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3:18

计划经济模式篇1

关键词:匈牙利“第三种模式”成就教训

中图分类号:F13/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200-03

经过反复比较和长期摸索实践,并对苏联经济模式和南斯拉夫经济模式取长补短,匈牙利在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方面终于建立起继苏、南之后又一种新的、比较适合于自己的“第三种模式”。

一、匈牙利“第三种模式”的形成发展过程

匈牙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是比较发达的农业国家。在苏军解放以后,靠苏联扶植起来的拉科西等亲苏派,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实行全盘苏化。他们没有考虑本国自然资源贫乏、基本原材料和能源全部依赖进口的实际情况,大搞“钢铁国家”,实行“重重轻轻”(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两高一低”(高投资、高积累、低消费)。其结果使国民收入下降,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食品和日用消费品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水平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这种状况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他们要求改变现状,变革现有经济体制的呼声日渐高涨,于是就有了1956年匈牙利事件。

苏联的坦克把事态镇压下去后,强大压力使拟议中的改革中断。但是,以卡达尔为首的党和政府认识到,要摆脱经济困境,取信于民,就必须走一条适合匈牙利经济和历史特点的道路。从1957年开始,匈牙利先后在农业和工业领域进行了尝试性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农业方面主要表现在:国家在对农产品收购时采用官定价格和自由市场价格结合的混合价格机制;工业方面主要表现在:国家下达给工业生产部门的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成本利润成为考核企业的主要指标,分配方面采用了利润分红制。1964年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委员会提出了全面改革经济体制的目标,并开始进行全国性的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大讨论。1966年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委员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并酝酿着进行改革。

在卡达尔领导下,经过几年慎重而又细致的思想、组织和物资准备,匈牙利从1968年1月1日起建立“新经济机制”的改革开始全面铺开。匈牙利的改革方案是在综合研究苏联和南斯拉夫两种体制的优缺点基础上,结合本国的特点而制定的。匈牙利经济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基础上,把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的中央管理和商品关系、市场积极作用有机联系起来。”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种把中央对国民经济有计划的控制和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的新体制。匈牙利的“新经济机制”具有如下的特点:短期经济决策由企业按照盈利最大化的要求,根据市场情况来决定;而有关将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发展和结构调整计划,有关消费品价格中的优惠补贴政策以及有关公共服务原则的决策,则由中央计划机关从宏观平衡的角度做出决策。但好景不长,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世界能源危机和外贸环境恶化、苏联的干预加大等原因,匈牙利的改革陷入停滞,国家经济体制又重新回到指令性计划的轨道上。1979年起,匈牙利采取经济调整措施,决心深化改革。1980年11月,匈牙利法令,私人可以交付押金租赁国营或合作零售商店,承包人自负盈亏。1981年底起开始发展多种形式的小型企业。1985年匈牙利对企业管理进行重大改革,实行政企分开和权力下放。1986年匈牙利政府调整和清理企业的命令,决定对于亏损企业实行关、停、并、转,鼓励一部分大企业分解成独立的多个小企业。1988年,匈牙利国会又通过了“经济公司法”,为建立独资和合资企业、大量吸引外资、建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提供了法律保障。总之,匈牙利搞市场经济由来已久,1968―1988年的二十年的经济改革史,也就是匈牙利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

二、匈牙利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

1.改变传统的计划体制,扩大企业自开始

改进国民经济计划体系,建立中期计划(五年计划)为主、包括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的新体系;中期计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主要形式,长期计划是五年计划的基础,短期计划大部分靠市场机制来解决经济发展的进程;国家主要抓宏观经济决策,运用利润、价格、税收、信贷、补贴等经济杠杆从经济利益上促使企业执行或不偏离国民经济计划;基本上取消中央直接向企业下达指令性指标的做法,国家计划只规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主要比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方面均自行决定;国家计划与企业计划协调主要靠协商市场以及各种经济杠杆的影响。但国家并没有完全放弃计划,在特殊情况下国家仍可利用指令方法。

2.对价格体制进行改革

1968年以前,匈牙利的价格主要由国家制定。从1968年开始,国家虽然仍然保持对价格的统一管理,但扩大了企业定价的权力和市场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价格的形成主要由生产成本、市场行情和国家优惠等三个因素决定。新的价格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固定价格、协议价格、自由价格。某些基本原料、农产品、基本消费品和服务行业仍采用国家规定的固定价格;建筑工业及部分原料和大部分消费品采用官方限制的协议价格,国家规定最高价格或价格上下移动的限度;某些机械产品、电子产品以及奢侈品和服装等供应充足的商品实行自由价格,由企业自行决定。三种价格各占的比例因商品不同、时间不同而有所区别。在20世纪70年代自由价格的范围逐渐扩大,到1987年以后市场价格才在价格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自1980年起匈牙利开始实行竞争价格,以国际市场作为国内定价的基础,国内使用的原材料和能源按国家市场定价;匈牙利还规定了对西方的统一汇率。这些措施使价格也越来越适应世界市场水平,加强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3.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肯定

匈牙利党和政府认为,在社会主义成分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合法存在的私有成分,包括小手工业、零售商业、自产自销和非农业人口经营的辅助经济仍有存在的必要。匈牙利逐步放宽了对非国有小企业的限制,同时在严格限制的范围内成立小型私有企业,但大的私有企业仍然不允许建立。同时,还采取措施,发挥私人企业的积极性,农业方面也注重搞私人经营。非公有经济成分在匈牙利被称为“第二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第二经济非常活跃。

4.对财政和投资制度进行了改革

改变企业生产基金由国家无偿拨付,利润无论多寡都如数上缴的财政包干制,把利润上缴改成了按固定标准缴纳的基金付费和利润税等。职工工资和奖金的增长幅度与企业盈利相联系。在投资过程中,最重要的建设项目由中央计划规定,并由国家投资完成。而企业的生产基金和基建投资原则上应自行筹措,必要时国家预算也可投资,但“企业必须根据所得的固定资金的大小向国家支付一定的现金”。

5.对物资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

把由中央统一调配原料和产品的制度改变为用贸易加以替代。企业之间相互可以自由地建立直接的贸易和协作关系;在符合国民经济利益的范围内,购买者可以决定采购国产品还是进口品,出售者可以内销,也可出口。但对某些供应紧张的产品,国家仍可组织统一的计划调拨和规定某一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向某一地区供应某种特定产品。

6.对企业领导体制进行改革

为了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调动企业和职工积极性,20世纪80年代中期,匈牙利开始了国营企业领导体制的改革。匈牙利规定,在所有制不变的情况下,除交通、邮电、能源和国防部门仍然由国家任命企业领导外,其他部门均实行两种新的领导体制:一是大中型企业建立企业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的一半代表由职工通过无记名方式投票选出,委员会的1/3代表由企业各部门的领导组成,剩下的1/6由经理和他指派的其他领导人担任。企业负责人由委员会选出,但必须经上级批准。二是小型企业由职工大会或职代会选举产生领导机构,负责领导企业的经营活动。

三、匈牙利“第三种模式”取得的巨大成就

匈牙利“第三种模式”在理论上有别于苏联和南斯拉夫模式,在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有所创新。匈牙利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企业的主人,对国营企业有支配权,国家有权建立和关闭企业,有权任免企业经理人员;现阶段不应该削弱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国家实行统一计划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国家统一的计划不仅不能削弱,还应当加强。这些都有别于南斯拉夫的自治理论。同时,匈牙利还认为:国家所有制并不是到处可行的最合理的形式,主张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别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必须消除国家机关对企业干涉过多,束缚企业手脚的不良现象;社会主义经济还保留着商品生产的特点,企业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因而必须利用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这些又是有别于苏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的。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改革是匈牙利改革的黄金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使匈牙利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指令性行政干预和过分集中的束缚生产力的体制模式,经济出现了显著的增长。这段时间国民收入比20世纪50年代翻了4番,工业总产值比20世纪50年代增长了7倍,农业跻身世界最发达国家的行列,人均产值名列世界第四位。从开始改革到1981年,居民消费每年平均以5%~6%的速度递增。到1989年,布达佩斯一半家庭拥有小轿车,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30%以上的居民拥有度假别墅,所有国民一律享受退休金、公费医疗、消费补贴、住房补贴、劳动保险和八年义务教育等各种福利待遇,福利水平比加拿大、芬兰、瑞士、美国等发达国家还高。当时匈牙利是“电冰箱社会主义”的典范,被西方记者称为“东欧小巴黎”、“消费者的天堂”。

四、匈牙利“第三种模式”的深刻教训

在看到匈牙利模式取得成就的同时,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模式也存在着深刻教训。在苏联和国内保守派的双重压力下,卡达尔在改革问题上不能不加倍的小心谨慎;此外,客观条件还未成熟到立即进行彻底经济改革的程度。因此,达尔时期的改革具有妥协和渐进的特点。苏、南之后的新模式“匈牙利道路”的突出特点是,它是当代社会主义体制中类型。“匈牙利道路”确实呈现出这么一个趋向:它试图把社会主义制度有史以来已出现的两种主要模式的长处与优点逐步纳入自身,同时尽力克服它们的短处与不足,创造一种新的选择类型。但是无论如何匈牙利也不可能只吸收苏、南模式的长处,而一点也不“学到”它们的短处。匈牙利二十多年的渐进改革,始终没有达到计划与市场有机的结合的目标,而只是两者的混合。改革始终没有突破苏模式,南的优点也没有学到,更没有真正建立市场社会主义,经济仍受苏联控制,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引起广泛不满,党内右倾机会主义乘机发难,,反对派上台,改变国家航向。匈牙利模式的具体教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营、集体、私营三种所有制并存,而国营企业的产权并没有明朗化

在建立企业管理委员会之前,国营企业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并没有形成一个具体人格化的所有者主体。而此后国家对大部分企业不再行使它的所有权,但企业职工也不拥有企业的所有权,企业处于一种“既非计划又非市场”的状态,市场机制不能发挥它的调节作用,行政干预又增加了经济的混乱程度。企业没有破产的压力,工人也没有失业的威胁。由于产权不清,企业职工福利膨胀,一方面导致国家财政赤字日益庞大,国家预算处于崩溃的境地;另一方面过高的消费降低了积累率,投资大大减少,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陈旧的产业结构没有及时得到改造,经济现代化被耽误。

2.官定、协议和自由三种价格的存在,也没有使价格真正成为调节经济活动的指示器

1968年以后,企业价格的形成往往采用部门平均成本加平均资金利润的方式,导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投入成本越高,产值和利润就越高现象。因此匈牙利的能源利用率非常的低下,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虽然说三种价格同时共存,但总体来看市场自由定价的比例很少,物价部门为限制通货膨胀常常会冻结价格,价格机制的有效作用无法发挥。匈牙利1980年起实行竞争价格,其目的是进一步恢复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的联系。但这种价格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价格,而是一种模拟价格,因为匈牙利国内往往是半年到一年才调整价格,而国际市场价格却是瞬息万变的。市场价格的限制,加之匈国内生产资料市场不全,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外汇市场基本上未建立,因而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得到发挥。

3.市场与计划的混合造成了经济和社会的混乱

匈牙利经济模式的特点是计划经济与市场机制的结合。改革之后,对于国有制企业来说,横向的市场联系很难超过纵向的部门关系(即国家对企业)的作用力,企业不是在真正的市场中竞争,而是在国家的控制下发展。计划与市场结合的方式并不能使匈牙利摆脱某些重大的问题和矛盾:一方面,在这不仅是一个“改革彻底不彻底”的简单问题,它也反映了国家的难言之隐和企业的素质问题;另一方面,匈牙利经济生活里出现的伦理观与效率观的剧烈冲突和社会各个阶层、各种人对此的不同评价,又表现出取得某种平衡的、理想的结局的难度和限度,说明了中介型构造的特有缺陷与矛盾。经过二十年改革,匈牙利的计划体制并没有取消,只是用政府的间接控制体系代替了对企业的直接干预,金融压制仍然存在,市场仍然被严重分割;与此同时,严整的计划体系缓慢的解体。匈牙利改革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若是减少计划作用,放松价格、工资控制则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价格―工资―补贴三者轮番上涨;若是加强计划作用,强化控制则又会使生产下降、经济衰退。

4.匈牙利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的国家预算赤字政策,导致一系列危机

财政赤字政策使通货膨胀加剧、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为了增加收入,很多人在业余从事第二职业和第三职业,工作压力加大,1986年工人平均日工作量达到14.5小时,匈牙利人因过度疲劳致死或自杀的比例在欧洲最高。1988年匈牙利开始执行紧缩金融、财政和工资政策,同时放宽对国内外私人投资的限制,以解决巨额的债务和财政赤字问题。不久,匈牙利开始了大规模的私有化浪潮。

匈牙利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大背景下,改革陷入了困境:经济上受石油危机的影响和国内的各种矛盾的激化而陷入危机;政治上受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影响而使匈牙利党的领导地位受到动摇并导致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人民动摇了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念。而此时西方国家则乘机加紧实施和平演变战略,加之匈牙利受到席卷欧美的新自由主义和私有化思潮深刻影响,不久就发生了剧变。

参考文献:

[1]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计划经济模式篇2

[关键词]“大推进”工业化模式市场诱导型模式政府组织型模式

“大推进”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平滑“起飞”后的特定时期出现的经济持续超常增长现象,一般产生于工业化开始后的一定时期。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的条件不同,“大推进”工业化的模式也不同。

一、“大推进”工业化模式的基本形式

1.市场诱导型模式

市场诱导型模式是自发的初次调节模式,指个人、研发机构和企业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为了追逐更高的经济收益,通过大规模技术开发和模仿创新,促使新产品、新专业、新产业和新组织迅速涌现,旧专业、过时产品和传统产业得到更新,推动均衡分工水平和专业化经济不断演进,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均实际收入大幅度上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当技术开发和模仿创新进入衰退期,专业化经济和分工演进减速,经济增长曲线由凸转凹,经济进入减速增长期。但是,当个人、研发机构和企业再次加大研发投资,加快技术开发和模仿创新步伐时,整个社会将出现新的科技创新浪潮,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整个社会将出现又一次跳跃式经济发展。这种模式以科技进步为杠杆,以个人、研发机构和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动力,由市场选择最优分工网络,协调人们选择专业化水平和模式的决策,组织大规模的复杂的分工,吸引资源和要素向优势产业、最优区位和发达地区集中,推动均衡分工水平迅速向完全分工演进,因而,这是一种动态非均衡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缺陷是:仅靠市场机制诱导产业发展,容易导致产业结构失调。企业和地方在价格机制诱导下竞相追逐价高利大的产业,会造成产业畸形发展,长线过长、短线过短,或产业结构趋同。

2.政府组织型模式

政府组织型模式是政府根据本国或本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工业技术结构和未来演进趋势,通过集中有限资源、资本、人才等要素,制订工业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规划,发展关联效应大的产业和增长潜力大、带动能力强、总体效益显著的区域,提高产业技术竞争力,占据产业发展大制高点。如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等,通过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引导工业技术发展方向和布局,培育和支持主导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大推进”工业化。这种模式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推进”工业化模式,属于自觉的再次调节形式,主要靠政府组织规划引导,政府是工业结构变迁的主要推动力。但是,政府组织不能取代市场调节,而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是对市场调节的补充和完善,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增长结构关联效应。该模式适应了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稀缺要素流失,克服市场调节给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挤出效应”,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进入良性循环,打破低水平均衡“陷阱”。实践证明:仅靠市场诱导型模式推动分工自发向完全分工演进,实现“大推进”工业化是极为缓慢的,也是极少见的。

3.计划主导型模式

计划主导型模式指国家通过计划手段,在极短时间内跳过一些分工的中间环节,在各个部门建立一批专业化水平很高的企业,迅速提高社会分工水平,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跳跃式经济增长。这种模式本质上是一种静态均衡发展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建国初,由于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经济技术基础极为落后,工业结构体系不健全,布局分散,加上资金缺乏,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采取了计划主导型“大推进”模式。如我国通过“一五”时期进行的以156项重点工程为中心的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和“二五”时期的1000多个重大建设项目,通过模仿发达国家工业组织结构,跳过一些分工的中间水平,迅速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加速了工业化进程。这种工业化模式的缺陷是,由于市场经济发育不足,决策权高度集中于国家手中,市场机制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企业和部门完全靠政府计划指令引导,缺乏生产经营自和积极性,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它不能创造出新的工业化模式,一旦模仿潜力耗尽,最后会衰落下去。建国后,出于赶超的需要,国家在西部投资兴建了大批以采掘和原材料为主体的资源导向型产业。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容易因地区资源的枯竭和市场需求的涨落造成经济增长的不稳定,严重时会引起经济结构性衰退。事实证明,这些资源导向型产业由于布局分散,互不相联,自我循环,加工层次低,加上产品价格低,未能推动地区经济跳跃式发展。

二、计划主导型模式不同于政府组织型模式

政府组织型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模式,主要以经济手段为主,通过运用价格、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参数,以及财政、货币和收入政策引导和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控;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产业发展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政府组织型模式主要靠政府组织规划引导,是政府宏观调控和发展规划的统一,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这种模式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是顺市场调节与逆市场调节的统一。如在经济过热时期,采取通货紧缩、扩大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采取降低利率、再贴现率和准备金率,减免税收,增加国债券发行、失业补助和社会福利开支等措施。现阶段,在出口需求低迷的条件下,也可实施增长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给、减税、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和扩大政府支出等措施,以刺激社会总需求,推动区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计划主导型模式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是以行政手段而不是经济手段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财政信贷资金完全由政府计划分配,企业缺乏经营自和积极性,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的作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计划主导型模式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计划主导型模式,经济发展主要靠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指令性计划调节的范围已大大缩小,这种计划调节是根据客观需要和实际可能,对未来经济发展进行资源配置,实现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这种政府宏观调控不是对经济发展中出现问题的被动反应和调适,而是通过政策工具的协调和创新,主动对经济发展过程实施积极调节,包括经济政策目标体系和政策措施的协调与创新,其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如“五五”时期国家计划的120个大型基建项目、“六五”时期的496个大中型基建项目、“八五”时期建成的845个大中型基建项目等,这些项目建设使主要工业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大大提高。

三、“大推进”工业化模式的协调

在自由竞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主要靠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和个人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按照价格信号选择最有利的分工组织形式,推动均衡分工水平不断演进,实现工业技术逐步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由于缺乏政府宏观调控,这种工业化的实现是通过个别主导产业的跳跃式增长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大推进”工业化模式是极为罕见的,跳跃式发展是很难实现的。只有美国在经济“起飞”阶段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实现了跳跃式发展。如按1860年不变价格计算,美国在1834年~1859年的Gnp年平均增长率为6.02%。二战后,随着传统自由经营论的破产,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说应运而生,资本主义从私人垄断走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加强了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从此,人类进入二元经济调控的混合经济时代。结构主义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刚性、产业互补性和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提出了“大推进”工业化模式。尽管该模式忽视了发展中国家资本稀缺和资源有限性,实际推行不尽如人意,但不能否认该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如果说该模式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市场狭小,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机制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该模式的推行缺乏现实经济基础,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为该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实践证明,市场诱导型模式是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基础,政府组织型模式和计划主导型模式是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三种工业化模式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各有其作用的条件、方式和范围。从作用方式看,在不同时期应根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应分清轻重缓急,有强有弱,充分发挥其整体结构效应,以加速区域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仅靠政府组织型模式,忽视市场诱导型模式,势必会造成遍地开发,资源浪费,经济效益低下;仅靠市场诱导型模式,忽视政府组织型模式,会造成无序发展,盲目发展,低度发展,产业结构失调。计划主导型模式主要通过政府大规模投资于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瓶颈产业,完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实现社会总供求均衡,推动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均衡发展。该模式是国家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形式,也是从整体上提升我国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层次,加速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市场诱导型模式主要从微观经济层次上起作用;政府组织型模式是地方政府实施的工业化模式,以中观经济作用为主;计划主导型模式以国家宏观经济为调控对象。

“大推进”工业化不等于在所有产业齐头并进,也不等于在一个区域所有区位遍地开花,在资源有限性约束下,应根据不同区域和产业的发展条件,有限度地在部分产业和区位实施“大推进”工业化模式。如通过设立产业园区、开发区等,政府制定产业发展重点、目标和措施,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其作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平台。“大推进”工业化也不等于产业梯度转移,不能将一个区域定位于产业传承角色,或将产业定位于产业链低端,或在技术开发中定位于被动模仿角色,忽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而应该看成被动模仿与主动创新二重角色的统一,推进产业结构随需求结构变化和科技进步而向产业链高端升级,这样才能改变一个区域的不利地位,提高产业竞争力。还应坚持“就高去低、宁精勿滥”的产业发展原则。如果一开始就定位于产业链的最低端,以承接发达地区的边际产业或衰退产业为主,这样的产业劳动生产率低,市场前景暗淡,竞争力弱,没有发展潜力和后劲,难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计划经济模式篇3

一、会计模式的内涵

(一)会计模式与会计制度。在国际会计与比较会计研究中,有一对往往为人们交替使用的概念,那就是会计制度和会计模式。两种概念的混用不可避免地会成为研究工作的障碍,也会引起研究成果使用者的种种误解。应当承认,会计制度、会计模式有同一的一面,但也存在差异,那就是会计模式比会计制度更为抽象一些。所谓会计制度,指的是进行领土工作的章法或组织和从事会计工作时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准则。会计模式则不同,它并不直接等于某一国家或者更大的空间范围实际存在的会计制度本身,而是从实际存在的会计制度中,排除了具体的细节,而获到的理论的抽象。这里面包含着对于某一种具体会计制度的基本规定性的概括,它的基本框架,以及它的主要工作原则的总和。会计模式反映了一种会计制度里面的最主要最根本的东西。它是对不同的会计制度进行抽象、概括以后形成的概念。

(二)设想的会计模式和现实的会计模式。会计模式有“设想的”和“现实的”之分。设想的会计模式,是对计划采纳的会计规范和准则或人们认为应当采纳的会计规范和准则进行抽象概括的产物;现实的会计模式,则是对现存会计规范和准则进行抽象概括的产物。两者是一对迥然不同的概念。国际会计和比较会计研究涉及的主要是现实的会计模式。在预计一种会计模式的发展前景时,在准备提出修正或改善某种会计模式的意见时,人们总会自觉地去利用“设想的”会计规范和准则,利用“设想的”会计模式。然而,在确定一国的会计制度属于什么模式的,在说明这些模式的区别与联系时,我们务必将“现实的”会计模式作为对象。

(三)国际会计模式和世界会计模式的概念。在会计模式研究文献,尤其是英文的会计模式研究文献中,“国际会计模式”(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model)是最常见的概念之一。笔者认为,此概念是不确切的。因为按字面解释的话,“国际会计模式”系指“国与国之间的”或“世界各国之间的”会计模式,而现实世界中这样的会计模式并不存在,“世界会计模式”是“世界范围内的会计模式”的简称。这一概念是正确的,不过经常被人们错误地运用。比如,有些名为“世界会计模式研究”或“世界会计模式的划分”,但实际研究范围并没那么大,有时仅限于西方各国的范围之内,有时则囿于经联组织成员国的范围之内。为避免出现名不符实的现象,我们应尽可能使用“社会主义国家的会计模式”、“发展中国家的会计模式”、“欧洲各国的会计模式”之类比较明确的概念。当然,在必要时仍可使用“世界范围内的会计模式”这一概念。

二、划分会计模式的意义和规则

(一)划分会计模式的意义 会计模式我们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加以划分。划分会计模式有助于描述和比较不同的会计制度,有助于刻划一国的会计制度从这一模式向另一模式转化时的发展前景。还可用以推动国际会计、比较会计乃至全部会计分支的研究,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划分会计模式,来解释国际会计协调的原因,预测协调工作中可能面临的问题。随着商业活动的国际化,会计、审计人员的活动范围也逐渐超越国界。会计模式的研究也有助于培训在多国从事业务的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对会计队伍比较薄弱、会计研究比较后进的国家来说,通过对不同会计模式的研究,也许能加深理解各国会计制度,各种会计模式的演进和利弊,并明智地选择适合于本国国情的会计制度或会计模式,选择符合本国需要的会计研究课题。对于属同一模式的其它国家会计的深入考察,也有助于预测本国会计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并迅速寻获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二)划分会计模式的规则 1977年,美国会计学会提出了四条在划分会计模式中必须遵循的规则,这些规则和逻辑教科书中的提法颇为相似。首先,划分的子项应当互斥。其次,每次划分应当按同一标准或根据进行。划分会计模式的标准可以是一个或一些属性,我们是根据某一空间范围的会计制度具有或不具有这个或这些属性,来将它们分成各种会计模式的。再次,子项之和应当穷尽母项。子项之和不能穷尽母项意味着存在子项遗漏现象。名为“世界会计模式的划分”,实际上划分对象仅限于部分国家,这种划分所犯的就是子项不穷尽的错误。最后,划分应当层次分明。有时,我们将世界范围内现存的主要会计制度划分为资本主义模式和社会主义模式两大类,然后又对这两种模式作进一步的细分,这称连续划分。连续划分时层次应当分明,以准确反映各种会计模式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这种区别和联系的程度。

三、划分会计模式的方法在世界范围内,会计模式的种类繁多,划分这些模式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倘若详尽考察一下国际会计和比较会计研究的旧籍,我们不难发现,已提出的会计模式划分法中主要者计有如下四种:

(一)以商业经营环境为依据的划分法 从某种角度去观察,会计是企业经营的语言。会计作用之大小决定于它能否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需要。一国的企业经营环境决定着该国会计制度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面。通过区划企业经营环境,我们即可大致确定一国会计制度属于哪种会计模式。这种划分会计模式的方法称为“以企业经营环境为依据的划分法”。

美国会计学者格哈特。米勒(Gerhard mueller)是采用这种方法划分会计模式的先行者。1967年,他不是直接根据会计实务的差异,而是间接依照某一会计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受经济、政治等因素影响的程度,提出将世界范围内的会计模式分为如下四类:

计划经济模式篇4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同时也是进一步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制度保证。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三足鼎立,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秩序中贸易、金融和发展三大领域中维持经济秩序的主要支柱。在世界经济这种全新的格局中我国会计制度将如何变迁才能与国际接轨,是会计学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一、新世纪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国际背景

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以金融自由化、生产和生产要素全球化和投资贸易一体化为代表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得各国的比较优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激发了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和知识创新效应。尽快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据此,中国在1986年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申请,开始了长达14年的艰难曲折的入世谈判。1999年,中国和美国经过艰苦谈判终于就中国的入世问题达成双边协议。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的道路上终于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目前,中国为加入wto同有关国家的双边谈判除墨西哥外已全部完成,多边谈判正在进行,预计在近期中国将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国。

对于中国来说,加入不加入wto,激烈的国际竞争都是避免不了的,只不过是形式不同。加入wto,外部冲击来得更加明确,有利于我们尽早完成产业结构调整。不加入wto表面上可以避免外部冲击,但国内企业竞争力长期不能提高,早晚要在国际竞争中失败。长期以来我国名义关税税率高达36%,而实际上只有5—8%,最高也只有10%。降低关税主要是起到了打击走私的作用。至于对国内产业的冲击应该说该受到冲击的早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正式面对国际竞争,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和民营企业的发展。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以开放促改革”。加入wto是中国坚持市场化的“渐进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没有开放,中国的改革恐怕很难取得今天如此巨大的成就。据美国高盛公司估计,中国加入wto后,贸易、资本和技术投入的增加,对gdp年潜在贡献为0.5 0.6个百分点。

目前,wto正在从国际贸易规则发展成一套国际竞争规则,这对于改革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进入wto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事,而且意味着包括法律、政策、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当然也包括我国的会计制度要受到国际规则的制约。对于会计学领域来说,在我国即将成为wto成员国之时,我国会计学界不但将更多受到国外会计学研究成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迫使我国会计制度尽快与国际会计规则接轨。

二、国际会计制度模式的分类

一般会计模式是对各国会计环境中的基本特征进行高度抽象和概括。会计环境主要是指企业会计的种种社会经济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等。按照会计环境作为一般会计模式的划分标志,可将世界各国的会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1.市场经济模式。在这种类型的会计模式下,其经济体制是以完全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特征的,采取以私有制为主的生产资料占有形式,经济资源的配置主要取决于市场因素。欧美地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体现着这种会计模式。但这一模式中的某些环境特征还不是完全相同的,有的属于完全竞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有的属于带有统一计划色彩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如,法国在1947年制定了会计总计法,瑞典在1976年制定了“会计法”。

2.计划主导模式。在这种类型的会计模式下的国家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较高,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济资源的配置主要取决于政府计划因素,政府往往直接管理和经营企业。采用这种类型会计模式的国家,其形式多种多样,有以私有制为主的,有以公有制为主的,还有混合形式的。在经济体制方面,有高度计划经济的,如古巴、朝鲜;有正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如中国、越南。

3.转轨经济模式。这种会计模式是针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及东欧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而提出的。这种经济体制的巨变,必然会形成既不同于发达经济也不同于发展中经济的模式上的基本特征,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会计模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革中带来的种种社会经济问题形成的会计环境对转轨型经济下的会计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会计模式的划分不能仅仅停留在会计环境这一综合特征的标志上,还应建立能独立表现会计实践中各方面特征的具体会计模式。包括会计目标模式和会计准则模式。

1.会计目标模式

会计目标是会计特征中最基本的方面,也是会计结构中最高层次的内容,会计目标的差异可以导致产生一系列其它会计问题上的不同,因此,按会计目标作为模式划分的标志,能为比较研究提供明确的比较基础。以会计目标划分标志,会计模式可分为四种:

(1)股东利益模式。这种模式的会计目标是以保护股东利益为主的,证券市场也比较发达,企业资本构成中以股东投资为主,因而会计准则中更加重视损益表的内容。属于这种模式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

(2)投资人利益模式。这种模式的会计目标是以保护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利益为主的,企业资本构成中以债权人资本为主,因而会计准则更加强调资产负债表的内容。英国基本属于这种模式。

(3)政府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会计目标是以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需要为主,政府投资在企业资本构成中占主要份额,或政府控制的企业是企业中的绝大多数。这种模式是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会计模式,如前苏联、古巴、朝鲜等。

(4)多重利益兼顾模式。这种模式中的会计目标并未明显地导向哪一个群体,而是对各个使用群体都有所兼顾,形成多重混合类型。我国实施会计制度改革后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

2.会计准则模式

会计准则模式可划分:

(1)法规模式。把会计准则内容纳人到公司法、商法等法律中,强制执行,有很高权威性。

(2)行政模式。会计准则由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由企业执行,也有较高的权威性。

(3)公众模式。会计准则由民间机构和组织制定,在许多国家权威性较差。另外一种类型,是某些小国直接以国际会计准则为本国会计准则,津巴布韦的会计模式就是这样。

三、加入wt0后我国会计制度变迁及会计模式选择

与中国经济体制采取的渐进式改革一样,加入wto后中国会计制度的变迁也应采取渐进方式。即逐步推进、分步到位。实际上我国会计制度自80年起已逐渐由“计划主导”即“政府管理模式”向“转轨经济”即“公众模式”变迁。1980年10月全国会计工作会议提出会计改革问题,1984年10月全国会计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关于会计业务改革的设想(讨论稿)》,《会计改革纲要(试行)》;此后,又陆续制订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到《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已颁布的各项具体会计准则;从以上各项改革方案和准则,以及从1985年的《会计法》到以后两次修改的《会计法》。所有这些制度性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整个会计改革的过程是通过在不同所有制。不同组织形式。不同经营方式的企业进行试点,特别是先在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试点企业及上市公司这样一些新的经济成份或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中率先实行新的会计制度,积累经验,然后再推进全方位的会计制度变迁,具有典型的先易后难、先试验后推广的特征,同时又是一种明显的先“增量”改革,后“存量”改革的策略。时至今日,我国已颁布的几项具体会计准则仍然分为“所有企业执行”和“上市企业执行”两部分。这也说明,我国的会计制度仍处在渐进变迁过程之中。

计划经济模式篇5

关键词:编制林地经济发展规划

1编制规划的原则

1.1发展村级林地经济应坚持生态立村、产业富民、协调发展、群众自愿、分类经营、分区施策、保护生态的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村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在做好森林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地种植业、养殖业,最终达到林业增效、林地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1.2编制村级林地经济规划应坚持简洁明了、浅显易懂、明确实用、操作性强、突出特色、集中连片、一村一品、上下结合、尊重民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1.3村级林地经济的规划期限为近期(2010年)、中期(2015年)、远期(2025年),近期林地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以及具体项目安排是规划的重点。

2规划编制的内容

2.1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及分析

2.1.1村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内容包括收集、整理乡镇、村已有林地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本村自然状况(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本村社会人口状况(总户数、总人口、总劳动力等)、林地状况(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防护林等);现有产业发展状况(主要产业种类、面积、产量和效益、经营水平等情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服务组织及经纪人发展情况;经济发展水平(村集体经济状况、农民技术文化和收入水平等)和其他情况。

2.1.2发展条件分析包括对全村林地经济、建设条件进行研究和综合评价,判断本村发展的潜力与优劣势,找出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最佳发展项目,并按照林农意愿和要求,提出规划期内本村林地经济发展的思路、总体定位及林农适宜发展的产业项目。

2.1.3全村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情况。

2.2确定林地经济发展内容

2.2.1林地经济目标:提出规划期内(近期分年度)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林产品和二、三产业的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项目构成测算;村组及农户经济发展的项目、产值、效益等规划内容。

2.2.2产业发展与定位:应对全村的产业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搞好林业生态建设的规划布局,明确全村的主导产业和一至二个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包括区域布局、年度目标、增长速度以及规划期末的发展规模、工作措施等),逐步形成优势产业。提出全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计划,对村内林产品加工业、观光旅游等行业发展进行规划。

2.2.3围绕产业发展,对推进林地经济建设的基层组织机构提出规划建议;对市场组织化程度高、符合国内外市场准则要求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各类专业协会、综合服务社、中介组织等)建设,提出名称、种类、规模和农民参合率的规划建议。

2.2.4提出发展林地经济的融资措施和途径,比如开展林权抵押贷款。

2.3林地经济开发适宜条件

2.3.1森林类别:商品林、除特殊保护地区以外的公益林。

2.3.2林龄:幼、中龄林、成熟林。

2.3.3坡位:中、下腹。

2.3.4土层厚度:20厘米以上。

2.4林地经济开发项目

2.4.1林菌模式。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主要原料为稻草、玉米秸等农作物废料,一次搭棚,可多茬轮种、技术易掌握、市场前景好、收益高,是郁闭林地种植的首选模式。林下种食用菌既利用了林下闲地,又能实现林菌互补共生,比另辟新地建大棚、温室,不仅省地,成本也只相当于大棚生产的10%左右,而经济效益与大棚生产相差无几。林菌模式也可选择保护和发展野生食用菌采集基地,如松伞蘑、榛蘑、松茸菌等。

2.4.2林禽模式。在郁闭的林下饲养肉鹅、笨鸡、山鸡、肉鸭等,放养、圈养均可,每年可养3—5茬,是发展林下养殖的主导模式。该养殖技术简单,群众易接受,市场潜力大、收益可观。

2.4.3林畜模式。在林下可规模饲养肉牛、奶牛、森林猪、野兔,圈养、放养均可,饲草、饲料来源广,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广阔,产值高、效益好,是林下养殖的重要模式。也可在林间养殖鹿、狍子、狐狸、貂等特种动物,效益更高。也可以选择野生动物林下驯养繁育如野猪家养等。

2.4.4林菜模式。根据林间光照程度和蔬菜的需光特性,选择种植种类,也可根据林间光照和蔬菜需光二者的生长季节差异选择种类。如利用春秋季节林间的光照种植山野菜以及蒜苗、菠菜、圆葱等蔬菜,销售容易,效益良好。

2.4.5林莓模式。在郁闭或基本郁闭的林下种植草莓,采用草莓的分植苗或组培苗在林间覆膜种植,惊蛰后顺行搭建小弓棚,四月下旬上市,每亩产量可达2000斤以上,投入较小,技术简易,是城市近郊区发展的好模式。

2.4.6林药模式。在未郁闭的林地内种植较耐阴的中药材,如人参、细辛、天麻等,技术简单、收益可观。

2.4.7林草模式。在适宜郁闭度的林地内发展,可选种类有紫花苜蓿、黑麦草等优质饲草,年收三茬,可出售鲜、干饲草、也可放养畜禽,也可在林下种植园林绿化的草坪,收入较高。

2.4.8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营造模式。可选择适合林地或沿海农田林网营造落叶松、杨树等速生丰产短周期工业原料林。

2.4.9发展果材兼用林模式。如培育红松、山核桃果材林。

2.4.10培育食用菌原料林摸式,可选择封育天然阔叶林进行抚育改造等,定向培育食用菌原料林。

2.4.11山地苗圃模式。可选择山势平缓、土层深厚、交通便利的山地(包括河滩地、堤坝、果园等林地),采取发展和保护并重的培育方式培育绿化苗木,解决绿化市场大规格乡土树种苗木紧缺问题。

2.4.12林蛙围养模式。山林小区围养林蛙是养殖林蛙的一种新模式。它是利用天然生长阔叶林混生灌木丛、杂草及地面覆盖枯枝落叶的山坡,附近又有可靠水源等自然条件,围成适度面积的小区,以天然植物为主要遮阴设备,形成半封闭式的养蛙方式。

2.5林地经济规划设计

2.5.1林地踏查。根据已有资料和了解的情况,结合全村森林经营方案,确定适合发展林地经济项目的条件,利用森林资源分布图和行政区划图,了解资源分布区树种、林分、林龄、生长情况、地形地势、立地条件等。

2.5.2外业调查。要认真细致调查,要实测小班的面积,并逐小班记载下列因子。a、林地类型;b、地形、地势、坡向、坡位、坡度;c、土壤种类、土壤质地、土壤湿度、土层厚度、地下水位、酸碱度;d、植被类型、林木组成、郁闭度、林龄、生长及幼苗幼树状况;灌木种类,盖度;草本种类,多度;e、病、虫、鼠害情况。

2.5.3详细统计本村林改情况、家庭承包造林地现状、经营水平,本村林地经济发展优势和大户生产销售情况。

计划经济模式篇6

关键词:东南亚;经济增长;发展模式

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各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模式也各不相同。根据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大小,可将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三个种类: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以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为代表的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以越南、柬埔寨为代表的仍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国家。

一、发达的市场经济模式

三十多年来,新加坡由单一的转口贸易经济发展成为充满活力的多元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新加坡政府既充分利用外国的资本、技术、资源和市场,又尽力扶持本国私人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发展;不断颁布并严格执行各种经济法律法规;努力完善市场经济机制,为本国企业和外资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市场经济模式。该经济模式的特殊之处在于并未完全采用市场经济体制,而是将政府干预与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这种方式防止了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下可能出现的市场失灵状况的出现,同时也避免了计划经济体制中的资源的高度集中与浪费。

新加坡市场经济模式取得了较大成功,其具体特征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概括:

1.“自由”的政策。新加坡政府采用了自由港政策与自由企业政策,极大程度促进了经济发展。自由港政策主要体现在对除了极少数的商品之外的其他进口货物免征进口税,对外国资本的投资部门、投资方式、利润流向等方面均不设限,通过政策红利吸引外籍技术与管理人才的流入,全面实现了产品自由流通、资本自由投资、人员自由进出的全面自由。对待企业,新加坡政府主要采取自由政府政策,即自由经营、自由竞争的经济策略,将外资企业与本国私人企业、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实现公平竞争经营的方式。同时,新加坡政府向企业全面开放国内各个经济领域,并允许资本、土地、劳动力、信息技术等要素在部门间的自由流动。

2.完善的市场体系。基于自由港与自由企业政策的长期推行,新加坡建立起了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其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等市场均日趋完善,并且不同市场间的匹配程度也日趋升高。其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尤为突出,资本市场、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等市场十分成熟,使得新加坡成长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3.适当的调控。在坚持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发展也采取了适当的调控与干预。政府主要从宏观层面,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通过财税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对经济产生影响。同时,政府建立了完本的法律体系,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模式

以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语印度尼西亚为代表的国家具有相似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建国初期,以国家干预与调节为主;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向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转变。在过渡过程中,政府仍在重点领域部门起主导作用,并通过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来知道和管理国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国有企业渐次私有化、私人企业逐步壮大、外资投资引进、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升,其经济体制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过渡。其主要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两点:

1.建立国有企业直接控制一些关键部门。东盟四国中,除泰国外,其它三国都在战后独立时没收或接管了原殖民政府企业,并使之成为本国的国有企业。政府又主要通过投资兴办一些新的国有企业,与外资或本国私人资本合股开设合营企业,直接掌握一大批工商企业、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和金融业,并使这些国有企业成为国家的“先驱部门”,保证这些关键部门的发展,以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在战后经济恢复与过渡时期,泰国也强调发展国家资本,并由政府直接投资兴办企业,力图使这些国有企业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

2.通过政策优势引进外国投资,鼓励国内私人投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分别放宽对外资的限制,采用更灵活、更有优势的政策吸引外资。同时,政府推行简化行政审批、取消许可证制度,允许私人自由经营进口商品和生产出口商品,并佐以低息贷款政策与税收减免政策,鼓励国内私人投资建厂。

目前,这类国家推进经济自由化的进程仍在继续,国家干预的程度与范围逐渐减小,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逐渐增大,市场经济正逐步走向成熟。

三、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经济发展模式

以东南亚各国的经济体制现状按资源占有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的组合分类,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属于公有制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特别是老挝目前仍处于自然或半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物种经济成分并存。这几个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仍缺乏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必要条件,故这几个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仍需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以越南、缅甸、老挝为代表的国家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开放计划,开始引入市场机制并为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做准备。这几个国家在改革过程中均采用了如下措施:

1.转换国营企业经营机制。政府采用将国营企业推向市场,使其转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轨道,企业基本上可以自己决定生产规模、产品和价格,自找原料和销售市场,并且可自行选择进出某个产业。同时伴有国营企业所有制形式的转变,以老挝为例,老挝政府在1990年采用“国有企业私营化”的政策,以租赁、拍卖、公私合营等方式将国有企业所有制进行转变。

2.采用货币、汇率和税收的手段调控经济。东南亚外向型的贸易战略,使它们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汇率变化十分敏感。自1999年至今,东南亚政府的汇率政策主要分为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独立的浮动汇率制度。多数国家都由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转变,这一举措有利于促进官方的货币兑换率与集市贸易趋向平衡,减少外汇黑市交易。同时,政府规划构建税收体系,健全完善了税收制度。

3.减少对物价的管控,实行价格自由化。政府放开产品物价,减少对农产品、基础原料商品的物价管控,有利于产品市场达到供求均衡,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奠定基础。

4.加快经济立法进程。为吸引外资与规范经济活动,东南亚各国政府均加快了经济立法进程,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经济活动的展开提供法律环境。

四、三种模式的共性

东南亚11国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方面不同,发展出了多种经济增长模式,但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中仍存在相似之处。在三种经济发展模式中,政府都以制定经济计划,并实施经济发展计划的方式指导了经济发展,从而达到了加速经济增长的目的。例如,新加坡实行了两个5年计划和两个10年计划;马来西亚实行了五个5个计划,现正在实行第六个5年计划,泰国实行了六个5年计划,现正在实行第七个5年计划;印度尼西亚实行了五个5年计划。这些经济计划既明确了不同时期中的经济建设中心任务,又涵盖了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宏观指标,对经济发展具有指示性的功能。经济计划有利于提高经济资源的分配与使用效率,最大可能的促进了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胡春.东西方文化的合璧――试论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J].商业文化,1995,(5):p36-39.

[2]贺圣达.东南亚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3):p24-28.

[3]林桂红.东南亚的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的启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6):p40-43.

计划经济模式篇7

以后,历经百年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的论战再度掀起热潮。短短几年来,重新建构市场社会主义新模式的论著汗牛充栋,构成了西方左翼理论界一幅亮丽景观。与80年代以前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模式相比,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在社会政治目标等诸多方面都出现显著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概括出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六大特征,试图从中揭示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改良或替代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目标

为了弄清现代市场社会主义相对于前期市场社会主义的独有特征,首先让我们追溯市场社会主义的历史轨迹。

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源远流长,若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瓦尔拉(m·walras)、帕累托(V·F·D·parato)、巴罗内(e·Barone)等对社会主义资源配置的纯理论问题的探索算起,迄今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兰格(oskarLange)模式诞生之前的理论探讨,属于市场社会主义的前史,它是为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与模式的建立准备思想资料。市场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应该以兰格模式的诞生为标志。

以兰格模式为起点的市场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依其间产生的不同类型的模式,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1)30年代产生(并在此后获得补充)的计划模拟市场的“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Lange,1936);(2)60—80年代随着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而产生的计划与市场并存、决策分散的“分权模式”的市场社会主义;(3)80年代中期后以英国工党进行政策调整为政治背景,英国左翼理论家发展起来的“市场主导”的市场社会主义(estrinandGrand,1989);以及(4)以后,西方左翼理论家对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种种新建构。

90年代后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重新建构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众多复杂、五花八门,但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1)经理经营型模式,主要代表有约翰·罗默(JohnRoemer,1994)的“证券社会主义”,詹姆斯·扬克(J·Yunker,1992)的“实用社会主义”,巴德汉(p·BardhanandRoemer,1992)的“银行中枢的市场社会主义”等;2)劳动者管理型模式,主要代表有戴维·米勒(D·miller,1989,1991)的“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罗宾·阿切尔(Robinarcher,1995)的“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雅克·德雷泽(J·Dreze,1993)的“自我管理”市场社会主义等;3)综合前两者优势、突出民主基础的模式,主要代表是施韦卡特(D·Schweikart,1993)的“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韦斯科夫(t·weisskopf,1993)“民主自治的市场社会主义”等;4)不考虑改变企业财产权而通过民主参与管理监督来限制资本权力的模式,弗莱德·布洛克(F·Block,1992,)的“没有阶级权力的资本主义”,乔舒亚·柯亨与罗杰斯(J·CohenandJ·Rogers,1993)的“联合的民主”体制等属于这种类型。(对90年代“八大模式”的详细评介,见余文烈、姜辉1998)

在上述四个阶段中,以“市场主导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产生为分界线,又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即第一、二阶段的“前期”和第三、四阶段的“近期”。这里把前者称为“传统市场社会主义”,而把后者称为“当代市场社会主义”。

在这两种不同形态的市场社会主义中,从政治背景上看,是其分水岭;若从理论特征上看,则以80年代中后期英国产生“市场主导的市场社会主义”为其分界线。英国“市场主导的市场社会主义”的产生为后市场社会主义的大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而90年代市场社会主义的种种新建构,则可以看作是“市场主导的市场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与民主,在效率与平等等各个方面的理论泛化。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与传统市场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区别是其政治目标的不同:传统市场社会主义是在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服务的;而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则大都是在苏东社会主义垮台之后,一批激进学者试图改造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以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因素(诸如真正的民主、自由、平等)的产物,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有成果上进行改良资本主义或替代资本主义的设想,是通向未来社会主义的中短期目标(长远的目标是“完全的社会主义”)。有的学者称前者为东方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后者为西方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科尔奈(J·Kornai,1993,p42)非常重视这两种不同形态的市场社会主义在“起始原因”上的区别。他说,初始条件对实际在历史上出现的任何形式都有强烈的影响,“因为起始原因发生的背景不同,值得清楚地区分为两个不同的主题内容:一个是作为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市场社会主义;另一个是作为代替旧形式的、改革前斯大林社会主义制度……的市场社会主义。”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这种独特的社会政治目标,构成了它的第一个重大特征。二、市场主导的经济运行机制

在市场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其主要的发展脉络是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即从计划主导机制论市场与计划并存的二元机制论市场主导机制论。

30年代的兰格模式是计划模拟市场的市场社会主义。它把市场引入计划,资源配置方式是利用价格机制的计划手段,在只存在消费品和劳动市场而不存在生产资料市场的前提下,用“试错法”来解决生产资料价格问题,通过模拟市场求解线性方程组确定物价等一系列手段,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可见,其经济运行机制是以计划为主导的机制。

60—80年代的市场社会主义是随着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当时,人们既不抛弃计划这个“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又力图利用市场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出现了计划与市场并存、决策分散的种种“分权模式”的市场社会主义。布鲁斯(w·brus,布鲁斯,1984)“含有受控制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奥塔·锡克(otasik,1972)“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分配计划”模式,科尔奈(j·kornai,1982)“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模式,亚历克·诺夫(a·nove,1983)“可行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等著名的模式均属于此种类型。这类模式主张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并保留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计划,决策权分散,让企业在生产与分配上有一定的自主权,消费者主权得到尊重。分权模式是一种二元机制论,人们已经认识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企图在计划的有效控制下,尽力发挥市场的作用,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然而,分权模式与兰格模式一样,都是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框架内利用市场。

布鲁斯(brus,1987)在给市场社会主义下定义时,以前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的改革为实例,认为1965年以后南斯拉夫的“体制”和1968年以后匈牙利的“新经济机制”,“在严格意义上趋于接近”他的定义——“生产资料公有或集体所有,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规律”。有人或许会据此认为,前南、匈的体制在资源配置上已经市场化了,与我们上面所描述的“二元机制”情形不相吻合。然而在我看来,第一,布鲁斯的定义是含混的(对此当另作论述,可参见余文烈,,1999);第二,前南、匈的经济体制还不是完全市场化,不是“市场主导”,而是属于“二元机制”。前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的市场社会主义“实验”,尽管其原先宗旨是想充分利用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实现经济高效、协调发展,但在实践中并未做到。南斯拉夫事实上是让联邦共和国取代中央政府的集权干预和指令计划,匈牙利也出现间接行政干预强化的情况。两国都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价格”,没有市场价格(尤其在生产资料上)就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它们或是在通货膨胀中冻结物价,或是因为政府限制某些重要产品的价格而影响了所有物品价格的相互依存关系。投资方式也是扭曲的,根本无法促成产业结构形成自动适应科技与国际市场变化的机制。这是“二元机制”的典型后果。

计划经济模式篇8

关键词:会计环境会计模式影响

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环境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会计的社会环境。会计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它对会计模式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产生着影响。会计模式同时又会影响会计环境。会计作为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利益调节器,会计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其发展水平无疑影响会计环境的变化与发展。会计模式就是在与会计环境的互相影响中发展起来的。

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因素对会计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决定了会计模式的生成。任何一种会计模式的生成,都源于经济环境内部矛盾运动,其具体内容则分别受到各种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经济环境决定会计模式的转换,经济环境内部的矛盾运动是一种会计模式替代另一种会计模式的动因。经济环境涉及许多经济因素,主要有社会发展水平、经济体制、所有制形式、企业经营方式、企业组织形式等,都对会计模式产生重要影响。

(一)经济体制对会计模式的影响

从经济体制来看,正是基于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及其具体运行过程不同,才形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竞争型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法国为代表的有计划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会计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美国的证券市场发达,企业的权益性资本比重较大,强调财务会计的独立性。其会计目标是保护权益性资本投资者的利益,强调充分披露并不受税法的限制。所以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中最主要的是相关性和可靠性,这两条原则可以说是美国会计的灵魂。

而法国就和美国完全不一样,由于其证券市场不发达,所以企业的资金大部分都来源于银行,因此法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最突出的有以下几点:实行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双重调节机制。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确立以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共同引导资源合理配置的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宏观计划调节。法国政府制定了“五年计划”,政府每半年要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平衡;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正是由于法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这三大特点,使法国会计目标强调以税收为导向,注重微观经济信息与宏观信息的沟通。

德国的会计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会计模式,具有鲜明的特色。德国的会计目标是为宏观经济服务,保护债权人利益,因而在其会计报表中会出现很多的“准备金”,这也是极为保守的一种会计,而且德国的会计准则都一条条的列示于《公司法》、《商法》、《税法》中。在《税法》中对德国公司的约束作用更加具体和细致。收入费用的计算方法、分配方法、账簿记录必须同税收目标保持一致,会计报表上的收益必须同税收收益保持一致。

(二)所有制形式对会计模式的影响

一国的经济制度主要体现在该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上。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主要形式的国家,如何最大限度地维护资本所有者的私有财产和权益是其经济制度的本质所在。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国家,维护公有财产、保护社会的根本利益是该经济制度的本质内涵。建立在这种经济制度上的会计服务宗旨,更多的是强调社会的宏观效益,推动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其会计法规、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的建立,都体现在较明显的统一性、强制性上。而对会计本身的技术性考虑较少,企业的会计行为完全制约于政府的会计法规和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决定了会计模式出发点的不同。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占到社会经济成分相当比重的条件下,会计的目标是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并且以国家利益为重。例如对于会计目标的表述,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除了为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会计信息,还必须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信息,这是因为无论是从社会经济成分构成来看,还是从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来看,中国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会计目标是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实施一系列所谓客观、公正、公允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政府就会利用国家的权利干涉会计工作,会计制度就会高度统一,会计信息主要服务于政府的需要,不需要或者很少需要向社会公众披露信息,会计的自主性就小。

政治环境

会计模式的运行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政治过程,任何国家的会计模式都必然体现本国的政治要求。政治环境因素对会计的作用比较明显,因为任何一种政治制度下的统治阶层,可以通过一系列政治环境和法律手段来约束经济活动,调整各种经济利益,会计作为维护各种经济利益的一种活动,就必须对之作出反映。政治环境因素对会计模式的影响往往是通过一些经济政策来体现,并且与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各方面因素一起发挥作用。

对于会计模式,可以比较法国和美国,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法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资本主义市场,亦即实行市场调节与国家计划指导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中央政府的权力相对集中,国家对于市场的干预较大,政府的集中决策对企业决策有决定性的影响,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公有化比重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市场经济体制的主导作用是实行经济计划。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强有力的干预。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是规模不大的有限责任公司,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股份公司相对其他国家重要性差。由于“税法的有关规定对于法国企业报告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有重要的影响,对于法国的会计来说,适应税法规定的要求就是非常必要的”。由此导致法国会计属于政府税收导向模式,强调为宏观经济服务。而美国会计的理论和实践主要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会计准则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生、发展、完善起来的,民间会计职业团体制定和修改会计准则,要求会计保护股东的权益。

很明显,法国与美国的会计模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政治体制方面的问题。法国受《拿破仑法典》的影响,国家的政治体制采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式,中央政府的权力相对集中,国家对于市场的经济干预较大;美国的国家政治体制采用联邦制,与法国相比较,中央政府的权力相对分散,市场经济的自由化程度更高一些。

法律环境

法律对包括会计在内的社会各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不少国家在法律中直接或间接地规定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准则及所应采取的会计程序和方法。法律环境因素对会计模式的影响主要包括法系种类和会计立法主导思想。

法律环境是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社会制度的总和,“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历史现象,它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并认可而且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不管意识形态如何,各国都有不同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是最直接、最经常地制约经济行为和会计实务的。由于不同的法律制度存在差别,导致它们会计制度的差别,最主要的是法系对会计模式的影响。

法系的不同影响会计管理体制的形式和内容。大陆法系的国家由于其中央集权较高,导致国家对会计实务的操控较强,而其相对弱小的会计职业团体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上存在着严重的被制约性;法系的不同导致会计准则的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大陆法系的会计准则受政府的严格管制,其准则都由政府在法律条文中有明确的列示,会计职业团体在会计准则制定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不同的法系对会计所要披露的要求不一样。大陆法系由于会计要服务于宏观经济,政府对于企业的所有事项都要十分详尽的了解,从而实现政府税收的最大化,因此所要披露的东西非常多,而且要详细。英美法系对于披露存在一定的差异,美国由于受到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影响,出于对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的考虑,要求美国企业或在美国上市的企业披露的内容较多,但法律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比较笼统,没有大陆法系那么详尽。

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模式都不可能超脱其文化环境的熏陶而独立存在。每一个国家的会计模式在其发展形成过程中都会以其特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会计理念,以其特有的语言文字描述和传播会计信息,按照其职业道德规范和习惯处理会计业务。文化对会计模式有直接也有间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结构、全民文化素质和教育体制方面。

(一)美国文化环境

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尊重个性,强调个性的发展,人们注重成就、英雄感、决断能力和物质上的成功。在这样的人文背景下,美国会计模式呈现出以下特征:在会计管理体制上,强调专业导向、行业自律,较少依赖法律和政策,政府在会计管理上的作用有限;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上,强调制定会计准则的主体以民间职业团体为主,会计准则注重灵活性、可选择性;在会计职业上,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高,会计职业的社会地位也高,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在会计信息披露上,倾向于透明、公开,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决策相关性。

(二)我国文化环境

我国从古至今都不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一向推崇国家、民族、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强调社会价值的实现,集体主义观念深入人心;由于长期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对不确定、不明朗因素反应较强烈,习惯于按规范行事,讲究中庸之道,不易接受新生事物,思想观念偏向于传统、保守,也不象美国社会那样偏重“阳刚”,与此相应,虽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会计模式已经在与国际接轨的道路上推进了许多,对美国的会计模式也已有所借鉴和融合,但仍呈现出以下明显特征:在会计管理体制上,强调立法管理和行政管理,虽然认为民间职业团体也有参与管理会计工作的必要,但主要是政府出面以法律、政策等形式统一管理会计工作;在制定会计规范时总是力求使各种会计主体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偏向统一,并力求会计规范的完备化和法制化,强调会计规范的指令性和强制性;在会计职业上,民间会计团体的规模和力量都很弱小,会计职业的社会地位至今仍较低,会计人员的权威性不足,会计工作的质量也还不高;在信息披露上,偏向适当揭示,不够透明和公开。

参考文献:

1.陈国辉.会计理论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孙德凤,陈亚雯.会计环境对会计影响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5

3.田淑萍.论基于会计环境的会计原则及会计政策[j].财会研究,2005

4.徐雪松.浅析电子商务时代下的ierp[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3

5.梁美仪,超然.ierp:erp的发展趋势[j].经济师,2003

6.李一军,于洋.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资源计划(erp)的新进展[j].高技术通讯,2002.09

7.程娅.企业资源计划(erp)及电子商务(ec)系统在物流企业中的运用[j].经济师,2006(8)

8.普华永道.注意新会计准则带来的三大变化[j].会计师,2007

计划经济模式篇9

【关键词】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的体制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新和建设,在电力行业的改革中,如果以独立的市场主体进行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仅会受到现实市场经济的约束,还会导致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中,电力企业难以进行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产生。想要将电力企业进行经营目标的实现,就应该从该企业自身的管理进行着手,采用综合计划的管理模式,使得电力企业的发展可以有比较宽阔的发展道路,有效的提升企业的进步空间。针对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方法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建立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机构

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应该建立比较完善的综合计划管理机构,并在这种机构中,有专业的负责人员进行具体的负责,在管理机构的人员安排中,应该将电力企业的计划管理任务落实到每位员工的身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的有效实施。电力企业相关进行综合计划管理的制定,应该对相关的监督措施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于企业综合计划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进行有效的掌控,对于有偏差的状况进行适合的调整,同时,还应该在电力企业管理部门中间设置相关的综合计划管理岗位,这样的岗位调整可以在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过程中,保证管理的有效实施,在电力企业的综合管理方向上,有比较明确的目标。

2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编制

在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编制中,应该遵循上下结合,统筹兼顾,协调统一的原则。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制定,将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相关机构作为管理的核心。按照现实的市场状况,并有效的结合电力企业自身的性质进行综合计划管理的内容编制,在编制的过程中,应该对电力企业今后的发展进行全方位的估计,这种估计就在为电力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电力企业综合技术管理相关内容制定之后,还应该进行部门的会议研究,在会议中,探讨相关于综合计划管理的内容,让电力企业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投入到这样内容的讨论中,为综合计划管理的编制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以保证综合计划管理的有效实施。

3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内容

在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中,相关管理内容应该从电力企业自身的规划入手,按照电力企业计划内经营管理工作的要求,进行全面的展现。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内容应该满足电力企业计划期内阶段性目标,只有将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的管理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制定,才能保证该管理计划的实施状况。

4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分析以及考核

在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的管理中,应该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这种制度的建立就是对电力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进行跟踪,监督,分析,以及问题的集中展现。在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如果有完善的综合计划管理的分析以及考核工作的展现,可以提升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实施效果。在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中,应该展现企业自身的管理文化,实现制度化,定期化的管理标准,按照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理念进行管理内容的制定,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按照考核工作的实施细则进行时间段的控制,对于每次的考核结果都应该进行工作资料的整理,对计划的完成状况也应该进行切实可行的安排。在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过程中,对于未完成的内容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整合,按照初步审核的内容进行定期的整改,尽全力的对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内容进行实施和操作。

5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综合调整

在现有的市场状况下,想要将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进行合理有效的执行,就应该按照社会的市场状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在计划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会导致电力企业正常计划实施产生一定程度的偏差,并且,假如是人为状况的影响,还会导致计划管理中的部分项目无法进行正常的掌控,无法达到计划管理预期的效果。在这种状况下,就应该按照现实的市场状况进行计划管理的必要的调整,计划管理的调整应该在相关电气企业的审核之下进行执行,这样就可以保证综合计划的实施有进一步的优化和平衡,有效的提升了电力企业综合管理模式的水平,保证在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实施中的内容有有效的推进,为电力企业今后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与基础。

6结语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的管理问题也渐渐的得到了针对性的改善。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之下,在电力企业的管理形式中,应该将综合计划管理的工作划归到核心的位置,将这种计划管理的模式进行阶段性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企业自身各项管理工作进行有序的进行,使得电力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开展。在今后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完善中,应该会更加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只有这样的管理模式才能将电力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进行提升,有效的规避竞争中会出现的风险状况,并且,在这种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还可以降低电力企业自身的成本投入,有效的保证电力企业今后预期经济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谭晓翠.省级电力企业检修公司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2]王廷梅,李爱菊,尉林明.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硅谷,2010(09):21~22.

[3]张娟,瑚成健.浅析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构建[J].西部财会,2010(06):63~65.

[4]杨素萍,赵永亮,付淑洁,周健,曾鸣.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及综合计划管理[J].电力技术经济,2006(05):41~44.

计划经济模式篇10

【关键词】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潮流计算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电力行业同样获得了更快的发展速度,随之而来的是对电力供应质量设定了更高的标准,需确保电力调度的科学合理,潮流计算方式属于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中非常关键的一类计算方式,其计算结果更加精确,更加科学合理,因此,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简述潮流计算方式

1.潮流计算的定义

潮流计算就是通过已知电网接线模式、参变量以及工作环境,把电力系统中的母线电压、支网电流、电功率以及线损进行计算。利用潮流计算可以找出工作过程中的母线电压、支网电流以及电功率是否处在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若不在承受范畴,则需应用科学的应对方案,针对整体系统的运行模式实行调节。进行电力系统计划阶段,运用潮流计算模式,可以为电力供应规划和电气装置的选取提供合理参照,且潮流计算模式还可以为自动设备整定计算、继电保护计算、稳定计算以及故障计算保留初始信息。

2.电气量运用潮流计算方式

该计算方式是基于电力系统的连线模式、工作环节以及参变量等已知因素,进行稳定情况的电气量计算。通常状况中,已知要素为电源、负荷节点功率、平衡节点电压、相位以及枢纽部位电压,要求进行计算的电气量为节点电压、相位、支路电流、电功率以及网损。

3.该计算方式的作用

该计算方式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电力系统计划的阶段,通过潮流计算方式可明确系统中的电源、连接点,电网规划以及无功补偿。系统顺利运作和检修阶段,应用潮流计算方法,可以符合负荷调节、输电线路以及变压器工作稳定的标准规定,所以,潮流计算方式对保证电力系统运作的稳定性具备非常关键的作用。

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两种方式

基于电力系统的工作情况,其能够分成离线计算模式与在线计算模式,离线计算模式通常应用在系统设计与系统工作模式的规划当中,而在线计算模式通常应用在电力系统工作监测与控制过程中,由于潮流计算模式的持续进步,其能够分成传统计算方式与人工智能计算方式,以下则简述此两种方式。

1.传统计算方式

该计算方式包含:线性和非线性规划方式和二次规划方式。其具备的优势为:①可以基于目标函数中导数明确搜寻范围,所以计算过程中花费的时间较少;②解析阶段清楚,计算结果更加可靠。该计算方式的缺陷为:①针对目标函数和限制因素存在制约,有时需进行简化与近似值处置;②或者运用相对繁复的混合整数计算方式直接进行处置,或者把离散变量做持续化处置,获得其最优数值之后,有很大的可能性导致最优解转化为不可行解。

2.人工智能计算方式

该计算方式为一类新式的模式,其和潮流计算的传统方式存在差异,并非基于精准的数学模型。该计算方式最有代表性的为:遗传计算方式、模拟退火方式以及粒子优化方式。该计算方式具备的优势为:①和导数信息没有关系。当前许多优化阶段的目标函数为不可导,如果运用传统计算方式前则只可以实行假设与近似值评估,此举明显对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产生影响;②该计算方式具备随机性,极易脱离局部极值点,其属于全局优化计算方式之一;③人工智能计算方式具备内在并行性,其操作目标为可行解,消除了内在并行性性能方面存在的缺陷。该计算方式的缺陷为:①算法的表现不够稳定,其在相同问题中,实例存在差异,则计算结果也存在差异,导致结果不够可靠;②按照概率实行计算无法确保一定得到最优结果;③该计算方式中部分控制参变量需依照个人工作经验进行设定,因此要有一定程度的实验阅历或者专家参与。

三、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中潮流计算的应用

进行电力系统经济调度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够基于计算结论,明确系统运作经济性的必要前提,以针对系统的工作模式实行优化和调节,满足系统运作经济性的标准。以下将具体分析潮流计算方式在线损、变损以及工作模式损耗阶段的实际运用效果。

1.在输电线路线损计算的应用

实行线损的计算阶段,利用潮流计算方式可以获得经济潮流信息。潮流水平可以基于线路功率相位差因数、有功负载以及无功负载的参变量计算线损。

比如,现在有一条长度38.1千米,规格LGJ-150输电线,若潮流数值为20兆瓦、功率相位差因数0.9,则其线损0.24兆瓦,线损率1.18%;若潮流数值30兆瓦,功率相位差因数0.9,其线损0.57兆瓦,线损1.91%;如果潮流数值50兆瓦,功率相位差因数0.9,其线损1.95兆瓦,线损率3.9%。

因此,当潮流数值低于30兆瓦,线损率低于2%;潮流数值高于50兆瓦,则线损率高于4%。所以,这段输电线的经济潮流需低于30兆瓦。工作人员能够基于获得的结果,制定经济性方案,以达到能源节约要求。

2.潮流计算方式在变损中的运用

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潮流计算方式把变压器处在各种负荷中的损耗和变损率进行解算,比如,现有40mVa变压器,与功率相位差因数0.95、铁损0.026兆瓦的条件下运行,如果负荷5兆瓦,铜损0.027兆瓦,则变压器变损率0.54%;如果负荷15兆瓦,铜损0.035兆瓦,则变压器变损率0.233%;如果负荷35兆瓦,铜损0.082兆瓦,则变压器变损率0.234%;如果负荷40兆瓦,铜损o.lo1兆瓦,则变压器变损率0.253%。因此,15兆瓦-35兆瓦的范围内,变压器变损率0.233%-0.234%直接,更具备经济性。

3.潮流计算在运行模式损耗中的运用

针对多电源式供电所,能够利用潮流计算方式获得各种运行模式中的线损,以明确运行的经济性条件。

比如,当前变电所运用两类供电模式,一类应用LG-150,38.2千米的输电线,一类应用LGJ-240,24.3千米输电线。如果潮流数值20兆瓦,功率相位差因数0.9,则第一种运行模式线损0.24兆瓦,线损率1.18%,第二种运行模式线损0.15兆瓦,线损率0.76%;如果潮流数值30兆瓦,功率相位差因数0.9,第一类运行模式线损0.82兆瓦,线损率1.91%,第二种运行模式线损0.52兆瓦,线损率1.23%;如果潮流数值40兆瓦,功率相位差因数0.9,第一种运行模式线损1.12兆瓦,线损率2.8%,第二种运行模式线损0.72兆瓦,线损率1.79%。所以,第二种供电模式和第一种供电模式相比更有经济性。

总结: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进步,电力系统中的调度工作更加关键,所以,电力公司需掌握潮流计算方式,进行电力系统经济调度过程中科学应用潮流计算方法,确保电力调度运行数据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最终为我国电力行业的进步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林崧,蔡晓.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中潮流计算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生活.2011(03);17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