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报废的目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24:09

固定资产报废的目的篇1

关键词:固定资产;报废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

所谓报废资产,其实就是指企业所使用的房屋、建筑物、机器、仪器仪表、运输设备、传道设备等,因为一旦使用年限到期,或者因为不断进步的技术,使设备必须更新换代,再或者因为自然侵蚀、毁损而不能再发挥使用功能,经过批准待核销的固定资产。而所谓资产,其实也就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对于企业资产来讲,固定资产在其中占有着尤为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它也发挥一定的作用。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固定资产有各种各样的类别,在使用和占有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状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加强,并且同时对其进行维护,使其可以安全运作,这样的话,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会得到较大程度地提升,使其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重要作用,使企业获得更好地经济效益。

一、固定资产报废的申请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定资产可申请报废:

1.仪器设备使用期已满且不能正常使用的;

2.确因技术落后而无使用价值的;

3.经技术鉴定,确属于质量低劣,技术指标达不到标准的;

4.不符合国家标准,继续使用会产生危害的;

5.因长期频繁使用,精度下降,结果不可靠,达不到教学和科研要求的;

6.确因不可抗力造成损坏,不能修复或修复费用过高而无修复价值的。

二、现行企业固定资产报废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新的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固定资产报废应该在折旧以后所得出的净值向“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一次性全部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属于过渡性科目,主要用于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固定资产,需要进行清理、结算其资产净损益和发生清理费用的核算。列支其科目项下的报废固定资产净值,每个会计年度,都必须按核算要求将出售报废资产的净损益转到营业外收支科目,以正确体现企业的经营损益。

值得指出的是,国有企业报废资产其收益值与之抵减经营损益的报废资产净值的比价是十分悬殊的,每个会计年度企业报废固定资产其净值总要抵减一块营业利润,使企业的经营成效和国家所得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量报废资产若得不到及时变价处理,其净值都要抵减年度内的一定损益。因各种原因所致,国有企业每年都有不同数量的固定资产经批准报废,石化系统每年报废固定资产原值均在几千万元,个别年份在亿元以上。部分固定资产因淘汰报废,说明企业在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上有了一定的投入和发展,但不可否认也反映出资产重置、闲置、浪费的问题。另外,在鉴定固定资产报废上还有不够慎重的现象。确定固定资产报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如果单凭固定资产的到期年限、陈旧状况和所需配件的限制,就轻易划定为报废是不足取的。

大量的固定资产报废以后,它的价值在账目上也一次性有所减少,但是作为实物形态的资产却没有得到集中管理,而闲置在各个作业现场和生产车间,给不正常的设备调出、转让和变价处理提供了条件。由于报废后的固定资产不在账,使之流失无从查找,这就使企业的报废资产出现了形式上有人管,实际上没有人管的松散现象,由此带来不容忽视、不应发生的以下问题:

1.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的管理不够完善

第一,因为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很多企业针对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并没有设置,造成相关固定资产的购买、入库、领用、报废等程序无法很好地实施内部控制,一部分固定资产被企业上下级或者同级之间随意调入、转出,但是所需要的划转手续又不是很全面,再加之财务处理不够及时,使产权不明确,账目不清晰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造成企业的财务管理受到严重的影响。第二,针对那些长期不能使用并且已经核销的固定资产,在领导没有进行审核批准的时候,就对报废固定资产的零部件进行拆毁和使用,造成整套设备不能保全,不仅使其剩余功能不能继续发挥,而且资产评估和转让出售也不是很容易。固定资产报废以后,回收和管理在资产使用单位缺少专人具体负责,报废的设备通常都不能正常进行处置,或者闲置的设备也就任其自身损坏,使企业资产严重流失。

2.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监管不严

固定资产报废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只要是使用期到期并且已经不能发挥作用,因为出自各种原因,使固定资产损坏无法继续修理维护的时候,就可以申请办理报废手续。实际上,很多被报废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还是很大的,但是一旦经管科室将报废申请提出以后,通常都会获得批准。而申请报废资产的科室之所以申请报废是因为想将性能更佳,功能更强的设备购置进来;也有的设备还没有到有效使用年限,但是因为不能很好地保管和使用或者认为原因而提前申请报废等。对于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又有相当一部分没有严格按“报废不留用,留用不报废”的原则进行及时处置,尽管一直作为账外实物资产在管理,但易于造成资源的浪费、贬值或流失。

固定资产报废的目的篇2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1引言

固定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体现企业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促进企业的正常持续发展,就一定要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建设有效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在新时期获得发展。

2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

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需求,企业可以从实际出发,对目前企业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来设计针对性更强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由于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是由财务部门来负责,因此财务部门会直接采用财务软件中的固定资产模块来进行管理,这样不仅大大增加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量,同时也凸显出各种问题。另外,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和报销的流程不够合理,缺乏有效的制度,固定资产的采购没有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做好规划,最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利用不充分,没有加强资源在不同部门的共享。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环节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没有处理好报废的固定资产。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中,一定要以此为导向来设计,确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需要具备的功能。从存在的问题来看,要想改善现阶段固定资产的这些问题,就一定要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设计固定资产的查询功能、修改功能,能够实现对固定资产信息的处理、收集和存放,这样才能便于管理,最终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和规划性。系统中应该包含采购申请业务和固定资产报废业务,提高采购申请的计划性,使其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同时要加强固定资产报废的管理。在系统设计中,应该确保系统的可操作性原则,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和智能化,使系统能够针对重点管理内容进行重点管理。同时还应该确保系统能够方便管理和维护,由于固定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一般比较大,而固定资产的变动性也很大,因此需要在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中减少花费的时间,确保系统方便管理和维护,才能真正发挥系统的优势。

3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实现

3.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分析

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实现中,应该加强对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分析,系统的设计主要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采购申请业务和固定资产报废业务,其中采购业务又可以分为计划内申请和计划外申请。计划内申请是业务部门按照预算计划来对需要采购哪些固定资产提出申请,这部分需要完全符合预算计划,如果固定资产采购的金额和数量超过了预算计划,那么系统就会将采购申请自动退回。计划外申请是企业针对一些突发的状况和情况提出采购固定资产的申请,这一申请需要通过计划委员会的审批才能实现。固定资产报废也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管理系统中设计固定资产报废业务,按照业务部门提出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资产中心进行审核—领导进行审批—账务处理这一流程来实现,通过这一规范化的流程来强化固定资产报废管理,让固定资产管理更加规范。其中业务部门提出申请,主要是项目管理部门按照固定资产的报废计划以及报废要求来提出报废申请;资产中心审核是财务相关部门来对固定资产进行技术鉴定,并提出处理意见,并以此作为是否符合报废要求的重要依据;报废审批就是企业的领导者来审批固定资产的报废计划以及报废清单;账务处理就是由财务部门来对报废固定资产的价值信息进行审核,并将固定资产的处理和退库交由相关部门处理,最后进行账务的处理。具体来说,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该包含基础信息管理、固定资产采购管理、采购计划管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等功能模块,在每一个模块中又包含一些小的模块。例如,在基础信息管理业务中,又包括计划科目管理、资产分类管理、供应商管理、员工信息管理和组织机构管理等。

3.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的实现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应该包括基础信息管理、固定资产采购管理、计划管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任务管理、合同和付款管理以及系统管理这7个系统,每一个子系统中又包含一些功能模块。其中基础信息管理包括资产分类管理、固定资产的选型管理、计划科目管理计划模板管理和供应商管理模块,固定资产采购管理包括固定资产采购合同管理、采购申请处理、计划内采购申请和计划外采购申请,计划管理包括计划周期管理、计划编制、计划调整、计划汇总和资金预算查询,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包括固定资产的盘点管理、固定资产的领用管理、固定资产的台账差异查询以及固定资产的台账管理,任务管理中包括参与的任务、发起任务、待办任务和流程监控,合同和付款管理包括合同付款和合同管理,系统管理包括角色管理模块、权限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和系统日志模块。

4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应该从企业的发展实际需求和现状出发,针对企业对资产管理的实际需求来设计符合企业运行情况的固定资产运行系统。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加强固定资产的审计、清理、评估和核算等,最终实现企业固定资产的优化配置和最大化利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宋仁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6).

[2]张舒敏.基于RFiD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固定资产报废的目的篇3

关键词:石油企业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270-02

一、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管理的含义

所谓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管理,就是指从人们对固定资产的需求开始,到固定资产淘汰报废的全部生命历程。生命周期管理是一种先进的企业信息化思想,它让人们思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来为企业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

二、石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缺少与企业战略相一致的论证,固定资产投入与企业长期发展规划衔接不够紧密

资产投入使用后,其折旧按月计提计入企业当期成本,直接影响着石油企业的利润情况。但是集团公司对基层单位的年度经营考核一般只考核扣除折旧和人工的操作成本。基层单位为了本单位利益,在投资项目逐级上报审批过程中,一般会尽量争取投资项目,不考虑后期折旧影响的情况存在。

(二)固定资产管理范围不全,资产账实不符

1.固定资产转资不及时,造成账实不符。在石油工程基建、更新改造工程中,由于投资计划下达较晚,基层单位工程项目赶在年终前完工,出现了年终集中转列资情况。由于时间紧迫,财务资产管理人员无法逐一参加竣工验收,落实设备型号、资产状况,仅凭工程管理部门报来的资料转资。造成了固定资产转资后,设备型号、生产厂家与现实固定资产不相符。

2.固定资产调拨、调账不及时造成账实不符。固定资产范围广,类别多,其选型、验收、调拨、维修、报废的鉴定分属不同业务部门管理,各业务部门各行其是,与资产管理部门衔接不够紧密,造成资产管理台账、卡片与实物存放地点不符,不能及时落实管理责任。

3.资产更新改造与日常维护界限不清,造成部分资产重复、漏登,形成一部分账外资产。石油企业的固定资产结构分类复杂、资产数量多、金额大、分布广,给相关部门及时、准确地反映资产状况及其变化带来了许多困难,造成固定资产实物与账务难以核对。

(三)固定资产报废处置不规范

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是企业固定资产退出企业价值创造的最后环节,不少人认为报废的固定资产其价值已在使用中消耗,已无多大价值,因而对废旧物资的处置管理不够重视。另外,由于新的投资项目工期、位置限制,原有的报废装置、设备必须短期内处置完毕,时间上的紧迫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报废资产变现的价值。

三、加强石油企业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管理的对策

随着石油企业精细化管理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在石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引入生命周期理念,全面记录从投资决策、资产获取成本及预算控制、资产经营状况、资产维修与改造、直至资产处置的全过程生命轨迹,并进行分析、评价和报告,实现动态、全过程、全生命的管理。

(一)树立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管理理念

石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要树立精选化管理理念,以“资产优良”为管理目标,以“优化资产结构”和“提高资产质量”为重点,以固定资产的“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资产结构的改善和相关资源配置的优化;加强存量资产的管理,促进资产的有效增长,控制不良资产的形成,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实现由资产总量最大到资产质量最优的转变,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企业引入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管理,牢牢把握固定资产的投资可行性研究、前期购建、运行维护、流动调配、减少处置等几道关口,加强动态监控,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过程管理。

(二)明确职责、分级管理

在石油企业实行固定资产集中核算、三级管理制度。在石油企业的一级单位由财务资产部门牵头,组成设备管理、规划计划、基建工程等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组织指导下一级机构的固定资产技术及价值管理。下属二级单位的财务、设备管理等部门是各二级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机构,在主管厂长的领导下,行使本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工作。基层所作为固定资产的三级管理机构,应设专职或兼职的资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实行实物管理。赋予该部门一定的权限,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授权,并将固定资产的管理程序传递给企业的相应人员。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使各业务部门明确职责、明确范围,充分发挥业务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能动作用,加强业务部门与财务资产管理部门的协调与沟通。

(三)强化固定资产各生命周期的管理

固定资产的生命周期长,资金投入后很难进行调整,项目一旦建成,在数年内无法改变。特别是石油企业的油气资产,价值高,寿命长,跨区块调剂使用难度大,资产运营效益如何、资产价值是否充分发挥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资产投入使用后,其折旧按月计提计入企业当期成本,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情况。对固定资产前期的有效谋划在很大程度影响着企业最终的经营成果。

1.投资项目的前期优选论证阶段。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必须与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相匹配,才能发挥最大的投资效果。在投资项目前期论证阶段,必须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前景,技术上的先进可行性,财务上的实施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等进行充分的论证,确保固定资产经济效益最大化。

2.固定资产项目竣工验收及转资阶段。企业固定资产项目竣工验收及购买固定资产时,由项目负责人对固定资产逐项建立卡片,对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技术参数、投产日期、生产厂家及技术参数等数据详细填列,财务部门按每一项固定资产对应一张卡片入账,尽量做到“一卡一物”,并完善固定资产卡片上入账金额、入账时间、使用单位等字段,既满足财务管理和生产管理的需要,又便于卡、实的对应。同时应注重固定资产的附属设备录入,以满足固定资产的部分变动、部分报废的账务处理需要。

3.固定资产日常管理阶段。财务、资产、技术部门和资产使用保管单位密切合作,对资产使用状态、调拨、改造等情况及时掌握,及时更新,保证资产卡片、数据库与实物相符。在此基础上,还应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盘点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实,填制固定资产盘点表,由相关人员签字后存档。对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报废资产,及时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并进行账务处理。

4.固定资产报废处置阶段。石油企业报废资产既有更新改造报废、也有技术更新强制报废、还有各种损毁报废的,不同类别、不同技术状态的资产处置价值相差较大。企业必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报废资产认真鉴定,根据固定资产的状况及特性合理确定其变现方法。对仍有一定实际用途的报废资产整体出售,对无变现价值的资产可与其他报废资产打包出售,以便发挥报废资产最大价值。

(四)建立资产实物标示,跟踪固定资产生命全过程

石油企业固定资产地点分散、部分类别资产数量多、移动频繁,可以通过建立资产实物标示的方法进行管理。资产实物标识是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工具,相当于资产的“身份证”。通过在资产上贴上含有资产相关信息的标识,把实物和资产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准确及时地采集和更新资产信息,支持资产管理和工作管理的决策,从而提高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通过资产实物标示不断提供与资产相关的地点、描述和历史的、实时的信息,方便固定资产管理者清点实物资产,实现企业固定资产的跟踪、调控,并进一步了解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维护状况,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增加其使用价值。

(五)建立固定资产责任追究及奖罚机制

1.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各管理部门之间、资产使用单位与管理部门之间职能,使资产管理有人负责、有权管理;建立健全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固定资产损失,谁负责就追究谁的责任。对违反国家和企业行有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责任人,按照违规必究,有错必追,预防、惩治、教育并重等原则实行责任追究。

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经营业绩考核和绩效评价挂钩,建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考核奖惩机制。业绩考核和绩效评价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科学。通过指标设置对新增固定资产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清查盘点、生命周期成本、减少处置等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要与领导班子薪酬、部门业绩、岗位考评、工资分配挂钩,引导固定资产管理向规范、高效、科学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东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探索.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11)

2.邓小卫,朱晓中.把握过程环节强化精细化水平夯实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会计之友(中旬刊),2007(12)

3.刘春华.石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西部财会,2006(7)

固定资产报废的目的篇4

关键词:企业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浅析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这种企业医院,因本身既有企业领导、又带有行业管理性质,因此在固定资产管理上有着一些因交叉管理而带来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医疗成本,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

1.医院领导观念问题

受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影响,医院领导为追求利润,在观念上过于重视临床医技科室,对一些辅助及管理科室重视不够,直接导致资产管理部门在行使管理职能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资产使用部门在资产使用过程中无法得到管理部门的有效监督,随之带来的恶果就是造成固定资产账账、账实不符。例如:如果某临床科室需要从其他科室调用一台设备,只要跟主管院长说一下,得到首肯后就可以自行调用设备,在整个过程中资产管理部门没有得到任何申请和通知,完全失去管理监控作用。

2.盲目购置固定资产

不同于事业医院,企业医院需要完成企业给医院下达的利润指标。因为购置设备周期短,见效快,成为医院增加收入的首选,但医院领导基于对财务、经管等管理部门的不重视,在缺乏事先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没有经过进一步的论证分析的情况下就根据临床、医技科室的设备购置申请匆忙地购置,结果购进的设备有时并不是医院目前发展所必需的,或是质量差,造成高投入无回报或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时有发生。

3.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作用有待加强

医院固定资产一般由设备科担任管理部门,但由于设备科多由一些技术修理人员构成,这些人对库管缺乏认识,导致在采购、验收、入库、协调各环节管理较差,而临床医技科室又只关心自己科室的设备使用,对其他科室漠不关心,在遇到设备调用时,往往以一些理由搪塞,设备科没有发挥在固定资产使用中的统一协调作用。

4.固定资产报废管理中存在纰漏

企业医院的固定资产报废按照企业规定每年申报一次,需要先提出报废申请,然后由专家组对报废资产进行鉴定,但由于医院的特殊性,上级企业并没有相关的专家能够对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鉴定,外请专业人员又要耗费资金,因此往往由医院自行认定资产是否需要报废,然后呈报上级单位批准。因此,有的单位往往利用这个漏洞,为回避责任,对一些因管理不善造成损失的资产利用报废机会,申请报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二、解决上述企业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建议

1.医院领导需转变观念

医院领导应该转变重视临床医技科室、轻视管理辅助科室的观念,医院是一个整体,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必须由各个科室通力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单单由一些大夫领着一群护士是无法完成对利润最大化的渴求的。必须明确应该由财务科负责固定资产的账务管理,凡涉及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变更都必须通知财务科,由财务科进行账务处理;由设备科负责固定资产实物的管理,凡涉及固定资产采购、入库、出库、维修、保养、调用都由设备科负责;各临床医技科室负责各科室的固定资产使用和完整,院长则负责固定资产的统一领导,这样,各科室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减少了过去各科室间扯皮、推诿的现象。

2.建立资产购置流程

如何才能避免盲目购置,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固定资产购置流程,要充分发挥管理科室职能,首先要求临床医技科室在当年提出下一年设备更新计划,然后由设备科对该计划进行审核,并进行先期的市场调研,主要对该计划中涉及的设备作出技术评估,对其先进性、实用性给出结论;然后由财务经管部门对该计划的效益性进行分析,要尽可能的结合本医院的各项收支数据,从中采纳信息,不要盲目以别的医院的数据作为计算基础,以保证真实性,给出效益性分析后作出是否可行的结论交由院长办公会讨论决定。整个流程必须进行完上一项后,才可继续进行,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在上一项工作没有完成或已给出否定结论后,无需进行下一项流程。

3.完善资产管理部门作用

首先,要确立设备科对全院资产管理的主导地位,各科室必须服从设备科对固定资产的统一调配要求,而设备科在取得这一职责后也要与各科室加强交流和协调,确保提高全院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避免再出现固定资产闲置现象;其次,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对设备科的人员构成作出调整,在原有维修技术人员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专业从事库存管理等专业的经济类人员,用以完善设备科的资产管理工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上一套固定资产管理程序,通过联网可以对资产使用科室的资产使用状况进行随时更新和监控。

4.加大对固定资产报废过程的监督

医院领导要本着对国有资产负责的态度,重视每年的固定资产报废工作。首先,要求各科室主任要在本科室报废资产申请中签字负责,然后由设备管理部门对报废资产进行逐一拍照核对,并详细写出报废意见作出是否同意的结论,最后,外请专家组成专家组对报废资产进行鉴定,在专家组作出同意报废后,院长在报废申请上签字,上报上级单位,同时对这些报废资产进行统一存放,专人管理,等待进一步处理,财务要待上级批复后做账销案存处理,以此杜绝固有资产流失。

尽管企业医院对利润指标的追求有别于事业医院,但企业成熟的各项管理制度仍然可以被企业医院借鉴,借助企业成熟的管理理念,建立良好的企业医院固定产管理体制,改变粗放的经营模式,将更有利于医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平,《论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3)

固定资产报废的目的篇5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对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

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指县级医院持有的一些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较长的有形资产。特点是具有高价值,移动较多,损耗大,更新快、品种繁杂、各部门共享的特点。单位价值虽然不能达到规定的标准时间一年以上,但大量的同类物资,也作为县级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作为县级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级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服务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是保障乡镇人民健康和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条件。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级别和医疗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如果管理不善,还将影响到医院未来的健康发展,更易导致国有资产变向流失。

二、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医院固定资产盲目扩大采购规模造成有资源配置不合理

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投入的增加,为了提高医疗竞争力和单位等级,县级医院在固定资产投入上多追求规模化、技术新,以争取财政资金来购置最新的医疗设备。但由于缺乏前期的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在固定资产采购问题上未进行有效的科学论证,对其实用性了解的不够多,购置后不知如何有效使用资产,造成部分固定闲置浪费,致使每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降低。

2.县级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方面薄弱

在采购过程中存在质检不严造成资产质量不过关,影响使用效果。在固定资产的入库、领用等环节存在漏洞使得固定资产使用过程造成的损坏、丢失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赔偿。医院固定资产报废程序太过随意,有的县级医院在对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理上缺乏完善的处理流程,在没有经过财政部门的批准和相应的资产评估就随意地处置固定资产。体现在有的医院房屋基础设施已经拆除,但医院并没有及时地进行固定资产报废处理手续,医院的固定资产账目中仍然包含应报废资产的金额,使得现存的固定资产价值大于了医院实际的固定资产值,因此虚增了医院总固定资产的规模和医院经营成绩。

3.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不规范

县级医院在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主要是对报废处置的账务未能及时处理并将其纳入固定资产管理中。在购买固定资产时的实际发生的支出,如运输、安装费用并没有记录到固定资产中。医院自建、新建的一些项目在竣工之后也没有及时的办理相应的竣工结算手续,导致没有在医院固定资产的账户上登记,这些因素使得医院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不符。

三、加强县级医院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的措施

1.制定科学有效的资产购置论证程序,合理配置资源

首先,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可行性的分析和论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采购过程中对供应厂家进行资质评价,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采购设备。对县级医院大型医用乙类设备投资进行充分效益分析,提高决策水平,合理安排投资项目,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进一步加强了医院资产配置管理工作,按照存量制约增量、增量激活存量和资产配置与单位履行职能相匹配的要求,对有规定配置标准的资产,统一按标准配置,对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要厉行节约,从严控制。通过激活存量资产、加强存量资产调控等办法加以解决,原则上不得重新购置,并把资产报废审批作为单位资产配置的参考依据。对医疗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或者超标准配置的资产,原则上实行部门内部下属单位之间调剂使用或跨部门(单位)调剂使用,推动闲置资产合理流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益,提高资产配置效率。

2.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内控制度建设,进行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考核

县级医院应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内外部监督机制。首先,建立固定资产授权制度和报告制度。对内部控制所涉及的各项固定资产要明确规定授权的相关内容,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超越授权做出决定。建立固定资产批准制度和固定资产责任制度。对各项固定资产要明确规定批准的程序、条件、必备文件以及有权批准的部门和人员及其相应的责任。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明确规定各有关部门、各岗位人员应负的责任和奖惩制度。县级医院全体科室应统一思想,提高意识,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设立各级资产明细账与使用台账,经常性的对各科室的固定资产管理、使用和专业维修人员进行考核,将固定资产的完好程度、维修责任等日常管理作为考核内容,制定科学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考评机制,落实责任。

3.着重加强县级医院固定资产报废程序管理

严格控制资产报废,要严格按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执行》。县级医院资产管理科室应组织相关医疗器械专家对需要报废处置的固定资产由其是专用设备进行了严格的报废条件审查并照相备案,以确保报废条件的真实、准确。审查条件是医院单位资产在使用期满或已达到报废年限、老化变形降低标准不能使用、陈旧过时无法改造、精度下降结果不可靠、主要部件损坏严重无修理价值、修理费用接近或达到同种新产品价格、国家规定强制淘汰、不可抗力造成损坏无法修复等情况下,并在提供相关资产报废依据的前提下,方可作报废处理。资产报废须按规定程序和权限进行报批,未经审批不能擅自报废。实行定点集中回收。县级医疗事业单位资产报废,需按照相关部门要求进行处理。除相关部门对资产报废处理有特定要求外,为保证资产报废后不积压、不乱丢,由财政部门指定的具有回收经营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回收,确保报废资产处理及时、安全、环保。同时,县级医院的固定管理部门在资产报废后,要及时将涉密类的文件、数据、图形、文字材料等资料进行处理,确保涉密资料不外泄,避免涉密事故发生。

4.加强会计核算措施

财管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对入库的资产实行严格的入库验收,按照固定资产的数量和价格等准确地登记资产购置的总成本,并依据相关的凭证和单据及时入账,并按照固定资产经济利益的收回方式采用合理的方式计提折旧,对要报废的设备应对其可回收利用价值进行评估,经过资产清理,收回利用后才可冲销该设备。另外,月末或季末进行一次资产盘点,盘盈的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作为原值入账。医院新建的项目在竣工之后应及时的办理相应的竣工结算手续,并在医院固定资产的账户上登记,使得医院固定资产的核算操作进一步规范。医院应积极构建资产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增加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和独立的固定资产理软件,以便网络化的对账,确保账实相符,为医院财务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保障。

固定资产报废的目的篇6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

一、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一)固定资产三级管理模式

建立三级管理模式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管理责任的落实与执行,所谓“三级”即为管理中心、职能管理部门以及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其中第一级管理中心主要由院长、分管后勤的高层主管以及财务主管等人员组成,为固定资产管理的最高层。其主要职责是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指导性管理,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与盘点。第二级职能管理部门主要包括设备科、总务科以及基建部门等单位,其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任务重且责任大,因此职能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要委派责任心强、管理水平高的人。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以科室、部门为单位设立数量金额式固定资产明细账目,其中要包括固定资产的采购、维护及报废等各阶段的实时情况,并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卡。职能管理部门要与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进行定期核对,保证账实相符、账卡相符。第三级则是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各科室要委派专业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卡进行管理与保存,资产的异动与维护程序要由专业人员签核,部门内部进行定期盘点,人员异动要保证固定资产及时移交。

(二)规范化的固定资产管理

首先要制定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主要由固定资产管理中心起草、制订,其还要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定期检查以保证制度落实;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与科学的维修计划,防止盲目投资,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维修。其次,为降低固定资产的采购成本,要实行公开招标制采购管理办法,进行集中采购,特别是针对大型固定资产的采购管理,一定要严格执行标准采购流程,包括采购申请、供应商询价、公开招标及质量检验等各个环节。购入固定资产后经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并且采购部门要与固定资产请购部门、管理部门等及时互通有无,以了解最新的市场行情与先进技术,在保证固定资产采购效益的同时,提高采购设备的先进性与可靠性。最后,将固定资产管理列入院内相关管理人员的个人绩效考核,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将每项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具体考核则由设备科负责进行,其定期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并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为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要合理调配闲置的仪器、设备;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责则是将固定资产的占用情况、维修情况及损毁情况量化成直接数据,并将其作为管理人员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与核算方法的完善

(一)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首先要对外购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进行确定,该项成本即入账价值,具体包括采购价格、采购过程中产生的税费、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前发生的前期成本等几大部分,其中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前发生的前期成本则包括设备运输成本、装卸与安装费用、场地整理费用以及专业人员的服务成本等等。其次,固定资产成本还要包括贷款利息,医院中有些固定资产项目需要贷款建造,如果项目比较明确,只需将对应的贷款利息直接计入成本即可;如果项目不够明确,则要将贷款利息进行合理分摊。贷款取得后将其借记在“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科目;利息支付则借记在“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在“银行存款”科目;工程支出则借记在“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在“在建工程”科目,以最大程度上保证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建立科学的折旧制度可以合理补偿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损耗价值,可以提高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的一致性,并且可以有效防止由于计提修购基金而导致医院虚增净资产等问题。因此要以“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为参照,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将新增的“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备抵科目,固定资产原值由备抵科目余额抵消,最后获得的固定资产净值是在某个特定期间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此外,由于高新医疗仪器设备具有更新换代快、价值高的特点,因此这类固定资产要采用加速折旧法。

三、固定资产报废制度的完善

首先参照《企业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项目对各类资产使用年限的规定,再结合医院固定资产实际类别与使用性质来确定其使用年限,当固定资产符合报废年限时要进行及时报废处理,并注意对报废审批手续做进一步简化。其次,固定资产具体的报废处理流程如下:由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科室针对需报废的固定资产提出报废申请,申请表要包括固定资产名称、购置年限、处置原因等项目,说明固定资产的基本情况,并交由部门负责人签核,然后上报资产管理部门进行二次审核;如果医院价值比较高还要经过专家审议的程序,并由其出具专业的技术鉴定报告;接下来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及院务会等要经过讨论后再确定固定资产报废的必要性,通过后即可完成固定资产注销,注意注销固定资产需要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以及对应的使用部门同步进行。最后,实际固定资产报废过程中存在提前报废的现象,这种情况要引起特别重视,经过申请、审批后,要对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状况进行评估,通过后方进行报废处置,并做好备案记录,以备后查。对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做进一步完善,不仅可以保证固定资产报废行为有章可循,而且可以防止随意报废的问题,最大程度上避免固定资产流失;此外,一些超限使用、维修频率高、使用价值低的设备进行及时报废处理,反而可以降低维护管理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也可得到有效控制。

四、固定资产的披露

在新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中提出要求:医院对外提供会计报表时,要针对相关报表内容、附注等进行披露,尽管固定资产披露的具体内容在会计制度中未予以明确,但是其提出“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的要求,因此固定资产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固定资产期初与期末账面余额与累计折旧金额;预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固定资产核算过程中采用的折旧方法;针对一些重大固定资产所进行的转让与出售等。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一点,在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为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医院通常会建立资产共享、共用制度,这种作法无形中加大了财务部门进行成本核算的难度。实际情况中一台设备由医院内几个科室共用是屡见不鲜的,一台设备前几天这个科室使用,另外几天其它科室使用,会对财务成本核算过程中固定资产折旧相关的会计报表数额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比如“医院各科室直接成本表”以及“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表”等,此时就要将折旧科室准确确定出来。当然,现实情况中医院医疗设备众多,仅靠财务管理部门有限的人力资源很难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后续可以考虑引进条码管理技术。

参考文献

[1]王春玲.对现行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的思考[J].中国卫生资源,2010(01).

[2]田惠香.浅谈如何应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会计师,2010(11).

[3]刘欣.浅谈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法的改进[J].会计之友,2011(19).

[4]苏静.浅议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1(01).

[5]刘国祥,李斌,徐小雪,等.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0(01).

固定资产报废的目的篇7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高校财务管理会计核算

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固定资产数量、价值迅速增长;然而,滞后的固定管理制度和与其增长不相适应的管理水平导致各项管理措施的相对落后,已成为严重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确保固定资产保值增值,已成为高校当前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旨在剖析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目前存在的一般性问题

分析目前国内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其存在的一般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不善造成帐物不符

高校财务固定资产管理的总账、明细账以及卡片账,由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分类管理,各使用部门应担负部门资产管理责任,确保物尽其用、帐物相符,以防止资产流失,有效杜绝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下降现象的发生。然而,目前有些高校相关部门因管理缺失,以至于固定资产账账、账物、账卡之间互不衔接,造成诸如有物无账,有账无物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

1、入账不及时

目前大多数高校会计核算制度任然沿用收付实现制,在资产管理方面,新购设备因种种原因很长时间不报账,使得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租入的固定资产不办理登记;无偿调入和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未办理建账手续,形成了账外资产等现象。

2、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和管理意识

如长期外借或被私占的固定资产缺乏备查和持续跟踪;资产管理人员岗位变动时未履行规范的交接手续,导致后任资产管理人员对账上实物状态不详;管理人员不定期主动核对账、卡、物,对固定资产变动不及时办理相关的变更手续等。

3、资产报废制度不健全

资产报废不按规定程序办理,对应该报废、报损处理的资产没有及时办理核销手续,仍挂在账上;因某种需要,将不该报废的资产计入报废之列,而报废核销部门不认真审查即批准报废了尚在正常使用的资产,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报废等状态数据不实。

(二)资产现有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

(1)作为事业单位,高校长期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导致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严重背离。

(2)固定资产发生损坏、技术陈旧或其他原因,导致其减值。高校的固定资产也因为外部的经济环境改变,特别是科学进步使原有固定资产贬值,对于已经发生的资产价值的减值不予以确认,导致虚夸资产的价值。

(三)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资产浪费增加

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调和相应管理措施的不到位,多头管理或管理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以至造成下属问题:

1、资产闲置,利用率低下,浪费现象严重

许多高校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争经费争设备,造成基于部门本位的“小而全,大而全”现象,资产管理部门也即资产使用部门不重视资产使用效益,宁可让资产闲置,也不允许其他部门使用,导致资产的大量重复配置和资产闲置。

2、资产处置不当,管理混乱造成资产流失

伴随高校的迅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还面临校区扩张、学校层次提升、办学规模扩大、学科专业布局调整等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一是高校各部门在执行学校政策时各自为政,使得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在业务协调工作中疲于奔命,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二是高校管理机构力量薄弱,只管入账不管领用,造成资产被个人无偿占用,或是一部分资产在账外循环,造成资产流失。虽然很多高校对学校固定资产实行统一管理,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与协调机制,导致资产管理权责交叉和重复,互相制约,形式上谁都在管,实际上谁都没真正管,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

二、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改进高校固定资产核算制度

1、改进和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应当变财务管理的收付实现制为责权发生制。当前高校财政体制以国家全额拨款为主体逐步过渡到了收费与拨款并举、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财政体制,目前事业单位采用的收付实现制,不能准确反映高校固定资产变化的客观或真实情况,影响了高校进行正确财务分析。为此,为便于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形成、使用、耗费和报废的全过程进行及时、准确、合理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在会计核算中改收付实现制为权责发生制显得十分必要。

2、建立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制度

《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发改价格[2005]1008号)规定:高校教育培养成本包括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部分。随着人才成本核算的日趋重要,固定资产折旧费必然成为人才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所以,高校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将导致教育培养成本核算的偏差和获取固定资产折旧和固定资产实际价值数据的困难。在目前的会计核算方式下,固定资产从入账、使用、耗费到报废,报表中反映的始终是入账时的账面价值,无法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在某一时间点上的净值,导致其账面价值严重背离实际价值。此外,固定资产不计折旧和使用成本,既不利于高校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也是造成重复建设、重复购置的重要原因。如果进行固定资产折旧,将有利于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因为计提折旧可以使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有物质上的保证,也可以改善各部门争资金、争设备的现状,从而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3、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以及其他的经济原因,发生资产价值的减值是必然的。对于处于科研前沿的高校,因为科技进步加速了设备淘汰,缩短了设备更新周期,所以对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显得更为必要。为了更准确真实反映资产的价值,借鉴企业会计准则,在每年年终,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对因市价持续下跌,或是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固定资产,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计提减值准备。

4、加强固定资产清理核算

高校原固定资产处置、报废发生的清理费用及回收的残值,列入修购基金,不能全面反映固定资产报废清理的全过程。设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专门核算因报废、出售或毁损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能综合反映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的支出、收入以及清理净损益。

(二)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1、加强预算编制工作,避免固定资产的重复构置

加强固定资产的预算工作,强调使用的目的性、共享性、实用性,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校内编报、批准、执行、考核的工作制度和流程,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程序进行购买、使用,建立高效、齐备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

2、健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为适应当前形势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各高校应组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建立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由校长担任主任,下设国有资产管理处,以实现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统一领导,真正构建固定资产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管用结合的管理体制。高校的资产管理机构对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定一整套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具体办法;此外,高校固定资产各使用部门应派专人专职对固定资产实物和价值进行双重管理,在学校内部做到定岗,定责,定人,上下衔接,管理到位。最后,财务处负责对归口管理的固定资产进行财务监督。

3、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杜绝资产流失的发生

建章立制是做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前提。在目前体制和形势下,高校必须在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固定资产购置、验收、使用、保管、调拨、损坏赔偿、报废处理等内部管理制度。严格履行对资产的调拨、转让、转性、报废等手续,特别是对大型及贵重支出设专人负责并建立岗位责任制,把价值管理、实物管理、产权管理、效益管理结合起来,努力做到价值与实物相符,产权明确,保障固定资产的完整,促使闲置资产合理流动,充分保障固定资产的使用,防止固定资产的浪费和流失,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和使用效益。

4、建立账实管理协调机制

基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普遍存在的账实不符现状,账务监督的最优切入点便是把账目和实物管理协调起来。改变财务部门管账、资产部门管实物的单独分头管理现状,实现资产的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的协同管理。财务部门和资产部门定期对资产价值账和资产实物账进行核对,清查未达账项和帐物不符等事项并分析其发生原因,定期编制报表,确保账物相符。

5、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固定资产管理队伍素质直接关系到固定资产管理效能的高低。因此,高校应不断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进一步强化资产管理意识,转变资产管理理念,树立起市场观、效益观,把资产管理当作一项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以促进高校固定资产的优化配置,实现资产使用效益最大化目标,以确保能对国有资产实施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魏春红.改进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的几点认识[J].财会月刊,2010

固定资产报废的目的篇8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处置管理

一、资产处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产处置管理意识淡薄,随意性强。

高校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部分领导或教职工缺乏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意识,对产权的界定、保护、管理认识不清,责任不明,潜意识存在着拟报废的东西,因技术淘汰、设备陈旧,白给别人也许都会置之不理,因此就把国有资产当成废铜烂铁随意处置,甚至连废铜烂铁都不如当废弃物扔弃,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账实的不符,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的使用单位可能争取到一定的经费,为了能尽快更新设备,利用学校没有固定的鉴定专家人才库,就对稍微陈旧的设备组织一些“专家”进行报废鉴定,以尽快淘旧更新。

(二)处置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

高校各部门、各学院资产存放分散,可能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甚至有些东西只能存放于室外,加之教职员工缺乏监督意识,破坏、损坏几率大,高校各部门资产管理员大多为兼职,管理意识淡薄,致使有些资产在管理人员未知状态下早已找不着踪影。还有的使用单位认为自己使用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产权界定不清,视察教育实训基地或帮贫点考察,便拿着东西就捐赠出去,不经过严格程序审批,造成资产报废管理内控监督的缺失。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

大多高校在制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时对采购、验收、使用管理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而对处置管理方面轻描淡写,处置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既科学又有可操作性的处置标准,也缺乏有效的监管制约制度,没有使制度体系化,造成处置中无章可循,无制可遵。

(四)处置方式单一。

固定资产的处置方式很多,包括出售、出让、转让、拍卖、出租出借、对外捐赠、报废、报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但是由于缺乏信息渠道,使用单位之间互相攀比,再加上与之相配套的考核制度的滞后等种种原因,最终闲置资产往往都以报废的形式进行处理。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资产处置的方式大多采用报废处理,使得资产没有做到“物尽其用”,造成资产的隐形流失,资产浪费现象及其严重。

二、资产精细化处置管理对策

(一)增强资产处置管理意识,强化责任。

目前陕西省高校大多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陕西省高校固定资产实现信息化管理后,通过建立的部门、人员、存放地点数据库等信息,将每一件资产落实到具体使用人及存放地点,层层强化责任,增强资产使用人、资产管理员、本部门资产负责人、资产管理部门、学校领导的责任意识,由下至上树立主人翁精神以及责任感,提高对资产处置工作的认识。将资产处置工作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校内形成一股人人重视这项工作的良好气氛,打好规范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工作的基础,从思想上强化大家的产权意识。

(二)健全资产处置管理制度,规范处置流程。

建立健全一套完善、规范、可操作的资产处置管理制度,让固定资产处置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杜绝随意处置的现象发生。笔者通过实地调研、电话采访、网站访问等方式对陕西省省属高校的资产处置管理工作进行了调研,大多高校都有资产处置一般性的规定,但是在诸如调拨、移交、损失责任追究等处置细节方面还不够完善,人为操作较多,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要制定和完善高等学校固定资产报损、报废、有偿调拨、转让变卖、租赁抵押等规定和申报制度,制定处置工作流程图,一环套一环,可操作性强;制作固定资产处置申报表,表格信息内容要齐全,包括资产编号、资产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价值,生产厂家,购置日期,处置方式、损坏程度、处置原因、鉴定意见等。处置流程图及处置申报表作为附件体现在处置管理制度或实施细则中,体现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化,将处置管理纳入制度轨道,使资产处置工作制度化,操作程序化、具体化,真正体现有章可循、有制可遵。

(三)建立资产处置的有效监管体系,实现自律与他律的结合。

在资产处置阶段,资产管理部门应自觉要求学校审计、监察、财务等部门对资产处置内控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将检查监督内控制度渗透到整个资产处置工作的全过程;还要加强宣传,使教职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接受教职员工的监督;按照规定,单位价值或批量价值在20万元以下(不含20万元)的固定资产,单位可按程序自行处置,但年终须将材料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备案,超过20万元规定权限范围的处置事项,必须按程序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报批,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这样,在资产管理部门的自律和上级主管部门、纪检审计财务、教职员工等他律的基础上,形成资产处置的有效立体监管体系。资产在规范的流程和各方的监督内控下进行处置,可以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隐性流失。

(四)提倡多样化的处置方式,实现处置残值收入的最大化。

由于设备更新速度的加快,各单位申报待处置的资产,应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二次开发,挖掘待处置资产的使用价值,移作他用,可以使物尽其用。对于因配置较低、技术落后等无法满足高校教学科研需求的,可以采用捐赠的形式支援实训基地;对于有些零部件还完好的设备可以将有使用价值的零部件拆卸下来作为其他同类产品的维修备用材料;对于零部件损坏修复价值较高但整体完好的资产,可以进行网上拍卖,或许正是其他行业所需;对于一些高校教学科研不再需用但后勤可用的资产,可通过“非转经”的形式进行有偿转让;对于经核实和专家鉴定确已损坏并无修复价值的资产,则可通过报废手段,以招标或中介机构竞价拍卖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回收残值。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国有资产管理课题“陕西省高校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3-16。

参考文献:

[1]陈荣芳,詹汉荣,周仲舒.试析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模式[J].会计之友,2011(6上).

[2]王欣.高校资产处置管理的问题研究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2).

[3]邓健萍.当前本科院校固定资产报废与处置管理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12(5).

固定资产报废的目的篇9

固定资产管理是指对固定资产的计划、购置、验收、登记、使用、调拨和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目前我院使用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信息孤岛多、信息覆盖不到位,仅采购计划申报和报废申请环节实现了网上审批,验收、调拨和报废残体入库等一系列程序仍然处于手工制单处理阶段,没有较为完善的固定资产动态管理体系,无法满足全院生产和管理工作需要。相对落后的操作手段,导致管理不到位,资产信息经常遗漏、缺失,管控和调配难度大,数据统计困难等弊端。为了实现全院固定资产动态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使管理层能全面掌握、了解固定资产相关即时信息。2013年5月3日成立了以“提高固定资产动态管理效率”为课题的固定资产管理QC小组,小组主要成员:王娟、李新君、俞锦平、宋北平、周晖、李良师。

2活动计划

为使小组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小组成员制定了本次活动计划。将活动划分为8个阶段:5月选择课题、现状调查阶段;6月设定目标、分析原因阶段;7月制定对策阶段;8月至11月实施对策阶段;12月效果检查与巩固提高阶段。

3现状调查

目前现状是每个固定资产流程都是独立的,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缺乏统计分析功能。

现状调查(一):固定资产计划管理(在“固定资产计划管理系统”中操作):

各单位物资管理员申请计划、单位主管领导审批、财务资产部计划管理员、财务资产部主管、主管院长审批。计划管理系统网上审批各项都是相对独立的,需要与其他环节搭建在一个系统中。

现状调查(二):固定资产验收(手工制单):

由院物资管理员统一验收并手工填制验收单,书写欠规范,发现验收单部分内容不易辨认,不利于保存和报废时查询原资产信息。验收管理需要改进,改变手工制单并与固定资产计划申请环节搭建在一个系统中。

现状调查(三):固定资产调拨管理(手工制单)

调拨管理需要改进,改变手工制单并与固定资产计划和验收环节搭建在一个系统中。

现状调查(四):固定资产报废管理

固定资产报废时需要找出原购入时纸质的验收单,根据验收单登记的相关信息与实物核对后进行报废处理。报废管理需要改进,从报废申请到残体入库实行一体化管理并与固定资产计划和验收环节搭建在一个系统中。

通过现状调查得出结论: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是独立的,信息孤岛多,缺乏相互关联,单个的信息平台和手工制单影响了办事效率,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问题的症结。

4目标确定

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不能实现动态化管理的症结为:缺乏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平台。在财务资产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调研后决定与北京木联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因此我们将目标设定为:

目标一:建立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建立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包括:计划、验收、使用和调拨、报废、残体入库、统计分析

目标二:小组成员分析认为:固定资产管理四个流程中除计划和报废申请已实现单个网上审批外,验收、调拨和报废残体入库将由手工方式变成网上审批,在建立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前提下,验收、调拨和报废审批单个流程完成时间至少可以减少60%以上,并且实现动态查询和即时统计汇总功能。

5要因确认

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和关联法,整理分析出7个末端原因并针对影响目标实现的7个末端原因,逐条进行要因确认。

末端原因:1业务处理方式2软件不够完善3培训不到位4审批程序多5对审批流程不清楚6审批不及时7资产数量多、分布广;

确认内容:均见各因素确认过程;

确认方法:1现场调查现场调查2交流探讨3现场调查4现场调查5现场调查6现场调查和分析7统计、分析

负责人:1俞锦平2宋北平3周晖4李良师5李新君6王娟7张静娴

完成日期:均为2013年6月底。

小组成员根据上表所列示的要因确认计划表中列出的每条末端因素,通过现场调查等方法对各个末端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确认,通过分析,确认要因为:业务处理方式、软件不够完善、培训不到位、资产数量多、分布广。

6制定对策

确定要因后,小组对每个要因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分析,并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要因:1业务处理方式2软件不够完善3培训不到位4资产数量多、分布广

对策:1改变处理方式2与管理层、物资管理人员全方位沟通,根据需求完善系统3加强培训4实现数据库管理

目标:1网上流程2建立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3熟悉系统的实际操作4掌握固定资产动态信息,满足管理需求

措施:1取消手工制单,将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纳入系统中运行2开发一套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整合固定资产管理各个环节3集中培训、制作操作手册、完善系统帮助文档4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需求设置统计查询模块

时间:均为201307――201312

负责人:1俞锦平2宋北平3王娟4李新君

7实施对策

实施一、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针对“业务处理方式”及“软件不够完善”要因,联合北京木联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对固定资产系统进行了软件开发,通过多次调查,进行需求分析,反复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逐步完善系统各模块功能,实现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全过程系统化、规范化。

通过系统的不断完善,根据固定资产计划审批完成后产生的计划单号填制固定资产验收单,验收完成后根据录入的固定资产卡片产生唯一固定资产编码,调拨、报废均通过该编码进行关联,报废后自动生成残体入库单,整个固定资产管理从计划、验收、调拨、报废及残体入库实现无缝连接。

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后,功能设置上除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外,有专门的基础数据维护管理“账套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和“角色管理”,在新增固定资产管理单位的同时,必须增加物资管理员和负责人。在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平台下,通过统计查询功能,可以动态掌握全院固定资产分布情况,能根据各单位及项目的生产情况合理调配使用固定资产。

实施二、集中培训、制作操作手册、完善系统帮助文档

针对“培训不到位”要因,2013年7月到12月我们多次向各单位征求意见,软件开发技术人员根据汇总意见完善系统帮助文档,制作操作手册,并于2013年12月18日组织集中培训,培训人员达到70人左右,通过培训使相关人员能全面了解系统各模块功能,达到了熟练操作系统的目的。

实施三、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需求设置统计查询模块

针对“资产数量多、分布广”要因,通过设置统计查询模块来满足管理分析需求,掌握固定资产的动态信息,实现即时的统计汇总功能。

8总结与提高

本次固定资产管理QC活动,是在管理精细化和效率提高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的,小组成员齐心协力,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同时通过自学和集中学习质量管理知识,在院技术质量安全部老师的指导下一步步按pDCa程序,扎扎实实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设定目标、进行原因分析和要因确认、制定和实施对策,最终达到目标。

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一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信息平台,满足了精细化管理需求,提高了固定资产动态化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增强了小组成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强化了小组成员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小组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并共同分享了经历困难和挫折后获得的成功和喜悦!

管理需要不断提升,下一步我们打算:

1、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待办任务与院miS系统进行对接,实现实时提醒,提高审批效率;

固定资产报废的目的篇10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核算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2-0084-02

1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核算范围大,数据统计难度大。根据《事业单位财筹规则》有关规定:“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全部作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管理。”这是根据当时的客观经济水平和物价水平制定的,现在来看已经明显不适应,标准偏低。但在国家未出台新标准前,必须按照此标准认定,造成单位大量的办公桌椅等简易设备被列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从而导致单位固定资产核算范围过大,增加了固定资产数据统计难度,造成统计数据不准确。

(2)未涉及损耗导致账面虚增。例如,甲事业单位2001年1月购入价值100万元设备一台,货款两讫,设备使用期限为10年。

①购入当日做如下分录:

借:事业支出―公用支出(设备购置费)1000000

贷: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公务费1000000;

同时做增加资产分录:

借:固定资产1000000

贷:固定基金1000000

②在2010年12月31日,申请报废,批准后做如下分录:

借:固定基金1000000

贷:固定资产1000000

甲单位在2001―2010年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固定资产和权益类的固定基金数值虽然相等(均为100万元),但随着设备在使用期间发生磨损,2001年年底与2010年年底设备净值肯定不同。而资产账面价值均为100万元,2010年年底即核销为0,这就使得2001―2010年固定资产的价值虚增。2010年年底,固定资产数值与2009年相差100万元,数值变化巨大。存在账面虚增、账实不符的问题。

③修购基金制度不能替代固定资产折旧制度。修购基金是按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的,并不能如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它不像折旧费的提取与固定资产的价值和年限相配比。从这个角度来说,计提修购基金制度不能替代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如果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一方面会造成资产负债表在任何时间只反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的原始价值,虚增了在其报废之前各个会计期间的资产和净资产总量;同时不计提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以及国有资产的减值无法得以反映。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期内的各会计期间成本低估,结余虚增,最终会导致收支表提供的结余信息失真。

④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核算与实际情况不符。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应按公允价值,借记“对外投资”、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按账面原价,借记“固定基金”、贷记“固定资产”科目。这样处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投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没有得到反映;二是投出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与投出材料、无形资产、货币资金等的账务处理不一致。

⑤现有制度和规定导致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核算不准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运杂费、安装费等记账。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支付租金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同时,借记“其他应付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这样处理存在的问题是,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实际上是分期付款购置固定资产,但其账户的对应关系与其他购置固定资产所形成的账户对应关系(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资金”科目)不同,难以按设备价款、运杂费、安装费等一次性计价入账。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分期支付,固定基金随着租金的支付而相应增加,不同于固定资产按协议价一次性入账,并且每期支付的租金中仅包括了固定资产买价的分期付款部分、出租企业垫付资金的利息以及出租时收取的手续费等,而不包括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发生的运杂费、安装费等。因此,“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科目的金额不相等,虚减了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中占用的基金。

⑥固定资产使用报废无法正确反映。如事业单位乙经批准报废账面原值1万元的复印机1台,支付清理费用100元,残料收入200元。

会计处理如下:

经批准报废复印机

借:固定基金10000

贷:固定资产10000

支付清理费用:

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100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100

取得残料收入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200

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200

这样处理不能综合反映固定资产清理中的支出和收入以及清理后的净损益。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不明确,报废的随意性较大。而对于大型、精密、昂贵的设备、仪器,由于报废手续过于繁杂,无法做到及时报废,也会造成会计上不能及时核算固定资产残值。

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建议

第一,适当提高固定资产单位价值标准,建议将桌椅等办公用品作为低值易耗品进行核算和管理,直接在当期事业支出中列支,不再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同时,参照物价上涨水平,提高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

第二,废止计提修购基金制度,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借鉴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制度,设置“累计折旧”科目,取消“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购置固定资产时可直接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事业单位可采用真线法),借记“事业支出折旧费”、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还以事业单位甲为例,每年末计提折旧分录如下:

2001年1月1日购入时:

借:固定资产10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0

2001年12月31日计提当年折旧:

借:事业支出折旧费100000

贷:累计折旧100000

2002―2009年每年计提折旧:

借:事业支出折旧费100000

贷:累计折旧100000

2010年年末经批准报废时:

借:累计折旧1000000

贷:固定资产1000000

第三,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借鉴企业会计处理将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会计处理改为:借记“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其金额,借记“对外投资”科目。这样既保持了账户的对应关系,又与企业对外投资的会计处理基本保持一致。

第四,基建会计核算并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增设“在建工程”科目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除外购外,也存在利用财政基本建设拨款、单位自筹资金进行各项基本建设的情况,对基本建设形成的实际成本支出也应作为单位资金支出,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并在报表中予以反映。把基建会计核算并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真正反映自行建造取得固定资产的行为。新设“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外购需要安装的工程、基建工程等发生的实际支出。在“事业基金”科目中增设“固定资产拨款转入”、“固定资产投资转入”等较细科目,分别核算由财政或上级拨入专款、接受外单位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