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工作考核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09:10

乡镇工作考核办法篇1

一、考核内容

乡镇党建工作年度考核分为共性目标和职能目标两块进行考核。

二、共性目标责任指标与计分(50分),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一)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25分)

1、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县十五届三次人代会精神为重点,领导班子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经常,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每年不少于20次,做到有安排、有记录、有学习笔记、有心得体会、有考勤。

2、领导班子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议事规则和各项制度健全,并能认真坚持,班子运转良好。

3、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党委民主生活会能按要求召开,有会议记录,有总结报告。

4、突出了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坚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普遍增强,工作实绩较为突出。

5、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坚持引才、育才、用才并举,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6、对班子成员要求严格,坚持按规章制度办事,政绩突出,勤政廉洁,公道正派,班子团结,群众影响好。

(二)干部教育、管理、监督(15分)

7、

党委制定了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对所属党组织负责人及全体党员干部全年培训不少于5次,观看电教片5次以上,有记录。党刊发行任务按时完成。

8、

党委对所属单位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有制度、有措施、有考评。干部能按时参加县及县以上单位组织的学习培训。(每缺席1人扣1分)

(三)老干部工作(6分)

9、老干部单项生活待遇及老干部遗属生活补助、医疗费按时按政策规定足额发放,做到无拖欠。

10、老干部件按要求及时办结率达100%,做到年内无越级上访。

11、老干党支部组织建立健全、活动经常,作用发挥的好,管理服务好。

(四)组工干部队伍建设(4分)

12、

热爱党务工作,能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钻研党建业务知识,有学习笔记、有调研文章,年内向组织部门上报调研信息5篇(条)以上。

13、积极主动协助党委领导抓好干部学习教育、党员教育和基层组织建设等党建业务工作,各项工作无失误。

三、基层党组织建设职能目标责任指标与计分(70分)

(一)村组班子整顿建设情况(25分)

1、对村组班子底子清、情况明,能有针对性抓好村支部班子经常性建设,同时注重抓好村民委员会和群团组织的班子建设,并按月及时上报村级组织建设情况报表。

2、制定了村党组织书记建设年度规划,每年培育和树立了1—2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新典型。

3、每月对村组干部培训1—2次,每次不少于1天,培训面不低于85%。

4、督促指导村党组织按时按要求召开好民主生活会。

5、下工夫狠抓了“问题村”整建工作,乡镇党委责任落得实,解决了“问题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按时限完成了整建工作任务。及时对缺职或需要调整的村级班子进行调整充实,缺职时间不超过3个月。

6、重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区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

(二)制度落实情况(15分)

7、坚持每月召开专题党委会,研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8、坚持党委成员联系包抓重点村制度和党建联系点制度,制订了包抓方案和帮扶措施,并定期到村上检查指导、解决问题,有工作日志或记录,每年驻村不少于30天,解决问题5—10件。

9、规范和完善了村级组织各项党建工作制度,坚持“”制度,每年对村组班子进行一次民主测评,对所有党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

10、坚持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报告制度,定期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对一些重大事项和突出事件做到随时报告。

11、按照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办法,坚持村两委联系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1次村民代表议事会,村级事务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三)党员教育管理及队伍建设情况(10分)

12、每个村每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5名,发展党员2—3名,流动党员管理有制度、有名册、有资料。

13、每个支部每年开展电化教育活动不少于12次,定期组织观看电教片。

14、乡镇党员干部每周参加政治学习不少于半天,农村党员干部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1天,有计划、记录、考评总结。

15、能按时、按标准缴纳上解党费,党费管理实行专人负责,专帐登记。

(四)党建活动开展情况(10分)

16、按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阶段的具体要求,扎实认真地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活动成效显著。

17、按照新一轮“三级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扎实开展创建活动。

18、对80%以上示范基地和示范户进行了集中培训,年内创建1--2个科技示范基地,每个村创建5户左右的科技示范户。

(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维稳工作(10分)

19、每季度对政务、村务、财务进行一次公开。

20、全年没有越级上访事件发生,对案件和不稳定事件能够及时解决和处理。

三、考核办法

1、乡镇党建目标任务采取平时掌握与检查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需检查的每完成一项,由乡镇党委向县委组织部提出检查申请,县委组织部随时进行检查验收。

2、共性目标和职能目标的责任指标所得分占80%,民主评议分占20%。民主评议分由县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对乡镇党建工作进行评议,评议分为工作作风、办事效率、工作质量、勤政廉洁四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为5分。采取无记名评议办法,汇总后求出平均评议分,计入总分。

乡镇工作考核办法篇2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招商引资、民营经济、林业生产、奶牛生产、税费征收、乡镇规划建设、农村合作医疗、村村通工程、社会稳定、基层组织建设十项工作为重点。坚持客观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考核各乡镇的工作政绩,为正确评价和任用干部提供依据,真正形成以实绩排座次、凭贡献定奖惩、按发展论功过的良好机制,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考核内容

(一)单项考核

对今年10项重点工作实行单项考核、奖惩,单项考核均实行百分制。

1、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执行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和外经外贸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的任务,完成进度以实际固定资产投入额为准。

对招商引资的考核,按照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招商引资考核统计办法》的通知精神进行考核。招商引资总投入额第一名的乡镇计100分,根据第一名的投入额计算出每万元的分值,以此为标准,按照每个乡镇的投入额计算出各乡镇的得分。

2、民营经济

对民营经济的考核,按照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民营经济考核办法》的通知精神进行,主要考核:①重点项目(指固定资产投入3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②工业园区新增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额(指投入额5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③工业园区(包括专业市场)基础设施建设;④新增规模企业(每新增一个规模企业抵顶一个固定资产投入200万元的项目)。

考核时,各乡镇将重点项目、园区新增企业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固定资产投入情况列出清单,报县政绩考核办公室,县政绩考核办公室组织民经局、统计局、招商办、财政局、审计局、物价办进行实地考核验收,主要查看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企业厂房、设备和帐簿。对新增设备的投入额,以票据为准(结合厂价咨询);对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厂房和新增旧设备进行评估作价。新增规模企业以县统计局登记备案为准。

对老企业增上项目固定资产投入额按100%计;对新上项目固定资产投入额按130%计。

民营经济总投入额第一名的乡镇计100分,根据第一名的投入额计算出每万元的分值,以此为标准,按照每个乡镇的投入额计算出各乡镇的得分。

3、林业生产

(1)考核绿色通道工程(河道绿化)的投入额。绿色通道指七条主要公路(*)绿化带的补植,其它县乡路、村村通公路两侧绿化带新增植树。

(2)考核速生丰产林(30亩以上的速生片林、农田林网)的投入额。速生丰产林指农田内栽植的速生片林。

对林业生产的考核,绿色通道工程按乡镇自然区域考核,速生丰产林按新增面积考核。乡镇将当年新增速生丰产林面积按村登记造册,报县政绩考核办公室,县政绩考核办公室组织人员进行考核验收。考核时,采取实地丈量面积、宽度、行距和株距的办法进行。

绿色通道工程(河道绿化)和速生丰产林按55株折1亩。计分面积=植树亩数—必须完成而未完成的亩数—死亡亩数*3,每亩按2000元计投入额。投入额第一名的乡镇计100分,根据第一名的投入额计算出每万元的分值,以此为标准,按照每个乡镇的投入额计算出各乡镇的得分。同时,对七条干线公路绿化带的补植实行减分考核,按千米段抽查,每空缺1%减1分。

4、奶牛生产

奶牛生产考核当年新增固定资产和奶牛的投入额。

对奶牛生产的考核,采取动态考核的办法。每季度乡镇将当年新增奶牛按村登记造册,报县政绩考核办公室,县政绩考核办公室组织人员考核验收。考核时,实地查看畜舍,清点实际存栏数量,存栏量以年终考核结果为准。按照固定资产投入和奶牛的价格(每头奶牛按2万元计)计算总投入额,投入额第一名的乡镇计100分,根据第一名的投入额计算出每万元的分值,以此为标准,按照每个乡镇的投入额计算出各乡镇的得分。

5、税费征收

按照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考核奖惩办法》的通知精神,农业税、引黄水费、“两工”以资代劳款按时上缴县财政的计100分。农业税每拖缴一天减1分;引黄水费每拖缴一天减1分;“两工”以资代劳款每拖缴一天减1分;因此而发生的案件每出现一起越级到县、市、省、进京上访的,分别减2分、4分、6分、10分。

对税费工作的考核。农业税、引黄水费和“两工”以资代劳款上缴以县财政局登记为准;案件以农业局、局登记备案为准。

6、乡镇规划建设

乡镇规划建设重点考核规划编制和落实情况,即“10片、7线、11点”和规划建设两个方面。

(1)规划编制(60分)

①“10片”的规划(25分)。除*镇外,其他10个乡镇10月底前完成驻地建设总体规划的计15分,完不成的不计分。完成驻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计10分,年底完不成的不计分。

②“11点”的规划(5分)。11月底前每个乡镇完成1个小康示范村建设规划的计5分,完不成的不计分。

③“7线”的规划(30分)。7条干线公路指宁德路、宁吴路、宁东路、宁乐路、临南路、宁长官路、宁相路。10月底前每个乡镇完成公路两侧100米内(含穿膛村)规划的计30分,完不成的不计分。

以上三项规划均以规划图纸为准(必须是县级以上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规划)。

(2)规划建设(40分)

乡镇驻地和涉路建筑,须按规划审批,手续齐全,经正式设计并按图纸施工,工业厂房建设标准为轻钢屋面、墙体抹灰并按工业园标准粉刷涂料、现代造型,其它为二层以上楼房,符合上述要求的计40分。每发现一处无用地审批手续建筑的减2分,无设计方案审批手续的减2分,有手续不按设计施工建设的减2分,企业建传统厂房、其它建平房的减10分。

7、农村合作医疗

(1)资金筹集(70分)

按照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行专项考核》(宁办发[20*]36号)的通知精神,乡镇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数要达到农业人口总数的50%(*镇为80%),按照以上比例和规定标准(每人10元)筹资。筹资额按任务数和规定时限(截止9月10日18时)上缴县财政的计70分。筹资额未按任务数上缴的,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减3分;筹资额未按规定时限上缴的,每拖缴一天(以县财政局收款单据为准)减1分。

(2)资金管理(30分)

乡镇合作医疗设专用帐户的计10分;有专人负责的计10分;做到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的计10分。以上三项达不到要求的不计分。

8、村村通工程

(1)路基加宽工程(50分)

按照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长官镇、大柳镇、时集镇、刘营伍乡、张大庄乡于20*年5月1日前完成路基加宽工程;*镇、*镇于20*年5月20日前完成路基加宽工程。按照以上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乡镇计50分。

(2)桥涵管配套、养护管理、路容整理(50分)

①桥涵管配套。达到标准要求的计10分。每缺少一处配套工程或工程质量不合格(不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差)减1分。

②养护管理。达到标准要求的计10分。其中,建立养护管理机构、组建养护管理队伍计3分;落实养护资金计3分;制定养护管理办法、明确责任计1分;路政管理专人负责计2分;养护资料齐全计1分。养护管理机构不健全的减1分;养护队伍不健全的减2分;养护资金按未到位资金比例减分;未制定养护办法或责任制不落实的减1分;路政管理无专人负责的减2分;养护资料不齐全的减1分。

③路容整理。达到标准要求的计30分。其中,路肩宽度计9分;路肩整容计3分;绿化平台计6分;边坡计6分;边沟计6分。不平整、不整齐、不整洁路段以累计长度减分,每200米(含200米以下)减1.5分。

9、社会稳定

对社会稳定工作实行减分制考核。年内无个体上访、集体上访、积案、群体性(10人以上)事件、恶性事件发生的得100分,有发生的按规定标准减分。

(1)工作。每出现一起个体越级到县、市、省、进京上访的,分别减2分、5分、10分、20分;每出现一起集体越级(5人以上)到县、市、省、进京上访的,分别减5分、10分、20分、40分;每出现一起积案减10分。

(2)。每发生一起群体性(10人以上)事件,根据人数多少、情节轻重、社会影响程度和事件性质减20—50分。

(3)恶性事件。农村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因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等原因而致人伤亡,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视情况减20—50分。

对社会稳定工作的考核,个体上访、集体上访和积案以局登记备案为准;以政法委提供情况为准;恶性事件以政法委、农业局提供情况为准。

10、后进村整顿

每治理整顿好一个无班子村得20分;每治理整顿好一个后进村得10分。后进村、无班子村以组织部已掌握名单为准。整顿结束后,乡镇申请验收,验收标准另行制订。参加县委组织的农村干部培训班,每缺勤1人次减1分。总分不超过100分。

(二)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实行千分制,其中经济发展占700分,其它工作占300分。

1、经济发展包括:①招商引资,②民营经济,③林业生产,④奶牛生产,⑤高效农业(指当年新增冬暖大棚10个以上的片、除粮、棉、油、林以外经济作物集中种植100亩以上的片和存栏肉牛100头以上,良种猪1000头以上,鸡1万只以上,羊1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折算标准见附表)。按总投入额计分,总投入额第一名的乡镇计700分,根据第一名的投入额计算出每万元的分值,以此为标准,按照每个乡镇的投入额计算出各乡镇的得分。

2、其它工作包括:①税费征收,②乡镇规划建设,③农村合作医疗,④村村通工程,⑤社会稳定,⑥基层组织建设,⑦统计工作。计分方法是先计算出税费征收、乡镇规划建设、农村合作医疗、村村通工程、社会稳定、基层组织建设6项内容的合计得分后,再按(300÷第一名6项得分合计数*每乡镇6项得分合计数)计算各乡镇折合分数。统计工作实行减分,按照*县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的《20*年民营经济发展计划》任务指标,完成统计任务的乡镇不减分,每有一项完不成统计任务的减5分。主要经济指标被市以上统计部门检查验收,每有一次不合格的减10分。

3、加减分

乡镇单项工作受县委、县政府通报表扬的加10-20分,通报批评的减10-20分,以县委、县政府正式文件为准。

4、“一票否决”

对①招商引资、②、③计划生育、④农民负担、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行“一票否决”制。

招商引资以实际考核为准(完不成年初下达任务的一票否决);以局提供情况为准;计划生育以县计生局提供情况为准;农民负担以县农业局提供情况为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县政法委提供情况为准。

按照综合考核得分和加减分情况,计算出各乡镇的最后得分,按得分多少排出乡镇的名次。每有一项“一票否决”,综合考核向后推两个位次。

三、奖惩政策

按照乡镇工作政绩考核的结果,设立荣誉奖、物质奖、职务升迁、岗位调整、末位轮岗五种奖惩办法。

1、荣誉奖。综合考核前四名的乡镇授予“政绩工作考核先进乡镇”荣誉称号并颁发铜牌。第一名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记三等功。单项考核前三名的乡镇授予“*工作考核先进乡镇”荣誉称号并颁发铜牌。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的副书记(或副乡镇长)定为年度工作考核优秀等次。

2、物质奖。综合考核前四名的乡镇发放奖金。第一名的乡镇党委书记3万元、乡镇长2万元;第二名的乡镇党委书记2万元、乡镇长1万元;第三名的乡镇党委书记1万元、乡镇长0.5万元;第四名的乡镇党委书记0.5万元、乡镇长0.3万元,同时各奖励一级工资。对综合考核后两名的乡镇实行罚款,倒数第一名的乡镇罚款2万元,倒数第二名的乡镇罚款1.5万元,罚金由县财政代扣。

单项考核前一、二、三名的乡镇颁发奖金,具体数额另行规定,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的副职各奖励一级工资。乡镇获多个单项奖励的,奖金不重复发放,一年内奖励工资最多一级。对单项考核后两名的乡镇实行罚款,倒数第一名的乡镇罚款1.5万元,倒数第二名的乡镇罚款1万元,罚款不重复。罚金由县财政代扣。

3、职务升迁。综合考核前四名的乡镇党委书记,县委优先向上级党组织推荐为县级干部人选,乡镇长优先提拔。

4、岗位调整。在县直部门、乡镇干部调整时,按照中共*县委《关于大力推进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规定,原则上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政绩“级次”与单位“档次”对应调整。

5、末位轮岗。对乡镇工作政绩考核最后一名,同时没有完成县委、县政府分配任务的乡镇党委书记,按照中共*县委《关于大力推进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精神,第一年亮黄牌,连续两年处末位者,调出原乡镇,降职安排;最后一名乡镇的乡镇长一年内不予提拔。

6、“一票否决”政策:被一票否决的乡镇,取消各种奖励资格。

四、组织领导

1、乡镇考核工作在县政绩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县政绩考核办公室牵头与县直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2、奖励工资、记功由县人事局办理;职务升迁、岗位调整、末位轮岗由县委组织部办理;物质奖惩由县财政局办理。以上工作由县政绩考核办公室督办。

3、年终考核结束后,考核结果经县直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并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签字同意后,由县政绩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签字,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审阅,提交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最后,考核结果以县委、县政府文件公布。各责任单位按文件兑现各项政策。

五、考核工作纪律

乡镇工作考核办法篇3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县农牧、林业、水利、国土和司法等部门派驻到乡镇的在岗在编和非在编工作人员(以下简称派驻乡镇工作人员)。

第三条派驻乡镇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县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安排,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认真完成乡镇党委、政府和派驻部门交办的工作任务,向群众提供政策法规宣传、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困难和问题,维护农村发展与稳定。

第四条派驻乡镇工作人员实行乡镇党委、政府和派驻部门双重管理,以乡镇党委、政府管理为主,部门协助管理。

第五条乡镇党委、政府负责派驻乡镇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考察、考核、考勤、奖惩、后备干部推荐及日常管理等。

第六条派驻部门负责派驻乡镇工作人员的人事关系、工作调动、工资调整、交流使用、职务任免、职称评定、岗位设置和各类业务培训,对派驻乡镇工作人员负责人的配备调整提出建议、做好后备干部培养、提出系统内干部交流建议等。

第七条规范干部职工调动及交流工作。派驻乡镇工作人员的调动程序为:由本人提出申请,派驻部门根据工作实际和干部队伍现状,在充分听取乡镇党委、政府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干部交流方案,由县委组织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办理相关手续。

第八条派驻部门在任免派驻乡镇工作人员主要负责人时,必须征得乡镇党委、政府同意。

第九条严格执行干部职工请销假制度。派驻乡镇工作人员纳入乡镇干部考勤管理序列,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考勤,执行乡镇干部请销假制度。请假3日以内由所在乡镇批准;请假3日以上由所在乡镇同派驻部门沟通后批准。对不履行请假手续的给予诫勉谈话,对旷工或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全年累计十日的给予停职待岗,累计超过三十日的予以辞退。

第十条加强干部外出管理工作。派驻乡镇工作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培训、洽谈项目时,经所在乡镇党委、政府同意,由派驻部门向县委组织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告。外出学习、培训的干部职工,在返回后一周内向所在乡镇党委、政府和派驻部门提交个人书面总结。

第十一条派驻部门和派驻干部所在乡镇党委、政府组成联合考核组,负责对派驻乡镇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发放结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第十二条派驻乡镇工作人员实行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制。主要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

第十三条对派驻乡镇工作人员的考核实行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考核组按照目标责任书的工作任务、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分别进行考核打分,形成派驻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考核分,服务对象根据平时服务情况对考核对象进行测评打分。考核组按照“361”制,汇总派驻部门、乡镇党委、政府和服务对象考核分,审核并形成初步考核结果。考核结果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主要依据,连续两年年度考核末位的,实行停职待岗;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合格的,予以辞退。

乡镇工作考核办法篇4

一、当前乡镇纪委办案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㈠乡镇纪委基础力量单薄

在人力方面,我县14个乡(镇),有8个乡(镇)是配备专职纪委书记的,6个乡(镇)由同级党委副书记兼任。纪委书记在分管工作方面,与党政班子其他成员一样,主要精力放在做好乡(镇)中心工作上,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的,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同时,各个乡(镇)纪委委员职数为3至5人(全县14个乡镇除云和镇配备5名委员外,其余均为3人),每个乡镇配备1名专职纪检干部。乡镇纪委委员、专职纪检干部绝大多数是站所负责人,工作任务繁杂,在遇到纪检工作与其他工作相冲突时,他们不可能抽出很多的精力去搞纪检工作,同时又要按其它分管领导的要求去下乡驻村或做一些应急性事务。长此以往,纪委书记和纪检干事或纪委委员都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工作上,基础力量薄弱成为乡镇纪委工作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直接导致乡镇纪委工作缺乏主动性,完全处于应付状态。

㈡乡镇纪委办案缺少主动性、积极性

乡镇纪委是由乡镇一级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与党委、政府完全融为一体,人和事都与乡镇党委、政府分不开。由于缺乏独立性,纪检工作的开展,与乡镇中心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村干部的协助,纪检干部一方面要查处违规违纪的镇、村干部,另一方面又害怕得罪他们,完不成中心工作任务。加上乡镇纪委所处的工作圈子小,人事基本不流动,遗留人际关系多,致使纪检干部患得患失,不能主动开展工作。

上级纪委对乡镇纪委工作考核与干部提拔任免、评先树优不直接挂钩,也是乡镇纪委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纪检工作干得好与不好,乡镇党委基本不作参考,在干部任免奖惩中还是依据中心工作、应急性工作的完成情况。这些问题和现象,致使纪检干部失去信心,不安心本职工作,工作缺少主动性、积极性。

㈢乡镇纪委干部业务能力不高

绝大部分纪委书记要分管信访、综治等工作,接待应酬较多,很少钻研纪检业务,导致工作无主次、办案无章法、管理无制度、检查无资料。同时其它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相对较少、从事业务工作的时间、精力也不多;因此,乡镇纪委干部普遍存在业务知识不足,办案能力较低等问题,乡镇纪委干部的业务素质急待加强。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以下几种情况所致:一是机构改革后,编制体制和工作机制发生了变化,有些关系还不够顺,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二是乡镇党政领导包括纪委书记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跟不上形势发展,适应不了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是有的乡镇纪委书记、纪检干部平时学习不够,业务素质不强。

二、结合自身实际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找到妥善的思路和措施。我县从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入手,以干部队伍管理为根本,强化对乡镇纪委办案工作的领导与指导。

㈠规范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解决加强领导方面的问题

乡镇纪委办案工作的提升,科学合理的领导机制是核心,规范有效的工作机制是关键。县纪委着手建立了四项制度:一是建立县纪委主要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县纪委分管副书记与常委挂钩联系乡镇纪委查案工作,加强案情的上通下联,完成全年案件查办工作任务;在抓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挂钩联系领导定期到挂钩点,了解、掌握挂钩单位工作的具体情况,抓好检查和督促落实,帮助乡镇纪检干部协调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业务上遇到的疑问;二是建立县纪委定期听取乡镇纪委工作汇报制度。每个季度召开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例会,及时掌握基层纪检工作动态,对基层纪检工作加强领导与组织;三是建立案件分级办理制度。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把镇、村一般干部违规违纪案件的查办,交由乡镇纪委办理,每个季度根据线索来源,由县纪委落实案件至有关乡镇,充分发挥基层纪委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四是严格查案责任追究制度。对基层有案不报、有案不查、查而不实等行为,严肃责任追究,将追究办法与年终纪检考核挂钩,单独列出案件办理内容加以考核。

㈡强化乡镇纪检干部队伍建设,解决业务开展方面的问题

㈢创新乡镇纪检工作内容,解决办案工作体系性的问题

乡镇纪检工作内容陈旧单一,难成体系,也是造成办案工作被动的原因。县纪委以“三个延伸”创新工作思路,力求乡镇查案工作有体系、有特点。一是案件协作机制向乡镇延伸。为提高乡镇办案的能力和水平,县纪委实行乡镇纪检监察案件联查联审制度。由县纪委建立乡镇纪检监察案件联查联审工作领导小组,县纪委副书记任组长,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负责人任副组长。全县14个乡镇划分为3个工作片区,即云和片,石塘片,崇头片,每个片区设片长一名。片长由各片中心乡镇的纪委书记担任,具体负责片区内案件查办审理的牵头协调和组织工作。联查的范围主要涉及案情复杂的重大疑难案件、发案乡镇或县纪委认为有必要的案件以及县纪委直接交办的案件。明确要求联查联审工作执行落实情况纳入全县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二是案后交流互动向乡镇延伸。对于乡镇案件的办理,及时召开查办案件经验交流会,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断提高乡镇纪委的办案水平。同时要求乡镇纪委每查处一起重大典型案件,都要认真分析发案原因,由党委统一制定防范措施,避免使典型问题普遍化。三是案后跟踪教育向乡镇延伸。针对农村干部重复违纪问题,各乡镇建立了受处理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开展访家庭、搞培训等形式,大大降低了农村干部的重复违纪率。

㈣强化监督检查和管理落实,解决监督管理方面的问题

抓管理的方向明确了,关键就是如何抓落实。一是抓平时考查考核。平时考查主要由县纪委挂钩联系常委和工作室负责,着重考查日常工作和专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分值占全年考核分数的50%。二是抓专项检查考核。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如纪检重点工作专项督查,纪委委员年中向县纪委述职等,专项检查工作量化分值,列入对其全年考核。三是抓年终检查考核。结合廉政谈话、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档案等制度,加强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专项考核。先由各乡镇纪委按照目标管理评分标准进行自评,再由乡镇党委审核把关,然后由县纪委组成考核小组进行全面检查。此项分值占全年考核分数的50%,考核结果作为年终干部考核评议的主要依据,体现考核结果的严肃性。四是抓检查结果落实。该通报的要通报,奖惩结合,树立公平正义形象,鼓励乡镇纪委工作人员安守本份,尽职尽责,做好纪检工作,为当地反腐倡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几点思考

以上是我县工作的一些做法,有一定的成效,但离上级纪委对我们的要求差距还是很大,如何提升乡镇纪委办案能力,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

㈠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乡镇纪委的办案,自身党委政府以及上级纪委的支持是关键。今年是村两委换届选举年,各乡镇纪委在县纪委的指导下,查处了云和镇睦田村**、**乡木樨花村赖建华和**乡木樨花村赖建荣等人的贿选案,并在处理方式与结果上与同级党委政府充分沟通,较好地维护了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稳定,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因此乡镇纪委开展工作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来部署纪检监察工作,立案前要主动请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争取领导重视;查案时主动同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通气,依靠领导决策攻克难关;结案时主动向党委政府领导汇报,确保案件定性处理恰当,力争把查办案件工作纳入乡镇党委建设总体规划。

㈡要直接查办侵犯农村村民利益的案件。有为,有威。查办侵犯农村村民利益的案件是树立乡镇纪委权威,调动办案积极性的关键。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和农村干部经济违纪违法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难点问题,农村群众对这类问题十分关注。近两年我县查处的云坛乡沈岸村村委主任雷陈土、云坛乡霞晓桥村委书记魏国友、原村委主任杨克标、付主任杨克龙、石塘镇规溪村支部书记王建伟、云和镇红光村委副书记魏毅等农村党员干部贪污受贿、敲诈勒索等典型案件,在农村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干部群众十分拥护。因此乡镇纪委要推开案查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这类案件线索的搜集,积极主动与县纪委沟通,严厉查处这类案件,营造农村基层办案工作的新氛围。

乡镇工作考核办法篇5

关键词:压力型考核体制;乡镇政府行为;自利性;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中图分类号:D63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12-0034-04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政府是否存在自利性,学界并没有统一界定。有些学者认为自利性的概念仅适应于人的行为动机,组织机构和部门则不存在自利性,[1]也有学者否认政府的自利性,认为政府自利性的概念存在逻辑悖论;[2]但更多的研究表明,政府的自利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正如巫烈光所说,“简单否定政府自利性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端正对政府自利性的认识,是解决问题的前提”。[3]陈庆云教授等人也认为,要建构合理的政府利益,需要保障基本利益,基本满足角色利益,打击失常利益。[4]本文是在承认政府自利性的前提下,研究乡镇政府自利性与上级考核政策的关系。

近年来关于乡镇政府自利性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乡镇自利性的表现、原因及后果等方面,认为乡镇政府是一个“不断攫取利益”[5]的利益最大化者,乡镇政府采取“策略主义”[6]的灵活方式维护其利益。乡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本性如此,还是其他原因导致了乡镇政府采取策略主义的自利化行为方式?乡镇政府自利性与压力型考核体制存在什么关系?已有研究对此问题缺乏有力的论证,导致学界对乡镇政府行为的认识存在偏差。本文以2013年4月在华北石镇的调研资料为依据,力图探讨回答这个问题,澄清学界对乡镇政府的一些错误认识。

二、上级考核石镇的具体事项

石镇总面积65平方公里,3.6万农业人口,下辖3个管区,30个行政村,机关供养人员137人,中小学教师209人,离退休人员146人,经济状况在全县处于中下游水平。2012年上级政府对石镇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片区特色经济发展考核、部门业务考核和目标责任制考核,28个县直部门一并对石镇进行部门业务考核,以下为县级政府对石镇的部分考核内容:

《关于分解落实2012年全县规模工业经济发展任务目标的意见》规定,乡镇要按照下达的任务目标,进一步细化、量化工作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企业。由于石镇属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偏落后的区域,被划入现代农业发展片区,因此分解到的任务和其它乡镇相比少得多。石镇在2012年分解到的任务数是主营业务收入29000万元,工业利税6500万元,利润1780万元,下达给石镇的技改扩规项目的计划投资额8000万元。县长在经济暨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片区建设是今后一段时期全县的中心工作,各片区指挥部要担负起主谋者、主创者和主推者的责任,要牢固树立“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没有大项目就没有跨越发展、没有好项目就没有科学发展”的理念,切实做到工作目标指标化、工作任务项目化、责任主体明确化、责任分工具体化,要倒推项目工期。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检查考核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各部门要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为项目办理各项手续,“只要项目定了干,以后事情我来办”,项目定了后,各方面的力量要积极靠前、主动服务、加快推进,要牢固树立项目意识,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在《关于分解落实2012年全县经济社会主要任务目标的通知》中,2012年全县经济社会要完成的106项主要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再由各职能部门分解落实到乡镇,如重点项目办的部分任务目标是年内安排实施重点项目46个,计划总投资413亿元,年内完成投资117亿元,力争年内策划投资过亿元的项目32个以上,总投资86亿元以上;服务业办公室要策划建设投资过亿元项目20个;国土局的部分任务目标要确保储备土地1197亩,出让土地3900亩,实现县级政府收益4.8亿元等。统计局每季度各乡镇经济运行情况通报,包括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工业主管业务(利润、利税)收入等十二个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位次和升降信息。

财政收入考核。在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财政局对各乡镇地方财政收入及增长率进行考核,该项工作在51项千分制考核中占50分,每季度通报各乡镇财政收入完成情况,对权属有争议的企业税收要据理力争,最大限度地将企业税收缴纳到本县,并要求各乡镇避免在县内争税源、争项目,对被其他乡镇争抢去的税收,县财政部门要调剂回企业所在乡镇,并给予争抢乡镇一倍处罚。乡镇区域内的企业被其他县区争去纳税的,要按流失的税收相应扣减该乡镇的财力。《关于切实做好2012年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乡镇保证税收应收尽收,实现地方利益最大化。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对代缴税款的单位,县政府按照实际收入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确保实现全年地方税收增长25%以上。

招商引资工作考核。该县制定的《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规定,对各乡镇进行百分制考核,完成县里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且没有投资者投诉的,得基本分20分,其它一些单项指标占80分,如对上争取市内外资金、增长幅度等,在完成县里下达的任务之外每超额完成任务1000万元加1分。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县招商引资推进会,对各乡镇招商引资任务完成情况及时通报,重点加强对大项目的考核力度。在全县重点项目现场考核的通报中,对上半年各乡镇的现场项目检查得分和财政收入得分排名情况进行通报,并要求各乡镇继续突出招商引资第一号工作,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石镇王镇长说,“每年招商引资考核由县领导带领各乡镇领导现场考核打分,每年最后一名的乡镇党委书记要面对全县上千名干部发言表态,连续两年最后一名的书记就不用干了,专门出去招商引资。为了招来客商,各乡镇拼优惠政策、零地价、税收返还、补贴租金等,因此,招商引资并非为了财政上能够有多大增收,而是为了考核过关,避免难堪。”

稳定工作考核。该县制定的《工作考核实施细则》规定,县采取量化指标的办法对各乡镇实行千分制考核,年终按百分制折算后,按10%的比例计入乡镇的考核总分。具体工作目标是无进京上访,赴省、市、县上访起数控制在总人口的一定比例之内,如来县上访起数控制在乡镇总人口的万分之一内,也就是说一年石镇赴县上访的次数不能超过四次。对工作的考核以控制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为重点,如出现进京上访一起扣150分,出现赴省进京集体上访一起扣200分并一票否决,出现去市集体上访一起扣50分等,对发生重大上访事项造成严重影响的,取消评选先进的资格,直至一票否决。该县执行的《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考核办法》规定,由市局对各乡镇的稳定和社会治安工作进行考核,稳定工作考核的重点是越级上访、集体上访、重复上访及上级交办案件的结办情况,对考核前20名的乡镇授予“全市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先进乡镇”称号,并对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考核后5名的乡镇全市通报批评,对发生问题多的乡镇实行重点管理,在这期间所在乡镇不得参加本年度先进集体的评选,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不得提拔重用、晋职晋级,不得参加本年度先进个人评选;对发生重大的乡镇实行一票否决,相关考核及奖惩情况同时抄报市纪委、市委组织部,作为对干部使用提拔的重要依据。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考核。对石镇的该项考核包括农村经济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几个方面,例如土地流转规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新增企业个数、规范化社区建设、旧村改造、村庄道路硬化、农业机械化率、农家书屋建设、有线电视和宽带通村率等指标。

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工作考核。该项工作的考核标准主要包括农村经济发展、强村工程、新型农民培训、新型社区建设、环境治理和社会和谐稳定、龙头企业培植、产业基地建设、农业标准化及农产品品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等方面,具体指标如落实上级政策性补贴情况、乡镇可支配财力增幅、农村集体收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公共设施状况、生活垃圾处理、乡镇卫生院、敬老院、文化站等建设状况。在农业产业化考核方面,主要包括新创办涉农企业数量及辐射作用、乡镇产业基地的建设规模、一村一品等。

创新考核。市、县在2012年的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增设了“创新考核”项目,创新项目的基本要求是具有新思维、新描述的特征,要具有先进性。此外,计划生育、减轻农民负担、社会保险等都属于一票否决的考核事项,和其它各种部门考核等一起构成了县级政府对石镇的综合考核体系。

三、石镇的主要工作事项

仔细梳理2012年石镇出台的各种文件、通知,比对石镇镇长全年的工作记录和取自石镇档案室的党委会年度会议记录,石镇2012年的主要工作事项如下:

1.现代农业片区建设。片区建设是该县这两年的中心工作,片区建设绩效由县考核片区、片区考核乡镇,石镇的片区建设接受片区建设总指挥部的指导,并定期督导专报,实行经济发展片区化、片区建设产业化、产业支撑项目化、项目推进责任化的推进模式。为此石镇在片区建设上确定了突出培植产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工作重点,打造四大产业基地,推进五大龙头项目建设。在工作方式上,每个产业项目明确一个包保工作组,成立了片区发展重点项目督导考核办公室,党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

2.财政增收。财政增收不仅是完成上级考核指标的需要,也与石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利益密切相关。石镇赵副镇长在回答工资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时说,“若乡镇财政收入减半,乡镇人员工资就不能保证,要么少发、要么缓发,如12个月发9个月,其它要花钱的事项就更不用提了;若财政增收一倍,如果没有增资政策,可以各种名目如加班费、突击工作(救火、强拆等)发钱,也好解决了(给点钱就解决了),民生也好弄了,政绩也有了。”因此,在这种内外压力下,乡镇必然以财政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之一,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培育等一切能够实现财政增长的措施必然是乡镇追求的主要目标,这些措施正是上级考核政策大力支持的,从而使乡镇政府呈现出所谓“地方政府公司化”[7]的特点。

3.招商引资。在上级对招商引资工作的严厉考核下,石镇自然要下大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其成立了专职从事招商的招商办。由于石镇地处偏远,交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没多少优势,因此招商引资的实际效果并不突出,但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巨额任务指标,石镇每年上报的数额都超过下达的指标。笔者问主管此事的副镇长今年上报的招商引资合同数额7000万元,实际能有多少,回答说去掉个零差不多;问年底实地考核如何过关,回答说考核时上面不会为难,因为他们也需要上报的数字好看,毕竟市里也要考核县里,在这方面县乡是个利益共同体。

4.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与争资跑项。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是上级考核石镇的重要内容,其中一项产业基地建设的考核政策规定,每新建一个5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园区计3分,可累计加分,这促使石镇仓促上了一个由镇政府主导的近四千亩特色作物种植项目,整个项目的管理和支出都由镇政府背景的合作社承担,结果到年底项目没效益,整个项目花费的八百多万元由镇政府到处借款堵窟窿,而石镇2012年财政收入才720万元。石镇在上级的考核政策指引下原本想打造全市最大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在项目之初上级领导的大力鼓励和创造政绩的双重推动下,镇政府赤膊上阵直接从事整个项目的管理运作,全体机关干部齐上阵栽苗、浇水等,最后却因侵犯群众利益引发群体上访,成为石镇工作人员人人避谈的失败项目。在农村社区建设、乡村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由于石镇财力紧张,乡镇有限财力首先要保工资、保运转;石镇经管站提供的各村年度收支账目显示,该镇所属村庄的年集体收入绝大多数都在5万元以下,因此从事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大都以项目形式从上级争资跑项。无论是乡村道路、水利、自来水,还是敬老院、卫生室、教育设施、垃圾处理等事项,都以向上争取项目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资金来源。争取立项的首要渠道是利用本乡本村在上级政府的人脉,这是需要各显神通才能办成的事。该做法得益于国家近些年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因此才有项目可争取,如果不争不跑,基本不会落到自己头上。

5.维稳、计生、安全生产、农民负担等一票否决的事项。由于一票否决的强大压力,石镇将这几项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确保既要干成事,又不能出事,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以维稳工作为例,石镇当前的主要领域包括土地问题、村干部作风和村级账目、民办教师和幼儿教师、涉军问题等,如民办教师因退休金问题上访、从事隧道工作的退伍军人因职业病上访。因实行属地原则,乡镇也要努力协调解决并非由自身原因导致的各种问题,如通过低保等途径解决个别人的问题。在调研期间碰巧发生全镇四五十名幼儿教师集体上访事件,由于农村幼师并没有纳入中小学教师系统,村集体经济大都很虚弱,仅靠收取为数不多的保育费无法保证其正常待遇,在没有上级政策的情况下,乡镇本来就非常紧张的财力自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但属地原则把这些都记在乡镇政府头上,以至于办的工作人员说在乡镇工作倒了两辈子的霉。而上访的幼师们则抱怨乡镇政府没信誉,要层层上访提高待遇。

6.落实上级惠农政策是乡镇的一种常规性工作,如粮食直补、花生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乡村干部付出大量的努力,这些没有什么好处的工作都是高压线,需要乡村干部不打折扣地完成。

7.公共服务性质的职能。如防汛抗旱防火、环境卫生、农田水利、农技推广、饮水和农产品安全、教育、乡村公共设施建设等。受乡镇财力的限制,石镇履行公共服务性质职能存在很大困难,有些是以申请项目向上级打报告或通过各种关系运作争取到项目完成的,如2012年石镇新建学生宿舍楼和敬老院、建垃圾处理站等都是以上级拨款为主、乡镇配套为辅的方式完成,而村集体为群众办实事中的修路、水利等绝大多数是以申请上级项目的方式运作的。至于农技推广、防汛抗旱防火等事项,存在的主要困难是人员和经费短缺,甚至没有经费的窘况,如石镇农技推广中心仅一名工作人员,而且没有任何经费,所能利用的资源只有复印资料和纸笔等可在文印室解决;林业站的首要职责是森林防火,但林业站的情况和农技推广部门类似,也是一名工作人员(站长),没有工作经费,其工作并非仅是林业方面的,而是围绕一定时期的乡镇中心工作展开工作,类似桔镇工作组的运作模式。[6]尽管在上级不同部门发来的文件中要求乡镇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或要求乡镇落实配套资金,但石镇赵副镇长说,“除非要求乡镇配套资金纳入考核体系,才能真正配套,这要乡镇配套那要有经费,乡镇财力达不到。”至于机构和人员倒是好解决,如农技推广中心上墙的牌子显示共有六名专职人员从事该工作,但其他五人实际都是其他站所的人员,农办的这名工作人员苦笑说不要看那个,没有办法。

四、研究结论

2009年全面推开的乡镇机构改革已于2012年结束,本次乡镇机构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建设服务型政府,乡镇政府的职能应主要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等四个方面展开。然而,已有研究表明,乡镇政府在转变职能方面陷入困境,[8]乡镇政府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学界大致认可的一个观点是:不同于传统乡村秩序下的“双轨政治”[9]和“简约治理”模式,[10]当前的乡镇政府角色大体是一个“政权经营者”[11]或“谋利型政权经营者”,[12]乡镇政府的“悬浮型政权”[12]现象,使乡村基层社会呈现地方治理内卷化,乡村社会的维持是以地方势力不断攫取利益、不断地侵蚀公共资源为前提的,[5]断裂的单轨政治既不能保证乡镇政权对下负责,也不能保证其对上负责,从而为基层政府的自我利益膨胀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空间,[13]乡镇政府参与经营活动,其目的既不为完成国家的计划指令,也并非为了社区的利益,而主要为了乡镇政权这个利益集团的赢利。[14]

本文的研究表明,当前乡镇政府的确过多地参与经济活动,并有追求自身利益的倾向,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也具有“政权依附者”[15]的特点,乡镇政府行为的偏离与服务能力的弱化影响了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但乡镇政府的这些行为是上级政府一系列严密考核机制下的必然产物,乡镇摇摇欲坠的财力和承担的事权严重不对等,自然难以实现中央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期望。在一个需要靠自身的努力才能保工资的环境下,即使没有上级政府对财政增长的考核,乡镇政府也面临财政最大化的内部压力。“斯蒂格勒在分析政府官员的自利性时认为,一个理性的人必然受到对其行动有影响的刺激机制的支配”,[16]乡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自然也不例外。笔者的研究发现,乡镇政府的任何一种行为几乎都可以在上级政府的考核措施中找到依据,至少石镇的情况鲜明地体现了这个特点。无论下发的各种文件、通知还是体现全年各种工作的镇长工作记录和党委会会议记录,要么是上级政府布置的工作任务,要么是依据考核指标开展的工作,当然也包括体现本乡镇形象和特色的政绩工程,均可以在上级的考核体系中找到答案。乡镇政府处于上级考核指挥棒的“压力型体制”[17]下,这种以指标分解、量化考核、奖优罚劣为特征的体制和十几年前相比,在运行机制上没有多大变化。

因此,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学界已有观点不同,乡镇政权并不是一个诸多学者眼中只攫取利益、侵蚀公共资源的利益集团,乡镇政府的自利性是现行体制下内外压力的必然结果,与乡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品性无关,压力型考核体制导致的乡镇政府自利性是乡镇职能转变困境的根源。石镇镇长在谈到乡镇职能转变时说,“要转上面先转,上面转了我们就能转”,可谓一语中的。因此,要实现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下转第44页)(上接第36页)需要首先改变对乡镇政府的考核政策和考核方式,而不是一味苛责乡镇。

参考文献:

[1]张康之,王喜明.公共性公共物品和自利性的概念辨析

[J].行政论坛,2003,(7).

[2]任晓林,谢斌.政府自利性的逻辑悖论[J].国家行政学

院学报,2003,(6).

[3]巫烈光.论我国政府自利性的根源与规范[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2009,(6).

[4]陈庆云,曾军荣.论公共管理中的政府利益[J].中国行

政管理,2005,(8).

[5]贺雪峰.论乡村治理内卷化——以河南省K镇调查为例

[J].开放时代,2011,(2).

[6]欧阳静.策略主义:桔镇运作的逻辑[m].北京:中国政法

大学出版社,2011.

[7]赵树凯.地方政府公司化:体制优势还是劣势?[J].文

化纵横,2012,(2).

[8]贾晋.乡镇改革:困境与破局[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

报,2012,(4).

[9]费孝通.乡土重建[m]//费孝通文集(第4卷).北京:群言

出版社,1999.

[10]黄宗智.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

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J].开放时代,2008,(2).

[11]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m].杭州:浙江人民

出版社,1998.

[12]杨善华,苏红.从“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

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J].社

会学研究,2002,(1).

[13]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

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J].社会学研究,2006,(3).

[14]涂晓芳.政府利益形成的原因分析[J].求实,2003,(1).

[15]饶静,叶敬忠.税费改革背景下乡镇政权的“政权依附

者”角色和行为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7,(4).

[16]祝灵君,聂进.公共性与自利性:一种政府分析视角的

再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02,(2).

乡镇工作考核办法篇6

一、考核对象

1、包抓乡镇的县级领导干部;

2、包抓行政村的部门和单位;

3、包抓村民小组的科级领导干部;

4、包抓重点农户的机关干部。

二、目标设定

1、县级领导包抓乡镇的目标设定。主要根据乡镇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和指标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化解重大矛盾纠纷来设定。

2、部门和单位包抓行政村的目标设定。包抓部门、单位与包抓村接洽,初步确定包抓重点任务和指标后,由包抓村所在乡镇党委审核确定,报县考核办备案。

3、科级领导干部包抓村民小组的目标设定。包抓科级领导干部与包抓村民小组、包抓村民小组所在村接洽,初步确定包抓重点任务和指标,由所在乡镇党委审核确定,报县考核办备案。

4、机关干部包抓重点农户的目标设定。包抓机关干部与重点农户、农户所在村组接洽后,制定具体包抓计划,确定包抓重点任务和指标,由个人所在单位和包抓农户所在乡镇党委审核确定,报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备案。

5、目标的设定要有连续性,年初各部门、单位、科级领导干部、机关干部要提前主动和相关乡镇、村、组、农户衔接,在每年的2月25日前完成四包增收责任制目标审核确定,3月1日前报县考核办,由县考核办负责将四包增收责任制目标任务印制成册,下发到各乡镇和相关单位。

三、考评要素

(一)县级领导包抓乡镇考评要素。

1、所包抓乡镇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50分)

2、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情况;(25分)

3、重大矛盾纠纷化解情况。(25分)

(二)部门和单位包抓行政村(社区)考评要素。

1、到包抓行政村进行帮助工作情况;(15分)

2、所包抓重点任务和指标完成情况;(50分)

3、为村集体和群众办实事情况:每年帮助包抓行政村解决1-2件基层自身难以解决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35分)

(三)科级领导干部包抓村民小组考评要素。

1、到包抓村民小组进行帮助工作情况;(15分)

2、所包抓重点任务和指标完成情况;(50分)

3、为集体和群众办实事情况:每年帮助包抓村民小组解决1-2件自身难以解决的生产、生活和公益事业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35分)

(四)机关干部包抓重点农户考评要素。

1、机关干部到包抓农户家中帮扶情况;(25分)

2、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情况:包抓重点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要高于全乡平均水平10%以上;(40分)

3、帮助解决农户家庭困难情况:每年帮助农户解决1-2件自身难以解决的生产、生活困难。(35分)

四、考评方法

县级包抓领导实行每半年统计通报一次,年终进行综合考评的方法进行;部门、单位、科级领导干部、机关干部实行每季度统计通报一次、不定期督查检查、年终考评的方法进行,年终考评成绩直接计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终绩效考核成绩,在年终绩效考评中不再进行重复考评。

(一)县级领导考评方法

1、每半年由乡镇党委将县级领导包抓情况进行统计,填报包抓工作统计表报县考核办,由县考核办负责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

2、热点难点问题解决由乡镇考评并上报考评结果;

3、重大矛盾纠纷化解由县局提供考核结果;

4、年终综合评定由县考核办将以上两项考核结果与所包抓乡镇年终绩效考评成绩进行综合汇总后,提交县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二)部门、单位考评方法

1、每季度由乡镇党委将各单位包抓情况进行统计,并分别填报包抓工作季统计表报县考核办,由县考核办负责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

2、包抓部门和单位的考评以乡镇党委为主体,年终采取对照包抓工作目标任务进行量化打分、民主测评、综合评定等方法进行。

3、年终综合评定由县考核办综合乡镇党委考核结果提交县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三)科级领导干部考评方法

1、每季度由乡镇党委将科级领导干部包抓情况进行统计,并分别填报包抓工作季统计表报县考核办,由县考核办负责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

2、科级领导干部包抓工作的考评以乡镇党委为主体,年终采取对照包抓工作目标任务进行量化打分、民主测评、综合评定等方法进行。

3、年终综合评定由县考核办综合乡镇党委考核结果提交县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四)机关干部考评方法

1、机关干部的包抓工作由所在部门和单位组织进行,纳入干部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

2、县人事局要加大对机关干部包抓重点农户工作考核的监督,把机关干部包抓重点农户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干部考核评定等次、干部交流的重要依据。

五、计分办法

1、县级领导考评计分办法

县级领导包抓乡镇工作综合评定得分列入县级领导干部年终实绩考核。

2、部门、单位考评计分办法

包抓行政村工作为部门和单位年终绩效考核“X”考核项,实行百分制考核,年终综合评定得分按相应分值比例折算后,列入年终领导班子绩效考核成绩。

3、科级领导干部考评计分办法

包抓村民小组工作考核情况作为科级干部实绩考核的一项内容,实行百分制考核,年终综合评定得分按相应分值比例折算后列入科级领导干部年终绩效考核成绩。

4、机关干部考评计分办法

包抓重点农户考核情况列入干部年度考核,具体标准和办法由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另行规定。

六、结果运用

(一)县级领导考核结果运用

县级领导包抓乡镇工作情况,年底在党务、政务公开栏、县电视台等媒体上进行通报和公示,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和评议。

(二)部门、单位考核结果运用

1、部门和单位包抓行政村工作情况,年底在党务、政务公开栏、县电视台等媒体上进行通报和公示,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和评议。

2、对重视包抓工作,经常深入基层开展帮扶工作,支持单位科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参与包抓工作,包村工作成效明显,得到所在乡镇党委和干部群众公认的部门和单位,县委、县政府进行表彰奖励。

3、对不重视包抓工作,不能经常深入基层开展帮扶工作,不支持单位科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参与包抓工作,包村工作无成效或成效不明显,所在乡镇党委和干部群众测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不到70%、不满意率在30%以上的部门和单位,进行专项通报并做为“治慢”对象限期进行整改,同时追究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和责任领导责任。

4、对受到专项通报并做为“治慢”对象限期进行整改的部门和单位,其领导班子不得评定为好班子,单位主要领导和责任领导年终考评不得评为优秀等次。

5、驻瓜单位纳入日常考核,年终将考核结果和群众测评情况作为县委、政府表彰奖励的主要依据,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进行专题通报反馈。

(三)科级领导干部考核结果运用

1、对重视包抓工作,经常深入基层帮助工作,积极为基层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包抓工作成效明显,得到所在乡镇党委和干部群众公认的科级领导干部,县委、县政府进行表彰奖励。

2、对不重视包抓工作,不能经常深入基层帮助工作,包抓重点任务和指标完成不好,包抓工作无成效或成效不明显,所在乡镇党委和干部群众测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不到70%、不满意率在30%以上的,进行专项通报并做为“治慢”对象按程序进行处理。

3、对受到专项通报并做为“治慢”对象被处理的科级领导干部,其年度考评不得评定为优秀,不得作为上级部门表彰奖励的对象进行推荐。

(四)机关干部考核结果运用

机关干部考核结果的运用由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制定并组织实施。

七、考评组织

1、四包增收责任制考评以乡镇党委为主体,县考核办负责日常的督查落实和抽查检查,最终综合评定结果由县绩效考评工作领导小组讨论确定。

2、实行考评工作责任制,乡镇党委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四包增收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评,对考评材料和考评报告的客观性、真实性负责。可以制定相关考评实施办法进行考评。

乡镇工作考核办法篇7

一、建立定期学习培训制度。派驻期间,指导员统一纳入乡镇干部学习培训规划,按时参加乡镇党委组织的每月一次夜学及其他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同时,要积极指导并督促执行好所驻村建立健全每月一日的党员活动等制度。

二、建立交流反馈制度。县、乡镇党委分别建立每季一次和每月一次的指导员工作例会,认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相互交流经验,共同探讨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县属涉农部门主要领导要参加县里组织召开的指导员工作例会;乡镇主要领导要参加乡镇组织召开的指导员工作例会。各农村工作指导员每月要向所派驻乡镇党委和派出单位书面汇报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

三、建立工作帮扶制度。派出单位要按照“干部作代表,单位作后盾,主要领导负总责”的要求,明确联系领导,并把指导员派驻村及乡镇作为挂钩联系点,单位主要领导每两个月至少一次到联系点进行调研、指导,并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挂钩联系1-2名农村工作指导员,同联系对象保持经常性联系,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协调并指导开展农村工作,加强同农村工作指导员派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

四、建立约访群众制度。农村工作指导员要经常走家串巷入户,做到“五必到五必访”(自己所驻村召开决定重大事项的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必到;村里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必到;村里重要经济活动必到;村里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必到;村干部要求帮助解决问题必到和村里的困难户、示范户、党员户、村民代表户、老干部户必访),及时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每位指导员一般每年要走访所驻村农户一遍。同时,为方便联系,各指导员要将姓名、工作职责、联系方式及电话等内容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开或制成便民联系卡发放到各户,随时接受群众的约访。

五、建立廉洁自律制度。农村工作指导员在派驻期间要自带铺盖,伙食费用自理,在农户搭伙用餐要按所驻乡镇的有关规定交伙食费,不得扰民。要严格执行“三条禁令”(严禁上班时间上网聊天及玩游戏;严禁在办公场所打扑克、搓麻将;严禁在执行公务过程中接受当事人宴请和礼品),做到“五个不得”(不得在所驻村报销应由个人负担的各种费用;不得用公款吃请;不得收受所驻乡镇、村发放的各种补贴、有价证券;不得在所驻乡镇、村廉价购买物品和土特产;不得参与有损党员干部形象的活动)。要自觉服从乡镇党委的领导,自觉执行各级组织的决定,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组织安排或下村后擅自返回,经教育不改的,视情节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六、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农村工作指导员的考核由日常管理、年终考核和群众评议三部分组成。

日常管理。农村工作指导员的日常管理以乡镇为主,派出单位搞好协助,工作与原单位脱钩。各指导员要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20天,非节假日离开派驻乡镇、村要书面请假,2天以内的由乡镇党委审批、备案;请假3—5天的由乡镇党委审批,报县农指办备案;请假5天以上的由县农指办审批。县农指办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指导员的出勤和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检查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年终考核。由乡镇党委根据农村工作指导员的职责和派驻村的实际情况制定考核细则,并由乡镇党委与农村工作指导员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年度考核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县级选派的干部由县农村工作指导员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乡镇党委组织考核,乡镇驻村干部转为指导员的由乡镇党委负责考核;考核时,先由农村工作指导员根据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办法进行工作总结和自评,再由乡镇党委组织考核,在此基础上,县农村工作指导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县属部门下派的指导员进行复核、审定。

乡镇工作考核办法篇8

一、当前乡镇纪委办案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㈠乡镇纪委基础力量单薄

在人力方面,我县14个乡(镇),有8个乡(镇)是配备专职纪委书记的,6个乡(镇)由同级党委副书记兼任。纪委书记在分管工作方面,与党政班子其他成员一样,主要精力放在做好乡(镇)中心工作上,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的,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同时,各个乡(镇)纪委委员职数为3至5人(全县14个乡镇除云和镇配备5名委员外,其余均为3人),每个乡镇配备1名专职纪检干部。乡镇纪委委员、专职纪检干部绝大多数是站所负责人,工作任务繁杂,在遇到纪检工作与其他工作相冲突时,他们不可能抽出很多的精力去搞纪检工作,同时又要按其它分管领导的要求去下乡驻村或做一些应急性事务。长此以往,纪委书记和纪检干事或纪委委员都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工作上,基础力量薄弱成为乡镇纪委工作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直接导致乡镇纪委工作缺乏主动性,完全处于应付状态。

㈡乡镇纪委办案缺少主动性、积极性

乡镇纪委是由乡镇一级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与党委、政府完全融为一体,人和事都与乡镇党委、政府分不开。由于缺乏独立性,纪检工作的开展,与乡镇中心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村干部的协助,纪检干部一方面要查处违规违纪的镇、村干部,另一方面又害怕得罪他们,完不成中心工作任务。加上乡镇纪委所处的工作圈子小,人事基本不流动,遗留人际关系多,致使纪检干部患得患失,不能主动开展工作。

上级纪委对乡镇纪委工作考核与干部提拔任免、评先树优不直接挂钩,也是乡镇纪委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纪检工作干得好与不好,乡镇党委基本不作参考,在干部任免奖惩中还是依据中心工作、应急性工作的完成情况。这些问题和现象,致使纪检干部失去信心,不安心本职工作,工作缺少主动性、积极性。

㈢乡镇纪委干部业务能力不高

绝大部分纪委书记要分管、综治等工作,接待应酬较多,很少钻研纪检业务,导致工作无主次、办案无章法、管理无制度、检查无资料。同时其它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相对较少、从事业务工作的时间、精力也不多;因此,乡镇纪委干部普遍存在业务知识不足,办案能力较低等问题,乡镇纪委干部的业务素质急待加强。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以下几种情况所致:一是机构改革后,编制体制和工作机制发生了变化,有些关系还不够顺,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二是乡镇党政领导包括纪委书记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跟不上形势发展,适应不了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是有的乡镇纪委书记、纪检干部平时学习不够,业务素质不强。

二、结合自身实际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找到妥善的思路和措施。我县从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入手,以干部队伍管理为根本,强化对乡镇纪委办案工作的领导与指导。

㈠规范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解决加强领导方面的问题

乡镇纪委办案工作的提升,科学合理的领导机制是核心,规范有效的工作机制是关键。县纪委着手建立了四项制度:一是建立县纪委主要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县纪委分管副书记与常委挂钩联系乡镇纪委查案工作,加强案情的上通下联,完成全年案件查办工作任务;在抓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挂钩联系领导定期到挂钩点,了解、掌握挂钩单位工作的具体情况,抓好检查和督促落实,帮助乡镇纪检干部协调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业务上遇到的疑问;二是建立县纪委定期听取乡镇纪委工作汇报制度。每个季度召开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例会,及时掌握基层纪检工作动态,对基层纪检工作加强领导与组织;三是建立案件分级办理制度。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把镇、村一般干部违规违纪案件的查办,交由乡镇纪委办理,每个季度根据线索来源,由县纪委落实案件至有关乡镇,充分发挥基层纪委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四是严格查案责任追究制度。对基层有案不报、有案不查、查而不实等行为,严肃责任追究,将追究办法与年终纪检考核挂钩,单独列出案件办理内容加以考核。

㈡强化乡镇纪检干部队伍建设,解决业务开展方面的问题

县纪委根据上级纪委的部署,结合自身特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重点抓乡镇纪委干部的使用。针对目前有的乡镇纪委力量比较薄弱的问题,重点抓好对乡镇纪委书记的培养、管理和使用,由县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共同把关,对乡镇纪委书记的提名、任免、交流征求县纪委的意见,把德才兼备,年富力强适合从事纪检工作的同志充实进来,提拔任用办案出色的同志,同时今年发出《关于加强乡镇纪检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乡镇纪委书记应把主要精力用于纪检监察工作。配强乡镇纪委书记,配备好专职纪检干部,及时选拔政治素质过硬,思想作风正派,业务能力强并且有法律、财经、计算机等专业特长的年轻同志充实到基层办案一线。通过乡镇纪检组织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县已配备22名乡镇专职纪检干部,其中18人有大专以上学历;二是抓好村级纪检组织建设。乡镇办案的主阵地还是在村一级,我县进一步完善村级纪检员体系,在全县170个行政村、6个社区调整、配齐纪检员;三是抓好纪检干部业务培训。制定乡、村纪检干部、纪检员三年培训规划,通过上派下挂、集中培训等形式,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今年,已推荐20名乡镇专职纪检干部参加上级纪委培训。同时县纪委把基层办案能力的提升放在培训之首,通过基层纪检干部参与县纪委、案查等工作,重大案件联查联审等方式进行锻炼,提高干部工作技能,增强乡镇纪委的办案意识和办案主动性。在办理基层案件时,县纪委派员进行指导,或者直接蹲点办案,加强对乡镇办案的指导。

㈢创新乡镇纪检工作内容,解决办案工作体系性的问题

乡镇纪检工作内容陈旧单一,难成体系,也是造成办案工作被动的原因。县纪委以“三个延伸”创新工作思路,力求乡镇查案工作有体系、有特点。一是案件协作机制向乡镇延伸。为提高乡镇办案的能力和水平,县纪委实行乡镇纪检监察案件联查联审制度。由县纪委建立乡镇纪检监察案件联查联审工作领导小组,县纪委副书记任组长,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负责人任副组长。全县14个乡镇划分为3个工作片区,即云和片,石塘片,崇头片,每个片区设片长一名。片长由各片中心乡镇的纪委书记担任,具体负责片区内案件查办审理的牵头协调和组织工作。联查的范围主要涉及案情复杂的重大疑难案件、发案乡镇或县纪委认为有必要的案件以及县纪委直接交办的案件。明确要求联查联审工作执行落实情况纳入全县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二是案后交流互动向乡镇延伸。对于乡镇案件的办理,及时召开查办案件经验交流会,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断提高乡镇纪委的办案水平。同时要求乡镇纪委每查处一起重大典型案件,都要认真分析发案原因,由党委统一制定防范措施,避免使典型问题普遍化。三是案后跟踪教育向乡镇延伸。针对农村干部重复违纪问题,各乡镇建立了受处理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开展访家庭、搞培训等形式,大大降低了农村干部的重复违纪率。

㈣强化监督检查和管理落实,解决监督管理方面的问题

抓管理的方向明确了,关键就是如何抓落实。一是抓平时考查考核。平时考查主要由县纪委挂钩联系常委和工作室负责,着重考查日常工作和专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分值占全年考核分数的50%。二是抓专项检查考核。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如纪检重点工作专项督查,纪委委员年中向县纪委述职等,专项检查工作量化分值,列入对其全年考核。三是抓年终检查考核。结合廉政谈话、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档案等制度,加强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专项考核。先由各乡镇纪委按照目标管理评分标准进行自评,再由乡镇党委审核把关,然后由县纪委组成考核小组进行全面检查。此项分值占全年考核分数的50%,考核结果作为年终干部考核评议的主要依据,体现考核结果的严肃性。四是抓检查结果落实。该通报的要通报,奖惩结合,树立公平正义形象,鼓励乡镇纪委工作人员安守本份,尽职尽责,做好纪检工作,为当地反腐倡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几点思考

以上是我县工作的一些做法,有一定的成效,但离上级纪委对我们的要求差距还是很大,如何提升乡镇纪委办案能力,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

㈠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乡镇纪委的办案,自身党委政府以及上级纪委的支持是关键。今年是村两委换届选举年,各乡镇纪委在县纪委的指导下,查处了云和镇睦田村*、*乡木樨花村赖建华和*乡木樨花村赖建荣等人的贿选案,并在处理方式与结果上与同级党委政府充分沟通,较好地维护了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稳定,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因此乡镇纪委开展工作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来部署纪检监察工作,立案前要主动请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争取领导重视;查案时主动同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通气,依靠领导决策攻克难关;结案时主动向党委政府领导汇报,确保案件定性处理恰当,力争把查办案件工作纳入乡镇党委建设总体规划。

㈡要直接查办侵犯农村村民利益的案件。有为,有威。查办侵犯农村村民利益的案件是树立乡镇纪委权威,调动办案积极性的关键。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和农村干部经济违纪违法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难点问题,农村群众对这类问题十分关注。近两年我县查处的云坛乡沈岸村村委主任雷陈土、云坛乡霞晓桥村委书记魏国友、原村委主任杨克标、付主任杨克龙、石塘镇规溪村支部书记王建伟、云和镇红光村委副书记魏毅等农村党员干部贪污受贿、敲诈勒索等典型案件,在农村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干部群众十分拥护。因此乡镇纪委要推开案查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这类案件线索的搜集,积极主动与县纪委沟通,严厉查处这类案件,营造农村基层办案工作的新氛围。

乡镇工作考核办法篇9

乡镇(办事处)干部队伍面临四方面的问题:

(一)职能转换不到位,增加了队伍负担。按照中央、省的思路,乡镇(办事处)应该尽快克服单一抓经营、搞项目、跑招商的做法,把工作着力点转向典型示范、提供政策咨询、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上来,主要承担“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四项职能。但在实际运行中却是“上面千根线,底下一根针”,上级部门让干啥他就得干啥,没有多少主动权。特别是名目繁多、程序复杂、奖惩分明的各类考核,让乡镇(办事处)苦不堪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对乡镇(办事处)的考核事项有20项之多(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党建、环保综合考核、科学发展观综合考核、招商引资、民营经济、财政收入、小城镇建设、就业及社会保障、依法行政责任制考核、冬季林业生产、畜牧业、教育工作、农民减负、园区建设、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美国白蛾防治、基层民兵建设、等),其中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农民减负、安全生产、招商引资5项为一票否决事项。

(二)机构设置不规范,影响了队伍心态。一是内设机构没有按照上级批复的数量、名称落实到位。按照省里统一要求,乡镇(办事处)党政工作机构和财政拨款事业机构均应综合设置,实行限额管理。其中党政机构4-5个,财政拨款事业机构设置5-6个,除便民服务中心必须统一设置外,其他机构具体设置由各县区在规定的限额内自行研究确定。实际运行中,落实不到位,尤其是事业单位大多按照原来七站八所的模式在运作,有的乡镇(办事处)还根据本地实际自行设立了一些机构。二是管区(办事处)这个层次虽在2002年机构改革时明令取消,但实际上仍然存在,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专职领导和工作人员,且管区(办事处)总支书记承担的职责更艰巨,因而比其他乡镇(办事处)中层更重要。

(三)编制人员不匹配,架空了编制规定。一是行政上空编少人。截至2014年6月底,滨州市92个乡镇(办事处)行政编制共3375名,实有人员2416名,空编959人,空编28.4%。个别乡镇更加突出,甚至超过55%。二是事业上满编缺人。截至2014年6月底,全市92个乡镇(办事处)事业编制5252名,实有人员5374人,编制人员基本平衡。但是,由于年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的限制,庞大的事业单位人员中可用之人寥寥无几,特别是因提前离岗和离岗占编,不少乡镇(办事处)存在超编缺人的问题。三是实际存在无编有人的现象。全市92个乡镇(办事处)中,除了行政事业人员外,都有编外聘用人员,个别乡镇(办事处)甚至占到编内人员的一半。四是混岗现象严重。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岗位职责不清,编内编外人员职责不清,有的中层干部竟然没有编制。遇到大的任务,基本上是采取“一锅煮、全部上”的工作方式。在日常工作中,主管领导认为谁能干就让谁干,很少考虑身份的因素。

(四)人员结构不合理,浪费了编制资源。一是身份复杂多样。乡镇(办事处)人员中有占用行政编制的公务员,有占用事业编制的干部、聘干、工人,有占用工勤编制的工人,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人员,如九十年代末期分配到乡镇(办事处)企业的大学生、企业工人、自聘人员、临时工等。二是学历偏低。据不完全统计,乡镇(办事处)事业人员中,第一学历中专及以下的占76.7%;大学本科的仅占3.9%。三是年龄断档。事业单位普遍存在30岁以下人员偏少的问题,不少乡镇(办事处)甚至没有30岁以下的人员。四是专业人才匮乏。各乡镇(办事处)普遍缺少文秘、法律、稳定、经济管理、工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以上这些因素造成乡镇(办事处)看着人不少,但是真正有能力、有经验、能干事的寥寥无几。

二、原因分析

(一)人员身份多样化与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化造成了可用之人不能用、能用之人不可用的尴尬局面。编制人员不匹配、人员结构不合理特别是身份的复杂多样有长期的、复杂的历史原因,很难在一个乡镇(办事处)、短时间内解决,为保证工作正常运转,乡镇办机关只好借用事业人员,从而出现了混岗现象。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乡镇办只能唯才是举,谁能干得了就让谁干,无法过多地考虑公务员、事业编、工勤编甚至有没有编制,时间久了,谁干得多了、干得好了谁的威信就高,谁就成了事实上的骨干。如90年代中后期,实行的是生源地就业政策,许多大中专毕业生被分配到了所在乡镇(办事处)的企业,后来这一部分人大多数作为企业合同制人员成为乡镇(办事处)编外工作人员,经过多年历练,不少成长为乡镇(办事处)的中层骨干。同时,在事业人员中,聘干和工人占到了58.8%。这些同志或受编制或受身份制约,但能力不差,加之更加珍惜工作岗位、适合乡镇(办事处)的工作,更易成为乡镇(办事处)的骨干。而现行的干部政策对身份、年龄、学历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这就形成了可用之人不能用的尴尬局面。本来数量不多的选调生、公务员,由于年轻、学历高,多数可通过招考、选调等途径调往省、市、县等更高层次的单位,因此,扎根基层的意识不强,主动适应乡镇(办事处)工作的动力不足,不宜成为优秀后备干部。这也是虽有行政编制,但乡镇(办事处)不积极要求招考的根本原因。

(二)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与政治生活待遇偏低降低了乡镇(办事处)对人才的吸引力。一方面,当前乡镇(办事处)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任务非常重,落实到乡镇(办事处)头上的责任事项越来越多,而与职责任务相匹配的事权、财权非常有限。如县级主管部门派驻机构和垂直管理的事业站所(如环保、国土等)分割了乡镇(办事处)政府的职权,但属地管理的责任仍在乡镇(办事处),出了问题仍是乡镇(办事处)挨板子。另一方面,在政治上,由于受职数、身份、学历等的限制,乡镇(办事处)现有人员中能够得到提拔的微乎其微;在生活待遇上,乡镇(办事处)条件比较艰苦,与县城相比,在住房、子女教育、工资福利等方面有一定的差距;在出路上,由于没有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流动机制,除个别领导干部和能力比较突出的年轻公务员外,绝大部分长期固定在一个乡镇(办事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的工作环境、工作模式、工作套路,很易使人年龄老化、思想僵化、知识退化、能力弱化。这些矛盾严重影响了当前乡镇(办事处)干部队伍的活力和效率,也成为制约乡镇(办事处)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的瓶颈。

(三)政策的“刚性”与实践的“柔性”造成了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影响了实效甚至事与愿违。比如:从“十一五”开始的“只减不增”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乡镇机构编制和人员膨胀,节约了财政开支,减轻了农民负担,但连续10年的“刚性”执行,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乡镇(办事处)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偏低、知识陈旧、活力不足、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再如:从长远看,乡镇(办事处)内设机构综合设置,减少机构层级有利于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但实际上有些机构合并到一个办公室后,由于仍隶属或对口不同的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运行一段时间后又不得不继续上下对应,按原来的方式运作。虽然上级明确不再设立管理区层次,但因其直接面向农村群众,承担了大量的职责任务,目前看来落实到位不很现实。

三、对策建议

(一)四路并进,激活现有人才。一是打破瓶颈,让骨干力量能出头。乡镇(办事处)现有人员中,事业单位和部分编外人员经过多年历练,对人民群众有感情,解决实际问题有经验,做群众工作有办法,是干好乡镇(办事处)工作的合适人选,且不少人实际处在乡镇(办事处)中层岗位上,乡镇(办事处)工作离不开这部分人,“身份”成为制约这部分人发挥作用的瓶颈。建议尽快调整政策,创新举措,打破瓶颈,使这部分人脱颖而出。具体办法:(1)通过公开选拔等方式充实一批进入乡镇(办事处)党政领导班子;(2)通过定向考录等方式考录一批乡镇(办事处)公务员。二是落实政策,让班子成员有盼头。具体办法:(1)按照中央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尽快完善非领导职务设置办法,在乡镇(办事处)设置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2)积极探索推行乡镇(办事处)党政班子定期交流的机制,班子成员干满2届,工作业绩突出,因受职数限制不能提拔使用的可交流到县直部门工作,逐步形成动态循环的良性机制。三是加大使用力度,形成交流机制,让多数人有奔头。具体办法:(1)疏通乡镇(办事处)党政班子年龄、学历、身份束缚,加大在乡镇(办事处)工作一线提拔使用干部的力度。(2)通过县区内统一组织考试、考核等方式交流一批到县直事业单位或有专业需求的乡镇(办事处),发挥专业特长。(3)探索建立乡镇(办事处)干部与县直对口部门定期交流机制,如连续8年考核优秀的可以交流到县直对口单位工作。四是全员培训,让全体干部有想头。建议全省出台统一的硬性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实施乡镇(办事处)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3-5年内将现有人员轮训一遍,培训内容重点侧重三农知识、基层维稳、经济发展等乡镇(办事处)干部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大力提升乡镇(办事处)干部的整体素质,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二)双措并举,做大、做强人才队伍。一是充实公务员队伍,破解行政上空编少人问题。要认真分析乡镇(办事处)行政编制空编少人现象的原因,多措并举,着力解决人才不愿来和乡镇不愿接两个方面的问题。具体办法:(1)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和“西部志愿者”等大学生服务基层项目的政策规定,增加选派数量,延长工作年限,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优化相应制度设计,使这类人才来得了、住得下、留得住。(2)在落实中央和省级公务员要有两年基层工作经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市、县两级政府招考公务员时,必须拿出一半以上职位定向招录具有2-3年乡镇(办事处)工作经历的人员,引导应届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乡镇(办事处)工作,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增强乡镇(办事处)干部队伍吸引力。(3)加大从市、县单位选派干部到乡镇(办事处)工作的力度,将基层工作经历作为培养选拔干部的重要内容,鼓励、引导市县干部到农村一线砥砺品质,增长才干。(4)全面、认真、严格执行最低服务年限政策,促使乡镇(办事处)新进公务员真正树立扎根基层的意识,提升服务基层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乡镇(办事处)不愿接收选调生、公务员的问题。二是创新体制机制,破解事业上人浮于事问题。2013年3月,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庄重承诺,本届政府约法三章。在这种大环境下,乡镇(办事处)再增加编制非常困难。只有在深化改革,大力创新体制机制,增强人员活力、提高整体素质上做文章。当前可从两个方面探索:(1)抢抓机遇,解决提前离岗问题。提前离岗是个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经过数年积累,矛盾已非常突出,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这已形成共识。各级一定要抢抓机遇,统一政策,硬化措施,克服各种困难,坚决废止提前离岗的做法,从根本上解决离岗占编问题。(2)探索试行机动编制制度,激活事业人员队伍。首先,新设机动编制,其来源:一是按现有编制5%的比例,由市县调剂新增;二是现有事业编制每年拿出5%转为机动编制;三是退休人员倒出的转为机动编制。在承认现行编制人员包括实际存在的编外人员的前提下,加大统一考核的力度,连续3年考核优秀的编外人员占用机动编制,连续3年考核合格以下(基本合格、不合格)的编内人员退出事业编制占用机动编制,乡镇(办事处)新进人员一律先占机动编制。占用机动编制人员一年后考核优秀的转为事业编制,优秀以下的继续占用机动编制。占用机动编制人员连续2年考核合格的转为事业编制,合格以下的继续占用机动编制。机动编制最长占用3年,3年连续不合格的,成为编外人员。通过机动编制的调节,在确保不突破现有编制总额的前提下,逐步形成机构编制与实有人员动态调整机制,激活乡镇(办事处)干部队伍。

乡镇工作考核办法篇10

一、目标任务

全县所有乡镇残联各安排1个公益性岗位,用于选聘乡镇残联残疾人专职干事,并于2009年年底前完成选聘工作。

二、选聘人员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热爱残疾人事业,具有敬业和奉献精神。

2、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独立履行岗位职责。

3、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本县残疾人,年龄原则上年满18周岁、未满40周岁,文化程度原则上为高中及以上学历。

4、同等条件下优先选聘尚未就业的残疾人大中专毕业生。

三、选聘原则及方式方法

(一)选聘原则

乡镇残联残疾人专职干事选聘,按照“就地就近,公开择优”的原则,由县残联统一部署安排,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实施。

(二)选聘程序

1、由乡镇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筛选、择优、推荐选聘人选,上报县残联。

2、由县残联考察、面试各乡镇拟聘人选。

3、经县残联审定后的人选名单向社会公示,公示期满后予以选用,签订协议,办理选聘手续,进行备案。

四、人员管理

选聘的乡镇残联残疾人专职干事受县残联和所在乡镇党委、政府的双重管理,以县残联管理为主,在乡镇残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由县残联会同乡镇党委、政府共同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专职干事实行定期考核、优胜劣汰的管理模式,县残联制定考核办法,实行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聘用,考核合格者可签订续聘协议,不合格者不再聘用。根据专职干事空缺情况,由县残联及时做好补聘工作。

五、经费来源

乡镇残联选聘残疾人专职干事所需经费由省、市、县三级分别承担,月工资暂定500元,其中包括省、市补贴,差额部分及保险费用从县残保金中列支,由县残联统一安排发放。

六、有关要求

(一)要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选聘残疾人专职干事对于安排残疾人就业、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选聘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选聘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