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安全教育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6:28

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篇1

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安全教育

常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不改变学校教学计划的前提下,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全方位渗透安全教育。同时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必须将教学内容与安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数学课上成安全课,也不能漠视教学内容中蕴涵的安全教育因素。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如: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的一堂数学课上,授课内容是对重量单位“千克、克”的认识,我一边指导学生通过用手来掂量物品感受重量,一边告诉学生:一克物品很轻,但一克的危害却很大,适时对学生进行远离,珍爱生命的安全教育。又如,在教学部分几何知识时,教师常常会让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等操作工具,这是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准备的,如果学生没有准备好则会影响数学知识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制定这类教案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特别是低年龄段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使用剪刀这类工具肯定会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因素,在教具准备中就应提前与学生进行纪律上的约定,规定只能在相应环节规范的使用工具,活动完毕立即妥善放置,放学立即带回家不再带到学校。再比如,在“认识钟表”这一课题时,往往会让学生带自制的钟表到学校,有的家长在固定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时,常用铁丝或小钉子、大头针等,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于是让学生提醒家长在制作时要注意。有了事先的计划和准备,课上教师更要做有心人,随时观察学生的行动,才能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防范。

二、在数学活动课中进行安全教育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安全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面积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根据预定的教学安排,我设计了数学实践活动:绿化地带、前教学楼及学校的占地面积有多大?上课地点由室内延伸到了室外。这就增加了教师对课堂纪律、学生调控方面的难度。因此我在学生们准备进行分散的各小组学习之前,就明确地向学生们提出了需要注意的安全事宜:1.在室外学习的目的是研究本课知识,因此不能做与此无关的事情;2.操场上有正在上体育课的学生在做踢球等活动,因此要注意避让;3.不能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各班上课。4.活动时间结束迅速回到指定集合地点。通过这样对学生纪律的事先约定,教师的密切参与,能随时发现和制止学生的不规范活动,这样才能保证活动的意义和有效。能最大限度地调控好学生的活动行为,避免学生活动时因为无明确纪律约束而产生的无法预计和及时控制的危险行为,很好地保证了实践活动的质量。学生通过收集和统计数据,组员之间激烈的讨论,不仅获得了知识与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及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更能促使学生成为关注自我生存,关注社会环境,有一定法制观念的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学生。从小在孩子的心灵里播下法制的种子,将来一定会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利用教材潜在安全教育资源,适时渗透安全教育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需要教师从教材中用心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材,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很多数学知识的引出都是以主题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这些主题图大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教师如果能适时抓住图中的信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学》时,当时我发现图中有限速标志,于是我结合教学,教学生认识交通标志,了解这个标志所代表的意思,特别让家中有汽车的学生在外出时,一定提醒家人要遵守交通规则,绝不超速行驶对从而对学生进行安全和遵守交通法规的教育,再对学生进行反面教育,假如在十字路口不按红绿灯的指示行驶,即不遵守交通法规,不安全,对会出现的后果进行设想。学生通过设想讨论一致认为:遵守交通法规不但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时,这节教材的主题图呈现的是李叔叔骑车旅行的情景。于是,我以谈话导入新课:“春暖花开的季节,骑车旅行是一项既环保又多么惬意的事情啊!不过,我国的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明文规定:不满12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车。如果你也想参加这样的旅行活动,必须在家长的监护下才可以的。这不李叔叔正骑车旅行呢!”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利用,让学生在很自然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了一次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篇2

今天早上,当我还在睡懒觉的时候,妈妈就把我从梦中扯了出来,让我坐在电视机前等这个节目,当时我很不情愿,但当节目开始的时候,我被深深的触动了。

在节目中,通过案例分析以及专家的讲解,让我了解了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应该怎样自救。比如火灾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迅速找到安全通道,尽量是身体贴近地面;有浓烟时,应用湿物捂住口鼻;若身上着火了应在地上打滚,将火扑灭。在农村,许多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照看。所以许多小伙伴都在没有父母照看的情况下私自结伴去河边游泳。在这时,溺水的情况就常常发生。由于溺水者缺乏自救知识,不知道应该把自己的口鼻露出水面,因此导致悲剧的发生。所以,当溺水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盲目的下水营救,应该呼喊大人相救。

随着节目的深入,也更加让我了解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如在马路上行走的时候应靠右边行走;在过马路的时候应走人行横道;“红灯停,绿灯行”,“宁让三分,不争一秒”。

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篇3

[关键词]田径中小学生课余锻炼

1引言

中小学阶段是田径训练的基础阶段,是选好苗子从小培养、系统训练、打好基础和输送后备人才的关键时期。在调查的烟台市8所中小学中,其中中学有3所,小学5所。有业余训练队的学校有6所,占总数75%,其中中学有3所,小学只有3所,。由此可见,烟台的中学较为注重业余训练,小学则不重视业余训练.

2中小学课余田径运动的重要性

要想发展田径必须从中小学入手,中小学阶段是田径训练的基础阶段,抓好中小学课余田径训练,深入研究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并结合实际经验,对中小学生业余田径锻炼作系统、科学、有计划的安排、总结,对更好的提高业余训练质量,更多更好的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大有好处。

中小学中蕴藏着许多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合理、科学的训练可以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田径人才。

3学生爱好调查

3.1调查问题

(1)你是哪个年级的?

(2)你经常参加课外活动吗?

(3)你喜欢的体育活动是什么?

(4)你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什么?

(5)你有自己的锻炼计划吗?

(6)每次参加锻炼的时间?

(7)你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吗?

(8)对中国的体育你了解多少?

3.2调查统计表

调查数据表明,满足训练需要(有300米及以上的煤渣或塑胶环形跑道)的中小学校有8所,占总数的40%;基本满足训练需要(有200米及以上的煤渣或塑胶环形跑道)的学校有10所,占总数的50%;而不能满足训练需要(有200米以下或未建成煤渣或塑胶环形跑道)的学校有2所,占总数10%。由此可见,训练场地基本能够满足业余训练的需要。

4找出存在问题

中小学是发展田径的关键阶段,是基础阶段,在这样关键的阶段却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我认为比较关键的有以下几个。

4.1只求升学率,课余训练得不到保证

学校的教学指导思想直接关系到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决定学校课余体育训练顺利开展的必要因素。部分中小学领导对体育认识不足,对学校开展课余田径训练不够重视,“重智轻体”的思想严重,认为参加训练或比赛会影响学习,同时运动员的课外补习与训练时间发生冲突,造成运动员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影响了同学们课余田径训练的积极性。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学校课余田径训练被排除于学校教育之外,这无疑将影响到课余体育训练的可持续发展。

4.2学校体育条件

学校体育条件是保证课余体育训练顺利开展的物质前提,科学的训练方法需要建立在良好的训练条件之上,一些学校的条件参差不齐。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体育条件一般,使训练计划、方案无法落实,影响体育教师和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以及效果,同时运动项目的开展也受到局限,这对于竞技体育的发展极为不利。有的学校田径场与篮球场在一起这就限制了田径运动员发挥。

4.3比赛与学习问题

田径比赛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一个杠杆,学校参赛存在的问题很多,一是少数尖子运动员需要参加各类比赛,疲于应付,影响学习;二是为了取得好成绩,弄虚作假,冒名顶替,谎报年龄,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竞赛的质量,挫伤了一些学校课余田径训练的积极性。三是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关系不顺,对训练听之任之,不加过问,有赛有队,无赛无队,不能真正做到系统训练。

5解决方案

烟台经济发展的很快,但是烟台的田径相对来说却不算强,要想强盛就必须从中小学抓起。

5.1增加课余田径训练的经费投入,保证课余田径训练的系统性

课余田径训练是田径要发展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投入是很难取得效益的。传统模式下体育局和教育局都没有投入的动力,因为学校归教育局管,而教育局又没有培养后备人才的任务。这个问题缘于管理体制,两个系统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有机的整合。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一要逐步完善传统项目学校制度,加大投入的强度;二是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对学校田径运动进行赞助,寻求赞助伙伴;三要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有偿培养、有偿输送制度,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由来已久的问题。

5.2课余田径训练计划的制定有些家长存在一种想法就是让子女参加竞技性的训练,对以后的生活会不会造成身体上的影响,到年龄大了有了伤病怎么办,这些问题是确实存在的。训练与伤病不是画等号的,只要有合理的训练计划就不会出现严重的伤病,反而对身体是有好处的。这就要求教练员,在训练中一定要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制定一个完全符合本田径队的训练计划。其中运动的负荷一定要把握好,负荷小了不长成绩,大了会造成伤病,有了合理的训练,家长和学生才能放开心的参与其中。

5.3课余田径锻炼对中小学生好处多

能够健体强身,增强免疫能力;能够心情舒畅,减少烦躁的骚扰;能够创造财富,增加经济来源;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业压力;能够广交朋友,互通互传信息;能够相信科学,树立无神观念;能够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斗志。

6结论

总之,如何解决场地、经费、文化课学习与运动员训练的矛盾,解决优秀田径体育人才的出路,从而保证学校课余田径训练健康有序发展是一个值得很好研究的课题。切实抓好中小学体育课余田径训练,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目标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兵.田径健身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孙庆杰.田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篇4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安全教育

小学体育课程,在小学新课标中是不可缺少的学科,而体育课和其它学科最大的区别体现在教学场地上。体育课都是在室外进行的,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而室外环境存在很大的变化性,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性也远不如室内,所以小学体育课会出现了很多安全问题。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碰撞,摔倒,甚至是骨折,出血等现象都是有可能发生的,虽然国家教育部制定了相关的规定,规定中明确的指出,在对抗性或者是有风险性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学校及老师是没有法律责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在出现意外之后,学生的家长都会找到学校来讨要说法,所以也导致一些小学体育教师,为了安全而放弃一些体育内容,让小学体育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变得单一,教学形式变得单调,这样的教学方法很显然是不符合小学新课标要求的。那么怎样让小学生,安全愉快的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这是每一个小学体育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体育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下面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思想教育是安全之本。小学体育教师始终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这不仅仅体现在教师本身上,教师也是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每学期的第一节体育课上教师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安全对生命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体育课的特殊性。让学生了解到体育课是有趣的,但是也是存在危险的,体育课可以锻炼人的身体,但是操作不当也是会伤害到人的身体,让学生知道在体育课上存在哪些不安全的因素,学生该如何去避免这些安全因素。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结合实践课教学,让学生掌握安全常识。如:在单、双杠教学中,教师要明确的告知学生,学习单双杠上动作时,一定要有垫子保护,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否则一旦学生落地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在课堂上学生是要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的,一定要服从老师的安排和指挥,不要打闹,要做到“安全”警钟长鸣。

第二,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做好课前准备和热身运动。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身体的实际情况,小学生本身就爱玩,而且体育课又是在室外进行的,所以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都喜欢在室外放松自己的身心。但是有些孩子的身体状况是比较差的,不完全适合做某些体育项目,因此会存在安全隐患,可是小学生年纪很小,对自己身体素质判断会出现偏差,往往会忽视自身存在的这些安全问题。所以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体育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运动对学生造成的伤害,课前教师要要求学生检查,查看自己的服装,鞋子,还有衣兜里是否有小刀,笔等危险物品。同时教师也是要检查教学场地,教学器材,看看教学场地的布局是否合理,场地是否平整,如发现有小石子一定要及时清除,防止学生绊脚发生意外。要检查跳远的沙坑是否平整,沙坑中的沙子是否过少,沙坑中是否有小石子等等。教学器材更是要检查好,很多的教学器材都是长期在室外日晒雨淋,天长地久是会出现生锈、腐烂现象的,是会留下安全隐患的。所以在使用之前,教师一定要检查好这些体育器材。同时,教师要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让学生进行热身运动,毕竟热身运动是安全上好体育课的必要条件,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中。

第三,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在课堂上的保护是必须的,但是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自身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不断的规范学生的行为,不断的提升学生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体育教师在每堂课之前都是要强调课堂教学纪律要求,而且要从自身做起,要有表率作用。不管是从服装上,还是从到岗到位以及集合的速度上,都要做好表率作用。同时学生也是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迅速集合,要保持队列的整齐、有序,学生一定要按照体育老师的要求做好热身运动。其次,教师要充分让体育委员和活动小组长来做好自己的小助手。在体育课上,环境存在很大的变化性,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性也是很弱的,单靠体育教师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教师要发动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管理中来,要让体育委员发挥好核心作用,可以适当的设立活动小组长,让每个组长来管理该组人员,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和体育委员及时向教师反应学生存在的相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会有效的增强教师在体育课上的操控能力。

第四,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上做好选择。在体育课上,不少事故的发生都是和教学内容和组织工作不当有直接的关系的。体育教师要知道,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是防止体育课上出现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内容上,要多选择田径方面的运动,当然也可以选择队列或者是球类的运动,在小学体育课堂上,篮球、排球、足球都是不错的选择,学生对这些都是非常有兴趣的,而且安全系数也是比较高的。对于小学生来讲最好是少选择单、双杠、跳箱、爬杆等危险性比较大的运动。在组织教学上,体育教师要男女区分对待,要多分组。如:在做徒手练习的时候,每组的人员不要太挤,这样会有效的减少人多拥挤、碰撞的现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多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要培养小组长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能力,要做到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老师都必须了解。在运动过程中要适当的降低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要增加学生的练习次数,切记不要有一口吃个胖子的想法。

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篇5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安全事故;防范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3-0030-03

一、问题的提出

学校学生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关心的热点问题,更是学生家长最为关切的问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存在着诸多的不安全因素。体育课堂已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安全事故的高发地带。从实际情况分析原因有三:

1.体育学科特点。体育课堂教学具有教学活动的动态性、场地器材的复杂性、学生身体机能的基础性等特性,相对其它学科具有更多的不安全因素。

2.体育新课程背景。体育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权。因此在教材内容的变化和更新过程中,无论是器材的运用,还是组织练习,更多的是在尝试和摸索中实施,相应在实际教学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同样也带来了更多的不安全因素。

3.小学生身心特点。小学生一般是6~12周岁的儿童、少年,从生理方面看,小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能力正是处在第二突增期初期,身体基础和运动能力还处于低下水平,尤其是小学低段学生;从心智方面看,小学生的自主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易分散,安全意识淡薄。

由此,安全问题已成为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桎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正常的体育教学工作和体育教学改革,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和体质增强。体育课本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课程,但也成为了老师和家长最担心的课程,稍不慎就会有意外事故发生,家长对老师和学校进行索赔的案例时有发生,学校和体育教师既担心又无奈。目前部分学校和教师为了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体育课中采取一些消极的预防办法,如降低教材难度即减负减量,对稍有挑战的教材干脆就去掉,更有甚者仅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或采取“软禁”的手段敷衍了事。实际上,过分强调安全,不是科学积极的态度,强调“稳妥”的办法其实更不稳妥。由于学生平时没有接触过一些滚翻、跳跃等项目,自身求生能力差,有的先天胆子小,一旦遇上“意外”,缺乏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是极为消极的,不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有悖于新课程理念。

因此,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小学体育教学与安全问题,减少、避免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提高体育教学的安全性,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思考、分析、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体育课堂教学安全防范体系概述

体育教师、班主任(或医务人员)、学生是体系中人的因素,其中体育教师是主动因子,起到控制和调节作用。安防体系实行课前、课中、课后全程控制,最后通过课后反思总结,起到反馈调节作用,提升安防功效。并对课堂教学中的不同运动项目,提出了安全要点。

三、体育教学的课序式安全策略

(一)课前

1.掌握与安全相关的班级学生信息

(1)细致了解学生的病史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这类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病症出现或加剧,引发事故。包括小学高段女生例假情况,要建立女生保健卡,通过班主任老师或学校医务室老师,准确及时的获悉信息,以便及时作出相应的教学处理。

(2)建立学生伤病、缺课通报制度。要求班主任老师、体育干部和学生本人应及时告知体育教师,避免体育教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安排不当运动,引发伤病加剧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了解学生现有的身体素质和现有的动作技术水平,以便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4)了解班级情况。本班学生的课堂常规和上课纪律如何,双差生、问题生、特殊生是哪几位,最会“惹事”的是哪几位同学,班干部能力如何,班风怎么样等等,体育老师上课之前要做到心中有底。

(5)严格请假制度,课前认真清点学生人数,落实每一位未上课的学生情况。

(6)了解学生上体育课前的心理状态。对于在上课前刚被其他老师批评过的学生,要予以关注,并作相应的处理。因此班主任老师或其他课任老师要及时与体育老师取得联系,告知情况。往往刚被老师“批”过的学生,会借用体育课机会,向其他同学“出气”,引发意外事故。

2.认真备课,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备课要把所授内容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写在“本课安全保护措施”栏中,对安全问题要有预见性,确保在教学中能准确无误地完成教学任务。如:跳的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关节容易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损等,那么,就得根据动作技术要求重点安排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又如铅球练习要防止意外砸脚或脱手砸到周围的同学,这都要预先想到并考虑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

3.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性

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体育器材的质量问题,安装不牢固,场地不平整等。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检查形式有肉眼查看、亲自试用、预见患排除等,如跳远沙坑里埋藏的一块石头就是隐患。

4.检查学生服饰穿戴,严禁带利器上课

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不要佩戴各种金属或玻璃的装饰物;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应当穿球鞋或一般胶底布鞋;衣服要宽松合体,最好不穿钮扣多、拉锁多或者有金属饰物的服装,有条件的应该穿着运动服;勤剪手指甲。

(二)课中

1.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对学生的安全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教育上,而要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提醒,使学生思想上引起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避免危险,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培养体育小干部,学生相互监督,共同防范,及时汇报。

2.教师要全场全程监控,及时制止和教育

体育教育首先要具有有高度责任感,爱岗敬业,切忌课中擅自离开教学区。认真把握课堂教学常规,按教师备课的思路,有效地组织,要操作规范,结构合理,纪律严明;切不可采用放羊式教学。总之,对安全事故的防范要措施落实,要求明确,态度坚决。教师要具有敏锐的眼光和预见性,对有可能要出现安全事故的学生行为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学调整。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身体情况,面部表情;如学生面红耳赤,大口喘气,满头大汗,说明运动负荷大了,应立即调节,采取减少练习次数,降低练习强度,缩短练习时间和距离等措施。如个别学生面色发白,虚汗满面,走路摇晃,说明他体力不支,应让其休息,并注意观察他的变化。

3.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在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系统的功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立即投入紧张的运动或比赛,由于肌肉的力量、韧带的伸展性都不够,身体的协调性差,易发生肌肉拉伤和关节韧带扭伤。准备活动的内容与基本部分内容结合不好,或缺乏专项准备活动。例如,有些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是排球的传、垫球,却带领学生左右压腿,忽视了指关节的放松。准备活动的量过大,进入正式部分已经筋疲力尽,超过身体承受能力,学生身体不适时,情绪不佳,体质差的学生很容易晕倒造成伤害。

准备活动还应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重点加强某部位的活动。如急行跳远,就必须特别加强下肢关节如裸、膝等部位的活动。因此,在做准备活动时,先做一般性准备活动,再做专门性准备活动。尤其是在天冷季节,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预热人体的运动系统和身体机能,提高人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4.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教学方法采用得当

根据学生基础、气候情况、课程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握好适宜的运动负荷。医务监督在小学教学中尤为重要,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时期,他们的内脏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功能还比较弱;所以,要合理控制运动负荷,一般要求在有氧代谢情况下进行运动,这样更有益于儿童身体健康,平均心率在120~140次/分之间比较适宜。一节课中,如有多个运动项目,一般运动强度小的项目安排在前,运动强度大的项目安排在后,天热时运动量可相对小一点,天冷时运动量可相对大一点。

教学内容要合理安排,动作难易程度要得当。难度过小对学生没有挑战,也不利于帮助他们的身体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难度过大对他们既难掌握又会失去自信,心理会产生障碍也容易发生事故。所以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要求并引导教育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要科学、实用、安全,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切忌操之过急,引起学生动作变形,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体育教学中的技术动作的掌握,都应遵循技术动作形成的规律,必须按教师的要求,做到循序渐进,用力的大小、快慢、用力的顺序、用力方法,哪个部位紧张哪个部位放松都要掌握好。

5.组织管理和队形设计科学合理

组织管理的好坏也是预防安全的有效手段。教师示范时,提前向学生讲清楚器材的功能以及危险性,提醒学生注意以防伤害事故发生。规范动作要领、严明练习纪律,明确运动信号(如手势、哨声、口令等),以免出现因为技术动作的变形、组织教学的失误和纪律性差造成学生拉伤、擦伤、脱臼等伤害事故。如徒手练习时人不要安排站得太挤;器械练习时,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骤后才能组织学生在安全范围内进行练习;行进间练习时,要明确学生练习路线,避免引起冲撞或拌倒等不安全事故,从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中最基本的安全。

6.倡导情感教学,实施有效评价

教师要创设积极向上、富有激情的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运动潜能和信心。对于生性胆怯的学生和体育后进生,尤其注意在帮助其掌握动作要领的基础上,更要鼓励和激发,消除其做动作的恐惧心理。对于在课堂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的处理要冷静,切忌激化矛盾,要通过调查、讲解或比较等方法控制学生的异常情绪,对学生反常行为要实行有效评价,不可草率了事。不可让学生带着情绪出课堂,真正做到让学生“高高兴兴上课来,平平安安回教室”。

(三)课后

1.器材及时回收管理

下课后,体育器材要及时回收,确实不易搬运,或下节课还要继续使用的,必须有专人管理。尤其是危险性较大的器材,体育教师一定要亲自回收。

案例:五(1)垒球投掷课后,因为下节课是五(2)班的同一教材内容,所以体育老师就把垒球放在学校操场边上,自已进办公室了。没几分钟时间,有学生来汇报,二(2)班一个小同学眼睛被砸伤了。原来低段小同学见没人管理,就开始哄抢垒球,有的踢着玩,有的滚着玩,有的扔来扔去,其中一球砸到一个女同学的眼上,眼都红肿了起来,幸亏不是很严重。

2.有序组织学生课间活动

体育课一下课后,学生往往蜂涌至洗手处或厕所,学生人多,加上其他班级的学生,里面的学生挤出来,外面的学生想进去,此时学生拥挤不堪,安全隐患严重。所以当下课后,体育教师有必要进行秩序维护,以确保安全。

3.课堂安全教师个人反思

体育教师对于体育课堂上出现的安全隐患和处理方法,进行反思总结,以课后小记或叙事的形式进行记载,补充完善,把所得经验和新的认识运用到下次的课堂安全工作中去。

四、各运动项目安全要点及相关器材规格调整建议

五、体会和思考

体育组教师安全意识强化,经验积累丰富,安全措施到位,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学生通过教育强调,通过日常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课堂上安全意识强,初步形成自我安全防护能力。做好体育课堂中的安全工作,提高体育教学的安全性,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单靠宣传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其实质上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和长期工程。安全无小事,从细处入手,从多头着想,形成预防体系,落实到措施上,体现在行动上。

几点思考:

1.体育课堂安全问题如何把握好“度”?过分的强调安全,使得体育课上得越来越“温柔”,缺失了体育育人本意和特有的教育功效。

2.孩子的安全不仅是在校期间的安全,而是一辈子的安全,让孩子学会规避危险的知识,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以增强抗危险和保安全的能力才是最根本的。把学生关在“保险箱”里的安全,才是最危险的。

3.家长“溺爱”的观念。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体育课中受点轻伤,就会心疼不已,甚至找到学校、老师论理;平时在课外也极大的约束了孩子的身体锻炼机会。家长的“子女观”“教育观”也有待于进一步匡正。

4.责任不清法制不健全。体育活动本身存在着风险,无论各方面措施有多到位,只要你一动,安全隐患就一定随之而来,所以,如果说只要是在体育课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一定是体育教师的责任,是不客观的,需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健全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王占春,何彦吉.小学体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

[2]王步标,华明.人体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

[3]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4.

[4]姚鸿恩,郑隆榆,黄叔怀.体育保健学(第三版)[m],2001.7.

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篇6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安全事故;原因;预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324-02

增强学生体质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但如果在体育教学中出现安全事故,就不能体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分析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并找出对策,避免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1.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产生的原因

1.1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小学体育教学因没有明确的考核制度,使得在校园教学中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很低。学校在教学安排中,觉得体育课堂只是学生的简单玩耍,没有必要太重视。于是,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监督不重视,学生的体育课堂出现乏味,低效的现象。同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器材很大方面的影响着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拥有先进安全的体育器材,学生就能够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下锻炼自己,更快的增强自己体质。但由于学校的重视度不够,对于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学生在体育器材出现老化的现象,体育教学中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1.2教师缺乏专业的教学素质。在小学教学中,由于是学生的起步阶段,学校的教学配备很不齐全,学校的教师很缺乏,使得在小学教学中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师。很多数学教师充当起了体育教师,由于不是专业的教师以及专业教师的重视度不够,使得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很难展现出专业的教学素质。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对于学生的课前安全预防措施做的不到位,同时在学生活动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关注,不能及时的制止学生的错误行为,自然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缺乏专业的教学素养,也会使得体育教学课堂变得不安全,出现安全事故。

1.3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安全问题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才能大幅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在现如今的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师的疏忽以及学校对于学生体育锻炼的不重视,使得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安全意识的培养缺乏。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常常会做出一些危险的行为。正是因为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同时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活泼爱动,在课堂中以及课下常会追逐打闹,在这些行为下都隐藏着很大的体育教学安全事故隐患。

2.预防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对策

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包括:正确认识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提高体育教师基本教学素养;注重对安全意识的培养等等。

2.1正确认识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小学体育教学阶段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阶段。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小学体育教学也十分重视,只有让学生健康茁壮的成长,才能使得学生更好的成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所以,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正确认识小学体育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加大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科学的引入先进的教学器材,同时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对学校的体育器材进行检查,以此来确保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时是安全的。同时,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的监督力度,督促体育教师在教学时用心教学,为学生带来高效的体育课堂,让教师关注学生在活动时的危险行为,及时制止,避免学生在活动时发生安全事故。除了学校与教师,也要让学生家长明确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危险性,让学生家长在陪伴学生时,注重学生的安全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安全健康的成长。

2.2提高体育教师基本教学素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引着,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带领下,才能够更好的学习。小学体育教学中也是这样的道道理,只有教师的科学耐心的指导,学生才能安全的进行课堂活动。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让教师掌握科学正确的基本教学素质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好热身运动,在活动前做好准备,检查学生的鞋带以及活动范围是否安全,以此来避免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只有拥有专业和规范的教学素养,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才能通入到学生中去,让学生学会正确安全的运动知识,同时在学生活动时,确保学生的安全。以此,要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使得教师教学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

2.3注重对安全意识的培养。俗话说:"安全意识重于泰山",想要更好的预防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就要做好安全意识的培养。这里的安全意识培养不仅仅是针对学生,也包括教师、学校和家长。当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好的安全意识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就可以有意识的预防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意识的培养有很多方式,学校可以开展安全月系列活动,进行安全预防讲座,安全注意事项板报,通过这些身边的宣传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学校也可以对教师进行安全意识培训,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安全问题,以此来确保教学安全。再者,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家长安全意识的陪养,多开展家长讲座,向学生家长宣传安全预防意识。当学生、教师、学生家长都有了安全意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保护。有了安全意识,教师在体育教学时,就会注意到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接受能力,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就会避免做出一些有危险的活动,在这样的保护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就能很好的得到预防。

3.总结

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小学体育教学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小学体育教学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神圣使命,它的基本教学目标就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这需要教师正确的认识到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时注重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基本素养和预见伤害的能力,科学组织体育活动,保证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让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红.如何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学周刊.2011(21)

[2]张媛,齐亚.浅析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02)

[3]余海阔.学校体育活动中造成意外伤害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3)

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篇7

关键词:小学体育;安全教学;措施;必要性

1小学体育课堂现存的安全问题

1.1体育器材存在安全隐患:由于体育教育的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体育器材,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上体育课,进行体育锻炼。可是一些学校只重视前期的提供,而忽视了后期对体育器材的检查和维修。一些体育器材因长期暴露在室外,经过阳光的暴晒、大雨的冲刷、风雪的洗礼,出现掉漆、断裂、松动的现象。导致学生在使用时,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对与体育器材老化等可以人为控制的安全隐患,学校和体育教师要施以足够的重视,要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并且解决问题,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的安全。

1.2学生自身的问题:在小学阶段,体育课上的安全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生本身造成的。小学生还处于身体发育的阶段,身体的各项机能还没发育完善,又因为大多被家人照顾,没有进行过大量的体育活动,导致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进行稍微过量的体育运动容易出现呕吐、头晕的状况。在课堂中,由于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再加上他们年龄小,喜欢打闹,有时候闹起矛盾,打架不知道轻重,不计后果,容易导致受伤,出现安全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体育教师要在上课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安全教育,向学生讲述安全常识。

1.3体育教师安全意识不强,组织不当:小学体育教师经历的安全事故较少,有时候上课会出现考虑不周的情况。对学生的身体状况没有充分了解,对学校的体育设备也没有进行检查,组织学生活动的地点可能不当,这些都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的强弱,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安全是否能够得到保障。

2小学体育课堂安全教学的措施

2.1教师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教师承担着学生的安全责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在解决各项问题时,要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要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预测,进行有效的防范,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在课堂上,要适量教给学生一些安全知识,在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提醒和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2.2了解学生身体状况,根据不同体质的学生实施不同的策略:在上课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有的学生可能会有一些病史,不易暴晒,不易激烈运动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状况,给他们合理安排运动量,做到所谓的“因材施教”,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既能有效避免学生病症的复发,增强体质,又能使他们在体育课堂上也能过得充足、有意义。

2.3做好准备活动:上体育课,教师要要求学生尽量穿上运动衣和运动鞋,没有运动服的学生,就穿宽松的便于活动的比较宽松的衣服和裤子,穿布鞋不要穿凉鞋、塑料底的鞋子或皮鞋,禁止学生带尖锐的物品上课,女生尽量不要带发卡、手链等首饰,不要留长指甲以防在运动的过程中断裂,戴眼镜的学生如果不戴眼镜可以上体育课,就尽量不要戴眼镜。在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前,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好热身运动。因为如果没有进行热身运动就立即进行紧张的运动,容易造成肌肉拉伤、抽筋等问题。所以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对身体的各部位进行预热,并对某些需要强度运动的部位重点放松。当然,在进行预热活动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天气、季节等各方面的因素适量安排准备活动,不易过量也不易过轻,过量对接下来的体育主要教学内容不利,过轻就不能显出之前的准备活动的效果了。

2.4对体育器材定期检查维修:学校不仅要提供体育器材,而且要注重对体育器材的检查维修。对体育器材要充分了解,加大对体育设备资金的投入,安排一些体育教师对器材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在体育器材达到一定年数时要拆旧换新,更换体育器材,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体育设施的安全水平,使学生用的更放心,更安全。

2.5教学生一些必要的保护技巧:课堂中,教师在教主要课程内容之外,可以教学生一些在紧急情况下必要的保护技巧。这时,老师不要只用口头几句话概括了事,要进行情景模拟,使学生真正明白。老师可以找一个学生进行示范,并进行指导,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这些保护自我的技巧。比如:在摔倒时尽量身体向前倾斜,双手着地,避免后脑着地;无法掌握平衡时要向倾倒的方向跨步;面对坏人时,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攻击的主要部位等等。使学生在一些危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应对,理性面对,不慌乱。

3小学体育课堂安全教学的必要性

安全是重中之重,是学生家长、老师、学校都关心的话题。只有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小学体育课堂才能更好的开展,促进学生锻炼,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保证在校学生的安全,是学校和老师的共同责任,有利于促进学生家长、学校、老师良好关系的建立。

4结束语

安全教学是小学体育课堂的重点,保证学生安全是学校和老师的共同责任和重要任务。小学体育课堂安全教学需要学校、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其中重要的是老师做好自身的准备和引导工作,避免出现安全问题,保证在校学生的安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安杰单位: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王建.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做好安全防护[J].科学中国人,2015,17:261.

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篇8

摘要本文研究的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构建与实施问题。文章首先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构建,有助于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安全性、有助于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的维持、有助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构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秩序的重要性,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主要内容和构建实施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课堂教学常规小学体育构建重要性构建内容构建策略

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构建良好的课堂常规是确保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秩序的基本条件,也是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成效的重要前提。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各方面素质快速发育的关键时期,不但比较好动,而且好奇心也比较强,对于很多东西都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在上课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出现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再加上这一阶段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弱,所以,很难约束自己认真的上完一节课。在这样的情况下,构建良好的课堂常规就成为了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成效的关键。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常规的构建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构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重要性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小学体育任课教师和学生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也可以说是为了确保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工作顺利、高效进行而对教师和学生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构建科学、明确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并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严格的落实和执行是非常重要的。概括来说,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首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构建,有助于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安全性。小学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方式来组织开展的,因此,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诸多器械练习和身体锻炼等方面的内容,学生之间的身体接触和器械接触也是难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构建,则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同伴的保护意识,同时,还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课前器械检查的安全意识,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教学中的安全隐患,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安全性。

其次,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构建,有助于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的维持。上文已经提到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是小学阶段学生的普遍特征,再加上小学体育教学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室外进行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此时如果不加强管理,往往很容易出现课堂教学秩序混乱的问题。例如:在慢跑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因为肢体碰撞而引起相互推搡、打闹等等。而如果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教学常规,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了严格的执行,那么不但能够避免以上情况,而且还能够逐渐的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序性。

最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构建,有助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构建与落实,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的避免外界不必要的干扰,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长此以往,必然会大幅度的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构建的内容

要实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科学构建,首先必须要明确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主要内容,概括来说,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通常可以分为课前常规、课中常规和课后常规三部分内容。其中,课前常规主要涉及了教学计划的制定、备课活动的开展、教学常规和器材的安全检查、请假的处理以及教师候课等内容;课中常规主要涉及了集合整队与问好、教师点名,清点人数、安全见习生以及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等内容;课后常规主要涉及的是场地器材的整理收拾以及课后总结等内容。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构建工作时,必须要注意从课前常规、课中常规以及课后常规三个方面入手同时进行,以确保所构建的教学常规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三、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构建落实策略

首先,任课教师可以采用趣味认知的方式来让学生记住课堂教学常规,理解课堂教学常规。例如:可以采用歌谣的方式,将课堂常规编程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歌谣;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将课堂教学常规的内容融入到小故事之中,通过“讲故事,说道理”的方式让学生记住课堂教学常规,理解课堂教学常规。

其次,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行为演练的方式来让学生体验课堂教学常规,接受课堂教学常规。习惯是练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所以,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确保教学常规的贯彻落实,任课教师还可以采用行为演练的方式,来让学生切实的体验课堂教学常规,接受课堂教学常规。例如:通过集合整队演练来提高学生的集合速度,培养学生的集合整队意识。

最后,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榜样示范的方式来让学生遵守课堂教学常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任课教师不但要通过自身对学生进行榜样示范,同时还要注意发现学生中的佼佼者,为学生树立同伴榜样,从而提高学生遵守课堂教学常规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评选声音洪亮小教练、集合迅速小标兵等等,以此激发学生遵守课堂教学常规的意识。

参考文献:

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篇9

一、加强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校长队伍建设。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一年来,在村小校长队伍建设中,一是尊重信任村小校长,给他们压担子。鼓励支持他们因校制宜,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二是开展学习活动,提高村小校长的思想政治素质。三是实施岗位目标责任制,逐步完善村小校长考评机制。中心校与各村小校长签定任期目标责任书,加强过程管理,每学期对村小校长各项工作进行综合考评,考核结果与村小校长的任职、评优评模挂钩。目前全乡小学校长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率先垂范、廉洁自律,逐渐向学者型、创新型校长发展。

2、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首。一是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一年来,大通乡中心校在全乡教师中扎实开展了“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了教师群体的先进事迹,通过学习、讨论,撰写心得体会,大力弘扬严谨治学、默默无闻、爱生如子、钟情教育的奉献精神,全乡教师的师德水平不断提高。9月份,大通乡党委乡政府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对“先进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进行了表彰奖励。二是利用本乡教育资源,加强校际交流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平时加强本乡学区间集中教研活动,中心校结合实际情况,每学期进行不少于三次集中教研活动,学校校长、教师共同参与交流讨论。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疑难问题。教学教研能力不断提高;三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大名师培养力度。为教师成才搭建平台。一年来选派教学骨干教师到一小、二小、实验等城区重点小学参加听课、观摩学习30人次。一支思想上有追求、专业上有水平,的教师队伍逐渐形成。

二、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突出以教学为中心。

1、认真落实教学工作目标责任制,各校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及班子成员必须深入教学一线教一门主科,抓一个学科,每周坚持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教学。中心校每学期对村小校长的任课、听课、评课情况检查两次,检查结果进行通报,每学期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专项考核,考核结果以较大比重记入学校综合考核。通过学校领导在教学工作中身先士卒、带头示范的作用,大力弘扬教学工作求真务实的风气。

2、围绕创新做文章,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乡中心校组织部分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借鉴先进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结合实际对教师的备课、课堂上讲授的时间、内容、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课堂学习的氛围等作了细致的要求,中心校工作人员和学校校长蹲点包班,现场听课、评课、指导。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改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3、围绕教学开展活动,抓出实效促进教学。一是以人人参与的课改优质课评选活动为载体,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各学校在教师人人参与的基础上评选校级优质课,按比例推荐参加乡优质课评选。中心校抽调评委认真组织,评选乡级优质课和教学能手。分别进行了表彰奖励。二是扎实安排好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每次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如本学期中心校组织举行了小学实验课操作能力竞赛,小学生1小时作文大赛、讲故事大赛等活动。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有力地推动了教学工作。

4、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乡中心校深入各校教学一线听课、评课,落实教学常规。一年来,中心校业务员深入课堂听课、评课226节,通过听课、评课、查教案作业、和教师、学生座谈等不同形式,把握教学工作状况,及时帮助学校、教师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目前,全乡上下呈现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抓教学,想方设法促质量的良好氛围,教学工作稳步进展。

三、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积极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为学生成功创造条件。重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和发展,乡中心校每年举行一次小学生才艺大赛,评选乡级特长生。各学校以学科类、艺术类、技能类兴趣小组活动为载体,选专业教师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进行辅导,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

2、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德育教育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导,以学生养成教育为主线,重点抓好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以贴近自然、贴近生活为原则,开展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实践活动,不断创新德育教育形式。

四、认真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营造安定和谐的教育环境。安全稳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我们始终坚持教育在先、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稳定放在工作的首位来抓好落实。扎实落实安全稳定目标责任制和责任事故追究制,认真研究不同时期安全工作的新问题,新方法,特别是对小学生的自救自护逃生能力的培养持之以恒。今年中心校召开安全专题会议8次,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5次,各村小开展各类安全疏散演练,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召开安全主题班会,营造了安全稳定的教育发展环境。

回顾一年来的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先进乡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不足:

1、个别校长教育科研意识不强、学校管理创新意识不够;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个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团队合作意识,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理想;

3、班主任队伍建设力度需进一步加强,个别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仍然存在方法简单粗暴,工作责任心不强等现象。

4、办学条件需进一步改善,目前部分村小的实验室建设还不完备,教学设备简陋,办公条件还有待提高。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发展,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村小校长、班主任、教师的管理、培养力度,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在教学质量上出实效,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组织安排部分教师到实验小学、一小等先进学校实地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使教师不断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创新性地开展工作。

2、组织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艺术专题培训,逐步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

3、开展乒乓球、羽毛球、诗文朗诵大赛等文体活动,丰富教师的文化生活,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强化教师的合作意识,增强凝聚力,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篇10

【关键词】小学体育安全健康预防为主突发事件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对我国的学校体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一线小学体育教师的指导思想也应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成为当前教育的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所以,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成为学校更应该关心的问题,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体育能力。当前社会学生不但要掌握广博的知识,适应社会,更要保证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

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于每个家庭都是事关重大,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对这个家庭产生灭顶之灾,给学生的一生造成伤害,这个后果是无可挽回的。所以,安全问题是大问题,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高度重视,不能有一点儿闪失。那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安全健康呢?

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充分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尝试新鲜项目,尝试冒险刺激,难免会行动偏激。女生大多爱面子,以静为主,不喜欢运动,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孩子,心理脆弱而敏感。针对这样的性格特点,小学体育教师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安全教育,发现问题的苗子及时地进行健康、耐心地教导,把问题解决掉,以预防为主。

有一次,我校一女生迟到近三十分钟,脸上带着泪痕、绷着脸跑到自己的队列中,其体育教师见其态度恶劣,大声说了两句之后,此学生竟然跑出了学校……这时,体育教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忙发动学生及家长寻找,好在此生没有走远,避免了一次安全事故的发生。一般来说,学生迟到,教师责问几句很正常,但此生是跟家中父母吵架之后,饭没吃、自行车没骑,跑来上的课,结果又被批评了,因此,选择了离开……所以,高中体育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一定要了解其前因后果,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切不可武断批评,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还有平时,学生上体育课时,在自由活动时间,东游西逛、随意爬上单双杠,玩一些危险动作,教师一定要及时制止,因其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小学体育教师备课时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指挥合理

小学体育教师一定精心设计每一次课,认真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好场地器材,做好保护措施,一定要多加小心,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小学生剧烈运动前一定充分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并指导学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运动时,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合问题,如遇突况,及时处理,这些都是授课常识,不可或缺的。

笔者一次听课时,小学体育教师为了节省调整队伍的时间,赛跑比赛安排在了水泥地上跑。水泥地太硬,还有沙粒,结果,虽然学生都进行了比赛,但很多孩子摔倒,擦破了皮,还有的碰伤脸,扭了脚的。本来设计挺好的一次课,就因没注意到这一安全细节,上失败了。

笔者认为,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开展教学的场地,并依据小学生的特点来设置课程,安全问题要排在第一位,一定要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环节安排的科学性,让学生劳逸结合,乐享体育运动。

除了正常的上课期间,体育教师在课间也应该注意学生的安全。一次,某体育教师上完课后,把体育器材随便放在了地上,先回宿舍休息了。下一个班级的学生来操场玩耍,几个男生一块嬉戏打闹,结果一不小心,摔倒在体育器材上,造成了肢体的损伤。所以,我们一线体育教师从拿体育器材到归还体育器材,一定要全程跟踪,不能中途有疏忽大意,否则一不留神就会造成安全事故。安全是大事,一定要严防死管。

三、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密切关注学生动态,灵活处理突发事件

小学体育课堂比其他的课堂更具动态性,它是通过课堂活动进行运动交流、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正是因为有交流,这就难免产生碰撞,有碰撞就会演变成为冲突,就容易产生灾难性的安全事故。所以,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密切关注学生动态,灵活处理突发事故。

在一次高年级的篮球课堂教学比赛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了冲突,先是两人争吵几句,后来演变成大打出手。来劝解的学生也受到了牵连,最后只能由教师出面化解。小学生心理不成熟,再加又都是独生子女,易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换角度思考,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教学现场及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产生。如发现苗头,亦应该及时制止,否则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恶果。

四、小学体育教师课堂上一定要贯彻教学规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贯彻教学规则,并及时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解决,以营造安全健康上课为目标。

笔者在每学期开始上体育课前都会统一发一张表,了解一下学生的身体状况,如有特殊情况的一定写好备注,如哪些学生从小体弱多病,不宜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哪些学生有先天性心脏病,不宜进行体育运动等等。这样,在体育课上,笔者就会有的放矢地针对这些学生安排一些体育项目,既不使其难堪,又得到了锻炼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