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2:07

世界经济概况篇1

 

一、虚拟经济的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虚拟经济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国内学界对虚拟经济的定义却相当多样化。其中,毕芳(2005)总结出17种定义,而张小瑛将诸多定义汇总成13种观点,成为目前较全面的总结。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从政策层面明确了虚拟经济的地位和意义。从语义上讲,虚拟经济与virtualeconomy是严格对应的,没有歧义。但是,中国学界所称的虚拟经济并非西方学界的virtualeconomy,ill而是Fictitiouseconomy。

 

西方学界有三个不同概念在汉语中都译为虚拟经济:Fictitiouseconomy、Virtualeconomy、。其中,Fictitiouseconomy是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Virtualeconomy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也有称之为数字经济或信息经济:Vi8ualeconomy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2】从理论研究角度考虑,三个不同的英文概念应该对应三个不同的中文概念。然而这种“三合一”的状态却延续至今。

 

目前国内学者提到虚拟经济时,基本上都是指第一种概念,即Fictitiouseconomy。而事实上。在语义上与虚拟经济最为匹配的是Virtualeconomy。之所以出现这种错位的部分原因是由于VirtualSpa)if—和Visualeconomy的研究在当时处于初级阶段.国内学者研究较少,涉及经济学领域的更不多见,因此出现了这种张冠李戴的情况。随着后两个“虚拟经济”研究的发展.特别是Virtualeconomy成为西方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后.中外学界在基本概念上的矛盾也更加明显。

 

将所有国内虚拟经济的定义进行综合比较后。

 

我们可以梳理出两种主要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虚拟经济与西方学界的金融概念基本一致.主张在国内外一致的研究平台上进行工作。另一种认为虚拟经济是中国具有原创性的概念。是以观念为基础的定价方式。[3】

 

前者侧重于从实践划分的产业范围入手,在外延上定义虚拟经济.后者则侧重于从内涵上定义虚拟经济。而一般来说,只有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出发才能够较准确地定义概念。从这一立场出发,我们发现目前对虚拟经济的诸多定义具有基本相同的内核,只是角度不同。这也是中国虚拟经济研究在概念不明确的基础上能够继续进行的原因之一。

 

西方学界定义的虚拟经济概念是以金融为主体的。至于房地产业的虚拟化,某种程度上就是属于大金融概念的一部分,或者可以看作是其延伸。

 

其他各个方面与金融的本质并不矛盾。现实在发展。金融的外延也在发生变化。金融经济概念的扩展基本可以等价于虚拟经济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刘骏民所作的广义概念可以作为共同的研究基础。即:虚拟经济(Fictitiouseconomy)是指观念支撑的价格系统。主要包括金融、资产化房地产等研究领域。

 

二、虚拟世界经济的含义虚拟世界经济是指与虚拟世界相关联的经济现象和活动的总称。狭义的虚拟世界指社交网络和网络游戏等所构成的虚拟空间.广义的虚拟世界则是一种动态的网络社会生活空间。前者主要从消费和娱乐的角度进行定义.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还包括企业的虚拟化运营等生产性概念。现阶段虚拟世界经济的主要支撑是消费性产业。即网络游戏和社交类网站.因此通常所说的虚拟世界是指其狭义的概念。

 

虚拟世界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经济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它主要包括虚拟现实世界和虚拟主题世界。前者包括Secondlife(简称SL)之类的网络游戏【4】

 

及Facebook之类的社交网站。人们没有统一的目的和任务。更类似于简化版的现实社会,沟通和交流是其本质内容;后者包括worldofwarcraft(简称之类的网络游戏。其通常有明确的主题,是娱乐的方式。与虚拟世界相关联的经济问题包括其内部的经济体系和经济活动。也包括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层面发生的联系。虚拟世界内部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特别是在虚拟现实世界中,这些内部的经济系统通过两条重要纽带——真实身份与货币关联,与现实世界发生经济联系。

 

真实身份是历史的产物。在Facebook代表的新型社交网络出现之前.虚拟的身份是虚拟世界的特点之一。人们通过自由选择的角色存在于虚拟世界中,与真实世界的联系是非常薄弱的。但是是基于现实社会的真实身份所构筑的社交网络。这种真实性使虚拟世界的经济体系更加稳定,也使虚拟世界的经济现象与现实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货币关联使虚拟世界中积累的财富更易转化为现实财富。在SL之类的虚拟现实世界中,人们获得的虚拟世界货币可以按照固定的“汇率”兑换成现实的货币。在wow之类的虚拟主题世界中,人们通过第三方的交易平台出售虚拟世界的货币换回现实货币.兑换的标准则是随供需变动的浮动“汇率”。

 

真实身份和货币关联也使虚拟世界具有相对独立性。虚拟世界并非一个全新的事物,而是从现有世界中拓展出的一个新区域。是一个简化的现实世界.研究虚拟世界经济需要研究两个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经济关系具有两个国家之间关系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类似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并且其中的人们都具有双重国籍。从这一角度考虑,二者的关系似乎可以运用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对虚拟世界经济的研究远远落后于现实经济的发展。在SL中,用户可以通过3D建模制造虚拟物品进行销售.德籍华人ansheChung通过这种方式获取了25万美元的资产。经过权衡,她最后将制造虚拟物品的工作室迁至中国,利用中国成本较低的运营环境开拓市场。这种方式既是外包,又是虚拟世界中的生产。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定义这种行为刘骏民(2003)认为“在传统的成本定价与资本化定价方式之间尚有大量未被认真研究的领域。对精神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描述的定价模型基本上是一个空白。”虚拟物品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这种方式大量复制之后对现实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这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虚拟经济与虚拟世界经济的关系广义的虚拟世界经济对应着西方学界所称的虚拟经济(Virtualeconomy),与中国的虚拟经济概念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属于不同的领域。需要对二者进行辨析的原因之一是虚拟经济概念的混乱。虚拟经济对应实体经济,虚拟世界经济对应现实世界经济。如果说虚拟经济的产生是为了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那么虚拟世界经济则是人们消费和娱乐引致的一个必然趋势.它虽然在某些领域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本质上是人们交流和互动的方式。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本体与衍生体的关系.而现实世界经济与虚拟世界经济的关系则更复杂。虽然虚拟世界也是在现实世界基础上构建的.但是除了物质基础之外它并不完全依赖于现实世界。虚拟世界有内生需求。例如。在SL中购买的房屋并非为了在现实世界中实现某种目的。而仅仅是为了满足虚拟世界中的需求。与此不同,虚拟经济最终要回归到实体经济。本质上来讲,虚拟经济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而虚拟世界在产生后则具有相对独立性。

 

我们并非要严格分割虚拟经济与虚拟世界经济一事实上这并不可能,而是要划分基本的研究领域,避免出现理论与工具的错位应用。二者是存在交集的,例如电子货币的研究属于虚拟经济。本质上还是实体经济的一种支付手段。但是当电子货币的需求由虚拟世界产生时.就同时属于虚拟世界经济的研究范畴。虚拟经济和虚拟世界经济混淆造成的后果之一。是很多研究者将wow中的金币视为网络公司发行的虚拟货币。事实上它仅仅是游戏内部流通的虚拟世界货币。并没有像Q币一样有明确的价格。然而,即使在运营商明确规定禁止现金交易的情况下.它在现实世界中仍然具有很大的交易量。在缺乏任何担保的情况下,这种现象非常不可思议。因为Q币之类的虚拟货币至少有运营商提供担保。只要运营商不破产,那么这种虚拟货币就可以兑换成现实货币。然而在wow中。金币没有任何担保。人们为何愿意用现实的货币来交易它?这是我们研究虚拟世界经济的目的之一。SL之类的虚拟世界货币则具有虚拟货币的特点。虽然仅仅由公司提供担保,但是它们能够与现实货币直接兑换。

 

四、发展前景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前.国内对虚拟经济的研究并没有太深入。而这时的西方世界已经在金融背景下发展了相当长的时间。虚拟经济(在前期主要指金融)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关注。现阶段,虚拟世界经济在西方学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国内仍未给予应有的重视。我们对虚拟世界的关注,还植根于对虚拟经济的理解,侧重于对虚拟货币的研究。

 

事实上,虚拟经济中的虚拟货币仍然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它仅仅是一种电子货币。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非常有限。只有当这个虚拟货币的需求由相对独立的虚拟世界产生,并且由虚拟世界提供,它才对现实经济产生影响。而这正是我们忽视的领域。

 

、GooSe、amazon和Facebook在中国市场的困境,is]证明我们的人口数量使我们在虚拟世界的发展中具有短期优势。但是如果不能合理利用这种正的网络外部性。它最终将变成我们的长期劣势。

世界经济概况篇2

 

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2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④,远远超过电影、电视、音乐这三大传统娱乐产业。对虚拟世界经济的研究正在逐渐地深入和规范,但是我国学界对于虚拟世界经济的相关概念的使用还未达成共识,特别是与国外学术界的细微认识差别将加大我国学者之间的分歧。

 

如果这一点不明确,那么模型的假设将建立在不规范的前提下,从而影响研究的意义和模型的适用性。因此,本文将从经济研究的角度,就相关概念进行考察和综合,进而将内涵不同的经济变量进行比较,使得后续研究能够在共同的基础上进行。

 

一、虚拟世界经济的前置概念虚拟世界经济的两个前置概念是网络游戏与虚拟世界。

 

因此,从经济学角度定义二者是后续研究的基本前提。

 

一)网络游戏的概念在理论缺失的情况下,研究机构对网络游戏的定义却具有相当程度的规范性。目前,在这一领域较有影响力的两个机构分别是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hinainternetnetworkinformationCenter,以下简称CnniC)和艾瑞咨询集团(iResearch,以下简称艾瑞咨询)。二者给出的定义在目前的理论研究中多为产业经济学领域)引用率较高。根据它们的定义和分类来提炼概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需求并满足理论研究的需要。

 

将网络游戏定义为以电脑为客户端,互联网络为数据传输介质,必须通过tcp/ip协议实现多个用户同时参与的游戏产品,用户可以通过对游戏中人物角色或者场景的操作实现娱乐、交流的目的。艾瑞咨询将网络游戏定义为依托于互联网进行、可以多人同时参与的电脑游戏,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达到交流、娱乐和休闲的目的。二者从市场角度进行的定义在考察市场规模进行定量研究时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但是缺乏准确的界定以及理论概念所需要的普遍性和前瞻性。

 

它们关于网络游戏概念的内涵都局限于电脑游戏。事实上,在目前的阶段,还存在通过电视网络、通信网络等来进行游戏的情况。而且,通过手机迸行网络游戏还是重要趋势之一。随着各种网络的融合,未来网络游戏通过何种媒介进行并不确定。它们唯一的共性是联系人与人的网络,至于以何种形式来体现则不影响理论研究。

 

因此,从经济角度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只需保留两个要素,即“网络”和“游戏”,可以表达为“通过网络进行的游戏”。在进行理论研究时,这一表述是有效和清晰的。其中网络隐含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游戏是其目的和表现形式。

 

“网络”的界定随着技术的发展会在外延上发生变化,而“游戏”更多体现的是经济学中。博弈”的含义,而不是用来娱乐的游戏。明确这一点至关重要。其他的限定条件都无助于改善最终结果,反而会使概念不具备普遍性。随着后续研究的开展,对“网络”和“游戏”的界定将更加准确。

 

虚拟世界的概念在现阶段,网络游戏是虚拟世界存在的基础和主要表现形式。事实上,虚拟世界的发展正在逐渐改变网络游戏的“游戏”性质。它不仅是游戏,而且具有社会性。当通过货币将两个层次的世界联系起来时,这一特征更加明显。因此,在其发展初期,虚拟世界总是作为网络游戏的一个产物,但是如今的虚拟世界渐渐具备相对独立性。虚拟世界的“虚拟”会给人虚幻的错觉,因此也有很多学者称虚拟世界为“syntheticworld”,即人工世界或者合成世界,此种表述更符合其本质。在中文里,二者都被译为虚拟世界。

 

早期的学者认为虚拟世界是一个供大量参与者以化身形式存在的、持续性的虚拟环境。这一定义界定了虚拟世界的部分关键要素,但是并未指出虚拟世界存在的手段和形式。而Bell认为虚拟世界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建立的供人们以化身形式存在的网络空间,它具有同步性与持续性的特点[1]。在欧美学者的研究中,这是认可程度较高的定义。

 

计算机系统是其建立的工具,包括因特网和移动终端等各种网络系统。每个单独运营的网络游戏都是独立的次级虚拟世界,它们的总和就是虚拟世界的整体。网络游戏是现阶段虚拟世界的主要载体。分析虚拟世界与网络游戏的关系是进行相关研究的出发点。

 

在Bell的定义中有四个关键词:Synchronous、persistent、和Representedasavatars。其中,同步性强调的是空间和时间的一致性,这是虚拟世界稳定的基础;持续性是虚拟世界存在的前提;关系网强调的是虚拟世界的本质;以化身为表现是虚拟世界中人们的存在形式。

 

狭义的虚拟世界主要指大型多人在线游戏mmoG(massiremultiplayeronlineGame)所构成的虚拟空闻。而广义的虚拟世界则包括所有类别的网络游戏及类似属性的存在(即通过某种网络使人们进行交流,例如论坛及社交网站)所构造的虚拟空间。广义的虚拟世界是一种动态的网络社会生活空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虚拟世界是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由人工高科技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所创造的一个人工世界,它包含了信息技术系统、信息交往平台、新型经济模式和社会文化生活空间等方面的广泛内容及其特征。

 

虚拟世界和虚拟现实是不同的。虚拟现实是由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和高度并行的实时计算技术等集成起来所生成的一种交互式人工现实,是一种能够高度逼真地模拟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视、听、触等行为的高级人机界面。也有学者将虚拟现实视为狭义的虚拟世界。

 

虚拟世界的类别有很多,但大多是以游戏类型进行的分类。从经济研究的角度来看,最有意义的分类是根据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是否能发生直接的经济联系来进行,分为虚拟现实世界和虚拟主题世界。虚拟现实世界的代表有简称SL)和entropiaUniverse(简称eU),通常运营商会规定游戏货币与美元能够直接兑换。虚拟主题世界通常具有明确的目的和主题,更接近于一种娱乐而不是一种生活,其代表是worldofwarcraft(简称wow)和永恒之塔。无论是虚拟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主题世界,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都可以和现实世界发生经济联系Ⅲ。

 

二、虚拟世界经济的界定与解析虚拟世界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概念。不论在信息、管理以至于法律和哲学领域都是相同的。在经济学领域也是如此。在此基础上的虚拟世界经济概念比较明确。

 

一)虚拟世界经济的概念虚拟世界经济是指和虚拟世界相关联的经济现象和活动的总称。考虑到经济联系,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虚拟世界,还有三类情况也符合虚拟世界的特征。第一,根据Bell对虚拟世界的定义。我们通常所说的局域网游戏④最初并不是虚拟世界的组成部分,但是当第三方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长期稳定的服务和空间,那么也应将其视为虚拟世界。第二,类即时聊天软件最初仅是沟通工具,但是基于此的人们之间的网络也构成了虚拟世界的基础。特别是QQ农场之类游戏的开通,使其虚拟世界的特征更加明显。这类形式的典型代表是Facebook。第三,论坛类网站增加服务内容后,例如提供游戏类和下载类增值服务,并需要支付“论坛币”,这种情况下,以论坛为基础的人们之间的联系也成为虚拟世界的构成要素。

 

虽然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经济联系在不断加深和多样化,但是基于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还是主体。与虚拟世界相关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非常多,但其基本模式是通过现实世界中的资金交易,带来虚拟世界中的改变,达到双方的目的。从行为上分析,一端发生服务或者虚拟物品的交易,另一端对应的是资金的流动。正是这种资金的流动,成为联系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媒介,也使对虚拟世界的分析越来越重要。通过这种媒介,虚拟世界的经济变化会传递到现实世界中。

 

虚拟世界经济的解析虚拟世界经济包括虚拟世界内部经济和虚拟世界关联经济。前者存在于虚拟世界内部,通过虚拟世界货币与现实货币的兑换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后者则是依托虚拟世界所产生的衍生经济,主要包括Realmoneytrade(简称与代练服务。

 

虚拟世界内部经济是现实经济的反映和模拟。JesusDi.犯计算出wow北美服务器的货币供应量超过90亿“gold”,折算为1.92亿美元。假设全球wow玩家的货币持有量是相等的,那么wow总的货币供应量是7.47亿美元。这意味着运营wow的暴雪公司成为一家可以发行多国货币的国际银行啪。同时,他验证了在虚拟世界中。货币供给量增加同样导致货币贬值。或者至少说明二者是相关的。虚拟世界货币的价格从2007年9月到2008年12月一直是下降的,它失去了2/3的价值。这期间,货币供给量持续上升至3倍。如果虚拟世界的规模持续扩大,那么其间的货币贬值将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吲。

 

通常指虚拟物品的现实货币交易。在虚拟现实世界中,因为虚拟世界货币与现实货币是直接挂钩的,因此,虚拟世界内部的交易会产生和现实货币交易等价的效果。而在虚拟主题世界中,Rmt多通过第三方的交易市场来实现。

 

现实中,Rmt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在sL之类的虚拟现实世界中,玩家需要先将美元兑换成LindenDollar(简称LD,中国用户可以通过或者部分外币信用卡来兑换),然后用LD来购买虚拟世界中的物品及服务。运营商主要出售“土地”,而其他物品的生产与交易则会于用户之间实现。如果用户来自不同国家,那么他们之间的交易便是国际经济研究的范畴。虚拟世界的内部经济和关联经济是密切相连的。虽然SL运营商提供即时交易数据。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国际机构进行协调和管理,因此虚拟世界内部交易的整体规模难以进行准确统计。

 

在不严格的情况下,业内人士倾向于按Rmt数字的lo倍来近似估计虚拟世界的内部交易。

 

第二,在wow之类的虚拟主题世界中,运营商通常是禁止Rmt交易的。然而,“虚拟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也是围绕着一定的经济利益运行的”[23,由于无法监管,且Rmt交易行为不违反法律,因此在现实社会中并未受到限制o。Rmt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当一个用户在网络游戏中获得一种虚拟物品(可能是武器、装备或者其他道具),他可以通过虚拟物品交易网站将其出售,获得人民币。

 

也可能某个用户具备某种特殊的技能(例如可以强化武器或装备,这种服务是游戏内部服务,与代练之类的游戏外部服务不同),那么也可以通过出售这种服务来获得现实货币。

 

如果某个网络游戏规模非常大,并且游戏中的货币对现实中货币的汇率较为稳定,那么这种交易也会体现为通过交易获取游戏货币,然后再统一出售以获取现实货币的行为。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即虚拟主题世界发展到比较高级的阶段,交易的实现形式与在现实世界中是极为相似的。游戏货币被当做一般等价物,成为交易的媒介。当这种交易发展到极限,便会产生一批专业用户,他们通过各种游戏技巧获取游戏货币,之后直接出售给玩家或者通过虚拟物品交易网站出售。在墨西哥和中国等国家,基于这种行为的工作室数量非常多。

 

第三,在低端虚拟主题世界中运营商直接向玩家出售虚拟物品。这种情况下,由用户提供的虚拟物品非常少。这种运营模式会加快虚拟世界鲍折旧,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缩短运营时间,因此主要存在于低端虚拟主题世界,在中国网络游戏产业中较常见。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是,这里的“通货膨胀”不仅指虚拟世界中流通的货币增加了,也包括虚拟物品的增加。因为在这类虚拟世界中,游戏内部货币不一定是一般等价物,或许只能购买低端产品。很多物品是不能通过游戏货币购买的,因此某些道具和虚拟物品的发放成为和货币发行并列的行为。运营商相当于现实世界的政府,其发行游戏货币与虚拟物品的成本都接近零,具有纸币的某些特点,过量发行便会导致“通货膨胀”。

 

代练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微型”服务外包。在虚拟世界中,用户希望实现各种个人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投入时间,并且可能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能力。无论时间的投入或是技能的提升都存在机会成本。当用户认为将这些任务交给专业服务提供者完成能够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时,便会采取将任务外包的做法来达到目的。最初代练之所以能够产生是为了规避运营商设定的规则。在大型虚拟主题世界中,运营商通常规定一部分高端物品是不能够交易的,但通过代练服务可以获得这类非交易产品。’代练通常是通过专业的中介及担保机构进行的。

 

在网络游戏多国同时运营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用户通过登录发达国家的服务器进入游戏,完成客户指定的要求,获取收益。个别情况下,即使网络游戏仅在发达国家运营,这一过程理论上也可以实现。但是,由于运营范围小,发展中国家的用户缺乏对这一网络游戏的理缌与掌握,因此不具备用户基础及基数,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用户关注这一市场的可能性大大下降。这种活动属于服务贸易的研究范畴。

 

虽然物品的转移是在虚拟世界中,但是资金的流动却是在现实世界中。如果把虚拟世界看做一个“黑盒子”,我们所观察到的只是资金从中国转移到美国,但是并不了解它流动的原因和决定其资金量的因素。

 

在现阶段,虚拟世界的关联经济以“金币”采购与交易为主,而作为将来最适合中国国情的“代练”,却并没有成为主流。平台的缺乏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三、虚拟世界经济理论研究的相关问题分析由于虚拟世界经济的发展时间较短,并且直到2001年才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1),因此理论研究的历史并不长。很多基本问题至今未被明确梳理过,从而导致很多错误的解读。这种状况在中国更加明显。

 

一)虚拟世界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很多不同的相关或相近概念在中国都被译为虚拟经济。

 

第一是Fictitiouseconomy,主要指的是虚拟资本,比如证券、期货等交易活动。第二是Virtualeconomy,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进行的经济活动,比如外包、资源共享、电子商务等。

 

第三是Visualeconomy,即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的经济活动。在中国,通常所说的虚拟经济一般指第一种。

 

虚拟世界经济在西方的文献中称为virtualeconomy,直译过来应该是虚拟经济。但是在我国“虚拟经济”这个词组已经成为和实体经济对应的概念,并广为接受。因此,为避免混淆,我们的研究将virtualeconomy称为虚拟世界经济。

 

当然,也有学者提出重新规范概念.将“虚拟经济”的名称“归还”给基于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经济,但社会重置成本太高,有待商榷。

 

因此,我们将与实体经济对应的称为虚拟经济,而将与现实世界经济对应的称为虚拟世界经济。虚拟经济是在实体经济基础上产生的衍生经济,而虚拟世界经济则是围绕虚拟世界产生的直接和衍生经济行为的总和。现阶段,虚拟世界的主要载体是网络游戏。虚拟经济是各国经济学家讨论和研究的热点,而虚拟世界经济在现阶段主要体现为与网络游戏产业相关的经济行为。

 

成思危认为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3]。这是相对狭义的虚拟经济定义。刘骏民认为如果从广义上来为虚拟经济定义,那么它是观念支撑的价格体系,而不是成本与技术支撑的价格体系[4]。从这个角度分析,虚拟世界经济属于广义虚拟经济的一种。

 

虚拟经济是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而虚拟世界经济的交易规模则受虚拟世界内部经济发展的影响。

 

当然,虚拟世界同样受现实世界经济状况的影响,但是其影响和传导机制不同。它主要是通过影响用户的经济状况来改变虚拟世界中的经济形势。

 

二)虚拟物品的价值和价格问题关于虚拟物品交易的问题在法律界讨论较多,但是从经济角度进行的研究并不多。有种观点认为虚拟物品不具有实体,不能在现实世界中使用,因此不具有价值,不应该进行交易。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虚拟物品的所有者付出了金钱和劳动,从这一角度分析,虚拟物品是具有价值的。在中国的虚拟物品交易中,偶然获得的装备可以以数万人民币甚至更高的金额成交。那么,价值规律是否还起作用呢?事实上,这一虚拟物品的获得对个体来讲是偶然的,对群体来说却是必然的。衡量价值的不是个体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平均劳动时间。考虑对裸钻的定价和业的类似特点,理解虚拟物品的价值会更加简单。在此基础上,供求则成为重要影响因素。当然,主流经济学只考虑供求决定价格,其结论更加明确。价格问题是进行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这一问题明确之后才能使用经济学的研究工具②。

 

三)效用的有效性及负面效应问题在关于虚拟世界的研究中,不同国家的研究重心差别很大。欧美学者更多关注虚拟世界内部经济问题和对现实世界的经济影响;韩国则更多关注于如何发展网络游戏产业并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中国则在法律角度和产业角度进行研究。虽然作为政策主导型的中国和韩国都关fLm络游戏产业问题,但是韩国侧重于促进产业发展,中国侧重于规范和管理,更多从中性角度进行研究。从逻辑角度推断,当虚拟世界进一步发展时,对其内部经济和与现实世界的相关影响会成为经济研究的主体,这也是目前欧美学者从事的工作。在研究个体时间分配、投入和收益时,效用是基本工具。

 

然而,如果网络游戏真地是瘾类物品,那么用效用来进行分析是存在缺陷的。“网瘾”在韩国、中国等亚洲国家已经成为社会问题。特别是中国的青少年网瘾问题非常严重,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同样存在网瘾问题,但是社会环境不同和良好的疏导机制,使其并未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在西方国家的观念中,网瘾与电视剧成瘾具有类似影响。

 

“网瘾”也称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网络成瘾症(iaD),学名叫做病理性网络使用(piU)。我们一般叫做“网络成瘾综合征”,目前已经把它作为一种正式界定的疾病纳入到了诊断体系当中。ivanGoldberg定立了理论化病态并且正式承认其研究价值。可以说,它是对网络的一种过度依赖,表现为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当网络依赖失控,对人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我们就把它当作心理上的一种障碍来看待。在中国,网络游戏经常被称为“精神毒品”,将其与“毒瘾”相比较。

 

从嗜好行为的经济分析看,一定物品如果其过去消耗量的增加导致现在该物品消耗量的增加即可称之为瘾癖。网络游戏属于瘾癖类商品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如果将其归入“毒瘾”,那么利用效用和需求函数来分析是不合理的,并且作为经济学理论基础的经济人假设的条件也不能满足。事实上,从病理角度看,和网瘾更加接近的是烟瘾和赌瘾。这类瘾癖的外部成本(对他人的效用的降低)和被忽略的内部成本(对自身效用的降低)使政府的干预成为常态。幸运的是,无论从病理角度还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网瘾并不是极端的瘾癣,网络游戏和虚拟世界的相关问题是可以用效用来分析并且可以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的。

 

林登实验室和iBm已经联合宣布,将牵头建立一套崭新的标准体系,打通所有的虚拟世界平台,让真实用户可以同一个虚拟身份登录不同的虚拟世界④。一旦这一平台搭建完毕,中国作为标准接受者将面临两难处境。或者支付高额成本重新建立标准,或者被动接受既定平台和规则,默许中国的资源通过这一虚拟世界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主导国家中。

世界经济概况篇3

裴长洪(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学会给我一个命题作文的题目,要我讲讲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与供给侧结构改革。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应从世界经济讲起,世界经济形势总体的特征叫“六低一高”。所谓“六低”,第一低是GDp低增长,这个国际组织的预测都不乐观,因为2015年最低是3.1%,今年预测不断在调低;第二是低贸易流动,今年的世界贸易增速很可能会低于世界经济增长,包括贸易链可能今年都会低于世界平均增长;第三叫低投资,FDi投资比较复杂,2015年虽有反弹,但是2015年的反弹主要是并购,绿地投资没有增长,今年的情况受资本流动的影响很大,未必有一个更大幅度的增长;第四是低利率,自美国实行了量化宽松以后,全世界基本上是低利率,美国去年调了一次利息以后,联邦基准利率是0.15%,现在美联储很纠结,增加利率到底调不调,成了一只还没有落地的靴子,现在全世界六大央行都在实行负利率,所以西方国家有了一种新产品叫负利率债券;第五是低通货膨胀,Cpi过去是0.1%,今年他们想搞成0.2%,美国也是1%以下,现在中国搞得还可以,2%左右,但是pDi仍然是负数;第六是大宗商品低价,今年石油价格虽然在反弹,但是仍然还是低价位,其他的产品,包括能源产品、农产品都还是低价位徘徊。所谓“一高”是高债务,现在全世界债务都累计得非常高,特别是日本,我是5月30号在日本开会,日本国内现在正在争论的是消费税要不要提高,安倍说不能提高,财务大臣说不行,日子过不了了,要提高消费税,现在两党掐起来了,因为日本的公共债是全球最高的;除公共债务外,西方国家私人债务也比较高,但中国的情况不同,我们的私人债务比较低,公共债务也不是很高。

中国的宏观经济今年前四个月的情况:一季度是6.7%,这个已经公布了,到今年4月份是6.0%,这个形势总的来讲还是不乐观的。但是经济效益有好转,原来我们去年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都下降了,都是负数,今年变成正数了。从三大需求来看,固定资产是回升的,一到四月份是10.5%的增长,这里主要是房地产开发投资,今年全国的房地产价格回涨,一线、二线城市都在涨,有的是翻倍的,这是非常特殊的现象。去年是上半年股市涨,今年上半年是楼市涨,这说明咱们现在的资金追逐的是资产,所以大量的中小企业,包括外贸企业贷款难,贷款资金价格高,这个恐怕在今年都很难避免。商品消费的增长是平稳的,外需仍然是低迷,吸收外商投资略有增加,实际是同比增长4.8%。Cpi温和上涨,ppi依然是负数,一季度4.8%,还是负数,这说明产能过度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金融情况,市场流动性总体宽裕,因为政府今年的控制目标是13%,去年也是13%,当然一季度末是13.4%。总的来讲,中央银行控制得并不紧,用周小川的话来讲现在我们是第四档次,他把货币政策流动性划分成五个档,第一档是从紧,后面有适度从紧、稳健、稳健略有宽松、宽松,现在的情况用他的话来讲是稳健略有宽松,实际上中国也是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跟全世界是差不多,程度略有一点差距,但是总的方向是一致的。

还有经济结构优化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地区结构、还有能耗结构的改变,工业结构的升级也有一些好的回升,像新型的制造业增长比较快。就业增量还是稳定的,失业率大概在5.2%左右,从2014年以来,国家统计局间断性地公布调查失业率,大概是5.0%到5.2%。应该说这个失业率在全世界表现还是比较好的,因为我查了查资料,大概维持在五点几的水平全世界有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像欧洲,南美洲等等失业率都是在10%以上。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去年11月在中央财工作领导小组上讲的,他的原话是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两句话,一个是适度扩大,但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他在国际社会也讲了这个话,针对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各国主要靠货币刺激政策,他认为单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再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这也就说明他这个看法对国内经济和世界经济都持相同的看法。那么到底什么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说一点个人的理解:市场经济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供给侧,一个需求侧,它的平分点就靠价格来平衡,这个道理很简单。西方经济学里的宏观经济学讲的总需求,是一个价值总量的概括,有三大需求,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进出口需求,它是一个价值总量的概念,这里包括货币供应、财政支出、投资总量、消费指数总量。宏观经济讲的总需求,它没有商品和服务的量、类别,比如投资需求、消费支出需求到底到哪儿去了?是买烟抽了,还是买水、买面等等,它不讲这个,只讲价值量的概念。

世界经济概况篇4

总之,“世界性”是在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凸现出来的问题,有其特定的内涵,与今天我们所说的“全球性”关系密切,但又不是一回事。如果不厘清这两个概念,只是将二者作为相同的、可以互换的概念来使用,显然是不合适的,有可能造成理论的错位和失误。

“全球性”与“现代性”

“现代性”是“全球性”问题中的一个关键词,这两个概念关系之密切,以至人们提起一个,就自然会想起另一个。问题在于,“全球性”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对于全球范围内人类生存状态趋同性的界定;“现代性”是一个时间概念,是对于“过去—现时—将来”的时间链中“现时”这一时间段之特点的概括。那么,二者何以能够如此密切地相互交叉、彼此融通呢?二者交叉融通的关节点何在呢?

当今滚滚而来全球化的浪潮正在冲决一切制度、地域、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的固有差异,拆解着以往矗立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种种有形或无形的樊篱,将经济、生产、流通、政治、思想、文化纳入一体化的体制:而这一切恰恰都被确认为“现代性”的表现。鲍德里亚说:“(现代性是)一种独特的文明模式,它将自己与传统相对立,也就是说,与其他一切先前的或传统的文化相对立:现代性反对传统文化在地域上或符号上的差异,它从西方蔓延开来,将自己作为一个同质化的统一体强加给全世界。”(注:鲍德里亚:《遗忘福柯》,见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论》第145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这就是说,当今全球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强制性地推行同质性、排斥异质性,重建一种新的文明模式,这本身就意味着对于传统的否定和排斥,而这一点恰恰是“现代性”的题中应有之义。

据考证,“现代”(modern)一词早在古罗马和中世纪就出现了,而“现代性”(modernity)一词的使用则始于文艺复兴时期。《牛津大词典》确认,英国人首次使用“现代性”是在1627年,它被用来指中世纪之后的“现时代”的本质特征。法国人使用“现代性”一说与启蒙运动有关,它所张扬的是用理性来评判一切的启蒙精神。在德语世界中尤金·沃尔夫首开风气,1886年在一次讲演中首次使用了“现代性”这一说法,后又在1888年发表的《最新的德国文学潮流与现代性原理》一文中,对这一概念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和界说,使之广泛传播开来。从词源学上追溯,“现代性”这一生造的德语新词,大概是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流行概念中衍生而来。总之,“现代性”一词上承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变革精神,与生俱来地表现出对于以往传统的否定性、叛逆性和批判性,在以后的重大社会变革时期往往成为人们的一种价值寄托和精神追求,一次又一次地浮出海面,成为人们倍加关注的热点。

与“现代性”密切相关的还有“当代性”这一概念。所谓“现代”、“当代”从表面看都属于时间概念,用以表示现时、当下的时间存在。但从根本上说这二者并不仅止是一种时间性的界定,它们与“世纪”、“年代”、“年月日”之类时间概念迥然不同,如果说“世纪”、“年代”、“年月日”等时间概念是单纯的、中性的、不带任何价值倾向的话,那么对于这二者显然就不能这样说了,在人们使用“现代”、“当代”这两个字眼时,分明较之上述单纯的时间概念多一层价值判断的色彩,那就是立足于当下、现时而对世界所持的一种态度和立场。正因为如此,所以“世纪”、“年代”、“年月日”之类时间概念无所谓什么“性”,而“现代”、“当代”则合乎情理地扩展为“现代性”、“当代性”,并且为人们所广泛使用。

然而“现代性”与“当代性”又有所区别。“当代性”是指从当下、现时出发而对世界抱有的一种价值态度,体现着当代人的思想观念、生存状态和趣味风尚,从而“当代性”的核心是一种当代精神,它是用当代精神去观照、理解和处理问题,无论对象是什么,哪怕是过去的、古代的对象,只要为这种当代精神所照亮,便获得了“当代性”;反之,如果缺少了这种当代精神的烛照,即使对象是现在的、当代的,也谈不上什么“当代性”。因此“当代性”并不专对“传统”而言,它可以加诸任何对象之上,是对任何对象都生效的。当然“当代性”也以“传统”为对象,但它对于传统并不一味采取激进的否定立场,当代精神的体现有时也许恰恰在于对传统的肯定和认同,远如文艺复兴时期对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学术的“复兴”,近如晚近以来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兴和弘扬,无疑都是对于“当代性”的最好诠释。

“现代性”则不同,它生来就表现出对于传统的怀疑、拒斥和反叛态度,其核心就是一种争天拒俗、刚健不挠的叛逆精神,而它就将这种叛逆精神视为当下、现时应有的生存状态,甚至是人们所应追求的至上境界、所应恪守的唯一准绳。从而“现代性”并不是在时间上与“古代性”相呼应的概念,而是在价值取向上与“传统性”相对立的范畴。对此法、德、荚的当代学者所论甚夥,哈贝马斯说:“现代性反叛传统的那种规范性功能;它所依赖的是,反叛一切规范的经验。”(注:哈贝马斯:《现代性:一项尚未完成的事业》,《文艺研究》1994年第5期。)安东尼·吉登斯说:“现代性是一种后传统的秩序”,“现代性把极端的怀疑原则制度化”(注: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第3页,三联书店1998年版。)。乌尔里希·贝克也说:“现代性意味着一个传统确定性的世界正在衰竭,正在被取代”(注:Ulrich  Beck,world  Risk  Society,Cambridge:Blackwell,1999,p.10.)。

从以上论述殆可达成这一看法,如果说“当代性”是从当下、现时出发而倡言一种当代精神,从而消除了单纯时间概念的价值零度的局限性的话,那么“现代性”则因张扬一种对于传统的反叛精神而秉有更加强烈、更加激进的主体意识和价值取向。

正是在这一点上,“全球性”与“现代性”达成了一致。因为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之下,遭遇最严峻挑战的,莫过于那些属于“传统”范畴的东西,金融资本的跨国流动,媒体权力的全球扩张,文化资讯的异地共享,生态保护的无国界化等,每日每时都在引发观念的碰撞和文明的冲突,拆解着旧有的规范和习用的惯例。因此全球化也就意味着对传统的变革,全球化甚至成为当今变革精神的突出表征。正如马丁·阿尔布劳所说:“一种变革已然发生,用于反映这种变革的词语就是‘全球化’,它如实地表达了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它是当今最常用的、用于反映一种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标识符号。”(注: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第133-134页,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正是这一根本性的关联,构成了“全球性”与“现代性”这两个看似互不相干的概念相互交叉、彼此融通的基点。

然而“现代性”只是一种精神,它不是一个实体概念,它需要一种物质载体,每一个人都可以将他所面对的时代称为“现代”,也可以将自己对世界所持的激进态度称为“现代性”,从而在不同的时代就有不同的“现代性”,文艺复兴时期有文艺复兴时期的“现代性”,启蒙时期有启蒙时期的“现代性”,近代工业革命时代也有它那个时代的“现代性”,在这个意义上说,“全球性”也就是当今时代的“现代性”,或者说当下的“现代性”。另一方面,“全球性”作为一个地理性、区位性的概念又使“现代性”概念发生从时间关系到空间关系的转换,那就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在经济、科技、资讯、生产、贸易、政治、思想、文化、生态等方面相互协作、彼此依存,虽然实际情况肯定要复杂得多,但不管怎样,全球化终究有利于全体人类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这就在“现代性”中注入了新的内涵,那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状况的整体性和完满性的召唤,它不是将人类隔绝开来而是促使人类走向会通和整合。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全球性”为“现代性”提供了物质依托和现实内涵,“全球性”乃是“现代性”的当下形态和空间形态。

“全球性”与“意识形态性”

当今全球化进程不仅在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物质生活中推进,也在政治、道德、宗教、文学、艺术、新闻等领域中层开,而后者所发生的变化往往辐射到经济活动和物质生活之中,因此“全球性”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所谓“全球化”也是对当今意识形态状况的一种描述。

在全球化时代人们往往会形成一种“全球性联觉”(globally  variable  synaesthesia),即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在意识形态问题上产生某种认同感,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某些“元话语”的全球流行,如“民主”、“法制”、“人权”就是这样的“元话语”。不仅西方发达国家用这些概念来标榜自己,而且非西方发展中国家也将其作为政治清明、国家昌盛和文明进步的一杆标尺,从而在推进“民主化进程”,倡导“以法治国”,改善“人权记录”方面致力,而不愿意在这些问题上为世人所诟病,使自己的形象遭受损害。

然而这一趋同之势并不能说明所有民族、国家、地区已经弥合了意识形态之间的鸿沟,恰恰相反,这条鸿沟甚至愈发加深了。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以后,在西方社会普遍弥漫着一种乐观情绪,对西方的政治理念、体制形式和人权标准的全球推行表示信心,“民主”、“人权”之类概念几乎成了西方政治家整天挂在嘴上的口头禅,成了挞伐别人的掌中利器。除了动用军事力量直接干预非西方国家的内政之外,他们还通过由其控制的国际经济机构,将接纳西方式的价值体系作为提供经济援助的先决条件,例如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在这方面就充分暴露出意识形态全球化的消极一面,它对非西方受援国往往持有双重标准,将西方的价值体系附加在经济援助之中。另外他们也经常用经济制裁的手段迫使那些在人权之类问题上持不同政见的非西方国家就范,如对于伊拉克、伊朗的长期经济制裁就是突出一例。

然而西方社会的这一做法在非西方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抵制和反对,包括非洲、拉美地区和东正教国家等,反抗尤力的当数穆斯林国家和亚洲。这种来自非西方发展中国家的抵抗甚至使得西方政府在处理某些小事时都显得力不从心、寸步难行,例如在新加坡对一名破坏公共设施的美国青年实施鞭刑、古巴男孩埃连回国等问题上,美国政府都不得不采取退让的态度。另外,西方国家在联合国机构中推行其价值观念的图谋也因非西方国家的联手反对而连连遭挫,如2002年第58届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以具有明显优势的票数首次否决了欧盟和美国关于谴责伊朗的提议,放弃了18年来在该会议上批评伊朗的惯例;同样在此次会议上,美国首次没有被列入成员名单之列,而中国则以高票再次当选为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成员。由此可见,西方价值观念的全球漫溢并不能泯灭非西方发展中国家的本土固有的需要、信仰、习惯、趣味,进而造就一种大一统的意识形态。

世界经济概况篇5

[关键词]世界体系论;沃勒斯坦;经济主义;一体化研究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统筹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经费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15-10-21[Doi]10.15939/j.jujsse.2016.02.009

20世纪70年代,一位来自于世界中心地区的学者———沃勒斯坦———提出“世界体系论”并产生广泛影响,许多人为拥有了这样一个国际关系解释框架而欣喜,感觉到耳目一新。其实,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是受到依附论的启发而提出的,它借用了依附论的最为重要的中心—边缘概念,只不过沃勒斯坦在“中心—边缘”之间加上了一个“半边缘”,以告诉人们世界体系包含着“中心—半边缘—边缘”的结构,基于这一结构所做的分析也似乎能够对现代世界体系的产生、巩固和变动的过程及其原因作出更加客观、形象和合理的描述。的确,与依附论相比,世界体系论的诸多分析都显得更加细致入微,诸如对国际劳动分工和劳动控制方式的构成、相互作用及其动态变迁等所做出的分析,都使这个作为分析框架的世界体系论显示出很强的解释力。然而,也许是因为沃勒斯坦希望让自己关于国际分工的论述更具说服力,也许是因为他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劳动分工与控制方式上了,以至于让世界体系论表现出一种经济主义倾向。也正是世界体系论所具有的这种明显的经济主义理论倾向,无法真实地反映世界体系的存在与运行状况。根据斯考克波尔(thedaSkocpol)的评论,沃勒斯坦所使用的恰恰是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概念。斯考克波尔说:“奇怪的是,尽管沃勒斯坦看起来特别关注世界资本主义主要地区的阶级结构,但事实上,在我看来,他在解释世界体系的经济变迁时用到的恰恰是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通常使用的那些变量,却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念,即生产关系与剩余分配是任何经济体系运行与发展的关键。”[1]应当说,沃勒斯坦也看到了政治、文化等因素在现代世界体系的产生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但是,他一直努力去把这些复杂关系简化为经济变量,总是从经济的视角出发去对这些复杂关系做出解释,努力将这些因素解释为经济变化的某种结果,甚至有时在肯定了其他因素的重要性后又立刻赋予经济因素以更高的地位。可以认为,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对世界体系所做的是一种经济主义的解读。

一、经济主义视角中的世界体系

沃勒斯坦有着自己所钟爱的一套概念体系,首先,他是从“社会体系”(socialsystem)的概念出发的,认为“社会体系”是一种自立自足的有机体并有着特定的边界、结构、规则与生命周期。在沃勒斯坦看来,只有自立自足的“社会体系”才能(应当)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分析单位。既然社会体系被确认为社会科学的分析单位,那么,在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中,单个国家也就不能被视为自立自足的有机体,也就不能成为社会科学的分析单位。沃勒斯坦认为,他所提出的这个“社会体系”包括“世界体系”(worldsystem)和其他高度自主的相对较小的局部体系,但是,由于高度自主的相对较小的局部体系已不复存在,当前仅存的“社会体系”也就只有“世界体系”了。他认为,把这个实际上是世界体系的社会体系作为分析单位在起点上所拥有的就是一种整体观,从这个社会体系出发展开的叙事所包含的也就是整体分析的方法。其实不然。沃勒斯坦在他的理论实际展开的过程中用经济主义代替了整体分析。沃勒斯坦将“世界体系”划分为三种类型:已成为过去式的、作为政治统一体的“世界帝国”(world-empires);正在进行的、作为经济统一体的“世界经济”(world-economy);未来的作为可能形态的“社会主义世界政府”(socialistworldgovernment)。在沃勒斯坦的概念体系中,“现代世界体系”(themodernworld-system)一词基本上可以被视为是“(现代)世界经济”一词的同义语,它们都是指15、16世纪之后的世界。这两种说法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使用“现代世界体系”一词,是为了强调分析单位的整体性与合法性,以区别于传统的以单个国家为单位的分析方法;使用“世界经济”一词则是为了指明这一现代世界体系的本质特征,即它的经济属性。当沃勒斯坦采用“世界经济”一词时,目的是要强调现代世界不同于前现代时期的“世界帝国”的特征。在沃勒斯坦看来,现代世界体系主要是经济性的而非政治性的,它并不像之前的世界帝国那样存在着由某个政治中心来统治其疆域的状况。恰恰相反,现代世界能够超越任何法律意义上的政治单位或范围,是通过经济联系(主要是不同的劳动分工与不同的劳动控制形式)实现了世界的一体化的,并在一体化的世界体系中确立起了不平等的中心—边缘结构,以实现剩余价值向中心地区的持续流动。在《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的理论部分,沃勒斯坦似有无奈地说道:“另一种体系(指现代世界体系)中则不存在这样一种单一的政治体系统治着所有的,或真正统治所有的空间。为了方便起见和由于缺少一个更好的名词,我们用‘世界经济’(world-economy)这个名词来描述后者”[2]422。尽管这里所说的是“为了方便起见”,实际上却反映出沃勒斯坦的理论倾向,那就是对现代世界体系的经济属性的过度强调,即把“现代世界体系”简化成了“世界经济”,而把现代世界体系的其他方面都舍弃掉了。在沃勒斯坦对世界体系的历史划分上,这种做法明显地有着逻辑上的不一致性,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沃勒斯坦受到了诸多批评。具体地说,沃勒斯坦认为,15、16世纪之前的世界体系是以“世界帝国”的形式出现的,而现代世界体系则以“世界经济”的形式出现。根据这一历史划分,就会产生诸多无法回答的问题:世界帝国是否是纯政治性的?征服与掠夺是否完全没有经济目的?现代世界体系是否仅仅存在着经济学意义上的中心—边缘结构?在比比皆是的军事征服与经济掠夺背后难道就没有政治压迫和话语霸权吗?事实上,我们可以说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前现代的“世界帝国”时期和现代的“世界经济”时期这样的阶段划分,它们其实都只存在于现代世界体系之中。其实,在16世纪之前,世界分割为地域性的空间,根本就没有出现世界体系,世界体系只能被理解为脱域化的产物,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化过程中才形成了世界体系。正是因为世界体系的生成,才有了所谓的“世界帝国”与“世界经济”。沃勒斯坦对世界历史有着明显的误读,比如,他认为:“世界经济(aworld-economy)是现代世界的发明创造,其实也并非完全如此。历史上曾存在过世界经济(world-economies),但它们总是变化为帝国的形式,如中国、波斯和罗马”[2]14。我们认为,把中国、波斯和罗马说成是“世界帝国”完全是一种现代观念,只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化促使世界体系生成后,人们才反过来看到了那些帝国所拥有的强大的征服能力。就历史上的实际情况而言,这些帝国无论多么强大,无论征服了多少土地,也只是地域性的,更不用说还有大面积的区域仍然处在帝国之外,有时甚至与帝国没有什么关系。我们认为,只有在现代化的意义上,起先是英国,然后是欧洲的许多国家,再后是美国,才可能被称为“世界帝国”。另一方面,就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经济”而言,可以说是在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中才逐渐出现的,是因为民族国家纷纷建立起来,才为世界经济的出现提供了前提。尽管这种世界经济依然是发生在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之中的,但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平等与自由等,至少在表面上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承认。当沃勒斯坦在“现代世界体系”与“世界经济”之间画上了等号之后,也把学术界通用的“资本主义”概念引入到了他的世界体系分析中来并对“资本主义”这一概念作出了他自己的定义。他认为:“资本主义和世界经济(world-economy)(即单一的劳动分工以及多元政治和文化)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一个并不会导向另一个。我们仅仅是在用不同的特征去定义同一个不可分割的现象。”[3]在这里,沃勒斯坦对“资本主义”做出了超越一个国家范围的新定义。他指出,包括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在内的许多学者们通常把经济看做是国家结构的内部因素,尽管它在形式上可以突破国家的疆域而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发生联系,却不认为那是经济的实质性特征,这种传统认识片面地把资本主义看作是一种国家属性,是存在于国家之中的一种生产方式或意识形态。沃勒斯坦反对这种对资本主义概念的传统理解,而是认为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不是民族国家的属性,而是世界体系的一种特征。“从一开始,资本主义就是世界经济体系内的事情,而非民族国家的事情。”[4]112根据沃勒斯坦的看法,资本主义在其产生之日就注定要突破政治边界的限制,所以,他在把“现代世界体系”与“世界经济”相等同之后又在“世界经济”与“资本主义”之间划了等号,认为经济上的资本主义的扩张性是现代世界体系和世界经济的生成原因。“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模式是基于这个事实,经济因素在一个大于任何政治实体能够完全控制的竞争场所中起作用。这给了资本家们一种以结构为基础的策略自由。这使得世界体系的持续经济扩张成为可能。”[2]422表面看来,沃勒斯坦的这一解释是合理的,资本主义———特别是资本———的扩张本性造就了世界体系,也开辟出了世界经济。实际上,我们认为,就这三种形式在现代史上的位置而言,是不能在它们之间画上等号的。更为重要的是,沃勒斯坦在三者之间画上了等号之后进一步认为现代世界体系及其中心—边缘结构是由经济决定的,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显然,沃勒斯坦是希望把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经济理解运用到对世界体系的考察中去,这在学术上应当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需要指出,对于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是不能做出教条主义的理解的。特别是就国家间的关系而言,由于没有一个民族国家内部的那种权威机构和治理体系,世界体系中的经济运行是无法得到保障的。事实上,在世界体系中,经济的因素也绝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就世界体系论而言,沃勒斯坦在得到了马克思主义语境支持的条件下试图对世界体系作出经济主义的解读,这虽然在表面上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较强的解释力,但在国际关系的处理方面,并不能提供有启发意义的行动方案。就现实而言,在世界体系的中心—边缘结构中,是政治霸权、话语霸权甚至军事霸权在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一个国家可以在经济上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如果它在政治上、话语上受制于霸权国家,甚至经常性地受到军事上的胁迫,那么,它的经济成绩只能是短暂的,甚至是虚假的。由此看来,沃勒斯坦对世界体系的经济主义解读是与现实相距甚远的。在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中,“现代世界体系”、“世界帝国”、“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是最为基本的概念,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也正是建立在这几个基本概念之上的。但是,沃勒斯坦对这些概念的解读却存在着明显不恰当的问题,因而,他通过这些概念而建构起来的世界体系观也是错误的。从根本上来看,这是在历史观方面的错误。首先,我们认为仅仅存在着一种世界体系,那就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化进程中生成的世界体系,在时间点上,这一进程大致开始于15、16世纪,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并不存在世界体系。然而,沃勒斯坦却要区分出前现代的世界体系与“现代世界体系”,显然是对历史的误读。其次,在历史研究中,中国、波斯、罗马等的确被称作为“帝国”,但它们并不是世界体系中的帝国,而是地域性的。作为世界体系中的帝国恰恰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化过程中出现的,它是通过资本征服、政治压迫和军事掠夺而为世界确立起了中心—边缘结构,在使自己成为中心国的同时,把许多国家转化成边缘国并形成了一种全面的剥削与依附的关系。所以,世界帝国并不是前现代的,反而是在15、16世纪之后出现的。再次,“世界体系”与“资本主义”是可以用来描述现代世界史的概念,或者说,现代世界史就是一部世界体系化的历史,也是资本主义的扩张史。但是,将这些概念与“世界经济”的概念相混同,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一国内部的经济决定论直接移植到对国际关系分析当中的简单做法是错误的。由于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存在着这些错误,所以,他并不能真正理解15、16世纪以来的历史是如何进行演变的,也不能真正理解中心国是如何在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中实现对边缘国的剥削和压迫的。

二、经济主义分析掩盖了什么?

既然沃勒斯坦把“世界经济”与“现代世界体系”相混同,也就必然会在对现代世界体系所做的分析中注重对经济因素的强调。相应地,也就会忽视诸如政治、文化、军事等因素。或者说,当谈及其他因素时,沃勒斯坦是将它们简化为或转化为经济因素而后再去分析世界体系的,表现出论证经济之于现代世界体系的首要性。我们可以将沃勒斯坦关于现代世界体系经济属性的论证概括为三个方面:逻辑上的基础性、时间上的先在性以及结构上的重要性。沃勒斯坦说:“它(现代世界体系)是‘世界经济’,因为该体系内各部分间的基本(bas-ic)联系是经济性的,尽管这种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因文化联系和我们最终将看到的政治格局———或联邦结构———而得到加强。”[2]13这就是说,在逻辑上,现代世界体系内的基本联系是经济联系,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其他方面的联系。根据沃勒斯坦的看法,现代世界体系是因为经济上的联系才得以生成的,此后出现的政治与文化联系尽管加速了世界体系的形成,甚至让这一世界体系变得更加稳固了,但它们的作用都只是作为经济的辅助因素而存在的,其结果也只是表现在让现代世界的经济体系得以持续长存,没有转化为由某个单一政治中心统治的世界帝国。沃勒斯坦关于世界体系的这一认识其实是不实的,事实上,随着世界体系生成后,先是英国,后是美国,都曾经或者正在作为世界帝国而存在。沃勒斯坦之所以会无视这一现实,是因为他把政治的、文化的因素都看作不甚重要的因素所致。这就是我们所指出的,在他眼中,现代世界体系完全是经济性的,除了经济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其他方面的力量可以像经济那样把它的触角深入到世界体系的每一个角落。就政治而言,没有哪个政治中心能够将其政治权力的触角伸得如经济触角那样长。沃勒斯坦的这一看法似乎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们知道,杜勒斯早就提出了“和平演变”的设想,而且其手段并不是资本及其他经济活动,反而恰恰是寄托于政治、文化等,对此沃勒斯坦不应丝毫不知。从边缘国家的情况看,政治和文化方面可能恰恰是这些国家的精英群体所渴求的,比如,发展中国家的精英会极力把中心国家的政治描绘得无比美好,要求引进并替代被他们说成集权的治理体系,甚至会在没有得到中心国家支持的情况下也动员起本国政府的激烈行动。在文化以及思想理论方面,边缘国家不仅会主动翻译引介,而且会生发出知识依附,只要是来自中心国家的,就会被作为金科玉律对待。所有这些,沃勒斯坦不应没有看到,而是因为他过多地强调了经济因素才会视而不见。沃勒斯坦认为,经济因素不仅在逻辑上是基础性的,也不仅是在时间上是先在性的,而且在世界体系的结构上也是最为重要的。所以,沃勒斯坦极力淡化其他因素在现代世界体系中的作用。在谈论“社会体系”这个在沃勒斯坦看来是唯一可以作为分析单位的概念时,他说道:“我们认为社会体系的特征便是其内部存在劳动分工,这导致各部门或各地区依赖于同其他部门或地区进行经济交换,以源源不断地、稳定地满足本地区的内部需要。这种经济交换的进行不需要共同的政治制度,甚至更明显地不需要同样的文化”[2]98。从现实来看,如果经济因素在世界体系结构上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为什么美国总是热衷于向全球推广它的价值观呢?为什么会频繁地在各大洋进行军事演习呢?这说明,美国的领导人比沃勒斯坦更清楚什么因素在世界体系的运行中更能够发挥基本的和主导的作用。一方面,沃勒斯坦对经济因素的强调使自己显得具有学究气,但另一方面,从其论证的逻辑来看,他不仅不具有学究气,反而让人怀疑他是在做一项非常务实的替中心国家辩护的理论建构活动。因为,沃勒斯坦在要求人们把对于世界体系的关注重心放在经济要素方面后,紧接着就强调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换”。我们知道,经济交换是从属于平等和自由原则的,把人们的视线引向了经济交换,结果就会是,中心国对边缘国的经济剥削和掠夺被掩盖了。这一点实际上构成了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的理论实质,也是他的理论活动目标。所以,当沃勒斯坦谈到政治与文化等因素时,往往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即使需要发表意见时,也仅仅谈论不同地区之间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差异,而不是去讨论不同地区之间在政治与文化上的互动与联结。这似乎是在说,在世界体系中的各构成单元中,只有在经济上是因为交换而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而在政治上和文化上,所表现出的只是差异而不是联系。这样一来,政治上的、文化上的以及话语上的霸权也就被一笔抹杀了。从近代史上看,不仅政治上而且军事上的冲突也从来没有停歇过,整个世界体系从来也没有处于真正安宁的状态中,甚至文化冲突也在20世纪后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现象。如果说现代世界体系中的经济联系是主要的和基本的关系,那么,合乎逻辑的推论就是,这样的世界体系应当是安宁的,应当是“比较优势”、“自由贸易”、“互惠互利”所昭示的和平景象。然而,我们所看到的却是,中心国与边缘国之间经济上的交换从来都不是在平等和自由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一来,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中心国与边缘国之间的不平等?是什么因素把边缘国置于不自由的地位上?显然是政治并辅之以文化上和话语上的霸权。这说明,在对一个封闭性的社会———一国社会———的分析中是可以把视线首先放在经济基础上的,从经济关系的角度去认识一国内部社会的其他各种关系,可以看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对于世界体系而言,就不能认为经济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更不应仅仅看到经济关系而有意识地忽视其他关系。在世界体系中,政治关系往往发挥着某种决定性的作用。沃勒斯坦把政治关系放在从属的位置上,甚至有意识地在世界体系中淡化政治关系,这是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反而会掩盖中心国对边缘国进行政治压迫和干预的事实以及意图。今天看来,当中国在经济上崛起时,一些中心国———特别是美国———并没有选择在经济上与中国开展平等和公平的竞争,更不用说在经济上开展广泛合作了,反而更多地使用了政治和军事的手段,采取各种各样的遏制策略,即使使用经济手段(如反倾销调查、贸易制裁等),也是建立在政治和军事恐吓的基础上作出的,或者说,背后是有政治与军事威胁作后盾的。进一步,从中国周边国家的情况看,“”从来也不是以经济的形式出现的,反而恰恰是政治渗透的结果。沃勒斯坦对世界体系的这种经济主义解读是具有代表性的,即使在对全球化进程进行分析时也存在这类学术现象。我们看到,弗里德曼在其《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所给出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生产外包,并声称外包是碾平世界的一大动力。弗里德曼是在撇开了政治的前提下去证明中心国对边缘国的资本输出以及生产外包是如何让边缘国在经济上、就业上以及生活水平上获益的。事实上,世界体系中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以及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建立在政治关系的基础上的,是通过政治开辟道路的。当然,边缘国在与中心国交往的过程中也许会运用经济优先的策略,或者要求经济优先的原则得到中心国的承认,但在实质上,这种经济优先的策略以及主张也完全是一种政治策略。至于中心国,一方面,我们看到,它(们)经常会用“自由贸易”、“比较优势”、“现代化”等一系列的经济用语和谎话迷惑边缘国,以减少边缘国对中心国的敌对和反抗,但在这些话语霸权与文化输出的背后则是强大的政治恐吓和武力威慑;另一方面,当边缘国不听话的时候,中心国就会撕下面具,根本无需用经济策略去掩盖它(们)的政治霸权,而是裸地运用政治恐吓和军事讹诈的手段直接对边缘国进行支配、干预等。当然,沃勒斯坦为了表明他关于世界体系的描述是客观的,也不能不承认政治的、文化的因素在现代世界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比如,他说,现代世界体系中的“各部分间的基本联系是经济性的,尽管这种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因文化联系和我们最终将看到的政治格局———或联邦结构———而得到加强”[2]13。在此,沃勒斯坦承认政治对经济的影响,却只承认政治具有某种辅的影响,但他所希望的是在世界体系中找到一个主导性的因素,也确实在现代世界体系的生成史方面作了细致的考察,结果是把现代世界体系视为“世界经济”的同义语这一无需论证的前提。在沃勒斯坦的叙述逻辑中,政治的、军事的因素都只在世界体系的形成中发挥辅的作用,这在他对作为世界体系中心的欧洲近代史的叙事中反映得非常清楚。在沃勒斯坦看来,世界体系在欧洲的生成是一个完全由经济决定的过程。沃勒斯坦以问答的形式说道:“在欧洲世界经济体系出现的同时,也兴起了西欧绝对君主制,但它是其原因还是其结果呢?”紧接着,他就对这一问题作了回答,认为西欧绝对君主制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似乎已要求并且为中央集权和对内部控制的加强这一长期进程提供了便利,至少在中心国家是如此”[2]151-153。我们已经指出,考察一国历史时,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是应当得到承认的,如果沃勒斯坦所指的是某个具体的西欧国家,这一观念是可以成立的。但是,如果就整个西欧来作出这样的判断,可能就需要对历史作出具体分析了。然而,沃勒斯坦却把这种判断直接地运用于解释世界体系的生成过程,从而简单地得出经济因素是世界体系中首要性的和决定性的因素这一结论。这样一来,他就把对现代世界体系的描述重心转向了经济分工和劳动控制方式的方面了。结果,他给我们提供的其实是这样一个可以推导出来的结论:中心国虽然早于边缘国建立起了强大的国家机器,而且这种国家机器也为中心国的经济扩张提供了政治支持,使中心国对边缘国的经济剥削成为可能,但是,边缘国之所以处在相对于中心国的弱势地位上,在根本上是由于它的经济分工和劳动控制方式的落后造成的。边缘国在劳动控制方式上依然沿用奴隶制的和封建制的方式,使其经济运行的成本大大地高于中心国,以至于丧失了在世界体系中与中心国竞争的能力,因而也无法改变它们在世界体系中的边缘地位。从普雷维什到依附论学派,在分析世界中心—边缘结构时,都努力从中发现中心国是如何运用政治、军事和经济手段去剥削边缘国所创造的财富的,即要求在对这一秘密的揭示中去寻求应对之策。尽管普雷维什和早期的依附论学派都没有明确地以世界体系作为分析框架,但是,他们在使用中心—边缘的概念时默认了世界体系这一前提,认为中心国与边缘国之间的关系是被结构化到了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之中的,中心国恰恰是在这个中心—边缘结构之中实现了对边缘国的剥削和掠夺,而边缘国所创造的财富也正是在这个中心—边缘结构之中自动地向中心国流动的。然而,沃勒斯坦却在对世界体系生成历史的经济主义解读中把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说成是由世界经济的变动造成的,把中心国与边缘国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说成是由经济决定的。我们知道,沃勒斯坦从普雷维什和依附论学派那里借用了中心—边缘概念,认为世界体系是拥有一个中心—边缘结构的,但是,由于他在世界体系中所看到的仅仅是经济因素,因而,他在谈论这个中心—边缘结构时,也就只剩下了经济意义上的解读,政治的、文化的因素都被消解了。吉登斯在谈到沃勒斯坦时就曾指出他的这种经济主义观的不足:“世界体系理论强烈关注经济影响……以经济标准来划分的核心、半边缘和边缘地区,并不能使我们对权力的政治与军事集中加以阐明,这种集中并非总是能与经济的差异完全吻合。”[5]61这无疑一语切中沃勒斯坦的要害之处。总之,世界体系的运行是非常复杂的,经济关系以及一切经济活动都只是显露于外的表象,特别是在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之中,所包含着的是政治上的压迫、军事上的干预、经济上的剥削和文化上的入侵等等众多的方面。如果在世界体系的分析中持有经济决定论的话,必然会导向对中心国在世界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加以掩饰或美化的方向。

三、经济主义分析方法的适用性问题

尽管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有着明显的经济主义倾向,但他却一再宣称自己所做的是一种综合的、整体主义的分析。他说:“世界体系分析的论点非常简明。三个认定的人类互动的领域———经济的、政治的和社会或社会文化的领域———不是独立的社会活动领域。它们没有独自的‘逻辑’。更重要的是,它们的约束、选择、决定、准则和‘合理性’的相互结合是那样的紧密,以致没有任何有用的研究方式可以按照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分类把‘这些因素’分开。”[4]168在论及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时,沃勒斯坦也解释道:“当然,事实上我坚持认为政治和经济两个变量是存在于一个单一领域中的。我拒绝接受下述论点,即政治领域具有自主性,或它是由在某种程度上不同于———甚至独立于———那些支配经济领域的法则支配的。我在书中坚持一种整体主义的分析方法(holisticanalysis)”[6]6。沃勒斯坦甚至自我辩解道,他在将“政治”与“经济”加以区分时只是出于方便分析的需要,是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问题的全貌。可是,阅读他的《现代世界体系》,却发现他的这些说辞是不实的,他并没有贯彻他的所谓整体主义分析方法,而是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经济主义倾向。在讨论欧洲在“延长的16世纪”期间的劳动分工时,沃勒斯坦一方面强调,“经济决策和政治决策原则上是分不开的,或者说是不能分开讨论的”;但他同时又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特征是:经济决策要首先适合于世界经济舞台,政治决策要首先适合于较小的合法统治结构,即世界经济内部的国家(民族国家、城市国家、帝国)”。[2]73这在某种意义上显然是否定国际政治的存在。而且,这并不是他的一个具体观点,而是贯穿于他的全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他一直是在此基点上展开他的世界体系讨论的,在几乎每一项论述中都一直赋予经济因素以高于一切的地位。就《现代世界体系》一书而言,沃勒斯坦所使用的是标准的经济主义分析方法,但是,也正是在这本书中,沃勒斯坦提出了整体主义分析方法的构想并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们看到,沃勒斯坦经常陷入到他所声称的整体性研究方法与经济主义分析方法之间的矛盾之中。也许沃勒斯坦在希望把握世界体系的整体情况时是把整体主义作为他的某种追求的,但是,由于他仅仅提出了整体主义的方法论构想,并没有作出深入的和成熟的思考,更没有得到相应的语境支持,所以,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选择了把经济因素作为分析切入点的路径。我们已经指出,就一国而言,经济关系是基础,其他因素都需要最终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而就世界体系来看,经济因素反而成了被决定的因素。然而沃勒斯坦恰恰把这个逻辑颠倒了过来,在对世界体系的分析中滥用了经济决定论。事实上,在当今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即使对于一国内部的问题进行分析,经济主义的分析方法也开始变得可疑了。我们知道,随着工业社会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后,领域分化的进程基本完成,对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的分别研究显然需要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方法,以至于经济主义的分析方法显露出了局限性。20世纪后期以来,之所以社会科学变得声名狼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学者们仍然习惯于按照旧的思维传统滥用经济主义的分析方法,以至于很难形成令人信服的结论。其实,不仅经济主义的分析方法,而且诸如定量研究等方法也是如此,在某些领域是适用的,而到了其他领域,却成了导致科学研究混乱的原因。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决定了近代早期形成的诸多传统研究方法已经不再具有普适性了,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做出方法论上的创新,特别是需要针对具体的研究对象去选择或发明新的研究方法。就沃勒斯坦等人提出的世界体系论而言,显然是前人未能深入触及的课题和研究对象,需要在方法上做出创新。可是,沃勒斯坦偷懒了,直接搬用了经济主义的分析方法。所以,他关于世界体系的认识显得非常不真实,甚至表现出了某种为既有世界体系进行辩护的学术倾向。也许沃勒斯坦可以辩解说,他是希望用经济主义的分析方法达致对世界体系形成史的科学理解。但是,面对既有的世界体系,我们应当做什么?进一步地说,是让边缘国都安于它们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还是努力改变现状?关于如何改变现状,是让边缘国重走中心国的老路子还是走自己独特的道路?是让边缘国在既有的中心—边缘结构中挣扎还是提出打破中心—边缘的要求?一旦提出这些问题,我们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认识世界体系的形成过程,而是需要在认识世界体系形成的同时去寻求改变这个不合理的世界体系的路径。这样一来,经济主义分析方法就必然会面对无情的拷问。应当看到,沃勒斯坦对分析方法是做过思考的,他也试图在这方面作出创新,他所提出的整体主义分析方法其实也包含着综合性分析的内容,他在评论社会科学研究时甚至说过,“当人们研究社会体系时,社会科学内部的经典式分科是毫无意义的。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以及历史学的分科是以某种自由派的国家观及其对社会秩序中功能和地缘两方面的关系来确定的……我不采用多学科的方法(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来研究社会体系,而采用一体化的研究方法(unidisciplinaryapproach)”[7]8。在沃勒斯坦写作《现代世界体系》时,社会科学研究中正流行着跨学科研究,沃勒斯坦在批判跨学科研究的同时也表达了他所追求的“一体化研究”的愿望,这说明他并不愿意“随大流”。的确,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所谓“跨学科研究”来看,更多的是从多个学科中去东采西撷,往往满足于形式上的中和,而不是建立在对每一个所涉及的学科都做出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事实上,各种各样的所谓“跨学科研究”并没有摆脱专业化学科分类的限制,往往表现出来的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觊觎其他领域的研究议题,依据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所形成的专业视角去对其他领域的问题发表意见。沃勒斯坦显然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认为:“跨学科研究(multidisciplinarity)在表面上试图要超越学科,但在实际上,它通常只是强化了它们。那是因为‘跨学科研究’这个词本身就预设了分立的学科分类的合法性及其意义,因为它主张将不同知识综合起来。也就是说,其背后的假设就是,分立的知识是存在的”[8]224。鉴于对跨学科研究的这种认识,沃勒斯坦提出“一体化研究”的设想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但是,沃勒斯坦在对现代世界体系进行分析时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并没有把“整体主义分析”和“一体化研究”贯彻在他的世界体系论之中,这说明他在研究方法上有创新的设想却没有创新的能力,更没有创新行动,而是陷入了庸俗的经济主义分析之窠臼。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不仅提出了世界体系研究的课题,也促进了关于世界体系研究的方法论反思。此前,普雷维什和依附论学派事实上也一直持有着世界性的视角,所研究的也是世界体系,但是,在研究方法上却表现出了很大的随意性。在沃勒斯坦写作《现代世界体系》的时候,包括依附论在内的许多学者都开始谈论研究方法的问题,比如,作为依附论代表人物的阿明在20世纪70年代也明确地表达了对研究方法的反思,“尽管从某种特殊角度,如从传统的大学学科的角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近社会事实,但社会的科学却只有一种,因为社会事实是统一的,它从来不分‘经济’事实、‘政治’事实和‘思想’事实等”[9]4。这一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沃勒斯坦所构想的整体主义分析方法一致的,就依附论学派的思想发展来看,也大致是在这个时期,开始更为明确地追求一种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内的综合性分析。就此而言,沃勒斯坦提出整体主义分析和一体性研究的构想是具有科学史上的合理性的。遗憾的是,沃勒斯坦并没有在其著作中真正地运用这一方法,而是受到了经济主义分析的纠缠。所以,在沃勒斯坦的视野中,总是基于经济因素而去确定“中心”、“半边缘”和“边缘”的,以至于把世界中心—边缘结构中的复杂现实简单化了,也就无法准确地反映出世界中心—边缘结构的真实情况,更不可能真正揭示世界中心—边缘结构中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和军事掠夺的秘密了。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是有着世界影响的鸿篇巨制,特别是他作为一位来自中心地带的学者对普雷维什和依附论的基础性分析框架的使用,对于中心—边缘概念的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得相关研究能够在这一视角中去认识世界和分析国家间的关系,这应当视为他的一项贡献。但是,沃勒斯坦所构想的与实际使用的研究方法之间的不一致也造成了消极影响,特别是经济主义分析使他所描述的世界体系及其形成史成了一个单色的世界,在实践上则可能导致边缘国家在努力向中心跃迁的过程中作出错误的策略选择,那就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经济发展方面,以为单凭经济发展策略的运用就可以改变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从20世纪后期以及新世纪的世界体系运行状况来看,虽然边缘国因为注重经济发展的策略而在这些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就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但在改变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方面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步。特别是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运动扑面而来的情况下,整个世界呈现出了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状况,边缘国不安于边缘位置的要求与中心国极力维护自己的中心地位的要求之间孕育着各种各样的潜在冲突,以至于世界陷入了动荡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坚持用经济主义的分析方法去认识世界的话,就会把许多决定了世界运行的因素排斥在视野之外。那样的话,一场巨大的危机可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降临到这个世界上。今天,我们正处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这是一个重大机遇,它将打破在资本主义世界化进程中所造就出的既有世界中心—边缘结构。事实上,它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体系时必须运用多维的视角,必须对世界体系作出综合性的分析。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找到对世界中心—边缘结构加以解构的可行性路径。所以,我们需要对沃勒斯坦的经济主义分析方法作出批评,目的就是要寻找世界体系分析的新方法。只有这样,边缘国改变现状的努力才能够在理论探索的过程中被引向正确的方向。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已经不再是单纯地在国家边界范围内开展经济、社会建设,而是面对一个复杂的、多元的世界。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世界体系中开展各个方面的活动。这样一来,我们就需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世界体系,以求我们在各个方面的政策和策略都是有着客观依据的。在这里,我们对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的经济主义分析方法所作的评述,是要指出他把传统的民族国家边界内的理论研究方法运用到了世界体系的分析中所犯下的错误。对于中国学者来说,世界体系是一个刚刚向我们开放的话题,准确地说,是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我们才遇到了和必须面对世界体系,这样一来,我们原来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及理论视野上的地方色彩也就暴露了出来。其实,我们所接受的方法训练和理论传承都明显地具有“地方模式”的色彩,这很可能会妨碍我们对世界体系作出科学的把握。因此,我们指出沃勒斯坦研究方法上的缺陷,是希望将其作为我们观察和研究世界体系的镜鉴,以便我们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能够在方法上和理论上都作出创新,对世界体系做出新的解读。

[参考文献]

[1]Skocpolt.wallerstein’sworldcapitalistsystem:atheoreticalandhistoricalcritique.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77,82(5):1075-1090.

[2]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郭方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3]wallersteini.theriseandfuturedemiseoftheworld-Capitalistsystem:Conceptsforcomparativeanalysis.Compara-tiveStudiesinSocietyandHistory,1974,16(4):387-415.

[4]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兴起和未来衰亡:比较分析观》,沃勒斯坦:《沃勒斯坦精粹》,黄光耀、洪霞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5]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

[6]伊曼纽尔•沃勒斯坦:《2011年英文版第一卷序言》,吴英译,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郭方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7]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罗荣渠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8]wallersteini.UnthinkingSocialScience:theLimitsofnineteenth-Centuryparadigms.philadelphia:templeUniversi-typress,2001.

世界经济概况篇6

据介绍,中国市场学会理事长、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高铁生,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粮油学会常务副会长王瑞元,著名经济学家、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代表处助理代表张忠军,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代表处首席专家孙继荣,北京粮食集团总经理王国丰,北京大学危机管理课题组组长艾学蛟等专家学者分别在论坛上致辞或发表主题演讲。与会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主食产业化、粮油品牌崛起、粮油标准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思想交流,共谋粮食产业发展大计。

本期摘编论坛的部分讲话,供读者决策参考!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粮企航母

高铁生

农稳粮丰,国兴民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我国粮食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逐渐夯实,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的深化与推进过程中,我们高兴的看到一大批粮食企业开拓进取,奋发图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们之中许多优秀的代表出席了今天的论坛,其中一部分佼佼者还要登台领奖,他们的业绩,他们的精神,使我们粮食界由衷喜悦,倍感自豪,由此更加坚信只要这种精神撒播全国,只要这种业绩持续丰收,中国粮食行业一定会有一个辉煌灿烂的明天。中国市场学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配合政府和企业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优化中国市场秩序和营销环境,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我们十分乐见并衷心祝愿中国粮食市场体系,中国粮油企业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有生机和活力,最具诚信的一个部分。经过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历程,我国初步建立起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粮食流通体制。在新的历史时期,当全球金融危机接踵而至的世界粮食危机反复冲击,重创多国粮食安全防线的时候,我国从容应对,游刃有余,这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与流通,以自力更生为主,兼收并蓄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坚持把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基础性的配置作用妥善地结合起来的这样一种正确的方针。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市场体系与政策机制化建设,今后我们要沿着这条正确方向勇往直前。我曾经提到,我们在国际市场上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但是却有较少的话语权,在影响粮食价格和财富分配方面,我们尚未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是为什么?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在国际粮油市场上,我们的企业还不够强大。还没有我们自己的aBCD,这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地位,跟我们国家的地位、粮食安全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21世纪是融合与创新的世纪。世界粮食市场的大门已经打开,国际大粮商将越来越多地介入中国的粮食行业,人民对高品质粮油产品的需求也越来丰富和迫切,企业的市场竞争和压力将会更加强烈。这些都需要我们更新观念,变革创新,积极推进自主研发,不断提升企业管理和市场驾驭能力,努力改变粮食企业”多、小、散”的现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粮食航空母舰,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挑战。同志在党的十会议上高瞻远瞩的提出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我希望,我期待我国粮油企业奋勇争先,争取成为中国在世界粮食市场的航空母舰。

世界粮食经济形势

张忠军

谈世界粮食的安全形势,主要从生产消费和贸易的角度来谈。主要内容就是包括当前粮食的供给形势,另外谈一下什么是粮食安全,粮食安全的现状和趋势是什么,以及世界饥饿的状况。当前世界粮食的形势的确不是太好,大家都非常清楚,自从08年发生了世界性的粮食危机,此后近两年也经常出现,达到了接近粮食危机的边缘,什么是粮食危机,大家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但是总的形势不是太好。刚才是姚总也谈到中国粮食的发展,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对中国的cpi作出了重大贡献。实际上中国的粮食发展对于全球的粮食安全,全球的粮食形势也是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年国庆节期间,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专程到北京来,给授予世界农民奖项,这个就是对中国粮食农业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肯定。

今年全球的粮食情况,粮农组织最新的预计是要减少,由于产量降低,消费量是一个刚性的需求,从而造成粮食的消费量会大于产量。怎么办?就是要动用库存,从而导致库存量会下降。当然一般说粮食涨价供不应求的时候,粮食的贸易量也会不足。预计的情况就是今年全球的古物产量会下降2.7%,这里面其中主要是小麦减产比较多。我们知道美国、欧洲干旱,使得小麦减产,其中亚洲中亚这块也是减产,所以小麦减产5.5%,其中粗粮主要是玉米减产2.5%,大米稻谷稍微有一点点增长。库存就会下降4.8%,减少2500万吨,这个情况确实不太好,因为现在库存量占年消费量的22%多,这个下降我们预计到今年底,年末的情况会下降到20.6%。我们要知道上一次粮食危机08年的时候,当时的库存量占消费量的比例大概19%,以前粮农组织曾经制定过一个警戒线,粮食危机的警戒线,也就是当粮食库存占到低于预计的下年度的消费量17%到18%,这是粮食危机的警戒线。可以说我们离粮食警戒线已经不远了。

粮食的价格现在仍然处于高位,我们说供求形势比较紧张,一方面现在的粮食价格处于高位,另一方面这个趋势还是看涨。同时贸易量会下降7%左右,我们讲粮食安全的概念,什么是粮食安全,粮食安全首先提出来是上世纪70年代,当时70年代爆发了世界性的粮食危机,当时粮农组织召开世界粮食大会,当时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当时的概念是什么呢?粮食安全就是指的主要是粮食生产,粮食供应。随着大家的认识的提高,到了80年代大家认为光有粮食生产不行,仍然有很多人在挨饿,没有粮食吃,又提出了一个获得性的概念,大家还得买得起,要有市场,粮食要有交通条件,要能运得过去,80年代就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是确保所有的人能够买得到也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食物,再到1996年召开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当时就把粮食的概念更加丰富,更加全面,概括的粮食安全就是说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社会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组就、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以满足其健康而积极的生活的膳食需要。粮食安全概念包括了四个方面,首先要是供应、生产要有那么多粮食,第二就是大家还有一个获得性,不仅要有粮食,还能够买得起。第三就是一个稳定性,粮食生产也好,获得也好,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不能说今年粮食是安全的,明年受一点旱灾、洪涝以后,马上出现了饥饿的情况,粮食供应不上的情况,这还不叫粮食安全,所以还有一个稳定性。第四点是粮食安全还有一个概念还有一个应用,仅仅有粮食还不行,还要有柴火,有燃料,还有清洁卫生的水,所有这些方面都达到,才能叫粮食安全。

我们经常也说粮食安全,可能多数的情况下是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说,说我们中国粮食安全达到百分之多少总的供应量和消费量的关系,真正要做到全面的粮食安全,不仅在国家层面,还有区域的层面到个人的层面,包括这么几个方面。粮食安全在国家层面是取决于国家的粮食生产发展,取决于我们经济收入,经济发展。在全球层面它是非常显著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就是不平衡的问题,主要的饥饿问题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有粮食剩余,有些发达国家非常有钱,所以粮食没有问题,主要是不平衡的问题。当然我们说不管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全球层面,粮食安全问题都体现为生产、消费和贸易这几方面综合的一个反应。

首先我们看世界粮食安全的现状趋势,从生产方面来看,我们说世界粮食产量总产量是呈现出一个稳定的增长趋势。我们看这个曲线是从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粮食基本总产量是呈现一个增长的趋势。粮农组织对全球176个粮食生产国的统计资料分析显示,1990年以来,自9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生产呈现出两个比较重要的趋势,第一我们说是世界粮食总产量是持续增长。第二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人口增长的速度,也就是说人均粮食产量是在提高的。我们把05年至07年的平均数与90—92年的相比,按世界各国人均产量增长率的算术平均计算,小麦人均产量增长16.96%,玉米增长接近70%,大豆增长172%,水稻增长22.9%。

从区域来看,总产量亚洲最多,其次是欧洲、北美,按国家来看,中国是最大的产粮国,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都是产粮的大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从生产上来看,由于能源的短缺,以及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世界经济动荡加剧,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粮食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在国际贸易和市场价格波动加大,粮食安全的风险也在加大。粮油组织对05年对粮食情况做过一个展望,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长34%,达到91亿,城市化率达到70%,我们说到2050年,单是满足口粮和饲料粮的需求,粮食产量就需要增长70%,其中谷物需要增加十亿吨,现在谷物产品23亿吨,到2050年还需要再增产10亿吨,肉类需要增产两亿吨,从长远来看,维护粮食安全离不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在适度进口粮食作为补充的基础上,要保障国内粮食库存基本平衡。重要措施,我们想首先是要增加农业投资,从全球的发展趋势来看,一个不好的情况是,对农业的投资所占的比重是多年来持续下降的一个趋势。所以由于农业盈利性不强,所以对投资者吸引不够。第二要靠技术变革,需要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水平的贡献率。第三点要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现在气候变化这个趋势已经比较明显,气候变化,农业首先受气候变化影响比较大的一个产业。我们再看一下消费,从消费的角度我们看,粮食产量和消费相抵后的余量波动比较大,从2000年到09年,有的年度有大量的盈余,有的年度有大量的亏损,所以说波动的幅度非常大。消费从不同的品种来看,小麦消费占29.9%,粗粮大概占了一半,大米占20%。另外一个发展趋势,我们看从消费来讲就是膳食结构变化,尤其是肉类的需求量增大,这也是我们说粮食需求量增加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预计到2050年,人均肉类消费量将从目前的41公斤增加到52公斤。当然这一增量中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因为发展中国家现在对于肉蛋奶的消费量还比较低,但是增长潜力非常大,尤其随着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经济增长,收入提高,对肉类的需求比较大,这也是对粮食需求量增加一个重要的因素。

还有一点就是生物燃料,生物燃料也是争议比较多的一个东西。我们说2000年一直到08年,为什么谈到08年呢?因为当时08年粮食危机的时候,大家对这个争议比较大,大家也有批评的声音,也有认为生物燃料是个清洁能源,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尤其发达国家他们投入了大量的投资,同时国家政府给予补贴,有些国家甚至有些强制性的法规。油能源当中,生物能源,生物柴油,生物汽油必须占一定的比例,所以当时发展速度比较快。当时我看到一个数字,08年的时候当时光生物能源消耗的粮食达到一亿多吨,当时全球粮食产量仅20亿吨,光生物能源占到了这么多,而且它迅速增长当时非常快。现在对生物能源还是争议比较多,一方面认为它是新能源,另外对一些国家改变能源战略也是非常有贡献的,另一方面还有人说它是消耗粮食。

我们谈到粮食的消费,我们还要谈到粮食的损耗和浪费。当然我们说粮食损耗是指在生产、收获中的阶段的浪费,到餐桌上,以及到餐桌整个过程当中所损耗掉的,都叫做粮食的损耗和浪费,我们说对于发达国家现在浪费达到2.2亿吨,几乎相当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另外是水果、蔬菜还有一些薯类的作物浪费比例更高。还谈到每年损耗和浪费的粮食超过了每年谷物产量的一半,包括发展中国家,像我们中国也是浪费量是非常惊人的。一个是收获后损失,另外一个是餐桌上的损失也是非常大。

另外看世界粮食贸易,世界粮食贸易量总的来看增长比较缓慢。我们说一直到2010年,总的贸易量大概是2.76亿吨,比1990年增加了6400万吨,在20年来仅增长了30%,年均增长只有1.3%,贸易量的增长是比较缓慢的。如果说我们以2000年为界的话,世界贸易将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1990年到2000年,这十年它变动率波动较大,今年增长,可能下年度下降,变动比较大,而且缺乏持续性。2000年以后,这种变动率在减弱,基本上处于持续增长,虽然增长比较缓慢,但是持续增长。另外一个特点,粮食的价格波动较大。我们看在2000年、04年、05年之前,我们看这个价格的波动,包括名义价格、实际价格波动比较小,可是到07年、08年之后,世界粮食的价格波动幅度非常大。有一年非常高,几个月之后突然下来,几个月又增长上去。

从区域上来看,北美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是世界粮食出口的主要来源。其中2010年北美粮食出口量1.15亿吨,欧洲为4900万吨,分别占世界粮食出口总量的42%和18%。亚洲和非洲是世界粮食进口的主要区域,其中2010年亚洲粮食进口总量为1.3亿吨,非洲为5874万吨,分别占世界进口总量的49%和22%。亚洲占到全球大概一半左右,就贸易余量来看,亚洲是世界粮食最大的净进口国,2010年净进口量为8472万吨,北美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净出口地。

从品种来看,小米是进出口量最大的粮食商品,其次是玉米、稻米。小米、玉米和稻米是主要的贸易商品,占粮食进出口量的90%左右。我们说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世界粮食供需结构的优化将更加显著,世界粮食贸易活动将更趋活跃。预计到2050年,预计发展中国家净进口量将大大增加,其中进口占消费的份额从06、08年的9.2%提高到14%。

从国家来讲,根据粮食发展的趋势,应该确保合理的自给率和储备规模,不能把粮食过度依赖国际市场,要确保一定的自给率和储备规模。另外扩大进口国范围,分散粮食进口风险,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从某一个国家来进口。

世界经济概况篇7

一、企业新概念的提出必然要来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

企业一人道主义论坛协会会长约翰·马雷斯卡在其所著《企业新概念》一文中说:“今天世界出现了一种崭新的企业新概念,即企业已不再被看作只是为拥有者创造利润和财富的工具,它还必须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负责。这种企业新概念注定会改变人们对企业的看法,企业对自己的看法,以及企业在对世纪社会中的位置。”

社会责任会计是在传统的会计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会计分支学科,它是探讨、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管理当局、政府、社会公众的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的决策提供特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其直接目的是通过计算和记录企业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真实地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向政府及公众提供企业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它最终的目的是讲求社会整体效益,实现社会净贡献最大化。因此可以说,社会责任会计应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其实质是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社会责任,并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

(一)企业新概念的提出,使企业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转移到开始重视社会效益上来。而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是正确衡量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的基础。在社会责任会计中,社会效益主要包括质量效益、环境效益、充分就业效益、社会保险及教育效益、外援效益及其他效益。而社会成本则主要包括社会物耗成本、社会人工成本、土地使用成本、资源耗损成本、资源使用成本、环境污染成本、社会管理费用、工伤及职业病成本和其他社会成本。传统会计对效益和成本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对企业的要求,而且单纯以交易价格作为前提,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的会计计量方法,也难以担当对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的计量任务。

而社会责任会计却能以会计特有的技术和方法对各企业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社会效益和发生的社会成本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核算和管理;但对于一些难以用货币计量的指标则以一定的公认标准为基础采用科学的估计法,通过对各企业经营行业所带来影响的核算和管理,使其经营行为在经济方面和社会方面达到均衡。即各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要通盘考虑,自觉地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最后以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核算和监督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整个社会做出的总贡献和总消耗,从而使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得到充分反应。

(二)企业新概念的提出,要求企业不仅要对所有者和债权人提供会计信息,而且还应对员工、政府、社区、社团等提供其履行社会责任的会计信息。这正是社会责任会计比传统会计提供更加丰富的会计信息的所在:即社会责任会计不仅要求企业提供一些经济上的会计信息,而且还要求提供社会性的会计信息,如对人力资源状态与贡献的揭示,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破坏的揭示,对这些以社会成本为代价获得经济效益的现象的充分揭示,迫使企业为维护企业声誉而必须向一般公众、地区居民及整个社会提供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三)企业新概念使企业责任开始向社会扩展,因而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也成为一种必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趋于多元化,公众对生活质量的期望值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世界各国人民期望环境能得到保护,期望自己享受到作为人和劳动者的某些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企业新概念,不再被看作只是为拥有者创造财富的工具,企业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与未来有着重要关系,并且还关系到和平、稳定和全世界人民的安康。从这点来看,企业应对更多的公众而不只是对它们的拥有者和股东负责,且它与其所在地的社区,与国际社区和世界环境有着直接关系。

而社会责任会计的宗旨是要求企业在生产新产品的同时,还应无条件履行社会责任如环境保护、就业条件等并定期报告企业为社会所创造的效益和业绩。由此可见,企业通过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可以促使其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并能切实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四)企业新概念的提出,使有远见的和开明的企业家认识到一个安全和繁荣的社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获利。前已述及,企业的社会作用新概念的发展趋势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今天,这种新概念可以通过对话和建设性合作而不是通过对抗,进一步扩大和加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新的态度呢?答案在于,过去所信奉的信条已经发生变化,已经有了新的价值观。过去,企业家认为政府干预是一件坏事。现在他们认为,大多数法律实际上对他们是有利的。同样,过去企业赞同“货物出门概不退换”的教条。现代的企业家态度则不同,大多数认为企业的目标应该有利于社会,而不是“损害社会”。企业帮助社会,实际上也是帮助它自己。企业家利用社会责任会计来检查公司业绩,评估公司社会工作的成果,找出公司应做的社会工作,教育公司中的管理人员,使其能从社会角度来思考问题。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的信誉,得到社会的青睐。

(五)企业新概念的提出,使各国组织颁布了一系列原则、协定、准则,迫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而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就成为必然。如1999年11月在一些跨国大公司(包括壳牌国际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等50多家公司)高级代表的合作下,由利昂·H·沙利文教立起草了一套旨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原则,这个原则被称为“沙利文原则”。该原则要求:“对社会负责的公司,无论大小,都可以作为目标来调整内部政策和惯例以符合参照标准。”如联合国提倡的公司与联合国之间签署的包括人权行为、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等内容的“全球协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制定的公司自愿执行的关于职业标准、行业关系、环境、竞争和税收的“跨国公司准则”。这些原则、协定、准则的颁布,迫使参加签约的企业密切关注本公司业绩,履行社会责任,并且就义务的实施情况发表年度报告。共2页:1

论文出处(作者):(六)企业新概念的提出,要求企业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从而能更好地合理分配资源和满足人类长久生存的需要,而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正能顺应这一客观要求,它有助于企业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损害。众所周知,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目前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正受到严重破坏。企业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细胞,大量生产、大量消耗也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企业生产的无限扩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致使环境危机不断加剧,而企业对这一危机的造成显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而防治和根除危机也就理所当然。生产在扩大,自然界中的资源却在锐减,并且很多资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为了人类的未来,为了保全这有限的资源和节约资源,为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限制,很显然需要社会各企业提供必要的社会报告,从而也促使了社会责任会计在企业内部建立的必然性,它能正确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经济活动保护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传统会计产生了新的挑战,它必然要来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

会计提供的信息对于衡量和监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会计仅仅是经济效益的维护者,还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追求比较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是传统会计的最大目标。至于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会计还仅仅是一个“旁观者”。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这是传统会计的普遍现象。并且从另一个方面看,传统会计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局部的、短期的利益,它阻碍着高生态效率的实现。可见,传统会计要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必须面对新的挑战。具体讲,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会计带来的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l)会计目标。传统会计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会计应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企业的局部利益与社会全局利益,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当二者存在矛盾时,应当把后者放在一个较高的地位,使前者服从后者。(2)会计方法。传统的会计方法主要是各种精确的计量方法。如折旧的方法、存贷计价的方法等。衡量可持续性的许多指标,如生态的破坏和恢复,环境的污染和治理等,是无法精确地计量其成本和效益的,这些指标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评估方法来确定。(3)会计报告。传统会计报告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我们应当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会计目标,补充和完善一系列的指标体系。新的招标体系是在原有的会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加有关环境保护和治理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内容。根据需要,也可以单独编制有关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的会计报告,并向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公布。(4)会计监督。传统会计在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上基本上处于旁观者的地位。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会计应承担社会道义的责任,自觉监督企业的行为,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

三、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客观必然性。

(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必然要求企业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建立良好的、有秩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与实践作为其保障措施之一。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应该既讲经济效益,又讲社会效益。讲求社会效益,必须依靠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以反映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以弥补传统会计的不足。所以,正在建立并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培育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社会责任会计也必将为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二)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既是会计发展、改革的需要,又是实现企业会计财务的要求。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尚属超前性事物,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会计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会计改革的深化。虽然会计也要履行其社会职能,以实现企业的社会目标。但是要真正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及有关方面的需要,诸如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环境保护、社区贡献等,必须借助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作为补充。可见,企业社会责任是传统会计的逻辑拓展,特别是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已势在必行。

(三)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要求。由于国家之间经济交往的增多,增强了不同国家会计趋向协调的要求。中国要走向世界,世界要了解中国,中国就要建立自己的社会责任会计。

因此,在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存在着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它反映了企业经济运行方式以及价值判断标准的重大变革;改变了传统会计中只重利润的观念,有助于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它的产生和发展扩大了报表和信息的使用范围,为会计理论的深化提供了广阔前景。

世界经济概况篇8

在计划经济中,商业基本不计入工农业生产总值,而Gnp却包括了服务业,因此在引入Gnp概念的同时也引进了服务业的概念,并推动了服务行业的发展。然而,正当我国经济界开始熟悉并采用Gnp作为衡量国民经济规模和增速时,国际上的游戏规则又变了。1991年美国根据自己国内的情况,率先采纳了国内生产总值(毛额)GDp作为衡量经济规模的指标,两年后世界银行也推出了国内生产总值(毛额)GDp作为衡量各国经济规模的统一标准。中国经济从此被捆上了GDp战车,开始了高歌猛进。

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到底有多大的差别,表面上看只是一字之差。国民生产总值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国民的海外收入,减去支付给外国人的收入(包括外流的资本)。大多数发达国家的Gnp要大于GDp,因为他们国民的海外资产收入要大于资金外流,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则是外资的接受国,须向外国支付利息和资本收益。如2013年世行数据显示,美国的Gnp为17.06万亿美元,GDp为16.80万亿美元;日本Gnp为5.08万亿美元,GDp4.90万亿美元;中国Gnp为9.19万亿美元,GDp为9.24万亿美元。说明美日两国的国民所得中,海外赚取的部分大于外国人在境内赚走的,而中国的GDp中有一部分是属于外国人的,或流到外国。

但是,一旦把GDp作为政策指标,问题便出现了。比如,有两个村子a和B,村民收入相当,即Gnp相当。a村所有的收入都来自村民外出打工或做生意,赚到钱后回乡互助盖房子,材料和食物都购自外乡,村里保持着山清水秀的生态,村民回乡时活得快乐,邻里关系融洽,由于村内未发生货币交易,该村的GDp近乎于零。而B村则请来了外乡人和外来资本,帮助村里发展经济,砍光了山上的森林,开矿办工厂,把村里的溪流水塘农田全污染了,还有不少人得了病,因互相抢夺资源,村民之间,以及村民与外乡人之间,互相仇恨,该村的GDp远高于Gnp,因为大部分钱被外乡人赚走了,村民们毫无幸福可言,还要承受环境灾害。a村村长因无作为而被免,B村村长则因对国家的GDp贡献大而获荣升。由此可见,以GDp为施政目标,不仅存在多个误区,而且后果严重。可以想象30年后两个村的情况,或许a村走绿色产业之路,而B村可能不再适合居住。

世界经济概况篇9

接着报告分析了国内外会展业发展的总体概况以及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然后分别介绍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东北、中西部五大经济产业带会展业的发展情况。随后,报告对会展业做了营销策略分析和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会展业的发展前景及未来趋势。

以下为获悉的报告目录:

第一章 会展行业概述

1.1 会展业相关介绍

1.1.1 会展业的定义

1.1.2 现代会展业的特征

1.1.3 会展业的作用

1.1.4 会展业的产业内涵和特征

1.1.5 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1.2 会展的经济功能

1.2.1 联系和交易功能

1.2.2 整合营销功能

1.2.3 调节供需功能

1.2.4 技术扩散功能

1.2.5 产业联动功能

1.2.6 经济一体化功能

第二章 世界会展业发展状况

2.1 世界会展业发展综合情况

2.1.1 世界会展业概述

2.1.2 国际会展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2.1.3 世界会展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2.1.4 2007年世界国际会议数目排名情况

2.1.5 欧洲会展业竞争激烈

2.2 德国

2.2.1 德国会展业发展概况

2.2.2 德国会展业发展的动力

2.2.3 德国会展业发展的成就

2.2.4 德国会展业办展特点解析

2.2.5 未来德国会展业发展的趋势

2.3 美国

2.3.1 美国会展业发展概述

2.3.2 美国政府对会展业间接支持分析

2.3.3 美国顶级会展业排名情况

2.3.4 美国拉斯维加斯会展产业发展迅速

2.4 法国

2.4.1 法国会展业发展概况

2.4.2 法国会展业发展的条件

2.4.3 法国会展业独有特色和发展趋势

2.5 新加坡

2.5.1 新加坡会展业发展概述

2.5.2 新加坡政府会展业管理状况

2.5.3 新加坡会展业发展优势分析

2.6 韩国

2.6.1 会展业成韩国经济新增长动力

2.6.2 韩国会议产业发展迅速

2.6.3 韩国会展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6.4 韩国会展业发展计划与措施

2.7 其他国家

2.7.1 英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2.7.2 马来西亚会展业发展概况

2.7.3 巴西会展业发展浅析

第三章 中国会展行业发展综合分析

3.1 中国会展业发展整体状况

3.1.1 中国会展业30年发展回顾

3.1.2 “十五”期间中国会展业发展成就

3.1.3 中国会展业区域分布状况

3.1.4 中国会展业机构设置与管理模式

3.1.5 国内会展业发展的特点分析

3.1.6 我国加速成长为全球会展大国

3.2 经济危机环境下中国会展业发展探析

3.2.1 经济危机对中国会展业发展影响浅析

3.2.2 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3.2.3 经济危机环境下我国会展业发展对策

3.2.4 经济危机影响下我国会展业发展的趋势

3.2.5 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发展会展业拉动内需展望

3.3 中国会展业Swot分析

3.3.1 S-strength(优势)

3.3.2 w-weakness(劣势)

3.3.3 o-opportunity(机会)

3.3.4 t-threat(威胁)

3.4 中国会展业存在问题分析

3.4.1 我国会展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4.2 中国会展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4.3 中国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3.4.4 国内会展业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3.5 会展业发展对策建议分析

3.5.1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3.5.2 国内会展业发展的四大建议

3.5.3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思路

3.5.4 合理定位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的角色

第四章 中国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

4.1 会展经济概述

4.1.1 会展经济的界定及其效应

4.1.2 国外会展经济发展经验浅析

4.1.3 会展经济在中国快速崛起

4.1.4 国内会展经济发展探讨

4.1.5 中部会展经济发展综述

4.2 会展拉动城市经济发展分析

4.2.1 会展与城市互动发展分析

4.2.2 会展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4.2.3 会展业对城市相关行业的带动效应

4.2.4 会展业成城市经济发展催化剂

4.3 中小城市会展业的发展

4.3.1 我国二级城市会展业发展思路

4.3.2 中等城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4.3.3 中小城市会展业发展概述

4.3.4 国内中小城市会展业发展潜力解析

4.3.5 从“长尾理论”探索中小城市会展经济发展之道

4.4 会展与旅游业的对接

4.4.1 会展业与旅游业关联度解释

4.4.2 会展业和旅游业对接简述

4.4.3 我国会展旅游发展优化模式构建分析

4.4.4 城市会展业和旅游业整合发展剖析

4.5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问题对策

4.5.1 中国城市会展业非均衡性问题探讨及建议

4.5.2 我国应积极推进会展经济与产业集群对接发展

4.5.3 会展经济发展应加强城市间合作

4.5.4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会展业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第五章 珠三角地区会展业发展分析

5.1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分析

5.1.1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环境

5.1.2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合作趋势增强

5.1.3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建议

5.1.4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前景分析

5.1.5 泛珠三角会展业展望

5.2 广州会展业

5.2.1 广州会展展馆概况

5.2.2 广州发展会展业的优势

5.2.3 2009年广州会展业面临诸多考验

5.2.4 广州多举措建设国际商务会展中心

5.2.5 广州会展业发展对策

5.3 深圳会展业

5.3.1 深圳会展中心简介

5.3.2 深圳会展业发展强劲

5.3.3 深圳会展业向文化要市场

5.3.4 深圳品牌会展成长迅速

5.3.5 深圳开创会展品牌新思路

5.3.6 联合办展方式开辟深圳会展业新天地

5.3.7 深圳会展业前景明朗

5.4 东莞会展业

5.4.1 会展业成东莞新经济增长点

5.4.2 东莞市政府扶持和促进会展业发展

5.4.3 东莞会展业的特色发展道路

5.4.4 东莞市重新定位会展业目标

5.4.5 东莞会展业统筹发展

5.4.6 东莞市会展业发展策略

5.5 厦门会展业

5.5.1 厦门市会展业发展现状

5.5.2 会展业带动厦门整体经济发展

5.5.3 两岸关系和缓为厦门会展业提供良机

5.5.4 厦门向国际领先会展城市迈进

5.5.5 厦门市会展业的优势与不足

5.5.6 厦门会展业未来发展目标和重点

5.5.7 厦门会展业发展举措

第六章 长三角地区会展业发展分析

6.1 长三角会展业综合分析

6.1.1 长三角区域会展业Swot分析

6.1.2 长三角地区组建会展业联盟

6.1.3 世博会带给长三角会展业机遇和挑战

6.1.4 长三角建设国际会展高地的前途与策略

6.1.5 长三角会展业应广泛开展互动合作

6.2 上海会展业

6.2.1 上海会展场馆概况

6.2.2 上海会展行业发展回顾

6.2.3 上海会展业区域布局

6.2.4 上海会展业国际化渐行渐近

6.2.5 上海会展业国际竞争力及其提升分析

6.2.6 上海会展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分析

6.3 南京会展业

6.3.1 南京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6.3.2 南京会展业成绩斐然

6.3.3 会展业成南京战略性产业

6.3.4 2009年南京会展业发展形势向好

6.3.5 南京会展业发展分析

6.3.6 南京政府发展会展业的措施

6.4 义乌会展业

6.4.1 义乌梅湖会展中心简介

6.4.2 会展业对义乌发展的作用

6.4.3 义博会与文博会引领义乌会展业发展方向

6.4.4 义乌创新会展业发展模式

6.4.5 义乌会展业与市场相互促进

6.4.6 义乌市加快建设国际小商品会展中心的措施

6.5 苏州会展业

6.5.1 苏州市会展业场馆简介

6.5.2 苏州会展场馆运营发展探析

6.5.3 苏州发展会展业发展优势

6.5.4 苏州会展业存在的问题

6.5.5 苏州发展会展业的措施建议

6.6 杭州会展业

6.6.1 杭州会展场馆概况

6.6.2 杭州会展业历史及现状

6.6.3 杭州会展业的特色道路

6.6.4 杭州会展业的定位分析

6.6.5 杭州会展业接轨上海的可行性分析

6.7 宁波会展业

6.7.1 宁波会展业五大发展优势

6.7.2 宁波会展产业逆势上扬推动消费市场趋暖

6.7.3 宁波会展业的创新之路分析

6.7.4 宁波国际会展之都发展规划解析

6.7.5 宁波市加快推进国际会展之都建设的政策

第七章 环渤海区会展业发展分析

7.1 北京会展业

7.1.1 北京会展业发展的条件

7.1.2 北京会展业步入空前繁荣期

7.1.3 奥运会后的北京会展业发展分析

7.1.4 北京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7.1.5 北京会展业发展的策略

7.2 天津会展业

7.2.1 会展业成天津经济增长亮点

7.2.2 天津会展业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7.2.3 天津滨海开发区会展业发展分析

7.2.4 滨海会展业调整战略应对金融危机

7.3 青岛会展业

7.3.1 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介绍

7.3.2 青岛会展业发展优势明显

7.3.3 岛城会展业的差距及发展思路

7.3.4 青岛“国际知名会展城市”建设规划分析

7.3.5 青岛会展业的发展建议

7.4 济南会展业

7.4.1 济南发展会展业的优势

7.4.2 济南会展业品牌建设全面升级

7.4.3 2009-2010年济南会展业发展势头强劲

7.4.4 济南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策

7.4.5 济南市加快会展业发展的策略

7.5 烟台会展业

7.5.1 烟台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7.5.2 烟台会展业发展历程

7.5.3 烟台展会承办能力实现飞跃

7.5.4 烟台市会展业发展条件及策略分析

第八章 东北区会展业发展分析

8.1 大连会展业

8.1.1 大连发展会展业的优势

8.1.2 2006年大连会展业的特点

8.1.3 2007年度大连市会展业发展状况分析

8.1.4 大连会展业的突破自我分析

8.1.5 大连会展业跨地区办展应对行业危机

8.1.6 发展大连会展业的策略措施

8.2 沈阳会展业

8.2.1 会展业推动沈阳城市发展

8.2.2 沈阳会展业市场化进程加快

8.2.3 沈阳发展品牌会展业

8.2.4 沈阳会展业繁荣发展

8.2.5 沈阳会展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对策

8.2.6 沈阳会展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8.3 长春会展业

8.3.1 长春会展业发展三阶段

8.3.2 长春会展业发展状况

8.3.3 长春会展业在经济舞台重要性凸显

8.3.4 长春打造特色会展名城

8.3.5 长春市进一步扩大会展业影响

8.3.6 长春会展业的商务旅游的新机遇

8.4 哈尔滨会展业

8.4.1 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8.4.2 哈尔滨市会展业发展状况分析

8.4.3 2008年哈尔滨会展业发展分析

8.4.4 哈尔滨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4.5 关于哈尔滨会展业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8.4.6 哈尔滨会展业市场化势在必行

8.4.7 哈尔滨会展业发展趋势展望

第九章 中西部会展业发展分析

9.1 成都会展业

9.1.1 成都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9.1.2 成都会展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9.1.3 成都会展业历经风雨又见彩虹

9.1.4 提升成都会展业竞争力路径分析

9.1.5 成都市会展业存在的问题

9.1.6 成都市发展会展业的对策

9.2 武汉会展业

9.2.1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9.2.2 武汉发展会展业的优势

9.2.3 武汉打造新型会展城市

9.2.4 武汉会展业遭遇行业危机

9.2.5 武汉会展业的存在问题分析

9.2.6 武汉会展业的发展对策

9.3 长沙会展业

9.3.1 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9.3.2 长沙会展业拉动巨额消费

9.3.3 2008年长沙会展收入过七亿

9.3.4 长沙成为会展十大品牌城市

9.3.5 长沙会展业发展的策略

9.4 昆明会展业

9.4.1 昆明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9.4.2 昆明会展业品牌现状分析

9.4.3 “后世博”时代昆明会展经济的发展解析

9.4.4 昆明着力打造品牌会展

9.4.5 昆明打造东南亚会展之都

9.5 西安会展业

9.5.1 西安会展业领跑西部

9.5.2 西安会展业发展状况

9.5.3 西安会展业的优势与劣势

9.5.4 西安会展业发展阻碍因素分析

9.5.5 西安的会展经济效益分析

9.5.6 西安会展业发展对策分析

9.6 郑州

9.6.1 郑州会展业发展历程

9.6.2 2008年郑州会展业发展状况

9.6.3 郑州会展经济发展渐入佳境

9.6.4 郑州巨额补贴扶持会展业发展

第十章 中国会展业的营销策略分析

10.1 会展营销概述

10.1.1 会展营销的功能

10.1.2 中国会展营销研讨

10.1.3 会展业城市营销建议

10.1.4 国外会展营销经验借鉴

10.2 中国会展业创新营销策略分析

10.2.1 会展营销创新策略解释

10.2.2 营销理念创新

10.2.3 营销主体创新

10.2.4 营销手段创新

10.2.5 营销内容创新

10.3 中国会展业的整合营销分析

10.3.1 会展业主题的选择

10.3.2 展会机构的搭建

10.3.3 展会卖点的策划

10.3.4 展会的整合宣传

10.3.5 展会的综合服务

10.4 展览会各个阶段的营销策略

10.4.1 展览会四阶段概述

10.4.2 培育期展览会的营销策略

10.4.3 成长期展览的营销策略

10.4.4 成熟期与衰退期展览的营销策略

10.5 会展中的4C营销分析

10.5.1 4C营销概述

10.5.2 4C营销案例分析

10.5.3 4C营销经营建议

第十一章 会展业企业状况分析

11.1 励展博览集团

11.1.1 励展博览集团简介

11.1.2 励展优势展会行业

11.1.3 励展在中国的市场状况

11.1.4 励展加强在华礼品展业务

11.2 亚洲博闻

11.2.1 亚洲博闻简介

11.2.2 亚洲博闻优势展会行业

11.2.3 亚洲博闻的展会特色

11.2.4 亚洲博闻扩展中国市场

11.3 法兰克福展览公司

11.3.1 法兰克福展览公司简介

11.3.2 2006年法兰克福展览公司业绩斐然

11.3.3 法兰克福展览公司中国市场扩张概况

11.4 科隆展览公司

11.4.1 科隆展览公司简介

11.4.2 科隆展览中心概况

11.4.3 科隆展览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第十二章 会展业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12.1 会展业的发展前景

12.1.1 我国会展业发展前景看好

12.1.2 中国会展业发展潜力巨大

12.1.3 未来会展业前景预测

12.2 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12.2.1 世界会展业未来发展态势

12.2.2 未来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八大趋势

12.2.3 未来国内会展业发展方向

12.2.4 网上会展成未来发展趋势

附录

附录一:国际展览会公约

附录二: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昆明市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附录三:深圳市会展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图表目录:

图表1 2007年国际会议数目主要国家排名

图表2 2007年国际会议数目主要城市排名

图表3 2006年全美顶级会展排名前11位的城市

图表4 会展旅游发展模式内涵示意图

图表5 国内会展旅游发展的外推关系模式

图表6 城市会展旅游发展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图表7 城市会展旅游的圈层布局

图表8 城市会展业品牌的圈层模式

图表9 国内外场馆来展与自办展比例比较图

图表10 苏州博览中心运营模式

图表11 中旅国际边际利润比较

图表12 区域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图表13 1999-2005年深圳主要会展场馆举办展会情况

图表14 2010年深圳展览总面积目标

世界经济概况篇10

[关键词]南方经济北方经济博弈模型

一、引言

发展中国家传统经济(通常称南方经济)与发达国家现代市场经济(北方经济)是两个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系统,其主要区别在于经济结构的差异,即经济体系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发展水平、规模和配置方式不同。经济学家曾提出对称模型和非对称模型用以比较南北方不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

对称模型是将南北方视为简单的凯恩斯开放经济进行贸易,一般地说,北方较高的初始收入水平导致较低的进口倾向,进而支持着北方持续的较高收入水平。非对称模型则强调南北方的结构差异,南方被视为刘易斯模型,北方则看成索罗模型。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来自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中国进入国际市场的抵制事件日益增多,这一事实证明了我们多年前研究得出的结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和转轨,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当时西方国家发展所遇到的外部环境完全不同,这使得发展中大国不可能重复走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老路。

导致保持北方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结果的具体因素和解决问题的政策,构成了发展中大国工业化进程中涉及南北关系的一系列政策博弈。研究南北关系博弈对发展中国家新型工业化进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南北关系博弈模型的建立

1.建立模型的假设条件和依据

参与人:南方(发展中国家)与北方(发达国家)为局中人1与2。

博弈顺序:无行动先后之分。无顺序区别。

支付:pi为出口,ai为进口,1≥pi≥ai≥0,(i=s,n)。在每一个阶段双方的收益累计为,[(p1--a1)1+(p1--a1)2…+…(p1--a1)n-1+(p1--a1)n,(p2--a2)n+(p2--a2)n-1+(p2--a2)2+(p2--a2)1]。设δi=pi-ai为进出口之差。设发达国家垂直分工概率为x,水平分工概率为1-x,发展中国家开放的概率为1-y,封闭的概率为y.且假定南北方国家每次交易,各自都有一定程度的收益,从孤立的阶段看,南方与北方国家都可以从其互相贸易中得到利益,显然,这是一种互利的事。

依据:如果比较南北方双方收益,由于北方国家向南方国家出口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工业制成品,南方国家则向北方国家出口技术落后,附加价值低的初级产品,因此,静止的看,或从短时间的有限时间看,南方国家发现自己在与北方的贸易中处于垂直分工的下位,北方则处于上位。如果考虑n∞时,在初期,(p1--a1)1≤(p2--a2)n…(p1--a1)2≤(p2--a2)n-1,北方比南方的收益大到无限(这里把n∞视为是已经达到的),因此,南方国家倾向于闭关锁国,而北方国家则积极打开南方的贸易之门。然而,从无限的,事实上是从远期的持续性进行的贸易看,南方发现自己的收益是递增的,北方的收益是递减的,南方将来会逐步接近与北方平等互利的地位,因此,南方国家又愿意牺牲目前的损失。如果考虑到南方的出口等于北方的进口,北方的出口也等于南方的进口(这里排除了南方国家之间或北方国家之间的贸易),由于在现实的贸易过程中,种种复杂情况和不平衡因素,使得南方和北方对预期收益信心不一,就会出现选择B,中断贸易的保护主义现象。

2.模型的经济含义

模型: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在以外部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国际市场进行贸易往来时会出现一种互为牵制的博弈关系。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战略性博弈来说明。

经济含义:作为自然经济时代的发展中国家,对外部的理解是静止的,当它保持传统经济不与外部世界进行贸易往来的时候,它与北方发达国家的获益为(0,0),而当它由于外部吸引或压力使得它被迫对外开放时,由于外部世界的冲击打破了自然经济的帕累托均衡,也由于它在世界市场体系中所处的垂直分工地位,结果是发达国家获益p,而发展中国家出现副效益-p(旧的利益分配格局打破,新均衡未建立),因此,它将存在回归传统、

抵制开放的倾向,这种倾向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前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然而,由于世界是动态的,外部信息的持续进入,使得发展中国家发现它通过开放一段时间后,进入水平分工以后,双方的获益大于外部世界,这时候,发展中国家将选择积极开放。

设发达国家垂直分工概率为x,水平分工概率为1-x,发展中国家开放的概率为1-y,封闭的概率为y.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期望获益函数分别为;

为混合战略的贝叶斯纳什均衡。

对于外部世界来说,在发展中国家开放发展过程中,由于巨大的产出能力,对世界市场价格的影响,北方经济也可能出现副效益,例如,降低劳动成本,减少就业机会,于是也可能出现保护主义倾向。

这个基本模型说明了南北方经济的基本对立格局。由此而来,可以从不同方面引申出说明不同关系的博弈模型。

3.模型的均衡解

(1)纯战略的纳什均衡解:

①定义

有n个参与人的战略式表述博弈g=﹛s1,…,sn;u1,…,un﹜,战略组合s*=(s*1,…,s*i,…,s*n)是一个纳什均衡,如果对于每一个i,si是给定其他参与人选择s-i=(s*1,…,s*i-1,s*i+1,…,s*i)的情况下第i人的最优战略.由画线法可以得出此战略博弈的纳什均衡解。

②求解

由画线法可以得出此战略博弈的纳什均衡解为:(p,p)

即北方经济进入水平分工以后,双方的获益大于外部世界,这时候,南方国家将选择积极开放。

(2)混合战略的纳什均衡解:

①定义

在n个参与人的战略式表述博弈g=﹛s1,…,sn;u1,…,un﹜,混合战略组合σ*=(σ*1,…,σ*i,…,σ*n)是一个纳什均衡,如果对于每一个i=1,2,…,n,下式成立:其中,v*i是第i个参与人的效用函数。

②求解

设发达国家垂直分工概率为x,水平分工概率为1-x,发展中国家开放的概率为1-y,封闭的概率为y.则发达国家的期望获益函数为

对发达国家获益函数求最优化,可得:y=0,即发展中国家采取开放的概率为1。

同理,发展中国家的期望获益函数为

对发展中国家获益函数求最优化,可得:x=1/2,即发达国家采取分工方式的概率为各占50%.就是说,在混合战略中,发达中国家采取水平分工方式的最优概率为0.5.不论发达国家如何采取方式,发展中国家的最优策略均为开放.

三、结论及建议

对上面经济数学模型的分析表明:由于传统自然经济与现代市场经济是两个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系统,因此,从传统自然经济到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解决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问题。西方发达国家依据自然发展的顺序,经过了两个前后相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以劳动密集型的第一产业为主的经济转向以资本密集型的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第二阶段是向现代以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过渡。

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是在世界其他地方仍处于自然经济中的落后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它具有先发展的各种优势。它通过政治、军事和经济的种种优势,能够从外部取得发展必需的市场、资本、原料、廉价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场地,可以转移其矛盾,从而保证了本国发展的顺利进行[6]。

在wto的条件下,西方国家的保护主义最常用的手段必然是技术壁垒,这迫使中国抛弃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打开世界市场的战略,转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开辟世界市场的战略,与此相应,产业政策需要进行大规模调整[7]。于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政策就被提出来。

参考文献

[1]徐瑞娥:中国新型工业化问题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6(63期).40~45

[2]宋群: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加快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新要求与对策[j].调查研究建议,2006(13期)50~55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80~100转贴于

[4](美)艾克里.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第二版)[m].王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8~208

[5]侯光明等.管理博弈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