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分配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5:48

计划经济的分配方式篇1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等教育;财政体制

   高等教育财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我国财政体制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与此相适应,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革。探讨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与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对深化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及其弊端

   计划经济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按照政府制定的计划进行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配置。由于高等教育担负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职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系统是政府的整个计划体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运行机制大致如下:政府首先制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然后计划部门据此来确定人才需求计划,制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高等院校的招生计划,财政部门再根据招生计划的定额确定高等教育的拨款计划。高等学校必须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计划要求来确定自己的工作计划、用人计划、课程设置计划和教学计划。经过按计划培养过程,国家再制定高等院校毕业生分配计划,用人单位根据国家计划接受统一分配的学生。[1]在这种体制下,国家包揽高等教育办学。财政拨款是高等教育经费的唯一来源,这种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实行“统一列支、分级管理”的体制。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的财政体制是高度集中的。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被称为“统收统支”,各级地方政府都没有自己的独立核算。中央政府集中全部的财政收入并制定一个包括全部下级政府的统一预算。这种财政安排也将教育部门包括进来。教育经费列入国家预算,由国家财政统一列支,实行统一领导,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县分级管理的体制。财政部根据教育部和国家计委提供的教育事业发展计划,按照“定员定额”的核算办法分别给各部门、各地区核定教育经费。中央各部委所属院校的经费由财政部拨到有关部委,然后再经过各部委下达到学校。地方所属院校的经费由地方财政部门根据中央财政部下达的经费指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管理。

   第二,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实行“专款专用、结余上缴”的原则。财政部在按照“定员定额”法核定高等教育经费的同时,对经费的使用范围实行严格的限制,即“专款专用、结余上缴”。“定员定额”法核算教育经费,包括两个部分:(1)教职工人员经费开支,其中有标准工资、补助工资以及职工福利费三项;(2)学生经费开支,其中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修缮费、助(奖)学金。此外,还设有一些专项拨款。[2]这种拨款方法保证了人员经费的开支,但在制定各项经费开支标准的同时也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例如,教学业务费不能用于教学设备购置,行政公务费不能用于教学业务,造成了学校有限资金的分散、割裂。学校对此无统筹安排,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也缺乏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的积极性。加上在年终决算后将全部结余款项交回国家财政,高等学校本身缺乏经费使用方面的自主权。许多学校往往是年终决算前“突击花钱”,力求把分到手的钱全部花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经费使用不当,降低了学校的办学效益。

   第三,高等教育经费的分配采用“基数加发展”的拨款方式。所谓“基数加发展”的方式,就是以各校前一年度所得的经费份额为基数,考虑当年度各项发展的需要和国家财力的可能,确定当年的经费分配额度。这是一种渐进式的经费分配方式。这种经费分配方式是以以往的支出结果为依据,而不是基于合理的成本分析之上。在制定预算时,决策机构参照的是往年的支出基数,往年支出越多,可能得到的经费就越多,助长了高校花钱不顾效益,形成学校追求成本最大化的现象。同时,这种经费分配方式缺乏公平、透明的竞争机制,基数的确定主观性因素极大。一些高校对决策部门的影响往往起相当大的作用。事实上,在“基数加发展”的经费分配模式下,各高等院校学生人均经费差别较大。

   这种高度集中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曾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带来一些弊端。

   第一,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受到国家财政及指令性计划的严格约束,高等院校的一切活动必须以按计划分配的资源为条件。学校缺乏主动筹集经费的自主权和积极性。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在这种体制下只能为很少的一部分人提供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机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日益增长的对各种专门人才的需求。此外,高度集权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不利于发挥地方投资办教育的积极性,影响了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二,中央各部委根据行业的发展计划和相应的人才需求计划设置为本行业服务的高等院校,促使各部门所管辖的高等教育机构自成体系,搞小而全,院校和专业重复设置,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条块分割”和“部门分割”。高等教育成了部门经济、产品经济的附属物。同时也造成了部门之间、行业之间高级专门人才分布不合理和高等教育科类、专业分布不合理状况。重视人才培养的部门给所属高等院校的投资就多,反之,投资就少。这样逐渐形成的人才拥有和培养状况不平衡,导致人才供求矛盾尖锐化,造成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

   第三,部门投资和部门办学导致专业设置过窄,培养的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知识面不宽,适应性不强。此外,人才的培养与分配为投资部门所有,不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所带来的人才积压、用非所学、高才低用、近亲繁殖等消极后果也很严重,使国家有限的高等教育投资得到的宏观效益不高。

计划经济的分配方式篇2

关键词:新经济;农村;电网配网;设计规划

中图分类号:tm715文献标识码:a

在新经济形式下,我国的农村电网配网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比如在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时,考虑问题不够全面,过于简单,所以经常出现设计规划不准确的情况,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

一、新经济形式下我国农村电网配网现状

新经济形式下,我国各行各业都进入了发展阶段,电力行业是我国三大重要产业,其电网配网模式已经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尤其是针对农村的电网,在新经济形式下,我国的农村电网配网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笔者总结如下:

1经济效益分析过于简单

农村电网配网建设规划最终的目的就是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但是我国农村电网配网经济效益分析过于简单,因此考虑不周全,不能全面概括出具体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农村配电网都需要预先做好设计规划,但是在此之后就并没有对此进行系统的计算,尤其针对电网结构。正常情况下,电力人员应该就规划前与后要对电网供电能力进行认真细致的对比,但是很多的电力企业都没有认真做这项工作,甚至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规划投资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但是在计算规划投资之后,需要对效益进行系统分析,但是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在对效益进行分析时,使用方便比较简单,通常都会选择使用列表法,并且计算之后,缺少论证,所以难以为投资做出准确的参考。

2电力需求预测存在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迅速越来越高,很多类型的家用电器等都进入到了千家万户,所以农村对电力需求越来越高,这也为电力需求预测带来了难度,这也正是电力需求预测存在问题的最重要的原因。但是这并不是主要是原因,在对农村电力需求进行预测时,某些预测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尤其是相关的电力知识,也没有做好实现的数据收集工作,这些都营销者预测结果。通常情况下,在预测电力需求时,需要采用多种方法,一般有三种,一是弹性系数法;二是分区预测法;三是人均电脑预测法,之所以要选择多种预测方法,主要是想要获得更准确的预测结果,但是有些农村电网人员即使通过这三种方法进行预测获得结果有很大的差距,也没有进行深度研究,进而使得预测结果难以保证。

二、新经济形势下农村电网配网设计规划方法

虽然在新经济形式下,我国的农村电网配网设计规划还存一定的问题,但是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解决,笔者总结如下:

1从电网角度考虑

一方面,根据农村城乡分布情况来明确变电所布点以及所需要的具体的容量,通常情况下,相关人员可以根据电网详细的负荷资料以及所需要的具体的电压等级就可以详细的了解到电网的分布现状,进而确定变电布点。但是在确定变电所布点时,应该遵循一定原则,比如要对原有基础上进行布点,这样才能确定是增加容量还是降低容量以及如何处理负荷问题,一般情况下,如果农村符合分布呈现出比较规则的状态,选择三级电压效果比较好,除此之外,还要根据供电半径来明确变电所布点以及具体容量,因为供电半径与供电具体的区域密切相关,但是在此基础上还要遵循相应的准则。变电所布点通常情况下都是在负荷中心的位置上,会达到最佳的供电效果。

另一方面,选择适宜的导线截面,根据我国农村电网整体情况,选择使用架空配电网线形式的导线截面效果比较好,但是在选择时需要注意很多问题,比如机械强度、热稳定等。为了选择最佳的导线截面,使其性能有所保证,需要对其进行发热校验。传统的校验方法主要针对的是机械强度,但是机械强度并不是影响导线截面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现阶段对于导线截面考虑的问题更多,比如经济因素,通常而言,导线截面面积与经济成本成正比,因此要选择时也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选择出性能与经济达到最佳结合点的导线截面。

2从配网规划角度考虑

2.1预测负荷

配网规划主要是针对负荷进行预测,其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仿真法,这种方法主要使用的设备是计算机,通过该设备对用户数量以及不同的类型进行计算,进而分析出该区域具体的用电负荷种类,最终计算出相应的数值;第二种方法是外测法,这种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回归分析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建立在大量的数据观察的基础上,之后利用回归方程。所应用的原理主要是回归分析法,需要找到相关自变量,之后根据其变化规律,对未来数值进行预测。但是要想使用这种方法,必须要了解回归方程,进而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使用一元回归,还是多元回归;二是平均增长率法,这种方法是建立在了解目前当地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而对未来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规划,总结出多年的经济增长规律,进而计算出平均增长率。

2.2引进先进技术

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应当从以下方面做起。(1)保证配电网络以及供电源具备可靠性。配电网架的坚强性是基础,当用户的网络出现故障后,部分可以停电,把供电良好地段的电与邻近的电网相连接。(2)延长配电设备检修的时间。在当前情况下,电网设备的数量较多,覆盖范围较广,现在的检测手段远远不能满足检修的要求,因此,需要延长设备检修的时间。(3)强化检查维修时间,增加继电保护装置。对于不稳定的装置,及时更换,并做好巡视记录,对开关定值建立相应的档案,及时消除查出的缺陷。(4)针对车辆碰撞的问题,做好防护措施;并采取防雷以及防动物的方法;投入高新的设备。(5)改善接线的情况,保持线路的灵活性,保证负荷水平处于合理的状态。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农村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高,所以不能只是采取简单的方法对农村电网配网进行设计规划,这对电网配网后期使用非常不利,因此要从电网角度以及配网规划角度进行全面的设计规划。

参考文献

[1]张满良.发电厂厂级实时监控信息系统的设计规划与实施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12).

计划经济的分配方式篇3

关键词:经济资本;配置流程;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1-0052-03收稿日期:2007-12-05

一、经济资本概述

(一)经济资本的概念

经济资本的概念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密切相关,根据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的风险可以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因承担上述风险所带来的潜在损失可以分解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异常损失。

预期损失是在一般正常情况下,银行在一定时期可预见到的平均损失。这类损失要通过调整业务定价和提取相应的准备金,从业务的收益中作为成本来扣减掉。非预计损失是超出预期平均水平的损失,银行必须有充足的资本金,保证银行在不利的情况下也能正常经营。非预期损失是真正的风险,它需由银行的资本来消化,这是由资本的功能和非预期损失的波动性所决定的。异常损失是指超出银行正常承受能力的损失,通常有发生概率极小但一旦发生损失巨大的特点。这是由不可抗力引发的,银行一般无法做出更有效的准备。

经济资本就是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市场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和操作风险的非预期损失之和,实际上是非预期损失的另一种名称。与账面资本和监管资本不同[1],经济资本不是真实的资本,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种工具。经济资本与实际资本的比较,是银行确定风险边界的基础。经济资本,即非预期损失的计量需要较高的风险管理水平和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支持。实务工作中可以结合商业银行信息基础和管理现状,采用内部系数法等方法计算经济资本配置方案。

(二)经济资本的应用

由于经济资本反映了分支机构和业务品种的非预期损失程度,因此,根据计量的非预期损失数额在分支机构和业务品种之间分配经济资本,既补偿了业务风险(即非预期损失),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考核分支机构和业务品种,对分支机构和业务品种的业绩进行客观评价。在经济资本的基础上形成的考核评价指标主要有经济增加值和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经济资本成本=经济资本实际占用额×基础回报率

经济增加值(eVa)=净利润-经济资本成本

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RaRoC)[2]=净利润/经济资本实际占用额×100%

与剩余利润和权益回报率(Roe)[3]相比较,经济增加值和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反映了分支机构和业务品种承担风险后的盈利能力,有助于引导分支机构树立资本约束观念。例如,某项业务的风险较大,则该项业务非预期损失较高,其占用的经济资本相应较多,即使该项业务能带来较大的利润,与其所占用的经济资本相比,其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不一定很高。

实务中,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分支机构和业务品种的经济增加值与经济资本回报率,可以减少对低收益区域、项目的投入,将有限的资本投入到具有更具发展前景的区域和项目中,提高资本的整体收益水平并有效防范风险。对需要占用同样经济资本的业务,优先选择RaRoC相对较高的业务。

二、经济资本需求及配置

(一)经济资本总量需求计划编制流程

在实际工作中,经济资本总量需求计划需要以业务发展计划等为基础编制,同时与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指标的账面资本管理紧密结合。业务发展计划、财务收支计划、风险控制计划及资本补充渠道等,均对资本充足率及经济资本总量需求产生影响。主要包括:

1.业务发展计划中的资产业务,在产生收益的同时增加了风险加权资产和经济资本占用。中间业务,通常不增加风险加权资产和经济资本占用,但可以通过增加收益的方式提高资本数额,进而提高资本充足率和RaRoC。

2.财务收支计划中净利润将直接影响资本数额进而影响资本充足率,同时净利润与eVa和RaRoC呈正相关。

3.风险控制计划中如预计不良资产增加,则将增加拨备提取数额,减少利润进而减少资本数额,降低资本充足率、eVa和RaRoC。

4.如果资本补充渠道顺畅、来源较多,则可相对调低资本充足率目标水平,经济资本具备更大的扩充边界。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资本充足率或经济资本占用需要控制在某一水平,将对业务发展计划产生引导和制约作用(即业务种类、规模将受到资本充足率计划和经济资本占用计划的影响),对财务收支计划和风险控制计划提出目标要求(如净利润需完成某一目标值,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需达到一定比例,不良资产率需控制在某一水平)。

(二)经济资本配置计划

经济资本在分支机构和业务品种间的配置方式有以下几种:

1.以业务发展计划为基础配置经济资本。直接根据分支机构、业务品种、业务发展计划数,计量出需分配给分支机构和业务品种的经济资本。该模式下,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机构、业务品种所对应的经济资本、eVa和RaRoC水平,验证资源配置(如贷款投放的区域策略)是否符合商业银行整体经营发展战略要求。

2.、以业务发展、财务收支等计划为基础计算出的分支机构和业务品种eVa或RaRoC需达到某一目标要求,如低于该要求,则对业务发展、财务收支等计划进行调整修正。

3.对分支机构和业务品种的RaRoC进行排序,优先选择RaRoC相对较高的分支机构和业务品种配置经济资本,直至经济资本占用达到整体目标限额。实际上,经济资本和经济资本回报率确定后,对分支机构的净利润也会随之确定。

三、经济资本配置中的有关问题

(一)经济资本计量问题

经济资本体现了风险占用,需要计量模型定量化。基于信息基础和管理现状,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主要采用内部系数法等方法计算经济资本,会导致风险程度不同的资产经济资本系数相同。从实用性和准确性看,经济资本计量是一个难点。

(二)经济资本配置计划定位问题

1.分支机构是否可以合理配置业务资源。从科学性与合理性角度看,经济资本、eVa和RaRoC适合作为衡量分支机构综合经营成果的指标。当分支机构业务发展、成本控制、风险控制执行情况与总行设定的目标产生偏差时,能够在分支机构内部形成一个自我调整的机制,确保能够完成目标值。例如,分支机构可以在经济资本、eVa和RaRoC的约束下对业务发展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不良资产率超过目标值时通过降低成本收入比或提高中间业务收入予以弥补。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要求分支机构必须完成总行下达的各项指标,实际工作中既缺乏弹性,也容易造成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而实际结果与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管理目标相悖。比如为了完成贷款任务而发放贷款,忽视风险控制,造成不良资产率上升,资产损失增大,利润下降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如果假定分支机构可以合理配置业务资源,则下达经济资本配置总量、eVa和RaRoC指标即可。

2.商业银行总机构业务布局对经济资本配置的影响。如果假定商业银行总机构对宏观布局有比较长远和深刻的认识,需要干预分支机构业务布局,那么,经济资本配置计划将无法成为主导计划,因为总机构保留了部分业务资源配置权利。问题的实质是,总机构、分支机构到底哪个层面更适合拥有配置业务资源的权利,或者是哪个层面更具备洞察力。从实务中看,总机构往往保留了更多的业务资源配置权利。因此,目前仅仅下达经济资本配置计划还不能完全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必须要与业务发展等计划结合起来一并下达管理。

(三)经济资本与资源配置

经济资本实质上是经营风险的一种综合反映,更重要的是,经济资本与各种业务资源的配置权限紧密相联。在以机构管理为主的模式下,虽然机构对资源配置结果(如净利润、eVa等)承担责任,但并未拥有完全自主的配置权限,上级管理机构仍保留了审批、指导的权限。如实行事业部制,业务管理部门成为业务资源配置的主角,拥有配置权限,亦承担配置后的责任,符合权责对等原则,利于考核。对事业部而言,经济资本配置可以成为一项核心的、主导性的计划。但在事业部内部仍存在机构层级和资源配置权限划分的问题。

总的看,管理过程中需要借助指标,也应善于运用指标,但不能迷信指标,没有哪个指标是万能的。在侧重使用一个指标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指标背后的东西。管理不能简单化、完全指标化。净利润、权益回报率、剩余利润、经济资本、经济增加值、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的管理与考核,有其科学与合理的一面,但以哪个指标为核心,其背后都隐含着“谁最终拥有资源配置权限”这一问题,这与管理体制相关,也提醒我们需要客观、清醒地看待这些指标的用处。

注释:

[1]帐面资本,是根据会计准则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出来的资本。监管资本,是商业银行根据当地监管部门的相关要求,所拥有和发行的有合格的资本工具。

计划经济的分配方式篇4

[关键词]市场经济;分配方式;贫富分化

一、两种生产方式的讨论

物质产品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进行生产,而要进行生产就必须把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实行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体现于原始社会经济、个体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在现实经济讨论中主要专指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方式。实行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产方式。从原始社会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在生产中逐渐形成了分工,分工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又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现代社会化太生产中,分工已相当细化,分工的细化就要求社会生产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共同来进行。生产要素的两种不同结合方式就是人们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社会生产而采取的两种不同的方法。

按照我国传统经济思想的观点,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消除了通过占有生产资料而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现象,使劳动成果全部归于劳动者,从而极大地激发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国家还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统一安排生产,从而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所以说,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要优于间接结合的生产方式。但是,实践证明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在现实世界中,相对于人类需求,各种生产要素总是稀缺的。人类从事社会生产就必须把相对稀缺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以生产出能使人类需求得到最大满足的产品,这就是生产要素的配置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完成的。但是,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并不完美,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如垄断、信息不完全、外部性等)限制了价格机制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价格形成不完全,使价格产生滞后性和自发性,从而使市场对经济的调节要以周期性的巨大的经济波动为代价。正是出于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缺点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来取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以消除周期性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其它一系列矛盾。

在生产要素的配置问题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就好比是一个城市的交通问题。对市场经济体制来说,市场上的各种生产要素就相当于一个城市中不停流动的人,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目的地,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目的地各自选择自己的最优路线。在这种情况下,个别街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流拥挤的现象,交通可能产生堵塞,严重时还可能会使整个城市的交通陷于瘫痪。计划经济体制的原理就好比计划当局为每个在城市中流动的人都设计出各自的通行路线,这样就可以使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而不会出现交通堵塞。但是,很明显,计划经济体制也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首先,每个人的个人偏好是不同的,计划当局设计出的路线对每个人来说并不一定是最合意的路线;其次,要为每个人设计出通行路线,计划者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信息;最后,为了使计划得以实施,还需要对每个流动的人进行监督。所以,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即使花费巨大的成本,计划当局的工作也是很难圆满完成的。

由此可见,虽然市场经济体制并非十全十美,但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发挥它在配置生产要素上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用经济计划来克服其缺陷,把两种生产方式的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应该是发展经济的最佳方式。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衷就在于此。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品分配

产品生产的方式决定了产品分配的方式,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品分配是通过价格来实现的。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就是要让价格形成经济主体的收入,使追求价格收入成为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同时让价格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从而使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得到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高效协调发展。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通过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取得收入是合情合理的。

有人认为,各种生产要素在产品生产中做出了各自的贡献,根据它们的贡献大小进行产品分配应该是既简单又顺理成章的。但是,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具体如何计量呢?边际主义认为,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决定了它们各自的价格,也决定了它们在生产中的贡献,从而价格就形成了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其实,在商品生产中,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发挥作用,每种生产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具体到每种要素做出的贡献大小是根本无法测量的。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的价格只是反映了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并不具有决定基础。马克思在分析资本的有机构成时指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种投入的物质比例关系,商品的社会需求最终会决定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到要素的价格和供给。

在商品生产中,各种生产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很难区分各个要素具体做出的贡献大小,更不可能根据其贡献大小来决定它们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只是反映了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如果某种生产要素供过于求,其价格就下降;供不应求,其价格就上升。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当某种生产要素供求平衡时,它的价格又由什么来决定呢?例如,某种生产要素在供求平衡时价格为3,为什么不会是5呢?这是由于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具有一定的相互替代性,如果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定为5,社会对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就会下降,它的价格就会降低;与此同时,其它要素的社会需求量会上升,价格会提高。由此,各种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都会发生变化,相对价格会做出进一步调整,从理论上讲,最后的价格将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在一定时点上,我们假设社会对每种商品的需求是一定的,并假设社会的物质生产技术是不变的,则社会对每种生产要素的需求也将是一定的,相对于一定生产力水平下不变的生产要素的供给,生产要素就会具有一个不变的价格向量。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国民经济统计原理,货币需求量乘以货币流通速度应该正好等于社会商品的货币价值总额。如果货币供给量比货币需求量大,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就会上升,上例中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可能就会变成5,而不是3。按照比较静态理论的观点,货币供给量的大小只会影响各种生产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的数值变化,而不会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影响,各种生产要素和商品的相对价格将不会改变。但是,按照动态经济学的观点,各种生产要素对价格的敏感度是不同的,根据价格的变化进行调整所需要的时间千差万别,货币供给量的非正常变化必然会扭曲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从而引起经济的波动。不过,从长期来看,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还是会趋向于达到一个稳定的向量,这个向量是作为趋势而存在的,各种生产要素通过这一价格向量进行产品的分配。

三、市场经济发展与贫富分化

在市场经济中,产品的分配是通过生产要素的价格来实现的,由于每个人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数量不同,所分得的产品数量必然就会不相等,从而会出现贫富分化,这是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其实,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同样会出现贫富分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方式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就是根据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参加劳动就不能参与分配。对于每个劳动者,由于个人的自然禀赋不同,后天的努力也相差较远,他们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必然不相同。“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所以,个人分得消费品的数量必然不相等,从而在社会中会出现贫富差距。不过,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激励每个劳动者努力从事生产活动。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没有出现明显的贫富分化,国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小,一般认为当时的Gini系数低于0.3。其中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当时并没有实行真正的按劳分配。在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准确计量每个劳动者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存在着极大的困难,按劳分配中的“劳”无法得到体现,所以当时执行的分配方式是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每个人所分得的消费品基本上是相等的,社会中当然没有明显的贫富差距。从另一方面讲,即使假设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每个劳动者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可以计量,按劳分配所形成的贫富差距也是有限的。在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下,分配的依据是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每个劳动者的自然天赋、个人努力度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可以统一认为是取决于个人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特点决定其本身是很难迅速积累的,并且也很难进行代际之间的遗赠,所以按人力资本分配所形成的贫富差距不会太大。与此相反,在市场经济中,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特别是资本参与分配,所导致的贫富分化可能要大得多。首先,资本参与收入分配使资本可以进行自我积累;其次,资本可以通过资本集中使自己迅速壮大;再次,资本可以在代际之间进行遗赠。所以,每个经济个体之间在资本的占有量上形成的差距可能很大,从而在产品分配上所形成的差距也必然很大,出现明显的贫富分化,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还有可能越来越大。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尼茨(Kuznets,1955)对市场经济中的贫富分化现象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认为贫富差距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倒U型。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差距就会逐渐变小。库兹尼茨认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使收入不平等程度增加的因素。其中一个因素是农村地区分配的平等程度要远高于城市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会在整体上提高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另一个因素是社会的积累和储蓄主要集中在少数高收入者手中。这些储蓄又成为高收入者获得收入的手段,导致下一个时期收入更加不平等。如果没有抑制因素,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会越来越大。但是,库兹尼茨认为,社会中的确存在一些因素抑制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扩大。首先,是法律和政府的干预。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政府产生压力。政府会通过收取累进所得税和遗产税,以及采取多种形式的转移支付来缓解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其次,由于城市中农村移民后代对都市经济更强的适应能力以及维护自身利益的低收入阶层政治力量的壮大,城市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逐渐下降,抑制了整个社会不平等程度的扩大。再次,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并高速增长,新兴产业资产的持有者所获得收入的增长速度要远远高于旧产业资产的持有者。由于以上因素的作用,抑制了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使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先扩大后缓和呈现出倒U型。

本文认为,收入差距随着经济发展之所以会呈现倒U型,一方面可归因于政府的再分配政策的调整,另一方面,我认为更主要的原因是由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生产要素相对重要程度(即稀缺程度)的不同所造成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商品生产的技术水平较低,劳动力相对于自然资源和资本比较丰富,劳动所取得的收人相对就较少;自然资源,特别是资本相对来说较为稀缺,分得的收入也就较多,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会逐渐扩大。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逐渐变得相对稀缺,在产品分配中所占的份额也变得越来越大,成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扩大的抑制因素,如上文所分析,贫富差距自然会逐渐缩小。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社会中出现贫富分化现象应该说有一定的必然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开始共同参与收入分配,私营经济迅速崛起,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差距过大对我国社会的潜在危害是巨大的。调节社会分配、杜绝不平等分配、减小收入差距是我们面临的、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严峻课题。应通过收入的再分配手段调节收入水平,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措施努力缩小贫富差距。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4.

计划经济的分配方式篇5

关键词:价值规律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计划调控的实践基础

马克思的计划调控理论

(一)价值规律在宏观上调节社会总劳动在各个生产者之间的分配

马克思指出:“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的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这是因为条件仍然是使用价值。但是,如果说个别商品的使用价值取决于该商品是否满足一种需要,那么,社会产品总量的使用价值就取决于这个总量是否适合于社会对每种特殊产品的特定数量的需要,从而劳动是否根据这种特定数量的社会需要按比例地分配在不同的生产领域。(我们在论述资本在不同的生产领域的分配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在这里,社会需要,即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对于社会总劳动时间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来说,是有决定意义的”。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只有符合社会需要时,才是形成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才能在市场上实现;如果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超过社会需要,超出的部分就不能形成商品价值,在市场上就不能实现,就会造成一部分社会劳动的浪费。只有当本部门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恰好与社会总劳动分配到该部门的劳动时间相等时,商品的价值才能得到最终的决定和社会的承认。可见,一种商品即使生产它时耗费了本部门内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并不等于说可以按照价值出售,还必须看它是否符合社会总劳动分配到这类商品的劳动时间。价值规律调节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正是以社会必要劳动量及其决定的价值为条件,通过增加社会所需要的商品,减少不需要的商品实现的。当社会所需要的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大于社会实际分配给该部门的劳动量时,市场上的该种商品就会供不应求,利润增加,其他部门的生产要素就会转移到该部门。当社会所需要的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小于社会实际分配给该部门的劳动量时,市场上的该种商品就会供过于求,利润减少,该部门的生产要素就会转移到别的部门,价值规律正是通过这种宏观调控作用,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地发展。

(二)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普遍规律

只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实行专业分工,就会使生产者的生产活动从属于社会分工的劳动体系,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就会产生分离,在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之间就会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从而要求社会生产按一定的比例来分配社会劳动,使生产按一定的比例发展。马克思指出:“正象单个人的情况一样,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正象单个人必须正确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以适当的比例获得知识或满足对他的活动所提出的各种要求,社会必须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实现符合社会全部需要的生产”。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人人都同样知道,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可见,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一条客观规律。

(三)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是计划调控的直接理论依据

马克思关于计划调控的思想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的规律是生产社会化经济运行中的客观经济规律,它是适用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共有规律。这一规律既可以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之中,也可以存在于社会主义经济形态之中,它绝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因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价值规律是计划调控的基础理论依据,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是计划调控的直接理论依据,二者共同为计划调控发挥指导作用。其次,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实现方式和调节方式。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这一规律是通过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实现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这一规律是通过经济的周期性和危机的形式实现的。在未来的公有制社会中,这一规律是通过人们对经济活动自觉的控制和计划来实现的。最后,马克思科学地预见了未来公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中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的实现方式和调节方式。但是,这种设想与现实有很大不同,社会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计划调控,已成为世界各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特征。

我国加强计划调控的实践基础

(一)社会化大生产必然要求对国民经济进行计划调控

任何社会条件下的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都存在着比例性,都必须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的分工,使它们各自的产品互相变成商品,互相成为等价物,使它们互相成为市场”。事实说明,专业化分工越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越是高,社会各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是大,它们之间就越是需要依靠市场来实现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全部经济活动在本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形成一个更加统一、更加复杂、更加错综、更加规模巨大的复合体。在这个体系中,任何一个经济部门都不能独立存在,每一个经济部门的发展都影响和制约着别的经济部门的发展;同时,每个经济部门本身的发展也都受到别的经济部门的影响和制约。各个经济部门在生产规模和增长速度之间,必然要求保持一定比例的科学发展关系。只有按照这种科学的发展关系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有计划的调控,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才能保持基本平衡,国民经济各部门才能保持相适应的比例关系。

(二)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

一是公有制决定了生产的社会主义性质。在公有制条件下,整个社会生产都服从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这一根本需要,十分有必要对整个社会生产进行有意识的计划、控制和调节。只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变,以计划调控为主导的调控方式就不能根本改变。二是由于公有制在基础经济部门乃至在更大的范围内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性作用,从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使整个国民经济联结成一个根本利益一致的统一整体,为国民经济的计划调控提供了更加充分和便利的条件。三是公有制掌握了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具备了均衡和科学发展的物质条件,国家完全有可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计划和政策。四是在公有制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将以两重身份同市场发生关系。其一,它以国有经济所有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市场活动,并对经济活动发挥协调和指导作用。其二,它以宏观调控者的身份,运用经济、法规、计划、行政等手段,引导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使经济活动服从和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可见,计划调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天然要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三)社会主义经济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的特殊属性

从整体性来看:资本主义的国家计划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但却受到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阻碍而往往难以实现。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各个资本家企业之间经济利益的相互冲突和他们对国家计划的离心力,从而决定了国家计划本身缺乏整体性,其作用也会大大地弱化。社会主义的国家计划不仅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而且还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决定了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具有整体计划性和各个商品经济主体对国家计划的趋向性。国家计划的对象本身具有整体计划性,决定了国家计划本身具有整体性,其作用是覆盖全社会的。从统一性来看: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是全国统一的并与国际市场贯通的大市场,这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的相同之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统一领导的。这种统一性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特点,它根源于社会主义公有制。这种统一性的实质就在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经济利益,由国家的统一领导,统一的方针政策和计划调控,能够自觉地利用经济规律,有计划地组织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当然,社会主义经济的统一性是指多样性的统一。同时,社会主义经济的统一性反对人为的地区封锁、部门封锁,也反对独家垄断经营。

(四)计划调控可以弥补和矫正市场机制的功能性缺陷

由于市场机制存在着内在的功能性缺陷和局限性,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市场失灵。一是市场机制不可能有效解决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问题。因为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如财政、信贷、外汇等。这些宏观变量的确定和控制,只能由宏观计划加以解决,无法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二是市场机制难以实现对全局性、战略性经济结构的调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些重大的比例关系,如三大产业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等。这些关系单靠市场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波动进行自发调节,很难实现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国家计划进行调节。三是市场机制容易诱发短期行为,忽视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结构。由于分散决策的生产者靠价格波动来调节经济活动,而市场价格波动所反映的供求关系是短期的供求关系,对国民经济未来的最佳结构和战略结构是无法反映和解决的。因此,一个国家的经济要想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宏观计划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四是市场机制无法调节公共产品的供给。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由社会共同消费的公共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部分产品不存在充分自由的竞争环境,也就不具备市场调节的条件,需要国家直接调控。五是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但市场机制不可能自动达到这一社会目标。因此,需要国家进行干预,通过计划调控手段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维护分配的公正性。

(五)发展中国家加强计划调控的客观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对计划调控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一是我国是一个经济落后,人口众多,资源短缺,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在这种国情条件下,如果实行完全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势必造成极大的经济混乱。因此,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运用计划调控的手段,引导和动员有限的资源加强基础部门的建设,为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奠定必要的物质条件。二是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低,且市场体系不建全,与市场体系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有待逐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和改善计划调控的手段,就成为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三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我国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布局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只有在利用市场手段的同时,重视运用计划手段,才能更好地促进结构合理化。四是我国当前正处在产业迅速升级换代、经济结构剧烈变动的发展阶段。在这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国家必须运用必要的计划调控手段,为实现经济结构高度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五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只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与合作关系,需要通过各国政府之间的协商予以解决。同时,国际经济往来频繁,各种经济资源在各国之间的流动加快,必然使经济周期波动随之传递,成为导致国内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客观上也需要国家通过宏观政策手段予以调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5

计划经济的分配方式篇6

关键词:模块化生产方式大规模定制

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形成演化

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及企业对利润的追求,使生产方式由单件小批生产、批量生产、大批量生产向模块化生产演化。传统生产方式的弊端促使企业不断寻求既能够快速应对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又能够低成本为顾客提供定制产品的新的生产方式。在这种背景下,模块化生产方式应运而生。因此,模块化生产方式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一)专业化是模块化生产方式形成的前提条件

传统生产方式下,专业化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生命周期、交货期的缩短及顾客消费需求从数量消费、质量消费向个性化消费的转变,传统的专业分工不再适应竞争的需要。模块化是在传统分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各个细分部分按照功能原则重新聚合的过程,这种思想体现在模块化生产方式中就是:产品被分解成独立的模块,这些模块可以在不同的专业化企业中独立地被设计、制造,而这种“独立性”正好可以使各模块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强化。因此,专业化使模块化生产方式具备了产生的可能性,是模块化生产方式形成的前提条件。

(二)规模经济是模块化生产方式形成的动力

提高规模经济效益,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是企业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但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环境下,满足顾客需求与实现规模经济往往是矛盾的,即要满足顾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就难以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因此,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模块化尤其是模块化设计的广泛应用是企业在技术、产品上的一大创新,模块化生产方式正是利用模块的标准化及通用化,通过模块化设计、模块化制造、模块化装配,通过产品的多变性与零部件标准化的有效结合,通过模块的批量生产,在满足顾客定制需求的同时实现了规模经济,降低了企业成本。因此,模块化生产方式是一种更能适应当今市场竞争的生产方式,是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有力手段。

(三)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是模块化生产方式形成的必要条件

大规模定制是当前满足顾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一种方式,当在单个企业内部实施大规模定制会造成企业成本增加,效率降低。因此,应用模块化生产方式,通过模块化设计、模块化制造、模块化装配可实现大规模定制的高效、低成本生产。首先,通过对产品进行合理的功能模块划分,利用模块的相似性来减少产品结构和制造结构的变化,最终借助模块的选择和模块间的组合达到在保持产品多样性的同时控制产品成本的目的;其次,通过将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渗透到产品的设计阶段,从开始的设计阶段到最后的交付阶段,整个生产过程都体现了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大大提高了顾客满意度;最后,模块化制造、模块化装配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了产品上市的时间。因此,快速满足顾客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是模块化生产方式追求的主要目标,是模块化生产方式形成的必要条件。

(四)模块化设计、制造是模块化生产方式形成的充分条件

产品的设计、制造方式决定着产品装配方式,从而决定着产品的生产方式。模块化设计、制造超越了传统的设计、制造方式,通过将产品划分为一系列的功能模块,将生产对象由传统零部件转变到模块上来,再通过功能模块的选择与组合,装配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模块的标准化、通用化,导致以模块为生产对象的模块化设计、模块化制造的产生,模块化设计、模块化制造引起产品装配方式由传统装配向模块化装配的转变,从而导致生产方式向模块化生产方式的转变。因此,模块化设计、模块化制造促进了模块化生产方式的产生,是模块化生产方式形成的充分条件。

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实现

(一)合理的模块划分是实现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关键

模块划分是模块化设计的前提,而模块化设计是实现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基础,因此,模块划分是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关键环节。模块划分的粒度对生产的成本和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模块划分粒度越细,越有利于客户参与产品定制设计,但由于组成产品的模块数增多,使得装配接口增多,装配时间加长,装配精度下降的可能性增加,从而使交货期延长;模块划分粒度越粗,越有利于产品装配,但客户的需求又较难满足,因为客户一点小小的要求,则可能导致整个模块的重新设计,从而增加成本及生产周期,交货期延长,客户满意度下降。针对模块化生产方式的特点,在考虑顾客个性化需求的前提下,以功能为基础,以结构为载体,根据产品的物理、几何特征,进行面向制造、面向装配的模块划分,简化模块化制造、装配过程,减少运输、等待时间。

(二)基于功能模块的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是模块化生产的价值核心,也是企业最大价值所在。企业在接到顾客的订单后,首先确定现有产品及模块的重新组合能否满足顾客需求,以现有产品或模块的重新组合即可快速、可靠地向顾客提供所需的产品,不必进行新产品的设计;否则,通过采取现有模块改进、专用模块设计及其接口设计来进行产品的创新性设计:

现有模块改进。分析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后,先从模块库中找到相似的模块,再对该相似模块采取改变或替代某些要素,添加某些要素,改变某些接口以及局部功能更新,提高模块性能等措施,争取在现有条件基础上尽可能满足顾客需求。现有模块的改进较模块的重新设计经济有效,周期短,更容易为企业所接受和采纳。

专用模块设计。当标准模块或通用模块库中没有与所要求模块相似的标准模块,无法进行现有模块改进时,就需要采用专用模块设计。专用模块化设计需要较长的周期,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必须考虑经济性原理,即在设计中考虑通用化、系列化等因素,以便实现专用模块向通用模块的转型。

接口设计。接口的作用是传递功能。为扩大模块通用性,接口设计必须解决其互换性和兼容性问题。模块的接口分为内部接口和外部接口,内部接口主要实现模块内部的互联,它是一种专用接口,而外部接口主要是实现模块间的连接。因而,充分考虑各类产品的接口结构,使设计的模块具有多种接口,以实现不同产品的互连,即要扩大接口的兼容性,兼容性是解决模块更新、加大模块重复使用的有效途径。为实现必要的兼容,对较复杂的接口,可设计接口模块。

(三)基于虚拟企业制造网络的模块化制造

模块化生产方式将虚拟企业制造网络和模块化制造相结合,实施基于虚拟企业制造网络的模块化制造。基于虚拟企业制造网络实际上是核心成员企业在对新产品进行概念化设计、模块化设计,并对每个模块的性能、参数等关键指标标准化之后,就每个模块在众多的独立企业中挑选出最优合作伙伴。

制造网络中,核心企业根据不断变化的产出需求和新市场的出现重新配置生产要素。成员企业根据其核心能力、优势资源承担相应模块的制造,因此,各成员企业作为组成虚拟企业制造网络的独立的子系统,各自专注于自己专长的项目,每个成员企业仅仅作为一个功能模块显示其外部功能。而各成员企业的内部功能,由各成员企业自身去解决,这样,有利于减少资源在集成过程中由于各个成员企业的利益冲突而产生的内耗,降低联盟内的交易费用,从而真正把各成员企业的专长、知识、信息、核心资源优势集中起来,以最短的反应时间、最少的投资、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也使各个成员企业可以更好地集中自己所有的资源作自己所专长的工作,以努力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四)基于多品种流水线的模块化装配

模块化装配,即先通过零部件的组合装配出具有不同功能的模块,再根据产品的结构、功能选择满足要求的模块,通过模块的组合装配出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因此,模块化装配的基本单元是独立的模块。针对顾客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特征,模块化生产方式可采用多品种装配流水线,基于多品种流水线的模块化装配要求做到产量、品种、工时及生产负荷的均衡以实现生产平稳,产品结构转换迅速,设备调整时间短,快速响应顾客的多样化需求。

当前,企业的装配线多是基于顾客订单的装配线,装配过程具有动态性。因此,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模块化生产方式下的模块化装配。

产品组合。模块化生产方式下,模块的宽度、深度决定了产品组合的宽度、深度,进而影响产品装配的效率。模块化装配按照模块的相似性进行装配线的任务分配,实现模块的并行装配,提高装配效率。因此,对产品组合合理的分析、分类是进行产品的装配序列规划及生产线平衡的依据。

装配序列规划。模块化装配下,产品的装配分为模块的分装和产品的总装,模块的分装可以根据对市场的预测及销售历史进行预测性装配,各模块在不同的装配线上实现并行装配,因此,不必考虑分装模块的装配序列规划;在产品的总装阶段,则必须考虑产品的结构特征、装配的工艺性、模块接口的特性等因素,根据组成产品的模块数量和类型最少、装配方向、夹具变换次数最少、装配的层次化、并行化等模块装配序列规划原理,确定模块化生产方式下装配的装配序列。

装配线平衡。模块化装配方式下多品种装配流水线上的节拍为各种产品的平均节拍,而各种产品在工序上的工作节拍因产品的不同而有差异。因此,不能按平均节拍来平衡线内各道工序的生产能力,而应以计划期为单位结合顾客订单的交货期及生产的提前期进行生产线的平衡。生产线平衡后即可以模块为单位,在坚持“构成产品的模块数量和类型最少”的原则下,进行产品的模块化装配。

结论

模块化生产方式是模块化理论渗透到制造领域形成的更具灵活性、适应性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下,企业不再需要把所有生产工序集中在一个企业内部,而是将生产工序进行模块化分解,外包给其他经营单位,或者从市场上采购模块部件,因此,模块化生产适合于顾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大规模定制。当然,实施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前提条件是产品的可分解性,即该产品既能被分解成若干零部件又可以进行重新组合,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会失去原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苟昂,廖飞.基于组织模块化的价值网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2)

计划经济的分配方式篇7

10kV配电线路绝缘的规划设计受很多因素影响,在进行10kV配电线路绝缘规划设计时,要认真对待设计流程中的每一步:一是掌握该配电线路的供电负荷类别、现状负荷和规划供电负荷,明确电源点和供电终点;二是掌握线路供电区域负荷分布情况、沿途地形和供电区域历史雷电分布情况,初步在地形图上找出最佳路径,通过实地查勘确定线路路径,绘出合适的路径图;三是结合实地查勘明确路径沿途的地形、作物和环境,掌握配电线路绝缘设计的资料;四是依据上述掌握的资料开展配电线路的绝缘配合方案设计,按绝缘配合方案编制工程预算;五是对每个方案进行比较,综合安全、可靠、经济选择最合理的方案。 

2、10kV配电线路绝缘化规划设计的原则 

2.1、提升经济效益 

对大部分新创建的配电工程项目,需要从创建地区的整体经济利益进行分析,并要利用较为严苛的经济分析进行绝缘化规划设计,进而让电力建设可以与客观经济规律相符。 

2.2、环境保护 

在规划和设计配电线路时,需要利用新设备和新技术来进行设计工作,进而使受到环境污染的设备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以此来充分规划绝缘化环境。 

3、10kV配电线路绝缘的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3.1、线路总体设计 

线路的总体主要是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设计依据、工程概况、线路走径。在线路总体设计中所具备的设计依据需要将设计原则作为切入点,并且要关注所设计的线路所带负荷能否与设计区域的实际状况相适应,加之相关文件的内容中规定,需根据设计的主体线路开展严苛的执行流程,在这种执行方式的作用下,需要罗列审批编号、审批文件、签订合同和任务书等。在设计路径方面,需要将地形地势、水文地质、交通条件以及路径长度等多方面作为主要依据,并利用所分析出的路径条件进行准确的线路选择。其次工程概况包含设计线路方面的各种条件,利用工程概况可以有效的掌握总体工程的运行状况。 

3.2、合理选择配电线路的路径 

配电线路的路径选择,除了考虑满足供电负荷需求和经济性指标的要求,还必须考虑降低故障率,提高供电可靠性指标。恰当选择配电线路的路径,对提高供电可靠性非常重要,减少配电线路遭受雷击、自然作物影响和环境物体引起的绝缘变化非常重要。由于配电线路没有避雷设施,为减少配电线路遭受雷击引起的故障,路径的选择应依据历史雷电分布情况,尽可能避免经过雷电密集区、高山突出区;为减少自然作物影响和环境物体引起的故障,应尽可能避免经过林区(特别是速生桉树),与临建区保持一定的距离;为提高故障恢复速度,应尽可能选择交通方便的路径,同时,交通方便的路径也能解决今后潜在用电的需求。 

3.3、10kV配电线路自然环境对绝缘的影响 

(1)自然环境温度 

导线的自然环境温度,对10kV配电线路在生命周期的绝缘老化有较大影响。对10kV配电线路的绝缘体及电器进行选择时,首先要掌握配电线路的敷设方式、环境温度、通风散热方式和运行负荷,对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温度进行预测使其尽可能符合实际运行情况。运行环境温度可按当地气象部门的近几年历史最高和最低温度确定;结合敷设方式、环境温度、通风散热方式和运行最高负荷计算配电设备的运行温度,依据配电线路设备的最高运行温度和最低室外气象温度,作为设备绝缘介质选择的参考条件,以降低运行环境温度对设备绝缘的老化破坏,提高设备绝缘的寿命。 

(2)自然环境湿度 

10kV配电线路运行环境湿度,对10kV配电线路绝缘体的绝缘效果也有较大的影响。对10kV配电线路和设备的绝缘体进行选择时,应掌握配电线路及设备的运行环境湿度和通风条件,对运行环境湿度较大的地区,要依据此地运行经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一般应选用适合湿热带的电器和表面光滑、爬距较大的瓷质绝缘体设备,少用或尽可能不用合成绝缘体和硅橡胶绝缘体;对室内配电设备,可采用强制通风和盘柜内加温去湿方式防止湿气聚集,防范配电设备的绝缘能力下降。 

(3)环境污染物 

在环境污染较大地区和沿海地区,由于空气环境污染物和沿海盐分在绝缘体表面的积累,对配电线路和设备绝缘效果也产生较大影响。对10kV配电线路和设备的绝缘体进行选择时,应掌握配电线路的路径区域及设备的运行环境的污染类别,一般应选用表面光滑、爬距较大的瓷质绝缘体设备,少用或尽可能不用合成绝缘体和硅橡胶绝缘体;另外经过运行分析,提高杆塔的设计高度来提高配电线路绝缘子的运行环境风速,也有一定的实际效果,但必须慎重通过经济对比才能选择该方式。 

3.4、10kV配电线路热稳定、动稳定对绝缘的影响 

热稳定、动稳定对配电线路和设备绝缘体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10kV配电线路绝缘规划设计阶段,必须对选择元件及绝缘体依据设计规范进行热稳定、动稳定验算,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一是计算配电线路短路电流,依据电器允许开断电流对导体和电气设备的热稳定、动稳定进行验算,在验算导体短路热效应时采取主保护时间加相应断路器全分闸时间,热稳定、动稳定满足规范要求;二是配电装置的绝缘水平要符合《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三是选用设备运行额电压、电流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四是在正常运行或者短路时,导线引线的最大作用力应小于电器端子和绝缘子(瓷横担)允许的荷载;五是裸导体通常最高运行温度应低于70℃,日照影响的条件下,钢芯线路及管形导体温度不能高于80℃,导体的日照面镀锡时,最高运行温度可提高到85℃。 

3.5、杆塔的选择 

计划经济的分配方式篇8

市场社会主义一般指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经济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体制。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涵盖了从20世纪初开始出现的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各种理论观点和流派;市场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则主要指南斯拉夫和匈牙利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形成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国外的一些经济学家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经济体制也纳入市场社会主义的范畴。尽管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产生已近70年,但“市场社会主义”这一词汇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被正式提出并广泛使用。

一、市场社会主义的概念

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的研究近年来很流行。人们对市场社会主义的起源作了各种各样的推论。1多数人认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开端是20世纪30年代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但在兰格的著作中却从未提出“市场社会主义”的概念并对它进行定义。

明确提出“市场社会主义”概念的是英国经济学家戴维·米勒。1983年6月英国工党在大选中失利。使英国工党受到震动的不仅是连续两次败在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手下,更重要的是这次的得票率创1918年来的最低记录。当时,撒切尔夫人的政府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大行其道,在英国掀起了私有化的高潮,并波及到其它欧洲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工党固守传统的国有化理论已十分困难。为了扭转颓势,工党领袖金诺克引导全党就关系工党基本纲领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讨论,工党智囊机构费边社特邀同情工党的社会知名学者和大学教授,组成“社会主义哲学”研究班,定期集会,希望通过理论上的突破重新赢得民心。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戴维·米勒提出“市场社会主义”的概念,成为工党经济纲领的核心思想,并赢得了大家的赞同。

经过持续几年广泛而深入的讨论,逐渐形成了英国工党较为完整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在他们的理论中,市场社会主义是指“用市场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市场”是指市场经济,它是一种特定的经济组织形式,是配置经济资源,分配经济权力和协调经济决策的手段,是调节商品生产和服务的工具,也是人们据以做出有关消费和就业抉择的方式。“社会主义的目的”,指消除剥削,实现人与人之间在收入、福利、地位和权利方面的较大的平等,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等。2

市场社会主义的理念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东欧国家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同。人们认为这个概念不仅可以表述英国工党的新理论,而且可以包容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各种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及其经济制度。从20世纪30年代奥斯卡·兰格提出的“竞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到9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的各种将社会主义经济原则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经济理论,都被人们归入“市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前南斯拉夫和匈牙利在50、60年代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后形成的经济体制则被称为“市场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经济学家们对市场社会主义有各种各样的概括,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有:

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3中,对市场社会主义的解释为“市场社会主义也称自由的社会主义。是一种使社会主义的计划与自由的企业相协调的经济制度。企业属于公有,但生产和消费不受政府计划的控制,而是受市场力量的支配。20世纪60年代南斯拉夫实行了有别于苏联中央计划经济模式的市场社会主义。60年代末70年代初匈牙利也有类似的发展。”

著名的美国《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4(1987年版)对市场社会主义作了权威性的说明:“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的理论模式(或概念),在这种经济体制中,生产资料公有或集体所有,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规律。对于现有的种种社会主义经济来说,这一名词往往更广地用于概括这样两种体制:在严格意义上趋于这一定义的那种体制(像南斯拉夫在1965年后所形成的体制),以金融调节和种种刺激作为中央计划的手段来替代命令和对生产商品进行实物分配的那种体制(即受调节的市场,像匈牙利1968年改革后的新经济体制)”。

著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兹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5(1994年)中指出:“市场社会主义是指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任何社会主义制度下都是如此)但像市场经济一样利用价格配置资源的经济组织形式。”

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和巴德汉在其主编的论文集《市场社会主义:当前辩论》6(1993)中指出:“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制度,它在许多方面是资本主义和已被付诸实践的社会主义的混合物。”

美国经济学家格雷戈里和斯图尔特在其《比较经济体制学》7(1985)一书中,按照决策结构、信息和调节机制、财产所有权和激励机制四个标准把市场社会主义界定为:“市场社会主义——以生产要素的公共所有制为特征的经济体制;决策采取分权制,并通过市场机制加以调节;兼用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来推动参与者实现这一体制的目标。”

法国经济学家m·拉文在1990年回答匈牙利《经济学学报》所提问题时指出:“市场社会主义应当既保护社会主义免受市场资本主义所固有的不良的再分配效果的影响,又保留了社会主义的一些‘社会主义价值观’。”8

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尔森指出:“总的来看,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家既关注通过运用市场提高经济效率,也关注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的扩展。”9

90年代以后匈牙利的经济学著作及其教科书中,也将匈牙利和南斯拉夫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称作市场社会主义。他们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这样一种经济体制——其日常的经济管理主要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以奥斯卡·兰格在30年代提出的设想为代表。社会生产中基础性的资源配置由中央以及发达的中央计划体系决定,而其余的经济活动是由市场的力量决定。10

综上所述,市场社会主义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在公有制基础上尽量利用市场机制,提高经济效率;二是实行经济民主,赋予劳动者参与企业和国家经济管理的权力。市场社会主义的概念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主张或赞同在公有制经济中引入市场机制的观点,或主张劳动者民主参与经济管理的观点,都被纳入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范畴。

二、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起源

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是20世纪初西方经济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源合理配置可能性争论的产物。人们普遍认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标志是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的“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初期阶段争论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源合理配置的可能性,以及一主多元的所有制结构和多层次经济决策体系的合理性。

1902年荷兰经济学家皮尔逊发表《社会主义的价值问题》,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下没有市场、没有交换,从而无法衡量产品的价值,不可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发挥了他的思想,于1920年发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计算》,攻击社会主义没有货币价格,没有经济计算,一切都将在黑暗中摸索,因此,“社会主义就是合理经济的破产”。1935年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将皮尔逊、米塞斯与自己的文章汇集出版了《集体主义的经济计划》,成为否定社会主义经济合理性的宣言。

与此同时,持不同观点的西方经济学家也在探索社会主义制度下资源合理配置的可能性问题,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瓦尔拉斯、维塞尔、帕累托等。瓦尔拉斯是一般均衡论的创始者,他在论文集《应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通过国家立法组织和维持自由经济竞争,建立完全竞争机制,从而使一般均衡价格得以实现。维塞尔在《自然价值》中提出,即使在共产主义经济中也需要经济计算,存在“估算价值理论”,必须运用与资本主义相同的经济衡量标准和本质上一致的计算原理。帕累托在《社会主义》等著作中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够创造并实现“最优福利状态”的条件,达到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甚至社会主义经济可能比自由经济更容易实现最优化产出量,更为有效。以上经济学家并不是社会主义者,他们探讨社会主义制度下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目的在于证明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一样要受到他们所揭示的经济规律的约束。

1908年帕累托的弟子巴罗内发表著名论文《集体主义国家的生产部》,发展了帕累托的思想,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并初步提出了用“试错法”求解均衡方程式,达到计算价格与最低生产成本相等,从而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思想。20年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泰勒在美国经济学会发表著名演讲《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指导》,进一步发展了巴罗内的思想,提出以“反复实验法”的计划形式来决定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详细阐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五个步骤。11

当时在美国大学任教的波兰经济学家兰格参与了这场讨论并于1936-1937年发表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竞争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也称“兰格模式”。兰格对竞争性社会主义模式的特点作了如下的描述:(1)一主多元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在坚持公有制为主的条件下,允许其它经济形式,如个体农民经济,小手工业经济和小型私营经济存在;(2)中央指导下的多层次经济决策体系,即存在中央计划局、企业、家庭三层决策。这种特殊的决策体系是同特殊的市场体系相联系的:存在着消费品市场和劳务服务的市场,但没有生产资料的真正市场,而是国家计划自觉组织的生产资料模拟市场。所谓模拟的市场机制,是通过“试错法”,寻找按消费者偏好合理配置生产资料的选择指数,提供给企业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的“广义价格”。企业按照中央计划局规定的生产资料配置价格,按照最佳投入产出比自主地组织生产。(3)以按劳分配原则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兰格模式标志着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这场争论开始的时候,现实中还没有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双方的争论并没有具体的针对性,都是根据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设想进行的。而兰格思想产生的时候,苏联已经依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兰格的设想不同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因而,从它产生起就受到了所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者的注意。

市场社会主义有两个主要分支:西方的市场社会主义和东欧的市场社会主义。自20世纪初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之后,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各种讨论一直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热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起源于西方经济学界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争论,但市场社会主义的高度发展和付诸实践是在东欧国家。

东欧国家的市场社会主义以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的市场社会主义为代表,准确地说,他们也是仅有的两个在东欧实践了市场社会主义的国家。南斯拉夫和匈牙利市场社会主义的产生与3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大争论并没有理论上的直接继承关系,如同罗斯福的新政与凯恩斯的经济学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一样。南斯拉夫与匈牙利走上市场社会主义道路都是在关系本国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作出的选择,与其说受到兰格经济思想的启发,毋宁说是本国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是本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了以苏联为核心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苏南关系的破裂使南斯拉夫下决心探索一条与苏联不同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南斯拉夫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社会主义首次登上了社会实践的舞台。其它东欧国家则“克隆”了苏联的经济模式。但不同的国情和教条主义的生搬硬套使波兰、匈牙利等国吃尽苦头,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失衡和社会冲突,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使卡达尔等东欧国家领导人悟出了一个道理:不结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搞不下去。痛定思痛的匈牙利人开始了改革的探索,并最终创造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匈牙利模式”。

东欧国家市场社会主义的思潮,总体上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根据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经验教训,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内探索计划经济与市场机制的结合的可能性、途径与方式。

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社会主义脱离了书斋中的讨论,走向了社会实践的舞台。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经济体制改革从实验到全面推进,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进入在东、西方各国分别确立和发展的时期。

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兴起,纠正了过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弊端,引入了市场机制,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改革中形成了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独特的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讨论空前活跃,除南斯拉夫、匈牙利外,各国都出现了一批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有代表性的市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东欧国家的市场社会主义实践拓宽了西方经济学家的视野,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市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较多地从东欧国家市场社会主义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灵感,在对东欧经济体制改革跟踪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理论构想,丰富和发展了西方的市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60-80年代的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中,很容易找到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经济模式的痕迹。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发生的苏联东欧国家政治剧变,改变了这些国家历史发展的方向,中断了市场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的实践。西方政治家们断言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是,西方国家左翼经济学家并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的信念,没有泯灭探索市场社会主义的热情。他们在对剧变的困惑和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不满的双重反思中,在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现行资本主义制度的批评中,构建了一系列新的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模式,作为超越现行资本主义的替代模式,使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出现了新热点。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的讨论在西方国家仍在继续,并且在90年代出现高潮。一些多年致力于市场社会主义研究的经济学家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

三、南斯拉夫模式

南斯拉夫是最早实践市场社会主义的国家,其经济模式的特点是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由劳动者平等地运用社会所有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共同管理企业,共同决定收入分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它既是南斯拉夫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进行独立思考的结果,也是客观政治经济环境所造就。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南斯拉夫共产党人就在考虑未来的人民国家中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作为南斯拉夫主要理论家和国家领导人之一的爱德华·卡德尔自20世纪40年代初就开始探讨人民民主制度的涵义,这一时期他的思想成果反映在《新南斯拉夫道路》(1941-1945)中。战后,卡德尔的所有著作中几乎都有关于社会主义自治理论的阐释,其代表作有《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南斯拉夫自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公有制在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矛盾》、《民主和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与社会主义自治》、《自由联合劳动》等。在这些著作中他构建了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的理论框架。

卡德尔认为自治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生产资料公有制采取社会所有制的形式。社会所有制的含义是,一切资源是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财产,同时也就是每个人的财产,在这种所有制形式中,人民有权使用社会所有的生产资料从事劳动,从这种基本权利出发,还享有其他一切不能剥夺的权利。这些权利还包括:与其他同样享有权利的工人平等地按劳分配用于个人和集团消费的收入。因此,社会所有制就是使用社会所有的生产资料从事劳动的权利,每个工人对实现这种权利负责,和其他享有同等权利的工人处于平等地位,同时也对实现与这种权利有关的其他权利和义务负责。所以,社会所有制这个名词的含义就是:不属于任何人而属于每个人,即是集体的又是个人的所有制。

在经营方式上彻底实行非国家集权化和非“分散的国家集权主义的方针”。改指令性计划为自治社会计划,把社会计划建筑在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要求基础之上。①把计划建立在由企业劳动者独立决定的企业计划的基础上,使这种计划体现社会主义自治的要求,核心点是体现劳动者直接管理和使用社会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并决定对自己劳动成果的分配。②把计划建立在最广泛的民主的基础上。企业计划由企业自主决定,并以此为基础,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形成社会计划。③把计划建立在符合市场经济客观经济规律要求的基础上,使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密切结合起来。

实行企业自治和劳动者自主。企业完全具有作为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所必需的一切权利。劳动者对公有制资本的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拥有真正的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

劳动者自行决定劳动成果的分配,但这种分配必需对社会负责。

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理论以其对国家消亡思想理论的认识为最重要根据,南共的国家消亡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点:一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国家立即开始消亡。铁托认为,国家的消亡不需要等待,在政权建立后即可着手进行。南斯拉夫在建国不久的1950年就通过了把工厂交给工人管理的法令,这个法令的实质在于“国家消亡的过程不可延误到将来,而必须立即开始”12二是国家消亡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贯穿整个社会主义时期;三是国家消亡首先从经济职能开始。南共认为国家消亡首先是经济职能逐渐从国家转到工人集体,由生产者管理生产开始的。四是国家经济职能消亡的形式是社会所有制和工人自治。南共认为社会所有制的最大优点和特点在于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的直接联系,实行社会所有制的必然作法是把工厂企业交给工人管理,实行社会自治;而工人自治则意味着对国家直接管理经济权力的否定。

1948年的“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事件”对南斯拉夫模式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40年代末期,斯大林与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在按照民族特点,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南斯拉夫坚持特立独行的自治理论,并且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不听从莫斯科的指令,使苏联大为不满。为了防止南斯拉夫的独立性蔓延到其他东欧国家,在苏联授意下1948年6月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9国情报局于布加勒斯特通过《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状况的决议》,声讨铁托反马列主义、、反苏,谴责南斯拉夫共产党采取民族主义的立场,脱离反帝的统一的社会主义阵线,并将南斯拉夫开除出情报局;1949年11月又通过《南斯拉夫共产党掌握在杀人犯和间谍手中》的决议,并联合对南斯拉夫实行经济封锁和贸易制裁。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南斯拉夫人义无返顾地走上了独立探索社会主义模式的道路。

南斯拉夫领导人对苏联的经济模式一直有保留,认为苏联的经济模式过于集中和依靠行政命令管理,不利于调动工人群众的积极性,容易导致。苏南关系的破裂使南斯拉夫不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设想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1949年12月南斯拉夫工会联合会和联邦经济委员会主席联合《关于在国营企业中成立工人委员会和开展工作的指示》,拉开了南斯拉夫工人自治制度的序幕。1950年6月27日联邦国民议会通过了《关于劳动集体管理经济企业和高级联合组织的基本法》、《工人委员会法》。1952年南斯拉夫开始了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废除了集中计划制度,实行社会计划制度。

南斯拉夫的社会计划制度建立在社会所有制基础上。“社会所有制的含义是,一切资源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产,同时也就是每个人的财产,在这种所有制形式中,人民有权使用社会所有的生产资料从事劳动,并从这种基本权利出发,还享有其它一切不能剥夺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与其他享有同样权利的工人平等地分配用于个人和集体消费的收入。因此,社会所有制就是使用社会所有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的权利,每个工人对实现这种权利负责,和其他享有同样权利的工人处于平等的地位,同时也实现与这种基本社会经济权利有关的其他权利和义务。所以社会所有制这个名词的明确含义就是:不属于任何人而属于每个人,既是集体又是个人的所有制。”13

社会所有制逐步取消了国家机关对基本生产资料的直接管理,中央国家机关的权力不断削弱;实行了自治的商品经济,企业的产品作为商品,实行市场交换;集中统一的指令性国家计划改为社会计划,它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一种预测,规定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政策和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对企业的活动只起指导性作用;价格在原则上根据市场的情况自由形成,基础工业品和主要的农副产品的价格受国家控制,国家通过税收、信贷、关税、补贴等手段对市场进行调节;企业在收入分配方面有较大的权力。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政治体制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行了精简机构,取消了三级管理体制,撤消了部分联邦主管经济的7个部,联邦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减少3/4以上。实行了党政分开和限制兼职。加强了司法对行政的监督。

1963年通过的宪法被称作《自治》。宪法宣布,全体劳动人民具有同等的社会经济地位,自治是劳动人民不可剥夺的、受宪法保护的权利,劳动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地位的唯一来源。宪法限制了国家职务的连选联任,实行轮换制和干部交流制。目的是贯彻社会主义民主,避免国家权力长期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防止领导干部职业化和滋长,淘汰不称职的干部,选拔和锻炼年轻干部。

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在70年代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公有制在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矛盾》中,卡德尔对废除市场的苏联模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完善了“自治模式”理论。他认为自治计划是体现劳动者意志的宏观计划。劳动者直接管理生产资料,制定企业生产计划和决定劳动成果的分配。自治计划也是间接协调计划,它主要靠自治协议、社会契约和价格手段,对市场进行指导和调节。南斯拉夫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工人自治为核心的自治社会主义。他明确指出“市场经济,制定社会计划以及劳动者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互相支援是我国社会主义自治制度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4

1971年南斯拉夫开始实行社会自治计划。1976年自治社会计划改为由自治计划和社会计划两部分组成。自治计划是联合劳动基层组织制定的计划,社会计划是各级政府计划部门制定的计划。自治计划由企业的职能部门根据企业的状况和市场的需求提出草案,由企业工人代表大会通过。社会计划对企业没有直接的约束力,但企业要考虑社会计划规定的政策措施和发展速度。企业职工的收入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状况,由职工民主决定。

南斯拉夫宪法规定:社会所有制是联合劳动组织的基础,生产资料既不属于国家,也不属于个人,而是属于社会。社会所有制“既是全体工人的共同的阶级所有制,同时又是任何从事劳动的人的个体所有制形式”,它既属于“一切人,又不属于任何人”15

计划经济的分配方式篇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38

1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

1.1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它在批判资产阶级古典学派分配理论的同时,赞同并发扬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理想。马克思认为只有劳动者可以参与新的创造价值分配,因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人类劳动有社会目的性,劳动者的劳动量按照其劳动时间衡量,并依此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依据。马克思认为除了劳动之外的其它生产要素,承担的作用仅仅是转移价值,而非创造价值。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对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原则是,客观上考虑该社会的生产条件、生产条件所表现的生产方式的性质,而在主观上忽略人的真实愿望。社会形态中生产方式的性质占统治地位,因此无论哪种社会形态,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分配的性质和方式。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从一个处于私人地位的生产者身上扣除的一切,又会直接或间接地用来为处于社会成员地位的这个生产者谋利益。”“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领回来”

1.2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首先,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虽然对于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存在一些构想成分,但不可否定其科学性,尤其是当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即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对社会主义社会有理论适应性。其次,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方式,意味着分配制度必须与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并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不断发展过程中,体现了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必然性。再者,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制制定的理论基础。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按劳分配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分配方式有巨大的差别,呈现出时代特点。尤其是按劳分配的实施主体变化,导致分配的对象、客体范围以及分配尺度都发生变化。

2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制

2.1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我国运用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制度实质是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历史验证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制度形成,分为两个重要阶段。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分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按劳分配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劳分配制。

2.1.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制度

1956年,中国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生产力落后和物质匮乏的双重压力下,新中国为了改变从落后的农业国到先进的工业国这一现实,我刚开始实施高压财政政策。为优先发展重工业,客观的现实要求是组织和调动全国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投入到大生产中,实现全国的财政和经济的高度统一。与此同时,财政政策最大限度的压低消费,保证我国消费品平均分配和社会稳定。计划经济体制以保护国营经济为主,保证国家行政力量支持的财政经济稳定发展。

“工分制是以生产队为基本单位,以评工记分、年终统一分配为基本形式的按劳分配制度”。工分制以劳动者在集体劳动中的消耗和报酬为衡量标准,实质是在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基础上的按劳分配。工分制的分配制度虽然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要求,使政府可以掌握以及配置国家资源,但是忽略了按劳分配的主旨。工分制过度强调劳动者的劳动数量而忽视劳动质量,造成严重的平均主义。尤其在农村,实行集体所有制。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日用品大部分“按票供应”,全国上下,公有制占主导,非公有制经济不允许有任何发展,在这样的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下,社会普遍贫穷。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按劳分配最大的历史意义是废除中国的剥削制度,鼓舞劳动者投入到社会化大生产中,极大提高劳动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在经济上保障了建国初期社会制度的平稳过渡和人们的基本生活保证,这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基石。但是这种分配制度过于僵化,严重阻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2.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制度

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加深,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分配方式有了更科学更合理的定位。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吹来改革之风,打开了中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大门。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在坚持国有经济主导的前提下,要努力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相结合的发展模式。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

从此,计划经济时代结束,开始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彻底改变了我国单一、僵化的分配方式。改革先驱邓小平同志说“让少数人、少数地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个言论丰富了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说法打开了人们思想禁锢之门。1997年,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同志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制度理论的重大突破。我国也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2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制的进步性

中国在经历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变革后,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国分配理论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这一先进理念,体现了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优越性和进步性。

2.2.1实践性

马克思认为劳动价值论应该只承认劳动,而且认为只有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认为分配制度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劳动者食,不劳动者不食,多劳动者多食,少劳动者少食”,因而在分配中没有其它生产要素的地位。这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显露出历史局限性,中国在坚持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同时,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制度,这对比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具有很大的实践性。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国家依法保护法人和居民的一切合法收入和财产,鼓励城乡居民储蓄和投资,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与收益分配。”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一决策,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理论还是在分配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突破。

2.2.2发展性

马克思所论述的按劳分配制前提是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于资本主义国家,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一定的困难和阻碍。因此践行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不可避免的会与我国市场经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不同的概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坚持的是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原则,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劳动分配制度政策做出重大调整,使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出现重大变化。打破传统按劳分配制,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实现参与分配要素的多元化,例如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也参与分配。纵观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过程,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现状,党和国家领导人通过借鉴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探索出按劳分配新的实现形式。这就是中国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发展过程。

3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在分配领域中出现的问题

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以现有的国家生产力水平还达不到按需分配的程度,因此按劳分配这一基本原则,将是我国制定分配政策的首要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劳动价值论。人们的劳动形式存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由于社会分工逐渐多元化,分配上的不均必然成为坚持按劳分配的衍生物之一。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在分配领域中出现一些问题,如劳动者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地区之间收入不均衡,居民收入的行业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等等。这些问题不能简单归因于分配原则有问题,更多的是应该看到分配原则的积极作用。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当收入分配差异过大时,解决办法应该是如何调节收入分配,而不是一味的否定按劳分配原则,甚至犯了右倾错误,希望分配制度回到平均主义的分配上,这有悖于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

计划经济的分配方式篇10

【关键词】配电网;网架;规划

一、配电网规划的定位及目标

为了接轨国际先进电网企业,建设一个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的现代化配电网,电网的稳定安全性、供电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决定性指标,电网的规划建设决定了运行和维护的基础条件,决策的正确性直接决定了电网企业的投资和效益。

1.配电网在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城市配电网规划关系着城市的发展建设,要城市发展规划同步进行。配电网规划要科学合理,以实际情况制定规划方案,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满足城市发展所需的电量需求。

2.配电网规划的网架结构具备建设周期长、变动小的优势。电网负荷的发展情况多变,城市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建设要根据电网负荷做相应的调整,所以城市配电网规划的调整要更复杂一些。

二、配电网规划的原则

1.对配电网设备及网架结构的优化。最有效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质量及供电能力,根据分区负荷预测及负荷转供能力的需要,确定不同类别供电区配电网结构,配电网接线方式都以双环网、三环网、手拉手环网等结构为主,只有从宏观层面优化城市配电网的设备和网架结构,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加强配电网自动化实施,提升配网科技水平。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必须始终以提高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与运行效率为主要目标,适应未来智能配电网、调控一体化要求,遵循安全、可靠和稳定的总体原则。配电网自动化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以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为核心,综合利用多种通信方式,实现对配电系统的监测与控制,并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施配电系统的科学管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宜采用以“分区域,全覆盖”为原则,实现自动化“三遥”功能。

3.无功补偿优化装置。配电网无功规划是配电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网无功功率补偿是改善电压质量和降损节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合理地进行无功补偿的选择以及补偿容量的确定,达到在安全可靠供电所前提下改善电能质量和降低网损的要求,能够有效地维持系统的电压水平,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4.合理的容载比有利于构建安全、可靠的供电网络,提高电网对负荷增长的适应能力。根据地区负荷增长的速度和电网建设发展时期,确定不同类型地区容载比的取值范围,为提高投资效益,原则上在满足用电需求和可靠要求的前提下,应逐步降低容载比取值。

三、配电网规划的思路

1.电力负荷预测

电力负荷预测不仅是电力规划设计的基础,也是基建计划、供电计划、燃料计划和财务收资计划的基础。负荷预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投资及运行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经济、可靠运行。应根据各区域城市规划和规划期内的城市发展重心的变化,确定各区不同的电量增长率负荷预测是对规划用电区域的负荷进行分析,确定该区域的用电负荷构成,根据各区域城市规划和规划期内的城市发展重心的变化,确定各区不同的电量增长率。根据预测负荷发展水平进行配电网络规划,决定着网架结构、电源布点和电压等级的选择。在实际预测时,不能单一地运用某一方法进行预测,而是要结合功能分布、地理区域、用电性质等因素进行综合预测,这样才能确保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下面具体介绍常用的两种负荷预测方法:

(1)综合用电水平法。是根据单位耗电量推算出各分类用户的用电量,如根据每户或每人的平均用电量可推算城市生活用电总量,根据相关资料和具体调查可推算出现在和历史的综合用电水平,计算出需求负荷。

(2)负荷密度法。按照功能的不同把规划区划分为商业区、居民区和工业区,在每个功能区中选择一个负荷密度值,利用公式计算出该区域的用电量。选择负荷密度时,要以该规划区基本情况为基础,综合考虑该区人口数量、居民收入等因素,同时参照其他类似地区的用电量,进而得出各功能区的负荷密度。

2.电源布点的选择。根据电力平衡得出的需新增主变容量结果,结合上级电源规划方案和电网发展的实际需要,提高变电站规划布点方案。站点选址工作主要包括划分供电范围、选择开关站和配电站的位置。结合城市发展规划,根据负荷预测,合理划分变电站的供电范围和环网结线网络,确定10kV馈电线的供电半径。设立开关站是为了调节变电站出线间隔和增加网络接线的灵活性。开关站选址时应接近负荷中心,这样能够减少配电线路的长度,方便敷设,降低投资成本。同时要注意,接线时避免繁杂,要为日后配电规划留有发展空间。10kV配电站的选址也要遵循城市电网规划的要求,同时结合规划区的地理特征,综合衡量各种因素进行合理选址。配电站选址时也要靠近负荷中心,同时要尽量与功能区周边环境相协调以“小容量、多布点”为原则,适合设置在负荷密度低的居民,保证居民电压质量。

3.网架接线方式的构建。10kV配电网的接线方式有很多种,如单环网、双环网、手拉手环网、多分段多联络网,即如有:n-1接线、n-1-1接线、n供1备接线等等,每种接线方式都各具优缺点,应坚持以接线简单、操作安全、运行灵活、供电可靠、节约成本、适度超前为原则,结合配电区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接线方式。通常配电网络接线多采用环网接线方式,接线力求简单,电网运行正常时可采取开环运行,出现异常时能够转移负荷。负荷密度较高的中心区采用10kV环网的接线方式,同时最大载流量要控制在电流的安全值范围内。

4.电网规划的层次。(1)短期规划为1-3年,近期确定具体的建设项目和方案,预算投资,分析技术经济效益。与计划和工程有效衔接。(2)中期规划为5-10年,基本确定负荷需求,初步确定变电站和线路规模和选址,框算电网投资规模,预测投资收益状况。(3)远期规划为15年-20年,远景决定电网远景负荷水平和网架结构,为中期规划指明方向。

5.投资效益分析。进行经济评价,评估规划建设经济效益;测算资产负债率、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单位电量输配电成本等经济指标,必要的敏感性分析等

四、结束语

城市配电网规划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是打造一个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的现代化配电网的基础条件。而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发展的配电网安全可靠、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参考文献:

[1]陈章潮.唐德光.城市电网规划与改造.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85,77-96.

[2]盛四清;王浩用于配电网规划的改进遗传算法[J];电网技术;2008年17期.

[3]吴潮辉.城市配电网规划探讨.广东电力,2002,4: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