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应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4:07

行为经济学应用篇1

“经济学理论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怎么写呢,请看查字典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经济学理论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经济学理论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频道。

行为经济学应用篇2

一、行为导向式教学综述

行为导向的教学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是主动的、不断优化和自我负责的,能在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反馈,学习不再是外部控制而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过程。其主要特点是:教学内容与职业实践或日常生活有关,教学主题往往就是在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甚至是一个实际的任务委托;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经验,强调合作和交流;学习者自行组织学习过程,学习多以小组进行,充分发挥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最常用的有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基于项目的引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指导者。行为导向学习的两个基本原则:为了真实情境中的行动而学习、通过学习情境中的行动来学习。其基本特征为:学生是学习的行动主体,以真实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地计划、独立地实施与独立地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建构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

二、行为导向式教学的综合运用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些真实、典型案例的讲解、分析和讨论,将抽象的、一般性的书本知识融人到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去,使学生从生动的、有代表性的个性中去理解书本知识,掌握必备的流程规则。教师在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授课时,应当根据每章节和课程总的教学目标编制案例教学计划,明确案例教学目标和内容,着手收集、编写、设计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案例。选择的案例既要与特定的教学内容以及特定的教学环节很好地结合,又要与当前进出口业务实际联系密切,更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疑难性,给学生开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能够运用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知识深入分析并解决问题。这些案例要涵盖国际贸易术语、货物质量、出口包装、货物的运输、保险、货物检验、索赔、不可抗力等国际贸易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当充分考虑到分析此案例时所需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及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并应引导学生提前查找、仔细阅读相关资料。例如:在讲解“商品的品质”时,由于该节理论性不强,内容通俗易懂,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参考书上的案例材料,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又如:在讲“价格术语”一章时,由于内容繁多,学生很难一下子通过课堂上掌握的理论知识来对实际问题做出回答,所以就采用讲解分析的方法来讲述该章的案例分析题。讲到一种价格术语时,先把该价格术语的定义、买卖双方的责任和义务、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讲解清楚,然后即席引入一个案例,来说明以上所讲内容。对于一些综合性强、难度大的案例,例如:在讲授“出口合同的履行”时,由于内容综合,针对该章的案例分析也较复杂,这时,可以采用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章节的特点、重点、难点设计场景。从原来抽象的内容变为形象、具体的内容来演绎,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性,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通过把抽象化的概念设计成情景,其次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共同协作,共同模拟,加深概念的理解,由此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最终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国际贸易磋商的环节包括:询盘―发盘―还盘―接受。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一一讲授这些概念的特点、注意的要点等,但是情景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根据交易的具体商品进行贸易的磋商,此过程涉及如何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及合同如何签订、包装条款、支付方式、运输、保险等,在这个情景磋商过程中学生把所有学过的内容通过情景模拟演绎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互相协作能力等。学生情景模拟进口商与出口商的贸易磋商的过程,亲身体验如何询盘―发盘―还盘―接受。不仅在模拟的过程中学习了磋商,还涉及到很多知识点及其他学科的内容,例如:合同的签订、商品的包装条款、支付方式、运输等,在模拟过程中还涉及到商务礼仪的一些基本知识,这些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锻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点评和纠正。例如:商品价格的核算是否正确,贸易条款的签订是否适当,学生的仪态是否大方等,详细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书本上抽象的概念,夯实基础。

行为经济学应用篇3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2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很多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对办学的定位进行重新确定,形成了培养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理念和教育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高校人才进行培养,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确定以及具体的培养措施和方法的确定。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何加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很多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教育部实施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很多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在教育过程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以及学校的综合实力逐渐加强的重要措施。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对该类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对专业教育进行准确的定位,并且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教育改革。本文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的相关问题进行探析。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培养的人才方向包括两个方向,一是国际经济贸易的管理人才,二是国际经济贸易的商务人才。对于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人才,其具备的能力有一定的差别。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管理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管理人才主要是从事各种对外贸易的管理以及国民经济综合部门的管理工作,也会涉及一些商业部分以及涉外公司的对外贸易管理,在此基础上,对该类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可以概括出几个方面。

第一,国际经济与贸易管理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和管理基础知识,能够对国际贸易中的一些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同时能够对经济和贸易活动进行高效的管理。第二,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即与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的专业知识,以便能够对各种贸易政策和相关的组织规定进行解读,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第三,应该具备一定的市场知识,以便在经济贸易活动中进行准确的市场预测,为商业部分以及涉外公司提出经营管理的建议和意见。第四,要对国际经济贸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解和掌握,以便能够对各种经济活动和业务进行管理。第五,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和语言能力,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管理能力,为日常的贸易和经济管理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能够用多种语言与国外贸易对象进行交流,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经办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经办人才一般是对国际贸易中的各种商贸活动进行管理的人才,比如从事国际结算、国际运输、进出口报关、报检、业务跟单等。根据从事的工作内容以及性质可以概括出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经办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国际经济与贸易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一样,应该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管理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便于在工作中能够对一些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对各种贸易政策和相关的组织规定进行解读,促进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作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内容积极推进。第二,应该具备商品知识和市场知识。能够对商品进行独立拓展,在国际市场中寻找相关的客户,建立客户群等。第三,应该要熟悉国际商务活动的相关形式,具备填制各种外贸单证的能力;第四,对国际贸易的惯例以及相关的经济法规要进行了解和掌握,具备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洽谈的能力。第四,要掌握一定的会计核算知识和商品报价能力,对进出口报关、清关知识和程序进行了解,具备报关、清关的能力。第五,要具备一定的报检基本技能,掌握有国际国务运输和保险的相关知识内容,具备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的能力。第六,掌握一定的国际贸易结算知识和能力,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以及网络、语言能力,便于在商务活动中进行流畅的交流、处理各种技术问题。第七,应该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知识,适应国际商务活动发展的要求。

二、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准确的定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最关键的是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当前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要为开放型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将这个目标与实际的教育过程相结合,专业的定位应该要与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需求相匹配,因此在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办学过程中,整体上地方院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以及地方和区域经济开放对国际化经营与管理人才的需求对人才的应用能力进行综合培养。确定人才培养的定位之后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人才培养工作。

当前很多高效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都是以经济社会的需求为重要导向的,为企业的发展培养高级的应用型人才。这个人才培养的目标具有一定的特点。

第一,体现了为地方和区域对外开放服务的理念。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考虑了地方以及区域经济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实际需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逐渐加深,从发展战略来看,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对外发展的需求而设置的,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而设置的。

第二,体现了为对外贸易企业培养专业性人才的特点。国际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市场经济中的涉外企业越来越多,而且大多数企业的规模都属于中小规模性质,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是要为涉外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专业型人才,丰富人才队伍。

第三,体现了重视应用能力培养的特点。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不仅坚持以经济社会的需求为导向,而且以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以及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在培养过程中突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训练,促使人才更加适宜未来的国际经济贸易需求。

综上所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要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以及实践能力强的综合性应用人才。

三、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分析

1.对理论课程体系进行构建

无论是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管理人才,还是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经办人才,都需要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全新的构建,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对理论课程进行构建,包括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第一,对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优化设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经济贸易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比如要求人才具备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管理水平等,随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性更强,在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上不仅要满足专业培养的需求以及人才能力的需求,还应该要与国外的一些院校加强合作,进行经验交流,进行人才的联合培养。第二,对专业必修课程进行科学的设置。专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应该要对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研究,使其能够符合教育规律和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第三,要与国际经济贸易市场进行接轨,在专业课程以及相应的选修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应该要合理地分配比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设置应该要与市场接轨,引导学生弄清楚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以及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和课程的实践意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对各种课程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加强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硬件以及软件投入

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加大学校的各种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管理人才的课程实训的实施,对于软件投入的依赖程度更深,比如学生对管理学原理进行学习之后,还要在国际贸易相关课程教学中进行相应的管理岗位的实践训练,学校要根据管理岗位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措施,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对各种管理制度以及措施进行讨论。而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经办人才的实训培养过程中,对于硬件投入的力度更大,比如组建相应的模拟实验室,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基础。当前很多高校都重视实习基地和创业园的建设。加强专业实习是促进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措施,专业性实习一般是到各种实习基地进行,因此需要学校加强实习基地以及创业园的建设,同时要配备相应的师资力量,挑选一批高素质的实习指导教师,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

3.在教育过程中开展双语教学,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中的流畅的交流是促进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措施,为了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具有更高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开展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进行双语教学,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以专业课程为主,由易到难。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中,实务性的课程主要有国际经济法、国际惯例等,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各种专业术语进行规范,采用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国际贸易管理和从事商务活动的过程中熟悉各种管理和商务流程。双语教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可以配备双语课件、采用英文教材和中文教材配合使用等模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对各种专业课程的应用能力。

4.合理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学生的实习活动是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检验和应用的过程,也是学生角色转变的一个必要过程。安排学生进行实习,首先要对实习方案进行科学的设置,安排学生到适宜的岗位上进行实践。认知实习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常用的一种实习方式,认识实习是通过将学生分配到实习基地、海关、商检、海运码头、保税区、企业等进行实习的一种方式,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社会的情况为学生推荐相应的实习机会,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实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的引导,加强实习企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核力度,让学生在各种实习活动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印象。

5.教学过程中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的理念的有机结合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的理念的有机结合,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和合作的力度,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地方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该要对国外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方法进行引进,构筑学校与国外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的力度,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四、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经济与贸易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外贸易的加强对相关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很多院校都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对外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专业化应用型人才。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对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再次基础上对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准确定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人才培养,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国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纺织教育,2008(10).

[2]李洪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多层次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1(03).

[3]戴瑾.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江汉大学学报,2004(09).

[4]韩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商,2013(05).

行为经济学应用篇4

关键词:法律经济学;中国经济法;方法;研究应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无论是经济纠纷、经济矛盾还是经济现象、经济规律相较于过去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分析和探讨中国经济法对于企业运行、经济发展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早在二十年前,我国就有专家指出通过法律经济学方法运用于中国经济法的研究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应用研究还不够广泛,有必要对法律经济学方法和中国经济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一、法律经济学方法在经济法总论研究中的应用

经济法专家学者运用法律经济学为分析和探讨工具,不仅对于经济法中所具有的价值进行了相关的论证,并且对于经济法中具体的制度和规则进行了科学设计。比如说,在经济法总论当中,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是研究的重要内容,法律经济学方法注重以经济法“维护”经济能够运行,而不是依靠其他法律管理,经济法对于国家、政府干预个体经济行为具有明确规定,并结合行政法对国家和政府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另外,在法律经济学中,通过经济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从而为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公共利益“保驾护航”。有专家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考虑,认为中国经济法对民法、行政法、经济政策等有着路径依赖,从民法、行政法、经济政策中“汲取”经济法的理论依据。有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法机制相对于民法和行政法而言具有更强的解决外部性能力,经济法通过对经济个体进行补贴、减免税收、政策优惠等措施,能使个体经济利益向社会整体收益方向靠拢,能有效减少和避免出现市场失灵等影响。还有专家从“政策”、“法律”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政策”和“法律”都具有交易成本,如果要“二选一”的话则取决于二者间哪个的交易成本,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政策”具有程序简单、兼具灵活性的特点“受到重用”,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策”的交易成本优势被逐渐缩小,相应“法律”交易成本价值在不断提高。有专家认为,经济法打破了传统的民商法中有关平等主体的假设言论,通过多样性的信息工具和其他工具互相弥补各自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不足,达到协调性和系统性相结合。

二、法律经济学方法在反垄断法研究中的应用

反垄断法和经济学的关系结合非常紧密,很多反垄断法的研究成果都离不开法律经济学方法。有专家从行为法律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建议零售价的问题,建议零售价是生产商给零售商所提供的零售指导价格,在法律上并不存在强制性,没有被认为是转售价格维持的形式而相应承担反垄断法的责任。但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并不完全理性,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1]如果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没有具有强制性的建议零售价提供价格参考依据的话,那么消费者就会对所购买商品的价格以及心理预期之间进行比较,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心理差距,有可能会最终影响预期购买的商品决策。因此,在诸如与反垄断法中对于建议零售价的法律规定要避免完全依据协议,而需要将其纳入到转售价格维持的规定体系当中。

三、法律经济学方法在食品安全法研究中的应用

在当前的食品安全法内容中有关于“十倍赔偿”的条例,但从法律诉讼的角度上来说,如果该食品的价格过低的话,那么往往会让原告“入不敷出”。假定于消费者购买的劣质产品为10元的话,那么十倍赔偿也只有100元,而原告需要有人力、时间、诉讼费用等,在实际的法律诉讼过程中花费的金额可能远超过所获得的赔偿金额。再比如说,如果消费者在消费商家的过期致变质的食品中出现人身伤害的情况,像有消费者在餐馆吃饭,餐馆的食材不新鲜,导致消费者在食用之后出现急性肠胃发炎需要住院,甚至于更严重出现死亡的话,那么仅有补偿性赔偿和十倍于食材的价格又有何用。那么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要回归于法律具有惩治性赔偿的本质,要从赔偿金额、惩罚程度上起到真正遏制商家在生产食品过程中的不良行为。[2]

四、法律经济学方法在财税法研究中的应用

传统的财税法认为财政主要发挥作用和外部性紧密关联,但是在法律经济法中,认为财税法的经济学基础不在于外部性质,而是在于其外部易成本的控制。也就是说,政府部门可以通过降低交易费用提供公共服务设施或者是公共物品,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费用,而不能以政府垄断公共服务、公共商品的交易。有专家表示,法律经济学方法对于财税法中税收无偿性、税收强制性、税收固定性和税收效益作为财税法的基本原则,并且将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监督机关和税收建立联系。[3]同时,对于财税法而言,通过法律经济学的应用研究,以税法将税收的主体设置权利和责任框架,提供稳定的税收预期效益,以法律的形式将税收的收费标准、收费时间、收费形式等进行明确规定,减少了税收相关政策出现主观性,避免由于市场调节的失控出现降低交易成本的发生,能够积极鼓励纳税。

五、法律经济学方法在金融法研究中的应用

在法律经济学中,对于很多的金融现象、金融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和明令禁止。比如说,像对企业的融资有明确的法律规避规定,包括企业拆解合同、利率管制、企业上市等内容。法律规避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的制度管理都有着积极的创新意义,当然,对于法律规避而言,要从法律适用的角度,不能绝对否定法律规避的作用,而是要从矛盾的另外一面看待,将不良的法律现象转化成积极的法律现象。[4]再比如说,在证券交易市场中,由于市场机制的原因,证券持有者或者证券转手者对于持有的证券价值未来的清醒都不能知晓,这种信息的不对称、表面现象和本质的不一致决定了金融证券市场上的不稳定性,因此,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公开、透明的信息机制成为证监会、政府等国家干预证券市场的形式。法律经济学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大、价值取向也更加多元化,对于法律经济学的研究发展方向要更具有针对性。通过供求分析、制度经济学分析、行为法律经济学分析等分析方法应用于中国经济法研究中,并加大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的力度,推进中国经济法研究水平的提升。六、结语综上所述,法律经济学为中国经济法的研究提供了一条广阔的“途径”,对于中国经济法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必要进一步推进法律经济学在中国经济法中的研究应用。因此,要充分发挥法律经济学的作用,丰富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加强法律经济学研究的队伍建设,更好地为中国市场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依据。

作者:白雅晶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司法局

参考文献:

行为经济学应用篇5

关键词:数学统计方法;经济学;现代企业

数学这门理论性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它作为一种应用性工具被广泛的运用于工程学、机械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通过在经济学中的大量实践应用可知,经济问题的中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都可以运用数学方法来进行统计。对于现代企业来讲,任何一项运行决策的制定、实施、评价都离要使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决策的经济效益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例如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原材料的使用,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价格控制,经济效益评估时的利润计算等。当代经济学家认为,经济领域一些现实的问题的解决,都要通过先将经济学中的变量提取出来,从而建立经济模型,再通过数学方法进行统计与运算,结合经济原则和理论,对决策进行预测与评估。

一、数学统计方法应用于现代经济中的意义

数学统计方法应用于经济学中,尤其是应用于现代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预测与评估中,对企业的决策的成功与失败,决策的调整与改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将数学统计方法应用于经济学中,有着很强烈的现实意义。

1.经济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数学统计方法的运用

经济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需要精确、客观、科学,而数学统计方法的最重要特点就在于它分析过程的严谨精密,分析结果的清晰准确。数学方法应用于经济学领域中,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经济学中代数式的应用,时至今日,数学与经济学相结合,衍生出了数理经济学、经济计量学以及产权经济学等数门专业化理论,经济学中的数学统计方法已经无处不在。将数学方法运用于经济问题的解决中,一般要经历“经济—数学——经济”的模式,既从需要解决的现实经济问题入手,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运用数学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求得数学结果,再结合经济理论与经济学原理对结果进行评估,得出结论,用于指导经济活动的进行。

2.现代企业经济决策的制定离不开数学统计方法

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大量运用,使人们对经济活动评估的要求由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特别在现代企业在制定决策时,它们都希望通过数学方法来精确的分析决策对企业发展产生的意义。数学方法在现代企业经济决策中的运用,是为了提高经济决策的可靠性与科学性,避免企业财力、物力的损失,通过数学方法对决策执行后的结果进行预测,使企业的发展处于自身可以控制的情况下。一个简单的数学方法就可以将经济决策中的各项因子之间的关系简单的明了的表现出来,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也能一目了然,经济决策的制定是否可靠的结论就可以得出。

3.数学统计方法是经济理论分析最重要工具之一

数学统计方法是经济学理论分析的最重要工具之一,从最早的代数运用,再到数理经济学中,各种深奥的数学问题中的大量的运用的运用,现代统计经济学中,繁杂数据的中指标的得出,再代现代数学与现代经济理论相结合,产生的特有的专门运用数学方法来解释经济现象的理论,近年来,人们开始大量尝试将数学方法应有于经济关系与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分析上,既进行质的判定,又进行量的确定。可以看出,经济学已经不能脱离数学方法而单独存在,没有了数学方法的运用,经济学问题的解决就没有了渠道与途径。

4.数学统计方法提高了经济理论的适用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经济事物也是如此。对于经济事物的分析也分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种类型,量变引起质变,而质变又会影响量变,因此,经济事物中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在不同的情况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统计方法可以通过数量关系来表述各个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分析报告,结合经济理论来指导经济活动,提高了经济理论的适用性。同样,数学统计方法的逻辑严谨性与运算精密性能保证经济学结论的科学性与正确性,经济变量的数量关系为经济决策的制定可以参考的依据。

二、数学统计方法在经济学中应用存在问题

数学统计方法在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突显,从1969的到2000年期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40多位经济学家中,有34位是运用了数学统计方法解决了重要的经济学问题。近些年,随着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推进和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经济决策的制定与经济问题的分析、解决,越来越多的数学统计方法被应用于现代企业的经济相关问题研究上。经济学家也不再将将数学方法的运用停留于科学问题的探讨上,而是将这些数学方法用于关系到现代企业发展的各种实际经济问题的处理上,我国的经济学研究也在数学统计方法的推动下,向数量化分析的方向发展。然而,当前数学统计方法应用于经济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健全

如上所述,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来解决经济问题,第一步就是从经济问题中抽取出数学变量,建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的建立要以经济现象的分析为前提,以相关的经济理论为基础。建立宏观经济模型,就要分析宏观运行机制,探讨宏观经济下的经济行为,再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来实现。这就要求宏观经济下的运行机制的描述是客观、准确的,宏观行为的分析是恰当、适宜的,只有如此,这个数学模型才能用于相关的决策评价与经济指标预测。然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仍处于低级阶段,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中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很多经济基础理论中的问题还没有有效的解决,也没有科学的论证,科学的、完备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尚未建立,影响了数学方法在经济学领域中的应用。

2.经济统计数据不完备

事物的活动水平、关系以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都是由数据来描述的。而经济统计数据就是用来描述经济事物以及相互关系的,是否能够准确、及时的收集经济统计数据,会对经济分析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当前我国的数据统计水平相对较低,可以用于统计的数据数量较少,而那些可用的数据也存在着口径不一的问题,这些数据无法被有效的整合到一起,用于经济学问题的探讨与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活动数量爆发式增加,经济数据也变得更加繁杂凌乱,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分析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并且由多方面的干扰,一些经济指标的也存在着一事实上的虚假性,也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统计数据的收取与利用。

3.对数学统计方法应用于经济学的认识上存在问题

数学统计方法应用于经济学中,应注意方法使用的适当性与科学性。将数学统计方法应于经济学中,一种目的是为了让复杂的经济学问题简易化,可以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分析较容易的得出经济结论,另一种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经济学问题,有些经济学问题的解决只能依靠数学统计方法,这是问题本身的内在要求。而现在很多经济学研究者,或是企业的经济分析师,为了“炫技”,无论是什么经济问题的分析,都喜欢加上数学方法,认为只有这样研究才看起来有水平。甚至有些企业的经济分析人员对有些数学统计方法的原理并没有掌握,就用于企业经济问题的评估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与狭隘性。

4.缺少专业的经济数学统计人才

利用数学方法来进行经济问题的分析、评估与处理,不仅要熟练掌握数学统计方法,并且还要熟悉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理论。换言之,能够将数学统计方法应用于经济学中,需要数学科学与经济科学的复合型人才来胜任。除此之外,为了提升问题的研究效率,要求工作人员应要具备计算机使用技术,还要涉及到一定的社会学、管理学、市场学以及贸易学方面的知识。然而,当前现代企业负责经济分析的工作人员要么出身于经济相关专业,对经济学知识了然于胸,但是却不能灵活的运用数学统计方法,而有的工作人员数学研究专业毕业,数学方法的应用得心应手,却对经济学相关知识知之甚少,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工作人员对于利用数学统计方法来解决经济问题这项工作来讲,都不是最理想的。

三、解决数学统计方法在经济学中应用问题的对策

数学统计方法应用于经济问题的研究上,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都会重视得当的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来解决经济学问题。那么,让数学统计方法在经济学问题的解决上真正的发挥作用,就应针对上述的存在的问题,积极的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

1.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正如火如荼的发展着,保证市场经济能够持续的、稳定的发展,就要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探讨适合我国经济体制的最优产业结构,鼓励现代企业参与到更广泛的市场竞争之中,创新发展,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在数学统计方法应用于经济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相关理论,总结方法在实践中取得的经验,鼓励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注重运用科学的研究与方法,建立企业通过采取数学方法来定量一些经济决策的实施结果分析,形成一种科学市场竞争氛围,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快速形成。

2.建立经济数据收集网络

经济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数据收集的及时性,数据范围的覆盖范围以及完备性,都是保证数学统计方法在经济问题处理上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个,因此,建立可以及时、准确的收集经济数据迫在眉睫。我国经济数据的收集都是由经济统计部门来实施的,要想保证数据收集精、快、全,首先要建立经济数据统计指标体系,确定哪些指标是应该被收集的数据,注重一些新兴行业数据的收集;其次,要加大调查力度,保证调查方法的可靠性;再次,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进行数据的收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提高数据的收集效率;最后,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体系,自下而上,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保证相关数据可以顺利的被收集。

3.将数学统计方法合理的应用于经济学中

首先要认识到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来解决经济问题的目的不是方法的使用,而是问题的解决。方法的使用只是过程,而我们所要的是结果,可以用简单的经济方法解决的问题没有必要非得使用数学统计方法来解决。其次,要科学的运用数学统计方法与经济学方法。虽然,现代经济中,人们对经济问题的分析不仅局限于定性分析上,还要求进行定量分析,而定量分析通常要借助于数学统计方法,但是并非专门用于定性分析的经济学方法便一无是处,没有了用武之地,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下选择最适宜的分析方法。最后,国家相关部门应将数学统计方法运用于行业发展评估上,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4.加快培养复合型经济学理论研究者

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是可以利用综合分析方法来解决经济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至少要掌握数学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之门基础理论的原理,才能出色的完成保障现代企业发展的经济分析与经济问题处理工作。因此,国内各大高校应加快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注重数学方法的传授,或者可以培养专业的经济领域的数学统计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敏琴,乔磊.西方经济学iS—Lm模型的讲授技巧——紧扣数学工具的经济学内涵[J].科技经济市场.2013(11)

[2]成均孝.数学建模融入经济数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J].财经界.2013(32)

行为经济学应用篇6

1.1教师存在对计量经济学的不合理认识

在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经济学教师不能熟练掌握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的理解产生偏差。很多高校本科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主要介绍理论方法,除了一些课后习题和文中例题外,几乎没有关于结合理论进行应用的专门章节,即使有也特别老旧。有很多经典著名的国外教材也是如此设计。然而国内的很多高校教师仍然是不加修改的照搬国外的经典教材。此外,这些教材中很多例子适用于欧美的经济情况,很多教师上课的时候不能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改和补充。而且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孤立的课程,看不到它与经济学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就更加难以理解它在整个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甚至会觉得它是一门应用数学类课程,这种想法无形中会影响到学生,致使部分学生反感这门课程。由于计量经济学的学习需要数学、统计学、线性代数等数学基础知识,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强调数学推理,使得学生将计量经济学当作一门数学课进行学习,因此达不到这门课程应有的效果和目的,无法使学生认识到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和地位。过多的强调理论公式的推导,使得计量经济学很难被经济学类的学生接受,陷入理论推导的怪圈,降低了经济现象方面想象能力和求知欲望。另一方面,计量经济学的理论部分的理解又需要较好的数学基础。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需要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学生属于经济学类专业,此专业中的绝大多数的学生是文科生。而对于文科生而言,数学基础会稍微差一些,对数学敏感性较差,逻辑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能力也较低。因此,当接触到计量经济学这门学科时,若得不到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不难很难理解到理论计量的精髓而且也很难将计量经济学理论应用于实证研究。大部分学生就会认为计量经济学就是统计学或者数学,对其自身经济学科而言是不需要的。这种负面思想也会影响到下届学生。

1.2教学安排不合理

一般情况下,计量经济学每学期54学时,因为课时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着重理论课程方法的介绍,而并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当前,我校计量经济学在授课过程中以基础课程为主,而对于处理实际经济问题涉及较少。原因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主要是介绍理论及其推导;第二,如果讲授计量经济学的应用,则需要如下过程:首先建立或选择需要的模型;然后收集相应的数据;其次对模型进行检验并进行异方差、多重共线性和自相关等计量经济学检验,然后使用学到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估计模型中的待估参数;估计参数后,利用模型的估计结果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例如,经济现象的分析,政策建议,经济预测等。而计量经济学设定的课程学时较少,课时有限,故不能完成此种程度的教学任务。eviews等相关计量经济学软件是在实际应用分析常用的统计软件,在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有限,学生上机进行实际软件操作的机会少,训练不足,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后出现不会应用的问题。实验环节在高校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最重要的部分,经济管理类的实验环节比理工类要薄弱很多。另外,为了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近年各高校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地提高和改善。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应用。由于多媒体的广泛应用,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为主,板书为副,这虽然加快了教学进度,但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思考负担和思维强度,使得学生对必要的需要数理推导的理论部分无法理解深刻。

1.3教材内容分布不合理

现阶段计量经济学教材的内容主要侧重于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理论知识的介绍,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研究介绍的较少。学生在刚接触计量经济学时,就会看到大量的公式和数学符号,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在学完计量经济学后,学生不知道如何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大量的计量经济学教材的符号并没有统一,同一术语不同的教材用不同的符号,使学生眼花缭乱,不知从何入手。

2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方法论的学科,具有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计量经济学强调理论、案例和实验三者的有机结合。为了加强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了解,知道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得该课程的教学达到预定的效果,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笔者根据自己数年的教学经验,有下面几点建议。

2.1教师应正确理解计量经济学在整个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应用并重

首先教师应该正确的认识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位置及重要性。挪威的经济学家RagnarFrisch作为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933年曾经在计量经济学杂志中对于经济学数量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即使部分经济理论有数量特征的,但经济统计学、一般的经济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是不可以混为一谈的。也不能将计量经济学简单地看作是数学在经济学上的应用。只有真正的清楚经济问题的数量关系并将其结合着理解,我们才能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内涵及本质。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由统计学、经济学和数学相互结合的交叉学科,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将计量经济学看作是经济学、统计学、或者应用数学在经济学上的一种应用,而应将其看作一门在经济学科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其次,计量经济学教学应当理论与应用并重。计量经济学笼统的可以分为理论和应用计量经济学两部分。理论计量是以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为主,以数学推理为基础,强调理论的数学证明与推导;应用计量侧重理论的应用,以经济学为基础而对实际问题进行处理。在这方面的教学中,尤其应侧重结合我国国情,设计相关的实例分析教学,使得学生能够结合应用模型,加深对计量经济学理论的应用理解和训练。教师应当将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作为经济学人才所需掌握的基本方法论来设计。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这些基本的方法论原理,就具备了解决经济学中的相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本科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内容的设计中,应当坚持应用和理论并重,着重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案例,加深对计量理论的理解程度。再次,对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思路是优于数学过程而更加需要重视的部分。描述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离不开抽象的数学语言叙述过程,但让本科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这些数学过程,一方面是具有难度的,另一方面,也是不必要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学从而掌握详尽的数学推导过程。而有限的时间内,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整个学科的发展脉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需要学生建立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思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思路。例如,某一种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其思路的关键是什么?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壮大的学科。在冗繁的模型和方法中,能够建立整体的框架和思路尤为重要。是学生能够提纲挈领的感受到淘汰旧的理论方法的原因以及发展新的理论方法的驱动力,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灌输。比如新产生的方法怎样突破旧的理论框架,解决了原来没有考虑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的教学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这些框架和思路,因为思路不仅反映了方法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动力更主要的是学生如果能够深刻理解这些,才可能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所以,在整个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应该秉承这一思想,给学生介绍整个计量经济学体系的脉络。掌握好这个总的脉络,就能够提纲挈领,提高对计量经济学的整体认识。

2.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合理改革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验软件,积极挖掘学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从而安排相应的结合其专业的案例和实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掌握计量经济学原理的同时,能够很好的将计量理论应用于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中去,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计量的理解和认识。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时间在课堂上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且切身体会到计量经济学在其相应专业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学校应该在原54课时的基础上增加课时,增加的课时用于是学生掌握必要的经济和统计学软件的使用。使得同学不仅学完统计检验、参数估计等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在掌握这些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应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实际应用问题。由于当前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是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实际的经济例子、软件操作,经济理论分离,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授课时应选用一种软件,比如eviews,在讲授完基本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后,结合具体的经济实例,首先教学生如何使用软件来实现相应的理论结果,不需要解释为什么使用软件,只是让同学知道软件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简单的工具。比如,在学完前几章的参数估计和检验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实际问题,然后使用eviews软件完成参数的估计和检验,最后让学生对所得到的估计和检验结果做合理的解释,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刻掌握了所学习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而且也提高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分析能力。

2.3教材内容存在问题的合理改善

行为经济学应用篇7

2015年10月,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三部门共同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文件,指导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向应用型高等院校转型,促进地方院校提高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湖南科技学院作为一所普通的地方院校,必须贯彻落实党的重大教育决策,积极适应我国教育发展新常态,教育教学中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中,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机制。作为经济学八门核心课程之一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也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更加专注于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索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新路径。

一、学习计量经济学的意义

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统计学数据为依据,利用数学、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统计软件,建立模型,对经济问题进行研究,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其目的是通过定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验证和完善经济理论,预测经济发展趋势,评估经济政策的影响,选择适当的经济政策。因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莱因认为“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迪顿就是普林斯顿大学计量经济学双塔之一,偏重于研究微观计量。计量经济学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际经济现象的能力,希望学生能够对观察到的经济现象提出问题并进行分析,最后应用恰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来解释经济现象,从而加强对经济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研究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计量经济学自2000年被确定为湖南科技学院经济学类专业的必修课之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待提高,教学中重理论轻应用、重方法轻实践的问题,既不能实现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也与地方院校加强应用性和技术性,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不相符,不能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本文结合我校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研究了我校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向应用技术性转型的道路进行探索,并提出几点相应的建议,希望能促进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一)学生数理基础薄弱,对本门课程存在严重的畏难心理

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除了金融工程专业外,其他专业都是文理兼收的,并且文科生的比重要显著高于理科生,因此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对数学类课程存在严重的畏难心理。有学生反映自己碰到数学就头痛,数学类的课程基本都听不懂的,碰到数学课程考试必定挂科。而计量经济学虽然是一门经济类学科,但是现有的计量经济学教材一般都注重于理论推导,忽视案例教学和实践应用。教材中一般运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进行公式的推导及证明,只在每章的最后一节中给出一个案例分析。学生翻开教材,看到的是满篇的理论推导,下意识地将计量经济学归类为数学课程,产生心理暗示――“这门课这么难,我肯定学不会。”另外,计量经济学创始人弗瑞希曾说,计量经济学是“统计学、经济学和数学的结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计量经济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等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如果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储备不够,存在先修课程的缺位,那么必然影响到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效果,对计量经济学中的理论知识难以理解。

(二)教师教学过程中重理论方法介绍,轻应用能力培养

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问题,其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分为四个步骤:模型设定、数据搜集、估计参数、模型检验及应用。在计量经济学的各个步骤中都离不开经济学理论,无论是模型的设定、指标的选取,还是参数估计或者是模型的检验及应用,都离不开具体的经济背景。计量经济学不仅要寻求经济计量的分析方法,而且要对实际经济问题加以研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偏重于公式的数理推导,而对如何从经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如何选取指标、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如何根据软件输出的回归分析的结果进行经济分析等讨论都较少。这样导致学生不知道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到底有什么用,也不理解具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使用场合,在撰写毕业论文时,生搬硬套教材上的模型,而不管研究的问题是否适合建立该模型,在数据的处理、模型的诊断,以及最后的经济意义解释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任课教师大多长期从事理论教学,缺乏将计量经济学运用到实践生活中的经验,并且从事计量经济学的教师大多是数学教师,缺乏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有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大多重理论推导,缺乏经典的案例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靠,没有掌握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内涵。

(三)考核方式存在弊端,不能反映学生的能力

考试是督促学生学习、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与手段。目前,我校对计量经济学成绩的计分方式是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包括学生上机实验、出勤和课堂表现等,其中上机实验占一半,出勤和课堂表现等占一半。上机实验是根据教材给定的数据进行操作。虽然能够训练学生对软件的操作能力,但是没有培养学生搜集数据的能力。而且教材给定的数据一般比较理想,不能反映出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期末考试的主要形式是闭卷考试,题目类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判断题,以及计算题等。大部分内容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记忆,学生平时不学,通过考试之前的临时抱佛脚,或者是作弊都能通过考试,少数能学甚至能够高分通过考试。这既打击了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到了学校的学风建设,也在无形中助长了舞弊现象。而计量经济学是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培养的应该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应用模型来分析具体的经济问题。临时的死记硬背并不能使学生理解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就更谈不上应用了。而模型的设定、数据搜集以及模型应用等在闭卷考试中基本没有办法进行考核,因此目前的考核方式不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改进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引进案例教学,弱化理论推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即通过导入案例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计量经济学中引入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案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对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定量分析房地产价格与利率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计量经济学确实是“有用的”,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计量经济学中虽然有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推导,但是这些公式的存在是为了说明模型结果的正确性。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我们应该重点要求学生能够建立模型,通过软件对数据进行操作,并对软件的输出结果进行正确分析,而不是在公式的推导上。实施案例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计量经济模型的设定、软件的输出结果以及模型的应用条件的理解。当然,案例教学要求教师搜集和编写符合计量经济学研究主题,切合学生专业的案例,才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加强“双师”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高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是刚从学校毕业就进入高校进行教学,基本上都是刚踏出校门又进了学校,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因此,教师对于理论知识掌握得非常扎实,却没有机会将计量模型用于社会实践,缺乏应用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提供给教师更多的实践机会,让教师能够深入企业,深入社会实践,了解计量经济学和相关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并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促进教师向“双师型”转换,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打造“双师型”队伍。教师的应用能力提高了,才可能培养出素质高、应用能力强的学生。另外,学校应该多聘请企事业单位实践经验丰富的相关专家担任兼职的实践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学校应该制定相关的教师培养方案和人才引进措施,推动“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三)引入课程论文的考核方式,完善现有的考试体系

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既然闭卷考试不能反映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可以尝试采用课程论文的考核方式。课程论文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能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当然,为了保证课程论文的质量,实现课程教学目标,防止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敷衍了事,这就要求教师在写作之前引导学生重视论文写作,合理安排课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写作,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对论文的选题方法、写作规范、文献查询等与课程论文撰写相关的内容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论文完成后加强对论文的严格验收,对抄袭的论文一经发现,一律判定为零分。同时也不能将试卷考核的方式抛弃,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重视程度。

行为经济学应用篇8

关键词:法经济学;海商法;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DF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1-0097-05

一、法经济学理论及对其批判

法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也称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经济学及法和经济学,是一门“用经济学阐述法律问题”,“将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的方法全面运用于法律制度分析”的学科。其研究的主要目的仅在于“使法律制度原则更清楚地显现出来,而不是改变法律制度” 。[1]法经济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可以追溯到边沁、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但作为一个学科,则是起源于科斯在其《企业的性质》(1937)以及《社会成本问题》(1960)中提出的交易费用原理,紧接着阿尔钦、卡拉布雷西将经济学理论应用于财产法和侵权法,芝加哥学派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特别是波斯纳以其《法律的经济分析》及随后的其他著作将法经济学理论推向了一个高峰。早期的法经济学分析主要应用于具有明显经济特征的反托拉斯法和公用事业管制等领域,在科斯提出交易费用理论后,波斯纳等通过纳入各种经济学理论和假定,将法经济学分析进一步应用到整个法律领域,包括民事、刑事和行政程序,惩罚理论及其实践、立法和管制的理论及其实践,法律的实施和司法管理实践,以及宪法、海事法、法理学等各个方面。

法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以“个人理性”及相应的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作为其研究方法基础,以经济学的“效率”作为核心衡量标准,以“成本—收益”及财富最大化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来进行法律问题研究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同样也是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基础,并且在“边际革命”兴起后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广泛的运用。[2]法经济学大量运用古典经济学的“效用”、“效率”、“机会成本”等概念,以及“成本—收益分析”、“均衡分析”、“边际分析”等分析方法,对传统的法律概念、法律规范、法律原则和法律关系乃至全部法学理论都进行了重新阐释;法律的制定、实施过程也被赋予经济性解释,提出了制度优化和效率性改进的方案。法律制度由此不仅在事实上,而且在“学术理解”上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核心。[3]由于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分析工具相对于法学来说具有严密性和科学性,加之波斯纳在新功利主义哲学的理论支撑下,凭借其高产而影响深远的著作,法经济学理论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中国也已经建立了相当规模的法经济学研究团体。

然而法经济学理论自其兴起之日,在内外两个方面都遭受了各种批判。著名法经济学家麦乐怡在《法与经济学》中认为,应当区分“法与经济学”与“法律的经济分析”,后者只是在新古典主义的经济模式中研究既定社会制度中的法律问题,而前者应注重研究经济哲学、政治哲学与法律哲学的相互关系,分析和评估可供选择的多种社会模式,研究和探索选择各种不同社会模式的法律制度与经济关系的后果。麦乐怡的观点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在法律经济学研究领域中所占有的统治地位提出了挑战,认为“法律的经济分析”是狭隘的,应将更多具有意识形态内容的研究纳入到法律经济学的研究领域;科斯认为在波斯纳对他的批判中,波斯纳并没有搞懂他的理论;著名法经济学家贝克尔认为法经济学过于理论化。在法经济学之外,尽管波斯纳认为其哲学基础是“超越于古典功利主义之上的道德观”,认为效率的观念可以和自由平等诸观念相互协调,再三强调了“正义的最普遍涵义是效率”,但其哲学基础甚至被认为还不如边沁的功利主义,因为边沁至少还考虑大多数人的福利,而波斯纳只考虑效率本身,根本不顾及平等、人权等基本原则;很多法学研究者强调经济学本身也不是完全规范和科学的,法经济学陷入了一种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的短视之中,法经济学是一种经济学帝国主义的产物;台湾学者林立在其《波斯纳与法律经济分析》中认为,经济学与法学具有“不可共量性”, 经济学以效率为终极追求,而法学自古都是“人事和正义的科学”;科斯深刻意识到经济学自身的局限,从不将其理论明确和普适于各个领域,[4]等等。

二、法经济学分析的应用评价

法经济学建立在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和各种分析工具之上,由于经济学行为科学理论相对于法学具有规范性、严密性和科学性优势,对法律的分析更具有直观和逻辑的说服力。特别是在美国这样一个信奉实用主义哲学的国家,因为法经济学分析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明显作用,法经济学已成为一个主要的法学流派。美国法学院大多开设法经济学课程;美国总统里根在1981年任命了波斯纳、博克和温特三位在法经济学方面颇有造诣的法学家为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法官;同年,还通过并颁布了12291号总统令,要求所有新制定的政府规章都要符合成本—收益分析的标准。但是,经济学理论也同样存在不规范、不严密的地方,法经济学分析如果没有边界,自然容易走向极端,比如波斯纳分析问题时,仍然套用效用原则,对性快乐作成本—收益分析,就广遭诟病。当然,并非所有的主流法经济学家都这样滥用法经济学理论,比如卡拉布雷西就认为,有些权利是不能转让的,否则会产生相当的外部性,这些不能转让的权利本身是难以适用法经济学理论的。由于一些法经济学家如波斯纳、罗伯特·考特和托马斯·尤伦等存在将法经济学理论普遍适用的倾向,对法经济学作出“经济学帝国主义”、“工具理性”甚至“粗鄙的功利主义”等评价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

事实上,作为法经济学理论集大成者的波斯纳,其理论也是引起对法经济学批判的焦点。波斯纳是个天才式人物,著作高产而且影响巨大,但由于其许多论述颠覆传统,本身也存在很多不够严密的地方,这就给了人们留下了批判的空间。尽管波斯纳对许多批判作了较好的回应,比如就正义的普遍涵义是效率,法经济学分析、经济学理论与法律心理学、法社会学、法人类学等一样都存在弱点等等。但波斯纳本身的确存在诸多“出格”的观点和行为,加深了人们对其理论理解的困难。比如,波斯纳2006年所著的《不是一个自杀性协议:国家紧急状态下的美国宪法》(not a Suicide pact: the Constitution in a time of national emergency)用恐怖主义增加政府与民众之间交易费用的分析,表达了对布什政府对伊战争、恐怖囚犯待遇法案等在美国存在巨大争议的事项,以及布什未经国会授权命令当局对私人邮件、电话监听监控这一普遍认为是违反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的行为等的支持;基于类似的经济分析,波斯纳了越战以来法院保护新闻记者隐匿消息源的判例,要求记者必须交代新闻来源,以保证新闻的准确性和国家对泄密原因的掌握,在他的判决下,多个记者因藐视法庭而被关押起来。而这一问题存在巨大的宪法权利争议,美国一部电影《真相至上》生动地反映了这一点。看起来,波斯纳的确把法经济学运用得过于泛滥,以至于可能激起人们的愤怒。

其实,理性是有限的,经济学理论建立在一系列理论前提与假设上,存在各种模型约束条件,法经济学家波斯纳也同样不能摆脱这种局限。经济理性不是人类的唯一价值,也不会是社会的唯一价值,经济分析当然也不能是“经济学帝国主义”。客观地说,在非市场和非宏观福利的领域,法经济学分析是要慎用的,因为像人的心理、价值观等是无法用效益最大化的标准去评价的。但是,对于很多领域,特别是市场及事关社会宏观福利的领域,法经济学分析是最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在这些领域,传统法学研究所强调和重视的“公平”、“正义”这一类概念本身的含义往往是无法界定的,法经济学运用经济学工具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能有效克服这一缺点。法经济学在规范研究中所运用的效率标准,主要不是“帕累托最优”,而是“卡尔多—希克斯补偿原则”意义上的效率标准,即认为在社会的资源配置过程中,如果那些从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中获得利益的人所增加的利益足以补偿(并不要求实际补偿)在同一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中受到损失的人的利益,那么,这种资源配置就是有效率的。这看似忽视了分配正义,但是法经济学不能解决所有的法律问题,分配正义应该归属到一些不适用或不完全适用法经济学分析的领域去实现,比如人权法、社会保障法等领域。某个法学理论只能解决某个局部的问题,例如,科斯定理所指的效率和福利最大化在应用上也是针对一个特定范围的,比如全球范围、一国范围或者一个更小的时空范围,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所举的工厂污染权与附近居民要求空气清洁权的例子,[5]就是指该区域、居民与工厂这个范围内的效率与福利最大化,没有考虑整体社会环境等范围内的效率与社会福利,但是交易成本理论能够解决好这个案例中的权利配置问题,这就足够了。

法经济学分析到底有哪些应用的边界?大致来说,涉及人的价值、人格、文化及人权、自由等基本因素时,经济理性不是主要考虑因素,法经济学分析一般不适用;一般的法律制度领域,有可能适用法经济学分析,但要受到限制,因为经济理性不是唯一考虑因素,上文所述波斯纳对以反恐限制自由、等适用经济分析就是没有把守这一限制边界的结果;而对于经济领域的法律,适用法经济学分析基本没有障碍。特别是对于商法来说,更是应该尽量应用法经济学分析,避免简单的定性论述。商法的最高价值取向是效率,立法上采取的是效率优先原则,[6]而效率本来就主要是个经济学意义上的概念,对于效率的论证,传统法学理论是难以有效完成的,法经济学分析无疑是最适宜的工具。在世界范围内,海商法和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被认为属于传统的四大商法,[7]因此就海商法研究而言,应用法经济学分析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是深化海商法研究所必需的。

三、法经济学分析在海商法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在海商法学中,法经济学分析源远流长,美国联邦上诉法院第二巡回法庭汉德法官在1947年United States v. Carroll towing Co.一案中提出的“汉德公式”,就是一个典型的法经济学分析。汉德法官在该案中论述船主对其船舶碰撞有无过失时分析道:任何船只都有脱锚的可能,并在脱锚后对附近的船只构成威胁,一位船主防止此类事件发生的义务应由三个变量来决定:(1)该船脱锚的可能性(probability,简称p);(2)该船脱锚后将给其他船只造成的损害(loss或injury,简称L);(3)对此采取足够预防措施将给该船主带来的负担(burden,简称B)。只有当p×L>B时,船主才有过错。因为如果花费更多的成本去避免一个更小的损失,显然是没有效率的。汉德公式是一个典型的成本—效益分析,这还早于科斯提出交易费用理论。波斯纳在《法律的经济分析》的“交换过程及契约法的经济功能”一节中也对海难救助费用作了简要的经济学分析。我国近年来法经济学理论有较快的发展,法经济学分析在法学研究中也开始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民商法、法理等学科中较受重视。我国海商法学界部分学者也开始将法经济学分析应用到相关研究之中,如韩立新教授在其著作《船舶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中对船舶污染损害赔偿采用严格责任进行了法经济学分析,王立志《船舶登记法律制度的经济分析》一文对船舶登记进行了经济学分析,王婕丽的论文《船舶抵押权的法律经济分析》及数篇硕士论文也对海商法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单的经济学分析。

法经济学分析在我国海商法学研究中的应用存在如下几个问题。第一,法经济学分析应用仍然很少,法经济学理论似乎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和海商法这样一个商法部门属性是不相称的。海商法是调整海上运输和与船舶有关的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律,其内容是典型的经济活动,不充分应用法经济学分析对海商法进行研究,是难以走出从法律到法律的传统模式的,也是不够深入的,因为经济的内容只有经济学的工具才能做出最好的解释。尤其和民商法、法理等学科相比较,可以说法经济学分析在海商法学中的应用是很落后的。第二,已有的部分研究中,对法经济学理论的应用主要还是集中在传统的侵权责任、物权等民法领域,基本没有对海商法特殊法律制度和理论进行法经济学分析。海商法存在大量区别于普通民商法的特殊制度和惯例,这些制度和惯例往往不能得到传统法学理论的完整解释,运用法经济学理论应该是一个非常合适的研究进路。第三,目前在海商法研究中运用法经济学分析,大部分还处于简单的成本—效益或博弈论的描述性分析阶段,缺少模型论证和系统运用法经济学工具的研究。第四,正如贝克尔评价美国法经济学研究时所说的,大部分研究者缺乏定量研究训练,我国海商法研究领域也缺少这种定量分析的传统。

四、法经济学分析在海商法研究中的应用范畴

海商法学研究诸多特殊的对立统一的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些均是法经济学分析可以和应当应用的范畴。

1.船方和货方的法律关系领域。这是海商法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因为海上运输是海商法的主要调整对象,船舶相关的特定社会关系也基本是为海上运输服务的。船方和货方之间的法律问题除了可以应用法经济学分析的合同关系、侵权关系之外,还存在许多特殊的制度,如承运人责任基础法律制度、提单法律制度、适航、管货、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法定责任制度等等,这些范畴可以充分运用各种微观经济学工具进行法经济学分析,较之传统海商法研究能做出更深层次的研究。

2.国内方和国外方的法律关系领域。海商法具有天然的涉外性,为国际贸易服务。海上运输大多是国际运输,跨国关系领域自然涉及各国利益问题,而如何在立法与司法中维护本国利益,同时又保持适度的国际利益平衡,对利益格局的判断很重要,而利益的分析和判断自然要建立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上,法经济学分析是重要的、离不开的工具,如海运大国与货主大国的定位、污染、遇难船避难、油污合作响应、大量国际公约的评估与参加等等,传统法律理论似乎是力不从心的。

3.与船舶物权相关的法律关系领域。除了传统的物权规范外,船舶物权有许多特点,如留置权、优先权制度,造船、在建船舶抵押与船舶融资等,都不同于民法一般物权制度,而这些特殊制度归根结底是为繁荣海运和船舶交易服务的,但是传统法律理论对此难以做出更为深刻的论述,而法经济学分析可以提供更为直接和规范的模型、研究路径。

4.管制方与被管制方的法律关系领域。海商法也调整许多涉及政府管制的关系,如船舶登记与入籍、海运市场的准入与管理、海运市场竞争与垄断的规制、防污管理与强制保险、iSm规则等,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规制经济学中许多已经比较成熟的理论与工具,非常适合运用到法经济学中,不能仅仅限制在微观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和最大化模型之中。

5.风险分担机制法律关系领域。由于存在海上特殊风险,基于促进航运发展的需要,海商法规定了责任限制、共同海损、油污基金等制度,这些制度迫切需要运用微观经济学工具和宏观经济学模型进行探讨,研究其合理性、调整的必要性。

6.船舶其他法律关系领域。海商法调整的碰撞、拖航、救助、打捞及船舶租用等关系与一般民法规范和行政法规范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就民事主体之间、国家与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法经济学分析,可以对这些古老及发展中的特殊制度做出清晰的解释。

7.其他特殊法律关系领域。如无船承运人网状责任与提单制度、实际承运人与承运人非和非雇佣的法律特点、船东与船代、货主与货代、船代与货代之间的提单签发等法律关系,都有海运行业具有的特点及商事交易的特点,对此范畴进行法经济学分析,研究前景是很广阔的。

8.国家干预海运法律关系领域。如国船国造、载运保留、船队补贴、造船振兴等都直接属于宏观经济调控领域,其决策和运行,更是离不开法经济学分析。

五、法经济学分析在海商法研究中的应用深化——科斯的研究进路

法经济学学科起源于科斯提出的交易费用理论,波斯纳等学者无不受其影响,以该理论结合边际理论、最大化理论等新古典经经济学工具进行法经济学分析。但是,波斯纳对科斯提出过“反理论”的批判,而科斯则认为波斯纳没有真正弄懂他的理论,二者存在着严重分歧。1997年,《芝加哥大学法律评论》杂志编辑部召开了一场“圆桌研讨会”,一些著名学者,例如罗纳德·科斯、加里·贝克尔、默顿·米勒、理查德·波斯纳、理查德·爱泼斯坦等参加了会议。科斯在会议上明确表示,他关心的是法律系统的运行对经济系统运行的影响:不同的法律系统对特定经济系统的影响有何不同,当采用这种而不是其他法律规则时,对经济系统又有何不同影响。[8]实际上,科斯提出交易费用理论的本身,是为了解释制度对经济的影响。包括斯密在内的新古典经济学家都忽视了企业组织,认为企业不过是随着交换和分工的出现,把不同技能的人组合在一起而已。科斯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就是以交易费用理论为指导(虽然科斯直到1960年《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才深入阐述了这一理论),证明人们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才会组建企业的,科斯的理论为研究经济学现象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野,贡献是巨大的。这也决定了科斯和波斯纳的研究进路是反向的。

尽管波斯纳也应用交易费用原理,但是波斯纳是应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各种工具和理论去分析法律,“正统的法经济学从来没有,或者说几乎没有野心去改变经济学”,[9]著名法经济学家威廉姆森认为,波斯纳的观点表明法和经济学的关系是单向的:法学更像是恳求者,依赖于经济学向其提供的任何事物,但是却很少或者没有可以作为回馈的。[10]而由于波斯纳的重大影响及法学界本身的局限,绝大多数法经济学研究都是沿着波斯纳的方向进行的,即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和工具来分析法律,这是一种单向的用经济对法律的分析;而科斯从其《企业的性质》到《社会成本问题》,都是以研究不同的法律制度和规则对经济的影响(如企业的组织制度可以节约交易费用)为出发点的,科斯的进路是用法律对经济的分析。波斯纳的研究进路,在美国已经得到充分的开展,在中国的一些部门法领域也正在兴起。虽然在海商法领域,波斯纳研究进路的法经济学分析仍然处于不发达阶段,但是作为长远的学术研究方向,海商法研究应当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瞄准科斯的研究进路,努力以海商法领域的法经济学研究向海运经济甚至外贸经济领域提供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成果。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m].蒋兆康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序言.

[2]史晋川.法律经济学述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2).

[3]冯玉军.法经济学研究范式及其理论阐释[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1).

[4]柯岚.波斯纳经济分析法学批判[J].财经,2005,(13).

[5] R. H. Coase,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 ,vol.3 no.10,1960,1-44.

[6]赵万一.论民商法价值取向的异同及其对我国民商立法的影响[J].法学论坛,2003,(6).

[7]石少侠.我国应实行实质商法主义的民商分立——兼论我国的商事立法模式[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5).

[8]Douglas G. Baird,“the Future of the Law and economics: Looking Forward”,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Fall 1997.1167-1177.

行为经济学应用篇9

“国民经济学”这一学科在国内外有着不同的学科渊源。在国外学术界,国民经济学与经济学区别不大,目前研究的主要对象都是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英美等国家习惯将其称为“经济学”,德国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则将其称为“国民经济学”。亚当·斯密1776年的《国富论》可以看作国民经济学的先驱之作,现有中译本文献中可以查到的直接以国民经济学为名的西方经济学专著主要是非英美学者(特别是德国学者)所著,如1915年翻译出版的日本学者津村秀松所著《国民经济学原理》、1914年翻译出版的德国学者傅克斯所著《国民经济学》、1938年翻译出版的德国学者狄尔所著《国民经济学原理》等。在国内,国民经济学学科发端于国民经济计划学,该学科最早由中国人民大学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前,“国民经济学”是经济学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是一门关于国家经济是怎样运行和应当如何管理的学科,从宏观、战略的角度来研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并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进行预测与规划。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学科建设的快速推进,国民经济学的新理论、新体系不断涌现。考虑到“保留并发展国民经济学可能是中国经济学的特色”“国民经济学也许是中国经济学(体系)发展的一个特色点、突破点、制高点”,我们有必要停下来思考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以及中国国民经济学学科未来应该如何发展。诚如林木西所言,“国民经济系统是一个多部门、多地区、多环节、多层次相互交织,诸多子系统相互交错,多目标、开放性、动态化的巨系统”。面对这样一个庞杂的大系统,在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过程中,由于不同学者的学术旨趣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衍生出一系列的学科建设困境和难题,亟须加以突破或化解。 

纵览现有文献,可发现不少学者已经注意到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面临的尴尬或困境,并初步提出了一些解决之道。可大致将现有文献分为如下两类:(1)关于国民经济学学科面临的尴尬或困境。刘瑞指出,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面临“国内外学科性质不同”“国内学科分工不明确”“国内学科专业同行不同语”等三大尴尬局面。顾海兵、齐心认为,国内学界对“国民经济学”的理解要么过窄、要么过宽,需要进行必要的折中处理。王廷惠认为,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研究对象分歧、学科体系不一、学科特色不足、学科边界模糊等一系列问题。(2)关于完善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建议。和云建议,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应处理好“规范性与特色性”“本土化与主流化”“国民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科”等三对关系。林木西认为,国民经济学的学科渊源与其从国外寻找不如从自身挖掘,其学科边界、研究对象与其同其他学科去比较、界定,不如靠自己的努力和创新。花冯涛则建议,一方面要处理好国民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另一方面在研究的核心内容上,要着重强调国民经济学的宏观特性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

纵览现有文献,可发现它们还存在如下不足:第一,现有文献所提炼的国民经济学学科所存在的问题尚缺乏哲学方法论层面的反思,从而影响了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把握;第二,现有文献所提出的化解之道仍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嫌,缺乏优化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系统解决方案。为此,本文选择以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Lakatos)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为基本工具,对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面临的“四大困境”展开具体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国民经济学学科的路径选择。 

二、学科建设面临的“四大困境” 

1.困境之一:理论内核缺乏 

按照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可将一门理论的研究纲领分为“硬核”和“辅助假说”,“辅助假说”围绕“硬核”形成了一层层保护带,“正是这一辅助假说保护带,必须在检验中首当其冲,调整、再调整、甚至全部被替换,以保卫因而硬化了的内核”。简言之,研究纲领的硬核或内核即“一组关于该学科在研究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则”,拥有坚硬的内核是一门理论具有生命力的标志之一。一般认为,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可对一门理论进行细致的结构分析,进而可包容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和库恩的“范式”概念。国民经济学内核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不可否认,国民经济学学科的研究内容较为多元化,与较多的经济学分支乃至社会科学分支有着丰富的理论“接口”,这是其学科外延较广的体现之一。举例来说,在与国民经济学并列的应用经济学学科中,产业经济学拥有“产业组织理论”这一内核,国际贸易学拥有“比较优势理论”这一内核,绝大多数经济学分支学科都有各自明确的理论内核。然而,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至今,仍然缺乏一以贯之的理论内核和贯穿研究体系的那根“红线”。正因缺乏明确的理论内核,且存在较为宽泛的研究体系,容易给人留下一种印象:“国民经济学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进而言之,在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应该捍卫和坚持什么、调整和改变什么,往往就成为不清不楚的问题了,从而必然会影响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一句话,理论内核不明确严重地影响了国民经济学“研究纲领”的活力和生命力。而当一门学科缺乏自身明确的理论内核时,便存在着被其他学科同化的可能。 

2.困境之二:保护带庞杂 

一门学科的保护带是将研究纲领的内核运用于现实世界所得到的种种具体的假说。在发展一门学科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现实数据或案例不断地对保护带进行证伪,通过不断地“去伪存真”,保留暂时没有被证伪的假说,进而形成围绕理论内核的一层层“保护带”。国民经济学的发展也不例外。然而,迄今为止,国民经济学学科体系的保护带仍然较为庞杂,甚至难以找到其系统而明确的理论假说。在厦门大学钱伯海教授历经多年构造的国民经济学学科体系中,财税机制与调节、货币信贷与金融调节、对外经济及其调节、国民经济总体模式及发展战略等内容始终存在,但逐步增加了对总需求、总供给、总供求平衡等相关内容的论述,进而将国民经济学转化为国民经济管理学。顾海兵、齐心认为,国民经济学包括国民经济方法论、国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信息论、国民经济预测学、国民经济政策论、国民经济地理学、国民经济模型论、国民经济生态学、国民经济军事学、国民经济人口学、国民经济法学、国民经济战略与规划论、国民经济社会学、比较国民经济学等。刘瑞指出,国民经济学的核心命题应该包括两大板块和三个层次,两大板块分别是“国民经济运行”和“国民经济管理”,“国民经济运行命题”包括“经济总量命题”(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总供给、经济总需求)、“经济结构命题”(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企业结构)、“经济平衡命题”(经济总供求平衡、经济内外部平衡);“国民经济管理命题”包括“政府经济职能命题”(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必要性、政府经济管理制度)、“宏观调控命题”(宏观调控目标与手段、宏观调控机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命题”(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经济政策命题”(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发展政策、经济规制政策)。(注:括号内的表述为第三层次)。林木西则认为,国民经济学的研究体系主要包括:国民经济系统(系统总体、系统结构、系统环境)、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分析、需求动力、供给推力、周期波动)和国民经济管理(管理目标、发展战略与规划、监测预警与综合评价、宏观调控、微观规制)。王廷惠指出,中国的国民经济学应该重点强调国家战略利益导向、国情与本土化语境,关注可持续发展。目前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尚缺乏公认的保护带,学者们也缺乏对上述体系或框架的证伪或证实,使得在全国性的国民经济学方面的学术论坛或学术会议中,缺乏统一的交流语境和学术背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研究者“自说自话”的局面。这加剧了国民经济学成为经济学科中的“大杂烩”,必然影响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和繁荣。

     3.困境之三:学科边界不清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科发展的交叉局面或许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并且跨学科发展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然而,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如果没有明确的学科分工、学科边界不清晰,会严重地制约和影响知识积累的进程和效率。即便是跨学科融合发展,也应该是在学科高度分工、知识高度分立的背景下,当各学科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二次融合”。纵览国内各国民经济学学位点以及部级、省级重点学科所涵盖的研究方向可发现,国民经济学尚不能很好地体现出与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学科的区别。当前国内的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还没有为“二次融合”做好准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国民经济学不仅在研究内容上与上述诸多应用经济学学科的边界不清晰,而且与部分理论经济学学科的区别还没有被厘清,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与西方国民经济学存在含义上的混淆。根据德国学者罗雪尔的看法,西方学者(尤其是19世纪以前)所言的“国民经济学”主要不是指国民经济学学科,而是指国家角度的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异体,甚至是政治学的一个部分。目前,德国的经济学分为国民经济学和企业经济学,美国经济学会对经济学的1—3级分类中尚不存在国民经济学学科,但美国经济学会的分类与国民经济学相关的有e类、H类、o类、p类。而在中国,国民经济学是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学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若干具体问题的经济学科。显然,中国的国民经济学是一门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土化经济学科,在中国发展国民经济学学科,并非要传承与复兴德系国民经济学。也就是说,中国的国民经济学与德系国民经济学是不一样的“国民经济学”,不能因为名称相同而将它们混为一谈。

二是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不甚明确。有著名学者曾指出,国民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是一回事,甚至引用马克思的话来加以证明。不可否认,政治经济学是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然而,中国的国民经济学是从国民经济计划学转化而来,肯定需要运用包括政治经济学(德系国民经济学)在内的各经济学流派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同时在不少内容中还要吸收哲学、系统论、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一切人类文明成果所提供的知识养分,这决定了不宜简单地将中国的国民经济学等同于政治经济学。按照目前中国经济学科体系的划分方法,国民经济学属于经济学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面设置的二级学科,而政治经济学则是“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面设置的二级学科,在这里的“国民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显然不是一回事。 

三是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还不明朗。国内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可以在国民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画等号。不可否认,国民经济学的理论来源之一就是宏观经济学,甚至国民经济学只有紧密结合宏观经济学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但国民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至少还存在着如下三大区别:(1)分析层次有差别。国民经济学可同时涵盖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的分析(虽然侧重于宏观领域),其分析广度要超过宏观经济学。(2)研究主题有差异。国民经济学重点分析经济制度问题、经济结构问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问题,不同于宏观经济学高度关注的经济总量及其决定问题。(3)知识构成有区别。国民经济学大量吸收了哲学、系统论、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养分,而宏观经济学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方面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广度。与宏观经济学的分析视野和研究对象不同,国民经济学既分析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社会再生产问题,也非常重视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既分析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关联问题,也格外重视不同区域的平衡发展问题。 

4.困境之四:研究对象不明 

关于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当前中国学术界还同时存在着宽派、窄派和中间派三种观点。宽派以钱伯海等为代表,认为国民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整体,把政治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既研究生产力,又研究生产关系,既研究国民经济运行质的规定性,又研究其量的规定性,还研究国家管理等上层建筑,以及社会产品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的全过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窄派以李华、刘瑞等为代表,认为国民经济学就是国民经济管理学,是指广泛运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研究宏观经济运行规律及其管理机制的综合管理学科,主要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决策、规划、调控和组织,如何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中间派以顾海兵、齐心为代表,认为国民经济学应从属于应用(宏观)经济学、实证(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一般原理与行政管理学及社会统计数据相结合的应用宏观实证经济学。从上述梳理可看出,迄今为止,“国民经济学究竟研究什么”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当然,这与前述该学科尚没有明确的理论内核和公认的保护带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将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明确下来,并将其保护带梳理清楚,那么,确立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将不再成为一道难题。 

三、进一步完善学科的路径选择 

1.以宏观经济学的“三化”(应用化、战略化、政策化)为基础,提炼理论内核 

迄今为止,提炼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仍然是一项重要且亟须完成的工作。有学者认为,国民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国家的宏观调控,计划、财政、金融等三种政策手段构成了宏观调控的三种主要手段,国民经济学应该比财政学、金融学等学科更为宏观。也有学者认为,市场与计划的关系理论构成了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作为从国家层面入手展开研究的经济学学科,其理论内核不能是具体的政策手段,因为具体的政策手段只是实现国民经济运行目标的途径,其本身并不能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类似地,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也不宜是简单的市场与计划的关系理论,因为这一理论尚不足以有效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等更为宏观的国民经济主题。进而言之,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只能从国民经济学系统中去寻找和提炼。这是因为:第一,国民经济学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国民经济学这一巨系统具有开放性、动态化、多部门、多地区、多环节、相互交错、多层次、多目标等特征。第二,系统论是研究国民经济学的最佳手段。系统论是认识系统、剖析系统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只有把握了国民经济学的系统总体、结构及其功能,才能明确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什么、分析这一系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进而才能找到其理论内核、探索其理论结构。遵循上述思路,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是宏观经济学的应用化、战略化和政策化。依据这一理论内核,国民经济学的核心任务是:主要运用宏观经济理论,结合经济学其他分支学科,甚至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着力分析和解决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各种现实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2.以基础理论运用于国民经济现实得出的具体假说为内容,明确保护带 

为了明确国民经济学的保护带,需要将其理论内核运用于现实世界而得到种种具体的假说,然后不断地通过实证分析手段对之进行证伪,并不断对保护带进行调整、再调整,才能硬化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按照拉卡托斯的看法,在一个进步的研究纲领中,理论导致发现迄今不为人们所知的新颖事实,而在退化的研究纲领中,理论只是为了适应已知的事实才被构造出来。因此,为了使国民经济学成为一种进步而非退化的研究纲领,需要以宏观经济学的应用化、战略化和政策化等“三化”为主线,将其基础理论运用于对国民经济现实的分析和解释,得出国民经济学的系列命题和假说,构造其保护带的基本框架,并以国民经济学的主要理论驱动“新颖事实”的发现,从而不断完善国民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及其结构。 

3.以国民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之间的有效分工为原则,明晰与其他学科的边界

一是强化国民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之间的分工。国民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也因此,应该突出强调其“应用”色彩,强化该学科与理论经济学之间的分工。理论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提出并论证各种经济学理论,其中涵盖了各种经济学流派,如古典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后凯恩斯学派等等。而应用经济学的基本任务则在于合理运用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吸收和借鉴理论经济学中各个学派的养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为此,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和分析不必过多地陷入流派之争,而应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基本原则,选取经过事实检验、尚未被证伪的经济学理论去分析国民经济系统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 

二是优化国民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其他分支学科之间的分工。国民经济学应区别于应用经济学中的其他分支学科,如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在这些学科中,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与区域发展、地区差异等有关的经济问题;财政学主要分析政府收支行为及其背后的动因与规律;金融学探讨货币资金的融通及其背后的基本规律;产业经济学定位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产业发展和演化动因及规律;国际贸易学则主要将(西方)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延伸到“国际”范围,以便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种稀缺的资源要素。那么,国民经济学应该如何定位,以区别于现有的应用经济学学科呢?我们认为,国民经济学应该定位于“综合性、统领性、应用性的经济学学科”。也就是说,国民经济学作为一个“巨系统”,虽然其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之间存在着广泛的“接口”,但该学科以宏观经济分析为基本领域,其视野更宽、研究对象更广泛、研究方法更多元、包容性更强,对其他各门应用经济学分支学科具有统领作用。也正因如此,在中国的经济学学科划分中,国民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头号学科”(国民经济学代码为020201),其在应用经济学中的地位类似于政治经济学在理论经济学中的地位(政治经济学代码为020101)。 

4.以理论内核、保护带、学科边界的确立为前提,找准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行为经济学应用篇10

一、讲授法教学方法的特点

讲授法是成文法国家最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我国作为成文法国家,讲授法长期以来也是我国法学本科教学中最传统和最普遍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由某门课程的教师在课堂上依据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教学参考资料向学生系统讲授该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知识。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这种教学方法有下列一些优点:一是高效性。讲授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顺着教师的思维去获取新知识、新观点、新思想,教师能够通过讲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二是系统性。教师依据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授课,能够系统的将经济法学的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就可以全面、系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知识。三是成本低廉。教师运用讲授法进行教学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当然,讲授法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固有的缺陷,一是教师往往进行的是“灌输式”的讲授,照本宣科,填鸭式的向学生强行注入理论、原理和学术观点,讲授的内容抽象、笼统、不易理解,缺乏趣味性,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和压抑感,从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因教学方式的单向性和学习方式的被动性,学生没有思维和想象力的启发,大部分学生为考试而学,阻碍了学生法律实务能力的养成;三是讲授法容易培养学生的认同思维,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学习将会走入“抄笔记、背法条、考笔记”的误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四上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处于权威地位,极少有学生会挑战其观点,使其丧失进一步提高自己水平的动力。由于讲授法存在以上一些固有的缺点,使得讲授法并不适应现代社会对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的需要,因此,很多教师和学者都主张摒弃这种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但笔者认为,尽管传统的讲授法存在着固有的缺陷,但是也有着其他教学方法难以替代的优点,如全面性、系统性、简便易行性,因而对其不应完全否定。笔者认为,在经济法学的教学过程中,经济法总论理论性极强的特点比较适宜主要采用讲授法的教学方法,但应当进行一定的改进以发挥讲授法的优点,克服其缺陷;而经济法分论的实践性特征则更加适宜将讲授法作为辅助教学方法,而着重采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法律运用能力和培养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方法。

二、经济法总论的教学应对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改进

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学交叉学科,经济法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极为紧密,对其的学习,必须要建立在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其他学科不仅包括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等传统法学学科,还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这对于缺乏系统、扎实的法学基础知识和较高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法学本科生而言,学习难度极大,因而,学生对经济法总论的系统、深入把握,绝对离不开讲授法的运用。然而,传统的讲授法所固有的缺陷却容易使学生学习经济法总论时觉得枯燥、乏味,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而,教师在运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经济法总论的教学时,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改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一,改进、创新讲授法的教学形式。一方面,讲授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参与性不强;另一方面,经济法总论的内容理论性极强,如果学生没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生对所讲授的内容往往难以理解和消化。因而,在经济法总论的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特别注意授课内容的逻辑性、条理性;语言的抑扬顿挫、生动有趣;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提问,提高学生对讲授过程的参与性;否则,学生很容易有疲劳感,教学效果也就不理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充分有效的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应当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文字处理、图片、声音、视频等有机结合,增强授课的生动性、形象性、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1]

第二,教师必须积极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水平。经济性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意味着经济法和经济法学与经济生活联系极为紧密,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可谓日新月异,经济领域中的新现象、新知识、新观点、新理论更是层出不穷,经济法总论作为与经济有密切联系的宏观调控法和市场管理法的理论抽象,当然需要对这些有所反映。因而,教师必须积极拓展知识面,尤其是经济学学科方面的知识,努力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才能避免照本宣科,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采用特定的分析方法2011年第11期中旬刊(总第462期)时代timesF予以讲授。经济法总论研究的是宏观调控法和市场管理法的共性原理,主要涉及到的是经济法学中的基础理论问题,对于这些理论问题,应当根据具体内容的不同,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讲述,以增强讲授的逻辑性、层次性,以便于消化,加深理解。例如,在讲授经济法的历史发展时,就应当着重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经济法概念、现象及理论的发展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述;在诠释经济法学的基本原理时,必须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外经济法、成文法国家与普通法国家的经济法、发达国家间的经济法、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法以及各国之间的经济法进行讲述;在探讨经济法的理论基础时,必须运用经济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对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介绍。

第四,讲授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社会现实,增强经济法总论的实践性。经济法总论是经济法分论的理论抽象,理应对经济法分论具有指导意义,体现出一定的实践性,然而,长期以来,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都存在着“两张皮”问题。所谓“两张皮”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喻指经济法总论与经济法分论联系松散,不能对经济法分论进行有效的指导,缺乏实践意义。“两张皮”问题的出现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经济法总论没有类似于《民法通则》和《刑法》这样的法律渊源,但是更重要的是因为教师在讲述经济法总论过程中,往往注重理论分析和逻辑论证,很少结合社会现实进行讲述。这使得经济法总论教学过程中,除了极少数对理论感兴趣的学生具有学习的积极性之外,大部分学生都会觉得经济法总论与实践脱节,没有应用价值,而缺乏学习的热情。因而,教师在讲述经济法总论过程中,应当注重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案例的互动,既要运用经济法分论案例对经济法总论进行说明,又要用经济法总论去诠释和解决这些案例。

三、经济法分论的教学应着重运用实践性教学方法

无论是经济法分论中的宏观调控法还是市场管理法,基本上都是以我国实践中存在的法律、行政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为实践基础。因而,传统的讲授法对于经济法分论主要运用的是法律解释学的教学方法,即运用当然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体系解释、效力解释、法例解释等法律解释方法,阐释基本的法律概念和现有的经济法律、法规立法体系和有关的经济法律制度。这种法条解释的讲授方法,属于成文法国家最传统的法学教育方法,它对于夯实学生基础,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我国经济法分论的立法体系和相关法律规定具有良好效果。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并不能适应经济法分论教学的需要,因为经济法分论与总论不同,其与法律职业实践密切相关。学生对经济法分论立法体系和法律制度的了解和熟悉仅仅是最基本的教学要求,更重要的是,学生应该能够灵活有效的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法律实践。可是,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法律实践应用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普遍有所欠缺,根本不能适应法律职业的需要。因而,笔者认为,在经济法分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停留在对传统讲授法的有限改进,而应当着重运用包括案例教学法、辩论教学法、模拟法庭、课程实习及法律诊所教育等实践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和法律职业素养。

(一)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案件进行分析、讨论,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2]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案例教学法运用生动、活泼的典型案例,形象化的阐释相关的理论问题,使学生能更形象、更深刻的理解所讲授的内容,同时,通过学生的参与、讨论,也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实践运用能力,这无形中也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司法实践的距离。案例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特点契合了经济法分论实践性强的特点,与讲授法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而,笔者认为,无论是讲授知识点时,还是组织课堂讨论以增强学生对特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均应当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二)辩论式教学法法律职业者不仅要熟悉法律,还要有雄辩的口才和缜密的逻辑金融inanceno.11,2011(Cumulativetyno.462)思维能力。辩论式教学法作为教师、学生就特定教学内容以问题为纽带而展开分析、讨论、辩驳及总结,从而获得真知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因而,经济法分论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的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准备一些争议较大的理论或者实践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展开辩论,学生要开动脑筋对教师所提问题进行分析、辩论并提出新问题,实现师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最后,由教师对辩论过程进行概括和总结。其所要达到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得出一个在法律社会中被普遍接受的某一项法学原理、法律原则或法律精神,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去感受、思考获得这些法律知识的过程,去亲身体验法律职业的思维方法和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具体运用,并在这种感受和体验中锤炼出学生自己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甚至创新的精神。[3]

(三)模拟法庭教学法与其他的教学方法相比,模拟法庭教学法是一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要求较高的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方法,能够全面锻炼学生实体法、程序法、法律文书写作、表达和法律思维等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一般来说,模拟法庭教学要经过六个程序:确定案例;分派角色;分组讨论;诉讼文书的准备;正式开庭和总结评析。其中,确定案例和总结评析是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在确定案例时,教师应当选用经济法分论中典型的具有可辩性的疑难问题,最好是真实的社会热点案例。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总结评析阶段,教师应当首先组织学生对模拟审判活动进行全面地总结或讨论,让亲自参加庭审的同学及旁听的同学分别发表对该案件在事实认定、证据材料、法律文书、适用法律及庭审表现等方面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对庭审过程和庭审表现进行全方位点评,如案件的事实是否调查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庭审程序是否进行完整正确、法庭辩论是否有理有据、运用法律是否准确得当、今后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