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礼仪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5:36

小学生礼仪教育篇1

【关键词】中小学生礼仪教育道德品质家庭班集体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究礼仪的目的是社会交往人与人的互相尊重,从而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人,要想成功,必须学会做人。做人先知“礼”。礼仪是人与人相互沟通的一种言行仪式。礼仪是一个人品位的外现,礼仪是一个人涵养的展示,礼仪是一个人文明的标志。

礼仪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表明一个人是否有道德修养。中小学生文明礼貌行为的养成教育,重在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落在引导学生敢于实践与养成的实处。教师要增强学生的礼仪意识,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按照礼仪的基本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讲礼仪包含对他人的宽容、谦让、尊重等。“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充分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懂得谦恭,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因此,本人就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礼仪素养提出以下对策。

一、道德品质是礼仪的基础

学习礼仪,要以增强自己的自尊心为根本。一般来说,一个有自尊的人,待人接物比较文明,谈吐文雅,与人交往时,能尊重对方。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一般说来自尊心强的人,其道德修养也较高。所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使其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显得尤为重要。礼仪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美化自身。人人讲礼仪,也能净化社会风气。要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首先要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因为个人的礼仪是以个人修养作为基础的。

二、培养学生礼仪重在实践

一个人的礼仪是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反映出来的,不说不动就不能说某个人有没有礼仪。学生在学校集体活动中,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礼仪无处不在。教师要教育学生懂礼仪,应用得体的礼仪言行与人交往,展示一个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讲文明的中学生应有的风采。教育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场合、机会去展现自我的礼仪言行。礼仪涉及内容很多,每种礼仪都有具体的要求,如打电话、接电话、待客等,都有不同的礼仪要求。学生要在社会交往中不断地学习礼仪,运用礼仪,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为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的中学生。

三、家庭是礼仪教育的起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以及对子女的教育等,都会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直接在孩子身上起作用。家长的礼仪素养、家庭的文明礼仪氛围对孩子的礼仪教育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一般来说,家长素质高的,孩子的品德修养也比较高。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平时很少注重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没有意识到孩子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礼仪是他们融入社会必须具备的素养。有些家长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孩子带来极坏的影响。所以,在日常行为上,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家长和教师要相互沟通,共同督促学生在日常交往中运用文明礼貌的言行,真正做到礼仪教育以家庭为根,以社会为本。

四、把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

在课堂教育教学中,要求学生懂礼貌,讲礼仪。抓住课堂教学中礼仪教育的时机,特别是语文课、思想品德课、班会课等,对学生开展礼仪教育,让学生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要求。只有学生尊重教师,同学之间和睦相处,我们的课堂才会轻松愉快。

五、把班集体作为学校礼仪教育的主阵地

利用班集体的各种活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学生自觉进行自我教育。教师要充分依靠班干部和班团委组织,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及班里的实际情况,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如“文明之星”“守纪之星”的评比等。让学生通过平常的锻炼和严格要求,逐步养成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六、以生动的活动形式作为礼仪教育的载体

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辩论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学生在活动中懂得文明礼仪的内涵,显示个人的优雅风采,体现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人格魅力。

总之,学生良好的个人礼仪并非自然形成的,也非一日之功,培养要从小处着眼,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学习、观察和思考。只要学生不断地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有教养、懂礼仪的文明人。

每一年东盟博览会都在南宁举办,南宁市民素质与修养将接受世界八方来客的考验。南宁市民应该注意自己言行举止,把我们的良好文明礼仪修养展示给外国朋友,这是维护国家尊严的责任所在。所以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水平,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南宁承办东盟博览会尽自己应尽的义务,给世界人民留下良好的形象,也为自己赢得尊重,让“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在世界上口口相传。

【参考文献】

小学生礼仪教育篇2

一、农村小学生礼仪教育缺失的现象与原因

(一)家庭礼仪教育意识淡薄。1.家庭对孩子礼仪教育方法失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子女成为了家庭关注的重点,家长们喜欢将更多的财力放到孩子身上。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尽量满足留守儿童的物质需求,对孩子过分溺爱,使他们养成了懒散、自私、任性的不良习惯,他们不懂得分享、缺少责任感,也自然会产生不文明的行为习惯。2.父母育儿观念中缺少礼仪教育元素。农村多数家长文化程度不高,重“智”轻“礼”,认为智力发展不容忽视,而文明礼仪可有可无,等孩子长大自然会明白。家长注重智力等方面的投入,唯独不关注孩子的道德教育与习惯养成。(二)小学礼仪教育流于形式。1.师资匮乏。农村小学礼仪教育被边缘化,没有授课时间的保证,也没有师资力量的支持,礼仪教育变成了课余活动。礼仪教育刻板、无趣,小学生“被”日常行为规范约束行为,不能自主探究礼仪教育方面的知识。2.教法不力。农村学校开展礼仪教育多是为应付检查,缺乏系统性,多是通过班会渗透,教师很少将其融入就餐、打电话等日常生活之中。没有专门的教材,多是分散于思想与社会教学中。(三)社会环境对礼仪教育产生了不良影响。礼仪教育尚未列入课程体系,未形成整体性规划,缺少政策支持,礼仪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公众人物的一些不雅行为产生了消极影响,冲击了礼仪教育培养出来的良好习惯与修养。

二、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的有效策略

小学生礼仪教育篇3

一、促进礼仪教育课程化

何谓礼仪教育课程化?就是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编写一定的礼仪教育教材,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育。我校每个学生都发有一本《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读本(小学版)》。学校还根据实际情况,编写了《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其中包括学校礼仪、家庭礼仪和公共场所礼仪,并通过校园橱窗展出。在每周的班会课和思想品德课,我都组织学生学习文明礼仪教育读本中的内容。课堂教学既要重视知识传授,又要重视行为训练,既要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训练方式可不拘一格,如示范、表演、选择、判断、激情等,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课堂上,结合常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训练学生,并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坚持不懈,养成好习惯。例如:现代社会中,人们十分注意彼此交往中的礼仪,老师向学生示范坐、立、行、走、敬礼等的正确姿势,并要求学生做到”着装得体,坐正立直,行走稳健,谈吐举止文明。”设置情景,让学生即兴表演,学会礼貌用语。还把学生日常的行为精心设计成选择、判断题,让学生进行选择、判断,从中认识到什么行为才是讲文明、懂礼仪……

二、营造环境,形成文明礼仪氛围

优化校园环境是养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创立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氛围,给学生以一种良好的环境,对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在礼仪养成教育中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对校园环境做到布局有科学性,布置有教育性,整体有陶冶性。教室正前方有国旗悬挂、教室有名人名言、图书角、黑板报、阅报栏、学习园地、卫生角,在走廊楼道悬挂整容镜,张贴“请使用礼貌用语”宣传牌,在醒目的地方悬挂名人、伟人画像及警句,开设星卡评价专栏和文明礼仪之星评比专栏并狠抓教室环境布置。整个校园显得整洁、清新、优美,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在说话。紧紧抓住舆论宣传,利用每周一的升旗、周三的小雏鹰广播、板报、校报以及班队会大力弘扬学校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的舆论宣传,优良、文明的环境熏陶,促进了礼仪规范的养成。

三、学科结合,起好先导作用

在礼仪养成教育中,首先应坚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授课力求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挥、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在课堂管理中,注意礼仪要求妁规范和准确,充分挖掘学科教育中礼仪教育的因素,形成全方位礼仪教育的态势,聚合礼仪教育的各种积极因素,形成和谐共振的综合效应。使学生的礼仪意识多方面反复强化,逐步渗入灵魂深处。文明礼仪教育,从性质上讲,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而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品德课。因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在学校文明礼仪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有意识地将文明礼仪内容结合到相关的思品课程教学中,通过老师的情感教学,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起到先导作用。促使学生自发自愿地形成文明礼仪,以便指导日常行为。

四、创建礼仪教育阵地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还可在班中创建礼仪教育阵地。我们在班中开辟了礼仪角,用来重点展示礼仪标兵的事迹和照片,要求学生向他们学习,争取自己讲文明、懂礼仪的事迹也能在这个礼仪角展示。我们还组织学生在报章杂志中找有关文明礼仪方面的内容,可以是真人真事、学生习作、笑话、小诗歌……把这些内容通过黑板报定期介绍。

五、发挥榜样表率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学生见到老师或客人行45度鞠躬礼,老师自己也要做到,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小学生在行为实践中的榜样影响,除教师外还有同学。学生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根据学生爱表扬,具有向上心理这一心理特点,在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规范训练时,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感染学生,为其他同学起带头和示范作用。

六、礼仪教育须与家庭配合

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其中,家庭的礼仪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主动向家长宣传礼仪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争取他们的配合和支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礼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教育的同步性、一致性和整体性。我要求家长放手让学生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训练与监督学生在家、到亲友家的文明礼仪。如果发现问题,我和家长互相配合,共同研究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很多家长都欣慰地说:“我的孩子长大了!”。

七、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科学课题研究

小学生礼仪教育篇4

每个家长所受教育程度不同,自身的修养也会有很大差距,所以对孩子教育的看法也会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对小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视情况不尽相同。本研究针对家长学历对小学生家庭礼仪教育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调查。(见表2)由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可知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家长对小学生礼仪教育非常重视的占50%以上。高中及高中学历以下的家长对小学生礼仪教育非常重视的占25%以下。由此可见,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小学生家庭礼仪教育越重视。第一,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就会把自己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与他人交往的文明礼仪会对孩子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第二,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更重视对教育的投资。小学生的礼仪教育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会运用一些教育原理减少不良行为发生的概率,增进良好行为发生的概率。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当小学生出现不礼貌行为时,也许只是指责甚至漫骂,这是教育小学生中最不可取的方法,其结果不仅不能纠正不良行为,反而导致小学生对家长的反感。

2家长角色对小学生家庭礼仪教育影响情况调查

家长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小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这种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大,本研究进行了调查。由统计结果可知在小学生家庭礼仪教育方面,母亲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父亲。比较重视的比例相差不大,但不重视的比例相差较大。说明母亲在小学生礼仪教育方面的教育意识强于父亲。

3针对调查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3.1家长应提高自我修养,提高小学生礼仪教育水平

家长的个人修养是影响孩子成长的精神因素,父母掌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父母的文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孩子各方面的发展程度。由统计数据的结果来看,家长学历越高,对孩子礼仪教育越重视。

3.2家长应鼓励孩子交往,做到知行合一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小学生礼仪教育的本质是小学生与人交往,社会化的过程。由于心理和生理方面不成熟的原因,小学生的自觉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都比较差,常出现言行不一,行为反复的现象。小学生礼仪教育不仅需要家长抽出固定的时间进行教育,更需要在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渗透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礼仪教育,也为礼仪教育提供了教育机会和教育场所。

3.3家园同步,共同加强小学生礼仪教育

小学生礼仪教育篇5

【关键词】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不断增多,在学校学生中比例很大,给文明礼仪教育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些独生子女自称“小皇帝”“小太阳”,从小娇生惯养,过分溺爱,不适当的迁就,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就会滋长一种优越感,这些“天之骄子”。在“慈母”有余,“父严”不足的情况下,逐渐形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局面。这些家庭里的小公主、小皇帝不懂最起码的社交礼仪;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想付出,只想得到回报等等。

以上现象的出现,不仅给家长、教育者,更是给社会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严峻的问题――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他们基础伦理道德欠缺和文明礼仪意识淡薄,怎样才能让他们从外在行为到内心世界尽可能适应社会需要呢?因此,我们不仅要把文明礼仪教育的地位放正,还要努力实践,不断探索新路子,逐步使学生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势在必行,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教师一定要因人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除了以身示范外,还要像议论文那样摆事实、讲道理,通过多种途径来完成。

一、紧扣文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1.利用思想品德课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课列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思想品德课在学校文明礼仪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例如,通过教材《换个角度想一想》、《分享的快乐》等课文的教学,学会一些与人相处的基本礼节,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做一个宽容、善解人意的孩子,并在实践中运用,培养交际能力。礼仪是较强地规范性并富有文明内涵,需要认真指导、示范。如《换个角度想一想》一课,利用以理激情,相比导行的方法来教学。通过课文“对方会怎么想”、“换个角度看同学”这一内容的讲述,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和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假如我被别人误解了,我会有怎样的感受?”使学生不仅懂得推己及人的内涵,还知道了学会欣赏别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2.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语文,是一门集思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学科。因此我充分利用这一学科教学的优势,在教知识的同时,又可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时,让学生通过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了铁罐是怎样奚落看不起陶罐的?又让学生知道陶罐在泥土中被挖出时,还关心它的兄弟铁罐,从而教育学生向陶罐学习――尊重、关心他人。又如在教学《给予是快乐的》这课时,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相关语句后,交流“你在日常生活中有过这样的体会吗?”这个问题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以及情感世界,让他们在交流中感觉到了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

二、抓实体验,在班队活动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有外在教育和自我教育之分。相比较而言,自我教育才是文明礼仪教育的最佳方式。同样,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时只有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使教育成为学生的自我需求,才能使外在的道德要求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道德素质。

审视现在的文明礼仪教育现实,往往是外在教育居多,自我教育居少,学生被列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生活中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大多来自于老师的定论。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失去自我感知和体验的过程,教育效果明显削减。总之,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道德潜能,把他们列于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在广泛参与文明礼仪实践活动中学会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自我审视、自我评价,变他律为自律,将文明礼仪行为的形成过程具体化、实践化,让学生自我感悟、自我体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学校规章制度本身蕴含丰富的教育意义。因此,利用学校规章制度制约学生的言行,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用行为规范p常规等手段去约束学生,使其按正确的要求去做,逐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礼仪的养成教育,提高了讲文明、懂礼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班级是学校最基层的组织,而班队会活动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利手段,在树立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家校合力,在交流共享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学校是教育主要的实施机构,但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合一体,紧密配合,才能形成教育工作的合力。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重大的影响,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工作由单一化向社会化转变,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一条极其有效的途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也应把抓好家长工作作为重头戏来唱。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也离不开家庭的配合。作为学校应以政教处为主要工作机构,提高家长素质、增强家庭对文明礼仪教育的意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个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往往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为了让家长充分认识家庭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孩子过程中的重要性,学校在营造氛围上狠下工夫,通过讲座、座谈交流、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相关理念,使之逐渐积淀,最终形成必须的意识。

【参考文献】

小学生礼仪教育篇6

一、创建文化,营造环境

首先,对我校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问卷共有30道题目,包括了交往礼仪、国旗礼仪、仪表礼仪、餐桌礼仪、课堂礼仪和公共场合礼仪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二、三、四、五、六年级的75名学生,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我校学生的文明程度情况。

根据调查情况确立了我校的文明礼仪文化内容。包括《个人礼仪》《公共礼仪》《学校礼仪》《见面礼仪》《餐饮礼仪》等,通过组织学习这些礼仪规范,让学生明白了相关的礼仪要求,激发了学生争做文明学生的热情。同时,我校还积极打造文明礼仪校园文化。

二、开展活动,培育文明礼仪

1.学唱文明礼仪歌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我校的文明礼仪校本教材编成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文明礼仪的相关知识。

2.开展全校范围内的文明礼仪手抄报比赛

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从主题选定到排版设计,从板面美化到整体效果,学生都经过了仔细思考,认真搜集,每一件作品都精心设计、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多彩。

3.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

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是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包含的学生礼仪、个人礼仪、公共礼仪、社交礼仪等文明礼仪常识为主要内容,通过必答和抢答及风险题测试等形式进行。

4.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比赛

演讲内容要求围绕“爱在文明,美在礼仪”的主题展开。体裁不限,主题鲜明、观点明确、文字简洁,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严肃性和时代感。表达形式多样,参赛选手从各种角度叙述文明礼仪对个人、对校园、对社会的重要作用。

5.全校开展“十个一”评选活动

要求每个班级开一次“文明礼仪”的主题班队会,开展一次与“文明礼仪”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一次“班级文明礼仪演讲比赛”,制订一份有班级特色的文明礼仪“倡议书”,讲一个礼仪故事,发现身边的一首礼仪榜样,编一首礼仪歌谣,在校园提醒一次不文明行为,改掉自身的一个不文明行为习惯。

三、完善评价,促进提高

1.评比文明班级

(1)评比内容

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一日常规》等,结合学校实际,设立“文明礼仪、队风队纪、卫生、两操、班级文化建设”等考核内容。

(2)实施办法

文明班集体评比是根据“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施行。公正就是指竞争的目的和执行的态度,就站在客观的立场来评判;公平是指体现竞争标准的合理和竞争机会的均等;公开指增加竞争的透明度。

文明班级评比采用分阶段性评比和终结性评比两个阶段。阶段性评比由行政值周每周评比一次,发给每周“文明班级”流动红旗;终结性评比由德育处实施,每学期评比一次,发给文明班级奖状。

2.推选文明礼仪之星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通过对全体学生行为规范的抽查及“文明礼仪之星”的评选,激励学生,树立榜样,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以集会礼仪、课堂礼仪、校园礼仪、乘车礼仪、课间礼仪为主要内容,按“推荐―审核―公示”的流程使全体师生在提高礼仪意识、增长礼仪知识、遵循礼仪规范等方面有明显进步,为创建文明校风作出积极贡献。

(1)推荐阶段

①各中队(班级)要认真组织学习标准,从周一开始,发动学生积极行动,开展中队(班级)内的评比活动,并相互监督帮助。

②由班主任负责,根据学校制定的考核表,真实、全面地对班内学生进行考核,同时认真填写好《“文明礼仪之星”申报表》,交校政教处存档。

(2)审核阶段

①大队委组织各班班长,副班长民主公平公正地评议本班候选人。

②每周五活动课,大队委查阅执勤记录,看本周内有无违纪违规现象。如有,则不予选取或升级。

③大队部组织安排同班队员在周末对候选人观察摸底,并向大队委汇报候选人表现情况。如表现不佳,则不予选取或升级。

④大队部组织人员严格审察,民主确定出文明礼仪之星名单。

(3)公布阶段

①当选的文明礼仪之星,大队部将在活动课于集体大会上公布名单表彰,并颁发文明礼仪之星胸卡。

②所有获得文明礼仪之星的同学名单由大队部负责造册备份,以便复核和查阅。

小学生礼仪教育篇7

三年来,笔者主持实施毕节市“六个三课题”《不同学段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研究》,课题已于近期经市专家组评审结题。笔者认为,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要特别重视礼仪教育,特别重视对学生礼仪素养的提高,把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现就如何在不同学段小学生中实施文明礼仪教育谈几点粗略看法。

一、积极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

环境影响人,环境教育人,好的教育氛围可以塑造一个好的人才。“孟母三迁”这个典型的故事,也是众所周知,古往今来有许多教育学者,都是特别强调环境的熏陶作用。我们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是这样做的:

(一)布置(包括班级布置),让校园内处处渗透礼仪教育内容

(1)设置“文明礼仪”宣传专栏。我校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墙,将中小学生日常文明礼仪习惯的要求书写在醒目位置,让学生耳濡目染,养成良好的习惯。

(2)置“礼貌用语”警示牌。将日常礼貌用语(例如:“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等)设置在校园内。

(3)设置“礼仪教育”专用橱窗。宣传各种礼仪知识和礼仪教育故事等。

(4)校门口设置“礼仪”主题教育小展板。每月活动主题设置于校门口,说明本月礼仪教育主题是什么,具体要求是什么,我们将开展哪些活动等。

(5)每班设置“礼仪荣誉榜”,记录本班学生礼仪文明表现。每周评出班级礼仪之星,学期再评出校园礼仪之星,填入学生的成长档案,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

(6)严格规范教师言行。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言行,因此,要求学生要做到的,我们老师一定要先做到,让老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二)设置校园礼仪岗

上学、放学时,在校门口、教室门口设置礼仪岗,主动向老师或同学问好,打招呼,敬队礼,说问候语(“老师,你好!”“同学们好”“老师再见!”“同学再见”等)。

(三)设置校外文明礼仪监督员

由学生和家长共同组成,专门对学生在校外的文明礼仪行为表现进行监督和教育,并作好记录,每周学校和各班将分别给予总结。

二、开展文明礼仪认知教育活动

文明礼仪教育不是教育者将文明礼仪规范强加于受教育者,而是需要受教育者通过认知、理解而产生的一种正确的、自发性的外在行为表现的活动。因此,我们的文明礼仪教育必须通过开展一些认知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知道文明礼仪规范有哪些,何种方式才是符合文明礼仪准则的。

(一)明确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阅读一些文明礼仪故事,从文明礼仪故事中得到深刻的教育;熟记一些文明礼仪格言;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如:礼貌是儿童与青少年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二)举办文明礼仪知识讲座

通过开办讲座,让学生知道各方面的礼仪知识,知道“我们的仪表要求是什么?”等一些普通场合应该做到的礼节要求。如:“接、听电话应该怎样做”、“就餐时应该怎样做”等。

(三)编写文明礼仪三字歌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字数比较多学生在背记时有一定的困难,但是童谣的形式学生很喜欢,我们在学习文明礼仪规范的同时以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为内容编写了礼仪三字歌,这一活动受到了同学们欢迎。

(四)开展礼仪教育主题队会

积极组织各班召开“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班队会,在班会中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自我教育,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找出自己在礼仪方面的不足,孩子们在活动中知道“讲文明懂礼仪”的深远意义。

(五)制定《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

通过制定《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让学生系统地知道我们在礼仪习惯上具体应该做到哪些。我校《文明礼仪教育手册》包括四大方面:个人礼仪、交往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等。

(六)礼仪进课堂

充分挖掘《品德与生活(社会)》中有关礼仪的内容,组织课堂教学评比。

三、开展礼仪教育实践活动

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关鸿羽说:“习惯培养需要训练”。著名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重视做中学,实践中养成习惯。任何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必须通过学生亲眼看、亲耳听、亲身实践,通过在多次体验中反复积累,最终把外在的行为表现真正内化成稳定的心理品质。我们的具体活动有:

(一)“礼仪岗”角色体验

我校充分运用各种庆祝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去体验礼仪中的各种角色。

(二)开展了“我与父母学礼仪”活动

今年“六.一”节,我们为学生及家长下发了“我与父母学礼仪”活动倡议书,要求学生带动家长学习文明礼仪,让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形成一个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

(三)系列校外实践活动

如:“我是小交警”、“学雷锋”、“小公民宣传员”等。

(四)“礼仪小课题”调查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各种探究性活动(小调查、小采访等),通过自己真切体验,主动认识而深刻感受到我们在各种场合、与人交往时应该做到哪些。例如:“我身边的服务小明星”、“礼仪现状小调查”、“我们身边的不文明现象”等题目。

(五)礼仪小标兵评比活动

礼仪小标兵评比活动使活动有始有终,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四、家庭教育和村社教育作用的共同发挥

小学生礼仪教育篇8

按照“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建文明校园”的总体部署,根据公民道德教育的要求,特制订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方案。

一、活动宗旨

适应文明校园的要求,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践20字基本道德规范,结合创建文明单位,在全校深入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普及礼仪知识,提高礼仪意识,加强礼仪实践。形成以“讲礼仪、有修养”为荣的良好风尚。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全面提高师生的文明素质,展示现代化学校良好校园风范。

二、活动内容

(一)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1、编印《文明礼仪知识读本》。供各班开展礼仪教育活动使用,同时利用宣传画、公益广告、电视宣传片等进行广泛宣传。

2、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必修内容,纳入相关学科教学。各班要充分利用队活动时间,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同时结合新修改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开展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

3、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训。全面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训,通过学习、岗位培训及文明学校教育活动及其他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开办文明礼仪讲座,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4、举办学生文明礼仪风采展示赛。举办首届文明礼仪风采展示赛,为各班开展礼仪教育活动起到示范借鉴作用。

5、开展《身边的故事》为主题的文明礼仪征文评比活动。

6、组织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在开展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开展文明礼仪有奖知识竞赛活动。

(二)制订文明礼仪规范

组织调查研究,发现先进典型,推广试点经验,制定规范草案,组织各班开展公众讨论,征询意见,制定出各方面文明礼仪规范要求,并以公约(公示)形式公布于众。包括:基本礼仪规范;少先队员礼仪规范;小学生礼仪规范;购物、旅游、餐饮、阅览、文体娱乐、出行乘车等公共场所礼仪规范;家庭生活礼仪规范等,形成较为完整的礼仪规范体系。

(三)实践文明礼仪行为

1、开展各个层面的实践活动。在制定礼仪规范的基础上,有步骤、分阶段进行礼仪实践,从身边做起,从课堂做起,从岗位做起,从公共场所做起,从家庭生活做起,使每一个人在个人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家人相处以及公共生活等多方面,都能自觉形成讲究礼仪的良好风范。

2、组织社会舆论监督。结合礼仪实践活动,组织新闻媒体,聘请社会监督员,对学校及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行为进行监督评判,督促礼仪行为的实践。

(四)组织文明礼仪竞赛。

在广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举办“文明礼仪形象大赛活动”。活动分三个层次,四类群体、五项内容。

1、三个层次:

(1)各班学生进行初赛;

(2)各段组织复赛;

(3)全校组织决赛。

2、四类群体:教师、学生、家长。

3、五项内容:仪容仪表、言辞谈吐、职业形象(含暗访考察)、情景处理、综合知识。

(五)评选礼仪形象标兵

在层层开展礼仪形象大赛的基础上,评选出礼仪形象标兵,并最后推举出“学校文明礼仪形象标兵”。

三、活动组织

(一)主办单位:工会、政教处、团支部

(二)参加单位:各段以每班二名学生的基数上报学校参加决赛。

四、活动安排

1、10月份,做好筹备工作。成立活动组委会,制定工作方案。组织专业人员收集《文明礼仪知识读本》等。

2、10月底至明年2月份,普及礼仪知识。举办“健康、美丽、文明”礼仪教育师资培训;各班普遍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训活动,开办礼仪教育讲座,开办专栏、专题节目,开展舆论监督。

3、11月—12月,组织礼仪形象展示。12月份举办“文明礼仪风采展示赛”。以推动、指导各班开展文明礼仪宣传和竞赛活动。

4、20__年1月——4月,开展礼仪实践活动。各班在教育培训的基础上,组织修订完善礼仪规范,开展讨论。层层开展礼仪竞赛、演示活动,评选、推荐出各段礼仪形象大使、形象代言人等,广泛开展各种文明礼仪实践活动。

5、20__年3月——5月,组织全校文明礼仪有奖知识竞赛。营造人人学礼仪,个个赛礼仪的热潮。

6、20__年5月——7月,组织风采大赛,把礼仪宣传活动推向高潮。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段各班要充分认识:礼仪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学校形象、培育师生良好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意义重大。要把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今明两年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新的抓手、新的着力点认真抓好。工会、政教处、共青团要切实下大力气,精心策划工作方案,认真组织礼仪教育实践,一个一个层面、一个一个群体,全方位地开展好各项活动。

2、广泛动员,积极引导。文明礼仪教育关系到每个人的外在形

象、气质涵养,提高文明礼仪素养是现代化都市生活和公共道德的内在需求,也是与国际接轨,展示良好形象的客观要求。要引导师生增强礼仪意识,自觉参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从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生活往来等等方面做起,要了解通行的礼仪要求,培养和提高礼仪素质。

小学生礼仪教育篇9

[关键词]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内涵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8-0015-02

[作者简介]邹一军(1978―),女,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教师,一级教师。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引导其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意义重大。具有良好礼仪习惯的人,其言行总是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良好的礼仪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能使学校的形象更加良好,能使家庭更加温馨,能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对于学校的内涵式发展而言,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大力进行礼仪养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一、站在理论高度,明确方向,提升德育管理能力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从育人环境、办学制度、课堂教学、德育活动等方面展开,以此来不断提升学校的内涵,促进学生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文明礼仪教育依托学校德育,应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让学生对基本的礼仪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2)增加交际实践,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3)建立文明礼仪评价体系。(4)形成文明礼仪校本课程。(5)建立以文明礼仪教育为核心的学校特色德育体系,丰富学校发展内涵。

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落实单有政策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具体执行人――班主任的大力支持。班主任对该项工作的理解、支持程度直接影响教育的成效。因此,要重视教师理论的提升,坚持不懈地组织班主任老师系统地学习有关德育的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如《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全面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等,以保证教师在研究中能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校可邀请礼仪教育研究的专家就如何撰写课题报告、如何进行问卷调查、如何制定文明礼仪规范、如何开展礼仪教育活动等做专题讲座,为教师课题研究导航,以此来促进师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体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轨迹和成果。

二、着眼教育广度,多种形式,打造师生礼仪教育

(一)以礼仪校本教材为依托,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江苏省文明办下发的《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礼仪规范(试行)》的要求,编写了教材――《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分别从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这八个方面进行编排,选择不同年段学生遇到的文明礼仪方面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实施礼仪教育过程中,学校将晨会课、班会课等作为礼仪教材学习的主阵地,让教材走进课堂,使学生感受礼仪文化的魅力,逐渐掌握礼仪知识,践行礼仪规范,提升综合素质。

学校还开设了文明礼仪研究课。该课结合礼仪教材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教育教学手段,拓展课题研究的空间。学校里掀起了人人参与研究、个个贡献智慧的热潮,文明礼仪的校本研究之风深入到了每位教师的心中。

(二)抓好文明礼仪建设主阵地,促学生良好习惯形成

学校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的要求,制定了《通师三附学生一日常规考评细则》,使文明习惯培养制度化、序列化、精细化,在学生中形成争先创优、勇争上游的良好风气。

学校借助升旗仪式进行文明的传递,创新、优化升旗仪式的形式和内容,由班集体展示本班的文明礼仪新风尚。学校精心构建活动阵地,加强对橱窗、墙报、广播站、校园网络中有关文明礼仪方面的指导与教育,力求通过主题突出、图文并茂的内容宣传文明礼仪。学校还成立了一支由学生组成的阳光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的目标是“做‘三附’文明的倡导者,做‘三附’文明的先行者”。阳光志愿者用自身行动去影响、帮助和带动周围的人,为创建阳光、和谐、幸福、文明的校园贡献力量。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每学期都举行“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月活动,通过“在校学习礼仪,家庭传播礼仪,社会实践礼仪”的方式,形成人人讲文明、重礼仪的良好氛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如举办“文明礼仪风采”大赛,组织开展“文明礼仪每一天”“文明礼仪我体验”等活动。学校还编排了一套文明礼仪操――“我是‘三附’好少年”,学生在说、做、跳中演绎文明礼貌行为,掌握文明礼仪知识,培养文明习惯,提高文明素养。

(四)家校携手,共促文明习惯养成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各自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及良好文明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学校和家庭要携起手来,内外结合,共同参与到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为此,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邀请省内外知名教育专家举办家长讲座,帮助家长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

三、绘就美好蓝图,扎实推进,深化学校内涵式发展

学校在进行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时,向着预计目标扎实推进,从礼仪知识的宣传,礼仪童谣的传唱,礼仪黑板报、手抄报的展出,到礼仪故事的演讲,礼仪小品的表演,礼貌用语的学习,再到礼仪行为的训练,礼仪操的推广,将活动的内容设计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学生参与面广,教育的辐射面大,训练在知情意行上循序渐进,使文明礼仪的内涵不断深入学生心中,并外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

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应立足当下,为学生的终身谋求幸福。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共建教育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小学生礼仪教育篇10

1小学生加强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1.1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学校德育旨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品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要做到知书达礼,成为优秀的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素养,还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礼仪修养。因而,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他们按照礼仪规范学习、生活,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对于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

1.2礼仪教育校本课程是提高学校德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学校是学生系统地进行知识学习和道德教育的地方,小学时期是孩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解释了7-11岁是具体运算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开始获得并使用认知操作,可以在头脑中进行一些逻辑思维活动。此时的儿童已逐渐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和事件所具有的特性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获得了守恒概念,能够进行比较、分类、间接推理等逻辑运算。[5]43在这一时期对儿童进行礼仪教育,他们会试着将学到的礼仪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一些事件相联系,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去,真正做到接受礼仪并继而学会运用礼仪。因此,学校应重视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2小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的理论依据

小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必须结合一定的教育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

根据“人本主义理论”,学生作为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所以在接受礼仪教育的过程中,他们有自己独有的潜质和创造性。学校在实施礼仪教育的过称中应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让它得到充分的发挥,它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使礼仪的学习更具有独特性。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礼仪知识同样是学生主动建构的,也是他们个人经验的合理化。教师应该结合建构和主义理论,在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为学生营造适合礼仪教育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内心里、潜意识里,去主动构建关于礼仪的知识,经验,从而使其得到很好的应用。

小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策略

小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应结合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从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有利途径,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对小学生进行初步的礼仪规范教育,最基本的处世方法、做人道理的教育,以提高小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水平和个人修养水平。笔者拟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等特点的实际出发,依据小学阶段教育的基础性、层次性、系统性等原则,遵循教育的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基本规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大方面探讨、研究在小学阶段实施礼仪教育学校特色课程的具体有效的策略、途径、方法,以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为铺垫,研究内容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做到策略、途径、方法切实有效,以求达到促进、提升小学生基础道德修养、提高个人素质水平的目的,为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1理论方面的有效实施策略

(1)学校制定课程标准或课程指导纲要。

正如国家课程的实施策略一样,有了国家的课程标准,国家课程的实施才进行的更加有序,教师教起来更有目标,学生学起来更有方向。因此,为更好的将礼仪教育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来实施,学校应制定一部《小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标准》或《小学礼仪教育课程指导纲要》来指导小学礼仪教育的建设。它是学校礼仪教育课程实施的前言与方向,有了它才会使礼仪教育校本课程更有目的、有秩序的实施,也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和改革礼仪教育校本课程。

(2)学校指定教材或编写教材。

既然要将礼仪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门特色课程来实施,就应该有其特定的教材,这样学生们学到的礼仪知识才会更完整、更系统、更有序。教材的内容应该涵盖古今中外优秀的礼仪教育内容,尽量做到全面;课程编排顺序设置应结合小学生低、中、高年级不同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认知特点等合理编排,使其最大限度地适合自己学校学生的学习,以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

(3)学校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依然需要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来监督、促进本校特色课程的实施,为礼仪教育的加强提供制度保障。如,学校可以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和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要求教师、学生严格按照规定切实落实施行,能够做到很好的就应该及时给与一定的奖励,如有违反的也应当接受一定程度的惩罚。还可制定较为系统、详细的日常评比规定,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来促进学生对礼仪教育的学习;制定完善的利用礼仪教育来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等。

(4)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并逐步走向专业化。

学校的课堂教学是促使学生学习趋向系统化的根本途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因此要将礼仪教育做好,首先应该提升教师自身的礼仪教育修养。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直接监护人,教师日常的一言一行完全表现在孩子们面前。因此,只有教师自身具有了足够丰富的礼仪知识,具有足够高的礼仪修养,这样自己所表现出来外在的形象才会给孩子以更好的榜样示范。并且老师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使自己的礼仪知识逐步走向专业化,成为“专业的”礼仪教育人员,这样,孩子才会从老师这里获得更好的礼仪教育。

通过以上对小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与启示:首先,小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虽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策略都适合自己学校。其次,小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虽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但学校更应将二者有机结合。最后,小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学校还要积极创造、发现更适合自己的策略、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琰.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美德的基石――对几则德育案例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6):40.

[2]倪靓君,王兰秀,张师平,等.小学生礼仪教育研究报告[R].成才,2000(2):10-12.

[3]沈河清.学校德育应重视礼仪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德育理论,2008: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