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常见的典故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31:21

高中语文常见的典故篇1

汉语典故蕴涵鲜明的文学形象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被认为是语言中的奇葩,亦被视为语言文学殿堂里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孔孟语录里,我们能找到大量典故。《全唐诗》里出现过的典故达上千条;《新选宋词三百首》里有200多首词使用了典故;《宋诗三百首详注》里的300首宋诗几乎每首都使用了典故。典故不仅出现在汉语经典文学著作里,也出现在普通文学作品中。作者使用这些典故有特定的目的,如果原作中的典故不能被正确地翻译成目的语,原作的本意、实质和风格就不能准确地在目的语里体现出来。即使大意差不多,原作的语言感染力也会降低。这将有悖于翻译的“信”、“达”、“雅”三原则,影响到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交流。

二、汉语典故的特征

什么是典故?《辞海》中“典故”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将“典故”释义为“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故是“故事”和“词语或词句”,但它不同于一般的故事和词语或词句,有其自身的特征。

1.汉语典故来源广泛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成为典故的来源,但其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它们都有着非常重大的社会意义、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对将来的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后人使用简单的说法来表示它们的含义,这些简单说法就变成了后世常用的典故。比如“飞将军”,“草木皆兵”,“围魏救赵”,“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等等。

(2)神话故事。神话故事大多是古代英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主人公往往是神仙或者被认为是有魔力或法力的人。它们表达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简单的、天真的设想,也表达了古人对幸福和自由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均来源于神话故事。

(3)寓言。寓言是含有讽喻和教育意义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可以是人、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其表达方式,或借古喻今、或借物喻人、或借小喻大、或借此喻彼,皆透过具体浅显的故事,寄寓深奥的道理。这些寓言流传至今,也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典故。如“黔驴技穷”、“守株待兔”、“李代桃僵”,等等。

(4)民间传说。民间传说主要讲述人类或者动物的经历,这些经历也许发生过,也许没有发生过。它们表达了某个民族的传统信仰,通过口头的方式流传下来。例如,“世外桃源”、“画龙点睛”、“鹊桥相会”,等等。

(5)文学作品。许多典故来自文学作品。有些未做任何变动,有些为了表述简单而做了简化。比如“巴山夜雨”出自《夜雨寄北》;“百发百中”出自《战国策•周策》;“不郎不秀”出自《诗经•小雅•大田》;“管窥蠡测”出自《汉书•东方朔传》;“巫山云雨”出自《高唐赋》;“红娘”出自《西厢记》,等等。此外,还有许多汉语典故来源于谚语、民间习俗、动植物名称、人名地名,等等,这里不再列举。

2.典故的精髓在于隐含的意义

汉语中的典故是汉语语言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高水平文化的具体表现。它们由一个或几个单字组成,字数不多,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鲜明的文学形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时用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清楚。请看李商隐的《安定城楼》中的两句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在这两句诗里,作者巧妙地使用了两个典故“江湖”和“扁舟”。春秋时期,范蠡一直辅佐越王勾践,最终帮助其成就了霸业。在载有范蠡与勾践相关事迹的史书中,有这么一句:“(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通过引用这两个典故,李商隐表达了他想挽救危难局势并对当前社会进行重大变革的雄心壮志,凸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毫无兴趣的志向,表明了自己想避开尘世、归隐山林的愿望。看见“大刀头”时,读者一般会认为它是指某件兵器的某个部位,实则不然。此典故的源流是:西汉大臣李陵出使匈奴,兵败投降。后来汉昭帝即位,派李陵的老朋友任立政出使匈奴,召李陵回国。匈奴单于宴请汉使者,任立政一面摸着自己的大刀头,一面用眼睛暗示李陵。因为刀头上有环,“环”与“还”同音,意即劝李陵返回汉朝。后以“大刀头”为“还”的隐语,至此我们明白“大刀头”隐含的意思是“还”,即返回的意思。

3.典故的意义主要在于比喻意义和联想意义

典故的比喻意义不同于字面含义。典故的内在含义暗示的是一种比喻关系,而不是单纯的字面意义的组合。如果仅仅从构成某个典故的字或词的意义来推测典故的意义,我们不一定能够推断出这个典故的准确含义。当看见汉语典故“刻舟求剑”和“中山狼”时,我们很难知道这些典故的真正含义。因为“刻舟求剑”和“某人不愿意采取灵活的措施来处理某紧急事件”没有直接的关系;“中山狼”和“一个忘恩负义残忍的人”之间也没有直接的联系。本体和喻义之间只是一种比喻关系。几乎每则典故都包含丰富的、流传久远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有具体的来源,可以引起读者广阔的联想和想象。读到“凤求凰”时,我们肯定会联想到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浪漫、曲折的爱情故事;读到“高山流水”时,我们会联想到钟子期与俞伯牙的高贵友谊,会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知音。简言之,典故能使人产生一系列联想,这是其一大特色。

三、汉语典故的英译方法

将汉语典故翻译成英语,就是向英语读者传达包含在这些典故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信息,使他们以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来接受另一种文化里的信息。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分属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尤金•奈达认为“语言与语言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不同的语言具有同等的表现力。也就是说,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同构现象(isomorphs),某一概念或意义在这一语言中用形式a来表达,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则会用形式B来表达”。奈达为我们翻译典故提供了非常有力的理论依据。

1.套译

套译指在目标语里找到接近原语典故喻义的对应典故。monoBaker在他所著的《inotherworks:aCourseBookontranslation》里提出两条套译翻译技巧。其一是用不同形式但相近含义的习语典故;其二是用形式、含义相近的习语典故。我们可借用这种方法把汉语里的典故翻译成英语。比如“管鲍之交”。如果直译,再加上一个很长的注释,原语中的联想意义及隐含意义丧失殆尽。有人将此译成“Damonandpythias”。“Damon”和“pythias”是古希腊民间传说中的一对生死之交。pythias得罪了国王狄奥尼休斯,被判死刑,数日后执行,他想在临死前见母亲。Damon知道后愿为pythias在监狱里代刑,国王答应了他的请求。pythias回家处理完事后,急忙踏上回狱归程,路上却遇到重重障碍。当国王在刑场准备处决代刑的Damon之际,pythi-as赶到了,避免了Damon一死。国王深受感动,将二人释放。用西方文学典故成语来翻译汉语成语典故,用词简练,还能达到“对等”的联想效应。有人将“焦不离孟”译成“DavidandJonathan”。据《旧约•撒母耳记》记载:Jonathan在他父王要杀害David之际,帮助David脱险而躲进深山老林。他的父王威胁他这样做将失去王位的继承资格,还用枪来刺他,但他全然不顾。英语读者一看到“DavidandJon-athan”就会产生“真诚、无私和忠心的同生共死的朋友”之联想。

2.意译/直译/音译加注

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翻译来源于具有浓厚民族文化内涵的历史事件、历史故事之类的典故及来源于传统文化术语之类的典故。传统文化的精华就包含在这些特殊的术语和典故之中。为了向目的语读者传达这些传统文化,翻译时这些文化内容绝对不能省略。比如:“一饭千金”(tore-paythegiftofamealwithonethousandtalesofgold,加注:HanXin,theprinceofQiinHanDynastyrememberedthegiftofamealtillhisdyingdayandbestowedonthewasherwomanwhohadfedhimathousandtalesofgold);“因念都城放夜(周邦彦《解语花》)”中的“放夜”(opennights,加注:theLanternFestivalfallsonthefifteenthdayofthefirstlunarmonth.intheSongDynastythecelebrationlastedthreedays,fromthefourteenthtosixteenth,withoutanycurfewimposedsoastoletallindulgeinaspree);“清明”(Chingming,加注:atraditionalChineseholidaytocommemoratethedeadinlastspring)。

3.保留形象加注直译

许多汉语典故包含鲜明的文学形象。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省略或改换包含在原语中的这些文学形象,必须在目的语里把这些形象所含的意义准确地表述出来。因为目的语读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他们不一定能理解这些文学形象。我们可以采用保留形象加注的方法来翻译这类典故。如:“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是更是可厌。”(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译文:"Canthisbeanotherabsurdmaidcometoburyflowersliketaiyu?"hewonderedinsomeamusement."ifso,she′s′tungShihimi-tatingHisShih,′whichisn′toriginalbutrathertiresome(注:HisShihwasafamousbeautyintheancientkingdomofYue.tungShihwasanuglygirlwhotriedtoimitateherways.)"一般的目的语读者可能不知道tungShih和HisShih是谁,他们看见“tungShihimitatingHisShih”会感到茫然。首先译者使用音译和直译相结合的方法把“东施效颦”翻译成了“tungShihimitatingHisShih”。“东施”和“西施”是两个人,她们是鲜明的文学形象,不能被其他形象所代替。译者保留了形象把“东施”音译成tungShih,把“西施”音译成HisShih,符合英语的发音和表达。汉语里的“效”即“仿效、模仿”。译者将其直译为“imitating”。然后译者给整条典故加注:“HisShihwasafamousbeautyintheancientking-domofYue.tungShihwasanuglygirlwhotriedtoimitateherways.”目的语读者看见这条注解就会明白这个典故的含义。

4.省略或改换形象意译

中华民族和西方民族有不同的民族心理特征、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即使面对相同的概念、相同的准则和事实,人们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喻体来表达各自的看法。为使目的语文本更加通顺或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省略或改换喻体形象。如: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译文:meanhutsandemptyhalls,whereemblemsofnobilityoncehung.“笏”,《辞海》解释为“即‘朝笏’。古时大臣朝见时手中所持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以为指画、记事之用,也叫‘手板’。《礼记•玉藻》:‘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由此我们得知“笏”在古代中国是身份高贵的象征。拥有“笏”一般是权贵或家境富裕之人,并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译者把“笏”译成“emblemsofnobility”(高贵的象征)。显然,译者是为了文句通顺和便于理解而使用了省略形象意译的手段。再如:这位女临时演员站在电影摄影机前面,呆若木鸡。译文:Standinginfrontofthecinecamera,thetemporarymovieac-tresswasrootedtothespotasifturnedtostatue.“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纪省子为大王养斗鸡。十天后大王问:“斗鸡训练好了吗?”纪省子回答说“还没好,鸡正骄悍好斗。”过了十天,大王又问,纪省子说:“还没好,鸡还反应灵敏。”又过了十天,大王再问,纪省子说:“还没好,鸡还目光敏锐,神气横蛮。”再过了十天,纪省子说:“差不多了。斗鸡听见其他鸡鸣叫已不动不惊,看上去像木鸡一样了。其他鸡不敢上前,遇见斗鸡就往回走了。”对于这类有复杂背景的典故,翻译时可采用改换原典形象意译的手段,使用目的语读者熟悉的具有相应词义的形象短语表达原典的寓意。译句中“rootedtothespotasifturnedtostatue”与“呆若木鸡”语义相当。

高中语文常见的典故篇2

“桃李成阴”是诗文中常用典故,此典故的本义是说明“君子先择而后种”的人才任用态度,后以其变形“桃李”来比喻所教学生或所荐人才;还以此典故及其变体暗喻亲友远离、指代时光飞逝,来表达对亲友的依恋之情和惜时伤春思故乡等情感;也以此典故赞扬美好事物。本文分析了“桃李成阴”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既可以用作主语、宾语,也可以作定语,还可以作独立短语;又以时间为轴对该典故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进行了考察。此外,本文说明了“桃李成阴”典故的当代社会意义。

关键词:“桃李成阴”;语法功能;典故变体;社会意义

1.“桃李成阴”典故溯源

1.1典故释义

【桃李成阴】táolǐchéngyīn

后世多以此典故借指门生、弟子或举荐的人才。还以“桃李满天下”等典故变体来形容门生荐士极多;又由桃李花开时的盛景来比喻美好的事物。另外,还因桃李花开的时令较短来表达伤离别的情怀。该典故常见的变体形式有“满城桃李”、“树李”、“树桃李”、“桃李”、“桃李满天下”、“桃李树”、“桃李阴”,这几个变体形式内涵上的侧重点稍有不同。

1.2典故出处

“桃李成阴”属于概括式典故,典源出自《韩诗外传》卷七:“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曰:‘从今以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曰:‘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恶我于君,朝廷之大夫恐我以法,边境之人劫我以兵,是以不复树德于人也。’简主曰:‘噫!子之言过矣。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

古人认为,春天种下桃李树,夏天可以得到荫凉,秋天可以收获果实,而种下蒺藜,只能收获到刺,所以对人才的培养应该先选择品德优秀的对象再精心培养。

2.“桃李成阴”在句中的语法功能

2.1作主语

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发现“桃李成阴”在句中可以作主语和宾语,有时作为独立短语出现,有时还可以是并列结构中的一方。在该典故的历代使用情况中,这四种句法成分出现频率相当,这里举一例说明“桃李成阴”作主语的情况:

林园手种唯吾事,桃李成阴归别人。(《全唐诗》第二六九卷,耿湋《代园中老人》)

2.2作宾语

“桃李成阴”作宾语的情况并不多见多,通过对汉藉全文检索系统的查阅,“桃李成阴”在句中作宾语的情况如下例:

他家中本来所有的学生,逐年凋零,不似桃李成阴,转同黄叶辞树。(《广陵潮》第六十六回,《起黑心莽秀才被辱盟白首死和尚招亲》)

2.3作独立短语

通过查阅汉藉全文检索系统,我们发现“桃李成阴”作独立短语的情况相对较多,“桃李成阴”在句中作独立短语的情况如以下一例:

中吴茂苑繁华地。冠盖如林。桃李成阴。若个芳心、真个会琴心。(《全宋词》,贺铸《伴登临中吕宫丑奴儿》)

2.4与其他主谓短语构成并列结构

通过检索发现“桃李成阴”与其他主谓短语构成一个并列结构的情况最多,这里仅举以下两例说明:

掩面啼。人怎知。桃李成阴莺哺儿。闲行春尽时。(《全宋词》,周邦彦《长相思闺怨》)

桃李成阴侬已老,江山依旧岁还新。(《宋诗钞?退休集钞》,杨万里《乙卯春日三径行散有感》)

3.“桃李成阴”典故变体形式考查

我们查阅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的相关材料,根据“桃李成阴”典故在变体形式和内涵意义上的发展演变,将该典故的发展划分为下面三个阶段。

3.1魏晋南北朝以前

由于“桃李成阴”属于概括式典故,因此该典故在成立之初,人们对典源故事进行概括时侧重点有所不同,先秦时期仅出现“桃李”一个典型,其意义也相对单一,多指桃树李树或桃李之果实,如:

桃李之垂于行者莫之援也,锥刀之遗于道者莫之举也。(秦·吕不韦《吕氏春秋·下贤》)

到了秦汉时期,“桃李”典故的使用范围和意义都扩大了,出了指桃李之实以外,还用来比喻或借代像桃李之物,如:

雨雹如桃李,深者厚三尺,狗马及人皆生角,大雪蝗虫。(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孝文帝》)

故有吹注疵,诋欺无限。桃李之馈,集以成事。(《全后汉文》卷十九,杜林《奏谏从梁统增科禁》)

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已经有将桃李喻美人的说法,但在汉籍全文检索系统中收集到的仅此一例:

调铅无以玉其貌,凝朱不能异其唇。胜云霞之迩日,似桃李之向春。(《全汉文》卷十一,班婕妤《捣素赋》)

魏晋南北朝时期,没有出现新典型,用“桃李”喻美人是最常见的用法。

郑袖之子。肤如凝脂。颜如桃李。(《九家旧晋书辑本·晋诸公别传·夏统》)

但该典故还发展出了两个新意义,一是用桃李比喻君子之美德,一是以桃李指代离别。如:

加以仁心内发,义怀外亮,留爱昆卉,诚著桃李。(《全晋文》卷一百四十一,刘柳《荐周续之于太尉刘裕》)

惟桃李之零落,生有促而非夭。(《全宋文》卷四十六,鲍照《伤逝赋》)

3.2隋唐五代至元

隋唐时期是中原文化大繁荣时期,“桃李成阴”典故的变体形式在该时期大量出现,除了前代就有的“桃李”和“桃李阴”外,新的变体形式有“满城桃李”、“树李”、“树桃李”、“桃李成阴”、“桃李满天下”、“桃李树”等。这些典型在意义上的最大变化是,“桃李”开始被用来比喻所教学生或所荐人才。如:

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全唐诗》第三五九卷,刘禹锡《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全唐诗》第一七一卷,李白《赠闾丘处士》)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全唐诗》第四五六卷,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另外,“桃李成阴”典故及其变体还常用来表达伤逝惜春和游子思忆故乡等怅然之情。如:

年年桃李树,相对只伤神。(《全宋诗》卷一一六七,张耒《杂兴六首》)

还有少数是用来表示美好事物的,如赞颂文笔俊秀、歌颂和乐融融的社会风气、描写令人舒心惬意的美丽景色。

陈子峭峭霜中竹。秦文倩丽若桃李。(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一,《四客各有所长》)

待作新年欢计,断送春色。桃李成阴,甘棠少讼,又移旌戟。(《全宋词》,黄庭坚《雨中花送彭文思使君》)

另外,还有少数文献中以“桃李”暗喻国家社稷,仅举以下一例进行说明:

北园新栽桃李枝,根株未固何转移。(《全唐诗稿》第一三卷,崔颢《孟门行》)

3.3明代至民国时期

明清时期是“桃李成阴”典故使用的高峰期,“桃李成阴”及其变体形式广泛使用于各种文体,使用频率均高于历代。

各典故变体的意义大多沿袭前代所表现出的含义,但在这一时期,用“满城桃李”、“桃李成阴”指代学生和师生关系是最常见的,如:

嘉靖甲午秋,有士子赴乡试,题诗于读书之屋而行,尾句云:“明岁看花三月丽,满城桃李先春芳。”盖自寓也。(明·晋陵,蒋仲舒《尧山堂外纪》卷九十八,《李春芳》)

学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烦桃李之教。(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五出,《延师》)

这座大庙,威镇武林,独传武艺铁蝠拳一百零八招,庙里僧众几百位,而且桃李满天下,铁善寺三个门户为人敬仰。(《雍正剑侠图》第八回,《法禅僧踩街显威风童海川打擂见神功》)

有时,“桃李”还与“松柏”、“松桂”联用,来比喻人的道德品行:

艳阳不作桃李态,晚岁实坚松柏心。(《剪灯余话》卷三,《凤尾草记》)

谁怜松桂性,竞爱桃李阴。(唐·韩愈《韩愈集》卷五,《孟生诗》)

用“桃李”比喻年轻貌美的女子也是常见用法:

论其容貌,虽然艳如桃李;看其举止,却是凛若淡霜。(《春阿氏谋夫案》第一回,《酌美酒侠士谈心洗孝衣佳人弹泪》)

周撰走拢去,望着镜子里端详一会,笑道:“你说,这样艳如桃李的面孔,教我怎能不爱?我于今已是舍不得放你出去。”(《留东外史》第五章,《肆丑诋妙舌生花携重资贪狼过海》)

还有不少是以“桃李”来抒发感时伤春,别离伤逝的情怀的。

离东君桃李侯门,过西风杨柳渔村。(《全元散曲》,周德清《别友》)

却恨东风惜桃李,年年开傍镜台边。(《元诗选初集》戊集,萨都剌《古镜篇寄韩与玉》)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4.“桃李成阴”的当代社会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尊师重道,古人常把教师视为传道、授业、解惑的长者。自古以来教师就是一个让人一听就肃然起敬的称呼,“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念在古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另外,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也把教书育人视为民族发展和壮大的根本大计,每一位有抱负的统治者都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宗旨来发展国家的文教事业,政府广办学堂,礼待学者,举荐德才兼备之士。而教师们也以学生们的成就为荣。

古人们唯师命是从。然而在社会日益发展、思想日益开放、中西交往日益频繁的当今时代,人们要不要尊敬教师,要不要事事以教师的训诫为准则呢?

有的人认为,“桃李成阴”这一典故就是要告诉人们教书育人的重要性,我们常说,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更要传授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我们还说,一个有灵魂有品格的民族才有强大生命力。教育是民族发展国家强盛的重要保障,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途径。因此,大力发展教育,培育德才兼备的接班人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任务。尊重老师,谨记师训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国家和民族负责。在经济高速发展,人心普遍浮躁的年代,静心学习显得尤为可贵。

有的人则认为,我们要培养自学能力,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仅仅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却没有提出自己的疑虑,那么久而久之,我们的思想就会僵化,我们的学习也会停滞不前,这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知识、对老师的不尊重。我们认为,应以批判的眼光对待老师的教导,以客观的标准对其做出评判,不可尽信书本和老师,亦不可一味批判、大肆改弦更张,在做出自己的评价时要知其所以然,这才是我们对学术、对老师、对民族的负责任的态度。

结语

本文以“桃李成阴”典故为例,追其源头溯其出处,梳理其流变轨迹。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懂得“君子先择而后种”道理。“桃李成阴”出现在后世诗文中,其典故形式多样,典故内涵不断扩大。隋唐时期至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中,该典故及其变体的出现频率不断增加,典故内涵意义逐渐稳固,最常见使用最多的是指代门生、弟子;还有指代美好事物的,如姣好的面容、优美的诗文、壮美的景色等,又以指代女子的容颜为主;另外一类指代时光流逝,用以感时伤怀的,这类情况相对较少。

应该指出,中华民族有着许许多多优良的传统值得珍视,“桃李成阴”典故及其变体主要反映的是人们对师生关系的赞赏,我们要以批判的态度正确对待老师的教诲,不仅要谨遵师训,也要敢于提出不同观点,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常见的典故篇3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西方典故文学;来源;翻译方法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学习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对外交往中英语是通用的语言,英语学习不仅要学会交流的语言,更需要深入探究英语文化,这样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不至于出错,影响交流的顺利进行。学习英语文化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我们了解其所处年展情况的重要资料,而且作者在创造文学作品时会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揭示很多道理,使得读者获得精神上的熏陶。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了解、认识英语文化,形成英语思维。

一、西方典故文学的来源分析

英语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西方典故,这些典故带有特别的寓意,如果对典故不了解,缺少这方面的文化背景,就会在阅读、理解作品时产生很多的疑问,甚至会曲解、误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无法体会到英语文学作品的魅力[1]。因此,需要对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典故有所了解,本文就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典故进行分析,帮助英语学习者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从而真正理解文学作品。一是古希腊神话故事。西方文学作品中会大量应用到神话故事,以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为例,他借用神话故事对当时的社会进行揭露。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如果直接揭示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会受到统治阶级的阻挠,所以作家们就需要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在喜剧《无事生非》中就应用了冥后珀耳塞福涅死而复生的故事,“复活”的希罗原谅了丈夫,“死而复生”情节的应用使得作品的悲观色彩下降,而且增强了情节的曲折性,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2];还有就是在人物的塑造中,莎士比亚也将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性格赋予到作品主人翁身上,《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就是典型。古希腊神话故事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有英雄传说以及神话故事,作者将神话中人物的英雄主义体现得淋漓尽致,神话作为人类自身愿望的表达,是人创造的,用来约束自身的发展。神话故事中的神也与正常人一样有喜怒哀惧,对神话人物的引用更能体现人对美好的追求,使得作品中的角色更具象。而且通过对神行为的模仿,摒弃自身的陋习,提升自身,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素养。二是历史故事。

每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身的历史,或短或长,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现代社会的建设以及发展是在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的,回顾历史会得到很多反思,借用历史事件并应用到文学作品中可以以古鉴今,警醒世人。英语文学中关于历史事件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用odyssey指代“漫长而惊险的旅程”,该词起源于《奥赛德》,指奥赛德在特洛伊战争后辗转十年返回家园路途的漫长以及惊险[3];还有Bitethebullet,出现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很差,医生为了缓解伤者的痛苦会让他们咬住子弹头,以此承受痛苦的折磨,后来多位总统引用这一短语,赋予其新的含义,就是在困难之时咬紧牙关,勇敢面对。Deepthroat,原意是深喉,但是在水门事件中记者用该单词代指提供情报的官员,后来该词的意思就变成了举报非法活动的匿名者[4]。这些词语背后的含义如果不能够了解,在理解作品时就只能解读其字面意思,无法获取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因此,需要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具有丰富的一词多义的储存量,在特定的语境中选择合适的意思带入,从而把握作者创作时的思想情感。三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篇幅短小,但是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文学作品中应用寓言故事会使得作品更加深刻,西方文学作品中有非常出名的《伊索寓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因此作家在创作作品时会将寓言故事融入其中。例如Cat'spaw,来源于《伊索寓言》中猴子与猫的故事,猴子与猫出去玩,发现火中有烤的栗子,猴子想吃又怕烧到自己,因此哄骗猫去取出栗子,猫取出后,猴子转头就吃了,后来用Cat'spaw比喻遭人利用[5];还有就是狼来了的经典例子,Crywolf,用于指代散布不实消息的人,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词语;再比如phoenix,原意是传说中的不死鸟,能够存活五六百年,然后会自焚获得重生,“riselikeaphoenix”用于文学作品后指的是如凤凰般涅槃重生。寓言故事中多是用动物作为比喻,讲述人性,用最简短的寓言引起读者的深思,在文学作品中应用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品,而且篇幅较少,不至于喧宾夺主,影响整个作品的结构。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受到作家的广泛欢迎,读者在读完后能够产生很多的思考,用以深化文学作品的主旨。四是童话故事。童话故事尽管是小朋友的读物,但是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理,起到引导、教育读者的作用,而且将童话故事融入到文学创作中更能让读者产生一种熟悉、亲切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在英语文学作品中常借用的童话故事有《丑小鸭》,丑小鸭自卑,处处受人欺负,但是在变成白天鹅后自信心大增,告诉读者要充满自信,不能因为外在产生自卑等影响个人发展的心理,用从容、平常的心态面对一切问题[6];再比如《灰姑娘》,灰姑娘在没有遇见王子前受到姐姐、后妈的虐待,不被重视,但是善良的公主最终会被发现,后来在文学作品中就会用Cinderella指代被忽视的人或者事物。童话故事简单通俗,但是却传递出丰富的思想,读者在读到故事,或者故事中的人物时就会对部分作品,以至于整部作品的情感基调有所认知,能够辅助大众理解文学作品。还有就是一般作者在作品中融入的童话故事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故事,这就大大降低了文章的阅读难度,使得读者在阅读时不会产生很大的障碍。五是《圣经》典故。《圣经》在西方国家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督教的重要经典,是西方人的信仰载体,对西方人的思想发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作家们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也会大量应用《圣经》中的典故。其中犹大的故事广为人知,犹大出卖耶稣,导致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后用该典故指代出卖他人的小人;还有exodus出自《圣经旧约》第二卷,讲当时古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摆脱奴役的故事,后来就用exodus指大批人离开某地[7];再比如伊甸园、诺亚方舟,亚当夏娃在伊甸园过着悠闲美好的生活,文学作品中用伊甸园指代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后来上帝为惩罚恶人,降下洪水,但是为了让善良的诺亚一家免于灾难,命令诺亚制造一艘大船,装载生物,后来在文学作品中诺亚方舟就有了希望的意思,抓住了救命稻草[8]。《圣经》对西方人的影响非常深入,是主要的精神寄托,通过信仰激励自己前进,因此利用《圣经》中的典故增强了作品的可信性,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如果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对《圣经》没有了解,就无法获得深层次的含义,探索典故中的隐喻,所以研究者、读者还需对《圣经》的内容有一定的认识。

在西方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都会存在一定的典故,作者将一些比较隐晦的情感通过典故或者典故中的人物表达出来,更能起到教育大众、影响大众的作用。而且典故作为各民族发展的瑰宝,需要通过时代的发展赋予额外的含义,从而保障典故可以源远流长地传承下去。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作品的完整性,是作品的灵魂所在,因此读者在阅读时要从作品的人物角色入手,结合时代背景等因素,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作者在塑造人物时会从外貌、思想情感以及性格等方面展开,引入神话、童话等典故中的人物形象,使读者对人物的性格有更直观的了解。通过对作品人物性格的分析,把握好作品的整体基调,对帮助理解有重要意义。文学作品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有很大的可供想象的空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笔下的人物在塑造出来后就拥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人们会从角色中找到理解上的共性,也会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典故应用的作用其一可以把握作品的整体走向,其二也会让读者在读到典故时能够结合自己的认知发挥想象,产生新的理解。文化的开放性以及包容性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越来越深,英语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历史原因,英语文化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而且与部分地区文化实现了高度的融合,所以在英语文学创作时也会融入其他地区的典故,在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中也会经常读到英语文化中的人物形象,实现了文学作品更迭创新。因此,这就要求读者有一定的典故储备量,这样在阅读各国文学作品时不至于太吃力。

高中语文常见的典故篇4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一曰须言之有物

吾国近世文学之大病,在于言之无物。今人徒知“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而不知言之无物,又何用文为乎。吾所谓“物”,非古人所谓“文以载道”之说也。吾所谓“物”,约有二事。

(一)情感《诗序》曰,“情动于中而形诸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此吾所谓情感也。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情感,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行尸走肉而已。(今人所谓“美感”者,亦情感之一也。)

(二)思想吾所谓“思想”,盖兼见地、识力、理想三者而言之。思想不必皆赖文学而传,而文学以有思想而益贵。思想亦以有文学的价值而益资也。此庄周之文,渊明老杜之诗,稼轩之词,施耐庵之小说,所以复绝于古也。思想之在文学,犹脑筋之在人身。人不能思想,则虽面目姣好,虽能笑啼感觉,亦何足取哉。文学亦犹是耳。

文学无此二物,便如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虽有秾丽富厚之外观,抑亦未矣。近世文人沾沾于声调字句之间,既无高远之思想,又无真挚之情感,文学之衰微,此其大因矣。此文胜之害,所谓言之无物者是也。欲救此弊,宜以质救之。质者何,情与思二者而已。

二曰不摹仿古人

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周秦有周秦之文学,汉魏有汉魏之文学,唐宋元明有唐宋元明之文学。此非吾一人之私言,乃文明进化之公理也。即以文论,有《尚书》之文,有先秦诸子之文,有司马迁班固之文,有韩柳欧苏之文,有语录之文,有施耐庵曹雪芹之文。此文之进化也。试更以韵文言之。击壤之歌,五子之歌,一时期也。三百篇之诗,一时期也。屈原苟卿之骚赋,又一时期也。苏李以下,至于魏晋,又一时期也。江左之诗流为排比,至唐而律诗大成,此又一时期也。老杜香山之"写实"体诸诗(如杜之《石壕吏》、《羌村》,白之《新乐府》),又一时期也。诗至唐而极盛,自此以后,词曲代兴。唐五代及宋初之小令,此词之一时代也。苏柳(永)辛姜之词,又一时代也。至于元之杂剧传奇,则又一时代矣。凡此诸时代,各因时势风会而变,各有其特长。吾辈以历史进化之眼光观之,决不可谓古人之文学皆胜于今人也。左氏史公之文奇矣。然施耐庵之《水游传》视《左传》、《史记》,何多让焉。《三都》、《两水》之赋富矣。然以视唐诗宋词,则糟粕耳。此可见文学因时进化,不能自止。唐人不当作商周之诗,宋人不当作相如子云之赋。即令作之,亦必不工,逆天背时,违进化之迹,故不能工也。

既明文学进化之理,然后可言吾所谓“不摹仿古人”之说。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不必摹仿唐宋,亦不必摹仿周秦也。前见国会开幕词,有云,“于铄国会,遵晦时休”。此在今日而欲为三代以上之文之一证也。更观今之“文学大家”,文则下规姚曾,上师韩欧,更上则取法秦汉魏晋,以为六朝以下无文学可言,此皆百步与五十步之别而已,而皆为文学下乘。即令神似古人,亦不过为博物院中添几许“逼真赝鼎”而已,文学云乎哉。昨见陈伯严先生一诗云:

涛园钞杜句,半岁秃千毫。所得都成泪,相过问奏刀。万灵噤不下,此老仰弥高。胸腹回滋味,徐看薄命骚。

此大足代表今日“第一流诗人”摹仿古人之心理也。其病根所在,在于以“半岁秃千毫”之工夫作古人的钞胥奴婢,故有“此老仰弥高”之叹。若能洒脱此种奴性,不作古人的诗,而惟作我自己的诗,则决不致如此失败矣!

吾每谓今日之文学,其足与世界“第一流”文学比较而无愧色者,独有白话小说(我佛山人、南亭亭长、洪都百炼生三人而已。)一项。此无他故,以此种小说皆不事摹仿古人,(三人皆得力于《儒林外史》、《水游》、《石头记》。然非摹仿之作也。)而惟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故能成真正文学。其他学这个,学那个之诗古文家,皆无文学之价值也。今之有志文学者,宜知所从事矣。

三曰须讲求文法

今之作文作诗者,每不讲求文法之结构。其例至繁,不便举之,尤以作骈文律诗者为尤甚。夫不讲文法,是谓"不通"。此理至明,无待详论。

四曰不作无病之

此殊未易言也。今之少年往往作悲观。其取别号则日"寒灰"、"无生"、"死灰"。其作为诗文,则对落日而思暮年,对秋风而思零落,春来则惟恐其速去,花发又惟惧其早谢。此亡国之哀音也。老年人为之犹不可,况少年乎。其流弊所至,遂养成一种暮气,不思奋发有为,服劳报国,但知发牢骚之音,感唱之文。作者将以促其寿年,读者将亦短其志气,此吾所谓无病之也。国之多患,吾岂不知之。然病国危时,岂痛哭流涕所能收效乎。吾惟愿今之文学家作费舒特,作冯志尼,而不愿其为贾生、王粲、屈原、谢皋羽也。其不能为贾生、王某、屈原、谢皋羽,而徒为妇人醇酒丧气失意之诗文者,尤卑卑不足道矣!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今之学者,胸中记得几个文学的套语,便称诗人。其所为诗文处处是陈言滥调,“磋跎”、“身世”、“寥落”、“飘零”、“虫沙”、“寒窗”、“斜阳”、“芳草”、“春闺”、“愁魂”、“归梦”、“鹃啼”、“孤影”、“雁字”、“玉楼”、“锦字”、“残更”,……之类,累累不绝,最可惜厌。其流弊所至,遂令国中生出许多似是而非,貌似而实非之诗文。今试举一例以证之。

“荧荧夜灯如豆,映幢幢孤影,凌乱无据。翡翠衾寒,鸳鸯瓦冷,禁得秋宵几度。幺弦漫语,早丁字帘前,繁霜飞舞。袅袅余音,片时犹绕柱。”

此词骤观之,觉字字句句皆词也。其实仅一大堆陈套语耳。“翡翠线”、“鸳鸯瓦”,用之白香山《长恨歌》则可,以其所言乃帝王之衾之瓦也。“丁字帘”、“幺弦”,皆套语也。此词在美国所作,其夜灯决不“荧荧如豆”,其居室尤无“柱”可绕也。至于“繁霜飞舞”,则更不成话矣。谁曾见繁霜之“飞舞”耶?

吾所谓务去滥调套语者,别无他法,惟在人人以其耳目所亲见、亲闻、所亲身阅历之事物,—一自己铸词以形容描写之。但求其不失真,但求能达其状物写意之目的,即是工夫。其用滥调套语者,皆懒惰不肯自己铸词状物者也。六曰不用典

吾所主张八事之中,惟此一条最受友朋攻击,盖以此条最易误会也。吾友江亢虎君来书日:

“所谓典者,亦有广狭二义。饾饤獭祭,古人早悬为厉禁。若并成语故事而屏之,则非惟文字之品格全失,即文字之作用亦亡。……文字最妙之意味,在用字简而涵意多。此断非用典不为功。不用典不特不可作诗,并不可写信,且不可演说。来函满纸‘旧雨’‘虚怀’,‘治头治脚’、‘舍本逐末’、‘洪水猛兽’、‘发聋振瞶’、‘负弩先驱’、‘心悦诚服’、‘词坛’、‘退避三舍’、‘无病’、‘滔天’、‘利器’、‘铁证’,……皆典也。试尽抉而去之,代以俚语俚字,将成何说话。其用字之繁简,犹其细焉。恐一易他词,虽加倍蓰而涵义仍终不能如是恰到好处,奈何。……”

此论极中肯要。今依江君之言,分典为广狭二义,分论之如下:

(一)广义之典非吾所谓典也。广义之典约有五种。

(甲)古人所设譬喻,其取譬之事物,含有普通意义,不以时代而失其效用者,今人亦可用之。如古人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今人虽不读书者,亦知用“自相矛盾”之喻。然不可谓为用典也,上文所举例中之“治头治脚”、“洪水猛兽”、“发聋振瞶”,……皆此类也。盖设譬取喻,贵能切当,若能切当,固无古今之别也。若“负导先驱”、“退避三舍”之类,在今日已非通行之事物,在文人相与之间,或可用之,然终以不用为上。如言“退避”,干里亦可,百里亦可,不必定用“三舍”之典也。

(乙)成语成语者,合字成辞,别为意义。其习见之句,通行已久,不妨用之。然今日若能另铸"成语",亦无不可也。“利器”、“虚怀”、“舍本逐末”,……皆属此类。非此“典”也,乃日用之字耳。

(丙)引史事引史事与今所论议之事相比较,不可谓为用典也。如老杜诗云,“未闻殷周衰,中自诛褒妲”,此非用典也。近人诗云,“所以曹孟德,犹以汉相终”,此亦非用典也。

(丁)引古人作比此亦非用典也。杜诗云,“清新复开府,俊逸鲍参军”,此乃以古人比今人,非用典也。又云,“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此亦非用典也。

(戊)引古人之语此亦非用典也。吾尝有句云,“我闻古人言,艰难惟一死”。又云,“‘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此语未必是”’。此乃引语,非用典也。

以上五种为广义之典,其实非吾所谓典也。若此者可用可不用。

(二)狭义之典,吾所主张不用者也。吾所谓“用典”者,调文人词客不能自己铸词造句,以写眼前之景,胸中之意,故借用或不全切,或全不切之故事陈言以代之,以图含混过去。是谓“用典”。上所述广义之典,除戊条外,皆为取譬比方之辞。但以彼喻此,而非以彼代此也。狭义之用典,则全为以典代言,自己不能直言之,故用典以言之耳。此吾所谓用典与非用典之别也。狭义之典亦有工拙之别,其工者偶一用之,未为不可,其拙者则当痛绝之已。

(子)用典之工者此江君所谓用字简而涵义多者也。客中无书不能多举其例,但杂举一二,以实吾言。

(l)东坡所藏仇池石,王晋卿以诗借现,意在于夺。东坡不敢不借,先以诗寄之,有句云,“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传观慎勿许,间道归应速。”此用蔺相如返壁之典,何其工切也。

(2)东坡又有“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诗云,“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此虽工已近于纤巧矣。

(3)吾十年前尝有读《十字军英雄记》一诗云,“岂有酖人羊叔予,焉知微服赵主父,十字军真儿戏耳,独此两人可千古”‘。以两典包尽全书,当时颇沾沾自喜,其实此种诗,尽可不作也。

(4)江亢虎代华侨诔陈英土文有“本悬太白,先坏长城。世无鉏霓,乃戕赵卿”四句,余极喜之。所用赵宣子一典,甚工切也。

(5)王国维咏史诗,有“虎狼在堂室,徒戎复何补。神州遂陆沉,百年委榛莽。寄语桓元子,莫罪王夷甫。”此亦可谓使事之工者矣。

上述诸例,皆以典代言,其妙处,终在不失设譬比方之原意。惟为文体所限,故譬喻变而为称代耳。用典之弊,在于使人失其所欲譬喻之原意。若反客为主,使读者迷于使事用典之繁,而转忘其所为设譬之事物,则为拙矣。古人虽作百韵长诗,其所用典不出一二事而已。(“北征”与白香山“悟真寺诗”皆不用一典。)今人作长律则非典不能下笔矣。尝见一诗八十四韵,而用典至百余事,宜其不能工也。

(丑)用典之拙者用典之拙者,大抵皆衰情之人,不知造词,故以此为躲懒藏拙之计。惟其不能造词,故亦不能用典也。总计拙典亦有数类:

(1)比例泛而不切,可作几种解释,无确定之根据。今取王渔洋“秋柳”一章证之。

“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浦里青行中妇镜,江于黄竹女儿箱。空怜板话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若过洛阳风景地,含情重问永丰坊。”

此诗中所用诸典无不可作几样说法者。

(2)僻典使人不解。夫文学所以达意抒情也。若必求人人能读五车书,然后能通其文,则此种文可不作矣。

(3)刻削古典成语,不合文法。"指兄弟以孔怀,称在位以曾是(章太炎语),是其例也。今人言"为人作嫁"亦不通。

(4)用典而失其原意。如某君写山高与天接之状,而曰"西接杞天倾"是也。

(5)古事之实有所指,不可移用者,今往乱用作普通事实。如古人灞桥折柳,以送行者,本是一种特别土风。阳关渭城亦皆实有所指。今之懒人不能状别离之情,于是虽身在滇越,亦言灞桥,虽不解阳关渭城为何物,亦皆“阳关三迭”、“渭城离歌”。又如张翰因秋风起而思故乡之莼羹鲈脍,今则虽非吴人,不知莼鲈为何味者,亦皆自称有“莼鲈之思”。此则不仅懒不可救,直是自欺欺人耳!

凡此种种,皆文人之不下工夫,一受其毒,便不可救。此吾所以有“不用典”之说也。

七曰不讲对仗

排偶乃人类言语之一种特性,故虽古代文字,如老子孔子之文,亦间有骈句。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三排句也。“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贫而无馅,富无而骄”。“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此皆排句也。然此皆近于语言之自然,而无牵强刻削之迹;尤未有定其字之多寡,声之平仄,词之虚实者也。至于后世文学末流,言之无物,乃以文胜。文胜之极,而骄文律诗兴焉,而长律兴焉。骈文律诗之中非无佳作,然佳作终鲜。所以然者何。岂不以其束缚人之自由过甚之故耶。(长律之中,上下古今,无一首佳作可言也。)今日而言文学改良,当"先立乎其大者",不当枉废有用之精力于微细纤巧之末。此吾所以有废骈废律之说也。即不能废此两者,亦但当视为文学未技而已,非讲求之急务也。

今人犹有鄙夷白话小说为文学小道者。不知施耐庵、曹雪芹、吴研人皆文学正宗,而骈文律诗乃真小道耳。吾知必有闻此言而却走者矣。

八曰不避俗语俗字

吾惟以施耐庵、曹雪芹、吴研人为文学正宗,故有“不避俗字俗语”之论也(参看上文第二条下)。盖吾国言文之背驰久矣。自佛书之输入,译者以文言不足以达意,故以浅近之文译之,其体已近白话。其后佛氏讲义语录尤多用白话为之者,是为语录体之原始。及宋人讲学以白话为语录,此体遂成讲学正体。(明人因之。)当是时,白话已久入韵文,观唐宋人白话之诗词可见也。及至元时,中国北部已在异族之下,三百余年矣(辽、金、元)。此三百年中,中国乃发生一种通俗行远之文学。文则有《水游》、《西游》、《三国》之类,戏曲则尤不可胜计。(关汉卿诸人,人各著剧数十种之多。吾国文人著作之富,未有过于此时者也。)以今世眼光观之,则中国文学当以元代为最盛,可传世不朽之作,当以元代为最多。此可无疑也。当是时,中国之文学最近言文合一。白话几成文学的语言矣。使此趋势不受阻遏,则中国乃有“活文学出现”,而但丁、路得之伟业,(欧洲中古时,各国皆有俚语,而以拉丁文为文言,凡著作书籍皆用之,如吾国之以文言著书也。其后意大利有但丁诸文豪,始以其国俚语著作。诸国踵兴,国语亦代起。路得创新教始以德文译旧约新约,遂开德文学之先。英法诸国亦复如是。今世通用之英文新旧约乃一六-一年译本,距今才三百年耳。故今日欧洲诸国之文学,在当日皆为俚语。造诸文豪兴,始以“活文学”代拉丁之死文学。有活文学而后有言文合一之国语也。)凡发生于神州。不意此趋势骤为明代所阻,政府既以八股取土,而当时文人如何李七子之徒,又争以复古为高,于是此千年难遇言文合一之机会,遂中道夭折矣。然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此“断言”乃自作者言之,赞成此说者今日未必甚多也。)以此之故,吾主张今日作文作诗,宜采用俗语俗字。与其用三千年前之死字(如“于铄国会,遵晦时休”之类),不如用二十世纪之活字。与其作不能行远不能普及之秦汉六朝文字,不如作家喻户晓之《水游》、《西游》文字也。

高中语文常见的典故篇5

关键词:唐宋诗词典故主题类析

用典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因此认识这种现象不仅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也是理解作者在诗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所必需。我们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唐宋诗词典故入手,探究语文教材中典故运用的教学问题。这有助于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在经过收集、归纳后,我们大致看到其中有五类主题。

一.咏史怀古

中国文人在创作中,常常喜好运用典故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用典在古代诗文中成为常见的现象。唐宋诗人在这方面表现尤其突出。这其中有不少属于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穿越时空,怀念古人古史,发思古之幽情。

1.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全诗以一物(戟)感怀历史,巧用典故“东风之于周郎”、“铜雀之于曹操”以及“二乔”的归属,暗指历史事件赤壁之战中东吴以少胜多,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名句久为人们所传诵,杜牧以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作者旨意并不是在讨论胜负问题,而是对尘封几百年的历史抒发深沉的感慨,既有独到的历史眼光,又具有丰富的情绪。

2.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首联运用“橘皮画鹤”(《列仙全传》)的典故开头,以费t乘鹤随白云飞去,空留黄鹤楼矗立千年来引发作者的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终致引发作者的孤独落寞的思乡之情。这里的典故运用显然增强了时间久远的意味和气氛,以具体可感的典故让人对空灵的情感更加重了体会和质感,如果直接说出就不会有千年不朽的魅力。

1.3李白的《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里李白以三个不同的典故故事,点明自己的壮志之怀。先以“姜太公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其灭商;伊尹一梦,献力于商汤,得以灭夏”这两个典故来表明自己自己拥有辅助国家兴旺才能。后又以“宗悫的’长风破浪’的雄心壮志之词”来表达自己对从政仍有期待,愿献己之力,为国奉献。只有理解了这些典故才能顺利地理解李白在诗中表达的思想。

二.忧国忧民

忧国忧民类的诗词多出现在一个朝代的末年或者动乱时期,这一类的诗词多为作者用来抒发对国家兴亡感慨、人民命运的担忧。

1.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上片借“八百里”的典故,据《世说新语》记载,晋王恺有牛名八百里驳,王济指牛做赌注,与王恺比射,王济获胜,杀牛作炙。辛弃疾借此典故中王济取胜以牛为赏来表达他的志向,愿取得战争的胜利和将士们共同分享战争的果实。下片用“马作的卢飞快”来祈愿将士们的马都如刘备的的卢一般,风驰电掣。“的卢”刘备坐骑,相传刘备曾乘的的卢马从裹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以此来祈愿战争的顺利,将士们武器装备的优良,能顺利击退敌军,为君王杀敌陷阵,安定民生。身在赋闲的战将辛弃疾以典故表明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在无法实现的现实中,显得是那么的愤懑!

2.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南朝陈皇帝陈宝叔(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花》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杜牧借《花》的典故来讽刺那些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达杜牧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心。这种表述更加深了忧虑的历史沉重感。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上片以“孙郎射虎”的典故结尾。《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记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这里作者以孙权自比,欲报答全城百姓的盛意。下片用“遣冯唐”和“天狼”两个典故。“遣冯唐”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以此来承接下面的一个典故“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由于当时时政的不安,西夏屡屡侵犯,如天狼星一般。苏轼以此二则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夙愿,自己何时也能像冯唐一样受到重用,为国家、为人民除去天狼之星(西夏),包国家安定。这些典故的理解显然是理解整首词的关键。

三人生感慨

这一类诗词主要是作者用来表达对时光、人生的珍惜,对美好品质的赞美。教材中含有此主题的诗词如下几首:

1.苏轼的《浣溪沙》“休将白发唱黄鸡”化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听唱黄鸡与白日”句。在此诗中作者苏轼反用白居易的“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意思,出奇新意,用“休将白发唱黄鸡”来表达不应颓废对待时光流逝。以此来体现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理解此典此意,对于苏轼的人格以及与白居易的区别必不可少。

2.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此诗运用两个典故,分别是“闻笛赋”、和“烂柯人”。“闻笛赋”源自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惨遭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刘禹锡以此典故来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烂柯人”(任p《述异记》)“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刘禹锡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同时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深沉的情感非典故难以传达。

四.思乡怀人

思乡怀人也是唐宋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它多写思乡念亲、羁旅之思等情感,常见意象有望月、登高等等。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先化用李白诗《把酒问月》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抛出自己对天宫向往,欲去一探究竟;后又用唐传奇《周秦行纪》中诗云:“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进一步抛出自己对前往天宫的向往。这两个典故,一则体现了苏轼对自然宇宙的好奇,二则体现了他对人间现实的不满,欲前往天宫躲避俗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化用了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以及许浑《怀江南同志诗》:“惟应洞庭月,万里共婵娟”。以此来表达苏轼对人间离别的释然,化之前对人间世事的不满,到回归人间,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愁事。

五.爱情闺怨

闺怨诗词主要是描写男女爱慕之情或者抒发相思离别之苦。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诗首联写作者与其想见面的那个人相隔甚远,难以相见,后巧用“蓬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青鸟”(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二典故。《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将蓬山喻为他想见之人所处之地,青鸟为他的信使,前往送去他的思恋,即喻作者的思恋之深,又喻相见之难。这样的表述,新雅可喜而又温婉曲折。

对教材中的典故作一些归纳分析,有利于理解其典故原意与作者作意之间的联系,也有利于认识作者的技巧和用意,自然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常见的典故篇6

“厮守”即相守,也即互相依靠、互相陪伴,白话作品习见,如《金瓶梅词话》第八十九回:“实承望和你白头厮守,谁知道,半路花残月没。”表示长久地相守,古人则说“长厮守”或“常相厮守”,如明高明《琵琶记》第二出:“夫妻长厮守,父母愿长久。”清末梁溪坐观老人《清代野记》卷上:“一日谓妇曰:‘吾两人情好如此,不得常相厮守,奈何?尔能归我否?’”今人则多说“长相厮守”。既然“厮”就是“相”的意思,“长(常)相厮守”中的“相”与“厮”岂不是重复了?

其实,近代汉语里,“厮”类词这种“叠床架屋”的现象颇为常见。“厮”类词前面常常可用“互相”“递相(义同‘互相’)”“自相”等来修饰,例如:

(1)《水浒传》第六十三回:“说罢,众官互相厮觑,各有惧色。”

(2)《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

(3)《水浒传》第十三回:“阵面上军士们递相厮觑道:‘我们做了许多年军,也曾出了几遭征,何曾见这等一对好汉厮杀!’”

(4)《初刻拍案惊奇》三十一卷:“地方重大,方才取得,人心未固,如何轻易自相厮杀?”

“厮”类词前面既然有“互相”等副词,“厮”就不能再理解为“相”了,而是相当于一个起衬音作用的动词前缀。

还有一种情况是“厮”前面单加“相”。例如:

(5)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寺门前金刚相厮打,哎!婆婆也,我便是佛也理会不下。”

(6)明阮大铖《燕子笺》第二十二出:“自古道涎夫烈女相厮称,一定要手奇擎。”

(7)明徐复祚《红梨记》第十九出:“羊脂玉碾蝤蝤蛴颈,但风流占尽无余剩。添分毫便不相厮称。”

(8)《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牧童儿,自在身,走横桥,卧树荫,短蓑斜笠相厮趁。”

(9)《花月痕》第五十二回:“看你袅袅婷婷,对着这露叶风枝更可人。真侥幸,偎香倚玉,得与相厮并。”

这种“相+厮+动词”的形式,有人认为是两个副词同义连用,但把“厮”看作动词前缀也未尝不可。如例(6)“涎夫烈女相厮称”中的“相厮称”理论上似乎有“相厮/称”与“相/厮称”两读,但例(7)“添分毫便不相厮称”中的“不相厮称”只能读作“不相/厮称”。凭语感,“厮”与后面的动词结合得更紧密,“相+厮+动词”都应该读作“相/厮×”。

“厮”类词还可带宾语,例如:

(10)宋吕渭老《醉蓬莱》词:“厮近清明,雨晴风软,称少年寻讨。”

(11)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夫人,这五花官诰、金冠霞帔,你请受了者……厮称你云锦花枝之貌。”

(12)《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五回:“西门庆只在屋里厮守着月娘,禁张丫头连忙熬粥儿。”

(13)《荡寇志》第九十三回:“杀天使一事,并非我厮瞒你,便是山上众头领也不得几人晓得。”

“厮”类词带了宾语,“厮”更不能理解为表示互相或偏指一方的“相”了,只能看作一个前缀。

实际上,许多“厮”类词即使前面不加“互相”“递相”“自相”“相”等,也不带宾语,“厮”往往也没有实在意义。例如:

(14)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恨已深,病已沉,昨夜个热脸儿对面抢白,今日个冷句儿将人厮侵。”

(15)明金銮《节节高・别怨》曲:“秋来意更深,漫思寻,音书欲写还厮噤。”

(16)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二十二出:“你说玉关西正干戈厮嚷,写敕书付他星夜前往。”

(17)《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得声音厮熟,便舱里叫道:‘船上好汉是谁?救宋江则个!’”

(18)《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六回:“此是你丈人深宅院,又不是丽春院莺燕巢,你如何把他妇女厮调?”

(19)《红楼梦》第五回:“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

(20)《荡寇志》第八十二回:“刘麒的娘子已带重伤,战斗不得,撇了刀,倒在露水滩上厮唤。”

(21)《海上花列传》第三十三回:“一个分明是沈小红;一个面庞亦甚厮熟,仔细一想,不是别人,乃大观园戏班中武小生小柳儿。”

以上各例,“厮侵”即侵扰、冒犯,“厮噤”即闭口无言,“厮嚷”“厮吵”即吵嚷,“厮熟”即熟悉,“厮调”即调戏,“厮配”即婚配,“厮唤”即叫唤,“厮闭”即关闭,其中“厮”都不表义。

“厮”的词缀用法当由其副词用法虚化而来。由于受到汉语词汇双音化影响,加上“厮”表相义逐渐弱化,在使用过程中,“厮”与后面的动词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从而派生出新的用法。这与“乃”字用法演变情况颇为相似。“乃”作人称代词,有“你、你的”的意思,如宋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还有“其、他的”的意思,如《红楼梦》第四回:“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十倍。”在后一种用法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一种类似前缀的用法,例如:

(22)《金瓶梅词话》第九十三回:“老拙念他乃尊旧日相交之情,欲送他来贵宫作一徒弟,未知尊意如何?”

(23)《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他的乃父是我朝数得起一个清官。”

(24)《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三回:“安老爷家这块坟地就是他乃翁在日看定的。”

(25)《儒林外史》第十九回:“不想那一日早,弟媳妇不曾出来,是他乃眷抱柴,众人就抢了去。”

上引“乃尊”等已凝结为一体,“乃”已不表“其”义,而是用在指称他人的亲属称谓词之前,相当于一个前缀。为了表意明确,“乃”前面还需要加“他”等领属性定语。

正因为有些“厮”类词“厮”的意思已经虚化,成了前缀,因此要表示彼此进行相同的动作时,前面还得加“互相”“相”等副词。于是就有了“长相厮守”之类的说法。由此可见,“长相厮守”没有语病。

关于“厮”的词缀用法,有些学者已经注意到,如胡竹安先生《水浒词典》(1989:404)“厮赶”条解释说:“赶。厮,前缀,无义。”马启红(2003)指出:“我们在阅读宋元以来的作品时还注意到许多动词前面的‘厮’没有语法和词汇意义”,“在句中只起衬音作用”;侯冬梅(2010)也指出:“‘厮’可作前缀”。但都是随文提到,没有展开来讨论。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做进一步阐述,以证成其说。

顺便说一下,《近代汉语虚词词典》(2002)“厮”条义项一释为“表示高度的程度副词,意为‘非常’”,凡举两例: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怪道你两个厮像,两个鼻子一般般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我与衙门人厮熟,我等暗投文时,设法准了状,差了人径来拿他。”释义误。“厮像”即相像,词义显豁。“厮熟”有点复杂,上例用于人与人,是相熟;但上揭例(17)“宋江听得声音厮熟”,用于人与声音,“厮熟”即熟悉,“厮”是前缀;例(21)“面庞亦甚厮熟”,“甚”才是程度副词,“厮”也是前缀。总之,“厮”没有程度副词“非常”的用法。

参考文献

1.白维国主编.白话小说语言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3.侯冬梅.“厮跟”中“厮”的探源.现代语文,2010(3).

4.胡竹安.水浒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

5.雷文治主编.近代汉语虚词词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6.马启红.“相”与太谷方言的“厮”.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3).

7.许少峰.近代汉语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2008.

8.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9.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315211)

释“骨堆”

[FQ(9。21(,1)-w]

[FK(8*2。20ZQ][Ht2”BS]释“骨堆”

[Ht4”K][JY,2〗龚元华

[FK)]

[FQ)][Ht5SS]

《大正藏》五十一册《续传灯录》卷三“叶县省禅师法嗣”下:“(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平地起骨堆。”(487/b)[1]“平地起骨堆”习见于禅籍语录,《禅宗大词典》释为:“谓做没有埋死人的假坟。讥讽禅人做作多事,虚妄徒劳。骨堆:坟墓。”从整句话表达的意义来说,释为“做作多事,虚妄徒劳”,问题不大,但是认为“骨堆”是“坟墓”,并“谓做没有埋死人的假坟”,这恐怕就有待商榷了。

实际上,上揭“骨堆”与坟墓本身是没有任何关联的,禅籍文献中“平地起骨堆”就是无事生非、无风起浪之意。明李贽《续焚书》卷四《读金滕》:“周公欲以身代兄之死,既已明告于神矣,而卒不死,何耶?……谚曰:‘平地上起骨堆。’此之谓也。无风扬波,无事生事,一人好名,毒流万世。”《续焚书》是明人作品,但“平地起骨堆”,已见于宋代文献,如《大正藏》四十九册《佛祖统纪》卷四十四《法运通塞志十七之十一》“真宗”下:“慈照聪禅师(见首山)住襄州石门。郡守以事笞之。暨归首座问讯曰:守无故屈辱和上。师以手指地曰:教他平地起骨堆。即见随指起一堆土。守全家以病死。”(402/a)据此可知,“平地起骨堆”是宋元以来民间谚语,其义为无事生非。那么“骨堆”所指为何?为什么要用“骨堆”表示无事生非,其语源是什么?这些都是有必要做出解释的。

实际上,“骨堆”就是“骨朵”之声转,义存乎声,无关其形。《敦煌文献字义通释》“阿朵、骨卓、阿卓”条下:“‘朵’有鼓起,突出义,或作‘骨朵’、‘骨都’、‘孤都’等,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宋颖文公笔记》云:关中为大腹为孤都,语讹为骨朵……’‘骨卓’盖也是‘骨朵’之音转,取鼓起、凸起义。如疙瘩也是鼓凸起的形状,故又称疙瘩。”是也。“骨朵”一词,又可衍生出“谩薄梆”等,从声而转,形虽不一,但中心词义皆为凸起、鼓起。又可声转作“骨卓”“骨都”“孤都”“疙瘩”。

《丛书集成初编》本宋周密《云烟过眼录》卷上“鲜于伯机枢所藏”下:“伯机……又云国咄犀,乃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故又曰蛊毒犀;然《唐书》有骨都国,必其地所产,今人讹为国咄耳;叶森于延佑庚申夏,见其子必明,将骨咄犀刀靶二来者,即此也。”据此,“《唐书》有骨都国”,然按中华书局标点本《旧唐书》《新唐书》皆无“骨都国”,唯《新唐书》卷二百一十六《西域列传下》有:“骨咄,或曰珂咄罗。广长皆千里。王治思助建城。多良马、赤豹。有四大盐山,山出乌盐。开元十七年,王俟斤遣子骨都施来朝。”是《云烟过眼录》所谓“骨都国”即《新唐书》之“骨咄国”,此从“出”得声之“咄”转作“都”之明证,故“骨朵”“谩笨勺作“骨都”。

又“都”“堆”双声,故“骨都”可转作“骨堆”。《嘉兴藏》二十六册载清释道搿恫妓台集》卷三:“本来纤芥物全无,平地何须起骨都;只为巧遮人世眼,假银城却卖单于。”(322/a)此引作“平地何须起骨都”,上揭禅籍文献《续传灯录》作“平地起骨堆”,两相比较,是“骨堆”“骨都”皆一声之转明甚,义即突出、鼓起。故“平地起骨堆”即本来好好的平地,却去堆起土堆,寓意没事找事,无事生非,完全没必要去做,和坟墓没有任何关系。《丛书集成初编》本清崔述《丰镐考信别录》卷二“h里城”下:“其城率已颓,土人呼为骨堆。最大者有霸王骨堆(盖以大得此名),韩信骨堆(盖韩姓之讹),其村农相传云项羽与韩信相拒于此地,以筑骨堆大者为胜。夫羽与信固未尝战于此,即至此,亦岂有余暇以筑台较其胜乎?”不管历史上项羽、韩信是否有筑台之争,但以上有一点可以确定是因其城台颓废,有突出地面之象,故当地土人呼为“骨堆”。《光绪顺天府志》卷三十二《地理志・方言上》“姑都着”下:“今顺天人谓花之含苞亦曰姑都,盖即朵也,今淮南北人谓之骨堆。”此“姑都”“骨堆”即“骨朵”之转。

“骨堆”,亦可单用一个“堆”字。《大正藏》四十七册《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卷一:“洞山云岩,平地起堆;雪峰老汉,因事长智。”(521/c)《d续藏经》一百一十五册《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二“世尊机缘”下:“平地起堆黄面老,梦中说梦可怜生。”(16/b)皆其类。

“骨堆”之为,义存于声,又可作“孤堆”。《d续藏经》一百四十一册《五灯全书》卷七十“阁部东川吕大器居士”:“遂占一偈,示曰:无端平地起孤堆,骇得空颠倒走。”(466/b)

今言“咕嘟着嘴”,即嘴鼓起凸起,亦即“骨朵”之转。又作“骨笃”,《古本小说丛刊》本《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不一时,酒肴取到,铺下毡条。众人团团围坐,猜拳行令,大呼小樱十分得意。只有秋公骨笃了嘴,坐在一边。”此言恶少张委带着手下一帮人去秋公花园内耍闹,秋公敢怒不敢言,故骨笃着嘴甚是气愤。

据上所论,是“骨堆”“骨都”“孤堆”“骨笃”“姑都”皆为“骨朵”之声转,为同一词的不同书写形式,属于叠韵连绵词。因其中心词义为凸起、鼓起,故可表示地面凸起的土堆,上揭“平地起骨堆”就是在平整之地堆起土堆,在禅籍中寓指无事生非,与坟墓无关;但值得注意的是,隆起的土堆与“土”相涉,故可增“土”作“土骨堆”表示土堆,此与“骨朵”用以表示凸起的花蕾而作“花骨朵”、用以表示树疙瘩作“木谩薄⒂靡员硎久娓泶褡鳌懊骛”等等皆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因坟墓本身亦是堆土凸起于地面,故还可引申表示为隆起的坟墓。《汉语大词典》载有“土骨堆”,释为:“指坟墓。唐韩愈《饮城南道边古墓》诗:偶上城南土骨堆,共倾春酒三五杯。方世举注:《檀弓》:延陵季子曰‘骨肉复归于土。’今古墓则惟土与骨而已矣,故曰土骨堆。”《汉语大词典》引韩愈诗释“土骨堆”为坟墓,这个没有问题,但引清人方世举注“今古墓则惟土与骨而已矣,故曰土骨堆”,则显然是望文生训,犯了训诂中的大忌。“土骨堆”,实际上就是“土骨朵”,换言之即土疙瘩,谓予不信,请看下例。《四库全书》本《王荆公诗注》卷五《谢公墩》下有:“走马白下门,投鞭谢公墩。”李壁于标题“谢公墩”下注曰:“墩在公所舍宅报宁禅寺后,余尝至其处,特一土骨堆耳。”“谢公墩”即“谢安墩”,据《六朝事迹编类》卷下“谢安墩”下记载:“在半山报宁寺之后,基址尚存,谢安与王羲之尝登此,超然有高世之志。”知因谢安与王羲之曾同登临此地,后人称之为“谢公墩”,又叫“谢傅墩”。《金陵胜迹志》卷二“谢公墩”下:“在半山亭里许,有石埠隆起,相传为谢公墩。谢安与王羲之尝登此,或又谓旧名康乐坊。因谢玄封康乐公,至孙灵运犹袭封。所谓谢公墩者,盖玄及其子孙所居也。”可见此墩即一隆起的石埠,不是谢安的坟墓,也不是王羲之的坟墓。李壁说“特一土骨堆耳”,足以表明此“土骨堆”即一堆隆起的土石。据此,“土骨堆”本是隆起的土堆,之所以能引申表示坟墓,显然是因坟墓隆起与土堆隆起相关所致。

“骨堆”,《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词典》等漏收,《近代汉语大词典》释“骨堆”为:“同‘孤堆’。”“孤堆”下释为:“土墩子。”《宋语言词典》释“骨堆”为“坟墓”。这些词典对“骨堆”的解释显然各有缺失。上文已证“骨堆”的中心词义为隆起、凸起,引申为土堆,继续引申可为坟墓。如果从语源上来说,“骨堆”为叠韵联绵词,与“骨朵”是一组同源词,义存乎声,无关其形,故可声转作不同的形体,但这些形体中心词义皆同。

附注

[1]文中所引《嘉兴藏》《大正藏》《d续藏经》用例,其中a/b/c表示引文所在栏,前面数字为所在页码。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2.胡祥翰.金陵胜迹志.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

3.许少峰.近代汉语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2008.

4.袁宾.宋语言词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5.袁宾,康健.禅宗大词典.武汉:崇文书局,2010.

高中语文常见的典故篇7

一、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读本注“习辞者”为:“善于言辞(很会说话)的人。习,熟练。辞,言辞。”笔者以为“习”训为“熟练”失当。

笔者查阅了十多种古汉语辞书,都没有找到“习”有“熟练”的义项。《说文解字》注“习”为:“,数飞也。从羽白声。”显而易见,这里的“羽”是形旁,本义与鸟飞有关,故“习”的本义应为“(鸟)反复地练习飞翔”(见《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第一版,下同),如戴圣《礼记・月令》:“季夏之月,鹰乃学习。”后来又引申为“熟悉”、“通晓”等义,如《战国策・齐策》:“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多谋诈。”本文的“习”也应当解释为“通晓”。

“辞”在本文固然可以释为“言辞”,但笔者认为不够妥帖。“辞”如训为“言辞”时,则与“言词”的“词”同义。《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释“言辞”为:“说话所用的词语。”晏子作为一个外交家,仅仅“熟悉言辞”还不足以显示其非凡的外交家才能。所以这里的“辞”应该释为“辞令”(酬应、答对的言辞)为妥。所谓“习辞者”就是“通晓辞令的人”或“擅长辞令的人”。故全句可以译为:“晏婴是齐国通晓辞令的人。”

二、王曰:何为者也

读本注“何为者”为:“做什么的人。”笔者以为此注欠妥。楚王问“干什么的”,而左右侍从却回答“齐国人”,这明显是犯了答非所问的毛病。“何为”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解释为“干什么”,但在此处如此解释显然极为不妥。

《说文解字》释“何”为:“何,儋,一曰谁也,从人,可声”,“‘谁’是‘何’假借为疑问代词的用法”(见《文言文学习辞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下同)。《古代汉语词典》、《文言文学习辞典》在“何”字条后就收有“谁”这一义项,如《孟子・万章下》:“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左传・昭公十一年》:“景王问于苌弘曰:‘今兹诸侯何实吉?何实凶?’”;贾谊《论积贮疏》:“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文中的“何”也应当解释为“谁”,这样才使上下文文脉通畅,不至于捍格不通。

“为”读wèi时,释为“表示判断,相当于古代汉语中的‘是’”(见《古代汉语词典》),如《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孙彦林等人的《晏子春秋译注》(齐鲁出版社,1991年出版)就把此处的“何为者”译为“绑的是什么人”,笔者以为很恰当。故全句应当翻译为:“楚王问:‘绑的是什么人?’”

三、齐人固善盗乎

读本将“善”注释为“善于,擅长”,笔者以为欠妥。

笔者查阅了《古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词词典》(崇文书局,2006年第一版,下同)等辞书,在“善”字条后不但收了“擅长”的义项,而且收有“喜爱”、“喜好”的义项。

据《现代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擅长”“在某方面有专长”,显然这应该是技巧问题;“喜爱”、“喜欢”是“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应该是心理、品质问题。联系课文具体分析,楚王强调的应该是后者,而非前者。故这里的“善”应释为“喜好”、“喜欢”、“喜爱”为好,这样才使楚王的话更具有侮辱性。故全句应该翻译为:“齐国人本来就喜欢偷窃吗?”

四、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

读本释“今”为“现在”,显然不通。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晏子所指的应是眼前的这个百姓,而不是泛指“现在”整个齐国的百姓。

笔者查阅了《古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1版)、《古代汉语常用词词典》、《古代汉语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等辞书,发现在“今”的字条后皆收有指示代词“这”、“此”的义项,如《礼记・三年间》:“有知之属,莫不知受其类,今是大鸟兽,则失丧其群匹,越月逾时焉,则必反巡”;《国语・周语》:“王曰:‘今是何神也?’”。本文中的“今”也应当解释为“这”、“此”,这才符合晏子说此话的意图。故全句应该翻译为:“这个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

五、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句中的“所与”读本没有单独注释,很容易造成误译。

高中语文常见的典故篇8

基督教是犹太人耶稣创立于公元一世纪初。在他被犹太教当局拘送罗马,被罗马总督彼拉多下令钉死在十字架上后,他的十二门徒便离开巴勒斯坦四处传道。从此,基督教便逐渐在欧洲各地传播。基督教的教义和思想也逐渐成为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基石。所以至今人们还用基督教文明ChristianCivilization一词来指西方文明。英语中基督教为Christianity,它是由JesusChrist而来的,之后的圣诞节Christmas(十二月二十五日)是为了纪念耶稣诞生而庆祝的西方最重大的节日,如今已成为西方社会全民性的节日。全家团聚、聚餐、互访、互赠礼品等是圣诞节的主要内容。基督教中的经典作品《圣经》连同基督教的教堂,牧师(神父)一同主宰着西方的人生,思想和行为。从婴儿的出生洗礼到每人的进入天堂,婚嫁以及周日的礼拜,忏悔,上到总统下至一般平民,无不受基督教的教义所影响;这种影响已成为世界性的,就连我们每周的星期日—即礼拜日“Sabbath”也是源自上帝六天创世后于第七天休息,赐福给第七日。同样在语言文学作品中也处处可以看到基督教的极其深刻的影响。

基督教最明显的特征是把神的人格化。通过这种人格化从而能够使所有的基督信徒相信现世的苦难和天国的幸福。把神变成一个有血有肉,会诞生,受难,忍受苦痛,死亡而又复活的人,这样才能叫所有信徒受到感动,从而产生对之崇敬并为之献身的情感。其中最典型的反映就是以神为主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比如在创世纪中“thereaionoftheworld或“Gene-515”上帝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用泥土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adam),之后又用亚当的一条肋创造了众生之母夏娃(eve);他们在伊甸园(eden)快乐地生活,但由于蛇的引诱,使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界,从此人类便知道了善恶,开始了人类的堕落;由于人类的这种原罪(0-riginalSin),最终受到了上帝的惩罚,于是引出了失乐园(paradiseLost)。上帝见远古人类败坏堕落而降下洪水以灭世,但又令艺人挪亚造方舟,使他和其后代大难不死,从而引出典故挪亚方(noah’5ark)即指“避难所“乌鸦(Raven),鸽子与橄榄叶代表和平的象征。基督教的经典《圣经》Bible不仅是宗教的宝典,同时是中世纪文学的精华,是史料,又是文学作品。它由(旧约)(theoldtestament)和《新约》(thenewtestament)两部分组成。《圣经》的语言和文体在所经常接触的。只是“圣经文学”宝库中的沧海一粟,但是它多少能帮助我们,特别是从事西方文化和欧美语言文学研究的人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实质和背景。

在我们谈到基督教和西方时,不得不说起它的三大源头即古希腊人的哲学,犹太人的宗教和罗马人的法律。希腊和罗马神话在欧美语言文学上具有深刻长远的影响,因此有人讲,不懂得基督教及其《圣经》连同希腊和罗马神话故事,就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欣赏和了解欧美语言文学的机缘。所以,对于一个学习英语的人来说,了解一点神话故事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同其他民族的神话一样,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加以形象化的产物”马克思语。在古希腊人的想象中,神的相貌秉性,思想感情以及举止言谈,都同他们大体相似,于是,自然的力量,自然界的现象,都被他们赋予了一定的人格和一定的形象。仰望给世界带来生命和光明的太阳,他们的头脑里就摹画了一幅年轻英俊的太阳神的形象;望见夜空高悬的明月,想象中就浮现出一位婀娜多姿,娇柔秀丽的月亮女神。滋润万物生长的大地,被他们尊为“地母”。万顷波涛,有海神坐镇;阴森地府,是冥王主持。有挑动干戈的“战神”,有播种爱情的“爱神”。狂啸的北风被他们称为柏里亚斯(Boreas);轻秀的南风被他们称为泽弗洛斯。hyrus)。众神之上又有一个最高的天神,就象他们的国君一样,这位天神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主神宙斯(Zeus),他住在高耸入云的奥林匹斯山的(olympus)山巅,这里成为主神宙斯同众神欢聚的天堂。在宙斯周围有一个由12个神(6男神;6女神)组成的委员会。赫拉(Hera)是宙斯的女皇后。波赛(poseidon)是海神,阿波罗是太阳音乐和诗歌之神。波赛东的双胞妹妹阿特米斯(Diama)是月神,雅典娜(athena)是智慧和艺术之神。海斯梯尔(Hestia)是家庭女神代表家庭生活和幸福阿莱斯(mars火星)是战神。迷人的阿费若代特aphrodite(Venus金星)是爱和美之神。赫美斯(mercury水星)是发明和商业之神。得米特是播种和收获女神,代表文明之母。prometheuS普罗米修斯是给人类带来温暖的火神,因为人类盗火而受到宙斯的惩罚。pandora潘多拉是世间最美丽的女人,她是一切灾难,瘟疫,疾病的代名词。有“潘多拉,魔盒”之说。最后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thetrojanwar,特洛伊之战,因希腊人最终用木马计而攻克了特洛伊。古希腊罗马神话举不胜数,虽然古希腊诸神以琼浆玉液为食;但他们并未断尘绝缘,他们同凡尘通婚的果生出半神半人的英雄。其中有不畏艰险,为民除害的赫拉克勒斯(HeraCles)有顽强勇敢,不怕恶类的蕊修斯(theseus),还有挠勇善战,心地仁慈的阿里,基斯(aehileS)等等。

总之,在我们学习英语和研究西方语言文学中,时时都会遇到来自基督教及《圣经》中的各种典故和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神话故事。难怪许多世界语言文学家都以《圣经》希腊,罗神话中吸取素材和运用典故。以上可以看到,神话故事典故渗透到世界语言文学的机体中,其魅力有增无减,历久不衰。

参考书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外语文学》第一卷第580一670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

2·Hendrikniffenvanfoon:tl、estudyofBible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5年.

3.吕玉朋编译《圣诞节在世界各地》,能源出版社,1989年

4.常耀信编写《希腊罗马神话》。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1984年。

5.《圣经故事一百篇》(Biblesstories),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公司,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

6.卓新平《圣经鉴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高中语文常见的典故篇9

[关键词]用典;典故;事典;语典

《牡丹亭》是明传奇经典之一,问世以来,对它的评述和研究也从未间断。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学者对他的研究深入到各个方面。学界二十世纪对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创作的时间和地点、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点、比较研究等方面。其中艺术特点研究分为戏剧冲突、风格、结构、语言、声腔等。[1]而在“语言”方面也并未实质性涉及用典现象。进入新世纪,研究者也大都在以上的角度论述。学者刘颖的《戏曲语言的修辞艺术》中的辞格研究也仅是涉及到用典现象。[2]本文以学界根据典故内容将“典故”分为“事典(古代故事)”与“语典(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和句子)”两类为标准,结合汤显祖运用典故具体的方式探析。

一、《牡丹亭》中事典分类探析

事典,也就是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所言的“稽古”即“援引古人的事迹……”。[3]笔者依据在语言使用中其具体使用形式,将事典分为情节类事典和词语类事典。

(一)情节类事典

所谓情节类事典,指的就是将事典概括成大概情节的故事,主要就是交代人物,发生的事情,这又有单个事典的概括情节类与几个事典的概括情节类之分。

1.【前腔】添眉翠,摇佩珠,绣屏中生成士女图。莲步鲤庭趋,儒门旧家数……(第五出《延师》)

“鲤庭趋”出自《论语・季氏》,孔鲤敬畏父亲孔子而快步经过厅堂,受到孔子学诗、学礼的教诲。后以“鲤庭趋”指子妇或学生受教。此外,这种运用的还有“朱n引鹿”、“祖龙飞鹿走中原”、“玉真重溯武陵源”、“嫦娥窃药”、“画屏人踏歌”“柳抱怀”等等。

2.【前腔】后堂公所,请先生则是黉门腐儒。……谢女班姬女校书。(第三出《训女》)

“谢女班姬女校书”是两个典故的综合运用。谢女指的是谢道韫,晋谢安侄女,聪慧有才辩。“又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4]因这样一段吟诗偶得的佳话,世称谢道韫为“咏絮之才”。

班姬,即班昭。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班昭博学高才,续写班固未成《汉书》。班昭曾为皇后及诸贵人做教师,号曰“大家”。此外,还有“尾声般抱柱正题桥”,用尾声与司马相如这两个事典,直言柳生自己抱负远大,且矢志不渝。

(二)词语类事典

词语类事典指的是将事典浓缩成一个个词义丰富的词语,具有高度概括性,一定的社会标签性抑或指代性,尤以成语最为丰富。

1.【风入松慢】〔生上〕无端雀角土牢中。是什么孔雀屏风?一杯水饭东床用,草床头绣褥芙蓉……(第五十三出《硬拷》)

“雀角”,出自《诗经・国风・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5]四句是正话反说,表示雀虽有嘴而无穿我屋之理,你已有妻则无致我陷狱之理,委婉巧妙。后用“雀角”比喻争讼。这里指被人诬告。“东床”,出自于《世说新语・雅量第六》,晋代郗鉴去王家选婿,“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6]“东床上坦腹卧”的青年就是王羲之。后来“东床”成为女婿的代名词。此外,这种运用还有“高唐”、“梨花枪”、“凿壁”、“悬梁”、“玉树兰”、“笔尖花”等等。

2.【前腔】千村转岁华。愚父老香盆,儿童竹马。阳春有脚,经过百姓人家……(第八出《劝农》)

“儿童竹马”出自《汉书・郭汲传》,用来称颂太守。“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7]“阳春有脚”,又叫有脚阳春,出自《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用来称颂官吏的德政。唐朝宰相宋Z爱民恤物,时人称赞他像长了脚的春天,到处带来了温暖。此外,这种运用还有“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泥金报喜”、“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等。

这两类事典都因其高度的概括性而广泛地运用于唱词抑或宾白中。一定的社会标签性抑或指代性,来表达剧中人物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具有良好的修辞效果,既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又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当然,也显得作者有文化内涵,是作者文学修养的一部分,更是作者文化底蕴的最好的显示。

二、《牡丹亭》中语典分类探析

语典,也就是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所言的“引经”即“援引古代圣贤的言辞”。[8]这里的“引经”是一个词义不断发展的词语,不再限于《诗》、《书》、《易》,凡是前人著作、作品都可引。语典仅只是一种较为单纯的话语、语言引用,依据采用方式的不同,笔者将其分为直用类语典和化用类语典两大类。

(一)直用类语典

直用类语典,顾名思义,就是直接运用,不作任何改变,保留其原有形式。这类中最突出,也是全书运用最多的是直接运用唐人诗句。

笔者依据此类运用频率将其再分为直接运用唐人诗句和直接运用非唐人诗句。

1、直接运用唐人诗句

纵观全书,下场诗,除了第一出是作者原创和最后一出是八句以外,均为直接运用四句唐人诗句。全出结尾集唐诗是首创。在俯拾皆是的唐朝诗歌中,选择出4句组合成一首下场诗,这工程是浩瀚的,是耗精力的,并且又能概括全出意思,给人以启发或引人深思,实乃罕见。最难能可贵的是,又能用出新意,如第二十一出《谒遇》下场诗“临行赠女绕朝鞭”,原指有先见的谋略,文中是送人路费,让他奔赴前程的意思。

不光如此,在某出开场时和文中中间部分也常这样运用。这里最为特殊的一出是第五十三出《硬拷》。上场诗“(集唐)梦到江南身旅羁(方干),包羞忍耻是男儿(杜牧)。自家妻父犹如此(孙元晏),若问旁人那得知(崔颢)”。这几句诗概括了柳梦梅认亲的遭遇。第二段:“(集唐)秋来力尽破重围(罗邺),入掌银台扩紫薇(李白)。回头都叹浮生事(李中),长向东风有是非(罗隐)。”这几句诗概括了杜宝仕途和家庭的变化情节。

2、直接运用非唐人诗句

此类多出现在宾白中,因为《牡丹亭》是唱词与宾白相结合的文学,与唱词相比,宾白更口语化。如在第二十二出的宾白中,直接运用“女为君子儒”,语出《论语・雍也》,原意是女儿当学做德才兼备的读书人,此处只是借《论语》打诨,与原意不同。此外,还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三千桂子,十里荷花”等等。

(二)化用类语典

化用类语典就是语典或多或少地经过汤显祖的改动,笔者依据改动的幅度的大小,有改写原句字词与增减原句字词之分。

1、改写原句字词

顾名思义,就是在原句式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改写,改写完之后,又有基本保持原意与大部分改变原意之分,在此笔者不深究,只简单叙述。

(1)【浣溪沙】山色好,讼庭稀。朝看飞鸟暮飞回。印床花落帘垂地。(第五出《延诗》)

唐李欣有诗《寄韩鹏》中有“朝看飞鸟暮飞还”[10]与“朝看飞鸟暮飞回”,不考虑特定使用环境,是保持原意的。此类例子又如:

(2)【前腔】千村转岁华。愚父老香盆,儿童竹马。阳春有脚,经过百姓人家。月明无犬吠黄花,雨过有人耕绿野。真个,村村雨露桑麻。(第八出《劝农》)

“月明无犬吠黄花,雨过有人耕绿野”,描写的是静谧的田园风光。石君宝元杂剧《曲江池》楔子郑府尹上场诗:“雨后有人耕绿野,月明无犬吠黄昏。”以及王实甫元杂剧《四丞相高会丽春堂》三折济南府尹上场诗:“雨后有人耕绿野,月明无犬吠荒村。”与此句基本相同。

2、增减原句字词

对原句字词进行增减,这是主要考虑到行文的流畅而作的改动。

【前腔】每日价看镜登楼,泪沾衣浑不如旧。似江山如此,光阴难又。猛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落日重回首。……(第五十出《闹宴》)

“猛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落日重回首”出自宋辛弃疾《水龙吟》句:“落日楼头,断肠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里将前后颠倒,并增减字词,是为了行文的流畅。

《牡丹亭》中语典的几种分类,无论是形式是否改变,抑或句意是否改变,无外乎考虑到行文的流畅,避免“掉书袋”以及符合具体的情境,具有抒情性。当然,同样也显得作者有文化内涵,是作者文学修养的一部分,更是作者文化底蕴的最好的显示。明人王骥德在《曲律?论须读书》第十三云:“词曲虽小道哉,然非多读书,以博其见闻,发其旨趣,终非大雅。须自《国风》、《离骚》、古乐府及汉、魏、六朝三唐诸诗,下迨《花间》、《草堂》诸词,金、元杂剧诸曲,又至古今诸部类书,俱博搜精采,蓄之胸中,于抽毫时,掇取其神情标韵,写之律吕,令声乐自肥肠满脑中流出,自然纵横该洽,与剿袭口耳者不同。”

三、结语

传奇是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融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等于一身。然归根到底传奇是场上之曲,这就要求注重表演性。正如李渔所说:“填词之设,专为登场。”作者虽是文人,然以市民阶层为主要群体才是传奇的主要消费者,通俗易懂方为上策。面对大量用典的《牡丹亭》,观众在接受理解上是存在困难的,更不用说欣赏了。要知道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要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以第七出《闺塾》一曲词为例:

【掉角儿】〔末〕论《六经》,《诗经》最葩,闺门内许多风雅:有指证,姜产哇;不嫉妒,后妃贤达。更有那咏鸡鸣,伤燕羽,泣江皋,思汉广,洗净铅华。有风有化,宜室宜家。〔旦〕这经文偌多?〔末〕《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没多些,只“无邪”两字,付与儿家。

如果不是熟读《诗经》,观众谁能一个个玩味这其中蕴含的八个典故。“然听歌《牡丹亭》者,百人之中有一二人解出此意否?……字字俱费经营,字字皆欠明爽。此等妙语,止可作文字观,不得作传奇观。”[14]李渔谓“凡读传奇而有令人费解,或初阅不见其佳,深思而后得其意之所在者,便非绝妙好词……”[15]这论述的是传奇的填词“心口皆深”的问题,从用典造成的语言的晦涩和不符合舞台的表演来说,这论述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

参考文献:

[1]王燕飞.二十世纪《牡丹亭》研究综述[J],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总126期)

[2]刘颖.戏曲语言的修辞艺术[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6月,24―25页

[3]王力主编,吉常宏等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版)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5月,1370页

[4]许嘉璐主编.晋书[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1月,2158页

[5]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重印,40―42页

[6](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朱铸禹汇校集注.世说新语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牛12月,314―315页

[7]许嘉璐主编.后汉书[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1月,779页

[8]王力主编,吉常宏等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版)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5月,1371页

高中语文常见的典故篇10

什么叫典故呢?简言之,典故就是出于古典书籍中的轶事、趣闻、寓言,传说人物或有出处的诗句、文章,都可以当作典故运用。诗歌用典,可使诗意精练。读诗则应根据典故本身,领会诗人用典意图。由于诗歌使用典故,这给同学们阅读和理解诗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要想正确地理解诗歌,必须了解诗歌中常用典故的含义。下面集录了一些诗歌中常用的典故,以期对同学们正确理解诗歌能有所帮助。

(1)比翼鸟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2)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3)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4)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的代称。“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秦观《踏莎行》)

(5)登高重阳有登高习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东山高卧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李白《梁园吟》)

(7)东篱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8)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寒食》)

(9)汗青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0)金乌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

(11)劳歌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12)楼兰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13)梦蝶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困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陆游《闲游》之三)

(14)青鸟传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在永华殿祭祀,忽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东方朔说这是因为西王母要来了。后以此为传信的使者。“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15)三径西汉末,王莽专权,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两人相交。后以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陶潜《归去来辞》)

(16)桑榆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17)射天狼天狼,星名。古人用以代表贪残掠夺。后以“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表明自己御敌保国的决心。“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8)双鲤古人寄信,将信结成双鲤形状。后将其比作书信。“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19)黍离语出《诗经・黍离》,东周士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许浑《登洛阳故城》)

(20)商女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王安石《桂枝香》)

(21)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后指弃文从武。“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辛弃疾《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