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1:37

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篇1

关键词:科技创新人才洋葱理论素质模型

进入21世纪,科技创新人才已成为区域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取得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处于经济发展前沿的城市,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领制高点,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是其必然的选择。而科学的引进和培养一支强大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有赖于依托科学的人才素质模型,对人才素质进行正确分析。

目前,对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的探究,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诸多研究,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观点。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不难发现,对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的研究,视角大都集中于分析科技人才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忽视对其内在人格特质及潜能的评价;另一方面,很少将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看成一个统一整体,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层次性,及它们如何影响科技创新人才潜能的发挥。因此,构建科学的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模型对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技创新人才的基本特质[]

对科技创新人才概念的理解,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予以诠释,但学术界仍未达成概念层面的共识。美国《创新杂志》从工业创新的角度,提出“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国外对科技创新人才的研究,注重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关注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个性品质,在强调人的个性综合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动机和创新潜能的培养。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格林提出创新人才由以下十个要素构成:知识、自学能力、好奇心、观察力、记忆力、客观性、怀疑态度、专心致志、恒心、毅力。心理学家巴伦以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发现这些科学家共同的人格特质是:一是高度的自我力量和情绪的稳定性;二是独立自主的强烈需要;三是控制冲动的高水平;四是在人际交往中喜欢独处;五是对矛盾和障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美国工程院预测,2020年或更远的未来,从事科技工作的人才最需要具有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交流能力、商业管理能力、职业道德与专业精神、终身学习能力等素质。

国内对创新人才素质构成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强调创新型人才的一般特质。这些特质包括以下六点:广博的知识、浓厚的好奇心和兴趣、敏锐的洞察力、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力、诚实、责任感和自信心。二是强调创新人才的某一个特质。有学者认为创新人才最根本的品质是坚强的创新能力、自觉的创新意识和缜密的创新思维。三是强调创新人才的综合特质。综合特质由一般特质和创[]新特质共同构成,一般特质包括自然特质、心理特征和社会特质,创新特质是指为创造新知识和新物质或精神财富的品质及能力。因此,科技创新人才应该是:具有较高科技创新能力,长期从事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创新活动,并产出创新成果,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较大贡献的科学技术主体。他们的基本特质包括:创新智能、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

二、洋葱理论

素质模型理论最早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发表题为《testingCompetenceratherthanintelligence》的文章,首次提出“素质”的概念,即把直接影响工作绩效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称为素质。他在文中指出:决定一个人在工作上能否取得好的成就,除了拥有工作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取决于其深藏在大脑中的人格特质、动机及价值观。麦克利兰在素质理论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评价分析技术,即能力素质模型,该模型提炼了绩效优秀人员具备的核心素质与能力,以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的优势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此后素质模型被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引起不同领域学者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1[].常用的素质模型

在人力资源管理论中,常用的素质模型是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冰山模型将素质分为冰山水面下的隐性素质和水面上的显性素质,显性素质是指通过教育和培训而习得的知识和技能,是任职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隐性素质是指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态度、价值观、动机及自我意识等特质,它们是个人驱动力的主要部分,也是人格的中心能力,能够预测个人工作的长期潜能。

洋葱模型与冰山模型的本质内涵是一样的,洋葱模型对胜任力素质的描述更具层次性。在这个模型中最外层的是知识和技能,由表及里,越来越深入,最里层是个人核心动机和特质,是最深层次的特征,也是最不容易改变和发展的。

2.素质洋葱模型

美国学者R.博亚特兹在麦克利兰的素质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洋葱模型”,展示了素质构成的核心要素,并说明了各素质要素的特点及关系。该模型如图1所示。

易于培养和评价的潜能

难以培养和评价的潜能

图1素质洋葱模型

该模型展示了素质构成的核心要素,并说明了各构成要素由内至外逐渐可被观察、被衡量的特点。洋葱模型中各素质要素由内至外依次是动机和个性,态度、价值观、自我形象和社会角色,知识和技能等。

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它引导个人行为方式朝着有利于目标实现的方向前进,防止行为偏离。动机的强烈与否影响行为过程的效率和结果。同样情况下,具有强烈成功动机的人会为自己设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它,并积极听取意见,争取做到最好。

个性品质是个体通过对待现实事物的态度及具体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经常性和稳定性的人格特质。它是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的统一体。

态度是指某个人对某一客体所持的评价与心理倾向,它既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又是一种行为倾向。态度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因素,认知因素:即个人对客观对象具有评价意义的叙述;情感因素:即个人对客观对象的情感体验;意向因素:指个人对客观对象的实际反应或行动态度。

价值观是个人对客观事物及对自己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它使人的行为带有稳定的倾向性。在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自我形象是个人对自身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认识,是个人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自我形象一经形成,有拒绝改变的倾向。自我形象作为动机的反应,可预测短期内的个人行为方式。

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建立在个人动机、个性和自我形象的基础上,表现为个人一贯的行为方式和风格。

知识是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所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是人们从事某项工作所具备的基本胜任素质。

技能是个人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具体工作的生理或心智能力,技能能否产生绩效受动机、特质和价值观等胜任力要素的影响。

在洋葱素质模型中,知识和技能等表象素质是易于培养和评价的;个性和动机、态度与价值观等潜在素质是难以评价的需要后天习得。表象素质是潜在素质的外化,潜在素质是表象素质的基础;潜在素质的数量、质量和性质都对表象素质的获得和发挥起着巨大的影响。各个层次的素质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动态的复杂统一体,共同作用于人们潜能的发挥。

三、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模型的构建

1.模型的构建

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探索未知、开辟新领域的复杂活动,具有开放性、可变性、曲折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科技创新主体的素质构成也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既包括了科技创新主体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等表象素质,又与其品质、个性等隐性要素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借鉴其他学者研究成果,依据洋葱理论,可以构建出由创新智能、创新思维、创新品质三个维度构成的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模型。如图2所示。

动力素质

核心素质

基础素质

图2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模型

2.模型中各维度的内涵

在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模型中,创新智能属于显性素质,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属于隐性素质。

(1)创新智能是创新实现的基础素质,属于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

创新智能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系统的知识结构。主要指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活动,所要掌握的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及相关的方法论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体系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科技创新人才在知识结构上的基本要求,为创新意识提供原料和智力支持。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构成个体积极的价值理念和人文情怀的知识要素。学科前沿知识是科技创新的最高层次的知识,是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科技活动最直接的知识准备。相关的方法论知识是科技创新人才进行专业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基础。科技创新需要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做支撑,它是形成创造力的前提,也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源头之水”。

第二,必要的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借助创新主体所具有的一系列能力要素综合参与,这些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主体自主获取与创新目标有关的知识的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可不断增加创新主体的知识储备量,改善其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需要。自主的学习能力要求创新主体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能够质疑、提出和探究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能够把所学新知识整合到原有知识体系中,具有学习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能力是创新主体运用知识实现创新目标的能力,它是一种外显的能力,使创新活动得以落实的保证,包括创新经验、创新思维、创新规划和创新运作能力四个方面。

人际交往能力是科技创新成功的剂。科技创新活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团队创新上,因此,要求科技创新的参与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包括人际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冲突解决能力。在团体创新活动中,人们之间亲密的情感距离,能消除彼此之间的紧张、消极和敌对的人际关系,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对科技创新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上述三种能力对科技创新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技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行动水平和认识水平的高低,是创新过程有效进行的必备素质条件。

(2)创新思维是实现创新的核心素质

多元的思维结构主要包括理性思维、非理性思维及元认知思维。理性思维有类比思维、逆向思维、集合思维等,可使思维保持良好的逻辑性、深刻性和流畅性,理性思维能力越强,对复杂抽象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也越强;非理性思维包括灵感、直觉等,可以挖掘人们庞大的无意识和潜意识经验,可以发挥强大的创造力;元认知思维是主体对自我思维的认识和调控能力,可以通过改善认知心理和认知结构来改善思维,形成整合思维的机制。多元的思维结构可以大大加强思维的整合性、有效性和灵活性,是科技创新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质。

(3)创新品质是实现创新的动力素质

创新品质方面的素质反映了科技主体在好奇心态度、情感、兴趣、动机、意志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隐特质。在科技创新人才的个性品质中,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创新意识,兴趣和成就感引发创新动机,探索精神是创新的精神力量,坚强执着的意志使保持创新一贯性与专注性的重要基础;勇于变革的创新倾向和自信心是保持良好创新精神的重要内驱力。除此之外,还有独立自主、开放包容的心态、人文关怀精神、以及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和谐发展的价值追求等。这些个性品质有利于激发科技创新个体的创新欲望和探索精神,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坚定不移的进行科技探索,最终实现突破。这些蕴含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个性品质是科技创新人才实现科技创新的人格动力因素,它体现了创新型科技人才以内在兴趣为基础的内部动机与以理想为驱动的外部动机相统一的人格特征。

在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模型中,创新智能是创新主体实现创新的基础素质,是创新实现的必要个人条件。创新思维能够激活和运用创新智能素质,是个体能够创新成功的核心素质。创新品质是创新活动持续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动力机制,对创新的速度、强度和效能提供保证。创新品质不仅是科技创新人才与非科技创新人才得以区别的标志,同时也是影响科技创新主体创新潜能发挥的关键性非智力因素,这些因素虽不直接参与创新活动,但对主体的认识与实践活动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对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

模型中各素质模块既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创新功能,又形成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有机整体,并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作为一个完整系统中的要素相互协同发生作用。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人才的共同特征包括:结构合理的综合性创新智能;灵活流畅且系统深刻的创新思维风格;蕴含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的个性品质。依据洋葱理论,可以从创新智能、创新思维、创新品质三个维度构建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模型。基于此,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应与其素质模型的要求相适应,不能局限于对知识和技能等表面素质的评价,还应对创新思维、创新品质等隐性素质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黄志广,刘效梅.试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J].教育与现代化,2007(4):10-13

[2]塞尔希奥,齐曼.先革新再谈创新[m].单敏,丛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30

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篇2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C961;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3-0005-02

一、创新型人才研究背景与意义

大多数研究学者认为“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人才不同于一般的人才,他们位于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组织人才金字塔的最顶端。从自主创新的三种实现途径来看,创新型人才可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三方面的创新型人才。

目前,自主创新战略已从理论层面进入实际运作层面。本文认为要实现自主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关键和基础。“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前途,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自主创新确立为我国重要发展战略背景下,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界定及其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构建和培养途径等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对创新型人才的科学合理地培养、引进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构成分析

素质是一个人身心特点综合的、内在的、整体的体现,更是一个人未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良好的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是实现现代化、完成继承中国文化传统开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重任的基础和条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大都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创新型人才,对于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有很多不同说法。其中,一些学者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其《创造性才能》和《创造力与创新思维新论》两本著作中,探讨了创造者的特征:对问题的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发现或改组新定义的能力、思维强度、洞察力和穿透能力。美国创造心理学家e.i.格林提出创新型人才由以下十个要素构成:知识、自学能力、好奇心、观察力、记忆力、客观性、怀疑态度、专心致志、恒心、毅力。心理学家巴伦以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发现这些科学家共同的人格特质是:高度的自我力量和情绪的稳定性、独立自主的强烈需要、控制冲动的高水平、在人际中交往喜欢独处、对矛盾和障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爱好次序和精确。

2.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总体来看,目前对创新型人才素质构成界定没有统一的认识,研究各有侧重。本文根据侧重点不同对现有研究进行归纳分类,现有的界定大致可分类如下:

(1)强调创新型人才一般特质。朱清时曾把创新型人才的特质归纳为六点:“广博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浓厚的好奇心和兴趣、敏锐的洞察力、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力及易被社会接受的品质,包括诚实、责任感和自信心。”董国强等认为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创新特质,包括:创新的意识、思维、知识、能力和人格,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信息能力、研究能力和操作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特质,具有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冒险的科学精神。

(2)强调创新型人才某一个特质。著名人才学专家黄楠森指出,创新型人才的最根本的品质是具有本能的创新意识和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赵鹏大等则认为创新型人才的最根本的品质是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具有缜密的创新思维和具有坚强的创新能力。朱洪波指出创新型人才是指那些具有优良品质,富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去认识世界或改革世界,对人类的和平幸福和社会的繁荣进步做出一定贡献的人。强调创新知识特质的研究者认为“创新型人才”应了解和掌握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文化结构,如赵修渝曾指出创新型人才特征指坚实的知识背景,创新的能力才干。王树祥认为创新型人才就是有着创新知识和技能,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激情,富于探索精神的人才。此外,有些学者强调好奇、灵活和顽强的个性和完整和独立的,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进取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等思想品质对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

(3)强调创新型人才综合特质。周瑛认为,创新型人才特质是由一般特质和创新特质共同构成的。创新型人才的一般特质是指创新型人才首先作为一般人应具备的特质,包括自然特质、心理特质和社会特质。所谓创新特质,是指创新型人才为社会增添、设计、创造新知识和新的物质或精神财富的品质及能力。

综合国内外许多学者的普遍观点,我们不难推断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应具备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等基本素质。

三、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构建

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创新型人才基本素质的构成内容,体现了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战场,创新型人才基本素质的构成内容,也体现了企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基本要求。基本素质的构成内容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引进创新型人才时的甄选质量以及对创新人才培育的质量。企业要进行正确而有效的甄选,必须选择适当的创新型人才基本素质标准,并以科学、公正的度量方法去评价。完整的创新型人才基本素质应涵盖以下四方面的素质内容,即创新人格包括强烈的好奇心,富于探索精神;喜欢独立思考;有恒心,有毅力;不墨守成规,敢于挑战权威。创新思维包括敏锐的洞察力,恒久记忆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新意识包括渴望创新、崇尚创新和勇于创新。最后,创新技能包括知识和技能两方面,因为创新技能必须以知识为基础,知识包括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技能包括动手能力、操作技能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归纳和整合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企业所处环境不同,自主创新的程度不同,有可能使企业在评价时侧重于其中的一类或几类。一组较能完整地表达创新型人才基本素质要求的内容,就构成了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创新人格(强烈的好奇心,富于探索精神,喜欢独立思考,有恒心,有毅力,不墨守成规,敢于挑战权威);二是创新意识(渴望创新,崇尚创新和勇于创新);三是创新思维(敏锐的洞察力,恒久记忆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四是创新技能(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动手能力,操作技能,信息加工能力)。这个模型就是创新型人才基本素质类型经过层次分解而形成的层次分明的结构,若企业能对各分解的维度进行量化,再权重,则更科学、更合理。

四、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培养高素质并适应自主创新战略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高校、企业和政府责无旁贷,否则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企业层面

人才不同于一般人力资源,创新型人才也不同于一般人才,而是站在各个行业和领域浪尖上的人,所以成为各组织吸纳的对象,一些成功的企业家总是把目光瞄准创新型人才而积极加以引进。但是,引进人才不仅成本高,而且数量也相对有限。要想拥有大量的创新型人才,除了引进,更应积极培养。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拥有识才的慧眼,善于发现那些具有创新思维、有巨大创新潜力的人才,然后制订培训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培养,或送他们到大学进行深造,或安排他们到关键岗位进行锻炼。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为他们提供展示创新才能的舞台,创造实现创新价值的必备条件。

2.政府层面

政府作为社会的公共管理者,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是其基本的职能之一。政府应积极出台教育改革措施,强调大力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并通过各大媒体宣传,力图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型人才的风气。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创新型人才相对不足的国家,距离创新型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创新型人才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在总量上仍有差距,而缩小这种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素质教育。因此,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创新教育,并加大投入力度,为创新型人才的培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3.高校层面

(1)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高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障碍,树立正确的创新型人才教育观念,不漠视学生独特的想法,鼓励他们探寻新事物、新思路,允许他们提出宝贵的质疑,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培育他们的创新人格。

(2)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最高价值目标。人才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与其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及创新技能有直接的关联性。高等教育应在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和手段上进行不断改革与创新。一方面,积极顺应自主创新的时代潮流,大力进行教育改革,确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最高价值目标,把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

(3)基于自主创新战略,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若要适应自主创新战略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必须从根本上大力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为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技能的培养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类课程可通过设计各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诸如招聘模拟比赛、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等实践活动,以及鼓励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等活动,扩展课程教学时空,实现课内与课外互动衔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加工信息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融知识传授、创新技能培养于一体,高质量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4)加强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没有良性的创新教育环境,无疑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种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硬件建设,主要体现在加大对实验室、实训室建设的投入,延长实验室、实训室开发时间,加快创业基地建设以及多功能的图书馆建设等。另一方面,是软件建设,主要体现为学校努力造就一批适应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园丁,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多学科交叉知识的基础上成为一个渴望创新、崇尚创新、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塞尔希奥・齐曼.先革新再谈创新[m].单敏,丛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朱清时.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教育[J].决策咨询通讯,1999(02).

[3]黄楠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人学[J].南昌高专学报,2000(01).

[4]赵鹏大.坚持教育改革培养“五强”地学创新型人才[J].中国地质教育,2006(01).

[5]朱洪波.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D].武汉大学,2003.

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篇3

[关键词]创业素质培养电子商务实践与探究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千千万万的创业创新人才。创业是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一条捷佳之路,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国际经济危机的需要。因此高等教育要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

一、素质、创业素质的内涵及构成

素质最基本的原意是指生命有机体天生所具有的生理特性,主要包括神经系统和脑的特性以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素质是指人的思想与行动的潜在要素和势能,素质的外在化表现为各种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即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素质是能力发展的基础。创业素质是指一个人的先天因素经过后天的学习训练强化和补充所形成的作用于创业的内在品质。创业素质就是创业行动和创业任务所需要的全部主体要素的总和。创业素质是一种包括知识、技能或能力、经验和人格在内的复杂结构,一种综合性的主体因素。创业能力是创业素质的外化形式。

二、架构创业素质培养的课程知识体系

当代科技加速发展的趋势,使得教学改革必然成为一个频率不断加快的过程。课程是教育的心脏,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关键在于课程。更新课程内容、开发新课程、进行课程的整合和注重课程改革的实施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设置创业情景,营造创业氛围,培养创业意识,搭建创业平台,培养创业能力,提高创业素质,建构合理课程知识体系,推进课程整体优化,是高职电子商务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高职创业素质培养主要以环境、能力、素质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为基础,建构课程知识、能力和体系。但课程内容选取必须兼顾知识更新、生产岗位实际和教学改革三方面的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同步进行,大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学生创业素质。

1.以环境为主架构课程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在电子商务课程中,在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本课程内容确保完成同时,加强讲座、学习讨论、参观工厂企业、始业与毕业教育、演讲等课外活动内容安排,设置创业情景,营造创业氛围,培养创业意识,构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课程知识体系。

2.以能力为主架构课程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在电子商务课程中,在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本课程完成相应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前提下,安排时间和任务,搭建创业平台,培养创业能力。构建专业能力、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相结合的课程能力培养体系。通过系统的知识学习与课程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3.以素质为主架构课程素质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

在电子商务课程中,在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本课程完成相应的职业素质培养同时,安排参观工厂企业、创业素质讲座和创业素质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创业素质,构建职业素质与创业素质相结合的课程素质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

三、创业素质培养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1.加强职业就业创业引导,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在第一次课堂上,没有正式讲述课程内容之前,一般会以课程序言的形式,对本课程的基本状况,及对应的职业就业情况等进行一定的描述。可以利用这次描述的机会,对学生进行职业就业创业引导。通过对课程的描述,使学生加强对职业就业创业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创业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

同时,通过对本课程、行业和职业情况的分析,有意识地对职业岗位进行描述,宣传本课程、行业和职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及社会对本职业的看法,让其知道每一个行业每一种职业都是受社会尊重的,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创业创新精神,为增强其日后的职业就业创业做准备。

2.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模式,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院校一项重要的任务,在教学和实践中,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等各种培养模式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课程的学习实践从校内简单的课内开始,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安排长时间的生产性或仿真性集中实训,深入一步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工学结合顶岗实训。将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始终,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理、虚、实”相结合,在各种环境中实践,形成课程特有的教学模式。

3.利用案例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

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通过一些相关的实例来加深学生创业素质修养。利用鲜活的例子、深入的讨论、自主的思考,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和精神的触动,使其在头脑中形成意识,促进其创业素质的培养。

四、小结

就提高和增强学生的创业素质而言,主要可以分别从上面所述的三个方面进行实践。但是,由于环境、知识、技能或能力、经验和人格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因此,更应该注重对这各个层面的整体把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切创业教育不应该只是偏重于激发人们的创业动机,培养创业能力,而应该把提升和增强学生的创业素质作为立足点和着力点。作为职业人培养过程中核心课程——电子商务的教学与实践,开展创业素质培养,增强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实现从就业向创业跨越,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卢菊洪.创业素养培养实践与探究.大家,2009,(11).

[2]卢菊洪.职业素养培养在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的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5).

[3]杨桂芳等.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人才开发,2008,(08).

[4]李朝军.大学生创业素质探析.职业时空,2008,(05).

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篇4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能力创业指导

一、背景

全国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中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就业空间”“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掀起了国内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热潮,进一步揭示了在经济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创新人才更是各国间竞争的深层动力。大学生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创新精神以及年龄优势,在互联网+引领的新媒体时代,创业门槛降低,大学生创业逐渐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加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显现出极大的创业潜力和实践动能。

二、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着创业意愿不强、缺乏创业经验与必要素质、大创企业存活率低等问题,国内外针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研究当中,关于影响因素的分析是也是重点和热点,探索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国内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也为构建大学生创业评估体系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

1.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是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大内驱动力,是创业活动中起动力作用的个人因素,是创业素质系统中的第一个子系统即驱动系统。在访谈过程中明显感受到,创业意向强群体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情感和创新意识,创业意识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一个逐渐由弱到强的渐变过程,创业意识是创业实践的先决条件,只有渴望改变客观世界才有可能实现创新。创业意识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勤奋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

2.创业心理。创业心理是一种新的提法,是基于创业行为的心理特征剖析,获得规律性结论。创业的过程充满着挑战与压力、风险与挫折,对创业者的心理素质提出高要求。

3.创业知识结构。创业知识的缺失是大学生不敢创业、创业成功率低的重要原因,对市场分析、财务知识、税务知识、法律知识、工商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人际沟通知识的缺乏,也是造成大学生创业行为无法顺利开展、举步维艰的阻碍之一。此外,对于行业中的隐形壁垒和门槛知之甚少、经验缺乏也极大降低大学生创业的存活率。

4.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核心竞争力、潜在客户、家庭支持、政策扶持、学校创业气氛。研究创业经济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机会和创业质量有显著影响。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而言,稳定的社会环境、舆论的宽容,家庭的支持,包括允许休学创业等在内的相关政策支持以及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日趋成熟,都为大学生创业行为提供保障,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学生很难获得各方的支持。

5.个人因素。包含人格特质、学历水平、专业技能、团队因素、组织策划能力、领导能力、协调能力。个人因素为形成创业意识提供了先天基础,目标坚定、居安思危、勤奋拼搏的大学生拥有更强的创业意识,而安于现状、追求安全感、成长经历较为安逸的大学生则创业意向较为薄弱。

(二)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的外延探索

智力因素、知识结构和能力固然是影响创业行为的决定性因素,然而个人的价值追求和德行素养也是影响创业行为的重要非智力因素。我们认为,在影响创业行为中的创造性品质是个体基于较高道德水准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时所体现出的共同品性特征。高校创业教育内容中融入道德与修养内容,能够在大学生创业者未来创业之路上发生趋优趋强的化学反应,远离应付和浮躁的心态,避免急功近利或退缩心态的干扰。所以真正成功的创业者应是符合公众道德认知标准的人。

三、建议

(一)提升大学生创业行为能力的心理接受机制

根据认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展认知论:“一切认知都离不开认知结构的同化与顺化功能,他们是‘外物同化于认知结构’与‘认知结构顺化与外物’这两个对立统一过程的产物”。同时,“只有内化―外化的双向建构才能用来说明所有知识的获得机制”。基于此,我们认为大学生创业行为能力提升培养的心理接受机制也应该是双向同步构建。一方面,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归根结底是大学生获得创业知识的发展过程,大学生对学校创业教育信息的感知、择取、理解并整合内化为自身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外化为创业行为。另一方面,高校通过创业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创业信息传递、市场导向合理化的专业课程设置等方式为大学生创业行为心理接受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

(二)提升大学生创业行为能力的科学优化策略

提升大学生创业行为能力,需要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科学设计哲学思考,具体包括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系理析、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依据辨析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定位。高校为提升大学生创业行为能力所做的科学优化策略和教育研究,是大学生创业知识的生产环节,这些优化策略是否有效还需大学生在进行创业实践过程中对知识应用情况进行反馈,论证创业教育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再提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优化策略,有针对性的对新一批大学生创业教育受众进行补偿教育,进而达到实践反哺教育的效果,实现高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大学生创业实践的良性互动。有效提升创业教育成效,构建全方位、系统化、纵深化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四、结语

从我国国情看,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发生和成功率的深层原因,是经济结构发展的需求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之间的结构失调,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卖方市场”地位,高校自我封闭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势存在,教育滞后性普遍存在。将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从诸多因素中筛选出来并进行归纳提取,进而细化为可以量化的变量,带入模型阵列,形成评估体系,结合国内大学生创业行为现状和困境,从思想、制度、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实现大学生创业行为管理服务的理性化、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提升大学生创业行为能力的心理接受机制培养和科学优化策略发现大学生创新创i人才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教育中激发创业意愿、培养创业技能是教育创新与创业人才培养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段旭辉.基于CaS理论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5.

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篇5

关键词:新创企业;组织学习;学习要素;维度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2)05-0057-07

组织学习在新创企业创建和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作为组织行为、组织过程的新创企业组织学习开展深入研究,了解新创企业组织学习规律,对更好发挥新创企业组织学习对创业绩效的正向积极作用,弥补新创企业资源不足,探究提高创业绩效的有效管理策略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系统论、结构主义哲学出发开展的组织学习要素研究是近年来组织学习研究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该类研究试图辨析出组织学习构成要素,分析其内在结构,以便能打开组织学习“黑箱”。然而现有组织学习研究框架的多样性、不统一性使现有理论很难直接应用到创业背景之下,难以有效指导新创企业组织学习。新创企业组织学习到底包括哪些关键要素,用哪些维度来刻画新创企业组织学习关键要素等问题是笔者的研究主题。笔者首先对新创企业组织学习的内涵及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对组织学习要素研究进行回顾,指出现有研究的进展以及对新创企业适用的不足,其次在相关理论指导下提炼新创企业组织学习的关键学习要素,辨识出分析组织学习要素的维度,构建分析新创企业组织学习的整合框架,最后进行讨论与展望。

一、新创企业组织学习定义及特点

在创业研究领域中,区别于成熟公司的二次创业,也不同于高校、公司支持的衍生性新公司(Spin-off)。新创企业(newventures)指由创业者个人或创业团队创立,主要依靠自有资金或者依靠外部融资,不顾当前所控制的资源的短缺与限制,通过创造并抓住创业机会,成功将新产品和服务引入市场,经由创新实

现从无到有,产生新财富的独立型创业(independentventure)[1]。借鉴march、Crossan、于海波等学者对组织学习的定义[2-4],结合新创企业运作实际,笔者把新创企业组织学习界定为: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景或适应环境的变化,获得生存与发展,在新创企业内个体、团队(集体)、组织层和组织间进行的,不断产生和获得新的知识和行为,并对其进行解释、整合和制度化的循环上升的社会互动过程。根据该定义,新创企业组织学习具有如下特征:(1)新创企业组织学习在功能层面表现为组织学习的连续体:适应环境的变化与实现组织的自主性,从生存到发展。适应环境反映了组织学习的一个目的,实现自己的愿景表明了新创企业能实现自己的意图,确立企业的个性,体现了新创企业的自主性,反映了组织学习的另外一个功能与目的:自主性思维及由此带来的“自由性”。(2)新创企业组织学习过程是一个解释、整合和制度化的循环上升过程。解释发生在微观个体层面,整合发生在小组、团队层面,制度化代表了反馈式学习;(3)新创企业组织学习发生的标志是组织产生新知识,获得新行为方式,即行为改变。新知识指组织知识基的扩大与优化。这里的产生新知识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创造,也包含在argyris组织学习定义中识别错误的知识更新[5]。(4)新创企业组织学习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社会化活动,是在一定时空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展开的,不能离开个体以及个体之间的互动。此外,受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创业背景等因素影响,新创企业组织学具有一般企业组织学习特点外,还有一些独特性特点,如创业者在企业组织学习中起到的关键作用、试验对创业学习的极端重要性以及重要事件、未预料事件等引致性、非计划学习也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式。

二、组织学习要素研究进展

与通过分析组织学习发生过程来探究组织学习发生机理的过程观不同,组织学习要素的分析则以更广阔的理论视角来探究组织学习。该类研究除了采用一般的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之外,常以系统论、结构主义为理论视角,认为组织学习是由一系列具体的学习活动构成,各类学习活动共同构成了组织学习这个整体。由此界定组织学习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构成部分以及各个要素或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打开组织学习这个“黑箱”,其本质是对组织学习进行维度划分的研究范式,对分析组织学习的深层机理,推动组织学习在实践中应用有重要意义。事实上,一旦组织学习要素界定清楚,就可以进一步进行测量、评价组织学习,推动组织学习实证研究的发展。要素维度和量表往往连接在一起,前者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后者是对前者的操作化、具体化。组织学习要素研究中的典型研究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把组织学习作为一个整体,分别从过程观、组织学习的要素结构、认知角度等不同视角对组织学习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这些基于不同理论基础的研究展示了组织学习的不同侧面,对打开组织学习“黑箱”、加深对组织学习认识有重要意义,也推动了组织学习在各种领域中的应用。然而现有研究中,很少有关于新创企业组织学习的研究。到底创业背景下新创企业组织学习是如何开展的,包括哪些关键要素?新创企业组织学习的独特性,如创业者在企业组织学习中的关键作用、试验对创业学习的极端重要性,重要事件、未预料事件引致的非计划学习,如何体现到新创企业组织学习要素中?在新创企业背景下,构建既能体现新创企业组织学习特点,又体现组织学习一般规律的新创企业组织学习框架是组织学习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必要沿着这一思路,对新创企业组织学习要素开展研究。

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篇6

关键词:创新区域创新系统知识流动

创新理论最早是经济学家熊彼特于l912年首次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沦。熊彼特认为:创新式新技术、新发明在商业中的首次应用.是建立一种新的牛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系统各部分必须协调、均衡的发展.任何一个部分的薄弱都将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区域创新系统属于中观层次的创新系统。围家创新系统属于宏观层次的创新系统,在地域空间上由若干开放的区域创新系统所构成。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

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内部结构之间和外部因素之间呈互相制约和影响的关系其主要表现在于:

1.合理配置区域资源

区域创新系统是强调不同机构、人员共同推进和实现创新的。创新就必须强渊系统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要强调不同资源在系统要素之间的流动。区域创新系统其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知识生产与创新资源综合配置的系统

2.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发挥区域竞争优势。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能使整个区域有效配置资源并保持长期稳定竞争优势的门我发展能力和自组织能力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域竞争力是一定区域的自然和历史基础上,结合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基础,经过长期的演变而逐步形成的,一般为其它区域所不具备,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反映,其它区域很难通过模仿而获得这种能力,因而能使区域保持较为持久的竞争优势。

3.形成区域产业集群。具有空间积聚功能和辐射功能。

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产品和生产工艺中应用新知识和技术的能力,而由于劳动分工的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加.单个余业难以同时具有开发复杂技术产品、成功销售产品和提供所需服务的所有能力。企业更加依赖于来自其他企业和知识结构的互补性知识和技能,依赖于企业和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而区域创新系统通过构建合理的资源配置体系,制定有利于创新的政策,建设基础设施,推动区域内各创新主体的有效互动,从而促进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形成产业集群。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环境

区域创新系统是在环境的约柬下运行的。环境是引起系统变化的外因.环境对系统的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系统的环境冈素即是系统运行的动力,义是系统运行的条件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环境变量包括: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

1.制度环境

制度可以减少创新过程中的确定性.能有效促进创新的制度安排能有效推动经济增长..同时制度安排通过激励机制,使创新者在承担创新风险的同时,确保获得创新成功的高收。

2.政策法律环境

政策环境是区域创新系统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它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比制度环境造成的影响更直接、更具体。政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通常是通过一系列法律和法规来实的。政策环境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科技政策和教育政策等。政策环境有利于创新,就会促进创新.反之就会制约创新。

3.市场环境

市场对区域创新系统可以起到激励和调节的作用,首先市场通过价格、需求引导创新,创新是否成功,都必须得到市场的检验,创新主体的同报是通过消费者对创新结果的接受程度实现的。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主体的回报是通过消费者或用户对创新成果的市场接受程度实现的。另外,市场竞争可以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减少网创新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低效率。由于创新所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市场可以形成一个合作或者竞争性的环境,从而大大提高整个创新系统的效率。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可以促进企业不断为追求高额利润而不断创新。

三、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区域创新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最基本的成分.也是其存在的基础。区域创新系统是以各要素的属性为基础经南特定联系而形成的属性和功能不可分割的整体。本文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企业

作为区域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必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企业也是区域知识管理的主体,因此企业必须拥有足够的知识管理能力。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是指现代企业制度意义上的企业,具有创新的动力和能力,是创新投入、活动和收益的上体。

2.以大学为主的教育培训机构

大学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功能是培养创新人才、从事科学研究、传播科学知识、参与成果转化、营造科学文化。大学主要作用是传播知识.提供人才和提高人的素质,并进行技术的引进与应用。知识的生产与扩散,需要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没有具有相应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新的知识难以产生。新的知识和技术难以掌握和应用,技术成果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知识也无法通过人这个载体向社会扩散。

3.科研院所

科研院所是创新系统中的创新源和知识库,从事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技术开发与传播的主体。因为科学知识不能立即产生经济效益,企业对科学知识生产的兴趣不大,而且有些技术知识的研究成本高、投入大、高风险,也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所不愿意承担的。为了使企业所愿承担的研究与开发所产生的知识能产生最大的公共利益,科研机构就承担大部分的科技研究,主要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4.政府

政府是创新系统中的制度创新主体,同时也是区域创新知识管理宏观层面的主体。政府是区域创新活动规则的制定者。政府可以直接有效地调控创新系统地运行,特别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完成区域创新系统中其他创新主体无法实现的系统功能.发挥其他主体难以发挥得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是规范机制运行,改革不适应发展要求的现有机制,发现和确立新型的、高效的机制。规范区域创新系统中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个行为主体。

所以说,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系统各部分必须协调、均衡的发展,任何一个部分的薄弱都将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要素主体间有效的联系和合作是与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效率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创新资源在行为主体间高效的流动,有助于降低创新风险、减少创新成本、加速创新速度、提高创新效益,因此,要素主体之间的密切联系有助于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敏率。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之间相互作用包括了知识、技术和人才的转移和流动。

四、区域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方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是一个系统化行为.主要通过系统要素之间的联动来实现.要素之间的联动主要是指与知识流动和资源配置相关的方式、渠道和内容。区域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的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知识流动是创新活动最重要、最基本的形式之一.它是一种重新组合生产要素的过程。

1.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

在区域内,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密切联系使企业更容易从周围相关企业中获得知识,由于地理临近、产业关联和社会文化等原因,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展开知识互动,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和企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和成果会被迅速地共享和仿效。

2.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之间的知识流动。

与企业相比,区域内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区域创新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大学、研究机构拥有知识和技术的比较优势.但缺乏技术商品化和市场开拓的能力,而这正是企业所擅长的,资源的互补性使产学研合作得以迅速发展。

3.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人才流动

人力资源在区域内各创新主体之间的流动也是实现知识共享的重要途径。稳定的当地劳动力市场为技术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机会。技术人才和劳动力在企业之间的流动促进了知识在企业之间的扩散.而且外部劳动力的流入还可以把外部知识传人。与区域创新系统内部原有知识结合。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企业间劳动力流动的程度越高.技术流动的速度就越大.相互学习、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发生的就越频繁。

五、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

综上所述: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实质上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下,人、财、物等各种创新资源在各创新活动主体之间的有效分配与使用,产生新的创新成果并付诸应用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遵循创新系统中的各种运行机制。

同时要求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政府等创新主体围绕某一产业建立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关联。区域创新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互动,既是知识、信息和技术传递扩散的关键渠道,又是知识、信息、技术等在扩散过程中创造价值或知识增值的价值链。该结构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区域创新系统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运行的.该环境包括制度环境、政策法律环境、市场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这些环境对系统的性质和演化方向起着一定的支配和制约作用。而环境的特点和性质的变化,往往会引起系统的性质和功能的变化。

2.政府是区域创新体系的设计者也是参与者,它制定相关创新政策扶持系统内各要素创新,同时它在制定创新战略,培育创新主体,构建创新网络,生产公共产品,完善创新环境等方面,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3.企业是创新主体,企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的宏观导向.按照市场需求和自身所处的竞争局面.自主地选择并实施与本企业的实力以及发展目标相符合的技术创新项目。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合作建立战略联盟,通过这个平台,能够促进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快速流动,产生协同效应和学习效应,进而获得竞争优势。企业还可以与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4.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可以创造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等,还可以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

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篇7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素质;特征

0 引言

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我国适应全球化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前提,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及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论基础之一。但是,国内外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内涵及外延至今还缺乏统一的理解。

国内外词典对素质一词的解释有多种。《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为: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事物本来的性质;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素质的英文含义通常有两个:一是Diathesis,心理学上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点;二是Quality,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本文研究中采用的定义即素质既包含先天的特质也包含后天可以习得的能力。本文在综合归纳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素质的“Quality”的含义,提出基于智商―情商―逆商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模型。

1 国内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成果综述

国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研究主要是从2种角度进行界定。部分学者将创新型人才素质概括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及创新能力等几个要素。另一种观点从创新型人才的特征、知识构成及心理特征等特点进行描述。

1.1 基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及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

我国学者自2000年以来从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角度对创新型人才素质进行了大量研究。如陈泽龙(2008),林瑞(2008),魏登才(2004),房国忠、王晓钧(2007),王凤科、周祖城(2004)、周敦文(2002)等都从该角度对创新型人才素质进行了研究。但因为这些作者分属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学科的差异性使得他们在对以上4个维度达成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对其各组成要素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见表1),导致概念尚未统一界定。这是从该角度研究创新型人才素质方法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建立二级指标。

本文将以上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梳理,选取主要指标,得出从该角度进行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的指标体系(见表2)。

1.2 基于个体特征分析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

国内从个性特征的角度对创新型人才素质进行研究的学者,大多是从事教育实践及管理工作的领导专家,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2006)、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2006)、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2006)、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王英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2005)、原中国石油大学党委书记郑其绪(2010)、江苏教育学院副院长彭坤明(2000)、西北工业大学教育实验学院团委书记郑婧,等。对于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界定,张信刚及钟秉林从教育管理岗位出发进行研究提出了智商这一维度,朱清时从科学研究角度出发强调兴趣品味和洞察力等。

此外,山东大学的邢媛媛(2008)指出创新型科技人才应具备如下素质和品格: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的欲望和探索的热情,“严格、严肃、严谨”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华东师范大学的廖志豪(2010)指出适应科技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广博而精深的知识结构、知识更新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创新欲望和勇于探索的热情、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方式、合作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将以上学者提出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构成因素列表分析,可知博专结合的基础知识储备、创新思维与知识转化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认真专注的态度、强烈的好奇心是创新型人才素质的主要特征(见表3)。

2 国外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成果综述

国外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研究主要与人才心理特征、性格特征相联系,从心理学的角度加以定义和比较。其中心理学家往往注重于人格特征和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教育学、管理学等其他领域的学者则着重从各自角度对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进行研究和分析。

2.1 国外心理学界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研究

心理学家巴伦以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发现这些科学家具有6种共同的人格特质,心理学家詹森贝蒂根据历明家的资料总结出发明家在人格上的十大特点,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于1980年在第22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将创新人格特征概括为10个方面,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格林提出创新能力由10个要素构成,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1959)把富有创造性的人格特点总结为8个方面,美国学者托兰斯(1993)研究得到12个描绘创新型人才心理品质的词语,斯坦、林奇曼和戴维斯等人(1999)研究总结出10个描绘创新型人才心理品质的词汇和短语(见表4)。

以上7位心理学家对创新型人才的心理特征从22个方面进行了描述,经过梳理分析,得出5种主要特质:充满好奇心、意志坚定勤奋努力、性格独立、有理想有抱负且兴趣广泛。

2.2

国外其他领域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研究

美国宾州大学教授罗尔菲尔德,斯图亚特大学教授科恩・杰弗里(2008),达西和伦依(1998),汤姆・卡梅拉(2001),索尔・卡普兰(2009),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2009),美国西北大学博士罗伯逊(1991),希拉・亨德森(2004),加州大学的约翰教授(1969),麦金农,朱利安・斯坦利(1997),艾伯特(1992)L,约瑟夫・梅森(1977),马来西亚学者伦纳德(1994),费尔德・胡森(1986),马丁・戴尔(1989)等16位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构成创新型人才素质的30多种特征,包括:洞察力、变通性、包容性、流畅性、独创性、分析判别力、抽象想象力、综合认知能力、善于说服、利用资源、容忍模糊、自我、拒绝实用主义、喜爱冒险、偏爱无序、延迟满足、坚定不移、专注、具有勇气、良好的胜任力、自律、崇尚自由、自信、有野心、合作、专业知识、质疑、精力充沛、实验、兴趣广泛、好奇心。将其研究内容梳理归纳,得到以下被广泛认知的5个创新型人才素质的主要特征:喜爱冒险、坚定不移专注、洞察力、变通性包容性、独创性(见表5)。

将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心理学家和其他领域的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界定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心理学家更强调个性特质,

其他领域的学者更强调能力特质,他们的研究成果都包含了“坚定的意志”这一要素。

3 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模型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的梳理比较可知,目前就该问题在学界没有达成统一认识。国内部分学者的研究基于强调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但对每一要素的基本组成部分没有统一清晰的界定,例如某些特征有时被归入创新思维的范畴,有时被归为创新意识的范畴。此外,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创新”,对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关注不够。与此相对应的国外研究更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大多把社会对创新的需要融入到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理念之中。但是国外学者大多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围绕创造型思维、创造型人格等概念开展研究。

本文根据以上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提出基于智商―情商―逆商为基础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模型。智商(iQintelligenceQuotient)就是智力商数,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商包括7个方面的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应变能力。情商(eQemotionalQuotient)是指人在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商数,情商包括5个方面的能力:自身情绪认知能力、自身情绪调整能力、动机及自我激励能力、认知他人情绪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逆商(aQadversityQuotient)也称逆境商数,一般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逆商包括4个方面的能力:控制、主动承担责任、排除外界不利影响、忍耐力持久力。

对上述文献总结可知,国内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界定的大部分要素属于智商的范畴,主要包括:知识文化基础、思维活跃、具有好奇心、认真专注、善于合作。国外学者对创新型人才所需素质达成的共识更多是从情商和逆商的角度来界定的,主要包括:好奇心、坚定的意志、独立、有理想有抱负、兴趣广泛、喜爱冒险、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沟通协作以及坚持独创。我们不难发现,中外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要素的界定中都包含了“好奇心”这一要素。本文总结归纳国内外研究成果得出创新型人才素质的11种代表性特征,按照智商、情商、逆商的范畴进行分类,作为人才素质结构模型中的二级指标,建立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模型(见图1)。

4 结论

本文首先对素质的含义进行了界定,明确其既包含先天的特质也包含后天可以习得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国内外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研究成果进行详细梳理。针对国内学者从创新思维、意识、能力、人格角度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及个体特征角度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2个角度的分析,总结得出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中的5个主要特征。对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则主要从心理学研究和非心理学研究2个角度来进行分析比较,经过总结概括得到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中的7个主要特征。最后,将国内外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得出的主要特征严格按照智商、情商和逆商的范畴进行归类,提出了基于智商―情商―逆商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从而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特征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既包含了国内学者所重视的智商维度,也包含了国外学者所提倡的情商和逆商维度。

参考文献

[1]陈泽龙,试析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J],中州大学学报,2008,25(1):105-107。

[2]林瑞,论创新人才之素质特征[J],中国人才,2008(10):28-29。

[3]魏登才,论创新人才的特征[J],湖北社会科学,2004(11):98-100。

[4]房国忠,王晓钧,基于人格特质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06-109。

[5]王风科,周祖城,创新人才素质测评[J],经济与管理,2002(1):20-21。

[6]周敦文,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54-56。

[7]蒙梓,高海涛,创新与服务:大学的新课题――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综述[J],神州学人,2006(8):2-5。

[8]郝克明,马陆亭,关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探讨――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素质和培养模式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7(6):14。

[9]王英杰,刘宝存,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10]郑其绪,宋彩风,论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培养[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3):88-92。

[11]彭坤明,论创新人才素质的基本特征[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2):1-7。

[12]郑婧,安建增,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看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的构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4):24-26。

[13]邢媛媛浅析创新型科技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品格[J],科技管理研究,2008(5):202-04。

[14]廖志豪,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及培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28(1):107-111。

[J5]黄宝强,创新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3-25。

[16]陶国富,创造心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42-45。

[17]徐春玉,李绍敏,以创造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m],北京:中国建材出版社,2003:252-58。

[18]GuilfordJp,traitsofcreahvlty[m],newYork:Harper&pub-lisher,1959:142-161。

[19]Rocom,Creativepersonalitiesaboutcreativepersonalityin

science[J],Revue-Roumaine-de-psychology,1993,37(1):27-36.

[20]FeistGJ,theinfluenceofpersonalityonartisticandscientificereatlvtty[C]//StembergRJ,HandbookofCreativitynewYork:Cumbridgepress,1999:273-96。

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篇8

关键字:创造能力;设计意识;设计素描;创意

设计素描,必须了解什么是素描。

“素描”一词,在《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定义:“素描(drawing),主要指以线条表现物体、人物、风景、象征符合、情感创意或构想的艺术形式。”素描作为探研自然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解决一系列基本问题。同时也为专业设计建立起具有普遍意义的造型素质。“自然是伟大的设计家。”以自然为途径,以协调专业为目的来完成一种能力,设计的基本素质与能力的构建。

传统素描只涉及物体的结构、空间、明暗、体积等相关知识要领,还有关于感受物象表面的软与硬、粗与细、光与麻、燥与湿、透明与不透明等不同的质感表现。学习素描解决的就是是观察分析并确定物象形体各部分的比例位置问题,然后就是深入刻画物象。以具象绘画的优劣而制定的品评标准,不仅影响高校的基础素描教学,使训练偏离培养的目标和方向,更重要的是还深深影响中学的美术教育。

素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形成以现代意识为主体的现代素描。素描教学的组织形式在传统基础上的进行了调整。将观察方法与理解过程的规定性训练与某些表现训练区别开来。进而创建新教学体制和教学常规。把整体教学结构分解为单项展开的方式是符合设计教育性质的。不仅有助于我们进行一般的,仿生的观察和思考,而且还引导我们在自然有机性质的层次上开发创造思维,获得对生命体的深层韵律的理解,从而影响我们的审美反应。阿恩海姆说:“传统上把思维和观看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领域”:“知觉作为认识”,“没有哪一种思维活动,我们不能从知觉活动中找到,因此所谓视知觉也就是视觉思维。”充分地去理解和体现德加所说的“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可见,素描代表着艺术家对造型的观察、对造型的思考、对视觉信息的反应和处理的方式。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社会的信息化变革,促使教育的基本结构由“信息传授型”的传统模式,转向“能力培育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对“能力”的培育。艺术院校的教育模式也逐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

“设计”是指按照任务的目的和要求,预先定出工作方案和计划,绘出图样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图案。这个过程即:创造能力。所谓创造力“是一种思想和行动的方式,是一个认识和改变的过程。”设计素描区别于传统绘画素描以及一般的素描形式,是设计者将设计意图初始化的展示形式,是对所有设计的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整理归纳并以素描形式加以视觉化的过程。

素描始终伴随绘画的发展而发展。19世纪的绘画就已经发展到立体派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等抽象形式内容的变现,这样一种艺术风格取向对设计艺术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促进了设计素描的发展。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建立预示着为设计服务的设计素描教学的产生。包豪斯的领军人物伊顿认为:“除了对形态的形和明暗作正确写实描绘的传统外,那些都充分表现出作者意志的造型――不管它是抽象还是具象训练,都应归于素描范围,凡是能成为艺术基础的一切活动都可称为素描”。

设计素描的主要特征是求新求异。而新和异要靠创意构建,因此,创意是设计素描的核心。创意的本质是创造和想象。创造从认识自然为起点,要不循常规地观察客观物象,为创意积累物质精神素材,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围绕创造性思维能力,主要培养学生四种能力:(一)培养视觉的敏感反应,增强接受视觉信息的能力,即敏锐的感受能力(眼);(二)培养分析、洞悉、理解的心智思维,形成对事物特征的深刻把握,即富于理智的认识能力(脑):(三)培养应用和开发想象的能动性,形成对未知领域的自觉探索,即创造意识(心);(四)培养技能的熟练掌握,达到对于视觉信息的有效表达,即富于技能的适应能力(手)。

增强学生设计意识以及造型元素的认识与掌握;对学生进行多维性多观性多觉性多象性的造型训练:扩大学生的知识结构面,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商品化的今天,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商品造型设计、服装设计、室内空间设计等都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创新与抢眼成为设计的重点。创新的意识也自然融合到设计素描中。加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训练,通过不同的方向和方法如:空间想象、意志幻想、逆向思维、联想、幽默、夸张、变形等等。

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篇9

关键词:财经类大学生创业素质构成测量模型

成功的创业行为,可以推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结构转型,财经类大学生拥有独特的创业优势,近年来不断涌现出创新型的复合创业人才,其创业贡献较为显著。本文研究概述了创业素质的构成,分析了目前财经类大学生创业的特征,并构建了创业素质测量模型。

一、创业素质构成概述

(一)创业者素质

创业者素质,包括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具有的人格特征与能力特质。timmons曾经指出,创业者的素质包括自信、驱动力、创造性、承担风险等,而markman认为优秀的创业者应该具备机会识别能力、坚定的意志、优秀的技能、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本等。

(二)创业者人格特征

内部控制点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可以反映创业者的人格特征。成就动机理论类似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而创业者需求之一也为实现自我价值。内部控制点理论,它将自身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能力内部因素,创业者通常是内部控制点的。

(三)创业者能力特征

创业者具有机会识别能力,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可以有效的识别市场机会,把握市场机会,并利用市场机会,通过机会的识别来组织创建者,创造新的组织。可以说,成功的创业者首要的能力就是市场机会的识别能力。此外,成功的创业者还具有新知识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领导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商业能力也是成功创业者具备的能力。领导能力可以组建并激励团队;人际关系能力是指与他人关系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商业能力能够做好企业战略管理、预算和成本管理等;自控能力则是指管理自己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创业者的能力特征。

二、财经类大学生创业素质构成及测量模型构建

(一)财经类大学生的基本情况概述

财经类大学生,主要指就读于高校的财经类专业的高等学校学生,其财经专业主要涉及金融、财税、审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统计、经济信息管理以及经济法等专业知识,还包括法学、文学、信息工程等专业支撑。学科涉及面较广,知识结构构成较宽,理论联合实际性较强。

(二)财经类大学生的创业优势

综合性的研究财经类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实践水平发现,财经类大学生具有比较明显的创业优势,其创业素质也具有鲜明的特征。因为财经类大学生在校时所学专业的综合性较强,学科涵盖内容较广,融合了金融、经济、财会以及管理等多个方面,加之校内、校外针对性的创业、创新活动比较多以及实习和实践的机会也比较多,致使他们较其他专业学生接触社会更早,且社会融合性更高。总体来看,他们初步具备了创业者所必需的知识结构,视野更为开阔,信息接受能力以及处理更强,这就是很好的创业优势。但是,就目前而言,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创业意识较淡薄,这是国内的传统的创业观念上的偏见所致,财经类大学生也一样较为缺乏创业理念和创新精神。不敢、不愿意去面对创业风险,缺乏创业信心。第二,缺乏创业能力。财经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不强与其创新能力不强密切相关,这是高等教育的教育缺陷,也是个人能力的缺陷。

(三)财经类大学生创业素质构成及测量模型构建

通过创业者素质的理论研究,结合对财经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分析,现建立了财经类大学生创业素质测量模型,主要包括六个维度,分别为创新能力、领导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创业续航能力以及成就动机、内部控制点倾向。它囊括了创业者的能力特征以及人格特质两个层面。见图1。

图1:财经类大学生创业素质测量模型

模型中的内部控制点倾向与成就动机体现的是创业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它是一种心理特质,是先天的。而领导能力、创新能力、机会识别能力以及创业续航能力体现的则是大学生创业者的能力特征。它是一种可以经过后天学习和锻炼形成的能力。模型中的领导能力,即是对创业团队和创业行为的综合经营管理能力,是创业者对他人的影响能力;创新能力,指具有前瞻性眼光,能将独特想法和新奇想法转为实际行动的一种能力;创业续航能力,指创业者具有应变能力和忍耐力;机会识别能力,它是创业者必备的能力之一,只有对机会拥有一定的认知度和敏感度才能更好的利用机会,它也能体现一个人对信息的整合和组织能力。而成就动机,指个体成功后获得的满足感,它是一种内在的创业成功的驱动力。成就动机越强的人,其个人责任感与竞争意识也就越强;内部控制点倾向,是指创业者具有很强的控制欲望,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实现成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且自信、自律。财经大学生只要拥有上述这些素质就可以在创业过程中勇敢的面对创业风险和创业困难,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也较强。

三、结束语

本文从理论上构建了创业者素质和测量模型,包括成就动机、机会识别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内部控制点倾向以及创业续航能力6个维度,针对性的对各大要素进行了研究,为财经类大学生创业素质能力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创业行为指导,今后,将进一步致力于此项研究,旨在对所有创业投资者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周建.财经类大学生创业素质构成及测量模型的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6)

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篇10

【关键词】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特点素质结构素质培养

文化、艺术与工程技术的结合是二十一世纪建筑与环艺设计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建筑与环艺设计涉及的专业范畴来看,它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新兴边缘学科。作为一个新兴专业,面对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着眼于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怎样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培养的需要,将是高等学校建筑与环艺专业教育必须面对与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

1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特点

对于高等院校进行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培养,首先应该了解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应具有的特点,并能够根据自身的优势,对其所培养的人才进行恰当的定位,总的来看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具有以下特征:

1.1创造性

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它是以“人”为中心创造出特定的“物”来满足人的消费需求,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人作为知识的载体和创造者,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知识的效益。艺术设计人才作为设计知识的载体和创造者,价值的实现表现为设计知识效益的最佳发挥。因而对于艺术设计人才而言,创造能力是首要的职业生存能力,也是决定设计人才最后成功与否的必备能力。

1.2综合性

建筑与环艺设计专业知识包容性大、涵盖面广,所涉及的学科包括设计学、美术学、环境学、技术学、社会学和材料学等学科。作为一个合格的建筑与环艺设计师首先应具备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懂得各种艺术表现技法,熟知建筑结构、材料构造、建筑环境物理与设备、组织管理等基本知识。当然,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知识的综合性特征决不意味着是一堆现有技术知识和文化、艺术知识的随意组合,它应该是一个有序的整体,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2建筑与环艺设计创新型人才的内涵与素质结构

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广义理解的创新概念是指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这种网络结构体现了教育与人、社会、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内在联系。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价值的人才。在全球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诸多学科领域孕育着重大创新的今天,我们认为创新型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素质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博、专结合的新知识

知识结构是人的视野、观念意识、能力的基础,新视野、新观念意识、新能力是建立在新的知识结构上的。学科的综合性特征,注定了建筑与环艺设计是一门和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因而对于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培养,建立一个合理、开放的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融合多学科的有发展力的知识框架就显得尤为重要。

2.2以创造性为特征的综合能力

创造性是艺术设计可贵的一大特征。但是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社会性,艺术设计创新成果只有在社会接触中,通过社会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今天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及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艺术设计人才仅具有创造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有竞争能力、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和设计制作过程中的管理等能力。因此,竞争能力、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是创造能力之外决定艺术设计人才最后成功与否的必备能力。

3创新型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素质及能力培养的思考

基于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特点和素质结构中所确立的各种目标,结合当前高科技迅速发展的设计时代出现的种种变化——新材料、新结构及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与数字化设计的普及,无疑都给我们的建筑与环艺设计教育带来强烈的冲击,尤其是创新教育观念的提出,迫切需要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在观念、培养模式等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和改革。

3.1明确创造型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定位很重要,涉及到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由于艺术设计学科的综合性、多元化特征和大学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这些都决定了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上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条件确定各自的重点,办出特色,要严格把握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目标要求。

3.2改革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素质结构,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建筑与环艺设计作为一门综合学科,涵盖的知识面之宽,研究对象之繁杂,不是一个系、一个专业的力量可以解决的。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建筑与环艺设计教育要向开放化教育模式转变。为此,根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及现代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建立以创造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开放的培养模式,实现新形势下对建筑与环艺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归纳起来我们认为有如下几点: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即由过去的比较封闭的办学模式向开放型办学模式转变,与社会接轨,与市场需求接轨;由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中心向以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为中心的方式转变,强调社会服务的价值取向和宗旨,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另外,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师生民主、平等的主体关系,强调教学是主体间的交往(交流、交互)、对话的关系,淡化教师的权威地位,采用民主参与的管理方法,真正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允许不同学术思想存在、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与自由选择的学习环境。

其次,改革课程体系。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应从过去单一的学科方向发展向学科群方向转变,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加强相近、相关专业领域之间的交流、交叉和课程开放;强化专业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要在科技、环境、节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更新与探索;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压缩课程总学时和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比重,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和学科方向课程整合一体的结构模式,增强课外素质拓展和创新实践,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素质培养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天赋和兴趣,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4结语

培养创新型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需要,加强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是多方面的。因而按照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从多方面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是一件意义重大和任务艰巨的大事。

参考文献

[1]薛天详.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