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政策沿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1:54

计划生育政策沿革篇1

关键词:市场化进程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一、东南沿海的“先发优势”的政策导向

东南沿海一直以来实施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这就使得国家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对东南沿海区域进行了政策性的补贴、倾斜,例如,减少指令性计划的实施,市场自发的调节作用起主导因素;一系列税收的减免以及内陆地区税赋补贴东南沿海地区,比如,对内陆地区资源型产业征收高额度的资源说,通过这种隐形税收来大力扶植东部沿海区域的“先发优势”政策。事实上,我国东西地区经济差距的不断增大,有利于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与内陆地区计划经济的传统发展模式有着比较大的区别。

二、东南沿海地区制度和市场机制创新优势

(一)非均衡的经济发展策略

由于东部沿海的“先l优势”,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差距逐步拉大是毋庸置疑的。我国一直以来采取了非均衡的经济发展策略,才造成东南沿海区域拥有者优越的制度以及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这种制度的创新以及经济体制的优越性造成了区域经济的差异,进而将市场经济改革体制推进了非均衡。具体表现为东南沿海区域活动的方式、配置的要素、产业链的选择等很多方面。例如,设立沿海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倡导以公有制为基础,集体以及混合所有制大力发展的经济政策,从而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等。从长期来看,这种经济差距拉大的趋势并不一定会一直存在。

(二)政策倾斜战略

国家也会进行政策倾斜,来扶植中西部区域,例如,先前实行的“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理论上来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实施,市场经济逐步完全成熟的情况下,东南沿海区域的先发优势会逐步减弱,内陆地区的“后发优势”会增强其竞争力,利用其固有的资源优势逐步赶超东部沿海,区域发展机会也会将逐渐增多。

三、知识与思维观念优势

(一)知识优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力实施改革开放政策,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政策已在中国全方位展开,东南沿海区域的一些特殊优惠政策已逐步减少,在东、西部区域中预算投入份额也逐渐缩小。但东、西部区域的经济差异并没有因因国家投资政策以及经济体制差异的过渡平衡而降低,区域间经济差距有进一步扩大趋势。

但是,地区经济的发展除了受自然因素、历史沉积因素、区域因素、国家宏观政策因素、劳动力以及人们行为习惯的影响外,更大程度上是受到当地人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储备以及思维模式的开发能力。知识储备以及思维模式现状决定其区域资源优势向生产、市场以及经济竞争等优势转换的能力,决定着市场开发、存量资产和增量投入产出率水平。一般所说的,知识累计效应,指的是通过学习来加强知识结构,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反向来讲,又进一步拓展学习机会,即知识的“累积效应”。

(二)思维观念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在体制以及制度创新政策下,一直倡导解放思想的实践原则,但由于传统观念和文化的沉淀,使得东南沿海地区与内陆区域在知识与思想开发上的的累计效应有大大的不同,与东南沿海相比,内陆区域难以实现真正的解放思想和迈开步伐,知识累计效应所带来经济增长效率远低于沿海区域。东西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知识和思想的累积效应不同。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家米尔达尔的观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因素间的关系不是趋于守衡态势,一般情况下,是按照循环的方式,不是简单循环周转,是有积累效应的运动模式,即“循环积累因果关系”,这个观点能够很好的解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种原始因素累积的原因。在进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革的过程中,我国多种资源逐步由内陆地区转移到东南沿海地区,在一段时间内,东南沿海区域的资源以及人才等优势逐步累积,在一段时间里,东南沿海区域将大量的人才、资金、设备技能等吸引过去,而没有多少向内陆地区的扩散效应,东部沿海的积累优势逐步显示出来,更有利于东部沿海区域的发展。

四、区域企业发展活力

(一)东南沿海企业发展活力

东南沿海地区私营经济企业占主要地位,非国有经济的比重高,比较注重资金、劳动力的使用效率。一般来讲,东部沿海区域大量的外资和港澳台资企业的发展,不仅仅在于投资量大小,主要体现在其对资金、劳动力技能的管理上,一个企业受益更大、更持久的是管理以及理念,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企业会引进独特的的经营方式与先进技术,对国内企业有很强的吸引力。

(二)中西部内陆区域企业发展活力

中西部内陆区域,一方面,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以及许多国有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较为严重,另一方面,其商品经营和市场管理理念比较落后,经济体制的转型升级也面临着知识、人才、设备等的不足、政府、企业及社会创新主体的动力不足、创新成本一般比较高,一系列不利的条件都无法与东部沿海区域相对比。内陆大多数企业不仅是国有制经济成分,还存在于重工业基地,设备更新换代慢,老化陈旧严重,自身积累能力较弱,技术含量也存在距离,这也是区域经济差距拉开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地方政府工作职能的转变效率

市场发育滞后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之一,与此相比较,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内陆区域政府的执政观念和理念与沿海相比有着较大的束缚性,职能观念思想观念的转变上比较落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步深入,政府倡导市场经济政策逐步地放开,计划经济的干预性减弱,但政府与企业的“父子情结”、政府参与乃至主导内陆经济发展的现象仍有过之而无不及,内陆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执政效率比较低下,效率不高,干预过强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严重限制甚至阻碍内陆经济赶超东部沿海经济状态。

参考文献:

[1]王姗姗.浅析市场化进程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1:16

计划生育政策沿革篇2

关键词国际化外语教育沿革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9.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5.05.004

ForeigneducationpolicyevolutionandinspirationinKoreaand

Singapore'sRapidinternationalization

LUoZhigao,niChencen

(SchoolofForeignLanguage,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Chongqing400067)

abstractChongqing'seconomyisintherapidinternationalization,similartothecurrentstageofdevelopmentoftheSingaporeandKoreainternationalization.afterworldwarii,KoreaandSingapore,accordingtothedevelopmentofexport-orientedeconomicdevelopmentneeds,andactivelyadjustthe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olicy,andcontinuousimprovement,inordertoeffectivelypromotetherapiddevelopmentofthenationaleconomyandsociety.SingaporeSouthKoreaforeignlanguageeducationinuniversityhistoryforregional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educationprogramshaveapositivereference.

Keywordsinternationalization;foreignlanguageeducation;evolution;inspiration

1中外经济快速国际化简述及对比

1.1中国及重庆经济快速国际化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逐渐深入,多边双边经贸关系持续深化,国际贸易额排名世界第二,出口量排名世界第一。过去十年,中国是国际资本单向流入地,而现在,中国企业发展势头强劲,资本呈外向型发展态势。到2011年底,我国直接对外投资总额达3823亿美元,同时,对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约为651亿美元,投资额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目前,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程度无需赘述,内陆开发也进入深入发展阶段。即,中国改革开放从传统的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转向内陆和中西部开发,如东北老工业基地、广西北部湾地区、成渝经济开发区、关中―天水经济区。

就重庆而言,2008年至2010年,国务院先后批准设立了两路寸滩报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和第三个部级新区两江新区。重庆已基本建成世界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世界云计算基地、离岸数据与国际结算中心。向西打通了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以及直达欧洲的货运航线,向东向南有国际货运航线或铁海联运,重庆正在成为国际物流中心和通往欧亚的桥头堡。2008年以来,重庆正在成为内陆开放高地,经济社会文化等正在快速国际化。

1.2韩国新加坡经济快速国际化概述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新加坡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腾飞。以新加坡为例,1968年起的三十年中,新加坡经济发展与外资投资一直紧密联系着。新加坡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要冲,区位优势使新加坡快速成为东南亚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心之一。

自20世纪60年代起,韩国经济也转为外向型发展,实行了第一个5年经济发展计划后,于70年代成为新兴工业国,80年代已经是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到了20世纪90年代,韩国经济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韩政府也将成为发达国家列为发展目标。韩国经济腾飞的内部原因有:以政府为主导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放松贸易保护、减免各种关税、大力鼓励和资助出口、积极引进外资、吸收外国先进管理经验、打开国际市场销售渠道、给外国投资者提供各种优惠和方便等。

现代外语教育,不是单纯的语言技能的培养,它与社会需求、国家经济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程度息息相关。所以,韩国新加坡国际化过程中,其外语教育政策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大调整,这对快速国际化中的重庆有积极借鉴意义。

2韩国新加坡二战后外语教育政策沿革

韩国和新加坡六七十年代都经历了经济快速国际化,与中国由点到面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国际化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都是亚洲国家,英语都是其外语。

2.1韩国沿革

韩国受制于国土面积狭小以及自然资源匮乏,亟需国外资本及资源发展国内经济。所以,发展外向型经济是韩国经济崛起的必要条件。韩国政府也意识到了提高国民外语,尤其是英语水平的重要性。为此,韩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外语教育,将其放在战略发展的高度。政府进行了七次教育改革,每一次的政策制定均立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推动了外语教育在韩国的迅速发展。

朝韩战争后,国际贸易兴起,英语教育在韩国得到长足发展。1963年,韩国政府宣布第二次国民教育课程方案,英语随即为第一外语。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韩国政府有意识地将英语与文化经济的全球化联系起来,开始积极推进英语教育,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早期,韩国国内关于全球化的讨论激增,这进一步增强了英语作为“全球”语言的重要性。1994年,韩国开始在小学四、五六年级开展英语课外教育;1997年,国民规定英语是小学三年级必修课;2001年,在颁布第七次国民教育课程方案后,韩国教育部建议,在小学三四年级和初中七年级中实行“英语沉浸式”教育。①

2.2新加坡沿革

新加坡二战后经济发展势头迅猛,而英语教育成为其二战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英语教育主要有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1959-1970年的传统英语教育模式、1971年到1975年的双语机制、1985年到现在的交际教学法模式。

20世纪50年代末期,新加坡英语教育模式依旧是殖民统治时期的传统模式,以讲授英语文法为主。从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新加坡实行了以英语为本的双语教育机制。80年代中期至今,新加坡英语教育侧重于教学法改进和教学模式改革等,引入了交际教学法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双语教育推行之初,新加坡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这项政策得以顺利、高效实施。如,重金邀请国内外名师进行双语教育,提高国内师资水平;通过分流,使学生逐步接受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高等教育。这些措施为新加坡培养了大批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人才,为新加坡经济社会的快速国家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是,新加坡在实施双语政策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以英语为主的双语制降低了母语的地位,并导致了国家整体价值观的丧失;过早的语言分流虽然有利于英语教育,但同时也造成部分人才丧失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3对重庆外语教育的启示

韩国新加坡的英语教育沿革对重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其借鉴意义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重庆英语教学的启发,二是对重庆区域外语教育规划的启发。

3.1对重庆英语教学的启发

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科学技术和人才也必然全球化。这就需要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就必然会引起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长期以来,我国大、中、小学非常注重外语教学。在高校,英语是公外学生必修基础课,占了一二年级基础课的很大比重,重庆高校也不例外。为了强调英语的重要性,各高校还用四、六级英语一次性通过率来衡量本校英语教学水平。但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许多学生到毕业离校时,英语依然是听不懂、张不了嘴。因此,重庆高校外语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调整。

第一,采用双语教学,这是高校走出英语教学困境的根本出路。双语教学既能保留母语文化精华,又能提高学生英语应用水平;既能让中国学生秉承中华优良传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又能使他们具备国际化文化、知识、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第二,加快高质量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高薪、高福利等引进和培养国际化人才。政府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帮助,尽快建设出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第三,强调母语的重要性。在大力推行外语教育的同时,也要强调母语的学习。绝不能忽视母语教学的重要性,降低母语的地位。

在国家与地区快速国际化背景下,外语教育不仅仅要培养具有外国语言翻译以及文学鉴赏的语言类人才,更要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培养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教育应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语言的本质特征就是工具性,这决定了语言教育必须紧跟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求,时代进步对外语学习提出了全新要求。②

3.2对重庆外语教育规划的启发

区域外语教育规划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重庆为例,随着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化进程正在加速。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庆高校外语人才培养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人才培养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要从根本上改变人才培养“要么没有,要么过剩”的局面。因此,在考虑外语语种设置时,不仅要考虑全球化背景下英语的重要地位,也要考虑与邻国边境文化和贸易往来的需要。比如,渝新欧国际铁路已经成为南线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通道,沿途经过多个亚欧国家。所以重庆高校也应针对性地开设这些国际贸易目的国语种课程,尤其是一些以前没有的小语种。

在做外语规划的时候,不仅要推动英语语言教育,更应根据外语人才的需求层次和类别,设置更多的语种数量,培养各类外语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非通用语种人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育逐步向多语教育趋势发展。相应地,大学阶段的外语教育可以是多语种并存,学生可以选择学习一门或是多门外语。外语课程设计也应加入外国文化背景知识和科技知识,为日后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和职业发展做好准备。③

4结论

作为直辖市,重庆正在努力打造成内陆开放高地。2012年,重庆进出口达到500亿美元,出口总额居中西部第一。渝新欧铁路的开通吸引着世界各地投资者的目光,培养大批具备较高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重庆高校外语教师任重道远。韩国新加坡外语教育沿革对重庆有重要借鉴意义,应予以借鉴,以更好更快地培养适应重庆经济快速国际化需要的外语人才。

外语教育应遵循语言教育的内在规律,即语言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但同时也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既符合重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又遵循外语教育内在规律的外语教育,才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才能又好又快地促进重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基金: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重庆高校外语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快速国际化的适应性研究(2012-GX-146)

注释

①BrendanFlattery.Language,Culture,andpedagogy:anoverviewofenglishinSouthKorea[J].Copyright,2007.

计划生育政策沿革篇3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产生和扩大,是旧的制度体系局部沉淀及新的制度体系尚未完善的特殊过程的一个结果。探讨地区收入差距产生和扩大的原因,必须考虑到制度变迁。

(一)历史原因

历史和传统体制所形成的初始条件差异是我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解放前,我国70%以上的工业集中于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区(东北、上海、天津),建国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使得我国的产业分布极为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差距一直是在业已存在的东、中、西阶梯差距基础上进行的,必然离不开地区经济发展初始条件差异的作用。

(二)资源禀赋差异

不同地区之间的基础条件及收入差距通常还会形成很强的“马太效应”,越是发达的地方,其聚集资源的能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居民收入也就越高;基础条件差的地方则相反。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南海湾地区,处于太平洋西岸的中心位置,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出海条件,又处于日本、韩国、港、澳、台等快速发展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辐射圈内,使广大农村经济很容易与城市经济紧密联系起来,顺利被纳入城市经济的辐射范围内,使城乡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东部地区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中西部地区处于内陆较封闭的地带,没有东部地区的地理区位优势,交通不便、城市数量少,城乡之间缺乏应有的经济联系。总之,东、中、西部地区不同的地理位置、水土资源状况和气候条件,使各地区比较劳动生产率不同,从而形成劳动者不同的收入水平。

(三)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推行了梯度式非均衡的地区发展战略,即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然后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推进。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国家加大对东部沿海地区人、财、物的投资力度,并给予东部沿海地区一系列优惠政策。从各地区基本建设投资来看,2004年东部投资达到11786亿元,中西部为10186亿元,大量优惠政策向沿海地区倾斜,使得大量社会资金流向东部地区。在实际利用外资额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同时,东部沿海地区在获得银行贷款等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在沿海地区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中西部地区普遍感到资金紧张,梯度推进战略虽然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在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资金短缺、教育水平低等众多因素困扰下,影响有限,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也随之扩大。

(四)产业层次发展高低不同,产业结构转换水平不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调整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所形成的不合理产业结构,但由于各地区在产业结构发展起点等方面上的差异,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和效果相对落后于东部地区。主要表现在:首先,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产业劳动生产效率低。其次,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偏重,工业增长乏力,东部地区的产业回报率大大高于中西部地区。最后,中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新兴产业比重较低。而就目前形势分析,正是上述产业转速度差的积累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比重较低,导致了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产业产值增长差距及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五)教育发展与观念意识的差距

我国各地教育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对教育设施和教育环境的大力投入,使其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该地区高中以上人口占24.7%,人均受教育的程度也比较高,西部地区高中以上人口占18.1%,由于经济的欠发达,对教育投入不多,人均受教育的程度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同时,由于收入水平的差距,使得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大量流失,更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双重差距,进而“恶性循环”,导致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从观念和意识的角度来看,长期积累起来的商品经济观念在区域之间存在相当明显的差异。当我国开始市场化改革的时候,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由于积极参与,便首先分享了改革的红利,而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则由于行动迟缓而丧失了先发优势,从而使东、中、西部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缩小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一)发挥中央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

发挥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在保证国家宏观调控统一性的前提下,对中西部地区在某些方面、某些领域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中央政府在尽可能地使用可支配的物质资源对区域经济进行调控的同时,应更多地倾向于使用政策资源去调控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如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挥地区优势的前提下,提高中西部地区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增加贷款规模和资金额度,提高政策性贷款比重,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布点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中西部地区。依托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优势,优先考虑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利、交通、能源、原材料等重点项目建设,并用优惠的金融政策加以扶持。

(二)中西部地区要发挥自身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

目前中西部地区不仅在农牧业、采掘业、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以及旅游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在烟草、食品、纺织、机械、电子等加3232业方面也具有相当的优势。中西部地区要在现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选择和培育地区主导产业。如内蒙古的农畜产品加工、钢铁冶金,黑龙江的能源、机电、农业,安徽的煤炭、农副业;河南的农业、食品、石化;湖北的汽车制造、冶金、化工;湖南的纺织、有色金属;四川、重庆的农业、机械制造、高技术产业;云南、贵州的有色金属冶炼、烟草、旅游、制糖、水电;的牧业、旅游等。

(三)积极推进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中西部非国有经济发展迟缓,同时也说明中西部的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和经济市场化程度低,这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到了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活力。这一结论启示我们,要缩小中西部同东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就必须把加快中西部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就业,这既有利于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又有利于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四)加强区际经济技术合作,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一方面,加强区际经济技术协作,鼓励东部采取多种方式支援中西部,可鼓励东部投资者在中西部投资设厂、组建跨地区的企业集团。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或经济落后省份要注重经济利益驱动,留住人才,切实增强中西部“造血功能”。在东部地区人才渐趋饱和、就业机会逐渐减少的背景下,通过政策引导、经济利益驱动,实现高级技术人才的回流。

(五)积极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计划生育政策沿革篇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改革开放特别是推进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对服务全国大局,带动周边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国内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推进**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推进**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重要意义。**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进一步推进**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经济素质;有利于增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推进体制创新,促进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二)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着力促进社会和谐与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把**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三)主要原则。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坚持和谐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率先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联合与协作,强化服务和辐射功能,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坚持一体化发展,统筹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在体制创新上先行先试,率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四)发展目标。到2012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趋于合理,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重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到2020年,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在重要领域科技创新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区域内部发展更加协调,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再用更长一段时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五)优先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加快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整合港口资源,加强港口基础设施、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尽快建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江苏和浙江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依托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积极探索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等多种金融创新,健全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引进和培育高层次金融人才,大力改善金融业发展环境,提高金融服务业发展水平。扶持和培育技术创新型第三方服务企业,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加快现代商贸业发展步伐。整合建立区域内综合性的软件服务公共技术平台和公共信息应用平台,培育创新型特色化的软件服务和信息服务企业,积极发展增值电信业务、软件服务、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和互联网产业。

(六)积极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拓展市场、整合资源,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加快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邮政、电信、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服务业。积极扶持电子书刊、网络出版、数字图书馆、网络游戏、电影特技制作、数字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虚拟展示等新兴数字创意产业发展。

(七)大力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加快建设区域服务业联动机制,开展多方面的交流与协作。研究建立区域现代服务业标准规范体系,加强面向现代服务业技术、产品与服务的认证机制建设。加快建立市场化运作的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制定行业标准,完善监管制度。大力开展现代服务业人才培训与职业教育,多层次培养现代服务业复合型人才。

三、全面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

(八)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和优势支柱产业。继续巩固和提高实体经济发展水平,集中力量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做大做强石化、钢铁、汽车、船舶及先进装备制造等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形成核心关键技术和提升规模水平。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研发、设计、营销中心,促进产业链条向高端延伸。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和梯度转移。大力培育建设与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相适应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技工队伍。

(九)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以沪宁、沪杭甬沿线为重点发展具有先导效应、发展潜力大的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在沿江、沿海、杭州湾沿线优化发展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石化、钢铁、汽车、船舶等产业。促进企业向产业带集中、向园区集聚,引导关联企业集聚发展。加快连云港、温州等发展潜力较大地区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江苏沿海、东陇海沿线、浙江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发展。

(十)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鼓励和支持优质资本、优势企业跨行政区并购和重组。在电子信息、石化、钢铁、汽车、船舶、装备制造、轻纺、商贸、旅游等重点领域和优势行业,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级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专业化配套的协作体系,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增强竞争能力。

四、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和现代养殖业。支持创建名优品牌。充分发挥江苏沿海等地区滩涂资源丰富的优势,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积极发展规模化高效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大型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设。依托沿江靠海的优势,发展现代渔业。积极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扩大农产品出口,进一步做大做强外向型农业。

(十二)加快完善农业生产、经营、流通等服务体系。加快培育生产性的专业服务组织,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物流,在农村培育一批大型流通企业。积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行业协会、学会等各类组织,加快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农村信用担保和农村小额贷款,加快建立农业保险体系。

(十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度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加快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职责,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引导各类资本进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合理开发未利用农业资源。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对“三农”的金融服务。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强化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建立起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积极推进奖补措施,推广民主恳谈会、村民议事会等有效的民主形式。

(十四)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进一步做好村庄规划,节约农村建设用地。加强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中小河流及湖泊河网水环境整治,推进农村节能减排,加强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做到即征即保,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做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衔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低保制度。统筹城乡劳动就业,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

五、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速建成创新型区域

(十五)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抓紧编制自主创新规划,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和创办海外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自主研发力量,建设一批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建设开放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试验平台。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建立和完善技术转移转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中介服务机构,重点办好若干区域性重点科技园区。实行科技资质互认制度。

(十六)实现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重点推进电子信息、生物、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等领域的自主创新,加强区域联合协作,共同攻克产业核心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组织开展新技术开发和推广示范。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产业集聚和创新载体方面的作用,协同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区域联合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十七)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大财政对竞争前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初创型科技中小企业的引导性投入。抓好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抵扣和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改善创新创业投融资环境,鼓励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支持区域内部级开发区中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股权代办转让系统,鼓励发展金融租赁业,积极发展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动形成市场化、专业化的创新服务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的集成、运营和管理。

(十八)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调整完善高等教育的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鼓励企业依托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区域高新技术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发展和完善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高科技人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缺人才。

六、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十九)构建完备的城镇体系。加快建设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主体,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体系。发展基础较好、已初步形成城市带的各个城市,要进一步密切相互间的经济、技术、文化联系,促进要素流动和功能整合,发挥同城效应。苏北、浙西南等开发强度相对不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要大力引导产业、人口有序集聚,形成新的城镇发展带。

(二十)完善和提升各类城市功能。继续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加快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和高端服务功能,率先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城市。进一步提升南京、杭州等特大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扩大辐射半径。其他大城市要按照自身优势,形成特色,提升功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进一步增强实力,完善服务功能。

(二十一)提高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合理规划城市规模,优化城镇建设布局。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城镇集约紧凑发展。统筹规划建设城镇供排水、供电、通信、垃圾处理和覆盖城乡的区域性防洪排涝、供水、治污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加强城镇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统筹新区开发与旧城保护,切实维护城镇历史文化风貌。

七、积极推进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增强区域发展的支撑能力

(二十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要以客运专线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为重点,加快区域对外通道、区域内省际通道、城际快速通道以及跨长江通道、重要枢纽客运设施等建设,优化路网结构,提高路网质量。公路要以加强关键工程和断头路段建设为重点,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加强区域对外通道、区域内省际通道、重要的城际快速通道、跨海湾和跨长江通道及重要疏港高速公路建设。抓紧编制实施沿海港口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港口群协调发展。提高长江“黄金水道”、京杭运河等高等级航道通航标准,完善集装箱运输系统、外贸大宗散货海进江中转运输系统、江海物资转运系统和客运系统。积极推进空域管理和使用方式改革,科学利用空域资源,加强航空枢纽与配套支线机场建设。

(二十三)构建区域能源安全体系。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快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推进石油和液化天然气码头建设,完善油气输送管道网络,加强油气战略储备,加快建设区域石油流通枢纽和交易中心,研究建立区域天然气交易中心。改善煤炭运输条件,研究规划建设大型储煤基地。优化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重点在沿海、沿江地带布置电源点,加快西电东送、北电南送和皖电东送输变电线路等的规划和建设,建设过江电缆通道。加快核电的规划和建设,进一步做好江苏沿海等地区的风电项目规划建设。

(二十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按照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协调区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以及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加快实施太湖流域第二轮治理、长江口综合整治、淮河治理和沿海防浪堤及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继续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蓄滞洪区建设和管理,加强低洼易涝地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综合治理。加快水源工程等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继续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城市河湖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加快水文、水资源和水环境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流域综合管理体制。

(二十五)改进和健全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加快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统一数据标准,完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网络性能和技术水平,务实推进“三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融合,组织推进光纤接入等高速接入技术的试点,促进传统电信网向宽带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发展,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与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理空间信息社会化应用与共享程度。推进综合性网络应用工程、公益性信息服务工程、企业信息化等重点应用项目建设。促进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交通信息联网、危急抢险信息联网建设。

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十六)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加强土地资源需求调控,实行更严格的区域土地供应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制定并实行合理的新建项目土地使用率标准,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加强对存量建设用地的调整和改造,加大对闲置土地行为的处罚力度,积极盘活闲置和空闲土地。积极开展土地复垦,大力加强农村土地整理,适度开发宜耕后备资源。加强围海造地的管理和调控,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滩涂资源。

(二十七)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加强区域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衔接,完善节能减排地方性法规。对新建、改建、扩建等涉及新增能力的项目,率先实行国际先进水平的能耗、物耗、水耗等标准。突出抓好高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全面实施节能降耗重点工程,着力推进节能降耗科技进步。到**年全部淘汰国家产业政策明令禁止的落后生产能力。着力抓好高耗水行业的节水改造和水的循环利用,加强工业、农业和城市节水,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推动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推进政府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与改造,新建筑严格实施节能强制性标准。大力发展资源再生和环保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清洁发展。落实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

(二十八)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强区域生态环境的共同建设、共同保护和共同治理。落实《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强杭州湾、长江沿岸、长江口和近海海域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实行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完善区域污染联防机制,推进区域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共建、信息共享和污染综合整治。加快规划和建设城乡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强化对已建成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监管。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加大江河湖库饮用水源地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坚决关停达不到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治理工业污染,大幅减少燃煤电厂二氧化硫和汽车尾气排放,控制高架源氮氧化物的排放。加大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力度,加强水土保持清洁型、生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严格执行开发建设项目“三同时”(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制度。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增强涵养水源等能力。强化地下水资源保护,遏制地下水超采,建立区域联动机制,防治地面沉降,保护地质环境。建立海洋重大污染事件通报和海区关闭制度。健全环境违法行为联合惩处机制,加强联合执法检查,完善跨界污染防治的协调和处理机制。披露环境信息,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落实污染减排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和问责制。研究推进排污权交易和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九、加强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十九)切实加强社会文化建设。运用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形式,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和谐社会建设注入精神动力。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建立区域文化联动发展协作机制,制定区域文化发展规划。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推进文化创新,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相对落后地区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认真做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三十)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整合区域社会事业资源,强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进义务教育实现“双高普九”,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普及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15年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显著提升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建立完善的区域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立更加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区域内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协调机制和联防联控网络。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加快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三十一)加快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制定统一规范的劳动用工制度,完善转移就业的政策制度,建立区域人力资源市场。逐步完善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服务、信息服务和劳动维权等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系。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实现省级统筹,积极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鼓励发展补充性保险。加快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随着经济发展适当提高社会保障标准。规范灾民救助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健全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率先建立较为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事业,扩大社会福利覆盖范围。大力培育各类慈善组织。率先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和宏观监测机制,努力缩小城乡、地区和居民间的收入差距。

(三十二)加强外来人口服务和管理。改革区域户籍制度,逐步实行以居住证为主的属地化管理制度。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同等受教育机会。完善和落实国家有关农民工的政策,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建立社会保险关系跨统筹区转移制度和信息网络,完善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区域内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协调机制。健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

十、着力推进改革攻坚,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十三)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构建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和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必不可少的行政审批尽可能采取核准和备案方式。深化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管理层次,加强社会管理机构,完善经济调节机构,合并职能相同或相近的政府部门,规范各种类型的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运行效率。

(三十四)继续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优化政策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开展相关试点工作,探索、引导和推动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学发展。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切实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加快国有大型企业和国有垄断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战略并购重组,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运用多种有效方式,推动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经济的融合,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平等保护各类产权,推动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三十五)加快市场化进程。建立统一开放的产品、技术、产权、资本、人力资源等各类市场,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以信贷、纳税、合同履约等信用记录为重点,建立区域社会信用平台与体系,构建经济、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实施统一的准入标准和技术标准,建立区域市场准入和质量互认制度。抓紧清理和修订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法规和政策,逐步统一企业创业和经营的地方性法规。完善财税管理体制。建立科技、人力资源共享和联动机制以及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机制,建立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机制,建立知识产权的协调保护机制。

(三十六)着力构建规范透明的法制环境。进一步清理、修订、完善现有政策和各类法规,建立稳定、规范和可预见的政策环境以及与国际通行做法相适应的法制环境,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法律规则。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加快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公开、透明的行政体制和问责机制,实行投诉制、评估制、公示制和监察制,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加强区域立法工作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区域相对统一的法制环境。

(三十七)继续推进重大改革试验。深化上海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推广相对成熟、行之有效的改革政策。对具备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中心镇赋予必要的城市管理权限。在国家批准的范围内,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的改革试点,在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上,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流转。积极探索互利共赢的财政政策,有序推动异地联合兴办开发区。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改革试点。推动外汇管理改革创新,优化企业跨区域外汇业务规程,支持中外资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的外汇服务。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机构改制、重组和上市。

十一、健全开放型经济体系,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三十八)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结构,鼓励高附加值产品、服务产品出口,大力支持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鼓励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率先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严格执行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产品目录,推动加工贸易由代加工逐步向代设计、自主品牌转变,推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率先推行符合国际惯例的质量、安全、环保、技术、劳工等标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加快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推进大通关建设。

(三十九)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统筹协调对外开放政策,完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更加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智力资源。创新外商投资管理方式,试行对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的格式化审批。进一步优化外资结构,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领域和高端制造环节。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积极拓展利用外资方式,规范和引导外国投资者以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以及向上市公司战略投资。在有条件的地方,扩大离岸金融试点。规范招商引资行为,实行相对统一的土地、税收政策,营造公平、开放的投资环境。

(四十)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鼓励各类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与合作,在海外建立生产加工基地、营销网络和研发中心,在境外投资、海关通关、人员出入境、税收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大对企业境外重点开发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对外工程承包,简化境外工程承包相关物资出口的退税审批手续,简化对境外工程承包相关设备出境的外汇管理。鼓励国内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展海外网点和业务,为企业境外并购融资。选择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十二、加强组织协调,全面落实各项任务

(四十一)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有关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本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两省一市要根据本指导意见的要求,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扎实推进,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国务院报告。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抓紧编制《**地区区域规划》,并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协调、组织实施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督促检查工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增强服务意识,根据本指导意见研究提出本部门支持和推进**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措施。

计划生育政策沿革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发展迅速,越来越具有活力,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层次。区域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之一。最近,国务院主持召开了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规划座谈会,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如何按照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要求,搞好区域经济规划,使之既有利于全国经济发展的统一性.体现全国生力合理布局的要求,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省区经济的特色,形成具有内在经济联系与以资源、区位优势互补为纽带的区域经济格局,并据此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是加快计划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

(一)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新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发展格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发展和变化,直接作用于区域经济组织和运行方式,促成区域经济新格局的形成。“六五”计划以来,区域经济逐步形成了东、中、西三大地带的梯级开发格局。由于东部地区具有较为雄厚的经济技术基础,较高的投入产出效益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国家投资重心向东部地区转移,“六五”、“七五”期间,东部基建和更改投资占全国投资的比例超过中西部所占比例之和,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布局在东部,加上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加,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显著加快。“七五”期间,中央又制定和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加大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力度,沿海地区逐步形成了与内陆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取向,即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和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沿海地区不仅对内陆地区的资源依赖度减小,而且因其部分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而减少了对内陆地区市场的压力。内陆地区则主要依托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同时占有沿海地区外向发展后腾出的部分发展空间,经济发展速度相应加快。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来看,东部或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上先行一步,率先发展起来是正确的。对推动全国经济发展,加快开放进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中西部与东部、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上的差距不断扩大的势头不能民期持续下去。进人九十年代,我们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力争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就必须在保持东部或沿海地区发展势头的基础上.加快中西部或内陆地区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加快内陆发展,完全依靠中央集中投入是难以为继的,必须打破束缚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封闭性经济循环.大力发展与沿海地区的横向联合和协作,利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已经形成的机制优势、市场优势和外间型经济优势,带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促使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陆地区延伸和拓展,把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机制引入内陆地区这祥,我们就可以打破沿海与内陆、东部与中西部的界限,甚至打破行政省区界限,按照内在经济联系和优势互补、拓展对外开放的思路,组织跨东、中、西三大地带,跨省区、连接沿海与内陆的大经济区域,从更大范围上、更高层次上考虑地区经济布局以及各省区之间的联合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实力更强,能够参与国际竟争的经济区域。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很平衡,资源优势极不统一,组织国民经济运行,单靠中央政府一个主体,其效力必定是有限的;加之我国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需要从区域市场开始起步。因此,在宏观经济运行体系中.设置区域经济这一层次,有助于弥补国家宏观管理上某些缺陷,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有利于打破行政封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发展。开展区域经济规划,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计划体制改革和计委职能转换的需要,也是适应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这项工作做好了.对落实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协调条块关系,改善国民经济的区域结构,加快内陆地区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新时期区域经济规划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树立面向市场.依托市场的指导思想。传统的区域规划往往以自然资源秉赋为起点,哪种资源有优势,就开发哪种资源,按照资源条件规划生产和发展规模。因此,一搞规划,就要上项目和扩大生产规模。由于对市场变化缺乏研究,没有以市场为导向,规划的实施往往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在我们搞区域规划,就要以市场为起点,面向市场,开拓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和开拓市场的需要,确定发展哪些产业,哪些项目,哪些基础设施。只有市场有需求,产品有销路,生产、流通、销售、资金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经济不断发展。我们所说的市场,有仅指商品物资等有形贸易市场.还有资金、技术、劳务等无形的要素市场,既包括国内市场,还包括国际市场。“四小龙”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大力开拓国际市场,1965一1985年二十年间.它们的出口总额增长了“倍,年均增长率达24%以上,显然没有国际市场作依托,“四小龙”经济的高速发展是难以实现的。我国华南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与开拓国际市场分不开。一省一市的市场容量总是有限的,按大区域组织市场,再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各省市的经济发展潜力就会大大增强,如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共有1.7亿人,整个长江流域有3.8亿人,比整个欧洲大市场的人口还要多,将沿江各省市纳入一个大经济区域考虑,市场就拓宽了,经济发展潜力就会更充分地发挥出来。2.规划方法是开放型的,在宏观经济和区际关联中确立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传统的区域规划带有极强的地域封闭性.它强调地区自求平衡,自给自足,这种规划模式是建立在产品经济基础上的。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是对外交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二是市场交换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区域经济要在与国民经济和国际经济的交互作用中寻求发展,区域经济规划不仅要考虑区域内资源和经济技术条件,各种生产要素的余缺,区域内各省市相互调剂的可能性,还要考虑到利用国内外资金、技术和资源的可能性;既要考虑区域如何加强联合.加快发展,又要考虑宏观经济变动对本区域的各种有利和不利影响,把握其它区域尤其是周围区域的经济变动趋向和政策导向对本区域可能产生的直接和间接作用。3.根据区域比较优势组织区域经济。区域经济优势有直接经济优势和间接经济优势,静态经济优势和动态经济优势,显在经济优势和潜在经济优势等,传统的区域规划通常重视直接经济优势,静态经济优势和显在经济优势,新时期区域经济规划更注重间接经济优势,开发潜在经济优势,把握功态经济优势。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优势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实现,有优势的产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领和开拓市场,从而带动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如果不按照比较优势组织区域经济,硬去发展一些热门产业,就没有竞争力,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4.以联合协作为主要形式发展区域经济。在传统体制下,由于建设资金由中央统收统支,投资主体单一,区域规划往往变相成为地方争资金、要项目的一种渠道。现行体制下.投资主体多元化.中央预算内资金大大缩减,地方政府、企业已成为重要的投资主体。因此,区域经济规划要统筹考虑联合开发建设项目,并提出具体的联合协作方式和相关政策,鼓励发展地方政府和各类经济实体入股联合的法人股份公司,鼓励多种资本联姻,发展跨省市、跨行:1纪、多功能的集团公司.大力发展以企业联合为基础和以项目为纽带的地区合作。在市场发育还不成熟的条件下,可以进一步发展省区之间多种形式的物资协作和资金协作。要抓紧制定保护联合协作的法律、法规,以深证投资各方的经济利益。

(三)区域经济规划的重点新时期的区域经济规划,主要应侧重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骨干线路、通洁网络等基础设施的规划.侧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设计,侧重重点开发建设地区布局和合理确定发展方向,以及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侧重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及培育区域市场的规划等。1.统筹规划区域的交通运输通道和通信网络交通通信设施是一个区域开发建设和对外开放最基础的环节,也是投资环境优劣的主要标志之一。交通通信设施要求在区域统一,全国联网,因此必然要打破一省一市的界限,而且.基础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资金回收慢.加之还有价格扭曲和盈利率低的间题,筹资比较困难,一省一市独自无力承担,就要求把地方资金集中起来,统筹规划,共同建设。如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都以长江这一“黄金水道”为依托,但由于长期以来资金分散,中央又无力大量投入,致使交通建设水平低,技术装备落后,布局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综合运输建设。长江航运潜力很大,但目前缺乏东西贯通的沿江铁路干线和高等级公路配套,港口间陆上交通不畅,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这一区域东临西太平洋,西接广阔的内陆腹地,是建设我国东西向综合运输通道最理想的区域,这一区域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推动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以及进一步发展能源、钢铁、石化、工业装备等重化工业,都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就需要集中各方面力量,加强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形成以上海为枢纽,联接沿海宁波、舟山等海港,连接沿江南京、芜湖、铜陵、九江、黄石、武汉、岳阳、重庆等河港.包括水运、铁路、公路等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运输通道。2.统筹规划区域的基础工业建设。能源、原材料工业建设投资额大,产品供给范围广,不需要也不可能在一省一市都建设规模庞大的能源、原材料工业,而要尽可能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寻找最佳区位点,集中建设能源、原材料工业项目。以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江地区为例,区内各省市普遍缺乏一次能源.发展原材料工业所需的矿石也不丰裕,只能依靠区外大量调入或进口。长江三角洲地区通江达海,利用进口铁矿、石油、发展原材料工业就比较有利;而中上游沿江地区则主要依托国内区内资源,在资源条件优越的区段,开发丰富的水能资源,发展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料工业项目。这就要求各省市以联合开发为重点,通过资金、技术、资源、人才、设备等的合理流动,联合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在现行体制下,实行按投入分配产出的办法,有利于集资,可以采用“三分”或“五分”的办法,即分税收、分利润、分产品、分产值和分就业指标等,引导各省市联合投资建设基础工业大中型项目。4.统筹规划重点建设开发地区和对外开放格局。一个大区域的开发不可能同时起步,只能选择一部分地区重点开发建设,率先突破。对外开放也要突出重点,分层推进。同样以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为例,上海浦东是长江的龙头,是第一层次,必须重点搞好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这关系到长江沿江地区开发开放的全局。只有龙头活起来,龙身和龙尾才能动起来。长江三角洲条件比较优越,经济技术基础好,对外开放起步早,是第二层次。长江中上游地区要抓住扩大开放沿江城市和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发丰富的资源,加快经济的发展,是第三层次。在各个区域内部.也要突出重点。

(四)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地区都在制订规划,采取措施,抓庄时机,加快发展,力争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经过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我国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两个战略取向不同,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即东部沿海开放地区和中西部内陆地区。在未来一个时期里,这种区域经济格局还不勺能有恨本的改变,我们制定新时期的区域发展政策必须以此为基本出发点。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内陆地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及与沿海地区各种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和经济技术协作的发展,还会出现若干跨东、中、西三大地带,连接沿海与内陆,以区域共同市场为基础和纽带的大经济区域.如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西南和华南地区,沿陇海—兰新线地区等。我们要通过区域规划和政策推动,促进区域经济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计划生育政策沿革篇6

一、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速成的表现及弊端

1.重知识的短期外化,轻思维的长期内化

在中小学校长从职业化通往专业化的道路上,专业知识是衡量校长专业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要求中小学校长必须具备一整套专门的知识。这本毋庸置疑,然而实际情况存在着为了加速校长专业发展从而对知识的学习进行提速,这就造成了过于重知识的短期外化,轻思维的长期内化。突出表现为:过于强调知识的“习得性接受”,轻视理论“应用”;过于强调知识的“经验”,轻视思想“主张”;过于关注知识的“系统”,弱化学术的“引领”。

(1)强知识习得性接受,弱理论的应用

强知识习得性接受,弱理论的应用,由此造成了知识的习得性接受永远跟不上实践的步伐。只是强调知识的习得性接受就会造成知识的机械呆板,无法焕发知识的生命力。固然校长办学实践需要知识作为支撑,但如果不把知识转化为理论且应用于教育实践,那么就会割裂了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最终会陷入知识“形式化”的尴尬境地,无法使得知识扎根于实践,生长出智慧的果实。

(2)强知识的经验,弱思想的主张

强知识的“经验”,弱思想的主张,使得校长容易被沿袭的经验所禁锢,墨守成规,没有达到知识的内化,缺乏自己的思想主张,更难以创新。传统的教育经验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不免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此以过去的经验来指导目前的教育发展是不明智的。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主张,就容易盲目跟风,就会缺乏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和创新的勇气,就无法探索出一套符合实际的教育发展模式,就无法使得教育向前发展。

(3)强知识的系统,弱学术的引领

强知识的系统,弱学术的引领,造成了不能冲破理论的限制,缺乏引领的能力,难以引领学校、教师、学生赶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缺乏像“新基础教育”要求的:我们要有一个动态的意识,在变动中去寻找主流、趋势,找到并摸准这个方向[2];更难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2.重技能的短期效应,轻能力的长期培养

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除了要具备基础性知识与科学性思维外,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然而在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良倾向是:夸大了技能的短期效应,忽视能力的长期培养。突出表现在:强依附技能,弱自生能力;强人际关系技能,弱公共关系能力;强管理技能,弱领导能力。

(1)强依附技能,弱自生能力

在我国,校长通常情况下是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任命,因此校长作为专业发展的主体地位并没有体现出来。具体表现是他们在较大的程度上是在外部力量的推动下进行专业发展,这种专业发展是一种被动的发展,并非从校长主体性、个性化的角度展开,这种方式对于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效果可想而知[3]。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必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如果校长没有相对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就没有学校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更难谈教师、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长此以往就没有了教育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更何谈自生能力的培养?

(2)强人际沟通技能,弱公共关系能力

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这就决定了其承担着代表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责任。在实践中,校长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人际沟通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努力与家长、社区等建立积极的公共关系。如果只是掌握了基本的人际沟通技巧,而没有建立积极的公共关系,那么就会局限于“接待、应付、被动”的层面,而不会主动出击,向家长、社会展示学校所取得的成就,宣传学校的价值观。学校的公共关系,对于争取社会公众对学校教育使命、工作特点的理解、配合与支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拓展学校的生长空间,赢得家长合作、社会认同,并获取自身发展机会与资源的重要支柱[4]。

(3)强管理技能,弱领导能力

在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技能,组织、协调学校的人、财、物等资源,正确地做事。然而,现实中,在这种强管理技能的思维下经常导致中小学校长满足于现状,只顾眼前利益和本任期的管理责任,很少考虑将来。他们不能以自身的能力创新学校管理或创造性地制订学校的各项政策,因而对教职员工的影响力不足[5]。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中,过于注重管理技能,弱领导能力,就无法对学校作战略性、前瞻性、长远性的思考和策划,缺乏长远的学校发展规划,必然会导致无法应对未来产生的变化。

3.重眼界的短期“催生”,轻视野的长期“孵化”

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过程中,为了催生校长们的国际视野,而不顾各校的实际盲目地开展了一些短期的国际交流、互访。这显然是种浮躁的表现,只是学到了些表面的东西,无法真正借鉴经验,从教育理念上做文章。从而导致了普遍缺乏教育前沿理念和运用国际的视野来观察、分析、研究教育的能力。

(1)强眼界短期“催生”,弱视野长期“孵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目前,在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普遍采用培训的方式,这种培训的方式一般快速地回顾过去他人总结的经验、理论,而很少用心“孵化”归纳介绍现在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囿于学校看学校,囿于教育看教育。

(2)强政策的短期“文本”,弱政策的长期“实践”

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培训过程中,除了培训的内容缺乏国际视野,培训内容的落后、远离国际上的前沿研究领域外,还远离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政策实践。教育部于2001年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至今已有十余年,基础教育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但我们的培训恰恰是远离这样中心的、核心的内容[6],从而不利于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

二、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养成”的表现及优势

1.思维的长期内化的表现及优势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面对浩瀚的知识,中小学校长终其一生也是无法穷尽的。那么怎么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呢?这就需要思维的长期内化,中小学校长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将习得的有限的知识转化为理论,内化成思想,将有限的知识应用到无限变化的教育实践当中。

(1)理论的应用,变“有限”为“无限”

在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过程中,校长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接受者,而且是教育科学理论的实践者和教育科学规律的探索者,要带领全校教师去创造性地将有限的知识转化为无限可能的理论并应用于实践。有研究表明:教育实践是校长专业发展的催化剂[7]。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碰撞才能让理论焕发生机与活力;只有将教育理论扎根于教育实践,才会使得教育理论对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学校管理工作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

(2)思想的主张,变“无形”为“有形”

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而后才是行政的领导。”[8]思想引导行动,指导着校长们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如果校长有了科学的思想主张,就不会囿于经验、墨守成规,从而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创新,最终探索出一套符合实际的教育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使得教育具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勇气,从而使得无形的思想变成有形的行动。

(3)学术的引领,变“书生”为“术圣”

学校是知识分子较为集中的地方,知识分子价值的体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专业和学术方面的发展[9]。校长的学术引领既是学校实践发展的需要,又是校长进行学校管理的需要,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校长通过有效的学术引领,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不但能够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改变着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而且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改进学校教学质量。最终实现由一群“书生”(书生即指仅重书本知识不重实践发展需要的知识分子)向“术圣”(术圣是指能将书本知识与实践融汇贯通,而且能引领学术的知识分子)的云集蜕变,从而促进校长专业发展。

2.能力长期培养的表现及优势

如果说技能的短期促成像西药,那么能力的长期培养就如同中医。“西药”能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但也有可能会治标不治本;“中医”虽然不可能有“西药”的速成,但通过慢慢的调理却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因此,重能力的长期培养就要在“养”中达到“成”的境地。

(1)重视自生能力的培养

重视自生能力的培养既要求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必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管理,又要求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求生存谋发展。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变革,越来越聚焦于学校;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有赖于自主决策和主动创新的背景[10],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校长对专业范围内的学校事务,有独立作出决策的能力;另一方面,校长、学校要打破靠政府政策、政府财政的思维定势,开创整合学校自身的资源与能力组建教师团队开发校本课程进行创新,最后走出一条独立自主有特色的道路。

(2)重视公共关系能力的培养

现代任何一所学校,总是处在特定的区域当中,而不可能脱离所在的社区而存在。出色的校长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长期的公共关系。只有处理好了公共关系,才能得到所在社区的广泛支持,乃至全社会的支持,学校才能更好地发展和运作。培育良好的公共关系有利于为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对于争取社会公众对学校教育使命、职能和工作特点的理解、配合与支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拓展学校的生长空间,赢得家长信任、公众支持、社会认同,获取自身发展机会与资源。

(3)重视领导能力的培养

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过程中,实现学校管理者向领导者转变。增强领导能力,从而增强学校教育的前瞻性、预见性,提高学校教育的拓展能力和发展学校的能力。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刘彭芝所认为的那样,校长是个“领跑人”,要带领全校的教职员工,领着一茬一茬的孩子不停地奔跑。增强领导力,还有利于凝聚人心,创造和谐的氛围,给教师带来归属感和安全感,进而开发潜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培养优秀的教师,最终打造一流的学校,在促进教师、学校发展的同时促进校长专业发展。

3.视野的长期“孵化”表现及优势

(1)观前沿理论,拓宽视野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同理,我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有一些关注前沿的校长,这个国家的教育才有希望。中小学校长只有习得前沿理论,才有可能改变落后陈旧的教育观念,确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才有可能用战略眼光把握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拓宽视野才能提高学校发展的大目标和高品位,才能有学校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拓宽视野,就不会就教育论教育、就学校论学校,而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思考、策划、设计学校的发展[11]。

(2)览国际发展,构建蓝图

在全球化背影下,面对激烈的国际教育竞争,如何提高中小学校长的国际化水平越来越受到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中小学校长专业的发展,需要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不仅要着眼于中国,而且要放眼世界。只有用国际战略性眼光看待教育,才能一览众山小,才能引领学校、教师、学生在教育改革、课程改革中稳步前进。

三、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超越“速成”走向“养成”的路径

1.在外化知识的基础上,“养成”内化成思维的习惯

中小学校长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改善思维方式。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改善思维方式是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为,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和工作方式[12]。如果校长的思维方式更加科学了,那么必然会带动学校的教师、学生的思维的科学化。反之,如果仅着眼于知识的接受,那么校长的发展永远跟不上实践的发展,最终使得学校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1)“扎根”,重视理论应用

教育理论必须扎根于实践,落地生根,才能焕发它的生命力。中小学校长需要边学习,边实践,学习知识的同时,从自身的教育实践出发,要更加注意将习得的有限的知识转化为理论,将有限的知识应用到无限变化的教育实践当中。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以往的教育理论和思想从而提出新的、个性化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从而缩小理论与实际情景的差距,更好地发挥理论的作用,解决实践中产生的问题。

(2)“发芽”,重视思想主张

在理论应用与实践的基础上,将理论内化为思想,让思想作为“排头兵”引导行动,引领学校的发展。其次,将稳固化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从而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有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的“文本”,使得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巩固,成为教师与学生的“指导性”读本,为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学校发展的道路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3)“结果”,重视学术引领

重视学术的引领,就要充分发挥校长“领头雁”的作用。首先,校长需成为教学专家,这是开展教学科研的前提。只有校长认识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把握了教学规律,才会使得科研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否则,就会盲目跟风,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其次,科研活动系列化。由于学术科研效果具有效果的滞后性的特点,因此科研活动的开展不是短期就能够速成的,需要一系列的组合。在看似枯燥的学术科研面前,需要校长坚定信念,既要注重科研的系列化,又要突出阶段性效应,适时地鼓励教师,激发教师的动力,最终,磨出钻石般璀璨的科研果实。

2.在重技能的基础上,“养成”培养能力的习惯

(1)养成发奋图强的自生能力

学校有无管理自,直接影响着校长活动的积极程度和实现程度。只有当校长获得了一定的自,他才能充分地利用专业知识、专业理论,考虑和设计他的工作,整合学校自身的力量,开放校本课程等,进一步解放“教育生产力”。强自生能力还意味着,校长要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明辨当前教育现状的优势和弱点,主动发展优势,克服弱点,同时,要用哲学的眼光审视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觉地进行继承和创新[13]。

(2)养成情同手足的公共关系能力

中小学教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领域,现代的中小学校长要尽力避免外界“干预”的思维,要养成开拓公共关系的能力,使得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当中。整合社会各界的力量支持学校的发展,开拓学校的道路,通过举办“学校宣传日”、“社区服务”等活动,积极地宣传本校的办学思想、价值观与文化;经常向社区宣传本学校所取得的各方面的成就,随时向所在的社区宣传本校最新的消息,努力打造“品牌学校”,树立学校良好的形象,积极参与社区的活动,与社区之间建立起一种交流、理解、认可和合作情同手足的关系。

(3)养成高瞻远瞩的领导能力

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沃伦·本尼斯所说,领导者就是那位能够对未来作出令人信服且有助于他人发展的展望,并能够为实现这一种展望而身体力行的人。他有能力吸引人们积极投身到为实现这个展望而付出的努力中来。增强领导能力,需要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教师学生提供方向和指引,卓有成效地进行管理;增强领导力需要控制局势,放手为所有员工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而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而不是一味地控制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14];增强领导力需要鼓励和发动他人为实现学校的使命而奋斗。

3.在“温故”的同时,养成“知新”的习惯

(1)拓宽视野,观前沿理论

中小学校长要拓宽视野,要以前沿意识来观察前沿政策、理论。政策、理论是实践的高度概括,只有把握住了政策、理论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因此,首先,要研究前沿教育政策,只有全面理解和把握了教育政策,才能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其次,要研究前沿教育理论,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研究表明,教育差距的程度和拉大的速度在许多方面比经济更严重[15]。因此,在研究政策与理论的过程中要对比过去与现在,对比不同区域,寻找差距,在中国教育这个大坐标系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拟定发展的策略,缩小与前沿之间的差距,在提升学校发展地位的同时,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

(2)拓宽视野,览国际发展

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不仅要求拓展国内视野,而且要求拓展国际视野。不仅要求就教育论教育、就学校论学校,而且要求中小学校长站在国际教育发展的大平台上去考量自己、思考发展、谋划未来。因此,要“派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派出优秀的中小学校长去国外研讨学习,包括参加国际会议、学术演讲、跨校交流访学、发展联合培养项目等;引进外国优秀的校长来中国交流。在加强与国外多层次、宽领域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通过与国际前沿的参照目标进行对比,寻找差距,在国际教育这个大坐标中锁定自己的位置,从而及早地发现问题,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升我国的教育影响力和竞争力,最终,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中小学校长。

参考文献

[1]褚宏启,杨海燕等.走向校长专业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叶澜.校长今天应怎样学习.校长阅刊,2006(1).

[3]赵新亮.校长专业发展新思路:职业生涯规划.当代教育科学,2009(16).

[4]魏志春.校长专业标准视域中的公共关系探析.教育发展研究,2010(2).

[5]胡东芳.从“学校保姆”到“学校领袖”——论校长的领袖思维及其养成.教育科学研究,2010(4).

[6]教育发展研究编辑部.校长专业化与校长培训—陈玉琨教授访谈实录.上海:教育发展研究,2005(17).

[7]王淑芬.基于反思性办学实践的校长培训理念与策略.教学与管理,2012(9).

[8]湖南教育编辑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概述.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9]王曙.身体力行专业提升与学术引领.教育发展研究,2006(14).

[10]杨晓薇.变革过程中学校决策与发展的基本走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1).

[11]王铁军.校长领导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2]褚宏启.改善思维方式是校长培训的核心.中国教育报,2007-03-21.

[13]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校长-影响校长一生的中外教育交经典感言.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计划生育政策沿革篇7

关键词:沿海经济带;产业互动;区域合作;东北经济区

一、产业互动的依据

1.参与区际产业分工的要求。产业互动有利于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形成错位发展的产业分工格局,提高效率,避免区域间重复建设和非理性竞争。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在要素结构和区位条件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产业互补性强,具备区际分工的基础和条件。但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专业化分工水平相对不高,区域间产业同构明显。要改变这一状况,辽宁沿海经济带应该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加强与腹地政策协调,推进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价值链分工。

2.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的要求。产业集群可以通过关联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提升整个区域产业竞争力。辽宁沿海经济带在海洋渔业、石化工业、物流业等适合临港布局的行业部门具备培育“原发型”产业集群的潜力,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部门具备发展“嵌入型”产业集群的条件,但要变为现实离不开与腹地的产业互动。例如,东北经济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引致的运输需求有利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物流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俄罗斯丰富的石油资源可以为沿海经济带石化工业产业集群提供必须的原料,韩国先进的造船经验可以为沿海经济带造船产业集群提供技术支持,日本离岸外包业务可以促进大连服务外包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根据工业生产生命周期理论,任何一个工业部门,都会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辽宁沿海经济带属于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部门仍占有较大比重,造船、石化、冶金等主导产业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已经步入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尚在培育中。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就必须加强与腹地产业互动。一方面积极承接日、韩等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培育新兴产业部门,使之成为未来的主导产业部门,通过增量调整带动结构优化,另一方面把一些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逐渐向周边和地区转移,为新兴产业提供发展空间。

二、产业互动现状的基本分析与判断

1.产业互动的条件。

(1)资源要素互补。辽宁沿海经济带具有东北地区最密集的港口群,可以为东北内陆地区货物外运提供便捷通道。与此同时,辽宁沿海经济带在发展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东北内陆则与辽宁沿海在资源禀赋方面形成互补。黑龙江省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可以为辽宁临港优势产业如装备制造、石化产业提供支撑;内蒙古东部地区草原和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可以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提供优质农畜产品和工业发展必须的原材料;吉林在汽车制造、医药行业和林业领域具备比较优势,与辽宁沿海具有很强产业互补性。

(2)基础设施完善。辽宁沿海经济带港腹集疏运体系发达,大连港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十强,营口港货物吞吐量位居全国十强,大连长兴岛口岸68个泊位获得国家批准,实行对外开放;铁路、公路、航空四通八达,东北东部铁路、沈盘铁路、丹东至通化高速公路等一条条伸向腹地的交通大动脉正在搭建;能源设施不断完善,大连和锦州建成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水利设施建设不断推进,锦凌水库、青山水库等水资源调配工程提高了区域水资源供给能力;通讯设施不断改进,以光纤通信为主的现代通讯网路加速了信息要素的跨区流动。

(3)经济发展存在梯度。日本、韩国技术发达,是东北亚地区的高梯度地区,许多新兴产业部门发端于此。辽宁沿海经济带属于中等梯度,具有承接日、韩产业和技术转移的工业基础和产业工人。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朝鲜属于低梯度地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能源矿产资源丰富。根据梯度推移理论,辽宁沿海经济带可以借助有利的区位优势,一方面承接高梯度地区产业转移,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另一方面把一些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逐渐向周边和地区转移。

2.产业互动的现状。

(1)与辽宁内陆地区互动。辽宁省“十一五”时期开始实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见表1),目前已经取得显著成效。辽宁沿海经济带通过大连“三个中心”(东北亚航运中心、东北亚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和沿海六市开发开放,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北方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之一。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82.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80.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93亿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0.8%、44.7%和45.1%。沈阳经济区借助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政策机遇,推进城市群联动发展和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一核、五带、十群”的产业发展格局。辽西北地区借力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通过紧抓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和工业产业集群,发挥后发优势,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9%。

(2)与东北经济区互动。东北经济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的东五盟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近年来,辽宁沿海经济带借助东北四省区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东北东部(12+2)市(州)区域合作会议等产业互动平台,加强了与东北腹地的产业分工合作与政策协调。2011年,辽宁省在吉、黑、蒙三省区的投资额接近700亿元,千万元以上的项目811个,三省区在辽宁省的投资额接近800亿元,增长50.4%。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企业在牡丹江、长春、通化等地投资建设了一批陆港,为内陆腹地的货物外运提供便捷通道。内陆腹地的货物运输需求也带动了沿海经济带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大连东北亚航运中心的建设。

(3)与东北亚地区互动。东北亚地区包括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非常重视与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2011年,辽宁与上述国家进出口均保持增长态势(见表2)。2012年上半年,受外部环境影响,辽宁对日出口出现负增长,对其他几个国家的进出口增速也明显放缓,但总体来看,对日韩进出口总额较大,对朝鲜和俄罗斯出口增速较快。日本和韩国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利用外资的重要来源地,2012上半年,日本和韩国在辽宁实际投资分别为10.4亿美元和6.1亿美元,分别占辽宁实际利用外资的7.9%和4.7%。

3.产业互动存在的问题。

(1)沿海经济带作为整体,缺乏与腹地互动平台。尽管2010年成立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作为省委、省政府议事协调机构,但其主要职能是推进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和内部协调,涉及区域互动的职能很少。

(2)缺乏产业分工和协作。沿海与内陆腹地同属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均呈现“二、三、一”特征,在第二产业内部又都是以重化工业为主,没有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格局。

(3)尚未形成区域共同市场体系。近些年来,随着东北四省(区)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召开和相关职能部门工作推进,东北经济区市场一体化水平日益提高,行政区经济产生的市场分割因素明显减弱,但一些制约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4)沿海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有限。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带动了珠三角腾飞,天津滨海开发开放带动了环渤海地区发展,而同样具有区位优势的大连,其开发开放对东北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尚不明显。

三、推产业互动的政策建议

1.建立沿海与腹地互动的组织协调机构。为促进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产业互动,形成功能定位明确、政策衔接紧密、产业错位发展、要素自由流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必须建立健全沿海与腹地区域互动的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建议把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作为沿海与腹地互动的领导机构,负责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互动协调工作。建立以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为领导、沿海各城市共同参与的市长和秘书长联席会议制度。沿海经济带领导小组联合发改委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定期举办“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亚地区合作发展论坛”,并建立地方政府层面的互动推进机制。

2.推进产业区际分工与梯度转移。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亚地区的产业转移,可以采取“飞雁”模式。日、韩科技领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可以视为东北亚的“领头雁”,沿海经济带可以视为“中雁”,俄罗斯东部、蒙古、朝鲜可以视为“尾雁”。辽宁沿海经济带一方面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推进自身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加强与俄、蒙、朝的经贸合作,鼓励沿海优势企业到上述区域投资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经济区的产业互动,可以采取梯度转移模式,推进沿海地区逐渐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向地区转移。沿海经济带可以采取两种产业转移方式,一种是按距离由近及远向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的周边地区转移,另一种是根据与腹地梯度势差的大小,首先向承接条件较好的沈阳经济区、长吉图、哈大齐蛙跳式转移,然后再依次向梯度较低的其他地区转移。

3.构建区域共同市场体系。为彻底消除计划经济思想给市场发育带来的不利影响,打破行政区经济产生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消除制约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商品和各类要素资源跨区自由流动,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理顺政府、市场和企业关系,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二是推进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联动改革。沈阳经济区2010年起实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经验,在全省统一城际间户口迁移政策,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解决城乡分割和城市内部二元隔阂。在沿海经济带实施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联动改革试点,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于获得城市户口的农民,允许其将家乡宅基地对应的建设用地指标有偿转让给现居住地城市,作为城市扩张用地指标,而家乡则相应增加农业用地保有量。三是制定区域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措施,促进各类要素跨区自由流动。

4.把大连建成东北经济区“龙头”。申请在大连建立部级新区。上海和天津作为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龙头,对腹地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强于大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属于部级新区,享受各种优惠政策和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权利。大连应抓住目前国家改革开放重心渐次北移的历史机遇,突破老城区空间制约,做好在大连新区建立国际级新区的申报工作。通过借鉴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等地经验,在大连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辐射带动整个东北经济区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健,鲍静,刘小康,王佃利.“复合行政”的提出——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新思路.中国行政管理,2004,(3):44-48.

2.李学鑫,苗长虹.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测度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人文地理,2006,(4):25-28.

3.臧乃康.多中心理论与长三角区域公共治理合作机制.中国行政管理,2006,(5).

4.张亚斌,黄吉林,曾铮.城市群、“圈层”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经济地理学理论视角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6,(12):83-87.

5.罗小龙,沈建法.长江三角洲城市合作模式及其理论框架分析.地理学报,2007,(2):115-126.

6.魏后凯.大都市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7,(2):28-34.

7.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7):36-49.

8.皮建才.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下的区域市场整合.经济研究,2008,(3):115-124.

9.祝滨滨.东北亚区域产业分工体系转变的趋势.东北亚论坛,2009,(5):48-54.

10.林森.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互动协同发展的路径分析——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视角.财经问题研究,2009,(10):119-123.

11.胡建伟.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经济面互动发展研究.管理世界,2010,(2):169-170.

12.韩增林,郭建科,杨大海.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城市流空间联系及互动策略.经济地理,2011,(5):741-747.

13.顾朝林,张敏,张成,张晓明,陈璐,汪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6).

14.杨玲丽.政府导向、市场化运作、共建产业园——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经验借鉴.现代经济探讨,2012,(5).

15.邹兵.我国城镇群规划实施面临的困境与发展趋向——由珠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引发的思考.城市规划,2006,(1).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互动发展研究——基于国际经验的视角”(项目号:L11BJL017);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项目号:2012lslktzijjx-18)。

计划生育政策沿革篇8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针对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制订并实施了不同的区域政策。以经济特区为重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政策。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重点发展政策,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系列区域政策,有效地改变了原区域间低水平发展的格局,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快速的发展。尽管如此,中国区域发展中仍存在差距过大、区域政策框架不完善等问题。文章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政策,分析区域政策的优劣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区域政策协调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区域政策对城市发展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的演进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以经济特区为中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改变国内区域间低水平发展的格局,政府制订并实施了向沿海地区倾斜的投资政策,并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实行配套的优惠政策。同时对外开放和体制改革也向沿海地区尤其是经济特区倾余。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任务,并强调:必须继续巩固和发展已初步形成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

(二)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演变地区重点发展阶段

1990年4月30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会,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新区的9项政策规定,浦东开发进人了实质性阶段。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做出了“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飞跃”的战略决策。

(三)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

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此为标志,中国区域政策的重心实现了第三次转移。“十五”计划明确指出:“国家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实行重点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增加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建设资金投人,并在对外开放、税收、土地、资源、人才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

(四)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

中央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这个阶段的主要区域政策是: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二、我国区域政策中的利弊分析

(一)我国区域发展中的利

1.培育了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

首先,中央政府制定的区域政策作为外生变量,有效地增加了重点区域的资源供给和各种需求的满足,更加刺激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其次,在区域政策的支持下,使重点区域的自身地理位置优势得以充分体现,相对降低了国际贸易的运输成本增加了比较优势,在原有的产业经济基础上,更容易接纳外来经济并与之融合,从而较好地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经济,为重点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随着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相继出台.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部分欠发达地区发展活力竞相迸发,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建设了一大批农田、水利、公路、小流域治理、草场等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工程,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这些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西部大开发和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的区域政策,不仅加大了中央财政对这些地区的投人,而且进一步加快了这些地区的体制改革步伐和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为其创造了区域发展良好的体制环境。

3.增强了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在东部、西部、东北、中部四大板块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提速的情况下,区域之间的生产总值、人均GDp、投资、消费、进出口增长速度的差异呈缩小趋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上半年的数据表明,我国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增速均超过了东部地区,改变了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的增速一直居各大区域之首的局面。与此同时,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地区合计的比重均有所提高。这表明我国地区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区域发展协调性在增强。

4.丰富了区域发展的内涵

从西部大开发政策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政策,都非常重视这一点,并初步取得了政策所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多项政策文件别强调农村、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卫生、计划生育、文化、环保的公共服务供给和对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工程的支持。在关于东部振兴的若干文件中,均提到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松花江环境污染治理、流域生态环境和湿地保护、工矿废弃土地复垦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等。在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中,专门强调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措施等。

(二)我国区域政策的弊

1.区域政策尚难于有效解决区域差距过大的问题

据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西部人均GDp均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东部人均GDp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西部,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在逐渐拉大。1991年东西部人均GDp相差1540.3元,前者为后者的208倍;2005年东西部人均GDp相差14430元,前者是后者的255倍。区域差距的过大是导致收人分配不公、区域合作受阻、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它给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增加了难度。同时,区域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导致和激化一些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2.现代区域政策框架仍在探索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不同时期进行过多次区域范围的调整,也先后实行过区域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和梯度发展等多种发展战略,投入了大笔公共财政资源。但是,区域发展的公共绩效一直较为低下,达不到政策设计时的理想目标。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法律制度方面,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其次,在组织体系上,缺乏专门负责区域政策实施的职能部门;再次,区域的划分过于笼统,缺乏实施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区域政策缺乏有效的政策监督与评估机制。

3.区域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协调机制不完善

在分税制以及现行政绩观的引导下,实现地方保护,加决地区经挤发展往往成为地方政府追求的主要目标其次是区域合作机制泛化。大多是重形式轻内容,重协议轻实施。再次是对口扶持机制有待深化,提升落后地区的自身造血功能有待加强。此外,区域间的补偿机制特别是生态补偿机制匮乏。诸如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如何评估,生态环境保护的公共财政体制如何制定,流域生态如何补偿,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建设怎样进行等,都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三、结论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行动的启动,中国的区域问题会表现得越来越复杂。在一些地区落后,一些地区萧条的情况下,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完善区域政策是未来中国统筹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目前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上,中国区域政策的缺陷是十分突出的。在借鉴发达国家的区域政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善中国的区域政策研究体系和框架,并明确未来的区域政策研究与实践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否则,区域经济研究者难以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作出真正有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

[2]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09.

[3]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0-41.

计划生育政策沿革篇9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在全市“改革攻坚、狠抓落实”大竞赛、大比武表彰奖励大会上的讲话,希望大家喜欢!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大会,主要是总结去年以来全市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表彰奖励大竞赛大比武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激励全市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实干、拼搏进取,进一步汇聚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不断开创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的大竞赛大比武表彰奖励,更加突出“实在、实干、实绩”导向,更加注重向基层一线倾斜。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有在全市改革发展实践中勇于开拓、奋发有为的好团队和好干部,有在重点任务推进中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先锋队和带头人,有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迎难奋进、贡献突出的企业和企业家,有在重点工作一线用心做事、埋头苦干的工作专班和党员干部。

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使命担当、昂扬的奋斗精神、深厚的为民情怀、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奖励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保持旺盛斗志,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全市上下要以先进为榜样,见贤思齐、比学赶超,为推动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同志们,去年以来,东营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一系列困难挑战,也迎来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我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省委“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要求和“八大发展战略”“九大改革攻坚行动”,紧紧围绕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思路举措,全力推进“十大改革攻坚”“四项重点工作”“九个三年行动计划”,努力在克服困难、主动作为中育新机、开新局,推动东营事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实现新变化、呈现新气象。

我们坚持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经济运行稳步回升,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全市上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更加充足、信心更加坚定。面对稳增长与调结构压力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严峻挑战,在全省率先实行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条线”作战,制定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稳就业、稳外贸、加强财源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市经济呈现逐月回升态势。

今年1-5月份,全市绝大多数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绝大多数指标位次较去年同期前移,绝大多数指标好于预期,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省第1位。围绕“5+2+2”产业体系,坚持“一平台一企业一产业一园区”,明确了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路径,新旧动能转换步伐明显加快。

石化产业“一区、一片、多点”发展格局正在形成,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建设全面起势,威联化学对二甲苯项目一期工程完成中交,利华益环氧丙烷联产苯乙烯项目进展顺利,高端石化产业技术研究院成为我省高端化工领域唯一的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着力推进实施功能陶瓷5G关键材料、高端电磁线、高性能氧化铝纤维、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优质项目,部级稀土催化研究院、高性能氧化铝纤维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推进顺利,生物医药产业逆势上扬,新材料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聚焦企业纾困解难、减负降本,推动中央和省、市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直达企业、惠及企业,去年以来通过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负114亿元。启动“优势产业+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市财政每年拿出3亿元专项资金推进“千企技改”,深入实施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助力企业转型发展。广大企业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着力上项目扩投资,抓技改促转型,骨干龙头企业发挥了引领支撑作用,一批“四新”经济示范企业崭露头角,一批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

我们聚力改革创新,“十大改革攻坚”全面铺开,各项重点攻坚任务向纵深推进,有力激活了创新创业、转型发展的“一江春水”。“一窗受理、一次办好、一网通办”改革进展顺利,市与县区、开发区全部实现“同权审批”,“全程网办零见面”范围不断扩大,镇街全部建成便民服务中心,“掌上通”注册用户达到36万余人,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利。

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改革到位后,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管辖面积总体压减75%,管委会内设机构总体压减69%,管委会人员总数压减75%,更加突出主责主业,实现瘦身强体,必将焕发出“双招双引”、开放发展的蓬勃活力。在全省率先建成“多网合一、一网运行”的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市域治理运行管理中心建成并试运行,正在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具有东营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建立完善“2+13+n”专业招引体系,积极克服疫情影响,持续开展高质量“双招双引”,1-6月份到位内资和实际使用外资均大幅增长,首化集团pta、波鸿轨道交通、华熙生物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签约。完善顶格推动、专班推进机制,全力抓好企业债务风险防控,促进银企互利合作,推动金融动能转换与新旧动能转换相得益彰。今年扭转了连续27个月贷款负增长的被动局面,截至5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245.6亿元。

我们着力拉长长板、补齐短板、筑牢底板,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难事,办好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好事,东营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持续增强。北二路沿线及金湖银河片区综合开发、南一路两侧环境综合整治、东八路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庐山路南延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的城市风貌进一步彰显。高水平编制全市综合交通网和现代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着力推进高铁、港口、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设施项目,加快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东津黄河大桥开工建设,胜利黄河大桥确定维修改造,京沪高铁二通道公铁两用大桥今年将提前开工,我市跨越黄河的交通压力届时将得到极大缓解。着眼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河道行洪不畅等问题,谋划实施河道水系贯通、积水点改造、雨污分流改造等227项水务工程,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主体已完成,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天鹅湖蓄滞洪工程达到蓄滞洪水条件,将形成一个调节水量、涵养水源、带动旅游业和城市发展的生态湿地。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新的改善。城乡居民饮水质量提升、空气异味治理、130个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实事推进顺利。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将市教育局和胜利教管中心所属55所学校划转区级管理,今年按照新的体制开始招生。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新校区开工建设。着力补齐公共卫生领域短板,加快推进市、县传染病防治和中医、精神卫生机构规划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等体系,加强农村和社区等基层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培养专业人才,全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正在得到大的提升。

我们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大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进一步提升。坚持“实在、实干、实绩”的用人导向,一批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专业化的干部走上重要岗位,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扎实开展对标学习温州工作,组织优秀年轻干部赴温州体悟实训,推动思想解放、改革创新、作风效能全方位提升。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大战、大考,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临危不惧、冲锋在前,各级各方面、各条战线众志成城、通力协作,推动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阶段性胜利,为全省、全国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了应有贡献。

全市抽调一大批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参与疫情防控,243支企业复工服务队、81支金融辅导队,倾情投入、倾力帮扶,为企业复工达产提供了高效服务。在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工作专班、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勇于担当作为,研究工作更加深入、更加专业,推进落实更加用心、更加扎实,向上争取更加积极、更加主动,都在为东营事业发展想尽办法、倾尽全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变局为新局。

特别是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率先启动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持续盯紧向上对接争取,谋划的一些重大事项、重点项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明确支持。深入研究中央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今年以来共争取四批专项债项目额度129.66亿元,争取抗疫特别国债及特殊转移支付11亿元,走在了全省前列。

同志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东营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转折转型的关键时期,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东营经济行稳致远,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考验;抢抓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推动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必须扛起的历史使命;

着眼东营未来发展,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境界胸怀。全市上下、广大党员干部都要认清职责使命,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激情,全身心投入“改革攻坚、狠抓落实”和“重点工作攻坚年”大竞赛大比武,头拱地、向前冲,铆足劲、加油干,奋力开创东营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抓紧抓实重大机遇,努力增创东营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困难挑战,我们要把握大势、登高望远,既要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又要善于化危为机、抢占先机。要更加主动地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在前期良好工作基础上,继续加大争取力度,力争在国家规划和省规划中体现更多的“东营元素”。

坚持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端产业发展等重大项目、重点任务,着力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的重要标杆、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盐碱地高质高效农业创新高地、沿黄沿海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交通物流重要节点城市,让东营乘着国家战略的东风破浪前行,向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阔步迈进。

要更加积极地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紧紧抓住当前国家政策窗口期,深入研究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就业优先政策、扩大有效投资政策,搞好项目谋划,主动向上对接,能争取的尽最大努力争取,应落实的要全部兑现到位,让政策的“真金白银”真正装进企业的口袋里,让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效。

要更加敏锐地抢抓疫情催生的产业重塑机遇,采取精准有效措施,积极发展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新产业,培育云端签约、网上招聘、远程办公等新模式,鼓励“指尖消费”“宅经济”等新消费,扩大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投资,努力创造新优势、抢占制高点。

二、以积极作为、有力有效的措施,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各级各部门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打好“六稳”“六保”的组合拳,切实稳住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努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第一,突出保企业、稳增长。企业是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根基,保住企业就能留得青山、稳住经济、赢得未来。各级各部门要坚持“稳大、强中、保小、扶新”,持续加大支持服务力度,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协调联动、健康发展。

常态化梳理中央、省出台的金融、税费、社保等惠企政策,适时推出一批推动中央、省政策落地的地方配套政策,帮助企业了解政策、用好政策。要进一步完善政府解决企业难题直通车制度,实行问题办理“实名制”、问题化解“销号制”,做到政企直通、问题直报、领导督办,建立政策刚性兑现系统,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加快转型。

要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坚持“一事一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支持龙头企业组建行业性营销联盟、开展关键环节国内替代,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渠道,服务引导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展。各企业要抢抓风口、创新求变,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不断苦练内功、强身健体,努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主动。

第二,突出稳就业、保民生。就业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要全力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强化援企稳岗、职业技能培训、支持自主创业、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等措施,确保年内新增城镇就业3.3万人以上。服务业是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要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保持线上新型消费热度,积极扩大实体消费,全面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带动居民就业。在当前特殊时期,要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群众关心的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实际问题,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坚决兜住基本民生底线。

要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对因病、因灾、因意外等出现致贫返贫风险的特殊困难群体要即时发现、即时帮扶。当前,高度关注疫情造成的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阻、贫困户生产经营受损和扶贫产业、扶贫项目受影响等问题,避免出现因疫返贫,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落实维护安全稳定各项措施,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让群众的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第三,突出强财源、优支出。坚持广纳财源,完善税收综合管理长效机制,用好财源建设26条措施,不断扩大税收收入规模、壮大财政实力。各级要全面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把有限财力用到最急需、最关键的地方,优先确保基层工资正常发放、基层政府正常运转、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到位。

三、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带动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十大改革攻坚”“四项重点工作”“九个三年行动计划”是做好今年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开展竞赛比武的主战场。要按照既定目标任务、行动方案,一项一项抓推进,一件一件抓落地,在真刀真枪的实战中比出高低、赛出水平。

第一,要在加快项目建设上比高低、赛水平。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对推进实施的32个省重点项目、151个市重点项目、127个专项债项目、20个省补短板扩内需项目,特别是京沪高铁二通道津潍段、东营港25万吨单点系泊、pX上下游配套、天鹅湖湿地、北二路沿线及金湖银河片区综合开发等重大项目,要集中力量攻坚突破,加大推进建设力度。

要按照“先手谋划、当下开工、快步推进、长远储备”的思路,围绕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十四五”规划、全市综合交通网和现代物流业中长期规划、“双招双引”、企业技术改造、新基建、现代服务业、乡村振兴等,分行业、分年度统筹谋划一批新的项目,持续增强项目建设后劲。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项目论英雄,不断完善项目策划、招引、评估、推进落地的工作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加大推进力度,以项目建设引领发展、支撑发展、保障发展。

第二,要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上比高低、赛水平。聚焦“5+2+2”产业体系,推行产业链“链长制”,抓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转型升级方案的落实,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增强核心竞争力。突出抓好石化产业转型升级这个重中之重,重点依托威联化学对二甲苯项目,加快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带动炼化产能整合、减油增化,推动新加坡首化集团化工新材料和中国化工、中国振华、中国能源等一批央企国企高端合作项目尽快实施,打造万亿级的高端石化产业集群。

加快橡胶轮胎企业整合重组,拿出优势资源与世界一流企业开展合作,大力引进模具等配套企业,提高轮胎产业集中度、品牌影响力,集中培育形成进入全球轮胎行业前列的企业,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橡胶材料和配件企业。依托山东国瓷、新发药业等龙头企业,持续加强科研研发,聚集高端要素,引进配套企业,拉长产业链条,促进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

创新创业创造是推进转型升级的核心动能,要以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积极搭建科技、金融、信息等专业化服务创新平台,推出更多更有竞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培育高能级的创新创业共同体,把创新赋能体现到产业上、项目上、人才上、平台上,形成高端人才青睐东营、科创项目集聚东营的崭新局面。要深度整合油地校科技人才资源,推进科教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院、高等研究院和东营产业技术研究院挂牌运行,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转设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第三,要在深化改革攻坚上比高低、赛水平。强调,要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我们部署的“十大改革攻坚”,盯住的都是发展最急需、群众最期盼、落实最卡脖子的问题,场场都是硬仗,项项都要攻坚,对确定的63项重点改革任务,要一项一项抓推进、抓落实、抓见效,确保年内完成。

各牵头领导要带头挂帅出征,着力破解难题;各专项小组、工作专班、责任部门要拿出精准措施,扎扎实实向前推进。要鼓励首创式改革,善于集成式借鉴,扎实开展差异化改革试点,培育一批在全省全国有特色、有影响的改革典型。

尤其要加快完善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探索实施相关领域改革,努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趟出路子、作出示范。围绕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手续最简、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以更大力度简政放权、流程再造,打通数据“壁垒”、突破“门槛”限制、破除部门利益,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围绕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按照创出东营经验、打造全省标杆的定位,加快推进“三中心一体系”建设,当前重点抓好“以社区为基本单元、市县乡社区相贯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体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建设,构建“网格员+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基层民警”工作模式,打造“枫桥经验”东营版。

第四,要在扩大对外开放上比高低、赛水平。深入贯彻关于“把山东打造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更广视野、更大力度推动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融合发展,以更高水平的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全面落实各项稳外贸政策,加大对进出口企业的帮扶,帮助企业拓市场、保份额、抢订单,努力稳住外贸基本盘。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拓展与日韩的合作,扩大与港澳台地区的经贸交流,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发挥东营既沿黄又沿海的优势,加强与沿黄各地的合作,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谋划推动一批重点项目,促进产业分工协同,推进交通互联互通,在区域协同融合发展中抢身位、占先机。

各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多渠道、全方位开拓出口市场,加强对外经贸合作交流,积极培育竞争新优势。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要发挥主阵地作用,加快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综合保税区提档升级,加快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东营高新区创建部级高新区工作,持续增强对外开放活力。

“2+13+n”专业招商队伍要发挥“特战队”作用,盯紧世界500强、国内外综合实力突出的旗舰型企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高科技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有针对性地加强招引,努力在引进大企业、好项目和利用外资上实现新突破。要主动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带来的变化,积极采取“云见面、网签约、远程谈”等方式,保持招引力度不减、项目推进不断。

第五,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比高低、赛水平。以接轨国际、全国一流的标准,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营造最适合干事创业、最利于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围绕优化政务环境,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企业为尊”理念,真心实意地支持企业、帮助企业、服务企业,当好企业发展的“店小二”,当好东营营商环境的“代言人”。

围绕发挥东营优势、优化生态环境,深入实施生态环保和“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化蓝天、碧水、净土、清废等专项整治,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整治专项行动,推进固废危废治理、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开展背街小巷整治,让东营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环境更美好。围绕增进银企互信、优化金融环境,在“一企一策”处置重点企业债务风险上再加力,在增进银企互信合作上再加力,在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上再加力,对国企、央企、外企参与重整投资和资产整合实行“精准引入”,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进行“精准打击”,推动企业债务风险逐步化解,加快推进金融生态回归。

加强对上市后备企业的专业培训,强化政策支持和指导服务,推动更多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发展。围绕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吸引力,加快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规划引领下优化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布局。

深入实施“湿地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做优做美城市核心载体,提升“黄河入海、我们回家”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实现旅游产品品质和城市功能品质“双提升”。常态化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城市商业街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积极培育和发现最美东营人,弘扬最美现象,打造城市最美风景线,让我们的城市更富颜值、更有活力、更加文明和谐、更加温情温暖。

第六,要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比高低、赛水平。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大力度加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精心打造乡村振兴特色示范片区,加快建设具有沿黄、沿海和盐碱地农业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特别要发挥省黄三角农高区作用,着力建设以盐碱地农业技术创新为引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创新高地,为黄河流域和全国盐碱地现代农业发展探索路子、提供示范。

着力补齐东营对外交通短板,按照先急后缓、量力而行的原则,加快推进重大交通物流项目建设。突出抓好高铁建设,力争京沪高铁二通道津潍段年内开工,积极争取规划建设沿黄流域高铁通道,形成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十字型高铁格局。同时,加快完善东青高速扩容实施方案,推进沿海高速公路建设与齐鲁交通发展集团等大企业洽谈合作,落实投资主体,纳入全省交通“十四五”规划,为项目早日开工奠定基础。

加快推进东营港液化集装箱泊位、25万吨单点系泊、4个10万吨液化品泊位、广利港河海联运码头等重点项目,将东营港建设成为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和省会经济圈主力港,将广利港建设成为海河联运中转枢纽港口。发挥胜利机场区位和净空优势,依托与中国商飞、成都航空的合作,增加航班航线,设立过夜基地,打造南北、东西中转枢纽机场。持续加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无内涝城市建设,扎实做好防汛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以严肃认真、一以贯之的态度,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凝聚起推动东营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推动东营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干部,关键在企业家。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持续改作风、转作风;广大企业家要有危机感、使命感,持续创新、创业、创造,共同把东营发展的各项事业一干到底,以实际行动干出一番新气象。

各级党组织要压实管党治党责任。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不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基层组织的组织力。不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推动东营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各级各部门要拉高标杆、争先进位。各县区、开发区要提升境界标准,自觉在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谋划工作,在区域发展的大格局中精准定位,瞄准更高目标、更高标准奋力追赶,努力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跻身前列、夺得先机。市直各部门单位要主动融入“十大改革攻坚”“四项重点工作”“九个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优化机关流程、强化改革举措,尽职尽责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积极主动跑上去争取支持,在推进重点项目、重点工作中比作风、比成效、比贡献。各乡镇、街道要聚焦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等重点工作,比发展、比干劲、比位次。各工作专班要继续发扬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作风,比着干、争着干、抢着干,全力推进重点工作提速提效、落地落实。

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持续推进思想解放,敢闯敢试、敢打敢拼,敢领风气之先,坚决破除一切与新时代要求、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思维定势,坚决克服怕失误、怕出事、怕麻烦、怕担责的消极心态,从影响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基层群众最受益的事情抓起,以思想大解放展现行动大担当,推动工作大见效。

要强化创先争优意识,盯着排头干、朝着先进赶,以争第一的状态,把常规工作做出特色,把特色工作做成亮点。要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把“火力”集中对准改革攻坚、项目建设、“双招双引”、金融动能转换、惠企便民的重点任务,主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抓落实。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带头冲在前、干在先,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敢于在关键时刻豁得出来、顶得上去,把难题一个一个克服,把事情一件一件办成。要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理念,坚持一切工作往前赶,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广大企业要奋力拼搏、争作贡献。用足用好当前各级惠企便企政策,抓住疫情催生的产业重塑机遇,瞄准行业前沿、产业链上下游,加快抢人才、扩市场、强投资步伐。围绕深耕主业谋篇布局,把技术、人才、资金等有限资源聚焦到主业上,把产品做专、把质量做优、把市场做好、把品牌做亮。

计划生育政策沿革篇10

关键词:营口市;连锁药店;市场营销环境

任何企业都生存在市场营销环境中,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发展趋势的影响。对营口市连锁药店企业营销环境调研分析的目的在于发现环境当中的市场机遇,避免威胁,以此帮助连锁药店企业制定和环境相适合的市场营销战略。

一、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和法律环境主要指国家的政治制度、颁布的方针政策、政治形势、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及执法机构等。对医药零售企业影响较大的政策文件主要有:《关于深化医疗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连锁经营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全国连锁经营十五发展规划》等等。这些政策使我国医疗零售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使顽固地存在了多年的跨地区开药店难等问题得到了一定解决,为国内医药连锁企业发展解除了障碍。同时国家经贸委还提出建设十个大型医药企业集团,促使其增强核心竞争力跨地区发展。此外我国还正在进行医药分业改革,从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中扶持连锁经营企业等有利于连锁药店发展的规划。除了以上这些有利政策外,医药连锁企业还会面临国家降价令、对药品零售企业开展GSp认证工作、药品分类管理等管制性政策。

二、经济环境

近年来,营口紧紧抓住东北振兴、沿海开放和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建设沿海经济强市为目标,全面推进百里临海产业带、百里沿海景观带、百里滨海生态城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劲态势。

2013年全市GDp总量为151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增速连续三个季度稳居全省第一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9.6亿元,增长4.9%,居全省第二位;第二产业增加值797.7亿元,增长10.5%,居全省第三位,其中工业增加值711.9亿元,增长10.6%,居全省第一位;第三产业增加值605.9亿元,增长9.2%,居全省第三位。

随着营口居民家庭收入的增加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营口市居民用于健康医疗方面的支出稳步增长,再加上人口结构老化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这都为营口市医疗零售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直企业必须面对的人口结构、教育水平、价值观念、风俗等。根据营口市统计局统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营口市人口规模和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到2010年11月1日零时营口市总人口为2428534人,家庭户规模进一步缩小,人口性别比趋于合理;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受教育程度提高。

同时老年人是疾病的多发人群。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投入势必会增加,购买力会显现出来。而广大消费者文化程度的提高也对关系到消费者健康的这一特殊产品――药品给予了更高的关注程度。家庭规模的减小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自身的健康,疾病的预防,加强自我保健。再加上快节奏的生活,使消费者更愿意用口服药和外用药来代替注射剂。这些变化都给医疗零售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环境中各种科技要素的结合。据某权威机构的分析,连锁零售药店的未来发展方向将由划地建店转向为更高技术投入,更高标准化的竞争模式。目前各类计算机软硬件、网络技术、信息处理传输技术都为物流和连锁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成大方圆连锁药店,充分意识到这些技术是公司快速发展的保障,不断加大投入引进和升级相关物流和信息技术。目前辽宁成大连锁药店引进和采用的技术有条形码技术BC(barcode)、电子扫描技术eS(electronicScanning)、电子数据交换eDi(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公司内部计算机处理系统eDp(electronicDataprocessing),这些技术增加了公司物流的信息联系,更好的融合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优化了公司的经济效益,使公司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综上所述,从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来看,营口市市场营销环境因素为连锁药店经营带来更多机会(如上表),营口地区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攀升、居民重视医疗保健、政策法律环境规范、老龄化趋势明显、物流信息化发达,这都为营口市连锁药店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1]石志红.基于知识营销的连锁药房营销框架分析[J],中国药业,2011:24.

[2]叶万春,叶敏.营销策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