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学科知识与能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31:35

教资学科知识与能力篇1

一、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在素材性课程资源中,与学科教学直接相关的课程标准和学科教材是高中课程资源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高中课程实施的基础与保证。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应该建立在对课程标准与学科教材的充分挖掘与有效利用上,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对其他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新课程对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化和扩展,课程标准和教材就不再仅是教师手中的“绝对真理”,也不是束缚教师课堂教学的绳索,而是支持教师教学的课程资源,是教师有效利用且创生课程资源的催化媒介。

学科课程资源的主要载体就是教材,对教材的开发与利用,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其价值和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

1.提升了一线教师的学科专业发展能力

一线教师最熟悉的莫过于所教学科的课程资源,其对教材的研究相对于其他也更得心应手,如果能对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与支持,学科课程资源就能有效地融进教师的课堂教学,帮助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在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在对教材的研究与反思中,教师的学科专业能力自然也得到了提升和发展。

2.降低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条件性限制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学校软、硬件条件的支持与帮助,而每个学校的发展环境存在着差距,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只能因地制宜,根据自己学校的条件来找到突破口。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立在学科教学的基础上,而其基本的物质载体是课程标准和教材,这是每个学校都具备的课程资源,它的适用性与经济性降低了学校和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条件性限制和束缚。

3.创生课程资源有了基点

开发和利用学科课程资源,不仅是充分呈现学科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手段,创生课程资源才是目的。创生课程资源当然不是凭空产生,它需要基础和保障,而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为创生课程资源提供了一个基点。

二、学科知识体系下的普通高中新课程资源开发特点

1.重视学科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的迁移应用

任何一门学科,学科内的知识都不是孤立呈现的,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方法等,一同构成了这门学科的整体,重视学科的整合性和关联性,有助于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迁移运用。学科的知识结构,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未知的基础。

2.重视课程资源的内容开发,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遵循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重建高中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有机联系起来,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5]。“重建高中课程内容”,就是要求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认真思考如何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把握知识技能的学习并与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结合起来,让教学获得最大的效益和质量。

3.重视学生多维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和学的统一

新课程提倡学生在三个维度都得到发展,即要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设计课程目标。学科知识体系下的课程资源开发,并不只是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样也重视学生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也是“知识”的现代内涵。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该包含“认知”、“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并在课堂教学中予以体现。

三、基于学科知识体系的普通高中新课程资源建构框架

1.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框架构建

根据学科教学、社会和学生发展等方面需求,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应该体现在三个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应在这三个领域分层分类进行(表1)。

表1:学习领域的层级体现

基础层级所面对的对象是全体学生的需求,是学生掌握必需的具体知识的能力要求,它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适用于每一个学生。

提高层级是在学生基础层级上的进一步提高、深化和发展,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学生能力的拓展与提高。

体验层级是指学生通过与他人的接触、交流、过程经历等获得内在感受和体验方面的要求,它更多地是关注学生产生某种特定内容的体验和成就。

三个学习领域都是三层级的知识建构,进行学科课程资源开发时应注意到知识的这种逻辑体系。具体的课程资源构建内容如下。

(1)认知领域的三层级知识建构

基础层级以识记性、理解性知识为主,包括学科课程的概念、原理、规律、公理等公共性、基础性知识。

提高层级以推导性、分析性知识为主,包括学科课程的情境运用、具体问题解决等知识运用能力。

体验层级以迁移性、应用性知识为主,包括学科课程的价值判断、观点交流、独立评价等综合表现能力。

(2)情感领域的三层级知识建构

基础层级以接受、思考的情感反应为主,如在课堂教学环境中能注意到知识对象的存在、注意到教师的讲解并思考相关问题。

提高层级以兴趣和热爱的情感反应为主,如学生有深入学习的主观意愿、认识到对象的意义和存在价值等。

体验层级以品格和价值观形成的情感反应为主,如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并能内化为自己的品格、行动和言论,有明确的目的性等。

(3)技能领域的三层级知识建构

基础层级以模仿和使用等初级技能为主,如对演示、动作的模仿和装置的使用、把描述性知识转化为技术性动作等。

提高层级以动作的组合和协调等较高级技能为主,如动作分解和组合协调的实现、对实验过程的整体把握并能解释和概括等。

体验层级以方案设计和创造等创新性技能为主,如设计新方案、在新情境下创造新动作、推论和评价实验结果等。

2.学科知识的分类呈现

根据课程标准和各学科教材的特点,学科知识从其地位与功能来分类,可分为“核心知识、辅助知识、拓展知识”三类。

界定“核心知识、辅助知识、拓展知识”的依据是什么?首先要说明的是,这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为了便于学科教师进行教学内容选择的一个分类。依据各类知识在教学中的地位与功能,“核心知识、辅助知识、拓展知识”表现出如下特点。

核心知识在学科课程的知识体系中处于基础、核心地位,是整个学科知识逻辑体系的支架,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辅助知识在学科课程的知识体系中属于辅助、补充性知识,是学科学习的帮资源系统,是课程资源的丰富与补充部分。

拓展性知识在学科课程的知识系统中起着迁移、深化的作用,是学科学习的拓展性资源系统,属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课程资源。

学科教师如何确定和选择本学科的“核心知识、辅助知识、拓展知识”?

在确定和选择三类知识之前,首先应明确这三类知识的来源、功能和表现形式(表2)。

表2:知识类型及其来源、功能

从表2可知,三类知识都有自己的来源主渠道和功能等。

核心知识主要来源渠道是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及教材。所以确定和选择学科课程的核心知识,应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课程的“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其中,“课程目标”对学科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都有比较明确的目标达成任务,以及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具体的能力要求;“实施建议”则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对课程设计与教学方式提出了建议与实施途径。而学科教材则是课程标准的具体物化形式,是课程知识的系统化、序列化呈现,所呈现的即是本学科核心的基础性知识。

辅助知识的来源除了学科教材外,还有教学参考书、学习辅导书等教学类辅助学习资源,辅助知识属于学科知识体系中的补充、辅助课程资源,是帮助和支持学生能力发展的一般性知识。确定和选择辅知识,除了对教材熟悉和研读外,还要对相关的辅助教学或学习材料有广泛、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建立起辅助知识与核心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拓展知识的来源渠道比较丰富,除了课内的教材、教参教辅等学科课程资源外,课外的各种社会性资源都可作为课程的拓展资源,拓展知识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属于能力迁移学习知识,是课程资源的创造性运用。拓展知识的确定与选择,要求教师或学生对社会文化有敏锐的感受力,能快速架起课内外学习的通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科教学的课堂呈现形式

依据各学科的知识分类特点,对应的课堂表现形式也不尽一样。一般来说,核心知识依靠学校的常规课堂教学来完成,即所谓的为学生打基础的“基础课”,这是现今学校课堂的主导形式;辅助知识穿插在日常的常规教学中,或者通过一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型来完成,用来支持和帮助学生的能力发展;拓展知识除了在常规教学中体现外,更多地是以探究课、研讨课的形式出现,而且不局限于课堂内。三种课型相对应的资源类型和课堂表现如表3。

表3:课型、资源类型及课堂表现

三种课型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知识的呈现和课堂的表现都不会如此界线分明,很多时候混合和穿插在一起。这里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按其呈现的频率和主要特点作了区分。

基础课所针对的是该学科重要、核心的基础知识,是学科教学最基本的课型,也是学校里常态的课堂表现,基础课所采用的课堂表现形式,一般以讲授、提问、讨论、练习等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过程的特点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发展课是以学生的基础课为前提,借助课程的各种辅助资源,帮助学生在能力方面有所发展和提高,其课堂表现形式有时也采用基础课常用的教学方式,但发展课重视学生的个性学习和能力发展,课堂表现以自主、合作、讨论等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自我发展。

拓展课属于能力迁移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课程要求教师能充分挖掘和拓展校内外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因而,拓展课除了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和迁移外,还要引导学生课外自主探究学习,如开展主题研讨、课题探究、活动表演等学习形式。

四、结语

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不仅是呈现该学科的静态知识,它还包括师生互动中生成和内化的各种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动态知识。另外,重视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并不排斥各种校内外的自然性、社会性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由内到外、不断整合和完善的渐进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因地制宜、有效选择的原则,来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范蔚.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育科学研究,2002(3).

[3]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教育研究,2001(9).

教资学科知识与能力篇2

【关键词】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创新人才

我国已经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而高校是生产和传播知识,培养创新人才的最重要的基地。当今高等学校正处于由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以培养出适应创新型国家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科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

吉首大学地处湖南西部,位于湘、鄂、渝、黔交界的武陵山地区,是一所办在西部贫困民族地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其所处地域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老、少、边、山、穷”,是国家为了促进全区区域协调发展,进行扶贫攻坚的示范区。为了适应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中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本文拟就课程体系改革中地方高校教师资源与课程资源配置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以吉首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为例,指出教师需要在强化基础课程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以期构建科学优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一、教师资源的改进与加强

教师资源是高校教学资源中的核心,教育课程资源最终都要通过教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必须重视教师资源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而基本的条件性资源。在积极进行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首先应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拓展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以教师资源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1]。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为了担负起“教书育人”这一重要职责,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是课程知识的传授者,还应当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与人文素养,是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者。教师要促进自己的专业水平的提高,不断更新学科的学术前沿性知识,同时要转变教育理念,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技能和方法,充分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理论;同时教师要强调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能够通过教师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具备处理和革新教材的能力,尤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驾驭课程,在地方特色教学资源上开展试点和改革,将最新科研成果、学术创新融入教学,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2、提高教师学术水平,以科研服务促进教学

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既是教师素质的标志之一,也是学校学术水平的指标。为了促进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应当充分利用区域研究优势,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科研能力,还要具备整合科研成果,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才能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带入课堂的教学与实验中,并通过整合不同的学科知识,对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修正、补充,在一定的范围内加以完善,从而提高学术水平[2]。由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课程资源,解决了理论的陈旧性与知识脱节的矛盾,更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也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过程。

与此同时,教师自身对科研的探索则是一种人文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精神。高校教师通过以身作则的科研与探索精神,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形中可以加强学生的人格及道德培养,完成“育人”这一重要的教学职责。

3、增强应用型教师的比例,充分发挥地方教学资源的作用

转变教学团队构成观点,逐年增强应用型教师的比例。改革教师培养培训方式,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根据专业教学特别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实际需要,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由以往的学历培训转变为非学历培训,积极支持中青年教师走进企业、走进公司,通过长期、短期、专项进修、培训、学术交流等培养方式,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逐年增强应用型教师的比例,完成教与学的互动。

积极利用地方性外部教育资源,将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关技术负责人请进课堂,以生动真实的案例扩展学生的视野,以近距离的接触激励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同时也增进与教师的交流,有利于教师业务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实现产学研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二、课程资源的优化配置

武陵山区虽然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但是武陵山区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多样,并保存了大量的珍稀古老生物、特有生物以及众多具有特殊价值的资源生物,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全球生物多样性意义的关键地区。结合吉首大学学科与资源优势,加强生物科学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生物科学专业制定了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并对课程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

1、充实巩固基础资源

创新建立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表现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武陵山区生物资源特色为核心,将国家基础课程资源做深做强,牢牢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国家课程资源注重的是教育的基础性和统一性,强调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功能是构建人才的知识结构主体,使学生获得以主干学科为核心的大门类范围内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受到相关的方法训练,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更深入的知识打好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基础[3]。吉首大学所在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拥有植物4 000多种,动物8 000多种,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基地,对于《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等这些国家基础课程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实际感知与全面掌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每年均会至湘西永顺小溪部级自然保护区或是湘西古丈高旺界林场等实习基地进行野外实习,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同时培养了热爱自然意识,树立团结合作和吃苦耐劳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增加地方应用资源

地方性应用资源课程的开设,能够更针对性地服务地方,为学生构建起丰厚且实用的知识体系,为其毕业后自主创业,指导当地群众改善农村经济结构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生物科学专业充分利用武陵山区生物资源优势与地方特色,依托“生物科学”国家特色专业,建立了“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等特色学科。在特色专业与特色学科的支持和带动下,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中于大三、大四开设了系列具备地方特色的选修课程,如:《植物资源学》、《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特种经济动物养殖》、《食用菌栽培技术》、《山区寄生虫病检测》等一些与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课程。通过这些地方应用性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切实地感受到当地所普遍面临的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4]。

3、将地方资源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尽管高校一直在强调“产学研”结合体制,并已意识到高校“产学研”结合机制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高校仍然只注重产研结合,仅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忽略了产学结合,存在教学与科研的严重脱节。吉首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教师对武陵山区重要的资源生物(如猕猴桃、虫草、鱼胆草、盾叶薯蓣、腊梅、绞股蓝、淫羊藿、缬草、棘腹蛙、娃娃鱼、武戌山羊等)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获得丰厚的科研成果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有效地整合学校的科研成果,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做到教学与科研的真正结合,无疑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除了传递最新知识的教育价值外,科研成果的教学资源化还能通过教师对科研过程的介绍,结合教师自身的科研思维与探索精神,引导学生激发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4、抓好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

目前高校校园网建设完善,现有网络资源丰富,具备简单快捷,易操作,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等特点。将校园网与教学结合,通过深化扩展网上教学资源的内容和范围,促进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平台以及资料库的完善,延伸网上学习、网上讨论等新的课堂教学之外的教学形式,实现互动网络功能,建立师生在线和离线答疑系统,形成一个能够让师生更加方便,使学生更加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此外,有限的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得到共享优化,实现多学科、多专业学生的教学资源共享。使学生不再局限于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涉猎其他学科、其他专业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完成了人才培养目标。

三、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为了培养创新性人才,教学范围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课堂与教材也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源。创新性人才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强调两项原则:一是科学性,二是实践性。也就是说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教学范围由传统的课堂教学扩大到课外及校外实践,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只有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才能实现真正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课程资源配置的优化,积极拓展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鼓励学生自主开展研究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科技活动,将实践基地建设为创新基地。还可通过校企联合办学,使学生能更近距离的接触生产实践,充分发挥学校的学术科研优势与企业的实践基地和产业优势,坚持“学―研―产”一体化发展之路,创新理论与模式,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达到学以致用,服务地方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徐佳,吴刚平. 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与策略.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9)49-53.

[2]胡弼成,尹岳. 高校科研成果与课程资源. 江苏高教,2006.2.69-71.

[3]龚怡祖,陈万明. 大学课程体系构造与大学课程资源配置.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0)53-57.

[4]徐学俊,周科祥. 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的探索. 教育研究,2005.311(12)43-48.

教资学科知识与能力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途径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01.108

[中图分类号]G258.6;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1-0187-03

0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资源的快速增长及传播,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进步。高校图书馆作为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存储、开发、传递和共享的重要场所,在数字化图书馆构建的基础上和信息技术发展的环境中,应主动承担起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任,把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1信息素养的概念及内容

(1)信息素养是在信息化社会发展过程中而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概念。信息素养的概念源自美国图书馆学会LaL的定义:一个具备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信息;能够适时有效的获取信息;能够有效的评价信息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我国相关的学者和专家对信息素养概念的说法也很多,基本定义如下:信息素养代表一个人具备信息获取、收集、甄别、组织、利用、评价信息的能力。它涵盖了对传统知识信息的接受传承,对新信息资源的发现判断、选择和利用。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具备信息素养是一个人有综合竞争能力的体现。

(2)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继承、延伸和拓展,并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深化。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在接触到的信息时所产生的敏感程度,也是人们对信息资源产生的感受力、对不同信息的判断能力以及洞察力。信息意识包括信息安全意识、信息消费意识和信息价值意识等;二是信息知识,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知识是指所有与信息相关的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方法等;三是信息能力,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人们面对信息所具备的信息查询、收集、组织、存储、加工、甄别、评价等信息的利用能力;四是信息道德,包括信息伦理和信息免疫,是指在信息资源获取、加工、筛选、传播、存储等信息利用的各个环节中,用来规范各种事物的道德意识、规范和行为。一个事物在发展中必须受道德规范约束和监督,否则就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会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素养是指在人们自身已具备的知识、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信息资源收集、甄别、整理、利用、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以及对未来信息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的信息资源利用能力。

2开展信息素养通识教育,为信息素养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在做好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应尽快完善自身工作职能,开展创新服务,为学生提供高效的软硬件信息服务,全面开放信息资源,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备查询信息,获取信息及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让学生面对诸多的信息知识及信息资源时能有效的进行管理和利用。

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策略,并渗透到每一次信息服务中。

2.1入馆教育

上好信息素养第一课,针对第一次来到图书馆或第一次使用图书馆信息设备的学生,做关于“认识图书馆”和“怎样利用信息资源”的宣传讲解,介绍图书馆功能布局,信息设备使用方法,重点讲解图书信息基础知识,馆藏文献的检索,数据库知识和网址等内容,并进行文献知识及其利用的基本技能的教育,初步培养并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

2.2制定信息素养教育方案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分析学生已具备的信息素养,然后制定出适合各层次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方案。高校图书馆采取在本馆网页上和纸质版调查问卷发放同时进行,调查问卷的内容是在综合国内外关于信息素养方面知识的基础上,涵盖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内容。然后,通过对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制定出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方案对策。

2.3举办专题讲座、培训

针对需提升信息素养基础的学生,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举办以文献知识及其利用为重点的讲座和培训,以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为核心,结合学生专业知识进行比较全面的讲授,让学生通过在图书馆培训之后,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等方面有所收获,从而接受图书馆并愿意走近图书馆,并有效利用图书馆实际馆藏和虚拟馆藏。

2.4开展信息能力强化训练

针对已具备一定信息素养基础的学生。让学生在利用信息资源上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从而开发并强化学生的信息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加图书馆创新服务,引导学生体验数字图书馆服务,学生在图书馆可深入了解信息检索平台和信息传递平台,并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检索,在活动中馆员与学生交流互动,解决学生在学业及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等方面遇到的各种信息技术及资源方面的问题,教会学生掌握常用数据库的检索及使用方法技巧,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提高学生信息资源获取及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2.5开设文献检索课程

文献检索课是由图书馆员对学生授课,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图书馆开设文献检索课是以培训学生计算机技术为重点,以传授现代化信息检索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引进各种现代化检索手段作为实践内容的课程。2.6举办寓教于乐的活动

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是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最好方法。图书馆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技能竞赛、信息资源应用案例展示、电子阅读推广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在信息知识和能力方面有较大收获。

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开拓性、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施嵌入式学科专业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深化和拓展

在国外,很多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是由图书馆主导发起,其他部门合作共同开展并完成的。一是因为高校图书馆一直是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通过多年实践,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培养模式和方法体系,为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可以参考的经验。二是因为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数字信息资源、有专业背景的图书馆员和先进的信息服务体系,为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场所和实践平台。

目前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应体现更加专业化、知识化、个性化的服务,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同时,更好地为学科专业教学及科研提供有力的信息资源保障和支撑。

3.1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科专业课程整合

高校图书馆应结合本校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安排,科学的规划学科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改革学科专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科专业知识相结合,在专业知识教学中渗透信息素养教育,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激发学生学会利用信息资源学习专业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实现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与学科专业课程的整合。

3.2提高学科馆员的信息素养水平

在高校图书馆中,学科馆员是具备专业资质的信息服务专家。学科馆员既要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能熟练使用专业工具性软件,具备信息参考咨询、信息检索、筛选、分析、运用及预测等方面的能力,还应尽快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开展各项创新服务。所以,高校图书馆在对学科馆员进行常规业务知识和能力培训的基础上,做有针对性的信息素养及学科专业资质培训,提升学科馆员的知识结构和服务能力,建立一支有信息素养的学科馆员队伍是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和信息素养教育的关键。

3.3开展嵌入式学科专业信息素养教育

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环境下,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是对应不同专业需求的读者,由学科专业科研人员和教师与图书馆学科馆员合作开展的。

由学科馆员为学科专业教学和科研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源嵌入服务。在教学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以培养信息素养为核心,各学科馆员与专业教师合作,参与到学科专业的教学中去,学科馆员在与专业教师交流研究后,根据各专业教学大纲,在课程的授课中及实践环节嵌入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学科馆员提供专业信息资源、中外文图书、期刊、论文专利等数据库,鼓励学生获取、分析、利用、评价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源,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开展分层次的课题研究,指导学生自主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通过实践提升信息素养,提供在线讨论和辅导,营造开放式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关注并追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景和趋势,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由高校图书馆邀请专家学者为各学科专业的学生做学术报告或研讨式讲座,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激发学习潜能,对学习专业知识和课题研究产生新思路,并通过自主研究学习产生新观点,找到新方法,是培养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由学科馆员按照专业学科特点对信息资源进行更新及整合,在图书馆网站学科专业服务平台,为学科专业科研活动提供信息资源服务,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常用专业数据库、中外文图书、学位论文、科技查新等帮助,并在平台上为学科专业科研人员、教师和学生提供实时信息咨询服务,并对专业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提供信息资源支持和场所。

4开展信息免疫能力教育,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保障

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应以净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行为为前提。定期组织关于信息安全教育的宣传和培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和使用信息资源,增强学生对信息内容的甄别能力,把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行为的规范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意信息伦理道德素养的教育。使学生在面对网络上繁杂的信息时具有较高的信息免疫能力。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应发挥信息素质教育的主导作用,在做好以文献检索和传递为核心的信息资源提供和参考咨询等信息服务的基础上,深入学科专业信息服务中,努力提高并创新信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满足学生信息需求与解决实际问题为工作目标,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工作核心。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晓娟,张寒露,范玉珊,等.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模式及国内外实践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30(2):95-101

[2]段怡.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构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24(3):76-79.

[3]孟祥保.国外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2(3):11-16.

[4]初景利,张冬荣.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52(2):6-10.

[5]范爱红,邵敏.学科服务互动合作的理念探析与实践进展[J].图书馆杂志,2010(4):40-42.

教资学科知识与能力篇4

2、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科;

3、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3科;

4、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3科。

教资学科知识与能力篇5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职文化课/中职专业课/中职实习指导

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职文化课:上午9:00-11:00综合素质(中学);下午13:00-15:00教育知识与能力;下午16:00-18:00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中职专业课/中职实习指导:上午9:00-11:00综合素质(中学);下午13:00-15:00教育知识与能力;

注:

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科目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通用技术等16个学科。

申请中职文化课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级中学教师各科笔试。

教资学科知识与能力篇6

[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人才资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8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6)09-0046-03

[作者简介]蔡久评,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专科部计算机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及计算机教学;

熊中侃,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专科部计算机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及计算机教学;

刘建兰,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专科部计算机系实验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及实验室管理。(江西南昌330038)

当前,世界发达国家在加速实现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而我国是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尚未结束,又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如何在世界经济的转型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国的企业必须重视知识经济,面对这种以科学技术为经济核心的增长点、以智力型无形资产取代物质型有形资产为经济发展的关键的经济形态,必须全面、清醒地认识其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人力资源构建之路。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要素的我国高校,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把握知识经济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努力培养和造就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一、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趋势及适应策略

知识经济时代,对一个国家、地区或企业的经济发展来说,在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三大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具优势的资源,只有拥有持续创新创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才可能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人力资源的开发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首要任务。

(一)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人力资源是由知识和学习的能力、技能、发明创造力、组织管理、判断决策、完成任务能力等看似抽象,但可起决定作用的人力因素所构成。在知识经济社会,其具体表现为:人的智慧和创新,并被投入与货币相通的市场经济的流通网络,形成人力资源与非人力资源(物质、货币)共同订立的特别市场契约,共担企业风险,共享企业利益,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合法地创造出最大的利润,人力资源必须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取得最大的成绩,能够转化为人力资本,成为创造企业财富的中流砥柱,为企业所用,不断增值,不断地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高素质人力资源。知识经济是一种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有着很大不同的经济形态。它是建立在工业经济时代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和信息经济基础之上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和关键因素,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工业经济时代的资本到人本、技术到知识的转变来实现的。

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运用、知识的广泛传播而发展生长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的传统产业已经不是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而是主要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依靠管理、依靠信息来取得品质的提高,效益的提高;知识经济时代生产要素集中投入到知识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集中于高新技术的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成为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另外还可将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制成品和技术知识服务型产品出口,以获取高额回报,成为经济的增长点;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及其产业化的过程加快,使得技术的经济寿命周期不断缩短,为更好获取长期利益,迫使从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必须将其收入的相当高的比例用于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使得生产和销售产品对新技术和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依赖性日益增强。综上所述可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经济进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在经济增长中起主导作用,创造知识运用知识的人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高素质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我国企业目前适应知识经济的人力资源总体状况不容乐观。目前,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整体上还相当薄弱,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有高达60%的国内企业连自己的商标也没有。很多企业处在有“制造”无“创造”,有“产权”无“知识”的状态,甚至靠仿造过日子。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有13亿多人。人力资源总数为7.1亿左右,约占世界人力资源总数的30%以上。尽管我国有着巨大的人力资源的数量,但总体素质却比较低。据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我国每百万人口中科技人员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3%,每百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是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平均水平的3%-4%。而我国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则更低,仅为发达国家的1%-2%。

根据慧博研究院的调查分析,目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级人才层面。2005年的高级人才市场,虽然从表面上看,平均一个高端职位有4名左右的应聘者,但是纵向比较发现,企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量稳增长,而高级人才供给总量基本保持不变而且增长缓慢,远远低于需求量的增长速度。2005年季度的数据显示,对于劳动力市场中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供不应求,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已连续多个季度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

通过上面的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大致地看出,我国企业高级人力资源是非常稀缺的,建立起一支能够担当起适应知识经济的队伍还任重道远。

再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我国企业中,长期以来只注重劳动力的控制,忽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和发展意义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未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发挥。

(四)我国企业适应知识经济的人力资源策略。首先,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在知识经济作为主导经济的前提下,只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赢得发展主动权。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密集化,发展多元化,人力资源替代稀缺的物质资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企业具有强大的能力和竞争优势,必须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能力,不断创新,形成并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建立适合自身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体做到:知识型员工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人力资源管理由战术型管理转向战略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转变为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其次,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一方面按照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要求高校培养所需人才,把大学生作为“人力资源”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与高校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中心、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和联合实验室等,通过联合攻关,合作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技术,以取得技术水平高、应用效果好的重大创新成果,并以此来为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坚实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

二、高校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策略

(一)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

根据知识经济的特征,高等院校必须符合知识经济中企业的各项需求,培养适合时展,能够创造知识、拥有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专门人才。总的来说,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可以从三个“学会适应”来进行。一是学会适应学习型社会,培养出具有很强的独立学习精神,宽广的知识基础,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的人才。二是学会适应信息化社会,生活在信息社会中,必须对各种信息进行接收、甄别、处理和反馈,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应当能适应信息社会。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培养获取信息的敏锐性;要善于采用适当的方法对信息进行鉴别,提取有效信息,过滤有害信息或无用信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善于用系统的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归类整理,从中发现问题,寻求规律。三是学会适应创新型社会,知识经济的显著特点是以科技知识的创新提高生产力水平,推动社会发展。要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参与创新的意识,能主动对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进行思索并确定奋斗目标;要具有参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能力,能够解决创新过程中遇到地难题;要掌握进行创新所需要的必须技术,能为实际工作服务。

(二)当前高校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

按照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来看,我国高校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科研、生产脱节,没有能够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知识创新、传播和社会应用等方面的作用。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严重滞后于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高校专业结构的基本框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高校各专业由师资、实验设施所决定的培养能力也是在计划招生、统一分配时形成的。社会需求量大,而学校由于师资不足或实验设施陈旧等原因,难以大量增加招生。而某些社会需求量小的传统专业,或由于师资力量充足,或为了保证硕士、博士点生源,都不愿减少招生。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显现。

2.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应试教育,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记忆和复现为基本目标。在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中,学生只是满足于完成考卷和获得标准答案,创新能力的培养基本上不能得到足够重视,综合表现不佳。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不能取信于企业。

3.学校定位不准、特色不明显、声誉不高。当前我国各高校的办学标准和模式趋同,专业设置过于狭窄、单一和陈旧,缺少同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科技、经济、社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4.高等教育投入体制不能适应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由于国家把教育仅仅视为公益事业,国家财政拨款是高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这种体制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阻碍了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

(三)高校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策略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高校应当采取下述改革。

1.转变教学观念。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应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不仅给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探索未知领域;不只是让学生接受现成答案,更要鼓励学生寻找新的思路。把教学当作师生双方相互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2.优化培养目标。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首要标准是真正有知识,主要是有现代科技知识。教学目标应当放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上来。

3.改革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内容和有针对性、特定性的教学计划,定向培养、量身定做,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对知识进行重新选择和组合,坚决压缩那些空洞、繁琐、陈旧、冗长的没有实际价值的知识,增加能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学科前沿性的知识。

4.变革教学手段和方法。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步伐不断加快,知识的创新异常活跃。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计算机、多媒体、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等先进技术和教育软件大量出现,为教育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基础,应当充分加以利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5.改革教学评价的观念和方法。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评价标准是一个人知识经济的产出率,看他驾驭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我国长期以来以分数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以致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既造成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还造成了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浪费。分数虽然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学生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能不能把掌握的知识真正运用于实践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建立一个融知识、能力和素质于一体的教学评价标准和体系非常必要。

6.实现高等教育向终身教育的延伸,建立继续教育的完整体系。现代科技发展极为迅速,劳动力知识技能只有不断更新和充实才能知识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这应要求建立起完备的继续教育体系,实现人力资源的终身教育,不断升值。实现劳动力的终身教育,关键是要形成政府积极引导、企业舍得投入、个人自觉追求的机制。从政府角度而言,一方面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通过强制性的规定,对企业在人力资源培养上的投入作出相应的规定,使得不断的继续教育成为企业和个人共同的利益取向。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职业证书认证等方式,规范各类职业从业人员的任职资格,鼓励社会公众为寻求更好职业而自我学习和充电,并以政府认可的方式对其加以承认。

参考文献:

[1]黄蔚,杨晨光.高校大型企业合作空间广阔[n].中国教育报,2006-06-14.

[2]柳文勇.知识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

教资学科知识与能力篇7

关键词:多专业渗透;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原则

中图分类号:G710;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3-0006-02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由于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同一种模式的发展也不尽相同。国外三种典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为CBe模式、meS模式和双元制模式。国外高职教育历史发展久远,办学机制比较健全,在人才培养,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具体采用的形式包括专业主辅修制、选修课制、开放式培养以及综合专业培养与综合实训培养。

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实践角度来看,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与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有一定差距。近年来针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轻基础重专业、轻能力重知识、轻人文重理工、轻素质重技术,培养的学生只能在相对狭窄的专业领域内发挥作用,对知识和技术缺乏基本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国内开始了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近些年论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文章越来越多,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总体上来论述复合型人才的特征与能力要求,并就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出一个总体的思路,这些思路基本是从课程、教材、师资、实训等方面的改革来适应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一类主要是展示某个学校或某种复合专业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论述,这些研究都带有一定的地方性经验主义色彩。我们对待这些经验宜采用的是借鉴而非整体移植。

一、目前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当前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是走学科交叉的路子,在我国的高职高专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成果不多,正处于探索与实践阶段。就现有文献分析,针对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未见有重要成果。能搜集到的有限的资料也只是针对某专业进行的个案研究。而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与走学科交叉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本科院校相比,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中多数正是职业教育的弱点。

1.未能明确区分学科与专业的概念

学科是一个学术概念,与知识相联系,它是指按照门类划分的系统知识,或者说是知识门类。有时,我们用“学科知识”这一术语指称知识的门类属性,强调这一知识所在学科的科学归属。所以,学科又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大知识系统(也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三分说)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属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概念的下位概念。专业则主要指大学在传授学科知识(而不主要在发现、创造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组织管理形式,是基于进行专门训练、培养专门人才系统工作而产生的一个概念,是高等学校根据学科的分类与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职业的分工而设置的培养专门人才的学科方案和计划的总称。一般说来,学科与专业的关系表现为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

2.完全移植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现今时代,任何高科技的成果基本都是学科交叉和融合的成果。因此,以满足形势发展需要,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就成为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突出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尝试摒弃专业化的教育模式,逐步引导高等教育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己任。就复合型人才而言,一般是指要求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般主要针对本科生,通过双学(历)位制、第二学位制、联通培养制、主辅修制等诸多形式进行。专业之间的相关度可以不予考虑,注重所谓的文理相通,其目的在于培养真正高层次的人才或者“通才”。

由于缺乏现成的可供借鉴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走在改革前列的那些职业院校一般就直接套用了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走的是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路子。但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般不适合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多是针对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院校而言的,职业院校(专科及专科以下层次)很少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尝试和研究。通常都会认为由于存在学制短、资源贫弱以及生源基础差等特点,不适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应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社会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一定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娴熟的动手能力、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高尚品德的人才。因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如何培养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却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移植本科院校的做法无疑是一种不适当的做法。一般的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学科资源相差悬殊,这也限制了高职院校采用本科院校的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需要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改多学科交叉方式为多专业渗透的方式,从基本概念上修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确立多专业渗透的基本原则以及科学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

1.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上的修正

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一专多能”或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点相似,但更多的是区别。就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而言,其“一专多能”的“多能”与“一专”之间并没有特别的关联,甚至可以毫无关联;其目的可以是满足兴趣爱好,也可以是为就业服务。本科院校多学科渗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所谓的文理相通,其目的在于培养真正高层次的人才或者“通才”。而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属于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这种模式以学生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依托,构建与学生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讲究专业间的关联性却并不要求学生具备本专业之外的某个完整的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背景,不强调关联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完整度。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2.坚持多专业渗透的基本原则

高职教育谈学科的不多,一般考虑的都是专业。所以,从专业渗透方向考虑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适切的选择。较之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而言,多专业渗透的途径更适合高职院校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学科交叉总体要求通常较高,人才培养难度较大,并且容易使人才培养偏入“通才”培养的方向。多专业渗透不注重文理相通,同类学科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都可以渗透,灵活机动,人才培养目标容易实现。多专业渗透的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也正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与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相异之处。(1)专业关联性原则。在强化高职学生本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多专业渗透的方式,激励学生掌握部分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的核心技能可称为高附加值技能。而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则比较关注专业的跨度和差异度。(2)目的性原则。多专业渗透的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的就在为学生的就业服务。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3)实用和够用原则。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知识背景的跨度,注重文理相通,但不考虑实用和够用。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本专业,多专业渗透的课程设置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在多专业渗透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实用和够用原则,摒弃一些非技能性和纯理论课程。(4)以本校资源为基础的原则。多专业渗透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优先考虑本校的资源,以本校的资源为基础,进行专业间的渗透和组合。这就要求充分发掘本校的资源,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如果寄希望于本校目前缺乏或者短期内不可能具有的课程资源,不仅会加大各类成本,同时也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当然,如果院校之间有长期稳定的合作,以资源互享的方式拓展课程资源,多专业渗透的面可以拓宽。

3.科学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

培养高职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关键在于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针对不同的主干专业,均应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为依据,以“能力本位”为基本价值取向,构建多专业渗透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根据前文提到的基本原则,科学选择可与本专业渗透的其他专业。例如,就文秘专业而言,可以与法律、管理、财会以及网络类专业渗透;英语专业可以与国际贸易、报关等专业渗透;营销类的专业与财会类专业的渗透,等等。其次,重点研究如何进行多专业课程的模块化设置。一般而言可以将课程分为三个基本模块:知识模块、能力模块和素质模块,以能力为体,以知识和素质为两翼,构建“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知识模块包括公共知识、本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其中相关专业知识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由此构成相关专业知识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能力模块包括公共能力、本专业能力和相关专业能力。其中相关专业能力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能力为主,由此构成相关能力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素质模块包括公共素质、本专业素质和相关专业素质。其中相关专业素质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素质为主,由此构成相关素质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

三、结语

在充分认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差异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师资、生源以及就业需求,通过多专业渗透的途径培养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是一种适切的选择。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资借鉴的成果不多,期待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对这个领域投入更多的关注。相信只要秉持务实、开拓的原则,我们一定会在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领域取得全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教资学科知识与能力篇8

我国的资产评估实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形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专业服务行业。由于我国开展资产评估实践的历史较短,目前我国资产评估队伍中大部分人员无论在学历水平还是在业务素质方面,与资产评估职业国际化的要求都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提高我国资产评估队伍整体水平是资产评估行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资产评估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资产评估人才的重要环节,与资产评估后续教育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在我国资产评估高等教育刚刚起步的现阶段,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资产评估行业人才的需求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资产评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资产评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的,而资产评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又取决于资产评估职业对人才的需要。资产评估是一个以提供资产价值判断服务为主要业务的行业,资产评估人员需要面对种类繁多的评估对象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这就要求资产评估人员既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又要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既要有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要有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资产评估职业对人才的要求决定了资产评估高等教育必须以此为基础,在上述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和锻炼,以满足资产评估行业人才发展的需要。

由于不同高校有其不同的优势领域和特点,所以,每一所高校在确定其培养目标时也会有所侧重。在确定资产评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当对以下方面进行充分考虑:

(一)人才层次定位要求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有本科、专科、职业技术教育等不同层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都有所侧重。本科教育注重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相比,更加注重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职业技术教育则更加突出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从资产评估职业的特点来看,需要评估人员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取得需要有坚实的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的知识背景作支撑,因此,资产评估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应当以本专科教育为主,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为应用型资产评估专门人才,而不能将其定位为研究型资产评估高级专门人才。对于以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则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资产评估人才的需求。

(二)知识结构定位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化,培养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高校专业培养的目标。资产评估是一项专业性与技术性都很强的业务活动。因此,资产评估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出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从事资产评估活动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要求。

(三)素质能力定位要求

资产评估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主要就业目标应是与资产管理与评估相关的部门和单位,其中从事资产评估社会中介活动将是该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资产评估职业的特点要求从事资产评估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素质和能力、运用知识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

河北农业大学根据资产评估学科发展的需要以及相关专业齐全、师资队伍稳定等方面的优势,从2000年开始分别进行了两个层面的资产评估专业培养:一个层面是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在会计硕士点下设置了资产评估研究方向,以培养高层次的资产评估理论研究人才为主;另一个层面是资产管理与评估专科教育,该专业设在商学院(下文简称我院),以培养资产评估实际应用人才为主。笔者研究的主要是后者。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院将资产评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为扎实的经济学、资产管理与评估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能力较强的资产评估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资产评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人才培养目标不但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是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关键。我院根据资产评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以“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创新”层次递进式教学为核心的资产评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按照学生从知识的学习、知识的运用到知识的不断创新的整个过程进行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分三个层次来设置与实践,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最终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具体内容包括:

(一)知识掌握性教学

该层次教学主要是以学生对资产评估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为核心,主要是围绕专业课程的教学进行的。这一阶段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同时配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提问、练习等形式,使学生掌握所学科目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关键知识点。该层次教学旨在帮助、引导学生理解、巩固和深化资产评估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了解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和认知程度,为顺利开展第二层次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知识应用性教学

该层次的教学是以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教学内容以案例课、讨论课和实验课为主,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其中案例课的教学是通过开设《资产评估案例》课程来实施的,通过对常见类型资产、不同评估目的下评估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对资产评估理论和方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也为今后参与资产评估工作奠定了基础。讨论课一般融汇于《资产评估实务》、《房地产评估》、《机器设备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等课程中,通过对资产评估理论及实践中常见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实验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房地产和机器设备等模拟评估对象的评估,熟悉资产评估的整个流程和资产评估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通过这种实践教学,使学生对第一层次教学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解决了以教师课堂理论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带来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培养、锻炼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这一层次的教学既是第一层次教学内容的延伸,又是第三层次教学的起点。

(三)知识创新性教学

这一层次的教学是以知识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其创新能力为目标,主要采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同时并举的方式。对学生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评估案例分析与模拟评估操作的基础上,提出发现新的问题,通过课后查阅文献资料和收集相关数据,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使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结合教学实践和实习,组织学生到资产评估机构参与资产评估项目,从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层次的教学将课堂进一步向外延伸,通过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采用项目小组学习法,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在资产评估教学中,我院提出了项目小组学习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四层内容:

(一)模拟资产评估机构,组建资产评估项目小组,形成学习团队

转贴于 即在每学期课程开始时就将学生分成几个稳定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5-6人,每个学习小组就是一个资产评估项目小组,每个学生扮演一个评估师,共同完成房地产评估、机器设备评估、无形资产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等不同的资产评估项目。通过组建模拟评估团队,使学生有一种评估师的责任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堂讨论和课外练习,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资产评估案例分析和讨论都是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先由每个小组成员就评估案例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再由小组负责人汇集小组意见并阐述各组的主要观点,并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每个学生参与评估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让每个项目小组和每个人都活跃起来,解决了由于学生人数多、课上发言的机会少和学生表达能力难以得到锻炼的问题。

(三)配合课程讲授内容,实行项目小组负责人轮换制

在各类具体资产评估案例讨论中,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担任项目负责人,每学期每人至少有一次担任负责人的机会。学生在担任项目负责人期间,其主要职责是组织本组人员展开讨论,汇集每个人的观点;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代表本组在全班阐述本组主要观点和意见,并组织本组人员对其他小组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辩驳;课后总结课堂讨论内容,完成一份案例讨论总结报告。为了组织好本组的讨论,学生们都非常珍惜担任项目负责人的机会,课前对案例内容进行预习,查阅与案例相关的资料,为讨论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调动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培养和锻炼了每个学生的组织管理项目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挥。

(四)采用综合成绩考评法,综合考察学生各方面能力,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我院对传统的只以考试卷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做法进行了改革,提出了综合成绩考评法。即:每个学生的期末成绩由五部分组成,包括评估基础知识、案例分析与评价、讨论总结、观点阐述和项目小组满意度。其中,评估基础知识和案例分析与评价部分的考察主要采用试卷答题的方法,重点考察学生对资产评估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讨论总结以其在担任项目小组负责人过程中所完成的课堂讨论和课后讨论总结为依据,重点考察学生的总结和文字表达能力;观点阐述部分的考察主要以其在担任项目负责人期间代表项目小组的总结发言及课堂发言为依据,重点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项目小组满意度部分的考察主要由每个项目小组成员为其他组员进行评价和打分,重点考察学生对评估项目的组织能力和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这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既有对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又有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从学生的基本知识、文字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到项目的组织管理能力各方面进行考察,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

四、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保证资产评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资产评估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应用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是关键,这就要求必须有一支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一)提高专业教师业务水平是培养高素质资产评估人才的基础

我院资产评估学科建设基地的建立,为教师参与资产评估研究活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院组建了一个资产评估研究所,该专业课的教师均为研究所成员,每年要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使任课教师不断吸收新知识和新思想,其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为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鼓励教师大胆地将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作为相关章节教学内容的扩展,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这样,不但使学生对本学科的前沿问题有所了解,同时也可使学生掌握如何去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二)走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锻炼和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只有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教学和科研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因此,我院提倡教师应在评估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能力。为了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院要求教师经常到资产评估事务所去,参与一些资产评估实践活动,锻炼自己解决资产评估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收集一些评估案例,为案例教学提供素材。

(三)建立教学改革讨论制度,不断更新教师观念

教资学科知识与能力篇9

摘要: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等学校开设的必修课,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要搞好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科研,离不开丰富的图书资料,因此,研究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图书资料的需求十分重要。

关键词:政治理论;图书资料

0引言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

1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

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2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

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

2.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总书记强调要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对事业、人民和社会的责任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敬业精神和竞争意识,加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做到讲爱心,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讲学习,刻苦求知、勇于进取;讲奉献,精于教书、勤于育人。才可能使学生受到真理、品格力量的感染,产生情感共鸣和思想提升,真正发挥思想政治课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净化心灵,纯洁情感,提升境界的独特教育魅力。

2.2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储备,全面系统掌握学科的知识点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是要有深厚而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二是要善于对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理论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具备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以外,还必须要有比较合理和完善的知识结构。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必须全面系统掌握学科知识点,做到广闻博览,长期积累,优化自己的智能结构。这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得心应手。

2.3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素质高校教师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主要包括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组织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决断能力、指导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就是教师确定目标和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的能力;决断能力是对教学过程中突然出现的问题的应变能力;指导能力是对所教学生进行目标、知识、方法诸方面给予指导的能力;协调能力是指正确处理和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每一位教师都要培养自己的口才,善于用内容丰富、逻辑严谨、妙语连珠、生动形象的讲课赢得学生的满堂喝彩;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善于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创新能力是一种高层次能力。思维敏捷,思路流畅,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善于在出现新情况时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迅速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努力用新方法、新途径解决问题,在理论上进行创新。要不断更新观念,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从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2.4富有影响的人格魅力孔子说君子怀德,认为做老师的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才有资格去教育学生。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是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自身的人格高尚,深具魅力,才能使所实施的教育、所要灌输的真理通过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格得以昭示,才能产生强大的说服力、感召力,有效地影响和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人格魅力是一个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教育教学的实践证明,教师人格影响力越大,就越能提高自己从教的自信心、自觉性,自己的威信也就越高,越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支持,从而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2]感人者,莫过于情,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感染和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重与爱戴。如果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灵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对教学充满热爱之情,具有乐于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必须对教育事业充满高度的责任感,兢兢业业,不图名利,甘心为教育事业献身,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3教师在政治理论课中的作用

3.1教师成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者、探索者和学习资源的开发者教师是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者。在未来教育中,教师角色的重要变化之一是教师将成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者,而且是终身学习者。过去尽管也强调教师要不断充电,不断学习,但由于知识更新速度慢,学科内容和教材相对稳定,加上体制上的因素,致使许多教师多年都在吃老本。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迅速升级,新知识接踵而来,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如果自身不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就无法完成这一使命。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对教师这一职业尤显重要,教书育人者比任何人都更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楷模。在这种生存环境下的教师应当具有广泛的科学与人文的知识背景,精通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关注其研究的进展。同时,教师要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素养,具备信息检索能力,能够在知识海洋中捕捉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

3.2教师是政治理论知识的探索者教师显现在学生面前的优势,不仅表现在知识的占有量上,更表现在对知识的探索、加工、创造性转化与使用的能力上。教师要有与学生一起探索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当不仅能从自己的生命体验中懂得终身学习的价值,而且应努力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习惯与能力。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信息传递、知识复述与传授,而是要能与学生一起去探索永不枯竭的水源,一起体验求知带给心灵的无限欢乐。共同探索的能力将成为终身学习时代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

3.3教师是政治理论学习资源的开发者作为教师应具备创造性开发学习资源的能力,创设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师应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组织教学目标的基本组成部分与分类,利用和开发各种学习资源。

3.4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对话者、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担负起学生成长的对话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应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在知识、人格诸方面与成长中的青少年进行知识与人生对话,对其在学习、生活上进行指导与促进。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新课程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性、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教师作为促进者,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学生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4图书资料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要加强政治理论课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图书资料十分重要,图书资料是基础和先导,[3]教师主要依靠图书、期刊、报纸、网络多媒体。

图书是人类用来纪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交融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对人类文明的开展,贡献至钜。所以,无论古今中外,对于图书,人们给予最高的肯定与特别的关怀。图书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用文字或其它信息符号记录于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图书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种特定的不断发展着的知识传播工具。图书的特点与其它出版物相比,图书的特点是:内容比较系统,全面,成熟,可靠;出版周期较长,传递信息速度较慢。[4]

期刊是一种定期发行的连续出版物,其中包含不同作者撰写的各种文章内容。期刊的特点是具有一个固定的名称,并且用卷、期或者年月顺序编号出版。期刊的特点有:①报道及时,期刊与图书相比较,出版周期短,刊载论文的速度快、数量大、内容新颖、发行与影响面广,能及时反映国内外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水平、新动向。②内容广泛,期刊发表的文献,大多数是原始论文,提供的资料包括研究方法、仪器装置、结果讨论和参考文献等。此外,期刊还刊登文献述评、动态介绍、会议消息,书评和新书预告、产品广告等,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如此,其它类型的文献,也常常在期刊上发表,如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等,重要的专利在期刊上也常有报告。③连续出版,期刊连续出版,不仅有利于情报的传递,而且它们所积累的大量文献,历史地、系统地记录了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的发展过程。期刊每期都有目录,卷末或年末编有各种索引,有的期刊还出版多卷或多年的累积索引,便于文献情报检索。

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报纸可以作为商品,也可以作为政治斗争的宣传品。报纸的优点:①可随时阅读,不受时间限制,不会如电视或电台节目般错过指定时间报导的信息;②互相传阅,读者人数可以是印刷数的几倍;③即使阅读或理解能力较低的人,亦可相应多耗时间,吸收报章的信息。报纸的缺点:①受截稿及出版因素影响,不能提供最新资讯以及即时更正信息;②纸张过多带来携带及传阅的不便;③图片和文字在电视和电台的影音片段的比较下震撼力和感染力比较低。

网络多媒体是一种快速简便、信息量大的知识传播和学习工具,它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传播速度快,是教师教学科研必不可少的工具。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效果,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5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图书资料的需求特点

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者高等院校必修课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由于教师的个人文化程度不同、经历不同,因此对于资料的需求也不相同,根据本人长期从事资料工作的观察,大致有以下几个需求特点:

5.1为了教学的需要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理论课教师,上好课是关键,备好课是基础,阅读大量资料吃透教材是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作为支撑,仅靠原来在校读的书远远不够,要不断增加知识内容,包括革命导师原著,专业领域的专著、同时也涉及一些交叉学科的内容,如自然科学、科技知识等等,因为政治理论课的特点是与时俱进,教师面对的学生个人情况也是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丰富知识面,只有自己知识丰富,才能给学生上好课。同时还要阅读大量的期刊、报纸、并每天及时上网阅读有关国内外新闻。

5.2为了科研的需要科研水平是教学能力的反眏,也是一个教师知识积累的表现,科研水平的高低也可以说是知识运用的体现,教学、科研密不可分,教学是基础,科研为教学服务,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但在教学方面要把课讲好,同时在科研方面也要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尤其是这些年职称评定把科研要求提得更高。在平时借阅资料的工作中,一部分评过职称的教师和即将评职称的教师借阅的资料也不同。需要评职称的教师大都很关注期刊,因为期刊上面的文章观点新。

5.3爱好的需要教师除了上好自己的课外,个人的知识爱好不同,因此读书的侧重点也不同。有人喜欢文学书籍、有人喜欢其他书籍,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丰富的知识结构对于每一个教师都显得越来越重要。

5.4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读书内容也不同从事政治理论课教学,绝大部分是学的社会科学,这几年各个学校的新人进得很多,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教师都面临退休,各个年龄段的教师读书要求不同,年龄大的教师喜欢看原著,年轻教师则喜欢读内容新的书或刊物。

国内外形势要求,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师对于图书资料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图书资料工作者只有善于加强与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的沟通,摸清教师对资料的需要,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

[2]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句古训,出自《学记》,据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教资学科知识与能力篇10

论文摘要: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在高校知识管理中的角色和职责,分析了学科馆员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管理、高校知识服务项目以及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学科馆员是图书馆创新服务的一项新举措,旨在帮助用户快速从各自有序整体里无序的各种信息资源中获得和汲取解决各学科专业问题的所需知识。将这些知识筛选、集成、固化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创新工作中成为学科馆员最为关心的课题之一。通过分析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学科馆员工作行为角色、知识管理过程问题的关系来说明学科馆员服务和知识管理的契合点。

1学科馆员是高校显性知识的整合者

在高校知识管理中,显性知识主要表现为各种学科信息资源和知识库。作为图书馆和院系联络的桥梁,学科馆员在高校教学和科研所需的各类显性知识整合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1馆藏学科资源学科馆员通过主动与相关院系联系,认真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教学与科研活动中师生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情况,同时跟踪对口学科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对各种载体形式文献信息,如纸质书刊、电子书刊和数据库,进行搜集、整理、加工和组织,制订和实施学科馆藏发展计划,全方位地对学科知识进行集成与整合。

1.2高校知识库知识库是在高校知识集中和扩散的数据库系统,也是校内外知识创新者共享知识的一个平台。一般来说高校知识库包括教学课件库、科研成果库、文献数据库等教学科研资源。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重点就是建设“教”与“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类教学科研资源数据仓库,如教师信息库、学生信息库、课件信息库、文献信息库、教室条件信息库、实验室与设备信息库等等。学科馆员可以利用其组织知识信息的专业技能、对口学科服务的优势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功能,将馆藏信息资源和学校的教学科研资源数字化、网络化;然后通过元数据的应用,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研究;进一步按照具体学科领域或科研项目的个性化需要,将数据库改造成知识库和知识发现机制,构造知识化的、基于用户的知识管理平台。

1.3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任何一个高校图书馆都不可能网罗世界上所有的资源,值得欣慰的是,图书馆界具有悠久的资源共享和联网合作的传统。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更加强了这方面的优势。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文献信息的保障率,为高校知识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中心(caLiS)下属的“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CaDLiS)项目是我国高校最大规模的知识整合和创新平台,在800多个高校图书馆之间构建了一个多学科、多领域、多专业交叉知识与学科互动的知识网络,这是目前一般商业化运行网站难以做到的。

2学科馆员是高校隐性知识的集成者

隐性知识由认知、情感、信仰、经验和技能等5个要素共同组成,具有非结构化和专有属性。隐性知识往往不易通过语言和文字来传播和学习,需要个体实践与体验才可获得,对于从事知识创新更为有效。

2.1虚拟参考咨询学科馆员的参考咨询工作本身要依靠其隐性知识的积累。在特定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学科馆员的专业技能及判断推理能力是解答咨询问题的关键。对于深层次的参考咨询服务来说,更是如此。但是,由于参考咨询工作中涉及的专业范围相当广泛,而学科馆员自身的专业领域有限,既需要向该专业领域的专家请教,又要求学科馆员之间的团队合作和交流。

在高校隐性知识的集成中,学科馆员充当了虚拟交流管理员的角色。图书馆的参考咨询知识库,一方面有效组织了学科馆员的专业咨询经验,利用网络平台传播和共享学科馆员的最佳实践;另一方面通过学科馆员与院系的交流合作以及对口学科的咨询服务,有效整合了各学科领域专家的教学和研究经验。参考咨询知识库是高校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一个重要节点。

2.2专家经验知识库高校知识管理中最重要的资源是教师、教授和专家。如何把专家和教授所做的工作、对项目的体会、看法、方案、案例和成果报告充分地继承和组织起来,建立经验知识库系统,实现隐性知识的共知共享,是高校知识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

随着教学和科研交流空间的数字化、网络化,教学和科研人员日益依赖电子邮件、BBS、博客等网络工具进行“非正式交流”。尤其在较高学术职称的群体中,通过非正式途径获取信息的比例更大。高校要推动知识管理的执行,就必须有一个计划周详的、可操作的知识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应该设立在互联网基础上,使高校所有的员工都能方便地查询内外信息资源并能充分地进行多渠道、多层次的知识交流。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高校应该授权其图书馆来发展一个全机构的知识管理机制和系统。

3学科馆员是高校知识管理的开发者

学科馆员开发了许多针对学科知识的服务项目,是高校知识管理的开发者,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3.1编制二次或三次文献学科馆员首先要通过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检索系统,对图书馆的纸质资源进行充分揭示;其次,要为学科用户群提供集成的统一检索平台,全方位地揭示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全貌。学科馆员选择对口服务专业编写期刊专业索引,是一种提供学科知识服务的简便方式。一方面,学术期刊是反映学科前沿发展的一个窗口,通过阅读专业期刊、编写专业索引,学科馆员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更新、深化,为提供更高层次知识服务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专业索引适应学科用户的阅读心理和查找习惯,提高了学术期刊的检索效率和利用率。学科馆员还可以利用丰富的对口学科参考资源和参考咨询经验,参与对口学科专著综述及工具书的编写。

3.2建立学科信息门户针对互联网信息泛滥、信息超载的问题,面向特定用户群的学科知识导航系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质量和利用率。除了图书馆,社会上很少有能力将这些分散、零碎的信息组织起来,建立专业导航。学科馆员有能力也有责任承担网络学术性资源整合和导航的任务,将特定学科领域的信息资源、工具和服务集成为一体,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检索和服务入口。其主要方式是建立学科信息门户。学科馆员利用搜索引擎在网络上全面搜索和选择有价值的学术信息网站,加以下载、分类、标引和有效链接,并按照统一格式,对网站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公允的评价。

学科信息门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搜索引擎检索结果冗余量过大、检准率不高的不足。特别是利用push技术,主动将整合的高质量信息资源提供给特定的用户,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定制服务,大大节约了用户的时间。

3.3电子教参服务教学参考资料是高校教学和学习必不可少的辅助文献。传统的教参服务由于受到复本数、开放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满足教学尤其是远程教育的需要。电子教学参考服务是图书馆传统教参服务的发展与延伸,也是学科馆员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供学科知识服务的方式之一。学科馆员首先要随时掌握教师的教学信息和教学计划,将传统的教学参考资料进行全文数字化处理,建立教学参考信息库,并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服务。其次学科馆员应与教学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向学校教学管理者进行电子教参服务功能介绍与可行性分析,以期达到教学管理者的认同。在学校教学管理者的支持下,学科馆员向每一个责任教师开展电子教参服务的宣传和培训工作,达到责任教师对该项服务功能的全面了解与掌握。

3.4重点学科课题跟踪服务学科馆员为高校重点学科课题提供跟踪服务是主动性知识服务的一种具体体现。一项科研课题的成功,要经历课题论证、课题研究和课题鉴定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任务的完成,又必须以占有大量相关的文献信息为前题。科研人员只有在大量占有文献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从较高的起点上来审视自己的研究课题,形成有预见的创造性思维。

当今许多课题研究是跨专业、跨部门、跨区域的,学科馆员可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提供的各种功能和资源共享的有利条件,通过网上协作与协调进行合作开发;同时利用专家系统、专门分析工具、决策支持系统等进行重点学科知识管理,尽量使课题研究人员充分占有相关学科的文献信息。在跟踪服务过程中,学科馆员既要讲究时效性和实用性,更要注重计划性和连续性,树立“动态服务”观念。课题跟踪服务使学科馆员自始至终地参与到科研活动之中,加速了高校知识的传递与交流,增强了高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竞争力。

4学科馆员是高校知识管理的教育者

4。1信息素养教育和用户培训馆藏文献载体形式的多样化、电子资源和网络虚拟信息源的增多导致师生难以辨别和选择。学科馆员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用户,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和多层次的用户培训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信息素养教育在于培养学生访问、鉴别、检索、评价和综合信息的技能,并将其应用到批判性思考、问题解决、研究方法、学术交流和终生学习中去,这决定了专业教师与学科馆员共同肩负着信息素养教育的责任。成功地将信息素养教育融人专业课程,需要学科馆员与教师的长期合作、彼此信任并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及经验。学科馆员的学科背景和参考咨询工作经验也是开展用户培训的宝贵资源,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用户培训包括新生培训、电子资源使用、信息技术、网络搜索等。对于师生而言,学科馆员是他们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起点,也是他们深入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有效途径。学科馆员帮助他们了解和把握本学科领域内全面、系统的信息以及资源获取策略。

4.2远程教育功能基于高校图书馆对学习对象和电子课件的强大管理功能,高校图书馆可以成为理想的远程教学平台,并且促使高校传统机构边界模糊、业务重叠。学科馆员在远程教育中可以提供的服务包括:组织高质量的网络资源嵌入课件,课件开发中的版权申请和管理、数字化课件制作和远程教学等。教师利用数字图书馆的界面辅助授课,可以更直观便捷地指导学生检索文献信息,免去学生课后搜索专业信息的盲目性。

但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只能作为远程教学的辅助模块,不能取代教学设计管理、师生直接交互等传统教育过程。只有当学科馆员立足于自己本色的学科知识服务,才能更好地实施高校图书馆的远程教育功能。学科馆员利用图书馆这个虚拟教室和学习平台吸引师生来开展部分教学活动,并在认知深度干预用户的学习方式。

4.3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知识的教育高校图书馆在建设电子课件、学位论文等特色数据库的过程中,涉及大量纸质文献数字化或电子文档提交工作,如果不采取非常有效的著作权保护措施,非常容易导致这些数字化作品的非法传播。学科馆员在多年资源调查和采购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版权保护知识,应该把这些知识贯穿到学科服务和用户培训中,充分保护图书馆和用户的权益。

由于电子图书等数字信息在互联网上复制、传播的成本极低,数字信息产品的盗版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学科馆员作为知识管理者和服务者,既要考虑知识产权、信息系统与知识库的安全性、作者的隐私和保密制度等问题,也有义务向广大师生大力宣传著作权法,培养用户对复制权、传播权等方面的法制意识,为数字出版和知识服务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因此,学科馆员在高校知识管理中的角色已经从简单的管理文献,提升到智力资产管理者和保护者的高度。

5学科馆员是高校知识管理的研究者

高校数字图书馆经过几年开发和运行后,其知识管理研究方面的衍生功能便开始显露出来。许多新开发的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和技术都可以运用到高校知识管理上,如知识库、机构存储、自然语言搜索、数据挖掘技术、内容管理、知识提取技术、知识地图绘制、群组软件、信息视觉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