彩等因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适应现代审美需求。

结语

三大构成是现代设计的理论基础,由其拓展开来的设计思想影响着现代整个设计领域。在书籍设计中,书籍的开本、色彩、版式、字体设计等因素决定一本书的风格特征。运用构成中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方法时切忌生搬硬套,简单的堆砌和拼凑。只有将三大构成的基本理论和时代特征、书籍内容相融合才可以设计出具有时代感,且相得益彰的书籍。

参考文献:

[1]肖虎.构成基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篇10

关键词:构图版式要素版面设计视觉传达

构图的恰当与否是任何一副设计作品想要取得成功的重要先决条件,这种对于构图的要求在中国画的创作中也同样重要。对于平面版式的构成而言,绘画中的“构图”就表现为版式设计,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

在中国画中,构图按传统说法被称为布局,或经营位置。经营位置则是古人谢赫在六法中提出的观点,成为通行至今的绘画专有名词,其核心内容是指传统中国画中布局、章法的问题。即使是一幅表现冬境的小画,一根树枝,几朵腊梅,也须是精心组织安排,通过绘画者先在脑海中进行画面剪裁,再确定其比例大小、经营位置、笔墨以及色彩关系等,才能达到多样统一的和谐。

那么中国画的构图要点在平面版式的设计中表现为哪些方面?

一、中国画画面剪裁与平面版式中图片剪裁

在国画中组织结构的基本环节就是剪裁和布局,剪裁在绘画作品中是构成艺术形象和意境的第一个环节。对应用于平面版式设计作品中的图片进行剪裁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例如一张封面图片的选择,需要根据功能和意义来剪裁,这里所谓的剪裁,并不仅仅是图片或照片适合页面上某个特定区域,实际上是一个极富有创造力的工具,能使照片更完美,令一张平淡无奇的图片更加引人注目。通常看起来元素多而复杂的照片,通过将其放大仔细观察各个局部,根据主题挑选吸引你目光的位置,进行大胆剪裁,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拍的一张人物照片,其中包含一些你不想要的事物,远处有陌生人或是有不美观的景观等,这时剪裁的首个规则,就是去掉所有照片主题无关的事物,通过有目的性的恰当剪裁,能让照片简洁更紧凑、集中,改变照片原本传达的信息,营造新的效果氛围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二、中国画布局与平面版式要素的布局

一个成功的版面编排设计作品,在创作的时候一定会注意到布局,尽量引导观者的视线和注意力,以让他们的眼睛遵循设计师预想的顺序从一点移向另一点。例如在书籍、画册的设计中,时常出现多幅图片在一个版面的编排。版面图片较多情况下,容易分散受众的注意力,因此,如何合理有序的安排图片,抓住大局,突出中心就是编排设计的重点。此外,另一个重点就是让众多风格不一的图片在一个版面里实现统一。当遇到这样的版面时,同形法、同色法、综合法就起到了其相应的作用。用相同形状来处理不同的形状,用同一种色调来处理不同颜色的图片,又或者使用某些特定的元素,都能使版面的视觉效果统一起来,富有条理,这就好像国画在布局时遵循的多样变化和谐统一的形式原则一样。

如果在图文较多的布局设计中,需要将个别文字作为页面的重点,则可以通过加粗、加下划线、加特殊符号、加字体倾斜、改变颜色等手段强化文字的视觉效果,使这些文字在整个页面中更吸引观者的眼球。这些对文字的强化方法实际上都是对比法则的运用。

三、中国画的“虚实留白”与平面版式设计中的“虚实留白”

中国画构图在讲究疏密相间的同时,也强调虚实相生。中国画里的天、地、水等往往以空白代替,背景多是以虚代实。中国画强调画面结构的完整,但又并非为了完整而呆板低调。生活的节奏是有波澜起伏的,绘画作品的画面构成也是需要变化的。完整不是有闻必录,将所见所闻全部搬上画面,更不是片面的形象上的完整,而应是一种精神、思想、意境上的完整。

平面版式设计中任何形体的存在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即为实体空间;而版式设计中运用细弱的文字、图形或者色彩等起到衬托主题作用的部分即为虚的空间。实体空间和虚的空间没有绝对的界线,每一个形体在占据一定的实体空间后都需要一定的虚的空间,使其在视觉上的动态与张力得以延伸。

“留白”在版式设计中最大的作用是陪衬或者反衬,给观者带来轻松惬意的感官。在平面设计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巧妙的留白,不仅能够更好的衬托主题内容,而且能够更好的集中观者的视线,也创造出了更好的空间层次。“虚实”与“留白”的共生关系成为编排设计必然的统一体。

以文字为主的版式编排,这种情况则更加需要强调虚实和疏密关系的运用。有紧密的地方,也有疏松的地方,即“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用过这样的编排,使整个版面均衡而又不呆板,张弛有致。“留白”较多的版面设计适合于表现高雅格调的资讯信息、稳健与严肃的机构形象;“留白”较少的版面适合于表现热闹气氛和生机与活力的资讯内容。

四、国画的“藏露”与版式设计中的“藏露”

“切入化出”是电影语言中的名词,国画构图中的“切入”指的是选取生活场景。用“画面”作为取景框,对准某个生活中的局部,取景框外的事物虽然被切掉了,但它们和画面以内的事物都有着紧密联系。“切入”也是一种强调重点的创作方法,比如画竹子,不用画根部也不用画顶部,上下两头都切出画面之外,只画中间的竹节,突出了它枝叶茂密的部分。

另一种内敛含蓄的方法就是“化出”,它是画面景物的正面消失和虚化。“切入”是露,“化出”的方法则是是藏,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手法都是对景物的取舍而言。在版面设计中藏露表现为一个版面中通过对图片进行勾勒轮廓、模糊背景、将主体物置前等手法来完成。

综上,优秀的国画作品在构图布局时就已埋下伏笔,几乎都遵循了这些构图要点规则。在版式设计中,这些编排要点显得尤为重要,能帮助提高版面传达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创造出更利于观者阅读的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高进.黄志明主编.高等院校应用型设计教育规划教材――版式设计[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2]喻湘龙.陆红阳主编.现代设计元素――版式设计[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

[3]【美】Johnmcwade著.版式设计原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4]【英】约兰达・萨帕特拉著.版式设计培训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