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建筑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十篇建筑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十篇

建筑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4:40

建筑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建筑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企业要想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内部会计控制是其重要的保障之一。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作为管理公司各项事务中的基础体制,在建筑公司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我国会计体制起步较晚,仍有许多建筑公司尚未意识到内部会计控制对于公司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没有在公司内部建立会计控制体系。虽然有些公司开展了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但是功能构建并不完全,使其不能形成体系。在此背景之下,建筑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立意见的提出就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对建筑公司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成为当下建筑公司加强内部建设的最佳解决办法。

一、建筑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现状

(一)建筑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工作难度大

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公司具有其不同的行业特征。由于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要求的技术含量高、建筑工艺相当复杂;新科技、新材料研发的脚步越来越快,推广运用的速度十分迅猛;工程材料的分类非常多,质量、规格上的细微变化都会造成价格差异大,不能从厂家直接订购等原因都致使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难度加大,直接导致了建筑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二)建筑公司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力度不够

建筑公司内部包括管理人员对内部会计制度没有足够重视,不能规范自身行为制约了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发展,降低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力度。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管理层中普遍存在重生产、轻运营、重开发、轻管理的旧思想,将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全权交由财务管理部门管理,其他部门概不过问。管理层的疏忽致使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员工的疏忽就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人为失误发生,在这共同的影响下使内部会计控制失去了其最基本的存在价值。对于那些所谓规章制度,早已成为停留于表面的一纸空文。

二、建筑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存在问题

(一)对会计内部控制不够重视

多数建筑公司对开展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使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失去了基本价值。这是由于建筑公司内部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不能对企业资产起到有安全、完整的保护作用。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建筑公司普遍只关注外部工程施工项目的进度与成效,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对建筑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立有十分恶劣的影响。

(二)内部控制机构发展不健全

对于一些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筑公司,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对于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的结构建立不够合理。为了贪图便利,行政管理部门仍然选择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完全不符合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要求。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建筑公司的规模不断壮大,市场经济体制得以长足发展,这些都无疑加大了建筑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工作难度,加重了原本就不够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工作负担。其次,对于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相关职责的界限十分模糊,和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必须将职责相互分离的原则不符,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发展健全。

三、建筑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立

(一)加强对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建筑公司须在内部建立一个具有科学性质的公司管理机构,为建筑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顺利运行打下基础,不能使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流于表面的现象再次出现。尽最大可能提高公司领导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把握好董事会、监理会以及经理层这三者间存在的关系,才能彰显出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整体作用。其次,还应不断完善监理会结构,使之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构成更完善的公司内部机制体系。作为建筑公司领导,更要做好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起好带头作用,努力做好建筑公司在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

(二)合理构建一个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建筑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其核心就在“控制”二字。因此,要想起到应有的控制作用就要建立起一个合理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对于建筑公司而言,必须确保会计信息的绝对安全及准确,坚持“以人为本”为工作核心建设建筑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之下,才能从控制的角度提高建筑公司的整体管理效率。要知道只有在内部控制体系完整的前提之下,才能构建出合情合理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所有建筑公司都会面临的会计问题,只有通过构建合理体系才能得以根本解决,使建筑公司得以健康、平稳的发展。

(三)外部监督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成功还需要外部监督力量的适时介入。公司要想完成整个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设过程,不但依靠企业对自身进行完善才能使工作得以切实有效的实施,也需要政府对这一体系的建立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强外部监督的控制力度,增强威慑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所有建筑公司必须结合现目前的发展趋势,明确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方向和目标,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控制作用。建立健全建筑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将各部门职责划分清楚,使控制工作落到实处。其次,结合外部的监督手段,进一步完善建筑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才能最大程度的促进建筑公司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运焯.建筑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立[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

[2]高玉娟.浅谈建筑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立[J].新财经(理论版),2011

[3]蔡建军.探讨如何建立建筑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J].新财经(理论版),2011

建筑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对策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单位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其目的是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能够贯彻执行,并且促进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二、高密市大华建筑公司的概况及内部控制现状

1、高密市大华建筑公司概况

高密市大华建筑安装有限公司于1994年改制组建,是国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企业。公司具有独立承包房屋建筑、建筑装饰装修、钢结构、机电设备安装等建设工程的能力。

公司经济实力雄厚,技术设备齐全,资产总额现已达到1680万元,总共拥有各类大、中型工程机械160多台(套),工程技术人员结构合理,有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120人,其中高、中级技术职称的68人。

公司本着“追求卓越管理、创造完美精品”的方针和“诚信、敬业、稳健、创新、高效”的企业精神,以营造和谐建筑环境为主线,牢固树立“诚信赢客户、质量求发展”的宗旨,实现建筑安装施工、房地产开发齐驱并进的良好发展局面。2006年以来先后创建了省级安全文明工地一处;潍坊市级“质量诚信、用户满意”示范工程一处;潍坊市级优良工程十三处等。公司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理念,进一步发挥优势,强化管理,先后荣获潍坊市级“百强民营企业”、“建筑工程优质结构”;“建筑施工安全文明示范工地”;高密市级“先进民营企业;建筑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建筑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建筑业优质结构创建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

2、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所采取的措施。

高密市大华建筑公司分设人力资源部,专门负责公司的人事管理。公司在经营中十分重视人才在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对员工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的培养。公司实行奖励机制,对取得重大成就的员工予以奖励,促进了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多年的经营中,公司逐渐形成了“产品一流、服务一流、社会信誉一流”的经营宗旨,并且始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确认和分析与其目标实现相关风险的过程,它在如何管理风险方面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当前企业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工程难度也在加大,对技术水平要求更加严格,因而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越来越多。高密市大华建筑公司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企业的各个阶段都可能遭受各种风险,并且存在工程项目投资大、工程周期长、不可预见因素多等问题。这些风险的存在给企业带来很多经济损失,增大了项目成本,当然也可能会威胁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目前,该公司在涉及风险评估的环节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控制机构,在风险评估环节也存在控制力欠缺的问题。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一种控制政策和程序,其制定目的是为了保证管理指令得到有效实施。企业必须制定控制的政策和程序,并予以执行,以帮助管理层保证其控制目标的实现。控制活动存在于整个公司内,并出现于各管理层及功能组织中。

高密市大华建筑公司在经营管理中重视对项目人工的控制、项目材料费的控制、项目机械设备的控制、工程项目间接费用控制和分包项目控制,这些环节对公司的成功运营发挥了重要作用。

(4)信息与沟通。一个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在促使企业及时掌握经营管理中各种状况的同时,也可以合理及时地为企业的员工提供其工作所需的各种信息和数据,从而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流畅有序地进行。

高密市大华建筑公司本着科学经营的理念,在管理过程中提倡员工与员工、上级与下级之间能够经常交流和沟通,这样有利于企业及时有效的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但公司内部信息的传递系统仍不完善,信息沟通缺乏规范统一的范式,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5)内部监督。对控制的监督是指被审计单位评价内部控制在一段时间内运行有效性的过程,该过程包括及时评价控制的设计和运行,以及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目前,高密市大华建筑公司在内部监督机制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尽管公司也有审计部门,但人员偏少,素质不高,对于领导层存在的问题无从下手,并且许多情况下不能严格处理在管理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重大问题,当然也不能有效及时的纠正制度的缺陷和各种违规行为,在改进监督制度方面还需要时间,没有达到应有的控制效果。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1、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

加强内部控制人员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和落实,以提高胜任能力,着重培养员工的素质;改善企业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提高企业内部的控制意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创造一个具有高度亲和力、凝聚力和竞争力的企业。

2、健全风险评估控制机构

企业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自身所面临的风险,并适时加以处理;管理人必须密切注意各层次的风险,并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建立高密市大华建筑公司的预警控制的风险分析机制和风险处理与责任机制,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

3、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高密市大华建筑公司应通过遵循成本最低化原则、动态控制原则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等,加强项目成本控制,着重搞好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和机械使用费用的控制,以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4、设计和维护信息沟通渠道

建立完善的内部信息传递系统,为企业员工提供所需要的信息,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流畅地进行;规范信息沟通范式,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传递流程,使企业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并及时进行改进。

5、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企业应在内部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分派专职人员从事审计工作;建立一套纠正缺陷和违规行为的制度,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和严密;审计工作在监督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公司在设置该部门时要尽量给予其充分有效的权力,使其在很多情况下可以直接和最高权力机关的领导交流沟通,同时对其报告和反映情况,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其行使权力的难度,有助于监督机制更科学的建立和执行。

【参考文献】

[1]吴国兴.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第三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王照荣.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

[3]邹荣,张文峰,郭世闻.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北方经贸,2004(12).

建筑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建筑公司;财务管理;风险控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9070

1特种建筑结构公司财务管理的意义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在这个历史的潮流中,建筑行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房地产行业迅速崛起,大量的特种建筑结构公司应运而生。特种建筑结构公司的出现对我国市场经济的构建大有裨益,同时对于整个建筑行业的规范也产生深远的影响。特种建筑结构公司的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不仅避免了恶性竞争引发的一系列冲突,而且也通过特许行业准入许可的形式使一些不符合建筑资格的主体淘汰出市场,进而使建筑物的质量得到了相应的保障。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市场化程度也得到巨大的提高。大量的外国建筑公司涌入中国市场,中国特种建筑结构公司面临着新一轮的巨大压力,在成本控制、资源合理运用上都需要得到加强。所以,对于特种建筑结构公司而言,其财务管理制度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只有将管理的成本降到最低,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作为企业管理核心内容的财务管理就成为重点优化的领域。然而,我国目前特种建筑劳务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着众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

2特种建筑结构公司财务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非正规化运营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的企业缺乏竞争性,同时在财务管理上也是习惯于适用死板的计划经济,特种建筑结构公司尤其面临这样的问题。虽然企业建立了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更倾向于传统的管理方法,财务管理活动中,各部门相互推卸责任,越权现象时有发生。落后的管理方法与现代化的要求严重不符,公司的运营处于一种放任的状态之下,内部财务管理缺乏监督,内控手段不足,财务管理体系对于经济的发展缺少敏锐的观察力,进而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壮大。特种建筑结构公司在管理上习惯于采用项目经理制,即对于每一个项目成立一个负责的部门,而建筑公司总部就只是负责提供建筑的资质保证,以及管理费的收取,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在财务管理上,特种建筑结构公司总部只能对现金进行控制,对于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就显得力不从心,大量的浪费现象由此产生,对公司的成本控制产生消极的影响。

2财务管理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特种建筑结构公司在我国的发展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这种类型的公司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短,但是却发展迅速。这就使得公司的管理滞后于公司的发展步伐,在财务管理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特种建筑结构公司财务管理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财务部门在公司发展中发挥的实际作用远没有达到其真正的能力,部分建筑结构公司落后的思想使他们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财务管理被置于生产管理、经营管理之后。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初期,忽视财务管理制度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太大的问题,但随着竞争的激烈,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以及公司资金的运转,高效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获得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这又源于对财务管理的重视上来。

3财务管理人员缺乏标准化的培训

在许多特种建筑结构公司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公司的财务管理往往聘请公司领导的亲属或者朋友来负责。他们中的许多人缺乏完整的财务管理培训,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不足,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使得公司财务管理止步不前,建立在人情上的管理模式容易使企业的真实信息无法准确的表现出来,缺乏道德自律的财务行为很容易导致公司的财务危机,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造成严重的影响。

24财务管理资本的风险控制漏洞

特种建筑结构公司的财务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公司,经营运行的项目化致使建筑公司财务风险贯穿于施工的全部过程之中。从项目的承接开始,建筑公司不顾公司资金的现实情况而盲目拿下项目,通过向银行举债,市场的一点变化就极易导致建筑公司财务的危机。资金的运转缺乏合理的规范,进而反过来使得建筑公司的运营出现失控,特种建筑公司承受着巨大的风险。财务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只有风险识别才能对公司经营中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了解,并作出初步的判断,以采取相应的对策,财务风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种建筑结构公司的财务管理风险包括总体财务风险、结构性质风险、融资风险、现金流风险等,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些风险的存在产生的危机就是资金链条断裂,公司净资产为负数。衡量特种建筑结构公司财务风险变量主要有两类:一个是以会计数据为基础,一个是以市场数据为基础。会计数据包括会计收益的波动、负债比例等。相对来说,会计数据为基础比资本市场数据为基础衡量公司风险更合理。建筑结构公司的财务管理在这些方面存在较大的漏洞,发生风险的概率极高。

25财务管理程序的随意性

公司的财务管理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流程,在程序上严格把关才能使得各项制度得到很好的贯彻,特种建筑结构公司在项目的审批上存在严重的随意性,该花钱的地方没有花钱,而一些不该花钱的地方浪费了很多的钱,不仅影响项目的效益,也影响了公司的形象和效益,财务报表的恶意造假或者更改,虚假的业绩和反映信息的不真实性都是严重的问题。公司财务章的滥用,以及一些支票的随意产生使用。

特种建筑结构公司的财产包括建筑物、运输工具、电子仪器、机械、设备等,这些财产是一个建筑公司正常运营的一个重要保证,财务管理的随意性使得资源得到极大的浪费,没有健全的各项财务制度,公司的日常消费开支和项目投资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使得公司的财产极容易造成侵害。

财务管理的随意性还表现在财务报销的随意性,首先对能报销的要有一个明确的说明,公司员工费用报销必须要有项目名称、时间和公司财务的专用章,对于发票不全,假发票坚决不予报销。所有金额必须要准确无误地填写,做好相关的财务报告。

3特种建筑结构公司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

1特种建筑结构公司财务管理理念的更新

特种建筑结构公司要扭转对财务管理不重视的状况,从组织管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各个层面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制定符合要求的公司发展库存量,努力的缩减库存物资,加大对特种建筑结构公司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特种建筑公司要脚踏实地,开拓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实现管理科学化、合理化,实现多道财务安保防线。建筑公司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均衡生产,在承包项目上,需要综合的论证项目的可能性,有计划、有步骤地使财务管理变成科学理财,实现超前控制。

2特种建筑结构公司财务人才的培养

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体系改革的顺利推行,同时,也会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增强特种建筑结构公司财务人员财务管理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于工程预算辅导,工程造价审核和工程总价的测算,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审核标准,严格考核以保障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财务人员适应现在财务会计管理的能力。

3规范化财务管理制度的构建

一套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不仅是建筑公司日常工作的保证,而且也是避免各部分相互推卸责任,不负责任的重要手段。公司要实现授权批准制度,授权要明确,权限要明确,职责要明确,建立各个职位分工相分离的财务制度。对现金和银行存款严格管理,对会计系统严格控制,会计核算流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及工作规则的严格管理。特种建筑结构公司在出现问题之后要彻底清查,做到赏罚分明,不断提高建筑公司管理创新意识。

4特种建筑结构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

特种建筑结构公司财务存在诸多的风险,提高控制风险的能力是财务管理的必要途径。这就要求建筑公司加强审核和监督工作,对公司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对公司的业绩进行考察,实现审计工作的独立,做到独立、公正和权威。

特种建筑结构公司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特种建筑结构公司的财务管理将会面临更多新的挑战,特种建筑结构公司只有与时俱进,踏踏实实,才能使公司财务管理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建筑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财务控制内部监督控制机制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近些年来,我国建筑企业每年承揽任务、完成产值额度不断攀升,但是盈利水平却没有与之对应的大幅提高,反而有走低的态势。这与企业的内部控制薄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许多企业存在会计造假现象,内部财务控制失效,阻碍了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

内部控制具体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内部财务控制主要是指对财务活动进行的指导、监督、约束,确保企业内部财务活动的规范有序运行。内部财务控制作为内部控制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我国建筑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研究如何完善内部财务控制。

一、我国建筑公司内部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财务控制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许多建筑企业存在私设小金库、挪用公款、领导一支笔决策、非法转包、违规违法采购等等重大问题,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成为了摆设,根本不能发挥监督作用。建筑公司领导层不重视内部财务控制的贯彻落实,也导致了有关部门有章不循。还有些建筑空喊口号,对内部财务控制体系落实不到位。同时,在执行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时,忽视某个程序或者不认真执行某些控制程序等人为因素,也使得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流于形式,不能充分发挥正常效能。

(二)内部财务控制环境弱化

建筑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弱化,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内部财务控制意识观念淡薄。从上到下,公司内部员工对于内部财务控制的认识不到位。其次,内部财务控制体系不健全。很多建筑企业照搬照抄其他公司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嫁接到自己公司。这样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未从公司自身情况出发,肯定会造成水土不服。最后,惩罚力度不够。对于不按照规章制度行事,忽略某些控制程序,简化内部财务控制流程的行为不严加制止,造成了公司员工忽视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作用。

(三)内部监督力度不够

我国建筑市场发展前景良好,而且一般投资金额巨大。某些建筑公司管理层为了谋取暴利,便,逾越控制,蓄意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指使或者暗示财会人员须增成本、截留税利。管理当局故意舞弊或财务部门内部人员串通舞弊会使内部财务控制机制失效。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机构出于自身保护,很有可能违反职业道德,不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四)公司员工没有足够的业务胜任能力,缺乏经验

由于我国就业的压力,很多企业都存在“内定”、“走后门”等现象。建筑公司也不例外。很多员工根本无法胜任岗位工作。比如,有些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业务水平不熟练或者是知识水平不够,对一些会计原理不理解或者是故意违背财经法规,不按权责发生制处理日常业务,以及在记账方面出现错误等,都会影响到内部财务控制的效果。

二、加强建筑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几点建议

(一)严格落实内部财务控制体系

避免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流于形式,认真贯彻落实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将其寓于企业管理中去。公司的领导层必须重视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性,引导公司员工认真落实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内控、遵守内控、执行内控,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将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各个环节落实到人,明确岗位分工,明确权责,实行岗位责任制。当某个环节出现问题,能够马上找到责任人。这样,可以避免很多资源的浪费,提高管理效率。

(二)强化内部财务控制环境

建筑公司应从自身情况出发,量体裁衣,建立符合公司发展情况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公司一旦制定好符合公司自身情况的内控体系,就要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内部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员工的内控意识,形成全员抓内控的局面。各个部门尤其是财务、审计部门要把内控制度当作规范专业管理的工具,不断提高部门业务水平。加大对不按程序办事者的惩罚力度。

(三)提高内部监督力度

管理者首先要以身作则,不能忽视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在企业内部,要设立合理的内部审计机构。使得财务决策、业务执行和财务监督都经过适当的授权,避免权力交叉、冲突、越权或权力真空。同时,要规范内部审计流程,不能简化程序,造成监督漏洞。内部审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能够胜任工作,同时要保证独立和客观公正,遵守职业道德。要规范员工的从业行为,防范利用工作和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等舞弊行为。

(四)定期培训,加大考核奖惩的力度,提升内控制度执行力

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培训,使员工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国家新出台的政策规范等。建筑公司要不断完善内控考核机制,多元化奖惩手段。对于违规违纪问题加大处罚力度,将内控执行情况纳入各部门领导班子年度绩效考核,实行严考核、硬兑现。由于公司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不断发展变化,国家政策法规也在发生变化,因此,企业应该定期检查测试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不断完善内部财务控制,使之适应发展变化的环境。审计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本公司内部的一系列内控文件,形成公司的内部控制的标准。要对检查测试结果进行公示,对执行好的部门和个人表彰奖励,对违规行为进行曝光,追究责任。对于串通舞弊行为,严厉处罚,提升内控制度的执行力。

健全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有利于建筑公司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避免和降低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经营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建筑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篇5

内容摘要: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有建筑企业承担建设国家重大基本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任,其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必然影响建设系统各集团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理论,对国有建筑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国有建筑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完善国有建筑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建筑企业公司治理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理论

所谓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公司治理是公司利益相关者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和外部机制实施的共同治理。公司治理的核心和目的是保证公司决策科学化,而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制衡是保证公司科学决策的方式和途径之一。

公司治理结构的构成要素有:利益相关者,主要有股东、经营者和员工。相互关系。最基本的关系是: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经营者对股东的纵向说明关系。组织机构。构成公司治理结构的组织机构有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以经理为首的管理层。

股东会由股东组成,代表所有者的利益,反映所有者的意志,有权制定公司的重大决策和选举董事会。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拥有对整个公司的最高治理权。

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可以在股东中产生,也可以向社会聘任独立董事。董事会代表股东经营公司,行使重大经营决策权并选聘经理。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拥有对公司的治理权。

经理人员由董事会选聘。经理人员根据董事会的经营决策,全面负责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经理是公司经营管理指挥系统的最高负责人,拥有员工治理权。

监事会由股东会选举或委派。监事会代表股东对董事会、经理人员进行监督,拥有整个公司的监督权。

国有建筑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分析

在国有建筑企业中,以建筑工程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包括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等14家中央建筑企业目前全部是国有独资企业。

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公司法》: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股东会职权。

国有建筑企业基本上建立了“三会四权”的制衡机制,但从实践来看,内部制衡机制还不健全。引入了独立董事对经营者的监督机制。逐步治理经营者的交叉任职问题。但在实践中,公司治理结构仍存在以下问题:

国有建筑企业中,股东对于董事会、监事会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国有建筑企业国有产权的真正收益者和风险承担者是国有资产的终极所有者―全体公民,实际行使所有权的是由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或授权机构派出国有产权代表。国有产权代表所有者行使职能时,既没有用好其控制权的充分激励和责任,本身又不受终极所有者对其控制权使用方式的有效监督与约束,因此难以对董事会、监事会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董事会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国有建筑企业董事会大多由内部董事组成,董事会内部缺乏相互制衡、自我约束机制,导致内部人控制。董事会与经理层或重要的子公司经理人员交叉兼职,导致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决策与执行制衡机制失灵,监督缺乏独立性和有效性。

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内部人控制”是国有建筑企业的主要问题。国有建筑企业的股东名义上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但实质上是“缺位”的,企业经营者很容易掌握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所有者利益最大化。根据国有企业公司法人结构调研报告,国有企业董事会的人数一般在5―11人之间,内部董事数量相对较多,其中85%的内部董事是公司高层管理者。由高层管理者担任内部董事的比例高,容易造成内部人控制。

员工和工会对经营者监督制度形同虚设。《公司法》规定了工会和员工在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一些权利,但事实上,即使遇到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工会和员工的建议也是苍白无力的。因为,工会成员和员工的前途和命运归根到底掌握在经营者手中,所以具体参与决策的工会成员和员工都心存疑虑,对经营者损害企业和员工利益的行为无能为力。

完善国有建筑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一)完善国有建筑企业董事会的建议

在国有建筑企业中,企业的董事会应由三方面人员构成:一是执行董事。由公司经理人员担任,应该少于董事会总人数的1/3。二是外部董事。包括政府董事、独立董事和银行董事,应由提名委员会提名。外部董事应该占董事会总人数的不少于1/3。三是职工董事。由公司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应该占董事会总人数的1/3。在董事会中应设立若干专业委员会,如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和其它专门委员会。根据oeCD的建议,国有建筑企业董事会还应该设立审计委员会,并且审计委员会主要由独立董事来组成。审计委员会隶属于监事会或者直接向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负责。

董事会实行“集体决策个人负责制”,董事会内没有任何个人具有不受限制的决策权利,所有成员人人平等。董事会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致使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的,在表决时未曾表示异议的董事应对公司负赔偿责任。

(二)完善国有建筑企业经理层的建议

国有建筑企业在建立了由执行董事、职工董事和外部董事共同组成的董事会制度后,由董事会进行选择经理。选择的方式只能是基于市场化竞争的形式,可以面向企业外部市场公开招聘,也可以面向企业内部公平提拔。

为完善国有建筑企业经理层业绩评价,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建立有效的经理层业绩评价机制;对经理层进行业绩评价;引入“标尺竞争”作为经理层业绩的衡量标准。

由于国有建筑企业当前的薪酬激励机制与经理的业绩之间缺乏匹配,因此,应逐步推行与业绩匹配的多元化年薪薪酬制度,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无风险报酬。二是特殊岗位津贴。从可由经理执行支配的投资基金中获得满足。这种职务消费应该适度,不能超过他的工资、年薪。三是短期激励。常见的有年度奖金、参与公司赢利分红、承包制等。四是高养老金计划。它是将经理的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与普通员工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区别开来,拉开二者的差距,经营者的养老金要与企业的经营效益挂钩,并且对企业有特殊贡献的经理还可以获得特殊的养老金奖励。

在强化物质激励的同时,还应重视对经营者精神激励的作用。主要有目标激励、职位激励、政治激励和荣誉激励等。

(三)完善国有建筑企业监事会的建议

国有建筑企业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五人,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监事会成员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委派;但是,监事会成员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监事会主席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从监事会成员中指定。

监事会对董事会的约束机制构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董事会决定较为重大特定事项时,应事先经监事会授权或同意。监事应在董事会上就董事的连任、总经理、总会计师的选任陈述意见。监事会应当取得公司聘请会计师和律师的代表权。当董事、,造成企业资产损失时,监事会应代表公司向董事要求其赔偿损失。当公司的某些对外行为与董事会成员有利害关系时,若任由其代表公司势必难保公平合理,应赋予监事会特殊情况下的公司代表权。

监事会在日常监督中,发现经理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企业章程的行为时,应组织调查,提出纠正措施,并向派出企业监事会的监督机构报告。当经理人行为损害企业和国家权益时,监事会应向派出企业监事会的监督机构提出处理建议。

我国《公司法》规定了国有建筑企业监事会中应有职工代表、但没有提供职工监事行使职权的制度保障。职工监事行使职权的主要障碍来自相对于董事、经理的从属地位。要改变这种地位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通过制度设计消除董事、经理利用支配地位威胁职工监事的可能性。这种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职工监事在任职期间,非经选举产生职工监事的职工民主机构(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同意,不得被开除、辞退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工作岗位不得变换;职工监事离任后三年内非经职工民主机构同意,不得解聘或变换工作岗位。这两条制度设计是为了防止董事和经理的报复行为,消除职工监事行使监督权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李维安.公司治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吴越.公司治理:国企所有权与治理目标.法律出版社,2006

建筑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篇6

一、财务委派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

财务委派制度其实质就是由集团总公司通过统一招聘、录用、培训、考核一批财务人员,并把他们下派到集团分公司,项目经理部代表集团公司实施财务核算,他们直接对集团公司负责,同时又受被委派单位的领导。这样的委派制度在国际上其实也是通行的,而且,不仅仅在建筑行业中,实践证明这种财务管理模式在其他行业中也是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模式。但是,在实践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如:制度建设不完善或缺失、企业领导层重视不够、财务人员独立性不强、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以下我们分别予以具体分析:

1、财务制度不健全或者缺失健全、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制约关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因而不能纸上谈兵,更要付诸实施,做到有章可循、奖惩分明。没有合理的制度,必会导致人浮于事;没有严格的执行,只能是形同虚设。没有健全的财务委派制度,对于财务人员的工作开展产生隐形障碍,既不利于领导意志的贯彻执行,更不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某些财务工作者年初无预算、开支无计划、成本无控制、费用无限制、核算无规矩、挂账不清理等,这是造成财务秩序混乱、建筑企业经营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为保证企业自身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和强化内部管理的需要,通过建立、实施事前预测规划、事中监督控制、事后归纳总结等全过程、专业性、经常性的相互联系、相互约束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措施,实现企业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在企业管理阶层的设置上,某些企业设有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副总理,还有财务总监、财务经理等等。只有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制度,逐步建立多层复核、审批、审计再监督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保证各个管理阶层有条不紊的各司其职,这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备条件。

2、企业领导层对财务管理制度重视不够树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领导的重视是关键。企业领导如果自身执行力薄弱,在涉及到财务程序的执行时贪快求简,必然会忽略了原则上应该遵循的条例步骤。例如某企业设置企业财务制度规定,费用报销应该先由财务部复核签字,再由财务总监审核签字,最后由公司总经理签字确认后方可在出纳处报销。可当有人直接找公司总经理审批报销时,总经理直接先签字,然后再找其他人员签字。这就是一种对财务管理制度不重视、不支持的表现。另外,有些领导层法制观念不强、不能够坚守原则或以与下属的亲疏关系论奖惩功过等等问题,都表明领导层能否提升自身素质、能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直接影响了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效力,更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甚至是企业形象息息相关。提高建筑企业领导层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领导艺术素质和法制意识是贯彻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的根本保证。

3、财务人员独立性不强与财务信息失真财务人员虽然受集团公司委派,对委派单位负责,但是委派的财务人员又直接受被委派单位的负责人领导,即所谓双重领导。委派的财务人员一方面要监督被委派单位,另一方面又要服务被委派单位。集团公司只管找财务人员要数据,被委派单位负责发放其福利薪酬———财务人员只是形式上受集团公司委派,实质上还是受制于被委派单位。这就是造成财务人员独立性不强,以致财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这种矛盾关系如果处理的不好,将造成财务委派制度只能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作用。关键是解决“责、权、利”的问题。要想财务人员具有独立性,集团公司必须做到既要管人事任命,又要管福利薪酬、绩效考核。如果财务人员在基层单位拿工资,他们所反映数据的真实性就不得不让人质疑”。

4、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财务人员关键是做好“认真”二字,要及时、准确的把财务信息数字化传递给集团公司,分管领导。在这个过程中,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绝不能被忽视。目前,我国建筑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大多是金字塔形、机构设置层次多,效率低下。员工之间的信息存在不对称性,缺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导致企业的理财观念陈旧、员工理财知识和技巧不足,与信息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所以,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顺应时展的客观要求,这不仅需要企业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需要及时对员工进行业务能力培训。更重要的是:不给予员工思想、道德素质问题的足够重视更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安全隐患。思想支配行为,如果财务人员的思想不正确,就很难保证其财务行为的客观公正,其所制造的会计信息质量就难以令人信赖。而财务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没有一个考量的标准,所以要求企业管理人员“预防为主,教育为辅”,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必需要加强对在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

二、建设以集权式与分权式相结合的财务委派制度的意义

针对建筑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健全财务委派制度迫在眉睫。财务委派制度属于“直接管理”形式,即以集团公司名义向分公司、项目经理部直接委派会计人员。在这种形式下,委派对象大多是分公司、项目部会计主管,有的也包括出纳人员;委派部门为集团公司财务部;管理方式大多采用直接管理式,即对会计人员的薪酬、福利、培训、考核、人事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实行在分公司、项目部之间定期或不定期轮岗制度。

1、集权式与分权式管理优缺点建筑业财务管理制度无外乎集权式与分权式两种,然而各有优缺点。集权式的优点是公司总部可以随时掌握集团公司各分公司、各项目部的财务情况,并对各项目的资金流、成本等实行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有利于集团公司强化财务管理。缺点是对外地项目的核算资料可能不及时,不能实时准确地反映集团公司财务状况,不利于企业的税收筹划,不利于调动分公司和项目部的积极性。分权式的优点是减轻了公司总部的核算工作,有利于各项目部门及时准确的反映其财务状况,有利于公司的税收筹划。缺点是容易造成项目经理部权力过大,滋生腐败。因而,应建设集权式与分权式相结合的财务人员委派制度,财务人员统一由集团公司委派任命,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传递技术,通过财务信息数据化,实施集团公司对分公司、项目经理部的远程控制;畅通集团公司与分公司、项目经理部的信息管道,不定期的委派集团公司财务审计人员下到基层实施内审,对基层信息的真实性再次确认。

2、财务委派人员制度建设的意义建筑施工企业一般都由多个分公司、项目部组成,集团公司提供资质,为工程的质量、安全等负责,靠收取分公司、项目部的管理费生存。集团公司具备企业法人资格,分公司、项目部均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及相应的民事权利。集团公司是法律责任的最终承担者,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就必须提高分公司、项目部的会计核算质量,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集团公司有必要对分公司的资金使用进行控制,如果分公司、项目部不能做到工程款专款专用,出现拖欠材料款、民工工资等债务纠纷问题,所有的法律责任都会转嫁给集团公司。集团公司需要从源头上抓起,把每一项工程,每一笔工程进度款控制到位,进行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一方面为项目经理把关,另一方面要保证工程款不能被分公司、项目部所挪用,这样才能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公司管理层应从战略高度重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为及时、准确的了解分公司、项目部的财务运行情况;只有被委派财务人员代表集团公司更好地履行财务核算、财务监督的职责,才能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完善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为财务管理的独立性创造必要条件,理顺企业管理层次,明确基层财务人员虽然在基层工作,但其使命具有双重性。通过对财务人员定期培训、考核、轮岗、奖惩和晋升等一系列激励措施,不断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全面素质。人才储备已成为现代企业能否长足发展的关键,企业家越来越认识到现代企业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财务人员素质更是关系到企业信息的真实性与否。

三、加强建筑行业财务委派制度建设

集团公司履行财务决策管理层,而分公司、项目经理部属于经营执行层,两者不存在绝对的集权和绝对的分权。集团公司对财务集中管理并不排斥分公司的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在订立合同、业务购销、资产负债、留存收益分配的核算上均有相对的独立性。不管企业财务管理是集权,还是分权,其最终的都是为了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保证资金安全,防范风险。如何减少财务风险,提高运营效率,保证企业长久、稳定、健康的发展,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1、建立健全建筑行业财务管理体制建筑企业通过贯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结合行业特点及企业自身情况建立有效可行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施工企业实施财务委派的制度保障。体制建设是企业建设的核心。根据企业财权配置的不同方式,理论上将财务管理模式分为“集权型管理模式”和“分权型管理模式”二种。但不管什么企业,都不应采取绝对集权和绝对分权,而应该是集权和分权的结合体。要明确董事会———总经理———集团财务部———分公司、项目经理部———会计———出纳的责权利,做到集权有道、分权有序。

2、建立健全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集团公司建立统一的公司内部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制度,其目的是规范会计行为,保证其财务信息的统一性、规范性、可比性,便于汇总财务数据,合并财务报告和统一财务管理。

3、建立健全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作为出资人的所有者,为最大限度的降低“信息不对称”、“内部人控制”等不利因素对企业利益的的影响,需要建立统一的,行之有效的企业运行架构,即所谓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集团公司是财务部实施整个集团资金的筹集、运用、收回与分配等战略决策者和统一管理者,以保证融资管理、投资管理、资金结算、资本运营监控、税费管理、财务预算控制、财务系统信息、财务会计管理的可靠、有效进行为目的。

建筑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建筑企业;管理组织模式;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1-0086-02

一、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信息化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建设项目的立项、招投标等一系列项目步骤的展开,都需要大量与之配套的相关文件和数据,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就是搜集和整合项目施工所需要的组织类信息、管理类信息、法规类信息以及技术类信息和经济类信息。

随着建筑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专业化生产日趋精细,企业的管理信息也急剧增加,企业对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外经验表明:正确反映建筑行业要求的规章制度、工艺规程、技术标准、各项定额、数据、报表以及社会经济动态、市场需求、资源供应等信息,是组织建筑企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分析、处理和利用这些信息,就不能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控制,因此,建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信息化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组织模式分析

(一)信息化环境下建筑企业管理组织模式的核心体系

“以信息化为企业管理组织模式的核心”是信息化环境下建筑企业管理方式改革的重点,之所以把信息化作为企业的重点发展战略,这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发展必然趋势。

首先,建筑企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原有的传统管理组织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了,特别是企业在扩大经营规模、拓展新市场时,由于时空的限制,传统的手段对远程管理已无能为力。其次,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出路。尽管企业信息化在国内进展的不是很顺利,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那就是信息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建筑企业而言,信息化能够有效的实行集中管理,加强项目管理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我们在对信息化的认识上,不能步入信息化的误区。

(二)信息化环境下建筑企业管理组织模式

建筑企业管理组织模式的本质是要解决总公司、分公司(事业部)、项目部之间如何协调发展,以及每个机构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控制。传统建筑企业的组织模式是传统的三层管理模式,但是现在的三层管理模式与传统的三层管理模式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管理层与生产层分离,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项目部的管理职能,使项目部成为执行机构,类似于职能行使部门。

传统的三层管理模式由于缺少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基层直接管理模式,即分散式管理。而现在的三层管理模式由于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集中化管理,即通过总部设立专职的职能部门(信息中心),由这类专业性机构辅助高层管理者进行整个企业范围决策管理,这就是集中管理模式,但是这种集中不是绝对的集中,而是分散与集中的统一。三层管理模式按照职能性质可以划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它对应与管理组织模式中的公司总部、分公司和项目部。

1.总公司的职能:建立公用信息平台,制定各种信息规范,信息系统的维护、公用信息的、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处理、建立企业内部基础数据库,比如企业内部定额、材料库编码、劳务信息、人力资源库等。

2.分公司职能:分公司的主要职能是协助总公司对项目部进行管理,比如信息的初加工,然后传送到总公司。

3.项目部职能:项目部是信息的终端,也是信息的来源。很多数据和信息都来自于项目部,比如生产数据、实际成本数据、材料耗费等,因此项目部的信息最终通过分公司或者是直接上报到总公司,为总公司进一步完善信息平台和基础数据库提供依据。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这种信息化管理组织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以“信息的收集、传送、加工、处理为导向的”,不再单纯的以职能划分为组织模式,这也是它区别于以前组织模式的地方。

三、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以建筑生命周期为主线的总体规划

基于建筑生命周期的建筑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国家电子政务的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建筑业管理条块分割,如项目审批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建设管理归其他有关部委管理;而且各管理部门职能交叉,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所以,为尽快实现建筑生命周期建筑业集成管理的发展目标,建筑生命周期涉及的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协调起来共同解决信息化过程中的业务整合、流程优化、组织业务功能合理、管理目标统一和信息系统的建设,这就需要国家统一协调,建立起以建筑生命周期为主线的建筑业管理信息化总体规划,稳步推进。

(二)统一完善建筑业基础信息编码,规范业务流程

建筑业管理的基础信息编码和业务流程统一是管理信息共享、交换的基础,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筑业包括勘察设计企业、总承包、施工、装饰等基础信息规范编码系统,统一行业业务流程是建筑业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的基本工作之一。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统一规范建筑项目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流程。如用友财务管理软件、北京今驰公司开发的“建筑材料管理工程系统”软件、北京光环和税公司开发的“综合项目管理系统”等。

(三)拓宽渠道、增大投入

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必须保证必要的投入。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有:

1.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专业公司)、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创造一个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和外资投入为重要来源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政府每年用于信息产业发展的财政投资应该逐渐增加,并且集中安排重大基础工程和骨干项目;采取增加贷款、贴息、税收优惠、价格补偿等办法鼓励企业和民间投资;实行市场准入和以市场换技术政策,多渠道吸引外商投资。

2.根据各个信息化建设项目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实行不同的筹资方式。对适于实行股份制经营的项目,可通过向社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对适于在市内或国内寻找合作伙伴的项目,可采取共同投资、合作建设的方式;对适于在国际上招商引资的项目,则应积极吸引外资。

(四)加快信息资源分类与整合,建立数据生产、维护与共享机制

建筑生命周期建筑业管理信息化发展路径之一是信息、知识共享与增值,信息、知识共享与增值的前提首先是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数据的有序生产、维护与管理。只有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收集、筛选、分类,分清哪些信息可以公开、哪些不能公开,加强信息资源整合,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建立数据生产、维护和利用机制,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克.建设工程信息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崔惠钦.建筑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应用[J].施工技术,2008,(11).

建筑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中小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光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步发展,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建筑行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建筑行业的入行标准低,导致大量投资者涌入,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市场竞争也日渐激烈,中国建筑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建筑企业的处境更加艰难。中小企业经营规模有限、资金力量薄弱,缺乏核心竞争力,若要在市场中保持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中小型建筑公司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是项目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国内建筑行业概况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在基础建设、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从2003年到2013年,建筑业总产值由2002年18527.18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59313亿元,年复合增长21.6%。建筑业增加值由6465.46亿元增加到38995亿元,年复合增长17.74%。2002年~2013年,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稳定在5%~7%之间,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建筑行业累计平均从业人数从2003年2626.65万人增长到2013年底4904.32万人次。专家预测,2013年至2020年,中国建筑业将增长130%。其中,2018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占全球建筑业总产值的19.1%。

二、南通光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简介

南通光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初始注册资金500万元,主营房地产开发、建筑与工程业务。光华建筑公司信守“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以诚取信,服务为荣”的经营理念,将企业逐步发展为注册资本1亿元,拥有净资产5.6亿元,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建筑装饰装修壹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贰级、机电安装贰级、钢结构贰级、市政工程总承包贰级资质的施工企业。目前公司在册职工30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合计468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45人,中初级职称人员283人,一、二级建造师54人,多人次荣获江苏省及全国优秀项目经理荣誉号。近年主要施工地点分布在上海、南京、苏州、扬州、淮安、徐州、南通、福建、沈阳、黑龙江、新疆等地,年完成施工产值10多亿元。

经实地调查搜集资料,得到公司2013年度有关财务数据并生成相应指标。要评估光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3年度的盈利情况,很难同其他建筑企业直接进行比较,因为同规模企业的相关数据不能可靠获得,而上市建筑企业的规模远大于本企业,财务控制流程核算方式也会有差别。因此最简便可行的方法就是比较本公司和建筑行业的平均盈利指标,这在很大程度上剔除了规模差异产生的影响。下表提供了2013年度光华建筑有限公司与市场的部分财务指标。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光华建筑有限公司的销售利润率5.4%高于市场平均水平4.0%,表明公司在2013年度运营情况良好;销售成本率93.6%明显高于市场平均值85.3%,反映了公司成本控制出现了问题,出现了成本的极大浪费。下面以南通光华建筑有限公司为出发点,分析中小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的成本控制问题。

三、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面临的问题

建筑企业施工成本对企业盈利能力以及竞争力的提高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中小建筑企业在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缺乏预算管理意识,对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相比于大型建筑企业,中小建筑企业能力较弱。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标承包过程,管理层往往更注重工程的数量而缺乏预算管理的意识。建筑企业的施工项目投资金额较大,一旦开始某个项目,材料、人工、机械都已投入,若因为特殊情况如委托方长期工程款拖欠导致施工企业资金紧缺无法正常进行此项目,再想撤回必定使施工企业损失重大。经调查,当前大多中小建筑企业对成本控制的主要关注点在财务领域特别是经济利润,忽略了成本控制带来的潜在巨大收益,具体表现为忽视了前期项目的选择、项目实施选址、规划、设计成本及质量安全成本的控制,后期也没有形成合理的反馈及成本控制,项目经理更多关心的是总体成本,缺少对于具体成本开支状况的关注与分析。

2.缺乏全过程、动态的成本控制

一方面,建筑工程项目由于本身工期长、规模大、资金占用长的特点,使企业在工程实施中面临诸多不可预见的困难和风险,如期间建筑材料的上涨、人工费用的上涨等,这些都会使企业的项目计划及成本控制出现偏差。另一方面,目前大多中小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在事前、事中控制方面不完善或执行力较差,施工期间负责人不加节制的消耗成本,没有对工程进度跟进,对工程建设中途所遇到的成本问题缺乏关注,更是缺乏适时、动态的项目调整管理,很大程度上造成资本的损耗。

3.企业缺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据调查,中小企业管理者大多缺乏企业管理经验,一些还缺乏财务会计知识。就南通光华建筑有限公司而言,目前公司正式职工3000余人,而高级职称人员只有45人仅为总人数的1.5%,一、二级建造师54人比例占到18%。专业技术性人才的缺失是一方面,另外从事经济管理的人才同样严重不足,复合性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对于项目经理或有关负责人来说,不但要掌握工程施工方面的技能更需要熟悉成本预算及成本控制方面的专业技能,这才能很大程度上保证项目在取得高质量的同时做到项目成本的控制,由于这方面高素质人才的缺乏,限制了公司进一步发展及营业利润的提高。

4.公司的管理缺乏规范化

中小建筑企业大多为私人企业,工作流程不规范,缺乏完整标准的公司规程,没有形成健全的成本监控体系。对于权责利分配不够清晰和明确,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对成本失控的责任不明确,导致所有的损失和责任全权由公司承担,不能将管理责任有效的落实到个人身上,责任成本管理基本是流于形式,从而使得成本失控却无人问责。

四、对中小建筑企业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1.加强施工成本核算管理

加强建筑企业施工成本核算工作,要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用进行详细的核算,强化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基本工作,下面分别就三方面与施工费用直接相关的控制进行详细分析。

(1)直接材料成本控制

项目施工阶段,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项目成本的比重一般可达60%―70%,因此要合理控制材料采购等环节的成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成本损耗。材料采购时,要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和各阶段需求量进行适时限额采购,以降低存储或可能发生的持有损失成本。采购环节中,公司采购部门管理者要选择多家供应商,对其材料质量与价格进行对比评估,尽量选择质优价廉的的材料,并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维持上游供应链的适时持续供给,节约采购阶段发生成本费用;运输环节中,公司有关人员合理确定材料供应方的地理位置,在质量有保证、价格合理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离项目施工位置较近的供应商,由此节约运输成本和减少途中的材料损耗;项目施工阶段,要对每个施工现场的所需材料进行合理的存放,避免出现二次搬运的现象,严格执行材料收发的规范记录管理,尽量降低与施工不相关的材料消耗。

(2)对施工设备的成本费用控制

施工器械大多具有购入价格高、施工专门性强等特点,以工作量为基础摊销,在项目成本费用中占有一定比例,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合理高效的运用机械设备,控制施工设备的成本。一方面,根据有效的机械调度计划安排生产,加强对施工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施工设备的保养机制,安排专人进行维修、保养,降低设备施工发生的损耗;另外,对于特殊施工设备,企业可以采用向外界租赁的方式,取得设备的使用权,减少企业大规模的资金占用。

(3)对人工成本的控制

随着建筑企业的不断扩大对劳动力需求也加大,用工的薪资水平也不断提高,人工成本费用由过去的平均7%上涨到了现在的15%左右,人工成本的控制理应得到充分重视。一方面,中小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规模合理确定用工数量,优化施工流程、明确岗位设置,减少相关岗位的人员冗余;另一方面,要严格按岗位、按部门进行成本限额控制,将作业责任明确落实到个人并与个人绩效相挂钩,树立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达成目标成本缩减的有效机制,内控要求企业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权责分离等基本的内部牵制制度,可有效防止在项目招标、材料采购等阶段出现相关人员为牟取个人利益而作出对公司整体不利的行为。如材料采购,供应商给予采购负责人个人折扣而导致公司以较高的价格购入施工材料或低质量材料的现象时有发生,若有效的实行了内部控制制度,将采购授权、记录及材料保管分配给不同人员,就可以防范这类非必要成本的产生。

3.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培育复合型人才

员工是企业生产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加强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是企业成本控制可以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企业应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将成本控制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和员工的自身利益结合起来,让员工清楚的看到成本控制所能带来的切身利益,从而自觉节约成本。另外,企业要对财务部门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育,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相关的认定考核。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企业应当吸纳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储备多技能、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五、结束语

在现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建筑行业规模不断扩张,企业之间可争夺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这就迫使企业关注自身的生产活动,以减少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增强竞争力。中小型企业有效实施成本控制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利润,还可以增强市场竞争力。本文具体以南通光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为出发点,分析了中小建筑企业在成本控制中普遍发生的问题及提出的建议,以期为建筑行业中中小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经验。

参考文献:

[1]温凤荣.中小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的研究[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06(5)

[2]张代广.对建筑业现状的剖析及未来预测.建材与装饰[J],2008(5)

[3]刘萍.建筑企业成本控制影响评价体系和应用研究[D].长安:长安大学,2006

建筑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电力;安全;做法

一、引言

近几年来,城市加大对外开放、开发的力度,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但是,随着城市区域的扩大,涉及拆迁的区域突击违章建房现象日益严重,电力设施屡受外力破坏,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电力设施保护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出来,电力设施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的基础,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为了从源头上制止新增违章建筑,有效防范电力线路运行中的风险,确保电力线路通道安全,充分整合公司系统营销、农电和生产管理的资源,建立电力设施保护统一用电许可管理手段,有效遏制违章建房。

二、专业管理的目标(专业管理的理念或策略)

根据《公司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管理办法》要求,开拓性的提出了将营销现场勘察工作归入电力设施保护范畴,来纳入电力设施保护网络的日常工作内容;开拓性的提出将电力设施保护的工作阵线前移至申请用电开始,从营销部的各个工作业务流程到具体项目的设施完成,每个工作节点都融入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内容,进一步达到保护已有电力设施的目的,使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从“事后补救”走向“超前保护”,一举改变过去的“消防队员”式的管理模式,同时也最大限度的降低市区周围线下违章建筑现象的滋生,实现了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工作的进一步优化。

三、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主要做法是介绍专业管理的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及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支持保障系统等。

1.专业管理工作的流程

电力线路产权单位(输、配电运检室、郊区阳光公司)发现线下在建违章建房收集相关资料报送至安质部、运检部由运检部将相关信息传递给营销部,由营销部高、低压客户业扩报装进行现场勘查由营销部组织大客户室、输电(配电)运检室现场勘查大客户室、阳光公司负责各类临时或长期用电申请勘查经现场勘查,确认施工现场有违章建筑,对电力设施不会构成安全隐患或没有妨碍时,应及时予以核准用电,如施工场所有违章建筑影响电力设施安全运行,应向建设方提出安全整改措施,有效送达《消除隐患通知书》,等整改结束并经验收合格后给予核准用电,如在电力设施保护区施工还应向建筑方要求到经信委电力执法办办理安全施工许可手续。

经整改后仍无法消除隐患的拒绝审批和办理该项用电业务,并及时向公司营销部报告由营销部将相关资料报送至安质部由安质部向地方政府、安监局等相关部门反映协调处理。

2.主要流程说明

电力设施保护区内用电审核流程,是指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所有从事施工作业或其他需要用电的单位和个人向公司相关部门申请用电,业务部门受理后到现场进行勘查,对电力设施构成严重安全隐患和妨碍,并经整改后仍无法消除隐患的,应拒绝审批和办理该项用电业务,并及时向公司安监部、营销部报告,杜绝新的违章建筑的发生。现场勘察工作现场职责分工按以下执行:

(1)低压客户业扩报装:13.2kw及以下低压客户申请用电报装由客服中心勘查、答复客户;13.2kw以上低压客户用电报装由客服中心受理后在2个工作日内电工区审核附近配变容量,配电工区在3个工作日内核定附近配电变压器容量能否满足要求后反馈客服中心答复客户。

(2)10kV及以上高压客户:客户用电报装容量低于500kVa,由大客户室组织输电(配电)运检室、现场勘察初步确定供电方案报公司业务会审批。客户报装容量大于等于500kVa的,由营销部组织客服中心、配电(线路)工区现场勘察,初步确定供电方案报公司业务会审批。

(3)客服中心、阳光公司接到客户各类临时用电或长期用电申请时,3个工作日内到现场进行勘查,确认申请用电单位是否属于违章施工、违法建设行为,施工场所是否在电力设施保护区范围内。

经现场勘查,确认施工场所(建筑物、构筑物等)在电力设施保护区范围内,对电力设施不会构成安全隐患或没有妨碍时,应及时予以核准用电,同时签订含有电力设施保护内容的营销服务协议。经现场勘查,确认施工场所(建筑物、构筑物等)在电力设施保护区范围内,并且对电力设施可能构成隐患和妨碍时,应向建设单位提出书面安全整改措施,有效送达《消除隐患通知书》,等整改结束并经验收合格后,给予核准用电。

(4)经现场勘查,确认施工场所(建筑物、构筑物等)在电力设施保护区范围内,对电力设施构成严重安全隐患和妨碍,并经整改后仍无法消除隐患的,应拒绝审批和办理该项用电业务,并及时向公司安监部、营销部报告。由安监部向地方政府、安监、国土部门反映协商处理。

四、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根据公司用电审批相关管理规定,客服中心负责业务的受理,客服中心、配电工区、阳光公司负责现场勘查,营销部负责用电申请的汇总审批、安质部负责整个工作的监督和上报地方政府。

五、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绩效考核与控制

(1)公司将电力设施保护区内用电审核流程纳入月度绩效考核,对于违反规定的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公司将予以月度绩效考核扣分处理。年底对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工作进行总结点评,责成发生两次以上违反用电审核流程的部门写出具体书面报告并通报批评,具体责任人直接归D档,情节严重者作待岗处理。

(2)市公司把就地护线纳入县公司目标管理考核,市公司输电运检室每季度对就地护线供电所护线工作进行季度评价,市公司运检部根据护线工作季度评价结果,每季对县公司就地护线工作进行季度通报,并纳入目标管理考核。

(3)县公司把就地护线工作纳入对乡镇供电所安全管理考核,就地护线考核到位,做到奖惩分明,根据市公司考核结果及时发放护线补助费用。

(4)就地护线供电所把电力线路护线纳入日常考核管理,根据县(市)公司护线工作考核标准予以细化,加强对就地护线员的考核。

(5)对不能认真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按安全生产有关规定给予考核记分;对护线员因责任心不强,未按规定巡视、未能及时发现和报告通道内隐患,造成线路跳闸、倒杆等重大事故的,将视情节进行责任追究;情节严重者,由就地护线管理单位与之解除劳动合同,予以辞退。

六、结论

建筑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对策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由于自身的发展特点,完全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不高,行业准入门槛较低。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劳务费的增长,建筑行业的盈利持续下降,更甚者出现零利润。工程款回收难,垫资工程笔笔皆是,使得施工企业流动资金异常紧张。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获得最大收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现阶段每个建筑施工单位都亟待解决的问题。资金管理则是这个改善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是企业进行良好的运营活动的基础。

一、施工企业要加强资金管理和控制的外部原因分析

(一)行业竞争加剧,建筑业已经成为过度竞争的行业

据北京市建委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市共有不同规模和类别的建筑企业近6000家,外地进京建筑企业所占比重将近一半,北京市建筑业的竞争非常激烈。

过度竞争作为一种非有效竞争形势,由于企业准入门槛低,导致“僧多粥少”的供需关系严重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建筑行业中的不规范竞争依旧存在,企业资金风险较大

“垫资”承包是目前建筑行业中最常见的业务经营模式,不依法履行合同,随意拖延工期及工程款支付期限等现象比比皆是。长此以往,建筑企业形成了一种资金极度紧张的恶性循环,尤其是国有建筑企业。“拖欠、垫资、回扣和压价”这所谓的建筑行业的“四把刀”,使得国有建筑企业利润微薄,深受其害。究其原因,这其实是当前建筑市场不规范、竞争环境恶化的直接反应,严重影响国内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施工企业要加强资金管理和控制的内部原因分析

(一)企业资金筹集和使用不当的风险较大

建筑行业是一个风险较大的行业,一般项目周期较长,工程所需资金投入巨大,也经常会有贷款的情况,资金的筹集和使用这两个环节哪一个出问题都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资金链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如果工程延期,不能交付使用势必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资金风险,同时还有损企业形象。

(二)资金监控现状形同虚设,施工企业资金流向与控制脱节

目前,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的监控主要是通过分公司、项目部进行的,由于利益关系和权限,分公司、项目部对工程项目的控制力比较薄弱,项目资金管理还停留在一支笔的观念上,即项目经理说了算,缺乏集体决策、上报审批及备案制度。公司机关的监督不到位,不容易在事前发现问题,容易造成资金被挪用、侵占等。资金监控不与银行配合,其真实性得不到保证,违规开支屡禁不止。

(三)财会人员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企业资金活动的管理和控制中,会计发挥着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因而会计的素质和专业技能直接决定着公司资金内部控制和管理的效率。由于长期以来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对于会计的培训和考核工作不到位,知识很多会计人员思想涣散,法制观念缺失。从整体上来看,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的财会人员在知识结构、业务能力等方面均有待提高。会计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着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如果会计的工作不到位,那么企业资金内部控制失控是不可避免的。

三、施工企业加强资金管理和控制的相关对策

(一)资金集中管理,推进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有效使用资金,规避财务风险

针对施工企业资金使用和筹集风险大,资金流向与控制脱节,财务信息滞后的情况,我公司对开立银行账户的分公司,除甲方指定或缴税等工程所需专属账户外,可要求其在公司规定的银行里签订资金管理系统银企直联项目合同,开立一收,一支两个账户,分别用于资金归集和资金填平。机关要与各家开户银行建立网上银行平台,实行资金远程管理,随时可以对项目部资金进行查询监控和调拨。这样公司在随时掌握分公司的资金情况的同时也可起到监督、审核的作用。对于发现的闲置资金机关可进行协调,进行内部借贷,最大程度地盘活资金。对内部存款账户,我公司由财审部及项目部共同管理,项目部在内部存款账户的存款在符合财务收支制度的前提下,享有自主支付使用的权利。为了便于清楚地掌握每个项目部内部存款账户的情况,笔者在“其他应付款-项目部存款”科目下,为每个开户项目部设置一个专用账户,项目部与财审部对应设置“其他应收款-内部存款”科目,依据财审部下转凭证附页及时作账,按月对帐,双方余额一致后方可编制会计报表,这样不仅能全方面的掌握企业内部最新的财务数据以及资金情况,规避资金流通、使用风险,还能有效地分配和使用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成本,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缓解建筑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获得最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