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1:33

农村金融概念篇1

应该说,随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确立了在农村经济中的决定性战略地位。如果说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金融体系表现出了很强的适应性的话,那么随着体制转轨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再也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寻求农村金融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成为必然,而这种变革和创新是根本性的,非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如何打破既有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垄断地位,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成为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显而易见,发展体制外的农村民营金融能够推动农村金融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全书在概述已有的农村金融研究、农村民营金融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农村民营金融概念,指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内生出了民营金融的创新主体,农村民营金融的发展是必然的。进而分析农村金融需求以及农村金融供给情况,提出发展农村民营金融是解决资金供求矛盾的关键。从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市场准入、金融监管、市场退出等方面探讨了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检讨和回顾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分析既有的改革难以取得实效的原因,提出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的措施和对策。在界定农村非正式金融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制度优势及其发展的必然性。

作者力图在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贯彻理论分析与比较分析、实证分析、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求对农村民营金融的发展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和准确的把握,提出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的可行操作思路和措施。作者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1.重新界定农村民营金融的概念。农村民营金融指农村地区主要由民间资本构成并掌握着经营控制权进而通过资金的融通活动或借贷活动为农民、农村企业等提供各种服务的金融形式。农村民营金融不仅包括正式金融,而且还包括非正式金融,不仅包括民间金融,而且还包括民有金融。这一界定突破了农村非正式金融、农村民间金融、农村民有金融等概念仅仅侧重于某一方面农村金融形式的概括,而忽视了另外一些金融形式的局限。特别是明确提出农村民营金融系统包括农村正式金融(民营部分)和农村非正式金融两个部分,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农村民营金融的特点及其制度优势。[Ht5”SS]

2.探讨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状况。重新划分了农村金融需求,并对各种农村金融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了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展望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发展趋势。概括了既有的农村正式金融与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各种形式,特别是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供给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情况,剖析了既有农村金融机构的局限性。描述了农村民营正式金融与民营非正式金融的发展概况,显示出了农村民营金融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竞争力。

3.明确提出发展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通过比较历史和现实中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情况,指出其发展的必然性。但是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需要各种明确的、规范的制度进行监管,从市场准入、金融监管、市场退出等方面探讨了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明确提出农村民营金融作为试点应该实行混业经营。

4.提出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检讨和回顾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进一步指出了目前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障碍,提出了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的措施和对策。

农村金融概念篇2

摘要:近年来,农村金融发展迅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问题越来越得到关注,区域性差异也越来越明显,而均衡区域的金融发展是目前一项重要内容。金融资源是基础资源,金融发展对农村的整体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导致各地区发展不平衡、落差大、缓慢等现象产生,阻碍了金融的整体发展速率,造成了巨大损失。金融区域差异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下面进行主要针对因当前形势而产生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国农村;区域差异;金融发展

一、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背景

目前,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衡量社会均衡发展的一把标尺,是改善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均衡发展农村金融的一个切入点。2013年国家再次强调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越来越得到国家重视,农村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脉和发展前景。如何合理地进行资源的配置是目前主要探讨的一个内容,也是关系农村金融发展的根本问题。

二、我国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概况

目前,大部分农村还是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也存在差异,东西部地区农村发展对比差异大。主要体现为东部地区虽有足够资金却无法有效运转,而西部地区却恰好相反。东部落的某些发达地区在金融方面大力发展各种金融机构,如农商银行、农村信用、信贷公司等,自然而然带动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但也产生了资金阻碍的问题。西部地区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农业发展,由此也产生农业对资金产生较大需求而导致资金的短缺。农村的区域发展差异对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对经济的损失也是相关联的,影响着整个区域的发展速率,由农村产生的经济问题亟待解决。针对金融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均衡金融发展和合理配置资源是目前调节农村金融地区差异的一个主要途径。

三、影响因素

地区金融教育水平的深度,直接影响着地区的金融健康发展。目前,百姓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接触到金融方面的消费产品,能清楚了解到这个领域的用途对百姓的生活提供便利。农村对金融知识的匮乏直接导致了地区的金融发展障碍,阻碍了经济发展。在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方面也应做足金融教育,以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错误导向。提高农村金融深化程度,让农民懂得如何使用金融方式来完善自己所需,如何只用自己的经济权益来发展。地区金融教育水平的深化程度直接影响着地区金融的健康发展,是造成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

农村金融缺陷造成农村发展滞后,导致区域的差异性。金融制度不完善使得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越来越大,东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落差越来越明显。农村的金融机构单一,在服务上存在不足。就农业发展银行来说,服务范围小,业务发展空间也越来越狭小,主要呈现一种封闭式的金融管理。农村信用社也有严重的制度问题,如资金规模限制、业务品种单一、结算条件复杂等问题普遍存在。金融制度的缺陷也导致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完善地区金融体系能避免农村金融发展的大起大落,对减轻地区金融差异有着重要作用。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地区性金融发展差异明显。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有地理位置、人口素质、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区域发展的先天条件,不同的地理条件主导着不同地区的发展方向。人口素质间接地带动了经济发展,人们对金融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应有深刻认识和领悟。思想观念的加强对区域的经济体质的完善至关重要,百姓的带动作用对对区域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国家政策的改良和实施力度直接影响经济效益,需全方面的发展经济,加大人才的吸引力和创造力,能有效监督管理金融的发展轨迹,改善欠发展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均衡各地区金融发展。

四、结语

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我国目前的形势,想要迅速缩小地区差异是很难的。当务之急是尽量避免差距的扩大,控制住局面的恶化,然后采取措施减小区域性之间的差异。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对中国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减小农村金融发展的地区性差异能有效改善中国的整体发展状态。需要通过完善我国的生产力布局机制、加强金融教育、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改善金融缺陷等措施来解决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小到村民个体,大到国家政府,各个阶级的相关部门都应关注整体的发展,加强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促进各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同等提升。

参考文献:

[2]黄燕君,钟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浙江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09(4).

[3]王定祥,李伶俐,王小华.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演化逻辑与改革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2010(11).

农村金融概念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金融发展;交易信用

一、交易视角的农村金融内涵

在交易视角下,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只有真正具备农村金融交易的条件,并且这些条件能确保农村金融交易达到一定的规模,市场自然会诱导出相应的农村金融机构。相反,如果忽视农村金融交易的条件,人为地向农村经济系统强行输入某种新的农村金融机构,不仅不会带来农村金融交易规模的扩大,反而可能使这种农村金融机构陷入运转困境。由此可见,农村金融组织规模是农村经济活动规模的函数,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交易的专业化供给主体,其本身数量的多少、规模的大小,现代化程度的高低并不必然与农村金融发展相对应,也就是说,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价值在于其农村金融功能的发挥。因此,农村资金融通只是农村金融外在形式的概括,而非农村金融本质属性。农村金融不论其数量、规模、现代化程度以及表现形式和组织方式如何,其本质都是信用关系制度化的产物,是不同产权主体基于信息、信任、信誉和制度约束基础上的信用交易活动,它通过信用工具将分散资金集中有偿使用,以实现规模经济,并通过组织这些活动的制度安排构成经济系统及其运动形式。农村金融系统是由资金的流出和流入方,连接二者的农村金融中介机构和农村金融市场,以及对其进行管理的中央银行和其它农村金融监管机构及其运行制度和机制共同构成的。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实质是农村金融交易不足的问题,更进一步讲,是农村金融交易条件不足的问题。基于交易视角,农村金融形态的变迁应该内生于农村经济发展,只是其功能的实现形式。因此,农村金融的概念内涵在功能意义上表现为:

(一)农村金融是具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功能的金融。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的金融,在功能范式的认知框架下,是指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相对应、具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功能的金融,而不是被人为认定农村身份,或只为农业生产提供信贷服务的农业金融,或仅在农业和农村领域为自身需要而开展业务活动的地理意义上的农村金融机构及其组织体系。只有那些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交易需求,在分工和交换体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组织体系才属于农村金融的范畴,即农村金融的交易功能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体系的形态,而不是相反。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不在于其机构的多少、规模的大小和现代化程度的高低,而在于其功能的发挥程度。

(二)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与整体金融的交叉系统。农村金融从属于农村经济系统,研究农村经济问题应包括农村金融,研究农村金融问题,要考虑农村经济的影响;同时,农村金融又属于金融范畴,是整体金融系统中的一个单元,研究金融问题不能回避农村金融。同样,研究农村金融问题,不能不考虑整体金融的影响,农村金融系统运动既是金融系统运动的一部分,又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部分;既具有金融的一般特征,又具有与农村经济需求相一致的独特形态,是宏观经济环境下农村经济与整体金融双重作用的结果。

(三)农村金融是内部功能和结构复杂多样的系统,农村金融的内涵既要从理论层面上根据整体金融状况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来理解,又要从现实层面上根据农村金融的现实状态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理解。在理论上,农村金融应当包含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储蓄、信贷、结算、保险、投资、理财、信托等,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金融组织体系,或者说和整体金融应该是保持一致的组织体系。在现实上,农村金融则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具有自身特点的不断演化的动态结构。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分析

分析农村金融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农村金融发展是由特殊主义信用向普遍主义信用的发展,实体经济中规模经济的存在和经济主体对规模收益的追求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前提;信息以及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信任、由信任产生的信用、持续信用形成的信誉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根本;减少农村金融交易的不确定性,降低农村金融交易风险和农村金融交易成本的制度,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保证。农村金融发展归根到底是农村金融制度的完善。

在把握农村金融发展制度属性的基础上,还必须结合农村金融的功能、特征和所处的外部环境,从功能范式意义上理解农村金融发展。

(一)农村金融发展的目标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金融作为促进资本形成的重要方式,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农村金融发展就是要通过减少农业生产者的借贷成本,提供足够资金,改善其生产和生活条件;通过为其使用现代化技术提供资金支持,以刺激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为其分散存在于生产和经营等过程中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增进其农村经济活动的可预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金融发展必须以政府行为的有效性为前提。农村金融需求往往因正规金融供给短缺和非正规金融成本过高而难以满足,农村金融交易的自我扩张动力不足,农村金融发展的市场机制失灵。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将处于低水平的均衡,进而进入相互抑制的恶性循环。因此,政府必须介入农村金融发展,使之超出金融交易的扩张的一般内涵。无疑,政府干预对早期的农村金融发展,尤其是重建并迅速发展农村金融组织十分有效。但金融展开其自身的内在逻辑,以及政府的有限理性和看不见的脚,必然使政府对金融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出现对金融发展的过度干预,进而越来越阻碍着农村金融发展,使农村金融发展因缺少有效的市场制度而停滞。因此,农村金融发展必须以政府行为的有效性为前提。

参考文献

农村金融概念篇4

关键词:金融生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2--0079--0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农村金融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完善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任务。

一、金融生态

金融生态是指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Ⅲ。

2004年12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先生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发表《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的演讲,首次提出了“金融生态”和“金融生态环境”这两个名词。将生态学概念引人金融领域,提出“金融生态”的概念。他认为,“金融生态环境是指金融业运行的外部环境,它包括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等。”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从生态学观点来看,金融生态是生态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下,提供金融服务的主体(例如: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通过服务设施、服务手段和服务渠道对生态资源的综合运用,可以充分体现生态理念,使消费者不断强化自身的生态意识,进而进一步优化所处的金融生态环境。反之,则会损害生态,对金融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金融生态主要是强调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也就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它是金融主体同政治文化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能够达到一种共同和结构的相对稳定,即金融生态平衡,表现了金融的自我调解能力。金融生态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流动取决于“金融生态”。“金融生态”好,就会有更多的信贷资金向这个地方流动,形成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反之,则会引发资金外流,削弱一个地方经济的竞争力。因此,加强区域金融生态建设,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在中国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并将付诸实施。

二、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

农村金融生态是农村金融生态主体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彼此依存、交互影响与制约的动态系统。农村金融生态主体主要包括: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一所有涉农金融机构,目前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以及试点的各类金融组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消费者,主要是指农村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包括农户、农村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县乡基层政府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农村金融主体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法治、信用、市场、制度、政策等诸要素综合构成的基础条件。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少数单位和个人道德观念滑坡,诚信意识淡薄,产生赖债、逃债、废债行为,一些欠贷户互相观望,长期拖欠贷款不还,给农村信用社业务带来一定风险。加之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部分限制性行业及相关企业资金链断裂,无力偿还贷款,或者由于市场价格波动,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使企业贷款到期后不能偿还,不同程度地会造成农村信用社债务悬空,信贷资产频频出现劣变,不良率迅速上升,一些贷款已经形成损失。

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有利于农村金融服务的供求平衡,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化解农村金融风险,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体系

(一)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

构建系统的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系统。用有限的金融资源最大限度地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明确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政府或者金融机构的事,也不仅仅是财政支持所能根本解决的。只有明确政府、金融机构和农业企业各自的职责,才能更好地完善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

(二)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框架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框架应是:农业发展银行在承担粮油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同时,将农业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国家政策性的扶持项目作为支持重点;农业银行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系统优势和资金优势,打破区域界限,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信用社重点支持分散的农户、个体收贮、运销、加工企业,即农业产业化的产前产中部分,使之真正成为联系农民的纽带,发挥农村金融的主体作用。为构建这一基本框架,农村金融部门应发挥联动优势,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实施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有步骤、有计划地稳步推进。金融部门要坚持促进农民增收与加强自身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相结合、筹资多元与信贷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1,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加快基地建设,扩张主导产业,培植龙头企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2,明确分工,加强业务创新,抑制农村资金外流,建立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业信贷投入机制。

农村金融概念篇5

关键词:农村金融创新动力机制

一、金融生态的内涵

金融生态中的“生态”概念是对生态学的生态概念的借用,整个“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它是社会科学概念的“金融”和自然科学概念的“生态”的结合,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各种金融要素(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服务、金融法规等)为了更好的生存和长远的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金融要素之间密切关联、互相制约、相互作用,彼此通过货币资金的融通、利率和汇率的调整、风险的度量和化解、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风险与受益的转换等行为,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金融生态包括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复杂连环扣,金融生态中任何一个环节功能不畅,都可能影响整体的良性循环和运行效率。

二、建设创新的金融生态的意义

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有利于促进金融业的发展,提高金融企业竞争力。我国经济尚处于转轨时期,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以及企业违约因素比较复杂,有不适当的行政干预,有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格的影响,有客户质量和行为方面的影响,还有其他更为复杂的体制因素。这些因素大多与金融生态的外部环境不健全有关。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有利于建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提高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更好地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

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实力。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有效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流动取决于金融生态,这是资金按市场原则自由流动规律的结果。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越深,金融生态对区域间资金流动的决定作用就越明显。金融生态好,商业评级就高,在资金调度、信贷规模或授权授信时,就会产生倾斜,就会有更多资金向这个地方流动,形成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从而促进经济更快发展;反之,则会引发资金的外流,削弱一个地方经济的竞争力。

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是维护金融系统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的关键,是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它关系经济发展全局,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农村金融生态创新的动力机制

农村金融生态制度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制度变迁与创新过程。由制度经济学可知,制度变迁与创新是通过极为复杂的规则、法律、标准和实施的边际调整来实现制度设立、替代、转换交易的过程,而促使这一过程发生的动因既有微观方面的,又有宏观方面的。

(一)微观层面的动力机制创新

根据制度变迁与创新理论,制度变迁与创新的动力是预期净收益大于零,而影响预期收益的根源在于相对价格和偏好的变化。相对价格的变化又包括要素价格比率、信息成本和技术等的变化。基于此,农村金融生态制度的动因在于农村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利率的变化、金融交易方式的变化以及农村居民投资收益、储蓄偏好的改变等。(1)相对价格的变化。在农村金融领域,当金融市场中各种金融产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时,农村货币资金的供求和流向、存贷款利率、金融机构经营方式和利润水平、同业拆借利率等都会跟着变化,从而产生重新缔约和重新制定规则的需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相对价格的变化会影响农村居民和企业的预期收益和成本,进而导致金融制度为利益协调所做的变迁与创新。(2)信息成本的增加。随着农村金融的不断发展,金融交易中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现象日益严重,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明显增加,即信息成本增加。于是,金融组织和个人、企业就会想方设法通过制度创新来降低信息成本。因此,信息成本的增加将会导致原有的高信息成本下的旧制度被新制度代替,而这种新制度将大大降低信息成本。(3)技术的变化。技术变化的最大作用在于增加制度创新潜在收益的同时,还降低了制度创新的成本。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金融工具、产品的推陈出新,使得金融组织在增加业务空间和利润增长点的同时,还规避了金融监管。于是,国家为了增加监管力度,往往要对金融制度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创新。(4)偏好的变化。农村居民对于投资收益和储蓄的偏好,往往受自身收入水平、金融产品多样化、投资方式、利率水平等经济因素和其他社会文化因素影响而更趋合理化,并使得农村金融生态制度中的非正式制度受新的信念、道德标准、信用观念、消费方式等影响而发生变迁。

(二)宏观层面的动力机制创新

(1)金融供求均衡化。农村金融活动的目标是满足农村社会对货币资金的供求需

要,即在储蓄者和投资者之间实现资金的合理流动。主流经济学指出,市场机制是实现供求均衡的最有效方式。但往往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需要政府进行调节。金融制度作为市场机制的补充,常常出现不稳定性,需要不断调整、创新,从而达到资金供求均衡的目标。(2)金融运转效率最大化。农村金融运转效率最大化主要是指农村金融交易主体在交易过程中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制度的存在就是为了润滑交易摩擦,使交易顺利进行,并且能大大降低交易费用,而交易费用是交易主体收益—成本函数的关键变量,因此,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市场制度创新等都是金融交易过程中为降低交易费用,进而增加净收益而发生的。(3)金融交易公正化。农村金融交易的公正化是保证金融交易双方利益、维持正常交易秩序的制度安排,尤其体现在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之中。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金融交易中的不公正现象随处可见,如信贷发放的条件、对借款人的区别对待等,严重损害了金融交易主体的切身利益,甚至使金融资源利用率高的企业或个人得不到贷款,而得到金融资源的一方又大量浪费,极大地降低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于是,就需要通过金融监管制度以及法律制度的调整、变革与创新来提供公正化的交易环境,使金融交易正常进行。(4)金融运行安全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动的任何失误,必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影响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对于金融活动的监管上要形成有效的制度安排。在相对落后的农村领域,由于交易主体个人素质、市场意识等方面的缺陷,交易中的风险更大,于是农村金融领域的监管应更加严格、周密。同时,对于金融交易制度(契约、交易规则等)、金融组织制度等的实施应有法律法规的保证。(5)金融运行监管化。不断提升监管人员整体素质,增强监管能力。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包括对金融知识的培训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再者,借鉴国外先进的监管经验和知识,并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创新和应用;另外,选拔和引进高素质监管人才充实到金融监管队伍中来,增强监管活力。最后,监管人员需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秉公办事,树立良好形象。恰当确定金融监管内容,进行全面风险监管。根据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对金融机构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和金融创新业务进行全面监管。不仅要重视对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监管,也要注重对市场运作过程和市场退出的监管。优化金融监管手段与方式。运用合适的监管手段和方式实施金融监管。总体上来说,金融监管主要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以金融稽核手段为主,金融稽核的主要内容需包括:经营业务是否合法、资本金是否充足、资产质量如何、管理是否科学、盈利能力怎样等。监管方式需采用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定期监管与不定期监管相结合、重点监管与全面监管相结合、外部监管与内部监管相结合的“四结合”并用的全方位监管。综上,金融运行的安全化促使金融监管制度、法律法规制度等不断变迁、创新,以防范金融危机。

四、结论

农村生态金融体系作为农村生态金融制度的基础结构,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关键。深入研究农村生态金融发展问题,重构一个适合于当前及今后长时期的农村生态金融创新来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必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加强农村生态金融资源的协作和整合,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农村生态金融体系运行风险,创造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投入持续增长的资金供给机制,协调经济金融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创新农村信用社体制朱崇迎现代商业2008/32

2、农村金融生态优化与农村投融资体制创新谢升峰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8/04

农村金融概念篇6

【关键词】扎根理论;吉林省农村;p2p网贷;小额贷款;需求分析

1.理论综述与问题提出

1.1p2p网贷和小额贷款业务发展过程及现状

小额信贷起源于1983年尤努斯创办孟加拉银行提供小额贷款。随着互联网发展,新兴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是个人通过第三方平台收取一定利息向他人提供小额借贷的金融模式。网络借贷起源于2005年英国的Zopa。目前国际上比较有名的个人借贷平台有Kiva,prospe等。2007年8月,中国第一个p2p借贷网站拍拍贷成立。目前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p2p借贷网站有红岭创投、易贷365、齐放网、宜信、人人贷、哈哈贷、e速贷等。

1.2农村借贷现状

传统农村借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口头约定,无手续。靠个人感情及信用行事。二是简单履约,双方简单履行手续,凭借条或中间证明人成交。三是高利贷,个别农民将闲置资金以高利率借给急需资金的农户或农村企业,赚取利润。近年来,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效改善,农村融资环境进一步改善,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扩展。p2p的出现正符合了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

1.3西方视角的理论研究

西方学者Zeldes发现穷人借款需求没有得到满足,evans和Jovanovic认为缺乏资金影响穷人脱贫。Bondandtownsend发现在芝加哥银行贷款不是低收入企业主启动资金的重要来源。James和Houston认为网络借贷给信息不透明公司提供了机会,使更多借款人获得更低的借款利率。Freedmanetal.认为网络贷款降低了成本。Chircu和Kau_man,Sundaytelegrap认为它可以提供更低的利率并对收入不稳定的自由职业者更有吸引力。

1.4吉林省农村小额借贷的发展情况

吉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吉林省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2008年,吉林省小额贷款公司开始试点工作;2012年成立吉林省小额贷款公司行业协会;截至2014年5月27日,经吉林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审核设立开业经营的小额贷款公司共有650家。

1.5进行吉林省农村对p2p网贷公司小额贷款业务需求研究的目的

一方面通过研究短期内吉林省农民对p2p网贷小额贷款业务的需求,将互联网金融和农村金融问题之间的问题综合研究。目前此类学术研究较少,可为之后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文献。

另一方面,政府制定文件时可更了解农民需求,规范p2p网贷小额贷款业务;p2p网贷公司可为农民提供恰当的金融产品获利;农民得以更方便地贷款进行生产经营,提高收益并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城镇化和解决“三农”问题。

2.基于问卷调查法的数据分析

为了获得吉林省农村现有的借贷情况和对p2p小额网络贷款的认知情况,本项目走访了吉林省公主岭、农安县等地,共采访了284名农民。问卷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贷款方式、收入水平、贷款额度和贷款用途、贷款影响因素、p2p认知情况。

2.1贷款方式

在调查对象中,农民选择的最多的借贷方式还是民间借贷和亲友借贷,占总体的86%,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借贷占少数,占比为13%,其他方式例如:小额公司贷款,占比不到1%。在调查当中,农民的学历集中在初中学历,绝大多数年龄处于40-60岁之间,对于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借款条件和相关信息了解甚少,部分坦言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正式借款和人脉关系有所联系,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借款较难。

2.2收入水平

在本次调查的284名农民当中,11%的个人平均年收入在5000以下,有19%的农民年收入在5000~10000,38%的农民年收入在10000~15000,18%的农民年收入在15000~20000,8%的农民收入在20000~25000,年收入在25000以上的占比仅为6%。

2.3贷款额度、贷款用途

关于农民最近一次的贷款额度情况,借款在1000元以下的占29%,借款在1000-5000之间的占39%,借款在5000-10000之间的占比为25%,借款在10000以上的占比7%。而借款用途包括生产型用途:购买农药化肥种子和偿付土地流转费用等,和消费性用途:家庭开支、教育支出、医疗支出等。在调查当中,72%的农民贷款出于生产性用途。28%出于消费性用途。生产性用途的贷款集中于1000-10000之间,而家庭支出则主要在1000元以下借款,几乎都是亲戚间的零碎借款。

2.4贷款影响因素

在关于贷款方式选择方面,农民提到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期限的可变化性、到账快、无抵押、无手续和零利率,绝大多数农民贷款的数额都小于1万元,使得农民不想花太多的精力去申请银行贷款,宁愿尝试向几个亲戚进行借款。

2.5p2p认知情况

在调查当中,有95%的农民称其从来未听说过p2p网贷,5%的农民因为村委会的宣传而有所耳闻,但没有进一步的了解。在本次调查当中,仅有14%的农民家里联网,所以联网情况也是很大的一个障碍。在本小组成员对p2p进行介绍之后,大多数人表示对其安全性和操作难度存在担忧,农民对于可能面临的欺诈和完全陌生的申请过程感到害怕,仅有少部分人认为希望深入了解p2p网贷后进行尝试。部分希望对p2p网贷进行深入了解的农民对于p2p网贷服务提出了期望:如希望与借款人见面、工作人员亲自教授借款流程、服务时间灵活等。

在调查过程中,有两个村的村委会对p2p网贷进行了相关的宣传,占比很小,并且鉴于农民居住地较为分散,村委会的宣传人员表示宣传效果不是很理想。

3.对吉林省农村对p2p小额贷款需求的研究――扎根理论方法的具体利用。

3.1研究过程

3.1.1研究方法概述

扎根理论是一种定性研究的方式,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系统的理论。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性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事物现象本质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扎根理论一定要有经验证据的支持,但是它的主要特点不在其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了新的概念和思想。重要步骤有开放性编码、关联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

3.1.2开放式编码

本文进行开放式编码的资料是将与农民进行深度访谈的录音转换为文字后所得,整个录音时常共计7小时15分,最长1小时26分,最短34分钟。其中两位农民以种菜收入为主要来源,两位农民以畜养牲畜为主要来源,一位农民以做小生意为主要来源。

开放式编码是指将收集的资料打散,然后以概念的形式对这些资料进行编译的过程。开放式编码分为逐词编码、逐行编码、逐个事件编码三种编码方法。开放式编码的程序为定义现象(概念编码)一挖掘类属一为类属命名。

经过开放式编码的概念编码提取过程,本研究从5份访谈文件中共提取了95个概念编码。通过初步归纳整理,确定了12个类属:安全性、快捷性、简便性、人情关系、成本代价、借款门槛、资源、身边人的反馈、面子问题、宣传、人脉、违约风险。在开放式编码阶段,概念的数量巨大且互相交叠,而类属则是对诸多概念进行分类与整合。

3.1.3关联性编码

关联式编码在开放式编码的基础上,通过对各个概念间的关系进行反复分析,总结出现象上一级的类属,及主类属,而在开放式编码中的范畴则是副类属。通过结合对农民借贷的调研资料,我们总结出各类属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将上述12个类属进行梳理,我们得到以下4个主类属:成本、安全、借款难度和意识。

成本,统领3个副类属,包括成本代价、快捷性、简便性。其主副属类属间建立的逻辑关系为:农民在选择借贷方式时,会考虑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及学习成本。大多数农民对于借贷的要求首先是利息在承受范围以内;然后是所贷款能在数天内到账;最后是借款流程不复杂易操作。

安全,统领4个副类属,包括安全性、身边人的反馈、违约风险、宣传。其主副属类属间建立的逻辑关系为:由于民间借贷是基本没有法律保障的,出于对自身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考虑。一方面,对未接触过的借贷方式,农民一般不愿意第一个尝试,希望能从熟人那里得到使用的反馈,再决定是否使用,这里的反馈主要是看是否是高利贷和是否能相信;另一方面,借款方式的宣传也会影响农民的使用,农民会愿意使用听说过的、与放贷方接触过的借贷方式。

借款难度,统领3个副类属,包括借款门槛、资源、人脉。其主副属类属间建立的逻辑关系为:如果农民想要通过有法律保障的借贷渠道进行借贷,由于农民对网络认识不够,能够接触的有保障的贷款渠基本只有信用社和银行,借贷门槛较高,需要农民提供抵押或担保等,这其中往往还隐含着一些内幕交易,使得部分本来条件不够的农民能够快速贷款,而一些条件足够的农民反而贷不到款。所以农民希望能够有一个门槛低,公正的借贷方式。

意识,统领2个副类属,包括人情关系、面子问题。其主副属类属间建立的逻辑关系为:农民由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目前往往采用向熟人借款的方式,但农民向熟人借款存在人情和面子不好处理的现状,所以农民的熟人借款需求不是刚需,只是目前没有能够真正满足农民借贷需求的方式。

3.1.4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在分析主类属的基础上选择核心类属,使其能够涵盖所有类属,并由此成为了整个扎根理论分析的最关键之处。选择性编码的思维过程与关联性编码的过程类似,但内容会更加抽象。

通过对安全性、快捷性、简便性、人情关系、成本代价、借款门槛、资源、身边人的反馈、面子问题、宣传、人脉、违约风险12个类属以及对关联性编码中成本、安全、借款难度和意识四个主类属及其涵盖的副类属的综合考虑,我们认为借款难度为本文的核心类属,由其来统领其它三个主类属:成本、安全性和意识。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借款难度在资金方面的表现是成本,即农民能否承担网贷p2p小贷业务所带来的相对银行较高的利率;在信息方面的体现是安全性,即农民是否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卷入高利贷等不安全的借贷关系中;而在可行性方面的体现是意识,即农民能否接受这样一个相对传统农村借贷方式来说全新的方式进行借贷,能否得到可靠的信息来源对各个方面的信息加以筛选和思索,最终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借款方案;同时也涵盖借款难度本身的属性,即农民能否相对容易地跨过p2p小额信贷的借款门槛去顺利拿到借款。

同时将借款难度延伸开来进行思考也能发现其确是影响农民借贷行为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在农村,民间借贷之所以能够取代银行贷款和农村信用社贷款等贷款方式成为农村最主要的借款方式就是在于其借款难度小:亲友之间能够彼此互相信任,能够省去长时间的审批时间而快速拿到借款,并且利率较低,约定灵活,能够满足农民对借款的需求。由此可见,借款难度也同样是农民在考虑借款方式时首要考虑的因素。

3.2结果分析

从整个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开放性编码、关联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个步骤的分析,得出本文的结论是:吉林省农民为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资金需要对小额贷款存在需求,并且对借款方式能够提出具体的需求点,但是传统金融机构例如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的借款需求,新兴的借款方式――p2p网贷公司小额贷款业务相比之下虽有所改进,也不能完全满足农民在成本、安全性和借款难度方面的诸多顾忌,再加上农民自身难以越过自身意识方面的障碍,导致农民的小贷需求成为了一种尚未开发的潜在需求。换言之,如果农民对借款的诸多问题都能够很好地解决,那么农民的潜在需求将被开发成为真正的需求,而农村的借贷方式也将逐步走向现代化。

4.给农民和p2p小额贷款公司的建议

4.1给农民的建议

给农民的建议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给农村村委会的建议。首先,建议农村村委会在进行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中,注重学习并及时向农民宣传新生事物,使农民的思维能够走出村庄,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具体方法有:建立学习小组和宣传小组,定期召集村民进行统一讲解和学习,在村里的广播、公告板等媒体上及时进行新闻更新,帮助农民建立一个学习平台。其次,为农民创造一个便于接触外界社会的硬件设施,例如改善交通、增加网络覆盖率并提高网速等。最后,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农民创造一个开拓创新、敢于尝试的经济环境。

另一方面,是给农民自身的建议。积极接触新鲜事物,面对新生事物要敢于发问、大胆尝试,积极配合村委会的工作,共同发家致富。

4.2给p2p小额贷款公司的建议

加强市场调研,听见来自农民内心的声音,努力改善自己的商业模式,使其能够有效地满足农民的需求点,将潜在需求真正地开发出来,这样才能够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促进农村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志刚,李兴旺.蒙牛公司快速成长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运用[J].管理科学,2006.19(3):2-7

[2]邓文君.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旅游业人员跨文化敏感性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术论文,2006

农村金融概念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金融和大型金融机构的金融改革成效显著。以国有银行重组上市为代表的大型金融机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场活力明显增强;股份制银行在全国范围内构建机构网络,竞争能力日益提升。在我国,面向发达地区、面向高端客户、面向大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却没有明显改进。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改革侧重于存量机构的内部修补,如四大国有银行改制中农村分支机构的撤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置换等。大型金融机构未能针对农村小额分散的经济结构做出调整,而是将业务重心向经济发达地区倾斜,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农村资金流向城市的“抽水机”。农村金融机构绩效差、生存较为艰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优先发展的城市金融与滞后的农村金融的巨大反差造成了我国金融体系日益突出的结构性矛盾。

20世纪70年代以来,微型金融作为一种为农村中低收入者提供金融服务从而帮助其脱贫和发展的有效手段,在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东欧转型国家、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际迅速兴起。微型金融结合了正规金融的信贷技术和民间金融的信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传统金融长期难以实现的“农村金融广覆盖”和“贷款偿还高回收”,比较成功地解决了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形成了一批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从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改革取得的成就和现实的瓶颈制约来看,面向农村、面向低端客户、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领域,但理论研究上却未对服务农村中低收入者的微型金融给予应有的关注,特别是对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较少。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文献,以期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微型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有所启迪。

一、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

(一)微型金融的定义

微型金融(microfinance)是与传统的商业性金融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世界扶贫协商小组CGap(2003)认为:微型金融是运用抵押替代方式向中低收入客户提供的短期信贷服务;Churchill(2006)对微型金融的定义是为弱势小微企业提供的小额流动资金贷款;perera(2010)将微型金融的概念扩展到向传统金融排斥的贫困人口提供的小额信贷、储蓄、保险和转账金融服务。tang(2012)则把理财规划纳入微型金融的研究内容。

国内学者对微型金融的定义一般是基于小额信贷概念的扩展。汪小亚(2010)认为:农村小额信贷(microcredit)主要是为农户提供小额度、无抵押的信用放款;微型金融则侧重对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提供的包括存贷、汇兑、支付、保险、结算等金融服务。杜晓山认为:小额信贷是专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3],小额信贷与常规金融服务、传统扶贫项目的本质差异主要是中低收入的客户群体以及追求机构可持续性(杜晓山2004);微型金融是在小额信贷概念上更宽的金融服务,包括了存款、贷款和汇款,还有一些银行业的服务以及小额的或者微型的保险(杜晓山2009)。张伟(2011)认为:小额信贷是向广泛的低收入群体、贫困群体和微小企业提供的小额度的无担保、无抵押的贷款服务;微型金融是在小额信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小额信贷平行但范围更广泛的概念,是指对低收入群体、贫困群体或微小企业提供的一揽子的金融服务,比如小额信贷、小额储蓄服务、小额保险、小额租赁和小额的支付交易。

(二)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微型金融机构是为低收入者提供金融服务的组织,这些金融服务机构形式多种,在法律结构、宗旨、信贷管理方式等方面不尽相同。微型金融机构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扶贫贷款机构的概念,强调机构财务自立和可持续发展。1992年,Yaron提出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性的衡量指标―“补贴依赖指数(SDi)。补贴依赖指数为正,表示该机构必须依赖补贴才能生存;补贴依赖指数为零或表示该机构已经实现完全的可持续性;即使取消所有的补贴,也能财务自立,保持机构可持续发展。

其中:

a=借入的贴息资金的年平均余额

m=如果取消优惠贷款的话,该机构应该为贷款所支付的利率。通常用经过储备金调整和管理额外储蓄所需的管理费用调整后的市场存款利率

c=农村金融机构为其平均年优惠借款实际支付的加权平均年利率

e=年平均所有者权益

p=报告的税前年利润(经过对贷款损失准备金,通货膨胀等的调整)

K=农村金融机构所接受的所有年度补贴合计(如国家所支付的部分或全部操作费用)

Lp=机构的平均年贷款余额

i=机构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年利息收入/平均年贷款余额

补贴依赖指数的最小值是-100%,但没有最大值界限(Benjamin1994)。

对于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界定,国内外学者尚未形成一致的观点。世界银行(2002)把取消所有的补贴仍能维持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运转定义为持续性,并通过剔除补贴后的财务指标作为利益相关方对农村金融机构实现持续性的过程进行长期计划和监测的工具。国际专业小额信贷研究组织沛丰协会把财务可持续性(FSS)定义为微型金融机构的财务自负盈亏能力,是指该机构有足够的收入支付所有行政开支、贷款损失、潜在损失和资金,财务可持续性(FSS)与营运可持续(oSS)的主要区别在于收入是否能覆盖坏账风险拨备、是否能够覆盖对通货膨胀调整后的资金成本。2006年,Vento提出:从财务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在不断扩展,主要体现在对所覆盖成本的不同理解上,并根据收入对成本覆盖的不同程度,把微型金融机构划分为完全财务可持续型、财务可持续型(FSS)、营运可持续型(oSS)和补贴依赖型四种类型。

国内对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比较零散。许桂红(2002)认为:商业性农村社区型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主要是指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即能做到自负盈亏。曾刚、万志宏(2009)认为,小额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主要应从财务可持续角度来衡量,即营业收入能够弥补相关成本,实现独立生存和发展。杨迪航和罗荷花(2011)认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分为不可持续、操作可持续和财务可持续三种类型,其中操作可持续性,是指其获得的全部收益能够弥补机构开展金融服务的操作管理成本,但不能完全覆盖机构的资金成本。

二、抵押品替代机制对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在农村,抵押品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有价值的财产通常包括小块农地、房屋、农机工具、耐用消费品等类型,无法满足银行对抵押品流动性、安全性和权益归属的要求。Besley和Coate(1995)研究表明:当农户没有能力提供正规担保时,小组连带责任和停贷威胁是两个解决抵押品缺失问题的创新。armendariz和Gollier(2000)认为:连带责任下,低风险借款人不会选择风险高或不熟悉的借款人组成小组,同质性小组配对能够帮助银行区分高风险和低风险借款人,一定程度上起到替代抵押品的作用。Karlan和Xavier(2009)比较分析了团体贷款和个人贷款,weber(2012)研究了坦桑尼亚的农户团体贷款,Karlan和morduch(2010)研究了微型金融机构95%以上的还款率,都认为抵押品替代机制是实现机构可持续发展重要原因。takashi(2012)对1998-2007年巴基斯坦45000笔小额信贷研究认为信贷约束技术比团体贷款机制更能解决抵押品缺失问题。Hamp(2011)进一步分析指出:小额贷款相当于把本应一次发放贷款本金拆分多期发放,通过重复博弈中本期违约导致下一期贷款机会的丧失,抑制了借款人故意拖欠的道德风险。nyamsogoro(2010)研究了坦桑尼亚98个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面板数据,发现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得益于递增贷款、次序贷款、停贷威胁等信贷约束技术创新。Raghunathan(2011)研究了印度100个团体贷款的样本,认为连带责任加大了农户挪用贷款被及时发现的概率,组员横向监督起到了抵押品替代的作用。Sofia(2012)指出:抵押品替代机制在不同国家效果不同,一国的基尼系数、贫困线以下人口所占比例等因素与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还款率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密切相关。

沿着国外学者的分析思路,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微型金融的信贷技术和抵押品替代机制。洪正(2011)认为抵押品是银行解决道德风险问题的基本手段,鉴于农村地区普遍缺乏抵押品,农村融资机制设计的关键在于发展抵押品替代机制周天芸和周彤(2012)采用probit模型分析了人际圈层关系与显性抵押、隐性抵押之间的替代关系,认为借贷双方的人际关系越紧密,越倾向于依靠人际关系而不是抵押品进行约束。张皓(2011)构建了一个违约追缴的利益博弈模型,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贴近当地的优势对农户履约还款的约束作用,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缓解农户抵押不足导致的贷款难问题上具有优越性。

三、利率定价机制对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在贷款的利率定价上,Fernando(2006)认为比较微型金融机构与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是不公平的,单笔额度大的商业金融实现规模效用相对容易,而微型金融则劳动密集且高操作成本的金融运作方式。Hudon(2007)认为除了成本较高外,微型金融机构收取高利率的原因之一是竞争不足,特别是微型金融的客户都是议价能力不高的弱势群体,必须通过引入竞争提升效率来降低利率,如果利率高到让中低收入者绝望并离开市场,微型金融机构就完全违背了其为中低收入者提供服务的初始目标。Sundaresan(2008)认为劳动密集型的微型金融机构费用支出大,高利率并不代表高利润;小额分散的微型金融缺乏规模效益,在资金成本上加收10-15个百分点的利率仍属正常(Yunus,2008;Rosenberg,2009)。Getaneh(2008)研究表明能否自主定价和利率市场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adrian(2011)认为:竞争带来的成本消减及利率降低带来的客户面扩大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鉴于我国利率管制的特殊背景,国内学者探讨利率定价问题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刘锡良和洪正(2005)建立了多机构条件下的小额信贷重复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机构可持续发展与利率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能否自主地指定合理的利率对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非常关键。何广文、李莉莉(2005)认为: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存在足够的市场空间,其交易制度的设计和利率设定非常重要,要立足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又不能搞成高利贷。小额信贷要实现自负盈亏和持续发展,利率必须高于同期正规金融机构的商业贷款利率。国内信用社利率为10%,则小额信贷组织要想盈利,利率必须维持在16%以上。

四、国外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最新趋势

近期,国外学者对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探讨主要基于三个方向:第一,信贷机制灵活性趋势。Collins(2009)发现信贷约束解决的是客户还款意愿而不是还款能力问题;Schicks(2010)指出僵硬的信贷约束使穷人过度负债;Cadena(2011)认为发展的趋势是正向激励而非负向惩戒;atkinson(2012)指出激励可以同时提升还款意愿和能力。第二,新技术开发趋势。Jack(2011)分析了加纳推广手机银行的效用,Demombynes(2012)研究了加纳偏远客户使用的移动电话储蓄,Chanda(2012)研究了Kisan信用卡在印度的应用。第三,个性化服务趋势。Collins(2009)的案例研究表明金融对低收入者更重要,农户收入的季节性波动尤为需要贴身定制的信贷安排,Laureti(2011)将行为经济学引入微型金融研究,提出要根据农户家庭收支模式推出个性化产品;Hamp(2011)建议以产品创新匹配客户需求的复杂性;Denicola(2012)认为应针对不同农户组合不同保险、信贷和储蓄产品;alain(2013)的研究表明多样化产品对分散机构和客户的风险至关重要。

五、研究简评

鉴于微型金融机构对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对有关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可持续的衡量与评价等方面。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集中于对可持续发展影响机理的经济学分析,抽象了微型金融机构运行的外部环境和个体差异;实证研究则倾向于使用大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或面板数据进行数量模型的检验。国外学者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成熟的研究方法,为研究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但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城乡差距巨大、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国家,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不可能脱离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目前,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国内学者对其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同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界定、衡量方式的理解各不相同,没有形成一套具有理论支撑、实践导向特征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及基础的数据积累十分有限,必须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从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金融改革的实际出发,探讨促进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方法,使金融服务不断延伸到更偏远的地区和更贫困人口,实现普惠金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CGap.microfinancemeansFinancialServicesForthepoor,CGapDonorBrief,CGapVol.11,mar,2003.

[2]汪小亚,帅旭.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J].中国金融,2010,(16).

[3]杜晓山.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J].中国农村经济,2004,(8).

[4]杜晓山.我国应加大小额信贷发展的力度[eB/oL].凤凰网财经,2009-4-12.

[5]张伟.微型金融理论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7).

[6]Yaron.andJacob.RuralFinanceinDevelopingCountries.worldBankpolicyResearchworkingpapers,no.150.1992.

[7]雅荣,本杰明,皮普雷克.农村金融问题、设计和最佳做法[J].世界银行,2002.

[8]Vento,G.a.policiesforincreasingSustainabilityofmicrofinancemarket.inLatorre,m.(editedby),microcreditoeobiettividelmillennio,marsilioeditori,Venezia.2006.

[9]许桂红.农村社区型金融机构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10]曾刚,万志宏.小额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国际经验的初步考察[J].金融理论与实践社,2009,(7).

[11]杨迪航,罗荷花.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1,(3).

[12]alainJanvryandelisabethSadoulet.FlexibleFinancialproductsinmicrofinancetoaddressRisk.preparedforFeRDiworkshoponFlexiblefinancialproductsinmicrofinancetoaddressRisk.2013(6).

[13]takashiKurosaki,HidayatUllahKhan.VulnerabilityofmicrofinancetoStrategicDefaultandCovariateShocks:evidencefrompakistan[J].theDevelopingeconomies,2012,50(2):81-115.

[14]Sofiapereira,paulomourao.whydoesthemicrocreditborrowingratedifferacrosscountries?across-countrystudy.internationalJournalofSocialeconomics.Vol.39iss:8,pp.536-550.2012.

[15]Besley,timothy,andS.Coate,GroupLending,Repaymentincentives,andSocialCapital,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26,1995,1-18.

[16]armendarizdeaghion,B.&C.Gollier.peerGroupFormationinanadverseSelectionmodel.ForthcomingineconomicJournal.2000.

[17]GetanehGobezie.Sustainableruralfinancial:prospects,Challengesandimplications.internationalnGoJournalVol.4,(2),pp.012-026,2009,(2).

[18]aghion,B.,andJ.morduch,microfinanceBeyondgroupLending,economicsoftransition8(2).2000.401-420.

[19]Karlan,D.,XavierGiné.GroupversusindividualLiability:aFieldexperimentinthephilippines.YaleUniversityeconomicGrowthCenterDiscussionpaper.2009.

[20]nyamsogoro,GankaDaniel.Financialsustainabilityofruralmicrofinaceinstitutionin

tanzania,2010,(9).

[21]adrianGonzalez.SacrificingmicrocreditforUnrealisticGoals,2011,(1).

[22]Jean-JacquesLaffont.CollusionandGroupLendingwithadverseSelection.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30),2003:329-348.

[23]洪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可行吗[J].经济研究,2011,(2).

[24]周天芸,周彤.中国农村人际圈层与抵押替代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2,(1).

[25]张皓.基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诉求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J].三农金融,2011,(9).

[26]Stiglitz,Josephe.(1990),‘peermonitoringandcreditmarkets’,worldBankeconomicReview4(3):35166.

[27]perera,mercialmicrofinance:astrategytoReachthepoorinSrilanka:aComparativeStudy.2010,(1).

[28]Sundaresan,Suresh.microfinance-emergingtrendsandChallenges.Cheltenham,edwardelgarpublishingLtd.2008.

[29]Rosenberg,Richard,Gonzales,adrianandnarain,Sushma.thenewmoneylenders:arethepoorbeingexploitedbyhighmicrocreditinterestrates?occasionalpaperno.15.,CGap.2009(2).

[30]armendárizdeaghion,BeatrizandJonathanmorduch(2005),theeconomicsofmicrofinance,Cambridge,ma:mitpress.。

[31]张亚维.农户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与风险规避[J].农村金融研究,2004,(5).

[32]王元.信息处理、博弈参与和农村金融服务中介[J].金融研究,2006,(10).

[33]李长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交易费用为视角[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2,(1).

[34]Fernando.UnderstandingandDealingwithHighinterestRatesonmicrofinance:anote

policymakersintheasiaandpacificRegion[m]asiaDevelopmentBank.2006:40-43.

[35]Yunus.muhammad,Creatingaworldwithoutpoverty:SocialBusinessandtheFuture

ofCapitalism.publicaffairs,newYork,2008.

[36]marekHudon.FairinterestRateswhenLendingtothepoor,ethicsandeconomics,2007,5,(1).

[37]刘锡良,洪正.多机构共存条件下的小额信贷市场均衡[J].金融研究,2005,(3).

[38]何广文,李莉莉.农村小额信贷的市场空间分析[J].银行家,2005,(11).

作者简介:毛一萍(1976―),女,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金融与经济管理。

农村金融概念篇8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研究视角

一、金融效率视角

研究金融效率视角下如何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目的是在了解两者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以此寻求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路径与方向,促进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以进一步促进“三农”的发展。

因金融生态这一概念是国内首创,对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问题,国内研究成果相对较多,国外一些相关文献中只是鲜有涉及。

1.国内研究概述

国内学者如周小川、苏宁、黎和贵等,从全国范围和不同区域的层面、从理论和实证等多种角度对金融生态环境及其优化展开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是造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无效率的原因及其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原因主要体现在政府行政干预、法制不完善、缺乏诚信,因此对应的完善措施是明确划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良好的法制体系、加强监管提高诚信意识。最终实现农村金融环境的稳定提高。

2.国外研究概述

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得出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效率关系的观点时(因为研究较少),也提出了相应的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金融效率的对策,诸如完善金融法律制度,实现金融机构产权私有化、减少政府对金融部门的干预、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机制等等。

二、功能视角

近年来,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研究金融问题应该系统性地、整体性地把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都纳入到金融体系之中,对系统整体进行改造,而在改造之前必须要预先了解它的功能。只有准确分析了解了金融功能之后,才能更好的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1.国内研究概述

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运用“功能观”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文献并不多。主要的研究学者有唐志道、李喜梅、邓奇志等,这些学者的主要观点是以金融功能观为理论指导,注重间接功能与直接功能的协调,显功能和隐功能的比较分析。最终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提出了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路径。

2.国外研究概述

1993年,美国金融学教授默顿(R.merton)和博迪(Z.Bodie)首次提出了基于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功能观点的金融体系改革理论,即“功能观点”,1993年之后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全球金融体系:功能观点》(1995)―书中。默顿和博迪在两个基本假设的前提下,提出了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经济资源;储备或聚集资源或分割股份;清算和支付结算;管理风险;提供价格信息;解决激励问题。之后,1993年,金(King)和莱文(Levine)也从金融功能角度探索了一种既包含发达国家又包含发展中国家的一般金融发展理论,并研究了全要素生产力的作用机制。1997年,莱文提出金融系统具有资源配置、动员储蓄、实施企业监控、促进风险管理、便利商品、劳务和合约交换这五种功能。

三、征信视角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农村金融能否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从征信的视角来看我国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还不理想,表现在征信系统不健全、失信惩戒机制的缺位和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所以,从征信视角分析对于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1.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的研究概述

研究农村的金融生态,首先我们要了解金融生态。关于金融生态,目前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其原因主要是分析视角不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一是生态学的视角;二是多因素论的视角;三是仿生学的视角;四是系统论的视角。

在对金融生态研究的基础上,许多学者结合农村发展的特殊性对农村金融生态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如金才鑫、谢升峰等,他们认为农村金融生态是由农村金融主体(包含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的生产者或供给者,如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及其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及其赖以生存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包括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法治建设、乡村文化)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2.关于农户信用度及农村征信体系的研究概述

农村征信体系的建立应在对农户信用度的正确认识上。目前理论界关于农村信用度的研究存在两个极端:一部分人认为,农民具有很强的信用度,农村信用环境具有天然和传统的有利条件。相反,另一种观点却认为,农户属于低收入群体,这类人群在信贷活动中没有可供抵押的资产,游离于“抵押”这一制度约束之外,因此必然是不守信用的。尽管关于现在农村信用度处于何种水平的研究尚存在争议,但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已在以下两方面达成了共识:一是征信制度缺失以及由此而引起了信贷市场交易效率的低下;二是农户征信制度的缺失对已成为制约农户融资的瓶颈。国内关于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的研究成果也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农村征信体系的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为代表;二是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包括强化政府信用,信用法制建设和信用意识宣传等。

四、总结评价

以金融效率视角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研究概述,现有研究成果是孤立的研究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研究金融效率、从单一角度研究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效率的关系、对两者相关性的研究是片面的,没有立足于研究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以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并以此促进农村经济质的增长,特别是对于十分脆弱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低效率的农村金融两者的内在联系的研究严重不足,对以效率为目标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路径选择也没有给出一个相对科学的方向,更没有形成完整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实施体系。

以功能视角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研究概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集中于以金融功能观为理论指导,使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实现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相协调,并细致分析了显功能与隐功能各自的性质和实现方式。但是,国内外学者的分析研究都没有明确给出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路径选择,有待于今后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提出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可实施政策建议。

以征信视角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研究概述,国内学者比较深入地对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征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但现有研究较少涉及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研究深度有待深化、广度有待拓展。基于此,以后我们的研究方向应该基于征信视角对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解决以征信为视角考虑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更好的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应以功能视角为前提、金融效率视角为核心、征信视角为补充。在充分深化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功能的基础上,为我们解答为什么要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是要用更健康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农村金融功能的发挥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更好的促进“三农”的发展。以金融效率视角为核心,是以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的目标是要更好的提高农村金融的效率,以高效率的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以征信视角为补充,是要解决农村信贷市场效率低下和农户征信制度的缺失问题,从而为农村金融的良好有序发展创造最佳的外部环境。所以,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应该把这一问题放入一个系统之中,以更加条理、系统的研究方法去优化我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喜梅.基于功能视角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

农村金融概念篇9

“普惠金融体系”是联合国在宣传2005小额信贷年时率先广泛运用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国内最早引进这个概念的是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网络。为了开展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的推广活动,他们利用这个概念进行宣传。焦谨璞于2006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小额信贷论坛上,正式使用了这个概念。国内对“普惠金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按照社会公平原则和国际法中“普惠制”一般原则,“普惠金融”应理解为可以让社会成员普遍享受的并且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给予适当优惠的金融体系,包括金融法规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工具体系,而金融服务中的信贷支持是核心内容。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深入,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社会不平衡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发展普惠金融,改善金融服务,特别是增加对贫困群体的金融服务供给,给有能力的穷人一个融资的机会,使他们能凭借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这将对促进社会和谐、增进社会福利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金惠工程与农村金融教育的效应分析

在中国金融学会、相关金融院校及四川、贵州等试点省各级农村金融教育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村金融教育在志愿者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农户培训试点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一是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教育师资、志愿者等人员的培训工作,形成了一支志愿者师资队伍;二是完成了农户培训系列系列教材的编写;三是成功开启了农户培训。先后在四川、贵州、湖北、陕西、山西、内蒙古等省开启了农村金融教育农户培训的试点,有关各方共同参与。目前,基金会正在探索农村金融教育进课堂模式,以期借助初中阶段较为系统和规范的金融知识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金融素养,并且通过他们带动家长。同时,探索金融博物馆在推动金融启蒙和金融教育中的作用。农村金融教育活动的积极开展,提高了参训农民的金融意识。通过教育培训,一些农民在学习金融知识、了解金融业务后,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积极的变化,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金融意识、理财意识、诚信意识和发展意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作为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的志愿者,通过参与农村金融教育培训,他们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发生转变。在他们的影响下,不少金融从业人员增强了服务意识,主动服务、热忱服务,带动了其他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如一些试点地区的人民银行把农村金融教育培训与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两个试点工作整体推进,在教育培训的同时,加大了征信知识宣传力度,加快了农户信用档案建立,推动了信用村镇、信用县的建设,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为农村金融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信用环境。推动了金融业务的创新。近年来,试点地区在农村金融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各类新型农村微小金融组织纷纷设立,逐步建立起了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面向“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组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增加了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改善了农户金融的可获得性。

三、农村金融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培训师资的制度安排方面

从我们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各地所开展的农村金融教育活动,培训师资(或志愿者)绝大多数来自金融部门,如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驻地的其他金融企业等。这样的师资构成,有其开展农村金融教育的独特优势:即由于他们来自业务部门,开展相应的金融业务宣传与培训能做到知行合一,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但突出问题在于,农村金融教育是公益事业,是志愿者基于社会责任感自觉从事的服务大众的活动,如果此项工作长期、大量地由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金融企业来承担,在人手紧、本职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金融教育公益活动时间就很难保证,或者在很多情况下,只能是完成任务。在不影响正常业务开展的情况下,无法保证抽出太多专门时间进行集中宣传教育工作,而只能在周末休息时间做志愿者服务工作,投入的时间也很有限。大量的宣传教育内容需要分散在工作人员平时做业务时顺便介绍。另外,农村金融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以金融从业人员中的志愿者为主体从事这项系统性的工作,似乎这是一种错配。因此说,现行的培训师资结构安排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二)培训课程及教学内容方面

从试点地区开设的培训课程来看,主要有《诚信教育与防止金融诈骗》、《家庭预算管理》、《债务管理》和《金融机构服务》、《农村金融改革与小额信贷》、《农业小额保险》、《农村合作经济》等,这此课程及相应的内容虽有必要,但问题在于:一是培训主要以基金会提供的教材为主,培训内容统一化、标准化,还不能完全适应不同层次客户的需要;二是教材深度难掌握。农村金融教育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既要考虑知识的传播,也要考虑到农户自身素质及具体需求,区别不同的对象,讲授不同的内容。三是受训者的年龄的差别、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亦不同,如果教育活动不顾这些差异,培训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针对这些问题,培训者如何因需施教、因材施教,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培训教学手段及教学形式方面

这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农村金融教育在很多试点地区还是孤军备战,没有与科技教育、产业发展、金融创新有机结合,教育培训的综合作用未能有效发挥。二是培训的方式还比较传统,多数还是基于志愿者下到各村屯网点,与农户面对面进行授课培训,这样做虽然效果较好,但由于每次培训的农户人数很有限,大范围培训目标的实现必然导致志愿者的大量重复劳动,这无疑增加了培训的成本。

(四)培训教学实效性方面

一是部分农户学习积极性不高。已有的调查显示,如四川南江县近20万农村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还有一些举家外出多年未归,平常家中多为老、弱、病、残、小人员,与金融打交道少,对金融知识学习意愿不高,接受能力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活动的效果。二是集中组织有难度。已经习惯于分散单干的广大农户,要集中组织起来并非易事,从客观上说,各家有各家的活,彼此要忙自己的农业生产;从主观上来看,不少农户对金融教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这些活动与自己关系不大,用处不大,因此便不愿参加。三是培训经费来源保障不足,影响培训的持续性。目前开展的金融培训,承办主体主要有农村信用社、人民银行等,农户由于居住较为分散,交通不便,一些试点地区集中培训一次还需负担农户伙食费、交通费等,培训成本相对较高,培训费用没有明确的来源渠道,长期性和持续性难以保证。

四、促进农村金融教育持续发展的思考

(一)优化培训师资结构

确立由大中专金融类院校教师为志愿者主体,当地金融从业人员及学生积极参与的培训师资志愿者队伍结构。如果由大中专金融类院校教师作为志愿者主体,一是由于他们知识的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与全面性,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专业所长,有助于改善培训效果;二是在时间方面,学校一年的两个假期,为承担一定的培训工作提供时间保障;三是可以为广大专业教师开展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这其实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同时,在培训经费方面,由选派学校为各自的志愿者提供一定的食宿费、交通费是完全可行的,这类似于前些年由政府安排给有关单位的扶贫支教任务,这类模式值得借鉴。在教师为志愿者主体的基础上,当地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积极参与,也可发挥他们在培训中的自身优势;另外,在高校选派一些金融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利用寒暑假积极参加这项活动,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志愿者队伍,当然这也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内容套餐

一是完善课程设计。目前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组织编写的农户教材主要包括四个模块:信用意识、贷款、人民币反假和防金融诈骗。总体来说,知识性的内容居多而技能训练和态度培养较少,但是微型金融组织和反饥饿组织的穷人金融教育项目每一个模块都包括知识性的内容,金融技能的训练以及金融态度的培养。因此,在我国农村金融教育教材编写修改和现场培训活动中应逐步完善这三个层次的内容,不仅要传授金融知识,还要训练农户的金融技能,同时宣传倡导良好的金融态度。二是突出普及和培训重点。在农村金融教育的培训上,要有重点地突出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一是金融常识的普及。通过普及金融常识,提高农民金融意识,促进金融产品与农民生产生活的结合,提高致富能力,同时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二是银行信贷政策和征信知识的教育,促进农民正确申请和有效运用贷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诚信意识,营造良好金融环境。三是理财知识。对有较高金融需求的农户来说,随着投资性需求的不断增长,需要对其进行资本市场知识和财产性收入知识的培训。四是对支农和惠农政策的宣传教育,使农民充分理解和使用国家的一系列农村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大胆创新,丰富培训教学形式

努力整合开发培训教学资源。在充分整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一是将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内容纳入政府相关部门下一年度培训计划。二是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力争将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内容挂到全县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站上,从而既能丰富网站内容,又能拓展农村金融教育培训途径。三是做到“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在送金融知识下乡的同时,可适时与“请进来”相结合。如现在一些中西部省区如广西,近年来积极组织贫困村“两委”干部集中南宁进行培训,借此机会,可以考虑在原有培训内容的基础上,新增设金融教育方面的培训内容。这样做,既确保了农村金融教育的培训效果,同时,又减轻了单独开展培训工作的组织难度,培训费用也大大地减少。

(四)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管理,增强实效性

农村金融概念篇10

关键词:博弈模型;村镇银行;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39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村镇银行难以大规模建立的原因分析――基于博弈模型对利益相关者的分析

收录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一、引言

2007年3月1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的中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开业后,银监会又于2009年7月制定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计划3年内再成立1,027家村镇银行。然而,实际进展不尽如人意。截至2010年6月底,时间过去了大半,全国却仅有214家村镇银行正式营业。由以上现象提出的疑问是,如果说垄断和管制造成的进入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金融的薄弱和不足,那么在放松条件与降低门槛之后,为何村镇银行此等新生事物的示范效应、推广效应不明显呢?本文基于以上疑问,引入博弈模型对村镇银行相关利益主体进行分析,得出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文献综述

综合大量文献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学者对村镇银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村镇银行的发展及其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村镇银行制度方面。相关研究发现:现在村镇银行的发展存在着股本设置欠合理且村镇银行股份制优势难以发挥、配套法规政策不健全、信用环境较差且贷款风险难以控制、金融监管模式缺乏针对性且“严监管”难实现、业务类型有限且存款来源不足等现状。中国人民银行随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9年在对我国第一家外资村镇银行的调查后指出:经营成本较高、盈利难度大;资金实力不强、支农作用有限;支付清算渠道不畅通、业务拓展困难等是我国村镇银行现阶段面临的主要困难。学者对村镇银行在建立及发展中还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困难进行了研究也指出吸收存款难、存贷比高,盈利能力有限、经营压力大,抵御风险能力不足的现实困难,在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又有相关学者对村镇银行生存困境进行了原因分析指出:农村金融固有的特征、村镇银行自身创新不够和其他一些原因是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重要原因。发展村镇银行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时期提出的,然而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效果并不是很好。针对村镇银行存在的诸多问题,国内众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推广建议,全面提升农民金融意识和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创新,可以为村镇银行在广大农村地区的设立、发展和壮大夯实思想基础和经济基础。

准入制度、经营制度、政策环境、保障环境、信用环境、协调环境是村镇银行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许多环境约束因素,进一步也导致了制度功能和制度绩效不能实现最大化。也有学者指出:政策性目标与盈利性目标的矛盾、缺乏规模效应、缺乏抗风险能力、缺乏品牌和信誉是村镇银行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村镇银行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制度安排。

三、博弈模型分析

(一)模型设定。本文构建了一个博弈的基本框架:首先,博弈的参与人,即相关政府部门、现有银行和农户都是有限理性的,他们都会在给定情形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然后,相关政府部门、现有银行和农户都是风险中立者,意味着各方效用函数的数学特征为eU(x)=Ue(x),这表明了期望效用与预期收益下的效用两者相等。最后,农村金融的信贷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存在许多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发放并且农户可以根据自身偏好选择合适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

(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

1、政府和现有银行之间的博弈分析

(1)变量说明。现在对各博弈模型中变量做如下定义,设立阶段政府和现有银行之间的博弈中:假设博弈的参与人为相关政府部门(即银监部门)(G)和现有银行(假设为非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B),银监部门对现有银行进行监管。变量C1:现有银行发起建立村镇银行时银监部门的监管成本;变量C2:现有银行不发起建立村镇银行时银监部门的监管成本;变量Z:现有银行用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资金,也是现有银行在不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时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变量r:贷款利率;变量X:现有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后盈利中所占份额。

(2)模型分析。在经济人的假设前提下,现有银行是否响应政策号召发起设立一家村镇银行,主要取决于哪种形式下获得的收益更大。在此模型中,银监部门以p1的概率对现有银行进行监管,以1-p1的概率对现有银行不进行监管;同时,现有银行以q1的概率响应相关政策发起建立村镇银行,以1-q1的概率不响应相关政策发起建立村镇银行。当银监部门对现有银行实施监管且现有银行发起设立一家村镇银行时,银监部门的收益为-C1,而现有银行的收益为X-C1;当银监部门对现有银行实施监管且现有银行不发起设立一家村镇银行时,银监部门的收益为-C2,而现有银行的收益为Zr-C2;当银监部门对现有银行不实施监管且现有银行发起设立一家村镇银行时,银监部门的收益为0,而现有银行的收益为0;当银监部门对现有银行不实施监管且现有银行不发起设立一家村镇银行时,银监部门的收益为0,而现有银行的收益为Zr。

在分析过程中,银监部门的监管成本会随着银行机构数量的增多而增加,即C1>C2>0,且银监部门和现有银行均承担监管成本。根据实际情况,我国银监部门尚未对银行业放松监管,所以不考虑不监管情况下现有银行的策略。因此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时现有银行类机构的期望收益可以表示为:L1=(X-C1)p1q1;而不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时现有银行类机构的期望收益可以表示为:L2=(Zr-C2)p1(1-q1)。当L1=L2,即q1*=(Zr-C2)/(Zr-C2+X-C1)时,对于现有银行来说,是否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获得的收益是相同的。

然而,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限制,农村金融机构收益小于非农村金融机构收益,即Zr-C2>X-C1。根据分析可得,此时博弈的纳什均衡是(监管,不设立)。

因此,即使银监会出台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却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也无法调动现有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积极性。

2、现有银行和现有银行之间的博弈分析

(1)变量说明。现有银行和现有银行之间的博弈中:假设博弈的参与人为现有银行1(B1)和现有银行2(B2),且两者实力相当,各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的资本金相同即出资额大者享有村镇银行收益更大。在该模型中,变量w1:现有银行1用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资金,也是现有银行在不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时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变量w2:现有银行2用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资金,也是现有银行在不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时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变量r:贷款利率;变量Y1:现有银行1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后盈利中所占份额;变量Y2:现有银行2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后盈利中所占份额。同时,假设w1>w2,即假设现有银行1用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资金或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大于现有银行2,并且假设双方承担的成本一样。

(2)模型分析。根据设定模型时的假设可知,现有银行不管是在非农村金融市场还是设立村镇银行后在农村金融市场,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竞争。现有银行1(B1)以p2的概率响应银监部门的政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以1-p2的概率不响应银监部门的政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现有银行1(B2)以q2的概率响应银监部门的政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以1-q2的概率不响应银监部门的政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当现有银行1和现有银行2均发起设立一家村镇银行时,现有银行1的收益为Y1,而现有银行2的收益为Y2;当现有银行1和现有银行2均不发起设立一家村镇银行时,现有银行1的收益为w1r,而现有银行2的收益为w2r;当现有银行1发起设立一家村镇银行而现有银行2不发起设立一家村镇银行时,现有银行1的收益为Y1,而现有银行2的收益为w2r;当现有银行1不发起设立一家村镇银行而现有银行2发起设立一家村镇银行时,现有银行1的收益为w1r,而现有银行2的收益为Y2。

当现有银行2选择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时,其期望收益可以表示为:L3=Y2p2q2+Y2(1-p2)q2;当现有银行2选择不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时,其期望的收益可以表示为:L4=w2rp2(1-q2)+w2r(1-p2)(1-q2)。当L3=L4,即q2*=w2r/(Y2+w2r)时,现有银行2选择是否设立村镇银行获得的收益是无差异的;同理可得,p2*=w1r/(Y1+w1r)时,现有银行1选择是否设立村镇银行获得的收益也是无差异的。由银监会在《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所做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的规定可知,现有银行享有村镇银行的收益的比率大于r。经过分析可得,此时博弈的纳什均衡是(不设立,不设立)。

若存在完全竞争市场,现有银行都不愿把资金投资在发起设立村镇银行上,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金融市场不够发达,投资于农村金融市场收益小。

3、村镇银行和农户之间的博弈分析

(1)变量说明。运行阶段的村镇银行和农户之间的博弈中:假设博弈的参与人为村镇银行(R)和农户(F),农户要开始某项农业项目,且此项目资金完全由信贷支持提供,即农户的自有资金投入为0。在该模型中,变量m:农户需要的一笔信贷资金以用于支持某项农业项目,且m>0;变量r:贷款利率;变量i:资金回报率,为外生变量;变量c:信贷关系达成所需的交易成本,假设参与人各方都承担此成本,且mr-c>0,这是构成村镇银行参与信贷的约束条件。

(2)模型分析。假设在该模型中,村镇银行将以p3的概率向提出申请的农户发放贷款,以1-p3的概率不向提出申请的农户发放贷款;农户以q3的概率按期归还贷款本息,以1-q3的概率不按期归还贷款本息。取得信贷资金,项目建成后,农户通过农业项目获得收入为mi,金融机构只有在预期到农户可以偿还m(1+r)时才会对其进行放贷。所以,mi>m(1+r),即i>(1+r)是借贷方农户的申请信贷的约束。当村镇银行贷款并且农户进行还款时,村镇银行可以获得的利益为a=mr-c,而农户则为B=mi-m(1+r)-c。当村镇银行贷款且农户不还款时,村镇可以获得D=-m(1+r)-c,农户获得e=mi-c。当农户申请贷款时其所用费用为c,若没有从村镇银行获得贷款则其收益为-c。当农户不准备还贷款,村镇银行也不准备贷款时,双方都没有发生信贷关系,则其收益均为0。

对于农户来说,选择还款策略时获得的收益可以表示为:L5=[mi-m(1+r)-c]p3q3+(-c)(1-p3)q3;而选择不还款策略时获得的收益表示为:L6=(mi-c)p3(1-q3)。当L5>L6,即q3*>mip3/(2mip3-mp3-cp3-mrp3)时,农户在村镇银行与农户的博弈中会选择主动还款的策略,而当村镇银行了解到农户会还款的情况下,也会选择贷款的策略。

由于银行设置的门槛较高,这就导致了农村信贷规模和数量较少,另外农村金融组织还承担着不断趋于恶化的信贷坏账问题,以上两个方面使金融组织始终处于矛盾之中。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若没有有效的相关机制,农户的占优策略将是获得贷款后抵赖不还款,而当村镇银行预期到这种情况时,其最优策略则是初始阶段不贷款,以免造成信贷坏账问题,这样双方就陷入“囚徒困境”。根据分析可得,此时博弈的纳什均衡是(不贷款,不还款)。

四、分析结论和建议

(一)模型分析结论。通过对村镇银行在建立阶段和运行阶段各相关利益者间的静态博弈模型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现有银行和银监部门之间的矛盾,银监部门如果不采取适当的强制措施、激励措施,现有银行不愿选择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相反现有银行更愿将资金在现有市场上用于放贷,获得贷款利息收入,因此使得无法达到博弈双方双赢的博弈均衡。

第二,由于现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各个银行在进行项目投资的时候都会权衡项目的收益大小。相比投资还不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各个银行都更愿意投资现有的市场。

第三,村镇银行和农户之间也普遍存在“囚徒困境”。经过分析可知,原因在于农业项目的高风险、低收益性,信贷双方高的交易成本和利率阻碍了村镇银行甚至农村金融长期良性的发展。

(二)具体建议。针对村镇银行在发起设立、运行、推广中遇到的种种情况,提出具体建议:

第一,完善激励制度,激发现有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积极性。

第二,改变现有银行经营理念,鼓励外资银行进入农村地区建立村镇银行,结合当地市场特点,服务于“三农”建设。

第三,加强财政对设立村镇银行支持的政策力度。对于村镇银行的涉农项目,需要政府参与进来,建立普惠性的农村金融政策,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贴息及建立担保基金等多种方式,分担村镇银行涉农项目的风险和降低它们的成本。

第四,加强村镇银行和农户之间长期的信贷合作关系,构建一个比较稳定的客户网。健全村镇银行和农户之间的临时磋商机制和信息交流载体,定期走访客户,与客户进行沟通和协调,解决工作中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由此可以降低信贷交易成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为农户提供生产所需的信贷资金,也可能改善农户的收入情况,反过来促进银行和农户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晓燕.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时代,2009.21.

[2]中国人民银行随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村镇银行经营困境与可持续发展――来自我国第一家外资村镇银行的调查[J].武汉金融,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