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31:37

社交网络定义篇1

主题词  网络行为;网络伦理学 

一、为什么要提出网络伦理学 

网络伦理学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现实根源,它是由网络行为引发的道德关注。 

网络行为是网络社会所特有的交往行为。同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相比较,网络行为具有特殊的涵义,其特殊性表现在:其一,所处的环境特殊。即处在一种虚拟的现实(又称虚拟实在virtual reality)中。这种虚拟的现实是由计算机、远程通讯技术等构成的网络空间实现的。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存在着虚拟的一切:不仅有虚拟人(virtual human)、虚拟社会(virtual society)、虚拟共同体(virtual community),而且有虚拟全球文化(virtual global culture)。虚拟的环境产生了虚拟的情感,进而有虚拟的伦理道德。当然,这种虚拟的东西并非虚无,只是另外一种存在方式罢了;虚拟的规范也不是凭空设想,而是实实在在的约束。这种“二元性”的特殊环境和行为决定了由此所引发的伦理问题必然具有同传统伦理学不同的特征。 

其二,交往的方式特殊。即交往具有“虚拟性”和“数字化”的特点。网络社会中的交往以符号为媒介,使得人与人之间在现实中的直接接触减少,而是简化为人机交流、人网交流。此时人的存在以虚拟的“网络人”的面目出现。这种“匿名性”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无限扩大,交往风险却大大降低,交往更具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进而交往中的伦理道德冲突也更加明显。同以前相比,网络交往方式所受到的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更少一些。传统伦理学在这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它无法直接判定网络交往方式是否合乎(传统的)道德规范,例如它无法判定网络攻击的正当性。这表性传统伦理学并不十分符合现代网络社会的交往实际。因而,建立一门适合现代网络化生存的伦理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其三,交往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亟待解决。网络的匿名性同时也导致了随意性。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版权、隐私权等权利的侵犯。未获授权之前甚至根本不考虑授权就、登载信息资源,随意下载别人的作品等,无疑违背了法律和道义的精神。在互联网缺乏监督力量和手段的情况下,人们只有依靠法律的、伦理的宣传,只有依靠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则来制约这种现象的发生。尽管如此,这些手段收效甚微。我们可以看到,在技术手段走到法律、道德意识之前时,往往是要么更改规范,要么就得限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很显然,进行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比限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具有积极意义,因而,在现阶段提出网络伦理学就不是空穴来风的。 

不可否认,在网络社会,虚拟社会中的虚拟交往行为必将对古老的伦理学产生新的影响。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产生巨大的道德反差,引发许多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也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理解网络行为的道德意蕴,从而推动这门学科的成长。这一切表明,建立一门以研究网络行为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伦理学已经提上日程。 

二、网络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一)网络伦理学的定义 

网络伦理学是一门全新的、以网络道德为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学科,即关于网络道德的学说。 而网络道德则是探讨人与网络之间关系,以及在网络社会(虚拟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的。在网络社会中,网络道德主要依靠一般的善恶观念和个人的内心信念为行为标准。确定其内涵和外延,关系到这门学科的未来和发展。 

(二)网络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网络伦理学所探讨的对象和范围涉及虚拟社区及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人。这里所探讨的虚拟社会,是指现代信息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即基于internet的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虚拟空间。但是这个空间又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现代社会之中。它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免费的信息资源,大大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空间距离,也对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凡是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发生的道德现象和冲突,都属于网络伦理学研究的范围。 

(三)网络伦理学地位 

网络伦理学同传统伦理学相比,其特点可以用:新的、应用性的、开放的系统这三个特点来概括。首先,它是一门崭新的学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生活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产生新的人际关系、道德关系,客观上给这门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次,它属于应用伦理学的范围。根据伦理学的划分,它既不是描述性的,也不是元伦理学,它的目的就是建立现代互联网络上的道德规范,因而属于应用伦理学。第三,现代网络社会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虽然具有新的特点,但是毕竟是最近数年间发生的事情,各种现象以及其各自的特点并没有充分暴露出来。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络的认同和对由此产生的伦理学问题进行慎密的思考,网络伦理学的内容将会逐渐丰富起来,其主要的规范也会在不断完善之中。因而要想建立一门反映网络社会道德现实的网络伦理,必须采取开放的态度进行客观的、公正的、科学的研究。这是为什么说这门学科是开放的系统的原因。 

(四)网络伦理学已经具备一般伦理学的道德要素 

从纯伦理学的角度看,网络伦理学已经拥有了自己独特的道德要素,即:a.网络道德意识。同传统伦理学的道德意识相比较,网络社会中的道德意识显然更加淡漠,人性也趋于自然,而交往更是较少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并且摒弃了现实社会强加给人的各种限制。换言之,一进入网络,一切都不同了,心灵得到释放,获得自由,人最大限度地去实现自己,成为自己。其特点是自律性及其要求增加,凸现个人修养和学识的重要性。b.网络道德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不确定性、简单性和互动性。这是网络社会在伦理学上提出的新问题。即人们之间可以没有现实中的交往,但是他们仍然可以拥有友谊、爱情以及信任、帮助等等。当然,这种关系也可能维持的时间很短,但是应当承认,这种关系更多直接性,更少功利性。它也许克服了人们由于现实社会的各种压力而被迫放弃的各种交往关系。c.网络道德活动。这些新型的道德活动具有其特有的一面:独特性、多样性、随机性、目的性。网络提供的是虚拟的空间,这种新型的空间发展了许多新型的活动。比如聊天(chat)、发贴子(post)、电邮(mail)、上/下载(upload/download)、网络攻击(attack)、等等。而且随机性的交往增多。在这些活动中,人们的交往均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例如,交友网站的增多,各种聊天工具的普及等等。网络提供的即时通讯功能和匿名功能使人们的交往活动不必考虑空间距离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而活动又具有直接任意性。这都为网络伦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正是网络伦理学得以存在的基础。 

综上所述,网络伦理学已经具备了构建完整体系的基础。本文试图从构建其完整的框架入手,论述与此相关的范畴和意义,为最终建立一门新兴的学科做出尝试。 

三、网络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一)第一原则:资源共享原则。  

网络上的资源共享源于信息共享。包括软件、程序源代码等。凡是使用过网络搜索引擎的人都知道,搜索的过程,就是资源共享的过程,搜索结果就是大量免费的资源。而在一般的网络浏览过程中,资源共享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只要上网,就可以得到大量的资源,这也许是网络社会中最大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看,资源共享遵循的是“免费原则”。当然,这种免费具有约定性,它使用的是网络提供的默认值。如果超出约定的范围,这一原则就会收到挑战和限制。但是,无论如何,网络社会中的免费搜索、免费服务、免费信息等所体现的原则,毕竟不同于商品社会中的资源配置原则。后者体现的是利益最优原则,而前者却是以信息的最大化为出发点的。因而,作为网络社会所特有的资源共享,理应成为网络伦理学的首要的原则。 

(二)第二原则:一致同意性原则。  

一致同意原则强调网络行为都应遵循一般的道义性,它必须是诚实的、公正的和真实的。尤其在那些通过网络交往的人中间。双方一般都被理想化成为具有上述优点的人,因而值得信赖。很显然,一致同意性被当作网络行为的前提和默认值而先入为主地存在于网络人头脑当中。虽然这种认识不具有客观性,但是并不妨碍它成为网络伦理学的原则,只不过同时也是网络伦理学追求的目标罢了。这也是网络伦理学在当前遇到的最具争议性的原则。虽然通过网络交往的人都希望对方所描述的都是真实的,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监督机制和惩戒措施,网络人还是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意愿,而不是按照大家通常希望的规则那样行动。这样就给这一原则增添了许多变数,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利用网络进行诈骗;侵权等等。 

(三)第三原则:自律性原则。  

自律性是伦理学的目的。在网络社会中,由于个人具有充分的自由,缺少约束,要达成一致同意,或完全享有整个资源,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每个网络人都遵循自觉性,遵守一般道义原则,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自律性原则可以看作一种最终的道德诉求而和其他原则共同构成网络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如果说,普通网络伦理学中也强调这一原则的话,那么,网络伦理学无非是更加突出这一特点罢了。自律性的另一个意义是,遵循最小授权原则。即只在网络中获取应当获取的资源,而不越权去访问或者试图获取那些不应该获得的资源,否则就会被取消授权。因此,自律性为网络伦理学的终极目标和终极关怀。 

四、网络伦理学探讨的基本范畴和基本问题 

(一)网络伦理学探讨的基本范畴 

善、恶 

在网络伦理学中,善恶观念符合传统伦理学的一般特征。善恶问题是伦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是伦理学范畴的核心,因而也是网络伦理学应该研究的最主要的范畴。但是,在网络伦理学中,善恶问题又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比如判断善恶的标准更加不明确。按照斯宾诺沙的意见,所谓善是“指一切快乐,和一切足以增进快乐的东西而言,特别是能够满足愿望的任何东西而言,”而恶则“指一切痛苦,特别是一切足以阻碍愿望的任何东西而言”。 这种定义具有很大的歧义。在网络社会中,侵权、盗版、黑客攻击等行为无疑给行为人带来了莫大的快乐和实际利益,但是他们的行为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物质和精神的伤害,显然不能算作善之列。而根据列宁的观点,“‘善’被理解为人的实践=要求(1)和外部现实性(2)”。 亦即那些用来维护网络安全、维护网络规范、提供网络服务的行为才是善。反之,利用网络的便利对网络社会以及现实社会带来危害的就是恶。 

然而网络行为毕竟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如何界定网络行为的性质,确定是否合乎“道德”的,或者是合乎“法律”的;哪些又是“不道德”的,或者是“不合法”的,都需要一种规范。而利用现实社会既有的规范处理这些行为并非十分恰当,这就要求制订新的网络规范来对网络行为进行界定。但是,勿庸置疑,在新的规范形成之前,通过法的、道德教育的手段来填补这种无规范的真空,无疑是现代人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应当 

即规范网络行为的内容,确定“应当”与“不应当”。“应当”这个范畴属于传统伦理学的内容,但是在网络伦理学中依然具有新的价值。毋宁说在这里“应当”更具争议性,以至于人们只好通过制定“不应当”来界定“应当”的范围。例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学会为计算机伦理规定的“十戒”可以看作试图界定网络伦理学“应当”范围的典型规范:(1)你不应用计算机去伤害别人;(2)你不应干扰别人的计算机工作;(3)你不应窥探别人的文件;(4)你不应用计算机进行偷窃;(5)你不应用计算机作伪证;(6)你不应使用或拷贝你没有付钱的软件;(7)你不应未经许可而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8)你不应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9)你应该考虑你所编的程序的社会后果;(10)你应该以深思熟虑和慎重的方式来使用计算机。  

价值 

这也许是网络伦理学中最赋有争议的范畴。一个人的网络行为有没有价值,是否恰当,换句话说,能否对这种行为做出道德判断,几乎没有什么定论。倒是这种行为从一开始就完全处在别人的评价当中。虽然“价值范畴最为重要的用途在于赞扬”, 但是这里用“毁誉参半”来形容网络行为的价值却一点也不过分。但是,毕竟网络行为具有其特殊性,即遵循一定的价值标准: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至少是大多数人的同意。这样的行为才具有网络上的价值。显然,多数人的同意和事情本身是否正确是两回事,但至少表明在这方面网络伦理学所遵循的价值具有其特殊性。 

当然,确定网络行为的价值是为了引导它。通过制订规范固然能够主动防范网络违规行为,但是人们真正的目的应该是引导一种新型的道德倾向,以确定有价值的观念和理想,这是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避免的道德归宿。现代网络伦理自然也不例外。例如,美国的计算机协会在探讨其成员应支持的一般伦理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中这样规定:(1)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2)避免伤害他人;(3)要诚实可靠;(4)要公正并且不采取歧视性行为;(5)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财产权;(6)尊重知识产权;(7)尊重他人的隐私;(8)保守秘密。 即用规范的名义对网络行为的价值作了区分,从而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在网络上的作为,尽量避免无价值甚至损害他人价值的行为。 

平等 

意即自由获得资源和服务,这是网络社会的普遍规则。一个人只要注册了iD(即身分或身份identification, identity),拥有自己的密码,就可以“匿名进入”网络畅游、交友、聊天,发表言论、获取信息等等。这便于人们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往,并使交往变得更加自由和轻松。这在最大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平等主义。免费信息资源也具有这种不分民族、种族、文化约束的特点(当然也具有一定的限制,例如语言,主要是英语,使得网络主要在受教育群体中存在)。进一步,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简单为人机交流,面对冷冰冰的屏幕,一个人完全可以放开一切禁忌,平等地参与讨论,形成了网络无禁区的现实。换言之,网络给予进入网络社会的人们以道义上的平等权。 

网络赋予人们的“平等权”还蕴含着另外一个不易被觉察的意义,即它有助于推动直接参与式民主的讨论和进程。网络毕竟是一个独立于传统媒体的力量,一定程度地缓解了公众的知情权,资源共享原则又从客观上有利于促进现实社会中的公平现象,例如电子政务的推广。这也许是网络社会带给网络伦理学的最深刻的影响。 

信用 

这个范畴的应用集中表现在电子商务中,意即个人信用正逐步增强。在现实社会中,信用的实现由法律等社会规范保障,而在网络社会中,适用的法规、规范并没有建立起来,个人信用成为网络消费的唯一保证。虽然网络服务方要求被服务方提供基本的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等现实依据,甚至必须提供信用帐号,但是这并不表明网络中个人信用的脆弱,恰恰相反,网络正逐步培养起个人的信用。实际上,进入网络消费,已经建立了信用。 

信用范畴的另一种应用表现在网络游戏中。在某些游戏的设定中,游戏者通过增加个人信用即可获得较高的分值奖励,从而在游戏角逐中获得优势,乃至于获胜。这是网络游戏对建立网络时代的个人信用的贡献。 

服务 

这是网络社会产生于消费社会之后的典型特征。其中的含义之一是指:在网络社会中,消费同现实社会中一样,由一对一的形式构成,即有服务方,也有消费方。在这里,服务是传统的,机械的,网络只是一种媒介。含义之二是指:web-service,即网络服务,主要指未来网络提供的智能性的服务。比如,一个人在网络中打入“我想去西藏旅游”的语句,网络会提供出一系列的信息,如去西藏的最佳季节、气候条件、最佳旅游路线,等等,供提问者进行参考。从而实现人机交互的智能化和互动性,这是网络服务的真正含义。 

批判 

把批判作为网络伦理学的基本范畴确实有很大的争议。但是,这里批判已经异化为批评,而且泛化为道德判断,它总是不停地询问:“这种观点是好的么?”“我(们)应当这样做么?”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网络是一个特殊的空间,虚拟的环境产生了特有的网络语言,而匿名性让真相融入无穷无尽的争论。加之网络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没有了管理者,没有了权威(authority),网络成了“自由”的空间,导致每个网络人都是他自己行为的领导者和评价者,任何人都可以以自己的判断来决定讨论的价值。造成批判的滥用和现实语言的萎缩,深层次的文化思考被肢解,代之而起的是肤浅的、无休止的争吵。BBS就是这种批判滥用的典型。在那里,没有规则、没有标准,批评总是以自我中心,否定就是一切。 

五、研究网络伦理学的意义 

探讨网络行为引发的社会、文化和政治问题,在网络伦理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社会问题。过分关注网络导致了现实社会中的道德相对主义倾向和道德冷漠现象。前者是指网络的虚拟性和无约束性使得人们在网络中可以对任何事情都拒绝负起责任,后者是指人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异化为网络人,其重心转移到虚拟社会中的交往,从而削弱了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而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其根本的属性,但是以计算机为媒介进行交往的网络社会导致的人们直接交流的活动减少,必然造成群体意识的淡漠和人际关系的冷漠。此外,还造成了道德失范现象,例如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盗用他人的帐号,攻击他人的网络和计算机造成实际的损失等等,都是引起现实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其次是文化问题。这里有两层含义:表层问题表现在网络语言上。网络有自己的语言。 例如电子邮件所使用的语言格式,通讯网络协议,远距离传输协议,等等。这些协议可以说制定的非常具体和精确,甚至对字母的大小写、信息长短、主题、电子签名等细节都有详尽的规定。违反这些规定,就不能获得和任何信息。同时,这些规定又具有数字化、符号化倾向。 其应用同现实社会中使用的语言产生了冲突,其结果是消解了现代语言。深层问题表现在文化侵略上。即文化的殖民主义现象。由于现代网络使用的主要语言是英语,这有利于当代西方文化通过网络这种先进的传媒把自己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强行推广到全球,使得接触网络的人们容易受到现代殖民主义的隐性侵蚀。侵蚀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文化和宗教的冲突,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当然,这种文化的冲突也促进了各种文明的交流和融合。客观地说,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不仅如此,网络还会引发隐性的政治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改变现有的社会分层。即未来社会将分为掌握和控制信息的群体(knows) 和不占有信息的群体(knows-nots); 这必将引起一种新的对抗。 这或许正是现代政治学或者社会学应该注意研究的问题。 

在我国,对网络伦理学的深入研究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是一个崭新的领域。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对正确规范网络道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正确对待文化阵地扩展的现实。 网络被誉为“第四媒体”,拥有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也无可比拟的、全新的传播方式。如何占领这个新兴的宣传阵地,充分运用其传输信息迅捷、大量的特点,对我们当前加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建设至关重要,也是当前宣传工作必须研究的问题。 

社交网络定义篇2

论文关键词:网络用语;信息交流;信息传播

信息交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现象,是人与人相互作用与联系的一种方式。它是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交流工具。网络全新的交流环境与独特的传播方式,造就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网络用语。网络用语是人们在互联网上广泛应用于信息交流传播的一套信息符号。广义的网络用语包括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硬件、病毒;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闪客。狭义的网络用语主要指网民用于网络聊天或发表个人观点的用语…。本文讨论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网络用语。网络用语近年来迅速壮大和发展,据西华大学武小军教授在2005年所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66.87%的人在接收email时使用过或较多使用过网络用语,23.45%的人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并在影响其他人群。可见网络语言的使用目前已十分普遍。网络用语的存在和发展对信息交流和传播有很大的影响。

1网络用语的主要类型

网络用语的分类标准有很多,从词汇的结构组成与用语含义内在联系这个角度出发,网络用语可分为如下主要类型。

1)符号图形类。主要由非文字的特殊符号组配而成,部分与文字组合来表达含义。其最大的特点是用于表达人类各种表情。例如由冒号和右括号组成的“:)”,好比一个人的笑脸,“:一D”表示非常高兴地张嘴大笑,而由字母t和下划线“一”组配的“t—t”就好像泪水从脸颊流下来的样子。这种网络用语比起传统的文字能更加生动活泼地表达人们各种情感,在信息交流效果上容易产生共鸣。

2)谐音类。这类网络用语主要使用发音相近的字词甚至是数字来表达一些传统用语中的书面字词。如大侠被写成了“大虾”,版面的主人被写成了“斑竹”或“班主”,哭泣如“呜呜呜”的声音被写成一串“555”。这类网络用语存在的争议性最大,因为它们很可能会导致错别字的泛滥。

3)缩略词类。这类网络用语通过组合原来要表达字词的拼音或者单词的首字母来表达含义。如妹妹哥哥被表达成“mmGG(拼音meimei和gege的首字母缩写),甚至是一些短句如英语常用的Byhteway也被缩略为“Btw”。

4)旧词新义类。这类网络用语赋予一些传统语词新的含义,常用于表达与网络交流主体或者网络行为相关的含义。如“潜水”是指长时间泡在论坛或者网络聊天情景中却一言不发,而“马甲”是在网络交流环境中隐匿真实姓名的用户名。

5)引申类。这类网络用语依然沿用了传统语词的含义,但在网络环境下,引申出了与网络行为相关的特定含义。它们往往精简短小,常用的如:“顶”是指在论坛BBS中把帖子通过回复把帖子顶上显眼位置,后来引申为支持;“汗”引申为敬畏或无奈,源自漫画家经常采取漫画人物流一两滴汗来反映人物的敬畏或者无奈的心情。

6)新词类。这类用语是在互联网信息交流和传播过程中诞生的,主要用于表达与网络交流主体或网络行为相关的含义。如在网民中较为流行的“灌水”是指在网络交流环境中经常发表没有实质意义言论的行为;“小白”是指在网络论坛BBS中,经常浏览他人言论却极少做出回应的人;“牛人”是指拥有某方面出色能力的人;“楼上楼下”是指上面或下面相连的文章等。

7)数字代码类。数字再普通不过的是阿拉伯数字,用到网上则有不寻常的意义。如“886”是“Bye—bye”;“7456”是“气死我了”;“8147”是“不要生气”;“4242”是“是哦是哦”,等等。这些数字不但输入简便,而且谐音易记,被广泛使用和传播。

2网络用语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特点

1)简洁性。网络信息交流的即时性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最大的信息量。讲求效率是网络用语十分重要的一个特点,故网络用语具有大量缩略形式存在。汉语在输入方式上不及英语方便快捷,相比之下,一些数字符号字母的录入更加方便。网络用语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改变现有语言中某些词语形音义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并靠这些简单的符号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缩短信息交流的宝贵时间。为了提高交流速度,网民很少运用复杂句子,省略现象极其普遍,这反映了网络用语经济性的特点。可见,网络用语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简洁性,几个字母和符号就能真实而传神地表达复杂的想法,这适应了快节奏的网络信息交流,实现多人的交互性信息交流,同时也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

2)区域性。与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言类似,网络用语也有其区域性。但是这种区域性更多的是以虚拟社区交流主体为界限的。因此,网络用语的研究离不开虚拟社区。网络用语在网络论坛或BBS更为兴盛,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也更快。我们所看到的流行的网络用语一般都是综合性词汇。然而在不同类型的虚拟社区中,也会流行不同的网络用语。一些网络用语甚至在某一类型的虚拟社区非常流行,而在另外一种类型的虚拟社区中却无人知晓。例如在学生求职类型为主的虚拟社区流行着“面霸”(指投递简历命中面试机会高的人),“霸王面”(没有接到公司邀请,仍然前去毛遂自荐,期望获得额外面试机会的行为)。在一些针对性更强的社区,网络用语对于外行人来说更显深奥,例如以动漫为主题的虚拟社区中,“LoLi”(动画漫画中可爱的小女生形象)是一个常见用语,但是对于不懂动漫的人来说理解便非常困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web2.0的出现,网络社区的互动性、群体性进一步加强。用户通过如头像图片、签名档等方式加强自身在虚拟社区中的标识。网络用语的区域性表明了当今的虚拟社区受众的归属依赖感加强。

3)生动性。在人际信息交流体系中,语言充当着信息载体的角色。传统上,人们把语言划分为口头用语和书面用语。口头语最大的特点是包含很多语气词和助词,形式比较随意,通过互动对话往往能迅速清楚地表达复杂的信息。其中,信息发送者的语气、表情、音调、姿势等等都能使信息接收者更好地认识信息发送者的态度,加深对接收信息内容的理解。书面语讲究逻辑规范,重视修辞手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规范,然而进入某种规范就意味受规范的约束。由于这种规范尚且不能直接捕捉信息发送者提供的额外信息,信息接收者未必能像两者对话那样迅速理解接收的内容。网络用语虽然以书面形式表达,内容上却更接近口头用语,随意活泼,生动形象,尽可能即时传递出表情、语气、姿势等等的感情因素。网民们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抽象的内容更加人性化、形象化,更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这种特性反映了网络受众要求被认同以及渴望交流的心理,希望通过网络用语能使交流双方变得更加亲近,更好地把自己的信息与情感传递给他人。

4)动态性。网络用语属于流行语,具有一定的流行周期。网络用语的不稳定性体现在其频繁的更新换代。因此,网上的流行语可能随着新一代网民的成长和加入而不再流行,有的会被慢慢淘汰,如过眼云烟。任何富有个性和联想能力的网民都可能提出受欢迎的网络用语,大大加快了网络用语产生的速度。另一方面,网络用语主要流行于年轻一代,他们喜欢追求新异,因而进一步加快网络用语更新的频率。据2006年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调查,网络用语几年前大量出现,近年增长速度趋缓,一些曾经被各种媒体反复使用的代表经典网络用语词汇,如“大虾(大侠)、菜鸟(新手)、酱紫(这样子)”等使用频率均没有超过0.2%,而“沙发”等后起之秀不断涌现,以前说美眉,现在就说mm了。相比起传统的口头用语和书面用语,网络用语的发展变化相当迅速。

5)非规范性。网络语言使用形式纷繁多样,不拘一格,求新求异,表达另类。各种文字符号交叉使用,表现手法灵活多变。由于网络是个开放的虚拟的世界,网民的身份、职业、文化程度也各有不同,作为思想载体的网络用语当然也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粗俗、错别字层出不穷,例如“米国”,并不是生产大米的国家,而是指美国。有很多根本就没有遵循汉语规范,这种现象日益成为一种网络文化,会给民族语言带来冲击,也给信息交流带来一定障碍,甚至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网络用语对信息交流的主要影响

1)丰富了信息交流载体种类,提高信息交流的效果语言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它使得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思想得以交流。网络用语虽然是一种书写语言,却有着自身鲜明特色,并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纳为书面用语或者口头用语,它是一种新的信息载体。这种信息载体之所以被人们接受,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清新独特的表达风格,它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形象表达人类说话的动作、语气、音调、姿势等等,即时传递情感,也经常以一种诙谐的比喻形容某种网络行为,加深人们的印象,从而愉悦了信息交流的双方,营造良好的信息交流氛围。

2)简化了信息的传递过程,提高了信息交流效率。网络用语是一种被高度缩约化了的语言,由于交流双方不是面对面交谈的,而是通过在键盘上敲打字符来表达信息,这个特点决定了交际双方要尽快地把自己的信息发给对方,并对对方传来的信息尽快做出反应。网络用语往往精小简短,在2006年网络用语排行榜前20名中,最长的网络用语ding(“顶”的拼音的形式)也只有4个字符。缩写类的网络用语占的比例最大,覆盖率为40%。许多网络用语能通过生动形象的借代来简短表达,因而使得信息长度变短,在有限的时间里向信息接收者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由于信息传递过程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为了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效,所以其编码工作总是简约的,以最少的语言符号来突出最大的表现力。

3)交流主体容易在虚拟社区中获得认同,使信息交流趋向个性化。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双向性使人们已不再是以往的受到限制的受众角色,每个用户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或传播者,信息交流开始转向交互式、去中心化个性化、自由化的信息模式。由于网络交流双方可以互不认识,也可以未曾谋面,所以交流的内容就具有很大的随意胜。为了显示与众不同,突出自我,吸引更多的注意力,网民便刻意去追求表达的标新立异,从独具个性签名档就可以窥见一斑。由于不同的虚拟社区会有自己独特的网络用语,而使用者处于网络人际交流状态时,普遍具有的心理状态便是被认同和渴望交流。和其他网络主体交流时,便能产生认同感,而特定社区特定的网络用语是取得这种投契的基础。因此,部分网络主体使用网络用语的原因是希望自己尽快融人这个网络社区,能顺畅地和他人交流。网络用语的熟悉能使得这些新进群体更快地在虚拟社区中获取认同。网络用语的传播特性反映了这样一个观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虚拟社区中人们的情感归属感越来越强。

4)缺少标准规范,造成信息传播的障碍。网络用语是一种口语化的语言,本身就缺乏一种严谨的语法,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有人称网络用语是一种杂合性语言,甚至认为网络用语=数字+符号+字母+错别字…,这些观点反映出了网络用语不够规范。从信息交流角度来说,网络用语最大的消极影响便是构筑了信息传播的壁垒。在一些虚拟社区中,经验丰富的交流主体通常大篇幅地使用网络用语,形成信息交流障碍,而信息接收方,尤其是那些不经常使用互联网的人和虚拟社区的新来者未必能理解形形色色网络用语的含义,有时候甚至会产生歧义,结果导致了信息传输的失真和交流的障碍。

4提高网络用语信息交流效果的对策

社交网络定义篇3

关键词:网络用语;信息交流;信息传播

信息交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现象,是人与人相互作用与联系的一种方式。它是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交流工具。网络全新的交流环境与独特的传播方式,造就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网络用语。网络用语是人们在互联网上广泛应用于信息交流传播的一套信息符号。广义的网络用语包括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硬件、病毒;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闪客。狭义的网络用语主要指网民用于网络聊天或发表个人观点的用语…。本文讨论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网络用语。网络用语近年来迅速壮大和发展,据西华大学武小军教授在2005年所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66.87%的人在接收email时使用过或较多使用过网络用语,23.45%的人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并在影响其他人群。可见网络语言的使用目前已十分普遍。网络用语的存在和发展对信息交流和传播有很大的影响。

1网络用语的主要类型

网络用语的分类标准有很多,从词汇的结构组成与用语含义内在联系这个角度出发,网络用语可分为如下主要类型。

1)符号图形类。主要由非文字的特殊符号组配而成,部分与文字组合来表达含义。其最大的特点是用于表达人类各种表情。例如由冒号和右括号组成的“:)”,好比一个人的笑脸,“:一d”表示非常高兴地张嘴大笑,而由字母t和下划线“一”组配的“t—t”就好像泪水从脸颊流下来的样子。这种网络用语比起传统的文字能更加生动活泼地表达人们各种情感,在信息交流效果上容易产生共鸣。

2)谐音类。这类网络用语主要使用发音相近的字词甚至是数字来表达一些传统用语中的书面字词。如大侠被写成了“大虾”,版面的主人被写成了“斑竹”或“班主”,哭泣如“呜呜呜”的声音被写成一串“555”。这类网络用语存在的争议性最大,因为它们很可能会导致错别字的泛滥。

3)缩略词类。这类网络用语通过组合原来要表达字词的拼音或者单词的首字母来表达含义。如妹妹哥哥被表达成“mmgg(拼音meimei和gege的首字母缩写),甚至是一些短句如英语常用的byhteway也被缩略为“btw”。

4)旧词新义类。这类网络用语赋予一些传统语词新的含义,常用于表达与网络交流主体或者网络行为相关的含义。如“潜水”是指长时间泡在论坛或者网络聊天情景中却一言不发,而“马甲”是在网络交流环境中隐匿真实姓名的用户名。

5)引申类。这类网络用语依然沿用了传统语词的含义,但在网络环境下,引申出了与网络行为相关的特定含义。它们往往精简短小,常用的如:“顶”是指在论坛bbs中把帖子通过回复把帖子顶上显眼位置,后来引申为支持;“汗”引申为敬畏或无奈,源自漫画家经常采取漫画人物流一两滴汗来反映人物的敬畏或者无奈的心情。

6)新词类。这类用语是在互联网信息交流和传播过程中诞生的,主要用于表达与网络交流主体或网络行为相关的含义。如在网民中较为流行的“灌水”是指在网络交流环境中经常发表没有实质意义言论的行为;“小白”是指在网络论坛bbs中,经常浏览他人言论却极少做出回应的人;“牛人”是指拥有某方面出色能力的人;“楼上楼下”是指上面或下面相连的文章等。

7)数字代码类。数字再普通不过的是阿拉伯数字,用到网上则有不寻常的意义。如“886”是“bye—bye”;“7456”是“气死我了”;“8147”是“不要生气”;“4242”是“是哦是哦”,等等。这些数字不但输入简便,而且谐音易记,被广泛使用和传播。

2网络用语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特点

1)简洁性。网络信息交流的即时性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最大的信息量。讲求效率是网络用语十分重要的一个特点,故网络用语具有大量缩略形式存在。汉语在输入方式上不及英语方便快捷,相比之下,一些数字符号字母的录入更加方便。网络用语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改变现有语言中某些词语形音义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并靠这些简单的符号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缩短信息交流的宝贵时间。为了提高交流速度,网民很少运用复杂句子,省略现象极其普遍,这反映了网络用语经济性的特点。可见,网络用语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简洁性,几个字母和符号就能真实而传神地表达复杂的想法,这适应了快节奏的网络信息交流,实现多人的交互性信息交流,同时也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

2)区域性。与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言类似,网络用语也有其区域性。但是这种区域性更多的是以虚拟社区交流主体为界限的。因此,网络用语的研究离不开虚拟社区。网络用语在网络论坛或bbs更为兴盛,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也更快。我们所看到的流行的网络用语一般都是综合性词汇。然而在不同类型的虚拟社区中,也会流行不同的网络用语。一些网络用语甚至在某一类型的虚拟社区非常流行,而在另外一种类型的虚拟社区中却无人知晓。例如在学生求职类型为主的虚拟社区流行着“面霸”(指投递简历命中面试机会高的人),“霸王面”(没有接到公司邀请,仍然前去毛遂自荐,期望获得额外面试机会的行为)。在一些针对性更强的社区,网络用语对于外行人来说更显深奥,例如以动漫为主题的虚拟社区中,“loli”(动画漫画中可爱的小女生形象)是一个常见用语,但是对于不懂动漫的人来说理解便非常困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web2.0的出现,网络社区的互动性、群体性进一步加强。用户通过如头像图片、签名档等方式加强自身在虚拟社区中的标识。网络用语的区域性表明了当今的虚拟社区受众的归属依赖感加强。

3)生动性。在人际信息交流体系中,语言充当着信息载体的角色。传统上,人们把语言划分为口头用语和书面用语。口头语最大的特点是包含很多语气词和助词,形式比较随意,通过互动对话往往能迅速清楚地表达复杂的信息。其中,信息发送者的语气、表情、音调、姿势等等都能使信息接收者更好地认识信息发送者的态度,加深对接收信息内容的理解。书面语讲究逻辑规范,重视修辞手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规范,然而进入某种规范就意味受规范的约束。由于这种规范尚且不能直接捕捉信息发送者提供的额外信息,信息接收者未必能像两者对话那样迅速理解接收的内容。网络用语虽然以书面形式表达,内容上却更接近口头用语,随意活泼,生动形象,尽可能即时传递出表情、语气、姿势等等的感情因素。网民们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抽象的内容更加人性化、形象化,更带有丰富的感彩这种特性反映了网络受众要求被认同以及渴望交流的心理,希望通过网络用语能使交流双方变得更加亲近,更好地把自己的信息与情感传递给他人。

4)动态性。网络用语属于流行语,具有一定的流行周期。网络用语的不稳定性体现在其频繁的更新换代。因此,网上的流行语可能随着新一代网民的成长和加入而不再流行,有的会被慢慢淘汰,如过眼云烟。任何富有个性和联想能力的网民都可能提出受欢迎的网络用语,大大加快了网络用语产生的速度。另一方面,网络用语主要流行于年轻一代,他们喜欢追求新异,因而进一步加快网络用语更新的频率。据2006年的《

5)非规范性。网络语言使用形式纷繁多样,不拘一格,求新求异,表达另类。各种文字符号交叉使用,表现手法灵活多变。由于网络是个开放的虚拟的世界,网民的身份、职业、文化程度也各有不同,作为思想载体的网络用语当然也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粗俗、错别字层出不穷,例如“米国”,并不是生产大米的国家,而是指美国。有很多根本就没有遵循汉语规范,这种现象日益成为一种网络文化,会给民族语言带来冲击,也给信息交流带来一定障碍,甚至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网络用语对信息交流的主要影响

1)丰富了信息交流载体种类,提高信息交流的效果语言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它使得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思想得以交流。网络用语虽然是一种书写语言,却有着自身鲜明特色,并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纳为书面用语或者口头用语,它是一种新的信息载体。这种信息载体之所以被人们接受,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清新独特的表达风格,它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形象表达人类说话的动作、语气、音调、姿势等等,即时传递情感,也经常以一种诙谐的比喻形容某种网络行为,加深人们的印象,从而愉悦了信息交流的双方,营造良好的信息交流氛围。

2)简化了信息的传递过程,提高了信息交流效率。网络用语是一种被高度缩约化了的语言,由于交流双方不是面对面交谈的,而是通过在键盘上敲打字符来表达信息,这个特点决定了交际双方要尽快地把自己的信息发给对方,并对对方传来的信息尽快做出反应。网络用语往往精小简短,在2006年网络用语排行榜前20名中,最长的网络用语ding(“顶”的拼音的形式)也只有4个字符。缩写类的网络用语占的比例最大,覆盖率为40%。许多网络用语能通过生动形象的借代来简短表达,因而使得信息长度变短,在有限的时间里向信息接收者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由于信息传递过程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为了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效,所以其编码工作总是简约的,以最少的语言符号来突出最大的表现力。

3)交流主体容易在虚拟社区中获得认同,使信息交流趋向个性化。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双向性使人们已不再是以往的受到限制的受众角色,每个用户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或传播者,信息交流开始转向交互式、去中心化个性化、自由化的信息模式。由于网络交流双方可以互不认识,也可以未曾谋面,所以交流的内容就具有很大的随意胜。为了显示与众不同,突出自我,吸引更多的注意力,网民便刻意去追求表达的标新立异,从独具个性签名档就可以窥见一斑。由于不同的虚拟社区会有自己独特的网络用语,而使用者处于网络人际交流状态时,普遍具有的心理状态便是被认同和渴望交流。和其他网络主体交流时,便能产生认同感,而特定社区特定的网络用语是取得这种投契的基础。因此,部分网络主体使用网络用语的原因是希望自己尽快融人这个网络社区,能顺畅地和他人交流。网络用语的熟悉能使得这些新进群体更快地在虚拟社区中获取认同。网络用语的传播特性反映了这样一个观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虚拟社区中人们的情感归属感越来越强。

4)缺少标准规范,造成信息传播的障碍。网络用语是一种口语化的语言,本身就缺乏一种严谨的语法,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有人称网络用语是一种杂合性语言,甚至认为网络用语=数字+符号+字母+错别字…,这些观点反映出了网络用语不够规范。从信息交流角度来说,网络用语最大的消极影响便是构筑了信息传播的壁垒。在一些虚拟社区中,经验丰富的交流主体通常大篇幅地使用网络用语,形成信息交流障碍,而信息接收方,尤其是那些不经常使用互联网的人和虚拟社区的新来者未必能理解形形网络用语的含义,有时候甚至会产生歧义,结果导致了信息传输的失真和交流的障碍。

4提高网络用语信息交流效果的对策

社交网络定义篇4

摘要:微博社交网络是由节点构成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微博用户。节点与节点间存在着关系,因此连接紧密的节点形成了社区。如何从微博社交网络中挖掘出社区,已成为web2.0的团体挖掘研究热点。详细介绍了传统的网络团体挖掘算法,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社区发现的算法,称为基于用户兴趣的社区发现算法。该算法不论在计算效率还是社区发现效果上比传统算法都具有明显的提升,取得了不错的实验效果。

关键词:社区发现;团体挖掘;用户兴趣;微博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9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63(2013)06-0074-04

0引言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媒体,其作为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已经远超传统的网页、博客等媒体的作用力。例如: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的用户数已经超过10亿,twitter的用户数也已经超过5亿。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站平台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也已超5亿,日活跃用户数可达4900多万,用户日发微博则已超过1亿条。随着web2.0的迅猛发展,用户之间存在了交互,有的用户之间连接紧密、有的用户之间连接稀疏,这就形成了虚拟社区。因此在复杂网络中,挖掘团体(圈子)已经成为时下的研究热点。

本文先对传统社区发现算法进行了介绍,针对微博媒体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结合用户兴趣的社区发现算法,同时对算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其后通过实验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1社区发现的相关研究

1.1谱平分法(SpectralBisection)[1-2]

谱平分法是一种基于图分割(Graphpartitioning)的社区划分算法,其基本原理是求解基于图的Laplace矩阵的特征向量。该算法在理论上已经得到证明,非零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中,被划分到同一社区中的节点是近似相等的。并且在已知社区为两个社区结构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是,在微博社交网络中,却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微博关系网络不可能只存在两个社区结构,因此,谱平分法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微博社交网络的社区划分问题。

1.2w-H算法[3]

相对于谱平分法这一类传统的图分割算法,即只能将一个网络结构划分为两个社区的问题,wu和Huberman提出了一种快速谱平分法[3],称之为w-H算法[4]。w-H算法解决了谱平分法只能将社区结构划分为两个团体的问题,该算法在不考虑整个网络社区结构的情况下,可以求解一个已知节点所在的网络社区结构,而无需计算所有社区。但如果w-H算法并不知道网络社区结构的部分信息,则很难应用该算法进行社区结构的划分。

1.3Gn算法[5]

Gn算法是由Girvan和newman于2001年提出的社区划分算法,该算法现已成为经典的社区划分算法。对微博社交网络来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自然分割,而无需预先确定网络社区的个数以及社区的大小。这是基于一种分裂思想的社区划分算法。其基本原理就是不断地从网络中移除介数(Betweenness)最大的边。边介数则定义为网络中经过每条边的最短路径的数目[6]。Gn算法的优点表现在,可以将网络分裂成任意数量的社区,还可以从算法的树状图查看网络社区结构形成的动态过程,如图1所示。

Gn算法由网络整体的全局结构出发进行社区识别[7],避免了传统算法的众多缺点,业已成为目前实现网络社区分

析的标准算法,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Gn算法也存在着两个不足,首先,该算法不能确定最后要分解的社区数目。其次,算法的计算效率不佳,最差的时间复杂度为o(m2*n)[7],其中m,n分别为网络中的边及节点的数目。

1.4Cnm算法

Cnm社区发现算法[8]作为一种凝聚思想的团体挖掘算法,由Clauset、newman等人所提出。该算法以模块度为度量标准,每次都沿着模块度更新最大的方向进行合并。这是一种基于贪心策略的算法,在时间复杂度方面相当于线性时间的复杂度,并已经广泛应用在大型网络的计算中[6]。

本文的实验部分即利用Cnm算法与本文提出的基于用户兴趣的社区发现算法[3]进行了对比。

1.5其他社区发现的算法

在最近的社会网络研究中,还有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算法。

例如,Radicchi[7]等人给出了边聚类系数(edgeClusteringCo-efficient)的定义,并以此为基础给出了快速的Radicchi算法[9]。该算法与Gn算法的效果相当,但是速度却有了较大提升。

在很多情况下,社区很难实现独立划分,为解决这种相互重叠的社区结构的发现问题,palla等提出了一种派系过滤算法(Cliquepercolationmethod,Cpm)[10]。

总之,目前的社区网络挖掘算法都是基于分裂或者凝聚的理念,而没能有效利用web2.0网络自身独具的一些特点来进行团体挖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兴趣的团体挖掘算法。

2基于用户兴趣的社区发现算法

上一节中介绍的传统网络挖掘算法已经涵盖了目前网络研究中的通用算法,这些方法无论是计算效率、或是挖掘效果均已获得了良好表现,然而对于微博网络这种新媒体,因其具有一些自身特性,就使得已有算法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或研发相应的新算法。微博的独特之处则在于微博社交网络中不仅包括关系信息,还包括用户自身产生的信息。每个微博用户具有个人简介、自定义的标签属性、教育信息、以及每天产生的微博文本信息。在此将这些区别于传统网络的额外信息称为用户的兴趣。现实社会中也可以发现,兴趣和社会关系在社区共享和交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兴趣一致的用户更容易形成社区,并通过社会关系,兴趣相投的朋友还可以推荐其他朋友加入社区,这是符合现实社会客观实况的。本节对该算法进行详细介绍。

2.1算法步骤及流程

基于用户兴趣和网络拓扑的社区发现算法,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构建用户间的拓扑关系网络;第二部分是基于网络拓扑结构,确定用户的兴趣;第三部分,采用聚类算法,根据用户的兴趣发现社区。

第一部分(见2.2节)——用户间的拓扑关系网络的构建。微博社交网络中每个用户都存在着关注关系,根据关注关系可以形成用户间的关系图谱。另外,微博用户a与微博用户B之间存在转发,@以及评论行为。这些内容使得两者之间产生了交互,因此微博用户与用户之间存在交互关系。

第二部分(见2.3节)——用户兴趣的确定。首先每个用户拥有初始的兴趣标签,然后根据用户的关系网络对兴趣标签进行修正,以此完善用户的标签。

第三部分(见2.4节)——聚类、发现社区。根据第二部分的用户兴趣标签,采用聚类算法发现社区。

实验步骤流程如图2所示。

2.2用户间关系网络的构建

本小节在于说明如何构建微博用户之间的关系网络。构建网络的最直接方式就是用户间的关注关系。每个微博用户都存在一个关注列表,根据每个用户的关注列表,则可以构造用户间的关注网络。但却需考虑到这只是用户间的简单关注网络,并不能完全反映用户的兴趣,例如,用户关注“李开复”,但是若用户却从未转发“李开复”的微博,或者“李开复”也从未转发该粉丝的微博,则可认定二者只有简单的关注关系,这是一种弱关系,并不能反映用户的兴趣。

综上所述,即可选择交互性来衡量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如果用户a与用户B存在着交互关系(a转发B的微博,或者B转发a的微博),就能够认定为二者具有强关系。

首先,提取用户a所发的全部微博的文本信息,提取其中的@,找到用户a与其交互的人物列表。例如:interact(a)={u1,u2,u2,u3,u3,u4…}.表示a与u1交互1次,与u2、u3、交互2次,与u4用户交互一次。

在此,根据用户a与用户B的交互次数定义a与B直接是否存在边,如果用户a与用户B的交互次数超过一定的阈值,即认定a有一条指向B的边。阈值可以设定为3、5、10等不同的数值,文中则选取3作为阈值。

2.3用户兴趣的确定

算法需要根据用户的兴趣来确定社区,因此如何定义用户的兴趣即成为本文的关键。文中定义用户的兴趣是关键词,也就是利用关键词反映用户的兴趣。每个用户都对应着一个标签向量表示其兴趣。

2.3.1用户兴趣词的构建

每个微博用户都有自定义的标签信息、简介信息、工作信息、教育信息以及认证信息,在此将用户的自定义的标签(tag)、用户的简介信息(Description)、工作信息(work)、教育信息(education)以及认证信息(Vertify),组成文本,再通过分词提取用户的兴趣关键词,组成用户的标签向量。例如,t(a)={w1,w2,…,wn}。文中即使用{w1,w2,…,wn}刻画用户a的兴趣。

2.3.2用户兴趣词的修正

微博用户的个人注册信息,可能不全。例如,一些用户没有自定义标签或者并未填写背景信息等,就会导致用户的标签向量为空。还有一种可能是用户自定义的标签不准确,例如很多用户的标签为“80后”,“音乐”等,并不能充分反映用户的兴趣。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标签传播思想的算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具体如图3所示。

由图3可见,用户1与用户2,3,4,5,6存在交互,文中的方法是通过用户2,3,4,5,6的标签去修正用户1的标签。修正方法是提取用户2,3,4,5,6出现的所有标签,按词频从大到小排序,并提取topK个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作为用户1的标签。对网络中的每一个点迭代计算,直到每个用户的标签不再变化为止。修正标签结束。

现给出算法流程如下:

Step1:找到与节点a有边联系的邻居节点,形成邻居节点集合S,S中的这些节点代表了与用户a有过互动行为的用户集合,同时将a也放入集合S中;

Step2:统计集合S所有用户中出现过的不同标签的频次,用户a本身初始的标签按照频次f参与计数,即给用户本身的标签设定一个较大的初始频次;

Step3:将step2获得的标签按照其频次和标签的iDF值使用iF.iDF的计算方式确定其权重,并按照权重得分高低相应排序,取topK标签作为节点a的新标签集合;

Step4:直到标签不再变化或者达到迭代次数为止。

算法的优点是:

(1)通过引入tF.iDF影响因子,滤去了很多共有的标签,例如“音乐”,“电影”,“80后”等,强化了节点的特有属性。

(2)结合了交互网络图谱,使其自身的标签属性得到了修正,解决了一些用户没有自定义标签或者自定义的标签不足的问题。

2.4聚类及社区发现

根据2.3节的标签传播算法,每个网络节点都有一个标签向量。本节根据用户的标签向量来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而后采用K-means聚类[11],对社区进行划分。

2.4.1用户相似度计算方法

如果微博用户a有n个标签,则用户a的标签向量为t(a)={w1,w2,…,wn},网络中的每一个用户均用向量表示,则两个用户之间相似度定义为两个标签向量Jaccard系数:

其中,i1,i2分别表示两个微博用户,i1∩i2表示两个用户共有的标签,i1∪i2表示两个用户总共的不同标签数。

2.4.2聚类

通过2.4.1计算每个用户之间的相似度,组成了一个相似性矩阵,根据相似性矩阵,可以采用K-means聚类的方法对节点进行聚类。

算法流程:

(1)先随机选择K个节点当做中心,为初始社区。

(2)将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划分到与其相似度最大的那个中心,即形成初步的社区。

(3)重新计算社区的中心。社区的中心为社区内的其他点到其均方误差最小的那一点。

(4)重复(2)、(3),直到每个社区内的点不再变化为止。

3社区发现算法效果评价

本节将对文中提出的算法和传统的社区发现算法(Cnm算法)进行对比,无论在算法性能还是社区发现效果上均获得了很大提高。

3.1数据集描述

利用微博网络爬虫,随机选择一批种子节点,爬取了1500个人物的基本信息,称为User。其中,包括人物的iD,昵称(Screenname)、自定义标签(tag)、描述信息(Description)、工作信息(work)、教育信息(education),以及人物的关系数据(微博上的关注列表)。另外,还有微博文本信息,将其称为Status,其中,包括微博mid、微博文本(text)、原创微博的mid,以及原创微博的文本(text)。

3.2实验

在此,基于3.1节描述的数据集,在其上进行算法试验,利用本文提出的算法和Cnm算法进行对比实验。

对微博文本进行预处理,提取@关系,形成用户间的交互网络,如果用户之间@的次数超过m次,则定义之间存在边。m取值的不同,构建了不同交互强度的网络拓扑。文中规定当m=0时,定义网络为关注网络,而不是交互网络。因为本算法采用了K-means聚类的思想,则可依据Cnm算法所划分的团体个数设定K的取值,也就是说,两个算法所划分的团体的个数相同,社区内的节点却各有不同。

其中,当m=0时,网络中存在95020条关系;m=3时,网络中存在25259条关系;m=5时,网络中存在15453条关系。在三个网络中分别使用Cnm算法和本算法进行实验对比。

3.3效果评价

通过实验,将本文提出的基于用户兴趣的社区发现算法与Cnm算法在计算效率和算法效果上进行对比。其中,计算效率是指算法的运行时间。社区划分的效果,则采用每个划分的圈子中,用户的平均交互次数作为评价标准。因此,算法的运行时间越短、每个社区内的用户的交互越频繁,就表明社区划分效果越好。实验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通过实验对比发现,本文所采用的基于用户兴趣的社区发现算法,在计算效率方面比传统的社区发现算法高,其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为线性时间复杂度,因而适合大规模的网络计算。在算法效果方面,其划分的社区内用户的交互比传统算法划分的社区交互更为频繁,因此,整体效果要优于传统算法。

4结束语

在web2.0媒体的社交网络中,挖掘团体,社区发现具有重要的价值,而识别团体算法的计算效率以及团体识别的准确率则非常重要。本文所采用的数据集只是一个局部数据集,如果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进行运算,必然能对用户兴趣模型进行更为优异的刻画,而大规模计算技术则可以采用目前流行的Hadoop(map/Reduce)[12]框架,而这也是今后研究发展的重点和热点。

参考文献:

[1]FieDLeRm.algebraicconnectivityofgraphs[J].CzechoslovakmathematicalJournal,1973,23(2):298-305.

[2]potHena,SimonHD,LioUKp.partitioningsparsematriceswitheigenvectorsofgraphs[J].SiamJournalonmatrixanalysisandapplications,1990,11(3):430-452.

[3]薄辉.社区发现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4]wUF,HUBeRmanBa.Findingcommunitiesinlineartime:aphysicsapproach[J].theeuropeanphysicalJournalB-CondensedmatterandComplexSystems,2004,38(2):331-338.

[5]GiRVanm,newmanmeJ.Communitystructureinsocialandbiologicalnetworks[J].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2002,99(12):7821-7826.

[6]韩瑞凯,孟嗣仪,刘云,等.基于兴趣相似度的社区结构发现算法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0(10):10-14.

[7]汪小帆.复杂网络中的社团结构分析算法研究综述[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5(3):1-12.

[8]CLaUSeta,newmanmeJ,mooReC.Findingcommunitystructureinverylargenetworks.phys.Rev.e,2004,70:66-111.

[9]paLLaG,DeRnYii,FaRKaSi,etal.Uncoveringtheoverlappingcommunitystructureofcomplexnetworksinnatureandsociety[J].nature,2005,435(7043):814-818.

[10]DeRnYii,paLLaG,ViCSeKt.Cliquepercolationinrandomnetworks[J].physicalreviewletters,2005,94(16):160-202.

社交网络定义篇5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交换;模式;互惠

农村社会交换是研究农村社会关系的一个视角,“社会交换,,是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这里我们从农村社会交换的模式、结果方面探讨农村交换中涉及的伦理问题。

一、农村社会交换模式的伦理选择

交换行为的发生和实现是通过交换模式来实现的,因此农村社会交换模式的理性选择就很自然地构成了对交换行为的正义性评价和规范的内容。交换模式的伦理性选择是农村社会交换的重要维度。我们根据中国乡村社会交换的范围,将乡村社会交换分为网络性交换和非网络性交换。网络性社会交换指的是发生在社会关系网络内部的交换,这种社会关系网络包括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等,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这些关系是按照“差序格局”构成一个同心圆式的网络。非网络性社会交换是指发生于上述“差序格局”网络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交换,即陌生人之间的交换。这两种交换由于交换双方的关系不同,具有不同的交换模式和伦理意义。

1.网络性交换的特殊主义与非网络性交换的普遍主义。网络性交换基本特征就是建立在熟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正如费先生所言,“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乡土社会中的信任是“差序”的,在同心圆式的网络中,每个人的位置是固定的,相应地具有不同的信任程度。网络性交换正是依据信任程度具有个别性、选择性和特殊性。对于不同的对象或者买卖公平或者给多取少甚至分文不取。可见,网络性交换是特殊主义的交换模式:非网络性交换则突破了乡土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网络范围,因而交换不存在“熟人之间的信任”基础,可见,非网络性交换是普遍主义的交换模式。

2.网络性交换的人情原则与非网络性交换的经济原则。在网络性交换这种交换模式中,赊欠是常有的事,往往是何时有何时再还上,也就是说,网络性交换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终极动因,而是表现为儒家文化中的“重义轻利”取向和费孝通概括的“人情”原则,或者说感性原则。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换不是为了获得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也不是某种权力,往往只是为了维持自己已有的社会关系网。对于一个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来说,关系往往要比金钱更重要。在非网络性交换模式中,不存在赊欠,奉行的是“一次交清”,在这种模式中,取而代之的是理性选择和价格机制的结合。因此,经济原则而不是人情原则成为非网络性交换的基本原则。非网络性交换是一种理性工具,它追求的是货币,不是社会关系,它关心的是权利和利益,而不是交换的对象。

3.网络性交换模式与非网络性交换模式的伦理选择。因为农民(尤其是现代农民)对市场信号的心理反应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其相应所表现出来的“理性选择”行为也是多元的,且受制于许多非经济因素影响。正如科尔曼.s.coleman)所说:“理性行动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通过人际交往或社会交换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行动,这种行动需要理性地考虑(或计算)对其目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但是判断理性’与‘非理性’不能以局外人的标准,要用行动者的眼光来衡量”只要是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村社会关系和谐的模式选择应都是合符伦理的。中国传统的“重义轻利”的网络性交换不利于资本的积累和投资,限制了经济的发展。网络性交换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特殊主义的交换模式“并不具备交易扩展的潜能”,由于网络性交换以“熟悉社会”中的信任为基础,生活上被土地所束缚的乡土社会的陌生人之间是难以信任的,也就难以发生经济性的交换,限制了资本的流动范围,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率的提高。总之,网络性交换是一种人情模式的交换,可以说中国的乡村工业化带有先天的血缘和亲缘特性,选择网络性交换可以增强亲缘关系,保持中国的传统美德,符合伦理德性原则,但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率的提高。

非网络性交换是一种理性工具,它追求的是资本的流动与兑换,不是社会关系;它关心的是权利和利益,而不是交换的对象。非网络性交换是通过对社会成员资本组合比例及积累量的调整而实现的社会整合,如前所言,这是一种较高级形式的关联。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而且它具有普遍性和扩展性,是一种普遍主义的交换模式。普遍主义意味着对交换的另一方没有了解,也没有既存社会关系的束缚,只能以统一的交换规则相对待,可以通过协议、契约进行合作,有利于市场秩序的规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逐步建立的一种伦理规范,既实现社会资本的交换,也实现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交换。

乡村的社会交换并不是简单地选择一种交换模式,有可能存在两方面的趋势:一是网络性交换的非网络化;二是非网络性交换的网络化。农村社会交换中既体现伦理关联(社会关联依靠的是一种宗法的、亲情的伦理来维系),又体现契约关联;既体现人情伦理,又追求利益伦理。使非网络性关系获得了网络性特征,人们由原来单纯追求经济资本转变为既追求经济资本又注重社会关系的建构以获得社会资本,不难理解这主要是由于伦理型关联的依然存在,以及社会资本节约交易费用决定的不可或缺性造成的。这两种变迁在农民们日常社会生活中的表现是“让正式关系带上了更多的人情味,也使非正式关系具有更多的理性”。综上所述,网络性交换具有传统性和地方性,非网络性交换具有现代性和全球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两种变迁的社会后果是使社会成员通过“人情+利益”的机制整合在了一起。

二、农村社会交换结果的互惠考量

因为人是理性地,不可能对过去的事实进行更改,所做的只能是对未来的事尽可能理性地分析,并准备实施某些交换。这一交换也不等于人们在超市或集贸市场进行买卖,社会交换的收益有一种滞后性。这就需要交换者对收益大小进行分析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结果实现的可能性与伦理性。

1.从“送”与“取’,在时间上的差异性考量农村等级互惠伦理。农村社会交换中要获得的收益更多的是一种预期收益,农村社会交换的收益有一种滞后性,“送”与“取”在时间上有差异性。由于个人对不同物品或行为的需求不一样,这些社会资源对个人的价值也不同,它们很难构成一个充满竞争的普遍意义上的市场,它们的价值也难以量化,不具有一个统一的市场价格,相反,他们的价值是“个性化”的——这使得交换者之间最应该产生互惠行为。在布劳眼里,社会资源也有稀缺,社会交换也需要竞争,但不是恶性的竞争。根据个人占有社会资源的不同,他们形成了不同的交换地位。而为了占据有利的交换地位,顺利实现交换,每个交换者都会尽力“显示”自己的报酬能力。在农村社会交换中,双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会力图掌握有关交换的信息,尽力消除信息的不对称,这一努力的客观结果,是社会交换尽可能地遵从了伦理性的原则。

按照霍曼斯的“理性命题”:人们在对两种(事实上还可以更多)行动进行取舍时,会根据他(她)当时的认识,选择那种随着获利可能性增大,结果总价值也增大的行为。而事实上,当事人并不仅仅考虑结果的价值大小及其可能性,会考虑成本的大小、可能性。在农村社会交换过程中,由于交换双方对另一方都有一个预期的需求,“送”的人希望通过社会交换(送礼等活动)取得自己利益(更好的发展等),“取”的人希望通过社会交换(收礼等活动)取得自己利益(隐形收入的增加等),因此,他们之间的交换活动也必须是互惠的。他们可能会进行一些潜在意义上的“讨价还价’在社会交换中,讨价还价是很难实现的。所谓的讨价还价仍是双方对各自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如果信息允许,他们也许会同交换的另一方进行博弈。),交换价格必须达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程度,类似的我们可以认为这一双方均可接受的“价格’’是“公平”的。

2.从“给”与“回,,在形式上的多样性考量农村人情互惠伦理。农村社会交换“给”与“回’,形式有很多种,有维系型、投入型等。(1)维系型:有的‘给’与“回’’主人之前一直保持着社会交换关系(礼物往来等),他们的交换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保持关系链条的正常运作,防止脱节;还有的是之前双方的社会交换关系链条已经出现了断裂甚至严重脱节,他们的“给”与“回”礼物所起到的就是修复已经断开的关系链条,使他们与主人之间的社会交换关系得以维系。如果“给”的人是给物,那“回”的人一般不会回同样的物,一般是回其他物或钱,这就涉及到伦理问题,考虑到互惠原则,考虑“回”的物的质和量。(2)投入型。有的家庭关系较为亲密的亲朋“给”额度超过了“随礼”的额度,把“给”的物当做情感投入,这些亲朋好友所送出的投入型礼金,是因为他们相信今天的投入一定会得到较高的回报,这个回报的期限可能有些长,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所在家庭的关系链条将会衔接得更加紧密。布劳认为,社会交换是这样一种交往类型:参与交往的各方都期待着他人的回报,一旦他人停止了所期待的回报,这一交往关系便会中止。所以“回”的人必须牢记“给”的人的人情,及时回报,要知恩图报,牢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社交网络定义篇6

〔关键词〕网络社会;网络意识形态;价值观念

〔中图分类号〕D6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6)05-0107-06

一、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含义

当前,学者在分析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含义时,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观点:一是认为网络意识形态就是传统意识形态在网络中的延伸;二是认为网络意识形态是一种对网民行为具有价值指引功能的思想体系;三是认为网络意识形态是网络空间中具有阶级属性的意识观念。以上观点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也存在不足:

第一,网络意识形态与传统意识形态密切关联,但它不是传统意识形态在网络中的简单移植和再现,它是线上社会与线下社会高度融渗的产物,具有崭新的内容和形式;第二,网络意识形态是网民的思想、观念或者精神现象,但是将它作为具有价值指引功能的思想体系,不仅未能概括其本质属性,也难以区分其类别性与个体性;第三,概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从阶级属性来界定网络意识形态,那么阶级属性是否就是网络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如果是,网络社会网民的阶级性何以划分?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和考察。缘于以上分析和认识,笔者在相关研究基础上,把网络意识形态界定如下:“网络意识形态是在线上社会与线下社会、网民个体与现实个体高度融合互相渗透的背景下,网民借助数字化符号化信息化中介系统而进行的信息、知识、精神的共生共享活动中形成的有机体系,是网民在网络社会中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和观念表达方式的综合,其核心是价值观念。”〔1〕针对这一概念,我们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解析。

(一)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意识形态从本质上讲属于观念的上层建筑范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网络社会中,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发展,固然离不开技术要素,但影响其生成、发展最根本的要素还是由社会经济关系状况决定的。网民不是网络空间中封闭存在的个体,他们依旧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员,他们在网络空间中的思想、意识、观念受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是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现实社会的经济水平高,人们生活富足,网民个体就会获得相应的优越感和归属感,从而使精神世界得到满足,在情感上更容易接受和认同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其中,情感认同是行为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广大网民在情感上认同了社会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信息浪潮中才能够理性表达自己的思想,正确辨识不同的声音,传递社会正能量,由此推动网络意识形态的发展。不言而喻,当前意识形态在网络中斗争激烈,此消彼长,主要原因在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网络社会空间中,西方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优势向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最终的目的就是冲击别国的主流价值观,推销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模式,控制世界财富分配权。从这一角度来说,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综合国力的竞争决定着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态势。尽管意识形态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其活动依然难以超越社会经济基础的规定性,而这种规定性则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变动所提供条件的基础支撑性和优先性上。

(二)网络意识形态的动力来源于网络社会三大互动关系

在网络社会系统中,主要有“网络人机互动”、“网络人际互动”、“网络自我互动”三大系统〔2〕,网络意识形态是网络社会这三大系统的产物。首先,网络意识形态由网络人机互动而孕育。网络技术是网络意识形态形成的技术支撑。一般来说,技术是中性的,没有善,也没有恶,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它往往有一定的目的指向,原因在于它与使用主体产生了关联,负载了使用主体的意图和观念。在整个信息化过程中,技术客体归属和依赖技术主体,承载着技术主体的思想、意识,技术主体把自己的思想、意识物化在技术客体上。正是基于网络技术这一属性,当人们打开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发生双向对象化关系的那一刻,网络活动的技术支撑空间形成,人机互动也随着技术支撑空间的形成而生成,技术客体为技术主体而存在,技术主体合目的性的价值找到相应的物化空间,网络意识形态随人机互动而生。其次,网络意识形态由网络人际互动而生长。在网络社会中,网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技术而得到大大增强,他们不仅仅局限在人机互动的界面和空间,而是在网络人机互动技术实践活动基础之上,借助交往实践将科技与网络社会的关系链接起来,不断扩大自己的交往空间和延伸交往时间。由于人际交往的时空范围扩大,网络主体的思想火花也将在更广大的范围内传播、交流、碰撞,逐渐形成一定的意识形态态度倾向。因此,我们说,网络社会因网民的交往互动而拓展了网络实践活动的社会视野,而网络意识形态因网民的交往互动而得以生长。再次,网络意识形态由网络自我互动而升华。所谓网络自我互动是指网络主体在信息中介系统中进行自我身心对话、自我剖析改造的实践活动〔3〕,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印证网络主体自身存在的精神建构活动。网络主体在网络社会空间中,通过与个体间的互动和网络族群之间的互动,获得信息和知识,这些信息和知识最终要通过网民个体的身心互动,经历自我精神向度的同化和顺应过程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体系,完成信息、知识的意义建构和网络主体的自我重构,并以此来支撑和彰显他们自身的意图。网民往往根据建构的意义和价值体系来决定什么样的内容可以跟帖、转发、转帖,什么样的内容发给他人。

(三)网络意识形态的存在缘于线下社会与线上社会、现实个体与网络个体高度融渗

网络意识形态是网络社会交往实践的产物,是网络社会时代意识形态的新样态。网络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与传统社会的交往实践活动存在巨大差异:首先,从网络主体自我存在形态来看,网络个体不纯粹是居于物理技术空间以符号位表征的虚拟个体,还带有现实社会的思想、情感印记,是现实个体与网上虚拟个体的有机融合;其次,从网络主体所处的社会关系来看,网络社会关系既不是虚拟的社会关系,也不是简单的线上社会关系,而是网上社会与网下社会的有机融合;从网络主体的互动交往情况来看,他们在线上社会中的交往观念、行为影响着线下社会的交往观念和行为,影响线下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线上线下社会和现实网络个体高度融合渗透及部分重叠、边界模糊的环境生态下,网络意识形态显然也与传统的意识形态存在巨大差异,它既不是现实社会意识形态的简单投影,也不是单指虚拟或线上社会的意识形态,而是通过网络交往实践而形成的人类意识形态崭新形态。

(四)内容的融渗性

网络意识形态的内容具有高度的融渗性,是指其内容是交织着线下社会生活内容和线上社会的生活内容。这与网络意识形态生成场域特征密切相关。网络意识形态生成的场域是网络社会,它不是现实社会的简单延伸,也不是人们常说的虚拟社会,而是线下社会和线上社会高度融合而成的崭新社会形态。网络社会具有高度的融合性,那么作为网络社会的个体或群体,他们是现实个体与网上虚拟个体的有机融合,交织着现实身份和网络身份。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打上了“融合”的烙印,以“高度融合”的鲜明特征影响着线上社会和线下社会的发展。网络个体和现实个体的融渗关系表明,网民要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要处理好线上交往和线下交往的关系,正确把握“融合”身份,树立健康交往意识,在健康的交往中提升思想意识水平。

(五)效果的累积性

网络意识形态形成的社会效应是在动态发展中累积起来的,累积形式多样,既有正向、负向的累积,又有纵向序列的线性累积和横向拓展的网状累积。网络意识形态传播效果的累积性与网民之间互动交流的时间、内容及需求满足程度密切相关。首先,网民之间互动交流的时间具有累积性。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与交流时间的累积成正相关,交流时间越长,传播效果越突出。一方面,网民个体信息建构的效果凝固在时间中。在网络社会中网民大部分采取自我投射式的信息解读和信息建构方式,网民的这种信息建构方式,意味着同一个信息不同的网民对其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和建构方式,生成的意识和观点也会不同,因此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与发展也呈现出不同层级。随着交流时间的推移,网民个体对信息理解得越来越深入,意义挖掘得也越来越深刻,信息建构的效果逐渐显现。另一方面,网民之间意识形态互渗效果凝固在时间中。网民之间互动交流累积时间越长,意味着交往双方对互动交流的信息内容感兴趣程度较高,网络意识形态互渗程度也越高。此外,网络意识形态传播效果累积性特征还表现在网民之间需求满足程度的累积性上。在交往活动中,网民的参与、接受、传播等网络行为都是源于一定的需求的,需求是网络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反过来,一种网络活动能够最大化满足网民个体的需求,网民则会积极地持续这种参与行为,否则就立即中断行为,转向其他活动寻求需求的满足。从这一视角出发,网络意识形态传播效果与网民信息需求获得的满足程度成比例发展,网民在网络互动交流中,信息需求获得的满足程度越高,双方交往的程度越深,网民之间网络意识形态渗透效果也越明显。〔5〕

三、网络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

网络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有引导功能、聚合功能和转化功能等。

(一)引导功能

网络意识形态的一项重要功能,就在于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实现对社会的柔性引导。首先表现为引导网民受众的心理倾向。俞吾金教授曾经指出:“意识形态不是在经济基础上直接形成起来的,而是经过社会心理的媒介而形成起来。”〔6〕意即,社会心理是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中介环节。在网络社会中,网络意识形态的形成及作用的发挥也与网民受众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弗洛伊德在《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一书(1921)中写道:“在个人的心理生活中,始终有他人参与。这个他人或是作为楷模,或是作为对象,或是作为协助者,或是作为敌人。”〔7〕同样,网络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网民的心理生活不同程度地受着他人的影响,特别是受“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较大。一些“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场上掌握优势话语权,受很多网民的关注与追随,他们在网络上的每一句话、每一种价值倾向都牵动着这些粉丝的心理,影响粉丝自身价值观念体系的建构。其次表现为引导网民的网络参与行为。网民在公共舆论场受“网络意见领袖”或者他人的影响形成了相应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逐渐提升为与“网络意见领袖”相一致的意识形态,指导自己的网络行为,或者与其追随者一同热情地参与到网络意识形态论争中去,或者在自己的生活圈子和工作圈子积极发表意识形态言论,成为小范围舆论场的主导者,影响更多的网民,形成更大的社会心理效应,推动意识形态舆论向他们主导的方向发展。

(二)聚合功能

首先表现为聚合思想。在网络社会空间中,每个网民都可以自由地获取所需信息,自由地表达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他们是集信息接受、信息传播、信息于一体的能动主体。从这一思路出发,网络意识形态是一个凝聚广大网民思想、内容指涉庞杂的体系,它包含着不同主体、不同内容的意识形态。其聚合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网民因为兴趣、爱好结缘,通过交流与碰撞把分散的思想、理念聚合在一起,形成网络群体的思想共识;另一方面,各种意识形态通过巧妙的“装扮”渗透于网民的心理,统一网民的思想,凝聚网民共识,形成强大的聚合效应。其次表现为凝聚力量。网络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新样态,无论它本身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本质上都是要凝聚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政治力量。在网络社会中,网络环境的净化、网络秩序的维护、网络制度的健全等,都需要网络意识形态释放效能,凝聚力量,团结广大网民。

(三)转化功能

转化功能是指网络意识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转化观念、外化行为的作用。首先表现为网民思想观念的转化。网络意识形态作为网民思想观点、价值观念的总称,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在成长过程中受网民认知水平、网络环境、现实社会因素的影响,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化:一是同质转化,即秉持同一种价值观念,随着网络活动的深化,从一种不系统、不成熟的观念转化为网民的内在信仰,成为网民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二是异质转化,即网民放弃原有的价值观念,从一种价值倾向的意识形态转变成另外一种价值倾向的意识形态。其次表现为网络意识形态向网络行为的转化。观念体系往往是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网络意识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将外化为网民的网络行为(如网络文化作品的创作、网络政治参与等),它主要表现为两种转化倾向:一是正向转化,即正向的网络意识形态将促进网民自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从事各种网络活动,推动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二是负向转化,即负向的网络意识形态将导致网民行为失范,小至网络恶搞,大至挑选敏感社会事件进行网络舆论炒作、散布谣言,把网络意识形态论争转化成社会公共事件,这种转化倾向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显而易见,网络意识形态的这三种主要功能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其他方面的功能表现。因而,研究引导、聚合和转化的条件以及变动的机理和机制应该成为网络意识形态未来研究的重点。在当今新形势下,我们的主要工作就在于通过占领网络阵地,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弘扬主旋律,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性、主导性,抑制网络意识形态的负向转化,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中心地位与发挥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冬霞,吴满意.近年来国内学界网络意识形态研究述评〔J〕.天府新论,2015(5):115-121.

〔2〕〔4〕吴满意,廖子夏.网络人际互动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概念解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2(6):113-118.

〔3〕丁科,胡树祥.网络自我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新话题〔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4):111-116.

〔5〕吴满意.网络人际互动:网络实践的社会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95-96.

社交网络定义篇7

【关键词】微信互联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B036【文献标识码】a

在网络技术不断普及的今天,我国互联网获得空前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信息传播等方面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样也为社会主义正能量的传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但是,网络中充斥的负面信息同样也对人们的意识形态产生着消极影响。

微信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性

截止目前,我国微信用户超过了我国总人口的3/5,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和使用的一种信息交流方式。正因为微信有着如此庞大的使用群体,以及网络的全球性、虚拟性、自主性等特点,网络信息控制权和主导权的争夺已成为我国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任务。

西方国家通过利用网络技术方面的优势,使用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网络渗透来宣传西方的政治体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念①,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把握网络革命为我们带来的发展契机、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如何基于微信平台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以及如何解决好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迫在眉睫。

基于微信平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以下特性:首先,社会化特性。虽然微信平台是个虚拟的平台,但是这个平台反映的却是现实生活当中真实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了各种社会关系。种种人情往来都真切地反映在了透明的网络平台上,这其中的问题自然会对社会形态、政治体系等产生影响。

其次,主体十分明显。在微信平台的牵动下,个人参与政治的机会也大大提升,公民的发言越来越自由。某人的发言更有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重视甚至共鸣,个人的主体意识在这一过程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多元化特性。在微信平台下,存在着多元化的意识形态,这些不同的意识形态通过网络迅速蔓延,在潜移默化的侵蚀本土主流意识形态。尤其我国是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正在严重冲击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这就更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微信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挑战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手段的挑战。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等都随着微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巨大的变化,微信所具有的即时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也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传播模式,由于传播方法单一,互动性差等缺点导致公众的主动参与性降低。而现在,人们不再仅仅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创造者、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和公众的角色不再是一成不变,也时常会发生角色转换。

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传播模式相较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显得较为落后。一些意识形态工作者不能熟练运用微信技术,甚至对其缺乏足够了解,也没有相应的超前认识,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转变在微信时代背景下就十分被动。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模式必然会受到巨大冲击,其宣传效果也不尽人意,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也将日渐衰退。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理念、体制和方法面临空前的挑战②。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核心地位的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我国政治结构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微信的兴起,再加之人们对既得利益的热衷追求,使得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同时也导致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和挑战。③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发展滞后,导致我们不得不依附于发达国家的先进网络信息技术,这就为资本主义国家向我国渗透西方社会意识形态提供了便利,西方国家通过微信平台对我国不断进行分化和西化。同时,利用网络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诱使部分思想不够坚定的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怀疑。网络中出现的新马克思主义甚至伪马克思主义对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使其核心地位产生了动摇。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控制力的挑战。我国的微信技术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这就导致了微信中信息的控制力和屏蔽技术相对薄弱,网络安全存在很大漏洞,为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机会,使各种低俗、暴力甚至反动的思想意识形态在网上广泛散布,毒害群众身心,甚至导致公众的价值观扭曲④。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垄断,西方国家将互联网当作推行霸权主义、进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工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互联网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动猛烈攻势,给我国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带来了挑战。

微信的兴起,使人们可以以更为便捷的方式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也可以随时获取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以及不同地域的大量信息,这使得人们在了解世界的同时接受着不同文化所带来的思想冲击。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控制不良信息的获取渠道、坚定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互联网条件下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控制力的挑战。

微信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契机

为社会主义信念建设提供了新平台。微信即时强大的互动功能,拓展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手段,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思想流动体系,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全新的思想流动体系打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给全世界的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思想交流都开辟了新的空间。在网络平台普及之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和交流主要依托传统形式进行传播。互联网出现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交流,只能局限于有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介,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传统平台并不能够满足发展所需的交流和互动,正是微信平台为社会主义仪式性形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以平板电脑和手机等为终端的微信的逐渐兴起,极大丰富了信息的传递形式。同时,微信所具有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点,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也淡化了种族与国界的区分⑤,突破了人际交往的单项模式,大大提高了人际交往的范围,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者则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即时性、覆盖面以及广大网民对微信的依赖性,创新方式方法,制定可行计划,把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主核心价值观、我的“中国梦”等相关主题,利用微信的平台向广大群众发送推送信息,也可将国家的政策、方针等信息上传至网络云端,提供即时下载服务,从而实现微信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平台化、制定化和可视化。

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注入活力。微信的移动性与即时性特点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途径得以丰富。与传统互联网相比,以手机、平板电脑等为终端的微信更加轻便、易于携带,信息更新更加迅捷。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交流手段,微信通过大量的数据交互实现了大众群体之间信息和思想的实时交流。同时,作为一种新的交流模式,微信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思想和信息交流渠道的范畴,成为一个集思想交流、学习讨论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化交流平台。而信息交流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基础,其影响着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逐渐普及的微信也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解构主义盛行的网络社会,利用新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

微信的交互性与扩散性特点,有利于畅通沟通渠道,强化工作的针对性,使意识形态工作者能结合网民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在充分了解网民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地辨析。同时,由于微信的私密性,意识形态工作者可以利用此特性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

总之,微信平台不仅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增添了新的途径,也有利于实现网民与意识形态工作者之间的实时互动,充分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

为社会主义信念弘扬开拓了新渠道。传统形式上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信息传播时间、空间以及地点受限,而信息的获取也不能依据个人的闲暇时间传送。微信的兴起,丰富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网络平台的存在,拉近了网民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距离,公民和意识形态工作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更加及时,从而加强了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同时,互联网的传播机制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通过网络整合意识思潮,纠正认知偏差,促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移动终端的跨媒体性与多功能性还能够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方法得以创新,可以通过网页推送、邮件等新形式向广大群众发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相关内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者加强了意识形态工作者与群众之间的交流,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将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由被动接受转为网民的自由选择,自由选择和平等交流增强了意识形态的说服力。意识形态工作者利用微信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表达见解,更重要的是可以起到媒介作用,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及反应,实现与广大群众的良性互动。同时,可以利用移动网络为广大群众搭建相互学习和交流平台,并通过合理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微信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实现了现代化,不仅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更加深入,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工作创新提供了平台和渠道。

微信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

创新工作方式,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第一,开展形式丰富的网上活动。随着微信时代的到来,微信对传统宽带互联网形成了强大冲击。传统的意识形态平台也应与时俱进,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以适应新的形势需求。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基于移动网络构建具有较强互动性的传播平台,实现意识形态传播手段和方法的改进、创新。例如利用微信、微博、QQ等公众平台开展各种互动交流、话题讨论等活动,也可利用移动终端发送文字、图像、视频等要素,或者在借鉴传统教育网站成熟运转的经验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站的手机网站。这样既改变了以往单向性的沟通方式,使大众能够真正参与其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又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反馈,把握网民心理动态,丰富和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方法和手段,提高了工作实效性,增强工作效果。

第二,开发相关应用程序。目前,微信用户上网方式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而不是传统网页。据统计,2013年移动应用数量达百万量级规模,各大门户网站及电商网站都竞相开发针对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所以,我国政府应针对微信存在的种种不良信息,根据微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开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有帮助的移动应用程序,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紧跟时代潮流,更好地从侧面维护我国网络空间的总体安全及国家现实与长远的根本利益。

重视利用新媒体技术,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新领域,微信平台已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传播争夺的阵地。事实证明,“意识形态领域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会去占领。”⑥

在微信的平台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要能够完全适应,并积极争夺网络平台宣传的制高点。因此,在坚持我国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原则下,结合微信自身特点,传播弘扬正确、正面的舆论和文化,正确引导微信文化,做好利用微信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整体规划,使广大人民能够保持正确的政治原则,将微信建设为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

微信在给人们提供大量有价值、积极向上的信息的同时也潜藏着消极甚至反动的不良信息⑦。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内容,我们在强化的同时,更要利用新媒体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坚定社会主义道路信念的宣传和教育,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动摇。

加大监管和投入,发挥微信优势。第一,加强监管力度。为保证对微信的有效利用,我们必须加大对网络信息的审查力度,加强对微信使用环境的净化。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沟通、协作,加强监管力度,尽快建立对微信的长效监管机制。传统的网络管理办法不能简单复制于微信。首先,要加大监控力度,根据微信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积极贯彻落实,严格审核各方面的内容,从源头上加强对微信的管理,保证正确政治方向和原则。其次,要加强微信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对网络运营商、终端制造商、应用商以及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应协同合作,寻找商机,共同营造绿色的微信环境。

第二,加大网络科技投入。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安装防火墙等软件对微信中的负面信息进行过滤和屏蔽。并针对我国网络信息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加大网络科技投入,尽快完成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我们在学习国外先进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更要鼓励我国的科学家进行深层次研究和探索,加快自主开发的步伐,早日摆脱依靠西方发达国家研究技术的困境。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互联网时代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JD710049)

【注释】

①郭擎擎:“网络时代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思考”,《人民论坛》,2013年第6期,第177~179页。

②④程文忠:“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福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108~111页。

③刘音:“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第85~86页。

⑤熊龙雨:“微信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⑥顾洪英:“信息网络化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求实》,2009年第9期,第80~82页。

社交网络定义篇8

关键词:社交网络;相关市场;网络效应;大数据

一、社交网络的概述

(一)社交网络的概念

维基百科将社交网络定义为:主要作用是为一群拥有相同兴趣与活动的人创建在线社区。这类服务往往是基于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各种联系、交流的交互通路。用户通常这类型的网站创建个人信息档案,与朋友联系,发表言论,发私信,与其他共同使用该网站的用户形成联系。国外知名社交网络平台主要有Facebook、mypace、Google+、twitter,中国大陆地区知名社交网络平台有人人网、QQ空间等。国内外学者经常交换使用社交媒体以及社交网络,也有学者认为社交网络与社交媒体不属于同一个概念。本文对社交网络做较为广泛的解释,认为社交网络与社交媒体并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社交网络也有媒体功能,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无数的信息被网络中的用户过滤并传播着。各大社交网站也越趋综合化,而不仅仅为用户提供联系与交流的途径。

(二)社交网络的特殊属性

所谓社交网络特殊属性是指区别于一般传统企业以及其他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独特属性,对社交网络的特殊属性的研究有利于为社交网络平台相关市场的界定提出针对性意见。

1、社交网络存在明显网络效应

社交网站与其他互联网平台一样,较传统企业而言,具有网络效应,不同的是,社交网站的网络效应更为明显,从而导致了用户转移成本。用户一旦接受或者选择一个社交网络平台后,便对在该平台上注册的账号进行信息维护,并且逐步与相关联的人在该平台构建起网络关系,这就使得用户想要转移到另一平台产生了较大的成本。与其他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相比,用户从一个社交网络平台转移到另一个社交网络平台的成本更高,这就无疑增强了用户对该平台使用的粘性,某种程度上讲,形成了用户锁定的效果。

2、交网站存在集中化趋向

社交网站呈现出集中化的趋势,《2016年数字、社交媒体以及移动报告》显示,Facebook以超过15亿活跃账户数主宰全球社交平台,中国的社交网络领域则仍然对腾讯情有独钟,QQ空间和微信,两个平台据上一季度统计,大约均有6.5亿活跃用户。微信也将很可能赶超QQ空间。

3、交网络存在双边市场、单边免费特性

社交网站与其他互联网平台一样具有双边性,双边(多边)市场或平台为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互动服务,如果没有这样的平台就不能实现双边或多边市场客户的互动。用户的数量是社交网站的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为用户不断提供免费技术、服务、产品的同时,利用巨大的用户群吸引其他侧的客户。

二、社交网络对相关市场界定的挑战

2008年8月1日实施的《反垄断法》第12条第2款只是概括性规定了相关市场的概念,对于如何系统的界定相关市场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指引;2009年5月24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就此问题专门颁布了《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相关市场界定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其中条文只有11条,并且都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无法对法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起到直接的指引作用。社交网络双边性市场、对用户免费特性对传统的相关市场认定方法无疑是一种挑战。

三、社交网络平台相关市场的界定

相关市场是为了适应反垄断分析而产生的一个特有概念,要确认是否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首先应对相关市场进行界定,即确认相关的产品或服务市场和地域市场以及时间市场。无论是在欧盟还是在中国,在界定相关市场过程中,基本依据都在于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可交换性(funtionalinterchangeability);而是否具有可交换性,在实践中则主要考察从需求者的角度类似产品或服务是否是可替代的。“假定垄断者测试办法”SSnip也是在衡量企业的市场力量的常用标准。

(一)相关产品市场

社交网络服务在实体市场中不存在替代品,社交网络本身是一个相关产品市场。在此,在线体验在性质上与联网的真实世界形式和社会交往是如此不同,以至于不在线的网络对某些社交网站和使用互联网互动的其他形式也许不再是有意义的替代品。

(二)相关地域市场

传统的经济实体中对地域市场的界定,主要考虑产品的运输成本。互联网的使用基本消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物理距离概念。社交网络平台相关地域市场的界定就是要界定平台竞争在多大的范围内展开竞争。互联网没有地理边界的限制但是并不意味着,社交网络平台的使用都是全球化的。互联网行业的平台竞争范围,往往会受到技术条件,该国家地区的政策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大陆现在暂时无法例如Facebook、twitter、Google+等多数国知名外社交网络平台,我国大陆社交网络平台的竞争只能大陆地区展开。我国大陆社交网络平台的地域市场暂时只能界定为中国大陆。

美国的对社交网络平台的地域市场界定的司法实践中,将相关市场界定为明确的地理位置在americanonline诉GreatDeals案中,佛吉尼亚东区法院拒绝将相关地域市场界定为互联网本身。法院认为互联网并不能被定义为外部边界,由于互联网使是没有地理边界的限制,是无限的,互联网不属于一个地方或者位置。法院指出,互联网是无限的,但是使用互联网的个人的位置可以被界定为相关地域市场。在LiveUniverse诉mySpace案中,原告指出相关的市场是“以美国为范围的互联网基础上的社交网络市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央区法院认同原告将地理市场界定为“美国”,但是否决了将相关地域市场界定为“整个互联网”的观点,可见,在美国对相关地域市场的界定仍然是需要存在外部边界,即需作为一个地方或者位置(实实在在的场所)而存在,即便是产品或者服务只在互联网提供。

(三)相关市场细分的分析

1、广告市场

是否有必要细化利用社交网络进行广告服务的相关市场存在争议。社交网络在营销中如此有效的主要原因是,社交网络存在信任传递效应,在登录社交网络时,人们会感觉到有朋友的陪伴。从状态更新到生日提醒,他们所看到的内容是真正为他们量身定制的。高度个性化的体验给用户带来了信任。这是搜索引擎、电商平台不具有的特性。社交网络广告人员接触到的是关于每位用户的直接的、自定义的门户。

社交网站基于其控制庞大数量的用户的个人数据,可以超定位(又称为微定位),实现精准营销。社交网站可以选择某些特定的人群接收到他们的广告,甚至可以按地点、性别、年龄、教育状况、关系兴趣和兴趣关键词等进行筛选,来定位广告对象。相对于其他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获取个人信息更为方便直接的是社交网站。故此在考虑社交网站的市场份额时,考虑其广告市场的特殊性是有必要的。

2、数据市场

用户数据包括各种类型的信息。一方面,用户提供的数据本身,例如,个人档案信息,放在社交网络图片、评论和朋友或联系人列表等。另一方面,平台提供商创建或通过他们的平台上分析用户的行为和习惯的方式获取数据。社交网络本身并不产生信息、数据,它只是为用户提供分享、传播信息的途径,用户在平台上建立社交网络。当社交网站包含有价值的信息时,人们才会登录,而且人们只会在一个他们信任的环境里分享信息。

社交网站并不支持用户将个人的数据转移到另一个平台上,这就要求个人在使用新的平台网站时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新输入管理自己的个人信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锁定了用户。如果一个社交网络平台的拥有足够多的用户数量,其他竞争平台想要在这市场上立足是很难的。

四、相关市场界定方法的方法和因素的修正

由于互联网平台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的最主要特征体现在互联网企业具有双边性和网络性。尤其是社交网更为明显,采用适用于单边市场的传统方法界定社交网络平台的相关市场,忽略市场各边的结合或孤立的看待市场的任一边,必然导致社交网络平台相关市场界定的不准确。所以界定相关市场时应当分析必须考虑市场的各边及其相互作用。

我国现在互联网平台企业相关市场界定的方法既有定性的传统商品功能替代性的界定方法,也有定量的SSnip方法。广东高院根据《指南》的规定在“3Q”案中既运用了定性方法,也运用了定量方法,最高院在“3Q”案的终审判决中提出,对于互联网企业相关市场界定可以采用SSnDQ方法进行定性分析。

但是,正是基于网络效应的存在,用户会坚持使用主流的社交网络平台,而不愿意选择未。被广泛应用的平台,即便该平台比主流的社交网络平台具有更好的功能。这种情况下,传统SSnip测试法对于具有明显网络效应的社交网站是否适用是值得商榷的。

对于社交网站相关市场的界定,建议应该通过增加价格水平即当价格结构调整到最佳时两边价格的总和来实施SSnip测试法。此外,由于定性的功能替代性的分析方法包括两类,一是需求替代性的分析方法,二是供给替代性的分析方法。在传统行业中界定相关市场,由于传统行业的市场结构比较稳定,往往只进行需求替代性分析,较少考虑供给替代性分析。一方面社交网站通过为用户提供免费服务获取数据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另一方面社交网站对用户数据的控制使之在相关市场形成独特的优势,加剧潜在竞争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度。所以在社交网站界定相关市场必须充分考虑互联网服务的供给替代。

除此之外,社交网站的信任传递功能对广告市场以及数据收集的影响也应该是界定相关市场考虑的范围之列的,必要时需要将社交网站相关市场进行进一步的细分。

五、结语

社交网络以其先进的技术特性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组织、沟通、互动的方式,整合了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人类整个交往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同时也在挑战着《反垄断法》的时代适应性。以全新的、调整性的视角对相关市场界定进行考量是将《反垄断法》适用于现代社交网站平台重要手段之一。(作者单位:暨南大学)

参考文献:

[1][美]史宗玮(Shih,C.).社交网络时代.张小伟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9.

[2]梁晓涛.社交网络服务.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4.

[3]李小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法律规制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0

社交网络定义篇9

本文从网络游戏的高速发展引发的法律问题谈起,以一虚拟财产案例为切入口,分析了虚拟财产和虚拟财产交易的法律特征,最后提出对建立虚拟财产和虚拟财产交易制度的初步构想。

此下正文:

网络游戏是互联网的一项重要衍生产品,自其问世以来,发展迅猛,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其规模和利润都相当可观。(2003年,原先深陷财务危机的著名门户网站网易公司(163.com)靠网络游戏和短信服务两项业务扭亏为盈,走出网络经济的“寒冬”,其董事长丁磊亦成为了《财富》杂志评选的中国首富,成为新经济的成功典范,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网络社会一旦成形,更深层的改变将是时空象限的突破” 1.“如果说反映农业社会交易形态的第一代民法,基本上还不需要区分负担和处分行为(意思主义),到了多层分工、大量生产的工业社会,却难免捉襟见肘的话;以德国民法为典型的第二代民法,虽已可用高度抽象的法律行为概念来处理远距和未来物的交易” 2,“但它是不是足够应付二十一世纪网络社会的虚拟产品交易,

架构在旧时空象限上的时效制度、交付原则或法律行为基础理论,又需要何种补充,甚至根本的改变,都还不得而知。十九世纪的pandekten学派在坚守形式概念的同时,面对扑天盖地而来的工业革命浪潮,仍能发挥创造与整合能力,而使其创造的体系保有响应的弹性“ 3.面对新经济浪潮的冲击,面对快速转变的交易结构,传统的民法财产理论是否还能适应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和虚拟财产交易等新型法律关系,是否需要进行修正和创新?这些问题都无法回避,必须在法学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加以解决。

网络游戏最大的特点是它构建了一个现实社会外的虚拟社会。而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有很大的不同,有其相对的封闭性和独立性。虚拟社会是先由网络游戏开发者初步构建,再由游戏公司与玩家共同发展、完善的一个游戏社会,其创建过程中往往没有配套完备的规范、制度,使得虚拟行为的发生、结束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虚拟社会的形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戏开发者的初始设计,但显然网络游戏公司并未建立一套规范、完备的虚拟社会制度。一方面,网络游戏公司对于法律制度并不熟悉,缺少创立虚拟社会法律平台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对游戏公司缺乏利益刺激甚至在吸引玩家方面有一定的反作用。宽松的游戏环境对于玩家来说,可能更具有吸引力。玩家热衷于网络游戏,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游戏的自由、无序和随意性。而且规范管理本身并不能给游戏公司直接带来经济利益。松散、无序化的管理,增加了虚拟社会的法律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在纠纷发生时,缺乏有效的处理机制,致使纠纷难以解决,权利状态无法恢复平衡。

在虚拟社会中,游戏公司与玩家之间,玩家之间会发生许多的虚拟行为,如虚拟婚姻、虚拟交易、虚拟财产。其中,有些虚拟行为,与法律基本无涉,或者无法得到法律的认可。如虚拟婚姻,由于其不具备法定的结婚要件,不能得到法律认可,只能以游戏形式存在,但也可能间接地引发一些法律纠纷,例如已婚者与婚外异性的虚拟婚姻是否构成婚姻过错行为。还有些虚拟行为,直接涉及到法律上权益争执,需要法律进行有效的调整,如虚拟财产和虚拟财产交易。下面将以一个虚拟财产案例为例对虚拟财产和虚拟财产交易的法律特征进行分析。

案例:原告河北的网络游戏玩家李宏晨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共花费几千个小时的精力和上万元的现金,在一个名叫“红月”的游戏中积累和购买了虚拟的“生物武器”几十种,但却在2003年初都不翼而飞了。于是他想到了报警,但警方却以技术力量不足拒绝立案。后经查证,这些“装备”被另外一个玩家盗走了,李宏晨找到游戏运营商北极冰科技发展公司进行交涉,但该公司却拒绝将盗号者真正资料

交给李宏晨。于是,李宏晨以游戏运营商侵犯了他的私人财产权为由,将北极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该案例中有二个虚拟行为,一是玩家的实体财产转化为虚拟财产,二是网络游戏营运商对游戏运营的管理行为。争议的焦点在于虚拟财产是否具有价值,网络游戏公司对虚拟财产交易的管理行为是否对游戏玩家构成侵权。

一、虚拟财产。

虚拟财产是否具有法律价值,就必须看其是否符合法律对财产的定义。法律意义上的财产,必须具备两个特征:可为人所控制,能带来一定经济利益。虚拟财产专属于游戏玩家或游戏营运商,能够被其所有者支配、管理和使用。“玩家能实实在在地感知到‘物’的存在,当这些‘物’被损坏、丢失、毁灭时,玩家的感受与在现实世界‘物’被损坏、丢失、毁灭的感受近似甚至相同。”4也就是说虚拟财产具有可控制性。有人认为,“虚拟财产是无形的物质形态,是由光、电(电子)等物质聚合成的‘物’。”5这种观点混淆了虚拟财产的形态和载体。虚拟财产的光影形象不是虚拟财产本身,而是其载体和表现形式。虚

拟财产的“虚拟”实际上是我们观念中对虚拟财产的无实体形式的错觉,而不是虚拟财产本身是虚构、虚幻的。虚拟财产还具有可交易性,

能够通过与实体财产的交换,实现其真实价值,从而给出卖者带来经济收益。虚拟财产具备了法律意义上的物的特性,与实体财产并无本质的区别。实际上,虚拟社会并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世外桃源”,仍然与现实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实社会的法律关系在虚拟社会中也有所反映。虚拟财产是虚拟社会的社会产品,它离不开虚拟社会这个基础平台,反映了虚拟社会的特定社会关系。虚拟财产属于法律上财产的范畴,可为人所占有、使用和处分,具有交换价值,可以使所有者获得经济收益,完全具备法律上的价值。

有人认为虚拟财产不具有可保护性或者说虚拟财产的实施成本可能会远远超过其收益。这种观点在实践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如前述案例中,玩家向警方报案,警方却以技术力量不足而拒绝立案侦查。实际上,警方承认了虚拟财产的价值,但却以虚拟财产无法与实体财产等值化为由,拒绝对虚拟财产提供法律保障。断定虚拟财产是否具有可保护性,首先应明确对虚拟财产创设财产权有何意义。“排他权的创设是资源有效率地使用的必要条件。对财产权的法律保护创造了有效率地使用资源的激励。以土地为例,如果任何一块土地都为人们所有,即如果总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可以排队任何其他人接近其特定的区域,那么个人就会通过耕种和其他措施来努力使土地价值最大化。

这一原则适用于任何价值的资源。“6在网络游戏中,正是因为每一虚拟财产都专属于某一特定玩家,玩家才有管理、利用、增值、交换、购买和出卖虚拟财产的利益刺激,网络游戏市场才能有效、合理地运行,创造新的社会财富。然后,要看虚拟财产权的实施成本是否超过了其创造的收益。目前,国内经常上网玩游戏的用户有八百多万人,

偶尔上网玩游戏的用户也有二千三百多万人。2002年国内网络游戏的年收入近十亿元人民币,超过同期的电影业票房收入。由此可见,创设虚拟财产权产生的收益是相当可观的。再来看虚拟财产权的实施成本。该成本由管理成本、交易成本和救济成本等构成。因为虚拟财产的登记、管理由游戏运营商在网上进行,其交易也大多由玩家在网上进行,所以采用了先进的网络技术的虚拟财产的管理、交易与实体财产相比,其成本是很小的。问题在于虚拟财产权被侵害后产生的救济成本,也就是确定侵权事实、赔偿方式和数额的纠纷处理成本。人们主要的疑问主要体现在虚拟财产与实体财产无法等值化。这一疑问存在两个误区:第一,虚拟财产不是无法与实体财产等值化,而是虚拟财产交易市场的无序化使得给虚拟财产定一个实体财产价格存在技术难题。但这并不是一个不可解决的技术问题。因为随着虚拟财产交易市场的规范化,有序化,虚拟财产都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实体财产价格。第二,虚拟财产是客观存在的,“虚拟”是观念和载体的虚拟。虚拟财产本身就有数额、价值(如在某一网络游戏中,某虚拟装备价值1000元虚拟币),不一定需要与实体财产等值化,只有在与实体财产进行交换时,才需要一个实体财产价格。如果不涉及虚拟财产与实

体财产的交换,在解决虚拟财产纠纷时,可以直接恢复受侵害的虚拟财产为赔偿方式并由此确定赔偿数额。所以,虚拟财产是可保护的,虚拟财产纠纷是可以解决的,不会出现救济成本无限大的情况。

二、虚拟财产交易。

现实中,无论是虚拟财产交易,还是网络游戏公司对虚拟财产交易的管理行为,都呈现出一种混乱和无序化的状态。(瑞星公司和网游网联合了中国第一份针对网络游戏安全的调查报告。这项调查涉及全国3.4万玩家、32家网络游戏公司以及4560家网吧。该报告显示,61%玩家的虚拟物品与装备经常被盗,目前网络游戏的安全问题主要就是游戏盗号问题。)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虚拟财产交易是否合法?网络游戏营运商对虚拟财产交易的管理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有依据?如果有依据,它的权限范围如何确定?游戏中,游戏公司通过npG(游戏初始设定的虚拟人物,与玩家在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人物RpG相对应)进行的管理行为如何定义?游戏公司通过npG出售游戏装备、游戏点卡、虚拟货币等的交易行为是否可归属于游戏公司?游戏公司对虚拟财产的丢失、被盗负有怎样的管理或注意义务?

虚拟财产交易可分为两大类:(一)玩家间的虚拟财产交易。玩家在虚拟社会中进行的虚拟财产交易,一般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一是通过QQ、mSn等专门即时聊天软件或emaiL进行电子交易。这种方式的交易记录可保留在玩家的电脑中,应归为交易的电子数据方式,其交易仍未脱离实体平台。(我国现行法律对于电子交易已予以肯定:《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合同的“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二是在虚拟社会交流交易信息,然后在现实社会中完成场下交易。这种方式避免了交易的虚拟化问题,实际上已是实体交易,但在虚拟社会中关于交易信息的交流可能涉及合同约定等内容。三是在网络游戏中以聊天和对话的形式完成。这种方式不具有书面形式或缺少数据记录,难以对交易进行有效的确认,是交易的完全虚拟化。(二)游戏公司与玩家间的虚拟财产交易。npG是完全的虚拟人物,与现实人物没有联系,是游戏公司在开发游戏时初始设定的。实际上npG是游戏公司在虚拟社会中的“人”,玩家在虚拟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则是玩家的“人”,双方进行的交易都是通过其“人”进行的间接交易,其权利义务应归属于游戏公司和玩家。游戏公司与玩家都通过虚拟形式间接进行交易,使虚拟社会的权利义务转化为实体的权利义务。

那么,游戏公司对玩家的虚拟财产负有怎样的安全保障义务呢?“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德国法院法官从判例中发展起来的社会活动安全注意义务或者一般安全注意义务理论。根据一般安全注意义务的要求,从事交易或者社会活动,肇致形成或者持续特定危险源的,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保护他人免受损害。”7若经营者违反一般安全注意义务,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经营者就应承担民事责任。与玩家相比,游戏公司无疑具有明显的技术、资金等优势,由游戏公司通过技术手段来避免虚拟财产的被盗或丢失显然比由玩家加大对虚拟财产的谨慎关注来避免更有效率。当然,游戏公司对虚拟财产的安全保障义务应限于其能力范围内的合理注意义务,因为

游戏公司不可能完全避免虚拟财产的被盗或丢失。

三、对建立虚拟财产和虚拟财产交易制度的初步构想。

(一)从立法上明确虚拟财产的合法地位及虚拟财产交易的合法性。对虚拟财产和虚拟财产交易进行立法,明确虚拟财产属合法财产的一种形式,受法律保护;明确虚拟财产交易的形式合法,让虚拟财产交易抬上“桌面”,结束“地下”交易状态;明确偷盗虚拟财产属非法行为,如达到一定数额,则为犯罪行为,应受到刑事制裁。

(二)建立虚拟财产的网络交易平台与网下交易平台,实现虚拟财产交易的有序化和规范化。在各网络游戏的官方网站建立专门的交易网页,或者成立统一的虚拟财产交易网站。网站提供完整的交易服务,

包括提供规范的虚拟财产交易格式合同、交易确认等,让游戏玩家在交易网页上完成交易,对玩家交易情况的电子数据予以记录和保存。如果玩家选择在网下进行私人交易,则要求玩家采用书面的虚拟财产交易格式合同。

(三)完善虚拟财产纠纷的解决机制,创建网络仲裁制度。网络社会具有高速、多变的特点,如果每件虚拟财产纠纷都必须通过漫长、复杂的诉讼方式解决,显然效率低下。因此,寻找一种更快捷、更简易的纠纷解决方式作为诉讼的补充机制是必须的。借鉴网络拍卖等交易方式,可尝试建立一种新型的网络仲裁制度,其初步构想如下:1、由各游戏运营商组成仲裁联盟,下设仲裁委员会,创建统一的网络游戏纠纷仲裁网站,在网站上建立实时仲裁平台。2、建立网络仲裁规则,规范仲裁程序。3、从网络游戏资深从业人员、法律专家中选取合格的仲裁员,建立仲裁员名册,供当事人选择。4、运用netmeeting(网络会议)等即时通讯技术,实现在线开庭,审理网络游戏纠纷,以电子邮件等电子数据方式发送仲裁文书。如果当事人不具备参与在线开庭的条件,则在仲裁委员会所在地开庭审理。

注:

    1、Castells, manuel著,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1996, 中译本,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之崛起,民国八十七年,页387-487。

2、苏永钦著,《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与无因性》,收于《跨越自治与管制》,民国八十八年,页228-30。

3、wieacker著,pandektenwissenschaft und industrielle Revolution,收于其文集:industriegesellschaft und privatrechtsordnung,1974,页55-78。

4、夏敏著,《虚拟财产及其权属的法律特征》,发表于北大法律信息网。

5、同4。

社交网络定义篇10

(一)从网络交际话语的内容上看要注重文明健康。从话语学上说,网络社会中由网络交流而派生出的网络交际话语仍然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它不仅是现实话语范围的延伸,而且是现实话语功能的拓展。但从伦理学角度来看,话语包括网络交际话语更是思想境界和道德素质的直接体现,话语的粗俗化和庸俗化,说到底是一个人的精神、心灵粗俗的表现,是价值观粗俗化在话语上的具体反映。话语文明健康作为青少年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不仅要求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做到话语文明,而且在网络人际交往中也要话语文明。在我国13700万上网用户中,35岁以下网民人数占总数的82.5%,其中青少年是绝大多数,是网络交际话语的主体,然而有些青少年在网络文学、聊天室以及BBS论坛中毫不吝啬地贩卖信息,毫无节制地渲染暴力色彩,内容粗俗,格调低下,思想落后,意志颓废,必然会阻碍青少年道德建设步伐,给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以及网络交际话语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网络文化良性发展,最终也必然伤害网络和网民的公共利益。不仅如此,在现实生活中,网络交际话语的负面作用也可能直接影响到现实人际交往的关系,给现实人际交往带来心理障碍。中国自古以来就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也就是说不符合伦理道德和文明礼仪的话语和行为在现实交际中不能出现。网络其实是现实社会的延续,青少年在进行网络交际话语交流时,其交流内容应当是积极向上、高雅健康、文明礼貌的,“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方向,符合社会的正当共同利益,要有助于至少是不阻滞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不应当包含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的内容或这些内容的影射与暗示”,遵守《网络文明道德公约》,共同构建绿色网络空间,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二)从网络交际话语主体上看要尊重话权平等。平等是伦理学上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人际和谐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而在话语交流中也必须坚持平等原则。《世界人权宣言》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人享有话语平等权利,这个重要伦理原则可以延伸至网络交际领域。网络交往有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交往主体的平等性。“不论对方是什么身份、地位、信仰、种族、性别,各种话题只要进入网络,就可以一同聊天,平等地去感知社会、了解社会。”从理论上说,每一个交往主体在人格和价值上都是平等的,它不受主体的政治地位、经济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分工、地域差异、性别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知识丰富、思维敏捷、挑战传统的当代青少年自然也不应该忽视和轻视网络主体的天然平等性。当然这种主体人格尊严和自我价值的平等需要通过网络交际话语表现出来。“网上交流的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交流中表现出语话特权,或盛气凌人或居高临下,不能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意思表示。”这就要求青少年在网上交流(论坛、聊天室)时要谨慎发言,换位思考,要学会宽容,拒绝话语霸权。从宏观上来说,话语霸权表现为语种方面的不平等和特权,从微观上说就是话语主体在交往过程中把自己单方面的意见和思想强迫对方接受,这对对方来说是一种十分不公和无礼的行为。因此,从交互主体关系对等的伦理角度看,对方的意见和思想也必须得到同等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达成诚实互信的网络交际。

(三)从网络交际话语动机上看要立足诚意正心。诚意正心作为一种道德诉求,也就是所谓真诚。话语学家陈汝东先生认为,言语真诚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言语行为所反映的言语主体的动机和情感真实,不虚伪,即说写者的言语表达应与其实际心理一致;二是言语及时,即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出于善良的动机,及时为交际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真诚不是老实本分甚至懦弱无能的表现,它是人的一种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在慎独看来,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真诚”,真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不苟》)“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大学章句》)“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通书诚下》)。人们只有真诚地恪守一定社会的人伦道德,忠诚老实,言行一致,鄙弃虚伪,实事求是,才能真诚地按道德规范办事,进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地。

针对网络交往中虚言谎话连篇、小道消息蔓延的不良现象,要求青少年充分发挥“真诚”的道德内在机制的作用,因为真诚是建立和维护正常的网络交际话语交际秩序的必要条件,是保持网络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关涉到正义、公平、善恶、义利等多个道德范畴。慎独的“真诚”要求就是使青少年做到“以真诚的态度进行交流,为所要表达的信息提供正确合理的话语形式,动机与情感真实,不虚伪,不传播未经考证的虚假信息,不欺诈他人,不能有意或无意使交际对象产生误解。同时又不自欺,不说违心话,不打妄语,这样在构建自己与他人和谐网络人际的同时也使自己产生良好的内在道德感受,获得道德美感”。

(四)从网络交际话语角色上看端正自我身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人的行为与身份具有一致性,话语表达要符合特有的身份和角色。由于互联网络的到来,使人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中穿梭游走,而真实性和虚拟性的不同特点造就了人在其中的不同表现。在现实社会中,人生就是一出戏,人的最重要属性就是社会属性,离开社会人便不能自存。在现实的物理世界中每一个人都有相应的社会角色,现实人际交往的话语与本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之间保持一种协调关系。然而,网络是个虚拟世界,“网上人们所扮演的各种角色只能被视为一种虚拟的智能符号,人们所看到的和听到的形象、图像、文字和声音变成了数字的终端显现,这样人们只能在虚幻中与对方进行交流”。也就是说,网上角色的模糊化使得青少年和其他人群一样出现话语结构、话语风格、话语意趣与自己所担当的社会角色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的现象,如话语低龄化、性别错乱化、职业模糊化等。话语符号中那些代表社会角色的词语,实际上是伦理角色的符号形态。反过来说,人际之间的伦理关系也体现在言语行为方面。青少年这个群体和其他人群一样,其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承担社会责任是他们的道德义务,遵守话语道德规范是他们的伦理诉求。无论是在网上还是网下,他们都不应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时刻把握自己的社会属性,在网络交际话语交流中尽量还原本我色彩,用适合自己性别和性格的话语说话,说符合自身身份和特点的话,摆正话语和角色的位置,不越位、不错位、不退位,做到话语方式与角色主体基本相符或完全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