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的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10:58

劳动实践的背景篇1

解答辨析题方法较多,不易掌握,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尝试总结了“设问法”,效果较好,即根据具体题目找出关键词即“题眼”作为切入点,进行设问,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构思答案提纲、组织答案的方法。

运用设问法解辨析题要分清不同类型,找出设问点有针对性地设问。下面根据辨析题的几种常见题型结合例题作分析。

1.单向判断题

就是对一个问题或观点,必须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都要分析说明理由。

这种类似的题型一般涉及两者:甲和乙比较,一般设问:甲、乙是什么?(含义等);甲和乙有什么关系吗?(相互比较,找联系);最后阐明理由,作出结论性判断。

2.正误混合型

即命题内容正误混杂,真伪难辨。一般有五种情形:

(1)命题中内容总体上是正确的,但其中包含错误或不合理的因素;

(2)命题中内容从总体上看是错误的,但其中有正确或合理的因素;

(3)题中材料由一个正确前提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或者由一个错误的前提得出一个正确结论;

(4)题中的内容正误并列存在;

(5)题中观点内容包含多层意思,而每层意思都是正误混杂的。以上五种情况在设问时要具体分析,找准设问点,全面答题。

3.具体条件型

即附加条件型,命题内容所列举的材料或理论观点是孤立的抽象的,不能予以直接肯定或否定,在一定条件下正确,一定条件下错误,具有不稳定性,不能笼统地判断,要根据具体条件具体分析。设问时要注意在不同条件下讨论,构思答案。

4.理由不全型

即命题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不全,需要补充内容或其他理由的题型,一般而言,结论要成立必须有题中所给的这个前提,前提本身没有错;辨题观点存在的缺陷是没有看到结论成立还需要其他条件。

5.设置情景型

即背景材料型,设置背景材料,在新情况下作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这种题型为学生思维提供了一个切入点,有了一个范围。设问时要根据材料和辨题,找出关键词即“辨眼”,结合背景材料分析答案中要有材料的“影子”。

[例1](2006年江苏高考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比劳动更重要。

该题考查哲学有关知识,设问时找准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劳动”“更重要”,逐层设问,辩证分析。

设问:第一步,知识经济是什么?(根据哲学第五课内容回答。)第二步,知识重要吗?(从知识经济含义强调知识的重要作用,或答正确认识科学理论有指导作用。)第三步,知识和劳动有关系吗?劳动重要吗?正确观点是什么?(还原成课本语言:知识——认识,劳动——实践,这是考查实践和认识辩证统一关系,正确态度是既要重视知识,又要尊重劳动。)

[答案](1)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作用日益突出。

(2)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因此,我们既要重视知识,又要尊重劳动。

[例2](2006年江苏高考题)背景材料:200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经过三次审议后的物权法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开门立法”,问计于民,是我国近年来立法工作的重要特点。

辩题:“开门立法”就是人民群众立法

从2001年开始,高考辨析题形式上出新,在题前加了一段背景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试题的难度。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立法权的知识,考查学生对观点进行评价、判断的能力。本题正确作答、设问的关键是抓住背景材料,找出辩题的题眼“开门立法”、“人民群众立法”,对背景材料和辩题作出全面分析。

设问:第一步,“开门立法”是什么、为什么?(含义、作用,结合背景材料解释。)第二步,人民群众能立法吗?与立法有关系吗?(我国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权力及行使权力的方式。)第三步,在我国谁行使立法权呢?人民群众行使立法权对吗?(行使立法权的主体,总结正确观点。)

[答案](1)“开门立法”是立法机关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对立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的过程,能够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群众参与立法活动的重要途径。

劳动实践的背景篇2

关键词:概论;教学方法;探索

课题项目:本文为2006年河北经贸大学教学改革课题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两课”教学作为高校的基础课程教学,历来受到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作为“两课”改革后的一门崭新课程,在所有“两课”课程设置中更是重中之重。作为如此重要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把他讲授好就显得格外重要。

笔者就概论课课程内容的基本特点和讲授实践,得出以下体会:第一,“概论”课课程内容理论性强。首先,概论课的内容设置紧紧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大理论成果来展开,就这几大理论成果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型理论;其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大理论成果中,都体现和包含了根据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不同任务,而提出的反映解决特定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不同任务的路线、方针、政策、纲领等内容,这些内容就其本身而言,就是一种政策性较强的理论。第二,概论课课程内容有较强的政治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现都已写入,成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懈奋斗的指导思想。此外,学习这门课程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还能起到使我们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塑造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第三,概论课课程内容有较强的历史性。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产生过程来看,这几大理论成果都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就特别需要对某一理论形成时的历史背景着重把握,理解某一特定理论形成的时代特点、实践基础、前人成果的借鉴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形成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论成果的深刻理解。第四,概论课课程内容有较强的思想性。概论课的教学,不仅在于理论的传授,知识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概论课教学的思想性。只有使同学们真正认识到我们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历史,认识到我们的祖国是如何由弱到强、由贫到富的艰辛历程,才能真正在学生心中培养起心系祖国、热爱生活、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崇高道德品质,才能使我们的同学树立起志向高远、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高尚思想境界。也就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同学的思想修养。第五,概论课的教学技巧性较强。“概论”课就其本身内容来说,由于其所具有的逻辑性、理论性、抽象性等特点,使同学们一接触到这门课程,从心底认为是枯燥、乏味的。一旦老师在讲授过程中再不注重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很可能使这门课程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反之,如果“概论”课老师灵活机动地运动多变的教学方法,就可以使这门看上去很枯燥的课程,变成学生十分喜爱,并能从中汲取营养的、极富趣味性的马列课。

总之,由于“概论”课程本身的一些特点,对“概论”课教师的要求也就越高,笔者就个人在“概论”课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并借鉴其他教师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对“概论”课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新探索,并得到了一些新体会。

一、“概论”课教学应注重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

概论课的教学,应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使学生在声文图茂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本门课程的理解。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大学普遍采用的一种较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可以实景式地展现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资料,使同学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对“概论”课中思想的主要内容部分中的军事战略部分讲解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对历史上的某一重要战役详细讲解(战役背景、作战双方、实力对比、作战路线、作战方案等),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使同学们真正认识到,在战争过程中,根据战局的变化,适时地采取机动灵活的作战战术,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另一方面可以使同学门十分清楚地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从而使同学们从根本上认识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才是学习这门课的最终目的。例如,在歌颂和赞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大胆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取得改革开放伟大辉煌成就这一丰功伟绩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影片《邓小平》,真实再现一代伟人胸襟和胆识,认识到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是实现中国走向繁荣昌盛的通天大途,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例如,在讲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中国抗击洪水,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纪录片,实景式地再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实场景,使同学们真正认识到伟大的抗洪精神是与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碌精神一脉相承的伟大的无私奉献精神,才是中国共产党人真正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再现。

二、注重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互动式教学,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相互问答式的一种教学方法。概论课教师在对这门课程讲授时,尤其要注重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随机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回答。例如,在对邓小平理论内容讲解时,老师可以提问: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回答:和平与发展;还可以随机提问: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又可以提问: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实践基础是什么等问题。在老师的问与学生的答的互动过程中,老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把握。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互动式教学,可以大大增强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互动式教学过程,还可以增加学生对老师的提问,学生在回答老师问题时,可以引发出一些新问题,直接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这样一来,在互动的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沟通,加深了学生对一些疑难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此外,这种互动式教学,在学生与老师的问与答的过程中,还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从而为教师因材施教和制定正常的教学进度提供帮助。

三、注重感情的融入

概论课是一门要求教师十分注重感情融入的课程。概论课生不生动、能不能得到学生的欢迎,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概论课教师能不能发自内心地对这门课程内容的诠释。例如,在对思想部分内容讲解时,我们可以挑选出体现伟大人格的事迹进行介绍,注重对这一历史人物的人性挖掘,透过教师语言展现出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和伟大人格,渲染出伟人的强大亲和力和感召力,进而激发起学生学好这门理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例如,在对邓小平理论部分内容讲解时,可以通过对邓小平的“三起三落”的不平凡人生经历,映射出邓小平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教师对这部分内容讲解时,可以赋予感情地对邓小平在挫折面前勇于坚持真理、勇于抗争、勇于与黑暗作斗争的这种伟大精神品质加以渲染,使同学在学习理论的同时,真正认识到伟人的伟大人格和坚强意志,才是真正鼓舞我们不断前进的不懈动力。例如,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解时,对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一提法解读时,可以把一些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案例在此作为论据,说明中国共产党人与老百姓之间的鱼水情深,荣辱与共的深情厚谊,以此来彰显这一理论的说服力。总之,概论课的教学,教师要十分重视感情的倾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真正起到打动学生、鼓舞学生、塑造学生的这一目的。

四、注重对概论课理论根源的挖掘

理论来源于实践,思想产生于中国革命这一伟大实践中,邓小平理论诞生于中国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在一定的实践和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为什么在那样特定的历史实践中,产生了符合历史实践的理论;这种理论对当时的历史实践又产生过哪些推动作用?这就需要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例如,在讲到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时,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在中国这一特殊国情下、革命实践中产生的,这种特殊国情和实践,反过来又成就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对当时的国情和革命实践过程的深入讲解,从一定意义上,就反衬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上的挫折和艰辛,从而加深同学们对中国共产党人所选择的这一特殊革命道路的理解。例如,在讲到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时,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的“和平赎买”政策,是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产生的,对解放初期工商业的数量、民族资本家的态度等问题的生动讲解,就会使同学真正了解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合作共荣的关系,也就会对“和平赎买”政策的深刻把握。

五、注重对概论课理论深度的挖掘

劳动实践的背景篇3

汉族民间音乐之瑰宝――劳动号子

选用教材:

湖南文艺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音乐《音乐鉴赏》合订本: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第三单元第二节的汉族民歌部分以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感受、体验中国民族音乐为中心的音乐欣赏课,为了引导学生感受中国汉族民族的音乐风格,选择从劳动号子体裁入手,通过介绍汉民族的文化背景,共同欣赏《黄河船工号子》《澧水船工号子》,从而感受劳动号子的实用性与艺术性。

其中《澧水船工号子》历史悠久、渊远流长,忠实地记录着澧水船工们的泪与心酸,展现了劳动人民勇于与大自然拼搏的大无畏的精神,同时,湘西北又是苗族、土家族等多个民族聚居的地方,澧水船工有不少人来自于少数民族,《澧水船工号子》象征着56个民族的大团结,拧成一股绳,奋力拼搏,勇于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它也因此成为我国人民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澧水船工号子》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民间音乐特点:粗狂、浑厚、铿锵有力、声调高亢和谐,在狂风大浪中凝聚力量、振奋精神、统一步调,是一种极具实用价值的民间音乐。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知识面广、其思维敏捷、情绪体验强烈,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为了让学生更易理解劳动号子的功能与艺术特点,我通过音画结合、视频播放等不同教学形式来不断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而服务。

教学方法选择:

视唱法、集体表演合唱、探究法等。

教学媒体选择:

多媒体课件、钢琴、竹竿。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实践、体验,获得精神上的鼓舞,发扬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的民族精神,更加热爱祖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2.通过对纤夫拉纤节奏力度的视唱、过滩号子的表演唱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从中加强对音乐知识掌握及其运用。

3.通过认真欣赏《黄河船工号子》《船工号子》《澧水船工号子》等音乐感受劳动号子的起源、分类、音乐特点及其作用,有效的促进和发展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通过对《澧水船夫号子》的深入鉴赏,加强学生对号子音乐特点及其作用的认识和掌握。

2.难点:如何调动学生接受并去理解号子体裁。我通过动画相声、视频、音画、实践表演等形式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对作品的分析。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一、导入环节

1.播放劳动者劳作的图片

【设计意图】:在号子的乐声中感受劳动的场面图片,起铺垫作用。

2.播放《搬运号子》

【设计意图】:欣赏在劳动中产生的音乐,从而引出这类音乐就是今天探讨的话题。

二、出示课题

汉族民歌音乐之瑰宝――劳动号子

师:简单介绍民歌的种类。

三、劳动号子的概念

1.思考:究竟什么是劳动号子?

学生回答

2.教师出示:什么是劳动号子。

3.播放视频《搬运号子》。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动画视频,更进一步解释什么是劳动号子,同时引出劳动号子的分类。

四、劳动号子的分类

1.师:你除了在刚才视频中劳动号子,还在哪些劳动环境中听到过劳动号子?

2.出示其分类:

①搬运号子;

②工程号子;

③农事号子:欣赏农事号子中的船《车水号子》;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动画视频,更进一步了解其分类的不同,感受号子的丰富性,并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性。

④作坊号子;

⑤船渔号子。(过渡语:因船渔号子所处的水上环境复杂多变,号子的内容形式就更是丰富而多彩,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接下来就让我们重点来感受船渔号子)

五、船渔号子类欣赏

1.欣赏《黄河船工号子》。

2.播放船工生活劳动环境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图片赏析以情动人,更直观的深入了解船工生活,为让学生更好的鉴赏音乐而服务。

3.播放《船工号子》。

结合船工的劳动生活分别从音乐的节奏、旋律、演唱形式中感受音乐的特点。

4.小结劳动号子音乐特点。

六、课堂实践

看图观察纤夫的拉纤过程,用“嗨”作为其歌词进行即兴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欣赏增强情感的体验,结合节奏、力度的运用,感受纤夫的劳动过程;为劳动号子的作用及后面的欣赏和进一步的实践做铺垫。

七、号子的作用

1.提问:劳动号子在劳动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2.搬钢琴实验:

①请学生在没有号子的情况下搬运钢琴,并谈感受。

②请学生自创劳动号子搬运钢琴。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有无号子的劳动过程,让学生通过实践得出劳动号子的作用,既有趣味性,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

3.播放视频中国革命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片段。

【设计意图】:引用气势磅礴又具有一定文化背景的作品,让学生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更加认识号子“凝聚力量、振奋精神”的作用。

4.学生分析小结:号子的作用。

5.教师出示并总结其作用。

①实用功能

②艺术功能

【设计意图】:教师的总结,为引出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的劳动号子――《澧水船工号子》做铺垫。

八、《澧水船工号子》赏析

1.湖南澧水背景资料视频播放。

2.整体播放《澧水船工号子》欣赏。

①带着问题欣赏:你的眼前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船夫在澧水上经历着……

②探究音乐与劳动变化的联系。

【设计意图】:完整欣赏《澧水船工号子》也正是对劳动号子音乐特点的进一步诠释,是对其体裁的使用功能与艺术功能的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总结:

劳动号子的特点及功能。

十、课堂实践

1.请大家打开书,79页,让我们跟着音乐视唱这首《过滩号子》。

2.分组练习并表演唱《过滩号子》。

【设计意图】:实践二是对整节课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一个有效的反馈,同时为整个教学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十一、教师小结

师:汉民族在长期不断的与大自然抗争的劳动过程中创造了形式丰富,富有激情的劳动号子,而劳动号子也正是汉民族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的写照。

【设计意图】:借助号子的团结协作的精神,鼓励同学们发扬团结合作、奋勇前进的精神。

教学流程图:

个性化教学:

1.针对乐感较好、又具有带头作用的同学可以担任领唱,完成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2.对于有较强音乐基础的同学,可以进行集体搬运钢琴号子的音乐创作。

作业设计及检测:

1.观察生活中的劳动号子,体验劳动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2.为搬运钢琴创编一段简单上口的《劳动号子》。

【参考文献】

劳动实践的背景篇4

霍耐特最早在他和姚斯(HansJoas)合著的《社会行动和人的自然》①中关注马克思是如何批判费尔巴哈人类学唯物主义的,他既看到马克思将费尔巴哈的人类学唯物主义历史化的积极意义,又发现马克思在这种历史化过程中遗漏了他早期既有的人类学的解放性力量。在随后的《工作和工具行动:关于批判理论的规范性基础》(1982)一文中,他对马克思的“社会劳动”概念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指出实践规范的维度在后人解读中的遗失;在《统治和道德斗争——修正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遗产》(1991)一文中,他分析了20世纪下半期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高潮陷入了低谷之后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内部的自我批判流派,指出它们共同牺牲了马克思的“社会劳动”的概念,以至于不能找到行动理论的出路、满足解放理论和社会分析的要求。在他承认理论的代表作《为承认而斗争》(1992)中,他主要分析了马克思早期生产美学(produktionsaesthetik)中存在的“为承认而斗争”的思想以及后期的功利主义的斗争模式,指出马克思阶级斗争概念忽视了一种道德动机。在《社会病理学——社会哲学的传统和现实》(1994)一文中,他分析了马克思对社会病理学的贡献。下面,笔者将主要围绕“社会劳动”、“斗争”这两个概念介绍霍耐特对马克思的解读。

首先,霍耐特把马克思理论定位于一种社会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这个理论的中心概念是“社会劳动”。从经济角度看,马克思重建英国古典劳动价值理论,后者把当时的地理扩张和经济增长归功于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这种劳动最初是农业劳动、后来是商业劳动、再后来是工业劳动,统治阶级被排除在人类生产行为之外,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这种劳动价值理论的继续和发展;从解放角度看,马克思的劳动具有黑格尔的辩证法意义,劳动是主体意识的客观化的过程,即主体认知能力和智力自我发展的过程;费尔巴哈的人类学的类的发展的概念是马克思劳动概念中的第三个成分,因而它具有了德国表现主义的道德底蕴和浪漫特征,也就是说,人类历史不是被揭示为精神的自我发展过程,而是被揭示为人类生命过程,这个过程为马克思描述人类劳动过程的客观化提供了背景。②

霍耐特认为,社会劳动概念有三个重要的维度,第一,从社会理论的角度看,马克思用“社会劳动”概念来表征人类存在形式的再生产形式——即对自然的共同占有(approriation),这样技术结构和对工作的社会管理成为人类历史理论的关键因素;第二,从知识理论的角度来看,尤其是在对费尔巴哈的批判过程中,马克思把社会劳动看作人类获取实在知识的实践背景,对自然的共同占有构成了抽象科学的唯物主义基础;第三,从实践-规范的角度看,马克思试图赋予社会劳动一种意识学习的功能,其中工作主体意识到其能力和需要超出了一定社会的结构所允许的可能性的范围。③在后人阐释和重建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大多注重前两个维度、而忽视了第三个维度的解放。为了重建这个解放性的维度,霍耐特解析了马克思本人对这个概念的处理。

就马克思本人而言,霍耐特认为在早期的巴黎手稿时期和后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期马克思对于劳动的社会解放意义具有不同的论证模式。在前期,马克思主要从有机的手艺人工作活动和机械式的工业劳动之间的紧张关系出发来论证的;而在后期马克思主要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将会把工人阶级培养成为一支有纪律、有组织、在技术上能干的集体主体的角度来论证的。霍耐特认为这两种模式都是有问题的,前者使得马克思“陷入了社会劳动历史形式的二元结构,而没有概念能够解释沟通二者的发展中介。”④由于马克思放弃了早期激进的、把工作过程理解为一种释放道德-实践动机的形成性过程的意图,所以他再没有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一种沟通背景,放弃了手艺式的工作程序也是一种对象化的过程的假设,这样工人再也不可能期望劳动是一个自我保存、自我导向、体现着自身知识的过程。第二种论证模式霍耐特认为是一种工具主义模式的论证,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将会担负起组织和训练无产阶级的作用,然而工业生产劳动的实际并没有产生这样的效果,所以晚年马克思仅仅强调工业劳动在技术教育方面的功能,这样第二种论证模式并不能支持他在革命理论中的关于社会劳动优先性的主张。“在这个论证层次上,马克思只能建议无产阶级在智力上学习如何修正它已经发展起来的批判-规范性意识以及如何转化这种意识为革命性活动;解放意识的形成性过程和社会劳动的行动结构以何种方式紧紧联系在一起依然和他早期著作中一样不是很清楚。”⑤可以说,这两种论证模式显示出马克思始终没有找到将社会劳动的内在性关系和社会解放过程连接起来的论证模式。

“斗争”是和“社会劳动”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由于马克思前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连接社会劳动和社会解放的论证模式,所以斗争概念在马克思理论前后也出现了不同的论证模式。

霍耐特认为马克思前期斗争模式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实现模式;而后期则是功利主义模式。前者主要体现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对黑格尔“主观辩证法”的讨论当中。“马克思把他颇具有原创意义的人类学建立在一种劳动概念上,这一劳动概念颇具有十分规范的内涵,以至于他可以把生产活动解释为主体间的承认过程。”⑥在这样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自身能力的对象化经验与一个可能的消费者的精神期望(geistigenVorwegnahme)纠缠在一起,给予个体以一种主体间性关系为中介的自我价值感。资本主义社会组织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分离,所以它必然会摧毁这种体现以劳动为中介的个体间承认关系的社会秩序,所以历史冲突就必须被理解为“为承认而斗争”。所以,青年马克思把当时的社会冲突、阶级斗争解释为被压迫的劳动者为重新建立充分承认的交往关系而发动的道德斗争,而非获取物质资料和权力工具的策略斗争。然而,霍耐特认为,由于这种斗争把劳动当作手工劳动或者工艺劳动来思考,局限于片面的生产美学特征,马克思不能把他诊断到的异化劳动放到复杂的主体间性承认关系当中,来揭示异化劳动在社会斗争中的全部道德含义。

当马克思从早期著作的历史哲学的人类学前提中挣脱出来,把社会劳动当作他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绝对基础的时候,他的社会斗争的道德理论视角就转移到功利主义模式中,因为马克思虽然重申把劳动看作一种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过程,但是马克思还是放弃了费尔巴哈的观念,即把未异化的劳动看作是对人类全体成员需要的充满爱的肯定。⑦一旦马克思运用了功利主义模式,即用结构稳定的利益竞争来代替因相互承认关系受到破坏而产生的道德冲突,阶级斗争就可能被还原为无产阶级为追求“客观的”利益而从事的斗争,这种斗争甚至可以无视现代法律普遍主义的成就。不过,在马克思的成熟著作中霍耐特还是看到马克思在经济著作中的功利主义途径和政治历史研究中的表现主义之间的冲

突,对于后者马克思用“伦理分裂”来描述彼此对立的利益集体行为者由于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而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但是,这两者之间并没有连接起来,社会阶级的冲突始终没有被系统地理解为具有道德动机的冲突形式。

霍耐特之所以对马克思的社会劳动概念和斗争概念进行这样分析,是与他早期形成的人类学思想基础、实践-规范性的理解路径分不开的。

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西方社会各种文化思潮澎湃兴起,其中生态主义、反文化主义、女性主义等这些思潮都力图从人类学的角度通过重新审视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本身的自然本性之间的关系来对现当代西方文明进行批判,霍耐特的哲学人类学基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霍耐特主张的哲学人类学不同于一般的经验研究的人种学,而是要研究人类变化的不变前提,剖析社会科学和文化科学结论的生物学基础,构建前语言或者外乎语言的、生物学的哲学人类学。正是因为这种人类学的前提和个体自我实现的要求,霍耐特认定马克思的青年和成熟时期蕴含着在社会诊断上的一致性,也正只有借助这个自我实现的人类学要求,霍耐特才能连接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和解放理论之间的鸿沟,也就是说,不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所产生的革命性效果,也不是自主的社会系统过程、更不是哈贝马斯式的参与者的直觉交往成就提供了社会解放的可能性,而是行动主体的社会经验以及在这种行动中的自我实现的要求遭遇障碍的事实提供了社会冲突和进步解放的动力。

实践-规范性的理解标志着上个世纪西方理论家开辟的解读马克思的一种新路径,它主要批评马克思主义的“还原论”、“文明效果论”,摒弃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和阶级斗争理论,主张以社会哲学的规范概念丰富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个人或群体积极融入社会的再生产和转型,同时社会的再生产是以个体或者群体围绕着社会规范而进行斗争的方式而进行,并且人类历史在一个敞开的行动背景中展开。霍耐特与其他主张“实践-规范”的理论家不同的是,他将这种实践-规范解释路径和他的哲学人类学的思想基础和前提结合起来,不仅在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中挖掘了自我实现的要求和规范性的解放内涵,也对马克思之后丧失解放性规范内涵的社会劳动观点进行了批判。

这里尤须指出的是霍耐特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努力的批判。霍耐特认为,哈贝马斯试图摈弃主体-客体模式而将工具行动的技术理性和沟通行动的道德-实践理性区分开来,以化解马克思那里社会劳动和社会解放之间的范畴联系的必要性,但是他不再坚持马克思一直坚持的自主劳动和工业组织劳动之间的区分,同时放弃了劳动的规范性内涵,而仅仅把它保留为一个中立性的概念和社会生产力的范畴置于社会行动的底层。霍耐特不满这种对社会劳动的规范性内涵的剥夺,他强调:“在社会劳动领域中的道德导向过程将会从通过统治建立起来的社会形式中要求属于工具行动的、有意义的工作内涵。这种有效的规范性要求来自于一种表达出来的、道德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不是来自于对相互理解的沟通模式的压迫,而是对工人劳动自主性的剥夺。”⑧随着工业社会学调查深入到劳动过程的日常细节,社会劳动中更多的规范犯和冲突被揭示了出来,这一点可以为霍耐特作证。哈贝马斯的沟通性进化过程固然可以避免将解放过程归责于某一个阶级,但是他理论的局限性也在于它简单地认为异化的工作关系已经被历史地克服,因而无法把握既有的工作关系中的道德紧张。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还曾出现了三种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自我批判的流派,分别是博弈论(gametheory)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culture-theoretic)的马克思主义和权力理论(power-theoretic)的马克思主义,它们试图对马克思理论进行救赎式的批判。前两种流派都认为马克思主义缺乏一个集体性的行动(collectiveaction)的概念,主张要么借助于博弈论在马克思主义的功能主义框架之外补充以个体主体的策略行动,要么对文化传统和解释性模式的逻辑进行再评价;第三个流派认为马克思主义缺乏一个充分区分的社会权力理解,而这种缺乏是由从经济再生产过程中清除社会权力导致的。⑨而对霍耐特来说,这三种救赎式的批判都牺牲了马克思的社会劳动概念,更不能填平马克思行动理论方面的社会分析和解放理论之间的鸿沟,因为它们的行动概念牺牲了马克思劳动概念本来所具有的诊断潜能和规范潜能。

总之,霍耐特将这种实践-规范性建立在人类劳动中体现出来的自我实现的自主要求之上,构成了它揭示马克思社会劳动概念中的解放性规范内涵、将社会劳动和社会解放连接起来的根本原因和根本途径。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来看待霍耐特对马克思理论的解读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可以结合两个小问题来展开。一是考察这种解读对霍耐特形成他的承认理论的影响和贡献;二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霍耐特的解读基础和路径。

霍耐特承认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在他的哲学人类学理论基础上、在主体间性的框架下主张人类的自我实现依赖于家庭之爱、社会之尊重和交往共同体之重视三个维度的承认关系的保证。现实生活中的斗争都是围绕这些承认关系而展开的,人类社会的冲突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为承认而斗争的历史,这种斗争通往人类的进步和解放。

首先,解读马克思的社会劳动概念是霍耐特要将他承认理论建立在规范性的基础上的一个批判步骤。霍耐特紧紧抓住马克思的“社会劳动”概念,捍卫其中规范性的内涵,然后又紧紧抓住马克思如何将社会劳动和社会解放联系起来的问题线索,为他提出规范性的承认理论做准备。无论马克思本人、还是后来马克思理论的诠释者都没有将这种规范性内涵坚持到底,所以当霍耐特不满于哈贝马斯将工具劳动概念中性化以及将道德规范性诉诸于参与主体的直觉的时候,当霍耐特捍卫蕴含在社会劳动中的规范性内涵的时候,他找到了将社会劳动和社会解放的新的联系点——即为了劳动的自主性、为了社会劳动领域中的承认而斗争。虽然后来霍耐特承认理论并没有明确地把劳动领域的承认关系作为独立的一个维度,但是它的规范基础是在马克思的社会劳动概念中获得的。

其次,霍耐特抓住了马克思的斗争概念,充分肯定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病理分析和历史观点,但是他不满马克思晚期的功利主义模式的斗争思想,因为这种斗争只是争夺物质生产资料和国家权力的斗争,忽视了社会劳动和社会交往中的规范性内涵。只有对这种英格兰式的功利主义模式进行批判,才能将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建立在规范性的基础上。这是霍耐特和马克思的根本不同之处。这个观点立足于一个基本假设:如果不将斗争建立在为规范和承认而斗争的基础之上,纯粹的物质斗争对于人类解放是不够的,人类斗争的动力不是为了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料,而是要满足自我实现的要求,这个要求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物质范畴。另外,霍耐特明显地质疑马克思将社会解放推往某个阶级的肩上的论断,他那里只有异化劳动和承认要求未被满足的“群体”,因而“为承认而斗争”具有一定的超阶级性。很明显,霍耐特的斗争理论更加具有现时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社会特征,因为那里无产阶级也占有了一定的社会财富和“福利保障”、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从事阶级斗争夺权的动力。而马克思主张的斗争则更加符合自由资本主义的时代要求,因为那时的无产阶级真正地一无所有,经济危机尚未得到有效地克服。勿庸置疑,对马克思斗争概念的批判浓缩了霍耐特对当时代社会阶级状况的思考和诊断。

其三,霍耐特的承认理论也可以说是马克思理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下的延伸和发展,它们之间还是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和延续性。因为霍耐特在马克思青年时期的人类学基础中找到了规范性和人类学思想的共通之处;他们都主张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于持续的社会斗争和解放;都重视具体的生活事件和经验感受,反对超验哲学和超验理论对现实生活和感性的脱离。

劳动实践的背景篇5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中职学生实习就业指导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生产模式从过去劳动集约型逐渐过度到大规模生产型,需要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及实践运用能力的人才进入社会和企业,这给中职学校及学生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机遇。学校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踏板,承担着一定的责任与义务,其中对学生实习就业进行指导和帮助,是中职学校最为明显的责任。目前,中职学生实习就业指导已如火如荼地展开,但中职学生身份如何界定、权益如何保护、工资与工作时间如何把握等问题的出现,导致中职学校学生实习就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以《劳动合同法》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思路转变,以此为中职学校学生提供更科学、高效的实习就业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竞争力和中职学校社会影响力。

二、中职学生实习与就业的关系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际及国内各大企业、单位竞争力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当然这就给学校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中职学校作为特殊的教育群体,比较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强调学生必须掌握一技之长,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和运用能力。但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逐渐减少,加上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中职学校在巨大的压力下,开始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学生实训及实习教学一体化工作,积极推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使其在完成顶岗实习时就能顺利就业。由此可见,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经营、管理等技能型、综合型人才的关键环节。中职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不仅能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还能增强自身专业技能,明确现代化企业的用人需求,以此更快、更顺利地适应企业要求,提高自身竞争力,对后期社会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为促进学生就业,多数中职学校将就业情况纳入顶岗实习考核内容中,因此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逐渐成为了一个范畴的两个阶段。

三、《劳动合同法》在调整中职学生实习与就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劳动合同法》被誉为劳动者的“保护伞”,其目的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构建和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但针对中职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方面,《劳动合同法》是空白的,多数劳动仲裁部门和法院仍然参考以往的相关规定,在校生勤工俭学不属于就业,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在这样的规定下,中职学生实习期间相关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导致实习与就业出现了诸多问题。

1.在实习、就业中的法律主体地位不明确

目前,中职学生毕业前进入企业实习,往往会与企业、学校签订“就业协议书”,离校后毕业生即可与企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根据现行政策,学生毕业前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并非劳动关系,不受到劳动法的保护。若在实习期间,学生、学校及企业出现劳动纠纷,学生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法律规定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中职学生实习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给我国教育体制改革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2.在实习、就业期间责任主体和有效管理问题

通常情况下,中职学校在学生实习前会与学生及家长签订关于实习期间责任、权利、义务等问题的安全协议,学校、学生及企业会签订一份实习协议,明确三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等。但由于《劳动合同法》未明确规定几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可能会因中职学生处于弱势地位向着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同时企业规避法律责任,减轻自身的责任,损害学生的合法权益。

四、《劳动合同法》在中职学生实习就业中的完善

1.界定学生在实习与就业中的主体地位

中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权益、责任、义务等相关的问题,近年来社会上也出现了关于中职学生“工伤赔偿”“集体讨薪”的问题,企业往往会以“在校学生实习时间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为名义,阻塞学生的维权之路。但在学生及社会的努力下,这几年维权成功的案例逐渐增多。在学校和企业签订实习协议时,若内容包括按劳付薪、“有偿”等,那么该实习属于《劳动合同法》调整范围。但如果仅仅是学校委托实习,则不属于法律范围。针对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及毕业前的短期就业期间的主体地位问题,《劳动合同法》进行了明确了界定,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学生及企业三者的法律关系,不仅有利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也增强了法律法规的权威性。

2.学生在实习期间条件成熟时,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近年来,市场经济竞争力与日俱增,为增强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中职学校向高职院校学习,转变教学观念和模式,积极推行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为其提供一个就业的机会和平台,从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对于企业来讲,通过和学校签订实习协议为学生提供工作岗位,但由于学生综合能力存在差异,并非每一名学生都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因此学生在实习期间应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技能,努力为自己赢得就业机会。当中职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表现优异,企业可以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对此合同的效力予以承认,以便更好地保护学生与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为企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五、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日益激烈,为在市场中站稳脚跟,需要大批量技能型人才,这就对学校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中职学校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加强中职学生实习就业指导和管理,有利于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干扰,使得我国中职学生实习就业出现了很多问题,制约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基于《劳动合同法》,明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主体地位,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为学生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家长、学生负责,更为社会负责。

参考文献:

[1]高希华,王涛.浅议劳动合同法在学生实习就业中的完善[J].商场现代化,2012,11(21):236.

[2]李文忠,王一洁,高福禄.论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就业中的法律适用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2(1):66-69.

[3]王一洁.论高职院校学生不同就业形式中的法律适用[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03):88-91.

劳动实践的背景篇6

【关键词】劳动技术;创新

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说: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劳动技术教育是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途径。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劳动意识和技术素养,促进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多用问题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创新学习是一种让学生提出新问题、新想法、新结论和创造新事物的学习,其特点是推陈出新。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学习,就是要鼓励学生以创新的态度来对待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得多、想得新、想得巧,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动手能力。

一、做好劳动技术项目的背景分析,提高学生学习劳动技术的激情

让学生自主搜集项目的背景资料,才可进入所设置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在资料收集中了解项目制作的整体情况,为实践操作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如在《电动模型》制作中的背景分析:在机械化逐步代替手工劳动的今天,电动机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机器之一。自从有了电动机,就实现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途径。

1.激发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通过亲身实践,了解科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通过观察、访问、调查、仿制模型等,让他们以发现者的姿态进入角色,充分领略到学习主人的充实感,体验到喜获知识的欢乐,进而激发学生们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学会分享与合作。经过学生的直接参与,形成一种开放的环境,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二、做好整体项目方案设计,力求自主创新完成项目任务

当今教育改革的时代特征明确指出:教育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方法很多,通过训练创造性思维来培养创新能力是教育实践中用得最多的方法。在劳技教学中,很多被成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孩子们的眼里都会变成“为什么会是这样?”他们会因此提出各种各样的质疑。

1.认真做好活动准备工作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是按常规思维去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求异思维则要求学生突破习惯性束缚,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求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体现超常、超群、超前的特点。所以在活动准备中让学生自主了解项目制作的基本资料,制作产品的结构、原理、适用领域甚至是其卖点在什么地方。如《电动模型》制作中的活动准备:①了解电动机的分类,基本构造及原理,了解电动机发展前景。②对机电师傅、老师访问,上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电动机的用途,结构及最先进的电动机信息,并对工作原理要详细了解。③根据了解的电动机结构,自由组合成团队进行方案设计,并对所需的器材进行准备。

2.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活动实施项目

创造力是蕴藏在我们每个学生身上的最宝贵的资源,但长期以来传统教育缺少开发这种资源的意识,也缺少开发这种资源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效果和学习兴趣紧密相关,因而劳技教师要十分重视劳技教学的阵地建设,把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看作一项特别重要的教学任务,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学,有滋有味地学”并在他们面前摆上问题,让他们去解决,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

(1)注重资料的收集。当课题及探究方向确定后,各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环境分头行动。一般来说采用综合调查方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的对象是各机械厂和机械维修部门,进行实地观察。对工人师傅和维修技师进行访谈。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发现问题的敏锐观察力。如《电动模型》制作中的资料收集包括:①电动机的分类及型号?②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什么?③电动机有哪些用?④电动机发展趋势如何?⑤各类电动机的优缺点?⑥访谈时要注意的问题?⑦询问、交谈要有礼貌,要有中学生应有的素养。⑧访谈时要准确,快速地记录访谈的内容(包括问题和回答的内容)。⑨每个组员要有团队精神,各司其职,不要发生意外。

(2)认真进行方案设计并实施。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对学生来说,新技能的形成过程必然是一个创造过程。在技能训练、当中,工具材料和任务要求都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敏锐的创造意识,真诚地去鼓励学生参与创造知识成果的全过程。尽管开始学生的想法是幼稚的.技能教学中采用直观强化方法,让学生从生动的直观教学中顺利进入抽象思维,解决实际操作。让学生认真做好方案,做到创新自主制作方案,运用发散思维,达到培训目的和效果。如《电动模型》的方案设计中:经过两个星期左右课余时间搜集、访问,学生对电动机有了初步认识,这样可以着手方案设计。电动机可以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两类,工作原理相同,都是由于通电的线圈由于受到磁场力矩的作用而发生转动,从而实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三、做好活动的讨论总结与反思,自主剖析存在问题及对策

讨论总结阶段更是开展创造教育的重要阶段,此时的学生都已经过技能训练,作品也已完成,学生心中充满了劳动的喜悦和成功的,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将取得较好的效果。以“九龙杯与虹吸现象”一课为例,当学生制作完九龙杯,并亲身体验劳动的成果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讨论如何在不弄脏手的情况下用一根塑料管将抽水马桶中的余水抽干?如何不倒掉金鱼缸中的水而只把金鱼粪便从鱼缸中吸出?总之,教师要增强和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在教学环节的各个阶段,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创造贯穿于劳技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得到创造教育的熏陶。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探索使技能差一些的学生获得创造思维的成果。如在教小木盒的拉手制作,也容易通过观察、思考、想象、设计制作,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型个性品质。

我们必须认识到,素质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在团队中的协作意识与创新能力,为更好地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高兰.有计划地进行高职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内江科技》,2010.9

劳动实践的背景篇7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中职教育;技能型人才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9249

据教育部2013年的《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已经高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1]尽管中职生就业率高,但与社会的低认可率还有很大的反差。究其根源,可以归结为: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进而引起社会群体对中职生的整体劳动素质认可度不高的现象。相反,德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却因劳动素质相对较高而备受企业的青睐和社会的欢迎。追根溯源,可以归因于:首先,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是一个比较完善、相对成熟的职业教育制度。其次,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不仅是支撑德国经济发展的基石,而且还是减少德国青少年失业率的有效保障。因此,引入和借鉴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1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历史文化透视、社会背景分析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根植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之中。基于此,探究“双元制”培养模式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因子,应分别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入手。

11历史文化透视

纵观德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可以发现,在探索其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德国继承和发展了“日耳曼民族”传统的“重实用、崇平等、尚合作”的现实主义思想和精神,并将传统现实主义思想和精神进一步开拓和创新为“双元制”培养模式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随之,在“双元制”培养模式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的指导下,一个比较完善、相对成熟的职业教育制度――“双元制”培养模式便应运而生。

12社会背景分析

从社会背景看,长期以来,德国一直存在着内隐的社会分层现象,即德国的社会结构,可以划分为四类社会阶层:“上层、中层、劳动阶层、下层。”[2]但在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德国各社会阶层间的内隐差距正实现从逐步缩小到最终消失的转变。这种转变突出的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德国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层级意识被逐步淡化,并最终被遗忘。另一方面,各阶层成员间的交流不断扩大,彼此的心理隔阂也被慢慢融化。

据研究资料表明,“就阶层属性而言,现代社会的大多数德国人倾向于把自己归类为劳动阶层”。[3]据此,可知:德国各社会群体,表现出认可职业技能、支持职业培训的社会心理。无论是15岁的中学毕业生,还是企业的在职雇员,他们都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人能力、劳工市场的要求,选择相应的职业学校或企业,进行职业技能学习或职业技能提升训练。在此背景下,德国的职业培训和教育,不仅获得了广泛的群众支持,也为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2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雏形、兴起、发展

为德国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德国“双元制”[4]培养模式,其萌芽、形成和发展是德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最早萌芽于中世纪的德国行会学徒制。中世纪时期,德国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发达,急需大批具有简单操作技能的手工工人。在此背景下,获得官方认可的手工业行会,采取“学徒制”的职业培训形式来大批量定制式地培养手工行业急需的手工工人。手工业的“学徒制”职业培训,指手工作坊中的具有丰富技能经验的手工师傅,对新手手工工人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和品德教育的过程。具体地说,手工业行会不仅严格地限制手工业学徒名额,还将手工业者分为师傅、帮工和学徒三个阶第,也对“学徒制”职业培训的期限作了明确规定。通常,手工业行会规定:“‘学徒制’职业培训的期限一般为三至七年”。[5]期满后,学徒向手工业行会申请,升格为帮工,而帮工两年后则可申请升为师傅。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兴起于以“新兴工业”为主的新行会职业培训。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随着机器大工业逐步取代工场手工工业,德国的职业培训也逐渐地从传统的“学徒制”职业等级培训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并慢慢地实现了向以“新兴工业”为主的新行会职业培训的转变。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新兴的工厂雇主,依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对企业雇员进行职业培训,从而提升其雇员的劳动素质。一般而言,影响企业效益的“雇员劳动素质提升培训”,主要包括培训雇员的任务能力、一般能力、整合能力和关键能力。但需要指出的是,新兴企业的“雇员劳动素质提升培训”活动,受到了手工业行会的强烈反对和抵制。手工业行会的反对和抵制行为,主要体现为其采取方式多样的措施破坏新兴企业的“雇员劳动素质提升培训”活动。例如,手工业行会,通过缩减“学徒制”职业培训的期限和改善学徒的生活环境和待遇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手工业的“学徒制”职业培训活动。尽管手工业行会百般地阻挠“新兴工业”为主的新行会职业培训,但最终以“新兴工业”为主的新行会逐步承担了职业培训的使命,并获得了学徒结业考试的权力。20世纪30年代,德国颁布的《国家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作为企业培训的补充”[6],这既促使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承担职业培训的任务,也标志着德国的“双元制”培养模式的正式形成。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鼎盛发展,始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并延续至今。较以往相比,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其职业培训的对象与过程均有所改变。现阶段,其职业培训的对象,主要是15~16岁的中学毕业生。中学毕业后,初中毕业生面临着分流的现象。其中,部分中学毕业生选择接受普通教育,其他部分中学毕业生则会选择接受职业教育。从其职业培训过程来看,接受职业教育的中学毕业生,首先依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然后向相应的企业提出要求培训的申请,经过企业考核后择优录取,最终企业与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生签订合同。根据企业和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生之间签订的契约,企业的主要责任是为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联系相应的职业学校,支付其相应的职业培训费用,并给予其适量的生活补贴。而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他们的职业培训安排通常是“每周一天在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理论课程,五天到企业由培训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职业培训期满后,申请要求培训的中学毕业既可以留在企业工作,也可以离开另找工作。

3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在我国中职教育中应用的探讨

由于德国和中国在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探究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在我国中职教育中的应用时,必须斟酌、考量一个核心问题:“怎么借鉴。”要对“怎么借鉴”的问题做出解答,须从理论层面对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理论再解读。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指“私人办的企业与国家办的学校,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制度”[4],其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分别是“以育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培养模式的“双元”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第一,在技能培训地点层面,中学毕业生或在职雇员每周“3~4”[4]天到企业进行职业技能实践培训,每周“1~2”[4]天在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理论知识。第二,在经费投入层面,企业承担职业技能学习和提升训练费用的“2/3”[4],职业学校则承担相应费用的“1/3”。[4]第三,在身份类属层面,申请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中学毕业生和企业在职雇员,具有双重身份:职业学校学生和相关培训企业的学徒。第四,在培训内容层面,一方面,职业学校,侧重受训者职业基础理论的传授。另一方面,企业,则强调受训者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培养训练。第五,在受训教师层面,实训教师,主要指导受训者在企业教学车间和生产实习过程中提升操作技能。其中,大多数实训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娴熟的职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

“双元制”培养模式的运行过程是“教育部门主导,经济部门和劳动部门协同,地方和行会实施,科研机构支撑”。具体来说,联邦教育与研究部,通过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法规等手段宏观调控“双元制”培养模式运行的相关问题。联邦经济与技术部、联邦劳动与社会部,分别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手段来实现各自的管理和组织职能。其中,联邦经济与技术部,主要负责制定和颁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和《职业教育条例》;联邦劳动与社会部,则主要通过设计和实施多种举措促进职业教育、职业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德国行业协会,主要负责对职业教育的咨询、职业教育运行的监督、职业教育资格的审核、职业教育考试的组织和实施等。德国科研机构,主要包括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德国劳动市场与职业研究所、大学研究所、地方研究所、其他研究机构、德国职业教育研究共同体等机构和组织。这些研究机构和组织,是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的技术动力源泉。

总之,在对“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在我国中职教育中应用的探讨”的认知中,“怎么借鉴”始终是研究者绕不开的且亟须解答的核心研究问题。“怎么借鉴”,指探究对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实践的理论创新和改造问题。解决“怎么借鉴”问题的最好途径,是重新认知当前关于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本身的理论,并对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进行理论创新和改造。

参考文献:

[1]中职生就业率超大学生[eB/oL].[2013-02-28].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3-02/28/content_1971277htm

[2]马长市德国“双元制”为何在我国难“生根”[J].职业技术教育,2013(8)

[3]姜大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3):5-14

劳动实践的背景篇8

“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众所周知,劳动创造了价值,得以让人类从低等动物群体中脱离出来,并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明。而在其中作为人类文明史的拓荒者,劳动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古至今,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践表明,劳动能创造多少价值,取决于很多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力的素质和决定劳动力配置、使用、优化、激励等的制度安排。前者是提高生产力的基本要求,后者则是良性劳动关系的基本保障。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这其中有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劳动力的配置、流动、激励等制度安排发生了巨大的正向变化,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逐渐发挥基础性作用。

述背景

经济的发展让我们驶向快车道,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我们比任何时期都要更接近中国梦,但我国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收入差距较大、环境污染严重等。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新的发展要求对劳动关系也有了新的考验。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的主体及其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劳动关系矛盾已进入凸显期和多发期。有的地区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集体停工和时有发生,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影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任务繁重,这些劳动关系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解决不好,就会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影响企业发展,甚至影响国家发展稳定。

针对当前劳动关系面临的形势,为进一步推动做好新时期劳动关系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阐述了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意见》的出台是新时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对于新形势下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看细节

保障收入是硬道理

切实保障职工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在《意见》中处在首要的位置。《意见》指出要完善并落实工资支付规定,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工资保证金和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探索建立欠薪保障金制度,落实清偿欠薪的施工总承包企业负责制,依法惩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违法犯罪行为,保障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到工资报酬,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

拖欠职工工资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这一问题有所缓解,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特别是受经济下行影响,一些地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空间缩小,有的领域欠薪情况有所反弹。

工资收入是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核心。拖欠工资,不仅侵犯了职工的劳动报酬权,扰乱了劳动力市场正常秩序,而且影响劳动者的生活和生存,殃及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因此,解决欠薪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在当前背景下,创业创新成为主旋律,劳动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创业虽然带动了就业,但由于处在产业金字塔的中下层,劳动者的报酬所得还被许多的不利因素所影响,报酬获得权常常无法保障。而必须强调的是,劳动所得是创新的重要源泉,如果其回报足够高,就会激发创造性劳动;否则,就不利于创造性劳动的激发。新常态背景下,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殆尽,创新型劳动已成为新时代生产力的主要驱动。因此合理科学的分配劳动所得,努力保障劳动者报酬获得权,才能给劳动者足够的激励,使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带薪休假不只是看起来很美

“又一年了,带薪年假你休了吗?”有人感叹单位有年假不敢休,有人称没时间休,更有人甚至从来没听说过带薪年假,还有的不知道带薪年假休与不休有何区别。

其实,自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就正式施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只要没享受过寒暑假、没有长时间请假的,都有权享受带薪年休假。而且实践生活中,带薪年休假只是少部分人的特殊福利,没得休、不敢休、休不了都成为大多数人共同的痛楚。

针对此现象,此次《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切实保障职工休息休假的权利。完善并落实国家关于职工工作时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假期、带薪年休假等规定,规范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审批管理,督促企业依法安排职工休息休假。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安排职工延长工作时间的,应与工会和职工协商,并依法足额支付加班加点工资。加强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工作,推动劳动定额定员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指导企业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定员标准,保障职工的休息权利。软硬兼施让用工单位充分意识到劳动与休息的合理关系,对休假权利充分尊重,并使带薪休假逐步走上良性轨道。

良好环境激发劳动者无限潜能

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

的确,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在劳动关系领域,职工的文化素质、价值观念以及社会需求正发生着重大的结构性转变,实现体面劳动和有尊严地生活正成为新一代劳动者的价值取向和集体意识。同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经济发展已由原来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向科技创新、高素质劳动者的价值创造的转变。加强人文关怀、改善用工环境,既是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体面劳动,是人权,是尊严,也是对劳动新常态的一种最恰当诠释。

而新出台的《意见》也同样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有了更多的关注。《意见》要求要切实保障职工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同时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培育富有特色的企业精神和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为职工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注重职工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及时了解掌握职工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加强企业文体娱乐设施建设,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拓宽职工的发展渠道,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引导。在广大职工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追求高尚的职业理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对企业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爱岗敬业、遵守纪律、诚实守信,自觉履行劳动义务。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强和改进政府的管理服务,减少和规范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审批事项的工作效率,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

从《意见》中我们不难发现,为了实现劳动者体面就业、体面劳动,《意见》不仅在打造良好的用工环境及职业病防护等客观维度上做了具体的部署,也在劳动者的人文关怀、心理健康的精神维度上做了充分的指导。因为只有更高质量的劳动者,才能创造结构更优、效益更好的经济体,进而助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谈意义

解决旧矛盾,预防新问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致力推进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一文中点出背景:“计划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出现的矛盾相互交织,个别权利争议大量存在与集体利益争议逐渐增多同时并存,劳动关系问题与其他经济社会问题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增加了劳动关系矛盾的处理难度。”

福建省人社厅劳动关系处负责人分析,构建劳动关系的新常态,既是解决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也是为今后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建设转型奠定劳动力基础。只有建立起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更加有利于劳动者发挥创造力的用工机制,劳动关系平衡的新常态才能建立起来。中央文件明确表示和谐劳动关系是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的重大任务。由此可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具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而在高速增长率的背后是以中国的“人口红利”为支撑,单纯依靠资源消耗和廉价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增长模式必须要被终结。以往存在于劳动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也迫切需要解决。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保障劳动者的权利,重视对劳动者技能提升,劳动者的创新力和创造力才能被激发出来,生产率才能提高,产业才能升级转型,中国经济增长才能有一个更为稳固的根基。

福建省人社厅劳动关系处负责人认为,在当前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意见》更具有紧迫性、及时性和前瞻性。据其介绍,《意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下发的首个劳动关系方面的文件,是新时期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是劳动关系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

号角已吹响

劳动实践的背景篇9

(1)实践性知识拥有者对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独有的知识存在抵触

原因有三:第一,是实践性知识拥有者非常珍惜某种来之不易的特定知识。教师在获取某些独有知识是经过几学期甚至几十年不断摸索、实践而获得的,对于这些自己历尽挫折、付出代价总结出来的实践知识,教师个人倍加珍惜,不愿轻易与他人分享。这些教师认为,通过知识共享活动,宝贵的知识被知识接受方轻易得到,就是忽视甚至否定了知识拥有者前期的艰苦劳动。第二,是实践性知识拥有方为保持自己在与同行竞争中优势地位的需要。教师个人特有实践性知识与其他教师共享意味着实践性知识占有权范围扩大,个人竞争优势的缩小。实践性知识拥有教师对那些凝聚了自己大量劳动的隐性知识垄断权的丧失,担心很可能动摇他们在单位中的优势地位,因此,为了保护教师个人利益,知识拥有者不愿意主动传播知识、甚至会拒绝他人共享知识的请求。第三,是实践性知识拥有方对个人独有的知识转化希望得到相应回报。知识拥有方为了追求公平的回报以及保护个人利益不受损失,希望获得其他人独有的知识作为分享自己知识的前提条件。

(2)接受实践性知识的教师不愿参与知识共享

知识接受方不愿参与知识转化共享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有些教师尤其是老教师认为,和其他教师(主要是年轻教师)一起交流、探讨各种教学问题会有失自己身份或显得自己无知,他们因此拒绝参与知识共享过程。其次,有些教师认为,只有自己才能创造出与他人知识等价的甚至更有价值的知识,他人创造的知识只适合他人,知识接受方这种原创癖好同样会使他们不愿意参与知识共享活动。

(3)实践性知识交流转化的双方缺乏共同的知识背景或良好的沟通技巧

首先,由于交流双方没有共同的知识背景,使知识交流无法顺畅进行。在知识转化过程中,双方的知识背景如果相差甚远必然会导致对于同一事物有不同层次的看法。因此,在知识交流过程中双方不易地找到共同点,更不可能进一步理解和消化显性知识并发掘出隐性知识,这样,交流往往难以有效地进行。其次,知识背景相差甚远,会影响知识拥有方传授知识的积极性。由于知识拥有方与知识接受方的知识基础差异过大,双方对知识的理解力也会不同。在知识转化过程中,知识拥有方为了让接受方理解自己所传递知识,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解释、说明知识,即便如此,知识接受方仍然可能出现理解偏差,这必然将极大打击知识拥有方参加知识共享活动的积极性。再次,知识背景相差甚远,会影响知识接受者接受知识的积极性。

知识转化主体双方在某领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巨大差异,将导致他们对该领域知识的理解程度、领悟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进行创新活动能力的不同。如果知识接受方由于自己缺乏相应的理解、吸收能力,觉得参与知识共享活动一无所获,甚至导致别人认为自己无知,结果他会对知识交流活动失去兴趣。最后,教师间缺乏正确的沟通技巧也是造成知识转化共享的障碍之一。在知识转化共享过程中,知识接受方往往不能用恰当方法明确描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现状、还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知识提供方明确了对方的知识需求后,却又找不到恰当的语言和词汇或方法正确表述自己的意思,这两种情形其结果很可能是答非所问。长此以往,交流双方会认为知识共享得不偿失,彼此付出了巨大努力却徒劳无功,进而终止交流活动。

2参与实践性知识转化的客体即知识自身存在一定的瑕疵

首先,实践性知识传递方客观上缺乏多元化的知识。SeCi过程中涉及的知识是多元的,既包括隐性知识,又包括显性知识,既有个人知识,也有组织知识。因此,多元化的知识是保证SeCi过程最终产出知识丰富性的必要条件之一,没有充分知识量和种类的输入要创生出高质量的、新的、多元化知识是不可能的。然而,调查访谈事实表明,参与问卷的164名英语教师中有很多教师对实践性知识的掌握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种类上很不理想。其次,实践性知识的传递方所能提供的知识缺乏新颖性和实用性。参与SeCi过程的知识不仅是多元的,同时也必须是有价值的(即知识转化过程中的知识必须具有新颖性和适用性)。接受调查的英语教师当中,老教师拥有的知识有很好的实用性,但缺乏新颖性;而年轻教师拥有的知识有较多的新颖性,但缺乏实用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速度越来越快,教师必须依靠新型、实用性的知识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

3实践性知识转化过程转化模式等方面存在着不足

(1)传统的“有效传递模式”不能适应SeCi中知识转化的要求

在SeCi知识转化的模式当中,知识转化的顺利进行需要一个“场”即知识交流、合作、共享的环境。该环境在氛围上必须是平等、自由的,不压抑的。适应于SeCi知识转化的学习模式是“合作建构模式”。然而,调查发现,中学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学习模式仍然是传统的“有效传递模式”。在该模式中,它着重显性知识自上而下的传递,它强调教师培训者的权威及知识的灌输。该模式完全忽视了隐性知识在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忽略了平等自由、学习空间的创造和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显然这种模式完全不符合SeCi知识转化过程。而“合作建构模式”是一种实践的构想和专业知识的合作建构模式,因为它着重自由、平等的对话过程,为教师自主性的发挥提供了宽松的空间。因此,教师实践性知识转化采用“合作建构”的学习模式,既适应了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需要,又尊重了教师合作学习实践性知识的自主性,它为教师创新实践性知识提供一个民主、平等的交流平台。

(2)过于注重知识正式交流和学习的作用,没有发挥非正式交流和学习对知识转化的作用

分析SeCi知识转化过程的各个环节,不同主体间知识的交流、分享和发展是在正式或非正式两种场合中得以实现的。知识的交流、分享在不同的场合中其效率是不同的。正式交流时的知识转移一般是单向的,没有接受者对传播者的反馈,因此,它对知识接受者的启发作用是有限的。相反,非正式交流建立在人际关系基础上,是双向的交流,交流双方有反馈和沟通。与正式交流相比,非正式交流还有针对性强、交流频率高、信息最大的优势,这些特点都决定了非正式交流更有利于接受者对新知识的理解吸收,并产生新的知识。

4总结

劳动实践的背景篇10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

我国当前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是高学历人才,更需要具有较强实践性、操作性的职业性人才,而现代学徒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实践,能够为行业提供更多高技能人才,从而满足行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下文将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提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点。

1现代学徒制与专业职业能力概述

1.1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基于学校、企业与行业实现深度合作,借助于教师、师傅联合教学模式组成的现代人才培养策略。从客观上来看,现代学徒制是基于中国古代的学徒制度以及西方的初期现代学徒制度发展转变而来的。英国早在20世纪的70年代就开始推广现代学徒制,该制度主要包括技术与职业教育计划、统一职业准备计划等等,在1994年,英国政府正式推出现代学徒计划试运行,并在2000年作为国家培训制度的主体制度类型,这个阶段现代学徒制也得到了全球化的推广与应用。在现代学徒制体系框架下,不但实现了教育体系与劳动力市场的巧妙匹配,同时也使得更多的劳动力有机会获得高等教育,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个人成长的需要,更是解决了长期以来技术型工人短缺的问题,使得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该体制当中,培养的目标是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通常采取学校直接与企业签订合同的方式来进行连接,充分调用资金、技术,满足人职匹配的问题。由于该制度的构建既可以满足招聘者的岗位需要与职业价值需求,又可以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帮助新劳动者快速融入工作岗位,所以有效推进了行业的发展进程。以现代学徒制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突出了教育的实践性,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更是体现了以师傅言传身教为目标的教育科学体系,满足了新型育人的要求。

1.2专业职业能力

专业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种工作时所表现出的综合能力,该过程需要学习者能够将自己已经掌握的各种知识、技能与态度融入情境中,通过迁移与整合实现职业工作目标。一般来说,专业职业能力主要依靠职业能力测试来进行综合判断,可以确定某个人是否能够胜任某项工作。职业能力测试在日常管理中又被称之为实操技术测试、职能倾向性测试等等。目前,国外针对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以职业能力培训机制为主,这些机制的应用使得劳动力综合技能水平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很好地解决了劳动力素质不高、高等教育覆盖不全面的问题,这些都为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引导工作提供良好的指导依据。在充分借鉴西方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机制的同时,我国的一些高职院校开始尝试案例教学、实训教学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当中,借助于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才干,满足教学的全过程控制需要。除此之外,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还需要突出多元考核评价的内容,以此来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业绩考核水平,指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知识与技能,满足职业规划与发展的需要。现阶段有关于专业职业能力的研究众多,除了有关于学生职业能力内涵与特征的研究之外,一些学者也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等方面进行研究,无论是何种研究结论,都明确指向一个结果,那就是只有解决学生专业职业能力培养问题,才能够确保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体系的效果,才能够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发展需求的人才。

2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实施职业能力培养,对于学生、院校以及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院校发展的需求

从院校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开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工作,能够更好地满足院校定位。高职院校在现代教育培训体系中的定位是为社会输出大量、高质量的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与技能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职院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就必须要积极转变教学模式,更好地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发展需求,改善学生的就业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需要做好行业与企业的内容融合,更要推进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借助于现代学徒制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道德水准高、综合职业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满足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培养要求。

2.2学生自身的需求

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上来看,近些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高等院校扩张规模持续增加,每年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市场当中寻求就业的机会。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毕业生要想找到高质量的工作,就必须不断打磨自己的本领,提升就业能力,否则将会面临更为复杂的外部竞争压力,甚至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属于热门就业岗位,但是正是由于市场容量大,对于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求才会更高。在日常学习中,借助于现代学徒制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角色,了解自己未来的工作模式,做好职业认同与准备,不但可以提升就业的效率,同时也能够指导个人的职业规划与长远发展,提升个人价值,进而达到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层次。

2.3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我们不但需要巩固已经取得的建设成果,还需要一大批具有生产技术能力与操作管理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在我国的定位是培养专门技术型人才,通过在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中推广现代学徒制,能够很好地解决办学理念与特色的问题,通过积极转变办学模式,也有助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阶段,推动历史的进程。另外,伴随着职业教育的社会关注度不断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不在适应于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这样的条件下需要尽可能避免课程教学体系与企业岗位需求脱离的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熟悉各种专业技能,从而满足人才培养的各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后,才能够更好地融入本职工作当中,确保就业质量与就业率,降低失业率也有助于改善社会环境,维持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

3基于现代学徒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3.1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对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日常教学中除了需要突出理论知识的教育与引导,还需要强调实践教育,这也是现阶段高职教育中存在不足的部分。高职院校针对学生实施实践教育,主要包括技能、实训、实验等多个方面,在现代学徒制的基本框架下实施教学改革,则需要结合实践教学的流程与特征来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满足教学实践的要求。在现代学徒制度的模式下,许多实践活动需要借助于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扮演学徒的身份,借助师傅带领徒弟的一对一学习模式提升教学实践效果。除此之外,在学生安排顶岗实习模式时,则需要制定更为详细周密的教育方案与考核管理模式,这样就可以满足实训教学的适应性要求,让学生能够满足学徒制度的自我成长需要,进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

3.2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的课程培养一个很重要的培养目标就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学徒制培养模式也正是突出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所以两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通过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多种技巧的培养,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快速适应陌生的环境,也有助于满足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培训与操作能力客观要求。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实施综合职业能力培训教学,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企业内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定位需求。推广现代学徒制度,能够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突出教学目的与行业的特色,针对性的配置好师资力量与课程资源。从学校的角度上来看,则主要侧重了专业理论的额培养与专业知识的培养工作,确保实践教学的成果。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可以满足学生言传身教的发展模式需求,解决了人际交往、团队协作两个十分关键的技能因素,切实改善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了个人职业规划与发展的要求。教学实践环节中通过一线操作人员参与到课程教育引导当中,能够满足学生对于一线操作的直观认识,不但可以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也有助于改善团队协作综合素质,帮助学生适应了外部环境,提升了生活质量。在教育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却更为关键,要求做好实践教学各方面工作,切实处理好管理实践与工作技能的学习关联,不断提升个人综合职业素质,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发挥校企合作的规划发展定位与需求,另外一方面则能够突出实践教学的功能,满足基础知识定位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为社会输出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3.3充分结合理论与实践,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工作开始尝试理论、实践相结合的途径,而多种尝试中,现代学徒制度是匹配度最高、适应性最好的模式之一。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才能够满足学生学以致用的发展要求。作为企业,则可以结合学校制定的培养方案来为学生量身定做教学模式与策略,同时处理好各方面的内容,强化引导工作。企业加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环节后,才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环境,在真实、高效的工作环境当中,学生的技能才能够得到锤炼。除此之外,由于更加关注综合能力的训练与改善,同样也解决了学生岗位控制与技能发展方面的问题,从而促进专业技能知识的养成训练,满足了实践操作与综合素质的提升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个人的发展规划,为其提升就业质量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