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环保产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9:00

电力环保产业篇1

关键词:电力,环境保护

abstract:thisarticlefromthecurrentelectricpowerindustryenvironmentmanagementfacetheproblemsoftheinternalandexternalexistingchallenge,finallyproposestheenvironmentalmanagementcountermeasures:takingtheelectricpowerenterpriselifecycleasthemainline,thewholecoursetechnologysupervision,andputforwardthefeasibilityofthesystematicpositivewiththeelectricpowerenvironmentalprotectionmanagementstrategies.

Keywords:electricpower,environmental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电力行业环境污染现状

近年来,电力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量逐年增加,2010年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0%,发电量同比增长13.2%,新增发电机组容量为9118万千瓦时,2005年新增发电机组容量为6326万千瓦时,“十一五”期末比“十五”期末增长44.14%,2001年至2005年累计17655万千瓦时,2006年至2010年累计47265万千瓦时,“十一五”时期比“十五”时期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新增电力生产能力增长167.71%。“十一五”时期的五年,火电分别占据发电量的80.30%,83.04%,80.48%,80.30%和79.17%,其余分别为水电、核电及新能源发电,各年均比重仅约为20%。2010年我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238.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185.1万吨,都位居世界首位,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位居世界第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电力行业承担着提供稳定可靠电力保障的任务,但是电力行业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煤炭资源,2010年我国发电生产耗用原煤量约16亿吨,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50.24%。2010年电力行业二氧化硫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全国的40%左右,氮氧化物排放量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在我国大气污染控制中,例如火电厂的大气污染防治面临非常重大的压力,而电力污染主要来自于占据80%比重的火电厂,与其相对应的电力建设产生环境污染,电力行业污染控制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我国电力工业的污染防治工作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由电力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冲突与纠纷也不断增多。由此电力行业面临很多挑战,这其中既有行业内部的问题,也有来自于行业外部的问题。众多的压力促使电力行业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从而有必要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形成行业内外一致的理解,以帮助电力行业更快更好发展。

二、电力行业环保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电力环保管理面临的内部问题分析电力行业内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电力环保管理的内部方面:

1.在输变电建设阶段,出现电厂废弃物的处理不当,排污到河流导致水资源变质,影响生物的繁殖,进而影响下游的环境,主要属于常规型环保问题。就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对输变电建设项目的环保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服务意识和与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意识不强;二是对输变电工程的环保内容、范围、要求的理解和认识存在片面性。

2.在电力运营阶段,往往分不清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出现管理无法参照合适的标准,或者不执行相关的标准。这其中原因有三:一是公司还没有成熟的电网环保管理模式,无论从电网环保管理的执行层面还是监督层面,都还需加强管理;二是支撑公司电网环保管理工作的各项工作机制有待改善;三是电网环保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紧缺,由于技术手段缺失,无法实施标准化的成本管理。

3.电力企业经营多种业务,有的辅助业务与主业并不一定相关,导致出现使用电力行业流程管理非电力行业业务,电力主辅业务还没有完全分离。原因在于电网资产的管理流程和实际的业务流程往往不符。电力行业生产供应链条长,造成“牛鞭”效应,决策失效。

(二)电力行业环保管理面临的外部问题分析

1.来自政策制度的环保问题分析。节能环保调度政策主要针对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行业。截止到2011年3月7日,国家环保部通报的各部委环保标准名录达1434种。但是省级单位和下属的地方政府通过控股等形式对电厂进行投资,对于管辖的电厂往往以照顾落后地区、维护安定团结等为由,实施过程中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节能政策难以为继。另外,由于我国电力市场建设起步相对较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电力市场定价机制,导致电力不能市场定价,无法优化配置电力资源,无法保障电力投资回收计划与投资收益,因此实行电力企业节能环保调度受到弱化。同时,我国的电力市场结构基于自然垄断的网省级公司,自然难免出现地方保护主义行为。

2.环境保护技术监管手段滞后。

由于现有的环保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政策研究阶段,实施过程还需要有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技术监管。但是目前大多执行以往的技术标准,创新的技术匮乏,即便有部分创新,也往往受技术扩散范围的局限,还有对环保技术的保护措施过于谨慎,新的环保技术得不到及时应用,电力监管系统、电力辐射危险废物管理系统、电力排污收费管理系统、环境影响评估系统以及环境污染扩散模型与总量控制系统等方面的数据无法及时更新。因此,环保技术监管手段落后呈现常态化。

三、电力行业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一)电力行业应对环保问题治理的一般性原则由于电力企业运营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主体相关性显著、区域市场具有整体性、目标需求差异性明显、电力产品供给具有连续性等特征,使得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除了常规环境问题外,还要注意诸如电磁污染、电网噪声等非常规问题的处理。

1.预防为主。将预防常规环境问题和非常规环境问题放在主要和优先位置,依据行业自身情况,研究新技术,引进新型预防管理手段,通过各种预防手段的综合运用,防止环境问题的发生。例如火电厂在其电力生产过程中直接从水库抽水并把含热废水排入水库问题,由于水污染影响范围大、影响时间长、影响程度强、致病危害大、污染容易治理难、治理成本高代价大,因此有必要对污染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才能将污染和损害减至最低的程度。

2.防治结合。既对环境问题事先采取预防措施,也对其产生的问题积极予以治理。电力企业在污染事件发生后,要合理运用多种宣传手段,以一个负责任的大企业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朝着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同时,企业也要组织相应的治理指挥中心,配置一定的应急资源快速反应处理环境问题。

3.综合治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的发生。一旦环境问题发生后,各相关主体应协同作业。在事件发生后,要主动联系相关单位和当事人进行有效沟通,以最佳的平衡状态处理好这些环境问题。

电力环保产业篇2

(一)输、配电价格监管的刚性需求。尽管电力产业经历了市场化改革,但输、配电领域显著的自然垄断特性仍决定了其价格监管需求的刚性。在包括电力产业在内的自然垄断产业中,政府“从资源有效配置和服务的公平供给观点出发,以限制垄断企业确定垄断价格为目的,对价格(在规制产业中称为收费)水平和价格体制进行规制”。对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且拥有业务专营权和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决策权的企业来说,其所具有的强市场垄断力,很容易使其滥用垄断地位制定垄断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使消费者承担较高的价格,从而产生一种扭曲分配效率的潜在可能性,这也是价格监管的最根本原因。具体来看,若按照电力企业定价的利益取向,即以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定价,将形成保证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但电量偏低的垄断电价,很明显,这是代表公众利益的政府所不能允许的。但政府进行的电价监管也并非一味地关注消费者利益而置企业的生存于不顾,公平地说,政府对电价的监管是试图兼顾到双方的利益。因为如果按照公众所期望的理想电力价格,应该使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这将避免价格高于边际成本而引起的效率损失,从而形成帕累托最优。但由于自然垄断企业的成本是递减的,因此,这种定价必将导致电力企业亏损,除非政府给予长期特别补贴。而事实上,政府不可能长期为某个行业提供补贴,所以这种令消费者满意的定价又不能够保证电力企业的利益。因此,政府的电价监管必须围绕如何解决电力产品的企业最优价格与社会最优价格之间的矛盾展开。总之,政府对输、配电垄断环节的电价监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计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力求既能抑制垄断企业获取超额利润,保证消费者利益不受侵害,又能在保证企业正当利益的同时,有效刺激电力企业提高效率,且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逐步放开的发、售电价格监管。随着技术变迁等因素所导致发、售电领域自然垄断特征逐渐弱化,其电力价格应由市场竞争形成,从而使其价格监管需求降低。按照规制经济学原理,在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竞争的业务领域内,政府应放松规制,力求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然而,政府对售电价格监管政策的放弃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一,由于电力产业的发、输、配、供四个环节之间需要高度的协调性,电力产品的生产价格及输、配电价格会通过转移价格影响最终的零售电价。因此,在售电领域还没有被完全放开的阶段,政府对电力零售供应小的环节仍实行价格监管显然是必要的。其二,电力产业是一个特殊行业,作为一个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基础产业和公共部门,电力产品的准公共品特征使其无法摆脱政府监管的需求。电力产品的终端用户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价格变动的涉及面广、对社会经济影响大,公众的敏感性强,政府对电价的监管关系着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及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电价监管是电力产业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及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出于这种考虑,即使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提出在发、售电领域引入竞争的情况下,电力准公共品的特性也会使售电的价格受到较多限制,不可能也不应很快放开。

二、电力市场准入的监管需求

(一)确保规模经济的发电市场准入监管。在电力产业发、售电领域引入竞争的市场化改革之前,电力产业作为资本密集型的国家基础设施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如网络经济性、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及资本沉淀性),决定了它一直以自然垄断产业而存在,并进行纵向一体化的垄断经营。因此,发电市场的准入有政府监管的需求,并一度受到政府严格的进入限制,目的是确保规模经济,避免过度竞争。我国实行电力项目行政审批制度,大中型电力建设项目由当时的国家计委审批,小型电力建设项目由省级计委审批。而且,由于电力生产具有的规模经济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倘若政府对电力生产领域的准入不加限制和监管,很容易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及效率低下的小水电厂、小火电厂的大量出现,造成资源配置不当和环境污染。

(二)可竞争市场与电力准入监管的放松。随着电力产业发、售电环节自然垄断特征的淡化,其可竞争市场潜质日益显露,政府对发电领域的准入监管理由也开始变得不充分。同时,许多国家已认识到电力产业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市场竞争机制,传统的政府对发电领域严格的一74一进入控制经常导致电力建设投资短缺、电源建设不足及出现寻租、腐败现象。由此,各国开始在电力产业的发展中逐步重视并不断强化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兴起了电力产业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市场化改革,发电和售电领域与原来纵向一体化垄断的电力产业分离开来,成为竞争性电力市场。由此,各国政府进一步解除对发、售电市场准入的限制。

(三)维护有效竞争与发、售电准入监管的重建。电力竞争性市场的形成并非意味着发、售电市场准入的监管需求完全消失。事实上,很多国家在电力行业放松规制的同时,对电力市场的发、售电环节的准入进行了监管制度的重建。即在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发、售电环节的市场准入体现了再规制的需求。对于引入竞争的电力产业而言,尽管在发电领域引入竞争机制、采用宽松的市场准入,有利于各类发电公司进行公平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提高效率,可保证和推动电力工业持续发展。但有效的竞争必须依赖于结构完善且有组织的市场,而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完美的竞争性市场,竞争者总是会利用市场中的每一个弱点和漏洞。如,电力产业的在位发电厂商往往可以利用其在位优势,设置限制竞争障碍,对电力市场开放后的新进入者进行排挤,或卖方价格联合,以及恶性竞争或兼并,最终形成另一种垄断状态,损害公众利益。这意味着,政府为电力市场确立一套保护公平竞争的市场行为规则,创造一种公平的比赛环境成为必要。

因此,在可竞争的发、售电市场,政府放松原来对市场准入严格控制的同时,以公平、透明的准入条款限定企业进入市场的资格,并按照统一的市场规则来规范企业在市场中的经营行为,可以促进竞争性领域的电力企业公平进入市场,且维护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环境,确保竞争的活力和效率,这也正是电力准入再规制的理由和目的。

三、正外部性与电力安全、普遍服务的监管需求

(一)电力系统安全监管。电力产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产业,它的安全、稳定运行支撑着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增长。电力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行业,为其他行业提供动力支持和保障供给,带动相关产业(如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此外,电作为一种准公共品,是企业和居民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其供应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必须得到保证。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安全供电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进行电力改革的国家而言,电力体制处于调整转换的过程中,电力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必然会使既定的各利益主体之间产生利益冲突,如中央与地方、电网企业与发电企业、电力企业内部的主业和辅业之间。而且,由于不同地区间能源丰缺的差异及国家范围内电力供应的不均衡,必然存在一些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这些因素都将对国家的电力安全产生潜在的威胁。因此,政府有义务和理由全力保护、维持和增进电力产业的这种正外部效应,即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是政府对电力进行社会性监管的首要内容。

(二)提供电力普遍服务。电力产业的经济社会特征决定了提供电力“普遍服务”的必然性。电力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人们的正常生活密不可分,是一种基础、普遍的服务需要。电力产品的准公共品特征也决定了政府应通过贯彻执行电力普遍服务方面的标准,确保消费者享受平等服务以及社会福利不受损害。从本质上看,电力普遍服务的监管,作为政府的公共政策目标,属于政府的责任。电力普遍服务是政府社会性监管的一个内容,如何设计普遍服务机制,更好地监督普遍服务政策的实施也是政府监管政策中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四、负外部性与电力产业环境监管需求

电力环保产业篇3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必要性清洁生产环境保护有效措施

现今,我国煤炭资源的消耗量巨大,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火力发电厂作为我国电能供给的主要企业,其对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要切实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并维持火力发电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火力发电厂必须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寻求一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火力发电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1.火力发电存在的必然性

当前,火力发电仍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其对能源加工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再者,电力能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其也对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以及人民生活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最后,电力能源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其对现代经济文明与社会文明的发展都肩负着重要责任。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当前社会火力发电存在的必然性。

2.火力发电带来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得到了大力发展,电力生产力也大大提高,特别是火力发电,其对于我国电力生产力的增强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但是,在火力发电厂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大力电力能源的同时,其也为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火力发电厂进行清洁生产的有效措施

1.加强清洁生产的审计推广。

清洁生产的审计工作,主要是对火力发电厂的各项方案进行环境污染方面的研究分析,从而有效降低火力发电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清洁生产的审计工作是火力发电厂有效开展清洁生产工作的基本与前提,同时其对于工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加强清洁生产的审计推广,我们就要在工厂生产中容易产生污染的关键环节,对污染物进行定量、定时的动态跟踪检验,从而有效探究火力发电厂高耗能、高污染的主要原因,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来切实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2.开展持续的清洁生产战略计划。

现代社会的火力发电企业,大都已经开始清洁生产,但其中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限制了清洁生产效果的发挥。对于火力发电的清洁生产,其的特点是相对性、动态性以及连续性。所以,为了保证现代火力发电企业清洁生产的有效开展,并保持其开展的连续性与全面性,我们必须要制定相应的清洁生产战略计划。

对于清洁生产的战略计划,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有效地规划与设计。首先,我们应该构建科学、可行的企业清洁生产机制,以协调、组织火力发电厂的工人有效进行清洁生产。再者,我们还需制定合理科学的清洁生产管理模式,以有效发挥清洁生产审计工作的效果。最后,对于容易在清洁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还要对其进行不断地研究,以不断地优化清洁生产技术。

三、火力发电厂进行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1.在发展规划方面要严格管控与科学决策。

从实际来说,我国现今大部分地区的火力发电产能并没有达到标准释放,有的地方过于超前,而部分地区的装机容量还稍有欠缺。所以,火力发电企业与地方政府在对新项目进行申报时,要严格把关,把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而不是只考虑自身企业以及当地吸纳投入资金的多少。

再者,在对新项目进行分析时,要综合考虑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污染等多个方面,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严谨地论证,以选择优秀的经济发展项目,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2.对火力发电厂的设计与建设进行优化。

现代火力发电企业在进行工厂的设计、建造时,就要具有一定的长远发展眼光。对于新项目工厂的设计起点就要具有一定的优势性,以世界一流水平为设计标准,并加强对工厂建设施工的监督与规划,从而提高火力发电厂的建设质量,以降低环境保护成本,增强火力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对于火力发电的燃煤运输以及存储方式,我们也要进行适当地优化,以切实实现对环境的保护。我们知道,燃煤要在经过多种运输渠道后才能进行锅炉燃烧,而在这整个运输过程中,其都可能产生扬尘,所以,在对火力发电厂进行设计时,要尽量地缩短燃煤的运输距离与环节,并且,还要对燃煤的输送与存储进行事先的除尘方案设计,以切实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

3.加强火力发电的循环经济建设。

循环经济建设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的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尽管,我国当前的循环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在管理体制、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火力发电企业的循环经济建设,对于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获取以及环境保护的加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建立起火力发电企业循环经济建设的有效激励机制,综合多个方面来鼓励其对清洁生产的新技术开发与运用,从而切实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四、总结

火力发电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以及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等都要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其对环境却有着极为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因此,火力发电企业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自身经济效益的获取以及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设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清洁生产作为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其对环境保护、企业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都有积极的影响。所以,现阶段,火力发电企业应加强自身的清洁生产,并结合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来切实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保护我国的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1]罗少卿.火力发电环境污染问题管控因素分析与对策[J]华中电力,2013(09)

[2]刘海涛,汪晓云.在节能减排背景下提升火力发电产业的发展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4)

电力环保产业篇4

关键词:电力企业;绿色成本;核算方法;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F426.6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愈发严峻,致使我国政府部门对环境生态保护意识愈来愈强,从而使得相关企业的环境成本逐年提升。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绿色成本的核算方法已经变为他们不可逃避的课题。在其中,在国民企业中起到带头支柱作用的电力企业,则需要承担更多的相关责任。

一、绿色成本的内涵

绿色成本亦可以叫做环境成本,其确切定义为:基于对环境负责的态度,所以管理活动对环境构成影响的企业被勒令采取相应措施而产生的成本,以及因企业实施环境要求所支出的其他成本。因此,绿色成本包括了:为了减少污染的处理废弃物成本、保证和提升空气品质的成本、除去泄漏原料的成本、展开环境审查和检验方面的成本等等。

二、对电力企业进行绿色成本的核算的作用

电力行业是与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中轴性产业,电力企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拥有着关键的地位。但是,电力是在众多复杂相异的能源的转化中产生的,在能源转化的进程中会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污染和毁坏。作为牵涉到国计民生的支柱企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考量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是必须履行的责任,因此电力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好好地考量环境因素,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绿色成本是发电成本的主体部分,企业的环保成果和经济效益被绿色成本密切地联系到了一起,通过对绿色成本的核算可以使电力企业更加关注环保成本,还能激励电力企业使用相关方法减少环境成本,使之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畅通无阻。

三、电力企业绿色成本的核算方法

1.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又叫做作业成本核算法,它是依据成本动因来明确和计量作业量,之后以作业量来配置间接费用的一种方法,基本方法是:把产生的工作量作为计算目标,找出工作量的成本动因,明确工作量的资源耗费。通过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和考量,可以使成本计算处于一种变动操作的状态。作业成本法核算时往往有三个部分:第一,明确耗费资源的任何事项;第二,明确每单位任务所耗费的资源量;第三,耗费的资源即成本,根据成本动因配置到各个产品上。此方法在企业环境成本的计算中也是可以运用的。

2.产品生命周期法

产品生命周期法产生于20世纪中期,它是对作业成本法的延续和深化,运用这种方法计算绿色成本时,不但是计算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成本,而且还包括产品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的所有成本,比如开发阶段、生产阶段、处置阶段等。企业的绿色成本经过这种方法进行核算,使得产品的各项成本核算愈发系统和合理。当今社会,国民的消费理念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产品的使用特性等已经不是消费者最主要关注的层次,所以引致了产品在生产阶段的时间和消耗明显减少,而产品在设计、服务、回收处置等阶段的成本却不断加大,所以依据产品生命周期的方法来核算其成本也是趋势使然。

四、关于电力企业绿色成本应用的探讨

1.绿色成本核算是企业财会信息公示的需要

目前对电力企业绿色成本信息公示的呼吁逐渐增加。从财会的视角来看,关键是所有者和债权人。电力企业在环境相关方面的事项,对企业自身盈利多少等方面有很大的关联。比如毁坏环境接受的罚款、诉讼赔偿支出等,会给企业添加额外的开销,而开发新的生产技能,创立污染处置系统等就能大大提升电力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电力企业的所有者与债权人需要完全掌握电力企业在环境相关方面的资料,菜能对企业今后发展做出合理优化的预测。

2.绿色成本与企业成本在核算时互相产生的影响

绿色成本的核算,大大加剧了电力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的难度。在电力企业中,之前并没有把绿色成本实施独立管理控制,有些电力企业甚至还没有绿色成本的意识。绿色成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具备涉及面广、标谁不一的特征,因此怎样在传统成本控制前提下高效合理的管理绿色成本,是电力企业在今后发展中务必要完善的课题。

3.绿色成本电力企业的统筹规划有积极的作用

要对电力企业对环境的破坏污染进行合理的控制,必须拟定阻止环境污染的相关规划。当前我国电力企的规划大多注重加大企业产量、增多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和开展电力行业人才教育等方面,还没有对环境保护展开相应的规划。绿色成本核算能则可以让电力企业的领导将环保方面的考量加入到企业总体发展规划中,继而达到企业经济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成果。

4.绿色成本能对电力企业的清洁生产有推动作用

清洁生产是指通过对生产模式和产品设计进行优化,使用清洁能源,和先进的生产装置等,从根本杜绝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避免对环境的毁坏。绿色成本的核算,遍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力企业清洁生产的发展,最典型的就是清洁煤技术的应用。煤炭是我国大多火力发电厂用的最多的能源。所以清洁煤技术的发展运用,可以高效的减少火电厂污染排放,推动经济和环境彼此协调发展。

5.绿色成本有利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绿色成本核算,旨在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考量,将电力企业的绿色成本以相应标准进行审核,并在财务报表中加以表明。电力企业在实施绿色成本核算后。

可以让企业利益与环境保护的花费产生直接关联,即如果企业注重对环保方面相关事项,就会自然而然的提升各项资源的使用率,从而高效管理成本,加大企业利润,否则企业利润就会减少。因此,在绿色成本核算的实施推动下,不仅可以减少企业因污染排放而发生的费用,还可以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进而对企业带来高额回报。

五、结语

环保是所有企业共同的承担的职责。如现今我国社会经济成长正处于关键转型期,电力企业更要着重关注绿色成本核算的应用,对企业本身环保理念和方法进行精确合理的分析,才能加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保障未来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蕾蕾.电力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J].中国外资,2011(8).

电力环保产业篇5

在我国经济转型初期民营企业一度掀起多元化热潮。2000年度中国民营企业100强中,从事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高达70%,而行业无关联型多元化企业达到38%。专家学者分析多元化动因和得失的较多,对于民营企业多元化选择的外部环境则关注不够,研究成果极少。在我国经济转型初期的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化对民营企业多元化的选择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尝试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针对安徽国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祯集团)的多元化发展历程,分析影响民营企业多元化选择的外部环境。

首先,根据国祯集团投资方向和发展方向的变化,将企业多元化历程划分为启蒙、高速成长和稳步发展三个阶段;其次,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进行分析,讨论其与企业投资方向和发展方向变化的关系;最后,根据具体案例分析结果,得出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是企业多元化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案例分析

(一)多元化发展历程国祯集团是由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民营企业集团。创立以来,该集团公司逐步发展为以环保节能产业为基础,以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为龙头,以产品经营与资本运营为两翼的“飞鸟式”产业格局,形成横跨环保水务、生物制药、房地产、天然气、资源循环利用等多元化产业结构。截至2005年底,集团公司总资产达15亿元,年利税5600多万元,拥有员工2000多人,已跨入安徽省大型企业的行列。

笔者在企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国祯集团投资和发展方向的转变,将国祯集团十余年的多元化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见图1)。

第一阶段:1992年5月―1994年5月,是团创始人李炜先生筹集50万元成立了国祯电器公司。创业初期投资规模小、投资方向不明确、产业追求小而全,企业没有明确的战略和发展方向,本着什么赚钱就做什么的原则,形成迷你型无关多元化格局,结果是广而不精、小而不强。1993年国祯电器联合安徽省电力系统30多家单位投资1800万元创立了安徽省首家股份制试点企业――安徽省国祯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接着将募集资金中的1600万元盲目跟风投资海南房地产,损失惨重,公司濒临破产倒闭的边缘。海南投资失败后,李炜带领国祯高管层总结失败的教训,经过周密细致的研究,确定了以社会需求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明白了企业发展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这样才能发展壮大。

第二阶段:1994年6月―1998年,是以能源(电力生产)投资为主的多元化高速成长阶段。明确以社会需要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按照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方向及产业政策的要求,积极争取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有选择地进行投资。利用多种资金筹集方式滚动发展、积极尝试资本运作并获取第一桶金,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是以环保产业为龙头,形成横跨环保水务、生物制药、房地产、天然气、资源循环利用等五大板块的(无关多元化)稳步发展阶段。通过敏锐察觉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及电力市场的变化,国祯集团重新调整了发展战略,实施产业大转移,逐步退出电力生产市场,投身环保产业的发展,提出“发展民族水务,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战略思路,逐步形成以污水处理(水务)等环保行业为龙头的多元化格局。

由图1可以看出,在国祯集团多元化发展过程中,产业布局和重心的变化有明显特点,而其变化印证着企业战略发展方向的调整。在国祯集团产业发展方向的变化和多元化的选择过程中,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图1中的加粗部分,为各阶段的龙头产业。

(二)多元化启蒙阶段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国有小企业的改革提出了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七种方式。明确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环节。在开放搞活的大环境下,国祯集团的前身国祯电器公司也积极投身市场初步开放的经济改革大潮中。由于是创业初期,企业存在盲目投资现象,形成了“杂货店”式的小型多元化格局。海南房地产投资,因国家控制海南房地产泡沫而损失惨重。正是这次失败的教训,使国祯人明白企业的发展方向必须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必须满足社会需求。这促使国祯集团在以后的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变化。

民营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中的误区之一是对外部环境认识不够,现实社会对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存在歧视待遇,大致反映在融资、税赋和市场准入方面,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不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处于劣势地位的民营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更应该重视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变化。

(三)多元化高速成长阶段

案例一:以热电产业为龙头的多元化

1.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

十四大以后,中央关于国有小型企业改革的政策逐步放宽。1994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4]59号文),指出有关企业破产方面的政策只适用于国务院确定的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范围内的国有工业企业。在111个试点城市中,包括国祯集团投资、并购活动的主战场――合肥。“抓大放小”政策,为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并购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创造了政策条件,也为民营企业多元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投资概况

由于当时电力供应紧张,全国各地纷纷拉闸限电。国祯集团董事长李炜了解到国家为促进电力发展,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办电,敏锐地发现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经与高管层讨论后果断进入电力行业。1994年6月,国祯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安徽省能源投资总公司、阜阳电力开发公司以定向募集的方式组成安徽省国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投资建设国祯阜阳热电厂。1996年11月以国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组建了国祯集团。1997年初将热电厂80%的股权以近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转让给英国国家电力公司(国祯阜阳热电厂后更名为安徽国祯太平洋电力有限公司),获利丰厚。国祯集团获得了企业发展过程中宝贵的第一桶金!为其在电力行业的扩张提供了较充足的资金。其后投资合肥国祯高新热电公司、亳州国祯热电公司3#机组,收购亳州热电厂、安徽省淮北烈山煤矸石综合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烈山电厂),企业规模迅速扩张。

在电力行业的投资成功后,国祯集团又提出了“以能源为基础,向多元化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在阜阳投资兴建了经营石油液化气和天然气的

能源开发和燃气公司,其后承担了国家“西气东输”重点工程――安徽阜阳市及所辖五个县市的天然气建设项目――阜阳天然气利用工程。1998年以承担债务方式并购了合肥生物制药厂,一个典型的无关多元化格局形成。

3.启示

国祯集团将直接投资和并购两种主要投资方式并用,使该阶段企业多元化格局形成,其中并购是企业快捷、高效进入新产业的有力武器。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调整,放宽了民营企业的经营范围,放松了电力、能源等行业的进入限制,使国祯集团投资电力和燃气等行业成为可能。而国祯集团抓住了国家产业调整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其一顺利进入热电和燃气行业;其二通过并购国有小型电厂,享受了相关优惠政策,迅速扩大了热电产业的规模。在企业整体规模和实力上一个台阶后,通过并购合肥生物制药厂,以较低成本进入了医药产业。

国祯集团在产业投资选择的决策中顺应了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要求,形成了热电、燃气和医药等产业的多元化格局。

(四)多元化稳步发展阶段案例二:以环保产业为龙头的多元化

1.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经济发展缓慢,电力场供求关系逆转,电力富余。国祯集团董事会基于对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分析,通过电力市场调研并结合所控股几家电厂的电力生产实际情况,决定逐步退出电力产业,转入环保领域。其决策依据是,根据“九五”计划,到2000年,环保产业的年产值要达到650―700亿元,从业人员250万人,按照当时的水平,环保产业至少要保持年25%的增长速度,才能实现目标。

国家计委提出“九五”后两年电力建设结构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电力发展要从过去以供应导向为主,被动地填补供电缺口,转变到以需求导向为主,主动地开拓电力市场上来;二是电力建设要从过去以增加发电能力为主,主要考虑上项目、建新厂,转变到以提高电力质量、水平和效益为主,把有限的增量用到调整电力结构上来。严格了对新开工电力项目的审批。

2002年12月27日建设部出台了《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并加快了民营企业进入公用事业的速度。有资料显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每年大约需要4000亿元,其中城市维护费、引进外资和国家财政资金三项相加不到20%,如此巨大的资金缺口,民间资本的进入便是及其自然的事情。国祯集团进入污水处理行业,可以利用公用事业的垄断特性有效防范竞争风险。

2.投资概况

新理财CoRpoRateFinanCe2007.6601999年末,国祯集团联合合肥高新区实业公司等企业发起设立了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祯环保)。2000年4月国祯环保兼并原老牌国企安徽中联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为集中精力和资金做好环保产业,2002年9月国祯集团出售烈山电厂的全部股权,2004年2月出让合肥高新热电厂60%股权。在2000年至今的六年多时间里,国祯集团通过出售和转让非环保行业资产和股权,并多方筹集资金,以国祯环保为投资主体,用Bot、Bt、pot等方式收购、运营徐州、长沙、深圳等地共七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超过60万吨,服务面积22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达365万人。同时,国祯环保还承建了30多项污水处理工程,参与建设的污水处理厂近200项。由此,环保水务格局初步形成,国祯环保也确立了其在国祯集团的龙头地位。

3.启示

转型期企业多元化经营外部动因之一,是源于非市场风险的考虑,如转型时期政策调整使企业选择多元化。国祯集团在国家对电力生产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后,及时进行企业战略的调整,正是出于对非市场风险的考虑――淡出热电产业转向环保产业。国祯集团在不同发展阶段能够较好地掌握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变化,进行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是不断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不断学习、总结、提升的结果。

多元化格局未来选择的建议

从国家逐步放开对外资投资公用事业的宏观背景看,企业发展环保水务也面临外资的压力。外资以雄厚的资金实力正在收购国内更多的污水处理厂,当其形成规模和垄断格局后,将会增加与政府谈判的筹码,同时会挤压国内同行。缺乏规模优势的国祯集团将面临来自竞争对手的市场风险,而国祯集团目前多元化的产业格局(见图2),将使其无法集中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去做强做大环保产业。

就国祯集团目前产业规模看,五大板块中较弱的是房地产和生物制药。房地产板块虽然有良好的投资收益率和现金流,但其总量小,抗风险能力弱,面临国家宏观调控的压力;生物制药板块由于资金投入和市场覆盖率有限,目前盈利能力不高。而国祯环保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在国内水务行业排名已进入前十。在前十名中,外资和合资企业超过50%,而国祯集团是其中唯一一家民营企业。环保产业在国内尚属于朝阳行业,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面临更大发展机遇。因此,笔者认为,国祯集团应压缩多元化板块(如生物制药和房地产等),突出主营业务,以集中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做强做大环保产业。只有做强做大主打产业,才能增加市场竞争能力,才能与外资抗衡并在污水处理等环保产业赢得属于国祯环保的天空!

结论

电力环保产业篇6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电力工业;发展模式

一、我国电力工业目前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电力工业在改革开放以后迎来快速增长,无论是装机容量还是年均发电量都在逐年增长,增长态势平稳、增速较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6亿千瓦,同期增长20.3%。全国发电量达2.8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输电线损7.08%,同比下降12%。全国电力供需基本实现平衡。全国发电企业供电煤耗366g/kwh,同比下将4g/kwh,但是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50g,相当于一年多消耗1.6亿吨原煤,节能潜力很大。对于我国电力工业而言,主要是火力发电为主,对能源的消耗量日趋增加。同时由于采用了火力发电的方式,对环境的污染也在逐渐增大。目前我国电力工业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电力工业消耗能源量逐年增大

由于我国电力工业的总体规模逐年扩大,发电量逐年提升,对能源的消耗量也出现了逐年增大的趋势。虽然发电规模扩大对经济建设有力,但是如果对能源的消耗量不有效控制的话,将不利于电力工业的绿色持续发展。

2、我国电力工业对环境的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我国电力工业多数都是火力发电,产生的烟气和粉尘虽然也经过一定的处理,但是总体处理效果不理想,对环境产生了较大的污染,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延续下去的话,电力工业将成为污染环境的重要因素。

3、我国电力工业的总体发电成本出现了上升的趋势

由于近几年能源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上涨,我国电力工业的总体发电成本也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并且受到各面条件的制约,电价上调的幅度十分有限,这就导致了电力工业的整体效益随着成本的上升出现了下滑。

二、循环经济理论的概念

随着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出,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循环经济理论对现有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循环经济主要是指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这一理论与生态学有相同的地方,都讲究绿色循环,主要是指在发展的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越来越少,产生的效益越来大,生产的副产品和废物都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利用,使生产成本越来越小。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强调最有效的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把经济系统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少量的废弃物,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环境的配置效率,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因此,无论资源能源对电力工业的硬约束,还是管理,发展对电力工业文化理念的软约束都需要立足于循环经济对电力企业进行重组,建立生态物质循环型电力工业。由此可见,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对电力工业的发展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循环经济理论与电力工业发展模式的结合

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契合了电力工业发展的特点,使电力工业的发展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目前我国电力工业来看,循环经济理论与电力工业发展模式有效结合之后,可以使电力工业发展模式得到优化,更加有利于电力工业的和谐发展。循环经济理论与电力工业发展模式的结合,其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了对能源的消耗和依赖,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循环经济理论与电力工业发展模式结合,使电力工业对能源的消耗更加重视,为了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电力企业会通过提高设备运转效率,对发电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等方式实现能源消耗的降低,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

2、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对废气排放的综合治理

循环经济理论中,明确提出了要对环境污染引起足够的重视,要通过制定具体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由于我国电力工业主要采取火力发电,产生了烟气和粉尘污染很大,循环经济理论与电力工业发展模式结合之后,实现了对废气排放的综合治理。

3、提升了电力工业的整体效益

循环经济理论与电力工业发展模式的结合,有效的降低了电力企业的能源消耗,并压缩了人工成本,使能源的利用率和人员的工作效率都得到提升。综合来看,循环经济理论对电力工业发展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提升了电力工业的整体效益。

四、循环经济理论对电力工业发展模式的重要影响

循环经济理论是目前经济领域比较流行的概念,符合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的大政方针,对电力工业发展模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电力工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替代能源

循环经济理论强调了能源的综合利用,体现在电力工业中,就是要电力工业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的发展绿色替代能源,实现发电能源的逐步替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力工业的能源已经从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逐步向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转变。

2、促进了电力工业的技术创新,保证发电过程做到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理论倡导能源的综合利用,倡导生产过程清洁环保。对于这一要求,电力工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目前多数电力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纷纷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并有效保证发电过程做到清洁生产,赋予电力工业更多环保特性。

3、倡导电力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和谐共生,实现废物的综合利用

在循环经济理论中,提出了工业生产应该实现与其他产业的和谐共生,在共同发展中,共享技术成果、管理成果和环保治理成果。体现在电力工业中,循环经济倡导电力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和谐共生,对发电产生的废物进行有效的再利用,保证电力工业能够实现高产出、低污染。

五、结论

从目前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践行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是和谐电力的必由之路,电力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和自然资源和谐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因此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用全局的观点去把握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性电力工业。

参考文献:

[1]马晓峰;李永红;毛玉如;;电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主要措施探讨[J];电力环境保护;2006年05期

[2]李湛湘;基于循环经济的混那电力能源结构优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3]赵亚凡,宋明大;循环经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途径[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2期

[4]谢英柏,樊泉桂,魏铁铮;热泵的发展及其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J];电力情报;2000年02期

电力环保产业篇7

因此,我们将上述问题总结为:吉林市电子产业绿色环保生产的“三权分立”策略,即企业产品的自主生产权限、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政府监管权限、企业产品售后服务体系管理的监督权限应该分开,就是不能由企业法人个体全权处理、解决所有问题,企业应该始终不能脱离以电子产品“绿色环保生产”为主线的经营策略,这样才能确保吉林市各个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达到绿色环保生产的目标。

下面我们就如何落实“三权分立”的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

1.企业产品的自主生产权限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与目标:企业生产的目标就是创造出好的产品,来为人民大众更好的服务,为人们的生产实践带来极大的方便,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为社会向前发展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总之是为了社会的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奋斗、奉献不能停留在表面上,不能在暗地里损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那么我们宁可不要这种便利,我们需要能够生存的环境。从企业的发展战略来讲,绿色环保生产是企业再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基石;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绿色生产是企业的丰富给养,售后服务是企业管理的进一步完善,产品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再利用是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利保证。

2.为了落实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监管权限,那么就要求政府的监管力度到位:从制度上、法律上制约生产企业实现绿色环保生产,应该依法建立严格的电子产品生产的产业制度,那么要求政府做到“有法律可以依靠,有制度可以监督执行”,要求企业做到“管理能够到位、制度能够落实”。除了上述问题,还要有政府部门的产品质量监督人员,代表要有力度、能够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利,带着对社会、国家、企业、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执法必严,违法必纠”,这样才能建立、形成一个企业绿色生产线,“急功近利”、“效益决定一切”都不是企业的生命线。该项监管制度的实施,才能够促进电子产品进行“绿色环保生产”。

3.为了落实企业产品售后服务管理体系的监督权限,那么就要求社会的监督力度到岗:亲历现场或在企业生产的基层、政策决策的高层、企业策划的管理层、质量合格抽检层、售后服务的监督层、产品跟踪超期服务的回收处理机构等部门,需要在各个方面对企业进行合理的监督,但不能是过分的监管,确保企业在平稳有序的状态下进行生产,在任何一个产品生产的环节里,都应有社会群众、企业内部工会组织干部或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人员的“全程监督”,确保电子产品的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绿色环保,给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一个交代,不要在企业利益的驱动下,忘记了我们幸福生活、长治久安的家园合理保护。该项监督制度的实施,才能够促进电子产品进行“绿色环保生产”。

4.为了落实产品绿色环保生产的“三权分立”政策,也需要无声的监控系统上墙:监控设备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安放,在总监控室内就能够监督整个电子产品生产线,且一目了然,“透明、公开”,企业不存在私心,不讲人情,以事实为根据,反映客观、真实的生产环境,给人民群众、社会舆论一个满意的调查问卷,让大家的期望变成现实,让大家的担忧化为乌有,让大家的使用更加安心理得,让大家的电子产品淘汰、更新换代有人管。该项措施的实施,能够促进电子产品进行“绿色环保生产”。

电力环保产业篇8

资本嗅着“空气”捞金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表示,常委会对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强调,要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工作的紧迫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入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环境管理过程控制,强化污染物排放行为监管,加大违法行为惩治力度,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环境突出问题,努力从根本上扭转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对此,分析人士指出,今年资本的触角还将继续向空气治理板块蔓延。

未来五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将继续快速发展。中国的大气污染治理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随着治理范围的不断扩大,更多的资金将大举进军治理大气污染领域,其中不排除民间资本。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表示,民间资本加入治理大气污染能加快大气环境改善的速度,促使环保政策真正落地,实现减少大气污染排放。

环境监测需求快速增长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治理势在必行。从当前政策的导向来看,环保产业已经迎来了黄金十年发展期。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生态的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因此,环保行业在政策驱动下,未来很长时间将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而保护环境,监测先行。据了解,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2013年8月份联合印发《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环境监测领域规划总投资400亿元。其中环境监测仪器及运维服务的投入,将占绝大部分。

安信证券预测未来3年火电机组脱硝改造步入高峰期,相关在线监测行业进入需求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家对大气监测网的建设拉动相关监测仪器需求规模约20亿元;而未来新污染源监测因子增加必将带来相关监测仪器需求市场的快速增加。环境监测高端仪器领域进口替代空间大。目前高端仪器一直被外资垄断,国产pm2.5监测仪器市场占有率仅为15%,未来高端仪器的进口替代空间大,行业并购未来成为趋势。政策驱动环保产业未来5年年均增速17%左右,随着火电脱硝、大气污染监测及新的监测领域增加,环保监测仪器行业的需求规模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重点推荐雪迪龙、聚光科技、先河环保。

光大证券的一位分析师认为,除了大气污染监测概念股值得关注外,减排和废气处理工程类个股亦值得关注,可分为两大类。如:脱硫脱销处理工程类:龙净环保、国电清新、九龙电力、永清环保等;其他废气处理工程类:三维丝、科林环保、天立环保等。国的节能环保产业已具备确定的政策红利和发展机遇,一些细分子行业更将会迎来订单和需求的爆发期,建议关注。

环保产业迎来爆发期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环境保护问题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环境保护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众多细分领域,其中,固废处理行业,相比较而言起步较晚,发展也落后于污水处理、烟气处理等行业。

市场人士表示,固废处理行业将是我国环保产业中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成为环保各个子领域发展的后起之秀。

生活垃圾处理。我国目前垃圾焚烧比例在15%至20%之间,与国土面积相对较大的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相比其它种类危废处理,核废料处理难度更大,壁垒更高,在我国大力推进核电的背景下,核废料处理也提上日程。原材料的制约成为我国工业固废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之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同样是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

废弃电器电子回收处理。从强化环境保护的考虑,到“变废为宝”的愈发重视;从“家电以旧换新”为行业带来的新契机,到即将出台的可能引起行业变革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政策助力行业发展贯穿始终。

目前,a股市场中,涉及固废处理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桑德环境、盛运股份、格林美、首创股份、城投控股、维尔利、华光股份等。

总结及建议

中国目前处于环保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即环保基础设施发展阶段。环保产业的发展主要分四个阶段。一市场初步发展阶段,环保的投资非常有限;二环保基础设施发展,大量的环保基础设施投资环保的市场容量迅速增长;三监管加强阶段,环保法规的发展和加强;四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市场工具加强,环保市场。

电力环保产业篇9

关键词:电力企业;市场开拓;营销管理;营销创新;品牌形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用电需求也出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同时,电力企业逐渐走向市场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开拓电力市场,提高营销管理水平是每个电力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但由于制度、人员等因素制约,当前电力市场开拓及营销管理存在不足,对电力企业运营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下面将分析存在的这些问题,并就电力市场开拓及营销管理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一、电力市场开拓及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素质偏低,当前电力企业市场开拓及营销管理中仍有不足之处,对电力企业运营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节能环保意识不强

产品研发、能源利用方面缺乏有效措施,对环境可能造成一定污染与破坏。管理部门宣传工作不到位,企业员工节能环保意识不足,影响电力企业运营效益的提高。

(二)电力科技创新不足

电力企业产品研发、生产等方面的科技创新不足,资金不到位,阻碍电力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对电力企业安全水平提高、可持续发展也带来负面影响。为此,今后应该改变这种情况,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电力企业技术创新与发展。

(三)服务意识比较缺乏

工作人员素质偏低,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较低,对产品和服务的宣传不够,售后服务工作不到位等,降低了电力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满意度,影响了电力企业更好地运营和发展。

(四)营销管理体系不完善

未能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营销管理体系,制约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导致很多工作缺乏完善的制度约束,难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热情,影响电力企业的市场开拓及营销管理。

二、电力市场开拓的对策

电力市场开拓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应该从产品质量、科技创新、服务水平等方面采取措施,以便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更好地开拓电力市场。

(一)提高产品的节能环保性能

环境问题为人们所普遍关注,为了更好地拓展市场,电力企业要提高节能环保意识,将环保作为核心主题,从而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首先要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产品研发、能源利用时尽量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让每个员工都树立节能环保意识,提高广大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使之追求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只有这样,电力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要,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电力企业应该注重产品研发,改善产品使用性能,提高产品性价比,以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注重电力科技创新

电力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注重科技创新,促进产品性能提升,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从而更好地开拓市场。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政府政策优惠,推动核心技术革新,提高技术研发力度,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的提高。注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更好地推动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确保产品安全,推动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服务水平并丰富营销策略

在市场拓展方面,电力企业要注重营销手段创新,坚持与时俱进,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电力企业要提高整体服务意识,将满足顾客需要作为重要目标,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电力企业的有效运行和发展。在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时,要全面落实和执行相关理念,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实现电力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共赢。电力企业在产品销售时,要注重丰富营销策略,综合应用现场营销、电话营销、网络营销等多种模式,向客户全面介绍产品性能,完善服务体系,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让消费者更多地接受电力企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三、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的对策

为提高营销管理水平,促进电力企业的运营和发展,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笔者认为今后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一)完善营销管理结构体系

建立完善的营销管理体系,在电力企业内部实现产品生产、销售、服务等一体化管理,促进营销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可以在电力企业内部建立客服中心,将电力企业电网调度、管理、电力产品销售、企业整体服务等串联起来,促进客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功能,确保工作人员严格遵循规章制度,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要根据产品和服务的特点,结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制定和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广大消费者的满意度,使之更加乐意接受电力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另外,要确保电力企业相关资料的完整,包括设备性能介绍、电费收费单、会计资料等,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统一管理,促进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确保电力企业更好地运营和发展。

(二)拓展营销思路并实现营销创新

电力企业在改革背景下,其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企业用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拓展市场,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电力企业必须拓展营销思路,实现市场营销创新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例如,遵循政府各项规定,以节能环保为工作指导方针,综合应用网络营销、现场营销、电话营销、终端营销等方式,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促进营销管理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拓展市场,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

(三)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分析市场动态,坚持产品和服务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重视市场调查和用户需求分析,分析市场动态,从市场需求决定产品生产规模,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要,提高顾客满意度,并开拓新的市场,扩大电力企业产品市场的占有份额。根据不同区域和顾客需求的差异,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合理确定产品价格,采用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刺激消费,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四)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重视电力企业基础设施建设,采购先进设备,提高设备运营效率,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对原有旧设备要改造和维修,促进工作效率提高。注重设备运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重视设备日常运行与维护,促进设备运行效率的提高。重视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完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对电力营销进行全过程监控。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和应对,确保系统有效运行,促进管理水平提高。

(五)提高安全系数并坚持与时俱进

重视电网改造和日常检修,及时处理存在的隐患,确保电力企业各种产品安全,提高产品安全系数。在电力网络架构重组过程中,要重视先进技术应用,促进服务水平提高,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根据电力企业的运营实际情况,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检修制度,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对电力故障及时排除和处理,确保各项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用户满意度,促进电力产品营销。还要坚持与时俱进,注重产品的更新和换代,重视科技创新,紧跟时代步伐,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实现生产、销售、管理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经营管理理念和模式,提高对市场的适应性,形成独特的营销模式。促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推动电力企业更好地运营和发展。

(六)提高服务意识并塑造品牌形象

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要正确定位自己,树立优质服务理念,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得到客户认可。增强自身营销意识,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重视电网改造和建设,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注重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塑造企业品牌形象,严格履行对社会和顾客的各项承诺,做好电力企业的形象宣传工作。通过报纸、网络、电视、杂志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大对电力企业的品牌宣传工作,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树立品牌形象,推动电力企业更好地运营和发展。

总之,市场开拓和营销管理是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日常工作中,电力企业应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更好地开拓电力市场,提高营销管理水平,以优质的服务满足广大客户需要,推动电力企业运行发展,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邓柯.电力企业新时期电力营销管理机制的构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5).

[2]姜非.电力市场开拓问题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3(10).

[3]曾海威,闫丽娟.供电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业务研究和产品综述[J].技术与市场,2014(07).

[4]高杏先.电力市场开拓及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策略[J].统计与管理,2013(04).

电力环保产业篇10

关键词:节能环保发展新能源汽车

中图分类号:U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4-129-02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5000万辆,汽车在我国能源消耗和大气排放中均占较大比重。其年耗油量已接近全国成品油总量的60%,汽车尾气已成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中数量最大、累积性最强的毒气。汽车尾气中的Co、HC、no、no2等,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也极大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按照近年来的汽车增长速度和油耗水平,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1.5亿大关,年耗油量将突破2.5亿吨,大气污染也将更加严重。能源和环境将受到更严峻的考验。我国政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曾作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一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无疑对在生产、销售及售后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碳排放的汽车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汽车企业将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肩负着重大使命。

汽车产业的节能环保,符合我国能源供给实际和大众消费水平,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保护环境,对于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汽车产业的节能环保既要有汽车企业的自身努力,又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更需要全民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1汽车企业自身要实现节能与环保

1.1努力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发展节能环保车

传统燃油汽车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汽车企业要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与实际投入,采取有力措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培育自主品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新能源车型的研究。近年来,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油电混合动力技术已经进入产业化,锂动力电池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车用燃料电池技术不断进步。奥运期间,我国已成功示范使用了新能源电动汽车。接着,国家在公交、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示范使用了新能源电动车。车企应重点推进小型电动轿车的产业化发展。小型电动轿车符合我国国情以及电动汽车本身的发展规律。我国有丰富的锂资源、稀土资源和镁资源,可以为电动汽车关键部件原材料提供资源保障。而且我国的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轻型电动车的生产历史和技术经验,为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目前虽已量产,但市场接受程度偏低。和传统的燃油汽车相比,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能耗优势不言自明。但是一谈到价格,这款车显然并不占优势。过高成本导致目前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难以推广应用,混合动力汽车除了以往的动力装置外,至少还必须安装电池,其成本不可能降至普通汽车的水准。因此,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发展的首要难题是降低成本,这也是有待车企解决的最大课题,特别是必须降低动力电池、电机驱动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等的成本。这样,混合动力车的销售量才会提高,才会真正为节能和排放做贡献。在研发锂动力电池技术方面,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容量大、无记忆性、性能好等优点,得到各汽车企业的一致认可,是目前车用电池的产业化热点。锂电池根据正极材料不同,主要有锂钴氧化物、锂镍氧化物、锂锰氧化物和磷酸铁锂四种。由于我国铁资源丰富、铁价格低廉并且无毒,因此,磷酸铁锂是目前最理想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而且长远来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2009年解决了磷酸铁锂材料改性和规模生产方面的难题,自主设计建成了年产500吨的磷酸铁锂生产线,在国内率先实现磷酸铁锂的规模化生产,推动了我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在动力电池这一新兴领域占据技术和市场先机。锂电池的价格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车用燃料电池性能好,环保,但价格昂贵,尚未产业化,有待继续研发。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电池的安全性是首要指标,研发出安全性高、容量大、循环寿命长、成本低的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电池技术的根本性突破,才会有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商品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新能源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动力电池性能的竞争。谁掌握了动力电池的领先技术并将其产业化,谁就会在未来汽车市场占领先机。

当今,传统燃油汽车仍占据主流地位。就核心技术和研发水平来说,新能源汽车还难以与其抗衡。但是在低碳环保大势所趋的环境下,积极研发新能源汽车是我国车企应该坚持的战略选择。因此,汽车企业应保持清醒头脑,把产品技术研发作为重中之重,从为吸引受众眼球和争取政策补贴的忙碌中摆脱出来,认认真真地投入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之路并非平坦,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怎样?是否经过权威部门的检测?怎样降低成本,让百姓能够早日接受?有没有过硬的售后服务?等等。我相信,技术革命,水到渠成。通过车企的不写懈努力,这些问题都将得以解决。

1.2车企必须重视生产过程的节能与环保

推动汽车产业的节能环保不仅仅是研究新能源,而是涉及整个汽车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既要做到产品是低碳的,要在车辆械性能的优化、气动外形的调整、改进汽车设计降低风阻、采用新型环保轮胎等诸多方面下功夫。在厂房的建设、能源动力站房的建设也应是绿色、低碳的。这在现有燃油汽车的生产过程中也是必须做到的。

1.3产品终端的节能与环保不可忽视

在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采取更多的节能措施。如采取更科学的物流方式,减少运输次数等。

现有的燃油汽车的生产必须通过降低油耗来达到节能的效果,通过减少尾气排放来提升环保性能。当然,这些性能的提升都会带来企业汽车生产成本的提高。但面对环保,这些代价都是值得的。

2汽车产业的节能环保,政府的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建议政府将节能环保汽车技术列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并加大对产业配套资金的投入,鼓励国内企业及科研机构合作,联合推进新能源电池的产业化。第二,制定战略和标准,促进多种技术共同发展;第三,完善财税激励政策,对买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纯电池车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和税收返还政策;第四,加大政府对节能环保汽车的一些强制性采购,形成消费示范效应;第五,完善道路交通管理,为节能和环保汽车提供良好的道路环境;最后,加大政府资助力度,培育我国自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