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的风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31:22

妊娠高血压的风险篇1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评估干预时机

中图分类号:R714.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330-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病变程度与围生期预后密切相关,临床上应根据临床表现主要指标差异与围生期预后的关系,制定恰当的指导临床处理的干预措施,以有效地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1][2]。本文对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应用风险分级评分的方法,为选择临床干预的时机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80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30例,子痫前期轻度24例,子痫前期重度24例,子痫2例。妊娠周数为32~43周,年龄为20~35岁,孕妇孕前均无慢性高血压和慢性肝、肾疾病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分类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妇产科学》第7版教材。如下:(1)妊娠期高血压:妊娠20周首次出现,Bp≥140/90mmHg,蛋白尿(一),产后12周恢复正常;(2)轻度子痫前期:妊娠20周后出现,160/110mmHg≥Bp≥140/90mmHg,尿蛋白≥300mg/24h,或(+);(3)重度子痫前期:妊娠20周后出现,Bp≥160/110mmHg、尿蛋白≥5g/24h;plt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常规行B超,胎心监护,眼底检查,清晨空腹取血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清离子,选择其中与临床关系较密切的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参照现在国内的分类标准,同时又借鉴了保险医学中核保风险评估原则,把临床动态观察中的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干预风险的风险分级评分方法。

1.2.1风险分级疾病风险程度由低到高分为四级:妊娠期高血压为i级、轻度子痫前期为ii级、重度子痫前期为iii级、发生子痫或合并严重的产科合并症(如重度胎盘早剥,DiC,肝、肾、脑等重要脏器严重损伤)为iV级。分级表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程度。

1.2.2风险评分(1)眼底情况评分:正常眼底0分,眼底改变i期1分,ii期2分,iii期3分。(2)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指标评分:①HCt>35%而且尿比重>1.020评1分。②pLt50×l09~100×109/L且凝血功能轻度异常评1分,pLt计数进行性下降且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4.0进行统计分析,表3组间百分率比较采用X2检验,表1和表2采用关联分析,以p

2结果

2.1共41例患者发生眼底改变,如表1所示。分为风险分级评分iii级6分以下组及iii级6分以上组,进行风险程度与眼底改变分期的结果显示X2=11.491,p

表1病情程度与眼底病变的相关性

2.2孕周37~42周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共计40例,如表2所示。风险评分iii级6分以下组28例,iii级6分以上组12例,将其与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x2=12.671,p

表2孕37~42周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风险分级评分与

1分钟apgar评分结果

注:apgar评分≥8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读窒息。

2.3如表3所示孕周36~42周剖宫产分娩的4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当风险分级评分为iii级6分以上时,新生儿的窒息率(58.1%)要远远高于风险iii级6分以下(23.3%),经统计学处理,X2=7.603,p

表3孕周36~42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情况

3讨论

目前临床上沿用的方法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程度,选择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式仍无较大的改变[3][4]。本文认为,将临床动态观察中的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借鉴保险医学中核保风险评估原则,由此提出的风险分级评分标准,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患者的全身状态,提高对病情评估的准确性。本组资料结果表明,风险分级评分与眼底改变、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及新生儿的窒息率具有明显相关性,提示在胎儿胎肺已经成熟,分娩方式相同的情况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分级评分不仅与病情严重的程度呈正相关,而且对围产结局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估为临床处理提供较为准确的判断依据,达到两相相害取其轻的目的。

母儿预后与分娩孕周、发病孕周、疾病进程的严重程度等有关,YangZ等的研究显示,子痫前期患者的分娩孕周与高血压比较,孕周对重度子痫前期的胎儿结局的影响更明显,提示了孕龄是与围产结局直接相关的主要因素[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终止妊娠的时机应是新生儿窒息率和母儿死亡率最低的时间。研究表明,在妊娠36周以前,胎龄愈小,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率愈高,妊娠36~36+6周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率最低,妊娠大于37周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率又开始升高[6]。认识到胎龄与新生儿预后息息相关,对孕周小于36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终止妊娠的时机选取尤为重要。

依据临床病情评估结果的分析,笔者认为,可在临床上选择如下干预时机:孕周小于36周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风险分级评分i、ii级或孕周小于34周风险分级评分iii级6分以下,在严密监测病情变化下,应积极保守治疗期待胎儿达到或接近成熟后适时终止妊娠。风险分级评分Vi级,或iii级6分以上者,经短期积极治疗母儿状态无明显改善时,应考虑终止妊娠,以避免造成母儿的不良结局。孕周大于36周,胎儿各器官系统已趋成熟,新生儿娩出后,其生长比在不良的宫内环境生长发育要好。同时终止妊娠也可解除病因,阻断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减少母体并发症的发生。对孕周大于36周的患者,风险分级评分i―ii级者,可期待自然阴道分娩或予剖宫产,风险分级评分iii、iV级者经积极治疗24~48小时内终止妊娠。

参考文献

[1]peraltapedreromL,BasavilvazoRodriguezma.Clinicalsignificanceofthe1aboratorydeterminationsinpreeclampticpatients[J].Gineco10bstetmex,2004,20(72):5726.

[2]黄艳仪等.妊高征血清尿酸变化及临床意义.实用妇产科杂志[J].2002,18(4):234~236.

[3]晋生.依据眼底改变选择重度妊高征剖宫产术时机的探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3,19(20):1.

[4]姜兆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终止妊娠的时机、方式及结局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6):13~15.

[5]YangZ,LiR,ShiLY.Clinicaldelimitationandexpectantmanagementofearlyonsetofseverepre-eclampsia.ZhonghanFuChanKeZaZhi,2005,40(5):302~305.

妊娠高血压的风险篇2

即使是正常人怀孕,也有可能得一些怀孕相关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比方说妊娠期高血压,如果控制不好,可能发展成子痫,出现心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或者出现宫内感染,进展成感染性休克,也会危及生命。所以说,正常人怀孕以后要定期产前检查,不仅仅是看宝宝健不健康,也是对孕妇健康的监护。

分娩期更是一个历险的过程,产后出血、羊水栓塞,个个可能都是要命的问题。所以,对于女性来说,怀孕生产,真可以说是一个历险的过程。

但是,即使如此,大家也都还是要怀孕分娩,迎接新生命。有生命危险不代表不宜妊娠,是否不宜妊娠,要看风险大小,很多问题,如果孕期监护做的好的话,是可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的。

怀孕之前就已经有的疾病,我们称为基础疾病。很多基础疾病在孕期可能加重,甚至诱发一些严重的孕期并发症。所以,建议在基础疾病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再考虑怀孕。如果基础疾病还没控制好,还在用药,那么通常不建议怀孕,就算疾病本身没问题,也要考虑一下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下面就几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说一下风险性:

心血管系统疾病

高血压:

孕前即有高血压疾病的,妊娠期血压相对更难控制,更容易出现子痫前期甚至子痫,更容易出现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但是,如果孕期加强监护,控制良好的话,是可以自然分娩的,妊娠结局也可以良好。所以,除非恶性的高血压,否则,高血压病患者可以怀孕。

心脏病:

心脏病有很多种,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等。对于心脏病患者,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是心功能,心功能分Ⅰ-Ⅳ级。心功能Ⅰ、Ⅱ级的患者一般属于妊娠低危,而Ⅲ、Ⅳ级的,则属于高危了。如果孕前即出现肺动脉高压,那么妊娠期孕产妇死亡率超过50%,所以,肺动脉高压患者不宜妊娠,如果不小心怀孕了,建议尽早打掉,因为这个孩子可能会要了大人的命。心律失常的患者,尤其是室上性的心律不齐,大多数可以妊娠,而且一般认为,妊娠期该基础疾病不会加重。

呼吸系统疾病

哮喘:

虽然哮喘在孕期是可以致命的疾病,但是孕期哮喘是否会加重还不确定。一项对哮喘患者妊娠后病情变化的调查研究发现,大约1/3的患者病情程度没有变化,稍多于1/3程度恶化,稍少于1/3程度改善。所以,一般认为哮喘患者可以妊娠。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哮喘病人发现怀孕了,不要停用治疗哮喘的药物,这一点很重要。

肺结核:

一般建议治疗结束后怀孕,因为一些抗痨药物可能有致畸作用。而如果肺结核治疗结束了,是可以怀孕的。

消化系统疾病

肝炎:

乙肝可以经产妇垂直传播,但是经分娩后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可以阻断90%的垂直传播。而孕期肝脏负荷增高,如果肝炎处于活动期,是会增加肝脏风险的,严重了也可以危及生命。但是,如果加强孕期监护,及早处理的话,一般肝炎病人也是可以怀孕的。

消化道溃疡:

因为孕期孕酮水平的升高,可以引起胃酸减少、保护性的黏液增加,所以有些溃疡病人的症状可能会减轻。所以,妊娠期消化道溃疡的患者很少见。

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

正常人怀孕,也可能得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健康造成影响。糖尿病患者怀孕后,血糖控制可能会更困难,需要加强孕期监护。糖尿病患者是可以怀孕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是否会加重病情还不是很确定,一般认为可能会轻到中度加重。但是如果孕期病情已经控制良好了,只要加强监护,有问题及早处理,妊娠结局还是良好的。而如果还处于疾病活动期,是不宜妊娠的。

类风湿关节炎:

很多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在孕期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如果孕前病情稳定、只需要低剂量药物维持的话,那么是可以怀孕的,当然也需要加强孕期监护。

血液系统疾病

贫血:

妊娠本身可以造成贫血,大多数是缺铁性贫血,也有缺乏叶酸的巨幼贫。一般孕期进行补充,是可以正常怀孕的。

血小板减少:

有些正常人怀孕期也会出现特发性的血小板减少。如果孕前已经有血小板减少,需要明确诊断(血小板减少可能只是某种疾病的表现)。怀孕是可以的,孕期需要监测血小板情况。

慢性肾病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也可以怀孕,甚至透析的患者,如果没有其他并发症出现,也可以继续妊娠。但是,孕前肾功能损害越严重,孕期风险越大。如果孕前有无症状的蛋白尿,那么孕期要加强监护,因为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甚至子痫前期的风险都升高。

妊娠高血压的风险篇3

关键词妊娠相关疾病分析

妇产科常见的不宜妊娠的疾病部分已经有修改,经笔者从医学文献资料查询整理(妇产科同仁共享)总结如下。

不宜妊娠的心血管疾病[1]

先天性心脏病:①右向左分流组:法洛四联症、艾森曼格综合征等。②无分流组: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马凡综合征等。对于孕前未进行手术矫治左向右分流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请专科综合评价后再做出是否能妊娠的决定。

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Ⅲ~Ⅳ级、心衰史、感染、风湿活动、合并其他内科疾病、房颤、严重二尖瓣狭窄半肺动脉高压。

高血压病:重度高血压病(舒张压110~120mmHg以上)或高血压伴眼底视网膜病变、心功能不全、肾功能减退、高血压性心脏病者。

急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

前次妊娠曾患有围生期心肌病,分娩后经治疗。

心脏病虽经手术,但仍不宜怀孕的情况:①先心病患者:术后心功能仍在Ⅲ~Ⅳ级或有紫绀、心律失常,年龄>35岁者;②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Ⅲ~Ⅳ级。术后并发栓塞、感染、此次心功能Ⅰ~Ⅱ者。心脏肥大或扩大,心胸比例>0.65,术后未缩小,或反而增大;机械瓣置换者年龄超过30岁、换瓣手术至妊娠时间超过5年以上者。

不宜妊娠的肝脏疾病[2]

非特异性肝脏疾病:①急性黄疸型肝炎。②重症肝炎。③中重度慢性肝炎和失代偿性肝硬化。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肝细胞腺瘤。

肝癌。

肝脏移植。

不宜妊娠的肾脏疾病[3]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①急剧进展的肾小球肾炎。②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清肌酐>265.2umol/L(肾功能重度受损)伴有高血压者,不宜妊娠。血清肌酐132.6~265.2umol/L伴有高血压者,能否妊娠需经专科专家评估,权衡利弊后再决定。③肾病综合征。

继发性肾小球病变:①狼疮性肾炎;②干燥综合征伴肾功能不全者;③糖尿病肾病,有明显的肾功能受损伴有高血压者;④其他伴有肾脏功能严重损害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多发性硬化等。

肾小管间质性疾病:①急性肾盂肾炎;②未能很好控制的慢性肾盂肾炎及有反流性肾病的患者。

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受损:中度肾功能不全(Cr123.8-221.0umol/L)以上者。

多囊肾:孕前已有明显的肾功能受损者不宜妊娠。

肾移植:肾移植后2年内;肾功能不稳定或持续蛋白尿;抗排异治疗药物未达到维持水平[强的松>15mg/日,硫唑嘌呤>2mg/(kg・日),环孢菌素>5mg/(kg・日)]。

一侧肾切除,有剩余肾功能受损的情况不宜妊娠。

妊娠期发生的肾功能衰竭需透析时,继续妊娠有较大风险,建议终止妊娠。

不宜妊娠的血液系统疾病[4]

再生障碍性贫血:①病情未缓解者应该严格避孕,不宜妊娠;②孕期:妊娠前再障病情严重,妊娠后病情会继续恶化,不宜继续妊娠。孕早期血红蛋白低于60g/L,血小板低于50×109/L或有出血倾向。建议治疗后终止妊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如果没有维持和提升血小板的治疗条件和经济条件者,本病不宜妊娠或孕早期终止妊娠。

白血病:①妊娠与白血病的影响尚存在争议;②对孕前发现有急、慢性白血病患者,经积极化疗,病情完全缓解,且无子女者,可以慎重妊娠,否则不宜妊娠。孕期发病者,应行人工流产,术后积极化疗后或许能延长孕妇生命。

不宜妊娠的遗传性、代谢性疾病[5]

遗传性疾病:①遗传病可分为染色体病、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体细胞遗传病等五大分类,其中前三种为常见的不宜妊娠的遗传病;②孕前已经确诊的严重遗传性疾病,因子代的再发风险率高,不宜妊娠。对疑似患者遗传性疾病的育龄妇女,应到专科医院的遗传咨询门诊进行检查与评估妊娠的风险。

遗传性代谢缺陷病(iem):①是一类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遗传性缺陷,严重者在新生儿期发病儿童期夭折不会留下后代,如纯黑蒙性痴呆病、蓝襁褓综合征。②对于青春发育期或成人期发病的,如枫糖尿症、丙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酪氨酸血症等,妊娠后对后代造成不良后果,如夫妻双发均为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携带者,生育过1个患儿,再生育子女预期危险率为1/4。一方正常,且为近亲结婚,其子女的发病率明显增多,如胱氨酸贮积症、苯丙酮尿症。

不宜妊娠的结缔组织病[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①SLe活动期和狼疮性肾炎,不宜妊娠;②经治疗后病情稳定,用激素药物控制,药量在5~10mg至少半年以上者经专家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允许妊娠。

系统性硬化病(SS):系统性硬化病在妊娠过程中可导致肾损害、恶性高血压、心脏病、肺纤维化。预后差,不宜妊娠。

不宜妊娠的精神疾病[7]

精神分裂症:本病的易感基因最有可能分布在第13、8、22和6号染色体上。不宜妊娠指征:①男女双方同患精神分裂症,不宜结婚和生育;②病情严重、慢性过程、衰退期以及服用大剂量或服用对胎儿影响大的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病妇女,不宜妊娠生育;③服药期精神病妇女一旦妊娠应终止妊娠。

情感性精神障碍:本病与遗传的关系大于精神分裂症,故不宜生育。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病情痊愈,且巩固治疗1年以上者,可停药妊娠,停药期间要注意病情变化,若尚未怀孕病情复发或有波动,应先行治疗,不可急于妊娠。

其他不宜妊娠和(或)不宜生育的精神疾病:①重症精神病人在疾病发作期或间歇期未经治疗,症状未彻底缓解者;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运动性发作、大发作,情绪或性格障碍久治不愈的癫痫患者,或女性一方患有伴精神症状、发作频繁的癫痫症;③智能障碍,常出现精神运动性发作、大发作,情绪或性格障碍久治不愈的癫痫患者,或女性一方患有伴精神症状、发作频繁的癫痫症;④双方或一方患遗传性精神病,如遗传性精神发育迟滞、遗传性变态人格、结节硬化、亨廷顿舞蹈症等。

其他

以上未罗列到的妊娠可能影响孕妇生命健康的疾病,由专科医师综合评价后再做出是否能生育的决定。

参考文献

1姚天一,朱颖军.不宜妊娠的心脏疾病[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2004,(6):321-322.

2刘丝荪,易为民.不宜妊娠的肝脏疾病[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2004,20(6):323-324.

3盖铭英.不宜妊娠的肾脏疾病[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2004,20(6):324-325.

4金镇,吴彬.不宜妊娠的血液疾病[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2004,(6):329-330.

5腾红,李男.不宜妊娠的遗传性疾病[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2004,20(6):338.

妊娠高血压的风险篇4

这些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剖宫产率不断升高。然而,许多选择剖宫产的准妈妈并不清楚,由此造成的瘢痕子宫把你的“痛苦”留给了将来。剖宫产是瘢痕子宫的主要来源,占瘢痕子宫原因的95%以上,其他引起瘢痕子宫的原因还有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穿孔、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手术以及子宫畸形矫正手术等。

一般来讲,剖宫产后要严格避孕2年才能再次妊娠,因为2年后切口部位愈合情况才能达到相对较理想状态。即便如此,子宫瘢痕部位仍然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妊娠后仍然比非瘢痕子宫面临的风险高,更何况剖宫产后很快又怀孕的妇女也并不少见。于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后的高风险就摆到了医生、患者及其家属面前。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有哪些风险

早孕阶段,有可能发生瘢痕处妊娠,如果没能及时诊断清楚,终止妊娠时可能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甚至被迫切除子宫;同时,子宫穿孔、不全流产等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

中晚期妊娠阶段,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而且随着子宫张力的增加,妊娠晚期及临产前后有可能发生子宫瘢痕处破裂,严重时可危及母儿生命,产后胎盘粘连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随之而来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也相应升高。“一次剖宫产,永远剖宫产”这一民间说法虽不十分科学,但确实反映了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方式多选择剖宫产的现实。

让医生及患者头疼的还不仅如此,瘢痕子宫意外妊娠时,终止妊娠的方式相对比较棘手,特别是中期妊娠以后,可供选择的终止妊娠的方式很受限制,如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水囊引产等方法大都不能采用,而且随时还面临着子宫破裂等风险。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应注意些什么

早孕阶段,要特别注意排除瘢痕处妊娠的可能性,怀孕后一定要及时超声检查,排除瘢痕处妊娠。对于意外怀孕的瘢痕子宫妇女,千万别忘了先排除瘢痕部位妊娠后再终止妊娠。如发现瘢痕妊娠,需要住院治疗。对于正常宫内早孕,终止妊娠的方式可以选择药物流产,也可以选择人工终止妊娠的手术,建议选择正规医院进行。

妊娠高血压的风险篇5

[关键词]妊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期并发症;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6)06(a)-0082-02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setheeffectofsubclinicalhypothyroidismonpregnancycomplicationsandpregnancyoutcome.methodsGroupselection95casesofpregnantwomenwithsubclinicalhypothyroidismreceivedfromJune2014toJune2015inourhospitalinJunewereselectedastheobservationgroup,andatthesametime95casesofnormalpregnantwomenwereselectedasthecontrolgroup.thetwogroupsofpregnantwomenweretreatedwithroutineantenatalexaminationandhealthcare,regularlyreceivingbloodpressureandglucoselevel.pregnancycomplicationsandpregnancyoutcomeofthetwogroupswereobservedandrecorded.Resultstheincidenceratesofgestationalhypertension,gestationaldiabete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respectively12.63%,15.79%,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4.21%,6.32%,withsignificantdifferencestatistically(p

[Keywords]encyesis;Subclinicalhypothyroidism;pregnancycomplications;pregnancyoutcome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多种因素引发的甲状腺激素(tH)不足所致,高发人群为育龄期女性[1]。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又称轻微型甲减,患者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3,Ft4)水平正常,仅促甲状腺素(tSH)升高,表现为无或有轻微甲减症状。tH与机体的物质、能力代谢及生殖等重要功能密切相关,若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则会使机体代谢异常,导致血液、消化、心血管、肌肉神经系统等全身性疾患;且tH还有促进生长发育的生物作用,对于妊娠女性这一特殊群体,若发生甲减则可能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智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2],故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已成为近年来医学界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该研究通过将该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收的95例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孕妇与同期95例正常孕妇进行比较,以探讨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对孕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收的95例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孕妇作为观察组,均符合《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诊断标准[3]。并选取同期95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年龄22~34岁,平均(27.53±2.41)岁,对照组年龄23~33岁,平均(27.49±2.43)岁。此次研究获得院伦理学部门同意,所有孕妇均知情同意,且签署同意书。排除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全及感染性疾病,既往甲状腺疾病史、家族史及既往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者,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可比。

1.2方法

两组孕妇入院后均常规进行定期产前检查和保健,定期检测血压、血糖水平,观察并记录两组孕期并发症情况和妊娠结局。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比较妊娠结局,包括:流产(胎龄

1.4统计方法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孕期并发症

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12.63%、15.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1%、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妊娠结局

观察组早产、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甲减包括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妊娠期女性发病率为5%左右,其中亚临床甲减约占1/2[4]。妊娠合并临床甲减可明显增加孕期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损害这一结论已得到围产和内分泌医学界的广泛认可[5],但对于亚临床甲减是否会增加上述风险,目前尚存在争议。

亚临床甲减对胰岛素、脂肪代谢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都有影响。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可导致孕妇心输血量减少,增加了外周循环阻力,从而使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增加。有研究表明[6],孕妇机体tH水平较低,会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而进一步造成内分泌功能紊乱,促使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其对正常糖、脂代谢的干扰也可诱发妊娠期糖尿病。该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12.63%、15.79%,较对照组的4.21%、6.32%均显著增加(p

综上所述,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可增加孕期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临床应注意定期产检,严格防治,以期最大程度改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朱丽,邹秀兰.孕期tSH、tpo-aB、Ft4及Ft3检测对母胎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2):1835-1836.

[2]何秀影,王子荷,尹洁,等.早期联合干预对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7):4390-4392.

[3]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5):354.

[4]孙笑,张蕾,杨慧霞,等.548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筛查指征及亚临床甲减对妊娠结局影响的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4,15(1):45-48.

[5]郭建平,杨娟,徐向静,等.丙基硫氧嘧啶影响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2):4359-4361,4365.

[6]张倩,陈良苗,卢学勉,等.妊娠期SCH和妊娠并发症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1):156.

[7]康苏娅,汪云,伍理.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053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2):252-253,262.

妊娠高血压的风险篇6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远期高血压;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也被简称为妊高征,是女性妊娠期特有的一种并发症,多见于中、晚期妊娠妇女,该病主要的临床特征表现为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对孕妇及婴儿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具有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相关学者对妊高症治疗以及护理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多,但是国内外鲜少报道妊高征未来诱发高血压的可能性及其危险系数,因此探讨分析piH患者是否是诱发远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对于降低高血压发病率具有重要的探究价值[2]。为进一步探讨分析piH和远期高血压之间的危险联系,本文对我院收治的50例piH患者和600例非妊高征患者出现远期高血压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0例piH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关于妊高征的诊断标准,病例入选标准:①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孕前并没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肝肾疾病障碍史、糖尿病、冠心病等内科疾病史。③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蛋白尿、水肿等症状,严重的话可能会出现呕吐、恶心、胸闷、头痛、头晕、昏迷、抽搐等症状。50例患者年龄最小23岁,最大30岁。同时应选取同时在我院妇科就诊的非妊高征患者600例作为对照,患者年龄介于24-77岁,平均(41.3±3.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基本资料差异对比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分析所有患者身体状况、既往病史,了解患者妊娠阶段出现的各种疾病,妊娠高血压发生率、高血压征兆等情况。血压测量方法:取患者端坐位,取右臂进行测量,应反复多次测量直到患者血压稳定,在当天间隔60min后再测量1次。①高血压确诊标准:患者舒张压(DBp)在90mmHg以上,或者收缩压(SBp)在140mmHg以上,非同日坐位测量3次或者患者血压情况持续出现这种情况,即可确诊为高血压。②高血压征兆:患者DBp≥90mmHg,或SBp≥140mmHg。

1.3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X±S)表示,使用t对其进行检验,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高血压确诊率、高血压征兆率对比。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确诊率(34%)、高血压征兆率(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7%、1.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分娩后高血压确诊率在不同时间间隔段对比。随着年龄的增长,两组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几率也随之上升,但是观察组在不同间隔时间段确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表2两组患者分娩后高血压确诊率在不同时间间隔段对比(n,%)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研究视野的不断扩大,关于妊高征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很多学者不仅专注于该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临床护理等领域,同时也在思考妊高征和远期高血压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妊高征是否可列为远期高血压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已经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妊高征的发病率较高,据国外相关文献报道[3],妊高征发生率介于7.27%-8.99%之间,而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妊高征发病率稍微偏低,大约在5.58%-10.11%左右。妊高症的发生和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孕期体重、孕妇的营养状况、心理压力、运动情况及产检次数等都有可能导致妊高症。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妊高征具体的发病机制,虽然临床已经研究出很多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取得的成绩较大,但是并没有研究妊高症是否会影响妇女未来的身体健康,是否会发生远期高血压的研究报道较少。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该病的危险因素较多,据相关研究表明[4],患者自身的性格、性别、食盐摄入量、吸烟史、体重指数、家族病史、肥胖程度、血糖、血脂、吸烟史等都会诱发高血压。为了提高广大女性的健康指数,提高生活质量,降低高血压发生率,研究妊高症是否也是导致远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组研究发现,通过对比非妊高症出现远期高血压的情况,妊高症患者未来高血压患病率、高血压征兆发生率分别提高了28.3%、20.5%,这一研究结果和谢志红等[5]研究基本一致。提示妊高症可列入女性远期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为了加强预防远期高血压发生,应重点筛查分娩时妊高症妇女,加强女性健康知识教育,使患者意识到妊高征的危险性,指导患者平时应注意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规律,尽可能避免各种导致血压升高的高危因素。

其次,本组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不管是妊高症患者,还是非妊高症妇女发生高血压的几率也随之升高,尤其是老年患者出现高血压的几率较高。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老年患者极易出现高血压的观点。同时也提示,妊高征和分娩时间间隔越长,高血压的发生风险也越高。但是统计妊高征和非妊高征妇女在间隔分娩时间20年以内、21-40年、40年以上各时间段的高血压发生率,结果妊高症妇女的高血压发病率均远远高于非妊高症妇女,再一次说明妊高征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妊高症是诱发远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临床应将分娩时出现妊高症的孕妇作为高危防护对象加强预防,平时也加大对妊高征患者的健康知识宣教,指导学生控制血压的基本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预防及自我管理能力,尽可能减少高血压发病率。

参考文献:

[1]黄涛,温永顺,张名福,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22(11):1349-1351.

[2]雷玉秀,李凤莲,王玉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3年发病规律及相关因素病例对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2(28):3943-3945.

[3]苏海.关注妊高征的远期转归[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15(3):180-182.

妊娠高血压的风险篇7

妊娠糖尿病危害大

对妈妈的危害怀孕的妈妈患了妊娠糖尿病,出现先兆子痫、胎膜早破、剖宫产、妊娠高血压、妊娠子痫、早产、产后大出血的风险大大增加。在孕期有过妊娠糖尿病史的妈妈,产后约1/4的患者仍有糖耐量异常,即使分娩后糖耐量恢复正常的妈妈,在以后的随访过程中发现,5~10年后,有大约30%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会转变为慢性的2型糖尿病,最终这些人群糖尿病发病率高达60%。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糖妈妈”将发展为糖尿病患者。

对孩子的危害“糖妈妈”所生的宝宝出现巨大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也会明显增加,胎儿畸形的危险性是正常妈妈所生孩子的3~4倍。“糖妈妈”所生的孩子,长大后肥胖症和糖代谢异常的风险也高于常人,多于14~17岁出现肥胖,在10~16岁出现糖耐量异常的患儿约占36%,成年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大量数据证实,有妊娠糖尿病的妈妈和她的宝宝是2型糖尿病的“后备力量”。因此,要远离糖尿病,需要从妈妈抓起,在怀孕20~24周时,都应该做糖耐量试验,尽早诊断出妊娠糖尿病以便早期干预治疗,减少妊娠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

及时诊治妊娠糖尿病

2010年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推荐了新的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建议孕妇在第一次产前检查时就应进行妊娠糖尿病的危险评估,凡有糖尿病家族史、孕期尿糖多次阳性、年龄>30岁、复杂性外阴阴道假缘酵母菌病、多次自然流产、死胎或分娩未足月儿史、巨大儿史、畸形儿史、本次妊娠胎儿偏大或羊水过多等高危因素的孕妇,均应尽快进行空腹血糖、随机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检查以明确有无糖尿病。如果第一次检查排除了妊娠糖尿病,还需在孕24~28周做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妊娠糖尿病。

一旦诊断为妊娠糖尿病,应先予以饮食治疗3~5天后,如空腹血糖>5.6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6.7毫摩尔/升应及时加用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初始剂量宁可偏小,不宜偏大,剂量调整幅度为2~4单位/天。妊娠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标准是:空腹血糖水平在3.3~5.6毫摩尔/升,餐后4.4~6.7毫摩尔/升,并警惕低血糖发生。

妊娠高血压的风险篇8

异位妊娠的最大危险是,当胚胎妊娠生长发育到一定大小程度时,导致周边器官组织破裂或压迫,引起急性大量内出血,受压组织剧烈疼痛,发病急,病情重,甚至在短暂时间内发生出血性休克。如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即便抢救及时,也难免留下后遗症,遗憾终生。有的因输卵管妊娠后导致堵塞而终生不孕;也有因盆腔器官组织粘连,引发终生慢性疼痛。因此,每个已婚育龄妇女切不可等闲视之。

预防异位妊娠危险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异位妊娠”,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上述危险的发生。但欲达此目的,关键的关键是已婚育龄妇女自身要增强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自我意识,否则,即便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妇产科医师也鞭长莫及。

什么是“早期异位妊娠的自我意识”呢?

首先,一个已婚育龄妇女,不论是否采取避孕措施,特别是多年不育或曾经有过异位妊娠病史的妇女,一旦发现闭经或阴道少量点滴出血,没有其他自感不适或异常,应警惕自己异位妊娠的可能。这是自我意识之一。

其次,当意识到自己可能异位妊娠时,千万不要因为此刻既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和特征,也没有腹痛或腹痛不严重(能忍受),而不去医院进行妇产科检查,或虽去医院作了一般检查,未能肯定异位妊娠的情况下,就“高枕无忧”了。正确的态度是近期内再次去医院作认真地检查。这是“早期异位妊娠自我意识”之二。

妊娠高血压的风险篇9

1非药物性预防

1.1加强围产保健和孕产妇系统管理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与围产保健质量有一定关系。苏莉等研究产前检查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母儿并发症的关系发现,无产前检查的重度子痫前期比例显著增加,子痫孕妇中大部分无产前检查并来源于流动人口[3]。也有研究表明,未参加孕检的子痫患者以农村及流动人口为多,在起病早晚、严重程度上有明显差异,提示孕检质量与子痫发病密切相关[4-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复杂、要针对病因进行预防目前尚难实现,但探索相关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是可行的。袁蜀豫等[6]采取对孕妇实行开放与参与式管理,对管理的孕妇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进行筛查,将诸多因素分为可预防因素、可转变因素、可控制因素、突发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9%、1.49%vs9.21%、3.80%),认为通过科学有效管理和预防,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特别是重度患者的发生率。朱茂灵等研究表明[7],对孕妇进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筛查及对筛查阳性孕妇进行动态监测和临床干预,可以大幅度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1.30%vs7.49%)。有资料表明,孕妇缺乏保健意识,不进行正规的产前检查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特别是重度)发生率升高的重要原因,外来流动人口的孕妇是发生该病的高危人群。高度关注外来人口孕产妇早孕保健、产前检查、健康教育对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8]。

因此,只有健全和加强产前检查和围产保健,才能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及对母婴的危害[9]。

1.2生活习惯和饮食调整

1.2.1养成良好的性格,保持心理健康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日渐受到重视。有研究表明,a型行为、应激生活事件及焦虑情绪等心理社会应激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0]。a型性格孕产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危险是非a型性格孕产妇的4.841倍[11]。孕早、中期具有a型行为、焦虑情绪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个性心理孕妇,分别为15.53%、17.39%和6.02%[12]。a型性格孕产妇在妊娠过程中,会表现出易紧张、急噪、易冲动、情绪变化大等特征,致使神经内分泌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因此,针对以上高危因素,做到早发现、早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努力纠正患者的a型行为,疏导焦虑情绪,改变心理健康状况,对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有重要意义[12]。

1.2.2适当的体育锻炼流行学调查显示,职业和业余的体育活动者子痫前期发病率低,认为规律的产前运动减少该病发生的机制为:①刺激胎盘生长和血液供应;②减少氧化作用,减轻过氧化损害。③使母体内皮功能障碍恢复[13]。

1.2.3饮食管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大量资料显示其发生、发展均与营养过剩、营养缺乏和多种微量元素的缺乏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钙和硒。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钙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孕妇,低钙摄入与该病发生有密切关系[14]。孕妇应加强营养,合理膳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钾及其他微量元素(镁、硒、锌等)的食品,减少脂肪和过多盐的摄入。许多研究证明[15],高蛋白饮食,特别是动物性高蛋白对预防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重要意义。高蛋白食物可以改善机体动脉血管的弹性,蛋白质中的甲硫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牛磺氨酸还能促进钠盐排泄,起到降压作用。增加高钾食物,可促进钠盐排泄,调节细胞内钠与钾比值,对降低高血压有重要意义。微量元素中的铁、钙、镁硒、锌等均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血管和神经肌肉敏感性的作用,故可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维生素a、C、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少内皮细胞损伤。维生素C还能促进钙、铁吸收。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其他维生素能促进和调。

节物质代谢,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均有利于防止和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资料显示,通过合理的营养管理可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冯启明等通过对孕妇实施营养教育、制定膳食原则和配制食谱等营养干预措施,实验组妊高征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15.5%。这可能与实验组孕妇的热能、蛋白质、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素摄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营养状况得到全面改善有关。认为营养干预可提高孕妇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全面改善孕妇营养状况,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16]。何梅等[17]研究发现,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食纤维素较正常孕妇少,认为妊娠妇女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其膳食中纤维素的含量较低有一定的关系,增加孕妇膳食中纤维素含量对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益,但对是否通过增加膳食中纤维素的含量就能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尚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1.3控制体重肥胖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许多研究表明,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孕期Bmi增加值与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关系密切[18]。Vambngue等[19]的单变量分析中提示孕前Bmi增加的妇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进一步的多变量分析均表明Bmi>27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morris等[20]调查了4589名美国妊娠妇女,发现体质指数的上升与先兆子痫的发生率直接相关,体质指数26~34的孕妇发生先兆子痫的危险度,比体质指数

2药物预防

用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的药物旨在纠正一定的异常,例如生化失衡,病理生理机制或饮食缺乏,目前文献报道用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药物有钙、阿司匹林、维生素C、维生素e、硒、镁剂和一些中药等。

2.1钙剂目前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钙代失常有关,其原理可能为血清钙水平降低,刺激甲状旁腺(ptH)分泌,促进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减少钙离子丢失,但ptH能使钙离子跨膜内流,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兴奋性增强,导致血压上升[23]。吴曼祯等[24]研究总结表明,妊娠中期妊高征患者血清钙含量低于正常妊娠者,且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加重而更为显著。国外有学者用妊娠期补钙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从妊娠20~24周/24~28周开始服用钙元素12mg增至2g,经观察不补钙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征发病率为18%,补钙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为7%~9%,补钙组发病率4%,效果最好,且对母婴无不良影响。有研究表明[25-27],孕24周起每日补充2g钙的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生率由27.9%降至4.1%。对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倾向的孕妇于20周后予补钙治疗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病率比未补钙者明显降低,而与正常孕妇比较无差异。补钙剂量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关系为补钙1200mg组

2.2小剂量阿司匹林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20世纪70年代未期兴起的。主要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强烈收缩血管的血栓素(tXa2)和强烈舒张血管的前列环素(pGi)不平衡。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降低血栓素水平而对内皮来源的pGi的环氧化酶抑制性弱,从而改变两者的不平衡[30]。同时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抑制纤维结合蛋白生成和减少血浆抗凝血酶Ⅲ的作用,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阻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的病理变化,起到预防子痫前期的作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于妊娠中晚期,由于患者全身小动脉痉挛,造成管腔狭窄,周围阻力增大,以及血管内皮损伤,从而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和肢体水肿等[31]。血管内皮的损伤可进一步诱导血小板聚集,引起小血管血栓形成,聚集的血小板产生并释放血栓烷,刺激血管壁,使其强烈收缩甚至痉挛,从而加大外周阻力,促使血压持续增高,成为先兆子痫及子痫的发病基础[32-33]。小剂量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抑制血栓烷生成的药理作用,可以预防小血管内血栓形成,防范血栓烷引起的小血管收缩和痉挛,降低血管对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使血管扩张,周围循环阻力降低,从而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压,降低先兆子痫及子痫之发病率。Hauth随机抽样604例初产妇于妊娠24周,每日服阿司匹林60mg,服药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为1.7%,安慰组为5.6%(p

2.3维生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C做为抗氧化剂,可抑制磷脂过氧化作用,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孕期补充维生素e和维生素C可预防和中断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先兆子痫的发展。Chappell等对160例孕妇自16~22周始至分娩,每日服用维生素e400iU和维生素C1000mg或安慰剂,结果维生素组先兆子痫发生率为8%,明显低于安慰组的26%。满冬梅等[35]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队列研究方法,认为口服维生素e(每日补充维生素e0.3g直至预产期)对阻止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向重度发展有着重要的预防价值。而最近Beazley等的研究,将109例14-20周的高危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每天口服维生素e40U和维生素C1000mg)和安慰剂对照组,结果试验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17.3%vs18.8%,(p

2.4硒硒是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酶可防止机体受脂质过氧化物(Lop)的损害,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改善

Lop对血管壁的损伤。研究表明,正常妊娠时硒的需要量增加,母血硒含量下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体内血硒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孕妇,且随病情进展而加重。Rayman[37]等研究了53例子痫前期患者和53例配对正常孕妇的中趾甲硒水平,结果子痫前期患者明显低于正常者,且子痫前期组低硒程度与疾病严重性明显相关。有研究,对18~32周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的孕妇每日补硒元素50μg至分娩,结果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4%vs26.0%)。但目前关于硒预防作用的研究较少,尚需更多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2.5镁正常妊娠时,血清镁含量在孕期略降低,但变化不明显。国外曾报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体内镁缺乏有关。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镁值与正常孕妇无明显差异。adam等研究发现,先兆子痫妇女与正常孕妇血镁浓度无明显差异,但细胞内镁浓度明显降低,引起血管张力增加。研究表明,镁能促进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释放pGi2,使患者体内pGi2和tXa2处于平衡状态,而且镁是钙的天然拮抗剂。镁调节钙平衡,使血管内外钙离子浓度处于稳定状态,同时镁离子使血管舒张,增加肾血流量,使尿钙排出增加,认为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李娟等给孕17~26周孕妇口服钙镁片6片/d,每片含钙216.7mg,含镁108.3mg,连续口服至分娩。结果显示,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3%vs15.33%),证实了孕期补充钙、镁剂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机理为降低血管对血管紧张素敏感性。

2.6中药有些中药如大黄、川芎嗪、丹参等因有活血化淤的作用,有将其用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报道,但目前尚无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

2.6.1小剂量熟地黄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是以全身小动脉痉挛为基础,而中药大黄有活血化淤、清热以及改善肾功能,扩张末梢血管等作用。王建荣等根据大黄的作用,以小剂量熟大黄对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好发因素的孕妇进行预防性用药观察其效果,结果显示,大黄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5.1%,而安慰剂组发生率为20.9%,两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

的发生,是一种简便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2.6.2丹参、川芎嗪丹参具有活血化淤、扩张血管、降低全血及血浆粘度、降脂质过氧化酶、升高pGi2/tXa2等比值作用。川芎嗪能抗血小板凝集、扩张

小动脉、改善微循环。袁淑英等对高危孕妇从28周起口服复方丹参6片/d、川芎嗪150mg/d、维生素e150mg/d,结果用药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vs32%(p

2.6.4中药茵陈汤有研究表明,通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阳性者服用茵陈汤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阳性者,服用茵陈汤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比例,明显低于无服茵陈汤的病例,服药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平均孕周大于对照组。认为茵陈汤具有一定的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作用。目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未明,其中一假说认为免疫因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茵陈汤中黄芩和甘草均有抗变态反应的作用,而茵陈、黄芩均有降压、利尿的作用,可以说茵陈汤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防是有药理学根据的。

参考文献

[1]LainKY,Robertsm.Contemporaryconceptsofthepathogenesisandmanagementofpre-eclampsiaJama,2002,287(24):3183-3186.

[2]DekkerG.SibaiB.prmary,secondary,andtreventionofpreeclampsia.Lancet2001,357(8):209-215.

[3]苏莉,黄醒华,翟桂荣.围产保健与妊高征的发生及其母儿并发症.中国妇幼保健,2001,16(2):97-99(①-3).

[4]王玉萍,侯素珍.子痫发病与产前保健的关系探讨.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7):3800-3801.

[5]王敬香.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与分析.哈尔滨医药,2008,28(5):25-26.

[6]袁蜀豫,梁彩红,李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防措施的研究及效果评价.河南医学研究,2008,17(1):48-50.

[7]朱茂灵,百鹰,苏丽辉,等.妊高征筛查加临床干预对孕产妇死亡率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4):3382-3384.

[8]朱丽萍,秦敏,李芬,等.上海市孕产期系统保健现状与对策探讨.中国妇幼保健,2004,19(5):78-80.

[9]邵红芳,黄亚娟,薛月珍.产前检查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结局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6):2185-2187.

[10]刘金萍,苟文丽.心理社会应激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关系的探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5):279-281.

[11]冯启明,李慕军,黄星,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3):325-327.

[12]李春芳,苟文丽,刘金萍.妊娠早、中期行为特征及焦虑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关系.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2):145-146.

[13]weissgerbertL,wolfeLa,DaviesGa.theroleofregularphysicalactivityinpreeclampsiaprevention.medSciSportsexerc,2004,36(12):2024-2031.

[14]RamosJG,Brietzkee,martins-CostaSH,etal.Reportedcalciumintakeisreducedinwomenwithpreeclampsia.Hypertenspregnancy,2006,25(3):229-239.

[15]段涛,应豪.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预防.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10):584-586.

[16]冯启明,李慕军,李敏清等.营养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预防效果的对比研究.2007,29(1):20-23.

[17]何梅,姚次平,袁筑华.孕妇纤维素食用量与妊高征危险性的关系.广东医学,2003,24(7):746-747.

[18]Kabiruw,RaynorBD,obstetyicoutcomesassociatedwithincreaseinBmicategoryduringpregnancy.amobstetGynecol,2004,191(3):928-932.

[19]Vambeyguea,nattensmC,Goeussep.pregnancyinducedhypertensioninwomenwithgestayionalcarbohydrateintolerance:thediageststudy.eurJobstetGynecoiReprodBiol2002,102(1):31-35.

[20]morrisCD,JacobsonSL,anandR,etal.nutrientintakeandhypertensivedisordersofpregnancy:evidencefromalargeprospectivecohort.amJobstetGynecol,2001,184:643-651.

[21]黄涛,温永顺,张名福,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1):349.

[22]唐海燕,朱建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早期预防.医学信息,2006,19(2):331-332.

[23]周卫卫,沈雁萍,孙敏.妊高征早期防治成功病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17(3):256.

[24]吴曼祯,陈文,陈秀华,等.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钙、血细胞比容、平均动脉压在预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价值.中国全科医学,2006,9(4):295-296.

[25]喻玲,赖微斯,丁依玲.常见妊娠并发症的营养指导.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4):253.

[26]陈春燕,朱玉英.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缺钙关系的临床研究.医学临床研究,2005,22(6):783-784.

[27]杨芳.应用钙剂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征的临床探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1):40-41.

[28]pfeiferm,BegerowB,minneHw,etal.effectsofashorttermvitaminD3andcalciumsupplementationonbloodpressureandparathyroidhormonelevelsinelderlywomen.JClinendocrinolmetab,2001,86(4):1633-1637.

[29]HofneyrGJ,Roodta,atallahan,etal.Calciunsupplementationtopreventpre-eclampsia-asystematisrevive.Safrmed,2003,93(3):224-228.

[30]丛克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00-302.

[31]airoldiJ,weinsteinL,Clinicalsignificanceofproteinuriainpregnancy.obstelGynecolSurv2007,62(2):117-124.

[32]Robbao,millsnL,newbyDe.etal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inpregnancy.Reproduction,2007,133(1):1-9.

[33]KarthikeyanVJ,LipGY,HypertensioninpregnancypathophysiologyandmanagementStrategies.CurrphamDes,2007,13(25):2567-2579.

[34]RuanoR,FontesRS,Zugaibm,preventionofpreeclampsiawithlowdoseasoirinm-asv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vsisofthemain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Clinics,2005,60(5):407-414.

[35]满冬梅,冯邦胜,蒋国玲etal.Vite降低重度妊高征发生频率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0):596-597.

妊娠高血压的风险篇10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24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1-00-0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disordercomplicatingpregnancy)是妊娠期特发疾病,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1]。现对近3年来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3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有效对该病进行防治,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10~2009年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10例患者的病史资料,其中妊娠期高血压患者50例(占45.45%),子痫前期患者59例(占53.64%),子痫患者1例(占0.91%)。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5.14±2.32)岁;初产妇96例,经产妇14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同期100例非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为对照组。

1.2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按《妇产科学》[2]第6版分类标准分类。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相关分析,p

2结果

2.1终止妊娠时间

观察组110例中,23例31~33周终止妊娠,87例在34~42周终止妊娠,平均为(36.8±3.2)周。对照组100例中,8例在37周前终止妊娠,余82例均足月终止妊娠,平均为(39.5±3.5)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妊娠期高血压与职业的关系

观察组农民41例,非农民69例;对照组分别为25例,75例。两组职业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p>0.05)。

2.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Bmi的关系

观察组Bmi>24kg/m298例,Bmi

2.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观察组剖宫产85例,阴道分娩25例;对照组剖宫产43例,阴道分娩57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3,p

2.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对照组出血≥500ml18例,出血

2.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新生儿体质量的关系

观察组

3讨论

3.1目前研究表明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使血管对血管舒缩因子的反应性改变,特别使对血管紧张素Ⅱ的敏感性增高,而对一氧化氮反应性减弱,导致全身小动脉痉挛,血小板聚集、激活、凝血功能亢进,多器官缺血、缺氧和功能障碍,因此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临床表现及一系列并发症[3]。同时,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患者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而导致孕妇全身各脏器供血不足,当子宫胎盘血液灌注不足时,可使胎盘功能低下,胎盘间营养交换障碍,便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出现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发育迟缓等新生儿并发症。

3.2妊娠期高血压与母儿关系

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Bmi的关系。国内外研究显示,Bmi>24kg/m2的孕妇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性是Bmi24kg/m2的孕妇易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②妊娠期高血压与职业的关系。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营养不良、低社会经济状况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本组资料显示,各种职业中,农民所占比例最大,与其他职业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符。原因可能为农民的低收入导致经济拮据,饮食习惯差引起营养不良,由于受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导致文化水平普遍低下.孕期自我保健意识差,很少进行产前检查。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分娩方式的关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本身不是剖宫产的指征[5],但是其并发症如羊水过少、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容易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最后选择剖宫产。剖宫产减少了产程中宫缩疼痛刺激,劳累、精神紧张等引起的血压增高及继发的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减少了阴道分娩宫缩时胎盘血流量减少引起的胎儿缺氧。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产后出血的关系。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全身小动脉痉挛和较大的子宫张力,导致产后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高。本组资料中,观察组均于产后直肠置米索前列醇400μg,预防产后出血,发生产后出血者,再予乙醚纱布填塞子宫,大量出血者,予以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本组资料有1例入院诊断为自发性子宫破裂者,发生失血性休克,出血达5000ml,最后经积极救治得到好转。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新生儿体质量的关系。两组新生儿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理生理的中心发病环节是全身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引起胎盘血流灌注量低,胎盘单位缺氧,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较高[6]。

3.3治疗方案

①休息、镇静,给予蛋白质、热量充足的饮食;②硫酸镁为首选解痉药的运用;③对于收缩压≥160/110mmHg或舒张压≥110mmHg者应使用降压药物;④如有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贫血可给予适当扩容剂;⑤如全身性水肿、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可使用利尿剂,但对于血液浓缩较明显的患者应同时给予扩容治疗,在血容量充足后再利尿,否则将加重血液浓缩;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心力衰竭、脑出血、肺水肿、HeLLp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并积极处理;⑦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同时,应注意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预防和处理,尽可能提高子宫胎盘的血液灌注量,即左侧卧位,日间卧位时间不少于6小时,疏通微循环,补充蛋白质及钙、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7];⑧适时终止妊娠。

3.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

加强孕期保健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键。重视孕期检查,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使孕妇掌握基础的孕期保健知识,自觉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高危妊娠,做好围产期及围妊娠保健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孙海英魏峰.13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8,5(33):28―29.

[2]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3.

[3]RedmanCw,SargentiL.Latestadvancesinunderstandingpreeclampsia[J].Science,2005,308(5728):1592―1594.

[4]BelogolovkinV,eddlemanKa,maloneFD.theeffectoflowbodymassindexonthedevelopmentofgestationalhypertensionandpreeclampsia.JmaternFetalneonatalmed,2007,20(7):509-13.

[5]夏明静,于丽霞,薛巧梅,等.12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3):382.

[6]李辉,尚涛,孟季红,等.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脑灌注压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2,31(4):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