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之处十篇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之处十篇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之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8:28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之处篇1

【关键词】中体西用;和魂洋才;差异

20世纪中叶,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下,中日两国面对日益严峻的生存形势,先后进行了诸多领域的改革,教育领域的改革也相继展开。基于同样外忧内弱的国情以及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世情,作为两国教育改革指导思想的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有着共同之处。首先,两者都是本土文化在遭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时,对于外来文化的挑战而做出的回应,最初具有相同的被动性;其次,两者都试图调和或融汇东西方文化,以期以西方文化之长补自我文化之短,属于一种文化调和;再次,两者都力图保存自身文化在文化调和过程中的主体性,试图以自身文化之“体”或“魂”去主导西方文化之“用”或”才”;最后,两者的原始含义大致相同,“中体”与“和魂”都主要是指本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而“西用”与“洋才”则均指西方以科学技术为中心的“富强之术”。而,面对洋务运动之后清政府甲午战失败以及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反差,不难看出,看似相似的两种指导思想必然存在着巨大差异。

一、纵观两国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的原始含义虽然有一致性,但其实质是不同的

虽然中体与和魂均以儒学为基础,其内核表面相似,但中体主要是指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中国封建思想文化,其核心是“纲常名教”,具体体现的则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和魂主要是指构成日本传统文化核心的天皇制下形成的“忠诚一体”、顽强不屈的“大和魂”这一民族精神,它是以儒家道德为基础的个人伦理。因此,有学者将当时的中体与和魂之别归结为封建性与民族性之差别。此外,虽然儒教伦理在两国的意识形态中均占有重要地位,但儒学传入日本后,转化为不同于中国儒教的日本化的儒学,这二者在两国道德领域的影响深度不同,核心也不同,中国是以“仁”为中心的大众儒教,而日本是以“忠”为中心的军事儒教,这也决定了“仁”的思想内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而日本却一直延续了自己的军国主义传统。

西用与洋才,从原义看二者均指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富强之术,而其真正的内涵是有区别的。前者主要是指声、光、电、化、理、工、医、农等自然科学和史地、教育、商务等社会科学以及“坚船利炮”等物态文化。这决定了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只学习西文、西艺、西史,不学西政,吸收西方文化仅局限于器用层上。而后者不仅指自然科学、生产技术等物态文化,还包括政治经济制度、法律形式、教育制度等意识形态文化。基于这一认识,日本不仅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还学习了西方的社会科学和制度文化,即不局限于器用层面,兼取西方文化各个层面之长。

对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实质认识上的差异,决定了两国在接受西方文化时的宽容程度上的差异。我国在吸收西方文化时掌握的尺度较严,“西用”一般局限于西方科技,而西方的制度和思想,尤其政治制度则被视为“中体”的对立物和异端而加以排斥。日本则恰恰相反。

二、中体与和魂在各自框架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

“中体”在中体西用模式中处于根本的和优先的地位,“西用”则处于从属和次要的位置,两者是一种不对称的主从结合。而“和魂”则并没有受到优先的强调,“洋才”也没有被摆到末位,两者基本上是对等的结合,这就避免了陷入既要维护落后制度,又要学习先进文化的自我矛盾之中,精神与文化的融合无疑比制度与文化的对立更能取得改革成效,可见,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之间具有本质的差别。

三、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

在文化特性上,中国文化是自生、内发性的,而日本文化是外生、吸纳性的。因此,中日两国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的文化在封建社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即使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中,数千年的儒学文明和封建专制体制依旧表现出消极的抗拒性和被动的适应性,封建传统教育仍处于中国教育的主体地位,中国单一的、内向封闭型的传统历史文化阻碍了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和融合。因此,中体西用思想拒绝了西方的政治文明,也同时延缓了中国教育走向近代化的步伐。日本则不同,虽然日本文明和中国文明同属于东方儒学文明圈的范围,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是无我中心型文化,容易抛开传统观念和习惯。日本文化的开放性、并存性特征使得日本传统文明在与西方近代文明发生碰撞时,极易对西方政治文明进行接收与吸收。可见,和魂洋才思想是日本文化与民族精神相结合的成果。

四、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在实践环境上存在差异

一方面,二者指导的改革目标就是不同的。中体西用指导下的改革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主义旧制度,而和魂洋才指导下的改革目的在于建立资本主义新秩序。这就决定了洋务运动在改革过程中的被动性,必然会受到统治者与旧势力的掣肘,阻力比较大。另一方面,中体西用是在局部范围内实践的,其实践主体主要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部分较为开明的官僚、汉族地主官僚以及部分洋务思想家。换言之,中体西用的实践主体不是一个有统一纲领、统一组织、进行统一行动的政治团体,这势必影响其实践的效果。而和魂洋才不仅是政府教育改革的政策,而且已经上升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取得了自上而下的一致共识,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化,主动学习西方已经成为整个社会一种自觉选择,再加上统治阶级内部不存在异己力量,政府可以运用政权的力量,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对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自然能收到良好的实践效果。

回首历史,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不同结局必然引发我们对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的深思,然而,虽然中体西用的体用二元对立直至现在仍倍受诟病,但我们应该看到,其指导下的洋务运动确实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和魂洋才虽然指导了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成功,却没有将日本军国主义传统连根拔起,因此,我们无需妄自菲薄,以史为鉴,才是学习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张玉琴.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J].外国教育研究,1987(2):43-47.

[2]王越旺.“和魂洋才”与“中体西用”[J].廊坊师专学报,1994(1):31-37.

[3]李爱民.张之洞与福泽谕吉教育思想比较探析[J].云南教育,2002(20):5-8.

[4]周娜.“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教育视野下张之洞与福泽谕吉西学思想之比较[D].河南大学,2006年5月.

[5]赵紫峰.中日两国教育近代化之比较――以“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为中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5月.

[6]余芳梅.“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思想之比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5-37.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之处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趋同差异

1中西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1.1中国封建社会思想政治教育

在孔子之前,中国的民众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可以说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上从孔子时代为开端,在其之后,墨学、法学、黄老学相继成为统治者灌输给民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1)教育内容。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目的都可以在《大学》中找到,后人称之为“三纲八目”,这是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纲领。(2)教育目的。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具有儒家精神的人,儒家非常注重自我的精神修养,主张“内求诸己,外图事业,内圣外王。”另一方面是为社会输送大批的栋梁,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

1.2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历来就是一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政党,她在教育中成长、成熟。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的产物,在历史的不断变化中逐渐的发生变化,是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特点:(1)1950年通过的《共同纲领》确认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是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由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普及,在法律上确定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一直都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

(2)社会主义中国自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面临着资本主义强国的颠覆,而国内的封建主义残余思想仍旧没有消除,所以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社会主义中国,必须在思想深处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先进性。

(3)中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配合,及时的在人民群众中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等。

方法:第一,强调对青年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基础上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第二,系统制定共产主义教育计划,重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第三,利用群众团体,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第四,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认识到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因而在对人民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使人们知法、懂法、守法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第五,重视社会实践教育,中国对青年一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

1.3西方思想政治教育

(1)共识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西方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这一共识是西方在吸收惨痛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二战后,科技得以迅猛发展,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大量的应用型学科得以建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受到压缩,西方普遍崇尚技术、科学,而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视而不见,最终导致了大量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在这种情形下,西方国家开始通过立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教育的主干课程。

(2)广泛性。在西方国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在美国,无论是家庭、学校、社会还是大众传媒,无论是政党还是宗教团体,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在充分利用一切场合和时机宣传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在西方国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来就不是某一部门的事,而是由全社会来共同承担的工作。西方国家正是通过“公民教育”、“人格教育”、“价值观教育”等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对学生进行着资产阶级的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以为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

2中西思想政治教育相同之处

2.1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视趋同

从古代的修身养性、现身说法到现代的理论教育、实践教育,说明我国历来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西方欧美和东方的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也得到了政治家、教育家的普遍重视。

杜威在论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同时,特别提出家庭、学校、社会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协调一致。德国的赫尔巴特是在哲学和心理学结合的基础上来构建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日本的企业管理者则说:“我们对于企业这一套的对人思想管理,一些来自美国的行为科学,一些则是从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来的,主要是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中学来,再加上我们日本人的拼搏精神,就构成了日本式的企业思想管理。”

由此可见,中西方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作用,这一点在各国都是相同的。

2.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趋同

在人们的观念中,长期以来存在这样一种错觉:“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会进行思想政治灌输”,但是事实告诉我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在使用灌输的方法。在美国,关于美国价值观的思想

无时无刻不充斥在报纸、新闻、电台、电影以及产品,甚至建筑物之上,美国的教育家卡扎米亚斯就指出:“即使在具有民主传统和声称民主之冠的国家,也必然要进行政治灌输和禁止异说,这是很实际的问题。”①

我国一直很注重灌输方法的运用,通过基本理论的学习灌输,使青年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也是高校所通开的公共基础课。在大学以下的学历教育中,最主要通过学校来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一系列的规划、练习、安排,对青少年成为一个合格的“四有新人”铺平道路。

2.3效果趋同

不同的国家在具体的措施上虽然有可能不同,但是不论采用哪种教育方法,教育者所期望的效果都是相同的——促进经济的发展、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3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之处

3.1具体教育方法的差异

虽然中西双方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都使用的是灌输的方法,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还是有显性灌输方法和隐性灌输方法之分。在中国,国家机关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有目的、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与中国相反,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都不采用直接的方式,而是采用间接的、潜移默化式的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暗含其中,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便受到影响,和国外渗透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意图明显。

3.2思想教育媒介的差异

西方国家虽然名义上是世俗国家,但是基督教在国家内部影响极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西方国家基本都属于基督教国家,这样在西方各国作为思想教育媒介的宗教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统治者通过宗教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每一个教众的家里,使教众服从教会进而服从统治,这样宗教伦理便成为了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核心。而在中国,由于马克思主义是无神论的学说,宗教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很小,这样更能直观表达国家的立场,而避免了信息失真的危险。

总之,中西思想政治教育各有特色,有同有异,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科学性。

注释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之处篇3

一、中学专斋和西学专斋的分设

鸦片战争以后,面对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爱国的知识分子抛弃了封建统治者的传统偏见,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脚步。1898年,清光绪皇帝颁布“大学堂章程”,创办了京师大学堂。1901年初,岑春煊到任山西巡抚后,时逢清政府实行“新政”,兴办学堂为其教育改革之重要内容。当年9月,清政府下令,“除京师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于是,岑春煊遵旨将原省城的令德堂和晋阳书院撤销,于1902年创办了山西大学堂,四月初一(5月8日)正式开学。

但几乎同时,英国传教士、上海广学会总办李提摩太酝酿来山西设立中西大学堂。俟其来到太原时,见山西已办起山西大学堂,就建议岑春煊将已设大学堂与他拟办的中西大学堂合并办理,一部专教中学,由华人负责,称中学专斋;一部专教西学,由他主持,称西学专斋。经过反复商讨和交涉,五月初二(6月7日),签订了《关于中西大学堂并入山西大学堂改为西学专斋的合同》(23条),五月初五日(6月10日),得到清政府批准。五月二十一日(6月26日),西斋举行了开学典礼。至此,山西大学堂原设部分改为中学专斋,与并入的西学专斋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一座新型大学。

二、山西大学堂的教学和管理

山西大学堂从她建立之时起,就受到中外两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一方面,山西大学堂的建立是在西方列强逼迫下,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创立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当时高等教育的主导思想。另一方面,山西大学堂的办学理念又是从西方引进的,它必然渗透着西方的文明与思想。所以,在山西大学堂中学专斋与西学专斋开办之初,就渗透着中西文化的融合。

建校之初,中斋和西斋的招生数都很少,各200名学生。待遇也相同,为每人每月白银4两。但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制度上一开始却有很大差别,处处体现出中学与西学的不同。中斋在办学体制上仍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教育色彩,教学内容、方法沿袭传统书院式进行,课程分为经、史、政、艺四种,教学方法循规蹈矩,不分课时、不分门类。学生上课时唱名进入教室,教师坐在教室中央的暖阁里授课;而西斋教习多为外籍教师,有17名之多,这在当时整个中国高校也是不多见的。他们的教学内容、方法基本上与英国高校相同,分课时、分课程教学。所授课程主要有文学、数学、物理、化学、工学、格致、法律、世界史、英文、美术、地理与博物等科目。由于所授课程全是新的,因而学生对各门学科均需从头学起。而且上课既无中文教本,也不发讲义,主要靠外籍教习讲授,中国教习翻译。学生则是在课堂上听讲笔记,课后互相对照补充。为了突现中西方的区别,当时中斋上课以击鼓为号,西斋则以电铃为号。西方人带来的电话、发电机等也一时成为省府的时尚。

1904年,新任学台(提学使)宝熙对山西大学堂进行了改革,特别是根据新学制的规定,对中斋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了大的调整,把高等科改为文、理两类,增设了英文、日文、法文、俄文、代数、几何、物理、化学、博物、历史、地理、国文、图画、音乐和体操等许多新课程,旧课程除保留经学外,其它科目一律取销,并聘请新教习分别担任新的课程教学,使中西两斋的课程基本趋于一致,由此奠定了山西大学中西合璧、文理融合和她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基础。

三、山西大学堂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地位

1907年,山西大学堂进入兴盛时期。1911年2月,西斋正式移交中方办理。1912年初,根据教育部改革法令,山西大学堂改名为山西大学校,取销中、西两斋,设立预科和本科。至此,结束了“西学专斋”这一象征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办学模式。但是,山西大学堂的办学模式对山西乃至中国的教育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西学专斋归并原设山西大学堂内,为日后山西大学理科、工科、医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了解决西斋教学急需的教材不足的问题和适应全国兴办学堂的要求,李提摩太从西斋的经费中每年拨出一万两白银,于1902年在上海江西路惠福利口120号设立了山西大学堂译书院。到1908年停办的几年间,曾翻译和出版了25种有关高等教育、中等和师范学校的教学用书和名著,在引进和传播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学术思想方面功不可没;最早的一批留学生包括担任过山西大学校长的高时臻、王录勋等人,为山西省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瑞典国格致博士、时任山西大学西斋化学教员的新常富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不无自豪地说,“山西大学被认为是亚洲最好的大学之一”。这一时期,山西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堪称全国一流。

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经过“五四”运动科学和民主精神的洗礼,从而具有了爱国民主传统的大学并不多,但山西大学就算一个。这突出地表现在:山西大学有爱国和革命的光荣传统。山西大学学生在1905年发起的争矿运动,就是中国学生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先声。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数以百计的山西大学学生赴汤蹈火、前仆后继,走上了为祖国的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道路。如在党的“七大”委员中,就有李雪峰、戎子和、嘉康杰等7名山大的毕业生;还培养了一批追求科学、重视学术的著名人士,诸如人文科学家邓初民、梁园东,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中国四大名医施今墨,中国农作物育种科学的奠基人王绶等。山西大学不仅有既重视外来文化、又重视保存中国民族文化、兼容并蓄的光荣传统,而且在建校之初,就有十多名外教的阵容,这在全国是罕见的。她在上海创办的译书院是全国仅有的两个译书院之一(另一个是京师大学堂的),为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满足中国开放进步的要求做出了很大贡献。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之处篇4

一、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现有立场

处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取向大致存在以下几种立场:一是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当走国际化道路,这类观点往往有“西化”或“西方中心主义”之嫌;二是认为应当坚持本土情怀,但又往往走向本土中心主义;三是认为应当坚持国际化加本土化,这种观点往往游离不定,左右摇摆,也可归结到前二者中去。

(一)西方中心主义

西方中心主义者,其理论来源于阿特巴赫。阿特巴赫用依附理论思考教育。他认为,工业化国家对第三世界教育和智力生活的持续影响可以划分为几种情况,其中一种情况就是依附。依附是过去殖民地所建立的模式的现时反映。历史地说,殖民者组织了被殖民地化地方的教育制度;独立后,这些制度不仅保留了下来,而且还得到扩展,而这就造成了第三世界国家对西方智力模式的教育依附。因此,西方国家在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中的支配地位与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利地位都是十分明显的。概括地说,第三世界国家的高等教育之于发达国家教育的关系的性质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在国际学术领域里第三世界之于发达国家的关系是边缘与中心的关系。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教育的全球化更多地意味着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模式,而其本民族的教育传统和文化传统在这种历史进程中却面临重重危机。在阿特巴赫理论的影响下,部分中国学者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百年来的发展主要是而且应当是依附式发展。(张珏2002.3)

(二)本土主义

目前在中国教育界和思想文化界同时还存在着一股比较典型的“本土主义”思潮。如项贤明认为,“本土化”实际上是一个自内的文化殖民过程,是西方文化对非西方文化的浸淫。一种真正的本土态度,应当是立足于第三世界本土社会教育实际的“本土生长”,只有脚踏实地的“本土生长”才能看清各种文化实践到底是在化西方为本土还是化本土为西方。(项贤明2000:218-229)著名法学专家邓正来先生批评“中国知识分子毫无反思和批判地接受西方的概念或理论框架,实际上给西方对中国知识的‘理论示范’注入了某种合法的‘暴力’意义”(转引自薛涌2006:7)。他认为:“国内学者要对中国学术场域在当下世界结构下如何自主于西方社会科学场域‘文化霸权’这个问题作出自己的回应。”(温新红、邓正来2005-9-26)甘阳先生提出了“华人大学理念”(甘阳2003-7-3),认为当今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可能把中国的大学变成为三流、四流、甚至不入流的大学。2005年,有儒教原教旨主义者之称的蒋庆先生更是抛出《关于重建中国儒教的构想(》蒋庆http://),声称面对今天西方文明的全方位挑战,必须全方位地复兴儒教,以儒教文明回应西方文明,才能完成中国文化的全面复兴。上述两种对立观点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延续了一百多年的中西文化体用之争不仅余波未平,且大有新高潮到来之势。笔者认为,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都没有解决古今、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如果把依附论者(含西化者)称作为“西方中心主义者”的话,本土主义者其实也误入了一个陷阱,那就是认为“东方教育优越”的本土中心。

二、和而不同: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必然取向

在今天,我们必须抛弃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僵固思维模式,消除盲目的华夏优越感和崇洋等狭隘感情因素,以开放的胸襟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批判地借鉴和吸取古今中外一切有价值的文化成果,经过辩证地综合和摒弃,创造出既有本民族特色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高等教育。也就是说,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文化逻辑应当是“和而不同”。当然,我们提倡“和而不同”是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寻求的智慧,但不是简单的回归传统,而是在传统智慧的启迪下,立足于现实进行的文化创造,既要继承其传统智慧,也要剔除其中的相对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开放的胸襟,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好好地学习和研究“和”的哲学。

(一)“和而不同”释义

“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向量、古代先哲的生命信仰和思维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和”,不仅指和谐,也不只是一种愿望和追求,而是一个包括了三个层次的完整的思想体系。(钱逊2006.1;钱逊1997.4)第一个层次是指“和实生物”。这其实是一种宇宙观。所谓“和”是指一个事物内部各个成分或各个部分、各个要素构成的多元统一的状态。“和”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或者说是万物的存在形式,即“和实生物”;相反,没有“和”就没有宇宙万物的存在,即“同则不继”。晏子曰“和,如羹焉。火、水、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而“同”则好比“以水济水”,“若琴瑟之专一”,产生不了任何新的东西。“同”要求事物无差异的同一,将个性淹没于共性之中;“和”则不然,只有若干个“异”合在一起才会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和”,“和”是开放的,能产的,富于生命力的系统。第二个层次是指“和为贵”,是人道追求的最高目标。《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程子说:“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于各于其所而已。”这就是说,一旦达到“太和”、“中和”,万物“各于其所”的境地,自然和社会、人事,一切就都顺畅安宁,天下太平。这就是“和为贵”的价值观。第三层次是指“和而不同”。这是由前两者引申出来的待人处事哲学。晏婴在谈到君臣关系时,说臣对君应该提出不同意见,纠正其错误,弥补其不足,以达到正确的结论;而不应唯唯诺诺,君说对臣就说对,君说错臣也说错。这是两种不同的态度,前者是“和”,后者是“同”。孔子把这两种态度概括为“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并以此划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认为君子和谐相处而又各有自己的个性,小人或迎合对方的意见或强求对方采纳自己的意见,于是勾心斗角,矛盾重重。

综上所述,“和”既是对宇宙万物本质和存在形式的根本认识,又是人道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待人处事的基本态度,它是这三者的统一。“和”的核心内容是不同因素、不同成分的和谐共处结为一体。

(二)高等教育的“和而不同”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和而不同”的理念追求的不是中西对立,也不是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而是吸取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构建独具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精神的高等教育模式。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和而不同”取向,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方面:

1.反省自身文化要坚持自己民族的传统,自然要回顾和反思本民族的高等教育精华。海德格尔主张过去、现在与未来三者的融和与同时性:过去并非简单地过去了,它仍然是,只不过曾是,它仍然留着;未来并非简单地没有到来,它已在现在或当前中达到了,只不过是作为未完成的东西而到达。“现在”内在蕴含着过去与未来,它是过去与未来的结晶。

2.尊重他国差异“和”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对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差异性的肯定和欣赏,它否定那种排斥差异性的直接同一。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除了要对自己的文化深入反省外,还应对各民族国家高等教育的制度、内容与方式等方面差异性表现出足够的尊重与理解。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既要关注和研究不同民族国家教育现象的共同性,又要研究它们的差异性,并且努力揭示形成这种差异的历史与社会原因,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而不是习惯性地按照别国的教育模式去改造或同化本国的教育。

3.关注文化间性除肯定差异性之外,“和”的哲学还强调不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天地万物在冲突中融和,在融和中冲突,辩证发展,相济相成,达至中和。就世界上不同文化的关系而言,“‘和’的概念,是主张不同文化的兼容和合,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共处,化解冷战时期的势不两立的敌对文化观或文化,以及一元宰制论”(张立文1996:15)。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有避免文明冲突的预言意义,其目的是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为了避免世界上几种主要文明发生冲突,主张分而治(制)之。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冲突”是必要的,只有“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研究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关注、研究不同民族国家高等教育的异同,以促进其在和谐中共同发展;在重视发展高等教育“文化间性”的基础上,增进自身文化的兼容性,从而达到新的和谐。

(三)高等教育“和而不同”的层次差异

基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我们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文化取向之“和而不同”划分为萌芽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等几个水平层次,当然这几个阶段的发展不是线性的或阶梯式的,期间可能会出现反复或阻抗。在萌芽阶段,能认识到本国之外还有他国高等教育的存在,这一阶段区别于一国高等教育的与世隔绝阶段,超出了唯我独尊、坐井观天的认识水平。在初级阶段,认识到他国高等教育有着某些优点和长处,试图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以改进本国的高等教育。到了中级阶段,突破了地域界限,以某国的做法来改造和同化另一国高等教育的做法已经被抛弃,能够从国际经验中吸收一些有益于本国发展的因素,但仍以接受外来文化教育影响为主。高级阶段表现为对世界上各民族国家的高等教育差异性的尊重与理解,摈弃了从整体上认为某国教育优劣的认识,从容接纳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并创造出了具有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的高等教育,既海纳百川,又泽被四方,在国际交流中具有充分的信心和实力——这是高等教育发展“和而不同”取向的最高境界。

三、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选择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要达到较高水平的“和而不同”境界,一方面要借助高等教育的自我保存功能而使自己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又要借助教育的自我更新功能而使自己处于不断变革之中,从而使民族特色能够与时俱进。就目前而言,应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协调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保持教育的民族性、开放性和互补性。具体而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本土情怀融汇中西的大学精神

中国近现代大学体制属于典型的舶来品。然而,制度移植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大学文化也可以机械照搬。文化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不能将高等教育改革简单地归结为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接轨”,而应注重融汇中西大学精神,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我国最早的“大学”出现在先秦时期,自汉代以后形成了繁荣的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清末以来,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大学教育制度逐渐为西方的高等教育制度所取代,民族文化的地位与影响受到削弱。梅贻琦再三说过,大学有两种,一种是精神,一种是制度。从实际情况看,我们很好地移植了西方的教育制度,但却没有很好地承继传统的“大学之道”。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为例,我们应当构建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现代大学制度,这种制度应当在广泛吸取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有机地融合我国历史上书院传统的精华。书院的下列办学特点可以供我们今天的高等学校参考和借鉴(李才栋2005:99-110、178-184):①书院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高潮,即宋代的程朱新儒学、明代的王湛心学、清代的乾嘉汉学和实学都与书院息息相关;②书院为民间所办,故较能体现自主办学的精神,可以因院、因师不同而确定自己具体的办学方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治学风格等;③书院多为社会力量办学,注重调动多方面人力参与办学的积极性;④书院往往聘请名师任教,这些学者教学有专长、德高望重,既为经师,亦为人师;⑤书院的教学形式多样,有学生“自行理会”,教师适时“升堂讲说”,师生共同“质疑问难”,学友“互相切磋”等等。

(二)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的文化根基

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专业,如中文、历史、哲学、法律等,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本土性,不能一概“与国际接轨”。即使是国际通用的商务、管理等专业,其“国际规范”往往也是以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和文化观念为基础,渗透着西方的文化意识。我们在移植这类课程“规范”与“标准”时,需要结合本国本地区的文化传统与教育实际,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否则,势必丧失自己的文化根基。在课程和教材建设方面,我们要消解当前存在的严重的“西主中附”(奚广庆2006.1)现象,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和教材。我们应当放弃“西方中心论”,不能把西方的学说当作普遍原理,不能忽视东方人本身的历史、文化与哲学,以及中国现实的需要。另外,还要开设反映古今中外文化的通识课程。要培养国际性人才,自然要开设反映古今中外文化的课程,如果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反映西方文化,这反而不利于国际性人才的培养。其实东方文化中有许多让西方人都叹为观止的智慧,面对西方主流文化的冲击,高等学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应当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优势,对传统文化进行辨析分离,使之转化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文化资源。

(三)维护中外语言文化平衡

加强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是学习国外科学、文化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英语轻中文的倾向,学生的中文水准和传统文化素养呈下降趋势。须知,我们的邻国印度的教育,正不断受到高等院校认定的正式教学语言——英语——的困扰。(贺国庆等2003:695)语言是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加强中文教育,维护中外语言文化平衡,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教学语言媒介方面,尽管世界范围内不断掀起“华文热”,但就学术地位与影响而言,汉语仍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海外华人学者如果用中文写作会让外国同仁吃惊(丁学良2004:103),甚至于在写作时引用中文著作都被认为是缺乏水准的表现。(李亦男2006.1)这首先要理性地思考他们的“歧视”有多少根据,从而把“偏见”和“轻视”区分开来;在借鉴先进的学术产品发表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中文学术产品发表制度,也即实现“体制转轨”而不是“语言转轨”。(丁学良2004:120)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之处篇5

高等教育体制是高等教育机构与相应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它由高等学校这个实施机构与相应规范相结合而形成的高等学校教育体制,由高等教育行政机构与相应规范相结合而形成的高等教育行政体制,由高等学校内部的管理机构与相应规范相结合而形成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三个子体制系统所组成。

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处理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处理好中央办高等教育与地方办高等教育、政府与高等学校、高等学校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涉及的是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执行体制、咨询体制和监督反馈体制的问题。

本文写作框架

本文考察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首先从高等教育体制的两个要素,即高等教育机构与相应的规范来考察,其次从由不同的高等教育机构与相应的规范所组成的高等教育体制所包含的三个子体制来考察。

中国高校:政府?企业?社会?西方高校:关注学术品味

本部分从高等教育体制的两个要素的角度来谈,即是什么样的机构,遵从何种规范。

我国有些高校在行政权力的控制下,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办得倒有些像政府、企业和小社会,不太像学校。

所谓像政府是指,大学官本位现象严重,大学按行政级别分等,教师的学术职称也要和行政级别对应。大学按行政的模式运行,学术权力的地位较低,教授的作用在大学发挥不够。

所谓像企业是指,由于中国教师的收入除了来自政府的基本工资以外,还有学校和各院、系的创收及教师自己所挣的外快。因此,中国大学从学校到各院系,直到教师个人,都在想方设法弄钱。

所谓像社会是指,一所大学什么都有,大学校长什么都要管。一位大学校长在接见外宾时幽默地说:“中国的大学什么都有,大学校长什么都要管,当然除了火葬场以外。不过,作为大学校长,火葬场也是要经常光顾的。”这种情况即使在大学后勤社会化以后,也没有很大改观。

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同样面临着市场化的冲击、政府行政权力的渗透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但他们的大学一般是不分行政级别的,大学教师的学术职称也不和行政级别对应。教师,特别是教授,在大学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方大学也有赚钱的压力,但这种压力仅仅在学校,大学校长的主要精力放在谋求学校的学术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上。

大学的最基本的性质是学术性,如何坚守大学的学术品位,保持大学独立的学术本性,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所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高校:层次类型尚待明确西方高校:鼓励办出特色

本部分从高等学校教育体制的角度来谈,即高校的实施机构如何,遵从何种规范。

1.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要形成层次结构

从各级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来看,要处理各级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关系。西方发达国家这三个层次各就其位,各具特色。

就专科教育而言,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短期大学、法国的大学技术学院和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等办得很有特色,这些专科学校长期以来恪守培养专科人才的宗旨。

就本科教育而言,西方发达国家既有文、理、工科结合的综合性大学,也有多科性和单科性的专业学院,其中有些大学也可以授予博士学位。这些学校一般不与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综合型、研究型大学攀比。

就研究生教育而言,西方发达国家也有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的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等。这些大学在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科学研究的成果方面声誉卓著。

有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是在同层次、同类型的大学平等竞争中产生的。如美国,就鼓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能各就其位,办出特色,争当一流。

认清西方发达国家各级高等教育所表现出的特色,有助于我国的各级高等教育形成层次清楚、格局稳定、特色鲜明的体制。

2.私立高等教育的尴尬

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比较重视私立高等教育,私立高等教育总的特点是:历史长、比例大、质量高。西方最著名的大学几乎都是私立大学。我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西方比起来有比较大的差距。

“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如果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私立高等教育是“淮南之橘”,那么,我国的私立高等教育则是“淮北之枳”。我国的私立高等教育如果从孔子办私学算起,虽然有很长的历史,但私立高等教育的真正复苏还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的事情。

截至2003年年底,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共175所,其中普通民办高校173所,成人民办高校仅两所。而且大多数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都比不上公立高校。

要缩小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私立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就要真正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持我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

中国高校:应处理好各级行政关系西方高校:顺应规律,寻求大学发展

本部分从高等教育行政体制的角度来谈,即高校的行政机构如何,遵从何种规范。

1.高校由中央办,还是由地方办?

西方发达国家中央一般不直接管理高等学校,美国的公立高等学校一般由各州管理,日本文部省也只管东京大学等几所国立大学,一般公立大学则由都、道、府、县政府管理。法国的国民教育部虽然可以直接管理大学,但主要通过大学区总长代表教育部长在本辖区内行使管理大学的权力。我国前段时间推行的“211”工程,其要义之一是在管理权限上减少中央办的大学,加大地方办大学的份量。这个思路与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央办高等教育与地方办高等教育权限的处理办法上比较贴近。

2.政府与高校应是什么关系?

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时有集权的趋势,但总的特点是政校分开,学校自治。

美国联邦教育部没有直接管理高等教育的机构,一般通过立法、资助等方式对大学实行间接管理。美国各州虽有管理高校的权力,但一般也只有高校设置审批权、董事会成员任命权和经费预算权等。另外,各州还对人才需求进行预测,为高校提供信息服务,对高校内部的事务一般不予干预。法国早在1968年的《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中》就规定了大学在行政、财政和教育方面所享有的自治权。德国联邦教育科学部也不直接管理高校,它的职责主要是掌握联邦政府的高校拨款,规划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协调各州的教育事宜,以及制定高等教育的一般原则。管理大学的职责虽然在各州,但各州除了在财权和人事权上行使一定的控制和监督权外,对大学内部的事务也不加以干预。

在以前的高校改革中,我国中央及地方政府也给各自管理的高校放了些权,高校总感到松绑不够。看来,进一步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使政府在高校的管理上更多地发挥监督、服务和指导的职能,使我国的高校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3.高校与高校如何共同成长?

西方发达国家高校之间总的特点是竞争合作的关系。虽然有些著名的大学开始成立时是单科性的学院,但现在大多数都已是综合性大学。这些大学是按照大学的发展规律成长起来的。中国高校之间的合并,在改变大学地区布局、扩大办学规模和提高办学效益、合理利用资源和加强“通识”教育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中国高校:理顺管理体制西方高校:内部体制明确有序

本部分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角度来谈,即高校的管理机构如何,遵从何种规范。

1.此委员会非彼委员会

从领导体制来看,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校级的领导体制一般是委员会制。委员会名称不一,美国称董事会,英国、德国为校务委员会,法国为校理事会等。校长一般由其他专门的委员会遴选出来后,成为大学各种委员会的当然成员,有的校长还兼任这些委员会的主席。校长是全校行政和业务管理的总负责人,有较高的行政权威和学术权威。在院系这一级则实行院长和系主任负责制。

我国大学在校部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在院系,实行的实际上是院长或系主任负责制。因而,我国高校的领导体制改革,要处理好书记与校长的关系,即处理好学校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使校长能像国外大学校长那样有职、有权、有责地管好大学。

2.照搬咨询方案,还是有所选择?

从咨询体制来看,西方发达国家为保证大学决策的科学性,往往在决策委员会下面设立各种分委员会作为咨询机构。如德国和日本的大学就有科研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和基建财政委员会等咨询机构,这些咨询委员会提出的方案由决策委员会来讨论定案。我国的大学咨询体制的运行有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般把一些专门性咨询机构提出的方案当成了决策方案。像学术、教学、职称、分房等事项分别由这些专门性的委员会说了算,校长没有多大的决策余地。二是不少方案由相关的职能部门提出,由分管的校长在校长办公会上讨论一下就实施,有的甚至不经过校长办公会通过,只需分管校长拍板。

3.以院为基础,还是以校为基础?

从执行体制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实行的是校、院两级,以院为基础的体制。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实体。院部的机构比较系统,基本上与校部对口,整个学校的运行有序而高效。我国现行的高校的执行体制是以校部为基础的体制,院这一级没有用人权、财政权和业务指挥权,所有这些权力都集中在学校及其职能部门。校部的职能部门变成了领导部门和指挥部门。大多数大学的院这一级的机构,就像过去没有成立院以前的系级的机构一样,就是一个办公室,形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院长成了“大秘书”的局面。校院两级的关系应该加以理顺。

4.要不要大学“宪法”?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之处篇6

由于历史、政治、地理等诸方面的原因,西部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西部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尤为突出。这种现实状况导致了这些地区的学校美术教育出现了重重困难──经费投入、师资水准、教育观念、教学设施、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都难以跟上全国课程改革的步伐。我们都知道,教育的发展须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有怎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怎样的教育规模和教育水平。要用同样的课程、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方法和同样的评价标准使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美术教育与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同步发展,显然是脱离国情的。

经济上的困境仅仅是显性的,它只是导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缓慢的因素之一。笔者以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美术教育存在着另一种隐性的,也是更大的困境在于“文化差异性”,在于欧美文化、城市文化、汉族文化与西部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西部各少数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政治、宗教和地理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稳定和悠久的文化(包括美术文化),这种文化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是同他们的生存环境、生活习俗和悠久历史相依相存的,失去了这种文化,这个民族也就不复存在了。西部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西部各族人民在这片广袤的地域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并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交相融,共同建构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华夏文化,我们都知道,美术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总是同一定的社会、民族、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相适应。作为具有人文性质、以美术为载体的学校美术教育毫无疑问应该体现和遵循美术的这一基本规律,使之能适应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需要。而现实的状况却并非如此,我们的学校美术教育在政策、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处理好“文化差异”的问题,没有真正做到美术教育的多元化。在教学实际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使用的美术教科书(包括课改实验教材)渗透着都市人的审美情趣,充满了城市化色彩和西方美术文化语境,既使有一些民族民间美术的内容,也多是以都市人猎奇的眼光来欣赏和判断的。囿于对教科书知识体系及内容的陌生,这些地区的教师只能是一知半解地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新课程体系中,国家虽然实行了课程三级管理模式,给予地方、学校30%的自主课程,但因为教科书知识内容的容量多、难度大,教师疲于应付,30%的自主课程形同虚设,这些地区基本上仍多是参照城市化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每当看见少数民族学生不伦不类地模仿都市的孩子画国外的卡通画,画那种毫无想象力可言的“科幻想象画”,而对自己民族的艺术文化知之甚少,笔者感到深深的担忧: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不能了解和学习自己的文化,少数民族美术文化正在被都市化、汉族化的学校美术教育消解和同化。

由于我们的学校美术教育没有处理和把握好教育及其美术教育须与一定的社会、民族、经济、文化等因素相谐调相适应的规律,缺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和认同,以一种大汉族主义的、强势文化的姿态。用所谓“正统的”、“现代的”美术教育观念、内容和方法去改造和取代少数民族美术文化,从而导致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及师生对美术课程的冷淡、不理解和被动地应付美术课的尴尬局面。这种现象使人想到这些年中国的文化界、美术界关于抵制西方强势文化,强调文化的民族性,主张东、西方文化平等对话和多元并存的探讨。我们的学校美术教育似乎忘掉了在地域广大的中国同样有各民族文化多元并存、共同发展的问题,忘掉了华夏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有机组合这样一种特征。客观地看,中国正规的学校美术教育迄今仅近百年历史,且更多的是吸取欧美、日本、苏联等国家和地区的理论和做法,尚未真正形成和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和符合中国国情的学校美术教育理论体系。中国的学校美术教育尚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所以更需要以一种多元的、宽容的、多视角的方式进行探索和研究,这与现代教育倡导多元、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也是相吻合的。在现实中,中国的学校美术教育总是热衷于“都市化”、“现代化”和所谓的“国际接轨”,而对农村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美术教育的关注和研究极为冷淡。笔者曾查阅近几年我国的美术教育专业报刊,几乎找不到有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美术教育方面的文章,至今在全国的几十套美术教科书中,仍然没有一套是真正体现了多元性、民族性而适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使用的,这种状况显然是与课程改革精神及现代教育理念相悖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的现状,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九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也强调:“教材应尽量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具有可操作性。应考虑不同地区学生的基础、地方资源和文化特色,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易教、好学的教材。应使教材具有多元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教师和学生的需要。”而我们的美术教科书提供给少数民族学生的知识内容多是远离他们的生活经验、与他们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情景不甚相关甚至是格格不入的。试想,整日与山川田野、乡村民俗、家务农事打交道、吃粗粮、喝生水的少数民族孩子,与每天接触电视卡通片、电脑网络、超级市场,吃麦当劳、喝可口可乐的大城市孩子,他们的生活经验、审美兴趣、价值观念等方面怎么能同日而语呢?笔者在贵州的一个苗族乡村小学作调研,曾亲历了这么一件耐人寻味的事例:在美术课堂上,兼职的美术教师按照教材的要求上静物素描写生课,内容是画一个茶杯和一个粉笔盒,尽管这位老师很负责也很费劲地讲解和演示了作画的方法步骤,但结果是学生毫无兴趣,也没有把这个作业做好。课后,笔者与学生交谈,问他们为什么上美术课没有兴趣,他们回答说:“茶杯就是喝水用,没什么好画的”,“用铅笔把画涂得黑糊糊的,不好看”。还说课本上的很多东西他们从未见过,看不懂。笔者随意翻阅了一些学生的作业本,惊奇地发现上面用铅笔或彩色笔画了许多图案,有花鸟、有鱼虫,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形象。虽然只是用简单的工具画的,但都很规范、很熟练。这些都是他们凭自己的兴趣画的,并且是课本上没有的。笔者请两位女同学当场演示,她们不需要任何摹本,用铅笔直接勾画,不到十分钟便完成了。两位同学画的图案各不相同,都非常的生动和流畅,纹样的夸张、变形、穿插、组织都处理得非常好,具有浓厚的苗族图案特点。这个作业与她们画的茶杯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实际上,并非这两位女同学在美术上有什么过人之处。在许多苗族村寨,女孩子从小就会在长辈的影响和指导下学剪纸学刺绣,这是她们日常生活的一门必修课,是她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些剪纸和刺绣的图案中,记录了他们这个民族的历史、传说和习俗,寄托着他们美好的憧憬和愿望。她们的这种技艺要在自己的服饰上、在节日礼仪活动中展示出来,如果不会做或做得不好,是会遭人笑的。这一事例是发人深思的,它证明了我们的学校美术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文化背景、审美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着脱离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的问题。

转贴于二、促进西部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西部学校美术教育的任务之一

江泽民主席在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没有西部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课程改革的成功就没有全国课程改革的成功。同样,没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美术教育的成功就谈不上全国学校美术教育的成功。西部是中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56%,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6.5%,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89%。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都直接与全国的发展休戚相关。今天,从党中央、国务院到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各行各业都在为促进西部的发展而努力。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为一定的社会需要服务,学校美术教育虽然只是教育中小小的一个学科,但“位卑未敢忘忧国”,它毕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关系着西部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华夏文明的一部分──西部少数民族美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笔者认为,我们的学校美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美术教育专家学者和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美术教育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扶持。

我们应该看到,经济的高度发展虽然创造了物质的丰富,但也难以避免地产生负面作用一对物欲的追求和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消解。这一趋势同样冲击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使这些地区本已很脆弱的民族文化生态更为岌岌可危。要知道,西部若是失去了它那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和魅力。在这种情形下,加强对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著名学者冯骥才在第十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曾呼吁,要拯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他说,拯救民族民间文化“也是拯救民族精神,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一个方面”。2o03年2月,“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在北京正式挂牌,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成立大会上指出:“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就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弘扬民族民问文化,对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捍卫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作为以传播美术文化、培养学生美术文化素养为己任的学校美术教育,应该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为西部大开发、为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美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而有所作为。

三、立足本土、发挥优势、形成特色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美术教育健康发展的途径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之处篇7

关键词: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主流;心灵;流变;整合

中图分类号:C.40―014 文献标识码:a

多年来在艺术院校的音乐教学教育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理念占据了音乐教学教育的主导地位,无论是教学教育课程的设置,还是教学教育的方法手段,都以西方音乐“定于一尊”,而民族音乐教育却长期处于非主流状态,这几年虽有改观,但在某些学校某些领域依然根深蒂固、积重难返。之所以呈现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首先来探寻一下西方音乐源于何处。大量的事实说明,西方音乐的基础起源于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是一个音乐的宗教,一个歌唱的宗教。在世界所有的宗教中,基督教的音乐最发达。基督教中的赞美诗是西方音乐衍生和发展的载体。巴赫、贝多芬等世界级的音乐大师,他们创作的音乐作品,几乎都与基督教有关。赞美诗的大量创作和基督教在世界范围的普及,使西方音乐得到普及和推崇。基督教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形象、意象和抽象的整合与共构的思维特色,反映在音乐上,则是浪漫而空灵、求知而重行、恢弘而玄奥,代表着西方人的生理条件、思想信仰、文化心态、审美情趣。由于宗教的支持,西方的音乐得以繁荣,从上世纪初传入我国,并很快取代中国的音乐教育体系。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为我们留下的文物证实,早在7千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相当丰富,经历了漫长的无文字时代,民族音乐成为唯一的编年史和历史传说。在华夏这片礼仪之邦,56个民族音乐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于它有厚重的文化沉积,有着自身审美情节,根植于人民大众之中。各民族民歌、民谣集中体现了中国音乐本土文化传统特征,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作精华。诚然,中国民族音乐还缺乏世界级的音乐大师、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音乐教学教育体系,但多元的丰富的中华民族音乐本身就是无以伦比的瑰宝,在世界音乐中应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经济在崛起,中国音乐更要崛起,这正是音乐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人类文化的流变和整合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我们并不拒绝外来的音乐文化,艺术无国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西方音乐与民族音乐的关系也是如此。遗憾的是,在我们的高等音乐教学教育中,往往重视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教出来的学生对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了如指掌,而对祖先留下的大量的、珍贵的音乐文化遗产不知道,有些音乐硕士甚至不知道昆曲、评弹。更为令人担忧的是,我们教出来的一些学生数典忘祖,这样的学生毕业后怎么能担任传承和发展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责任呢?

音乐大师贝多芬在谈到他音乐创作时就说得很清楚:“这是由心灵深处而出来的,愿它也能到达人们的心灵深处”。贝多芬的这句话说出了音乐本质。艺术是心灵的语言,心灵感受是艺术的根本。人们常说,艺术是相通同的,就是因为它是心灵的语言,都在倾诉着源自心灵的感受信息。音乐同样不例外。那么从西方人“心灵深处而出来”的音乐,是否也能达到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呢?这很值得我们思考。我们丝毫不否认西方音乐的艺术震感力,不过中国听众能从心灵深处感受它的并不多,这是由于文化背景差异引起的。我所在的城市苏州,以评弹遐迩闻名,用吴侬软语唱出的评弹,苏州听众可以听得如痴如醉,而非吴侬语系的外地的听众就不一定如此了,这是地域文化不同使然。帕瓦罗蒂是世界著名男高音,但他不一定能唱好中国民歌,因为他很难准确理解民歌语言中内在的精神实质。同样道理,我们音乐的教学教育一味追求西方的一套,实际上很难能得音乐的精髓。譬如就拿声乐的教学来讲,语言是音乐的表意方式。字正腔圆本是歌者的基本主要追求,但汉语音节绝大部分是多音节,分字头字腹字尾,而这是我们的语言特点。也给发音的统一造成困难。欧洲发音的特点是单音节的,“阿”就是“阿”,“哎”就是“哎”。若用西洋欧洲声乐取代中国声乐教育,造成一些学生吐词含混,词难达意。中国学生不能很好地演绎中国歌曲,这是音乐教学教育中值得反思的问题。

我们一直提倡洋为中用。这方面有着大量成功的例子,如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金铁霖致力于研究探索民族声乐教学教育的新方法,借鉴西方音乐合理的活性元素,使民族声乐的教育达到了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时代性,培养了一批杰出的音乐人才,取得了公认的巨大成果。

事实说明,西方音乐与传统音乐的有机结合,才是新时期音乐发展的正确道路。失去了传统的根基,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音乐便会枯竭。在认同西方音乐技术理论同时,也要认同传统是根,民族文化是本,这是音乐教学教育中也应该坚持的重要理念。我们在实践中如何坚持这个重要理念呢?

首先,教学教育的指导思想要调整。艺术院校的音乐教学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问题的关键。而这又离不开对西方音乐和民族音乐的认识及态度。我们的基本态度是,教育内容要改革,应以中国音乐为主。首先要把民族音乐学好,再言其他。如果把民族音乐当着落后的、老土的东西,或是作为支离破碎的选修课程,对它采取虚无的、不重视的态度,那么民族音乐很难在音乐教学教育中有恰当的位置,即使有,也是处于点缀的境地。从大环境上看,改革开放以后,外来文化有超过传统文化的趋势。外来文化已构成了对中国人传统文化和心理的巨大冲击,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受到长期的威胁。从文化的层面上理解,音乐也是一条由过去流向未来的河,它不应该断流,对民族音乐我们应该有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音乐教学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群众,这是音乐教学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这个理念不明确,中国音乐教学教育就不可能健康发展。

其次,把握好西方音乐与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辨证逻辑关系。从人类文化的流变和整合来看,文化的互相交融、兼收并蓄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强调民族音乐,也不应忽视西方音乐的精华。西方音乐的确有丰富的技巧,有较强的艺术性,我们必须加以分析、借鉴和利用。同时,也要看到,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民族音乐教育也不是简单地对过去一些曲目的保留,而要它选择和提炼,比如说,教学内容要改革,应以中国音乐为主。首先要把56个民族音乐学好,再言其他。西方音乐的艺术性,我们应科学分析、借鉴和利用。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我们的高等音乐教学不是对过去的保留,而是要改革创新发扬光大。以科学的态度与时俱进,结合使之符合时代潮流、符合结合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把中国音乐传承、发扬。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我们既要尊重共同的音乐规律,又要重视个性,即民族特色。掌握科学方法,突出民族风格,应该成为高等音乐教育的目标。

再次,要注意提高高等音乐教育过程中的文化素质修养。俗话说,写诗功夫在诗外,这一点对音乐教育也同样如此。单纯音乐教育,是培养不出优秀的音乐人才的。深厚的文化素质修养,是高等音乐教育的根基,根繁才能叶茂。从高等音乐教育的现状来看,这恰恰是大的薄弱环节。对民族音乐的淡薄,也与我们对文化素质修养重视不够有关。在一些人眼里,民族音乐“土”,似乎没有多少文化可言。这其实是错误的。一定的音乐是一定的文化体现。在高等音乐教育中提升学生文化素质修养至关重要。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在高等音乐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把握几个方面内容:

(1)培养鲜明的个性意识。音乐教学最忌千人一面。每个人的情况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应该充分体现主体意识和自由个性。音乐要把音符通过艺术的手段再现出来,是精神产品的再现。任何对音乐的诠释,特别对民族音乐应该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风格。对这一点我们应该优于西方音乐。

(2)培养开拓进取的态度。民族音乐艺术是无止境的。音乐教育只是交给学生最基本的东西。开拓进取的态度是超越技能的心理状态,旨在拓宽文化视野,不断超越自我,树立在艺术道路上的不懈追求动力。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之处篇8

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认为家庭是个人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长是第一位老师。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家庭教育始终处于最基础地位。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艺术。说它是科学,是因为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说它是艺术,是由于面对的客观条件和教育对象千差万别,实施教育必须具有随机性和创造性。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把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深入,西方教育思想不断传入我国,我们有必要对中西家庭教育从各个方面加以比较。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西家庭教育的比较,了解中国家庭教育与西方家庭相比优势和不足在哪里,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借鉴意义究竟有哪些。

一、中西相同点

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首先我们看看中西家庭教育的诸多相似之处。

1.重视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

对西方世界影响最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在著作《理想国》中,曾借他老师苏格拉底的口强调这样的教育内容:年轻人看到年长者应该肃静;要起立让座以示敬意;对父母要尽孝道;还要注意发式、袍服、鞋履。总之,体态举止,以及其他诸如此类,都要注意。

比柏拉图早出生100多年的中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哲学家、政治家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在他的弟子们编辑的言论集《论语》中早已表达了同样的教育思想。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则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大意是孔子说,孩子们在家孝顺父母,出门恭敬长者,谨慎,讲信用,对所有人都关心,有爱心。这些事情都干好了,如果还有精力,就再来学习文化知识。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重视子女的品德教育,让孩子在起跑线上领先,才能为以后上下求索的漫漫长路积蓄能量。

2.重视家教,从小做起。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第一个提出学龄前社会教育思想,指出游戏在学龄前教育中的作用,提出要精心选择童话材料,承认歌唱,讲故事的教育意义。一般认为,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系统教育理论的是柏拉图。他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倡德智体和谐发展,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为以后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531年-约595年)同样认为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他认为家庭教育必须从婴孩教育抓起。颜之推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甚至要从胎教开始。也就是说在儿童刚能分辨外界事物的时候,就加以诱导。为什么家教要及早进行呢?颜之推认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勉学》)。人在幼年时期,童心未泯,天性纯真,可塑性强,对新事物特别容易接受,抓住这一时期进行教育,不仅是教育的最佳时期,而且可为一生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些与现代心理学中关于儿童的发展理论是不谋而合的。

3.父母在教育角色上的分工。

在传统父权制社会中,父亲被赋予“权威者”的角色,这在中西方各个国家都是如此。父亲被社会赋予了权力,父亲是家庭权力的行使者。现代社会中,情况没有太大变化,旧时代那个“威严的父亲”变成了“保持距离的父亲”。无论中西,在许多文化中母亲均被描绘成主要抚养者,父亲则起有限作用。父亲是孩子知性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母亲则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物质保障、情感满足等,是孩子情感培育的主要承担者。

4.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年~1704年),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著作《教育漫话》是人类教育思想史中的名篇。他在书中阐述了自己关于绅士教育的理论。他认为良好的德行是所有品质中最重要的。他说:“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他要被人看重,被人喜爱,要使自己感到喜悦,或者还过得去,德行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都得不到幸福。”他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要注意培养以下两个好习惯:热爱求知的习惯和实地观察、亲身体验的习惯。

古代的中国父母同样深知这个道理,他们引导幼儿从小习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激发其求知欲望。陈鹤琴(1892年~1982年)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他非常重视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并对此做了深入研究。陈鹤琴认为,人的动作大多数是受习惯支配的,幼年时期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他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在幼年养成,所以幼年时代应特别注意习惯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因此,帮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应该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5.重视言传身教。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特别重视“言传”,强调“言而有信”。曾子杀猪和孟母买肉的故事曾流传千古。在重视言教的基础上,又重视身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认为“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行于后者也”,所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此外,父母还要积极建设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信任关系,“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这样,才能构建良好积极向上的家庭关系。所以,不论中国家庭还是西方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极其深远。在生活中父母是子女的榜样,子女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大都是活动中无意识接受的,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模范,往往一个简单的动作要比上万句指令性灌输有效得多。德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四五岁时是培养其价值观和辨别是非能力的最主要时期,97%的孩子的品性是在这个时期养成的。因此,在德国的青少年教育体系里,家庭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父母则是孩子道德教育的启蒙者。德国在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家长有义务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职责。德国家长非常注重为孩子营造真诚的氛围。家长普遍遵守这样一个原则,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家长必须做出榜样。

二、中西不同点

尽管我们了解了一些中西方家庭教育的相似点,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西家庭教育的一些重要特征。但由于中西方在地域上相隔颇远,各自有着独特的传统和文化,使得中西传统家教在更多方面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因此,我们更要剖析中西方家庭教育的不同处,有助于我们比较双方的优势和不足,以达到求同存异、相互借鉴的效果。中西家庭教育的不同之处概括如下:

1.家庭教育目的不同

进行中西学生素质对比时,常常发现:中国学生有三好――考试成绩好、书本知识掌握好、基本功好,西方学生有三强――创新能力强、动手实践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强。之所以有如此差异,与两种文化的家庭教育目的和定位有关。

与中国父母希望孩子“听话”不同,西方父母希望把孩子锻炼成独立个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所谓放手,即从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

2.家庭教育价值观不同

中国家庭教育职能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迫,几千年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教育被赋予直接的社会意义。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又将父母教育跟子女的个体成长与成就看做直接相关的因果。中国家长在教育上所持的价值是为升学而学习,他们只要求孩子用心学习,其余全不用过问。促进子女全面发展意识淡漠,使孩子诸多方面品质发展与提高都没有机会。中国家长最喜欢看到孩子坐在书桌前,或摇头晃脑地背诵,或趴在书桌上演习。眼睛不离书本,手不离书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西方家庭教育则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准备谋生,而是准备生存。西方父母注重从小培养子女的独立意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他们给孩子一次次经受锻炼的机会,使孩子敢闯、敢干、敢冒险、敢表现自己。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实践中学习。

3.家庭教育主体与重点不同

中国传统家庭文化表现为家庭内部的权威意识。强调服从和尊重,重视外部控制。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的主要教育者是父母。因此,十分看重他们单方面塑造,影响孩子个性建构。注意自身形象,忽视孩子与成人的相互作用,忽视相互影响的过程和全面性,使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无视幼儿个体存在。

西方文明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更强调个人奋斗,强调平等、民主并尊重个人权利。西方父母把孩子视为家庭中的平等成员,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严,让孩子独立思考、自由选择。尊重孩子的权利,不搞强迫教育。尊重孩子的自尊,主张孩子天性发展,自然发展。父母的责任只在于发现并激发孩子的兴趣,开发潜能。为孩子创造有利的环境,重视与孩子的交流,重视教育的相互性。西方家庭教育中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而是孩子的朋友。

4.情感教育与体罚

中国家庭通常信奉“玉不雕,不成器”、“不打不成才”。也许是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含蓄的缘故,中国家庭不善于表达爱,情感教育很薄弱。中国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极富中国特色的。中国家庭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字是“不”、“不能”、“不行”、“不要”,除了用否定词指导孩子的行为外,还习惯对孩子说“应该”。这都是家长权力色彩的体现。

西方家庭中经常用鼓励性语言表达父母对子女的赞赏。西方父母更注重个人素质与情感沟通。家庭主要围绕情感构建与培育展开。他们会挤出时间与子女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强调心灵沟通。西方国家体罚是触犯法律的。另外,西方父母很高兴在别人面前夸奖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5.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家庭为本位的,注重个人职责与义务。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如下特点:(1)家庭的教育功能强化。中国传统社会,家庭肩负多种社会职能,具有家国同构的鲜明特性。子女教育是家庭生命延续的一部分,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还在于达到“家教持久”的目的。它是维持发展家庭社会政治地位,保存弘扬家庭文化的重要工具。(2)教育以家庭利益为主要价值取向。传统中国家庭中,“光宗耀祖”、“光耀门第”是读书人的追求与目标。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是融为一体的。

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自由和权利。在教育上表现为将受教育者放在突出地位,强调个性培养。个人本位与西方家庭变革密切相关。这种教育传统历经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及20世纪初的实用主义等思潮而确定。卢梭倡导自然和自由教育。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个人是掌握自身经验建构的主体。但是个体本位并不等于个人主义,更不等同于以孩子为中心,家庭呼唤有丰富个性的个人,是能驾驭自我、控制自我、超越自我的,拥有完美人格和健全个性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现代个人,而不是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功利化个人。

6.科学教育与宗教思想

西方的宗教传统直到近代乃至现代仍保留着强大的势力,渗透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仅教育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西方教育内在精神价值。西方的教会学校因此曾一度盛行。家庭教育中父母很重视宗教这种精神信仰。如就餐前要感谢上帝,周末家庭全体成员要去教堂做弥撒,以永远保持心灵的净土。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之处篇9

关键词:跨文化;钢琴音乐;现状及对策

随着全球之间的联系的增强,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逐渐的增强,在经济、文化、教育、艺术等方面的联系日益增多,除了在语言上交流的增多,音乐的多元化也在进行交流。在我们国家音乐发展的领域,钢琴教育也得到重视。钢琴并不属于我们国家传统乐器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不足与弊端,学生对钢琴文化并不感兴趣,对西方文化教育也并不熟悉,基于此,本文就将对跨文化视角下,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进行探讨,以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

一、跨文化视角下钢琴音乐教育的现状

我们国家的音乐发展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在历史的发展与洗礼中,逐渐的沉淀下来古典音乐逐渐过度到现代化的多元音乐,我们国家古典音乐的发展中,有独特的乐器、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领域,并且存在不同形式的音乐,但是音乐是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中国音乐不再仅仅以传统的形式存在,随着世界之间文化交流的增多,我国的音乐文化需要与西方的音乐文化结合在一起,促进传统音乐逐渐的多元化、科学化、合理化,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提升音乐教育的有效性。

二、我国钢琴音乐跨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其方法

所谓的跨文化教育,就是将不同的文化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对文化进行传输与传导,将西方的钢琴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融合在一起,同时将我们国家的音乐文化传输出去。基于此,需要从当前音乐教育的背景与文化入手,找出钢琴音乐与西方文化教育的异同点,从西方文化教育的角度入手,分析我们国家钢琴教育存在的文化偏差,人们学习钢琴音乐的时候的身心素质。在当前的钢琴音乐教育中,展示的大多数是西方的音乐文化,我国自身的远传钢琴音乐比较少,很多人对钢琴音乐缺少正确的认识与理解,在认知上产生误差,不利于钢琴音乐教育的有效进行。

三、跨文化视角下钢琴音乐进展的有效措施

1.从音乐因素的角度出发。从音乐自身的角度出发,我国音乐在自身的音调、音律、乐器上与西方音乐有着太多的不同,我国大多音乐带有非常明快的、鲜明的音乐,在音色上容易识别出来,钢琴音乐在演奏的时候容易模仿传统音乐的声音,钢琴音乐会展现出来中国音乐独有的特色,有利于丰富钢琴音乐的内容,改善音乐教育的方式,提升钢琴音乐教育的有效性。

2.从非音乐教育的角度出发。在钢琴音乐的教育中,还要从非音乐的角度出发,从钢琴音乐作品的作家、创造背景、音乐体裁等方面对钢琴音乐进行分析与研究,针对音乐当时的发展状况、政治背景、经济背景进行分析,不同的音乐产生的背景是不同的,音乐能够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能够有效的传达出当时的情感,音乐的发展势必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作者在作品中抒发出来的情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音乐学习中要了解的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了解作曲家,西方国家对我们国家的音乐的了解是非常少的,那些中国特色的音乐作曲家会受到非常广泛的关注,从音乐作曲家的音乐中了解中国音乐的组成形式,我们国家的音乐作曲家也要对西方音乐家的作曲形式进行研究,了解西方的音乐文化。另外,我们国家的音乐发展还对标题特别关注,优秀的音乐往往是通过传统的音乐文化展现出来的,标题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兰花花》这首曲目所描绘的是在封建时代具有叛逆精神的兰花花的故事,这一故事发生在我国民间,而且是家喻户晓的,兰花花既是标题,又是整个曲目的核心。因此,钢琴音乐的创新与发展还要从非音乐角度出发,从音乐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作曲家的音乐风格等角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钢琴音乐的内容得到丰富,促进钢琴音乐教育不断创新与发展。

四、跨文化视角下钢琴音乐教育的具体教学手段

在跨文化的视角下,钢琴教师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有效的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在学习钢琴音乐作品之间,对创作背景进行了解,教师还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钢琴音乐,让学生对钢琴音乐有直观的、科学的、合理的认识。教师还要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那些因素素质较好的、音乐感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去弹奏钢琴音乐,亲身实践,感受弹钢琴的美妙之处,从主观的感受出发感受钢琴音乐的不同之处,还要引导学生在弹奏的过程中,随着音乐进行跟唱,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感受音乐表达出来的真实的情感与意境。对于那些音乐感较差的学生,教师主要是要让其感受音乐,音乐的节奏与旋律,根据其特点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还要根据中国传统的音乐,对音乐进行改变,适当的将传统音乐与钢琴音乐结合在一起,进行全新的、有效的创作,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对音乐教育进行总结,不同的音乐作品归为一类,引导学生学会掌握音乐教育的异同点,进行全面的分析,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岗前音乐的目的,引导学生产生更深刻的认知。

总而言之,中国音乐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随着世界音乐文化与传统文化音乐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不同的音乐作品、音乐风格之间相互碰撞,找到相同与不同之处,进行有效的创新,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音乐与钢琴音乐的魅力之处,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钢琴音乐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晓银.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价值取向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47-148.

[2]李佳.基于文化的视角解读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中国风格”[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06):73-75.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之处篇10

高校教师的身体健康问题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高校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高校教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以及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过大,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是导致高校教师出现亚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如果高校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使学校教师工作活力下降,这会影响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陕西省高校教师亚健康分析

亚健康的发生率一般被当作是能够反映被调查群体健康状态的经常使用的指标之一,因为在对陕西省高校教师的亚健康进行研究时,其本身的亚健康状况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因此教师群体的亚健康发生率是对教师群体最好的警示。从整体上看,当前,在我国学术界研究中对于亚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在对一个群体进行亚健康测试的过程中大体测试和调查的内容是相同的,主要包括了身体机能状态、心理健康状态、情绪变化、运动、睡眠、营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当然,在进行实际研究的过程当中有一部分学者提出身体检查当中所出现的检查指标偏离正常值等都是我们在进行亚健康评定时的重要依据。依据上述内容对陕西省高等院校的教师进行寻访,可以指出,目前陕西省教师当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3/4左右,虽然教师的亚健康状态调查会受到时间的影响,并对调查结果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这也显示了当前陕西省高校教师面临着比较严峻的亚健康形势。从整体上看,当前陕西省高校教师所面临的亚健康的状态主要表现为五种形式,分别是心理亚健康状态、免疫力下降亚健康状态、躯体性亚健康状态、道德思想亚健康状态、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状态。在这五种亚健康状态当中,心理健康的亚健康状态对教师群体的健康的影响最大,就教师全体而言主要表现在压力大、焦虑和抑郁。躯体性亚健康状态指的是教师任务繁重,由于缺乏必要的运动导致教师出现的身体上的不适。免疫力下亚健康状态主要是由于教师工作繁忙缺乏必要锻炼,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引起。道德思想亚健康主要是在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上存在不利于自己和社会的偏差。社会适应亚健康状态指的是不能很好地处理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不稳定。

二、导致陕西省高校教师亚健康的因素分析

1.工作压力过大。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教师的教学压力不断加大,在教学的同时陕西省高校教师还需要在科研工作和评职称当中耗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这样往往导致高校教师用脑过度,以至于教师身心俱疲,造成教师体力和精力的透支,这样高校教师身体器官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当中,造成了高等学校教师生命力的透支。此外,除了要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之外,教师还需要承担来自于生活和家庭方面的压力,导致了教师长期处于一种疲劳状态,最终导致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

2.缺乏体育锻炼。陕西省高校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评职称活动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导致高校教师用于锻炼的时间不断减少。从高校教师的工作性质来看,教师大多的工作时间是花费在课堂中和办公桌前,很少有时间去参与体育运动,即使有锻炼的时间也是在早晨和晚上比较短暂的时间内进行的。大部分教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选择的是进行休息,而不是进行体育锻炼,即便教师参与体育锻炼,能够进行习惯性、规律性的体育锻炼的教师所占到的比例很低。由于教师长期体育锻炼不足,容易导致教师出现反映迟钝,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降低,进而导致了教师的其他机体功能降低,这样会使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

3.心理素质比较差。陕西省高校教师身体亚健康和心理失衡有着紧密的关系,这主要是因为长期处于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超出了教师的承受能力,心理脆弱的教师容易出现心理不适应的情况。相关研究显示,在亚健康人群当中同时患有抑郁症的人占到了40%~47%,焦虑症者占到了32%,躯体化障碍者占到了15%,而符合一个或者是多个的精神疾患的诊断则是达到了72%。从整体上看,当前陕西省教师教育焦虑的能力普遍比较差,突发事件容易神经过敏,产生恐惧心理,很多教师都很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当前很多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强迫症,并且经常会无法摆脱自己出现的不必要的想法,导致陕西省教师群体成为亚健康高发群体。

三、陕西省高校教师亚健康体育运动干预方式分析

1.体育运动方式。在教师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体育项目关系到了教师进行体育锻炼的持久性和有效性。因此,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当中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特点和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理的体育锻炼项目。此外,在选择合理的体育运动项目时要综合考虑客观条件,这主要涉及到教师的闲暇时间,以及学校体育设施情况,这主要是因为高校教师去校外进行体育锻炼的可能性比较小。为了提高教师的身体素质,在进行体育项目选择时应该以有氧运动为主,另外根据教师进行体育锻炼的特点,应该选择受天气因素影响比较小的室内运动,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考虑到不同年龄段教师的身体机能差异,年轻教师可以选择对抗比较强、运动比较剧烈的体育项目,而年龄比较大、身体机能差的教师,可以选择慢跑等运动项目。

2.体育运动的时间。教师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只有达到合理的锻炼时间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时间少则效果不明显,时间过长则容易对教师身体带来不利影响。在运动时间长短的确定当中还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运动的强度,一般而言,如果运动的强度大,那么时间就会比较短,如果锻炼强度比较低,那么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就需要相应的延长。美国运动医学会通过研究指出,运动持续的时间应该在15分钟到1小时之间,有氧运动一般坚持到30分钟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一定要合理地安排体育运动时间,避免不合理的运动身体带来的额外负荷。

3.?w育运动的频度。体育运动的频度主要指的是,教师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要保证体育运动具有规律性。一般而言,教师在参与体育运动时,一般应该保证每周在3次以上。日本学者池上晴夫在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如果一周只锻炼1次,肌肉酸痛和疲劳每次都会发生,在参与运动之后的1―3天之内身体会感受不适,运动对身体健康的作用也不会积累。如果每周参与两次体育运动,身体疲劳和酸痛的感觉就会降低,并且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开始累计,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每周运动3次或3次以上,身体不会出现酸痛和疲劳的问题,并且对身体健康所起到的作用也更加明显。