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德育量化考核细则十篇小学德育量化考核细则十篇

小学德育量化考核细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6:28

小学德育量化考核细则篇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和促进义务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为目标,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以促进教师绩效为导向,着力构建符合教育教学和老师成长规律、导向明确、标准科学、体系完善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促进广大教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充分发扬民主,增强绩效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和考核结果的公信力,全面考核教职员工的德、能、勤、绩。

二、基本原则

实施绩效考核工作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尊重规律、以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特点。(2)以德为先,注重实绩。把师德放在首位,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3)激励先进,促进发展。鼓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4)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坚持实事求、民主公开,科学合理、程序规范,讲求实效、力戒繁琐。

三、考核对象

实施绩效工资的义务教育学校正式工作人员。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

四、考核主要指标和内容

考核主要指标以教师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德,是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表现。主要指标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廉洁从教等。

能,是指履行教师职责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主要指标包括教师具备的文化素质、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

勤,是指工作态度、工作表现等方面的表现。主要指标包括出勤情况、工作责任心、工作作风等。

绩,是指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以及所产生的效益和贡献。主要指标包括从事德育工作、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等。

考核内容以教职工履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教师法定职责,以及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实绩,包括师德和教育教学、从事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实绩。

五、考核办法

(一)考核分类

1、中心学校领导及初中校长(以教育局正式批复为准)由教育局和本校考核小组同时考核,其中正职校领导教育局考核占60%,副职校领导教育局考核占40%。

2、专任教师、学校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班主任等均由学校考核小组考核。

(二)量化考核

考核共计100分,其中考勤20分、工作量30分、教育教学过程20分、教育教学业绩30分。

(1)考勤(20分)。主要考核教职工出勤情况。病假3天扣1分、事假1天扣1分、旷工1天扣3分,本项得分扣完为止,不计负分。婚丧嫁娶产等假期按有关规定执行。考核依据为学校考勤记载。

(2)工作量(30分)。量化出学校所有岗位工作量(如管理工作量、课堂教学工作量、教学教研工作量、初中早晚自习学生辅导工作量等)。全体教职工周工作量相加,得出学校各个岗位周工作量总和,除以全校教职工总数,得出学校教职工周人均工作量。教职工周实际工作量除以学校教职工周人均工作量乘以工作量分数即为教职工工作量得分。计算公式:

教职工周人均工作量=学校各个岗位周工作量总和÷教职工总数

教职工工作量得分=教职工周实际工作量÷教职工周人均工作量×30分

各学校要合理搭配教职工的工作量,尽量使教职工周工作量均衡。

(3)教育教学过程(20分)。主要考核教职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工作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和安全管理职责履行情况、工作态度、责任心。专任教师重在考核备、教、批、辅、考、研等常规教学落实情况和教学研究及教学研究活动参与情况及任务完成情况。要引导教师把教学工作落实在常规过程中,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施素质教育。从事非教学工作的人员的此项考核各校要制定相应的细则。

(4)教育教学业绩(30分)。主要考核教职工的工作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和工作的实际效果。非专任教师的教育教学实绩考核,由学校依据岗位任务目标及每次安排的工作任务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认真严格搞好考核并量化打分。

六、考核程序

1、平时绩效考核要坚持准确及时,简便易行,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月度记录为基础,每学期考核一次;

2、学期末将绩效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教师。如教师对考核结果有不同意见,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向学校考核工作小组提出申诉。

3、学校将教师考核结果在本校内公示5个工作日以上。

七、考核结果的使用

1、学期末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原则上获优秀等次的考核总分达到90分以上;合格等项的分数在75—89分之间;基本合格的在60—74分之间;总分在60分以下及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评为不合格:歧视侮辱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恶劣影响的;私自办班或进行有偿家教的;向学生推销、代购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向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的;旷课或请假超过国家规定的天数的;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的;采取罢教等方式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的;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有其他严重损坏教师形象和声誉行为的。被评为不合格的人数不占比例。

全校绩效工资浮动总额

全校教师绩效考核得分总和

2、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为了此项工作稳定进行,我乡教师平均绩效工资额的30%进行浮动,另外70%如教师无严重问题则平均发放。

教师浮动绩效工资额=×教师个人绩效考核得分

八、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与监督

1、各中小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绩效考核细则,考核细则必须经过职工全会或职代会讨论通过,报中心学校审批后方可执行。

2、实施考核的全过程要公开透明,随时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和质询。考核量化分数揭晓后,要在本校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不得少于5天。有意见的要及时核实,考核分值有误的,必须重新确定考核分值。并告知教师可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复核、申诉,各责任部门必须严格执行规定,认真做好复核、申诉的答复工作。

3、各校要成立教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考核分配具体实施工作。工作机构由学校领导和教职工代表组成,校长任组长,考核小组成员中教职工代表不得少于三分之一。考核小组成员可由学校行政会提名或民主推选,经教职工大会或教代会通过的方式产生。

九、纪律要求

在整个考核过程中,考核组成员,必须严格执行考核规定,实事求是地进行考核。对考核中、打击报复、弄虚作假者从严处理。

小学德育量化考核细则篇2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前沿阵地上的先锋,是班级管理的舵手和学生眼中的旗帜。班主任的育人理念和工作作风决定着班级的个性,班级良好个性的形成对学校德育工作水平起着水涨船高的作用。近几年来,我校始终保持了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连年稳固了百分之百的遵纪守法率,已经形成的常规管理、团队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经验都在张家港市的相关会议上进行了交流。这些成绩无一不与学校班主任队伍作用的充分发挥唇齿相依。无论是在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宏观上,还是在规划班主任日常事务的微观上,我校都遵循了这样一条管理思想:即密切联系时势的新情况和学校以及学生的具体实际,把虚事向实里做,把实事向细里做,把细事向勤里做。

一、            虚事实做

学校的德育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这项工作是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实施正面影响的工作,因为实施影响的标的是无形的、抽象的,所以其工作的特点也往往是务虚的多、说教的多。但是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正随着时代节奏的多变而波动。校园的围墙内那似乎已经老套了的道德说教好像失去了它原有的教育力量,而校园“外面的世界”却更多地吸引了学生们萌动着的心灵。铺天盖地的绵绵情歌、哗众取宠的搞笑剧作、利欲熏心的声色场所、无所不包的网络世界等已经在客观上冲淡了班主任老师的教育影响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对象,思忖新的环境,必须要采取措施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有效地收揽在课堂、集中在校园;必须要把德育这无形的、务虚的工作实在化、具体化。

 “虚事实做”,主要是班主任工作要实在化、具体化。我校在班主任工作方法培训、工作能力养成、主要工作内容的定位和工作成绩的考核上,主要从“十项评比”、“活动组织”、“宿舍管理”、“公物保管”、“遵章守纪”、“资料建设”、“师德规范”、“安全防范”等八个具体方面着手,赋予了班主任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内容。比如

 

 

我们把活动的开展作为德育“虚事实做”的重要载体之一,每学期都分阶段举办大型的德育活动,基本上保证了每个月都有重要活动,确保班主任每个月都有一到两个工作的重点。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我们都通过科普周宣传、广播操比赛、运动会、星级宿舍评比、家长会议、大合唱比赛、冬季三项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为抓手,把学校德育的氛围营造得热烈而浓郁。班主任老师们在组织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共识:实实在在的德育活动能够较好地凝聚人心、优化班风,既能对同学们的思想道德进行有效地潜移默化,又能为同学们提供锻炼能力施展才华增进了解建立友谊的舞台,而且还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

二、实事细做

“虚事”化为“实事”之后,关键便是做的问题了。如何去做?我们要求班主任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都要着眼于“细、小”二字。细处着眼,严字当头;化大为小,以点带面:这是我们实施“实事细做”的指导思想。比如在校园常规管理方面,我们制定了“十项评比”制度,它包括“勤学、清卫、公物、排车、两操、板报、宿舍、就餐、胸卡、礼仪”等十项内容。每项内容下面还进一步细化,形成四至八条的考评细则。仅就“公物”一项为例,我们的考核细则有如下六条:(1)桌、凳、门、窗、玻璃一例损坏分别扣1分;(2)夜自修后,电源一次未关、门窗一次未关或未锁扣1分;(3)宿舍内部水龙头一例损坏或一次未关、下水道一次堵塞扣1分;(4)卫生包干区的公物、绿化管护区的绿化一处破坏扣1分;(5)教室、宿舍开无人灯、晴日灯一次扣0.5分;(6)期末总评中,公物零损坏、财产零浪费的班级加考核分50分。我们要求学生会各个部门分工协作,在日常工作中,从十项内容的各条细则上对班级管理进行全方位的微观的检查评比,其评比结果纳入班主任工作的量化考核。

 我们对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实施了以星期为单位、按月份为阶段的且与经济报酬和奖励评优密切联系的量化考核方案,从而在制度上能够有力地引导班主任工作向细处着眼,有效地调动了班主任从严从细地抓好小事的积极性。各项工作都细化了以后,我校的学生会和班主任工作起来就显得特别有事可做,更显得特别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事勤做

在所有的工作当中,最不能认为是一劳永逸的工作大概要首推学校的德育工作,尤其是当前新形势下的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我们的学生已经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多边地接触纷繁的社会现象和芜杂的意识形态。这使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趋于更加不稳定的状态。很多班主任不无疑惑和苦恼地总结了他们的教育感受:一个平常表现良好的同学何以一时糊涂,出人意料的犯了错?一个默默无闻的同学怎么竟也在班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个犯了错后刚刚当面作了深刻反省和强大保证的同学何以转过身去却又故态复萌?实际上,形势的变化必然致使学生处与经常性的变化之中。因此,只有反复抓、抓反复,严而细、细而勤,我们才能够在具体的工作中不留管理漏洞和管理死角。如此看来,寻求德育实效除了勤字而外别无捷径。

小学德育量化考核细则篇3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指导,完善我市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赋予校长奖优罚劣的绩效工资管理权限,全面落实教职工工作量化考核细则,细化教职工绩效考核方案,一校一策,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把市委市政府对一线教师的关爱落到实处,推动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放范围

全市在编在岗教职工,包括服务期内特岗教师和三支一扶教师。

三、发放原则

绩效工资的发放以工作量和工作业绩为依据,多劳多得,优绩高酬,不搞平均主义和“大锅饭”。

(一)以德为先原则。把师德放在首位,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根据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的要求,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凡是有违规违纪行为的,取消处分期间的绩效工资。

(二)激励与制约相结合原则。各学校要形成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根据《市教职工量化考核实施办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并完善教职工绩效考核方案,依托教务处、政教处等相关处室,对绩效方案中的各项考核内容要做好过程记载,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坚决杜绝无绩效考核,简单划等随意发放绩效工资的现象发生。

(三)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实行工作量核定制度,参照《市教育系统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参考标准》,制定本校标准。各学校要对各岗位工作量标准和每一名教职工工作量进行科学核定,鼓励教职工多做工作,做好工作。要做到“三个倾斜”:一是重点向乡镇学校特别是偏远的学校倾斜;二是适当向承担教育教学重任和做出突出成绩的班主任、骨干教师、一线教师倾斜;三是适当向初中学校和幼儿园倾斜。

(四)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民主公开,科学合理、程序规范,讲求实效。各学校制定的绩效考核方案和绩效工资发放办法要经过教工大会或教代会85%以上通过后实施,相关程序和结果要公开透明。绩效考核采取学期考核制,每学期汇总一次,向全体教职工公示考核结果。要增强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发放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五)分类考核分配原则。按岗位分为班主任、校领导、科任、教辅四类;按业绩分为基础(含工作量)、考勤、奖励三部分,既要有岗位考核也要有业绩考核,原则上校领导绩效工资总额不高于班主任,各学校要制定具体的考核内容和标准。

四、发放办法

(一)发放时间。按学期发放,一年发放两次。

(二)发放分级。

五、几点要求

1.以下情况不予发放绩效工资:未承担教育教学工作的;累计病假超过15天的;事假超过10天的;旷工超过1天的;年度考核等次合格以下的;因个人原因影响学校整体工作的;因工作失职失责造成重大事故和损失的。

2.绩效考核扣款。各学校制定的绩效考核方案中涉及的扣款项目和标准要明确,扣款可用于奖励满勤和特殊贡献的教职工。病事假每天最低扣款60元。法定婚假、产假和护理假,按照本单位教辅岗位的50%计算发放。

小学德育量化考核细则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学分制;德育评分

德育学分制是随着高校学分制改革而诞生的一种新型德育管理评价体系。19世纪末美国哈佛大学首创学分制,以选课为核心,实行弹性学制,学生修满规定的最低学分即可毕业。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开。“德育学分制是借鉴了大学生综合测评的评价内容和方法,融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和德育载体于一体,并以学分的形式加以规范的高校学生德育管理体系。”[1]“高校德育学分制的意义在于将德育和管理工作贯穿于高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建立了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德育管理模式,突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2]德育学分制由于兼顾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突出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具有可量化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受到了高等学校德育工作者的欢迎。

2014年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出台了《德育学分实施细则》,在德育学分制改革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纵观目前高职院校德育学分制的实施情况,还存在制度出台过于仓促、内容设计过于简单、贯彻落实不够到位、考核评价不够规范、结果运用不够科学等诸多问题。本文拟从德育学分制的计算方法、出台过程、内容设计、评分细则、结果运用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德育学分制进行整体设计,以期充分发挥德育学分制在高职院校德育管理中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德育学分的计算方法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德育学分=学分绩点×基本学分(100分),德育学分由理论学分和实践学分两部分组成。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没实行学分制,德育学分可以采用基本学分百分制。另外,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德育理论课单独计算成绩,所以高职院校德育学分可以只包括实践学分。

关于德育在综合考评里所占的比例,不同高职院校权重不同。比如,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综合考评=德育(40%)+智育(60%);济南职业学院的综合考评=德育(50%)+智育(50%);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综合考评=德育(15%)+智育(70%)+体育(15%)。德育作为高职院校重要的教育教学内容,在综合考评中所占的比例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过多容易使学生忽略专业学习,过少又起不到引导教育的作用。因此,德育在综合考评中所占的比例以30%~40%为宜。

二、高职院校德育学分制的出台

德育学分制作为一种新型的德育管理体制,其制定出台不应太过草率,应该成立由党委统一领导,由学工、教务、团委、二级学院学工等相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德育学分细则应由学工负责起草,事前m行充分的调研,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的意见,多方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召开党委会、学代会和教代会表决通过,并且在试行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德育学分制应坚持导向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指标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应坚持民主性原则,让广大师生充分参与到德育学分制的制定过程中来;应坚持科学性原则,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高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应坚持可操作性,德育指标的制定要尽量具体完善,具有可量化、可操作性。

三、高职院校德育学分的内容设计

德育涉及学生的生活、学习、纪律、活动、情感等方方面面,德育学分的考核范围也涉及德育工作的各个领域。2002年、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提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3]据此,德育学分的内容设计可以包括以下四大模块:

(1)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该项主要考查学生思想、政治、道德、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道德素质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遵规守纪与文明礼仪。该项主要考查学生遵规守纪、讲文明树新风、礼仪仪表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培育学生诚实守信、文明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该项主要考查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奉献意识,提高学生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4)科技创新与文体活动。该项主要考查学生科技创新、学术研究、社团活动、文体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学生专业、身体、心理、审美等综合素质。

四、高职院校德育学分的评分细则

德育学分是对学生除专业学习外其他综合素质的考评,评分细则应尽量细致完善,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德育学分可设计每学期基本分为60分,在此基础上进行增减,及格分60分,最高100分。实行学分制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情况按学年评定,没有实行学分制的高职院校可以每学期评定一次。学生实习期间的德育学分依据实习学生管理办法进行考评。右边的德育学分评分细则表,各高职院校可做参考。

五、高职院校德育学分结果的运用

德育学分是学生在校期间表现及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是评价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要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将评价结果充分利用起来。考评结果可用作评优、评先、评奖、组织发展、实习推荐、入伍升学、就业毕业等的重要依据,考评结果要和专业学习成绩一同放入学生档案。实行学分制的高职院校也可以尝试将德育学分与教学学分互换。

考评不及格的学生要进行重修,重修的内容可以包括:举办思想政治报告会、讲座,阅读相关书籍撰写学习心得;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素质拓展培训等。学生重修德育学分时,学校要制定统一的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重修任务,原则上利用晚上和休息日进行,一般不得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学生德育学分重修方案由学工、团委、教务、二级学院学工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重修仍然不及格的学生缓发毕业证或不发毕业证。

参考文献:

[1]楼军江.大学生德育学分的设计与操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1(Z3)

[2]周预分.高校德育学分制探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小学德育量化考核细则篇5

当前,在广大教师们不懈的努力下,德育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透过大量的德育研究成果(如故事、论文、案例等)可见一斑。但是,在这些故事、论文、案例的背后,却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现举例如下:

追求德育短期效应,甚至出现虚假德育。德育的实效性和时效性均有所欠缺。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对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保障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各个学校都从制度上对德育工作的要求进行了具体细化,并通过各种考评将这些要求的落实情况与各位具体的直接面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者(在小学,主要仍还是班主任)的业绩联系起来,最终以绩效的形式体现。一方面,学校为了便于操作,在具体的管理、评价过程中,将德育目标进行了细化,甚至标准化,忽略了德育本身不好量化,甚至不能量化的特点,导致教师们只好对着标准去要求自己的学生,使得德育变了味,甚至出现虚假德育。如:许多学校在班级管理考核中,都会从“清洁”“两操”“纪律”“文明”等方面进行考核、评比,每天都会定时检查室内外卫生,两操情况等,其目的当然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讲清洁、爱卫生等好习惯。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却常发现老师们总会让学生在学校老师、同学来检查之前将自己班内的地面再检查一遍,发现纸屑等则提前清扫干净;学校要检查少先队员的标志佩戴,于是当某位同学因为没有红领巾而不敢进校门(或会给自己班级的纪律评比一项扣分)时,我们不难发现会有“热爱集体”的同班同学从教室里为他送来一条戴上,而教师们大多是会默许甚至赞同的。因为,最终这些行为却会给班级带来荣誉,这样的“荣誉”多了,德育的“实效性”就增强了。但笔者却认为,这样的德育是变了味的德育,就是虚假的德育,这样的实效性越高,其负作用便越大。久而久之,学生或许多多少少能在客观上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但却难以在主观认知上有长久的保持,反而导致虚假应付的派生,使品德教育误入歧途。

二、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

既然当前的小学德育存在着以上问题,那么,如何真实地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我认为重要的便是针对问题,有的放矢。

(一)深入认识、理解德育过程的特点,掌握规律。

我们应该认识到,德育过程具有长期性与反复性。德育过程的长期、反复、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长期一贯、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抓反复,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千万不能急于求成。

(二)克服急功近利思想,改革德育评价,让德育具有真实效。

“实效”本身就包含了真实的意思。那么这里所说的“真实效”则是针对前面所提到的“虚假德育”所产生的“虚假实效”而言的。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我们必须克服一些功利思想,正确对待学校的一些考核与评价,以学生为重,时时刻刻将学生的健康发展放在第一位。同时,学校管理者也要完善德育评价制度,避免德育的“虚假实效”。应要求教师们像掌握各年段教学目标一样,让各层次的德育目标也深入人心,围绕目标来实施德育活动。而不是将其生硬地细化为各项评比标准,挂在评比栏。

小学德育量化考核细则篇6

论文关键词: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制度;模式

什么是制度?从字面上看,“制”有节制、限制的意思,“度”有尺度、标准的意思,两个字合起来,表明制度是节制人们行为的尺度。有学者对制度作了这样的界定:制度是直接或通过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而问接地规范或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交住规则…。制度主要通过2种方式影响人的行为:一种是直接的方式——通过调节人的行为来影响人的观念,即把社会核心价值观以强制性的条例、规定、规则的形式确定下来,以此来规范和指引人的行为;另一种是间接的方式——通过制度中蕴含的伦理精神和价值意义来影响人的观念,引导人将这些伦理精神和价值意义内化,进而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自律。这两种方式相辅相成、互相协调,共同引导着人的行为朝积极方向发展。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制度模式就是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制约并规范中学生的网络行为,最终达到提高其网络道德的目的的一种模式。

一构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制度模式的意义

网络带来了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网民主导性的价值体系若没有强有力的外力支持,难以形成一致的道德信念,而且“道德往往只表现为一种软约束,缺乏社会强制力,这是当前道德失范和道德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自由的社会,但无序的自由是混乱的代名词,我们“不能因为要保护网上信息传播的自由权利,就对违犯社会规范的行为采取回避态度”。

在网络道德水平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要维护网络世界的秩序,确立起这个全新领域的道德标准,必须通过各种与网络道德教育相关的制度,将各网络主体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以法律法规或制度条例的形式加以明确规定,一方面它使人们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禁止做的,从而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来保证网络道德的实现,邓小平同志说过:“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另一方面,通过制度确保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中学生接受网络道德教育的时间,保证网络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在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必须引入“硬”约束机制,即建立构建网络道德教育制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遵守网络道德到主动遵守网络道德,促进中学生网民道德自觉的产生,进而促进道德自律的形成,以保证网络社会合理有序地运行。它是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保障。

二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制度模式的构建

(一)学习制度

制定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学习制度,以制度的形式保障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有序进行。学习制度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规定设立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应将网络道德教育写进教材、引进课堂,按时递交网络道德教育学期学习与活动计划,培养中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教育学习理念。网络道德教育学习理念是指网络道德教育主体要确立坚持学习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道德教育理论的理念。树立了正确的网络道德教育学习理念,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第二,规定网络道德教育学习的内容。面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了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正负面影响。《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也应运而生,逐渐推广。在宣传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同时,应加强学习最新相关的文件、纲要、制度、法规,学习在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中提到的系列内容:(1)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网络法律法规教育、网络特殊道德规范教育;(2)网络道德教育的其他内容:普遍适用的基础道德教育、传统道德教育、网络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信息素养教育、青春期教育。

第三,规定网络道德教育学习的时间。应制定网络道德教育的考勤制度、课堂常规、考试制度、活动规则,保证网络道德教育的时间,使中学生定时学习,有效学习。

(二)监管制度

在网络信息和资源中,精华和糟粕并存,大量庸俗文化以及消极、颓废的内容充斥其间,为保证网络道德教育的效果,必须加强网络监管制度建设,构筑网络管理的“防火墙”,防堵有害信息对中学生思想的侵袭,为中学生获取积极有益信息提供制度保障。监管制度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制定和完善校园网络管理、安全、网站新闻信息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规范网上秩序严肃网上纪律。如校园网管理制度、检查制度、筛选制度、岗位负责制度等。

第二,制定严格的校园网络公约、上网申请登记等校园网络的管理措施,加强对免费个人主页及其链接的审查,同时要采用信息网络的先进技术手段,建立起可靠的“信息海关”。

第三,制定监控内容的标准,明确哪些内容属监控的对象或范围,如要将欺诈的、虚假的、色情的内容作为监控的重点内容。同时建立健全校园网络信息预防方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对信息实施有效监控和防范,加强校园网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设。

第四,国家下发的相关法律法规。马克思说过,为了追求100%的利润,资本家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我们希望商人能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但不能寄太大的希望于他们”。应依据国家下发的相关法律法规,监督校园网外的其他网吧行为,从而达到规范中学生网民的网络行为的目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不得利用互联网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机密等违法犯罪活动,不得制作、查阅、复制或传播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和淫秽色情等信息。1997年10月1日颁布的新《刑法》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系统,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者处五年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对制作传播病毒,破坏程序和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其它犯罪的各种行为,做出了相应定罪处罚的规定。应整合全社会各部门工作力量,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齐抓共管,扶持规模较大、经营规范的网吧,坚决取缔那些无照经营、违法经营、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网吧,公布一批监督电话,聘请一批社会监督员,对群众举报的问题严重的网吧,严加治理。

(三)奖惩制度

奖惩制度是作为对个体行为善恶责任或其道德品质高低回报的一种特殊的评价和调控方式。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奖惩制度依据中学网络道德教育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行为动机和效果,对其进行人道主义的报偿或制裁,通过赏善罚恶以净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灵,达到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在网络道德教育活动中,“只要主体动机是善的,在其实施自身道德行为中由于自身或外在的客观原因而未能达到最终目的的也应给予赞扬、奖励;而行为主体动机不良,但却达到了一定效果的也应给予贬斥、惩罚”。具体来说,奖惩制度应该包括物质与精神2方面的内容。

第一,物质方面的内容。对于在网络道德教育课堂与课外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学生与学生班级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组织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并且效果显著的学校与教师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自觉践行网络道德准则并身体力行宣传网络道德、举报身边发生的不道德行为者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有网络不道德行为的个人或集体,尤其是网络经营者,应从重予以物质惩罚;对于未成年的中学生,在批评教育责令改正的同时,对造成严重损失者,应对监护人予以物质惩罚。

第二,精神方面的内容。对于在践行网络道德方面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与集体,组织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并且效果显著的学校与教师,应给予精神方面的奖励,如评为“网络道德标兵”、“网络小卫士”、“网络工程师”或是诸如此类的先进学校,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等,它能为中学生树立优秀网络学习典型,适时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熏陶,使之见贤思齐,改过迁善,主动进行道德修养,主动净化自己灵魂,进一步促进中学生形成优秀的网络道德;对违反网络道德的集体或个人,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失控的学校,应给予通报批评或其他更严厉的处罚,使其他的学生或学校引以为戒;我们的媒体也应对在践行网络道德方面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及时地进行宣传报道,同时还要对具体的网德失范行为及时地进行剖析与评价,对网上不道德行为或违法行为进行制裁性的宣传与曝光,通过媒体与舆论将奖惩制度落到实处。

(四)考核制度

在我国的学校德育制度中普遍缺失考核与评价制度,一般的学校多用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的道德素质,而不注意这些是否出自学生真正的道德认识。有学者就指出:“德育首位之所以一直游离于学生家长及教师的思想工作之外,活像一架穿梭于学校上空的轰炸机,却命不中师生心中的工作目标,其关键之处就在于对学生品德这一目标缺乏科学测评这一导航机制。”对德育实施效果进行考核与评价是德育实施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它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教育者输出的教育信息进行全面反馈,在此基础上根据过去的操作情况去调整将来的行为。

因此,科学构建全面、民主、公开的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考核制度,有利于加快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科学化的进程,有利于加深对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价值和作用的认识,并对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者的付出、业绩和贡献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考核制度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考核制度应包括对网络道德教育绩效考核的细则。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的考核细则是整个考核制度中的重点,是对认知目标与行为目标考核的统一。因此,对网络道德教育绩效的考核,应以中学生网民的网上表现为主,将网络道德教育课堂成绩与网络道德教育活动表现相结合,将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自我评价与学生互评的情况相结合进行考核。

第二,考核制度应包括对中学校园网、德育网中有关网络道德的网站或网页进行考核的细则。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可以通过校园网、德育网来宣传,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可以通过校园网、德育网来开展,利用考核制度对校园网、德育网进行考核,也就是对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的宣传程度、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效果等进行考核。

小学德育量化考核细则篇7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系统性原则

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涉及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其建设管理与评价体系指标的确定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地、系统地反映高校师德建设管理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协调以及整体运作,体现出层次性和结构性,保证师德建设管理与评价的有效运行。

2.科学性原则

纳入高校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的每一个指标都要有明确的内涵和科学的解释,既要符合时代精神,同时也要体现教育科学、管理科学的要求,在考虑指标选择、指标权重确定、数据选取时,要体现数据的可比性和计算方法的科学性。

3.操作性原则

评价是为管理服务的。如果评价的指标体系过于抽象复杂,就不能达到管理的目的。因此,在进行指标体系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保证目的的真正达成,指标的设计既要考虑有数据的支持、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又要考虑计算方法的简易性等。

4.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要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所谓的横向可比性,指的是在不同学校之间或同一学校的不同内设机构之间评价结果的可比性,这样能够衡量不同单位师德建设方面的效果。纵向的可比性指的是在同一单位或部门内部,不同的发展阶段师德建设水平和效果的比较,这样可以保证同一单位和部门师德建设的连续性和发展性,才能促进师德建设水平的提高。

(二)评价体系的内容

1.评价内容

高校师德状况如何,关键取决于高校能否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构建一整套师德建设的制度和体系,形成“以制度强化师德、以典型引领师德、以活动推进师德”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因此,师德建设的结果取决于师德建设工作,而师德建设工作的成效就需要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作为载体来进行督促与推进。按照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构建原则的要求,评价体系是对高校内设机构在师德建设工作方面的管理与评价。主要内容为师德建设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建立;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工作的相关制度;年度工作安排部署与规划;先进典型的培养与宣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的推进措施和主要业绩;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与培训;教职工职业道德的监督与考核。

2.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师德建设的一般规律,合理划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建立一个完整的有反馈的连续闭合的师德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这一切都将有利于学校统领师德建设的全局,最大限度地消除以往师德管理中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为加强师德建设的科学决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师德建设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师德建设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使高校师德建设工作量化、细化、规范化,从而对高校内设机构师德建设工作起到考核、评价与激励作用,形成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要载体,推进师德建设工作内容创新、载体创新、制度创新。

3.评价体系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所指向的目标是高等学校及其内设机构,评价的指标注重在师德建设的“工作”。对一个单位而言,师德建设能否不停留在纸上谈兵,而是言之有物、落地有声的抓出实效,关键还是各级党政组织的工作“实打实”的抓出成效,做到有规划、有制度、有部署、有载体、有检查、有考核评价。鉴于此,在设计和运用评价体系对师德建设工作进行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统领师德建设。师德建设长期以来往往被看作是“软任务”,存在着上热下冷的倾向。但从“立德树人”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战略视角审视,师德建设又是一项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成败、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质量的“硬任务”,是大学教育的“魂”之所在。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务必重视师德建设,定规划、建制度、提要求、抓落实。否则,必将使师德建设流于形式,形成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

二是围绕“教风”抓师德,引领师德建设。“教风”是各高校依据师德规范并结合各自学校实际制定的教师行为准则,是师德建设的重要载体。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树人”必先“立德”,“立德”必先“立师德”,正所谓育人者必先育己。因此,师德建设的主线应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教风”建设,以良好的“教风”带动优良的“学风”,形成热爱祖国、崇尚科学、立志成才的“大爱、大学、大道”的校风。

三是发挥“评价体系”作用,推进师德建设。“评价体系”着眼于对各基层单位师德建设的考核与评价,旨在以量化的方法评价各单位师德建设的状况,以此督促和推进师德建设。对个人的师德评价建议由各基层单位制定细则并实施。“评价体系”中各项评价指标,以项目量化的形式,体现了师德建设的实效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合理区分了不同指标的权重,在实施中应注重日常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以日常考核为主的原则,切实发挥“评价体系”在师德建设中的考核、评价与促进的作用。

二、师德评价体系建设的组织与实施

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是推进师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在组织实施中要以推进工作为导向,以量化考核为基础,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切实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一是建立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校及各基层单位应建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要以主要精力抓师德建设,承担起师德建设工作的领导责任,构建党委统一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师德建设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评价体系的运行机制。师德建设工作评价体系的组织与运行应由校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按照师德建设工作相关职能的要求,组成考评小组对各基层单位师德建设工作进行年度考核,作为师德先进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考评结果既是对各单位师德建设工作的评价,也是师德建设加强和改进的重要依据。

小学德育量化考核细则篇8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鄂尔多斯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改革发展实施意见》、2019年杭锦旗教育体育局工作计划,认真落实《2019年秋**工作计划》、《**德育工作三年规划》工作布署。把立德树人作为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二、工作目标

常规管理日趋完善,德育特色更加明显;班本课程得以规范,温馨教室创建趋于成熟;德育课程体系更加详细,德育队伍育人能力有所提升;家校共育机制更加健全,德育工作长效机制更加完善;夯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

三、工作措施

(一)常规工作做实做细 制度育人先行。

1.做实入学教育。

做好“四个一”入学教育活动——致家长的一封信、全校开学第一、班级开学第一课、一年级学生第一个月的集中入学教育活动。具体做法:开学前一周,学校以微信的形式对学生、家长就学习习惯、作息时间调整、生活习惯等方面作提示。让学生提前对新的学期有准备、作规划,提醒家长做好学生的收心教育,并做返校安全提醒。

开学第一天,学校利用升国旗仪式,对教师、学生就本学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出做实入学教育。开学初,由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带领学生学习入学教育系列课程《安全第一课》《中小学生守则》《**五星十礼》及学校的纪律、卫生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做好强化落实。从而一点一滴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思想和行为在短时间内较假期改观,从而为本学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采用德育处领导承包年级、师带徒的方式对一年级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入学教育。

开学初召开一年级家长培训会。针对学校计划、学校教学、德育一些常规工作、家长学校建设进行研读学习,让其明确方向,形成坚实的家校合力。

(2)做细常规管理。

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例如:校长师德大讲堂、师德师风承诺活动等。及时传达、学习上级有关师德风相关文件,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师德师风培训活动。继续开通师德信箱,促进家校交流,继续坚持师德评价,加强师德监督。加强德育处工作人员素质提升,促进专业化发展。

利用各种形式、渠道提升德育处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采用分片负责制,认真贯彻教育局“人人要有权 人人要有责人人必有权 人人必有责”的管理思想。给予他们锻炼平台,提升他们工作主动性和担当意识。力争做到“手勤、腿勤、嘴碎、操心”,从而进一步提升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继续实行德育工作三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坚持周考核、月总结考核模式。

进一步提升德育常规管理,特别在课间管理方面,采用“堵”“疏”结合的管理办法,本学期将“传统经典游戏进校园”活动做进一步深化,即体现“传统”又要体现“经典”“新颖”,采用单双周切换、5+2切换的方式。切实解决学生课间无事可做以致推搡打闹的现象的问题,让学生身心真正得到放松。同时将传统、经典游戏进校园活动纳入班级量化考核。

安全管理方面,主要采用“层层压实责任制、隐患排查成常态”的工作方法。开学签订《安全责任状》,坚持每天一次的隐患检查、排查。同时强化安全、卫生网格化管理制度,认直落实教育局“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管理理念。形成监管、反馈、整改的长效管理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制、安全隐患排查成常态。认真组织“开学安全第一课”活动。认真组织学习安全工作文件,办好安全知识讲座。认真做好各种演练活动,进一步规范、细化演练活动各个细节和流程。进一步加强师生法制和安全教育。做好法制知识宣传,积极开展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宣传教育活动,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保证安全健康课时,抓实一分钟安全教育提示,并在教案上留有记录。严格落实治安巡查制度和安全应急预案制度。值班人员要做好巡查记录、值班记录。加强校园安全周边环境治理。相关人员不定期进行校园及周边治安和安全隐患排查,找准管理切入点,坚决杜绝学生早到校及食用垃圾食品现象,着力解决学校门口脏、乱、差的现象,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着力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二) 夯实中队主题教育,活动育人紧跟。

1.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例如:环保主题教育,构建环保主题教育课程体系,将垃圾分类纳入整个课程学习、践行的内容。

2.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利用教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国家公祭日开展爱党爱国、热爱劳动、民族团结、等主题教育。介绍节日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利用纪念日提升爱国主义情怀、使命感、荣辱观。

3.开展仪式教育活动。例如:本学期开展入学典礼、新生入队仪式活动,并要创新方式方法。

4.开展好少先队各类活动。

(1)举办“我爱祖国同唱国歌”校园歌唱比赛。活动内容:学唱国歌,校园歌唱比赛,创作同唱国歌和爱国歌曲视频作品、优秀作品评选展播。

(2)积极配合全区文明校园创建专题宣传工作

活动内容:1.优秀案例征集(部门工作案例、学校创建案例), 2.最美校园竞晒活动,3.文明校园风采展示。认真配合旗文明办的工作,按时报送材料、图片、视频等,按要求做好宣传工作。

(3)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活动

活动内容:1.“走进新时代”主题阅读,2.“从小学用典”主题阅读。

(4)开展“爱祖国担大任做新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爱祖国担大任做新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测评指标体系认真完成各项相关工作。

5.做实做细升旗仪式活动。进一步细化升旗仪式课程,提升升旗仪式的教育性和内涵性。

6.积极开展三爱三节主题教育。加强少先大队对学生发展中心的指导管理。充分发挥“两职能六部门“各自的作用。加大红领巾监督岗监督、示范、引领作用,适当加大学生管理量化考核比例。继续加强红领巾广播站建设,进一步提升播音水平,做到语言儒雅、含蓄,语调亲切自然。丰富、细化播音内容,使其真正起到宣传教育作用。坚持学生干部例会制,提升学生干部管理能力,加大学生管理在班级量化考核中的比例,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7.继续开展“寻找我身边的美德少年活动”,继续实行“常态寻找、及时宣传、定期表彰、”制度,坚持两月一小结,两月一评选,激励学生以美德少年为榜样,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从而进一步弘扬正能量。

8.继续开展阳光少年星级争章活动。将阳光少年星级争章与养成教育体系巧妙融合,使“阳光少年五星十礼”贯穿于星级争章全过程,使星级争章全过程落地、落实、落细。坚持每月一小结,每月一评选,加强《阳光少年评定档案》的管理检查,使评价过程更加规范,精细,有据可依,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从而进一步加强阳光少年星级评价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9.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参加市旗两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积极开展面向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做好全校师生的心理监测及疏导,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做好开学初、学期末教师心理健康干预。

(三)创设和谐校园文化 推进温馨教室建设。

1.配合旗委、政府、教育局做好国家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格调高雅,提高校园文明水平,让校园处处均有育人效果。

2.在班级文化上。

(1)物质文化,要求教室里的设施、设备齐全,环境整洁、舒适、美观、人性化。做到五无两化,即地面无杂物,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污渍,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学习用品摆放定位化、卫生打扫用具整齐化,即教室内的常备用具和学生常带之物,如书包、学具、饮水用具等,应分类集中,放之有序,眉目清楚。

(2)制度文化,要求所有班级均有班规或班级公约,班主任要均按制度进行管理,使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3)精神文化,创建承载着为温馨教室创建铸造灵魂的任务。在精神文化建设上,树立与阳光教育相一致的教育理念,营造团结进取、奋发向上、有温度的教室精神文化。本学期进一步规范班本课程的教学行为,切实保证班本课程保证教学时间、进度和内容。同时在基于趣味性的基础上,提升班本课程的系统性、发展性和可行性。从而创建开放而有温度的教室。

(四)坚守德育阵地 直面问题 构建德育课程体系。

1.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潜心挖掘各科教学的德育功能,严格落实各科教学的德育任务。严格落实德育课程,按照课程标准切实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班队会课。把好备课关,采用分工备课的形式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守好上课关。保证课时,保证课程实效,加大检查力度,并将班会课的上课情况纳入班级量化考核中,严格控制德育课被挪用、挤占的现象。

2.以“班主任工作室”研修活动为载体,促进德育课程建设。

(1)研修方式一:以赛促研。采取以比赛促研修,比赛促提升的工作思路。按照“讲课+讲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做好市级温馨教室的遴选工作。(具体做法:采用班主任自主申报,校班主任工作室制定统一方案安排讲课、评课、讲座,并对每个环节进行量分,最后结合班级量化考核成绩,以上共三项,按三项考核的总成绩择优评选上报。)进一步提升温馨教室创建水平,形成良性竞争局面,激励每一位班主任自我提升的动力。

(2)研修方式二:以研保管 以解决德育管理的突出问题和德育课程建设为目标,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本学期继续深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研究》为主题的课题研究,从而切实解决德育管理中的一些顽瘴固疾。

(3)研修方式三:以课促提。德育课程建设是贯彻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德育途径体系》、《**德育课程体系》框架已经成形。本学期要深入推进班本课程建设,计划举办校内班本课程成果阶段性展示。同时与教学协调开发年级主题教育课程体系,从而推进全员育人的管理设想。

(五)知行合一 实践育人。

社会实践活动,是行走中的课程,是实现学校校训“笃行”中“笃行日新知行合一”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学校还继续与锡尼镇范围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科技馆、监所、社区、敬老院、污水处理厂等地达成实践协议,倾尽所能开辟、拓宽德育实践活动渠道、增加实践次数,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覆盖面。

利用科技馆开展科普教育;我是最可爱劳动者校外劳动实践活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进学生文化自信;走进污水处理厂开展环保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小手拉大手志愿者进社区、爱我杭锦爱我鄂尔多斯草原游学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游学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加学生民族自豪感。走进廉洁教育基地开展规则教育。走进交通大队、消防大队开展安全教育等10余次游学、实践活动。不仅要加强实践活动的规范性,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同时提升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做到学有目标,学有所获,学有感受。从而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真正实现“知行合一”。同时积极倡导研学旅行。

(六)协同共育 携手发力。

1.做细做实“学生成长德育导师制”工作,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特别要做好残疾儿童、流动留守儿童、随迁子女、困境儿童的的服务关爱工作。努力将德育导师考核纳入到教师的年终考评,争取使学生的成长时时有人关注,刻刻有人导行。

2.继续实行家长志愿护学制度,本学期由一、二、三年级家长参与到上下学交通安全管理中,并实行上下学安全监管制度,学校对家长志愿服务者服务质量进行统一表彰。

3.依照杭教联发[2018]14号文件精神,继续加强家长学校建设。进一步健全学校家长学校组织机构,健全相关制度。做好“十有”和“五落实”工作。组织召开一年级家长培训会,组织家长开放周活动、

4.主动联系关工委、共青团、公安、妇联、司法、民政、文化、卫计委等部门进行协同育人,主动争取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以及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作用,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净化学生成长环境。

(七)其它方面。

1.继续加强和重视民族团结工作。紧紧围绕上级文件的六年活动内容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组织开展好9月份的民族团结进步月系列活动。做好民族团结每月重点工作。开展“爱祖国担大任 做新人”主题活动。做好教师节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表彰活动。

2.进一步促进德育工作领域的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利用德育工作会议、班主任会议加强老师们对规范语言文字的认识,利用班级量化考核做好语言文字运用的评价工作。

小学德育量化考核细则篇9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职工职业道德水平,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根据《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结合我园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内涵发展为主导,紧密结合幼儿园教师岗位职责要求,以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幼儿、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师德评价、考核,不断提高师德水平,促进教职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幼教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目标任务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全体教职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活动的开展,在全体教职工中形成以人为本、以德治教、以德育人的观念,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营造敬业奉献的教育氛围。

3、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全体教职工关爱幼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把“爱心与责任”作为师德永恒的主题,贯穿到日常的生活、教学、游戏活动之中。

4、通过活动的开展,畅通诉求渠道,建立教师与家长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广开言路,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幼儿、家长、社会对我园各项工作的满意度。

三、基本原则

师德建设工作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师德建设与教职工专业化发展结合起来,增强教职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自觉性,为教职工的全面发展创设良好外部环境。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师德建设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通过各项活动让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与日常工作要求挂钩,注重实效。

(三)坚持以德促能的原则。师德是教育之魂,师能是发展之本。以师德建设为先导,采取多种措施,把师德建设与高教职工业务能力和专业发展相结合,促进教职工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具体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为更好地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我园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王静

副组长:曹艳、周丹慧

组员:各班班主任、教师、保育员、后勤人员。

组长负责组织部署具体工作,分解各层面师德教育活动任务,保证师德教育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效地开展。

(二)完善师德师风考核制度。

1、学校建立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和档案,对教师师德行为进行约束,实施常规管理,从制度上积极引导教职工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职业形象,倡导教职工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2、教师公开开展师德承诺活动,签订教师《师德承诺书》。把师德建设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之中,每学期考核一次,作为教职工评优、评模以及晋级的依据。对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一票否决。

(三)认真组织学习。师德建设重在宣传学习,贵在坚持。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人人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强化教师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意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同时,结合“师德建设活动”的开展,认真对照自身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自查自纠,自觉规范自身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

(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活动。

1、各岗位人员设立个人风采展示照片,除个人简介外,加一栏师德公开承诺,主动接受全体幼儿家长的监督。

2、开展以“爱心与责任”主题的师德演讲活动。

3、利用家长会征集家长意见,发放师德问卷调查表,对各岗位人员师德情况进行多元评价。

4、继续开展弘扬教师精神,争当罗田名师活动。

5、结合师德考评,每学期开展一次“幼儿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

第一阶段:研究部署阶段(2014年2月)

1、健全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把师德建设工作做为首要工作,抓紧抓好,抓细抓实。把师德建设作为校本培训的内容之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2、召开动员大会,层层落实责任。宣读师德建设实施方案和师德建设评估办法及细则。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师德修养计划。请家长、学生、社会共同监督,同时要求每位教师签定承诺书,并公布于众。

第二阶段:加强学习,形成共识阶段(2014年3月)

1、深入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一步树立以德治教的道德意识,组织好每周的教师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2、认真组织学习全国师德楷模先进事迹,每周表扬我园师德先进典型,树立榜样,深入发掘我园教师关爱幼儿的典型事迹和先进经验,提高师德榜样的影响力和示范性。

第三阶段:精心组织,全面落实阶段(2014年4-6月,9-11月)

1、积极开展弘扬教师精神,争当罗田名师活动。

2、开展“爱心与责任”主题演讲活动。

3、在家长、幼儿中开展调查问卷活动,使教师全面了解幼儿的需要,家长的评价,从而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以适应新时期师德规范的要求。

第四阶段:认真总结,巩固成果阶段(2014年12月)

对照师德评价办法及细则,认真梳理反思,通过自评、互评、校评、学生评、家长评等多元评价,公正、公平、公开评定每一位教师的师德等次,对在师德建设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

五、保障措施

(一)师德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园师德建设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定期对全园教职工师德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

(二)把师德建设工作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与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结合起来,与平安创建、和谐校园创建、文明单位创建、党风廉政建设、园务公开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师德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形成加强和推进师德建设的整体合力,促进我园师德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我园教职工考核细则中明确规定了师德考核为绩效考核内容之一,师德、安全、教学、考勤各占绩效考核的四分之一,有固定的经费预算,为师德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小学德育量化考核细则篇10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全体教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学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学校平安稳定,教学秩序良好,各项制度日趋完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本学期工作进行总结汇报。

一、加强工作领导,健全工作制度,夯实各种责任。

1、本学期学校结合上级工作要求,根据校情成立了校委会、校建工作小组、理财工作小组、师德考核工作小组等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认真落实安排各项工作,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细化要求,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2、根据工作实际,不断健全各种工作制度,主要修订了学校的教职工绩效工资考评细则、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学生教职工请假制度、逐步推进精细化、制度化、人文化管理,通过各种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师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绩效。

二、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保证学校平安稳定。

1、根据上级关于安全工作的各项要求,我校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通过集会、班队会、安全课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常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和自救能力。

2、不断完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间隙时段安全管理,加大季节性的安全教育,坚持重大事项发放“告家长书”,加强家校合力,共同教育和监督。

3、本学期学校积极开展各项安全教育主题活动,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周密部署,精心准备,通过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逐步培养师生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加强了档案建设和规范管理,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4、加强班务工作管理,坚持每月检查交流班务工作,尤其是每天放学前10分钟的安全教育,做到每天有主题、有记录,从细处入手,不断促进安全教育工作。

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1、根据学校实情,合理进行课程分配,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每位教师的优势,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2、细化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加大了教学环节的检查落实,坚持了周查月汇总,激励督促教师认真完成教学过程。

3、定期开展业务活动,如校内公开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并积极参加了镇内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一方面增进了教师交流,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

4、加强了教职工的校本研修工作,要求每个人都制定了个人研修计划,并定期开展相关教研活动,真正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四、加强教职工师德培训和考核工作,努力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

1、根据上级要求,我们制定了校内师德考核办法,成立了领导小组,定期开展了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培训,全面促进教师的师德修养。

2、开学初学校与每一位教职工都签订了师德师风承诺书,并抽时间强化学习,注重与其他学校的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坚持民主科学的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了教职工的师德考评工作,为后期的师德建设奠定了基础。

五、加快学校自身建设,努力提升育人环境。

1、综合各方面力量,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逐步添置教学设施和体育器材,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2、学校组织教职工平整了操场和中院,大力整治校内环境卫生,努力营造育人氛围,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学习和活动场所。

六、加强后勤保障,认真实施营养餐工程。

1、学校严格开支,在保证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加大对教学的投资,购买了一些办公用品和教学设施、辅导用书,为教师创设较好的工作环境。

2、认真实施营养餐工程,做好送餐、陪餐登记表册和食堂管理日志,做到安全防范、规范管理,杜绝不良事故发生。

七、大力推进双高双普工作。

1、根据各级的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情,我们积极围绕“双高双普”开展工作,在全体师生中加强宣传,对照标准认真自查,逐步加强学校档案建设,努力营造育人氛围,为后期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一些基础。

2、多方面协调,积极进行校园环境整治和操场硬化工程,加快工作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